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实用13篇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篇1

农田水利工程对于广大农民群众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农业的发展、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高农田粮食产量和农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来说,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长久发展下去,还可能对农村、农田、农民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1.1农田水利工程“重建设、轻管理”。目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重建设、请管理”的现象,也就是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高度重视,一般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甚至有个别地区一直在频繁的建设各种农田水利工程,但是对于建好之后的工程,缺少必要的管理,给农田水利工程的长远发展带来了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缺少必要的管理,或者不重视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可能会造成农田水利工程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另外由于缺少管理,对于农田水利工程设备的保养和维护不够,大大的缩短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寿命。造成农田水利工程缺少管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首先是农田水利工程建成之后的产权不明确,其归属的界定范围不明,也就造成了各个部门之间互相推卸管理责任;其次是农田水利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费用和管理责任没有得到落实,这样导致管理过程中缺少监督,造成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不严的现象;第三是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不够重视,普遍没有意识到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只是将重点放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上。1.2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落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建设也一直在前进,关于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也越来越多,不断发展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需要相匹配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但是我国目前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仍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我国今天进入了市场经济体制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仍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所制定的,落后的管理体制无法满足现代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需要。1.3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位不清晰。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位不清晰也是造成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定位,在机构性质和机构职能上存在不清晰的状况,目前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具有行政主管机关和水管单位的性质,又具备管理、维护和运营的职能,这就造成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缺少有效的制约机制,管理监督工作不到位,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并予以解决。另外还存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分工不合理的现象,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造成了一部分人工作负荷过大,任务量过多,不利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长期发展。

2.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

农田水利工程在农民的生产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提高农田粮食产量,促进新农村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要重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改变原本“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加强水利工程建好之后的管理工作。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规章制度,保证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是加大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资金投入力度,以往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欠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开展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与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增加对于工程管理的财政支持,资金的使用需要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保证资金都被应用到工程管理中去。第三是加强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监督,从这个层面去约束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管理过程中要注意责任到人,监督时发现问题,要有相应的负责人。最后是要建立项目法人制度、招标投标制度、监督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四位一体”的管理体制,从体制方面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进行规定和约束,推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稳健发展。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除了改变“重建设、轻管理”的现状之外,还要注意明确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性质。一般情况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性质有三种,公益型水管单位、经营型水管单位和准公益型水管单位,性质区分的主要标准是管理单位的盈利情况,仅仅依靠国家财政支出为经济来源的是公益型水管单位,通过经营获得盈利的是经营型水管单位,国家财政支持和盈利兼具的是准公益型水管单位。按照这一规定对单位性质进行区分,能够更好的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进行。

作者:蔡前炎 单位:商城县水利局

参考文献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篇2

1.3农田水利管理是水利事业的反映通过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可以切实反映水利大事业的成效,农田水利工程具有涉及面广、工程规模小、建设数量多,是水利事业的“最后一公里”。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较为简单,但是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提出的要求较高,近些年来,国家加强了对于水利设施的建设投入,大力发展农业,其资金投入的主要方向是重点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等小型农田水利事业的投入相对不足,尤其是今年发生的全国大面积的干旱更是凸显了农田小水利工程不足的“短板”,虽然近几年开展了一些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但是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农田水利工程是指为解决耕地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而修建的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库、塘坝、蓄水池、水窖、水井、引水工程和中小型泵站等。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发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着很多随意性,由于对于该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造成各地建设的水利工程无法有效的连接起来,导致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顾。(2)工程建设存在着大量的重复建设、烂尾工程以及工程质量及劳务纠纷。由于缺乏规范的管理,造成农田水利工程缺乏相应的工程质量管理,造成完工的水利工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质量隐患。(3)管理不到位甚至是无管理,由于资金相对不足,造成一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标准低,同时后期缺乏相应的维护管理,导致一些水利工程在未到使用年限的情况下较早的失去其使用价值,不但对于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还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4)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和工程监管,造成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及劳务纠纷问题不断,严重拖后了工程的建设进度,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造成以上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对这些问题分析,切实落实好对于水利工程的监管是最主要的应对方法,通过加强监管、健全体制去解决这些问题,让水利建设变成真正的阳光工程、便民工程。

3切实做好农田水利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应对措施

针对以上列举的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提出了以下一些应对措施:(1)将各段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或是区域相对独立的灌区体系划分到位,通过职责的划分,使各区、县水利管理部门明确各自水利工程的管理范围,做好各单位的调度使用以及运行维护的职责明确。(2)通过多方筹措,确保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第一,首先应当完成各地区的主干水利工程,避免出现全面开花后的资金不足问题,集中资金完成一项工程。第二,根据小型水利工程的性质和效益分别制定运行维护管理及资金筹措方案。对于那些资金回笼速度慢的工程,需要通过各级政府落实专项资金和各水管单位的维修养护资金,确保资金的使用,对于那些有一定回报率的水利工程,可以通过进行市场招标,吸引社会资金的进入,加强对于资金使用的监管,减少政府的资金压力。第三,可以通过建立运行维护补偿基金的形式调动管理单位的积极性。为避免工程建成后因维护管理不到位而造成工程损毁,避免因工程损毁需要重复、反复建设形成的投入浪费,可以在工程建设资金中设立工程维护基金,以补偿和奖励形式促进管理单位加强工程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第四,通过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保障水利工程管理的正常运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反映出了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平。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篇3

一、农田水利存在的问题

1、工程不配套,老化失修严重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大都建于改革开放前,水利工程体系不完善,蓄水工程少,排水工程多,灌区末级渠系建设亟待加强。工程建设标准由于受当时的技术、资金条件限制,建设标准低,配套率低,且经几十年运行,老化失修严重,已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水利投入机制不健全

一是投资量的不足,长期以来,国家投资重点是大型骨干工程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投资是投入分配中的短板,再加上历史欠账多,县级财政无力投入,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失去了农村水利建设投工投劳的支点;二是资金投入渠道分散,除水利外,还有国土、发改委、农开办等部门,但基本各自为政,缺乏协调,工程规划及布局上缺乏整体考虑,建设投资标准也很不一致,造成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规划内容难以形成合力,整体推进难度大。

3、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机制不健全,管护主体缺位

工程管理存在产权不清、责任不明、有人建设、无人管理的现象。即使部分有专人管理的工程,管理人员报酬低,维修养护经费基本无来源,加上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管理水平较低,难以支撑工程的正常运转。

二、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

1、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

农田水利事业在我国已经有一段历史,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大规模的农田水利不断的建设,农田水利事业在世界上取得了很好的成就,这对于推动我国农民经济与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不过,当前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而导致问题发生的具体原因就是在建设管理上不够细致;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已无法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相适应。所以,我们应借鉴一些成功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事例,将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改革,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制度。

