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实践论文实用13篇

科技实践论文
科技实践论文篇1

科技创新作品是学生应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而形成的成果,是学生智慧和能力的体现。在生活中,应激发学生科技探索的兴趣,教师指导学生用智慧的大脑和灵巧的双手制作和改进作品,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产出满意的科技创新成果。

2成立科技创新小组

教师把对科技感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成立科技创新小组,在教师指导下,一起研究、讨论,开展科技活动。2.1培养发现问题的眼睛。生活、生产中存在各种效率低的繁重的体力劳作。人们都倾向于用便捷、高效的方法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如周末用手清洗一家子的衣物,耗时耗力,常常使人腰酸腿痛。有人发明了洗衣机,从单缸到双缸,再到全自动(洗衣甩干一体),不断改进,解放了人工劳作。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2.2学会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学以致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学习了液体传递压强、杠杆原理、滑轮等知识,人们设计制造出挖掘机、装载机、吊车等。应引导学生先模仿、再改进,最终实现创新。立足原创,自己制作,融合自己的创新元素。学生的科技创新作品一般植根于家庭生活和他们能接触到的生产设备。

3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的途径

3.1教学过程中渗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动机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家庭中哪些电器用到了电动机?电流具有热效应,电能转化为热能,那么生活中哪些用具应用了电流的热效应?这些都是需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探索的领域。3.2提醒学生观看电视上的科技节目。央视科教频道(CCTV10)的“我爱发明”节目经常播放普通百姓发明的科技作品,学生收看后会对其有启发和激励作用。央视节目“是真的吗”,其中很多内容都与科技有关,多数问题当场就会得到实验验证,学生收看后受益匪浅,可能产生设计制作科技作品的灵感。央视科教频道(CCTV10)的“走进科学”节目介绍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的研发成果,可以激励青少年了解科技,致力创新。3.3网上远程指导。建立科技创新小组QQ群(或微信群),在QQ群里有教师答疑、解惑,指导学生开展科技作品制作。利用沟通工具使师生交流问题更快捷、方便,某位同学上传解决不了的问题,其他同学可以帮助解决,老师可以提出建议。3.4开设“物理实验拓展”校本课程。开设“物理实验拓展”校本课程。在物理实验室,利用校本课时间,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物理知识制作学具,巩固所学物理知识,提升学力,为科技创新奠定基础。如利用“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制作弹簧秤;利用“物体振动发声”制作笛子、二胡;利用“大气压的作用”制作活塞式抽水机;利用“浮沉条件”制作浮力秤、电动小船;利用“滑轮、电动机”知识制作升降式电梯、自动升降晾衣杆;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制作水力发电机;利用“液体传递压强”制作液压挖掘机等。3.5积极疏导。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不可避免会遇到挫折,产生畏难情绪。如某个部件做得不满意,安装不到位,调试不成功等。此时教师需协助学生查找原因,耐心指导,鼓励学生战胜困难,提升能力。3.6家长助力。青少年科技创新需从其兴趣爱好出发,吸纳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购买材料、制作工具、时间保障等要得到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家长可助力学生科技制作,提出建议并提供必要的协助。

4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助力学生学力提升

科技创新小组共12名同学,参加天津市第30届、31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5项科技作品获得市级二等奖;2项科技作品获得区级一等奖,6项科技作品获得区级二等奖,2项科技作品获得区级三等奖(第五、六届滨海新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同时,在2016年中考时,科技创新小组的12名同学中,物理95分以上8人,最高分97分,最低分86分。可以看出,科技创新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学习积极性明显提升。

作者:张陆春 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同盛学校

参考文献

科技实践论文篇2

一、行为文化塑造

1.创新文化

(1)宽容:鼓励探索、容忍失败。公司在体制机制上给科技人员创造宽松的活动“空间”,改革完全以科技成果为评价指标的评价机制,注重创新实践体现的过程性价值,给科技人员传达“不以成败论英雄”和“鼓励探索、容忍失败”的意识。

(2)首创:崇尚首创、树立典型。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以及前沿性、高瞻性技术创新的个人及团队,公司通过“表彰杰出科技人才”、“树立典型模范”等方式,鼓励首创精神,形成崇尚首创的学术氛围。

(3)竞争:创先争优、不断超越。通过组织开展“科研成果评比大赛”和“科技成果走进基层”等活动,鼓励科技人员形成竞争意识,全面调动基层创新力量,把科技创新成果与绩效、薪酬直接挂钩,激发科技人员的潜在创造力,不断超越自我。

2.学习文化

(1)个人学习。建立“工作反思系统”,使科技人员由被动学习向自省式学习转变,逐步建立认识自我、自我实现、适应发展的内源式学习模式;加强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提高科技人员的技术创新能力;建立健全由培训管理、培训课程、培训师资、培训基地和培训网络等五个体系构成的一体化教育培训体系,整合培训资源,推进教育培训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团队学习。第一,建立“知识共享系统”。全面提供团队学习载体。实现“隐形知识显性化,个体知识团体化”的目标。第二,开展“轮岗交流”。通过压担子、挂职锻炼、轮岗交流等多种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教育。第三,定期举办“学习日”主题活动和优秀“学习型”部门评选等活动,广泛宣传学习观念,激发科技人员的学习热情。

(3)交流学习。第一,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帮助科技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和反馈,全面激发科技人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二,开展“双向学习”和“零距离沟通”活动,了解科技人员的收获和感受,形成改进建议;第三,搭建与科技人员的沟通平台,比如内部论坛、留言板、主任信箱等,多渠道实现信息反馈,了解科技人员科技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以及问题。

3.合作文化

(1)协作。探索建立内部科技人员的协作机制。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全面整合利用技术、人才资源,群策群力,以优质高效的团队协作形成强大的科研力量,整合利用公司各项资源,发挥公司各项制度的协同效用,共同促进综合科研实力进步,真正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2)共享。借助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统筹管理各渠道信息和技术情报,实现信息和情报管理系统化、规范化,最大程度满足信息和情报的共享需求。建立内部成果共享平台,避免重复开发和立项,促进科技成果在公司内部推广应用。完善科技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科技项目申请、报奖、后评估等各个环节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交流。首先,产学研各方在共同建设关键技术开发平台、联合研究制定新技术标准、联合培养科技和管理人才、互相兼职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其次,以项目或课题为纽带,通过技术开发合同或协议的形式,充分发挥和利用产学研结合的整体优势,集中力量对影响公司发展急需的共性、关键性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再次,注重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方法,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内外智力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最后,加强学术交流,选派各种专业的优秀人才,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和技术考察活动,并对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进行奖励。

(4)团队。充分尊重人才、善用各种人才以创建高效能的团队;培养尊重开放、好学、快乐和合作的科技研发团队氛围;建立具有沟通和反馈、分享思想的最佳工作模式;鼓励和保持士气与生产力,建成成果导向的高效能团队,鼓励各种意见、冲突作为创新的源泉,以便实现企业创新目标。

4.责任文化

(1)敬业务实。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坚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公司的各项项目指标,在工作中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增强责任意识,肩负起自己的部门责任,实现自己的部门目标。

(2)诚实做人。大力提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的“三老”精神,时时处处为人正直、办事公平、心专于事、目标始终。把诚信内化为科技人员的信念,“说到做到”,使自己与核心目标和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通过科技人员的工作表现转化为现实的工作热情和生产效率。

(3)诚信做事。诚恳面对团队协作,严谨对待科研工作,重视科研职业操守,杜绝弄虚作假的欺骗行为,避免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科研成果,严禁剽窃、侵夺他人科学技术成果,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奖励;杜绝科技成果鉴定、验收和评审中的舞弊、失实行为。

(4)服务至上。对内服务公司,要求明确自身职责,忠诚于科研团队,严禁搭便车和偷懒行为,多沟通,多交流,多分享。对外服务社会,要以“提供安全可靠、清洁高效电力能源”为自身最神圣的职责和使命,工作中强化全员服务意识,服务“西电东送”,服务“节能减排”。

(5)自觉维护知识产权。提高科技管理及技术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在科技工作开展过程中,及时跟踪、分析相关知识产权状况,防止侵权行为发生,并根据科技创新成果的特点和类型,分别采取专利权、著作权、技术秘密等不同的方式加以保护。

二、执行体系

1.领导和管理机制

(1)完善公司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制度。云南电网公司科技创新领导小组是公司科技管理的领导和决策机构,由公司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审定公司科技发展纲要、规划、公司年度科技计划,确定公司科技工作重点,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定期会议,讨论有关议题,并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公司科技发展战略、纲要、规划、重点课题及经费预算等重大问题。

(2)建立科技创新管理例会制度。组织公司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参加的项目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公司科技项目的论证、立项、过程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到验收、鉴定、评奖、后评估、推广应用等工作,形成高效的科技项目管理体系,实现公司科技发展的统一目标、统一规划、统一资源配置、统一协调。

(3)建立日常考核制度。进一步加强对科技项目的全过程监督管理,通过修订制度和梳理流程,逐步建立从科技项目的产生、论证、立项、储备、过程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到验收、鉴定、评奖、后评估、推广应用等闭环的管理模式,形成高效的科技项目管理体系。

(4)建立人才交流合作机制。对内坚持在创新实践中识别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为年轻人施展才干提供更大的舞台和更多的机会,使一大批优秀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公司的高素质科技创新队伍。拓宽吸引、使用人才的渠道,为创业人才、留学人员和研发机构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2.评价激励机制

(1)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发表进入sci、ei、istp、isr检索的高水平学术论文,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对科研成果的后评估管理,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努力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及工程化、产业化。

(2)完善成果—收益机制。将科技人员的业绩与科技人员的收益结合起来是挖掘科技人员潜能的有效途径,要将科技人员的科技创新成果与其奖励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科技成果奖励力度,并且提高技术创新参与者在其他方面的收益,包括政治方面的、精神方面的等等,以此来解决公司评价体系注重安全而忽视创新的问题。

(3)实行竞聘上岗。对于有创新意识、开拓能力强的科技人员采用职务晋升激励,凡符合条件的科技人员均可竞聘上岗,从低岗位到高岗位晋升,成立竞聘委员会,由竞聘委员会负责对应聘者的任职能力及综合素质进行公开的考评测试,提出录用建议,并对录用结果进行公示,保证竞聘上岗的公平性。

(4)开展培训激励。本着“公平竞争,择优培训”的原则,在培训机会的分配上,应对优秀科技人员提供奖励性的培训,例如:安排业绩优秀的科技人员到国外研修等,让培训成为人人渴望的奖励。

(5)实行荣誉激励机制。倡导精神类的奖励,提高技术创新人才在个人发展中的收益,包括授予各种头衔和荣誉、职称、职务、在一定范围内宣传表彰、组织事迹录中留名。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多的提升和发展机会,尊重个人意见,根据他们的能力和特点,帮助他们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三、长效机制

1.以人为本

(1)引进人才,合理选人,发现人。对外积极开展人才引进、招收和选聘工作,扩大人才专业覆盖面,加强“五类人才”建设,建立一支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为带头人、结构和梯次合理、专业齐全、数量充足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

(2)知人善任,实现价值,发展人。建立高技术专门人才及管理人才的人才库,规范人才管理;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及其交流合作;在用人策略上,“知人”方能“善任”,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才能和潜力,为企业创造价值。

(3)教育培训,鼓励创新,提升人。通过开展科技创新专题学习,专题研讨会、现场会,技术技能比赛等活动提升科技人员科技创新水平;通过推出“虚拟岗位”和“挂职锻炼”培训,帮助科技人员在实践中了解工作流程,丰富技术技能,进而成为全能人才。

(4)改善环境,提高待遇,激励人。关爱科技人员心理健康,做到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关心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真诚关心每个人的成长,给他们以优厚的待遇。努力为广大科技人员的个性发挥、个人成长、个体价值的实现打造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融入管理

(1)关爱人才是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建立重视人、关心人、尊重人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氛围,大力实施提高科技人才幸福指数的各项举措:解决实际困难,提升科技人才生活品质;注重心理疏导,关爱科技人才;开展科技创新知识竞赛、摄影、绘画、书法比赛等文体娱乐活动。

(2)形象整合是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对科技创新外在形象进行设计、整合,通过标准建筑物、横幅、宣传栏、电子屏幕等现代组合,在公司科技创新重点单位内部建设科技创新文化长廊,在办公楼建立科技创新成果展厅,设计科技创新形象识别系统,确立并统一科技创新主题歌曲、口号标语、形象标志、企业旗帜,做到标准字、标准色的统一。

(3)宣传教化是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完善落实《云南电网科技创新文化手册》,通过对科技人员进行企业文化系统培训,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充分利用云南电网内部简报、网络以及相关单位内部的文化宣传板,传播科技创新文化的核心理念、制度文化及行为文化,定期进行关于科技创新文化的教育,加深科技人员对科技创新文化的认识,从而调动他们参与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4)领导带头是文化建设的结合点。通过领导言传身教,身体力行,让科技人员知道,领导不仅是科技创新文化的提出者,更是科技创新文化的杰出体现者,形成人人自觉遵守企业制度的良好习惯,从而使制度文化的约束作用落到实处,真正成为维系科技创新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因素,培养出科技创新文化的氛围。

