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绿化的意义实用13篇

道路绿化的意义
道路绿化的意义篇1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步伐逐渐加快,城镇化水平也稳定提高。但伴随而来的是,自然生态已经受到严重的破坏,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噪声,烟尘等环境污染无时无刻不在损害城市的机体,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如何改善城市生态,保护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环境,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全国各地争创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园林城市的热情高涨。以美化家园, 改善城市形象, 为城市营造优化美好的生态环境, 正在全国各地城市大规模展开。作为城市的主心骨――道路、道路绿化, 也同样得到重视和发展,并且以它独特的绿色艺术景观魅力,展现在人们的面前。道路绿化,是道路环境中重要的景观因素。道路绿化线,可以使城市连成一个整体,道路绿化类型、形式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城市的印象。

二、城市道路绿化现状

1.国外城市道路绿化现状

国外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重视较早。随着经济的发展,为了满通运输及生态环境的需要尤其是在汽车日益增多的年代,行道树的布置形式和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城市进行了重新规划,例如巴黎、东京、阿姆斯特丹等。在新的城市规划中,普遍要求增加绿地,以改善和保护环境为目的。近年来,国外城市规划中相继出现“花园城市”、“城市林带”和“绿色走廊”等。

2.国内城市道路绿化景观

我国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分析与研究工作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可操作的标准、规范和实施细则。在城市规划和道路建设可行性研究中,很多情况只做定性分析,缺乏定量依据,或简单地将工业环境影响分析方法套用到城市道路环境影响分析中去,科学性和准确性较差。因此,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研究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和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所包含的内容和范围,提出相应的城市环境改善对策,对我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和城市道路事业的健康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城市道路绿化景观都作为道路建设的辅助部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设计仅仅限于机械地套用标准图,或依照已建成的城市道路绿化照搬,没有考虑城市的区域性特色和功能因素,将艺术语言引入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更是极少数。

三、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意义

由于植物固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使得植物在道路绿化中能起到特有的生态保护作用。

1.遮阴

据史料记载,我国早在公元前五世纪(东周)就在首都至洛阳的街道旁种植列树,供来往行人在树阴下休息。可见,道路绿化的最初形式和人们使用它的最基本功能是遮阴,给行人一个避阴、纳凉的舒适的行走空间。特别是种有行道树的街道, 乔木的树冠具有遮荫降温的功能。当夏天的太阳光辐射到树冠的时候,20%~25%热量反射回天空,35%被树冠吸收。加上树木的蒸腾,作用所损耗的热量,都有助于降温。据有关部门测定,夏季有树荫的地方,一般比没有树荫的地方要低3~6℃。

2.降低噪音

道路绿地、绿带、绿篱还可以起着隔音和降低噪音的作用, 根据有关部门测定资料显示, 通过2m宽的行道树、1.8m宽的绿篱可减少噪音30~40ab。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影响沿线居民的生活,损害其身心健康,绿化植物通过密植形成的屏蔽作用及植物枝叶特有的排列方式,可以有效地吸收声波,降低噪声。树木能减低噪音是因为声能投射到枝叶上被反射到各个方向,造成树叶微振而使声消耗而减弱。例如快车道上的汽车噪音,穿过12米宽的悬铃木树冠,到达树冠后面的三层楼窗户时,与同距离空地相比,噪音的衰减量要大3~5分贝。

3.降低辐射热

太阳的辐射热约有17%被天空吸收,而绝大部分被地面吸收,所以地表温度升高甚多,绿化可以改变地面温度,例如中午在树阴下水泥路面的温度,比阳光下低11℃左右,树阴下地面比阳光直射时要低6.5℃左右。当然不同树种、不同质量的地面在降低气温的作用下,是有不同影响的。

4.调节和改善道路环境小气候

植物在夏天可通过树冠的遮阴,减少太阳对地面的直射,降低辐射能量,通过叶片的蒸腾作用消耗热能,通过绿化廊道的通风形成凉风调节气温;在冬天可通过树冠的阻挡,将辐射到地面的热量截留,防止其向高空扩散,起保温作用,可调节和改善道路环境小气候。

5.保护路面

夏季城市的地表往往比气温高出10℃以上,而通过绿化可以降低地表温度,因此道路绿化在改善小气候的同时,也对地面起了保护作用。同时道路绿化还可以改善地温,防止路面老化。据测,树阴下道路路面温度比路面温度在夏季可降5-7℃,冬季可增高1-3℃,从而减弱路面老化程度,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6.吸收粉尘植物

特别是树木对粉尘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由于树木有强大的树冠,叶片分泌黏性的油脂,使得树木具有滞尘作用。据测算,1 公顷城市道路绿树一年可吸收各种灰尘达300~1200kg。许多树叶有较强的吸尘能力,如榆树每平方米叶面积吸尘量为3.03g,夹竹桃的吸尘能力更强,达5g 之多,每公顷云杉滞尘量为32t。

道路绿地犹如过滤器,可以减低尘埃、净化空气。根据有关资料显示, 长沙市绿化街道上,距地面1.5m的高处,含尘量比没有绿地的街道上含尘量低56.7%。而显著的是草坪, 草坪的飘尘浓度仅为地面的五分之一。

四、结语

城市道路的绿化不仅美观了城市、净化了空气,而且为人类自身带来健康。搞好城市道路绿化队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道路绿化的意义篇2

村道,是指不属于乡道以上的乡(镇)通往行政村、行政村之间以及行政村与外部连接的公路。

二、义乌市农村公路现状

义乌市农村公路总里程1113.162公里,按行政级别分为:县道339.27公里,乡道404.687公里,村道362.194公里,专用公路7.011公里;按公路等级分为:一级公路59.432公里,二级公路38.052公里,三级公路25.836公里,四级公路945.82公里,四级公路44.022公里。

三、义乌市农村公路绿化现状、问题及对策

现状、问题

农村公路绿化率偏低。义乌市农村公路绿化总里程603.765公里,其中县道绿化里程为316.42公里,乡道238.313公里,村道49.032公里,农村公路绿化率仅为54.24%。义乌地处浙江中部,面积1105平方公里,2007年底总人口数71.63万人,境内丘陵起伏,土壤贫瘠,人均耕地面积0.03公顷,不到半亩,相对土地紧缺,征用土地工作难度超过计划生育排名第一。且在前几年的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注重主体工程,对配套工程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加之建设资金短缺,土地资源相对匮乏,且农村公路多为山区道路,建设成本高,难度大,部分农村公路建设一开始就没有考虑公路绿化用地。

农村公路绿化结构相对单一。农村公路绿化相对简单,按结构类型可分为乔灌花草相结合、多层次立体的高等级绿化,如杭金衢高速后宅出口连接线中间绿化带;和仅有单一树种的行道树绿化,如枫赤线行道树绿化。其中义乌市农村公路高等级绿化95.273公里(约538768㎡),包含商城大道、杭金衢高速后宅连接线、苏八线、上佛路等16条县、乡道,为农村公路绿化总里程的15.78%。

农村公路绿化实施混乱,整体性差。在村村通公路之后,不少农村非常重视公路绿化,然而公路两旁该如何绿化,该栽什么树种,又该如何管理,基本上是各村各自为战,缺乏一个统一的,科学的规划。同一条线路,今年绿化水杉,明年种植意杨,后年补植杜英,大后年再补香樟,期间再根据个人喜好绿化桂花、白玉兰等;且随着树木的长大,不但树枝会像路面扩展,影响交通,夏天枝繁叶茂,影响视线,容易诱发交通事故。

对策

新建、改建的农村公路绿化工程应统一纳入工程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所需资金纳入工程概算。

公路绿化设计应符合《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要求,根据“因地制宜,因路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采用“乔、灌、花、草”有机结合的方式进行,注重现状和自然情况的调查,进行路段绿化总体设计,使之具有目的性、整体性、稳定性和艺术性,充分满足公路绿化功能要求。

农村公路绿化设计应满通要求,保证视线畅通和行车安全:被人行道或道路出入口断开的分车绿带,其端部应采取通透式配置,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路面高度0.9-3.0米的范围内,树冠不应遮挡行车视线;分车绿带应进行夜间防眩设计,距相邻道路路面高度0.6-1.5米范围内,种植枝繁叶茂、低矮缓生的常绿树。

农村公路绿化要以观赏价值高的乡土树种为主,同对要充分考虑乔、灌、花、草的结合和植物的合理配置,使农村公路绿化具有层次美、观赏美和生态美的效果,并使农村公路绿化沿途自然景观相结合,突出绿化的整体性和节奏感。

对一些特殊路段的绿化规划设计,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

(一)、旅游路线、城乡结合部和绕城的农村公路绿化要以绿化、美化环境为主,适当增加观赏乔灌木的比例。

(二)、山区、丘陵区农村公路绿化,要有稳定边坡,巩固路基的作用,同时考虑环境保护,以深根系和攀缘植物为主。

(三)、难绿化地区农村公路绿化,要结合当地经济条件和环境要求,选择一些抗逆性强,且经济适用,易成活的植物。

绿化施工要严格按照绿化设计进行,遵循客观规律,适时栽植,尽量减少反季节施工。

要加强对绿化苗木的日常管护,及时进行浇水、整形修剪、防治病虫、清除杂草等抚育管理工作,要积极宣传农村公路绿化的有关政策、法规,防止人畜破坏,充分保持和发挥农村公路绿化的作用和效果。

对已达到衰老期,品种退化,病虫害严重,绿化效果差,影响路容路貌的路树要及时进行采伐、更新。因农村公路改建,需要进行移植的,除紧急工程外,可安排在树木移植季节进行移植。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愈来愈关心空气质量、自身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等。农村公路是我国公路的主体,农村公路绿化是现阶段公路绿化的重要内容。农村公路绿化是农村公路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交通安全性和舒适性,缓解公路施工给沿线地区带来的不良影响,保护自然环境和改善生活环境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农村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农村公 路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公路绿化工作是公路规划、建设、养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农村公路绿化工作对于国家绿色大通道建设战略决策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2]《浙江省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48号)】

