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实用13篇

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篇1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不合理

毕业生在就业中出现了结构性矛盾,包括地区结构、专业结构等。就业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就业形势好,人才非常多,就业渠道也比较畅通;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情况比较糟糕,缺乏人才,又留不住人才,造成人才流失,经济发展缓慢。

在专业结构上,存在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中国以前由于处于计划经济之下,在高校里面实行的是“统包统分”,毕业生不愁毕业后没工作,长期以来,高校不注意专业的设置与市场的结合。当国家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实行市场经济,将过去那种“统包统分”改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问题马上暴露出来,寻求市场和信息观念不强,就业指导观念落后等,学校专业设置、教学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近年来,一种情况是,有的学校追求短时效应,不顾本校的实力,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造成人才供求过剩;另一种情况是,有的高校市场灵敏性不够,对一些冷门专业、社会需求少的专业,不作及时调整,没有及时调整招生人数,改革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毕业未就业就先失业。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善

各个地方,各种形式的人才“供需见面会”如雨后春笋般绵绵不断地举办,但是市场机制仍不完善,一些体制仍存在。目前我国的高校就业工作是由教育部门管理,户口是由公安部门管理,而人才市场又是由人事及劳动部门管理。而这些部门相互之间沟通不够,再加上一些地区还有地方保护主义,对生源是本地的毕业生大开绿灯,而对一些外地毕业生则加上各种条件加以限制。一个真正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尚需完善,服务保障体系还须提高,体制还未真正消除。

(四)用人单位的盲目人才高消费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消费,也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一些用人单位不从实际出发,对本单位的用人标准盲目提高,追求人才高消费,追求高学历,本来专科生可以做的事一定要由本科生做,本科生做的事要硕士生做。这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的做法,造成了人才的浪费,给毕业生就业带来难度。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希望进一个人才,就马上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因此,非常看重工作经验,认为应届毕业生只有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差,不太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不想把时间花在对毕业生的培训上。

(五)高校就业指导滞后

高校缺乏有效的就业机制,就业指导体制不完善,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挂靠在学生管理部门,或者是刚从相关部门分离,其管理幅度相对较小,其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质量不高,就业指导课形式单一,有的只是在学生大四阶段开设,没有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学习全过程。

(六)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

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表现为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的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热衷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不愿去一些中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学而优则仕”,非要去当官,看重国家机关、大单位等,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七)大学生本身的素质问题

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基础也有高有底,加上高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都没有跟上,随之带来了学生质量的下降,有的学生成绩不错,但动手能力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也强,但是学习成绩差,未能通过英语国家四级和计算机国家二级等考试,与用人单位交之失臂。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对策

(一)高校要从体制上建立和完善全员联动的长效工作机制

随着形势的发展,高校大学生的就业,不久将会全面融入大的社会就业环境,大学生就业市场将与社会就业市场全面接轨。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就进行以“宏观调控,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为原则的就业体制改革,国家由此也制订了许多宏观的就业政策,各地方、各部门也出台了许多有关就业的优惠政策。而高校作为“产品”的生产单位,应更加重视“产品”的“销售”,更加重视建立一套完整的就业工作制度。然而,就目前状况而言,部分高校的就业工作制度还不完善,还需要建立一个上下左右全员联动的长效工作机制。

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就业管理体制

学校要真正实现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全方位的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从学校到二级学院的领导工作责任制,加强领导力度,提高组织保证;建立和完善从学生工作部门到教育教学人事等学校其它各部门的工作责任制,加强合作,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从辅导员到全体教师的就业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和完善从团学干部到全体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工作制,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前进行就业的教育和锻炼。

2进一步健全、完善促进就业的相关政策体系

动员学校各方力量,努力构筑促进就业的管理责任体系;建立有效的工作指导机制,深入开展就业援助行动;加大就业实践基地的开发力度,营造良好的学生模拟创业环境;建立教师工作量与就业指导相挂钩的制度;实施技能振兴计划,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建立有效的就业工作奖惩机制,促进就业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

3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

一要加强就业工作人员的配备力度。据了解,国外高校非常重视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特别是欧美等发展国家高校就业工作专职人员与毕业生比例多在1:200左右。而我国目前有的高校二级学院的学生就业工作由辅导员兼任,还没有配备专职从业人员,事实说明,这样做法不利于就业工作的正常开展。二要加强对就业工作人员的培训。随着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凸显,对就业指导老师的业务能力、政策水平、理论素质等要求也水涨船高,学校要及时给他们以必要的培训指导,以免造成工作局面的被动。

4加大资金的投入,以保证就业工作的正常运转

学校领导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支持,不但对就业工作的机构、人员、办公条件等都要给予必要的保证和不断加强,而且学校应该提供就业专项资金给各相关部门和二级学院,否则,就业工作的开展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二)高校要从职能上实现新的转变,从更深层次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目前,虽然说“自谋职业”是学生就业的“大势所趋”,但是学校同样有责任和义务,积极为学生的自谋职业创造条件。如果说学生的培养是“生产”环节,那么学生的就业则是“销售”环节,搞好学生的“销售”,无疑是学校的重要任务。为此,高校都设立了学生就业工作部门,并规定其主要职能包括制订具体就业政策,对学生进行就业技巧培训、择业咨询,收集用人单位信息,组织供需见面会、招聘会、推荐学生等等。但是,目前,部分学校就业工作部门由于定位不准,任务不明,没有把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与学校的发展联系起来,学校的就业信息系统和就业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就业指导渠道过于单一,专业化的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教师太少,缺少就业指导课教材等,有的把就业指导停留在信息服务上,有的把就业指导当作行政工作来做,不主动开拓市场。这些已影响了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成为制约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高校就业工作必须要从职能上实现几个转变,从更深层次上解决上述问题。

1高校就业工作的性质要实现由管理到服务的转变

高校就业工作部门一方面要依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就业政策精神,制订具体的学生就业办法及实施细则,使整个就业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更重要的是要增强为学生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等服务功能;承担起就业指导必修课的教学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形势、就业准备、就业程序、就业技巧、就业政策等方面的全面指导;建设模拟企业,创建实验中心,通过实践,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创建小企业所需要的创业准备、操作程序、经营管理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高校就业工作的指导要实现由表层到深层的转变

一是从对象上要实现由表层到深层的转变:高校就业指导的对象不仅要全力以赴应对高校大学生,同时也要加强对基层就业工作部门的指导,以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二是从内容上要实现由表层到深层的转变: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一直比较注重学生择业技巧的培训,教给学生怎样包装自己、推荐自己的技巧,这是十分需要的,但这却是就业指导工作中十分表层的内容。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帮助每个学生对自己的个性、特长、择业意愿进行分析,有助于向用人单位进行有的放矢、深入全面的推荐。三是从时间上要实现由表层到深层的转变: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要贯彻大学生活的始终,树立“全程就业指导”的新理念,不能只盯着大学生毕业时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在大学生一进校时就要对他们进行四年全方位的指导,根据自身的特点设计就业方向和岗位,分阶段、有侧重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设计和自我塑造,全面实行大学生涯规划。

3高校就业工作的方式要实现由“坐商”到“行商”的转变

当前,高校就业工作部门把工作的重点之一,放在了组织就业招聘会上,从眼前的情况来看,开展这些工作有其必要性,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种情况并不适合长远的发展。向用人单位传输毕业生的信息,在信息传输的渠道上下工夫,那是前几年需要努力做的工作。当前拓宽信息渠道,对就业率的提升效果不大。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就业率的办法,应是使信息的传输向纵深发展,各校要采取有特色的方式推荐学生,向用人单位进行深入宣传,让各用人单位全面了解学校所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实现由“坐商”到“行商”的转变。在新的就业环境中,负责学生就业的老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朝南坐”的思想,要有“登门推销”的精神,走出校门,与更多的用人单位进行密切沟通,培育“顾客群体”,从而,在社会上建立起更为广泛的“学生销售网点”。同时,这些“销售网点”也成为学校的“跟踪调查网点”,学校能及时从用人单位那里获得人才质量反馈意见,为学校进行教学改革提供重要参照。

4增强对毕业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功能

高校就业工作部门要以提高就业率为中心,利用多种形式对毕业生进行形势教育、国情教育、政策教育、职业意识的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改变大学生陈旧的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新型择业观;积极鼓励和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提高毕业生为国家服务的自觉性;积极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积极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积极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教育、农业技术、医疗卫生、扶贫开发等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少华.大学生就业若干问题的探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7(5).

[2]赵瑛.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冶金教育,1998(4).

[3]高校毕业生就业对策研究课题组.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问题的思考[J].高教探索,1998(2).

[4]徐思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

[5]金秋玉.未来几年内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教学研究,2005(2).

