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文物保护材料学实用13篇

文物保护材料学
文物保护材料学篇1

我国文化遗产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继承民族文化,是联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以及社会稳定的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面临多种类型的严重病害,甚者面临消亡。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材料化学在修复古代壁画、文物彩绘、土遗址、古旧字画、档案图书、电影胶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2012年暑期,陕西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申报了学校暑期社会实践重点项目,组织材料化学专业学生先后到西安半坡博物馆、陕西乾陵博物馆、昭陵博物馆等文物保护机构进行调研,了解材料化学在现今文物保护方面的应用现状。

一、材料化学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一)材料化学在彩绘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彩绘文物的颜料、胶料的混合物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会风化褪色,形成一个空隙、粒子界面,并会对入射光产生慢散射,导致文物彩绘颜色淡化或消失。①李玉虎等人从光学特性微观状态上研究分析发现风化褪色的原因后,研制了由非挥发性液态抗氧、抗风化稳定剂和耐侯、抗腐蚀的有机氟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乙烯的共聚物的混合物形成抗腐蚀的固态稳定物的显现加固剂,这种加固济能渗入颜料、胶料层,以固态填充,消除其散射界面,使严重风化褪色的彩绘显现原貌,并加固颜料、胶料层,防止其继续褪色。

对于可溶盐导致的酥粉现象 ,李玉虎②等人制作模拟样品,进行了回贴修复,并且加以加速老化与系统评价,筛选出了以水性氟为主的酒精溶液作为回贴修复剂,再加上精细修复工艺,分别对龟裂、起翘、脱落、酥粉彩绘层进行回位修复与加固。

目前,文物彩绘保护涂层材料主要有天然高分子材料和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两大类,后者在文物保护中应用更普遍,其颜色变化小、粘接强度高, 能很好地起到保护彩绘文物的作用。③现有的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主要有水溶性合成树脂,如聚乙烯醇、聚乙二醇等;溶剂型合成树脂,包括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缩醛等;反应型树脂,包括有机硅材料、环氧树脂、醇酸树脂和甲醛树脂;树脂乳液类,例如聚醋酸乙烯醋乳液、聚氨醋乳液、丙烯酸树脂乳液等。④赵静⑤等人分别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测量九种常用高分子涂料的分子结构,再运用分光光度仪测量颜料的主波长、色纯度和高度的变化, 粘接强度仪测量颜料的粘接强度变化。实验结果表明,PrimalAC33、B72 和有机硅的耐老化性能好,而且颜色变化小,粘接强度高,可以有效修复由内应力导致彩绘层起翘卷曲、 脱离陶体的问题,很好地起到加固和保护彩绘文物的作用。

王芳⑥等人对几种有机聚合物涂料进行光降解实验,发现聚氨酯对光的稳定性差,尤其是芳香族聚氨酯易发生降解反应,其降解后生成生色团为醌亚胺结构,产生老化变色现象。李迎⑦将纳米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均匀分散到有机高分子材料中,形成复合材料的同时具有纳米材料和基体材料的优点,使彩绘文物保护技术更上一层楼。

严淑梅⑧等人选取国内外五种化学或生物霉菌清洗剂,分别对壁画中常见的霉菌进行清洗,并对清洗效果做出了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胰蛋白酶清洗剂是安全高效的壁画表面清洗剂,能有效清洗表面留有霉斑,并配合使用其他几种化学清洗剂可较为有效地清除多数壁画表面霉斑顽渍,这种方法已达到国内最高水平。

(二)材料化学在土遗址保护中的应用

土遗址表面防风化加固材料,尤其对高模数的硅酸钾溶液(简称PS)的研究已经深人到PS 对土的作用机理研究。王旭东⑨指出,防风化无机材料有硅酸钠、硅酸钾、硅酸铝、氢氧化钙、氢氧化钡等,有机高分子材料有机硅树脂、有机聚合物材料全氟聚醚、环氧树脂、聚氨醋树脂、醋酸乙烯醋、丙烯酸等无机—有机复合材料如硅酸钾—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等。陕西师范大学文保中心经过近20年的努力,研发出一种微量吸附与沉淀双重加固的材料与工艺,加固后的遗址土壤在通透性、渗透深度、强度梯度、原貌保持、盐害治理等核心技术上获得突破,经西安半坡遗址、秦俑坑土隔梁、大唐西市土遗址等地历时13年不等实效考验,效果稳定。

(三)材料化学在古旧字画、档案图书保护中的应用

引起纸质文献损坏的外部因素有温度、湿度、有害气体、人为损坏、光照、昆虫、酸化,还有各种自然灾害(火灾、水灾等),导致纸张变脆、缺失、污染。纸质类文物所需求的加固保护材料除了要提供纸张纤维有一定强度以外,还必须能防止纸张的接触破坏和非接触破坏,从根本上断绝各种影响因素对纸纤维破坏的途径。因此,对保护材料具体要求是在纸质文物质感、厚度、色泽要求范围内的前提下,具有提高抗张强度、耐折度等机械性能;材料施用对于纸张有一定的防霉抗菌作用;对纸张上的字迹油墨不溶解、不脱色、不褪色、不泛色有一定作用。马清林⑩等人认为,可利用制备树脂材料的薄膜贴合于受损纸张的两面,将脆弱纸张与外界隔绝接触来改善纸张性能。加膜法主要是依靠加固薄膜的机械强度韧性及自身耐老化性能赋予纸张强度老化的性能,但是同样存在加膜后纸张原有的质感、外观等会发生改变的副作用 。梁嘉放11采用树脂材料加固法,用天然或者合成树脂配制特定浓度的溶液,然后在纸张表面进行涂刷,由此纸质文物与树脂便形成两相体系的复合材料,树脂在其中作为连续相存能有效增强文物的机械强度,一定程度隔绝纸张与空气接触,且其自身老化性能(优良能)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纸质文物的降解老化。所以,相比于其他众多方法树脂材料加固法对纸质文物加固保护性能较好。

张晓丽12等采用丙烯酸等单体改性氧化聚乙烯蜡、三乙醇胺及硅酸钠进行复配,用复配液处理纸质文物,对复配液处理前后纸样的外观、pH 值、物理强度性能和耐酸耐碱等进行测定及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 复配液处理后纸样的外观、质感、光泽度及耐折度无明显变化,经100℃老化处理72小时前后,复配液处理后纸张的pH值都能上升到理想值7.5 ~ 9.0,老化前后的抗张强度较原纸的分别提高38.5%和36.4%,且纸张耐酸、耐碱能力大大提高。

邢慧萍等筛选了对纸张纤维与字迹基本无害的OP-1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复合物)、麝香草酚配成5%的水溶液,能有效去除报纸、文件上的烟熏污渍,没有残留,报纸也不会局部变白。13

孙振乾14等用壳聚糖中、丙醇、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环氧丙烷处理纸样用喷枪对纸样进行喷涂。纸样经保护后, 具有一定的耐老化性能,且保护材料老化后对纸张无损害。保护后的纸样外观基本上没有发生改变,遵循了文物保护“修旧如旧”的原则。

(四)材料化学在电影胶片保护中的应用

电影胶片在使用或保存过程中其表面会产生大量划痕, 在电影放映时会在屏幕上出现一条条黑灰的细长线条,严重影响放映效果。何小津等研究者15通过实验发现,含氟聚合物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耐久性和抗化学药品腐蚀的性能,其聚合物是高度绝缘的,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和化学惰性。但由于其自身性能不能满足胶片修复材料的要求,必须添加一些辅助材料对其改性。添加纳米二氧化硅可以提高抗紫外线、抗老化性、抗氧化性,改善耐磨性、耐腐蚀、透明及防遮盖特性等;添加水性聚氨酯具有优良的耐水、耐溶剂、耐化学腐蚀、不易燃烧、使用方便等优点,膜中添加适量的聚氨酯,可以增加膜的粘结力、柔韧性等;添加溶剂加入适量的乙醇,可以有效地缩短成膜时间。

二、结论

总之,古代壁画、文物彩绘、土遗址、古旧字画、档案图书、电影胶片等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研究领域已取得一些研究成果。其中,各种文化遗产成分分析、病害原因、修复材料的研究较多,比如在修复材料方面,除了天然高分子材料、人工高分子材料的广泛应用,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理化性能在文物保护研究中得以应用,并且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国内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从研究资料来看,对一些病害的机理研究还不够深入、彻底,还不能从根本上解释病害产生和发展的原因,这对于有效控制病害发展十分不利。例如电影胶片的“醋酸综合症”仍是世界难题,不能有效控制。同时,在保护材料的选择上具有盲目性、片面性,修复材料自身存在的问题可能加速降解、老化。例如对于彩绘文物和土遗址的保护修复,需要加入加固剂,但目前对于加固剂的稳定性缺乏系统、科学、全面的研究,所以,在选择时缺乏可科学性。

[注 释]

①《风化褪色的古代壁画、文物彩绘、建筑彩画恢复与修复》,《中国文化遗产》,2004年第3期。

②李玉虎、邢慧萍、娟丽、曹明、柏红英:《古代壁画、文物彩绘病害调研与治理研究》,2009年6期。

③和玲、姜宝莲、梁国正:《含氟聚合物用于陕西户县出土新石器彩陶的保护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3年第3期,第35~38页。

④周铁、容波:《陶质彩绘文物保护用加固剂研究进展》,《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8年第20期,第68~71页。

⑤赵静、王丽琴、何秋菊、习阿磊:《高分子彩绘类文物保护涂层材料的性能及应用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6年第3期,第18页。

⑥王芳、党高潮、王丽琴:《文物保护中几种有机聚合物涂料的光降解》,《西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第565~570页。

⑦李迎、王丽琴:《纳米材料在文物保护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材料导报》, 2011年第18期,第34~37页。

⑧严淑梅、周铁、黄建华、付倩丽、王伟峰、张群喜:《馆藏唐代壁画画面霉斑清洗剂的筛选试验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0年第2期,第22页。

⑨王旭东:《中国西北干早环境下石窟和土遗址保护加固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⑩马清林、陈庚龄、韩鉴卿:《古代织物的斜面平台清洗与装匣保护》,《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1年第2期,第13页。

11梁嘉放:《关于纸质文物保护新方法的设想》,《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5年第2期。

12张晓丽、鲁钢、金江、张金萍、郑冬青:《水性氧化聚乙烯蜡及其在纸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中国造纸》,2010年第10期,第29页。

文物保护材料学篇2

文物保护是一门新兴的文理交叉并重的综合性学科,其内容是多方面的,对文物进行保护时的方法也不是唯一的,可以有多种选择,这就需要对文物保护准绳有深入的理解。文物属于历史长时间沉积下来的物质遗产,是承载着人类深厚历史文化的积淀,因此,对文物做好保护十分重要。本文就文物科学保护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期能为类似工作的进行提供参考借鉴。

一、文物保护科学的实质

文物属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产物,从物质的角度来讲,文物由诸多材料构成,所以文物属于物质范畴。所有物质都在内部进行着永不停止地发生运动,期间外因又会其作用,物质本身就会出现各种性质上的变化,物质原本的的结构和性能也会发生改变,物质材料会逐渐老化、出现变质甚至发生毁灭,文物也包括其中。换句话说,文物保护学就是对破坏文物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从而在保护文物的技术方面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标准。

二、文物保护科学的研究方法

文物保护在过去的话,把工作的侧重点单单放在了经验总结和技术修复上面,没有详细地对学科基础理论进行研究,所以现在一直在本学科向前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阻碍的作用。文物保护科学这一概念里,“保护”这个词具有着双重含义:首先,要对环境进行严格控制,这样就可以把因为环境因素而引发的文物材料老化变质现象扼杀在萌芽状态;其次,就文物自身材质来说,要采取一些人为手段,使文物保持稳定状态;再次,如果采用了上述方法都没有效果时,为了防止文物继续老化变质,就很有必要对文物来进行修复处理,重新使其组成材料恢复稳定状态。所以,文物保护学不仅是科学,更是技术,它有着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1.文物保存环境研究首先要对一点进行明确,文物保护学中的环境与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是不一样的。一切可以对文物产生影响的外界因素外界因素,都可以归纳到文物保存环境的研究范围里。文物保存环境研究的任务是对各种途径,方式、规律展开研究,这样有利于合理措施的制定实施,把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影响降到最小值。这样我们可以看出,文物保护学所讲的环境包括了一个很大的范围,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只是属于其中的一小部分。

2.文物材料的研究外界环境因素给文物材料老化变质只能算提供了部分条件,文物能不能长期被保存下来,构成文物的材料性质才是关键点。对文物材料进行研究,就是要应用物理领域、化学领域、生物领域的研究方法来对文物材料的组成成分、性质进行研究,这样可以清楚地了解材料的老化过程,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止老化的措施,给文物的科学保护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文物修复技术研究文物的修复工作,涵盖了两个方面:第一是指针对出土时已经破碎不堪的文物,为了将其进行利用而完成的修复工作,又叫作修整复原;第二是指为了对文物进行保护开展的修复。如果文物材料呈现极快的老化速度、并且程度也很严重时,再不对其实施修复措施,更可能无法保存甚至毁灭,此时就一定要实施修复措施来对文物存在的时间进行延长。修复的最终目的就是使文物更长时间地、更好地保存下来。

