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美术艺术鉴赏论文

摘要:小学美术在教学实施中,一直忽视对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反而降低了学生的美术创造力与表现力。素质教育的转变,将关注学生生活,点燃学生艺术审美意识作为培养艺术鉴赏能力的重要内容,并通过启发学生参与观察、动手实践,来增强美术教育与艺术鉴赏能力的融合。
美术艺术鉴赏论文

美术艺术鉴赏论文:现代艺术与高中美术鉴赏课

现代艺术是主要发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在美术史上只经历了数百年之久。现代艺术的涌现充满了热血和激情、冷静与反思,是人类智慧的一次集中展现,将人类积聚了几千年的艺术文化彻底改变了,艺术开始变得贴近生活大众,他们和商业的距离从未如此近过。对于艺术史发展到现代艺术阶段的情景,我们能窥见背后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信息的大爆炸滋生了这些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新的艺术形式。

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案编写涵盖面极广,从原始艺术到现代艺术,从古至今,从西至中,各种知名的艺术品、艺术故事,几乎无所不谈,而正是这个原因,让我们的美术课本有种泛泛而谈的感觉,而现代艺术如何在高中生中推广介绍?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学生感兴趣的很多现代艺术作品有一种特有的新奇感,因为传统艺术篇章和现代艺术篇章的较多割裂,让学生对现代艺术的理解只停留在诸如“看不懂”——极简主义,“很狂野”——德国新表现主义,“很抽象”——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很像照片”——照相写实主义或超级写实主义,“很变态”——弗朗西斯培根的作品等等之类的评论上,而无法联系到这些绘画流派所在的历史背景和民族特征或者艺术家的独特经历和观念,针对这一点,我做了下述分析。

一、现代艺术鉴赏的德育方面

德育的培养离不开具体的知识和内容,任何脱离内容的形式都显得过于空泛,在现代艺术鉴赏课中,我运用各种资料来激发学生对艺术品背后的深化理解。比如,讲到波普艺术的时候,提及安迪沃霍尔和王广义两位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是美国着名的波普艺术大师,他的可口可乐瓶、玛丽莲·梦露的作品形象深入人心,但是,当这些艺术形象推广到世界,在世界范围的人群中深入人心的时候,中国的一位文化学者河清就批判道:这是一种文化霸权。

而我国的波普艺术家王广义,则在借鉴安迪沃霍尔的波普艺术形式里贴近生活、商业气息和直接刺激的部分,使其形成一种中国式的政治波普,这便是中国独有的文化语言。讲到这里的时候,学生便能体会到教师的德育用意:霸权,不仅仅体现在政治经济上,还有文化霸权,要爱国,就要努力发扬本民族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二、现代艺术鉴赏的智育方面

在纷繁复杂的现代艺术门类里,学生能看到很多艺术家的探索精神,虽然有些艺术的探索充满了古希腊故事阿基里斯与龟般的悖论式荒诞,但人类的求知欲可在此一窥。现代艺术里的光电艺术已经日趋成熟,这里面包含了众多科技领域的创新。比如,在上海举办的电子艺术大展,让人们对艺术和科技的结合充满遐想,未来的科技不会只有冷冰冰的操作,而是人和机器互动甚至是情感交流的媒介,通过这些现代艺术媒介的变化,能开拓学生的思路,了解现代艺术巨大而宽泛的应用领域和发展领域。

三、现代艺术鉴赏的美育方面

现代艺术中需要传递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美的东西,比如德国新表现主义大师基弗的作品,介绍他的绘画和装置作品的时候,需结合这位艺术家不平凡的历史时代背景和他本人的精神所向。二战的阴影给德意志民族内心的创伤,在基弗的作品里留下了巨大的影响,比如杂乱的笔触,荒野里干枯的稻草,点燃的火苗,坦克、潜艇的模具,破碎的衣服等,这些物件堆放在一起并没有很强的美感,但是学生能读懂这些东西堆放在一起的时候会呈现什么样的语境,那是一种人类被战争百般折磨后的苦难。此时的美育就变得更加深刻而富有内涵了,对美的追求不再只仅限于一张漂亮的画,一个漂亮的装置,而是灵魂的洗礼和对历史的拷问。

四、实例分析——《新的实验》

在今年的市级公开课中,我针对教材中的《新的实验》一课为原型,延伸教材内容,编写了一堂关于现代艺术的鉴赏课。附简案:

《模糊的界标》

——探索新的实验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并体验实验艺术的特征。

2.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初步形成对此类艺术的审美能力。

3.情感:培养学生对形式、材料、造型等方面的好奇心与探索心理。

教学难点:对新的艺术形式与内容的解读和领会。

教学准备:公益作品照片、商场里较大的商品、各式布料、夹子、彩带等。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给一部分学生发放赵半狄公益作品的图片。

教学过程:

1.导入。

提问:如果把这些作品放成大幅彩照并在美术馆展出,你觉得它们是一种艺术吗?(分组讨论2分钟,由小组长汇集总体意见,确定正反方向,并作为代表发言)

2.引出课题。

欣赏蔡国强作品,猜测艺术家的想法,欣赏克里斯多夫作品——《包扎的德国柏林国会大厦》。

小结:我们通过包裹,不仅体验到一栋大楼独特的纯审美功能,也让我们关注到保护具有历史意义的大楼和保护大自然等观念。

思考:随处可见的工棚也是包裹艺术吗?

3.通过这件包裹作品来总结实验艺术的特点(是非判断题)。

4.课堂活动:利用商场里的商品和各式布料来创作包裹艺术(8分钟)。

(学生展示作品,教师指导点评并做小结)

5.课后小结。

美术艺术鉴赏论文:关于现代艺术融入美术鉴赏教育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已成为一种事实。而如今,我认为世界已经加速步入“后经济全球化时代”,即多方位的全球化的时代,包括政治、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全球化。在文化教育领域,文化教育的全球化将成为新时代文化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态势。国内文化教育方面,出国留学、双语教学、外籍教师、校际合作等等多种教育全球化的方式陆续出现。大局势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首先从文化全球化的角度考虑教育问题,并不断地做更多的实践和探索。高中学审美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已经具备一定的判断力以及接受和吸收大量知识信息的能力,选择在高中美术教育阶段引入国际化的文化元素是比较迫切和现实的选择。

一、现代艺术导入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必要性

我们研究上海高中使用的两种教科书会发现,教材中美术鉴赏部分以中华民族艺术及国外古代经典艺术为主,比较缺乏现代艺术的鉴赏内容。就此,笔者在2011年10月份对执教的上海市金山区亭林中学高一、高二的班级做了调查问卷,统计调查结果如下:学生对现代艺术家的认知度在34%,对现代艺术概念的理解度在18%,对现代艺术名作的认知度在30%,对现代艺术展览的参与度在21%。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大部分高中学生对现代艺术很陌生,学生对四项现代艺术的基本要素的了解或参与程度较高不超过35%。另一方面,我们看学生对现代艺术的兴趣的统计数据:在我们问卷对现代艺术作品向学生举例说明后,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71%的高一、高二学生对接触现代艺术感兴趣;10%的学生认为一般;19%的学生没兴趣。大部分学生之所以感兴趣主要是因为认为现代艺术激发想象、独特新奇和时尚美观。可见,学生对现代艺术形式和内容是充满了兴趣的,但是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而现行的教材对现代艺术的内容设置比较缺乏,学生对社会中接触机会很多的现代艺术的“鉴赏”兴趣和能力未得到满足。所以,笔者认为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做导入现代艺术的探讨和实践。

二、现代艺术与高中美术鉴赏教育的匹配性分析

1、现代艺术解读

现代艺术起源于古代地中海沿岸(埃及、希腊、西亚)的西方艺术。可以将现代艺术理解为在科学和理性的原理之上,用各种不同类型的视觉风格组合而成的一座大厦。本文想研究说明的主要是近期的现代艺术后期的主要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大地艺术(EarthArt)、装置艺术(Installation)、概念艺术(ConceptualArt)、过程艺术(Processart)。现代艺术表达的价值观主要是几个方面,一是不求纯粹;二是善待传统;三是非个人化,四是多种标准。

2、与高中美术教育的匹配与结合

并不是所有的现代艺术内容都适合高中生群体,现代的高中生活泼好奇愿意接触和尝试不同的文化和艺术形式,同时他们又具备了很强的自我意识,对强迫性接受的知识有很强的抗性,而且他们的自我判断力和思考力也没有成熟。从原则上看,我认为还是从学生的兴趣和艺术价值的本源出发相结合考虑,能开拓视野激发想象力、提高审美感、故事感、共情能力等感知力的艺术形式,介绍一些近期的、时尚的、具备新奇独特性能够激发学生想象的内容,并且规避一些内容,两者结合作为高中美术鉴赏教育的补充。

从实践上,先从现代艺术简史的介绍开始,选取4种形式的现代艺术——大地艺术、装置艺术、概念艺术、过程艺术的代表作品,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呈现教学,介绍代表艺术家,对作品表达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做评价,然后在做交互式的批判评价,并且可以结合初级的艺术实践,最终达到艺术评价和批判相结合。

三、现代艺术导入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意义笔者在经过一段时间将现代艺术导入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课程的实践之后,认为这样的实践有以下重要的价值:

1、文化艺术兴趣的培养

现代艺术从表现内容上是取材于我们现实生活;从造型语言上可以是一张老照片、旧衣服等,具备了多样性。实践证明,新异的现代艺术能够形成对学生的强吸引力,进而能培养学生对文化艺术的兴趣、知识及鉴赏能力。

2、开阔视野,提高创新意识

现代艺术重视科技和思维两大内涵,因而与现代艺术媒体有极强的结合。通过现代艺术实践,学生可以更深刻的体会到多元的文化、科技、材料知识、信息、新观念等,可以明显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批判性思维方式

高中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审美观正在形成,通过现代艺术的批判性鉴赏,可以培养学生看待社会事物的思维方式,不轻信、不盲从、不唯书、遇到事物去思考分析、鉴别批判的思维方式对他们有益。