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篇2

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突出的社会问题。为了弄清楚大学生就业难的真正原因,学者们从社会、学校、个体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大学生找工作往往局限于自己的专业

大多学生在高中升入大学选择专业时就基本上认定了自己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方向,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随大流或者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大学毕业后,很多学生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从事自己所学的专业。然而,专家建议,不能因为自己三年或四年的专业而限制了自己一辈子的发展。应培养多方面的爱好,根据兴趣可选择第二专业、第三专业,通过跨专业、跨学校的课堂学习、图书馆阅读、社会实践等方式来培养自己多方面的技能。

(二)地域偏好普遍,就业扎堆问题严重

我幅员辽阔,从而导致就业难的问题也受到了地域的影响。尤其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这些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就业占了全国的百分之六十多,所以在这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并且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希望自己能往经济发达城市迁移,纷纷前往经济发达城市寻找工作,而不愿意去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这就造成了东南部地区、沿海地区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相当严峻。

(三) 缺少社会实践,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

忽视校外实践活动,校内实习体系也不健全,这是现如今高校的现实情况。很多高校的专业培养计划中都提及实习教学环节,但时间非常短,仅仅有一个半月或者两个月的时间。部分高校为了弥补学生校外实践的缺乏,而制定了校内模拟实践,增加实验的课时等,但是这些在执行起来都遇到了同一个问题,就是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形式单一化,考核随意化。这种知识体系的形成,难以适应跨国企业飞速发展的需求。

二、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政府、社会和高校三方联盟创造条件减轻就业压力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政府、社会和高校三方联盟,创造条件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毕竟他们是就业大环境的主导者,影响力较大,三方联盟创造条件比较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就政府而言,可以适当地出台一些帮扶政策,帮助大学生找工作,比如开放大学生小额贷款的政策,给未就业的学生提供创业机会;就社会而言,主要能做的就是联合企业,从而切实缓解就业难的程度;就高校而言,主要是做好专业结构调整,让学生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并进行相关的就业指导。

(二)通过完善产学研系统,加快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产学研”是一套完整的体系,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精神、创业思维的全新人才,摸索出一条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完美结合之路。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合作,而是应该在机制与体制上进行创新。通过机制以及体制的改革,使得“产学研”能深入、协调、可持续发展。在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自身不断改革和努力的同时,政府也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使“产学研”链条能够不断转动,扩大合作范围,开拓思维,让更多的大学生进入社会和政府为他们提供的创业平台、就业平台。

(三)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大学生长期处于学生时期,造成与社会的脱节,无忧无虑。但是他们一旦走进社会,要实践能力没有实践能力,要工作经验又没有工作经验,对他们来说工作可选择的余地是非常小的,最终导致了就业难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针对这个问题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一方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对于前者,学校可以加强专业的技能指导,加大对专业课的授课力度与管理力度,保证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对后者而言,学校可以与相关企业联合,或者学生自己联系企业,寻找一些适合自己的实习岗位。

三、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要解决好它需结合学校、政府、企业各方的力量,并且这是一个较长的周期,各界都应该耐心地谋求最佳策略。同时大学生本人要端正心态真正从自身出发强化自身竞争能力,顺应时代的发展与市场的取向。

参考文献:

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篇3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

1.一些长线专业就业比较难。我国的高校目前的一些长线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讯工程、汽车工程、金融学、国际贸易、法律和临床医学等专业毕业生数量较大,而社会对这些专业的需求量并没有明显的增加,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状况,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

2.一般普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比较难。目前,在我国出现了一种用人的怪圈,各个用人单位普遍把眼光盯在985或211大学的毕业生身上,造成一些非重点院校毕业生就业难。

3.高学历毕业生比专科和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就业难。目前,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企业迫切需要一些动手能力比较强的毕业生,所以就造成了博士生和硕士生就业比本科生难、本科生比专科生难的现象,而我国的高校却都热衷于升本、创硕、招博,直接造成了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的局面。

4.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目前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弊病很多,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不是靠能力而是靠“关系”几乎是人所共知的现象,谁的关系过硬谁就在就业中可以化解种种不利因素,而那些普通老百姓的孩子就业就比较困难了。

5.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就业比较难。长期以来,社会上重男轻女的思想还存在,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女大学生就业比较难,有些用人单位排斥录用女大学生。

二、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原因

1.大学毕业生的供给和需求比例的严重失衡。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高校的急剧扩招,导致了这几年毕业生数量迅速增长,而社会经济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对就业的需要,从而导致我国目前在劳动力就业市场出现了大学毕业生供给明显大于需求的状况,这种状况造成了一部分高校学生的就业困难。

2.高等学校的发展不适合我国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滞后。这几年高校追求规模,导致一些学校盲目进行学科的拓展,使得原来的一些单科学校的办学特色都不复存在了,再加上专业设置不合理,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差。目前有的高等学校一味追逐学科的大而全,追求上层次、上档次,追逐一些热门专业,但是由于忽视了师资的建设水平,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实践条件的滞后,培养的学生能力比较差,质量不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毕业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也造成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

4.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上也存在着严重的错误,缺乏正确的引导。首先是很多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往往把薪酬、待遇和工作地区看得很重,不切合实际,把工作的重点过度集中于东部大城市,而在我国的中西部和一些二线中小城市却对毕业生有着大量的需求,而大学生们却不愿意去。其次是社会的一些偏见和毕业生父母对当今就业形势的认识也严重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很多父母不切实际地希望孩子的就业岗位是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

5.部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也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困难。目前我国的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对毕业生的工作经验等要求比较高,或者是对毕业学校要求比较高,普遍要求为985或211高校的毕业生,这些人为的壁垒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6.一些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和自主创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高校没有把就业和创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教师缺乏对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工作有针对性的指导。有些学校就业和创业指导工作往往是在毕业前才匆匆忙忙进行,因此他们对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指导也就缺乏针对性。

7.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不完善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几年来,国家虽然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和措施,比如国家出台的大学生中西部支援计划,支援偏远落后农村的教育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对于大学生就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自主创业方面实行了很多优惠政策,国家在自主创业审批、创业资金援助、税收减免等诸多方面也出台了很多政策。尽管如此,国家在大学生就业政策方面还缺乏一些政策和措施,诸如国家还没有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保护政策,大学生就业的岗前培训政策,对就业中的一些歧视现象还没有相关的制约措施,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

三、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相关对策

1.国家应尽快制定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政策法规,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工作。国家还应尽快制定一些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服务农村,到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去就业和创业;各级政府要把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工作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内容来安排,要提高对解决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工作的认识,努力创造条件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

2.高等教育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改革的力度。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教学内容、实践环节、课程体系的改革,要彻底改革高等教育目前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自主动手能力,使其更加符合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把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以实现大学生顺利就业。

3.高等学校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工作的理论研究,还要把建立专业化的就业和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列入学校的教师管理范围。要对从事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指导工作的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拨付专项资金选派他们到各级人事部门进行锻炼,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科优势吸收一些具有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和创业指导队伍中来,可以是专职的,也可以是兼职的,在学校形成一种合力,确保学生充分就业。

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篇4

(北京 100011)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2-0132-01

就业问题是社会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在我国耕者有其田,劳者有其工,则更是历史上各朝各代的人一直在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大学生群体中的就业困难群体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没有遇到困难,但在参与就业时困难却很突出,这种现象无论是对用人单位,还是对学生本人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构成状况,解决其面临的现实问题,寻求针对这一弱势群体的扶助对策是一项当务之急的任务。

一、就业困难群体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客观存在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泛指由于家庭、经济背景、个人的主观因素、生活经历、社会关系、心理品质的完善程度、身体条件、所学专业及在某些方面有欠缺的,不能被用人单位接纳认可的群体。①根据调查显示这部分学生占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毕业生的26%,[1]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就业困难群体是开展就业指导的重点和难点,为学生解决就业问题,使他们顺利走入社会,是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内容。

1.困难群体的种类

(1)综合困难群体。一部分学生由于交往能力较差,思维能力有限,无法主动表达出自己的意愿,也不能获取对方的用人信息,不懂得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还有一些学生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较差,缺乏责任感,缺乏坚强的意志品格,缺乏吃苦精神,给自身就业增加了难度。

(2)由于身体条件形成的困难群体。一些学生虽然专业水平不差,但对于有些比较看重外表形象的单位,则显不出自身的优势,工作条件较艰苦的岗位则根本不收女生,造成了许多理工科女生就业难的现象。

(3)定位不准形成的困难群体。有的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对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个人能力评价不实事求是,没有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择业目标与现实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反差,导致错失很多工作机会;还有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自卑、依赖、盲从的交织心理过程,没有明确的目标,人云亦云,患得患失,最终导致就业失败。

上述三种就业困难群体是就业指导过程中碰到的主要困难类型,归纳起来就是就业困难、有业不就和有业难就。每一名学生,只要他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正常参加大学学习,每天认真学习,探求知识,那么就应该受到尊重和宽容,受到必要的指导。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才是对待困难群体的态度。[2]

2.困难群体的特点

(1)不能及时就业。这是这个群体的标志,也是这个群体的特征。受就业困难的影响,该群体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较脆弱,经不起挫折或打击。他们的注意力就是其自身的就业问题,就业问题顺利解决,则标志着其摆脱了就业困难。

