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投资风险分析实用13篇

期货投资风险分析
期货投资风险分析篇1

一、股指期货的定义和特征

(一)定义

股指期货是股票指数期货的简称,它是把股票的价格指数当成标的物的一种金融期货合约,并协议合约双方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间以约定的价格来买卖股票的价格指数,是一种可以转让的合约。合约的价值是由交易的单位和股票的指数相乘得出来的,这里的交易单位是每个点的指数多能表示的价值。

(二)特征

投资组合价格是用数字来表示的,而股指期货交易的对象其就是这些数字,所以,它跟商品期货交易不同,不用把商品作为标的进行交割,而是必须用现金来交易。股指期货交易有自身的一些特征:

1、双向交易和对冲机制

其中的双向交易指的是投资者既可以买入期货合约,又可以卖出期货合约,这两种情况都能作为交易的开端。对冲机制指的是双向交易了结,即所谓的“平仓”。通过低价买进然后再高价卖出可以获得收益,高价卖出低价买进也能获得收益。

2、杠杆机制

这里指的是投资者在股指期货交易的过程中只需要交少部分的保证金就有可能实现数倍甚至几十倍的合约交易,这种用少量资金来获得较大价值的方式就叫做“杠杆机制”

3、“T+0”交易制度

这是与“T+1”交易相区分的,即只要是在交易的规定时间内,投资者就可以随时进行买进和卖出活动

4、每日无负债结算

即在每个交易日结束之后,都要对交易者当天的盈亏情况进行结算,对于不同的交易者,根据盈亏状况要在他们之间实行资金划转,以便投资者在资金不足时及时补足。

5、市场流动性高

股指期货交易能够有效提高证券市场的流动性,从而提高整个市场的有效性。由于套利和套期保值策略的影响刺激了股票交易需求,股指期货的出现增加了这种需求,从而提高股票市场的流动性,进而提高市场的流动性。

二、股指期货投资风险的种类

股指期货交易市场充满了各种风险,投资者在获得高收益时也承担着高风险。通常来说,投资者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风险

风险对投资者来说,因期货经纪机构选择不合理而带来损失的风险就是风险。如投资者选择的期货公司因为风险管理不当最后倒闭,这就给投资者带来很大的风险,这种风险就是风险。

(二)操作风险

这种风险是由于投资者或者是机构在期货交易中因为操作上的失误或者公司内部控制不力或者是因为信息系统方面的缺陷所造成的的意外损失带来的风险。

(三)市场风险

由于价格变动使合约价值发生改变所带来的风险,导致这种风险产生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因素、技术因素、心理因素等。

(四)流动性风险

市场的流动性较低或者合约交易双方不够活跃,参与者少等问题就会造成交易难以及时达成,这种原因带来的风险就是流动性风险。

(五)交割风险

股指期货是用现金来交割的,若投资者没及时进行平仓又必须交割的话就要支付百分之百的现金,此时保证金如果不足的话就会有爆仓的风险。

(六)资金流风险

这种风险一般存在于投资者满仓或者持仓比例过高的情况。此时投资者的资金不能满足保证金的需求,那其持有的头寸就存在被强制平仓的风险。

三、股指期货投资风险的有效控制

(一)完善宏观监管体系

当前我国对期货市场的监管缺乏行业自律,使得市场在风险监控环节出现空白,从而给政府的和期货交易所的监管工作带来困难。股票指数期货与商品期货不同,他对风险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及时建立自律性的内部沟通机制,从而降低风险。除此之外,跨市场、跨部门的监督应该要有,它给各机构信息共享提供便利,有利于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二)健全中观层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对股指期货进行监管的中观主体是交易所,它将市场中的买卖双方以及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有效地结合在了一起,是整个交易的中心,同时也是对风险进行防范的第一防线。应该清楚证监会和交易所的职责,有效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三)加强微观层面的风险控制

这个层面主要做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加强对期货经纪公司的管理力度,健全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每个员工的整体素质,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同时不能忽视对员工的道德教育,企业内部还要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财务及结算制度等;第二,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提高他们的风险防范意识,对出现的亏损要有准备,提高心理承受力。

参考文献:

期货投资风险分析篇2

一、股指期货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一)股指期货的意义

当前我国的资本市场仍是一个年轻的市场,发展并不完善。推出股指期货是对资本市场的必要补充和完善,也是证券市场发展中重要的一步,这对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是改变单边市场格局。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前,我国证券市场基本属于单边市场,即市场参与各方只能在股市上涨中获利。而股指期货的推出特别是做空机制的引入,将有效制衡我国的单边市场现象,使市场各方在股市上涨和下跌中都有盈利机会。二是满足投资者多种投资需求。投资者原来的投资模式只能是买进之后等待股价上升,股指期货推出后,对于愿意承担高风险的投机者来讲,可以利用股指期货的杠杆作用进行放大投资以获取高额利润;对于看好股票市场未来总体表现但缺乏选股能力的投资者,可以简单地买人股指期货,以获取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对于选股能力较强但对股票市场总体走势缺乏信心的投资者,则可以通过双向投资模式最大限度规避风险,确保收益。股指期货的推出开辟了新的交易品种和投资渠道,同时丰富了避险工具,增进投资者对长期投资策略的信心,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促进股市长期稳定的发展与持久活跃。三是规避系统性风险的有效工具。我国资本市场还不成熟,系统性风险在投资风险中占主导地位,市场缺乏有效控制风险的工具,而投资者可以通过买进或卖出股指期货合约与现货市场上个股股价变动进行对冲,从而达到转移股价风险,规避系统性风险的目的,帮助投资者进行收益锁定。股指期货规避系统性风险的作用对我国证券市场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点,笔者在本文将结合实证数据资料进行更深一层的剖析。

(二)股指期货的潜在风险

股指期货的潜在风险主要表现在:一是风险放大效应。我国证券市场不允许卖空,不管市场如何变化,投资者的最大亏损仅限于交易账户的资金,即股票价格风险并没有放大作用。而股指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投资者只按照合约总值的一定比例缴纳保证金作为投资者履约的财力担保,当市场状况朝着股指期货投资者有利方向变动时,会使得投资者收益按比例倍增,但若市场状况为不利变动时,就会导致投资者的损失也按比例放大,从而使股票价格风险放大。因而股指期货在刚推出时,监管部门应建立较高的门槛及良好的风险防范机制,如熔断机制等,在市场不太成熟的时期帮助股指期货这一新的投资品种在证券市场实现软着陆。二是投机性较强。不论在证券市场或外汇市场,利用期货投机、套利、保值的区分本来就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在更多的时候是很难判别的。但由于在股指期货市场中,投资者并不能获得股息红利,这就决定了股指期货市场的投机氛围比股票市场严重。这在客观上就要求监管机构加大监管力度,才能保证市场的健康稳定。

二、股指期货规避系统性风险作用的分析

(一)股指期货对证券市场的作用:分散系统性

期货投资风险分析篇3

适时开展股指期货交易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投资者开辟了新的投资渠道,进一步推动投资理念的转变;创造性地培育机构投资者,改变投资者结构;回避股市系统风险,促进股价的合理波动,充分发挥经济晴雨表的作用;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完善资本市场体系与功能,等等。但是,股指期货也有其风险,保证金机制所产生的杠杆效应、每日结算制度带来的资金压力以及期货高于现货市场的敏感性,都给投资者造成了看得见的风险与压力,它为投资者“以小博大”提供可能的同时,投资风险也被同步放大。

2007年10月底,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指出,中国股指期货在制度和技术上的准备已基本完成,推出的时机正日趋成熟。一段时间以来,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股指期货吊足了各路投资者的胃口,他们历兵秣马对股指期货充满了期待,期待在将来的股指期货交易中一显身手赚得个盆满钵满。在股指期货何时推出仍然悬而未决的时候,正是继续做好投资者风险控制教育的有利时机。

二、股指期货风险何在

股指期货作为金融衍生品的一种,风险规模大、涉及面广,具有放大性、复杂性、可预防性等特征,股指期货使价值投资理念得到弘扬,市场稳定性提高,但是,投资者投资方向一旦出现错误,风险会成倍放大。对于股票投资而言,三四个跌停也许并不会使持有者陷入绝境,但对于股指期货,10%的升跌就会将保证金全部蚀光,满仓操作更有“暴仓”的危险。概括起来,股指期货风险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资产价格波动。期货市场的投资机会是买卖期货合约的获利机会,市场机会的把握是投资成功的关键,但是机会是市场预期、分析、判断的产物,存在着不确定性。股指期货作为指数的衍生品与股票市场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相互影响、连锁反应,股票指数的涨跌决定股指期货的赢亏,股指期货发挥着指引股指现货的价格发现功能,也可能使股票市场波动增大。

