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发展实用13篇

地理学科发展
地理学科发展篇1

我国地理学已取得骄人的进展,表现在科学研究方向的突破、对国家建设的贡献、研究手段的革新、对科学和教育的促进作用、对社会的贡献等方面[2]。福建地理科学的发展,是我国地理科学发展的一部分,在理论与技术及其实践中都取得明显进展,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福建地理学的主要成就

(一)研究方向的拓展

地理科学是以综合和实践为主要特点的科学,其独特的视角和研究方法,与目前全球变化研究、地理系统科学、可持续发展理论所强调的综合和集成不谋而合。福建地理学者结合学科特点,经过研究机构的结构性调整和重组、重要科研项目的启动与实施、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形成等各方面的努力,在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不断扩展其研究的方向。福建地理工作者通过野外调查、室内实验分析,根据长期研究积累的资料,在资源与环境研究、区域自然地理与农业区划、生态功能区划和海洋功能区划、生态监测理论与方法、水土流水与生态调控、海平面变化、区域发展与规划、城市与人口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城镇体系规划、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地空耦合技术等优势领域开展研究,取得显著进展。尤其是近年来,福建地理工作者在野外观测平台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先进技术,在地球表层生态系统及过程,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与全球变化,地理信息科学与电子地图与信息图谱,生态农业,城市化发展和人口循环流动等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一系列的重要成果,获得突出的成果。特别是在重大战略领域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人地关系地域研究和重要学科方向上向纵深突破。尤其是我省地理学者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城镇化空间模式的研究,引起相关领域国际学术组织和权威专家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许多学者也参与了中学地理、高等院校地理教学改革和教材的编写,发表了许多著作。福建地理学者在学术领域的地位也得到显著提高,发表在国内、国际优秀学术期刊的论文数量也大幅度增长。地理工作者涉足的领域,已经突破了传统地理学的范围,与自然、人文、社会等众多学科不断的交叉融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全球问题密切相关。

(二)对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的贡献

地理科学除了本身的规律与发展的轨迹,又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联,可以说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需求是地理科学与资源科学的原动力[3]。新中国成立后,我省地理工作者组织和参与完成了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一系列关于自然条件、国土资源、农业发展、产业布局、城市化等方面的研究任务,包括福建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社会经济调查、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农林、茶果、蔬菜、橡胶、宜林地的调查研究、武夷山生物多样性生态调查等各类考察研究;福建省简明综合农业区划、福建农业综合自然区划、莆田农业区划试点研究、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等各类区划研究;福建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福州市国土资源综合评价、漳州市国土规划、湄洲湾区域国土总体规划、九龙江流域国土整治等国土规划研究;海沧投资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旅游资源及开发研究、房地产市场研究、景观生态建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示范工程、特色农业信息化的示范应用研究、福建人口流动研究、城市化问题、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规划建设、生态省建设条件分析与战略思考等发展战略领域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为地方各级政府和社会提供大量的决策建议和宝贵的科学资料与科学依据。例如,2002年8月完成的《福建省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对我省的陆域和海域生态环境首次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总结,系统地反映我省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同时还分析了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提出进一步改善我省生态环境的对策与建议,为区域经济的结构战略性调整和重大建设项目合理布局提供决策依据,为生态省的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全省生态功能区划工作,根据福建生态环境要素特征、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的空间分域规律,将福建省分为5个生态区、17个生态亚区和106个生态功能区。全省生态功能区的划分已作为《福建建设生态省规划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如,在2003年“数字福建”重大应用项目――《福建省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管理系统》研究中,应用先进的“3S”和多媒体、互联网技术,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研究,建立能动态监测、高效管理、综合分析、适时的全省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和决策支持与管理信息系统,同时实现网络信息共享。该项目的建成,可为环保、气象、测绘、林业、海洋等部门提供服务,这将极大地推进我省生态环境工作的现代化和信息化,为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政府综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生态省建设的宏伟目标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我国东部地区以及全国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的建设也将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

此外,我省利用地缘优势,与台湾本领域学术界建立了密切的学术联系,在促进闽台资源环境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方面开拓了新局面,在海峡两岸资源的永续利用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对我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作出了贡献。

福建地理工作者的上述工作,在协调人类认识地表环境、协调人地关系、促进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的合理利用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得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科学发展观更加深入人心,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行为和工作方式,为福建步入小康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研究手段的革新

福建省地理科学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在经过长期的基础理论研究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也开始了研究技术手段的革新,主要表现在开展定位和实验研究,使地理学多由定性的描述转向定量的观测分析。在不断调整创新和增强实力的过程中,地理学在本省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先后建立和加强了若干新的研究基地和重点学科,加强了地理学作为基础学科的地位,突出了地球系统科学和可持续性科学的内容,同时也继续派生出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和应用方向。

①重点实验室和野外实验地(站)建设:在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相继建立了亚热带资源与环境福建省重点实验室和福建省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高校重点实验室;在漳州市漳浦县马坪镇建立了规模特色农业生产模式试验样区,进行果园生态栽培试点、农果牧系统生态模式、景观生态规划等研究;在长汀县和田镇建立了野外实验站,进行水土保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山地生态整治与生态产业关键技术、山地生态系统重建等研究;在闽江口建立了湿地研究观测场,进行海滨河口湿地生态系统过程研究。

②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的建立:20世纪80年代以来,福建省多所高校建立了GIS实验室,并开设了GIS专业,促使空间分析方法愈来愈多地在各种预报、预测和发展研究领域中得到应用,从资源卫星和气象卫星等对地观测平台获取地球表面遥感数据,拓展了地理学的观测视野,也为各高校及社会输送了大批的GIS专业人才。地理信息系统科学技术不仅推动了我省地理科学的发展,也为各种涉及空间数据分析的学科提供了新技术手段。

③新方法的引入和新领域的派生: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方法与地理科学研究相结合,将系统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等新的理论应用于许多研究领域,将模型建立和空间分析在区域研究和城市发展规划中逐步推广,这大大加强了地理学这一古老学科的活力。近年来,生态学、水科学、信息科学、经济学、农学等领域与地理学相互交叉,地理学充分吸收百家之长,壮大自身力量,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的合理利用,阻止了人与环境之间关系恶化的趋势。

我省地理学界不断扩大与国际地理界的联系和交流,吸收一些新的地理学说和新的工作方法,以适应全球化新时代。

二福建地理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谨观慎思我省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在一代代地理人的共同努力下,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将其放诸全国乃至整个世界地理学发展进程的大背景之下,我们仍然看到了许多不足之处。

(一) 侧重重复性的应用研究,忽视学科本身的发展

由于市场经济的导向作用,相当一部分研究力量流向一些课题经费较多、见效快的短线研究,不少地理工作者追求一种“短、平、快”式的研究模式。经济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 更新的应用领域。任何一门学科最终都是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的,地理学也不例外。发挥其优势,让它服务于社会,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纵观近年来福建地理学者所做的工作发现,不少应用研究都是出于一种纯粹的收益目的,较少体现为国家全局性和重大地区性科学问题和应用问题,忽视学科本身的发展。而且许多研究属于重复性工作,用一个地区做过的模式来套做另外的地区的现象相当普遍。正是由于这样一种工作模式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学科本身发展的滞后。近年来,福建地理学界的理论建树明显少了,虽有一些理论方面的教材和专著问世,但缺乏重大学科理论建设的论著。

(二) 学科整合不足,学术走向迷茫,基础研究逐渐弱化

一方面学科交叉与分支迅速,地理学出现模糊化、边缘化与空洞化;另一方面地理学同其它学科之间甚至在地理学分支学科之间的融合明显不足,其综合性仍处于较低层次。

当前 ,解决资源环境安全、生态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都离不开地理学的研究。但是 ,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也必然需要与大量的其他学科 ,特别是应用学科的不断交叉。包括环境学、生态学、大气科学以及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在内的多种学科 ,大量介入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环境变化与治理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这些地理学的传统优势研究领域。地理学研究的主体与科学问题不断受到其他学科的关注与渗透 ,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在许多领域得到重视和应用。后者在利用了地理学研究成果,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常常掩盖了地理学研究的基础成就。地理学在与其它学科交叉的同时 ,常常也会偏离地理学发展的主干 ,转为其他学科的分支 ,从而造成地理学研究出现“范围边缘化、对象模糊化”。地理学分支学科发展迅速,从解决具体问题的角度来看,分支学科的发展是成功的,但是各分支学科发展不平衡,缺乏有效集成,对综合地理学的忽视和削弱,使得地理学的“内容空洞化”。表面上来看,地理学与各学科及其下分支学科间交叉、组合应用,然而从深层次上来讲,这种交叉组合是远远不够的,只是一种初级阶段的融合[4]。

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桥梁,地理学本来应该在学科交叉以认识和解决复杂问题上做出独特贡献,但由于其内部的自然研究和人文研究融合不足,真正的综合性成果仍然乏善可陈,还出现了两极化的倾向,一是越来越专,一是越来越泛[2]。最终使得地理学研究对象不明确,学术走向迷茫,甚至有走向“死胡同"的危险。在这种形式下,地理学的基础研究也逐渐弱化,基础科学和统一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和经典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被严重削弱。

(三)发挥区域优势进行特色研究不够

福建地处东南一隅,因山川阻隔,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地理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研究素材;福建与祖国腹地相对隔离,却又面向开放大洋,又由于其“侨乡”优势及对特区位,使福建成为一个矛盾的、复杂的经济个体。这种“复杂”与“矛盾”决定了其经济发展的有别于其它省份的“个性”。这些都是福建地理工作者应该关注的,然而从目前来看我们做的仍然不够。

福建面朝广阔的太平洋,基于海洋有很多的特色研究,如海洋产业发展与布局、海洋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滨海旅游空间结构研究 、海洋生态研究、海洋地缘政治研究等。在这些方面地理学介入太少,没有做足工作。

(四)地理学教育欠缺,学术梯队建设不够完善

长期以来,在基础教育阶段,地理学科遭受着不公正的待遇,被视为“小学科”,这导致许多学生地理思想缺失,向高校输送的高质量地理人才也明显不足。而在高校地理教育中,存在着学科发展不平衡,高校之间培养综合地理学人才不平衡,教材系统不健全、不规范的现象。

学术也需要“积聚”,但目前福建省内从事地理研究的单位很少,这不利于学术上的交流和信息的共享。将福建整个地理学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我们和北京、江苏等“地理大省”存在很大差距。这使得我们在承接全国性大课题以及召开全国性、国际性重要会议、开展国际合作方面明显处于劣势。

高校地理专业学生都应该是科研的生力军,是学术梯队中的重要一环,但这一环目前却有脱节的危险。很多学生不具备独立科研的能力,其中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教育模式的原因,应引起整个地理学界的高度重视。

三 福建省地理学发展建议与展望

福建省地处海峡西岸,地理区位优越,经济发展迅速,但也肩负着优化经济结构、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重大任务。显然,地理学是实现这些重大任务的支撑学科之一。

地理学应为一系列重大的决策问题提供科学依据。这些决策问题是重大的资源利用和自然保护问题、重大自然灾害的治理问题、地区开发战略和发展问题等。在21世纪发展中,这些问题将进一步突出。在所有的福建省区域性问题中,地理学家要重视闽西地区、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发展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政府决策的许多问题,地理学家都可以参与工作,要通过这些重大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地理学的决策应用价值,对地区一系列重大问题,需要建立起迅速反应的能力。

在愈来愈多的新学科出现和参与福建省的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研究的情况下,地理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弘扬地理学传统,为社会和科学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地理学要立足于自己的优势和学科特点,找准自己的方向,特别注意发现新的问题和新的领域。

(一) 主要发展方向

(1)国土整治研究。21世纪,我们必须明确地理学能给政府和人民解决什么问题,包括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退化的监控与治理、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等。水土流失问题、主要江河水质生态安全问题、滨海湿地退化问题等也将是地理学长期的研究目标。

(2)可持续发展研究。这个方向自20世纪60年代在国际上逐步形成以来,已经成为地理学发展的主流之一。福建省经济高速发展,强烈地改变着自然和社会经济结构,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地理学家和地理工作者要了解福建省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社会和城乡发展,包括城市发展与规划、区域发展及可持续发展、农村发展等,就需要进一步开展地区经济与社会及城乡发展的研究。

(3)地理信息应用研究。GIS技术、RS技术、空间数据的应用是地理学也是地球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地理学科应进一步发展地理信息科学的应用研究,为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分析预报和决策支持的新的技术手段;为地球科学及其他有关学科研究提供时空信息并进行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分析、预测预报和时空调控的科学基础。