三、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准绳

在当前的文物保护领域,针对文物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论战一直存在,但是也有个别的国际性协议是大家共同遵守的。世界各国一致认同这样的准绳:对文物所进行的一切保护与修复都要用完善的理论研究材料作为基础,不要对文物材料在结构与装饰上进行改造。我国通过长期的实践工作,将这一点总结归纳成“不改变文物原状”准绳。考古学家进行工作时常常会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特殊的一段历史时期里,不能够将文物包含的全部信息揭示出来。为了利于后人继续进行研究,一定要确保文物物质实体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这就决定对文物所做的保护措施,一定不要使文物原本的状态发生改变,文物保护工作中这是一条基本准绳。

四、考古现场文物保护的准绳

考古现场文物保护主要指从文物被发现出土,一直到送到实验室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对文物进行的抢救性或者是临时性的保护。文物被埋在地下的时候,和所处的环境会逐渐构架成稳定的一种状态。只要进入平衡状态,文物材料的变化速率会放缓直到停止。人们把文物发掘出来的一刹那,文物重新进入到新的环境里,它与先前地下环境之间构成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一定程度上会遭受来自物理、化学及生物方面的严重破坏,有可能受到致命的伤害。

和实验室比较起来,考古现场没有完善的试剂药品,也没有高科技的仪器材料,许多条件不够完善,所以现场保护工作都只是暂时性的,很多时候进了实验室还需要对这些措施进行去除。所以,考古现场针对文物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和材料,一定不要给实验室后续进行的处理和考古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在考古现场文物保护工作当中这是总准绳,与实验室文物保护准绳相比较这也是最明显的区别。

考古现场文物保护属于在特定场合中进行的特殊文物保护,一定要对以下几点进行注意:

1.少干预准绳。已经可以确保文物处于安全状态,就应该减少对文物的干预。如果文物在出土时呈现比较良好的状态、可以不经过处理进行保存,就不需要进行处理。只需要进行正确包装,就可以进行保存,一定要牢记的就是最少的处理就是最好的处理。2.可再处理与可逆性准绳。可逆性通常是说针对文物进行一些处理,在以后还可以在不影响文物现状的前提下将其清除下来。可再处理性通常所知的特性就是即使存在无法清除的材料,也不会对后续的处理和研究造成影响。可再处理性任务所有文物保护处理技术都称不上是最完美的,往往都带有局限性和阶段性。一但超出阶段,很可能有更新、更好的技术出现。以此方面考虑的话,对文物保护的可再处理性进行强调具有很强的可取性。3.事先取样准绳。考古发掘工作在进行以前,要根据前期对文物调查、勘探得到的信息,设计科学合理的规划。考古发掘中任何一项处理,都会或多或少地给文物造成污染,导致不准确的分析效果出现。所以,事先取样准绳在现场是特殊的一项准绳。

五、选择文物保护材料的准绳

如今,高分子材料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趋势,更多的高分子材料开始在文物保护领域得到应用。目前,国内外用于文物保护材料里,大部分都是从其他领域“转换”而来,不是文物保护专属性的材料,所以会存在着一些缺陷。例如现用额文物胶粘剂就不是很理想,其具有“不可逆性”这样的致命缺点。破碎的文物如果进行粘接后,想要不对器物造成破坏,很难重新进行分解,后续的校止工作是无法完成的。目前仍然没有开发出完美意义上的胶粘剂,很多文物的粘接工作都是用环氧树脂来完成。

文物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这也就决定文物保护材料必须拥有特殊的功能,和其他的保护材料相比要具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对文物保护材料进行选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改变外观的准绳。文物防水剂、封护剂等一些用在表面的材料都要受这个特点制约。因为颜色在文物所承载的信息里是重要的一项,如果把有色材料加到文物上,材料颜色和文物原来的表面颜色会发生叠加作用,致使文物颜色发生变化,这样做就和“不改变原状”的基木准绳相互矛盾。2.长期耐久性的准绳。文物保护的宗旨就是把文物的寿命尽可能地延长下去,这决定了保护材料必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具有保护功能。如果保护材料有着很快的老虎速度,对文物进行再次处理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防护材料老化失效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文物带来损伤。文物保护材料同样受客观规律的影响,会有老化变质的现象产生,这一点是无法改变的。所以,进行保护材料的选择时,要选择具有优良性能、老化周期时间长的材料。同时,保护材料一旦老化后,所产生的产物对文物要不会产生破坏,在文物保护材料选择方面以上都是最基本的要求。3.性能最佳的准绳。之所以进行文物保护材料的选择,就是为了可以将文物某一方面原有的性能进行最大限度的改变。所以,文物保护材料一定要具有独特的功能特性,也要具有最优秀的性能。

六、结语

综上所述,文物是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的产物,文物的重要意义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随之文物保护也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与重视。文物保护并非是一种简单的技术手段,而是一门文理科交叉并重的科学。本文就文物科学保护方法进行了研究,相信对有关方面的工作能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文物保护材料学篇3

一、《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内容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是对《文物保护法》进一步深化、专业化的文件,是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主编、国家文物局公布,属于部门规章,具有法规效力。《保护准则》规定,文物古迹的原状有以下四种形态:实施保护工程以前的状态;历史上变化后存留的有价值的状态以及体现重要历史因素的残毁状态;局部破坏但仍保留原构件和结构、形制,经过修整后恢复的状态;文物古迹价值中所包涵的原有环境状态。其主要是对文物古迹实行有效保护,保存古迹实物遗存面貌及历史环境的全部活动,保障真实、全面的历史信息及价值。

二、文物保护原则

文物的不可再生性决定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保护工作出现任何一个错误都是不可挽回的,所有保护工作必须在保护原则指导下实施保护管理措施。

(一)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中国具有长期的文物保护工作经验,而且国外也普遍具有文物保护工作经验,但是一直存在对文物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等方面的争议,当然世界各国也普遍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对文物的保护工作避免对文物在任何结构和装饰上的改造,并且应以足够的研究资料为证。首先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历史资料的佐证下,尽可能的利用原物,最大限度保存文物建筑部分,尽量避免对原有文物的添加和拆除装饰,强调对原文物材料和建筑的修复保护工作。对一些残存的古建筑进行修补,必要情况下,拆除其他建筑物剩下的旧料用于替换残存文物,保障其品格和个性。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制定严格的文物维修方案,避免对建筑外貌做较大的改变,尽可能的控制建筑内部结构。

我国经过长期的实践工作,统一总结成“不改变文物原状”,考古学家在精心工作时往往有很大的局限性,《保护准则》特别要求复建要以科学准确的论证,不允许按文献记载进行推测,不允许以民间传闻为依据,不能为旅游发展而不顾历史依据进行重建,甚至造假古董。这些要求是苛刻的,在一定程度对文物古迹的利用与保护出现矛盾。通常“原状”不能简单理解为原貌,或者文物最早的状态,如金属器皿在出土时携有大量的有害锈,对器皿造成安全威胁,应当坚持除掉,所以,保持文物原状一定是在文物安全健康的情况下。

(二)考古现场文物保护的原则

考古现场文物保护是指在文物发掘出土到文物被运送到实验室的这段时间里,对文物进行抢救和临时性妥善保护及维护。当文物处于地下时,会与文物考古环境形成相对稳定的状态,文化材料的变化速度会趋于平缓甚至停止。如果从考古现场取出来的文物,会处于新的环境中,与空气中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原来的环境状态被打破,遭受到强力的物理、化学、生物反应,如陵墓出土的纺织品,彩绘壁画等会受到致命的损伤,彩绘颜色只需几天的时间或者一瞬间的时间就会消失,其损失是无法挽回的。

对考古现场文物保护,注重对易损坏文物的保护,主要包括丝织品、纸张字画、彩绘陶器等,以有机质文物为主。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如一些壁画、窑址、建筑基址等。与现代实验室相比,考古现场无论是仪器材料、试剂药品等各方面的条件都不尽完善,决定现场工作的特点是临时性的,并且对文物保护采用的处理技术手段及考古研究对后续实验室的处理不产生负面影响。

考古现场保护原则不仅需要实行与特定的场合相结合的原则,还需要实行以下特殊原则进行保护:

1. 少干预原则

首先确定文物保护处于安全状态,之后,减少对文物的干预,如果文物出土时处于良好的状态,如果可以不经行处理保存,就不需要经行处理,对其进行正确包装,进行保存,能减少处理就减少处理,这才是最好的处理。

2. 可再处理与可逆性原则

可逆性通常是对文物进行一些处理,在不影响文物现状的前提下将其清除。可再处理原则通常是对即使存在无法清除的材料,也不会对后续的处理和研究造成影响,这种处理往往需要阶段性的技术,一旦超出阶段,很有可能有更好的更新的技术出现,

3. 事先取样原则

在发掘文物之前,要根据前期对文物调查、勘察的信息,设计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避免一些考古发掘工作中出现的或多或少的文物被污染,从而导致不准确的分析信息出现的情况。

(三)选择文物保护材料的原则

文物材料保护原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尽量减少更换原来构建的材料,保障维持原来材料的质地、颜色、成分不变;二是在非得更换不可的情况下,采取榫接、挖补、填充和化学等加固手段尽可能地保存原构件,使用一些文物的旧料更新材料、质地、形式和色调与原来相同。

现代高分子材料应用于文物保护,并不是文物保护专属材料,大多是从相关领域借用过来的,比如“万能胶”的环氧树脂广泛用于石质文物、彩绘壁画、陶瓷器等文物的粘结修复,作为文物胶粘剂并不理想,具有不可逆性,破碎的文物一旦粘结起来,很难被重新分开,进一步校正是不可能的。

文物不可再生的属性决定文物材料不同于其他材料,所以在选用文物保护材料时,不仅要具有长期耐久性,性能最佳性,同时还具有不改变外观、可逆性的原则,即遵循以下原则:

1. 不改变外观的原则

一些用在表面的材料如“文物防水剂”受到特点制约,因为在文物里,颜色、色泽等文物承载信息是最重要的,如果把有色材料加在文物里,使得材料颜色和文物原来的颜色发生叠加作用,致使文物颜色发生变化,就不能保持文物的原状。

2. 长期耐久性的原则

文物保护的目的是把文物的寿命尽可能的延长下去,所以材料的作用需要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具有保护功能,但是文物材料保护作用时间有限,这样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且文物防护材料同时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伤,文物保护材料会有老化变质的现象。

3. 性能最佳原则

在选择保护材料时,要选择优良性能、老化周期时间长的材料,不能对原有的性能进行最大限度改变,一定具有独特的功能特性,具有优先的性能。

三、保护原则应该在众多因素中寻找平衡

任何文物的保护和修复需要大量的实践作为理论基础,尽可能不去破坏和改变文物材料现有的结构和装饰。考古学家进行工作常常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及时将文物包含的全部信息揭示出来。现实的管理使用者首先要考虑承受力,使用方便程度等,而文物保护的研究者需要保障文物建筑、建筑历史信息量等。

四、结语

对于文物保护原则需要我们与长远的研究教育和经济向结合,使得文物理想保护原则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让文物得到真正的保护。

文物保护材料学篇4

2015年6月13~14日,2015中国石质文物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大足隆重举行。旨在展示石质文物保护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与成果,也为与会专家学者提供一个探讨和交流石质文物保护研究的平台。本次会议的研讨范围包括:石质文物保护原则、理念的探讨,遗产监测与保护策略,诊断分析方法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保护材料、技术、方法应用研究等。会议共收到论文53篇,来自我国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石窟保护研究机构以及意大利、英国、日本、叙利亚、以色列等国家、地区的69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38人在大会做了专题发言。研讨会期间,与会的各位专家、代表多角度、深层次对石质文物的研究、保护和利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对石质文物保护技术研究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与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坚守保护理念,积极探讨遗产监测问题

在我国文物保护事业从文物保护逐渐转变为文化遗产保护后,对保护理念的认识日益深化,文化价值的保护得到更多关注,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原则得到进一步的实践。基于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指向,与我国类型多样的文化遗产实际更加适合。对于石质文物的价值多样性和病害复杂性,如何理解其真实性,如何权衡、体现其价值,如何兼顾历史价值和修复干预的稳定性,如何平衡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宗教价值,皆是石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次会议的发言和讨论也体现了这些特点。

詹长法以《现代文物修复的思考--以千手观音造像保护修复为例》为题从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保护修复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现代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与传统艺术品修缮在理念和方式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但同时在实践中两者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意大利文物保护修复理论家布兰迪认为修复首先是对对象的价值的认识和判断,并让其得以传承的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思考。孙华的《摩崖石刻保护建筑设计理念初探》总结了文化遗产保护学界先前在石窟寺及石刻保护性建筑设计和实践的得失,从地表防渗、通风防潮、遮阳避雨、崖壁减负、建筑形体、环境协调,以及保护性建筑的可逆性等方面对摩崖石刻保护性建筑的设计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奚三彩的《杭州龚隹育墓石刻文物抢救性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对早期文物本体上的水泥填补和使用铁钉的铆接等取舍问题进行思考,并指出在不对环境风貌有较大扰动的情况下,在摩崖石刻外部修建保护性建筑及设施是保护石刻的有效方式。张晓彤的《修者其责观者其权决定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效果因素的探讨》就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效果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同时又从一个修复者的角度和一个普通观者的角度,探讨开展专业修复活动时自身的困惑与反思,浅析“舆情”差异的原因和背景。