2、制定合理的灌溉用水制度,充分的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来获取更大的灌溉效益

实质上,灌溉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充分的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以此提高最佳的灌溉效益。早在古代时期,就有灌溉用水方面的制度,并且已经取得了良好灌溉效益,我们应借鉴他们的成功灌溉方法,制定科学的灌溉制度,这样就能够将有限的水资源充分的利用,就能够节约水的用量;同时,我们还应采取上一级渠道对下一级渠道轮流供水的配水方式,这对于充分的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也有着很大的作用。

当前,我国的水资源正日益的紧缺起来,因此我们必须制定合理的灌溉用水制度,在实际的灌溉过程中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将水资源的使用率进一步的提高,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采取科学的工程技术、农业技术及有效的管理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益,在农业用水总数量无法提高的情况下,确保有限的水资源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这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坚持“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鼓励社会投资兴办水利工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与完善,应鼓励社会投资建设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根据国家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制定的资金筹集方面的相关规定,要始终坚持着“谁受益,谁投资”的基本原则,将农业生产组织者及农民群众作为投入的主体部分,以此带动社会和农民自愿对兴办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这是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来源扩宽的重要渠道,对于促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进展速度有着重要的保障。

三、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建议

1、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力度

首先、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健全建设程序,将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具有广泛的内容,在管理上应统一,应制定周密的发展计划,完善建设次序,按照事先申请的计划审批制度进行实际施工,要大力宣传兴办水利工程,采取科学的手段进行管理,以此促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进程。

其次、全面的制定资质凭证制度,根据审批下来的水利工程的具体规模,构建健全的资质认证制度,在聘请人员上一定要以专业的人才为前提,对于所有经过审批后的水利工程,必须将其交给相关行政部门进行招标。

最后、构建施工准入证制度及工程监督管理制度。所谓施工准入证实质上说的是施工人员应具有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技术水平,只有施工管理水平高的施工单位,才能够准许其投入水利工程的建设之中。对于已经获得了水利工程准入的施工单位,其施工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技术水平及一定的实践经验;施工准入证的获得主要是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颁布和检查审批;水利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质量监督部门应安排一批质量监督人员,施工企业的施工人员应及时配合质量监督人员对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检测,同时还要将检测出来的结果进行全面的记录。

2、全面加强现有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与养护

首先、安全管理。我们应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不仅要预防因自然灾害而对水利工程带来的危害,而且还要预防人员的破坏,水利工程的建设没有主要与次要之分,每个环节部分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对于工程配套设备的建设质量方面一定要得到全面的保证。其次,内业资料管理;必须要有齐全的工程管理标准与规定、法律等相关资料;施工设计图纸、施工记录、检测结果等内容必须纳入工程项目的档案之中。

其次、经费管理。应制定完善的工程维修养护方面的费用规范标准,按照受益程度的大小以及各个区域的实际情况,向受益人与收益企业收取一定的资金费用,并将收取来的费用作为工程的后期养护。

最后、人才培养与技术推广。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效益时间长的工程,所以,在对其建设规划过程中应考虑到它的长远发展;地方水利部门应制定短期培训等措施,对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进行全面的培训,并且还要大力推广工程建设的新技术,以此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能够与日渐发展的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的生活相适应,从而让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将自身的效益充分的发挥,以此对农民进行良好的服务。

总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问题在于质量控制,要确保建设优质的工程就必须有一套健全合理的建设监督管理体制、规范的项目建设管理程序,以确保施工过程合理、项目管理严格、经费使用透明,从而防止面子工程和豆腐渣工程,使其成为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优质工程。同时也要加强工程项目的后期管理,做到不出纰漏不出事故,使工程项目能够充分发挥效益。

参考文献: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篇4

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建议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出党和政府关注农村建设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水利工程建设是基础,尤其是干旱少雨,水资源匮乏的西北部,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我国现行的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模式无法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多种问题日益突出,严重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1当前我国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工程管理落后

目前,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集体工程,需要大家共同使用和管理。但生产责任制实施后,部分农民个体意识增强,集体意识观念相对淡薄,只知道使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而不对其进行科学管理,管理方式粗放且落后。例如,在行洪河道肆意设置鱼网鱼簖,在圩堤乱垦乱种等现象时常发生。由于各个领域的农业生产进度很难达到一致,为保个人利益,随意堵大坝、放水、截流等破坏水线和明渠完整性的现象屡次发生,长此以往,农业生产和生存环境都会遭到严重破坏。

1.2管理投入少,缺乏运行资金,工程运行困难

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是建立在资金支撑基础上。水费收入和用水户集资是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资金的两大来源。近年来,由于水费价格较低,按照成本收取水费难以实现,即时低成本也难以做到水费的全额收取。在用水户集资方面,用水户对集资形式、集资多少等内容难以意见统一,尤其是在我国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加难以实现有效集资[1]。由于农田水利是公益性工程,其资金不应单独依靠农民,可以建立用水户协会组织,以此来管理水利工程。但这些组织规模小,运行不规范,水费收缴不稳定,管理水平较低,管理人员积极性不高,管理效率自然较低。

1.3农村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为了建设新农村,我国逐步建大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增修水利工程,扩大其规模。水利工程的扩建促使很多水管单位的诞生,但水管单位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人力资源分配不科学,非工程管理职位对于技术职位和管理职位,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效率低下。

2提高我国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效率的建议措施

2.1采取科学管理模式

提高我国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效率关键步骤是采取科学的管理模式。首先,树立科学管理理念。为了有效扭转管理人员重建轻营的管理思想,提高管理效益,管理人员要将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运用科学思维去看待和解决问题。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完工后,有关单位要在结合当地社会情况基础上,及时将小型水利资产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以拍卖经营、专业管护、个人承包等形式给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切实形成有效、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确保水利工程的良性发展。其次,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具有多种工程,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和生活供水等兴利功能是其基本功能,防洪、除涝、降渍和防治地方病等除害减灾功能也是其重要功能,而这一功能不具有丝毫经营性特点,是完全公益性。要想真正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效率,必须加强小型水利工程的配套工作,并结合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特点,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2.2加强资金投入力度

在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加强各级地方政府资金投入力度是确保农田水利工程效益的重要途径[2]。一方面,地方政府要明确自身的财政投入职责,积极维修改造现有水利工程,增加新的水利工程项目,以满足农田生产需求;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发挥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借助城府资金的引导作用,组织农民参加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此外,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期间,施工单位要及时向主管领导和有关部分反映项目进展情况,协调衔接财政部分,确保地方配套资金,发挥农田水利工程最大经济效益。

