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创新体系实用13篇

知识创新体系
知识创新体系篇1

(二)基于知识管理的区域创新体系运行机制分析

大学、企业、科研机构是区域创新体系的3个基本要素,它们以知识流动和配置作为纽带而组成一个整体。一般来说,知识管理包括知识创造、知识共享和知识应用3个基本阶段。科研机构和大学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知识源,企业同样是科研机构和大学知识创新的信息源。政府是区域创新的宏观管理者,为创新主体的知识创新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基础设施。区域创新体系中知识管理是以知识的创造为起点,以知识共享为传播方式,同时以知识应用为目的。知识创造是知识管理的起点,通过技术知识市场向创新组织提供原材料;知识共享是促进区域创新的重要过程,也是知识应用的必经阶段;技术知识市场是知识应用的交易平台,是运用区域创新体系创新要素进行创新的必要手段。

二、基于知识管理三阶段的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

(一)知识创造阶段的运行机制

区域创新体系的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其中隐性知识是知识创新的前提。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创新主体在知识创新以及使知识的载体————科研成果进行转让或产品进行销售过程中,会发生知识外溢现象,从而创造出新知识。组织知识创造过程涉及组织内部员工与企业团队层次的互动,最终形成区域层次的知识互动与反馈。对于区域创新体系而言,知识在个体层次组织层次和区域层次被创造出来,在各个层次都存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存在知识创造的螺旋。区域创新体系的知识包括个体、组织与区域3个层次。个体层次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个人知识的增加、个人新思想的出现以及个人发明或技术改造,创新个体是知识创造的来源。组织层次的知识包括已经形成文字的显性知识,也包括存在个体之中的隐性知识。随着组织个体知识不断积累,知识增加到组织知识库当中。创新组织的知识创造行为一旦导致知识溢出效应,组织的知识就会扩充到其他创新主体之中。知识创造以区域形式表现出来,形成以多个创新组织知识库为基础的区域知识库。区域知识库是一种整合性、结构优化的知识库,使得区域内任何创新组织都可以共享区域层次的知识库资源。因此,区域创新体系知识创造机制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它不仅增加了社会知识量,同时也是区域持续创新的根本。

(二)知识共享阶段的运行机制

区域创新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互动是知识共享的基本途径,创新主体能够通过这种共享机制来获得创新所需知识。区域创新体系的知识共享机制包括开放的信息交流机制、互动的学习机制以及基于效益的激励机制3个方面。其中,组织之间通过区域知识库、网络等技术来交流,使区域创新体系中创新组织之间的知识交流机制化,它是实现知识共享的前提和基础;组织间的互动学习是区域层面的学习,可以通过组织之间的知识合作,或者是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向企业的转移等等;区域知识共享的效益来自于各创新组织最大程度利用知识所获得的价值,企业通过知识共享获得重要创新资源,科研院所通过知识与信息共享了解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政府通过知识共享有针对性地协调区域创新的发展。组织之间的知识共享既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知识交流和分享,也包括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知识传播与应用。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推动区域内知识传播与知识共享,在此,本课题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知识共享机制。

(三)知识应用阶段的运行机制

知识作为生产要素意味着以一种价值的载体进行交易和扩散,也就意味着创新知识可以作为一种商品来参与市场交易,从而发挥知识在创新中的最大价值。区域知识应用机制保证创新知识在区域创新主体之间自由转移。其中,政府制定有利于区域知识应用、技术转让的相关政策;企业是区域创新体系知识的使用者,也是知识的主要“购买者”,从相关知识的“供应者”处购买知识。下面分析知识市场的构成要素。

1.“知识购买者”、“知识出售者”与“中介组织”“知识购买者”通常是对知识存在需求的企业、组织或个人,它们从其他创新主体那里购买知识寻求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知识出售者”是区域创新体系中所有创新主体,它们需要通过知识资本的共享与交易来获得收益,这主要包括大学和科研机构、企业等等“;中介组织”是连接“知识购买者”和“知识出售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例如专利事务所、审计事务所、法律咨询机构、知识产权咨询机构等,可以扩大知识的流通范围,促进创新知识的流动速度。

知识创新体系篇2

在高校人才培育的各个环节中,知识培育起着中心决定作用。评价一名学生是否合格、优秀,首先要看其是否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否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掌握的知识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而这一切的获得主要都是通过知识培育体系来实现的,因此要反思和改进当前高校人才培育体系,首要的便是分析作为核心内容的知识培育体系存在的问题,这正是本文关注的焦点所在。总的说来,当前高校知识培育体系中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矛盾:

(1)知与求的矛盾。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一时代的一个鲜明特征是人类已有知识的不断更新和突破,这使得具备社会发展所需知识的人才成为紧缺资源。社会对某些人才的需求反映到学校就表现为学生对某些知识的需求,然而,当前许多高校在专业设置、专业结构、专业建设上存在着很大的保守性和滞后性,不能紧跟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调整知识体系和培养模式,这就造成了学校所传播的知识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之间的差距和矛盾。这一矛盾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2)量与质的矛盾。高校扩招,使得高等教育的学生数量大幅增加。然而,教育资源尤其是高校教师的数量,不可能以这样的速度增长,这就造成了高校人均教育资源降低、教育质量滑坡等现实问题,从而形成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量与质间的突出矛盾。对许多高校来说,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学生质量的保证和提高成为一个愈来愈迫切的教育问题。

(3)教与学的矛盾。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统一性教学,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方法长期缺乏改革创新,以灌输知识为主,教学思维趋于固化,长此以往就导致了学生的亦步亦趋,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教师机械地教、学生被动地学的教学模式,造成了高校中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和失衡。

学生本应该处于教学中的核心,但当前的教学模式仍主要是以教师为本位的,学生只能跟随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这就使得教与学这一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基本的一对关系本末倒置了。

二、创新型知识培育体系的建构

(1)创新型人才培育体系模型。通过对当前高校知识培育体系的反思,笔者首先建立了一个创新型人才培育模型,然后在这一整体模型下,对创新型知识培育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育模式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循环系统,其具体特征表现为:第一,开放性。人才培育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同时这一系统不是孤立和封闭的,它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因为人才培育自始至终都要处于一个大社会环境中,始终保持着对社会的开放。第二,动态性。人才培育过程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静止的系统,而是一个动态的、及时更新发展的系统。因为它引入了反馈机制对人才培育全过程、对学生的培育质量进行监控和调节。第三,循环性。通过对社会的人才需求及规模需求的感知,高校在招生过程中招收适度适量的学生入校,然后对其进行知识和人格的双重培育,直至其学成就业。而与此同时,社会对毕业生的质量评价及需求会及时地反馈到人才培育的各个环节,调节着人才培育模式,使其不断更新,紧跟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步伐,在开放、动态的过程中循环前进。

此外,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将知识培育和人格培育和谐纳入,使人才培育过程更加完整、健康。大学的任务首先是为社会培育出合格的公民,然后才是培育出优秀的人才。创新型培育模式将人格培育纳入到整个培育系统中,与知识培育齐头并进,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尤其是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本的教育理念。

(2)创新型知识培育体系的地位和作用。知识培育与人格培育是创新型人才培育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人格培育着重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培养,侧重于“人”的方面,其对创新型人才培育体系起着基础性作用;而知识培育着重于学生在知识领域(知识和智慧)和技能领域(操作和技艺)的发展,侧重于“才”的方面,这一方面恰恰是创新教育的源泉所在,因此对创新型人才培育体系起着决定作用,处于主导地位。也就是说,要实施创新型人才培育体系,知识培育体系的创新尤为重要,这一环节是否完善决定着创新型人才培育体系的成败。

(3)创新型知识培育体系的一项问卷调查。为了获得创新型知识培育体系的受众――学生对它的看法,我们在结合知识培育的几个要素及学生对自身知识素养训练的认识,对山东大学全日制本科生做了一个随机抽样调查,发放了200份问卷,有效问卷173份,有效回收率为86.5%。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高校知识培育体系中存在的上述提出的几个矛盾的状况,也表明建构创新型知识培育体系的必要性。在四个备选答案(招生、知识培育、人格培育、就业指导)中,接近1/4的学生认为知识培育是人才培育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时,几乎一半的学生认为这一部分是最需要改革创新的。因此,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创新型知识培育体系的构建是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且势在必行的教育改革举措。

三、如何实施创新型知识培育体系

(1)强化专业能力。扎实、宽厚的专业知识是每一个学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而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则是创新型知识培育体系根本任务。专业能力的培养和强化离不开一个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结构,这是实现学生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在创新型知识培育体系中的专业培训方面,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应更关注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注重学生学习潜能和创造力的开发。①坚持以专业教育为核心,将专业课作为整个知识培育的主体部分,为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提供保证。②控制专业数量,优化专业结构,明确专业定位与特色;制定专业建设与评估标准,重点建设优秀专业,保证高质量的专业教育。③拓宽专业口径,打破专业和学院界限,整合全校教育资源,构建宽厚的基础课教学大平台,扩大选修课程比例,为学生成长和个性化发展提供灵活自主地学习空间和更多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④加大在培养方案、精品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成果、教学名师等方面集成培育的力度,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为学生提供高质量、多元化的教育资源。

(2)提升创新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资本,因而实践教学也就成为创新型知识培育体系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负面影响,人才培育中依然存在以课堂教学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实践和理论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脱节现象。创新型知识培育体系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在这一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①制定新的实践教学大纲和计划,使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安排尽量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进取的科学精神,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②大力开展课外创新活动,设立创新学分,并且通过项目立项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强化所学的专业技能。进行经常性的科技竞赛培训,筹集专项基金支持学生参加全国各类设计大赛,努力实现学生人人具有社会实践经历。③改革考核机制,将对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考核统一起来。既要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又要重视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测试,注重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3)培养科研能力。在创新型知识培育体系中,科研能力的培育是最能发挥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环节。针对这一问题,可以作如下努力:①推进研究型与启发式教学改革,将教学与研究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的科研优势和师资优势,鼓励教师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最新最好的信息和资源。②实行个性化培养,使学生在分析能力、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表达与交流和问题求解等方面受到更好的训练,初步形成研究型学习方式。③改革考核方式与方法,将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建立能充分体现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评价内容、方式和标准,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创业创新活动。

