初中化学酸碱盐的概念实用13篇

初中化学酸碱盐的概念
初中化学酸碱盐的概念篇1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2.006

一、问题提出

迷思概念是指学生在某一特定学科中,对某事件或现象所持有的一些有别于目前科学家所公认的想法,亦即是学生对某一科学概念的解释与教材内容部分不完全相同或不相同。[1]简而言之,我们可以把学生头脑中存在的与科学概念不一致的认识叫做“迷思概念”。建构主义认为,概念应是由学习者自主建构的,是一种基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对客观事物及其现象的解释,但很可能是不周全的。学生知识的局限性、日常经验的不科学性,决定了在理科学习中学生对一切知识点的理解都可能存在迷思概念。比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对“溶液酸碱性”的理解就存在着一些迷思概念,笔者结合教学案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

二、问题分析

【案例一】某校第十单元“酸和碱”(初三化学人教版下学期)单元测试

在该单元试卷选择题中,有这样一个选项:Cu(OH)2是碱,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试卷分析发现,大约85%的同学认为该选项是正确的。

案例中, 学生对溶液酸碱性的理解存在误区,他们会习惯认为只要是酸和碱就能使指示剂变色,而忽略了酸碱性需在溶液中才能体现,即溶液中存在H+(酸性)或OH-(碱性)。 Cu(OH)2是碱,但其不溶于水且是弱电解质,无法形成碱性溶液,因此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新课程改革后,初中化学教材相对于老教材缺少了“电解质”“酸和碱的定义”等知识点,造成学生理解溶液的酸碱性比较困难。虽然新教材中也提到了“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但篇幅过小,往往不会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案例二】“酸碱盐”专题复习课(初三化学人教版下学期)教学片段。

课上教师提问:如何鉴别氯化钠溶液、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学生回答可用紫色石蕊溶液,若变红的是稀盐酸、变蓝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仍然是紫色的为氯化钠溶液。教师追问鉴别的原理,学生回答:因为这组溶液正好酸、碱、盐的溶液,呈酸性、碱性、中性。

这个案例中也存在认知误区,即学生误认为盐溶液呈中性。 学生学习完酸碱盐后,了解到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定势思维会让学生得出盐溶液应呈中性。教师通常会补充介绍:Na2CO3的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但Na2CO3的物质类别是盐。但这样又产生新的疑难,因为学生已知溶液呈碱性,是因为溶液中存在着OH-,Na2CO3溶液中怎么会有OH-呢?因此在初中化学的知识体系下,“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这一认知,是学生常见的迷思概念。

三、 解决策略

1. 实验对比,加深认识

【案例三】第十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初三化学人教版下学期)教学片段

教师演示:分别向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试剂,引导学生得出:紫色石蕊遇碱溶液变蓝,无色酚酞遇碱溶液变红。教师取少量氢氧化铜加入一定量水振荡,学生观察到氢氧化铜未溶解,再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试剂,发现酚酞不变色。教师要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是因为氢氧化铜不溶于水,无法形成碱溶液。教师强调:指示剂需在酸碱的溶液中作用才能变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不仅是研究化学的根本手段,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帮助学生破解“迷思概念”, 不妨多用实验来“说话”。清晰的实验现象、准确的实验数据、适时的引导分析,能起到释疑解惑、启迪思维、深化认知的作用,给学生以“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感。案例中教师在完成书本实验的同时,及时补充了“氢氧化铜与无色酚酞”的对比实验,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对“溶液酸碱性”的相对正确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在后续高中学习中随着“电解质”的引入建构科学完整的概念。

2. 实验引导,掌握本质

【案例四】第十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初三化学人教版下学期)教学片段

教师演示导电性实验,分别试验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蒸馏水、乙醇、食盐水、蔗糖溶液、固体食盐的导电性,讨论酸碱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在溶液形成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能够认识到NaCl在溶液中以Na+和Cl-的形式存在于水分子之中,而蔗糖溶液中则存在蔗糖分子和水分子。通过导电性实验现象的观察,学生可以感知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食盐水都能导电,而水、乙醇、蔗糖溶液以及固体食盐都不导电。在此基础上可引导学生分析食盐水导电的原因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和Cl-,水、乙醇、蔗糖溶液中只存在分子,分子不是带电的粒子,因此水、乙醇、蔗糖溶液不导电,固体食盐虽然是由Na+和Cl-构成的,但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导电。从而让学生很容易认识到酸和碱的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在它们的溶液中都存在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然后结合盐酸和氢氧化钠在水中解离的示意图, 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不同的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溶液中含有相同的氢离子, 不同的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溶液中含有相同的氢氧根离子。

【案例五】第十单元“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初三化学人教版下学期)教学片段

教师提出问题:NaOH和HCl有可能生成什么?

教引导: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盐酸溶液中溶质以什么形式存在?

学生:Na+、OH-,H+、Cl-。

教师提示:如果把阴阳离子重组会生成什么物质?

学生:NaCl和H2O。

教师提问:NaCl溶液呈中性, 如何根据溶液酸碱性的变化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确实发生了反应?

实验探究:

实验用品: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学生设计实验:

1.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再滴加盐酸,观察颜色变化(还可将酚酞改为石蕊试液)。

2. 向盐酸溶液中加入石蕊试液,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颜色变化(还可将石蕊改为酚酞试液)。

学生动手实验,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反应中的颜色变化,尤其要注意什么时候就是恰好完全反应。

教师评价总结:为何溶液的颜色会发生变化?能证明什么?

学生归纳:

1. 加了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会变红,是因为溶液中有OH-,红色褪去则证明OH-消失,所以能证明酸与碱发生了反应。

2. 加了石蕊的盐酸溶液会变红,是因为溶液中有H+, 溶液变色则证明H+消失, 所以能证明酸与碱发生了反应。

教师进行知识整合:总结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给出盐、中和反应的定义。并再次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观察反应中离子的变化情况。

学生:通过观察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变化情况总结中和反应的实质: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同时酸中的酸根离子与碱中的金属离子结合成为盐。

案例中教师利用溶液导电性实验引导学生得出溶液酸碱性的本质:酸性是因为溶液中有氢离子;碱性是因为溶液中有氢氧根离子。之后再从微观角度去学习中和反应,有利于学生理解中和反应以及其中溶液酸碱性变化的实质。 如此由宏观现象归纳微观本质,再由微粒观迁移应用,解释宏观变化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新知的同化、内化,也是落实“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这一化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实践。

3. 循序渐进,构建概念

【案例六】第十单元和第十一单元(初三化学人教版下学期)若干教学片段

在“常见的酸和碱”的教学中,学生了解到NaOH能与CO2反应而生成Na2CO3,教师要学生思考如何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学生提出可加无色酚酞,若溶液不显红色,说明氢氧化钠已反应完,则已变质。但滴加酚酞后,溶液仍为红色。学生一脸迷惘,但教师未多加解释,只是要求学生课后继续思考该问题。

在“酸和碱之间发生什么反应”教学中,教材的“活动与探究”栏目要求“用pH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pH”,教师补充碳酸钠溶液, 学生测出其溶液的pH大于7,呈碱性。教师要求学生反思: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学生答: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也可以是碱性的。

在十一单元复习课上,教师让学生回忆碳酸钠的俗称,学生答为纯碱和苏打,教师问:碳酸钠俗称纯碱,该俗称从何缘起呢?学生充满好奇,教师向碳酸钠溶液滴加无色酚酞,介绍由于碳酸钠的溶液呈碱性,所以有了纯碱这一俗称,但注意其物质类别是盐。然后简要介绍盐类水解的知识, 指出CO32-在溶液中发生水解会生成OH-,所以溶液呈碱性。

案例中,教师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三个教学片段中都涉及“Na2CO3溶液呈碱性”,看似重复,但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却是逐步有表象深入到本质。片段一学生可知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但由于盐的概念、溶液酸碱性的知识尚未学习,教师未做深入探讨;片段二通过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顺理成章提出其溶液呈碱性,帮助学生初步确立“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的观点;片段三由于学生已系统学习酸碱盐知识,此时再重提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则应帮助学生解决“碳酸钠的组成中没有OH-,但溶液为什么呈碱性”这一疑难。

4. 补充拓展,形成体系

初中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启蒙阶段,相对而言,这一阶段的化学知识零散化、表象化,缺乏系统理论的支撑,容易让学生形成一些错误的概念和观点,可以说是“迷思概念”的“高发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相对完整正确的知识体系。但知识的补充和延伸不能毫无边际,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我认为至少要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1)充分考虑学情,不增加学业负担。奥苏贝尔曾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 了解这一点后,才能进行相应的教学。”因此补充内容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学业水平和认知能力。学生的学习基础较薄弱,以课程标准为纲,决不补充其他内容;学生的学习基础较扎实,适当扩展延伸,但新增内容一定要让学生理解,不能成为死记硬背的对象。

(2)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化学观念和态度。中学化学基本观念包括物质观、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守恒观和能量观等等,化学基本观念是学习者最稳定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化学基本观念对后续的化学学习具有极强的迁移能力,能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而不是机械记忆化学知识[2]。因此补充的内容必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化学观念。 如变化观,初中阶段学生接触的物质燃烧都有氧气参加,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燃烧一定需要氧气”的错误概念,此时教师可补充Mg在CO2中燃烧的实验。再如微粒观,除了介绍书上卢瑟福的原子结构理论外,教师也可介绍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历史和最新的研究成果,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迅猛发展中,不能迷信前人的知识、理论,而应本着思辨批判的态度。

(3)有助于学生完善知识理论体系。 正如前面所言,初中化学知识体系是不严谨的,甚至有时会出现前后矛盾之处,这时应补充相应内容,以“自圆其说”。如案例中提到“碳酸钠溶液呈碱性”问题,“溶液呈碱性,是因为溶液中有OH-”就会与“碳酸钠的组成中没有OH-”相矛盾,这时教师应简要补充盐类水解的知识。

初中化学酸碱盐的概念篇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9-0079-01

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承载着育人的功能。化学也不例外,认真研究化学学科的内涵,尊重化学特色和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必然会充满“化学味”。第七章酸碱盐是初中化学的灵魂,知识点较多,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相互反应,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应从以下三方面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品到“化学味”,提高化学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在前概念认知中初尝“化学味”

前概念是指没有经过专门教学,在与其他人进行日常交际和个人经验积累中掌握的概念。化学的前概念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长期与环境作用,自我建构而形成的对化学现象与化学规律的认知。前概念也有正确的或是错误的,正确的前概念对化学学习有正迁移作用,教师可以因势利导,使之成为化学概念学习的资源与新的增长点。例如,在学习酸和碱之前,学生已有这样的经历和体验:食醋有酸味,胃酸过多的人容易反胃;使用肥皂洗手或洗衣粉洗衣服,能洗得干净。大多数同学已经认识到酸和碱是两类不同的物质,但对于为什么有的有酸味有的有涩味、怎样用化学方法识别这两类物质,可能一时还答不上来。这时,教师应该把教学定位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对酸碱性质进行深入探究。