2.3明确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权责

目前,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负有直接行业管理职责,农田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营、监督检查资金使用和资产管理等都是水行政部分的工作任务。水行政部门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要转变职能,坚持政事分开、政企分开原则,改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投资运行企业是具体负责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安全和维护工作,而一旦出现农田水利工程安全事故,在追究责任时,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追究水管单位、企业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负责人的责任,切实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权责落实到位。

2.4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管理

节水灌溉既是解有效解决我国水资源紧张的有效措施,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管理是实现节水灌溉的必要手段,直接关系到节水灌溉效益。近年来,一些新兴的节水灌溉管理模式相继出现,如“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公司+农户+价格联动”的糖业模式,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带动模式等。高校节水灌溉项目结合了农业特点,引导农民借助群众力量、社会力量,承包、租赁土地,实现股份合作制,建立用水协会,将水利工程专业养护与用水管理相结合,有效提升管理效率。

2.5培养人才,管养分离

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管养分离,即要改变现有的“由上自下”的管理模式,建立“农民本位”的参与式管理模式。借助民主程序,让农民自己决定所需要的公共服务,调动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积极性,提高管理效益。在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科学定岗、核定管理人员编制时,明确责权利关系同时,还要从投资运行企业中剥离出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人员和相关业务,将其独立或者组建成一支专业的养护队伍。为了提高养护人员技术,培养更多的养护专才,相关部门可定期组织养护人员参与业务技能培训,引进其他企业先进的养护技术,同时注重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3]。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最直接管理者是乡镇水利站,政府可举办乡镇水利站长培训班,培养更多的管理和养护人才,提高基层水利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管理服务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有效攻破管理难题。

3结语

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工程,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设施保障,在新农村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改革与提升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经济效益势在必行。在具体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要做好全程质量监控工作,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加强资金投入,使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真正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工作,推动农村经济得跨越式发展。

作者:刘艳丽 单位:四川省宣汉县水务局天生水利站

参考文献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篇5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健全的农田水利建设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将很大程度上缓解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不便,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因此,对于农村进一步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1 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

1.1定义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指为解决耕地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而修建的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库、塘坝、蓄水池、水窖、水井、引水工程和中小型泵站等。

1.2现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农村现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一部分是由乡镇、村(组)集体投资投劳建成的,一部分是贷款、国债资金或其他农业扶贫开发项目资金兴建的。但由于工程措施不配套、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等客观因素造成了季节性、区域性的干旱缺水。同时,对水资源缺乏保护和合理利用及水污染等人为因素,加重了干旱缺水和洪涝灾害影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2.1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

大部分农田水利工程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当时的条件所限,标准不高,土法上马,而且基础设施配套不齐,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年久失修,工程老化、破损严重,灌排能力下降,运行效益递减,更新改造任务越来越重。

1.2.2渠系配套不完善,输水损失较大

灌区设施不配套,渠道渗漏、淤塞。多数灌区尚未进行全面续建配套和更新改造,灌区干支渠的工程配套率低;已建成渠系建设标准低,输水损失大。国家每年虽有资金投入,但投入经费较少,不能维持渠系正常运行。渠系完好率低,渠系水利用系数小,水库灌溉作用难以发挥,有效灌溉面积逐年减少。

1.2.3工程建设标准不高,工程管理滞后

工程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只知用水,不愿管水。工程重复建设多、半拉子工程多以及工程纠纷多。规划无序、施工无质、科技含量低, 管理粗放,建设标准低,造成好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过早的失去其使用价值。大量的开采地下水,也是对水资源的极大浪费,这样下去,不只是农业生产受到影响,生态环境也会受到破坏。

1.2.4农村劳动力缺乏,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

多年来,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主体是农民,主要来源于乡提留、村统筹、“两工”以及集资等。税费改革后,农民投工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幅减少,村提留、集资等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等都没有了,而各级财政未加大投入,市场化的办法和“一事一议”政策只能少量解决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来源。由此,税费改革后造成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现今,虽然国家大力扶持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在资金补助上给予很大倾斜。但由于农村难有较多资金用于水利程的建设配套,致使部分工程无法按期开工建设和按计划竣工验收,加大了继续向上争取工程项目的难度。同时,由于大量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形成农村劳动力相对匮乏,直接影响工程进度。

1.2.5政策法规难配套,管理体制不完善

从整体来看,适用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法规少、不配套。尤其是地方性法规难制定、难执行,导致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矛盾较多,阻力较大。虽然完成了对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任务,但整个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和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管理体制不完善的问题影响了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

1.2.6农村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水利管理单位内设机构不科学,非工程管理岗位多,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导致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真正急需的高、中、初级工程技术人员又严重短缺,技术力量薄弱。

2 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

2.1 进行科学管理

2.1.1全面加强对现有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

农田水利工程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亟待从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等方面加以完善,从而推动改革逐步完善、健康发展,走上正规化、法制化轨道。必须进一步明晰产权归属,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水法》等水利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进行安全管理。在防止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的同时,也要防止人为破坏。收集完整内业资料,妥善保管存档。对重点工程实施挂牌,设专人重点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制。

2.1.2全面加强对在建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管力度

制定一套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同时组建一个完整的质量监督体系,自上而下,齐抓共管。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内容广泛,实行统一管理,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建设程序。建立健全资质认证制度,落实工程招投标制度,规范施工管理,明确工程投资,实行施工准入证制度和工程监理制度,加强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和严格奖惩制度,使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往规范有序方面发展。根据各种不同农村水利的特点,对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使水利工程在完善的工程管理条件之下,取得较好的工程效益。

2.2 资金保障管理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包括国家补助、地方配套、群众自筹、社会融资等。为加强对该项目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相关法规和财经纪律,强化资金管理,确保工程资金安全。在争取国家投入同时,积极推行“民办公助”,以受益户“自愿、自主、自建、自管、自用”为前提,充分调动群众投入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一是认真开展“一事一议”,由项目地群众讨论、制定资金落实方案;二是由村负责解决工程占地等政策处理问题;三是由农户自己投工投劳,负责工程非技工的费用;四是用好国家补助资金,村解决政策处理等具体问题,投工投劳后仍有缺口的按照“一事一议”的办法,由受益户按人均或田亩筹措资金;五是对有条件的工程拓宽筹资渠道,引进社会力量投资一定数量的资金确保工程建设,倡导并大力兴办民营工程;六是整合各方面的资金,捆绑使用,集中财力办大事,集中财力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2.3 农田水利管理队伍建设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成后要长期发挥工程效益,除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外,必须要有一支精干的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由于点多面宽量大,除专业的管理队伍外,还必须依靠农户,组建农户管理组织,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为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的培养,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水利部门可以采取派出去,请进来,实行短期培训等方法,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造就各方面的行家里手,并能统揽全局,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同时也要抓好工程建设中的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让农田水利建设与日益反展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相适应,使已有的、在建的和规划中的水利项目都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效益,服务于民。

