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美术类论文

摘要: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伴随着美术类大学生人数的不断扩增,市场部分行业的需求也逐渐趋于饱和。也就造成了美术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的倍增和就业选择的复杂变化。当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便是优化就业指导课程。
美术类论文

美术类论文:美术类高校学籍数字化管理论文

一、高校学籍数字化管理背景介绍

1.国内研究现状

学籍数字化管理是教育信息化的子概念,是指在学籍管理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现代化管理手段,是对计算机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是实现现代化教育数字化管理的关键所在。我国高等院校大规模的学籍数字化管理建设起步较晚,大部分始于20世纪90年代,其过程大概分为三个阶段:

(1)传统手工操作管理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各个高校的学籍管理工作基本上都是依靠手工录入和管理。由于统计数量和管理信息量较大,容易导致数据混乱。再者因为学籍工作时间跨度大,很多工作需要靠工作人员凭记忆或笔记去完成前后工作衔接,稍有疏漏便会导致错误发生。

(2)高校内部信息化管理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技术逐步引入到了学籍管理工作中。使用计算机代替大部分手工操作,大大提高了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但是,由于高校各管理部门基本上都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在信息查询、浏览和修改的功能需求上不够和及时,大部分工作还是需要依赖管理部门的具体工作人员。

(3)初级网络化管理阶段。

进入21世纪,网络管理平台上的学历信息查询系统开通,开始实施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原有技术硬件的升级,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学籍管理模式的创新。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高校学籍数字化管理发展很早,始于六七十年代,现在已经比较成熟。他们一般具有较大规模的、稳定的技术队伍来提供服务与技术支持。到2002年,美国已经有超过82%的高校能够为学生提供在线课程目录、课程教学大纲服务,有70.9%的高校能够为学生提供在线注册服务。我国高校数字化建设起步相对较晚,在校园数字化建设推进、应用过程中,各高校管理层对此概念逐步增强,投入也大幅度提高。但是受整体数字化程度相对落后、理论体系不够健全、经费短缺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国内高校学籍数字化管理建设较国外相比还是存在不小差距。

二、有效管理,激发学籍管理团队的积极性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将学籍管理制度、学籍管理主体、学籍管理对象整合成一个系统化的整体,用模块化设定调节管理过程中的布局,使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三者按布局参与到教学管理工作之中,把传统的“作业”变为“管理”,教师由“被排课”变为“被选课”,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教与学之间真正实现了双向选择,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有效的推动作用。

三、系统化设计,突显学籍数字化管理模块优势

数字化管理应尽可能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客观情况,反映学生入学的基本情况。新生入学登记表、学生学籍卡、学生成绩单、在校生名册、学生学籍异动信息(转系(专业)、休学、复学、退学等)、学生奖励材料(奖学金、学生、参赛获奖等)、学生处分材料,笔者认为这些都应纳入学生学籍数字化管理工作范畴中。因此,数字化管理模块可分为系统维护、用户管理、学生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毕业管理模块。这些模块可以帮助用户完成对各类信息的查询、浏览、添加、删除、修改等功能,每一个表格之间都存在关联,一经修改,及时更新。根据用户权限的不同,学生用户可以在网站上查询课程相关信息、历年成绩信息以及个人信息等;教师用户可以查看到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各班考勤表、成绩单等信息。具体功能情况如下:

1.系统维护模块。

包括院系、班级、教师代码等创建、查询和修改等内容。

2.用户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员可以在用户权限管理中新建、查询或删除用户,并为其分配系统操作权限,用户只能根据权限进行相关操作。

3.学生管理模块。

该模块由学生信息维护、学生学籍异动、学生处分及奖励、统计查询报表等模块组成,实现学生档案的建立、修改、删除、查询功能。学生考勤管理实现系统内部录入,亦可由任课教师在有网络支持的情况下从网页录入,操作上更为灵活。

4.课程管理模块。

包括教学计划录入与执行、选课时间设定、选课门数限定、选课报表打印等功能。任何一门课程的开设都必须以教学计划为前提,具备已开、未开课程的查询功能,每一位学生都必须根据选课门数进行选定。课程设置管理实现课程基本信息的新增、修改、删除和查询功能,同时具备课表查询和打印功能。

5.成绩管理模块。

本模块由网上成绩录入控制、网上成绩查询控制、成绩录入、统计分析、成绩综合处理、等级考试维护等子模块组成,具备以学生个人、班级、专业、年级为单位进行查询和排名等功能。在本模块中,可以完成教师网上录入成绩的时间以及学生网上查询成绩的时间控制。

6.毕业管理模块。

包含了毕业成绩总表、毕业资格审查、学位预审查子模块,实现在校生、毕业生成绩单的查询、输出功能。可以查询每一位应届毕业生的毕业资格情况,有助于提前预警;协助完成对每一位应届毕业生学位资格预审。

四、科学管理,事半功倍

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尤其是美术类高校在学籍管理处理上有不同于一般高校的特点和规律,往往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反复排查。数字化管理有利于数据的更新、统计和教学过程的监控,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传统的学籍管理工作一直处于被动服务状态,数字化管理模式有利于工作者由被动管理变为主动,将各项数据统计后可以提供给其他需要的管理部门,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信息支持,为各类统计数据提供了的依据。学籍数字化管理有助于学生信息的统计和汇总,除了校内应用价值之外,在学生毕业之后还有应用价值。根据学生电子数据库建立人才资源库,有助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择和判断,使得供需有针对性,对学生的就业发展会有更好的推动作用。我校具有地域优势和人才优势,便于学籍数字化管理理念的推广和应用,并存在很大的向其他美术类院校推广的潜在价值。本文以笔者所在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为出发点,完成对学籍数字化管理模块的设计。在实践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了数字化管理架构,融合了教学、学工和后勤等多部门的需求,打破了传统高校各部门之间各行其是的管理格局,拓宽了教学管理的空间和渠道,使学籍管理工作灵活、便捷,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曹燕凤 单位: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

美术类论文:美术类课程中社区教育论文

一、社区教育美术类课程的社会功能

(一)陶冶社区居民的情操,提高审美情趣

美术类的各种教学活动,如素描中对象的再现,摄影画面对象的艺术重现、书法艺术的精气神的表达,都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再创造,是一种可感知的、符号化了的人类情感形式。社区居民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情感体验,能体会到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愉悦感和成就感,陶冶性情。

(二)引导社区居民通过教育活动进行特色文化的交流和传承

美术类课程的教学活动过程就是创造和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观念、感情的过程。美术类课程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社区居民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同时,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在参与文化传承的同时,还可创造出丰富的审美客体。

(三)促进社区居民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美术活动对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促进作用是显现的。在社区教育活动中,类似剪纸、国画、摄影等的教学活动,一个阶段就可以明显看到居民的学习成果,情感和认知相联系的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四)促进社区居民的创新意识和技术技能

在培养创新精神和掌握技能技巧方面,美术类课程更有优势。美术教学活动的中没有创新就没有灵魂。各类艺术作品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独创性体现出来的。

二、社区教育美术类课程的特点

社区教育美术类课程具有非学科性、动态生成性、开放性、地方性和生活性的特点。社区教育美术类课程要更多的体现出非学科性、实用性的特点。绘画、摄影、书法等课程内容、进度的设置,要适合社区发展与社区成员的学习需求。知识点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要根据社区发展的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课程更多关注的是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与兴趣。美术类课程活动还要注意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倡导重体验、重感受、重过程,通过体验、感受从而激励社区成员主动参与,积极学习。

三、社区教育美术类课程的分类

社区教育美术类课程主要包括绘画、书法、摄影、设计、手工制作五类。社区教育适宜开设的课程包括:中国画(山水、花鸟)、基础素描、水彩(风景、静物)、沙画等。这几项教学活动,对绘画基础要求不高,只要有学习兴趣和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均适合在社区教育活动中开设。摄影课程主要开设数码摄影的初级班和中级班。数码相机的普及和社区居民对生活品质的需求,参加摄影教学活动的居民也会更多。初级班以摄影器材基础知识和拍摄技术为主,中级班以数码后期处理和摄影创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书法类课程主要设置软笔基础班和软笔提高班。基础班以字体结构、楷书为主,提高班则要求学员有一定书法基础,以行楷及其他字体、书法创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适宜开始插花艺术、平面设计类教学内容。手工制作课程适宜根据地方特色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如本地(张家港)的乐余风筝、西门社区的剪纸。社区教育美术类课程的开发、社区教育课程的建立与发展还处于探索与实验阶段,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仍然需要教育专家和社区教育工作者以及社区居民的不懈努力才能完成。

作者:蒋萌 单位: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张家港学院

美术类论文:专业教育美术类大学生管理论文

一、美术类大学生个性特征

及时,思维活跃,但往往缺少大局意识。美术类大学生学习方式、学习习惯不同于其他文理科学生,思维方式比较开阔,乐于接受新鲜的事物,具有不拘一格的性格特点。但美术类大学生中间也存在重视专业技能训练、轻视理论学习的现象,有些美术类大学生很少关心时事,对人生价值、生命存在意义等感悟不深,容易受社会不良现象和多种价值观念的影响。

第二,崇尚个性,但往往团队意识较弱。美术类大学生独立意识和自我表现意识强烈,非常重视自我意识的表达,在生活中不盲从,在专业方面不跟风,能够找到独特的表现自我、表达情感的方式。但有些美术类大学生在考虑问题时多从个人价值出发,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团队意识较弱,缺乏合作精神,集体荣誉感不强,甚至对国家和集体利益缺乏责任感。

第三,竞争性强,但往往纪律意识涣散。美术类大学生大部分较早进行专业领域的自我训练教育,有可能误读个人努力的意义与作用。他们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尊重人格,向往所谓自由,但往往缺乏遵守公共生活准则的习惯,个人行为往往带有自由性和随意性。部分美术类大学生存在迟到、早退、旷课现象,学习纪律性较为松散。

第四,有自信心,但往往抗挫能力较弱。美术的表达在于艺术地展现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独特的理念,美术类大学生往往体现出与其他学生不同的创造力。在美术学习的经历中,教师往往以鼓励和赞扬为主,肯定学生独特的表现力。加之有些学生家庭条件优越,形成了较强的自信心。由于在专业学习和生活经历中缺少挫折经验,一些美术类学生承受失败和否定的能力较弱,在被批评的时候,往往不能够很好地理顺思想问题,出现消极情绪,甚至在生活和专业学习中陷入困境。

第五,重专业学习,但往往忽视文化基础的学习。由于在录取时美术类大学生文化成绩的不同要求,一部分学生入校后学习习惯较差,往往更重视专业课而相对轻视文化课程的学习。加之学习文化课时偏科,出现了英语等课程学习困难的现象,这影响了他们遵守学习纪律的自觉性;同时,也限制了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甚至一些学生出现荣誉感缺失的现象。

第六,形象鲜明,但往往价值取向模糊。一些美术类大学生在行为方式上努力追随和表现自己心目中的“艺术家风度”,盲目追寻诸如浪漫放达、风流倜傥、傲骨脱俗、不拘小节、不修边幅的外在形象,追随强烈、张扬的外在特征,但由于学养不足,往往肤浅地理解某些艺术家的张狂、怪癖,影响了自己价值观的判断。第七,学生人数少,往往榜样作用较弱。美术类院系规模一般比较小,学生数量少,虽然专业教学效率高,专业教学成果比较丰富,但是学生之间距离感的缺少使其很难树立榜样。在日常的管理中,学生之间由于关系密切,很难做到学生自我管理。

二、美术类大学生教育管理策略

由于美术类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一味采取简单的“重病下猛药”管理方式容易形成学生对管理者的叛逆心理。由于美术类大学生比较重视专业学习,管理者可以采取“专业渗透法”进行教育,把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就业教育、党建工作等环节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视,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育人优势。

策略一:融入专业教学,隐性实现思想教育。将学生思想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环节,具有显而易见的优越性。

首先,在专业教育中贯穿的思想教育是隐性的,它平和又亲切,却又无时不在。专业学习是学生愿意接受和贴近的,它通常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学生观念和品质。教育者可以用历届毕业生成功的经历感染学生,可以通过谈心的方式和学生交流生活中的困惑,甚至在专业探讨的过程中,插入针对学生日常管理和生活习惯的问题,通过这种不经意的提醒和点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问题的看法。教育者通过言之有据、言之有理的批评教育与批评之后的问候和关怀,可以使学生奋发向上。

其次,专业教学可以常态化地进行榜样目标的教育。学生往往向往和崇敬成功的典范,而毕业生是学生身边成功的榜样,具有现实的示范效应和可实现的成果。教育者要让学生看到自己和梦想的距离并不遥远,通过身边的成功者告诉他们,他们也可以做到。教师在常态化的专业教学中谈论到历届毕业生的同时,可以选择性地介绍成功者曾经的奋斗或执着,让在校学生切实体会到成功不是等待得到的,成功与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是息息相关的,让学生给自己一个的定位,学会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完善自我。

再次,专业教师完成的思想教育,往往能够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性和差异性。美术类大学生虽然个人意识较强,但往往情感较为脆弱,自尊心强。专业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体会学生的情感体验。相同的专业学习经历也是增进教师和学生相互理解的基础。专业教师在对学生提出批评和意见的时候要因材施教,发现学生的优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自己思想的空间,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建议。因此,专业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互相理解和尊重,便于日常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

