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实用13篇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篇1

那末,现代化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呢?

现代化教育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现代科学为内容,以现代生产为服务对象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在今天和未来的社会发展中,现代化教育起着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重要作用,这是与现代化教育本身所具有特征分不开的。概括起来,现代化教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用自然经济的传统教育观来看,教育并不是社会再生产体系中的一个内在环节,而不过是“文化人”的社会点缀。自然经济的非经济核算的通病,与传统教育耻于经济效益分析及自命清高的痼疾相辅相成。现代化教育打破“教育是非生产部门”的陈腐观念,从教育--专门劳动力的投入--产出这一关系的角度来把握,把教育纳入社会再生产体系的内容结构之中。现代化的教育观认为,教育能生产出人的劳动能力,教育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必要组成部分,教育投资是生产性投资。因此,现代化教育无论在数量上--发展规模和速度上,还是在质量上--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上,都要和现代生产的要求相适应。

(二)现代化教育是一个多样的、开放的大系统。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只有开放系统才可能走向有序(进化),封闭系统只可能走向无序(退化)。一个社会系统只有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能量、信息,才能得到进步与发展。现代化教育的开放性表现在:①教育向全体劳动者开放,打破小学--中学--大学这种单一纵向的学校教育体系。各级、各类教育更多地向企业、向社会招生,更多地通过纵横交织的渠道来扩大教育场。②对受教育者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向实践效益开放,向社会经济效益开放。③教育经费来源从围家财政单一渠道向多渠道开放。除义务教育阶段外,国家无偿性的财政拨款,将逐步改为有偿的价值补偿。学校是智力资源密集的场所,应该是信息吞吐量最大和流动频率最高的地方。教育要做到“三个面向”,就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实行开放办学。开放式办学就是在信息上与外界交流,有吸收也有输出。以高等教育为例,其开放式办学有4层涵义:一是在教育系统内部开放,加强学校之间的横向联系,特别是高校校际之间横向联系,对于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二是学校各专业之间、学科之间、系与系之间要加强学术交流。资源上要互通有无,科研上要联合攻关。现代化教育强调博才教育,而这种教育需要学校内部各专业、学科、系与系之间的相互协作、成龙配套。三是教育系统对社会的开放。教育系统和社会上其它行业之间要加强联系,要了解他们对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要帮助他们培训人才,更新知识,解决生产上的技术问题,并从他们那里取得必要的支持和有益的实际知识与经验;还可以与企业、科研部门建立各种形式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形成经常化的固定联系。四是对世界教育界、学术界的开放。

(三)现代化教育是立体的教育。

现代化的教育采取立体的教育途径,遵循立体的教育原则,通过立体的教育方法,实现立体的教育目标--培养出多层次、多规格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虽然“和谐教育”的思想早已有之,但由于传统教育的封闭性和狭隘性,这一教育思想只能停留在思想家们的理想中,而现代教育的目标在于使全体受教育者获得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现代化教育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具有健全人格、高尚情操、强健体魄、广博深邃知识和开拓创新能力的人。现代教育在总体目标上,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对多种层次、多种规格的人才的培养,以发挥整体功能,形成整体优势。因此,建立科学的评价学生发展的标准对教学工作具有积极的反馈调节作用。目前,大部分教师只注意学生的卷面考试分数,不管考试试题是否科学,是否能较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智力水平。因此,建立科学的评价学生发展的标准,就要全面地、客观地衡量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水平。有的同志认为,当今创造型人才奇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长期以来采用了单一的统一考试、材、统一的教学方式,使我们的教育过分规范化了,因而导致千万人统一的思想方式,人们的创造热情和创造能力被抑制。我们认为这是很有

道理的。因为过分规范化的思想体系,只能是演绎的,而不是革命性的。(四)现代化教育表现在教学上具有革命性、创造性、灵活性和个性化的特征。

1.在教学指导思想上是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上,重视教师和学生双方主动性的发挥,并以学生身心的发展为教学的根本目标,通过教学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又依靠学生的智能提高和个性发展来推动教学。

2.在教学内容上,十分重视对课程和教材的改革,使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的新潮流,大胆吸收当今科技发展的新成果,特别是高等教育,其教材的更新周期日趋缩短。课程设置强调文理渗透,避免学科划分过细,要适应科研--教学--生产一体化和学科之间横向渗透与综合的大趋势,提高综合学科和边缘学科在课程设置内部结构中的比重,大力拓展受教育者的智力空间和思维广度。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篇2

一、 什么是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是基于传统教育而言的,传统教育讲求的是书本知识的学习,是一种传授式教学。教育手段比较简陋,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条件也比较简陋。随着社会化的发展以及经济的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开始提上日程。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是适应现代化进步的产物,此时期的教育现代化是建立在先进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与社会劳动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不脱离实际。同时也是一种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需要,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研究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对于丰富和完善我国乃至世界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加强教育现代化的制度建设、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实践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邓小平有句口号是这么说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这正是对传统教育改革,走向现代化教育的一种转变,是一种意识的转变,也是思想的转变。教育现代化要紧跟时展的步伐,不断地充实人们的思想与精神世界,从而为我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教育现代化的公平性与平等性

教育是人进步的基础,普及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产物。我国的普及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也就是到达初中阶段。而在国外很多已经普及到高中阶段。我国在义务教育方面还有待提升与进步。在我国,凡是适龄儿童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这是教育的平等性以及广泛性,任何家庭不得以任何理由剥夺学生们的受教育权。社会进步,人类发展,教育也要不断的求新求变,教育要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水平与教学条件,逐步的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同时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差异性也要逐步的得到缓解,出台相应的政策提升农村的教学水准。逐步的实现教学的公平性,平等性,减少差异性。我国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党和政府正在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教育现代化要求逐步实现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教育是人的教育,所以教育现代化要满足人们的需求,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也就是广大群众经常说的,办好人民的教育。

(二) 教育现代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

教育现代化是广泛的,是公平的。但同时教育现代化也是有差异性的。教育的差异性表现在,教育是全方位的,但是教育的目标是广泛而复杂的,不同的群体与人群有着不同的目标,而教育的使命就是让他们掌握好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从而达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这种提升不光是教学水平的提升,还有素质教育的提升。社会发展需要多方位的人才,不仅需要科学家,也需要工人以及农民,而教学的现代化目标就是将不同的人群都打造成高素质的人群。这里体现的是教育现代化的多样性,多样性是体现的人的不同才能展现,社会需要多方面的人才。所以在人才的培养方面要分门别类的进行教育。教育现代化要注重人的差异性,每一个人都要接受教育,而教育也要为每一个人的发展提供受教育的权利,重视这种差异化,多样化教学,为国家培养广泛的人才,同时也要提供特殊的人才。国家的发展与进步需要的是全方面的人才。所以差异化与多样化也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 教育现代化的个性化以及创造性