3 结语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必须从项目的论证、设计、建设、监理、管理等环节抓起,要确保建设优质的工程就必须有一套健全合理的建设监督管理体制,规范的项目建设管理程序,使施工过程合理、项目管理严格,做好质量全程监控工作。防止面子工程和豆腐渣工程,保证其成为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优质工程,同时也应注重开发人力资源,加强资金投入,推行专项资金项目预算审签制度,加强政府引导、服务、监督,进行科学管理等,使工程项目能够充分长效的发挥其效益,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的正常生活。

参考文献: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篇6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1在物质方面的准备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开始前,应该对整个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适当的分析,准备好施工用到的材料,并且查看可使用的资金是否充足,以免工程进行一半,由于经费困扰导致停工。总而言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前的物质准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切不可疏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2在管理上的准备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不是一个人就可以进行的,需要团队共同合作完成,所以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也不可马虎。在施工前,施工的管理者应该了解整个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适当地在各岗位上安排人手,使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正常进行。

2.3在技术上的准备 在施工开始前,施工的管理者就应该对施工所用到的技术进行精细地总结,及时安排施工人员培训,使施工人员能够及时适应工作,尽可能避免施工中的技术失误。

2.4在安全方面的准备 安全施工是施工必须遵循的原则。在施工前,施工管理者应该对施工中各个环节都进行一定程度的安全评估,快速地找出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地提出解决方案。加大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力度。

2.5施工中材料的选择与管理 在市场日益丰富的今天,施工材料的种类与档次也日益繁多。在施工材料选择时,应该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切不可贪图小利,引起不必要的施工质量问题。在施工材料的管理上,施工管理者应该安排专人管理。在施工材料的储存上,应该根据施工材料的特性,选择不同的环境和空间进行储藏。

2.6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管 施工管理者应严把施工的监管工作,培养施工人员对施工质量重要性的认识,使施工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更有效率地完成。

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篇7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大力发展农田水利技术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新疆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起步较晚,在农田水利管理和施工技术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有效措施,以提高新疆地区的农田灌溉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1 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1)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方面存在资料欠缺、标准不一的问题。一是新疆地区的大部分农田水利工程为土坝和土渠,建成年代较为久远,管理上属于粗放型管理,基本上没有经过专业的设计,水利工程的建设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二是农田水利工程基本没有相关的档案资料,一些重复建设的工程、半拉子工程等,这些工程真实有效的资料数据非常混乱,无法给以后农田水利工程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工作提供参考。三是一些水利工程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经费来对具体工程的设计参数进程勘察,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大打折扣。四是农田水利工程在设计中存在标准不一的问题,对于衬砌高度、垫层厚度、设计流量、断面面积等的取值,设计人员通常都是按常规进行设计,例如对于渠道过水断面的设计,往往采用原有土渠的过水断面数值,这种不经过计算的设计可能造成例如水池墙体单薄等问题的出现,给工程留下一定的安全隐患。

(2)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方面存在技术力量薄弱、质量意识不强的问题。我国的水利工程实施部门较多,普遍存在专业技术人员少,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新疆地区由于天然条件以及经济条件与内地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来说,这种技术人才缺乏的情况更为严峻。农田水利工程通常工期较为紧张,特别是改造工程,一般秋后才能开始施工,第二年春天农田灌溉前要求完工,这就给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技术和质量方面带来一定的难度。另外一些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意识淡薄,施工管理技术欠缺,还有的不按照工程设计进行施工,人为赶工期抢进度,使工程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3)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方面存在体制不健全、经费不到位的问题。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体系,存在制度不健全,管理责任不能有效落得的问题。在新疆地区,有的水利工程修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土地分产到户,一些小型的水利工程产权不明,管理责任不清,管理主体脱位,监管存在脱节现象。另外农田水利工程的养护经费不足,致使水利工程不能得到及时的维修养护,使工程破损严重,对农田灌溉带来不利的影响。

2 提高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技术的几点建议

(1)做好前期工作,严格方案审查。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项目,必须按照严格的立项程序,经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进行招投标工作,避免不合理的水利项目以及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对于符合规划的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设计单位的资质要予以严格审查,保证工程的设计水平。同时对于工程前期的调研工作,有关部门要安排足够的人力和资金,做好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调查勘测工作,确保工程设计的数据和资料的准确可靠,为设计方案的编制做好前期工作。

(2)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技术水平。抓好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人员以及工程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水利工程人员的业务水平。新疆地区的水利工程技术人才非常缺乏,基层水利部门可以采取各种有效方法,例如可以将技术人员派出去学习先进的施工管理技术和经验,或者去请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加入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中来,还可以采取短期培训的办法,解决技术人才短缺的状况。

(3)实施技术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要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监理,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工程设计标准,确保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质量要求。考虑到农田水利工程在经济、技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优化策略,要做到工程规划布局合理,施工管理技术先进,施工过程科学高效,并广泛采纳各类可操作性强的合理化建议,使农田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

(4)采取节能技术,加大资金投入。根据新疆自然条件的特点,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应做好总体的规划工作,利用区域环境以及人文特色去推动地区水利工程的发展。一是大量利用新疆地区的自然资源,例如新疆阿尔河以及和田河、河谷平原组成河漫滩地、河心滩地等诸多地形环境,加之古河道较多的特点,非常适合发展湿地灌溉技术,这些人工的小型湿地将非常有利于新疆地区的农田水利管理。二是采用管灌、喷灌以及滴灌技术代替农田漫灌的方式。漫灌是农村农田灌溉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既原始又落后,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技术含量也很低。一般是从水源处开挖渠道直到农田,通常渠道较长并且输送渠道多为土质渠道,给水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农田灌溉效果还不好。新疆地区水资源贫乏,从节约的角度讲,漫灌是非常不适合的。而上述其它几种技术,都是用管道代替明渠进行输水灌溉,管灌出水口流量较大,成本较低,适合较为干旱的农田;喷灌是当前世界上最主要的节水灌溉技术之一,也被广泛使用;滴灌技术具有较强的节水、节肥和省工的优势,能有效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因此政府应增加资金投入力度,着眼于未来,发展先进的农田灌溉技术,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

