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红色劳动教育实用13篇

红色劳动教育
红色劳动教育篇1

当代中国的红色节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红色节日体系。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节日中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内涵,是特定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是一部红色历史,在这一红色历史中产生出红色文化。红色节日就是红色历史的浓缩,也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红色节日是红色历史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事件标志性时间的集体记忆,是铭刻在历史上的重大时刻。可以说,一整套红色节日,就是一部中国现代史,是一个完整的红色历史体系,也是一个完整的红色文化体系。

在红色节日体系中,最重要的节日是四个“一”节日,即“五一”国际劳动节、“七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八一”中国人民建军节、“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这四个节日构成红色节日体系的骨架,也是红色历史进程和红色文化逻辑的骨架。

在当代中国,“五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工人运动的兴起;“七一”标志着作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八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进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崭新阶段并一步步走向胜利;“十一”标志着在我们党领导28年革命斗争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从此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

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没有“五一”,就没有“七一”;没有“七一”,就没有“八一”;没有“八一”,就没有“十一”;没有“十一”,就没有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就没有今天的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没有中华民族的明天和未来。

由此可见,红色节日是红色历史进展的投影,也是红色文化逻辑的演绎。

二、红色节日体系是一部系统的红色历史文化教科书

人们很容易发现,红色节日是红色历史的最重大关键时间节点,年度的红色节日时间顺序就是中国现代历史顺序。

人们也不难发现,作为红色历史的时间顺序,红色节日的顺序,也是红色文化的逻辑顺序。这是红色历史进程与红色文化逻辑的有机统一,是二者的天然一体。

“历史从哪里开始,逻辑就从哪里开始”。红色节日体系,这是历史老人写就的充满理性的一部红色历史文化教科书。

从这部红色文化教科书来看,有两组逻辑板块,即世界性红色节日和中国本土性红色节日。

第一组逻辑板块中,当代中国纪念和庆祝的世界性红色节日主要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国际儿童节。这三个节日相互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是一个有机整体。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就是“劳动”。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当代中国第一个最重要的红色节日,是当代中国红色历史的进程起点,也是当代中国红色文化的逻辑起点。它标志着当代中国红色历史和红色文化的思想理论基础与社会阶级基础的形成和确立。当代中国的红色历史和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理论基础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是当代中国红色历史和红色文化诞生的国际条件和时代环境。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共产党宣言》是世界无产阶级的宣言,是世界劳动者的宣言,是劳动神圣的宣言。作为传播到中国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号召书所贯穿的基本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就是“劳动创造世界”的劳动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劳动创造历史”的劳动历史观,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是“劳动高于一切”的劳动价值观。当代中国的红色历史和红色文化是以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为社会阶级基础的。在当代中国第一次庆祝“五一”,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开始扎根,意味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觉醒。“五一”的灵魂,就是“劳动神圣”。劳动价值观,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价值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与“过去支配现在”的资本主义相反,社会主义是“现在支配过去”。没有劳动者主体地位,就根本没有社会主义。庆祝“五一”,就是弘扬劳动,就是宣示劳动者的崇高地位,就是高高举起科学社会主义旗帜。

“五一”节与“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和“六一”国际儿童节具有血缘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三八”节和“六一”节是国际劳动节的延伸节日,是“劳动系列节日”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众所周知,女工与童工历来是劳动解放运动关注的重点劳动群体。女工或劳动妇女是劳动者阶级受压迫最深的群体,是劳动解放运动中具有特殊性的重要问题。妇女解放是衡量人类解放的天然尺度。纪念和庆祝国际劳动妇女节的宗旨在于,提高劳动妇女的社会地位,维护劳动妇女的权益。劳动妇女及其权益是劳动群众的特殊组成部分和特殊权益。“三八”节不是一般意义的“妇女”节,也不是“国际妇女”节,而是国际“劳动妇女”节,也可称为国际“女工”节,其中的灵魂是“劳动”。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红色节日。“六一”节也是与劳动解放紧密联系的红色节日。劳动的解放,就是全人类的解放,关心人类的未来,必须爱护儿童、保护儿童,必须反对包括童工现象在内的一切摧残儿童的行为。这是全世界劳动者联合起来的共同行动。

从上述节日的时间顺序来看,开展劳动系列节日的纪念和庆祝,作为统一整体的劳动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的教育,“三八”节是开端,“五一”节是高潮,“六一”节是深化。

第二组逻辑板块中,当代中国纪念和庆祝的本土性红色节日主要是“五四”青年节、“七一”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这四个节日相互之间同样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是一个有机整体。

“五四”青年节标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觉醒的起点,也是中国现代史的起点。从“五四”运动开始,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发挥历史的主导作用。这是工人阶级政党诞生的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充分显示了革命青年的先锋作用,革命是青年的事业,青年是民族的未来。其中的历史内涵孕育中国的天翻地覆,决定中国的未来走向。没有“五四”,就没有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大转折,就不会在短短的两年、八年、三十年产生“七一”、“八一”、“十一”。

“七一”、“八一”、“十一”,是我们党、军队、国家的生日。

“七一”标示中国开天辟地有了共产党,中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有了自己的主心骨,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伟大复兴就有了根本保证。“八一”标示我们党创建和领导了一支人民军队,依靠全体人民,进行革命的人民解放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了几千年和近百年来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十一”标示我们党领导全体军民共同奋斗,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党领导人民迈向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领导人民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在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之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在红色节日体系中,不能忽视的一个具有十分重大意义的节日是,纪念和庆祝改革开放的节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每十年举国开展一次隆重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活动。这是事实上的重大纪念日,是全国性的伟大节日。十一届三中全会是1978年12月召开的。在这个意义上,是又一个“一”,即“十二一”。改革开放,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起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改革开放的历史大幕,这一历史时刻值得我们永远纪念和庆祝。

