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美术基础论文

摘要:高校美术基础教学是高等美术专业教育的基础,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发展自己的民族艺术。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高等美术教育的目的,培养出高水平高质量的学生,提高全民族的美术基础素质。
美术基础论文

美术基础论文:高职素描基础课美术教育论文

1高职美术教育素描基础教学的现状

1.1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对素描基础课程的重视

素描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基本功而设置的。由于现有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当中,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及重视程度不够,素描类的基础课程的地位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课时长度缩短,课程内容减少,美术教育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所谓个性的培养。形成自我的美术风格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良好的美术素养作为基础,不具备良好的思维习惯,学生无法通过素描的手法将所想表达的东西流畅表达,那么所谓的风格也只是空谈。

1.2教学内容片面,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

对于美术学生的教育,应以基本的美术理论作为基础,将理论与实际的美术技巧相结合。然而在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当中,由于学习时间短,职业教育性强,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于美术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学生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进行大量实际操作。这样虽然能够掌握一定的技能,但在空间想象力、创新能力上将会极度缺乏。学生的发展也将仅仅停留在将事物如实地表达出来,综合能力的发展将会受到限制。

1.3教师与学生专业素质存在差异,教学效果欠佳

教师与学生是美术教育的主体与客体,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学生的专业素质对于美术教育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对于教师而言,其基本都是从专业美术学院毕业,其接受的都是传统的美术教育。传统美术教育的弊端在于,虽然教师自身的技能较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将专业的知识完整的传达,或者说接受传统教育的教师能否培养出具有创造力、想象力的学生是一个疑问。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在文化成绩上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在美术教学的过程当中能够完整掌握所传达的理念也因人而异。

2高职美术教育素描课教改探索

2.1提升素描基础课在美术教育体系的地位

创新能力、自我风格的形成,不是凭空而形成的,它是在熟练掌握美术的基本技巧、丰富的理论知识与长期的美术实践操作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的。因此,对于高职美术教育而言,应将素描基础课程放在重要的位置,提升其在美术教育体系当中的地位。一方面,在课程安排上,应给予素描基础课程足够的时长,并开发多类型多主题的素描课程,多方位的提升学生的素描基本功;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对素描予以重视,帮助其理解素描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培养脚踏实地的学习习惯,杜绝好高骛远的心态。

2.2根据学生情况开发循序渐进式教育模式

素描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基础性、技巧性以及创新性教育三个阶段。其中基础性教育是指对于学生基本的美术理论、正确的美术操作技巧的培养。技巧性教育则是在基础性教育的基础上,将众多的基础性技巧融入现实的绘画中,学会技能的综合运用,培养美术的思维习惯。创新性教育则是美术教育的较高阶段,需要学生从单纯的模仿、如实反应事物中提升到创造上来,形成自身的绘画风格。正如前文所述,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文化素质上并不占优。因此,在素描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将基础性教育放在首要位置,技巧性其次,创新性比例最小。这是针对学生的素质进行的合理分配,也是因为创新性教育现阶段是一个启蒙的过程,最终能否形成还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

2.3丰富教学形式与方法

在高职美术教育当中,除了将素描基础教育课程的地位提升及教育模式创新外,素描基础课程本身也应该进行适当的改革,对教学方式与方法进行适当的革新。一方面,丰富课堂形式与内容。传统的素描教学以应试为主,学生对应试所要掌握的技巧及内容进行反复的训练。这大大降低了素描基础教育的吸引力,因此我们可以增加课堂的开放性,改变课程的时间、地点及素描的内容,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另一方面,丰富素描表现的材料及描绘对象也是素描教育改革的可行之道。根据工具的不同,可以进行铅笔、碳笔、粉笔,甚至综合材料拼贴等不同材料的尝试;根据描绘对象的不同,也可分为静态与动态的,户内与户外的多种描绘对象。素描在高职美术教育体系当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其课程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美术水平的高低。因此,要将其摆在关键的位置。与此同时,在素描基础课程教改的过程中,我们应当与高职院校的特点相结合,充分考虑教师、学生能力差异,考虑素描教学方式与内容的改进,这样才能实现教改的真正目的。

作者:刘胜杰 陈焕 单位: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美术与传媒学院

美术基础论文:高职美术基础教育论文

一、开展美术基础教育的必要性

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也是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在通过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通过美术鉴赏和艺术实践,从而表现自己的一种生活态度和对事物的认识与感受,提高审美素质,达到培育目的。高职院校是培养适应社会的专业型人才,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同时有利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打开视野提高欣赏水平。

二、提高思想转变认识,培养学习兴趣

在现代的教育中,美术教育得不到重视,开设的美术基础课也仅仅限于基本知识的介绍,无法体现学生的美术创作,所以必须从思想上改变认识,此时的大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很适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过程中发现和感受自身的艺术氛围,从而实现协调的发展。提高思想认识首要任务是要提高审美能力。人的审美能力是后天培养训练出来的,美术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提高对美的认识。美术基础教育不是单一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在想象力、创作力上的思维,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人们都说“兴趣是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有实践的动力,不断的追求取得成功,那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呢?一方面可以开设美术鉴赏课程,此类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激发学生对美的兴趣,在鉴赏的过程中,引发联想,把自己的情感与作品中表现的情感形成一种交融;另一方面可以借用多媒体教学平台,让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形式展现在课堂的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教学过程的多样性,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再者可以让学生从作品的构图、构思、用色、造型等方面去评价作品,与此同时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在本期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在开学及时节课上就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作了一些了解: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美术功底也比较薄弱。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对美术课不重视,在教学方法上应多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在树立信心以后,可以进行一些绘画,通过临摹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绘画的趣味性,体会线条、造型、色彩融为一体的美。单一的绘画是不够的,还应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总结绘画练习中遇到的问题从美术专业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指导,这不仅提高了绘画技巧,也对理论知识起到催化的作用。利用写生让学生有机会体验接触大自然的教学方式,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将课堂教学与写生教学相结合,合理安排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增强应用能力,锻炼创新思维

美术基础的内容很广泛,包括基础素描、基础色彩、图案构成等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空间比例、结构、色彩对比等基本规律和元素也是美术基础教育需要掌握的。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成了社会的热点话题,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激发自身的主管能动性和创新思维能力。美术课程是能够体现个人才能的综合性学科,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发展。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首先是要转变对美术教学的观念。教师应运用新的理念武装头脑,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各个环节都渗透着素质教育的精髓,引导师生树立全新的美术教学观。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结合学科特色和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制定创新教学的方法,自觉主动的做好引导和辅助工作,用专业的教师素养和高尚的人格情操感染学生;其次,要创造良好的创造性教学环境。受到各方面的压力因素,高职学生将多数的精力和时间是用在专业技能的训练上,在开展创造性教学中面临着一些阻碍。教师在日常中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将创造性教学先进理念传授给学生。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积极的创造良好的创造性教学环境和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学习的热情;与此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创造个性品质,学生是创新性教学的主体,美术是综合人文性和艺术性的专业学科,自身就具备独特性和创新性,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核心是积极培养和创造学生的个性品质。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并结合具体的美术实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创造出更多的作品;为了激励学生进一步的创新学习,教学评价应该侧重于学生的评价,包括心理健康、艺术理论、艺术作品等多方面的评价。

四、结语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以后的工作生活有着重大的意义,为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充分发挥美术基础教育的积极作用,还有待所有的美术教师探索和思考。

作者:王文娟 单位:四川省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美术基础论文:专业美术基础教学建筑学论文

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建筑学专业美术教育的目标就是把更好的服务提供给学生,为其从事建筑设计打下坚实的美术基础,技能传授和理性归纳是其注重的对象,而知识传授和感性描述往往被忽视;而在美术专业美术教育中,更加注重对象精神性内涵的挖掘,注重对个人情感的释放。而建筑学专业美术教育在当前培养建筑学专业人才方面,应改变传统的狭义误区,注重把学生的知识面向更加广博的方面拓展,强调学生基本功的扎实程度,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对国际竞争的参与能力。为此,改革建筑学专业美术基础教学具有必要性,而且也是当务之急。

