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建设论文实用13篇

规范化建设论文
规范化建设论文篇1

(二)坚持用改革精神根治“”问题。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和勇气挖根源、祛病根,进一步从源头上打压住反弹反复问题,触及和攻克深层次矛盾问题。一要紧盯苗头防反弹。纠风之难,难在防止反弹。作风问题反弹反复具有鲜明的多变性、隐蔽性和顽固性等特点,其实质就是藏着、绕着、躲着各种约束,对执行各类党规党纪、明令要求,变着法子使歪招、打折扣、搞变通。对此,要时刻盯紧、露头就打,让反弹面临大风险、付出大代价,把网收紧绝不让问题钻空子,穷追不舍绝不给反弹有喘息。二要深挖根源祛病根。要注重从源头上挖根源、祛病根,加大制度机制的废改立,把“”问题滋生的病灶铲除掉,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治顽疾,切实用法规制度管住人、管住事、管住权,确保一切公权都在严格约束下运行,一切公事都在严格程序下执行,一切公款公物都在严格管控下使用。要以革自己命的态度和勇气挖根源、除病根,坚决向固有的特权思想开刀、向各色利益藩篱开火。三要综合施策抓整治。“”问题涉及到政策制度、体制编制等多方面,涉及到社会各领域,涉及到文化习俗和封建社会遗产,还包括各种思潮和价值观的交汇交锋。因此,根治“”还要善于从下级存在的深层次矛盾问题上反思上级的责任和问题、深挖制度层面的缺陷和漏洞、铲除思想文化层面的积习和恶俗,坚持多方面着手、多方向用力、多手段并举,综合运用多种资源抓整改、多方力量抓整治,特别是要总结和用好教育实践活动经验成果,坚持上下联动、前后衔接,相互配合、共同推进,坚持抓教育与抓实践并举,抓问题与抓整改并进,抓导向与抓文化并行,真正使“”问题无处藏身、无机可乘、无路可逃。

(三)坚决纠治官兵身边的不正之风。强调,在作风问题上,大问题要抓,小问题也要抓,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要看到,发生在官兵身边的不正之风,事虽小、反映的却是大问题、造成的却是大危害,不仅对内部关系、基层风气伤害很大,也严重挫伤官兵对党的感情和信任,对军队形象和社会风气的恶劣影响也不可小视。对此,一要抓早抓小正风气,早预测、早防范,抓小事、抓细节,盯住关键节点、重要时段,瞄准突出问题、重点领域,坚决刹住借战士入伍入党、学技术、转士官、探亲休假之机收钱收物,切实把败坏基层风气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二要严查严纠正风气,要对照讲话、对照“四面镜子”严查深挖,做到横向查到边、纵向查到底,不回避、不掩饰、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真正把存在问题找准找实,特别是要抓住官兵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查处、严肃处理,既不放过“初犯”也不容忍“小恶”,全力维护官兵切身利益,积极回应官兵关注关切,以刹风成效取信于官兵,以问题的有效解决促进基层风气根本好转。三要群策群力正风气,积极推进基层事务公开,对涉及官兵切身利益和单位建设的重要事项,采取适当形式向官兵公示公开,让官兵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以有效监督把权管牢、把人管住、把事管好;建立基层风气监督员队伍,广泛开展“双向承诺、双向监督、双向讲评”活动,坚持把“面对面”与“背靠背”结合起来,把“个别听”与“集体谈”结合起来,把“走进群众听”与“组织群众评”结合起来,鼓励官兵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主动提意见,帮助找问题,做到问计于官兵、问过于官兵、问需于官兵。

(四)坚持惩防并举保持高压态势惩治腐败。指出,作风问题是腐败的温床;党内不能有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军队是拿枪杆子的,更不能有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强调要以零容忍的态度反腐败,坚定不移严防、严惩、严办。一要管住权力。要依法管住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严格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导致腐败问题的私权力坚决予以剥夺,对导致体系腐败的权力链坚决砍断,切实从源头上把腐败问题的漏洞堵住,让腐败分子无任何贪腐之机、彻底打消贪腐之念。二要严格追责。督导各级落实好党委反腐败的主体责任、纪委的监督责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规为准绳,敢于较真碰硬,把板子打在具体人身上,特别是要严肃惩处职责不到位、责任不落实、查究不得力的单位和个人;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对上下关注的重要案件,要迅速查清问题,尽快研究处理,不能瞻前顾后、久拖不决。三要强化监督。抓住监督重点,着力强化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行使权力的监督,真正做到权力越高、约束越多,权力越大、监督越广。突出监督的主体,注重调动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两个积极性,完善党务政务公开机制、群众民主评议机制、建言献策机制,用群众的力量来约束、引导干部行为。拓展监督渠道,发挥好主管机构日常工作检查、审计机关审计、纪检监察机关接受群众实名举报等传统渠道的重要作用,探索创新网络反腐新渠道,努力形成上下衔接、内外结合、规范运行的监督体系,确保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

二、在重要环节上求深入,推动作风建设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

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需要长期抓、反复抓,着力解决好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问题,关键是要抓好以下四个重要环节:

(一)从严治党治军强化组织纪律抓作风。指出,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从严明党的纪律入手抓作风,首先要强化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组织纪律性是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加强组织纪律性必须增强党性。当前,有的党员干部只对领导个人负责,不对组织负责,把上下级关系搞成人身依附关系;有的办事不靠组织而靠熟人、靠关系,架了不少“大天线”“小天线”;有的不服从组织安排,特别是涉及个人利益时,与组织讨价还价;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增强党性和组织纪律性,使每个党员干部更加坚定自觉贯彻执行“四个服从”的组织纪律,时刻都在组织管理中、都在组织纪律约束下,忠诚于组织、与党同心同德。其次要严格党内制度和组织生活。深刻反思党内和军队一些党员干部发生作风问题甚至严重腐败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执行党内制度不严格、落实党内生活不严肃,有的该请示不请示、该报告不报告、该遵守的不遵守;有的开展自我批评难,开展相互批评更难;有的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疏于教育管理,致使少数党员干部游离于组织之外、甚至凌驾于组织之上,等等。要深入开展“讲党性、守党规、严党纪”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使党员干部在每一次党内生活中得到锤炼。再次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从遵守和维护入手,严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人事纪律、财经纪律、保密纪律。特别是要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十不准”和“七个决不允许”,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要加大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对不守纪律、阳奉阴违、明知故犯的要追究责任,做到从严执纪、违纪必究,纪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例外,使党的纪律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二)坚持以上率下领导带头抓作风。“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己不正,焉能正人”。强调,领导带头、层层示范是我们做好工作的重要方法。]党的十以来,全党全军形成了领导带头转作风、以上率下正风气的新共识、新规范。深化部队作风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更加注重严格要求自己,坚持用严格的尺子衡量自己,用很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用无私无畏的勇气对照、检查、改进、提高自己。要在纯洁思想、增强党性上严起来、带好头。要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坚定理想信念、防止思想滑坡,引导大家坚决纠正学风上的“双重态度”、品质上的“双重人格”、言行上的“双重标准”、做事上的“双重规则”,加强自我警省、自我约束、自我克制,自觉把满足个人贪欲、一味追求个人享受视为祸害,做到防微杜渐,努力避免摔大跤、栽跟头。要在自查自纠、整改问题上严起来、带好头。要让党员、干部明白,自己的问题自己查找、自己解决最主动,自觉做到照镜子要自己照,正衣冠得自己正,洗洗澡也要自己主动搓。坚持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特别是要带头反对特权,坚决不搞特权,在反“”问题上勇于向自己开刀,勇于刮骨疗伤,不能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只抓下级不抓自身。要在知行合一、真抓实干上严起来、带好头。强调,从国家讲,叫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从军队讲,叫空谈误事、实干兴军。转作风、正风气,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既解决认识提高问题,又解决行动自觉问题,使作风建设要求落地稳、扎根深,落实到每个党员干部行动上,贯彻到强军兴军实践中。

规范化建设论文篇2

1.当代我国社会道德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市场经济化、社会法制化和国人道德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凸现出来。与之相对应,我国的道德规范体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原有的一些社会基本道德框架逐步解体,传统意义上的道德观念不能够完全适应今天的变革社会,而新的人际规范和道德规范体系又没有重新构建出来,致使武术界的“道德失范”现象日渐突出,武术道德已“跌向历史的边缘”。一些带有封建糟粕的消极思想有所抬头,并有蔓延之势,它像幽灵一样悄无声息地游荡于武术的各个领域,潜移默化地腐蚀着习武者的思想与行为,并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现出来。

目前,在武术界,由于一些地方武术馆校负责人的素质修养不高,对优秀武术传统美德的具体内涵理解不透,故而在办学过程中,虽然打起了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招牌,但向学生灌输的却是“江湖哥们义气”、“以霸为荣”的民族糟粕文化。为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形成了武术教育单纯技击化,武术道德教育模糊化的畸型发展现状。

2当前武术道德规范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现有武术道德规范科研成果中,基础研究相对较多。有关武术道德规范体系的研究成果尚待进一步检索。表现在研究方法滞后、研究目的模糊、研究范围偏窄、研究角度匾乏、研究内容明显浅薄,不具有时代性、超前性和适应性。

面对目前国内外武术道德规范发展的现状,武术界应该积极合理的吸收与武术道德规范体系构建相关的基础理论与实践资源,对于传统武术道德规范内容,应进行挖掘整理,继续深人研究,客观合理的吸取国外武技道德的优点,为我国构建一个相对科学合理、完善可行的武术道德规范体系做好前期工作。

