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培训讲稿实用13篇

美术培训讲稿
美术培训讲稿篇1

小色稿训练具体实施:

1.学会色调的观察方法--整体观察法,即眯起双眼,对整组静物上下左右前后整体看,减弱形体,以色块为主,寻找色块的联系和区别。教师课前用Photoshop软件处理静物照片,模拟以上两种色调观察法及看到的效果,清晰直观。

2.引导学生找寻把握色调的几个关键点。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例如在同类色调和时,用色轮+大师作品+本校学生作业三位一体进行阐明。

同理,在讲对比色调、光源色调以及大调和小对比时,也是采用相同的教学手段。

3.画小色稿。学生学会了"看"即整体地看之后,就要学会"画"--画小色稿。舍弃细节,注重色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用大笔作画是画小色稿的三个原则。小色稿与长期的色彩习作最大的不同,在于侧重点有所区别。长期色彩习作追求画面的完整性,从素描关系到色彩关系,画面呈现出一种井然有序的层次,而小色稿只是把精力集中在色彩的统一性和大关系的完整性上。

从学生小色稿训练前后的作业对比可以看到,通过小色稿训练有效地达到了以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色彩观察方法,提高画面色彩的组织能力;帮助学生学会概括画面,整体地处理大关系、大色块、大色调的基本技能。从学生的课堂作业反馈来看,85%左右的同学达到了教学目标,因每人个体差异,即使当堂作业上不尽人意的学生,通过再交流,基本掌握了色调的观察方法和理解了色调的组织规律。

二、色彩风景教学促进了有效教学之学生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新课程理念的影响,有效教学在主张教学效益的同时,关注人格形成、生命关照等在教学中的意义。所以笔者把有效教学理解为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教学。这里的"发展"不仅仅是学生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还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由于现行的美术高考专业考试色彩部分大多考静物和人物,极少涉及风景题材,因此很多美术学校和美术培训机构在教学过程中只追求升学目标,缺乏培养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长远目标,忽视了风景写生。有别于室内静物写生的稳定光线,风景处于外光中,日光移动,一日之内,从早到晚,色彩变化很大,这对于锻炼学生色彩的敏感性、写生技巧及作画激情十分有益,而在艺术上的取舍、提炼、概括,以及有所感悟之后当机立断的表达能力和美感培养方面,更是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潜移默化的空间和机会。因此风景写生历来是我校色彩的必修课之一,每年春季都要组织学生外出写生。

笔者认为,好的画面要求作画者必须有敏锐的色彩感受和分辨能力,但是,专业的色彩基础训练本身就是一项后天的实践锻炼,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具体实施:

1.从印象派入手,临摹学习研究光色的变化。印象派大师莫奈的《干草垛》系列和《鲁昂大教堂》系列是很好的临摹范本。

2.在已临摹好的作品上选取颜色并进行归纳,在新的画面上进行重新组合,形成一幅新的作品。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总结,多看(大师)、多想(构图色调)、多动手(有针对性)、多积累(反思总结)。

通过色彩移植训练学生深入体会了大师作品的精髓,并且通过新画面表达了色彩的主观感受,拓展了艺术思维能力的训练,为学生在今后艺术领域的再学习作好准备。

3.风景写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良好教育契机。在野外写生中,用激励赏识法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在面临专业学习的低谷时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在艰苦条件中锻炼学生百折不挠的毅力;通过集体生活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人相处与人合作;近距离接触乡村生活,去学习关爱他人等,这些优良品质和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培养,在有效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三、自主学习研究各类优秀试卷

有效教学是学生高度参与的教学。有效教学的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进行教学设计,设法让学生活动起来,去探究知识,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发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美术培训讲稿篇2

2复述

要求学生把自己感知的语言信息经过理解、加工和储存,根据表达的要求,将记忆的内容转换为口语表述出来。笔者在讲授小说和剧本时就大量地采用这种方法,如在讲授鲁迅的小说《风波》时,我就采用复述的方式,要求学生按时间的顺序,生动而形象地描述辫子风波的产生、发展、高潮和尾声。实践证明,复述可以培养学生连贯而系统的说话能力。

3讨论

通过讨论获取知识,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好方法。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可放手由学生讨论,通过思索去自己寻求答案。

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采用多种多样的讨论方式,如小组、大组,乃至全班。我在讲授课文《宝玉挨打》时,预先拟定了三个讨论的题材:1.分析主人公的性格和情节的发展关系。2.归纳《宝玉挨打》主题乃至《红楼梦》的主题。3.认识作者曹雪芹的艺术才华。针对这三个问题,我提出相应的要求,然后根据所拟题目的难易程度,采用不同的讨论形式,由学生在预定的时间内自学讨论,理解课文,寻求答案,再就讨论的问题,由教师指名发言,或学生自由发言,最后教师归纳和指点,这种授课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对口语练习的兴趣。

4演讲

高职院校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院校,高职的大学语文与之相应的任务即是能说会写。“能说”的演讲训练最能体现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演讲教学在培养实用型人才方面有着极高的实用价值。演讲是一门综合艺术,一次成功的演讲,是技巧密集型的语言艺术,形体角色艺术和心理素质的综合体。高职学生的演讲如何能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我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步训练。

4.1壮胆性演讲

第一步进行壮胆性演讲训练。如三分钟自我介绍,谈谈我的家乡等。结合这一训练告诉学生什么是演讲?演讲稿怎么写?演讲的具体要求有哪些?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初步的演讲知识和特点。

4.2有准备演讲

第二步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思维训练,即有准备演讲训练。教师可在新课结束后,结合课文命题,也可离开课文命题,但命题应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前途或当前人们关注的问题。如《六十分真的万岁吗?》、《我为北京奥运添光彩》。这样也可促进同学们广泛地阅读收集材料以构思演讲稿,明确写好演讲稿是有准备演讲成功的一个关键。当然,有准备演讲关键仍在临场演讲时的思维训练。尽管学生写了演讲稿,但不是原封不动地背诵讲稿。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演讲事例的选择和应用,命题演讲的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同时讲解语言训练中的气息训练,字音训练,技巧训练,注意重音、节奏和停顿。

4.3即兴演讲

第三步进行即兴演讲的训练。如在教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后,让同学们围绕学习内容即兴演讲,这样就能使演讲者有言可发,有事可叙,有情可抒。

在即兴演讲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在立论上力避一般化,独辟蹊径,道前人未所道,这就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此外,即兴演讲还将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大胆表述自己思想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却是传统教学所无法企及的。

4.4辩论性演讲

第四步进行辩论性演讲训练。由于平时对演讲训练的分步教学,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受到了实际锻炼,演讲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因此教师可安排四人为一组,把全班分成若干组,将水平接近的两组构成对手,现场出题,抽签确定正、反方,一个学期每组学生至少轮一次。在辩论性演讲中,教师着重指导学生以下两点:

(1)辩论中会听不会说的必败,会说不会听的必定乱辩,只有听说俱佳者才有希望取胜。

(2)由于一场辩论中要交锋多次,辩手应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麇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心理素质。

社会的发展需要具备综合语文能力的人才,在诸多的语文能力中,培养说话能力的意义既是基础性的,也是综合性的,因此我们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刘叔成.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2]苏洵.嘉佑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美术培训讲稿篇3

(二)创作的分类

现在的创作比赛无非是两大类:一是命题创作,这首先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记忆、为自己的绘画创作收集所需的各种形象,并可以通过画速写或画记忆画来收集有关的素材。二是自由绘画的创作,没有特定的主题,需要鼓励学生在平日生活中善于观察,留心周边的事物,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展开必要的想象。

二、如何选择绘画作品

现在的美术绘画比赛中,好的作品层数不穷,那么我们该如何去选择创作适合艺术节的绘画作品呢?由此笔者从近几年自身的比赛中归纳出少儿绘画的选材组合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追求童真

首先要收集素材,作为美术老师在美术教室里面要有很多的素材,人物的动物的建筑的各方面的素材这样学生和老师在选材的时候就会有参照,在选材的时候作品内容要适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杜绝成人化的作品。少儿绘画必须是少儿的,亦即少儿天性的写照,绘画内容的选择,不能离开孩子的生活。

(二)内容宽泛

现在的绘画比赛都是以命题的方式来进行,在比赛的时候如果让学生当场发挥的话,不管是构图构思质量还是比赛时间基本都是不能完成的,因此作为教师只有在比赛前给学生“备”好画,这样在正式比赛的时候才不会手足无措。

那么作为教师,在平常训练的时候该如何指导学生“备”画呢?首先我们就要备人物,不同形态,表情动作的人物,学生要分组的“备”,接着则是“备”道具,什么样的人物组合适合什么样的道具映衬,接着才是“备”场景,比如春天的特色场景,劳动的特色场景,喜庆的场景等等,教师在平常的训练中要指导学生不停的组合搭配构图,只有画面的内容覆盖的命题范围广,适用性大,这样在比赛中才会更加的接近命题创作。

(三)构图合理

有人这样比喻,布置构图就像布置房间一样,一个房间总不能把家具塞满就了事。正确的应该是想想哪些家具摆在什么地方最合适,做到既实用又好看。如果一个比赛的学生连最基本的怎样构图都不会的话,那么她是无法在接下来的训练中很好的去诠释作品的,所以,在平常的训练中我们要教会学生下笔前先想想,把画的内容分布在什么地方最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哪些地方画主要的东西(就是主体部分),哪些地方画衬托的东西(就是背景),哪里应该留出空白,为什么?想好了再下笔。

(四)材质创新

对于绘画比赛创新很重要,从以前的水彩笔画到水笔画蜡笔画结合,到现在的国画版画水彩水粉画,技法在不断的创新,对于技法可能会设计到专业的美术教师,那么对于专业不是很强的美术教师我们也要从另外的角度去转换创新,比如说纸张材质的创新,很多时候只要你去尝试,你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独具慧眼