教育现代化是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社会进步需要全方位的人才。但是教育现代化又重视教育的个性发展与创造。社会需要共性,但是也强调个性的突出发展,个性带来创造性。对于公司或者企业,需要共性思维的人才,但是拥有个性才能的人才更受欢迎。共性与个性是对立而又统一的一个整体,两者相互影响,互相作用,个性的发展可以在共性的周围产生价值作用,对周围的人群产生启发引导的作用,个性突出才能带动进步。

(四) 教育现代化的国际性与开放性

认知是一个人水平的基准,不同的认知程度造就不同的水准。信息化,科技化,使得国家越来越国际化,科技进步,社会发展,需要多元化的文化,需要开放包容的心态。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国际,才能更好的发展,与国际接轨,提升自己国家的教育水准。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内涵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关心和了解国际形势和发展,了解多元文化,懂得国际游戏规则,具有国际交往能力的人才。国家要做好教育方面的交流工作,提升对国际方面的认知程度与水平,可以更好的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以及文化竞争力,在文化软实力方面做出突出表现。

三、 结束语

教育现代化是时展的产物,教育现代化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如何更好的做好教育的现代化,需要共性与个性,需要差异性与创造性,需要广泛性与公平性,同时更需要国际性与开放性。未来的世界将成为地球村,所以为了更好的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教育现代化要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作者简介:

沈天翱(1992-),男,浙江长兴人,民 族:汉 浙江农林大学学生。单位:浙江农林大学理学院。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篇3

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教育影响社会的本质和发展。同时教育又被社会系统的本质特征所决定。当一种教育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特征来源并适用传统社会,可称之为传统教育;而当一种教育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特征适应现实社会。并表现出对未来社会的较大适应性,则称之为现代教育。对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划分是根源于社会特征本身的,研讨现代教育离不开对现代社会的分析,对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的建构必须建立在对现代社会本质特征研究基础上。

归纳各阶段的社会本质特征,而要以一种符合教育问题研究逻辑的方法分析社会各阶段本质。因此,有必要从新的角度研究构建社会的构成要素,进而归纳总结社会本质。关于社会构成要素有很多研究。实际上多种划分方式的共存是必然的,根据不同学科的研究要求,应该对社会构成要素做不同维度的划分。本文借鉴查尔斯-霍顿-库利在《社会过程》一书中对社会构成要素的划分方法。将社会构成要素分为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两部分。这种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的划分可以全面考察个人的存在形式及与外界的关系状态,可以兼顾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因此可以明确教育、人、现代社会三者相互作用的情况。

库利认为,个人是一种个体的生活形式;制度或群体是非个体的生活形式。由于许多生活形式不以个人为特点,它们根本无法被那些只对个人感兴趣的人理解和发现,因此对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的区分具有实际的意义。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的关系体现为:非个体形式是由个体形式构成的,但非个体的形式的历史不能等同于特定个人的生活历史;无论何时只要两个个体形式联合起米,就会出现一个新的非个体形式,但新的非个体形式不能等同于原有两个个体形式的简单相加;个体形式的发展往往是很难被自我觉察的,并且这种发展无时无刻的受到非个体形式的影响和改变:人类的生活形式,包括个体或非个体的形式都在探索着另外的生活形式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和促进因素,并做出最适宜的反应:个体或非个体的形式的发展既依赖于人们的远见卓识,也离不开无法预见的偶然性因素。

当然,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之间存在交叉重叠之处,因为二者都包含共同的生活。由于它们的组成要素是一样的,如果你从中抽走所有的个人,二者都将一无所剩,其他系统也会消失殆尽。

1、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

社会特定的生活形式主要有——个人、政党、国家、教义、改革方案、神话、语言等。其中个体形式主要是个人,非个体形式主要包括政党、国家、教义、体制、改革方案、神话、语言等等。不同的社会都存在着个体形式和非个体的形式,不论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都存在这两种形式及两种形式的关系。但是在不同社会,它们的内容不同,本质内涵也不一致。以此来判断现代社会的特征,就可以在不同社会的共性基础上寻找到现代社会的个性特征,也可以预测出将来社会的基本走向。

农业社会是以土地及劳动力资源的增加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的。而工业社会则是以自然资源和资产的不断投入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现代社会则是以知识和信息的增长作为社会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现代社会的起始时期基本可以判断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即从全世界的整体趋势来看,社会发展的动力基本来源于知识的增长。

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个体形式和个体形式之间,往往体现出被动的合作和潜在的利益冲突。被动的合作是由于社会生产的要求,要求个体之间的共同劳作,互为协助,来完成生产的需要,个体的力量往往难以满足生产的需要,而生产的成果与个人利益的直接关系很少:潜在的利益冲突则是由于社会生产需要的资源是具有排它性的、消耗性和稀缺性,因此也在生产的成果的占有上往往体现为潜在的冲突。

在现代社会个体形式和个体形式之间,则体现出主动的合作和潜在的利益共享。主动的合作主要是因为社会生产中,生产的产品往往以知识的形态存在。共同合作能够创造出对个体有利的产品,知识也与有形物质资源不同,具有共享性,不具有排他性。

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个体形式与非个体形式之间,往往体现为个体形式受制于非个体形式,个体形式的力量被彰显的程度很小,非个体形式的发展状态往往是与人性的需要背道而驰的。

在现代社会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之间,则体现出个体形式被

[1] [2] 

最大程度的张扬,其作用和力量受到非个体形式的认同和肯定,而非个体形式也因个体形式的发展而有更良性的发展。

现代社会的这些特征具体体现为:

个体与制度的关系。关系体现为民主与专制的不断制衡。而主体是强调民主。个体形式的发展要求必然强调民主平等的制度,以保证个体形式的最大程度的发展空间。

个体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得到快速的发展,更加依从于个体的智慧力量,而非个体的数量。

个体与文化的关系。个体充分占有文化资源,创建符合自己需要的世俗文化,也促进文化资源的最大程度的灵活、生动的发展。

因此,现代社会的特征可以被概括为:社会的个体形式和个体形式之间的关系是主动的寻求合作和潜在的利益共享;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之间,则体现为个体形式的作用被最大程度的突显。

、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

现代社会的特征对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要求教育做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变革。在教育目的上,要求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将受教育者培养成既具有群性的适应性,同时又具有强烈个性的人:并且需要培养个体之间的交流合作和共同生存的能力。在教育内容上,以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适应性为主要目标,组织教育内容,要求与社会的真实发展状态密切相关,并给受教育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在教育媒介上,在要求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更加要求符合受教育者真实学习需求的有针对性地使用有效媒介。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上。在教育性关系的基础上则增加了社会关系的要素,关系趋于平等,要求增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合作,相互学习补充。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篇4

Xu QuanganWang Xinmin

Abstract: Young principal trains is the higher-level normal education important supplement and extends,it has some basic recessive characteristic:Contemporaneity,effectiveness,model and expansibility.Understood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principal trains these characteristics,are helpful in us establish the training goal and the training content.