3.融入工作

(1)通过工作实现文化传播。使科技人员在工作中践行创新观、学习观、团队观、诚信观和责任观,加强团队建设,鼓励学习交流,明确岗位职责。养成爱岗敬业、求新求变、求真求实、不断学习、至诚合作、尽心尽责的思维意识,在实践工作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做到工作经验共享,加强工作交流,将科技创新文化落到工作实处。

(2)丰富宣传载体。通过会议、研讨、联欢、论坛、征文、演讲、故事征集、成果汇报等形式多样、内容活泼的宣传载体,采取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宣传方式,借助阅读率高、视觉冲击效果好的宣传媒介,提高文化宣传的实效性。

(3)发挥榜样激励作用。寻找科技创新科技人员、团队典范,树立标杆,加强教育宣传。使科技创新文化深入人心,成为科技人员的工作指南,用贴近科技人员实际的榜样激励科技人员,带动科技人员,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热情,自觉地向“创新英雄”靠拢,营造浓厚的比学赶超气氛,学习他们的做法以期取得他们那样的成功,进而形成新的创新价值观。

4.入脑入心

科技实践论文篇3

一、引言

交通工程设施作为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安全、管理、服务、收费、监控、停车、景观以及照明等众多方面,对提高运输效率、保证运输安全、改善服务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是交通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

目前,国内各高校不断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倍受青睐”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案例式、启发式、研究式、互动式(讨论与指导相结合)、因材施教等。

然而,笔者发现,上述教学方式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收效甚微。如今学生学得知识很宽泛,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经常处于上课疲劳、倦怠状态,“左耳进右耳出”,课后作业抄袭现象严重,独立思考能力差等。

针对上述现象,笔者将“科技论文写作”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融入本科教学中,提出此教学方法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细节和原则问题。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缓解上述现象。

二、现有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

(一)对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重视不够

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与学关系的结合度,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充分调动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课堂教学尤为重要。而现有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学”的主体作用。调查显示,大部分高校均有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估体制,其评估的重点主要是教师授课水平、课件质量、师生互动情况及学生听课情况等,尽管体制中也包含了学生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但是这些主要取决于学生上课是否“专心”听讲、考试成绩是否“合格”层面,而学生对专业知识是否真正掌握、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否真的提高难以判定。

(二)实践教学环节效果不尽如人意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纵观各高校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有课程设计、各类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尽管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因其通常会放在大三第二学期和大四进行,而这个阶段通常是学生最繁忙、压力最大的阶段,考研、找工作、实习等事情接踵而至,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学生“无暇顾及”、“敷衍了事”、作业抄袭等现象,而某些代课教师因“充分理解学生难处”和“放学生一马”的“宽容”态度或多或少加剧了上述现象,这不仅使我们的教学工作“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不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的侥幸心里,抹杀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一步造成了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下降。

三、“科技论文写作”结合传统教学手段

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教育模式,笔者提出了将“科技论文写作”与传统授课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主要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结合课程内容,拓展知识,提出相关工程或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第二,给出题目,明确要求:给出相应的科技论文写作主题,要求学生查阅、研读资料,严格按照标准论文格式和写作规范完成作业;第三,不合要求,推倒重来:对作业中存在的大小问题要求学生一次次的修改完善,直到符合要求为止;第四,制作PPT,师生换位:要求学生将最终完成的科技论成PPT,以论文答辩的形式进行讲解,老师和学生均可在每小组讲解过程中进行提问或给出建议;第五,严慈相济,因材施教:对各小组及组员的表现和收获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再接再厉。

四、教学实践

笔者在本学院2010级交通工程专业的《交通工程设施设计》课程中进行了教学实践。整个实践环节和应该注意的细节如下:

(一)摸清基础,循序渐进

在讲述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时,引出课本中未涉及到的低噪声路面技术相关知识,并给出了本课程第一次科技论文写作作业――低噪声路面技术。这次作业要求较低,除了培养学生主动广泛地阅读专业文献、拓宽知识层面外,更主要是想了解学生关于文献检索、论文写作、Word应用和PPT制作等基本功。为了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信心、锻炼团队协作能力,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分配由各小组自行安排。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在讲述完道路交通标线分类、功能、材料组成和施工工艺后,引出教材中未涉及到的标线清除技术的提问――为什么要清除旧标线?如何清除?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环节应该注意的问题有,提问要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和实际生活,问题要循序渐进,不能太难、太抽象,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但不能让学生觉得问题太难而放弃。

(二)要求明确,自主完成

第二次论文写作题目定为“标线的清除技术”。此次写作对文献检索数量做出明确要求,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写作内容自由发挥,创新性不做强制要求,可以整理、分析、总结文献,也可大胆设想,说明实现原理,但须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语言凝练;论文排版要求按照标准论文格式完成,促使学生熟练应用文字处理软件。对于论文写作和排版中遇到的问题,组员之间共同探索学习,也可向老师咨询。

第二环节要注意的问题是防止抄袭,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是警告学生抄袭的后果,强迫学生不敢抄袭;其二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主动、出色地完成任务,通过点名表扬和加分等方式鼓励学生。

(三)不厌其烦,多次修改

对于论文写作,笔者要求学生对其完成的作业做了三次大的修改。第一次提交上来的论文,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摘要内容不符合摘要写作要求,写成引言,且不完整;论文格式均不正确,有三组同学的论文没有摘要,论文大标题、小标题以及正文文字字号、段落行间距不符合要求;图、表不符合要求;参考文献数量不够且格式不对。对于上述问题笔者均在论文审阅时给予一一指出,并反馈给学生要求进行修改,并规定按照太原科技大学学报论文格式进行修改。

这一环节一定要坚持“认真批改论文”及“论文写作不合要求,推到重来”的原则。

首先,为什么要认真批改“作业”?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2340名在校的和已经毕业的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部分大学生对待作业敷衍了事的原因,有51.7%的人认为“老师无暇认真批改作业,没能及时对作业进行反馈,加剧了学生应付和抵制作业的情况”,26.8%的人认为很多大学生不认真做作业,是因为各类作业太多,有抵触心理,还有部分人认为是“高教管理”等其他方面的原因。由此可见,老师对待作业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一些“重要的必须做的作业”,代课教师应该认真审批并予以反馈。

其次,之所以要坚持“论文写作不合要求,推到重来”的原则原因有三:(1)使学生掌握科技论文写作格式,熟练使用Word进行论文排版,为日后发表科技论文和完成毕业论文及工作打基础;(2)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能利用学校的资源(如网络、图书馆、老师等)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3)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培养其精益求精的作风。细节决定成败,万事从小事做起,从细小处着手,做到精益求精,不折不扣。而这是一个长期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老师及时的引导与指正。

(四)注重表达,师生换位

笔者要求学生把自己写的科技论文制作成10页左右的PPT,每小组派代表在课堂上讲解,老师和学生均可提问。在这次实践当中,有两组学生做的PPT比较简单,其小组代表在讲解时因有些心慌、紧张,导致语无伦次、逻辑不清,但是另外两组做的PPT背景丰富,内容完整,而且还应用了一些简单的动画和视频,最主要的是学生代表的讲解出乎老师意料,逻辑清晰、绘声绘色,板书与PPT并用。

这一环节主要目标有两个:(1)锻炼学生制作PPT的能力;(2)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如今的实际工作中,PPT是现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如何对自己制作的PPT进行讲解说明,更能考验学生的综合能力。口才往往比文采运用更直接,因此,应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说”的能力,使之成为善于交际、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五)适时表扬,宽严相济

各小组作品展示结束,要适时点评。这一环节,一定要坚持以鼓励为主,对于表现比较好的同学一定要予以表扬,表现欠佳的同学,找出长处予以勉励。

坚持鼓励的原则是因为,在上一环节中,笔者对于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使某些学生产生自卑感,不敢或不愿站出来承担责任,或者造成学生抵触、逆反心理,就得不偿失了。因此,在这一环节,要坚持以鼓励为主,适当放松标准尺度,尽量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

五、结束语

在充分发挥老师引导、监督作用的前提下,重视学生“学”的主体作用,提出将“科技论文写作”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具体的综合教学方法,并指出在实践过程中应该注意和坚持的细节和原则问题。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读、写、用、说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认真严谨的专业素养,为今后的就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技实践论文篇4

2国外科技评估活动的实践总结

2.1重视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是各国政府开展科技评估活动的前提

制度化是当前国际科技评估活动的趋势之一,科技评估不同于一般的研究活动,制度建设是科技评估活动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条件。世界各国制度建设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以法律,有的以部门法规,有的则以行业规范的形式来进行制度建设。但经过多年的评估实践和努力,都建立了适合自己国情的科技评估体系和相应的保障制度,使科技评估活动成为一项制度化、经常化的行为,成为政府管理决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作为科技大国,美国是使科技评估活动制度化最早的国家。上世纪初,美国成立了国会服务部,它所进行的与科技有关的研究、分析和评估可以认为是科技评估制度的雏形。然而,科技评估工作在美国的大范围开展是在二战以后。1993年美国第103届国会颁布了“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GPRA)。根据GPRA的规定,科技评估的概念与制度、美国国会一级的有关科技评估机构的作用、功能、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予以确定。此外,日本的《科学技术基本法》(1995)明确了科技评估的地位,《科学技术基本计划》(1996)和《国家研究开发实施办法指南》(1997)提出了建立开放型研究评价体制的基本框架,规定日本科技评估机构不能随意设立或撤销;1985年法国政府做出规定,在没有经过评估之前,任何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都不能启动。法国议会评价局、国家研究评估委员会,前者通过法律创建,后者由部长会议通过政令任命,评估委员会的任期,评估对象的确定,评估报告的公布,都有相应的法律和制度规定;韩国、澳大利亚等国也规定,凡开展科技计划评估活动,均需依据有关法律设立机构,遵照法定程序进行工作,出具评估结论和向有关单位反馈结果。

科技实践论文篇5

专业硕士要求毕业后能够承担生产、研发、技术服务等的一线工作,与传统的纯学术上的研究生教育相比,高校在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上更着重于联合企业生产研发的实践环节的培养。因此,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上就要求增多实践实习类教学。以材料工程专业硕士为例,他们有一部分时间是在工厂或企业中度过,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必然会减少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时间和能力。

2.高校对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课程重视不够

目前高校虽开设了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但课程主要讲解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及内容,学生只能学到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缺乏基础载体,对于给定的研究对象,用什么方法加以研究,还是无从知晓。而且,高校在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和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方面结合得还不够,学生不能很好地将实践成果如实验数据等归纳整理到科技论文中去。

3.学生写作能力差,主动性不强

目前研究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写作水平较低,面对科技论文感到压力很大,往往带着强烈的排斥情绪去完成写作,更提不上主动地开展科学问题研究。不少研究生对科技论文、研究报告甚至毕业设计都采取应付的态度,缺乏创新思维和能力。学生还存在实践过程中不知如何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不能很好地阅读和理解英文文献等问题。

4.缺乏提高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实践活动

进行科技论文的创作,需要大量的写作经验和素材。科技论文写作活动的开展,如开放高水平科研平台资源,开展交叉学科学术交流,定期开展课题组科研报告,邀请有经验的老师和同学做学术交流等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能够锻炼学生快速有效地获取并分析科研资源和综合运用科研知识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但目前高校在这方面的培养主要停留在理论课程方面,缺乏提高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实践活动。

二、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要求其知识构成既要专业又要全面。加强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充实学生的专业知识,也有助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语言组织和总结归纳能力的提高。笔者从专业硕士的特点入手,针对这个新生的研究生群体探索和归纳了如下几点提高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举措:

1.提高高校对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的重视

首先,我国现有的针对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高校各级领导和老师应从制度上重视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采取灵活实用的教学方法,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化管理和监督机制来保证论文写作质量。其次,我国目前研究生教育实行导师制,导师在提高研究生论文写作水平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为此,各高校需要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打造优秀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增强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使命感,聘请具有丰富写作经验的老师授课。最后,高校应重视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教学,编写具有针对性的教材,建设国际化的课程体系,设置合理的课程结构,注重写作课程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2.优化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

传统的科技论文写作教学主要在理论层面,对于专业硕士而言,可以通过结合写作理论课和写作实践课来达到优化写作教学的目的。在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中,除了向学生讲解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内容、要求和创作思路外,还应做到:(1)向学生介绍和演示常用的论文检索方法。例如对材料工程硕士而言,要使学生学会利用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ISIWebofScience、EIVillage、Springer、Elsevier和Google学术搜索等检索资源查询文献。(2)向学生介绍不同研究方向的中英文专业词汇和关键词,以利于学生检索和阅读文献。(3)教会学生使用Excel、Origin等数据处理软件,现场演示,增加学生学习的好奇感和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软件的实际操作。(4)举例说明写作过程,在学生心中确立参照,激发其写作的动力。(5)实时以作业强化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进行论文写作能力的实践,以撰写综述类论文的方式对学生的课程掌握程度进行考查。