[3]《浙江省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

[4]《浙江省园林绿化技术规程》

道路绿化的意义篇3

二、任务目标

全面提升我乡淖沿子、五福堂村村庄绿化水平,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改善这两个村的村民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优化旅游区周边环境,把这两个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旅游亮点新农村。

三、组织领导

(一)成立班子,强化领导

我乡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心部署,积极推进,严格标准,抓好落实。由主管林业的副乡长主要负责,淖沿子、五福堂的包村干部、村干部及相关乡干部各司其职,要求领导到位,组织到位,精力到位,责任到人,确保我乡淖沿子和五福堂村庄及道路绿化任务全面完成。

(二)要深入宣传,提高认识

农村村庄绿化和道路绿化是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综合体现,对促进我乡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我们要对村民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切实增强全民参与意识。

四、主要措施

(一)统一规划,逐步组织实施到位

1、村庄绿化

绿化淖沿子村周边硬化路2000米,五福堂村四周硬化路3000米。其中淖沿子村种植樟子松,五福堂村种植垂榆,两村均沿硬化路两侧种植。树苗株距为2米,行距为1米,成品字形双排种植。预计淖沿子共种植樟子松4000株,五福堂共种植垂榆6000株。

2、道路绿化

绿化淖沿子村道路1公里,五福堂村道路10公里。沿道路两侧种植高杆杨。树苗株距为2米,行距为1米,成品字形双排种植。预计淖沿子种植树苗2000株,五福堂种植树苗20000株,共计22000株。

(二)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

村庄与道路绿化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全党、全民、全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这项工作的建设和管护。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营建这项“国家得绿、群众得利”的民心工程。

(三)强化管理,保障措施到位

1、乡村干部实行分片包干,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抢抓绿化时机,迅速行动,保证绿化工作按时完成。

道路绿化的意义篇4

2、坚持办义务植树基地,义务植树基地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基地建设做到“四化三有”即基地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和有规划、有碑牌、有抚育施肥管理措施。新造幼林绿化基地坚持连续三年进行全面地抚育施肥,并建立永久性碑牌向社会展示。二是义务植树与重点生态工程,城乡环境绿化,领导绿化点相结合。通过义务植树,//建立了以酸枣,桤木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基地,于都广种杂交竹、苦楝、国外松脂林等工业原料林基地,//把新建赣江源广场的绿化美化与义务植树基地建设相结合。义务植树基地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林业重点工程项目造林的开展,调整了林业产业结构,促进了后花园的建设,充分显示出了义务植树的巨大作用。

3、坚持公民义务植树法定程序,对不能直接参加义务植树的社会公民采取了以资代劳收缴义务植树绿化的尽责方式,对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申请了法院强制执行,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

4、创新义务植树管理和服务,不断拓宽义务植树覆盖面,对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义务植树,采取形之有效的方法,分别由工商、税务、统计或行业管理部门提供单位等,并不断丰富义务植树形式,在全市范围开展由党政机关干部、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参加营造的“公仆林、光彩林”等纪念林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植树造林热情。全市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推动下,全社会逐渐形成了植绿、爱绿、护绿、兴绿的风气,公民绿化意识进一步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逐年提高,义务植树成效显著,义务植树在生态建设中的贡献率明显增大。

二十年来,全市共完成义务植树3.2亿株,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5140万人,建立县乡二级义务植树基地和领导干部绿化点3226个,面积157.2万亩;20__年市//义务植树基地,//老营盘,//梅关义务植树基地还被省绿委授予//省义务植树示范基地。

二、绿色通道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1998年全国绿委等四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绿色通道工程建设的通知》,林业、公路、铁路、城建、水利等部门按各自的绿化责任范围,分工协作,把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当作“窗口工程”来抓,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促进了交通沿线生态的改善。五年来据不完全统计完成绿色通道工程建设任务152.5万亩,绿化里程831.92公里。其中20__年公路绿化273.92公里,栽植行道树14.5万株,铁路绿化补植完善76公里,栽植夹竹桃,湿地松32万株,山上造林绿化24.21万亩。我市绿色通道工程建设的主要特点:

一是沿线各县(市、区),把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尽量安排在绿色通道工程建设范围内实施,促进了绿色通道工程建设。我市有16个县(市、区)705.72万亩山地列入了国家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这一工程的实施,使绿色通道工程封山育林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二是继续进行沿线补植造林和封山育林,完善京九铁路,105、206、319、323、昌厦公路等沿线绿色通道工程的建设,同时加大封山育林宣传,昌厦公路//段由市林

业局拨资金建立了永久性的封山育林宣传碑牌。通过完善建设,昌厦公路//段//石上乡等地的面貌与实施前有了明显的变化;

三是树立绿色通道示范点建设,全面推动全市绿色通道工程建设。京九绿色长廊、昌厦公路//、//段绿色通道工程、赣港绿色通道//段的建设,都为我市的绿色通道重点工程建设起到了示范、龙头作用;

四是重点抓了新建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在工程建设同时,市政府提出了搞好赣粤高速//段绿色通道建设规划要求,为了使赣粤高速工程建设和两侧绿化协调发展,并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副市长//为组长的市赣粤高速//段绿色通道工程建设领导小组,20__年争取国家长江防护林资金100万元,用于赣粤高速//段绿色通道建设工程。公路部门从养护经费中安排132万元用于国道绿化。

三、城乡绿化上台阶

开展各种创建活动,推进城乡绿化上档次。

道路绿化的意义篇5

义务植树30年,人均绿地面积50平方米

今年是全民义务植树运动30周年。12月12日,首都绿化办对外:30年来,首都地区义务植树参加总人数达到7315万人次,累计植树1.85亿株,成活率达88%。

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30年来,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和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按照中央对首都绿化美化建设的指示要求和市委、市政府、首都绿化委员会提出的奋斗目标,不断推动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工作深入、持久、健康发展,为全市构建城市、平原、山区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和城市青山环抱、市区森林环绕、郊区绿海田园的优美景观奠定了基础,为成功举办“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和圆满完成建国60周年大庆绿化美化环境服务保障任务做出了重要贡献。

截至2010年底,全市林地总面积达104.6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7%,林木绿化率达到53%,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绿地面积达到50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首都林木绿地的生态服务总价值达5539亿元。

领导带头 义务播绿

30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军委、四总部和驻京武警部队各大单位领导,共和国部长,全国人大领导和全国政协领导持之以恒、身体力行、坚持每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鼓舞了首都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绿化首都、美化家园的热情,为全国人民做出了表率,提高了全社会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环境的意识,为更好地宣传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法定性、全民性和公益性,为更好地推动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巨大的示范带动作用。

统计显示,30年来,中直机关系统共有60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完成义务植树491.6万株,巩固保留义务植树基地8个,义务植树责任区面积2.43万亩,创建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89个。中央国家机关系统共有500万人次上山参加义务植树,完成植树量逾4025万株,先后在京郊12个区、县巩固保留义务植树责任区64个、义务植树基地27个,义务植树责任区面积13.2万亩,创建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418个。驻京和武警部队坚持把拥政爱民和绿化工作做到“四个纳入”,即纳入履行职责范围、纳入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宣传教育、纳入经常性工作,坚持大力开展“绿色营区”、“生态营区”创建活动,提升了营区绿化美化整体水平。同时每年抓住春秋绿化有利时机,积极参加首都绿化美化建设,30年来累计投入兵力663.6万人次,在重点绿化工程、护林防火等工作中,发挥了突击队、战斗队作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部门参与 普撒新绿

30年来,铁路、公路、水利、矿务等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能、区域范围开展了绿化美化工作。

北京铁路局采取多种形式加大京哈、京沪、京广和京九“四大”干线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力度,目前,共完成铁路沿线绿化3367公里,栽植乔灌木610余万株。市路政部门栽植乔灌木1100余万株,绿篱色带141.9万平方米,地被植物405.94万平方米。全市县级以上公路基本做到了路域内黄土不露天,立体层次丰富,色彩随季节变化鲜明。市水务部门始终坚持将义务植树和绿化美化工作与水务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管护。30年来,共完成义务植树45万株,平均每年完成义务植树1.5万株。京煤集团大力开展山区义务植树、庭院绿化美化、有害生物防控、护林防火、中幼林抚育等工作,共完成义务植树任务554.66万株。

首农集团自1984年起在十三陵地区燕子口义务植树基地完成绿化造林353亩;完成第一道绿化隔离带绿化3200亩、第二道绿化隔离带绿化1222亩、管护永定河林地2000亩、建设速生林2800亩。市公联公司已相继承建了南中轴路、机场二通道、奥运中心区道路工程、浦黄榆快速路、温榆河大道及北京南站周边道路等157个建设项目,完成绿化建设投资约4.8亿元,建成绿色通道150多条,绿地面积达500多公顷。

首发集团深入开展绿化美化、义务植树工作,共完成植树600万株,绿化面积1000万平方米,为首都高速公路营造了畅、洁、绿、美的景观环境。市地铁公司大力做好全市12条、289公里地铁运营线路的绿化美化,绿化面积达91.55万平米,绿化覆盖率达29%,形成特色鲜明的地铁绿化风景线。

同时,驻首都的党政机关、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也广泛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全市共有妇女94万人次投身到“三八”绿色工程建设中,累计完成义务植树近5000万株,成片绿化造林30余万亩。团市委带动首都青少年200余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和绿化美化,绿化面积超过6万亩,投入资金达6亿元。北京高校一边抓校园内绿化,一边积极参与社会绿化,目前已有78所院校达到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标准,占92所高校的84.8%;各高校累计有90万人次参加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完成栽树174万株,成活率在90%以上。一些社会单位、团体以及驻华使节、国际友人等通过栽植纪念林纪念树、参加林木绿地认建认养活动、参与林业碳汇、参与“城乡手拉手、共建新农村”活动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支持首都绿化美化建设,践行绿色环保理念。