3当代武术道德规范体系概述

3.1武术道德规范的概念

武术道德规范是对武术人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的普遍反映和概括,是从一定社会或阶级利益出发,用以调整武术社会中武术人自身及武术人与武术人之间、武术人与非武术人之间、武术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也是判断、评价武术人行为善恶的标准。不同时代、不同阶级有着不同的武术道德规范,武术道德规范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作为一定武术社会或阶级的普遍武术道德要求,积极地影响和调节人们的武术道德关系,直到支配习武人群的道德生活和道德行为。

3.2武术道德规范的社会功能

“教书育人”贯彻在武术教学之中,“未曾习武先崇礼,未曾习武先习德”,传统武术道德教育始终把“德”列为习武的先决条件,武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向重礼仪,讲道德,“崇尚武术道德”,诸如尊师爱友,互助互学,以武会友,讲究信用,见义勇为,不逞强欺弱等品质,是中华武术传统道德的内容。在当代社会,武术道德非常有益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武术道德是社会道德的有效组成部分,社会道德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武术道德也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武术道德讲求热爱祖国,尊老爱幼,惩恶扬善,诚实守信,谦虚礼貌等,其内容蕴涵着丰富的社会道德内容。中国武术道德文化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几千年悠久的武术道德文化,对洗涤民族伦理文化中的污浊,升华其中的优秀成分,对于培养民族尚武、进取、团结、坚韧,增强民族和国家的凝聚力、自信心,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3.3武术道德的社会人文教育价值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是一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动教材,具有博大的精神力量、深刻的道德力量和巨大的感召力,特别是中华民族优秀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要求有新的中国文化精神和理念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在举国开展武术进奥运的同时,宣传武术道德文化,让人们了解我国的武术道德发展史、武术道德文化史,了解武术道德是中国文化一个独特的视角,揭示和展现着中华民族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继承和发扬世代相承的武术道德文化,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可以振奋民族精神,使社会道德具备更丰富的内涵。

4建构当代武术道德规范体系可行性的方法与途径

4.1继承传统武术道德的原则

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特别是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时,我们有必要对武术道德继承问题的正确理论和方法进行认真的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对于本民族历史上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武术道德,应当采取一种既批判又继承的态度,批判是为了更好地继承,继承中就包含着批判,批判不是完全否定,而是一种扬弃,继承不是照搬,而是赋予新的意义。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我们可以对武术道德的继承间题,提出一个总的原则方法,即“批判继承、弃糟取精、综合创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4.2辫证吸取国外武技道德规范体系中的有益成分

“始于礼终于礼”的思想观是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在日常练习和竞赛过程中应重视对礼仪道德的遵守。韩国贻拳道中每次练习均“以礼始,以礼终”,培养人的忍耐、谦虚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体现了一定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品性。这些礼仪让每位学生在学练贻拳道过程中达到一种谦虚忍让、克己、恭敬、纯朴、坦诚、服从的人格素养。对这些武技道德规范体系中的有益成分,要辨证吸取,以丰富和完善当代武术道德规范体系。

4.3“尚武崇德”是当代武术道德规范体系构建的核心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尚武祟德的优良传统,明确提出“尚武精神”一词的是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1920年,上海精武体育会出版会刊—《精武本纪》时,孙中山先生应邀作序,亲笔书写“尚武精神”四个字,并将“尚武精神”归纳为“以振起从来体育之技击术,为务于强种保国有莫大之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武术功能的不断扩展。“尚武精神”的内涵也得到极大丰富,体现了习武者的一种强身健体的生存意识和民族性格,是尚武精神的一种境界。在当代武术道德规范体系构建中,要将“尚武祟德”精神发扬光大,以丰富武术道德规范的内容。

5结论和建议

5.1结论

规范化建设论文篇3

一、统计的作用

在偶然中寻求必然是应用统计的核心。所谓统计,就是通过有效收集、整理有用的数据信息,运用数理统计推断的原理,以部分(样本)推测全体(总体)的特性。通过测量、描述、分析产品特性的变化,形成数学模型,从而对产品过程进行监控,对质量变异提前预防,为降低产品缺陷和预防不合格的产生,特别是为质量改进指明方向。正如恩格斯所说,任何偶然性存在的场合,都受客观规律所支配,问题是如何发现并利用这些规律。统计方法作为一种为决策提供依据的工具,可以帮助人们进行数据分析,了解社会状态的分布情况,找出问题、缺陷及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服务的质量。原始数据不经过整理和分析,只是一堆“资料”,而有用的信息往往蕴藏在大量的数据之中,所以数据的应用是统计的前提,统计是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工具。

二、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1.部分调查对象的认识偏差导致配合程度偏离。我国政府统计实行的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而这一体制也在市政行业中得以体现。其缺陷是:统计工作量大,质量低,可利用资源低。在市政行业中,市政综合统计的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加强,致使与各业务部门统计之间沟通不够、协作不充分,没有建立规范的统计信息共享机制,缺乏长期协作的信息互补。一方面存在“七分统计,三分估计”的陈旧观念依然在某些统计对象的脑海里存在,调查对象为了某种利益的驱动,使他们对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产生偏见,或者怕泄露自己的实底有意虚报或瞒报,故意不提供真实的第一手统计资料,人为地造成了统计基础资料来源的渠道受阻。另一方面基层单位报表的主动性和及时性比较差,基层源头数据搜集难度大。每当临近报表送审时间,县(区)级统计机构的工作人员就开始电话催表,一两次还不行,得反反复复才能把报表催到手,无论是定期的报表还是抽样调查表,催报难度及花费时间和精力远远大于报表录入处理分析过程。

2.基层统计机构力量薄弱,特别是县(区)、乡镇两级统计机构承担的统计任务与人员力量过分悬殊。目前县(区)、乡两级统计机构承担了大量的统计数据收集、审核、汇总任务,特别是上级统计机构局、队分设后,县(区)级统计局在原有的在职人员和工作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必须同时承担上级局、队安排的统计业务和调查任务,人员配备和力量与统计工作量之间矛盾日益突出。

3.基层统计人员素质不能完全满足统计形势和工作任务的需要,一定程度上使基层的统计数据的质量受影响。按照统计工作对统计人员要求,真正达到会统计、会调研、会分析、会微机的“四会”标准的人员为数很不乐观,而懂政策经济、知法规、能统计、会预测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少缺乏。

4.基层经费紧张成为制约基层统计事业发展的“瓶颈”。除上级业务部门仅有的一点业务经费外,统计部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的财政资金,县(区)级财政以保人员工资为根本,而满足统计基础设施及网络化建设的需要举步维艰。

5.统计执法举步维艰。统计违法行为多发生在为单位工作的行为上,一般都是对单位进行处罚,如果某单位受到违规处理,势必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三、对基层基础规范化工作的建议和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统计工作有了很大进步,但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不足。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得出的数据,反映了当前我国常规统计制度方法还不够完善,特别是第三产业、非公有制单位的常规统计方法亟待改革。所以笔者认为应从下几个方面加快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强化常规统计管理。

1.强基固本夯实统计基础。健全机构和人员是夯实统计基础的关键。一是不断完善壮大县(区)、乡统计机构,充实、培训县(区)乡统计人员,在筹备成立市级调查总队的基础上,应尽快考虑成立县(区)级相应的调查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加大对基层工作的督导力度,提高局、队统筹组织协调和统计业务能力,确保基层各项统计任务的顺利组织实施。二是加强对部门统计的指导和管理,理顺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的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使部门统计成为统计部门依靠的重要力量;三是搞好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统计职业道德意识,强化统计法律意识,提高统计从业水平,为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四是建议上级业务单位要加强统计报表的管理和各专业报表间的衔接,杜绝统计报表指标重复统计,不随意增加基层工作负担。

2.质效并重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统计人员完成了大量的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统计报表的汇总上报,并不等于完成了统计工作,它只是完成了统计工作“量”的一部分。统计工作的根本是统计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完成统计工作“质”的部分,以揭示其“量”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重点从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简便性和适用性等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统计数据在统计信息的采集范围和内容含量上的完整性。要求统计调查覆盖的范围要完整,被调查对象的报表起报要完整。二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客观真实性方面的准确性。对基层报来的各类报表必须严格审查,是否按统计制度规定的指标填报,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计算结果是否准确,统计数据是否符合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等,从数据采集的源头把好质量关。三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时间价值上的及时性。以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统计工作的手段和方法,缩短统计调查与数据结果的间隔时间,以最快时间统计数据,建立和规范统计信息制度,提高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四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使用过程中的简便性。一方面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部门统计资料,减少重复统计,最大限度地减轻社会调查负担。另一方面对外公布的各种统计数据、统计图表和统计分析文章,力求简洁、清晰、明了,要把枯燥的数据、专业的图表和术语转化为贴近现实、贴近大众的表达方式,便于各级领导、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理解。五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价值实现上的适用性。及时了解、掌握各级领导决策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情况,在调查之初就要考虑收集的统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从而缩小统计信息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统计产品,才能使统计数据发挥最大的效益回报。

3.转变理念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一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主动性。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紧扣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主动搞好服务,及时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积极拓宽服务领域,为各级党政领导决策服务的同时还要为企业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二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在开展统计服务和统计分析时,除要满足一定的数量要求的同时,更要注重分析的质量。服务的角度要准确,服务的内容要充实。对社会、经济方面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认真选题,做到分析问题透彻,提出的建议切合实际,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三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实效性。把握经济趋势、科学预测,由事后分析为主向事后分析与事前预警预测并重转变,改变过去单纯反映情况、提供信息的做法,在深入研究问题、提供实用有效的产品上下工夫。