(4)开拓国际视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相对于国外比较成熟的高等教育体系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当今的信息化和全球化世界,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着眼于更大的国际环境,学习国外成熟的经验。这就要求在建构创新型知识培育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进一步提高高校开放的力度,使大学与外部环境相互渗透,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①加强与国外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在若干领域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学生,积极推进教学国际化,以此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例如,山东大学实施的“三种经历”(第二校园经历、海外学习经历、社会实践经历)人才培养模式,其中的“海外学习经历”就是为一部分具备一定条件的学生提供海外交流学习的机会,并尽可能地发挥海外访学学生的辐射作用。②与国外高校互派学者访学,支持本校教师积极参与出国进修、访问、讲学,参加国际会议和学术交流,同时聘请一定比例的外籍教师,在教学领域与国外高校展开广泛交流与合作,不断推动教师国际化,从而为创新型人才培育提供高效高质的师资力量。③加强与国外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积极推进科研国际化。邀请国外知名学者来校开展学术活动,举办高水平的学术活动和讲座,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国际动态,培养前瞻性的国际视野。

参考文献:

知识创新体系篇3

就特定的国家、国家内部的地区和特定的社区来说,它们在全球化过程中是获益还是受损,取决于其自身在农业转型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及其所能适应的程度。相比于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中国人口众多而人均耕地占有量低,土地经营规模很小、结构零散,土地细碎化问题严重;从农村就业结构来看,全部劳动力中农业就业比例持续下降,农民就业压力日益加大,而务农收益却相对较低。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农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农业知识创新和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

农业科研从立项、研究到成果最终转化为生产力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和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构建和依托国家农业知识创新体系这样的系统平台。而目前中国的农业知识创新体系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之间严重脱节,致使农业技术进步缓慢。例如,在我国已经取得的农业知识产权中,产权主体结构不够合理,主要表现为科教单位的知识产权占据主导地位,致使农业知识产权的转化效率深受影响;另一方面,现有的农业技术存在重量轻质(即注重提高农产品产量的技术而对提高其品质的技术关注不够)、重生产轻加工、重常规轻高新,以及重知识形态轻生产力形态的所谓“四重、四轻”的特点,从而使中国的农业知识创新体系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促进农业增长的重任。因此,创建一个有效的农业知识创新体系对于推进“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十分必要。

对中国这样一个技术暂时相对落后而人口又众多的国家,农业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以及工商业发展的物质资源供应和内需市场支撑。在全球化与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中国的民族工业只有依靠农业、农民以及农村这个巨大的内需市场,才有生存发展和逐步壮大的可能。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在全球经济中显示出的强大缓冲力量,为其他产业甚至整个国民经济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因此,农业关系到整个中国的经济和战略安全。农业知识创新是农业技术及应用的知识基础与源泉,是否能够建立一个合理、全面、系统的创新体系,直接影响中国农业的技术应用与进步以及国家的农业经济增长。完备的农业知识创新体系,目的应该是为基础研究、战略与政策研究、应用与开发研究等创新活动提供服务,并全面系统地协调科研、推广和教育三个方面,使研究产生的成果最终转化为生产力和竞争力,从而真正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而创新是一项系统化要求很高的活动,任何单一的因素无论有多重要,都离不开一个全面的、系统的综合平台。只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创新才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从而实现其最终的目标。

二、对荷兰农业知识创新体系的考察

如何构建完备合理的农业知识创新体系?有没有可供借鉴的一些经验和启发?在这个方面,我们将目光投向了同样是农业资源稀缺而农业却极其发达的西欧小国荷兰。荷兰是位于西欧的一个小国,人口1640万人,国土面积4.15万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不到3.4万平方千米,仅相当于2个北京市的面积。陆地面积的58%作为耕地和牧草地用于农业。人均耕地与我国基本相当,不足1.0亩,农业从业人员占就业人数的3.1%。然而,荷兰的农产品出口额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2008年)。农业人口不到世界农业总人口的0.02%、耕地不到世界耕地总面积的0.07%,但却生产了世界9%(且花卉等没有被计算在内)的农产品,荷兰农业也因此被惊叹为“奇迹”而为世人所瞩目。成就荷兰“农业奇迹”的原因是多层次和多方面的,而在诸多的原因中,反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以农民为核心建立的全国性农业知识创新体系。

荷兰农业知识创新体系是指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系统三者协同发展形成的“OVO”(即荷兰文单词Onderzoek(研究)、Voorlichting(推广)和Onderwijs(教育)首字母的组合)三位一体。研究、推广和教育被誉为荷兰农业发展和一体化经营的三个支柱,三者的紧密协作对荷兰农业长达百年持续稳定和引领世界农业前列的发展功不可没。

1.“OVO”的产生

荷兰农业知识创新体系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农业危机。面对这场农业危机,荷兰政府没有采取法国和德国等所实施的消极保护主义,而是意识到必须开放市场,在市场开放的情况下积极建设自身的能力,把农业提高到新的水平,推动农业技术与经济的发展。正是这项政策开创了私人部门与政府的密切合作,导致了农业知识创新体系的产生。这种农业知识创新体系三个支柱的结合及其与农民的联系,成为荷兰农业的基础,给荷兰农业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是荷兰农业在一个多世纪里稳步发展并领先于世界农业的关键因素。荷兰自1950年代以来,知识和技术的发展对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每年都在4%以上。

为什么荷兰农业知识创新体系能够在产生之后就一举成功,且持续一个世纪之久?据笔者多年来对荷兰文化的了解,原因之一在于荷兰独特的地理、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荷兰文化崇尚协商合作,即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平等参与决策,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问题,以避免剧烈的冲突和减少决策的失误。从荷兰农业知识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中,我们可以看出协商制度对保障“OVO”功能的正常发挥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

2.“OVO”的运行

“OVO”的运行是紧密围绕研究、教育和推广三个方面来进行的,即通过研究产生知识,通过教育传播知识,而通过推广将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技术。

农业研究分为基础研究、战略与政策研究以及应用研究和开发性研究。基础研究和战略研究是为了产生新知识和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主要集中在大学和研究所进行;应用研究主要是将研究和实验成果用来解决生产和销售等环节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应用研究一般在试验站和实验性企业中进行;开发性研究是保障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方式,一般由试验站和实验农场进行。各类公司、私营企业和合作社也是开发性研究的重要参与者。

应用研究和开发性研究产生的成果最终只有转化为农民的生产力和竞争力才能够真正促进农业发展。科研机构与试验站和推广部门的有机结合形成了荷兰高效的农业知识网络。通过这个网络,农业研究的最新知识和技术成果能够迅速传播到每个农户并在全国推广普及。农业推广主要由政府和民间的各种技术咨询服务组织进行。荷兰的农业推广体系包含双向反馈:一方面,由大学和研究所以及试验站等产生的新技术和新知识会通过不同层次的网络,如各种合作社、育种公司、畜牧兽医站等普及到农户中间;另一方面,这些知识和技术的生产者们又不断从农场主那里获得反馈过来的要求,以便及时对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以这种方式,荷兰农业的很多研究能够快速有效地用来指导生产,从而转化为生产力。

不同层次的农业教育机构遍布整个荷兰,从初等职业教育学校,到高等职业教育农学院,再到正规的大学教育(指瓦赫宁根大学和乌得勒支兽医学院),农业教育包括各种级别的课程。为了向农民传播新技术,各地还对这些技术进行实地示范,并定期举办各种短期培训班。合作社和农场主组织也会经常到有关的大学和研究所去请相关人员上门来为农民进行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灵活的方式,达到提升农村人力资本,使其能正确理解和运用农业科学知识,增强农业竞争力的目的。

总之,荷兰的“OVO”农业知识创新体系强调不同类型的研究、推广和教育机构之间协调一致,充分运用协商机制,既使研究机构产生的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术等能够快速有效地传递到生产链的其他环节或者教育部门,又能使农场主或农民组织把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很快反馈到研究部门。当然,这个高度一致和协调的体系的运行,不完全是靠“看不见的手”在指挥,荷兰农业部在提供资金和参与管理方面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新的农业知识创新模式

“OVO”农业知识创新体系以明确的创新目标、上下互动的作用方式,以及从政府职能部门到研究机构再到农民组织的广泛参与为特征,对促进荷兰农业的成功达半个世纪之后,其作用在上世纪90年代逐渐减弱。原因之一在于全球一体化使相关各利益主体的一致性产生了分歧。如以往农业创新的目标在于保障食物安全、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资料、提高生产率和提供农业就业,如今,各主体利益的逐渐分化使得研究和创新的目标更为宽泛,不仅要反映农业部门单方面的利益,也要更多关注社会的其他方面。

图1荷兰农业研究与教育之间的关联图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加强农业部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从1996年开始,荷兰对农业知识创新体系进行了改革。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是将原农业部所属瓦赫宁根农业大学和农业研究院所合并成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通过合并,形成以瓦赫宁根大学为主的基础研究、以原农业部所属研究院所为主的战略研究和以原农业部所属研究试验站为主的应用研究这样一个完整统一的农业研究体系,以保持荷兰农业研究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图1显示了改革后荷兰农业研究与教育之间的联系以及不同研究之间的关系。

在新的农业知识创新体系中,科研部门在专业化和综合性上有所变化。保持一定的专业化有助于在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保留必要的精锐力量,有效地应对竞争;而发展综合性则能从不同的专业和学科出发解决日益复杂的实际问题。图2显示了改革之后瓦赫宁根大学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它充分地体现了专业性与综合性的平衡,以及从不同层次对整个社会的关注。

图2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的方法论在这种新的农业知识创新模式中,政府重新审视了自身在创新体系和社会中的定位。他们认为政府的角色主要是提供如景观、自然和环境等公共品,因此只对负有公共服务责任的研究所提供一定的经费,而将对农民的经济福利所承担的责任留给企业家(农场主)本人。农科院则从全额拨款逐步变为自负盈亏。农业知识创新模式变成如图3所示:科研部门、教育机构、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农场主、农民组织、农业加工企业等)广泛参与,开展合作创新,将以往政府职能部门承担绝大部分创新费用的状况变为公共和私人资金的结合,以激励创新,分散创新可能带来的风险。这种公私合作创新的模式能够快捷地将应用科学研究组织产生的知识转化为经济和社会价值,而这些应用科学研究组织本身就是独立的、高科技的创新性企业。

图3荷兰的农业教育、科研与创新

以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的改革为主的新的农业知识创新模式已经运行了近20年,这些年来的事实证明这种模式能够符合变化的世界和由此所产生的新需求。

三、构建中国农业知识创新体系的系统思考

中国与荷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荷兰先进的农业知识创新体系值得我们参考借鉴。但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文化积淀久远,农业知识创新体系的构建更需要将历史文化与现状加以综合考虑。因此,中国农业知识创新体系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大系统和复杂系统的问题。