(2)社会活动参与减少。就业困难的学生对学校及社交生活参与相对较少,除非与就业有关,其精力和心理对上述活动有一定的排斥,造成社会需要、学校生活对其的政治影响和文化交流减少。

(3)心理上比较敏感。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上的困难和社会生活中的相对弱势,使他们的心理压力高于有就业意向的大学生群体,相对失落,茫然、不满、焦虑甚至仇恨的心理伴随着学生,对生活和社会缺乏应有的热情。

(4)难以得到实惠。在我国经济高速、健康、持续的发展中,各行业的从业者的收入都得到了相应的改善,他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如不参与到各类工作中,则难以体验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影响其对社会改革、经济发展的信心。

3.困难群体的思想状况

困难群体在思想上拥护党的领导。根据《北京联合大学思想和行为特点调查》,83%的学生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抱有信心,对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表示满意,能克服困难去追求理想,显示了学生们追求理想的执着与坚定,同时对中国政府的执政能力充满信心。[3]他们赞成国家的就业政策,即“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校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②83.36%的大学生对学校的教学工作总体评价比较满意。依赖和埋怨不能解决问题,要在就业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机会,最好的方法是在竞争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但仍有部分学生对国家有关的就业政策和措施不了解,对学校给提供的就业信息不满意,对找到工作岗位的信心不足,对人对事冷漠。

二、积极应对,帮助大学生困难群体就业

多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解决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方面不断探索,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发挥班主任、辅导员的作用

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篇5

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毕业就业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002年的145万猛增到2010年的630万,平均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由此可见,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社会所能够容纳的饱和度。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的实现,以及我国经济科技各方面高速发展的前景。为了解决这一严峻的社会问题,我们需要从致使其出现的原因来进行分析和讨论。

1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1.1学生自身的因素

1.1.1大学生错误的择业观

陈旧的择业观促使大学生把择业的目光都定格在国家机关、大型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外资企业,盲目地追求舒适的工作环境、优厚的薪资待遇、繁华的大都市,缺乏准确的自身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在择业的时候,大多都不是以社会需要为前提,而是一味地追求个人的利益和眼前的利益,急功近利,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另外由于大部分大学生在就业前,缺乏就业前对自身特点和专业水平的理性判断和职业发展规划意识,于是在上大学后,失去了目标和追求,缺乏了个人学习和发展的动力,不能结合个人职业发展方向对大学生生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就业求职时个人综合素质、专业实践能力、学习成绩、岗位资格要求等方面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从而造成就业困难。

1.1.2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

如今的社会需要毕业生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包括多方位的知识面,优秀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可是现在的大学生质量严重下滑,很多大学生连生活自理能力都不具备,更别说承受挫折和失败了。

1.1.3大学生实践能力不足

大学的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普遍都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流于形式,大部分学生根本不愿参加实践活动,而是托人找关系到事业单位直接盖章了事,学校的考核也不过是走走过场,根本不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导致大学生实践能力不足,难以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在应聘中处于劣势,最终致使大学生就业苦难的局面。

1.1.4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主动性不强

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可是现在的大学生缺少竞争勇气,面对竞争时畏首畏尾,疑虑重重,积极性和心理承受能力不够,在几次碰壁后,便意志消沉,只能依赖父母、亲戚和学校。有的学生为了逃避压力,盲目考研、考公务员,最后只能是更加消磨了意志力。如此可见,大学生的就业主动意识需要多多加强。

1.2家庭的因素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父母当作宝贝一样,造成多数大学生娇生惯养的个性,以至于进入到社会中,严重不适应,变得遇事就怕,长此以往,更加对择业缺乏了信心。另外,父母在对子女进行就业教育的时候,忽视德育的培养,具有明显的功利性,过分注重个人利益。

1.3学校的因素

1.3.1高校过度的扩招

扩大高校学生的入学率,使更多青年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确实是一件造福国民、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好事情。可是近几年,适龄青年的高校升学率已经达到65%,高校的过度扩招直接导致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而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量相对不足,供需量达不到平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就会更加激烈。扩招对教育的质量也会产生影响,因为生源质量差距很大,非常不利于教学,最终降低了毕业生的整体质量,致使用人单位接受毕业生的积极性不高。而与此同时,我国正处于全国性就业高峰期,农民工、城镇待岗人员、留学回国人员三股劳动大军几乎同事涌入劳动市场,如此多的就业人员同时涌向一个有限的就业市场,给不具备过高竞争力的大学毕业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1.3.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

大多数的高校仍然沿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削弱了大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在实际操作中下降,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还有另外一部分高校设置的专业、课程不是面向市场和社会需求,而是立足于学校师资条件,在高校招生和专业设置上不是以社会需求、学生就业和发展为本,结果就导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结构性矛盾。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国高校教育滞后于社会的需求,以理论教学为主,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1.4社会的因素

1.4.1金融危机的影响

从2007年开始到2009年,全球出现的经济不景气逐渐演变成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对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无疑对我国各大中小企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甚至是濒临破产。各大中小企业为了减少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只能是开源节流,缩减岗位,裁员减薪。让原本就业已经非常困难的大学生,更是无所适从。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压力成为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就业形势的重要原因之一。

1.4.2用人单位门槛过高

陈旧的用人经验导致了各大中小企业盲目追求高学历、多年经验的人才选择,本来一些大学生完全能够胜任的工作,硬是把要求提高到研究生、博士生的学历上去,甚至要求具备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敢问一个初出茅庐的应届毕业生,何来经验所谈?这些过高的用人门槛为大学生设置了重重关卡,不仅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匹配或者人才浪费,还让许多有能力有抱负的大学生只能眼睁睁看着机会流失,止步不前,丧失了自信。

1.4.3用人单位存在的歧视

对比男大学生,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女大学生的生理因素、婚姻因素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等情况,在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就业水平和能力相等的情况下,一般的选择是弃用女大学生,造成了女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除了对性别的形势,不少用人单位还会考虑到应聘者的户口问题,看看他是否熟悉当地的民俗,是否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络等等。另外,用人单位还存在着“托关系,走后门”的现象,若是求职者与该单位的内部人员认识,或者求职者的亲戚朋友与用人单位有着往来,往往这些求职者便会有着更强的竞争力。这些就业问题,完全不利于大学生的就业公平竞争,产生了极坏的社会影响,扭曲了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大学生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2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研究

2.1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随着就业形势的逐渐严峻,大学生们也应该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找工作不一定是要在大型的企业、沿海高发展的城市,其实很多中小型企业、西部的各大发展中城市,更加迫切需要大量的人才,不要盲目追求良好的工作环境、优厚的薪资待遇,在逆境中成长,更能锻炼大学生的各方面技能。调整自己的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规划自己的职业前景,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这样才能避免就业的盲目性,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需要很多人才,社会需要、市场需要决定着就业选择的方向,因此,大学生应该清楚职业的前途是与社会需要息息相关的,只有准确把握社会需要,紧跟时代步伐,选择的职业才有发展潜力,个人在职业方面的努力和投入才会增值,个人才能获得比较大的发展空间,自我发展才会有可靠的保障。

职业选择本身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个人选择单位,单位选择个人,大学生在做职业选择的时候,需要考虑到用人单位的需求,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这样才能成功进入到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不能完全凭主观意志和愿望行事,应该把社会需要和个人的理想、抱负和志趣结合起来。

2.2优化高校的专业课程。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高校的课程设置需要进一步完善,应该设置更多的具有计划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的新专业,制定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结合自身条件和特点,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最重要的是强化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大学生的实践经验,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行动完美结合,以满足将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做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科学确定各学科的招生规模,使学校稳步发展。另外,针对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承受挫折能力普遍较弱的特点,通过开设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课程,或者让老师多与大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充分肯定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对未来就业充满信心,主动投入到应聘者的行列。

2.3增强就业的公平性,规范用工制度

用人单位应该改变落后的用人观念,从本单位实际需求出发,把人才用在合适的岗位,做到人才的合理使用,不要盲目追求高学历、高学历。杜绝急功近利,去掉偏见,多耗费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人才,取消工作经验的门槛,给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加强人才储备,从而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更好的迎接竞争。不仅有利于大学毕业生自身的成长,而且有利于企业工作和事业的发展。并且制定相关制度,保护大学生就业的公平性,抵制歧视女性、歧视外地户口、关系户找工作等等不良用人之风。

政府应该与时俱进、深化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积极调整就业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倡导积极的就业意识和理念。加强宏观调控,创新就业政策,通过财政政策和计划手段等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集成机构、农村、西部地区或欠发达地区以及艰苦行业工作,政府还要重视和加强就业市场和就业法规的建设,促进就业市场的规范化,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调控和管理力度,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就业环境,畅通就业信息渠道,促进人才充分流动,给毕业生提供一个公平的就业平台。

参考文献:

[1]王飞.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析[J].文教资料,2010.

[2]李敏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教学研究,2010.

