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分析实用13篇

现代物流分析
现代物流分析篇1

Abstract: Developing railway modern times logistics is inevitable trend by analyzing relations between traffic transportation and modern times logistics.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of railway modern times logistics development are cleared, effective strategies of railway modern times logistics development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railway; modern times logistics; advantage; problem; strategy

从某种意义来看,现代物流与交通运输都是实现人和物资空间位移的服务活动,但现代物流的服务范围更广泛,而交通运输提供的服务比较狭窄。新形势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服务呈现出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协调发展,并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具有指导性的部分供应链服务,运输和物流在这个节点上形成了交融。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铁路运输市场全面开放,国外先进的物流企业参与中国运输市场的竞争,加之与国内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日益激烈,铁路运输市场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铁路运输市场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传统的铁路运输业已经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运输组织改革,发展铁路现代物流,成为我国铁路发展的必然趋势。

1铁路发展现代物流优势

铁路作为物流企业,发展现代物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统一的全国铁路路网体系,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网络化的基础设施;二是遍布全国的铁路仓储设备,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三是大运量、低运价、全天候、持续均衡运输,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最重要的经营基础;四是铁路为推动低碳物流发展创造外部环境条件。

2铁路发展现代物流存在的问题

2.1供需不平衡

尽管全社会货运需求旺盛,铁路货运量以年均2亿吨的增速上升,但由于我国铁路部分区段货运能力紧张,加之90%以上的货运能力都是用于煤炭、粮食、冶炼、农用物资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物资运输,大量零散的、高端货物和高附加值货物运输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

2.2服务意识滞后

铁路系统相对滞后的服务意识,不符合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物流活动效率。传统的铁路货运实行“站到站”的生产组织模式,处于现代物流产业链的低端,扮演的是“拉脚”的角色,发展空间和效益空间受到很大限制,与铁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很不匹配。

2.3信息集成平台缺乏

随着铁路的快速发展,已建成确报、调度、货运制票、货运营销、车号识别、车站现在车管理等多个信息系统,但并未建立一个全面、完整的铁路运输信息集成平台,实现全面、全过程地描述运输组织各个要素状态、变化及其相互联系,打破系统壁垒,整合现有各系统信息,统一标准接口,统一统计结果,统一综合运用。

2.4专业人才缺乏

铁路企业虽然有多年从事货运工作的相关经验和为数众多的货运工作人员,但对现代物流的专业知识了解不多,整体知识结构参差不齐,无法对发展现代物流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

现代物流分析篇2

物联网;现代物流管理;综述;关系;应用措施

前言

随着国家对物联网在各行各业应用的重视度加大,物联网成为当前市场上的焦点而被众所周知,其强大的优势以及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的作用,得到了普遍的推广与应用,更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物联网与现代物流管理的有效结合,能够加快现代物流信息化进程,提高物流管理效率。随着物流行业的迅速崛起与发展,在市场激励竞争中,只有明确物联网与现代物流管理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将物联网这一新兴科技运用好,使其在现代物流管理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促进现代物流业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一、物联网与现代物流管理的综述

(一)物联网的基本论述

物联网,简单来讲,就是物与物相互连接的互联网;专业来讲,就是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物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时展的重要阶段,是互联网应用的拓展,更加注重业务与实际应用效果,它囊括网路上全部资源,同时互联网的所有应用都可以在物联网上使用,最为重要的是物联网中所有的元素都具有个性化和私有化。物联网作为一个新经济增长点的战略新兴产业,具有良好的市场效益,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二)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论述

现代物流管理指的是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3]。作为现代物流的一种管理手段,具有较强的优势特点,主要表现在:反应快速化,效率高效化,功能集成化,服务系列化、完善化,相关操作作业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组织网络化,经营市场化,信息电子化,管理智能化,与信息时代这一大背景接轨。

二、物联网与现代物流管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物联网与现代物流管理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尤其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物联网促进现代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能够有效地扩大现代物流服务市场,推动现代物流行业的智能化发展;而现代物流管理又能够对物联网各种“物”的处理活动起到强有力的支持与支撑,由此可见,它们之间相辅相成。

(一)物联网能够有效地扩大现代物流服务市场

在上文中提到过,物联网是互联网的拓宽,增加了信息处理功能与范围,可以说,只要有互联的地方,就有物联网,作为物联网的支持与支撑的现代物流管理,也是如此,只要有物联网的地方,就有现代的物流服务,极大的发展了现代物流服务市场的范围。物联网促进现代物流服务市场的扩大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物流服务的强大支撑[4]。随着物联网在全球产业的有效应用,其发挥的作用以及取得的效果得到广泛的认可,在我国,物联网已经作为国家重点发展战略的新兴产业之一,被广泛推广并形成一定的产业链,对于这一产业链的运行与管理就会产生现代物流服务需要。其次,物联网在实际应用中产生的物流服务需求。物联网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了全球的各行各业,覆盖面非常广,其在市场上的潜在能力不可估量,其产生的物流服务需求也随之扩大,更为现代物流行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使之在市场竞争不断抢占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二)物联网能够推动现代物流行业的智能化发展

物联网的目标是实现对物与物连接管理与服务的智能化,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形式是利用物流网络的支持。物流网路是物流网的基础设施,其保障物的处理活动操作的规范性,完善的物流网路与科学化的现代物流管理有效地融合,不进能够使物流向集约化模式发展,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更能够推动现代物流行业的智能化发展。物流网路的重要组成主要包含,基础设施网络、物流组织网络、物流信息网路[5],这三方面都与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不仅实现了物流信息的传输、存储、共享等活动,还为智能化的物流管理提供了方案。因此,在实现现代物流管理的智能化方面,必须将物联网、互联网、物流网络合三为一,建立完善的物联网网络平台,才能够使现代物流管理达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三位一体化。

(三)现代物流管理是物联网运作的有力支持与支撑

物流是最早接受物联网的主要行业之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也是最先在物流领域进行的实践,由此可见,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在新的生产与生活的物联网环境下,物流起着实物流通的基础设施、派生需求、支持与支撑服务的作用[6]。从上文的物联网基本论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物联网是基于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将事物之间相互连接在一起,实现对物的一些处理活动,而这些处理活动的具体实施者就是现代物流管理,其管理与协调物的移动与流通等处理活动,现代的物流中心实现了区域内物联网物的智能化处理的全部活动,这种物流网络就构成了物联网实际运作的基础设施。物联网的实际应用,会产生对物的实际操作作业,由此而派生出众多的物流活动,因此,现代物流管理可以满足物联网的派生需求。物联网在与各行各业的融合过程中,会产生强大的供应链物流,现代物流管理是对供应链物流进行管理的一种服务支持与支撑,以保障物联网的物处理活动的落实,实现物联网的专业化,降低服务成本,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

三、物联网在现代物流管理中应用的有效措施

现代物流管理为物联网提供一定支撑,物联网促进了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物流行业发展到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很多大型的物流企业,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物流企业出现了一定的发展瓶颈,不仅仅在企业利润上有所降低,在服务上也无法满足客户群体的个性化要求。物联网的到来,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转变了传统物流行业的管理理念与方式,实现了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促进现代物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一)通过物联网,实现现代物流管理的信息化

加大利用物联网的传感技术、纳米技术以及全球定位技术等技术,提升现代物流管理水平,并与此同时,实现信息化建设。射频识别技术是物联网技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物流管理中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实现现代物流管理实时监控,对物流信息实时跟踪并呈现出来。物联网技术的动态监测技术能够大大提升现代物流管理水平,能够监测物流中货物的状态与方位,确保现代物流对货物的有效监测。物流网中的信息化技术,能够提升现代物流管理的效率,降低物流行业的成本,促进现代物流企业的长足发展。

(二)通过物联网,实现现代物流管理的智能化

利用物联网的感应器的自动化,实现物流过程中的实时监控与检查,将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到信息中心,通过对传回信息的分析,调整与控制物流路线,提升物流运输的效率与客户服务的质量,以保障货物的准时到达。对进入到现代物流管理中的每一件货物进行智能化管理,贴上能够识别的电子标签,将货物的详细信息输入到电子标签上,使其无论在管理过程中还是在运输过程中,都能够将其信息完整地呈现出来,实现现代物流管理的配送一体化智能管理。

(三)通过物联网,建立完善的现代物流管理平台

对于物联网环境下现代物流的发展,亟需建立一个标准化体系与公共信息管理平台,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利用物联网强大的功能,对物流信息进行整合,实现资源的共享,为物流行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现代物流企业在建立这一平台时,应注意资源整合的优化,将物联网中的不同系统及技术标准下的不同信息进行有效转化,实现系统对不同格式信息的共享,更为信息相互交流提供相应的条件;还应让现代物流管理的相关领导积极参与进来,更应鼓励相关工作人员对这一平台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并在管理工作中利用好这一平台;政府层面更应该出台一些相关政策以保障平台的长期运行。

四、结束语

物联网与现代物流管理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它们相互影响并相互促进。在物流行业的发展中,只有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够更好地把握其本质特征,才能够更好地被企业所用,并服务好企业,为企业扩大市场并带来经济效益,更为促进企业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利,袁蓉,刘永刚.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1,S5:238-239.