Keywords: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principal The trainingRecessive characteristic

【中图分类号】G6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9-0119-02

笔者在贵刊2009年第8期已发文《谈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显性特征》,文中提出了中小学校长培训的五大显性特征:开放性、层次性、业余性、终身性和全员性。所谓“显性特征”是相对于内容来讲更“形式”一些的特征,这些特征决定培训模式。也就是说,对这些特征的深刻理解,可帮助我们选择切实可行的培训模式。确立培训目标、选择培训内容则需要对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另外一些特征即所谓“隐性特征”做分析和研究。

1.时代性

时代性是中小学校长培训最基本的特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校长是教师的楷模,校长队伍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力量。校长培训的全过程要体现当今时代的特征:稳定、改革、发展。对当今时代的校长最基本的要求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与这个时代的前进步伐相吻合的专业基础知识。要体现培训的时代性,首先要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思想,体现我国21世纪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吸收我国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先进成果,特别是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最新成果,使整个培训工作在体现强烈的时代要求的基础上,具有前瞻性和适度的超前性。其次,培训的目标和内容也应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校长的思想观念更需与时俱进。从政策上看,国家开展“跨世纪园丁工程”的最大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培训,培养和造就出一批适应21世纪中小学素质教育需要,被先进教育思想武装起来的教师和校长示范群体。经过培训的校长应对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有正确的认识,对我国“科教兴国”战略有深切的体悟,对当今存在于我国基础教育中的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能在思想上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在实践中彻底进行转变。

2.实效性

实效性是中小学校长培训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函授教育等其它教育形式的最显著特征。针对中小学校长开展的培训与基础教育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一,培训对象是中小学校长;其二,培训目的和内容是直接针对基础教育的;其三,培训环境离不开中小学。中小学校长在第一线从事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有大量的问题和困惑需要解决。在教育思想上,对党的教育方针的理解、素质教育观念的树立、对素质教育与升学考试关系的认识,在当前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如何开展中小学生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在业务素质上,如何进行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等。中小学校长的这些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将严重阻碍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强调培训的实效性并非简单采取实用主义的观点,实效性培训就是在对中小学校长实际情况透彻了解的基础上,使所制定的培训目标符合时代的需要,符合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符合中小学管理和校长发展的需要。实效性的重点在于重视培训工作对校长个人成长的作用,重视培训工作对校长教育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因此,处理好培训工作中务虚和务实的关系,强调务虚的指导性,重视务实的针对性,使两者相得益彰,是我们培训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

3.典范性

典范性是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又一显著特征。中小学校长培训是高等师范教育重要的补充和延伸,整个培训过程具有典范性特点,培训规划、培训模式、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场所、教学设备都有典范性。一般说来,上一级所确定的规划、目标、内容、模式对下一级来讲有典范性,教育学院的培训工作对中小学和进修学校来讲应有典范性,同样进修学校的培训工作对小学和广大的小学校长来讲有典范性。典范性的基本要求是,培训规划要有预见性和长远性,现在的新校长几年后便是骨干校长,现在的骨干校长若干年后可成长为教育家。培训目标要定得客观、实际,对不同级别、不同水平的校长要确定不同的培训目标,使每一位中小学校长都有分层次的近景、中景、远景奋斗目标,始终看到当教育家的希望;培训内容要符合中小学和中小学校长的实际,既要有实效也要考虑发展;任课教师是培训的主导,教学过程本身是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体现,只有最优秀的教师才有资格参加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教学工作;培训手段的现代化更不容忽视,它对培训效果所起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篇5

1. 现代高职课程基本特征

(1)高等性特征。高等职业教育属高等教育范围,故其课程不仅应具有高等教育相应的课程特征,更要有适应时代特征的素质教育内容,从而培养出拥有高等教育气质、人格和现代思维分析能力高素质的社会成员。

(2)职业性特征。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因此所有课程的课业和进程都必须以某一职业的培养目标定向,而为这一培养目标服务,努力使学生通过对相应课程的学习达到相应的职业资格能力和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员。

(3)能力性特征。高职的培养方向主要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课程结构突出实际应用能力,以特定的能力要求作为教学目标,使其课程体系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这种课程体系更具有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它不是按学科体系而是按照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的。

(4)适应性特征。高职教课程从总体上讲必须符合社会和企业的现状,并拓宽知识技能面以能适应企业发展、开拓以及转岗的变化需求。职教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强调其实用性.并与企业生产现状和实例相结合。

(5)实践性特征。高职教育培养的同时也是应用型和实践型人才,其必然重视实践课程的教学,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课程包括动手操作的实验、模拟试验、实训、实习和设计。高职课程也讲求理论性,但是所要求的专业理论是为职业能力的培养服务的,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和实用”为原则,为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6)综合性特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现代高技能人才,切忌传统单工种高级工,故而职教课程内容的组织应以注重其综合性,培养学生综合的职业能力,这是现代高职课程与传统高职课程的最大区别。

2. 结合物流专业教学的思考

物流作为一门系统科学,贯穿于生产、销售和流通等社会经济领域中,可以说物流已成为现代社会覆盖范围最广的产业之一。根据高职课程的基本特征,我们应该在让学生在掌握物流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物流管理理论分析、解决物流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能力培养的核心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分类标准》把高职课程归类为“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计划”,是“实际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高职课程不管是理论体系还是实践体系,均以应用为主旨,以能力为核心。高职课程体系必须突出职业性,以应用为主线构建专业基础能力、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的目标及其系统,明确各层能力培养的要求。最重要的是高职课程体系强调操作性课程,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实践训练的机会,突破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重视课程实施模式的创新,通过校企结合等途径,使教学与职业实践紧密结合。

3.课堂教学模式的方法探讨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以,应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寻求灵活有效的方法。

(1)开放式教学的应用

在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大部分还采用着封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还是局限于教室、教师、课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学生的依赖心理,助长了惰性,不利于学生思维成长和视野拓展。开放式教学就应该打破封闭式教学的狭隘性,使用现代化手段和信息交流,同时广泛接触社会,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教与学、学与用的关系,从而在扩充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主动式教学的思考

主动式教学是要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教师从“主角”变为“主持人”,从“独唱”变为“领唱”,从“主演”变为“导演”。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篇6

归纳各阶段的社会本质特征,而要以一种符合教育问题研究逻辑的方法分析社会各阶段本质。因此,有必要从新的角度研究构建社会的构成要素,进而归纳总结社会本质。关于社会构成要素有很多研究。实际上多种划分方式的共存是必然的,根据不同学科的研究要求,应该对社会构成要素做不同维度的划分。本文借鉴查尔斯-霍顿-库利在《社会过程》一书中对社会构成要素的划分方法。将社会构成要素分为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两部分。这种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的划分可以全面考察个人的存在形式及与外界的关系状态,可以兼顾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因此可以明确教育、人、现代社会三者相互作用的情况。