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篇6

New Exploration on Difficulties for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YE Li'na

(Hangzhou Wanxiang Polytechnic, Hangzhou, Zhejiang 310023)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esent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a simple elaboration, by consulting information and relative data analysis, base on thi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ifficulties and causes that college students facing, finally, it discusses the ways to solve those problem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roblems

1 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通过对近两年的大学生毕业人数的统计发现,我国高校毕业的的人数呈逐年递增的态势,例如,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人数为610万,10年则达到了630万,而有相关资料显示,2011年毕业生总数将突破700万,这个数字是庞大的,特别是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部分学校盲目扩招导致的毕业生人数与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日益凸显。我国高校的大学生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来讲,我国现在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日益增长的毕业生人数和市场实际需求及职业规划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也是当前主要的社会矛盾之一,毕业生人数和市场需求之间是供大于求的关系,而已经就业的人群也面临着专业和职位是否匹配及职业发展空间是否充分的问题,这个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

2 影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2.1 政府的就业政策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的越发丰富,早已经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严格选拔过渡到了多种高等教育形式并存的大众时代。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学生就业只要服从分配,就不会出现没有工作的问题,那时的毕业生充其量只考虑发展空间与专业匹配等问题,而市场经济下的毕业生就业则要看市场的“脸色”,扩招后的大批大学毕业生涌向市场,与用人单位展开了双向选择的博弈。但实际情况是,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等就业配套改革方面的步伐远远没有跟上扩招所带来的严峻的就业形势。

2.2 我国建立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够完善

目前,在推进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法制化进程方面的滞后,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既然是市场化,就需要行业监管和行业指导,在这方面我们现在面临着组织缺失,这就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良莠不齐,市场中的供需主体和市场交易行为也不规范,其中存在不少以赢利为目的的投机行为,在大学生就业需求保证方面还存在很多隐患。

2.3 企业与大学生的就业供需渠道不畅

大学生就业供需渠道过于简单,而且目前的供需渠道还导致了供需信息的不畅通。所谓供需渠道简单主要是指形式的单一,表面上看,各种琳琅满目的招聘会铺天盖地,但形式几乎是完全一样的,此外,还有中介的形式参与其中,这些形式远远满足不了大学生就业的需求,部分供需渠道的建立者由于利益的驱动往往把供需信息故意隐藏,使供需双方不能够获取十分有效的信息,从而增加了用人单位与大学生的招聘与就业成本。

2.4 大学生对职业的要求较高

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心态比较浮躁,把目标锁定在比较稳定的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甚至有的机关及事业单位的普通岗位出现了博士生的身影,这就造成了人才浪费的现象。此外,大学生的就业浮躁心理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践基础差,不能学以致用,社会适应能力不强;二是独生子女为主的当代大学生普遍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团队合作及工作责任感,更谈不上奉献精神;三是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出校门便有了“官本位”的思想,这种思想使部分毕业生不愿从基层做起;四是一些大学生缺乏就业常识,对其所选择的行业和职位毫无了解就签了工作协议,到岗后工作又不认真,一心只想着“跳槽”。

3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3.1 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首先,制定大学生创业专项扶持政策。从政策、资金及效率上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下转第248页)(上接第230页)让部分想创业和有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实现其创业梦想,这样就能从供需两方面减少严峻的就业形势。这里面应该注意的问题是,除了资金及政策的保障外,还要重视相关部门注册及审批的效率,尽量减少审批的环节和程序,此外,还有加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行业指导力度。

其次,加速推进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法制化进程,规范市场秩序,作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预测与信息。应该做到人事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匹配,政府要对阻碍大学生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人才的配置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加大供需渠道的整合和开发,探索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新模式与有效交流平台。政府要对未来产业与就业发展趋势做出及时预测,收集大学生就业供求信息,分析就业市场变动趋。

3.2 建立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

虽然眼下政府制订了鼓励大学生到边远地区就业的政策,但还需加大这部分毕业生的相关补偿力度,并且要充分考虑这些政策的可执行性。同时,针对国防科技建设人才不足的现状,还应该鼓励优秀毕业生去部队寻找发展空间,这样即能解决部队科技人才及后备力量不足的情况,有同时分流和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此外,实施西部计划,鼓励大学生为国家西部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3.3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就要在学生充分认识自我的前提下,了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和国家相关的政策及法规,引导学生对就业目标进行合理定位。帮助学生树立树立“先就业求生存,后择业谋发展”的观念,先在社会上站住脚,通过踏实工作和优异表现,逐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树立“先工作,后工资”的观念,低姿态求职择业,适当放低薪金要求;树立“重事业,轻地域”的观念,勇于到基础锻炼成长,善于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3.4 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高校办学及学科建设不能只求大而全,要真正实现质与量的同步发展,通过扩招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已实现了规模上的量的突破,未来各高校应该在办学的“质”上多下功夫,不能满足于教材的系统性,要正真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的做法和经验。不但要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和表达的能力,同时,还要培养了他们合作协调的精神,使学生学会将书本知识与社会接轨,善于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4 结语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国家的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大学生、高校、政府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参与,积极应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就业难”的问题将在发展中逐步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将继续持续、高速发展,高校将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大学毕业生将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陈腊文.大学生就业对策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篇7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分析

经济学原理认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的供给与其价格即工资正相关,劳动的需求与工资的高低负相关。如图1所示:横轴表示大学生的就业量,纵轴表示劳动力的价格即工资。在图中SQ,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垂线,其位置取决于当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由于当年的毕业生数量一定,因此SQ5垂直于横轴,因为这一数量与工资无关。同时。有一条正斜率的斜线S0E,这条斜线表明:随着工资的降低,将有一批毕业生退出就业队伍,即自愿失业。自愿失业的大小取决于劳动供给的弹性。工资越低,自愿失业的毕业生数就越大(当工资为W0时,自愿失业的学生数为Q5~Q3,当工资为W2时,自愿失业的学生数为Q5~Q2)。在图中,当工资为W2时。劳动力市场实现了无失业的均衡,即充分就业。此时劳动的供给等于劳动的需求Q5。当工资处于W0时劳动力市场也是均衡的。这时,劳动的供给和需求均为Q3。但是,此时存在自愿失业自愿失业数量为Q5~Q3。当劳动力的工资为W1时,劳动的供给为Q4,劳动力的需求为Q1,此时存在Q4~Q1,量的非自愿失业,以及O5~Q4的自愿失业。这也就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这些大学生失业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的预期工资未达到W0。据有关资料显示:2005年高校毕业生的平均预期工资是2140.6元,较2004年毕业生的实际起薪1500元,预期工资高估了40%。这个数字远高于发达国家10%的比例。目前,用人单位的薪酬主要集中在2000元以下。由此可见,实际情况中确实存在大学生薪酬预期过高的事实。

然而,供求规律能否自动地使均衡工资调整到W0,实现市场出清。非自愿失业者充分就业呢?答案是否定的。主要原因在于:1.大学生的“精英情结”。许多大学生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再加上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的推崇,他们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把进大学当成人生成功的开始。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令人羡慕的“白领”。另外。就业市场的信息也不透明,刚毕业的大学生对就业市场行情缺乏了解,预期滞后,他们的预期薪酬一直较高。一旦到了就业市场,发现单位开出的薪酬低于自己的预期。则心理失衡,结果宁愿不就业,也不愿接受薪酬低于期待视野中的工作。2.成本和收益的权衡,对上大学所付出的沉淀成本缺乏正确的认识。上大学付出的成本,一类是直接付出的成本,如学费、住宿费、交通费、军训费、为找工作所支付的成本等等;另一类是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即因为上大学而放弃从事劳动而失去的收入。这两项成本之和不少于7~8万元。由于存在这些沉淀成本,大学生们希望能找到较高薪酬的工作来弥补上大学的经济损失,以实现收入最大化或者损失最小化。因此,面临低薪酬工作时。他们大都采取观望态度,不愿意就业。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需求方面

从劳动的需求方面看,如果能采取措施,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如从DE移到D1,就可以消除非自愿失业,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从需求函数的构成看。需求函数是由工资、经济增长率、产业结构等变量构成。其函数表达为:Dl=D(W、r、s,…)。其中DL表示劳动需求量。w表示工资率,r表示经济增长率,s表示产业结构。在这些变量中,劳动需求量与工资率负相关,与经济增长率正相关,与产业结构的进程正相关,因此要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就必须提高经济增长率。虽然我国的GDP已连续十几年在高位运行,但是,如果政府能采取更坚决的政策措施,如打破行业、地区垄断。加大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等。提高GDP增长率并不是没有可能的。另外,调整产业结构也是扩大劳动力需求的措施之一。虽然我国的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仍然不合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较高。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第三产业比重现在只占GDP的30%左右。世界平均水平是50%,发达国家更是高达60%~70%。现在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程度很不相称。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最后政府应该采取措施鼓励投资,特别是民营资本的投资。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会鼓励一部分大学生自主创业。从图2上看,这些措施的实行可以使需求曲线大幅度右移。提高就业率。

从我国经济的发展进程看,最近几年工资率已有很大幅度的下降,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也不断地向合理化和高级化演进。但大学生的就业率不升反降,原因在哪里?怎样才能矫正理论与实际的偏差,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呢?