当错误概念与即将学习的化学概念发生混淆时,就会产生消极影响,对化学学习产生阻碍,影响新知识的接受,歪曲新知识。此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消除科学知识体系建立过程中的阻碍因素。例如,在认识溶液的酸碱性时,学生已经了解到纯碱溶液呈碱性,但在具体认识碱之后,部分学生经常错误地将纯碱归为碱类。那么此时教师应该怎么做呢?可以视班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分别从以下三个梯度解决学生学习的障碍:第一梯度,分别解释碱和盐的组成;第二梯度,可以分析纯碱溶液为什么呈碱性;第三梯度,介绍其他可能呈碱性或者呈酸性的盐溶液。

二、在实验探究中体验“化学味”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下面,整理了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的“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内容。P32活动与探究:向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P33活动与探究:向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P33活动与探究:用石蕊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P36活动与探究: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P40活动与探究: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P41活动与探究:稀盐酸与稀硫酸的化学性质;P43观察与思考: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腐蚀性;P44观察与思考:浓硫酸的稀释;P44~45活动与探究:烧碱、熟石灰、氨水的物理性质;P45观察与思考:生石灰和水反应放热煮熟鸡蛋;P46活动与探究:烧碱溶液、石灰水与硫酸铜的反应;P48活动与探究:中和反应;P55观察与思考:小苏打的颜色状态,与盐酸反应;P56观察与思考:石灰石、氧化钙、氢氧化钙的转化;P58活动与探究:氢氧化钠、熟石灰分别与铵态氮肥反应。

新课标在“科学探究”――“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中,规定了义务教育化学教学中学生至少需要完成八项基础实验。第七章包含其中的两项:书本P61~62基础实验7“溶液的酸碱性”、P63~64基础实验8“酸与碱的化学性质”。还有课外家庭实验P34“自制酸碱指示剂”,P50制作“叶脉书签”,P67“鸡蛋在水与盐酸中的沉浮”等。“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心理学研究表明,老师讲学生听只能记住10%~20%的内容;如果既听老师讲解又看老师演示就能记住70%左右的内容;而学生自己动手做,则能记住90%左右的内容。化学老师要像魔术师一样,巧用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对化学课充满期待。

三、利用生活情境感悟“化学味”

化学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化学学习应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酸碱盐知识与生活有更为紧密的联系,教师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例如,学习盐酸时,可联系到家庭用品“洁厕净”,它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能除去厕所中的水垢,主要原理是盐酸和水垢中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这样,可以引出对盐酸化学性质的学习。学习常见的碱时,可联系园林工人在树上涂的石灰浆,它就是一种碱,可用于防冻和杀虫。在虎门销烟时,是利用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来销毁鸦片。由此,可以引入熟石灰的制取。

四、结束语

总之,酸碱盐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难点。教师要应用好化学学科特色武器――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帮助学生攻克一个个难关,增强酸碱盐教学的“化学味”,引领学生走进化学世界,领略化学风景,品尝化学大餐。

初中化学酸碱盐的概念篇3

化学课程整体规划教学目标新的化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出“整体规划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不同阶段,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譬如“酸”的概念的形成不只是最后在学习酸碱盐时得出――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而是在整个教材中分阶段,分层次逐步形成的。一、认识各种具体的酸及其性质在“二氧化碳的性质”的学习中认识了“碳酸”,并学习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性质。在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的学习中认识了“稀盐酸”“稀硫酸”可以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在“金属与酸的反应”的学习中认识了“稀盐酸”“稀硫酸”,并学习这两种酸分别与金属镁、锌、铁反应的性质。碳酸、盐酸、硫酸是各种具体的、简单的酸,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说的化学物质。虽然听说过,但却没有从化学视角系统认识过。因此,在制定各种具体的酸及其性质的教学目标时,要求不宜过高,只要求“知道”就可以。例如,“知道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知道稀盐酸能与镁发生反应”“知道稀硫酸能与锌发生反应”“知道稀盐酸能与碳酸钙反应”等。二、认识作为类概念的酸及其性质通过对各种具体的酸及其性质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有关酸的性质较为丰富的实验事实,因而有必要进一步提升学生对酸的概念的认识,从具体的酸的概念,上升到抽象的酸(类概念)的概念,即学习酸的概念及其性质。除了内容方面需要提升以外,要求方面也应有所提高,达到认知性学习目标的第2级水平“认识”。例如,在“常见的酸和碱”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制订这样的化学教学目标:“认识酸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认识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等。三、对酸的概念的初步定量认识对酸的性质的认识,在初中涉及了与指示剂的作用,与活泼金属的反应,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与碱的反应。酸的这些性质,表明酸具有酸性,这是对酸的概念的定性认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是化学科学认识的重要特点。因此,还有必要从定量方面对酸的概念进行进一步的认识,即要认识酸性的强弱。考虑到初中生的接受能力,初中化学对酸性强弱的定量认识只要求初步的程度,即能用pH试纸这种最简便的方法对各种酸的酸性强度进行测定。在“常见的酸和碱”学习中就可以制订这样的化学教学目标:“知道可以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初步学习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四、从微粒观视角认识酸的微观本质从宏观现象深入到微观本质,是化学科学认识的又一重要特点。那么,如何从微观视角进一步提升学生对酸的概念的认识呢?在初中,物质及其变化的微观本质主要是从微粒观的视角来加以揭示。初中接触的化学微粒主要是原子、分子和离子。因此,可以从“离子”角度来揭示酸的本质。由于微观本质较为抽象,因此,要求不宜过高,只要求“知道”就可以。所以,在“常见的酸和碱”学习中就可以制订这样的化学教学目标:“知道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H+”。

初中化学酸碱盐的概念篇4

[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根据卫生部颁布的新一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精神编写的,供初中起点,三年制护理专业使用。教材充分体现化学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突出学生应用化学能力的培养,强调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结合、理论知识与专业的结合;理论知识有针对性,突破了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够用、实用为原则;教材难度降低,内容上避免了繁琐的推导、分析和解释。教材中注重引入医学中的化学知识和现象,体现化学在医学科学领域中的应用。盐的水解在本教材中位于第四章电解质溶液中的第三节,是理解血液酸碱平衡、缓冲溶液的关键知识点,酸碱平衡失常会对人体很多器官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危及到生命安全。

[学生分析]

本内容在三年制中专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初中科学中的部分化学知识,初步了解化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在医用化学教学中,前面已经学习了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渗透压,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溶液的酸碱性也已经涉及。学生主要的问题是不能把学过的知识与以后的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学习联系起来,即不能运用化学的知识来理解掌握医学的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盐类水解的概念,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

2.能够运用盐类水解知识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3.进一步理解在日常生活和医学中盐类水解的知识应用。

能力方法培养:

1.通过盐类水解概念的引出、讨论,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2.在此基础上拓宽学生对临床上酸碱平衡紊乱时一般药物治疗思路。

情感态度目标:

1.从学生已经熟悉的知识入手,不断设疑,演示实验,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然后进行理论分析,由表及里,找出现象的真正原因;

2.使学生在理论分析,总结规律的一系列活动中,获得学习乐趣,由此喜爱化学,其最终目的是能对医学的学习提升强烈的兴趣,为医学临床课程的学习带来深远的促进作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实质,盐溶液的酸碱性规律及判断。

教学难点:1.从现象到本质到总结出一般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2.加深理解盐类水解在日常生活和医药学上的应用的重要性。

[难点突破]

运用演示实验、讨论总结来解决;

[教学关键]

能将化学的学习深入到临床医学的学习;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启发讨论和比较归纳法。

[教学用具]

实验用品(醋酸钠溶液、氯化铵溶液、氯化钠溶液、pH试纸、标准比色卡)、有关内容的多媒体课件、粉笔、黑板擦、黑板等。

[教学课时]

1学时

[教学对象]

中专护理专业一年级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回顾(2分钟)

[教师讲解]回顾以前所学酸碱盐的概念:酸指的是在水溶液中电离所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碱指的是在水溶液中电离所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提问]1.什么是中和反应?2.PH与酸碱性的关系?

[学生行为] 带着问题思考、回答;听同学的回答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设计说明] 引起学生注意,为新课导入作好准备。

导入新课(1分钟)

[教师提问]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碱性,盐溶液是否都显中性?

[学生行为] 倾听、思考。

[设计说明] 温故而知新,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学生形成较完整全面的知识系统,并通过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引入演示实验(3分钟)

[教师实验] 将三种相同浓度的CH3COONa、NH4Cl、NaCl溶液,用pH试纸检验三种溶液的酸碱性,与标准色卡对照。

[学生行为] 按照pH试纸的规范操作,检验三种溶液的酸碱性,结论: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有的呈碱性、有的呈酸性。

[设计说明] 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为下面的找出本质原因作好铺垫。

切入正题-- 弱酸强碱盐的水解(7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2分钟)--质疑] 同样为盐溶液,CH3COONa、NaCl、NH4Cl三种溶液,却表现出不同的酸碱性,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思考]溶液的酸碱性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之间有何关系?

[学生回答]CH3COONa,C(H+)< C(OH-),碱性;

NaCl,C(H+)=C(OH-),中性;

NH4Cl,C(H+)>C(OH-),酸性

[设计说明] 不断地设置台阶,由学生熟悉的旧知识入手,一点点分析,逐渐由旧知识引出新知识。

[分析问题(3分钟)--讲解]由水的电离平衡可知,纯水中C(H+)=C(OH-),而盐溶液显示出酸碱性,说明溶液中, H+和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不相等的,为什么会出现不相等的情况呢?

下面以CH3COONa溶液为例来分析:

[学生回答] 这种情况与溶质有关。盐的组成不同,就可能出现相等或不相等的情况。

[学生讨论](1)CH3COONa溶液中存在着几种离子?

(2)哪些离子可能相互结合,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

(3)为什么CH3COONa溶液显碱性?

[设计说明] 从不同的盐类呈现不同的酸碱性开始,经过层层分析讨论,最后找到本质原因--盐类水解。

[解决问题(2分钟)--讲解]CH3COONa溶于水时,CH3COONa电离出的CH3COO-和水电离出的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CH3COOH,消耗了溶液中的H+,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产生更多的OH-,建立新平衡时,c(OH-)>c(H+),从而使溶液显碱性。

[学生行为] 倾听、体会、思考。

[设计说明] 使学生意识到,本质决定现象,现象是具体体现。

切入正题--强酸弱碱盐的水解(5分钟)

[教师质疑] 如果盐不同,则情况可能不同,我们再以NH4Cl溶液为例来分析。在溶液中,存在两种电解质NH4Cl和H2O,所以存在两个电离:NH4Cl=NH4++Cl-,H2O= H++OH-,电离之后,按理说,也应该有c(OH-)=c(H+),最终不相等的原因只能是什么呢?

[学生小结]NH4Cl溶于水时电离出的NH4+与水电离出的OH-结合成弱电解质NH3・H2O,消耗了溶液中的OH-,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产生更多的H+,建立新平衡时,c(H+)>c(OH-),从而使溶液显酸性。

[设计说明]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

扩展学习--强酸强碱盐是否水解(1分钟)

[教师学生共同讨论] 以NaCl为例,说明强酸强碱盐能否水解?