3.建设科研平台、举办科研活动

科研平台和科研活动是提高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有力手段。为此,各高校应注重科研平台的建设,如开设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成立专项创新基金用于学生科技立项及科学研究,让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参与科学实验,以及通过校企结合和科研孵化搭建研究生科技创新平台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技论文写作条件。学生在各种科研平台的有力推动下可以将其科研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并结合项目内容撰写科技论文。同时,高校应注重创造有利于学生科技发展的学术研讨氛围,利用科研活动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强化研究生课外训练,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学术专题讲座,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科研竞赛等,使学生掌握自己研究领域的最新科研动态,充实专业知识。此外,高校应完善研究生创新激励机制,可设立科研基金对研究生科技论文等科研成果给予奖励,转化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提高学生对科技创新的重视。

4.联合实践教学与科技论文写作教学

科研实验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的开展能够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而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旨在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实践活动,把课内教学、课外科学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较快地承担起企业生产研发和技术服务等的实际一线工作,这就要求其培养模式中实践教学的比例要高于传统的研究生教学。针对专业硕士的这一特点,应强化学生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系统地构建联合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和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来提高专业硕士科技创新能力的内容和实现方法。首先,需要学校重充分利用现有实践教学资源,结合国内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成功经验,及时解决实践教学中暴露的问题,利用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来推动研究生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其次,需要强化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增强研究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能用科技论文的创作思维去进行科研实践活动,也能将实践中的收获运用到科技论文的创作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校目前和重庆理工大学联合培养有十六名材料工程硕士,学校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上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培养模式上实行校内和企业双导师制,已与华益机械铸造有限责任公司、招商局铝业(重庆)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永红机械公司、成量集团有限公司、都江堰光明玻璃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签订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作协议。课程体系上,学校为突出专业硕士特色,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群,开设有材料成型、粉末冶金、微纳米材料与器件和薄膜材料四个研究方向。学校还实施专项基金,设立“材料工程研究生创新基金”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科研。既利用现有实验室条件,组织学生开展科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基于以上优势并通过研究生的写作课程教学和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我校专业硕士近两年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了科技论文十余篇,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科技实践论文篇6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省教育厅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终身学习视域下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策略研究”,主持人:龙雪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8-0079-03

一、前言

职业教育是指在职业院校中,教育者对受教者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知识传授及技能培训的活动,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相对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内涵比较丰富,包括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及职业培训。

纵观教育史发展,普通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的历史比职业教育要早得多。普通教育是一种比较稳定的教育类型,其教育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学科内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及基本方法,强调学科的基础性、理论的系统性及方法的科学性。普通教育教学是按照学科进行划分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期间内掌握某学科的系统知识。普通教育可能会与某一职业群联系较密切,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职业。而职业教育则不然。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更为密切,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某一门职业技能,达到自立谋生、服务社会及个人自我发展的终极目标。正如教育家黄炎培对职业教育目的的论断:职业教育的目的,其一谋个性之发展;其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其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其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职业教育是针对某种职业及行业特点分类,向学生传授相应的基础理论及技能,并对学生进行较强的技术性培训。因此,就职业教育的哲学基础而论,技术哲学应当是首选。因为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不仅仅是技术,更重要的是人与技术的关系问题。以技术哲学指导职业院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技术哲学理论观点

技术哲学中的一对核心问题就是科学与技术的问题。这是一个比较具有争议的问题,而且这种争议也较严重的影响了职业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要正确处理职业教育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首先要澄清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1]。

技术哲学专家朗福通过研究,提出两者的共同点:都是进行观察和实验得出的,两者之间唯一的区别是科学强调形成理论,而技术注重实践应用。通过对朗福技术哲学思想的梳理,本文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一)认识技术早于认识科学

科学理论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但是认识理论、发现理论却是人的实践活动,技术实践更是人的实践活动。科学理论的发现过程需要经过“观察-总结-观察-验证”的过程,而技术则不需要。因此,我们可以说,对于科学的认识是理性认识,对于技术的认识是感性认识。那么,这两者的发展到底孰先孰后呢?一种观点认为,技术是对科学的应用,自然得出结论:先有科学,后又技术,即先理论,后实践,遵循“理论-实践-理论”的公式。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科学技术发展史中得到答案。加希特根据各个历史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技术不同,把技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机会的技术;(2)工匠的技术;(3)工程科学的技术。没有技术成熟的工匠,发明只是偶然的事情。正如先有灯泡的发明,后有欧姆定律一样,即先有技术,后有科学的体现。另外,人的认识规律也是先有感性认识,后有理性认识,即先认识技术,后认识科学,先知其然,后知其所以然。因此,一个人对技术与科学的认识,应该是遵循“实践-理论-实践”的公式[2]。

(二)科学与技术是相互依赖的

从概念上讲,科学与技术看似是两件毫无相关的事情。但在实际工作中,科学技术工作者要顺利完成工作,必须既要懂科学,又要懂技术,即结合了科学与技术的意义。如果技术工作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懂技术不懂科学,技术不但得不到很好的表达与传播,而且无法将技术改进与升华。科学工作者如果只知其所以然,而不知其然,只会陷入“空想主义”境地,只会说空话而不会做。科学的目的是通过技术,发现目前尚未发现的客观规律,技术的目的是通过科学发明目前尚未存在的工艺及产品[3]。由此可知,发明与发现,即科学与技术是相互依赖,协同发展的。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构性关系

根据技术哲学的观点,职业院校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要接受科学的指导,而实践教学要接受技术理论的指导。

(一)共时性同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无时无刻不存在彼此间的信息交换,即共时性同构。

1.互释共时性同构。职业院校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的共时性结构之一就是表现在它们的相互阐释。实践教学通过多种形式,如观摩、参观、校内实训基地实习,顶岗实习等,验证与巩固所学理论,这体现为实践对理论的阐释[4]。在此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只有那些感性认识及模糊理论才需要。通过检验,不仅能检验及巩固理论,还能发现理论存在的缺陷并发展理论。另一方面,理论阐释实践。首先,实践教学属于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所谓教学即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理论知识与掌握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人的活动。换句话说,教学活动需要教学理论的审视、指导与检验,确定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其次,实践教学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与不确定性,因此就更需要相关理论的指导,以确定其可行性。第三,对于实践教学的结果,即是否通过实践教学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过程,也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与评价,以保证实践教学结果的科学性。

2.互融共时性同构。所谓互融共时性同构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中必然存在理论教学,理论教学中必然存在实践教学。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理论教学中一定会有对实践或现实情况的阐述,在实践教学中一定会设计理论背景及相关指导理论的描述。其次,在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方面,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需要联系实际情况,利用演示,观察及亲身体验等手段,并且学生还要通过操作,练习等方式来理解、巩固与掌握理论知识;而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需要理论指导学生实践过程,并且在实践后还要依据相关理论科学的解释结果[5]。

(二)历时性同构

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仅表现为共时性同构,而且表现为历时性同构。

1.互动历时性同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发展的历时性同构,主要表现为教学实践中的意义关系、权重关系及规则关系。所谓意义关系是指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都是为了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这是它们两者的共同基础及最终指向;所谓权重关系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肯定会占用一定的教学资源与实践,因此要合理分配其内容比例及权重关系;所谓辩证关系是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但是这种关系是在一定规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不是强加的。在此三种关系基础之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才能实现“互动”[6]。正如黑格尔所说,教学体系应遵循螺旋上升的永续循环发展的原则,这是社会与教学互动发展的结果。

2.互补历时性同构。之所以会出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补历时性同构,是因为它们存在共同的指向与功能的部分交叉。在整个教学目标完成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时服务于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各自完成自己的使命,实现其功能,但各自功能的实现不是通过排他性方式实现的,而是交叉互补的方式。

3.同步历时性同构。正是因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存在互融、互释、互补等同构关系,决定了他们之间必须“同步”。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过程中,同时存在内容、层次与进度三个属性,并且双方必须同时保证三个属性的同步和依赖。即,改变理论教学内容也必须对实践教学做相应的修改,改变理论教学的层次,同时对实践教学也要修改。否则,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互释、互动、互补等同构关系便不复存在[7]。

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异质性关系

理论教学遵循是从实践到理论的逻辑,是比较抽象的过程,而实践教学则遵循从理论到实践的逻辑,是具体化的过程。因此,两者之间除了同构性之外,还包括异质性的存在。

(一)教学面向异质性

首先,理论教学是以客观的“物”的运动为主题,面向客观对象及其运动变化的领域。在该过程中,作为对象,人同时也是作为客体而物化,成为与物一样的东西而存在。师生都是外在的观察者与信息获取者,教学的目的在于揭示事物与对象的本质与规律。而实践教学是以人的“行动”为主题,主要面向人类活动过程的目的、手段、行为与效果等。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同时作为教学的积极参与者及执行者,教学的目的是明确人的行动与策略。

其次,理论教学表现为“凝聚态”与“过去时”,是经过认为加工的结构化、条理化及理性化的世界,师生所面对的往往是对历史的、凝固的世界的文本记载,因此所学习的经验为间接经验;而实践教学主要是感性的、现实的和具体的世界,是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直接经验及感受,因此,其获得的经验也是最直接的经验。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他们的区别:理论教学穿梭于历史时空,实践教学游弋于现实世界。

(二)教学内容异质性

理论教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陈述性知识,是对外在世界规律体系的陈述,表现出普遍性与稳定性特征,其着眼点在于事物本体的内在联系、相互关系、运动过程及发展趋势,强调逻辑严谨及结构完整;而实践教学则以传授程序性知识为主,是指导人类行动的规则体系,表现出程序性与操作性特征,其着眼点在于工具操作、程序及方法,强调功能复合、资源整合及目标的统合[8]。

另外,理论知识体系源自于事物的发展过程,呈现出纵横交错的线性特征,我们称之为树状结构。它以事物发生的的过程及形态为基础,强调理解世界,遵循生成性逻辑;实践性知识体系,又称为模块化课程体系,表现为块状结构,凝聚于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它以人类在生产实践活动中,改造,创造的方法、技巧及过程为主,强调运筹资源,遵循构成性逻辑。

(三)教学模式异质性

1.理论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师讲解与传授,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的过程,期间主要以教师言语表达为主,形象教学为辅的教学结构。该模式着眼于利用以文本为载体的知识解决认知问题,因此,教学自由性较大。而实践教学整个过程都是以形象展示与操作为主,要求学生要反复演练与体验,要求尽可能的创设与真实情境相一致或类似的教学活动情境。

另外,理论教学在教学形式上主要采取一对多的形式,即一位老师讲课,很多学生在听课的场景,注重共同性与统一性的讲解。这种形式是通过师生关系框架实现互动,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且在此过程中,生生关系较为松散。实践教学采用一对一的教学形式,即个别化教学或具体性指导。所学习的技能必须反复练习达到熟练的成都,这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实现。在训练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并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差异化教学[9]。并且,在实践教学中,不仅师生关系密切,生生互动也更加紧密,实现了较为频繁的、深入的生生互动与交流。

(四)教学目标异质性

正如技术哲学观点,科学与技术是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长期过程中沉淀的产物,两者相依而生、相伴而行,正如我们职业院校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教学立足于系统掌握学科知识,重点在于构建客观世界的结构关系及对象世界的观点体系。理论教学追求求真及知识与客观世界的吻合;实践教学立足于满足人类服务的需求,着眼于应用知知识,以形成主体世界的行动策略,构建关于行动世界的方法体系。它以塑造个人综合能力为主,以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为宗旨。

参考文献:

[1]赵家祥.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复杂性思考――简评唯实践主义倾向[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5-11.

[2]徐进.论认识与实践的同构性[J].江汉论坛,1999(7):52-54.

[3]陈衍.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热点与前瞻[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1.

[4]查尔斯.辛格,等.技术史(第三卷)――文艺复兴至工业革命[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488.

[5]卡尔.密切姆.技术哲学概论[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

[6]刘大春,刘劲杨.科学技术哲学经典研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02.