1.虽然最近几年工资降低很大,但是由于每年毕业生的数量庞大,加上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又加入了就业大军,这些积累性的矛盾。导致有限的需求面对不断增长的庞大的供给显得力不从心,供需缺口将长期存在。如图2所示:虽然工资水平从W0下降到W2,但是由于供给从S增加到S1,所以仍然存在Ec量的非自愿失业。如果考虑

到需求的增加,如需求曲线从D移动到D1,则BC量的非自愿失业仍然存在。只有当工资下降到W1时才能实现充分就业。因此,需要有更进一步的市场力量来推动工资的降低,同时在某些专业的招生上要限制数量,减少供给。

2.持续的经济增长虽然可以缓解就业压力,但是面对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

3.从产业结构特点看,根据钱纳里的标准结构模型(人均收入在600~1000美元之间),我国的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份额缺口在17%左右,从业劳动力缺口12%左右。由于其份额有限,且就业率不高,所以在缓解就业压力方面第三产业的作用未充分发挥。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二)供给方面

从供给方面看,与需求曲线不一样,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是一定的,所以不能通过其它的措施来直接减少大学毕业生的供给。只能通过改变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疏通供给渠道来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

1.改变供给结构,适应市场需求。一方面,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办学模式的限制,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有很大的刚性(特别是一类本科和二类本科高校),有些专业已不符合时展的要求,市场对这些专业已没有需求,但这些专业还继续招生,导致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即失业”。另一方面,即所谓的热门专业,如金融、国贸、保险等,各个高校纷纷设立这些专业,使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导致严重的供过于求。虽然工资一降再降,失业仍然严重。同时,由于就业市场存在逆向选择机制,使优秀毕业生的就业更加困难。再者,随着新兴产业的兴起,市场出现了新的需求,如信息、心理咨询、网络安全等。由于这些课程的专业性强,许多高校缺乏必要的教师而无法开设这些专业以满足市场需求,结果出现了“有人没事做,有事没人做”的结构型失业。

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篇8

据统计,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11万,当年就业率约为68%。2009年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是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一年,劳动力需求大量缩减,由于高校不断扩招,新增劳动力在急剧上升,岗位数量与大学毕业生人数之间的供需比降低,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减少,加上本来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就不及新增劳动力增长速度,导致整个就业形势凸显劳动力供给大量增加和需求量严重减少的矛盾。上千万的大学生特别是农村来的大学生耗费一家几十年的收入,毕业之后却面临失业的威胁,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而现实的社会问题[1]。

一、从主客观方面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既体现了其他国家在就业问题中的普遍性,又体现了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从主客观因素入手,能使我们更深刻、更科学地分析就业难问题的原因。

(一)外部客观环境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1.全球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经济状况向来决定和反映就业的状况,金融危机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人们的就业尤其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招聘人数下降带来的就业率下降[2]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压力增大,造成薪资下降,这和大学生的心理期待有所差距,使得一些大学生宁愿选择不就业,也不愿意接受低薪工作。

2.我国国情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目前的劳动力相对过剩。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每年需就业的人数达2 000万(2010年大学毕业生63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00万,城镇人口和新增劳动力1 000万)[3]。以我国每年经济增长10%算,经济每增长1%带来80万―100万个就业岗位,每年还有近1 000万人失业。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带来就业的压力相对增大,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3高校体制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当前,我国部分高校仍然沿袭着精英阶段的培养路线,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教学内容、教学管理跟不上经济发展和社会转轨的步伐,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整体下降。

第一,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的培养机制脱离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前些年,很多高校都有“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当时很多所谓的“热门专业” 大家都开设,导致现在毕业生的专业相对集中和拥挤,影响毕业生的就业。

第二,教学管理体制不合理。我国现行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是一套刚性的制度体系,对学生兴趣和爱好尊重不够[4]。大学生进入大学后首先面临的就是课程的选择,但是,学生按兴趣自主选择的范围很小,因为必修课在总课程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大。同时,学生的学习成绩考评体制和测评方法过于机械化,缺乏灵活性,有的高校甚至局限于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

第三,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滞后。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上,部分高校至今还沿用着以前那种程序式、被动式、经验式的指导,忽视就业指导的全程性、科学性、创造性和前瞻性,就业指导被当做一项临时性、阶段性、局部性的工作。就业指导体系缺乏系统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来支撑,很多高校甚至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忽视与毕业生的沟通。

4.家庭陈旧观念对就业的影响

高校毕业生中来自农村、边远地区的占很大一部分,学生不愿离开本省、本地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遵从其父母的意愿,父母依靠的是子女,总想将子女留在身边或相对近一些的地方,导致毕业生不愿去外地就业。还有部分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子女大学毕业能到大城市、好单位,从事好职业,导致大学生选择就业单位的机会相对减少。而城市的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读完大学理所当然应该留在大城市,并认为到偏远地区去工作没有前途或难以升迁,这就导致了城市或发达地区人才过剩、就业压力大,而那些偏远或国家需要的地方却紧缺人才。

(二)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首先, 学生不能对自己有一个科学客观的认识。当前有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不清,就业期望值过高,自己对就业的定位欠准确且不合理,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缺乏了解,以至于在求职时茫然而不知所措。

其次,学生的相关专业素质与自身素质同就业单位提出的工作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而实际知识应用率不高,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

最后,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毕业生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但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同时,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部分大学生观念落后,相互攀比,等待观望,结果错过了就业机会。

二、 应对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对策

种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许多高校毕业生不得不面对“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然而,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及大学生的共同努力。

(一)社会及政府的对策

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首先,政府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其次,扩大毕业生入伍人数,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让部分优秀毕业生加入人民,既有利于提高军队素质,同时解决部分大学生就业。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延缓大学生就业时间,也为社会创造了财富。

(二)高校应对大学生就业对策

首先,高校应该转变观念,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积极培养大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具有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精神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其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最后,应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三)大学生应对就业难题的对策

第一,大学生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的心理素质,过硬的身体素质。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第二,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大学生可利用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的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转变观念,择业时不可一味追求一步到位,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四)用人单位的对策

首先,社会上的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实际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其次,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最后,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5]。用人单位的聘用制度合理将能够更好地增加用人单位与求职大学生之间的了解,有利于单位招到理想的人才,求职者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

面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我们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其原因,并结合这些原因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使我们能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这对大学生就业具有实际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文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根源剖析与对策思考[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6).

[2] 林益彬.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16).

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篇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但在现实生活中,从女大学生到女职工,女性的就业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问题。在许多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中,都指明只招男生,就业性别歧视的情况普遍存在。即使标注性别不限的岗位,实际招的大多还是男生。真正愿意招女生的,大约只有三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凸显。本文就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作一些探讨。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1.就业形势严峻。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的步伐加快,大学生已不再是稀缺资源。也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女大学生就业形势就更加严峻。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为用人单位人为地抬高就业门槛、设置性别限制提供了条件。

2.传统文化偏见的影响。在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诸多因素中,传统性别偏见与歧视,对男女的不同角色期待和双重标准是根本原因。尽管法律中明确规定男女平等,但数千年“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的历史文化已作为一种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大部分人的头脑中。社会对女性的期待更多的是贤惠温淑、端庄持重、遵守传统、相夫教子。社会对男女两性不同的行为期待不仅影响到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的职业选择,同时也会影响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

3.用人单位追求利润最大化。经济学假定人都是理性的,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资源条件下追逐个人效用最大化。对用人单位而言,即利用可获得的生产要素组合追逐利润最大化。总之,用人单位要全面衡量使用某种劳动力的“性价比”。由于生理因素、婚姻因素以及生育保险费用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等等,用人单位需要为此付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使得“女牌”劳动力的“性价比”低于“男牌”劳动力,这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二)自身因素

1.男女两性在生理上存在差异。无可否认,男女有别,两性之间在生理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女性的生理负担比男性要重得多,使女性在择业中处于弱势,她们在一生中要经历月经、怀孕、生育、哺乳等过程,特别是在女大学生毕业以后,从结婚到生育、抚养孩子要消耗女性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此期间,女性不能像男性那样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中,必须将时间和精力在孩子、家庭和工作之间分割,而这些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工作,男女两性生命周期的显著差异就是女性承担着生育孩子和哺乳的任务,由此必然造成女性职业生涯的中断。所以,生理上的差异及由此导致的生命周期的不同,与传统的家庭角色观念相结合,造成了女性在就业中的不利地位。