美术艺术鉴赏论文:高中美术西方现代艺术鉴赏教学策略

艺术作为人类世界的感性呈现,承载着人类精神史的广度和深度。西方学者巴赞认为,一个社会只有同艺术“结婚”,才能生出文化之子;如果与文化离异,就只能导致野蛮,这个社会随之会变成文化的沙漠。高中教育在升学压力下,往往不重视审美教育,在以考分为主要参照的评价体系中,学生的精神世界较为空乏,审美能力较弱,对艺术缺少感知和辨识。艺术同自然一样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无艺术的人生是乏味低俗的。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应该为学生提供一片自由充盈的审美空间,综合提高学生的精神素质。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西方现代艺术鉴赏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其涉及教材中的四部分:意象艺术、抽象艺术、西方现代艺术、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等,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改变以写真的、“像与不像”为标准的传统视觉审美程式,用现代的审美眼光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流派风格和思想情感。本文以西方现代绘画艺术为切入点,探讨西方现代艺术鉴赏的教学策略。

一、知人论世,探知本质。

古典艺术以客观世界为参照对象,艺术家按照看到的世界来描绘对象,画作是世界的一面镜子,真实地折射出外部世界。而西方现代绘画不再追求客观的真实,而是追求内心的真实,其艺术理念、艺术标准、创作方法、语言形式、思想情感与古典绘画有很大的差异。如果按照传统的欣赏方法就可能看不懂画家的表现形式和主题思想,所以,要想欣赏现代艺术,就必须先了解现代艺术产生的土壤——现代社会、哲学思潮、艺术家经历,等等。知人论世是走进现代绘画的基本方法,就是要了解艺术家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思潮、艺术家的身世经历、理念追求等。现代社会摄像机的出现代替了绘画的写实功能,于是绘画不再执着对外部客观事物的描摹,而是寻找新的出路和存在价值,从而转向内在情感和精神实质。教师必须让学生了解现代工业社会物质经济发展带来的精神变动,如哲学和宗教新思潮,这对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更重要的是艺术家的追求推动着艺术的变革,现代艺术如果没有艺术家的解说和评论家的阐释,则其确实难以理解。比如,要了解印象主义绘画就必须从1863年巴黎艺术界“落选者沙龙”谈起,马奈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不符合学院派的审美标准而被大肆批判,从此以马奈为代表的“落选者”和保守的学院派之间进行了新旧艺术的争锋。马奈在1867年展览会前言写道,这些反对者都是以传统观念来理解绘画的形式、手法和观点的,他们从不承认其他的理解形式,而是在这方面表现出一种幼稚的偏见:除了他们的公式,一切毫无价值。马奈先生一向承认别人的才能,从不妄想消灭前人的绘画或者是创造新的绘画,他只不过决心要做他自己,而不是要做某一个别人。印象主义者们走出画室,在户外转瞬即逝的生活瞬间和自然界的光色变化,进行现场绘画创作,由此开启一个个流派的艺术实验。只有了解凡·高狂热的宗教情怀才能体会其《星空》中用火焰般、漩涡般弯曲的运动线条表现出的强烈激情;只有了解高更对都市文明的厌恶和对原始文明的向往,才能理解他住在塔西提岛思考《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这样的人生哲理问题……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可以使学生按艺术家原本意图对作品进行理解,这种从艺术家的立场来解读作品,是最基本的赏析方法。

二、点面结合,探知风格。

“点面结合”是指以艺术家的代表作或一幅画为出发点和切入口,然后结合艺术家的其他作品,感知艺术家的时代风格和整体风格。比如了解凡·高,可以把《星空》作为突破口,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其构图、线条、色彩有何特点?他描绘的夜空和你看到的有何不同?画家这样表现的目的是什么?你从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经过讨论后,可以让学生欣赏其他作品,如《向日葵》、《吃土豆的人》、《自画像》、《夜咖啡馆》等,学生自然会归纳总结凡·高作品中物象的扭曲变形和色彩的强度明度,从而感知凡·高作品独特的风格。点面结合的方法可以使学生较为完整地把握一个艺术家或一个流派的风格特色。风格是一个艺术家最为显着的标志,特别是现代艺术中,层出不穷的众多流派需要抓住特征来分辨,每个流派的画家又有不同的风格,如印象主义绘画中莫奈和雷诺阿有区别,塞尚、凡·高、高更又有区别。所以,点面结合的方法,可以使学生了解画家的整体风格,而不是仅看到局部和表象。

三、纵向联系,彰显个性

现代派绘画是在反叛甚至颠覆古典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与生俱来的叛逆性带来了绘画艺术的不断革新。各个流派都是在否定他人他派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主张。运用纵向联系的手法就可以以历史为主线,把各个流派贯穿起来,分辨各流派的艺术追求。比如塞尚放弃了印象主义画家所采用的快速作画的方法,而对物象进行深入、长时间的分析,专注于物质的实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的表现,“用圆柱、圆球、圆锥体去处理自然”。其画法影响了毕加索,毕加索对塞尚式的形体和结构进行了概括性处理,用几何形体的组合拼接来构图,创建了立体主义流派,其肢解破除了传统艺术家对“自然形”的认识,从而产生了空间和结构的心概念。立体主义形体观念对其后的艺术实验产生了重要启示。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抽象主义都从中吸收了不同的营养。抓住形体这一线索,就可以把这些有传承关系的流派联系在一起,这样的纵向联系和对比,可以使学生清晰地把握各流派的异同点,体察现代艺术发展变化的规律,对现代艺术有更深入的认识。

四、创作实践,领悟精神。

现代艺术的鉴赏要不断突破传统视觉程式的束缚,培养学生现代的审美眼光和审美趣味,创作实践活动是培养鉴赏能力的途径之一。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加入创作体验的小环节,加强学生对现代绘画理念或技法的认识。如在鉴赏立体主义绘画时,可以让学生用几何图案变形拼接成一定的物象,并说说这样构图的意图,也可以让学生相互评价,还可以加入拼贴和实物要素,让学生感知材料、物质要素对绘画的影响。教师要根据不同流派和画家的创新处设置简单可行的小练习、小实验,让学生亲身体悟现代艺术的理念风格和审美追求。这样的方式就把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综合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思维水平。

五、面向生活,慧眼识别。

现代艺术自19世纪末出现在西方文化舞台上之后,就以一种革命性的姿态,不断突破传统的艺术体系和美学规范,把各种新的观念形式和材料纳入到艺术表达的范畴内。不了解现代艺术的革新及形式和理念上的突破就不会理解当代多元化的艺术风格追求,不会 鉴赏当代先锋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当代艺术出现的现象和问题作为引入部分或延伸部分,让学生思考鉴别。渐渐地,学生就会把鉴赏方法运用到现实中,对当代艺术问题进行评析,建立现代的审美品位和审美标准,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眼光,识辨当代复杂怪异的艺术现象。

总之,在西方现代艺术鉴赏教学中,教师要结合高中学生的理解认识水平和艺术基础,让学生了解现代艺术生成的社会背景及艺术家经历、艺术理论探知艺术家个性化的风格追求;通过纵横的对比联系明晰流派风格的继承发展;通过绘画实践、当代艺术现象体悟艺术精神,最终达到对新奇多变的现代艺术的鉴赏。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多样地运用这些方法,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由浅入深,启发引导,把内容庞杂的现代艺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鉴赏,让学生对西方现代艺术具备初步的鉴赏能力。

美术艺术鉴赏论文:高职艺术教育美术鉴赏课作用

【摘要】

高职院校艺术教育要想取得突破,就必须不断改革,有所创新,大量实践证明,美术鉴赏课对提高高职艺术教育水平大有裨益。本文从知识积累、艺术修养、审美价值观和商业素养几方面分析了美术鉴赏课的作用。

【关键词】

美术鉴赏课;高职艺术教育;审美能力

艺术具有极强的综合性,涉及诸多领域,除了天赋,人文知识积累、创新思维、审美意识、鉴赏能力等因素也极为重要,对提高艺术水平有着很大帮助。高职院校艺术教育重在培养实用型人才,艺术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同时还要加强对艺术设计实践性、商业元素等方面的考虑和学习。美术鉴赏课作为人文艺术类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门,综合性也非常强,对提高高职艺术教育水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开拓眼界,增加人文知识积累

艺术是美学、哲学、文学、心理学等多领域的综合反映,与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也有着紧密联系。所以对于高职院校艺术专业而言,学生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积累,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才能对艺术有更深的理解,不断提高自身艺术修养。而且艺术设计还涉及到设计学、广告学等领域,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要求更高。纵观古今中外各个艺术家,无一不是眼界开阔,学识渊博。美术属于艺术范畴,包括绘画、建筑、雕塑等多种形式。所谓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美术作品便是如此,经典美术作品既能记录生活、反映生活,又能作为创作者托物言志的工具。通过美术鉴赏课,欣赏中外的美术作品,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增长见识,丰富自身知识结构,提高人文素质。每件作品都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创作的,记录着那个时代,所以往往可以从美术作品中发现历史,探索历史遗迹。比如《清明上河图》,几乎将整个北宋的社会生活和风气囊括其中,直至今日,研究北宋的服饰、建筑、历史、技术都离不开此作品。再比如《蒙娜丽莎》,在鉴赏之前,应当对文艺复兴时代和达芬奇有足够的了解,所以说美术鉴赏有利于学生增长人文知识,为艺术专业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重视创新,提高学生艺术修养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艺术和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不同,它没有固定的公式,没有统一的答案,学习者的思维意识、生长环境不同,对艺术的理解也不同。从这点来看,艺术其实是一种多元文化,提倡从多个角度分析,而不应落于窠臼。在当前社会,学生更应如此,认识到事物具有相对性,具有多元性,敢于突破常规思维束缚,从新的角度予以新的解读。美术鉴赏课程亦然,很多作品在创作之初并不受欢迎,比如梵高,生前生活极为落魄,作品无人欣赏,可如今其作品单价高达百万千万。这说明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和思考方式是不同的,通过美术鉴赏,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如此才能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艺术修养是个很广的范围,是创作能力、精神境界、性格情操等的集成物。美术奖赏要求感觉、感情、认知多方面的统一,起到陶冶情操、提高精神境界的作用。比如徐悲鸿的《愚公移山》,借古喻今,以愚公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精神鼓舞全国人民团结,共同对付日本侵略。虽然采用的是古代题材,却赋予了新的意义,在鉴赏时,我们能够明显地感觉到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而米开朗琪罗的经典作品《大卫》,表面上看只是一个雕塑,其中却蕴含着无限情感。通过鉴赏,可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以升华,道德情操得意陶冶,艺术修养得以提高。

