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管理浅析

摘要:旅游景区门票的合理化管理对于景区的可持续性发展,对于旅游业的产业推动,对于有限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都起着重中之重的地位。旅游景区门票需要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的管理,只有通过建立完善健全的社会制度使得公众利益和景区利益得到很好的协调,才能真正的解决好旅游景区管理的问题。
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管理浅析

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管理浅析: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管理浅析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主导的价格趋向使得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呈上涨趋势,并且持续攀升,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科学制定合理的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当下讨论的焦点。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旅游景点门票科学定价问题进行了梳理,针对国内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制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建议和对策进行表述。反映了旅游景区价格管理的进展,今后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和学术研究发展的方向。

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管理是对门票这一凭证进行可行性的管理,只有在大的社会背景下,遵循价格规律,科学定价,才能保障旅游景区市场的扩大,才能为景区吸引游客和合理化的管理做好调控。

一、我国目前景区门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景区定价缺乏灵活性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旅游景区门票价格普遍没有根据市场需求量资源变化量和旅客实际需求来进行定价。而是在市场经济价格利益的推动下盲目一味的最求高价来提高旅游景区门票价格,通过恶意竞争的手段来提高旅游景区的收入。忽视了对旅游景区门票管理规划的科学性。对于旅游景区来说,他们出售核心产品应是集景区观赏娱乐及相关旅游服务为一体的产品,不宜采用成本导向定价法,而应从游客的角度出发,采取需求导向定价的方法来制定。陈芸、黄远水(2011)认为我国旅游景区门票定价总体而言是不够灵活的,许多景区在季节段、游览时间段上没有价格变化;门票形式的多样化和不同游客群体的差异化更为少见。同样曹三强、潘秋玲(2011)也指出许多景区旅游环境容量超载,不是整个旅游景区的超载,而是景区内部某些旅游点超载,或是24小时之中某一时间段景区旅游环境容量超载,需要运用灵活多样的价格杠杆有效调控旅游客流。例如在五一和十一的黄金周期间实行差别定价,以灵活的定价来吸引不同群体的游客。可以实行淡旺季门票价格调整,推出学生票,团体票,老人票等多种形式的门票。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来销售门票,并给予一定的优惠。这样既给旅游景区带来了收益,也发挥了旅游景区门票的灵活性起到调节客流的作用。

(二)国家对景点涨价从制度上缺陷,听证会制度有待完善

向荣(2011)认为部分景区调高门票价格的程序和过程没有充分体现出公平性。表现在:地方政府既是门票涨价的受益者,又是门票涨价的裁判;参加各景区价格听证会的代表主要是本地人,外地消费者几乎没有或者比例很低,但门票价格上涨主要与外地人利益相关。国内多数景区尚未成为独立的经营主体,景区市场竞争相对并不激烈,很多景区仍然依靠原有的知名度,景区经营主体在经营思想上存在靠资源的理念,市场意识不强,经营存在短期行为,景区长期的发展考虑不多,生产效率低下,在管理方式、产品项目的更新、形象营销等方面努力不够,却积极找各种理由向主管部门申请批准提高门票价格。

(三)景区收入来源过于单一

我国旅游景区经营尚未形成有效的社会参与模式和景区多样化经营体系。在地方财力匮乏的前提下,旅游景区未能主动寻求和获得企业的赞助;我国尚未形成以社会捐助、社会基金等方式支持率由景区维持低廉门票价格的氛围;旅游景区投资经营的单一性明显,未能调整经营理念,想方设法从游客的购物、食宿、娱乐等方面获得经济效益。目前我国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旅游产品链尚未建立,景区门票之外的旅游综合收入少。旅游产品开发长期停留在观光旅游产品层次上,休闲度假产品较少,旅游娱乐、旅游购物不发达,在旅游营业收入中,商品性收入所占比重很低。例如,在我国最早发展旅游业且把城市定位为旅游城市的桂林市,传统观光产品占整个旅游市场份额的78%,而度假、商务、会展、体育、养生等旅游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却不足25%,其产品结构现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失衡的严重状况。由于观光旅游产品缺乏体验性、创收性项目,因此使得景区经营者选择上涨门票价格的方式来增加效益。