4.加强统计执法规范基础工作。坚持依法办统计,依法治统计,依法兴统计。要加大《统计法》的宣传力度,要在开展一年一度的市政统计执法大检查的同时,大力开展《统计法》的宣传活动,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统计人员的法律意识,为统计执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大处罚力度,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一是以“五五”普法为契机,营造以法治统的良好氛围。借机造势,大力宣传《统计法》和统计工作,加大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和曝光力度,为依法治统营造良好的环境。二是严格落实各项统计制度,是实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条件。严格执行统一的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继续理顺局内各专业业务关系,理顺与行政主管部门的统计业务关系,理顺上下级统计机构间的业务关系,增强统计业务工作的整体性、协调性和互补性,逐步实现统计数据采集、审核、加工、管理各环节的流程化管理,统计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统计台账的规范化、档案化管理,促进统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5.多方培训强化统计人员素质。目前许多统计人员理论知识欠缺,不会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以供决策者考,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这也充分说明了他们对统计工作的内容了解不够,或是对统计工作的性质认识不清。基层统计部门统计基础薄弱,既懂统计管理又懂统计业务和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相当少。统计人员的素质如何,对统计信息的质量存在着很大程度的制约关系,人员素质高,统计信息的质量就会提高。作为基层统计工作人员,工作的职责要求应该了解和掌握现行的方针、政策、经济发展的重心、核心和趋势;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统计工作方法,知道怎样收集数据、怎样计算指标、怎样分析整理资料;了解和掌握统计信息网络技术。因此,全方位加大培训教育的资金、技术、人力投入和工作力度,造就一大批懂统计专业、会经济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的人才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通过采取集中培训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请进来教与送出去学相结合等方式,使基层统计人员能够接受多层面的培训和交流,不断强化职业道德,形成依法统计理念,不断更新、拓展专业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能够比较准确分析和把握经济运行的趋势,熟练运用网络系统传递信息,才能保证源头数据不受干扰,做到准确、及时和到位,才能为提高数据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6.加快信息化提升统计服务手段。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未能应用于实践。长期以来,市政综合统计和各业务部门统计一直使用全面报表统计方法,一表统到底,在统计的调查方法上,形式单一,难以及时反映新时期的新要求和新变,所以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功能、促进统计现代化建设必要保障和手段,同时加快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建设,也是提高统计系统整体功能的物质技术基础和重要手段。依托现有的硬件和网络资源,坚持统一、开放的原则,整合统计信息网络资源,构建统计信息服务网络互动平台,为领导决策、企业发展和公众需求服务。逐步向“统计信息标准化,数据传输网络化,业务处理电子化,信息服务社会化”的目标稳步迈进。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当前形势下加强常规统计调查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建立健全统计管理体系。加强统计人员培训,加大统计工作投入,确保常规统计工作正常开展;深化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完善统计体制,健全指标体系,理顺数据采集渠道,进一步改进统计手段和方法,使常规统计工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规范化建设论文篇4

一、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1、部分调查对象的认识偏差导致配合程度偏离。一方面存在“七分统计,三分估计”的陈旧观念依然在某些统计对象的脑海里存在,调查对象为了某种利益的驱动,导致他们对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产生偏见,或者怕泄露自己的实底有意虚报或瞒报,故意不提供真实的第一手统计资料,人为地造成了统计基础资料来源的渠道受阻。另一方面基层单位报表的主动性和及时性比较差,基层源头数据搜集难度大。每当临近报表送审时间,县(区)级统计机构的工作人员就开始电话催表,一两次还不行,得反反复复才能把报表催到手,无论是定期的报表还是抽样调查表,催报难度及花费时间和精力远远大于报表录入处理分析过程。

2、基层统计机构力量薄弱,特别是县(区)、乡镇两级统计机构承担的统计任务与人员力量过分悬殊。目前县(区)、乡两级统计机构承担了大量的统计数据收集、审核、汇总任务,特别是上级统计机构局、队分设后,县(区)级统计局在原有的在职人员和工作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必须同时承担上级局、队安排的统计业务和调查任务,人员配备和力量与统计工作量之间矛盾日益突出。

3、基层统计人员素质不能完全满足统计形势和工作任务的需要,一定程度上使基层的统计数据的质量受影响。按照统计工作对统计人员要求,真正达到会统计、会调研、会分析、会微机的“四会”标准的人员为数很不乐观,而懂政策经济、知法规、能统计、会预测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少缺乏。

4、基层经费紧张成为制约基层统计事业发展的“瓶颈”。除上级业务部门仅有的一点业务经费外,统计部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的财政资金,县(区)级财政以保人员工资为根本,而满足统计基础设施及网络化建设的需要举步维艰。

5、统计执法举步维艰。统计违法行为多发生在为单位工作的行为上,一般都是对单位进行处罚,如果某单位受到违规处理,势必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二、对基层基础规范化工作的建议和思考

1、强基固本夯实统计基础。健全机构和人员是夯实统计基础的关键。一是不断完善壮大县(区)、乡统计机构,充实、培训县(区)乡统计人员,在筹备成立市级调查总队的基础上,应尽快考虑成立县(区)级相应的调查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加大对基层工作的督导力度,提高局、队统筹组织协调和统计业务能力,确保基层各项统计任务的顺利组织实施。二是加强对部门统计的指导和管理,理顺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的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使部门统计成为统计部门依靠的重要力量;三是搞好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统计职业道德意识,强化统计法律意识,提高统计从业水平,为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四是建议上级业务单位要加强统计报表的管理和各专业报表间的衔接,杜绝统计报表指标重复统计,不随意增加基层工作负担。

2、质效并重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重点从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简便性和适用性等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统计数据在统计信息的采集范围和内容含量上的完整性。要求统计调查覆盖的范围要完整,被调查对象的报表起报要完整。二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客观真实性方面的准确性。对基层报来的各类报表必须严格审查,是否按统计制度规定的指标填报,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计算结果是否准确,统计数据是否符合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等,从数据采集的源头把好质量关。三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时间价值上的及时性。以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统计工作的手段和方法,缩短统计调查与数据结果的间隔时间,以最快时间统计数据,建立和规范统计信息制度,提高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四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使用过程中的简便性。一方面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部门统计资料,减少重复统计,最大限度地减轻社会调查负担。另一方面对外公布的各种统计数据、统计图表和统计分析文章,力求简洁、清晰、明了,要把枯燥的数据、专业的图表和术语转化为贴近现实、贴近大众的表达方式,便于各级领导、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理解。五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价值实现上的适用性。及时了解、掌握各级领导决策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情况,在调查之初就要考虑收集的统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从而缩小统计信息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统计产品,才能使统计数据发挥最大的效益回报。

3、转变理念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一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主动性。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紧扣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主动搞好服务,及时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积极拓宽服务领域,为各级党政领导决策服务的同时还要为企业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二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在开展统计服务和统计分析时,除要满足一定的数量要求的同时,更要注重分析的质量。服务的角度要准确,服务的内容要充实。对社会、经济方面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认真选题,做到分析问题透彻,提出的建议切合实际,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三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实效性。把握经济趋势、科学预测,由事后分析为主向事后分析与事前预警预测并重转变,改变过去单纯反映情况、提供信息的做法,在深入研究问题、提供实用有效的产品上下工夫。

规范化建设论文篇5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有机统一体。当前,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行为规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其进行教育的难度随之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日趋增强。

一、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

(一)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内涵

大学生行为规范是社会规范的一种,是用来指导和约束大学生个人和组织的社会行为,用来调节大学生之间,大学生团体之间或个人与团体之间的社会关系的管理规定,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当前高校大学生中存在着各种行为失范现象,应给予充分关注。

(二)当前高校大学生行为规范现状

1.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但自律性低。当代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自主意识较强。这种自主性使他们在行为价值观方面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但他们又往往显得有些自以为是,不愿意听从报告,自主性方面存在消极盲目倾向,对社会化集体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不适应,自律性较低。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多表现为“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个别学生甚至放弃自律。

2.守法意识不强。大学生主动了解法律规范的意识不强。据调查只有10%的学生对与自己密切相关的法规进行了解[1]。学生维权意识强烈,但对自己发生的违法行为却不愿承担违法后果。

3.道德修养不够。传统的道德规范观念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大多数学生对自身周围的道德现状评价低[2],只关注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对公共道德却往往视而不见。

4.网络行为不当。许多大学生不能正确使用电脑,不能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个别学生更是沉迷于网络游戏,深陷虚拟世界不能自拔,甚至引发网络犯罪行为,如网络诈骗、偷窃行为、破坏活动等。

总体上,当代大学生具有较高层次和较为明确的行为目标,但存在许多不正常、不负责的表现,如迟到、旷课、酗酒、吸烟、网恋,等等。

(三)根源分析

上述大学生行为表现,有其特定原因。

1.生理和心理不协调因素。大学生在校年龄多是18―22岁,正处于青春中期。他们生理发育虽然已完全成熟,但心理上并没有完全成熟,结果往往使自己处于一种压抑状态,这必然会引起大学生某些不良行为的产生。尤其是新生,与以往处于被管束状态的学习和生活相比,无拘无束的大学生活使他们迷茫,甚至焦虑、浮躁,从而养成了一些不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而老生多产生消极心理行为,如逃课、厌学、上网,等等,最终产生“无所谓”的心态。一些学生急于表现自己的能力却缺乏对事情的综合分析能力,不能处理好学习和工作之间关系,而产生一种危机心理。

2.社会因素。城市化可以说是大学生的遭遇,也是规范大学生行为教育的遭遇[3]。在城市主导大学生生活的时代,为适应城市生活,超越伦理纲常的消极行为,给大学生价值观带来了极其不良的影响。尤其是网络时代,大学生的身份更是处于隐藏状态,虚拟世界中的伦常松懈和言行粗鲁,电子媒介下的“旁观”时代,人与人之间“近中远”,造成众人的责任分散,这些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的后果是其无法承重的。