三、锻炼审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艺术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必须经过对大量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自身的审美意识,找出属于自己的审美方法。同时,还要遵循一定的审美标准。的美术作品有些是内涵丰富,反映了当时社会,有些则是艺术技巧水平较高。对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观察美术作品的立意、风格、构思、布局等是基本能力,如《蒙娜丽莎》的空气透视法。在此基础上,方能进一步理解作品深意,随着审美能力的提高,自然对作品有更深的理解。

四、加强实践,提高现代商业素养

仅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崇高的信仰还不够,尚需经过实践生活的磨炼,能够经得起人们的评价,历经千锤百炼,才能创作出高水平的作品。高职院校本就以培养实践型人才为主,艺术专业将来也要应用于实际中去。当前的美术鉴赏课为学生创作提供了很多灵感和帮助,对其实践有着重大指导意义。而且在鉴赏中也能了解到现在社会对艺术美学的实际需求,如此学生才能把握消费者的心理,设计出有价值的艺术作品。

五、结语

艺术和科学、商业并不对立,在当前社会,我们应该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也正是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美术鉴赏课程不仅仅是对作品的欣赏,也是对学生艺术修养的锻炼,对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对艺术专业教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作者:任文宽 单位: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美术艺术鉴赏论文:现代艺术融入美术鉴赏教育

本文作者:高红丽 单位:上海市亭林中学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已成为一种事实。而如今,我认为世界已经加速步入“后经济全球化时代”,即多方位的全球化的时代,包括政治、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全球化。在文化教育领域,文化教育的全球化将成为新时代文化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态势。国内文化教育方面,出国留学、双语教学、外籍教师、校际合作等等多种教育全球化的方式陆续出现。大局势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首先从文化全球化的角度考虑教育问题,并不断地做更多的实践和探索。高中学审美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已经具备一定的判断力以及接受和吸收大量知识信息的能力,选择在高中美术教育阶段引入国际化的文化元素是比较迫切和现实的选择。

一、现代艺术导入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必要性

我们研究上海高中使用的两种教科书会发现,教材中美术鉴赏部分以中华民族艺术及国外古代经典艺术为主,比较缺乏现代艺术的鉴赏内容。就此,笔者在2011年10月份对执教的上海市金山区亭林中学高一、高二的班级做了调查问卷,统计调查结果如下:学生对现代艺术家的认知度在34%,对现代艺术概念的理解度在18%,对现代艺术名作的认知度在30%,对现代艺术展览的参与度在21%。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大部分高中学生对现代艺术很陌生,学生对四项现代艺术的基本要素的了解或参与程度较高不超过35%。另一方面,我们看学生对现代艺术的兴趣的统计数据:在我们问卷对现代艺术作品向学生举例说明后,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71%的高一、高二学生对接触现代艺术感兴趣;10%的学生认为一般;19%的学生没兴趣。大部分学生之所以感兴趣主要是因为认为现代艺术激发想象、独特新奇和时尚美观。可见,学生对现代艺术形式和内容是充满了兴趣的,但是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而现行的教材对现代艺术的内容设置比较缺乏,学生对社会中接触机会很多的现代艺术的“鉴赏”兴趣和能力未得到满足。所以,笔者认为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做导入现代艺术的探讨和实践。

二、现代艺术与高中美术鉴赏教育的匹配性分析

1、现代艺术解读

现代艺术起源于古代地中海沿岸(埃及、希腊、西亚)的西方艺术。可以将现代艺术理解为在科学和理性的原理之上,用各种不同类型的视觉风格组合而成的一座大厦。本文想研究说明的主要是近期的现代艺术后期的主要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大地艺术(EarthArt)、装置艺术(Installation)、概念艺术(ConceptualArt)、过程艺术(Processart)。现代艺术表达的价值观主要是几个方面,一是不求纯粹;二是善待传统;三是非个人化,四是多种标准。

2、与高中美术教育的匹配与结合

并不是所有的现代艺术内容都适合高中生群体,现代的高中生活泼好奇愿意接触和尝试不同的文化和艺术形式,同时他们又具备了很强的自我意识,对强迫性接受的知识有很强的抗性,而且他们的自我判断力和思考力也没有成熟。从原则上看,我认为还是从学生的兴趣和艺术价值的本源出发相结合考虑,能开拓视野激发想象力、提高审美感、故事感、共情能力等感知力的艺术形式,介绍一些近期的、时尚的、具备新奇独特性能够激发学生想象的内容,并且规避一些内容,两者结合作为高中美术鉴赏教育的补充。

从实践上,先从现代艺术简史的介绍开始,选取4种形式的现代艺术——大地艺术、装置艺术、概念艺术、过程艺术的代表作品,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呈现教学,介绍代表艺术家,对作品表达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做评价,然后在做交互式的批判评价,并且可以结合初级的艺术实践,最终达到艺术评价和批判相结合。

三、现代艺术导入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意义笔者在经过一段时间将现代艺术导入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课程的实践之后,认为这样的实践有以下重要的价值:

1、文化艺术兴趣的培养

现代艺术从表现内容上是取材于我们现实生活;从造型语言上可以是一张老照片、旧衣服等,具备了多样性。实践证明,新异的现代艺术能够形成对学生的强吸引力,进而能培养学生对文化艺术的兴趣、知识及鉴赏能力。

2、开阔视野,提高创新意识

现代艺术重视科技和思维两大内涵,因而与现代艺术媒体有极强的结合。通过现代艺术实践,学生可以更深刻的体会到多元的文化、科技、材料知识、信息、新观念等,可以明显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批判性思维方式

高中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审美观正在形成,通过现代艺术的批判性鉴赏,可以培养学生看待社会事物的思维方式,不轻信、不盲从、不唯书、遇到事物去思考分析、鉴别批判的思维方式对他们有益。

美术艺术鉴赏论文:传统文化艺术与美术鉴赏教学改革

摘要:当代的高校美术鉴赏教学,被列为普通高校的素质教育课程,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来进行美术教学改革探索,发挥美术独特的教育价值,寻找美术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升大学生的综合文化修养。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美术鉴赏;教学改革

美术鉴赏作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普通高校的素质教育课程。当前美术鉴赏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即高校美术鉴赏教学应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美术生存条件的变化,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深化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教学模式的变革,弘扬民族文化,发挥美术独特的教育价值,寻找美术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升大学生的综合文化修养,真正发挥美术独特的审美教育功能。通过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发展的人才、高素质的复合人才、适宜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1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来进行美术教学改革探索,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1)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来进行美术教学改革探索,以课程教学质量工程为重点,加强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加强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紧密结合,提高教学的质量,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完善教学体系和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开展艺术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形成及时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重点专项与大众普及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2)加强教学工作目标管理体系,强化教学课程的评估考核,完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教学的督导作用,加强教学的中期检查和学生的评教工作。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多媒体教育软件制作比赛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

(3)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抓好教学工作,提倡教师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深化教师群的建设,充分发挥老教师、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创建课程的网络化教学体系。首期将建立网站以适应各门主干课程的网络在线教学的需要,为精品课程的申报做准备。

(4)进一步完善教学设施设备,创造良好的教学工作环境。在设施配备上,加大投入力度,以满足教学多元化的需求,使教学管理设备与时俱进。争取设立专门科研经费,制定鼓励教师参加科研的相关制度,促进教师从事课程相关的学术科研活动。尽快组建教学研究团队,为争创精品课程、打造教学名师及创办特色专业打好基础。

(5)加强学生的管理与考核,积极开展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艺术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形成及时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专项重点与大众普及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通过竞赛促进和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改与竞赛的双赢,加强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创新指导与培养。争取取得更多的艺术成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参与管理和指导大型艺术社团的活动。举办人文艺术系列讲座及艺术展演活动,争取做到每月邀请一位国内外的学者、艺术家来校举办讲座或开展艺术展演活动。邀请部级、省市级的专业文艺团体来校举办“精品剧目展演”和“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努力建构和谐的校园文化和优良的育人环境。

2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来进行美术教学改革探索,改进教育方法与工作方法,强化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的综合文化修养

(1)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坚持艺术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两个基本点,坚持开放性的互动性艺术理论教学,由学生被动接受改为主动学习。始终坚持项目式的艺术实践,由虚拟性的课堂作业与社会赛事为目标,促进实战型实习。由此,学生主动参与艺术理论学习与艺术实践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继续加强常规教学工作,鼓励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活动,在各方面取得一些成绩。积极参与省内外高规格艺术赛事和实践活动。重视文化素质教育专用教材及教学课件的建设。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不断扩充教育内涵。注重对于的民间艺术、民俗文化的梳理与传播,努力把我国灿烂的文化遗产提炼、整合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组织活动,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深化其对于中华文化遗产的认知。坚持将创新能力的培养纳入公共艺术教育的范畴,力求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所突破、有所收获。通过开设专门课程、组织相关活动等渠道,有意识地发掘大学生的创造潜能。

