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育研究实用13篇

地理教育研究
地理教育研究篇1

《地理教育》是本着“更好地服务于中学地理教学”办刊宗旨而发行的双月刊,目前已逐步走向成熟,成为国内重要的地理教育类杂志之一。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地理教育》杂志从地理科学发展、地理教育发展两个层面,为中学地理教育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该杂志文章的撰写者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地理教育管理者;②地理教育理论工作者,包括地理科学工作者、教育科学工作者、高师院校地理学科教育工作者、高师地理系学生以及地理教育出版编辑人员等;③地理教育实践者,包括广大地理教师、各级教研员等;④部分中学生。

本文拟通过研究《地理教育》2004-2009年所发表的文章,期望可以侧面了解近年来我国地理教育在课改、教材、教学及高考方面研究关注点的变化以及对各个点的关注程度,并提出建议。

二、文章内容分析——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现状

1、课程改革

《地理教育》把课程改革方面的文章放在最前面的部分,就足以证明课改对于整个地理教育的指导性作用。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地理新理念,课程评价,课堂教学等。

2、地理教学研究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地理教育》对于教学探讨方面的文章最多,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教材的重新解读,课堂和教学设计,地理教学新观念,新老师对于地理教学的认识展示交流,地理教学中采用的新手段,中外地理教育的对比等,且主要集中在前三个方面,而对于教学新手段和中外地理教育对比则关注较少。

1)教材的重新解读:2007年以前主要以解析、比较、概念和规律梳理的方式进行呈现;2007年以后主要以问题探讨、重难点解析、具体问题的教学辅导建议等方式提出。

2)课堂和教学设计:2007年以前更多以课堂和教学设计中一些原理和技巧的探讨等方式呈现;2007年以后更多以整堂课的案例教学设计或课堂实录的方式呈现。

3)地理教学新观念:越来越多地强调新课改后,地理教学对实际生活的实际意义,注意教师在课堂中发挥的作用以及角色的转变。

3、教材研究

近年来对教材本身的关注增加,除了原本教材新析中对于教材的重新解读,另外专门开辟了“地理之窗”一个一级栏目对教材的相关知识进行补充介绍。此外,原本教材解读中只是对高中部分进行解析,在2008后增加了对于初中部分的补充,且就文章数量来说与高中部分几乎相等。从文章统计数量还可以看出,课外链接虽然有所减少,但是总体关于地理基础知识部分的文章数有较为明显的增加。

就研究内容看,之前更多关注自然地理方面的部分,例如太阳高度角、水圈、气圈等方面的知识,人文地理方面则较为关注“工业化”“城市化”等;近两年更加关注人文地理方面的部分,例如城市、区域等,更多地是以区域整体趋看待人地关系,并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对自然方面的关注则转向于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问题。此外,无论从教材本身内容关注点的变化或是课外知识链接的选择,近两年都呈现出与生活联系更为紧密的趋势,回应“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例如随着台湾旅游的开放,初中地理有《台湾旅游资源》的介绍,又如与媒体的联系加强例如《看电视剧<闯关东>谈人口迁移的原因》,这些与时俱进的话题在吸引学生学习的同时,加强了他们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4、高考

从统计的文章数我们可以看出地理教育对于高考这一指标的重视,2006年以后在“高考聚焦”栏目中专门开出“专题指导”这个二级栏目,以专题的形式梳理相关知识。此处以这个二级栏目为侧面反映高考关注点的变化,而高考关注点的转移则可以侧面反应地理教育中的重难点以及关注点的转移,这种方法或许有些片面,但可以总结出高考关注趋势基本没变(表1),始终包括太阳高度与光照图、区域地理(区位)、世界地理、海洋,都是较为宏观层面的对地理事物间的整体认识。

5、其他

主要为“学生园地”和“地理广角”。其中“学生园地”中一个二级栏目由原来的“名师指津”改为现在的“师生对话”,更为符合新课改下对师生平等教学互动的强调。在“学生园地”中,一直受到关注的是地图的使用以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问题,但不同的是近两年更加注重从生活中关注环境、爱护环境,例如《我想种棵树》、《关于长沙市生活垃圾调查及处理的报告》等。此外,在“地理广角”中新增一个二级栏目“师范教育”,专门关注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创新点,并调查一些地理教育现状与探讨地理教育师范生的培养问题。

地理教育研究篇2

初中;地理教学;德育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矛盾也越发突出,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可以看出,人的行为对自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并且反过来对人类自身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人与自然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我们在开展地理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足够充分的地理知识,还要在教学中渗透应该如何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地理教师应该根据地理知识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德育现状,制订相应的德育计划,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将地理学科知识与德育更好地结合起来,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自然地理部分介绍了我国的地理国情知识,我国的山区面积广阔但是有多种自然灾害相伴;资源富足但是人口总量大,资源压力大;我国国土幅员辽阔但是自然环境日趋恶化。这些都是我国的地理国情,我们既要树立祖国自豪感,同时更要具备忧患意识,在危机感的基础上树立责任感,积极思考如何让国家环境更加美好,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去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树立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的指导思想,也可以说是指导社会个体行为的行为指导,人与自然要实现和谐发展,只有自然环境得到了应有的保护,资源得到合理的节约利用,经济才能更好地发展,才能实现国富民强,国民安居乐业。教师应该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地理教学来实现德育。

地理教育研究篇3

一、新课程背景下开展地理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必要性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地理新教材在全国已普遍使用,经过几年的实践,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成熟的经验,但一些共性的问题也在日益凸显。从宏观层面看,教师自身及在教学中目前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第一,教师对地理课标的基本理念普遍缺乏深入理解,不少教师至今仍未理清课标与教材的关系,在备课和教学实践中依然视教材教参为“圣经”,对课标则缺乏认真研读;第二,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营造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1],而在实际工作中,仍有教师不注重对新课改精神的学习了解,课堂上还在上演“独角戏”;第三,科技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地丰富和更新着地理学科的内容,如遥感技术、新能源、海洋开发等,而目前大多数一线地理教师,对学科发展的新知识了解甚少,专业知识已不能满足现代地理教学的需要,尤其初中阶段,非专业的地理教师占比较大,这一问题更加突出;第四,新教材使用几年来,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些问题,遇到了一些困惑,由于彼此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问题和疑惑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第五,受传统的教学观和教师观的影响,大多数基层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意识不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实践的能力较差。基于上述情形,笔者认为,开展新一轮的地理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促使参训教师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是改变当前地理教学现状、解决地理教学问题的最佳选择。

教师备课和上课时已开始使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有了这样的基础,培训部门完全可以对传统的课堂讲授的培训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如果培训单位创建了自己的网站,授课教师可直接把与培训相关的信息资料或教学视频到网络平台上,参训教师登录培训部门的网站后即可浏览培训资讯,查阅或下载学习资料,观看视频讲座和教学案例等。与传统的继续教育培训方式相比,首先,网络学习不仅大大减少了参训教师集中学习的时间投入及吃、住、行等的费用,而且学习的地点及时间也有了较大的选择余地,不会再因工作或个人私事错过学习的机会;其次,网络平台提供的信息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不同知识层次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第三,网络交互使教师间的交流沟通范围扩大,不同年龄、不同特长的教师成为学习合作伙伴,有利于相互取长补短;第四,网络信息平台提供的大量学习研究素材,使基层学校的教师开展校本研修成为可能[3]。

集中面授有了计算机网络这条便捷的信息传输通道,教师参加集中培训的时间虽可大大缩短,但必要的集中活动还不能少,这是因为,有些教学问题的处理教师讲授往往比学员自学的效果好,有些教学研讨活动的开展只有把教师集中到一起方可进行。前者如计算机应用和网络技术方面的知识,如果单靠参训教师自己琢磨,很多困难他们在学习中根本无法克服,如果这类问题不能在前期得到较好地解决,后期的交流互动、作业提交等问题就无法顺利处理。后者如培训部门或授课教师组织的专题研讨、经验交流报告或选拔优秀教师所讲的公开课等。适量的集中学习活动不仅能较好地解决参训教师自学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且还有可能把教师学习的热情推向高潮,来自各个中学的地理同行在研讨会或辩论会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以后教学问题的处理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地理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学习支持

