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课外文学知识实用13篇

课外文学知识
课外文学知识篇1

再次是加强音乐语言的渗透作用。

其一、善于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感悟音乐语言的美感。青少年正值豆蔻年华,面对多姿多彩的充满激情的音乐语句,往往产生渴慕之情,抓住学生这个心理特点,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摄入大量优美的音乐语言,使之领悟并产生感觉。如文题《假如我是老师》一文,引导学生欣赏宋祖英演唱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中的音乐语言:“小时候,我认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只粉笔画出的是彩虹,写下的是泪滴;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才知道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品味教师这一职业的崇高,生活的清贫,使学生从实际生活感受到教师的伟大所在,那么学生在作文运用时自然就会用相似的语言来盛赞教师。如在写《我的老师》就表现出:“老师像路灯,照亮了别人,冷落了自己;老师如一杯纯酒,越品味道越香甜;铁打的教师队伍,流水的‘兵’;老师是人生的航标”等等,从教师的奉献精神、知识水平、敬业爱岗精神、作用等来歌颂教师。学生只要在这方面有付出,在运用时才有收获。

课外文学知识篇2

请人指点说(赐教) 请人帮忙说(劳驾) 求人方便说(借光)等候客人说(恭候) 客人来到说(光临) 陪伴朋友说(奉陪) 中途先走说(失陪)看望别人说(拜访) 与人分别说(告辞) 赞人见解说(高见) 托人办事用(拜托)请人解答用(请教) 归还原物说(奉还) 欢迎购买说(光顾) 对方来信用(惠书)赠送作品用(斧正) 老人年龄用(高寿) 称人家庭用(府上) 道已之家用(寒舍)

请人原谅说(抱歉) 祝人健康说(保重) 请人勿送说 (留步) .未及迎接说(失礼) 请人接受说(笑纳) 请人让路说(借光)

2、填上适当的词

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聪慧) 演算使人(精密) 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

逻辑修辞使人(长于思辨)

3、趣填《“笑”字歌》

开心的笑是(眉开眼笑) 有意味的笑是(微笑) 天真的笑是(憨笑) 兴奋的笑是(捧腹大笑)

无表情的笑是(冷笑) 讨好别人的笑是(媚笑) 挖苦别人的笑是(嘲笑) 讥讽别人的笑是(讥笑)

4、用“败”组词填空

书画或写的文章中有毛病的地方。(败笔) 官司打输了。(败诉)

部队打仗输了,逃走。(败阵) 坏分子的阴谋被发觉。(败露)

5、用“严”组词填空

(严明)的纪律 (严正)的立场 (严格)的要求 (严厉)的批评

(严谨)的结构 (严肃)的态度 (严密)的组织 (严整)的队伍

6、各写一个含有“手”的成语

形容高兴(手舞足蹈) 形容聪明(心灵手巧) 形容容易(手到擒拿) 形容冷漠(袖手旁观)

形容亲密(情同手足) 形容慌乱(手忙脚乱)

形容熟练(得心应手) 形容喜爱(爱不释手)

形容凶狠(心狠手辣) 形容敏捷(眼疾手快) 医术高明(妙手回春) 权力大(一手遮天)

没有准备(手足无措) 重归于好(握手言和)

7、用“然”组词填空

表示有点出乎意料之外(居然) 不应该这样而这样(竟然) 非常敬佩的样子(肃然)

坚决毫不犹豫(毅然) 不关心、不在乎(漠然) 表示情况发生急促而又出乎意料(忽然)

8、根据意思填成语

简短的话(三言两语) 虚伪而动听的话(甜言蜜语) 为讨人喜欢而说的十分动听的话(花言巧语) 粗鲁的话(污言秽语) 自己跟自己说话(自言自语) 用恶毒的话骂人(恶言恶语) 说话语气温和(轻言语) 豪迈雄壮的话(豪言壮语) 很多语(千言万语) 背后制造散步的话(流言蜚语)

9、成语之最

的巨人:顶天立地 的嘴:气吞山河 最长的腿:一步登天 的手:一手遮天 最吝啬的人:一毛不拔 最宽阔的胸怀:胸怀若谷 最长的寿命:万寿无疆 最宝贵的话:金玉良言 最厉害的贼:偷天换日 最宽的嘴巴:口若悬河 最贵的话:一语千金 最有学问的人:无所不知 最广的话:一言千里 的誓言:海枯石烂 最诚的忠言:金玉良言 最有价值的话:一诺千金 最准的话:一言为定 最重的话:一言九鼎 的本领:开天辟地 最反常的气候:晴天霹雳

最昂贵的稿费:一字千金  最小的邮筒:难以置信 最快的话: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10谚语、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言必行,行必果。

吃一堑,长一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

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一等二*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小时偷针,大了偷金。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一人一双手,做事没帮手,十人十双手,拖着泰山走。

玉不琢,不成器;木不雕,不成材;人不学,不知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东西越用越少,学问越学越多。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不愧对今天的人,明天会对你微笑;丢失了今天的人,明天会给你烦恼。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莫说年纪小,人生容易老。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春雷响,万物长。

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一场冬雪一场财,一场春雪一场灾。

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

三字俗语

马后炮 门外汉 迷魂汤开倒车、耍花招、走过场、钻空子、吹牛皮、碰钉子、

五字俗语

八字没一撇 病急乱投医 不打不相识 防患于未然 赶鸭子上架 贵人多忘事换汤不换药

久旱逢甘露 空口说白话 快刀斩乱麻 老牛拉破车 鲤鱼跳龙门 鸟枪换大炮千里送鹅毛

无风不起浪 无巧不成书 无用武之地 物以稀为贵 先下手为强 小巫见大巫依葫芦画瓢

一鼻孔出气 一问三不知

六字俗语

百闻不如一见 不费吹灰之力 不分青红皂白 不管三七二一 拆东墙补西壁放长线钓大鱼

风马牛不相及 恭敬不如从命 挂羊头买狗肉 过五关斩六将 家丑不可外扬九牛二虎之力

明人不做暗事 牛头不对马嘴 英雄所见略同 有眼不识泰山 冤有头债有主真金不怕火炼

七字俗语

羊毛出在羊身上 不到黄河心不死 不识庐山真面目 初生牛犊不怕虎此地无银三百两

打开天窗说亮话 打破沙锅问到底 各人自扫门前雪 横挑鼻子竖挑眼今朝有酒今朝醉

近水楼台先得月 拒人于千里之外 赔了夫人又折兵 人逢喜事精神爽无脸见江东父老

无事不登三宝殿 小不忍则乱大谋 知其一不知其二 宰相肚里好撑船醉翁之意不在洒

八字俗语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歇后语

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竹篮打水-一场空

兔子尾巴-长不了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门缝里看人-看扁了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明珠弹雀-其得不复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课外知识知多少

