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精准农业市场规模实用13篇

精准农业市场规模
精准农业市场规模篇1

一、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全市国土面积1.1万KM2,总人口81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96万人,耕地783万亩。20__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8亿元,占鲁西南五市的29.5%;粮食、棉花、油料、水果、肉类产品、淡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395.14万吨、15万吨、27.8万吨、152.08万吨、75.35万吨、30.92万吨,分别占鲁西南五市的25.2%、34.7%、16.7%、18.1%、32.2%、55.0%;农民人均纯收入4590元,列五市第三位。——是山东省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和鲁西黄牛、小尾寒羊、微山麻鸭、金乡大蒜、鱼台大米、北方落叶大乔木的集中产区,常年粮食产量占全省的1/10,淡水产品产量占全省的1/4。——也是全国最大的大蒜种植、淡水产品养殖和味精、氨基酸、淀粉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经济占比水平,决定了——在鲁西南五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地位和核心作用。

近年来,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着眼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坚持用工业化思维和理念谋划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推进战略,不断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推进力度,全市农产品加工水平快速提升,结构调整深入推进,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生产基地不断膨胀,龙头带动明显增强,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规模不断扩大、档次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的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据调查统计,到20__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685家,年销售收入达到369.7亿元,实现利税33.8亿元,出口创汇4.34亿元。其中,规模较大、产品档次和附加值较高、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各类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达到64家,企业员工6.13万人,拥有固定资产85.67亿元,销售收入达到212.76亿元,年出口创汇2.51亿美元,实现利税18.86亿元。年销售收入和出口创汇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总量的57.5%和57.8%。按加工原料来源分类,其中粮食加工13家,棉花加工5家,油料加工3家,瓜菜加工8家,造纸和木材加工7家,畜禽产品加工12家,乳制品加工3家,水产品加工3家,中药材、食用菌、甜叶菊、杞柳等其它加工10家;按级别分类,其中部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18家,市级40家,市级以下4家;按销售收入规模分类,1200-5000万元19家,5000-10000万元13家,亿元以上32家。从调查的情况看,全市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是农产品加工领域不断拓宽。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以食品加工为主导,以油料、棉花、畜禽产品、水产品、木材加工为骨干的农产品加工经营格局。农产品加工领域不断拓宽、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由过去以粮食、棉花、油料为主的种植业领域,逐步向瓜菜、畜禽产品、乳制品、木材、水产品以及中药材、食用菌、甜叶菊等特种种植和养殖大农业领域拓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由初级产品、粗加工向精深加工、系列加工延伸。像蒙牛、维维、华龙、华丰、正龙、白象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集团,已进入我市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

二是农产品加工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快速推进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加快发展,我市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得到较快发展,加工规模不断膨胀。全市64家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平均固定资产规模达到1.34亿元,平均销售收入达到3.32亿元。以菱花集团、雪花生物化工公司为主的玉米系列精深加工企业,年加工玉米56万吨;以鲁王集团、利生集团、鲁宝集团和华龙集团、白象集团为龙头的小麦系列精深加工企业,年加工小麦120万吨;以利丰公司为主的淀粉系列精深加工企业,年加工淀粉7万吨;以华仙公司、奥星公司为主的甜叶菊加工企业,年生产甜菊糖1000吨;以兖州绿食品公司、邹城呱呱鸭制品公司为加工龙头的肉鸭加工企业,规模快速膨胀,加工能力迅速提升,年宰杀分割肉鸭3200万只。兖州市绿源食品公司今年投资1亿元新上年加工4000万只肉鸭生产线一条,使肉鸭年加工规模达到6000万只,年销售收入可达到7亿元。

三是农产品加工水平不断提升。立足区域优势产业发展、着眼市场需求,企业不断加快设备更新改造和技术创新步伐,企业的产品档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山东太阳纸业集团与国际纸业巨头强强联合,投资2.6亿美元准备新上一条年产30万吨无菌液体包装纸生产线,投产达产后新增年产值52亿元,利税7亿元。山东臻嘉食品进出口公司今年投资1400万元,新上冰鲜牛羊肉深加工生产线一条,企业年加工规模达到1万吨,销售收入2.16亿元,出口创汇800万美元。山东绿维果蔬汁有限公司投产20__万元,引进国内蔬菜和水果清汁生产线一条,年生产各类系列清汁9000吨,产品畅销上海等国内大中城市。山东方健制药有限公司近年投资2亿元,新上GMP生产线20条,研发中心1处,生产10大类、140个型号系列中药产品,年销售收入达到3亿元,带动中药材种植基地5万亩。

四是农产品加工配套生产基地快速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的发展,有力带动了区域主导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设发展。以金乡宏昌公司、宏泰公司、东远公司、华光公司、鱼台益群公司等一批大蒜圆葱深加工企业为龙头,带动全市大蒜圆葱种植基地180万亩;以邹城华源公司、普泰贝尔公司为龙头的食用菌精深加工企业,带动邹城、鱼台发展食用菌生产基地680万M2;以兖州太阳纸业集团、中都木业、兰氏木业、三联木业为龙头的木材加工企业,带动全市速生丰产林种植基地90

万亩;以兖州绿源食品公司、邹城呱呱鸭制品公司、微山营养食品公司、湖产品经贸公司为龙头的肉蛋鸭加工企业,带动全市肉鸭养殖存栏900万只,蛋鸭养殖存栏800万只;以华仙公司、奥星公司为龙头的甜叶菊加工企业,带动任城及周边甜叶菊种植6万亩。五是农业标准化建设和品牌培植得到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十分注重加强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品牌的培育、保护和开发,通过提升传统品牌、引进嫁接外地知名品牌、培植开发新品牌,着力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在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我市农业标准化建设和品牌培育得到快速发展。20__年,全市有181个农产品通过了国家和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认证,“三品”认证总数达到300个,面积158.6万亩。农副产品注册商标达到780件,农产品著名商标认证11件,新增5件。“菱花”牌味精荣获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华仙”、“利生”、“鲁宝”、“微山湖”等17个品牌食品获山东省名牌产品。农业标准化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农产品出口创汇较快发展。金乡大蒜在宏昌、宏泰、东远、华光、山阳等一批省、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企业的带动下,标准化生产基地规模迅速扩大、水平快速提升。全县大蒜标准化种植基地达到35万亩,其中有机基地1.5万亩,20__年全县大蒜出口创汇2.16亿元,占全市农副产品出口创汇总额的52%。

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调查情况表明,近年来,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以优势主导产业产品为主的精深加工业有了较快发展,但就整体和综合水平来着,无论与外地先进水平、还是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都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资金瓶颈制约突出,投入不足。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普遍存在着融资难、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多数企业由于自身资本积累速度慢、能力弱、贷款担保手段缺乏,企业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需求矛盾十分突出,有些市场前景好、效益高的建设项目,因资金缺乏不能快速上马;由农产品加工企业性质决定的流动资金季节性需求矛盾突出,造成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发展商机错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

二是企业生产规模小,档次水平低。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带动能力弱、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低,生产经营方式落后,仍然沿用传统和家族式的管理方式;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小、产业链条衔接不紧密、市场竞争力不强,生产产品初级加工和粗加工产品多,能够抢占领域高地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制高点的拳头产品和优势产品的企业为数少。在全国65家涉农上市公司中,我市仅有太阳纸业集团一家,而仅南京市就有5家涉农上市公司。

三是企业结构不合理,整体加工能力低。从目前我市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行业构成看,粮棉油和畜禽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多,瓜菜和果品加工企业数量少,瓜菜和果品精深加工几乎是空白。在全市64家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中,粮棉油加工18家,占28.1%;而瓜菜加工企业仅有8家,占12.5%,且多数产业链条短、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像大蒜圆葱、淡水产品、果品是我市最具特色、最具规模的优势产品,但目前加工转化能力特别是精深加工能够很弱,有些几乎是空白,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优势农产品产业链条的延伸、产业效益的提升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增强。

四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弱,核心竞争力不强。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没有独立的研发中心和专门的研发经费,拥有自主产权的专利产品为数极少,企业瞄准国内外市场消费需求、及时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不强;各级政府对农业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研机制不完善、科研队伍人才资源作用发挥不充分、科研创新能力弱,农产品深加工业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不强。据调查,全市除20家省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建有专门研发机构外,多数企业没有专门的研发机构和专业研发人员。

五是市场开拓手段落后,营销方式不适应。市场营销方式落后,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要求的现代市场营销方式,像电子商务、连锁、产销直挂等还没有得到较快应用,市场营销网络不健全、信息搜集不及时,特别是对品牌农产品的培育、开发和宣传、推介力度不够,特别是通过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直接进军国内外大市场、与国内外大客商进行洽谈合作的渠道不畅、实力不足。

六是利益联接机制不完善,产业链条不紧密。主要表现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发育滞后,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和农户的利益联接关系松散,“龙头企业+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种养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推广普及的面还很小,没有真正形成围绕区域优势产业和主导产品发展,大市场带动大龙头、大龙头带动大基地、大基地联接大群体的生产经营格局。一方面是,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因缺乏稳定、批量化、标准化的原料供给,不敢接受订单和满负荷生产;另一方面,基地农户生产的农产品因缺乏龙头企业持续稳定带动,造成价格大幅度波动。这是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农业产业化深化升级面临的重大课题。

另外,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难度加大、企业高层次管理人才匮乏以及企业文化建设滞后等问题,也是制约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根据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立足现有基础,以骨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重点,以加快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为手段,以完善政策和投入支撑体系为保障,加快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发展,快速提升农产品加工企业经营规模、产品档次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精深加工能力强、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的农产品加工业体系。

(一)加强领导,构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组织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精深加工业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把加快农产品深加工作为促进全市加工业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突出重点和重要切入点,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和决策指导。尽快构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组织保障体系,建议各级政府设立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建立农产品加工业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决策、协调和调度、指导。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产业体系。立足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和基础,着眼长远发展,加快制定全市农产品深加工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粮食加工、棉花加工、油料加工、瓜菜加工、果品加工、木材加工、畜禽产品加工、水产品加工等专业规划,合理布局农产品加工业产业体系,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向优势产区集中,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产业聚集度。

(三)突出重点,积极培植农产品骨干加工龙头企业。围绕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加工能力,集中资源、集中投入、集中帮扶,尽快做大做强、做优做精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骨干龙头企业。提升食品加工企业、优化棉纺加工企业、膨胀畜禽加工企业、加快发展瓜菜和果品加工企业。食品加工业,以菱花、雪花集团公司为主,继续扩大规模,坚持高端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产业基地。棉纺加工业,以樱花、德源

、双龙公司为主,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创新产品,形成年销售收入30亿元产业基地。畜禽产品加工业,以绿源、嘉隆、臻嘉、恒达公司为主,膨胀规模,提升档次,形成销售收入20亿元的产业基地。瓜菜和果品加工,以宏昌、绿维、山阳公司为主,立足现有资源基地,瞄准国内外高端市场,加快建设高水平生产线,形成年销售收入10亿元的产业基地。(三)配套政策,完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

精准农业市场规模篇2

(三)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加工转化能力和市场拉动能力不强;优势农产品在加工、储藏、包装、品牌建设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工作相对滞后,缺乏市场竞争力。

(四)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农民经营观念落后,管理粗放,缺乏商品生产意识、质量效益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先进技术覆盖率和机械化作业率不高。

(五)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农业发展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投入严重不足,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难以有效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难以有效提高。

(六)农民收入水平较低。2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全国平均水平低1250元;较*市平均水平低1701元;县际间发展不够平衡,*区高出*县1371元。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的成就

近年来,我市各级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为核心,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村经济迅猛发展,20*年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24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11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2.2%和20.5%。

(一)主导产业优势明显。经过多年发展,我市已成为闻名全国的优质苹果基地、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西北地区最大的蔬菜和奶畜基地。20*年,全市粮食总产204.9万吨,产值40.6亿元;水果总产388.4万吨,产值72.8亿元;蔬菜总产286.5万吨,产值67.5亿元;肉蛋奶总产74.5万吨,牧业产值61.6亿元,四大产业产值占到农林牧渔总产值的93.7%,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9.6%。

(二)基地建设初具规模。通过大力实施科技增粮工程,初步建成了关中优质小麦、高产夏玉米产业带和渭北春玉米粮食产业带。通过积极推广果园四项关键技术,初步建成了渭北绿色苹果基地和南部时令鲜果基地,*苹果获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域产品保护。通过积极推行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初步建成了南部奶畜、瘦肉型猪、笼养鸡及北部肉牛、肉羊、肉兔六大畜牧养殖基地和渭北优质牧草基地。通过加快发展设施栽培,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初步建成了咸宋路和西宝高速沿线“V”字形反季节精细菜、沿渭清水莲菜、辣蒜、食用菌和渭北脱毒马铃薯等五大蔬菜基地。