一个系统的好坏,可用以下几点基本的评价指标来衡量:系统是否具有明确的目标和良好的可执行力、系统是否具有合理的宏观结构和完善的功能性、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与外界环境间的接口是否清楚。笔者拟从这些方面对我国农业知识创新体系的构建提出几点思考。

1.明确的目标和良好的可执行力

荷兰农业知识创新体系的特点之一是有明确的目标,即以产生实用、可行的知识、方法和技术,以及利用这些知识、方法和技术的创新观念直接为农民服务为创新的目标。明确的目标使得与农业相关的科研、推广和教育在统一的指导下形成了信息流畅、价值转化高效合理的一体化链条,取得了良好的实际生产力效果。

而在我国,尽管大规模地加快农业科技知识与成果的转化已进行了很多年,但实际的转化仍然非常艰难,转化的生产力效果及转化率提高的幅度均不显著。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市场化程度普遍不高,除其中份额较小的物化技术成果商品化程度较高外,大量的非物化技术成果、服务性成果及基础理论成果的商品化程度都比较低,甚至不能商品化,无法形成现实的生产力。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农业科研、推广、教育三者之间没有明确的、集中统一的目标导向和约束,也就不可能产生良好的可执行力,农业科技成果的实际转化效果和效益必然不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知识和成果的转化动力应该主要来自市场。一项成果能否转化为农业生产力,主要取决于有无经济价值,也就是其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或服务能否卖得出去,能否给使用者带来很好的效用。如果生产出的产品或服务有市场、利润大,那么成果就可以很快被转化,否则就不能转化或是转化慢。由于农业科技成果大都是在实验室或实验田中取得的,而实验研究成功,甚至小区实验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大面积、大范围推广的成功。农业科技成果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包含项目的提出、选择与确定,研究与实验、中试、成果鉴定、推广与应用等多个阶段。但目前我国涉及到农业政策、科研、推广的不同部门、不同机构、不同组织存在典型的“散、乱、多”现象。各个部门、环节相互之间没有明确的、集中统一的目标,造成农业科研、推广、教育三者相互脱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益与效果不佳。

例如,很多农业研究机构的科研工作目标取向不对,不是面向市场和经济建设,而是面向政府和上级。有些科研人员在课题申报、验收、鉴定所花的时间和经费要占到课题经费的绝大部分,真正用在课题研究上的费用反而不多。同样因为目标取向的原因,政府项目科技带动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缺乏创新能力,推广模式重点放在新型农业技术和产品的展示上,没有注重农业技术的实效性,而且一些特色的农产品并没有在农业市场上取得优势,并没有撼动传统农产品的地位。

综上所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涉及的要素和环节较多,它既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又受历史文化和社会条件的制约。中国农业知识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形成,首先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即以产生实用、可行的知识、方法和技术,以及利用这些知识、方法和技术直接为农民服务为目标,才可能全面系统地指导和协调农业科研、推广和教育三个方面,整个系统也才能因此而具有比较好的可执行力,使研究产生的最终成果转化为农民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从而真正促进中国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合理的宏观结构和完善的功能性

农业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产业,它所需要的是多层次、多方面、综合性的技术和制度,一项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多方的支持和多种技术的配合,并且需要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按照系统的观点,中国农业知识创新系统所涉及到的众多要素,必然有其内在的关联性以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合理机制。农业知识创新系统的形成并不是某一机构、某一政策或者某几个人作用的结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形成乃是多种因素、多个方面共同作用渐进而成的结果。在考虑中国自身历史文化因素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清主次、理顺关系,确保在宏观层面上形成合理的创新系统结构和完善的系统功能十分重要。系统内部如果出现结构性问题,将造成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脱节,无法形成合力。

与荷兰的情况基本一致,从宏观的、概念的层次上,中国农业知识创新体系最核心的要素也应该是科研、推广和教育。和这三者相对应或直接相关的主要有基础研究机构、应用与推广机构、农业企业与中间商、农民与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这些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创新体系的内核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技术与制度的创新、市场的创新及中介服务。同时,政府在农业知识创新和农业科技推广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与行业协会、信贷与金融机构及其他一些技术机构形成农业知识创新体系的外围支持部分,主要体现农业政策制定、信息网络与技术、信贷与金融服务和行业管理等功能。内核与外围的功能互补、相辅相成,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创新体系,如图4所示。

在农业知识创新体系内核中,科研、推广和教育三者的功能定位要考虑中国自身特有的情况。比如,科研的立项、申报应改变面向政府和上级的取向,重点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应用性、成果转化后的经济效益等。农业科研人员在选题时要深入实际,把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对国内外市场进行充分调查和精心预测基础上,摸清实际需要和现存问题,因地制宜地选准选好研究项目,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还要根据生产变化特点、科技发展的新动向,不断完善、修改课题,体现做课题时就想到用课题的意识,使研究成果不但价值高,而且易转化。同时,推广、教育工作也应考虑中国农村封闭的传统、偏重城市教育的理念和城乡分割的社会体制等特点,在农民的文化、技术与经营素质亟待提高,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由于经营规模太小、合作意识薄弱而发展缓慢的情况下,非常需要农业院校等第三方的介入。完善的农民培训制度体系便于将推广工作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之上,而且可以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在一起,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又能迅速将最新的研究成果推广到农民中间。

图4中国农业知识创新体系构想3.接口清楚、信息与价值链流畅

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以及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交流渠道称之为接口。农业知识创新体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系统中不同机构、不同组织、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不仅包括信息的流通,也包括价值的转化和交换。信息能否及时、准确和通畅地流动、价值的转化是否高效合理,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及时、准确的信息在系统不同要素之间流动通畅,能够在系统中产生巨大的价值转化效应,而价值转化和交换的需求,反过来又是信息的重要反馈。

当今社会信息网络和技术的发达为农业知识创新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可能性,但创新的不同主体之间,广泛存在制度的壁垒、传统观念的差异、文化氛围的冲突,严重阻滞了协同创新的实现。对于农业科研成果、产品与市场、消费需求等信息的加工、获取和应用究竟应该如何发挥更好的作用,还取决于农业知识创新体系的接口是否清楚,即整个系统中有没有强大的驱动力使得信息及时、准确和通畅地流动,以及价值(利益)得到高效合理的转化。除了必要的信息网络和技术支持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创新体系是否具有促进信息流动和价值(利益)转化的内在驱动力量。

首先,战略层次上国家的农业政策、相关的激励制度所发出的信息,指导和影响着向下各个层次信息的产生、流向,以及系统中各要素间价值(利益)的转化和交换。战略层次的信息对于农业科研、推广和教育各方面起到综合的宏观调控作用。因此,这类信息是否符合国家农业知识创新体系的战略目标,就决定了其对中层、基层信息的影响,这是整个创新体系最关键、最重要的驱动力量。必须建立一个能够有力联系与激励各利益相关者(或利益相关团体)为共同的最终目标而付出努力的农业知识创新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利益相关者(或利益相关团体)的基层目标均可借助系统平台得以实现,而他们最终形成的客观合力,则有利于整个国家农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知识创新体系篇4

知识经济时代,高速信息网络成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跨入网络化社会,走向新的文明。有人说,农业社会是怀念过去,工业社会是欣赏现在,而新技术革命迎来的信息社会则是展望未来。不难发现一个个网络正在地球上滋生、蔓延、拓展,把世界、国家、团体、家庭、个人连接为一体,展现出网络的巨大“魔力”。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着整个世界。如果说农田水利是农业经济的命脉,是农业文明的标志;电网、交通网是工业经济的基础,是工业文明的标志;那么,知识经济的核心和标志便是高速、互动、信息传递、知识共享的新一代网络。可以说网络从形式到内容上的革命演绎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作为知识经济的基础设施,高速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革命性飞跃,为新经济形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得基于信息、知识的生产、分配、交换和使用基础上的各种经济活动成为现实。

一、知识经济对我国的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怎样发展知识经济,已经成为关系我国未来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加强,科技、教育、信息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兴办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若干领域的部分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目前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文化教育还比较落后,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投资严重不足,在我们的家庭收入中,近50%的开支用于基本生活开销,等等。种种事实表明,我国尚处于工业化的进程中,离知识经济还有较遥远的距离。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知识经济的发展无疑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可超越发达国家巨大的机遇,这也就是所谓的后发优势。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土地、资源等有形优势不再是永久的优势,根本的优势是要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这也给发展中国家提出了挑战。

挑战首先来自于知识这个生产要素。保罗罗默的研究表明,知识的生产、应用、扩散的效率与知识的积累和人力资源有关,在这一点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据联合国统计:1960年全球的基尼系数是0.44,1989年则是0.55。过去的30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增加和科技的进步,收入的不平衡在加大,穷的越穷,富的越富。世界上最富有的20%人口的收入和最穷的20%人口的收入相比,1996年是11.1:1,1998年则达到17.1:1。贫富差距扩大的实质是知识的差距以惊人的速度在扩大。《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认为,知识的分配比武器和财富的分配更不平等,因为,知识的重新分配能改变其他重要权力资源的分配。

挑战的另一个方面来源于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准备不足。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没有经过发达国家从容的现代化进程,我们必须把工业化与经济化两步并做一步走,才有可能赶上发达国家。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表明,发展中国家面对知识经济,没有别的选择,要么搭上车,要么就落伍。我国是一个正处在转型经济中的发展中大国,突出的问题是,我们要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在加速发展的同时,还要完成制度的改革,也就是说面临改革和发展的双重压力,任务十分艰巨。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具体讲:首先,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没有扭转,人口总量还在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其次,我们的增长方式是以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为前提的。2003年我国的GDP是世界总量的4%,但是,我们消耗的石油、原煤、钢材和水泥各占世界总消耗量的7.4%、31%、27%和40%。第三,我们的工业化进程还没有完成,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水平不高,产业结构层次低,竞争力不强。在服务业领域,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很大,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仅为33.7%。第四,人均资源严重不足。从耕地面积看,全世界的耕地总量是225亿亩,人均耕地是4.3亩,我国耕地面积是14.5亿亩,人均不到1.5亩,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的1/3左右。随着城乡建设用地的逐年扩大,预计到2010年,我国人均耕地将下降到1.2亩。我国的能源分布不均衡,水能70%在西南地区,煤60%在华北地区,石油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和华北。中国经济发展对国际能源市场的依赖逐年增加,到2010年,我国的石油供应有50%要靠进口。我国工业能源消费占世界的30%,农村能源的利用率更低,仅占10%左右。此外,我国经济体制和其他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要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1999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强科技产业化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十六大报告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工作报告也都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国家创新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国家有关部门机构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创新的网络,也是一种制度安排。创新本质上是用知识创造财富的过程,国家创新系统本质上是经济系统的创新。每个国家的创新体系都是每个国家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由历史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决定的,所以对外来的东西只能借鉴不能照搬。国家创新系统的功能是要推动创新,包括知识的创新、制度的创新、知识的传播和应用;基本任务就是要增强国家的创新能力,提高国家创新的效率。