库利认为,个人是一种个体的生活形式;制度或群体是非个体的生活形式。由于许多生活形式不以个人为特点,它们根本无法被那些只对个人感兴趣的人理解和发现,因此对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的区分具有实际的意义。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的关系体现为:非个体形式是由个体形式构成的,但非个体的形式的历史不能等同于特定个人的生活历史;无论何时只要两个个体形式联合起米,就会出现一个新的非个体形式,但新的非个体形式不能等同于原有两个个体形式的简单相加;个体形式的发展往往是很难被自我觉察的,并且这种发展无时无刻的受到非个体形式的影响和改变:人类的生活形式,包括个体或非个体的形式都在探索着另外的生活形式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和促进因素,并做出最适宜的反应:个体或非个体的形式的发展既依赖于人们的远见卓识,也离不开无法预见的偶然性因素。

当然,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之间存在交叉重叠之处,因为二者都包含共同的生活。由于它们的组成要素是一样的,如果你从中抽走所有的个人,二者都将一无所剩,其他系统也会消失殆尽。

1、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

社会特定的生活形式主要有——个人、政党、国家、教义、改革方案、神话、语言等。其中个体形式主要是个人,非个体形式主要包括政党、国家、教义、体制、改革方案、神话、语言等等。不同的社会都存在着个体形式和非个体的形式,不论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都存在这两种形式及两种形式的关系。但是在不同社会,它们的内容不同,本质内涵也不一致。以此来判断现代社会的特征,就可以在不同社会的共性基础上寻找到现代社会的个性特征,也可以预测出将来社会的基本走向。

农业社会是以土地及劳动力资源的增加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的。而工业社会则是以自然资源和资产的不断投入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现代社会则是以知识和信息的增长作为社会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现代社会的起始时期基本可以判断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即从全世界的整体趋势来看,社会发展的动力基本来源于知识的增长。

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个体形式和个体形式之间,往往体现出被动的合作和潜在的利益冲突。被动的合作是由于社会生产的要求,要求个体之间的共同劳作,互为协助,来完成生产的需要,个体的力量往往难以满足生产的需要,而生产的成果与个人利益的直接关系很少:潜在的利益冲突则是由于社会生产需要的资源是具有排它性的、消耗性和稀缺性,因此也在生产的成果的占有上往往体现为潜在的冲突。

在现代社会个体形式和个体形式之间,则体现出主动的合作和潜在的利益共享。主动的合作主要是因为社会生产中,生产的产品往往以知识的形态存在。共同合作能够创造出对个体有利的产品,知识也与有形物质资源不同,具有共享性,不具有排他性。

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个体形式与非个体形式之间,往往体现为个体形式受制于非个体形式,个体形式的力量被彰显的程度很小,非个体形式的发展状态往往是与人性的需要背道而驰的。

在现代社会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之间,则体现出个体形式被

最大程度的张扬,其作用和力量受到非个体形式的认同和肯定,而非个体形式也因个体形式的发展而有更良性的发展。

现代社会的这些特征具体体现为:

个体与制度的关系。关系体现为民主与专制的不断制衡。而主体是强调民主。个体形式的发展要求必然强调民主平等的制度,以保证个体形式的最大程度的发展空间。

个体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得到快速的发展,更加依从于个体的智慧力量,而非个体的数量。

个体与文化的关系。个体充分占有文化资源,创建符合自己需要的世俗文化,也促进文化资源的最大程度的灵活、生动的发展。

因此,现代社会的特征可以被概括为:社会的个体形式和个体形式之间的关系是主动的寻求合作和潜在的利益共享;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之间,则体现为个体形式的作用被最大程度的突显。

2、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

现代社会的特征对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要求教育做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变革。在教育目的上,要求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将受教育者培养成既具有群性的适应性,同时又具有强烈个性的人:并且需要培养个体之间的交流合作和共同生存的能力。在教育内容上,以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适应性为主要目标,组织教育内容,要求与社会的真实发展状态密切相关,并给受教育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在教育媒介上,在要求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更加要求符合受教育者真实学习需求的有针对性地使用有效媒介。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上。在教育性关系的基础上则增加了社会关系的要素,关系趋于平等,要求增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合作,相互学习补充。

因此,现代教育的特征可以概括为:

从个体形式发展上看。教育的目的、内容、媒介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以提高个体形式的适应、合作、共享、自主发展的能力为终极目标。从个体形式与非个体形式的关系上看,教育的目的、内容、媒介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以符合个体形式的发展需要,实现受教育者作为个体形式对非个体形式的适应。并尽可能的凸现个体形式的作用和价值为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伊恩·罗伯逊,社会学(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04.

[2]富永健一,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17-20、245.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篇7

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教育影响社会的本质和发展。同时教育又被社会系统的本质特征所决定。当一种教育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特征来源并适用传统社会,可称之为传统教育;而当一种教育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特征适应现实社会。并表现出对未来社会的较大适应性,则称之为现代教育。对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划分是根源于社会特征本身的,研讨现代教育离不开对现代社会的分析,对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的建构必须建立在对现代社会本质特征研究基础上。

归纳各阶段的社会本质特征,而要以一种符合教育问题研究逻辑的方法分析社会各阶段本质。因此,有必要从新的角度研究构建社会的构成要素,进而归纳总结社会本质。关于社会构成要素有很多研究。实际上多种划分方式的共存是必然的,根据不同学科的研究要求,应该对社会构成要素做不同维度的划分。本文借鉴查尔斯-霍顿-库利在《社会过程》一书中对社会构成要素的划分方法。将社会构成要素分为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两部分。这种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的划分可以全面考察个人的存在形式及与外界的关系状态,可以兼顾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因此可以明确教育、人、现代社会三者相互作用的情况。

库利认为,个人是一种个体的生活形式;制度或群体是非个体的生活形式。由于许多生活形式不以个人为特点,它们根本无法被那些只对个人感兴趣的人理解和发现,因此对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的区分具有实际的意义。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的关系体现为:非个体形式是由个体形式构成的,但非个体的形式的历史不能等同于特定个人的生活历史;无论何时只要两个个体形式联合起米,就会出现一个新的非个体形式,但新的非个体形式不能等同于原有两个个体形式的简单相加;个体形式的发展往往是很难被自我觉察的,并且这种发展无时无刻的受到非个体形式的影响和改变:人类的生活形式,包括个体或非个体的形式都在探索着另外的生活形式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和促进因素,并做出最适宜的反应:个体或非个体的形式的发展既依赖于人们的远见卓识,也离不开无法预见的偶然性因素。