2.杠杆效应。股指期货将以沪深300指数为交易标的,假设股指期货的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10%,投资者投资500万元的股指期货,只需50万元的保证金。如果看对了方向,当指数上涨5%时,他的盈利为25万元;同理,如果判断失误,其亏损也会放大10倍,它在放大盈利的同时也放大了亏损,这种以小博大的高杠杆效应是股指期货市场高风险的主要原因。而且这种亏损和股票的浮动盈亏不同,是真金白银的实际进出,一旦被强行平仓,投资者不可能像股票那样通过长期持有获得“解套”。

3.高流动性。股指期货设立的初衷是为了规避现货市场的系统风险,但是,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它有着不同于现货交易规则的高流动性,具体表现在,一是参与机构众多;二是T+0的交易制度和保证金制度,投资者可以用少量资金在当日多次交易数倍于面额的合约,再加上期货交易实行每日无负债结算,一旦方向做反,稍大的价格波动就可能招致强行平仓,一次亏损就会将以前的盈利和本金消耗殆尽;三是作为期货产品的时间概念与股票不同,一般持有5天以上即算长期,持有期的缩短必然使交易更加频繁。

4.市场风险。股指期货业务中市场风险来源于它的不确定性,因为任何分析都只是预测,存在着与市场价格偏移的可能性。期货交易是一一对应的零和规则,即市场存在多少买方合约就存在多少卖方合约,如果市场中持有合约的买方赚了钱,那么持有合约的卖方肯定就赔了钱,反之亦然。投资者在每一次交易中,不是充当买方就是充当卖方,交易结果除了赚钱就是赔钱,概莫能外。也就是说,期货交易买卖双方必有一方赚钱,一方赔钱,这是机会和风险并存的客观原因。

5.机制不健全带来的风险。如果股指期货市场管理法规和机制设计不健全,可能产生流动性、结算、交割等风险,在股指期货市场发展初期,可能使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间套利有效性下降,导致股指期货功能难以正常发挥。小而言之,有的机构不具有期货资格,投资者与其签订经纪合同就不受法律保护;某些投机者利用自身的实力、地位等优势进行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活动,使一些中小投资者蒙受损失;投资者在一些经纪公司或者公司签署合同时,由于不熟悉股指期货各个环节的流程,不熟悉相关法规,对于那些欺诈性条款不能识别而导致风险。

三、加强风险控制教育

股指期货的投资理念、风险控制、交易标的、风险特征和运行规律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大力开展投资者教育和股指期货知识宣传、普及,有利于帮助投资者尽早熟悉市场、增强风险意识、提高投资决策水平;有利于投资者树立科学的投资观念,理性参与市场。

1.明确游戏规划。股指期货投资者教育工作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股指期货产品能否顺利推出、平稳运行、功能发挥、长远发展,投资者风险控制教育以及股指期货知识的普及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监管部门、媒体和各相关机构的共同努力。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制定了“一规则三细则五办法",明确了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这是股指期货的基本原则及操作指南,首要的任务是要宣传、普及这些规则、细则、办法。除了可以利用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大众媒体加以普及,也可采取成立培训讲师团、编印各种基础知识读本等形式,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教育,避免期货经营机构和投资者在对市场缺乏基本判断,对市场风险缺乏基本了解的情况下盲目参与。2.突出风险教育。投资者在依据预测提供的入市机会进行交易时存在交易风险,期货交易机会和风险并存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一些投资者在入市之前不能正视期货交易的风险,热衷于期货交易“以小博大"的市场机制,这需要在投资理念和舆论宣传等方面积极加以引导,帮助他们认识金融期货的特点,客观评估各自的风险承受能力,从而做出科学理性的投资决策。

3.培养理性投资群体。把握机会是获取收益的前提,控制风险是获取收益的保证,投资收益实际上是把握投资机会和控制投资风险的报酬,面对机会和风险,不同投资者会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有些投资者缺乏期货交易的常识和风险控制意识,喜欢听信传言跟风而动;有些投资者缺乏自信,在“一慢,二看,三通过"中失去了市场投资机会;有些投资者见涨就买,见跌就卖,一旦出错,就立即砍单,习惯过度交易,热衷于短线交易和满仓交易,没有止损概念,这些非理性投资群体将是期货市场的失败者。风险控制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一批理性投资者,他们对风险投资和资产管理有清晰的认识,面对市场机会和市场风险头脑清醒,习惯于从风险的角度来考察和选择市场机会,每一次交易都能经过缜密的分析、事后又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他们也会在某次交易中失手,但是,他们往往能够笑到最后,成为股

4.注意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风险控制教育既要宣传投资机遇,更要告知市场风险;既要普及证券期货基础知识,又要培训风险控制能力;既要明确金融期货的重要作用和发展前景,又要正确面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以风险防范为重点,深入剖析股指期货的风险特征,使投资者获得启发和教益。初期可将工作重点放在基础知识、法规政策、交易流程、风险特征等基础知识的普及上,随着投资者对股指期货市场的逐渐熟悉,可以将培训工作逐渐过渡到交易策略、风险管理和市场研究分析等领域。股指期货对内地投资者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但是国外的期货市场大量的风险投资案例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中选取典型案例教育投资者,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方法。

加强风险控制教育,不仅能够普及股指期货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提高全社会对期货市场的认识,更重要的是,风险控制教育能够使投资者、期货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倡导理性参与的意识,为股指期货的成功推出和平稳运行创造条件,为期货市场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四、提高风险自我控制能力

股指期货在交易规则、方式、投资策略等方面与股票、债券、基金存在很大的差异,与投资商品期货也不尽相同。对广大的证券投资者来说,一定要深入地学习、系统地了解相关的知识,以改变业已形成的投资习惯和心理。尤其是在股指期货推出的初期,中小投资者最好能抱着尝试和学习的态度,在资金运用、风险控制和危机处理等方面加强自我约束。机会总是青睐有所准备的人,只有做好充足准备的投资者,才能成为股指期货市场的实际得益者。

1.实力上的判断。每一笔期货交易既是一次赚钱的机会,也是一次冒险。投资者应该根据自己的资金实力、风险承受能力,了解股指期货的风险究竟有多大,自己是否有这个能力,量力而行,才能享受到股指期货交易的乐趣。善于独立分析,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人云亦云,不盲目跟风,在交易中又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亏得起赢得起。

2.知识上的准备。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必须做好知识上的准备,要有效地把投入资金比例、开仓头寸、止损幅度设置好,如果在知识面和操作技巧没有预先的学习和贮备的情况下贸然参与股指期货,将承受更多更大的风险。深入了解股指期货的基本知识、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期货交易规则、期货交易软件的使用以及期货市场的基本制度,将游戏规则了然于胸后再坦然进入这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市场,将成为期货投资赢亏的关键。

3.心理上的准备。期货合约是一个完全被放大了的市场,对广大投资者来说也是一个心理上的考验。在指数大起大落,资金大进大出的股指期货市场,一些投资者出现贪婪、恐惧、急躁等情绪在所难免,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在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范围内从事股指期货,才可能够在操作中游刃有余,避免出现心理上的崩盘。

4.控制风险的方法。由于每日结算制度的短期资金压力,投资者既要把握股指期货合约到期日向现货价格回归的特点,又要注意合约到期时的交割问题;既要抛弃股票市场满仓交易的操作习惯,控制好保证金的占用比率,防止强行平仓风险,又要根据交易计划加仓或止损,切忌心存侥幸心理硬扛或在贪婪心理驱使下按倒金字塔方式加仓。控制风险的方法很多,理论上的积累固然重要,也需要投资者在今后的操作实务中善于归纳、总结。

发展股指期货是完善和深化我国证券市场的必然选择,通过风险控制教育,让投资者掌握股指期货的运行规律,了解股指期货的风险特点,这样才能使投资者理性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确保股指期货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姜昌武.应对股指期货时代的市场风险.中国证券报,2006.6.29