(三)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坚持“发展产业化就是发展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思路,外抓招商引资,内抓培育壮大,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3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5家,建成部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1、市级重点龙头企业75家。

(四)流通体系日趋完善。全市现有果菜营销重点企业41家、果品专业市场66个、蔬菜专业市场44家、机械化储藏冷库90余座,*新阳光等五家市场被确定为农业部鲜活农产品定点批发市场,*龙泉市场被确定为省级农产品定点批发市场。

(五)农业标准化稳步推进。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目标要求,制定完善了粮食、水果、蔬菜、畜产品等一系列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建成了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74个、国家绿色果品基地118万亩、欧盟有机认证苹果基地3200亩、苹果良好农业规范基地2.3万亩,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苹果)180万亩,认证国家无公害农产品29个,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2个。

(六)一村一品亮点纷呈。以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创建区域优势品牌为核心,积极组织实施一村一品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全市共建成一村一品示范村354个,其中省级示范村160个,市级示范村100个,20*年省级示范村主导产业总收入17.4亿元,主导产业收入比重达到78%以上,示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918元,高出全市平均水平407元。培育形成了一系列一村一品知名品牌,涌现出了一系列一村一品先进典型,一村一品板块经济初具雏形。

三、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坚持“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原则,发挥区域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升级一村一品,推进形成板块经济;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功能;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力推进农产品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加工、市场化营销,不断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效益,全面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努力促进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发展农业产业化,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注重效益原则。实现主要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生产。

——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原则。深化结构调整,突出区域特色,培育优势特色主导产业。

——坚持板块推进,培育品牌原则。以一村一品为抓手,形成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发展态势,提高产业聚集度和产品知名度。

——坚持依靠科技,集约经营原则。大力推广种植业高产创建、畜牧业规模养殖、果业提质增效、蔬菜设施栽培等先进生产模式,不断提高科技入户率。

——坚持龙头带动,产销互动原则。形成市场引导企业,企业带动基地,基地联结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建立起稳定的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产业链条。

——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原则。坚持产业发展与资源保护并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主要目标

——粮食单产稳步提高。2013年粮食面积稳定在600万亩以上,单产达到367公斤,总产220万吨以上。

——果业实现提质增效。2013年水果规模发展到400万亩,水果总产400万吨,其中苹果330万亩,产量350万吨,优果率达到78%以上。

——畜牧业规模快速扩大。2013年牛存栏54万头,其中奶牛存栏23万头;猪存栏200万头,羊存栏110万只,家禽存栏1400万只。肉类产量28万吨,禽蛋产量10万吨,奶类产量80万吨,建成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场)800个以上,专业村镇规模养殖比例达到45%以上。

——设施蔬菜迅猛发展。2013年蔬菜面积达到130万亩,总产350万吨,其中大棚蔬菜基地规模达到20万亩。

——龙头企业不断壮大。2013年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达到28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15家、收入过5亿元企业3家,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80%以上。

——流通体系日趋完善。2013年农产品流通企业总数达到90家,流通业对农民增收贡献率每年提升一个百分点。

——农民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2013年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500个,农户覆盖率80%以上,形成市县乡村四级完整的农民合作组织体系。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2013年无公害蔬菜、水果规模达到80%以上,无公害畜禽规模达到50%以上,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10元,年均增长14.5%,确保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三)发展思路

——坚持一个根本。以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为根本,努力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实施三大战略。一是提质增效战略,大力实施粮食单产提高工程、绿色果品工程、畜牧富民工程和蔬菜增收工程,坚持一村一品发展方向,引导农产品加工、流通、储运等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着力构建跨区域、大范围、集约化支柱产业,努力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带,不断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二是龙头带动战略,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外抓招商引资,内抓改造提升,拓展产业链、完善利益链、健全组织链、强化服务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功能。三是占领市场战略,以市场为核心,以企业为龙头,以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为手段,以名优产品营销为重点,着力抓好产品推介和产销衔接,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和精品战略,努力提高*优势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实现五大突破。一是粮食单产实现新突破,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增加总产,为结构调整腾出更大空间。二是果菜效益实现新突破,通过提高品质、扩大规模,全面提升果业和蔬菜产业科技含量和效益。三是畜牧养殖规模实现新突破,围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加快转变养殖方式,促进畜牧业规模扩张。四是农产品加工实现新突破,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落实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粮油和肉蛋制品精深加工,开发果脯果干系列产品和净菜加工包装,加快奶制品和果汁产品升级扩能,努力构建农产品大生产、加工大、大流通产业格局。五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新突破,按照“生态、绿色、安全”要求,突出源头治理、标准生产、质量检测、市场监管四个关键环节,确保农产品安全生产、放心消费。

四、发展农业产业化主要任务

(一)精心实施四大工程

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大力实施粮食单产提高工程、绿色果品工程、畜牧富民工程和蔬菜增收工程,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做优做强主导产业,实施产业提质增效,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大力实施粮食单产提高工程。按照“良种引路,良法跟进,依靠科技,主攻单产”的思路,突出抓好小麦、玉米两大作物,不断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大力推广良种统供、测土施肥、科学播种、旱作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五项关键技术,扎实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2013年粮食单产达到367公斤,较20*年提高47公斤,总产220万吨,增加15万吨。

优化粮食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粮食区域布局,调减北部低产小麦面积,扩大春播地膜玉米面积,着力建设南部高产小麦和夏玉米生产基地,开发建设北部高产春玉米生产基地,2013年全市小麦面积稳定在310万亩以上,单产达到340公斤,总产稳定在105万吨,玉米面积稳定在260万亩以上,单产达到420公斤以上,总产稳定在110万吨以上;精心实施种子工程,加快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良种引进繁育,建设一批综合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和新品种示范展示园,建设高质量粮食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完善种子加工设备和仓储库房配套建设,建立健全种子质量检测体系,加快良种更新步伐,实施良种统繁统供,着力提高良种应用覆盖率,2013年优质小麦和优质专用玉米推广比例达到100%。

积极实施“吨粮田”建设工程,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加快南部灌区百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建立小麦、玉米“吨粮田”核心区300万亩;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改善土壤品质,提高土地产出率,2013年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100%;积极推广小麦“四改”技术和玉米“四改一增一晚”技术,加快实施旱作农业栽培技术推广项目,着力提高科技增粮能力;扎实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建立一批小麦、玉米百亩核心攻关田和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实现小麦亩产500公斤、夏玉米亩产600公斤、春玉米亩产800公斤以上创建目标,推动区域大面积平衡增产。

大力实施绿色果品工程。按照“适度扩大规模,着力提质增效,转变生产方式,推进果畜结合”的思路,积极推进果业生产标准化和管理规范化,全力提高优果率。在北部苹果优生区实施退耕扩果、畜牧促果、科教兴果、全民抓果战略,压缩低产粮田、开发荒山荒坡,着力扩大绿色果品基地规模,旱腰带及其以北地区每年新栽果树10万亩以上,到2013年七个苹果基地县人均果树1.5—2亩,全市建成标准化果品基地150万亩。在兴平、三原及旱腰带地区重点发展葡萄、鲜桃、石榴等时令鲜果,2013年建成优质时令鲜果基地70万亩。

大力推行果园减密度、改树形、强拉枝、有机肥、标准化、无公害等关键技术,加强新增果园标准化管理,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加效益。加强新品种选育和良种苗木繁育,在礼泉扩建果树种苗扩繁圃,在其它果业基地县新建6个200亩的果树种苗扩繁圃,加快老果园更新换代。开展苹果标准化示范园建设和认证,促进绿色有机果业发展,加快建设“果畜沼窖草”五配套生态果园,推动果业大县优先发展畜牧业,以畜促果,良性互动,全市建设有机果品示范乡7个、生态果园示范村50个、有机苹果标准化示范基地1万亩。大力推广果园病虫害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果品品质,到2013年全市苹果优果率达到78%以上。

大力实施畜牧富民工程。按照“板块推进,规模扩张,标准化养殖,良种化繁育”的思路,以稳定奶业、发展生猪为重点,着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积极实施畜牧大县建设战略,大力推行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模式,积极推进优势畜产品基地建设,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聚集度,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畜牧业。

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积极推广礼泉白村“果畜沼”生态养殖模式、正大标准化养殖等科学养殖模式,积极实施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在发展奶牛方面,积极扶持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场),每年新建千头奶牛养殖小区(场)10个、300头以上奶牛养殖小区(场)50个,到2013年建成千头奶牛示范场(小区)50个、300头以上的标准化奶牛场(小区)350个。在发展生猪方面,积极建设万头生猪养殖示范村,提倡果园养猪和家庭适度规模养殖,推广武功县自然养猪技术,到2013年全市建成百万头生猪大县2—3个、万头生猪示范村40个,5000头以上的专业村80个、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场)200个以上,专业村、专业乡规模养殖率达到50%。在发展肉牛方面,以北部五县为重点,积极扶持年出栏300头以上秦川牛育肥场和出栏1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形成肉牛养殖集中产区。在发展羊产业方面,以奶山羊发展为重点,推广10只以上家庭适度规模养殖,建设养殖专业村。在发展家禽方面,重点扶持养殖大县发展存栏5000—10000只以上的蛋鸡养殖场(户)和出栏10000—20000只以上的肉鸡养殖场(户),提高家禽规模化养殖水平,在渭城区建设2000万只肉鸡基地。积极发展人工种草和秸秆青贮,到2013年全市牧草保留面积达到100万亩,秸秆青贮量达到200万吨以上。

完善畜牧良种繁育体系,在旬邑、兴平各建设1个基础母猪存栏1000头以上的原种猪场,全市共建成基础母猪存栏1000头的扩繁场5个、基础母猪存栏600头以上的商品代场40个。积极实施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开展奶牛登记建档,建立高产奶牛核心群,加快良种奶牛扩繁。积极实施三原奶山羊良种繁育场和淳化莎能奶山羊场改扩建项目,使其基础母羊存栏达到500头以上,带动奶山羊产业快速发展。

加强疫病防控和投入品监管,完善市县动物疫病控制和卫生监督基础设施,加大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力度。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预案,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动物疫病处置能力。建立完善畜禽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强化畜禽养殖档案管理。加强对饲料、饲料添加剂及兽药等投入品的监管,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大力实施蔬菜增收工程。按照“布局区域化、品种优良化、栽培设施化、管理标准化”思路,以*、三原、*、渭城、兴平、武功基地县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设施栽培,引导蔬菜产业向现代化、规模化、设施化、安全型方向发展。巩固建设西宝高速和咸宋路沿线以日光温室为主的“V”字型绿色蔬菜长廊;开发建设以彬县、*、旬邑、淳化为重点的北部绿色蔬菜产业带;加快建设以渭城、兴平、武功为重点的*渭河北岸百里清水莲菜产业带。每年新增大棚蔬菜2万亩、新增清水莲菜3万亩,到2013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30万亩,发展大棚蔬菜28万亩、清水莲菜10万亩。

加快蔬菜种苗繁育体系建设,在*建设工厂化蔬菜育苗中心2个,在*、三原、*、渭城、兴平、武功6个基地县建设专业化育苗站180个,实行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确保种苗专业化生产和供应。加快蔬菜示范园建设,在6个基地县各建1个占地100—150亩的高标准、高产出、高效益蔬菜科技示范园,重点开展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和示范,辐射带动全市设施蔬菜产业快速发展。

(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以农产品加工流通转化增值为核心,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功能。全力优化投资环境,落实扶持政策,外抓招商引资,内强培育壮大,积极吸引国内500强企业、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国外企业来咸投资,重点引进建设粮油食品精深加工、肉蛋制品精深加工、果品配送加工、净菜包装等企业,开发面包饼干及速冻面食品、酱醋调味品、肉食制品、禽蛋加工品、果脯果干等系列产品;支持加快兴平丰益粮油深加工、永寿雨润10万头肉牛初加工等重大项目建设,促其尽早投产运行;支持引导通达果汁、鲁洲生物、自强面粉、神果乳品、*光明等企业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技术改造升级,扩大生产能力,开发系列精深产品,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支持龙头企业资产重组,整合资源,引导企业向优势区域聚集,向产业集群基地集中,加快形成集群式、园区化发展新格局,着力培育七大农产品加工物流企业群,即以礼泉通达、乾县海升为代表的果汁加工企业群,以*光明、红旗、金桥为代表的乳品加工企业群,以兴平鲁糖、西瑞、金龙鱼、康师傅为代表的粮油加工企业群,以礼泉软香酥、心特软、子祺为代表的副食品加工企业群,以咸果集团、*溢辉、*惠远为代表的鲜果物流企业群,以新阳光、泾云现代为代表的蔬菜物流企业群,以三原正大、铁骑力士为代表的饲料加工企业群。到2013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80家,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建成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15家、收入过5亿元企业3家。