(4)生态系统地理过程与全球变化的区域环境响应研究。生态系统地理过程与全球变化的区域环境响应的研究成为重点领域之一。在新的世纪,其研究方向也发生了重大调整:第一,从认识地球系统基本规律的纯基础研究为主,扩展到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系列生存环境实际问题的研究;第二,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扩展到研究人类如何适应全球环境的变化;第三,在更高层次上进行生态系统地理过程的综合集成研究。这些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对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自然过程主导的自然适应过程和人类活动主导的有序人类适应过程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必将提出新的要求[5]。

(二)发展地理学的方法论

21世纪在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继续发展的情况下,要求我们在地理学的方法论方面作深入探讨并取得某些共识,地理学不是各种有关专业的简单汇合,而是具有明确的核心和一致性。地理学已经具有一套比较完善的方法论概念,但要进一步发展。

(1)区域概念。包括全球的概念、区域差异和区域相互依赖性的概念,没有区域就没有地理学。针对不同的空间尺度界定不同的区域论题,研究发生在区域中的过程和演变规律,而不是静态地研究区域。各种地带和各种类型地域(流域、区域、地方)的研究、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陆地生态系统的演变、温室气体增加的影响等,在不同区域是不一样的,因为地表各种过程在不同时空尺度表现差异及其自身的抗干扰能力和恢复能力不同。在人文领域内,区域一体化和多样化发展,是地理学研究和教学的基本范畴。

(2)统一地理学的观念。这种观念强调研究人类活动成为一大驱动因素的地球表层系统及其中的“人―地”地域系统。几十年以来,特别是近年来,老一辈地理学家就强调对重大的地理学问题开展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极端重要性。自然地理学不考虑人类的活动和人文地理学忽视自然和生态基础都是致命的弱点。现代地理学的基本特点是:统一地理学、全球地理学和有人的地理学[6]。

(3)将格局和过程关系的研究作为重要的观点和技术路线。发生在各种类型和各种尺度的区域中的过程必然产生一定的格局,而格局的变化又会影响到自然、生态、社会发展的进程,这就产生了格局和过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这种相互作用还表现在区域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包括不同尺度区域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如对不同时间序列、不同空间尺度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就是如此。

(三) 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研究

要以综合的观点和学科交叉的方式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演变及其动态机制。地球表层系统包括区域性的自然系统、人―地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三个子系统。自然系统中我们关注自然支配的环境变化,这方面的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核心问题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要探讨这个系统的内部组成、主要关联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揭示人类对环境变化的感知和响应,以及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影响及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在较小空间尺度上,揭示地表物质元素转化与迁移的机制;在宏观层面上,研究气候变化和全球物质反映之间的关系。从不同的空间尺度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实质,并寻找解决的途径。通过较小尺度的研究,经过尺度转换,为大范围区域的区域开发与国土整治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为了促进地理学理论和地理学思想的创新,需要各种科研机制来促进对跨越多时空尺度的复杂问题和多学科交叉联系问题的研究。

(四)要面向全国、面向世界、提高科研竞争力

福建经济发展的程度在不断提高,福建在中国乃至国际的影响日益扩大,地理学在更大程度地发展是必然要求。因此,要加强全国、全球问题的研究,并力争在国际性会议上的交流中不断展示成果,甚至我们要培养将主要精力用于全国、全球问题研究的科研专家,积极参与国家和国际研究计划。

(五)促进技术创新,以信息化推动地理学的发展

信息化使现实空间表征的理论方法得到了革命性的发展。GIS和RS技术的应用通过时空数据和空间分析,使我们可以更迅速更好地认识相互联系事物的本质和区域间的差异及其相互依赖。为了深入研究和揭示地球表层动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要素作用机理,必须重视地理学的实验研究,并使微观和宏观研究相结合。但是,这些不能代替样本研究,不能代替考察和观测等,否则,我们就不能认识“真实世界”及其动态系统,改进真实系统的描述。大型工程的战略研究为福建大规模建设时期所急需,目前尚很薄弱。发展工程地理学,既适应这种需求,又开拓了地理学的应用领域。

(六) 加强地理学的教学工作

地理学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养,各地都越来越重视地理教育。为了适应福建省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高等学校地理学的课程设置及课程建设问题上,急需加强概论性的地理学及其中的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与地球信息科学的基础课程,核心地理学课程必须保持和创新。21世纪的地理学,需要在人才培养上注意全面、综合性的理论思维,要适应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开创新的地理学课程,提高学生的地理理解力。

让青少年了解国情和培养爱国主义是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当今世界,资源、环境、人口、发展等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尖锐,而地理学是各基础学科中最能综合、直接地解决这些问题的课程。因此,世界各国、各地区都越来越重视地理基础教育。地理学要通过基础教育和科普工作,培养人们的地理学观念,努力提高一般人口的地理学能力,推动地理学的发展。

(七) 形成福建特色的现代地理学体系

福建地理学应该在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综合化、整体化和系统化的发展趋势的同时,结合福建的地理特点,加强内部联系,改善研究方法和手段。要利用闽特的区位优势,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科学研究理念、因地制宜的科学研究理论、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手段,注重多学科相结合,发挥地理学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构建具有福建特色的现代地理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钱学森.论地理科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2]蔡运龙,陆大道,周一星等. 地理科学的中国进展与国际趋势[J]. 地理学报,2004,59(6).

[3]路甬祥.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的发展趋势[J]. 地理学报,2005,60(3).

[4]葛全胜,吴绍洪,朱立平,等. 21 世纪中国地理学发展的若干思考[J].地 理研究,2003,22(4):406-414.

[5]符淙斌,董文杰,温刚,等.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与适应[J].气象学报,2003,61(2):245~250.

[6]陆大道,蔡运龙.我国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地理学:方向正在变化的科学[J].地理科学进展,2001,16(4):467~472.

课题组成员:

1.曾从盛:福建师大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郑达贤:福建师大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3.袁书琪:福建师大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生

4.朱宇:福建师大地理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5.王维奇:福建师大地理科学学院

地理学科发展篇2

    走入低谷和产生“危机”的原因何在?首先是社会原因。

    目前,我国在经济体制方面正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实行这个经济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通 过竞争,调动每一个地区,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企业乃至每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迅速增强社会主义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个体制势必影响到人们的择业观念,也影响到 高校的专业结构与方向,进而影响到中学,特别是高中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

    地理学就其发展历史而言已有数百年之久。既然它能发展到今天,仍成其为一门科学,肯定有自己的生命 力,否则这门科学会被历史淘汰。而一般人,对地理学了解不一定十分全面。地理学什么,有什么用,知道得 不十分清楚,近年来高考取消地理说明教育部门的一些人对地理学的内容和作用也并不十分了解,这一举措更 加剧了地理学科走入低谷和地理专业产生“危机”的程度。

    地理学走入低谷,就社会原因而言不是地理教学改革本身所能完全解决问题的,但改革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地理学的科教工作者要宣传自己,宣传自己的专业在当前历史条件下所起的作用。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不 是历史的“专利”。现在似乎一提爱国主义教育就是历史,尤其是近代史。其实地理学在整个科学体系中有自 己的立足点,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地理学在中学教育方面,不仅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且还可 以进行国情、国策教育。它可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家乡,对学生进行建设、保卫家乡、热爱乡土的教育;能 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祖国,进行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能使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和对学生进行国际 主义教育;能使学生认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对学生进行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辩证唯物主 义教育,并进而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在经济建设方面,可以获得关于生产资源分布知识,关于人口、环境、 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知识。此外,在对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等方面的知识的应用上也都 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正因为此,地理教育,无论在中学课程中,或在大学为培养地理师资所设立的地理系都没有被砍掉过。无 论在中国,在世界其它国家重视程度时有起伏但都依然保留。只要肯定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要性,大学师范地理 专业也定会被受到应有的重视。

    当前我们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搞经济建设,建设工业、农业、国防、科技四个现代化的强国。在这种形势下 ,中学教育会强调数学、语文、外语、物理、化学等学科。而地理教育其重要程度是应当削弱呢,还是应当加 强呢?结论是更应当加强。因为地理学来源于实践,也必然要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发展。无论 是地理知识教育、地理技能教育、地理智能教育,地理教育中的德育都和实践,和经济建设密切相关。上述种 种地理教育更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不可缺少的环节。我国许多地区,盲目上马了许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重污 染小型企业(如小造纸、小冶炼、小化肥、小水泥厂等),它们虽为部分人或局部地区带来了暂时的经济利益 ,然而却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为国家、百姓,以致于子孙后代造成严重危害,带来沉重的社会负效益。这 些小企业经营者及其决策者们多是地理文盲。所以地理教育的重要性仅只地理工作者知道是不够的,更主要的 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尤其是一些决策者,党政工作者了解,才不致使地理学走入误区。

    地理学摆脱“危机”,还要克服不可忽视的自身存在的矛盾,即要解决在当今世界和中国特有的环境条件 下地理学如何发展的问题。

    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的科学,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就其综合性来说,无论哪一个专业都难以比 拟;但就其研究领域中自然经济各要素的深度来说,哪一个要素都有专门机构进行研究;就其实用性来说,也 不及许多专业产生经济效益明显。这是它在今天市场竞争的经济条件下不及其它许多学科之处,在竞争中处于 劣势地位。

    地理学究竟要占领哪一个领域?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如何发展?尤其应如何为经济建设服务,与经济建 设挂钩?地理学所涉及的领域广泛,其研究不能面面俱到,更不能偏离方向,应发挥自己的优势,突出综合性 和区域性的特点。如研究投资环境如何优化,研究资源、人口、环境和经济如何协调发展,研究区域经济特点 ,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研究全球及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问题都能发挥地理科学的优势,体现地理科学综 合性与区域性的特点。不少大学地理系更名,就是想要竖起一面改革的旗帜,与经济建设,社会实践挂起钩来 ,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以便广招生源。其实重要的问题不在于地理系叫××系(有的叫“城市与区域信息科 学系”,“城镇规划与建设系”,“国土开发与建设系”,“旅游系”等),而在于它的实质。关于地理学的 发展问题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问题,可作专题研究。这里需要认识的是地理科学今天不能仅是少数专业人员掌 握的科学的武器,而是广大干部、知识分子、劳动者及中青年,人人都应具有的知识,因而地理科学的发展会 激发人们对大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视,而对地理教育的重视也会促进地理科学的发展。

    目前中学地理教育存在如下若干问题。

    1.高考不考地理,名曰“克服应试教育、而抓素质教育”,但在当前高考作为学校指挥棒是学生学习主要 驱动力的现实情况下,结果是造成学校对地理教育不重视,学生更不重视。有的由于对地理课时的删减,教学 计划完不成,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就后果而言,高考取消地理,反而成为应试教育的举措。

    2.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许多重要规定得不到落实。如规定高中一年级96学时,平均每周3学时,许多学校每周 只开2学时。理由是每周两天工休日,课表排不下,此外还规定高中三年级地理有选修课,实际早已名存实亡了 。

    3.知识与理论脱离实际,重知识教育,轻技能、智能教育。教学大纲及教材安排实习、实践活动、校外调 查研究活动甚少。反映有关人地关系的上述活动更少。如原大纲中规定阅读课外读物,看地理影片、电视节目 ,参观天文馆、气象台、自然博物馆、天象观察、气象观测、地震测报、环境监测、野外考察,地理调查等“ 每年应不少于一次”。九年制初中新大纲在乡土地理部分笼统提出了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但缺乏明确的 要求与规定。

    4.师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弱,理论应用水平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5.大多数学校实习、实验设备、电教设备不足,经费不足,难以安排正常的实习实践活动。

    初、高中毕业生一部分去向是升入高一级学校,相当一部分是分流就业。无论工作在什么岗位,地理知识 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最基本的知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职业变动的可能性要比计划经济时期大得多。 任何人都很难说没有面临新的择业的机遇与可能,而具有广博地理知识的人会在新的择业中占一定优势,更容 易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要当一个好村长、好乡长、甚至是合格的县长、市长,应当说必须具备广博的地理知 识与能力,所以如果对中学地理教育不重视,不进行较大幅度的改革,是很难达到上述要求的。

    地理教育改革的主要思路和措施是:

    1.改进师范大专院校地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内容,突出应用技术课程比重,增加实习、实验比重,提高师 资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与能力。

    2.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及需要,必将要求各项地理活动的开展。地理教学大纲是指导中 学地理教学改革,完善人才素质学科构成,最终达到全面提高中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和准绳。因而制定或修 改以提高学生素质与能力为重点的教学计划及地理教学大纲。是十分迫切的任务。孙景沂先生在《中学地理教 学参考》94年7-8期和96年9期中先后介绍过编制高中地理新教学大纲的探索和编写中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从 文章介绍看,在适应形势要求、内容更新与改进方面都大大优于现行高中大纲,建议地理实践活动安排要加强 ,要具体,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保证贯彻实施。

地理学科发展篇3

1、需要进一步深化对房地产开发规律的认识。如行业发展周期规律、市场营销规律、成本形成规律等;还要加强对企业竞争规律及提高竞争力的认识。总之,需要很好地系统地学习,通过对房地产规律的认识,才能进一步促进持续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效益,化解经营风险。