,学生喜欢陶醉在专业学习的浓郁艺术氛围中,在教育者的带领下,他们美术专业学习中的成功感被唤醒并不断被强化。在这种兴趣的驱动下,孜孜不倦的学习被理解为可以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毕业也就能获得理想的单位。美术类专业教学以艺术或者设计实践为主,在参加各类比赛中不断有学生获得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赛事奖项,良好的氛围会战胜不良的影响,学生在实践中会不断成长。

策略二:专业教师导师化,辅导员职责服务化。

美术类学生中存在散漫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采取简单的严格管理容易导致学生与管理者的对立。将学生管理融入专业教育,充分发挥专业教师队伍的特殊作用,是美术类学生管理的有效途径。

首先,将班主任机制改革为以专业教学团队为主的“导师制”,可以成功践行“寓育于教”。针对美术类大学生的管理工作,教育者应该利用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利用学生对专业教师的尊敬,结合专业教育、就业教育等环节,充分发挥专业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实施并完善导师制,能有效地育人。将学生管理工作落实到专业教师,特别是运用模拟企业的运作机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学生常规思想教育与行为管理已经成为常规教学的组成部分,将学生思想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实现专业教育与学生管理协同。“导师制”实现了专业教师与班主任身份的合一,实现了机制创新。导师为保障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在教学的同时必然加强学习纪律和学习习惯的管理,自觉加强学生就业观教育,使学生管理平和亲切,却又无时不在。这样改变了以往学生管理队伍和教学队伍各司其职的现象,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了学生的观念和品质。

其次,可以实现学生“技”与“德”同步成长。“导师制”的教学团队为了保障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必然增强育人责任心,必然会自觉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这样改变了以前教师上完课就走的现象,实现了学生“技”与“德”共同提高。导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特殊角色和教育方式,改变了过去学生管理“说教化”的现象,改变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管与被管”的角色关系,实现了高校育人品质的提高。学生不但专业技能和技术有了本质性提高,而且,由于“导师制”延伸至学生事务管理中,专业教师不仅完成了常规学生事务管理,还可以承担学生党团建设、班级建设、奖助贷学、义工服务、学生心理健康、评优评先等工作,提高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也提高了学生团队合作等职业品质,使学生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使辅导员工作形成“服务化”机制。辅导员转为服务者的身份后,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可以转型为专业型的沟通,能够达成良好的相互理解,也易于建立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的情感纽带,从而有效发挥专业导师在学生管理中的特殊作用,对于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十分有效。如,组织学生开展企业项目教学,模拟企业员工工作,模拟企业岗位的训练,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在校就体验岗位角色,实现“入校即入职”的管理理念,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校企“零距离”对接。辅导员组织学生形成孵化小组,一边完成项目工作,一边学习岗位合作,以模拟企业角色的方式进行教学和管理,辅导员与学生、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的管理关系转化为企业内部的岗位管理关系,有利于学生接受管理,有效地软化了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的学生管理关系。

策略三:建立就业危机教育,完成自律性提高。

美术类大学生由于较高的学费和激烈的竞争压力,对未来的职业要求更高,当在就业中遇到挫折时,往往容易走极端。如,一些美术类大学生有“成功梦”,认为坐在舒适的设计公司或开办自己的艺术工作室就是成功。虽然他们将成功理解得过于简单,缺乏切合实际的就业观,但这也说明他们意识到就业的危机性,就业教育对他们来说具有一定的动力。将就业教育与学生管理教育相结合,是实现学生管理目标的有效途径。事实上,随着近年经济走势的变化和高校的扩招,美术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但是部分美术类大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以想当然的态度应对就业的压力,不知道散漫的行为方式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相当不利。运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教育,可以让学生正视自己的缺陷,振作精神。美术类大学生教育要将生命和生活的价值教育落实到职业生涯层面,将职业生涯提升到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的层面理解,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航,使学生带着感恩心、进取心规划自己的人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兴趣偏好等,从而定位自己,使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强化人生成功可能性的价值。特别要对美术类大学生进行榜样教育,请企业专家或毕业生介绍成功经历,让学生领悟到仅有一身技能不见得就可以成为好员工,企业需要的往往是默默奉献、吃苦耐劳、不计较名利的员工,需要的是品质优良的员工,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感悟职业生涯规划,将随之产生的对生命价值、职业追求以及自身的思考融入职业生涯,体会到奉献、合作的快乐,在学习中成长心智,在实践中成就人才,在锻炼中强壮体格,在自我修养中完善人格,在思考判断中追求正确的信仰和价值观。美术类大学生由于具有与其他群体大学生不同的特性,不能通过简单的批评、惩罚、处分等方式,由辅导员统一管理,应该倡导以专业引领的管理方式。他们需要一定的施展才华的自由空间,管理者应允许他们有非原则性的“出格”,允许他们创造性地表达自我思考,这样有利于管理者与学生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

作者:戴拥军 单位: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

美术类论文:美术类微文化产业创新要素的研究

随着新兴媒体技术的发展,微文化也随之诞生。新媒体技术为美术家们提供了巨大的舞台,美术家们只要将作品上传至微信或微博等新兴媒体软件,就能与广大的网民一起分享自己的作品。通过新媒体平台,已经有许多美术家利用微博举办“微展览”,这种新颖的方式,使艺术家的作品被更多人欣赏,将自己的理念传播得更广。而以“微动漫”为代表的影视艺术,以活灵活现的视频,动人于无形,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就接触到了新思想。在“微动漫”创作的过程中,美术家们把自己的艺术理念融入到艺术作品中,让作品充满灵魂。素材取源于生活,作品常常对现实社会现象进行暗讽、比喻,常常对广大群众起着教化的作用。不管是静态的“微展览”还是动态的“微动漫”都是美术类微文化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微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创新。

一、对微文化的分析

(一)微文化的本质!。一些微不足道的行为,聚积起来,不经意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这就是微文化。

(二)微文化产生的背景。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后,人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使信息更新的频率越来越快,内容贮存量也越来越大,而各民族的文化也凭借着互联网在人类社会中交换交融,在这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必定孕育出新兴文化,所以说信息技术的革命是微文化产生的重要历史背景。

(三)微文化产生的条件。近几年来,出现了QQ、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技术,让信息传播变成“弹指一挥间”即轻轻滑动手机,发条微博就能同时把信息告诉几十个人,几百个人,甚至上万个人。新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更新及时、经济效益高、运用广泛等特点是微文化产生的重要技术条件。

(四)微文化产生的意义。厚积薄发,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一个人的力量可能微不足道,但是积蓄许多微不足道的力量,就能斗转星移。微文化就是积累微小的力量,不经意地来改变人们的生活,从这方面可以看出,微文化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微文化应运而生,它是当今社会的产物,是当今社会人与人交流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进步的象征。

二、对美术类微文化产业的分析

(一)微文化创新产业的理解。微文化创新产业,主要以创新为核心的新型产业,即文化因素或主体文化凭借个人或着团队运用电子技术、创意理念和生产产业化的方式进行开发、推广,并且通过新型媒体技术载体来营销知识产权的一种行业。微文化创新产业有微电影、微动漫、微电台、微电视剧、微漫画、微视觉艺术、微工艺与设计、微雕塑、微广告、微建筑等。

(二)微文化对艺术家们的影响。微文化给美术带来了崭新的存在方式,不但放宽了艺术家的视野,同时也让艺术品大众化,让艺术随时随地地走进人民群众中。当今社会是个多元化社会,艺术家只有放弃旧观念,带着创新精神,关注人民群众,放低身姿,走进生活,和观众对话,心交心,才能获得观众的认可。微文化作为艺术家和广大人民群众良好的沟通平台,给艺术创造者带来了更多展示自己艺术作品的机会,微文化的产生是艺术大众化的过程。

三、美术类微文化产业中的创新要素

(一)创新意识。随着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物质和精神需求的不断提高,激起了其创造新生事物的欲望,并且在创造的过程中表现出意图、希望和假定,是人类特有的品质,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样的,在美术类微文化产业中,创新的意识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具备创新意识,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近期出现的一种新型产业“微动漫”这一美术类产业,它作为一个独特的艺术形式,由于富有强烈的讽刺感、幽默感和隐喻的作用,而被人民群众喜欢。一部值得一看的微动漫《子狐物语》讲述了小男孩在回家路上遇见了小狐狸,并驯养了小狐狸,与之成为朋友,由于分开而领悟到了“肉眼看不见事物的本质,只有心灵才能洞察一切”的道理。导演塑造了一个天真,向往大自然的男孩,也暗示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需要用心去交往,同时讽刺了当今社会快节奏的人际交往关系。此动漫是改编自日本电影《生命奇迹的小狐狸》,但是翻拍的动漫却比真人原版更加感人,主要因为在原着中一笔带过的对话情节,却可以做出几十幅颇为有意思的画面,这就需要“漫画家”具有创新理念,跳出原着,琢磨情节,夸张化加入浪漫主义,把自己想象的、自己认为主流的新思想,在画中表达出来,而不是根据原着电影画面情节完全地照抄、照描,拍成动漫,这样制作出来的动漫是没有意义的,只是换种画风把原着“录”了下来。想要成功,创新意识是不可缺少的,微动漫是从原来的动漫中创新而来,比原有的动漫更具夸张化、幽默化、戏剧化,在较短的时间内呈现出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才使得微动漫得到发展。因此,美术创造家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微动漫制作的过程中多动脑,时时刻刻保持创新意识。

(二)知识储备。具有创造力的人不一定就会有创新成果,只有同时具备创造力和足够知识储备的情况下,创新成果才能出现。着名导演卡梅隆给人开过卡车,当过机械维修人员,在大学学习的专业是物理学,但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喜欢电影并且开始尝试写剧本,后来又对电影特效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主攻电影特效,到后期他又发现当导演不错,于是他开始尝试导演的工作,这一系列的经历让他得到了宝贵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他在拍电影的过程中,运用不同的知识有机结合,给人视觉上的冲击,仅仅从《阿凡达》分析,就有了故事情节的创新、特效的创新(3D技术)、人物性格的创新。因此,知识储备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你的创新成果,一个艺术家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灵感尤为重要,而灵感往往来源于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内在修养,微文化创造者要明白知识储备的重要性。

(三)独特的眼光。具有独特的眼光才能创造出有意义的成果,否则就会使文化脱离艺术的轨道,走向庸俗化。一种文化是否具有价值就是看其本身是否存在生命力和感召力,而过于庸俗的文化是不具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微文化作为时代的产物想要更好地发展下去,就必须抛弃庸俗化,而美术离不开微文化,微文化也离不开艺术。因此,美术类微文化产业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要避免庸俗化,这就需要艺术家的独特眼光,看准主流方向。

(四)敢想敢做。要做别人不敢做的,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有什么新的观点,新的理念,都要敢于尝试。中国最成功的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全片运用中国特有的水墨画来制成,这就是创新,做别人没做成的。其实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美术家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不同的途径,虽然结果一样,但是不同的途径有不同的美,要尝试别人不敢尝试的途径。只有抱着敢勇于尝试的心态,才能有机会走向成功。

四、结语

曾几何时,微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影响了社会的发展,由此可见微文化的重要性和时展的必要性。而以微展览、微动漫、微信、微博、微电影等美术类微文化产业是微文化的组成之一,具有重要意义。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而创新的过程中又离不开创新意识、知识储备、独特眼光、敢想敢做等要素。因此,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道路。

美术类论文:美术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现状和对策研究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伴随着美术类大学生人数的不断扩增,市场部分行业的需求也逐渐趋于饱和。也就造成了美术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的倍增和就业选择的复杂变化。当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便是优化就业指导课程。针对美术类的专业特性,分析学生的独特个性,结合当前美术类学生的就业方向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认真规划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让学生在就业之前的计划准备中,能够有着夯实的就业理论基础,丰富的校内外就业相关的实践操作准备。当前高校应及时地针对这一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努力探究对美术类学生就业能够起到巨大助力的具体措施。让美术类学生在就业前有充足的就业准备,顺利就业。

一、高校美术类大学生的个性特点

(一)较强的个人独立性、十分丰富的内心世界

美术类的学生很早就会独自外出培训,这让他们在实践生活中逐渐培养了独立的性格。美术独特的专业特性让他们的内心世界逐渐地丰富起来,情感也变随之丰富多彩,这让他们对浪漫主义色彩的追求和理想主义的跟随有着让人震惊般的疯狂执着。

(二)浓郁的专业情感优胜文化课程学习

普通学生的高考只有一次,而美术类的学生却要有很多次的考试,除去众所周知的文化课高考,还要有省联考和各个高校的校级自主招生加试。这让他们专业学习的时间和外出培训、考试的时间要少于其他专业学生很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美术类学生的文化功底薄弱。

二、高校美术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

(一)学校和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重视程度

目前多数院校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了正常的教学中来,但是根本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本没有设置具体的就业指导教研工作室,没有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和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在课时和课节的安排上也是不尽如人意。就业指导课程和专业课程撞车现象时有发生,有的课节被迫安排的晚上,但学生的出勤也不让人满意。

调查显示,有部分学生开始对这门课程有了尝试性的接触,但还是有一部学生认为,就业是几年以后的事情,当前还是抓专业学习、体味大学的每一个美好的瞬间和每一个细节重要,可以说,他们丝毫感觉不到就业的压力和未来就业的危机。

(二)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美术类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极度缺乏这样的专兼职教师,没有相对稳定的就业指导教师团队,有的院校就业指导教师是由辅导员或是就业部门的工作人员临时组建的,随着他们掌握一定的专业特性和学生的思想动态,但是缺乏就业指导相关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企业的从业经验。这直接影响了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形式枯燥无味