1、建设好网络信息平台

利用网络平台信息开展教师业务培训,其前提条件是培训部门必须建立一个高质量、大容量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如果做不到这些,培训的效果就有可能大打折扣。一个高质量的网络信息平台要至少达到以下几点要求:第一,信息平台上各级页面的标题栏设置应做到科学规范,栏目分类尽量细化,确保访问者按标题栏提示比较为容易地找到所要查询的内容。第二,到信息平台上的学习资料及教学参考素材应具有绝对的可信度或一定的权威性;第三,网络信息平台在保证满足参训教师学习、教学参考及交流互动需要的同时,还应为他们开辟一条联络其它地理网站的绿色通道,为他们进一步拓宽视野、了解更多的地理知识提供便利的条件。网络绿色通道的开通方法是,培训部门在自己信息平台的首页上设置一个专门的栏目 “域外链接”,把国内一些有重要参考价值地理网站的网名添加到栏目中并设置为链接,这样,学员无须搜索即可直接进入相关网站。

教师培训网络信息平台的页面标题栏目可根据培训的目标要求、课程设置、教师学习、教学、交流互动的需要及学科的特点等进行设置,就地理学科来讲,主页面上的标题栏大致可设置以下若干个:培训公告、地理资讯、理论学习、专业知识、课程导学,交流互动、备课参考、教学研究、试题集萃、地理图片、域外链接等[4]。当点击主页上的标题栏进入下一级页面后,如果其中存放的信息资料较多,可按一定方法对其进行分类存储,并设置次级页面标题栏,如主页上的“备课参考”栏目,次级页面上的标题栏可按参考素材的类型设置命名,如课件、说课稿、教案、地理图片等,再下一级,页面标题栏可按教材模块、章节或专题设置命名,如地球与地图,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乡土地理、旅游地理等。

2、坚持提供专业的信息技术服务

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培训信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目前对大多数青年教师来说不算是什么问题,而对一些年龄偏大或对计算机及网络知识了解甚少的农村教师来说,可能还存在一定技术方面的困难,即便培训部门把这部分教师组织起来进行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但在应用过程中,他们仍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麻烦。为确保参训教师顺利地浏览网络培训信息、在线交流互动及进行其他相关操作,培训部门应安排专职计算机专业人员提供经常性的帮教服务,如通过QQ组群、地理教师吧等解答教师们的疑问,或帮助参训教师在培训单位的网站上注册个人博客,为学员发表文章、提交作业、上传资料提供技术指导等,如果这些技术性问题能够得到有效地解决,教师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登录平台进行交流的频率就会增加。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44―50.

地理教育研究篇4

基础环境教育的目标,具体包括:关心。深化对个人和社会总体环境问题的关心,并对其具有一定的感受。知识。对个人和社会总体环境及其存在的问题要有基本的理解。态度。明确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具有保护和改变环境的坚强意志。技能。掌握解决环境问题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评价。能测定个人和社会的环境状况,并能从生态、政治、经济、社会、美学和教育等方面进行评价。参与。能为解决任何社会环境问题而采取适当行动,以此增强对环境问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优势

1.地理教学是环境教育的主阵地

地理学科是开展环境教育的主阵地。首先,地理学科与环境学科有较多的相似性和交叉性。两大学科都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三大科学领域交接带上的边缘学科;两大学科的研究对象都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两大学科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两大学科都涉及全球环境问题及其防治。诸多相似性和交叉性使地理课程有着丰富的环境教育素材,是中学渗透环境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其次,环境教育是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及地域系统的科学,是解释地区特征、人与环境在地球上出现、变化和分布规律以及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第三,地理教学是环境教育的主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环境教育大纲,涉及地理、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但大部分内容均与地理有关。

2.环境教育为地理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国家《初中地理课程标准》重点突出“反映全球变化形式,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描述高中地理课程总体目标时强调“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这些内容与环境教育思想相统一,将中学生环境素养形成与可持续发展的人文观相结合,无疑是对个人、家乡、国家乃至全球发展有益的工作,也为学习对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注入新鲜内容。环境体验、环境调查和实验等实践活动为地理开放式教学以及乡土地理学习提供了富有活力的方法与内容,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式更适合在地理教学中从身边环境入手,开展广泛环境教育活动,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关注社区环境、国家环境和世界环境培养学生发现和创新的能力。

三、中学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

1.理论联系实际,融入环境教育

地理科学与环境科学有较多相似性和交叉性,地理教学内容多涉及地理环境的内容,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可理论联系实际,自然融入环境教育。例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可渗透环境教育思想,培养惜水、节水美德,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紧迫感;在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和人类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等。地理课堂渗透环境教育的优势之一:便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相应的环境知识、技能和情感,无需专门的环境教育师资和教学时间。

2.优化教学过程,强化环境教育

地理教育研究篇5

高中地理;灾害教育;教学策略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自然灾害成为威胁人类发展不可避免的因素,灾害教育在这种形势下就显得十分重要。当前国际和国内都很重视灾害教育,运用了多种措施保证灾害教育的有效推进。高中地理教学作为灾害教育的实施主体,研究其教学策略对提高灾害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深度挖掘地理教材知识,合理构建灾害教育体系

近年来,社会各界都极力呼吁加强灾害教育,特别是自新课程改革后,教育部新编的《自然灾害与防治》让学校越来越重视灾害教育,该教材主要分为三个章节,其中第二章讲述中国主要自然灾害时给出了点位图和成灾人口示意图以及中国因灾难死亡牲畜图和中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图。而在教材第30页讲解地震灾害中只单独标识了地震在中国某些区域多发图,并没有标识世界地震多发区域图。本文研究认为如果要提升学生生存和能力和学习地理能力,就必须深度挖掘地理教材内容。首先在教材第81页中有关洪水和地震自救、互救方法中将其作为重点内容讲解,但教材只单纯描述了灾害情况,还可增加自然灾后逃生器材如何使用、逃生方法、逃生路线、逃生措施等。其次教师还要对地理教材中隐含的灾害教育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并联系实际情况合理扩充。例如在讲解《地球的圈层结构》时,内容涉及到地震波,此时教师就可以恰当的引入地震灾害使学生思考,设置问题时多偏向“地震是怎么产生的?”、“地震会造成什么危害”、“地震发生前有哪些预兆?”、“地震后应注意哪些事情?”借助问题延伸给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促使学生正确认识地震灾害病掌握相应的救助措施,提升学生灾害素养。

二、优化灾害教育教学设计,提高灾害教育实施效果

高中地理教师应科学合理设计灾害教学,提高灾害教育在地理课堂中的实施效果。一般灾害教育教学设计内容包括灾害情感教育、灾害知识教育以及灾害技能教育,其教学设计载体素材要和学生实际生活相接近,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注意力。例如在学习《地震灾害与防御》一课时,某高中地理教师就设计了以下教学案例;首先课标要求学生掌握世界上地震带分布,在学习此章节内容后能准确口述地震灾害产生机制和发生过程及列举相应的应急措施。教学目标为通过查看地图寻找世界主要地震带分布,了解地震特点和地震灾害监测与防御,从而掌握有效的避震方法。教学过程:通过课堂活动促使学生讲所学地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和开放性思维,梳理正确的灾害观。具体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方式创设情境并播放一段汶川大地震影像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后让学生结合教材制作小实验,用手掰断木头感受断裂时的声音和震动,尝试总结发生地震原因。最后通过观察地震带分布,课堂提问,学生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说出这堂课的知识脉络,进一步提高灾害教育实施效果。

三、加强灾害教育综合实践,提高学生应对灾害能力

一般灾害都有突发性,灾害发生以前可能没有预料到,因此预防是防灾减灾的关键。根据国际通行的规则得到,一旦发生灾害就要按照事先制定的灾害预案进入应急状态。灾害应急预案是为了降低突发性意外事件建立的响应机制,主要包括装备、人员、组织、器材等。其内容有:①基本要求;②应急事故预防、应急危险辨识、应急风险评价;③应急控制与指挥;④应急反应机构;⑤疏散与警戒;⑥应急关闭程序等。为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当应急预案出来后要进行相应的演练,加强学生掌握。同时教师可在地球日、消防日、世界水日、交通安全日等节日组织演讲比赛或知识讲座,请亲身经历过灾害的人讲述实际感受或邀请交通、消防部门的专家向学生介绍知识,进一步渗透灾害意识。必要时还可进入当前普遍应用的信息技术,例如某高中就建立了相应的网站宣传防灾知识,其中包括地震、火山爆发等一系列灾害信息和气象信息,便于学生查阅。