2、需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们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各种费用支出越来越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要求我们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一是要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一定要将长远的整体性、可持续的最大效益,作为我们的目标;二是要提高资产的经营绩效。要通过强化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透明的交易平台来进一步提升收益;三是要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在这个方面需要利用科学的硬件体系,也同时需要严格细致的管理硬件,同时需要对耗能产品进行更新改造,对现有的网络进行优化;四是要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在战略研究和确定商品计划,不是以自身条件为导向,也不是以技术为导向,要以市场为导向,不是以速度为导向,而是以质量为第一优先;在建设品牌的过程中,需要投入,但需要将“力”用在刀刃上;五是促进科学发展,还需要管理及制度创新。特别是地产及物业的专业化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在开发方面,我们还没有形成投入与产出良性互动的局面。

3、需要进一步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要提高发展质量,必须以提高广大员工素质为前提,加快推进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干部队伍的建设,加强对干部和员工的激励机制的建设,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上,要重点培养一批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一批复合型的技术人才,培养一批高技能、懂管理的技能性人才。要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要强化对干部的思想道德、业务素质的培养,对企业事业心、责任心提升的教育,同时要强化周期性考核及淘汰制度;加强对员工的岗位绩效考核,通过导入新的薪酬制度,建立岗位聘用制度,实行周期性与年度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在考核上实行强制性的业绩分布考核,将公司的战略、事业计划、经营绩效、经济指标与岗位考核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激发士气,增强责任心,促进公司的持续发展。

4、需要进一步树立“统筹兼顾”的发展要求。房地产的发展要取得成绩,必须坚持专业化,实现统筹兼顾。地产、物业、动能管理都有专业化的要求,我们必须按照专业化的分工,同时发挥各自专业化分工特长,共同支撑地产品牌的成长。房地产的专业化就是体现在对资源的整合和取舍上。如在武汉阳光城的建设上,在对规划设计及施工图设计上,我们保证了较高的水平与品味,形成了“自然之美,阳光之城”、“阳光之城、流淌自然”的品牌特色;在营销管理上,引进了金地置业的营销模式,比较成功地将初期行政化、福利化分房与市场化运作有效地结合起来,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在物业管理,引进了金地的专业化管理模式,从项目初期到后期服务一直支撑品牌,在初期建立客户服务中心,一个口解决整个客户服务的平台问题,建立专业化的培训体系,现在成为我们的一个支撑武汉物业市场扩大的一个专业化平台,同时引进了品质管理体系;通过流程、操作及培训来保证细节、品质,再就是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创造优质服务来提升品牌形象,阳光城、总部物业都有较好品牌;在动能管理上,特别是坚持了专业化服务与市场化的运作,在十堰,如何突出阳光城的品牌建设,建立专业化的营运体系问题上,还需要解决好体制问题,如理顺物业与地产的关系,物业必须是为地产服务的,必须建立市场化、专业化的管理,从培训、品质管理到流程、制度上下功夫。同时地产的投资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产品本身的投入,二是对后期物业服务的投入,这方面我们要加强对物业的支撑,形成对物业投入的体制和机制,包括领导制度、财务制度等等。

(二)个人

1、学习作风方面。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能充分认识到学习实践活动的深远意义,坚持集中学习和自学,自觉地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能够及时、认真地学习有关政策,更新知识,丰富自己做好领导干部的知识武装和知识储备,也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撰写了心得体会文章,在中心组进行了交流发言。经过认真准备,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公司发展实际,为公司在职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讲了一堂党课。但在学以致用,紧密联系实际方面做得不够。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实际,深入细致研究,制定出具体规划、措施,理论联系实际,学有实效,推动××地产科学发展,这是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认真改进的。

2、工作作风方面。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公司党委广开言路,利用多种形式开展调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深入基层联系点开展调研和指导服务,组织召开专题调研会征求意见和建议,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在领导班子中进行了通报。在工作安排方面,我要求职能部门吸收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单位的先进经验,认真制定各环节的活动安排,力求把各项工作做得细一些,活动开展十分顺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指导工作不够细。如何进一步加强“强××”党建工程,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进一步明晰党建工作思路、目标要求,提高党建工作对房地产公司经营管理、服务保障和维护稳定等工作的贡献度,创建富有××地产特色的党建工作体系,这是下一步要努力探索和实践的重点。

3、廉洁自律方面。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我能学习贯彻中纪委三次全会和××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精神,认真学习党风廉政方面的文件精神,坚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通过学习实践,我认为,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会上的讲话,高屋建瓴,论述精辟,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纲领性文献。要坚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着力”的要求,加强党性修养,注意做到提升理想信仰的力量,提升业务知识的力量,提升道德人格的力量。要认真找准自身存在的不足,明晰生活和工作的底线。即在生活和工作中,领导干部首先应该是一个好人,应当有爱心、讲良知、对家庭和事业具有责任心。在有关“民生”问题上,要尽自身最大努力为职工群众解难事,办实事。为此,在今后,我要更严格要求自己,从大局出发,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言行,真正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

二、今后努力的方向

总体来看,2009年的工作开局良好,起步平稳,绩效明显,公司上下形成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氛围,1-4月份的各项指标都顺利完成。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公司领导班子正确领导的结果,更是全体干部员工团结拼搏的结果。这些成绩的取得也充分说明,我们的工作思路是符合发展规律的,我们的工作目标是顺应员工群众意愿的,我们的工作举措是切合当前形势的,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团结一致,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公司全年目标就一定能够顺利实现。

在充分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发展的困难比预想的要大:一是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资金、用地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发展的步伐;二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涉及面最广、职工群众最关心的老住宅区安全隐患的整改和功能完善问题。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目前的政策还有待改善、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等;三是维护稳定压力增大。社会治安、安全稳定等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十堰基地社区建设上一些历史累积性矛盾又开始集中显现,都增加了维护稳定工作的难度。

综合分析当前形势,应当说,今年是关键的一年、重要的一年,也是困难的一年。我们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一个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既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越是宏观形势严峻,越是发展前进中碰到的困难大、问题多,越是要保持清醒头脑,越是要保持公司上下特别是领导干部思想的高度统一,步调的高度一致。

1、坚定信心和决心,抓住机遇,增强发展后劲。近年来,公司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一些困难和问题能够得到较好解决,归根到底就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了发展是硬道理。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始终如一地做到视发展为生命,视大局为眼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当前,我们在宏观形势和自身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对这些困难和问题,只要能够客观对待,正确把握,妥善处理,对于我们同样是一种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十堰阳光城姚沟地块、43厂集贸市场地块、自主品牌项目等开发将给公司带来一次大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在外部环境趋紧、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更要及时地认识和把握机遇,创造条件,立足长远,着眼发展,科学做好未来3-5年的发展规划,增强公司科学发展后劲,确保公司可持续发展。

2、加强理论武装,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我们党员干部要把用理论武装头脑的任务放在首位,把理论学习贯穿学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真正达到“三学三改三提高”(学习科学发展理论、学习先进典型、学习业务知识,改进思想观念、改进工作方法、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思想水平、提高践行能力、提高工作成效)。首先,要在通读上下功夫。对中央要求的必读书目,挤出时间、静下心来读一遍,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其次,要在精读上下功夫。对有关科学发展观的重点篇目、关键章节要精研细读,吃透精神实质,深刻把握其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做到全面理解,融会贯通;其三,要在深读上下功夫。把相关篇目结合起来,前后对照,反复阅读钻研,从整体上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领会其中蕴含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使之转化成分析解决问题的正确立场和方法;其四,要在联系实际上下功夫。紧密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带着问题学习,在调查研究中学习,在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中学习。并坚持用理论指导实践,突出工作特点,使理论更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工作指导性。

3、注重党性锻炼,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一要通过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增强宗旨观念,树立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进一步提高认识水平,从思想上切实解决“为谁发展”的问题。始终绷紧“以人为本”这根弦,把人的需求当作发展的动力,把人的素质提高、人际关系的升华、人与自然的和谐当作发展的目的,努力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二要通过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正确政绩观,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从行动上解决“如何发展”的问题,既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真抓实干,科学谋划,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和谐建设。

地理学科发展篇4

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极其丰富,温总理上述阐释最精炼、最精辟、最精彩,为我们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提纲挈领的指导。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地理教师,从地理教学的角度,又该如何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依据温总理对科学发展观的阐述,我想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科学发展观,第一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的发展,温总理把人的发展放在了发展问题首位,因为人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区域地理学的观点看,如果将作为个体的人看作是一个完整的区域,那么一个人就是一个整体,个体的发展不但可以完善人的整体形象,而且可以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个性的差异不仅可以组成丰富多彩的社会整体,更可以推动个性需求,引导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营造一个有机统一的、动态平衡的社会。

人的发展离不开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物质从哪里来?当然来自生产,来自创造,归根结底地说来自自然界,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分析、研究与归纳是地理教学的支撑点,对地理事物、地理现象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与学习是地理教学的特色,只有重视地理教学特色的实施,才能保障可持续的物质生产,才能做到以人为本。

文化需求是什么?是人的内心世界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渴望和满足,是社会人的发展目标,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文化地理学的开设是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地理科学发展的方向标。

要使每一个人都能在平等自由的环境下,得到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实际上谈到的是一个公平性原则的问题。公平、公正是社会的本质,只有做到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一个人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谐发展不仅是稳定战略实施的前提,更体现了一种先进的人地关系思想:人地伙伴论。

二、全面发展

温家宝总理所阐述的全面发展观,涉及到四个结合,从地理学的角度看,主要涉及到经济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的基本观点,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共同性、阶段性原则的理解和实施。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结合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结合的目标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结合,涉及到综合国力的衡量,综合国力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经济实力的强弱,不在于人才的多寡,不在于科技水平的高低,不在于军事实力的消长,而在于政治的清明,在于政府的整合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最终将决定中国改革的成败。开放兼容与自主创新的结合,先进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实质上谈的是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下,如何重塑中国精神。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中国的教育缺失什么呢?缺失人格的塑造、国格的塑造,缺失对基本国策和国情的了解和理解,缺失对传统文明的传承和创新。中国教育的缺失正是江苏省新课程改革所要解决的问题。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比“过程与方法”的训练更为重要,而“过程与方法”的训练又比“双基训练”重要得多。

三、统筹兼顾

三个差距的存在有违可持续发展合平性原则,有违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三个差距的存在是经济发展阶段性的必然结果。如何缩小差距,差距产生的原因,差距产生的影响,都是城市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贫富差距问题的解决不仅仅要依靠开发式扶贫计划的实施,更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搞好经济建设,以生态农业和清洁生产为途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和资金支持。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的产生源自区域差异性,在区域开放性的前提下,以区域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为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两个差距。在三个差距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必将出现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和城市空心化等系列新的问题。

四、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解决13亿人口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地理学科发展篇5

20世纪下半叶,当人类社会为现代科技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而建立的辉煌文明欣喜不已时,也同时感受到了空前严重的全球性危机:

1.人口危机。“人口问题犹如癌细胞扩散”[1]世界人口呈几何级数增加的势头不止,每10亿人口的增长时段从80年(1850年~1930年)迅速减少到10年(1983~1993);全球人口若以本世纪70年代~80年代约1.8%的平均增长率递增,不出半个世纪,将突破目前地球生产力所能承载的人口极限100亿!

2.资源危机。“维持人类生命的四大生物系统——耕地、牧尝森林和海洋的动物区系遭到极度开发”。[2]目前,近1/4的陆地面积受到沙化危害;80余个国家严重缺水;按目前耗费速度,热带雨林50年后将从地球上消失;石油、天然气等难以维持到下世纪中叶!