二、美术基础教学的现状及改革措施

(一)素描教学

就建筑美术课程来看,最为基础的课程就是素描课,对学生观察和写生以及空间想象等能力的培养是其目的所在。就总课时来看,建筑学素描课要远远少于美术专业,学生美术基础几乎就是没有,而且具有薄弱的造型能力。在教学大纲中一般都是在大一设置建筑学专业素描课程,从建筑素描总体教学课时来看并不多,而且在安排教学上还存在分散状况,学生对素描技法和表现形式的掌握很难在短期内实现。因此在素描教学上,要求目的性与针对性较强就显得极为必要,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素描的表现技法进一步的明确,掌握物体形体的结构规律,加深学生对形体的认识与理解。在实践中体会到:①在安排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现有基础,遵循由浅入深和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规律;②选择教学内容应开始于简单的训练静物形体结构写生,逐渐过渡到大量训练建筑空间风景写生;③结合临摹和写生应是教学方法采用的方式,从而能够与学生的基础和专业需要相适应,为教学效果获得良好奠定基础。结合自身的经验认为建筑学素描基础教学应以学科特点为出发点,把设计类的素描作为重点,设计类素描与结构素描相仿,对物体的结构形态进行研究是结构素描的主要内容,这有利于对学生设计思维进行拓展,推动其想象能力的活跃,有利于推动学生形象思维和创作意识的培养。结构素描有利于推动学生一般造型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对形式美规律的认识训练,推动学生对物体形态和构造相关的比例尺度进行研究,强化物体的视觉效果,该设计素描较为理想。结构素描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以及室内外装饰等设计方面应用广泛。

(二)色彩教学

水彩画通过水对透明颜料进行调配,进而运用其绘成的绘画,绘画的艺术效果具有透明和流畅,以及轻快和滋润特征。在没有开展系统训练色彩前,学生练习的水彩渲染也极为简单。从教学实践得知,大多数同学在训练过程中对绘画技巧过度强调,致使对水彩的色彩变化等因素很难掌握。对水彩画技法过度追求往往使学生忽视基本色彩理论知识,致使在建筑表现与专业设计课上不利于掌握搭配颜色技巧,出现不协调的色彩冷暖关系等。而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水粉画作画工具,颜料具有较强的覆盖性,修改起来很容易等特点,表现力也较强,初学者掌握起来更容易些,所以一般情况下水粉画色彩训练常常被安排在及时学期色彩训练中。通过水粉画的练习对学生的色彩进行培养,学生首先在对解色彩意义进行充分的理解后,逐步开始学习水彩画。

(三)加强速写训练,快速提高学生造型能力

速写实质是学生学习绘画的最简化形式,是对物体造型综合表现的绘画方法,对于一个设计师而言,在对建筑进行观察和记录以及艺术构思表现方面,它属于主要方式,是对感性知识进行有效获得的艺术手段,也是原始资料积累的途径。在素描教学的全过程中,应把结合素描与速写的学习始终贯穿于学生学习美术课程中。讲授理论,对线条进行学习应是速写教学的开端,由于课时不多,而速写的学习和练习需要的时间却很多,因此速写教学在大一、大二的安排上,要求学生必须在训练方面花费大量课余时间,教师在课堂中主要运用对学生作业进行查看的形式,把学生的优缺点找出来,尽力做到每次的练习都有新的进展,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创新能力培养

传统观念认为,针对建筑学专业与城市规划专业进行的基础美术训练,也就是我们说的建筑美术课程,只要能让学生掌握下一阶段的专业课教学提供基础的绘画能力和欣赏能力,即具备基本的美术素养,就可以了。这恰恰是一种认识的误区,一直以来,我们没能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和更具前瞻性国际视野、宏观的设计思维理念。此为建筑美术教学现存的突出问题。我们的建筑美术课程正是一门培养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锻炼学生深刻的感知能力,提高其修养并且与建筑的专业课程(也包括城市规划的专业课程)紧密衔接的基础课程。在着重培养学生造型基础、色彩观察能力和技术性表达的同时,还应该对学生的个性化品质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通常认为建筑美术,可以不考虑设计创意和设计观念的培养,认为那是以后建筑专业和规划专业教学方法中去面对和解决的事情,不在美术基础教学的讨论范围中。但实际上我们从历届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必须在基础阶段就通过教学方法来解决学生的创意习惯养成和观念意识植入的问题。这一点特别重要。

三、结语

近几年来,在建筑学专业中开设了美术专业室内和园林景观设计课,这样交叉与互补建筑与艺术就得到了真正的实现。因此,这就对建筑专业美术基础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教学经验的积累,具备与时俱进和认真探索的理念,积极的开拓创新,从而使建筑专业美术基础教学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从而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建筑学设计,为建筑美术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奠定基础。

作者:朱宇 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美术基础论文:基础课程教学视角下美术设计论文

一、首先应该从调整教学目标开始。

中专专业课教材所要求的教学目标是针对有绘画基础的学生而制定的,但是学生的基础水平不一样,就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同一个教学目标。要灵活的调整教学目标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开始,从最简单的作画规范一步一步的教学生怎样用正确的姿势画画,怎样正确使用各种工具,怎样观察,怎样构图等等。一定要照顾到所有的学生的需求,耐心细致的指导学生逐步习惯比较规范的作画方法和步骤,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一步。教学目标固然重要,但是针对不同的学生一定要调整适当的教学目标,降低教学难度。学生学习和适应的过程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去帮助学生。

二、其次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问题并找出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

学生有时候完成不了作业的真正原因往往是因为没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步骤,学生缺乏这方面的锻炼,没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一个比较有难度的作业觉得无从下手。记得刚从美院国培回学校就接手工艺美术班的班主任,一直在想要通过一种什么方式让学生既喜欢上专业又能对我比较信服。我就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以古诗为主题的写字活动。我先示范写了一张给学生看,学生当时都觉得他们自己根本就完成不了这么大难度的作业,一点儿头绪都没有。通过我一步一步的耐心辅导,大部分的学生都完成了一张特别出色的作业,当我把学生的作业都贴在教室的墙上的时候可以感觉到他们对于自己的作品也很惊讶和高兴。在给学生上图案课的时候,我给学生统一购买了白卡纸和黑卡纸,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步骤完成作业,学生一开始很不习惯这么严格的要求,但经过了几张的训练之后发现这样按部就班画出来的作业质量非常高。当学生们看见自己的一张一张干净漂亮的作业的时候,学生们非常有成就感,就逐渐接受和习惯了这样的方法。学生们把每一张自己的作品都裱在黑卡纸上,再用金属环将黑卡纸装订成册,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了一本属于自己的作品集,虽然是小小的成绩但对学生却是大大的鼓励。通过这样的活动能让学生明白有些看似很复杂的作业只要通过正确的方法和步骤再加上一点儿耐心和细心就能做得很好,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帮助学生建立了自信。

三、采用灵活多变教学形式,充实扩展丰富教学内容。

美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本身就是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大可不必只拘泥于课本上的东西,可以变换教学形式,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进行教学,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作为一名中专教师兼班主任在教学上有许多优势,给自己带的班级上课时学生比较听话,课堂秩序也比较好,教学任务都可以顺利的完成。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除了做好日常的教学工作外,结合班级管理和学生的专业特点组织了许多的活动,比如我们开展的数字油画比赛,元旦的贺卡设计制作活动,为装饰学校教学楼进行的装饰画制作活动等等。这些活动看起来都很简单,但是学生却从这些活动中获得很多,除了各种专业知识以外,更多的是学会了一种如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及自信心。从班级管理的角度看,这些活动更有意义,通过竞争与合作培养了同学的团队精神,使学生更加适应集体生活。在从教十年的工作经历中常常会觉得对学生的耐心是比其它任何事情都重要的,只有耐心的指导每个学生成长的的每一步,不管是学习上的还是生活上的,只要是学生需要就不厌其烦的帮助他们。当学生信任你了,并感觉到了你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的时候,他们也会信服于你的专业,在课堂上也会很好的配合你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这也正是“亲其师信其道”所要说明的道理吧。

四、结语

其实对于中专学生来说更为重要的是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学习,而如何能将这些基本素质教育更好的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是每个专业课教师和每位班主任应该思考的问题。

作者:贺蕾 单位:太原市财贸学校

美术基础论文:高校美术基础教育论文

一、明确高校美术基础教育的概念

根据美术教育中对基础认识的需要,结合2009年版《辞海》,“基础”意为事物发展的起点或根本。如:基础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一回:“明了理,自然德性就有了基础。”美术作为一种“纯”艺术,是一种造型“视觉艺术”,通过材料制作有情感的,占有一定的空间,构成有形的视觉艺术。它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等。美术基础广义范畴即包括知识的传达和技能,更多的是指形体的塑造能力和色彩感知能力。人之所以为人,是不同于动物而具有与生俱来的思维想象力与创造力,基础所指的根本已成就,因此体现本质性的基础教育是对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现与引导。西方现代教育理念与系统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缺少开放、包容与梳理,艺术演进的过程、观念、方法常常被遮蔽,形成单一、狭隘的应试美术基础。我们所处的时代体现在“世界被把握为图像”,面对视觉空前富裕和充满张力的“图像时代”,美术基础教育也应不断地得到补充和重新认识。这样看来,美术基础教育是基于视觉材料与手段过程中对思维方式、创新心灵的发现与引导,而不是程式灌输什么、塑造什么、夯实什么……