科技实践论文篇7

海洋类专业主要是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正确海洋观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实践教学环节至关重要,其中本科毕业论文是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消化和综合运用的必备过程,是深化和提高学习、动手、实践和写作等各项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对学生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测[1-2],能直接反映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如何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高等院校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工科专业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比较注重“产学研”结合[3-5],但理科专业在“产学研”方面做得相对差一些。本文针对海洋类理科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以海洋技术专业为例,论述了“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期望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和研究能力。

一、海洋类理科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一)选题脱离社会现实需要

海洋类专业理科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一般在第七个学期期末进行,所在教研室通常会拟定选题范围及题目名称供学生参考,这样的选题经常会脱离社会实际需要,针对性较差,通常会存在“从理论到理论”现象,致使学生所接触的内容限于课本知识和简单应用,与社会实际脱节,不了解本专业在社会的发展状况,从而为就业带来障碍。

(二)缺乏实践能力训练

毕业论文进行过程中,一般是先查阅文献。查阅文献资料是进行毕业论文的前提和基础,为论文的深入研究提供有力支撑[6-7]。然后需要进行论文的研究和撰写,整个环节过程中缺乏动手实践能力的训练,导致理科类本科生在后来的工作中只会“纸上谈兵”,实践能力比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还要差一些。没有实践操作,不能对所得的结果进行验证,经常会影响本科毕业论文研究内容和结论的科学性。

(三)内容缺乏技术研究

论文内容方面问题较多,主要为:(1)内容空泛,缺乏技术研究。理科本科论文偏重于理论的描述和简单应用,对于本科生来说研究内容不深入,由于缺乏动手实践,对于具体技术论述不够深入,对于论文的研究目的、论文的主要方法、结果和结论没有叙述清楚。(2)论文结构层次较差,堆砌了大量文献资料,看不出论文的研究思路、解决方案和结论。

二、海洋类理科本科毕业论文的改革与实践

海洋类专业的高等教育是中国进入海洋世纪的智力支撑[8]。天津科技大学的海洋类理科本科专业包括海洋科学、海洋技术和环境科学。下面以海洋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为例,论述“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海洋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产学研”结合模式探索

天津科技大学海洋技术专业是2002年秋季开始招生的本科专业,隶属于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海洋科学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遥感与信息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接受遥感与信息处理分析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海洋研究和图像、遥感信息处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培养方案中一直坚持采用厚基础、宽专业和多模块选择的人才培养,是海洋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干学科的综合。毕业论文作为本科教学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毕业论文的选题,毕业论文的进度计划安排,开题报告、实习/调研报告的撰写,外文资料翻译,期中教学检查和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等环节都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并进行严格的训练,通过对毕业论文实施方案的不断改革和探索,逐渐采用了“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产学研”结合是一种把高等教育与生产实践、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有机地融合于大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开放式教学模式[9]。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二)本科毕业论文“产学研”模式的实施策略

在毕业论文选题过程中,本科生结合企业工作实际和教师科研课题进行选题,“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论文题目都是来自于实际企业工作和科研课题,使学生可以直接参与科研工作,一方面可以解决企业或课题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操作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

1.毕业论文与企业的实际工作相结合。依据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指导教师联系遥感图像及数据处理、海洋观测仪器开发和使用、数据管理和系统开发的企业,结合企业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毕业论文指导,让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工作。结合毕业论文和企业的实际工作,增加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专业对口企业的认识,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也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了机会。

2.毕业论文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近年来海洋技术专业的教师主持和参与了多项部级、省部级和市局级项目,学生依据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所学专业相关社会经济发展问题,根据自己的兴趣、知识积累和其他相关条件与指导教师一起商定论文选题。毕业论文题目依据实际科研问题命题,教师可根据科研实际为学生把握好方向,给予学生必要的启示,使学生在毕业论文的过程中科研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另外还有多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主要包括实际应用类、科技活动开放类和实验项目研究类三种,这是依托学校实验室,为了提高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促进实验资源共享,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而开展的。

3.部分考研学生进入研究院所,将毕业论文与科学研究密切联系。海洋技术专业的学生考研情况较好,每年有多名学生考取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国家重点院校的研究生,部分被研究院所录取的学生,毕业论文与研究院所的科学研究密切联系,研究所科研人员对实验的进度、操作与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等均有较严格要求;学生也把完成好论文看作是证明自己能力和价值的一次机会,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较高,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产学研”模式的过程管理

本科生毕业论文进行过程中,针对“产学研”结合模式的特色,采取校内专职教师和校外教师联合指导的方式,严格过程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1.论文及相关材料的管理。教研室按照学校毕业论文工作手册,制定本专业具体的毕业论文手册,对毕业论文每一个环节给出具体的要求,对每一个要求上交的文档给出模板。毕业论文上交装订的资料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毕业论文册,包括任务书、学士学位论文、外文翻译资料;另一部分管理档案册,包括选题申请表、实习报告、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计划进度表、毕业答辩记录和成绩表。各种文件的扉页格式、正文格式及内容的字体、字号、行间距都给出明确的要求,便于学生查询和修改。

2.研究进程的管理。毕业论文的题目确定之后,指导教师需向学生布置毕业论文任务书,学生按照任务书的具体要求来制定详细的计划进度表,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完成开题报告,与指导教师探讨实验的可行性,征得指导教师和教研室同意后才能正式开题,进入毕业论文阶段。在毕业论文进行过程中,在校内结合教师科研项目的学生需要随时参加课题组的小组讨论;在企业和研究所进行毕业论文的学生,指导教师和学生每周至少进行一次讨论。指导教师通过和学生的互动,不断完善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案,随时解决学生在毕业论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检查学生的论文进展情况。

3.通过论文培育推出优秀论文。在毕业论文的开始阶段,结合学生的选题,依据论文在企业、课题和研究项目中的实际意义,进行优秀论文的培育。一般会有多名学生申报,然后通过指导教师推荐,进行优秀毕业论文的培育。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基本技术技能水平,另一方面体现因材施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和课题性质做出合理搭配,着力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的意识,鼓励他们提出新问题、新方法和新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培育可以推出优秀的本科生毕业论文,通过展板形式展出,为下一届学生做毕业论文时提供参考和借鉴。

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生、指导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才能有望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通过开展“产学研”结合对理科本科生毕业论文进行改革,可以使学生了解与专业相关的科研进展情况,了解所学专业知识在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应用,为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提供实践平台,达到“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

[2]武卫莉.提高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质量研究

[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

[3]刘峥,李建平.产学研互动,提高化工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质量的探索[J].高教论坛,2012,(4).

[4]彭忠利,金真,梁浩等.化学化工本科毕业论文产学研教

学模式的实践[J].广州化工,2010,(3).

[5]石海信,王晓丽,周文红等.基于产学研结合的新建本科

院校化工类毕业论文改革[J].广东化工,2011,(4).

[6]张自广,孔亚平.如何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J].合作

经济与科技,2012,(5).

[7]隋秀芝,李跃珍,李炜.加强毕业论文环节文献检索课教

学的思考[J].情报探索,2012,(1).

[8]申天恩,邓长辉,韩延波等.海洋类高等院校学科建设思

科技实践论文篇8

新建本科院校依据其历史发展优势、现实竞争需要和自身基本特征,大多数定位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新建本科院校虽然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但仍未脱离学术本科固有的模式,基本以理论教学为主导来设计教学过程,与人才培养类型定位吻合度较低,尚未形成自身特色。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及其基本特征

(一)办学定位

为主动适应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进行了规模巨大的结构性调整。从1999年开始,新建本科院校近300所[1],占本科高校总数的1/3以上。这些新建本科高校基本上是由专科层次高职院校单独或合并升格而成,有较好的举办技术教育的基础。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定位于举办应用型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只有极少数学科基础较好、科研成果丰厚、师资力量强大的新建本科院校按照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来办学。

(二)基本特征

相对于培养学术型人才的老本科院校而言,新建本科院校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在人才类型上,新建本科院校举办应用型教育,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具体工作为:现场工程师、生产技术工程师、管理技术工程师,负责生产一线的工艺、设备维护、监控、营销、售后服务等相关技术指导、管理服务等工作。

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突出“能设计、会施工、懂管理”的特点。对于工科类专业要以科学为基础,以工程为背景,以技术为核心,培养将科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工程建造物的技术人才,即技术应用型人才,在品德、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都要体现技术应用型特色。

在专业设置上,主要面向职业、职业群或技术领域,根据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技术要求、人才需求来设置专业,体现职业取向。

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专业技术、经营技术、管理技术及智能操作技术水平的提升,既要求比技能型人才有更宽泛的理论基础,又要有比学术型人才更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根据毕业生所要从事职业的实际,开设足够的技术类课程,把学科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把握在适当范围,加强实践课程建设,实现“足够、扎实”的理论基础与较强实践技能培养的有机结合。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以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教学为主导,重点培养学生技术开发与应用能力,培养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实践教学在本科人才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教育部连续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文件,对实践教学的要求逐年“升级”。《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关于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等文件从“要重视”、“大力加强”到“高度重视”再到“新增教学经费优先用于实践教学”,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工作重点的转移以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着力点,体现出教育部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高度关注。同时,四个文件中对高校实践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具体,从一般号召、重视加强,到提出要保障实践教学的时间和效果、不得降低要求,对实践教学具体的学分、学时作出规定,再到新增经费优先用于实践教学,要求越来越明确,内容越来越具体,措施越来越具有可操作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本科教学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实践教学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二)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构建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不同高校有不同表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注重知识、能力协调发展,学习、实践和职业技术能力相结合”。“以‘够用’和‘实用’为指针,构建理论教学体系;以能力为本位选择课程内容,设置课程体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建立素质教育体系”[2]。“以应用知识为基础的理论教学体系、以能力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以人文素养与职业道德为内容的素质教育体系”[3]。综上所述,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三个方面。

(三)实践教学是新建应用型高校科学研究的助推器

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高校的主要任务,但应用型高校也同样具有科学研究的职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多为地方高校,所以也就决定了其科学研究应以技术及其应用创新为主,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而实践教学正是新建应用型高校开展科学研究的助推器。教师可以结合实践基地的生产状况与企业共同申报课题,开展科研攻关,也可以直接参与企业技术革新和改造。因此,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助推新建本科院校的科学研究,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三、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

按照认知规律要求,以实践教学为主导,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等密切结合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4]。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在教学体系的设计上,不再严格区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而是完全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和岗位需求,重新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完全相融、交叉,不分先后,共同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服务。打破传统理论课与实践课由于人为划分而造成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错位,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同时,教师也不再区分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教师既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要有工程意识、工程实践经历以及一定的开展应用型科学研究的能力。如辽宁科技学院档案管理专业按照“纵向多层次,横向多模块,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提高档案专业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形成了鲜明的应用型特色。

(二)教学与科研一体化

开展应用型科学研究是新建本科院校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也是历史优势。没有科研的教学会使教学没有基础,单纯的科研会使学校脱离人才培养的宗旨,二者相分离也难以很好地实现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的功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坚持教学与科研一体化,这是由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性决定的。教师进行应用型教学的过程,也是开展应用型科学研究的过程,反过来,教师将应用型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应用于应用型教学过程,将极大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对于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创新思维的培养极为有利。如辽宁科技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将教学与科研相融合,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利用学校现代化的测绘仪器设备,共同开展测绘工程项目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学生不但对测绘施工过程的组织、管理了如指掌,对学科前沿知识和测绘仪器的发展都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而且较好地掌握了现代测绘技术,毕业后即可投入测绘工作实践,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三)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

传统教育往往是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分离,思想政治教育虽然独立,但由于其过于单调而效果不佳。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根据毕业生的岗位需求、职业特点、工作类型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可明显提升育人效果。如辽宁科技学院会计学专业紧密结合会计人员政策性强、性强的工作特点,结合现实生活的经验教训,开展符合专业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遵守法规,不做假账”,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养成一体化

现代企业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这就要求新建本科院校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以工程实践能力为主线优化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职业元素,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更早地了解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从而自觉地以此为标准来提高自身修养。如辽宁科技学院冶金工程专业教师与企业合作,以实践教学为主导,共同开发了炼钢模拟仿真系统,模拟转炉吹炼多品种合成钢水及生产合格钢坯的全过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一,使学生系统、完整地掌握炼钢理论应用及炼钢生产实践的全过程。采矿工程专业在实行数字化矿山系统模拟仿真基础上采取全真模式,实现矿山生产全过程的模拟仿真实践,然后再到矿山进行实践锻炼,使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矿山生产各技术与管理环节,初步具备冶金矿山工程技术人员的工程素养和意识,学生毕业即可上岗,受到矿山的高度评价。

(五)教与学和谐互动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教”的作用,而忽视“学”的能动性。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精心设计,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发挥出来,将教师教的目的与学生学的目的、教师教的手段与学生学的方式方法结合起来,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六)专业教育与课程教育紧密结合

专业教育特指对学生所学专业基本情况、未来从事职业等方面的教育。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往往被大多数高校所忽视。其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对所学专业不甚了解,从而失去了目的性。对每一门课程的学习同样如此,如果不了解其在本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学起来也就非常被动。因此,要高度重视专业教育,让学生在学习本专业及每一门课程之前,就基本了解、认识所学专业的发展概况、历史、现状与前景,知道学习本专业后将来可以从事的工作,可能面向的工作领域,熟悉本专业的发展前沿、领军人物,知晓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参考书目、相关论文、设计、案例,了解本专业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从而调动其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邓晖.加强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力度[N].光明日报,2013-03-08.

[2]孔繁敏,郭淑敏,等.建设应用大学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7-50.

[3]宏喜.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与实践——对安徽科技学院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思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1):66-69.

[4]胡国柳.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N].中国教育报,2012-08-24.