目前,在文化遗产本体和关联环境要素类型多、范围广、影响因素复杂的条件下,遗产监测要体现更好的针对性、适用性和有效性,需要在认清突出普遍价值和遗产保护管理中的关键问题,梳理监测指标、明确工作重点等方面开展细致的工作,以便更好的服务于遗产保护,实现监测的意义。同时使遗产监测有助于对世界遗产本身及相关的保护政策与技术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完善。

在本次学术交流中,意大利Heleni Porfyriou(海伦尼・博尔菲里昂)以《世界遗产地和历史中心的监测――意大利的贡献》为题介绍了欧洲最初从有形的角度保护历史遗址到后来的监测保护措施和政策,基于意大利在遗产城市进行的监测实践和经历,一是评估世界遗产地的监控情况和世界遗产的现状;二是ICVBC制定了“保护地”方案来评估游客对历史中心造成的影响。郭璇的《世界遗产监测指标体系建构初探以大足石刻为例》介绍了大足石刻世界遗产监测指标体系研究的部分成果,尝试构建大足石刻世界遗产地的监测指标体系,探讨了这一指标体系对于石窟类遗产地的适用性和地域特殊性。叙利亚Maya Hassan(玛雅・哈桑)的《沿海石质遗产地气候变化的保护策略》指出在其绝大多数文化遗址中,古叙利亚文明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对石质材料的运用;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石质遗产正面临气候变化的威胁,需建立一个可持续、有成长和扩展空间的防线,从而制定一个针对叙利亚海岸考古学区域的保护策略。

二、加强病害机理研究,促进检测分析水平提高

多学科结合研究与现代科技手段的介入,已在文物保护的方案制定、操作实施、研究评估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微观分析与表观现象的结合研究、劣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关联性研究、干预手段与材料的评估方法和综合体系的完善,对文物本体保护至关重要。参加本次会议学者在会上交流了各自在这些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

意大利Fabio Fratini(法比欧・弗拉蒂尼)以《建筑石材的损坏》为题指出物理蚀变的过程会导致石材分裂成不同大小的碎片,但其化学和矿物学成分不会发生改变;化学蚀变会给石材带来巨大的改变,使矿物在溶剂中完全溶解,氧化元素发生颜色上的改变进而生成氢氧化物,元素溶液化形成黏土矿物和不溶残渣等,为此,关注石质艺术品材料的损坏过程尤为重要,有助于选择最恰当的修复手段来延缓石材损坏现象。李黎的《承德凝灰岩文物的劣化机理及保护材料筛选研究》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凝灰岩质文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凝灰岩的微观分析认为,凝灰岩岩样中伊利石/蒙脱石混层(I/S)是凝灰岩劣化的物质基础,流纹构造和微节理是凝灰岩劣化的结构基础;通过劣化模拟试验证实了水和结晶膨胀性盐是凝灰岩发生风化破坏的外界条件。根据病害类型及成因筛选出了修复保护材料,为承德凝灰岩质文物的保护工作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同时也可作为我国凝灰岩质文物的保护加固参考。

意大利Loredana Luvidi(罗娜丹娜・拉维迪)以《大型不可移动文物的可持续诊断方法通过快速和更为先进的技术进行比较》为题针对文物本体受损原因,强调如何将制定保护计划的可持续诊断方法应用于大型不可移动文物。张兵峰的《梵天寺经幢岩石病害分析检测研究》通过对经幢石灰岩岩性特征鉴定、岩石吸水性能实验、化学成份分析及其几种主要病害样品分析检验出发,分析其岩石劣化机理和表层风化病害产生的原因,为经幢文物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意大利Maria PerlaColombini(玛利亚・佩尔拉・科隆比尼)的《高等亚洲古代造像彩绘和工艺修复仪器分析》,通过多项分析技术得出的有关颜料和粘结剂的数据,呈现累积的样本,讨论古代亚洲画家使用的彩绘技艺,首次对古代亚洲雕塑的彩绘材料和技艺提出独到的见解。严绍军的《宜昌三游洞渗水病害机理分析和防治对策研究》指出为研究三游洞渗水病害机理,进行了三游洞水文地质勘察和岩溶调查,采取岩、土、水样进行室内试验,分析了岩石的物质成分和微观结构,查明了三游洞景区的地下水类型和埋藏条件,研究了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的规律,建立了水文地质模型,评价了地下水对摩崖题刻的危害,提出了渗水病害防治对策。

三、重视环境质量研究,扩大信息技术应用

本次会议中的环境研究交流内容均不局限于单纯气候因素的分析评价,而是体现了文物本体病害与环境影响对应关系的探讨。研究方法和动态监测数据分析的重要性,以及环境研究结果为预防性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有效支撑等趋势,在代表的发言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三维扫描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及文物信息精确留存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会议中得到了广泛关注。

清华大学张彭义以《环境因素对千手观音造像保护的影响研究》为题从大足千手观音所处的气象和空气质量的监测,大气颗粒物、雨/雾水成分分析,造像表面成分分析等研究表明,千手观音造像所在的微环境高湿度、凝结水多发且酸性颗粒物污染严重,需要及早对千手观音造像开展预防性保护。黄继忠的《石窟岩体水分循环研究》根据石窟山体的宏观环境和包气带空隙特征,从水分循环的角度研究了大气降水、空气中的水汽在气候因子驱动下的循环转化规律。说明云冈石窟所在山体含有一定量的空气,确实与外界存在密切的水汽交换关系。

吴育华以《三维之下觐观音――三维扫描在大足石刻千手观音保护修复中的应用》为题指出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因雕凿结构复杂且存在多种病害,使得其空间形态异常复杂,如何准确获取其空间信息并应用于保护修复工作具有一定挑战性。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因精度高、安全性高和效率高被应用于千手观音保护修复工程,应用实践表明,三维扫描成果为现场实际形态修复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且在千手观音的科技考古、形态监测与数字展示等方面应用具有广阔前景。日本TANIMOTO Chikaosa(谷本亲伯)的《石质文物保护中电阻率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介绍了电阻率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及其在石质文物保护中应用的必要性,与传统的文物保护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易于扩充,测量准确等特点。刁常宇的《融合激光三维扫描与多图像三维重建技术的石质文物数字化方法》总结出激光三维扫描和多图像三维重建的优势可以结合应用,实现最高精度形状细节和最高精度纹理细节的文物数字化。

四、研发保护材料应用,增强文物安全因素

本次研讨会中,国内外的学者们也带来了在保护材料应用领域新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材料应用更加注重对文物本体的最小影响,对材料自身的稳定性以及特定环境下的耐候性的考虑也是本次学术会议的亮点。学术交流中,学者们对具体实例讲解让大家看到修复的实施和专项技术的应用更加规范、系统,文物保护科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文物保护修复的过程即是研究的过程,同时也是修复和研究同步的课题,这对促进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体系的完善具有更高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文物保护材料学篇5

浙江省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使得全年大部分时间的湿度都较高,对于年久的木制雕刻很容易造成漆层脱落。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古建筑曾为居民居住的场所,加之年久失修、人为破坏等因素,从而使木雕艺术品产生了各种病变,如油烟、灰尘、化学积垢等的大量附着、木构件表面涂鸦、铁钉、电线等。由于这些自然原因和人为的因素影响及作用,加之雕刻不同的制作手法及材质,以及在建筑中所处的位置不同,雕刻表现出各种不同病变形态。包括:积尘、土垢、石灰、霉菌、漆层脱落、漆层起翘、漆层起甲、金层脱落、金层起翘、二次重绘、重层贴金、表面涂覆物、表面沉积物、表面风化、油烟、人为破坏、裂缝、结构缺失、铁钉等杂物。

2 保护修复处理实施

(1)主要解决办法是对木装修构件做科学的化学防腐处理。目前古建筑木装修修缮中所用原木加工的木构件,含水率普遍偏高,甚至包括一些椽子、望板的含水率远达不到国标所要求的20%以下的水平,受时间和条件所限。目前,木材的干燥还远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因此,木构件的化学防腐更凸显出重要性。近年来古建筑维修中,木构件的防腐处理已逐渐受到各方面的注意,并日益得到重视。起码在浙江省的各个古建修缮点,都增加了木材防腐的内容,但是从具体的实施情况看,在认识上、科学上和效果上都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木结构的防腐是百年大计。我国古建筑因保管不善,木结构糟朽损坏的很多!一个成功的防腐处理,理论上起码可以延长使用寿命3~ 5倍。建筑长期使用中的漏雨或潮湿等外因都会导致木材的腐朽和虫蛀,木材的这种长期免疫才是古建筑延年益寿的根本保证。因此,木结构的防腐绝不是可有可无,更不是权宜之计。木材防腐是一门科学,一些基本的知识必须掌握。木材防腐是指用专门的一类化学物质处理木材,杀死危害木材的各种生物或阻止其生长的方法。所用有毒药剂称为“木材防腐剂”。为保证效果,木材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吸药量,为达到吸药量,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等等,都是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在强调古建修缮中木构件防腐处理重要性的同时,更应该强调防腐处理的科学性,保证防腐处理的质量,只有这样才是合格的木材防腐,才能确保古建筑木结构的延年益寿!

(2)古建筑装饰构件维修时所用的新材料应遵守只能加强不能代替的原则。古建筑装修的修复,应做到能小修的不大修,能局部拆落的不全部拆落,尽量保留原构件,以保留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对于古建筑装修中带有雕刻的瓦兽件、木雕、砖雕、石雕等艺术构件,要慎重处理,尽量做到不换或少换。对塑像、壁画、彩画等附属艺术品,更不能随意修补。可移动建筑装饰物的修复,可采取传统技艺与近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如铜器生锈,可用机械取除或用电解还原法取除;竹木漆器的脱水,可用自然干燥法,或用醇醚联浸、冰冻升华、高分子材料渗透聚合法;残毁的书画多采用传统的揭裱方法修复;古代丝网绢帛可用熏蒸法杀菌;脆弱纺织品可用丝网加固或传统的装裱方法加固;陶瓷器断裂用虫胶或环氧树脂等高分子材料粘接。建筑装饰物修复中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艺必须保证不损害文物的历史价值,包括文物的造型、材质、色泽、强度等,同时还要有可逆性。古建筑构件维修时所用的新材料还应遵守只能加强不能代替的原则。

石质保护技术先从研究石雕的风化形态着手,一般较完整,风化不严重的露天文物,应改善保护环境。对风化严重、无法保存的文物,才可使用防护材料。防护材料的使用应明确主要防止哪几种风化营力,提出保护后应达到的主要指标,并要求材料无色、透明、不反光、不酥碱、化学稳定性好、渗透能力强,具有抗风化能力,有一定固结强度等。整个保护修复工作的总体程序涉及现场搭设脚手架现场清理修复前现场调查及照相记录对污染物等进行科学分析对起翘的贴金和漆层进行预加固处理进行表面清洗、加固漆层表面修复和色彩平衡表面封护处理成品遮盖保护:竣工验收等步骤。采取的所有技术措施都以确保“保持原貌、修旧如旧”的古建筑保护维修方针为准则。在对木建筑装饰物的历史沧桑感和艺术美感的表现方面做到较完美的结合。

(3)在开发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保护的目的在于传承和利用,应该在开发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以及保护古建筑装修要摆正三个关系,一是保护和科研的关系,保护要避免垄断,要向科研开放。二是保护和教育的关系,文物保护重要的是发挥教育功能,特别是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要免费或半价开放。三是保护和开发的关系,不能进行破坏性开发,近几年一些地方的旅游开发对文物造成了损害,要引起重视。她还建议在文物保护立法的同时还要建立可操作的细则,比如依此考核地方政府业绩,对文物遗失或造成损害的地方,政府官员要承担责任,受到处罚。另外,除了专业保护队伍,还有必要建立志愿者队伍,义务保护古建筑等历史文物。

3 结语

全社会尤其是政府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明清古建筑的装修方面的维护。政府应根据现阶段历史建筑保护的实际需要,加大对保护工作的投入。古建筑损毁不会再生,历史和文化遗产无价可估。

参考文献:

文物保护材料学篇6

1中国的古建筑的特点

中国古建筑具有自己的设计特色,富有东方美,其主要的内部材料是木头,然后再辅以石头、瓦、砖等材料发展建造起来的。从外形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上、中、下,上是指屋顶部分,中是指中间的柱子、门窗、以及四周的墙,下是指基座。而东方古建筑,特别是中国古建筑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在柱子上面和屋檐下面穿插有斗拱。斗拱一方面起到了装饰作用,另一方面也衬托了天花板和梁。

从类别上来分,古代的中国建筑物分为:生产性、宗教、社交、陵墓、防御、宫廷、居民、桥梁、祭祀、文娱、商业、水利、纪念、点缀性等类别的建筑。而这些类别的建筑又可以细分归类。虽然类别较多且繁杂,但是中国古建筑的主流结构依然是以木质材料为主。

相比西方古建筑,中国古建筑更偏爱木质材料,不仅仅限于结构上,对于其他部分的材料选择也偏向于木质。木质的构架,主要是通过顺檩、立柱、横梁等不同部分组成的,而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结合是通过榫卯。从而使结构的变换较多。这种技术的应用在距离今日七千年之前就已经存在于中国的浙江余姚河姆遗址。

因此,要分清以石质为主和以木质为主结构的建筑物的区别,认真严肃的对古建筑的修缮方法、损坏的特征进行研究。东方的古建筑是木质的,柔性的,对于木质材料为主的东方建筑而言,出现的主要问题就是腐烂。东西方的古建筑由于损坏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截然不同,从而导致其修缮过程中使用的保护方法也完全不一样。中国古建筑修缮者们,根据中国古建筑物的特点早就有针对性的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修缮方法和措施,所以需要我们古建筑保护工作者们,要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不同规模和不同方式的保护与修缮,为了让古建筑更长久的保存,就要经常修缮。