四、结语

总之,当前我国已高度重视地理灾害教育,并且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已形成相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规模。但在具体教学中仍缺乏灾害演习实践及系统的灾害教育体系,影响灾害教育的教学质量。因此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深度挖掘教材知识,不断优化灾害教育教学设计,加强灾害教育综合实践,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应对灾害能力和灾害教育实施效果。

作者:李尊宝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第四中学

参考文献:

地理教育研究篇6

二、分层教育研究与实践――创新中学地理教学的最优选择

中学地理教育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促进个人教育的重要媒介,也可以对国际教育、环境与发展教育作出重大贡献。我国中学地理教育存在严重缺陷。全社会对地理教育重视不够,比如初中阶段的中考低分值,高中阶段没实际意义的会考及过早文理分科,直接导致地理学科是名副其实的副科。中学地理教师队伍力量薄弱且不稳定,不少乡区学校使用兼职地理教师,严重影响地理课教学质量。课时安排少,初高中地理教材章节删减严重,高中阶段自然衔接困难。我国地理教育要想走出困境得到发展,只有另辟蹊径。

科技进步更新了教学手段,为创新教育模式提供了坚实基础。分层教育再次进入我们的视野。当代分层教育应区别于传统,更不能照搬现有模式,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分层教育之路。

三、当代分层教育是对传统模式的创新和丰富

我校是一所省级示范高中,教学设施现代化。地理师资雄厚,队伍稳定。但近些年来,因市场经济的冲击,学校办学优势每况愈下。为适应生存,学校不得不改变原有的办学风格,把教学重心集中在那几门主考科目上。一度使我校地理教育陷入低谷。为了祖国伟大的复兴梦,我校地理教育工作者不怨天尤人,牢牢抓住省级课改示范校的机遇,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地理教育教学模式。

我们针对生源基础、个体差异,编写一系列地理导学案,校本教研教材,多目标,多层次,多课堂,开展地理教育教学活动。通过专题演讲或报告会吸引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校本教研弥补初高中教材衔接空档,解决高中学生初学地理的断层问题。分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有所用。我们在完成教育目标认知基础上实施并完成分层教学任务。有针对性进行差异性教学是分层教育的核心。我们采用大班分组复合教学模式,努力完成差转优。

创新,教育才能大发展。我校地理教育工作者,数年坚持不懈的教研教改,依靠集体智慧,创新出一条具有本校特色的教改之路,大大改变了我校地理教育水平不高的现状,助推了学校综合办学效率。2016年我校高考二本升学率创历史新高,达79.8%!尤其是我校文科教育日益兴旺,近三年全市高考文科优生占比、地理科优生占比我校位列前茅。

四、分层教育在地理教学实践中的研究与应用

1.界定教学对象的个体差异,做好分层目标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

准确区分学生潜能差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选择适当的时间段进行个体差异区分,是关键。入学的前半学期,学生的志向未定,学习潜能尚未充分释放,不能进行区划工作。后半期,学生各方面稳定,可以进行一次初略目标差异界定,高一文理分科后,再做第二次划分。目标差异划分后将其分两组:优生(10~15人)一组,中差生(30~35人)一组。分组不能过多,否则会出现强调差异性而削弱整体性,导致事倍功半。不实行分班教学,会割裂年级文科生的整体性,破坏学生优助差作用,又调不动教师的积极性,更体现不出教育的公平公正原则。个体差异区划后,就要重新审视教学结构。优生学习知识的欲望强,要求教学内容更丰富,更有难度。施教时要做好统筹安排,难易兼顾。

2.实施目标教学,科学和理地设计导学案课案

要想让学生在同一时段内共同进步,做到师生双赢,分层教学导学案,课案的设计,要求高,针对性要强。高一阶段结束后,文科地理多是复习课,这对于设计复式教案很有利。中差生的能力有限,强调夯实基础,优生注重能力提高,向更优生转变。科学合理设计导学案课案,是分层教学是否取得成功关键。作业布置批改要灵活多样,针对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设置作业,根据知识的重难点精批细改。作业上分组要求:中差组少而基础,难题选做;优生组多而有难度,难题必做。

考试分层设计。增设二个优生必选一的选作题,量化标准一致。缩小两组考分差距,既调动中差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增大了优生的学习竞争压力,达到双方互动向上的效果。考试是获取学生学习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也起到督促学生温故而知新,因此,每一次考试都要认真分析得失,从中找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及时在课堂讲评。从获得的信息中考核导学案,课案的优劣,不断加以改进,最终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地理教育研究篇7

教育的最终目的还在于教学生如何在社会中生存,而除去知识技能的掌握之外,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生命教育则是健全人格培养的重要方式。而将这一方式融入到高中地理教学中便可以很好地培育起学生独立的人格和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下面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生命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的契合

就生命教育的定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类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而狭义的生命教育则认为生命教育是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再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生命教育的关键在于发自本能地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命的关爱。而长久以来,这一直都是作为教育百年大计的根本所在而为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所践行。具体到生命教育来说,其核心还在于对生命的理解和解读。以教育为主要手段,倡导重视与珍惜生命,尊重与爱护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实现生命的价值,是青少年尤其是高中学生生命教育的重中之重。

而地理学科作为以地理环境中各种存在的自然与人文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高中必修课程,不仅涉及到了人类生存以及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还包括了人类的文明传承与开拓。在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高中地理材料以人类的生存发展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展开对教材内容的编写,从全球化的视角下审视区域资源和环境的发展状况,进而以“天、地、人”合一的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为依据来编写教材内容,新教材围绕人地关系,从全球的角度、综合的角度、区域的角度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例如在自然地理的部分,教材设计了关于大气和水以及农业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其目的旨在与将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现出来;而在人文领域,“人口城市”等内容的融入则很好地体现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等内容,关注人文现象的地理环境基础。以上内容的展示都意在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这些包含着丰富生命教育资源的内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都亟待教育工作者们去竭力发掘。通过这些内容的教授,可以使得学生学会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他人的生命,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地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进,开拓创新。

二、构建生命教育的教学策略

通过对高中地理教材文本的解读,可以发现蕴含其中的丰富的生命教学资源。举例来说,在《全球气候变化》一课中,教师可以结合当前的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温室效应来具体的阐述全球气候变化的内涵以及方式。就拿温室效应来说,由于过多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温升高,两极冰山融化,海平面升高,如果人类再这样下去,就可能危及到南极企鹅的生存环境,甚至会使企鹅濒临灭绝的危险。而且,海平面升高也会危及到一些岛国人民的生存。对于这些教材内容的深入化挖掘,教师可以使得学生对人类未来发展的自然环境的重点关注,进而展开对生命的有意义的思考。同时,在地理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以现代化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为纽带,来增强教学的现场感和课堂新活力。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将有意义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并使得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心灵上的感染,举例来说,在讲《自然灾害的求援与求助》时,可以给学生播放《汶川地震》纪录片,使学生通过真实的画面去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危害以及在灾难发生以后如何去面对。地理教学与学生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要提高教学效果,不仅要搞好课堂教学,还要注重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的联系。

在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学校履行其义务,实现社会关怀的绝佳方式。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有效地应对来自多方面的挑战,个体的人在接受教育的阶段必须对知识有全方位的接触,而生命教育作为知识输入的前提,是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深入地贯彻落实的。作为高中地理课程,其内容本身与生命教育有许多契合点,便于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落实这一教育主题,促进学生科学生命观的树立,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通过课程的渗透学习,达到保护自我、爱护环境、热爱自然、关心社会的教育目的。高中的学习阶段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一个及其重要的阶段,尤其对于生命教育的培养来说,这一阶段的成果可以说是受用终身的。在这关键的阶段帮助学生树立起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主观能动性对教师来说,既是义务更是责任。在营造地理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创造多样化的生命教育环境和学生的自主热情是培养学生生命教育素养的重中之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按规律成长,才能使得学生符合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杨宗军.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0(03):11-12.