由此可见,由“五一”节奠定基础的红色节日,从“七一”到“八一”,到“十一”,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观是贯通其中的血脉。我们的党、军队和国家,无一不是以劳动和劳动者为根基的。“七一”诞生的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是以标志工农群众为主体的劳动者的镰刀和锤头作为党徽的。“八一”诞生的工人阶级政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是“工农的子弟兵”。“十一”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以人民军队为坚强柱石)的社会主义国家。

世界性红色节日是本土性红色节日的基础,是红色节日体系的起点。本土性红色节日是世界性红色节日的继承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扎根中国的历史成果。这是一部鲜活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逻辑展开相统一的壮丽画卷。

三、红色节日体系的主导地位和教育功能

我们必须大力进行红色节日文化的宣传和教育,着力巩固红色节日体系的主导地位。这是凝聚人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性基础工程。无数历史经验,特别是国家的教训证明,国家所设立的红色节日在人民心中的位置,就是国家所倡导的红色节日历史文化内涵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人民心中的位置,就是倡导这一价值体系的国家在人民心中的位置。红色节日在一个国家的兴衰状况,预示了这个国家的未来命运。观察一个国家的未来命运,可依据这个国家红色节日的兴衰状况来做出准确判断。因此,我们必须把纪念和庆祝红色节日作为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生命线高度重视,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本性任务高度重视。在纪念和庆祝红色节日中,必须始终坚持反对缺失红色节日内在精神和灵魂而单纯追求形式、福利、享受、娱乐等等做法,切实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让红色节日所承载的红色历史和红色文化深入人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

红色劳动教育篇2

月,总占地面积

平方米,现有幼儿

人,教师

人,其中党员

人,

预备党员

人,占教师总数的

%,支部设有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各1人,建有标准化党建室1个。从支部成立以来,就把提高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和工作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探索出以党建为统领,以红色教育树立幼儿远大理想,以五爱教育培育幼儿感恩道德,以礼仪教育增进幼儿文明素养、以劳动教育提高幼儿生活技能,以家园共育推进支部辐射带动的教育模式。

一、加强支部建设,党员亮岗履职

一是按有党旗、有场所、有设备、有标志、有书报、有制度“六有”标准布置党建室,完善党员活动室各项内容;

二是加强党员教师政治学习,积极开展“两学一做”和“三会一课”学习教育,学习党的和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性原则,加强党性修养;三是推行党员“亮岗履职”,按照“一岗双责、责任到人”的要求,推动党员设岗定责、公示明责、承诺履责,明确党员在一定时期应完成的具体目标和具体责任;四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创建先进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作为幼儿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充实创建内容,活跃创建形式,增强创建实效;五是推行问题上墙制度。对班级查找发现出的问题和家长提出的意见建议,公开张贴上墙,对照检查整改。

二、开展五大教育,推进党建提升

我园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以五大教育(红色教育、劳动教育、感恩教育、礼仪教育、五爱教育)为载体,不断丰富党员的学习内容和幼儿的活动内容,达到了用先烈的事迹感染人,用科学的思想武装人,用团队的意识凝聚人,用优秀的行为激励人,用榜样的示范教育人的目标。

(一)以红色教育树立幼儿远大理想

为了培养教师的爱国热情,了解中国革命进程,弘扬中国红色文化,锤炼意志品质和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我们开展了“重走长征路”和“重温红色文化”两大主题活动。支部带领全体教师参观六盘山革命教育基地和会宁会师纪念馆,通过学习重温入党誓词、敬献花篮、学习红色文化、聆听红色故事等,增强党员教师观念,然后由党员教师根据亲身体会,对幼儿开展讲红色故事,做红色传人等主题活动,在楼道布置了红色主是图片展和闪闪的五角红星,展现红色文化,将红色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会说长征小故事、争做勇敢小红军等阅读和主题游戏活动,拓宽户外区域活动区域,让幼儿模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爬雪山、过草地,让红色教育在幼儿心里生根、发芽,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以五爱教育培育幼儿感恩道德

把五家教育作为幼儿明德、孝敬、尊师、惜园、爱国的主要途径,把日常的园内活动有意识的对幼儿进行灌输教育,让他们在实实在在的、琐碎细小的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接受五爱教育。我们以主题班会强化幼儿对五家教育内容的识记,通过卫生教育、安全教育、疾病宣传等活动幼儿学会自己;通过帮父母洗脚、替父母倒水、给父母端钣等让幼儿学会爱父母;通过向老师鞠躬问好、送教师贺卡、帮老师画画、感恩有你大班毕业典礼等活动让幼儿学会爱老师;通过拾捡垃圾、清除杂草、保护桌椅、展墙布置等活动让幼儿学会爱惜校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教室,红色教育、地方文化教育、国歌、国旗、国徽教育让幼儿学会爱祖国。通过五爱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操,让他们从小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观。

(三)以礼仪教育增进幼儿文明素养

把“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作为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集中以“大手拉小手,文明一起走”的实践活动,让幼儿从生活的细节做起,带领幼儿、家长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把幼儿学会问好、学会尊重、学会平等、学会原谅、学会诚实做为文明教育的主要内容,让幼儿知道什么时候问好什么时候说再见,让他们知道如何原谅犯错的小朋友,让他们懂得要诚实做人,通过晨间礼貌教育、在大门口、教室门口、楼道间等位置张贴文明用语,让礼仪教育弥撒在幼儿园的每个角落,全力营造育人环境,拓宽幼儿认识范围,提高幼儿对文明的认识程度,丰富幼儿健康的道德情感。