3.高等教育问题。目前高校更多重视大学生才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如对学生的德育重视不够,对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为核心的思想素质塑造重视不够,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感,学生缺乏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影响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自身的因素,又有外部的成长环境因素,各因素相互作用,综合影响。

二、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套指导师生行为的文化“指令”,是高校领导和管理者的无形的助手[4]。它由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精神文化层构成,对校园人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内驱力。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十六大精神,实现精神文明的保证;其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特色的核心,体现着高校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更体现了国家的教育方针;最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规范大学生行为的重要保障、优化育人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硬件建设,花大力气整治校园,为大家提供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2.校园文化生活建设。通过开展各种社团活动、交往活动、寝室活动、文娱活动,等等,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丰富大学生生活,并培养他们的团体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同时加强消费文化建设,使大学生养成正确的消费观。

3.校园文化制度建设。在学校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成文的约定及不成文的校纪校规,促进优良学风、校风的形成,使大学生行为有节、按章办事。

4.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主要加强在校学生的德育和法制精神教育,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观念和意识。

三、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两大内容,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校园文化系统中的约定俗成影响大学生行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生知道在这儿什么是应该的,以及在校园做事的行为规范。而大学生的行为又都具有各自学校的烙印,从而形成了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使高校具有自身特色。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将会推动高校建设的发展。

(一)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制度、行为、精神四个文化层次。制度属于校园文化的中层面,是学校师生的各种行为规范及规章制度等体现的文化。大学生行为规范作为学校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加强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有利于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二)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制度保障

由于校园文化自身的局限性,规范的秩序必不可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强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使校园生活井井有条、管理规范,这是高校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三)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制定和实施是建立在高校特色指导下形成的学校独特的制度文化基础上[5]。在独特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成文的条例及不成文的校纪校规对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具有极大的导向和约束作用,促进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这独特的文化系统,为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大学生形成与学校特色的办学理念相一致的行为方式。

(四)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具有调节、引导和激励功能

引起大学生行为失常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行为具有调节、引导和激励功能。大学生的心理需要调适,校园文化活动展现了这一片天地;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势必会碰到诸如价值观、道德观、各种行为等问题,校园文化通过其渗透功能引导广大学生的行为;针对大学生的求异性、竞争性等,校园文化会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他们不断上进。总之,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行为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建设是建设文明和谐校园的一项庞大系统工程,是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而这项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探索。二者要通力合作,通过互动,切实建设好具有时代性的大学校园,从而推动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继军,王征.大学生行为规范意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与探索,2007,(12).

规范化建设论文篇6

1.3执法人员素质较低、监察力度不强目前,安全生产执法监察人员存在专业素质较低,执法标准及专业知识掌握较少等问题,在执法监察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生产安全问题,存在现场执法取证内容不清、执法工作无从下手等现象,缺少专业的任务培训,不能熟悉掌握执法程序。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执法力度不强,经济出发执行不到位,造成执法监察工作形同虚设,认为是一种走形式的工作,不能够体现安全执法部门的功能,影响安全生产执法监察体系的全面建立。

2完善安全生产执法监察规范化体系建立的措施

2.1建设规范化的执法队伍,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建立全国统一的安全生产执法监察队伍,设立单独的执法监察机构,建立简短的机构体制规范,完善部门监察内容,明确执法监察责任。做到各个省份执法机构协调统一,上下协调。根据各个地方经济特点进行安全生产执行人员配置,做到执法队伍建设规范化。此外,要对执法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明确培训的内容、时间、考核办法等事项,创新培训方法,促进执法监察业务交流,加强对基层执法人员的传帮带,提升执法队伍整体素质。

2.2执法力量均衡发展,提高执法力度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要与地方社会经济相协调,在建立安全生产执法监察规范化体系时也要综合经济发展特点,做到执法力量均衡发展,培养专业性强的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执法监督,提高执法力度,强化执法威慑效应。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要树立正确的执法观念,坚持廉洁执法,在执法中体现服务,做到执法为民,不断完善安全生产法律,细化相关管理规范,做到有法可依,全面提高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力度。

2.3执法装备标准化建设按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监管监察能力建设规划(2011—2015)》,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配置健全、统一、标准化的执法装备,全面启动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办公业务用房、执法交通工具和执法装备等工作条件的标准建设,重点加强基层一线执法工作条件标准化建设的投入。

规范化建设论文篇7

二、我市基层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

为加强耕地保护,加快基层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20__年,省国土厅专门下达了《关于对基层国土资源所建设实行以奖代补的通知》,计划用三年时间,对符合要求的基层国土资源所实行奖励。在此推动下,我市三县国土资源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当地经济条件出发,因地制宜,改善环境,在硬件建设上下功夫。两年来,有43个国土资源所通过了省厅的验收,获得了奖励。有相当一部分的国土资源所办公面积达400平米以上,交通工具、专用设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市辖区14个乡(镇)街道由于种种原因,除肥西县划转的烟墩、南岗两个所外,其他12个乡(镇)、街道仍未进行体制改革。

三、我市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乡镇国土资源所的工作总体上是有成绩的,能贯彻执行国土法律法规,领导和人民群众基本是满意的。但是,不可否认,在基层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有些问题还相当突出,影响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表现在:

(一)管理体制有缺陷。目前三县大都采用“按乡设所、县局直接垂直管理”的模式,但这种模式却凸显出明显的缺陷,一些乡国土资源所人员少,经费不足,靠乡镇补贴,同时就要接受乡镇政府分配的其他工作,如抓计划生育、包村等等,经常无法完成本职任务;也有部分国土资源所“三权”上收县局后,乡镇政府在对待国土资源所的人员使用上存在一定思想顾虑,有的还通过设立的工业集聚区内部机构替代乡镇国土资源所的部分职能,导致国土资源所的业务开展不顺,国土资源所出现空转现象。

(二)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目前,国土资源所组成人员部分由乡村干部过渡安置、关系户照顾性安排、复转军人政策性安置及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专业不对口的分配等 ,整体业务素质偏低,一半以上的人员未进行过专门业务培训,尽管有70%的人员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但绝大多数是党校等非专业对口的在职教育。

(三)工作经费缺少。这也是造成一些基层国土资源所乱收费、乱罚款、以罚代办的重要原因,也是一些地方农村土地违法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源。由于经费不够,一部分国土资源所从未开展过土地宣传活动,与乡镇、村干部的关系无从协调。严重分散了保护耕地的精力。在群众的印象中有些国土资源所就是一个收费部门,破坏了基层国土资源所的形象。

(四)队伍建设不如意,监察执法力度不够。一是制度不健全。部分国土资源所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必要的基础档案资料,政务公开也没有到位,导致工作不规范,处于被动随意应付状态。二是业务培训不够。大部分工作人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业务培训,只接受过一些针对某项具体业务的专项培训。三是人员思想保守,眼界不开阔。相当多的基层国土资源所连国土资源报刊都看不到,根本谈不上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土资源管理政策,工作方式简单,思路单一。

四、对策与建议

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促进基层国土资源所建设健康有序进行,应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一)因地制宜,进一步理顺和完善管理体制。探索“体制创新、适当集中、强化职能、优化配置”的路子,对原按乡设所的基层国土资源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整合人员及资产,按照区域,本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方便群众、利于管理”的原则设置基层国土资源(中心)所;以县城为中心,根据地理、交通、经济、人口、区划和资源分布等因素,在有条件的地方跨乡镇设置中心所,管辖若干个乡镇。每个乡镇由中心所派驻特派员,各村可采取聘用国土资源监察员和信息员。

(二)完善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我市三县基层国土资源所体改工作刚刚结束,由

于机构、人员调整幅度较大,国土资源所在工作和管理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下一步应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目标,以依法行政、文明服务、队伍建设等为切入点,着力抓好国土资源所的规范化管理工作,下大力气创牌子,树形象。进一步规范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行为和工作目标。制定公示制度、巡查制度、窗口申报制度、廉政建设制度、内部会审等制度。在每个所设立政务公开栏,将各项制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办事程序、收费标准上墙公开,实行阳光行政、公开办事机制。完善建立基本农田保护档案和农宅审批档案。县局要将国土资源所工作纳入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对考核优秀的国土资源所给予一定经济奖励。对考核成绩不佳的所,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整顿和提高。对有条件的国土资源所率先实行电子政务,与县局局域网联网,实现网上信息共享。 (三)塑造形象,着力提高队伍素质。“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一是要严把入口关。缺编的按照“凡进必考”原则公开招考,新录用人员采取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二是要选好领导。按照品德好、能力强、会干事的要求,通过异地交流、竞争上岗等办法,切实选准、配齐、配强国土资源所长;三是要常抓培训。做到对工作人员每三年轮训一遍,通过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自学等形式,努力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应鼓励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自学、函授等在职教育途径,提高学历层次。四是严格奖惩。设立激励机制,每年对各国土资源所进行综合评定,要公开透明地进行评比,奖优罚劣,极大地调动积极性。

(四)提高服务质量,创建“人民满意的国土资源所”。

积极开展创建“人民满意的国土资源所”活动,以创建“人民满意的国土所”为目标,在基层国土资源所设立服务窗口,推行首问负责制、国土资源所管理权限内一站式服务制、时效承诺制等制度。加大宣传力度,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增进广大群众对国土资源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以创建“人民满意国土资源所”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提高基层国土资源所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意识,在群众中树立基层国土资源工作者的新形象。