当然,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之间存在交叉重叠之处,因为二者都包含共同的生活。由于它们的组成要素是一样的,如果你从中抽走所有的个人,二者都将一无所剩,其他系统也会消失殆尽。

1、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

社会特定的生活形式主要有——个人、政党、国家、教义、改革方案、神话、语言等。其中个体形式主要是个人,非个体形式主要包括政党、国家、教义、体制、改革方案、神话、语言等等。不同的社会都存在着个体形式和非个体的形式,不论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都存在这两种形式及两种形式的关系。但是在不同社会,它们的内容不同,本质内涵也不一致。以此来判断现代社会的特征,就可以在不同社会的共性基础上寻找到现代社会的个性特征,也可以预测出将来社会的基本走向。

农业社会是以土地及劳动力资源的增加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的。而工业社会则是以自然资源和资产的不断投入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现代社会则是以知识和信息的增长作为社会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现代社会的起始时期基本可以判断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即从全世界的整体趋势来看,社会发展的动力基本来源于知识的增长。

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个体形式和个体形式之间,往往体现出被动的合作和潜在的利益冲突。被动的合作是由于社会生产的要求,要求个体之间的共同劳作,互为协助,来完成生产的需要,个体的力量往往难以满足生产的需要,而生产的成果与个人利益的直接关系很少:潜在的利益冲突则是由于社会生产需要的资源是具有排它性的、消耗性和稀缺性,因此也在生产的成果的占有上往往体现为潜在的冲突。

在现代社会个体形式和个体形式之间,则体现出主动的合作和潜在的利益共享。主动的合作主要是因为社会生产中,生产的产品往往以知识的形态存在。共同合作能够创造出对个体有利的产品,知识也与有形物质资源不同,具有共享性,不具有排他性。

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个体形式与非个体形式之间,往往体现为个体形式受制于非个体形式,个体形式的力量被彰显的程度很小,非个体形式的发展状态往往是与人性的需要背道而驰的。

在现代社会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之间,则体现出个体形式被最大程度的张扬,其作用和力量受到非个体形式的认同和肯定,而非个体形式也因个体形式的发展而有更良性的发展。

现代社会的这些特征具体体现为:

个体与制度的关系。关系体现为民主与专制的不断制衡。而主体是强调民主。个体形式的发展要求必然强调民主平等的制度,以保证个体形式的最大程度的发展空间。

个体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得到快速的发展,更加依从于个体的智慧力量,而非个体的数量。

个体与文化的关系。个体充分占有文化资源,创建符合自己需要的世俗文化,也促进文化资源的最大程度的灵活、生动的发展。

因此,现代社会的特征可以被概括为:社会的个体形式和个体形式之间的关系是主动的寻求合作和潜在的利益共享;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之间,则体现为个体形式的作用被最大程度的突显。

2、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

现代社会的特征对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要求教育做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变革。在教育目的上,要求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将受教育者培养成既具有群性的适应性,同时又具有强烈个性的人:并且需要培养个体之间的交流合作和共同生存的能力。在教育内容上,以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适应性为主要目标,组织教育内容,要求与社会的真实发展状态密切相关,并给受教育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在教育媒介上,在要求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更加要求符合受教育者真实学习需求的有针对性地使用有效媒介。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上。在教育性关系的基础上则增加了社会关系的要素,关系趋于平等,要求增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合作,相互学习补充。

因此,现代教育的特征可以概括为:

从个体形式发展上看。教育的目的、内容、媒介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以提高个体形式的适应、合作、共享、自主发展的能力为终极目标。从个体形式与非个体形式的关系上看,教育的目的、内容、媒介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以符合个体形式的发展需要,实现受教育者作为个体形式对非个体形式的适应。并尽可能的凸现个体形式的作用和价值为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伊恩·罗伯逊,社会学(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04.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篇8

高职教育质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高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专业化程度。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内在专业素质结构及职业专门化规范和意识的养成与不断完善过程。信息化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教育信息化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方面。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该走向何处?高职教师该如何发展?有哪些可供选择的发展途径或方式?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做粗浅的探讨。

一、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

(一)信息化下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迫切性

教育信息化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基本要求。一方面,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数字化学习成为学习的重要方式,现代信息教学法和教学设计日益得到广泛应用,信息化教学成为教学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教育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特别是信息能力为重要目标。信息化的“摩尔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和信息增长的速度,信息化之于社会和教育信息化之于教育领域二者的作用是同等强烈的。高职教师是高职教育的实施主体,教育信息化对于高职教育教师专业的发展形成一种紧迫的推动压力。

(二)信息化下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长期性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到目前为止历经了三个主要的阶段:萌芽起步阶段、初期发展阶段和高速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计算机教育的兴起为基本特征,其主流媒体是PC机;第二阶段以网络教育的兴起为基本特征,其主流媒体是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第三阶段以普适计算的兴起为基本特征,其主流媒体是电子书包和移动无线设备。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源动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必须适应教育信息化日新月异发展的需要,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趋势在未来若干年内仍将保持下去,高职教育的教师专业发展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信息化下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的实践性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为目标,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上强调“工学结合”和“就业导向”。这要求高职教师既要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又要具有教强的动手实践能力。高职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无论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数字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还是电子书包与移动设备的应用,高职教育信息化本身就是一个教育技术实践的过程。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特性和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实践特性决定了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特性。

二、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一)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知识体系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应具备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知识、专业实践知识以及信息化知识。其中,学科专业知识是指教师所教学科的专业理论体系,这是基石。同时高职教育注重“工学结合”,对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体系要求较高。高职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主要包括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企业实践中习得的实践经验与专门技能。信息化知识主要指教师基于工作和学习需要必备的信息理论与方法、教育信息技术及教育信息产品等相关知识。高职教师的信息化知识体系可以是系统的,也可以是相对松散的。

(二)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能力体系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能力体系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信息能力等。

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是指教师运用信息理念、信息方法和信息技术来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这包含多媒体课件和教学信息设备的使用、数字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维护、网络教学和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等。科研与学习能力是高职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环境下教师的科研与学习表现为科研过程中信息技术和信息手段的使用,文献数据库的使用、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等。实践能力是高职教师的灵魂,它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工艺能力、设计能力、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能力。信息能力是信息时代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它包括教育信息检索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设备使用能力和信息资源利用能力等。

(三)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素质体系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素质体系包括教师对高职教育的认同与信仰、所从事专业的专业素养、与职业资格相对应的职业素养以及与时俱进的信息素养等。专业素养是指高职教师基于所从事的专业纵向的以及横向的认识与积淀。职业素养是指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的综合体。信息素养是指高职教师开发与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它不仅仅是指教师能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以应用于教学与科研,还要求教师能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信息素养是信息观念、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等方面的集合体,是贯穿体现于教师教书育人与职业生涯发展各个环节的素质与修养。

