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情绪实用13篇

管理心理学情绪
管理心理学情绪篇1

2.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的价值在于充分发挥积极心理学在促进大学生为引领,以大学生情绪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依托,以积极情绪汇聚的正能量为载体,以有效发挥积极心理学重要的功能作用为目标,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审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赋予心理健康教育新内容和制高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预防和矫正心理问题和关注发展和幸福并存,因此,必须把积极心理学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科学有效地心理健康模式,科学利用积极情绪会汇聚的正能量效用,助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更好地实现高校大学生情绪管理教育的引领、指导、激励和升华的心理功能作用,对于进一步提高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激发大学生学习潜能,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成才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二、明确目标任务,激发大学生学习潜能,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积极心理学的取向赋予心理健康教育新内容和更高目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研究大学生情绪管理问题,其目的就是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积极因素。

1.发挥积极情绪管理汇聚正能量的积极作用,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积极心理学因素。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赋予心理健康教育新内容和更高目标;积极情绪管理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为高校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明确而目标任务。它以全新的视角改变了以往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重点,将关注心理问题消极方面产生的不良影响,转向关心大学生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塑造,关注大学生的积极认知加工、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社会行为,并将如何培养积极健康的快乐的人才作为未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最高目标提出,为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思考。充分发挥积极情绪管理汇聚正能量的积极作用,让积极情绪管理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助力正是本文开展研究的亮点所在。

2.培养大学生个体发掘自身的潜能与力量,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大学生好学、乐学、勤学与积极乐观向上。运用保护性因素促进心理弹性的形成,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性,以充满快乐的希望和散发着青春活力的心灵状态,运用科学有效利用积极情绪管理策略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不断增强大学生积极情绪的感受力,提高大学生情绪智力,挖掘潜力、培养调控情绪的能力,提升幸福指数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发挥积极情绪管理作用,提高大学生情绪智商,让积极情绪在情绪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发挥积极情绪在情绪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势在必行。

3.开发大学生情绪智力,自觉养成积极的品质,塑造积极的自我,追求积极的改变,营造积极的关系。调节情绪健康应重在关注人的积极面,调动人的积极性。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是帮助人们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进而提升个人的素质和生活的品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需要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利用这些资源来帮助一般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力,并以此努力获得美好的生活。科学有效利用积极情绪管理的方法策略,就要学会积极认识情绪,积极表达情绪,积极地调整情绪。从认知、情境、平衡、社会支持等角度全面调节情绪,达到情绪健康。调节情绪、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应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为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加油。

4.以积极情绪心理学“培养个体积极心态”理念为指导,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积极心理学这种关注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心理学,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从关注负性情绪转向关注积极情绪。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心态,通过自我教育实现积极的认知加工,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如乐观、希望、自我接纳、自尊、宽容、逆境中的心理弹性、审美体验、智慧灵性等;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包括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流畅感、快乐感等;人对社会的积极态度,包括社会凝聚力、利他行为、社会责任感、宽恕、仁慈、爱的能力等,为大学生拥有阳光心态,闪亮青春给力。

三、发挥积极情绪管理策略效用,提高高校大学生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全新研究价值取向,为进一步研究大学生情绪管理问题以新的启示。随着当今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造成的伤害事件不断频发,加强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塑造,进一步发挥积极情绪对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成长成才都有着重要意义。

1.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情绪管理策略研究需考虑性别、年级、生源以及产生情绪障碍原因等差异。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个体逐步由依赖走向独立,进入成人社会的关键时期。许多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和思想准备,因而出现不适应现象,包括奋斗目标的失落、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学习适应的不良、交往的困难等。相应地采取的对策就应该不仅包括树立牢固的科学人生观、在学习中探索“适应期”规律、进行“适应期”的心理调整、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等,更应该考虑大学生情绪管理中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生源差异、产生情绪障碍的原因差异,充分利用策略去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中的专注、快乐、兴趣、挑战性,干预的关注点在学生体验主观幸福感受、成功感和学习乐趣,建构学生的积极的自我概念、希望和生活满意度,培养学生创造性和战胜挫折的心理弹性,而不是单纯的克服消极情绪,这样才能通过积极心理学更有针对性地发挥大学生人性中的积极情绪的功能。

2.发挥积极情绪效用,增强学习动力。积极心理学的关注点在积极的情绪和动机。积极情绪具有更加持久的适应功能。比如,失败的反馈会造成对悲观的夸张,夸大危险,令人焦虑;而成功的反馈造成人对成功的整体的“乐观偏向”,使人积极克服困难,低估危险。研究发现,伴随着正性情绪的积极状态的认知,产生了不同寻常的思考、灵活和创新的学习,对新知识的接纳变得更加敏感。对大学生情绪问题的产生与影响的进一步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比中性的和负性的情绪更能促进大学生学习、提高智力,挖掘潜能,激发创造力。且积极的情绪还有助于消除负性情绪、扩大人的心理资源,使人在逆境中具有容忍挫折的心理弹性。积极的情绪更能维持长久的行为动力,更加有利于人们发挥潜能,尤其是高级的学习、创造性智力。积极情绪使人变得更加稳定,目标明确,效率更高,目光更加深远,力量更加强大。这种积极性不是一时的热情和冲动,而是永久的、可持续发展的、稳定的,它能引导大学生在幸福感中学习,幸福快乐成长。

3.运用积极情绪管理的方法策略,客服消极情绪带来的影响。在激烈竞争的社会,压力会越来越大,挫折如影随形,增强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尤为重要。作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积极情绪管理心理素质。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专门机构,如何发挥情绪的主要作用,有效利用积极情绪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克服不良情绪带来的影响,调动积极情绪汇聚的正能量,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情绪管理是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充分挖掘和培植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智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从而确保个体和群体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并由此产生良好的效果。情绪管理隶属管理心理学,是寻求激励人心理和行为的各种途径和方法,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生活质量,幸福程度。

4.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改变大学生不合理认知。管理情绪要运用改变认知是一种非常重要情绪管理策略。任何事物都有两面,积极的认知就是在看到事物不利面的同时,更能看到积极的一面,使人增强信心,情绪饱满。调节情绪要注意行为调节。不良情绪已经发生时,可以通过一些行为上的改变而加以调节。也许这些行为是琐碎的,但却是获得良好情绪的有效途径。加强情绪智力的培养,积极的方法手段应对不良情绪,调整解决副性情绪带来不良影响,帮助大学生自觉养成积极的品质,塑造积极的自我,追求积极的改变,营造积极的关系。开发大学生情绪智力,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关于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当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都成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新的热点。关于积极情绪与健康关系。积极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对保持或促进生理健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管理心理学情绪篇2

(一)大学生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情绪是一个人面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时,产生的一种主观态度体验。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本身正处于敏感的青春期,在情绪上容易受到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尤其容易受到友情、爱情等方面的困扰,从而影响自身对于客观事物的认知。曾经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和复旦大学投毒案,均是因大学同学之间的琐事而酿成的惨案,也使得社会各界开始愈发关注大学生的情绪管理教育工作。另外,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大学生长期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思维迟缓、意志力减退、认知功能受损等问题,进而影响到学习和工作的效率,甚至会降低身体免疫力,从而诱发各类疾病。科学的情绪管理,有助于大学生保持身心健康,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定位,面对挫折和失败不气馁,不迁怒他人,勇敢地站起来,带着积极、愉悦的心情奋发向前。

(二)大学生情绪管理现状及特征。1.大学生情绪影响因素较多。影响大学生情绪变化的因素可以说是非常之多,常见的如家庭因素、人际关系与沟通、异往、环境适应能力以及课程学习等。这些方面的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大学生的情绪产生影响,如果学生不能够科学地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就容易反过来影响到自己的人际关系、学习成绩以及性格和价值观的形成。另外,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是影响其情绪的重要因素。许多大学生在初、高中时期,习惯了学校和家庭的高压约束,一旦迈进大学之后,缺少了严格管理,自我管理能力又不强,容易迷失自我,在学习上消极懒散,终日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无法自拔。2.大学生情绪特点多样。大学生在年龄段上正处于敏感的青春期阶段,其情绪特征丰富多样。唐子璐(2019)等人针对某高校的19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重点探讨了大学生的情绪特点。其中,有54%的学生认为自己可以清晰地识别到情绪的波动状态以及变化情况,有4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情绪属于压抑型,有53%的学生在调查问卷中认为自己的情绪属于多愁善感型,有25%的学生认为自己属于冲动型的情绪;还有约3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情绪兼有上述几种类型。由此可以看到,大学生群体的情绪特点丰富多样,类型不一,而且还不排除少部分大学生不能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情绪特点,这些情况无疑都会给情绪管理的团体辅导增加困难。3.大学生情绪处理方式单一。我国在校大学生,尤其是一、二年级的新生,其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简单,多数情况下都是局限于班级和校内的同学,或者是以前的同学和朋友。因此在情绪处理方面,其方式也略显单一。根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多数男生在遇到情绪上的困扰时,会通过游戏或者体育运动来发泄情绪,而女大学生则会选择和闺蜜或家人倾诉,也有人会选择投入到自己的爱好中去,转移注意力。此外,有不少大学生会采用冷处理的方式来处理情绪,即对问题置之不理,被动地任其自生自灭。值得注意的是,很少有大学生会选择向心理导师求助或者向健康中心寻求心理疏导。由此不难看出,大学生在处理个人情绪方面的问题和隐患。

二、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情绪管理团体心理辅导中的作用

(一)团体辅导的概念。团体辅导也被称之为团体心理咨询服务,它是一种以团体为基础对其进行心理辅导的工作。团体辅导通常被看作是心理咨询的一个衍生概念,它以心理学理论为核心基础,借助于团队中不同成员彼此之间的交际作用和人际关系,让学员能够在日常交往中达到学习、沟通、反省和接纳自己的目的,从而增强学员和其他成员之间的密切关系。班会、小组交流、专题讲座等都可以看作是大学生团体辅导形式,此外还有座谈会、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等。本文所探讨的大学生情绪管理团队辅导,主要是指结合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行为理论以及社会学习理论等,缓解学生的负面情绪。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其普及性、探索性和体验性的特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着普遍的应用。然而,由于传统的团体辅导是以消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其关注的重点在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和治疗,并且以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作为团体辅导的最终目标,其辅导效果往往不能满足一些高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积极心理学的教育内容并不仅仅是摆脱各种心理问题,它以探索人的情感体验和积极情绪为导向,重在提高人的智慧、乐观、宽恕、爱等积极心理情绪和行为表现,从而有效促进人的道德人格、健康心理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情绪管理团体辅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通过事前辅导和预防而并非事后辅导的手段,以欣赏和开放的眼光帮助学生发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和心理潜能,从而在根本上杜绝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二)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情绪管理团体心理辅导中的作用。1.积极心理学为情绪管理团体辅导提供教学指导和目标。积极心理学理论通过乐观、欣赏、开放的目光去看待每一个人的潜力,重点在于提高人们积极、乐观的精神,从而使人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在针对大学生的情绪管理团体辅导中应用积极心理学,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体验,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从而让学生在分享中获得快乐体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个人的潜能,保持生命的最佳状态,这和新时代对我国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教育目标是相吻合的,同时也可以为情绪管理团体辅导提供教学指导。2.积极心理学为情绪管理团体辅导提供理论依据。对于个人而言,积极的心理因素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内驱力,这也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内容。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不同形式的心理教育主要包括分享快乐、发扬正能量、播撒阳光和传递幸福等途径。大学生情绪管理团体辅导的方法同样也是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依据,通过创建情境、亲身体验、参与互动、心理辅导、心理激励、心理暗示等手段,全面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理情绪,让学生能够在自我调整中找到最合理的情绪调整和情绪管理方法。3.积极心理学为情绪管理团体辅导提供科学模式。团体辅导要结合大学生的具体特征来设置不同的模式,同时也要充分表现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思想。积极心理学是以培养人的积极心理机能为核心目标,以积极的心理品质为研究内容,充分挖掘人的潜能和活力。在情绪管理团体辅导中应用积极心理学,不仅丰富了团体辅导的内容和模式,同时还可以通过积极的心理体验,提高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引导学生发挥积极健康的情绪,从而促进了团体辅导的实效性,满足学生用积极态度去完成积极人生的教育目标。

