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劳动教育课程实用13篇

初中劳动教育课程
初中劳动教育课程篇1

笔者有幸在实践基地任教,几年来在劳技课教学实践中,对劳技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研究及改革尝试,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教学实践,并获得成功。现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重探究体验

传统教学模式大体有以下两种:1.师傅带徒弟式,即传统的手把手式地教学生,然后通过“传帮带”扩散开来;2.作坊批量生产式,类似于批量生产的流水线,老师在台上详细演示制作步骤,学生们在台下一步步跟着做。这些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先教后学,先知后行,把手教也好,集体示范也罢,学生只是局限于学会做的方法,忽略了学生的探索体验,大大地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而且由于没有切身体验,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也只是短时的,只停留于课堂,时间一长也便忘了。

《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指出“劳动与技术课程强调每个学习者都应通过现实的亲自操作过程获得直接经验,获得操作体验。其基本技能与态度的习得是以每个学生的个体经验和亲身实践为基础的,任何学习者都不可能通过间接经验获得熟练的劳动与技术的操作技能和情感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为此,我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做了一些新的尝试,我将之称为“探究体验式”。

例如,教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劳动与技术教材《工艺制作》中的“项目二・包装工艺――包装盒的制作”一课时,课前我让学生搜集我们平常生活中用到的各种包装盒,新课开始,我不急于教学生做的方法,而是先分小组欣赏各组搜集过来的各种包装盒,交流一下其功能和特色,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包装盒,动手拆一拆,探究一下其所需哪些材料,研究一下运用哪些制作方法,猜想一下制作步骤,然后动手尝试验证之前探究方法的正确性。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小组若遇困难,无法组内解决,可以寻求帮助,个性问题单独点拨让其继续探究,若是共性问题,可上台演示,集体帮助,也可让成功的先进小组上台演示介绍经验,然后大家结合本组经验探究方法提出更好的方法。在这一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拆一拆,想一想,探索方法,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掌握了方法和技能,而且互相合作,锻炼思维,效果很是明显,可以举一反三。

二、运用项目任务共同发展,引设计创新

一位哲人曾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人亦然,心理学称之为个性差异。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素质、后天环境以及所受教育的不同,形成了不一样的个性差异,它是客观存在的。为人师者,只有正视它的存在,尊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才能真正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获得进步。

为此,我改变传统的“一刀切”做法,精心设计了《层级项目任务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一项任务,力求准确把握各类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较好地解决传统教学“一刀切”面临的“吃不了”和“吃不饱”的矛盾。

任务书上的任务分为三级:一级是根据所学技能,按照图纸完成作品。二级是在掌握基本的方法技能的基础上进行调整组合,制作出新的作品。三级是进行创意设计制作,并阐述创意。例如,教授《绳结工艺・中国结》一课,在学生体验了绳之魅力,通过自主探究、动手尝试掌握基本的制作技能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自主选择项目任务书》如下:

以六人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选出组长,分工协作,人人动手,互帮互助。

友情提醒:制作前先M定一个计划,再构思创意,绘制设计图,然后调整分工,合作完成。工具使用时,注意自身和同伴的安全。

任务一:根据掌握编制吉祥结的方法,并试着打一个吉祥结。

任务二: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结创意组合,自主设计、组合,小组分工合作,根据所学中国结的知识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小组合作学习各种中国结图解,选择自己喜欢的中国结编制,进行创意组合(两个以上,其中至少有一个吉祥结),并阐述寓意。

友情提醒:先拟定计划,再构思创意,绘制设计图,然后调整分工,合作完成。

完成“任务二”时,有学生运用同心结与平结组合成一只可爱的蜻蜓,我在肯定、鼓励的基础上,加以启发:你还可以运用所学中国结的特点组合成哪些造型?你是否能借助不同绳线的颜色编织出独特的中国结造型?

任务三: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尝试改变编法和走绳的路线,创造新的中国结形式。

例如,吉祥结四耳变为六耳的样子,尝试一下变成五耳、七耳……又会是怎样的呢?

在让学生通过客观的自我评估,自主选择自己能完成并感兴趣的任务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事情做,在老师的鼓励引导下,尝试新方法、新组合,大胆创新,这样,不仅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也大大提高了他们动手参与制作的乐趣。

三、利用多种激励评价,促升华发展

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可以让学生反思自主探究、体验实践的过程,使其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重组认知结构,完善思维。在长期一线教学的实践中,我总结如下方法。

(一)随机应变评价法

即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相应不同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的重要作用。比如面对不同性格、不同层次的学生遇到同样的问题,教师评价的方式都应有所不同,以鼓励为主,提出建设性意见,促其发展。

(二)设立奖项,集体评价法

魏书生说过,“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课堂评价亦然。比如,我在教授《木工・笔筒的制作》一课时,我分别设立“鲁班巧手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最佳整洁奖”“最佳表达奖”等奖项,并制定相应评价标准,以小组为单位参加集体评议,各组选出最佳作品置于展示台,并派代表阐述制作方法和过程,以及寓意或创意,全班举手投票选举。

(三)立体全方位评价法

所谓立体全方位,就是老师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评价表,学生结合评价要求先自评,然后小组根据组员参与制作过程中的表现互评并说明理由,组长负责记录统计,老师根据学生自评、互评情况和小组的集体展示表现综合打出总评。

(四)提点延伸法

即教师利用教学智慧,在学生表达的基础上加以追问,促其思考升华。比如我在教授《工艺制作・纸藤花艺》一课时,一学生介绍她制作的康乃馨作品的寓意时,我随机追问她:你想把这亲手制作的寓意美好的康乃馨送给谁?为什么?又想对他们说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接下来孩子们的表达很是精彩,情感引起共鸣。

总之,我们要利用多种教学策略,在自主探究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选择权教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利用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让初中劳技课成为学生喜欢的灵动课堂,尽情绽放出生命的色彩。

【参考文献】

[1]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2014.

[2]郭元祥.C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试行).

初中劳动教育课程篇2

在课程的选择中,要密切重视劳动技术课程和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在课程之间实现互补,提高教学效率。在课程的选择上,要注重贴近社会生活,合理融入生活化、劳动的元素。劳动技术课程,要将教学部门所规定的项目与学生自身的发展和能力结合起来,要紧紧围绕课程标准,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制订计划,加强实践教学,加快发展。为了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在课程的选择上,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和发展特点,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所要学习的课程。这样,学生才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自觉融入教学中去。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来合理选择所要学习的课程,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参与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提高自己的兴趣。

另外,初中劳动技术课程教学要在学生主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和培养,这样,更能够体现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初中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重视在初中劳动技术课程教学中引入德育

在初中劳动技术教学中,总是充满着许多问题。这显得在劳动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变得非常重要。学生德育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拥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方法,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课程学习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外,加强德育,能够让学生重视劳动课程,培养动手能力,从而树立远大的抱负以及培养为国奉献的精神。

在劳动技术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特点,因材施教,进行道德教育。在教室中讲劳动技术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我们日常的手工制作,融合爱国的道德情怀,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进行道德熏陶。

三、加强创新,将鼓励运用到劳动技术课程中

1.从授知识到授方法。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总是将书本中显而易见的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中,学生也是仅仅接受固有的知识,不去更进一步地思考和创新。这明显与我们的素质教育不符。因此,我们在教学思想上,首先要改变这种传授知识的方法,继而以教授新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教学中,学生势必会亲自动手进行制作,这在实践中,需要我们冷静的头脑和灵活的技巧来应对。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着眼于培养学生道德素质,防止在动手实践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素养和能力。

3.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适当鼓励,是进行劳动技术课程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运用鼓励学生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劳动技术课程教学中。

四、教学方式实际化,加强实践教学

任何事情离不开实践。当然,在学习中也不例外。劳动技术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深入到课程教学之外,亲身体验劳动的难易,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收获知识的真谛。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会将学习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心灵深处进行深化,最后改造成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

初中劳动技术课程教学,是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必修的内容。在教学中引入劳动技术课程可以让学习和实践紧密结合,以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在教学中,我们要着眼于教学方式的改进,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初中劳动教育课程篇3