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力度,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建立银企合作长效机制,支持金融机构加大龙头企业信贷投放额度,鼓励企业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高原料收购能力。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引导企业在大型批发市场、超市和旅游商品经营场所设立销售专柜和专卖点,实行连锁经营、直销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健全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鼓励支持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按照“公司+协会+基地+农户”模式,通过合同制、股份合作制等方式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积极发展“订单农业”,保障企业原料供应,促进农产品生产销售,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功能。

(三)推动一村一品发展

按照“根本在特色,做大在规模,做强在品牌,关键在提升”的基本思路,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推动形成农业区域板块经济。

实施板块推进。以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为重点,培育一批绿色果品、无公害蔬菜、优质畜禽专业村和专业乡镇;以民间工艺和食品加工为重点,培育一批手织布、草编、刺绣、锅盔麻花等专业村和专业乡镇,坚持“集中连片,板块推进”思路,推进特色主导产业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推动一村一品向一乡一业、一县一业转型,力争到2013年,全市建成一村一品示范村1500个,示范村覆盖率达到50%以上,示范村农户覆盖率达到70%以上,建成一乡一业示范乡镇50个,建成旬邑苹果、*蔬菜、武功手工艺品一县一业示范县,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优势产业群和优势产业带。

强化科技支撑。加大农民科技培训力度,广泛开展农业先进技术、农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专业培训活动,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年培训农民30万人次以上。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在区域内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产品质量,促进设施栽培、健康养殖、精深加工、储运保鲜等环节取得新进展,不断提高一村一品科技含量。按照无公害生产的基本要求,改善生产环境,创建无公害生产基地,引导一村一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质量安全型路子。

强化品牌培育。以特色主导产业为依托,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包装销售上下功夫,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努力打造代表*形象、市场知名度高、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积极推行专业化、标准化、商品化生产,面向大城市组织好农产品促销活动,以产品俏销带动产业升级,用3—5年的时间,培育一批在全省有较高知名度、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一村一品品牌。

(四)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完善市场流通体系。按照综合和专业市场相结合、产地和销地市场相兼顾、宏观调控和市场需求相统一的原则,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建设和改造升级。以鲜活农产品流通为重点,规划建设旬邑、*、彬县、永寿、淳化果品批发市场,兴平、武功蔬菜批发市场和兴平、旬邑生猪批发市场,改造完善*新阳光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泾云蔬菜批发市场、三原惜字恒丰蔬菜批发市场和礼泉西北果品交易中心,加强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建设市场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系统,搞好市场物流配送、冷链运输、保鲜仓储等基础建设,尽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运营规范、竞争有序、覆盖主产区的农产品批发流通网络,2013年建成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64个,年交易额90亿元。加快农产品贮藏能力建设,在南部重点建设以兴平果菜储销、武功鑫兴商贸为龙头的蔬菜储藏企业群,在北部重点建设以旬邑川兴、*惠远、永寿好农夫为龙头的果品储藏企业群,2013年,全市果品储藏能力达到120万吨,加快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推进农产品分等分级和规格化包装上市,有效解决农产品集中上市滞销问题。加快网上销售平台建设,落实绿色通道政策,支持发展农产品直销配送业务,规范流通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建立农产品销售行业协会,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全市年新增农产品流通企业5家,2013年农产品流通企业总数达到90家。加快供销合作社组织创新和经营创新,提升为农服务水平,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建设,积极开展“农超对接”,组织实施县镇集贸市场改造工程,加快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大市场、大流通。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农民自愿为前提,以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为依托,强化政策扶持,优化配套服务,创新发展模式,完善运行机制,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2013年全市建成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500个,社员总户数达到18万户,积极扶持永寿市级示范县合作社建设,建成示范合作社20个以上。各县市区重点抓好一批县级示范合作社建设,组织开展合作社组建咨询、典型培育、政策落实、业务指导、宣传培训等工作;强化合作社服务指导,引导合作社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延伸产业链条,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联结关系,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逐步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疏通和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按照生态、绿色、安全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积极筹建*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进一步健全县级质量安全工作机构,加快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设,完成*、武功、三原、兴平、乾县、*等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建设,抓好新阳光、泾云现代、惜字恒丰、金元果品等批发市场检测室建设,指导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建设产地质量安全检测点,加快形成覆盖产地和市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年制修订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0项、组织申报农业“三品”认证50个,建立一批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基地);严格农资市场监管,杜绝违禁农资生产流通;加强产地监管,推行产地准出,强化市场监管,推行市场准入,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努力形成有标可依、按标生产、凭标流通的农业标准化局面,切实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放心消费。

五、发展农业产业化保障措施

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需要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共同推动。

(一)加强农业产业化领导

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服务“三农”、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加强组织领导,理清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形成农业产业化发展良好氛围。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农业产业化工作,特别是县级领导要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在抓发展、促增收上。强化各级农业产业化工作机构,加强农业产业化组织领导,市上成立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负责牵头组织实施,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扶贫开发办等部门和县市区政府予以配合,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发展农业产业化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分工,搞好配合协作,强化服务意识,共同推动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完善考核机制。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工作责任制,制订农业产业化发展绩效考评体系,将产业化各项指标纳入县市区领导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并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市上每年对农业产业化工作成绩突出的县市区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落后的县市区给予通报批评,主要领导不得提拔。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坚持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以农民投入为辅助,以金融信贷为主导,努力形成农业产业化发展多元化投入格局。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从2009年起,省财政每年新增5—7亿元产业化专项资金,对粮果畜菜等优势特色产业进行重点扶持,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场大户等生产经营主体发展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健全和完善良种繁育、市场信息、科技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服务体系,各县市区要积极争取。市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信贷贴息,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每年列支1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和农民培训工作,各县市区也要设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市县财政对农业产业化投入增长幅度应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要认真落实中省惠农补贴政策,增加补贴种类,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

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加强银政企战略合作,省农行在未来五年中拟向*投放贷款不少于200亿元,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要稳定和发展农村服务网络,积极扩大涉农业务范围,加大对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农村信用社要发挥为农服务主力军作用,增加农村信贷资金总量,确保农业信贷投放量占到当年信贷总量的70%以上,积极试点推行小额贷款业务,力争每县至少设立1个小额贷款公司。要稳步推进政策性保险工作,逐步扩大保险品种和试点范围,加快建立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协同推进、市场运作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健全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加快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着力改善农业灌溉条件。实施户户通自来水工程,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切实搞好水土保持。加快通村公路建设,实现村村通油路(水泥路)。完善农村电网,全面解决农村用电问题。推进信息入村工程,促进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办好各级农业信息网,积极发挥信息化为农服务作用。加强农村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能力。

(四)强化科技支撑功能

精准农业市场规模篇3

作为农产品销售目标顾客的现代都市居民,有着比较强烈的绿色消费、生态消费、休闲消费、怀旧消费和体验消费的倾向和需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社会形态与社会构造、消费态度与生活方式、经济体制与工作方式、观念变革与技术进步等多重力量的冲击下,步入一个多元并存的新消费时代,对过去的留念和怀旧心理成为社会转型时期消费者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孙明贵,2010)。农户家庭农产品一直留给人们的是原始、生态、绿色、有机的传统形象,更重要的是,它还凝结和承载了农村的乡土文化和农民的朴实与真挚。农户家庭农产品具有潜在的市场需求,但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比较突出,改变这种现状是非常必要的。精准营销强调营销渠道精简和营销对象精准,贺海涛(2007)分析提出精准营销是以顾客为中心,在顾客价值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运用可利用的各种方式,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通过恰当的渠道,以恰当的价格,向精确的目标顾客提供适当的产品,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顾客沟通,弥补大众化营销存在的不足。精准营销比较适用于小众市场,在这个小众市场上消费者的行为特征比较分明和集聚,消费倾向可以得到较好的识别和利用。农户家庭农产品与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的农产品相比,具有市场小众化的特征,主要针对注重绿色、有机、生态、体验和乡土情怀的城市居民。针对本地的目标顾客群体开展精准营销活动,可以缩短流通环节,促进供求信息更加对称,有利于提高营销效率,解决农产品特别是生鲜农产品的物流问题;有利于稳定销售,降低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带动农户持续增收,提高农业生产积极性。

三、农户家庭农产品精准营销策略

(一)目标顾客锁定策略

精准营销的核心思想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的营销活动,提高营销效率,因此,精准营销的关键环节就是准确锁定目标顾客。关于锁定潜在目标顾客的方式,笔者总结了两种:一是基于数据信息的筛选式,二是基于大众传播的吸引式。“筛选式”策略是指供给方基于已掌握的数据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出可能的潜在顾客,并针对这部分群体实施精准营销。这是一种基于客户关系管理之上的目标顾客锁定策略,如向购买汽车的顾客推销车险,向购买住房的顾客推销装修。“吸引式”策略是供给方先进行大众营销信息传播,吸引潜在消费者主动与其建立关联,然后,通过客户关系管理锁定这部分顾客,并进行精准营销。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许多新的传播和沟通方法,使精准营销成为可能(刘征宇,2007)。相比而言,农民在信息获取、数据分析以及主动营销方面的能力比较弱,更适合于使用“吸引式”策略,通过“吸引式”策略锁定的目标顾客更加精准。本文之所以将农户家庭农产品的精准营销范围缩小在本地区域,除了考虑到农产品的物流问题之外,还考虑到农民的营销能力问题。本地化精准营销有利于农民掌握市场信息,借助人脉关系或其他途径进行信息传播、口碑营销。

(二)“乡土”产品策略

农户家庭农产品对于城市居民最大的吸引力,最大的卖点就是其承载的“乡土”文化。这种“乡土”文化象征着传统、生态、绿色、有机,以及蕴含在农产品之中的勤劳、纯朴的民风。因此,农户家庭农产品不应该追求规模化、机械化的高产出和高效率,要保护好农产品种养殖的生态环境,采用绿色、有机的方式进行农产品生产和传统的方式进行农产品加工。始终让城市潜在消费者保持一种稀缺感和吸引力,通过消费农户家庭分散经营、小规模生产的农产品,使其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都得到满足。

(三)直销渠道策略

采取直销渠道策略,使农户与消费者直接关联,减少中间环节,有利于改变一直以来农户在农产品销售中的被动局面,使农户主动参与在市场中去,增加对市场的把握能力和应变能力,稳定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销售收益,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城市消费者与农户家庭之间对接,可以让消费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农村的乡土文化、农民的朴素真诚和农产品的绿色生态,体验精神价值,刺激消费欲望。当然,农产品直销受农民市场意识不强、营销能力偏弱、农村基础条件有限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但这些问题已经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在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宽带全覆盖,推进农村互联网提速降费,通过多种措施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

(四)口碑促销策略

口碑营销是一种低成本的传播和促销方式,建立良好的口碑,对吸引顾客以及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是农产品精准营销的关键。口碑不是刻意去营造的,而是在长期的、持续的良好合作过程中树立的形象和建立的信任。农户家庭农产品口碑营销不能单单从农产品入手,应以农产品为载体在交易过程中展现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乡土本色,即农村环境生态,农业产品绿色、有机、天然,农民真诚、朴素、勤劳。

(五)体验营销定价策略

农户家庭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较之规模化、机械化的大生产来说,成本是比较高的,另外,农户要保持其绿色、生态、天然的生产与加工方式,产量较小而劳动投入会大大增加。农民在销售农产品时,往往不计算劳动力成本,只计算直接投入的资金成本或根本没有计算过成本,又缺乏营销能力和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握,定价往往比较低。如上所述,农户家庭农产品既是一种绿色、有机、天然、健康的物质产品,也是一种蕴含乡土文化的精神产品。顾客消费农户家庭农产品获得的不仅仅是物质满足,更多的是精神体验。特别是在伴随有乡情体验的情况下,顾客不仅消费了产品,还获得了美好的乡村体验。顾客获得的价值远不止产品价值,还有体验价值。因此,农户家庭农产品定价不能比照工业化大生产的农产品定价机制,而应该以生产成本为基础,以顾客价值为导向采取体验营销定价策略。李庆荣(2015)认为,传统营销中依据成本、竞争对手和供求关系决定产品价格的方法不适用于体验营销,由于体验的独特性和不可比较性,价格的制定较少受成本和竞争对手的影响,主要是由消费者来决定,只要满足了消费者的精神愉悦,消费者就愿意买单,不会太在乎价格的高低。