第一、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职能主要有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四项。政府要从直接组织创新活动为主转向以宏观调控、创造条件和环境、提供服务为主。例如,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后,我国政府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支持,设立了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而且还通过了《中小企业法》,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即使这样我们还是面临一个政府职能转变的问题,就是要分清哪些应该由政府负责,哪些应该由市场来调控。比如教育中最可按市场机制办的是职业教育,现在这部分也确实是放开了,下一步应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和义务教育本质是不同的,高等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是人力资本增殖的过程。所以这种教育需要配套改革,更多的应按市场需求来办,不应由政府负担。改革不是让更多的人上不起学,而是让更多的人都上得起学。办好教育需要建立贷学金制度和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如果没有好的信用体系,贷学金制度也维持不下去。政府最应该做的是基础教育,因为,为全体国民提供义务教育的机会和权利是政府应该负的责任。

第二、重塑创新的主体,加大推进企业制度创新的力度。据有关部门对我国5000个企业和500所高校的研究调查发现,真正以科技进步作为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的比例很少。在竞争行业,越是产权结构比较明晰的企业越觉得技术重要。调查还说明,我国企业管理的低效率将削减科技进步的成果。企业要真正成为创新主体,既要有压力,又要有动力,更要有能力。我们要转变体制,既要给企业参与竞争以压力和动力,又要帮助企业建立创新系统,培育创新能力,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

第三、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开放创新教育,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创造型、复合型人才。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教育必须令学习者学会认知,能依靠自己不断探索并更新知识。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所以,我们必须构建终身教育体制,营造终身学习体系,形成学习化社会。

知识创新体系篇5

1 国家创新体系的知识管理与信息保障的提出

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也称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历史源远流长。自从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从经济学研究角度提出和使用了“创新”概念之后,相继有许多学者致力于创新理论的研究。英国学者弗里曼(C.Freeman)在研究日本的技术政策和经济绩效时,于1987年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此后,国家创新体系理论迅速兴起,成为分析国家创新能力、制定创新政策、培育创新环境、评价创新绩效的概念工具和方法。该理论经过伦德威尔(Bengt-Ake Lundvall)、尼尔森(R.Nelson)、卡尔逊(B.Carlsson)、波特(Miehaal E.Porter)等专家的研究而不断丰富,直至成为影响国家或地方政策制定的重要理论体系。1994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启动了“国家创新体系项目”(NIS Project),对多个国家的创新体系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并发表了一系列报告。1997年发表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指出“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是重要的经济决定因素。”

简而言之,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技术创新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新增长理论、知识创新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重视知识在国家层面上的生产、传播和应用,通过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制度安排和网络结构设计对知识生产和系统中要素作用机制的影响,进而决定国家整体的创新活动。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是由政府、企业、教育与培训机构、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基础设施等在发展科学和技术中相互联系与交往而形成的。

20世纪90年代,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被引入中国,政府与学术界认识到自身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从各种角度对国家创新体系进行了研究与思考。1997年12月,中国科学院提交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并启动了“知识创新工程”。针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学术研究逐渐活跃,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国家创新体系理论进行研究,出版了一系列著作和大量的研究报告与论文。

在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知识、信息资源的交换、配置、流动是该体系高效运转的一个决定因素。国家创新体系强调个人、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的技术和信息流动是创新活动的关键,知识信息贯穿创新活动过程的始终。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活动过程也是知识信息思维与知识工作的过程。如果没有知识信息的流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将无法进行联系与交流,将无法形成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联系的开放系统。知识信息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因素,是实现创新的基础,对知识实施有效的管理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

在具体的实践中,通过信息保障系统的运作来支持创新活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相关学者研究,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也存在着知识信息流动不畅,信息保障功能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当前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践中日益突出。因此,迫切需要对创新体系中的知识信息管理及服务理论进行研究,以指导创新实践。

综上所述,无论是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本身还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实践,均提出了知识信息管理与服务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确立与国家创新体系相适应的知识管理与服务理论体系。既是学科自身创新的需要,也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践提出的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国家创新体系的知识信息管理与保障问题研究现状

在国家创新理论产生后,国内外学者对国家创新体系的知识管理及信息保障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

2.1 国家创新体系的知识管理与服务

研究者们开始重视知识在国家层面上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并对知识信息与创新的关系及其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分别在理论层面和经验层面进行了初步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创新管理应该包括知识管理,并针对具体情况对创新过程中的知识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了与组织创新有关的知识管理问题,提出了确定创新企业知识差距的方法,并探讨了解决知识差距问题的途径。针对企业内创新活动,竞争情报活动等的信息管理与知识集成问题探讨较多,并注意到隐性知识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探讨隐性知识如何获取、传播以及如何在创新环节中发挥作用。

从知识视角审视,国家创新体系实际上是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宏观网络体系,其中知识创新贯穿在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的全过程中。在此基础上,可以将国家创新系统分成4个子系统: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

知识是实现创新的基础,知识的容量和分布、知识流动的规模与效率、知识收集与处理的能力都直接影响着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与运行效率。学者们从创新的角度提出了知识管理的内涵。认为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对象,以利于创新为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刘文雯和史占中从知识视角分析国家创新体系,论述了知识特性、行为主体的效率、知识链接及制度环境4个方面对国家创新体系内知识的分享效率和配置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在国家创新体系内实施知识管理的途径和方法。主要包括:增加系统内的知识容量、加快系统内知识链接的流速、提高知识链接的广度和强度以及优化知识流动的制度环境等。

2.2 国家创新体系的信息沟通与知识流动

这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多是从经济,管理、科学技术哲学等角度切入的,理论成果较少。代表成果是著名学者李正风和曾国屏提出的创新系统理论中知识流分析的两个视角。一种研究视角是根据知识生产、传播与应用的客观逻辑来刻画创新体系的边界,构建创新体系;另一个研究视角是从创新主体的特定目的和需求出发,来分析和评价知识生产、传播与应用过程中的障碍与瓶颈,进而完善创新的主体结构,并通过完善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来提高创新的整体绩效。

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包括:①国家创新体系主要是从国家整体的角度来考虑创新活动,目的是提高国家整体的创新能力。而整体创新能力不仅依赖单个要素的创新能力,而且更依赖于它们相互间的作用以及它们与制度、环境等之间的关系。应该采取政策措施来完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知识流动;②探讨国家创新体系中知识流动的基本条件和方式,分析创新体系中知识流的原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③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在干促进创新要素之间的知识流动,知识联盟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知识流动的有效组织模式;④区域创新系统内知识转移的障碍主要有知识障碍、组织障碍和系统障碍,针对地方政府和有关组织提出了促进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内知识转移的对策;⑤知识流动导致创新的演进,而知识的流动过程就是信息沟通的过程,不同的信息沟通方式意味着不一样的知识流动效率,网状、互动性的信息沟通是创新体系高效率的保证。

2.3 国家创新体系的信息保障

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者较早地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敏锐地关注着这一前瞻性课题。1998年彭斐章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学研究与发展(R&D)中的信息保证”,系统研究丁科学研究与发展中的信息保障理论”;此后,相关课题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辛春华在博士学位论文中系统研究了针对企业知识创新的信息保障问题;2004年董小英教授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知识创新的信息保障体系研究”;2006年,武汉大学胡昌平教授带领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信息服务体制与信息保障体系研究”研究团队成功中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该项目对于解决我国创新发展的信息支撑与服务保障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与理论意义。

学者们分别撰文探讨了国家创新体系(包括知识创新)的信息保障问题,主要成果有:①信息保障与国家创新体系或知识创新的关系研究,认为信息保障系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子系统,具有整体性、融合性、中央性、保障性、资源性等特点,该系统有整体调控功能、系统交流功能、信息传播功能和信息服务功能;②构建支撑知识创新的信息保障体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出了构建知识创新的信息保障体系的构想,探讨了基本构成框架和保障要素;③由各类信息保障机构参与构建的地区与系统相结合、以地区为主的信息保障模式是一种科学,合理的信息保障模式。

2.4 国家创新体系的技术中介服务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研究和技术中介服务研究两个方面。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了创新体系知识的创造、扩散和使用,促进了创新绩效的提高。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同用户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创新系统中的知识流动,这种相互作用的本身也是知识产生的重要源泉之一。

继续深化体制改革、改善研究与开发中介服务、加强创新体系研究、倡导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是大力推进中国创新体系发展和区际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科技中介服务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基础,相关学者研究了科技中介组织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功能,分析了中介服务机构的绩效,探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机制,提出中介服务体系的总体框架。

3 分析及结论

知识创新体系篇6

隐性知识是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在1958年从哲学领域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从此可知,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人的大脑中,是人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与个人经验密切相关的知识。通过对隐性知识的深入研究,当前学术界普遍认识到,通过隐性知识的传递、共享及创新从而增强组织的竞争能力已成为企业知识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而作为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等不同类型社会组织构成的复杂系统,区域创新体系中与创新有关的隐性知识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根本和关键。

按照拥有主体的不同,可以把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隐性知识分为个体隐性知识和群体隐性知识。个体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高度个人化的、隐含的、难以或未能形式化表示和共享的主观知识,通常以个人经验、技术诀窍、直觉、价值观等形式存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知识大部分都属于隐性知识,无论对个人还是对企业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群体隐性知识是存在于部门或集体中的、通过共同体验和知识沉淀可以形式化表示和共享的客观知识。隐性知识经常同拥有者的心智模式结合在一起,不同的员工个体拥有不同的心智模式,拥有的隐性知识也不同。共享隐性知识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员工的流动、轮换与合作,这种知识共享的结果之一是形成部门的群体隐性知识,主要表现为部门或团队掌握的技能、操作流程以及价值观、合作默契、协作能力、共同愿望等。群体隐性知识再通过有经验的员工在企业不同部门之间扩散和共享,最终形成企业层次的群体隐性知识。个体隐性知识是群体隐性知识的基础,群体隐性知识是集体中的个体通过紧密的互动和沟通、感悟和领会,形成的组织内具有独特风格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隐性知识共享并不是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它是为了更有效地利用组织智力资本来提高组织知识创新能力,知识共享不仅指组织内部的知识共享,组织外部的知识共享同样也需要重视。一个组织内全体成员长期以来通过相互交流和协作所形成的隐性知识,往往以一种无形的内在力量影响组织的各个方面,成为组织创新工作的宝贵财富。