传统的教学模式为老师教、学生听;老师讲、学生记。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显然不能打动学生,调动不起学生积极性。而部分院校的就业指导课堂的授课教师,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没有更多地结合美术类学生的性格特点、个人的兴趣爱好、内省的价值取向、专业的特质和行业的特殊需求进行职业的指导。由此可见,多样化、市场需求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还没有形成,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对就业指导课有了内容繁杂、不切实际的错误认知,从而导致最终的教学效果达不到理想的状态,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

(四)课程体系不健全

部分高校的美术院系的就业指导课程还只存在于就业前的突击性的指导上,把这一门课程当成了商业区上班族的快餐。在内容上进行分析不难看出,便捷式快餐只包含了粗犷的、宏观性的就业政策和简单的就业技巧的讲解,对于就业难的形容只是停留于告诉学生今年会有多少大学生毕业,然后放上网上搜集招聘会的拥挤场面。这很难让学生切实地感触到就业的压力和就业指导课的重要。从上课的时间看,相对比较集中,一般都放在每周三的下午进行集中授课,而作为学习课程较多的美术类,周三下午的时间大多数都被专业课所占用。

三、高校美术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一)转变观念,正确认知

学校相关职责部门和美术院系要对就业指导课有个清醒的、深刻的认知,在内心中明确这门课程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要看到这门课程对于学生长远发展的深远影响。要利用一切渠道向学生解读这门课程,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知这门课程,并从内心中重视它,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地探索、去实践。责成教学负责部门在教学计划中,在学生的教学培养中给予足够重要的位置。

(二)建立职业化的教师团队

职业的教师队伍是就业指导课程效果较大化的核心保障。学校或是院系要挖掘和培养内部的具有扎实的功底的、具备一定的就业指导经验的辅导员或是就业部门的工作人员从事专职的就业指导工作。在另外一方面,学校或是院系应借助外部的丰富的社会资源,借助美术类实习基地和校企合作的便利平台,招聘一些在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就职的或是美术行业的博学人士为美术类的就业指导课程的特聘导师。

(三)个性鲜明、多彩的课堂教学

美术类的学生的个性是十分凸显的,这也就要求美术类的就业指导的教学形式要不

拘一格,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手段。就业指导课是理论与实践不可分割的学科,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更要求学生有着具体的实践操作,而且美术还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因此,这门课程要综合运用现场模拟、企业参观和实习、相关案例的分析和研讨、相关问题的专题讲座,以及一定主题的素质拓展训练等等。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美术的专业特性,不断找出与学生较大程度互动的话题。让学生在学习中行动,在行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在操作中学习。让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还具备了相关的实践运用能力,使之成为一个良性循环。 (四)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系统化

就业指导课程并不是大四学生的专项课程,它应该贯穿于每个学生的大学生涯的始终。这是这门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

就业指导课程的分段实施为:大一的学生,让学生对就业指导有个宏观的概念,对美术类和社会相关行业匹配程度和行业的大致需求范围有个初步的认知,开始学会规划自己大学的学业。大二的学生,系统地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进一步深入规划自己的学业,制定不同期限的规划。大三的学生,在自己的职业发展的专业方向上确定未来发展的求职目标,针对自己的职业目标,制定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不断参加相关的社会实践,地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大四的学生,在这一年一定要正确分析就业的整体形势和行业发展的最前沿,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有着一定的了解,掌握不同行业、不同场合的就业应变技巧。搜集所有和自己预期目标相关的就业信息,做好拼搏前的准备。

现实社会的高速发展,给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也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门复杂的、系统的与社会密切接轨的学科,我们高校就业工作者,特别是就业指导教师,一定要深入研究高师院校美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和美术在社会中演变出的相关职业的特点,为美术类大学生的就业提供重要保障。作为教师,我们任重道远。

美术类论文:传统美术与数字美术的发展变迁及其类型

摘要:电脑美术的发展已涵盖了实用艺术和纯艺术范畴的各个领域。从平面的静态画面,到三维的动态画面,以及雕塑、版画、壁画到水彩、油画,无处不体现着电脑美术的巨大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在美术创作领域中,数字美术这一新的艺术形式,也吸引了众多的美术师。本文旨在对传统美术与数字美术的发展及其类型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探讨。以便今后更进一步深入的研究相关理论。

关键字:传统美术;数字美术;信息技术;数字化

进入2l世纪之后,传统美术的各种表达形式无论得到了什么样的丰富和改造,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它们的地位都将发生变化。与传统美术相比,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发的数字美术正逐步走向前台,这些新的美术形式正朝主流形式转化。它们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与传统美术不同的特性,是人们对美术的创作规律及其相关理念都发生了某些改变。但是,传统美术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从其本质而言并不是技艺技巧等外在因素所能彻底改变的。数字美术在创作过程中也不可违背传统美术所由产生的感受和领悟的心理学的基本原则。

根据大百科全书的说法,15世纪以前欧洲绘画中的蛋彩画是油画的前身。在运用蛋彩画法的同时,许多画家继续寻找更为理想的调和剂。一般认为,15世纪初期的尼德兰画家凡·爱克兄弟是油画技法的奠基人。他们尝试用油溶解颜料,使之成为油画技术。油画技术很快在西欧其他国家传开,尤其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得以迅速发展。此后,绘画经历了许多革新和改造,但直到数字绘画出现之前,还没有出现过真正具有革命意义的飞跃和突变。

最早用计算机绘画的人通常被认为是K.Alsleben和W.Fetter,1960年他们在德国所进行的实际上绘画的探索颇受世人注目。但用数字计算机制作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作品却是五年以后的事情。1965年不同国家的好几位艺术家分别独立完成了自己的数字绘画作品,他们是Frieder Nake和Georg Nees(在德国),A.Michael Noll,K.C.Knowhon,B.JuLesz和其他人(在美国)。自此以后,数字绘画便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并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不断获得了“升级与更新”。

虽然数字美术是一种形态尚不确定的新型艺术,但它一直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在发展和壮大。目前,就其表现形式、内在特征和载体与传播模式而言,数字美术作品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一、传统美术的数字化作品

传统美术的数字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美术作品的数字化与新形态的呈现。在数字技术最早介入艺术领域时,人们关注的仅仅是其对既有艺术形态下的各类作品,经数字化处理后,传统美术作品可作为多媒体文件存储于计算机系统中,并在呈现环节演化为平面媒体方式或作为电子图像、数字动画、电脑视音频出现。这种数字化的美术作品仅仅是对传统美术作品的优化处理产物。数字美术应有的许多重要属性,如交互性、多元化特征,均不能充分体现出来。

当前美术领域中针对数字美术研究的一个误区是将传统美术的数字化等同于整个数字美术。事实上,数字化的传统美术,不过是传统美术向数字美术转化的一个过渡阶段,数字美术的概念绝非传统美术所能涵盖的,数字美术的精髓只有在其更高级的形态中才能得以充分体现。

二、借助数字技术创作的美术作品

主要是指借助数字技术按照传统美术创作规律创作的艺术作品。使其具备良好的数字化潜质,亦即这些艺术形态下的创作过程中的局部或全体能够较好的和计算机结合起来,其创作行为可以由人机交互系统辅助实现,其作品可以以数字化方式存储和呈现,因此,这些美术形态中很快产生了基于计算机辅助处理的分支。这些分支代表了初级形态下的数字美术——借助数字技术所提供的强大计算处理能力,将美术创作和多媒体数据处理结合起来,在计算机创作平台上完成或部分完成美术作品的创作。

这种类型的数字美术创作过程具备和传统美术形态的可类比性和创新突破性。但是,严格意义上讲,触及形态的数字美术本质上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美术,因为数字技术在局部的介入并不能充分带来交互性和大众化属性上的提升,真正的数字美术的事先必须以数字技术的介入为基础。

三、基于数字平台创作和传播的艺术作品

基于数字平台创作和传播的美术作品是数字艺术的基本形态,主要表现为基于数字技术创作、基于数字平台传播的美术作品。这种类型的数字美术,其生产、传播与消费将主要依赖于数字技术的介入,美术家在独立的数字美术创作平台上完成整个创作过程,并在数字传播平台上完成传播过程。

由于传统美术作品的各类表现形式之间具有相对稳定的不可替代性,就如人类发明了颜料、画笔和纸张之后,尽管绘画艺术诞生了基于这些新工具的分支——纸上绘画,且绘画艺术的早期形态——岩画开始走入低谷,但它并未没落和消失。数字技术的介入将拓展传统美术的创作空间,而不会导致传统艺术形态的彻底消亡。

这种类型的数字美术作品将体现出其本质特征,如交互性等特征。这些美术作品是以人机交互为特色的多媒体系统的形式出现的。在这个级别形态上,美术作品一般是通过一些简单的小型系统实现其交流与互动的。特别是随着现金3G网络的普及,利用手机为传播媒介开发的各类数字美术作品正在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

四、基于宽带交互式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艺术作品

数字美术的高级形态,主要包括基于宽带交互式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艺术作品及其创作与接收。现在已经日渐成熟的有线和无线宽带网络将为数字艺术提供一个强大的传播平台。这些应用系统的开发一旦上升到艺术层面,将能够实现数字美术的高级形态。观众的参与、数字美术作品的自我生成与创作、网络化的多方位展示、高度灵活的多媒体虚拟特性构成了这一美术作品的显着特征。

综上所述,当前发展态势下的数字美术与飞速发展的数字技术要达到融合的状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我们尚不能充分预言高级状态下的数字艺术所具有的各类本质特征。但毫无疑问,对此作出前瞻性的分析透视是一项具有挑战意义的研究。

美术类论文:普高艺术素质教育中美术类教材之思考

在50年代以后,意识形态的因素对选择引进外国美术起了很大的制约作用,基本上是局限于苏联美术和某些欧洲的古典美术,美术史的知识结构被圈定在以现实主义为中心的框架中。而从70年代末以后,对于外国美术的介绍逐步冲破了禁区,研究性论着的译本日益受到了重视。尤其重要的是,在知识视野上的拓宽得益于同期更为大量地涌进中国的西方美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研究等领域的译着,得益于与美术史研究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源比较迅速地积累起来。很明显,知识框架的调整和内容的更新、扩充不是在自己的系统内可以机械地解决的。

“教材史”的艺术史难题,如果只是从内容结构上来看的话,几乎所有的当代学者所撰写的“世界艺术史”都会有一种“世界”的视野,不同的只是在比例、分量上的差别而已。但真正具有“世界”性意味的叙事,并非仅仅体现在叙述内容的分配比例上,更重要的是作者的思维观念和对以往“西方中心论”模式的反思程度。笔者认为这种结构是美术史撰写范式中很好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从现在的这一部分“概念探析”来看,我们有理由指出其不足:所举出的概念太少,在分析中也缺乏与非西方语言中的相同或相类似概念的介绍和比较分析,因而显得仍然没有脱出“西方中心”的局限。

在理论上,作者对艺术作品产生的“历史语境”也是极为重视的。最重要的是,我们一直尝试将艺术作品还原至其发生背景的脉络中来进行阐述与讨论,当然,这也是世界通史着述中一直不易解决的难题。以一二人之力无法在每一个专门领域中“深入浅出”,而有些专家集体分头撰写,则使各章节之间或重复、或脱节,更遑论有统观全局、收放自如的眼光?我们意识到尽管尽一切努力,建构一种从基本概念到叙述方式都真正符合“世界性”普适要求的“艺术史”文本几乎是不可能的。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被美国艺术史教师们奉为经典的H.W.约翰逊的《艺术史》在今年推出了第7版,此事再次引起了美术教育界的极大关注。新版本由六位学者连手修订。实际上,艺术史书写中的“谁进来”、“谁出去”的问题还不是关键性的变动,发生争议较大的问题是坚持原来的叙述范式、固守历史传统还是与时俱进地吸纳当代创作、反映新的社会现实,这竟然有点类似于过去我们的历史研究中的“两条路线斗争”:厚古薄今还是厚今薄古?笔者个人认为,扩大艺术史的关注范围、重视艺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这些无疑是应该肯定的,也是在笔者撰写教材的过程中曾试图努力的方向。艺术史教科书在过去超过50年里基本上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没有从特定时代学生的需要出发。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当然是教育工作者时刻不可以忘却的,但是,这种“需要”本身也应该被审视和分析。由时代与社会风气培育出来的实用功利思想、享乐欲望、逃避艰苦的劳动等这些都是今天中国的大学生较为普遍存在的状况,正是这些状况或多或少地塑造了他们的需求。也正是对这种性质的需求的认识和忧虑,使一些有责任感的教师铤而走险,冒着不被学生鼓掌的危险反其道而行之。在古、今之间的厚此薄彼的问题不但是一种知识结构、关注维度的调整问题,而且也隐含着有意识的价值倾向和对塑造精神气质的向往。在当代全球化的大众商业文化语境中,不论艺术史教材的撰写如何面对难题,对历史价值的关注和对人文精神的坚持永远是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立场。