[学生小结] 由于NaCl电离出的Na+和Cl-都不能与水电离出的OH-或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所以强酸强碱盐不能水解,不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因此其溶液显中性。

[设计说明] 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思维能力,增强学习兴趣。

巩固新知识(2分钟)

[学生练习] 同样道理,学生自己练习一下,Na2CO3溶液为什么显碱性?

[演示]Na2CO3的水解

第一步:CO32-+H2O= HCO3- + OH-(主要)

第二步:HCO3-+H2O =H2CO3+OH-(次要)

[教师强调]多元弱酸的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学生讲解] 电离之后的四种离子中,只有CO32-能与H+结合成弱电解质HCO3-,H+不断减少,水不断电离,最终使溶液显碱性。

[设计说明] 培养学生更好地认识问题的思维能力。

引出概念(1分钟)

[教师讲述]由以上分析知道,在CH3COONa、NH4Cl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CH3COO- 和NH4+ 与水电离出的H+、OH-反应生成了弱电解质CH3COOH、NH3・H2O,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促进水的电离),这就是盐水解的概念及实质。

[学生行为] 记录,并认真理解。

[设计说明] 通过层层分析讲解使学生豁然开朗,引出盐类水解的概念。

盐的水解概念(1分钟)

[多媒体板书]一、盐类的水解

1.定义:在溶液中,盐的离子和水中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的水解。

2.实质: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从而使盐溶液显示出不同程度的酸性、碱性或中性。

[学生思考]盐类水解与以前学过的中和反应有什么关系呢?记录,并认真理解。

[学生回答]盐与水反应生成酸和碱,而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可得盐和水,所以盐类水解反应可看作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设计说明] 通过板书提醒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要深入。并初步掌握盐类水解的概念,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中和反应的关系是为了上课开始时的提问相呼应,加深学生理解。

阶段性小结(2分钟)

[教师学生组织讨论]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小结] 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显碱性;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显酸性;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显中性。

[设计说明] 及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扩展学习--弱酸弱碱盐的水解(1分钟)

[教师设问]CH3COONH4 溶液是否水解?水解后溶液的酸碱性如何?

[教师释疑]溶液的酸碱性是由水解所得的弱酸和弱碱的相对强弱来决定。如NH4Ac水解的产物分别是NH3・H2O与HAc,其强弱相当,故显中性。

[学生行为] 学生因意见不一致,所以都认真接受来自此问题的信息。

[设计说明] 此类水解情况比较复杂,在此不加深入讨论。

阶段性小结(2分钟)

[多媒体板书]3、盐类水解的规律: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越弱越水解,都强不水解,都弱都水解,双弱具体定。

[学生行为] 学生总结规律

[设计说明]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形成规律的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乐趣,由此喜爱化学。

日常生活及医药学上的应用引入(7分钟)

[教师设问] 知道了盐类水解的概念、实质、规律,那么究竟什么时候考虑水解,水解有哪些应用?

[学生练习] 判断下列盐溶液的酸碱性,若该盐能水解,水解后酸碱性判断。

(1)AlK(SO4).12H2O (2)NaHCO3 (3)C3H5O3Na

[设计说明] 引发学生的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激发已有知识、并获取新的信息,使学生主动参与来获取新知识,树立学以致用的意识。

讨论(5分钟)

[教师设问]我们知道,人的正常血液的PH值总是维持在7.35~7.45之间,临床上把血液的PH值小于7.35时叫酸中毒,PH值大于7.45时叫碱中毒,无论是酸中毒还是碱中毒,都会引起严重后果,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将血液的PH值纠正过来。

[教师释疑]临床上治疗胃酸过多或代谢酸中毒时使用碳酸氢钠和乳酸钠的原因。

[学生行为] 倾听、讨论。

[设计说明] 概括该部分知识要点,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医学的兴趣,为临床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扩展(2分钟)

[教师设问] 临床对青霉素钠盐和钾盐、巴比妥类等药物的保存为什么需要密封保存于干燥处?

[学生行为] 学生讨论,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设计说明] 注意新知识的运用,扩展学生的思维。

总结(2分钟)

[教师行为] 引导学生将板书内容进一步重复。

[学生行为] 由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到的新知识作出小结。

[设计说明]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

布置作业(1分钟)

[教师行为] P39页问题4-8;问题4-9

[学生行为] 根据实际学生课余时间完成

[设计说明] 问题4-8检测盐类水解的概念,以及运用盐类水解知识判断盐溶液酸碱性强弱的能力。问题4-9临床应用的反复巩固。

附:问题4-8答案

1.Na2CO3:碱性; 2.CuSO4 :酸性; 3.NaCl:中性;

4.NH4Cl:酸性; 5.Na HCO3:碱性。

问题4-9答案

碳酸氢钠和乳酸钠水解呈碱性,可用于纠正酸中毒;氯化铵水解呈酸性,可用于纠正碱中毒。

[简要设计说明与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内容中识记和理解的知识点较多,但本人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并与医学临床联系进行提问,让学生轻松的掌握知识又能够与医学知识得到联系。

本节课能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这是由于:

1.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及处理能符合中专护理专业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目标明确。

2.实验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应用将抽象的化学过程直观化,生命化,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3.课堂提问有层次,设置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留出了足够的学习空间,跟日常生活和医学临床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组织讨论充分,课堂生成问题的再讨论热烈,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出及时准确的评价。

5.教师对概念的解释,概念之间关系的分析,重点难点的讲解清晰生动。

6.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严谨。

由于本节课纯化学的推导较多,并且对下节课起基础作用,所以在第四节缓冲溶液的讲解过程中还有一些注意点和要求有必要强调。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第一课时)

一、盐类的水解

1.弱酸强碱所生成的盐的水解

① CH3COONa的水解:引起水解的离子是CH3COO ,促进水的电离,使溶液呈碱性。

水解化学方程式:CH3COONa + H2O CH3COOH + NaOH

离子方程式:CH3COO- + H2O CH3COOH + OH-

② Na2CO3 的水解: 引起水解的离子是HCO3 、CO32 ,促进水的电离,使溶液呈碱性。

水解化学方程式:Na2CO3 + H2O NaHCO3 + NaOH

NaHCO3 + H2O H2CO3 + NaOH

离子方程式:CO32 + H2O HCO3 + OH

HCO3 + H2O H2CO3 + OH

2.强酸弱碱所生成盐的水解

NH4CI的水解:引起水解的离子是NH4+,促进水的电离,使溶液呈酸性。

水解化学方程式:NH4Cl + H2O NH3H2O + HCl

离子方程式:NH4+ + H2O NH3 H2O + H+

二、盐类的水解

1.定义:在溶液中,盐的离子和水中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的水解。

2.实质:盐电离出的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 或OH结合,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从而使盐溶液显示出不同程度的酸性、碱性或中性。

3.盐类水解的规律: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越弱越水解,都强不水解,都弱都水解,双弱具体定。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酸碱盐的概念篇5

1 基于SOLO分类理论研究化学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与教学衔接

1.1 基于学习进阶理论探讨化学核心概念的跨学段教学衔接

近年来,在国内外科学教育领域中,学习进阶理论已成为研究学生认知发展的热点领域之一。学习进阶理论[1]描述学生在不同学段学习同一核心概念时所遵循的连贯、典型的学习路径。学科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学习是分阶段和有明确路径的,教师更应高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方向、路径和各阶段水平要求。对学习进阶的规划是对学生在不同学段对概念的理解水平、迷思概念、进阶目标及测评要求的描述,目前相关研究集中在学习、课程和评价领域[2],如Corcoran提出学习进阶应具有5个构成要素:进阶终点、进阶维度、多个相互关联的成就水平、各水平预期表现、特定的评测工具[3]。学习进阶理论可用于指导学科核心概念的跨学段教学衔接研究,对研制分阶段、划层级、系统性的学业质量标准体系有重要指导意义。

围绕学科核心概念的跨学段学习进阶来组织教学内容是当前科学教育的研究焦点。从2009年欧亚拉美七国学者联合编著的《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出版[4],到美国以学习进阶形式将核心概念写入国家课程文件《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再到近期我国教育部组织260多位专家修订普通高中课标,以学习进阶形式统整教学要求与学业标准,都体现了对学科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及其跨学段教学衔接的关注。

化学核心概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学生通过不同学段的主题学习而不断丰富与发展的,具有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性等特点。国内外不同研究者对于化学核心概念学习进阶的设计有不同的理解与研究方法:(1)美国Stevens基于实证测查和标准文件描述中学生在物质结构与性质概念上的学习进阶假设,并通过实证研究进行修正完善;(2)林建芬按照初中、必修、选修和高三4个不同学段,通过分析考纲、课标、教材并结合教学实践,根据学生思维层级和认知发展,梳理了同分异构体、元素周期律、离子反应、化学用语等核心概念[5~9]的认知方式与角度、知识水平,划分相应的学习进阶路径,提出各学段的学习目标、进阶路径与教学建议;(3)周玉芝[10]提取化学电源核心概念及相应学段的目标,进而划分电化学的学习进阶;(4)庄晓文[11]选取电离、离子反应和勒夏特列原理作为电解质溶液领域的核心概念,从不同学段的概念理解水平分解、迷思概念、进阶目标进行分析,以学习进阶为统领设计教学过程;(5)谌秀云[12]、苗兰[13]、雷才[14]、童文昭[15]则以“低-中-高阶水平学习进阶模型”分别呈现化学反应、反应热、化学平衡、物质结构等化学核心概念与基本反应原理的学习进阶路径,提出跨学段教学衔接的建议。

综上,学习进阶理论揭示了学生对化学核心概念的理解、对某种技能的掌握随时间推移连贯且逐渐深入的典型发展路径,可用于指导化学核心概念的初高中跨学段教学衔接研究。

1.2 应用SOLO分类理论划分化学核心概念在跨学段衔接中的学习进阶

为了指导教师充分认识学生的学习周期和阶段要求、评价学生的学业质量水平,彼格斯[16]在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的基础上提出SOLO分类理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见图1),根据学生回答某一学科具体问题时的内部结构复杂性,将学生学习结果和思维结构分类为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和拓展抽象结构5种层次。前结构和单点结构水平属于低阶思维,多点和关联结构则为中阶水平,拓展抽象结构水平则属于高阶认知,SOLO分类理论对思维结构的5个层级划分与学习进阶理论相融合、相映衬。SOLO分类理论根据学生思维方式的性质和抽象程度,将个体认知方式依次分为感觉运动方式、形象方式、具体符号方式、形式方式、后形式方式5种方式,分别产生隐性知识、直觉知识、陈述性知识、理论知识、层次更高更抽象的理论知识这5类知识。学生认知发展方式和思维结构层次共同组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认知发展阶段体系:学生总体的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学生对核心概念的认知发展也具有阶段性。教师既要重视学生在不同学段的学习结果的数量(即掌握的知识点的多少),更要重视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结果的质量(即掌握知识点的相互关系)。