四、农户家庭农产品精准营销模式

(一)体验消费拉动模式

体验消费拉动模式是通过吸引城市居民到农村进行观光、旅游和体验的方式,以“消”代“销”,以“消”促“销”的一种吸引式精准营销。以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依托的体验消费拉动模式,既要满足游客对农产品的即时消费需求,实现以“消”代“销”,还要加强现场促销,并与游客建立长期的联系,以“消”促“销”,以“消”带“销”,为C2C销售模式奠定良好的客户基础。乡村旅游是目前我国重要的旅游形式,也是城市居民重要的休闲方式。但从总体来看,我国乡村旅游业的覆盖面还比较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外,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大多数旅游点旅游项目单一,只有简单的吃、住、和观光,乡村旅游的其他要素作用发挥不足(彭顺生,2016);经营比较分散,农民不能抱团发展,等等。农户家庭应该抓住乡村旅游发展的机会,依托农村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加强生态环境和文化遗存保护,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通过集群式发展提升乡村旅游的竞争优势(刘萍,2014),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在根本上改善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传统乡村旅游中出现的散、小、弱、差等问题(肖华,2015)。乡村旅游是农户家庭农产品精准营销的最重要形式和载体,发展好、利用好乡村旅游体验消费拉动模式,关键还是靠农民。农民是乡村文明的建设者和保护者,是民风民俗、传统技艺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是农产品的生产者。只有把这些做好,才能吸引游客,吸引外来资本发展乡村旅游业。

(二)C2C直销模式

C2C是农户直接对消费者的销售模式,这种模式又可以分为“一对多”和“多对多”两种形式。“一对多”即一个农户对多个农产品消费者,“多对多”是指农户联合起来满足多个农产品消费者的需求。C2C又可以分为订购模式和预售模式。现代信息技术,对于开展C2C销售业务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尽管目前农村的信息化水平还比较弱,农民素质还有待提高,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将更加完善,新型农民的经营意识和能力素质将与时代接轨。在目前的状况下,只要农民转变思想,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建立与城市潜在消费者的联系,促进信息互通,比如,通过传统的人脉资源进行口口相传,或传统的电话、短信等信息沟通工具。同时,政府部门应该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为城市与农村的信息对接创造机会、搭建平台。

(三)C2B农商对接模式

C2B模式是将商家作为农户家庭农产品的顾客和精准营销的目标,其本质是一种供应链整合模式,但对于农户家庭来说,也是一种精准的营销方式。C2B农商对接模式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农户+农产品零售商”、“农户+餐饮”、“农户+电商平台”等。农户通过与农产品零售商、餐饮店和电商平台等商家合作,成为他们固定的上游供货渠道,通过供应链整合的方式,减少中间环节,稳定销量,降低成本,达到精准营销的目标。

作者:谭少柱 单位: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财经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贺雪峰.小农经济至少还应维持30年[J].贵州社会科学,2010(10)

2.黄宗智.“家庭农场”是中国农业的发展出路吗?[J].开放时代,2014(2)

3.孙明贵.怀旧消费研究:起源、成果及其核心问题[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6)

4.贺海涛.以精准营销挖掘移动通信市场[J].经济师,2007(10)

5.刘征宇.精准营销方法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4)

6.李荣庆.新消费环境下百货业态体验营销路径构建[J].商业经济研究,2015(2)

7.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成为我国农民就业增收重要途径[EB/OL].新华网,2013-3-27

精准农业市场规模篇4

去秋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部署要求,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坚持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明确主攻方向,把握工作重点,强化政策措施,全市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拉动农民收入较快较高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涌现出了一批结构调整的新亮点和经济增长点,今年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表彰的十大特色农业生产基地、12个种养大户和这次调度会议看到的新建基地、企业,就是他们的集中代表。综合当前调整的情况,有这样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调整步伐明显加快。今春全市春播经济作物达到301.9万亩,其中春播瓜菜113.8万亩,同比增加近10万亩。林业今春全市完成造林33万亩,其中用材林17万亩,经济林13万亩;新发展苗木花卉基地6.5万亩。

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饲养量占总饲养量的比重达到60%以上,草食型畜禽占到25%。渔业到4月底鱼种放养面积达到62.3万亩,同比增长43.9%。二是调整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在种植业涌现出一批万亩、几万亩集中连片调整的规模生产基地。三是调整模式不断创新。种植业“三种三收”、“多种多收”间套复种立体种植,畜牧业小区集中规范化防疫和规模化饲养,渔业精养,林下种养等一批高产高效新模式得到广泛应用。垄作麦菜间作模式推广成功,为提高农作物复种指数、大幅度扩大瓜菜种植面积创出了一条新路子。四是调整档次不断提升。全市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发展到56处,面积达到235万亩,取得产地认证的基地36处,认证产地无公害农产品21个,并涌现出一批在全省和全国叫得响的知名品牌。五是龙头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已发展到298家,其中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50家,省级9家,部级2家。龙头企业培育和带动种植基地320万亩,养殖基地4500万头只,连接农户76万户。结构调整的扎实推进,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19.7亿元,同比增长7.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016元,同比增长13%。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调整进展很不平衡。调整工作开展好的地方,动手早、行动快,年年有新举措,年年有新亮点,农民增收幅度大,群众十分满意,但有的地方,至今没有大的谱气和动作,年复一年没有变化,一年不行、两年不行,三年仍没有作为就是个严重问题。造成问题的原因,从客观上讲有基础问题、有传统种植习惯影响、有市场机制不健全、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带动能力弱等方面的问题,但更主要的还是主观认识问题、作风问题、工作问题,对此,大家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对“三农”重视程度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短短两年,从城乡统筹方略的提出、重中之重的位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到“两个趋向”的重要判断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总体要求,为我们做好新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准确地把握、深刻理解、并以一贯之地落实到工作中去。我市是农业大市,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我市农村的最大实际,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是当前农村工作最大的任务,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是最现实的选择。培育壮大五大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经营是市委、市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和部署,也是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确保完成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历史使命。今年是市委、市政府三年集中调整的最后一年,也是继续把结构调整引向纵深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搞好今年的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不仅关系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三年调整任务目标的完成,而且事关“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还是对正在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成效的最实际的检验,意义非常重大。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搞好今年特别是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危机意识、创新意识和压力感、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真正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两个1号文件和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对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增加农民收入、突出抓结构调整不动摇,坚持推进结构调整、重抓龙头企业建设不动摇,坚持党委、政府强力推动不动摇,坚持确保完成三年调整任务目标不动摇,把全市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焕发出来的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干劲引导凝聚到当前和今年农业结构调整上来,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扎实有效、推进有力的工作措施,确保全市三年集中调整取得让群众满意的实实在在的成果。

二、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实现农业结构规模调整的新突破

今年全市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继续坚持以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为主线,安排专项奖金,采取直接补贴的办法,集中扶持建设一批规模化种养基地,建设一批种养大户、专业村、专业乡、专业区域,确保完成三年集中调整的目标任务。当前,要集中力量在夏季农业结构调整上搞突破,务求大见成效。

(一)落实规划目标。市委、市政府已将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的三年责任目标明确到县市区和有关部门,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各级各有关部门都要对照三年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回头看活动,认真查看三年责任目标到底完成了多少,还有多大欠帐,要按照确保按期完成的要求,制定更加具体详实、切实可行的调整规划,搞好细化分解,确保把调整任务和政策措施逐一落实到乡镇、村户、地块,落实到责任单位和人头,决不能纸上谈兵,大而化之。就全市来讲,五大产业体系建设的任务目标只能超额完成,不能随意降低。就县市区和乡镇而言,除了完成今年的调整任务外,还要把前两年的歉帐补上,确保粮经比例调整到40:60。当前,要紧紧抓住麦收前不到一个月的宝贵时间,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组织专门力量,逐乡、逐村、逐户、逐地块地调查摸底,抓好调整面积、品种、保障措施和干部责任的落实,搞好具体指导,精心组织实施,确保调整到位。

(二)实施分类指导。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提升农业结构调整的档次水平,必须从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现状和客观实际出发,遵循自然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实施分类指导。全市要按照“开发东部,提升中部,突破西部,建设路域瓜菜产业带”的要求展开调整布局。东部山区要搞好综合开发,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和节水型旱作农业;中部地区要着力在苗木花卉和设施农业、品牌农业、创汇农业、观光农业等特色高效种植基地建设上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西部地区要选择一二个主导产业或产品作为突破口,搞好规划布局,加大扶持力度,集中力量搞突破,力争今年大见成效,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平衡发展。加快路域反季节瓜菜产业带建设,要充分发挥路域运销便利、信息快捷的优势,在国道、省道、市县公路两侧各1000米范围内,按照“统一布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规模推进”的要求,力争三年内建成全市路域设施反季节瓜菜产业带。在具体要求上,一是调整起步较早的乡镇,特别是市委、市政府今年命名表彰的“十大特色农业种养基地”,要在继续扩大规模的同时,向更高层次发展,通过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打造农产品出口基地。二是调整已经起步上路的乡镇,要先把优势主导产业和产品,通过引导扶持,采取综合有效措施,促使调整上档升级,尽快形成基地规模和产业规模。三是调整基本没有破题的乡镇,要

因地制宜,选准调整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确立主导产业和产品,选择班子基础好、群众积极性高的地方,进行试点示范,从一户、一个地块、一个村庄开始,从培植专业户、专业村突破,由小到大,迅速推开,尽快高出区域规模。

(三)突出规模调整。基地化、规模化、专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规模就没有市场、没有效益。尽管两年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产业规模小、数量少,产业聚集度低、规模化、基地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今年市委、市政府下决心调整专项扶持资金,对规模种养基地建设给予直接补贴,就是要解决规模调整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在规模调整上有所作为。一是要实行高点定位。凡是有特色、有市场、有潜力、有效益,能够快速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和产品,都要搞好规划,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努力扩大规模,尽快建设一批集中连片万亩、几万亩甚至十几万亩的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基地。特别是对全市十大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进一步膨胀规模,尽快把规模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二是要实行高标准建设。对于规划的标准化种养基地,借鉴工业园区管理办法,实行园区化建设和管理,采取政策扶持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办法,加快基地路、水、电以及通讯等基础性设施建设,逐步把我市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成为农产品销售平台,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基地,农业先进适用集成配套技术推广应用的示范园区。三是要实行多元化发展。要通过招商引资、龙头带动、市场拉动、协会牵动,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一体化发展,逐步建成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产业群、产业区。

(四)强化服务保障。搞好农业结构调整,服务是根本、是保障、是重要的推动力量。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调动好、发挥好、维护好农民群众调整积极性的高度,深入研究分析农业结构调整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采取综合配套措施,提供全方位高效服务,整体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今年要以落实扶持种养业发展和促进龙头企业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为主体,全方位提高农业结构调整的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

一要强化政策扶持。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央、省委1号文件和市委7号文件精神,在中央和省委一系列富民政策落实到位的同时,抓住机遇,积极组织申报项目,争取更多地项目列入中央、省扶持“大盘子”。为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向大规模、高层次方向发展,市委、市政府对扶持经济基础薄弱县农业产业化经营专项资金使用作了适当调整,除一部分继续用于农业产业化项目的贷款贴息外,另一部分专门用于补贴规模种养基地建设,具体办法已由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市财政局、市监察局印发执行。望有关县有关部门认真做好项目的申报、建设和管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用足用好这笔资金。各市区都要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实际,参照市里办法,研究制订新政策新措施,加大对种养业规模调整的扶持力度;要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搞好土地流转,引导土地向种养大户、种养基地、种养产业带集中。要积极协调银信部门,简化信贷手续,增加信贷额度,加大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资金支持;要完善市场信息收集、整理和体系,引导农户围绕市场搞调整,围绕需求搞调整,拓展调整领域和空间。

二要强化技术服务。搞好技术培训,采取多种有效形式,有针对性地普及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行标准化生产,以市农产品质检中心正式投入运行为契机,加快完善农产品质检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从源头抓起,按照标准化生产的要求,规范农产品从投入、生产、加工到销售全过程的行为,全面提升我市农产品质量档次;要广泛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结合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的实施,围绕农业结构调整技术需求,各级农业技术人员要以服务调整、服务农民为己任,扑下身子,扎根基层,到村、到场、到户、到田间地头,结对服务,言传身教,现场解决群众调整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当好农民群众的“贴心人”,搞好科技与农户和产业的对接,切实解决好科技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三要强化龙头带动。要加快龙头企业建设,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兴办农产品加工项目,突出抓好5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大力推行订单生产,进一步完善龙头、基地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

,促进产加销的有效衔接,拉长延伸产业链条,以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升带动调整。要加快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各类专业协会、研究会、合作社和中介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其在信息传递、市场引导、技术服务、产品销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要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有计划地在农产品生产集中区建设一批标准高、功能全、辐射面广的大型农产品批发或交易市场,畅通销售渠道。要创新农产品营销方式,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活动,大力开展农产品推介活动,鼓励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网上销售等新型业态和流通方式,以多种形式加大对我市优质农产品的宣传,打造优势品牌,主动参与竞争,提高市场份额。