二、关于美术基础教育的现状分析

中国美术基础教育现状堪忧,高考“美术基础”试题几十年不变。一方面,很多学生与家长觉得学美术或设计便于就业,或被名家作品高价拍卖效应的功利性迷惑,结果出现了盲目跟风;另一方面,高校扩招,很多中学为了提高升学率,鼓励学生学习美术,很多美术感觉较弱但文化课成绩还可以的考生为了确保能够考上大学而去学美术,很多对美术没什么兴趣,学习美术成为急功近利的升学“捷径”。由于高考的捆绑,考什么练什么,考前产业遍地开花,畸形儿“魔鬼式”强化培训层出不穷。例如,针对素描头像考试科目的训练,五官分解如同机器生产的流水线,而对于色彩明暗与关系的把握,如同数学公式般的教条背诵,成千上万的人画着一种相同面貌的素描、色彩,考前美术教育成为一种灌输式、强迫式教育,固化素描、色彩的“扎实”,局限于可以量化的结构、透视、比例、质感等,对对象观察、认知以及造型观念、造型方法则缺乏体悟而远离艺术的本质。学生进入高校以后,大多是重复相同的生产流水线,仍以写实性训练为主的素描、色彩作为美术专业的基础,继续概念化、模式化的,被动的操作方式,仍然偏重工匠式制作技能的训练,可能性、创造性在课堂“格式化”的技法磨炼“基本功”中耗尽,导致模仿套用,投机取巧,艺术思维也陷入这种可把握的、程式的泥沼中,作品大都似曾相识,要么像老师,要么像国内外某种已有的风格。

三、深化高校美术基础教育机理

高校美术基础课程属于专业教育,是一种“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过程,往往无法预期结果,其核心就是提供开放的平台以导引、保持艺术直觉,还要与时俱进“对重要公共话题的敏感、迅速表达能力和道德勇气的综合素质”。

(一)基础的基础

兴趣与爱好对美术来说是基础,首先,成长背景与天赋是不能回避的研究对象,人生而平等却各有其不同的视觉敏锐禀赋,许多人生命走到尽头也没有发现或发挥这一面;其次,家庭背景教育、社会风俗文化、传统文化基因也是艺术人才基础的基础,后天艺术培养与努力是在兴趣、爱好的自觉基础上的彰显,从这个意义上“艺术是不能教”的。

(二)开放的定位

基础不仅是再现性的素描与色彩练习,注重视觉材料、形态的理解、把握与细腻丰富的情感相结合,强调直觉对信息的整体加工和理性的领悟力相协调的特征,把握艺术教育的本质与目的。当代艺术视艺术为“人人都能从事的活动,是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真正得到治疗和发展的基础,是科学、技术、职业和日常工作实现进步并深化的基础”。由此,在美术基础教学中,就应思考将人格完善、人性解放、智能成长等因素纳入其中,并进行更深维度的考虑,如视觉直觉保持,个性认知表述,发现不确定性与可能性……

(三)基础的深化

对进入高校的学生情况进行归类性引导,不能搞一刀切。形成基础阶段性过程:开始阶段可以形式多样地自由发挥,发现优点,过程阶段为扬长避短做准备(交流、认识、理解、消化、倾向显现的把握),结果阶段是表现方法与手段的选择,从而有一个不同于高考应试基础的开始。及时,美术基础教育首先是通过感知与操作训练来认识和理解对象的;其次,造型要素有更加广阔的制作、组织、表现方式与手段的运用。扩大教学的知识面,突破简单的、固有的、封闭的再现与模仿的思维模式,促进学生感受、辨别、记忆和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相应的思想和情感。以素描为例,对造型要素的点、线、面、体、肌理以及材料的认识,这比一味写生或死记硬背结构、透视、比例更加符合艺术原理。如对于线条在形态属性、情感属性以及艺术属性演绎的认识等。第二,学习丰富的造型原理、方法。认识基础绘画中表现取向上可以是对象也可以是画面文本等,理顺画面表现的着力点,研究造型因素相互影响及作用关系,综合运用这些关系去解释、表达、体现特定艺术内容。从形态到观念有太多的方法手段与内涵,如写实的、写意意象与意向的表现性、设计性等。第三,熟悉并运用相关的审美法则。有意识提炼、丰富形式美法则并灵活运用,了解不同造型艺术的表现特点,丰富表达的手段。增强对色彩、线条、质感、形状、结构和空间等视觉元素及架构的敏感与审美过程的觉悟,从无意识过渡到有意识,而以无法为法更是一种超越性的创造。第四,丰富美术基础教育途径与手段。开展形式多样,拓展专业视野,加强文化内涵的课程。利用好高校美术教育中现有的艺术考察、展览观摩、外出写生、创意竞赛等教学活动。通过对艺术考古、美术批评、历史及哲学方面,国学研究、人类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的学习,以开阔学生视野,从石窟艺术、寺观佛像壁画、古代建筑、民间美术、书法碑碣、民间戏剧等造型中体会民族文化艺术造型特征。第五,通过美术基础教育培养、拓展学生的艺术方向性能力。引领其对生活中不同的艺术创作、影视影像及美术作品等审美载体的思考与理解,要极其重视当代全球化与数字化的社会现实中与图像、符号等相关的新媒体艺术材料的基础性认识。基础美术教育仍然是“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进行“因势利导”的针对性课程的设置及引导。避免亦步亦趋的“风格”“帮派”与急功近利的符号化的标签,透过浮华的“当代艺术圈”或热闹的拍卖市场,从中看到学生美术基础的倾向性,再因材施教,形成针对性与开放性的美术基础教学模式。

四、当代艺术视野与格局的需求

当代艺术表达已经步入日常生活化、社会化以及传播性的多元途径。美术基础教学中更应关注不脱离时代、环境、媒介与材料以及与诸多因素关联的可能性问题,当代艺术所主张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肯定一种可能性的价值观与社会学价值导向,因为可能性有更多的可持续性、探索性、创新性,基础美术教育就可以在梳理、思考、自我摸索与艺术史式的导引中渐进(甚至是淘汰)进行,到高年级的学生会延续这种方式找到自己的艺术表达系统,艺术的本质性特征就在其中体现,而不是一刀切、强扭到毕业,以一纸文凭进入职业领域。我们的学院美术教育是传授美术知识与创作经验而承担文化传承的职责。中国当下的美术学院大多持守精英教育的观念,即“创造型”(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系统的美术史继承、美术创新与应用并置。当前美术运行体系是一种知识体制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学院教育与艺术家个人艺术创作的共生关系,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交织中,当代艺术应呈现出多元的绘画传承与衍变。应依托丰厚传统文化资源与转型时期社会、文化与经济以及意识形态多元性内涵,形成对当下自然、社会与人的心灵景观转换为艺术创作作品而具有启发性、可能性的阐述、解读、呈现,生发个性独特的艺术情感与观念,折射社会生活、生存经验、价值取向以及责任感的诸多方面,发现艺术创造魅力。

五、结语

我们越来越看到“观念的更迭,技术的转换,多元价值观和自由创造精神,在当代文化中有不可或缺的普世性”。基于此,美术基础教育的过程、方式与表达都是多元的,而要形成符合艺术规律的基础教育改革也是需要时间的,特别是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传媒文化、社会与自然环境充分了解,通过艺术实践摸索、沉淀获得经验并应用到相关创作过程或领域里,克服无关联性的语言技巧,才有可能超越因循相袭,发现表达思想与情感的新方法,形成与素质、专业、能力以及价值融合的开放性艺术教育格局。

作者:巫大军 邓丽娟 单位: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美术基础论文:美术基础教学高等教育论文