学习进阶理论将化学核心概念的跨学段学习进阶划分为低阶、中阶和高阶水平及相应等级的学业质量标准,其界定过程要考虑学生化学认知方式发展,即对研究对象,认识角度、方式、思路的层级提升和进阶路径(见图2);其中认识思路指个体对物质和化学反应或相关现象或事实认识的有序性和思路性,认识深度指对于同一认识角度存在个体间水平差异或个体阶段差异。学生可通过语言、文字、图表、符号等各种形式表征化学核心概念。认知角度与思路的层级发展包括:宏观微观、定性定量、静止孤立动态作用、文字描述符号图像表征,可结合SOLO分类理论划分化学核心概念跨学段学习中认知方式的学习进阶(见图2)。

2 基于跨学段学习的进阶路径建构“中和反应”概念认知模型

中和反应是化学核心概念之一,因其重要性列入中学化学学科100个关键词[17],对学生化学认知方式发展、化学概念的多重表征学习、化学核心素养的培育都起到重要作用。台湾学者邱美虹[18]选取了溶液酸碱性、中和反应、弱酸和弱碱的稀溶液这3个主题研究初三学生关于酸和碱的认识方式与前概念,描述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推理或者解释的动态过程(见表1),并对高中相应主题的教学提出建议。综上,本研究将中和反应作为化学核心概念进行初高中教学衔接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实践研究法等,主要任务是基于学习进阶理论划分中和反应的认知层级水平与学习进阶路径,进而建立中和反应认知模型,基于SOLO分类理论对化学核心概念初高中跨学段教学提出分阶段的教学建议与学业质量标准。

2.1 学生中和反应概念跨学段学习的进阶路径

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结合SOLO分类理论对学生思维结构水平的分类评价,通过课标、考纲、教材和教学实践研究,划分中和反应核心概念的跨学段学习进阶路径和阶段层次水平。

(1)水平1(前结构水平):学生在小学科学学习中初步认识酸和碱,在个人生活经历(如吃苦涩皮蛋等碱性物质时可蘸食醋)形成了中和反应的前科学概念,思维处于前结构水平。

(2)水平2(单点结构水平):初三学生学习中和反应时,要联系酸、碱的组成及溶液酸碱性检验,并从酸碱盐的物质分类认识中和反应的特点,较少涉及微观分析,思维处于宏观层面的单点结构水平,为后续学习溶液酸碱度与pH、复分解反应、盐的性质与用途等奠定基础。

(3)水平3(多点结构水平):必修1模块从电解质角度认识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从离子反应角度分析中和反应的微观过程与变化规律,从微观层面分析酸碱盐电解质溶液导电现象及酸碱中和反应的宏观现象。必修2模块从化学键的微观角度分析酸碱盐的组成及在溶剂水中的溶解、电离与中和反应过程,并通过完成定性实验活动认识中和反应过程伴随热量变化,中和热概念仅作简单了解。该过程中学生思维层级处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多点结构水平。

(4)水平4(关联结构水平):选修4模块通过定量测定中和热的实验理解中和热概念,掌握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从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Kw角度理解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通过酸碱滴定实验理解用已知浓度的酸/碱测定未知浓度的碱/酸的实验原理,通过测定酸碱滴定曲线分析中和反应过程的微粒变化;最后从盐类的水解反应(即中和反应的逆反应)认识中和反应的限度、盐溶液的酸碱性,基于勒夏特列原理应用中和反应原理来调节溶液pH的方法以改变沉淀溶解平衡,帮助学生认识中和反应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上的应用价值。

(5)水平5(拓展抽象结构水平):高考测评对学生在中和反应概念的认知层级要求处于拓展抽象结构水平。全国卷高考考纲要求[19]如下:了解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概念;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了解溶液pH的定义与测定方法,进行pH的简单计算;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与应用、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及发生条件;了解沉淀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并进行简单计算;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了解定量研究方法;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即多重表征能力)。

2.2 建构中和反应核心概念的认知模型

从初高中化学核心概念学习进阶的角度分析,学生在初三学习中和反应概念,到高中还会从电离、电解质、离子反应、化学键、化学能与热能、电离平衡、酸碱滴定曲线、盐类水解、调节pH与沉淀溶解平衡等跨学段学习过程,定量认识溶液的酸碱性、中和热、中和滴定原理、中和反应限度等,形成系统完整的中和反应概念体系。根据学习进阶理论将中和反应的概念认知与发展过程划分为初中阶段、必修阶段、选修4前期(即4-1)、选修4后期(即4-2)4个建构阶段,高三高阶阶段是在这4个阶段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运用与思维重整,进而建构中和反应认知模型(见图3),包括认知任务、认识角度、认知层级与认知对象4个维度。

3 基于中和反应概念认知模型探讨初高中跨学段的教学衔接

3.1 初中阶段“中和反应”概念的进阶教学

初中新课标对中和反应的要求[20]如下:(1)知道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2)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3)了解中和反应的实际意义,培养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深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考纲要求[21]如下:(1)掌握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理解中和反应的特点,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伴随能量变化;(3)初步形成正确、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4)知道化学在环境监测与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在初中阶段,学生在中和反应概念上的学习路径发展经历2个转变。

(1)个别到一般:由具体物质反应到物质类别间反应规律,如教材分别介绍NaOH与HCl、Ca(OH)2与HCl、NaOH与H2SO4之间的反应总结出“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规律;

(2)一般到个别:从物质类别间反应规律到具体物质反应,利用酸碱中和反应原理解答课后习题中“书写含Al(OH)3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的化学方程式”。

综上,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应选取盐的定义、中和反应的概念与中和反应规律、实际应用等教学内容,并将中和反应的概念、原理、应用等学习内容设计成探究活动。基于初三学生认知发展层级水平确定如下初中阶段的学习目标:(1)认识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归纳物质类别间反应规律,分析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2)通过微型实验探究掌握中和反应实验的操作方法,强化实验安全意识;(3)通过探究活动分析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加深对中和反应应用价值的认识,形成绿色环保化学、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

3.2 高中阶段“中和反应”概念的进阶教学

高中阶段,“中和反应”核心概念的学习涵盖了宏微结合、分类表征、变化守恒、模型认知、实验探究、绿色应用等化学核心素养[22]。在必修阶段、选修4前期与后期、高三复习备考阶段,学生对中和反应的认知层级经历了“宏观微观、定性定量、静止孤立动态作用、文字描述符号表征图表数据分析论证”等认知层级的提升与认知角度的转型。

(1)必修1和2模块:学生学习电解质、离子反应时,从微观层面的认知角度认识酸碱盐的分类,建立起微粒种类和数量分析、微粒相互作用和动态变化的认知模式,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本质与发生条件。必修2则是从化学键类型的微观角度认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从中和反应放热的定性实验初步理解中和热。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路径发展经历2个转变:①从宏观反应到微观实质:由宏观物质反应到微观实质的认识方式,分析中和反应的离子变化;②从微观实质到类比迁移:由微观实质到宏观物质反应,学生根据酸碱盐离子反应的微观实质和反应规律,迁移到陌生物质间反应的方程式书写,基于微观本质认识迁移到陌生情境中陌生物质反应的推理与论证。

(2)选修4模块:中和反应概念的学习进阶经历3个转变:①由定性到定量:选修4前期,记为选修4-1,学生从反应热、能量变化曲线图、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水的电离、酸碱滴定等主题学习内容,定量认识中和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pH变化和微粒变化,是学生思维层级由定性向定量提升的关键阶段;②从正向到逆向:选修4后期,记为选修4-2,中和热、水的电离与溶液的酸碱性、酸碱滴定实验等学习内容是学生从正向思维认识中和反应概念、能量变化、反应限度、微粒作用情况;而盐类水解与沉淀溶解平衡则是从逆向思维认识中和反应的限度、能量转化形式与实际应用价值,学生的认知层级经历了“正向逆向”的提升过程;③单一分析到多重表征:从宏观现象-微观变化-符号书写-曲线图像数据分析这四重表征[23]的认识角度形成完整的“中和反应”概念体系。

(3)高三备考阶段:即便到了高三复习阶段,学生的化学认知方式与化学核心素养的现状水平仍不乐观,一是没有建立学科系统思想,对化学概念与原理间的关联认识不到位;二是缺乏系统、有序、全面的分析思路,没有将不同学段中化学核心概念与原理知识进行重整;三是未深刻认识化学核心概念的应用价值,因此在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教师应通过主题式复习帮助学生建构中和反应认知模型,深入分析认知对象、角度、层级与任务这4个结构维度。

4 研究反思与未来展望

4.1 研究反思

本研究是建立在跨学段教学实践后经验总结这一定性的视角,仍需要通过大数据测评,用翔实的数据报告和学生学业表现来完善修正本研究的认识。而化学核心概念的初高中跨学段教学,除了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具体认知任务和研究对象,还要考虑化学核心概念的发展性和整体性,既要有不同学段延续发展的整体考虑,又要有不同学科渗透发展的整体考虑。笔者认为应从化学学科课程的整体来认识和理解化学核心概念的教学内容与学业标准,从初三到高二乃至高三,要逐步深入和扩大对核心概念跨学段教学的研究,进行基于进阶目标、评价标准的课堂教学实践和学业测评活动。

4.2 未来展望

要定义某一核心概念或学科技能的学习进阶,许多研究者所根据的现有文献往往是研究者本人长期致力于某一领域的科学课程,而发展学习进阶的证据需要超越学生想法与学生思维本质特征的不同。我们一线化学教师身处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风起云涌的时代,不断面临着理论和实践上的问题和挑战。未来应该加强实证研究,借助深圳市教科院在全市各个初中高中开展化学测评这一平台,运用大数据学业质量平台进行跨学段的学生大样本测试,形成大数据学业质量诊断书,以深入了解学生化学核心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变化的空间、路径和关键因素,为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学理上的支持和实践中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刘晟,刘恩山.学习进阶――关注学生认知发展和生活经验[J].教育学报,2012,(4):81~87.

[2]王磊,黄鸣春.科学教育的新兴研究领域:学习进阶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1):112~118.

[3]康永明.高中生有机物化学性质认识方式现状探查[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毕华林,万延岚.化学的魅力与化学教育的挑战[J].化学教学,2015,(5):3~7.

[5]林建芬,陈允任.基于学习进阶理论探讨“同分异构体”教学序列的跨学段设计[J].化学教学,2014,(12):38~41.

[6]林建芬,钱扬义.基于认知模型探讨高中生化学概念的进阶学习――以人教版必修2“元素周期律”的教学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17):33~36.

[7]林建芬.基于PDEODE策略和四重表征模式探讨“金属电化学腐蚀”概念的进阶教学[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3):33~36.

[8]林建芬,钱扬义.信息技术条件下基于“CLD理论”的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研究――以必修1“离子反应”同课异构课例的观摩分析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19):31~34.

[9]林建芬,周群力,钱扬义,任竞昕.利用“翻翻乐”和“争上游”游戏攻克初三化学用语难题――浅析“520中学化学桌游”学习新法[J].化学教育,2013,(9):48~52.

[10]周玉芝.厘清核心概念及其学习进程:分析教材的新视角――以中学化学“电化学基础”教学内容为例[J].化学教育,2014,(13):7~10.

[11]庄晓文,姜建文.“电解质溶液”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研究[J].化学教学,2016,(2):28~33.