3.环境污染危机。100多种大气污染物弥漫天空,酸雨的阴影笼罩大地。“八大公害”成指数性增长,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已相当于北美大陆的面积……

4.生存与发展危机。人口激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种种生态灾难与频繁发生的经济危机、战乱、灾荒等交织,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陷于空前的困境,世界约1/10的人口终年处于饥饿状态,1/5的人无法摆脱贫困,许多发展中国家债台高筑,不少西方发达国家为“滞、胀”焦头烂额……

是什么原因引发了上述危机!数十年追根溯源的探寻令人类震惊:正是地球人自身的短视及无知!近现代世界人口的急剧膨胀,扩大了人类向自然界的索取范围。工业化以来,人们对自然资源毫无节制的掠夺和破坏,更加剧了人与环境的矛盾。当“寂静的春天”不再是梦幻般遥远,“人类将自己埋葬自己”的预言日渐成为现实。人类如何拯救地球、拯救自己,便成为全人类关注并忧虑的首要问题。

(二)可持续发——全人类进步的必然选择

本世纪以来,日益加剧的人口、资源、环境及发展危机,加速着人们思考和行动的过程。早在30年代,西方曾兴起声势浩大的保护资源运动;60年代初,美国鲍尔丁提出“宇宙飞船经济理论”;稍后,罗马俱乐部有“增长的极限”及“人类在转折点上”等报告先后问世,表现出一批有识之士的深谋远虑。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全球合作进行人地关系的研究自此开始。1980年,联邦德国前总理维利·勃兰特组织了“国际发展问题独立委员会”;1983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成立;1987年,世界环发委员会提交“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1991年,有41个国家参加的“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发表《北京宣言》;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再度举行……从罗马俱乐部到勃兰特委员会;从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到数届联合国环发大会,经过几十年的探寻、辩论、研讨,人们终于认同了面向未来的制胜思想武器——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的思想在70年代初便始见端倪,但作为被普遍接受的概念是由世界环发委员会于80年代后期提出来的,其基本定义为“既满足于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基础的发展”。其基本内容包括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全面计划及相关的战略和对策。其目的旨在促进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谋求人与自然长期和谐共处并使人类持续发展的物质与能力基础永续利用。(参见《21世纪行动议程》及《中国21世纪议程》)

二、地理科学和地理教育的任务

(一)地理科学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支柱科学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主题与地理科学自身特点的必然联系,确立了地理科学在可持续发展事业中支柱科学的地位。

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主旨与地理科学研究目的高度一致。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协调与优化控制人地关系,而协调人地关系正是地理科学研究的传统主题。早在近代地理学创建之初,伟大的奠基人之一,G·李特尔就明确指出:地理学研究对象是“布满了人的地表空间”[3],其中心原理是“自然一切现象和形态对人类的关系”[4]。时至今日,协调人地关系,仍是现代地理学的主要目的,所不同的只是此问题研究在当今更具紧迫性。正如第24届1GC大会主席M.J.怀斯教授指出的:“在今日世界人口日增、环境变化加剧、资源匮乏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处境中,如何去协调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生活的关系,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界所面临的主要任务。”(1980年,东京)上述二者的本质联系,无疑奠定了地理科学的重要地位。

2.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中存在的严重问题,而这些问题高度集中于地理科学研究的基本场所——地球表层,从而都具有很强的地理成分并涉及地理科学的各个领域。例如:生态可持续发展中的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荒漠化防治、防灾减灾等项目,就与自然地理学的各分支内容密切相关。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农业、工业、交通、通讯、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所涉及的人口、居民消费与社会服务、消除贫困、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等项目,又与人文地理学的各分支内容紧密联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地理科学的全面参与,就不能成就可持续发展事业。

3.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地理科学发挥特长的优势领域。

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最终落实到不同尺度的地理区域,而区域开发正是地理科学的独到领域。且不论近代地理学诞生百余年来区域地理理论已奠定的坚实基础,仅浏览一下中国地理工作者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区域开发整治中的不凡建树,就足以振奋人心。50年代的地区综合考察,60年代开始的农业区划及随后的自然区划、经济区划,80年代开始的国土整治,90年代如火如荼的国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地理工作者的足迹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亘古荒原,热带密林。从南水北调到西电东送;从京广、焦柳到大京九;从刘家峡、葛洲坝到大三峡;从农村生态村、城市集群的建设到沿海对外经济带……地理工作者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辉煌业绩。未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种种蓝图,期待着地理工作者以更辛勤的劳动去建立功勋。

(二)地理教育的两大任务

可持续发展事业对地理科学的倚重,不仅将极大促进地理科学的发展,也对地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地理科学的繁荣,有赖于高质量的地理教育为基矗对于可持续发展事业,地理教育主要担负两大任务。

1.普

及环境意识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推动全民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事业。

可持续发展事业是全民的事业。《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依靠公众及社会团体,包括工人、农民、妇女、青少年、科技界和教育界的支持和参与。”全民参与可持续发展事业的必要前提是足够的思想认识以及必备的相关知识和能力,而这显然都不能离开地理教育,因为地理教育的根本目的正是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并授以人们正确处理人地关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从认识的角度指出了破坏环境的两个根本原因:一是不认识或违背了自然规律,遭到自然界的报复,二是现有的生产方式都只限于取得最近最直接的利益,忽视了较长远积累起来的自然和社会的作用。不幸的是上述主观因素至今仍在肆虐,且愈演愈烈:毁林毁草、破坏农田、滥采矿山等现象屡禁不止;跨流域污染,多种环境灾难迭置的恶性事件频繁发生;“污染越大,经济越发达”的谬论振振有词……这些无一不表明对全民加强地理教育的紧迫性。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国际教育界近年来不断作出强有力的号召及果断决策。“在21世纪,人们应该把他们的第一忠诚奉献给地球的生态环境”。[5]“保护世界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向全人类和各个阶段推行环境和发展教育”。[6]“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7]普及地理教育即环境和发展意识教育的意义显而易见。作为各级首脑机关的决策者,在制定各项社会经济发展政策时,会充分注意到相应的环境政策;而服务于各个产业的普通劳动者,也不会以杀鸡取卵的方式去牺牲长远的利益。具有良好地理素质的人越多,显著地降低环境破坏及防止环境灾难重演的机会就越大。地理教育对此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2.培养新一代的地理学家,为可持续发展事业建功立业。

全民参与构成了可持续发展事业良好的社会基础,而解决全球面临的一系列环境与发展难题却有赖于一大批远见卓识、博学高能的专家、学者。培养新一代的地理学家迎接未来的挑战,是地理教育的又一重任。由于当今人类面临地球环境问题的复杂化、尖锐化及全球化,新一代地理学家必须具有远胜于前辈的学识才干,方能不负使命。

首先,他们需要现代地理学的理论与技术武装。现代地理学的突出特点是以统一地理学为基础,以协调人地关系为指导,以建设地理学为主攻方向,以区域开发为重点,以高科技地理学为技术支撑。只有置身于现代地理学的沃土,才能成为跨世纪的地理学家。

第二,他们不仅精于专业,而且对相关学科有着较高的素养。近现代科技的巨大进步,早就使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开发利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当代更是如此。可持续发展事业中大至人口、粮食、资源、臭氧层空洞等世界级问题,小至地域性的防灾、减灾或工程建设,实际上都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参与。对社会科学、经济科学、生态科学、管理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等相关学科较充分的了解,将极大增强新一代地理学家的学科渗透能力和协同攻关能力。

地理学科发展篇6

20世纪下半叶,当人类社会为现代科技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而建立的辉煌文明欣喜不已时,也同时感受到了空前严重的全球性危机:

1.人口危机。“人口问题犹如癌细胞扩散”[1]世界人口呈几何级数增加的势头不止,每10亿人口的增长时段从80年(1850年~1930年)迅速减少到10年(1983~1993);全球人口若以本世纪70年代~80年代约1.8%的平均增长率递增,不出半个世纪,将突破目前地球生产力所能承载的人口极限100亿!

2.资源危机。“维持人类生命的四大生物系统——耕地、牧尝森林和海洋的动物区系遭到极度开发”。[2]目前,近1/4的陆地面积受到沙化危害;80余个国家严重缺水;按目前耗费速度,热带雨林50年后将从地球上消失;石油、天然气等难以维持到下世纪中叶!

3.环境污染危机。100多种大气污染物弥漫天空,酸雨的阴影笼罩大地。“公害”成指数性增长,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已相当于北美大陆的面积……

4.生存与发展危机。人口激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种种生态灾难与频繁发生的经济危机、战乱、灾荒等交织,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陷于空前的困境,世界约1/10的人口终年处于饥饿状态,1/5的人无法摆脱贫困,许多发展中国家债台高筑,不少西方发达国家为“滞、胀”焦头烂额……

是什么原因引发了上述危机!数十年追根溯源的探寻令人类震惊:正是地球人自身的短视及无知!近现代世界人口的急剧膨胀,扩大了人类向自然界的索取范围。工业化以来,人们对自然资源毫无节制的掠夺和破坏,更加剧了人与环境的矛盾。当“寂静的春天”不再是梦幻般遥远,“人类将自己埋葬自己”的预言日渐成为现实。人类如何拯救地球、拯救自己,便成为全人类关注并忧虑的首要问题。

(二)可持续发——全人类进步的必然选择

本世纪以来,日益加剧的人口、资源、环境及发展危机,加速着人们思考和行动的过程。早在30年代,西方曾兴起声势浩大的保护资源运动;60年代初,美国鲍尔丁提出“宇宙飞船经济理论”;稍后,罗马俱乐部有“增长的极限”及“人类在转折点上”等报告先后问世,表现出一批有识之士的深谋远虑。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全球合作进行人地关系的研究自此开始。1980年,联邦德国前总理维利·勃兰特组织了“国际发展问题独立委员会”;1983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成立;1987年,世界环发委员会提交“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1991年,有41个国家参加的“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发表《北京宣言》;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再度举行……从罗马俱乐部到勃兰特委员会;从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到数届联合国环发大会,经过几十年的探寻、辩论、研讨,人们终于认同了面向未来的制胜思想武器——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的思想在70年代初便始见端倪,但作为被普遍接受的概念是由世界环发委员会于80年代后期提出来的,其基本定义为“既满足于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基础的发展”。其基本内容包括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全面计划及相关的战略和对策。其目的旨在促进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谋求人与自然长期和谐共处并使人类持续发展的物质与能力基础永续利用。(参见《21世纪行动议程》及《中国21世纪议程》)

二、地理科学和地理教育的任务

(一)地理科学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支柱科学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主题与地理科学自身特点的必然联系,确立了地理科学在可持续发展事业中支柱科学的地位。

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主旨与地理科学研究目的高度一致。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协调与优化控制人地关系,而协调人地关系正是地理科学研究的传统主题。早在近代地理学创建之初,伟大的奠基人之一,g·李特尔就明确指出:地理学研究对象是“布满了人的地表空间”[3],其中心原理是“自然一切现象和形态对人类的关系”[4]。时至今日,协调人地关系,仍是现代地理学的主要目的,所不同的只是此问题研究在当今更具紧迫性。正如第24届1gc大会主席m.j.怀斯教授指出的:“在今日世界人口日增、环境变化加剧、资源匮乏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处境中,如何去协调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生活的关系,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界所面临的主要任务。”(1980年,东京)上述二者的本质联系,无疑奠定了地理科学的重要地位。

2.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中存在的严重问题,而这些问题高度集中于地理科学研究的基本场所——地球表层,从而都具有很强的地理成分并涉及地理科学的各个领域。例如:生态可持续发展中的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荒漠化防治、防灾减灾等项目,就与自然地理学的各分支内容密切相关。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农业、工业、交通、通讯、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所涉及的人口、居民消费与社会服务、消除贫困、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等项目,又与人文地理学的各分支内容紧密联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地理科学的全面参与,就不能成就可持续发展事业。

3.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地理科学发挥特长的优势领域。

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最终落实到不同尺度的地理区域,而区域开发正是地理科学的独到领域。且不论近代地理学诞生百余年来区域地理理论已奠定的坚实基础,仅浏览一下中国地理工作者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区域开发整治中的不凡建树,就足以振奋人心。50年代的地区综合考察,60年代开始的农业区划及随后的自然区划、经济区划,80年代开始的国土整治,90年代如火如荼的国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地理工作者的足迹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亘古荒原,热带密林。从南水北调到西电东送;从京广、焦柳到大京九;从刘家峡、葛洲坝到大三峡;从农村生态村、城市集群的建设到沿海对外经济带……地理工作者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辉煌业绩。未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种种蓝图,期待着地理工作者以更辛勤的劳动去建立功勋。

(二)地理教育的两大任务

可持续发展事业对地理科学的倚重,不仅将极大促进地理科学的发展,也对地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地理科学的繁荣,有赖于高质量的地理教育为基矗对于可持续发展事业,地

理教育主要担负两大任务。

1.普

及环境意识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推动全民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事业。

可持续发展事业是全民的事业。《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依靠公众及社会团体,包括工人、农民、妇女、青少年、科技界和教育界的支持和参与。”全民参与可持续发展事业的必要前提是足够的思想认识以及必备的相关知识和能力,而这显然都不能离开地理教育,因为地理教育的根本目的正是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并授以人们正确处理人地关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从认识的角度指出了破坏环境的两个根本原因:一是不认识或违背了自然规律,遭到自然界的报复,二是现有的生产方式都只限于取得最近最直接的利益,忽视了较长远积累起来的自然和社会的作用。不幸的是上述主观因素至今仍在肆虐,且愈演愈烈:毁林毁草、破坏农田、滥采矿山等现象屡禁不止;跨流域污染,多种环境灾难迭置的恶性事件频繁发生;“污染越大,经济越发达”的谬论振振有词……这些无一不表明对全民加强地理教育的紧迫性。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国际教育界近年来不断作出强有力的号召及果断决策。“在21世纪,人们应该把他们的第一忠诚奉献给地球的生态环境”。[5]“保护世界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向全人类和各个阶段推行环境和发展教育”。[6]“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7]普及地理教育即环境和发展意识教育的意义显而易见。作为各级首脑机关的决策者,在制定各项社会经济发展政策时,会充分注意到相应的环境政策;而服务于各个产业的普通劳动者,也不会以杀鸡取卵的方式去牺牲长远的利益。具有良好地理素质的人越多,显著地降低环境破坏及防止环境灾难重演的机会就越大。地理教育对此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2.培养新一代的地理学家,为可持续发展事业建功立业。