美术类论文:对美术史类网络课程的精品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2000年本着“加快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步伐,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同时推动教学资源的全国共享,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和效益的提高”的目标教育部高教司展开了网络课程建设。2003年为“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品质教学资源,进一步促进教授上讲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启动了教学改革精品课课程建设。两类课程都是开放式的利用WEB技术围绕课程学习而展开的资源共享、网络交互的活动。由于精品课程强调的教师队伍、的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的资源和教材、教学管理和支持服务,对部分院校而言要将网络课程建设成精品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由于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本来在建设目的、建设层次、建设内容以及资源共享程度上的不同,大多数高校只能将原有的网络课程尽可能进行精品化建设。因而,讨论在网络课程建设中如何尽可能保持其基础性课程建设地位的同时又尽可能使其精品化、品质化将对大面积提高网络课程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一、网络课程的精品化建设策略

在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11 项试用标准》中网络课程被定义为“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可以看出网络课程的建设可以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优化:一是从课程建设内部,例如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设定和教学内容组织等;二是网络平台呈现,即如何通过对网络的页面设计、交互设计及整体化设计,将网络教育人性化、鲜活化、个性化。

就课程建设方面而言,要意识到网络课程的教学对象除了全日制学生还有层次相对较低的函授、自考等需要远程教育的学生,因而在教学内容方面要相对完整,内容难度相对较低,强调学生的使用者地位,顾及学生体验过程,在教学设计方面要强调“导学”和“评学”,追求有效教学并不强求教学改革,强调以“学”为重心辅以多样的教学设计。就网络平台建设而言,网络在人机交互方面具有先天的多媒体化、易检性、交互性、广融性、实时性等特点,运用得好可以成为网络教学的特点。但由于网络缺乏直接的“人”的交互因素显得冷漠且受众具有很大选择权,在实际应用中要引导受众进行体验,因而在网络平台建设方面要注意教学交互板块的设计、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支持服务、注意各类媒体信息(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及视频等)的页面整合。

二、对美术史类网络课程的建设的思考

美术史类课程主要有两类:艺术通史和专业史类课程。通史类课程主要是西方美术史,中国美术史,现当代文化美术史等;专类史课程主要是工艺美术史,图案纹样史,建筑史等。这些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拓宽知识面,提升创作水平有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造型艺术本生具有的直观性、视觉性的特点在网络课程建设之初就成为建设的热点,同时也由于建设初期的经验不足产生了诸如教学内容不完整、不强调教学过程、缺乏互动性等缺点急需完善、优化。

在过去的美术史课程建设中,美术史被呈现得更像是一部文物史,强调知识性,诸如作品作者名称、历史背景、创作技法和艺术价值等的积累,显枯燥、乏味。现在的美术史教学更强调美术史研究的“外向性”,倾向于引导学生进行视觉艺术的人文研究,注重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培养。应该把教学目标修正为对视觉形态的把握和理解上,强调视觉形态的形成、流变、风格特征和思想基础的教学。正如拉夫尔.斯史密斯在《艺术感觉与美育》中曾说:“历史与其说是提供一种参照模式,不如说是提供一种足以激发人的创造性活动的灵感和对人类成就的自豪感”。这种转变也应该体现在网络课程建设中。

笔者认为美术史类的网络课程建设可定位于从视觉体验为出发点,以生成语言(形式)为目标,抓住“视觉感受——视觉形式创造——视觉传达”这一能力培养线索,尝试“图像证史,以史带论”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和网页设计,突出视觉解读能力、视觉分析能力、视觉传达能力的培养。在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资源为基础,以平台为一头,以能力为目标“的思想,构建立体化、多维度、操作简便、更新及时的网络课程体系,实现知识学习\思维培养的目标。

三、美术史网络课程的精品化设计

(一)课程建设方面

1.课程定位

美术史课程是艺术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理论基础课程,在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这种基础理论程应该归属在人文课程的框架内,既是对历史与学科知识的掌握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构建多元文化价值观,对激发视觉解读能力、思维创造和艺术实践的能力课程。因而,从整体课程体系方面看应该做一个阶段性的教学规划,步步深入,使课程结构具有延续性。从单门课程来看系统的了解历史进程中重点国家和地区的美术呈现及思潮的同时要强调给学生提供更多与当下视觉经验相适应的学科内容。

2.教学内容选取

美术史知识洋洋大观,如何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是一个课程是否成功的关键。由于网络教学学生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因此课程的教学内容要选择要保障基础、体现弹性,避免知识的堆砌和过度的阐释。可以遵循以下原则:及时,以绘画、雕塑为主要线索强调历史发展的主线,兼顾建筑、工艺美术、民间美术等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 第二,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对新研究成果和近现代美术进行适当扩容,对教学内容进行增多、更新。 第三,以史带论,史论结合,掌握史实的同时,介绍外国美术的发生、发展和美术本身的一些特殊规律。 第四,“厚今薄古”,强调历史上的作品在当下的意义,注重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的比照,将视觉美感与文化讨论并举。 第五,将培养视觉解读能力(风格分析)与培养美术创作能力(技法分析)相结合,为学生后期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3. 课程导学设计

导学设计是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重中之重,是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存在于课程的前期也存在于学期的中期和后期阶段。在美术史到学设计中,教学初期事宜于采用“语境导学”和“目标导学”,可以通过文献资料、图片资料等的组合让学生进入到将要学习的历史语境中,确定时间纵向坐标,同时提供不同难易度的学习线索和资源,供不同程度的学习者确定学习任务与目标,并根据课程设置、教学资源的情况指导其制订课程 学习计划。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遵循“史实入手——概念导引——观察思考——知识扩容——练习巩固——回馈矫正——形成能力"的过程,采用问题式导学、目标式导学、反思式导学等不同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学习。

4. 课程资源共享

基于网络的资源分享是网络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美术史是形象的历史,网络课程建设中离不开图片库和视频库的建设。同时又在在可视化资源图片、图形、图像以及视频的收集、整理和使用上有着特殊的要求。及时,核实图片、图形来源的性。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有些赝品图片也会出现在网络以及一些刊物上,在收集图片时要特别注意图片来源的性,好来自于国内外博物馆网站。第二,完整的图片、图形信息。直接使用图片制成PPT等多媒体文件进行共享时,要表明其作者、年代、作品名称、尺寸以及使用材质,好能有局部的分解图片。第三,高质量的图片、视频。在图片、图形选用中尽量使用精度高、清晰度好、色彩还原度好的。只有这样才能刺激学生的感知,吸引学生“阅读”历史,从而感受和分析不同的视觉形式。

(二)网络建设方面

网站的建设和网络的支持是开展网络教学的平台,是学生学习的“环境”,其设计的优劣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学的效果。网络学习环境应该是开放的、多样的、互动的和动态的。

1.整体模块设计

网站的模块设计要能清晰、美观的展示丰富多样教学资源,提供网络互动的可能,一般必须具有以下栏目:教学板块(包括教学视频、教案、ppt等)、在线自测/考试系统、资源库(包括视频库、图片库、历年试卷库等)、互动板块(论坛、QQ群等)、搜索功能(站内搜索和站外收缩)。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搜索功能,由于美术史是纷繁、复杂的历史,该功能板块的设置能为学生提供高效、的信息,提高其学习效率的同时提高其自学能力。

2.界面设计

当学生和电脑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知识获得时,网站的界面成为了中介。通常网络课程的界面要求是简介、明晰,避免错误选择,同时强调文本和格式设计的一致性。但为吸引学生,在界面设计可以其根据对网络课程的内容特点和学生对界面形式等方面的偏好进行设计。例如,在外国美术史课程中,可以选用素描纸或油画布的图片作为背景,选取不同时期的经典作品局部作为对应单元的进入按钮等。让界面引导明确的同时,也具有浓厚的文化性和趣味性。

3.互动栏目设计

要完成网络教学中的学习反馈和互动,互动栏目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史学类课程,历史总是续写的,因而必须设置具有后台的处理能力的互动交流论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在此平台上独立提问、独立思考,无拘束地进行交流,以期学生能较好地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高思辨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个人的对美术史的读解。

4.其他个性化设计

在大多数网络课程的网站设计中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克服,就是学生无法在教师所提供的学习材料上做笔记或者勾划重点,这影响到学生的知识获得和内化。笔者认为在网站设计中可以开发一些适用于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设计,例如网络书签和网络笔记等等。

网络课程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随着网络课程建设的开展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更多的教学研究成果和网络技术成果,不断优化课程内部建设和网络环境建设创造出更符合学生学习和使用的网络课程将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美术类论文:关于美术专业技法类课程考核方式的思考

在高校的课程教育中,对课程的考核是教学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及其重要的手段。它是一种检测学生课程学习成绩及教学效果的方式,即通过课程考核,评估学生所掌握的所学课程知识与所具有的能力。考核评价内容是否科学合理不仅关系到教学管理水平,也是关系到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更是课程建设水平以至学校办学理念的体现。美术专业教学有其特殊性 不能够采用与其他专业相同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一个不合理的考核方式不仅会影响教学质量,更会带来诸多的消极因素,甚至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因此美术专业课程考核应该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符合美术专业特点的考核评价体系,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制定适宜的评价方法,使得课程考核发挥应有的作用。

1 技法类课程考核方式的现状

近几十年来,全国很多美术院校都在进行着多样性的探讨。一些是在综合性大学将美术专业考核评价按照学校主流专业,甚至理工科专业的评价体系进行量化考核,忽视美术专业基本的技能操作实践考核,采用卷面试题的方式进行概念考试,甚至一些高校建立了美术考试的题库,并成为了教学研究成果。许多院校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尝试后逐步放弃了对考核方式的创新,把五六十年代专业美术学院的考核方式请了回来。

国内现有高校一般沿用的是随堂考核的方式。这一现象的发生是由于美术专业的特殊性所形成的。由于美术技法类课程,其操作时间比较长,操作时间横跨整个教学过程,无法另外抽出时间组织有针对性的考试。所以一般都是采用收取1~3幅课堂作业作为课程考核的对象。由于通常认为任课教师比较了解学生操作的整个流程和状态,所以一般都是由任课教师单独评定学生成绩。这样的考核方式虽然简便易行且易于操作,却也由于各样原因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 通行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1)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产生出来的作品自然也就风格不一,画面效果五花八门,而作为课程评价主体的任课教师因为本身的局限性,会有一个个人的欣赏偏好,不可能客观的把握各类风格的美术形式语言。这种情景下就容易出现按照个人喜好进行判断,势必会影响到考核的公平、公正。艺术教育的任务,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创造力。并且现在的高校的诸多任务中,培养诚实守信的创新人才是其首要任务。一个混乱的考核结果,无疑会影响学生潜能的发挥和审美水平的提高,扼杀学生的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并影响他的学习情绪。这对于一个学生的发展来是毁灭性的。

(2)在课程的进行过程中会涉及到任课教师和学生的一个互动问题,不同人的性格会影响两个人之间的交往。评定成绩时,老师对学生的印象好坏也会影响学生的成绩,专业好的也许孤僻、木讷,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而专业平常的学生也许是长袖善舞,招人喜爱。那么性格开朗、外向的学生更容易让任课教师留下好映像,在与老师互动的过程中无疑能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感情分”,而这样的“感情分”也会对最终的评定结果产生影响,而不能保障成绩的公正性。

(3)当一个“好好人”任课教师评定成绩,不管学生平时表现如何,画作效果又如何,给的分数差距都不大。或者一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而面临考核结果不合格时,老师就可能会收到学生的“打点”,这样,不管这学生平时表现和作品完成度如何,他的最终成绩都只会是合格甚至优良。这样一来,那些原本认真努力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许就会下降,得过且过,不思进取,这就直接的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4)这种由任课教师一锤定音式的评定方法,并不利于我们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毕竟任课老师一般只有一个,而一个班的学生有几十个之多,老师不能注意到每个学生,那么在学生最终交上来的作业里究竟有多少“水分”(学生替画、抄袭他人甚至借画交作业),任课教师也并不能分辨。而评定成绩的目的是为了反映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这样一来,考核的初衷也就达不到了,得到一个分数又能有多大意义呢?