3 结语

做好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对于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增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提高土地作物产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各级部门要明确管理责任,提高管理水平,合理利用并节约水资源,使有限的水资源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篇8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俗称“小农水”,一般是指为解决耕地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而修建的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小型水库、塘坝和中小型泵站等。这些工程的兴建调节了农田水分状况,改善地区水利条件,水利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满足和保障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建设,如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中小河流疏浚整治工程、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农村桥梁建设项目等,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农田灌排用水、农村养殖业用水、农村人畜饮用水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大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推进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规划设计不合理

虽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并不是很大,但涉及的范围很广,与所在区域的地理状况、农田高程、水流走向及原有水系等有着密切的联系[1]。很多规划设计人员对建设工程区域的地形地貌不够了解,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不够重视,导致设计存在瑕疵,所做的规划设计不够全面和合理,给出的图纸是所谓的“通用图纸”和“典型设计”,实际施工时变更较多,不利后期的施工建设与管理。

2.2施工管理有待加强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往往数量多、分布分散,虽然规模相对较小,但在原材料及设备的选购、施工工序等方面,仍有不少细节需要引起高度重视[2-3]。目前,不少中标单位的水利水电施工总承包资质都是后期增项取得的,缺少水利专业施工技术人员和施工经验,在施工方法与技术等方面缺乏有效筹划和管理。例如,在水利工程施工时,不仅要考虑当地的灌溉与排涝,也要兼顾周边地区的水流走向和水系变化等因素。施工单位未能从区域和大局上进行把控,施工过程中相对松散随意,往往忽略其他存在的因素,造成不能充分发挥工程应有的功能和效益,影响了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

2.3监理单位管理有待优化

工程项目虽然实行了建设监理制,但仍有部分监理单位存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水利专业人才短缺、监理职责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对工程质量形成直接影响或给项目法人增添了工作内容和难度[4]。

2.4基层水利工程技术人员严重短缺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程序一般分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施工准备、初步设计、建设实施、竣工验收等阶段。工程建设推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的项目管理形式。基层水利站直接或经乡镇人民政府的授权委托成为项目法人或代为项目法人,是项目建设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对建设项目的立项、筹资、建设等实行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管理。这就要求基层水利站的工程技术人员,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水平,还要了解规划设计、造价咨询、建设监理、质量监督与检测、档案管理、工程与财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才能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有预见性,及时地协调、跟进各参建单位的关键工作,从而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与建设管理水平[5]。目前,基层水利站已出现了工程技术人员青黄不接的现象,而综合型的水利人才更是少之又少,这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与管理是很不利的。

3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与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做好工程前期的规划设计工作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项目前期要多方进行认证、科学规划,设计人员应亲赴项目规划现场进行勘察调研,了解地形地貌状况、水文地质、农民耕作习惯等情况,统筹考虑地域的防洪防旱能力、水资源配置与供给、水环境治理和保护等各方的需求,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设计成果后,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不断改进和完善,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有个良好的开端。

3.2落实各方责任,通力协作,紧密配合

要构建严谨的责任机制,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参建各方(建设、设计、施工、监理、质量监督、审计等单位)的权责进行明确划分并落实,提前熟悉各自的工作内容。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要加强沟通和协作,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有序推进。

3.3高度重视培养水利技术人才

要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对现有的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的分工管理,明确业务方向(如工程、机电、水政等),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拨人才进行深造,让这些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地人员在理论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并可以学以致用。同时,积极鼓励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以适应岗位和市场的需求。

3.4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与管理模式创新的探索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篇9

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关系到我国劳动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作为农业经济的关键因素和重点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无疑就显得非常重要。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好坏严重影响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本文就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的施工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一、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现状

近年来,虽然我国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加强了对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但是,由于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起步较晚,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体系仍然不太健全,因此,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显得甚是随意。在我国大多数农村小型农田工程的如水库、小电站等一些设备的老化失修,导致农田水利设施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导致农田水利设备的情况更为严重,彻底失去效用。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方式和管理状况都不标准,尤其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就更为随意。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大部分都是国家政府出资,并由村里共同施工建设或则请非专业的水利工程施工队来建设,他们在施工过程中普遍出现不遵守施工规范或要求的现象,水利工程的施工都缺乏一定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严重影响施工效果和质量。

二、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了加快农业发展的步伐,兴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其对提高国民经济收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不同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对影响工程水利安全运行和排灌效益正常发挥的工程,要优先进行改造,以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和效益的发挥。

2.兴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方便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提高农业收入,因此,对于各种灌排工程的形式要采取集中连片布置的方式,避免因工程分散布置增加维护管理难度;在工程设计、设备选型以及施工等方面都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便于农民管理维护方便。

3.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要注重经济效益,让农民真正感到实惠,做到旱天能灌溉,发生涝灾能把水排出去,农机能便捷进田,最终达到农民增收的愿望。

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

(一)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

根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类型的不同特点,分别制定了质量控制的重点。

1.渠道衬砌中主抓土模夯实

渠道衬砌是小农水工程中的传统项目,其施工测量、土模制作、砼衬砌、渠堤培土等技术已熟练掌握。但土模制作中的夯实在施工中落实是难点,土模夯实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砼衬砌的质量及渠道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所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制定了质量检查制度。要求施工单位对土模夯实工序先自检,再报监理单位复核,最后业主单位进行合格验收。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土模不得进行砼衬砌工序,施工单位要进行返工处理,直到达到设计要求,从内部到外观保证了渠道衬砌的质量。

2.暗管输水合理安装排气阀

低压暗管输水灌溉技术在节水灌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历了一个从砼管到PVC管的演变过程。工程中的暗管输水全部为PVC管,其特点是施工速度快,但如果排气阀安装位置不当或操作不规范,在停泵时容易造成负压,压瘪管道,造成损害。施工时要求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对每个井的管道布设、地形状况实际考察,合理布置排气阀,必要时增设排气阀。同时加强管理运行人员的操作规范培训教育,保证工程的安全运行。

3.泵站改造抓好施工测量复核工作

实施方案只进行典型设计,没有具体到各个泵站,施工测量放线的结果将直接影响水泵型号、启动柜型号、压力钢管的选择,进而关系到工程的建设投资。在施工单位测量放线时,要求监理单位和设计代表现场跟踪复核对测量结果予以确认,以保证达到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同时对工程的资金投资进行了有效控制。

(二)加强对农田水利施工工程的监督管理

要管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首先要解决的是人的问题,就是要落实有人去管的问题。要从严选聘水管员,选聘热爱水利工作,有责任心,能够承担小型农田水利各项任务的人员。农田水利工程开始建设施工时, 就要对整个工程进行管理和监督,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监督施工的每道工序。一定要求严格按章操作,并对其施工质量和效果进行检查,对于建设施工材料和设备也要严格检查,保证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效果和质量,使得农田水利工程能够顺利的完工。