(四)以劳动教育提高幼儿生活技能

为了逐步培养幼儿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我们开展了亲近自然、卫生清扫、破冰行动、垃圾分类、手工制作、超市购物等多个主题的劳动教育,让幼儿认识和发现自然美,从小树立环保意识;让幼儿学会简单地打扫卫生和主动地收拾教室,把垃圾归类到相应的位置;让幼儿会剪纸、会编织、会购物,逐渐培养他们的生存技能,让他们学生独立生活。让家长和幼儿共同完成一个手工制作,并把这些手工制作按照类别进行布展,打造乡土气息的主题文化区,在文化主题区里面添加班级涂鸦墙、玩具墙等,定期更换,既让幼儿体会劳动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家乡美,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红色劳动教育篇3

小学阶段是人生步入学堂的起点,也是青少年“拔节孕穗期”的初期,更需要我们精心引导和栽培。在你印象中的思政课是怎样的?学生端坐课堂,老师拿着书本在讲台上讲课。但我们要把思政课讲得有深度、有温度,不能只是填鸭式‘灌输’,也不能只是单向度的‘聆听’,我们可以角色互换,在互动交流中激发思想的火花、引起心灵的共鸣。

一、红色文化思政课:让红色文化成为思政课“活教材”,红色小小讲解员让思政课“活”起来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的思政课可以开在红色教育基地,学生可以是红色小小讲解员。为让红色文化内涵深植孩子们的心灵,我校组织部分学生参观朱家场小学红色教育基地,聆听革命先烈的事迹,传承革命先辈的精神。我们的思政课还可以请退伍老战士给孩子们讲红色故事,让他们加深印象,最终将“从小学英雄、长大做英雄”的种子深深植入孩子们心田。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没有文化的繁荣和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思政课要善于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滋养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的行为,让红色文化成为思政课“活教材”,让红色基因在孩子心里扎根。

二、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从思政课做起

说过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为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我校开展了一系列“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思政教育活动。你看,孩子们不论在学校还是在家,每餐饭都会吃得干干净净,也更加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相信他们会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一古训铭记在心。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建立科学的消费观、价值观,从思政课做起,从师生做起。

三、把社会实践打造成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多次强调要加强劳动教育,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大课堂结合。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是学校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从课堂走向自然,从书本走向实践,注重“教、学、做”相结合的作用。让学生们既体验劳动的乐趣,也体会到劳作的不易。我们希望孩子们在劳动中学习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在劳动中去认识自身价值,找到生活的态度。

四、育人应先育己

红色劳动教育篇4

结合二十四节气开展“过农历的日子”系列活动,带领学生围绕多方面展开研究:舌尖上的二十四节气、诗词中的二十四节气、农耕文明里的二十四节气、气象变化下的二十四节气、动手创造的二十四节气,内容多样、形式有趣。

结合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加强晨读古诗、午间写字过程性评价;

对快板课程、中国结课程进行主题展示,加强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文化自信,引起家长、学生广泛好评。

2.红色基因教育显成效。

传承红色教育基因活动,与少先队实践活动积极结合,以“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为主题,组织清明祭扫、观看红色电影、排演红色小剧、组织多层级的队前教育,用丰富的少先队活动吸引更多的少先队员参与到学校少先队文化的建设中,用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提高更多的少先队员的红色教育的实践体验。

3.家国情怀教育落实处。

以“我与他,我与这座城”为主题开展系列的家国情怀教育活动:结合各纪念日开展“为我的家种下一片绿色”、“我们决不让地球去流浪”等主题活动,开展“扣好人生第一颗纽扣”主题演讲,开展“爱在绿色创意中”废旧用品再利用的环保教育活动,结合学校自主设计的志愿卡使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4.多彩劳动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

本学期,我校的劳动教育丰富多彩:结合二十四节气的食材开展的劳动教育课程:种麦子、刮土豆、摘香椿芽、摘豆芽、剥橘子……开展“金童爱劳动”系列家务劳动主题活动和劳动实践周活动;开展“岗位责任制”中体验校内劳动的快乐;结合“我与他,我与这座城”志愿卡开展校外劳动;为不同年级设计有针对性的“金童劳动卡”;为毕业班学生准备了最后的礼物——劳动研学……培养学生劳动兴趣、磨练学生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5.我是爱的源头,成就健康心理。

开展心理课堂、“我爱我”主题活动、“我是爱的源头”主题升旗仪式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结合全员育人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形成了“产生爱、奉献爱、汇聚爱”的良好局面。

二、德育体系有规划

1.爱的十品行,月月有主题。

学校制定推进方案,结合德育工作一体化,每月一品行,推进区级“以海明德十品行”工作。三月开展以“爱+仁”主题活动,我校志愿服务团队荣获青岛市志愿广场“最具活力志愿服务团队”称号。四月突出“爱+融”主题,各年级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五月开展“爱+志”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从小立志。

2.“三Y”育人制,尊重学生个性。

完善“三Y”(前预、首遇、全育)全员育人中的班导会、导师联系等制度,邀请高校教师、有特长的家长试点组建“全员育人导师中心专家组”项目。各班专家组根据自身优势为学员进行“个性化辅导项目”,每月至少与学生亲切交谈一次,每学期个性化辅导一次。

3.创设真实情景,落实德育目标。

红色劳动教育篇5

目前,农村学生所写的作文大多与农村无关,这一现象与我们在教学中的价值取向有关。我认为,乡村教育的最大误区,在于我们没有想尽办法引导孩子们热爱乡土。乡土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使学生获得一种感同身受的理解,理解乡土的居民如何在过去与现在的时空过程中,透过各种活动,和乡土本身关联着,并塑造出乡土的独特风貌;也让学生在不断的参与和适应自己的乡土生活中,真正地意识、肯定、认同、关怀、尊重和欣赏自己的乡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因此,在农村学生的作文教学中,把乡土资源变成学生的写作素材,能使作文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彰显学生个性。