四要强化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抓住各级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机遇,积极争取政策,激活投资主体,多渠道、多形式增加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落实好购置大中型农机具补贴政策,鼓励支持发展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农业机械合作社,搞好农机跨区作业,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配套设施建设,按照园区化建设的思路,统筹协调水、电、路、房舍等配套设施建设,有重点地将部分农业结构调整区建成示范园、展示带、观光区,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各项调整措施落到实处

夏季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夏季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如何直接影响到今年调整任务的完成乃至三年调整目标的实现,必须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各项调整措施落到实处。

要严格落实责任。搞好夏季农业结构调整,是摆在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面前最紧迫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并作为检验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效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标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用心研究,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真抓实干,务求取得突破性进展。市里重申,各县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当地农业结构调整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对农业结构调整负总责,亲自抓,深入一线当好农业结构调整的指挥者和组织者;分管负责同志是直接责任人,必须靠上抓,具体抓好各项调整措施的落实;各责任部门负责同志是具体责任人,必须坚守调整一线,加强具体指导和服务。要建立强有力的推进机制,完善县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农户的包保责任制,建立健全“重激励、硬约束、严奖惩”的激励约束机制,细化目标,责任到人,严格考核,严格奖惩。

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今年是作风建设年,要拿出硬措施,采取大动作,务求在农业结构调整上见到明显的成效。各级要不断探索和深化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方式,特别是注重运用说服教育和典型示范引导,通过发现培养和总结推广典型,带动和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努力营造齐心协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浓厚氛围。各级领导同志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到困难多、问题多、矛盾多的地方,到群众意见大、工作进展迟缓的地方,调查研究、查找问题、落实措施。对重点难点工作要紧盯不放,一抓到底,不获全胜决不罢休;对重要问题要亲自动手,亲历亲为,不解决问题决不放手。要把农民群众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是否真正得到实惠作为检验调整工作的最终标准,沉下心来、扎扎实实为农民群众想办法、出主意,解难题、攻难关,办实事、求实效,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和结构调整突出的成效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拥护,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把整个调整工作全面推向深入。

要精心组织好规模种养基地补贴项目的申报实施。安排专项资金对规模种养基地建设实行补贴,是市委、市政府为突破西部、推进经济基础薄弱县规模调整采取的一项新举措,有关县政府务必引起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办法规定在搞好调整论证的基地上,切实做好项目的申报和建设工作。要建立和落实项目管理责任制,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套设计、一套政策、一套实施办法,明确责任,严格奖惩,确保项目建一个成一个、建一批成一批。各乡镇特别是基本没有破题的乡镇,要以落实利用好补贴政策为契机,选择一二个项目集中力量搞突破,力争在规模调整上有大的作为。有关责任部门要在地方政府领导下,抽调专门人员组成专家组,抓好项目建设的指导、服务和管理。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市

财政局、市监察局要切实履行好职责,严格按《办法》办事,集中精力抓好项目的立项、建设、验收、资金拨付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确保把这笔资金用足用好,发挥扶持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精准农业市场规模篇5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现代畜牧业发展,以保障养殖农户利益为根本,以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增值为目标,以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品牌创新为动力,加快养殖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探索建立“低成本”养殖、“零风险”收益的养殖风险防范机制,着力通过提高畜牧业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来改造我市传统畜牧业,切实保障动物卫生安全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建设川东北特色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力争在适度规模养殖、畜产品精深加工、畜牧产业化经营上取得突破性发展,推动畜牧业率先在农业中实现现代化,实现畜牧大市向畜牧经济强市跨越。到**年,全市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5%;初步建成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新增出栏80万头优质生猪生产能力;生猪等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0%;畜产品精深加工率达到30%,农民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达到2000元。到**年,全市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8%;全面建成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新增出栏150万头优质生猪生产能力;生猪等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5%;扶优扶强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3-5家,畜产品精深加工率力争达到45%;建设1个现代生猪、肉牛批发交易市场,实现市、县、乡畜产品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加工企业、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网络互联和信息共享机制;农民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力争达到2500元,基本形成符合我市实际的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初步建成畜牧经济强市。

二、明确现代畜牧产业发展重点

立足我市畜牧业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全市现代畜牧产业发展重点是优质肉猪、优质肉牛、高效乳业、特色畜禽四大产业。

(一)稳定发展生猪产业。我市列入全省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建设规划中的6个生猪主产县,要在稳定增加生猪数量的同时,重点在适度规模养殖、产品精深加工、农企联结机制等方面实现突破性发展,切实转变生猪产业发展方式,着力提高生猪产业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到**年,全市建立生猪专业合作组织50个,发展年存栏生猪1000头以上的养殖小区100个,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50%以上,猪肉精深加工率达40%。到**年,全市建立生猪专业合作组织100个,发展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养殖小区200个,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65%,力争培育和引进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猪肉精深加工率达50%。

(二)突破性发展肉牛产业。按照“巩固改良基础,突出集中育肥,扶持专合组织,培育加工企业,建设中国西部优质肉牛经济强市”的思路,宣汉县、达县、万源市要认真抓好能繁母牛保护和牛种改良,力争在肉牛产业化经营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肉牛产业化经营步伐。到**年,年改良黄母牛15万头以上,建立25个肉牛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年出栏20头以上的标准化育肥示范场(户)500个,引进和培育一家年加工肉牛5万头的大型肉牛加工企业,牛肉精深加工率达30%。到**年,年改良黄母牛达20万头以上,建立50个肉牛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年出栏20头以上标准化育肥场1000个,牛肉精深加工率达40%。

(三)加快发展优质奶业。要以奶业骨干加工企业为龙头,推进奶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完善乳品企业和奶牛养殖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奶价协调机制,大力发展奶牛小区,加快发展以宣汉县胡家镇、花池乡等为点,210国道沿线为线的奶牛健康养殖带。到**年,全市奶牛存栏达到3万头,建设年存栏奶牛200头以上的养殖小区20个,10头以上的奶牛规模养殖达55%,奶产量达到10万吨。到**年,全市奶牛存栏达到4万头,建设年存栏奶牛200头以上的养殖小区50个,10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达60%以上,奶产量15万吨,培育和扶强1-2家乳品加工龙头企业。

(四)大力发展特色畜牧业。各地要坚持市场引导、区域开发、规模养殖、品牌管理的发展模式,大力支持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优势的畜禽养殖及特种养殖,搞好加工营销,特别是要重点抓好旧院黑鸡、板角山羊、开江白鹅等地方优良畜禽品种保种选育和开发利用,扩大饲养规模,提高经济效益。要强化产地保护意识,积极组织开展畜产品地理标识登记工作,大力发展无公害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三、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组建农业信用担保公司,安排地方粮储备,支持现代畜牧业发展。农业信用担保公司可以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和专业担保的放大功能,调动和聚集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农业领域,提高支农资金的履盖范围、使用效率和惠农力度。按照“政府扶持、多方参与”的原则,由市财政联合各县(市、区)财政共同出资,广泛吸纳社会民间资本注入,建立农业信用担保公司,面向全市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专业种养殖农户,为其在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提供高效快捷的信用担保服务,解决制约我市“三农”融资担保瓶颈问题。粮食、畜牧、农发行要积极运用地方储备粮计划,安排支持饲料加工企业、种畜禽场、大型规模养殖场搞好粮食的储备轮换和饲料加工,推行“六方合作”机制,带动养殖户降低养殖成本。通过发挥农业担保和地方粮食储备为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必需的资金保障和物质条件,为争取纳入全省现代畜牧业试点提质扩面创造条件。

(二)加快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以良种良法、圈舍改造和粪污处理为切入点,引导发展以标准化为基础、适度规模为主导、种养结合为方向的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推进畜禽“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坚持适度规模养殖,鼓励以年出栏生猪100头、肉鸡12000只、肉牛20头、肉羊60只、年存栏蛋鸡1000只、奶牛10头为基本单元发展专业养殖户(场)。全面推行健康养殖,严格执行场地环境、引种育种、疫病防控、饲养管理等生产技术规程,不断规范养殖过程记录,逐步实现全程受控养殖。

(三)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引进和培育畜产品加工大企业,鼓励、引导、扶持畜产品加工企业改善生产和技术条件,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加工技术水平。重点抓好优质猪肉、优质牛肉、牛奶、禽类的精深加工,迅速增加畜产品加工总量,提高产品档次,支持和鼓励企业创建知名品牌,增加外销出口,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畜牧业综合效益。

(四)积极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大力实施“上山进沟、种养结合、适度规模、循环发展”战略,推行“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生产模式。推行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种植结构;积极发展优质牧草、青贮青饲专用玉米,实施秸秆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提高秸秆利用率。把发展草食牲畜作为我市调整优化畜牧产业结构的重点,加快推进“以草换肉”、“以秸秆换肉奶”工程。变被动粪污处理成本性投入为主动利用粪污生产性投入,鼓励在畜产品优势产区配套发展沼气发电、有机肥加工等新兴产业。力争**年全市规模养殖场(小区)实现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大型规模养殖场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实现达标排放、清洁生产和资源化综合利用。

(五)健全完善配套体系建设。加大《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健全完善畜禽良种繁育、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监管、畜牧业物流四大体系。要支持全市现已取得种畜禽生产资格的种畜禽生产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构建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相互配套的三级良种繁育体系;逐步建立种畜禽质量监测体系,完善以县、乡为主的人工授精改良网络。要健全以政府为主体的动物防疫责任体系,加快构建网络健全、队伍稳定、保障有力、处置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强乡(镇)、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确保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能力办事。要大力组织开展饲料、兽药和肉品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加强奶牛饲养、奶站和生鲜牛奶的质量安全监管,逐步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体系,建立畜禽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强化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要按照建设秦巴地区物资集散地的要求,鼓励发展饲料、兽药产品直供服务,支持各类投资主体建设区域性畜产品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信息和检验检测系统。大力支持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养殖农户提供饲料兽药、良种仔畜、疫病防控、产品销售等一条龙的专业优质服务。

(六)大力推行利益联结新机制。鼓励和扶持以农民为主体的畜牧业生产、经营者组建“参与广泛、自愿联合、平等互利、管理民主”的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广泛推行种畜禽场、饲料企业、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社农户和金融、担保、保险机构共同参与的“六方合作+保险”产业化经营新机制。积极推行龙头企业通过专业合作社向农户提供仔畜禽、饲料、防疫、养殖技术,并按协议以增重计费方式付酬,农户进行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寄养”模式。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向农户提供配套服务,按保证农户收益的协议价回购,农户按标准修建(改造)圈舍进行规模养殖的“订单养殖”模式。宣汉县等奶牛主产区,要建立完善乳品企业和奶牛养殖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奶价协调机制,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探索建立种畜禽、饲料、养殖、加工、储藏、营销等环节合理的市场风险分摊机制,鼓励由产业链各主体共同出资,设立市场风险金,提高各环节的风险防范能力。

(七)加快畜牧科技进步。各地要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关键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建立健全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组织实施“畜牧科技入户”工程,通过科技培训、示范带动等形式,大力推广畜禽适度规模养殖配套技术、优质畜禽生产综合配套技术和疫病综合防控技术。各级政府要保障培训经费,依托“五业”培训和“绿色”证书工程,对广大养殖户普遍开展现代畜牧生产知识和技能培训。加强畜牧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管理和技术人才,鼓励和支持畜牧高新技术人才带项目搞开发。加大畜牧技术推广师资培训、技术人员在职教育,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建立畜牧科技推广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促进畜牧业科技推广队伍多元化、技术服务社会化、推广形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大力开展畜牧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技术承包活动,到**年,科技对畜牧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5%以上。

四、营造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精准农业市场规模篇6

自治区党委第三次固原工作会议确定在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以来,固原市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科技培训、龙头培育、市场开拓的发展之路。初步形成以园区为点,专业村为面,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发展格局。形成了原州区反季节瓜菜、西吉县西芹、隆德县花卉、彭阳县辣椒等规模化设施生产基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较好成效,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1 取得的成效