(3)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效融合社会服务。与国内兄弟院校和省市博物院、文化馆、官方或民间展演团体及设计公司等进行合作,一起承办或联办相关艺术文化活动。除在校的艺术类大学生及非艺术类的在校大学师生外,主要面向广大工农兵群众。其中,包括城市街道社区市民、政府工作人员和大型公司职员,以及驻地解放军、武警战士和广大农村各类劳动群众等。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相关的艺术文化活动报导。其中,包括墙报等书写媒体和报刊杂志印刷媒体、广播电视传统电子媒体以及各类官方网络传媒等进行宣传报道。丰富活动内容,突出活动特色,完善管理机制:在原有活动基础上,继续突出书画艺术及其文化、审美文化及本原文化等的教学、欣赏、创作、设计、展览及参赛等各项活动;同时,加强书画艺术及其文化、设计艺术及其文化、审美文化及本原文化活动中的文化考察和学术讲座、艺术科研力度;此外,适当增设并加强节假日特别是寒暑假艺术文化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完备的常效机制,明确管理机构,健全管理体系;明确日常管理工作内容;确立师生结合的日常工作管理机制。形式多样。除基本的教学、欣赏、创作、设计、展览及参赛等方式外,还包括了定期开放日宣传与普及活动、文化考察、举办学术讲座、参与艺术科研项目;此外,在保障安全和满足校内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新增艺术文化下乡等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系列群众性的艺术文化竞赛或群众性的艺术文化表演及相关的艺术文化论坛活动。

总之,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来进行美术教学改革探索,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综合文化修养,逐步培养一批有文化、有思想、有能力的艺术爱好者、收藏者和经营管理者。对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和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都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如何提高高校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效果、指导当前的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具有实际意义。同时,逐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可持续繁荣发展。

美术艺术鉴赏论文:小学美术教学与艺术鉴赏探析

【摘要】小学美术在教学实施中,一直忽视对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反而降低了学生的美术创造力与表现力。素质教育的转变,将关注学生生活,点燃学生艺术审美意识作为培养艺术鉴赏能力的重要内容,并通过启发学生参与观察、动手实践,来增强美术教育与艺术鉴赏能力的融合。

【关键词】小学美术;艺术鉴赏;培养途径

美术课程在小学审美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美术鉴赏能力,应该成为小学美育的核心,从美术鉴赏中来激发学习趣味,增强对美术知识、美术技能的体验与认知。事实上,教师在美术教学上,往往忽视艺术鉴赏能力的渗透,缺乏对学生身心感官体验的关注,一味强调所谓的绘画创作,反而扼杀了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此,综合多种教学方法的改进,来融入艺术鉴赏教育,来提升学生对美术的综合感知与审美水平。

一、以生活为源头来渗透艺术鉴赏教育

小学生美术课堂教学,通常以美术教材为主线,鼓励学生从美术动手创作实践中来认识美术作品,领会美术的审美目标。然而,由于小学生自身认知结构的局限,很难从简单的操作中来体验审美,即便是教师的引导与说教,也依然存在认知距离。比如在学习潘鹤创作的《白求恩》浮雕时,对于浮雕中的人物,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雕塑中的人物吗”;很多学生诧异。由此,教师开始人物背景介绍,以引导学生了解白求恩。然后,结合人物刻画的神情、发型、五官特征,来挖掘其中的艺术内涵与表现力。事实上,这样在教学中的情节铺垫,反而难以让学生深切体味作品中的人物特色与精神。再如对于“画出你的想象”一节教学时,从美术创作基准点上,要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要鼓励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环境入手,来开动想象力,来进行课堂作画。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方式,来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启发。通过让绘画技能高的学生为同学画肖像画,并从肖像画的观察、对比中来分析和评价,是否与真实学生相像。由此,来鼓励大家自己动手,将自己熟悉的学生进行作画,也可以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校园生活等方面来确定作画对象。

二、以多感官为体验来升华美术感染力

艺术鉴赏是对美术作品进行感知、评判的过程,基于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发挥审美功能来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小学生自身感觉体验能力较差,在美术欣赏中,主要从视觉上来感知,降低了对作品的多重体验。为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拓展听觉、触觉、嗅觉等感官,以增强学生对作品的丰富认知。比如对于学生绘画中的线条的使用,可以让学生从实际的铁丝、毛线、麻绳、绒线等材质中进行感受变化。在学习《色彩的情感》时,对于色彩与情感的融合,就是从视觉与心理上来进行综合体验。在课前,教师通过对丙烯颜料、调色通、油画棒、水桶等教学器具进行整理,并从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的《歌唱祖国》视频伴奏下,来烘托学习氛围。教师提问:林妙可演唱时的衣服颜色是什么颜色?为什么选择红色?有什么寓意?这样一来,教师借助于视频画面不同色彩的解读,来挖掘色彩与人类之间的情感,并从这些色彩中,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色彩,来为自己的绘画创作增强色彩感染力。

三、以多参与方式来激活学生自主意识

美术鉴赏课在传统教学上,教师多从美术作品的讲解中,来传递相应的鉴赏方法及体验。学生感觉索然无味,也对美术鉴赏缺乏应有的学习热情。事实上,美术课程中的艺术鉴赏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别是让学生参与其中,来体验艺术的奇妙变化,来感知艺术作品的丰富魅力,从而增强多思、多想、多动手的主体性。如何在美术作品与学生之间营造良好的欣赏氛围,如何让学生参与到鉴赏实践全过程?这些问题的解决,教师需要从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方案上进行规划,比如在“彩墨家园”学习时,对于该作品的欣赏,要让学生自主去体验,去发现,观察树、叶、不同景的画法,并从中来感受中国绘画的独特技法。然后,让学生进行探讨,交流在欣赏中获得的心得体会,了解到了那些知识,从学生自我见解的发表中来深化绘画知识的理解,来欣赏中国水墨画的艺术境界。

四、从认知情境营造上来渗透审美教育

小学美术课堂与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需要从不同的教学创新中,营造合理的认知情境,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和交流,探究和学习。学生的审美教育与美术鉴赏能力息息相关,教师可以通过对话方式,来分析作品的视觉意义,再通过导入相关视频素材,让学生进行比较和感受,来探析各自的特点,来分析创作者所采用的技法;通过小组探讨方式,以汇报总结来进行综合评价。如此一来,学生能动性被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情境的热情高涨起来,也从不断地美术作品欣赏中提升审美能力。比如在学习“向日葵”时,对于该作品的分析,教师可以引出“向日葵花海”,并从风格各异的向日葵造型、特征展示上来渲染氛围。然后,引出凡高的“向日葵”,来结合两者的对比,让学生从中对照和分析。比如从作品的构图、造型、色彩、风格等方面进行比较,从而激发学生不同的艺术审美体验。

总之,小学美术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艺术鉴赏意识,要通过多种渠道,引领学生从观察、发现、实践、体验中,发散思维,陶冶情操,感知和欣赏美。

作者:徐佳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实验小学

美术艺术鉴赏论文:青少年艺术教育视野下的美术鉴赏探析

摘要:文化馆开展美术鉴赏活动,是提高青少年艺术素质的重要手段。美术鉴赏活动是一种艺术审美活动,要融入现实生活,体验艺术真味;要寻找背景故事,助读作品内涵;要注重由外及里,探究美术意蕴。

关键词:美术;鉴赏;青少年

文化馆担负着提升青少年艺术素质的重要责任,而利用艺术培训等手段开展美术鉴赏活动,是提高青少年艺术素质的重要手段。美术鉴赏活动是一种艺术审美活动,也是一种富有内涵的审美教育。从目前文化宫开展的青少年艺术培训的内容而言,我认为现行的艺术培训功利性太强,^分强调艺术培训的考级功能,忽视艺术培训的审美教育。主要表现在美术鉴赏活动中浅尝辄止,不能深入揭示美术作品的精神内涵,不能把形式、内容和意义进行有效整合,不能很好地发挥美术鉴赏活动的人文教育作用。从文化宫艺术培训的美术鉴赏活动的方式方法来讲,大多数指导者依然采用传统的师徒传授法,缺少指导方法的多样化。这一切,都使得美术鉴赏活动的审美教育价值大打折扣。本文从文化馆对青少年艺术教育的视野入手,谈谈青少年美术鉴赏活动的基本问题。

一、融入现实生活,体验艺术真味

任何一件富有生命力的美术作品,都源于现实生活。因此,以青少年的“学”为中心的美术鉴赏活动,就要以青少年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把他们的鉴赏目光从书本引向现实生活,让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和体验艺术的真味。一是要引领青少年从现实生活中追寻经典。要让青少年明白,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蕴含经典之美的艺术作品。如具有兰溪精神之韵味的兰花女雕塑,就蕴含着美国自由女神的神韵。美术鉴赏活动中我们可以带领青少年到中洲公园去鉴赏兰花女雕塑。把兰花女与自由女神联系起来,进行对比鉴赏。把美术鉴赏活动与野外写生,诗歌创作结合在一起,从多个层面来鉴赏这座体现兰溪风格的雕塑。又如当今广告牌随处可见。尽管很多广告牌涂画的乱七八糟的,但也有不少很有审美价值的艺术性不错的广告,从这些广告中我们可以发现经典。如世界经典名画《蒙娜丽莎》、《向日葵》、《记忆的永恒》等被不同形式地融入广告画中,产生了非常好的广告效应。因此,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并不缺少经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美术经典的神韵和灵魂,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同样可以近距离地审视经典艺术之美。二是引领青少年体验生活中的大众艺术。不同与经典艺术,大众艺术追随的是时尚和通俗,虽然它往往鱼目混珠,常常会混杂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但大众艺术表现形式满足大众审美心理需求,迎合大众口味。因而大众艺术的生活味更浓,更容易为青少年所接受。当然,利用大众艺术进行美术鉴赏活动时,美术鉴赏活动的指导者要积极引导,帮助青少年明辨美丑,把健康的大众艺术推荐给他们。如出现在街道墙体上的一些宣传画、公益广告画,围绕环境保护,美化兰城,交通安全,遵纪守法,和谐家园、计划生育,运动健康等主题,积极宣扬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具有很好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此类艺术作品就十分值得我们推崇。