二.引导学生收集乡土语言、民间传说

生活在农村的人们,其日常口语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最鲜活最生动的语文作文,学生在交流、收集这些丰富的农村语言,并在作文中加于运用。农村学生在用具有乡土特色的语言来作文,不仅增强对自己的认同感还能激发作文的兴趣。

民间故事作为乡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记录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它又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不同时代农民群众的思想和情感,表达了他们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同时这些民间故事还能激励人们热爱生活、颂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

三.引导学生写出地方特色。

每一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比如,甘肃会宁是红色圣地,是绿色之乡,是高考名县,引导学生从这三个方面选择作文素材,作文就富有个性化了。

1.写红色故事,接受长征精神的洗礼。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战斗遗址20多处,革命文物1000多件。会宁被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20个重点红色旅游城市之一。我们建成的红军长征胜利景园,位于省级森林公园桃花山,以模拟、微缩长征路上具有代表性和历史意义的22处景点为主要内容,以万分之一时间走完万分之一长征路为主题,与会师旧址遥相呼应,构成了省内规模最大的红色旅游景区。中学语文教师,不但要组织学生到长征胜利纪念馆接受红色教育,还要组织学生查阅历史资料,更要引导学生通过作文的方式,让学生在动笔中动心,让学生在叙写红色故事的过程中接受长征精神的洗礼。

2.写绿色故事,赞美不屈不挠的人民。会宁“苦甲天下”!但会宁人却以“人定胜天”的豪迈气概改造自然,生息繁衍。会宁是绿色产业基地,杂粮种植面积30多万亩,年产豌豆、扁豆、荞麦、良谷米4万吨;洋芋年产100万吨;种植瓜果蔬菜和经济作物30余万亩,年产大板凤眼黑瓜子7000吨、杏产品4万吨,以紫花苜蓿为主的饲草面积近百万亩;形成马铃薯、草畜、杂粮等支柱产业。中学作文教学,要让“深在此山中”的学生深刻认识“庐山真面目”。要鼓励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在劳动中学习生产知识,掌握劳动技能,感受劳动的辛苦,体验收获的喜悦,同时,要引导学生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技巧,选取典型的材料,叙写劳动中的人、事、景、物,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感恩之情。

红色劳动教育篇6
红色劳动教育篇7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主题教育,举办全县经典诵读大赛3期,开展“小小百家讲坛”“墨香书法展示”活动,共向省厅上报视频材料10余个、作品30余幅(篇)。市委宣传部、教体局组织2016年以来组织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XX县作为全省试点,全县所有学生能免费欣赏到一场优秀戏曲演出。传统剪纸、皮影戏、大红拳等走进校园

红色劳动教育篇8

有些则多用“紫”和“黄”这组互补色的对比词汇,表现的思想情调相对的安定、蕴籍与含蓄。如王维的“紫梅发初偏,黄鸟歌尤涩”(《早春行》),李商隐的“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二月二》)。这里提到的王维和李商隐的两首诗,同样也是写春景,但和宋祁笔下的春景显然不同,缺乏宋祁诗中的那种欢快情绪。王维诗中的春景,透出了哀怨之情;李商隐笔下的春景,融进了作者羁旅他乡的烦愁。

如果说,互补词汇的运用,表现了诗人一种欢乐与热烈的思想情感,那么几种相邻比色词汇排列在一起,则表现作者一种闲适、恬淡的心情。如“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频”(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绿树村边合,青山廓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脱尽渚莲愁”(赵嘏《长安秋望》)。

古代诗人还在一些不长的诗篇中运用恰当的色彩词汇,以寄寓某种思想感情。如李白的《秋浦歌》之十四:“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我们看到,炉火是红的,天地被照成了红色,火星也闪耀着明亮的红光。而青烟在红光的照耀下成为紫红色,冶炼工人在火光的照映下也映成了“红人”。

一首较长的诗篇,若用进色彩词汇,就能表达更加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就是一幅色调非常柔和幽美的图画。这首诗用美丽的月色作为画面的色彩基调,唱出一曲自然美的歌曲,颇为写出包含欣赏、感慨、哀愁等心理活动造成的愉悦、激动、悲哀、烦恼等复杂的思想感情。这与运用色彩词汇也是有关的。

(上接第161页)当客人点菜或订购筵席之后,他们就要立即做出反应,配菜烹调。此外,在生产过程中,有些菜需要急火烹制,如炒菜类。这些菜点往往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系列的操作程序,这又要求厨师具有敏捷的思维、熟练的动作和充沛的精力。所以我们在体育课中,还可以通过体育运动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忍耐力和意志力。

在体育课中我们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进行体育运动要有吃苦耐劳精神,要经得起反复磨练。而一项劳动技能的掌握,同样也需要多次实践的过程,进而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劳动,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工作,敬业爱岗,不要好高骛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的穿插一些体育比赛,例如篮球、足球、接力跑等,通过适当的竞争来建立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助人为乐的品质,团队合作精神,坚强的意志品质。使他们懂得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明白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尊重人,理解人,善于与他人友好相处。让学生清楚,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当团队遇到困难时要有一定的受挫力,要有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另外,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设计准备专项活动内容,如编排徒手操,制作体育器材,设计场地等。让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的组织中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如动作的象形比喻,动作要领的科学性,动作衔接的必然性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岗位变化需求。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使学生能够尽快地适应职业市场需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因此,我们在选择体育课程内容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专业,我们除了要为学生打好一定的基本身体素质外,还要给他们打好专门身体素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将来职业的相关性,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职业学校学生在完成一般身体发展的同时,还能适应专业的特点和需要,提高了对职业环境和条件的适应能力,达到职业教育岗前培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

[2]司世明.关于军人体能训练考核的几点思考.军事体育进修学院院报,2008,(2).

[3]张会超.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与教学管理.素质教育研究,2007,(2).