[2] 陈艳霞.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 才智. 2010(18):22-23.

地理教育研究篇8

为了对大理白族地区现代家庭教育现状及其对白族子女的健康发展有一普遍认识,课题组成员在白族聚居地剑川县展开了调查。本次调查研究主要采用了调查问卷的方式,设置了两份调查问卷,分别针对家长和子女,每份问卷为30道题,并辅之以个案访谈法、文献查阅法、入户访问法等进行调查。针对子女的问卷发放了300份,回收284份,有效问卷为260份,有效问卷率为86.67%,而针对家长的问卷共发放了15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

一、大理地区白族家庭教育的现状

自有大理地区的历史,就有了大理地区家庭教育,但严格意义上的大理地区家庭教育应该从唐天宝时的南诏时期开始。白族地区的家庭教育主要沿着两条线路发展:一是知书识礼或家道殷实的家庭,由上一代人教下一代人课读,或请人到家教其子弟课读;二是由教师独立举办,或由家庭、宗族、街坊、村寨等集体聘请教师办私塾。元、明、清时期白族地区家庭教育有两类:一类叫蒙学,又叫乡学、村学、私塾;一类是宗教设立的义学和名门望族设立的蒙馆。时至今日,白族地区的家庭教育仍然是子女教育中一重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白族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

1.大理地区白族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

大理白族家庭教育的内容复杂,涉及一个人基本生存生活的各个方面,但也有一些共同的主体。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关于个人生活的教育。从调查访谈中了解到,大理地区家庭生活教育,农村主要是让男孩子参加较重的体力劳动增强体质,女孩子学会讲究卫生、洗衣、做饭操持家务;城镇则主要是要求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注意加强营养,通过要求孩子不偏食等教育形成良好健康生活习惯。

第二,关于个人品德的教育。大理地区家庭非常重视思想品德教育,为孩子进入社会生活做准备。学龄前儿童主要是进行道德启蒙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包括尊敬师长、团结友爱、助人为乐、文明礼貌、不打架、不骂人、诚实、勇敢、知对错等。进入学校以后,家庭思想品德教育成为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主要是进行学习目的、意义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包括爱学习、爱劳动、爱集体、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教育,学会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

第三,关于社会生活的教育。此类教育包括民族语言、民族风俗习惯、民族节日、民族歌舞、民族艺术、、各种禁忌等。第四,关于社会实践的教育。从调查访谈中了解到,大理地区家庭教育把对孩子的社会实践教育作为最重要的教育内容。当前,大理地区社会实践教育内容是:教育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树立吃苦耐劳、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教孩子学会做各种常规家务劳动的技能和技巧;教育孩子爱惜劳动成果、支持孩子积极参加公益劳动。

2.大理地区白族家庭教育的基本形式

大理地区白族家庭教育的形式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以优美的环境净化人。大理地区白族都非常重视家庭环境的建设,从家居地理、房舍建筑、屋内布置等,无一不经过精心设计完成。家居地理往往选择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交通便利的地方。房舍建筑多数保留本民族特色,有的是完全的本民族建筑风格;有的是传统与现代结合,加上本民族的元素;有的是中西合璧,加上本民族元素。通过家庭环境建设,教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审美、学会生活;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第二,以语言教化人。在调查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大理地区家庭受现代教育理论影响深,很多家庭在教育孩子时采用的方法是科学的,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方法上采用专制、独断方法的家庭只占很小比例。在与孩子沟通时,教育方式多数采用谈话、讨论的方法。对学龄前儿童、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孩子多数采用谈话的方法进行教育、沟通;对高中、大学年龄阶段的孩子多数采用讨论的方法进行教育、沟通。

第三,以当下教诲人。在调查访谈中我们发现,大理地区家庭教育与中国其它民族家庭教育有相同相近的地方,就是大理地区家庭教育方法也通常是“遇物而诲”。父母对儿女的教育大多采用这种办法,在共同参与的活动中,利用各种时机向孩子灌输道德观念,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种教育一般效果都不错,因为它具体形象,丰富多彩,易于为孩子接受。

第四,以榜样激励人。榜样教育是以家长和别人好的思想和行为教育和影响孩子的一种具体、生动、形象的教育方法。大理白族地区许多家庭在孩子教育中采用树立榜样,以身作则的教育方法。给孩子讲英雄人物故事。如本民族的英雄人物段赤成、白洁夫人、周保中的故事,历史英雄人物故事如、、雷锋的故事,科学家如爱因斯坦、牛顿、钱学森的故事。大理白族地区家庭教育中家长很注意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第五,以学习提高人。大理白族地区学习的主要方式就是读书、看电视、上网。目前,随着电视、网络的普及,看电视、上网成了白族家庭教育中传递知识、信息的重要手段、途径。

第六,以习惯培养人。在调查访谈中了解到,白族地区大多数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重视孩子生活学习时间的科学安排,要求孩子逐渐实现生活的自理。对年龄较小的孩子多用示范、启发、点拨、暗示、诱导方法进行教育,对大一些的孩子主要是监督执行,经常提醒的方法进行教育规范。对孩子,调查访谈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大多数都不放任迁就,对吃饭、睡觉、穿衣、个人卫生、自己居住的房间、上学、按质按量完成作业等都有明确要求。

二、大理地区白族家庭教育的局限与不足

第一,大理地区白族家庭教育存在封闭性。大理地区家庭教育存在的封闭性是指两个方面的客观事实:一是大理地区地处中国西部,地理位置客观上造成大理地区家庭教育的封闭性。在吸收外来思想文化结合自身文化形成自己文化形成了本地区的家庭教育思想和方法后,从古代到现在,大理地区家庭教育一直是相对独立和封闭的,家长的意志、兴趣、爱好、思想水平、教育能力总是受到所处的环境和地域的局限的,这一点在大理地区农村家庭教育中很突出。二是家庭地位和作用的变迁使家庭教育具有封闭性。家庭生活具有封闭性,在一个家庭内部,以什么思想作指导、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教孩子什么、怎样教,这些问题往往是家庭自个的事,具有私密性,外界难以知晓,使家庭教育具有封闭性。大理地区家庭教育受到这种变化的影响,也具有封闭性,这一点在大理地区城市和城镇很突出。

第二,城市与农村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调查访谈中发现,大理地区家庭教育存在着城市、城与农村发展的不平衡性。大理地区的城市、城镇与农村由于经济条件、教育环境、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的差异,导致城市城镇与农村家庭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城市和城镇的交通、网络、电视、电话、通讯、教育、教学基础设施条件等优越于农村。在白族地区城市和一些城镇,多数家庭对孩子已经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基础设施条件进行家庭教育,而对于大理地区多数农村家庭来说除电视普及外,其它家庭教育条件还不具备,在使用先进教育手段进行家庭教育上还远不如城市和城镇。

第三,在教育内容上重知识的积累而轻能力的培养。在调查中,家长把学习成绩、品德修养放在首位的占35.23%、31.25%,把兴趣爱好、身心状况放在首位的占5.11%、25.57%,把能力培养及其它放在首位的占2.84%。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做习题比参加家务劳动、适应社会等更有价值。一般家长对能力培养的认识不够深刻,认为只要文化成绩好,兴趣爱好、能力培养可以放一放,这样就容易教育出高分低能的孩子。

第四,留守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形势严峻。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孩子留守的越来越多,留守孩子成为当前农村的普遍现象,特别是子女年纪较小的家庭中,父母外出务工的较多,这些家庭中,或是单亲监护,或是祖辈监护,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随之部分或完全丧失,家庭的教育功能不断地弱化,这就给他们身心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此外,农村基层有很多不良的习气在冲击着孩子正在形成的世界观,如在农村泛滥成灾的非法玩麻将、打牌等现象,许多小孩都耳濡目染,甚至也以此作为自己的休闲娱乐方式,很多孩子也参与其中,节假日更是如此,这对他们良好品德和世界观的培养极为不利。