Analysis on the Reform of Integrated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l of Newly-built Undergraduate Institutions

LIU Zhan-wen, CONG Shu-lin

科技实践论文篇9

一、技术应用本科课程建设的内容选择 

(一)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对课程建设的要求 

技术应用本科教育是以培养具有较强技术理论基础、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并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亦可称之为“技术师”或“技术工程师”)为主要目标,简单来讲,技术应用本科教育就是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本科教育。其培养目标有两方面特征要求,一是人才培养要体现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达到本科层次高等教育的学业标准要求;二是必须符合技术应用本科教育的特殊要求,即所培养的才必须是应用型的,具备较强的技术实践能力。从培养目标转化到课程建设的要求,是通过对培养目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分析来实现的。 

技术应用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在知识方面,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并重,且注重理论知识为实践能力的培养打基础。此外,这种理论知识也不同于传统的某种学科知识,它是指从各种技术活动中概括出的共同的理论知识原理、定律和经验知识所组成的系统知识体系,对此,我们称之为“技术学科”知识。 

在能力方面,技术应用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中除了要具备自主学习、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善于协作等基础能力外,还应重点突出具备以下能力:①具有将技术创造原型进行具体化设计并组织实施于生产实践的能力;②具有维护、监控实际技术系统,能够发现、分析和解决综合性复杂技术实践问题的能力;③具有对基层技术员或业务员提供指导和咨询的能力;④具有在服务领域运用专门知识与技术向特定顾客提供全面或综合性服务并承担相应责任的能力等。 

而在素质方面,技术应用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基本要素,即良好的公民道德和职业素养,包括合格的政治素养,良好的身心素质,基本的人文、科学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 

(二)技术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的基本建构 

根据以上对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对课程建设要求的分析,笔者认为技术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选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构。 

1.通识教育课程——合格公民应有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培养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高等技术教育当然也需要具备高等教育所拥有的所有特征。大学作为一个培养现代社会公民的场所,应当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备独立健全人格的、具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的、遵守现代社会法律和规范的社会人。通识教育课具有许多重要的内在价值和外在功效,即经过良好组织的文化课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同时帮助他们更好的认识自己。通过这些课程,学生们能够从不同的视角更加清楚的了解这个世界,并通过对一些重大问题的思考,比如人生的意义、什么是美,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人类精神文明所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更好的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更好的理解自己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对周围世界所可能产生的影响,更好的理解这些工作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以及它们在整个社会的物质文化生产中处于怎样的位置。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们更好的、以更加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方式完成将来的工作,使得他们具备对自己工作的反思能力,成为工作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中走向管理的岗位,承担领导的角色。 

2.复合性的专业基础课程——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设置复合性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具有区别于高等职业技术专科教育的特点之一。这些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为将来解决专业领域内的问题提供科学原理方面的支持,帮助学生从更深的层面上理解专业领域内的技术问题。随着知识经济在社会经济生产活动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知识推进生产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中的作用显著提升。技术师对问题的解决更加依赖对于技术问题背后的科学原理的理解,更加依赖其所掌握的科学知识的深度和水平,更加依赖在解决技术问题过程中创造性的应用基本科学原理的能力。但技术本科的专业基础课是不同于工程本科和普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前者在理论的深度方面明显不及后者,但并不是后者的简单压缩和改写,而分别是各自独立的两种课程的组成部分。 

3.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回应学生的呼声与满足行业与企业人才需求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这是它的主要办学理念,应该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在专业基础课较好的奠定了学生理解技术问题的科学原理方面的基础之后,专业核心能力课程的作用就在于向学生提供能够直接对技术现象和技术问题提出理论解释的专业方向课。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技术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对于技术理论的理解,通过专业方向课传授的技术理论与技术问题直接相关,对于问题的解决方式起着关键作用。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密集性和技术密集性对基层一线生产、管理人员提出的新要求。 

4.专业实践课程——实际应用能力培养  

技术应用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就在于对于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与此联系最为紧密的无疑就是专业实践课了。实践课是各种课程类型中与未来的工作最为接近的一种,通过以上各种课程学习获得的各种知识和能力要在此得到检验,学生也会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和联系加深对于各种理论的理解(当然学生也完全有可能先接触实践,然后学习理论知识,然而经过学习之后人们还是要回到具体的实践过程中)。  

其实,实践课的意义绝不只是对于已经学习的知识的简单应用,它也应当是学生真正充分理解和领会其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的主要场所之一。在这里,学生能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过程,切身感受现实工作情境,更进一步的理解其职业的内涵和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内所形成的理解能力并不能自然而然的转化成实际工作场所中的实践能力,这两种能力属于两种不同的范畴,要真正形成在工作现场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则必须在实践的环节中实现。  

二、技术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的组织实施  

(一)两种课程论的比较  

目前在课程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有以下两种理论。第一种理论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论。其理论逻辑是:学生可以先打下较为宽厚的基础,为今后学生在不同方向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知识方面的支撑,也使学生在接触实际工作之前对其所从事的领域的理论有足够的认识。第二种理论是以活动项目为中心的课程论。其理论逻辑是:技术知识在人的大脑中的表征方式与科学知识不同,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通过让学生参与一定的时间获得项目来掌握完成技术活动所需要的技能以及对于相应理论的理解。  

笔者认为以第一种课程建设理论构建课程模式,适用于研究型综合性的大学和应用型专业性的大学,而对以培养主要适应特定行业并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高级技术能力人才为培养方向和以培养再创新能力为价值追求的应用型技术性的大学存在许多弊端。首先,目前在我国很多职校都存在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学生对理论学习没有兴趣,也不擅长。其次,技术实践能力的养成并不是完全建立在学科知识的基础之上。而以第二种课程建设理论构建课程模式,从技术知识本身的特性,按照特定专业范围内实际的技术活动项目来组织课程的内容安排学与教的进程,始终让学生参与实验课和实训课,将学生尽快带入专业技术领域;同时向学生提供具有一定广度的技术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普通文化内容和数量更多、内容更为丰富的专业选修课,使得学生具有理解更加复杂的技术问题的能力。为他们将来选择自己在工作领域的主攻方向提供便利。  

(二)按照以活动项目为中心的课程论,构建“抛锚式”课程教学模式  

技术学科课程与工程学科课程相比较,它们同样是一种比技能教育更厚实的、具有较强应用性的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工程或技术能力;不同之处在于技术能力的形成更赖于理论与一线实际技术活动的结合,如此才能形成现场实用的技术能力。如何在理论教学中克服传统传递知识型学科教学的弊端,必须首先从转变学习理念开始。若能把“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就可能发挥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各自的优势。为此我们构建了“理论基础厚实、应用实践导向、理论实践融合、学会学习思考”的“抛锚式”课程模式。  

技术本科课程建设探索的一个基本点是使学生基于一个真实的技术活动项目背景中,产生学习需要,自主学习技术知识、培养技术能力;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学习、教师的指导学习以及学生探究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亲身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的精神和终生学习的能力。首先是以技术活动项目为主线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基础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形成技术能力,为此,我们配合理论教学同步开设项目实验,将学生的系统理论学习与系列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开展实验,在实验活动中检验、掌握和运用技术原理知识。其次是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开放型、互动式课程活动方式,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带着问题参与体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夏建国,刘文华.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14).  

[2]石伟平,徐国庆.试论当前中国发展技术本科的意义与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3(12).  

科技实践论文篇10



一、广告学实践环节设计的思路

广告学综合了新闻传播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文学、艺术设计、工学等多种学科, 形成了知识理论系统比较完善的应用性强的新学科。应用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广告学专业的教 学在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和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还要更加注重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 能力的塑造,因此要设计研究出科学合理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满足教学目标的 需求。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为实践环节的设计安排,它是理论教学的验证、实践 和创造,是对理论教学的丰富和发展。广告学不是纯粹的文科专业,从业务看,它属于知识 技术智慧密集行业,科技含量较高,操作性较强。这种亦文亦理非文非理的属性给实践教学 环节的设计带来了难度。

我们的思路是:从培养高素质广告学人才的目标出发,根据广告科学和行业发展的现状 与趋势,以强化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广告职业素质教育为重点,以调整设计实践 课程类型和课程内容及教学过程为手段,对广告学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和改革创新, 建立新的广告学实践教学体系。提出设计出亦文亦理非文非理的实践教学内容和过程模式的 改革思路。传统的实验实践教学是单纯以消化吸收所学理论为目的、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导的 单科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本研究欲将其转化为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为目的,以设 计性、综合性、创造性实践课程为主导的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实践教学内容新体系,彻底 改变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补充、依赖和附属的地位,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 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因此,在实践环节的设计中应把握以下三个原则。第一,广告学是文、理、工、艺、经 、管兼容的专业,实践教学要体现知识手段的综合化。广告学属于应用学科,实践教学环节 和内容要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第二,广告学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要与业界发展结合,体 现业界发展的先进性,体现职业化和技能化特点。第三,将各实践环节的设计置于整体课程 体系中来统筹考虑,既要互相独立,不重复交差,又要彼此连贯,逐层递进。使每个实践环 节既具有不可替代性,又被整合到统一的实践目标体系链条中,并做到四年不间断。



二、实践环节方案及类别

1、认识实践类

认识实践的安排主要是让学生对广告行业和业务有一定的接触,观察了解所学专业的用 途,增加专业的感性认识。该类别设置三个环节:广告见习、读书报告、广告市场调查。

广告见习是广告学专业学生实习的第一步,安排在大学一年级比较合适。该实习一般做 法是通过参观各级各类广告公司,请公司专职人员作专门讲座、学生在公司做短暂停留观察 ,认识并了解广告公司及业务情况,了解项目的策划与广告推广工作流程,使学生对广告业 务形成初步的认识和感受,为陆续学习的专业课积累专业认知经验。 

读书报告是大学一年级结束时的读书实践活动。通过修养类和专业类图书的阅读,开阔 视野,加强低年级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专业素质积累,为以后的其他实践环节打下文化基调。 读书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然后在全年级召开大型读书报告会,最后每人上交一份读书报 告。

广告市场调查是对全部商业活动的资料、情报和数据进行系统、客观、广泛且持续的收 集、记录、分析、评价,并做出结论与建议,供企业经营决策者参考的一种活动。在广告学 专业中,广告市场调查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它为广告策划提供第一手资料,为广告决策者提 供可靠的数据和信息;也可以是一项独立的工作技能,专门从事各种信息调查与研究。由此 可见,广告市场调查是训练学生掌握调查知识与技能的重要环节。该项目安排在第三学期, 是在学习了市场营销和广告调查及相关调查软件等课程之后进行的实践活动。

2、课程设计类

课程设计走的是工科路线,就是在某一门课程学习结束时,利用课程的基本原理或核心技 术设计一个项目。在广告学专业课程中,部分策划、制作类课程可以设计此环节。如广告策 划与创意、公共关系与实务、影视广告摄制、企业形象策划等课程。

广告策划与创意的课程设计实际就是做一个项目的策划,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

基本 功训练。教师给出选题或学生自拟项目,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广告策划方法和创意技巧, 作模拟策划,要求在策划程序规范上与市场接轨,要有操作性。学生分组开展活动,教师作 相关细节要求,然后在一定范围内展示。

公共关系与实务课程设计主要是做一个公关策划。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立足于某一 企业的形象传播和公众关系的建立与维护,挖掘机会,形成公共关系活动项目,然后对项目 所涉及的各项影响因素进行深入调研与分析,形成公共关系活动框架,并对其进行合理性、 可行性和创新性的分析论证。之后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公共关系活动的策划,形成公 共关系活动策划书及活动项目计划书。最后通过一定的评价程序,选择质量高、可行性强的 项目进行模拟实施。整个过程在老师指导下由项目组长组织控制,活动结束后集体讨论项目 的可行性、创新性等,发现问题并作弥补。 影视广告摄制课程设计主要进行影视广告的策划、创意、制作技巧训练,将理论与实践 结合起来,进行影视广告的摄制和简单的影视广告的编辑。该项目通过实践操作,应使学 生了解影视画面的含义、影视摄像的造型元素及影视广告的基本原理,了解影视画面编辑的 艺术与技巧,掌握影视广告的策划与创意、影视广告拍摄、制作技术的基本技能,掌握并能 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影视广告拍摄和基本的影视广告编辑与制作。一般分组进行,必须实地 拍摄,编辑制作方面规定应用具体技术或艺术技巧,最后拿出一个15或30秒的广告作品及 工作脚本。

企业形象策划课程设计通过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等的全案策划 训练,培养学生熟练进行企业形象策划与形象传播的能力。在操作中可以灵活设计或选择项 目,可以选择现实中形象传播不佳或没有形象传播的企业或事业单位立项,也可以自己考察 合适的创业项目,成立一个模拟公司并为公司进行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觉识别 系统的策划及其内外传播策划,形成企业识别系统手册和企业识别系统传播策划书。最后组 织成果讨论、评选、展示。

3、创作实践类

创作实践类设计了一个项目即广告创作。广告创作包括广播广告创作、电视广告创作( 含拍摄与制作)、平面广告创作,每一个品种都含文案,是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该项目是 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制作的研究性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训练项目。通过该环节 的教学,使学生在具体的单项创作中对策划、创意、制作理论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应用能 力和创新能力。广告创作的内容: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对特定的产品进行分析,以产品或品 牌定位为核心,确定产品卖点,选择最佳创意角度,通过平面广告、影视广告、广播广告进 行品牌传播;从广告传播的角度对广播广告、影视广告、报纸杂志广告的传播方式进行研究 ,制作相应的广告作品。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说明会或展示。

4、研究类 

研究类项目设计了科研训练两项,一项是文案研究,一项是模拟课题训练。

文案研究是在第五学期进行的一项应用研究必修训练科目。通过对广告作品与案例的研 究训练,旨在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综合运用,提高整合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精 神和创新素质,训练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广告作品与案例的研究训练,学生基 本获得以下几方面应用能力:广告文案的文字部分鉴赏与分析能力;影视广告作品鉴赏与分 析能力;平面广告作品的鉴赏与分析能力;各类广告案例的分析、研究能力;写作分析评论 文章的能力。要求学生严格按照作品鉴赏与案例分析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搜集相关资料,整 理数据,撰写评论和报告。