隐性知识共享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价值

(一)隐性知识共享可以提高区域先验知识的数量和质量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本质是提高企业掌握知识、使用知识及处理知识的能力。企业掌握的知识(先验知识)越多,越有助于企业获得知识并创造出新知识,对于区域创新体系而言同样如此。隐性知识是知识的主要组成部分,个体隐性知识水平决定了个体对显性知识的获取与应用能力,也直接促进了企业或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隐性知识是不同个体对各种问题的感悟、思索和判断的集合,在封闭的情况下难以增值,只有通过不同主体的交融沟通产生“灵感接触”,才会更加明晰、更加丰富起来,继而创新出新的知识。新的知识通过适当的管理行为可以转化成企业和区域的知识,从而提高企业和区域先验知识的数量和质量,提高企业和区域的创新能力。

(二)隐性知识共享可以提高企业间合作创新的水平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目的是促进创新资源在区域内部的合理配置,提高企业间合作创新的水平。区域内的创新资源可以大致分为物质资源(包括金融资源)和知识资源两种,知识资源又可以分为显性知识资源和隐性知识资源。在区域创新体系的各种资源中,隐性知识资源居于统治和主导地位,支配并决定着物质资源和显性知识资源配置和管理的水平与质量。物质资源和显性知识资源投入和配置的过程也是区域隐性知识资源发挥作用的过程,包括管理层的科学决策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对科研设备、资金的高水平使用等。正是由于隐性知识资源的激活、调节功能,才使得物质资源和显性知识资源合理配置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产生创新成果。通过隐性知识共享,区域内不同组织的创新主体可以更好地交流创新理念和技术,在创新资源配置上达成更多共识,促进创新资源的流动、共享,提高企业间合作创新的水平。

(三)隐性知识共享可以促进区域创新人才的培养

在以创新为灵魂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成为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优秀的创新成果都饱含科技含量,没有坚实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知识底蕴是不可能孕育出高水平的科技发明的。这些基础知识既包括显性知识,更包括隐性知识,比如创新人才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良好的创新意识、健康的心理素质、敢于质疑的精神、不断进行科学探索和思考的习惯以及在创新活动中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融洽处理与合作者关系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都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通过隐性知识共享,可以促进创新人才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隐性知识共享可以促进区域创新文化的建设

当前,区域文化作为一种重要资源正愈来愈深刻地影响着区域技术和制度的创新模式。区域创新文化是指那些对区域中个人、单位及其他机构的创新活动有影响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这些态度、价值观和信念在创新行为和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难以言明的特点以及对个体行为的重要影响,所以其本质是组织的隐性知识。区域创新文化建设就是要培育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增进区域的创新活力,从而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区域创新文化建设的过程实际上是隐性知识交流、共享的过程,不同的创新理念、思维和意识在区域内不同组织、不同创新主体间通过讨论、交流和共享,得到创新主体的共同认可并反过来影响他们的思维和行为,从而上升为区域的创新文化。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隐性知识的共享对策

(一)普及隐性知识的理念和知识

理念本身也是隐性知识,决定、指导着人的行为。由于隐性知识引入我国的时间还比较短,当前学术界、企业界对隐性知识的概念、作用、形成和转化规律的认识还十分有限,更少有企业应用隐性知识理论促进创新工作,制约了企业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应该由政府牵头,组织区域内大学的相关学者为其他类型组织特别是企业进行隐性知识的培训,使区域内各类型人员掌握隐性知识的理论和管理技术,树立隐性知识是重要资本的理念。此外,政府和高校应该指导企业建立知识管理部门。当前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绝大多数都已经建立了知识管理组织,极大地促进了创新工作的开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二)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区域隐性知识共享涉及到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中介组织等各方面的关系和各自的切身利益,隐性知识流动和共享的过程也是彼此搏弈的过程,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其中的指挥协调作用。政府要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方的利益诉求,推动隐性知识共享,可以采用计划、基金和政策等措施协调其他主体间的关系并推动彼此的互动。此外,政府还应在优化区域合作创新的软环境,比如信用环境以及完善制度建设如创新激励机制、竞争机制、人才流动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等方面多做工作。

(三)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虽然隐性知识很难通过信息网络进行传递和交流,但信息网络可以为隐性知识的交流和共享搭建平台和营造环境,因此应建设覆盖政府部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中介组织的信息网络。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可建立集群知识资源库、主体成员知识门户以及公共知识地图。知识资源库充分整合区域内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为区域内各类用户服务。主体知识门户更关注企业内部员工和信息内容,当前的协同知识门户整合了即时通讯平台,将每个工作者连接起来进行协同工作和知识共享。公共知识地图负责指出知识的位置,不提供具体的知识,各类创新人员可有效跨越企业或部门界限以获取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或找到可以解决问题的专家或团队,从而进行隐性知识的交流和共享。

(四)建立企业知识联盟

知识联盟是指企业在实现某一创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为共享知识、促进知识流动和创造新知识,与其他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通过各种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松散型网络组织。知识联盟带有明确的学习知识的目的,企业间通过对相关或急需知识的学习,带动各种先进知识的流动与共享,从而最大化挖掘知识中的隐性知识,继而创造出新的先进知识。知识联盟为各种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的共建共享搭建了一个畅通无阻的平台,不仅降低了联盟企业间新技术、新知识创新的成本,还推动了知识最大化流动、共享、创新的良性发展。因此,知识联盟是企业获取隐性知识的最佳方式,是一种促进创新体系中隐性知识共享的有效组织形式。

(五) 建立完善的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

科技中介服务是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是由一系列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以支撑和促进创新活动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组成的有机系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科技中介机构以专业知识、专门技能为基础,与各类创新主体和要素市场建立紧密联系,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重要的支撑。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发展尤其重要,是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十分密集,具有依附于人的特点,一般难以被其他组织的创新主体所广泛认知。调查表明,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其技术创新更多地依赖于外部因素的支持,因此区域应该重点发展具有技术源和技术认知优势的技术中介机构。通过布局合理的中介服务网络,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需要的隐性知识源,从而为隐性知识共享创造条件。

(六)根据隐性知识的特点采取适宜的共享措施

隐性知识具有依附于人以及情景依赖、路径依赖的特点,师传徒授、深度会谈等是促进隐性知识学习共享的有效形式。不论是组织内部还是组织之间的隐性知识共享,都应该根据隐性知识的这种特点进行。一是要促进人员的流动,通过人员的流动带动隐性知识的流动、共享。二是为深度会谈创造机会,如牛津大学的“免费的下午茶”的做法,通过为专家、学者提供聊天的场所,让他们交流知识、激发灵感,造就了一大批世界级的科学家和科研成果。区域政府可以借鉴这种做法,通过组织企业家年会和技术人员观摩交流会等形式为他们的交流创造条件。三是通过项目团队的形式创造集体发明的机会,不同组织的不同类型的创新主体通过共同攻克某项技术难关学习彼此的隐性知识,当他们回到本组织后还可以进行更大范围的扩散。

参考文献:

1.Polanyi.M.Tacit Dimension[M].London:Routledge&Kegan,1957,4

2.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许泽民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3.李华伟,董小英,左美云.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华艺出版社,2002

4.谭可欣,郭东强. 隐性知识管理及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J].管理评论,2007,19

5.杨世峰. 区域经济文化对创新的影响分析[J]. 商业时代,2010(17)

6.余以胜,刘芷欣.区域创新体系中的知识资源组织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0(4)

知识创新体系篇7

 

什么是知识经济?1996年世界经全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报告中给知识经济下的定义是:“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为什么会出现知识经济?出现知识经济是因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发生了质的变化。 

(一)对经济增长起主要作用的生产要素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过去主要的生产要素是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现在知识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 

(二)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生产工具发生了质的变化。过去主要生产工具是手工工具和动力工具,现在是智力工具和计算机、网络和各种软件,特别是因特网。 

(三)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主导产业发生的质的变化。知识产业或信息产业已起主导作用。 

(四)对经济增长起主要作用的资源要素已发生了质的变化。过去主要资源是自然资源,现在各种高级复合型人才将是首要资源的第一要素。把人才作为知识资源的第一要素是抓住了知识经济的核心。 

由此可见,知识经济是掌握现代知识的人使用智力工具进行高效率、无污染的生产,从而推动生产力迅速提高的一种经济活动方式。 

 

二、我国发展知识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我国发展知识经济的有利条件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初步具备了科技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到来的机遇面前,具有一些有利的条件:一是科教兴国的战略日益深入人心,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和行动纲领,并正在逐步得到贯彻实施,这一战略的实施使我们找到了国家强盛的持久动力。二是科技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有利于科技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形成。三是几十年形成的不同层次的研究体系,基本能够满足科技发展本身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三者之间的衔接需要,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渠道已经初步形成。四是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正迈向知识经济的轨道。五是科技产业不断发展,规模日益扩大,为知识经济的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我国发展知识经济面临的挑战 

知识经济给我国带来了机遇,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竞争对手是西方的发达国家,它们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早已实现了工业化,经济实力雄厚,科技力量强大,国民素质普遍提高。这些都是我们在发展知识经济时面临的挑战。我们除了科技总体水平不高外,还存在以下问题: 

1.我国的国情极为复杂,经济发展不平衡,如按三大经济地带划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生活已达到小康水平。中部地区,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低,效益差,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不快,贫困地区还有5000万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2.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市场体系还不够健全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发育的不充分,产业结构不合理。在生产技术上,多档次技术水平并存,既有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的高技术,又有中级技术和远远落后于时代的低级技术。 

3.人力资源数量有余,但质量较差。我国虽然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但是其质量较低,且结构失衡。 

在这种情况下,全社会共同向知识经济社会迈进是困难的,也是做不到的。但是,这不等于我们应该忽视自己知识经济的萌芽,或放弃发展局部的知识经济,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有利条件和目前所面临的发展契机。 

 

三、我国发展知识经济的对策 

 

(一)构建面向知识经济的国家创新体系 

1.合理构建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 

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应该是以提高创新能力,建立有效创新机制和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为导向,由多元化的创新主体、网络化的创新过程和集约化的创新目标所共同组织的高度开放的组织和制度系统。从体系和结构上看,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应包括:创新资源、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四个方面。  

2.构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应把握的关键问题 

(1)把发展经济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根本宗旨,创新的实质就是发展经济。因此,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从体制上、机制上解决好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其核心和关键是提高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实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等都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功能,但是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服务。要实现这一目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必须把技术创新作为重点来抓,要围绕技术创新,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作好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为经济服务这篇大文章。 