中国的古建筑在古建筑的世界历史中也是独具特色的,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意义,和文物一样,古建筑也是历史留下的唯一产物,是不可再生的,一旦毁坏,其历史价值和研究意义将荡然无存。因为古建筑是历史遗留下的可以反映当时社会的产物,我们可以通过古建筑了解当时社会的科技水平、生活水平、生活方式、艺术趋向、社会风俗等等非常有意义的知识。因此我们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保护修缮的方式来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最大程度的延长它的寿命。

2对古建筑的保护理念

文物的保护,在中国已经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并且整体的机制体制较为完善,保护经验较丰富,手段较多,法律上也有明文规定。然而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却是一个急需解决的新问题。对于目前所使用的保护手段和方式也需要时间的验证,保护理论也处于摸索的阶段,而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并不是非常的完善。目前最需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保护理念。由于古建筑一般而言都属于纪念性质的遗物,因此保护古建筑实际上来说就是对古建筑进行保存,主要的目的就是保持现状,努力恢复原状。对于古建筑的保护手段一般而言是修复、加固、防护,只有非常少的特殊情况会需要重建,即使需要重建,也要经过非常多的手续,并且要求极其严格。

为了达到对于保护古建筑的科学认识,我们需要综合各个学科的知识,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研究,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的规范标准。古建筑,有一个统一的特点,就是有极高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这也是我们对古建筑进行保护的根本原因。另外,对古建筑进行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估是非常关键的,因为这影响到我们对于古建筑保护管理措施的制度。

3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

从物质的角度来说,对古建筑进行修复,仅仅只能修复它的物质部分,不能对它所包含的历史意义和价值进行影响,这是修复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古建筑,根本上来说,任何人为的、自然的、或者是材料上的问题,都会对它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在进行保护工作之前一定要充分的研究古建筑的现状,这对于后期制定保护修缮的方法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1)修复方法,在必要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把传统技术和现代科技进行结合,对古建筑进行修复介入的工作,虽然这样的工作会损失掉古建筑的一部分价值,但是为了让古建筑更多更长的保存下去,这种“损失”有时候是必要的。而介入的强度和规模,要根据不同情况的古建筑而定。

(2)修复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历史评判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观察、不断修改的过程。修复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清楚的了解到,造成古建筑损坏的主要原因,分清楚损坏的类型,并考虑到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要对古建筑的损坏过程有一个非常清晰的了解,清楚的知道哪些部分可以去除,哪些部分必须保留。对于古建筑所传达的历史认为意义和价值,要尊重。虽然我们没有办法让人们看到修复工作的细节,但是作为一个修复工作着,一定要有客观公正的精神,不可以随意加入自己的主观偏向,不能随意的改变古建筑的特定意义。对于古建筑而言,保护好它的历史原真,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3)修复原则,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历史文献或材料作为依据。在修复工作进行的时候,一定要有详细的记录,包括修复进行的图片、照片,以及相关的分析报告记录,并保留到档案里,并对于工作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有一个详细的记录,主要目的就是要确保古建筑的历史真实性。在进行古建筑修复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古建筑的真实性,要保证古建筑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有一个和谐的平衡。对于到现在为止的古建筑修复工作来说,修复理论和实践已经变的更加的科学合理,理念也更加的完善,但是仍然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4保护古建筑的内容

对于保护古建筑的工作者而言,需要明确知道的是,古建筑的保护,就是对中华文化的保护,无论是修复还是保护,都不可以对古建筑的历史特征进行介入,这点是非常关键的。对于古建筑的每一次修复和保护工作,都要有正确的指导。每一次的修复和保护工作都要做好基础的史料文献的调查、分析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多个学科进行全面的合作。

因为古建筑所体现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需要通过古建筑的外在物质本体来体现,所以我们在进行古建筑保护的时候,首先要保护的就是本体,包括古建筑的风格、造型、布局等等。任何一个朝代和时期的古建筑都有其不同于其他时期的特点,这些特点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也反映了当时的建筑工艺和生活水平,甚至等,所以对于古建筑保护而言,其主要关键点就是保护古建筑主体。《文物保护法》规定了古建筑文物的修缮原则:“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使用不可移动文物,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负责保护建筑物及其附属文物的安全,不得损毁、改建、添建或者拆除不可移动文物。”2003年5月1日起施行的《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规定:“文物保护工程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全面地保存、延续文物的真实历史信息和价值;按照国际、国内公认的准则,保护文物本体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环境。”权威部门和权威人士在对这条原则进行解释时明确指出,文物法所提的“原状”是指该建筑物初建时的状况,是健康的状况,而不是残破的状况;是未经后人拆改的状况,而不是被拆改后的面目全非的状况。所谓“恢复原状”,就是不改变其原有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如果恢复原状的史料和根据不足时,可以先“保存现状”,以便在依据充足时再“恢复原状”。但不管“保存现状”还是“恢复原状”,都是指文物的健康状况,而不是残破衰败的状况。

古建筑的原状,就是指古建筑在当时建成后的状况。我们可以对古建筑进行仔细的勘察调研,了解到哪些部位是后来修改的,哪些是原来就保留的,从而确定是否是古建筑的原状。我们可以通过本建筑的特点来进行分析,也可以通过对建筑的建造时间、朝代、建筑类型方面进行研究。时间较短的近现代古建筑,往往因为时间短而能够很好的保留现状,但是存留时间较长的古代建筑,往往因为经历了风吹雨打而导致原状早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有部分古建筑因为修复的不合理,导致其价值已经被损坏的非常严重。另外古建筑进行保护的时候一定要使用一样的材料。原来使用什么样材料的古建筑,在修复的时候也一定要使用相同质地的材料。所以,建筑的艺术、结构以及材料之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需要综合他们来对修复工作进行考虑。

古建筑,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古代科技的发展水平。中国古建筑中采用的木质材料,所使用的木材的树种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物理关系,也对建筑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些问题也同时反映出当时建筑工匠们的技艺和当时社会的科技发展水平。伴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不同科技水平下建造出的建筑物也不一样,这些差异都很好的反映了当时建筑的科技水平,是当时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的体现。

文物保护材料学篇7

一、石质文物石窟寺的保护

石窟寺的保护技术首先应该是病害的调查。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是测绘窟区平面图、立面图和地形图。测量的方式有小平板、控制网或是经纬仪导线。在对立面测量时,可以选择近景的测量方式。二是评价环境质量,具体是指文物所在的岩性、地层和水文条件,水文、地震以及污染源引起的危害,应该详细指出文物受到的危害和政治措施。三是勘探工作,是为了有效地解决某个目的,要满足物理前提和必须的工作条件才能有效。目前的物探方法包括:声波法测石窟风化的程度、地震的勘探工作。四是稳定性的分析。很多的石窟处于陡立的边坡,是洞室和陡坡相结合的,三向空间分析稳定性应该从文物的山体的裂隙、变形过程和岩性进行研究分析,对它的变形和破坏的规律进行预测。对于那些体量较大的危险岩体,要从结构面进行计算和分析。预防措施主要是为了对文物所在的环境进行改善。

二、有机硅材料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石质文物的结构和构成材质较为特殊,其很容易受到酸性环境的侵蚀。有机硅材料应用于石质文物保护中,可以作为一种填充材料,作用于文物的空隙,产生凝胶化作用,增强矿物质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发挥其强化加固的作用。有机硅材料与石质文物发生化学反应后会引起基质材料发生裂缝,在有机硅材料中添加纳米粒子或弹性的链状物质,可以有效降低其收缩产生的拉应力,从而优化文物修复和保护效果。

当前,在石质文物保护中常用的有机硅材料主要是烷氧基硅烷单体,其作用于石质文物主要有三个反应过程,即材料水解、反应缩聚和凝胶化。在材料水解过程中,硅材料和石质文物发生化学反应,水会直接攻击硅原子结构,破坏有机硅的化学键,并产生新的脂肪醇和硅醇键,而催化剂的加入则会加快水解反应的进行。有机硅材料具有很强的防风化作用,由于硅材料和文物基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长链烷基物质,其分子式的化学链变长,这类物质有利于憎水基团的垂直排列,相邻烷基之间的疏水化作用增强,能够有效抵抗水分子的侵入,从而增强了修复膜层的化学稳定性,外界因素对石质文物的侵蚀性被削减,有效提高了文物的抗风化能力。

三、风化的石质文物进行的相关技术保护

石质文物一般都处于露天的状态,在对这些石质文物实行保护之前,需要加强石质文物被风化的情况观察,通过分析石质文物被风化的原因,根据当地具体的天气情况以及环境潮湿情况作出相应的记录,通过现代的先进技术X射线衍射分析的办法,实现对石质文物风化原因的了解。通过了解清楚之后,再选用合适的技术展开对石质文物的保护。

如果石质文物被风化的情况不严重,应该改善石质文物所处的环境。对于那些石质文物被自然环境影响比较大的文物,需要选择防护材料,阻止自然环境中的水分以及风沙对石质文物的影响。对于防o材料的选择,需要满足无色、透光、不反光以及稳定性非常好等要求,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抗风化能力。

对于收藏在博物馆中的石质文物,需要在收藏之前进行相关的清洁工作,将石质文物表面的污垢清理干净。一般的处理方法比较多,可用水浸泡,然后去除。或者是采用超声波清洗器的作用,实现石质文物表面污垢的去除。有些石质文物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风化情况,需要加强粘接修复的操作。为了使得粘接的效果更好,需要采用聚酯酸乙烯酯或者是环氧类材料进行渗透加固的作用,这样粘接的位置将更加牢固。最后还需要对粘接的部位进行相关的彩绘操作,使得整个文物的表面看起来更加的协调统一。

四、结语

综上所述,石质文物是宝贵的文化资源,代表着人类创造的灿烂文明,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力度。由于石质文物具有不可移动性,同时其构成材质主要是硅酸盐和碳酸盐物质,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破坏。因此,要科学选择材料的修复和保护文物,有机硅材料具有优良的性能,具有较强的加固性能、抗水性能和抗风化性能,能够对石质文物产生有效的保护。

参考文献:

[1]贾武莹.浅谈石质文物的保护[J].黑龙江史志,2014(05).

文物保护材料学篇8

1、文物古建筑保护的内容

1.1 保护“本体”

文物古建筑本体中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其是保护的重点内容。而就文物古建筑本体保护的具体内容而言,其主要包括文物古建筑的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风格和艺术特征等等。通常而言,历代朝代均有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其不仅是建筑制度的反映,也是区域和民族信仰与地区特点等的反映,所以保护文物古建筑本体的原状是保护的重点。针对当前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修缮原则而言,其只需要遵循不改变原则来对这些建筑进行保养、修缮和迁移,确保文物古建筑的“原状”。另外,当前的文物古建筑已经历经时间的变迁而与现代文物建筑有较大的差距,并且大多数的保护修缮工作已经对古建筑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也极大的影响了其艺术和技术价值,所以必须要恢复建筑本体的原状,再现繁荣历史的精华。

1.2 保存古建筑物的材料和结构

在保护文物古建筑的时候,针对不同结构形式的古建筑需要选取对应的建筑材料。相应的古建筑形式和风格需要采取对应的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形式。通常而言,材料、结构和艺术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紧密的联系。文物古建筑的材料主要有木、石、砖、瓦和灰等五种材料形式,其中的木石为天然建筑材料,砖、瓦等建筑材料则需要经历加工环节才可以得到,而灰则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材料形式。木料缺乏是当前古建筑修缮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大体积的干木料材料更是严重缺乏,但是湿木材却无法确保古建筑修缮的质量。

另外,文物古建筑的结构形式是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具体反映。木结构作为古建筑中运用的主要结构形式,其物理和力学性质直接关乎建筑整体的安全性,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古代工匠的工艺和技术水平。随着当前社会发展速率的加快,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日益增多,同时先进的建筑科学技术也日益增多,这直接决定了建筑类型,而一旦在修缮的过程中改变了原有古建筑物的结构形式,那么就会降低古建筑物的科研价值。

1.3 保留原有建筑工艺

为了更好地保存文物古建筑的完整性,除了在建筑材料、结构与行制等方面进行保存外,还要切实确保传统建筑工艺与技术的质量。通常而言,确保原建筑的材料、技术和工艺等是文物古建筑修缮的重要原则,其是确保文物古建筑修缮质量的重要原则。如果传统修缮技术无法解决当前的修缮问题时,可以借助当前的保护和修缮技术来加固文物古建筑,所以新建筑材料和工艺均需要经历前期试验,以确保保护修缮措施的正确性。另外,借助现代科技数的应用可以解决传统技术所无法解决的古建筑保护修缮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其实际上就是对传统技术手段的一种创新,具有传统技术所不具备的巨大优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可以代替传统技术,而应该各有侧重、各展所长,充分利用二者的优势来提升文物建筑保护的质量。