[12]谌秀云.中学生化学反应学习进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3]苗宁.中学生“化学反应与能量”学习进程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4]雷才.高中学生化学平衡学习进阶的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15]童文昭.物质结构核心概念及其学习进阶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16]彼格斯,科利斯著.高凌飚,张洪岩译.学习质量评价:SOLO分类理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17]钱扬义等.化学概念与化学“学科关键词”的学习与认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25,170~172.

[18] Chiu M H, Chung S L. Investigating Correctness, Consistency, and Completeness of Students’ Mental Models and Paths of Conceptual Change in Learning the Nature of Gas Particles Via Multiple Modeling Activities [C].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ESERA, August. 2007:21~25.

[19]教育部考试中心. 201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初中化学酸碱盐的概念篇6

一、着力突破化学学科观和方法论上的盲点

在对高一新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多数学生缺乏正确的化学学科观和方法论。这也说明学生虽然经过了一年的化学学习,但还没弄明白化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有何特点与规律?该如何进行化学学习?因此,初高中化学衔接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对化学学科进行再认识,树立正确的化学学科观和方法论,并以此指导今后的学习与研究。

(一)全面理解化学的定义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应用、合成以及变化规律等的自然科学”,这是传统教材对化学所下的定义。但初中新教材将这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化学定义淡化肢解了,如果教师再不加以引导和解释,就会造成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认识浑沌,为以后的学习埋下许多隐患和障碍。因此,在开始高中化学学习之前,很有必要对化学定义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全面地阐释。要让学生清晰地明白,化学属于自然科学;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合成以及变化规律等;化学学科的价值体现为通过对物质的研究,更好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以达到为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服务的目的。

(二)培养基本的化学思想

(1)分类思想

通过分类的方式对一个复杂的事物进行研究,往往会取得更加全面的认识。元素的分类、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类型的分类等都是分类思想的具体体现。分类思想的核心是分类标准或依据的选择,分类标准或依据不同,则分类的结果不同。例如,根据电离程度可将酸分为强酸和弱酸,而根据是否含氧则可将酸分为无氧酸和含氧酸等。

(2)守恒思想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往往拘泥于过程当中而不能自拔。有了守恒思想,就能够“跳出三界外”,从全局的高度对事物的发展变化作出更加清晰准确的判断。例如,根据质量守恒思想,我们就可以对化学方程式进行全面理解和应用。此外,如果能熟练运用能量守恒、物料守恒、电荷守恒等思想,将非常有利于高中阶段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盖斯定律、离子方程式等知识的研究与学习。

(3)类比思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已经熟练掌握的知识出发,通过迁移、联系、对比等途径对新知识进行学习,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指导思想。例如,在学习高中阶段氨气的制法时,就可以类比初中阶段学过的氧气的制法进行学习。此外,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过程中,若能根据元素周期律(表),运用类比归纳的思想进行学习,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4)发展思想

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之一,树立发展的思想有利于对事物认识的拓展与提升。例如,初中学习的燃烧的条件: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二是要有氧气参加。可高中阶段我们将会知道镁带可以在二氧化碳和氮气中燃烧,如果有了发展的思想,就不会因循守旧、抱残守缺。

(5)平衡思想

以初中所学溶解与结晶过程为例,对于饱和溶液,并不是说溶解与结晶过程停止了,而是溶解与结晶过程因速率相同而达到平衡状态。树立平衡思想有利于高中将要学习的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6)强制弱思想

置换反应的重要依据就是金属活动顺序表,活泼性强的金属可以置换活泼性弱的金属。以此类推,就不难理解强酸可以制弱酸,强碱可以制弱碱,氧化性强的物质可以制氧化性弱的物质,还原性强的物质可以制还原性弱的物质。

(三)明确学习化学的基本程序

(1)认识物质的基本程序。化学就是围绕“物质”进行研究或学习的科学。因此,学习化学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研究并认识物质。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制取”来学习物质的知识,是中学化学中最基本的思路。在此程序中,存在着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与制法的内在逻辑关系。因此,应牢牢树立“应用是目的,性质是关键,结构是根本”的理念。

(2)研究物质组成的基本程序。物质的组成是指宏观层面上物质由什么元素组合在一起的问题,正像汉语和英语具有自己的字、词、句一样,化学也有自己的“字、词、句”,那就是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我们称之为化学用语。写对化学方程式的前提是化学式,写对化学式的前提是元素符号。因此,掌握常见元素符号的书写是学好化学的基本要求,初中阶段要求正确书写原子序数在前20号的元素,高中阶段则要求掌握前36号的元素以及相关主族的其他元素。

(3)研究物质结构的基本程序。物质结构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研究物质结构主要是指从微观层面分析物质是由哪些微粒以及微粒以什么方式结合在一起的问题。构成物质(晶体)的基本微粒包括原子、离子、分子,而分子、离子是由原子形成的。因此,研究物质结构的核心是研究原子结构。

(4)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物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指物质本身具有的属性,研究物理性质的基本程序是: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沸点、溶解性、导电导热性、延展性、硬度等。物质的化学性质主要指根据元素化合价判断物质是否具有氧化性、还原性,其次根据物质的分类判断是否具有酸(碱)性氧化物、酸、碱、盐的通性等。

(5)研究化学变化的基本程序。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了生成新物质以外,往往伴随着发光、发热等现象,由此可知化学变化的过程既包括物质转化过程,也包括能量转化过程。因此,研究化学变化既要研究物质转化的规律和特点,也要研究能量转化的规律和特点。

(6)研究物质制取的基本程序。中学期间研究物质的制取主要指气体的制取,基本程序包括: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气体检验、尾气处理等。实验开始前,还要注意进行气密性检查,同时还要兼顾节约资源、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等。

二、着力突破知识结构上的盲点

(一)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结构在中学化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学习元素化合价、元素周期律(表)、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等知识的前提和基础。由于初中阶段降低了对原子结构的要求,以致于相当部分学生对于原子结构特别是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理解不到位,不会正确书写原子结构示意图。

(二)化合价

化合价是学习化学式、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的重要前提。但由于初中对于化合价的解释比较肤浅,学生大多以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元素化合价,要么记不住或记不准确,要么不能灵活应用。在衔接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分析原子结构来理解和记忆元素化合价的方法,熟练掌握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就是该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非金属最外层达到8电子所缺的电子数就是该元素的负化合价,金属元素一般只显正价、氧元素和氟元素一般只显负价等规律。

(三)氢化物

氢化物是初中没有涉及但高中有应用的概念,可以参照氧化物的概念来理解氢化物。

(四)氧化物

理解氧化物根据组成不同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根据性质不同可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着重理顺酸性氧化物的定义及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关系;碱性氧化物的定义及与金属氧化物的关系。

(五)酸碱盐的定义及分类

酸碱盐是高中电解质溶液知识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出现问题比较多的内容,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初中阶段只是从物质组成和一般性质上对酸碱盐进行简单介绍,并没有从概念上对酸碱盐下科学严谨的定义,也没有对酸碱盐进行分类介绍,造成学生对于酸碱盐的内涵和外延不能全面理解,以致于无法灵活应用。因此,该部分知识的衔接重点就是要明晰酸碱盐的概念和分类。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OH-)的化合物,盐是酸碱中和的产物,盐当中的阳离子由碱提供,阴离子由酸提供。酸依据电离出的氢离子数目可以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依据电离的程度可分为强酸和弱酸;依据能否挥发可分为难挥发性酸和易挥发性酸;依据是否含氧可分为无氧酸和含氧酸;依据在水中的溶解性可分为可溶性酸和难溶性酸等。碱依据电离出的氢氧根数目可分为一元碱、二元碱等;依据电离程度可分为强碱和弱碱;依据在水中的溶解性可分为可溶性碱和难溶性碱。盐依据组成不同可分为酸式盐、正盐和碱式盐;依据在水中的溶解性可分为可溶性盐和难溶性盐等。

(七)常见的难溶于水的酸碱盐

由于没有掌握常见难溶于水的酸碱盐,严重影响学生对复分解反应、离子反应、离子共存、盐类水解、沉淀溶解平衡等后续知识的学习。因此,衔接过程必须强化对常见难溶性酸碱盐的掌握。

(八)电离方程式

电离方程式是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和运用物质的量进行简单计算的前提,但由于初中阶段对此要求较低,多数学生对电离方程式缺乏锻炼。

初中化学酸碱盐的概念篇7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课程应结合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1]。也就是说,立足化学史构建的化学课堂,重现了科学家探索科学奥秘的思维历程,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提升学科素养。

1 追溯化学史,探寻教学迷思

1.1 电离理论的历史变革

19世纪中叶,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的原子――分子论打开了微观化学之门,使越来越多的化学家渴望探寻化学反应的本质,电离理论也呼之欲出。

电离理论的建立与电化学的发展息息相关。早在19世纪初期,尼科尔森和卡里斯尔已经成功完成了水的电解实验,法拉第等许多科学家也已经通过实验认识到酸、碱、盐溶液的导电作用。但当时的科学界普遍认为,电解质只有在电流的作用下才能够解离。正是由于科学家们无法正确区别原子和离子,也不能合理分析溶液导电的原理,使得电离理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被科学界所接受。

1882至1887年间,阿伦尼乌斯致力于研究电离理论。基于对酸、碱、盐稀溶液在渗透压、沸点、蒸气压方面出现偏差情况的分析和对这些溶液电导率的测定,阿伦尼乌斯创造性地提出了溶液的电离理论。他认为,酸、碱、盐在溶于水的过程中,自动地离解成为带有不同电荷的离子,电离与电流的作用无关。这一理论的出现,虽然遭受了各国科学家的反对,但也解释了很多当时无法解释的问题。随着阿伦尼乌斯电离理论的问世,不仅使希托夫的电解溶液导电时的离子迁移数和科尔劳施的离子导电的加合性得到了解释,而且也很好地解释了范霍夫观测到的渗透异常现象。因此,阿伦尼乌斯的电离理论得到了奥斯特瓦尔德和范霍夫的认可,在这两位科学家的推广下,1890年,电离理论终于得到科学界广泛认可。

1.2 电离理论的教学迷思

通过分析电离理论的争论,不难看出困扰科学家的问题有二:一是无法正确区分原子与离子,从而无法正确认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导电的原因;二是无法正确判断使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自发电离的能量的来源。

科学家们对于电离理论的争论与探索不仅体现了科学历史的发展规律,也揭示了中学化学课堂学生学习新理论的思维发展过程。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主题出自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笔者试图着眼于电离理论发展史,联系教学实际,从三个方面分析教学难点。

人教版化学教材对电解质进行了如下定义: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2]。此定义只从导电性角度规定了电解质的属性,属于表层概念。在此概念中,没有指明电解质的本质,即自发电离出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追溯化学史,法拉第等化学家即是通过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直接得出“电离是电流作用的结果”这一错误结论的。在教学中,若教师未从本质上解释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将会对学生正确获取电解质概念产生强大阻力。因此,使学生学会从微观角度理解电解质的本质属性是知识与技能维度的教学难点。