二、寻找背景故事,助读作品内涵

美术鉴赏活动的主要对象是古今中外的经典画作、雕塑和建筑艺术。在青少年的艺术培训中,我们可以提供更多的名家作品让他们观赏。但要真正解读这些作品的艺术内涵,仅仅靠观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走进这些作品的背后,去深入了解作品背景的故事。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在介绍作品时,大多会作一些简短的关于作品的历史背景、创作者的生平,还有作品本身的主题和内涵的介绍,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解读作品的内涵。但美术鉴赏活动仅仅停留在简单地提供历史背景、人物生平等的了解层面上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引领青少年进一步探寻与作品相关的背景故事。从故事切入,深挖作品的内涵,直至真正触摸到艺术家的心灵搏动,让青少年感同身受地体验到艺术家创作的原初体验。

首先是通过故事走进艺术家的情感世界,让青少年感同身受。在《外国美术作品巡礼》的美术鉴赏活动中,我们可以让青少年鉴赏蒙克的《呐喊》。这一作品是蒙克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所创作的生命组画中表现最为强烈和最富有刺激性的一幅。对于今天的青少年来说,很难理解艺术家在作品中所表现的那种极端孤独和苦闷甚至恐惧的情感的。这时我们不妨用蒙克的身世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蒙克一生境遇十分悲惨,五岁死了母亲,二十五岁时父亲也驾鹤仙去。两个姐姐一个早逝,另一个在精神病院度日。蒙克自己也一生饱受纳粹的欺凌,历尽坎坷。让青少年了解了蒙克的身世后,酝酿了相应的情绪,再来鉴赏《呐喊》,就容易体验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了,从而也就能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作品的主题。

其次是通过故事加深对艺术作品的内涵的理解。如教学《奥运精神》一课,我们在引领青少年欣赏《掷铁饼者》时,如果直接让青少年思考《掷铁饼者》表现了一种怎样的美,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他们也许能够依据课本提供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回答。但他们的内心感受并不深,不会有对作品主题的深刻理解,只能是空对空地就问题回答问题。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术鉴赏活动。在这里如果我们能够穿插关于古希腊奥运故事,介绍古希腊奥运精神孕育和发展的时代背景。让青少年明白,古希腊时代,征战不断,在冷兵器时代,征战靠得是健壮的体格和勇敢无畏的精神。因此,男子的健壮美就成了当时追求的时尚美,为了迎合征战需要,体育竞技也凸显了这种“力”与健美的较量。这样他们就能进一步理解古代奥运精神的实质。

三、注重由外及里,探究美术意蕴

一件美术作品的美是由内容美、形式美和意蕴美组成的。美术作品的内容美是通过独特的美术语言来诠释的;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是通过艺术形象来表现的;而美术作品的意蕴美是深藏在作品中的诗情画意、人生哲理和精神内涵。因此我们在美术鉴赏课中引领青少年审美,就要从内容、形式入手,由外及里,深入探究美术意蕴。

及时,理解美术作品的内容美。我们在青少年艺术培训中开展美术鉴赏活动,所选的美术作品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也就是说在内容上能够直接反映社会生活。而内容美就是作品所反映的生活美。因此,要让青少年理解美术作品的内容美就要让青少年熟悉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如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就突出地表现了内容之美。对于大部分青少年来说,画面中的庄严和喜庆并不一定能够理解。我们可以通过相关视频介绍祖国独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庄严时刻。这一时刻是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是中国人民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盼到的时刻。油画《开国大典》抓住了这一中国人民永世难忘的时刻,尽显了内容之美,这样他们就容易理解了。

第二,关注美术作品形式美。美术作品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有着不同的形式美。依据工具和材料的不同,美术作品可分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形式美的表现很不相同。要让青少年鉴赏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就要让青少年熟悉不同类型美术作品形式美的特点。就以绘画作品来说,又可分为国画、油画、水粉画、素描,不同的绘画形式所追求的形式美也各有特点,如国画追求的是笔端的变化,用墨的韵味。而油画强调的是浑厚而丰富的色彩,气氛浓烈的质感。不管何种形式的美术作品,点、线、面、构材、色彩、肌理、明暗是表现美术形式美的基本语言。鉴赏美术作品的形式美,要从最基本的美术形式语言入手去解读。

第三,深入美术作品的意蕴美。美术作品与文学作品一样,它总是要表现一定的主题思想,而所表达的主题思想越丰富,越深刻,就越能显示其意蕴美。美术作品的意蕴美是内在的,只有用心体会才能把握。许多经典作品,之所以盛传不衰,就是因为意蕴深厚。不同历史时期的美术作品所追求的意蕴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在鉴赏美术作品意蕴的时候,一定要抓住其时代特征。如鉴赏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我们就要用心品味融入作品的那种强烈的人文主义追求,欣赏作品对人性的赞美,对自由的向往,对博爱的倡导等。而对中国画的鉴赏,要重点体会蕴含在作品中的诗情画意,要像鉴赏诗歌一样去品味中国画的意境。

美术艺术鉴赏论文: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艺术修养探微

【摘 要】高中美术教学是教授给学生鉴赏美的能力,让学生能够从情感上受到美的熏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让学生通过美术鉴赏教学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本身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才能支撑起对学生的美术鉴赏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关键词】高中美术 鉴赏教学 审美能力 艺术修养

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相对比较活跃,其有着极强的求知欲,且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也极为出色,在学习中能够积极主动的去进行知识的探索,再加上高中学生已经进过了小学、初中阶段的知识积累,自身有着一定的学习能力水平,这对高中美术教学来讲是极为有利的。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有利条件,及时的调整美术教学的相关观念,从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出发,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兼顾高中学生的基本特点,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美术欣赏活动,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具备了一定的艺术修养后,才能通过美术鉴赏教学让学生掌握美术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对部分美术作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美术的发展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使学生清楚地知道各美术派系之间的差异。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把握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特征,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借此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从而让学生获得的感情体验,全身心都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进而让学生从心灵深处同美术作品产生共鸣,以此树立起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升华学生的固有审美情趣,让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得到质的飞跃。

现在素质教育正被大力推广,且在日常教学中的到了积极的倡导,要求我们在每个学科中都要融入美育方面的教育,然而美术教学尤其是美术鉴赏教学,对学生美育方面的教育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只有美术鉴赏教学,能够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均衡的发展。但是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是,各普通高中受到高考升学压力的影响,在日常教学中仅注重文化课程的教学,对美术这类不参加高考的学科教学并不重视,再加上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使我们当前的美术教学面临着重重困难,这就对高中美术教师的艺术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美术教学的重要性进行简单的阐述,并提出高中美术教师如何去进行艺术修养提高的相关问题。

一、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重要性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作用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增加学生的美术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鉴赏教学只是众多教育手段中的一种,教师要通过美术鉴赏教学,让学生对美有一个较为的认知,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就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而言,其不光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情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学生以美作为切入点来深入地观察这个现实社会。美术鉴赏教学的作用机制其实是一目了然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对美术这种艺术形式进行感知,从而获得相应的审美体验,进而培养起学生的审美情趣,并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较大程度地提高。同时,美术鉴赏教学还具备一定的继发式教育功能,让学生的其他各项能力随着审美能力的提高而同步提高。就如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学生会或多或少的获得一些类似美术鉴赏的审美体验,这也是其他学科继发式教育功能的体现。总之,美术鉴赏教学是符合当前课程教学标准的,能促进学生获得均衡的发展,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这是其他学科教学无法替代的。

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需要教师提高自身艺术修养

美术鉴赏的要点就是进行“鉴赏”,人们先对美术作品进行“鉴”,鉴别出美术作品的优劣,再进一步对美术作品进行“赏”,从多角度去欣赏美术作品,并将自身的生活经验融入其中,站在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评价美术作品的细节到底如何,从而将自身的审美情趣、审美标准、审美取向毫无掩饰的展现出来,进而对美术作品产生属于自己的独特审美体验和感受。与此同时,鉴赏者或许还会针对所欣赏的美术作品,结合自身的美术感悟,来展开相应的联想和想象,并对美术作品产生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进而将字的审美个性融入到整个审美过程之中,得到极为独特的审美体验和享受,最终形成的审美评价结果。

高中阶段的美术鉴赏教学可以说是美术欣赏的进阶,其对美渗透得更为深入,也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高中阶段的美术课程中欣赏与评述环节的升华,有效的将美术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了拓展和延伸,让美术教学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让学生从学会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迁移到学会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也就是说,通过美术鉴赏教学,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会欣赏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将生活中的经验运用到鉴赏的过程之中,使学生不仅是从美术作品的浅表去进行简单的欣赏,还要让学生融入到整个美术作品的深处,去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凭着自身的审美感知,去对作品进行生层次的体验、感受,并将美术作品和自身的知识相融合,进行合理的想象,从而对美术作品作出相应的分析和较为个性化的评判,进而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获得与众不同的情感体验,还有最为重要的就是,教师还要让学生能对美术作品进行较为深刻的理解,且看透作品中所蕴含的美术现象。

这就对高中美术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美术教师拥有较高的美术修养,才能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应对自如,并凭借着自身扎实过硬的美术修养保障教学达到应有的效果。首先,高中美术教师可以经常的进行自我学习,通过阅读一些美术理论、美术史、美学等方面的书籍,并时刻关注时下最为前沿的美术相关理论著作或学术论文,让自己的美术文化素养和美术理论素养得到同步提高,借此来强化自身的教学能力,使之能够在美术教学中发挥出较高的教学水平。其次,高中美术教师要从多种渠道获取美术的相关资讯,多去美术馆和博物馆之类的地方走走看看,并通过网络时常关注一些近期的画展资讯,对画展的作品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在关注经典美术作品的同时,也对当代的美术发展有所了解,这样教师才能对美术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并通过探索、思考得出自己独到的鉴赏或评论结果。,高中美术教师还要时常对美术教学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同本年级的其他美术教师一起来探讨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从不断的交流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对自身艺术修养产生积极的影响,让美术鉴赏教学变得更为切实有效,在教W时顺利地将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提升。