2、文物古建筑修缮原则

2.1 坚持原样性

“修旧如旧,延年益寿”是当前所有文物建筑物必须要坚持的一个重要修缮原则,同时也是古建筑保护修复的根本宗旨以及一切保护修缮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大凡是文物古建筑均饱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所以只需要通过观察即可了解这些建筑精髓,所以古建筑物的修缮工作就必须要确保其原有的历史文物和信息,使其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而不应达到“返老还童”的效果,从而不可大片重建或者拆迁。文物建筑作为重要的不可再生建筑资源,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代表着当前社会生产和风俗习惯的发展状况,一旦出现破坏就会产生无法挽回。因此,文物古建筑的修缮工作要本着坚持原样性的原则,切实按照建筑原有的构造特点以及损害情况来进行全面修缮。另外,古建筑是我国灿烂建筑文化的真实反映,所以我们必须要尽力去维护和保证它的真实性,确保其原状。

2.2 保持文化性、思想性

文物古建筑非常重视格局的布设,尤其是体现着风水学思想。风水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是对建筑经验和地理环境认识的总结和概括,同时也包含着易学的哲学理念和观念,其在我国建筑中处处存在,故其可以在古建筑构造中来加以运用。但是,当前的修缮技术却逐渐淡化了风水思想,甚至被成为迷信而遭到摒弃。在了解风水学的基础上,必须要确保其文化性和思想性,切不可全盘否定修缮过程中运用那些前人的建筑思想和理念,否则无法达到原样修缮的效果。因此,在古建筑修缮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要更好运用前人的风水等思想和观念,尊重古人修缮的原则,以实现原样修复的效果。

2.3 尊重民族性、地域性

无论是古建筑、还是现代建筑,他们均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所以文物古建筑的修缮必须要注重尊重当地的民族区域特色和手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汉族本身就有不同的建筑风格和特色,所以我国建筑的地域性特别强。因此,在文物古建筑修缮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要充分了解和学习当地建筑的地方和地域特色,以提高文物古建筑修缮的质量。

总之,文物古建筑作为我国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是我国建筑艺术和文化的直接承载体。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建筑饱经岁月的侵袭而逐渐出现破坏,部分甚至出现了毁灭性的破坏。因此,为了可以使我们的子孙后代可以切实体验我国古建筑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就必须做好其保护修缮工作,以确保文物古建筑永放璀璨文化光芒。

参考文献:

[1]祁伟成.中国古代建筑的修缮原则及技术传承[J].建筑,2011,15(11):27-28.

文物保护材料学篇9

生产性保护是目前针对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近几年的保护实践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科学有效的保护方式之一。实践证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这种方式能够科学合理、有效地运用到保护实践中去的话,必将对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生产性保护是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方式,在保护的实践中是有许多现实问题需要引起关注,并加以深刻认识,这样才能保证这种方式科学有效地运用,从而指导实践工作深入地开展。

一、关注手工制作环节、坚守手工特色底线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生产性保护是针对部分具有生产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的一种保护方式,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不断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能力。《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要坚持正确的方向。要“严格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规律,处理好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的关系,始终把保护放在首位,坚持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方式的多样性,坚持传统工艺流程的整体性和核心技艺的真实性,不能为追逐经济利益而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反对擅自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生产方式、传统工艺流程和核心技艺。”这其中重点谈到了生产性保护要坚持传统工艺流程的整体性和核心技艺的真实性,反对擅自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生产方式、传统工艺流程和核心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产生是以手工生产方式为现实基础的,其当代存续以至发展同样无法脱离这一基础。从根本上说,对人类传统文化形态包括非物质文化形态造成冲击,使之日趋‘遗产化’的一个原因在于现代文明一味倚重大工业生产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生产方式、工艺流程及核心技艺正是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生产特色。可以说,生产性保护一定要关注手工制作环节,坚守手工特色的底线,避免“遗产化”。然而,守住底线并不是意味着不要创新发展,而是要在坚守手工制作底线的前提下,引入现代的、与时俱进的设计理念,提高自身的品质。《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中强调要“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在传承传统技艺、坚守传统工艺流程和核心技艺的基础上对技艺有所创新和发展;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在制作传统题材作品的同时创作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作品,推动传统产品功能转型和审美价值提升。”

生产性保护是对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方式、传统工艺流程和核心技艺的保护,离不开传统的手工生产工具。“传统手工技艺的独特性,或者区别技艺高下的水平都体现在手工技艺上,这是毫无疑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遍改进和提高了生产工具,但是不管生产工具多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率,或者是多大程度上达到一种先进性,最后完成还是离不开手工技艺。” 比如,岫岩玉雕、阜新玛瑙雕的雕刻工具较比以前有很大的改进,提高了工作效率,雕刻的时间也节省了很多,但是工具再改进,表达手工技艺本质的手的创造还是不能丢掉的。在比如说剪纸、刺绣、皮影制作、书画装裱等,目前很多地方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采取了工业化批量生产,也同样精致美观,跟手工的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它在存在的本质的意义来说是完全不同的。这就是其本质的生命和非生命的区别。所以传统手工技艺一定不能丢掉手工这个核心环节,寄寓作品生命的手工的创造一旦丢失,作品就会失去灵魂,传统手工技艺也就必然瓦解,这是很重要的。“现在传统的手工技艺作品也强调商品性和市场,这些都是没有问题的,我们传统的手工技艺作品、产品也要通过市场来扩大影响,通过市场来进入受众的手中,所以市场、商品这些都不必回避。但是我们不能脱离手工,以机器或者其他便捷的生产方式实现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这样反而最终损害了我们传统的手工艺。”

文物保护材料学篇10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某些学科新理论的创立和现代科学技术在图书保护中的应用,大大促进了图书保护学研究的发展。现在它已形成了自己的研究范围、工作内容和管理组织。据史料记载,其实在我国图书保护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在汉魏时,人们就知道用黄柏汁染纸防蠹。但系统的研究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到了八十年代,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编著了《图书资料保护技术》,对图书保护进行了详细论述。近年来,关于图书保护方面的论文逐年增加,也正好说明了图书、情报、档案等部门对图书保护工作的关心和重视,这些新理论、新经验无疑将促进图书保护事业的不断的发展。本文将以做好图书保护工作为出发点,对我国纸质图书保护学的研究重点进行了简单论述。

1.纸质图书损坏的原因

导致纸质图书损坏的原因可能是复杂和多样的,但大体上无外乎制造图书的制作材料和图书保存的外部环境两个因素。制作材料因素如纸张、印刷、装订、颜料、胶水和其他物质等。这类文献载体会在长期保存的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种变化是损坏图书的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线、灰尘等。图书保护学的研究也就是从这两大块入手,研究找到如何将损坏图书的种种因素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延长图书的寿命,使其得以长期保存下去。

2.图书保护学研究的重点

2.1图书保护学的基本理论。

这里包括对建树和发展图书保护学必要性的研究,还包括本学科诸多的基本概念,以及图书保护技术在萌发、孕育、潜在发展和不断完善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和基本原理,并对图书保护学应有的学科因素,诸如:基础理论、学科对象、性质、范围、目的、方法等,从理论高度进行探讨,使图书保护技术建立在牢固的科学的基础之上,并从相关学科科学原理和发明、发现中,推演和提炼出图书保护的技术原理,使图书保护活动更具有成效性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对基本理论的研究和探讨,无疑是图书保护学研究内容的重要方面。

2.2研究图书保护活动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经验。

图书保护学不仅要研究图书保护活动的现在,还要研究它的过去,要研究对传统的图书保护技术的继承问题。中国是世界文明占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在古代,我国劳动人民不仅最早发明了造纸术和印刷术,而且创造了许多保护图书的方法,为图书保护学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些传统的图书保护方法和传统经验,被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使得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被完好地保存下来。目前,我国还保存有几百年乃至上千年以前的珍本图书,为世界所瞩目,这些证明了我国在图书保护技术上有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我们必须熟练掌握这些经验,并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

2.3研究图书材料,不断改善图书制作质量。

图书保护学首先应研究的是各种纸张材料的性质及其耐久性,以及各种字迹、装订辅材的性质及其耐久性,等等。无论制作图书选用的纸张还是其辅材,其原料不同,质量就有优有劣,耐久性也就有明显差别,对外在不利因素的抗御能力也不完全一样。因此,我们要搞图书保护学研究,就必须首先把研究图书制作材料作为一个基础性研究课题,以达事半功倍之效。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不断改善图书制作材料的质量,进而发现适合各类不同图书制作材料特性的保管条件和修复方法。

2.4研究图书的物理性能,创造良好的书库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

据有关报告,在美国有三分之一的国家图书馆藏书处于严重的变质状态,在我国也有类似的情况。如果将一份普通的《人民日报》放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当室外温度为35℃左右时,累积光照20小时就开始变色、发黄。很明显,书库的温度和空气湿度对纸张和字迹的耐久性有直接的影响,当温度下降时,纸张便吸收水分而膨胀起来;当温度升高时,纸张又会开始干燥、收缩,通常会引起图书的变色、褪色、翘曲、变形。当湿度过大时,空气中的灰尘颗粒常和湿气结合在一起,真菌和苔藓等微生物也极易产生和生长,而光线和有害气体的作用也往往是在湿潮的环境下才加速其反应,对图书造成破坏。实验证明,温度上升10℃,图书中所含的化学杂质(如酸等)对纸张纤维破坏的速度就会加快三倍。书库内温度忽高忽低时,纸张纤维因热胀冷缩而使纸张强度降低,导致字迹脱落。因此,图书保护学必须充分研究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书库内温度和温度的变化情况,掌握其变化的规律,使书库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能保持在一个科学的范围内,以确保证图书存放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2.5研究损坏图书的生物学因素,做好防霉防蛀工作。

自然界中,除去我们可以用肉眼看得见的生物之外,还存在着大量肉眼看不见的个体极为微小生物,这类小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微生物的种类很多,活动范围也很广,到处都有它们存在。物质的腐败变质,各种疾病的发生,都是这类微生物起作用的结果。图书的发霉变质也正是受了它们的侵蚀。损坏图书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它们可以损坏构成图书的材料,破坏它的结构,并引起化学变化。其中真菌对图书的危害程度较大,凡是遭它损害的图书都呈现出不同颜色的霉斑,这是各种真菌所分泌出的不同色素造成的。这种色素附着书上,有时会将文字全部遮挡。但真菌分泌出的色素性质极其稳定,大多不溶解于水,要想除掉这种斑且不使纸张受到损坏是比较困难的。当真菌在纸张上发育时,常常使纸张纤维素变得湿润、胶粘,导致图书的页与页互相粘连。真菌在发育过程中会分泌、动物胶、水胶、酪蛋白胶等胶质物,使图书的纸张的胶质变质,造成图书脱落、散页。真菌在吸收养分时能分泌出一种酶,这种酶对纤维素的分解并不次于酸,能够在三个月内把纸的纤维损毁10%―60%,使纸张的机械强度大大降低。据国外有关实验表明,如果真菌的侵蚀如不加以抑制,纸张的牢固性在五天内就能减低50%左右。由此可见,真菌对图书的损害是很大的,我们必须研究真菌等微生物发育、生长、繁殖的条件和因素,熟悉它们的整个生命过程,寻找出科学的防治方法。另外,在书库内除了常有真菌之类的微生物损坏图书之外,还有各种害虫存在。因此,我们在图书保护学研究当中必须熟悉各类可能造成图书损毁的细菌和昆虫的生存环境,并针对其不同的特性研究防霉变及防虫、灭虫方法。

2.6研究图书修复技术。

图书馆书库不仅要将图书保存完好,而且须借还出纳,书籍和期刊流通频繁,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书籍污损,往往又因为流通而加剧了其损坏的速度和程度。修复图书就成了图书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为了加强图书纸张的机械强度和延续图书制作材料的耐久性,或使遭受损坏的图书恢复原来的面貌,以提高图书对外在因素的抗御能力。要保证修复后的图书不能丢弃片纸只字,也不能损伤原书的历史面貌,因此对修复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如纸张、胶黏剂、塑料等都必须进行科学的鉴定和慎重的选择。因为需要修复图书的纸张材料、字迹材料是相当复杂的,损坏的情况又是多种多样的,需要使用不同的材料,采取不同的修复方法。以图书修复工作中最简单的情况为例:书本上出现墨水痕迹是很常见的,然而要除去墨水的图书修复工作却十分复杂,因为多种性质不同的物质都用于制造不同墨水,我们需要了解每种墨水制造材料的来源,识别对待。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图书修复也在采用新的技术方法。因此我们研究图保护学就必须研究图书资料,以及其污损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对图书保护工作起到理论指导作用。

2.7其他。

除了上面提到的六大部分之外,我们还应坚持做好图书保护工作的调查分析、应用统计,以及图书保护队伍的人才结构研究,并注重培养图书保护工作的宏观决策能力,研究图书保护工作的规章制度,等等。

总之,图书保护学的研究内容是丰富和庞大的,尚有大量的研究课题需要分析和探究,这一学科的研究领域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和挖掘。

参考文献:

文物保护材料学篇11

 

刘科伟、牛栋分析了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社会经济特征及社会经济发展与遗址保护的矛盾,提出了遗址保护区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方向与对策;杨海娟、周德翼认为安城遗址保护区应发展都市农业;权东计、朱海霞[12]提出了汉长安城保护与利用发展战略、实施战略的保护对策、生态环境建设对策、村镇景观建设对策及公园形象景观建设对策;胡立军、高波探讨了西安市历次城市规划中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杨新军、张祖群[14]等以西安市为例,对建设陕西省的城市协同发展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都涉及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针对汉长安城大遗址的研究,多从社会经济发展、观光农业调整、遗址保护对策「历史沿革等单一角度入手,没有考虑环境因素是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的基础,没有考虑环境在大遗址保护中的可分解性,没有考虑到环境保护的好坏决定大遗址保护的成功与否。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当前大遗址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已经从传统的一维生态环境观上升到二维环境观(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从大环境的概念着手,可以实现大遗址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2大遗址保护的二维环境观