三、对大理地区白族家庭教育的几点建议

第一,进一步加强对大理地区白族家庭教育的关注和研究。大理地区家庭教育的研究,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支专门的研究队伍,只是一些研究文化,历史和从一般意义上研究教育或民族教育的专家学者在他们的研究中兼职研究。只有加强对大理地区白族家庭教育的研究,才能改善可能存在不良教育方式,促进良好的大理地区传统家庭教育模式的构建,才能探索出大理地区青少年家庭教育的更有效的方法。

第二,对大理地区传统白族家庭教育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应用现代教育理念来对大理传统家庭教育方式进行改革,是维系大理地区传统教育方式的一个有效方法,通过对传统家庭教育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可以使大理地区的传统家庭教育模式得到有效的保护,同时也可以改变一些不利的家庭教育方式,促进和发展以白族传统家庭教育方式为主的各民族家庭教育。

第三,重视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促进。调查发现,大理地区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与其重视教育的民族文化传统是相符的。父母们有相当强烈的教育意识,期望孩子读好书,能够成才。但是,好的意识并不代表就会产生得当的教养方法。在这点上,大理地区父母和其他民族地区的父母一样,都会出现可能导致相反结果的教育方式。再者,从事农业生产的大理地区父母也和其他地区农村中的父母一样,繁重的生产使得自己很难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孩子的教育,因此,在重视家庭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必须成为家庭教育有力的指导者。此外,白族地区传统家庭教育带给孩子的是做人方面的一些培养,而学校教育除了知识灌输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道德和能力上的进一步促进。

第四,增加大理地区白族家庭教育中民族文化的内容。调查研究表明,部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已经不再进行或减少了民族文化传统的教育。千百年来,大理地区家庭教育在以汉族文化为主导中也没有抛弃本民族的文化,不能让本民族文化在家庭教育中丧失或逐渐丧失,必须增加大理地区家庭教育中民族文化的内容。现代社会中,大理地区家庭教育中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已经减少了,而民族文化的家庭教育对孩子认识本族文化和传承民族文化来说是必要的,大理地区家庭教育应该把民族文化教育纳入其中。

总之,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是一个人人生发展中的启蒙阶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每个孩子的成长,都需要家长的培养、学校的重视、社会的关注,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白族家庭教育中有许多优秀的教育成分以及教育特色,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借鉴和思考。但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子女教育问题也较为突出,家庭教育中在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在教育内容上重知识而轻能力培养、期望很高,方法简单、缺乏同学校的配合沟通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长教育方式方法以及观念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学校、社会缺少对家庭教育的配合和支持等方面的原因,故更应努力把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格桑顿珠.白族文化大观[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2]孙丽婷.从阿昌族的家庭教育看民族文化的传承[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5(2).

地理教育研究篇9

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在国家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成为中学教师又一追寻点。在中学地理的教学过程中,作为从教中学地理教师,主要从课堂上及课外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1 利用教材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促进主动发展

中学的教材中通篇大论的文章只会让学生索然无味,教师在创新教育中主动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在课堂中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1]。如东亚季风的形成过程:冬季,亚洲大陆比同纬度的太平洋降温快,温度低。中高位的大陆出现了强大的冷高压中心(蒙古,西伯利亚,也称为亚洲高压)。而在北太平洋上生成阿留申低压。强大的亚洲高压和阿留申低压,赤道低压之前产生强盛的偏北气流,成了冷干的冬季风。夏季,亚洲大陆比同纬太平洋地区增热快,气温高,这样在副热带形成强大的热低压中心(亚洲低压),而在北太平洋上为夏威夷高压。这样,在大陆和大洋之间,形成强大的气压差。形成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暖湿的偏南夏季风。

2 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以图“成象”,创绘地图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要学会掌握并能适时、适度、适量、合理地使用各种教学媒体。在培养地理思维的创新想象中,教师应通过动画、PPT等先进教育将大量的地理事物和地理表象表现出来。教学中,充分利用动画与地图落实在图像上,将复杂的地理事物编程简单的直观的在动画中表现出来。通过感官知觉的感觉到。将抽象的东西直观的表现出来。化抽象为具体。将抽象的东西在学生脑海中直观的建立起完整的地理表象[2]。如:异国风情、火山活动是大家熟悉的地质现象,一提到火山人们就往往想到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了灾害和损失:火山灰以及与火山喷发相伴生的火山泥石流、地震、海啸等巨大的灾害,等,通过图片、上网下载资料等媒体,在课堂上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保证学生在课程上保持做够的兴趣,调动上课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3 在时事新闻中引入地理知识

地理教科书中世界地图中各国的分布内容中,枯燥无味,学生无法直观的建立连接,将时事新闻中的地点引入世界地图分布,在讲到伊拉克中,利用国内外的时事作为切入点,引发为什么发生伊拉克战争,伊拉克的地点以及石油的分布等导致战争,到如今一直都没有撤销经济制裁。针对山东的天气三月飞雪及夏天酷暑等现象,讲授臭氧层破坏,会使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量辐射到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对人类及其生存的环境会造成极为不利的后果。系外线辐射增强,对其他生物产生的影响和危害也令人不安。紫外线辐射增强,还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4 课堂中采用问题式教学法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在课堂上,教学语言要具体生动,感情充沛,富有感染力、震撼力。利用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也是当今教学中小学普遍采用提倡推广的教学方法,在质疑问题中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重点选择内容,提供素材动画展示科学家及工程师研究及建造过程,让他们体验学习地理知识的乐趣,像在水电站的设计中,提出国家为什么花这么大资金建水电站,水电站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三峡水电站创立了世界之最,三峡工程主要有三大效益,即防洪、发电和航运,其中防洪被认为是三峡工程最核心的效益三峡工程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非常广,三峡水电站能够疏解中国东部紧张的电力供应问题,而且拥有很强的蓄洪能力,减缓几乎每年夏季都会发生的长江洪涝灾害。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建设项目。突破思维定势,尽量发散学生的思维,至于学生认识的正误,不立即给予评价反馈,只作为一种观点,进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质疑品质,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实现思维的创新[3~4]。

5 改善实验条件,模拟真实环境,探究发生原理

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利用淄博处于博山及沂源山区的优势,假期带学生建立地质见习基地,定期带学生前往考察;积极与气象系,建立教学见习关系,让学生有机会去体验天气预报工作的全过程,常带学生出外考察溶洞,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调查的过程中培养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在淄博文苑学校中通过14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实现了通过在课程中采取多媒体教学改革、改善实验条件及增加学生课外学生动手能力等改进,建立了中学地理教学的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表明,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和实践能力,学习兴趣浓,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大大加强,在淄博市教学中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如何培养素质教育的模型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利科.创新教育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4.

地理教育研究篇10

我校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拥有丰富的长征文化资源。阿坝州是全国唯一的藏羌自治州。地处于华中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的交汇部位,是新疆、内蒙、甘肃、青海、宁夏、陕西构成的马鞍受力中心。红军长征在阿坝境内累计活动时间最长、召开的重要会议最多、面临的条件最苦、进行的党内斗争最激烈,阿坝人民为红军长征做出了重要贡献。阿坝是红军长征继遵义会议之后的重要转折点,也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更是中华民族命运的转折点。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5次政治局会议,翻越了8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走过了人迹罕至的水草地,建立了少数民族最早的革命政权之一——格勒德沙共和国中央革命政府,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人间奇迹。阿坝州的各族人民用牦牛和青稞支援红军北上抗日,不少藏、羌青年跟着红军告别家乡,参加了革命。红军在阿坝州转战停留16个月,有9个县114个乡镇被命名为革命老根据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阿坝州停留一年零六个月,留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两河口会议、芦花会议、沙窝会议、毛尔盖会议和巴西会议会址,土门战役、包座战役、绥崇凡懋战役遗址等等以及存留的58篇有关决议、指令等历史文献,600余条标语,38首歌曲,72首歌谣,27篇故事和传说,建立了少数民族最早的革命政权:格勒德沙共和国中央革命政府,以及座落在大九寨国际旅游区内的红军长征纪念总碑。在阿坝,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重要思想、战略、方法、原则。阿坝是毛泽东思想的孕育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试验地之一,是抗日战争方针的形成地之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奠基地之一。