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艺术修养过后,才能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灵活的运用各种美术基础知识,让学生从美术鉴赏活动中获得大量的美术知识,使学生能从理论层面对美术鉴赏有所理解,从而将对美术作品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进而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艺术鉴赏论文: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艺术修养探微

【摘 要】高中美术教学是教授给学生鉴赏美的能力,让学生能够从情感上受到美的熏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让学生通过美术鉴赏教学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本身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才能支撑起对学生的美术鉴赏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关键词】高中美术 鉴赏教学 审美能力 艺术修养

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相对比较活跃,其有着极强的求知欲,且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也极为出色,在学习中能够积极主动的去进行知识的探索,再加上高中学生已经经过了小学、初中阶段的知识积累,自身有着一定的学习能力水平,这对高中美术教学来讲是极为有利的。因此,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有利条件,及时的调整美术教学的相关观念,从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出发,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兼顾高中学生的基本特点,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美术欣赏活动,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具备了一定的艺术修养后,才能通过美术鉴赏教学让学生掌握美术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对部分美术作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美术的发展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使学生清楚地知道各美术派系之间的差异。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把握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特征,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借此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从而让学生获得的感情体验,全身心都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进而让学生从心灵深处同美术作品产生共鸣,以此树立起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升华学生的固有审美情趣,让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得到质的飞跃。

现在素质教育正被大力推广,且在日常教学中的到了积极的倡导,要求我们在每个学科中都要融入美育方面的教育,然而美术教学尤其是美术鉴赏教学,对学生美育方面的教育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只有美术鉴赏教学,能够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均衡的发展。但是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是,各普通高中受到高考升学压力的影响,在日常教学中仅注重文化课程的教学,对美术这类不参加高考的学科教学并不重视,再加上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使我们当前的美术教学面临着重重困难,这就对高中美术教师的艺术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美术教学的重要性进行简单的阐述,并提出高中美术教师如何去进行艺术修养提高的相关问题。

一、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重要性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作用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增加学生的美术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鉴赏教学只是众多教育手段中的一种,教师要通过美术鉴赏教学,让学生对美有一个较为的认知,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就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而言,其不光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情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学生以美作为切入点来深入地观察这个现实社会。美术鉴赏教学的作用机制其实是一目了然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对美术这种艺术形式进行感知,从而获得相应的审美体验,进而培养起学生的审美情趣,并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较大程度地提高。同时,美术鉴赏教学还具备一定的继发式教育功能,让学生的其他各项能力随着审美能力的提高而同步提高。就如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学生会或多或少的获得一些类似美术鉴赏的审美体验,这也是其他学科继发式教育功能的体现。

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需要教师提高自身艺术修养

美术鉴赏的要点就是进行“鉴赏”,人们先对美术作品进行“鉴”,鉴别出美术作品的优劣,再进一步对美术作品进行“赏”,从多角度去欣赏美术作品,并将自身的生活经验融入其中,站在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评价美术作品的细节到底如何,从而将自身的审美情趣、审美标准、审美取向毫无掩饰的展现出来,进而对美术作品产生属于自己的独特审美体验和感受。与此同时,鉴赏者或许还会针对所欣赏的美术作品,结合自身的美术感悟,来展开相应的联想和想象,并对美术作品产生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进而将字的审美个性融入到整个审美过程之中,得到极为独特的审美体验和享受,最终形成的审美评价结果。

高中阶段的美术鉴赏教学可以说是美术欣赏的进阶,其对美渗透得更为深入,也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高中A段的美术课程中欣赏与评述环节的升华,有效的将美术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了拓展和延伸,让美术教学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让学生从学会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迁移到学会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也就是说,通过美术鉴赏教学,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会欣赏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将生活中的经验运用到鉴赏的过程之中,使学生不仅是从美术作品的浅表去进行简单的欣赏,还要让学生融入到整个美术作品的深处,去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凭着自身的审美感知,去对作品进行生层次的体验、感受,并将美术作品和自身的知识相融合,进行合理的想象,从而对美术作品作出相应的分析和较为个性化的评判,进而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获得与众不同的情感体验,还有最为重要的就是,教师还要让学生能对美术作品进行较为深刻的理解,且看透作品中所蕴含的美术现象。

这就对高中美术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美术教师拥有较高的美术修养,才能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应对自如,并凭借着自身扎实过硬的美术修养保障教学达到应有的效果。首先,高中美术教师可以经常的进行自我学习,通过阅读一些美术理论、美术史、美学等方面的书籍,并时刻关注时下最为前沿的美术相关理论著作或学术论文,让自己的美术文化素养和美术理论素养得到同步提高,借此来强化自身的教学能力,使之能够在美术教学中发挥出较高的教学水平。其次,高中美术教师要从多种渠道获取美术的相关资讯,多去美术馆和博物馆之类的地方走走看看,并通过网络时常关注一些近期的画展资讯,对画展的作品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在关注经典美术作品的同时,也对当代的美术发展有所了解,这样教师才能对美术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并通过探索、思考得出自己独到的鉴赏或评论结果。,高中美术教师还要时常对美术教学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同本年级的其他美术教师一起来探讨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从不断的交流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对自身艺术修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艺术修养,才能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灵活的运用各种美术基础知识,让学生从美术鉴赏活动中获得大量的美术知识,使学生能从理论层面对美术鉴赏有所理解,从而将对美术作品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进而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艺术鉴赏论文:简析如何将当代艺术纳入高中美术鉴赏课程

【摘 要】艺术教育是好的心灵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手段。而将当代艺术纳入高中美术鉴赏课中更是让美术鉴赏授课效果更加积极有效。本文通过分析高中美术鉴赏课存在的现状及当代艺术给学生带来的价值,探讨如何将当代艺术较好地融入美术鉴赏课程中。

【关键词】当代艺术;高中;美术;鉴赏

一、当代艺术概述

“当代艺术”指的是在现今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所创作的具有现代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当代艺术”不仅体现出“现代性”,还体现了各大艺术家从哲学、社会学、美学、历史学等多角度对当今社会生活的感受与思考。同时,“当代艺术”是以艺术性为艺术目的,对“当代艺术”的艺术性判断,主要是看它是否贴切地满足了艺术家的追求、是否融合了艺术家的感知能力、是否传递了艺术家的经验反应和对艺术历程的理解等。

二、当代艺术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价值

1. 利于培养学生宽容的审美观

高中生并不需要了解当代艺术的全部,而是要用更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观念来认识并接纳当代艺术,接纳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当代艺术运用灵活多变的角度和想象及情绪化的方法,使得习以为常的事情变得有新意、有特点,有利于学生对事物获得新的感受和认知以及增强对新兴事物的包容感。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抽象艺术雕像常常被游客冠以非常恶俗的名字。这些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人们对艺术的认知及了解程度较低,仍处在非常低俗的认知水平;另一方面是人们对艺术的宽容度较低,很多人的思维仍然受传统封建思维的影响,无法接纳当代艺术的多样性。而在美术鉴赏课中融入当代艺术能够让学生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开阔视野,培养宽容的审美观,获得人文熏陶。

2. 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当代艺术是从哲学、美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角度创作艺术品。一件的当代艺术作品涵盖了深刻的哲学思想、美学思维、社会文化等信息,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开动思维来仔细了解、揣摩作品中蕴含的各种深意。另外,当代艺术在形式上是不受限制、自由民主的,将当代艺术融入美术鉴赏课教学中,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对当代艺术品提出问题,并和老师及同学一起共同探讨,在更深一步了解艺术作品的同时培养其自主思维能力。

3. 利于培养学生的时代精神

当代艺术的“当代”具有时代性,其在内容表现上是关心我们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文化、经济、政治等,让学生鉴赏完作品后能获得当代的“情感、价值观和世界观”。如曾梵志的《的晚餐》,艺术家将原画中的耶稣及12个门徒换成戴上面具、吃着西瓜及系着红领巾的少先队成员。这种把宗教场所转变为教室,使作品的空间产生游戏感,充满荒诞性。它是对经济日益发达的中国的一种隐喻,红领巾是代表了共产主义的理想,是“集体主义”的象征,而原作中的犹大,则由一个打着金黄色的西式领带的人物饰演。这幅作品表达了中国社会在经历经济转变时期后,如何面对资本主义降临的意义。让学生在艺术作品传递出的情感和思想中感悟时代的精神和价值。

三、将当代艺术纳入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措施分析

1. 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和学生学习观念

美术鉴赏课是高中阶段必修课,但并非高考科目,不管是校方还是学方都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学生在美术课上复习高考科目的现象非常普遍。面对这种情况,要将当代艺术纳入高中美术鉴赏课,首先应转变教师和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的态度,学生应清晰地认识到当代艺术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主思维能力、时代精神等综合素质,有助于提高学生主科学习所需的综合学习能力。同时,教师也应该转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当代艺术给学生带来的价值,主动学习当代艺术的课程内容,创新美术课程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当代艺术的学习兴趣。

2. 在美术鉴赏课中选择合适的当代艺术教学内容

选择合适的当代艺术教学内容是培养具有审美观的学生的基础。在选择当代艺术教学内容时,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原则:及时,选择观念上贴近高中生的当代艺术作品;第二,选择贴近高中生生活的当代艺术作品;第三,选择贴近高中生知识层面的当代艺术作品;第四,选择在形式上能吸引高中生的当代艺术作品。

3. 当代艺术在美术鉴赏课中的入过程

首先,高中阶段的美术鉴赏课,老师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审美态度和审美经验激发其对新作品的兴趣。同时,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运用课堂导入方法,如问题导入、游戏导入、故事导入等,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对比”,同一个主题的作品不同的画家表现形式可能不同,而在不同时代反映的可能是不同的情感和价值观。老师通过对不同作品的对比,让学生体会艺术的历史变迁及文化变迁,激发对艺术的学习兴趣;,积极开展课堂讨论,老师可以在传授鉴赏方法后给学生提出一些能引导学生思维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搜集相关的资料、自主思考来对疑难进行解惑,从而获得知识。

