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发展心理学论文

摘要:1957年开始慢慢取代了它的前身儿童心理学,在心理学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将发展心理学应用在教育中,能够让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通过了解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探讨发展心理学在教学中的意义,分析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发展心理学论文

发展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下教师教学风格形成分析

一、内化入格阶段

本阶段是教学风格形成过程的初级阶段,也是决定教师能否“入格”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中,教学模仿是新教师的主要任务,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如果不经历模仿过程,那么独创风格就没有基础。教师要通过博采众长来为自己的教学风格奠基,要深入学习名师的教学语言、教学行为,揣摩名师的教学细节,借鉴名师“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组织教学的技巧以及板书技巧”,经过消化巩固,最终为我所用,这就是“入格”。当然,模仿借鉴不等于照搬,而是要化用其精髓。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此阶段的教师对教学中各种信息非常敏感,并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反思,对名师成功的经验加以抽象提炼,对自身失败的教训加以研析,然后将经验教训转化成有益信息并储存到大脑中,这就是内化。当年于漪从复旦大学教育系毕业后,到上海第二师范学校工作。先教历史,后又服从需要改教语文。此时的她对于语文学科教学很陌生,必须要入格。于是,她向语文教研组的同事们学习,学习他们的教学技巧,品味名师的细节处理艺术。到了晚上不仅对白天所学进行消化巩固,而且钻研、积累语文专业知识,进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可见,内化入格阶段是教师个性化教学经验的储备阶段,为教师“入格”提供了大量原材料。从外在来看,此期间教师的教学实践并没有表现出大变化,但其大脑内部却正在形成一个“信息加工厂”,对筛选出来的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存入“信息库”等待提取。而这个大脑中的信息库不是静态的、无序的,而是像一个“局域网”。“局域网”中有“服务器”,用来接收加工信息,并把整理好的信息分类储存到大脑中的相应位置,各类信息储存点之间以及它们与“服务器”之间都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如果该教师要提取信息,就通过“服务器”先从相应的信息储存点提取,然后再送入“加工厂”进行处理。在大脑中形成分类完备的、条理有序的“信息加工厂”,是新教师开始形成教学风格的关键所在。对于课堂教学突发事件,有的新教师能有条不紊地处理好,而有的新教师则会表现出手足无措的状况,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后者大脑中还没有形成“信息加工厂”,即使已经形成,其加工厂的工作情况也是无序的。因此,一个教师的大脑中如果没有建成完备有序的“信息加工厂”,那么他的信息内化就会不成功,也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而要形成完备有序的“信息加工厂”,新教师就必须不断发展个人思维能力,探索个人发展规律,明确个人发展目标,优化个人发展策略,这些正是内化入格得以进行的动力因素。

二、外显立格阶段

“立格”阶段,是形成具有个人特色教学风格的重要阶段。教师教学与艺术家创作一样,只要坚定专业发展之路,都会形成自己的风格。就教师个体而言,发展教学风格,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参照名师的教学风格,与哪一种风格相近,就向这一方面发展,同时要边学边思、学以致用,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融入自身的教学特长,从而确立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从发展心理学角度视之,当大脑中“信息加工厂”构建得较为完善,“信息库”中的信息积累到一定量时,内化过程所需的有意注意就会逐渐减少,信息加工并输出就渐渐变成一种自然的、自动化的过程。这时教师的主要注意便转移到了外显过程,也就是怎么根据已有资源并结合外界情境信息来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外显立格阶段是在内化入格阶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个阶段中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就是自主加工并合成新信息来驾驭自己的教学实践。如果没有外显过程,就算积累了再多的信息也是徒劳。许多学校有这样的教师:专业知识与教育教学知识的储存都很丰富,但教学效果一般,而且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原因就在于缺乏创造性地加工并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创造性地加工、整合已有资源和外来信息,并将其有效输出,是外显立格阶段的关键。教师只有以自己的方式创造性地加工、整合信息,并实施有效外显,循序渐进,才会逐渐确立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钱梦龙老师讲《孔乙己》,让学生写作文《一个布满笑声的悲剧》,这个作文题不仅彰显了教师创造性地加工、整合信息的能力,而且体现了钱梦龙以“练习”贯穿教学始终的教学风格。这正是他内隐的语文教学理念、教育智慧的有效外显,其通过组织学生通过自读练习来实现课堂目标的教学风格,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归因分析与判断能力。

三、创新破格阶段

教师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有的教师教学感情充沛,活力四射;有的则清新明静,朴实自然;有的教师轻言慢语,谆谆教诲;有的则严谨周密,条理井然。但是,如果就此因循守旧,不在提升自己教学风格的境界方面再作出努力,那么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心生倦怠,教学效果也会下降。因此,教师在保障自己教学风格整体稳定性的同时,还必须志存高远,时刻想着薄弱环节的弥补与局部的创新,以带动自身的教学风格不断完善,促使教学境界不断提升,从而走上不断“破格跃升”的专业发展之路。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来看,在教学风格形成与完善过程中,如果内化向外化转化的过程达到了自动化程度,这种转化就会内隐。这时外化很自然地反映内化的旨意,而不需内化有意识的指引。而创新则是内化旨意输出后被学生悦纳的最直接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标志性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的基本规律大体上是一致的,不同的是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方式,而这恰恰就是创新的生长点,而教学风格正是在这些具体问题中得以体现。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思维创新与教学创新,积极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做到能因时、因地灵活变通教学方法,创造独特的解决方案或个性化教学策略,从而完善自身的教学风格。如魏书生老师的创新生长点就表现在使用了一些“怪”的教法:引导学生画语文知识树,教学前和学生商定学习目标;留分层次语文作业;教师不出题考学生,却发动学生自主命题抽签考试;教给学生批改作文的方法,使之相互批改作文;班级治理则发挥班干部及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学生分头承包班级的工作。这些创新生长点使他的教学具有浓郁的“有效管理”的特色,彰显了其“善治”的教学风格。