规范化建设论文篇8
规范化建设论文篇9

第二,培育和强化以“民族共同心理契约”为核心、以四个“具体心理契约”为支撑的“五位一体”管理目标体系的高度自觉和自信[1]②。这种“高度自觉和自信”的培育和强化基于两个方面的需要:一方面是其重要性,即通过“民族共同心理契约”整合和统一民族的精神和意志,实现一个民族的真正统一。因为“一个现代国家,只有在其形成(民族共同心理契约)公民宗教后,才可以说有了真正意义的统一,管理者才有了统一的精神取向和意志表达,否则该国将在精神上是分裂的,其统一不过是一种武力控制的结果”[5]。另一方面是其紧迫性。例如,2013年1月7日上午,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社会信任度已跌破警戒线,总体社会信任降到了“不信任”水平。蓝皮书还指出,对5个省市农民工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农民工普遍感觉到社会不公平[6]。这些社会心理问题的解决具有紧迫性,否则会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

第三,“五位一体”管理目标内容的来源。无论是作为核心的“民族共同心理契约”,还是作为表现形式的“物质心理契约”、“制度心理契约”、“行为心理契约”与“精神和价值观心理契约”,它们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形成的各种“心理契约”精华;二是现代公民社会认同的具有普世价值的各种“心理契约”;三是一个民族与时俱进的各种“心理契约”是创新、丰富和发展。

第四,“民族共同心理契约”及其具体心理契约的基本内容体系。结合十报告学习并且根据我们初步思考,“五位一体”管理目标内容体系分别是:(1)民族共同心理契约至少包括以下基本内容:社会公众对结连和谐调民族基本信仰体系认同、信任、自信、忠诚和自觉维护;社会公众对国家意识形态的认同、信任、自信[7]③、忠诚和自觉维护;社会公众对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认同、信任、自信、忠诚和自觉①维护;社会公众对民族历史、精神和价值观的认同、信任、自信。(2)精神和价值观心理契约至少包括以下基本内容:社会公众具有对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民族和国家基本信念的认同、信任、自信和自觉追求;社会公众具有对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民族和国家基本信念的认同、信任、自信和自觉追求;社会公众具有对构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民族和国家基本信念的认同、信任、自信和自觉追求。(3)制度心理契约至少包括以下基本内容:社会公众对国家法律和政策制定、实施和完善规范的认同、信任和自觉维护;社会公众具有主动积极参与国家法律制度和政策设计或完善的高度自觉和自信;社会公众具有主动积极认同、信任和执行各种法律制度和政策的高度自觉和自信;社会公众具有主动积极支持各种法律制度和政策实施的高度自觉和自信。(4)行为心理契约至少包括以下基本内容:社会公众具有对履行“法定义务(和权力)、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基本道德行为规范的认同、信心、自信和自觉追求;社会公众具有对优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基本道德行为规范的认同、信心、自信和自觉追求;社会公众具有对优良“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基本道德行为规范的认同、信任、自信和自觉追求;社会公众具有对践行“真善美”基本行为规范的认同、信心、自信和自觉追求。①(5)物质心理契约至少包括以下基本内容②:社会公众具有对科学、安全、文明规范物质生产和管理方式的认同、信任、信心、自信和自觉追求;社会公众具有对拥有合法合理物质财富的认同、自信和自觉追求;社会公众具有对科学、安全、文明规范的物质消费和生活方式的认同、信任、信心、自信和自觉追求。

第五,“五位一体”管理目标的绩效测量。绩效测量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开发设计各个“具体心理契约”和“民族共同心理契约”的评价和测量指标;二是根据这些评价和测量指标进一步进行“民族共同心理契约”以及“具体心理契约”对社会公众行为“凝聚、引导、规范、协调和激励”绩效测量;三是这些绩效的影响因素的测量研究。第六,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民族共同心理契约”构建过程和步骤[7][8]③。“民族共同心理契约”构建主要包括五个相互联系和影响的阶段:第一阶段,根据内外环境要求和可能、民族共同心理契约对社会公众行为“凝聚、引导、规范、协调和激励”需要,进行科学而独特的具体心理契约设计和再设计④,形成具体心理契约表达形式;第二阶段,制定专门计划并且有组织地进行具体心理契约传播;第三阶段,社会公众感知具体心理契约表达,并且根据个体的理解和需要进行心理加工;第四阶段,社会公众形成不同的心理加工结果。主要有两类:一是拒绝,二是愿意接受并且形成“具体心理契约”预期,其中“拒绝”直接反馈,作为具体心理契约设计或再设计的依据之一,进入下个循环过程,“愿意”则进入第五阶段;第五阶段,社会公众直接体验或间接体验具体心理契约,形成体验结果。结果包括符合预期和不符合预期:结果符合预期形成具体心理契约,进而正强化达成具体心理契约的意愿,进一步强化具体心理契约达成循环,与此同时,各种具体心理契约促进民族共同心理契约的形成,结果不符合预期则形成反馈和负强化进入下个循环,进一步影响具体心理契约设计和再设计。“文化建设”管理目标就是以在中共十七大和十提出的有关“文化建设”理论为指导,构建以“物质心理契约”、“制度心理契约”、“行为心理契约”和“精神和价值观心理契约”为基础中华”民族共同心理契约”,形成现代中国的“公民宗教”,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

二、“文化建设”管理目标模式:有意识规范管理模式

1.“文化建设”管理基本模式

无论是从时间上看还是从空间上看,作为心理契约表现形式的文化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不断积累和发展的,而且,人类对文化的认识和运用也是与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历史是相统一的。换句话说,即使科学规范的现代文化建设管理理论产生之前,只要有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就一定有人类对文化的认识、运用和管理,也就是有“文化建设”管理活动。但是,在不同时空上,由于人类对文化本质属性心理契约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认识状况和科学运用管理状况的巨大差异,从而可能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建设”管理模式,所以,可以根据一定的指标进行文化建设管理模式分类。在这些指标中决定“文化建设”管理模式的维度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管理者对“文化建设本质的心理契约属性及其规律”意识状况,另一是管理者基于心理契约的“文化建设”管理行为的科学性。这样,根据管理者的“意识状况(分为‘潜意识’和‘有意识’)”和管理行为的“科学性(分为‘自然’和‘规范’)”两个维度,可以把文化建设管理分为四种基本模式:潜意识自然管理模式,潜意识规范管理模式,有意识自然管理模式,有意识规范管理模式。

(1)潜意识自然管理模式。这种文化管理状态的心理契约创造、培育、完善、创新和应用都是自发性的,没有明确意识到心理契约在社会生产实践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也没有或没有自觉运用科学规范的文化建设管理理论指导文化建设管理活动。尽管也创造、培育和发展了丰富的文化,包括物质心理契约、制度心理契约、行为心理契约以及精神和价值观心理契约等全部内容,但是由于这些“心理契约”管理缺乏意识性和科学理论指导,所以其创造、培育、完善、创新过程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处于一种自然状态。推动这种心理契约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管理者的本能心理、利益需求和管理者本能的利益追求,管理者在潜意识中创造、培育、完善、创新心理契约,也在潜意识中接受各种心理契约的凝聚、引导、规范、协调和激励作用。潜意识自然管理模式“文化建设”管理特点是:管理者对心理契约科学规律认识不足;各种心理契约对社会公众的心理和行为凝聚、引导、规范、协调和激励作用比较小;各种心理契约创造、培育、完善、创新和发展过程随机性较大;管理目标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管理目标达成可能性较低。

(2)潜意识规范管理模式。从逻辑上讲潜意识规范管理模式是不能存在的,但是,事实上它确实是文化建设管理基本模式之一。这里的“潜意识”不是对“文化建设管理理论”的潜意识,而是对文化建设本质属性心理契约构建的缺乏自觉性,“规范”也不是基于心理契约的“文化建设管理理论”科学性,而是基于传统“文化建设管理理论”的规范。这种管理模式下“文化”的创造、培育、完善、创新、发展和运用都是“规范”性的,只是管理者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心理契约”的构建,这是因为管理者对基于心理契约的文化建设管理理论还没有科学系统的认识。潜意识规范管理模式“文化建设”特点是:心理契约对社会公众的心理和行为凝聚、引导、规范、协调和激励作用得到大幅度提高;心理契约创造、培育、完善、创新和发展过程规范性和稳定性增强;管理目标有很大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管理目标达成可能性大幅度提升。例如人类几千年来所创造、培育、完善和发展的文化就是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实现的。

(3)有意识自然管理模式。这种文化管理状态的心理契约创造、培育、完善、创新、发展和运用都已处于觉醒时期,管理者清醒意识到心理契约在社会生产管理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开始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运用心理契约凝聚、引导、规范、协调和激励社会公众行为,但是,或由于基于心理契约的文化建设科学理论体系没有形成,或由于管理者对基于心理契约的文化建设管理理论等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认识,或兼而有之,文化创造、培育、完善、创新、发展和运用管理处于自然状态。有意识自然管理模式“文化建设”的特点是:心理契约对社会公众的心理和行为凝聚、引导、规范、协调和激励作用得到较大程度的强化,仍然比较有限;由于是有意识的一种管理行为,心理契约创造、培育、完善、创新、发展和运用过程稳定性增强;管理目标系统性和科学性增强;尽管没有科学文化建设管理理论指导,由于是一种有意识管理,管理目标达成可能性较高;这种模式还反映了社会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超越实践、落后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重要特征。例如,19世纪30年代,IBM公司的创始人Thomaswatsom就非常重视企业心理契约建设,并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如当时IBM公司的员工工资比一般工厂工资要高,公司要求工人上夜校,了解被提升的机会和程序,IBM公司员工的工装都印着“思考”(think)的标志,意思是说如果员工多动脑筋,就可以前进得更快等等,这些探索都是在一种“有意识”自然状态中进行的,虽然并没有科学的文化建设管理理论作为指导,但是它们的目的恰恰是“规范”的心理契约建设管理活动。