三、积极心理学在情绪管理团体辅导活动中的应用对策

(一)树立“培养个体积极心态”的指导理念。积极心理学改变了传统心理学过分关注人类疾病和弱点的特征,转而重点关注人的心态健康和优秀品质,从关注点上来讲更富有积极意义。因此,针对大学生情绪管理的团体辅导实践工作,也应当重视对学生积极心态的培养,通过具体的活动使得学生体验幸福和美好的情绪,从而实现学生对于幸福感、快乐感、满足感等积极情绪的切实感受。另外,团体辅导还应当教会学生合理调控情绪的常用方法,让大学生能够客观认识到不同的情绪波动状态,熟练掌握控制情绪的技巧,从而养成积极的品质,素质健康的价值观,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团体辅导应注意结合不同学生的情绪特点。团体辅导对于大学生情绪管理的干预,应当有别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避免单纯的理论说教而造成学生的厌烦情绪,进而妨碍团体辅导的成效。在具体的团体辅导工作中,首先应当了解和接纳团体成员中已有的情绪管理机制。例如,有的大学生在团体交流中表现出对就业的焦虑情绪,辅导者应当了解这种情绪的深层原因,给予正确引导,让学生明白一味的焦虑并不能解决问题,甚至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此时,辅导者再借助于积极心理学中的乐观、积极等理念灌输,帮助学生客观、自主地分析自身优势和潜力,将焦虑的情绪转化为对加强自身就业能力的培养上,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较少焦虑情绪。

(三)制定严密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案制定,除了要结合学生情绪特点之外,还需要围绕着情绪的积极认知、情绪的识别体察、情绪的合理表达、情绪的宣泄为单元主题,制定严密的目标和流程,然后按计划定期开展辅导。例如:情绪的积极认知单元,首先明确目的,旨在让学生客观分辨出积极和消极情绪,学会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问题,从而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为了强化团体辅导的效果,可以采用活动的形式:第一,让学生将最近自己被情绪困扰的一件事写在纸上,折成条放在事先准备的盒子里;第二,再以抽签的方式,让每个学生抽出一张,通过自己对积极认知的理解,分析所抽到纸条上的问题所包含的消极认知和消极情绪,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对大学生进行问题测试后,可以将有共性的学生构建成小组,通过小组成员的互动系,促使学生在交流中观察他人、自我体验和自我认知,改善个体与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团体中找到被人接纳的感觉,找到彼此共同话题和爱好,通过分享发现“与我类似”的平衡点,达到放松情绪和管理情绪的目标。

四、结语

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其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身心健康发展对于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大学生情绪管理的团体辅导,需要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同时结合不同大学生的情绪特征,以团体活动的形式制定辅导方案,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团体氛围中把负面情绪释放出来,客观地认知自我,掌握熟练的情绪管理技巧,最终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情绪和优秀品质。

【参考文献】

[1]剑虹.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情绪管理团体辅导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2):78~80

[2]唐子璐,万柳辛,庄静等.大学生情绪管理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7):38~39

管理心理学情绪篇3

大学时期是青年成长的高峰期和变革期,在大学生人格的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这一时期学生的情绪也最为敏感多变,一旦负面情绪积累在心中又得不到合理的疏导,久而久之就会爆发出来,甚至酿成悲剧,所以说必要的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对于心理健康来说十分重要。

一、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的问卷调查

1.问卷调查对象:笔者在某市随机抽取了10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包括理科生、文科生;大一至大四的学生;农村和城市的学生;重点大学和普通院校的学生;不同消费水平和性别的学生等,总而言之,就是要确保所选取的样品具有充分的随机性,只有这样,得到的结果才能客观的反映事实。

2.问卷调查的问题设置:其一,笔者主要设置了一些与具体的生活情境相关的问题,如“当发现好友可能欺骗你时,你会非常生气,并且不注意场合的大声质问他。A.非常符合B.比较符合C.有时符合D.不太符合E.基本不符合”以此来测试被调查者相关的情绪管理能力,如控制消极发泄能力、理智调控情绪能力、寻求外界支持能力、控制消极暗示能力和积极补救能力等。其二,笔者还设计了一份心理状况的调查表,以此来调查受测者的心理健康情况,从而研究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与其心理健康水平之间是否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3.问卷调查的数据处理:首先笔者将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问卷的总分及各因子与心理症状问卷各因子进行了综合的分析,然后再应用数学工具,通过建模、取平均数、求极值、方差等方式进行数据处理,从而研究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最后则通过表格和回归方程的图像对结果进行处理,使其清晰而又一目了然。

4.问卷调查的结论及相关分析:研究发现,具有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与精神病性等心理特征的受测者的情绪管理能力普遍较为低下。回归图像也显示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越强,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 情绪管理能力越低, 心理健康水平就越弱。

大学生若是不能理智的控制和疏导不良的消极情绪,任由其发展与其肆意发泄,就会导致自己的人际关系紧张,社会评价降低,从而进一步受到消极情绪的暗示,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甚至就困在这个怪圈中挣扎不出,与此同时,各类躯体化、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等各种心理症状也就会逐渐显露加深。

二、强化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建议

1.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学业、恋爱、经济和交往等各种方面的影响,消极情绪的产生是十分自然的事情,这并不可怕。但是许多大学生都做不到合理地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结果不是郁积在心中,越想越伤心难过;就是不顾场合和他人感受的肆意宣泄,在不经意中伤害他人。这两种不科学的处理方法又会引起新的不良结果,进一步引发我们的消极情绪。所以,大学生在产生消极情绪时,一定要冷静,不能被消极情绪所左右。可以采用主动回避和克制的个体冲突情绪的“情绪转移法”进行处理,一方面尽力做到不去回想和接受消极情绪,另一方面则要积极投入到丰富的文体活动或是工作中,做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情,从而使自己的心情保持愉快。总而言之,作为一个成人,大学生不仅要学会照顾自己的情绪,更要兼顾他人,切记将他人当出气筒,即使是恋人也最好不要,要做到“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

2.加强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渗透与情绪认知能力:这一点是针对心理老师和大学生双方而言的,因为只有在充分了解大学生的情绪特点和常见的负面情绪对其产生的影响的前提下,心理老师才能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工作,如对于自我情绪控制差的同学,则加强对其的关注,并且采取相应的途径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渗透工作;而对于某些有心理障碍的同学则要进行相关的辅导或是心理干预治疗,从而帮助其解决自身的生活、学习以及人际关系所产生的问题,提高其情绪认知能力,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品质。而学生也只有在其前提下,才能了解自己情绪的特点,从而不会感到困惑和迷茫,进而加强自己对于情绪的管理能力,处理好学习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问题,拥抱享受美好的大学生活。

3.加强大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不管是心理辅导还是治疗,最终的目的还是助人自助,若是自己都放弃自己,那么再好的治疗方法都不会有什么效果的,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即增强大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要做到这点,大学生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全面地了解自己,正视自己,既不狂妄也不妄自菲薄,这也是自我调控的前提。其次,则是要利用情绪情感的积极方面,克服其消极方面,并努力丰富、培养健康向上的情绪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收到正反馈,从而使自己充满了正能量。最后,在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情绪冲突和危机时,要本着对自己负责的原则积极地求助于外界帮助,如寻求社会支持系统得以宣泄或求助专业咨询机构等。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增强自己处理情绪问题的能力,从而逐渐走向人格上的成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所以,大学生要了解自身的情绪特点,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消极情绪进行疏导,必要时求助外界的帮助,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完善自己的人格,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管理心理学情绪篇4

我们要学会去认识每个人的差异,不一样的人与性格才有了多彩的世界,要欣赏每一个人的不同,要学会认识差异与欣赏差异。站在不同的角度会看到不同的颜色,并不是别人不对,只是我没有看到对方的那一面,所以我们坚持自己的一面,我们以为自己是对的,当站在对方那一面才发现原来真的有另外一个颜色。只有认识这一点我们才能听到不同的声音,接受不同的思想。

人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欣赏自己的骄傲,骄傲其实会让自己感到不舒服,因为骄傲所以我们总是希望别人能够看到自己的优秀,这样的一种满足是外在的,而不是内心的丰富,这样的观念要去转变,我们的观念会影响我们的思想,思想是行为的种子,我们的思想会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当我们怎样去说时就会转化为我们的行为,行为的累积会养成一种习惯,不同的习惯会形成不一样的人格,错误的习惯则会强化旧的观念,不断陷入错误的轮回,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我们的人格去修正我们的习惯,一种人格会决定一种命运,我们的命运则左右着我们的人生,用新的人生观去改变旧的观念,这样我们才能进入良性的循环,在循环中不断的前进,让自己从优秀变为卓越。

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去学习,学习力可以产生自信力,自信力是幸福力的基础,但良好的学习力是是源自于我们的情绪力,因此,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人生就是一列火车,我们需要知道自己开往哪里,也就是明确自己的目标,当做了我们人生自己的主人,我么就可以建构自我学习鹰架,知道自己要什么,应该学什么,而不是盲目的瞎学习,才能在前进的过程中不受别人的干扰。

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掌握的所有方法、技巧、专业、知识还有经验都是我们的技能,技能是为人所用,但要如何更好的去使用这些技能,基础便是情绪、性格、依附关系,只有良好的关系才能有有效的沟通,就像是开车一样,车子再好如果跑在崎岖的路上也一样会抛锚,也像是盖房子一样,再漂亮的房子盖在沙滩上也一定会倒塌。

我们拥有怎样的内心世界,就会有怎样的外在表现的投射。老师为我们播放的那部法国奇幻动画影片给我们很好的阐述了这一观念,影片里的小女孩将自己善良美丽的内心通过手里的画笔投射在孤独、失落、哭泣的现实世界里,每个人都因为她得画笔得到了爱与关怀,真的让人印象深刻。还有那个只长了一只小鸡脚的力克胡哲,用自己对生活的热爱感动影响了那么多的人,多少四肢健全的人趴在他得身上痛苦流涕,真的是让人感到深深的震撼。

一个人对情绪的掌控真的可以改变很多的事情。那我们要从哪些方面去控制情绪呢,黄老师为我们引出了情绪形态的六个向度,即:

回弹力:你有多快或多慢能够从困境中回复过来。

展望:你能保持正向的情绪多长时间。

社会直觉:你能从身边的人身上得到多少社交的讯号,知道别人在想什么。

自我觉识:你多会感觉到自己身体对情绪的反应。

情境敏感度:你有多能调适自己的情绪反应,使你对所处的情境做出恰当的回应。

注意力:你的聚焦点有多清晰。

除了情绪管理,课程还涉及到对人性格的分析。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性格通过行为习惯慢慢养成,黄老师为大家举例解释了各种性格养成的内在原因。在人生发展的婴儿期需要的是爱与享受,幼儿期是创作与幻想,儿童期需要的是玩耍与嬉戏,少年期是情爱及探索,青年期需要担负现实与责任。不能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扼杀他所需要的环境。

比如孩子伸手去碰某一东西时,如果家长伸手打孩子一下说不可以动,慢慢的孩子就会变的不敢去探索新的事物,等长大后就会变的胆小;孩子摔倒后如果不是让他自己站起来,而是帮他指责地板太滑,地面不平,那么孩子长大后就会推卸责任,没有担当;如果教育他学习时不要去教别的小孩子,这样人家会超过你,那他长大之后就不会懂得分享。人的教育要从一开始就做好,尤其是要让孩子形成一种好的观念和思维,对孩子的教育可以无处不在,比如出门后可以和孩子一起欣赏蓝天,一起呼吸新鲜空气,让他知道大自然有多么美好。看到路边的花可以说有三朵牡丹,两朵玫瑰,前面的大,后面的小,数字、空间、颜色的概念都可以灌输给孩子。因为我也刚刚有了自己的孩子,所以这部分的内容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管理心理学情绪篇5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发展,危机干预、心理咨询和职业咨询的工作范畴变得更加明晰。危机干预主要是在人的本能层面工作,心理咨询主要在情绪层面进行干预,职业咨询主要是在来访者的理性层面工作。情绪管理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在反复的学习和践行中逐渐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情绪管理和疏导的方法和途径。

一、 关于情商和情绪管理

人们常把影响人成功的因素分为智商、情商、挫商等,换句话说就是成不成功和人聪不聪明、会不会管理情绪、是否有着极强的抗打击等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情商就是本文要探讨的情绪管理。在探讨情绪管理之前,先简单了解什么是情绪。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这种体验表现为喜欢、愤怒、哀伤、恐惧、厌恶、惊讶等情绪,情绪能够在人的外在行为上表现出来。比情绪还深入与丰富的是人的感受、感觉,会通过外在情绪表达出来。情绪是股巨大的能量,是人生命和活力的展现。

关于情绪管理方面的论述,在心理学发展的一百多年来,对此论述不胜枚举。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教授戈尔曼(Goleman)提出了情绪智力概念,情绪智力就是情商。戈尔曼把情绪智力分为五个方面:认识、管理、激励自己的情绪的能力,认识、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从情商的定义来看,情绪管理涉及到管理自己情绪和影响他人情绪两个方面,一个人想要高情商处理问题,必须兼顾管理自己情绪和他人情绪两个方面,其中管理自己的情绪是关键,只有体验过并很好地处理过自己的情绪,才能识别理解他人情绪,进而对人际间情绪进行管理。

二、 情绪管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情w管理对所有人都很重要,因为积极愉悦的情绪和个人幸福感紧密相连。幸福感是一种心理感受,没有积极愉悦的情绪感受,幸福感就无从谈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想要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没有良好的情绪管理和沟通能力是无法达成的。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后期、青年早期的人生阶段,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至关重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如果能很好地识别和管理学生情绪,将对大学生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具体体现在:

(一)有利于识别需要帮助的学生

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1],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大学生能否在大多数情况下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富有年轻人应有的朝气和活力,对生活充满希望,憧憬未来,善于调控情绪,能克制并采用合理的方式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情绪表达能兼顾自身需求和社会要求,面对困难和挫折,能够及时调整,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等。年轻大学生正面临学业、友情、爱情、职业选择等挑战,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性,面对变化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能帮大学生顺利度过人生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生负面情绪和感受是心理健康工作的起点,积极、正向、愉悦、平静的情绪状态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归宿点,尽管中间要经历曲折的努力才能达成。所以学生情绪状态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良好的工作切入点。

(二)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感受能极好地促进师生感情

因为情绪和感受、感觉紧密相连,丰富的感受、感觉最终都要通过情绪得以展现,但感受、感觉远比情绪表达要复杂更接近心灵深处,管理情绪,必须要关注感受、感觉,所以下文中笔者有时会将情绪和感受、感觉联合起来应用,以强调情绪和感受、感觉关系之密切。

情绪和感受、感觉是最贴近人心灵的部分,教师对学生这方面的关心和关注特别容易温暖学生,走进学生心灵、获得学生信任,进而亲其师信其道,使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学生因为与教师建立了关系,收获了更好的成长和支持资源,更有利于积极健康地度过大学生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三)教授学生情绪管理的知识和技巧能切实促进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提高

每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束时,要求学生写出上完课的感受和收获是这门课结课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让学生反馈教学,以便于教师在教学方面做出适当地调整。很多学生在作业里反映,自己收获最大的是情绪管理章节的学习,通过学习让自己能够更加理解自己,知道了如何管理自己情绪,如何理解、管理他人的情绪。

三、情绪管理的应用

情绪管理的学习过程是尝试用理性的手段和方法处理感性的情绪和感受、感觉,情绪管理学习的过程既是语言传达描述的理性过程,也是体验、理解的感性过程。

(一)如何管理自己情绪

如果想要游刃有余地管理人际间的情绪,前提是能够比较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能够让自己至少处于比较平静的情绪状态,让内心有空间去管理他人的情绪。你在管理自己情绪的过程中,知道了当自己情绪来的时候,需要被怎么对待,然后推己及人,尝试把最好的情绪处理方式用在与他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学习情绪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白,情绪管理不是对情绪的控制和打压。虽然情绪有正面和负面之分,但所有的情绪都有意义和价值,无所谓好坏,情绪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管理它。管理正面情绪时,如果希望它更持久些时,可以让正面情绪来得更缓慢些,这样它持续的时间会更长久一些,因为情绪是流动的,正面情绪会来也会走,负面情绪也是如此。本文主要探讨管理负面情绪的方法和步骤。管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常用以下几个步骤:

1.识别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感觉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情绪章节,请学生分享此时此刻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感觉是什么。在此过程有的学生情绪是正向的,有的学生情绪是负向的;有的学生能说出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感觉,有的学生说自己虽然有情绪和感受、感觉,但不知道怎么表达;还有少部分学生说自己没有情绪和感受、感觉。在这个过程中怎么回答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经历了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去体验了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感觉并尝试识别它们的过程。识别情绪和感受感觉的过程心理学叫觉察,当一个人觉察到了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感觉,并且识别出来了,他心里就有了初步的空间和安全感去管理它。这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没有这一步,情绪管理就无从谈起。

2.承认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感觉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当学生说出了他们的情绪和感受、感觉时,教师会模拟一种情境来强化承认和接纳情绪和感受、感觉这个过程。教师将讲桌猛地一拍,学生为此震惊,然后教师用一种不屑的、高亢而严厉地语气说:“你怎么能有这种感觉呢?你应该这样反应……”说完之后,让学生谈谈感受。学生反映教师的话让他们非常愤怒和不爽,仔细体验那份愤怒和不爽,最终感觉是老师很霸道,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感觉,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感觉被否定和不被允许让人十分愤怒。承认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感觉就是不评价自己此刻的情绪和感觉、感受,允许情绪和感受、感觉自由流经自己,自己可以好奇这份情绪和感受、感觉从哪里来的,但不能不允许它的存在。

承认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感觉在情绪管理中十分重要,没有承认和接纳,就没有自己和负面情绪的和解,不能和自己的负面情绪和解,它就有着极大的力量影响人的工作和生活。很多人知道如何管理情绪的方法和步骤,但是总是做不到,很多时候就是卡到了接纳这一关。能够面对和理解自己的负面情绪需要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因为很负面情绪是社会文化所不允许的,承认它会让人觉得自己不够好,会伴随无能和耻辱感。但是只有承认和接纳它,和它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它才愿意被你管理,包括对无能和耻辱感的承认和接纳。

3.理解自己负面的情绪和感受、感觉

当情绪被觉察、承认、允许和接纳之后,理解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感觉就显得特别重要,只有理解足够充分了,人与负面情绪的和解才真正达成。当足够理解自己负面情绪的时候,满分10的负面情绪,到此时可能就会消解了4-6分。理解自己的负面情绪就是站在自己的人性的立场上为自己的情绪辩护,理解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一份负面情绪,寻找到负面情绪背后的积极正向的力量,进而将负面情绪转化为一股温柔和谐的力量。你最终会发现,所有的负面情绪都与积极正向的情绪相连接。

曾经有一位男性来访者非常愤怒,因楣叵当冉虾玫呐孩重新回到了她前男友的怀抱。咨询师在处理这份愤怒之前,曾问来访者是否喜欢那个女孩,来访者坚定地说不喜欢。于是咨询师没有就来访者喜欢不喜欢那个女孩进行探讨,而是紧盯着来访者那份愤怒进行充分地理解。来访者愤怒的理由是他认为女孩男友很垃圾、是人渣,配不上那个女孩子,自己曾经把他们拆散过,没有想到他们又在一起了。来访者对女孩男友很愤怒,对女孩也很愤怒。咨询师让来访者充分表达自己为什么这么愤怒,为自己的愤怒需找价值和理由。最后来访者自然说到了自己平时和女孩无话不谈,感情很好,女孩前男友的介入抢走了这份美好,咨询进行到这个时候来访者就温柔地承认了自己原来是喜欢这个女孩子的,对女孩有多喜欢,就会对她回到前男友怀抱有多愤怒。原来愤怒的后面是因为喜欢这种美好的情感,刹那间来访者整个人就放松了下来。接下来与愤怒伴随的无能感、无价值感、被抛弃和背叛的感觉都得到了温柔的接纳与和解。再比如,生活中严重的职业倦怠背后总有一个温柔美好的声音在呼唤:要对自己好点,要在乎自己的感受,要爱自己和家人更多。

4.用各种手段处理自己负面的情绪和感受、感觉

情绪作为一股能量不会消失,但可以转化。当前面三步都做好了之后,接下来就轮到大家常见的情绪处理的方法了。比如宣泄放松法、调整认知法、转移法、呼吸放松和催眠法、沙盘疗法等等。

宣泄放松法就是把自己的负面情绪,说出来、哭出来、喊出来、吼出来、骂出来、唱出来、写出来、打出来、跑出来,总之这类方法都是将负面情绪这股能量变成动能释放宣泄掉,让情绪从体内出来、流走。上例中,当达成理解之后,咨询师让男性来访者把这份愤怒骂出来,问来访者骂什么最舒服?来访者说“”,咨询师就让来访者够味地骂了两句,如果觉得愤怒释放还不够,可以找个无人的山顶骂个痛快,然后该做什么做什么去。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还有宣泄人,如果学生需要可以用“打出来”的方式来释放情绪。宣泄情绪过程中要保证合适的场合与情境,保证自身安全,不伤害他人利益,不起现实的冲突。