期货投资风险分析篇4

在理解并记住以上交易细则后,下一步就是分析期货市场各品种的走势,通过一定的分析方法对该品种未来的走势进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计划。

期货分析方法

在期货市场中,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基本上是以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为主,尤其刚介入期货市场的投资者应脚踏实地运用这两种分析方法效果会更好。基本面分析主要是研究分析期货品种现货商品方面的供求关系,基本面分析法是研究历年现货商品的产量、消费量、进出口量、库存量、国家政策对该品种的影响因素和其他可能影响该商品价格走势的因素等等,进行综合分析并预测该商品未来价格走势的分析方法。基本面分析法通过研究现货商品的供求关系适合预测该商品价格的长期走势,不适合预测该商品价格短期的波动。

技术面分析是通过研究和分析某种商品期货以前的价格走势来预测未来市场价格变动的方向。技术分析法主要是对某期货品种以前的每日交易情况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成交量的波动幅度、成交量与价格及持仓量之间的变化、价格波动图形的变化等等来预测未来市场价格走势的方法,前人对此总结出很多的精髓理论,比如道氏理论、波浪理论、江恩定律等等。技术指标如KDJ、MACD、DMI等等。这些技术分析方法在这里不做详细阐述,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书籍学习和运用这些技术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法是对市场本身价格走势进行预测的分析,但由于市场价格波动非常频繁,故技术分析法不太适合预测长期的价格走势,只适合短期的价格走势预测。无论基本面分析还是技术面分析,价格都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以基本面分析预测商品的长期价格走势,以技术面分析寻找商品的合理介入价位,两者有效的结合,才能更准确的对市场价格进行预测和判断。

制定交易计划

在预测和分析完市场价格趋势后,下一环节便是制定交易计划,这是期货交易的关键所在,制定交易计划包括资金管理与风险控制两个重要部份。

资金管理。它在期货投资中是一门艺术,直接关系到期货投资的成败。由于期货以少量保证金进行杠杆式交易,投资者采用全仓交易获利最大的同时也面临着风险,故全仓交易只有在投资者对市场行情分析有把握时方可进行。一般情况下,投资者应将资金分成若干份,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进行分散投资,从而降低投资风险,此种分散资金降低投资风险的方法就叫资金管理。该方法的运用因人而异,管理是否恰到好处有利于促成期货投资的成功。

风险控制。其中止损是风险控制的最好方法,当投资者对市场行情判断错误时,因尽快离开市场减少损失,这就是止损的意义所在。由于市场变幻莫测,导致商品价格的变动规律时有时无,从而影响投资者对市场的行情预测与判断。故在实施交易计划时,发现计划与市场价格走势不符,证明交易计划出现偏差,应尽快离开市场减少损失(止损的设制应选择重要的阻力位和支撑位,均线,跳空缺口等等),等待下一次投资的机会。

期货投资风险分析篇5

在理解并记住以上交易细则后,下一步就是分析期货市场各品种的走势,通过一定的分析方法对该品种未来的走势进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计划。

期货分析方法

在期货市场中,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基本上是以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为主,尤其刚介入期货市场的投资者应脚踏实地运用这两种分析方法效果会更好。基本面分析主要是研究分析期货品种现货商品方面的供求关系,基本面分析法是研究历年现货商品的产量、消费量、进出口量、库存量、国家政策对该品种的影响因素和其他可能影响该商品价格走势的因素等等,进行综合分析并预测该商品未来价格走势的分析方法。基本面分析法通过研究现货商品的供求关系适合预测该商品价格的长期走势,不适合预测该商品价格短期的波动。

技术面分析是通过研究和分析某种商品期货以前的价格走势来预测未来市场价格变动的方向。技术分析法主要是对某期货品种以前的每日交易情况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成交量的波动幅度、成交量与价格及持仓量之间的变化、价格波动图形的变化等等来预测未来市场价格走势的方法,前人对此总结出很多的精髓理论,比如道氏理论、波浪理论、江恩定律等等。技术指标如KDJ、MACD、DMI等等。这些技术分析方法在这里不做详细阐述,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书籍学习和运用这些技术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法是对市场本身价格走势进行预测的分析,但由于市场价格波动非常频繁,故技术分析法不太适合预测长期的价格走势,只适合短期的价格走势预测。无论基本面分析还是技术面分析,价格都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以基本面分析预测商品的长期价格走势,以技术面分析寻找商品的合理介入价位,两者有效的结合,才能更准确的对市场价格进行预测和判断。

制定交易计划

在预测和分析完市场价格趋势后,下一环节便是制定交易计划,这是期货交易的关键所在,制定交易计划包括资金管理与风险控制两个重要部份。

资金管理。它在期货投资中是一门艺术,直接关系到期货投资的成败。由于期货以少量保证金进行杠杆式交易,投资者采用全仓交易获利最大的同时也面临着风险,故全仓交易只有在投资者对市场行情分析有把握时方可进行。一般情况下,投资者应将资金分成若干份,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进行分散投资,从而降低投资风险,此种分散资金降低投资风险的方法就叫资金管理。该方法的运用因人而异,管理是否恰到好处有利于促成期货投资的成功。

风险控制。其中止损是风险控制的最好方法,当投资者对市场行情判断错误时,因尽快离开市场减少损失,这就是止损的意义所在。由于市场变幻莫测,导致商品价格的变动规律时有时无,从而影响投资者对市场的行情预测与判断。故在实施交易计划时,发现计划与市场价格走势不符,证明交易计划出现偏差,应尽快离开市场减少损失(止损的设制应选择重要的阻力位和支撑位,均线,跳空缺口等等),等待下一次投资的机会。

期货投资风险分析篇6

这是一本针对性、实用性很强的操作指南,它从基础概念、开户操作、投资策略、风险管理四方面,为广大中小投资者进行实战操作提供了前期的理论准备;通过对国际上几大著名实例的分析,如“黑色星期一”华尔街崩盘案、1987香港金融期货市场重创案等,又为尚未做好充分知识准备的投资者提出了风险警示。

《基金大学堂》分外抢眼

股市持续向好,多年沉寂无声的基金也“忽如一夜春风来”,新老基金广受追捧,男女老少蜂拥入市。对于广大新基民而言,了解相关基金知识便成为当务之急。

在市面上林林总总的基金书中,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新近推出的《基金大学堂》一书十分抢眼,不仅是因为作者的知名度及权威性(由国内基金业的著名品牌――上投擘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资深基金专家撰写),同时也的确是该公司成立3年多来持续进行投资人教育的重要成果。该书颇具创意地模拟大学的4年课程,围绕投资基金的八字箴言一“知己、知彼、长期、分散”,循序渐进地全面介绍了基金的相关知识,同时还对基金的申购、赎回、转换等做了详细的讲解,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书末还附有常用基金小词典及基金投资常见问题解答,可谓周到。

新版《股指期货100问》

从股指期货诞生之日起,它便是作为一种对冲风险的工具而存在的,股指期货具有独特的价格发现、风险转移和优化资产配置的功能。可惜的是,这一点经常为人们所忽视。

期货投资风险分析篇7

(二)货币政策、未预期的风险投资与投资效率

由于风投机构的监督、认证功能(Nahata,2008),有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治理机制比无风险投资的企业更健全(Celikyurtetal.,2012;黄福广等,2013),此外投资者的预期会对资本市场造成冲击(张荣武等,2011),因而在企业IPO解禁期后,预期风险投资退出而实际上风险投资未退出,即“未预期的风险投资参与”,会对企业投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而货币政策对未预期风险投资的作用效果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不同的货币政策导致投资者形成不同预期,由于紧缩政策下的紧缩预期比宽松政策下的扩张预期对经济影响更大(Dimsdale,2012),故紧缩政策下未预期的风险投资参与会对企业投资造成重大冲击;另一方面不同的货币政策影响未预期风险投资者作用的发挥,如宽松货币期间,市场流动性充足,企业投资较为理性,未预期风险投资者的监督作用不明显,而货币从紧时,依赖自由现金流进行投资的企业问题较为严重,因而未预期的风险投资者能够发挥积极的监督作用。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假设2:H2:在紧缩货币期间,未预期的风险投资参与能够抑制企业过度投资,并缓解企业投资不足;在宽松货币期间,未预期的风险投资作用不明显。