其实用独具慧眼这个词语有些夸张,但是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挑学生,一般能参加美术比赛的学生肯定是在绘画上有专长的,在我任教到现在经过几次大小型的比赛特别是美术比赛,我觉得作为美术老师要学会挑学生,如何去挑学生,首先要挑成绩好的学生,成绩好是首要的,当然也要绘画底子好的基础上去选成绩好的学生,而且这种训练自觉性要强,绘画有时为了备战艺术节一练就是2个小时,那就要靠学生的毅力与耐力了。再者就是要挑会动脑的“活泼”型的学生。

三、作品的训练

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和学生一起参与定稿,学生只有参与了整幅画的构思定稿这样才能开动脑子,去理解为什么要这样那样的变化构图,用意何在,也是为了学生在练习的时候能更好的去诠释。教师可以先定主题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让学生简单的画下构图,虽然刚开始的形会比较的稚嫩,但是有时候我们正是会从他们这些幼稚的形中找到灵感,学生与老师一旦定稿就要让学生进行反复的加强练习,在不断的练习中发现问题在不断的改进中在加强练习。

(一)学生练稿

1、单个组合的练习

学生自己模仿,教师定好稿确定画面构图后,学生就要先单个的去训练作画,当然要从大的部件入手,如先是几棵大树的练习,默画,接着便是篱笆的练习,再接着就是小部件的练习,而且在练习的时候我们最好能算好时间大概一个物体的默写要多少时间,以便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心中有个数。

2、单个组合的拼装

教师示范或讲解难点,学生经过了单个组合的训练,接下去就要进行组装的训练也就是整幅作品的结合,当然在组装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难以把握的地方,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引导示范,讲解注意点比如说大小,远近,疏密等原理,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二)学会欣赏

在稿子的毛胚稿基本练习完后,学生就要学会欣赏,不是说叫你去欣赏一些优秀作品范画,而是叫学生自己学会欣赏自己的练习稿,欣赏各个物体之间的大小比例关系,近大远小关系是否合理恰当还有各部分之间的组合是否合理或者是要舍去些什么添加些什么使得画面的效果更加的美观,还有各物体的用笔技法等进步了还是原地打转,画面的效果如何,这些学生都要自己学会欣赏,然后再从教师的引导中学改进,会改进。

(三)作品提炼:学生的模仿由于年龄的限制只能是浅层次的模仿,要想作品成型还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提炼,在学生能将作品完整地临摹下来之后,还需要教师的进一步提炼,而且切入点应该从情感入手,也就是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所表现的内在情感,在练习的过程中更好的表现这种情感, 还可以化难为简,减少高难度的笔画或者是费时间的笔画。

美术培训讲稿篇4

高职院校开设演讲与口才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口语沟通表达能力。“重点突出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训练,有目的地培养训练学生在不同的口语交际场合中的语言应变能力。”本人经过二十多年的演讲与口才教学,积累了一点微不足道的见解。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能成为一个人积极活动的力量,成为在实践活动中树立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信心和决心。

在教学中,首先讲述国际演讲、口才的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中,都重视对学生进行演讲的训练。美国的大学,无论理、工、农、医,还是政、史、经,包括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都把演讲学规定为必修科目。社会职业教育中也很重视这个问题。美国国务院规定报考外交官“必须有较高的写作和讲话的能力。”西欧、日本等国也同样如此。例如,日本、新加坡等国规定,政府工作人员要进行三个月到半年的演讲训练,才能从事工作。在美国还有专门提供演讲的服务公司。有些职业演讲家凭“三寸不烂之舌”而获得巨额酬金。1984年美国国务卿黑格的演讲收入为27.5万美元、基辛格演讲收入25万美元,从中可见美国对演讲的重视程度。美国口才教育专家戴尔・卡耐基说:“15%取决于知识和技术,85%取决于沟通――发表自己意见和激发他人热忱的能力。”“在现在生活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口才方面的知识和修养,并提出‘知识就是财富,口才就是资本’的新理念。”

二、教学训练循序渐进

形式训练学认为,人们的心理是由若干不同基本能力(记忆、推理、注意等)所组成,只要经过练习就可以得到发展。

演讲与口才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演讲家邵守义说:“没有演讲的实践,就不可能有演讲的理论。每一位研究者,都应投身于演讲的实践中去,以极大的热情去学习、去观察、去研究、去比较、去探索,从演讲实践中发现演讲的本质规律,升华到理论的高度,得出科学的结论,然后再拿到实践中去检验,从而指导演讲的实践活动。”

在演讲与口才教学中,首先,给学生讲授演讲的概念、特点、作用、分类等理论知识,重点讲授演讲稿的写作技巧,为了帮助学生写作演讲稿,播放优秀演讲录音 。

三、演讲与口才教学,贵在多练

演讲与口才的教学,功夫在“练后。”这里所指的“练”,是专指“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一个新老师上第一堂课,不管学历多高,花多大工夫,手头有多少资料,讲课总是不那么成功。主要原因是没有讲课实践,没有“练后。”同样一个学生第一次上台演讲,不管有多么充分的准备,演讲稿写得如何好,也不一定成功,原因就是没有演讲实践,没有“练后。”由此可见,演讲与口才的教学,关键在于训练。“为了提高演讲能力,演讲者必须结合演讲实践经常注意培养训练自己的记忆功能,储备丰富的信息,并能随时调用。”“说话天才,不是天生的,是从现实中锻炼出来的,是一分天才,九分努力。”

培养学生演讲、口才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笔者教学多年尝试,在学生学完演讲与口才课程之后,学习应用文写作,课前可设计演讲训练,每节课前安排三个学生上台演讲,按学号顺序,每人演讲一分钟,内容不限,可讲新闻消息、名人轶事、花鸟草虫、古今中外、名山大川、家乡风景、无所不可。在训练学生演讲、辩论的同时,让学生轮流当主持人,使每个学生都有练的机会。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胆识、口才、演讲技巧,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快速的提高。

教学实践证明,要提高演讲与口才的教学效果,就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攻”的教学指导思想,加强基本技能、实践技能、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让学生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上,成为能说会道、能言善辩、口才卓越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鞠春,赵修琴.口才・演讲.航空工业出版社,1997:2-7.

[2]程在伦.讲演与口才.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

[3]凌空,盛沛林.简明演讲学.出版社,1988:20-21.

美术培训讲稿篇5

一、继续教育培训目的比较

西方国家对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培训的目的一般均有规定,其核心是保持和提高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但表述上又不完全相同。其中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强调,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是保证或保持并增强或提高其职业胜任能力;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强调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是保持其应有道德能力;爱尔兰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I)强调保持、加深并且扩展其专业胜任能力;我国香港会计师公会强调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保证其会员专业能力的维持和提高。我国新颁布的《征求意见稿》从现实性角度将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的目的定位到注册会计师个人素质和队伍整体素质建设两方面,具体为“保持和提升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素质、执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培养,建立一支在质量和数量上都能够满足我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战略,以及现代企业制度需要的执业队伍”。从上述各国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的目的来看,不同点在于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保证还是保持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由于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水准参差不齐,部分人员尚未达到专业所需的能力。如果将继续教育目的定位于“保证其专业胜任能力”,必然加大各级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责任,同时也难以达到保证的程度,如果未能达到反而会降低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威信。所以我国目前将继续教育培训目的定位于“保持和提升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是符合当前我国国情的。

二、继续教育的对象及相关豁免继续教育的规定比较

西方国家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的对象均为全体会员,包括执业会员和非执业会员。美国AICPA将培训计划定位为服务于广大会计人员及相关领域人员,包括注册会计师;在企业中从事会计工作的一般会计人员、财务主管、主计长以及总会计师和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非盈利组织的有关会计人员;独资和合伙企业的业主以及合伙人;律师和咨询顾问(包括税务方面的顾问,医疗卫生、福利方面的顾问等)。有些国家还有对豁免继续教育的特殊规定,如澳大利亚特许会计师协会规定,会员长期没有从事专业活动,由于身体残疾无法参加后续教育者,可以不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我国继续教育对象也是全体会员,有的地方规定:继续教育培训对象分主任会计师、部门经理、项目经理、一般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业务助理人员、非执业会员六个层次。《征求意见稿》也对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对象的豁免教育做出了规定,从“以人为本”角度出发,对身体残疾或因病无法学习的会员、生育的会员、出国的会员规定可以在本年度不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后延一个年度,但不得影响下一年度继续教育培训学时的完成。从各国继续教育对象及相关豁免继续教育的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和国外差别不大,只是在部分细节有所不同。

三、继续教育培训计划的内容比较

不同的国际组织关于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内容的阐述方式不同,一种是不规定继续教育计划内容,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协会;另一种是规定继续教育计划内容,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等。美国根据不同的业务领域将培训课程分为会计和审计业务、税务业务、咨询业务和管理业务等部分,在每类业务中根据业务内容性质的不同又作了进一步分类。以“会计和审计业务”为例,包括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国际性业务;管理咨询和业绩管理;技术相关问题等部分。其中保证信息的完整性主要是关于会计处理和报表审计方面的内容,包括“非盈利性组织的会计和报告实务”、“AICPA小型企业审计指南”、“现金流量表:编制、披露和使用”等多门培训课程;国际性业务涉及国际会计和与欧元有关的会计及报告规定,由两门培训课程组成,分别为“欧元:会计和报告的规定”、“国际会计和报告”;管理咨询和业绩管理主要是管理会计的知识,包括“非盈利组织的成本分配方法”和“最新财务和管理会计”等课程;技术相关问题主要讨论计算机对传统审计业务的影响和应采取的对策,由“审计电子证据和软性信息”、“如何在无纸化社会中从事审计工作”和“计算机环境下内部控制的应用”等课程构成。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教育委员会2003年颁布的国际教育准则第2号《职业会计教育计划的内容》规定了职业会计教育计划的知识含量,这些知识是取得职业会计师资格应掌握的内容,旨在确保为取得IFAC会员团体的会员资格的候选人拥有足够先进的职业会计知识,使其能够在日益复杂、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发挥有胜任能力的职业会计师的作用。职业会计教育计划的基本知识包括:会计、财务及相关知识;组织和企业知识;信息