[2]方伟勇,王红波,孟祥敏.物联网对现代物流发展的影响[J].经营与管理,2011,12:82-83.

[3]朱未平,金志扬.物联网环境下多维度协同物流管理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06:33-34.

现代物流分析篇3

1.1 全球化观念

经济的全球化带动了物流的全球化,产品的销售区域已变成世界范围,这就意味着我们的物流管理也要实现全球化。

1.2 物流管理信息化

毋庸置疑,信息在现代物流管理中担任着重要角色。通过实时把握物流信息,我们可以控制物流系统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

1.3 物流管理的社会化

产品的销售和流通是产品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一个会给资金周转带来不利的环节,如果企业同时从事制造和物流,将会使得社会的物流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将产品的生产制造与物流服务行业联结起来,是物流管理社会化的体现。

1.4 物流管理的一体化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顾客选择商品的结果,都会受到企业物流管理的影响,它是生产商服务顾客的重要能力。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只有拥有值得让顾客信服的物流管理,才能使产品的销售流通顺利进行。物流管理的一体化不仅仅是指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的一体化,它还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一体化。

1.5 以顾客满意为第一观念

物流管理服务让顾客满意是我们进行物流管理的目标之一,是决定我们企业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社会向多元化、信息化发展,使得消费者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订货的不确定性增强,批次增多,批量减小,这些都增加了货物的流通,物流管理的工作量和烦琐度。我们在进行物流管理时一定要以顾客满意为第一观念,把服务做到位。

2 现代物流管理流程

2.1 物流系统规划

企业的物流活动组成复杂,而且“效益背反”原则常常发生在各个活动功能要素之间,例如,运输与存储的背反特性。认真分析这些活动的逻辑关系,将它们构成能发挥综合功效、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减少物流成本,企业物流运行的目标实现的关键。在开展一个物流管理项目的运作前,对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极为必要的。

2.2 建立工作分解结构

无论物流系统的规模有多么庞大,它都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组成。子系统和子系统之间、子系统和系统之间,都存在着总的运行结果、总的目标和总的费用、资源利用方面、空间上和时间上的等各种各样的联系。我们做好物流工作的分解,是物流管理流程制定极为关键的一步。

2.3 物流任务的安排

对物流任务进行安排的主要技术有:里程碑图、简单的条状图、甘特图、项目图和平衡线,我们可以利用一种或者是几种技术相结合对物流任务进行进度安排。

2.4 成本估算和控制

现代物流分析篇4

(一)规划起步早。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制定了从2002年至2010年《江苏省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根据这个规划,到2005年,全省建成14个综合物流园区和一批专业物流中心,初步建成较完整的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公共平台,创建2-3个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物流晶牌;到2010年,基本建成与江苏省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体系,该体系将呈现物流区域——物流枢纽城市——综合物流区——专业物流中心——城乡快递系统五个层次,形成运作顺畅、高效便捷,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使江苏现代物流具备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规模化特征。

(二)区域分布广。江苏具有良好的现代物流区位优势,全省沿扛、沿海拥有11个一级对外开放港口,内河港口吞吐量在全国拥有绝对优势,3260公里通江达海的 5级以上航道网络,可实现300吨级以上船舶全省直达运输;空港拥有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及其它7个民用军用机场;还有250公里长的原油运输管道。

根据规划,全省将形成3大物流区域,14个综合物流园和6个专业物流中心,分布之广,分别依托自身优势,进行物流整合,实现各具特色的功能定位。

(三)发展势头好。2001年3月的《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整合物流资源,建设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企业,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已出现的现代物流企业,主要有六种模式,即:

一是依托交通枢纽的综合物流企业。通过信息平台和配套功能,为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以道路货物运输为切人点,利用公路直通式海关监管点的优势,实行“一站式服务”。

二是为开发区和外企工业园区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一批起点较高,具有第三方企业雏形的物流企业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已初步形成集进出口贸易、国际货运、报关、保税、仓储、运输、加工等诸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企业。

三是提供外包装服务的物流企业。如江苏小天鹅集团和中运、科龙合作成立第三方物流企业安泰达公司,从运输的招标开始,实施储运的整合,节约企业运输成本。

四是以商贸连锁配送为主的物流企业。

五是以对外贸易服务为主的物流企业。主要是港口、机场物流园区、各类航运集团、空运企业所属的物流中心,为远洋运输服务的中介、公司等。

六是邮政业物流配送企业。江苏现已形成了实物运递网、信息网、金融网三网合一的独特优势,为全面进军现代物流奠定了物质基础。

现代物流货运保险势在必行

(一)发展现代物流保险是振兴江苏经济的客观要求

江苏是我国经济大省,目前,现代物流业已列入各级政府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日益引起重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江苏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的提升,物流量日益增多,迫切需要发展现代物流保险,以支撑江苏经济更好地发展。

(二)发展现代物流保险有利子实现物流的畅通高效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货物运输量快速上升,但是货物运输保险业务的增长速度与货运量的增长不成比例,在沿袭传统货运方式的同时,越来越多地采用联合运输方式,以发挥各种优势,获得最佳效益。联合运输,特别是多式联运方式下,运输的风险呈现出一体化的特征,而不是分段运输方式下的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分段式的风险。企业从原材料供应到制成成品,从起点到终点,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改包装、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供应链,直至销售出去的全过程存在各种风险。现代物流已渗透到企业经营的全过程。过去,国内物流只是按数量和吨位计算,在供应链条件下,物流公司对风险和出险后损失难以确定。为了适应物流方式的变化,必须跟进物流市场及时控制运输风险和提供保险服务。

江苏省先后成立了十几个物流公司,他们都采用高起点、国际化运作模式,呈现多层次、市场化运作的物流配送格局。化解物流风险是促进物流市场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货物在流通过程中存在多种风险,必须通过发展物流货运保险加以防范和化解。即:

1、由于个人行为的反常或不可预料的团体行动所致的社会风险,如盗窃、抢劫、罢工等。

2、由于市场变化或估计错误导致产量减少或价格涨跌的经济风险。

3、由于物理和实质风险因素导致财产毁损的风险,如水灾、火灾、暴雨、海啸、地震和运输过程中的碰撞、倾覆、燃烧、雨淋、坠落等自然风险。

4、由于战争、冲突、动乱所引起的政治风险。

5、整车灭失、提货不着等特定风险。

6、相关服务风险,如车辆装卸、提供服务、出租、人身侵害、承运人责任、公众责任等等。

发展江苏物流保险的思考

(一)细分市场,明确物流保险重点

现代物流中心的出现对传统的预约货运险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南京王家湾物流中心和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在物流发展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支撑,管理比较规范,对保险有需求,在规划的流程中已设有保险环节来规避物流运输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风险,既为保险公司介入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对信息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保险公司应抓住机遇,拓展货运险新思路,加强接触,寻找切人点,设计与之配套的电脑平台接人其系统,方便出单,方便管理,尽快开辟市场,形成优势。

要针对物流过程中的动态风险和静态风险,进行承保风险的扩展。处于物流过程中的货物,在物流线路上的动态风险可以通过各种货运险种的组合进行解决,而停放在物流结点上的货物面临的是各种静态风险,需要在承保货物运输保险时提供扩展一定时期、时点的仓储责任险。物流过程中的货物涉及较多的关联方,如托运人、收货人、承运人、货运人、政府及公众等,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运输合同的规定,严格区分客观责任和主观责任,把承运人责任险、物流责任险等作为附加险种,使物流风险解决方案更加完整、充实。