 

2.1大遗址保护的自然环境观

 

自然地理环境是形成大遗址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文化景观,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又使环境具有人文和历史的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讲,文物古迹若脱离了它所植生的历史环境,其价值就会受到影响。例如与汉长安城休戚相关的河流、地形地貌、生态环境均为物质形态的保护内容。如果没有渭河、泾河、霸河、浐河、浪河、搞河、沣河、谲河,就不会有“八水绕长安”之说。因此必须保护与汉长安城关系密切的淖河、崎岖河、漕渠、王渠、明渠、揭水、被水、昆明池、太液池、沧地等水体遗址,以及相关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

 

2.2大遗址保护的社会文化环境观。主要包括:①语言、文字;②城市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所形成的精神文明面貌,如审美、饮食习惯、娱乐方式、节日活动、礼仪、信仰、习俗、道德、伦理等;③社会群体、政治形式和经济结构所产生的城市生态结构,在人文地理学中,它被形容为一种抽象的观念“氛围。

 

2.3二维环境视角下的文化景观

 

大遗址的独特形态主要指有形要素的空间布置形式,例如城垣、武库、五宫、两市、闾邸、八街九陌、十二城门构成汉长安城八街十一区的城布格局,城市交通组织、功能分区、城市的形态演变等等。建筑遗迹是构成遗址实体的主要要素。古遗址仍和现代城市生活发生着密切联系,形成了汉长安城文化景观特色中最重要的部分,主要体现在有实证价值的城墙遗迹、夯土建筑台基遗迹、地下遗迹和出土文物遗迹等,是全面反映历史信息、描绘历史发展过程的重要实物资料。

 

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汉长安城中除有形的文物古迹之外,还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如汉代传统艺术、民间工艺、民俗精华、名人轶事、传统产业等,它们和有形文物相互依存、相互烘托,共同反映着汉长安城的历史文化积淀,共同构成城市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此应该深人发掘、充分认识其内涵,把历代的精神财富流传下去,广为宣传和利用。它既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扩大对外交流、促进城市经济与文明发展的重要手段。

 

实体与虚体文化景观的形成,一方面受城市所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另一方而受不N的社会文化模式、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由此形成汉长安城文化景观上的个性。

 

3大遗址环境保护的方法

 

3.1覆盖保护方法

 

(1)覆盖方法:即在已经发掘或未发掘的遗址上,用土或人工材料进行覆盖,有些又在覆盖物基础上进行展示复原,将遗迹原封不动地予以遮盖,不仅解决了。降尘问题,也使遗址的温湿度保持在一个平衡状态,不受大气环境的影响,从而使遗迹得到有效的保护。

 

(2)植被覆盖保护方法:此方法一是作用于露出遗址地面的、大的遗迹点,在其周围一定范围内植树、植草,进行绿化工作,加强保护,防止风化的加剧;二是适用于埋藏于地下的、尚未发掘的遗迹,在其地表上进行植草,做标识性保护。

 

(3)铺碎石方法:将各种色彩的水磨石般大小的碎石均匀地撒在遗迹之上,一层碎石不但不破坏和不改变遗迹,而且还保护着遗迹,同时使遗迹面貌更加美观。因为是用不同颜色的石子分别铺在遗迹内的道路、宫廷等各个区域,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遗址内各区域的划分。

 

(4)复原展示方法:将已发掘的遗迹就地覆盖后,在其上按原状复原展示。复原的做法因物而异,对于土遗址主要采用特殊仿土材料对遗迹点进行覆盖和复原。

 

(5)绿化标识方法:地下建筑遗址的标识性绿化展示,对保护区内地下建筑遗迹位置和形状调查清楚的情况下,在遗迹地表栽植草皮或围绕遗迹栽植灌木,使遗迹范围一目了然,有显著的标识作用。

 

3.2场馆保护方法

 

主要是针对那些地下揭露和发掘的较小面积的土遗址,通过修建遗址博物馆,迁出少量居民,同时解决保护和展示的问题。

 

3.3技术保护方法

 

地上遗迹因与周围耕地接壤,受灌溉侵蚀,多处出现塌陷等损毁现象,有必要沿周边进行基础加固,并作整体性防水、防塌处理,防止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加固方法主要有下列两种。

 

(1)物理加固方法:主要是指用砖、土等建筑材料垒砌或轻型锚杆加固,以防止地上遗迹坍塌的方法。应用于遗迹中出现裂痕的情况及预计将出现裂隙的状况,用各种材料作支架,加固土块、防止倒塌,然后对裂隙进行回填。对城墙和夯土台基的重点濒危地段可用工程机械方法支撑、固定,以防止其讲塌或倒塌。

 

(2)化学加固方法:主要是指直接采用化学材料对遗迹表面进行渗透和封护处理,以加强其力学强度和防风化能力;或用灌浆材料对裂隙进行加固,以增强其整体力学强度。运用时应遵循最少干预、有效干预、修旧如旧、可逆等文物保护基本原则。

 

土遗址保护材料多用PS材料和有机硅材料,以及以硅溶胶为主体的、由PVAc和PVB对其改性制成的无机有机复合材料[7]。遗迹的表面处理应针对遗迹的保存状况和展示过程中可能受损的情况,确定施用化学保护材料的部位与面积,根据加固部位自然材料的矿物质成分和干密度,并经过试样试验加固后的强度变化,确定填充保护材料的成分与配比。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加固强度,切忌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加固过度。在确定了遗迹的保护技术措施方案之后,应先选择一般性遗迹的次要部位进行保护技术措施的试验。化学保护的试验期限应在1a以上。根据加固效果和对遗址进行的全面研究,再确定对保护对象所要施加的保护技术和保护材料。

 

3.4综合保护方法

 

结合人口迁徙、产业结构调整、建筑控制等进行综合保护,以保护社会文化环境。

 

4环境突破——大遗址保护的具体措施

 

4.1自然环境突破——技术层面保护措施

 

4.1.1实施工程措施的技术指标

 

针对保护区内遗址的保存情况,在技术可行性基础上,对土体加固、防止风化、防止水土流失、干扰深度控制等方面拟订科学的指标体系与控制强度。

 

4.1.2实施工程措施的技术要求

 

对遗迹的保护性加固,应以存在失稳趋向或己成失稳状态的遗迹加固为主,加大单位面积抗压强度与单体渗透加固深度。其中主要有裂隙加固、基部加固和表面加固三种情况:裂隙加固——施用于裂隙过大,濒于倒塌的夯土遗迹;基部加固——施用于基部被掏挖破坏的夯土遗迹;表面加固——施用于表面毁损/^重,濒于松垮的遗迹。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加固强度,切忌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加固过度。

 

遗迹表面的抗风化处理,应针对遗迹的保存状况和展示过程中可能受损的情况,确定施用化学保护剂的部位与面积,并根据遗迹的材质,选择适当的材料配比。根据加固部位自然材料的矿物质成分和干密度,并经过试样试验加固后的强度变化,确定填充保护剂的成分与配比。

 

为防止水土流失,应该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并栽种浅根性且对遗址不产生破坏的乡土树种。清理夯土遗迹上现有的乔木、灌木,对于地上遗迹采取表面覆土5〇cm,其上种植具有观赏性的浅根系草本植物。

 

对地下干扰深度的控制,应该在0。5m以内。地下干扰深度控制往往与社会、经济措施及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在一起,控制遗址保护区内所有的人类活动,以防止对遗迹和环境景观在地下造成的破坏。

 

总之,在确定了遗址的保护技术措施方案之后,应先选择一般性遗址的次要部位进行保护技术措施的试验。

 

4.2社会文化环境突破——社会管理层面保护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环境保护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国家文物局,2004)、《西安市周沣镐、秦阿房宫、汉长安城和唐大明宫遗址保护管理条例》和《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对危害、破坏文物的行为要进行法律制裁。

 

西安文物园林局应加强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的领导与管理职能,汉长安城遗址保管所对汉长安城遗址进行保护管理,征集遗址保护区内的文物,收集整理有关文物资料、档案资料,陈列和保管文物藏品,宣传、组织群众对遗址进行保护。

 

保证每年有一定比例的资金预算作为专项保护经费,对遗址保护有贡献的人或单位给予各种形式的奖励。各保护区的四方界限应有明确的标识物及标志说明,严格控制保护区内的土地利用与开发。禁止在保护区内张贴任何商业广告,利用传媒广泛宣传保护汉长安城的规章,引导民众,强化保护意识。

 

5结论与讨论

 

5.1环境保护是探索与认识大遗址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基点

 

环境保护是大遗址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基点,应该始终不渝地奉行大保护、大生态、大环境、大景观的规划原则,切实分析大遗址保护中的自然与人为破坏因素。大遗址保护应贯彻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人文环境保护规划并重,即坚持自然环境观与社会文化环境观并重;应高度重视对遗址保护区内社会经济文化状况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自然环境条件对人类经济活动与遗址保护的影响研究;应严格保护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保护原有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加强地被和植物景观建设,做好技术层面与社会管理层面的环境保护工作。

 

5.2以人为本,寻求保护措施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大遗址保护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保护规划难以落实。在当地政府官员、当地居民、文物保护工作者以及旅游者等相关利益主体的多重博弈中,最容易出现“零和博弈坚持二维的环境保护观,从大遗址的现状分析中明确文物保护区的价值与历史意义、矛盾与制约因素、规划对策与规划重点等重要内容以大遗址的环境保护为着眼点,从可行性入手,相应提出了覆盖保护方法、场馆保护方法、技术保护方法和综合保护方法等,具有可操作性,可以为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大遗址保护提供有效借鉴。

 

5.3完善《文物保护区规划技术规范》,不断探索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方法和理论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研究中心从1997年开始,先后完成了对安阳殷墟、周原、秦始皇陵、汉甘泉宫、唐顺陵、唐昭陵等保护与利用的规划,以及西安、湖北鹿门山、山西运城等相关旅游的规划。在此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特别是在总结汉长安城保护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大遗址保护的开创性思路,在全国首次总结了《文物保护区规划技术规范》(草案,征求意见稿)与《大遗址保护规划的理论探索——基于陕西案例的探索》等。该中心现已形成完整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硕士生、博士生培养体系,其在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探索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并还将为中国大遗址保护付出艰辛的努力。

 

致谢:作者在参与导师赵荣教授的课题研究工作中,得到了导师对文章的悉心指导,在此特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孟宪民.梦想辉煌:建设我们的大遗址保护展示体系和园区——关于我国大遗址保护思路的探讨[J].东南文化,2001,(1):6-15.

 

[2]郭婧娟.试谈大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兼析汉阳陵的开发[J]。建筑学报,1996,(2):47-50.

 

[3]龚良.论明祖陵遗址的保护利用[J]。东南文化,2002,(3):85-96.

 

[4]祝柏林.保护遗址净化环境——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保护规划初探[!].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6,18(3):114-115.

 

[5]邢心田.关于府城遗址保护及开发利用的思考[J].焦作大学学报,2000,(4):30-31.

 

[6]黄光宇,李和平.山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观念——论重庆黄山陪都遗址的保护与开发[J].城市规划,1998,22(3):43A5.

 

[7]袁传勋.土遗址保护材料综述[J].敦煌研究,2002,(6):103-105.

 

[8]张祖群,杨新军,赵荣.风景名胜区景观遗产的三维培育研究——以青海湖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4):75-79.