市民尽责 形式多样

30年来,特别是在每年首都义务植树日活动期间,数以百万计的首都市民,奔赴郊区的义务植树基地,为绿化荒山荒滩尽自己的一份力。近年来,随着林木覆盖率越来越高,可用于植树的空间越来越少,市民义务植树的尽责形式也在悄悄发生变化。从过去亲自到郊区种树,到现在出资扩绿、养绿,阳台绿化、身边增绿,形式越来越多样。

面对新形势,2010年,首绿委经过深入研究出台了《首都义务植树登记考核管理办法》,创新了18种义务植树尽责形式,更多市民可结合自己实际情况,以购买碳汇、宣传文艺制作、参与养护管理、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多种形式履行植树义务,植绿、爱绿、护绿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同时,首绿委还出台了《首都义务植树验收办法》、《首都义务植树基地和责任区管理办法》等,建立健全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分级管理”的义务植树管理体系,将义务植树活动推向深入。

30年来,在首都全民义务植树过程中,累计涌现出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59名,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246名,全国绿化先进集体64个,全国绿化模范单位23个,全国绿化模范城市4个,全国绿化模范县2个。评选出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先进单位1863个,绿化美化积极分子2.65万人次。

义务植树 绿染京华

义务植树运动的开展,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首都绿化的热情,促进了首都生态环境的改善。30年来,各区县、各系统、各部门在北京郊区西起房山云居寺,东至平谷金海湖绵延230公里的前山脸风景区,在康庄、潮白河、大沙河、永定河、南口五大风沙危害区,在通往外埠的高速公路、国道、市道、县道干线公路和铁路沿线,在城市绿化隔离地区,在城区单位庭院和居住区,在郊区183个小城镇和3950个行政村,划定义务植树责任区,开展义务植树和林木绿地养护管理。30年来,首都参加义务植树的总人数达7316万人次,完成总株数达1.85亿株,成活率达88%。前山脸风景旅游区的绿化景观得到了提升,五大风沙危害区防风固沙效益得到巩固,水源保护区的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的功能明显增强,重要公路、铁路、河道沿线初步形成了绿色走廊,城镇单位庭院和居住区绿化总量得到增加、绿化质量得到提升、绿化景观得到完善,首都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在奥运会召开前提前全部兑现了北京向国际奥委会郑重承诺的奥运绿化7项指标。为成功举办一届“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30年来,赴郊区参加义务植树的中央、市属义务植树单位保留义务植树基地74个,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绿化、生产、休养三结合基地36个,加快了京郊绿化步伐。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创建花园式单位5747个、花园式社区122个、花园式街道办事处77个、园林小城镇82个、首都绿色村庄450个。同时,本市还实施了风景区和水源保护区绿化,平原农田林网和风沙危害区绿化、封山育林、荒山造林、中幼林抚育、绿化隔离地区建设、绿色通道建设、郊野公园环境建设和奥运绿化等重点绿化工程。

同时,义务植树运动的开展,还促进了首都城乡资源统筹,推进了首都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义务植树单位在责任区帮助农村开展修路、打井等基础设施建设,引进资金和项目,在传播先进思想理念、沟通城乡信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就业、脱贫致富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已有40个中央单位、200个市属单位、700个区属单位和56个驻京部队与700个村结成对子。近六年来,通过城乡手拉手活动已累计向郊区提供绿化扶持资金6274.5万元,植树283.6万株。

义务植树运动的开展,还提高了首都市民的绿化意识,推动了首都社会文明新风的兴起。每年以单位、家庭形式自愿报名参加义务植树和参与林木绿地认建认养的市民越来越多,以植纪念树、种纪念林的形式纪念结婚、生日、升学、参军等逐步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尚。到2011年底,全市共建设纪念林343处,总面积40333.1亩。2011年全市现存认建认养绿地245块,面积556.9公顷,认养林木12.8万株。据统计,社会单位和个人参与认建认养林木绿地活动累计投放资金6.12亿元。义务植树运动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首都市民的绿化意识,爱绿、植绿、护绿已成为首都市民的新风尚。

(部分内容摘自《北京日报》)北京绿荫遍地的科学妙招

科学方法之:多种乔木

多种乔木,就是北京的绝招之一。据了解,过去五年,北京五环以内增加了20万棵大型乔木,而今年还要在环路上加种包括银杏、国槐树等的一万棵乔木。

乔木如此受到青睐,全靠它的诸多好处。国务院参事、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盛炜彤告诉记者,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中,很容易产生热岛效应。而有庞大树冠的乔木,能阻隔来自路面、桥面的温度,同时还可以消化掉60%的热能,所以在夏季,乔木可以有效降低温度,据了解一棵乔木可以节能9度电,相当于1000瓦的空调工作24小时产生的降温效应。而在冬季,高大的乔木又可以阻挡寒风的侵袭,提高城市的温度。

科学方法之:多树种

盛炜彤说,在生态系统中,天然的植被是复杂而多样化的,一个山坡上可以出现多种植被类型。这种环境为多种生物,比如鸟类、昆虫、微生物等生物群落提供了栖息地。树木的种类多了,依附于树木的生物种类也就随之增多,这些生物之间就能形成一种制约的关系。而如果是单一树种,生物多样性严重下降,植被间的适应力和稳定性就会大大下降。病虫害防治将会非常困难。

科学方法之:多层次种植

高大的乔木固然优点颇多,但是树木的种植也讲究高低错落,除了有视觉上的层次变化之美,多层次的种植方式,也有着极强的实用之美。

在错落的格局中,力求以上层大乔木、中层小乔木和灌木、下层地被植物的形式,扩大绿地的多层次结构比例。除了满足生物多样性的需求,这样的结构还有涵养水源,改善土壤结构的功能。

科学方法之:多种乡土树种

“北京在选择树种时还特别注意多选乡土树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树木也是这个道理。北京的乡土树种,比如国槐、侧柏等,它们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几百年,非常适应这块土地的气候和土壤,所以它们在种植后,适应能力极强,不论旱涝都能忍耐。”北京市园林局城镇绿化处处长杨志华告诉记者。

科学方法之:增加彩色树种

郁郁葱葱的绿色树木虽然好看,但是总缺少些多色彩的层次,所以每年秋天香山的满山红叶总能吸引大量人群的驻足。考虑到城市也需要多种色彩的点缀,引进彩色树种的“增彩工程”也开始在京城启动了。比如在长安街、三环路实施了增绿添彩示范工程。

道路绿化的意义篇6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公路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建设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公路发展模式应运而生。绿化作为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景观效益,舒适的行车环境,还有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公路绿化包含了公路绿化的规划设计,乔灌木、花草的栽植、补植,养护管理、采伐更新、绿化苗圃基地建设、绿化政策的宣传落实、绿化档案资料管理。本文将以G319、G205、S204、X634作为分析,来阐述公路绿化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公路绿化建设养护工作的探索。

2、公路绿化的积极作用

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级陆地生态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启动“四绿”工程建设,绿色通道作为其中的重要建设内容之一,不仅因为是人们对公路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更因为公路绿化是生态系统“点、线、面”建设中“线”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具有积极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公路绿化的主要作用表现在:

①提高公路的综合服务功能

公路绿化对稳定路基、保护路面有着积极的作用。的边坡长期在天然前提下可能发生崩塌、滑坡、散落等腐蚀现象,增加了养护的难度,而边坡植被可达到水土保持、不乱边坡的目的。

公路绿化的视线诱导功能。公道规划苗木栽植位置,有助于引导驾驶员视线,集中留意力。公路沿途连续的植物绿带,可以显示公路线形变化,使驾驶员预判前方线形走向,避免弯道突兀泛起。

②公路绿化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路交通纵横遍布全国,通过适当规划公路绿化,可解决因公路施工建设破坏当地天然生态平衡及与天然环境不调和的感觉,改善沿线的自然环境,使公路融于天然环境之中,达到相得益彰之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亦可减少噪音污染,吸收汽车尾气,具有积极的环境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3、国省干线公路绿化的特点及其建设的建议和看法

3.1公路绿化要充分考虑到对交通的安全性

公路绿化首先是公路建设的附属产物,因此,它必须服务于公路的需要,更不能给行车环境带来不安全的隐患。在公路绿化的植物选择上应避免种植一些生长速度过快,木质疏脆的树种(如尾叶桉等),要充分考虑树种的抗风性。在绿化苗木的日常养护中也要及时的对行道树进行修剪,控制其分枝点在2米以上,特别是在弯道路段及高速路出入口路段,更要提高行道树的分枝点高度,避免影响驾驶员的视线。

3.2公路绿化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国省干线公路绿化由于其路线长,通过的区域土壤、地质或小气候都有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具有其较复杂的特性。公路绿化部位的多变,就决定了绿化植物品种的复杂多样。在绿化植物选择上应注重考虑当地的优选树种,适地适树,体现地方特色,不能盲目的大批量的引进外来树种。我省G319、G205、S204龙岩路段均以香樟、天竺桂作为主要种植树种,少量种植了杜英(主要在集镇路段种植)、深山含笑、栾树等。香樟可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出杀菌气体,是当地传统的优良种植树种。天竺桂由于其树状如伞,树形开张,生长速度较香樟快,也是龙岩地区国省干线公路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但由于其不耐寒的特点,在某些年份的连续低温造成 G319种植的天竺桂大量冻伤、冻死,因此在公路绿化植物选择上也要充分考虑到植物所能承受的低温极值。

3.3注重公路绿化规划和植物搭配

国省干线公路路线长,为避免驾驶员长时间行驶过程中视觉感受的单一,在公路绿化工程中应注重公路绿化的前期规划和植物搭配,选择多种植物,进行合理、科学的配置,使公路主体和周围的环境充分协调,创造“车在画中行”的良好行车环境,让行人有着风景总在前进的路上的惬意感受。植物配置造景是将植物依照一定的设计方式栽植在一起,组成各种不同的平面图案与立体景观,形成景点。公路绿化不仅要做到“绿”,更要向“绿化、彩化、香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公路绿化品质。我省G319、G205、S204的公路绿化中“绿”量较足,“彩”色“香”气欠缺,驾驶员长时间行驶过程中视觉感受的较单一。