红色劳动教育篇9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人才思想的基本点,也是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策。邓小平强调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科学技术这么落后怎么行?”邓小平提出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要求,是把人才培养与和谐社会和四化建设的宏伟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邓小平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提出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和“又红又专”的德才兼备的人才教育思想,并根据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强调“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要努力使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培养出又红又专的接班人。毛泽东提出的“又红又专”和邓小平提出的“四有”,就是新的历史时期的人才质量标准,也是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学校的培养目标。

在“又红又专”关系的问题上,邓小平明确指出:“致力于社会主义的科学事业,作出贡献,这固然是专的表现,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红的表现。”并强调“专并不等于红,但是红一定要专。不管你搞哪一行,你不专,你不懂,你去瞎指挥,损害了人民的利益,耽误了生产建设的发展,就谈不上是红”。还指出:“政治觉悟越是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加自觉,越加刻苦。”。科这些论述说明,“红”作用于“专”,“专”使“红”得到具体表现,红与专既具有共性,又具有个性,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区别,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构成全面发展人才的基本素质。

邓小平根据知识与人才的互动发展规律及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从普及教育、提高民族素质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角度,提出了人才及培养的层次问题。他指出,“我们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要有一支浩浩荡荡的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大军,要有一大批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造就这样的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重任务”。他还指出,“应该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并强调说:“必须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必须造就宏大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注重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可以使不同层次的人才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邓小平人才思想的内涵

邓小平知识与人才互动发展的人才教育管理思想的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人才培养的途径方法上,邓小平强调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并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实行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不然,学生学的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不相适应,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岂不是从根本上破坏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那又怎么可能调动学生学习和劳动的积极性,怎么可能满足新的历史时期向教育工作提出的巨大要求”?。

古人云:“得人则治,失人则废。”那么,如何得人呢?邓小平认为,作为一个领导者,一是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尤其要尊重教师。“我们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但学生应该尊重教师,而且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要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要抛弃个人恩怨来选择人,反对过自己的人也要用”。“在选人的问题上,要注意社会公论,不能感情用事。要用政治家的风度来处理这个问题”。只有团结各方面人才,才能成就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构和谐社会。二是要善于放手,发现人才。邓小平说:“人才是有的。不要因为他们不是全才,不是党员,没有学历,没有资历,就把人家埋没了。”“凡是有点干劲的,有点能力的,他总是相信自己,是有点主见的人。越是有主见的人,越有自信”。1991年又强调,“我们现在不是人才多了,而是真正的人才没有很好地发现,发现了没有果断地启用”。所以,他要求老干部要把“选拔和培养中青年干部”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和庄严的职责,对于青年“即使有某些弱点缺点,也要放手用”,“有缺点可以跟他谈清楚,要放手地用人”。要给年轻人压担子,让他们在实践中受锻炼,在和谐的境界中长知识,增才干。三是要破格使用人才。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讲话中提出:“在人才的问题上,要特别强调一下,必须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杰出的人才。”又说:“我们的人才是有的,关键是要解放思想,打破框框。”“人才,只有大胆使用,才能培养出来。”“论资排辈是一种习惯势力,是一种落后的习惯势力。”要“打破那些关于台阶的过时的观念,创造一些适合新形势新任务的台阶,这才能大胆破格提拔。”在用人问题上,领导者必须“知人善任”,在用人时不在于如何减少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邓小平认为,“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出成果出人才”,是“衡量一个科学研究机构党委的工作好坏的主要标准”。四是要加强培养,重视制度建设。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把教育和科学作为战略重点,指出“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1992年还再次强调“要注意下一代接班人的培养”。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坚持解放思想,克服重重障碍,打破老框框,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大力培养、发现和破格使用优秀人才,坚决同一切压制和摧残人才的现象作斗争”。“关键是要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包括选举产生、委任和聘用的)职务的任期,以及离休、退 休,要按照不同情况,作出适当的、明确的规定”,“要制定一系列制度包括干部制度和教育制度,鼓励年轻人”。成熟的领导者不仅要从当前出发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而且要从长远出发培养人才,建立人才制度,“开一条路出来,让有才能的人很快成长,不要老是把人卡住”,“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改革就是要创造这种环境”。同时强调发现与培养人才的重要性,“我们的科学家、教师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本身就是一种成就,就是对国家的贡献”。

三、邓小平人才思想的特色

邓小平的人才教育管理思想特色鲜明。

1、教育与管理相统一。邓小平重视人才的教育和管理,从“三个面向”和经济建设的角度指出:“教育要狠狠地抓一下,一直抓它十年八年。我是要一直抓下去的。我的抓法就是抓头头,抓方针。重要的决策、措施,也是方针性的东西,这些我是要管的。”邓小平重视党对培养人才的阵地——学校教育的领导,这种领导“主要是政治上的领导”,“要加强各级学校的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他重视提高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特别强调办好师范大学,注重提高教师素质。他指出,“要提高教师的水平,包括政治思想水平、业务工作能力以及改进作风等”。他还指出,“不办好师范教育,教师就没有来源”。他要求各级教育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比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举办各种训练班、进修班,编印教学参考资料等,大力培训师资”。

红色劳动教育篇10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认真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主题,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从小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重点活动

(一)在未成年人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帮助未成年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打牢未成年人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基。

(三)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培养未成年人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四)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未成年人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

(五)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厚植未成年人红色基因和爱国意识。

三、具体安排

(一)“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

市文明办、市教育局等部门采取个人自荐、学生互荐,以及教师、家长和社会推荐等方式,选树济源市“新时代好少年”,从中择优推选先进典型参评河南省“新时代好少年”。各中心校、各学校也要层层选树“新时代好少年”,对各级“新时代好少年”的先进事迹进行深入宣传,并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广大中小学生认真学习。