(二)合理确定保险金额及费率

合理确定保险金额及费率是开展现代物流保险业务的基础工作。按照现行有关规定和惯例,保险金额可依据物流过程中所涉及到货物的运输、包装、短期储存情况分别确定,能够直接确定货价的,按货价或按货价加运杂费计算;无法直接确定货价的,可按仓储商品不同堆放区域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估算,双方协商确定保险金额。在费率计算方面,能够确定保险价值的,参照货物运输保险条款及费率执行;对无法确定保险价值的货物,可参照定额保单及费率的形式承保,实行单程定额、定期定额承保。

(三)分析承保风险选择适用条款

在承保物流主险(货物运输保险)或选择联合运输方式时,可附加一个或多个附加险种,适用相应水路、公路、铁路货物运输保险条款及有关附加险条款。

一是承保物流社会风险时,可以根据要求承保附加盗窃、罢工险。

二是承保物流自然风险和意外事故时,如水灾、火灾、暴雨、海啸、地震和运输过程中的碰撞、倾覆、燃烧、雨淋、坠落等,可承保陆路、水路、铁路、航空等运输保险、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及扩展仓储保险。

三是承保政治风险时,可根据惯例附加战争保险条款。

现代物流分析篇5

据近几年吉林省GDP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到2011年间,吉林省GDP增长总额为8220.29亿元,物流业增加值也在此间得到了极大的增长。由此可得,吉林省的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前景是极为巨大的。

一、吉林省现代物流的发展现状

1.1 吉林省现代物流业的总体态势

从近几年吉林省物流业发展的统计数据可以得出,吉林省物流业的发展态势呈良好状态,以社会物流总额来进行分析,2006年到2011年间,吉林省物流总额已由初期的11861.3亿元增长至27378.5亿元,相比增长2.3倍。以物流总额的增长速度来进行分析,2006年吉林省物流总额增长速度为17.9%,并在之后几年间,增长速度还在不规则变动,但总体增长速度的变动态势还是呈现不断增加的态势,到2011年物流总额增长速度以高达21.0%。由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出,近几年间吉林省物流发展态势是呈现不断增长趋势的,发展前景可观。再从吉林省物流业增加值变化态势来进行分析,2006年到2011年间,吉林省物流业增加值平均增长率为17.2%。2011年吉林省物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6%。在总体服务业增加值中占17.0%。但是吉林省物流业的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这表明吉林省物流业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有所减小。从社会物流总费用方面进行分析,2011年吉林省物流总费用同比增长22.5%,高达1881.1亿元,增幅较之2010年提高4.5个百分点。而且,2006年到2011年间,物流费用与GDP的比率呈下降趋势,比率的降低表明吉林省的物流效率在不断地提高。

1.2 物流供给充足

2011年吉林省与物流业相关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高达660.9亿元,同比增长15.2%,较之于2006年,是2006年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金额的2.83倍。由此可以得出,吉林省与物流业相关行业的固定资产的投资呈飞速增长趋势。随着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金额的飞速增长,物流的基础设施条件也在不断的改善,再就是吉林省物流园区的建设工作已基本成型,这些条件足以证明吉林省物流供给较为充足。

1.3 省内物流需求在不断的增加

物流需求的变化是由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的,工业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与社会消费品总额的变化反映着物流需求的变化。据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到2011年间,工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4.3%,增长速度快。进出口总额的年均增长率也在18.2%,社会消费品总额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9.9%,这三个要素的飞速发展,直接证明着吉林省内物流需求在不断的增加,而且增长速度快,增长明显。另外,货物运输量和货物运输周转量的变化也从侧面反映着吉林省内物流需求的增加。相比于2006年,2011年货物运输量增加了33.7%,年均增长6.2%。货物运输周转量比与2006年增长了119.0%,年均增长16.1%。无论书从侧面还是从正面,这两个方面的增长水映着吉林省内物流需求的变化状况,省内物流需求呈上升趋势。

二、吉林省现代物流业的竞争优势

2.1 物流需求空间大

吉林省内物流需求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物流需求空间在不断的加大,企业的发展需要市场,物流需求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为吉林省现代物流业带来了极大的竞争优势。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吉林省社会物流总额在不断的增加,而且增长速度很快。吉林省内对于物流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吉林省内现代物流业在高需求下迎来了其竞争优势。

2.2 吉林省现代物流业供给充足

有需求自然有供给,在大需求的环境下如果没有良好充足的供给能力,那本身存在的竞争优势将没有任何意义,然而从近几年吉林省内物流业增加值我们可以得出,吉林省内物流业的供给是很充足的,并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十二五期间,吉林省物流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2.7%,而物流增加值的不断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运输、仓储、邮政等产值的增大,而这些产业产值的增加也保证了物流的活动能够正常进行。在就是物流基础设施的改善,管理水平的提高,也为物流供给和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2.3 电子商务运用于现代物流业所带来的竞争优势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商务的不断完善,电子商务对于现代物流业的助力也在不断的明显,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现代物流业在物流效率与物流信息统计、物流派送安排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现代物流的服务效率与工作效率。吉林省内现代物流业对于电子商务的运用与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省内现代物流的竞争优势。

2.4 物流园区的建设所带了竞争优势

吉林省省内几个大物流园区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方便了物流货物的集中派送,增加了物流服务面积,提高了物流工作效率,物流服务种类也有了相应的提高,这无疑是给吉林省内现代物流业带来了极大的竞争优势。

2.5 物流联盟的发展所带来的竞争优势

由于一个物流企业服务能力是有限的,并不能做到全方位的物流服务,然而,吉林省内物流联盟的发展提高了现代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扩宽了省内现代物流业的服务领域,提高了现代物流业的竞争能力,扩大了竞争优势。

总结

本文根据吉林省内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结合近几年来吉林省内与现代物流业相关的统计数据,对吉林省内现代物流业的竞争优势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分析得出,吉林省内现代物流业由于其各种影响因素的不断发展,其竞争优势也是在不断地扩大与提高,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内现代物流业迎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物流业赶超战略与发展路径研究 》吉教科文[2014]第236号

现代物流分析篇6

通过SWOT分析,预期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研究分析济南市现代物流发展综合实力和竞争力;(2)分类评价济南市现代物流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等影响因素;(3)通过整个评价结果,可以确定济南市现代物流发展战略,以及提出与之有关的对策和保障措施。

1 济南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优势条件(S)分析

1.1 区位优势较为明显,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

济南市是东部地区的一个中心城市,也是一个理想的物流中心。山东省省会及山东省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金融和商贸流通中心是济南,同时作为全国21个物流节点城市之一,其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独当一面的优点。

1.2 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设施

济南市的陆路、航空交通十分发达,完全可以满足现代物流产业需求。公路交通方面,通过济南,将华东与华北相连,也是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内陆地区客货交流的中心,是国家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和山东省公路网络中心之一。铁路交通方面,济南站、济南西站同为全国36个特等火车站之一,济南的铁路枢纽的地位在高铁时代也变得越发重要。航空交通方面,遥墙机场的运营参数也在华东地区占到第八。

1.3 产业优势不断扩大,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3.1 产品物流基础雄厚

济南的工业在汽车、机械、钢铁、化工、纺织、轻工、食品、建材等方面均占有一席之地,农业水土资源也十分优秀,蔬菜种植传统源远流长,名优土特农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也较高。济南还是区域性金融中心。

1.3.2 物流总额较快增长

2016年上半年,济南市的社会物流总额为10 997.6亿元,相同情况下提升12.1%;物流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总共有225.4亿元投资,提升116.3%,在山东是增长最快的。济南市的物流企业总共有1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89家、3A级以上企业19家(5A级企业3家)、收入过亿元企业20家。

1.4 特色物流企业迅速成长,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营运载体

这些年来,济南物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物流服务质量不断上升,后续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1)本土物流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盖世物流园是首批部级示范物流园区之一,在全国通用仓储企业40强、全国冷藏仓储企业30强均占有一席之位;佳怡物流、零点物流、宇佳物流、同元泰和大舜医药均为A级综合类物流企业。