我国借鉴大多数国际组织的做法,在修订的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度中没有详细列示培训的具体内容,而是原则性地规定继续教育内容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年度培训计划中确定,对执业注册会计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按其不同能力需求分层次进行。如有地方规定的继续教育培训内容主要是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必须熟练掌握的会计及财务管理理论和实务、审计理论和实务、管理咨询理论和实务、税务理论和实务、资产评估实务、建筑工程评估实务、机电设备评估实务、国家有关政策和经济法规、特殊行业会计与审计知识、计算机技术、外语、职业道德、事务所管理知识、以及独立审计准则、资产评估准则、执业规范和执业所需的其他知识与技能。培训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及侧重点视不同对象而定。我国在课程设置方面正朝着与国际接轨的方向迈进,但应该注意的是我们在学习国外经验的过程中,不能对国外的东西生搬硬套而不考虑我国国情。如美国由于资本市场比较发达,所以对外报告会计在会计继续教育中占有较大比重;而我国目前更应该重视管理会计方面的课程才更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继续教育时间与考核标准比较

西方国家对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的学时、学分均有具体规定。如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GAAC)规定,每个会员在三年内必须完成100小时的继续教育课程学习;西班牙规定在成为西班牙注册会计师协会(ICAJCE)的会员后,每年应至少参加30学时的后续教育培训,其中一半学时是关于会计、审计、税法等常规性课程,另一半学时是特殊专题课程。无论是面授、远程教育、电教还是自学,都有统一的学时计算规定。ICAJCE将所有的培训课程及学时规定列表公示,供会员参考;日本后续教育制度则规定,个人会员及准会员有每年必须完成40个时间单位以上的后续教育的义务。我国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培训每两年为一个考核周期。即从起始年度的1月1日起至次年的12月31日止。每个考核周期接受的继续教育培训时间累计不得少于80个有组织形式的学时,每年不得少于30个学时;职业道德培训每个周期不得少于4个学时。从各国注册会计师参加后续教育的时间来看差别不大,尤其体现在我国和国外的差距明显缩小。《征求意见稿》颁布以前我国对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时间是这样规定的:执业会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三年内不得少于180学时,其中每年接受后续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0学时;接受脱产后续教育的时间三年累计不得少于120学时,其中每年接受脱产后续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我国注册会计师参加后续教育时间缩短的原因是因为近年来注册会

五、继续教育培训的形式比较

西方国家继续教育形式大体分为有组织形式和非组织形式两类,但其具体内容又有所不同。美国2000年2月颁布的《后续职业教育准则公告》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倡两种学习方式,一种是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在该方式下,组织者负责将学习计划传递到最终的用户手中,可以采用各种形式如工作室、研讨会等;另一种为自主的学习活动,该方式下的学习活动是在没有外部组织者的帮助之下进行和完成的;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职业继续教育培训主要采取以下方式和措施:课堂教育;专门聘请有关专家、教授到各地巡回做学术讲座,讲座采取听课证的方式,由公司出面认购;组织召开研讨会;制作多媒体、录像带等;网络或电话教学;每年组织各省的分会召开会议,研讨有关继续教育职业教育问题。日本继续教育的形式分为集中培训、自学、编写专业书籍和在培训班授课等方式。集中培训包括协会主办的培训班或研讨会、事务所内部培训、会员自发举办的集中培训;自学包括对指定文章、专业书籍方面的学习和参加学术活动;以自学方式选修的注册会计师均需以传真或电子邮件方式提交学习心得;编写专业书籍指通常能被购买的与注册会计师业务相关的书籍或论文,也包括为出席各种学术研讨会撰写的报告等;培训班授课通常指接受协会、事务所和自发培训班的委托,为其培训班进行授课。我国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培训形式也分为有组织形式和非组织形式,有组织形式的继续教育培训包括: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或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培训机构举办的境内外各种培训班、研讨班、学术报告会等;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或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主办或认可的论坛、专业性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等;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认可的事务所内部培训;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或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通过远程教育直播系统提供的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或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认可的其他方式。非组织形式的继续教育培训包括:公开出版或发表的专业著作、专业论文;担当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授课人、研讨会的主持人或演讲人;参加行业业务质量检查;承担市级以上专业学术团体、行业协会、政府部门组织的专业课题研究,并取得研究成果;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通过远程教育点播系统提供的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培训;在境外事务所实习;利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或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制作的继续教育培训光盘及其指定的教材自学。

美术培训讲稿篇6

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关于“口语交际”的要求中明确指出:“听话时做到耐心专注,能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观点和意图;说话时有礼貌,表达清楚、连贯、得体。学会介绍、交谈、复述、演讲、即席发言、应聘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在这里所说的口语交际能力实际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听”和“说”的能力,由此可见,“口语交际 ”能力即“听”与“说”的能力的训练已逐渐被重视起来。而且从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能力培养系统的整体性要求来看,“阅读与欣赏”、“口语交际”、“写作”是相辅相成同等重要的。但是,目前在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还并未真正确立其地位,听说能力的培养,还是一个薄弱环节。笔者从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工作多年,下面就如何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的训练,谈谈看法。

一、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培养的重要性

(一)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忽视“口语交际”训练,则失去语文能力训练的整体性。中职学校语文能力的训练有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包括阅读与欣赏、口语交际、写作等三个方面,如果在中职学校语文能力训练中没有“口语交际”能力训练,这个系统就不完整。因此,中职学校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自然因缺少“口语交际”能力要素而受到影响。(二)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是职高学生智力发展的需要。智力的发展是以思维能力的拓展为其核心的,阅读与欣赏、口语交际、写作能力的发展,得力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能力的开拓。“口语交际”训练与书面接收和表达不同,它表现出特别的思维敏捷性与灵活性。从一些口才好的人士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之所以听话仔细,抓住关键,说话犀利,击中要害,与对方谈话,幽默自若,根本点在于他的思维敏捷与灵活。书面的接受与表达,在时速上远不如口头的接受与表达,所以,“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于进一步发展职高学生的智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中职学校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实际中决不可忽视“口语交际”的训练。(三)网络信息社会的发展,迫使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口语交际”能力必须加强。今天的网络信息社会,对“口语交际”的要求越来越高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用声音来转播知识与保存知识的机会越来越多了。人类已进入网络信息社会,通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无能天上还是地下,海底都可以直接通话,过去要靠文字传递的信息都被声音代替了,人类的生活与工作频率加快了,要求接受与表达的速度也相应加快,这就得借助于“口语交际”的直接性,敏捷性与灵活性了。因此,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的训练显得特别的重要了。

二、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的对策

(一)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口语交际中“听”的能力训练对策1、泛听。就是在一切可能的情景下,没有明确的指令性目标,要求职高学生抓住一些可供锻炼的场合,练习听觉,养成听的注意力,加强听时的思考力,有意无意地听即可。听广播,听电视播音,听录音,听视屏播音就是几种泛听的基本方式。2、美听。这是给职高学生以美的享受的听力训练,以吸引职高学生练习听力的兴趣,有意识地使职高学生进行目标把握。中职学校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给职高学生创造 “美听”机会。例如,常常录下电台和电视台的配乐散文,配乐故事,诗歌朗诵以及电视剧中的某段精彩对话,或一些名胜古迹的解说词,录下学校演讲比赛优胜者的演讲辞,某次辩论赛的现场直播等,反复播放给学生听,都是一种“美听”训练。3、记听。如果说注意力是智力结构的窗口的话,那么记忆力可以说是智力结构的仓库。职高学生语文能力,实际上也在相应地锻炼内隐的智力,通过智力培养,同时又培养记忆力,这是有相互促进作用的。由此可见,“记听”训练阶段比“泛听”和“美听”训练阶段的内涵更进一步了。“泛听”训练主要是无意注意与无意识记,学生在自由的收听中形成基础力,“美听”训练主要是使其引起有意注意,以养成听的爱好和习惯;而“记听”训练主要是使其引起有意识记,理解识记,形象与抽象识记结合起来。外炼听力,内炼记忆力,相辅相成,同时使听力锻炼向前跨一步。4、速听。即通过快速播放和讲述,然后由听者复述其内容,快速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能迅速抓住所听材料的关键的本质的东西,能迅速组识好听过的内容,复述或者记忆起来,或者回答出老师的本质性主旨性的提问。这样做,学生心理上处于一种内驱力兴奋状态,有紧张感思维十分活跃,要求其敏感性,灵活性程度都比较高,智力的活动都处于一种高度态势中,有利于高速发展听力。我常在上课前读一段名言或一首短诗,让学生识记并反复朗诵,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有时,利用录音机播放一个情节紧张、激动人心的故事,讲述者十分激动,讲述节奏比平时快一倍以上。组识学生速听之前提出几个具体要求:①能复述或记述这个故事的大慨,来龙去脉清楚,使之完整;②说出其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主要情节,场面或关键细节;③故事的主题是什么?有时,还以视听材料(一般人物对话,一段演讲辞等),而定下其它题目,听后进行目标检测,学生的种种兴奋,兴趣,紧迫、好奇心调动起来后,速听的效果一定会好。5、鉴听。即鉴别赏析的听,能把所听的形象化内容上升到审美理解,审美判断的地位,抽象内容则要求能达到一种逻辑性把握,能听过所述的现象或事实后抽象出本质的内涵。这样不仅有高度集中注意力,比较深入的理解识记能力,而且要充分调动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乃至灵感思维能力,听后能深刻思索,产生对某种内容理解地顿悟力。这种鉴听方式是整个训练序列中的高级阶段,因此,要求鉴听材料具有超越职高学生现有水平而处于其“近发展区”的有较高难度的内容。(二)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口语交际中“说”的能力训练对策1、泛说。就是不规定具体检测目标,只要求学生能够动口,认真地说出来,说下去。这种自由式地说话训练仅是开展口语训练的基础,对语音、语调说的内容都不作要求,只是培养他们的胆量,勇气和兴趣,这是重要的第一步。我对职高一年级的学生进行“课前一分钟自由演讲”,全班同学都说,各讲各的,互相听不见。没有心理压力,不喜欢说的同学也说起来了。2、诵说。即照着演讲稿念诵,当众说话有一定的约束力,有心理压力,往往会说了上句忘了下一句,胆小的不敢上台发言,照着讲稿念诵的压力较脱稿演讲要小得多,让其在实践中,区分念诵与口语之间的区别。即使拿着讲稿念也并不等于朗诵,念诵要具有口语的特点。我常常让学生念诵自己的日记,有的同学慢慢的可以脱稿了,这表明诵说的训练已经生效。3、讲述。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中应严格要求做到如下几点:①不允许念诵,要用“讲述语言表达”;②逐步训练诸如声调、节奏、音量、音色等口语表达技巧;③基本上抛开讲稿或书本,自如表达;④。注意纠正语病,防止拖泥带水。具体培养方式可分为课内与课外两大类。课内可以进行课文复述、回答问题、口头作文等。课外可组识讨论会、故事会、报告会等。4、仿说。就是组识某种模仿性活动,以此培养说话能力。如模拟记者招待会,让班委会答“记者问”,发表就职演说;组识文艺活动,让同学们轮流主持活动,模拟电视节目主持人,他们兴趣甚浓,各种能力也在活动中显著提高。5、演讲。不拿讲稿当众发表演说。我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坚持“课前三分钟演讲”,对于增强学生的胆量,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心理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对所教专业的学生进行过民意测验,“你喜欢上什么课?为什么?”多数学生回答喜欢上语文课和专业课,喜欢语文课的原因是因为喜欢“课前三分钟演讲”,演讲方式是每节语文课前,由两个同学上台演讲,一位是轮流的,另一位是自由的。演讲的内容从规定大范围到不规定范围。最初可以是讲故事,后来发展到小评论,对周围的人和事进行表扬和批评,弘扬良好班风,扶正祛邪,弃恶扬善,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有时,我还设计一些演讲题,让学生抽题进行即兴演讲。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表达能力也大大的提高。6、辩论。这是口语表达能力的最高层次,对口才的锻炼极佳。能言才能善辩。辩论活动要求组识严密,辩论者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认识能力,还要对人生对世界有自己一定的见解,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开展这样的活动很有必要,只要组织得好,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总结:职高学习阶段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发展时期,职高学生毕业后要投身于社会,仅有读写能力是不够的,