(二)“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

1.利用清明、“六一”“七一”、国庆等时间节点,对中小学生广泛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引导青少年铭记革命历史、崇尚革命荚雄、继承革命事业。

2.清明节前后,组织中小学生就近就便到革命战争纪念地、烈士陵园等处瞻仰宣誓、祭扫献花,通过点烛、献花、留言等方式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礼敬先烈先辈,感恩幸福生活。

3.“七一”前后,开展“童心向党”歌咏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唱响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新时代的优秀歌曲、优秀童谣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歌曲,以现场演唱、网络赛歌、微信小视频等形式广泛传唱。

4.“十一”前后,开展“向国旗敬礼”活动,对中小学生进行国旗法、国歌法和党史国史教育,开展升国旗唱国歌、“我和国旗合个影”、观看红色影视、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增强青少年国家观念和爱国情感。

5.依托校园网、学校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开设“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活动专题专栏,制作微信动态页面,以图文、动漫、视频等形式展示活动情况,开展留言寄语等互动交流。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

1.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教育活动,推动中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取传统文化中积极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2.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我们的节日”、“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中华经典诵读和戏曲、书法、国画、中华武术进校园等活动。

3.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名人故居、传统民居、历史建筑等文化遗址,邀请传统文化名家和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走进学校,讲授传统文化,开展培训活动。

(四)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1.组织中小学生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帮助他们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培育美好心灵、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2.围绕学校教学、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建设等,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3.围绕社区生活,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亲情关爱、保护环境、公益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

4.组织中小学生就近就便到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和敬老院、福利院等社会机构开展知识讲解、秩序引导和敬老助老、关爱孤残儿童等活动。

(五)“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

1.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2.将“劳动光荣”的观念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方面,组织中小学生参与校内卫生清洁、校外植树造林等集体劳动,选树“劳动小能手”。

3.组织中小学生到农村、城市各种行业进行劳动体验,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树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思想,立志成为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

(六)“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素质训练活动,塑造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2.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和专业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巡讲,推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宣传和知识普及。

3.利用校外活动场所和学校少年官,组织开展有益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心理素质拓展活动。

4.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心理主题班会,编排校园心理剧,引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

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具体举措,也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任务。各中心校、市直学校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精心谋划部署,周密组织实施,推动各项活动扎实深入开展。

(二)落实工作责任。

各中心校、市直学校要尽快将“六项重点活动”进行细化分解,制定具体活动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真正做到有载体、有活动、有内容、有实效,充分调动广大中小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项活动开展情况,要及时上报市教育局创建办(邮箱:

;电话:

)。

(三)确保活动实效。

各中心校、市直学校要坚持网上网下相结合、继承创新相结合,把教育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团队生活、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创新载体、方法、手段,确保各项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使中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四)营造浓厚氛围。

红色劳动教育篇11

一、创新

在劳动技能课实践、动手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 低年级培养学生行为习惯、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的本领,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小常识,体会劳动课中的乐趣刷牙、打扫卫生、叠衣服、系红领巾等习惯的养成。

例如:

1、刷牙

在刷牙课上,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杯子和一个小牙刷。我教会学生正确的方法,每次上课前,我总是要问每天刷牙时间,为什么要刷牙?让每个学生轮流表演,还运用儿歌让每个学生牢固掌握刷牙的方法,略差的学生,我手把手的指导,,教育学生养成早晚刷牙、漱口的卫生好习惯。

2、系红领巾

课堂上,我采用提问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自己是一名少先队员,每天来到学校要戴红领巾,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我们要爱护红领巾,利用课件,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步骤练习系红领巾,采用一帮一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学会带红领巾和洗红领巾、叠红领巾的正确方法,不会的,我在课外进行辅导,耐心的教育,收到了成效

二、合作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技能教学中,我总是将学生分为几组,最后,评一评哪组做的最好,激励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使学生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从集体的利益出发,让他们明白成功的作品属于自己,也属于集体。

例如:

1、穿、系鞋带

能充分发展学生手指协调活动能力,养成独立完成事情的好习惯。我采取穿好的鞋,让大家轮流欣赏老师的作品,引出今天的课题。提问同学们,你们的鞋带是自己系的吗?谁来帮助老师完成系鞋带全过程,只有两名同学能独立完成,其余学生在老师的辅导下,才能勉强的完成。通过今天学习,希望同学们以后自己独立完成,不要在让父母为你们操心了。

接着,我讲鞋带系好的好处和不系好的坏处。然后利用自己穿带鞋带的鞋子,进行分布练习,教师辅导,纠正不足。最后,分组练习,组长负责把每个学生都教会。老师并利用游戏比赛的方法,比比那一组的学生以最快完、系的最好完成任务,及时颁发奖品。

2、炒酸辣白菜

记得学生炒酸辣白菜的时候,我就亲自示范切炒,并讲述方法,逐个辅导学生刀法。手把手的教,个别不够熟练的,丝切的不均匀的,就耐心的讲解,遇到问题,及时解决。让每个学生把菜切完,进行评讲,哪个地方不到位,哪个地方做的好都给与很好的评价。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炒菜要领和方法,才能做好一顿可口的饭菜。对示范中不认真听讲的学生,严厉批评教育,课下个别谈心。老师完整的示范后,优秀的练习,充分发挥的小组长的聪明才智,由组长负责完成本组的任务,老师巡视每个学生操作的过程,及时找不足,改正。

三、成效

我在劳动技能课教学中,尽力满足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课堂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我总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并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使他终生受益。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观察实践的力度,让学生亲自动手去研究、去体味,才能使学生学好劳动技术,掌握劳动技能,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经过一个学期的劳动教学,三年级的学生也能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现在对本学期的劳动教学小结如下:

一、在本学期的劳动教学中能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劳动活动,积发了学生劳动兴趣,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