岁寒三友 :松 竹 梅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京剧五行当:生旦净末丑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味:酸甜苦辣咸

五官:耳目口鼻舌

预见未来的话(预言)

虚应允别人的话(诺言)

假不实的话(谎言)

含有教益的话(格言)

诚恳劝告的话(忠言)

开玩笑的话(戏言)

宣誓时表示决心的话(誓言)

规劝告诫的话(箴言)

为陷害人或挑拨离间而说的诽谤的话(谗言)

表示吉祥的话叫吉言 精炼的话叫格言

应允别人的话叫诺言 诚恳劝告的话叫忠言

宣誓所说的话叫誓言 临走写下的话叫留言

不满抱怨的话叫怨言 生前留下的话叫遗言

最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 最渊博的知识——博古通今

越的条件——得天独厚 最虚幻的事物——海市蜃楼

最成熟的思考——深思熟虑 最严重的病情——病入膏肓

最难得的机会——千载难逢 深的医术——妙手回春

明的计谋——神机妙算 最宝贵的时间——一刻千金

读的方法:朗读、略读、精读、选读、默读、齐读、挺肚、通读、泛读、领读、宣读、拜读、粗读

课外文学知识篇3

二、善于读阅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选入教材的文章毕竟是有限的,学生只有加强阅读,厚集薄发,才能融会贯通,提高语文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 。新课程标准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从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要完成这一 任务光靠课内是不行的,必须借助课外阅读来完成。课外阅读内容可以是课堂内容的扩展和延伸,以指导读和开放自由读相结合。指导读是学完一 篇课文利用课上学到的读书方法读另外几篇文章。因此,指导学生有选择、多方式、高质量地阅读和使用书籍,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学生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径。通过这样开放自由阅读内容,提倡读课堂教学内容以外的报刊、书籍。在读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读自悟,就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词、句、段)或主要的问题发表见解,也可以对课文内容、写法作出评价或对课文作出补充、修正……还可以充分利用汇报、演讲、朗诵、研讨开故事会等活动介绍好书、交流心得。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把理解逐步引向深入,不断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发展他们的记忆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读中积累知识,在读中培养阅读能力,在读中陶冶情操,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批判精神。 这样课内外结合起来,即丰富了学生知识领域,扩展了知识视野,又提高了阅读能力。

三、善于观察

新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就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进自然,走入社区,走入社会。观察活动作业就是小学儿童智慧启蒙的真正学校,是打开儿童智慧之门的金钥匙。通过观察积累材料,培养能力,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兴趣,激发求知欲。

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我让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课余时间,结合课内学习内容,布置观察作业。

为了配合教材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我们指导学生在家里养花、养小动物。当夏天下雷阵雨了,我让学生观察天的变化;当秋天下小雨了,我马上带领学生走出教室领略秋雨的多彩;当初冬起大雾时,我马上组织学生到户外观察雾中、雾散的景色。当冬天下大霜了,又让学生到户外体会霜中的景色。这样学生在观中学,学中观,文景结合,师生会触景生情。因此也就有了:我观察夜晚的天空,找到了北斗七星;我发现金鱼睡觉时是睁着眼睛的;我看过蜜蜂在蜂巢上方跳过“圆舞”和“摆尾舞”;我真的欣赏到了月光花在晚上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当学生兴致盎然的介绍自己观察的事物、景色时,即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认识能力,也提高表达能力。

四、善于画画

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忠实原文,动手以直观、形象的画面再现原文或部分段落。这样做,可以强化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受。加之小学生直观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对色彩鲜艳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因此,布置一 些涂涂画画的作业,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无疑会有好效果。譬如:教学《秋天的雨》和《听听秋的声音》这两篇课后,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我喜欢这金色的秋天,我要用我的画笔描绘我心中的金秋,而且给自己的画取个诗意的名字,再描述画面的内容,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描述画面内容可以加进自己的想象,不局限于画面本身,让画面有动感。画好后,我们举行一次画展,看谁用手中的笔,画出自己心中最美最美的秋天。 这样的作业本身就具有了美与艺术的意味,用色彩鲜艳的画,使学生仔细观察,积极动脑,并展开了联想的翅膀。 同学们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在画展中,有的同学画了十几幅画。这样创造性的作业,不单是学生复习了课内所学的内容,而且又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绘画能力。当学完课文《爬天都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望天门山》、《给予树》和《花钟》等课时,我也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 幅图画。《富饶的西沙群岛》远处落日的余晖,结满果子的椰子树,艳丽的海水,千奇百怪的贝壳,庞大、有趣的海龟,翱翔的海鸥。作业画展中展示出了学生那一 幅幅美丽的图画。通过学生亲手绘画,即培养了他们爱美的情趣,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记忆,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而且为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与同学交流学习成果的机会,让全体学生都能感受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及获得成功的快乐。

五、善于表演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课后作业形式多样化。表演是思想的外化,是才气的展示,是能力的发挥,表演是一 门融语言、动作、神情于一 体的综合性艺术。让学生把在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培养的能力能淋漓尽致地表演出来,能提高学生多方面的才能,也能使欣赏的同学从中受到情感体验,获得提高和发展。