调整认知法认为影响一个人情绪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人们对这个事情的看法。调整认知法能够把情绪处理上升到理性层面,获得不同的收获。咨询师与来访者一起,换个角度看同一个问题,再换另一角度看同一个问题,再换第三、第四个角度看同一个问题,总有一个角度和解释能够让来访者的负面情绪得到安抚,并获得理性的升华。

当抑郁、悲伤等负面情绪来临时,用自己喜欢的人和事转移当下的注意力,做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找自己喜欢的人聊聊天,或许心情就会豁然开朗,不好的感觉就离自己远去了。

当焦虑紧张时,甚至是愤怒时,呼吸放松和催眠法都不失为一种好的情绪处理办法。咨询室中曾有一些善良到有些懦弱的老好人型的来访者,被人欺负之后有很多愤怒,但是自己无法接受比较激烈的释放方式,连骂人都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不是好人了,情绪不能够释放。咨询师在呼吸放松之后利用催眠帮他处理愤怒情绪,来访者在咨询师的催眠中到地球的当下、过去和未来、人类的当下、过去和未来、他自己的当下、过去和未来神游了一遭,在博大精深的宇宙里,在人生命的长河里,此时愤怒的事件和情绪都显得那么渺小,来访者的愤怒被温和地稀释了。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拥有一万多件沙具,四个沙盘,设施齐全,对一些愿意在沙的世界中认识自己、疗愈自己的来访者来说,也是非常好的一个舒缓自己负面情绪和感受、感觉的一个平台。

总之在管理自己负面情绪和感受的过程当中,除了第四步的情绪处理技术和技巧之外,前面的对负面情绪的认识、接纳、理解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做好了前面三步,第四步负面情绪的处理就显得事半功倍,效果明显,而且来访者可以习得负面情绪处理的办法,受用终身。

(二)如何管理他人情绪

相比管理自己的负面情绪,管理他人情绪会相对简单些,只要做好倾听和理解就够了。倾听和理解他人情绪是心理咨询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普通人想好好管理自己的情绪,这两个基本功必须学习,学得越好,应用起来效果越好。

1.管理他人情绪从倾听开始

如果生活中有一个人,他愿意花时间和心思倾听你,他应该被好好珍惜和对待。他一定是获得了你的信任且给了你的负面情绪以空间,让你的负面情绪流经他。生活中擅长聆听的人,无论他性格是外向还是内向,都给人安全感比较足,人缘都不会太差。如果想要支持他人,就从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开始。

倾听是有技巧的。倾听的时候要放下你手头的事情,要专注地听;听的过程中,不打断,不岔开话题说自己;要用“嗯”“哦”“是吗”这样语气词呼应对方诉说的进度,告诉对方你在认真地听。一般有这么认真的倾听态度,对方就会感觉到你很重视他,愿意把不开心的事情说出来,你们的信任关系就会进了一步,对方的情绪也得到了部分宣泄。生活中能够做到倾听他人就很不容易,能够做到理解共情会更难一点。

2.理解他人情绪

高情商处理他人情绪的秘诀是――先处情绪需求,再进行理性沟通[2]。接下来的论述都在这个秘诀的前提下进行的,人们对人类大X构造研究发现,人类的感性情绪比理性情绪跑得快,所以感性情绪需要优先处理。杏仁核是人脑的情绪管理中枢,大脑皮层是理性中枢。当我们的大脑接受外界刺激时,大脑中的视丘会把这些信息用两条送出。一条直接到达掌管情绪记忆的杏仁核,一条则是先送往理性中枢的大脑皮层后,再传到杏仁核。

直接通往情绪中枢杏仁核的道路简单而狭窄,运载量低而时速快,大脑所收到的刺激中,只有不到10%的信息往那送,然而时速超快,通常只有千分之十秒左右。也就是说我们碰到紧急情况时,往往在极短时间内就对支离破碎的不完整信息作出情绪反应。比如你看到路边一根S形草绳,来不及仔细分辨,就反射性地逃开了,这就是直通杏仁核道路的作用,目的是让人遇到危险就快速躲避,以确保自身安全,等看清楚时就来不及了。然而,生活中很多事情,尤其是人际关系相处中,无关生死,需要我们慢下来,等90%的信息通过大脑皮层做处理,慢工出细活,出来的信息就精准多了[3]。因为感性情绪比理性情绪跑的快,所以处理他人情绪的时候,先处理感性情绪,再进行理性沟通,效果会事半功倍。

具体如何理解他人情绪,一个是察言观色,一个是把对方的感受说出来。

察言观色的目的是试图通过对方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声调、语气、语速等特征来识别他人的情绪,当你识别出对方的情绪,并且能够把对方的感受说出来,对方就会觉得你是特别理解自己的人。理解在人际交往中非常珍贵,我们常说“理解万岁”、“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说的就是被理解后的感受。

台湾的张怡筠是第一位以中文写作情商专业书籍的心理学博士,她曾在《爱情其实很简单》这本书中,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你家的电脑已经旧了,想来该换台新的了,于是凭着自己对于电脑丰富的经验及了解,你上街径自订了台新的,因为你觉得这个型号运用了最新科技,价钱也合理,更何况今天是促销活动最后一天,不立刻买就亏大了。

回家后,你兴高采烈地告诉太太:“我已经订了台新电脑。”

太太听了,脸色一沉,问道:“原来的电脑有什么不好?干吗要换?”

这时候,EQ高手的你,会怎么回答呢?

对以上这个例子,丈夫可以说很多理由,但是最好的回答是先对太太“脸色一沉”做出回应,因为太太感性情绪在前面,需要得到呼应。当丈夫对太太脸色一沉做出回应时,可能会说“你不高兴了?”太太会觉得自己的情绪被人尊重了,被人理解了,就会说出自己的想法,因为丈夫买这台电脑是没有和自己商量,剥夺了自己的知情权,自己为此不高兴。当太太情绪得到表达和舒缓时,令丈夫兴高采烈的理由就能很好地被太太接受了。当情绪被处理的时候,理性的解释就能被接受。在这个例子中,丈夫要呼应太太的情绪,必须放下兴高采烈的情绪,调整到平静情绪去关照太太的情绪。如果丈夫不是一个管理自己情绪的高手,会觉得太太脸色一沉是给自己的兴高采烈情绪上泼了一瓢冷水,完全可以发展成为一场夫妻战争。

情绪管理的能力不会自然而然形成,高情商处理问题的能力需要人们在生活中不断训练。高情商处理问题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可以先从对自己比较重要的人身上开始,比如夫妻间、重要客户之间,因为倘若你不能很好处理对方的情绪需求,就不能达成自己的愿望,会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因为重视,学习起来动力会更足一些。当学会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并且能尝试在人际交往中应用倾听、理解的对方情绪的方法与人交往,就会逐渐成为一个管理自己和他人情绪的高手。

[参考文献]

[1]徐 瑛.成长从心开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107.

[2]张怡筠.爱情其实很简单[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24.

[3]张怡筠.工作其实很简单[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62-63.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of Emotional Management in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管理心理学情绪篇6

近日,我们课题组就幼儿教师情绪管理进行了专题走访调研。调研问卷主要包括六方面内容,即幼儿园教师的情绪认知、情绪发现、情绪处理、情绪影响、情绪诱因以及师幼情绪的关系等。问卷采取开放式的问题,被访者可以自由选择随意回答。此次调研我们共收回有效问卷380余份。此外,通过个别访谈、座谈交流、问卷调查、课堂观摩和活动参与,通过走访市区、城镇和中心村的十多所不同类型的幼儿园近400名管理人员和幼儿教师,我们总体感觉幼儿园领导、管理者和教师个体在情绪管理方面思想认识有所提高,管理意识有所增强,但仍基本处于自我管理和随机管理的自发阶段。不少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良情绪,幼儿园对教师情绪管理的责任意识、重视程度和管理机制等方面仍有很多不足之处。从问卷看,在情绪认知方面,有21%的教师对情绪管理不太了解,有9%的教师只停留在知道层面上,有52%的教师相对了解,仅有18%的教师较好地了解情绪管理的内容。在情绪发现和情绪处理方面,多数教师能够及时察觉自身情绪的变化,有56%的教师选择用积极的方式缓解情绪,有42%的教师选择向他人倾诉来缓解情绪,有18%的教师选择通过自我调控消除不良情绪,仅有8%的教师对不良情绪置若罔闻。在情绪诱因方面,多数教师知道情绪产生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原因,有78%的教师能够结合自身感受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关于如何调节,有12%的教师回答顺其自然,有32%的教师选择通过调节来管理,有58%的教师认为应该通过多种方法来管控。在情绪管理效果方面,有23%的教师回答没有实质的作用,有36%的教师回答效果并不理想,有38%的教师回答有明显的作用和效果。在师幼情绪关系方面,多数教师知道教师情绪与幼儿情绪是相互影响的,以及教师情绪对孩子的综合影响作用。在调研过程中,大家能够正视虐童事件,并认真研讨。一致认为,个别教师因自身素质、职业修养、抗压能力等各种原因出现瞬时情绪波动、心情烦躁、行为失控,并使用粗暴的反常举动来对待幼儿是不当行为;这些不良情绪若不及时消除,长期积累,会出现职业压力症状,也会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工作。从调查结果分析得知,影响幼儿教师情绪管理的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人因素。首先,从社会层面看,国家相继出台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试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等,对幼儿教师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再加之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工作环境和职业声望等因素,致使教师情绪管理难度增加。但从顶层设计方面没有及时跟进,教师情绪管理方面的制度和机制尚未形成。其次,从学校层面看,幼儿园对教师情绪管理问题重视不够,缺乏全面、系统和科学的情绪管理方案和措施。随着学前教育的持续发展,一些幼儿教师感到学识不够、修养不厚、能力欠缺、信心不足,有些幼儿园严格、死板和机械的一日常规管理和幼儿中不少独生子女性格娇骄、家长过分溺爱等等,导致对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愈加复杂。作为园方,对教师情绪管理准备不足,措施不力,办法不多,既缺乏宏观的制度安排设计,又缺乏微观的针对性情绪管理措施和手段。再次,从教师个人来说,女性教师的生理心理特点,自身的文化背景、家庭状况、人格特质、多重角色以及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都是情绪管理的影响因素。由于幼儿园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所限,教师面临学历提升、职称评聘、家园沟通、幼儿管护、待遇落实、绩效考评和培训进修等繁重任务,再加上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精神高度紧张,致使一些教师出现了慢性咽喉炎、身体不适、情绪不稳、甚至情绪郁闷等职业反应。这些情绪状态都会影响教师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

三、幼儿教师情绪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情绪管理是幼儿教师身心健康的“护航者”,是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剂”。美国著名作家丹尼尔•戈尔曼在其著作《情感智商》中首次提出“情商”的概念并指出,情绪智慧占个人成功要素的80%。新的专业标准提出,幼儿教师要“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这就要求幼儿教师一要重视情绪管理,增强自觉性;二要善于自我调控,掌握方法和技巧;三要保持心态平和,从容面对。只要增强情绪管理意识,善于运用自我调节,实时管控自己的不良情绪,就能保持心态平和、乐观执教、愉快工作。笔者认为,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应该从社会、幼儿园、教师个体以及管理方式等方面来探讨。