2.女大学生本身受传统文化观念的消极影响。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歧视和偏见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社会上往往将女性生存的空间限制在家庭,将女性生存的意义限制在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上,将女性同男性的关系界定在依顺、服从、服务、性吸引上,并以此得到男性的呵护、爱慕、供养、资助和指导。与此同时,“男强女弱”的传统文化也部分消解了女性的主体意识,使女性在“我不能”的阴影下放弃了开发自我潜能的努力,使其生活领域更加私人化,附属化。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女性处于两难境地,形成双重人格,一方面诅咒传统,另一方面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传统的卫道士。女性角色的传统定位和男强女弱的社会论调,在一定程度上使女大学生内化为自己的价值标准,忽视了动手能力的培养,抑制了自己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

3.女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更注重毕业生的质量,注重毕业生的思想素质、在校表现、事业心和吃苦耐劳精神,注重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相当一部分女生片面看重学习成绩,不愿参加更多的文体活动和其他社团活动,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提高。她们虽然学习成绩占优,能力却较单一,在工作能力、社会经验和适应能力方面与男生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而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能力。

二、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途径

(一)政府加大公共政策的调整力度

女大学生就业既涉及到中国高层次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也象征着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可以说既是一个具有复合性的社会问题,又是一个具有公共性的政策问题。公共政策对于女性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针对女性就业特别是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显性化态势,政府不应采取消极形式的公共政策,而应通过制定积极形式的公共政策,创造女性公平就业的法律环境和制度环境,对就业中的机会均等与公正程度进行适度的调控。尤其要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充分认识到女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障碍与困境,制定出相应的补救政策或相应的补救条款,同时对政策可能造成的歧视和不公平现象进行限制。

具体说来,首先要规范企事业单位的用工行为,保证男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公平竞争。用人单位的行为要受到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范,应该使劳动力市场竞争建立在知识、能力的竞争上,杜绝人为因素、观念因素和性别因素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对于就业中存在的侵犯妇女权益的行为,应制定出惩处和补偿的条款细则,对性别歧视的案件及时有效处理。

此外,要建立与完善相应的女性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单个企事业单位不会因为招收女大学生而增加雇佣成本。政府应当将生育保险费用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实行社会统筹。企事业单位不愿聘用女大学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女性特有的生育责任和家庭责任。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必须降低企业招收女性职工的成本,改革原有的由企业负担的生育保障制度,将妇女的生育价值补偿从企业中分离出来,由社会承担并补偿。只有建立统一的、独立的生育保险险种,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和监督生育保险基金的运行,才能真正实现生育的社会保障。通过实行女性社会保障制度,使用人单位对男女劳动能力的评价和用人标准更为合理,消除他们使用女性劳动力提高人工成本的顾虑,为实现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利提供了先决条件。

政府还应该积极提高家务劳动社会化程度,发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化家庭服务,女大学生工作后面临结婚、孕期、哺育幼儿成长等事务,这占去了女性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也是用人单位不愿接受女大学生工作的主要原因。各国实践表明,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加强家政服务工作的社会化、专业化,使女性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工作上,从而提高其在就业上的竞争力。

(二)女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

政府提供积极的公共政策是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条件,但这并不是对女大学生提供保护性就业,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出路还在于女大学生自身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女大学生应该自觉提高就业竞争力,靠实力寻找适合自己的那份工作。

1.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女大学生自身应该与时俱进、更新观念、自我完善。女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彻底摒弃“女子无才便是德”及“女性是弱者”等传统观念,摒弃自傲或自卑心理,克服依赖心理、攀比心理和从众心理等不良就业心态。要不断用新知识、新理念丰富自己。在心理上要有自信心,要相信自己和男生一样有实力,要敢于竞争,克服胆小、怯懦等自身心理障碍,保持良好择业心态。女大学生要善于发挥自身优势,寻找适合自身生理特点的行业单位,开拓进取,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职业道德,适时抓住成才的机遇。

2.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1)女性运用语言词汇的能力强于男性。有关研究表明,女性运用语言的能力比男性强。随着年龄的持续增长,知识的积累、女性驾驭语言和运用文字的能力会更加出色。一般说来,女性从事文学整理、编辑、翻译以及教育工作和接待洽淡工作,更能发挥其特长。(2)形象思维能力的优势。女性在三维空间的认识能力上往往略逊于男性,但她们在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细致、周密上却普遍具有优势。在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等工作上,往往能创造出使人感到优美、典雅、和谐、细腻、新颖的作品。在文学创作和艺术表演中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3)交往能力的优势。女性普遍温柔、和蔼、易与人相处,感情也丰富且善于倾听或体谅别人的处境和困难,在社交场合或工作协调中能表现出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女同志从事商品推销、对外联络等工作具有较大优势。(4)管理能力的优势。正如女性善于管理好小家庭一样,女性也同样善于管理好工作,她们也可将办公室作为自己的第二个家整理得有条不紊,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能够接受新事物,不固执己见,能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对工作认真负责,专一且有耐心,对于单调的工作往往也能孜孜不倦。

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篇1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等学校招生规模以及在校生规模持续不断地增加,导致大学毕业生人数也逐年膨胀。2003-2009年全国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从212万增至610万,预计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会达630余万人。若再包括往届尚未实现就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将会大大增加。这些方面都会使得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更加的严峻。

一、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大学生就业人数激增和就业市场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引起了劳动队伍的变化,一共有四方面的劳动人员不断地涌向劳动力市场。一是因为高等院校扩大招生带来的高校学生毕业人数激增。从2003年到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7年间增长30多倍。且高校毕业生的增幅高于社会需求增幅,毕业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之间的矛盾逐渐突出;二是下岗工人数量因为产业结构调整而不断增加;三是农民进城打工队伍蜂拥而至;四是近年“海归”人数也不断地增加。这样使得如此多的打工队伍涌向我国的就业市场,这客观上增加了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加剧了就业岗位少而就业需求不断增加之间的矛盾。

(二)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造成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假象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量的毕业生失业,一些人认为这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培养的大学生太多的缘故。事实上,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只占总人口的5%,而发达国家已达到1/3。为此,我国的高等教育毕业生过剩只是相对过剩。我国高校毕业生几乎挤在大城市、大企业以及大公司。而那些中小企业,偏远地区以及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则是高校毕业生稀疏且人才十分缺乏。

(三)高校指导工作和高校学生自身需求间的矛盾

据调查表明,我国高校部分毕业生不但尚未了解形象设计、面试技巧、求职途径以及信息收集和整理等方面技能,还不了解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内涵、模式以及方法,对求职技巧的缺乏将会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成功率。而且现阶段,一些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还是单纯以就业为中心,学生职业指导课的辐射面也十分狭窄,还有一些高校毕业生缺乏职业素质、意识的训练,在求职策略、技巧以及就业心理方面还存在问题,这些都会导致高校毕业生择业的失败。

(四)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我国高校以前的教育很少涉及到有关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工作,一般来说,只有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才开始考虑自己的职业发展,但这也是最初的和简单的职业生涯的内容。当上了大学后,大一与大二的高校学生绝大多数还没有考虑职业生涯发展的问题,到了大三才开始在学校的帮助下想到找工作的事情,但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意识,重视程度与资源支持方面上还不够。

(五)大学生择业期望值过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扩招学生已转变成大众化的劳动力,多数学生和学生家长甚至整个社会还尚未接受毕业生地位的转变。另外,目前我国国民平均可支配收入并不高,尤其是在贫富差距比较大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的教育费用对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这使得许多家长与学生期望高校毕业后找到一份工资高以及社会地位高的工作。但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的阶段,其无法提供大量的高地位与高收入的就业岗位,这样使得更多的毕业生只能进入社会的一般岗位或者边远地区就业。因此,许多的高校毕业生心理上产生了很大失落感,高校学生毕业后找不到理想中的工作就干脆呆在家中待业。

(六)依赖和求助心理普遍存在

在就业竞争中我国一些高校学生受到挫折或者压力使得他们畏首畏尾,转而去依赖和求助他人,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众心理,毕业生缺乏独立的思考见解,不是从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出发做出符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二是依赖政策心理比较强,不是主动和积极的竞争,而是消极地等待就业信息或想按政策回生源地就业。三是对家长与亲友的过分依赖,自己不去主动寻求信息和竞争机会,而是认为工作应当由家长为自己搭桥和铺路。

二、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适应市场需要和改革高校办学模式

为保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各高校需要根据就业市场上反映出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对本校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模式进行改革。具体来说,我国各高校需要创办灵活的办学模式,确定有效的办学层次、专业设置以及教学内容,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如对专业结构调整,减少招生数量,扩大学生选修课的范围,增加学生应用性、操作性以及技能性课程等,使高校毕业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保证毕业生总体供需结构的平衡。

(二)加强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建立、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职能,需要从高校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发挥信息采集、职业咨询以及技巧指导等功能作用;同时还需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软硬件建设,特别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且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需要邀请用人单位到学院举办供需见面会与专场招聘会,不但加强了学院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还可降低毕业生的就业成本,学生还可以走出高校,深入企业,跟踪调查那些已就业的学生,掌握第一手市场需求、市场反馈的信息。

(三)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需要让高校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并深入了解、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定位,帮助高校学生了解自已的性格特征、职业兴趣以及价值取向,并可以通过在高校大学期间的学习与实践,不断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希望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二是帮助高校学生认识职业世界,让他们认识社会职业的种类、以后职业发展的趋势、职业资格以及职业对人的素质要求等方面的内容,懂得依照人职匹配的原则,选择适合自已的职业发展要求。

(四)调整大学生就业期望值

高校学生毕业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与就业情况,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并希望尽量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的观念,从而放弃过去择业就是“一次到位”、安稳的观念。另外,在毕业生择业的时候,还要看得更长远些,学会规划学生自己的人生职业生涯。对于理想的职业时机还不成熟的时候,需要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先增加毕业生的工作经验,然后再凭借他们的努力,通过正当的职业流动,来逐步实现学生自我价值。

(五)树立良好的、健康的就业心理

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时需要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就很容易出现不良的心理。具体来说,一是帮助高校毕业生客观分析就业形势与政策,帮助毕业生积极调整就业心态,要教育他们正确面对就业压力以及积极转变就业观念,从而树立一种正确就业观。二是学校需要引导竞争机制,强化毕业生心理适应,教育他们适应形势,适应竞争环境,从而逐步提高他们心理承受力。三是需要及时纠正毕业生就业难的归因偏差,使他们自身奋发努力,从而适应当前学生就业难的困境。

【参考文献】

[1]史梅等.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8):78.