在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别指出,“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主张以劳动托起中国梦。为此,我们很有必要回顾一下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政策的发展,为今天的教育改革提供历史资源与实践智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获得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劳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到1976年,劳动生产教育期,这一阶段的劳动教育关注学生尤其是各学段毕业生的体力劳动;第二阶段1981年到1998年,思想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并举期,此阶段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和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第三阶段为1999年至今,社会实践教育期,要求学生获得良好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实现每个阶段的劳动教育目的,国家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要求实施不同的课程。而不同时期的劳动教育的目的和课程的设置又决定了这一时期劳动教育的地位。所以,每个阶段的劳动教育政策的分析都是从劳动教育的目的、课程设置和地位三个方面展开的。本文期望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政策的分析,明晰我国劳动教育的演进和变化。

一、体力劳动:劳动生产教育期(1949~1976)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大批学生入学接受一定的知识文化教育后,想要继续升学而不愿意毕业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劳动教育应运而生。所以,建国初期,我国的劳动教育主要目的在于纠正社会上存在的轻视体力劳动的思想,进而组织毕业生参加生产劳动。当然,这一时期,我国也开设了农业基础知识课和农业常识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主要是指体力劳动教育,也即鼓励广大毕业生积极投入生产劳动。

(一)教育目的:组织毕业生参加体力劳动

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全国小学生和初中毕业生的数目逐年增加,1954年暑期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共计460万左右,然而只有小部分毕业生可以继续升学;又因为当时社会各界普遍存在轻视体力劳动的现象。所以,1954年青年团中央出台了建国后第一个关于劳动教育的政策――《关于组织不能升学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或准备参加劳动生产的指示》,鼓励毕业生参加劳动生产,由此也奠定了新中国初期劳动教育政策为就业参加劳动生产服务的基调。此后,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毕业生参加劳动生产以实现就业的政策,主要有《关于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的宣传提纲》(1954)、《关于解决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学习与从事生产劳动问题的请示报告》(1954)、《关于有计划地组织未能升学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工业生产的通知》(1954)、《关于组织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农业劳动和进行自学的报告》(1955)和《关于加强中小学校毕业生劳动生产教育的通知》(1957)等。总体而言,此阶段的劳动教育最为现实和直接的原因是解决初小、高小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是国家恢复、发展农业生产劳动的需要。[1]换句话说,建国初期的劳动教育是受毕业生参加生产劳动问题的困扰而诞生的。

(二)课程设置:开设农业常识课和农业基础知识课

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就业问题的处理经验,使得中共中央和教育部开始提前关注整个高小和初中学段学生今后面临的毕业和就业问题。1957年教育部《关于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的通知》,告知“各厅、局根据学校所在地区与学生的来源以及其他必要的条件加以考虑后,认为有必要与可能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时,在取得当地人民委员会同意后,即可增设”。[2]此外,195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校毕业生劳动生产教育的通知》,正式提出对学生的宣传,应着重经常的通过课堂教学和各种活动进行劳动教育。同年6月,教育部先后颁布《关于1957~1958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的通知》和《关于在农村小学五、六年级增设农业常识和农业常识教学要点的通知》,要求在初中和高中三年级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在农村小学增设农业常识课。将劳动教育正式纳入我国课程体系之中,以课程知识指导和帮助学生毕业后的农业生产劳动。

(三)劳动教育地位:全民劳动教育

除了在小学和中学分别设置农业基础知识课和农业常识课,对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外,1958年《关于在学生中提倡勤工俭学的决定》认为勤工俭学是具体实现知识分子和工农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一个重要途径。开始组织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的学生开展农业生产劳动、农村副业和手工业生产劳动等形式的劳动教育。1963年6月5日《人民日报》社论发表《坚持不懈地好好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提出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要通过参加生产劳动,对学生进行阶级教育。并在1965年颁布了《关于高等学校教师参加生产劳动锻炼问题的函》,组织高等学校教师参加劳动。而这一将阶级斗争和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思想也即为“”时期的劳动教育思想。1966年8月以后,实行的是以阶级斗争为目的的全民劳动教育。

二、手脑并用:思想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并举期(1977~1998)

“”结束后,我国进入了劳动教育的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开始的标志是1978年教育部《<关于试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的通知》的颁布,提出在全日制中学设置劳动课程,劳动开始成为与语文、数学等学科并列的课程;此外,其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明确提出热爱劳动,劳动教育的部分内容开始成为德育的一部分。总而言之,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开始分化为劳动思想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两大部分,两个部分相互独立又有交叉。

(一)教育目的:树立正确劳动思想和掌握基本劳动技术

1981年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并将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作为重要内容。同年8月,教育部颁布《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守则》,提出注意在学生中加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加强劳动教育,使学生养成劳动习惯,爱惜劳动成果。此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劳动教育的德育政策,《全日制小学劳动大纲(试行草案)》(1987)、《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988)、《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1990)、《小学德育纲要》(1993)、《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关于正式颁布中学德育大纲的通知》(1995)。这些政策一方面强调通过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精神,另一方面将劳动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1981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的通知》,首次提出中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手脑并用,全面发展。此后,1982年教育部又颁布了《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从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目的和意义、遵循的原则、内容和要求、时间和组织安排、成绩考核、培训提高师资、大纲和教材、劳动场地、加强领导这九个方面全面介绍了劳动技术教育。相继又召开了“全国中学劳动技术教育工作座谈会纪要”(1986),《关于印发<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试行稿)>的通知》(1987)和《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通知》(1988),对劳动技术课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其次,在1978年教育部《关于讨论和试行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的通知》提出,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生产劳动,要考虑专业特点,以对口劳动为主。体现了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的理性态度,要求知识与劳动相结合,手脑并用,培养有文化的新时代劳动者。

(二)课程设置:思想品德课和劳动课、劳动技术课

1981年教育部《关于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的通知》,首次提出在小学开始思想品德课,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学习劳动人民勤劳、诚实、谦虚、艰苦朴素等优良品质,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共财物。首次将劳动教育的内容纳入为德育的一部分。1986年颁布《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并逐步培养勤劳节俭以及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帮助家庭、别人、公众的能力。

与此同时,政策规定分别在小学设置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1981年教育部《关于颁发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的通知》,正式确定在小学设置劳动课,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培养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并规定,一、二、三年级学生可以在课外时间,适当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性劳动;四、五年级每周安排劳动课1课时,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或简易生产劳动。同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的通知》,首次提出中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规定教学时间安排初中是2周,高中是4周,可分散使用,也可集中安排。

(三)劳动教育地位:分化为劳动技术教育和德育的一部分

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的地位有所下降,与前一时期相比,劳动教育与生产的联系大大减弱,劳动教育不再直接作用于日常生产,而开始关注劳动技术。与此同时,劳动教育的所占时间也大大减少,劳动教育的主要时间为劳动课时间。此外,狭义的劳动教育开始成为德育的一部分。譬如,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正式颁布中学德育大纲的通知》,规定初中阶段德育内容包括劳动教育:“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教育;勤劳俭朴,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以校内生产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为主的劳动实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高中阶段德育内容包括以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学工、学农、军训为主的劳动及社会实践锻炼和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教育”。[2]这一时期的德育包含了大量劳动教育的内容,同时劳动教育成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实现途径。

三、综合素质:社会实践教育期(1999~2010)

初中劳动教育课程篇4

一、劳技教育中注重学生“动手又动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加强培养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初中教育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克服片面的书本教育的弊端,引导初中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初中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1.“动手又动脑”,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劳技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动脑”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要激发学生“动手又动脑”,首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其解放思想、善于思考、敢于探究;同时把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首位,使学生明白无论做什么,都要对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使学生在劳技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2.“动手又动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①生活自理能力。初中阶段是培养有责任感的生活、有创意的生活、有个性的生活方式的关键阶段,初中生不满足于单纯书本知识的学习,具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初中劳技教育应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究。

②创新能力。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学校教育是基础,而课堂教学是主阵地、主渠道。新课程改革主旋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新课改理念下的劳技教育必须开发其全方位的功能,使学生不仅会劳动,还要学会创造劳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为劳技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③审美能力。在劳技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完成的是“作品”,而不是“作业”。既然是作品,就必须具有欣赏价值。因此,学生作品的创作过程本身就是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享受美的过程,这就要求创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美育能力。同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鉴赏美,教学中要把“学生作品展示 与点评”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除了让学生学会欣赏作品的成功之处,也要让学生学会发现作品中的不足之处,努力使作品达到完美的意境,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美育能力。