全民参与构成了可持续发展事业良好的社会基础,而解决全球面临的一系列环境与发展难题却有赖于一大批远见卓识、博学高能的专家、学者。培养新一代的地理学家迎接未来的挑战,是地理教育的又一重任。由于当今人类面临地球环境问题的复杂化、尖锐化及全球化,新一代地理学家必须具有远胜于前辈的学识才干,方能不负使命。

首先,他们需要现代地理学的理论与技术武装。现代地理学的突出特点是以统一地理学为基础,以协调人地关系为指导,以建设地理学为主攻方向,以区域开发为重点,以高科技地理学为技术支撑。只有置身于现代地理学的沃土,才能成为跨世纪的地理学家。

第二,他们不仅精于专业,而且对相关学科有着较高的素养。近现代科技的巨大进步,早就使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开发利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当代更是如此。可持续发展事业中大至人口、粮食、资源、臭氧层空洞等世界级问题,小至地域性的防灾、减灾或工程建设,实际上都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参与。对社会科学、经济科学、生态科学、管理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等相关学科较充分的了解,将极大增强新一代地理学家的学科渗透能力和协同攻关能力。

地理学科发展篇7

【正文】

1 50年来我国地理学发展的辉煌成就

1.1 根据我国自然利用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了相当完整的学科体系

1952年全国进行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一些综合大学建立了地理学系,并属理科。在各大区与省师范院校中普遍设立地理学系,师资培养有很大进展。在几十年的教学和研究实践中,地理学的方向和领域不断发展。在“文革”前高等学校的地理教育,采用前苏联的教学体制,分专业教学,以二三级分支建立专业,加强了数理化自然科学,增加了实践时间,使地理人才培养有很大的发展。在为国家自然资源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过程中,地理学研究机构逐步增加,形成了相当完整的学科体系。首先是在中国科学院建立了综合性的地理学研究机构和有地区特色且针对我国特殊的地理问题的专业性地理学研究机构。改革开放以来,在综合大学和师范大学建立的研究机构更多。80年代我国人文地理学得到复兴,促进了应用地理、计量地理、旅游地理等学科的建立和发展。由地球信息科学家开拓的gis在全国学术界和社会许多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推动了地球信息科学在我国的发展,初步建立起一个地理信息科学基本体系。地理学研究机构和地理研究的发展,使地理学在为国家目标服务和科学问题的研究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2 “以任务带学科”,提高了地理学的应用价值

“以任务带学科”是我国50年来地理学取得蓬勃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地理学家组织与参与完成了国家一系列重大的关于我国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农业发展方面的调查研究任务,包括大规模的地区综合考察、综合自然区划、农业区划、黄淮海平原的综合治理、国土规划和发展研究等。在这个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地理学应用价值和科学水平,也是大量分支学科发展和形成的基本动力。相应地为政府和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建议和科学资料,在生产实践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 理论研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50至60年代,提出了水热平衡、化学元素地表迁移和生物地理群落等自然地理学的三个方向。学术思想早于当前全球变化研究中逐渐获得共识的地球生物化学循环和地球系统科学的思想。通过实验研究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水分循环和水盐运动规律及其与作物生长关系方面,在环境生物地球化学、环境背景值和环境健康方面,在地域分异规律与中国自然地理区划、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区域自然地理以及农业区划、地域生产综合体与区位理论和空间结构理论方面,在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影响,在专题地图学和综合制图的理论方面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近年来对地球表层系统理论、地图图谱和社会地理理论的探讨也取得了进展。

1.4 地理学的技术革命不断发展

50和60年代我国地理学即开始了技术革新。70年代末的腾冲遥感开拓了我国的遥感事业。同时开始探讨数学方法的应用。之后,模型建立和空间分析在区域研究和城市发展规划中逐步推广。系统论在地貌学及许多分支学科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推动了一系列重要科学问题研究的深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学院、高等学校gis实验室的建立,促使空间分析方法愈来愈多地在各种预报、预测和发展研究领域中得到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传统科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不仅推动了地理学的发展,也为各种涉及空间数据分析的学科提供了新技术方法。

1.5 编纂了一系列大型学术著作

过去的几十年中,以我国著名地理学家领衔组织编纂了一系列大型的地理学图书和图集,在建立我国地理学理论体系、积累地理学研究资料和向社会宣传大量研究成果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最突出的有:《中国自然地理丛书》、《中国自然地图集》、《中国土地利用图》、《中国经济地图》、《中国人口地图》、《中国农业地理丛书》、《中国人文地理丛书》等。

1.6 高等地理教育和高级地理学人才培养的形势较好

现在地理学一级学科的博士点在全国已有8个,二级学科自然地理的博士点9个,人文地理3个,区域经济的3个,地图和gis的3个。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经济、地图和gis的硕士点共有92个。地理学培养的人才活跃在国家的规划、计划、环境和生态管理以及研究与教学等领域。

1.7 中等地理教育经历了艰难的发展

50年来我国中等地理教育出现了“两起两落”。目前国家教育部门,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正在组织全国的专家大力进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据我国自然环境状况、发展状况和国际化的要求,制定教学大纲和编写地理基础教育教材,我国中学地理教育正在第三次崛起。目前的ŗ+x"高考科目改革方案,将促使学校和学生恢复对地理学的重视。

今天,可以肯定地说,我国地理学的影响力在扩大,而且已经超出了专业的界限,地理学的决策应用价值大大加强了。地理学家的上述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自然条件的合理利用,阻止了自然恶化的趋势,地理学的方法逐步为社会所了解和应用,地理学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为社会所认同。甚至可以说,地理学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和有关领域的工作方式。今天,国家和社会如此地了解西部地区、黄土高原、黄河长江、青藏高原、黄淮海、国土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地理学家开辟的gis和遥感应用技术如此在社会广泛应用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等。地理学的一些基本观念如“区域”及“区域差异”、地图及gis思想、“人地关系协调”等概念在愈来愈多的领域被采用。半个世纪以来,就为国家自然利用和经济发展研究的规模和在国家建设发挥的作用来讲,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地理学能够与我国相比。

在50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地理学所走的道路也是有教训的。如片面地批判地理环境决定论,导致在环境问题和环境科学兴起之初处于被动;取消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存在分割状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缺乏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学术交流;我们在理论的总结和创新方面仍然比较落后。

2 当前我国地理学发展的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与地理学的发展和应用有关的产业部门、科研院所,进行了大量的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环境整治、gis的应用及国土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和发展,形成了异常活跃和竞争的局面。近年来,在国家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科研体制进行一系列改革的背景下,计划经济时代的科研计划、拨款制度、人事制度等已不复存在,而新的科教体制尚未规范和完善,地理学科研与教学单位面临着一系列实际问题,如教学经费的不足,“大锅饭”不再存在,各种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地理单位甚至缺乏基本的生存条件。这迫使地理单位进行改革,近年来我国地理学发展的总趋势是强化了社会需求和市场指向,出现了非常活跃的局面。

在一系列学术领域,地理学的地位受到挑战。地理学家曾经在这些领域作出了许多开拓性的贡献。如在农业区划、国土规划、gis、城市研究、地区经济、旅游开发、全球变化、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现在地理学必须谋求新的发展和提高。随着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全球性问题之重要性日益突出,很多学科占据了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如第四纪地貌、气候学的研究等。现在,地质学在向上扩,大气科学在向下沉,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已自成体系,经济学在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学在研究地区发展不平衡,建筑学向城市规划扩展,凡此等等,地理学的一系列领域面临其他学科的竞争和挑战。

由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大学地理教育面临着如何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理论型、应用型、技术型和新的地理教育型的人才问题,部分专业存在着毕业学生的分配问题。由于其他学科和领域对人才的竞争,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人才流失也比较严重。

在上述竞争背景下,高等学校地理学广泛地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出现了若干共同的趋势。在教学和研究的目标方面,普遍定位在资源环境问题、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规划及gis、遥感技术的应用。主要从事的领域涉及到资源利用与保护、土地管理、环境(包括生态)的变化与综合整治、国土规划与城市规划、区域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旅游发展与规划,gis应用。相应地在高校地理院系伴随着机构的改变和名称的变化,普遍设立资源环境学院,包括资源、环境、地理、城市规划、旅游、土地管理等;师资的成分、教材的内容、培养方向等均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适应了社会的需求,为解决实践问题作出了贡献,也拓宽了研究和教育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基础研究,研究的数量也大大增加,并使师资、人才和招生生源得到了保障,毕业生分配有了较多且稳定的渠道,教育和科研经费也有了较多的来源。地理学科研机构的改革,实行绩效工资,将在sci等检索刊物上发表文章作为考核和晋升的主要标准等,虽然其效果还有待观察,但显然加强了研究的专业化和研究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争取了更多的课题和经费,调动了研究人员创新的积极性,促进了优秀人才成长。

现阶段我国地理学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和倾向:

(1)地理学理论、基本概念和区域地理等经典内容的教学和研究被削弱了。教员为对付岗位责任制而疲于奔命,普遍重科研、轻教学。一些院系不仅改名,也改了专业方向,地理系在派生出旅游、房地产管理、环境学等方向的同时,本身迷失了方向,人地关系等地理学的核心和本质方面的研究和教学淡化了。由于理论研究的削弱,这些年来我国地理学的创新少了,还出现了自然和人文再次分离的苗头。

(2)地理学不同于某些实验室科学,需要有多种尺度的时间和空间研究。因此,定位台站的长期、连续观测和原始数据的分析研究,是地理学发展的基础之一,但除了在少数研究所外,这种工作愈来愈弱化。在科研院所,普遍存在忙于争课题和完成论文数量,不甘坐冷板凳做扎实细致工作的现象。在表面繁荣之下隐藏着一种浮躁之风,这样难于出“多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源头创新成果。在gis和数量方法的应用取得明显进展的同时,地理学家对野外的考察研究也削弱了,一些资源环境和国土开发的重大课题的研究,需要台站进行长期观测的研究,但普遍存在野外工作的人员和时间“不到位”的现象。

(3)全国性的协作和重大课题的研究愈来愈困难。目前的科研机构和科研体制,注重科学家的个人创造性,在组织结构方面愈来愈小型化,研究目标愈来愈体现为,特别是在sci、ssci检索的期刊上。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大型的研究,如国家大区域的资源环境及发展的综合研究,大型地理丛书和综合性的学术著作的编写,以及其他围绕大项目的协作等明显削弱了。如果这种情况不能改变,地理学的应用价值就将下降。

(4)为争课题而迎合长官意志、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科学研究的超前性和独立性被削弱。地理学研究落后于社会需求和科学发展前沿,缺乏敏锐揭示隐患及对一系列重要实践问题作出迅速反映的能力。

认真检讨我们与国际地理学发展的差距,发现我们对全球问题的研究还相当薄弱,地理学家还没有走出去,在把握全球性的重大问题的基础上开展我们的研究,并把研究成果推向国际;对国家重大的发展问题及其他决策问题的关注和研究薄弱,特别是对高级理论性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缺乏应有的关注,要注意培养世界一流的全球性理论和应用的高级人才、区域专家;对地理学发展的理论、发展方向的关注薄弱,与整个科学发展大趋势、其他学科发展前沿、科学哲学、国外地理学先进思想存在隔膜;信息化的应用仍不普遍。在地理学的基本观点方面,我们对全球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不够。

3 21世纪我国地理学发展的展望

江泽民在为美国《科学》杂志撰写的社论“科学在中国:意义与承诺”中指出:“中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优化经济结构、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彻底消除贫困等一系列重大任务。完成这些任务,都离不开科学的发展和进步。这就对中国的科技进步提出了紧迫的要求。”显然,地理学是实现这些国家重大任务的重要支撑学科之一。

我们要为一系列重大的决策问题提供科学依据。这些决策问题是重大的资源利用和自然保护问题、重大自然灾害的治理问题、国家的地区开发战略和发展问题等。在21世纪发展中,这些问题将进一步突出。在所有的区域性问题中,地理学家要重视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发展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决策的许多问题,地理学家都可以参与工作。要通过这些重大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地理学的决策应用价值,对国家一系列重大问题,需要建立起迅速反映的能力。