[2]郦波.论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养成.中国成人教育,2006,

(4):67.

[3]任达轩.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透视.北京教育,2009,

(3):34.

[4]张艳.高校就业指导新思考.闽江学院学报,2009,(4):

121.

[5]任伟,史良君.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中国电力教育,2009,(11):188.

[6]伦志国.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9,(5):14.

[7]朱云霞.普通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7,(4):18-19.

[8]刘莹,刘进华.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社会经济,2008,(11):313.

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篇11

1999年是我国大学扩招的第一年,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我国高等教育历史性地走进了“大众化”阶段。2003年,当首批扩招的大学生毕业,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高峰期。自此,俗称“天之骄子”的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开始凸显。大学生就业困难不仅使我国众多家庭教育投资比例严重失衡,更造成了人才和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可见,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当前就业形势及特点

从当前情况来看,大学毕业生就业呈现以下特点:

1.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带来毕业生人数的剧增

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要达到30%,按照国际上15%的标准,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了大众教育阶段。在这种背景下,近年来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按照按70%左右的就业率估算,全国至少有200万名毕业生要面临“一毕业,即待业”的窘境。

2.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结构性矛盾,并且这种矛盾逐渐突出,包括地区结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等。

在地区结构上,就业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就业形势好,人才非常多,就业渠道也比较畅通,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情况比较糟糕,缺乏人才,又留不住人才,造成人才流失,经济发展缓慢。

在专业结构上,存在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表现为两方面:一是有的学校追求短时效应,不顾本校的实力,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如:会计、金融、国际贸易等,造成人才供求过剩;另一种情况是,有的高校市场灵敏性不够,对一些冷门专业,社会需求少的专业,不作及时调整,没有及时调整招生人数,改革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毕业后未就业就先失业。

在学历结构上,用人单位对学历高的毕业生需求高于对学历低的毕业生需求。

3.“就业不难、择业难”现象较普遍

“就业不难、择业难”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大学生的择业观与人才市场需求错位造成的。一方面,大学生精英意识过强,对薪资的期望普遍高于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待遇;另一方面,个人眼高手低,不能胜任理想职位;从而导致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这两种情况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宁愿待业或做临时工作,也不愿意“屈就”。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而且还隐含着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在当前新形势下,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及整个社会,通过不断努力,创新观念,完善制度和改进工作方式来完成。

1.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作用

(1)深化就业制度改革,扫除体制

随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择业由“统包统分”转变到“双向选择”,各个地方,各种形式的人才“供需见面会”也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但是市场机制仍不完善,一些体制仍存在。比如目前我国的高校就业工作是由教育部门管理,户口是由公安部门管理,而人才市场的管理又是由人事及劳动部门管理。而这些部门之间相互沟通不够,再加上一些地区还有地方保护主义,对本地生源的毕业生大开绿灯,而对一些外地毕业生则加上各种条件加以限制。因此,政府部门需要深化就业制度改革,逐步的取消有障于学生就业的政策、制度,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建立一个真正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

(2)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

目前,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及一些偏远地区急需大量的人才,这是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政府部门应该开辟常年性、规范化的渠道,加强政策宣传与引导,为到基层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提供一些制度保障、政策保障和工作保障。

(3)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网络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是影响用人单位选材和毕业生就业的突出问题,因此,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各高校应充分发挥网络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准确、高效、全面的收集、筛选、分析评估各类信息,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供需双方的资源共享,从而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2.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不要唯学历论,盲目追求人才的高消费,让那些博士、硕士和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来装点门面;亦不要唯经验论,将刚毕业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拒之门外。用人单位应该根据企业岗位的性质、特点以及对人才层次的要求,合理配置人才,置换冗员。同时要从长远考虑,建立人才储备机制,利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有利时机,选配德才兼备的高校毕业生,对其进行培训,形成人才梯队,从而促进单位人才、知识升级,提高发展后劲。总之,用人单位改变自己的人才观念,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3.高校要强化内部改革

(1)优化专业设置,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毕业生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高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阵地,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应该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导向。高校要主动适应市场,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的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重视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毕业生;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师资水平、办学规模、社会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开设新专业,灵活地调整专业设置,宽口径、多层次、高质量培养各级各类服务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

(2)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机制

高校需要理顺就业指导工作体制,建立相对独立的就业指导机构,并充实人员与配备,充分拓展机构职能。就业指导机构不仅要管理就业工作,还应加强市场调研和就业工作的研究,掌握该工作的特点、规律及发展趋势,制订和实施就业指导工作方案。另外在涉及到学校调整专业结构工作时,就业指导机构还要提出建设性意见,最终促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充分就业。

(3)加强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的择业技能

就业指导工作的目的就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合理地就业。通过有效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一方面帮助毕业生科学地分析市场、客观地认识自己,有效地消除“供需矛盾”;另一方面可以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择业技能,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其善于利用市场信息,在就业市场中“推销自己”,通过市场落实就业单位。

(4)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就业。

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引导大学生逐渐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革除那些陈旧观念,使自己从那些条条框框中解脱出来,把目光由原来的国家机关、重点单位转向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就业地区由经济发展地区转向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引导学生抛弃功利思想,不要过分重视工作的经济待遇,更应看重个人的发展前途;告诫学生摆正个人位置,认清目标,树立灵活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通过不断修正,从而走稳个人职场道路;引导大学生树立创业思想,通过自主创业,不仅可以解决个人就业问题,同时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4.不断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胜任素质

当前就业市场的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较量,大学生要把握就业的主动权,就必须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自身综合胜任素质的全面提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及早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有效安排。因此,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自我定位、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明确自己的方向,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从而能够科学规划学习、生活和未来的职业选择,把传统被动的“无意识找工作”转变为主动利用主客观资源的“有意识找工作”或“有意识创工作”,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2)提高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两个方面,是否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求职成功的关键。大学生在学校要通过系统学习、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掌握全面的、牢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不断提高个人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3)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

当前许多用人单位录用人才时优先选用具有一定社会实践经验和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从而导致许多大学生产生挫折心理,甚至抱怨社会不公。其本质原因在于自己的适应社会能力不强。大学生要提高个人适应环境的能力,关键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等能力;同时还可以深入了解到国家关于就业的政策方针、就业形势及就业环境等,从而有利于找到与自己的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职业。

(4)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许多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偏重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了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以致在面对困惑或逆境时,总是表现出一脸的茫然,尤其在求职过程中有些学生一旦遭遇失败,便一蹶不振,影响到自己的择业选择。因此,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提高个人心理素质,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锻炼自己坚韧不拔的性格,而在求职中,应该充分了解就业信息,沉着、冷静应对所遇到的困难,用积极的心态扫除成功路上的障碍。

四、结束语

大学生是整个社会中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一个特殊群体,对于我国来讲,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不仅仅是单纯的个人问题,更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它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大局。由于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自身等多方面通过不断的、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只有这样,才能度过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慢慢寒冬。

参考文献

[1]陈均可.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调整与实现路径[J].教学研究,2004(6).