可见,劳技教育通过学生“动手又动脑” 的实践活动,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3.“动手又动脑”,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有效手段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是劳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也是学生认识生活、学会生活、创造生活不可缺少的本领。脑科学和长期的教育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人的手、脑与身体各个器官正常协调发育,大脑神经系统基本功能与脑的高级功能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及脑功能的开发不应错过儿童青少年阶段这个“黄金”时期。俗话说“心灵手巧”,这里的“心灵” 实际上是指“脑灵”,可见手与脑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二、劳技教育中注重学生“动手又动脑”的实施途径

1、尊重学生的发展需要,改变对劳技教育的片面认识

新课程改革明确了“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课程要面向每一位学生,课程要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课程要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的基本理念。而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学校、教师、学生乃至家长普遍存在着劳技课可上可不上的思想,在应试教育机制下劳技课往往被“挤”在“课程表”之外,或者虽然被列入“课程表”,但实际上许多学校并未真正按“课程表”上劳技课。使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机会减少,这样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遏制了学生智慧与才能、个性与特长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理念呼唤包括劳技教育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需要从理念上纠正对劳技教育的片面认识,各级教育职能部门都应摆正劳技教育的位置,重视并保证劳技教育课程的正常开设,给予学生更多“动手又动脑”的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改革陈旧的劳技教学模式

新课改提出了“一切着眼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理念,随着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本人在劳技教学中,不断总结和探索教学方法,对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改进,尝试了“创意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向学生提出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后,给予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自主创意设计与制作能够体现出个性与能力的作品,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评价的教学方法。经过教学实践,本人深深体会到“创意教学法”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本人在折纸教学中,采用“创意教学法”,在指导学生学会“帽子”的基本折法后,提出了“请同学们想一想、试一试再加哪些步骤,可以使帽子变成其它的物品?”同学们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帽子”在他们手中就象变魔术般地变成了许多新物品,如电话、耳机、桌子、櫈子、畚箕、方鼎、电脑、电视机等。这使我感到喜出望外,没想到学生的思维有如此敏捷,想象力是如此丰富,师生都体验到了新颖的“创意教学法”带来的成功和乐趣。

初中劳动教育课程篇5

1.多媒体在初中劳技教学的广泛应用

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中,多媒体教学其实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但它确实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教学观念,使现代教学手段应用得到了一个广阔的提升空间,它具有独特的教学特色,特别是它的应用多种媒体形式的表现属性,快捷、易保存、图文并茂、声相合一等等,是传统教学中所没有和无法代替的。还有就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给整个教育教学界在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近几年提出后,就成为了初中劳技课教学的核心思想,它认为,每一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知识基础,也都会在一定的环境下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它强调的是人在学习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而多媒体教学的软件体系和客观环境完全可以激发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学习者使用多媒体可以不用在任何人为干扰下进行学习,这当然也符合初中劳技课教学的特点,所以,现代多媒体教学“横空出世”以来,就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前景,广泛的被学校和老师们所接受和采纳,同时,也被初中劳技课教学者所认同并积极应用。

1.1改变了初中劳技课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它比传统教学更方便、快捷、高效,并且它是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实现教学目的的,这样就会使初中劳技课教学变得更方便、快捷和实用,极大的节省了教师在授课过程时撰写板书、使用图板和幻灯片带来的时间消耗和形式上的枯燥,极大的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1.2转变了初中劳技课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异媒介整合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式上,以教学课件的运用为主要形式,并可以采用现代教学软件中的任何突出的优点,如超媒体、自媒体、超文体、超链接、平面设计及3D效果等等,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全方位立体的阐述和解释是绝对能够做到的。尤其是在初中劳技课的教学中,有许多劳技课程需要进行现场观摩学习,而传统授课多以现场授课的形式,非常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多媒体视频授课就能克服传统授课的许多耗损,只需把现场授课的教学视频加入多媒体课件中,就能在一个课件中完成多个授课内容,并且能达到传统授课时现场教学的那种立体和直观,也能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实践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1.3丰富了初中劳技课教学资源

在初中劳技课程中,所包括的教学信息量非常大,因为初中劳技课的教学种类比较多,如网花、剪纸、陶艺、木工、服装设计和摄影等。所以,通过多媒体的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初中劳技课程大量的信息资源很好的保存在多媒体课件内,而且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随时使用网上的海量教学信息资源,获得最先进的教学资料。

1.4营造了初中劳技课教学氛围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劳技课教学中的应用,会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活泼有趣,并且极富有启发性和真实性特征,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最终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2.多媒体在初中劳技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2.1有力的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的初中劳技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相对较少,有的教师单一进行操作,并不重视对课程内容的讲解,或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而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运用通过视频讲解和声相技术向学生传递知识,教材被以另一种丰富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教师自己也可以和学生一起观看教学视频后,再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讲解,而不用将主要精力放在实践操作上,而忽视对学生的讲解交流。这样,教师就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与学生讲解和交流中,加大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力度,就会有力的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有效的提高了学习的实践应用能力

在传统的劳技课教学中,大部分教学内容需要教师进行讲解,学生被动接受,常有由于授课方式的单一而导致学生视听感官上的疲劳,最终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的现象,导致授课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而劳技课的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用虚拟化的情景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观摩学习,并对虚拟化的情景教学进行讲解,这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也弥补了传统劳技教学中的一些短板。

2.3加强了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

多媒体劳动技巧教学模式是在多媒体网络技术与投影等功能的基础上建立的一个信息化、视频化、共享化的多用途计算机网络劳技教学体系。在这个教学模式之下,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任何环境下进行直接交流对话,并可以授课、讲解、答疑、演示和练习同时开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实际操作、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程度。

参考文献:

[1]俞国新.现行初中劳技综合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分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6(12).

初中劳动教育课程篇6

我国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关键环节,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步骤。在知识传播上,属于中层次的教育。我国初中毕业生中有一大部分不能升入高中,大多数的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就进入了职业教育的培训。进一步的走入工作岗位,为社会建设服务。因此,我国庞大的劳动者群体中有绝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的学生。从另一方面来说,初中教育结束后,通过中考筛选出一部分学生进入高中继续学习,为成为高水平人才做准备。这样看来,初中教育阶段就有两个主要功能,一是为社会的大部分劳动群体提供基础知识教育,使其具备基础而全面的素质。二是为高水平人才提供扎实的学术基础,使高中学习能得心应手。如果无法全面提升初中教育水平,就会影响我国人才的输送,从而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巩固与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要大量大规模的向社会主义各级建设输送各类人才,要造就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各业中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这是一项艰巨且迫切的任务,因为我国的初中教育是学术型为主导的,从教育观念到教材设定再到课程安排上都在应试教育的格局中受到局限。以考试为主导对高素质人才有着引导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文化素质得到了提升,学生学到了文化基础知识,但是动手的技能和综合素质往往是被忽视的因素。初中教育活动被束缚在“升高中,考大学”的模式中,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就无法得到张扬,初中教育中职业教育的缺失和基本技能的忽视,对一部分初中毕业直接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偏失,许多学生因此成为了陪考生。

教师的教育本应该是覆盖各个层面的学生,但是在应试教育的思想下,许多教师将教育的重心放在讲课,考试,复习这三点上,只追求成绩的提升,只偏重对优等生的教育和辅导,一些在成绩上落后的所谓“差等生”成为了被忽视的群体,初中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无法达到两者兼顾。

义务教育的实施,一部分不以升学为目的的学生也进入了初中进行学习,而受到小学基础的影响,个别学生对老师讲授的内容无法理解,导致课程内容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学生的自信心无法得到建立,也损失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二、关于教育改革的几点想法和建议

1.按照学习水平分班

按照学习水平分班的用意在于,将学生按照学业成绩和学习能力分成若干个班级,实行按照成绩授课的分班制度。分别设置成基础班,巩固班和提升班三个班型。对于基础班的学生重点给其安排初中的基础知识,把语文、数学、英语等教材作为学习的重点,让学生以教材为本,抓好基础知识的建设。对于个别基础较差的同学甚至可以由教师单独辅导,甚至补习一些小学的内容和知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2.设置劳技课,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劳动技术课简称为劳技课,现在已经被纳入了初中的正式课程当中。但是在实际实行的过程中,劳技课总是被语文、数学、外语等所谓的“主课”所挤占,使得学生没有时间真正的去动手劳动和劳作。时间一长都养成了眼高手低的坏习惯。我们认为,正规的劳技课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有优秀的专职劳技课教师,二是有劳技设备和劳技基地,三是有大量的时间供学生参加劳技活动,四是把劳技当做是和“主课”一样重要的课程重视起来,不能总是挤占劳技课的时间。当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了提升之后,教师和家长可以给予适当的礼物作为奖励。