课外文学知识篇4

其次是加强哲语的渗透作用。哲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文章中,哲语起到增添文章色彩,深化文章主旨的作用,并且还能拓展学生思维。如学生收集到《鲇鱼跑了》一文的结尾:“拼搏中的生命具有不可遏止的力量!”后,然而在《仙人掌》一文中就写到“当生命面临消亡时,它的力量如爆发的火山”。学生在《门》一文中收集到:“关门是为了防盗、挡风沙、不让蚊子飞进来;开门是为了接纳、迎来一片清新,迎来五彩的人生,世界的光明,请把好大门。”引导学生理解所蕴含的哲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理解力,哲语颂扬了国门大开的新气象,改革开放给国人所带来的实惠,但也要把好大门。当学生在自己的文中写到“门是起点之美,是人生的起步,是走向人生的起跑线。”又如学生收集《朋友》中的哲语“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写到“朋友是人生的桥梁,朋友是闯荡江湖的指明灯,朋友是你哭泣时为你抹眼泪的天使”等等。这些哲语渗透在文章中提高了文章的含金量,达到了我们收集、整理、运用的目的,使学生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再次是加强音乐语言的渗透作用。

其一、善于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感悟音乐语言的美感。青少年正值豆蔻年华,面对多姿多彩的充满激情的音乐语句,往往产生渴慕之情,抓住学生这个心理特点,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摄入大量优美的音乐语言,使之领悟并产生感觉。如文题《假如我是老师》一文,引导学生欣赏宋祖英演唱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中的音乐语言:“小时候,我认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只粉笔画出的是彩虹,写下的是泪滴;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才知道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品味教师这一职业的崇高,生活的清贫,使学生从实际生活感受到教师的伟大所在,那么学生在作文运用时自然就会用相似的语言来盛赞教师。如在写《我的老师》就表现出:“老师像路灯,照亮了别人,冷落了自己;老师如一杯纯酒,越品味道越香甜;铁打的教师队伍,流水的‘兵’;老师是人生的航标”等等,从教师的奉献精神、知识水平、敬业爱岗精神、作用等来歌颂教师。学生只要在这方面有付出,在运用时才有收获。

其二、善于指导学生分类感受音乐语言的美感。欣赏董文华演唱的《春天的故事》中的:“那是一九九二年的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了座座城”;张也演唱的《走进新时代》中的:“让我告诉世界,中国正进行着接力赛,承前启后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等是歌颂党的英明领导的。使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后祖国的伟大变化,用音乐语言来描绘中国正是一条腾飞的巨龙。学生在写到祖国变化时的句子是“条条大道如彩虹,个个村庄像街市”。阎维文演唱的《当兵的人》中的:“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头枕着边关的明日,身披着雪雨风霜;都在渴望辉煌,都在迎着荣光。”深情抒写当兵的艰辛与真实的追求,使学生感受到了它的人生价值同时也领略音乐语言的魅力所在。在自己的作品中写到:“绿帽子,绿军装,带来绿色的希望,带来了绿色钢铁长城”祖海演唱的《为了谁》中的:“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为了春回大雁归;为了谁,为了秋的收获;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望穿天涯不知战友何时归”等是颂扬当代军人的,使学生真正认识了当代军人,认识了当代最可爱的人,在作文中用音乐语言去歌颂当代军人的奉献精神。在作品中写到:“不论在惊涛骇浪南疆还是白雪皑皑北国,都有你深深的足迹,你是万里边疆的守护神,你是雪域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如周冰倩演唱的《真的好想你》中的:“我在黎明呼唤你,追月的云哟,也知我的心,默默地为我送温馨;月亮下面,轻轻地飘着我的一片情,你是我灿烂的明天;愿春色铺满你的心。”等这些优美的音乐语言真情抒写了内心真实的情感,使学生深情的领悟如何进行情感写真。在一文中写到:“你的心情现在还好吗﹗你的笑容还那么灿烂吗﹗你的步子还那样轻盈吗﹗”这样的运用就会得心应手。

课外文学知识篇5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终生学习已成为社会生活、学习的主流,“活到老,学到老”。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不断更新,思想不断变化,新事物层出不穷、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更新,只有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的人才能够及时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和知识构成,跟得上时代的发展。

一个人最旺盛的学习阶段当然是青少年时期,勤学如春起之苗,只有在知识的滋养中,“禾苗”才能长得旺盛、健康。青少年学生在学习阶段,不只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学习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会了某一方面的知识,毕竟应用面很窄,而且不具有持久的动力,终究不如学会学习的方法和能力,掌握了学习的艺术,懂得对待每个事物,用最优的方法去了解它、掌握它。学无止境,学习不能只局限于自己的学科领域,还应该“既精又博”,不能只做某一方面的“专门人才”,对其他领域一无所知,而应做一个博观约取的博学者,若只对某一方面了解,则只会是一个“单脚书橱”,这不利于一个人工作、生活的展开。这样的人往往做不到知识的融会贯通,而且没有其他知识作为补充,视野狭窄,有时候会走入死胡同,不能自拔,并且还会刚愎自用,不能听取和接受不同的意见、见解和思维。一个人的真正能力在于其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不能够自主学习,就不能够最优地安排自己的学习任务,一切学习任务都要等着老师来给安排或者教师教他学习这个知识点,没有老师就无法学习的状况,是没有达到教育的效果和目的的,教育的目的不只要教知识,还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才会有持久的学习力,如果一味地抱残守缺,守着原本的知识不知增长,反而那些已经学到的知识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长期得不到使用而被渐渐遗忘。只有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够对任何新事物不感到害怕和畏惧,才能够不断地随着外界新事物的发展而更新自己的思想和知识。

其次是终生学习的学习方式。现在社会终生学习已经成为主流,持久的自主学习就是为了终生学习做准备。初中生进行课外阅读,本身就是一种自主学习,扩大初中生知识视野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因此初中生课外阅读对于培养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初中生语文有效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初中生如果能够在课堂教学之余,增加课外阅读,阅读经典的作品,开拓视野,就能够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课外文学知识篇6