1.积极营造幼儿教师情绪管理的社会环境。

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与社会情绪、组织情绪和职业情绪息息相关。国家要在政策法规层面上对教师情绪管理给予关心和支持,社会在对教师的期望上要更人性化、合理化,并应逐步形成积极向上、健康和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情绪氛围,以此来影响和促进教师情绪管理的制度化和法制化。政策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教师社会地位的影响上。政府部门要重视教师各项待遇的落实、工作条件的改善、社会地位的提升,为包括幼儿教师在内的教师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让幼儿教师感受到受人尊敬、受人爱戴和被羡慕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形成良好的职业情绪氛围,促进幼儿教师的职业成熟和专业发展。教育主管部门要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物质、精神和情感上的支持;幼儿园管理者也要积极探索科学管理、制度管理、人本管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时刻关怀教师;家长应当给予教师充分信任和理解,积极配合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通过共同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组织情绪,以此来强化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促使其做好自我调节,从而信心百倍地投入到保教工作中。

2.应注重建立幼儿教师情绪管理的制度体系。

随着国家治理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转变思维,厘清思路,明确重点,制订有效的包括情绪管理在内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专业发展规划。首先,要重视制度建设,要营造情绪管理的文化氛围。幼儿园管理者应该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在管理制度、工作计划中重视教师情绪管理的制度建设和措施安排。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育人情景等组织情绪氛围。园本文化对教师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制度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因此,教育活动场景要具有熏陶、净化和促进情绪管理的作用。同时,管理者要与教师建立顺畅的交流沟通渠道,时刻关注教师的情绪变化,引导教师合理宣泄,及时调节,防止个别不良情绪的蔓延和扩散。其次,要运用法治思维,建立教师情绪管理体系。园本管理既要体现以人文本及尊重教师的主体性,又要运用法治思维,着眼制度管理,依法治理。情绪管理包括情绪接纳、情绪分析和情绪处理三部曲。幼儿教师情绪管理体系应该运用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知识,着眼教师团队的整体建设,立足个体教师的身心和谐发展。教师情绪管理体系应该是情绪认知教育、情绪分析测评和情绪管理服务为一体的整体。情绪认知教育即幼儿园重视要加强对教师的有关情绪和情绪管理方面的知识教育,培养情绪自我调节和管理的有效方法和技巧,从而使教师能够增强情绪管理意识,对自己的情绪表征能够敏锐觉察,正确接纳,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实现自己的情绪转移。情绪分析测评是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个人对教师的情绪表征、情绪状态进行的科学分析和评判。通过测评关注教师的情绪变化,增强情绪管理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情绪管理服务是幼儿园要创造条件提供情绪管理的各种服务,比如开展情绪知识培训、创建情绪宣泄平台、设立情绪交流网站、成立心理咨询中心等。再次,应强化自我调节,增强教师的心理力量。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和健康成长的场所,是师幼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教育共同体,因而更要增强对幼儿教师的尊重、期望和信任等心理力量,这是保持平和心态、形成稳定情绪的基础。在保教活动中,教师的情绪主要体现在积极情绪的表层与深层次展现以及消极情绪的克制与转移上。因而激发教师的正向情绪及增强教师的心理力量显得尤为迫切。

3.自主完善幼儿教师情绪管理的维护体系。

情绪管理需要通过觉察、认知、缓和和转换等环节,为此,应首先建立学习制度,注重学习情绪管理的相关知识。幼儿教师应该从自身职业发展和幼儿健康成长的角度,认识和看待自己的情绪管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通过学习相关知识,增强其自觉意识,运用科学方法,调控自我情绪,逐步形成自己正能量的情绪磁场,并影响和感染他人。情绪表达是师幼之间交流沟通的基础,教师不仅要了解自己的情绪,而且能觉察学生的情绪,了解幼儿的心态,并对学生的情绪做准确的识别和判断。其次,要重视职业修养,增强热爱本职工作的职业情感。稳定持久、积极和谐的情绪情感来源于教师对职业、对幼儿的真心关爱和呵护。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转化为促进幼儿发展的内在动力,成为促使幼儿情绪转变的心理基础。孩子行为的情绪化特征明显,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创设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直觉感知,运用表情艺术,创设快乐、友善和自信的情绪情感氛围,让幼儿在教育活动中充分感受教师的情感魅力、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

管理心理学情绪篇7

(一)情绪管理能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马斯洛认为心理健康标准中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及适度的表达与控制情绪。由此可见,情绪与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联系。积极情绪,对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十分有效。而当人处于抑郁等消极的情绪状态时,人的身心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害。若长期处于低沉的情绪状态下且不及时调整,可能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等功能失调。有资料显示,大学生存在抑郁、焦虑、人格障碍等问题的比例为16%~30%。这提醒大学生需要加强情绪管理,通过合理的方法,有效调节和控制自身情绪,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情绪管理能力能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体对其周围的环境作出反应并适应的能力。积极的情绪有助于增加个体的资本,拓宽人脉资源与社交网络,这些社会支持又反过来提升个体的积极情绪。另有资料显示,情绪管理能力较高的儿童在社会交往情境中比那些经常处于消极状态的儿童表现出较高的社交技能和较少的问题行为。鲁宾等发现,欠缺情绪管理能力的儿童更容易受到父母消极的评价及同伴的拒绝,进而会影响其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因此,大学生应关注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来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三、改善大学生情绪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学校、家庭方面的情绪管理教育

情绪健康有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提高其情绪智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学校可通过建设健康温馨的校园环境,营造健康的情绪氛围,开展相关选修课以及专题讲座等途径来加强大学生情绪管理教育。也可通过辅导员和专业心理咨询师对大学生的情绪困扰进行疏导排解进而减少负面影响。家庭作为对孩子影响深远的场所,有义务和必要去创造一个良好的情绪管理氛围。所以,作为家长应以身作则适时适度的与子女沟通、交流,给予孩子足够的细心与关心,及时关注子女的心理动态。

(二)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情绪调节能力

从情绪管理内涵来看,提高大学生自我情绪调节能力是首要。首先需培养其认知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等人认为认知因素是决定情绪的关键因素。因而需教育大学生有意识地去分析自己不良情绪产生的动因。其次就是培养大学生合理表达情绪。观察自己情绪的同时要学习识别他人的情绪。最后就是合理宣泄情绪。通过运动、倾诉等方式将负面情绪释放,从而缓解心理压力,恢复情绪。

四、建议

有研究指出,大学二年级是进行情绪管理能力干预的关键期。此阶段既是大学生适应生活也是其情绪管理能力发展的转折期,可塑性较强。因此积极有效的对其情绪管理能力进行干预,一定能获得较良好的效果。学校心理咨询在此时便可发挥其效力,可采用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心理教育及各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此外,如今各校基本都设有各类社团,学校应鼓励支持社团的开设,为大学生提供沟通交流的良好平台,这也是增强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有效方法。

管理心理学情绪篇8

一、大学生情绪特点及常见的情绪问题

进入青春期的现代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特殊时期,情绪、情感特别丰富,表现出富有创造性,又有强烈的冲动性、爆发性和稳定性。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大学生的认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对自己的情绪已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情绪亦趋于稳定,但同成年人相比,由于自我认知、生涯发展及心理发展还未成熟等原因,大学生对事物相对敏感,情绪易发生骤然变化。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在总体上表现出正向的趋势,但发展呈现不平衡状态;男女生在情绪管理能力上存在性别差异,表现为女生的理智控制能力和寻求外界帮助能力要显著高于男生[3]。

大学生的这些情绪特点,容易产生一些常见的情绪问题,主要包括:焦虑、抑郁、愤怒、自卑等;重度的情绪情感障碍有: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等。

二、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良好情绪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活动效率,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能促进良好的人际交往,增强抗挫折的能力;而不良情绪会降低大学生的活动效率,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它使学生丧失信心,缺乏活力,引起内心矛盾冲突,严重者可导致心理障碍,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与学习,阻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

大学时期是青年人心理成熟的重要时期,也是情绪丰富多变、相对不稳定的时期。从客观上看,当代社会正处于急剧社会变革时期,嬗变的环境条件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较大的冲击。随着国家就业体制改革的深入,教育改革实行的上学交费制度、奖贷金制度、考试淘汰机制及择业制度的变更、完善,对大学生既是机遇,也是压力与挑战。而某些家庭结构的不健全、家庭功能的弱化、一些父母不健康的教养方式和过高的期望,不仅无法为他们提供成长所需的营养,还构成了一个个应激源。从主观上看,外在的环境刺激对大学生情绪问题产生的影响固然深刻,但大学生的情绪变化的决定性因素还取决于大学生自身。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及思想变化时期,心理状态及情绪动荡不安,且缺乏社会生活的磨炼,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薄弱,在这些巨大冲击面前,若缺乏恰当的适应能力,极易导致焦虑、抑郁、自卑、逆反等情绪问题。因此,帮助大学生克服情绪上的困扰,使之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情绪管理对于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充分发展学生的智力、情感、意志,并使之协调发展,构成完整人格,增进学生对现实的适应能力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心理学界以及教育界都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培养对大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是关系到大学生适应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课题[4]。

三、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大学生情绪管理是对大学生个体或群体的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过程,它是研究大学生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是对情绪智力的挖掘和培植,是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情绪状态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5]。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重要途径,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新时期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近年来大学生的情绪问题也给我们提出了严峻课题。因此,研究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认识、开展和培养大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近年来,高校积极落实“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不断强化人性化管理措施,关注大学生心理状态,重视情绪管理,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但就目前的情况看,高校在对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上还存在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缺少长期有效的培养机制等问题。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与学生接触时间较多,对学生比较了解,他们是大学生求知成长的引路人,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最主要的力量,应当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的工作,有责任和义务缓解大学生由情绪引发的心理问题,解决大学生主要的情绪困扰问题,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广大学生提高情绪管理能力,以增强其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高校辅导员参与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的途径

1.高校辅导员要掌握大学生情绪管理知识理论,并增强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需要高校辅导员掌握大学生情绪产生的原理、大学生的情绪特点以及常见的情绪困扰,掌握情绪调控的有效方法等相关的知识理论,同时还要了解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理论知识。通过不断地深入学习理论并联系实际工作情况,了解和掌握学生个体差异,采取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学会努力积极适应和有效调控情绪,以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同时,在工作中,高校辅导员也要学会自我情绪管理,具备自我认知、自我控制、自我驱策、通情达理与和谐相处等方面的能力,在不断增强自我情绪管理能力的同时,科学运用情绪管理激发学生潜能,提高效率。