历经四年的不懈努力,使固原市设施农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形成了原州冷凉蔬菜、西吉西芹、胡萝卜、隆德早熟马铃薯、花卉和彭阳辣椒等规模化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品牌。截止2011年底全市累计完成设施农业建设面积27.8万亩,其中:日光温室6万亩,大中拱棚21.8万亩。设施总产量达到56.7万吨,产品主要以早熟菜用型马铃薯、辣椒、西芹、番茄、黄瓜、西甜瓜、油菜、茭瓜、花卉等为主。产品主要销往四川、西安、银川、兰州、平凉、宝鸡等蔬菜市场,外销量达到30万吨。2011年固原市设施农业产销两旺,总产值达到12亿元,净产值6.6亿元,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约500元。合作组织培养和标准化生产、科技示范等方面都有大的突破。一是在建设质量上有新突破。棚型选择和设计更趋科学合理,拱棚主体多为钢架材料,并增加了压膜线等附属设施。所有新建温室和拱棚符合规范化建设标准,高标准的大拱棚在得到大面积推广,设施建设质量明显提高,防灾抗灾能力显著增强。二是在发展模式上有新突破。加大招商引进力度,积极引进龙头企业,结合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在各县(区)业已形成的区域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通过企业、合作组织参与建设,适度规模流转土地,先后吸收引入宁夏华林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广泛参与固原市设施农业建设,进一步巩固“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市场”的发展模式。三是在发展布局上有新突破。调整优化了设施农业区域布局、作物结构、品种品质结构和种植模式,进一步壮大了原州区的冷凉瓜菜、彭阳的辣椒、西吉的西芹、隆德的花卉等规模化生产基地。四是在集约化、园区化带动上取得新突破。以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为抓手,强化措施,典型示范。全市建立规模大、标准高、产销对路、科技含量高的千亩设施农业园区15个,园区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五是品种搭配,茬口安排上有新突破。坚持日光温室抓秋冬,移动拱棚抓早春的原则,春夏秋冬因时安排,早中晚熟科学搭配,做到了按季节上市,分品种销售,错开了上市时间,拓宽了销售渠道,延伸了销售空间,增加了销售收入。六是在市场化发展上取得新突破。采取“立足园区、借助优势产品、合作组织牵头、形成专业市场”等积极措施,促使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发展。全市已培育各类蔬菜合作组织53个。设施农产品除供应本区外,70%销往周边及南方省区,冬菜北上、夏菜南下的流通格局基本形成。目前各类蔬菜产地批发价格普遍高于去年同期,产销两旺,发展势头良好。

2 存在的问题

一是建设标准不高,保存率低。建造一栋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造价分别为37500元和8000元左右,并呈逐年上涨趋势,但自治区补贴标准低(日光温室3000元/亩、塑料大棚1000元/亩),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不足,社会投资和农民自筹能力有限,银行贷款落实困难,建设资金缺口大。建设初期,各地为降低成本,一方面因陋就简,低标准建设,相当一部分已达到报废期;另一方面,部分地方为了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把两栋的补贴集中投入到一栋的设施建设中,上报面积不实;其次,设施农业建设以来,频繁的风暴灾害,对设施造成相当大的损坏。后期维修成本高,巩固难度大。目前实际保留面积仅为13.8万亩,保存率不足50%。

二是水资源紧缺,节水措施滞后。本来固原市水资源就短缺,区域、时空分布不均衡,蓄水设施滞后,季节性缺水严重,加之节水措施跟不上,造成规模难以扩大和局部设施缺水现象。

三是种植水平低,质量效益有待提高。农民科技水平不高,设施种植技术掌握有限,集约化育苗、滴灌肥水一体化、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新技术和电动卷帘机、暖风炉、自动通风装置等新设备推广不到位,应用层次低,设施农业质量效益不高。

四是管理不到位,机制体制不活。一些乡镇、园区重建设、轻管理,后期棚体维护和生产管理不到位,生产效益低下;某些乡镇、园区体制机制不活,造成有人无棚、有棚无人的分离状况,空棚现象普遍存在。

3 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我们将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水利设施投入和自治区生态移民、百万亩库井灌区改造工程的历史机遇,按照“扩规模、优布局,强配套、提质量,调结构、增效益,抓园区、打精品,树品牌,拓市场”的总体思路,推动固原市设施农业提质增效:

一是扩大规模、优化布局。在巩固现有面积的基础上,根据水资源情况,结合设施农业效益倍增计划、生态移民、库井灌区改造等工程,适度规模流转土地,鼓励支持现有设施园区继续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加大老旧设施改造力度,提高生产性能。逐步淘汰效益不高的中小型拱棚,增加日光温室和大拱棚面积。逐步形成以日光温室为主,大拱棚为辅的设施农业格局。

二是加强配套、提升质量。加大蓄水、储水、输水等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增加节灌设施投入,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滴灌、喷灌、膜下暗灌等先进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大物化技术配套,提高设施装备水平,提升建设质量和档次。

三是调整结构、提高效益。瞄准目标市场,合理安排茬口和品种布局。作物布局上,在继续做大做强西吉的西芹,隆德花卉,彭阳的辣椒,原州区的反季节蔬菜的基础上,逐步拓展设施农业发展领域,提高新特优产品的比重,加快优新品种引育示范推广应用步伐,推进设施农业向精品、高端、高效方向发展。

四是依托园区、打造精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高标准规划、高科技支撑、高效益经营,高水平创建一批设施农业精品示范园区,使其成为引领、示范设施农业发展的样板区、先进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的展示区、拓展农业功能的先行区和培养新型农民的实训基地,典型引路,推进全市设施农业提质增效

五是培育品牌,拓展市场。充分利用农业信息网络、各种媒体、各类农产品推介会等多种形式对固原市无公害、绿色、有机的“六盘山”设施农产品进行推介,不断提高固原市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大力支持农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参与设施农业产品流通,提高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

力争用五年的时间,初步建立全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框架,基本实现集约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和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设施农产品的生产水平和产品档次,使固原市设施农业在更高层次上稳步、协调、健康发展。全市设施农业实现总产值24亿元,净产值13亿元,农民人均设施农业纯收入达到1000元,比“十一五”末提高两倍。

精准农业市场规模篇7

2.1生态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不高

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云南省现有的农民专业协会,尚未形成强大的整体合力。基地建设与云南作为农业大省的地位不符。目前,全省有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试点113个,其中部级生态农业示范县3个,省级36个。农业产业化的龙头还不够强大,辐射带动能力弱。使千家万户从事家庭经营的农民难以适应参与市场竞争特别是国标市场竞争的需要。

2.2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滞后

云南省农产品加工总体水平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小,产业链短,精深加工少,产业化水平低,综合经济效益不高。农产品加工率低,只有1∶0•15。如果扣除烟草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不到0•3∶1,远低于发达国家3:1的平均水平。多数产业仍停留在粗加工阶段,为省外、国外提供原料或者中间品,且企业生产规模小、设备陈旧、管理落后。全省农产品增值率低。例如从烟叶中提取辅酶Q10,大多数厂家只能提取茄尼醇初级产品,价值不高,卖到日本后,日本人从中提取精品或者Q10,制造出保健品、化妆品,价值增加到几十倍、几百倍。

2.3生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亟待提高

云南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处于全国中等水平,但与国内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主要原因:首先,农产品质量不高,滥用农药、化肥现象严重。2003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对云南的苹果、梨、葡萄、柑橘、香蕉、芒果、大青枣、西瓜等18个水果样品进行抽样检测。结果表明,重金属检出率为53.6%,亚硝酸盐检出率为92•6%,农药残留检出率38•2%,超标率为20•6%。其次,农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不足。目前,云南省农业基本还是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粗放,生产效率不高,科技含量低,产品市场竞争力弱,全省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只有45%,与发达国家的70%相距甚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30%,不能够适应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再次,生态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现有的农产品形成的品牌效应远远不够,市场竞争力不强,目前的生态品牌主要是无公害蔬菜、茶叶,其他农产品并未通过绿色认证。

2.4生态农业标准化生产落后

我省农业标准技术指标普遍低于国内外先进标准,仍处于一般的技术要求,高新技术利用不多,标准内容单一,技术水平不高,采标率较低,难于与国际标准接轨,产品出口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2.5生态农业发展保障机制滞后

土地流转不畅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农村家庭包产地30年不变的政策出台,客观上造成了土地经营权的分散,农业科技成果很难全面推广与应用,给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特色化增收带来了很大难度,规模效益、特色经济发展格局难以形成。资金投入机制不合理,生态农业产业链难以形成。由于项目资金投入分散,使得本来就有限的资金很难用到产业上,更难以有效投入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和培育上,导致龙头企业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条很难形成,对农业的带动作用较小。缺乏必要的政策激励机制。目前,我国的生态农业政策,在农村有效保护土地和资源及农产品的价格等方面还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比如,生态农业在生产过程中,虽然最终产品的品质提高了,但产量一般会下降,产品优质不优价,农民收入没有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不高。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目前,我国对农业保险(种植业、养殖业)除了免征营业税之外,缺乏其他的政策优惠。农业保险作为发展和保护农业的一种制度,对相关法律也有相当强的依赖性。我国现行的保险法对农业保险的规定非常笼统,农作物保险业务的开展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阻碍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3加快云南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策略

生态农业产业化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3.1大力提高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

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是选准、办好能够开拓市场、带动千家万户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主要是选择在主导产业的关键环节相关产品上建立,可以是加工企业、专业市场或各类中介组织,也可以是国有、集体或个体私营企业,能严格按照生态经济规律办事的龙头企业,选择规模大、起点高、技术力量强的龙头企业作为产业骨干,鼓励企业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进一步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协会。农民专业协会通过向会员提供技术、信息、加工、运销等环节的服务,突破家庭、区域、所有制界限,把专业大户(龙头企业)与一般专业户和农户联结起来,发挥一户带一片的扩散效应,使一批品牌产品和支柱产业迅速崛起,形成规模化生产,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3.2加快农产品精加工业发展

缓解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的市场开拓和技术研发瓶颈约束。地方政府设立技术创新基金,扶持企业的精深加工研发活动,引导企业加大精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力度。达到研发型条件的企业,享受税收减免、人才引进、补贴出国考察等优惠政策;对政府所立精深加工项目和符合精深加工支持方向的企业自立项目,给予研发资金补贴。

3.3提高生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控制和减少化肥、农药的危害,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运用科学的作物时空布局、作物品种的选择搭配等方法减轻病虫害,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依靠科技创新,增强农业的科技含量。云南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吸收传统农业的精华,结合现代科技,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另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自建研发机构,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充分利用人才、技术优势,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加强与农技推广服务部门的合作,加快优良品种与新技术的推广,成为农业科技入户和培训农民的有效载体。加强生态农产品品牌建设。品牌是农业经济的一种集成组装,是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的成果体现,是用工业理念指导农业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各地要积极实践和探索品牌农业之路,以农产品行业协会为龙头,以企业为载体,以区域特色、名特优稀产品为重点,以技术创新、质量管理为手段,全面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围绕全省优势农产品产业,根据不同区域定位、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筛选出重点强势产业,打造出区域特色品牌。当前要立足现有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云南名牌农产品,加大品牌整合力度,对传统品牌要进一步保护、挖掘和提高。

3.4加快开展生态农业标准化工作

精准农业市场规模篇8

二、创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的指导思想和创建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十七大及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生猪调出大县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提高生产总量、优化养殖模式、增强产业效益为重点,以建立科学完善的服务体系为保障,加大对生猪产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的生猪产业,逐步建立标准化养殖、规模化生产、市场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现代生猪产业格局,促进生猪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创建目标和时间创建时间:从年到2013年底。

创建目标:全市生猪产业的各项指标年均增长保持在20%以上,从年起,经过三年突破性发展,到2013年底全市生猪饲养量达到120万头,出栏70万头,调出60万头。生猪产业产值达到14亿元,全面实现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创建目标。

分期目标:到年底,全市生猪饲养量达到85万头,出栏48万头,调出38万头,生猪产业产值达到9.5亿元;到2012年底,全市生猪饲养量达到100万头,出栏58万头,调出48万头,生猪产业产值达到11.5亿元;到2013年底,全市生猪饲养量达到120万头,出栏70万头,调出60万头,生猪产业产值达到14亿元。

三、创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的主要工作措施

(一)不断提高生猪生产产业化水平。着力培育生猪生产和加工龙头企业,大力扶持鑫盛农牧、富泽畜牧、万福牧业、金美公司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大畜牧业招商引资力度,三年内力争引进一家大型生猪屠宰加工龙头企业落户。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发展生猪订单生产和合同养殖,建立企业与养殖户利益共享机制。大力发展合作组织与行业协会,提高生猪养殖户组织化程度,重点扶持生猪产销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其在行业自律、组织生产等方面的作用,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统一开放的大市场联系起来,进行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营销和统一服务。加大生猪交易大市场建设力度,建立符合现代生猪产品流通要求的物流体系,实现“市场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生猪产业化格局,促进生猪生产发展。