(三)货币政策、风险投资与机构投资者

在紧缩货币政策期间,外部融资机会的匮乏使得上市企业的利益相关人寻租、行为盛行,困窘的外部投资环境加剧了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复杂性,会出现诸如“搭便车”等监督低效问题,使得风险投资和机构投资者难以协同发挥监督作用;而宽松的货币政策给予经济主体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使得二者可以共同发挥对上市企业的监督作用,尤其对我国易于出现的过度投资现象能够很好地抑制。因此,本文提出假设3:H3:在宽松货币政策期间,未预期的风险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相互作用,抑制企业过度投资。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与数据

本文选取2007—2012年中国A股市场共6年的数据①,剔除了ST类、PT类、金融保险类公司,以及股东控股权和主营业务发生重大改变的公司,剔除了样本数据不完整和上市时间不到一年的公司,最后得到1917组样本,共计7452条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消除极端值的影响,本文对小于1%和大于99%的极端值进行Winsorize处理。本文中财务数据和风险投资数据均来自CSMAR数据库,而机构投资者数据来自Wind数据库。

(二)变量和模型说明

1.未预期的风险投资模型模型构建如下:先建立企业实际的风险投资Logit模型,得到系数估计值;再以估计值建立预期的风险投资Logit模型;最后对实际和预期的风险投资哑变量进行比对判断,得到未预期的风险投资选择方程。(1)实际的风险投资Logit模型VC*i,t代表t期企业实际吸纳的风险投资数量,VCi,t代表实际是否有风投参与的哑变量,VC_Si,t-1代表风投机构持股比例,Liqi,t-1代表股票流动性,等于股票交易总量/流通股股数。Growthi,t-1是代表企业成长性的一组控制变量,包括净资产收益率ROEi,t-1,净利润增长率NPGi,t-1,总资产周转率TATi,t-1以及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NOCFi,t-1。此外,Dk代表年度哑变量,Dj是行业哑变量,并按照CSMAR数据库分类方法分为6大类,分别为:农业、公共事业、房地产业、商业、工业和综合。(2)预期的风险投资Logit模型对上述模型回归得到系数估计值^β0、^β1、^β2和^β3,代入模型可计算得到预期的风险投资数量,并进而构建预期的风险投资Logit模型其中,^VC*i,t代表预期的风险投资数量,^VCi,t代表预期是否有风投参与的哑变量。(3)未预期的风险投资选择模型实际和预期的风险投资参与情况可能不一致:若预计t期风险投资会退出企业,但实际风投并未退出,此时实际和预期的哑变量相减得1,即VCi,t-^VCi,t=1,表示存在“未预期的风险投资参与”;若预计t期风险投资不会退出,实际上风险投资退出或未退出均有可能,则VCi,t-^VCi,t≤0,即不存在“未预期的风险投资参与”。2.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模型本文借鉴Richardson(2006)和Biddle等(2009)的设计建立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模型,以考察未预期的风险投资参与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其步骤为:先估计投资方程,根据其残差得到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变量;再建立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模型,引入未预期的风险投资变量和其他控制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如表1所示,我国上市公司的风投参与程度普遍偏低,只有10%左右,但数量和比例的总体趋势是增加的,反应了风投行业在我国尚处于成长阶段。而机构投资者参与程度非常高,是我国股市的绝对主体,对于规范证券市场、监督上市企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从A栏看到,从7452个总样本中筛选出投资过度且内部现金流富余的观测值只有771个,企业投资过度和富余自由现金流的匹配度不高。而B栏中投资不足且内部现金流缺口的样本观测值约占总体一半,二者匹配度高,说明内部现金流缺口是引起企业投资不足的重要因素。此外,投资不足变量的最大值、均值和中位数值均小于投资过度相应变量的值,表明企业过度投资是我国更为严重的问题。为探究主要变量的相互关联性,我们还报告了其相关系数,具体见表3。从A栏Spearman相关系数来看,过度投资与货币增长率M2显著负相关,但其Pearson相关系数不显著,说明仅有微弱的证据证明紧缩货币政策抑制了过度投资。从控制变量看,过度投资与富余自由现金流的Spearman相关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富余自由现金流滋长了企业的过度投资。从B栏看到,投资不足变量和内部现金流缺口的Spearman相关系数和Pearson相关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内部现金流缺口是造成投资不足的重要原因,与表2的分析结果相一致。

(二)货币政策、未预期的风险投资参与和投资效率:回归结果

本文结合自由现金流,对样本进行如下分组回归以考察企业投资行为:投资过度且自由现金流为正样本(简称“投资过度样本”)、投资不足且自由现金流为负样本(简称“投资不足样本”)。表4是检验假说1的回归结果。从(1)(3)列可以看出,在紧缩货币政策期间,货币政策哑变量MC均显著为正,说明货币政策越紧缩,企业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的程度越大,即紧缩的货币政策加剧了企业非效率投资,强烈支持了假说1。而在宽松货币政策期间,(2)(4)列的MC哑变量均显著为负,即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企业过度投资,并能缓解投资不足,也验证了假说1。控制变量自由现金流FCF在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情形时均显著为正,说明富余自由现金流导致企业过度投资,而内部现金流缺口容易引起企业投资不足。我们再分别将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样本按照货币松紧进一步分组以检验假说2、3。依照本文第三部分的分类方法,2008年、2012年划分为紧缩货币期间,而2009年、2010年、2012年划为宽松货币期间。表5的第(1)(4)列是对假说2的回归结果。从中看出,紧缩货币期间未预期的风险投资系数为负但不显著,微弱证明了未预期的风险投资能抑制企业过度投资;而在投资不足时T值显著,表明货币紧缩时未预期的风险投资能发挥治理作用,减缓企业投资不足。而在货币宽松时,如第(2)(5)列所示,未预期的风险投资作用不显著,和前文的理论综述一致,验证了假说2。表5的第(3)列是对假说3的回归结果。从中看到,宽松货币期间未预期的风险投资和机构投资者交乘项系数显著为负,其他情形均不显著,表明货币宽松时市场的扭曲程度小,中间市场投资者能协同发挥监督治理作用,抑制企业过度投资。从系数绝对值来看,交乘项系数的绝对值大于未预期风险资本珚VC和机构投资者Inst系数的相加值,说明联合作用力度大于单独作用力度之和,验证了假说3。

(三)稳健性检验

为了检验结果的稳健性,我们进行以下替换:(1)用“营业收入增长率”替代托宾Q值;(2)关于货币政策松紧度的指标,取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公布的银行家感受货币政策“适度”比例的中位数,低于中位数的定义为“紧缩”货币政策,高于中位数的为“宽松”货币政策;(3)依据中国证监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重新分类,除工业类因行业内差异显著而按二级代码分类外,其余行业按一级代码分类进行计算。对所有的替代变量重新进行回归,回归结果表明在所有的重要结论上基本与前文保持一致,表明模型的稳健性。

期货投资风险分析篇8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之际,西方各国普遍面R着石油危机,各国的经济活动受到了严重影响,股市的价格开始大幅波动,股市风险也日益显著。在这一背景下,为了满足迫切需要保持资产价值的投资者的诉求,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于1982年2月率先推出世界上第一份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合约。在2010年4月16日,证监会推出了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只股指期货――沪深300股指期。沪深300的推行,可以有效地应对由于证券市场的不完善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较高的局面,为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价格下跌的情况下提供了盈利的可能性,同时也为众多投资者意图规避由于股票市场的不完善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本文从沪深300指数与沪深300股指期货的相关数据出发,首先计算沪深300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的比率,其次计算其套期保值绩效,试图协助投资者在进行套期保值的时候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和规避。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Keynes和Hicks(1930)提出了传统套期保值理论,其认为套期保值就是投资者以规避风险为目的从事的一系列金融活动,期货市场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为投资者转移系统性风险。Johnson和Ederington借鉴了马可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提出了现代套期保值理论。他们认为投资者在交易中也仍会面对基差风险,所以它需要构造一个资产组合,包括期货资产和现货资产在内。Ederington(1970)提出OLS模型确定套期保值比率。Engle和Granger在ARCH模型(1987)的基础上提出协整思想,为非平稳时间序列的提供建模方式?q?。