三、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树立现代信息化职业教育理念

高职教育是与时代和产业结合最紧密的教育形式,时代和职业需求必须在高职教育中得以体现。当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信息化,高职教育教师必须树立现代信息化教育理念。现代信息化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化理论和技术的高度融合,是信息化环境下开展现代高职教育的灵魂。现代教育思想包括素质教育观、终身教育观、创新教育观、情商教育观等;而现代信息技术则主要包括现代媒体技术、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现代教学设计技术等。高职教育教师必须从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出发,培养自己的信息意识,树立教育信息化思想,并且以信息化思想和技术指导高职教育实践。

(二)加强基于“双师型”的教师专业培训

教师职业需要长时间的专门训练,专门训练主要靠培训。教师培训的目的是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其形式一般有教师进修、校本培训、企业锻炼和学历提升。

高职教师进修和校本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职业道德和信息技术等方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高职专业随着社会变迁和职业升级而在不断调整自身的内容和规格,这就需要教师跟上形势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同时,教师也应该关注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境界、教育追求、道德品质的传播,注意新技术、新成果的学习与体验。信息理论是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基础,也是教师开展电化教学和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的前提。企业锻炼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途径,也是高职教师“双师型”素质的必然要求。企业锻炼在时间上可以是集中进行的,也可以是分散进行的;在内容上可以是生产实践,也可以是技术指导。学历提升主要是针对学科专业,教师通过系统的学习以提高自身理论修养。

(三)开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与科研

一是开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场所。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教学实践能力,积极参与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教育实践中通过教后记、个人博客等不断反思。现代教师教学实践主要是信息化的教学,教学场地是多媒体教室、教学设备是计算机网络设备、教学手段是多媒体教学、教学资源是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是计算机辅助教学法。教师基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以及反思,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对自身教学的认识,有利于个人成功经验的总结。

二是积极开展科研。高职教师不应仅是教学能手,而且应是科研能手。高职教师科研既可以是科技课题研究,也可以是教育教学研究;既可以是基于个人兴趣的单独研究,也可以是为了达到专业发展的目的而进行的课题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研究。科研的手段和方法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如文献检索、虚拟仿真、网络调研与数据统计分析等,现代科研已经打上了信息化的烙印。

(四)组建基于网络合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

网络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在数字化网络空间中由共同兴趣引发形成的,团体成员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资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联盟。基于网络合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表现形式可以是网络虚拟社区、讨论组、QQ专题群以及主题论坛等。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协作平台,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首先,网络学习共同体有利于高职教师群体共同成长。高职教师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基于网络合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成员可以是专业教师、企业的一线专家,或是行业的技师能手,在网络环境下,他们可以跨时空的开展交流沟通,在互助合作中实现专业上的共同发展。其次,网络学习共同体有助于实践性知识的传播,提升高职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专家尤其是一线能工巧匠通过共同体平台,撰写实践反思日记、分享实践工作经验、上传工艺资料、推广技能技巧,能有效实现实践性知识的传播与共享。

(五)推进信息化环境下的数字教学资源建设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篇9

教育国际化的概念在学术界和教育实践领域有很多不同的认识。我们认为,教育国际化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建立并实施具有国际互认标准,并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的人为目标的教育实践过程。教育国际化主要体现了以下三方面特征:一是从教育背景角度看,教育国际化是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改革与实践趋势;二是从教育实践角度看,教育国际化是国际视野下的教育实践;三是从教育目标角度看,教育国际化是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及国际理解能力的人为目标的教育。教育国际化是相对于教育本土化的教育实践范畴,主要体现为两个基本实践范畴:一是教育的过程范畴,它回答的是怎么办教育、办什么样的教育的问题,形成了以国际化标准办教育的教育实践过程;二是教育的目标范畴,它回答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形成了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及国际理解能力的人为目标的教育。

基于这两个基本实践范畴,学校在具体的教育国际化实践中,表现为不同的教育国际化实践途径、方法和策略,主要表现为:开展国际学校间师生互访交流活动;建立国际间友好学校关系,开展长期教育交流活动;聘请外籍教师参与学校教学;引进或借鉴国外学校课程,丰富和优化本土课程;开设国际游学课程;建立国际间学校合作办学关系;招收国(境)外学生;参与开展国际教育组织的教育或研究项目;加入国际教育组织或机构成为其成员;参加国际教育组织的教育评价;借鉴国(境)外学校管理方式,实施学校组织变革等教育行为;输出本国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等。在教育国际化育人目标方面,主要表现为: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人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之一;为实现学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开设了相关课程,开展了相关活动。

教育国际化不是去本土化。教育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是国家的组成部分。教育国际化是在坚持教育本土化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本土化教育。教育国际化是相对的,其脱离不了本土化教育的影子。因为教育是文化的载体之一,诞生于文化之中,因此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深刻影响着本民族和国家的教育,教育也始终遗传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基因,表现出本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属性。教育国际化实质上是对那些诞生于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优秀的本土教育进行提炼凝聚,形成国际互认的教育理念、运行标准和育人目标,并进行跨国传播和实践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国际化是教育本土化高级阶段的表现,没有本土化教育的高水平发展,就没有教育国际化的逻辑起点和基础;同时教育国际化也促进本土教育的发展,使其成为优秀的本土教育,并进而进入教育国际化输出行列。教育国际化也是国家教育政策开放性的体现,没有国家开放的教育政策,教育国际化也无法实现。

教育国际化不等于国际教育。国际教育是教育国际化内容之一,往往是指以招收国际学生,为跨国流动人员子女服务的教育形式。国际教育是教育国际化特征表现较为丰富的教育实践,往往是教育国际化实践学习和效仿的模式之一。

芳草地国际学校的国际化教育实践,是在政府的政策支持背景下发展的,体现了基础教育国际化服务的特征。从1956年接收外交部子弟学生入学,到1973年开始接收驻华使馆外交官子女入学,芳草地小学迈出了从本土教育向国际教育的发展步伐。近些年来,由于学校中兼有国际学生和本土学生,因此国际化的教育融合在这所学校体现的尤为明显。学校管理者敏锐地把握学校优势,整体规划学校课程,完善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逐步形成了教育国际化的学校发展战略,并通过这种战略实现了学校的快速发展,使学校成为一所有影响的品牌学校。