在有条件的路段进行特殊休憩点的景观提升设计,突显公路文化特色和地域风情。对特殊绿化点进行统筹规划和设计或聘请专业人士对设计方案进行研讨论证。综合利用周边自然环境进行植物造景,以乔木为主体,以草坪为衬托,以色、叶、形各类灌木、花卉为点缀,力求美观。同时,适当地段应需采用借景、框景等手法,设计主题明确、风格鲜明、体现地方特色和公路文化的园林小品或设计人性化休憩、停车空间,充分展现特殊绿化点建设工程品质和内涵。

3.4公路绿化植物应维护容易、管理方便

公路绿化是一门新的学科,它隶属于公路交通工程,并具有鲜明特点。它既不同于林业造林的粗犷,也不同于园林艺术的精细;既不以直接经济效益为目的,也不以单纯的品味观赏为目标。它虽与园林有着密切联系,但追求的是动态观赏时所表现的一种粗犷大气的美感。公路绿化线路长,绿化养护任务重,不同于园林艺术的精细,因此在公路绿化的植物选择上要求要维护容易,后期养护管理方便。

4、小结与讨论

关于公路绿化的探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充分认识公路绿化建设的重要作用、重视公路绿化规划设计,抓好绿化养护工作,确保绿化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公路绿化水平。建立科学规范的公路绿化建设及管理模式是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要工作,绿化工程的建设管理就是采用科学的管理办法和手段使公路绿化工程的实施在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及进度等各方面得到最佳的控制,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道路绿化的意义篇7

二、主要内容

1、城区绿化。到2011年,城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5%以上,绿地率达到36%以上。一是城区庭院(小区)增绿工程。对已建成的单位庭院、住宅小区进行绿化整治和改造,增加乔木品种和数量,消除黄土,提高庭院绿化、居住区绿化建设水平,促进庭院绿化、小区绿化达标。二是城区道路绿化工程。凡未进行绿化的新建道路,全面进行植树造林,构建点、线、面结合,功能健全、富有品位的道路绿化系统。对历年来形成的行道树缺株、死株道路和未配套栽植行道树的道路栽植行道树,解决城区行道树荫断档、景观效果不佳等问题,形成完整的行道树绿化体系,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行道树绿色长廊,提高城市道路绿化水平。

2、企业绿化。到2011年,工业园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全面建成生态工业园区。一是投产企业绿化。厂区内未利用地全部栽植树木,消除黄土,构建绿量充足、植物多样、特色明显的厂区绿地系统。二是在建项目绿化。各在建项目要根据规划方案,在不影响项目施工的情况下,凡可造林绿化的地方尽量栽植树木。三是房地产和三产企业绿化。按照绿地率标准,全面完成植树任务。

3、建制镇政府所在地绿化。到2011年,镇政府所在地绿化覆盖率达到20%,绿地率达到15%。

4、村庄绿化。结合新农村建设,以“百万树木进村入户工程”带动村庄绿化,到2011年,全区所有村庄全面绿化,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

5、基础设施和矿山绿化。以公路、铁路两侧和江河沿岸为主体,抓好通道绿化,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的护路、护堤林带。到2011年,高速公路、铁路绿化率达到100%以上,国省道干线绿化率达到100%,县乡公路绿化率达到80%;江河堤防、灌区渠道绿化率达到80%;全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率、土地复垦率分别达到50%以上和30%以上。

三、实施步骤

1、整地阶段。12月31日前,各单位各部门各企业全面完成造林整地任务。

2、植树阶段。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2月25日,各单位各部门各企业按照职责分工,落实人员、经费和措施,全面完成树木栽植任务,加强苗木管理养护,提高苗木成活率。

3、验收阶段。2009年3月,区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对各单位各部门各企业完成任务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没有完成绿化任务的单位和企业提出限期整改意见,确保“一大四小”造林任务落到实处。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各单位各部门要充分认识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层层分解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精心组织实施。区建设局负责城区道路绿化的组织实施,并督促抓好单位庭院、居住小区和三产企业的绿化。园区企业绿化由企业组织实施,投产企业绿化由区经济运行局负责督促落实。在建项目绿化由区项目办负责督促落实,尽量做到施工不留土、竣工不露土。高速公路、铁路、省道、集镇所在地和村庄绿化由其所在镇办负责组织实施。县乡公路、学校、卫生院等地的绿化由镇、办组织实施,区社会事业局督促落实。江河堤防、农田林网、灌区渠道绿化由镇、办组织实施,区农村工作局督促落实。矿山植被恢复由工矿企业组织实施,区国土分局督促落实。

(二)强化管理,确保质量。要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责任意识,按照程序规范操作,严把打窝整地关、苗木质量关、栽植质量关、浇水覆膜关、苗木管护关,高标准、高质量施工,提高苗木成活率。各单位各部门各企业要落实专人负责新栽苗木的管护,定期复灌、施肥、松土、除草,防止人畜践踏,做到树苗落地,管护上马,确保造一片,活一片,成一片。

道路绿化的意义篇8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一、绿道的概念与内涵

绿道(Greenway)是一种线性绿色开敞空间;一般沿着比如滨河、溪谷、山脊线等天然走廊,或是沿着比如用作游憩活动的抛弃铁路线、沟渠、景色道等人工廊道而树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象游憩线路,衔接首要的公园、天然维护区、景色名胜区、前史奇迹和城乡居民居住区等,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和使用天然、前史文化资源,并为居民供给足够的游憩和往来空间。绿道首要由人行道、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游径和停车场、游船码头、租车店、歇息站、旅行商店、特征小食店等游憩配套设备及必定宽度的美化缓冲区构成。

绿道网由很多不一样等级、功用各异的区域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构成,衔接首要的公园、天然维护区、景色名胜区、前史奇迹和城乡居民聚居区等,兼具生态保育、游憩健身、维护前史文化遗产和科研教育、开展休闲经济等多种功用,是一项民生工程、环境工程、生态工程和经济工程。

二、武义绿道网总体布局

4.3.1 绿道网空间结构

综合多因素提出县域绿道网总体空间结构,可以归纳为:主线为脊、辅线为脉、连线通络、激活全域,即东西两条主线是绿道网的主脊,环形辅线是沟通更大区域的脉络,连接线则打通主辅线之间的联通脉络,共同激活县域空间全境。

4.3.3 绿道网总体布局规划

结合武义旅游资源和城镇空间分布特点,以及现状公路交通系统情况,形成主线、辅助线、连接线及城区线四个层次的总体绿道网布局,将尽量多的旅游资源散点联系为一个整体系统,强化彼此的联系与呼应,远期县域绿道网总建设规模约420公里。

突出特色是武义绿道规划的主要原则之一,因地制宜,根据县域内各类型资源的聚集分布情况,结合旅游的板块发展格局,将县域空间划分为若干特色风貌分区,在此基础上叠加绿道网,原则上途径各风貌区的绿道应有意识地凸现和强化所在分区的特色意象,绿道也相应地具备了丰富的段落化特征。

三、武义绿道的重大意义和独特价值

建设武义绿道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浙中城镇群区域一体化战略的具体行动,对推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活休闲一体化、促进宜居城乡建设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高城镇宜居性

目前武义县城的人居环境质量亟待改善,娱乐游憩、运动健身等设施和场所较为缺乏,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休闲需要。武义县绿道网将城市内部的公园、绿地等开敞空间与外部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区域绿地串联起来,形成集生态保护与生活休闲于一体的绿色开敞空间网络,在保护生态环境、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同时,能够为居民提供户外活动空间,将极大促进宜居城乡建设。

2、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建设武义县绿道网除了带来一定生态效益外,还能直接带动旅游观光、运动健身、宾馆餐饮等休闲产业和交通运输、文化娱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间接带动或影响农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等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进一步促进内外部消费,拉动绿道沿线地区经济增长。

3、有利于提高旅游文化资源的利用

武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是绿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武义县旅游资源呈散点分布且缺乏系统整体的开发与利用。通过建设绿道网,串联起众多旅游景点及历史文化资源,使旅游资源及周边的环境既能得到有效保护与开发,同时还有利于强化城市的文化特色,提高居民的地方归属感和自豪感。

4、有利于推动武义城乡一体化发展

绿道网建设通过连接武义县主要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及城乡居住区等,既能优化区域生态格局,构筑绿色开敞空间,又能促进各地人流和物流的自由高效流动,形成一体化的生活休闲格局,成为推动武义县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

四、 凸显武义特色的绿道建设目标

1、规划目标

为武义县建立一个层级丰富、特色突出的绿道网系统,均衡覆盖全域、沟通城乡节点、联系旅游资源、服务经济发展,使绿道成为武义县新的形象名片、经济增长点和标志性工程

2、武义绿道的特色定位

2.1、生态道

绿道将穿行游走于武义纯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之中,成为人们回归自然、亲近田园的绿色生态长廊

2.2、健康道

武义绿道将为人们提供一处骑行、漫步的好场所,同时联系温泉度假,将成为时尚运动与养生休闲结合的健康低碳生活之道。

2.3、致富道

绿道将紧密沟通武义丰富的各类型旅游景点和特色休闲农庄,带动土地开发和旅游发展,成为整合资源、增强经济活力的珍珠项链。

2.4、风景道

绿道将成为展示武义城市风貌和乡村风情的一条动态风景线,成为人们观光赏景、领略武义山水的绿色飘带

五、符合武义特色的工作思路

1、原则与理念

基本理念

1.3、安全便捷、提升活力 突出以人为本,以慢行交通为主,避免与机动车的冲突,同时充分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完善绿道的标识系统、应急救助系统,以及与游客人身安全密切相关的配套设施,让绿道洋溢“人文的关怀”。 充分利用现有的山体、水系和道路,将绿道贯通成网,并与公共交通网的衔接,完善换乘系统,方便居民和游客进入;服务设施与旅游景点结合,采用“大集中、小分散”的方式设置,方便居民使用。

