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景区游客管理措施实用13篇

景区游客管理措施
景区游客管理措施篇1

游客管理指的是景区经营者以游客为管理对象,对游客在景区内活动全过程的组织管理,以保证景区的旅游活动能长期稳定的发展。从景区尤其是保护地游客管理的实践活动来看,人们对游客管理通常有三种理解:第一,游客管理就是游客责任管理,其实质内容是游客行为管理,目的是为了规范与引导游客行为以减少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是资源破坏;第二,游客管理是游客体验管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旅游体验质量,增加游客满意度;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游客数量的急剧增加,很多旅游景区在旅游旺季都出现了人满为患的现象。游客的大量涌入,给景区旅游资源的保护带来很大困难,尤其是资源极易遭到破坏的自然保护区和遗产类景区,由于游客游览所带来的资源破坏已经成为制约景点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我国旅游景区游客管理措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旅游景区游客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旅游景区以经营景区资产为主要对象,对旅游者的管理也是最近几年才逐步受到关注。景区的游客管理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狭义的游客管理是是对旅游景区中的游客行为进行控制,通过各种手段保证其按照一定的规矩进行游览,不造成对自身和他人的负面影响;而广义的游客管理则包括对游客行为的控制,对游客安全的监督,以及景区的综合方面管理。www.133229.coM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是游客在景区游览过程中有可能损害景区环境和景观质量的行为。它主要表现为两大类:一类是游客在景区游览过程中随意丢弃各种废气物的行为,如随手乱扔废纸、果皮、塑料袋、饮料瓶、烟火等垃圾,还有随地吐痰等;另一类是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不遵守旅游景区有关游览规定的违章活动行为,如乱攀乱爬、乱涂乱刻、违章拍照、违章采集、随意给动物喂食物等。这两种行为目前在国内旅游景区都是很常见。

三、游客数量管理措施

在短期利益的驱动下,相关企业和部门有可能从主观上放任甚至乐于看到景区、景点"爆棚"的情况发生,所以首先要明确的是相关企业和地方部门必须意识到控制游客数量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景区容量意识。而从景区管理角度来看,当前对游客数量的管理主要分为价格手段和非价格手段两种:

1、价格手段价格手段是旅游景区控制游客进入量的一种最普遍的做法

大多数旅游景区都有淡旺季之分,旺季游客爆满,淡季却寥寥无几。为了从一定程度上改善这种状况,旅游景区一般都会采取在淡旺季制定不同的门票价格的方式来调整游客的数量。旺季时适当提高景区门票的价格,以阻止过多游客进入;淡季时适当降低门票价格,以鼓励游人前来游玩。

2、游客行为管理措施

一些游客在景区游览过程中表现出一些不文明行为,不仅对景区资源造成破坏,而且还人人影响了其他游客的旅游体验。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要表现为两大类:一类是游客在景区游览过程中随意丢弃各种废弃物的行为,如随乎乱扔废纸、果皮、饮料瓶、塑料袋、烟头等垃圾,随地叶痰、随地便溺等;另一类是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不遵守旅游景区的有关游览规定的违章活动行为,如乱攀乱爬,乱涂乱刻乱画,越位游览,违章拍照,违章采集,违章野炊、露营,随意给动物喂食,袭击动物、捕杀动物等针对游客的此类不文明行为要进行必要的约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①游客教育管理方式

在游客进入景区之前,景区应通过各种方式对游客进行资源保护的教育,如在景区门票上对重点保护的旅游资源进行介绍,写明游客参观游览景区的注意事项,在异游讲解过程中对游客进行资源保护教育等等。通过这些方式,使游客对十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如何保护资源有个较好的认识,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游客对资源的破坏,尤其是会人人减少游客所造成的无意识破坏。

②行为小范管理方式

景区的员工应该通过自己的言行为旅游者起到示范作用,文明礼貌,不乱扔垃圾,不破坏景区的文物及自然旅游资源,为旅游者起到一定的表率作用。黄山环卫人员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了旅游者应该保护环境。黄山之所以卫生保洁好,除了到处都是石砌的垃圾箱外,黄山的环卫人员总是不辞辛劳、默默无闻的跟在游客身后,检拾游客丢下的垃圾。为了检拾游客丢下悬崖、山谷中的包装袋等废弃物,黄山的环卫工人再悬崖上打了130多个吊环,用绳子吊着在悬崖间检拾游客丢下的垃圾,看到这样的情景,还有准会忍心乱扔乱丢呢?这样的行为示范无疑会对游客产生巨人的心灵震撼,促使他们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保护环境。

四、结语

现在,很多景区在游客管理方而仍然做的不够好,各个景区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游客管理方式,多种方式结合,并且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为我国景区游客管理开辟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以实现我国旅游景区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郝迎成,郑丽丽.我国旅游景区游客管理措施研究[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01).

[2]刘晓燕.对我国旅游景区游客管理的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04).

[3]郭红艳.浅谈旅游景区游客管理[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1).

[4]李欣.我国文化遗产类旅游景区游客管理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07).

景区游客管理措施篇2

某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十一”黄金周工作情况总结 2008年“十一”黄金周,景区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1.6万人次,同比增加5.5%。黄金周期间,景区管委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努力做好山、海、品牌、文化四篇文章,充分发挥某风景区在青岛市旅游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在市假日旅游指挥部的正确领导和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景区全体干部职工和各方面工作人员一道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格规范管理,文明热情服务,整个景区环境优美,秩序井然,未发生治安、安全责任事故。 一、旅游高峰进一步缓和,客流分布更趋均衡 今年“十一”黄金周,是长假制度实施以来的第15个黄金周,全国各大旅游景区假日旅游消费更趋成熟,散客比重逐步扩大,自驾车旅游持续升温。风景区客流分布在黄金周中呈现出“三多三少”的新特点,“三多”是散客多、自驾车多、新景点游客增多;“三少”是旅游高峰游客比例减少、旅行社团队减少、传统景点客流减少,出现“高峰不突出,客流更均衡”的趋势,更有利于景区健康有序运行。 (一)各景区客流分布更趋均衡。“十一”黄金周,景区传统的流清、太清游览线路客流呈下降趋势,由流清进入景区的游客人数所占游客总人数的比例略有下降,从2008年“十一”黄金周的58.4%,降为这次黄金周的57%。巨峰、北九水游览区客流增幅明显,同比分别增长20%和33%,所发挥的接待作用显著增强。两大游览区接待游客人数占景区总游客数的比例,分别从2008年“十一”黄金周的5.4%和18.8%,上升到这次黄金周的6%和22.5%。 (二)时间分布更趋合理。黄金周期间,部分游客和旅行社团体有意规避上午旅游高峰和交通调流时间,选择下午进入景区。2:00以后进入景区的游客人数所占总游客数的比例,由2008年“十一”黄金周的12.5%,上升至这次黄金周的14.6%。 (三)客源结构出现团体减少,散客增加的趋势。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和景区交通的日趋便利,散客所占游客总量比例明显增加,旅行社团体所占游客总量比例有所下降。黄金周期间,景区接待旅行社团队人数占总游客数的比例由2008年“十一”黄金周的35%,减少至这次黄金周的31%。 二、交通管制作用弱化,景区容纳能力加强 今年黄金周,假日指挥部根据景区实际情况,采取了灵活的交通调流措施,在10月2日至4日采取用交通管制措施,日均管制时间由以往黄金周的5小时减少到这次黄金周的3.5小时,极大方便了自驾车出游的游客。大河东停车场三天累计停放车辆1200余辆次,发送旅游循环车240车次,转运游客6300余人次。转运游客人数占从流清进入景区游客总量的18%,车辆容纳量占从南线进入景区车辆总量的34%。 景区管委针对自驾车增多的情况,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景区良好的交通秩序。一是在节前完成仰口停车场、北九水停车场的扩建改建工作,增加停车位800余个。二是在主要游览路沿线增设交通指示牌、导向牌和调流方案说明牌,方便游客游览。三是在新闻媒体加强交通调流方案的宣传,在游客中发放说明交通调流情况的《致游客一封信》,增进游客对景区车辆调流工作的了解和认可。四是在主要游览线路和各车场入口增派工作人员,协助做好车辆的疏导和停放。 三、安全工作措施到位,假日旅游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景区管委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强黄金周安全保障工作的指示精神,始终把安全保障工作放在最为突出的位置,不折不扣地做好各项安全管理工作。一是责任到位。节前召开黄金周工作动员会,总结分析历次黄金周安全工作成功经验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制定了安全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根据安全管理标准制定出各游览区安全工作目标,并予以量化、细化,与督查考核相结合,确保安全工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二是检查到位。开展了安全工作大检查,重点检查在台风和强降雨中遭袭的桥梁、游览路、防护栏和索道等旅游设施,对损毁设施及时组织抢修,清除落石、滑坡等安全隐患,确保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三是教育到位。组织干部职工和经营业户进行安全生产教育,进一步树立“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的责任意识。在主要游览区内发放致经营业户的一封信,开展旅游安全自查自纠活动,提升景区整体安全工作水平。四是管理到位。节日期间,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统一指挥,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各级领导负责制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在各游览区建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在景区旅游沿线、车场、主要景点等处设置安全管理员,完善值班、值勤制度,并认真抓好落实,为黄金周旅游安全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四、服务品牌成为新亮点,旅游质量显著提高 黄金周期间,景区广大干部职工结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推行,强化优质服务观念,积极开展“山海之约、满意之旅”主题服务活动,进一步完善服务流程,严格服务标准,建立人性化、亲情化、细微化的服务模式。一是流清管理处努力打造“流清快通”服务品牌,改进工作流程,完善工作措施,加快售检票速度,提高车辆通关能力。二是北九水管理处充分发挥部级“青年文明号”示范带动作用,团员青年佩戴团员服务牌,在三水等处设置旅游服务咨询台,为广大游客提供咨询、救护等服务。三是太清、仰口管理处认真加强“服务无极限”、“情景交融仰口行”等服务品牌建设,组织开展各种便民服务活动,为游客提供开水,帮助游客寻找丢失财物、走失亲友,积极营造温馨的游览环境。黄金周期间,景区品牌服务已成为新亮点,也是景区实现旅游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重要举措。 五、文化建设成果初现,游览内容极大丰富 近年来,景区管委积极推进“文化某”建设,全面整合文化资源,精心打造文化品牌,为某风景区的长足发展提供了重要文化支撑。节日期间,按照“顺法自然”道家思想修建的北九水游览区九水十八潭,体现“八卦”文化的巨峰环行路、文化墙,纪念名僧法显的棋盘石法显广场等新景点,吸引了海内外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游览,不仅成为游客体验传统文化重要窗口,也已成为景区新的旅游增长点,极大丰富了景区游览内容。 此外,景区管委充分发挥山海特色优势,积极打造精品游览线路,满足游客听山观海、体验自然的需求。一是构建电视、报纸、广播、网络全方位的宣传平台,加强景区特色宣传,积极推介精品旅游景点,并在景区内建设完善的旅游标示导向系统,帮助游客游览。二是在龙潭瀑、潮音瀑等处增设护栏和铁链,完成北九水冷翠峡循环路和沿途景观型水库建设,拓宽八水河游览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游客亲近自然的需要。三是增加太清湾游艇班次,充分发挥出这一特色海上游览项目优势。四是加强景区旅游市场多元化建设,丰富旅游纪念品种类,为游客提供体验某茶、海鲜等当地特产的场所。 六、景区执法能力进一步加强,综合协作机制更趋成熟 黄金周期间,景区管委严格执法、文明服务,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对景区市场监管,取缔了旅游沿线无证经营的商业摊点,杜绝了强拉强卖、围车叫卖、骗客、宰客等现象;对非法营运车辆和无证导游等难点问题集中进行了整治;对部分游览区内存在的封建迷信活动进行了治理;加强对各种逃漏票和倒卖景区门票行为的监管,切实保障广大游客利益;对卫生死角进行了重点清理,进一步净化了景区旅游环境。公安、交警、工商、交通、公交、卫生监督、质监和军车纠察等方面工作人员、部队官兵按时到位,与景区管委工作人员一道,积极协调,密切配合,确保旅游接待管理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景区游客管理措施篇3

近年来,各旅游景区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和《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制定和落实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旅游景区安全形势总体比较平稳。但尽管如此,旅游景区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如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火灾和其他意外事故等,造成严重损害,可以说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由此,找出原因,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加以防治,把安全问题造成的破坏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十分关键。

1 旅游景区安全的重要性。

景区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游客旅游的最终目的地和重要集散地,面临的环境相对复杂,要确保景区能够持续稳定发展,安全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概括地说,旅游景区安全的重要性如下:对于游客来说,旅游景区安全是提高游客满意度的重要保证。对于旅游经营者来说,旅游景区安全是保证旅游活动顺利进行,并获取良好经济效益的前提。对于旅游业来说,旅游景区安全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在旅游景区安全这个问题上,无论是游客、旅游经营者,还是旅游业都需要以旅游安全作保障。由此可看出旅游景区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当前,由于种种原因,旅游景区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安全问题,造成极大危害,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2 旅游景区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旅游景区安全问题多种多样,主要有交通事故、火灾、水灾、食物中毒、突发自然灾害等,除此之外还会发生一些意外事故,从而造成严重伤害。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 . 1 对旅游景区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方面,旅游从业人员对安全事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对旅游景区安全管理的专业知识、敬业精神都十分缺乏,为旅游景区安全埋下了隐患;另一方面,游客自身的安全意识不足,对于一些安全警示、安全告知置之不顾,不遵守游览规则,如在旅游景区内抽烟、点火,擅自进入景区未开放区域等,致使一些本应避免的伤害时常发生。

2.2 机构不健全。

目前,有的旅游景区仍没有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层次低。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临时抽调各部门人员组成检查队伍,检查工作不仔细、不深入,存在应付心理,一旦检查结束,队伍便自行解散,并不能采取有效的整治和防治措施,导致景区安全存在较大隐患。