教育国际化: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教育国际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史。一百年前,中国现代教育起源于对国外现代教育的学习和借鉴,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基础,现代学校与班级授课制逐步成为国家的基本教育制度。新中国以来,从改造旧中国新民主主义教育开始,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中国的现代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成为时代特征。回顾中国现代教育的百年发展,几乎每一个阶段都具有教育国际化的特征。现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理念的国际化融合与发展,促进了教育实践的国际化借鉴与提升,现代教育是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实践基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教育国际化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时代特征,成为促成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因素。教育现代化最早也是邓小平在1983年提出“三个面向”的内容之一,是现代化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和实践。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一是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二是实现教育自身发展的现代化。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是目标范畴,是国家现代化人才观的发展和体现,其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人是国家现代化的需要。此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流动人才也大量来到中国,他们的子女自然需要在中国接受具有后国际化标准的教育服务。这些都是教育为现代化服务的目标范畴。与此同时,教育自身发展的现代化则体现了教育现代化的过程范畴,主要包括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教育过程和生产力的现代化,以及教育制度的现代化。而教育现代化的这些纬度都要参考国际教育发展的水平进行本土化的参照和融合,从而形成本土化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教育理念、教育制度和教育生产力及教育过程体系,这个过程体现了教育国际化特征。

芳草地国际学校的教育发展过程正体现了借鉴国际学校教育理念,逐步形成以国际化为特征的现代化学校发展战略,实现“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芳草学子”的现代化国际学校育人目标。在此基础上,学校通过完善“芳草地国际化课程体系”,建立“芳草地教育集团运行标准”,实现学校的现代化发展和国际化模式。现代化管理和国际化标准成为“芳草教育”得以腾飞的动力源泉。

教育国际化:品牌学校的价值追求

当今世界,一所优秀的学校不仅应立足本土,还应能走向世界,实现跨国交流;一所优秀学校的毕业生,不仅能适应本土文化,还应具有国际视野,具有国际交往和国际理解能力。这就是品牌学校价值追求的一个部分。

所谓品牌学校,是指那些在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办学目标及效果方面产生一定影响,具有一定示范作用,并得到业内和社会认可的优秀学校。这些学校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理念和办学模式,产生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经济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伴随国家教育开放程度的提高,品牌学校会寻求与国际接轨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并逐步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的人作为育人目标的一部分,实现学校国际化的价值追求。品牌学校的这种追求是学校变革的需求,也是学校不断提升教育服务水平和教育影响力的内在动力要求。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篇10

2.特征

远程教育是在远程环境中实施的教育活动,自然具有与传统不同的特征。从文化特性来说,具有虚拟性和服务型,基本上可以分为学习媒体性、服务大众化和理念高品位。

(1)学习媒体性

现代远程教育充分结合了教育和多媒体技术,通过充足的教育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学习媒体性不仅是远程教育的学习特性,也是其文化特征。

(2)服务大众化

这是远程教育坚持的特色。在现代远程教育中,需要大量的文字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资源,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在线学习需求,例如:贫困山区和农村等地的学习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服务大众化的基本特征,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公益性。

(3)理念高品位

通过远程方式进行学习的人,没有时间、场地、经济状况、智力、年龄和政治身份的限制,包括残疾人等也可以进行远程学习,这就充分体现了高度的人文精神和民主平等精神。在教学方式和内容上,以学习者为主,体现出了因材施教的思想。同时,还会定期开展高品位的文化生活和学术活动,网络媒体与文化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其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在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普及和宣传高雅文化的责任。

二、现代远程教育文化的主要建设内容

1.虚拟文化建设

在网络环境下,虚拟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学校校风学风、管理水平、办学传统和办学理念的综合体现,是精神力量,极大地影响着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创设虚拟校园和社区是远程教育的一个最大特点,为学生和教师创设了虚拟的学习和生活情境,在虚拟情境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感化。建立虚拟社区和虚拟校园,需要对现实社区和校园进行模拟,利用动画、视频和云烟文字等多媒体技术来进行不同专栏的创建,在虚拟现实校园中,每个专栏都发挥着特定的宣传作用。对于建设虚拟文化以及弘扬优秀文化来说,有着积极地意义。

2.教师文化建设

从内涵层次、形式化还是主体性等方面来说,在学校文化中,教师文化都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教师文化是教师行为方式、治学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也是其师德师风、学术水平和教育思想的充分反映,影响着校风学风交涉和人才的培养质量。在现代远程教育文化中,教师是主要的体现者,其行为影响着远程教育的校园文明和精神风貌。所以,在现代远程教育中,需要建设优质的教师文化,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这对于远程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3.教学文化建设

在教育文化中,教学文化是重要内容,也是精神文化的基本载体。所谓教学文化,也就是在教学情境的情境下,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与接触的过程,所呈现的文化形态。课程基本文化基本包括:学科知识、文化属性、媒体形式以及教学过程,等等。建设教学文化,是发展远程教育的重中之重。

4.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建设,是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物质保障。学校的物质文化,就是学校的人员在进行教育过程中所产生各种类型的物质设施,能够提供给人们一种感觉上的刺激,使学习者受到启迪和情感的熏陶。基本上是由环境绿化、形象标识和展示系统、实验场所、网络系统、技术文化和校园环境文化构成的。

5.精神文化建设

在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精神文化是至关重要的内容。远程教育的精神文化,与师生心理状态、时代文化特色、地理环境、历史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具有强烈的渗透性、较强的融合性以及相对稳定性。现代远程教育中的精神文化对行为一项有着规定和支配的作用。它是远程教育创新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方法和内容、教育制度以及教育观念等方面的创新。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篇11

90后大学生价值观念总体发展倾向于积极、理想和注重精神生活,在学习与生活中较为务实,在面临选择时也会出现价值观念的矛盾和冲突。在处理国家、个人和集体利益时,仍然能够顾全大局从国家、集体角度考虑问题,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更加关注个人生活领域、个人发展和个人利益。这些体现在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时,更加务实更加倾向于寻求现实的目标,更加注重对现实问题的实际解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90后”大学生习惯于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因此他们获得各种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视野更加开阔,接受新知的能力更强。

(二) 个性十足,抗挫能力不足,自我意识强

9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充满活力,喜欢追求时尚。这些孩子们大多受到家长较多关注并被赋予了很高的期望,他们思想上又不喜欢太受约束和管教,因此他们充满着很强的优越感却又有很多人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不足。部分学生如若在学业上受到阻碍、爱情上受挫等,往往不能正确的对待,难以承受造成心理失衡现象,甚至做出不可预知的事情。另外,90后多是独生子女,对父母的依赖和缺少兄弟姐妹的陪伴往往会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来处理人际关系等,团队协作能力有待提高。

二、 大学生代际特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一) 关注并把握大学生代际特征

每一代大学生,每一届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生活事件不一样,所处的历史阶段不一样,所遭遇事件所处的年龄和发展阶段也不一样,都有可能出现不同的代际特征。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面对不同代际特征的大学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作为高校辅导员,在这个教育过程中应关注和正视不同代际特征的大学生,正确进行把握,为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二) 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与手段

不同代际特征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是不一样的。90后大学生成长于更为多元化的时代,他们对社会的要求更为多元自主。在教育过程中,他们对系统理论教育活动缺乏兴趣,更倾向于双向互动和主动参与的活动。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他们更具怀疑精神和敏锐的创造性,不再唯权威唯教科书为唯一。因此,要对这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取得好的效果,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以课堂为主教学场所课内外相结合、从说理教育到心理疏导、从单一到多元、从认知到人格、从理论到实际等等,符合大学生际代特征。