2.高校辅导员应加强大学生的情绪管理教育,以强化大学生的情绪管理意识。在平时的日常管理工作中,高校辅导员应加强大学生的情绪管理教育。通过情绪管理教育,引导学生在所处的环境中能自我觉察到自己的心理状况和情绪状况,并用恰当的词汇表达出来,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沟通。辅导员自身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情绪干扰当前的活动,同时懂得移情,帮助学生理解他人的心理情绪,学会察言观色,能从言谈举止中读懂他人的情绪状态,尊重他人的感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并在此基础上学会自我控制、驾驭自己的情绪,有一定的承受能力。通过与人交流沟通,调适自己的情绪,树立自信心,培养与人协调、合作解决冲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平时,要组织学生对可能会引起情绪问题的一切话题进行讨论,寻找解决的方案,让学生平时对这些问题就有思想准备,避免突然面对问题时手足无措,从而导致情绪问题。

3.高校辅导员要结合实际工作,融入到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中。对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学生日常管理、思想教育等传统的工作内容中,要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深入到学生中去,重视不同群体学生的情绪问题特点,增强辅导的针对性。大学生虽然具有许多共同的情绪特点,但基于性别、年龄、专业、家庭条件等的差异,大学生不同群体之间、同一群体不同个体之间的情绪现象也存在很大差别。因此,辅导员应当正视这种差异性,对学生的情绪问题不能以某一个固定的标准化格式去统一,必须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4.努力营造有利于情绪管理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情绪有传播和感染的特性,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不但可以凝聚人心,促进人际和谐,还能够激发学生间的关爱,通过相互帮助、相互影响的方式自动化解消极情绪,形成“自愈”能力。因而,缩小落差效应,矫正不良行为,开展健康、充实、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开拓以第二课堂为特征的社会实践领域,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情绪倾向、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积极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易事,需要校方在人力、物力上的投入,尤其是要形成一个大学生情绪管理的常态机制,做到常抓不懈,力求实效。辅导员是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主力军,辅导员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一线人员,要重视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创新工作机制,运用科学的指导方法,提供及时、有效的情绪健康指导,帮助大学生克服情绪问题,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郭争鸣,陈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95.

[2]汪海燕. 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指导[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9-70.

管理心理学情绪篇9

据郭晋林等人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的主要心理压力来自未来就业、学业及毕业后方向等方面,分别占被调查者的47.1%、30.3%和20.7%;学习状态中对所学课程没兴趣、学习效率低所占比例分别为31.1%、25.3%,77.9%的人感觉自己偶尔或经常有心理问题。对大学生而言,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促使心理日益成熟,以便成为一个心灵和谐的成年人。情绪管理是一门重要的科学。未来教育所面对的主要挑战将是教会学生如何支配以及管理情绪和理智、情绪和知识,从而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人生。

一、 情绪管理的内涵

(一) 情绪的定义

情绪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主观体验和感受。这种体验会产生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情绪是日常屡见不鲜并亲身体验着的一种心理活动。它给人们带来快乐和满足,又使人不可避免地遭受苦恼和折磨。

(二) 情绪的特征

情绪包括内在体验、外显表现和生理激活三种成分:(1)情绪是独特的主观体验。(2)情绪具有特殊的外显表现,最常见的情绪外显表现就是表情,即面部表情,虽然每个人都会产生喜怒哀惧四种基本情绪,但是对这些情绪的表现即面部表情却是不同的。(3)情绪发生在一定的生理激活水平之上。

二、 大学生情绪管理的意义

心灵的塑造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一) 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积极行为

情绪是人对外界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及外在表现形式。笔者认为,加强大学生的情绪管理,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杜绝不良事故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 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情绪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积极的情绪状态,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有促进作用,能为人的神经系统的功能增添新的力量,使之充分发挥机体的潜能。而消极的情绪活动,则会对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

(三) 有利于学校和谐发展

情绪管理的核心是将人本原理作为最重要的管理原理,使人性、人的情绪得到充分发展,人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情绪管理的目标是追求现代教育管理全新理念之一的“和谐管理”,形成管理中各事物间协调地生存与发展的状态,满足人的情感需要,突出情绪的健康表达,在管理中做到人与人的和谐――人际和谐,人与社会的谐――群己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和谐。

三、 大学生情绪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更新教学管理理念

教学管理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首先,要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增强教师对学校的信任感和归属感。其次,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思想,在管理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各自的个性特点加以引导,让学生全面地审视、客观评价自己,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二) 建设健康温馨的校园环境,营造健康情绪氛围

社会心理气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情绪。因而,学校应该注重培养积极向上、团结友爱、互助合作、健康温馨的校风、班风、舍风,使学生在良好的心理气氛的影响和熏陶下,在潜移默化汇总形成健康情绪。

(三) 通过多元体情绪干预,提高健康情绪水平

学校通过班主任、辅导员、心理委员和专业心理咨询师等多元体参与的团体对大学生的情绪困扰进行疏导,提高大学生健康情绪水平。班主任、辅导员与同学们接触频繁,对同学们的兴趣爱好、家庭情况、学习进度等基本情况有一定了解,通过加强沟通交流,可以帮助同学们解决情绪上的困扰。心理委员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和掌握同学们的动态。心理咨询师则可以给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问题解决方案。以上多元体结合起来,通过对大学生情绪的干预,能够提高大学生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少负面情绪带来的不利影响。

结语

总之,大学生的情绪管理培养至关重要。学校通过建立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提供选修课程和讲座等专业学习平台,借助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委员以及心理咨询师对大学生进行不同阶段的情绪管理理论和干预教育,形成一个多元体参与的大学生情绪管理常态机制。在学校德育空白的地方,父母积极营造和谐温习的家庭环境,并给予大学生心理方面的积极引导和精神激励。作为情绪管理主体的大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观念,通过情绪认知能力、合理化表达以及合理化宣泄等情绪调节有效途径的学习,最终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情绪管理,为今后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汪海燕:《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69-70页.

管理心理学情绪篇10

军校学员是未来信息化战场上的指挥军官,不但要具有过硬的军事才能,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个人的心理素质表现出的方面很多,其中判断心理素质是否过硬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能否有效地管理情绪。人的情绪具有两极性――积极和消极、轻松和紧张、平静和激动,虽不能简单地用好坏区分,但由情绪引发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则有好坏之别:积极的、增力的情绪可以给人以信心和力量,提高人的活动能力,消极的、减力的情绪则会使人感到焦虑紧张、烦燥恐惧、悲观失望,降低人的活动能力。而人的情绪无时无刻都会因为内外世界的变化在不断地变化着,因此,加强军校学员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关系到军校学员能否适应军事斗争准备需要、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一个大问题。

1 情绪管理的内涵和意义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会遇到令人喜悦、激动或让人痛苦、难过的事情,这种喜怒哀乐的体验,心理学上叫做情绪,它是指个体对外界刺激是否满足需要的态度体验,具有心理上和生理上反应的特征。情绪心理品质直接影响着一个人表现于外在的行为,以及从事某项活动的意志力,对某项活动的结果将产生重要作用。情绪对于军事活动同样有很大影响,军人的喜怒哀乐对于军事活动中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训练、作战等都有不同效果,既能促进、增强军事活动效果,也能削弱、减低军事活动效果。列宁说过,战争的胜负是由那些在战场上流血的士兵的情绪决定的。因此,对每一个军人来说,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何谓情绪管理?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在他的《情商》一书中这样解释:是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充分挖掘和培植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智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从而确保个体和群体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并由此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就是一个人对自己情绪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驱策等能力和对他人情绪认识与适度的反应能力。

情绪管理的内核不是要消除或压抑情绪,而是在觉察情绪后,用适当的方式调控情绪。有心理学家认为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情境表达适当的情绪,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情绪管理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体察自己的情绪,这是情绪管理的基础。不能正确辨识自己处在什么情绪,对情绪的管理也便成了空谈。二是调整自己的情绪,这是情绪管理的目标。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合理的方式控制自己的情绪,促进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成为情绪的奴隶。

军校学员处于青年成长的高峰期,心理发展由易感性向稳定性过渡,情绪中的积极与消极、紧张与轻松、激动与平静等两极性十分突出;情绪体验丰富、深刻、强烈、敏感,喜怒哀惧常形于表面,在外界刺激下容易头脑发热,盲目冲动,凭感情用事;情绪起伏波动较大,有时兴奋激动如火山爆发,敢想敢做,有时消沉忧郁如石沉大海,一蹶不振。由于军校学员具有的上述情绪特点,加强情绪管理能力培养,有效的管理情绪,对军校学员保持良好、健康、积极的情绪状态,提高适应外界环境能力,顺利完成学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履行我军历史使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军校学员常见的负性情绪

军校学员具有的情绪特点,使得个体在受到外界事物、事件等客观环境的影响或个体内部发生矛盾、冲突而无法及时有效解决时,就会产生一些情绪困扰。军校学员常见的负性情绪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焦虑:

焦虑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情绪体验,是当事人对即将发生的某种事件或情境感到担忧和不安,又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时,心理上产生的紧张期待情绪。军校学员的焦虑表现为:紧张害怕、烦躁不安、担心忧虑。如因为动作难以掌握、训练难度大担心身体损伤而害怕训练,对重复性学习、训练感到烦躁疲惫、缺乏兴趣,综合考核时要求高要求严格担心不能顺利毕业而心事重重。焦虑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当事人对情境的主观评价、人格特征、既往经验以及对未来结果的估计等。在军校学员所有的负性情绪问题中,焦虑是最主要的一种。

2.2 抑郁:

抑郁是一种忧愁、担心、思虑过度的情绪反应,它常表现为孤独、悲伤、绝望、自责等,当遭受严重挫折而又无力改变现状时常会产生这种情绪反应。军校学员产生抑郁的主要原因有:性格上,内向孤僻、不善辞令、过于敏感,总是把痛苦和不愉快的情绪隐藏在内心深处;学习、训练、考核上,焦虑过度、压力过大、成绩不理想;人际交往上,得不到理解、信任与尊重,人际关系紧张。另外,对部队院校生活和环境不适应,也容易导致抑郁情绪的产生。

2.3 愤怒:

愤怒是正常人的一种基本情感成分,是当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愿望相悖时,所习惯表现的一种情绪反应,在血气方刚的军校学员身上比较常见。当被人误解和动机受挫时往往会产生这种情绪反应并容易导致冲动,有的军校学员也会因为一件小事或一句话激动得暴跳如雷,出口伤人,甚至大打出手。愤怒对军校学员的心理和行为存在负面影响,被愤怒的激情控制时,认识范围缩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思维阻塞,大脑皮层对行为的控制能力减弱。因此,在愤怒情绪控制下,常常会做出损人不利己的过激行为,轻则会伤害战友间的感情,重则因一时失控而酿成犯罪。

2.4 恐惧:

恐惧是在缺乏准备,而又不能处理和应付危险事件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当人面对危险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情绪,这是人正常的心理反应。现代战争是高技术和信息化的战争,其残酷性往往会使参战官兵产生极大的恐惧心理。为了适应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培养过硬的高素质军事人才,各院校加强了实战模拟和高强度训练,这给军校学员带来了一定的恐惧情绪。军人如有过多的不正常的恐惧情绪,不仅会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破坏军人心理的稳定性,还会对培养积极的作战心理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容易导致其意志消沉、思想涣散、斗志减弱,丧失战斗力。