一、知识迁移在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意义

语文学习重在知识迁移,立足课堂,功在课外。课外阅读也就成了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单一的课堂教学则意味着放弃了语文学习的一半阵地,因为课外阅读是一种真实的阅读。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的任务是为学生打好阅读的基础,使学生懂得各类文章的阅读方法,以起到举一反三效果,那么课外阅读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学生真实阅读能力的练武之地。同时,课外知识的积累和学科的迁移,反过来又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而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阅读历史、游记等可以丰富我们的阅历,它们可以让我们了解我们国家乃至世界的过去和现在的政治、经济、文化、风土人情,从而滋生民族责任感。比如在阅读“从鸦片战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段中国历史时,我们可以了解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横行霸道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同时也就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阅读文学作品能增进我们的文学素养,遨游于这些作品中,我们会懂得真、善、美,会变得爱憎分明。阅读礼仪方面的书籍,我们知道如何梳妆打扮,如何待人接物,从而变得仪态大方,举止高雅,谈吐不凡。目前,高中学生作文的最大弱势在于言之无物,内容空洞说教,语言苍白,而通过课外阅读,可以为写作积累大量素材,可以捕捉、洞察当今时事,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做到言之有物,同时也可以填补语言的空白。学生如在进行课外阅读时适当摘录优美的语段、名句名言,则可以为自己的写作增添不少的亮丽的风景线。

二、课外阅读特征

语义课外阅渎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二个面:(1)灵活开放性。具体体现在两个面:阅读时间上较少灵活.其不受课时时间限制.想读多长时间就读多长时间阅渎环境上不受阅读地点限制,可结合具体的阅渎需耍灵活选择,可在阅览审、路边等等;此外,课外阅渎内容的外延具有无限扩展性,天义地理、趣味文学等等,只要是学生喜欢的有益的都可以阅渎(2)自主合作性。语义课外阅渎既是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又是读者个性化和社会化行为的统一过程。因此,在平时学生进行深外阅读的过程中,可要求学生在充分地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实施合作化的阅读方式,共同促进阅凑疑难问题的解决。

三、知识迁移在课外阅读中的运用

1.构建具有清晰、概括、包容性的认知结构。

提高阅读能力是高中语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尽管教师、学生、家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结果却是无论考上的,还是落榜的,多数学生语文实际能力并不强,难以适应工作和进一步学习的需要。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中学习紧张无暇阅读课外书籍,不能使课外阅读很好地促进课内学习,也是重要原因。

迁移是知识点之间的灵活转换和应用,不能有效实现知识迁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形成知识的广域网络结构,缺乏知识转换的场所和条件。现代认知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认知结构,他们都持同化论的观点,主张认知结构是实现新旧知识间相互作用的有机场所,通过广域性认知结构(知识网络)的构建,在新旧知识问和所学知识与新问题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使新知(新问题、新情境)同化、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并在这个结构中确立其合适的位置。这样,这个新问题、新情境变成了“旧”问题、“旧”知识,减少了学生对该问题的陌生感,在不自觉中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同时,这个认知结构中所储存的知识不再是零碎的、孤立的。而是经过转换的一般性、概括性的观念结构;不再是陈述性的知识而是程序性的知识:不再是封闭性的知识个体而是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知识结构这里所构建的认知结构要建立在对知识点问内在关系的理解基础(即在有意义学习的基础上)。只有实现了知识的迁移才能把知识学活,从无头绪得学习中解脱出来,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无论对学习者知识的学习还是对学习者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都有极大的好处。

2.实践训练迁移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毕业后的教育主要是自我教育。只有当一个人在上学年代里就爱上书籍。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时候,他在毕业后的自笔者教育才有可能如果在学校年代里没有打下这个自我教育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在走出校门后不知阅读为何物.或者只局限于看那些侦探小说,那么他的精神世界就是粗鲁的,他就会到那种毫无人性的地方去寻找刺激性的享受。”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形成共识,“中学时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学生终生发展,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美好”。实践迁移法是把在课外阅读学到的理论知识自觉运用到生活实践和写作实践中,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的一种方法。比如学了文章的不同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会不会自觉辨析,会不会运用,这就要进行实践训练。这种训练的迁移法分两种,一是再认识迁移法。可以从课内外文章中摘录若干段话,仔细辨析,进行概念上对号入座式的迁移,掌握其不同表达方式的标识特征。二是运用标识的载体进行仿写迁移,达到从形似到神似的练习,从而提高表达水平。这种迁移法也可运用到修辞、语法及整篇文章的写作上。这样,学语文就可以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规可操,目标明确,不再处于朦胧状态之中。这些均需要我们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度,为知识的迁移、应用莫定基础和准备。如果没有对知识的透彻和贯通性理解是无法实现知识迁移的。

总之,课外阅读是开拓视野、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教师应该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对学生进行指导性、自由性、探究性阅读的引导,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陶冶性情,培养情操,提升个人修养,从而达到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目的。

课外文学知识篇7

一、小学语文开展课外活动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外活动,首先,其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帮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来加强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1)和课内教学相比,小学生由于爱玩、对有趣的事物感兴趣,因此学生大多更喜欢课外活动,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来开展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可以接触到课堂之外的事物,对于增强学生的知识面也非常好[1]。

(2)另外,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和学习,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也非常有用,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获取中,并且在具体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思维能力。

(3)课外活动往往丰富多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内容不同的课外活动,可以发挥学生的特长,刺激学生的感官体验,最终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开拓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空间的措施