1.4、切实可行、丰富多样 根据各绿道实际,尽量结合现有的滨水路径、乡村小道和道路两侧等现有设施进行布置,既要易于施工建设又要方便日常维护管理。新增设施应利用优良性价比的、反映健康绿色生活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 结合地方资源环境等基础条件,根据不同文化层次、职业类型、年龄结构和消费层次人群的需求,打造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绿道,展现不同的目标和主题,体现多样化,让绿道呈现“多样的精彩”。

2、规划原则

2.1、为人民服务,满足不同使用者的多样需求

市民:休闲 主要布局在城区,要求舒适安全、可达性高,适于观赏风景和进行日常低强度健身慢行。可以与城区步行系统结合,采用相对较高的建设标准,力求平整舒缓,同时服务设施应尽可能多样化。

游客:观光

主要布局在景区,要求线路尽量多地联系周边景点,沿途风光优美,适于进行风景观赏和短距离慢行游览,绿道应较为舒适平缓,兼顾骑行和步行需要。绿道服务设施宜与景区服务设施充分结合。

骑行爱好者:健身

主要布局在离城市较远的郊野和乡村地区,面向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和户外驴友,突出野趣,绿道线路可顺应地势、因地制宜,增强绿道趣味性变化。路面设施强调经济性和安全性,配备必要的服务设施。

2.2、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条件

道路绿化的意义篇9

以黑松、栾树、黄栌、苦楝、水杉、臭椿、乌桕、榉树等树种为主进行块状混交栽植。在现有沿海防护林体系内,大量栽植红枫、五角枫、黄栌、火炬、红栌等彩叶树种,建设彩色滨海风景林,全面促进了我区绿化品位的提升。内涵三:模拟自然森林,注意丰富人工造林的层次结构。我区根据实际,开展“植大树、造大绿、栽竹林”活动,做好花、草、木品种搭配,绿地、灌木、乔木立体绿化。突出休闲广场、街心公园、特色景观道路等绿化特色工程、精品工程建设。并通过对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和结构特征分析,探讨现有绿地优化调整和改善的群落技术途径,研制绿地群落评价体系,开展稳定、高效、健康和低维护的绿地群落的构建示范。城市的中心区,高层建筑多,建筑密度大的地方疏林草坪会比层次结构丰富的密林更符合需要。所以,就城市绿地中乔木的覆盖率来说,一般应该从市中心向逐步提高,从市中心以疏林草坪为主,逐渐演变到市郊以城市森林为主,同时要求以通道绿化为延伸渠道体现出层次性和连续性。我区进一步深化了道路、铁路、河流、海岸等绿色通道建设及下一步规划,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发展混交林,形成带、网、片、点相结合,层次多样、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绿色长廊。

重点搞好了正阳特色大道和环胶州湾高速公路绿化规划建设,突出林带绿化、田园林绿化、绿化造型、特色景观、整体绿化美化效果。其中,正阳路绿化,岙东路至胶州界和王沙路至铁骑山这段道路两侧采用国槐、白腊、楸树、黑松等乡土树种进行带状混交栽植绿化;双元路至王沙路,采取几何地形、整形色块交替出现,以雪松、法桐、栾树、大叶女贞、水杉等高大乔木为骨架,以红枫、鸡爪槭、五角枫等彩叶树种和时令花卉为亮点,建成现代化城市景观大道;岙东路至双元路,道路绿化采取乔、灌、草相结合,以栽植水杉、银杏为主,突出工业园区生态自然的景观特色。环胶州湾高速公路绿化,路最外侧各栽植1行雪松,中间各栽植2行黄山栾,靠路一侧各栽植红皮云杉、樱花1行,形成以乔木为特色的景观带,构筑绿色屏障。其它道路绿化,要因地制宜增加乔木栽植比例。在桃源河、大沽河、洪江河流域两侧各规划建设宽度50米的生态林带,主要栽植白腊、杨树、柳树等固土、涵养水源的乡土树种,营造两岸杨柳依依的靓丽景观。白沙河两侧各规划建设宽度20米的沿河绿色长廊和城市风光带,主要以栾树、苦楝、楸树、水杉、柳树、喜树、碧桃、青桐等树种进行块状混交,形成“水绿相映、桃红柳绿”的河岸景观。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我区“绿色****”建设成果来唤起群众对“城市森林”的向往,同心协力地投入到我区生态环境建设之中,真正做到“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融入森林”。

绿色是健康的颜色、是希望的颜色、是和谐的颜色,****区正以其秀丽的森林生态环境和繁荣昌盛的经济实力,传递着城市理念变化的悄然信息。城市森林生态建设,自然风貌与城区景观交相辉映,为****绘就了一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生活改善的生态城市、和谐社会的动人画卷。我区是一座森林中的花园城市,在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突出了“绿色****”建设大格局,紧紧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特色城区,通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传播绿色文化、建设绿色环境、弘扬绿色理念,做足绿色文章,倾力打造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绿色****,一组组鲜活的数字和一个个响亮的荣誉,充分体现了绿色****建设的巨大成就,也描绘出了****青山碧水蓝天、鸟语花香树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局面。****区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园林绿化建设步伐的决定》、《关于全面打造“绿色****”的意见》等文件,全面实施“绿色****”建设工程。截止到目前,全区累计投入资金近8亿元,完成造林绿化面积7.5万亩,占全区林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全区林地总面积达到21.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比2002年提高了11.5个百分点,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先后荣获了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生态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城市园林绿化先进区等荣誉称号。做到了经济与环境的同步发展,逐步形成“居住在林中,生活在绿中,娱乐在花中”的生态环境体系,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结合“绿色****”和城市森林建设,分析我区现代林业发展的特点及目标如下:

一、构建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让城市融入森林,是我区发展的根本目标

城市森林是城市的“肺”,可缓解城市化进程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自200*年实施“绿色****”工程建设目标以来,区委、区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每年年初举行“绿色****”工程建设动员大会,提要求,定目标,不断形成城市森林生态建设的合力。近年来,我区坚持把城市融入森林,把城市森林建设贯穿于整个城市发展全过程,全力打造城乡绿化新形象,促进城市森林向纵深发展,基本形成全年常绿、四季有花、花木配套、绿树成荫、乌语花香的生态效果。同时以绿色通道和森林旅游工程建设为抓手,重点抓好城郊主要公路、江河两岸的植树造林,着力建成“有路皆绿,错落有致”的城市森林景观带。实现了“城在林中,景在城中”城市森林新格局。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坚持适地适树,科学选择林种树种,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使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得到有机统一。

二、创新城市森林建设运作机制,让森林融入城市,是构建生态和谐的成功之举

城市森林建设,规划要先行。我区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逐步摸索出了一些城市森林建设的新机制和新路子,从而使城市森林建设成为可望又可及。我区把城市森林建设列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纳入全区发展总体规划之中。以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点,聘请组织专业部门和专家,承担规划设计任务,科学编制《****区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严格划定森林和绿化用地界限,建立城市绿色管制制度,将绿化绿线、水界蓝线和建筑红线视为城市建设管理的“高压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超越绿线搞建设,坚决维护林木绿地规划的法定性和权威性。为适应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区委区政府进一步拓宽思路,大力开展了见缝插绿、通道绿化、山体恢复等绿化工程,有效解决了城市绿地面积增长不快、总量不足的问题,改善了城市整体生态环境。

三、拓宽城市森林生态建设渠道,让公众融入建设中,是构建生态和谐的不竭之力

道路绿化的意义篇10

南宁市多样化的城市开放空间规划已不仅仅局限于街道、广场、公园的建设,更注重于城市整体生态网络和城市空间系统的规划。近几年来,绿色通道被系统地认为是保护城市生态结构、功能,构建城市生态网络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核心[1]。这种具有很强自然特征和很高生态价值的绿色通道建设理论,为南宁城市开放空间规划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绿色通道作为连接公园、广场、自然保护地、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居住区绿地等开放空间的重要纽带,对自然生境与文化资源的保护、游憩地的建设、绿地系统的完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南宁市打造“中国绿城”乃至建设“生态南宁”提供了可行性的理论依据。

1绿色通道理论

1.1绿色通道的定义

绿色通道译自英文单词greenway,来源于greenbelt和parkway两个词汇。Green意指自然或半自然植被的区域;Way是通道的意思,具有移动的意味,是人类、动物、植物、水等的通道[2],这是绿色通道的两个重要特征。绿色通道是具备较强自然特征的线性空间的连通体系,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休闲、美学、文化、通勤等其他多种功能。

1.2绿色通道的分类

1.2.1国外对绿色通道的分类。法伯斯(J.G. Fábos)将绿色通道的定义放在网络层次上阐述,定义为“不同宽度的廊道(corridors of various widths)”,它们在绿色通道网络中相互连接,就像互连着的高速公路网络和铁路网络一样[3]。认为绿色通道网络与高速公路网络和铁路网络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自然的超级基础设施(nature's super infrastructure),并且是已经存在于自然界中的[4]。法伯斯在2004年将绿色通道定义为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廊道(ecologically significant corridors)、游憩绿色通道(recreational greenways)和具有文化与历史价值的绿色通道(greenways wit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s)[5]。

1.2.2我国对绿色通道的分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选取根据对象自身属性的分类标准,按照绿色通道自身属性进行分类,李昌浩[6]认为,绿色通道包括“绿道”、“蓝道”、“紫道”3种,分别代表道路绿色通道、河流绿色通道、文化遗产绿色通道。

1.3绿色通道规划的原则

绿色通道在规划中应遵循“生态与环境保护性、文化历史性、游憩观赏性、可达性、整体连续性”等原则[7],这些原则应综合考虑,避免顾此失彼。

2南宁市概况

南宁市位于广西南部偏西,东经107°45′~108°51′,北纬22°12′~23°32′之间,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物产资源丰富。自1991年以来,先后荣获“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称号。