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本班进行劳动实践时,我的教育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但是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同时,在劳动的过程中让不同的学生担任不同的劳动角色,并经常进行互换,让学生时时对劳动都充满了期待。

二、尽自己所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本学期我让本班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将他们所有有限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他们也十分的乐于运用与相互教导,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乐观、创新的意识。这对他们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有极大的帮助。

三、在劳动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懂得了自我检查以及帮助他人。

在自己做完了本部分的劳动任务后,学生都知道要先把自己的劳动任务检查一下,看能否通过自己的检查,如果通过了,他们就会对我说,让我去评分。在得到优分后,他们会相互帮助,直到任务完成,接受学校的检查。

红色劳动教育篇12

劳动技术教育是农村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杜林乡联立小学依托地理优势,采取有效的措施,充分利用校内园田、校外基地,大力发展校园经济,开展劳动实践教育,并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形成了“优化校园环境与劳动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校园经济管理育人模式。

联立小学共有园田5.7亩,分为学校园田、教师园田、学生园田。为使工作落到实处。学校首先加强领导,强化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师生的认识,营造了开展活动的良好氛围。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班主任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学校有丰富科研技术的王玉宽老师为技术指导,每到播种季节,全体教师共同商讨种植计划及管理事宜。校内园田以年级为单位分组管理。

联立小学立足实际,利用少先队特色教育,成立了少先队“特色中队”,队员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参加学校的“树木”、“园田”、“学农基地”管理兴趣小组,不少队员在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管理学校的枣树、柿子树、槐树、杨树、花树等。队员们适时给树木浇水、施肥、剪枝,有的还学会了栽培、嫁接的新技术。劳动实践课,队员们在学农基地学会了给棉花整枝、打叉、锄草、捉虫等初步的棉田管理知识。

田间劳动实践,学生不但掌握了简单的劳动技能,还磨练了队员们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分享了劳动成果的快乐。园田管理、种植,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和从小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养成艰苦朴素、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同时,初步掌握一些农业农村生产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培养孩子们的劳动实践能力和责任感。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校园里,孩子们像幼小的枝芽,绽放着绿色的美丽。他们爱绿色的校园,珍惜学校的一草一木,认真参加植树劳动,让美丽的绿色装点校园。绿色的校园,使他们感到生命的活力和积极向上的激情。绿色点缀了校园,也点缀了师生的生活,它使大家眼前的色彩变得清净明朗。

为唤起孩子们的爱心、社会心、责任心。2011年3月,联立小学筹划成立了“苗苗爱心社”,每月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心活动,“每天节省一角钱帮扶困难同学”;做“拒绝白色污染”宣传,开展“捡拾白色垃圾”活动,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受到家长们们的赞誉。

2013年3月我校在园田种植了茄子、辣椒、豆角、小葱、茴香、香菜等蔬菜,师生共同管理,浇水、施肥、捉虫。在学农基地种植了花生和优质大豆,大豆、南瓜大丰收。冬季大白菜,长势喜人,收获一万多斤。校园经济开发收入有专人入账管理。主要用于改善办学条件,资助贫困生,部分用于教师福利,其他分配到各班做班费。校园经济开发使师生们尝到了甜头,纷纷投入到劳动中去,全校师生的种植积极性逐年提高。2014年3月,我们全体师生在绿色校园工作中,栽种碧桃80株、红叶犁120株、榆叶梅2珠,美人蕉60棵,西番莲106颗,在学校“绿色班级”活动创建中,各班共栽种花草220盆,成为绿色校园中的班级小花坛。

红色劳动教育篇13

xx日,作为襄阳桥隧车间党总(支)部的一员,我有幸参加了洪湖瞿家湾镇教育基地红色之旅。追寻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感受积淀浓厚的革命精神,经过近5小时大巴车的长途运行,上午10:10分,到达目的地—--洪湖市瞿家湾镇,路途的坎坷颠簸使我们深刻感受到当时先辈们为了完成革命,实现理想的种种艰辛。

此行的第一站安排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瞿家湾的“明清一条街”,在大门口车间党总支部书记王建华,组织全体党员着夏季制服,佩戴党徽,面对党旗庄重地重温了入党誓词,让我们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使我们更加坚定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信仰,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信心和决心。该街道长约700米,宽近3米。有保存较为完整的21栋文物古建筑,两旁的老房子,具有典型的江汉平原古风小镇特色,土木结构,灰墙玄瓦,装饰精巧形成了特有古朴韵味,流溢出传统的古老气息,经过数百年的磨砺,整条街的历史建筑仍旧保存完好。经过看展板和碑文,得知瞿家湾是洪湖赤卫队的发源地,这片红土地上长眠着无数英烈,哺育了元帅贺龙和上将贺炳炎等人,烙下了周逸群、段德昌、谢觉哉、关向应等一批革命家的深深足迹。踩着油滑光亮的石板条路,漫步老街,当年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湘鄂西省委会,省苏维埃政府、湘鄂西革命军事委员会等革命旧址曾在此设立,都在向人们陈述那难忘岁月的血与火的战斗。展厅内陈列着洪湖赤卫队当年使用的鱼叉、土炮、自制手枪、锈迹斑斑的大刀等文物。看着这些场面,脑海中不禁回想起当年那种硝烟弥漫的场面,很难想象我们的革命先烈就是用这些简陋的工具一步步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此行的第二站安排在蓝田红色教育基地,需乘船到达。站在游船的夹板上,洪湖水面上吹着凉爽的风,沿湖两岸芦苇丛生,甚为茂密。此时的我,无心欣赏洪湖美景,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小时候常常唱的洪湖水浪打浪的歌,眼帘总是浮现出当年先辈们划着小船打芦苇战的情景,大约过了40分钟,我们到达基地岸边。顺着具有洪湖特色满满的观荷长廊,看到很多准备待演的洪湖游击队和身穿国军服的伪军,伴随着那个年代的歌声,让大家的心情都显得很沉重。穿过500米长廊后,我们到达第一个景点,观看水上实景演出《这一仗打的真漂亮》洪湖水的美景成为了一个天然幕布,成片的荷花、芦苇是当时赤卫队的屏障,不到半小时的演出把我们拉入到了那个难忘时代。紧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彭家大院,第二个演出厅,观看了实景剧《看天下劳苦大众得解放》片段截取韩英母亲探监,母女话别的场景。简陋的舞台,却挡不住两位专业演员的精彩演绎,不少党员眼眶红润,留下了热泪,被剧中母女深沉情感和韩英的坚强意志所感动,感受到了韩英同志为了劳苦人民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大大无畏精神。