3 国内外专业考试的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在美术专业技法类考核方式上应当借鉴发达地区已经形成体系的教育考核方式。

俄罗斯以及德国、法国等大多数西方国家美术院校是采用导师主导评价和考核小组评价方式,一般美术专业院校工作室教学中34年级和研究生阶段为采用导师主导考核评价的方式,低年级和综合院校大多是采用考核小组集体评价考核方式。导师主导评价的方式是在每学期在学期考试周,将所有技法类课程的作业在该班级教室或是画室中集中分类展示,由工作室导师组织工作室教师集中评价,得到相对统一的意见,由导师打分,进行评价。考核小组评价方式是在每学期在学期考试周,所有技法类课程将作业在该班级教室或是画室中集中分类展示,由系学术委员会指定的考核小组集中打分,进行评价。

国立俄罗斯师范大学美术系主要采用的是考核小组评价方式。通常由三个美术专业考核小组组成,基础类,创作类,设计类。考核小组由一名组长、任课教师、二至四名成员和一名秘书。专业考试都是统一安排在考试周进行,考试周前通知考核小组成员,在指定的时间、地点进行集中参与考核。考核评价为百分制(列宾美术学院为五分制)。考核前由任课老师进行课程说明,之后由组长组织,每位成员依次对照每 一位学生的作业进行打分。打分结束由组长汇总评分表,由秘书进行统计后全体考核组成员签字并上报系教务办公室。

4 解决方法及意见

要解决现有考核方式的弊病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在这个不断地探索可行的考核方式的过程中,大致提出了几种可行的考核方式。1)阶段性测评。即在教学过程中,分阶段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做一个客观的分析和评测,这样就能够了解学生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方便老师及时解决。2)可将美术技法课成绩的评定内容具体定为最终画面效果、平时成绩、小论文、学习态度、考勤等几个方面,并定下各个方面的具体分值,平时成绩和最终画面分应定下比例,最终照比例算平均分。并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成立成绩审核组,负责对技法课成绩的复查工作。3)可以采用导师评定小组方式,在课程结束评定成绩时,由导师小组一起评定学生的画面成绩,每个导师单独评分,最终取平均值。这样可以将单个老师对画面的喜好对成绩产生的影响降到低。4)在美术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惯性使我们习惯于把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一个被动、机械的客体,没有认识到学生的也是评价的主体,在重视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的同时,我们更应该重视学生对自我的评价。

5 产生的影响及结论

我们现有的绘画专业技法类课程的考核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若是继续沿用下去,不思改变,不进行改革的话,无益于我们教学质量的提升,无益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开展恰当有效地美术专业考核评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美术素养,还能推动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结合专业特点,遵照美术教学的基本规律,才能制定出科学的美术技法课的考核指标,实现教学目的。

美术类论文:高校美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一、高校美术类学生的特点

当前高校美术类学生兼具艺术生和“90后”大学生双重特点,通过对“90后”美术类学生的研究分析,不难发现其群体特征:其一,高校美术类学生个性鲜明、思维活跃,但是组织纪律性不强,政治觉悟有待提高。高校美术类学生大多从小接触艺术,相对于非艺术类学生,美术类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更具有创新精神。但是美术类学生具有自身特点,在追求个性的同时不愿受管束,处事方式比较感性化,尤其是在参加大型集体活动时,美术类学生往往表现为组织纪律性偏差,集体意识比较淡泊。另外,美术类学生长期接受专业化的教育,忽视政治理论学习,对国家时事政治类事件的关注度不够,政治敏感性不高,政治素质尚需提升。其二,高校美术类学生敢于面对社会竞争,自我表现欲强,但是缺乏公平竞争意识,抗挫折能力不佳。高校美术类学生的自我认同感较强,敢于在人前表现自己,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部分美术类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并不单纯,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导致其在面对竞争时不能公平、公正的对待,表现出急于求成的心态。在面对失败的时候,不能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因素,美术类学生适当调节自我情绪的能力以及内在抗挫能力不强。其三,高校美术类学生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专业基础扎实,但是从思想上疏于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文化基础较为薄弱。高校美术类学生普遍缺乏扩展知识层面的意识,认为在大学期间只要学好专业就会找到好工作。因此美术类学生把大量的时间精力都投身到自身的专业学习和实践中,忽视了思想政治、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思想方面的不重视,导致美术类学生基础课上出勤率较低,即使迫于任课教师点名的压力,学生在课堂上也不能集中注意力,课堂纪律比较松散,基础课程挂科率较高。高校美术类学生的教育管理有待加强。

二、对高校美术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美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难度大、成效不佳。究其原因,主要与高校教育管理方式、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以及美术类学生自身政治素养有关。一是,高校对美术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方式比较单一,实效性不佳。高校美术类学生与非艺术类学生相比,具有其特殊性,这就需要高校根据美术类学生的特点,采用适当的理论,具体相应的方法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目前高校在对美术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除了采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以外,并没有“以生为本”的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美术类学生专业特点相结合,美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具针对性。另外,高校对美术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过于简单,通常是采用开大会、听讲座等形式对美术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未结合美术类学生的特点从根本上解决其思想及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于形式,远未达到预期目标。二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管理机制趋于完善。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由于辅导员自身学历、专业、管理能力等方面的限制,辅导员队伍建设还未达到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另外辅导员人数的配备也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以四川省一所省属高校艺术学院为例,全院专职辅导员5名,所管理的学生人数接近3000人,按照教育部提出的高校辅导员1:200的配备要求,该学院缺编10名辅导员。这就导致辅导员每天都要将大量的精力投身于表面事务性的工作中,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思想状况、生活情况以及学习情况无法深入了解与指导,对学生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三是,高校美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意识薄弱,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不强,展现出多元化的价值观。高校美术类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热情,不会主动关心时事,对时政类新闻不感兴趣。美术类学生思想意识比较狭隘,认为在大学期间时政与己无关,最重要的是学好专业。因此导致美术类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不高,不会从大局考虑问题,坚持个人利益至上,集体主义荣辱观较为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同时忽略了自身政治素养的提升,因而造成其价值取向出现偏颇,自身价值观有待修正。

三、改进高校美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作为高校美术类学生辅导员,本人从自身角度提出了一些加强和改善高校美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方法和思路,目的是为了促使高校美术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高校美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推进。一是不断改进学校制度,加强学校对美术类学生的管理,促进高校美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开展。高校是美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加强学校对美术类学生的管理,制定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不仅能够增强美术类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还能够促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学校应规范美术类学生的奖学金评定制度,从多方面考察美术类学生的综合表现。除了学习成绩以外,还应将参加集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专业讲座的情况以及学生在公寓的表现情况等统统纳入到奖学金的综合评定中,综合打分,督促美术类学生更好的完善自我。其次,加强美术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强调集体成绩,充分增强美术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美术类学生中树立集体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个人是集体的一份子,只有的集体才能培养出的个人。通过集体主义教育,严格管理美术类学生的行为,在班集体中树立正气。,高校在美术类学生的管理过程中,应重视专业教师的作用。从传统观念而言,高校美术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应是辅导员的工作,进而忽略了专业教师的作用。实际上,高校美术类学生对专业素质过硬、政治素养较高的专业教师,具有天然的亲近感和认同感,希望今后能够成为一名和专业教师一样受人尊敬的人,因此美术类学生对专业教师的教诲更容易听从。学校应加强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把控,督促专业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提升思想政治修养,对学生做好言传身教,为国家培养思想道德素养高、综合素质强的艺术工作者。二是着力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改进辅导员管理机制,增强辅导员对工作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高校美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推进。鼓励辅导员提高学历层次,丰富辅导员的知识底蕴,提升辅导员工作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辅导员自身价值,增强辅导员的敬业精神。面对高校美术类学生,辅导员应灵活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人性化、科学化的开展美术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转变管理理念,找到教育与管理之间的平衡点,积极引导美术类学生对自身的管理,做到感性与理性并存,指导和引导相结合。另外,辅导员要努力提升自身艺术素养,了解美术类学生所学专业,经常性的请教专业教师,明确专业定位及专业需求,做好高校美术类学生职业规划以及就业指导工作,保障美术类学生“联合培养”机制的顺利推行。,采用热点讨论法,经常性的以班级为主,探讨社会热点问题,打消学生的极端情绪,促使学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处于多元化意识形态时期,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介质伴随着人们的生活。高校美术类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中娱乐问题、生活问题的关注度较高。由于高校美术类学生自身政治修养不高,极易受到社会不实言论和别有用心者的蛊惑,动摇自身的政治信仰,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针对这一现状,高校辅导员应采取科学的指导方式,经常性的与美术类学生就近期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纠正学生的偏激片面观点,消除学生的政治迷惑性,坚定学生的政治信仰。

四、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美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紧抓教育对象的特点,因人而异,不断创新自身的教育方式,改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增强美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为高校美术类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陆墨姼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美术类论文:教师培养视角下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改革研究

摘 要 随着教师教育计划的开展和深入,美术类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以学前教育专业和美术类课程的特点为基础,通过课程研究,优化教学内容,探索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同时制订与培养目标相结合的学习评价,使培养目标更切合实际要求,形成了一个成熟的教学体系,促进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系统理解和掌握美术理论及实践知识,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能将所学美术技能恰当运用到幼儿园教学中,解决专业应用实际问题,促进教师的培养,为学前教育专业的长足发展做准备。

关键词 教师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 美术类课程

1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的现状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包括:“绘画基础”、“儿童画”、“幼儿园玩教具设计与制作”、“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手工”等,教学具有较强的技能性和综合性,训练学生掌握美术基本技能的同时,着重培养其美术综合素养,提高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尤其要培养和提高学生手脑合一的实践能力,以及美育素质和美术方面的综合能力,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教材建设缺失,内容案例不“新鲜”。教材是学科建设的根基,现阶段使用的美术类课程教材大多是在原美术教W框架上的增删,不能切实解决专业教材的系统性与特殊性,内容陈旧且知识覆盖面窄、缺乏与前沿教育理念的结合,陈旧的教学内容与快速发展的专业理念严重脱节,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较低、积极主动性不高、缺乏对课程知识的求知欲望。同时,案例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好方法,美术类课程侧重专业技能训练,与游戏和活动等课程衔接,需要大量“新鲜”案例。但近年专业的迅猛发展导致课程内容的更新和课程案例跟不上发展速度,进而直接影响近期的课程理念和方法难以通过课堂讲授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2)忽略理论知识的现实应用,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不足。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无论是通识教育课程,还是像“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玩教具的设计与制作”这样的学科专业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过多地专注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知识的技能实训,使得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课程的直接应用价值,觉得学无以用;其次,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目标性考核项目设置偏多,对学生的独立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不足。

(3)没有较为系统、细化的美术类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包括学生在美术课程学习中学什么、怎么学、程度评价等方面,尤其在技能类课程的教学中,没有较为系统和专业的专业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各年级学生在某一阶段达到怎样的目标没有较为详细、科学的评价方案。此外,虽然美术类课程要求重视技能实训,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教学过程依旧理论讲解多,技能实训少,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课程的直接应用价值,觉得学无以用;其次,实践教学环节中,目标性考核项目设置偏多,对学生的独立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不足。

2 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与改革目标

本文研究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立足学前教育专业的长足发展,通过对美术类课程的改革来促进课程改革,进而促进型幼儿教师的培养。在教师培养视角下,明确美术类课程目标定位,进而优化美术类课程教学内容,探究美术类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实现与培养目标的相契合。同时,结合课程特点,开发与实践多元化学习评价方法,改革和完善现有的课程评价模式,进而通过评价反馈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构建成熟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体系,促进幼儿教师的培养。

3 具体改革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和比较法,根据研究目的访谈学生、教师和用人单位,比较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几所高校中美术类课程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教师培养目标及课程特点,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和评价方法,具体改革内容有:

(1)教师培养视角下,明确美术类课程目标定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是: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①纲要性文件传达了:艺术教育不应单纯地追求对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应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侧重于丰富幼儿的经验以及对艺术的感受、体验和情感表达这样一个教育理念。所以构建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目标,首先要转变偏重强调知识技能学习的传统观念,侧重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技能表现生活、表达情感,面向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实际,将美术教育与专业结合起来。因此,在教师培养视角下,使学生掌握较宽广的美术基本知识和扎实的美术技能,培养一定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教育能力,并能把自身所形成的艺术素质转化为实际的教育教学能力是美术类课程教育的目标。

(2)优化美术类课程内容,构建美术类课程模块。美术类课程改革结合幼儿园一线教学优化教学内容,构建课程体系,进行课程的综合集成。将课程内容与专业基础训练和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联系、与当地美术资源结合,使同一板块的课程内容螺旋递进,不同板块的课程在结构和内容上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纵向上把课程分为美术理论和技法基础类、幼儿手工类、幼儿园玩教具设计与制作、幼儿园环境创设四大板块,横向上按照能力结构分为呈螺旋上升的基础能力、核心能力、综合能力及拓展能力四个层次,整个层次形成相互沟通、共同发展的,互为补充完善的、系统的课程体系。

(3)通过课程研究,探究美术类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为达到预期教学目标,针对课程特点和学情,探索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为基础,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接受能力,教学方法上采用交互式、流动式、探究式、实物直观等多种教学方法,建立良好的互动,把单向性教学活动引入自由开放的状态。②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缺乏理论知识的现实应用,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教师要合理利用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设置一定的实训项目,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结合实例、深入挖掘、发现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点,使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用于指导实践操作,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习的成就感。

(4)美术类课程学习评价方法的开发与实践。美术类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学习美术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也是动手实践训练的过程,更是学习专业思维、问}意识、感悟能力、情感态度的过程。学习评价方法立足于培养方案,根据美术类课程的特点,指出美术类课程的学习评价方式应怎样多维度、立体、即时向学生呈现,嵌入到学习整个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

本文立足教师培养目标,依托地方基地幼儿园,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有:

(1)根据培养方案和课程目标优化美术类课程不同模块的教学内容,使同一板块的课程内容螺旋递进,不同板块的课程在结构和内容上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完整、成熟的美术类课程教学体系。

(2)依据课程特点,探索既符合学科特点,又符合社会现实,且方便有效的教学方法,尽量将学前专业美术类课程教学与具体教育教学情境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利用教育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习评价形式要立足于课程特点探索可行性方案。例如,美术类课程应该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动态、连续、灵活和弹性评价,在评价中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加入过程性评价,包括知识能力、行为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等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本文在教师培养视角下,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客观需求为基础,针对目前美术类课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在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类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美术技能,尤其要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美术综合素养,提高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实现与培养目标的相契合,进而优化教学内容,积极探索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的教学方法,从而为教师人才提供基础学习保障,同时制订与培养目标相结合的学习评价体系,为美术类课程学习评价改革构建合理的思路和方法,为学前教育专业的长足发展做准备。

美术类论文:湖北省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分析

【摘 要】湖北省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本文对几个主要的湖北省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发展历史和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数量众多、绚丽多彩。本文着重以几个具代表性的湖北省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对象,分别论述其由来、发展历史、主要特点等内容。