二、依托长征文化筑牢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爱国主义是提高院校学生素质的基础工程

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青少年,而学校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所,应该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市场经济活动存在的弱点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反映到思想意识和人与人的关系上来,容易诱发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在校学生绝大部分是青年,他们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阶段,学习任务又比较艰巨,加之多年来接受的“填鸭式教育”,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中流砥柱,他们的思想素质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的素质,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个人利益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

(二)爱国主义教育是促进学生完成学业的动力

有人认为在院校学生中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业,殊不知这种认识是严重的“本末倒置”。青年学生不应该只是“埋头拉车”,更应该“抬头看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激发青年学生报国之志,更加努力地学习,从而成为促进学生完成学业的动力。当前大学生对祖国缺乏深刻的了解,一些调查资料表明,他们对祖国的历史、对中华民族的传统、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确实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因此,他们对封建主义旧中国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本质缺乏认识,对历史和现实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时不能科学地分析、正确地对待,容易产生种种偏见。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是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帮助大学生了解祖国的过去,认识祖国的现在,展望祖国的未来。随着全球化进程,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如何成功地履行自己的角色,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他们必须先从思想的高度上认识面临的局势:我们国家虽有辉煌的文明,但仍处于落后的状态;我们国家虽已取得了成就,并得到世界的认可,但仍有部分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制度十分仇视,因此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维护已取得的革命成果与建设成就,维护祖国的稳定统一。目前,世界已进入以智力和知识作为资源和生产力要素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这一机遇与挑战。他们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广泛吸收新知识、新技术,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更新学习知识的方法。

三、如何将长征文化融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将红色资源教育渗透到理论教学之中,讲好红色故事。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特点,在课堂讲授中把红色文化历史与相关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比如,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中,阐明红色文化与先进文化、红色革命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改革开放时代精神的一脉相承性与发展性;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讲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群众路线、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除课堂教学之外,要举行一些活动,如结合班会进行教育;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介绍祖国的光辉历史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建设成就。创造一种浓郁的爱国主义氛围,使学生常常受到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的感染、熏陶,必将有利于学生的情感培养和习惯养成。

充分利用阿坝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建设好实践基地,使之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阵地。坚持课堂实践、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者的有机统一,突出革命传统实践教育、突出改革开放的实践体验、突出个人素质的实践磨炼,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悟红色基因的生命力。着眼丰富的红色资源禀赋,把长征精神代代相传。搭建激活、传承红色基因的平台。进一步发挥好学校红色资源开发与教育研究的作用,设置红色资源、紅色基因研究的课题项目,加强学术研究,为激活、传承红色基因提供坚实理论支持。继续发挥好大学生红色文化宣讲团的作用,增强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互动中提升精神境界。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小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等红色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须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形成具有爱国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还须挖掘利用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校外教育因素,使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协调,共同完成培育一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如开办家长学校,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互补作用,提高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增强教育合力。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增强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使命感,使校内教育不断向校外延伸。

地理教育研究篇11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人们自然形成一种对自己祖国最深厚的感情。但这种感情是源于对自己祖国的了解、理解,然后才升华为一种崇高炽热情感。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能有对真理的追求”。而爱国主义恰恰是人类最重要的情感之一。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而在新课程标准下更应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一、通过国情、国策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建设祖国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地理环境和各种自然资源有利也有弊,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而我国人口方面的优点是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缺点是人口增长过快,人口素质低,人口老龄化严重,又给国民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根据该国情,国家制定“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又如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但是人均占有数量少,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土地资源破坏严重,耕地面积不断减缩。所以在土地利用中,要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农业生产发展中,采取“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和“因地制宜,适当集中,发挥地区优势”等方针政策。

这里,我以浙江省的资源数据为例进行讲解。浙江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37.24亿立方米,按单位面积计算的水资源量仅次于台湾、广东、福建,居全国第四位。但由于人口密度高,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2004立方米,低于全国人均水平。十年一遇的枯水年份,全省水资源总量约为579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1238立方米。2000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为949.00亿立方米,折回径流深920.3毫米,占水资源总量的98.5%,地下水资源量为211.65亿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量(196.98亿立方米)为14.67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963.6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060立方米。全省已发现固体矿产113种,探明储量的68种。非金属矿产丰富,部分矿种探明资源储量位居全国前列。以探明资源储量而言,明矾石、叶蜡石居全国之冠,萤石、伊利石、铸型辉绿岩居全国第二,饰面闪长岩第三,沸石、硅灰石、硼矿、膨润土等列前十名之内,但由于全省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就远远低于其他省份了。这样一来,学生树立了“人均意识”、“忧患意识”,产生了危机感、忧国心,然后,针对国情的劣势和不足指明出路,阐明为解决国情中的弊端,国家所制订的一系列的正确方针政策,增强学生建设祖国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二、通过纵横对比,说明建国以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纵即以时间脉络为线索,各个阶段国家的发展状况,了解我国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是激发学生树立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的很好的途径之一。根据中国统计局数据统计显示,建国60年来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变化:

通过该表格,使学生了解旧中国工业部门残缺不全,工业设备陈旧落后,产品产量少,洋货众多。但建国后,我国工业在几十年内已建立独立的、完整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突破了许多高精新技术,工业布局日趋合理,工业增长速度和多种工业产品产量成倍增长。在农业、河道、交通等各方面的纵向比较,也同样具有显著的德育效果,如建国50多年来,农业也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粮食总产量翻了两番,人均粮食达400多千克,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用约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这是令世人惊叹的奇迹。另外,建国以来一批大江大河大湖得到了充分治理。如“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淮河两岸得到治理;“九年十载闹灾荒”的海河流域已被根治;治理黄河已取得了巨大成就,千年“黄祸”将在我们手下化害为利;长江巨大的水能,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开始为社会主义建设献出廉价的电力;“黄金水道”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便捷的运输;矿山的建设,城市的兴建,交通的发展,经济布局的变化……无数地理事实证明: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值得自豪、骄傲。学生通过课堂中各种方法的引导,充分了解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既加深了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又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横即同一时期中国同其他国家之间的发展状况对比,这里通过几组数据来说明。

注:①本表资料来源于国际组织,仅供参考。②括号中所列数为参与排序的国家和地区数。③不包括瓜类。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在工业和农业方面,都居世界领先地位,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当然中国尚属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可以通过“人均”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艰巨而又长期的任务,从而激发学生树雄心,立壮志,发奋图强,勇于拼搏,学好本领,为建设伟大而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奋斗终身。

三、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是地理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国防教育是地理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强化地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在教学中适度地国防教育,不仅能拓宽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地理的地位;其次有利于学生提高地理能力。教材中所提供的国防内容,虽是零散的、隐性的,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筛选、提炼、挖掘、归纳综合,做到有机渗透。如讲我国的疆域时,让学生了解我国的领土、领海及周边国家,中国陆上疆界从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起,到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止,总长2万多公里,海洋总面积达473万多平方公里,大小岛屿有6000余个,陆上海上邻国众多,因此,国家间冲突也较多。比如几次边境自卫反击战的概况,1962年爆发的中印边境战争,1979年、1981年、1984年的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等。还有中菲的黄页岛之争,中日之争,树立起“祖国领土、领海、领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国家统一、民族的团结,都离不开强大的国防。香港、澳门的回归祖国,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等都是很好的国防教育题材,这样,增强了学生的国防意识,增进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可树立起为中华之崛起而勤奋学习的大志。

四、通过乡土地理教育,加深学生的切身体会,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而熟悉又是通往兴趣的重要路径之一。因此,我们要结合乡情教育,开展国情教育,了解城市乡村的发展以及城乡面貌的改观,这不仅是增强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好契机,更是加深学生理解理论基本知识的抓手,清楚地了解和认识本地区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对祖国的亲近感、爱国思想的好方法。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做些乡土情况调查,野外考察,建立基地,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比如嵊州的领带行业,早在2002年,年产领带2.3亿条,产值71亿元,销售收入65.2亿元,利税总额6.2亿元,出口总货值10.27亿元,生产总量超过意大利科墨地区,但现在呢?在夹缝中求生存,出路何在啊?通过课堂内外各种符合中学生年龄特征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旧貌,喜看家乡的新颜,展望家乡前景,并将建设与祖国前途联系在一起,而将他们热爱家乡感情,升华为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达到寓爱国主义教育于乡土地理教育之中的目的。