要完善施工质量的监控体系,强化对施工队伍的审查。在对人员进行审查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和材料的检查,确保万无一失。在现代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是建设的主人,而施工的设备和材料是建设的重要因子,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先进的施工设备必然制约施工人员的建设水平。因此,施工单位应该注重自身质量管理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健全,构建符合实际情况的施工体系。这样做,不仅能有效提高施工施工单位对建设全过程的控制与监管,还可预防常出现的质量问题的产生,真正做到防微杜渐,未雨绸缪。

(三)加强操作人员以及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

把现有的水利技术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明确划分每个人的业务和主攻方向,有计划的按步骤选拔人才,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岗位需要为目的;鼓励职工人员在职学习,不断的提高其整体素质,无论是农村的水利工程建设还是其他工程施工建设,施工的操作人员、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都将会直接影响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定期的举办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的操作技能培训工作,不仅仅可以提高操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并且也会大大的提高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

(四)加强安全管理措施

做好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相关的施工单位还需要做好下列工作,可以及时正确的进行施工单位决策。施工单位的决策工作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这项工作在施工单位整个安全管理工作都会出现。施工单位必须树立施工单位员工的安全意识。员工具有安全意识之后,就能够自发的、自觉的进行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施工单位定期的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施工技能的培训与教育,让员工既有安全施工的意识,又能够具有安全问题排查与解决的能力。水利工程进行安全事故的预防,必须通过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参与进来,才能够较好的做到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利施工中每个细节问题都会导致水利工程的事故,所以较好的组织施工单位员工进行适时的施工排查,能够有效的处理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工作。施工单位的安全工作离不开安全工作的监察。施工单位的安全工作需要施工单位工作人员全面的排查施工安全隐患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不安全隐患。安全工作的监察工作能够及时的发现没有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安全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工作上的疏漏。所以,必须通过监管手段把安全工作落实到位。施工单位管理部门要发挥自己的安全管理职责,采用安全管理手段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与处理,对施工单位员工实施安全维护的奖励与惩罚,以进一步有效的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在水利工程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用水状况,对于粮食生产有着重要的保障意义。我国在小型农田水利施工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们加强施工管理,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每一个环节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篇10

前言

在我国目前,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保障农村田地丰产稳产,我国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大量的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不断开展,从农田水利到沟渠改造、中小河流治理以及中小型水库的防险加固施工,层出不穷。这些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促进农业丰产稳产、防洪抗涝、改善生态环境以及生活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也受到了各地人民的欢迎。

一.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现状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主要有水库、沟渠、池塘、机井、河道等的施工。这些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大多位于村屯附近,有许多的水利工程设施依靠乡村或者是村集体进行投资兴建的,在资金来源上,即有依靠国家拔款、扶贫款建立起来,也有集体投投资兴建的,还有的是贷款兴建起来的,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还有一部分农民与个人联合兴办了小型水利工程项目。

我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特点是地理位置以农村周边居多,这类工程的施工周期短、地理位置分散、工程规模小、易于施工等。但是由于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不利于宏观调控,使监督管理工作受到制约。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这些特点,使政府或职能部门有限的管理人员无法全面深入到各个地区的施工点,进行技术指导与监督管理。并且现场施工人员大多是雇佣当地的农民工,这些人没有受到过专业的施工技术培训,不具备施工安全常识,致使一些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甚至发生人员伤亡事件,这对整个的工程施工影响较大。

二.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与管理中的不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落后

在我国农村,改革开放以后,土地实行了生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的集体观念淡薄、个人的经济意识加强。从原来的“大锅饭”转变成“个体经济”,从原来的统一管理,集体用水,逐渐发展到只管用水,不管水源,哪里用水哪里打井的现象,使农村的水利工程管理上无序混乱,甚至一度出现了无人管理的现象。有的水沟渠道及河岩堤坝“渗漏跑冒”现象时有发生,水利工程年久失修,老化毁损。并且每一段地区的施工进度,也无法协调一致,并且各取所需,随意截流、开挖、堵坝开沟引水、放水等施工随处可见,致使河流渠道支离破碎,为抗洪抗涝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一些灾害性的淹没土地、水土流失的事故也常有发生。

农村为了引水灌溉,下游地区的农民适逢种植季节常常由于水源问题争相打斗,在无奈之下进行机井的建设,在农田区域就地打井,大量开采地下水,用宝贵的地下水资源进行大面积的农田灌溉,这给地下水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不仅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也极极大的破坏了生态环境。

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毁林开荒一度盛行,使原本就有限的森林资源遭到极大的破坏,过度的开垦使水体植被也越来越少了,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一些池塘、水库、河流的水越来越混浊,河底的淤泥也越来越多,水库及河沟渠道的淤泥积层越来越厚,也无法及时完成清理工作,绝大部分承包人也不具备清淤的能力,久而久之为环境恶化、洪涝灾害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2.财政投入力度不足

这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上,由于当地财力吃紧,对农村水利工程的施工投入较小,无法及时完成相应的配套设施的建设与维护。随着新农村的建设方案的提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增多了,但是农村农田水利工程日积月累的“病症”无法在短时间内“治愈”。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扶植力度,加大了资金的投入,但是许多的欠发达地区在资金的安排上,对农田水利施工投入的资金安排并不多,无法完成基础性设施的建设与施工,对于累积的“病症”更是无法兼顾。国家对农村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还不够,与需求相差甚远,资金的主要来源,还需依靠群众自己解决,地方财力的局限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地小型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与维护。

3.小型的水利建设质量得不到保证

由于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地点分散等特点,使一些职能部门无法及时实施监督与管理责任,在建设上,一些具备专业技术的人员无法在施工现场实施全面的技术监督与指导,施工人员大多在当地聘任,这些人员不具备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素质不定。使一些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使工程完工后问题不断,无法达到施工标准的要求,降低了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使用寿命,并且限制了功能的发挥。

三.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策略

为了更好的提高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改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的不足,提出以下策略。

1.政府引导规划

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施工上遭遇的境遇,通过权力集中的方式,来进行改善,即通过村屯或者是乡镇,将规划与设计上交县级管理部门,并由县级的管理部门进行总体性的规划,以解决各地区施工时间的不确定性的问题。然后县级部门对整体水利工程进行总体的规划与宏观的调控,找出水利工程施工中不足,并分析原因,然后进行科学的规划与管理。

在县级总体工作的方针部署下,乡镇或农村在根据综合规划,制定本乡镇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规划,并细化到乡、村、组,及施工地点。如河渠、水库、山塘等。