一、土家族手工绣花鞋垫

1.历史由来。

唐宋时期的土家族手工业及副业都比较发达,除了采茶、取蜡、采药之外,特别是土家纺织业有更突出的表现,具代表性的如土织西兰卡普、手工布鞋和绣花鞋垫等,制作细致精良,图案喜庆吉祥,使用舒服适意,据说还有养生保健的效果,所以当时做为地方统治者和朝廷纳贡贡品,用来换取朝廷的食盐、丝绸品和金银货币等物作为“回赐”,长久以来这种贡赐关系稳定了土家族地区的政治和经济的基础。土家族手工布鞋和绣花鞋垫也是当地人传情达意的品质礼品,并且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天。

2.特点。

土家族手工绣花鞋垫做工精良,纹样秀丽,工艺手法多种多样,装饰手法繁多,常见的针法主要有平绣、缠针绣、扣锁、十字绣、扎目等。总之,针法非常丰富,具有高超的技艺和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土家族手工鞋垫的装饰纹样多种多样。装饰图案纹样主要以植物纹样、花卉纹样、动物纹样及人物纹样为主,配合使用一些几何纹样。在颜色的使用方面,底色多以深蓝色、红色、黑色等为主,图案纹样常采用黄色、绿色、紫色、灰色、白色等颜色。色彩搭配丰富、对比强烈、主次分明、繁简相宜。

土家族手工鞋垫的制作工艺是用布、魔芋、马铃薯和红薯粉等具有粘性的粘稠状物质粘合而成。一般由五、六层布组成,表层布常用细纱布或能清晰分辨纹路的白布。

二、天门蓝印花布

1.历史由来。

湖北天门地区位于江汉平原,濒临长江,当地气候和土质对种植棉花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天门是全国著名的棉乡。随着植棉业的不断发展,带来了地方棉纺织手工业的兴盛。另一方面,天门大量种植蓝草,为染制蓝印花布就地提供了染料来源,这对天门蓝印花布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特点。

蓝印花布在很多地方都有生产,同为手工业时代的产物,其制作工艺大都一样,但在其他方面却不可避免地带有地方色彩。江南蓝印花布以温文尔雅取胜,湖北天门蓝印花布则以强健大胆、沉着朴素、清新明快、抒情性的乡土魅力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历来制造生产蓝白花布的方法共有四种,即蜡缬、夹缬、绞缬和灰缬。灰缬即以漏版刮浆法制作蓝印花布,由于使用的材料容易取得,制作过程简便,最重要的是可以量产销售,因此广泛流传,明清之际成为民间最主要的衣被装饰方法。刮浆染的传统工艺流程是:刻板,刮浆,揭版,浆布,显色,刮白,完成。

三、鄂州雕花剪纸

湖北民间剪纸有剪、刻两种。鄂西北以剪为主,样式有窗花、灯花、喜花以及鞋垫花。而在江汉平原及鄂东地区,更多的是使用刀具,以刻代剪,成批生产雕花剪纸进入市场。雕花剪纸又名“花样”,主要是供给妇女刺绣使用的图案底稿,多是和百姓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传统图案。

1.题材。

(1)现实生活题材。因为作者大多来自农村,所以她们的作品题材大部分是取材于自己的现实生活,如喂鸡、养猪、牧羊、放牛、走娘家、抱娃娃、参加田间劳动等。因为这些题材都来自生活,所以剪纸作品表现的生活气息就十分浓厚。

(2)托物寄情题材。这类题材的一大特点是采用谐音、谐形、象征等寓意手法来表达作者的纳吉祝福、祛邪、除恶、劝勉、警戒等愿望,或是远古图腾崇拜在民俗文化中传承、复合、变异的形象符号,在花样剪纸中留下鲜明的时代印记,构就了民俗文化形象载体。

(3)戏曲人物和传说故事题材。鄂州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的传承都比较特殊,既有楚人风貌又有建邺遗韵。其民间的传说故事非常多,如楚剧《葛麻》,黄梅戏《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民间传说老鼠嫁女、二十四孝,神话故事《西游记》,被神化了的历史人物关羽、秦琼、尉迟恭等,都是民间花样剪纸普遍表现的题材。

2.特点。

(1)形象稚拙夸张。由于工具和材料的局限,鄂州民间花样剪纸处理形象时采取自然主义的写实手法,抓住这些形象的主要部分,大胆舍去次要部分,使主体形象一目了然。

(2)阴阳线条,断连互衬。线条是剪纸造型的基础。鄂州民间花样剪纸作品同样也很讲究线条,它采取镂空的办法,形成了阳纹的剪纸线线相连,阴纹的剪纸线线相断,千刻不落,万剪不断。

(3)造型b饰图案化。鄂州民间花样剪纸主要依据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较多使用组合的手法,用“层层垒高”、“隔物换景”等形式,把天上的飞鸟、水底的游鱼同地面上的建筑物、人物、花草等同时安排在一个画面上,并采用平视构图形成自己独特的装饰风格。

(4)色彩单纯明快。鄂州民间花样剪纸的色彩造型手段非常丰富,烧烫、拼色、衬色、染色、套色、填色等方法的运用非常大胆、灵活。色彩单纯明快,在简中求繁,繁中求简,巧用色彩的对比,在对比中求其协调与统一。

(5)鄂州民间花样剪纸灵活巧用月牙纹、锯齿纹,使作品很具刀味纸感。

四、老河口木版年画

1.历史由来。

老河口木版年画兴盛于清乾隆至光绪年间,至解放前,老河口市区印制木版年画的作坊有十几家,产品远销邻近的陕西、河南、四川、湖南、江西、湖北等地区。每逢农历新年,当把五颜六色、雄赳赳气昂昂的门神往大门上一贴,即使家徒四壁的人家,也有了新年的喜气和希望。老河口的木版年画,就像天津的杨柳青一样,成了这些地区百姓共同的记忆。

2.题材与特点。

老河口木版年画有着浓厚的地方色彩和芳香的泥土气息。构图饱满主次,线条密实一丝不苟,颜色丰富对比鲜明,均衡中力求变化,整个流程沿用古法手工制作,工艺复杂。

老河口木版年画题材大多取材于历史戏剧、演义小说、民间故事、传说, 也有适应需要刻制的农历、农事谚语、书法条幅等,题材广泛。表现质朴、原始,有著强烈的民族原生态气质。主要表现形式有中堂、门神、贡笺、历画、喜画等二十多种,其中以门神为多,表现类别大致为五类:一为吉祥寓意类,反映人民群众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如《燃灯道人》、《赵公元帅》等。二为民间童话,如《老鼠娶亲》、《过猴山》等,题材富于想象,生动有趣。三为戏曲故事类,以戏曲人物为题材,画面造型完善,且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如《关公》、《钟馗》等。四为民风民俗类,如《百寿图》、《一团和气》,反映了社会风土民情。五为花鸟瑞寿类,如《富贵春荣》、《百鸟朝凤》,表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祈求。

从风格、样式、色彩、造型等表现形式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在表现技法上突出构图饱满而层次分明,线条密实却一丝不苟,颜色丰富而对比鲜明,均衡中力求变化。在创作方法上,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不受自然现象约束,高度概括、高度夸张、画面饱满、形态生动,既合物理又合法度。尤其人物造型,注重人物心理精神状态表现,比例适当,面部表情生动、。陈义文塑造的神,一个个可敬、可亲、可爱,是人中之神,是能与人互通灵性之神,神形兼备,呼之欲出,栩栩如生。

五、楚漆器

1.历史由来。

荆州从古至今都是江汉平原的经济和文化重镇,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品质树木生长,春秋战国时代盛产金丝楠木,多植漆树,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荆州城内仍种植有大片漆树,长江中游的荆江段曾多有沙金,丰富的物产,为楚式漆器的成就提供了就地取材的条件。至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漆器制作工艺已达到了极高水平。许多文物考古专家都以为制作技艺已经失传,事实上,2000多年来,这一独具东方文化特色的荆楚传统技艺,一直在荆沙地区不断传承;近40年来,荆州地区楚墓中漆器陆续出土,到现在已超过五千余件,人们惊讶地发现,出土文物中二千多年以前的“捧盒”、“茶盘”、“茶食盒”等,居然与建国初期本地人生活所用的物件一样.。

2.特点。

装饰纹样多是从商周青铜器基础上变形而来。注重线表现,流畅的曲线构形。纹饰大都活泼、浪漫、自由、轻盈、婉转、流动。语言形成背景:楚漆纹饰“浪漫主义”,不是倾向于理性的、写实型的,而是偏向情感、想象型的,重视人的情感的抒发。

色彩上楚人尚赤,楚人先人祝融氏被尊为“火神”,反应其审美意识。楚漆器颜色主要为红(深红、褐红、朱红)、黑(漆液时间长自然变黑)、熟褐、棕黄、黄、绿翠、绿、蓝、青、白、金等。

六、汉绣

1.由来。

汉绣,以楚绣为基础,融汇南北诸家绣法之长,揉合出了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绣法。它的用针有别于四大名绣――苏绣、蜀绣、湘绣和广绣,采用一套铺、平、织、间、压、缆、掺、盘、套、垫、扣的针法,以“平金夹绣”为主要表现形式,分层破色、层次分明,对比强烈。追求充实丰满、富丽堂皇的热闹气氛,绣品可以枝上生花,花上生叶,叶上还可出枝,充分体现了“花无正果,热闹为先”的美学思想,呈现出浑厚、富丽的色彩。汉绣2008年被列入及时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汉绣不仅仅是刺绣,它承载着文化内涵,远远超越了技巧的界限,民俗文化才是让它如此瑰丽珍贵的灵魂意义。

2.工艺特点。

与苏绣、湘绣、蜀绣相比,汉绣工艺有自己的绝活,尤以铺、压、织、锁、扣、盘、套这七种针法的变化运用而著称。汉绣下针果断,图案边缘齐整,名之曰“齐针”。绣品多从启绣,然后层层向内走针,进而铺满绣面。除“齐针”的基本针法外,汉绣还根据绣品不同的质地和花纹,灵活运用诸如垫针绣、铺针绣、纹针绣、游针绣、关针绣、润针绣、凸针绣、堆金绣、双面绣等等针法,富有很强的立体感,在绣业中独树一帜。

七、潜江木雕

1.历史由来。

潜江木雕历史悠久,工匠们从丰富的传统文化中吸取艺术元素与创作灵感,兼采南北木雕流派之长,逐渐形了具有鲜明乡特和江汉平原民俗文化特征的木雕艺术。

潜江古老的民居体现了明朗、敞亮、灵秀的乡风格,其三间三拖的住居形式与模式化的室内陈设,是潜江民俗特征的反映。这正是潜江木雕产生和发展的载体。依附于建筑部件、家俱木器,潜江木雕走出了一段辉煌的历史。

潜江木雕就地取材,以江汉平原常见树木为材料,吸纳各方雕刻技法,经过历代匠的苦心经营、推陈出新,从而形了兼具实用和观赏、适合乡民欣赏味的家居木雕艺术。

潜江木雕是植根于湖北潜江市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以本土木材及树藤、树根为基本材料进行雕琢加工的民间工艺形式,属传统木雕艺术门类。其文化根基可溯自战国时代楚国潜江境内章华台宫宛群木构建筑,在明清时期已经十分熟,在晚清时臻于。现存的古代潜江木雕器具多属明清时期散落于民间的作品构件遗存。

3.特点。

潜江木雕不追求木材的名贵,而是立足本乡本土,所用材料均采自乡。雕师艺将潜江常见的杉木、杨木、柳木、槐木等作为雕刻的原材料,所镂刻型的木件器物也就打了乡特有的烙印,具有和、柔忍而又纯朴的品质;而造型也古朴典雅,灵动飞扬,具有明快秀逸的装饰风格。

潜江木雕凝缩了乡的文化元素。潜江是楚文化发祥地之一,文化积淀深厚,楚民的图腾崇拜与民间信仰折射在潜江木雕的图案与纹样中。家俱一律漆鲜艳的朱红,也是楚尚红的映。雕刻中融入大量的历史典故与民间传说,正是中传统文化在潜江木雕中的尽释放;尤其像“渔樵耕读”“老鼠子拖葫芦”“骜驴子不过桥”等雕饰更鲜明地折射出潜江乡的地域文化特与方言文化息。

潜江木雕装饰题材广泛,主要以历史故事、戏曲人物、神话传说、自然风光、生活场景等为表达对象。图案丰富多彩,以人物、动物、植物、器物、几何纹样为主,“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是潜江装饰木雕极富色彩的部分。

美术类论文:《造型基础》在非美术类专业中的角色转变

摘要:造型基础课一直是美术类专业开设的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需求和培养也发生一些改变。专业的融合使一些非美术类专业也有开设造型基础课的必要性,比如广告学、影视摄影与制作等。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造型基础课的开设方式将有所改变,课程所承担的责任和意义也就不一样。这就要求对教学要进行一定的改革,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造型基础;教学改革;美术类专业;非美术类专业

TU238.2-4

一、造型基础课的适用性

长期以来,造型基础课一直是美术类专业才开设的课程。造型基础课主要包括素描类、色彩类和构成类,这些课程类型都属于美术类专业的必修课。大学美术类的专业所招收的学生都是有一定的美术基础的,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各专业的需要再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就能很好地解决基础造型的问题。这方面经过多年的探索,美术类专业的造型基础课已经趋于成熟。