3 军校学员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对策

军校学员对自我情绪有了一定的理智控制能力,但在激情状态下易受环境及他人的感染,常常感情用事、盲目从事,自控力、稳定性还不够,而其情绪心理状况如何,往往会直接影响到院校或部队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应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加大对军校学员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的力度。

3.1 构建情绪管理疏导机制,促使军校学员养成积极情绪、转化消极情绪:

要切实提高军校学员情绪管理能力,必须充分利用和整合教育资源,协调各方力量,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管理、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军事训练与心理训练、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情绪管理疏导机制。情绪的疏导机制是培养情绪管理能力的核心措施。院校应认清军校学员的情绪本质,正视军校学员的情绪表达,以“疏”、“导”为原则,建设系统、全面的情绪疏导渠道,引导军校学员情绪的合理宣泄,培养积极情绪,转化消极情绪。一是院校要成立心理教育工作领导机构,定章立制,负责组织协调全院校的情绪管理疏导机制的构建和工作的开展。二是成立心理教育疏导中心,具体负责开展学员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心理测量、心理调查、心理社团和学术交流等工作。三是旅(系)队建立心理服务工作室,协助中心负责情绪疏导和宣泄的具体实施与指导,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关心疏解问题学员,及时收集和报告心理信息。通过诸如以上疏导机制的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畅通军校学员情绪宣泄渠道,引导军校学员视情绪不同而做到适时、适地、适度的情绪选择与表现,达到自己所渴望的结果,最终提高军校学员的情绪管理能力。如:成立文化活动中心、设立减压室或心理宣泄室,为军校学员提供展示自我、沟通交流、情绪发泄的时间和场所。

3.2 加强情绪和情绪管理知识的普及,提高军校学员的情绪识别能力:

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或讲座、利用网络或报刊媒体等各种途径,加强情绪和情绪管理等心理知识的普及,使军校学员能够科学准确地掌握情绪的相关知识,认识到情绪管理对自己学习、生活、训练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提高军校学员的情绪识别能力,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品质。

首先要提高觉察和感知自我情绪的能力。识别自我情绪是情绪智力的基石,只有在识别自我情绪的基础上,才能对自身情绪进行有效的表达和恰当的利用。所以当负性情绪出现时,军校学员要坦然接受,认真体会,不能剥夺。一是回顾自己有过的各种情绪,总结自己过去的行为表现,清楚地了解和把握自己独特的内在反应模式及情绪反应的原因。同时,通过反复的回顾和总结,了解自己较之以前是否有所改观和进步。二是撰写情绪日志。记录并整理每天的情绪日志是了解自我情绪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每天的记录来加深自己对情绪的认知和觉察。这个方法不仅能增强军校学员情绪的觉察力,也能准确了解、分析和把握情绪与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其次要提高洞察和辨析别人情绪的能力。人的是社会的人,要与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打交道,因此,军校学员只了解自己的情绪还远远不够,还必须读懂、体会与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想法,也就是拥有同理心。同理心要求军校学员能够了解引发对方情绪的因素,设身处地地从别人的角度想问题。军校学员在与人交往时,要做到倾听和共鸣,运用判断、推理挖掘其隐含的情绪和需要,进而产生共情,做到真正完全理解对方,识别和理解他人的情绪感受。

3.3 加强管理方法的指导与训练,帮助军校学员掌握常见的情绪管理方法:

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方法的指导与训练,使军校学员学习并掌握有关情绪调节的技巧和方法,以缓和、转移负性情绪,从而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常见的方法主要有:

一是宣泄情绪。当一个人受到挫折后,用意志力量压抑情绪,虽可以减轻焦虑,但这只能缓解表面紧张,却按捺不住内在的情绪纷扰,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陷入更深的心理困境,导致心理异常,带来更大的身心危害。因此,负性情绪需要及时地排解和释放。军校学员在遭到负性情绪的困扰后,可以选择适当的情绪宣泄方式,如可以选择朋友、心理咨询师、网络等进行倾诉,可以通过写日记发泄并整理自己的情绪,也可以大哭一场让情绪随泪水宣泄,等等。

二是转移情绪。军校学员在受到不公平待遇或意外伤害后,不是将自身的压力或心中的怒火转嫁或发泄到别人身上,而是寻求一种不对任何人造成伤害的、比较理智的方法排解情绪。如可以选择离开当时的情境,转移注意力;再如听听曲调高雅、旋律优美的轻音乐,适当参加体育活动,等等。

三是升华情绪。负性情绪主要是由于个人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造成的,若一味地自责,憋气愁闷,或颓唐绝望,可能会在一些不良行为中寻找安慰,但都无济于事,甚至导致无法自拔。军校学员要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扬长避短,将理想转移到更有价值的事情上去,把挫折和失败带来的痛苦、压抑、焦虑升华为一种力量,引向对己、对人、对部队或社会都有利的方向,从而达到积极的心理平衡。

四是转变信念。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的情绪ABC理论有助于军校学员正确认知自己,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A(Activating events)是指引绪的事件,也就是人能感觉到的事实;B(Believes)是自己对A事件所持的观点;C(Consequence)则是B所引发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人总是认为是事件直接引发了人的反应,但实际上是自身的观点信念造成的反应。因此,军校学员首先要认清引绪的根源,也就是自身的观念,理清情绪发生的来龙去脉,才能去调控情绪。其次要消除不合理信念,主要是绝对化要求、过分化概括和糟糕至极。要学会从理性的角度去审视自身的观点和信念,并且探讨这些观点信念与所产生的情绪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到某些情绪之所以发生,是由于自己存在不合理的信念。

参考文献

管理心理学情绪篇11

1.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大学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同时也是情绪异常丰富、相对不稳定的时期。从客观上看,现在社会竞争非常激烈,这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同时一些家长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大学生在学校想处处表现出优秀,但由于大学人才济济,一些学生的心里就会出现很大的落差,久而久之,情绪上就出现了问题;从主观上看,大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的磨炼,适应能力比较差,一旦遇到困难,极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孤独等情绪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构建完美人格,增强学生的适应现实的能力。

2.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是各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心智的不断成熟,有利于其实现全面发展。当前,高校都在积极落实“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大学生心理情绪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强。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大学生生活中,辅导员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比较长,在年龄上相差不多,因此,高校辅导员应该努力担负起培养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重任。通过多种方式来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状态的了解,对于一些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应该深入地研究,制订出科学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增强大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3.辅导员培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主要渠道

(1)不断增强大学生情绪管理的能力。作为高校辅导员,平时除了完成学校交办的行政事务以外,还要积极学习一些情绪管理理论与方法,以便更深入掌握情绪表达背后的诉求。除此以外,高校辅导员还可以通过不断提升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掌握一定的方法,来引导大学生学会管控自己的情绪,从而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2)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提高学生管控情绪的意识。在日常的管理中,辅导员应该多和学生接触,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与诉求,采取适当的方式加强对大学生的情绪管理教育。辅导员可以充分利用班会、党支部等,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尤其是可以发挥党支部里党员的作用,让每个党员帮扶一些同学,掌握每个同学的思想状况以及心理动态。

(3)努力营造情绪管理的氛围。情绪作为无形的东西,是能够传播的,良好的氛围能够使得群体成员心情愉悦,而不良的情绪则会使得群体成员变得消极。在高校工作中,为了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就要利用一切资源来营造和谐的氛围,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同时,辅导员还应该意识到,对提升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进行。

综上所述,大学生由于身处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心智的不成熟极易使学生的情绪出现变化,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努力担负起培养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重要任务,积极地利用各种渠道与方式,强化对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树立起自信心以及积极心态,来迎接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管理心理学情绪篇12

当代大学生多数都是90后,独生子女居多,个性化都较强。突出的个性是创新的基础,但也是难以融入团队,与人相处合作的基点。因此怎样在一定程度上柔化其个性,使学生遇事冷静、不冲动不产生激烈行为,是当前学生管理中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对情绪管理的认识

情绪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主观的有意识的体验和感受,具有心理和生理反应的特征。情绪管理则是用正确的方法认知并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调节自我的情绪,放松自我情绪。有效的情绪管理可以促进自我身心健康,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个人较好的融入团体,实现和谐共处。

1.大学生情绪的特点

校园里的一般大学生从未离开过校园,始终在比较单纯的环境中生活,他们的交往对象比较稳定,生活经验比较少,面对复杂紧张工作环境的心理素质较弱。容易出现情绪困扰,造成心情不好,人际关系紧张。往往遇事烦躁,不冷静,稍有刺激就产生过激的行为;或者怀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出现沮丧、消极行为。这都是不会情绪管理的表现,不能清醒认识自己的情绪,不会运用适当的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

2.情绪管理对“卓越计划”背景下的大学生的重要性

“卓越计划”要求学生要在大学阶段就到企业工作,并且时间不得少于一年,这就要求学生在大学阶段进入企业之前就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从容应对即将要面临的全新环境。

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标志,积极的情绪对学生的生理健康有促进作用。学生掌握了正确情绪管理的方法,可以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有清楚准确的认识,在工作生活中就会保持良好的心态去积极面对。在面临高压、紧张、快速的工作环境时,会进行适当自我调节、自我放松;同时也会合理协调与他人的关系,对融洽人际关系有促进作用。这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将有重大的意义。

二、大学生情绪管理的现状

1.学校教育体制忽视对学生的情绪管理

学校是大学生最主要的依存环境,当前大多数高校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专业能力的培养等,对我国高等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与之相比,当前教育体制下学校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历练却显得不足。尤其是在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没有较好的体现对于学生情绪管理的培养,没能较好的做到人才培养的全面平衡。如课程体系的设置中缺乏心理学方面的课程,心理辅导的教师在人员编制、工资待遇等方面没有突出的地位,有些高校甚至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专职人员等。

2.企业缺乏对学生的情绪管理

“卓越计划”提出之前,企业较少的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即使有参与的,也多数局限在接受部分大学生实习,由于这类实习具有短暂性(几周到一两个月不等)和临时性,企业只能提供一些非重要的岗位,对专业能力的锻炼十分有限,更谈不上对学生情绪问题、心理问题的管理了。

3.家庭对学生情绪管理认识不足

家庭虽然是学生依存的主体,在上大学之后,大学生对家庭的依赖程度会逐渐弱化,特别是心理的依赖。加上多数学生到外地就读,使得家庭对于学生的教育也变得间接化了。多数时间只能通过电话、视频等间接方式进行沟通,当学生有了情绪问题一般都不会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一方面他们认为告诉家长只会让家长担心,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另一方面认为家长的思想老了,即使告诉他们,家长也不能提供更好的办法。因此,多数学生都是抱着“报喜不报忧”的态度与家长沟通的。有些家长没事时不闻不问,出了事情就将所有责任都推卸到学校一方,这对于学生情绪管理都是十分不利的。相比之下,家长更多关心的是学生在校的生活、学习状况、社会就业状况等,对学生情绪管理认识不足。

4.学生轻视自我的情绪管理

由于高校较少开展心理学的课程,使得大学生们在遇到情绪问题时,轻视情绪管理,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情绪问题,或不能准确的看待自己的情绪和他人的情绪,不懂得怎样应对。一般自己忍着,受着,久而久之使得情绪严重积压,当时虽然不爆发,但长期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严重伤害。个别学生当时可能就爆发了,出现出格的、激烈的、报复性的行为,严重影响学生个人的成长,甚至影响高校的声誉,危害社会。