二、关于旅游景区门票调控的若干建议

(一)国家对景点涨价从制度上制约,听证会制度有待完善

着重完善旅游景区门票听证会制度,将民主制原则切实运用到实际的定价机制中。建立定期价格审核和申报制度。景区门票改革和价格调整不得少于两年,限制重大接待和必要的公务以外的免票。坚决禁止景区自身进行的违规实行价格折扣,压价竞争等不正当行为。那些不可替代的、特殊的、稀缺的景区资源,应该将其定价权收归中央,是否涨价,应该由国务院物价主管部门来组织听证会,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听证代表,管理旅游资源的地方政府只能派代表参加听证会陈述涨价理由,最终是否涨价,应由全体代表作出决定。

(二)旅游景区应该形成产业经济的发展道路

当前,我国的旅游业的发展阶段从初级阶段上升到高速发展的阶段,呈现出产业转型,产业升级以产业融合的三大发展趋势,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旅游景区应该放弃门票涨价获得的短期的经济效益,应该把眼光放远,关注旅游景区的发展。将关注点转移到旅游景区的资源保护,放弃原有的门票经济策略。走产业化经济发展道路,不断加强完善设施和服务,为旅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景区产品,努力优化旅游景区产品结构才能满足旅客的不同需要,加速旅游业的发展。

(三)加大政府的财政投资,争强旅游景区的供给能力

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上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旅游市场的供求关系,也反映出我国旅游景区在数量和质量上不能满足旅客的需求。从支撑我国旅游景区的产品体系来看,我国旅游景区的核心组成仍然是传统的风景名胜,长期缺乏投入。长期接待旅游比较频繁,使得我国旅游景区发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旅游市场需求。因此,为了促进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必须要对传统的旅游景区进行改造提升。并要规划建设新的旅游景区,加快各类旅游景区休闲产品的规划和建设。旅游经济要打破门票经济的误区,开发相关产业,增加旅游收入。不要只看景点门票收入,要看综合效益,综合开发,科学规划。增加旅游收入除着眼开发新的旅游景点外,还应增加非基本旅游产品的供给,继续加强那些吸引力大的旅游产品,开发有潜力的新产品,转换一些缺乏活力的产品。要以旅游景点的开发为中心,向特色产品开发、旅游商品开发、风土文化开发等多项目开发转变,由单一景点开发带动相关产业的开发,做到有看的、有买的、有玩的,突出地方特色。国内旅游黄金周“旺季、旺丁、不旺财”,也就是说除基本旅游消费外,游客在其他方面的消费不多。世界旅游发达国家旅游购物收入的比重一般高达50%以上,如新加坡,旅游购物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60%以上。我国的旅游购物创汇仅占总收入的20%左右,可见开发新的旅游商品,增加非基本旅游产品的消费潜力很大。

(四)鼓励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体制的改革创新

实行旅游景区门票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资源整合,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国家相关政策为依据,并将其量化,统一全国景点门票定价评估体系;以景区价值等级、知名度、观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环境容量、环境质量、管理水平、游乐设施等为项,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基层上,从下而上实行“打分评估定价”制度,每年重新评估一次,不合格的降级或取消营业资格证。同时,建立起定期价格审核和逐级呈报制度,明确门票价格合理调整幅度和调价间隔时间。实行“打分评估定价”制度必须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首先,必须将“打分评估定价”草案向社会公布,广泛搜集群众意见,并将反馈上来的意见逐条归纳,及时对“打分评估定价”制度内容予以调整。其次,实行景区门票定价的维权监督员制度,即消费者代表合法介入门票价格决策听证过程。维权监督员的选定必须要走规范、严谨的程序,并向社会公布,群众反映强烈的,不得当选,确保维权监督员纯洁性、广泛性和代表性。维权监督员不得与地方政府和相关经营方、管理方沾亲带故,以杜绝表决会上“装聋作哑”或“同流合污”现象出现,致使维权监督员制度失去存在意义。在举行门票价格听证会前,应通过新闻媒体、网络或其他公开方式向社会公布。建议国家相关管理部门联合组成“景点门票价格管理排查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严明制度,站在维护人民群众权益和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高度,深入地方景点,每年定期两次排查、验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问题景点予以处罚并要求限期整改。同时,对各景点不定期实行“回头看”,并实行暗访制度,确保排查工作质量。地方政府应予以配合建立旅游市场的自我约束机制和促进发展机制,以规则的完善和配套来约束和引导景区门票价格的合理形成。