近年来,一些大专院校都在积极探索造型基础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造型基础课里面的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是用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方法来观察对象,以理性为主导,结合情感表现来发现、探索、想象、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认识和把握素描、色彩的规律,来再创造新的艺术设计形象。

所以现在的造型基础课不只是在美术类相关专业当中开设,在一些非美术类专业当中也开设,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专业设置的通融性

专业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载体,是高校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高等教育是否适应社会的需求,适应程度如何,是要通过高等院校设置的专业及培养的人才体现出来的。就目前来看,国内很多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上普遍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正是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还存在的这些问题,导致培养出的人才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出现“结构性失业”,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我们应该积极调整高校专业设置。首先,我们应该充分发挥高校的专业特色,将专业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地方发展需求及政策需求结合起来。与此同时,要根据高校的实际状况,调整办学思路,展开错位竞争,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能够充分就业、满意就业。

艺考热过后高校结构性专业调整。从2002年开始,在社会商业化、娱乐化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艺考”越来越热,各大院校争相开设艺术类专业。艺考热作为当今社会热点之一,备受质疑。毫无疑问,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艺考为我国选拔了大量的艺术人才,大大繁荣了文化市场,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但在高考指挥棒面前,在家长的望子成龙之心面前,艺考被异化了。很多中学为了升学率纷纷开设艺体班,高校为了经济效益大量扩招艺术类考生,越来越多的学生不顾自身情况,为了能考上大学,盲目加入艺考大军,造成了社会资源和人才的巨大浪费。面对艺考现状,专家指出,艺术教育的目的应是提升国民感性素质,而不应仅仅作为应试教育的入学手段,而应该回归理性。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政策调整,艺考热有所控制,开始趋于理性。一些高校在此期间新开设的艺术类专业,招生对象也开始有所改变。原来只针对美术考生的专业也开始招普通文理的学生,也有的专业降低了门槛,由原来的美g考生转换成了只考莫种技能,比如摄影专业,前几年还招收有美术基础的艺考生,现在只考摄影方面的知识,也不管你有没有美术基础。

这种现象的出现,给高校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针对一些这样的专业要及时调整课程和教学方法,要改革旧有的教育理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特别是那些非美术类专业,招收的学生不是美术考生,没有一定的美术功底,但又要开设一定的美术方面的课程,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要有一定的通融性。

三、造型基础课在非美术专业中开设的必要性

造型基础课虽是美术类专业的课程,但非美术类专业也有开设这门课的必要性。1.通过基础造型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软件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甚至在一些领域已经替代了手绘,但在审美能力的培养方面是无法替代的。通过基础造型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物体结构和特征,只有在造型不断深化的训练中,才能更敏感地扑捉到美的因素,只有在感受中才能理解美的真谛所在。2.通过基础造型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通过亲身体检造型的规律,可以加深对物体的了解,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力和判断力。3.通过基础造型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造型基础课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认知和各专业之间的知识通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学生的专业创新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开课方式的转变

对于美术类专业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美术基础,高校开设造型基础课就是一种延续和提升,可以结合高校专业的特点加以重点训练相关课题,为将来的其它专业课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而对于非美术类专业的学生,造型基础课的安排要有所改变,要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要使学生在没有美术基础的前提下,对美术知识有所了解,因为专业的需要,将来其它课程的学习要用的上基础造型知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本专业的学习。

通过多年造型基础课的教学和探索,建议如下:1.调整开课形式。针对非美术类专业的学生,不能再按传统的教学模式开设造型基础课。因为非美术类专业的学生之前没有美术基础,所以要从简入手,逐步深入开展。2.侧重点不同。美术类专业的学生,要求造型基础必须达到一定水平才能继续学习后面的相关专业课程,因为他们有一定的美术基础,所以在大学阶段就必须更深入、更系统地了解和练习造型基础。而像广告学和影视摄影与制作等这样的非美术类专业,虽然也需要学习造型基础方面的知识,但要求学生能深入了解一下造型基础的相关知识就行,所以这时候的侧重点就不一样了,侧重点不一样就决定了授课方式的转变。对于非美术类专业来说,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多了解造型基础知识、多了解美学方面的原理。所以,可以通过让这类学生亲自参与练习和绘制造型基础方面的作业,加深对造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进行实践课的同时可以多结合造型方面的图片欣赏,这样可以使学生增加对造型基础知识的兴趣和理解,使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美学方面的修养得到一个质的提升。

造型基础课是一门综合的美学方面的课程,怎么在非美术类专业中把这门课上好,需要任课老师对本专业的理解、对学生的了解和对课堂的合理安排与把握,也需要同行老师们的不懈努力和探索!

美术类论文: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示范分类及其影响的研究述评

摘要:研究者对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示范的认识经历了由否定到辩证肯定的发展过程。中国对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示范的研究在2010年之后出现了增长态势,说明随着教学实践的发展,示范的作用越来越受到肯定。根据示范的类型、方式、时间和场景等可以将示范分为不同种类,并且不同种类的示范会对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与色彩偏好等产生不同影响。因此,对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示范的研究需求越来越多。虽然目前关于美术活动中示范的研究还存在不足与局限,但是示范研究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活动;示范;分类;影响;述评

一、前言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幼儿的绘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幼儿的性别、年龄、绘画学习背景[1]、是否与绘画主题产生共鸣、绘画工具的种类[3]等。其中,示范作为教师在美术活动中最为常见的教学手段,对幼儿的绘画有着毋庸置疑的影响。

研究表明,如今示范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使用仍然非常普遍。2009年,研究者通过对齐齐哈尔地区幼儿园的绘画教学的情况调查发现,41.3%的教师在绘画教学中仍会采用让幼儿直接临摹范画的方法[4]。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教学活动的反复实践,很多一线教师发现了示范在美术教学中起到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呼吁重新为示范定位。最近几年,关于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示范的研究出现增多趋势,为示范的重新定位提供了许多支持,但有些问题仍有待明确和进一步的研究。

二、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示范一词的解释为:做出某种可供大家学习的典范。尹少淳在《美术学习方式与方法》中定义的示范是:“示范者实际地操作工具和材料,显示完成一项工作或制作一件东西的过程和方法”。

主流示范分类会将示范分为动态示范和静态示范,其中动态示范指现场演示,静态示范即指教师所出示的范例。张红岩和刘田妹的研究中都有涉及此种分类。

目前最为且完整的关于示范的分类是2011年穆彦青在《大班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示范的研究》中的分类,她将示范按照示范类型、示范方式、示范时间和示范场景对示范进行了分类。按照示范类型可分为实物示范、图片示范、视频演示、现场演示、语言示范和动作示范六大类,其中现场演示还包括整体详细示范、框架示范和局部难点示范三小类;按照示范方式可分为教师示范、幼儿示范和师幼合作示范三大类;按照示范时间可分为幼儿绘画前示范和幼儿绘画中示范两大类;按照示范场景分为了根据主题直接示范、组织和引导幼儿进行相关讨论后示范与根据幼儿具体情况示范三大类。刘田妹在其研究中也提出了类似于穆彦青按照示范时间的分类,她将其命名为课前示范、课中示范及课后示范。

较为特殊的示范分类有刘田妹在《多重视角下幼儿园绘画活动范画观研究》中提出的将示范按照教授的对象人数分出的全体示范与因材施教示范,还有施美玉在《学前儿童绘画活动中的示范策略的应用》中提出的玩具示范。

三、示范的影响

最早进行关于示范影响研究的是2001年王小意《范例对幼儿绘画想象影响的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多张范画的示范方式一般情况下优于单张范画示范示范,但其影响不是的。王小意在2001年对示范的研究中发现,从幼儿绘画开始到结束时始终展示示范的情况下,多张范画展示下富有新意的作品与单张范画展示下富有新意的作品的比例是18.67:8.67,说明同样是自始至终展示,多张范画的示范方式对幼儿绘画想象的负面影响比单张范画要小[7]。长沙师范幼儿园的龙佳老师也认为,多样化的范画能够帮助幼儿理解和感受事物的各种属性,学习和体验多种艺术手法[5]。值得注意的是,在阶段性展示示范的情况下[10],单张范画比多张范画更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目前对示范行为影响的研究中,最为的是穆彦青2011年的《大班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示范的研究》。她发现实物示范对发挥幼儿创造性具有积极作用,重难点局部示范则有利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当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好朋友并直接给他/她画像时,幼儿作品中的主体形象之间的相似度不足5%,含有创新元素的作品比例达92%[5],作品中进行过局部示范的部分的平均相似度高达82%[5]。

四、以往研究的局限c不足

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得到广泛认可的“示范”名词的标准定义与对示范的分类,且示范与范画的概念不能严格区分。并且示范的使用应当会对幼儿绘画的多个方面都会产生影响,但是由于对这一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因此对具体影响方面的研究还并不。在研究者们具体实验的设计等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从研究方法上看

研究方法单一,主要以观察法为主,实验法使用较少。在一线教师对示范行为的研究中,主要研究方式是对自己所上课程的反思或是对其他教师所上课程的观察。而在学前领域研究者的研究中,主要使用实验法,偶有问卷法及访谈法的使用。

(二)从研究方向上看

大多数研究都专注于示范的负面影响,对示范正面影响的研究现在还是空白。所有研究的主题几乎都是范画对幼儿想象力与创新能力的影响,只有对名画范例的研究[16]中涉及了对幼儿色彩审美的影响。示范实际上会对幼儿绘画的众多方面产生影响,例如幼儿的色彩选择、幼儿的构图能力等。

(三)未明确的问题

研究者已经发现单张示范与多张示范对幼儿绘画产生的影响会受到展示时间的条件限制,然而对其原因的研究还未出现。在王小意[7]与王燕[10]的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在自始至终展示示范与阶段性展示示范时,单张示范与多张示范的优劣性出现差异,然而两位研究者的研究都止步于发现此结果,而没有对其原因进行进一步的假设或研究。

美术类论文:美术类高中“情画”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广州市美术中学以“特色办学、弘扬个性、和谐发展”为办学理念,旨在培养学生个性地发展。为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不断探究美术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根据美术类学生的特点,寻找美术和语文的融合点,探索美的元素如何渗透语文课堂,实现艺术美和人文美的相互交汇,文化雅与专业精的相得益彰,充分发挥学生的美术专长。通过多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美术类特色学校“情画”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一、课堂教学艺术化

课堂教学艺术化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寻找知识与美术的结合点,实现文化和专业的双赢,努力创设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情画”语文学习课堂。例如,结合学生美术特长, 以绘画活动为载体,在诗歌鉴赏、古诗文阅读和写作等教学模块中,渗透美术元素,让学生在学习和创造中感受各种“美”,创设出具有美术特色的“情画”语文课堂,实现课堂的艺术化。

1. 诗中有画,诗情画意

诗歌大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教师可在课前和课后布置作业,利用学生专业特长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直观地表达出来,用绘画表现形式的形象性来表达文章文质兼美的含蓄抽象性。如在M行古诗词学习过程中,笔者经常性地开展“诗词配画”“我眼中的……”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理解诗歌的意象意境和主人公的情感,然后再去创造有自己独特见解、有生命力的作品。通过诗歌教学的“诗配画”“画配诗”环节,将语文学习和专业特长结合起来,减少了课堂的沉闷,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2. 为文配画,图文并茂

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可让学生为有故事情节的课文配画,也可以根据课文创设的意境和塑造的人物进行绘画,做到“文中有画,画里有文”。在教学中尝试将绘画技巧运用于对课文的理解之中,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用直观形象的图画表现出对深刻抽象的文章的感知,促进对文章的深刻理解,但在不同的阶段,采用的教学应该有所不同。将绘画和文言文学习结合起来,针对学生畏惧和厌烦文言文的心理,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挖掘文言文中的绘画要素,激发学生在学习和绘画过程中的主动性;通过“为文配画”活动,提高学生的理解鉴赏与想象创作的能力。

3. 以画促写,书画有情

美术的原理适合语文学习。著名雕塑大师罗丹曾言:“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理,写作也要讲究多观察、积累、思考,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材料充实、内涵丰富。绘画要先总体布局,再精雕细琢。学生写作文也一样,作文的提纲就是绘画的框架,搭好框架才能去精雕细琢,考虑细节。绘画讲究层次搭配,作文也讲究层层深入。把两者具有的共性讲透,学生所学的绘画技能技巧就会迁移到写作上,对构思文章,布局谋篇有所启发。

二、综合实践美术化

语文第二课堂的开展,不但能丰富学生生活,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扩大学生视野。第二课堂应结合本校特色,找到激发学生自信的突破点,以独特的活动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地开展各种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近几年我校语文科组联合美术科组举办了独具特色的“美术节”活动。“美术节”为期一个月,语文科的传统项目主要有诗配画、人物角色扮演、书法、手抄报比赛等,其中“书画名家与师生共贺和谐美中”的即席挥毫活动尤为引人注目。如2014年的“美术节”,汇聚了省内书画名家。他们不仅现场创作,而且共同创作了大型花鸟人物主题画作。在现场,“广州市规范汉字书法比赛”的获奖学生和名家一起进行书法表演。目睹大师们现场创作后,学生都认识到自己的巨大差异,同时亲身体验到艺术创作的巨大魅力,从内心迸发出强烈的求知渴望,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热情。

“美术节”为学生搭建了发现自己和展现自己的平台,其艺术潜能得以充分发掘,人文素质得以不断提升,同时也将语文素养和美术技能紧紧结合在一起来。利用语文第二课堂,发掘学生的美术潜能,为学生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注: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一般项目《美术类特色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课题编号:2014YQJK015)的研究成果之一。