2.3 设施更换不及时。

一些旅游景区设施老化,却得不到及时更换,这种现象在一些经济效益较差的景区尤其突出。管理者往往抱着侥幸心理,为景区安全埋下隐患。比如,2003年初,赵州桥景区曾因电线老化,引发展览室火灾,使展览室保存的展品不同程度损毁。

2.4 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严重滞后、执行不力。

旅游安全的制约因素比较复杂,但政策、法规不完善以及执行不力是一个十分明显的制约因素。一方面,当前旅游政策、管理法规相对于经营实践还严重滞后。一些颇受旅游者欢迎且安全性较高的特种旅游项目尚未及时纳入安全管理范畴,至今缺乏相应的安全法规。另一方面,安全管理政策在实际中贯彻得并不彻底,导致执行不力。虽然国家旅游局有相关规定,但尚有为数不少的旅游景区一直没有配备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

另外,旅游景区安全职责不清楚、防护措施不到位等也是导致景区安全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只有在全面、深入弄清楚这些原因,找出源头,从源头进行控制,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并做好各项防护措施,才能改善当前旅游景区安全现状,确保旅游景区安全。

3 旅游景区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3 . 1 加强重视程度, 强化旅游景区安全的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既要面向游客又要面向旅游从业人员。对于游客,可通过旅途中的各种告示和解说系统以及旅游从业人员的安全建议等进行宣传,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识。也可以通过旅游服务点的合理设置和对景区进行合理的规划,引导游客按正常旅游线路游览,堵住非开放区域的入口,在显要位置设立告知宣传牌,让游客深知进入未开放区域是没有安全保障的。对于旅游从业人员,一方面,可通过加强他们的安全教育与培训来强化他们的意识,采取持证上岗制度;另一方面,严肃安全事故的处理,促使旅游从业人员严格按照既定的标准和流程操作,避免在服务提供过程中产生不安全行为。比如,在为游客提供餐饮、购物等过程中,要抓好每个环节,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执行,避免造成游客烫伤、食物中毒或物品过期等事故。

3 . 2 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 强化安全过程管理。

要确保旅游景区安全,景区自身就要加强内部体制建设,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应当由专人负责,保证景区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安全标准和责任制度得到全面贯彻实施;建立专门的景区安保部门,加强景区巡逻保卫工作,有效减少和控制景区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可建立由多方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主要是由旅游景区行政管理部门牵头,治安人员、消防及保险部门、旅游从业人员各方参与的联动机制,以便动员多方力量共同解决安全问题,更好地抑制安全问题的发生。但值得注意的是,应针对各方职责制定不同内容的安全操作规程,让他们明确自身的管理责任,以便更好地做好景区安全工作。

3 . 3 定期排查, 加强安全监控。

首先,对于旅游景区内的险要道路、繁忙道口及险峻路段,应定期检查,及时排除危岩、险石和其他不安全因素;检查景区的建筑安全,增加消防器材、避雷针等安全设施,提高建筑的安全等级;定期检验高空索道、蹦级、山地车等特种设备,做好特种旅游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并及时更换老化的设施,尽可能减少损失。其次,要加强景区安全监控,加强各种设备的维修和检查,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可在重点区域和偏僻地段设立电子监控装置,增加景区安全保障设施。另外,可建立旅游景区安全监测网络,以此来提高景区安全监测的技术含量。

4 结语。

总的来讲,我国旅游景区安全问题需引起足够重视。只有根据游客普遍所需的安全要求,结合我国各地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标准,不断加强安全过程管理,并定期对景区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加强安全监控,才能有效地抑制和较少景区安全问题的发生,促进我国旅游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景区游客管理措施篇4

一、现象分析

景区超载、游客滞留,不禁让公众陷入深思:为何会出现著名景区拥挤不堪,而新开发景区游客量大幅下降的现象?

1、自驾游、自助游增多,景区应急设施不完善

新媒体提供的丰富多样的旅游资讯,网络查询和预订等为自助游提供了便利,并且自助游的自主性更强,在游览空间和时间上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加上近些年团队旅游质量的下降,导致更多游客选择自驾游、自助游。因此九寨沟成为了周边各地游客假日自主规划的旅游目的地之一。2013年“十一”九寨沟景区接待游客中,散客人数占68.9%,团队人数仅占31.1%。然而景区管理部门没有根据这一变化及时采取应变措施,缺少相应的服务保障和应急设施,如缺乏对自助游的引导,停车位、观光车辆、厕所等的数量不能满足集中式的需求。

2、旅游信息机制不健全,危机事件预警与应急处理能力欠缺

目前国内大部分景区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还未能发挥应有作用,游客流量的预估、预警和疏导机制还不完善。九寨沟“10.2”事件就是因为游客不能及时获得景区实时旅游信息,散客盲目涌入景区,造成景区内外拥堵。管理机构的风险意识普遍淡薄,危机防范能力不足,景区管理者觉得游客量还未达到历史最高,因而在管理上有些松懈。事件发生时,由于没有处理危机的经验,缺乏应急处理措施,对事发现场的控制不足,对游客无法实施劝导疏散,导致事态急剧变化。

3、集中式休假制度导致旅游需求集中释放

近几年,一到长假,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在家休息,转而选择带家人外出游览。而自五一黄金周被取消后,十一长假成为国人旅游的首选时间,这种集中式的休假引发众多游客前往包括九寨沟在内的部分热门景区旅游,强大的旅游流带来时空聚集,导致景区旅游容量严重超载,与景区的有限服务供给形成突出矛盾,进而引发拥堵等问题。

4、新景区度假项目开发薄弱导致旅游流流向传统热点景区

各地均在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兴建并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强促销力度,同时许多旅行社开出新的旅游线路,这些措施对旅游起到了一定的分流作用。但旅游目的地冷热不均现象仍非常明显。如黄金周期间,九寨沟、峨眉山等著名景区内拥挤不堪,而蜀南竹海景区的游客量却大幅下降。原因就是新开发的景区内旅游设施不够完善,尤其是度假项目开发不够,达不到过夜旅游者的需求,因此即使是黄金周这样的集中出游时间,也不能吸引旅游者。

二、建议和改进措施

1、完善景区内自助游辅助体系

旅游活动的发展已进入自助游阶段,传统的、形式单一的管理服务模式已不再适宜自助游游客的需求。为应对节假日期间游客的集中游览,景区应建立和完善自助游辅助体系,比如游客中心相关配套设施应健全并能够为游客所用,厕所布置合理,每个路口放置景区导览图,增添服务人员引导游客自行游览,扩建停车场、住宿和餐饮设施,增添或者临时租用观光车辆,使自助游、自驾游游客在景区通过自主的方式便可顺利完成高满意度的游览。另外,景区也要与政府进行合作,一旦游客量接近最大承载量,相关部门应在景区外各路口对外来车辆进行管制和疏导,做到有序的分流,缓解景区压力。

2、建立旅游信息平台和风险预警机制

建立旅游信息平台和完善信息渠道。景区应通过广播和网络等媒体,从景区的容量角度考虑,及时安全预警信息引导游客,方便景区内游客选择旅游景点,景区外游客及时调整游览线路,避免由于信息闭塞而导致游客蜂拥而至。在管理上应形成区域统筹与政府多部门联动的管理模式:政府要对旅游地制定旅游分流预案,开辟旅游分流线路,一旦游客量接近景区最大承载量,应在景区外各路口对外来车辆进行管制和疏导,做到有序分流,防止游客过于集中在优质景区。景区应结合自身特点,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各种潜在的风险进行防范,并根据旅游趋势的变化定期进行调整,同时加强景区管理服务人员应急处理的培训,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3、改进公民的休假制度

国家应尽快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让国人的出游时间有更多选择,并出台一些淡季旅游的扶持性政策,有效避免热门景区在旺季出现供需矛盾。然而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尤其在企业工作的普通员工,短时间内不可能实现带薪休假,那么企业可推行错时休假,采取提前或推迟放假,错开黄金周旅游时间,从而避免假期人流过于集中、交通住宿拥挤、旅游质量低下等问题的发生。

4、加大新景区度假项目开发力度,并完善其设施

目前国内的旅游供给满足不了黄金周期间集中的旅游需求,所以出现传统热点景区的“井喷”现象。因此要加大力度开发新景区的度假项目,完善其度假设施,包括住宿、餐饮等,以满足过夜游客的需求。通过新的开发,能有效利用旅游资源,也能使各地旅游均衡发展,促使黄金周旅游流的分流,减少黄金周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国兰.九寨沟景区假日旅游市场调查与分析.城市旅游规划.2014年6月下半月刊

景区游客管理措施篇5

然而,使社会旅游文明水平得到提高只将眼光放在游客身上是片面的。相关专家的研究表明,我国游客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有缺乏社会公德和文明修养、中西方文化和习俗的差异、管理不到位、我国旅游市场尚不成熟等原因。提高游客的文明素质有赖于社会道德的整体提高,更有赖于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将科学的管理措施真正落实到位。本文认为对我国游客表现出的不文明行为除进行教育、宣传和引导之外,更重要的是制定科学、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加强对游客行为的管理。www.133229.COM

国内外游客管理的相关研究

游客管理是指旅游管理部门或机构通过运用科技、教育、经济、行政、法律等各种手段组织和管理游客的行为过程。通过对游客容量、行为、体验、安全等的调控和管理来强化旅游资源和环境的吸引力,提高游客体验质量,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作为一种管理理念,游客管理已为发达国家旅游目的地广泛应用。从20世纪60年代起,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西方国家先后形成了一系列游客管理理论:游憩承载力(rcc)、游憩机会序列(ros)、可接受的改变极限(lac)、游客体验与资源保护(verp)、游客风险管理(vrm)等。除此之外,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一些游客管理方法和模型,如游客影响管理(vim)、游客活动管理程序(vamp)、最优化旅游管理模型(tomn)等至今仍指导着世界上众多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的游客管理。它们都建立了反应游客体验质量和资源条件的指标体系,并且确立了最低可以接受的标准,以及为保证相应区域的状态满足上述标准而应当采取的管理手段和监测技术。

在我国,游客管理仍属于新兴的研究领域。总体来说,无论是对实践的总结还是对理论的探讨都明显不足,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于一些特殊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如生态旅游、遗产旅游等。游客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大多散见在一些专著的部分章节或论文中,专门的研究成果数量极为有限。本文通过文献检索,收集了部分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何方永(2005)提出了对游客管理的三种理解:游客管理就是游客行为管理,即游客责任管理,目的是规范与引导游客行为,以减少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与资源的破坏;游客管理是游客体验管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旅游体验质量,增加游客满意度;游客管理是协调环境保护与游客需求关系的一种工具。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游客管理的内容侧重点不同。

张建萍(2003)指出旅游者管理的目标是要塑造“有责任的旅游者”。袁南果、杨锐(2005)认为游客管理模式的目标是为了保证环境不受到不可接受的负面影响,从而制定管理措施来引导限制游客活动,将破坏降到最低点。

刘亚峰、焦黎(2006)认为游客行为管理的内容包括:环境卫生方面的常规行为管理,破坏性行为管理和安全行为管理三个方面。他们指出,不同的旅游景区对游客行为的要求是不同的,如在生态旅游区,对游客的活动范围、装备乃至所穿的鞋子往往都有要求;在文物古迹景区,一般重点是监管触摸、涂刻及拍照等行为。除配备足够的人员的监管外,导游的配合是有效的补充,为此必须注意对导游的管理。管理的方式主要通过提醒、宣传教育,但强制性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李萌等(2002)认为游客不文明行为是景区管理的一个部分,景区管理部门要重视对游客进行引导和管理:景区工作人员首先应以身作则,发挥示范作用,带头爱护环境;景区应建立方便反映问题的渠道,便于游客反映问题和意见,及时消除不满情绪,预防破坏行为的发生;制订比较完备的规章制度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文明行为尤其是故意破坏行为加大制约力度;在旅游活动项目的安排中应有意识地增加与环境、景观保护有关的内容,使游客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获得相关知识。

马勇、李玺(2006)将游客管理的方法分为激发型管理和约束型管理:激发型管理是一种软性管理,主要通过沟通和交流,充分激发旅游者的自我约束能力,包括教育、示范和引导;约束型的管理也称强制性管理,通过制定相应的行为规则,并借助强制力保障该规则得到遵守。吴必虎(2001)通过对国内外游客管理技术的归纳与总结,认为游客管理可分为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两种方式。直接管理是指直接改变旅游者的意志和行为,如限制利用量、限制某些类型的活动等。间接管理方法是指通过改变影响游客意愿和行为的因素,来改变游客的行为本身,如对设施作物理变更,加强对游客的宣传等。张建萍(2003)认为应该通过导游或宣传手段对旅游者进行教育,通过法规、法律、制度等手段对旅游者行为进行制约,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对旅游者的管理。李毅(2002)则提出了对游客管理的具体措施,即严格控制游客数量,有效控制游客活动,加强对游客的宣传和教育,重视导游管理和培训。

游客管理的成功经验

(一)西班牙管理经验

2005年,西班牙入境游客达5560万人次,大大超过本国人口(4200万人),创汇378亿欧元,外国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均居世界第二位。西班牙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旅游大国,除了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外,还有着文明的旅游氛围和管理井然的旅游景点。

西班牙所有的旅游景点都不准开饭馆和咖啡馆,也不准零售任何食品、水和纪念品,更不准乱停车。沿街叫卖的小商小贩在景点是绝对禁止的,违者严惩不贷。西班牙旅游景点内不准吃东西,游客吃饭、喝水必须到城里的饭馆、咖啡馆,买纪念品必须到附近出售纪念品的商店。旅游景点里厕所全部免费,厕所布点合理,而且非常干净,洗手池,洗手液、手纸和烘干机等一应俱全,因此不可能发生随地大小便之类的不文明行为。