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篇12

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国家政策与政府制度方面的原因。

国家给予青年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工作,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及人才在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事业单位的流动的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心中有着许许多多的困惑:去西部工作,国家的各项补贴和优惠政策能否落实,是否还回得来,回来后就业压力是否更大;去农村工作,户口、社会保障等问题如何办;搞自主创业,怎么解决资金缺、注册难、审计难等问题。有些高校毕业生还面临出地区、出系统要交费的政策障碍。与此同时,有的单位则拒绝招外地学生。种种因素,确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二)我国就业市场方面的原因。

1.劳动力市场趋于饱和。近几年来,我国经济都以较高的速度增长,这的确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但岗位必定是有限的,而我国的待业人数却是年年攀升。从七十年代开始,中国人口的出生率相当高,使得我国人口在90年代开始进入就业高峰期,新增就业人口总量很大,今后几年劳动力市场都将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2.就业信息渠道不够畅通。每年有十多万毕业生,而每年只有年底的时候有不多的针对毕业生的“双选会”,这是远远不够的。一些职业介绍所和社会力量举办的招聘会以赢利为目的,虚假广告,招聘会环境混乱,学生交钱买票应聘后没有效果,甚至上当受骗。这说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不成熟,缺乏专业化就业市场。现在己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网络作为当前最有效、快捷的信息收集、处理、平台,似乎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3.市场对人才要求提高,就业竞争更趋激烈。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外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员工综合素质高、专业素质过硬。另外,一些企业跳槽的科技、管理人员涌入就业市场,由于他们在工作经验和相对稳定务实的就业观念上强于应届大学毕业生,因此更富竞争力。而当前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状况和企业对人才要求之间尚存差距,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挑选毕业生,另一方面是毕业生尤其是没有明显竞争力的毕业生难以找到满意合适的工作。这从客观上加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局势。

(三)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方面的原因。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和社会市场需求相比,高校的专业结构设置和调整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当前,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电子商务、国际金融、市场营销等专业的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大,一些高校急功近利,设置了不少这些专业,导致学校专业失衡,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大量增加,加大了就业的压力与难度:而一些“长线专业”,如冶金、地质、石油、粮油加工等,由于社会需求量较小,因此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较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导致许多毕业生转向其他领域。

(四)高校工作方面的原因。

当今不少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无论形式、内容都比较简单,多采用在毕业生班级中开展讲座、政策咨询、谈话等形式,且内容也多是一些就业政策法规、求职技巧的辅导。对于如何结合本专业的实际,从专业特点出发加强实践能力,加强对社会的认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加强学生气质类型的分析,让毕业生明白自己所适合的工作类型及方向等方面的工作十分欠缺。

(五)毕业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1、就业观念没有及时转变。一方面,追求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不愿去老少边穷地区、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等等。另一方面,过分看中单位的医疗、养老保障制度等。同时,就业期望值偏高。这导致很多大学生眼高手低,对许多单位是“高不成,低不就”,从而失去了不少就业机会。

2、就业能力与现实有一定差距。不少毕业生“心比天高”,但综合能力又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就业市场一改过去单纯以文凭或职称作为人才标准的普遍做法,而把品德、知识、能力与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一些毕业生自身素质有所欠缺,难以符合工作的要求。相当多的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缺乏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较差,缺乏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有些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还存在种种缺陷。

二、对策及建议

虽然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归根结底是由于就业环境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不断深化改革。

(一)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就业市场,提供就业信息。

从政府角度讲,应当充分认识到高校毕业生在目前仍属稀缺资源这一现实,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不同地区发达程度的差别、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分配上的差距以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采取的行为,认真研究对策和有效的调控手段,加强宏观管理与指导工作。政府对用人单位和高校同样要加强指导和管理,尤其是对高等学校的专业调整更应予以高度关注。对于高校来说,学生报名数反应了社会当时的教育需求,但蜂拥而至的报名者在几年后毕业时可能面临的是另外一种就业形势,即当年的“热门”,毕业时可能成为“冷门”。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学生和高校都可能犯盲目选择“热门”专业的错误。政府应发挥自身的优势,主动为高校和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指导。同时,还应将经济调控手段引入到高校的招生工作中,对一些所谓的“冷门”但却对国家和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专业给予财政上的鼓励。

(二)企业:树立正确人才观,加强人才储备,合理置换冗员。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吸纳毕业生的主渠道。尽管目前我国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高,面临着人员过剩的问题,但高层次人才仍显不足。企业应抓紧有利时机加强人才储备,调整人才结构,合理置换冗员。在招聘会上,一些用人单位盲目设置各种障碍,提高门槛,致使一些优秀的人才没有进去的机会,招聘者也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因此,企业要从自身方面找原因,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三)高校: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和完善就业指导。

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层次的高低,是一个大学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生源,影响着在校生的学习情绪与学习质量。因此,高校除了要积极、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产品”确实能够满足市场需要外,还必须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强化推销意识,通过市场推销毕业生,是高等教育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高校不仅要抓好大学生的质量,培养市场需要的高质量人才,也要抓好大学生的“促销”,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创出自己的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大学生:作好职业生涯规划,全面提高素质,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

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篇13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归因分析

男女毕业生为什么在毕业时存在如此之大的差异,在一些单位的招聘条件中有明确的规定,只招男生不招女生;有些单位虽没有明确规定出具体的限定条件,但在实际的面试录取过程中,有倾向的进行性别选择。认真剖析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如下:

1.传统固化思想在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诸多因素中,传统性别歧视与偏见是女大学生在择业艰难的根本原因。尽管法律明确规定男女平等,但数千年“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历史文化已作为一种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大部分人的头脑中。社会对女性的定位更多的是相夫教子、贤惠温淑。社会对男女两性不同的行为期待不仅影响到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也会影响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的职业选择,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1]

2.女大学生自身

一生理原因。由于男女在生理结构上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决定着男女在职业分工与职业选择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女性生理上的四期(经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是用人单位最为头疼的首要原因,再加上女性在体力上弱于男性,冒险精神与宏观驾驭力不敌男性,这都是限制女性发展的主要原因。二心理原因。心理学家认为女性在事业上容易出现问题,主要原因为女性的同性嫉妒心强,家庭观念较重,创新性与创造力不强,在工作中谨小慎微缺乏开拓精神,种种的这些原因都是用人单位的在招聘中加设门槛,减少女大学生的就业机会。[2]

3.用人单位重男轻女

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追寻的是利益最大化,效率最大化,对用人单位而言,招聘就如同购买劳动力商品,在购买的过程中要全面衡量某种劳动力商品的“性价比”。由于生理因素、婚姻因素以及生育保险费用等等,使得女性劳动力的“性价比”低于男性劳动力,这也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4.高校扩招近年来我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使得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据统计,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60万,2012年为680万,2013年达到699万,2014年是727万。比对2004年的280万,十年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了447万,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社会上的岗位需求却与往年持平,这就造就了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因素。

二、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与措施

1.女大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应对就业

首先,女大学生应正确认识自己,不过高或过低的评价自己,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寻找就业岗位,女性的耐心、细致等性格优势是她们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的重要砝码,在一些特殊岗位突显出极大地优势;再者,女大学生要树立维权意识,善于发现和抵制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维护自己的合法劳动权益。[3]

2.社会各部门齐抓共管支持女大学生就业

生育行为是人类繁衍和文明延续的基石,是事关民族、国家的大事,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价值。女性肩负这一神圣职责,不能因此在就业中遭到歧视,所以,政府应搭建平台帮助女大学生就业。(1)政府出台政策与法规支持女性就业。给予创业女大学生提供政策保障与资金支持;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出台一系列针对大学毕业生的社会保障制度;鼓励本科毕业女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放开县级单位的招聘条件,降低女大学生的就业门槛,对到艰苦岗位、城乡基层就业的女大学生给予相应补贴;对于社会中的一些特殊岗位,可以有针对性的专岗专设,为女大学生提供就业的绿色通道。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综合治理,营造女大学生就业的良好环境。(2)严厉惩处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问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为基础,拟定《反就业歧视条例》,对于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性别歧视问题,一旦发现对相应单位予以严肃惩处;在招聘过程中取消性别歧视学历歧视与院校歧视,对于在招聘过程中因人定岗,明确限定院校性质、提高学历要求特别是歧视女性的单位,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使女大学生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中就业,使得女大学生毕业后想就业、敢就业、能就业、就好业!

3.为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1)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将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专门开设适合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必修课程,以及创业指导选修课程,为她们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建议。帮助女大学生科学制订职业规划,在校期间不断根据个人能力进行职业规划调整。在学科专业设置上要与用工市场要求相接轨,构建方便发挥女大学生自身优势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并提供“就业创业政策、形势分析”和“求职面试技巧培训”服务,使她们在毕业时真正具有竞争力。(2)要重视并加强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要对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这方面的指导内容进行充实并加大指导力度。女大学生在就业时,存在示弱、矛盾、虚荣等多种不良的心理以及焦虑、无助、自卑等不良情绪,从而导致就业难,就业质量低的问题。要关注女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帮助女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劣势,有针对性的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以及职业生涯,树立正确的择业心理,正确的认识社会现状、就业形势,充分利用女性的性别优势,拓宽就业面。让女大学生以自信、自尊、自强、自立的姿态,发挥自身的优势和长处,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摒弃依赖或自卑心理,调解不良情绪,把握机遇,迎接就业市场的挑战。(3)帮助女大学生树立灵活就业观念,实现自我价值。新时代下的女大学生就业可以“条条大路通罗马”。鼓励女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到社区就业,到新兴的家政服务行业就业,到传统的手工制品行业就业,自主创业,集体创业,拓宽就业门路。

作者:孟晓媛 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