一、高校美术基础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写生轻创作

以美术学专业为例,美术学有国画,油画,壁画,雕塑等学科,国画与书法密不可分,油画更强调材料的探索运用,雕塑的材料内容更多,壁画也需要一定的国画基础。但是很多学校用了过多时间让所有学生画素描,练写生,练基础。出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很多人画得一手的素描,真实程度甚至不输相机,却画不出自己的作品。过长时间的基础训练,让学生越来越接近一台重复劳动的机器,失去了思考和感受的能力。很多四年级的学生在面对毕业创作时不知所措,脑子里空白一片,对作品的构思,设想,用何种材料能达到何种效果,哪个阶段会遇到哪些问题一无所知。很多本来很喜欢绘画的学生,在基础训练阶段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可是奇怪的是毕业之后便不再有作品,一部分人继续从事美术教育,还有很多人放弃了自己的专业。少部分人能继续从事艺术创作,甚至有很成功的艺术家坦言,自己进行创作时,在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的过程中“及时个想忘掉的就是学校教给我的那些东西”甚至是“学院是我较大的敌人”。我们应该好好去思考,我们是否忘记了训练的目的而把训练当成了目的。

(二)重手头操作轻理论

很多高校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两大块,公共课,专业课。专业课则以写生训练为主,石膏,风景,人体,着衣绘画练习过多。与此相比,只有少部分的美术史论课程,时间占所有专业课程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内容则是文字为主,考试时要求以语言文字列举某时代代表画家代表作及主要风格特点为主要方式。学生学习时间少,内容多,来不及深入学习,很多所谓油画专业的学生甚至都没见过自己试卷上写出的某张画。没有真实的视觉感受,谈不上懂美术史,别说创新,连继承都是凭想象,这样的心理准备去创作,高质量的作品稀少是可想而知的。

(三)重学院轻民间

自有学院教育以来,学院与民间艺术的分野就显现出来,古今中外都有这种情况。学院派看不起民间艺术,认为后者没有技术含量,没有学术传承,比不上学院艺术的正统地位,难登大雅之堂。而民间艺术往往源于自然,感受天真活波,想象力新奇大胆天马行空,不囿于传统审美,正统观察方式。许多艺术家出身于民间艺人,之后能学习学院艺术中对自己有用的内容,成为集大成者也不在少数。学院艺术与民间艺术有合作,在国外的高等院校屡见不鲜,比如德国的艺术设计院校的鼻祖包豪斯。但在国内,学院艺术与民间艺术仍存在很强的壁垒。

(四)重基础轻材料

这一点从教师构成上可以看出来,我们的写实基础教师很多,多年的大规模写实教育,为我们培养了很多擅长素描色彩的专业教师,因为每个人教的内容都差不多,学生会很适应,学习起来目标比较明确。但是擅长材料的教师少之又少,因为掌握某种材料的性质,效果,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的事情,只有具有相当专业水平的人才有这种能力,而这样的人差不多都已经是小有成就的艺术家,人数少,不能满足学校教育的需要。这方面的改善是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去努力的。

二、改善美术基础教学现状的应对措施

虽然现实情况存在这么多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转变思想,情况是会逐渐改善的。

(一)思想上不要避重就轻

艺术教育界有句著名的笑谈叫做“技术能教,艺术不能教”。这话有对的地方也有不对的地方,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说成“技术好教,艺术不好教”。我们的技术教育,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而且有了很丰富的相关经验,这已经是有目共睹的。对有志于学习写实绘画的学生来说,这是个幸运的时代。但是我们的审美教育,任重而道远。审美教育之难,在于内容多而庞杂。百花齐放,如何读懂每朵花的美,需要深厚的文化修养,美学修养,甚至心理学修养,因为所谓美,不一定是甜的,甚至是苦的,辣的。手上功夫了得,心里却空白一片,这很可拍。我们要追回的是天真并不是痴呆,只有敢对症结所在下手,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这种艺术教育上重手轻心,本末倒置的局面。

(二)在实施时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

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偏重美术史的学习,加长学习时间,丰富学习资料,改变考核方式。我们的网络资讯已经如此的发达,美术史教材却还是多年前的那几本,干干巴巴,少的可怜的几张彩图,是时候投入人力物力去编写更好的史类教材,这比浪费大量的时间颜料闭门造车收效大得多好得多。美术馆的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很多外国小朋友在小学就可以到自己国家的国宝面前去临摹。我们也不必总是关在教室里闭门造车,应该让学生去学习,去实习,去为游客讲解介绍,让美术馆时间成为课程的一部分,让心灵真正与杰作对话。专业教师也应注重自己的知识更新,成为教学材料的收集者,组织者,成为学生修心的引导者,让学生能更好的吸收这些知识。在教学中转变思想,善于发现学生写实能力以外的创作能力,鼓励学生发展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在作品评价上更多元,就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可怕下场,我们要培养的是创造力,不是照相机。我们不必先把自己训练成照相机再去成为真正想成为的人。

三、总结

总之,高校美术基础教学是高等美术专业教育的基础,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发展自己的民族艺术。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高等美术教育的目的,培养出高水平高质量的学生,提高全民族的美术基础素质。

作者:武冰松季又君单位:石家庄学院美术学院

美术基础论文: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基础教学论文

一、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基础教学问题分析

1.教师教学自主性不强在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基础教学中,部分美术教师在授课中缺乏完善的教学体制,生搬硬套教学大纲,加上教师教学压力大,同时兼任多个专业的课程,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也难以形成精品课程。这样的教学压力大大降低了教师教学的自主性,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最终难以提高美术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

2.美术高考内容单一专业美术基础教育主要包括中学专业美术考试教育阶段和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一年级阶段,其中中学美术考试教育是基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写实性绘画与中学美术考试基础教学内容有一定的联系,不应将整个教学内容局限于此而排斥其他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文化观念不断转变,美术开始与其他学科融合,美术作品呈现出多媒材、多学科、多维度发展。但是目前美术高考内容仍然以写实性绘画为主。

二、解决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基础教学问题的对策

1.调整高校美术专业入学考试方式固有的考试方式只重视学生的手绘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美术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考试方式也仅限于默写和写生。因此针对参考的美术专业学生,国家推行了“大综合”模式,增加了对其他美术造型能力的考察,如三维空间塑造能力、美术鉴赏能力等。当然,考试形式上应更加多样化,如在传统的考试方式上增加电脑图形图像制作等。考试内容应实行模块化,将所有的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模块,考生可以抽签选择其中几个进行考试,从而确保考试的公平性。

2.调整大一阶段基础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在接受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前,学生所受的是泛美术基础教育,而大学的基础教育更具有针对性。由于各个专业学科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和表现力要求也不同。如大一阶段美术专业的学生以写生为主,这实质是对中学美术基础教育的一种巩固与增强。因此,美术教师应根据大一学生的实际能力,结合专业教学任务、内容,对该阶段美术基础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增加有本专业特色的基础内容,采取有专业特色的训练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美术专业技能的提高。

3.增强教师教学的自主性由于美术院系教师往往兼任多门课程,教学压力大,容易产生厌烦情绪,降低教学的自主性,对高职院校美术基础教学质量的提高十分不利。因此,学校应根据美术院系的发展规模,公开招聘专业技能高、教学经验丰富的美术教师,尽可能地减轻美术专业教师的工作压力,同时还应给予美术教师更多的关注,不定期地组织他们外出学习,积极进行教研活动,将教师评优评干、教研成果与年度绩效考核挂钩,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其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品质人才。

三、结语

在现代化、多元化、个性化的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基础教学突显出一些问题,制约了美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对我国美术健康发展不利。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美术院系的办学规模,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调整高校美术专业入学考试机制以及大一阶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并充分调动美术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美学修养、审美意识、创新意识等,为继承和发扬我国美术文化奠定基础。

作者:陈洋吕怡然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美术基础论文:中职美术基础课素描教学论文

一、速写

首先从字面理解,顾名思义就是“快速地书写绘画”,当然这种解释并不,但相对于慢写,三小时的素描写生而言,还是快了很多。速写讲究形体和造型的性、线条的流畅性,是静中求动、动中有静的美,长期的速写训练有助于学生提高造型能力,增强眼睛观察的敏锐度,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造型能力和线条运用的流畅度。此外,不限制学生绘画工具,不限制绘画对象,这让学生有很大空间的发挥余地,在不同的工具运用上,他们能发现不同的肌理语言,在特定的环境中,采用不同的绘画素材,学生可以充分把握材料,表现方式,语言媒介,表达出自己的个性感受。从交上来的作业看,学生的作业很明显地一步步提高,绘画技巧也有了很大的突破。绘画首先它要体现出“美”字,其次是要借笔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好恶倾向。画人、画物要讲究“灵性”、“画活”。因而,学生在绘画人物、景物的时候都要下意识的加入自己的情感。比如有的学生画乞丐,除了形体动态很到位外,其表情也被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我对此很认同,同事启发他可配上景物,提上文字,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几经尝试后,他的兴致更高了,在技巧技法上也更为娴熟了,对素描的理解也更为透彻了。