美术类论文:中等美术类职业学校美育课教学初探

中职学校开设美育课程,自九十年代末就已开展。我校作为工艺美术类中职学校,一直以来对美育课程给予了较高的重视,这与我校的专业特点有关系。美术类中职学校,培养的是掌握一定艺术技能,具备一定美的创造力的学生,因此,在中职美术学校中,美育教学不应同于普通中职,还应导入系统的美术理论知识,因而自有其特殊性、重要性和专业性。

作为中职美术专业的学生,重视专业技能,打好扎实的美术基本功,固然非常必要,但理论学习也是学习艺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艺术创作不仅要求高超的技能、技艺,还要求艺术创造,而创造是建立在思想的基础上的,思想则来源于理论学习。因此,中职美术学校的学生,在掌握美术专业技能的同时,学习艺术理论,了解美学原理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艺术类中职学生来说,在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美术基础训练和实践操作之后,他们对美的基本原则和常识,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对艺术美也具备了一定的感知理解能力;另一方面,作为美术专业的学生,专业的特点决定他们对艺术、对美有着比普通专业学生更为敏锐的感觉和独到的视觉观察能力。肤浅的、一般性的美学知识,他们在实践操作中,早已有了很感性的理解。因此,一般性的介绍艺术理论常识,就显得重复,又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审美学习需求。这就决定教师必须以专业的态度对待美育课程,美育课的教学内容必须以适当的深度和广度,去适应学生的学习要求,否则,将会令他们听之索然无味,失去学习兴趣。

正是基于艺术学习中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以及美术类学生的专业性和特殊性,中职美术学校开设美育课,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态度和课程安排等方面,都应比普通中职学校的美育课程给予更足够的重视,有更高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深感美育课内容的丰富性和综合性,给美育教学造成很大的难度。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与探索,笔者认为,只有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美育课与欣赏课相结合

中职美术学校的美育课,是建立在学生对艺术、对美具备了一定的感性理解能力,有着较强的审美需求的基础上的。它要求教师必须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从专业艺术理论的角度地讲解美学知识,尤其是艺术美的相关问题。引导他们了解艺术的发生、发展、种类及各艺术门类,进而理解艺术家的创作,理解艺术作品,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将美育课与欣赏课相结合,在美育课堂上,将艺术欣赏的内容融合进去。一方面简明地讲解艺术理论,同时通过具体作品展示,结合艺术史的故事性、情节性,通俗易懂地讲授艺术问题,让学生轻松地理解艺术美,在情和境中提升自己对美的认识。

例如讲授《绘画美》这一章节,其中关于绘画的含义、特点、要素、分类等基本问题,学生早已在绘画训练中充分地接触和理解,课堂上只需简要概括归纳,就可一笔带过。讲授本节时,笔者将授课内容作了延伸,把讲课重点放到了对中外绘画发展历程的介绍,中西方绘画艺术特点的比较,分析中西方绘画风格形成的原因上;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中西方绘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画家及其代表作品,展示给学生观看,辅以说明解释,帮助学生了解绘画艺术的发展演变,从绘画的发展历史中,轻松地理解中西方绘画风格的不同是由于民族的文化传统、哲学思想和审美趣味的不同而形成的,并体会到了艺术创作扎根民族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整节课避免了肤浅、重复,深深吸引着学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美育课与专业特点的结合

中职学校的美育课,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懂得什么是美,学会如何欣赏美,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美育课不能等同于普通文化课,要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变革,避免抽象、空洞、照本宣科的理论说教,才能达到其教学效果。

结合我校造型艺术的特性,笔者将美育课同学生所学专业结合起来,适当调整了教学内容。如《艺术美》一章,是关于艺术各门类的介绍。备课时,针对我校专业设置的特点,笔者将教学侧重点放到造型艺术:绘画、雕塑、书法和摄影艺术的讲解介绍上,还补充了工艺美术、篆刻艺术和现代设计艺术等内容,其他艺术门类,如戏剧、舞蹈、音乐等,则只做简要介绍。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对每一门造型艺术学科,都要搜集大量的资料和图片,按其风格、类型或按其发展演变,整理制作成幻灯课件展示教学,鉴赏分析。学生从美育课堂上获得了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丰富知识,结合自身的学习体会,加深了对专业的理解,体会到艺术创作的丰富内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加热爱所学专业。

我校地处工艺美术之乡――潮州。在美育课堂上,笔者特别为学生专门开辟一章,向他们介绍潮州工艺美术门类,把课堂镜头延伸到陈列馆、陶究所、实训基地等场所,参观的地方工艺美术作品,探访作者艰辛的创作历程,了解现代工业化的生产流程。在这些熟悉的本土艺术和艺术家的精品杰作中,学生感受了艺术的精妙,艺术创作的魅力,也感悟到艰辛的学习能带来成功的喜悦,更从中受到启迪,激发起他们对学好专业的欲望和热情,也让美育课堂变得更丰富、精彩。这些教学调整和扩充,得到了学校领导和教研室的充分肯定和支持。

三、美育课与艺术实践的结合

艺术类中职学生,由于技能起点较低,使他们只有通过勤学苦练,取得一技之长,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也由于文化基础较差,自然而然存在“重技能,p文化”的特点。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专业特长,以自愿为原则,让学生将自己在各个学习阶段的实践习作整理制成网页或幻灯,放到美育课堂上,运用美术理论基础知识,总结学习心得和创作体会,谈谈自己对艺术、对美的理解,展开讨论。学生在互相学习和探讨中,从自身的学习历程中,感性地体会艺术美、感受艺术美、理解艺术美。既总结学习经验,又尝试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创作问题,真正实现理论与艺术实践的结合,同时活跃了理论课堂,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理论学习对艺术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自觉重视美育课。

四、美育课与德育的结合

早在上个世纪初,鲁迅先生就提出,美育可以辅翼道德。这是因为,艺术求美,艺术的美能唤起人类美好的情感,艺术能解决人的情感问题。美育课堂,正是培养学生美好情感的途径之一。

中职技术学校学生所处文化氛围与大学生和高中生有较大差别,他们有个性,想象力丰富,但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原因,情绪易躁动,自制力较差。表现在学习上缺乏热情和耐性,生活上不能自信地面对困难,情感上不够宽容,有些职校学生甚至动不动打架斗殴。这些与他们情感的缺失有关。

在美育课上,通过大量美的作品欣赏,通过了解艺术发生发展与美的关系,了解创作的艰辛与美好,了解艺术家的成长历程,能陶冶学生良好的性情,逐步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远大的目标,诚信的品质,树立起耐心和自信,养成良好的素质。在这一点上,美育与德育关系密切,是道德的有力支柱。

总之,中职美术学校的美育课,是一门综合艺术学科,其知识面广、内容之丰富,是其它任何学科所没有的。要上好这样一门课程,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知识水平,首先就是一个考验。通过做到与上述“四个方面”的结合,运用自身的艺术理论水平和对艺术史、艺术作品的熟悉了解,汇集较大的课堂信息量,是可以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美术类论文:汉江流域传统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摘 要:传统工艺美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产生出类型多样、风格独特、技艺精湛的传统工艺美术。汉江流域传统工艺美术的产生和发展,跟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独特的区位优势等密切相关。

关键词:汉江流域;传统工艺美术;类型;文化交流

传统工艺美术,指的是采用天然原材料制作,具有鲜明风格和地方特色,历史悠久,世代相传的手工艺品种和技艺。汉江,古时称沔水,是长江最长的支流,发源于陕西西南部秦岭与米仓山之间的筅I剑而后穿越秦巴山地的陕南汉中、安康等地,经襄阳、武汉汇入长江。汉江流域是沟通西北与东南的要道,是古代商贸、军事以及移民的主要通道。丰富的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为汉江流域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汉江流域传统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型

1.1 雕塑工艺

雕塑工艺是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类型之一,通过对相关材料进行加工,创造出具有可视、可触形象的艺术。汉中泥塑是汉江流域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泥土为原料,手工捏制而成,表达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祈盼吉祥团圆的愿望。襄阳谷城的黄杨木雕在明清时期开始兴起。谷城黄杨木雕充分发挥黄杨木木质光洁、纹理细腻和色泽黄润等特性,经精雕细琢之后创作出构图新颖、玲珑别致、生动逼真的木雕作品。南阳独山玉雕的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立体感和灵活性,既有京津北方技艺的恢宏豪放、端庄严谨之风范,又有苏杭南方技艺的婉约细腻、精巧玲珑之特色。

1.2 织绣工艺

织绣工艺是用棉、麻、丝、毛等材料织造、编结或绣制的工艺。汉江流域织绣工艺品种繁多、绚丽多彩。明代以前,陕南民间妇女就用花针和彩线刺绣荷包、枕头、烟包以及鞋帽之类。陕南挑花绣在画样的基础上,“以针,以线晕色”,以小十字花构成纹样,织出千变万化的人物山水或花鸟虫鱼等图案,构思大胆而巧妙,图案饱满而匀称。汉绣主要流行于湖北荆门、武汉、仙桃一带。与苏绣、湘绣、蜀绣相比,汉绣工艺以铺、压、织、锁、扣、盘、套等针法的变化运用而著称,在我国织绣工艺中独树一帜。蓝印花布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天门蓝印花布纹样多样,风格质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蕴含淳厚真实、乐观向上的感情色彩。

1.3 编织工艺

编织工艺在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汉江流域自然资源丰富,人们经常以竹子、草类、细柳或者藤等为原料,编织出各种日用品,深受人们的喜爱。汉中竹编工艺,结构严实,工艺精巧,牢固不拙笨,精巧不单薄。郧县的草毯,俗名“门口席”、“擦脚垫子”,品种多样,色彩艳丽,是装饰门厅、美化环境的重要工艺品。襄阳程河柳编具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以柳条色白质柔、光润匀称和精湛的编技享誉海内外,既可以编织成轻便耐用的实用工艺品,又可以织成造型美观的装饰品。汉中藤编制品是汉中传统的工艺制品,当地山区野青藤在采割之后经水煮、剥皮、漂白等工序,编制成各种工艺精美、色泽别致、轻巧耐用的藤制品。

2 汉江流域传统工艺美术的主要影响因素

2.1 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手工艺品生产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

材料是传统工艺美术产生的首要条件。《考工记》称“材有美”,“六材既聚,巧者合之”。汉江流域多材、多质、多量的自然环境,为雕塑、织绣以及编织等工艺品的出现提供了丰厚的自然资源,为大量种类繁多、技艺精湛的工艺产品的出现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在地势变化以及江水的作用下,汉江流域具有复杂多变的地貌,既有山地河谷,又有丘陵盆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复杂多样,提供了众多的自然资源,为传统工艺美术的出现提供了充足的自然材料。例如,湖北天门,由于土质、气候等自然条件适宜棉花以及蓝草的种植,为染制蓝印花布提供了染料来源,对天门蓝印花布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汉中之所以被称为“藤编之乡”,主要是由于地理气候等原因,当地适合野生藤条及木材的生长。这里的藤条质地坚韧、色泽光润,是上等的天然编织材料。因此,汉中当地人编制的藤椅等工艺精巧,品种多样,深受人们的喜爱。

2.2 便利的交通条件为手工艺运销提供重要的运输保障

汉江流域处中国腹心,是南北往来的必经之地。在古代,这里驿道四通八达,不仅是官府传送公文、运递粮饷的重要通道,并且是民众出行、商货流通的主要路线。同时,汉江航运历史久远,曾是沟通陕鄂等地的主要航线。据有关资料,在清乾隆以后,陕南、鄂西以及陇东外运的商品大多经汉江运往湖北。而长江中下游的手工业品,也是沿汉江溯流而上,经安康等地,转运陕南、川北等地。例如,清顺治年间,南阳成为水路交通要津,南方的杂货、布匹、竹木以及茶叶等,北方的棉、烟、牲畜等都经这里运往各地。在南阳周围的新甸铺及汲滩等地修建的水运码头,不仅是船只的避风港,而且成为货物交易及转的集散地。据南阳《镇平县志》记载:“早在宋元时代,玉雕工艺由北京、苏州等地传入,民间艺人磨制的玉雕产品,已开始向东南沿海商人出售并转卖海外。”当地的玉雕产品,大都在汲滩等地的码头装船南下,由汉江经武汉销往海外。

2.3 独特的区位状况为手工艺发展提供充分的交流机会

汉水流域位于我国南北方之间,是南北文化交汇融合的重要区域。据史料记载,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的大规模移民运动,很多江西居民迁居到湖南、湖北,以及湖广、广东等地居民迁到四川各地。许多移民在沿途定居下来,对汉江流域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另外,历史上由于战乱、灾害等原因,大量外地民众迁入汉江流域。汉江流域特殊的区位特点,加上历史上的移民迁居,强化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融通,为手工艺发展创造了条件。襄阳南漳的古法造纸工艺,其祖辈在清代初年为躲避战乱,从江西迁到襄阳。湖北老河口的木板年画,发源于江苏桃花坞,途经河南传入老河口。同时,又受武当山均州年画的影响。因此,老河口木板年画,形式上具有武当山均州年画挺拔秀美等特点,色彩上融合了朱仙镇年画的鲜艳亮丽等因素。正是在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中,老河口木板年画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3 结语

传统工艺美术是特定区域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汉江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独特的区位优势,历史上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以及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交融,创造出类型多样、风格独特、技艺精湛的传统工艺美术。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