4. 当代艺术在美术鉴赏课中的体验式教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交通的迅速发展,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模式也可以创新多样化。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各种当代艺术作品制作成静态或动态的音频图像,让学生从感官上体验当代艺术的魅力。另外,当代艺术中很多作品具有一些工艺性,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件他们可以完成的制作艺术作品的作业,让几个学生一组去讨论及搜集材料,完成作品创作。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够启迪思想,感悟作品的创作思维。同时,老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当地的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个性街道等,并聘请美术专业工作者或相关人员参与美术教学,让学生能深刻了解艺术的思想和魅力。

综上所述,尽管高中生及老师都存在较大的高考压力,但是美术鉴赏课给学生带来的宽容的审美观、时代感、价值观、开阔的思维是高考科目所无法赋予的。学校应该重视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将当代艺术融入美术鉴赏教学中,培养出具有良好审美观、健康情操、美好心灵的学子。

美术艺术鉴赏论文:当代艺术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价值研究

摘 要:我国现在的高中课堂已经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逐渐趋于现代化、信息化。倡导德、智、体、美、劳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除了具备优异成绩外,还应该培养艺术美学鉴赏的基本能力。以高中美术鉴赏课的现状为出发点,分析培养当代艺术鉴赏能力对于高中学生的价值,为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意见。

关键词:高中美术;当代艺术;心态;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科技已经走入普通高中学校的课堂,多媒体的使用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在时代的进步下,高中课堂也随之引入更加前沿、更加现代化的美术鉴赏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当代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但与此同时,应试教育的存在又使美术鉴赏课无法得到正确认识和理性对待。

一、高中美术鉴赏课的现状

1.学生的心态

美术鉴赏课虽然是高中的必修课程,而且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和普通社会群众的重视,但是由于高中生面临着决定人生方向的高考,导致学生认为非高考科目的美术鉴赏课程不重要,甚至会选择在上课过程中复习其他科目。这就使得高中生对当代艺术的了解少,对艺术家和其伟大成就的认知也仅仅局限于新闻传媒播报以及课外书籍。另外,由于学生无法坚持学习美术鉴赏课程,美术基础薄弱,因而对当代艺术缺乏兴趣和积极性,使美术鉴赏课难以深入开展。

2.教师的理念

对学生美感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实际上,推行美术鉴赏教育困难重重。一方面,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美术教师能力略显不足,主要表现在授课方式传统单一枯燥、对艺术的鉴赏过于片面、不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未将当代艺术作为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内容、无法正确引导学生感悟当代艺术等方面,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能主动对当代艺术进行深入思索;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部分其他学科的任课老师教学理念落后,对学生与否的定义还停留在传统的观念,因而占用美术课时间进行高考科目教学,这不但缩短了学生接触当代艺术的时间,也促使学生认为美术鉴赏课不重要。

3.教学管理的因素

高考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艺考也就成为学生为实现高考目标的热门选择,大部分高中学校都开设了美术班,校外的美术机构也种类众多、数量庞大、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美术生对于艺术的学习过于功利,反而失去了基本的兴趣。同时,学校对美术老师的施压使老师更注重美术班,对普通班的美术鉴赏课便显得比较随意。其次,由于学生的高考成绩对学校评优评级影响较大,面对高考科目老师占用美术鉴赏课时间的情况,学校的管理部门也只能持忽视态度。

二、当代艺术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价值

1.拓宽学生的视野

及时,经济的发展使全球化成为趋势,多元文化伴随着各国人民的交流逐渐融入当今社会。当代艺术的文化语境是多元的,当学生在美术鉴赏课上对当代艺术进行了解的时候,也是对艺术身后的文化进行感悟的过程。学生不但能够培养鉴赏能力和美感,还能拓宽视野,学会用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多元文化。第二,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中,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也是一个文化传承的过程。通过对当代艺术的鉴赏,学生可以懂得继承发扬本民族文化、尊重接纳外国多元文化。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首先,学生利用美术鉴赏课时间学习当代艺术,既可以欣赏到各类艺术作品,又不仅仅局限于自己对于美的定义。当代艺术比传统美术历史短,而学生在新的艺术和传统艺术的矛盾碰撞中更能独立地进行思考。其次,当代艺术在表现形式上不受限制,没有要求特定材料,没有艺术种类的局限,并且可以借助具现代化、近期颖、最前沿的方式展现,这对学生来说十分新奇,能抓住高中阶段学生学习能力强的特点,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判断能力。因此学生学习当代艺术的过程,也是接受新科技、构造新理念、培养新思维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时代精神

当代艺术存在于实际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在内容上与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当代艺术具有时代精神,它既能表现现代生活的具体内容,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又兼具批判性质,促使学生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例如,当代艺术家借助图画、摄影、人体艺术等方式,描绘出现代科技发展使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后,人将自食恶果的画面、把生活中可以切身感受到的场景呈现在社会大众面前,把时代精神用艺术展现出来。学生通过美术鉴赏课了解当代艺术的时代性,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真实地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尽管美术鉴赏课并非统考科目,但是学生可以在学习当代艺术的过程中领会多元知识文化的魅力,培养审美情趣,实现人格的发展。因为当代艺术的学习对于高中生的意义重大,教师应该积极通过开拓新视野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方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学生也应该摆正心态,正确对待高中美术鉴赏课,培养自己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思维能力。

美术艺术鉴赏论文:应重视美术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

摘要:在某些院校美术专业的教学中,存在着美丑不分、方向不明的个别情况,在美术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关键词:美术专业 艺术鉴赏 思想道德

在现今某些院校的美术教学中,学生所面临较大问题,不是个别画种的个别技法问题,而是缺乏正确的对真、善、美鉴赏定位和辨别艺术作品优劣、是非的能力的问题。

在艺术界百花齐放、一片繁荣的局面下,作品大量呈现,新异的构思和作品层出不穷,然而,不健康的、庸俗的、无聊的艺术思潮及其作品也存在着。大学生都是在经历了考试标准化洗礼之后进入大学校园的,突然面对异彩纷呈的艺术世界,自然是目不暇接、不知所措,由于缺乏基本的鉴赏判断,出现了美丑不分的严重现状。相当一部分学生热衷于表现怪异、庸俗、无聊、消极、平庸、腐朽、低级的、虚张声势的内容,排斥正面的、积极的、朴素的内容,当问及选择的原因,回答是令人吃惊的,基本有三种状态:一是好玩,二是发泄,三是人云亦云。

学子们被时尚所左右,借新奇的艺术形式发泄身心的热力,闯劲与活力纵然可嘉,却缺少了对社会的担当与责任,对真、善、美的认识与肯定,以及对假、恶、丑的识别与否定,呈现出不分美丑优劣、唯新是从、唯怪是从的风气。近年来相当一部分的美术专业学生所创作的作品,让我们深深感到了这种现状的蔓延之势。低年级的效仿高年级,未成功的效仿似有成就的,他们分不清个别所谓成功者的深层的社会原因与偶然因素,不求创新,一味模仿,愈演愈烈,实在令人担忧。这样导致的后果是,学生在进行此种创作的过程中使人格异化,狂热追逐物质利益,甚至出现了一些思想极端、个人主义膨胀、缺乏公共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感的“问题青年”。

艺术形式没有优劣之分,但是作品有优劣之别,重要的是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来反映什么内容的问题,我们提倡用精湛的技巧来反映健康向上的主题内容,创作出形式与内容结合的作品。

学生们为何在混沌初开的情况下倾向于较怪异的思潮呢?在当前百花齐放的大背景下,一些学校中的部分院系职能部门的错误艺术导向和部分教师的不正确的引导是造成不良后果的原因之一,而学生自身的集体现状,也反映出当前教育体制对学生内心深处造成的压力,从而导致了部分学生的焦虑、压抑、孤独、自我的心理特征。教育的问题是社会的、学校的问题,学生是我们的培养的产品,这种现状和问题的出现不是个别的、孤立的,而是综合方面因素使然,其中大致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及时,管理问题。某些院校管理方面重招生数量,忽略质量,重教条,不重实际,重虚名不重后果,再加上招生人数多,自然优劣共存,对学生的考评上重分数,不重表现。

第二,教师队伍。教师队伍中的人员构成逐渐复杂,在重文凭学历的同时忽略了实际水平和政治思想品德与师德师风的条件。

第三,学生现状。标准化考试上来的学生,对本专业缺乏热情,却对学分热情异常。另外,一些学生个人主义比较严重,处于来自家庭、社会、舆论的实用主义等思想的包围之中,集体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等意识较淡漠。

第四,舆论导向。重商业、市场,重成名成家,重实惠,重享受等。

鉴于上述学生的状况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职能部门应该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关政策,对管理用人、教师队伍、招生、舆论等进行合理规范。对于基层来说,教学的计划、课程的设置与教学的实践是我们解决问题的立足点和突破口。

在具体艺术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上,应该加大艺术鉴赏课的课时量,介绍和鉴赏古今中外大量的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学生眼界开阔了也就有了鉴赏的前提了。无论是技法课还是艺术理论课,都应该单独设立鉴赏课,给学生呈现出正反两个方面的内容,在正面讲授艺术作品的同时,增加优劣作品的对比鉴赏,尤其是现当代的还未被写进艺术史的作品。教师的学术导向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倾向,教师如果不能做正确的引导,学生自然会盲从,这是教学中极重要的问题,它又涉及到教师队伍的优化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是加大学校教学的督察力度,及时纠正错误导向,明确学术定位,端正学术方向。