(二)积极开展规模养殖标准化创建。把生猪规模养殖标准化创建作为生猪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加快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步伐,提高生猪产业市场竞争力。要大力开展生猪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生产者质量标准意识和应用能力。在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率先实施标准化技术规程和质量监控措施;对于暂不能进入小区的散养户,要逐步规范养殖行为,尽早实现标准化饲养。要大力推进生猪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标准化改造,改善饲养和防疫条件,实行统一供种、统一防疫、统一规范操作,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生产能力。支持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粪污处理和沼气池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搞好生猪养殖的治污减排工作,妥善解决好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力争三年内生猪规模化养殖量占总饲养量的70%以上,标准化养殖占规模养殖量的80%以上。

(三)努力健全生猪良种繁育体系。按照“统一规划,社会办场,分级负责,依法管理”的原则,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创办生猪良种繁育基地;积极筹措资金并争取国家、省扶持资金支持生猪育种场建设、优良品种引进,大力发展种猪专业村、专业场、专业户。力争到2013年全市优良种群规模达2000头以上,生产群能繁母猪达到5万头,生猪自繁自养率达90%以上。大力推广生猪人工授精技术,合理设置生猪人工授精服务网点,提高生猪良种化水平和生产水平。

(四)切实保障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积极开展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定工作,全面实行动物免疫标识制度和动物检疫申报管理制度,加强对市场和流通环节的监督与畜禽引种管理,从源头上控制动物疫病。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完善检测手段,提高检测能力。坚持开展以打击“瘦肉精”为重点的违禁药物或化合物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查处制售、使用假劣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违法行为。切实抓好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市场监管,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及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为,严防注水肉、病死猪肉及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猪肉进入市场,确保生猪产品质量安全。

(五)全面加强生猪疫病综合防控。坚持以饲养管理为中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建立“政府保密度、财政保经费、部门保质量”的动物防疫机制,加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等主要疫病强制免疫工作,确保强制免疫率达到100%。进一步完善动物防疫冷链体系建设,确保免疫效果。加强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增强疫病检验检测能力,提高对动物疫病预警、预报能力。对因防疫需要组织扑杀的生猪按国家补贴政策给予补贴,确保养殖户(场)利益。

四、创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的政策扶持

(一)实行灵活用地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的有关用地政策,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生猪养殖用地,重点保障规模化养殖场(小区)用地。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畜牧业合作组织兴建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小区),其用地符合市土地综合利用总体规划的,按农用地管理,可不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其他企业和个人兴办或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畜牧业合作组织联合兴办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小区)的,其猪舍等生产设施及绿化隔离带用地,按照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管理和生活用房、疫病防控设施、饲料储藏用房、硬化道路等永久性建(构)筑物用地,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免费强制免疫等政策,扶持生猪产业发展。市政府每年安排一定资金作为生猪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对新建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实行“以奖代补”,其中对年出栏10000头以上的标准化养殖场(小区),每个奖励2万元;对年出栏5000-10000头的标准化养殖场(小区),每个奖励1万元;对年出栏3000-5000头的标准化养殖场(小区),每个奖励5000元;对年出栏1000-3000头的标准化养殖场(小区),每个奖励2000元;对农业人口年人均生猪出栏2头以上的乡镇办区奖励2万元。

(三)抓好配套建设工作。供水、供电部门要及时为生猪养殖场(小区)通水、通电提供优质服务,并优先保障其日常用水、用电。生猪养殖场(小区)用电线路架设和电表、变压器安装只收材料费,其用电统一执行农业生产电价。交通部门要统筹考虑通场公路的建设,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将通场道路列入通村公路建设计划。

(四)严格生产收费管理。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生猪生产经营税费的通知》(政办发〔〕12号)规定,切实减轻生猪生产经营者的负担,不得以任何名义向生猪生产经营者乱收费,也不得将生猪屠宰、经营环节征收的有关税费转嫁给生猪饲养者。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从事生猪养殖和初加工的,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

五、创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的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农办、财政、发改、农业、畜牧、统计、科技、交通、公安、国土、住建、环保、供电、商务、工商、人行、农行、信用联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部门及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生猪产业发展和生猪调出大县创建的组织、协调等工作。各乡镇办区也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领导工作机制,扎实抓好生猪产业发展和生猪调出大县创建工作。

精准农业市场规模篇9

到2012年,全县出栏肉猪240万头,饲养奶牛1万头,水产品产量达2.0万吨,养殖业产值达30亿元。

三、主要措施

1、依据我县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和现有基础,合理布局

①以双江、暮云等为大围子猪资源保护和生产基地。加强大围子猪的保种和提纯复壮,向周边乡镇供应约围、长围等优质二元猪母本,生产内三元商品猪,供应本地市场;以黄花、路口、福临、干杉等乡镇为外来良种猪制种和生产基地,加强种源基地建设,扶持扩建现有五个种猪场。在安沙建一个生猪人工授精中心(种公猪站),开展优良种公猪配送服务,并完善全县的生猪人工授精网。全县统一进行种猪测定,建立系谱档案,生猪生产实现规范化、优质化,依托种猪场向周围乡镇供应长大、大长二元杂交母本,生产杜长大三元商品猪。

②建设高效生猪养殖带。以春华、路口、白沙、金井、开慧、福临、双江、青山铺、高桥为重点区域,发展高效生猪养殖业。这些乡镇历来就是长沙县养殖业发展最为稳定的地域,广大农民在生猪饲养上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农民积极性高。加上养殖业收入在当地农民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通过建立产业协会、生猪养殖合作社、发展养殖示范户和加强生猪疫病防治,实施标准化生产等一系列工程,解决养好、卖好的矛盾,积极开展生猪保险服务,提高养猪农户的经济效益,降低养殖风险,实现产业联动,良性发展。

2、大力引导和扶持规模养殖,集约化发展。

养殖业历来是农民种粮以外的主要副业,是我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国家对生猪生产越来越重视,连续出台了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多项政策,鼓励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特别注重引导和扶持农民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进行标准化生产,因为标准化规模养殖已成为当前和今后农村养殖业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对规模养殖户在发展和扩大养殖规模时应从政策上给予扶持,帮助他们解决具体困难,如建栏舍的用地问题、扩大规模的贷款问题,以及帮助与市内外、省内外的食品加工企业建立市场购养合作关系降低市场风险问题,解除规模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3、全力提升畜禽产品加工业,促进产品增值。

发展畜禽产品加工业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养殖业附加值,促进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应对加入WTO挑战和提高肉类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客观要求。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生产各类冷藏冷却肉品和加工品,促进肉类产品的消费,促进肉类产品加工业向规模化、系列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并培养集养猪、饲料、屠宰、加工于一体的一条龙企业集团。大力开发分割肉、冷鲜肉、小包装及快餐食品,促进肉类上市产品多样化。把中国传统风味肉制品的生产工艺与西式肉制品的生产机械紧密结合,实现肉类加工现代化。

4、建设山塘水库水产精养基地

长沙县是省会近郊县,近几年垂钓休闲渔业发展较快,全县养殖水面实际放养率达93.6%,要充分利用省会近郊信息便捷,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大力发展名特优水产养殖,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效率,突出发展水产养殖、休闲、游乐于一体的城郊休闲渔业产业。

精准农业市场规模篇10

1.1农业发展总体趋稳,发展质量有所提升

近年来,随着上海农业产业结构的继续调整,农业发展环境、发展质量有所提高,虽然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但上海农业总产值在多年下降后呈现趋稳态势。上海市农业总产值2018年为282.48亿元,比2017年略有增长,见表1。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上海市实施了增稻减麦措施,扩大了绿肥和冬季深耕面积,改善了耕地土壤环境,从而使种植业综合效益得以提高,种植业产值总体趋稳;此外,虽然粮食总播种面积有所减少,但由于水稻种植品种不断优化,优质早中熟水稻品种种植面积扩大,水稻的单产和总产有所提高。上海市水稻总产量2018年为8.71×105t,比2017年增长2.8%。在养殖业和渔业领域,受规范养殖、健康养殖标准实施和农村环境整治的影响,上海市养殖业总规模比例趋减(特别是生猪养殖规模和家禽养殖量),淡水产品规模缩减,海水产品产量增加,远洋捕捞的海水产品产量稳定增长。

1.2持续推进“三品一标”认证,稳中求进发展绿色农业

上海市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农产品品牌建设和质量安全为抓手,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农业生产从重产量向重品质的绿色发展方式转变。在“三品一标”认证方面,全市整体地产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率达到较高水平,其中,闵行区地产农产品“三品”认证率达81.71%,嘉定区地产农产品“三品”认证率达75%左右。截至2018年底,上海市共有1701家企业、6396个农产品获得“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在绿色食品认证方面,松江大米核心主产地和种源地泖港镇启动了整建制绿色稻谷申报认证,从而提高了全市绿色食品认证率,目前全市平均地产绿色食品认证率为13.7%。

1.3政策持续推动,设施农业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

从“十一五”开始,上海市大力扶持菜田基本建设,在市郊蔬菜基地的道路交通、农田水利设施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从而为上海地产蔬菜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截至“十二五”末,上海市共投入建设资金37.4亿元,推进蔬菜基地建设面积达14733.33hm2,其中,设施蔬菜5466.67hm2、露地蔬菜9266.67hm2。2018年上海市设施粮田面积稳定在86500hm2,市级蔬菜标准园发展至177家。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上海都市现代绿色农业产业持续发展,2018年上海市制定了《上海市2018—2020年度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市级财政加大了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支持力度,农业生产者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提高,从而使一些涉农区的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到较高水平,例如,嘉定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率已达95%以上。

1.4农业承包地流转率达到较高水平,生产规模扩大

上海市积极引导耕地向“高年级、高水平”的经营主体适度集中流转。2018年上海市平均承包地流转率达85%,其中闵行区农业土地流转率高达99%,农业规模化生产比例也达90%以上。农业土地的高流转,带来了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生产规模的转变。例如,2018年,浦东新区50%的粮田实现家庭农场经营,松江区95%的粮田实现家庭农场经营;同时,松江区先行谋划提高单体农场生产规模,制定了《松江家庭农场考核奖励实施意见》,通过“减少户数,扩大规模、延长承包期”,规范提升家庭农场持续生产经营能力;另外,为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近年来,上海市着力培育了一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如家庭农场联盟、区域产业化联合体、产销一体、“农商旅”融合综合体、农业社会化服务联盟等新型组织,并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1.5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农业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

近年来,上海市围绕国家“互联网+”战略部署,加快推进上海市“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成立了“互联网+农业”(上海)研究促进中心,组织编制了上海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整合了市农业农村政务网站,打造了系统统一公开平台,率先实现“上海农业”网集约化建设,实现了上海市农业农村委系统“一张网”。另外,上海市农业物联网工程建设也得到进一步推动。部分农村合作组织与农业企业依托农业物联网公共平台,实行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领域的精准智能管理,培育了一批农业电子商务企业,带动了一批优质农产品、休闲农业产品的网上营销。目前,“互联网+”已成为缩短上海农产品流通环节、提高农业生产率的重要手段。

1.6多举措监管质量,多形式推广地产优质农产品

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在严格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的同时,多措并举,对获得认证的农产品的产地环境建立了严格的监管制度,并对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进行全程监管,还对农产品的种植过程、农业投入品使用、标志使用、生产记录档案等进行严格监管,建立完善的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不断优化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信息平台建设,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格化监管平台,严密覆盖,方便多方各级管理部门参与监管工作。在优质农产品宣传方面,各级政府部门多举措、多形式地宣传推广地产优质农产品,积极为农业经营主体搭建市场营销平台。例如,举办上海金秋农副产品大联展,展销宣传优质品牌农产品;借助百联大卖场、大型超市平台,成功实现了地产水稻由“卖稻谷”向“卖大米”转变;鼓励推动企业参加长三角休闲农业博览会展、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

1.7美丽乡村建设为休闲农业打开了发展空间

持续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高郊区乡村旅游资源品质,推动乡村民宿经济的发展。2018年上海市出台了《关于促进本市乡村民宿发展的指导意见》,重在解决长期制约乡村民宿发展的土地、消防、工商登记、安全保障等瓶颈问题。各涉农区相继出台了促进乡村民宿、休闲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规划发展了一批新项目。如金山区于2018年成立了区民宿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对2017年出台的《金山区促进民宿发展的意见》进行了修订,成立了金山区民宿交流中心,目前,金山区民宿业已盘活1×105m2的民房,民宿租金收入每年最高可达十几万元。在发展民宿经济的同时,花卉产业也得到了重点发展。2018年是上海涉农区花卉产业体系运行的第二年,崇明、松江、金山等地区将花卉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增长点,引进了一批优质花卉企业,重点发展了以花卉消费和花卉观赏为卖点的乡村旅游产业,带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乡村经济、民宿经济共同发展。

2上海农业发展方向

受耕地面积限制,上海农业发展应从“内涵”上求突破、求发展,转变生产方式,提高产品品质,满足城市中高端消费市场需求,走绿色、智能、组织化、规模化、融合化的发展之路。