二、画漫画

其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只有对对象进行的观察分析,研究掌握对象的特征,学生才不再是手的机械运动,被动绘画艺术对象;才能处于兴奋的思考中,表达出一种心境和自我创造力。漫画,又叫“讽刺画”,是以政治和社会各种事态为题材进行讽刺批判或鼓动的一种幽默性绘画,构图时允许使用大胆的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和笔触,使画面产生风趣、诙谐的效果。学生们对漫画《涩女郎》很感兴趣,我找了一些庸、丰子恺等人的作品,让学生体味漫画的精神美。当然,我只要求学生肖像漫画,因为画漫画的目的是为了熟练手头表现功夫,还得和高考接轨。学生在互相对画的过程中,由于要去发现对方的特点,因而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培养了爱思考的好习惯,经过一段时间,许多平时素描不突出的学生居然把人物神态画的惟妙惟肖,我想,我的目的达到了。当然这些目的都是为了辅助素描中所要求的“形体比例、生态生动”而做的。让学生的进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也是为防止学生一味临摹,写生头像、半身像而觉得枯燥,用这种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调节了情绪,培养了他们的绘画的激情和创造力。我对他们说:“画画不仅仅是为了高考,也是内心灵性的发挥与表现,是共性中个性的张扬和抒发”。

三、简笔画

这是我最初教学生画速写之前要求他们画的,我演示了一个学生的动态,基本上圆、椭圆或单线去表现,学生们一看都乐了,觉得很好玩,平时画完素描头像、半身像时都会兴致盎然地画上一通,画了一段时间后,我通过讲解比例、骨点、骨骼,他们豁然开朗,在写生人物时也格外注意骨点、骨骼、比例与变化了,我趁热打铁,复印了肌肉、骨点解剖图给他们看,效果比平时硬性灌输要好得多。这种方法,对于好玩的中职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四、变形画

由于变形画是由一个形象变成另一个新的形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意象绘画的表达和训练。所以在画变形画时,必须对两种形象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因而便自然地引起了观察和思维活动。这是变形画有别与一般绘画练习的独特作用。例如:在一般绘画练习中,画一只小狗只观察一只小狗就可以了。但在变形画中画一只小狗却不只是一只小狗,它还要变成狮子或别的什么动物。这样就自然引起对小狗和狮子或别的什么动物的观察与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爱观察,强记忆的能力。通过变形画设计练习,启发学生积极观察思索。为了捕捉变形画素材可多方进行观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通过影视片间接地观察,通过图书、画刊等间接观察。从中寻找可以做为变形画素材的形象。观察的同时,要用脑思考,对所见到的形象要进行分析比较,并且要进行抽象概括的加工整理,才能使变形画的素材成为变形画的完形。经过长期的坚持训练,学生素描功底明显提升,绘画兴趣显著提高,教师教起来也得心应手。教师正确的教法与学生的勤奋相结合,就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总结

以上是我在职业中学基础素描课中的尝试,着重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使学生的基础知识更扎实,更快的提升绘画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波单位:江苏省金山中等专业学校

美术基础论文: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基础教育论文

一、地方美术基础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中的问题及现状

(一)教育部门责任的旁落和无奈目前,各地都基本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中心,可是我们看到的是,这些非遗保护和发展中心恰恰缺失了教育部门的责任,或者说他们的工作主方向里缺失了教育功能。从申遗开始再到建立保护和发展中心,教育部门一直是旁落在外。其实,教育部门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渠道和责任体。申遗由地方政府负责,保护和发展也由政府负责,其主要目的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教育部门尤其是地方教育部门根本没有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研讨及利用阶段,从而导致非遗保护和发展成了这些中心的事,但没有纳入美术基础教育阶段的设计,教育部门责任的旁落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有效进入教育设计和教育改革,更谈不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受教育主体的认识和了解。

(二)基础教育规划和改革的落后当下的美术基础教育一直还沿用着多年以前的规范。多年来国家对与美术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利用一直在向前发展,非遗项目和非遗成果越来越多,但教育部门并没有适应这些变化和发展,其教育规划和改革严重滞后。教育内容和课程改革进展缓慢,非遗教育的教师培养基本处于“谁有兴趣谁自行研究”的状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更没有纳入教育内容和规划。没有对人的教育,尤其是对中小学生的非遗文化的美术基础教育,根本夯实不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从长远的角度也起不到核心的保护作用,更谈不上将来的发展和利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美术基础教育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中国数千年文明的历史见证,更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和传统。这些遗产记载着一个民族智慧的过去,同时也对我们的未来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但随着现代化进程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如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类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面临着很大的冲击,甚至有被淹没的可能。现在国家已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着各种各样的保护,比如正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编撰造册、历史记忆、传承人保护和培养、政府立法保护等,但绝不能忽略教育传承的极大作用。与美术这个类别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不能缺失美术基础教育对非遗保护和发展的作用。

(二)美术基础教育在与美术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意义和作用首先,美术基础教育是与美术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好的方式。通过美术基础教育,把中国博大精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教与学的实践,不仅能让广大学生了解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得以延续。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来说,意味着一种责任、继承和发展。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中小学的美术基础教育,将是非遗保护和发展的重要阵地和渠道。当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了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成了保护和发展的阵地,教师担负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责任,那么非遗保护和发展将有专业科学的创新方式,有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有持续稳定的科学规划,非遗保护和发展就有了根基。

三、如何让美术基础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起到特殊作用

(一)革新美术基础教育的内容和内涵首先,教育部门尤其是地方教育部门应组织人力及时梳理与美术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把当地具有地域特色和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美术)通过梳理,以不同的美术创作形式(如泥塑、面塑)探寻美术基础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契合点。其次,开发和形成适合各地实际情况的课程资源、教学案例、专业教材并加以推广。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新的美术教育内容走入课堂,逐步形成中小学、幼教不同阶段的教育内容。再次,创新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教学方法。要遵循以认识、了解、研究、实践这种由浅入深的过程教育,要以欣赏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个人课堂学习和小组学习相结合,传承人进学校和学生访问培训相结合。

(二)加强非遗师资力量建设和非遗教学基地建设过去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民间以技艺传授,基本上没有形成具有教学功能的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大多是以个人或小家作坊的形式存在的,正是由于这种原因,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工业化时代显得极其脆弱。所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该把非遗人才保护和大众教育培养相结合,把非遗封闭保护和非遗新基地建设相结合。应该建立起传承人授艺,大学和专业研究机构承接、规范、指导培养,中小学美术基础教育普及拓展的一体化系统。大学应该成为非遗师资力量建设的主阵地,首先应该在大学设置相应的非遗课程,进行课程建设和引导,逐步培养非遗师资力量。充实到中小学作为非遗传承和教育的火种。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划拨专门经费在校园建设非遗展示和教育基地,由学校申报,教育主管部门审核相应的人力资源、课程设计、配套政策等。引导教育系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中进行承接和创新。

四、后续及结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保护的措施也是各种各样,不仅要从国家层面予以立法保护,各级政府倾力而为做到重视和支持,做到创新方式、执行有力,更重要的是要让这种保护能持续地系统地进行,建立长期的规划和制度保障,要彻底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唯有从国家层面扩大共识,投入资源,从教育改革入手,真正解决对非遗的教育的缺失问题、非遗的教育创新问题、非遗传承人的专业培养问题、非遗精华的传播问题才能真正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民族瑰宝长久地影响大多数人类,并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与美术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如此。发挥教育部门的主导作用,发挥大学引导培养、夯实中小学非遗教育基础,对于美术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将产生非常积极和核心的作用。

作者:王薇单位:青海师范大学美术系

美术基础论文:美术基础教学建筑学论文

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建筑行业异军突起,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我国经济支柱产业,因此呈现不断增加建筑学专业人才需求趋势,而作为一个建筑学专业人才需要对建筑知识和设计方法进行掌握,同时一定的艺术素养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而这与美术基础教学目的正相吻合。而就建筑学专业美术教育而言,其相比于美术专业美术教育,两者差异和共同点都存在。建筑学专业美术教育的目标就是把更好的服务提供给学生,为其从事建筑设计打下坚实的美术基础,技能传授和理性归纳是其注重的对象,而知识传授和感性描述往往被忽视;而在美术专业美术教育中,更加注重对象精神性内涵的挖掘,注重对个人情感的释放。而建筑学专业美术教育在当前培养建筑学专业人才方面,应改变传统的狭义误区,注重把学生的知识面向更加广博的方面拓展,强调学生基本功的扎实程度,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对国际竞争的参与能力。为此,改革建筑学专业美术基础教学具有必要性,而且也是当务之急。