2.监查工作力度加大

要加强监督检查工作。主管部门或职能部门在制定完总体的规划方案以后,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依据乡镇制定的详细施工方案,进行及时的监督与检查工作,使工作落实到位。发挥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通过相应的规章制度的约束来进行监查工作的开展。建立监督检查小组,对施工项目进行初检、复检等专项检查工作,对资金的落实工作要严格进行监督,按照规范操作,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专项资金专项使用,严禁挪用滥用现象的发生。运用科学化的管理手段提高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对施工人员加强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减少或杜绝安全隐患。

3. 加强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质量是关键,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中,为了提高施工质量,要建立起质量管理体系。要“责任到人、监查到位”,建立起“项目法人负责”制度,通过“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政府监督”等结合的办法,构建起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来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来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与管理工作,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根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地点的分散的特点,进行网络体系的建立,进行“信息分散采集、集中管理”的模式,进行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

四.结语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于保障农田灌溉用水、解决农田灌溉有序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做好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工作,加大投资力度,通过科学化的管理体系的建立,对于促进我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的作用。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篇11

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

解决农村耕地的灌溉问题及人畜的饮水问题是小型农田水利的主要作用。一般来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投资比较小,而且还可以得到国家的大额补助;工程规模较小,主要建筑物的级别一般都是在5级或5级以下;施工技术也普遍偏低,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工艺较为简单,设备安装也比较简单;质量监控缺乏: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模较小,工作量较少,所以在很多时候没有受到相关单位的重视,只是“依葫芦画瓢”地按照有关规定对工程进行划分,难以做到质量的监控,导致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质量不达标。

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2.1 施工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一个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工作,就需要高度重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因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充分与否直接影响到施工的速度和质量。在准备工作中应做到以下几点:(1)物质上。要快速并且保质地完成施工项目,在施工前应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保证施工中所需要的各种施工材料以及所需要的资金,这是保证施工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2)组织上。施工前,需要充分了解施工操作的步骤及过程,然后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再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合理安排人力资源,让各项施工协调进行。(3)现场上。在施工前,就需要布局好控制网。(4)技术上。施工前,需要充分了解施工图纸,熟练掌握施工技术,避免施工中出现一些不可挽救或是不该出现的错误,影响到工程的施工效果。总的说来,施工前的准备对施工的质量和效率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相关人员需要在施工前就能够充分把握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进度、施工技术、施工效果,然后充分备好施工中所需要的材料及资金等物质,以确保工程施工高效运行。

2.2 要注重材料的选择及管理

材料是施工过程中的必需品,为了提高施工工程的质量,应在成本允许的范围内选择优质的材料作为工程施工材料。所以在采购材料的时候,一定要对所购材料的质量严格把关。采购人员在采购时一定要货比三家,选择优质的材料,切勿贪图便宜而选择低质材料,一定要做到质量第一位,价格第二位,当然也不是说要盲目地选购价格十分高昂的材料,但是一定要保证选购的材料能够满足建筑物的质量要求。在材料进场时,应要求相关人员出示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技术说明书,以及实验室出具的质量证明。另外,相关人员应要考虑到,很多材料都不是能够一次性用完,用不完的部分需要做好储存工作。储存的时候不能随意堆放,而是应该根据储存材料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地点、合适的环境进行分类储存。

2.3 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理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而施工质量监理是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达到质量要求的核心过程。但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模小、投资少、工作量不大等特点,很多工程的施工质量监理都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相关人员首先要认识到施工质量监理的重要性,重视对施工质量的监理,然后抓好监理工作的特点,充分发挥监理在施工中的监管作用,以确保工程的施工高效开展。在施工质量监理中,需要监理人员十分熟悉施工图纸,如果发现图纸有异样,需要写出书面意见和建议;也需要根据施工的具体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投资的工作细则,以避免盲目的进行监理工作;监管人员还需要结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特点,根据需要合理配置监督人员;在施工质量监理过程中,一定要有目的性,在关键部位还需要连续监控。

3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问题

3.1 存在的问题

(1)管理权责不够明确。

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机构实行的粗放式管理,没有设立专门的负责工程的养护维修及安全运行的监查部门,因此工程在建设以后常常出现未达到使用年限就老化失修、机电井停机报废或者是在带病运行、水量漏失、供水管道被锈蚀等一系列不良问题。虽然在有的地方可能有村民参与管理过程,但是由于没有健全的管理体制,再加上村民对水利工程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再或者是村民认为其与自己没有太多直接的关系,不能给自己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所以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对于水利工程相关的管理决策也不会或是很少参与,组织机构的领导及成员也多半是由组织来安排或是由其自愿,没有做到民主选举,导致管理监督的力度大大减弱。

(2)管理效率不高。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职能不到位,运营的方式也比较单一,也没有健全的管理组织,导致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效率低下,相关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不能保障水利工程能够得以正常运行。在一些地方,对于灌溉的渠道及农村河道工程有少部分落实管理机构,小型及以下的水库甚至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仅由村、镇、乡的专管人员负责,而且其渠道只是依靠村民自主季节性管理。更有部分的小型水库、小灌区、塘坝、机电井以及一些防洪工程都处于无人管理状态,造成机构人员对水利工作的忽视,水利工程的职能难以正常发挥,形成了一种只修建而不管理的局面。而且在工程建设的时候,也没有落实管理机构和管理费用问题,对工程的管理和维护没有足够的重视,影响水利管理机构的有效运行。

3.2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做好安全管理,首先要大力加强对《水法》的宣传,增强广大村民保护水利工程的意识,提高广大村民自觉保护并管理水利工程,尽可能避免人为故意破坏的事情发生。对于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也要注重,确保质量一定要过关,避免“豆腐渣”工程的出现。

(2)加强对内业资料的管理,要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需要有比较齐全的相关标准、相关法规等内业资料。对于设计的图纸、相关文件以及水利工程的施工结果和竣工验收的报告都应进行立项建档。

(3)加强经费的管理,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科学、合理地制定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费用标准,然后再根据各种具体情况,向受益单位或是受益个人征收相应的费用,用以维护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在管理过程中,还可以大力推行义务工制,不论是受益单位还是收益个人的义务工都应采取“来者不拒”的态度,以减少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费用。

4 结语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解决了很多村民的灌溉用水及人畜用水,给广大村民都带来了较大的益处。加强工程各环节的施工,加强对工程的管理,可以提高工程的质量,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让工程更大限度地造福村民。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篇12