坐落在首都市中心的马德里王宫和布拉沃古典绘画博物馆,大门口没有任何人维持秩序,但是有两排弯曲的白色栏杆引导人们前进,游客有秩序地鱼贯而入。在这样的文明环境里,人们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任何不文明的行为,就会让人觉得是一件十分丢人、极其难堪的事情。马德里大街小巷到处都能在路边看到体积不大的圆形垃圾箱,相隔20到30米就有一个,方便行人将垃圾扔进垃圾筒。西班牙有关部门对个别不文明行为采取两种措施:一种是不严重的事件用文明的劝说方式加以制止;另一种是对于个别严重的不文明事件予以报警,由警方出面处理。

(二)意大利威尼斯管理经验

历史悠久的世界著名水城威尼斯是一座面积不足8平方公里的小城,城市中居住着不足8万居民,而每年平均接待1200万游客。巨大的客流量严重威胁着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了保持威尼斯的吸引力、减少旅游业对当地的负面影响,当地政府以及旅游主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游客行为管理政策。

为了有效维护当地的文明旅游氛围,威尼斯政府采取了“软硬兼施”的方法,具体表现为:

首先大力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和宣传活动,以培养和提高旅游者以及当地居民的旅游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环保内在驱动力。当地旅游政府部门以及旅游企业共同倡导旅游可持续消费理念,即倡导旅游者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向有利于环境、资源合理利用和人们整体素质提高的方向发展。

其次,在加强旅游者环保意识教育的同时,切实加强执法力度,从而有效地规范了游客行为、保护了旅游资源环境。威尼斯的旅游环保法规比较健全,除了严格执行欧盟、意大利的各种环保法规以外,威尼斯还专门制订了相关旅游法规,例如威尼斯市政府为规范旅游者行为而专门出台了名为“您不能”的行为规范手册,其内容包括游客不能在街头吃午餐、不能乱丢垃圾、不能在河道里游泳、不能在城内骑车或是驾驶其他任何车辆、不能在公共场合脱衣服、不能身着泳装行走街头等等。对于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执法官员会不留情面的给予高额罚款,如对在圣马可广场上野餐的游客的处罚高达250欧元。

我国游客管理制度的缺陷

随着国外游客管理理论的引入,人们已经开始关注游客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国内的游客管理研究领域狭窄,缺乏系统性,理论研究成果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在实践中可操作性低。在实践领域,大多数旅游目的地的游客管理都只是权宜之计, 缺乏包括游客管理程序、方法、效果评估与监控等内容的系统的游客管理运行机制,导致游客管理无效或低效,这与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极不相称。归纳起来,我国游客管理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经济效益,缺乏对游客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在我国,大多数旅游经营管理者的关注点还在如何吸引大批的游客,过于重视旅游的经济效益,对大批量游客进入后带来的负面影响没有考虑或考虑不周全,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一些旅游地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为了让游客尽量配合消费,不仅缺乏对游客环保意识和文明旅游的教育,甚至对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视而不见;一些旅游地在缺乏统一规划和环卫设施的情况下,盲目开发,急于产生规模效益;一些旅游地的管理者尽管在理论上已经认识到了保护与开发并重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技术上,尤其是游客管理方面,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知识,缺乏可操作的措施和手段。

(二)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不到位,基层管理人员素质低

我国旅游业从业人员队伍缺乏稳定,基层管理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加之许多旅游景区和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不到位,缺乏对从业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管理责任意识的培养与要求,使得他们没有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不具备起码的职业道德。媒体经常有这样的报道,在国内的许多景区,游客随意在文物古迹上拍照、嬉戏,或者在景区乱扔垃圾,景区工作人员却对这类不文明行为“习以为常”或“视而不见”,很少上前劝导制止。旅行社对组织的出境旅游团很少进行必要的跨文化差异和得体行为举止的宣传和提示,而在旅游过程中导游和领队也没有担当起提醒和监督的职责。一些导游在讲解时,甚至宣扬迷信,误导游客去触摸文物,以求带来好运。

(三)缺乏科学规划,服务设施不完善

科学合理的规划直接影响着游客的行为及旅游活动。在我国的许多景区,游客的不文明或破坏性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景区缺乏科学的规划,服务设施不完善所造成的。停车场的位置,游道的设计、游憩方式的选择、牌示系统的引导都与游客的拥挤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密切相关;没有或不合理的功能分区会提高游客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垃圾桶的数量、位置、分布、开口不合理,卫生间数量不足,缺少让游人休息的设施等等。这些客观原因都会导致不文明行为的增加。

(四)景区管理混乱,相关服务系统缺乏

在我国许多景区管理混乱:对商贩摊点没有统一的规划管理,商贩只管卖,不管环境卫生的清理;对食品饮料的食用没有要求,加之景区内的商品价格高出市场价格,许多游客便自带食品饮料,随处休息食用;商贩围追游客出售商品,随意圈地占点收取拍照费,游客“挨宰”的情况经常发生;景区收费不合理,重复收费情况严重;清扫人员不到位,垃圾满溢,不及时清运。特别是黄金周期间,很多景点都是人满为患,处于超负荷接待状态,相关服务跟不上,缺乏必要的疏导与调控,导致游客的种种不便,导致不文明行为频频发生。景区本身的管理已经非常混乱,更无法对游客进行管理、对游客的行为进行约束与监控。

加强游客管理和提升我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的建议

我国旅游管理部门、景区、企业要共同构建起科学的游客管理体系,采用管理技术防止或消除游客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具体建议如下:

(一)制定旅游者行为规范,加大对旅游者的宣传教育

加强各种类型的旅游者行为规范的制定、宣传和实施。例如英国的《在英旅游告诫20条》,除了告诫游客不要乱扔废弃物、乱涂乱画、触摸展品外,还针对具有不同文化习俗的外国游客的提醒,如:“要压低嗓门,特别是在夜间和那些幽静的地方,如教堂和乡村”、“如果要把别人摄入自己的镜头,须先征得对方的同意”等等。所制定的行为规范一定要切实可行,并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宣传和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以达到对游客进行教育和引导的目的,使游客认识到哪些行为是正当的,哪些行为是不文明的,意识到自己对旅游景区环境应负的责任,从而有效约束自己的行为。

景区要加强对游客宣传的力度,例如:在进入生态旅游地或遗产地之前,先让游客观看通过生动形象手段布置的展览或现代化技术摄制的短片,使游客增长知识,唤醒游客的责任意识,自觉进行文明旅游;在景区入口处,免费发放《入园须知》或旅游指南,提前向游客告知一些禁止的行为,使游客在入园前就了解有关规定,在游玩过程中自觉遵守;在景区醒目的地方利用大型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游览须知及文明宣传短片,在显要位置悬挂文明标语,设置文明提示牌等等。对目前的出境旅游团至少要进行三个层面的宣传教育:基本的文明行为教育,不做损害他人、妨碍他人的事,如随地吐痰,衣冠不整,乱扔废弃物,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国际礼仪教育,如仪表仪容,着装礼仪,会面的礼仪,餐饮礼仪等等;跨文化交际常识教育,了解与特定旅游目的地人民交往时必须注意的文化差异。

(二)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引导他们发挥对游客的示范、监督和制约作用。无论是高层管理者、导游员还是保洁工人都必须是文明行为的典范,要主动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管,要能够做到随时捡起乱丢的垃圾,以实际行动引导游客。

旅行社需要加强对导游和领队的素质教育和管理,要求他们在旅游途中尽到引导、提示、监督的责任。另外,旅行社需要对导游词严格把关,严禁无中生有的编造,加强导游词的知识含量和科学性,发挥导游“文明的引导者和传播者”的作用。

(三)采用“激发型”和“约束型”并举的游客管理措施,进一步约束游客行为

目前,在我国旅游者整体素质不高、良好习惯还没有形成的情况下,一方面要用教育、宣传、引导、鼓励等方式提升国民的旅游文明行为,唤起游客的社会责任感,激发游客自觉提高自身的素质。例如,旅行社向出境旅游团发放文明旅游行为倡议书、出境旅游须知等宣传资料;请游客参与管理,旅游途中或在景区里,请游客担任诸如“文明礼仪监督员”的角色,唤醒人性的优点,抑制人性的缺点;在旅游活动的安排上,有意识地增加增长科学知识、爱护环境、遵守文明规范等有关的内容。另一方面,采用约束型措施,通过制度和技术手段加强对游客行为的制约与管理;诉诸法律法规,加大不文明行为的成本,加大处罚力度。让不良行为的人付出高昂的代价,吸取教训。以罚治脏,以罚治不文明,已是被国内外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经验。

(四)完善配套设施与管理,采用人性化的游客管理技巧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会受到周围环境的暗示,在不知不觉中会产生与环境相应的行为与心情。一个场所越是脏乱差,游客对自身不文明行为的控制能力就越低;相反,如果游客置身于优雅、整洁的环境中,他的环境意识、文明意识、社会责任感会得到激发。因此,提供一个清洁卫生、设施齐全、服务周到的旅游环境,是景区消除不文明行为的重要措施。

各种公共设施,如垃圾桶、卫生间、游人休息处的设置、数量、分布一定要充足合理;对景区内的车辆、滑竿、商铺等要统一管理、统一价格,遏制尾随兜售、强买强卖、占道经营等现象;在景区内设置“最佳摄影点”,提醒游客在正确的位置拍照,减少游客乱爬乱拍情况的发生;景区要设有专门的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免费咨询和地图、手册等资料;建立完善的解说系统(包括导游讲解、咨询服务、影音材料、标志、牌示、地图、手册等),这样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信息,还能达到对游客安全提示、行为提示等的管理功能;景区内的牌示、标志等的位置要得当,信息要醒目、简洁、准确;景区内的游道、游览线路的设计要合理,使游客不走回头路,达到分流游客的目的等等。

除此之外,游客管理技巧的人性化更能赢得游客的配合,比如,制作诸如“小花多可爱,请您别伤害”之类的人性化的标示牌、温馨提示和公益广告;采取措施尽量缩短游客的排队等候时间和枯燥感,采用提供排队的详细资料、超额估算剩余时间、使人们排队时有事可做、提供幽默滑稽互动表演、利用计算机预订系统引入绩效排队体系等等。总之,景区要为游客创造舒适的游览环境,为游客的文明游览提供便利。

结论

游客管理作为旅游景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景区正常运转的前提之一,而我国在这方面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游客管理不仅可以维持旅游资源质量、优化游览环境、保证游客心情舒畅,从而提升游客的满意度,还可以减少因旅游者不文明行为造成的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维护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带动游客旅游文明素质的提高。针对我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景区应该在分析不文明行为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采取有效的管理和防范措施,努力降低游客不文明行为给景区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景区和游客达到“双赢”。

参考文献:

1.曹霞,吴承照.国外旅游目的地游客管理研究进展[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2.何方永.城市游客管理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4.袁南果,杨锐.国家公园现行游客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园林,2005(7)

5.刘亚峰,焦黎.旅游景区游客管理探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3)

6.李萌等.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

景区游客管理措施篇6

然而,使社会旅游文明水平得到提高只将眼光放在游客身上是片面的。相关专家的研究表明,我国游客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有缺乏社会公德和文明修养、中西方文化和习俗的差异、管理不到位、我国旅游市场尚不成熟等原因。提高游客的文明素质有赖于社会道德的整体提高,更有赖于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将科学的管理措施真正落实到位。本文认为对我国游客表现出的不文明行为除进行教育、宣传和引导之外,更重要的是制定科学、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加强对游客行为的管理。

国内外游客管理的相关研究

游客管理是指旅游管理部门或机构通过运用科技、教育、经济、行政、法律等各种手段组织和管理游客的行为过程。通过对游客容量、行为、体验、安全等的调控和管理来强化旅游资源和环境的吸引力,提高游客体验质量,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作为一种管理理念,游客管理已为发达国家旅游目的地广泛应用。从20世纪60年代起,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西方国家先后形成了一系列游客管理理论:游憩承载力(rcc)、游憩机会序列(ros)、可接受的改变极限(lac)、游客体验与资源保护(verp)、游客风险管理(vrm)等。除此之外,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一些游客管理方法和模型,如游客影响管理(vim)、游客活动管理程序(vamp)、最优化旅游管理模型(tomn)等至今仍指导着世界上众多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的游客管理。它们都建立了反应游客体验质量和资源条件的指标体系,并且确立了最低可以接受的标准,以及为保证相应区域的状态满足上述标准而应当采取的管理手段和监测技术。

在我国,游客管理仍属于新兴的研究领域。总体来说,无论是对实践的总结还是对理论的探讨都明显不足,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于一些特殊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如生态旅游、遗产旅游等。游客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大多散见在一些专著的部分章节或论文中,专门的研究成果数量极为有限。本文通过文献检索,收集了部分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何方永(2005)提出了对游客管理的三种理解:游客管理就是游客行为管理,即游客责任管理,目的是规范与引导游客行为,以减少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与资源的破坏;游客管理是游客体验管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旅游体验质量,增加游客满意度;游客管理是协调环境保护与游客需求关系的一种工具。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游客管理的内容侧重点不同。

张建萍(2003)指出旅游者管理的目标是要塑造“有责任的旅游者”。袁南果、杨锐(2005)认为游客管理模式的目标是为了保证环境不受到不可接受的负面影响,从而制定管理措施来引导限制游客活动,将破坏降到最低点。

刘亚峰、焦黎(2006)认为游客行为管理的内容包括:环境卫生方面的常规行为管理,破坏性行为管理和安全行为管理三个方面。他们指出,不同的旅游景区对游客行为的要求是不同的,如在生态旅游区,对游客的活动范围、装备乃至所穿的鞋子往往都有要求;在文物古迹景区,一般重点是监管触摸、涂刻及拍照等行为。除配备足够的人员的监管外,导游的配合是有效的补充,为此必须注意对导游的管理。管理的方式主要通过提醒、宣传教育,但强制性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李萌等(2002)认为游客不文明行为是景区管理的一个部分,景区管理部门要重视对游客进行引导和管理:景区工作人员首先应以身作则,发挥示范作用,带头爱护环境;景区应建立方便反映问题的渠道,便于游客反映问题和意见,及时消除不满情绪,预防破坏行为的发生;制订比较完备的规章制度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文明行为尤其是故意破坏行为加大制约力度;在旅游活动项目的安排中应有意识地增加与环境、景观保护有关的内容,使游客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获得相关知识。