二、美术基础教学的现状及改革措施

(一)素描教学就建筑美术课程来看,最为基础的课程就是素描课,对学生观察和写生以及空间想象等能力的培养是其目的所在。就总课时来看,建筑学素描课要远远少于美术专业,学生美术基础几乎就是没有,而且具有薄弱的造型能力。在教学大纲中一般都是在大一设置建筑学专业素描课程,从建筑素描总体教学课时来看并不多,而且在安排教学上还存在分散状况,学生对素描技法和表现形式的掌握很难在短期内实现。因此在素描教学上,要求目的性与针对性较强就显得极为必要,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素描的表现技法进一步的明确,掌握物体形体的结构规律,加深学生对形体的认识与理解。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

①在安排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现有基础,遵循由浅入深和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规律;

②选择教学内容应开始于简单的训练静物形体结构写生,逐渐过度到大量训练建筑空间风景写生;

③结合临摹和写生应是教学方法采用的方式,从而能够与学生的基础和专业需要相适应,为教学效果获得良好奠定基础。

笔者结合多年的经验认为建筑学素描基础教学应以学科特点为出发点,把设计类的素描作为重点,设计类素描与结构素描相仿,对物体的结构形态进行研究是结构素描的主要内容,这有利于对学生设计思维进行拓展,推动其想象能力的活跃,有利于推动学生形象思维和创作意识的培养。结构素描有利于推动学生一般造型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对形式美规律的认识训练,推动学生对物体形态和构造相关的比例尺度进行研究,强化物体的视觉效果,该设计素描较为理想。结构素描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以及室内外装饰等设计方面应用广泛。

(二)色彩教学水彩画通过水对透明颜料进行调配,进而运用其绘成的绘画,绘画的艺术效果具有透明和流畅,以及轻快和滋润特征。在没有开展系统训练色彩前,学生练习的水彩渲染也极为简单。从教学实践得知,大多数同学在训练过程中对绘画技巧过度强调,致使对水彩的色彩变化等因素很难掌握。对水彩画技法过度追求往往使学生忽视基本色彩理论知识,致使在建筑表现与专业设计课上不利于掌握搭配颜色技巧,出现不协调的色彩冷暖关系等。而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水粉画作画工具,颜料具有较强的覆盖性,修改起来很容易等特点,表现力也较强,初学者掌握起来更容易些,所以一般情况下水粉画色彩训练常常被安排在及时学期色彩训练中。通过水粉画的练习对学生的色彩进行培养,学生首先在对解色彩意义进行充分的理解后,逐步开始学习水彩画。

(三)加强速写训练,快速提高学生造型能力速写实质是学生学习绘画的最简化形式,是对物体造型综合表现的绘画方法,对于一个设计师而言,在对建筑进行观察和记录以及艺术构思表现方面,它属于主要方式,是对感性知识进行有效获得的艺术手段,也是原始资料积累的途径。在素描教学的全过程中,应把结合素描与速写的学习始终贯穿于学生学习美术课程中。讲授理论,对线条进行学习应是速写教学的开端,由于课时不多,而速写的学习和练习需要的时间却很多,因此速写教学在大一、大二的安排上,要求学生必须在训练方面花费大量课余时间,教师在课堂中主要运用对学生作业进行查看的形式,把学生的优缺点找出来,尽力做到每次的练习都有新的进展,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结语

对于建筑专业的学生而言,美术基础教学的意义极为特殊,它与美术专业的教学存在差异,是结合建筑学专业自身的特点展开的。因此对于建筑专业美术基础教学而言,对学生艺术素养进行加强和培养就成为重要的内容。近几年来,在建筑学专业中开设了美术专业室内和园林景观设计课,这样交叉与互补建筑与艺术就得到了真正的实现。因此,这就对建筑专业美术基础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教学经验的积累,具备与时俱进和认真探索的理念,积极的开拓创新,从而使建筑专业美术基础教学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从而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建筑学设计,为建筑美术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奠定基础。

作者:夏媛媛单位: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美术基础论文:基础课教学工艺美术论文

一、强调基础课教学的适应性

首先,培养学生的视觉反应能力,通过相应的训练增强学生视觉接受信息的能力,也就是感悟能力。其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想象的能动性。再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握事物的特征,使基础课教学满足专业课的需要。

二、强调专业课教学的实用性

在进行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专业的特点和社会的需求,经过相应的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强调专业课教学与理论基础教学的结合,注重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结合学校师资力量和社会对工艺美术专业人才的需求,调整理论教学和专业课教学的内容,改革过去的教学经验,强调教学的实用性。

三、规范实践教学的过程

工艺美术专业基础课教学规范化和质量评估是提高实践教学的保障。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结合学校的师资力量,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规范教学过程,使学生充分掌握专业技能,提高教学的效果。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大纲,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保障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作者:赵海宏 单位:山西省交城县职业中学

美术基础论文:高校美术专业计算机基础论文

1调查数据分析

1.1目前大一学生使用计算机的主要用途

现代计算机的发展,使得软件种类多种多样。在日常工作、学习、社交、娱乐等方面,都有各种软件与之配套。据调查统计,目前学生对于计算机的使用,更多的是把计算机当成一台“游戏机”,作为从小接触计算机特别是计算机游戏的90后,约6成以上的学生是把计算机当成娱乐的工具,只有不到3成的学生开始把计算机当成自己学习、工作的主要工具。这是当代大学生的一种常态,而这种状态,随着各个专业的不同也呈现两种不同的趋势。以传统艺术(如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为主的美术类学生,在计算机的使用用途上,依旧会保持原有的特征,计算机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工具,今后主要用途也还是在娱乐上,随着专业深度的提高,利用互联网来进行资料收集、专业学习交流的情况占到一定的比重,而在自己的专业上,计算机直接使用的情况并不多见,这类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及重视程度相对较低。而一些设计类专业,计算机在平面设计、建筑规划、动画制作、图像媒体编辑等方面已经是必不可少甚至最主要的工具。随着专业的发展,计算机在学习工作上的比例会逐渐提高,利用网络进行素材收集和信息交流的比例也会增大,这都需要占用大量的计算机使用时间,学生使用计算机玩游戏的时间会越来越少,计算机对于他们来说会真正成为赖以生存的工具,这类专业的学生对于计算机的使用和课程则更为重视。

1.2大学新生配备的计算机类型

近几年,大学新生入学的“配套设备”越来越高端,智能手机和笔记本几乎已成大学新生必备品。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到,大多数学生在入学时已经有了自己的电脑。并且这个比例逐年增加,即使是一小部分还没有电脑的学生,也有很大一部分已经把采购电脑加入了近期购买的计划之中。而因为笔记本方便携带、造型时尚等优点,成为大学生电脑类型的。最近一届大学新生的统计情况表明,73.59%的学生目前使用的电脑类型为笔记本。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上,在计算机硬件方面,应增加笔记本电脑应用相关知识点,同时也要强调笔记本的空间散热局限性会导致CPU速度下降等特点。因为设计类专业特别是涉及到大量图像处理的建筑设计、三维动画等专业,需要图像渲染、视频编辑、格式转换等大量计算功能,目前高年级的相关专业仍然需要使用运算效率更高的台式机进行专业软件的运行,笔记本在这些场合显得有些弱势,这些笔记本与台式机相比较的知识点,虽然不在教材中,但同样也会在授课内容中有针对性地对相关专业学生做一些普及。而绘画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主要目的还是以日常生活、娱乐为主,笔记本是目前阶段最适合他们的计算机类型,这方面知识只需要简单带过即可。

2针对调查结果,在教学上的调整

艺术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大纲不涉及编程等知识,因此最主要的内容就是office软件教学,这部分的调查数据是我们最关心的,也是直接影响我们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通过调查可以看到,对于Word和Excel这两个最基本的软件,学生选择“略懂一些”的占大多数,基本维持在70%左右。Word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较高,有16.37%的学生可以做到“熟练掌握”,只有10%左右的学生基础还比较薄弱,选择“不会”,尽管还是占一定比例,但这个比例正在逐年下降。对此,在Word授课方面,就要简化一些基本操作的授课内容,主要讲述新版本软件的界面变化及功能改动,并且以课堂练习的形式对软件水平进行检查,在课堂练习巡视过程中发现极个别基础特别薄弱的学生后,应以“加小灶”的形式单独指导,把“课堂作业”当成他们的授课内容,并增加课后练习来提高软件熟练度。Excel软件则呈现另一种局面,因为Excel在美术专业学生日常生活里的使用频率并不高,大部分学生对于Excel软件的接触仅局限于中学阶段的相关课程,只有5.63%的学生可以做到“熟练掌握”,22.18%的学生则“不会”。而Excel软件功能丰富的特性,使得它的授课内容较多,对于美术类专业学生来说,枯燥的表格数据处理等功能只会使他们昏昏欲睡,毫无兴趣。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既要照顾一部分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又要考虑如何避免学生被复杂枯燥的表格处理所困扰,在Excel的教学内容安排上,应当下一番功夫。