1.建立学习兴趣小组

小学阶段是学生特长展露的重要阶段,但是在以往的课内教学中,学生和教师接触的机会比较少,并且教师如果按照课本上的内容来开展教学活动,也很难发现学生的特长。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也很难深入学生的生活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2]。因此,教师可以组建学习兴趣小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想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小组,教师则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指导小组长开展各种兴趣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并促进学生在自己擅长的方面努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具体的活动中展现学生的优势,同时培养学生的信心。例如,教师可以建立写作小组、书法小组、绘画小组、辩论小组和朗读小组等,学生可以结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报名。成立了兴趣小组之后,教师还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来开展一定的小组活动。例如,对于写作小组,教师可以为小组内的成员专门讲解写作的要领,组织学生针对各种题材进行写作练习,同时也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种小学生作业比赛中。对于学生的作文作品,教师也可以将其放在教师中展览,以激l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另外,对于平时写作比较困难的学生,教师也可以鼓励其参与到作业兴趣小组中来提升其写作技能和水平。

2.拓展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学生扩展知识面的重要途径,尤其是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人们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和知识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要想开拓学生的知识面,通过阅读是一种最主要的方式。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使其掌握更多的知识。对于课外阅读活动,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的相关知识有针对性的引导[3]。例如,在学习《爱迪生舅救妈妈》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阅读关于爱迪生发明点灯泡的故事,在学习《女娲补天》时,可以介绍学生课外阅读关于“女娲造人”的相关知识。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帮助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才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更多的素材,同时不断提升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有效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3.开展课外活动延伸课堂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在讲解相关的课文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开展课外活动来延伸课堂,增强教学的实践性,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取知识,理解文章的内容。例如,在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时,对于野外迷路辩论方向的相关方法,教师可以直接将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小树林,在实践中教会学生如何辩论方向。采用这种方式,学生更感兴趣,并且所学习的知识实用性也更强。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兴趣学习小组、拓展课外阅读和开展课外活动延伸课堂教学等方式来提升课外活动的空间,以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课外文学知识篇8

二、用语文课堂教学指导语文课外学习

正确处理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的关系。语文学习的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学生进行课外语文学习离不开教师的课内指导。课内给学生以严格的规范,奠定语文知识的坚实基础,授以科学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课外给学生充分的实践,延伸补充课堂所学知识,予以扎实的训练。课内“举一”课外“反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对课外学习的指导作用,要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语文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协同运作,“课内开花,课外结果”;摄取于课外,营养于课内,忽视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都会成为一种孤立的封闭的存在状态。有人曾打过一个比方:语文学习就像一只鸟儿,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就像它的两个翅膀,一个翅膀折断了,飞不起来的将是整个鸟儿,而不仅仅是另一个翅膀,这就形象地告诉我们,如果孤立狭隘地只把语文教学局限于课内,只仅仅研究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而置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于不顾,语文教学质量无论如何也是不会提高的。课外活动的主要功能大致分以下几类:

1.以丰富知识为主

语文课外活动,大都可以不同程度地丰富学生的知识,而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1)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道德情操、巩固课内教学效果,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外阅读又分为以下几种情况:①配合课内教学的课外阅读。②配合社会教育的课外阅读。③拓展知识的课外阅读。④发展个人兴趣爱好的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开阔学生的视野,及时、大量的获取多方面信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与创造精神。但要注意一点,不应放任学生的课外阅读。(2)收听收视。听广播,看电视,电脑上网等也是丰富知识,扩大视野的一种重要手段。今年来,现代化的信息传递媒体迅速普及和发展,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及时、快捷、内容丰富、广泛,学生可从中获得最新的、最重要的知识。但是,这类媒体传播的信息良莠混杂,必须选择试听内容,特别是电脑上网,一定要排除那些不良内容的诱惑。(3)专题讲座。丰富学生的知识,还可以开设各种专题讲座。如诗歌创作讲座、文艺欣赏讲座等等。讲座的知识比较集中,能在短时间内学到相对完整、系统的知识。专题讲座可以由教师讲,也可以请专家讲,还可以由在某些方面有专长的学生讲。

2.以训练技能为主

语文是一种特殊的技能,要靠反复历练才能形成。语文课外活动包括了与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有关的一切活动,为训练学生的语文技能开拓了广阔的天地。语文课外活动的语文技能训练,一是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在社会实践中进行应需性训练;同时,也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利于学生语文训练的活动。

3.以开展智力为主的

中学语文课外活动在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还应注意发展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联想和想象力,特别是发展他们的创造智力。

4.以综合实践为主

语文学习与社会实践关系密切,万花筒般的社会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也是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如进行社会调查、实地考察、参观访问、游览观光,到社会上作宣传、搞演出、推广普通话、消灭错别字、举办夏令营等,都是社会实践内容。这类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活化书本知识,提高实际运用语文能力,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还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未来主人翁意识。

课外文学知识篇9

二、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

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那么怎样才能使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断延续、发展呢?其实习惯是最为重要的。试想一下,如果学生能够把课外阅读培养成一种自觉学习的习惯,那么学习的效果会是很明显的,因此,激发兴趣并使之保持成为一种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经过努力,对某一方面的知识在课堂理解的基础上,又在课外通过阅读,获得了更多的相关知识。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只是一味地指导学生去拓展而不运用,那么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就会受到挫伤,他们甚至会怀疑学习的作用,这样的情况长久发展下去势必会影响到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引到知识这个宽阔的海洋之中,还要能够把学生从茫茫海洋之中引领出来,让他们能够有一个方向,有一种冲浪般的。这就需要我们善于及时、有效地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我们可以组织一些课外知识竞赛等形式的活动,以此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这种课外阅读的习惯。我想只要我们坚持激发这种学习兴趣,学生不但会喜欢上阅读,阅读最终也会成为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

三、考评课外阅读的成果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体验,那些课外知识丰富、文章又写得好的学生语文成绩却并不是太好。这一现象从一定的侧面也反映我们的现行语文课程评价存在着一些问题。学科考查内容过于呆板,仅仅局限于课堂知识,对于课外拓展知识考查很少,可以说是一种“画地为牢”的境地,我们自己把自己束缚住了。一方面,我们强调学生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来拓展语文知识;可另一方面,我们却在极力为自己画圈,把对语文知识的考查放在一个圈内进行,不可否认,现行这种方式确实也有它的合理性,但其在极大程度上也是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课外知识拓展的一种漠视。因此,中学阶段要强化语文知识的课堂到课外的拓展,考查、评价也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只有做好这一步,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做好课外知识拓展,更好地适应新的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才能最终达到语文学习所要求的结果。