70年代以来国际地理学的发展,愈来愈从注重由自然支配的环境变化转移到人类支配的环境变化;地理学家愈来愈重视参与全球问题和国际性的研究计划;加强了发展研究和发展规划研究;地理教育的主要内容愈来愈倾向于“我们共同的未来”;信息化成为地理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地理学家在参与国家和政府的决策方面也在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最近美国出版的一部专著《改变世界的十大地理学思想》指出地图学和gis思想、人类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调整、空间组织与相互依赖等地理思想,曾经和正在强烈地改变着这个世界,也是最有价值的研究领域[1]。

在愈来愈多的新学科出现和参与我国的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研究的情况下,地理学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为了弘扬地理学传统,为社会和科学发展作出独特的贡献,地理学必须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学科特点,找准自己的方向,特别注意发现新的问题和新的领域。

3.1 关于21世纪我国地理学的发展方向

(1)国土整治研究。在21世纪来临时,我们必须明确地理学能给国家和人类解决什么问题,包括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退化的监控与治理、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全球环境变化和发展问题研究、全球一体化和多样化是国际地理学发展的基本方向。青藏高原问题及其对我国大的自然格局的影响是地理学重大的长期研究目标。各种特殊类型的区域,如湿地、湖泊、山地等的环境和利用问题。在所有的区域性问题中,地理学家要在更大程度上重视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发展问题。加强资源环境的监测、保护、规划与整治研究,建立工程地理学。

(2)发展研究。这个方向自60年代在国际上逐步形成以来,已经成为地理学发展的主流之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强烈地改变着我国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结构;我国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可持续性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地理学家和地理工作者要了解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城乡发展,包括城市发展与规划、区域发展及可持续发展、农村发展等,就需要进一步开展地区经济与社会及城乡发展研究。

(3)地理信息应用研究。gis技术、遥感技术、空间数据的应用是地理学也是地球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国家目标是发展地理信息科学,推动“中国数字地球”战略,为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分析预报和决策支持的新的科学手段;为地球科学及其他有关学科研究提供时空信息并进行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分析、预测预报和时空调控的科学基础。与此同时,地图已经成为以数据形式存在的动态多维产品,地图图谱是促进gis应用的发展、使我们对日益复杂和相互联系的事物的理解更加深刻的重要研究方向,这些技术可用于其他学科,但地理学对其发展和应用起到基本的作用。

3.2 地理学的教学改革问题

地理学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养,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地理教育。美国1992年制定了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计划,规定地理学是所有大学和专业必修的五门课程之一(其余为英语、数学、物理、历史)。为了适应我国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地理学的课程设置及课程建设问题上,急需加强概念性的地理学及其中的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与地球信息科学的基础课程,核心地理学课程必须保持和创新。美国一些科学社会学者最近预测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领域中,有很大部分(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技术、环境保护技术、生态恢复技术)必须具备地理学基础。21世纪的地理学,不仅只是文理交叉的学科,而是可能分化成理论、应用与技术相互分离的教学、研究单位,因此,需要在人才培养上注意全面、全球综合性的理论思维,要适应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开创新的地理学课程。地理学若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那么其他学科肯定会取而代之。如在哈佛大学商学院,“新经济地理学(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已成为一门核心课程。

3.3 推进地理学理论和地理学思想的创新,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教学

要以综合的观点和学科交叉的方式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演变及其动态机制。地球表层系统包括区域性的自然系统、人—地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三个子系统。自然系统中我们关注自然支配的环境变化,这方面的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如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对我国和东亚环境的影响,我国的水土流失及沙漠化的自然因素等。在当今这个地球上,更重要的问题是人类支配的环境变化,核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要探讨这个系统的内部组成、主要关联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揭示人类对环境变化的感知和响应,以及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影响及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在较小空间尺度上,揭示地表物质元素转化与迁移的机制;在宏观层面上,研究气候变化和全球物质反映之间的关系。从不同的空间尺度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实质,并寻找解决的途径。通过较小尺度的研究,经过尺度转换,为大范围区域的整治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为了促进地理学理论和地理学思想的创新,需要加强与其他专业学者之间的联系和磋商,进行跨学科的交叉和渗透。

3.4 发展地理学的方法论

21世纪在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继续发展的情况下,要求我们在地理学的方法论方面作深入探讨并取得某些共识,地理学不是各种有关专业的简单汇合,而是具有明确的核心和一致性。地理学已经具有一套比较完善的方法论概念。

(1)区域概念。包括全球的概念、区域差异和区域相互依赖性的概念,没有区域就没有地理学。针对不同的空间尺度界定不同的区域论题,研究发生在区域中的过程和演变规律,而不是静态地研究区域。各种地带和各种类型地域(流域、区域、地方)的研究、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陆地生态系统的演变、温室气体增加的影响等,在不同区域是不一样的,因为地表各种过程在不同时空尺度表现差异及其自身的抗干扰能力和恢复能力不同。在人文领域内,区域或国家一体化和多样化发展,是地理学研究和教学的基本范畴。

(2)统一地理学的观念。这种观念强调研究人类活动成为一大驱动因素的地球表层系统及其中的“人—地”地域系统。在最近出版的《对地理学的再审视——对科学和社会的新联系》[2]一书中,地理学研究的地球表层系统被分解成三个系统:环境系统、人类社会系统和环境—社会系统。而且,地理学研究的重点是其中的环境—社会系统即环境—社会动力学。在汉城召开的第29届igu大会上,前任igu主席messerli报告的主题就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正在由自然支配的环境变化演变为人类支配的环境变化[3]。几十年以来,特别是近年来,老一辈地理学家就强调对重大的地理学问题开展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极端重要性。自然地理学不考虑人类的活动和人文地理学忽视自然和生态基础都是致使的弱点。现代地理学的基本特点是:统一地理学、全球地理学和有人的地理学。地理学的“研究重点放在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及其与人类活动造成的智能圈的耦合与联动上”[4]。

(3)将格局和过程关系的研究作为重要的观点和技术路线。发生在各种类型和各种尺度的区域中的过程必然产生一定的格局,而格局的变化又会影响到自然、生态、社会发展的进程,这就产生了格局和过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这种相互作用还表现在区域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包括不同尺度区域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如对不同时间序列、不同空间尺度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就是如何。igbp的全球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项目将格局和过程关系的研究作为重要的技术路线[5]。实地调查、区域比较、尺度转换等传统方法和新兴的空间分析、系统模拟是这种研究的基本方法。

3.5 扩大对相关国际性计划的参与和全球问题的研究

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化程度在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我国地理学在更大程度地走向世界是必然要求。因此,要加强全球观念和加强全球问题的研究,并在国际性会议上和国际交流中不断展示我们的成果,甚至我们要培养将主要精力用于全球问题研究和参与国际学术活动的国际型的地理学家,积极参与国际和全球的研究计划。

3.6 加强地理实验和工程地理学研究,促进技术创新,以信息化推进地理学的发展

信息化使现实空间表征的理论方法得到了革命性的发展。gis和遥感技术的应用通过时空数据和空间分析,使我们可以更迅速更好地认识相互联系事物的本质和区域间的差异及其相互依赖。为了深入研究和揭示地球表层动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要素作用机理,必须重视地理学的实验研究,并使微观和宏观研究相结合。但是,这些不能代替样本研究,不能代替考察和观测等,否则,我们不能认识“真实世界”及其动态系统,改进真实系统的描述。大型工程的战略研究为我国大规模建设时期所急需,目前尚很薄弱,建立工程地理学,既适应这种需求,又开拓了地理学的应用领域。

3.7 加强地理学的基础教育和科普工作

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让青少年了解国情和培养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情感。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也是我国地理教育主要内容之一。当今世界,资源、环境、人口、发展等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尖锐,而地理学是各基础学科中最能综合、直接地对付这些问题的课程。因此,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地理教育。最近,江泽民办公室向党和政府官员推荐新编中学地理课本,说明地理学普及的重要性。要通过基础教育和科普工作,让国民中有愈来愈多的人了解什么是地理学,地理学能干什么,如何培养人们的地理学观念,推动地理学的发展。

4 结语

近年来我国正在实施“科技创新计划”和“教育振兴计划”,为地理学单位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较为优越的条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有条件在新的世纪中实现地理学的更大发展。地理学科研单位正在进行整合,一些单位进入中国科学院“创新基地”,内部组织结构和人员结构都有较大变化。高等学校地理院、系的改革以改名开始,随后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结构调整,“211工程”和理科基地建设使几个重点大学地理学得到很大程度的加强(但一般高校,尤其是普通师范学院,地理系仍然举步维艰)。袝"计划、杰出青年基金、“创新基地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强调“源头创新”,进入这些计划和项目的单位和个人重视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也有了进行这种研究的条件。长期以来,地理学家和地理学思想,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们的国家和全球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向地理学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科学问题和实际问题。地理学,这门伟大的学问正面临着更大发展的机遇,全国地理学工作者联合起来,把我国由地理大国发展为地理学强国。

【参考文献】

[1] hanson s,ed.ten geographic idea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m].new brunswich: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97.

[2] rediscovering geography committee.rediscovering geography:new relevance for science and society [m].washington: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7.

地理学科发展篇8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递进关系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的“承”主要体现在:一是在理论渊源上,都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指导;二是在理论基点上,都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立论基础;三是在理论品质上,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四是在理论主题上,都坚持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五是在理论目标上,都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更为重要的是,科学发展观勾画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发展观的基本框架,深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第一,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与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着重强调尊重人的主体价值、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实现人的主体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和前提。第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规范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要求与状态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立足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明确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必须保持的状态。第三,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方法就是统筹兼顾,开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新局面。在我国现阶段,牢牢把握“五个统筹”,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也就牢牢把握住了科学发展观的要义。: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指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地理学科发展篇9

第二,****行动也是对国土资源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的一次锻炼和考验。对我们的队伍也是一次锻炼和提高。

第三,****行动也是一次集中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土地管理深层次问题的行动,是一次探索土地管理新机制的活动。因此,认真总结巩固好****行动成果,对于破解土地管理难题,探索土地管理新机制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破解当前土地管理的深层次问题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第一,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贯彻落实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20**年是改革开放**周年,**年前中国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发展经济的问题。当时全党全国面临的重要任务就是尽快把经济搞上去,最核心的就是加快工业化。所以那个时期需要动用一切可能的外来条件,把经济搞上去。在这个政策的鼓励下,东部沿海的两个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发展起来了,为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当时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有几个原因:一是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二是13亿人口的大市场,三是廉价的劳动力,四是廉价的土地资源,五是强有力的政府主导。相当长的时间里,政府主导型的经济模式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时不这样就干不起来。

第二,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机制体制的形成还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当前土地管理之所以难,宏观层面有几个机制性的问题没有解决。

一是有差别的区域性政策没有形成。战略就是差别化,没有差别化就没有战略。讲功能区域化,不同的区域应该有不同的区域政策,体现不同的区域特点。东部讲,东部沿海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中部讲,中部崛起现在是最好的战略机遇期,东部沿海的产业向中部转移,我们还同时承担着粮食安全的重任;西部讲,要加快西部大开发;东北讲,东北老工业基地要振兴,都希望用地方面支持。这些要求,落实到国土资源系统,就一个“地”字。作为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区域分工,什么地方搞工业,发展金融中心;什么地方保山清水秀,保耕地。现在不论有没有条件,各县都要搞工业,这就是区域政策没有形成。

二是现行财税体制还需要完善。西方国家的财税体制,地方的税收主要依靠财产的取得、保有和流转等财产性收入。中国的税收主要是来源于工商企业。国外地方政府不办工业,没有招商引资任务,而是通过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吸引人在这个地方居住,从而通过征收不动产税、消费税保证正常的财政支持。我们的地方政府主要依赖工商税收。人口就业、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上不去,干部工资解决不了,地方领导压力就很大。办工业没有条件怎么办,你优惠,我比你更优惠。你拿土地是10万元一亩,我就5万元或者零地价,或者通过财政返还的方式进行补贴。这么下去,我们的土地管理就很难办。

三是干部考核机制还需要完善。干部考核始终都以GDP来衡量。耕地保护的权重几乎是零。保护耕地增加粮食产量,还要承担粮食储备、财政贴息的负担。保护耕地是为全国作贡献,对地方财政没贡献。干部政绩考核还不包括这方面的内容,自然也就没有保护耕地的积极性。这一块机制不调整,土地管理也很难办。

三、在实践的基础上加快构建保障科学发展土地管理新机制

解决当前土地管理深层次的问题,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各级政府一起探讨构建保障科学发展的土地管理新机制,这是当前土地管理面临的一个战略性任务。党的十七大以后,各级党委和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保障科学发展的土地管理新机制进行很多有益探索,创造了许多鲜活的经验。这些探索和实践虽然还没有形成体系,还只是星星点点地散见于全国各地。但星星之火,终可成燎原之势。如果我们对这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加以归纳总结、提炼规范、发展完善,就可寻找到保障科学发展土地管理新机制的路子。中央部署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试点,有个重要的要求就是突出实践。国土资源系统突出实践特色,主要就是围绕构建保障科学发展土地管理新机制开展。