(2)物流园区加快建设。现在,济南市已建成综合服务型4个物流集聚区,它们是:大桥路商贸服务型、桑梓店货运枢纽型、崔寨生产服务型、济南保税区,总共有3 000余家企业进驻。盖家沟物流基地、山东翰迪物流日趋成熟。

2 济南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劣势条件(W)分析

近些年的发展,虽然济南市的物流业有所提高,但是和先进城市相比,差距还是有的,其并不能和济南区域中心城市功能作用相匹配。

2.1 现代物流发展面临管理体制约束,调控扶持力度不够

部门管理体制在我国是根深蒂固,不同部门管理不同的物流领域,这就会造成部分管理部门对自身的物流业务进行独裁,在系统、综合方面对物流系统的观念就会造成欠缺,这就会导致物流资源和需求整合受条块分割、局部垄断的制约。特别是“营改增”后物流税负增加等问题变得突出,物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政府在土地、税收、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2.2 大型物流基地建设滞后,规模效应难以形成

早先《济南市现代物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要求,济南市要建设西部担山屯、东部郭店、北部盖家沟三大物流片区。然而只有盖家沟物流园区建设的还比较好,有一定的规模,但和大型物流基地的远景规划仍有不少距离。从企业密集度来看,大多数济南市物流企业分散在长清、平阴等区域,物流资源不是很集中,产业集聚能力较弱,区域发展无明显优势,同质化竞争较激烈。

2.3 物流企业规模参差不齐,粗放经营水平不高

济南拥有的第三方物流龙头企业不多,发展不快,在如下方面表现突出:(1)第三方物流企业整体实力还不够强,规模不大,产业密集度低;(2)物流企业的管理效率低,物流企业的发展还不够现代化,传统物流企业居多,现代物流企业较少。济南市物流业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上的能力不够高,信息化技术低,表现在如下方面:(1)城市现代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还不完善,知名度不高,功能不够齐全;(2)第三方物流企业现代信息技术还不够高,对于济南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

3 济南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机会(O)分析

济南市在《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三年行动纲要》对现代物流业发展进行了长远规划,要实现这些目标,对症下药极为关键。分析当前外部环境与自身特点,济南市发展现代物流,具有较好的外部机遇,可谓是得到了聚齐“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与优势。

3.1 政策环境优化

十八届五中全会对于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给予肯定。在2015年,国务院和相关部委颁布了40余项支撑政策,尤其在2016年,济南市委也提出了“打造全国的区域性经济、金融、物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与山东经济文化强省相适应的现代泉城”的目标,2016年7月,《济南市加快物流业发展若干政策》开始执行,《济南市建设全国区域性物流中心方案》在积极推动,这将极大地推动济南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3.2 社会需求充足

2014年,山东省的GDP为5.9万亿元,以2014年全国平均物流需求系数3.35计算,2014年山东省物流总投资为116.6万亿元。在济南市的方圆500 km内,有34个大中城市中,3.47亿人,GDP约20万亿元,有充裕的物流需求。除此之外,其商Q流通业甚是发达,这也奠定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基础。

4 济南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威胁(T)分析

4.1 周边物流骨干城市不断发展成为济南区域物流中心地位的威胁

河南省省会是郑州,也是中部物流区域的中心城市,郑州的区位变得愈加重要,区域物流中心也逐渐坐拥其实。青岛现代物流业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好,是其具有铁路、公路、海运、航空四位一体的综合运输体系;同时,青岛基础产业和外向型经济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奠定了青岛现代物流业的强劲发展。

除青岛外,省内重点发展的物流节点城市还有潍坊、烟台、临沂,现代物流发展所需的优越区位条件和经济实力这些城市都具有,同时这3个城市对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也不断加大投入,与济南市的现代物流业发展相互竞争。

4.2 国外、域外大型物流企业纷纷入驻成为本土物流企业发展壮大的威胁

像巴夫洛、普洛斯等以合资或独资形式建立的外资物流企业,类似顺丰、申通等民营物流企业,都是按照现代物流理念和经营模式建立的,具有十分成熟的运行模式且实力极为雄厚的新型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在济南,国外、域外物流企业的到来一定会给济南现代物流市场带来巨大的挑战。本土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将面临一定的威胁。在油价上涨给物流业带来冲击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持续性全球金融危机更是给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障碍,尤其是济南物流业的基础领域。怎样保证济南现代物流业在外来企业和金融危机里的强劲发展,这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当前济南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不仅面临机遇,也少不了挑战。大家应把握机遇,努力前进,争取把将济南建设成为全国性物流中心。

现代物流分析篇7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与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发展,现代物流业已经发展成为新兴、最具有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服务贸易行业,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总体交易成本和交易效率,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各级政府和一些企业开始积极引进现代物流理念,对物流资源进行改造和整合,不少地区将发展物流作为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3年,河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编制的《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河南省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物流企业为主体、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流效率为核心,以粮、棉、畜等优势农产品物流为重点,大力推进现代物流发展。

2.现代物流业的概念

现代物流业是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物流装备,有机整合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环节,实现物流运作一体化、信息化、高效化的复合型服务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物流业是以物流活动为基本共同点的行业群体,其主要特点是服务性,因此通常将物流业列为第三产业类,属于服务业中的新兴产业。

3.河南省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省现代物流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不断拓展,新兴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快速成长,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步伐加快,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初步形成。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基本符合国家物流企业分类评估标准的A级及以上物流企业发展到270多家,其中运输型物流企业占39%,仓储型物流企业占26%,综合型物流企业占35%;国有物流企业占39.6%,非国有物流企业占60.4%。但从总体上看,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在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

4.河南省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势分析

4.1 河南经济实力强,产业基础雄厚,生产物流发展空间巨大

河南是经济大省、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未来的制造业大省,经济总量、制造业规模、商贸业规模均居全国第5位,食品、医药、纺织服装、煤炭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发展现代物流的产业基础雄厚。我省社会物流总额与生产总值的比率由2005年1.93倍上升到2008年2.01倍,经济发展对物流业的推动作用不断提升。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和“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步伐加快,预计今后一段时期,我省经济仍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为我省生产物流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4.2 人口多、市场大,消费品物流发展前景良好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经济腹地广阔,近1亿人口本身就可以带来庞大的消费市场,2009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746亿元。近年来,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商贸流通业迅速发展;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实力快速提高,对全省及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随着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消费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业态不断创新,消费品物流发展潜力巨大。

4.3 区位优势突出,立体交通网络完善,分拨物流发展前途广阔

我省地处中部核心区域,承东启西,陆路交通发达,航空运输快速成长,是距离天津、青岛和连云港等港口最近的省份之一,具有发展物流产业的区位交通优势,有望发展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中心。全国铁路主通道有“三纵三横”贯穿河南,铁路通车里程近4000公里,郑州至西安、石家庄至武汉铁路客运专线等项目建成后,郑州将成为全国唯一的“双十字”铁路中心;现有公路通车总里程2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841公里,居全国首位,实现了全部省辖市和90%以上的县(市)通达高速公路;郑州国际机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客货吞吐量快速增长,已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区域枢纽机场之一;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等运输方式有机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具有发展公铁海多式联运的天然优势。

4.4 物流资源丰富,物流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支撑

我省拥有3个一类口岸、9个二类口岸、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郑州北站、全国最大的铁路零担货物中转站郑州东站、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郑州出口加工区、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另外,建设中的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郑州国际航空港等重要物流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全省“四纵四横”的信息高速公路基本框架初步形成,电子政务、电子口岸、行业信息平台建设取得较快进展。

4.5 劳动力、仓储等成本低,物流人才可得性高

我省仓库租金水平、在岗职工工资水平都比较低,具有物流成本优势。劳动力资源丰富,每年全省高校物流相关专业毕业生达12000多人,其中郑州高校占90%以上,发展现代物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可得性较高。

以上五方面的优势作为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为现代物流业开辟了广阔的空间。面对新形势,我们要增强紧迫感,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国内外产业转移和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把资源和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全面促进我省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5.河南省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意义

发展现代物流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快速发展和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客观需要,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关键环节,是根据我省实际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第三产业增长的主要途径。现代物流作为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迅速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正在迅速成长为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特别是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推动我省第三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Z].河南省人民政府网.

[2]孟素芳.河南现代物流业发展环境浅析[J].市场研究,2009.