而且“苟忽于听、说,则读写之事必将减损”。为了提高职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每一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都应注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阅读与欣赏、口语交际、写作训练并重。

作者单位:湖南省津市职业中专学校

作者简介:龙英彪(1964―),男,湖南津市人,湖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湖南省津市职业中专学校讲师,主要从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工作及研究。

参考文献:

美术培训讲稿篇7

1 朗读

朗读是一门艺术,涉及到把握语音、语调、节奏、语气的多种能力和技巧,

正确地朗读不同的文体,不同感情色彩的文体,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而且经常朗读,可提高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都要求学生认真朗读,尤其是诗歌和散文的教学。每上一课,我先给学生范读,或听朗读磁带,或让朗读水平好的学生领读,至于朗读水平差的学生也给他们提供机会,跟读、自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并对他们的朗读加以评点,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2 复述

要求学生把自己感知的语言信息经过理解、加工和储存,根据表达的要求,将记忆的内容转换为口语表述出来。笔者在讲授小说和剧本时就大量地采用这种方法,如在讲授鲁迅的小说《风波》时,我就采用复述的方式,要求学生按时间的顺序,生动而形象地描述辫子风波的产生、发展、高潮和尾声。实践证明,复述可以培养学生连贯而系统的说话能力。

3 讨论

通过讨论获取知识,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好方法。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可放手由学生讨论,通过思索去自己寻求答案。

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采用多种多样的讨论方式,如小组、大组,乃至全班。我在讲授课文《宝玉挨打》时,预先拟定了三个讨论的题材:1.分析主人公的性格和情节的发展关系。2.归纳《宝玉挨打》主题乃至《红楼梦》的主题。3.认识作者曹雪芹的艺术才华。针对这三个问题,我提出相应的要求,然后根据所拟题目的难易程度,采用不同的讨论形式,由学生在预定的时间内自学讨论,理解课文,寻求答案,再就讨论的问题,由教师指名发言,或学生自由发言,最后教师归纳和指点,这种授课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对口语练习的兴趣。

4 演讲

高职院校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院校,高职的大学语文与之相应的任务即是能说会写。“能说”的演讲训练最能体现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演讲教学在培养实用型人才方面有着极高的实用价值。演讲是一门综合艺术,一次成功的演讲,是技巧密集型的语言艺术,形体角色艺术和心理素质的综合体。高职学生的演讲如何能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我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步训练。

4.1 壮胆性演讲

第一步进行壮胆性演讲训练。如三分钟自我介绍,谈谈我的家乡等。结合这一训练告诉学生什么是演讲?演讲稿怎么写?演讲的具体要求有哪些?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初步的演讲知识和特点。

4.2 有准备演讲

第二步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思维训练,即有准备演讲训练。教师可在新课结束后,结合课文命题,也可离开课文命题,但命题应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前途或当前人们关注的问题。如《六十分真的万岁吗?》、《我为北京奥运添光彩》。这样也可促进同学们广泛地阅读收集材料以构思演讲稿,明确写好演讲稿是有准备演讲成功的一个关键。当然,有准备演讲关键仍在临场演讲时的思维训练。尽管学生写了演讲稿,但不是原封不动地背诵讲稿。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演讲事例的选择和应用,命题演讲的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同时讲解语言训练中的气息训练,字音训练,技巧训练,注意重音、节奏和停顿。

4.3 即兴演讲

第三步进行即兴演讲的训练。如在教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后,让同学们围绕学习内容即兴演讲,这样就能使演讲者有言可发,有事可叙,有情可抒。

在即兴演讲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在立论上力避一般化,独辟蹊径,道前人未所道,这就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此外,即兴演讲还将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大胆表述自己思想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却是传统教学所无法企及的。

4.4 辩论性演讲

第四步进行辩论性演讲训练。由于平时对演讲训练的分步教学,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受到了实际锻炼,演讲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因此教师可安排四人为一组,把全班分成若干组,将水平接近的两组构成对手,现场出题,抽签确定正、反方,一个学期每组学生至少轮一次。在辩论性演讲中,教师着重指导学生以下两点:

(1)辩论中会听不会说的必败,会说不会听的必定乱辩,只有听说俱佳者才有希望取胜。

(2)由于一场辩论中要交锋多次,辩手应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麇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心理素质。

社会的发展需要具备综合语文能力的人才,在诸多的语文能力中,培养说话能力的意义既是基础性的,也是综合性的,因此我们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美术培训讲稿篇8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中青班同学们:

大家好!

能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回报这三个月来的学习历程和心得体会,我感到很荣幸。同时我心里也很清楚,与学习班中那么多优秀的学员相比,我的认识和进步是微不足道的,相对肤浅的。在这里,我不揣冒昧,与大家分享。

首先,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次活动安排的周密性和全面性。

我相信这也是全体学员共同的感受。学习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听专题讲座。三个月中,我们共听了十余场次专题报告,内容涉及了党建、经济、金融、管理、教育很多方面。二是小组讨论,情景模拟、案例教学等互动式学习。三是自学。党校为我们赠送了近十本理论读物。这些主题鲜明、内容深刻丰富的书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体会。四是进行实践活动,有外出参观、拓展训练,这也是我们这次培训学习的一大亮点。

学习班形式多样,有深度也有广度,组织者充分考虑学员的个体性和共性,既有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探讨,又能针对目前各自岗位的特点进一步拓展,充分体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办班宗旨。党校各位老师事先精心周密的考虑和安排,为大家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奠定了基础。在此我深深道一声:谢谢!

再次,拓宽知识面。

这次培训班请了许多知名理论家来为我们办讲座。这些讲座从更具体、更生动的层面让我们理解新时期的形式、任务,向我们描述了几代领导人坚定的党性,力挽狂澜的光辉形象,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伟人朴素、平凡的生活,从我们熟知的大事讲起,引导我们理解国家的发展方向、方针政策。

这些主题蕴含的思想高度与深度若非理论研究透彻的专家学者是无法担当的。主题各异,内容精彩,再加上主讲人热情投入,眼球被深深吸引,深感自己知识面的欠缺,大脑就像海绵一样使劲吸取。不敢妄称水平提高了很多,但开阔眼界,转换思维方式绝对是上了一个台阶,这些提高对工作的帮助是潜移默化的。还有就是在小组讨论中,对既定的主题,成员们各抒己见,互相切磋,集思广益,彼此之间能相互吸纳思想、观点,这也是拓宽知识面的一条捷径。

谢谢大家!