(2)把加强技术创新作为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技术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把科技潜力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创新活动,包括从新的创意产生到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生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和服务的全过程。其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质量、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促进新产业的崛起,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强技术创新,就是要从基本国情出发,解决好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问题,实现科技发展目标与经济发展目标的统一,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做好准备。 

(3)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创新的成败与优劣,取决于创新人才。创新自身的多样性决定了技术创新对创新人才需求的多样性。目前,我国尤其应该注重培养和选拔科技产业化人才、创业人才和企业家人才。要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吸引人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激励人才成长、实现人才共享的新机制,充分发挥创新人才的作用。要重视对青年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创立新理论、探索新方法、开发新产品等创新活动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来自青年人才。 

 

(二)切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冷战之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提出来的。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在国际竞争中,我们既面临着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科技优势的压力。当代国际的竞争,虽然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但实质是科技的竞争。目前,许多国家为了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都在调整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战略。我们也应抓住机遇。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的配合与协作。 

1.发挥政府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加快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建设。 

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建设中,政府必须转变职能,应从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直接组织创新活动为主,转向宏观调控创造条件和环境,制定法律和法规,提供政策指导和服务,促进各部门间和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主。要对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知识创新活动给予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对知识经济的传播活动应注意规范,加强管理,提高知识传播的效率。 

2.大力发展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国民素质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因此,发展知识经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首先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其次要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尽快改变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的状况;第三,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在职培训,建立和完善企业职工在职培训的机制,提高全体职工的综合素质和应用技术的能力。 

3.构建符合技术创新要求的科技投入体系,加大科技投入 

科技投入的多少,对科技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多年来,在科技投入上,我国始终由政府单一投入。这种投入方式使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既无压力,也无动力。同时,由于政府的财力有限,每年的投入根本满足不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需要。所以,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必须通过改革,改变科研经费由政府计划下达的单一模式。一是加大科技的投入;二是构建新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投入体系。各级政府在增加科技投入的同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财政优惠政策和信贷政策,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帮助和鼓励科技人员兴办企业,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完善我国知识和技术市场体制,大力保护知识产权,严厉打击盗版和假冒、仿造行为,使投资者真正从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中获得收益。 

4.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 

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低,是困扰我国科技界的一大难题,很多科研成果通过鉴定以后,就锁在保险柜里,长期无人问津,不解决这一问题,科教兴国很难落到实处。科学技术必须与生产力要素有效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实现这转化,必须重点解决好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几个关键问题。如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科技突破与现有技术的验证、放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示范等等,以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5.逐步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并强化企业科技开发的主体地位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仅是法人实体,而且是市场竞争主体。技术进步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包括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能力和自主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能力,关系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胜败。在我国由于多年来企业处于政府附属物的地位,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和政策等因素束缚了企业的手脚,致使企业丧失了依靠科技进步、向科技进步要效益的动力、压力和能力。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结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机制,使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开发主体。 

知识创新体系篇8

一、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的互动关系

知识共享是为了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企业的管理资源,以实现知识的不断扩大和创新,从而推动企业创新,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Nonka把知识共享作为知识创新的首要阶段。他认为一个组织或社区本身并不能创造知识,只有组织或社区成员所拥有的知识财富在集体中经过共享、讨论、分析之后,才能激发组织或社区的知识创新能力。在创新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便是知识共享。从中不难看出,企业要想实现知识的突破和价值提升,就离不开知识共享这一重要环节,或者借助于企业自身的知识共享平台,或者借助于企业外部的知识供应链,或者二者进行转化、升华、提升,三种力量共同为企业创新来服务,才能形成有效的知识网络环境,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以知识共享为视角构建企业内外创新循环体系

如上所述,知识共享成为企业创新活动的基础和提升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基于知识共享平台构建了企业内外创新循环体系,创新内因、创新外脑及其二者的开放互动是核心循环要素,三者之间开放互动形成螺旋式上升的的创新环境。

1.创新内因――创建企业内部知识共享平台

企业内部积聚着大量宝贵的知识资源,如何有效的开发和充分利用这些知识,是企业知识创新关键动力。员工是创新内因中的灵魂,企业应当为员工相互学习与交流创造一个环境,即创建企业内部知识共享平台。首先要明确不同类型知识者的的权益和责任,拟定知识契约,建立本组织的“知识地图”,扩大可利用“知识空间”的范围;其次,树立人本管理思想,在员工之间及员工与公司之间建立信任的氛围。领导主动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工作思路与员工进行沟通,并输入到企业的知识库中。在员工之间,要经常开展员工培训和召开经验交流会,也可为员工提供非正式的交流场所,如各类“沙龙”等;再次,鼓励学习和创新,允许创新失败,逐步达到企业中各成员的自我加压、自我超越,使员工成为爱好学习、善于学习的人,提高群体智商,把企业建成具有持续增强学习力和创造力的系统;最后,建设并不断维护信息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在企业内部基本实现信息处理微机化,建立公用知识数据库,构建企业内部互联网络,同时健全公用知识库信息的收集、加工和更新机制,使知识库的内容、深度、风格与企业发展目标相一致。

2.创新外脑――知识供应链的内化

当企业面对复杂的问题时,如果仅凭自身的知识无法解决,很难实现知识的突破和价值提升的,就会转而向外部寻求支持,需要借助于企业外部知识共享来给企业注入新的知识,为企业内部的知识创新提供新鲜的血液和知识平台,成为知识的需求者。首先,寻求知识供应链。根据组织和市场的需要,寻找与企业自身匹配的知识供应链系统;其次,知识选择,对共享知识进行筛选。先把在供应链各知识节点中经过明示和汇总组合后的集体知识罗列出来,再进行知识处理,形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再次,知识转移与交易,根据知识的不同类型,对显性知识可以在虚拟场所中以电子文档的格式传递,对隐性知识则需要在物理场所中面对面地进行转移或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进行转移;最后,知识内化。根据企业发展和创新需要,建设学习型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形成重知识、重人才、重创新的氛围,倡导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鼓励员工积极进行知识内化。通过利用企业外部知识供应链,能够对企业知识缺口进行弥补,提高知识的利用率和效能,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3.开放互动――企业内外的知识循环

知识创新体系篇9

1前言

深圳三升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升高科”),原名为深圳市京东方智能显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应上市要求进行改制变更而组建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经营业务为LED电子显示屏的研发、制造、工程安装、售后服务,是深圳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在研发、品牌、市场、资质等方面一直保持国内同行业的领先地位。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雄厚的产品开发实力、高效率的管理体系。公司为实现"中国第一,世界知名"的企业目标,不懈努力,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在国内众多的同行中居于前列。

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及发明专利。公司拥有LED显示发明专利3项,LED应用实用新型专利42项,LED显示外观设计8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项,这些专利使企业在技术上获得了良好的竞争优势。本文主要介绍深圳三升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制度的建设、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创新三方面的情况。

2公司知识产权战略

早期的企业并不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但20世纪80年代美国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使专利权人的专利价值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人们开始逐渐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20世纪80年代,美国建立了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专门审理与专利有关的诉讼,美国反垄断政策也出现了有利于专利权人的变化,同时,美国政界与商界开始强有力地推动广泛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建立。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的国家甚至出现了所谓的“虚拟经营”企业。这些企业没有自己的厂房,也不生产任何产品,完全靠出卖自己的知识产权获得高额利润。有人称现在的社会是“知本主义”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国家的知识产权战略以及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

知识产权战略除政府推动外,更需要企业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来支持,否则,所有的战略都只会是空中楼阁。西方企业都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我国也意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正在抓紧制定国家的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我们不在微观层面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恐怕我们创造出再多的知识产权,也不会成为知识产权的大国。因此,知识资产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产生价值。

创新是三升高科公司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创新是科技企业的命脉所系,也是国家交给企业的重要使命之一。因此,我们必须构建完整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充分利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来保护公司的知识产权成果,实现由成本价格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变的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即在未来的10年内,公司的知识产权战略要实现三个目标:构建完整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提高公司知识产权无形资产的积累量。

3知识产权制度的建设

针对公司的知识产权战略,公司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来保证该战略目标的有效实施,下面来介绍一下其中的一些重要措施。

3.1知识产权管理部的成立与建设

知识产权在中国被重视是近几年的事情,三升高科公司也是如此。最早是以知识产权小组和个人的形式,隶属于其它部门,负责这项工作的人员也只有2~3人,这些都从侧面反映了公众对知识产权不够重视。2006年,随着WTO对中国的影响逐步加深,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专利压迫也越来越大,国内的公司所涉及到的专利侵权纠纷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为适应企业的发展,三升高科公司知识产权管理部应运而生。它是一个专门的职能部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专利的申请与授权、侵权与被侵权及对外关系。同时,由于知识产权管理部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在一定的范围内做事的权威和主观能动性也强了,总体上看,是一种紧凑的组织架构。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种架构还是一种功能性架构,专利是研发的先行军,也是市场的先行军,专利工作的重点应该是面向未来,专利布局以及相应的战略运营会越来越成为工作的重心,很大程度上,战略性的架构才能适应这种需求。

3.2知识产权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企业之间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在知识产权领域尤其是这样。由于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时间短,熟悉国内外知识产权规则的人才还比较少,对此,深圳三升高科有自己独到的人才培养机制。公司知识产权管理部成立后,有专门的专利技术人员、专利申请人员、法务人员及资料管理人员,公司还定期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举办培训讲座,同时也派人参加政府或有关机构举办的知识产权论坛讲座等,这些都为我们对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3专利信息平台的建设

为了提高公司知识产权信息的管理水平,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部与国内外一些专利软件公司进行了沟通,并试用了一些公司的软件,筹划在一些专业的知识产权网站上建立自己公司的个性化知识产权库,方便知识产权信息的登记、查询,比如国内有名的佰腾网。目前,这项工作正在紧张的开展中。

4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创新

4.1LED系列专利及人才的发掘

有效的一定数量的专利是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最有效的武器,专利发掘是制造这些武器最为基本的工作。从根本上讲,在LED专利产品的产生中,最关键的要素是研发人员。由于中国专利制度的建设起步晚以及早期的保护政策弱,造成很多研发人员对专利制度不了解或者对专利制度没有信心,经常碰到的有以下几种情况:申请专利很困难;专利没有用;不知道怎样将想法变成专利;申请和维护专利会增加公司的运营成本;想申请专利,但不知从何着手。