2.国内研究现状。学者们对我国套期保值的研究层出不穷。2012年,熊雷在《沪深300股指期货最优套期套期保值的实证研究》中指出,期货市场的确可以协助投资者规避现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当投资者期望风险收益最大化的时候可以用ECM模型或者ECM-GARCH模型。李由鑫(2012)在分析期货和现货两市场数据之后,认为VAR-GARCH模型在各种模型中的套期保值效率最高。丁敬转(2011)在分析了OLS模型,B-VAR模型,ECM模型,GARCH模型和ECM-GARCH五种模型之后,发现ECM-GARCH模型套期保值效果最佳,高达95.42%。梁权熙(2011)以白糖期货为例,采用OLS模型、B-VAR模型和ECM模型,从组合投资方差最小化分析,得到期货市场的确发挥转移系统性风险的作用,并且认为ECM模型效果最佳。

(三)研究思路

本文基于股指期货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套期保值的基础,结合2016年沪深300和沪深300股指期货的相关数据,并且借助OLS模型、B-VAR模型和TGARCH三种模型,得出沪深300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比率和绩效,最后并对所得出的套期保值比率和绩效稍作分析和评价。所以本文研究总共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对套期保值进行阐述。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首先对本文所选用的三种模型和样本数据的选择进行简要介绍,并且利用三种模型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得出2016年的套期保值比率。第四部分是对第三部分中所得出的沪深300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有效性进行相关分析,并分析本文所存在的不足性。

二、套期保值

所谓套期保值,就是对冲期货和现货两个市场的风险水平,中和其盈亏程度,争取最终达到总盈亏为0的状态,从而有效地规避了市场系统性风险?r?。

基差,简言之就是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之间的差额。用公式表示就是:

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

期货投资风险分析篇9

一、股指期货与股指期货风险

股指期货是指是指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期货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确定的股价指数的大小,进行标的指数的买卖。

股指期货的风险可以从股指期货本身以及投资过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从股指期货本身来看,其包括三个方面的风险,一是基差风险,基差风险是股指期货相对于其他金融衍生产品(期权、掉期等)的特殊风险。从本质上看,基差反映了货币的时间价值;二是标的物风险,股指期货的标的物是市场上各种股票的价格总体水平,标的物设计的特殊性,是其特定风险无法完全锁定的原因,只有当股票品种和权数完全与指数一致时,才能真正做到完全锁定风险,而这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几乎是零;三是交割制度风险,股指期货采用现金交割的方式完成清算。相对于其他结合实物交割进行清算的金融衍生产品而言,存在更大的交割制度风险。

股指期货在投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一是市场风险,即由于市场的变化所造成的不确定性;二是法律风险,由于我国股指期货起步较晚,法律体系并不完善,造成了不少人利用法律的漏洞进行交易,如在本身不具备亏损时的支付能力下,大量买入或卖空头寸,一旦亏损,造成无法交割的情况;三是资金流风险,资金流风险是股指期货交易的过程中,由于期货的交易采取的是“盯市”的方法,即期货的价值每日结算一次。如果出现保证金不足并不能及时补足的情况下,交易系统会对账户进行强制平仓,会对投资者造成无法预计的损失。

另外,由于我国市场制度的不完善,使得我国股指期货,相比成熟的金融市场,存在一系列特有的风险。首先,交易主体结构失调所带来的风险,从投资者来看,我国呈现出典型的散户型特点,导致存在“羊群效应”的可能性。而且我国的机构投资者主要以证券公司和基金为主,使得存在通过联手操纵市场,非法牟利的可能。其次,政府干预风险,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具有“政府驱动性”特征,政府多次对股票市场进行“打压”和“救市”,政府干预的不确定性会加剧股市的不确定性,从而转嫁给股指期货,给股指期货带来更多的潜在风险。

二、我国股指期货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其成因

影响股指期货风险的因素有多方面的,文章从宏微观两个方面来分析影响股指期货风险的几方面因素。

(一)宏观经济与金融环境方面

大量研究表明,宏观经济与金融环境是影响股指期货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分析宏观因素对股指期货风险的影响,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带来的不确定性。资本的全球流动与生产的转移在给我过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不稳定、金融动荡和经济危机的风险。一旦某一个市场发生危机,风险会向周边地区以致向全球蔓延,给我国股指期货市场造成严重的影响;而金融自由化则在促进金融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金融脆弱性,金融脆弱性引发的危机促使经济衰退,从而造成股指期货风险。

2、市场机制不健全。股指期货市场在运作中产生的一些风险是由于股指期货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机制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在初期的股指期货市场,相应风险会在这种不完善的机制中产生,股指期货的避险及套利功能难以发挥,使投资者遭受损失。

3、投资主体机构化。我国期货市场投资主体存在明显的机构化趋势,虽然机构投资者具备广泛的信息资源、先进的交易技术、雄厚的资金实力及优秀的交易人才等优势,可以有效地抵御一些风险,但是,一旦风险出现,其危害程度也是极其严重的,也即说明金融主体的机构化使股指期货市场出现严重风险的几率提高。

(二)微观方面

股指期货交易市场上存在三类交易主体:套利者、套期保值者与投机者。投机者的适度投机,股票投资者得以转嫁投资风险,而由于套期保值的投资者所提供的价差机会,投机者在承担高风险的同时,也可获得高收益。一旦上述均衡状态遭到破坏,就会影响期货市场规避风险功能的正常发挥,严重的甚至会引发金融海啸。由于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教育程度较低,对股指期货的投资行为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表现出极强的投机性、短期性和从众性,这无疑给股指期货风险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文章认为股指期货风险的具体成因主要包括杠杆效应和非理性投资、价格波动和市场机制不完善几个方面。

1、杠杆效应与非理性投机。由于股指期货的杠杆效应,股指期货在放大收益的同时也放大了投资风险。保证金机制的“杠杆效应”在放大股指期货的收益时,也使不少个人投资者忽略了期货交易的风险,而进行非理性的投机。“杠杆效应”更激发一些投资者产生了“以小博大”的冲动。

2、价格波动。价格波动是影响股指期货的直接因素,股票市场中诸如政治、经济等影响因素直接导致股票价格指数时刻在变化,具有不确定性。股指期货的标的物市场中可能出现的价格频繁波动会产生较大风险。价格频繁波动所致的涨跌方向的不确定性是股指期货风险的直接来源。

三、我国股指期货风险的规避与管理

由于股指期货风险既有来自宏观经济与金融环境方面的因素,也受微观投资主体方面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宏观、中观、微观三大层面来构建股指期货风险监管制度,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风险管理机制,及时规避风险。

(一)建立、健全宏观监管体系

我国现行的宏观监管体系主要包括政府监管,期货行业协会监管以及期货交易所监管,但由于法律体系的缺失、政府色彩浓重,我国目前对股指期货的监管存在明显问题,因此构建股指期货的宏观监管体系应该做到:一是健全法律法规,清除有关法律障碍,为股指期货的开展提供法律保障;二是实现行政主导的监管机制向市场化监管机制的转变;三是加快期货业协会建设,进一步发挥期货业的纽带作用。

(二)健全中观层面的股指期货风险管理体系

交易所是股指期货中观层次监管的主体,将卖方、买方,套期保值者、投机者高效有序地汇集在一起,处于整个交易过程的中心地位,是对交易风险进行监管的第一道防线。在理清证监会和期货交易所的关系基础上,明晰交易所的性质,构建完备的风险预警系统和风险管理制度。

(三)加强微观层面的风险控制

加强股指期货的微观层面风险控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加强期货经纪公司的风险管理,健全内控机制,提高员工的股指期货知识水平和交易技能,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岗位责任制度、保证金管理制度、财务与结算制度等。其次,提高投资者素质,加强风险意识,对随时可能出现的亏损要有高度的准备性和足够的心理承受。

参考文献:

1、沈小炜.关于股指期货风险的几点思考[J].北方经济,2005(11).

2、朱琪.股指期货的风险及风险控制[J].商业经济,2010(8).