[3]金琳,王晓展.河南省物流产业集群模式及策略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现代物流分析篇8

《物流企业经营管理》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实用性和应用性。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企业组织管理能力、计划管理能力、经营决策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物流企业客户服务能力、管理沟通能力和成本管理能力等多种岗位职业能力,以提升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和发展空间。

二、《现代物流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定位不清。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现代物流企业管理》课程有些定位为物流管理的课程,有些定位为企业管理的课程,不同的教师根据自身理解的不同进行不同的课程定位与教学。

(二)课程内容混杂,缺乏实用性。《现代物流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中,有的教师采用的内容是物流管理的内容,有些是采用企业管理的内容,根据教师理解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混杂。而随着现代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综合性物流企业的特殊性和企业管理共性的教学内容比较缺乏;同时,课程内容缺乏实用性。

(三)教学方法单一、陈旧。《现代物流企业管理》涉及的概念、原则等相关的知识非常多,因此许多院校在教学中通常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容易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

(四)高职院校现代物流企业管理的教材缺乏。目前市面上在售的大部分是《物流管理》和《企业管理》类的教材,适合高职院校《现代物流企业管理》课程的教材非常少,只有寥寥几本,而且都是2008年之前出版的。高职专业教材的内容应当兼顾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必须根据“必需、够用”的原则选编,既不能太深入,又不能太肤浅,应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流企业管理技能。

三、《现代物流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分析

(一)课程目标。职业教育是与企业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就业教育,它与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直接为企业输送实用性技术人才。从这一角度上说,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企业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高技能型技术应用性人才。应按企业需求的模式来办学教学。高职《现代物流企业管理》课程目标的设定应该面向整个职业,要把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要素。

(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结合高职教育特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前提。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课程开发和教学方法应该围绕毕业生的就业来展开。根据中南部区域经济对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特点,应结合物流学生和企业管理课程的内容与特点,设计教学一体化方案,开展课程社会实践,努力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但许多学生没接触过企业,对物流企业管理没有具体认识。在教学中就需要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到教学实践基地实习、与企业主交流等形式,提高学生对管理物流企业的认识。通过组织课程社会实践、通过案例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完成学业后的工作适应性。

(三)教学方法。(1)项目驱动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在任务实施过程中,以学生参与合作、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和积极性,在“做”中学,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2)角色扮演法。指根据学生就业可能担任的职务,将学生安排在模拟的、逼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学生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3)分组讨论法。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分成几个组,让学生围绕某一中心内容进行讨论。(4)案例分析法。以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交给学生研究分析,培养学员们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及执行业务能力。

现代物流分析篇9

1、地理位置优势

河南省地处中原,位于长三角、京津翼、珠三角和成渝城市带之间,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河南省居中的经济地理位置,使其具有强大的辐射功能和集中功能,十分有利于发展现代物流业;河南省位于西部原材料产地和东部消费地的结合点,这也十分有利于发展现代物流业。同时,河南省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使其在获取高效的商流、物流、信息流等方面也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

2、交通区位优势

河南省位于全国心脏部位,交通运输条件优越,是全国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拥有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体系。(1)铁路运输。目前,京广、京九、太焦、焦柳、陇海、侯月、新月、新菏、宁西等9条铁路干线经过河南,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铁路网。2014年,晋豫鲁铁路煤运通道开通使河南省又有了一条贯通东西的铁路运输通道。截止2014年底,河南省铁路运营里程为5017公里,其中高铁915公里。(2)公路运输。河南省公路交通发达,全国众多的高速公路和国道在河南交汇。截止2014年底,河南省公路通车总里程为24.99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5859公里。(3)航空运输。河南省内拥有新郑国际机场、洛阳机场和南阳机场三个民用机场。现有飞行航线69条,航线里程223578公里,其中国际航程里程为12326公里,国内航程里程为203960公里。新郑国际机场是4E级机场和国内一类航空口岸。(4)水路运输,全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到1643公里,形成淮河、沙颍河、涡河、沱浍河4条通江达海的水上通道。

3、产业优势

河南的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涉及多个行业。原煤、铝、黄金、有色金属、平板玻璃、水泥、拖拉机、纱、化纤、机制纸及纸板、卷烟、家用电冰箱、速冻食品、方便面等主要工业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河南省拥有宇通客车、三全食品、莲花味精、金星啤酒、思念食品等一大批全国知名企业。河南省的食品加工业、物流业,汽车制造业、信息产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产业优势,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制成品等物流资源。

4、以郑州为中心的现代物流格局正在形成

郑州已初步形成了集铁路、公路、航空为一体的立体化交通网络。截至2013年底,以郑州为中心、覆盖全省的铁路营运里程达到5156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859公里。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之一,郑州站是全国最大的客运站之一。另外,郑州航空港区是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和郑州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郑州航空港区具有四通八达、十分便捷的交通优势,郑州将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铁路、公路、航空高效衔接的客货运中心,成为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5、企业自营配送中心发展迅速

在河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河南省以企业自营配送中心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物流的也得以迅速发展。一些大型企业结合自身需求,建立了自营性配送中心,能更快速、更灵活的满足企业要求。既提高了物流配送的效率,又节省了成本。例如双汇集团、新飞电器、思念食品集团、思达商业、丹尼斯百货集团等。

二、河南省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劣势

1、人才劣势

人才对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也是如此。哪个企业拥有懂专业、会外语的高水平人才,就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获取优势。目前,河南省物流企业人才缺乏,尤其是善于运用现代物流信息手段进行仓储、配送、采购等物流活动并熟悉物流运作的人才较少。绝大多数物流企业主要提供的还是传统业务,在增值的提供上缺乏人才。人才短缺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必将会成为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瓶颈。

2、物流信息化水平不高

现代物流是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和人才流的统一。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流在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发展现代物流业,物流企业必须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通过信息传输与客户、制造商、供应商实现资源共享,对物流各个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但河南省企业信息化水平滞后,绝大多数企业没有物流信息系统,不会使用GPS、制造资源计划和企业资源计划管理软件,跟真正的物流信息化距离尚远导致物流效能低且成本高。

3、对现代物流认识不足

现代物流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还是新鲜事物。一些物流企业的物流意识淡薄,物流观念落后,对第三方物流了解更少,没有意识到现代物流产业存在着极大的利润空间。很多企业把现代物流等同于传统的运输和储存,不思创新,不能更好的满足越来越多样化的用户需求。物流观念落后已经成为河南省现代物流的发展主要阻力之一。

三、河南省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机遇

1、政策环境给河南现代物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河南省把物流业定位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支持河南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201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物流业发展规划(2010―2015)》,规划提出“一个中心、十个行业”的发展思路。“一个中心”,就是建设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十个行业”,包括食品冷链物流、医药物流、钢铁物流、汽车物流等河南省有优势的产业。另外,河南省还制定了一系列的纲要、规划以及配套的扶持政策,将扶持物流企业的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在产业政策方面给以积极的引导及适当的优惠,并为物流发展提供软件、硬件支持。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10年11月17日印发了《关于促进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201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的意见》,郑州航空港的发展必然会加快河南省物流业的发展。

2、经济发展给河南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带来良好的发展环境

近几年,河南省经济增长速度快。2005年,河南省全年生产总值为10587.42亿元,2013年,河南省生产总值为32155.86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与2005年相比增长3.04倍。2014年,河南省生产总值为34939.38亿元,与2013年相比增长8.9%,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160.81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7902.67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2875.90亿元,增长9.4%。河南省高速的经济增长必然会带动能源、原材料供应量和产品销售量的激增,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需求基础,同时也为物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中原经济区规划》带来的机遇

国务院于2012年11月17日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规划》指出:“提升郑州全国现代物流中心的地位,加快建设郑州国际物流园区、航空物流园区,大力发展航空物流、保税物流和多式联运;构建现代交通网络,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形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中原经济区战略规划的实施,为河南的经济腾飞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同时,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也会产生大量物流需求,为河南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使河南物流业的发展受益匪浅。

四、河南省发展现代物流业面临的威胁

1、市场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客户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也越来越高。物流成本不再是客户选择物流服务的唯一标准。河南省大部分地区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物流业发展模式,主要提供运输、装卸和仓储等简单物流功能的服务。这种单一功能、靠拼价格为特征的发展模式利润越来越少,且缺乏竞争力,无法适应市场上日益增多的面向高端的物流服务需求。物流企业要想求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加快改进的速度,提高综合营运能力和管理能力,提供多种类型的增值物流服务,承运人型增值服务、仓储型增值服务、信息型增值服务等,增强竞争力,实现物流服务所承诺的高效、便捷、及时、准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获得长远发展。