3.国家加大政策上的扶持与帮助

国家可以在资金上加大对我国初中的建设,主要是对初中教师的工资和各项福利待遇进行提升,我国的优秀人才在优秀待遇的调解下,会自觉自动的涌向初中教育岗位,从而实现初中师资的优化配置。除此之外,国家和政府可以引进国外的先进经验,对一些社会办学和社会助学机构进行大力鼓动和扶持。加强初中生的职业规划能力。

4.初中生的主观意识要增强

这一点是要求初中生的主观决断能力要增强,我国的初中生一般是处于12――15岁的年龄阶段,学生自身的决断能力不行,对家长的依赖和依靠程度太高。教师和家长要让学生自主选择判断是继续深入高中学习还是直接进入职业教育阶段,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自己的选择,自己做出相应的人生规划,并且自己制定策略实行。

小结: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给初中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机遇和动力,市场经济作用与教育,初中教育改革与其他层面的改革一样,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只能是一点一滴的去改进和调整,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观念,否则就既影响了学生的成长也影响到了国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恩大《深化初中教育改革,加快九年义务教育步伐》 人民教育 1993年/Z1

初中劳动教育课程篇7

一、指导学生认真面对每一学科的学习,不可偏废

班主任工作首先监督教导处开学安排课程课时,必须全面开课,开足课时;其次,督促教师上好各门课程,初中学生学好每一门课程,参加课外实践活动,让每一位初中学生参加校园劳动,都参加校园艺体活动,让每一位初中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身心得到陶冶。监督语文、数学、英语主要学科课程不能占用音乐、体育、美术、劳技课程的时间,更不能占用班队活动课上文化课,转变文化课比艺体课重要的观念。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加强初中学生体育锻炼,不断增强初中学生体质;重视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积极心态,养成健康人格;加强美育,提高初中学生艺术修养,审美和创造能力,陶冶初中学生审美情操。培养初中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

二、扶优帮困,给每一个孩子发展的新起点

班主任工作监督各位任课教师教育好每一个初中学生,耐心细致地扶持学习能力弱的初中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学习中的困难,适当地单独辅导学习能力弱的初中学生,让他们感觉到各位老师的关怀,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抛弃不放弃,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杜绝歧视、体罚、变相体罚学习能力弱的初中学生,不让他们丧失学习的勇气,自暴自弃,给班集体带来不良影响,将来给社会造成不良后果。

班主任每周组织初中学生召开一次班级周前会,以表扬为主,适当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要一棍子打死,要让初中学生每天看到希望,看到进步,感觉到老师慈祥的目光。班主任每月组织各科任课教师召开一次班科教师联系会,以表扬为主,适当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班主任向各科任课教师提出诚恳的建议,要让同志之间感觉到有股合力,共同建设好、管理好班集体。

三、合作互助,榜样示范,构建和谐民主的班级人文环境氛围

合作学习能力是当今社会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初中生的班级合作也该体现在班级生活的各个方面。物理、化学、生物课,任课教师把实验器材带进课堂发到初中学生桌子上,班主任要抽时间帮助搬动、清理器材,督促初中学生使用好器材,完成好当堂课的实验探究活动,适当地指导初中学生跟上物理、化学、生物教师的上课节奏,让初中学生感觉到班主任和理化生教师配合默契,是我们学习榜样,帮助初中学生建立科学探究的成果是合作的结晶,不是那一个人的独创。这样既培养了初中学生的实用技能,又陶冶了初中学生的情操。

四、针对初三分流现状,适当开展生涯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

班主任工作每天要检查初中学生的家庭作业是否完成,每天回家是否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果没有完成好,要及时与初中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配合学校管理好孩子,帮助初中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一天一天的积累,初中学生的习惯和能力才能潜移默化地扎下根来,初中学生才会一天一天地成长为有学习习惯,有劳动态度,有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初中学生将来会终身受益,天天有行动。大多数、甚至全体初中学生读完初中课程将升入普通中学读高中,升入职业中学读职中。有一部分初中学生三年后将升入大学继续学习;有一部分初中学生将一边工作一边学习,适应社会发展。相信每一位初中学生将来成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完成自己的角色转换。这就要求班主任工作努力推进小学、中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多种合作,使人才培养的体系更加开放,更加多样化。

总之,班主任是班级授课制的组织者、管理者,班主任的言行、思想观念直接关系到整个班级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每一位初中学生灵魂的发展。有了好的班主任,有了好的观念,有了好的教育措施,才有好的班魂,初中学生才会全面健康地发展。

初中劳动教育课程篇8

(一)义务教育的薄弱性和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滞后性的现实情况对义务教育阶段渗进职业教育内容提出了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滞后,大量初中毕业生无法升学,制约着劳动力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据各年度《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 2002年和2003年全国初中生平均升学率分别为50.7%、50.0%、51.2%、53.2%、 58.3%和59.6%,农村地区还远低于 50%。这表明有近一半的初中毕业生不能接受高中阶段教育,且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我国目前每年新增农村剩余劳动力有500万至600万,其中绝大多数是没有升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

义务教育的薄弱性和高中教育发展的滞后性,要求我们必须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开始渗透职业教育内容,否则,这些不能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和虽已完成义务教育但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学生,一毕业就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升学无门,就业无路,致富无技,步入社会后仍属于体力型劳动力,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劳动者在择业过程和就业之后的不适应对职业教育提出了要求

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劳动力总体上表现为低素质,在择业过程和就业之后存在诸多问题。

就业难度加大 现代社会的大生产,其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对劳动力文化程度的要求亦越来越高,很多用工单位都要求受聘对象具有高中以上学历或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这说明,低文化和无文化的农业富余劳动力受市场竞争机制的约束,其转移难度明显增大,职业选择的余地也受到比较大的限制。有资料显示,全国城镇对熟练工人的需求达58%以上,而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技术素质离这种需求相差甚远。从农村劳动力的后备力量看,即使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但因他们在普通学校接受的只是升学模式的教育,很少学到实用技术和从业技能,最终多陷入升学无门、就业无路、致富无技的窘境。

就业岗位层次不高 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低下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层次的提高。低素质的“农民工”难以在劳动力市场上和“下岗职工”相抗衡,必然失去在城市“拾遗补阙”的机会,农民工往往只能选择在建筑、运输等部门干体力活,选择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就业岗位层次不高。

就业稳定性差 低素质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周期的相关程度增大,一旦经济过热,如房地产升温、运输繁忙,“农民工”的用武之地就会增多;反之,一旦经济萧条,已经成为经济学家们研究课题的“民工回流”现象就会出现。这样一来,就使得曾经被一些经济学家看好的中国特色农民流动就业,随着经济周期而上下波动,这一点在2000年和2001年就表现得非常明显。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周期的固有联系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来。

可见,无论是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就业岗位的层次,还是从农民转业的稳定性来考虑,加强对准“农民工”——农村义务教育毕业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是当务之急!

(三)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最符合农村实际,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的办学积极性

首先,从教育的角度看,基础教育系统在我国农村是最正规、组织最健全、农民花钱最多、在农民心目中也最有分量的教育体系。然而,在许多农村地区,它是否能对农村的社会经济产生明显而直接的促进作用却值得探讨。那些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毕业生,那些留在本乡本土就业的青少年迟迟不能进入角色,或虽然进入角色,却仍然按照传统方式从事农业生产。所以,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渗透职教内容,以此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在是非常必要的,也最符合农村实际。

第二,从农民的角度看,渗透职教因素可增加他们对义务教育的支持程度,还可增加学生(未来农民)学习的自主参与程度。农民的支持首先表现在是否愿意对教育做更大的投入;其次表现在是否支持学生完成学业。但是,这两点均取决于农民是否感到教育对他们有着看得见的效益和作用。学生的参与程度主要是指他们是否对学习有兴趣,是否愿意把义务教育的课程学完。然而,依笔者所见,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在不少地方,农民投入并不十分情愿,学生亦有相当的隐性辍学率,特别是到初三,辍学就有相当的数量了。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的基础教育脱离实际,农民不予支持,升学无望的学生也实在无兴趣学下去了。如果在基础教育中适当渗透职教因素,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剂良药。

第三,从社会和经济发展角度看,由于农村的发展相对落后,人口相对分散,社会分工、职能分化也不如城市,因此,在农村义务教育内容中渗透一些职教内容是符合实际的,也是必要的。