针对上述这些情况,公司知识产权部制定了相关的策略。首先,在公司的管理层及相关的员工中,大力宣传专利的正面作用;其次,开展专利基本知识以及创新方法的培训;再次,加强专利奖励制度的建设,积极鼓励和帮助有新思想的员工完成其专利的申请。

4.2创新的发掘

虽然公司的研发人员对LED应用技术本身都非常了解,但专利的申请并不积极。为此,知识产权管理部的作用就显现出来。知识产权管理部对研发人员进行沟通辅导,也就是创新方法的培训以及新思想的收集,激励研发人员新想法的出现,宣传专利相关的知识。创新方法培训首先要做的是要消除研发人员对创新和专利的神秘感,然后帮助研发人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对产品要素有意识的增加、减少、替换以及重新组合,来开发新产品、新功能或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在专利申请过程中,对一些重要的技术也要通过创新方法来进行创新,使技术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4.3专利的申请

知识创新体系篇1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12-02

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范围内出版了约300种文学理论教材(含再版、修订等情况),其中只有不到20部是由个人独立编撰出版的,很多教材都有拼凑之嫌,缺乏写作个性和情感、学者的写作机锋和思想火花。同一时期的教材似曾相识、缺少著作、创作,是这些年来“文概”最大的不足和尴尬。但是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推出的张孝评先生全新修订的《文学概论新编》(第四版)可以弥补或减少这种不足与尴尬。我有幸先睹为快,该书新意纷呈,在学科的自足性、内涵的包容性、逻辑的严密性、思想的前沿性、表述的学理性等方面堪称典范,是一部兼具现代性、综合性、创新性等知识形态特性的文学理论教材,是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研究与教学的重要成果之一。

首先《文学概论新编》(以下简称《新编》)是一本具有现代文学理论知识形态的教材。

我国过去的文艺学教材存在三种模式:中国传统理论模式、俄苏理论模式和西方理论模式,其中又以俄苏模式影响为大。建国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前苏联季莫菲耶夫的《文学原理》等教材成为我国高校文艺学教学的主要依据和权威教材版本,对于20世纪50―60年代出现的一些由我国学者编写的教材也从体系上、观念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学理论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庸俗社会学、教条主义等不良倾向,和上述教材的盛行有密切的关系。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判庸俗社会学,广泛吸收西方现代文艺理论的有益成份,使得文艺学研究以及文艺学教材的建设出现了可喜的进步。《新编》就是这一时期成功转型的教材之一,是一部富有理论建树与现实意义的教材。《新编》从美国学者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的“文学四要素”引出了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系统结构,它以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作家与读者为主体,以作品为核心因素和中心环节。《新编》以文学活动作为全书的逻辑起点,认为文学理论是一种寻求并发现文学的基本规律的纯理论,是立足和服务于文学实践的纯理论,具有逻辑性严密、概括度深广、现实感强烈的特点;在考察了模仿论、表现论、实用论、文本-形式论等四种类型的文学理论知识形态以后认为,它们都不具备建构文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品格。《新编》创造性地提出以“文学与人的关系,或者说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为线索来建构文学理论的知识体系,认为文学理论的知识体系是由一条线索(文学与人的关系)和五个层面(文学本体论、文学价值论、文学创作论、文学接受论、文学发展论)有机组合而成的整体。该书以文学本体论开篇,以往的文学理论教材大都以文学本质论开篇,文学的本质特征是文学理论教学的重点、难点,由于缺乏文学活动这一具体生动的言说客体,因此教师讲解难度较大,不易被学生理解接受。而《新编》以文学活动作为逻辑起点,紧密联系古今中外的文学实践,条分缕析地得出“文学是一种用语言表达的情感化、形象化的人文意识”,为文学的审美人学本质建构了一个多维、开放与富于包孕性的平台。

该书相对于2005年的第3版而言,融入了作者对文学新观念、新方法的理解与思考。虽然王一川的《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陶东风主编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南帆的《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都在对本质主义的文学观念和思维方式进行反思,在学术及理论上都表现出突破原有思维方式束缚的多样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新编》也不例外,该书在主要观点及论述方式方面,都有迥异于以往文学理论教材的新特点,是一本具有现代文学理论知识形态的教材。

其次,《文学概论新编》是一本具有综合文学理论知识形态的教材。

建国以来文艺学教材的发展经历了引入、模仿、探索几个时期,虽然存在失误与不足,但的确在不断前行,对文艺学学科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有:教科书的僵化框架仍然难以突破,马列文论、中国古典文论、西方文论三个体系在学理上无法真正调和。许多文艺学教材缺乏一种现代思维和研究主体的意识烛照,所以无法真正显示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味和价值,也无法实现西方现代文论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融通共生。而《新编》作者能够站在现论思维的高度,以现代的观念方法去融铸、统摄、观照中国古代文论、马列文论与西方文论。在具体的章节论述过程中有机地整合了中国古代文论、西方现代文论与马列文论的话语资源,在学科的自足性、内涵的包容性、逻辑的严密性方面堪称典范。如第三章对“最高度”概念的阐释,既借鉴康德《判断力批判》的理解,又与严羽《沧浪诗话》的“入神”说进行对照互证。如第一章对“反映”这个范畴的辨析,既利用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论述,又综合了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对“反映”的阐释结果,并且联系当代经典文学文本进行实证研究。又如对黑格尔提出的“心灵化”概念,《新编》引用了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关于“文学的虚构性”与弗洛伊德的《作家与白日梦》关于“文学的想象与梦想”理论来阐释“心灵化”的内涵,认为“心灵化”可以切分为“事理化”与“情理化”两个层面,而后者正是《新编》融会中西文论思想之后得出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范畴。此外,对“文学审美价值的形而下取向与形而上取向的辨析”与对“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二重性”等的精彩论析,不一而足。

难能可贵的是《新编》并不疏离文学创作实践,而是紧密结合当前文学实际来总结文学理论、探求文学规律,具有思想的前瞻性。不像有的《文学概论》教材很难看到它们对当前文学创作实践的关注和解释。作为一种理论,关心和解释当前的文学现象、文学作品是其应有品格,但各种《文学概论》教材几乎都不提现在的作家、作品与现象,举例子都是已定性的“经典”,这固然应当,但理论如果没有一定的前瞻性,不能及时关注眼前文学实践,不能及时分析当前文学作品,不能给当下文学实践以一定指导,而只是对过去现象的分析、总结和评价,怎么能是“以一切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呢?那样的《文学概论》也将失去它作为理论的品质。而《新编》既征引经典的文学文本作为研究的对象,如曹雪芹《红楼梦》、罗贯中《三国演义》、卡夫卡《变形记》等;也大量引用当代作家的文本作为分析的对象,如臧克家的《三代》、艾青的《镜子》、流沙河的《哄小儿》、实的《白鹿原》、路遥的《人生》、王蒙的《蝴蝶》、舒婷《致橡树》、电影《泰坦尼克号》等等。《新编》在剖析它们的文学价值的同时,也让读者诸君明白了如何运用文学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文学问题的道理。

知识创新体系篇11
知识创新体系篇12

课堂上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并登记在学生课堂观察检核表上。这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学生课堂观察检核表

例如,在一堂课上,老师通过对学生的观察,看看学生是否能达到上述要求,从听课、练习、发言、交流等方面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分。以此作为基本技能与基础知识掌握好与坏的一个参考。

二、问题检测,在情景中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

评价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也是评价学生基础知识水平的重要项目。理解能力评价要求把理解的问题抽出来加以测验,然后将每个学生的理解程度加以分析,即可达到评价的目的。测验理解能力的方法有:论述题考试,客观测验中的选择题、简答题,口试法,观察法,等等。

比如试述三角形面积的求法,有的学生不需要真正理解,只要记住三角形面积的公式就能得满分。如果要测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是否彻底把握了内部间的关系,试题就应改为:三角形面积的求法、为什么是底乘高再除以2?这样学生就要理解其原因,深入说明内部的因果关系。

又如,提问某一问题,如果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作出独特见解的答案,并对自己的回答做出了有效的说理,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比较好。

案例:在教学7年级数学《5.6探索规律》时,我就日历中的规律提出下列问题:

(1)日历中相邻的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2)你能用代数式表示这个关系吗?

(3)阴影方框中的9个数之和与方框正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

(4)这个关系在其他方框中都成立吗?你能用代数式表示这个关系吗?

(5)这个关系对每一个月的日历都成立吗?为什么?

(6)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还有哪些结论?

在评价时,看学生能否对问题用自己的语言作出回答;能否清晰、有条理地对问题进行解释;能否积极地与同伴交流意见,并从中获益。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在评价时都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并随时观察记录。

三、测验法

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小测和测验,及时反馈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知识的运用情况。这种方法要注意测验的难度、信度和效度。以测验的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一个参考,同时要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生取得的进步要作出鼓励和肯定。

四、专题作业:学生独立研究、独立动手的空间

知识创新体系篇13

党的十明确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伟大构想,并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1]。知识型企业以创新作为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路径,创新活动频繁,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知识型企业的创新主体是企业的研发人员,为了提高企业的研发效率,实现技术创新的目标,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发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使企业的研发人员和研发团队进行卓有成效的工作。因此深入分析研发人员和研发团队的特点和需求、研究知识型企业创新激励体系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知识型企业创新激励对象

知识型企业是指利用其自身的能力去创造新知识,并将使用这种新知识作为生产新产品和提供新服务的基础的经济组织[2]。知识型企业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企业价值创造活动主要依靠企业研发团队和研发人员,这也是知识型企业主要创新激励对象。

(一)知识型企业创新激励对象特征分析

1.研发人员特征。知识型企业研发人员受教育程度较高,专业知识扎实、多为掌握先进技术的生产者、设计者和管理者。他们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不断通过研发项目锻炼自己,向团队以及合作伙伴学习新知识,或是通过培训等手段,更新自己的技术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研发人员普遍具有创新精神,一般会把攻克技术难关作为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对新鲜事物保有旺盛的好奇心和积极性[3]。研发人员的需求层次虽然各有不同且不断变化,但整体的需求层级较高。知识型企业的薪酬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研发人员的物质需求较容易满足,所以研发人员更看重个人成长的机会、工作自由度、自我价值的实现。

2.研发团队特征。知识型企业的研发团队是项目经理负责项目团队,向上直接对总经理负责,团队有充分的自,高层管理者并不干涉团队的运行,是典型的扁平化组织。研发团队的团队协作能力较强,团队成员彼此熟悉,且在项目研发过程中形成相辅相成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从知识、技术储备上具备了进行研发并获得成功的可能,有利于协作研发项目。研发团队成员地位平等,成员对自己负责的研发任务有较充分的发言权,成员之间彼此尊重,相互配合,没有严格上下级关系,没有权利的控制与争夺,而是以任务为核心,彼此间是相互平等、相互独立的,经常处于一种鼓励合作的环境中[4]。团队成员通过正式或者非正式的沟通和交流,进行思想碰撞,能够激发出新的思想、新的思路和创新灵感。