 

文物保护材料学篇12

我国早在公元前3世纪便以丝绸古国闻名于世,但是我国对纺织品文物的考古及保护修复工作却是由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开启的。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纺织考古收藏、科研、保护修复等工作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1991年以来,平均每年十大考古发现中都有一项以上为纺织品的出土,我国也成立了第一家以纺织品文物的科技考古和保护修复为目的的专门机构──中国纺织品鉴定保护中心。之后又有很多从事纺织品文物的科研及保护修复实验室成立,如2001年,随着法门寺地宫出土纺织品的保护工作的开展,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德国美茵兹罗马─日耳曼中央博物馆一起成立了纺织品保护实验室。

欧洲的纺织品文物保护强国包括英国、瑞士、法国、德国、意大利等,美洲主要包括美国、加拿大和少数南美国家。国外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特点主要是重视预防性保护、谨慎科学地对待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的制定和保护修复方法的选择,并且也会对与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研究相关的社会、文化、宗教、种族等因素进行探讨,充分利用积极因素,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促进工作探索。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印染、刺绣的国家,丝绸更是我国古老文化的象征。但是这些文物由于材料属性使其保存困难且易受损坏,加之气候、环境等外部因素,许多出土的珍贵织物由于无法保护和保护不当而毁损。因此研究保护修、复纺织品文物的方法对妥善保护我国丰富的纺织品文物资源、更好地研究我国的纺织和丝绸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 纺织品文物的材料属性

纺织品文物主要有丝织品、毛织品、棉制品和麻织品。在距今500年前后的史前时代出现的丝绸曙光,发达于商周时代。西汉时期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可以说,丝绸之路的开辟大大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宗教、语言的交流,对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文化传播、物种引进,各民族的思想、感情和政治交流,创造人类新文明,均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丝织品则是当时开启通往世界大门的钥匙。丝织品由蚕丝加工而成,蚕丝是一种天然蛋白质纤维,是由蚕体内绢丝腺分泌出的丝液凝固而成,主要含有丝素、丝胶及少量其他物质。丝素、丝胶蛋白质中的主要氨基酸为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和酪氨酸等。因此,丝织品易损、易氧化、易在水解作用下发生变质,这对丝织品的保存时间及质量有严重影响。在现存文物中,发现最多的纺织品文物就是丝织品,并且有很多文字、图像等均记载于丝帛之上,所以对丝织品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进行研究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为科技考古所用。

古代毛织品的原料主要有羊毛、兔毛、牦牛毛、骆驼毛,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天然蛋白质。我国发现最早的毛织品文物是1980年4月新疆考古研究所在古代丝绸之路的罗布淖尔孔雀河古遗址发现的粗毛织品。1978年秋,在新疆哈密地区五堡遗址有精美的毛织品出土。这说明当时哈密地区的毛纺织染技术已有很高水平。

最早传入我国的棉花是原产非洲的草棉和印度木棉。非洲草棉产量低,纤维品质较差,种植面不广,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仅限于新疆。印度木棉传入我国的时间要晚一些,它结核多,产量高,棉花的纤维一般长1寸左右。中国发现的棉制品文物有:1959年在新疆民丰东汉遗址出土的棉织品有蓝白印花棉布、白布裤和手帕等残片,1964年吐鲁番晋墓出土的一个布俑以及1959年在巴楚脱库孜沙来晚唐遗址出土细密的棉布等。

我国古代人民最早使用的纺织品就是麻绳与麻布。新石器时代遗址、 商墓、西周墓、战国楚墓等都出土有麻布,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苘麻的双股麻线和三股草绳、河北省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出土两块大麻布残片、陕西宝鸡西周墓里出土有平纹麻布等。这些文物说明当时已经有绕线框、斜织机等较先进的织具。

无论是植物纤维还是动物纤维的纺织品都有一定的吸湿性,并且具有一定的蛋白含量,所以非常适宜微生物的生长,也就很容易导致纺织品发霉腐烂,但是每种纺织品材料上生长繁殖的微生物又不尽相同。因此,纺织品文物的材质属性的判断对保护和修复非常重要。

二、 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研究

国外在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上有着丰富的沉淀,虽然受体制、人力、资金的限制,但是得益于他们对保护修复实用技术的开发、交流和推广的重视,不时有大的文物保护技术突破或科技创新。而国内现在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与国外同领域相比,由于发展历史较短,总体水平仍然比较低。主要体现在:专职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专业人员数量有限;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专业教育培训体系落后;绝大多数纺织品文物保存环境差,保存设备和材料落后;专业保护修复实验室和科研机构数量少等。因此,总体来说,国外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水平要高于国内。

纺织品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针对具体文物进行具体处理的技术,另一类是可以标准化的规范性技术。前者主要包括考古处理、清洗、加固各环节中的技术,而后者主要是在文物进入博物馆后的修复、保存等技术。

(一)揭取技术

纺织品通常由植物纤维(棉制品和麻织品)或动物纤维(丝绸和毛织品)组成,植物纤维中的纤维素易发生水解,动物纤维中的蛋白质易发生酶解和降解。当其从埋藏环境中发掘时会加快氧化反应,使有机纤维炭化;紫外线会使纺织品中的丝纤维氧化降解,使之断裂、褪色;高温则会使织物发生霉变。而且地下的环境通常湿度大、缺氧,可能会使纺织品水解,不堪提取。因此,当出土文物中有纺织品文物时,最好先整体移到避光的室内,再进行揭取等操作。

李玲、张晓梅等人对古代丝绸的老化和保护做了研究,刘秋香、吴顺清等人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对古代丝织品的降解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表明,丝织品经过长时间的地下环境的影响,其质地不再致密均匀,丝蛋白的构象发生了变化,钛键、碳键断裂,结晶度变小,热稳定性变差等,使古代丝织品失去了原有的强度和手感。因此纺织品揭取要掌握好揭取时的干湿程度。如果含水率过高,织物会呈烂泥状;如果纺织品湿度过低,纤维无弹性,不耐折、压。这时揭取,也会造成织物断裂,甚至成粉末状。在揭取出土织物时一定要掌握好干湿度,将织物用卷曲的方法,进行揭取。其总的原则就是通过温湿度的改变逐步使织物之间的粘连强度改变,进而进行揭取。

(二)回潮技术

回潮法对于抚平褶皱、展开折叠、剥离粘连、去除印痕及校正扭曲变形等操作有很好的辅助效果。回潮法指通过间接或直接的方法,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以可觉察的湿气而非潮湿或饱和湿气为物态来增加纺织品纤维的含水量的技术操作。在回潮操作之前,应考虑纺织品的湿度敏感性、回潮中的发霉及外观变化等问题;在选择回潮方法时需考虑文物大小、结构、纤维强度及回潮时间等因素。

回潮的基本方法可以分为密闭式和敞开式两种模式,简易帐篷式回潮法是最简便的密闭式回潮方法,主要的加湿手段有容器水挥发法、饱和盐溶液法、硅胶法、水含体释放法和超声波加湿器法。密闭式回潮还有湿度自动控制回潮箱回潮、低压吸力操作台回潮和半透膜回潮。开放式回潮方法主要有房间环境控制法、冷膏状含水体法、蒸汽法、加湿器法和化学试剂法等。

(二)加固技术

加固是近年来纺织品文物保护研究取得成果的一个方面,主要用于粘附在器物之上的纺织品。首先要去掉织物表面的泥土和杂质,用丝网贴在采样的织物上以防止散落。起初是利用稀疏的锦纶丝网,下面填以棉花或丝棉。例如,在保护修复一件1821年产的彩绘镀金旗子时,将丝绸绉纱染成旗子颜色,在绉纱表面涂上粘合剂,并加热粘合在旗子上,使脆弱且已断裂成许多块的旗子平展完整地展示出来,效果良好。后来由湖北省的文物保护人员改进为用微生物法来加固脆弱丝织品,主要原理是利用乳杆菌分解丝绸角质化的物质为糖类和有机酸,并将这些代谢物用醋酸杆菌转化为纤维素,从而达到加固无强度丝绸的目的。稍后,中国丝绸博物馆和浙江理工大学开始尝试用丝蛋白来加固脆弱丝织品。

(四)清洗技术

国外有的专家就纺织品文物表面的有些污渍该不该洗掉以及洗掉的利弊进行了讨论,有的对纺织品文物该不该用不可逆的湿洗操作发出了质疑。但是,不清洗就可能使该文物继续遭受泥土等所带来的病害隐患,对文物的长期保存不利,因此清洗处理过程是保存文物原真信息或者保护文物本体材质的选择过程。一般情况下本着布兰迪的最小干预性修复原则进行判断,对文物施加的技术手段越少,干预越少,文物保留的信息越多,为后人留的空间就越大。

在纺织品文物保护初期,由于条件所限和认知不足,对清洗文物的水质因素没有进行考虑。随着文物保护技术的发展,多种经过不同处理的水曾被用于纺织品文物的保护,用水的质量和要求逐步提高。路智勇等人对这些用水的水质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普通自来水含有杂质和重金属盐,若用于纺织品文物的湿洗或回潮操作,不但会影响表面活性剂的清洗效果,还会带入新的污染,并可能对纺织品纤维的水解、织物染色的稳定性和老化产生影响;软化水的水质并不高,并且其中存在大量钠离子,对某些染色纺织品文物是非常有害的;纯净水较高的电导率标准、含有机物及偏酸性,矿泉水含有多种金属阳离子的特点决定了它们不宜在纺织品文物保护中应用;纯度较高的蒸馏水基本适宜在纺织品文物保护中应用,但它的溶解力很强,使用时需要进行判断;使用去离子水时也需要考虑纺织品文物及其附属材质的老化程度和保存状况。

(五)针线法技术

对纺织品文物进行修复常用针线法技术,缝线的材质、染色、强度和粗细,缝针的材质、粗细、弯曲形状,缝线在文物残破区的应用针法、分布区域和密度选择,以及对不同类型织物服饰所应采取的针线处理方法都是针线法技术的考虑范围。简言之,针线法修复就要对其修复材料和修复工艺进行选择。总的来说,修复材料及修复工艺的选择应与纺织品文物的材料和制作工艺尽可能的相同或相似,但修复后效果也应有所区别,以体现布兰迪修复理论中的可辨识性修复原则。

(六)染色技术

染色技术是纺织品保护修复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将优质的丝绸、棉、麻等纺织材料或缝线经过恰当的预处理及染色后,用于文物背衬托护、表面覆护,或用作展览背景及包装材料等操作是纺织品文物保护常用的方法。国外对纺织品文物的染色非常重视。美国纺织化学与色彩学研究组织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对纺织品实验室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1994年,瑞典学者对古代织物上使用的红色染料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研究。2004年,瑞士阿贝格基金会博物馆发表了关于古代织物染料的科学分析方法、染料化学组成、来源与分类的研究结果。国内由于缺乏对纺织品保护修复过程中染色技术的认知和重视,没有相关的修复染色实验室,也缺少对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在染料选择、织物材料选择及预处理方面的认知,在文物染色上的使用成果不是很让人满意。

纺织品文物保护实验室染色过程通常包括对纺织品的预处理、具体的染色过程、染后清洗和整理。染色技术在染料、添加剂及染色工艺的选择都应该以不会对文物带入新的有害物质,有好的色牢度及耐老化性为前提。纺织品的染色预处理是用来降低现代纺织工业使用的添加剂对织物的老化速度的。我国古代纺织品的着色剂分为植物染料和矿物颜料两大类,而相应的染料施色方法称为“草染”和“石染”,“草染”是利用染料分子与织物纤维之间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染色,而“石染”则要借助粘合剂使颜料与织物结合。染色的方法主要包括:染液煮染法、染液浸染法和染液蒸染法,其中煮染法的操作最为简单。

(七)除霉技术

纺织品的纤维原料主要成分纤维素和蛋白质,它们是微生物的理想营养源,因此防腐防霉是保护文物的重要方面。要控制纺织品文物保管库的湿度、温度,以防止织物腐烂与霉变。对出现腐烂霉变的纺织品文物,应该根据纺织品文物性质及害虫的生命特征进行处理。纺织品文物常用的防腐杀菌方法主要有物理及化学方法,物理方法主要有冷冻法、去氧充氮法、微波法,化学方法主要有熏蒸发。

三、 结语

加强纺织品文物的保护修复研究工作是当前纺织品文物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应加强纺织品保护修复技术的研究、交流、总结,培养专业人才。这样,我国的纺织品保护修复研究工作才能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路智勇. 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与研究现状[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0,(3).

[2]刘秋香,吴顺清,赵宇等. 古代(战国)丝织品的降解特征初探[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8,(3).

[3]路智勇,惠任. 纺织品文物回潮方法[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8,(3).

文物保护材料学篇13

Key words:the HuaYang temple;the restoration of Murals;the concept of the restoration

中图分类号:TU-8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10-38(4)

1前言

华阳宫古建筑群位于济南市东北郊华山南麓,在黄河以南,小清河以北的平原地带。北依华山,南临镜光湖,依山就势,高低错落,相间有序,布局有致,是济南地区最大规模的古建筑群体。华阳宫古建筑群由华阳宫、泰山行宫、净土庵、关帝庙、三元宫、净土庵、玉皇宫、龙王庙、三皇殿、观音殿、三教堂、棉花殿等古建筑组成,是一处集佛、道、儒于一体的历史宗教道场,现存单体建筑36座,祀神建筑21座,建筑面积2 600m2。同时,在建筑的墙壁上遗留有五百余平方米的古代壁画。

华阳宫,因位居华山之阳而得名。华山,又名“华不注”山。“华”,古通“花”,“不”即为“夫”的本字,读如“跗”,“言此山孤秀,如花跗之注于水也”(《山东考古录》引伏深《三齐记》)。金代以前,华山至鹊山之间是一片,与大明湖相连,史书称谓鹊山湖,又称莲子湖。华山独峙,旁无连附,水中倒映,如水中芙蓉,而故称。华阳宫是古建筑群中的一组建筑,因其规模最大,历史最久,所以建筑群整体概称为“华阳宫”,又因殿宇众多,神像各异,被古人称为“济南巨观”。关于华阳宫的始创年代,史料中无详细记载。明代学者王象春在《齐音・元阳子》一书中记载:“晋元阳子,长白山人,得《金碧潜通》一书于伏生(秦朝博士)墓中,细为注解,携之修真于华阳宫”。这是有关华阳宫最早的记载。从地理上分析,华阳宫具有山、湖、泉、河之优势的风水宝地。早在远古,山东民间崇信鬼神,秦汉之际,皇帝多次来岱举行封禅大典,方士借机把济南地区发展为道教圣地。据《三国志・武帝纪》载:“东汉时,山东道观祠宇星罗棋布,而济南尤盛,至六百余祠”,当中有华阳宫,可见华阳宫是济南地区最古老的道教宫观之一。至金代,史载于金兴定四年(1220年)由丘处机的弟子陈志渊拓建,从此香火绵延,经久不衰,渐成规模。至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改为崇正祠,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仍改为华阳宫[1]。从建筑遗存上看,明代有过大规模的重修和拓建,清代又作修葺。根据建筑上遗留的落款,民国期间,部分建筑仍有维修,油漆、彩绘、壁画均作了重绘或补绘。