渗透的可能性

(一)义务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的理论依据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初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国务院制定的《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要从实际出发,“农村尤其是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初中应适时注入结合本地需要的职业教育内容;也可以在初中教育的一定阶段,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流;有的地区可试办职业初中。”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内容,培养当地经济所需的有一定生产技能的劳动者和各种初级人才,符合《纲要》精神。

(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内容的特点

现行的各科教学大纲,在“教学要求”中,都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术,以及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工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教学内容的可解性看,义务教育中的许多内容与职业教育是相通的,这就大大减少了增加这些内容的难度。例如,义务教育中自然科学的内容只要一具体化,就成为许多实用的科学技术;职业道德、法律、社会交往知识,也不过是义务教育中思想政治课的延伸,等等。

(三)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利机遇 新课程改革为义务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提供了良好机遇。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4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对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指导和支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开设一些职业技术课程。

渗透的途径方法

(一)加强义务教育文化课中职教内容的渗透

当前,我们应将在义务教育文化课中渗透职教内容作为重点,根据课程特点,结合教材中相关内容,有意识地渗透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我国普通学校现行的各科教材,特别是中学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地理,小学的自然学科与生产实践有着广泛的联系,完全可能使学生了解现代生产的基本原理,掌握一定的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充分利用文化科学知识中的有利因素,加强教学与现代工农业生产的联系。各科教学都要重视实践环节,加强观察、演示、实验、操作、练习和实习作业,组织学生到实习工厂、实验园地以及校外挂钩的工矿、企业、农科所进行参观、实验、测量、探求,使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理解和掌握生产技术知识,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和原理运用于实际生活,从中培养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判断力、创造力得到发展。

(二)进行农村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课程的整合

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课程内容严重地存在着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问题,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不能反映农业现代科技、农村社会发展的新内容,同职业需要很少联系,致使回乡初中毕业生在思想、心理、技术、劳动技能等方面缺乏从事农业生产的必要准备,难以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这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的农村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反思和重构,在农村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拓展职业教育课程,使农村义务教育课程和职业教育课程相互整合。要对现行的课程体系中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没有多少价值的课程进行革命性清理。除了正常开设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应当有区别地重点开设农村社区服务、社会实践课程及劳动与教育课程。这类课程的设置应根据本社区的地域特点及文化需要,体现出鲜明的职业性,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农村建设或经过培训后转入相应的行业服务。它可以作为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来开发,也可以融入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领域中去。

(三)实行“3+1”模式

过去,我国的大部分农村地区实行的是“5+3”模式,即小学5年,初中3年,目前进行的“6+3”模式转换异常艰难,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已经习惯了小学5年的教学体系,不愿意让孩子多上一年小学,这种思维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从教学纲要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上看,小学6年过于松散,初中3年过于紧张,这也是广大一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的共同感受,学制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认为,实行“5+4”模式比较合适,即小学5年,初中4年。初中实行“3+1”模式,即初中三年文化课学习结束后,根据学生接受水平和实际需要,进行一年的职业教育,使学生掌握初级技能。

(四)实施绿色证书制度

自199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农业部《关于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的意见》以来,在总结绿色证书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近年来,有些地方的教育部门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在农村初中引进绿色证书教育,即要求学生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除取得毕业证外还应取得职业技术培训合格证。具体做法是:在保证执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3+1”教育,即在三年初中教育的基础上,安排一年的绿色证书培训,学生就有了更为全面的学习和系统掌握农业知识和技能的机会,既奠定了学生升学基础,又为将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创造了必要条件。实践证明,根据本地实际,在农村普通初中阶段试行绿色证书教育是完全必要且可行的。 渗透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一)加强渗透宣传,创造适宜的舆论氛围

农村义务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是一种新事物,牵涉到学生、家长、教师、政府和社会等方方面面,必然会遇到不少困难和阻力。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政府、学校和社会能否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因此,我们认为,要搞好这项改革,当务之急是要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大造舆论,宣传义务教育中渗进职业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使社会各方面充分认识这项改革对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必须突破传统的“质量”标准,端正教育内部以及社会各界的教育质量观,破除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把升学率和各文化学科考试分数当作检验、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的传统,树立全面发展的新观念。

(二)教材建设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最重要的问题是教材问题。教材建设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解决:一是文化课中渗透职教知识点,要求教师将教材中与职业教育相关的知识点挖掘、归纳、整理,在讲授文化课时有意识地贯穿其中;二是新增职教内容,结合当地实际,组织人力编写乡土教材;三是根据“3+1”模式,有选择地利用其他地区的教材。

(三)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是顺利实施“普九”阶段渗透职教的关键问题。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主要有四条:一是通过培训教育、引导教师树立职教意识,热悉职教政策,掌握职教动态,了解职教信息,以便尽快适应“渗透”教学;二是鼓励现有教师边教边学,自我提高,掌握相近专业知识,实现一专多能;三是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做法,选送部分教师到高职院校进修,培养职教专业教师;四是在社会其他部门选聘部分热爱职业教育、专业知识丰富、生产技能较高的专业人员来校任教。

(四)实训基地建设

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技能训练,而实训设施及基地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技能训练的提高。因此,重视实训设施及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主要途径有:一是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要根据所设职教内容,筹措资金,购置专业设施,开设实习基地,使基地建设与师资、教材建设并举并重,满足教学需求;二是个别职教内容由于校内条件制约无法开展教学,可通过校外租借、与企业签订租用合同等,建立长期稳定关系,保证教学需要。

(五)职教内容的选择

职教内容的选择要大胆跳出“农门”,不再局限于传授种植、养殖技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200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的比例为49.9%,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比例为44.6%,转移到外地仍然从事农业的仅占5.5%。可见,未来农民迫切需要的是第二、第三产业的专业技能,针对农村的职业教育应该适应这种需要。要根据本地经济特点或劳动力输入地的需求选择要渗透的职教内容。

初中劳动教育课程篇9

1.有利于降低农村初中辍学率,增加农村教育吸引力。

辍学是中国农村教育的一个痼疾,已严重影响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和农村教育的发展,也势必影响新一代农民素质的提高,阻碍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004年,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探究所对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6省14县的17所农村初级中学进行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摘要:我国农村初中生实际辍学率远高于国家控制的3%的标准,学生平均辍学率超过40%。新华网记者随机对河北省一个“普九达标县”进行的调查发现摘要:该县每年初一入学学生保持在1万多人,在初三中考时只剩下4000来人,三年内学生流失率高达60%,其中辍学的学生主要集中在乡镇中学。

引起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现行农村初中学校课程和农村学生生活经验相疏远,偏重书本知识,忽视实践和技能操作,普通教育的内容和职业教育内容未能沟通和相互渗透,引不起学生学习喜好和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厌学”,而家长也失去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认为“读书无用”。“农村教育的实质是农村职业教育”,有必要在农村初级中学开展职业教育,增强农村初中普教内容和职业教育内容的相互渗透性,这也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向之一。要把普通文化课程的教学和学生未来职业联系起来,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参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适当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使学生能在心理和技能上适应就业的要求,从而增加学校和教育对农村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降低农村初中学生的辍学率。

2.有利于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就业观念。

长期以来支配人们头脑的“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儒家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我国农民供子女读书的最大心愿仍是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考上大学,“跳出农门”,从而“光宗耀祖”,而职业教育学校似乎只是“差生”的“收容所”。所以,大部分家长不去考虑让子女接受职业教育,中途辍学以及毕业没升入普通高中的农村学生大多是直接进入社会谋求就业。另外,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在导向上也存在误区,普通中学更受青睐,地方行政部门给予的各种政策支持也更多。所以造成了一个希奇的现象摘要: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对职业教育存在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却“等米下锅”,农村职业教育严重不足。因此,有必要在初中阶段纳入职业教育内容,使学生及早受到职业生涯的指导和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发展观,从而改变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和就业观,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向着良性、健康的状态发展。

3.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对于大多数辍学或初中毕业即中断学业的农村孩子来说出路无非有两条摘要:一是在家务农;二是进城打工。而进城打工是他们最理想的选择,但文化和技能的缺失,使他们只能从事一些诸如运输、建筑等体力活儿,他们始终是游走于城市边缘的人群。尽管在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八条中就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可现实的政策落实情况并不理想,现在的外出打工者大多持有初中毕业证书,极少一部分经过职业技术培训,绝大部分还处于盲目和自发状态,如亲属介绍、老乡推荐等方式实现进城务工。