(4)有意识规范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心理契约管理已成为有目的、有组织、科学系统的自觉行动,管理者深刻认识到作为心理契约表现形式的文化对社会公众行为的凝聚、引导、规范、协调和激励作用,自觉运用比较系统科学的文化建设管理理论作为指导,确定明确的目标,通过科学创造、培育、完善、创新优良而独特的心理契约,设立专门的组织系统,承担专门的职能,配备专门的人、财、物资源,制定专门的计划,开展科学创造、培育、完善、创新优良而独特的文化建设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心理契约对社会公众行为凝聚、引导、规范、协调和激励功能。与此同时,实现文化建设管理理论的不断丰富、完善和创新。有意识规范管理模式“文化建设”特点是:科学规范的文化建设管理模式;心理契约对社会公众的心理和行为凝聚、引导、规范、协调和激励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强化;由于是有意识规范管理行为,心理契约创造、培育、完善、创新和发展过程稳定;管理目标明确、系统性强;管理目标达成可能性达到最大。

2.“文化建设”管理目标模式选择

从理论上说,四种文化建设管理基本模式中前三种模式存在于不同时空的文化建设管理实践中,但是,由于不同时空主客观环境的差别,尤其是文化建设管理理论形成和发展的限制,对于不同时空的具体管理者而言,文化建设管理主导模式选择是有差别的,第四种模式则是我们正在探索的模式,不过也是未来文化建设管理主导模式的必然选择。从实践上看,不同时间(纵向)和空间(横向)“文化建设”管理目标模式选择具有不同的特点。从纵向上看,四种文化建设管理模式分别是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建设主导管理模式,依时间向后顺序应该是:潜意识自然管理模式,潜意识规范管理模式,有意识自然管理模式,有意识规范管理模式。但是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不同具体社会组织的文化建设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表现为有些社会组织的文化建设管理模式出现跳跃性,即有些社会组织的文化建设管理不经过第一种管理模式或第一和第二种管理模式,直接从第二种管理模式或第三种管理模式开始;有些社会组织的文化建设管理模式发展可能表现出停顿性,即有的社会组织文化建设管理始终处于或第一或第二或第三种管理模式。从横向上看,任何一个特定时空不同社会组织文化建设管理都有可能同时存在着“潜意识自然管理模式,潜意识规范管理模式,有意识自然管理模式”,所不同的是不同历史阶段这三种文化建设管理模式的支配地位不同。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客观环境差异的影响,主要是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等环境为“物质心理契约”、“制度心理契约”、“行为心理契约”和“精神和价值观心理契约”等创造、培育、完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不同的条件,进而影响文化建设管理理论研究和社会组织文化建设管理模式选择,例如中共十七大、十报告“文化建设”战略有关论述和要求已经或将极大推动我国“文化建设”管理理论的发展,我们的“文化建设”系列研究就是这种发展的成果体现,与此同时也必然推动社会组织(国家)文化建设管理模式选择;其二是科学规范的文化建设管理理论形成和发展状况不同,由于认识的局限,文化建设管理理论发展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组织所能够获得的理论指导大相径庭;其三是社会公众对文化凝聚、引导、规范、协调和激励作用的认识、理解和认同状况不同。这三个方面原因共同决定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组织文化建设管理目标模式选择的差异[9]①。

三、“文化建设”管理规律:文化生命周期

从文化建设发展实践角度看,人类有史以来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每个历史阶段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现象和内容,它们都是在过去历史阶段“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们构成了某个历史阶段的不同民族共同心理契约表达形式②。文化发展历史一再证明“文化”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性规律。此外,作为文化本质属性的“心理契约”形成和发展也具有生命周期性规律[10]③,心理契约生命周期性规律也决定了作为其表现形式“文化”必然具有某种生命周期性规律,称之为文化生命周期规律。关于文化生命周期规律,有许多学者已经注意到并且进行了初步探索,这些研究有三个特点[11][12]①:一是从具体社会组织角度研究,主要是从企业文化角度;二是完全基于自然生命产生、成长、成熟和衰退过程研究文化生命周期规律;三是没有从文化本质属性———心理契约角度进行研究,完全是就“文化”论“文化”。这三个特点决定过去文化生命周期理论研究具体性、表面性和理论支撑薄弱等局限性。因此,本文从基于心理契约理论进行文化生命周期规律探讨将推动文化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的深入。当然,文化生命周期规律不是心理契约生命周期规律简单重复或嫁接,它应该是在心理契约生命周期规律基础上一般文化周期性阶段划分规律和评价测量指标体系的综合探索②。这样,结合心理契约有关理论,文化生命周期是指以“物质心理契约”、“制度心理契约”、“行为心理契约”和“精神和价值观心理契约”为基础的组织(民族)共同心理契约科学设计、人格化、完善和引导、创新和蜕变过程。所以,文化生命周期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科学设计期、人格化期、完善和引导期、创新和蜕变期。

规范化建设论文篇10

(一)高校餐厅文化建设的内涵

高校餐厅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对于高校各方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高校餐厅文化建设的内涵和了解高校餐厅文化的内涵是非常必要的。所谓高校餐厅文化是指高校餐厅在“三服务、三育人”理念的指导下形成的具有教育意义和营销理念的并且为相关人员所认同1的经营理念、行为规范准则以及道德规范等要素的总称。而高校餐厅文化建设则是围绕高校餐厅文化所进行的一切活动的总称。它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既包括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标志文化建设等;也包括一些隐性的文化活动,如相关的规则,制度建设等。

(二)高校餐厅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高校餐厅建设属于学校后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工作的开展应当遵循着“三服务,三育人”的理念,即“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为学校的发展服务、为师生的生活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的理念。随着高校对餐厅的建设投入越来越多的关注,高校餐厅文化的发展会逐步得到完善。主要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高校餐厅文化建设理论逐步完善;其二是高校餐厅文化设施会逐步完善;其三是高校餐厅管理制度逐步合理化;其四是高校餐厅服务逐步完善;其五是餐厅人员和学生素质得到提高。这种趋势在当前的高校餐厅中已经渐渐呈现出来。以山西某大学为例,科学化的布局,人性化的管理,优质的服务种种现象表明,学校对于餐厅文化的建设越来越重视。随着高校对餐厅文化的建设投入越来越多的关注,高校餐厅呈现出浓厚的文化气息,餐厅文化也势必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更为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餐厅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研究高校餐厅文化的内涵和类型,有助于为研究高校餐厅文化建设提供相关的理论指导。文章选取山西某综合类高校的餐厅为例,通过走访调研,发现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也阻碍了文明餐厅的建设,并且这些问题的存在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因此,必须对餐厅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再分析出原因所在,才能为餐厅文化的发展和建设提供指导,加快文明餐厅的建设步伐。

(一)餐厅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山西某大学的餐厅中存在着各种不文明现象,而这些现象的出现间接地体现餐厅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的问题。相关人员不能够全面地了解餐厅建设文化理念,进而出现道德失范。因此,必须推进相关人员进一步了解餐厅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改变这种现状,提高服务人员素质,促进文明餐厅的建设。

1.提示标志设置不当,预计效果难以实现

高校餐厅提示标志作为高校餐厅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学生和相关人员的思想素质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高校餐厅在提示标志建设方面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就山西某大学来讲,主要的问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餐厅在桌贴文化建设方面欠缺,并且相关的桌贴内容过于商业化,教育意义不强;第二,餐厅标语文化建设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地理上,其设置的位置不合理,比较偏僻;在内容上,标语文化建设内容过于陈旧,并且广告标语突出。餐厅标志建设的不足间接导致了餐厅文化的理念不能贯彻到学生和相关人员的行动,导致餐厅不文明现象的出现。

2.餐厅文化管理制度混乱,缺乏有效监管

目前,许多高校餐厅秩序混乱,管理滞后性突出,导致餐厅出现了诸多不良现象。这些现象不仅表现在学生的日常就餐行为中,也表现在餐厅人员的工作过程中。就山西某大学现实状况而言,许多学生的不良就餐现象广泛存在,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学生在餐厅就餐秩序混乱,不排队现象突出。一些学生就餐时,占用多套碗筷,致使餐厅碗筷使用紧张。又如,部分学生多占、乱占餐桌,导致餐桌的利用率降低。同时,许多学生将餐具随意摔磕,一些学生在餐厅大声喧哗等不文明现象也广泛存在。此外,餐厅工作人员的不恰当工作行为也较为突出。例如,餐具清洗不干净、厨具随意摆放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的出现反映出餐厅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管理水平较低,相关的管理人员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山西某大学餐厅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原因剖析

高校餐厅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餐厅文化建设理论不完善;二是学校的关注程度还有待提高;三是学生以及餐厅相关人员的自觉意识不高。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分析,才能够为解决餐厅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方向指引,进而减少问题的出现,促进餐厅文化的发展。

1.高校餐厅文化建设理论不完善

高校餐?d建设既包括硬件设施建设,也包括相关的文化建设。高校越来越关注餐厅的建设的关注,如餐厅的规模逐步扩大,基础设施也逐步完善。而就餐厅的文化建设来讲却远远落后于基础设施建设,二者不能达到同步发展。导致餐厅管理混乱餐厅不文明现象的出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高校在餐厅文化建设过程中缺乏相关的理论依据,餐厅文化建设理论不成熟,缺乏创新。