2、低碳经济的推进带来的挑战

目前,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能为人类面临的大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必然趋势。物流业的低碳排放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能起到重要作用。但河南省物流业处于粗放式、低效式发展模式,发展水平低,环境污染严重,且物流成本高。另外,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农产品加工是河南省的重要产业,为了防止农产品及其制品腐烂变质,冷链物流成为河南省物流业发展的重点。比如双汇、思念、众品、大用等食品加工企业,都有自己的冷链物流公司。河南省的《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0―2015)》要重点打造十大物流行业,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食品冷链物流业。河南冷链物流市场庞大,但冷链物流的发展,必须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

3、企业数量迅速增加,竞争激烈

据郑州市企调队公布,仅2012年上半年郑州市就新增物流公司近两百家,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0%左右。到目前,郑州市有大大小小的物流企业6000多家,全省物流企业约10万家,物流企业数量急剧增加。此外,在经历了优胜劣汰后,一批跨地区的大型物流公司涌现出来。如郑州的豫鑫物流公司,该公司是集运输、仓储、产品配送、物流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企业。郑州交运集团、新飞专运、郑州中外运公司等物流企业也形成了一定规模,业务辐射能力突破省际。受“物流热”的影响,社会上还出现了许多新型的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如河南中邮物流、长通物流等。由于河南省物流企业多,使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142400411145)。)

【参考文献】

现代物流分析篇10

(一)课程定位不清。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现代物流企业管理》课程有些定位为物流管理的课程,有些定位为企业管理的课程,不同的教师根据自身理解的不同进行不同的课程定位与教学。

(二)课程内容混杂,缺乏实用性。《现代物流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中,有的教师采用的内容是物流管理的内容,有些是采用企业管理的内容,根据教师理解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混杂。而随着现代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综合性物流企业的特殊性和企业管理共性的教学内容比较缺乏;同时,课程内容缺乏实用性。

(三)教学方法单一、陈旧。《现代物流企业管理》涉及的概念、原则等相关的知识非常多,因此许多院校在教学中通常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容易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

(四)高职院校现代物流企业管理的教材缺乏。目前市面上在售的大部分是《物流管理》和《企业管理》类的教材,适合高职院校《现代物流企业管理》课程的教材非常少,只有寥寥几本,而且都是2008年之前出版的。高职专业教材的内容应当兼顾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必须根据“必需、够用”的原则选编,既不能太深入,又不能太肤浅,应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流企业管理技能。

三、《现代物流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分析

(一)课程目标。职业教育是与企业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就业教育,它与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直接为企业输送实用性技术人才。从这一角度上说,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企业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K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高技能型技术应用性人才。应按企业需求的模式来办学教学。高职《现代物流企业管理》课程目标的设定应该面向整个职业,要把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要素。

(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结合高职教育特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前提。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课程开发和教学方法应该围绕毕业生的就业来展开。根据中南部区域经济对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特点,应结合物流学生和企业管理课程的内容与特点,设计教学一体化方案,开展课程社会实践,努力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但许多学生没接触过企业,对物流企业管理没有具体认识。在教学中就需要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到教学实践基地实习、与企业主交流等形式,提高学生对管理物流企业的认识。通过组织课程社会实践、通过案例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完成学业后的工作适应性。

(三)教学方法。(1)项目驱动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在任务实施过程中,以学生参与合作、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和积极性,在“做”中学,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2)角色扮演法。指根据学生就业_可能担任的职务,将学生安排在模拟的、逼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学生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3)分组讨论法。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分成几个组,让学生围绕某一中心内容进行讨论。(4)案例分析法。以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交给学生研宄分析,培养学员们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及执行业务能力。

现代物流分析篇11

二、石油销售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是指对企业内外部条件的各方面内容进行归纳和概括,分析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将排列与考虑的各种因素相互匹配加以组合,得出可选择对策的战略分析法,如表1所示。

石油,化工-[飞诺网FENO.CN]

(一)优势分析

1.具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品牌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素质、信誉和形象,也是企业的一笔难以准确估计其价值的巨大无形资产。“中国石油”、“中国石化”这两个响亮的品牌名字,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已经具有一定的地位和良好的形象。高附加的品牌效应不仅使两大集团在市场上吸引了人们更多的注意力,直接影响或改变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同时也有利于其加强对特约经销商进行管理,使产品分销渠道更加畅通,促进市场更加有序竞争。

目前,在供应链的终端——加油站,两大集团公司已经表现出很强的品牌效应。在各自的辖区内,无论走进哪座城市,无论行驶在哪条交通干道,都能看到标识统一的“中国石油”、“中国石化” 的加油站,充分彰显了其良好形象,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据统计,统一形象后,加油站的加油量平均增加了20%以上。同时,社会加油站的经营者受到强大的品牌效应的吸引,纷纷以不同方式加入到两大集团的队伍中来。特许经营加油站的数量明显增多,目前已占两大集团加油站总数的10%以上,两大集团对于终端的控制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目前,两大集团已经从品牌标识、服务规范流程、产品品质等方面,对各自的品牌进行了全方位的规范。给消费者形成了一种统一的品牌概念。

2.完善的零售终端销售网络。中国石油炼油与销售公司现有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东北等18个专业销售公司和1个专业油品海运公司,主要经营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润滑油、石蜡、溶剂油和其他石油产品的销售。2004年,销售成品油6282.1万吨,占国内成品油市场的38.1%: 拥有加油站17215座;成品油零售量2053.97万吨,主要市场内零售市场占有率达到27%;成品油直销量1965.4万吨;终端市场份额为30%。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现有华北、华东、中南、西南、东北、西北、川渝等39个分公司,主要经营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润滑油、石蜡、溶剂油和其他石油产品的销售。2004年,销售成品油9459.2万吨。占国内成品油市场的57.2%;拥有加油站30063 座;成品油零售量5325.1万吨,主要市场内零售市场占有率达到70%;成品油直销量1965.4万吨;成品油零售、直销量占总经营量的77.07%。

3.无与伦比的资源优势。毫无疑问,两大集团目前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成品油供应商,不仅在下游销售上优势明显,而且在上游的开采、中游的炼化上更是具有绝对的资源优势。国内有限的民营资本根本不可能撼动其统治地位,即使是资金实力雄厚的外资,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与其直接对抗,而是大多采用合作的方式。毕竟,全中国石油资源的绝大部分都掌控于两大集团手中。

(二)劣势分析

1.现代物流意识不足,物流人才短缺。发展现代物流,关键是要具备优秀的物流管理队伍。目前,两大集团的销售公司内部对现代物流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大多数人员对物流的系统性认识比较差,认为物流就是成品油运输,供应链管理意识非常薄弱。无论是基层的物流操作人员、中层物流管理人员还是高层的物流决策人员,其相关物流知识都比较匮乏。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石油销售企业的员工教育培训相对滞后,其物流理念、文化素质、经营策略、管理理念、业务技能等各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更新和提高。

2,运输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大。由于技术落后、历史包袱沉重等原因,国内石油生产和销售企业的产品成本普遍较高。对于石油销售企业来说,油田大都在北方,而主要消费市场在南方,资源远离主要消费市场,“北油南运”造成运营费用较高,运输成本占到流通成本的60%-65%。有时这个比例还要高。石油销售的终端环节加油站的运输费用也很大。目前国内有些加油站的站内吨油费用高达9O多元,高出加油站站内平均吨油费用的一倍多。地处偏远的加油站,更需要较高的配送费用。如果把配送的费用也算入到加油站的吨油费用里,很多加油站的利润会大幅降低,甚至是亏损。

3.仓储设施布局不合理。我国石油的仓储设施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地区,在这些地区的仓储设施已经过剩,而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仓储设施的需求量远远超过市场的供给量。同时,销售企业的二级仓储网点布局分散,不能利用有效的地域优势。库容辐射半径小、运距远、费用高、调运周期长,这些不利因素导致运输成本偏高、资源供应不均衡,给物流的组织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转贴于