课外文学知识篇10

一、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就要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故事来引诱学生阅读是激发兴趣的有效途径,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讲一些关于名人读书成长的故事,比如:元帅看书时竟然把墨水当成酱吃,革命导师列宁被捕入监狱,天天看书的故事等,激励学生在读书中成长。老师可以在班集体里建立一个小小“图书室”,激发学生踊跃为班集体里捐献图书,使学生获取更广泛的知识。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推荐适合学生年龄的书,通过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扩展学生主动读书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中,了解到2000多年过去了,很多事情和很多人物都被人淡忘了,但是司马迁和他的《史记》却被人广泛传诵,并且激励着我们,学习司马迁是如何发愤写作的?并且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叙述全文。通过学习,教师选择性地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故事,例如《史记》中的《鸿门宴》《李广勇斗匈奴》《赵氏孤儿》《荆轲刺秦王》等,学习其中的英雄人物:李广、屈原、张骞等。激发学生感受丰富的人物形象,在阅读中形成正确的“英雄观”。遇到好的歇后语和四字成语及时摘抄,以便于今后在写作中正确运用,感受和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督导学生去阅读更多的课外书,丰富自身的语文知识。

二、引领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正确地使用阅读方法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很多父母由于工作忙,很少顾及学生在课外阅读上的学习,导致学生课外阅读量少,视野不开阔,知识面窄,因此,教师要和家长密切配合,培养家长重视孩子课外阅读的意识。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课本上的知识扩展或者写作上的需求来进行阅读,选择性地精读课文内容,做到全身心投入到阅读中,采用文章中生动、精练的句子,摘抄下来以便于今后更好地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在读的过程中要在快速的浏览中得到信息的处理,学会大声朗读和默读。教师要选择有针对性和有利于小学生成长的课外书,进行作品的指导,运用文章中情节生动的词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例如,在学习《长城和运河》一课中,很多学生可能没有去过长城,老师借助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播放一段关于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万里长城和大运河的雄伟壮丽,让学生在欣赏风景的同时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为学生搭建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运用所学的知识延伸到课外知识,学习更多的奇迹建筑:故宫、圆明园等,唤起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在阅读中积累丰富的知识,才能将所学的知识合理应用,把学习的目标与学习的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教学目标。

三、创造阅读条件,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在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中,尽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及时推荐适合学生发展的文章,增加课外练习,每周用一两节课的时间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开展阅读比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到学校的图书室进行阅读和探索知识,为学生营造一个读书的平台,尽情地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

小学生阅读不仅需要正确的指导方法,还应具备自学的态度。在讲解《小动物过冬》一课中,老师把一些生字卡和词语写在卡片上,制作一些动物的形象卡片,让学生根据字猜动物有什么特点,根据画猜动物的名称,课堂上比一比谁记的小动物过冬的方法最多。教师通过联想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在大自然里动物都是朋友,但是冬天来了天气冷了,动物们相互担心如何过冬,让学生进行小组之间相互讨论,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积极地回答。课下引导学生主动搜集其他小动物是如何在寒冷的冬天度过的?通过搜集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态度,能够自主地挖掘和发现更多的知识,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找到阅读的快乐,丰富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小学生课外阅读作为阅读的延伸,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从多角度培养学生长期坚持课外阅读,积极地拓展课外阅读渠道,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促进学生在书的海洋中学习语言,陶冶情操,享受美好。

课外文学知识篇11

南京市有个中学生,作文很好。他的文章多次被选入中学生作文选。有人请他谈谈经验体会,他在举述了自己学习作文的经历后说道:宋代著名诗人陆游有“功夫在诗外”的说法,其实,写作文也是“功夫在课外”啊。这个同学讲得很有道理,写作文是这样,其他学习也是这样。

“功夫”为什么在“课外”呢?

首先,课外知识和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相比,有更大的广阔性。就课内知识而言,一学期不过几本教科书,即使都能学懂学透,知识的“面”也很窄,“量”也有限;而课外,各门各类的知识浩如烟海,单是与课内所学各科有直接关联的知识、书籍就有很多很多。我们如果只抱着几本教科书啃,不在课外涉猎群书,就好比一只蜜蜂只在蜂房周围采花蜜,范围窄,蜜源是有限的,应该飞到远一点的地方,广收博采,这样就会酿出最好的蜜。有人可能认为,中学时代学的都是基础知识,把课内知识学好就不容易了。其实,正因为中学是打基础的时期,所以更需要在课外知识上多用功,没有课外知识的辅助,课内的东西就难以学得深透,基础就难以扎得牢实。以物理为例,力学、声学、电学、光学……课内都学过了,也做了些实验,好象学得颇为扎实了;但你如果在课外阅读一些有关的科普读物,你就会懂得更多,不仅印证了课内所学的知识,而且会有新的收获,这样基础知识不是更扎实了吗?打基础需要加“夯”,课内的“夯”,加上课外的“夯”,双管齐下,你的基础知识就牢固了。

课外文学知识篇1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中原崛起背景下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2240045036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6-0114-02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化的高度信息化时代,新兴交叉学科不断涌现,人文科技知识相互渗透与融合,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单一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社会更需要有外语与其他诸如经贸、法律、新闻、管理、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结合培养的既具较强的外语思维能力又精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由此,“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①,外语教学也必须从单一学科性的教学转向以某一学科为核心、多学科融合的教学。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以适应现代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求已成为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复合型外语人才