2.学校忽视了对高校餐厅文化建设的关注和发展

如今,后勤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高校的餐厅发展也不例外。高校也开始对餐厅的建设投入越来越多的关注,如餐厅规模的扩大,基础设施的完善。但是,高校对于高校餐厅文化建设的关注度却并不是很高,近几年来,高校的餐厅在餐厅文化建设方面发展缓慢,跟不上餐厅基础设施建设的脚步,导致高校餐厅在餐厅设施建设方面和餐厅文化建设方面出现了严重的分化,进而导致在优美的餐厅环境中出现各种不文明的行为。这也正说明了高校对于后勤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遗漏,导致了餐厅建设的畸形发展。

3.餐厅人员自律意识和学生自觉意识不足

高素质的人才能够促进高校各方面的发展与进步,而文明餐厅的建设也需要提升相关人员的思想素质进而为文明餐厅的建设提供保障。但是,当前在高校的餐厅中存在着许多不文明现象,就山西某大学来讲,主要存在着学生就餐行为失范,负责人员管理不到位,餐厅工作人员注重食品来源的卫生安全但实际操作中缺乏卫生意识的等不文明现象,严重地阻碍了高校文明餐厅的建设。这些现象的出现反映出学生和相关人员的思想素质有待提高。

三、解决高校餐厅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相关举措

当前,许多高校在餐厅文化建设方面存在许多的问题,餐厅相关人员由于缺乏餐厅文化方面的学习,间接地导致行为失范,不利于学生文明餐厅的建设,从而影响高校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提出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餐厅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促进餐厅文明发展,使餐厅为高校各方面的发展服务。

(一)规范标志设置,提升关注质量

在高校餐厅文化建设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完善餐厅标志文化建设。由于时代的不同,相关的标志文化建设也应当有着不同的内容,我们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对餐厅文化加以完善和发展。而当前的高校餐厅在标志文化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要对提示标志设置进行规范,丰富标志内容,以引起学生和餐厅人员的关注。

1.规范桌贴文化设置

合理的桌贴设置对学生就餐行为的规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学生素质,减少食物浪费,形成节约意识。而当前高校餐厅桌贴设置欠缺,内容商业性较强,对学生的影响较小。学校要加强对桌贴文化的建设,要规范桌贴内容设置。一方面,要加强对于桌贴的设置;另一方面,要对桌贴文化内容进行改进。充分发挥桌贴文化的作用,规范学生就餐行为。

2.规范标语文化设置

当前,许多高校餐厅固守着传统的标语设置,而这些标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标语内容过于陈旧,设置位置偏僻并且设置数量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文明餐厅的建设。对学生和餐厅工作人员的吸引力不足,难以起到应有的教育意义。因此,高校要努力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规范标语文化设置。主要的措施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要合理设置标语位置,尽量将标语设置在突出的地方,以增强标语文化的关注程度;第二,要丰富标语文化的内容,这是标语文化适应时代的要求。如可以采用图片标语或图文相间的方式等。

(二)加强管理制度研究,建立有效监管方式

“高校的餐厅发展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监管方式,只有这样餐厅建设的各项工作才能保持正常有序健康地发展”。加强餐厅监管要充分发挥多方面的监督作用。其一是相关的规则制度建设即理论建设;其二是加强餐厅工作人员和学校监管;其三是加强学生监管。完善高校餐厅监管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餐厅工作人员的自律意识,减少餐厅不卫生现象的发生,而且能够使学生互相监督,减少浪费,规范不文明行为,进而促进文明餐厅的建设。

1.完善餐厅规则制度

加强餐厅的监管,必须有相关的理论依据,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否则,工作就会乱成一团,无法正常进行。虽然高校在餐厅管理方面已经制定相关的规则,但是存在着欠缺,如没有涉及对学生的管理方面的规则等。并且相关的规则并没有为大众所了解和学习,管理的范围有限。不能够真正地贯彻到学生和餐厅人员的行为上,高校必须完善餐厅规则制度,并且将其内容传达到学生和相关人员,让他们形成自我管理意识。这样既完善了餐厅文化理论,又起到了提高相关人员素质的作用。

规范化建设论文篇1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论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时,强调指出“要巩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决定》之所以唯一点明这一学科,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我国是一个事关全局、极为重要的学科,事关党和国家的思想理论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以至整个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巩固。高校都很重视这个学科的建设、发展,有这样的积极性是大好事,但要把着力点放在内涵建设上;要巩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就要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努力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规范化建设。

一、学科规范化建设是学科发展的“生命线”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

“无规矩,不成方园”。学科建设只有规范化,从有序到更加有序,才能可持续发展。不规范,无序,就必然鱼龙混杂,危及学术声誉、有违设置初衷,甚至危害学科生命。

提高质量必然要求加强学科规范化建设。“中国研究生教育20多年就走完了美国100多年的路”。数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博士授权学校至2008年达310所(美国是253所)。从研究生规模看,1978年全国在读研究生为1.1万人,1988年增加到11.3万人,1998年增至19.9万人。2000年研究生规模达30万人,2005年增加三倍达到97.9万人,2010年在读研究生规模达153.8万人。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跨越式发展也很显著。仅看博士点:1996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二级学科)初设,批准三个学科点招生(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由慢到快,发展迅速;1998年发展到了6个点,新增的3个博士点是中山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2000年发展到了13家,新增加的7个博士点是华中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政治学院;2003年发展到28家,新增的15个博士点是天津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新增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20个:即中国政法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苏州大学、长安大学、中国国防大学、西安政治学院。共达48个。2005~2006年两次审批,升格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后,批准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老博士点一分为二,新博士点是2006年批的)共213个,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52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26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47个、国外马克思主义学科22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6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共842个,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204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189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100个、国外马克思主义学科96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253个。2008年,又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2010~2011年,又增列了一批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至今,全国已有一级学科博士点37个、硕士点13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近600个。这种跨越式发展固然有与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相适应的背景,但也有过快、过宽、无序的成份和因素。不论从什么原因看,都要求我们迅速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

发达国家对授予学位资格有严格的评价标准。有的国家还建立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来抓这项工作,考核评价规范、客观、严格。我国尚未建立此类机构、制度和统一标准,但从数量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提高质量就成为紧迫任务,就更必须走规范化建设之路。

提高质量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的今后两大重点任务之一,包括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人才评价体系,这些措施成为《纲要》的亮点之一。这说明规范化建设是学科巩固、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规范化建设是高校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学科规范化建设的政策法规依据和参照系

除学习贯彻《纲要》(2010-2020年)、中央关于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文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文件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规范化建设还应具体依据下述文件:

第一,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增设和调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特别要关注和贯彻该文件的附件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简介》的精神。2008年下发的关于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的通知。

第二,、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规定和规划的一系列文件,社科司《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等。

第三,除上述政策法规依据外,还可参照:武汉大学主持的学位办委托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与二级学科培养方案研究。其成果已在《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第19期上刊发;中国人民大学中标的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研究。其成果也可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马克思主义研究》、人大复印资料中查到,其中包括张雷声、段忠桥、张新、秦宣等同志发表的成果;学习老点的先进经验,特别是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经验。

三、学科建设不规范的表现和原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在科学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被边缘化。有些课题或科研成果内容单一,明显属于别的学科。或“借船出海”、“借鸡生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名义招收的研究生,实质上搞的是别的学科研究。

第二,不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有些科研成果或学位论文所列参考文献国外文献居多,没有或极少有马克思主义的论著。

第三,概念、范畴、术语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意识。以用别的学科术语为主,随意拿来,界限模糊,思维无序。

第四,导师遴选把关不严。不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也让申报。

第五,研究方向面过窄。未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综合性特色,或不是落脚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和思想理论教育上,等等。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是部分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不够、价值认同不够;二是有的同志受到西化倾向的影响;三是有的同志受原从事学科和知识结构的局限,兼未兼好、转未转好;四是资料占有不全面不充分,攻坚克难不够;五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性质和外延、边界不了解等。

四、学科规范化建设要突出整体性原则和要求

学科建设包括学科方向的凝炼、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科学研究、研究生(学生)培养等等方面,都应努力搞好规范化建设,着力贯彻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的原则和要求。总的来看,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1.要深刻领会为什么说 “从整体性上研究马克思主义更有必要”

建国后,学习苏联经验分门别类研究马克思主义是应该的,很有必要、也有很大成绩,还应长期坚持搞好。但过去从整体上进行研究比较薄弱,要迅速弥补。国家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意欲着重加强从整体性上研究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总结、吸取历史经验时,提出过要完整、准确地学习、理解思想的科学体系和领会、把握精神实质。这一论断也完全适用于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而这一任务要牢靠地完成,既要从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从学风上来抓,又必须从学科建设上来抓。

普及马克思主义,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贯彻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也要求大大加强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不重视从整体上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势必难以达到使大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2.整体性研究,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等学科的关系

整体性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建立、存在、发展的合理性、合法性的显著特征。分门别类研究虽然也应该立足整体性,但它们都侧重分科研究,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则侧重科学体系的整体研究。分科研究和整体研究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3.整体性研究,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部各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是首要的、龙头学科、基础学科,它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重要观点和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是纵向研究马克思主义如何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学科。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是横向比较不同国别、不同流派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我国的运用和发展,是我们学习应用马克思主义的中心、要重点研究的学科。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学科:是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专门用史实来论证“三大选择”历史必然性的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应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人们“三观”形成中的问题、研究如何增强人们思想政治素质的学科。

上面六个学科可分为三大层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是第一层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是第二层次,思想政治教育是第三层次。这三个层次明显存在着从理论到实际、从宏观到微观、从基础到应用,落脚到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样一个层次递进的逻辑关系。在弄清它们紧密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应坚持各个二级学科内在的自身的整体性,使之不变味、不走样,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战略思想。