3、周盟农.股指期货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

期货投资风险分析篇10

一、筹资风险分析

企业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和企业利润的可变性而产生的风险。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企业为了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筹资,必然会增加按期还本付息的筹资负担,由于企业资金利润率和借款利息率都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得企业资金利润率可能低于借款利息率而产生筹资风险。

耀华玻璃筹资风险分析见表1。

从筹资规模分析。耀华玻璃从2003年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张与并购,资金需求增加,因此大量举债。从表1可以看出,耀华玻璃长期负债由2003年的14525万元增长到2006年的24142.4万元,增幅达66.21%。资产负债率由2002年的0.40上升到2008年的0.91,说明该公司的债务规模逐渐扩大,已经超过其资本的承受能力,偿债能力逐年减弱,偿债风险加大,时刻面临到期不能偿还债务的风险。

从借款利息分析。耀华玻璃的利息费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还款付息的压力逐年增大,该公司2002年利息费用为1442.98万元,到了2008年上升为6216.92 万元,增幅达到了330.84%,说明该公司的债务负担沉重,还款付息的压力很大,如果资金利润率低于借款利息率将会产生筹资风险。

并且,近年的长期借款利率不等,如果投资收益率不能高于借款利率,则面临不能按时偿还利息的风险。长期负债的浮动利率也增加了该公司的筹资风险。

二、投资风险分析

投资风险是指对未来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在投资中可能会遭受收益损失甚至本金损失的风险。从广义上说企业的投资是为了将来获得更多现金流入而现在付出现金的行为。由此得知投资风险是企业以现金、 实物、 无形资产方式或者以购买股票、 债券方式向选定的对象进行投资,投资过程中或投资完成后,由于与投资有关的各种内部及外部因素发生变化, 使投资产生经济损失, 未能达到预期投资收益的可能性。耀华玻璃长期投资及投资收益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从2003年开始耀华玻璃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张与并购, 2002年长期投资为11142.2万元,到了2006年增长到27209.2万元,增幅达114.20%。而大规模的投资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收益。耀华玻璃投资收益在2002年到2004年连续三年为负数,2006年的投资产生了高达109.2万元的损失。2007年投资收益大幅增加是由于处置耀华玻璃集团财务有限公司股权投资实现收益3957万元。由于投资范围广,规模大,占用资金多,投资项目涉及环节多,而且各个环节影响因素具有不确定性,一旦某一环节脱节,都会给公司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甚至破产。

三、资金回收风险分析

企业产品销售的实现与否,要依靠资金的两个转化过程,一个是从成品转化为结算资金的过程,另一个是由结算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的过程。这两个转化过程的时间和金额不确定性,就是资金回收风险。

企业资金需要顺利回收,首先要求产品能够顺利地实现销售,完成由成品向结算资金的转化。耀华玻璃2004~2008存货及存货周转率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耀华玻璃2004~2008年存货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企业内部积压有大量的存货,存货周转率在3.5~4.6之间变动,基本保持稳定水平,但与同期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较低。说明该公司的存货管理水平较为低下,存货周转速度较慢,销售能力较差,存货转化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较慢。存货占用水平高,流动性差,加大了营运资金占用在存货上的金额,成品向结算资金的转化较慢,增加了资金回收风险。

企业资金回收的另一个环节是结算资金向货币资金的转化,销售收入能否顺利收回以及收回的金额和时间,会受到结算方式、信用政策、催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耀华玻璃2004~2008年应收账款及应收账款周转率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耀华玻璃2002~2008年应收账款额有升有降,与销售额的变动方向基本一致,应收账款周转率比行业同期平均水平要低,说明耀华玻璃的应收账款回收效率较低,销售收入不能顺利收回,或收回的金时间较长,对应收账款的监控力度不够、对拖欠账款缺少有效的追讨手段,因应收账款不能按期回收导致的资金回收风险较大。

四、收益分配风险分析

收益分配是企业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两方面。留存收益是扩大投资规模来源,分配股息是股东财产扩大的要求,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企业如果扩展速度快,销售与生产规模的高速发展,需要添置大量资产,税后利润大部分留用。但如果利润率很高,而股息分配低于相当水平,就可能影响企业股票价值,由此形成了企业收益分配上的风险。因此,必须注意两者之间的平衡,加强财务风险监测。耀华玻璃2002~2005年的收益分配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耀华玻璃2002年和2003年可供分配的利润分别为1927.11万元和 1563.38万元,支付普通股股利均为1044.9万元,分别占可供分配利润的54.22%和66.84%。2004年和2005年可供分配的利润大幅增长,而支付普通股股利并没有随着可供分配利润的增长而增长,分别只占可供分配利润的18.52%和36.08%。虽然公司利润增加,而股息分配却低于相当水平,可能会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引起股价的下跌,影响企业股票价值,由此形成了企业收益分配上的风险。

总之,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是企业和一系列利益相关人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如果财务风险不能及时发现并且有效化解,就会使企业陷于困境,同时,也会给投资者、债权人和银行等造成巨大的损失,从而引发连锁反应和恶性循环,造成恶劣的影响。如果企业能够及早发现财务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范,就可以大大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期货投资风险分析篇11

虽然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是为了规避、转移和管理风险,但由于期货交易的特殊规则如实行保证金交易制度从而存在较大交易杠杆等原因,套期保值业务中也蕴含着一定的风险。

2.1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不匹配风险

套期保值的核心是利用股票现货与股指期货价格之间的一致性,实现股指期货和股票现货之间盈亏相抵。因此套期保值的原则是在期货与现货市场的头寸应该是方向相反,价值相等的,如果二者在价值、方向上不能匹配就会出现风险暴露。如果二者匹配度很低,交易就变为方向性的投机。巴林银行、中信泰富、中航油等企业在套保交易中损失惨重,都是因为期货和现货两个组合不仅没有实现匹配对冲,而且还相互放大风险,导致巨额亏损。

2.2跟踪误差风险

期货套期保值基础在于期货合约到期时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走势趋于一致,期货与现货之间的盈亏正好相抵,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对冲价格风险的现货组合通常与股指期货标的指数的成分股构成并不完全一致,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背离,从而形成一定的跟踪误差(trackingerror)。跟踪误差会导致套期保值效果的下降。

2.3模型风险

为保证套期保值效果,在套期保值之前往往会计算所持有的股票组合对于期货标的指数的敏感程度Beta、基差、套保比率等关键指标参数。在参数计算过程中,需要应用各种线性模型和拟合算法,以保证参数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模型使用不当就会导致计算偏差带来风险。由于我国股指期货交易历史数据较少,也会对模型中重要参数值的计算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导致模型风险。

2.4资金配置和保证金风险

资金配置是指套期保值资金在现货证券账户和期货保证金账户的分配。股指期货交易采用保证金交易、每日无负债结算和强行平仓制度,如果股票指数持续出现与持有期货头寸方向相反的走势,期货账户就会不断出现亏损,需要不断追加保证金,由于保证金有限投资者可能会被迫终止套期保值。

2.5强行平仓风险

强行平仓是期货市场独特的制度设计,也是期货市场控制风险的重要措施。目前中国金融期货交易确定了相对较高的保证金比率,并有权根据相关规定调整保证金比率,要求投资者按规定及时追加保证金,否则将对投资者部分或全部合约采取强行平仓。套保投资者如果不能在有效时间内及时追加资金,其持有的套保交易中的部分甚至全部合约可能被强制平仓,从而被迫终止套期保值。

2.6强制减仓风险

当股指期货连续出现极端行情时,为稳定市场和控制风险交易所会对持仓赢利超过规则指标的部分进行强制减仓。即当日按涨跌停板价格申报却未成交的平仓报单,按比例自动撮合成交。对股指期货套期保值,如果期货价格出现同方向连续单边市时,交易所将启动强制减仓措施,此时在股指期货市场持有的套保头寸就有可能会被交易所强制减仓,这将导致股票现货头寸的风险暴露。

2.7结算风险

套期保值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收到期货公司提供的交易结算报告、追加保证金通知等文件,或收到追加保证金通知且确认追加保证金却未在约定时间内及时将保证金存入期货保证金账户将导致结算风险的发生。

2.8其他风险

除上述各类风险之外,套期保值业务还可能面对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

3股指期货套期保值业务风险管理措施

股指期货套期保值业务风险管理工作应覆盖业务的全过程,在业务的事前、事中、事后环节,针对业务流程的特点,制订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期实现安全、有效的套期保值。

3.1事前阶段:压力测试

在开展套期保值业务事前应过压力测试评估业务风险,理解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分析资产配置的合理性,并根据压力测试结果确定套期保值业务规模、风险预算限额。压力测试主要测量在重大、意外风险事件(例如市场连续急跌、大幅加息、降息等)发生时套期保值投资组合可能出现的最大损失。分析最不利的市场情况发生时组合所受的影响,分析套期保值组合对于风险因素变化的敏感性。应从正向与逆向两个维度开展压力测试工作,正向测试假设轻度、中度、重度三种不利情形,分别模拟净资本等风控指标的承压情况,以及上述各种情形下对公司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的影响程度,考察套期保值业务对净资本合规性以及公司盈利的冲击;逆向测试则结合公司的财务预算设定的盈利目标与总体风险承受能力。通过压力测试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特性,检验公司各投资组合所分配的资本是否充足以及相应的资本配置的限制是否合理。评估自身风险容忍度反推公司可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的最大规模及其风险限额。