马勇、李玺(2006)将游客管理的方法分为激发型管理和约束型管理:激发型管理是一种软性管理,主要通过沟通和交流,充分激发旅游者的自我约束能力,包括教育、示范和引导;约束型的管理也称强制性管理,通过制定相应的行为规则,并借助强制力保障该规则得到遵守。吴必虎(2001)通过对国内外游客管理技术的归纳与总结,认为游客管理可分为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两种方式。直接管理是指直接改变旅游者的意志和行为,如限制利用量、限制某些类型的活动等。间接管理方法是指通过改变影响游客意愿和行为的因素,来改变游客的行为本身,如对设施作物理变更,加强对游客的宣传等。张建萍(2003)认为应该通过导游或宣传手段对旅游者进行教育,通过法规、法律、制度等手段对旅游者行为进行制约,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对旅游者的管理。李毅(2002)则提出了对游客管理的具体措施,即严格控制游客数量,有效控制游客活动,加强对游客的宣传和教育,重视导游管理和培训。

游客管理的成功经验

(一)西班牙管理经验

2005年,西班牙入境游客达5560万人次,大大超过本国人口(4200万人),创汇378亿欧元,外国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均居世界第二位。西班牙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旅游大国,除了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外,还有着文明的旅游氛围和管理井然的旅游景点。

西班牙所有的旅游景点都不准开饭馆和咖啡馆,也不准零售任何食品、水和纪念品,更不准乱停车。沿街叫卖的小商小贩在景点是绝对禁止的,违者严惩不贷。西班牙旅游景点内不准吃东西,游客吃饭、喝水必须到城里的饭馆、咖啡馆,买纪念品必须到附近出售纪念品的商店。旅游景点里厕所全部免费,厕所布点合理,而且非常干净,洗手池,洗手液、手纸和烘干机等一应俱全,因此不可能发生随地大小便之类的不文明行为。

坐落在首都市中心的马德里王宫和布拉沃古典绘画博物馆,大门口没有任何人维持秩序,但是有两排弯曲的白色栏杆引导人们前进,游客有秩序地鱼贯而入。在这样的文明环境里,人们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任何不文明的行为,就会让人觉得是一件十分丢人、极其难堪的事情。马德里大街小巷到处都能在路边看到体积不大的圆形垃圾箱,相隔20到30米就有一个,方便行人将垃圾扔进垃圾筒。西班牙有关部门对个别不文明行为采取两种措施:一种是不严重的事件用文明的劝说方式加以制止;另一种是对于个别严重的不文明事件予以报警,由警方出面处理。

(二)意大利威尼斯管理经验

历史悠久的世界著名水城威尼斯是一座面积不足8平方公里的小城,城市中居住着不足8万居民,而每年平均接待1200万游客。巨大的客流量严重威胁着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了保持威尼斯的吸引力、减少旅游业对当地的负面影响,当地政府以及旅游主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游客行为管理政策。

为了有效维护当地的文明旅游氛围,威尼斯政府采取了“软硬兼施”的方法,具体表现为:

首先大力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和宣传活动,以培养和提高旅游者以及当地居民的旅游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环保内在驱动力。当地旅游政府部门以及旅游企业共同倡导旅游可持续消费理念,即倡导旅游者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向有利于环境、资源合理利用和人们整体素质提高的方向发展。

其次,在加强旅游者环保意识教育的同时,切实加强执法力度,从而有效地规范了游客行为、保护了旅游资源环境。威尼斯的旅游环保法规比较健全,除了严格执行欧盟、意大利的各种环保法规以外,威尼斯还专门制订了相关旅游法规,例如威尼斯市政府为规范旅游者行为而专门出台了名为“您不能”的行为规范手册,其内容包括游客不能在街头吃午餐、不能乱丢垃圾、不能在河道里游泳、不能在城内骑车或是驾驶其他任何车辆、不能在公共场合脱衣服、不能身着泳装行走街头等等。对于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执法官员会不留情面的给予高额罚款,如对在圣马可广场上野餐的游客的处罚高达250欧元。

我国游客管理制度的缺陷

随着国外游客管理理论的引入,人们已经开始关注游客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国内的游客管理研究领域狭窄,缺乏系统性,理论研究成果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在实践中可操作性低。在实践领域,大多数旅游目的地的游客管理都只是权宜之计, 缺乏包括游客管理程序、方法、效果评估与监控等内容的系统的游客管理运行机制,导致游客管理无效或低效,这与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极不相称。归纳起来,我国游客管理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经济效益,缺乏对游客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在我国,大多数旅游经营管理者的关注点还在如何吸引大批的游客,过于重视旅游的经济效益,对大批量游客进入后带来的负面影响没有考虑或考虑不周全,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一些旅游地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为了让游客尽量配合消费,不仅缺乏对游客环保意识和文明旅游的教育,甚至对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视而不见;一些旅游地在缺乏统一规划和环卫设施的情况下,盲目开发,急于产生规模效益;一些旅游地的管理者尽管在理论上已经认识到了保护与开发并重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技术上,尤其是游客管理方面,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知识,缺乏可操作的措施和手段。

(二)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不到位,基层管理人员素质低

我国旅游业从业人员队伍缺乏稳定,基层管理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加之许多旅游景区和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不到位,缺乏对从业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管理责任意识的培养与要求,使得他们没有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不具备起码的职业道德。媒体经常有这样的报道,在国内的许多景区,游客随意在文物古迹上拍照、嬉戏,或者在景区乱扔垃圾,景区工作人员却对这类不文明行为“习以为常”或“视而不见”,很少上前劝导制止。旅行社对组织的出境旅游团很少进行必要的跨文化差异和得体行为举止的宣传和提示,而在旅游过程中导游和领队也没有担当起提醒和监督的职责。一些导游在讲解时,甚至宣扬迷信,误导游客去触摸文物,以求带来好运。

(三)缺乏科学规划,服务设施不完善

科学合理的规划直接影响着游客的行为及旅游活动。在我国的许多景区,游客的不文明或破坏性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景区缺乏科学的规划,服务设施不完善所造成的。停车场的位置,游道的设计、游憩方式的选择、牌示系统的引导都与游客的拥挤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密切相关;没有或不合理的功能分区会提高游客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垃圾桶的数量、位置、分布、开口不合理,卫生间数量不足,缺少让游人休息的设施等等。这些客观原因都会导致不文明行为的增加。

(四)景区管理混乱,相关服务系统缺乏

在我国许多景区管理混乱:对商贩摊点没有统一的规划管理,商贩只管卖,不管环境卫生的清理;对食品饮料的食用没有要求,加之景区内的商品价格高出市场价格,许多游客便自带食品饮料,随处休息食用;商贩围追游客出售商品,随意圈地占点收取拍照费,游客“挨宰”的情况经常发生;景区收费不合理,重复收费情况严重;清扫人员不到位,垃圾满溢,不及时清运。特别是黄金周期间,很多景点都是人满为患,处于超负荷接待状态,相关服务跟不上,缺乏必要的疏导与调控,导致游客的种种不便,导致不文明行为频频发生。景区本身的管理已经非常混乱,更无法对游客进行管理、对游客的行为进行约束与监控。

加强游客管理和提升我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的建议

我国旅游管理部门、景区、企业要共同构建起科学的游客管理体系,采用管理技术防止或消除游客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具体建议如下:

(一)制定旅游者行为规范,加大对旅游者的宣传教育

加强各种类型的旅游者行为规范的制定、宣传和实施。例如英国的《在英旅游告诫20条》,除了告诫游客不要乱扔废弃物、乱涂乱画、触摸展品外,还针对具有不同文化习俗的外国游客的提醒,如:“要压低嗓门,特别是在夜间和那些幽静的地方,如教堂和乡村”、“如果要把别人摄入自己的镜头,须先征得对方的同意”等等。所制定的行为规范一定要切实可行,并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宣传和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以达到对游客进行教育和引导的目的,使游客认识到哪些行为是正当的,哪些行为是不文明的,意识到自己对旅游景区环境应负的责任,从而有效约束自己的行为。

景区要加强对游客宣传的力度,例如:在进入生态旅游地或遗产地之前,先让游客观看通过生动形象手段布置的展览或现代化技术摄制的短片,使游客增长知识,唤醒游客的责任意识,自觉进行文明旅游;在景区入口处,免费发放《入园须知》或旅游指南,提前向游客告知一些禁止的行为,使游客在入园前就了解有关规定,在游玩过程中自觉遵守;在景区醒目的地方利用大型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游览须知及文明宣传短片,在显要位置悬挂文明标语,设置文明提示牌等等。对目前的出境旅游团至少要进行三个层面的宣传教育:基本的文明行为教育,不做损害他人、妨碍他人的事,如随地吐痰,衣冠不整,乱扔废弃物,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国际礼仪教育,如仪表仪容,着装礼仪,会面的礼仪,餐饮礼仪等等;跨文化交际常识教育,了解与特定旅游目的地人民交往时必须注意的文化差异。

(二)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引导他们发挥对游客的示范、监督和制约作用。无论是高层管理者、导游员还是保洁工人都必须是文明行为的典范,要主动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管,要能够做到随时捡起乱丢的垃圾,以实际行动引导游客。

旅行社需要加强对导游和领队的素质教育和管理,要求他们在旅游途中尽到引导、提示、监督的责任。另外,旅行社需要对导游词严格把关,严禁无中生有的编造,加强导游词的知识含量和科学性,发挥导游“文明的引导者和传播者”的作用。

(三)采用“激发型”和“约束型”并举的游客管理措施,进一步约束游客行为

目前,在我国旅游者整体素质不高、良好习惯还没有形成的情况下,一方面要用教育、宣传、引导、鼓励等方式提升国民的旅游文明行为,唤起游客的社会责任感,激发游客自觉提高自身的素质。例如,旅行社向出境旅游团发放文明旅游行为倡议书、出境旅游须知等宣传资料;请游客参与管理,旅游途中或在景区里,请游客担任诸如“文明礼仪监督员”的角色,唤醒人性的优点,抑制人性的缺点;在旅游活动的安排上,有意识地增加增长科学知识、爱护环境、遵守文明规范等有关的内容。另一方面,采用约束型措施,通过制度和技术手段加强对游客行为的制约与管理;诉诸法律法规,加大不文明行为的成本,加大处罚力度。让不良行为的人付出高昂的代价,吸取教训。以罚治脏,以罚治不文明,已是被国内外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经验。

(四)完善配套设施与管理,采用人性化的游客管理技巧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会受到周围环境的暗示,在不知不觉中会产生与环境相应的行为与心情。一个场所越是脏乱差,游客对自身不文明行为的控制能力就越低;相反,如果游客置身于优雅、整洁的环境中,他的环境意识、文明意识、社会责任感会得到激发。因此,提供一个清洁卫生、设施齐全、服务周到的旅游环境,是景区消除不文明行为的重要措施。

各种公共设施,如垃圾桶、卫生间、游人休息处的设置、数量、分布一定要充足合理;对景区内的车辆、滑竿、商铺等要统一管理、统一价格,遏制尾随兜售、强买强卖、占道经营等现象;在景区内设置“最佳摄影点”,提醒游客在正确的位置拍照,减少游客乱爬乱拍情况的发生;景区要设有专门的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免费咨询和地图、手册等资料;建立完善的解说系统(包括导游讲解、咨询服务、影音材料、标志、牌示、地图、手册等),这样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信息,还能达到对游客安全提示、行为提示等的管理功能;景区内的牌示、标志等的位置要得当,信息要醒目、简洁、准确;景区内的游道、游览线路的设计要合理,使游客不走回头路,达到分流游客的目的等等。

除此之外,游客管理技巧的人性化更能赢得游客的配合,比如,制作诸如“小花多可爱,请您别伤害”之类的人性化的标示牌、温馨提示和公益广告;采取措施尽量缩短游客的排队等候时间和枯燥感,采用提供排队的详细资料、超额估算剩余时间、使人们排队时有事可做、提供幽默滑稽互动表演、利用计算机预订系统引入绩效排队体系等等。总之,景区要为游客创造舒适的游览环境,为游客的文明游览提供便利。

结论

游客管理作为旅游景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景区正常运转的前提之一,而我国在这方面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游客管理不仅可以维持旅游资源质量、优化游览环境、保证游客心情舒畅,从而提升游客的满意度,还可以减少因旅游者不文明行为造成的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维护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带动游客旅游文明素质的提高。针对我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景区应该在分析不文明行为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采取有效的管理和防范措施,努力降低游客不文明行为给景区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景区和游客达到“双赢”。

参考文献:

1.曹霞,吴承照.国外旅游目的地游客管理研究进展[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2.何方永.城市游客管理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4.袁南果,杨锐.国家公园现行游客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园林,2005(7)

5.刘亚峰,焦黎.旅游景区游客管理探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3)

6.李萌等.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

景区游客管理措施篇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旅游呈迅猛增长的态势。据国家旅游局提供的资料显示:2005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12.12亿人次,较2004年同比增长10%;中国出境总人数达到3103万人次,较2004年同比增长7.5%。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客源输出国。但是,我国公民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不文明行为受到了包括国际社会公众舆论的批评,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对此,我国政府给予高度重视,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联合颁布了《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其目的是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引导我国公民全面提升自身的旅游文明素质。