一是努力构建土地管理的共同责任体系。这有两层含意:一方面,保护耕地不仅是中央政府的责任,也是地方政府的责任,是各级政府共同的责任。

二是加强国土规划建设。国土规划建设滞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面临的最大问题。区域政策雷同化导致了种种的土地管理问题。****委正在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以此来调整生产力布局。国土资源部在开发区开展了国土规划的试点。通过国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发挥其控制、优化、协调、保障的作用,推进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空间布局的优化,形成可持续和谐的各类国土空间组合和国土开发格局。这些工作做起来后,土地政策、财政政策等都会更合理。

三是建立耕地保护的新机制。目前耕地保护主要立足于“守”,下一步要转“守”为“建”。基本农田数量挂钩,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部里除少数示范项目外,其他全部下放。此外,建设用地指标也要适当倾斜。四是要推进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这几年在集约节约用地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最大的成效是工业项目准入在用地上有了统一标准。下一步,一是对于其他行业用地标准,进一步提高,使将来新增建设用地除了基础设施外是零增长。二是基础设施布局,要有统筹,杜绝重复建设导致的土地浪费。三是努力探索节地的新模式,国土资源部在长沙市搞了节地模式试点,国务院也很重视,总理有专门的批示。

四是探索土地的二次开发。以前各地招商引资导致了不少土地的闲置,也有一些地方产业升级换代工业用地退出,这部分土地要利用起来。

五是农村土地管理要有新突破。农村土地始终是土地管理的一个弱项,也是一个难点,面临的压力也大。

六是征地补偿方式要改革。征地问题是这几年社会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各级政府征地时也承受着巨大压力。理论界、舆论界对于现行征地制度提出很多意见,开的药方主要就是要界定征地范围,政府征地必须是公益性用地,其他经营性用地由用地者到土地市场和农民直接谈判买地。但是,从世界各国来看,很难界定哪些是公益性项目用地,从国外来看也没解决好这个问题。再者,中国处在快速工业化的进程中,目前简单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还不是时候。解决征地问题,矛盾的焦点不在区别公益性、经营性用地,而在于改革征地补偿制度。

七是加强基层国土资源所建设。基层国土所的建设改革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这几年,基层国土所建设做了几件事情:一是从乡(镇)政府管理变成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直管;二是机构、编制、人员和经费基本到位;三是理顺工作职责,开展多项基础业务工作,开展执法巡查,做好普法宣传和纠纷调解等。基层国土所怎么样和村民委员会的自治组织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治组织的作用来管地用地。福建莆田建立的调解员制度和协管员制度,花小钱,解决大问题,趟出了一条很好的路子。通过建立行业纠纷调解机制,引用法院的民事调解制度,对很多土地纠纷进行调解,形成协议,法院承认效力,调解协议的执行率能达到99%。建议下一步再发展征地纠纷的协商裁决机制。研究基层国土所的职能转变,重点放在基础工作,发现土地违法、报告土地违法。

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是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立足开发区国土工作的客观要求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作为人民的公仆,要认清历史使命,真正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忠实履行职责,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不学习,政治上就不可能成熟,工作上就不可能取得好的业绩。只有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勤奋学习,钻研业务,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才能为民办好应有的事情。

地理学科发展篇10

。然而,在工业化初期,中国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其中河北省北部和山西省大部分地区的土地污染问题最为严重。造成土地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有几个。第一,重化工造成的污染。重化工企业将排放大量有害气体和液体,这些气体和液体将逐渐被周边地区的土地吸收,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其次,采矿业大学对土地生态的破坏。采矿业将严重破坏周边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同时,采矿业排放的有毒液体将对地下水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受土地财政的影响,地方政府的城市建设规划往往超出该地区的实际需要。这一问题将导致大量土地和房屋闲置,难以有效利用城市周边的优质土地。其次,由于近年来工业发展迅速,一些地区的工业用地规划极不合理。在新常态背景下,工业产品利润整体下降,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闲置工业用地增多。最后,在城市化背景下,农村流动人口显著增加。受此影响,一些农村土地被遗弃的问题更加严重。

。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因此,我国应以科学的发展观重新规划土地资源的利用关于发展。例如,中国可以规定城市建设中常住居民的人均土地占用率,并限制低土地占用率。随着容积率住房的发展,通过这些措施,城市土地将得到更有效的利用[1]。此外,针对耕地过度开发的问题,中国可以制定每年预留1330万Hm2耕地的政策,适当扩大粮食进口。目前,中国耕地面积1.349亿Hm2,每年休耕1330万Hm2,粮食产量仍能维持1.2亿Hm2。

。因此,我国应在土地管理过程中实现工、农、矿的全面协调发展。例如,国地方政府可以利用城市住宅建设的机会,将一些工业用地转换为商业和住宅用地。企业可以通过土地流转收回大量资金,闲置土地也将被使用。同时,地方政府可以在城市下风口设立工业园区,通过集约化生产管理模式,大大降低企业能耗。针对采矿对土地环境造成的破坏,地方政府应加强管理,要求采矿单位进行精细作业和生态恢复。

。基于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理念,中国应该将难以持续发展的土地转变为城市绿地。通过这些措施,土地的生态价值将得到体现,周边房价也将相应升值。此外,在土地管理过程中,政府不应允许市场行为,而应积极参与土地管理。例如,对于在耕作期间被遗弃的土地,政府可以收回耕作周期的使用权,并将其返还给村集体,从而实现大规模的联合生产。

地理学科发展篇11

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房地产管理工作开辟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也使房地产管理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以前我国房地产档案一直是手工记录的工作模式,而在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之后,档案管理开始向着自动化、信息化的模式转变,这不仅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也大幅提高了档案管理的质量。可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房地产档案管理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普及提供了前提,而这也是时展与房地产档案管理改革的必经之路。

1.构建完备的房地产档案数据库

科学技术推动了房地产档案管理的发展进程,使得房地产档案管理进入了现代化阶段,与传统档案管理不同,科技背景下的房地产档案管理呈现出了很多新的特点;数字化的信息形态,对设备的依赖性、信息与载体的相分离性、信息的易更改性、信息的共享性等等。因此,必须要建立一个完备的档案信息数据库。就档案管理而言,从科技信息的原始收集、储存、整理、检索、利用做起,再将这些信息输入数据库,实行全国联网,做到资源共享。这样能够充分保障档案的利用效率,也更有利于信息管理。

2.抓好组织建设,完善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中的档案管理工作也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使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在这种管理制度下明确自身岗位职责,进而在管理制度的要求下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以抓好组织建设为基础,不断完善相关管理方案和管理制度,确保将主要工作落实到个人。作为档案管理小组的主要领导成员,需要按照实际档案需求以及档案内容,及时对各领导进行任命,这种人员的任命方式,有助于管理制度的完善,保证了相关领导以及个人能够按照上级的命令执行任务。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需要满足制度统一、计划完整、检查仔细、交流方便等原则,让完善的管理制度更加方便各部门进行工作。档案工作内容的建立,需要高层领导严格把关,以企业内部的发展和管理要求为基础,在满足前瞻性的同时,整体工作内容应更加积极主动,并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档案工作应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领导也应加强对档案工作的管理意识,保证在对不同管理制度实施的过程中,能够以强大的制度制约每一位工作人员,对出现错误的人员进行处罚,让档案完善工作变得更加顺利。高层领导应结合现代网络技术,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内容和管理要求,确保最终完成的档案管理计划能够更好的应用于实际,为日常的工作提供帮助。

3.加强档案基础工作,基础与科技并存

由于在长期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内部会堆积不同年份不同人员的档案信息,在对这些信息进行完善和管理的时候,需要管理人员具有吃苦耐劳的能力,并具有长期工作的意识,保证按照管理体系内容,积极完成上级领导分配的档案管理工作。由于领导所制定的档案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让管理办法变得更加科学合理,并对许多人员有一定的管理和制约作用,这也进一步保证了档案管理工作的严谨性与可靠性。档案信息需要及时被利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而在应用之前,需要指派专业人员对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并及时整合最新的资讯内容,完善原有的档案信息。上级管理部门应对档案工作加大监管力度,确保管理人员能够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并要求管理人员签订保密协议,以免重要档案资料外漏,对企业的长久发展造成影响。

4.加强管理者培训,强化队伍科技能力

由于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且制度严格的岗位,因此,领导在对管理人员进行挑选时,需要对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进行考察,确保这些人员具有较高的管理能力和良好的管理素质以后,才能留在企业进行培训。为进一步提高这些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企业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并指派专业的管理负责人加强对这些人员的培训工作。在聘用专业管理人员以后,需要对这些管理人员的个人能力进行测试,按照其能力范围进行岗位分配,确保合理的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人员应及时完善个人信息,不断提高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为保证对各部门之间的档案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整理和归纳,要将档案管理人员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指派负责特定档案信息的管理人员,并严格遵守保密协议。另外,引用外国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设备。对于管理方法,特别是对于管理流程的把控,要多进行交流和模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分类和归档,在查询这些档案时能一目了然。同时,要建立统一和快捷的登录系统,这一系统不仅要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更要使信息的查询和利用变得高效、方便。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保证以最短的时间完成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分档处理工作,并不断提高个人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企业内部应定期举办培训班,有针对性的提高这些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对个人进步较小、管理能力逐步减弱的人员,将撤离其本岗位,并指派更有能力的人员完成岗位人员交替工作,确保企业在长期发展时拥有坚实的后盾。

结束语

档案管理应满足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管理人员也应按照企业制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案,不断提高个人管理能力,让企业能够向更广阔的市场迈进。房地产行业档案管理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并构建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档案管理者要从强化自身管理理念与现代化管理能力入手,为科学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普及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乐景芳.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小议[J].四川水泥,2017(02).

地理学科发展篇12

工业经迅猛发展导致工业用地规模不断扩张,尤其是重型工业的加快发展进一步增大对土地资源消耗。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继续挑战耕地资源保护。由于未来十几年我国城镇人口将净增约3亿,大量人口向城镇转移必将直接带动城镇住宅用地和各类公共基础设施用地需求迅猛增加,生态建设对既定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持构成强烈冲击。根据测算,以2000年为基期,我国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补充耕地的全部潜力为2.1亿亩,但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束缚下,后备资源一定程度上能对当前高强度的耕地消耗起到缓冲,但无法从根本上抵消耕地持续锐减态势。而土地利用浪费严重加剧了资源“瓶颈”效应。我国土地资源供给将面临着所未有的挑战。

一、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我国国土资源辽阔,但是作为人口大国,土地资源的极度稀缺是需要深刻认识的基本国情。

1.人均土地小国

我国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面积0.777公顷(11.65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截至2005午10月31日,我国耕地面积为18.31亿亩,比上年度净减少542.4万亩,全国人均耕地由上年的1.41亩降为1.4亩,不足世界人均数的40%。

2.未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十分有限

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2005年,全国耕地12208.27万公顷(18.31亿亩);园地1154.90万公顷(1.73亿亩);林地23574.11万公顷(35.36亿亩);牧草地26214.38万公顷(39.32亿亩)其他农用地2553.09万公顷(3.83亿亩);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2601.51万公顷(3.90亿亩);交通运输用地230.85万公顷(0.35亿亩);水利设施用地359.87万公顷(0.54亿亩);其余为未利用地。值得关注的是,未开发的土地资源相当有限,仅占全部土地的25%。在十分有限的未开发土地中,相当兰部分属于荒漠化等不可开发的土地,后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据估计,目前可开发为耕地的土地面积仅约667万公顷(1亿亩)。

3.最宝贵的耕地资源极为稀缺

在全部国土中,耕地只占14%,且总体质量不高。在超过18亿亩耕地上,坡度低于8度的平耕地只有9亿亩,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只占40%,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79%。更令人担忧的是,1996到2005年,我国耕地面积净减少1.2亿亩,约占耕地总量的6.6%。到2004年底,全国城镇共有闲置土地、空闲地和批而未供地共计393.61万亩,相当于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1.4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约相当于美国的1/8、印度的1/2。

4.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日趋严重

据1999年遥感普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5.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42%。全国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表层土流失量达50亿吨以上,损失的氮、磷、钾养分相当于4000多万吨的化肥。长期以来的过度开垦和放牧造成的植被破坏,使得水土流失日趋严重,也造成了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漠化土地的不断增加。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65亿美元,目前,荒漠化仍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发展,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面积。

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地利用粗放带来的弊端突出

当前在国土利用方面的主要问题是粗放利用。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失控,结构失衡,存量土地粗放利用比较严重。1990至2004年,全国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由1.3万平方公里扩大到将近3.4万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布局松散,集聚性差;空间利用率较低等问题突出。