与学科存在一定对应支撑关系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都是从整体上梳理、整合、学习、研究其科学体系的。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也不是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而是在思想政治品德修养中不仅要重视思想道德修养,而且要重视法制修养,把法制修养作为思想政治品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予以强调。

4.整体性研究,要求各二级学科抓住自身的核心内容,明确自己学科研究的对象,处理好全面与特色的关系

做到全面研究基础上有特色;有特色却不能抛弃全面、不顾全面,否则就可能模糊学科边界,甚至“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或给别人提供了“借船出海”、“借鸡生蛋”之机。

2010年增列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时,文件指出填申报表设置方向可以突出本学科点的研究特色。这一规定在执行中出现积极与消极的两方面情况:

积极方面:一是在设立研究方向时,突出自己优势填报,不是六个二级学科全面开花;二是在某一个方向命名和论证中,既有整体性研究,又有特色的成果(比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向中突出经典著作研究、理论体系研究的优势成果)。

消极方面:一是突出的特色小了。一看就知道此方向老师是搞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的,如方向名称写“马克思主义与三峡库区生态建设”(搞科技哲学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农村村民自治”(搞政治学的),离开了整体性、综合性要求;二是虽然方向名是整体的,但论证材料、成果不仅不足以支撑该方向,甚至有的还全无该方向的成果。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向的人员、项目、成果,几乎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向无什么差别。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的确薄弱的现状。有的设了“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方向,填的内容完全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史某一方面的内容,是把搞专门史研究的人员、材料拿来申报。

从现状看,今后建设任务的确繁重、紧迫。各二级学科在建设中既全面又突出创新和特色,都必须围绕各自研究对象和核心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过经典著作、科学体系、基本原理和重要范畴的研究,重点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过马克思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规律、理论成果及重大前沿问题的研究,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新的实践。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以重点史实有力地论证三个基本选择的必然性、正确性。

国外马克思主义:在横向比较、流派研究中,重点应从哲学、文化转向科学社会主义,从抽象转向现实,从“西马”转向英美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在纵向比较中,深入研究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特色和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根本内容,遵循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去搞好思想理论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使人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自己成人成才。

目前有一级学科授予权的学科点正转向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这是国际国内学科发展以整合发展为主要趋势的必然要求。所有学科点应及早领会、自觉贯彻2011年学科目录的精神,争取尽早实现在一级学科层面上培养素质全面、适应性强的高级专门人才。大多学科点缺乏国外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师资,这种情况要尽快改变。除引进人才外,可指定素质好的年轻教师转向研究这些学科,安排他们进修,为本科生、硕士生开选修课或搞专题课,专题由少到多,并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逐步建设,经过几年便会取得成效。

5.整体性研究,要拉开档次,处理好本科、硕士、博士的层级和衔接递进关系,保证人才培养规格质量

本科:要懂得打牢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看家本领和根本,绝不能仅仅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技巧。毕业生应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又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懂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历史和它的马克思主义性质,就懂得为什么不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科的原因了(六个二级学科只有思想政治教育设本科层次)。

有一些学校只有硕士点、博士点,无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点,因此,在学科建设中应注意基础课、专业课建设,安排教师研究,否则,跨学科录取的研究生,按规范化要求应补修两门以上低一层次的专业主干课时,有的学校要么无人开课无法补修,要么把硕士生教学水平降低到本科学术水准。

硕士:各个二级学科专业除学好本专业的课外,应力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基础课开齐,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也应尽早安排教师研究和开课。这不仅有利于打牢研究生理论功底,也为二级学科建设和搞好一级学科建设创造条件。严格说,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生学习经典著作应面宽,通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邓小平、的选集、精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选读、资本论选读、科社原著选读、思想政治教育原著选读。

博士:在研究中学习,在更广博基础上更专深。

五、处理好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力争互动双赢

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依托的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而决定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目的就是要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为了贯彻落实这一精神,首先要求学科骨干、研究生导师要树立服务观念,懂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首要和主要的是要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学科、理论、人才支撑。学科骨干也应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骨干。由于历史的原因,这在由专业课教师申报硕士、博士点的单位,思想阻力较大;应从制度、体制等方面逐步妥善解决。比如,校院领导带头参与公共课教学工作,对新增教师一律先安排做公共课教师或承担公共课任务,至少应要求学科专业教师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教学和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况,把公共课中的问题作为学科专业建设研究的重点,主动开展研究,自觉服务于公共课建设实际。

同时,公共课教师要树立和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意识,明确自己的学科定位、学科归属,加强科研,促进教学科研含量的提高,以自己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榜样和激情去感染带动学生也实现“四真”。

此外,学科规范化建设还涉及到许多具体问题。比如,研究生论文选题的认定,严格学制年限,导师资格考核和遴选,研究生录取的程序公正,等等。都应当逐一研究,针对差距,推进制度、机制的完善,才能使学科建设走上科学发展、良性运行的轨道。

注 释

① 洪 煜,钟秉林,赵应生,张筱茜.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历史沿革、现存问题与改革方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2(7):41.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增设和调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R].[(2005)64号].

[2] 国务院学位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R].[(2012)17号]

规范化建设论文篇12

二、科学发展观与全面规范建设的“四性”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发展规律的理论概括和对发展方略的总体部署,其包含三个基本要点,即以人为本的理念、可持续发展观和协调发展观。

科学发展与全面规范是安徽烟草商业现阶段的重点与主题。问局长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指出:随着组织转型战略的深入推进,全面规范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外延。全面规范的涵义具体表现在全面规范的系统性、文化性、创新性和主动性。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不仅为安徽烟草商业推动全面规范,促进企业组织战略转型提供了具体的理论指引,同时提供了方法和举措上的具体实践指导。安徽烟草商业在推动全面规范,促进企业组织战略转型的同时将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而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也将不断推动全面规范,促进企业组织战略转型。因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全面规范建设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依存,不可或缺。

(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检验全面规范建设成败的试金石。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是一柄双刃剑,它使得行业广大干部员工在接受约束与监督的同时,也享受着由此而带来的滋润与呵护。全面规范的主动性表现在既要有规范的压力,也要有规范的动力;既要强化规范的执行,更要形成规范的自觉。要在充分认识全面规范重要性的基础上,增强主动规范、自觉规范意识。全面规范的文化性则重点强调文化的软约束和文化的软环境,是软件的规范。要做到既靠组织和制度来约束人、激励人,又注重通过企业文化教育人、培养人、提高人、凝聚人、感染人,两者不可或缺。法律、法规、企业的规章制度必须以人为本。全面规范所强调的主动性与文化性正是以人为本的最充分的体现。

(二)全面规范的创新性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全面规范要求我们不能仅仅从当前需要和利益出发思考规范建设问题,全面规范的创新性要求我们不要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不要自以为是、固步自封,全面规范与创新精神不是背道而驰、尖锐对立,而是相互统一、互相促进的。规范说到底就是一种对事物规律的认知,创新能够为认知的深入和规范的完善提供新的依据,使得规范与时俱进。要在全面规范的前提下,支持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的积极性,保护知难而进、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激发广大干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内在动力。只有在全面规范建设中确立可持续发展观的思维方式,全面规范建设就能为行业的和谐共存、协调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规范化建设论文篇13

2具体的解决对策分析

(1)除了要将兼顾发展需求和保护的专门条款和性能技术规范在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中建立起来之外,对于相应部门规章、技术规范和行政法规的修订工作也需要积极的开展起来,确保其在具体的应用中能够互相统一.因为建筑、交通、市政、消防、文物和规划等方面的内容都存在于历史文化街区中.因此,首先,我们应该将历史文化保护的条例赋予到《文物保护法》、《建筑法》和《城市规划法》中,并且将相应的法律依据建立构建起来,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通过此条例建立起来,并且指定的部门和程序同意了之后,其他的技术规范就不会过多的对其进行限制,进而加载法律体系上将历史文化街区的适应性技术规范建立起来.(2)在出台一些针对性强的技术规范之前,为了将行政技术规范的标准约束超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就需要技术管理合理的程序来确保其合理性和科学性,这样可以将一事一议道德专家论证制度应用到这种管理程序中,因为在一些超大跨建筑和超高层建筑中就应用了这种程序.因为有高层建筑消防规划的技术问题和民用建筑消防规划的问题存在于其中,因此,对于规划设计单位给出的综合技术方案,国内的很多城市经过一事一议的专家论证会完成了审批和论证.因此,也可以应用一事一议的专家论证制度来解决历史文化街区规划中产生的技术规范问题.尽管在一些时候会将当前的规划审批工作量提升上来,然而,因为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从总体上将仍然是可行和必要的.(3)应该强调的是,有着高度的综合性和专业性存在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中,通过分析江苏等省市的相关实验,由省级规划建设主管部门统一组织规划论证工作,其中管理专家和可能涉及的文物、建筑、市政、消防、结构、旅游、防灾和规划等专家为其中的主要构成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其权威性和科学性提升上来.(4)在具体的工作中,将性能化设计作为其中的主要奋斗目标,因此.我们可以应用现存的管理技术和工程手段完成集成创新和组合,也可以将满足需求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等应用进去.即便是在有限的技术手段和现行条文技术规范的基础上,也绝对不可以由于机械的满足而伤害历史街区,这样要能够解决技术带来的缺陷.同时,居民可持续的居住环境和居民基本的市政建设设施在历史文化街内也应该有效的给予满足,并且利用一切管理手段和技术在对遗产进行保护的同时,将人们的居住舒适度和区内的市政设施建设水平提升上来,但是,为了实现城市普通地区的市政建设目标而损坏历史文化街区的现象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予以防治.对于适度差异性的原则,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建设标准需要积极的秉持.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