然而,使社会旅游文明水平得到提高只将眼光放在游客身上是片面的。相关专家的研究表明,我国游客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有缺乏社会公德和文明修养、中西方文化和习俗的差异、管理不到位、我国旅游市场尚不成熟等原因。提高游客的文明素质有赖于社会道德的整体提高,更有赖于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将科学的管理措施真正落实到位。本文认为对我国游客表现出的不文明行为除进行教育、宣传和引导之外,更重要的是制定科学、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加强对游客行为的管理。

国内外游客管理的相关研究

游客管理是指旅游管理部门或机构通过运用科技、教育、经济、行政、法律等各种手段组织和管理游客的行为过程。通过对游客容量、行为、体验、安全等的调控和管理来强化旅游资源和环境的吸引力,提高游客体验质量,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作为一种管理理念,游客管理已为发达国家旅游目的地广泛应用。从20世纪60年代起,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西方国家先后形成了一系列游客管理理论:游憩承载力(RCC)、游憩机会序列(ROS)、可接受的改变极限(LAC)、游客体验与资源保护(VERP)、游客风险管理(VRM)等。除此之外,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一些游客管理方法和模型,如游客影响管理(VIM)、游客活动管理程序(VAMP)、最优化旅游管理模型(TOMN)等至今仍指导着世界上众多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的游客管理。它们都建立了反应游客体验质量和资源条件的指标体系,并且确立了最低可以接受的标准,以及为保证相应区域的状态满足上述标准而应当采取的管理手段和监测技术。

在我国,游客管理仍属于新兴的研究领域。总体来说,无论是对实践的总结还是对理论的探讨都明显不足,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于一些特殊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如生态旅游、遗产旅游等。游客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大多散见在一些专著的部分章节或论文中,专门的研究成果数量极为有限。本文通过文献检索,收集了部分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何方永(2005)提出了对游客管理的三种理解:游客管理就是游客行为管理,即游客责任管理,目的是规范与引导游客行为,以减少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与资源的破坏;游客管理是游客体验管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旅游体验质量,增加游客满意度;游客管理是协调环境保护与游客需求关系的一种工具。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游客管理的内容侧重点不同。

张建萍(2003)指出旅游者管理的目标是要塑造“有责任的旅游者”。袁南果、杨锐(2005)认为游客管理模式的目标是为了保证环境不受到不可接受的负面影响,从而制定管理措施来引导限制游客活动,将破坏降到最低点。

刘亚峰、焦黎(2006)认为游客行为管理的内容包括:环境卫生方面的常规行为管理,破坏管理和安全行为管理三个方面。他们指出,不同的旅游景区对游客行为的要求是不同的,如在生态旅游区,对游客的活动范围、装备乃至所穿的鞋子往往都有要求;在文物古迹景区,一般重点是监管触摸、涂刻及拍照等行为。除配备足够的人员的监管外,导游的配合是有效的补充,为此必须注意对导游的管理。管理的方式主要通过提醒、宣传教育,但强制性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李萌等(2002)认为游客不文明行为是景区管理的一个部分,景区管理部门要重视对游客进行引导和管理:景区工作人员首先应以身作则,发挥示范作用,带头爱护环境;景区应建立方便反映问题的渠道,便于游客反映问题和意见,及时消除不满情绪,预防破坏行为的发生;制订比较完备的规章制度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文明行为尤其是故意破坏行为加大制约力度;在旅游活动项目的安排中应有意识地增加与环境、景观保护有关的内容,使游客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获得相关知识。

马勇、李玺(2006)将游客管理的方法分为激发型管理和约束型管理:激发型管理是一种软性管理,主要通过沟通和交流,充分激发旅游者的自我约束能力,包括教育、示范和引导;约束型的管理也称强制性管理,通过制定相应的行为规则,并借助强制力保障该规则得到遵守。吴必虎(2001)通过对国内外游客管理技术的归纳与总结,认为游客管理可分为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两种方式。直接管理是指直接改变旅游者的意志和行为,如限制利用量、限制某些类型的活动等。间接管理方法是指通过改变影响游客意愿和行为的因素,来改变游客的行为本身,如对设施作物理变更,加强对游客的宣传等。张建萍(2003)认为应该通过导游或宣传手段对旅游者进行教育,通过法规、法律、制度等手段对旅游者行为进行制约,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对旅游者的管理。李毅(2002)则提出了对游客管理的具体措施,即严格控制游客数量,有效控制游客活动,加强对游客的宣传和教育,重视导游管理和培训。

游客管理的成功经验

(一)西班牙管理经验

2005年,西班牙入境游客达5560万人次,大大超过本国人口(4200万人),创汇378亿欧元,外国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均居世界第二位。西班牙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旅游大国,除了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外,还有着文明的旅游氛围和管理井然的旅游景点。

西班牙所有的旅游景点都不准开饭馆和咖啡馆,也不准零售任何食品、水和纪念品,更不准乱停车。沿街叫卖的小商小贩在景点是绝对禁止的,违者严惩不贷。西班牙旅游景点内不准吃东西,游客吃饭、喝水必须到城里的饭馆、咖啡馆,买纪念品必须到附近出售纪念品的商店。旅游景点里厕所全部免费,厕所布点合理,而且非常干净,洗手池,洗手液、手纸和烘干机等一应俱全,因此不可能发生随地大小便之类的不文明行为。

坐落在首都市中心的马德里王宫和布拉沃古典绘画博物馆,大门口没有任何人维持秩序,但是有两排弯曲的白色栏杆引导人们前进,游客有秩序地鱼贯而入。在这样的文明环境里,人们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任何不文明的行为,就会让人觉得是一件十分丢人、极其难堪的事情。马德里大街小巷到处都能在路边看到体积不大的圆形垃圾箱,相隔20到30米就有一个,方便行人将垃圾扔进垃圾筒。西班牙有关部门对个别不文明行为采取两种措施:一种是不严重的事件用文明的劝说方式加以制止;另一种是对于个别严重的不文明事件予以报警,由警方出面处理。

(二)意大利威尼斯管理经验

历史悠久的世界著名水城威尼斯是一座面积不足8平方公里的小城,城市中居住着不足8万居民,而每年平均接待1200万游客。巨大的客流量严重威胁着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了保持威尼斯的吸引力、减少旅游业对当地的负面影响,当地政府以及旅游主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游客行为管理政策。

为了有效维护当地的文明旅游氛围,威尼斯政府采取了“软硬兼施”的方法,具体表现为:

首先大力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和宣传活动,以培养和提高旅游者以及当地居民的旅游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环保内在驱动力。当地旅游政府部门以及旅游企业共同倡导旅游可持续消费理念,即倡导旅游者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向有利于环境、资源合理利用和人们整体素质提高的方向发展。

其次,在加强旅游者环保意识教育的同时,切实加强执法力度,从而有效地规范了游客行为、保护了旅游资源环境。威尼斯的旅游环保法规比较健全,除了严格执行欧盟、意大利的各种环保法规以外,威尼斯还专门制订了相关旅游法规,例如威尼斯市政府为规范旅游者行为而专门出台了名为“您不能”的行为规范手册,其内容包括游客不能在街头吃午餐、不能乱丢垃圾、不能在河道里游泳、不能在城内骑车或是驾驶其他任何车辆、不能在公共场合脱衣服、不能身着泳装行走街头等等。对于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执法官员会不留情面的给予高额罚款,如对在圣马可广场上野餐的游客的处罚高达250欧元。

我国游客管理制度的缺陷

随着国外游客管理理论的引入,人们已经开始关注游客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国内的游客管理研究领域狭窄,缺乏系统性,理论研究成果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在实践中可操作性低。在实践领域,大多数旅游目的地的游客管理都只是权宜之计,缺乏包括游客管理程序、方法、效果评估与监控等内容的系统的游客管理运行机制,导致游客管理无效或低效,这与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极不相称。归纳起来,我国游客管理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经济效益,缺乏对游客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在我国,大多数旅游经营管理者的关注点还在如何吸引大批的游客,过于重视旅游的经济效益,对大批量游客进入后带来的负面影响没有考虑或考虑不周全,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一些旅游地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为了让游客尽量配合消费,不仅缺乏对游客环保意识和文明旅游的教育,甚至对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视而不见;一些旅游地在缺乏统一规划和环卫设施的情况下,盲目开发,急于产生规模效益;一些旅游地的管理者尽管在理论上已经认识到了保护与开发并重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技术上,尤其是游客管理方面,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知识,缺乏可操作的措施和手段。

(二)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不到位,基层管理人员素质低

我国旅游业从业人员队伍缺乏稳定,基层管理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加之许多旅游景区和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不到位,缺乏对从业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管理责任意识的培养与要求,使得他们没有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不具备起码的职业道德。媒体经常有这样的报道,在国内的许多景区,游客随意在文物古迹上拍照、嬉戏,或者在景区乱扔垃圾,景区工作人员却对这类不文明行为“习以为常”或“视而不见”,很少上前劝导制止。旅行社对组织的出境旅游团很少进行必要的跨文化差异和得体行为举止的宣传和提示,而在旅游过程中导游和领队也没有担当起提醒和监督的职责。一些导游在讲解时,甚至宣扬迷信,误导游客去触摸文物,以求带来好运。

(三)缺乏科学规划,服务设施不完善

科学合理的规划直接影响着游客的行为及旅游活动。在我国的许多景区,游客的不文明或破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景区缺乏科学的规划,服务设施不完善所造成的。停车场的位置,游道的设计、游憩方式的选择、牌示系统的引导都与游客的拥挤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密切相关;没有或不合理的功能分区会提高游客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垃圾桶的数量、位置、分布、开口不合理,卫生间数量不足,缺少让游人休息的设施等等。这些客观原因都会导致不文明行为的增加。

(四)景区管理混乱,相关服务系统缺乏

在我国许多景区管理混乱:对商贩摊点没有统一的规划管理,商贩只管卖,不管环境卫生的清理;对食品饮料的食用没有要求,加之景区内的商品价格高出市场价格,许多游客便自带食品饮料,随处休息食用;商贩围追游客出售商品,随意圈地占点收取拍照费,游客“挨宰”的情况经常发生;景区收费不合理,重复收费情况严重;清扫人员不到位,垃圾满溢,不及时清运。特别是黄金周期间,很多景点都是人满为患,处于超负荷接待状态,相关服务跟不上,缺乏必要的疏导与调控,导致游客的种种不便,导致不文明行为频频发生。景区本身的管理已经非常混乱,更无法对游客进行管理、对游客的行为进行约束与监控。

加强游客管理和提升我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的建议

我国旅游管理部门、景区、企业要共同构建起科学的游客管理体系,采用管理技术防止或消除游客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具体建议如下:

(一)制定旅游者行为规范,加大对旅游者的宣传教育

加强各种类型的旅游者行为规范的制定、宣传和实施。例如英国的《在英旅游告诫20条》,除了告诫游客不要乱扔废弃物、乱涂乱画、触摸展品外,还针对具有不同文化习俗的外国游客的提醒,如:“要压低嗓门,特别是在夜间和那些幽静的地方,如教堂和乡村”、“如果要把别人摄入自己的镜头,须先征得对方的同意”等等。所制定的行为规范一定要切实可行,并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宣传和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以达到对游客进行教育和引导的目的,使游客认识到哪些行为是正当的,哪些行为是不文明的,意识到自己对旅游景区环境应负的责任,从而有效约束自己的行为。

景区要加强对游客宣传的力度,例如:在进入生态旅游地或遗产地之前,先让游客观看通过生动形象手段布置的展览或现代化技术摄制的短片,使游客增长知识,唤醒游客的责任意识,自觉进行文明旅游;在景区入口处,免费发放《入园须知》或旅游指南,提前向游客告知一些禁止的行为,使游客在入园前就了解有关规定,在游玩过程中自觉遵守;在景区醒目的地方利用大型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游览须知及文明宣传短片,在显要位置悬挂文明标语,设置文明提示牌等等。对目前的出境旅游团至少要进行三个层面的宣传教育:基本的文明行为教育,不做损害他人、妨碍他人的事,如随地吐痰,衣冠不整,乱扔废弃物,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国际礼仪教育,如仪表仪容,着装礼仪,会面的礼仪,餐饮礼仪等等;跨文化交际常识教育,了解与特定旅游目的地人民交往时必须注意的文化差异。

(二)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引导他们发挥对游客的示范、监督和制约作用。无论是高层管理者、导游员还是保洁工人都必须是文明行为的典范,要主动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管,要能够做到随时捡起乱丢的垃圾,以实际行动引导游客。

旅行社需要加强对导游和领队的素质教育和管理,要求他们在旅游途中尽到引导、提示、监督的责任。另外,旅行社需要对导游词严格把关,严禁无中生有的编造,加强导游词的知识含量和科学性,发挥导游“文明的引导者和传播者”的作用。

(三)采用“激发型”和“约束型”并举的游客管理措施,进一步约束游客行为

目前,在我国旅游者整体素质不高、良好习惯还没有形成的情况下,一方面要用教育、宣传、引导、鼓励等方式提升国民的旅游文明行为,唤起游客的社会责任感,激发游客自觉提高自身的素质。例如,旅行社向出境旅游团发放文明旅游行为倡议书、出境旅游须知等宣传资料;请游客参与管理,旅游途中或在景区里,请游客担任诸如“文明礼仪监督员”的角色,唤醒人性的优点,抑制人性的缺点;在旅游活动的安排上,有意识地增加增长科学知识、爱护环境、遵守文明规范等有关的内容。另一方面,采用约束型措施,通过制度和技术手段加强对游客行为的制约与管理;诉诸法律法规,加大不文明行为的成本,加大处罚力度。让不良行为的人付出高昂的代价,吸取教训。以罚治脏,以罚治不文明,已是被国内外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经验。

(四)完善配套设施与管理,采用人性化的游客管理技巧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会受到周围环境的暗示,在不知不觉中会产生与环境相应的行为与心情。一个场所越是脏乱差,游客对自身不文明行为的控制能力就越低;相反,如果游客置身于优雅、整洁的环境中,他的环境意识、文明意识、社会责任感会得到激发。因此,提供一个清洁卫生、设施齐全、服务周到的旅游环境,是景区消除不文明行为的重要措施。