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农业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比例差距很大。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4.8亿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70%,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有4.2亿,占87.8%。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而美国、加拿大、荷兰、德国、日本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都在70%以上。1997~1999年“回流”民工23%的“回流”原因是素质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和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80%以上的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出现生存危机。根据目前我国农村教育目前状况,要想从根源上解决现存的矛盾单靠大力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后的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不够的,解决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之前的环节——农村初级中学职业教育缺失的新问题亦十分必要。

二、农村初级中学职业教育发展策略探究

1.转变农村初级中学的教育观念和农村职业教育的观念。

尽管初级中学仍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其根本指导思想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练习。但是鉴于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必须要转变原有的初中单纯实施普通教育的思想,树立起职业教育的观念。另外,要摆脱以农为“笼”的思想束缚,针对农村学生的职业教育要大胆跳出“农门”,不再局限于传授种植、养殖技能。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的比例为49.9%,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比例为44.6%,转移到外地仍然从事农业的仅占5.5%。可见,劳动力迫切需要的是第二、第三产业的专业技能,农村的职业教育应该适应这种需要。在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有关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等有关精神的前提下,应把农业技术、进城务工、经营、管理等内容纳入到农村初级中学的教育内容中,从而形成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型模式。

2.在农村初级中学尝试采取不同的形式,纳入中等职业教育内容。

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和当地经济建设和农民致富的需要出发,结合各地经济结构和产业调整,在“学生自愿、家长同意”原则的基础上,在农村初级中学尝试采取不同的形式,纳入中等职业教育的内容。例如我国新疆地区2007年开始实行的“职业教育分流班”制度。

初中职业教育分流班仍属于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性质,其课程坚持按基础文化课和职业技术课并重的要求设置。分流班的学生和其他学生一样同等享受义务教育的各项优惠政策。具体的模式有“3+1”和“3+2”式。“3+1”式即在初中二年级进入初中三年级时,在学生自愿和家长同意的基础上,组织一部分学生,单独编班举办职业技术教育班,调整普通文化课的学习要求,纳入为期一年的部分职业教育课程,初三毕业后再完全接受一年的职业教育、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或者二、三产业的相关技能培训。“3+2”式是针对初中毕业不能继续升学的学生开展两年职业技术教育。通过以上三种形式,使学生毕业后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具有初步的熟悉和规划,树立起自信心,做到“升学有基础、务农有技术、进城有本领”。需要注重的是,要切实抓好职业技术教育班的学生教育教学工作,防止“隐性辍学”现象。

3.课程设置坚持基础文化课和职业技术课并重的原则。

初级中学职业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有关职业生涯和职业发展理念的教育,可以作为课余或课外知识教给学生,也可以专门提供技能学习和实践机会。但是,基础文化知识学习仍是他们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在设置课程时应重视文化基础课的比重,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削减或调整课程门类和课时,利用节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职业生涯、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教育。选择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学生的基础文化课缩减幅度可稍微大一点,但要保证其职业发展所需基础知识的学习,专业课程科目应多于基础文化课程科目,突出其“职业教育”性。

4.经费、师资和设备保障。

在农村初级中学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应当由当地教育部门介入并指导此项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在经费、师资和设备的保障方面。由于发展职业教育所需经费相对较多,各地教育管理部门在分配基础教育经费的时候应建立农村初级中学职业教育专项拨款机制,以提供资金保障。还可从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中抽出一部分用以资助农村初级中学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文化课教学借助现有普通初中的文化课师资,专业课教师可以借助各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和职业教育学校,也可将当地富有实践经验的农艺师、技师、能工巧匠或者个体户、企业家引进校园。对于职业教育的设备新问题,除了可以根据各地和各校开设课程及专业所需购买一些设备外,也可和当地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开展合作,共享设备,节约资金。

5.实行“双资格”制,建立初级中学职业教育同其他类别教育的沟通和联系的机制和平台。

建立“双资格”认定制度,给主要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初中学生颁发两种毕业证书摘要:一是普通初中毕业证,表明学生已经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文化知识和技能;二是职业教育资格证书,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把握的职业技能程度颁发职业教育资格证书。“双资格”制,有利于为学生提供升学或就业双重选择机会。根据学生的意愿,既可以申请参加普通高级中学的入学考试,也可以申请参加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入学考试,而且还可以凭借职业教育资格证书或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到社会谋求就业。“双重身份”、多重选择,不但可以实现农村学生个体发展的有效分流,还会大大缓解学生们的求学压力,增强初级中学的吸引力,有利于缓解辍学新问题,促进教育普及。

参考文献摘要:

[117所农村初中调查显示初二学生辍学率超过40%[EB/OL.,2008-1-4.

[4李水山.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新问题和发展策略[J].教育和职业,2004,(21).

初中劳动教育课程篇10

一、在我国农村初级中学开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1.有利于降低农村初中辍学率,增加农村教育吸引力。

辍学是中国农村教育的一个痼疾,已严重影响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和农村教育的发展,也势必影响新一代农民素质的提高,阻碍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004年,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探究所对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6省14县的17所农村初级中学进行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摘要:我国农村初中生实际辍学率远高于国家控制的3%的标准,学生平均辍学率超过40%。新华网记者随机对河北省一个“普九达标县”进行的调查发现摘要:该县每年初一入学学生保持在1万多人,在初三中考时只剩下4000来人,三年内学生流失率高达60%,其中辍学的学生主要集中在乡镇中学。

引起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现行农村初中学校课程和农村学生生活经验相疏远,偏重书本知识,忽视实践和技能操作,普通教育的内容和职业教育内容未能沟通和相互渗透,引不起学生学习喜好和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厌学”,而家长也失去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认为“读书无用”。“农村教育的实质是农村职业教育”,有必要在农村初级中学开展职业教育,增强农村初中普教内容和职业教育内容的相互渗透性,这也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向之一。要把普通文化课程的教学和学生未来职业联系起来,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参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适当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使学生能在心理和技能上适应就业的要求,从而增加学校和教育对农村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降低农村初中学生的辍学率。

2.有利于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就业观念。

长期以来支配人们头脑的“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儒家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我国农民供子女读书的最大心愿仍是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考上大学,“跳出农门”,从而“光宗耀祖”,而职业教育学校似乎只是“差生”的“收容所”。所以,大部分家长不去考虑让子女接受职业教育,中途辍学以及毕业没升入普通高中的农村学生大多是直接进入社会谋求就业。另外,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在导向上也存在误区,普通中学更受青睐,地方行政部门给予的各种政策支持也更多。所以造成了一个希奇的现象摘要: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对职业教育存在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却“等米下锅”,农村职业教育严重不足。因此,有必要在初中阶段纳入职业教育内容,使学生及早受到职业生涯的指导和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发展观,从而改变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和就业观,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向着良性、健康的状态发展。

3.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对于大多数辍学或初中毕业即中断学业的农村孩子来说出路无非有两条摘要:一是在家务农;二是进城打工。而进城打工是他们最理想的选择,但文化和技能的缺失,使他们只能从事一些诸如运输、建筑等体力活儿,他们始终是游走于城市边缘的人群。尽管在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八条中就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可现实的政策落实情况并不理想,现在的外出打工者大多持有初中毕业证书,极少一部分经过职业技术培训,绝大部分还处于盲目和自发状态,如亲属介绍、老乡推荐等方式实现进城务工。

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农业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比例差距很大。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4.8亿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70%,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有4.2亿,占87.8%。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而美国、加拿大、荷兰、德国、日本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都在70%以上。1997~1999年“回流”民工23%的“回流”原因是素质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和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80%以上的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出现生存危机。根据目前我国农村教育目前状况,要想从根源上解决现存的矛盾单靠大力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后的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不够的,解决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之前的环节——农村初级中学职业教育缺失的新问题亦十分必要。

二、农村初级中学职业教育发展策略探究

1.转变农村初级中学的教育观念和农村职业教育的观念。

尽管初级中学仍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其根本指导思想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练习。但是鉴于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必须要转变原有的初中单纯实施普通教育的思想,树立起职业教育的观念。另外,要摆脱以农为“笼”的思想束缚,针对农村学生的职业教育要大胆跳出“农门”,不再局限于传授种植、养殖技能。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的比例为49.9%,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比例为44.6%,转移到外地仍然从事农业的仅占5.5%。可见,劳动力迫切需要的是第二、第三产业的专业技能,农村的职业教育应该适应这种需要。在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有关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等有关精神的前提下,应把农业技术、进城务工、经营、管理等内容纳入到农村初级中学的教育内容中,从而形成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型模式。