4.信息化水平低。近年来,石油销售企业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投巨资建立起了功能较为强大的信息自动化管理平台,但从目前各级公司情况看,仍停留在“形而下”的层面上:各专业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割据、封闭,造成信息错位、遗漏。由于没有一套整体的销售系统,各级公司、配送中心、营业室的批发销售进销存系统不统一,使得业务管理环节多、管理漏洞大、业务数据上报时效性差、信息采集不准确,不能为营销决策提供支持。

零售的终端加油站自动化管理水平低,人工成本高。目前国内的加油站还没有一套统一的Ic 卡加油服务和加油站零售管理系统,不能实现加油站进销存、销售价格、收款、开票付油、收入、成本等业务流程的在线记录,不能适时掌握零售业务进展,无法为经营者提供及时可靠的管理依据。

(三)发展的机遇

1.吸收国外石油销售企业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经验,加快发展本国石油销售的现代物流。随着中国政府对成品油市场的开放,垄断地位的石油销售企业也被推到国际竞争的舞台上。在与外资企业的合作与竞争中,可以引进借鉴国外先进的物流技术、管理经验以及物流组织方式,提高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整体索质和竞争能力,加快石油销售企业由传统的物流观念向现代化物流观念转变。目前,已经有许多跨国的石油巨头与两大集团在终端的销售点进行合作,英国的BP公司分别与两大集团在广东和浙江合资开发建设的500座加油站,现大部分已经运营。由于物流组织合理,加油站盈利能力总体上要高于两大集团,其推行的“结构扁平化、管理垂直化”,使得物流成本大大降低。目前中国石油在资源调度方面也开始采用这一原则:建立总部一物流组织调度中心一区域管理配送中心一加油站四级营销体系,总部作为战略发展中心,负责确定市场目标、调控资源、优化物流;东北和西北公司是物流组织调度中心,负责资源优化配置和油品一次配送;华北、华东、西南公司和省市公司负责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和二次配送,并按照合理经济半径和管理区域组建配送中心。由于中间作业环节的减少,大大降低仓储、运输等物流费用,销售企业的整体效益显著提高。

2.恰逢我国国民经济、物流业大发展的良好契机。目前我国GDP以年均9%的高速不断增长,以钢铁、汽车、机械等高耗能行业为主的重化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必然带来成品油需求的不断增加;汽车保有量预计到2006年、2010年将分别达到6505万辆、8970万辆,分别增长40%、92%,从而直接拉动汽柴油消费快速增长;城镇化速度加快也必将带动能源消费的强劲增长。根据有关测算,2004~2010年,预计我国成品油消费量年均增长率将达到6.24%,2010年成品油消费景将达到 20450万吨,比目前年增加约7000万吨。可以说,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促使成品油需求的持续增长,也为石油销售企业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持续的动力和巨大的空间。另外,近年来我国物流业以 30%的惊人发展速度高速成长,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蓬勃发展,截至2004年底,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87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3.43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已跃居世界第二;沿海港口拥有生产性泊位35108个,其中万吨级深水泊位944个,内河航道里程12.33万公里;拥有亿吨港口8个,在世界十大港口中,我国占了一半。这就为石油销售企业优化运输结构和配送网络、降低物流成本提供了重要保障。

3.政府的高度重视。石油是重要的国家战略物资,石油物流的任何一个关键点发生中断或者短缺,都将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 2005年8月份的“广东油荒”已经无情揭示了我国石油销售供应链的脆弱,也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警惕和重视,加大了对成品油仓储和运输的支持力度。另外,近年来我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漂亮的外交活动,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签订协议,通过管道为我国供油,这将大大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我国石油销售企业与外资企业的竞争力。

(四)面临的挑战

1.国外石油巨头的进入,加剧市场竞争。随着我国成品油零售市场的放开,国外著名的石油跨国公司埃克森一美孚、BP、壳牌、道达尔等已经通过合资合作、联营、独资等方式进入我国的油品市场,投资于国内成品油零售领域,依靠先进的物流理念向消费者提供丰富的油品品种和专业化的服务,利用品牌效应扩大销售网络,抢占市场,石油销售市场的竞争更加严峻。我国石油销售企业可谓是“与狼共舞”。国内市场竞争结构和格局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竞争对手数量、资源数量更加多元化,国际市场过剩的油品和化工产品将以其成本优势登陆我国市场,竞争已经全线展开。

国内市场正经历着一次深入而痛苦的重新 “洗牌”,市场占有率的重新划分导致国内公司营利空间变窄,一些竞争力不强的加油站面临关闭,这种竞争随着2007年成品油批发业务的放开将更加白热化。且随着市场的开放及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国家对成品油市场的价格干预也越来越少,价格机制市场化的程度加深,下游业务的营利空间将受到进一步挤压。这对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将是严峻的考验。

2.消费者对物流服务的质量要求提高。现代物流要求物流能力不仅仅停留在降低成本的第三利润源泉的层次上,更要关注的是其市场竞争力和顾客服务水平。由于成品油本身是一种“同质的商品”,产品已有国家统一标准,同型号成品油的质量是一样的,难以使产品差异化。企业必须意识到开展现代综合物流的必要性,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主动提供延伸服务(帮助司机检查车胎是否气足,帮助司机擦洗车辆),提供相应的知识与咨询服务(向司机介绍油品性能与使用),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非油品经营业务以增加加油站的收入。在保证总物流成本最低的前提下,达到快捷及时、安全可靠、高质量服务等一系列要求。

现代物流分析篇12

关键词:农村物流;物流管理;政策法规;物流服务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8005902

0 引言

由于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使得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十分重视本国的物流发展,并根据本国的国情,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和相应的措施,打造物流业发展的和谐环境,促进物流的快速发展。

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国家和地区,物流管理体制类同于一般市场管理,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通过政府行政管理的、司法机构规范企业行为的、行业组织协调管理的、企业自主发展的管理体制。但是由于各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不同,政府及行业组织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1 国外物流管理的政策法规

综观国外,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均未制定过集中管理物流的专门法规,各个物流环节受各行业法规的管理,而各行业法规为物流的运作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另外,各国政府还采取一系列政策性措施来引导和促进本国物流的发展。国外物流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专门的物流法规,原有的法律法规仍应用在物流各个环节中。

(2)用改革的手段削弱政府对运输行业的控制,促进自由发展的物流。

(3)政府明确规划物流发展的文件纲领,从宏观上引导物流的发展。

(4)加大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鼓励发展联合运输和多式联运。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作为物流发展的硬件,各国政府及主管部门都把它作为加快物流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而联合运输和多式联运能够起到对不同运输方式的协调组织的运用,更是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5)政府通过资金支持和减免税收的政策鼓励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6)合理规划物流园区,提升物流的规模经济效益。为了推进物流园区的发展,各国政府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相应的政策。

2 我国农村现代物流业发展政策分析

参考国外成功经验,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要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产业,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必须按照“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方针,政府充分发挥调控引导的作用,实施鼓励发展的政策。

(1)农村物流良好的制度环境需要政策的引导。

良好的外部宏观环境对物流业的健康发展极为重要,当然也要防范重复建设。对此,政府应施以积极的政策引导,在效率提高、市场平等等方面大有所为。

(2)现代物流中心体系的形成需要良好的物流基础设施。

通过政府投资、社会集资等方法来筹措建设资金,加大对发展现代物流设施的投入,重点支持道路交通运输、物流信息化建设和物流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

加快交通运输基础建设,健全综合交通体系,是构建以县级综合物流中心、乡镇级物流场站、村级物流网点三级农村现代物流网络体系的基础。政府应根据城市的相关规划,积极加快城市路网建设,改善物流企业的内外交通环境。

以信息网络资源为基础,扩大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提高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的应用程度,逐步实现物流信息化、自动化。推动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加大行业物流信息平台和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力度,构建连通全国的物流信息网络平台。推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实现农村现代物流产业和电子商务紧密结合,早日实现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化和物流组织网络化体系。

(3)积极推动农村现代物流领域的全方位开放。

在符合产业政策的前提下,突破现代物流企业的规模、地域限制,将农村现代物流作为引进国内外投资的招商重点,通过与国内外投资者的物流合作,引入国内外企业投资。

(4)加强农村现代物流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大力培养现代物流专门人才。

现代物流观念的树立是根本,物流人才的培养是关键。通过现代物流知识的普及,逐步在广大农民中,特别是农村干部的头脑中树立现代物流观念,让他们认识到现代物流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而激发和调动他们发展农村现代物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利用“三下乡”等形式,将现代物流知识、物流技术等送到农村,向广大农村群众普及现代物流知识。同时,重视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既了解农业生产经营特点,又掌握现代物流知识理论的人才培养。鼓励现代物流企业积极开展岗位培训,推广农村现代物流经营和管理经验。

(5)加强政府对农村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统一领导。

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产业和物流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发挥市场作用外,必须加强政府统一领导和协调作用。通过成立农村现代物流的领导部门制定农村现代物流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此外,政府要在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发挥作用,改进工作思路和方法,主动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

建立农村现代物流行业协会,加强物流企业间的交流,推动农村现代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利用协会向工商企业宣传农村现代物流知识,介绍物流地位和作用,采取举办交流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促进对农村现代物流的研究。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国外物流相关政策法规的分析,提出了解决今后我国农村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建议。正确合适的农村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对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解决“三农”问题,为农村百姓提供高效、快捷的物流服务等方面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玉花.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产品物流问题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8,(03).