结业典礼学生代表讲话稿范文参考二

各位领导、教官、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十二天的军训生活接近尾声。军训中有痛苦,有欢乐,有沮丧,有惊喜,在这六天中我们站在同一片神圣的土地上,站在正中这庄严而有令人神往的伊甸园,进行着严酷的训练。的确,训练中有苦有累,有汗水,但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是幸运的,因为我们能拥有这样一份难得的机会以来磨练,改变自己。操场上,有天为伴、地为友,由我们每个人挺拔的身姿。响亮的口号从胸中迸发而出,一次次冲破长空铿锵有力荡气回肠。我们有坚实的步伐踏在这片挥洒过汗水的土地上,我们踏出的不仅是一条通向前方的路,更是一条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路。

风风雨雨中,我们进行着一次次的练习,不沮丧不灰心。炎炎烈日下,我们努力坚持不放弃,不气馁。转身、起步、跑步,这些原本我们不曾注意到的细节,都在教官的耐心指导下变得这么正规。我们虽然不是刀枪不入,但能我们有了一颗如钢铁般坚强的心,我们不再让眼泪泄露我们的软弱,因为我们已经长大,我们学会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每一个困难,每一次痛苦。过去我们曾经恨过、怨过,甚至后悔过,是因为这次军训中的苦和累我们都未曾尝试过;但现在,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会拍一拍自己的胸膛,对一切熟悉或陌生的人说一句:我能行!因为我们战胜了那份软弱,战胜了生活中的娇气,战胜了我们最大的敌人----我们自己。我们每个人的.都是生活的胜利者,是人生的主宰者,是希望与梦想的实现者。整理内务是我们这次军训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让我们原本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同学,亲自动手、锻炼自己,充实自己。让我们不再依赖父母,彻底改掉了平时懒散的习惯,让我们抓紧了每一分钟,甚至每个瞬间;在我们原本陌生的同学们团结在一起,紧紧相拥。这次军训我们收获的不止是最后的成绩,更是一种积极勇敢的人生态度,这种收获或许会相伴我们一生,其实梦想与自己只有一步之遥,关键是在于我们能否坚强,能否努力,能否在点点滴滴中一步步靠近成功。

我想,在今年的三年中,即使有苦、即使有累,我们也会像这次军训一样:苦,我们不怕,因为我们已经坚强;泪,我们不惧,因为我们已经勇敢。成功与失败,我们都不害怕,因为我们已经成为一名正中人,一名即将奋战三年的正中人。我们能有这么大的转变,与自身的努力有关,更与辛苦训练我们的教官密不可分。《礼记》有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正是因为教官们每天的辛苦训练,才换来我们今天的优异成绩。这十二天的军训生活安排的内容丰富多彩,张弛有度,充实而有意义;我们应该对这些耐心指导、严格要求、关心爱护我们教官说一句:“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结业典礼学生代表讲话稿范文参考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xx市开发区的xx,很荣幸作为学员代表在结业典礼上发言。首先,让我们感谢为我们提供本次培训机会的省教育厅,感谢承担本次培训任务的xx师范学院的各位领导,感谢为我们作精彩报告的各位专家,感谢三个月来一直为我们默默付出的班主任司老师。

在这三个月的培训中,我们认真聆听专家的讲座,体会名师的魅力,感悟名校的风采。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带给我们的是前所未有的精神大餐,我们的教学思想得以洗礼,教学观念得以改变。从叶鹏老院长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教师的魅力和人格的力量;从刘强博士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传统经典。周子房和张赛琴老师教给我们作文教学的秘方;申宣成和于龙博士告诉我们如何研究课堂;张宝明书记和宋文献院长,给我们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影子教学活动,让我们知道了如何把高深的理论转化为脚踏实地的实践。演讲比赛、古诗文朗诵比赛,历练了我们尚不丰满的羽翼。除了这些,我们也从同伴身上学会了如何艺术地处理家庭和工作的矛盾,如何在教育学生的同时精彩自己。如果说,专家教授的讲座如同美酒,芬芳浓烈;那么实践活动则如清茶,清香淡雅;同伴身上的优点则如美丽的小花,在角落里默默散发着幽香,芬芳着我们的世界。

美术培训讲稿篇9

中国的传统学院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基础教学已从照搬国外教学方式,转变为针对自身特点和实际问题调整教学模式。近年来,国内各大美术学院都在积极的尝试具有开放性,实验性的教学课程,针对雕塑专业的基础教学也呈现出更具针对性和多元性的学术倾向。众所周知,国内现行的学院教学体系大都以上世纪苏式教学为主体,以大量的泥塑写生为基础的教学系统使学生对于创作的认识趋于狭窄,急待解决造型基础训练如何培养创作思维的转换,单一的训练方式如何应对艺术多元化等问题。

反观雕塑创作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基础训练目的不明确。学生往往更关注技术层面的学习,忽视观察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培养;第二,基础训练与创作实践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清晰。学生没能理顺基础与创作的逻辑关系,片面、孤立、习惯性的看待问题,导致学到的东西用不上,不能把所学合理转化为所得;第三,基础训练无法有效的提高审美修养和判断力。基础训练的内容相对单一,传统学院教学内容无法应对复杂的当代艺术语境,学生容易盲从和跟风,在缺乏系统认识和学习的情况下建立了简单、感性的价值判断;第四,基础训练没能使学生自觉的建立对造型本体语言的追求。学生在创作中更关注“话题”而非“语言”。创作中话题式的表达往往流于表面,很难进入本体语言的表达层面。针对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创作基础教学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和新的尝试。

雕塑基础教学的任务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造型规律,专业技术之外,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自主认识和独立思考,培养其艺术自觉和反思能力。雕塑创作教学需着重培养学生对于思维方式的构建,形式语言的推敲、材料的运用以及观念的表达。这些创作的基本功将直接的影响一个雕塑家的艺术品位和判断力。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有效的看待形式,关系等基础造型问题;如何认识空间与材料,语境与叙事等基本创作问题;如何认识材料、造型、题材三者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雕塑创作教学的重要任务。正如亨利・摩尔所说:“艺术家需要懂得每一种观念都有一个适当的物质尺寸。”让学生掌握创作的基本规律并展开思考,让创作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流露,而非闭门造车、苦思冥想的结果。

二.基于雕塑草稿的创作教学理念

众所周知,雕塑家大都有在创作构思阶段和创作初期绘制草稿,制作小样的工作习惯。这并不是偶然的选择,而是由诸多因素促成的。首先,草稿是雕塑家收集素材,内省反思,形成创作动机的阶段;其次,草稿是雕塑作品正式完成或正式发表前的各种尝试,作品仍存在变化发展的可能性;最后,草稿可以直观,有效的呈现创作意图,是创作推进的有效途径。不难看出在创作实践阶段,草稿是创作动机形成的初始形态,并伴随创作行为始末,雕塑草稿饱含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和非理性的因素,是创作的源点。所以,我们希望在创作教学中以此环节作为重点,使创作的每个阶段清晰可见。

以雕塑草稿为核心的创作教学具有几方面的优势:第一,创作草稿的构思阶段实际上经历了创作信息的收集,创作动机的形成,创作观念的显现几个层次,它很好的整合了创作教学中思维训练的环节;第二,创作草稿的构建阶段学生需要对造型本体语言进行推敲和探索,这也是创作教学造型训练的重要环节;第三,学生可以在创作草稿练习中养成随时记录想法,尝试多种方式、反复对形式语言推敲的创作习惯。

《雕塑创作实践》是清华美院雕塑系基于雕塑创作草稿训练开展的创作基础课程。在坚持自身教学特色的基础上,借鉴欧洲和俄罗斯的教学方法,积极地进行教学创新。继承造型传统并扩展当代视野的教学理念是在多元化艺术环境下的一种新尝试。清华美院雕塑系的现行教学体系为单元制教学,其教学特点使学生能够接受多种的教学方式和不同的学术观点,在教学单元的差异和关联中发现课程设置的用意。我们的创作基础教学核心理念:立足于雕塑本体研究,建立当代视野的创作观。

课程遵循“四个多”的教学原则:多观察、多思考、多尝试、多推敲。“多观察”可以提高对周遭事物的感知力并培养独特的观察角度;“多思考”是对事物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感性的认知和理性的梳理,进行当代观念的合理思辨,切中要害“多尝试”即在创作意向初步形成之时,尽可能的寻找出最佳的形式和媒介;“多推敲”是在作品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大量的针对形式语言、空间、媒介等方面的苛刻推敲,使作品逐渐成熟的过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充分研究和继承传统造型规律的同时,对造型语言、物质媒介以及观念传达等雕塑创作的核心问题大胆尝试,让学生自觉、诚恳地思考,在实践中体会创作的规律。

三.以雕塑草稿为核心的创作课程设置

《雕塑创作实践》课程由形式语言和物质观念两大部分组成,下设4个教学模块。形式语言部分包括具象形态、空间构成;物质观念部分包括材料实验、观念表达。教学模块的层次划分基于雕塑形式和观念的发展脉络。这种多层次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不同雕塑语言形成的脉络,体会雕塑发展变化的内在逻辑。课程为期一年,贯穿两个学期,每周一次,给予学生较充足的消化时间和课下创作时间。教学形式包括创作原理讲授、研究报告展示、主题单元讨论、创作思路分享和草稿创作推敲等几部分。课堂上强调师生互动,突出课堂的开放气氛,给予学生独立思考、自由交流和提出不同见解的机会;课堂下学生自主研究、创作草稿,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1.形式语言教学部分

此教学单元以“形式语言”作为教学切入点,并非要求学生直接进入当代艺术创作的复杂语境,而是立足于雕塑本体,从一种狭义的“形式语言”入手,以形式和造型为主要探究内容。本阶段的教学重点是梳理造型基础训练与创作实践的逻辑关系,通过创作草稿练习深入研究造型规律、形式美感和空间构成,提升学生的造型修养。让学生深刻体会雕塑草稿在创作推演的过程中,从基本的体量、空间处理,到构图的基本势、态,再到作品的造型意味。形式语言能否与创作思路达成统一,决定了作品内在逻辑的严整性和外在形式的独特性。

具象形态、空间构成两个教学板块,以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几个时期作品的形式和观念作为剖析对象,比较其造型与形式、审美与观念的差异性。学生可以在此范畴内根据自己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追求进行自主性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课上学生展示创作草稿(平面草图和泥稿模型两部分)并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创作体会,教师根据实践和研究成果启发并组织学生进行互动式讨论,最终提出推敲及修改意见。让学生充分体会创作是在不断尝试、推敲、调整的过程中实现的。在教学的开展过程中,也根据实施过程和阶段结果对最初的教学设想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适当的取舍。由最初将不同艺术时期的形式审美追求逐一分析尝试,调整为在分析比较的前提下强调自主选择,突出培养学生的个人化经验,强调创作语言的独创性。