2.在农村初级中学尝试采取不同的形式,纳入中等职业教育内容。

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和当地经济建设和农民致富的需要出发,结合各地经济结构和产业调整,在“学生自愿、家长同意”原则的基础上,在农村初级中学尝试采取不同的形式,纳入中等职业教育的内容。例如我国新疆地区2007年开始实行的“职业教育分流班”制度。

初中职业教育分流班仍属于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性质,其课程坚持按基础文化课和职业技术课并重的要求设置。分流班的学生和其他学生一样同等享受义务教育的各项优惠政策。具体的模式有“3+1”和“3+2”式。“3+1”式即在初中二年级进入初中三年级时,在学生自愿和家长同意的基础上,组织一部分学生,单独编班举办职业技术教育班,调整普通文化课的学习要求,纳入为期一年的部分职业教育课程,初三毕业后再完全接受一年的职业教育、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或者二、三产业的相关技能培训。“3+2”式是针对初中毕业不能继续升学的学生开展两年职业技术教育。通过以上三种形式,使学生毕业后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具有初步的熟悉和规划,树立起自信心,做到“升学有基础、务农有技术、进城有本领”。需要注重的是,要切实抓好职业技术教育班的学生教育教学工作,防止“隐性辍学”现象。

3.课程设置坚持基础文化课和职业技术课并重的原则。

初级中学职业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有关职业生涯和职业发展理念的教育,可以作为课余或课外知识教给学生,也可以专门提供技能学习和实践机会。但是,基础文化知识学习仍是他们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在设置课程时应重视文化基础课的比重,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削减或调整课程门类和课时,利用节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职业生涯、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教育。选择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学生的基础文化课缩减幅度可稍微大一点,但要保证其职业发展所需基础知识的学习,专业课程科目应多于基础文化课程科目,突出其“职业教育”性。

4.经费、师资和设备保障。

在农村初级中学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应当由当地教育部门介入并指导此项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在经费、师资和设备的保障方面。由于发展职业教育所需经费相对较多,各地教育管理部门在分配基础教育经费的时候应建立农村初级中学职业教育专项拨款机制,以提供资金保障。还可从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中抽出一部分用以资助农村初级中学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文化课教学借助现有普通初中的文化课师资,专业课教师可以借助各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和职业教育学校,也可将当地富有实践经验的农艺师、技师、能工巧匠或者个体户、企业家引进校园。对于职业教育的设备新问题,除了可以根据各地和各校开设课程及专业所需购买一些设备外,也可和当地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开展合作,共享设备,节约资金。

5.实行“双资格”制,建立初级中学职业教育同其他类别教育的沟通和联系的机制和平台。

建立“双资格”认定制度,给主要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初中学生颁发两种毕业证书摘要:一是普通初中毕业证,表明学生已经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文化知识和技能;二是职业教育资格证书,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把握的职业技能程度颁发职业教育资格证书。“双资格”制,有利于为学生提供升学或就业双重选择机会。根据学生的意愿,既可以申请参加普通高级中学的入学考试,也可以申请参加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入学考试,而且还可以凭借职业教育资格证书或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到社会谋求就业。“双重身份”、多重选择,不但可以实现农村学生个体发展的有效分流,还会大大缓解学生们的求学压力,增强初级中学的吸引力,有利于缓解辍学新问题,促进教育普及。

参考文献摘要:

[117所农村初中调查显示初二学生辍学率超过40%[EB/OL.,2008-1-4.

[4李水山.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新问题和发展策略[J].教育和职业,2004,(21).

初中劳动教育课程篇11

1.初中劳动技术课存在的必要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它的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懂得技术,在现在世界上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必须成为基础教育的部分。”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技术的革新推动了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技术水平的高低客观上反映了社会的发展水平。现在的文盲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不会懂技术、不会使用电脑,跟不上科学飞速发展和技术日益更新的人。但在现实中,劳动与技术课程在相当一部分学校被当作一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课程。国际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没有技术教育的基础教育不能称为完美的教育,更不能称之为现代教育。”新的课程标准对《劳动技术》课程的定位是:“劳动技术学科是中小学在教育者的引导下,通过独立活动或者与其他合作,在设计、制作、使用与维修等一系列劳动体验和实际探究的技术活动过程中学习技术知识,掌握技术操作,增加技术意识,提高劳动技术素养的一门基础课程。”[1]从课程标准的定位中,我们不难发现劳动技术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和创造性等特征。新的课程标准也为我们一线的劳技教师指明了方向,我们劳技教师也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把以往只偏重于单纯的技能传授式的教学方式和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转变为:把课堂还给学生,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实践性和创造性。

2.做一个善于开发、利用资源的有心人

新的课程改革已将劳动技术教育列入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模块。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注重学生的实际和体验的课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劳技教师要上好劳动技术课,就必须要有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点,充分挖掘校本课程资源,创造性地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2.1 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树立开发教学资源的意识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认真上好每一节劳动技术课,教师自身要从思想上不能把这门学科当成可有可无的学科,要克服学校不投入就不能上劳动技术课的心理,克服上劳动技术课学生课堂纪律难管,且存在着安全隐患就不上劳动技术课的心理,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实践,从中去挖掘一些好的教学资源,服务于我们的日常教学。如:初中劳技《园艺》,有一专题插花艺术,这个专题上去很美,但真正操作起来会遇到很大的困难。每个学生都要动手进行插花练习,学校是不可能提供这么多花材,让学生自带花材往往学生也带不齐。是不是这课就不要开展呢?答案是否定的。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开发教学资源,我在学生的动手活动中引入压花艺术,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压花艺术的材料选取非常容易,路边的野花或野草都可以用来作材料,而且学生还可以把插花艺术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压花艺术中。

2.2 要学会借鉴别人的经验发现劳动技术课教学资源

学校给学生配备的劳动技术课本,因有版面方面的限制,往往比较简练,有的学生活动并没有展开描述,这就需要教师善于从同行的日常教学中发现可利用的资源。如有一次,我在浏览师大附中的学校网页时,我无意发现在生物学科网页上有学生利用种子作画的图片,我马上联想到,在初中《园艺》“花卉繁殖”这一节的教学时,能不能让学生课前进行种子作画,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而且还加深了学生对种子的了解。从学生课堂的表现来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好的作品,在学校进行展示,给学生进行评奖,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还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3.要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体现在平时的劳动技术课教学中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深刻分析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几乎所有学科都在基“课程目标”里,重点强调了“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劳动技术课教学与学习的基本要求。

3.1 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教师自身要成为“研究者”

《福建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对教师就提出:“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教科研能力,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研究。”教师只有把自己从“教书匠”提升为“研究型教师”,不仅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技术成长,还能主动地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笔者申请福州市教育研究院课题《中学课堂教学实施中“学生自主、探究教学方式规范化”研究》与晋安区课题《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正是向“研究型教师”转换过程中的一个有益的尝试。

3.2 劳动技术课教学要善于运用探究性学习

把研究性、探究性的学习方法运用于劳动技术课堂教学,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毕竟是一种全新的做法,没有太多的现成经验可以借鉴。传统的劳动技术课教学过多的关注对学生的技术传授,而忽视学生的主动探究,忽视学生的实践体验。笔者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发现:劳动技术课引入探究性学习,把劳动技术课某个主题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开展起来,既弥补了综合实践活动中缺乏学生动手制作方面的不足,又能为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如笔者曾指导学生开展过“校园节约用纸”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刚开展时让学生收集各种资料、制定方案、设计问卷调查等等,这些很多是理论性的东西,学生的兴趣并没有被激发,但我在活动中引入了劳动技术课制作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制作再生纸、利用废纸设计纸盒制作LED小夜灯。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点燃了,参与度自然就高了,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作品,心中就有一种成功的喜悦,为他后期对资料的整理及撰写小论文也提供了动力。再如园艺课《花卉的上盆――种植吊兰》,如果单纯的传授上盆的技术与吊兰的种植,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机会就少,这时我课堂教学设计可以采用课前让学收集树木花卉对绿化环境的作用、家庭绿化注意事项、什么花卉植物能吸收室内有害气体等,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也是一个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而且还学到课本上很多没学到的知识,在拓展探究方面让学生利用所掌握能吸收有害气体的花卉植物,设计一盆组合盆栽净化室内空气,培养学生创新方面的意识。

总之,通过课题的研究,学到了很多,懂得了把这十多年的教学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做一个善于开发、利用、归纳整理资源的有心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力,这是我们一线劳技教师所追求的,也是我们所希望的劳动技术教育。

参考文献:

[1]上海市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标准.