模拟课题训练是在第七学期进行的一项应用研究必修训练科目。通过科研课题的申报程 序训练,旨在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综合运用,提高整合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精 神和创新素质,训练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科研课题的申报程序训练,学生基本 获得以下几方面应用能力:科研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运用能力;专业论文选题能力; 科研项目的基本申报能力(含申报程序、撰写课题论证报告、填写课题申请书、实施课题研 究等);答辩能力;学术道德修养自控能力。要求学生严格按照科研课题的申报要求与规范 进行选题、搜集资料、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论证课题、撰写报告、结论研讨、答辩等环节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锻炼科学研究能力。

5、综合类

综合类项目设计了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任选一个)、毕业实习。

学年论文是在二、三学年课程结束后进行的综合项目,安排学生结合该学年专业课程, 练习撰写学术性论文。这是全面提高本科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广告领域某一课题 的调查研究和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广告业的实际情况,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去巩固、充 实和深化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各种调查研究和搜集资料的方法和手段,熟悉学术论文 的基本规范和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学各门课程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广告实践 中某一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在大学阶段全部学习成果的总结性作业,是衡量毕业生 能否授予学士学位的重要依据。在这个意义上,大学毕业论文也是学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 生在导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来分析和解决本学科或行业 的某些问题。写作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掌握正确地提出问题、深入地分析问题、科学地解决问 题的方法,培养科研能力、从事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和写作 能力,提高思考和创造力,为毕 业后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的一次综合训练。

毕业设计长期以来是针对理、工、艺术等学科专业安排的综合实践环节,相当于文科的 毕业论文。该项目应用于广告学专业,主要与我们培养目标定位有直接关系。我们主要培养 策划类人才,策划是学生必备的基本功。学生毕业时可以选择作策划方案,要求策划的产品 或服务必须结合当前市场,作实地调查和战略分析,制定可执行的营销、传播策略,并作效 果预测。作出一个完整的策划方案,请相关企业代表与学校指导教师共同审查。这个成果与 毕业论文同样是衡量学生毕业能否授予学士学位的重要依据。

毕业实习是专业教学设计的最后一个科目,是实践教学的高潮。该科目的进行,是对学 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检验,是对学生整个专业知识结构和学科能力结构的总考察;是 教师对教学成果的验收,是学生对广告职业生活的全面熟悉、适应和演习过程。此项实习, 拟达到以下目的:让学生深入广告行业,参与具体业务,熟悉工作流程,锻炼操作能力,为 毕业后进入广告行业作心理准备;使学生将所学的广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培养锻炼学 生在广告策划、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检验广告学专业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检验 教学质量,反馈人才培养规格,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毕业实习设计了广告策划、 广告管理、广告设计制作、广告教育等内容,要求在双方的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承担或参与实 质性的业务,回交工作方案和对方案的分析、相关工作调查分析、可视性实习成果、实习 报告等。

以上实践环节安排见下表:

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bg(!〗〖bhdfg6mm,fk20mm,k25mm,k35mm,k15mm,k15mm,k30mm,k20mmf〗

三、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方案的特点及诸环节之间的关系

1、实践教学方案的内容与理论课程紧密相连

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拓展和提升,在方案中体现出了与理论教学内容的紧密相连。 实践项目大多为理论课程的延伸。因为广告学的应用学科性质,理论教学要有与之相配套的 实践教学环节,使实践课与理论课相辅相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学 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2、实践教学方案中的项目设计体现了较完整的结构性特点

作为一个专业实践教学方案,一定要注意从人的认识规律和专业技能整体构成出发去构 建。本方案的设计从认识实习到社会调查,从策划与创意、公关、cis、影视到广告案例研 究、广告课题模拟,适合人的认识规律和学习规律,并且科学地阐释了广告业务的各构成部 分。

科技实践论文篇11

Niu Hongtai

Abstract: Constructs the higher education powerful nation under the Chinese popularity educational background,must first from promotion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obtaining.But promotes the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to have to rely on the higher education education reform.Northwest farming and forestry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university inherits and develops glorious produces study grinds the close union the outstanding school characteristic and the tradition,from reform practice teaching obtaining,went out a new time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new pathway.

Keywords: The practice educational model Education innovation Top layer design Practice teaching platform system Quality monitors and appraises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9-0001-05

1.农林大学本科实践教学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近1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依靠合并、升级和扩招等措施的推动,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随着办学规模的快速扩张,教育质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迫切需要通过有效制度和机制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进行建设和监控,确保其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为此,教育部于2001、2004年分别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主旨是培养高质量的创新性人才。实践教学作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作用已日益彰显。2009年教师节前夕,国务院总理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并在该校听了五节课,下午同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座谈。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特别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国内外的比较看,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这应该引起我们深入的思考,也就是说我们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应该说,我们早就看到了这些问题,并且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但是为什么成效还不够明显?我觉得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和改革。我们需要由大批有真知灼见的教育家来办学,这些人应该树立终身办学的志向,不是干一阵子而是干一辈子,任何名利都引诱不了他,把自己完全献身于教育事业。我们正在研究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是想通过改革来努力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纵观全国高校的实践教学现状,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培养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1 实践教学普遍不足,学生动手能力差。这一则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二则由于中国的基础教育设施普遍不足,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多数没有动手或很少动手做过实验或参与实践,基本上是“出了学校门,再进学校门”、在书桌上面度过的。

1.2 新入校的大学生和部分年轻教师,受中国教育习惯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普遍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对新时期实践教学在培养创新、创造、创业“三创型”人才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导致实践教学环节长期得不到各有关方面的足够关注。

1.3 校内实践环节多具封闭性、延后性和被动性。中国大学的校内实践环节,一般都是成熟的实践内容,且多为验证性实践,不利于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的培养,加之社会需要的前沿技术得不到及时补充,造成体系封闭,新知识内容想要成为成熟案例,要经过较长时期的整理,造成信息延后。更有一些大学实践教学内容多年一成不变,学生科研能力得不到足够训练,长期造成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

1.4 校外实践环节效率普遍比较低下。大学校外实践环节的设置本身即出于校内实践长期保持之不足,如果校外实践环节能充分而完整地实施,就能够完成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的人才培养需求。但自1999年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后,本科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反映在实践教学体系上尤为明显。而且学生就业压力大,实践教学教师数量有限,造成校外实践质量下滑,效率偏低,无法达到预期的实践培养目标。

1.5 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实践成本高。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开展与完成,需要有足够的经费支持,而长期以来由于各大学实践教学经费普遍不足,加上物价上涨等因素,致使实践教学开支不断增大,造成实验室和校内实验基地建设相对滞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不理想甚至难联系,严重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稳定保障与提升。

1.6 未能构建起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原有的实践教学各环节大多围绕理论教学设置,成为理论教学的简单验证或重复,加之实践教学安排分散,各环节之间缺乏科学、有效的衔接与整合。

1.7 实践教学基地难以保证。一是一些实践教学接受单位鉴于技术和管理的保密性,担心学生会教学使其商业或技术秘密泄露,不愿接受;二是高校安排的实践教学时间相对较短,与接受单位所要求的时间较长形成矛盾;三是实践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接受单位正常的工作进程。四是安全隐患的存在和责任分担不明确,导致实践教学接受单位产生无形压力。

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如何深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加快教学基地建设,促进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是中国各高等院校需要认真面对和研究、探索的新课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以来,连续设立专门研究项目,资助必要的研究经费,开展此项研究探索与实践,取得积极成效。

2.农林大学本科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探索

2.1 改革探索的总体思路。

面对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及其变化趋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充分认识到新世纪要求高校培养的本科人才不再是过分强调“知识型”为主的“专门化”人才,而是要培养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创新型人才。为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与实践的着眼点是从深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入手,以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抓手,以提高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2 改革探索的基本内容。

2.2.1 从顶层设计入手,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重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发挥实践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作用的体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探索构建了与理论教学体系密切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四大模块(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科研与创新训练、创业实践)、十大环节(军事训练、课程实验、教学实习、专业劳动、生产劳动、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毕业论文)、三个层次(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且成龙配套的实践教学新体系。这个体系的构建既遵循了教育要循序渐进的科学规律,又涵盖了从课程到专业进而开展综合实践的全面实践能力的培养。

2.2.2 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①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整合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土壤学、气象学等课程教学实习,形成生物学综合实习。

②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工程意识以及适应现代化工程制造、研发为目标,全面开展“工程训练”实习。

③以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为目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2.3 加大投入,统筹规划,搭建满足各层次各类专业需求的“三类”实践教学平台。

“三类”实践教学平台是,以学生基础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基础实践平台;以满足学生专业基础与初步科研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以加强学生综合技能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综合生产实践平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具有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优良传统。学校在选址上充分利用杨凌 “三级”环境优势,形成了旱地―半干旱地―水地三类实践教学区分布,立足于西北干旱地区开展干旱半干旱农业研究,建立了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以及水地农业实验站,充分满足了各类学生的专业实践教学。随着学校多学科格局的逐渐形成以及当今生命科学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该校近年来又根据不同学科提出了“以生命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优势农科专业”、“以现代工程技术提升传统工科专业”以及“以社会科学定位观测加强经管文法等专业”的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的基础实践教学平台进行了资源重新配置,提出了“立足校内、联系区域、拓宽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实践教学需求。

2.3.1 立足校内、以满足学生基础实践为目标,构建校内实践教学平台。

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系统整合各类实验室,建立了语言、计算机、物理、化学、生物、遗传工程、电工电子、测绘、微生物等9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和38个院级教学实验室。初步形成了完整配套的校内基础实践教学平台。

② 在校内新建或改建农业与生命科学教学实验园区、动物生产教学实验园区、林学与园林教学实验园区、工程训练中心、新天地设施农业科技园、博览园、社会科学定位观测站等,以满足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学生的基本认知实践教学和部分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

2.3.2 联系区域,以满足专业实践为目标,构建了区域化实践教学平台。

西北农林科技大充分学利用学校位于国家唯一的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的区位优势,积极加强与杨凌示范区的合作,为学生进入企业参与创新、创业训练搭建了平台。各学院根据学科和专业特点与对口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使学生就近进入工厂、企业了解生产实际,参与企业生产等全过程。目前在本区域内共建立了各类实践教学基地31个。如该校机电学院与杨凌天工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天工工业设计研究所”,该校动科学院与陕西省饲料厂、杨凌本香集团、绿方生物公司等13家企业共建了动物科学与医学实践基地,该校园艺学院与鼎天济农公司、绿嘉农业商贸有限公司、新绿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

2.3.3 拓宽校外,以满足综合生产实践为目标,构建校外实践教学平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技术服务为纽带,在学校所在地杨凌区以外分层次、分区域,按专业特点建立校企合作基地,目前已在全国16个省(市)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60个。该校充分利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数量充足、学科专业覆盖面广的优势,把学生的创业创新训练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充分接触生产一线,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和就业渠道,经风雨、见世面、增才干、长能力,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创新训练真正落到了实处。

2.4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为使实践教学真正发挥培养人才创新能力的目标,确保实践教学质量与效果至关重要。为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建立了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同时加强“过程监控”,以保障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农林大学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初步效果

3.1 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3.1.1 按照办学指导思想和“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西北农林科技大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总体设计和改革。调整实践课程学时、学分的对应关系,将实践教学课程学时与学分对应关系由原来的18∶1调整到32∶1,同时加大实践教学学时比重;课程实验学时在32学时以上的单独设课;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安排上,要求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例不得低于30%,其中综合性实践不得低于20%。集中进行的综合实验、实习、社会调查、科研训练等,1周记1学分。实验学时达到80% 的课程,按照实验技能课程对待。并要求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应占开设实验课程总数的90%以上。与此同时,为了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将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从2004级本科生试点、2005级全面推行本科生修够创新与技能8学分方可毕业。

3.1.2 形成了与理论教学体系密切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四个模块、十大环节、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

3.1.2.1 按照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科研与创新训练、创业实践四个模块,将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论文)、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军事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进行整合,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大类课程之一,独立设置了课程模块,从而把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落到了实处。

3.1.2.2 将实践教学环节划分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生产实践三个层次和“三个阶段”,与人才培养的不同阶段合理匹配。基础实践层次主要结合学生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安排,以课程实验为主,重点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释能力,主要在1-2年级完成。专业实践层次主要结合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安排,进行教学实习和技能训练,强化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在2-3年级完成。综合生产实践层次主要结合专业综合训练、毕业论文(设计)安排,重点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意识、方法和基本技能,主要在3-4年级完成。

3.1.2.3 通过将军事训练、生产劳动、专业劳动、社会实践、课程实验、课程论文(设计)、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十大环节作为培养方案的大类课程之一,从而把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落到了实处。

3.1.3 系统整合课程教学实习,实施综合化教学实习。将每学年第二学期末期与暑假定为“实践教学周”,各专业一至三年级在实践教学周至少安排1-4周综合教学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实践周数不得少于10周。

3.2 创新“模块化”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必要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培养能力为本位,以适应市场为原则,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建立“厚基础、宽专业、强技能、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一基本要求指导下,建立了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科研与创新训练、创业实践等四个实践教学模块。

3.2.1 课程实验模块按照实验内容、性质及目标,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创新性实验。