对学生创作意识的培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通过对创作草稿造型语言、推衍过程的实践和认识,学生逐步体会到造型意味和形式特征既是雕塑家灵感(非理性因素)的物质载体,更是理性推敲并将造型规律合理化呈现的结果。每一件杰作的诞生都是经过无数次推敲甚至是推倒重建才最终完成的。让学生习惯这样的创作过程,使其对造型的苛求成为自觉,寻找恰如其分且独到的形式语言成为创作的目标,当学生真正体会到在小稿中推敲造型的作用和乐趣时,才能够“苦尽甘来”。

形式语言教学总结:

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创作热情也被激发出来。课程开始阶段学生总是有太多想法要去“讲”,而没有真正意义上去“做”,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体会,每个人都试图从自己创作的细微变化和真实体会中寻找深入推敲的可能性,并在主动挖掘自我的同时,将雕塑的本体语言作为了重点研究的对象。在学生找到自己专注的方向并推进造型方式时,他们完全投入到自我的创作状态之中。有一位学生在课程总结中回忆道:“我开始进入了状态,不再为了交作业而去做草稿,因为创作这些东西太让我着迷了,从无到有,每个部分都是惊喜,我喜欢这种感觉。”

创作基础教学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转化为自主学习式教学,给课堂创造自由、开放的氛围,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热情。将课程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创作课程已经不再是传授某一种套路或方式,而是尽可能地启发学生大胆发挥出自身的独特潜质,使创作教学更具有生命力和活力。

2.物质与观念的教学部分

如果说现代艺术发展的成果是视觉形式的拓展,后现代艺术则是把艺术变为无所不在的“生活一感觉”状态,这是从“形”到“态”的演变。雕塑作品突破了原有的以造型语言、形式美感为主的结构框架,转而将“物”的概念集中地体现在对于客观物象的尊重和观念性表达上。

在创作教学中可以从3个层面对“物质”的属性进行剖析和引导。首先,作为媒介的“物”,它包括物质材料自身的各种物理及化学特性。其次,“物质”所承载的社会属性,如文化、情感、时代符号等。第三层维度是“物质”所存在的时空和占有的场所,是物质与场域的动态关系,即“时空的物质”。本阶段的教学是从物质的3个层面进行思辨性拓展,培养学生关注物质材料本身,体悟材料是观念的物质载体,并将造型本体与材料观念有机契合。课程以“物的属性”作为切入点,从物质认识,材料处理和创作思路整理这3个创作环节入手,进行视觉思维训练和创作小稿基础训练。

发现“自然的物质”。此教学模块要求学生对物质材料以“物”的概念进行认识和思辨。引导学生尊重、发现并有效利用物质的自然属性进行创作,实现更多的可能性。启发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对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进行多方面的探索。这一单元要求学生进行材料收集,通过其物理属性、存在形态、作用力下的形态变化、化学性状、机械运动性等,对材料进行从感性信息的收集和理性分析研究。

承载“社会的物质”。语境和叙事角度是作品成立的重要因素,也是物质属性的社会化外延。物质材料体现着社会性的一面,包括其历史、文化价值、社会化语境等。在创作中要对其加以利用,产生一种物质化的语境与艺术家个人化叙事的微妙关系。在教学中要特别提示学生在利用材料的社会属性时避免空泛、俗套、牵强和符号化的使用。

占据“时空的物质”是物质所处的时空、场所的关联性。包括物质的时间性、物质与空间、环境的场域关系。时间性在创作中体现出更广的维度和更多的可能性。这种更加综合化的“剧场化的呈现”使时间、空间、观众、周遭环境都成为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需要作品与现场完全融为一体或全面占领。在教学中强调草稿、草图的全面性,草图中对现场的要求、作品与现场的比例关系、如何利用场域表达观念都需要仔细考虑。

物质与观念教学总结:

随着课程的推进,学生在创作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材料、造型、题材三者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此时可以从雕塑的创作方式进行分析,抓住问题的核心。雕塑的创作方式大体上可以归为两种:其一,创作从想法和题材出发。这时艺术家所用的雕塑语言一定是其想法的最佳代言,其他媒介无法取代;其二,创作从雕塑语言出发。艺术家直接从处理材料出发,把对材料的兴趣发挥到极致,观念在创作过程中被具体化,并与雕塑语言自然结合。材料、造型、题材三者相互催化,才能促成作品的成熟,忌讳任何一方的迁就和随意。

物质与观念为主题的创作教学单元对学生的吸引力非常大,因其所体现的是当代雕塑思想意识的扩展,从材料性状的研究到观念化的物质呈现,这种建立在逻辑性和感官相互作用基础上的表达体现出当代雕塑形式语言的多样性,也是创作基础教学中不可忽视的。

四.以雕塑草稿为核心的创作教学总结

美术培训讲稿篇10

(一)小学绘画创作的意义

现今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儿童的绘画创作,儿童绘画作品的创作是培养孩子审美能力的特别有效的手段,它能使学生欢乐、激动,促使他们更注意观察周围生活,激发想象,并在自己的艺术创作活动中,能鲜明、充分地表现出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可以说绘画这门艺术已经深深地扎根于校园,越来越多的美术教师加入到了绘画创作教学的行列,绘画创作教学日趋成为学校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所谓的美术绘画创作指什么呢?就是运用美术手段,把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包括感受、理解、评价、愿望等)显示出来,这就是美术创作。

(二)创作的分类

现在的创作比赛无非是两大类:一是命题创作,这首先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记忆、为自己的绘画创作收集所需的各种形象,并可以通过画速写或画记忆画来收集有关的素材。二是自由绘画的创作,没有特定的主题,需要鼓励学生在平日生活中善于观察,留心周边的事物,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展开必要的想象。

二、如何选择绘画作品

现在的美术绘画比赛中,好的作品层数不穷,那么我们该如何去选择创作适合艺术节的绘画作品呢?由此笔者从近几年自身的比赛中归纳出少儿绘画的选材组合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追求童真

首先要收集素材,作为美术老师在美术教室里面要有很多的素材,人物的动物的建筑的各方面的素材这样学生和老师在选材的时候就会有参照,在选材的时候作品内容要适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杜绝成人化的作品。少儿绘画必须是少儿的,亦即少儿天性的写照,绘画内容的选择,不能离开孩子的生活。

(二)内容宽泛

现在的绘画比赛都是以命题的方式来进行,在比赛的时候如果让学生当场发挥的话,不管是构图构思质量还是比赛时间基本都是不能完成的,因此作为教师只有在比赛前给学生“备”好画,这样在正式比赛的时候才不会手足无措。

那么作为教师,在平常训练的时候该如何指导学生“备”画呢?首先我们就要备人物,不同形态,表情动作的人物,学生要分组的“备”,接着则是“备”道具,什么样的人物组合适合什么样的道具映衬,接着才是“备”场景,比如春天的特色场景,劳动的特色场景,喜庆的场景等等,教师在平常的训练中要指导学生不停的组合搭配构图,只有画面的内容覆盖的命题范围广,适用性大,这样在比赛中才会更加的接近命题创作。

(三)构图合理

有人这样比喻,布置构图就像布置房间一样,一个房间总不能把家具塞满就了事。正确的应该是想想哪些家具摆在什么地方最合适,做到既实用又好看。如果一个比赛的学生连最基本的怎样构图都不会的话,那么她是无法在接下来的训练中很好的去诠释作品的,所以,在平常的训练中我们要教会学生下笔前先想想,把画的内容分布在什么地方最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哪些地方画主要的东西(就是主体部分),哪些地方画衬托的东西(就是背景),哪里应该留出空白,为什么?想好了再下笔。

(四)材质创新

对于绘画比赛创新很重要,从以前的水彩笔画到水笔画蜡笔画结合,到现在的国画版画水彩水粉画,技法在不断的创新,对于技法可能会设计到专业的美术教师,那么对于专业不是很强的美术教师我们也要从另外的角度去转换创新,比如说纸张材质的创新,很多时候只要你去尝试,你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独具慧眼

其实用独具慧眼这个词语有些夸张,但是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挑学生,一般能参加美术比赛的学生肯定是在绘画上有专长的,在我任教到现在经过几次大小型的比赛特别是美术比赛,我觉得作为美术老师要学会挑学生,如何去挑学生,首先要挑成绩好的学生,成绩好是首要的,当然也要绘画底子好的基础上去选成绩好的学生,而且这种训练自觉性要强,绘画有时为了备战艺术节一练就是2个小时,那就要靠学生的毅力与耐力了。再者就是要挑会动脑的“活泼”型的学生。

三、作品的训练

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和学生一起参与定稿,学生只有参与了整幅画的构思定稿这样才能开动脑子,去理解为什么要这样那样的变化构图,用意何在,也是为了学生在练习的时候能更好的去诠释。教师可以先定主题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让学生简单的画下构图,虽然刚开始的形会比较的稚嫩,但是有时候我们正是会从他们这些幼稚的形中找到灵感,学生与老师一旦定稿就要让学生进行反复的加强练习,在不断的练习中发现问题在不断的改进中在加强练习。

(一)学生练稿

1、单个组合的练习

学生自己模仿,教师定好稿确定画面构图后,学生就要先单个的去训练作画,当然要从大的部件入手,如先是几棵大树的练习,默画,接着便是篱笆的练习,再接着就是小部件的练习,而且在练习的时候我们最好能算好时间大概一个物体的默写要多少时间,以便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心中有个数。

2、单个组合的拼装

教师示范或讲解难点,学生经过了单个组合的训练,接下去就要进行组装的训练也就是整幅作品的结合,当然在组装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难以把握的地方,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引导示范,讲解注意点比如说大小,远近,疏密等原理,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二)学会欣赏