总之,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着爱国之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核心。相信只要深入挖掘,善于概括出我国国情的特点,有重点有针对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无疑就会使学生建立起爱国的情感。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 [I] 人民出版社 1974

[2]爱因斯坦文集 [M] 商务印书馆 1979

地理教育研究篇12

一、改善语文教育教学的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研活动开展的指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下,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培养综合的、全面的高素质的人才,是现代教育的宗旨与理念,语文课程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道德品质的语言性学科,在教研中要率先改善自身的理念,保证教学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实处,保证学生得到教育上的充实,实现对学生的全面的培养。那么如何改善语文教学理念呢?教学理念落实到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中,就要强化学生的学习技能,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参与性,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与不利地位,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因此,语文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营造全新的教学环境与氛围,保证学生在正确的内容与理念下成长与发展,寻找突破传统教育的切入点,保证学生在现代教育教学下真正的成长与发展起来,将课堂教学看作是学生思维成长与发展的平台,保证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与发展。

二、执行教研活动的制度

语文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必须保证全体语文教师参与,没有特殊情况不许请假,不许教师无故缺席,保证每个教师都有充分的教研实践。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周三下午为语文的教研时间,单周小组活动、双周大组活动,每个年租为一个单位,由小组长、大组长,粉笔组织周倩备课、单元备课、年级调研等活动,开展讲座、发言、探讨等活动,进行交流与讨论。

三、教研活动是常态化、日常化的

语文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并不是稀奇的,是日常化的,要端正教师的教研态度,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将教研意识渗透到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平时的备课、上课都细致化、研究化,自己的具体的教学实践与薪给都渗透着他们独立的思考意识与研究意识,在日常的教学中,常常与同年级的教师进行思维与观点上的碰撞,互相吸取优点在进行整合,形成充满特点、优点、个性、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案,打造高效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必须促进教学研究管理的常态化、日常化,让教师习惯教学研究的教学路线。

四、构建教研活动的高校模式

在语文教育教学研究中,〔扇 耙豢味上三讨论”的模式,就是同样的一节课由两个或以上教师进行教学,同一组的教师研究讨论三次,反复研究,多多磨合,优化师资资源,节省教学时间,在反复的联系中,一些不好的旧习惯被改善,教学思路得到了拓展,每个教师都是教学的实践者与设计者,实现课堂教学经验的交流,实现有效的教学。同时,要善于抓住每次的教学活动与教学评比的机会,全员参与,共同交流,力求达到最佳的水平,促进教学或有效的进行与开展。

五、扩宽教研活动的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开展,微博、微信、qq等迅速的走入人们的生活与日常,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可以以此为契机,发挥网络的重要作用,贯穿于教育验货的始终,让网络改变学习方式与教研方式,教师可以将自己的对教育的感悟与思考放在朋友圈、微博上,好友与家长读完之后会获得许多的感悟,可以与同行进行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有了大家的关注之后,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淹没与严谨,教研能力、反思能力、写作能力都日益成熟。例如教师在上课之前对这节课的构思、对课堂教学的预测、可能遇到的问题、用到的教学方法与策略、获得的灵感,到教学之后的反思等等,都可以写作网络上,在 以后的教学中反复的回味,为教研活动提供给很好的资料。同时,可以建立微信群、qq群,老师们在历年共同交流,分享信息资源,一起感受教学研究的快乐,真正的实现高效教学。

总之,高效课堂教学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理念,我们必须立足于教研,进行有效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经验.达到高效课堂的最终目标,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更是需要教师不断进行教学研究,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学活动有效的开展与进行下去。

地理教育研究篇13

(一)农村基础教育建设亟待提高

就我国基础教育现状来说,全国接受基础教育的适龄儿童超过2亿人,并且大部分居住在农村。农村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主要地区,其地方政府财政经费的教育投入所占比例与其他地方相比较应当更多,但是长期以来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由当地居民承担较多,由地方财政预算拨款的几乎没有。为此,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的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农村公办教育是完全纳入财政保障体系,与全国情况有所不同。

(二)国家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据2014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2806.46亿元,比上年的30364.72亿元增长8.04%。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主要包括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等)为26420.58亿元,比上年的24488.22亿元增长7.89%。各级教育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情况是:普通小学为7681.02亿元,与2013年相比增长了11.29%;普通中学为10359.33亿元,比2013年增长11.89%;中等职业学校为9128.83亿元,比2013年增长3.92%;普通高等学校为16102.72亿元,比2013年增长3.28%。据统计,2014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4.15%。

(三)国内外情况对比

从教育财政投入政府责任分配的比例来看,国际上,国家与地方的分配比例为60:40,我国的比例则为37:63,地方政府承担的压力较大,但是地方财力有限,并且承担教育经费投入所产生的绩效不明显。针对这些问题,应当建立健全地方政府教育绩效考核体系,设定相应的指标,加快预算执行速度,及时调整政策方向。2015年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特别是对北京市工作的相关要求,落实中央工作会议精神,着重供给侧改革改善教育公共服务供给,落实教育事权支出责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体系,强化资金保障责任,服务教育综合改革大局。

二、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投入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财政教育支出的结构不合理

以北京为例,2015年北京全市教育投入854.73亿元,各区教育资金投入努力程度参差不齐,而且部分区县教育经费投入绝对量有所不同程度降低。在基础教育包括小学、初中、高中等教育不同层次上分布的结构也不合理。相对来说对中小学的普及教育重视程度不足,而我国地方政府偏重于高中教育投入,由于我国长期的历史原因造成了这种分配不均衡的现象。然而依据国际教育组织的调查显示,初等教育相对于中等教育来说其投资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有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财政教育支出地区差异过大

我国地域辽阔,并且从东到西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域社会文化差异较大,各地方之间的财力状况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再加上对教育的理念态度不一,发达地区重视教育的程度远高于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水平。就北京市而言,由于北京市各区县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导致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但这些学校受占地面积的制约,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展受到约束;相反农村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稀缺,但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学校建设、规划容易实施,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地区的群众对高质量教育需求迫切;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大量聚集,学位明显不足,社会矛盾突出;城市发展新区,高端人群不断引入,学校规划和建设比中心城区相对容易,但对高质量的教育需求非常高。

(三)教育刚性需求不断增加,财政投入的可调控性与教育日益多样化的需求相矛盾

教育事业的举办主责在教委,教育投入事项往往存在着增加易调整难的现象,尤其是一些事项一经管理办法制定后,常年不变,缺少对投入事项的有效评估和退出机制。另外,在教育资源布局、建设等往往与规划、发展改革等部门密切相关,相关规划、基本建设的审批没有跟上事业发展的需要,优质学位供给不足。教育刚性需求不断增加,财政投入的可调控性与教育日益多样化的需求矛盾日益突显。

三、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投入管理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一)地方经济竞争力

地方经济竞争力与地方教育支出水平是正向相关的关系,在短期内,地方经济竞争力对教育支出具有推动作用,但是从长期来看,地方经济竞争力对教育支出的影响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因此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地方经济竞争力包含地方政府采取的改善投资环境吸引直接投资的能力,以及由此所带来的资金、前沿技术、知识跨越和企业文化、现金管理经验等,这些措施有利于改善地方的经济竞争力,从而增加GDP,使地方政府在经济结构上做出调整,重视公共教育服务事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教育投入的增加,从质量和数量上对教育事业发展产生促进和拉动作用。

(二)地方财政支出压力

地方财政压力是地方财政支出与收入的资金缺口,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方政府的资金紧张程度。从实证的角度来说,各变量对教育支出呈现反向的冲击作用,财政资金的紧张对教育支出有负面的影响,因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投入有显著的相关性。教育对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国家经济竞争力和社会发展水平体现在国民人力资本的发展水平之上,不言而喻,地方教育支出一定程度上收到地方教育财力的影响。教育具有社会和经济双重价值,政府的财政投入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关键因素,地方财政支出的压力对教育财政的投入影响是长期性的,如何在有限财力中有效提升教育投入效益效果、推动地方教育事业发展是目前面临的新课题。