各种公共设施,如垃圾桶、卫生间、游人休息处的设置、数量、分布一定要充足合理;对景区内的车辆、滑竿、商铺等要统一管理、统一价格,遏制尾随兜售、强买强卖、占道经营等现象;在景区内设置“最佳摄影点”,提醒游客在正确的位置拍照,减少游客乱爬乱拍情况的发生;景区要设有专门的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免费咨询和地图、手册等资料;建立完善的解说系统(包括导游讲解、咨询服务、影音材料、标志、牌示、地图、手册等),这样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信息,还能达到对游客安全提示、行为提示等的管理功能;景区内的牌示、标志等的位置要得当,信息要醒目、简洁、准确;景区内的游道、游览线路的设计要合理,使游客不走回头路,达到分流游客的目的等等。

景区游客管理措施篇8

三、加大旅游景区安全检查及各类易发案件的预防、查处、打击处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人人关心旅游治安,个个保护旅游环境的良好氛围。

四、将旅游景区易发案件的特点、消防安全和法律常识制作成宣传展板,在各旅游景区人流集中的地点摆放,不断提高游客的自我防范意识和法律保护意识。

五、加强民警队伍旅游知识培训教育,提高景区民警为游客排忧解难的能力和水平,真诚地帮助游客解决困难,更好的服务旅游产业发展。

六、实行季、月、周工作检查制度,市局、分局、派出所坚持对旅游景区开展治安安全检查,排查治安隐患,监督隐患整改,及时防范处置景区发生治安灾害事故和治安刑事案件。

七、落实景区“110首接责任制度”,各级公安机关接到游客求助、报警电话后,要快速反应,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坚决做到有险必救,有难必帮,确保游客安全。

八、规范旅馆业治安管理,加强从业人员培训,落实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以旅馆业治安自律为主,推动建立行业协会,及时沟通交流安全信息,为经营业主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以重点检查和打击犯罪为重点,减少普遍检查、突击清查。

九、加强与各旅游公司、旅游景点以及管理局的联系沟通,形成定期协商机制,持续开展平安景区建设,达到治安信息互通,景区情况熟知。

十、每年召开一次旅游治安工作会议,进行分析问题、交流经验、沟通信息、管理培训等,不断提高旅游景区治安管理防范水平。

十一、制定完善景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预案演练和装备、器材、物质保障,打牢旅游治安防控工作基础。

十二、指导各景区根据各自实际建立内部治安保卫机构,在相对集中的地域建立治安保卫组织,设立卡站,完善景区景点安全提示、警示标志等安全防范基础设施,做到群防群治,防治结合,提高景区安全防范能力。

十三、加强景区内的特殊行业、文物的管理和检查,落实技防、人防措施,确保不发生盗抢文物案件。

十四、做好景区商业摊点的管理工作,对商业摊点经营者登记造册,签订安全责任合同,落实人防措施。

十五、以城市重点区域网格化巡逻模式为基础,加强旅游酒店、旅馆、购物商场、城市公园以及夜市摊点等游客居住、购物、休闲场所周边的警力布署,防止案件发生。

十六、加强景区内的值勤巡逻工作,积极组织和动员群众组建公益性岗位巡逻队开展景区巡逻工作,有效整合巡逻警力,坚决遏抢劫、敲诈等案件的发生。

十七、在旅游景区举办重大活动或旅游旺季,组织巡逻警力深入景区,有重点地开展反扒抓绺、打击“两抢”以及蒙骗游客、强买强卖等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

十八、积极开展巡警提示活动,提高游客的安全防范意识,确保游客人身财产安全。

十九、加强交巡警联勤,适时开展景区车辆的安全整顿,严防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上车。同时组织便衣跟车,防止景区车辆上绺窃等案件的发生。

二十、对进入我市旅游车辆由旅游线路执勤民警提供交通指路、咨询、引导服务。

二十一、对轻微违章无重大违法行为,且不影响交通安全的车辆,做到不罚款、不扣车、不扣证。

二十二、对因交通拥堵、路况不熟而违法的旅游车辆,指出违法行为,教育放行,并做好交通疏导、指挥优先通行。

二十三、在旅游线路及景区周边严禁设置站卡、随意挡车、随意滞留、随意处罚。

二十四、积极会同旅游等部门,做好旅游线路、景区内交通标线、标志、安全设施、停车泊位的施划和设置工作。

二十五、积极排查交通安全隐患,建立旅游线路和景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基础台账,督促相关部门落实整改措施。

二十六、做好旅游线路及景区重大活动交通安全保障工作,科学部署警力,及时疏导分流交通,确保重大活动有序进行。

二十七、加强旅游景区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工作,确保从业人员持证上岗。

景区游客管理措施篇9

一、景区管理理念的生态转型

旅游资源通常可以分为两类,即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主要是以自然界中的山水树木、鸟兽虫鱼、奇石绝景等为载体。因此,在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的景区中,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始、自然和完整,便成为摆在管理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九寨沟景区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始终坚持对九寨沟生态环境的强力保护和合理开发,不为眼前的经济利益放弃生态保护的长远目标,为中外游客保存了一个原始古朴的自然环境,从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前往参观游览。

为了贯彻生态旅游的理念,九寨沟成功地实现了“沟内游、沟外住”的构想。从2001年4月30日起,九寨沟关闭了景区内的所有宾馆;2003—2004年,大规模拆除景区经营性房屋建筑和违章建筑12万平方米,恢复植被2万余平方米,有效遏制了景区城市化现象,维护了世界遗产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景区每年拨专款836万元作为景区居民的生活保障费,组织景区居民入股,建设并运营诺日朗旅游服务中心,优先安排沟内居民从事保护、环卫和相关旅游服务工作,保障居民利益,引导居民致富,有效解决了“保景”与“富民”的世界性难题。

九寨沟景区引入国际标准化管理,确立“绿色旅游”的新理念。九寨沟的“绿色旅游”将保护生态环境和绿色资源、满足“绿色消费”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管理和发展中,主要表现在:科学测定环境承载量,实施“限量旅游”政策,严格控制日进沟游客数量;开通绿色环保观光车,尾气排放达到欧三标准,大大降低了汽车尾气对九寨沟生态环境的影响;拆除景区内的所有旱厕,引入智能型全自动免水冲环保生态厕所和环保型车载式流动厕所,从而实现了景区内污染物零排放;景区内的诺日朗旅游服务中心以旅游咨询、环境教育为主要功能;开发以绿色为主题的原始森林旅游路线等。九寨沟在旅游开发的同时,保证了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优秀文化精髓的传播,将旅游和自然、文化、人类生存环境结为有机的整体。

九寨沟广泛、深入地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使其生态旅游管理进一步向着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方向转变。其举措包括:每年外派专业人士出国考察,不断吸纳先进的管理经验,注重景区员工的素养提升,以改善景区服务质量;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就环境工程、环境教育和森林生态学等内容进行科研合作;与四川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优山美地国家公园合作,成立“九寨沟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联合实验室”;配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九寨沟开展实地调研,并与建设部、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等共同合作开展“中国世界遗产地生物多样性项目”研究。正是由于景区采取了科学、生态的管理方式,保持了九寨沟生态旅游资源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将自然的韵味与地域文化特色结合起来,才吸引了不计其数的游客慕名而来。

二、多元化的环境保护主体

在全国的其他一些地区,自然景区内往往存在着景区内居民与景区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一些景区管理局为了保护环境,往往限制或取缔景区内的居民参与旅游服务业活动;而居民为了获取自己的经济利益,也时常置景区的生态保护于不顾,二者由此形成了紧张对峙的关系。

九寨沟景区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采取了重要举措扭转这种常见的问题。九寨沟管理局认为,景区内居民是景区保护的动力,九寨沟人既然始终坚持“以旅游发展促进生态保护,以生态保护促进旅游发展”的理念,那么就必须想方设法将景区内居民纳入到环境保护的体系之中,使之成为监督、批评和参与的重要力量。为此,九寨沟开创了居民参与景区保护的管理新模式。九寨沟管理局通过倡导、引导、疏导、指导的方法,使沟内居民认识到保护九寨沟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增强其主人翁观念和忧患意识,变被动的、强制的环保为居民自觉主动的参与;同时,不断强化保护环境的相关规章制度,形成一个完善的保护机制,遇到问题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从而大大减少了危害生态环境的问题的产生。

为了杜绝日常生活垃圾的污染,九寨沟管理局严格控制沟内餐厅等服务项目的数量,努力实现服务经营项目向沟外发展的目标,切实地避免景区的日常污染;杜绝外来人口对沟内餐厅、摊位的承包、租赁,限制外来人口迁入沟内,从而使环境保护和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落到了实处。为了实现多位一体的环境监管目标,九寨沟景区管理局还以沟内居民为骨干,组建120余人的“3队10站”:护林防火专职消防队、环境卫生队、保护区道路养护队,长海、日则、诺日朗等七个保护站、生物病虫害监测站、环境监测站、泥石流监测站,从而使保护任务落到实处。九寨沟这种以保护为前提和维护居民利益相一致的管理模式,以规范的行政手段、开放的经济手段和严格的法律手段及当地居民的高度自觉,显示出了强有力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三、精细化的景区管理举措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九寨沟景区从日常工作的细微之处着手,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2003年3月,九寨沟管理局出台了一项新举措——实施精细化管理。要求景区员工做到“六精”(精神、精华、精髓、精品、精密、精通)和“五细”(细分市场和客户、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分每一个管理、细化程序和环节、细化成本控制),立足于细,扎根于实。通过具体的细节,一方面,可以让游客体会到一流景区的人性化服务,增加对九寨沟的满意度、信誉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另一方面,则可以使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真正地落到实处,让每一个管理者、每一个工作人员、每一个景区居民乃至每一个游客都树立起保护自然环境的观念。

“六精”中的“精华”体现了生态理念的内涵。“精华”是指有效地创造、运用、输出景区先进文化精华(九寨沟自然文化、民俗文化、管理文化)、技术精华、智慧精华等,全面掌握本行业的先进技术,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使其具有处于领先行业地位的核心技术,有力促进景区的全面、快速、健康的发展。这种创造、运用、输出景区先进文化精华的理念,在九寨沟管理文化的实践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九寨沟景区一方面是运用、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生态旅游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又创造性地总结和传播自己的生态旅游管理举措,从而形成一种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文化氛围。

“五细”之中则包括:细分组织机构中的职能和岗位、健全和完善内部管理体系,使责权利明确,并落实到位;细分每一个战略、决策、目标、任务、计划、指令,采取层层目标管理,使之落实到人;细化全局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控制、检查、激励等程序、环节,做到制度到位。在生态旅游管理实践中,九寨沟景区管理者真正地将生态保护的理念融入九寨沟旅游的全过程之中,使游客不仅是生态旅游的消费者和主体,而且也逐渐转变成为生态保护和景区环境工作的监督者、批评者,以此构建一个管理者与游客相互监督的新局面。为了帮助游客建立生态观念、强化生态旅游中的教育功能,九寨沟生态旅游景区设计了一些专门用来提高游客生态保护意识的旅游项目及辅助措施,切实有效地建立起从管理者、工作人员、景区居民到普通游客的多位一体的生态保护机制。

同时,九寨沟景区还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自然环境保护和管理。景区管理局设置了专门的保护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对景区进行科学化管理、维护、调查、观测、监测、研究,遇到有损于生态环境的事情及时处理,并强化保护措施;景区管理局还依法建立健全保护区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将生态保护的理念细化到一条条具体的规章制度中。

九寨沟景区被誉为“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之一”,其成功的景区管理经验,值得国内其他旅游景区学习和借鉴,是中国生态旅游管理和发展的典范。

参考文献:

景区游客管理措施篇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1-0147-02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因沟内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海拔在2 000米以上,生态环境保持得相当完整,沟内分布一百零八个湖泊和大片原始森林,不但有五花海、五彩池、树正瀑布、诺日朗瀑布等绝佳的风景,还拥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梅花鹿等珍贵动物资源。2007年5月8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旅游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九寨沟曾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沟,今天却以“人间仙境”、“童话世界”的美誉蜚声中外。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发展到现在的200多万人;景区年经营收入从100多万元提高到现在的6亿多元,九寨沟的旅游资源得到了极大地开发。但是,与其他一些景区的过度开发以至旅游资源衰竭的情况不同,九寨沟坚持以生态旅游为核心理念,努力保护自然环境的秀丽和纯净。九寨沟景区的管理者,坚持以自然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为出发点,全力向中外游客展现一个原始古朴、神奇梦幻的人间仙境,这里原始的生态环境、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和雪山、森林、湖泊组合成幽美的自然风光,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顶桂冠的圣地。九寨沟旅游开发的巨大成功,是与景区有效的生态旅游管理息息相关的。

一、景区管理理念的生态转型

旅游资源通常可以分为两类,即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主要是以自然界中的山水树木、鸟兽虫鱼、奇石绝景等为载体。因此,在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的景区中,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始、自然和完整,便成为摆在管理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九寨沟景区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始终坚持对九寨沟生态环境的强力保护和合理开发,不为眼前的经济利益放弃生态保护的长远目标,为中外游客保存了一个原始古朴的自然环境,从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前往参观游览。

为了贯彻生态旅游的理念,九寨沟成功地实现了“沟内游、沟外住”的构想。从2001年4月30日起,九寨沟关闭了景区内的所有宾馆;2003―2004年,大规模拆除景区经营性房屋建筑和违章建筑12万平方米,恢复植被2万余平方米,有效遏制了景区城市化现象,维护了世界遗产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景区每年拨专款836万元作为景区居民的生活保障费,组织景区居民入股,建设并运营诺日朗旅游服务中心,优先安排沟内居民从事保护、环卫和相关旅游服务工作,保障居民利益,引导居民致富,有效解决了“保景”与“富民”的世界性难题。