3.2事中阶段:对业务风险进行分类管理

建立对期现匹配的度量指标衡量套期保值组合的期现匹配情况,即:期现匹配差异度【|100%(*现货价值-期货价值)/现货价值|,其中|.|表示取绝对值】。期现匹配差异度越低,表示现货价值与期货价值对等程度越高,匹配差异度为0表示完全对等。开仓与持仓过程中期现匹配差异度不得高于10%。跟踪误差风险管理针对跟踪误差风险,在套期保值之前应计算所持有的股票组合对于期货标的指数的敏感程度Beta,根据Beta确定合理的套期保值比率。在套期保值过程中对组合Beta值随时间的变化进行动态跟踪,及时调整套期保值比率;并尽量使保值期与期货合约到期日保持一致或接近的策略以控制跟踪误差风险。另一方面严格风险预算管理,当股指期货套期保值业务整体风险预算达到警示级别时,采取止损措施以控制业务风险。资金配置和保证金风险、强制平仓风险管理根据套期保值模型量化分析,做出期现资金配置方案与阶段性套期保值头寸持仓计划时,应充分考量套期保值头寸随套期保值空间的扩大而增加、随套期保值空间的缩小而减少的操作原则。期现资金配置方案应遵循审慎、优先考虑风险的原则,预留充足比例的保证金。从账户安全的角度出发,原则上应预留足以应对一个交易日指数涨停的保证金金额。强制减仓风险管理在持仓合约价格出现较大幅度波动时,采取主动减仓或移仓来减少被强制减仓的可能。对被强制减仓而造成的现货头寸暴露,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风险进一步扩大。结算风险管理每日应登陆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查询系统接收期货公司提供的交易结算报告、追加保证金通知等文件。在有持仓的情况下如未收到相关文件,需及时联系期货公司,请求补发。其他风险管理对于套期保值业务的流动性风险,应在运用套保模型制定套保策略时,充分考虑相关期货品种的流动性因素;而对于业务流程中可能存在的操作风险,应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与操作细则并在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严格执行、加强人员管理与培训等措施,杜绝各类操作风险的发生。

3.3事后阶段:绩效分析

风险管理机构应定期监测业务开展过程中各项关键指标变动状况,督促套期保值操作人员总结历次套期保值操作的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操作水平。期现套期保值业务绩效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账户总体盈亏状况、期现匹配情况、现金管理的安全性、期现相关性分析如现货组合Beta值、波动率、Var等指标。

期货投资风险分析篇12

一、股指期货的风险分析

(一)市场环境方面的风险

1.市场过度投机的风险。股指期货推出后,由于其实行保证金制度,使得投资者收益与损失产生了放大效应,这就会使许多偏好高风险的期货投资者盲目地进行交易,为了以少量的保证金获得放大倍数的收益,投资者盲目的只想着收益往往却忽略了风险,以小博大的思想已经灌入投资者内心,从而进一步扩大了证券市场的投机氛围。虽然套期保值,价格发现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恶性逼空的行为也会发生,所以我们要杜绝市场过度投机的行为。

2.市场效率的风险。我国股票市场是弱势有效的市场,由于获得信息的来源不同,各个投资主体所掌握的投资信息也不同,机构投资者以其雄厚的资金和庞大的信息量优势达到期货市场的目的,而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信息,资金方面处于劣势,因而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3.交易转移的风险。股指期货具有交易成本低,杠杆倍数高的特点,从而使偏好高风险的投资者退出现货市场,全心投入期货市场,为了获取放大倍数的收益,投资者从现货市场上转移到了期货市场。

4.法律风险。从股指期货推出之日起,一直处在发展和创新阶段,新的衍生产品也相继诞生,流动性较大,但是我国法律还不健全,其合法性很难得到法律保障,所以依然存在着法律风险。

5.高杠杆率的风险。由于股指期货是以保证金的形式,保证金交易具有杠杆性,投资者动用少量的资金就可以进行巨大的交易,当然收益和风险也都是扩大几十倍的,当市场出现不利行情时,股价指数微小的变动就会使参与者遭受巨大的损失。因此中小投资者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二)市场交易主体方面的风险

1.套期保值者所面临的风险。投资这一金融衍生产品的投资者都希望利用套期保值这一功能获得收益,但是实际中再高明的投资者也往往做不到完全成功的套期保值,尤其是个人投资者获得信息不准确,套期保值就会失利,这些不确定的风险因素都是存在的。

2.套利者所面临的风险。成功的套利者必须搞好股票现货的股票指数结构的相关性。但是再高明的人也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套利者对未来的市场预期准确了就套利成功了,反之对未来市场预期错误则套利失败。所以投资者面临着套利的风险。

3.投机者所面临的风险。投机者所面临的风险很多,我国的期货市场无论是内因还是外因都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在杠杆的作用下,收益风险都会放大几十倍。自身盲目投资都会使投机者失利。

(三)市场监管方面的风险

股指期货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工具,我国期货市场最高层次的法规是《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中国证监会还根据此条例制订了其它一些部门的规章。这些监管部门做出决策时都必须谨慎,一旦监管失误,就会影响期货市场。如果对期货市场没有充分了解就下决策,务必会出现失误,使期货市场紊乱,所以我们投资者面临着市场监管方面的风险。

(四)政策干预风险

我国在法律制度上还没有为股市提供完善的规避风险工具,只能通过政策干预来调节投资者的过度投机行为,当股市不景气时,就靠政府的刺激,使股市活跃,当股市过度活跃时,政府就予以干预,使之不景气,这样久而久之,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灾难以及损失。

二、股指期货的风险防范对策

股指期货是当今市场经济重要的衍生产品,但是由于我国的国情的特殊性,存在着很多风险,我们不要求把它化为零风险的投资,因为所有的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所以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要求把风险降到最低,为此我国监管部门采取了很多政策,我们必须把此政策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制定出合理化政策,确保股指期货交易以高标准,稳起步的原则稳健运行。针对我国国情,从我国实际出发,分别从市场环境方面、市场主体方面、市场监管方面以及我国特有的风险加以分析进行防范。

(一)从市场环境方面加以防范

1.科学管理交易资金,巧妙运用止损(止盈)技术。期货交易成功的关键是资金的管理。期货市场的风险变幻莫测,想要在期货市场上成功,必须具备一套完善的资金管理办法。在常规的风险管理手段中,资金管理和及时止损是最主要的两种风险管理手段。如果资金管理不好,决策看涨还是看跌的准确率依然很低。不要盲目跟风,要把自己的风险控制在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所以必须充分认识资金管理在股指期货市场交易中的重要意义,必须科学合理的管理交易资金。在交易中科学管理交易资金,资金就是筹码,学会止损就是保存实力。大众投资者常犯的毛病就是跟对行情时,获利就跑,跟错行情时,被套就拖,结果是以小失大,这是最危险的投资方法。无论是中小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都必须从多个反面考虑,要抓住时机和幅度,巧妙运用止损和止盈技术。

2.促成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合作。当今国际市场发展趋势是金融业的混业经营。两者虽然关系密切,可是却没有打破市场间的壁垒进行合作,想要控制股指期货的风险是不可能的,当然市场的运作效率也得不到提高。为了使股指期货的风险得到控制和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就必须促使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密切合作,进而使风险得到控制,提高金融市场的管理水平。明确期货行业协会、中国证监会和金融期货交易所分工和权限,进一步加强三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3.增强股指期货市场信息透明度。提供充分的信息能够保证券市场正常的运行,也为保护投资者的权利提供条件。完善股指期货的信息披露制度,增强市场透明度,创建一个透明的市场环境,抑制投资者盲目过度投资。

(二)从市场交易主体方面加以防范

1.市场交易主体是一个完善的股指期货市场所具备的。套期保值者主要是为了降低已经存在的风险。投机者通过预期来获得收益,但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风险。而套利者的目标却是无风险的收益。加强市场交易主体防范表现两个方面,一是设置市场准入条件。二是实行动态保证金,不仅可以使保证金充分发挥保证的作用,还可以提高股指期货的自我稳定性,更好的控制交易中的投机性,充分发挥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