三、结论

综上所述,旅游景区门票的合理化管理对于景区的可持续性发展,对于旅游业的产业推动,对于有限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都起着重中之重的地位。旅游景区门票需要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的管理,只有通过建立完善健全的社会制度使得公众利益和景区利益得到很好的协调,才能真正的解决好旅游景区管理的问题。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旅游学院)

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管理浅析:国内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与价格管理管窥

摘 要:旅游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进行科学合理的景点价格制定和管理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产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文本通过分析我国旅游景点门票价格的影响因素,并研究相关经济学理论,总结归纳出了旅游景点门票价格制定管理的一般方法,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定价模型。

关键词:旅游景点;门票价格;制定;管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成为近年来发展最快、效益较高的产业之一。但与此同时,许多管理运行上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暴露了我国在旅游业管理体制上的缺陷。在这些问题中,最为显著的就是旅游景点乱收费的问题,这不仅损害了游客的经济利益,还造成了极大的客源流失,阻碍了我国旅游业的整体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已制定了一定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景点门票价格的制定,但其实施效果有待进一步加强。本文从景点门票价格影响因素出发,通过制定科学可行的定价模型为旅游景区提供定价参考,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景区门票价格混乱问题。

一、景区门票价格发展历程

我国旅游景点门票价格整体呈逐年上涨趋势。这一方面与我国物价的整体增长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景区建设投入的增加相关。景区门票价格的调控起初主要由政府部门进行管理,近年来逐渐向国家整体调控、景点自主定价的方向发展。我国景区门票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景区门票低价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指我国解放初期到改革开放初期这一段时间。在这一时期,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工资和消费水平也相对较低。为保障人们日常的休闲娱乐生活,国家制定了一定的补贴来进行旅游景区的建设。这政府的资金支持下,许多旅游景点都具有社会福利性质,因而以低价或免费的形式向游客开放。在这一时期,公园的门票价格通常在0.05-0.10元之间,其他旅游景点的门票价格也一般不会高于0.01元。

1.2景区门票价格初步调整阶段

我国景区价格的初步调整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持续了大约10年时间左右。改革开放取得的经济增长是促使景区门票价格调整的主要原因。经济收入的增长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使人们从解放初期的单纯物质追求转变到追求精神的享受。因此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公共景区的游客量明显上涨。另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物价水平。政府部门在社会公共建设上的财政压力有所上升,必须拓宽渠道增加税收。为此,政府部门开始对景区门票价格进行逐步的上调,同时也加大了对景区经营模式的管理,使旅游景点逐渐从社会福利性质向市场化转变。

1.3旅游景点票价大幅上涨与城市供应的免费开放

在20世纪末,我国景区建设管理迎来了较大的转折。这一时期的较大特点是实现了城市公园与其他旅游景点的分类管理。在这一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已发展到了较高水平,旅游出行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各景区的游客量也在这一阶段有了显著的上涨。这使得景区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为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许多景点开始提高门票价格,特别是在旅游管理部门将门票制定管理权下发给地方景点后,调高价格的现象更为严重。在这一背景下,旅游业的经营发展秩序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许多旅游景区打着“文化价值”、“产业建设”的名号,随意调整价格,导致旅游业市场价格混乱,景区相互抬价等现象的发生。

在景区纷纷提高门票价格的同时,城市公园却开始实行免费开放。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旅游产业的混乱局面。在城市公园与旅游景点的价格对比下,游客进一步认识到景区价格制定的不合理,从而在选择出行地点时更倾向于选择免费的公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景点闲置,而公园人流量过多的现象。

二、旅游景区门票定价机制研究

2.1旅游景区门票定价基础研究

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影响因素包括景点性质、景点规模、景点质量等。其中景点性质是门票价格的决定性因素。

景点性质包括了景点的经营属性和消费属性等。经营属性即指景点的经营目的和方式。而消费性质则主要指旅游者的消费能力、消费习惯等。若景区侧重于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展示,则其定价标准应以景区自然环境条件、景区的生态性、观赏性等方面为参考;若景区是以经济收入为主要经营目的,则在制定门票价格时应更多地考虑景区提供的服务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消费者经济实力等因素。此外,在制定景区门票价格时还应将季节因素、地区因素、社会价值因素等纳入考虑范围,从而使价格的制定更加科学合理。