初中劳动教育课程篇12

记者梁杰  农村初中课程改革如何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城市化的需要?安徽省33个实验区探索农村初中课改新模式。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发展效益农业和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是当前农村的发展思路。新的形势,对农村教育如何适应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和农村城市化需要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时代要求,用新的课程理念重新审视农村初中的发展方向,把培养学生的着眼点从“以农为主”、培养一技之长转变为利用农村丰富的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就业与创业意识和能力?安徽省从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探索农村初中发展的新思路,全省33个实验区创新了多种形式的、开放的农村初中课改模式,为新课程在农村的实施和新形势下的农科教结合带来勃勃生机。   建构“五环融合”农村课改新模式   安徽省实验区尝试了围绕“绿色证书”教育开展的“五环融合”农村初中课改模式。即将校本课程、劳动与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学科课程等进行整合,使这五个环节的内容紧紧围绕“绿色证书”教育。这种模式不但在教学内容上为实现“绿色证书”教育作出了具体规定,还在实现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提高了学生劳动与科技素养、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   在安徽繁昌县峨桥镇,有一个全国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峨桥初中充分利用这一市场优势,将农村教育的具体内容融合在五个环节的教育中。在校本课程和劳动与技术课中开设茶文化、茶叶营销等内容。各学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创设学习情景。如地理学科增加“全国名茶产地”等实用知识;英语课增加有关茶叶方面的专业词汇学习等;学校研究性学习课题则围绕茶专业及其拓展内容提出了数十个课题。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学生又学到了实用和通用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既为有志于创业的学生在茶叶营销方面打下了基础,也为他们在其他领域的发展作好了准备。   依托当地经济 开发课程资源   在安徽实验区,农村初中把结合当地主流经济和农村发展趋势,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作为实现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就业、创业意识和能力的突破点,开发出各种系列科学、实用的校本教材和学习资源。其开发内容由“以农为主”向第二、三产业拓展。如淮北杜集区开发出粮食、蔬菜、畜禽等三大效益农业系列和缝纫与编织等课程资源。金寨县仙花实验学校编写了《大棚蔬菜》、《淡水养鱼》、《烹饪》等11种校本教材,使90%的学生掌握了一至二项农业和服务业实用技术,为今后创业打下了基础。繁昌县孙村镇是省级星火密集区,孙村初中以蓬勃发展的企业为优质资源,开发出《硅酸盐工业》、《纺织》、《现代企业管理基础》、《企业营销》和《企业财务》等五种校本教材及系列课程资源。目前,安徽省各实验区已完成50余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建设,开发出十余个系列的学习资源,为促进学生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研究性学习,给学生一把金钥匙   在安徽实验区,农村初中利用开发出的符合当地特色的课程资源,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等渠道,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内容,把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作为培养目标。   在繁昌县新林初中,初二年级学生开展了《关于“稻克草”技术中配方施肥对双季晚稻灌浆速率的影响》课题,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用科学研究的方法,研究用不同的配方施肥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得出样本采集的科学方法。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学生主动探究的潜能得到发挥,平常看不出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激活和迸发。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既学到了实用的科学技术,又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如同拿到了一把金钥匙,对今后的发展受益终身。   做大做强劳动实践基地   劳动实践基地是学校开展教学、科研、生产活动的实习基地。建立一个多功能的劳动实践基地是农村初中适应新形势需要,也是促进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安徽实验区,一些学校的基地已成为学校研究、展示、推广先进农业科技的场所。繁昌县新林镇初中的实践基地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新林镇初中的生物教师陈文质以学校基地为主,研究发明了“稻克草”、“油菜三超”、“板栗种植管理和常温保鲜”等多项部级和省级农业科技成果,引领当地农民走上了发家致富奔小康之路。每年水稻、油菜成熟季节,学校劳动基地丰硕的果实就是无声的广告,吸引着周边的广大农民前来参观学习。农家子弟把从学校学来的技术带到自家的田间地头,有力地推动着当地广大农民靠科技致富奔小康的进程。目前,安徽的许多农村初中已成为当地人才培养、科技推广、科学试验、技术服务的中心。   《中国教育报》     

初中劳动教育课程篇13

记者梁杰 农村初中课程改革如何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城市化的需要?安徽省33个实验区探索农村初中课改新模式。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发展效益农业和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是当前农村的发展思路。新的形势,对农村教育如何适应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和农村城市化需要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时代要求,用新的课程理念重新审视农村初中的发展方向,把培养学生的着眼点从“以农为主”、培养一技之长转变为利用农村丰富的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就业与创业意识和能力?安徽省从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探索农村初中发展的新思路,全省33个实验区创新了多种形式的、开放的农村初中课改模式,为新课程在农村的实施和新形势下的农科教结合带来勃勃生机。 建构“五环融合”农村课改新模式 安徽省实验区尝试了围绕“绿色证书”教育开展的“五环融合”农村初中课改模式。即将校本课程、劳动与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学科课程等进行整合,使这五个环节的内容紧紧围绕“绿色证书”教育。这种模式不但在教学内容上为实现“绿色证书”教育作出了具体规定,还在实现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提高了学生劳动与科技素养、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 在安徽繁昌县峨桥镇,有一个全国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峨桥初中充分利用这一市场优势,将农村教育的具体内容融合在五个环节的教育中。在校本课程和劳动与技术课中开设茶文化、茶叶营销等内容。各学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创设学习情景。如地理学科增加“全国名茶产地”等实用知识;英语课增加有关茶叶方面的专业词汇学习等;学校研究性学习课题则围绕茶专业及其拓展内容提出了数十个课题。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学生又学到了实用和通用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既为有志于创业的学生在茶叶营销方面打下了基础,也为他们在其他领域的发展作好了准备。 依托当地经济 开发课程资源 在安徽实验区,农村初中把结合当地主流经济和农村发展趋势,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作为实现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就业、创业意识和能力的突破点,开发出各种系列科学、实用的校本教材和学习资源。其开发内容由“以农为主”向第二、三产业拓展。如淮北杜集区开发出粮食、蔬菜、畜禽等三大效益农业系列和缝纫与编织等课程资源。金寨县仙花实验学校编写了《大棚蔬菜》、《淡水养鱼》、《烹饪》等11种校本教材,使90%的学生掌握了一至二项农业和服务业实用技术,为今后创业打下了基础。繁昌县孙村镇是省级星火密集区,孙村初中以蓬勃发展的企业为优质资源,开发出《硅酸盐工业》、《纺织》、《现代企业管理基础》、《企业营销》和《企业财务》等五种校本教材及系列课程资源。目前,安徽省各实验区已完成50余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建设,开发出十余个系列的学习资源,为促进学生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研究性学习,给学生一把金钥匙 在安徽实验区,农村初中利用开发出的符合当地特色的课程资源,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等渠道,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内容,把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作为培养目标。 在繁昌县新林初中,初二年级学生开展了《关于“稻克草”技术中配方施肥对双季晚稻灌浆速率的影响》课题,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用科学研究的方法,研究用不同的配方施肥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得出样本采集的科学方法。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学生主动探究的潜能得到发挥,平常看不出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激活和迸发。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既学到了实用的科学技术,又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如同拿到了一把金钥匙,对今后的发展受益终身。 做大做强劳动实践基地 劳动实践基地是学校开展教学、科研、生产活动的实习基地。建立一个多功能的劳动实践基地是农村初中适应新形势需要,也是促进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安徽实验区,一些学校的基地已成为学校研究、展示、推广先进农业科技的场所。繁昌县新林镇初中的实践基地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新林镇初中的生物教师陈文质以学校基地为主,研究发明了“稻克草”、“油菜三超”、“板栗种植管理和常温保鲜”等多项部级和省级农业科技成果,引领当地农民走上了发家致富奔小康之路。每年水稻、油菜成熟季节,学校劳动基地丰硕的果实就是无声的广告,吸引着周边的广大农民前来参观学习。农家子弟把从学校学来的技术带到自家的田间地头,有力地推动着当地广大农民靠科技致富奔小康的进程。目前,安徽的许多农村初中已成为当地人才培养、科技推广、科学试验、技术服务的中心。 《中国教育报》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