三、“卓越计划”背景下大学生的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是多方面的,在“卓越计划”背景下,对大学生的情绪管理需从学校、企业、教师、家庭及学生个人等各个方面着手。

1.学校将学生情绪管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卓越计划”背景下,大学生要在学校学习3左右年时间,学校担负着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培养锻炼心理能力的使命。因此高校在制订各项制度时都需要全面考虑,将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贯彻其中。尤其要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中要充分体现这一思想。对于大学生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可以将情绪管理的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大一入学阶段,第二阶段是大二大三阶段,第三阶段是即将进入企业进入社会阶段。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情绪状态,相应展开形式多样的教育和管理。可以运用演讲、讲座、专题、影评等方式进行模块化教学,突破传统理论教学的模式,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轻松的环境中教会学生进行情绪管理的方式。 转贴于

除此以外学校要保持与家长的沟通,在学生入校时向家长宣传心理教育知识,使家长充分认识到运用心理知识对子女进行教育的必要性,入学后保持与家长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联系,及时反映学生在校的情绪管理动态,让家长与学校配合共同培养学生。

2.企业开展专业与情绪管理双重考核

“卓越计划”背景下,高等教育已经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和配合,这就意味着企业也在相当程度上承担了高等人才培养的使命。企业在承担这一使命时除了要注重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巩固升华培养外,还要注重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关注和历练,特别是对于学生自我情绪管理和识别他人情绪方面的培养。培养学生在团队中与人相处,在团队中被领导与领导他人的能力。在考核中要有专业绩效和协作心理等多方面的考核指标,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3.教师以自我为榜样,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情绪

教师作为校园内外沟通学生与学校的桥梁,在“卓越计划”背景下,除了专职在高校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外,还包括在企业工作承担学生教育的企业导师。在校教师和企业导师本身工作的压力都很大,自我本身都会有些情绪,二情绪本身无好坏,关键在于怎样有效的对情绪进行管理。在校教师和企业导师首先要学习情绪管理的有关理论,并亲身实践,先做到对自我情绪进行管理,不把消极的态度和情绪带给学生。在面对学生前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带着积极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生、教育学生,进而影响学生。其次要学会时时关注学生的情绪,当发现学生出现情绪问题时,及早进行了解、疏通和管理,避免不良情绪积累,防止恶性情绪爆发。

4.家庭从侧面对学生开展情绪管理

大学生在进入高校后,家长要与学校同时承担各自在学生心理教育上的责任,要充分认识家长在学生心理教育问题上的重要性。尽可能做到定时与子女、班主任辅导员进行联系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各项表现,尤其要重视其遇到的各类问题,包括学习中是否遇到困难,情感上是否遇到挫折,工作中人际关系处得怎样,特别对于即将毕业面临的就业压力等都要及时给予鼓励安慰,使他们在心里有所依靠。

5.大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情绪

管理心理学情绪篇13

高校;管理人员;情绪管理

一、情绪管理相关概念及其重要性

情绪是心理学名词,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而产生,包含对刺激物的认知和情绪的体验、行为、唤醒等复杂成分,是一种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也是一种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更是一种以个体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心理活动。情绪管理,是指运用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觉察和分析,采取各种方法对个体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过程,是研究人们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知、协调、引导和控制,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建立维护良好情绪状态的一系列过程和方法。高校管理人员是影响高校正常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管理人员的情绪管理是指通过对高校管理人员群体情绪的感知、觉察和分析,采取各种方法对高校管理人员的情绪进行协调、干预,通过引导其认知自身情绪的各种变化,采取有效、可行的方法排解高校管理人员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不良情绪,帮助其维持良好情绪状态的过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管理人员的从业要求不断提高,工作范围日益扩大,他们所承受的各种压力与日俱增,因而比较容易出现不良情绪。管理人员不良情绪的长期存在,不仅对其个人成长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而且也会对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产生消极影响。因此,认真分析研究高校管理人员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加强高校管理人员情绪管理工作,对于减缓压力,提高心理素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尤为重要。

二、影响高校管理人员情绪状态的因素

高校管理人员虽然隶属于管理岗位,但实质上更多的是承担服务性的工作,这对其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等各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具有不同于高校一般教学科研人员的特点。此外,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管理人员更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和负面情绪等问题。

(一)客观因素

1.工作压力较大

根据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高校管理人员在数量和比例方面均受到严格控制,随之带来的是工作内容、工作强度较以往有所加大。比如,工作内容繁杂、要求严格,很多临时和紧急的工作需要加班加点完成,而且面对教师和学生,更需要严谨、耐心和细致的工作态度,因而工作压力较大。特别是管理服务工作的特点使得高校管理人员常常因为要处理常规性的工作,往往周末或寒暑假也不能完全休息,无法完整享受制度上的休假。对比高校其他岗位的教学科研人员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高校管理人员很容易因为休假时间短、工作量大、工作要求高等因素而影响自身情绪。

2.能力要求较高

高校管理人员不同于教师的“术业有专攻”,要做好管理工作,必须具备较全面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计划组织能力、文字处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这些能力需要在日积月累的具体事务工作中锻炼起来,并非一日之功。同时,高校管理人员在担负高校正常运行的日常服务工作之余,还面临职称评定、职级晋升等更多要求,这也容易加大管理人员的精神压力,而在压力情境下也会产生紧张和焦虑的心理,影响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3.收入相对较低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部分高校在岗位津贴的分配上,大多不同程度地向教学科研岗位人员倾斜,而对管理人员分配得相对较少。加之,管理人员工作时间相对固定,自由时间较少,不能像专职教师一样获取课时费用和兼职收入,因此其收入水平往往不及专职教师。在同样的工作环境中,因劳动付出和收入回报的差异往往导致其产生不平衡的心理和不稳定的情绪。

(二)主观因素

1.被尊重的需要与自卑心理的冲突

高校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需要全方位地做好各级领导和师生的各项服务与保障工作,工作内容多、对象广、任务重、责任大,这使他们内心更渴望得到充分的理解与尊重。但是,高校的管理岗位虽然承担着管理服务的工作,却不具备一般党政机关公务员的显要地位或身份,再加之高校内部对管理人员或多或少也存在一定的偏见,比如常有“天才搞科研、人才搞教学、庸才搞行政”的戏言,容易使高校管理人员产生自卑心理,与其期望得到理解尊重的需要产生冲突。

2.现实复杂关系与渴望融洽相处的冲突

高校管理工作具有中介性,管理人员需要处理和协调好高校各级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学生与教师以及管理人员与教学人员之间的各种关系;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高校管理人员从内心也十分渴望与各位同事融洽相处,但由于多方面的因素,现实中并非每一位管理人员都能恰当地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人际交往的不顺畅,往往会使负面情绪一触即发。

3.自身理想与能力发展的冲突

由于其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高校管理人员在管理服务工作的过程中,有较多机会与成就显著、声名显斐的专家学者接触并受其影响,在规划自身发展目标时,常常定位过高;但同时受事务工作多、进修学习机会少、个人能力限制等诸多原因影响,目标很难在短时期内实现,这些也会导致高校管理人员消极情绪的产生。

三、加强高校管理人员情绪管理的建议

加强高校管理人员情绪管理,不仅要求高校管理人员对自己的情绪能够进行有效管理,同时也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在管理过程中能够以人为本,重视管理人员的情绪,帮助他们进行管理调节,以便带着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开启高质量、高效率的工作模式。

(一)从高校管理人员自身来看

1.觉察接纳情绪

要管理情绪,首先要能觉察到情绪,然后接纳正常的情绪。情绪健康的人,一般能够觉察自我情绪的变化,也能分析出导致自身情绪变化的种种诱因,并依据外在的客观环境和内在的心理反应,自觉、主动、积极地予以自我调适。因此,高校管理人员如果想要克服和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首先要树立自觉觉察情绪和主动接纳情绪的意识。主动接纳情绪的变化并迅速进行不良情绪的自我调整,这是开展情绪管理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2.积极表达沟通

觉察和接纳情绪之后,就应该采取正确、合理、适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情感。对于高校管理人员来说,可以在尊重他人情绪的基础上,主动加强与老师、领导和同事的沟通交流,表达、纾解并调整自己的情绪,获得理解、帮助和支持,最终达到化解矛盾、消除不良情绪的目的。

3.适当的转移疏导

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有情绪不佳甚至失控的时候,高校管理人员也不例外。在感觉情绪不佳时,最好的办法是通过情感转移进行适当而有度的疏导。不良情绪得到适当的舒缓、疏通,工作时才能卸下心理负担,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在工作之余可以采取运动、旅行、登山等“动态”方式,或者通过书籍阅读、轻音乐冥想、艺术作品欣赏等较为平和的“静态”方式来舒缓不良情绪,达到身心和谐。

4.主动加强学习

业务能力是高校管理人员的立身之本。管理人员要利用一切机会学习积累,拓宽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努力让自己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精湛的业务技能,不断提高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具备了主动学习的能力,开展工作就能得心应手,自然也能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二)从学校管理部门来说

高校的稳定和发展,不仅要求高校管理人员能够加强自身情绪管理,更重要的是相关管理部门在管理过程中能够认识到员工情绪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重视管理人员的情绪情感问题及其对工作开展的重要影响。

1.重视情绪管理工作

高校应重视管理人员的情绪管理工作,有效防止管理人员出现或长时间保持负面情绪。一是应建立畅通的信息传导机制,多方面倾听管理人员的心声,及时发现管理人员思想、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应建立起多样化的定期沟通平台,通过微信群、QQ、论坛等即时通讯工具和组织谈心、教代会、职代会等形式,拓宽沟通渠道,增进学校层面和高校管理人员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三是在常规的知识素养和业务技能的培训以外,加强对管理人员情绪、心理调节能力等方面的指导和培训。

2.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高校的领导者、部门的管理者都应该注重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使源自工作方面的压力自然减少,增强管理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坚持公平合理地知人善任,对管理人员的工作给予积极评价,统筹规划管理人员的发展,做到人尽其才,真正提高管理人员的成就感、价值感和幸福感。

3.立足解决实际问题

管理人员的情绪问题一般都是由一系列的实际问题衍生而来的。高校要把管理人员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关心管理人员的生活,立足于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后顾之忧。要根据管理人员所从事具体工作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在职级晋升、工资待遇等方面与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协调一致,充分激发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他们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开展工作,真正实现高校管理工作和管理人员队伍的协调健康发展。

4.重视扩宽发展空间

高校要对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合理规划,重点做好岗位培训、岗位轮换、挂职锻炼和后备人才储备等工作。通过多种方式与管理人员加强交流,了解他们的职业发展愿望;同时要系统规划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对高校管理人才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加大对优秀人才的选拔与使用力度。

作者:赵鹏 姜媛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漆美.论高校图书馆员自身的情绪管理及对学生的情绪教育[J].图书馆,2006(2):74-76.

[2]何瑞轩.不可忽视的情绪管理[J].人力资源2010(4):90-91.

[3]吴少进.高校青年教师职场情绪管理方略[J].滁州学院学报,2009(6):62-63.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