南宁市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将文化和地理相结合,初步构建了绿城风情游、八桂大地游、边关揽胜游、中越跨国游、民歌节庆等项目组成的特色旅游体系。其中“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东盟博览会”已日趋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节庆旅游项目,在国内影响力较大的旅游区如青秀山风景旅游区、昆仑关抗战遗址公园、大明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等旅游设施及服务条件也日趋完善;此外建成了一批在区内有影响力的旅游胜地,如广西博物馆、伊岭岩、扬美古镇、贝丘文化遗址、灵水―西江苑、良凤江―凤凰湖休闲度假区、金伦洞、大龙湖等,日益成为人们出游的理想目的地。

3南宁市绿色通道建设目标

从自然条件和人文历史景观现状分析,南宁市主城区已经开始着手于绿色通道建设。道路绿色通道的构建,拟主要依托城市道路绿地的建设;河流绿色通道,则依托城市水系进行路线规划建设;旅游文化绿色通道又可以结合城市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路线规划建设。

充分利用南宁市个性化的山、水、城、林等特色,遵循“生态绿城”规划思路,以青秀山、高峰岭等为山林绿地,以邕江两岸作为夹江滨江风光带,市区则以道路绿色观光带为特征,以民族大道生态示范街为绿色“内环”,城市快速环道的绿带和滨江绿带为绿色“外环”,邕江、朝阳溪、南湖、心圩江、可利江等滨江水系和道路骨架组成的绿色通道为纽带,以星罗棋布的城市公园、森林公园、街头绿地、大型的单位附属绿地及居住区绿地为基础,形成“环、网、带”相互联系,“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

4南宁市绿色通道规划设想

4.1绿道概念性规划

绿道的概念性规划主要依托城市的内部轴线、市区及市郊山体、对外交通体系等来进行,笔者拟选取具有南宁特色的三方面探讨。

4.1.1城市中心绿色通道。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宁市大力发展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尤其是在城市道路绿地和公共绿地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建设了一批以民族大道生态示范街、大学路、明秀路―中兴大桥―壮锦大道等为代表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初步构成城市中心绿色通道的基架。

民族大道是南宁市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后改扩建的第一条大型“生态示范街”,是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建成的一条特色绿化亮化景观大道。道路绿化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结构相对合理,层次复杂,道路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绿地总面积达44.6hm2,经过多年的精心养护管理,其绿化覆盖率已达到56%。该道路由西向东延伸,横跨南湖大桥,贯穿旧城和新区的代表区域,已经成为市区最主要的东西向景观轴线与骨架。

明秀路―中兴大桥―壮锦大道轴线,贯穿城北区和江南区,旧城和江南新区的代表性区域,集中体现了南宁市历史文化空间序列,形成体现城市现代化建设风貌。

4.1.2城市山体绿色通道。自然地形地貌是城市生态景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常常因其能够体现城市景观的个性而倍受城市景观设计者的关注。拟规划的南宁市山体绿色通道,可以青秀山为基点,联系青秀山、高峰岭、狮子岭、凤凰山、六怀山等构成城市山体廊道体系,建立城市生态的“核心基”,形成城市山体绿色生态廊道,将之建成城市的“生态绿障”。

4.1.3城市外环绿色通道。城市环道是城市内部与外部沟通的重要纽带,常常是城市“绿色通道”的主要载体之一。在南宁市,城市快速环道、机场高速公路、南―友高速公路(南宁至友谊关)以及城市内外交通联系的道路网络等,均可根据绿色通道原理,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成绿色交通网络通道。注意把城市道路型绿色通道和城市广场、城市公园、森林公园、街旁绿地等共同体现“点、线、面”的绿地节点关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城市。

4.2蓝道概念性规划研究

蓝道即河流绿色通道。邕江为南宁市穿城而过的城市主要水系,结合邕江在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大小支流,对城市水域系统进行绿色通道建设,对南宁市蓝道的构建意义重大。笔者拟选取滨江绿地、朝阳溪景观绿化、南湖环湖绿地作简要分析。

4.2.1滨江绿色通道。南宁市滨江绿化带沿邕江两岸而建,经过几年的建设与管理,沿江两岸的江北景观大道、江南景观大道及临水的滨江公园,现已渐成城市滨江绿色通道系统的主轴线。其中滨江公园建设较早,是南宁市“136”工程的“四个亮点”工程之一,现已向滨江公园广大市民开放,每天接纳游客达数千人次,实现了“还绿于民、还境于民、还美于民”的建设目标,为市民提供了一处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

滨江公园、江北景观大道、江南景观大道的规划建设,是南宁市建设滨江绿色通道的起点。笔者认为,在城市景观规划中,南宁应充分利用独特的邕江水系景色,通过城市规划尤其绿色通道的规划与建设,将沿江两岸的水、洲串成一线,使已有的景区景点(如滨江公园、民生广场)连成体系,同时在地基承载条件许可与满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规划在邕江两岸布局建设具现代有气息的滨江建筑群,形成优美的天际轮廓线,使人工与自然融合成一条滨江绿色通道。

4.2.2朝阳溪绿色通道。朝阳溪主要穿越南宁市旧城区,是邕江的一条重要支流,也是城市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见证。然而,朝阳溪曾经是城市“脏、乱、差”的集中地区。从2000年起,南宁市开始规划建设朝阳溪城市带状绿地景观,通过治理河道、截流污水、河床清淤、整理河岸、美化景观,重塑了朝阳溪城市滨水景观带的形象,同时推动了周边街区旧城的更新改造。

朝阳溪绿色通道是南宁市河道水系治理的典范,本着“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通过控源治污,拓宽绿带,逐步恢复自然型河岸,同时合理组织、规划并建设游步道系统,因地制宜地设置小游园,配备必要的城市家具及游览服务设施,以“绿”和“水”为空间基础,构成具有自然品质的绿色通道。

4.2.3南湖环湖绿色通道。从1998年起,南宁市开始着手南湖区域环境的综合治理,其中绿色通道建设是治理的主要途径之一,新建了南广场、北广场,改扩建并向市民免费开放了南湖公园,作出了真正“还绿于民”的初步尝试。

南湖公园位于城市东南面,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目前公园面积达126.6hm2,其中湖面占3/4,湖上有九拱桥、长堤、风景桥等,是一座热带气息盎然的水景公园。

2007年南宁又启动南湖环湖雨林景观建设工程,着力打造环南湖绿化景观带,这是环南湖绿色通道建设的基础,笔者设想将环湖路建设成为非机动车绿色通道,拟将南湖公园园内道路系统建成绿色通道网络,构建没有机动车干扰的宜人游憩型绿色通道,让市民享用到免遭现代交通污染的环境。

4.3紫道概念性规划

紫道概念性规划是结合当地的人文和历史积淀,借助特有的城市历史与文化资源,联系各种历史遗迹、人文景区,构建城市文化遗产通道,是城市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延续。

南宁市历史悠久,文化历史积淀比较丰厚,通过修善各种古迹公园或纪念地,确实保护完整的历史遗迹及其环境,将城市及其周边的古代文化遗产得以有效保护和利用。笔者认为修建如昆仑关抗战遗址公园、人民公园古炮台、贝丘文化遗址等是构建紫道的基础性工作。

5结语

根据绿色通道理论原理,南宁市应对绿色通道网络进行统一的规划部署,通过从场所层次的单条道路、河流的改造建设,把绿色通道规划思想贯穿于城市规划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之中,建设充满生机的城市绿色通道网络体系,对“生态南宁”乃至“和谐南宁”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绿色通道理论是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其理论探讨和建设实践需要生态学、林学、园林学、人文科学、艺术、建筑学、城市规划等多学科学者的协作攻关。

6参考文献

[1] TOM TURNER.City as Landscape:a post-postmodern view of design and planning[M].Oxford: Great Britain at the Alden press,1996.

[2] SEARNS R M.The evolution of greenways as an adaptive urban landscape form[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5,33(1-3):65-80.

[3] FABOS J G.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the greenway movement,uses and potentials of greenways[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5,33(1-3):1-13.

[4] FABOS J G,AHERNJ(Eds.).Greenways:The Beginning of an International Movement[M].Elsevier,Amsterdam,1996.

道路绿化的意义篇11

一、自然地理条件

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在15.8℃,最高气温39.7℃,最低气温-10.7℃。全年雨量充足,年降雨量在1000~1500mm,地理上处于贵州高原北部山区与四川盆地南缘的衔接地带,沿途多有北东向的宽展长轴褶皱群和压性、压扭性断裂所组成,多高山,自然植被种类繁多,丰富多彩, 但长期的农耕历史使天然植被受到强烈的人为影响,公路建设又一次而破坏了沿途植被。

二、指导思想、建设原则、技术措施与绿化目标

1.指导思想。通过公路沿线的绿化建设,美化和提高公路的运行条件和环境质量,带动公路沿线生态建设工程,扩大公路绿化面积和丰富生物多样性,防治水土流失对公路以及农田的侵蚀,降低车辆尾气排放和噪音对环境的污染。

2.建设原则。(1)突出重点的原则。(2)统一协调的原则。(3)生物多样性的原则。(4)安全为先的原则。(5)多重功能原则。

3.技术措施。(1)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基于现有生态系统适当调整、改造,以乡土植物物种为主,同时引进部分观赏性强、生长表现好、有经济效益的适生树种和品种,丰富植物物种多样性,增强景观观赏性;通过合理布局、优化绿化。(2)调整乔、灌、藤、草比重:充分考虑植物的空间配置,增加优良草本、藤本植物,形成立体绿化景观;实行多种措施,提高绿化美化质量和效果。(3)兼顾抗性与品位:着重采用抗风、抗病虫、抗污染、耐瘠薄而又造型优美、观赏性强、品味较高的优良品种。(4)突出建设隧道口装饰、护面墙浮雕及边坡生态治理,尽力减少原施工遗留的人工痕迹,以形成独特的环保人文景观并达到公路与生态环境互为一体的效果。