首先在软件介绍阶段,并不直接从最基础的内容讲起,而是通过展示Excel开发的游戏、制作的图像及Excel的高级功能,让学生从娱乐和专业的角度重新认识这款软件,先引发学生对这款软件的兴趣,再导入一些基础概念。而在讲解原本让美术类学生感觉非常头疼、枯燥的表格处理、公式函数、数据排序筛选等功能上,使用与学生生活较为贴近,学生更感兴趣的考试成绩统计表、教师工资表、运动会统计表等,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内容,也可以现学现用,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来增加学生对Excel软件的熟练程度和使用技巧。PowerPoint作为多媒体教学的主要工具,在各个课程里都是教师使用的主要授课工具,学生对于这个软件并不陌生,但据统计,只有54.05%的学生选择了“基本掌握”,有35.21%的学生选择了“不会”,相对于Word和Excel来说,PowerPoint软件的普及程度低了很多。按我校的教学进度,经常会有其他专业课程布置的各种作业需要用到PowerPoint,因此学生会有大量的实践机会,虽然部分学生软件并不熟练,但因为软件使用方便,基本操作也不复杂,并且整个Office软件界面的通用性,经过前两个软件的学习,多数基本功能学生都可以通过实践和自己摸索掌握。而软件本身的功能特点,使得用PowerPoint可以很方便地添加编辑图片及动态效果,这类以图像见长、偏向设计的软件非常容易受到美术类学生的喜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都很高,上课的气氛也很活跃。

对于这类软件的教学,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于模仿课件,产生固定模式,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并不能只讲授如何完成一个完整的作品,而是要把各种元素的添加特别是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以及元素动态效果的设置等向各个功能的分解,而这些功能的组合则应由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天马行空,自由发挥,把PowerPoint作业当成一次艺术设计的过程,而这正是个性张扬的美术类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美术类学生想象力丰富、对色彩把握等特长在PowerPoint的教学和作业中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每年都有大量创意十足、制作精细的精彩作业呈现。而在课内再将这些精彩作业予以展示和讲解,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网页制作软件方面,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只有不到1%的学生选择了“熟练掌握”,而有70.42%的学生选择了“不会”,可以说网页制作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比较陌生的领域。网页制作本来就是一个易学难精的领域,一个高质量的网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制作水平越高,越需要各种新知识、新技术的支持,而初高中乃至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都没有太多的课时用来把网页制作讲得非常仔细和透彻。因此,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掌握网页制作软件的基本使用技能,进而培养网页制作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外能够去深入学习网页制作。授课内容既不能太难使学生望而却步,也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学不到东西。鉴于大部分学生基础较薄弱,在授课内容安排上可以采用两段式模式,即先以单网页网站的形式制作一个包含不同分类站点的导航页面,并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常用的网站放入自己的作品中,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使用。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网站的制作,让学生接触网站制作中最基本的元素添加、链接设置、网站结构等相关知识。对于初次接触网页制作的学生,这些基本知识再加上网页直接链接的跳转,就可以完成最简单的静态网页制作了。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在第二阶段先通过讲解框架、层、动态HTML、动态页面过渡等软件自带功能,提高网页网站效果,并介绍网站架设步骤,使得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作品以成品形式在互联网中展示,再通过展示各类、各种高水平网站,讲解新技术用于网站的使用方式及效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在今后的网页制作中有进一步的发展。而采用3~5人的小组模式来完成网页制作课后作业,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专业作业繁重的课余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就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作品,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互相合作,提高学生团队意识。

3总结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基础教学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大部分大学新生在入学前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使用技能,基于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多样化典型案例导向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已成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重视的问题。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工作重点应该从传统的基本技能普及教育逐渐转向为专业服务、与专业结合的专业基础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授课对象的专业特点指定教学内容、因材施教,使学生可以在基础计算机技能和专业计算机技能两个阶段之间平稳过渡。美术类学生因为在初高中阶段除了文化课之外,还要投入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专业练习,使得这类专业的学生在日常计算机使用熟练度上相对于其他文理科学生较为薄弱,并且因为专业特点对计算机的需求程度也有截然不同的态度。在美术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通过定期有针对性的调查统计,在把握不同专业特色的同时了解学生特点,掌握每一届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情况,结合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自身情况,融合不同美术专业的专业内容,改进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有助于各美术类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与专业技能,为培养有特色的美术类专业人才打好基础。

作者:章雁 单位:中国美术学院实验教学管理部

美术基础论文:基础教学高等美术教育论文

一、高等美术教育基础教学问题分析

专业美术基础教育主要包括中学专业美术考试教育阶段和高等美术教育一年级阶段,其中中学美术考试教育是基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写实性绘画与中学美术考试基础教学内容有一定的联系,不应将整个教学内容局限于此而排斥其他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文化观念不断转变,美术开始与其他学科融合,美术作品呈现出多媒材、多学科、多维度发展。但是目前美术高考内容仍然以写实性绘画为主。

二、解决高等美术教育基础教学问题的对策

1.调整高校美术专业入学考试方式

固有的考试方式只重视学生的手绘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美术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考试方式也仅限于默写和写生。因此针对参考的美术专业学生,国家推行了“大综合”模式,增加了对其他美术造型能力的考察,如三维空间塑造能力、美术鉴赏能力等。当然,考试形式上应更加多样化,如在传统的考试方式上增加电脑图形图像制作等。考试内容应实行模块化,将所有的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模块,考生可以抽签选择其中几个进行考试,从而确保考试的公平性。

2.调整大一阶段基础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在接受高等美术教育前,学生所受的是泛美术基础教育,而大学的基础教育更具有针对性。由于各个专业学科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和表现力要求也不同。如大一阶段美术专业的学生以写生为主,这实质是对中学美术基础教育的一种巩固与增强。因此,美术教师应根据大一学生的实际能力,结合专业教学任务、内容,对该阶段美术基础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增加有本专业特色的基础内容,采取有专业特色的训练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美术专业技能的提高。

3.增强教师教学的自主性

由于美术院系教师往往兼任多门课程,教学压力大,容易产生厌烦情绪,降低教学的自主性,对高等美术基础教学质量的提高十分不利。因此,学校应根据美术院系的发展规模,公开招聘专业技能高、教学经验丰富的美术教师,尽可能地减轻美术专业教师的工作压力,同时还应给予美术教师更多的关注,不定期地组织他们外出学习,积极进行教研活动,将教师评优评干、教研成果与年度绩效考核挂钩,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其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品质人才。

三、结语

在现代化、多元化、个性化的社会背景下,高等美术教育基础教学突显出一些问题,制约了美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对我国美术健康发展不利。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美术院系的办学规模,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调整高校美术专业入学考试机制以及大一阶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并充分调动美术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美学修养、审美意识、创新意识等,为继承和发扬我国美术文化奠定基础。

作者:陈洋 吕怡然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美术基础论文:基础美术整合室内设计论文

一、基础美术与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整合的关系分析

1.艺术表达与设计思维

室内设计课程的主旨内容已明确其深度,通常而言,其教学方向涉及室内装饰及空间、功能的艺术再造。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构想能力、的观察力和艺术表达能力,这与基础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一致。所以,室内设计课程对艺术性的追求,离不开室内设计与基础美术的整合,也就是将艺术表达与设计思维相互渗透。

2.基础美术教育为室内设计课程的视觉表达提供前提

室内设计课程的重要基础之一便是视觉表达,室内设计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空间设计的品质及感染力上,凸显基础美术在室内设计视觉表达中的渲染作用。然而,室内设计课程的精髓在于设计,这是一种艺术实践的过程,也体现了室内教学的终极目标。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室内设计亟待与基础美术衔接,以切实避免相关专业间的脱节,提高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水平。