艺术思想道德教学上,学生入学后的首要任务应是加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树立为社会、为人类,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人生目标,在此种思想政治的前提下,再谈艺术。艺术有两方面――形式与内容,形式属于视觉科学,内容属于意识形态。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引导,首先是在内容上,因为学生是社会的人,一切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我们就肯定,反之我们就否定。这属于大是大非的问题,不可等闲视之。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料,经常带领学生参观不同类型的展览,现场品评,明确思路,积极引导,在此种教学前提下,再进入具体画种的课程教学,自然学生思想就会端正,思路就会清晰,方向就会明确,避免了学生走弯路、走错路的机率。因此,我们认为提高学生正确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是美术专业极其重要的任务,只有抓好这方面的工作,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合格接班人。

美术艺术鉴赏论文: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渗透摄影艺术教学

摘 要:美术的类别有很多,包括绘画、建筑、摄影、书法、雕塑等,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大多教师只注重绘画、建筑艺术、雕塑、平面设计等方面教学,在摄影方面却很少涉猎。为了进一步丰富美术鉴赏课堂,教师有必要积极进行尝试和创新,把摄影艺术教学融入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中。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课堂;艺术教学

美术的类别有很多,包括绘画、建筑、摄影、书法、雕塑等,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大多只注重绘画、建筑艺术、雕塑、平面设计等方面,在摄影方面却很少涉猎。为了进一步丰富美术鉴赏课堂,教师有必要积极进行尝试和创新,把摄影艺术教学融入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之中。

一、从摄影的角度来阐释美术词汇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中,存在很多的美术词汇,而这些词汇可以从建筑艺术、摄影等不同角度来进行阐释,教师在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渗透摄影艺术教学,从摄影的角度来阐释美术词汇,从而让学生对这些词汇有更深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学习一些摄影知识。

例如,在建筑艺术鉴赏课堂中,会涉及很多美术词汇,包括形体、尺度比例、色彩、线条、环境、质感等,同时这些词汇也是建筑摄影艺术中经常用到的词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摄影的角度来阐释这些美术词汇,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形体、尺度比例、色彩、线条、环境、质感这些要素不仅在建筑艺术中经常用到,而且也是建筑摄影中的主要视觉要素,通常在摄影画面中,这些要素并不是同时以相同的地位出现,摄影师需要依据自身的创作风格、创作意图、照片用途等因素,来决定画面中重点突出哪些要素。”之后教师可以站在摄影者的角度,分别为学生阐释这些视觉要素,比方说,形体是摄影艺术中的主要视觉要素之一,它能够让人们感觉出三维空间的真实世界,可以使人们感受到建筑空间的深度,照片属于平面形式,而建筑物属于三维空间,在建筑摄影过程中,摄影师需要通过平面形式来展现三维空间,在此期间,摄影师能否通过阴影以及视觉透视来增强照片的空间感,直接关系到照片的表现力度。轮廓建筑的形体属于三维空间,可是轮廓建筑又时常以二维空间的形状呈现在人们眼中,轮廓剪影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当建筑物处于背光面时,会在建筑物的背面射来光体,此时主要的视觉要素就是轮廓剪影,由于强光具有烘托作用,因此色彩、质感、空间等要素就会隐没于阴影当中,在实际摄影过程中,摄影者则需要巧妙地利用各种光影和视角,将建筑物的视觉形象清晰地表现出来。

二、在美术鉴赏课堂中随时融入摄影教学

美术鉴赏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美术作品让学生有所感悟,激发学生的灵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教师可以列举两种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分别进行鉴赏,再对比两种作品的异同。摄影艺术作品具有自身的特点,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中,教师可以将摄影艺术作品与其他作品进行比较,进而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摄影方面的知识。

例如,在中国古代工艺美术鉴赏课堂中,教师可以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与现代摄影艺术作品相互比较,前者具有浓厚的传统艺术气息,后者则带有强烈的现代艺术气息,通过二者的对比,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鲜明的特点,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现代摄影艺术作品的特征。在完成鉴赏教学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地为学生介绍一些摄影知识,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色彩构成、光构成、立体构成进行探索,也可以引导学生对点、线、面的构成进行探索,促进学生视觉传达能力的提升。其次,教师可以将摄影知识与平面广告设计相结合,帮助学生了解摄影艺术,创意相当于平面设计的灵魂,摄影则相当于平面设计的血肉,摄影作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平面设计作品的优劣,摄影是平面设计中的一个关键步骤,为了使平面设计作品更加新颖,更加具有个性化,在摄影过程中也一定要注重创意,摄影师在确定摄影角度、光影、色彩、背景、道具、场景、情感、造型等要素的时候,一定要发挥创造性思维,这样摄影作品才能具有创造性。在平面广告的设计过程中,大、中画幅摄影是一个主要环节,摄影作品是否能够引人注目,直接关系到平面广告作品的最终效果,因此摄影者必须合理运用大、中幅相机,适当改变被摄景物的透视,适当调节被摄景物的清晰度,从而得到特殊的影像效果,拍摄完成之后还要做好后期制作工作,对摄影“毛坯”进行加工处理。

鉴赏课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了提升美术鉴赏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应积极地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手段。此外,随着教育理念的进步,如今各学科的教学工作都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美术鉴赏课教学中,可以适当融入摄影教学,进而丰富美术鉴赏课堂,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本文在此分析了如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渗透摄影艺术教学,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美术艺术鉴赏论文:美术鉴赏教学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实践分析

摘 要:美术鉴赏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评价、鉴别、欣赏美术作品,理解作品创作初衷,感悟作品内在精神,体验作品思想真谛,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艺术修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美术鉴赏;美术教学;艺术修养

高中美术鉴赏课是学生通过视觉鉴别与欣赏美术作品,获得精神活动与心理体验。美术作品是艺术家的创作成果,是学生的鉴赏对象,学生以特殊的认识活动感受、想象、理解、体验美术作品,正确认识美术作品。美术鉴赏课依托美术作品文化积淀,引发学生思考和再认识,提高学生艺术修养。

一、专题鉴赏,树立审美

专题鉴赏是高中美术鉴赏课的主要教学形式,是在一定美术作品主题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美术作品,感知美术作品风格、内涵、文化,帮助学生从整体感知美术作品形态,继而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想象、情感,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引导学生在美术专题鉴赏中树立审美能力。在美术作品专题鉴赏中,教师向学生揭示美术作品中的封存记忆,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兴趣,讲述美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增强学生美术作品感知,初步领略美术作品的“美”;在美术作品专题鉴赏中,引导学生架设美术作品中各要素的关联,让学生置身作品的文化情境,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灵性,涵养学生人文精神,从文化角度理解美术作品,带领学生感受美术作品的“尊贵”;在美术作品专题鉴赏中,通过美术作品的文化力量,激发学生思考,感受美术作品辉煌,体会美术作品文化力量,帮助学生对美术鉴赏学习从点走向面。

如,“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教学中,我给学生讲述当代艺术家齐白石的生平背景与美术作品,是我国著名画家,是我国著名书法篆刻家,齐白石的美术作品中刚健鲜活,雅俗结合,诙谐幽默,作品呈现出用墨滋润淋漓,用色浓艳泼辣,用笔雄浑健拔,作品简括大气;相继给学生讲述了潘天寿、黄宾虹、李苦禅、吴昌硕等知名画家,讲述他们继承传统,创新发展,揭示美术作品的内容与特点,让学生在鉴赏学习中享受审美,获得审美。

二、随堂鉴赏,升华思想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教师开设随堂欣赏教学,整合美术写生、图案、手工制作、创作等课,穿插美术鉴赏教学,达成美术鉴赏教学目标,凸显思想升华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在美术鉴赏随堂教学中,要精选美术作品,结合教材重难点选择美术作品,帮助学生理解鉴赏重点知识,掌握鉴赏知识结构;在美术鉴赏随堂教学中,要恰当呈现美术作品,立足美术鉴赏教学内容,以科学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美术构图的重要性,掌握美术构图基本原理;在美术鉴赏随堂教学中,要深刻解读美术作品,在美术教学中贯穿鉴赏教学,从美术作品呈现、学生欣赏读画,到自由表达评说,引导学生从作品线条、色彩、情感等方面体味美术作品,让学生和美术作品思想碰撞,走进美术作品,再从美术作品中走出来,倾听美术作品思想情感,感受、鉴别、欣赏美术作品。

如,“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教学中,笔者向学生介绍我国绘画历史悠长,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的彩陶艺术,从古代绘画中采撷出壁画、岩画、帛画、陶画、花鸟画、人物画、山水画等美术作品,讲述不同时期不同美术作品的风格,通过概括性讲述古代绘画历程,详细分析绘画中的水墨、工笔、设色、写意等技法,让学生陶冶情操,感受绘画艺术的思想,领略美术作品中的情感思想,促进学生思想升华。

三、现场鉴赏,智慧艺术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现场鉴赏是一种课外实践活动,通过美术鉴赏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欣赏艺术家的美术作品,热爱美术,启迪美术智慧,养成美术艺术。在美术现场鉴赏教学中,共享学生美术作品,引导学生从造型、构图、色彩、个性等方面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所感所想,欣赏自己美术作品,欣赏同学美术作品,发现自己美术不足;在美术现场鉴赏教学中,引领学生参与美术作品,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观看美术技艺表演,访问美术艺术家,欣赏与感受美术现场美,了解美术作品形式美和造型特征,体会美术作品蕴含的应用象征,熏陶学生美术艺术。

如,“不到园林 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教学中,我先给学生讲述了建筑艺术欣赏内容,让学生感受园林作为美术作品艺术奇葩的独特之处,整合学习园林创作素材,包括自然元素、建筑小品,感受园林建筑的创作手法,学习园林“巧夺天工”的艺术魅力。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园林美术艺术,我让学生在周末休息时间,在本地园林现场欣赏,感受自然环境中艺术的雕琢,追求园林优美意境,抒发内心情怀,窥见园林艺术文化与价值,在实践活动中,打开学生美术艺术之窗。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融艺术修养教学,通过专题鉴赏、随堂鉴赏、现场鉴赏等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美术审美能力,升华学生美术思想情感,启迪学生美术智慧艺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