4.绿化目标。(1)在全线公路两侧全面实施绿化,体现当地特色,起到生物防护的同时展现贵州丰富的生物物种及旅游资源,整体提高公路体系的林木绿化覆盖率;(2)注重绿化层次、季相变化和动态效果,讲究“节奏”与“韵律”,构建丰富多彩的绿化效果,突破一条路两行树的传统呆板模式;(3)降低车辆的噪音,缓解司机在高速行驶中的心理压力.减少车辆尾气对环境的污染,防止有害气体向四周扩散;(4)绿化工程建成后,生态系统自动调控功能增强,实现具有多功能景观观赏性的绿色生态道路的目标。

三、人文生态景观大道建设

1.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

范围:贯穿于全线公路中央分隔带范围内。

设计要点:根据高速公路绿化的要求及视点不断移动变化的特点,中分带的设计以2km为基本单位。每一单位以三种植物为主要景观树种,连续的树种考虑树冠、色泽、质地、季相变化的不同,植物主要以小叶女贞作绿篱,每隔10米间种一株紫薇,然后每两公里交接处留出一百米种植海桐球。同时我们在崇遵公路选取了楚米和松坎段的中分带作为试点区,间隔十米栽植一株美丽针葵,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2.互通区绿化

范围:沿线互通区。

设计要点:互通区绿化是本公路绿化的重点和核心,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重要作用。互通区的景观设计结合地形的高差变化及立交桥附近预留的绿地进行设计,植物配置主要以灌木(特别是花灌木)为主景观树种,其余树种作点缀布置,突出每个互通区自身环境氛围。植物种植采用了丛植满栽的形式,以形成独特的模纹图案,强调流线型的块面效果。在块面内点缀少许球状灌木及乔木,如海桐球、黄杨球、女贞球、樱花、红叶李等,使绿化带立面的景观更为丰富多彩。

3.隧道进出口绿化

范围:沿线隧道分立式路基。

设计要点:强化隧道分立式路基的特殊性,充分利用好现有地形地貌,因地制宜进行组织设计施工,通过加强规划管理、仔细调查研究,我们提出了改进性意见,目的是强化隧道口景观绿化的重要性,起到宣传示范性窗口的作用,采用了大量的植物品种,乔灌木相结合拼饰图案,形成丰富的立体栽植效果,在色彩、层次、形式上保持独特风格,重点强调和突出的景点植物配置相当丰富,景点主要以植物配景为主,特别是用特色景观植物(如红叶李、樱花、紫薇等)来营造、塑造和美化空间,使其成为高速公路上亮丽的风景点。

4.人文景观建设

范围:沿线部分挡墙及隧道面

设计要点:崇遵公路所在的遵义市是贵州省的北大门,是全国著名的红色文化区,历史上决定我党命运转折的“遵义会议”就发生在这里,具有相当丰富的长征文化,同时当地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通过崇遵公路将贵州的风貌宣传出去,其意义相当深远。并且为改善高速路的景观效果调节驾驶员的神经,在崇遵公路建设适当的人文景观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调查研究,我们选取了部分隧道面和挡墙进行了浮雕处理装饰,比如在太白挡墙浮雕中突出表现红军长征过遵义时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如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等;在隧道装饰处理上也主要突出宣传了人文旅游资源。

四、结论

通过将崇遵高速公路建成生态人文景观大道,使之成为一个特色各异、功能互补、密切联系的生态景观走廊,达到了绿化、美化和提高公路的运行条件和环境质量,即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又起到宣传贵州的窗口作用,带动公路沿线生态建设工程,丰富生物多样性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综合效果,真正实现其不可替代特有价值。

参考文献:

[1]杨俊平.景观生态绿化工程设计模式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道路绿化的意义篇12

1、实施工程项目带动,攻坚克难,强力推进全民绿化事业向纵深发展

继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五年消灭宜林荒山,八年绿化永兴”后,我县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村房前屋后绿化和城市创建园林式单位和园林式县城活动方兴未艾。年,我县为提高全县整体绿化水平,针对造林绿化死角难点,打造绿色通道,建设好郴州北大门良好形象,先后实施了沿107国道、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两侧及可视第一层山脊内的“三难地”发起了绿化攻坚战,八年来共完成绿化提质改造面积14000亩,其中京珠高速公路两侧绿化获得了省级大奖。“三难地”区域昔日的荒凉、不毛之地如今披上了绿装。年南方冰雪灾害后,我县再次加大了义务植树和造林绿化的力度,特别是“两边一区”(即路边、水边、城区)的造林绿化成绩斐然,到年上半年止,全县3年累计完成了造林绿化面积5万亩,投入资金2500万元。

2、多渠道宣传,样板示范带动,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义务植树活动

为切实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义务植树条例》,县委、县政府及时组建了绿化工作常务班子,把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纳入了各级各单位日常工作考核内容,并采取了从抓宣传到位入手,县党政领导和县林业局干部职工率先垂范,建立义务植树基地,带头履行植树义务。同时,下发了一系列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文件,明确了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义务植树活动开展的目标任务和建立植树基地相关要求,对一些没有落实义务植树基地的单位,按照省颁标准及时收取以资代劳绿化费落实法定义务。通过长期不懈地努力和一系列义务植树措施的落实,我县义务植树运动开展以来,义务植树基地示范林、巾帼英雄林、共青林、学生德育林等植树形式纷纷涌现,还先后涌现了一批“全国绿化千家乡”、省“绿化百佳村”,省市“园林式单位”和省“绿化三湘贡献奖”、全国绿化先进个人等一大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截至年底,我县累计参加义务植树620万人次,植树2650万株,植草坪39750平方米,绿篱165万米、新增公共绿地XX亩。目前,随着义务植树运动的深入开展,不仅有效地增加了我县森林资源总量,绿化美化了城乡环境,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我县人民的绿化意识和法制意识,有力地推动了我县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了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十一﹒五”后,我县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4.58%、林木蓄积量为246万立方米。

3、结合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开展,制定长远绿化规划,打造生态良好的山水旅游城市

针对绿化现状,我县绿化工作以义务植树活动开展为契机,按照短、中、长相结合并兼顾三大效益的原则进行规划,紧紧围绕建设生态良好的山水旅游城市这个主题进行。在园林式单位创建活动中,按照园林建设要求我县先后有国税局、国土资源局、沙子江公务员小区和国际荣裕新城等52个单位被评为省、市级园林式单位,其中省级13个、市级39个。在农村房前屋后绿化中,结合庭院经济建设,主要以经济林种植增加农民收入为主,如全国绿化百佳乡的千冲乡,千佳村的黄竹村、石屏村等。同时,分步骤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先后做好了“千年银都、一江丹霞、人民公园、将军故居、悦来温泉山庄”等旅游景点和各工业园区的绿化,有效地提高了我县整体绿化水平,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交给的绿化工作任务。

(二)建立健全绿化档案,加大以资代劳绿化费的征收力度

在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同时,对由于各种客观原因未能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的对象依法、依规收缴以资代劳绿化费是我们的主要工作之一。在收取以资代劳绿化费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通知后上户征收或由县财政统一代扣等多种方法和措施加以落实。历年来已累计征收绿化费171.3万元,每年及时上缴省、市的绿化费。同时,县绿化办每年还对全县公民义务植树对象进行登计建档,为下年度落实义务植树活动人员和绿化工作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二、年义务植树任务完成情况和绿化费收缴工作

(一)年绿化费收缴情况

1.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领导重视。我们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有关文件精神,积极主动向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汇报请示,并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每年的3·12义务植树节,县委、县政府由两办名义下发《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通知》,根据文件精神,县绿化办对全县单位进行了摸底核实,然后下发绿化费催缴通知,截止6月底共收缴绿化费6.0万元。

2.绿化费收缴措施。一是对财政拨款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由县财政局统一代扣代缴;二是对条管单位和企业、社会团体采取由绿化办工作人员分线包干、责任到人,上门收缴的措施;三是对“钉子户”的单位的绿化费申请法院依法强制收缴,确保了收缴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义务植树活动开展情况

1.道路绿化带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今年市下达我县交通干线造林绿化任务130公里,县下达道路造林绿化任务346公里,合计476公里。本次市定s212线、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武广高铁共计130公里的两侧造林绿化已于4月底全部完成,完成了县乡公路322公里造林绿化任务(余下24公里因工苗木供应紧张已列入今冬完成),今春全县共完成道路绿化452公里。我县乡村道路共885公里造林绿化将在2012年4月份全面完成。

2交通干线两侧山头造林绿化完成情况。我县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山头造林绿化规划设计面积共8936.5亩(市定任务6900亩),树种设计以桉树为主,现已完成造林绿化7136.6亩。其它道路两旁因地制宜选择树种,其栽植任务完成较好的有马田镇、城关镇、城郊乡、油市镇、碧塘乡、湘阴渡镇、复和乡、柏林镇、黄泥乡;按照计划今冬明春可以全部完成任务。

3植树节活动的开展。今年3月12日全民义务植树节,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县武装部等领导率先带头,组织了“万人植树”活动,县属各单位干部职工逾万人参加了s212义务植树基地的植树造林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我县造林绿化事业的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1.城乡绿化发展不平衡,村庄绿化规划滞后;城市及周边山头绿化规划难以统一认识,各相关单位和主管部门未能把有限的资源有机的结合。

2.绿化建设资金投入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重造轻管”现象比较普遍,部分示范林的管护难以为继。

3.全民义务植树法规不健全,对不履行义务植树的单位或个人的惩处法律强制力不够。

4.一些单位对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的认识不足,认为绿化植树是林业局的职责和任务,既不愿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又不愿缴纳以资代劳绿化费,特别是有些条管单位的义务植树任务难以落实。据统计-