九寨沟景区引入国际标准化管理,确立“绿色旅游”的新理念。九寨沟的“绿色旅游”将保护生态环境和绿色资源、满足“绿色消费”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管理和发展中,主要表现在:科学测定环境承载量,实施“限量旅游”政策,严格控制日进沟游客数量;开通绿色环保观光车,尾气排放达到欧三标准,大大降低了汽车尾气对九寨沟生态环境的影响;拆除景区内的所有旱厕,引入智能型全自动免水冲环保生态厕所和环保型车载式流动厕所,从而实现了景区内污染物零排放;景区内的诺日朗旅游服务中心以旅游咨询、环境教育为主要功能;开发以绿色为主题的原始森林旅游路线等。九寨沟在旅游开发的同时,保证了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优秀文化精髓的传播,将旅游和自然、文化、人类生存环境结为有机的整体。

九寨沟广泛、深入地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使其生态旅游管理进一步向着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方向转变。其举措包括:每年外派专业人士出国考察,不断吸纳先进的管理经验,注重景区员工的素养提升,以改善景区服务质量;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就环境工程、环境教育和森林生态学等内容进行科研合作;与四川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优山美地国家公园合作,成立“九寨沟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联合实验室”;配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九寨沟开展实地调研,并与建设部、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等共同合作开展“中国世界遗产地生物多样性项目”研究。正是由于景区采取了科学、生态的管理方式,保持了九寨沟生态旅游资源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将自然的韵味与地域文化特色结合起来,才吸引了不计其数的游客慕名而来。

二、多元化的环境保护主体

在全国的其他一些地区,自然景区内往往存在着景区内居民与景区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一些景区管理局为了保护环境,往往限制或取缔景区内的居民参与旅游服务业活动;而居民为了获取自己的经济利益,也时常置景区的生态保护于不顾,二者由此形成了紧张对峙的关系。

九寨沟景区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采取了重要举措扭转这种常见的问题。九寨沟管理局认为,景区内居民是景区保护的动力,九寨沟人既然始终坚持“以旅游发展促进生态保护,以生态保护促进旅游发展”的理念,那么就必须想方设法将景区内居民纳入到环境保护的体系之中,使之成为监督、批评和参与的重要力量。为此,九寨沟开创了居民参与景区保护的管理新模式。九寨沟管理局通过倡导、引导、疏导、指导的方法,使沟内居民认识到保护九寨沟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增强其主人翁观念和忧患意识,变被动的、强制的环保为居民自觉主动的参与;同时,不断强化保护环境的相关规章制度,形成一个完善的保护机制,遇到问题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从而大大减少了危害生态环境的问题的产生。

为了杜绝日常生活垃圾的污染,九寨沟管理局严格控制沟内餐厅等服务项目的数量,努力实现服务经营项目向沟外发展的目标,切实地避免景区的日常污染;杜绝外来人口对沟内餐厅、摊位的承包、租赁,限制外来人口迁入沟内,从而使环境保护和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落到了实处。为了实现多位一体的环境监管目标,九寨沟景区管理局还以沟内居民为骨干,组建120余人的“3队10站”:护林防火专职消防队、环境卫生队、保护区道路养护队,长海、日则、诺日朗等七个保护站、生物病虫害监测站、环境监测站、泥石流监测站,从而使保护任务落到实处。九寨沟这种以保护为前提和维护居民利益相一致的管理模式,以规范的行政手段、开放的经济手段和严格的法律手段及当地居民的高度自觉,显示出了强有力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三、精细化的景区管理举措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九寨沟景区从日常工作的细微之处着手,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2003年3月,九寨沟管理局出台了一项新举措――实施精细化管理。要求景区员工做到“六精”(精神、精华、精髓、精品、精密、精通)和“五细”(细分市场和客户、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分每一个管理、细化程序和环节、细化成本控制),立足于细,扎根于实。通过具体的细节,一方面,可以让游客体会到一流景区的人性化服务,增加对九寨沟的满意度、信誉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另一方面,则可以使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真正地落到实处,让每一个管理者、每一个工作人员、每一个景区居民乃至每一个游客都树立起保护自然环境的观念。

“六精”中的“精华”体现了生态理念的内涵。“精华”是指有效地创造、运用、输出景区先进文化精华(九寨沟自然文化、民俗文化、管理文化)、技术精华、智慧精华等,全面掌握本行业的先进技术,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使其具有处于领先行业地位的核心技术,有力促进景区的全面、快速、健康的发展。这种创造、运用、输出景区先进文化精华的理念,在九寨沟管理文化的实践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九寨沟景区一方面是运用、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生态旅游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又创造性地总结和传播自己的生态旅游管理举措,从而形成一种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文化氛围。

“五细”之中则包括:细分组织机构中的职能和岗位、健全和完善内部管理体系,使责权利明确,并落实到位;细分每一个战略、决策、目标、任务、计划、指令,采取层层目标管理,使之落实到人;细化全局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控制、检查、激励等程序、环节,做到制度到位。在生态旅游管理实践中,九寨沟景区管理者真正地将生态保护的理念融入九寨沟旅游的全过程之中,使游客不仅是生态旅游的消费者和主体,而且也逐渐转变成为生态保护和景区环境工作的监督者、批评者,以此构建一个管理者与游客相互监督的新局面。为了帮助游客建立生态观念、强化生态旅游中的教育功能,九寨沟生态旅游景区设计了一些专门用来提高游客生态保护意识的旅游项目及辅助措施,切实有效地建立起从管理者、工作人员、景区居民到普通游客的多位一体的生态保护机制。

同时,九寨沟景区还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自然环境保护和管理。景区管理局设置了专门的保护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对景区进行科学化管理、维护、调查、观测、监测、研究,遇到有损于生态环境的事情及时处理,并强化保护措施;景区管理局还依法建立健全保护区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将生态保护的理念细化到一条条具体的规章制度中。

九寨沟景区被誉为“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之一”,其成功的景区管理经验,值得国内其他旅游景区学习和借鉴,是中国生态旅游管理和发展的典范。

参考文献:

景区游客管理措施篇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11―0047―05

1、引言

水环境问题已成为21世纪全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旅游业是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然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已引起了水体污染等一系列水环境问题,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是旅游地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末旅游环境研究兴起以来,水环境管理问题成为旅游环境研究的重点领域与主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国内学者覃新萍等对深圳华侨城的给水系统和雨、污水系统进行了设计;督明明提出青狮潭水库向漓江有偿旅游供水的水权理论;陶卓民和芮晔提出旅游景区清洁生产有利水资源管理,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王群对国外旅游地水供需矛盾以及旅游水环境影响研究进行了综述,旅游区水环境研究已从单一的水生态与承载力向水供需和水环境管理迈进。山岳型旅游地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旅游开发方式,水量和水质问题已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未来水环境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山岳型旅游地的水资源保护、利用与管理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学者对山岳型旅游地的管理体制、客流特性、生态环境、生命周期、空间竞争、居民态度等已有一定的研究,但对山岳型旅游地水环境管理的研究甚少。本文以牯牛降风景区、普陀山风景区、黄山风景区3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山岳型旅游地为案例,对水环境管理现状、水环境管理驱动力和管理方法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从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山岳型旅游地水环境管理模式,以期为山岳型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与管理提供借鉴。

2、山岳型旅游地水环境管理比较

2.1 区域特征比较

牯牛降、普陀山、黄山3处案例地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共性在于三者都属于山岳型旅游地,且旅游地区内均提供食宿等服务设施,有着不同程度的水需求;区别在于发展阶段、管理模式、地理环境等方面。在发展阶段上,三者分别处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初期、发展期、成熟期等典型的发展阶段;在旅游地经营方式上,三者分别采用租赁经营、国有企业、股份公司3种经营方式。因此,本文选取的案例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便于进行比较研究。

2.2 旅游地水环境管理比较

2.2.1 水环境管理现状比较

(1)牯牛降风景区(观音堂核心景区)

牯牛降风景区(观音堂核心景区)正处于旅游发展初期,属生态旅游示范点,黄山市牯牛降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于2002年整体租赁经营,租期为50年,实行自负盈亏,景区内建设与管理均由其负责,现有床位200张左右,需水量较少。景区降雨量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1600―1700毫米,地下水资源为17×104立方米,山上溪水常年不断,景区在山下建一拦水坝,输往各用水处。据实地访谈调查,景区内宾馆和餐厅及各用水处均没有装水表,不需交水费,管理者和经营者也没有制定节水管理政策,员工更没有节水意识。建有一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后即排放到下游,无水质监测与监督,无中水回收利用系统,所有用水均为源泉水。

(2)普陀山风景区

普陀山风景区已进入旅游发展期,属海滨海岛型风景区,景区由普陀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国有独资企业)经营,普陀山管理局管理景区。景区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创建ISO14000国家示范区,对风景区排污、排气、生态、净化、固体废弃物自净处理等工作逐一进行自查和整改。由于地处海滨,淡水资源缺乏,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09毫米,岛上共修建大小水库5个,蓄水量不到90×104立方米,蓄水量少,加之山上人口密度大,用水十分紧张,每年旅游旺季和干旱季节用水更为困难,属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并存的地区,可饮用的淡水水源不足,抗旱能力差。水费约8元/吨,大大增加了宾馆和招待所的经营成本,宾馆和招待所虽制定了节水管理政策,但尚未采取任何节水技术措施和对游客进行节水意识教育等。舟山市政府为扶持普陀山旅游发展,于1993年投资938万元,铺设由本岛芦东水库至普陀山三甲堂水库的输水管道,每年由芦东水库向普陀山输送150×104立方米淡水,大大缓解岛上淡水短缺问题。2005年,舟山市政府铺设第二条跨海输水管道,实行“一备一用”,以确保普陀山的供水需求。由于盐水淡化成本太高,尚未建立盐水淡化厂。

(3)黄山风景区

黄山风景区年平均降雨量2376毫米,降雨非常丰富,总体上不存在资源性缺水,但降雨量分配不均,丰枯水期差异较大,由于蓄水设施有限,工程性缺水影响降雨的储存和利用。随着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对水生态系统压力逐渐增大。景区修建水库,设立水厂,根据丰枯水期提供不同的供水量。由于山上供水成本高,水价高山景区10元/吨,低山景区7.5元/吨,加之排污费,综合水价约达13元/吨。据实地调查,宾馆普遍感到水费对宾馆的开支造成巨大的压力,并100%地制定了节水管理政策,要求员工和管理人员节水;15.38%的宾馆在水龙头上安装限速流量器或采用感应水龙头,46.15%的宾馆采用节水马桶或在马桶水箱内安装冲水限制器或用瓶子等装些石子放在水箱内,15.38%的宾馆(狮林大酒店和西海饭店等)在客房浴室或职工浴室、洗衣房等安装脚踏板,42.85%的宾馆在公共水龙头上安装锁,无钥匙人员不可以打开水龙头;玉屏楼宾馆采取了中水回用系统,回用率约为90%。此外,由于昂贵的水价及有限的供水,管理者自身的道德意识和节水意识水平也相对提高。71.43%的宾馆采用贴告示牌或培训等对员工进行节水意识教育;57.14%的宾馆对浪费水的员工进行经济惩罚或其他惩罚措施;50%的宾馆采用在客房内贴节水告示牌等形式对游客进行节水意识教育。

2.2.2 管理驱动力及其方法比较

各风景区由于旅游发展阶段、管理主体、水资源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外界控制、道德规范、经济约束等驱动力和水环境管理方法(政策管理、技术管理和意识管理)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1)牯牛降景区

牯牛降景区(观音堂核心景区)由于属私人租赁经营,水源充足,旅游开发初期游客量也相对较小, 景区仍处于开发初期,问题尚未显露,无外部限制因素,也不存在经济限制和道德节水意识因素。因此,景区没有进行政策、技术、意识等任何管理措施,水环境管理处于无序状态。若长此以往,景区水环境问题将显现,并逐步趋于严重。因此,政策、技术和意识管理都亟待加强。

(2)普陀山风景区

普陀山风景区由于淡水资源的严重缺乏,加上管理部门的限制,景区制定了相对较为完善的管理政策。昂贵的水价也推动景区进行政策管理,但由于属国有企业经营,各经营企业并没有进行严格的技术措施节水,尚缺乏有效的措施落实政策;技术管理相对落后,节水器具采用较少;企业和员工节水意识较差,虽然都了解节水的重要性和节水管理政策,但节水没有奖励,不节水也没有惩罚。道德也没有构成主要的驱动因素来推动景区的意识管理。未来在继续加强政策管理前提下,应重点加强技术和意识管理。

(3)黄山风景区

从各景区比较来看,黄山风景区目前水环境管理状况相对较好,尤其是技术措施可以为其他景区借鉴。黄山风景区已进入成熟期,政策推动力相对减弱,由于是股份公司经营,景区虽然没有制定严格的节水政策,但星级较高的宾馆自身制定了相对较为具体的节水政策,只是实施力度有待加强。目前政策和技术管理已基本定型,水环境管理最大的驱动力是昂贵的水价,政策控制和经济限制二者相结合,提高了景区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节水道德意识,推动景区加强意识管理。但景区管理机构中缺乏针对性的部门全面有效管理全山的水量、水质问题;景区政策中对污水排放和供水分配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但尚未制定严格有效的政策来提高游客及各单位的节水意识,各单位的节水措施基本上依赖于本单位的政策,全山不具有统一性;昂贵的水价及有限的供水,促使管理者自身的道德意识和节水意识水平有所提高,但若排除当地的水价和缺水等客观条件,道德和节水意识并不构成水需求管理的驱动力。未来在巩固政策、技术管理的同时,应着重加强意识管理。