对比许多教案和教学实录,对于电解质概念的教学有两种策略。其一,通过例举盐酸、NaOH溶液、NaCl固体、石墨、蔗糖溶液、酒精溶液、K2SO4溶液、Cu等不同种类的物质,让学生判断其能否导电,从而从导电性角度引出电解质的表层概念;另一种方法则是先给出电解质的定义,强调定义中的关键词,再给出以上物质,让学生自主判断哪几种物质是电解质。这两种教学策略均未能较好地引导学生形成学习概念本质的一般方法。因此,使学生掌握形成概念的分析方法是过程与方法维度的教学难点。

学习“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这一内容,就是透过电解质溶液可以导电的表层现象来认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自动离解的实质。纵观历史,从格罗图斯到阿伦尼乌斯,科学家们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是否能够透过现象看到物质的本质属性。因此,使学生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教学难点。

纵观上述分析,学生无法理解电解质的本质属性,是因为没有正确理解电离的自发性以及电离过程中能量的来源。也正如此,学生无法获得通过分析核心问题形成概念的基本方法,o法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所以,解决好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电离的自发性问题和酸、碱、盐发生电离时能量的来源问题是突破本节课教学难点的关键。

2 立足化学史,突破教学难点

任何科学理论的发展都是曲折向前的。从对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偏颇认识,到电离理论的初步提出,再到利用电离理论解释科学现象,然后通过他人的不断修正、补充,最后才得到完善的理论。也就是说,理论的建立其实是科学家反复实验、突破思维障碍的过程。在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新概念也经过类似的历程。首先,在实验现象中获得感性认识;而后,通过理性分析修正感性认识中的错误,探究概念本质属性;再次,尝试迁移应用新概念,最终完成新概念的学习。

在“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一节中,学生需要突破的思维障碍,即教师突破教学难点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以下两个。一是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电离的自发性。二是酸、碱、盐发生电离时能量的来源。

2.1 探究电离的自发性――理解电离概念的本质

在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中,学生已经知道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碱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展开的。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是通过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实验来引入电解质的概念,而对于电解质概念本质的解读,却缺乏事实佐证,因此学生常常在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加上“通电”条件。

在本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用初中的实验(稀强酸与活泼金属反应)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再由“不同的酸溶液都含有氢离子,所以,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3]”为切入点进行提问:稀强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来自哪里?学生思考并猜测:可能来自酸,也可能来自水。此时,我们引入化学史中关于溶液中离子来源的内容:在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和卡里斯尔完成电解水实验后,科学家们推测水溶液中是存在离子的。格罗特斯和法拉第将水溶液中离子的来源归结于电流的作用。而拉乌尔由“盐溶液的凝固点下降值比相同摩尔浓度的非电解质溶液高”这一实验事实提出“盐分子解离不需要电流作用”,但这并未撼动法拉第的权威。真正向旧观念提出挑战的是阿伦尼乌斯,他在完成了大量的实验后,写了“电解质的导电性研究”一文,提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自发解离为正负离子,并用电离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沸点升高和凝固点下降的实验现象。在奥斯特瓦尔德和范霍夫的支持和帮助下,阿伦尼乌斯终于结束了电离理论的争端,并在1903年因提出电离学说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全世界第三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化学家。

本环节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在此过程中,通过实验现象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强酸依旧可以自动解离出氢离子,获得了电解质溶液电离的感性认识,避免了由于通电而引起的认识误区。同时也可以类推出,碱、盐在水溶液中也可以自发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然后通过解读化学史,经过理性分析修正感性认识中的错误,获得概念本质属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使酸或水解离出氢离子的能量来自哪里,进入第二个障碍点的学习。

2.2 探究电离的能量来源――理解电解质的两重属性,形成概念的分析方法

认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电离时能量的来源是解读电解质概念本质的关键。在学生猜测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来自酸分子或水分子时,教师可以先展示科学家们在创建电离学说时所构建的电离理论相关图示(图2 [4]、图3 [5]、图4 [6]),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初步印象,再通过教师构建的HCl分子电离的微观示意图(图5)和NaCl在水中的电离示意图(图6 [7]),分析不同物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的能量来源。

1个氯化氢分子是由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的。将氯化氢气体通入水中,水分子与氢原子、氯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比氢原子与氯原子之间作用力更强,使得氢原子与氯原子分离,氯原子夺走了氢原子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形成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氯离子与水合氢离子。氯化氢在水中发生了电离。氯化氢在水溶液中存在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这也是氯化氢水溶液可以导电的根本原因。

氯化氢水溶液中有很小一部分氢离子来源于水。在水中,也存在水分子对氢原子和氢氧原子团的作用,形成自由移动的水合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所以水也发生了电离,但电离的程度很小。

类似氯化钠那样的物质,又是什么能量使它在水溶液中电离的呢?如图6所示,在溶于水前,氯离子与钠离子在静电引力的作用下有序地紧密排列,将氯化钠固体加入水中,水分子强烈吸引着氯离子和钠离子,克服了氯离子和钠离子之间存在的静电引力,形成自由移动的水合氯离子和水合钠离子。氯化钠在水中发生了电离。氯化钠溶液导电的根本原因即存在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那么,在熔融的氯化钠中,又是什么能量使之电离的呢?在加热至熔融状态过程中,加热所提供的能量使钠离子和氯离子克服了相互的静电作用,变成了可以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熔融状态下的氯化钠发生了电离。

本环节教学流程如图7所示。

通过以上对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电离能量来源的分析,使学生掌握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原因,落实了对电解质概念本质的认识;再以课上练习与课后习题作为工具,使学生应用概念解决问题,完成概念的迁移应用。

这样一来,在电解质概念的教学过程中,不仅突破了知识维度的教学难点,还突破了方法维度的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了形成概念的方法:观察现象,形成表象概念;理性分析,获得概念本质;迁移应用,掌握概念内涵。

2.3 回顾化学发展历程――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对于学生而言,化学不仅仅是精彩纷呈的实验现象、高深W妙的科学原理,还有发人深省的科学献身精神。因此,将化学史素材引入课堂,是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不二法宝。

在电离理论的发展过程中,阿伦尼乌斯敢于直面著名科学家们的质疑与挑战,捍卫真理的精神令人动容;奥斯特瓦尔德、范霍夫为传播真理创办《物理化学杂志》的精神也令人敬佩。在中学化学课堂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敢于求真,善于求证,不随波逐流,盲目跟从的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的养成比知识技能的获得更需要智慧和耐心,化学史的引入恰是当下化学课堂的良好补给。

除了培养科学精神,化学史还有助于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和人,辩证地看待化学理论发展的阶段性和相对性。因为任何知识都是在特定时期、特定情境下才成立的,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人类信服科学理论,是因为实践证实了这些理论的正确性。但是科学理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它还需要后人的修正与补充。例如,在电离理论形成以前,科学家们将“只有外加电解电压时电解质才会分解成正负离子[7]”当做真理,电离理论则被视为无稽之谈。在电离理论被实践所检验后,许多科学家也还在不断研究电离理论,并对其进行修正和补充。可见,即使教科书中的知识经过了重重检验,但仍有需要探索的空间,学生不应成为教科书的奴隶,而应成为教科书的主人。

3 教学效果分析

在“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中,首先结合化学史“电离理论的争端”确定本节课教学难点,通过实验(稀强酸与锌反应)以及关于溶液中离子的来源的化学史实,揭示酸、碱溶液中本身存在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证明电离的自发性,破解电离理论的第一个迷思。再由问题“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来自哪里”建立电解质电离的微观示意图,结合图像分析电解质溶液自发电离的能量来源,突破电离理论的第二个迷思,并在解疑过程中,获得电解质的双重概念。最后对比科学家确立电离理论的过程,教会学生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实验班采取上述方法教学,对比班采取常规教学方法,先通过复习化学反应的分类引入新课;再以常见物质是否导电引出电解质溶液是否可以导电这一问题,教师演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实验”,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通过习题巩固电解质概念后,以教材中氯化钠在水中的电离示意图为依据,分析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得出电离概念,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课后以相同测试题检验,正确率如下:

由表1可以看出,通过上述教学方法,在电解质溶液导电原理、电解质表层概念与本质概念的关系等方面,实验班成绩高于对比班。证明此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电离的概念,在帮助学生理解电解质表层概念与本质概念的转换关系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在学习方法层面,基于上述研究及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观察,实验班学生对于其他概念性知识的学习,更善于从微观结构或能量变化角度挖掘概念实质。而在核心素养方面,实验班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和微观探析能力相对之前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因此,立足化学史,有助于教师厘清知识本质,提升化学教师的理解能力;同时借助史料,追寻学科知识演变历程,遵循学生思维特征,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核心素养。综上所述,立足化学史的教学设计,对突破“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的教学难点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2]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n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0.

[3]王晶,郑长龙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57.

[4]林承志编著.化学之路:新编化学发展简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70.

初中化学酸碱盐的概念篇8

教师:刘立娟

今天我说播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一生活中常见的盐第2课时。下面我将从教学目的、教学理念、教学分析、教学方法及教学安排五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教学目的。本节课从两个层面设计的教学目的。

(一)知识层面教学目的

1、让学生认识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组成性质和用途。

2、让学生学会碳酸根离子检验方法。

3、初步认识新的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二)学生情感层面的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能力。

2、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从而增强学生创新素养能力。

二、教学理念

1、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世界,积极探究化学奥秘,形成持续学习化学的兴趣。

2、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和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积极主动去体验享受探究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创新素养能力。

三、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盐是中考的重点考试内容,宁夏中考化学试卷在2018年关盐测试分值为分,2019年为分,2020年为分。盐类的性质综合了酸、碱、盐、金属、非金属氧化物相关性质考察,学好盐是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相关物质性质知识点的回顾和综合应用,是整个化学学习内容的升华,对于学生而言,学好、学通盐的性质对于学好化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主要认识常见碳酸盐的性质,该内容与第十单元常见酸和碱为同一体系,相互联系,在上一单元学习中学生对盐的概念已有初步认识,知道化学中的盐与食盐的区别,本节课主要利用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做引导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等碳酸盐与酸和碱的反应,从而认识常见碳酸盐性质,并初步认识和掌握复分解反应概念。

(二)教学重点

1、认识常见碳酸盐的用途。

2、学会碳酸根离子检验方法。

3、初步认识复分解反应概念。

(三)教学难点

怎样正确合理的利用碳酸根离子检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旧知识回忆、实验探究、归纳总结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演示实验、学生探究实验

五、教学安排(教学过程)

引入:前面对于盐的概念我们已有初步认识,我们了解到化学中的盐指的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形成的一类化合物,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常见的盐的性质。教师在黑板上书写三种碳酸盐的化学式,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从它们的结构上来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共同回答:都有碳酸根离子。教师总结:我们就将这种含有碳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统称为碳酸盐。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碳酸盐的性质和用途。

一、板书课题,展示学习目标

二、教学内容

(一)认识碳酸盐的化学性质

请同学观看一段视频“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学生仔细观察实验方法、步骤以及实验现象,并且写出反应原理。

教师活动:在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我们已经知道碳酸钙可以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那么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否也能发生类似反应呢?

学生回答:三分之二学生推测能,三分之一学生保持沉默。

教师活动:为了证明同学们推断,教师演示实验11—1。(播放教师演示实验视频)

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记录实验结果。

碳酸钠+稀盐酸

碳酸氢钠+稀盐酸

实验现象:

有大量气泡产生,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有大量气泡产生,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

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教师提问:为什么所有的碳酸盐当他们遇到稀盐酸时?能发生相同的实验现象呢?