在稿子的毛胚稿基本练习完后,学生就要学会欣赏,不是说叫你去欣赏一些优秀作品范画,而是叫学生自己学会欣赏自己的练习稿,欣赏各个物体之间的大小比例关系,近大远小关系是否合理恰当还有各部分之间的组合是否合理或者是要舍去些什么添加些什么使得画面的效果更加的美观,还有各物体的用笔技法等进步了还是原地打转,画面的效果如何,这些学生都要自己学会欣赏,然后再从教师的引导中学改进,会改进。

(三)作品提炼:学生的模仿由于年龄的限制只能是浅层次的模仿,要想作品成型还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提炼,在学生能将作品完整地临摹下来之后,还需要教师的进一步提炼,而且切入点应该从情感入手,也就是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所表现的内在情感,在练习的过程中更好的表现这种情感, 还可以化难为简,减少高难度的笔画或者是费时间的笔画。

(四)材质尝试:作品的画面美除了上面提到的画面效果美内容美,在最后我们就要利用不同的材质去创造发现美,在以往的艺术节比赛绘画比赛中都是有纸张限制规定的,一般都是白色素描纸张,这样就限制了很多画种的发挥。但是在近几年的比赛中,方式逐渐的改变了,纸张可以由参赛选手自己准备,这样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因此我们在练习的时候就要想方设法的各方面去尝试创新,在稿子全部成型之后,我们可以从纸张的选择上去入手。

四、成效与体会

少儿美术教育不是专门传授美术技能的活动,而是对少儿进行智力开发的手段。它的目的不在于教会孩子们画一张好的作品,也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画家,而是作为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才能的一种手段。美术创作是生命的某种神奇的展现方式,是一种直率同时也更含蓄的语言,就让我们用智慧的头脑去挖掘孩子们心灵深处那份创作的才能吧!

参考文献:

[1]尹少淳 《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5月

[2]《美术――浅谈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中国学习资料站

[3]《对美术课三维目标的理解》 新思考 远程研修平台

美术培训讲稿篇11

“素描”(Sketch)作为造型能力的基础技能,始于文艺复兴时期,但事实上,古希腊的瓶绘、雕塑等艺术作品的创造者都显现出良好的素描基础。文艺复兴时期的素描常常被视为绘画的底稿,例如作壁画时先要有构想的草稿。传统的壁画制作习惯上是不对着模特儿直接写生的,而完全要靠事先准备的素描底稿和画家的记忆。到了近代,素描已经不再囿于原来的底稿和习作的地位,而单独被作为艺术品来欣赏,由此可见素描是绘画的基础。在严格意义上解释,素描只有单色的黑与白,按照素描的目的来分,又可分为创意、手稿、作品和习作等。基于传统素描的教学,应不局限于培养描写能力,还应培养造型能力、想象能力和美的感知能力。因此,素描与设计学专业的设计手稿异曲同工,被我国广泛应用于当代设计教育之中。“设计”(Design)是指设计师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技术性的创作与创意活动。美国国立建筑博物馆在1995年出版的《为什么设计》中指出:“设计是一连串的判断与决定。”[1]设计的任务不只是为生活和商业服务,同时也伴有艺术性的创作。因此,“Design”也是从单纯的创作领域进入视觉艺术探讨的术语之一,是涵盖产品、平面、环艺、绘画、电影等多个艺术门类的一项创造和创新活动。包豪斯学校是现代设计发展的里程碑,其创办人格罗皮乌斯提出:“作为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有必要以各种机械的加工方式作为现代设计的造型手段。”[2]包豪斯开设了大量的创新课程,例如材料形制与产品应用、图形与视觉应用的实验探索等,都是对创新设计的有意培养。后现代主义设计虽然否定了现代设计的观念,却没有忽略设计的创新意识。后现代主义认为,对给定的一个文本、表征和符号有无限多层面的解释可能性,这为当代设计指明了创新的思路。可见,设计人才的培养需要重点在创新思维方面提升设计师的能力和素养。针对设计素描中的创新问题,许多培养单位依旧在设计素描的教学中教授传统的素描技术,忽视学生个体审美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从基础到有创意的设计素描,首先要具备扎实的素描基础,对形体的认识有个人喜好,可以对感兴趣的形体进行相应的试验与探索,在一定的文化认知中去分析其原因,从而形成自己的文化观点与审美情趣。有了自我的审美,一切技术才会随着审美的追求而变化,创造性思维才能真正开启。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学本科一年级有设计素描课。在设计素描的教学中,传统素描方式与规律性的教学占三分之一,造型与形体构成试验占三分之二。在这样的教学安排下,设计学专业学生在黑白构图上有创意的人数明显增加。在传统设计素描的教学中,除讲授基本规律外,必须分析基本规律产生的来源,以及不同时代和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审美追求。在技法层面,设计素描的安排随学生水平的提高而调整,以提升学生对造型结构的认识;而装饰造型课的试验性教学根据画者喜好并结合画面构成进行试验。另外,还要从整理素材着手,让学生从内心主动去发现美、感受美。下面是我们实施教改后,大学一年级下学期三周(共48课时)的设计素描课教学的具体情况。

一、素材的分析与运用

按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低年级的同学来说,黑白构图还是很遥远的事情。可是,黑白构成方法又是一门需要花时间进行的功课,并非是学了传统练习方法就能应对的。所以,在这部分的授课中,要对创作需要的小构图进行训练。假设课程仅有三周时间,每一周有两天的课程,那么可以安排在头两天用收集的图像资料进行构图练习。以静物表现为例,在两天的课程中让学生完成在一定场景中几组静物的构图,数量是三张尺寸为十六开的素描纸,作业中造型的方式按黑白构成的方式进行操作,并且静物素材要自己寻找。低年级的学生无论是在网上查找还是自己拍摄素材,这些图像资料的利用都难以令人满意。所以,在课程中要求学生首先要认真阅读大师的设计作品,使学生对画面中静物的经营位置有所理解,对静物与场景的空间感、画面黑白灰的节奏感、色调的统一与对比、虚实的运用等形式语言进行梳理。在讲解之后,再鼓励学生在课外主动去寻找优美的静物,以速写方式记录静物的形体,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素材。然后,根据他们收集的照片素材进行严格的审查与讲评。对于基本的构图知识,在对比中讲授古代与现代的画面结构关系,如古希腊浮雕上的黄金分割率、控制浮雕画面的抽象结构、塞尚作品中几何形体的造型语言、中国传统绘画中点线面的节奏构成、篆刻中知黑守白的位置经营等。大量的图例分析可以使学生对构图有初步的了解,理解画面结构是什么。以上内容要在学生练习的同时穿插讲解,学生还必须交三张作业。老师需要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与初步的构图能力。

二、黑白构成造型意识的培养与引导

在前面的课程安排中,学生已经在纸上做出了草图,但这个草图是缺乏一定力度的。接下来,在此草图的基础上进行个人喜好形体的探索性试验,争取每个同学都能在试验性的探索中找到个人喜好的形体。为了突出个人喜好对形体变形的影响,我们以中外著名的艺术品和艺术风格进行对比教学。这些作品在造型与黑白分布上的差别是极大的,审美追求的变化影响着形体的样式,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如汉代陶俑与陶制生活器皿在造型上追求简练,崇尚精粹,是当时朴素审美观的体现;而明清时代无论是陶瓷还是金银饰品,则无不精美华丽,这与工艺技术密切相关。这些都是帮助学生理顺造型思路的开始。在现代主义绘画领域里,19世纪末心理学的产生是重要的社会背景,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关注点已切入人类的内心世界。现代主义绘画与设计大师们把能见的世界和能感受到的世界放进内心并经过“处理”之后,按内心的需求重新排列组合,使造型语言符合自我情感与性格的需求。包豪斯的出现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此环节教学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艺术史上已有造型方法的来龙去脉,引导他们打开视野并大胆操作。在讲授完部分理论知识后,我们将两天的具体操作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要求学生用毛笔与墨汁在生宣上快速勾画静物的形体,并用草图上的静物进行多次尝试,找到个人最喜好的形体。学生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寻找自己喜好的并且与上述不同的操作方法,尽量回避以前课堂上所学的固定操作模式。第二步,在个人喜好并有一定夸张的形体被找到以后,按照原有的构图将新的静物造型与景物重新安排在画面中。有的草图可能比较传统,有的草图可能比较夸张,还有的草图可能很有现代感,然后在此基础上来安排黑、白、灰与其他画面元素。

三、对草图进行设计素描的转换

接下来两天,我们需要将形体草图进一步用完整的设计素描方式表现出来,这是对草图进行深化的重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分析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图形中的节奏因素是第一个要讲授的环节,第二个环节是进一步落实画面上的结构安排。首先,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的表现图形都是在一定节奏中形成的有各种秩序的符号。这里面有曲直方圆节奏、黑白灰节奏、色彩呼应节奏、材质运用节奏等诸多图形构成因素的节奏。历代设计大师的作品都在一定的构成节奏中有其特殊的长处。在一定的传统绘画基础训练之后,设计学专业的学生要把握住各种节奏因素在画面当中的运用,的确需要一个训练的过程。在我们课程的安排中,对各种节奏秩序的理解有相应的解决途径。如在课堂静物用毛笔取形之后,我们对学生作品的外形经过几次曲直方圆的分析,使学生在形的取舍上积累相应的经验,提高造型能力。例如袁运生先生西双版纳的装饰性写生,其曲直方圆是极具特点的;再如韩美林先生极富装饰性的小动物造型一直影响着许多美术设计者,是学生们理解装饰造型的优秀案例。所以,初学者从静物入手,经过相应的手法对形体进行一定夸张之后,体现出的是在装饰性前提下的曲直方圆节奏。这个装饰性造型也是每个学生自己心中喜欢的并符合个人审美的。再比如,课堂上的人物写生,除了像静物一样对装饰形有自我喜好形体的探索,更重要的是利用黑白灰层次与固有色去提炼与概括装饰性语言。在描绘过程中,点线面的再安排是装饰性节奏的重要因素。其次,当学生的草图有了初步的图形设计节奏安排之后,下一步的结构调整就应根据画面的抽象构成做进一步的解读,并让学生进行设计图形上的调整,以保证图形的节奏秩序不会显得多余与重复。在此环节当中,草图放大成半开或全开纸大小的素描,并在这种状况下不断完善,让学生在有个人兴趣的造型上进行画面的深入绘制,全面提升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四、以人文关怀为导向的理念是设计素描创新的源泉