2.2旅游景区门票定价模式研究

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在建立定价模型时应使其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流动性,以便能在各种环境变量下始终保持价格的科学性。

景区门票价格的制定可从游客、景区环境、景区资源等方面进行。以游客为基础的定价模型主要从游客的消费水平出发,在游客的经济承受范围内,根据其他影响因素的变化对价格进行一定的调整。这种定价模式充分保障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有利于增加景区的游客量,但不利于景区的经济发展。以景区环境为基础的定价模式主要从景区的环境质量做出评价,通过定量的指标,对景区环境条件进行分级,并根据分级情况给出具体的定价。这种定价方式较为客观,并有利于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但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景区盈利的经营目的,难以得到实际的应用。以景区资源为基础的定价模式从景区的环境、设施、服务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综合的评价,是一种较为科学合理的定价模式。因此在实际中应用较为广泛。

三、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研究展望

我国对旅游景点门票价格的研究管理开始于20世纪后期,与发达国家相比基础理念和管理模式上都较为落后。在起步阶段,我国对旅游景点门票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机制的影响上,到了20世纪才逐渐向消费者角度倾斜。尽管现阶段,我国旅游业仍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但随着旅游市场的逐渐饱和与国外旅游业的冲击,我国即将迎来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未来,我国旅游景点门票价格极有可能迎来再一次的大幅度降价,从而增加产业竞争力及对外国旅游者的吸引力。

四、结语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旅游业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缺乏完善体制的管理,尤其是在景点价格的管理上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和漏洞。通过建立科学的定价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从而规范景点价格制定和管理,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

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管理浅析:国内5A级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管理初探

摘要:自2005年国家旅游局出台《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后,5A景区就成为全国旅游景区追求的和标杆,更是成为引导游客出行的金字招牌。截至3013年,全国共有173家5A级景区。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各大旅游景区竞相创建5A级景区。随着旅游景区5A级资质的成功申报,景区的门票价格随之成为景区升级后的一个重要变化量,很多旅游景区靠5A级景区的这块响亮的招牌,增长门票价格。本文以国内5A级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为出发点,初步探讨5A级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管理方式,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5A级旅游景区;门票价格

一、国内5A级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现状

目前有关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定义有多种解释,价格是商品价值的外在货币表现,而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主要是旅游经营者通过向参与旅游活动的旅游者提供其所需要的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商品和服务之后,旅游者向旅游经营者提供一定的报酬。当前我国普遍存在许多5A级旅游景区门票价格非正当竞争手段泛滥,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综合调整过于僵化,虽然有大部分的旅游景区在淡季、旺季能主动的调整门票,但是却变相提高住宿、交通以及索道等价格,不同客源构成的价格调整都有不太灵活之处。再者,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管理多头化。我国各个市区县的旅游景区管理体系比较混乱,管理部门繁多冗杂,“多头式”管理方式广泛存在于各大旅游景区,导致旅游景区在门票制定与定价的过程中,不民主、不严谨,自由随意性大。甚至个别地方政府部门过于看重“门票经济”,制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时恣意妄为,不惜牺牲国家利益,缺乏民主合理性,导致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不断上涨。

二、5A级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管理的特点

1.5A级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较高

截至目前我国5A景区门票价格超过100元的基本占半数之多,其中有11家景区旺季门票价格均超过200元,其中只有8家5A景区实行免票政策,比如杭州西湖景区。从2000年开始,先后陆续有20个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管理权限下放给了地方政府。之后,全国各大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开始陆续上涨,各大著名旅游景区涨价风暴席卷全国。比如四川九寨沟旅游景区就经历了前后三次大的价格调整,旺季从145元涨至200元再到如今的220元,涨幅分别达到37.9%和10.0%。面对众多凭借申报国家5A级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进而步入“百元时代”的旅游景区,旅游的门票支出便成为了许多游客的烦恼,5成多的游客表示旅游的花费大部分支出会花销在景区门票上。好不容易有了假期,旅游本来是散心之旅、休闲之旅,但面对高昂的门票,又不得不止步于门口。