这次洪湖之旅,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我却收获颇多,作为一名基础党员干部,过去的那段奋斗岁月离我们生活比较遥远,我们不能像很多老党员那样将其这段历史滔滔不绝,但这次参观唤起了我们对老一辈革命者英雄事迹的向往,他们虽然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的革命精神依然广为流传。

我们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履职尽责,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踏着革命先烈的足迹,把他们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永远传承下去,勇于开拓创新,为铁路建设事业不断增添光彩,奉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重走红色基地,重温党史,守初心二

红色教育是指利用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红色文化,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比如组织观看红色电影、聆听红色故事、咏唱红色歌曲、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将红色教育作为青少年净心正行的首选课,既是新时期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积极响应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党史教育的具体举措。

红色教育以史励志。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通过红色教育,让青少年清楚地了解中华民族曾经落后挨打的屈辱历史,知晓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风雨历程与艰难困苦,从而在忆苦思甜中,深刻领悟在革命战争中那些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的奉献与牺牲,深刻领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那些爱国志士舍小家、顾大家,披肝沥胆、鞠躬尽瘁的拼搏与付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通过红色教育,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传承红色基因,继承革命遗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早日成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栋梁之材。

红色教育以人正己。希腊有句名言,“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在红色教育中,无论是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还是为了崇高信仰视死如归,发出“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呐喊的夏明翰,无论是为了伟大的革命事业勇于牺牲的黄继光、邱少云,还是把“为人民服务”进行到底的张思德、雷锋,他们都是当代青少年的道德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用这些道德示范去影响、教育、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有利于他们在新时期正确树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利于根除他们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有利于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不畏困难,不畏邪恶,不惑于心,敢于坚持真理,勇于担当作为,努力成为一个时代的担当与楷模。

红色教育以恩笃行。我国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马光曾指出,“人之患,在于不读史”,其言下之意是告诚后人要多学历史,以史明志,以史鉴行,还应在学史悟史中培育感恩之心。感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一个人应该坚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我国的红色文化遍布大江南北,载体丰富多彩,是当代青少年最生动、最实用、最营养的感恩教育题材。充分利用红色文化去熏陶、培育和浸润广大青少年的感恩之心,是各级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通过红色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深刻领会到,今天所拥有的和谐安宁环境,今天所享有的幸福美满生活,今天所获得的健康快乐成长,均是源于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矢志不渝的宗旨履行,源于我们伟大的祖国日新月异、翻天覆地地向好发展与繁荣富强,源于各族人民的团结拼博与艰苦奋斗。“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要让广大青少年,从小懂得饮水思源,把感恩笃行真正体现到爱党、爱国、爱民的实际行动中去。

红色教育以责立志。好男儿志在四方,青少年当志存高远。在红色文化中,像延安精神、长征精神、井岗山精神、西柏坡“赶考”精神,它们都是当代青少年修身立志的宝贵精神财富。通过红色教育,引导青少年从红色文化中学思践悟,明辨是非,获取力量,启发他们认真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深悟“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道理,从小立志做大事,不立志做大官,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让红色教育坚定青少年自信的脚步,获得守正创新、展翅高飞的力量。

重走红色基地,重温党史,守初心三

为了深入开展园区警示教育,强化园区党员干部纪律规矩意识,引导党员干部自觉筑牢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防线,近日,江海产业园党员干部参观了红色教育基地抗大九分校。

在这次廉政警示暨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抗大九分校纪念馆和张謇垦牧教育纪念馆。在纪念馆里,一张张图片、一幅幅画面、一件件陈列物品,展现了“抗大”可歌可泣的战斗历程和不朽功绩,大家的思绪仿佛一下子被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艰苦抗战的年代,而“勤劳简朴、廉洁奉公、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为前驱”的抗大精神更是烙印在每位党员干部心中。

参观结束后,在抗大九分校纪念馆前,园区全体党员干部庄严地唱起国歌,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同时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廉政警示教育。

有关领导总结了此次参观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参观抗大九分校是为了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磨砺园区党员干部吃苦耐劳、廉洁奉公、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的意志。

同时,园区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坚定信念,继承发扬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爱岗敬业、顽强拼搏、勇往直前、加油实干,为江海产业园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廉政意识,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修为政之德;要不断加强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意识,扎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永保廉洁本色。

重走红色基地,重温党史,守初心四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独具地方特色的窑洞,高亢的信天游,绵延的黄土高坡,是延安给人最深的印象。在全县开展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活动之际,结合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城关街道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村社区主要负责人赴革命圣地延安、梁家河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历史和光荣传统。

在梁家河知青点,大家参观了曾经居住的窑洞、带领村民打的第一口知青井、建造陕北的第一口沼气池,学习他在艰苦的环境下,不忘初心,艰苦奋斗,劳动学习,树立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干实事、干好事的理想和抱负。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大家从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整风运动、部队建设、夺取全国胜利等几个方面对延安时期的中国革命史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对党在延安时期的革命斗争历程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对老一辈共产党人勤俭朴素的生活,勇挑重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有了高层次的认识。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