美术培训讲稿篇12

服务方向:以“政府决策者的参谋、管理工作者的助手、理论研究者的论坛、培训需求者的益友”为服务方向,主要国家关于继续教育的方针、政策;反映各地教育改革和继续教育发展的最新举措和经验;报道国内外继续教育新动向及教育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开展继续教育的情况;提供有关招生考试信息;介绍科目指南学习方法、成才途径。

受众群体:本刊面向继续教育理论工作者、管理工作者、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在国家部委机关、科研部队、国有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及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有着非常广泛的读者群。

主要栏目:本刊特稿、特别策划、政策导航、理论纵横、观察思考、科技与教育、探索与实践、军事人才培养、他山之石、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继教信息。

本刊特稿:报道继续教育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政策,发表继续教育领域内的重要讲话、论述、言论和重要的深度理论研究性文章。如:《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八点建设性意见》、《澳门持续教育可持续发展》、《论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的转型》等。

特别策划:以专题形式报道继续教育领域的工作部署、专访专论、会议报道及深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论文等;反映各级各类院校、培训机构有关继续教育的最新成果、经验总结等。如:东南亚、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工程教育协会2011年工程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入选征文:《煤炭行业与工程教育对接合作的路径选择》、《对电力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工程教育的思考》、《工科成人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等。

政策导航:刊载全国性及各地有关继续教育的政策法规条文,同时就政策法规的特点、内容、出台背景、落实情况等进行跟踪报道和深度解析。

理论纵横:以发表继续教育领域重要学术性、理论性、前瞻性学术探讨文章为主,反映业界最新的、突破性的理论创新成果,力求在论点交锋、学术争鸣中推动理论繁荣。如:《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高职院校非学历教育困境之刍议》、《刍议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创新构建》、《合作理论对高职校企合作的启示》等。

观察思考:刊发围绕继续教育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有关现象和近况进行深入探讨和深度剖析的文章。如:《席明纳小班研讨教学模式》、《现场教学方式初探——以“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现场教学为例》、《任职教育形势下教员代职的实践与思考》等。

科技与教育:刊发现代高新科技迅猛发展对继续教育事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机遇与挑战类文章,及远程继续教育的经验、问题和对策的相关文章。如:《学习型社会视阈下如何培养网络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国外精品网络教育资源研究与启示》、《大力发展远程教育,不断深化教学模式改革》等。

探索与实践:刊发各行业、各领域开展继续教育的经验性、实践性、探索性的工作交流、问题探讨性文章,尤其是具有创新性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以交流经验、共同探索发展之路。如:《高校继续教育课堂与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机融合》、《关于开展会计继续教育工作的研究与探索》等。

军事人才培养:探索军队院校开展军事职业教育特点、规律和思路,研究军队继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介绍军队人才培养的经验和做法。如:《外军高技能士官培养研究》、《契合度理论视角下任职教育教员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实践性教学 提升学员任职能力》、《美军任职教育主要做法及启示》等。

他山之石:刊发反映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继续教育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的文章。如:《德国工程类专业“双元制”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及教育启示——赴德考察学习随感与思考》、《美国西点军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特点》等。

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刊发“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的高水平、高质量征文。

继教信息:刊登国内外继续教育领域及各级、各类培训机构的会议、活动、项目介绍等消息。

来稿投寄:北京市6304信箱《继续教育》编辑部,邮政编码:102206

美术培训讲稿篇13

将画面归于单色的素描关系,以此来观察和归纳物体的明暗、虚实等关系。注意区分同类色、同明度及同大小的物体,在此步时可做单色素描稿,对画面进行深层次的了解,更应以概括的眼光来观察物体。单色稿的训练是对素描关系及概括能力的强化。一幅优秀的色彩作品,更是一幅完整的素描作品(透过色彩看画面关系),所以此步不容忽视。单一的明度训练可让学生用一种颜色画色彩的对象,学会把各种不同的颜色折合成各种不同的明度,加深对色彩明度的理解,为画好色彩铺平了道路。

(二)色调练习

色调是一幅色彩画的生命,没有色调的画面,就不能成其为色彩,更谈不上色彩画的“美”,打动人。而早期学画的学生往往更多停留在细节的描绘,忽略整幅作品色调和色彩关系的把握,从色调入手进行大色块训练可使学生建立稳固的整体意识,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增强驾驭色彩的能力。色调训练;

首先要求教师摆出有教学水准、体现审美修养的静物(通过静物的摆放、搭配,表现出几组不同色调的静物,如:暖灰偏黄调子,冷灰偏绿调子或偏白的亮调子,充分体现教学要求,明晰教学目的)。

其次,可以进行小色稿练习,学生在学画过程中有个规律,开始往往注重物体的固有色,有一定基础后又过分注重表现色彩的丰富性或物体中的环境色、光源色而忽略物体的基本色,体现为花、碎。要解决上述问题,可用小稿记录和色彩速写两个方法,以达到敏锐色感,把握色彩大关系的目的。1、记录小稿,捕捉第一印象。用16开纸,每张写生练习前用10分钟时间,在右上角或右下角画一幅色彩速写。小稿的作用是调整与参照,保留第一印象,明确物体的基本色。这种训练方法的要点是“贵在坚持”。2、色彩速写,敏锐色彩感受。用小稿8开用纸,45到60分钟完成写生。这种练习可以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力。也就是对色彩的直观反应能力。对形体塑造及物体质感没太多要求,只强调基本形,次要物体如水果只要三个体块,但对色彩要求较高,要求色彩协调且要有一定的色彩倾向形成一定的色调。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短时间,哪怕学生没有完成,也照收不误。这样感觉新鲜,也比较中更易把握各种不同的色调,也加强了学生对色彩的灵敏度,同时对于一些有基础但特爱钻局部的学生特有用,能改正色彩写生练习中局部观察的缺点。

再次,教师将自身对对象的感触进行美感描述,激发学生个体“看”的冲动,引导学生自信大胆地表现自己感受的色彩。绘画大师安格尔强调:“向整体要答案”。即在训练中反复强调整体,提倡学生用大笔迅速铺满画面,绝不允许画局部细节。

(三)形象思维色块转换练习

形象思维色块转换训练法是指把具象复杂的对象经过分析综合,在概括成简洁形象的色块组织画面的一种绘画形式。形象思维色块转换训练可以说是一种观察方法,是通过对实物的观察综合分析色彩、再通过概括总结出组织画面大的色块的一种转换过程,能形象而直观地把握复杂的色彩关系,易以组调,避免了被动作画。它的整个训练过程始终是“整体观察分析——局部色块确定——整体画面组织”。

(四)色彩冷暖练习

冷暖是构成色彩的重要因素,因为有了冷暖,色彩才更生动。在写生过程中,学生往往注意物体的明度和色相,忽略了冷暖,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色彩冷暖的训练。在室内作画,物体的亮部偏冷,暗部偏暖;在阳光下作画,亮部偏暖,暗部偏冷。一般情况下,物体的暗部如果偏冷,亮部就必须偏暖;暗部偏暖,亮部就必须偏冷。同样的色彩,离我们近的暖、远的冷。教学中可以依靠画色表的方式进行冷色和暖色、色彩的前进与后退的练习,也可以通过画不同光线下不同距离的物体,来达到练习的目的。

(五)组合物体练习

组合静物物体种类多,形体特征也很复杂、自然。色彩变化也相对繁琐,不易把握。不过也可以运用形象思维色块训练法,不管多复杂的静物组合归根到底也是由几大色块构建而成。在进入刻画时,就要懂得在大色块的关系下运用小色块进行塑造物体,丰富画面。整个绘制过程都是由繁到简,由简到繁,最后归结整体的过程。

对于初学色彩的学生来说,写生中可能还会碰到许多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注意学生反馈的信息,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示范与学生观摩相结合

色彩写生技巧的训练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必须全面熟悉这门课的教学,掌握该课程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不能只把课前画好的范画、作画步骤图展示给学生,而应该在课堂上加以演示,从构图、落幅,到铺大色块,深入刻画,调整完成,都要边示范,边讲解,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一些常见的技法,如干画法、湿画法、干湿画法、刀画法,以及如何用笔、如何用色,也应该进行示范。教师的直接演示,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学生通过观看教师作画,对写生的方法步骤和表现技法一目了然,产生了跃跃欲试的激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具体示范时,范围要大,要让全体学生都能看到,对重点、难点问题要反复强调。当写生过程遇到障碍时,要及时演示。例如,有的学生画面上常出现脏、灰、粉的毛病,教师就要对其进行调色和用笔的示范,并指出产生这些毛病的原因。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具备其他画种的知识,加强画种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通过作业讲评进行反观教学。教师展示的学生作品,可以是阶段性的也可以是已完成的同时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你认为哪些作品效果不大好?原因在那里,如何转变,有哪些作品部分画的特别好?让学生自由发言,自由争论然后老师对学生的发言作点评,进行指导,使其升华。美术不同于其它学科,没有标准统一的答案,教师不要用主观的眼光或个人的喜好来评价学生作业。应该建立完善与灵活的双重评价:首先,在共性的基础上,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一规范要求,进行评价。其次,突出彰显个性的评价,要鼓励探索与创新,杜绝平淡与重复,重视个性的培养。应该根据学生自身发展与个性差异以“因材施教”为准则进行评价,以此防止全班色彩作业没有个性色彩,千人一面。

色彩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艺术创造能力和修养,为达到这一目的,美术教师要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艺术素养的同时,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诸多的创新尝试。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