,一些条管单位近两年未交以资代劳绿化费数额达27万元,给全县的义务植树工作开展带来一定的阻力。

四、下阶段工作开展及措施

1.采取多渠道措施完成全年以资代劳绿化费的收缴任务。同时搞好绿化工作调研,完善绿化及义务植树活动等资料的归档工作。

2.推行创建“园林式单位”活动与各单位行政领导一把手负总责的任期目标管理体制,有效推动全县园林绿化事业向健康方向发展。

3突出重点,切实抓好道路绿化带以及s212线沿线山头高标准绿化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交通公路、铁路、水利、煤炭、环保等各部门优势,形成各负其责、各尽其职、齐抓共管的部门绿化新局面,力争3年成林见成效。

4.结合我县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抓好各单位、厂矿、学校、生活小区、街道等的绿化工作。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改善人居环境、全面绿化永兴”的科学发展观,加快森林景观区域建设,通过森林景观建设提升全县的森林景观品位,打造永兴特色的森林文化。

道路绿化的意义篇13

引言

植树造林、绿化美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是建设和谐铁路的标志性工程,是造福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十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名词。随着铁路的全面建设和高速铁路的蓬勃发展,为了使广大旅客在旅途中体验到更加舒适的旅行环境,营建“绿色通道”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铁路绿色通道建设问题的由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力开展国土绿化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搞好铁路、公路、江河沿线的绿化,对于构建和完善我国总体绿化格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998年1月27日全国绿化委员会、林业部、交通部和铁道部四部委联合了《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绿色通道工程建设的通知》,要求从199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以公路、铁路和江河沿线绿化为主要内容,掀起绿色通道工程建设高潮。国务院于2000年10月1 1 日发出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要求绿色通道建设要和公路、铁路、水利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并与工程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宜林则林,宜草则草,适地适树(草),乔灌草综合考虑,优化配置的原则。该通知明确提出,铁路通道的绿化由铁道部负责,要安排相应的资金用于绿色通道工程建设。

二、绿色通道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绿色通道是实现我国从总体上构建以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为骨架,以城镇、村屯绿化为依托,以铁路、公路、河渠、堤坝等沿线绿化为网络的国土绿化战略的需要。实施绿色通道工程,不仅能够保护铁路、公路、河渠、堤坝,改善沿线生态环境,全面推进全国城乡绿化、美化向纵深发展,而且能够促进沿线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尽快改善和优化沿线地区社会及经济环境。

铁路两侧绿化造林是保持水土、巩固路基的一项有效措施,同时对防止风、沙、水、雪等自然灾害的侵袭效果十分显著;是美化路容、减少污染、搞好铁路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铁路路基与国土资源及沿线环境密切相关,路堑开挖、路堤填筑、取土弃土、边坡防护、水土保持、地面排水等的设计与施工都涉及到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问题。而边坡绿化防护工程则是边坡保护和绿化工程的有机结合,是生态恢复的一种有效手段。

三、 铁路通道绿化的建设

3.1铁路通道绿化的原则

绿色通道建设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部门、各单位要把绿色通道建设作为铁路林业、绿化工作的重点。绿色通道建设主要是在铁路地界内的绿化,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开展绿化,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线路绿化以营造防护林为主,站区绿化以营造特种用途林为主,线路两侧可种植绿篱或花灌木,以美化和保护线路。绿色通道建设应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依法用地、合理规划、科学设计的用地和绿化原则。

新线绿色通道建设应严格执行《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技术暂行规定》《铁路绿色通道设计暂行规定》和《铁路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铁路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尽可能不占用林地,必须占用时,要先考虑林木移植,确实无法移植必须砍伐时,要尽量减少砍伐数量。路基边坡坡面防护和加固,应优先选用绿色植物防护或绿色植物防护与工程防护相结合的措施,不得采用全坡面圬工防护。

既有线绿色通道建设应根据《铁路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指导意见》和《铁路林业技术管理规则》有关规定,制定建设绿色通道规划,统一设计,因地制宜、经济合理、循序渐进地推进,在确保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铁路沿线地界内的土地种植花、草、树,把铁路沿线营建成“连续不断”“内灌外乔”“整齐美观”的绿色长廊。

3.2铁路通道绿化植物的选择

3.2.1 区间绿化设计原则

(1)绿化铁路环境属于大地绿化,多数是水土保持的绿化工程。针对我局沿线的地质和自然条件特点,选择苗木时,考虑铁路沿线恶劣环境,主要选择易种植、易成活、深根性树种,特别是长势好的乡土树种,桂北以耐寒品种为主,桂中、桂南以耐旱品种为主,桂东、西以抗风能力强为主。

(2)高路堤、膨胀土路基、高路堑等,视具体的路基地质条件、边坡高度,分别采用土工网垫、浆砌片石护坡、护墙、网喷混凝土护坡等工程防护措施。与此同时,宜在路基边坡表面采用铺草皮、撒草籽、栽植铺地菊、紫穗槐、三角梅等矮小花灌植物进行绿化美化,禁止种植高大的乔木,避免路基深层受到破坏,影响路基稳固和行车安全。

(3)宜在路堑堑顶排水沟外侧的地界内交错排列栽植乔木和灌木,数量多少视周围具体环境确定;宜在路堤坡底排水沟或挡土墙外侧栽植数行乔木或交错排列的乔、灌木,在线路转弯处,不得栽植影响司机视线的高大树木。

(4)对噪声接近限值的个别区段,可加强林带长度和宽度,一般绿化长度不小于200 m,宽度视种植条件确定,一般为10 m左右。可选择防噪较好的侧柏、黄槐、合欢等树种。

3.2.2 通道绿化种植标准

(1)区间通道绿化位置布置:根据《铁路林业技术管理规则》要求,距离外轨4 m以外栽植花灌木,8 m以外可栽乔木但要控制高生长;路堑坡面禁栽乔,天沟1.5 m及易塌方的堑顶禁栽乔木,从线路侧沟外沿路堑坡面1.5 m向上和沿路堤坡面2.5 m起向下栽植花灌木。

(2)造林密度要求:土壤瘠薄、慢生树种、小苗造林,抚育条件较差的情况,应适当密植,但乔木不宜小于0.75 m×0.75 m,灌木不宜小于0.5 m×0.3 m;土壤肥沃、速生树种、大苗造林、抚育条件好的情况下,适当稀植,但乔木不宜大于2 m×4 m,花灌木不宜大于2 m×1 m。;

(3)除熟地、腐殖土、沙地及路堤、路堑坡面及顶面外,造林前要进行整地,其要求为:整地前应将杂草、灌木清除,深度一般为20~35cm,大苗植树要深整,;带状或块状整地宽度为30~80cm ,陡坡或易引起水土流失的地方,要沿等高线进行局部整地或修筑土埂、梯田。

(4)造林树种及要求:我局管内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水丰沛,光照充足,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高、降水多,冬季日照时间短、天气干暖、少见冰雪,热带或亚热带树种均可生长,考虑到林木生长高度受限于铁路行车安全,乔木主要种植有速生桉、樟树、相思、松树、天竺桂、小叶桉等;亚乔木主要有:羊蹄甲、洋紫荆、黄槐、大叶女贞等;花灌木主要有:夹竹桃、大红花、小叶女贞、黄素梅、三角梅等;绿篱主要有:勒仔树、马甲子等。按照内灌外乔的基本格局进行备耕、种植,要求同一种类的苗木大小高矮相同,种植高度一致,同一高度水平控制在±10 cm范围内。

四、绿色通道建设产生的效益

4.1社会效益

铁路的绿色通道工程建成后,沿线各市县地区在铁路附近得到了绿化,环境得以美化,减少了疾病传播,还可以改变沿线地区生态失调的问题,为沿线地区农作物的生长及粮食增产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4.2生态效益

铁路绿色通道与沿线各地区现有的林网、片林相结合,形成一个乔、灌、花、草相结合的综合生态绿化体系。其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2.1保持水土方面

路基绿色防护和铁路两侧绿化植树,可以使地表径流变缓,减少路基水土流失,降低或避免了泥石流、滑坡或坡面坍塌事故,起到很好的稳固路基的作用,同时减少附近河流、水库内水的含砂量,保护各种水利设施。据测定,森林比无植被地域减少70%的土壤流失。

4.2.2涵养水源方面

草坪、森林具有蓄积水分、调节地表径流的能力,促使更多的水下渗,补给地下水源。据测定:1公顷森林每年可蓄水1200 m3 ,茂密的树冠可以截留14%~24%的降雨量,雨水缓慢滴于林地表面,在植被和枯枝落叶的作用下,把大部分降雨吸收储存于地下,在干旱季节通过林木释放到大气中,参加水分的循环运动。

4.2.3光合作用

草坪和森林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能够通过吸收空气中的CO2并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碳水化合物,释放出氧气,将碳储存起来。

4.2.4促进有机污染物的分解净化空气

草坪和森林可作为钢轨与车轮之间摩擦和快速的列车产生的金属、油、脂、燃料及农业、工业的有害尘埃的过滤器,拦截和过滤径流水和空气中的污染物质,l公顷森林每年可吸收有害气体700 kg左右。森林还能够吸滞烟灰粉尘、减弱噪声、分泌杀菌素杀死有害菌。

4.2.5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绿色通道工程建成后,将形成一条绿色长龙,为沿线地区的农业生产创造一个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生态环境。据专家分析,森林覆盖率每提高20%,粮食亩产量将增产90 kg左右。

4.2.6吸引某些野生动物的栖息

绿色通道的建设可以吸引某些适合生存的野生动物群落栖息,草坪生态系统中生存有大量的无害无脊椎动物。

结束语

铁路绿色通道建设是“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绿色通道工程的建设,对改善铁路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塑造铁路形象,展示铁路职工和沿线各市县人民的精神风貌,加速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支东延. 铁路绿色通道建设的研究 . 中国铁路,2005

[2]刘冀钊. 胶新铁路绿色通道介绍[J]. 铁道知识,2006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