学生集体回答:因为他们都有碳酸根离子。

教师提问:那么结合刚才的操作方法和实验现象,请同学们来分析一下在化学实验室如何检验碳酸根离子?

学生回答: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混浊,则该物质含有碳酸根离子。

教师提问:刚才我们通过实验证明,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都能与稀盐酸反应,你能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吗?

学生活动:请学生上台展示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

教师活动: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和酸的反应),那么碳酸钠能否与碱发生反应呢?教师演示实验11-2(照片展示)

学生活动:描述实验现象,并写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的 方程式

(二)认识常见碳酸盐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教师提问:认识了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那么它们在我们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请同学看课本73页,第二自然段,了解它们的妙用。(图片展示学生自学效果)

当堂训练:

1、现有两瓶白色固体只知道它们分别是氯化钠和纯碱请用化学方法把它们区别开来,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本题考察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所学碳酸盐的化学性质的知识点的掌握,重点考察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学生统一回答,用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学生回答完全正确,但是方法过于单一,老师又再次强调问:同学们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于是各小组经过讨论发现可以利用澄清的石灰水,氢氧化钙溶液来进行验证。本题考察的出发点不仅仅是为了巩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间接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2、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一:该溶液没有变质

假设二:该溶液变质了

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分别验证以上假设,简要叙述实验步骤和现象,并写出相关反应化学方程式。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所有学生在考虑氢氧化钠变质问题时,第一印象是产生了碳酸钠,因此,同学们一致认为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因此,大部分同学在设计实验时都利用了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碳酸根离子,但是同学们却忘了之前我们学习的有关碱的内容相结合。

于是老师拿出一瓶变质的氢氧化钠,让同学们,按照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法和步骤来探究氢氧化钠的变质问题,同学们发现,当最初滴入稀盐酸时,并没有明显的现象,于是孩子们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了怀疑并引起了他们的反思,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经过小组讨论,他们发现有可能该试剂当中还含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于是他们改进了实验方法,他们像所给的试剂当中加入大量的稀盐酸,他们看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从而检验此时的氢氧化钠已变质。同时,同学们还想到了可以直接利用澄清的石灰水,氢氧化钙来检验氢氧化钠的变质情况。

(三)初步认识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初中化学酸碱盐的概念篇9

一、读

1.扶着走。学生开始不明白应该怎样读化学课本,教师可先示范,再领读,进而剖析课文中的词(特别是概念)或语句。如“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一句,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相同,反之,则化学性质不同;二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多种,分子只是其中的一种。另外,化学上所说的微粒,一般指用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粒子。这样“扶着走”,学生就可以逐渐摸到“读”书的门路了。

2.领着走。待学生初步具备“读”的能力后,教师应进一步提出新的要求。阅读前,先提出阅读的重点和目的,较全面地拟定阅读提纲,让学生在提纲的引导下,读懂、读透。如我们在教第八章第一节时,拟定了如下阅读提纲:①为什么氯化钠、硝酸钾等物质的溶液能导电,而蔗糖、酒精等物质的溶液不能导电?②为什么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③化合物溶液与金属单质其导电实质是否相同?④物质发生电离的内因和外因是什么?

3.撒手走。当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到相当程度后,教师就不必再拟订详尽的阅读提纲,而只需交待清楚目的、要求和重点,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了。阅读这一环节,不仅讲新课时可以用,复习课、实验课同样适用,而且可以贯穿学习化学的全过程。

二、验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做实验应被视为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在课堂上,或边讲边实验,或读书后再实验,或实验后再读、讲,不论哪种形式,都要着重抓好两个方面的实验:第一是验证性实验。组织学生做好这些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经得起检验,受到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教育,同时还能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提高学生观察与思考的能力。例如关于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等,要让学生理解它们从左到右金属活性逐渐减弱的特性,熟记固然是一个好办法,但是,形象直观的实验才更有助于记忆并运用。

三、讲

1.讲什么。教师要抓住教材中本质的、主要的东西,对其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出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方面上去,同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对于课本中相对次要或起辅助作用的教学内容,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以适应教学的需要,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的,“吃透”教材和学生,这样讲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多年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刚开始进入初三的中学生对学习化学时积极性非常的高,神奇的化学现象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然而一到接触化学概念和化学用语时,学习热情就逐惭下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有的甚至放弃学习化学,分化现象十分严重。然而,化学概念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知识的“骨架”。《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概念要体现直观性、关联性和发展性的特点。”所以我个人认为做好初中化学概念教学至关重要,要贯穿整个整个初中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但是,概念教学目的不是为了学习概念,而是为了学以致用,去理解新的事物,对化学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基本概念有:电离、酸、碱、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等。例如课堂教学中我们告诉学生:凡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但对于这个概念的抽象讲解绝对不是教学的重点,重点应该是在大量的例证,动手实验,观察和综合归纳等方面。

2.怎样讲。美国学者查尔斯西尔伯曼在一部震动世界的书《教室的危机》中提到“在中国历史上的教育,由于只知道背诵和记忆孔子语言,忽视了分析性、创造性教育,所以才导致了一个世界最伟大、最具有创新的文明衰败,如果我们不记住这一教训,还会重蹈覆辙。”课堂中,我们提倡“启发式”,“引导式”等讲解方法,藉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增强学习的直观性;借助对比、分析、综合、概括等方法帮助学生将感性知识变为理性知识。例如关于化学元素的讲解,可以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引入“人体”作为切入角度,分析人体包含的常量元素:碳、氢、氧、磷、硫、钙、钾、镁、钠、氯等,指出它们构成机体组织,并在体内起电解质作用;分析微量元素:铁、铜、锌、铬、钴、锰、镍、锡、硅、硒、钼、碘、氟、钒等,指出这些微量元素在体内含量虽然微乎其微,但却能起到重要的生理作用。如果某种元素供给不足,就会发生该种元素缺乏症,如果某种微量元素摄入过多,也可发生中毒等。因为关乎自己切身利益,学生势必更有兴趣学习。再如关于盐的制取,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经过大量的动手实验,我们总结的可能方法有十种:①金属+非金属――盐;②金属+酸――盐+氢气;③金属+盐――盐+金属;④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盐;⑤碱性氧化物+酸――盐+水;⑥酸性氧化物+碱――盐+水;⑦酸+碱――盐+水;⑧酸+盐――新酸+新盐;⑨碱+盐――新碱+新盐;⑩盐+盐――新盐+新盐等。要根据课程进度对这些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与讲解,这样一则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教学内容,更有助于往后的复习。

3.什么时候讲。教师必须把握讲解的最佳时机,才能取得较好的讲解效果。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讲解的时刻应该是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愤悱”谓积思求解。语出《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集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即对知识似懂非懂、急切地需要教师作结论的时候。教师当学会创设问题情境,设计矛盾,采取一种积极引入并刺激学生兴奋的方式方法。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精心设计的语言,能把模糊的事情讲得清晰、有条理,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讲得生动、活泼,启发学生去追问、去探寻,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大大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四、练

1.练什么。练习的内容既要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材,又要有一定的启迪思考作用,不是只凭死记硬背就可以解答的;要和学过的知识有内在的联系,有助于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还要紧密联系实际,如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化学现象及其变化等。

初中化学酸碱盐的概念篇10

从初中教材来说,溶液导电性内容的后面课题《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和《盐 化肥》的教学都多少依附这部分内容所体现的理论支持。同单元后一课题,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的过程。这里需要学生在对溶液中离子进行种类分析的基础上得以理解,而这是建立在溶液导电性原因的认识之上。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中的复分解反应和某些离子的鉴别也需要离子观的建立。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在溶液中,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学生要在理解溶液中这些化合物电离产生阴、阳离子,阴、阳离子再重新组合成有形成沉淀、气体或水的情况才能发生。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也需要学生会将化合物拆分成相应的离子,即依赖正确的离子观。离子的检验实际是利用离子间反应的特殊现象来鉴别离子。学生只要获知离子相同其性质就相同,检验方法就会一致,这为学生做此类习题抓住知识点的本质提供了思路。

在初中,化学式的书写一直是学生的学困点。学生认为要识记化学式的物质太多,记忆有困难。但若建立好离子观后,由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P114附录1,以阴、阳离子结合形成的化合物来识记化学式就容易许多,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具体方法是:先识记五个常见原子团(硝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铵根离子)。将常见的带负电原子团和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配对,并使化合物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即可书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了。

而在高一必修1的教材中,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内容的呈现顺序是从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离子反应。如果初中在溶液导电性教学中打好基础,学生已经具有离子观的理论基础,高中相应知识的学习就会在初中的基础上小梯度的递增性呈现,学习会变得相对轻松许多一些。

归纳重视初中溶液导电性教学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 . 建立正确的离子观(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有些物质在水溶液中会以阴、阳离子的形式存在)。

2. 能有效掌控大多数无机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

3. 帮助理解酸碱盐在溶液中反应的实质。

4. 能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

5.增加对离子鉴别的理解。

6.为高中学习离子方程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溶液导电性的教学。为此,我拟定在教学中补充讲授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1.增加氯化钠、蔗糖溶液导电性演示实验。

前一章溶液形成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氯化钠溶于水是以钠离子、氯离子的形式扩散到水中。氯化钠溶液导电,蔗糖溶液不导电就说明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离子的导电,分子的不导电。从而引出溶液导电的原因,然后再按书上所列举的溶液做演示实验,在分析酸和碱的组成特点。

初中化学酸碱盐的概念篇11

新课程、新标准、新技术、新方法。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各种新的教学模式、方法不断被创造出来。教无定法,适合的才是好的,POE策略只是其中的一种,部分课程内容宜采用"POE策略",并结合信息技术做探究实验,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笔者针对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采用"POE策略"和手持技术对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试作探析。

1 教学思路

本课例结合信息技术,利用先进的PEO教学策略,重构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已经具备基本解决问题的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知识和平衡移动原理知识,引导学生以实验为前提, 分析溶液中盐所电离出的阴离子和阳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H+和OH-结合形成弱酸或弱碱的趋势,可清楚地知道不同的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本质原因。

POE策略的使用建立在学生了解实验或事实情境的基础上,结合手持技术和动画模拟的使用,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发现现实与预测的不一致性,从而形成正确的理解。采取活动探究与理论探究结合的形式,使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

2 教学过程

环节1:盐类的水解反应概念引入

【展示】浓度均为0.1mol/L的碳酸钠溶液、硫酸钾溶液、氯化铵溶液、氯化铝溶液、醋酸钠溶液、和硝酸钠溶液,手持技术设备(附PH传感器)

【设问】盐溶液都显中性吗?怎样进行实验操作可以知道这些盐溶液的酸碱性?

【P-预测】碳酸钠溶液为碱性,其它可能为中性,可以用PH试纸来测定或用PH传感器来测定。

【O-观察】使用PH传感器测定前三种溶液的PH,并将测定结果投影到大屏幕上。再请同学来测定后三种溶液的PH值。

【设问】6种溶液中有4种不为中性,碳酸钠溶液的确为碱性,这是为什么?