从以上各景区分析可知,水环境管理的驱动因素主要为外部控制、经济限制和道德意识。外部限制主要包括区域自然条件的干旱和内在水的缺乏程度,景区以及政府或其他旅游、环境等相关部门的政策限制。经济限制主要是水价,包括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等。道德意识主要是旅游地经营者和管理者所具有的节水意识,以及其经商和管理方法中所具有的环境敏感度。三种驱动力的不同作用力导致景区在政策管理、技术管理和意识管理等水环境管理方法上存在差异。总体上,当地自然条件缺水是影响水环境管理最直接的因素,而经济限制是最主要的驱动因素,强烈道德感可以在其他驱动力缺乏的情况下,促进各种管理措施的实施,但在其他驱动因素缺乏的情况下,道德并不构成重要的驱动力。在目前水环境问题没有达到完全危机时,需要政策驱动力来推动水需求管理的有效实施。

3、山岳型旅游地水环境管理模式构建

国外学者提出的旅游地水环境管理对策主要有管理政策、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和教育措施等。管理政策上,为了保证水供需长期平衡,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水环境管理被众多国家和学者首肯。国外目前较多国家将以上4种措施相结合,实行水环境一体化管理。当外界控制、道德规范、经济限制三个驱动力都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时,水环境管理实施最有效;反之,实施效果则最差。

山岳型旅游地游客量与服务设施的增加,一方面加大了景区的水供需矛盾,另一方面,过多的废水排放对景区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许多山岳景区已实行“区内游、区外住”的旅游开发模式,但大多山岳由于地形陡峭、游览路线长或度假旅游的开发等因素,不适合进行当天往返的路线设计,水环境一体化管理提上日程。从管理的角度来说,未来山岳景区理想的水环境管理模式应是随着人的素质不断提高,以道德影响为主,外部控制和经济限制影响为辅,形成意识管理、政策管理和技术管理三者齐头并进。政府是实施旅游水环境管理的主导力量。水环境管理需要各区域各部门的共同合作,只有政府牵头,发挥其引导和主导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其他相关主体保护旅游水环境。如纳米比亚制定新的水法案和旅游法案,西班牙的巴利阿里群岛颁布了水文计划等,使保护旅游水环境成为公民的一项法律行动,效果明显。经济手段是保护旅游水环境最直接的手段。国外研究的实践证明,在公民环保意识有待提高的情况下,增加排污费和水费可以直接刺激人们节约用水,这为政府和实业界保护旅游水环境提供了一个重要方法。道德教育是保护旅游与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经济手段不具有长远性和全面有效性,只有加强节水教育,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增强人们的水环境保护意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质污染和水量短缺问题。

景区的区域特征与生命周期所处阶段不同,水环境整合的具体措施也不同。各风景区可依据一体化管理模式,寻找相应的侧重点进行水环境管理。例如,在政策上,今后黄山风景区仍应加强政策管理,从总体上制定风景区的水管理政策,做到全山各宾馆和招待所用水及污水处理统一管理,增强企业的外界压力;普陀山风景区也应进一步加强政策的执行力度,与舟山市水务局协调统一,制定全景区的供水、节水政策,并将政策形成制度化;牯牛降风景区目前应在开发初期制定严格的水环境管理政策,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技术上,黄山应继续加强各单位节水设备的改造,全部采用节水型马桶和生态厕所;普陀山风景区和牯牛降风景区均未采用节水器具,应着手改造现有设备,普陀山可根据成本效益分析,适时建立盐水淡化厂。在经济调控上,黄山和普陀山风景区均制定了较高的水价,今后还可制定超标用水超标收费等经济措施;牯牛降景区应及时制定科学的水价体系,以保证旅游和水源的良性发展;此外,还可引用国外的生态税进行经济补偿。在教育引导上,各风景区都应加强游客、员工的节水教育与培训,采用多种宣传和激励手段,提高管理者、员工和旅游者的节水意识。

4、结论与讨论

景区游客管理措施篇12

1、自驾游、自助游增多,景区应急设施不完善

新媒体提供的丰富多样的旅游资讯,网络查询和预订等为自助游提供了便利,并且自助游的自主性更强,在游览空间和时间上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加上近些年团队旅游质量的下降,导致更多游客选择自驾游、自助游。因此九寨沟成为了周边各地游客假日自主规划的旅游目的地之一。2013年“十一”九寨沟景区接待游客中,散客人数占68.9%,团队人数仅占31.1%。然而景区管理部门没有根据这一变化及时采取应变措施,缺少相应的服务保障和应急设施,如缺乏对自助游的引导,停车位、观光车辆、厕所等的数量不能满足集中式的需求。

2、旅游信息机制不健全,危机事件预警与应急处理能力欠缺

目前国内大部分景区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还未能发挥应有作用,游客流量的预估、预警和疏导机制还不完善。九寨沟“10.2”事件就是因为游客不能及时获得景区实时旅游信息,散客盲目涌入景区,造成景区内外拥堵。管理机构的风险意识普遍淡薄,危机防范能力不足,景区管理者觉得游客量还未达到历史最高,因而在管理上有些松懈。事件发生时,由于没有处理危机的经验,缺乏应急处理措施,对事发现场的控制不足,对游客无法实施劝导疏散,导致事态急剧变化。

3、集中式休假制度导致旅游需求集中释放

近几年,一到长假,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在家休息,转而选择带家人外出游览。而自五一黄金周被取消后,十一长假成为国人旅游的首选时间,这种集中式的休假引发众多游客前往包括九寨沟在内的部分热门景区旅游,强大的旅游流带来时空聚集,导致景区旅游容量严重超载,与景区的有限服务供给形成突出矛盾,进而引发拥堵等问题。

4、新景区度假项目开发薄弱导致旅游流流向传统热点景区

各地均在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兴建并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强促销力度,同时许多旅行社开出新的旅游线路,这些措施对旅游起到了一定的分流作用。但旅游目的地冷热不均现象仍非常明显。如黄金周期间,九寨沟、峨眉山等著名景区内拥挤不堪,而蜀南竹海景区的游客量却大幅下降。原因就是新开发的景区内旅游设施不够完善,尤其是度假项目开发不够,达不到过夜旅游者的需求,因此即使是黄金周这样的集中出游时间,也不能吸引旅游者。

二、建议和改进措施

1、完善景区内自助游辅助体系

旅游活动的发展已进入自助游阶段,传统的、形式单一的管理服务模式已不再适宜自助游游客的需求。为应对节假日期间游客的集中游览,景区应建立和完善自助游辅助体系,比如游客中心相关配套设施应健全并能够为游客所用,厕所布置合理,每个路口放置景区导览图,增添服务人员引导游客自行游览,扩建停车场、住宿和餐饮设施,增添或者临时租用观光车辆,使自助游、自驾游游客在景区通过自主的方式便可顺利完成高满意度的游览。另外,景区也要与政府进行合作,一旦游客量接近最大承载量,相关部门应在景区外各路口对外来车辆进行管制和疏导,做到有序的分流,缓解景区压力。

2、建立旅游信息平台和风险预警机制

建立旅游信息平台和完善信息渠道。景区应通过广播和网络等媒体,从景区的容量角度考虑,及时安全预警信息引导游客,方便景区内游客选择旅游景点,景区外游客及时调整游览线路,避免由于信息闭塞而导致游客蜂拥而至。在管理上应形成区域统筹与政府多部门联动的管理模式:政府要对旅游地制定旅游分流预案,开辟旅游分流线路,一旦游客量接近景区最大承载量,应在景区外各路口对外来车辆进行管制和疏导,做到有序分流,防止游客过于集中在优质景区。景区应结合自身特点,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各种潜在的风险进行防范,并根据旅游趋势的变化定期进行调整,同时加强景区管理服务人员应急处理的培训,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3、改进公民的休假制度

景区游客管理措施篇13

九寨沟景区引入国际标准化管理,确立“绿色旅游”的新理念。九寨沟的“绿色旅游”将保护生态环境和绿色资源、满足“绿色消费”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管理和发展中,主要表现在:科学测定环境承载量,实施“限量旅游”政策,严格控制日进沟游客数量;开通绿色环保观光车,尾气排放达到欧三标准,大大降低了汽车尾气对九寨沟生态环境的影响;拆除景区内的所有旱厕,引入智能型全自动免水冲环保生态厕所和环保型车载式流动厕所,从而实现了景区内污染物零排放;景区内的诺日朗旅游服务中心以旅游咨询、环境教育为主要功能;开发以绿色为主题的原始森林旅游路线等。九寨沟在旅游开发的同时,保证了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优秀文化精髓的传播,将旅游和自然、文化、人类生存环境结为有机的整体。

九寨沟广泛、深入地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使其生态旅游管理进一步向着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方向转变。其举措包括:每年外派专业人士出国考察,不断吸纳先进的管理经验,注重景区员工的素养提升,以改善景区服务质量;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就环境工程、环境教育和森林生态学等内容进行科研合作;与四川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优山美地国家公园合作,成立“九寨沟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联合实验室”;配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九寨沟开展实地调研,并与建设部、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等共同合作开展“中国世界遗产地生物多样性项目”研究。正是由于景区采取了科学、生态的管理方式,保持了九寨沟生态旅游资源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将自然的韵味与地域文化特色结合起来,才吸引了不计其数的游客慕名而来。

二、多元化的环境保护主体

在全国的其他一些地区,自然景区内往往存在着景区内居民与景区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一些景区管理局为了保护环境,往往限制或取缔景区内的居民参与旅游服务业活动;而居民为了获取自己的经济利益,也时常置景区的生态保护于不顾,二者由此形成了紧张对峙的关系。

九寨沟景区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采取了重要举措扭转这种常见的问题。九寨沟管理局认为,景区内居民是景区保护的动力,九寨沟人既然始终坚持“以旅游发展促进生态保护,以生态保护促进旅游发展”的理念,那么就必须想方设法将景区内居民纳入到环境保护的体系之中,使之成为监督、批评和参与的重要力量。为此,九寨沟开创了居民参与景区保护的管理新模式。九寨沟管理局通过倡导、引导、疏导、指导的方法,使沟内居民认识到保护九寨沟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增强其主人翁观念和忧患意识,变被动的、强制的环保为居民自觉主动的参与;同时,不断强化保护环境的相关规章制度,形成一个完善的保护机制,遇到问题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从而大大减少了危害生态环境的问题的产生。

为了杜绝日常生活垃圾的污染,九寨沟管理局严格控制沟内餐厅等服务项目的数量,努力实现服务经营项目向沟外发展的目标,切实地避免景区的日常污染;杜绝外来人口对沟内餐厅、摊位的承包、租赁,限制外来人口迁入沟内,从而使环境保护和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落到了实处。为了实现多位一体的环境监管目标,九寨沟景区管理局还以沟内居民为骨干,组建120余人的“3队10站”:护林防火专职消防队、环境卫生队、保护区道路养护队,长海、日则、诺日朗等七个保护站、生物病虫害监测站、环境监测站、泥石流监测站,从而使保护任务落到实处。九寨沟这种以保护为前提和维护居民利益相一致的管理模式,以规范的行政手段、开放的经济手段和严格的法律手段及当地居民的高度自觉,显示出了强有力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三、精细化的景区管理举措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九寨沟景区从日常工作的细微之处着手,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2003年3月,九寨沟管理局出台了一项新举措——实施精细化管理。要求景区员工做到“六精”(精神、精华、精髓、精品、精密、精通)和“五细”(细分市场和客户、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分每一个管理、细化程序和环节、细化成本控制),立足于细,扎根于实。通过具体的细节,一方面,可以让游客体会到一流景区的人性化服务,增加对九寨沟的满意度、信誉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另一方面,则可以使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真正地落到实处,让每一个管理者、每一个工作人员、每一个景区居民乃至每一个游客都树立起保护自然环境的观念。

“六精”中的“精华”体现了生态理念的内涵。“精华”是指有效地创造、运用、输出景区先进文化精华(九寨沟自然文化、民俗文化、管理文化)、技术精华、智慧精华等,全面掌握本行业的先进技术,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使其具有处于领先行业地位的核心技术,有力促进景区的全面、快速、健康的发展。这种创造、运用、输出景区先进文化精华的理念,在九寨沟管理文化的实践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九寨沟景区一方面是运用、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生态旅游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又创造性地总结和传播自己的生态旅游管理举措,从而形成一种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文化氛围。

“五细”之中则包括:细分组织机构中的职能和岗位、健全和完善内部管理体系,使责权利明确,并落实到位;细分每一个战略、决策、目标、任务、计划、指令,采取层层目标管理,使之落实到人;细化全局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控制、检查、激励等程序、环节,做到制度到位。在生态旅游管理实践中,九寨沟景区管理者真正地将生态保护的理念融入九寨沟旅游的全过程之中,使游客不仅是生态旅游的消费者和主体,而且也逐渐转变成为生态保护和景区环境工作的监督者、批评者,以此构建一个管理者与游客相互监督的新局面。为了帮助游客建立生态观念、强化生态旅游中的教育功能,九寨沟生态旅游景区设计了一些专门用来提高游客生态保护意识的旅游项目及辅助措施,切实有效地建立起从管理者、工作人员、景区居民到普通游客的多位一体的生态保护机制。

同时,九寨沟景区还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自然环境保护和管理。景区管理局设置了专门的保护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对景区进行科学化管理、维护、调查、观测、监测、研究,遇到有损于生态环境的事情及时处理,并强化保护措施;景区管理局还依法建立健全保护区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将生态保护的理念细化到一条条具体的规章制度中。

九寨沟景区被誉为“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之一”,其成功的景区管理经验,值得国内其他旅游景区学习和借鉴,是中国生态旅游管理和发展的典范。

参考文献:

[1]任啸.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参与管理模式探索——以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为例[J].旅游科学,2005,(3):16-19.

[2]罗高飞.走出无烟产业的误区——“绿色时代”与“绿色旅游”浅议[J].旅游科学,1996,(3):9-l2.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