3.基础美术教育与室内设计课程是艺术与设计的关系

室内设计作为一个系统性的概念,不但是室内空间中每个元素的组织、选择、创新与整合,更是美术设计的深化和延续。一般而言,中职阶段室内设计课程包含造型设计、空间设计以及光与色彩设计等,这些内容要点均明确了室内设计的设计属性,实现了设计性和功能性的有机统一。而基础美术属于造型艺术,被通俗地称为“视觉艺术”,其定义是:占据特定空间,形成审美形象,让人依靠视觉进行观摩、欣赏的艺术,包含雕塑、绘画、工艺、建筑及篆刻、书法等。对两者概念进行横向对比,可以看出室内设计与基础美术的内在关系正好是设计与艺术的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设计实践与艺术表达的角度使其成功整合。

二、基础美术与室内设计课程整合教学的方法

1.重视建筑绘画方法的专业训练

在中职阶段,要加强基础美术教育和室内设计的整合,首要的任务就是注重建筑绘画方法的训练。鉴于学生的基础,要适当降低素描、色彩静物、头像等的技法训练要求,而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具有室内设计特点的建筑类绘画方法。增加基础美术实践课时对于零基础的学生来说效果未必好,毕竟这需要长期的积累。作为室内设计师,从美术功底的要求来讲,其首先要具备的能力是以线描为主的快速效果图表现,用线描的方式表现整体空间构想的效果,给客户一个最直观的画面效果。其次,运用基础美术的理论知识,可以概括地对地面、墙面、顶面、家具等界面以及软装饰进行更进一步的效果渲染,不论是运用手绘上色还是运用计算机相关软件制作,都获得更好的表现效果。这样便将基础美术教学与室内设计课程的基本要求进行整合,可收到实际的效果。

2.以表现结构特征为核心的基础美术与室内设计课程的整合

基础美术与室内设计课程均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空间想象和表达能力,该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便能完成,有赖于长久的艺术积累。基础美术教育的素描教学与室内设计的空间造型训练教学衔接紧密,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全新的视角发现和捕捉生活事物的空间结构美感,将所绘对象的内部结构通过点、线、面表达出来。教学中应特别加强结构素描的训练,旨在夯实学生的空间造型基础,并辅以一定的明暗表达训练,以便在后期的效果图表现及快速手绘表达中发挥较大的艺术效果,使学生能在室内设计中以更为理性的头脑及抽象的思维表现室内空间结构,赋予界面材质画面感,从而较大限度地实现基础美术教学与室内设计课程的整合。

3.教师加强引导,将建筑绘画方法与室内设计相整合

在基础美术教育中,建筑绘画对于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动机大有帮助。为此,教师要运用列举法和引导法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将建筑绘画的方式与室内设计风格相协调、整合。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更多的艺术思考和探索的空间,拓宽学生的思维。教师在建筑绘画教学中应时刻遵循因材施教的理念,依照每名学生的美术基础及设计灵感,尊重每名学生的艺术创作思路,与此同时,激励并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善于将心比心,并接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作品表达,发现作品的闪光点;在课堂作业安排方面,也要围绕建筑绘画的目标,尤其要训练学生把点、线、面、色彩等各种艺术元素在室内设计中加以表现,并能独立创作,结合学生作品的现实状况探究画面的秩序、节奏、层次和疏密等布局,促使学生具备整合整体画面的能力,利用建筑绘画的各种技法,精心完成室内设计项目的制作。

4.将基础美术教育与室内设计课程的主题相整合,挖掘创新思维潜能

教师在基础美术教育中,要积极引导并启发学生发扬探究精神,鼓励其自主钻研,独立解决两个专业整合中的困惑。在基础美术教育的初期,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与心灵沟通、与自然对话的良好艺术习惯,激励其开展各种层次和深度的美术创新,激活发散思维,为创新插上灵感的翅膀。在艺术追求个性化的时代,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应列入基础美术教学的目标。如学习平面构成时,教师鼓励学生勇敢地用构成表达某段旋律的美感,在色彩构成之中用色彩表达对旧事的回想,进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艺术问题的能力。学生美术绘画基础薄弱,难以通过手绘表达,因此可以借助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或剪贴、摄影等方式辅助完成作业。这样,学生同样在艺术创作中将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艺术设计成果,并且作业完成效果良好,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又如,在完成美术设计作业时,学生可以调动室内设计知识,从传统园林、民居和宫殿中汲取灵感,并整合西方设计精华,完成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美术作品。同样,在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也可以大量采纳传统建筑语汇,如空间布局、饰面效果以及软装饰的设计等,使得基础美术知识和室内设计语言相得益彰。结语室内设计不但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基础美术教学方法在室内设计课程中的运用是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项课题。要将两者进行有效整合,教师需要结合中职学生学情的基本现状,不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艺术鉴赏与运用能力,将建筑绘画方法等基础美术方面的内容与室内设计课程有机结合。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善于拓宽中职生的艺术思维,提高其艺术创造力,完善教学体系,利用基础美术教育巩固学生的基础设计能力,使其逐步适应室内设计课程的进度与节奏。只有将基础美术教育与设计实践整合,并符合中职生的职业预期需求,才能较大限度地为室内设计领域培养所需人才,更好地发挥中职生自身特征和艺术表现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作者:郭多 单位: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

美术基础论文:当代基础美术教育论文

一、美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薄弱,教法不得当。

“在今天的教学中,美术已经不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真正体现美术的含义,无法发挥应有的教学效果”。大部分教师认为,美术只是教会学生画画即可,在课堂上拿出一幅画让学生照着画就行,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传授,这种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学会了绘画,而无法真正体会到美术这门课的博大精深,更不能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要引导学生进行美术文化学习,更不能放弃知识技能的教学。只有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结合知识技能的学习,才会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教学设备不健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低。

由于学校对美术教学的不重视,在软硬件的配置上也会存在着差异。有的学校虽然能够按照国家课时计划标准开设美术课,可是受到中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很多学校少开或者某些年级不开美术课的情况也屡屡发生。有的学校就算开设了美术课,也形同虚设,经常被其他主课老师无情占用。同时,学校的教学设施,对能不能有效的推进美术教学也很重要,因为现实中教学环境及设施的差异的确存在着。再者由于大部分学生为了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往往牺牲娱乐时间去学习功课,这样一来就更没有兴趣去学习美术甚者其他主修课以外的课程了。很多学生在上美术课时候选择做其他课程的习题,他们认为有学习美术课的时间,不如去完成其他科作业,提高其他科的成绩,因此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大幅下降,对美术学科的优势不予理睬,长此以往学生的审美修养和情操陶冶又如何提高?

二、美术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相关对策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一件事情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学习效率也就会跟着提高。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就得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允许学生兴趣的不同方向,承认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承认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强有弱,给学生以充分的尊重,从而培养其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从课堂活跃度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娱乐中对美术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从此更加热爱美术。如:当我们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临摹一幅书中的国画作品时,有的同学要求画竹子,有的要求画荷花,这时教师应毫不犹豫很爽快地就答应他们的要求,因为如果这时候很强硬的拒绝他们,硬要他们统一作业,虽然他们会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作业,但他们可能就因此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丧失了一些对美术的兴趣,自然也不会体验到美术学习过程中的愉悦。在教学中能够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在许可的范围内向学生“妥协”一下,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2.加强学生、家长和学校的沟通。

英国心理学家斯宾塞曾经说过:“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的乐趣便失去了一半,这就会给各种疾病的入侵洞开门户”。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美术对孩子的未来是没有用的,并不能帮助学生上一所好的大学,找一份好的工作,他们会为学生设计好一条最省事较高效的学习计划,会把什么有必要认真学,什么不必花时间去学分的清清楚楚。家长的言行早早就植根于孩子的脑海里,使他们受到影响,从而不重视美术课程的学习。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不断努力和家长沟通,让他们认识到美术教育的真正作用,改变对美术教育的看法。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需要的是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专业人才,而这不仅仅是体现在分数上。因此关注学生基础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素质教育,培养综合能力。除此之外,还应鼓励学生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给予他们信心,营造好学习的大环境。

3.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

教师在学生美育的培养中也占很大一部分因素。教师应把握教材,灵活运用。在教学中应突出美术学科的特点,而不能把它上成了语文课、历史课;要把握好教材并灵活运用,不一味的照搬教材,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设计自己的课堂,这样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更容易让他们吸收理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

4.将美术纳入考核范围。

美术课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修课,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在出生时候并不具备审美能力,都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培养才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古往今来受到科举考试制度的约束影响,学生们都已经习惯了通过考试成绩来衡量自己学习能力和左右自己的学习爱好。如果将美术纳入考核范围之内,学生就会主动尝试了解美术、学习美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多的联系实践,可以督促学生学习美术,端正学习美术的态度。美术教育是时展的需要,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其教学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人文素养为基本。通过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以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目的,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作者:付川 单位: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信阳师范学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