2.1上海农业重点发展领域

2.1.1发展规模化、设施化的智能农业智能农业是在可控生产环境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包括物联网感知技术、互联互通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实现精准投入、智能自动、经济高效的生产方式。多年来,上海农业碎步前行,农业发展的步伐与整个上海经济的发展速度脱节。加快上海农业提质增效,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设施化、规模化的智能农业,提高上海农业单位面积效益,尤其是在蔬菜生产领域,上海应加快发展工厂化温室无土栽培蔬菜,生产高品质蔬菜,以满足城市中高端消费人群的生活需求;同时,鼓励发展经济价值高的保健蔬菜和药用蔬菜,例如降压菜、降糖菜、养心菜、补血菜、补肾菜、补钙菜、消炎菜等。

2.1.2发展低碳生态循环农业和自然生长农业低碳循环生态农业是一种生态增值的农业生产方式,具有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能将农业生产废弃物变废为宝,把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到最小。自然生长农业是不使用农药和化肥的农业。在低碳生态循环条件和自然环境下生长的农产品,因有机、绿色、口感极佳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因此,建议在生态水源保护区、以乡村旅游为主要支柱产业的乡村,大力发展低碳生态循环农业和自然生长农业,从而不断提高乡村旅游资源品质,使农业生产与乡村旅游相辅相成、融合发展。

2.2上海农业重点发展区域

近年来,根据中央关于做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的通知要求,上海市积极推进、扎实落实,目前已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5.36×104hm2、蔬菜生产保护区面积3.35×104hm2以及14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累计面积4286.67hm2),农业生产空间格局基本确定。今后,农业“三区”应成为上海农业发展的重点,市、区财政惠农强农政策要重点优先聚焦“三区”,要更加注重“三区”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三区”社会文化事业发展,加强“三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政府也应在项目和资金上重点支持乡村旅游在“三区”的建设和发展,把农业保护区建设成城乡融合发展且具有上海国际大都市特色的新乡村和新亮点。

3上海农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3.1建立国营电商平台,为地产优质农产品保驾护航

依据上海郊区农业生产和经营组织规模小、分散、实力弱的实际情况,建议在郊区各农业保护区建立区域性国营产地农产品销售批发市场,并建立国营地产农产品电商平台,通过电商渠道,统一配送,实现品牌农产品(净菜)市场直销,最大程度地减少运输损耗,最大可能地保证地产农产品质量;同时,通过平台的监督管理,实现地产农产品的标准化、组织化、规模化、品牌化;此外,还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认证制度、销售押金保障制度,推动平台与上海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联合,对所售的地产农产品进行准入质量认证,从而保障平台农产品质量。

3.2加大力度,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运用

在农业生产领域,要进一步提升农业装备的智能化水平,加大农业信息技术、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机器人技术、智能大棚生产技术、智能养殖技术等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克服郊区农业单体规模小、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发展短板。另外,在农产品销售环节,要加大力度推广电子商务等技术,如企业微信小程序店铺、视频销售平台、多媒体平台等。

精准农业市场规模篇11

(二)任务目标。(1)完成优质红枣改良示范园1100亩、5.5万株,其中,每个镇(街道)各完成优质红枣改良示范园100亩以上、0.5万株;(2)实施枣精品标准化示范园建设工程,各镇(街道)分别申报建设1处以上、每处面积不少于50亩的枣精品标准化示范园,秋冬评选命名5处以上枣精品标准化示范园;(3)年内培训技术骨干800人,培训枣农1万人次;(4)实施设施枣业基地建设工程,新建冬枣大棚10个;(5)各镇(街道)分别培育1—2个枣业专业合作社,重点专业镇(街道)、专业村力争培育1—2个较大规模的枣产品批发零售市场;(6)实施枣果安全生产工程,车王镇、小泊头镇、佘家镇、水湾镇分别选定12处红枣农残监测点,海丰街道、棣丰街道、信阳镇、碣石山镇、埕口镇、柳堡镇、西小王镇分别选定6处红枣农残监测点,加强枣果安全化管理,确保全县枣业安全。

二、工作重点

(一)实施红枣良种嫁接工程。大力优化红枣的品种结构,按照相对集中、规模发展、合理布局、效益优先原则,形成独具特色的优质红枣生产基地,提升市场占有率。年内,每个镇(街道)分别完成总面积不少于100亩的优质红枣嫁接改良示范园。良种可选用短枝冬枣、金丝四号、马牙枣、无核枣、本地生长的优质大红枣等。通过发放宣传材料、设置宣传栏、播放专题片等多种形式,向枣农讲解枣树改良的好处和接后管理要点。各镇(街道)要将任务落实到村、到地块,汇总上图,做到图表一致,同时统计具体嫁接改良品种、接穗数量等,按实际需求,定购优质接穗。县林业部门统一组织技术培训,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确保嫁接成活率。对嫁接改良示范园由所属镇(街道)统一组织专业队进行嫁接。

(二)实施枣精品标准化示范园建设工程。大力开展枣精品标准化示范园申报认定工作,各镇(街道)分别申报建设1处以上、每处面积不少于50亩的枣精品标准化示范园,秋冬评选命名5处以上枣精品标准化示范园。一是必须降低株间行间密度和树体高度,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对密植园进行疏密间伐,将种植密度严格控制在每亩111株以内,逐步达到每亩地56株以内。二是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料,少用甚至不用化肥。强力推行配方施肥,确保3年内实施配方施肥面积实现全覆盖。三是控制单产,促进休养生息,确保亩产控制在1000公斤以内,严禁提早采收,杜绝滥用激素现象。四是大力推广应用地膜覆盖(覆草)、粘虫胶、诱虫灯、生物防治病虫害、留抚养枝、金丝小枣大树开心及更新复壮技术等实用新技术。五是每个园区要确定1—2名技术负责人,重点对产中进行安全监管。督促和指导各园区在生产中使用低毒、高效、农残低的化肥和农药,建立生产管理档案,加强园区技术人员的培训,引导和扶持园区建设枣业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合作组织。通过规模化基地示范推广标准化技术规程,带动周边群众枣树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六是研究制定枣园林地流转机制,发展枣树适度规模经营。针对我县户均拥有枣园面积较小且分散、形不成规模效应的实际,按照群众自愿、典型带动、逐步推广的原则,积极探索枣园流转的经验,为枣树的流转提供有利条件、出台鼓励政策,搞好枣树的规模化经营。同时,积极探索创新枣业经营模式,着重推广枣禽、枣畜等立体种养殖新模式。积极开展枣园文化采摘活动,打造枣园文化旅游品牌。

(三)实施枣业科技培训工程。年内确保完成培训技术骨干800人,培训枣农1万人次的任务。一是制做材课件。从提高枣农认识入手,讲解现代林果发展理念,提升枣农发展枣业经济的信心和能力。二是编印《绿色果品生产技术规程》。力求达到操作性强、实用性强、文字浅显易懂,确保6月底前完成。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枣农培训。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组织科技下乡等形式,力争全年举办各类技术讲座达到120场次。

(四)实施设施枣业基地建设工程。年内新建冬枣大棚10个,按照“先行试点,示范引导,稳步推进”的原则,科学规划,结合我县枣产业的区域布局和生产管理经验,在小泊头镇、水湾镇等镇先行试点,条件适宜时在全县逐步推广。

(五)实施市场和龙头企业带动工程。举办第九届赛枣大会,突出枣业特色,弘扬枣乡文化。鼓励枣制品加工企业大力发展枣精深加工,鼓励镇(街道)成立枣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一是积极开拓市场。通过积极联系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果品销售公司,并按照其产品要求组织生产,走“大城市农产品销售公司+基地(合作经济组织)+农户(股民)”的产业化生产模式,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嫁接入市等有效模式,努力培育成为大城市的“果盘子”。二是组织百名枣业经纪人闯市场活动。通过各种方式与大中城市果品批发商接洽,发展代购代销、定点销售,组建市场销售网络。鼓励、扶持枣业经济人的发展,积极引进外地客商来棣建立枣业批发零售市场和从事其他枣果营销活动。枣业重点镇(街道)要分别引进2个销售量超过20万公斤的销售大户。三是努力培育县内枣业市场。重点专业镇、专业村搞好枣业市场规划,加大投入,完成枣业市场硬件及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争取年内培育出1—2个具有较大规模的枣产品批发零售市场。各镇(街道)、有关部门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客户入市,严厉打击欺行霸市、掺假使假行为,确保公平交易,确保外来客户安全、安心,确保流通有序。四是抓好龙头企业建设。突出抓好万德、鑫义等枣制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尤其是推进枣精深加工项目建设。积极推广“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鼓励枣业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农户之间通过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五是各镇(街道)要培育1—2个经工商注册登记,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运作行为规范,种植标准化、管理组织化、销售一体化的枣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六)实施枣果安全生产工程。一是制定完善果品安全生产标准。组织有关专家,围绕枣产业,制定完善《绿色果品生产技术规程》发放给枣农,做到户均一份“明白纸”。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果园,加强现场培训指导,进一步提高果品基地的标准化生产水平。二是充分发挥部级森林病虫害测报点的作用,对年度内枣树病虫害发生趋势作出科学判断,搞好预测预报,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治预案和措施,通过各种渠道及时。三是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广泛开展果园投入品整治活动。县农业、工商、药监、质监等有关部门要切实维护好农资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各类坑农、害农行为。坚决控制剧毒、残留量大的农药流入市场,大力推广无公害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坚决杜绝假冒伪劣农药流入市场,不贻误枣农最佳防治时间。实行农资市场监管问责制度,对农资经销户、种植业户进行重点跟踪监管。严格杜绝在枣果生产上的违规操作,严厉制止滥用农药、激素现象。加强对枣质量安全的监测,逐步建立覆盖全县、贯穿生产经营全程的安全监管检验体系,确保全县枣果质量安全。

三、保障措施

精准农业市场规模篇12

二、河南省发展特色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生产经营规模小,产业链条短虽然在农业产业化的推动下,河南省“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标准化”等产业化组织形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整体来看,我省农业生产受到传统小农思想的影响,多数农产品生产属于各家各户的分散经营,生产规模较小。落后的分散经营方式,给标准化生产、先进技术的运用和生产过程的管理带来了较大困难。同时我省在农产品的品牌创建和品牌推广方面,观念意识落后,缺乏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和品牌意识,这将给特色农业的发展带来较大障碍。特色农业的上下游产业和相关产业,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影响着特色农业产业链的构建,因此发展特色农业要求农业本身同相关产业协调发展。从纵向上看,我省特色农业产业链条短,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不够,市场竞争力不足,特色农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不强。尤其在品牌推广、流通、销售环节,河南省特色农业的发展更是十分薄弱,导致大部分农产品都是自产自销,产品附加值较低。从横向上看,河南省特色农业缺乏相关产业的有力支持,技术推广、产品分级、标准化管理等环节职能由农户或政府解决,成本高、效率低。2.特色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较低近年来,河南省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顺利实施,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已经达到了一个新水平。随着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和农业结构调整,我省特色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较低的问题,从生产环节转向了农业生产前、生产后环节。我省耕地面积12288万亩,但有效灌溉面积只占其中的64%,有36%的耕地仍在“靠天吃饭”。我省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特色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小规模生产和大市场需求的矛盾依然存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耕地越来越薄,并且白色污染、面源污染严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实现绿色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我省除了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之外,多数农产品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低,大中型农机农具较少,单位生产成本较高。另外农机产品的结构性矛盾十分明显,不同农作物、不同环节的农机农具供给不足,且技术含量低,农民依靠农业生产脱贫致富的难度较大。3.特色农业品牌化程度较低特色农业的品牌化发展体现了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内在统一,体现了农产品高端需求和有效供给的协调统一,也体现了资源禀赋、生产技术和生态环境的有机统一。通过特色农业的品牌化发展,不仅能够给农民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还将推动农民在下一生产周期继续追求高端特色品牌的良性循环。特色农业品牌化降低了农产品产销环节的信息不对称性,解决了消费者逆向选择问题,促使产销环节有效衔接,推动品牌农业的纵深发展。但我省农业生产存在着“特而不多”、“多而不特”的矛盾,区域优势不明显,总体布局有待调整。从我省各县市的特色农业发展规划来看,不同区域缺乏沟通,普遍的做法是简单地追求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养殖规模,在特色农业发展上无序竞争、贪大求全,没有突出区位优势,特色农业难以形成品牌,做大做强。从特色产品的产销环节来看,重生产轻流通、重项目轻效益的现象十分明显,造成特色产品上市时节,农户之间相互压价、无序竞争,产品无差异化阻碍了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

精准农业市场规模篇13

二、抓产业带动,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