2.壮大股指期货的投资主体。任何一个市场顺利的运行都离不开投资主体,目前,我国的股指期货投资主体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以“散户型”为辅。这样就会使机构投资者容易操纵市场,占领市场。因此,要加强机构投资者的培育 ,推出一些新的理财产品投放到金融市场上,如基金、债券等,从而满足投资者的需求,这样中小投资者就会对股指期货产生依赖感,壮大个人投资者的队伍,使期货市场更加活跃。

3.进一步完善“合格投资者”制度。首先,为了防止投资者盲目入市,期货公司有权对“合格投资者”进行宣传和教育。其次,法律要对投资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出示其收入,风险承受能力以及有无不良记录。不要听投资者的一面之词,要对投资者负责。最后,虽然投资者入市时是合格的,可是未必交易一段时间以后依然还是合格者,所以要时刻进行监测。并同时对不再合格的投资者使之推出市场,这样会大大的减少了风险。

(三)从市场监管方面加以防范

1.进一步完善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法律法规。我国已经存在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期货经纪公司管理办法》、《期货业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虽然我国建立了很多法律法规对期货经纪公司以及从业人员出行了很多条例进行监管,但是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以及证监会加强监管力度,认真负责,做决策时要谨慎,尽量避免损失的发生。此外还应该根据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尽快制定一部具有权威的《期货交易法》,同时也要更加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使股指期货在有法可依的市场环境下规范发展,避免法律风险的发生。从而使我国期货市场以及证券市场公开、公正、公平稳定的发展。

2.普及股指期货知识、加强风险教育。要想风险降到最低,归根结底离不开投资者本身的作用,由于股指期货还是新生事物,广大投资者还不是很了解它的“双刃剑”特性,投资的专业知识、风险意识、投资技巧还是很缺乏,不懂就盲目投资,盲目跟风,所以大众投资者在投资之前一定要做好宣传和知识培训,用历史上成功和失败的实例总结经验并与之分享。期货公司在给投资者开户的同时要做风险揭示以及基本知识测试,如果对基础知识不是深入了解,切记不要为之开户,要对每个客户负责。从而提高投资者的投资技巧。

(四)从政策干预方面加以防范

目前,我国股指期货市场政府干预风险依然存在,当然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政府不应该袖手旁观,应该采取措施进行防范,适当调节市场,它主要包括正确的政策指导、合理的法令制订等,防止政府操纵市场,预防突发性的市场风险。

1.政府可以建立风险管理基金,以便适时平抑市场突发风险。政府应当尊重股市规律,尽可能的减少对股市的干预行为,取消用政策调节股市的手段,使股指期货的交易遵循价值规律,减少不合理政策对股市的消极影响。期货业协会自律功能虽然建立但是还没有真正的发挥其作用,所以就要求监管部门做到“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

2.政府要做好立法管理,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禁止欺诈,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的行为。规范制约、调节股指期货从业者的行为,依法行政,阻止不正当的调节手段,保证股指期货市场的公平竞争与平稳运行,防止政府操纵和政府干预风险。

参考文献

[1]石娜.中国股指期货发展进程中的问题探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0.

[2]纪奕辰,刘婧.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风险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01).

[3]王攀攀,陆小妹.股指期货的风险防范[D].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0.

[4]谢婷.股指期货浅析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前景[J].时代经贸,2007(04).

期货投资风险分析篇13

1.资本结构不合理。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资产负债率过高,容易导致企业偿债能力下降、融资困难、融资成本增加、形成资金链断裂等风险;二是资产负债率过低,会导致企业不能很好的运用财务杠杆,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2.融资规模过大。当前,很多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济利益,对行业现状以及市场环境并没有进行仔细的分析,只是盲目的进行融资和扩张,但是却忽略了融资过多,容易造成资产负债率过高和股权稀释等问题,给企业造成过巨大的偿债压力和控制权转移等风险,从而影响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3.金融市场环境的影响。随着金融市场政策的紧缩,很多企业获取资金的难度也相应增大,从而导致企业的债务筹资成本上升。同时,资本市场预期不理想,市场竞争激烈,使得企业出现股权筹资供需不平衡的现象,导致企业在进行股权筹资时成本上升。

(二)筹资风险防控策略

1.建立完善的筹资风险预警机制。筹资风险预警机制主要是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筹资情况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评价。筹资风险预警机制是建立在企业各种财务数据基础之上的,因此,就要求企业财务数据必须具有真实性和有效性[1]。筹资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能够及时修复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使企业筹资决策更具科学性。

2.优化资本结构。企业最佳资本结构是筹措资本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使企业的价值达到最大化。根据优序融资理论来看,企业最佳的融资方式就是实行先内后外的融资方式,其中在外部融资中应该先进行债权融资再进行股权融资。当前,很多企业内源融资无法满足企业发展过程中大量的资金需求,因此利用外部融资是解决资金问题的关键。我们上述分析过资产负债率过高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偿债压力,特别是在国家相关政策发生变化时,企业容易发生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所以,企业应该适当的增加内源融资,在需要外部融资的时候,要合理安排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的比例,确定符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的最佳资本结构,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投资风险成因分析及防控策略

(一)投资风险成因分析

1.投资风险管控意识不强。当前很多企业对于投资风险的管控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企业决策层投资风险管控意识淡薄、盲目跟风投资、对市场风险分析及市场前景预判不准等方面,从而导致企业对投资风险缺乏有效的管理,容易造成企业投资风险加剧。

2.投资报告缺乏科学的分析。企业在编制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时候,对投资报告缺乏科学合理的分析,对未来市场的发展预测不准,对国家的宏观政策把握不当,导致投资报告缺乏可信度,影响投资效果,甚至导致投资失败。

3.投资方向存在偏差。随着环保意识全球化发展,人们对于低碳环保行业的投资越来越重视。但是很多企业为了获取短期的经济利益,过度投资一些污染严重、能源消耗量大的项目,不仅对环境具有较强的破坏力,从长远发展来看,也并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投资风险防控策略

1.创新投资风险管控理念。要想加强企业投资风险管控工作,首要任务就是创新投资风险管控理念,为企业强化投资风险管控奠定坚实的基础。要根据国家的发展形势,以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为基础,从我国市场改革形势出发,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将投资风险管控工作作为贯彻落实我国市场改革的首要任务,大力提升企业投资风险的管控意识和能力。

2.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分析,严控过度投资。要不断强化企业决策层对投资项目的风险意识,重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分析工作,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可行性分析,对于投资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进行重点定量分析,保证投资决策科学合理,严控过度投资。此外,还应当加强企业信息披露制度的透明化,将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行及时准确的公示,从而形成有效的多方位监督。企业还应建立完善的投资效果综合评价体系和绩效考核制度,促使决策层更加慎重地进行投资决策,提高投资项目的成功率。

3.加强投资项目执行期和经营期的管理。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进行的可行性分析,只是基于决策阶段市场环境的分析,随着投资项目执行期和经营期的到来,市场环境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企业应当重视加强投资项目执行期和经营期的动态管理,根据项目的实际进展合理调整项目规划,以此来保证投资项目在执行期和经营期的管理都在掌控之中。

三、流动性风险成因分析及防控策略

(一)流动性风险成因分析

1.应收账款和存货变现能力较差。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变现能力直接影响着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因此,加强应收账款和存货的管理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转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企业存货的周转速度慢且占用大量资金,就可能导致企业出现流动性风险;同样,如果企业出现大量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也可能导致企业出现流动性风险。

2.资金预算不准确导致产生资金缺口。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对于生产成本、投资成本、资金周转等方面的资金预算不准确,忽略了通货膨胀、利率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不能合理的筹划资金收支,盲目乐观地多预计资金收入,少预计资金支出,这样很容易产生资金缺口,导致企业出现流动性风险,如果不能妥善处理,甚至会导致企业经营失败。

(二)流动性风险防控策略

1.扩大直接融资渠道。直接融资由于没有金融中介机构的介入,企业直接从资金盈余方获得所需资金,有利于资金快速合理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相比间接融资方式,直接融资还大大地降低了融资成本。发行股票、债券以及民间融资、商业信用等是最常见的直接融资模式,企业应该扩大直接融资渠道,改善资本结构,促进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地获得所需资金,从而避免企业流动性风险的发生。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