(三) 发挥代际特征的优势

每一代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都既包含了其成长的优势,又存在着成长过程中的局限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把握。高校辅导员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取长补短,发挥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优势,同时努力弥补其成长过程中的不足,使90后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全面和均衡发展。

(四) 促进代际特征全面综合发展

在大学校园,每一代大学生之间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虽然各代大学生处于不同的校园空间,但彼此影响。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把本时代大学生代际特征作为一个发展的大背景看待,也就是把它放在与其他各代?l展相联系的视角来全面综合的考虑本世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三、 大学生代际特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讨

(一) 充分发挥学校主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学生代际特征如何,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都应以学校为主体进行。学校为主体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拥有很多优点,如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完整、重视专门机构的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目的明确计划性强等等。如今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向科学和学科转化、由权威向双向互动转化、教育形态向制度化体制化转化等等。今后高校辅导员在进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时候更加注重间接、隐形的思想政治教育,如对校园文化、哲学等方面的教育,这些做法不仅利于传播正能量而且学生易于接受。

(二)思想政治教育兼具开放性和适应性

当前代际特征下的大学生典型特点是强调自我表现、珍视个人自由、注重民主参与、注重实用与追求现实,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具有一定开放性能够适应学生代际特点,又要能够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有效的教育模式。

(三)重视共识性教育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篇12

一、胜任力的基本内涵

国外“胜任力”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David.McClelland教授提出,他认为胜任力是人的一种深层次的特征,它能够将在工作过程中的具有卓越成效的工作者与一般工作者之间区分开来。胜任力是一个很广泛的内容,在个体上所体现出来的动机、自我形象、特质、价值观以及在某一领域所具备的知识、技能等,它是能够被测量并且能明显的区别优秀与一般绩效个体的个体特征。在此之后,世界上的学者纷纷提出了对自己对胜任力的理解,罗恩.泽姆克胜任力的术语很难给予精确的定义,其难度来自于哲学和基本程序的不一样;莱尔.M.斯潘塞认为胜任力是与出色的工作绩效相关的潜在的个体特征,包括知识和技能、动机和特质以及自我概念几个方面;Mirablie认为胜任能力就是与高绩效水平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征;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Spencer McClelland在总结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胜任能力特征的具体定义。胜任力是指个体所具有的动机、特质、社会角色、自我概念、态度、价值观知识和技能等个体特征。这些特征具有可量化性和鲜明的比较性,通过对这些特征的测量把优秀者和普通者区分开来,在这些特征当中,知识和技能能够通过教育和培训较容易的得到提高,这叫基准胜任力。个体的特质、社会角色、价值观等特征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它又是高绩效者必备的条件,这些特征就称之为鉴别性的胜任力。

我国对胜任力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有学王重鸣、时勘教授,王重鸣教授认为胜任力就是能够导致高管理绩效的能力、知识和技能以及动机、价值观、个性等特征。时勘教授认为胜任力就是能把某个职位中的表现一般者与表现优秀者区分开来的持久的、潜在的行为特征。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胜任能力的定义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但是其内涵基本是一致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胜任力与工作绩效存在密切关系,通过对胜任力的挖掘可以预测员工未来的工作绩效。

(2)胜任力强调员工在工作中的态度、价值观、知识和技能等特征,与工作存在联系而且具有一定的动态性。

(3)胜任力能把绩效优秀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知识、技能等特征都可称之为胜任力。

二、高职院校学生胜任力及其模型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它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理论型、设计型人才,又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缺乏的不是高职院校的数量,而是如何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

高职院校学生的胜任力本质上就是就业胜任力,即高职院校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备企业胜任力的员工,使学生找到符合个人职业生涯路径的就业岗位,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

根据史宾赛的胜任力冰山模型,显露在冰山上面的是显性的知识和技能,通常容易被人们所感知,而冰山下面的一般称之为潜能,从上到下随着深度的加深其被感知和挖掘的难度就加大。根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特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增强显性的专业和技能培养力度上还要强化冰山下隐形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进军职场、步入社会的胜任力。高职学生胜任力模型构成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本世纪的前十年得到了发展壮大,目前已经进入稳定发展期。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创新了很多新的办学模式,在专业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基本达成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的导向”的共识,高职院校在办学思路上面向市场,面向企业,以服务当地经济为己任,提高了办学活力,以政府为主导,吸引民间资本注入,形成了公办、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教育模式,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归结在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上来。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篇13

对基本特征的表述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主要以现代企业制度为依据对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特征进行描述。认为现代学校制度是对传统学校管理体制的变革,它应该具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校分开、系统管理”的基本特征。二是认为现代学校制度应具有多元、开放和包容的特点,因此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就是教育法制化、民主化、开放化的过程。由此可以概括出现代学校制度最基本的三大特征:一是依法自主经营的学校制度,包括学校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政府职能与学校职能的分离、国家权利与学校法人权利的分离、产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等内容。二是科学、民主、开放的学校管理,包括校本机制和人本原则,以及依法治校、民主治校、专家治校、以教学为中心、允许学生自主择校等内容。三是家庭、学校、政府之间的伙伴关系,包括社区、家长、学校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学习型社区等内容。

三、现代学校制度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1、我国高职院校改革和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需要。高等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体现整个社会文明和国家整体力量。在高等教育改革中,扩大办学自,进行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最有效的方法和策略。而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我国高等教育中学校自不够,家长、社会参与度有限等问题,现代学校制度的理念和实践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指导,也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包括高职院校改革、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改革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尝试途径。

2、我国所处时代背景的要求。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社会各界的共识,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部门和学者不断思考和研究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及其改革。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经济管理方式的改变,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也必将提上议事日程。《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这为我国高职院校管理体制改革中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提供了时代背景。

3、家长、社会的关注和需要。知识经济、信息时代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接受教育的程度与接受什么样的教育逐渐成为决定人们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职业教育由此更加受到越来越多的家长与全社会的关注,他们的意见开始对学校的发展产生影响,这就使他们参与学校管理变为一种可能。而现代学校制度中强调多元参与、多方管理,也为这种关注和需要提供了可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认识的加深,终身教育观念被人们逐渐认同,建立学习化社会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于是各地开展了社区教育,职业教育也开始走进社区,社会也开始更加关注并参与职业教育。职业院校也意识到只有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被社会接受,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才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现代学校制度的出现正适应了目前的需求,成为职业院校体制改革的首选目标。所以说在这样广泛的基础上推行现代学校制度有很大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沈佩琼,刘学昶.高职院校现代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初探[J].职教通讯,2007,(2)。

[2]张宽政.高职学院现代学校制度及根本原则[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友情链接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