【E-解释】某些盐溶液中存在着水解平衡,因而显酸或者碱性。

【结论】引入盐类的水解反应概念。

环节2:探究盐类的水解反应原理

【设问】往一只装有1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加2滴酚酞,不断加入碳酸钠(边加边搅拌), 从微观的角度看盐溶液中具体微粒数目的变化?溶液的颜色如何变化?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最终的浓度还相等吗?PH值将如何变化?

【演示】把碳酸钠慢慢加入蒸馏水中,并打开磁力搅拌器,用1个PH传感器测定其PH,并绘制PH曲线,通过电脑投影到大屏幕上(如图1)。

【P-预测】

[学生甲]溶液中微粒OH-、Na+、CO32-变多,H+变少,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不相等,溶液变红色。

[学生乙]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最终的浓度不相等,溶液由中性变碱性,PH从7变大。

【O-观察】通过大屏幕上PH曲线的变化,PH由7逐渐变大,溶液逐渐变红色。

【设问】纯碱溶液为何显碱性?

【E-解释】碳酸钠溶解电离出CO32-,CO32-可水解消耗水中的H+,促进水电离,OH-变多,所以纯碱溶液显碱性。

【追问】为何溶解前期溶液PH突然增大,最后几乎不变?

【E-解释】前期碳酸钠易溶解,CO32-水解消耗水中的H+,促进水电离,OH-变多,所以前期PH突然增大;后来,由于溶液达到饱和,水解达到平衡,PH几乎不变。

【投影】 用PPT课件展示盐类的水解的微观过程(三维动画)。 通过动画使水解的微观过程宏观化,并能进一步强化盐的水解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使学生加深对盐的水解的认识。

【设问】如何判定其它盐类是否水解及盐溶液酸碱性?

[学生甲]当盐溶于水后,电离出来的微粒与水中微粒结合能变成弱电解质的,就能水解。

[学生乙]水中OH-变多则为碱性,反之则显酸性。

【总结】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强显谁性,两强呈中性。

【练习】举一反三。

3 教学反思

本课例围绕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师作为促进者,应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依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发挥学生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过程中,由学生依其原有的知识,提出支持的理由,去预测曲线变化。在观察的结果和预测不同时,产生概念的冲突,由学生提出其解释。教师要对学生的解释适时做出引导,毕竟学生对看不见的微粒的行为和抽象的原理难以完全把握与理解。

恰当的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加透彻地掌握知识,把握自己的认识过程,增强自己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祖浩,孙丹儿,李法瑞,占小红.基于手持技术的高中生化学概念学习认知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2

初中化学酸碱盐的概念篇12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盐类水解规律和实质,能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并能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2)培养观察、动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任务卡片和对盐类水解的概念、条件、实质以及注意的问题的探究,培养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分析、 推理、 综合归纳的能力。

(2)运用任务卡片,将教学主题内容明确化,并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探究与讨论、归纳与推理等方法建构盐类水解的概念,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与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运用农业谚语“农业化肥的合理施用”,激发爱国、爱家乡热情,立志于将来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可持续性的自主发展。

(2)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盐类水解概念和实质,探究盐类水解的规律。

【教学难点】掌握盐类水解的实质及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学生归纳总结。

【实验用品】

学生用品:pH试纸、标准比色卡、表面皿、玻璃棒、镊子、烧杯、滤纸、试管、试管架;浓度均为0.1 mol/L 的CH3COONa、Na2CO3、NaCl、(NH4)2SO4、Na2SO4、NH4Cl、AlCl3六种溶液;酚酞的乙醇溶液、蒸馏水。

教师用品:多媒体;用A4纸设计的任务卡片;纸玫瑰;小喷壶(装有碳酸钠浓溶液)。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PPT展示) 农业谚语(绕口令):“灰混粪,粪混灰,灰粪相混损肥分”。

为什么会损肥分?今天我们所学的内容可以帮助解决此问题(提示:灰――草木灰(K2CO3),粪――铵态氮肥(NH+4))。

学生 倾听,思考,有些同学小声讨论。

过渡 发任务卡片一,每组一张,各组同学(每组6人-8人)合作探究。组与组之间比一比,看哪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学生 学生朗读,讨论,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实验,并完成任务卡片中的表格。

(设计意图:这种情景引入,为进入盐类水解这一抽象理论知识的学习赢得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另外,这种设计最大的特色是将问题任务化,引入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到不同种类的盐具有不同的酸碱性,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积极性。)

过渡 通过上面的实验探究,初步知晓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间的关系,但这些仅仅是表面现象,这些盐溶液显酸碱性的真正原因还得进一步探讨,找出其本质原因。下面各组同学以CH3COONa、NH4Cl、NaCl为例,从电离平衡的角度分析上述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教师 发任务卡片二,每组一张,各组同学共同探讨,请各小组派代表回答,并请其他同学予以点评。

学生 利用已经学会的离子反应知识,对盐溶液中各个离子进行分析,很快得出结论。

教师 给予评价,最后用PPT动画展示三种盐溶液中离子反应情况。得出盐类水解的概念:在盐溶液中,盐电离出的离子(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跟水所电离出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分子的反应就叫做盐类的水解。

过渡 以上两个任务大家完成得都很出色。学到这里,回头再看看这节课最开始的那个农业谚语,哪位同学能解释?

学生 草木灰中有K2CO3水解显碱性:CO2-3+H2OHCO-3+OH-

铵态氮肥中的NH4Cl水解产生H+:

NH+4+H2ONH3・H2O+H+

二者相互促进。NH3・H2O增加,容易分解生成NH3逸出,降低肥效。

(设计意图:任务卡片式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同时增加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学生热情高涨,另外,此处已将本节重点探究出来,再次回到本节开始提出的悬念――农业谚语问题,形成前后对应,达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并且培养学生辩证统一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渡 通过完成以上两个任务,初步把盐类水解的概念提炼出来了。同学们能否归纳出盐类的水解的条件、实质和规律?接下来,大家结合两个实验,请看任务卡片三。

教师 演示两个实验:

(1)碳酸钠的酚酞水溶液红色,而碳酸钠的酚酞乙醇溶液没变化。

(2)观察氯化铝溶液里面是否有浑浊。

学生 仔细观察,积极思考,讨论,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竞争热烈。

PPT展示 水解的条件:在水溶液中、易溶于水电离出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

水解的实质: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促进了水的电离。

水解的规律: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无弱不水解,同强显中性。(口诀)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和实验设计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归纳思维。)

过渡 这节课所学习的反应全部是在水溶液里进行的离子反应,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应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 看最后一张任务卡片四,根据任务卡片上的提示来总结。

学生 思考,交流,热烈讨论,集思广益,并查找自己的教辅资料,得出结论,各小组派代表陈述自己小组的观点。

教师 各组的观点相结合,得出最终结论,用PPT展示

过渡 到此,已经完成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大家讨论积极,发言踊跃,并且把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四张任务卡片完成得很好,下面请各小组派一位代表总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 各组代表将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作总结,做到心中有数。

二、知识技能呈现方法

在检测溶液酸碱性的实验得出的结果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逻辑推理,进而形成“盐类的水解”概念,并且在挖掘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盐类的水解规律”。

教师 将本节课表现最好的小组予以表扬,并奖励该组每一位同学纸白玫瑰(纸为滤纸,事先用酚酞溶液浸泡后晾干),在交到学生手里时,用装有碳酸钠溶液的喷壶喷一下,立即变为红玫瑰。

(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2.激发学生兴趣,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盐类水解在生活中无处不在。3.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课堂作业

思考:

(1)盐碱土是指土壤所含的盐分影响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长。长期使用(NH4)2SO4这一种化肥为什么会导致土壤酸化?

(2)Na2CO3溶液能否保存在玻璃塞的试剂瓶中,为什么?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体会生活化学、化学生活。)

三、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酸碱盐的概念篇13

解决策略:教师要研究初中化学课程标准,高中化学教学大纲,以及初、高中化学教材,帮助学生完成初、高中化学学习中相关知识点的衔接。在知识衔接方面,由于初中新课标教材注重学生的启蒙教育和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因此,初中新课程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总量有所减少、难度有所降低。

1.原教学大纲上有但在新课标中删去的知识点

新课标中删去的知识点主要有以下内容: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溶液的导电性,电离及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根据溶解度概念的计算溶液浓度;H■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酸、碱的定义;酸性氧化物的定义及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关系;碱性氧化物的定义及与金属氧化物的关系;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和相互反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从反应物判断)和应用;物质的溶解过程;元素的存在状态;对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碱式碳酸铜的分解;氧化物和自燃的定义;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合物的介绍;Cl■、SO■■的检验;启普发生器的构造和原理,等等。

2.新课标中有但比原大纲降低了要求的知识点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新课标要求“知道”O■和CO■的主要性质,原大纲要求“掌握”O■和CO■的化学性质;新课标要求“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O■和CO■的方法,而原大纲要求“掌握”O■和CO■的实验室制法。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在新课标中也降低了要求:新课标要求“知道”常见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而原大纲中要求“掌握”铁的化学性质。新课标要求“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而原大纲要求“掌握”盐酸、稀硫酸的性质,“常识性”介绍浓硫酸和硝酸,“了解”酸的通性,“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了解”碱的通性。新课标要求“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而原大纲对分子的概念、原子的概念要求均为“理解”,并要求“掌握”它们的应用,对离子的要求是“了解”。关于元素,新课标要求“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而原大纲要求“记住并能正确书写”常见的24种元素符号。关于化合价。新课标要求“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而原大纲要求“了解”化合价的含义,能根据化合价写出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关于化学式,新课标要求“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而原大纲要求“理解”化学式的含义,并“掌握”其应用。

3.高一年级时需对初中阶段加深完善的知识点

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氧化还原反应。初中只从得、失氧观点简单地介绍有关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高一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观点,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2)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初三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情况,高一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3)对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氧化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4)溶液的导电性,电离及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5)酸的5条、碱的4条、盐的4条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应用。

二、学法的变化

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齐全,学生练得熟,考试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因此学生乐于跟着教师走,较少注重独立思考和归纳总结。在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紧,教师只能讲典型、讲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然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按照初中的学法学习,因而出现了完成作业有困难、考试成绩不理想,无法预习、复习和总结等现象。还有一些不熟悉初中教材的教师责怪学生不自觉、不灵活,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使学生觉得学习更困难。另外,学生来自不同的初中学校,初中学校教师补充的内容不同,高中需要的一些知识、方法在初中新教材中被删除,等等,这些都使学生更难适应高中的学习。

解决策略: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学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教师加以具体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方面的训练,教师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要在“严”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加外,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教育和学法指导,比如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实验、基本计算等各类知识的学法指导,尤其应注意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同化策略,化学知识与技能的迁移策略,化学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策略等。

三、学生自身的原因

1.思想上放松

刚上高一的学生总认为在初中时学习较轻松,感觉不到什么困难,更有一部分学生甚至仅在初三后阶段稍作努力,即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并顺利地考入了高中。因此他们把这种做法也带入到了高中的学习中,结果导致成绩下滑,长期下去,最终会丧失学习的自信心。

2.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