华阳宫古建筑群遗存的古代壁画,现存面积五百余平方米,其绘制年代还有待于具体考证,但是根据相关的文献资料、绘画内容、艺术风格和建筑的历史变迁可以推断,壁画的制作年代应不晚于民国初期,最早的时期应为明代中后期。华阳宫古建筑群的壁画主要分布在四季殿、元君殿、十王殿东殿、十王殿西殿、泰山行宫山门、观音殿、三教堂、关帝庙前殿、关帝庙后殿、棉花殿、三官殿、三皇殿等12处建筑内。华阳宫古建筑群作为济南地区最大规模的古建筑群体,遗存了多处保存相对完好的古建筑单体,而且大量的明代至民国时期的建筑构件、建筑遗迹、石刻、碑刻等文物散存于华阳宫内,而最具艺术特色的建筑壁画在华阳宫的12处建筑内密集的分布,显示了华阳宫的建筑在建造之日起就形成了绘制建筑壁画的风俗习惯。

华阳宫古建筑群遗存的大量古代壁画,从形成之初就因社会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而被重绘、补绘、维修或被破坏。2000年,从文物部门开始管理华阳宫古建筑群始,到2009年全国范围内的壁画保护修复技术逐渐成熟,济南市引进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西安文物保护修复工程有限公司的壁画文物修复人员、技术、设备,第二次全面展开对壁画的保护性修复,间隔十年,壁画的保护修复理念更加全面、规范、科学、统一。

2济南华阳宫古建筑群壁画首次保护修复的理念

在2000年开始的首次华阳宫古建筑群壁画的保护修复过程中,其修复理念是,坚持尽可能少干预原则、保护现存实物原状与历史信息的原则以及濒危壁画的抢险迁移的原则。2000年山东地区壁画保护修复的技术、人员相对匮乏,虽然一些传统的壁画修复工艺也能够勉强应对简单的壁画病害,但是面对如此大面积需要修复保护的壁画,在当时的技术、人员和设备的情况下,开展工作十分困难。大部分建筑如四季殿、十王殿东殿、十王殿西殿、元君殿、关帝庙前殿、关帝庙后殿、三教堂、三皇殿、棉花殿和观音殿内的壁画被原封不动的保存下来,只是在墙壁的表面以塑料布封存,防止在建筑维修的过程中伤及壁画本体。其中四季殿、十王殿东殿、棉花殿等建筑内的壁画有一部分已濒临损毁的危险,在建筑修缮过程中不铲除处理墙壁的地仗层,对这些墙壁地仗层做了暂时的封存处理,即,对壁画采取最少干预原则和保护留存现存壁画实物的原状与历史信息原则,许多处濒临消失的壁画得到了原样保留,为后人的再次保护修复提供了可能。

三官殿内的壁画,由于整体建筑损毁严重,不得不实施落架大修。内壁遗存的大量壁画已经被揭取下来暂时收藏于库房内,而且在维修过的内墙壁上预留了重新安装复位的空间。这使濒危壁画抢险加固与异地迁移的原则得以实现,从而为以后壁画的原位保护修复提供了便利。

3济南华阳宫古建筑群壁画再次保护修复的理念

2009年,国内壁画保护修复的理念、技术逐渐成熟,全国范围内的壁画修复工作逐步开展。2009年6月,济南市引进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西安文物保护修复工程有限公司的壁画文物修复技术,济南华阳宫第二次全面展开对壁画的保护性修复,其保护修复理念更加全面、规范、科学、统一。这次壁画保护修复工程从壁画病害的前期调查、修复方案的设计制定、具体修复工作的实施落实入手,贯彻了严格、科学、合理的文物修复理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行业标准》,及国内外较为先进的文物保护修复理念、方法、规范,本次保护修复工程在遵循中国传统文物保护修复理念的同时,不断消化吸收西方的经验,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应用了以下原则。

(1)不改变原状原则。在保护修复过程中,保留壁画的原始历史信息,保持原有形制、结构、材料和工艺做法,不允许任何导致改变主体和颜色关系的新建、拆除或改动的修复。作为文物修复的最基本原则,不管是“修旧如旧”的原则还是不改变原状原则,都是在华阳宫古建筑群的壁画保护修复过程中要严格坚持的基础性理念。

(2)尽量少干预原则。凡是近期没有危险的壁画本体,应尽量少干预,必须实施干预时,只对有害、危险部位进行尽可能少的干预。当壁画材料老化变质程度已经很严重,且速度很快,如不对它进行保护已无法保存下来时,才采用修复材料对其进行直接干预。

(3)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预防壁画病害的进一步加剧、发展以及新病害的发生,尽量采用不直接接触壁画本体的保护方案。一般保存状况较好、画面完整、材料强度较高、老化变质不严重的壁画,都把重点放在改善其所处的环境上,隔绝危害壁画的外界因素,以预防对壁画的潜在危害。

(4)尽可能完全显现壁画的画面内容。华阳宫古建筑群壁画的病害中,以白灰覆盖遮掩壁画的画面占最大比例,因此还原、显现壁画的画面内容是保护修复工作的重点。壁画修复的直接目的是保存现有画面的完整性,尽可能显现壁画的所有内容,并且在延缓壁画老化速度、延长壁画寿命的基础上以利于陈列展示。

(5)安全性原则。壁画的保护修复工作不会对壁画材料造成进一步损害,不会引入新的危害因素,也不对邻近文物造成危害,修复使用的化学试剂、仪器设备不能对壁画以及操作人员产生危害,使用的修复材料应该经过局部试验后在确保安全有效的前提下才能全面使用。

(6)可识别性原则。壁画的本体任何不可避免的增加必须与该壁画的外观有所区别,并且要有一个现代标志。地仗层在补配过程中,新作地仗层与原地仗层有颜色、高度上的区别。画面的颜料层如果需要补绘,颜料的颜色、材质不能与原画面混合,应该达到既特别相近又有所区别的效果。对于壁画文物修复,西方遵循真实性与可辨识原则,而中国传统修复方法,是从文物的美学价值出发进行“补全”,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补配。博物馆中展览陈列的器物修复大多采取只补全外表,表面并不做出与原器物外表一致的效果,因此外观和内部均可识别。经修复的古代书画和某些特殊文物虽然在外观上接近于原始状态,但在现代科学工具的帮助下,还是可辨识的。华阳宫古建筑群壁画的保护修复过程中,坚持相似不相同的原则,即既保持中国传统的文物修复理念,又借鉴了西方的文物修复中真实性、可辨识性并存的原则。

(7)保护修复材料的可操作性原则。符合文物修复可逆性的条件,所用化学试剂、修复材料原则上应当具有可逆性和可再处理性。所有试剂材料不会破坏壁画的历史、艺术、科技信息。应选择无色、透明、无光泽,具备适当的粘接力和渗透力,对画面的颜料层和地仗层无任何损害,并且具有可逆性的材料。所有材料可在以后需要再次修复的时候能够最高程度的去除,材料本身及其分解物不致破坏、削弱壁画原有的结构、材料和机械强度。加固剂、封护剂和防霉试剂应具有较长时间的有效期和老化期,老化后的产物不会对壁画的材料和结构产生损害。

(8)壁画保护修复记录资料具体翔实,准确完整。记录内容包括壁画保存现状的记录;修复过程的主要阶段以及在修复过程所发现的有关考古、艺术、工艺、制作材料和其它重要的信息,并以文字、图片、照片和摄影等形式来多方面记录;实验区域的情况;各种分析测试所使用的仪器、方法、结果、报告及采样部位的记录;实际修复过程中所用的材料、方法、工具、效果等;修复方案、修复具体操作步骤及修复后的总结报告;修复前、修复过程和修复后的工作日志、工作记录、阶段性总结等。

4济南华阳宫古建筑群壁画两次保护修复的理念对比

2000年和2009年,在文物部门组织对华阳宫古建筑群壁画保护修复的过程中,传统的中国国内文物保护修复的理念得以贯彻实施,而且在第二次保护修复的过程中,西方的文物保护修复的理念引入并与国内传统文物保护修复的理念相结合,在施工过程中得以体现。两次修复理念,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若干的不同之点。

首次保护修复,与当时壁画保护修复的技术水平和工作人员的修复技艺能力相适应,主要坚持了少干预原则、保护现存实物原状与历史信息的原则以及濒危壁画的抢险迁移的原则。第二次保护修复过程中,同样也坚持了上述原则。这两次保护修复过程中,都积极贯彻了最小修复干预原则,这是它们的共同点。首次修复工作过程中,这一原则针对壁画保存濒危、修复技术较弱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最小干预”为原则,尊重文物的“历史稀缺性”,避免壁画的不恰当修复;而在再次修复过程中,技术力量的加强使得壁画本体的修复顺利实现,在研究了壁画的制成年代、制作工艺、结构特征之后,确认有足够技术能力修复这些濒危壁画的情况下才进行修复。这两次修复过程中,相同、相似的文物修复理念可以归结为:保护文物的历史真实性与完整性。

华阳宫古建筑群壁画在2000年首次保护修复过程中,由于受到修复技术与条件的限制,对濒危壁画本体的抢险迁移为主要理念,对其它壁画采取了暂时性的物理性封存。可以说,这些理念与当时的客观状况相适应,不仅仅是修复技术力量不足的体现,也是保护壁画的暂时无奈之举。

在第二次保护修复过程中,修复理念较之上次已逐渐细化、深入、延伸、发展,其保护修复工程全面覆盖当前文物保护修复中体现的各项原则,成为山东地区文物保护修复工程中完整的、全面的贯彻实施文物保护修复原则理念的规范化、系统化、统一化的系统工程。

尽可能完全显现壁画画面内容的理念是结合华阳宫古建筑群壁画的病害类型,针对壁画在期间被白灰覆盖的实际情况而率先提出并且要在修复中一贯坚持的,在这一原则下,壁画的具体内容能够通过去除覆盖白灰层而清晰显现并且为壁画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的研究提供基本条件。对于多层壁画同时重叠存在的现象,则针对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四季殿东墙、西墙两处壁画,表层晚期的壁画颜料层已经大部分老化、起翘而脱落,不能分辨出壁画的具体内容,只有边框部分还能依稀显现,因此以显示下层早期的壁画内容为主。元君殿处的壁画有多层重叠现象,表层画面层被白灰覆盖,因此晚期的壁画保存仍然完整,下层早期的壁画虽然仍然能够在局部确定存在,但是不能为了追求显示早期的壁画而去除表层的壁画,因此保存并展示表层晚期的壁画而不盲目追求下层早期的壁画内容即是修复原则。

安全性原则和保护修复材料的可操作性原则是基于壁画保护修复技术发展而提出的。在壁画病害调查、材质分析过程中,要采用实体显微镜、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力学强度仪、色度仪等分别进行形貌观察、壁画材质性能测试、色彩饱和度确认等,准确了解壁画制作工艺、病害成分及成因、保存状态。在保护修复过程中,壁画的清洗试剂、地仗加固材料、地仗灌浆材料、颜料层加固材料、防霉杀菌试剂、颜料层封护材料等,以及使用的溶剂等化学试剂,要求不能具有剧烈的毒性,确保环境和操作人员安全,易于操作,简单方便。这些试剂材料是区别于首次修复过程中使用的,试剂材料的性质特征直接影响保护修复的效果,因此安全性原则以及保护修复材料的可操作性原则,是区别壁画首次保护修复工作而提出的新的理念。

可识别性原则作为西方文物修复中的基本理念,不同于中国传统文物修复中补全、复原的做法。华阳宫古建筑群壁画的修复,从美学角度上看,所要求的是“远看看不出,近观可识别”的原则。融会贯通后的可识别性原则,是既能体现出国内传统文物保护修复的补全、复原原则,又能达到破损处修复后与原作有一定差别,修补处与原画面内容并非浑然一体无法辨别的效果,体现出文物原有部位与新作部分的区别。中国传统文物修复工作中缺少修复前的方案制定、修复中的程序记录以及修复后的报告整理等,无法准确的掌握了解所修复文物的历史状况并为以后的修复者留下文字性的记录。华阳宫古建筑群壁画在再次保护修复过程中坚持每一修复步骤都有全面、完整、准确、详细的记录,相比首次保护修复工作,壁画的保护修复记录档案得到了加强、细化,形成了规范化的文物保护修复档案,并进而提升为壁画保护修复中的普遍原则和理念。

5结语

华阳宫古建筑群壁画在两次保护修复工作中,贯彻了相互联系、逐渐发展、递进深入的文物修复理念。中国传统的文物修复理念,在华阳宫的两次保护修复中得到了不断深化、细化、拓展,并且根据壁画的实际情况,具体应用于修复过程中。在第二次保护修复工作中,西方的文物保护修复理念,与国内的传统文物保护修复理念相结合,提出了适应于华阳宫古建筑群壁画保护修复的各项原则。无论是首次壁画保护修复工程中尽可能少干预、保护现存实物原状与历史信息以及濒危壁画的抢险迁移的修复理念,还是二次保护修复工程中的不改变原状、尽量少干预、预防为主、尽可能完全显现壁画的画面内容,坚持安全性、可识别性、保护修复材料的可操作性,以及全面完整的记录保护修复档案等修复理念,都最大程度上与壁画的保存状况、修复技术水平相适应,这一系列举措,对于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物修复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