[2]陈文玲.现代流通与农业竞争力[J].中国流通经济.2007,(07).

[3]程国强.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07,(04).

现代物流分析篇13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企业想要保证物流库存系统完整运行的难度逐渐增大,而一个企业的库存控制能力往往直接影响到生产经营。库存占用着企业的资金,盲目扩大库存会给企业带来许多负担,但是针对储存空间进行压缩,又会降低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所以有效的库存控制,是当前企业物流管理中的核心问题,库存量必须满足正常的生产需求,灵活运用现代化库存管理技术。

一、企业库存控制的必要性

在现代物流管理当中,市场结构与客户量决定着企业的库存需求,从表面来看,任何对生产经营发挥价值的事物都有其特殊的库存价值,但是常规库存必然会加剧企业成本支出,并市场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库存渐渐从义务转变成服务,这一切都与成本上涨有着直接关系,库存的基本目标是要完成储存需要和总成本控制,两者不能够拆分。企业为了向客户交货而产生的库存,要充分计算利润价值,保持流通量最大化,现代物流强调产品库存与运输一体化,目的便在于更加灵活的应对我国市场现状。

(一)装配与运输

物流运输的效果取决于正确的库存产品分类,大多数运输费用来自于装运规模和车辆消耗。首先,物流系统的装运工作非常关键,企业往往能够保证库房内具有充实的产品储备,但是如何面向客户或者地区经销商安排装运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低效率装运,可能会致使运输车辆滞留,严重影响了物流系统的畅通程度已经车辆利用率,现代物流管理中提出,装运优先级要根据产品利润来制定,始终要维持高利润产品在最少的库存时间内通过运输投向市场,将低利润产品列为库存基础,尽量避免混乱的物流装运,让它们形成合理的先后顺序。现代物流很大程度上是在与时间赛跑,库存全天24小时保持开放状态,随时随地进行运输和调配,不浪费任何时间,这就要求企业在运输装配环节上精益求精,在配送仓库内实现装运规划。根据现代物流理论,必须由专人负责库存码放,不能将货物随意的或者仅仅按照体积大小来堆放,这对于装备工作是非常不利的,应该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掌握全局空间,科学调整人行道与叉车等设备通道,将大小不一的库房设置多个区间,用来码放不同类型的货物,前后顺序与码放高度必须和运输优先级对应。参照实际交付表现,企业受到订单后甄选出客户重要性以及时间需求,对此作出合理的安排,如果该客户明确表示时间紧迫,并且属于企业核心客户范畴,则有必要为此设立单独的库存空间,以此来应对加急运输需求以及核心客户服务质量。物流运输是为了更快的完成交付,在收到客户订单时,即刻寻找到相应的运输方向,如果难以保证理想的运输效率,则要对运输路线进行优化,尽量避免车辆处于空跑状态。保质保量的产品交付,是现代物流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库存管理的重要环节,要求企业承担起相关交付责任。运输中,参照当前市价展开安排,对从事制造或零售的客户采取快速运输策略,这是降低库存总量的有效方法,于此同时,在科学装运的前提下,必须保证库存安全和运输安全,并且成立专用的库存机制,在获得订单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找到精确的存货数量,虽然按需规划已经是非常古老的物流运输方法,但其地位依然不会被动摇,按需规划,让库存、装配、运输严格遵循实际需求,从根本上节约库存费用,实现库存控制。

(二)产品要求

巴雷特原则至今影响着许多企业的库存控制,在全部的需求产品中,20%产品占据着利润的80%以上。产品要求的必要性在于,可以让企业在物流环节中保持正常的库存现状以及控制相应的成本,对于库存产品,企业应当充分对其价值进行评估,区分出库房中各类产品所带来的利润和它的当前产量,任何企业都会布置许多方法来寻求高利润产品的快速交付,但是能够真正掌握利润高低的库存控制策略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完善的产品库存评估分析可以有效提升客户服务质量,避免次要产品占据库存的核心地位,过多的为低利润产付出库存责任。

二、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库存问题

(一)物流专业化

国内许多企业物流规模小、专业化程度较低,这是导致库存控制难以实施的关键问题,解决库存问题,要从根本上入手,彻底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坚持集中化和专业化的现代物流管理思维。企业内缺乏有针对性的部门,相关人员职能受限,难以发挥出管理效果,供应链环节的库存始终存在着较多的剩余,占据着有限的储存空间。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在最近几年被当成一种全新的管理思维,在国内得到了众多企业的高度重视,供应链管理是现代物流的一种体现形式,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展开库存控制,这是一个企业迈向物流专业化、现代化的必经途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信息传递、供应链细节、协调机制与相关评价标准。

(三)存货管理

库存控制的基础在于存货管理,目前企业面对的存货管理问题在于,存货管理制度存在缺陷,有效性并不客观,存货管理信息化程度低,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应用不够全面,第三方物流管理的介入有限,存货核算不精确,信息利用价值不高,存货严重挤压,运输系统受阻。

三、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库存控制策略研究

(一)提高库存控制的市场竞争能力

库存控制策略的制定,要与当前市场环境对接,封闭化的企业内物流调控,根本无法实现库存控制的市场竞争能力。在实际应用当中,企业要分析仓库使用、装配、运输、交付等一系列环节是否能够对应客户的需求,因此,控制策略要放眼全局,不能仅仅停留在降低总成本,有必要根据仓库情况进行存货定位,全面掌握产品的利润价值,以便提供物流支持,实现良好的客户服务。优秀的存货管理策略可以获得顾客服务优势或抵消其竞争对手当前所形成的压力。不过,在物流系统中存在材料和零部件存货的理由与制成品存货不同。因此,每一种存货以及所承担的水平必须从总成本的角度来观察。对设施、网络、运输以及存货等策略之间关系的理解是库存管理所应遵循的基本思路。

(二)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

企业充分利用进销存管理软件实现库存控制,是非常关键的策略。企业生产经营中会使用大量物料、生产设备、车辆等资源,原材料或组装零件的存放、支出、购买、浪费等环节都需要进行系统化管理,而进销存管理软件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实现这一目的,让经营中所购买的原材料以及产品制造、产品库存、产品销售等项目跃然纸上,集中强化了企业进销存管理能力。从接受客户订单那一刻开始,采购、存储、使用一直到产品批量制作完成、成品入库、发货、车辆运输、流入市场、终端销售,一切工作进行井然有序,实时监测管理,让企业运营数据完整体现,方便管理人进行安排和整理,在产品分销、储存运输、业务建立以及营销方案等计划落实,起到了促进执行,完善检测的作用。此外,进销存管理软件对资料数据统计起到了关键作用,它可以对客户档案、客户资料、销售量管理、库存管理、生产管理等数据综合整理,对企业资金、资源、利润成本及设备使用等情况均可以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

总结:

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库存问题而烦恼,饥不择食的寻找相关库存控制策略,但仅仅是做了一些表面功夫,企业物流系统的内在问题仍旧没有被重视起来。此外,库存控制策略流于形式,也是导致控制效果不明显的重要原因,想要真正对库存实现科学化管理,首先要了解它的本质,再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辅助策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李全钢.现代企业库存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1(04).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