基础性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重点对基础科学各类课程中的重要定理、现象、过程进行验证性和事实说明性实践,从而使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牢固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同时兼顾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理科专业课程教学中,都安排了大量的基础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核心,重点对基础科学、专业技术科学各类课程中涉及的综合性、实践性、专业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安排综合性实验。在专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农学类、动物科学类专业生产课程教学实验进行全面整合,开设了植物生产学和动物生产学综合实验,同时将生命科学类、食品科学类专业的专业生产课程教学实验整合为生物技术综合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教师和学生普遍反映教学效果良好。

设计创新性实验以学生为主体,实验方案、过程、结果分析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以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启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根据近年来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计划及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生物技术类专业积极开展了设计创新性实验。

3.2.2 教学实习模块以校内外实习基地为载体,以更新实习内容为核心,积极探索各类专业实习教学模式。

3.2.2.1 整合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土壤学、气象学等基础课程教学实习,实施生物学综合实习。

增设综合性强的生物学课程教学实习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按照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该校将植物学、生态学、气象学、土壤学以及动物学野外教学实习进行总体调整,实习内容由单纯的植物学课程实习改为以植物学实习为主,包括动物学、生态学、土壤学和气象学等课程的部分内容,形成多学科的综合性实习。这样既丰富了课程实习的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应用综合性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节约了教学资源和教学成本。这一改革从2005年起步试行,2006年全面实施。2008年,该校共有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植保、制药工程、园艺、设施、环境科学、水土保持、资环、草业、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科学、林学、园林共17个专业56个班级1661人进行了这一生物学综合实习。通过对这一改革进行跟踪调查,教师和学生普遍反映实习效果很好。

3.2.2.2 全面开展“工程训练”实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工程意识。

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要求,以培养工科类专业学生的工程制造、研发为主和以培养非工科类学生的工程意识为主的工程训练实习,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近年来在实践教学内容改革中迈出的一大步。根据专业学科不同,该校对所有本科专业增加不同层次的工程训练实习项目,并纳入实践教学环节,每周记1学分。将工程训练分为甲(4周)、乙(2周)、丙(1周)三个层次,其中甲层次主要面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机械工程类工科专业,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制造、研发能力为主;乙层次主要面向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非机械类工科专业,以培养学生工程操作和一些工程制造能力为主;丙层次主要面向非工科专业进行认知实习,以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为主。

3.2.2.3 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培养和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为目标开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得到有效延展和深化,逐步扭转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教学的现状。结合该校的实际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大规模的假期主题式返乡社会实践为主要形式,要求紧贴社会现实生活和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以研究和服务“三农”为核心,充分利用寒、暑假这两个假期,组织学生进行大规模的返乡社会调查,让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这个广阔的天地中深入调查、参观访问,从事各种服务和生产劳动。为了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落到实处,该校在培养方案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独立设课,设为3个学分,同时形成了“社会实践以学校为主导,校园实践以学院为主导,课程实践以教师为主导”的工作机制。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调查、撰写报告等不同环节,有效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同时提高了大学生的国情意识和人文素质。

3.3 全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研训练、生产实习、专业劳动、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科技创新等教学活动的安排,鼓励学生创新实践,通过教师专门指导、参与教师的科研、推广、社会服务活动以及在生产实践中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从而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科研与创新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近几年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中,在确定一名主要指导教师的同时,配备了一名科研指导教师,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参与教师科研或推广活动的比例由原来的不足20%达到了目前的70%。

该校还将学生参与实践创新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推行“创新与技能8学分”制,即学生必须通过参加课外科技创新、科技竞赛、发明创造、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等活动修满8个学分方可顺利毕业。

为了更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实践创新热情,该校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从2007年开始,该校每年设立科技创新基金100万元,资助500个校内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2007-2008年该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资助80项,获批教育部资助经费60万元,学校配套资助100万元,参与项目的学生人数为160人。2001-2006年期间共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651项,资助金额210万元;2003-2006年设立校内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397项,资助经费总额为54.9万元。这一措施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005年以来学生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科技研究论文700多篇。

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初步取得良好效果。如该校最近几年生物技术专业学生保送、考取中科院系统和综合性大学的比例稳步上升。2008年生物技术专业(不含基地班)45名学生具有保送研究生资格,创历史新高,占2005级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总数(不含基地班)的34%;占该校生命科学学院保送学生总数的49.5%,占全校农理科保送生的9.6%,居农理科专业首位。2008年生物技术专业有2名学生被保送到浙江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5名学生保送到中科院系统。生物技术保外学生占生命学院保外学生总数的63.6%,占全校农理科保外学生总数的43.8%,位居该校农理科专业第一。2008年生技052班考研率为90%,上研率为72.7%,其中985、211院校和重点科研单位占到91.6%。2006年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27篇,占该校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总数的55.1%。其中张军林同学以第一作者发表研究论文4篇,合作发表研究论文4篇。2007和2008年生物技术专业主持和参与“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项目”的学生占生命学院主持和参与学生总数的56%;主持项目数占生命学院主持项目的55.6%;系统的理论与实验体系和扎实的实验素质与技能使中科院及许多综合型大学的同行们感到难以置信,积极认可了该校学生的培养质量,从而使该校学生在名校学生云集的复试过程中脱颖而出。马庆林同学报考南开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初试排名十一,扎实的实验技能使其复试排名跃居第一。毕引歌同学报考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组织再生专业,初试排名第五,复试过程中她针对导师的提问对答如流,复试排名位居第一。李驰同学报考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免疫学专业,初试排名第六,由于她出色的表现,最终复试排名第二。

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为学生科研与创新训练提供条件。各专业均建立了创新实验室,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带项目进行科学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制定了《教学实验室开放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开放的内容和范围,按照协作、共享的原则,对全校各类教学实验室进行开放式管理,开放范围覆盖农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各实验室在不影响正常实验教学的情况下,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场地、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实验技术支持、安全防护措施等,同时配备了一批业务素质高的实验队伍。实验室实行定时开放和预约开放,学生可根据实验内容自行确定时间并进行预约。同时,学校要求有条件的科研实验室也实行开放式管理,允许学生带项目、课题进入开展试验研究。通过实验室开放,实现了资源共享。

3.4 有效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创业实践模块是一种最能体现创业教育特点和性质的模块。通过设置针对性、操作行性极强的创业设计、企业运营的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利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的契机,开展创业计划竞赛活动,同时,利用该校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以及科研和科技产业优势,聘请创业指导教师,加强产学研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将企业项目纳入人才培养过程,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生产,实现学习与创业结合,积极推动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和创业活动。

3.5 构建“专家指导学生,学生指导农民”的新型实践教学机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全国第一所由教学和科研单位合并的学校,学校具有独特的科研、科技推广与社会服务传统和资源优势,建立有白水苹果、闫良甜瓜、秦岭北麓(眉县)猕猴桃、西乡茶叶、安康水产、清涧红枣、山阳核桃板栗等9个科技推广试验示范站、50多个科技示范基地和36个专家科技推广大院。学校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和特色,探索出了一条“专家指导学生、学生指导农民”的实践教学机制。通过积极与学校推广处、科研处合作,组织学生深入科研推广站、基地、大院,参与科研推广活动,使学生的实践教学与科研、科技推广活动紧密结合,让学生充分参与生产实际,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实践,然后通过自己的实践再去指导农民和相关企业等。目前我校农科类专业的学生基本都能与学校的科研推广基地形成对口关系,形成了学生从知识、理论到实践再到生产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科技实践论文篇12

Zhang Tao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Sanhe, Hebei, 065201)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type and innovation type cultivation mechanism of automation major in my university has been improved and matured by construction for several years. The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ses the constructer, contents, styles and effects of application type and innovation type cultivation mechanism of automation major in my university. The paper especially expounds the cultivation effects, organization relation and mechanism characteristic of the application type and innovation type cultivation mechanism of automation major in my university.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has useful significance for others.

Key words: Automation Major; Practice Ability; Innovation Spirit; Cultivation Mechanism.

0 引言

华北科技学院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惟一直属的普通高等学校,始建于1984年,其前身是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分院,1993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改建为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初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学院面向全国招收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学校设置有37个本科专业,涉及工学、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七大门类学科,已经形成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专科教育、成人学历教育、安全培训、函授教育并存的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体系。

我校的自动化(专科)专业成立于1999年,2003年升格为自动化(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目前,自动化(本科)专业包括本科、专接本科、第二学位本科等多种本科办学形式,共有4个年级、20个班级,645名学生。

经过几年的发展,自动化专业的综合实力逐渐增强,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逐年提高。2007年,自动化专业被华北科技学院批准成为首批校级重点与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自动化专业被教育部批准成为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编号:TS1Z214)。

本文就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机制的建立、运行、完善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具有我校特色的自动化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机制的培养效果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1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1.1 自动化专业简介

自动化专业主要研究的是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动化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及其在各类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它以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以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为主要工具,面向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及各行业、各部门的自动化。它具有“控(制)管(理)结合,强(电)弱(电)并重,软(件)硬(件)兼施”鲜明的特点,是理、工、文、管多学科交叉的宽口径工科专业。学生在毕业后能够从事自动控制、自动化、信号与数据处理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技术工作。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要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

1.2 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

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能够体现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使学生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并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1.自动化专业的主干课程

自动化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电机拖动、直流控制系统、交流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原理、过程控制、微机原理、计算机控制系统等课程。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必须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课程的理论及其实践。

2.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

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通识基础教育课程、专业基础教育课程和专业方向教育课程三个方面的课程,每一方面的课程又包括理论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两大部分。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如图1所示。

2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学改革

2.1 教学内容改革

为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在认真研究和借鉴以前运行的人才培养计划的经验和做法,并结合我校的办学定位和实际情况,我们对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多次研讨论证,主要包括教学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开课时间、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的分配、实验项目的设置、实践项目等内容。

教学内容改革的具体做法是:

一是根据实际条件的变化,适当增加实验课程的学时,适当调整实验课程的内容。例如《信号与系统分析》课程,因实验条件的改善,将原教学计划理论教学32学时、实验教学0学时,调整为理论教学28学时、实验教学4学时。

二是根据专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适当增加专业选修课程的学时,适当调整专业选修课程的内容。例如《自动化仿真技术》、《自动化组态技术》两门专业选修课程,就是考虑到自动化专业技术的发展现状,突出自动控制系统仿真和组态方面的教学而增设的。

2.2 教学方法改革

正确灵活的教学方法将有助于深化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积极推进课堂讨论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外网络上查找资料,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研讨、推理,适时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发言讨论,最后总结得到合理的结论和推理。通过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会学生怎样掌握新知识、探索新知识、获取新知识,并会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独立的探索精神和独立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是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促进提高教学效果奠定基础。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但同样也离不开学生的密切配合和积极响应。关于如何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请参考作者的相关论文《大学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

2.3 教学手段改革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讲授教学内容时可以采用黑板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应该尽可能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因为多媒体教学可以对抽象的微观结构采用形象生动的动画,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扩大教学内容的有效信息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在大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也存在其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对此,作者进行了研究,请参考作者的相关论文《大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影响》(华北科技学院学报,Vol.4,2007)。同时,该论文获华北科技学院“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并在大会上进行了宣读交流,论文的获奖证书如图2所示。

3 我校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机制

3.1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实践教学体系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我校自动化专业特别重视实践教学方面的投入和改革。目前,在我校自动化专业已经形成多层次开展、多学科综合、并具有安全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我校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丰富、层次合理,主要包括:

(1)实验类:各类课程的附属实验课程。

(2)设计类:各类课程的课程设计。

(3)训练类:各类技能训练。

(4)实习类:认识实习、生产实习。

(5)综合类: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3.2 培养学生工程素质的途径――工程训练平台

为实现高等工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达到目标所要求的学生应具备的工程素质,我们认为,一是要求具备良好的师资队伍,二是要对学生进行工程素质训练。

师资队伍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成员的职称和学历,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按照“学有所长,利用所长”的原则,使师资队伍成员不断进行专业方向凝练;推出“自动化专业学术论坛”,加强学术交流合作,浓厚团队学术研究氛围。

对学生进行工程素质训练应采取循序渐进的训练策略。首先,立足于河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华北科技学院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的丰富实验资源,引导学生以严谨务实、认真仔细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实验环节,在实验当中体验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其次,利用实验、实习、科研、毕业设计(论文)、工程实训等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工程素质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能力。图3为学生正在进行电动机PLC控制系统训练的过程照片。

3.3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科技创新机制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我们认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一是要有相应的机制保证,二是要有具体的实施措施,这两方面缺一不可。

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的机制建设包括:分别成立学生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团队、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小组;学校提供科技创新所必需的活动场地、设备器材、经费支持等。

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的具体措施包括:一是进行实验室开放,鼓励学生到开放的实验室进行各种教学实验和研究实验;二是设立创新实验室,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创新实验室开展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图4为我校设置的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室。

3.4 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效果

经过自动化专业相关部门和教师的共同努力,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培养情况良好,在招生、就业、考研、科技创新活动等各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绩。

自2003年开始招收自动化专业本科学生以来,自动化专业的办学规模在稳步发展。近几年,每年的自动化专业招生计划均为210人,入学报到在190人以上,编为6个班级。

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良好,一次就业率较高。特别地,自动化专业作为华北科技学院煤炭主体专业,着力突出煤矿安全自动化这一行业特色,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积极响应号召,投身于煤炭相关企业、为突出我校的安全生产特色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自动化专业学生积极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取得多项科技创新成果。仅在2011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2项;飞思卡尔杯智能车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2项;全国挑战杯大赛河北省二等奖1项。图5为学生制作的科技创新作品(激光识别智能车),该作品获得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

自动化专业学生的考研情况良好,考研录取率一直位居前列,表1为近几年自动化专业学生考取研究生情况汇总表。

4 总结与建议

作者认为,只有坚持循序渐进的培养策略,才能保证学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学生能力培养的层次关系应为:实践能力的基本标准,工程素质是最低要求,创新精神是最高追求,三者的层次关系如图6所示。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校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机制已经逐步完善、成熟,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在完成教育部规定培养目标的前提下,进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手段改革,不断提高和强化教学效果。

(2)构建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合理布局实践教学层次,加强实践基础能力培养。

(3)构建自动化专业的工程训练平台,通过PLC工程实训项目和单片机工程实训项目等途径,使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制作、检验等步骤的全部过程。

(4)构建自动化专业的科技创新机制,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开放实验室、创新实验室开展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取得科技创新成果。

同时,我校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机制还应进一步进行改革、充实、提高、完善,以不断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例如,训练类实践教学课程是提高自动化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有明显的帮助作用。因此,训练类实践教学课程的下一步改革思路是:教师提出更有难度的训练题目,学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实现训练题目的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自动控制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训练类实践教学课程促进教学的良好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涛,潘玉民.自动控制系统实验实践教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

2 薛鹏骞,潘玉民,张涛,等.煤矿安全检测技术与监控系统[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

3 陈金刚,于涛. 本科实践性教学及其管理探讨[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5(3).