复合型外语人才是指既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知识和技能,又具有其他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且能熟练运用外语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一专多能的人才②。《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在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③《大纲》还提出了21世纪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规格:“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④扎实的基本功是指要牢固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及基本的文体学与语用学等外语语言基本知识,熟练运用听、说、读、写、译语言技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是外语人才的安身立命之本。“宽广的知识面是指除了需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含外语专业与复合专业知识)外还需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可以涉及外交、外事、金融、贸易、文学、语言学、法律、新闻和科技等诸多学科领域。”⑤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和融合以及不同专业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都基于外语人才宽广的知识面和宽厚的知识基础。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宽厚的外语专业知识不仅是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基础,而且还是复合型外语人才适应未来工作需求的先决条件。“一定的专业知识是指除外语专业知识外的某一复合专业知识,这是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重要方面”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择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较强的能力指的是学生“实际运用外语知识、复合专业知识重复获取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⑦,它是复合型外语人才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

综上,复合型人才实际上是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复合,“它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指不同学科以及不同专业的复合;二是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⑧

二、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学校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按照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为学生制定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方案和实施方式,反映了整个教学过程的框架、程序与方法。由于21世纪社会对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已由过去的外语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转向了“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语言类,学生主修一门外语,辅修其他专业知识;二是专业类,学生主修一个专业,兼修外语。具体为:

1.外语专业型,包括各种外语语言文学专业。该模式一般在一、二年级基础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语言基本功,从三年级开始增设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翻译等专业方向课程,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大学系统的语言专业学习,学生除具备扎实的外语语言基础和娴熟的外语交际能力,还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毕业后主要从事教学、翻译和情报处理等工作。

2.外语+专业/专业方向。与第一种模式的培养方向不同,外语专业型模式重点是为各级院校培养师资,而该模式是为社会输送一些既懂外语又懂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该模式在前两年进行外语基础学习,后两年在外语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优势及将来择业志向选修一两门相关学科专业进行跨学科学习,也可以边学外语边学专业。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制订该模式的专业或专业方向计划时,要充分考虑专业与语言的兼容性,也就是说在专业选择上一定要选择那些与外语融合程度高的复合型专业,如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经济管理、计算机等,这样培养出的复合型人才既有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学科理论与基本技能,又具有扎实的外语基础和熟练的外语应用能力,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多元化外语人才的需求。

3.专业+外语。除“外语+专业”模式外,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还有“专业+外语”模式。“外语+专业”模式是指以外语为主修专业,兼修其他相关专业课程;而“专业+外语”指的是以其他专业为主,外语为辅,主要针对的是非外语专业的学生。该模式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专业知识外,还要辅修外语。外语应用能力,尤其是会话、翻译与写作等口、笔头表达能力的大幅提高使得这类非外语专业人才如虎添翼,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三、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策略

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由教师和学生、教育理念、培养模式及教学管理等多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要素所构成的结构复杂的有机体。因此,为顺应外语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趋势,各校应根据本校所处地域、相关专业师资和设备情况及自身优势,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课程设置,彰显各自特色,使人才培养呈现多样化的格局。

1.转变教育观念,准确理解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先导。传统外语教学忽视了复合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种传统的就语言教语言的单一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外语教师必须树立以外语为主体全面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的观念。复合型外语人才实际上就是专业综合化的外语人才,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就是把语言能力与别的专业融合在一起的综合能力培养。为了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首先必须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及专业之间课程的融合。其次要根据社会需求适当扩展外语专业的学科覆盖面,通过校内选修和外语加专业、专业方向等形式来协调外语专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以达到知识结构上的复合。在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实践中,要正确认识外语的工具属性和载体作用,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本专业知识,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相邻学科知识以及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此外,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人才市场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及时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倾向,以培养更具特色的高质量的应用性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

2.构建科学化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构建目标明确、结构优化的课程体系。根据课程内在规律、学生认知发展、专业要求和社会需求,不断调整课程设置结构,增设与复合学科相关的专业课,加强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和融合,探索如何实现专业知识学习与语言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实现多学科知识的交融,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整合,从而达到“专业渗透、方向交叉、知识宽厚、突出素质”⑨的培养目标。

在构建科学化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方面,首先要分清哪些是主干课程,哪些是相关课程;然后采取课程模块建构的方法,先把课程按照公共基础课和选修课及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和选修课分类,然后再按照不同专业方向优化组合成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课程模块。《大纲》把英语专业课程分为三大模块:(1)专业技能模块。由基础英语、听说、写作、翻译、选读、第二外语等课程构成的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听、说、读、写、译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专业技能课程模块。(2)专业知识模块。由语音学、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课程构成的旨在培养学生科学认识语言结构和实用规律的语言理论课程模块以及由英美文学、大学语文、英美概况等课程构成的旨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与跨文化意识的专业知识课程模块。(3)相关专业知识模块。由学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及市场需求选择的与英语专业相关联的旨在培养学生复合型能力的相关专业知识课程模块。此外还有以公共外语、文秘外语、物流外语、商贸外语、旅游外语、酒店外语、涉外法律等课程构成的旨在配合学生跨学科专业培养的实用语言课程模块。

由于复合型外语人才既要具备外语基本功又要兼备其他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教学内容设方面,我们要注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及时调整教学内容重点,适当加入人文科技等相关复合知识,处理好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之间的关系。

3.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优化教学方法。鉴于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外语教学应在侧重语言技能和语言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开展交际法、情景法等有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仅凭有限的课堂教学是不行的,学校可以通过建立第二课堂体系来实现实践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在各种环境下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由于复合型外语人才重在培养学生实际运用外语从事与复合专业有关的具体工作的实践技能,学校可以利用学术讲座、多媒体和互联网等形式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操练机会,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学生所学知识和所掌握的业务技能,采用校内外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联合实习基地,多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锻炼机会,指导学生通过工作实践尽快掌握相关专业领域知识、完善所学知识,通过训练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把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提高他们在相关专业领域运用英语的能力及语言应用技能,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性。

4.构建适应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体系。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工程涉及两个关键环节,一是知识结构模块的设计要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培养目标和对就业市场的充分调研;二是建立有效的适应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与运作机制。