1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技术资料的作用

农田水利工程包含不同的类型,即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饮水安全、灌区的分类、机电排灌、小型农田水利,实施管理需要更加高效且规范性的整理施工技术资料。当农田水利工程在交付并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可能由于之前的施工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设备老化导致工程逐渐显现出质量隐患。此时,技术资料档案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阅读农田水利工程的技术资料,可找到有效、合适的方法进行后续维护保养工作[2]。

2技术资料的根本要求

2.1真实性

资料可客观、真实反映农田水利工程实际质量情况,因此技术资料需要真实。技术资料对于工程质量评价、验收而言十分重要,是工程建设、管理的根据,特别是有关单位在使用、管理、维护、改扩建设过程中均要参考技术资料才能更好实施[3]。

2.2规范性

在编撰施工技术资料时参考模板格式与要求,整理技术资料过程中要参考相关工程标准、法规等要求,确保技术资料完整、规范[4]。例如工程检查记录填写结合技术复核、质量检查等工作,根据要求填写农田水利工程的名称、部位、检查项目、检查意见、检查人、日期等,涉及设计变更和洽商部位需要详细写明根据,方便之后的工程结算参考,可以保证技术资料规范性。

2.3信息化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资料完毕之后,需要及时送到建设管理局归档、保存。技术资料是在工程开展建设以及设施管理中所形成的,可以真实记录并反映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是工程在投入使用后维护、管理等可靠的真实资料,也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具有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5]。

3施工技术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填写工序质量评价的问题

在检查竣工资料的过程中常常遇到检点数不准的问题。实际应检点数是以质量检验评价标准为依据,检测频率、点数规定则要准确计算工程数量,原本数据要保证准确性[6]。

3.2试验记录单缺陷

试验记录单的填写,有时基坑处理压实度超出最大干密度(超过100%),现场质检人员填写评定表时,不应该采取超出百分百压实度数据。当工地进行灌砂法、环刀法实验时,如果结果超出百分百需二次实验,同时找到原因,消除干扰。

3.3基础资料签字难、签字不全

竣工资料整理过程中,签字不全是影响竣工资料整理的一大阻碍。一方面由于签字人员请假或出差等客观原因;另一方面由于施工单位自身原因,即资料与施工不同步,后期人员岗位调动或其他原因导致资料签字不及时、签字不齐全,影响竣工资料交付归档[7]。

4资料管理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主要是由于施工单位一般存在重视工程实体,但却轻视资料管理的情况,在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且能力不足,未能及时形成施工过程中的资料。同时,资料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比较低,时常需要更换。有的监理单位未能很好履行监理的责任,监理工程师未能严格把关、审核。

5完善施工技术资料管理的建议

5.1做好工程技术资料记录、收集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有指定的人员负责管理工程各项技术方面的资料,负责对质保资料进行跟踪、收集、整理,同时还要做好各分项质量评定的原始记录,同步资料与工程,做到内容连续不中断。

5.2确保各技术资料的真实

农田水利工程技术资料一定要真实可靠,如果资料不具有真实性,可能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不可采用事后补充的造假操作,特别是砂浆、混凝土强度,检验方法是随机抽样。取样的科学、真实性十分重要,不能对制作试块样料特殊处理,否则若工程出现质量问题,资料完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可能造成技术资料的失真导致不正确的判断[8]。

5.3确保工程技术资料的准确

农田水利工程技术资料的填写要保证内容的具体性,不能采用模糊的语言来统一描述,如“符合/满足要求”等。基本项目每一个子项目等级需要根据优良百分比来明确并辅以文字说明,不能随意用符号替代。同时,需要特别注意,检查农田水利工程项目不能出现不合格的地方,在资料上不能出现“×”这一类的符号。现场发现不合格的地方需要及时要求返工处理。5.4技术内业资料须完整一个单位有若干个子单位,需要分别负责施工的几个分部工程时,工程质量由总包单位全权负责,各子单位根据水利行业的标准,即《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相应规范,检验分部以及单元工程的质量,同时做好资料的整理工作,所评价的结果及所编写的资料提交给总承包单位,由参加单位进行评定,使农田水利工程资料更加完善。

5.5完善质量记录,做好资料整理工作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篇13

1.2工程投入不足

一般情况下,在对水利工程进行大规模的修建过程中,通常都需要利用到大量的人力来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作业。直到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农业人员往往会将发展眼光集中到经营方面,只是单方面的注重自己的经济利益,而忽视水利工程建设本身。尤其是在农村,对国家投入投资产生了一种依赖性。无论是建站,还是打井等工程,都要国家财政进行拨款,才能实施,这种只用不管的思想认识已经成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建议措施

2.1建立和完善工程建设施工管理机制

为了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促使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农民义务监督员制“五制”管理。在项目实施地区聘请有责任心、工作认真负责且有一定阅历的人,经项目部组织业务培训后当农民义务监督员,在工程实施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督。建立严格的竞争立项工作机制,受益群众有积极性、施工环境好的优先立项,否则,不予立项。选择信誉好,技术力量强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检制”,每道工序施工完毕,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做好相关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并做好验收记录。其次,在健全绩效考核机制的情况下,当地政府和水利管理部门也必须积极参与到其中,并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提供充足的资金投入,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最后,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之后,相关部门一定要充分做好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明确乡镇水利站为基层水利建设、运行、管理和维护提供服务的组织。这样不仅能够大大提高灌溉保证率,还可以避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促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发挥长久效益,让有限的资金得到最大效益的展现。

2.2引导群众筹资筹劳,完善投融资机制

认真贯彻落实“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政策原则,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保证农村集体将一定比例的积累资金用于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引导农民和社会各界增加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广泛鼓励、吸纳社会资金办水利,努力促进农村小型农田水利事业发展投资多元化,确保水利事业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农村地区都在积极的开展一系列活动进行水利工程资金的筹备,这种筹资方式也充分带动了广大农民的热情。另外,我国各级政府也加大了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正确引导农民群众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筹备与人员配置。其次,还通过利用国家相关优惠政策来大力发展民营性的水利工程,采取了多样化的融资方式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行扶持,同时将各项管理职责范围进行明确的划分,由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进行管理,制定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从而充分保障农民的个人利益。

2.3突出重点推进小农水建设

(1)要高度重视小农水建设。“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求各地农村及早规划,及早动手,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小农水“民办公助”项目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支持,大力开展小农水“民办公助”试点建设,推进小农水产权改革,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建设和管理小农水工程的积极性,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引导作用,引出小农水建管方式的一次转型,取得成效。

(2)下达任务,落实责任。要求各地成立领导小组,召开项目会议,充分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水利局是实施主体,负责全面的工程的计划、安排、协调、衔接和监管,项目区乡镇负责施工占地、青苗补偿、施工用水用电的协调,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管理、拨付等。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