2.5A级旅游景区市场化调控低

我国5A级旅游景区都普遍存在市场化程度低的现象,进而导致景区的费用开支只能严重依靠门票来运营。虽然许多旅游景区在淡旺季执行不同的门票价格,但是这种单纯依靠门票手段来进行市场化调控的方式比较单一,并不能根本解决旅游景区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目前我国很多地方政府均患上了“门票依赖症”,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纷纷上马申报5A级旅游景区,盲目抬高景区价格,导致某些旅游景区价格与价值的严重背离。这表面上是发展旅游经济,实际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旅游市场秩序的混乱和失衡。

3.5A级旅游景区社会参与度低

一方面门票收入比重大,另一方面旅游景区缺乏对当地社会的惠及,使得门票盲目涨价成为旅游发展的一个“怪圈”。大多数情况下,旅游景区的发展依然依附当地政府的扶持。在地方财力比较匮乏的情况下,旅游景区不能获得企业的赞助以及社会捐助、社会基金等其他来自社会的支持方式,进而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旅游景区高门票价格的现状。而通过申报4A、5A级旅游景区来提升自身景区的知名度,从而再一次提升门票价格也就见怪不怪了。

三、5A级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优化管理的建议

1.简化政府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离

旅游景区门票收入的大部分都来源于景区门票,而由于政府在当地旅游景区中的主导地位,导致旅游景区门票收入构成了当地财政收入的一部分,这也形成了目前中国许多当地政府长年以来对旅游景区“粗放式”、“简单式”的管理方式。政府过度依赖于“门票经济”,并且以门票收入来作为景区人员的工资、景区内部建设的费用。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政府把行使保护公共资源的责任变相转移到了民众身上,这使得旅游景区在面对高成本的人员和建筑费用时,不得不提高景区的门票价格。因此,要实现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的管理体制的转变,从根本上需要实行政企分离,简化政府对旅游景区的管理,并且成立旅游景区专门的管理工作小组,让旅游景区真正做到经济收入的自负盈亏。

2.合理分配国民节假日,逐步推广带薪年假

我国休假时间全国一致,集中型较强。由于我国“带薪年假”还没有像欧美国家那么普及化、大众化,从而导致我国居民旅游出行时间的集中化,特别是在“五一”黄金周以及“十一”黄金周两个时间段,短期内全国各大旅游景区游客蜂拥而至,游客人数急剧膨胀,景区容量超负荷承载,旅游产品供小于求。为了保护当地旅游资源,控制旅游景区游客数量,合理分流游客流量,减轻景区环境承载和接待压力,解决主要景区节假日人满为患等问题对景区造成的安全隐患,各大旅游景区通过提高景区门票价格的确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面对如此动辄过百的旅游景区门票,从旅游景区自身发展的长远来看,实则利大于弊。因此逐步建立健全我国的带薪年假制度,逐步实现“带薪年假”、“分段分时出游”,从整体上分散人们的出游时间,引导人们合理消费,尽量避开旅游旺季与出游高峰。这既能够缓解出游高峰时期旅游景区的环境承载力,又可以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带薪年假”体制,平衡旅游景区旅游旺季与旅游淡季的差别受益,也能是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得到充分利用,并且实现旅游景区创收的相对平衡化。

3.实现旅游景区门票制定规范化,真正“让利于民”

价格的制定是由商品价值所决定的,价格也会受到需求与供给的波动。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从根本上来说应该由旅游市场来调控。对于旅游景区出现各种对旅游景区资源造成威胁的问题,需要加强对景区内部的管理,制定合理并且能够实际解决问题的合理化的规章制度,实现当地旅游发展的制度化与规范化。对于5A级旅游景区来说,首完善景区的门票价格与收入标准势在必行。首先应该制定严格的价格涨幅标准,完善相关门票价格的听证制度。其次必须立足当地、放开眼界、立足长远,以求真务实的积极态度来解决景区的问题,制定适宜当地景区发展的旅游价格,制定价格法规框架体系,切忌不可舍本逐末,“与民争利”。再者旅游景区当地政府需要及时了解旅游市场信息,建立游客咨询处,向游客及时公布旅游市场价格动态,合理制定与景区供求状况相适宜的价格。(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