4 施步洲. 构建工程实践能力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6(6).

5 汪建华,俞贵邦. 工程实践能力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2).

6 张涛,孟凡甡,张昔平,朱雄. 大学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专辑.

7 张涛,孟凡甡,薛鹏骞. 大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影响[J].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07(3). (华北科技学院“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8 张涛,孟凡甡. 我校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及其特色[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专辑.

9 张涛,靳文涛,薛鹏骞. 丰富和完善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09(3).(华北科技学院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优秀论文二等奖)

10 苗志全. 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建设大学生创新实验中心实践探索[J]. 教育科学博览. 2012(4).

科技实践论文篇13

基金项目: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改项目“工程硕士‘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的实践与探索”(编号:2016-ZX-424),主持人:周全法;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课题“工程硕士‘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JGZZ16_088),主持人:张建斌、周全法;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以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编号:B-a/2016/01/28),主持人:张建斌、周全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8-0057-05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11年启动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以下简称“特需项目”)工作。开展此“特需项目”的目的是“服务需求、创新模式、突出特色”,主要针对国家有关行业领域特殊需求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紧扣择需、择优、择急、择重,安排一批办学水平较高、特色鲜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高的高等学校,依托其与国家重大战略、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相关的优势学科,在一定时期内招收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特需项目”的实施,激发了试点高校办学活力及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有关行业领域在特殊人才需求上的矛盾,适应了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m应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5年多来,全国63家试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能力培养、毕业论文改革等方面努力工作,取得了一些很好的经验,为我国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典型案例。

作为首批“特需项目”试点高校的江苏理工学院之一,在3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主动契合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逐步形成了以“资源再生”、“绿色装备制造”为特色的学科、专业和科研格局,在资源再生利用、关键基础零部件的再制造、循环经济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特色,为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两个领域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特需”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江苏理工学院在开展“特需项目”以来,学校充分发挥自身办学优势,紧密依托行业协会组织和相关企业,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工程硕士,以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探索了“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工程创新能力提升为主线的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

在“特需项目”中设立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背景是国家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考量。从2010年开始,国家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迫切需要提升硕士和本科层次人才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特需项目”设立并实施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硕士生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提升愈显紧迫。然而,由于大学的行业属性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弱化,企业与高校之间原先存在的行业纽带已经不复存在,硕士生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土壤逐渐消失,即使是工学硕士研究生的工程能力培养也已经出现严重困难,因而在“特需项目”的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等领域的工程硕士的工程能力培养途径和方法已经成为一个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大问题。

江苏理工学院在30多年的本科人才培养中,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双证书”毕业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所有的工科学生在毕业前必须通过“应知”和“应会”考试取得劳动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工、高级工),工科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和行业性一直未弱化。借此基础,江苏理工学院提出在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的实践能力培养上,必须把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工程硕士培养的重中之重的工作,通过专业(领域)的行业属性定位、与行业产业和企业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打折扣的工程领域实践和工程创新活动,全面提升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基于这样的工程硕士培养理念,江苏理工学院在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尝试了“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四结合”培养模式的核心是以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提升为主线,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为载体,将工程硕士的企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科技创新和就业进行有机整合,企业为每个选题提供一定的科技创新基金,研究生毕业后,可选择到该企业就业,继续从事企业实践与论文阶段未完成的科技创新活动。

图1 “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

(一)课程学习阶段

在课程学习阶段,相关课程的设置原则是注重基础,联系实际强化应用,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打好理论基础。通过理论课程学习、实验操作以及技能培训等环节,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理论水平、专业实验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2]。在此阶段,每位工程硕士的企业导师必须给研究生开设专业领域相关专题,介绍专业领域新动态、新技术、发展趋势,强化工程硕士的工程概念和创新意识。此阶段的另一重要任务是研究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下,选择确定未来的企业实践单位、工程研究方向、科技创新内容、毕业论文(含设计等)选题以及职业规划和就业计划。

(二)企业实践阶段

在“四结合”培养模式的实际运行中,企业实践、学位论文和毕业就业环节都在相关企业进行。在企业实践阶段,工程硕士研究生主要围绕本领域的工程实际开展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通过岗位实习、工程体验、综合训练、技术研发等环节,在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的共同指导下,运用领域专业知识,开展企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从而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3]。

(三)学位论文阶段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须在企业实践之前的课程学习阶段完成,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学位论文必须在企业实践时完成,学位论文还要与企业实践、科技创新和未来的就业工作结合起来。论文选题必须结合企业、产业和行业实际,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第一导向,注重技术性、工程性,兼顾学术性。通过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形式,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领域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工程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和工程创新等能力。

(四)毕业就业阶段

从就业角度来看,工程硕士的企业实践以及在企业从事科技创新和学位论文工作,是工程硕士和企业相互选择、相互适应的过程。学校通过对毕业研究生、实践企业和就业单位的跟踪调查,审视、反思学校对工程硕士培养定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设置、培养过程及管理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同时获取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需求信息,进而反馈予学校,优化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完善管理服务。

实践表明,“四结合”培养模式得到了企业和学生的热烈欢迎,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的“人才招聘易、留住人才难”的难题,解决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阶段必须花费大量时间找工作、影响论文质量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优质就业的难题。

二、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成效

(一)进一步健全了工程硕士培养的运行机制

江苏理工学院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了优化的《工程硕士“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了“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紧贴服务需求、培养过程体现能力要求”的培养思路,据此修订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高标准制订了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完善出台了企业实践基地建设方案、导师聘任管理办法、研究生企业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以及毕业质量跟踪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同时,专设了研究生企业实践管理办公室和项目实施经费,从而为“四结合”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企业实践是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围绕特定的专业领域,以研究生为主体,以企业实践基地为载体,将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对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思考的过程。工程硕士企业实践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学制不同,实践时间理论设计为半年到1年不等。我国目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其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实践环节存在一定程度的封闭性和局限性。而在“四结合”培养模式下的实际运行中,研究生实践、论文和就业环节都在相关企业进行,实践的时间得到有效延伸。在“四结合”培养模式的企业实践过程中,研究生进行的科技创新活动不再因为课程、实践以及论文等环节而分段,而是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为载体进行有机整合,连贯、深入地进行实践与研究,学校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践进行无缝对接。由于企业实践项目能大大激发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探索能力,其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能很好结合在一起,学生更愿意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大胆尝试。同时,双导师共同引导研究生从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思考问题,学会设计解决方案,学会通过观察、实验、调研等活动对问题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鼓励研究生将所学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运用到企业实际生产中,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从而提高工程硕士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最大限度的激发和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从实践成果来看,以江苏理工学院2015届毕业生为例,该届毕业生科研成果丰硕,参与申请专利30余项,参与技术研发项目20余项,参编著作2本,50余篇,在上海派力迪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企业实践的赵洁同学被全国工程教指委评为第三届“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全共100名)。近年来,“四结合”培养模式下研究生和企业基地参与的项目获得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奖励。

(三)学位论文质量和毕业质量明显提升

“四结合”培养模式中,研究生学位论文课题是由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为学生选定的,一般是行业或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从而保证了学位论文与企业实践具有很好的延续性、融合性。学位论文选题来源于企业的应用课题、工程实际或现实问题,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工程技术背景和应用价值,形式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开发与技术改造,工程设计与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论文体现工程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能力,突出工程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学位论文实行双指导和双盲审,按照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11〕11号《关于试行工程硕士不同形式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的通知》要求进行评审。

从学位论文质量来看,以江苏理工学院2016届毕业生为例,该届毕业生共计44人,其中,21人选题与实践内容选题直接相关,17人在实践企业完成了论文的撰写。其中,毕业论文盲审优秀率29.5%,而按“四结合”培养模式在企业完成毕业论文的学生论文盲审优秀率高达52.9%,占全校优秀率的69.2%。不难看出,在“四结合”培养模式下的研究生,实践成果丰硕,毕业论文质量明显优于其他研究生。

(四)就业质量和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四结合”培养模式中的校企深度协同,让研究生在就业方面有很高的质量和效率。因为企业全程参与研究生培养中实践、论文、科技创新和就业等环节,实现了几个环节的无缝对接,将校企深度合作和协同育人贯穿于工程硕士培养的全过程,让研究生切实参与到企业的科技创新项目与实践活动中去。毕业生就业时,由于对实践企业比较熟悉,不用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研究课题,所学的内容也与工作内容高度一致,研究生乐于到所实习企业就业,同时企业也需要这样一个对企业文化比较熟悉,并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来工作,这就形成了企业与毕业研究生就业双赢的局面。

从就业情况来看,江苏理工学院两届工程硕士毕业生70多人中,有23人留在原实践单位就业,通过举办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返校交流等活动,学校得到了双方关于“四结合”培养模式毕业生的反馈。其中,用人单位高度评价了这部分毕业生,认为采用“四结合”模式的研究生动手能力的提升更加明显,在企业中更有干劲、取得的成果更多;而毕业生们在返校交流中也提到,“四结合”培养模式已成为助推自己全面成长成才的“加速器”,在这种模式下的毕业生一到单位便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受到了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

(五)导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导师水平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关键因素,实施“双导师制”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必然要求。在“四结合”培养模式中,一方面,校内导师的遴选除了对其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有明确的要求外,还要考察其实践能力以及与行业、企业联络和协作能力;另一方面,聘请行业内的领军人物、技术专家作为校外导师,并以讲座、研讨等多种方式与校内导师交流工程硕士指导经验。此外,设立导师组,由领域内学术水平高、工程经验丰富的导师担任组长,负责小组内其他导师的日常培训与管理,使导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整体提高;学校实施导师“能力提升计划”,定期组织校内导师到行业内知名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进行进企、进站工作,及时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提升校内导师的实践能力。根据“四结合”模式的需要,学校加大工程硕士培养经费,增加企业导师的辅导报酬,为工程硕士培养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同时,不断完善导师考核制度,实施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

(六)专业领域的产业和行业属性得到显著强化

加强研究生企业实践是国家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的需要。近年来,学校陆续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等联合成立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新能源汽车学院、电梯学院、机械研究总院江苏分院等行业学院,通过“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等链条,把学校、企业、行业等主体和人才培养培训各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提升学校行业知名度的同时,有效增强了工程硕士培养的行业背景。

在此过程中,学校以稳定、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互惠互利樵则,通过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多途径建设实践基地,有效拓宽了研究生选择实践企业的渠道。目前,学校已与5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包括常州翔宇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常州环境监测中心、常州市润源经编运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无锡市派克重型铸锻有限公司等。其中,已有28家单位成功获批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导师和研究生可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在众多实践基地中选定实践企业,进入工程硕士培养的实践和论文阶段。2016年,常州翔宇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获批“江苏省优秀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该公司每年可容纳5-10名研究生进行企业实践,并可根据学生意愿为他们安排就业岗位。

江苏理工学院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自2012年以来的四年多探索实践中,边探索边实践边完善,以环境工程和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将企业实践、学位论文、预就业、科技创新活动等实践环节有机衔接,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生实践创新课题和毕业论文选题,企业为每个选题提供一定的科技创新基金,研究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指导下从事企业实践和毕业论文工作,并在此过程中签订就业意向。从已毕业的两届工程硕士研究生就业跟踪调研情况来看,学生和企业均对此模式实施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四结合”培养模式提出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新思路,解决了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研究什么”、“培养什么能力”、“毕业后如何服务特需”和“如何高质量对口就业”等问题,为培养行业和企业急需的硕士层次的高技术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