培养既具良好外语素质又具一定专业素质的复合型外语人才需要开放式、多样化、突出学习者个性发展的教学管理体系保驾护航,教学管理体系的顺利实施需要学分制和选修课制度的强力支撑与保障。教学体系包括通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实践课的理论授课体系、实践授课体系和素质教育活动体系。通修课又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须按统一规划实施,选修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不合格可以重修或另选;专业基础课为必修课;专业方向课可以设置几个专业方向模块,尽可能多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课程,学生必须选择某一专业方向模块中要求达到的规定课程门数和学分;实践课需在相关教师指导下,通过课外实践的方式来完成。

实行严格意义上的学分制和与之相配套的选课制。学分制是以选课自由为主要标志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和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手段。学生可在统一培养目标要求下,在时间和内容上完全按自己的意愿选课学习,学校则通过弹性学分制,根据学生实际完成规定学习任务的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学生在校学习年限。

5.加强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实施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关键。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有一支年龄、知识、学历和职称结构比较合理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队伍。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专业主要讲授外国语言文学课程,这种单科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外语教师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所以就现阶段来讲,我们的师资队伍还难以胜任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任务。笔者认为,一方面,可以采取措施以解当前复合型师资不足的问题:(1)进行跨学院资源共享,整合教学团队。将一些复合型外语教师充实到外语师资队伍中,以改善外语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加快复合型外语专业课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外语教学质量。(2)加大与兄弟院校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另一方面,要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师资培训计划。我们可以通过有计划的国内外培训实现教师知识和技能结构的更新;还可以积极采取措施,激励外语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根据学科需要及个人兴趣和爱好,进行跨专业深造,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鼓励非外语专业教师学习外语,力争达到专业与语言复合,实现知识的交融,更好地适应复合型外语教学模式的要求。

四、结语

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与支持,需要教育部门与学校的关心与投入,需要有关专家的缜密思考与通盘研究,更需要奋战在教学第一线的外语教师与专业教师共同的努力探索、不断实践和无私奉献。

[注释]

①③④⑤⑥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4,5,17,18,19.

②杜瑞清.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及实践[J].外语教学,1997(2):33.

⑦李悦娥.创建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0(8):92.

⑧韩高军.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内涵及其培养途径[J].科教文汇,2007(11):92.

⑨崔建立.大力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N].光明日报,2008-09-14.

[参考文献]

[1]范艳萍.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需求下的师资队伍建设[J].河南科技,2012(8).

[2]高翔,穆从军.关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的思考[J].外语界,2002(2).

课外文学知识篇13

一、正确认识课外阅读辅导的作用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语文字词句语修逻的基础知识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精准地把握,只有把语文基础知识融入到阅读教学中才能理解透彻,做到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就在于熟练地驾驭基础知识,通过阅读才能真正理解知识内涵,界定知识外延,语文课外阅读可以加深对课堂语文教学理解,把文章置于相关背景中,才能准确认识作者思想,反映文章的时代主题。例如:笔者教学李白《静夜思》,引导学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诗句,同样是月夜,反映出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有动感美,也有静态美,同时阅读李白《望庐山瀑布》,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学生对作者有个全面的认识,延展课堂的视野,弥补课堂的不足。

二、课外阅读的基本原则

课外阅读不是随意阅读,要突出课外阅读效果,必须规范课外阅读的行为,只对课堂语文知识的再认识、再理解,拓展课堂视野,一句话课外阅读是为课堂服务的,不能脱离这个目的。

1. 服务课堂教学目的

我们的语文课本由于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阅读范围不广泛,由于篇幅的限制,背景资料也比较少,对作者的生平介绍只是一笔带过,常常这些材料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中有“遍插茱萸少一人”,对茱萸是什么?山东有什么风俗习惯?通过课外阅读才能有所了解,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在预习阶段,主要要求阅读作者生平,认识作者的写作背景,在课后把与课文相关篇目让学生阅读,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学生阅读视野,提高阅读技能技巧,把相近风格作品进行比较阅读,体味它们的细致区别,这是阅读精髓。

2. 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原则

兴趣可以促进学生在阅读中投入更多的精力,把课外阅读进行到底,集中精力,保持旺盛的阅读欲望,激发探索阅读能力,我认为在课外阅读指导上,一定要推荐好课外阅读书目,小学生处于儿童时期,推荐的书目一定要适合儿童心理特点,形象、生动、富有儿童语言特色的读物,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学会明快、清晰、流畅的表达能力,适合学生心理成长的需要,儿童文学作品、寓言、童话最适合,比如冰心《寄给小读者》《汤姆历险记》《鲁滨逊漂游记》《叶君健作品集》和郑渊洁儿童文学作品。这些大师有着丰富的儿童心理知识,笔触细腻,描绘了儿童心理的一片蓝天,让学生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同时积累丰富的写作语言。

3. 结合学生德育教育的原则

语文的学习不仅是一个知识的学习,而且也是不断渗透德育思想的过程。“文以载道,文以树德”就是这个道理,通过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心智的成长才是最根本的目的,辅导学生课外阅读是常常选用一些励志方面的书让学生来读,给学生强大的精神动力,讲到《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笔者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苏叔阳写《大地的儿子》,学生对整个一生有全面的了解,对超级的人格魅力、博大的胸怀、丰富睿智十分佩服,对学生有一种巨大的潜在影响力,使学生有种“见贤思齐”的内心向往。

三、课外阅读的具体实施

课外阅读的是建立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之上的,要让课外阅读不流于形式,要落到实处,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阅读经典文章。课外阅读由于时间有限,要想课外阅读取得实质的收获,选文要经典,这些文章都是大师们匠心独运的力作,不管从语言风格、表达手法、遣词造句、谋篇布局都有自己独到之处。俗话说:“取道其上,得到其中,取道其中,得到其下”,阅读经典文章大师们给学生的影响力是深远的,辅佐学生走向成功路,规范写作思路,笔者要求对书中的佳词好句,要进行摘录,日积月累,学生语言也丰富起来了,逐步运用到作文中来,这就是课外阅读的效果。

2. 练习写随笔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