(三)地方教育需求有效性有待提升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如何制定切合实际的教育规划,合理界定政府教育、社会教育边界,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投入标准、规则,建立有效的项目需求制定、评价和考核机制,是与提升教育投入效益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一方面,在地方教育体系中,政府的主要责任是提供一般性、大众性的教育服务,主要包括义务教育、对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高层次教育在内的、具有强公益性教育的供给责任,解决弱势群体的教育需求等等方面的问题。社会力量应当满足民众不断增长的、多样性的教育需求,提供部分人需要的、特殊的教育服务。教育需求多样性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民众对优质教育的追求,许多人为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不惜付出高昂的成本。对于这种特殊的教育需求,由于其受益者主要是受教育者本人,因此,政府没有必要大包大揽,而应主要由社会力量承担。另一方面,在政府教育层面,存在着教育需求的无序申报、无标准执行、无有效考核的现象。目前在各级各类考核、新闻报道中提及更多的是政府对教育投入的逐年增加、是生均教育投入的绝对值增加,往往忽略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北京市为例,2015年市对区县转移支付资金130亿,当年教育系统仅支出65亿,结余结转率高达50%。而这些结转资金到2016年10月,消化率仅为43%。也就是说22个月130亿资金的执行率仅达到70%。由此可见,教育项目的转化落实率亟待提升,更深层的原因是项目申报、执行标准等方面不健全。

四、加强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投入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完善教育投入机制建设,推进教育投入的制度化

我国教育投入机制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应当借鉴国际有益经验,对公立基础教育实行一体化的财政政策体制,地方部分农村和城市,公立普及教育经费完全由政府承担。在资源配置方面遵循服务公众利益的原则。另外,推进教育投入的制度化、标准化和定额化应当循序渐进,经费由国家到地方政府再到基层地方政府共同分担。随着基础教育投资的增加,应逐步改善地方财政教育投入的结构和比重。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转移支付规范应明确其定位,在满足公共需求的基础上,弥补地方财政的缺口,确保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地方政府再分配功能,各个部门明确自身的事权范围,确立规范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建立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二)优化教育投入结构,从单纯量的投入向注重效果的转变

优化资金投入结构,跟上改革步伐,调整好教育公共服务这个“供给侧”的结构。政府教育投资是社会总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总供给的组成部分,是实施宏观调控、引导市场行为的重要环节。一定规模的教育资金投入,既是本领域事业发展的财力保障,更是财政资金参与宏观调控的手段。明确财政投入边界,加强投入政策、投入标准的制定,财政部门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对资金与教育事项的结合性研究,提高财政资金、教育事项的匹配度,从单纯强调财政资金投入量向注重投入效果转变。

(三)改进教育保障模式,强化项目先导模式,推行滚动预算

教育项目预算支出要严格按照国家宏观发展战略规划和调控政策为向导,完善项目设置规则,在保障运行维护合理的前提下,突出重点,聚焦国家重大改革项目。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改进项目管理方式,完善项目分类标准,构建多层次预算标准,推进滚动预算。将项目评审嵌入预算管理流程,建立教育项目滚动储备库,对项目的开展实行评审和支出绩效管理,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实施绩效评价。强化项目先导模式,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完善其生成机制,将国家宏观政策与发展规划落实到具体项目,提高政策和规划的可实施性,从而合理安排教育项目的实施进度,提高预算前瞻性。2016年新修订的预算法中强调了两层意思:一是全口径预算,教育部门要将当年度所需投入事项全额纳入当年度预算,合理梳理年度需求,避免随意调整和追加;二是滚动预算,在做好年度预算的情况下,要合理预计中期需求,改变一件事情做三年财政资金滞压三年的情况,转变成延续性项目、跨年度项目合理规划,纳入相应年度的预算。

(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非基础教育的发展

国务院2014年出台《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尽快出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意见。社会力量办学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非基础教育的发展,社会力量办学是新时展背景下的一种重要趋势,既能够实现自主办学灵活教育机制,又能够注重教育质量提升办学特色。因此,地方政府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鼓励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办学,依法成立不同形式的办学机构,参与学校后勤设施的建设和后勤服务工作,特别是高中以上教育的发展,更应当依靠更多的社会力量,为社会力量创造良好的办学环境。同时建立健全对社会力量的法治监督,确保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好审批工作,以及建立健全评价考核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五)深度挖潜,盘活教育存量

一方面从教育资源角度深度挖掘,优化配置。地方政府应当深度挖据教育资源,合理建设教育设施,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从而盘活教育存量。在盘活存量方面,应当从教育设备设施资源、教师资源、土地资源等各方面入手。尤其是教育投入方面,有必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将一部分资金专项用于补助地方义务教育均等化支出。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区教育资源相对紧张,“大校额”“择校热”等问题突出,社会各界人士反应强烈,为此,地方政府盘活资金存量需要针对地方教育资源分布问题将专项资金用于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资源整合,特别是教育薄弱地区的校舍修建改造、场所扩建、图书馆仪器购置等,并且减少办公经费和工资福利等其他支出,要求学校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学合理且具有前瞻性的建设规划方案,促进当地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另一方面,从财力角度深度挖掘,盘活存量资金,支持更多项目需求。财政资金挖潜,是改变教育预算粗犷型模式,加强教育项目精细化设计,借助评审、绩效、标准化等手段,减少无谓的资金占用和滞压,释放有效财力支撑更多的教育项目需求。

五、建立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投入评估考核机制

(一)建立评估考核机制的必要性

地方评估考核机制就各类教育经费的公共财政投入保障问题,建立健全预算编制评估、资金使用效率评估等,完善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按照预算编制执行、评价监督的步骤,加强对重大项目的经费使用考评,不断增加投入的产出效益,对推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财政资源的稀缺性和教育投资的效益性对地方政府投入教育事业的积极性有影响,因此对地方政府教育投入建立考评机制。

(二)评估考核内容体系

一是法律法规政策层面;根据现行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经费管理规范性文件制度体系的建设,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财政教育资金全过程的流转都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夯实转移支付预算管理基础,严格落实预算管理改革的要求,确保每项资金,都有相应的经费管理办法。二是财政投入规模,政府教育财政投入必须通过完善的制度,构建权责分明的机制,健全的评估体系,确保稳定的教育经费投入来源。三是教育使用效果,将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教育硬件条件改善、教育优质资源的提供、师资队伍建设等内容作为考核地方政府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容。各级政府、各级监督考核部门更多的重视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政府对教育政策的倾斜,往往忽视了投入之后的效果考核。四是存量情况,包括教育资源的存量和财政性资金的结余结转情况。存量是资源是否得到有效利用的一个重要指标,绝对数值体现了规模情况,有利于不动地区、不同学段的对比;相对数值体现了利用效率,有利于不同年度间的对比。此外,还有推动教育发展均衡度的指标,包括城乡教育投入比例,初等和高级教育投入比例等,最后对于教育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考核,例如基础教育办学行为规范等。

(三)强化预算编制评估考核

作为教育改革现行的地区,北京市面对改革大势,市级财政、教育部门坚持以党中央国务院及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领会为契机,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中央及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落实到位。在经费保障方面,通过深入调研、科学研判,不断提高财政支持政策的前瞻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经费投入方向坚持向远郊区县、财力薄弱区县倾斜,向教育经费投入结构优化倾斜,向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事项倾斜。创新财政支持方式、强化支出绩效评估,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助力作用。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教育均衡发展态势,研究地方财政资金的有效投入及引导作用,并分析了影响地方财政教育投入的因素。我国地方财政教育投入还存在很多问题,探索构建一种财政投入基础教育的新模式,尝试新的方向,让有限的地方财政资金能够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切实发挥作用,确保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良好,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支持。

参考文献:

[1]吴彩虹,全承相.地方政府教育财政投入监督机制及其完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11(3):86-89.

[2]印月.中国财政支出的教育层次结构问题及改进[J].财政研究,2013(2):60-63.

[3]王志刚.地方政府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问题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3(2):103-107.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