农村建设有地的粗放问题也非常严重。2004年全国村庄用地2.48亿亩,人均村庄用地达到218平方米,比城市人均用地面积最高限98平方米多一倍以上。

2.未批先建等违法占用耕地问题依然相当严重

新增建设用地是耕地减少的重要原因。通过未批先建、以租等方式违法、违规占用大量耕地甚至基本农田,使耕地保有量一度处于失控状态。“十五”初期,特别2002和2003年,年均新增建设用地达682万亩。到2005年未批先建耕地面积仍然达到30.8万亩。

3.占优补劣造成耕地质量普遍下降

国家多次要求各地在建设占用耕地的同时,要通过土地整理复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2005年全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460万亩,全国建设占用耕地208.1万亩,虽然数量上得到补充,但补充土地的质量上却一直存在着占优补劣的问题。2005年当年,建设占用的耕地中有灌溉设施的占67%,而补充的耕地有灌溉设施的只占35%。

4.预计到2020年我国耕地缺口在l亿亩以上

“九五”和“十五”期间,全国耕地被占用的速度非常快,从1996年的到2004年,8年内平均每年减少1425万亩。2005年全国耕地面积减少540万亩,耕地快速减少的态势得到扭转,但全国耕地资源仍然非常有限。耕地在不断减少、人口却在不断增加,按目前趋势分析,到2020年,我国耕地缺口将达到1亿亩以上。

5.我国未来占用耕地极限为1.5亿亩

耕地资源是无法通过贸易途径获得弥补的战略性资源。1996-2003年我国耕地净减少l亿亩,其中建设占地高达2240万亩,粮食从1996年的5.045亿吨,下降到2003年4.3亿吨,到2030年预计中国将达到16亿人口按照人均年500公斤的粮食需求计算(西方发达国家在1000公斤左右),需要7.2亿吨粮食。目前,世界谷物贸易量每年两亿吨左右,若中国可以获得1/4即5000万吨,我国自产的粮食也必须达到6.7亿吨。假设我国平均亩产达到525公斤,2030年我国耕地面积的保有量就必须达到17亿亩,这就意味着,我国在未来占用耕地的极限是1.5亿亩。

三、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安全利用的基本思路

未来20年,要保证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安全利用,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加严格规范地保护资源,从根本上实现土地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保障土地资源安全有效利用的规划总体目标及主要任务。

l.总体目标

――全国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2亿公顷(18亿亩)

――年度供地总量中有偿供地的比例达到80%以上(目前不足60%),招标拍卖挂牌出让面积占出让面积的比列提高到60%(目前不足30%)。

2.主要任务

一是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有效保护耕地,统筹安排各类、各业经济发展用地。二是积极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研究和制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法律法规,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监督和管理。三足完善土地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国土资源的基础作用,在城乡用地统一市场配置建设上取得突破,保证土地市场健康稳定进行。提高土地的配置效率、交换流转速度和利用效率,切实加强政府调控土地市场的能力和水平。四是改革完善土地产权管理制度。

四、保障土地资源安全有效利用的对策措施。

1.要更严格地保护耕地

(1)严格保护其本农田。按照耕地的保有量保持在1.2亿公顷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左右的目标,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重点保护国家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的基本农田,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和监管体系。以建设保护,加大投入,逐步实现基本农田标准化,基础工作规范化,保护责任社会化,监督管理信息化,全面提高基本农田管理和建设水平。

(2)严格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要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确定各级、各类城市的规模和布局,切实防止城市无序扩张。加强建设用地审批管理,严格核定各类建设占用耕地的数量,有效控制耕地减少过多状况。坚持按建设项目考核,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确保与占用耕地数量质量相当。加快建设耕地保护国家监管系统,提高耕地保护的信息化水平和国家监管能力。

(3)搞好土地整理复垦。积极推进以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整理复垦。制定土地整理复垦工程建设标准,进一步提高土地整理复垦质量。加大废弃土地复垦力度,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4)处理好生态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保障国家生态脆弱地区治理和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的用地需求。严格执行退耕还林政策,科学确定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生态退耕标准和指标,并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重点做好陡坡耕地、严重沙化地区等的退耕工作,严禁将土壤条件和耕作条件良好的平坝缓坡地退耕。生态退耕地区要确保每个农村人口保有一定数量的基本口粮田。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建设绿色通道和城市绿化隔离带。

(5)加强新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控制新增建设用地为重点、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统筹安排城乡各项用地。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要合理安排新农村建设用地,支持农民最需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重点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公路、电网改造等新农村建设工程用地。

2.要加强土地调查评价和监测

(1)开展全国第二次土地资源调查。按照统一标准、技术先进、图数一致、国家与地方相结合的要求,开展全国第二次土地资源调查。在统一土地利用分类标准的基础上,查清全国土地利用的类型、数量、分布、利用和权属状况,建立各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实现土地基础数据的信息共享。

(2)建立国家和省级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体系。开展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成渝地区、粮食主产区等重点地区、5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继续利用卫星遥感等手段开展执法检查。开展部级开发区(园区)的土地利用状况、各业用地状况、集约利用程度和经济效益的监测。选择土地利用变化频繁、有技术条件的省(区、市),建立省级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体系。

(3)加强土地市场调查与监测。深化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调查评价。开展全国主要城市和重点地区的建设用地供应、使用和交易情况的调查和监测。建立全国土地市场运行监测预警网络和市场信息系统。完善建设用地备案等土地利用监管制度。

(4)开展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和监测。实施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工程,开展国家八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规划区的土地利用状况、土地覆被变化、土地退化及生态环境建设状况的本底调查和动态监测,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角度评价生态环境建设效果,为农、林、水、环等部门提供公共性、基础性信息。建设全国重点地区的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系统。

3.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

(1)科学编制土地利用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节约和集约用地、严格保护耕地作为根本指导方针,全面完成全国、省、市、县和乡(镇)五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强化全国和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战略性、综合性和政策性,提高地(市)级以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空间性、结构性和可操作性。

(2)加强对区域和城乡土地利用的调控。按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的要求,优化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东部地区要优化结构,节地挖潜,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中部地区要合理布局城镇和其他建设项目用地,严格保护耕地,保障粮食生产能力。西部地区要在重点满足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用地基础上,适度开发后备土地资源。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要盘活存量土地,加强老矿山等废弃土地的整理复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

(3)严格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加强和改进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宏观调控要求,科学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建立土地利用计划分类考核办法,加强实施计划台账管理,及时评估分析计划执行情况,落实计划执行报告制度。

严格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强化农用地转用及其他土地利用项目的规划审查,对违反规划、突破计划批准用地和供应土地的,依法严肃处理。

加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严格落实建设用地预审规定,凡不符合法律、规划、计划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不得通过预审。

健全规划实施保障体系。充分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完善约束与激励并重的规划实施机制,建立有效的规划实施部门协调机制和规划实施评估制度。

4.强化土地产权管理

(1)完善土地权利体系。改革完善土地产权制度,明确国家土地所有权、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以及各类他项权利的主体、客体、权利义务取得和消灭条件等,建立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产权机制。

(2)实现土地登记全覆盖。基本完成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任务,及时做好国有土地产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变更登记,实现土地登记全覆盖,实行城乡地政统一管理。做好地土开发整理、土地置换中的权属管理。

(3)建立完善的土地权属争议调处机制。研究基层土地权属争议调处经费的解决途径,建立调处人员的持证上岗制度,形成一支高素质、有较高法律政策水平的专业队伍,依法调处各类土地权属争议。

(4)推进土地统一登记体系建设。按照统一规范的原则,以县级为其础,建立自上而下的全国土地统一登记体系,实现土地产权信息、土地登记资料的异地查询和土地登记人制度、土地登记自我举证制度,全面推进地产信息公开查询服务。

地理学科发展篇13

质量是工程的第一生命,淇县国土局自始至终牢固树立抓工程就是抓质量的指导方针,着重从材料质检、工序流程、样板示范三个方面入手,严把项目质量,倾力打造精品工程。

(一)坚持材料质量全程监控

一是对材料供应商实地考察,优中选优。地埋管道、电缆、钢筋混凝土井管等所有大宗原材料采购使用,一律由项目监理会同业主及施工单位代表对备选供货单位实地考察。二是所有材料能否最终投入使用,必须以现场检验结果为准。原材料除附具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证等相关证明外,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随机抽样,现场检验,最大限度地克服了“一等材料作样品、二等三等甚至次品材料供使用”的弊端。三是所有材料以进货批次为单位,每批必检,合格一批、使用一批。淇县在项目实施中始终坚持材料进场一批、检验一批,决不因一批材料合格而代表批批合格,保证了工程质量源头控制的有效性。

(二)坚持施工流程环环相扣

我们特别强调施工过程和程序的质检工作,机井工程严格按照“放线定位、设备进场、成孔、材料进场、下管、填料、洗井”七大环节开展施工,混凝土道路严格按照“路床清理整平、三七灰土搅拌、三七灰土压实、混凝土路面施工准备、面层施工、薄膜洒水养护”等六大工序开展工作,切实做到了发现问题于萌芽状态,纠正问题于施工现场,保证了工程建设的优质高效。截至目前,在淇县西岗乡土地整理项目中,完工的168眼井、168座泵房、17.8公里混凝土路、26.5公里水泥结构碎石路,经质量评定,全部符合国土资源部《验收规程》要求。

(三)坚持打造样板示范工程

我们知道,规模大、区域广、标段多、实施主体多元化,是整理工程的一大特点。淇县西岗项目总规模3万亩,涉及22个行政村、3万多农民,分别有8个标段承建工程。施工中,各个参建单位对同一工作理解不尽相同,极易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为杜绝这种现象发生,我们在集中培训,统一要求的基础上,采取了“典型引路、样板示范”,收效明显。

二、以合同工期为目标,严格进度控制,确保按期竣工

当前,土地整理项目普遍存在工程延期、建设滞后的状况。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淇县国土局从保障工程资金及时到位入手,建立健全了建设工期倒计时制,对建(施工单位)用(项目所在村)双方实行拖延工期双项淘汰问责制,形成了“团结协作搞建设,加压紧逼赶进度”的浓厚氛围,极大地提高了施工的进度和效率。

(一)热情服务,拨款及时

资金是工程建设的血脉,项目款能否及时到位,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进度。为最大限度简化资金审拨手续,畅通资金拨付渠道,淇县国土局建立了资金拨付业主代表全程限期办结制。施工单位申请拨款,由业主驻工地代表全程。我们还专门印制了拨款时效督查表,符合要求的拨款事项,现场监理、业主代表、中心主任、财务负责人必须在1个工作日内,主管局长必须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工程款审拨工作。所有拨款事项,在每月工程例会上逐宗汇报。

(二)双项淘汰,加压紧逼

项目实施滞后的责任主体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施工单位,一个是项目所在村,特别是个别村、个别村民出于自身私利,阻挠施工事件时有发生。对此,淇县国土局建立健全了“建”、“用”双方双项淘汰制。

(三)台账管理。工期倒计

在每个项目实施之初,均由县整理中心和工程监理以合同工期为总目标,按照建设工期倒计时要求,建立工程建设管理台账。通过管理台账,将各参建单位的工作进行统一安排和部署,具体落实到每个标段的每眼井、每条路、每座桥,何时开工、何时竣工都在管理台账上清晰标注。

三、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农民权益,确保社会稳定

(一)强化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生产知识

每个项目开工前,我局都组织各中标单位项目经理和工程技术人员开展安全生产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现场测试,不合格的必须进行补课,否则不得进场开工。其次,电力、钻井等重点岗位施工人员,必须按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第三,每个单项工程施工准备阶段,都要由工程监理进行现场安全施工交底,将施工中每个环节的注意事项宣讲到所有现场从业人员,使得安全教育贯穿整个施工过程。

(二)落实人身强险。防范不测事件

为增强施工企业抗御风险能力,淇县组织实施了整理工程“平安计划”,鼓励施工企业为其从业人员投保意外伤害险,要求施工现场电力、钻井、机械操作等特种岗位从业人员,必须强制投保意外伤害险,否则不得进场作业。2007年至今,驻淇各施工企业已为现场从业人员累计投保120余人次,起到了预防不测、防患未然的作用,筑起了一道牢固的安全救助线。

(三)保障群众利益。禁欠民工工资

在项目施工中,淇县国土局要求所有施工单位在聘用当地农民工时,必须签订劳务合同。合同上明确付款方式,注明农民务工仅是按照中标单位的要求出人、出机械,在施工企业直接指导下,按施工单位要求的技术标准、工艺、工序去做具体工作,不对工程质量负责。施工单位申请某单项工程拨款之时,必须提供已付清农民工钱的有效证明,查证工钱已经兑付的,方予审批拨款事项。从根本上杜绝了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的发生,维护了群众权益,实现了社会和谐,保持了社会安全稳定。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