(二)知识型企业创新激励对象需求分析

知识型企业研发人员在职业发展不同阶段会有不同需求,企业要根据其不同的需求合理的设计激励方式。参考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考虑企业研发人员的实际情况,将研发人员的需求分为物质需求、归属需求、成长需求以及成就需求。这些需求贯穿于研发人员职业发展的整个周期,但是在不同的阶段研发人员需求重点会有所不同。研发团队是企业内部的小型组织,其成长共分为四个阶段:创立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蜕变期。研发团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其团队需求也会发生变化,虽然每一阶段都有对资源、知识、环境的认可及改变的需求,但是侧重点各有不同。研发人员和研发团队不同时期需求如表1所示。

1.研发人员发展阶段及需求分析。研发人员从学校毕业,刚进入职场,对企业、对工作有很强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处于适应工作内容、适应组织环境的阶段。这一时期对物质需求,如薪酬数额、福利待遇比较关注。但逐步适应企业环境,工作步入正轨后,会向过渡期转化。工作三到五年后,研发人员会考虑自己是否继续在该企业工作下去,企业的组织制度、领导同事关系是否适合自己。自己是继续从事研发工作还是转岗从事行政或营销工作。这一阶段研发人员的归属需求成为主要需求。研发人员明确了自己职业发展方向,处于个人事业的发展初期,正在寻求和实现自我理想目标。此时企业研发人员对企业的晋升、学习与成长机制比较关注,成长需求成为这一阶段最重要的需求。进入职业发展稳定期,研发人员基本确定和实现了想要达到的成就水平,对工作的自主性与工作胜任和满足感要求很高,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成就需求成为首先需求。

2.研发团队成长阶段及需求分析。在研发团队刚成立时,团队的实力较弱、依赖性较强,对设备、人员需求较大,团队的技术能力还不稳定,技术发展方向不清晰,研发效率较低。一旦技术团队技术能力逐步形成,团队便进入高速成长期,这一阶段团队的凝聚力开始形成,内部结构有了很明显的进化,人员配备合理,领导得力。这时研发团队开始关注内外部的环境,内部研发人员的协调,与外部其他团队的合作和沟通顺畅等。进入成熟期,研发团队组织结构趋于稳定和完善,具有清楚的层级和分工,且规模显著增大,技术人员增加,研发能力增强,有独立的研究开发新技术的能力。但是团队发展速度开始减缓,并有停滞的可能。这一时期研发人员对知识和人才的追求成为其继续发展的动力。研发团队发展到一定阶段,管理和内部激励问题日益突出,效率下降,技术能力刚性开始出现,表现出某种抗拒外界环境变化的惰性。为了避免研发团队的衰败,增强整个团队的活力,研发团队的形态必须发生完全革命性的、脱胎换骨的变化,这时就进入了关键的蜕变期。在蜕变期,研发团队需要通过合并、分立等方式改组团队的构成,通过对其进行任务变更,加强对新技术能力的培养,使研发团队重拾活力,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二、知识型企业创新激励因素

结合知识型企业研发人员和研发团队的特点和需求,将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因素分为薪酬激励、工作激励、环境激励和成长激励,如表2所示。

薪酬激励是贯穿员工职业发展周期的激励措施。薪酬不仅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还满足员工更高层次的需求,如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机会。薪酬水平也是对员工工作努力程度的判断,是其社会地位高低的象征,是个人实现价值的重要体现。工作激励是指通过分配恰当的工作,满足研发人员自我实现和尊重的需要,从而激发他们内在的工作热情的方法,包括将研发任务与研发人员的能力和兴趣结合起来、使工作具有挑战性、让研发人员在不同程度上参与组织决策及各级管理工作的研究和讨论。环境激励包含的要素较多,例如资源的柔性安排、提倡知识共享、鼓励研发创新和容忍失败、强化团队协同能力以及团队文化氛围。成长激励是为了满足研发团队和研发人员的高层次需求,企业的研发人员和研发团队都有实现价值、获得认可的需要。但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技术人员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远高于其他行业。因此大多数员工具有较强的学习意愿,他们期望在工作的过程中学习到新知识、新技能,同时个人技术能力的提升也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大有帮助。

三、知识型企业创新激励模型

通过对知识型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对象和激励要素的分析,结合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的绩效原理[5],从薪酬激励、工作激励、环境激励以及成长激励的四个均衡角度,经济报酬激励和非经济报酬激励两个方面构建知识型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模型,如图1所示。

(一)知识创造为核心的薪酬体系

知识是知识型企业主要生产要素,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就是知识加工、创新和传播过程。因此知识型企业必须构建以知识创造为核心,薪酬、奖金、股票期权、利润共享、保障福利等多种激励方法相结合的薪酬体系。知识型企业需要形成薪酬体系中以长期报酬为主的报酬组合,增加福利的弹性。同时要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适时进行调整,实现薪酬体系的动态管理。

(二)公平透明的绩效管理体系

知识型企业中研发人员和研发团队的工作开展主要是以项目和任务的形式进行的,对他们的绩效考核必须贯穿整个工作过程。一方面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涵盖薪酬绩效、工作绩效、环境绩效和成长绩效的主要方面,因岗不同,因人而异,符合研发人员和研发团队的工作特征,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保障绩效考核结果的有效性[6];另一方面要让研发人员和研发团队参与绩效管理流程中各主要环节,方便研发人员更好的了解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发展情况,进而不断提升自身技术能力。

(三)企业创新目标与个人目标的统一

知识型企业创新激励模型的绩效目标可以分解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企业绩效目标、第二层次的研发部门绩效目标、第三层次的研发团队绩效目标和个人的绩效目标的综合。这三个层次的目标可以从薪酬绩效目标、工作绩效目标、环境绩效目标和成长绩效目标四个维度衡量,通过平衡计分卡的目标管理把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目标转化成企业研发团队和研发人员的具体绩效目标,进而通过目标激励、过程激励、成长激励等一系列管理措施,来最终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达到目标管理和绩效激励的有机结合。并且,在组织目标实现的同时,也是员工的个人目标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最终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

(四)经济报酬与非经济报酬的有机结合

经济性报酬是从工资、奖金、福利等方面体现了员工投入工作所获取的基本生活所需的报酬,是对员工短期阶段性目标的绩效激励,即对员工的短期激励,它是实现长期战略目标的基础和前提。非经济性报酬是从学习、成长、挑战、价值等方面体现了员工为智力资本性投入所获取的未来发展和长期价值回报,是对员工长期目标的绩效激励,即对员工的长期激励,它是激励员工在关注短期目标的同时更加关注短期目标对长期目标的影响,同时鼓励员工长期服务于企业以及服务于长期目标。模型中将员工的经济报酬激励和非经济报酬激励通过4个维度的绩效目标进行了有效整合,亦使员工的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

四、知识型企业创新激励措施

(一)薪酬激励

薪酬激励是知识型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的基础性措施。企业要从研发人员和研发团队的特征和需求出发,采取多样的薪酬支付方式,根据其价值取向确定科学合理的薪酬水平、薪酬结构及具有激励性质的福利项目,建立以知识创造为核心的薪酬体系。研发人员的薪金实行岗位工资结合特色津贴的办法,对研发人员进行能力定岗,给予岗位工资,然后依据研发人员在研发项目方面的贡献,灵活发放津贴和奖金[7]。对有重要创新成果的研发人员给予股票期权奖励,这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激励方式把研发人员的收益同知识型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利于防止优秀研发人员的流失。

(二)工作激励

工作激励是知识型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的辅措施。企业要根据研发人员的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确定员工的工作岗位和研发任务,构建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工作激励体系。知识型企业的研发人员收入较高,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薪酬激励的效果不再明显,此时非经济的激励措施在知识型企业的激励机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工作自身的激励性就成为知识型企业创新激励的一种重要手段,如丰富工作的内容,提高工作的创造性和挑战性,使员工在工作中取得成就,实现自我价值等。此外,鼓励研发人员参与管理,使其对自己的工作有一定的选择权,充分释放他们身上潜在的强大知识能量的自主式激励系统。

(三)环境激励

环境激励是知识型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的保障性措施。企业要改善内部工作环境来满足技术人员对工作环境的需求,从而提高员工的创新效率。知识的创造需要公平、开放、信任的工作环境,知识型企业的研发人员需要优质的研发资源、顺畅的沟通交流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这要求知识型企业从企业文化、组织关系等方面着手进行改进。知识型企业要构建包容失败、鼓励员工不断创新的企业文化,营造和谐的、自由表达自身意愿,注重团队合作的工作氛围。知识型企业要形成松散、平等的组织关系,以利于研发人员之间、研发人员与管理者之间的顺畅沟通以及知识的共享及交流。形成良好的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在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中、更主动的学习和工作,以创造更多的价值。

(四)成长激励

成长激励是知识型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的关键性措施,是重要的非经济激励手段。企业需要根据研发人员未来发展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培训制度,满足研发人员自我发展的意愿。知识型企业研发人员不会只是满足于对现有职务和工作的胜任,现有的工作是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因此,企业应当重视研发人员的职业成长与发展,设计合理的晋升机制,为员工创造全面发展的机会、平台和空间,使员工的职业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相一致,形成研发人员与知识型企业荣辱与共的伙伴关系。培训是提升知识型企业研发人员技术能力和水平,实现研发人员自身发展的重要激励手段。知识型企业需要构成长效的培训机制,完善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知识型企业中研发人员和研发团队是企业创新的主导力量,设计科学合理的创新激励体系对调动研发人员和研发团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提升企业创新效率具有重要作用。针对知识型企业研发人员和研发团队的特征和需求,结合企业创新激励四要素,提出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创新激励模型,将创新激励要素转化为创新绩效目标,构建知识创造为核心的薪酬体系和公平透明的绩效管理体系,通过经济报酬与非经济报酬的协同配合,有效激发知识型企业研发人员和研发团队的创新潜能,进而实现企业创新能力与竞争实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东华等.数据环境下技术创新管理方法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34,(4):172-180.

[2]荣良,杨宏力.知识型企业核心员工及其激励机制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07-112.

[3]赵景辉.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方法体系设计[J].科技与管理,2010,12,(3):124-128.

[4]张笑楠.软件外包企业技术能力成长机制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2.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