四、无格之格阶段

无格之格是教师教学风格的较高境界,达到这一境界标志着教师已经成长为教学艺术家。此时其教学已经不拘一格、不限一法,臻于挥洒自如、炉火纯青的层次。著名的国画大师齐白石曾言:在艺术中,无法之法乃为至法。这句话对于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同样适用:无格之格乃为至格。在这一阶段,教师的教学无论从内容的处理到方法的选择,还是从过程的组织到语言的表达,各方面都驾轻就熟、自适自如。无格之格阶段就如同心理学理论中的“超我”。超我之所以崇高,就在于其个体是独立的、超出群的,而且是能完成对象关系的重大转变的。他能把握对象,更能自主审美、自主发展。超我来源于普遍,又超越普遍。他已经不受制于眼前的群体的羁绊,已经摆脱了小我的现实关系。他通过构建不断完善的教学风格更地认知了教学,认知了自身,认知了学生。他的存在就是较高层次的教学实践的存在,就是个体在超我阶段的游刃有余的存在。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突出个人特色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技巧的综合存在,是教师的独特个性特征在教学中的发挥,是教师由教书匠向创新型、超我型教师跨越的桥梁,也是教师必备的要素。一个教师在经历了内化入格、外显立格、创新破格以及无格之格这四个阶段之后,无论是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内在方面,还是在语言举止、风度形象等外在方面,都会彰显出其教学风格的独特风采。

作者:王克强 单位:江苏省江阴市暨阳中学

发展心理学论文:谈论发展心理学现实转变

1引言

早在几十年前,朱智贤教授(1979,1982)在其《儿童心理学》这部经典教材及其他著作中就指出:“我国儿童心理学是正在发展中的科学。我国儿童心理学工作者的总任务是:在儿童实际工作者和儿童理论工作者共同努力下,建立一个既能吸收、融合古今中外一切的实践经验和科学理论,又能有效地为我国各项儿童事业服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儿童心理学。”在这段关于学科任务的纲领性论断中,突出强调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重要性,强调了儿童心理学为中国社会现实服务的应用性质。自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里,我国的儿童心理学或发展心理学事业不断繁荣,然而,离真正完成朱老所确定的任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特别忧心的是,当今发展心理学研究中一些不妥的观念和做法,可能会让这个学科偏离正确的道路。比如,学术研究日益“书斋化”而缺乏对社会现实的关照;研究问题日益“书本化”而少有生活气息;一些学者以“国际化”或“与国际接轨”的名义而无视中国的实际和本土轨道;在研究方法上过分追求“量化”而使研究近似数字游戏;很多研究貌似“精细化”而实则是“碎片化”。在这种背景下,要实现朱老所确立的学科任务或目标,我们认为当前尤其应该强调发展心理学的现实转向:中国的发展心理学必须面向中国的社会现实需求,面向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加强应用研究和研究成果的应用。

2发展心理学现实转向的国际学科背景

儿童心理学自诞生至今已经跨越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其间在研究对象上实现了由单纯的儿童研究向毕生发展研究的转换,从而演变成为今天的发展心理学。当前国际上发展心理学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一是强调“以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二是应用发展心理学的崛起。在过去二三十年里,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趋势日益明显。在儿童心理学诞生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关于心理发展的研究基本上囿于各个心理学流派的框架从各自方向分别向着学术高峰攀登,机能主义、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皮亚杰学派等等,都曾各领风骚几十年。从上个世纪50年代直到80年代,研究者才开始意识到并试图整合不同学派的范式,这一时期突出的理论成果就是各个“新”学派的出现,如新精神分析、新皮亚杰学派等,然而,这种整合基本上还是心理学内部的整合。

最近这二三十年,整合的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心理学本身,开始了真正的跨学科整合,比如结合生物学、神经科学等学科研究心理发展的生理机制,将最早在物理学和生态学领域使用的动态系统方法整合到对儿童动作的研究中。对心理发展的跨学科研究,推动了“发展科学”的形成,这是以心理发展为研究对象的由诸多相关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可以这样说,在一百多年的学科历史中,心理的发展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儿童心理学时期(1882年到20世纪中期)、发展心理学时期(20世纪中期到80年代)、发展科学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毫无疑问,发展心理学是发展科学的核心学科,但只把发展研究定义为“(发展)心理学”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学术发展趋势。所以,强调“发展科学”是当前的潮流。目前,各种以“发展科学”为题的刊物和大部头著作纷纷出现。

例如,国际上已经有多种著名的“发展科学”刊物,如1998年在美国创办的《发展科学》(DevelopmentalScience),2007年创办的《欧洲发展科学杂志》(EuropeanJournalofDevelopmentalScience),还有1978年由“国际行为发展学会”创办的《国际行为发展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BehavioralDevelopment)也是发展科学方面的期刊。此外,以“发展科学”为题的著作更是不计其数。“发展科学”的研究特别强调跨学科整合,这种整合本质上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方法论整合:为了解决某个特定的研究问题,不同范式、不同的方法和技术被整合使用;或者,来自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以各自的方法和方法论就共同关心的心理发展问题协同攻关。随着跨学科整合的深入,发展心理学已经从纯粹的心理学分支,演变成了庞大的“发展科学”,但无论方法上如何整合,都始终围绕着心理发展有关的问题开展研究,强调以多种方法的综合使用来解决问题。也就是说,“问题”是方法整合的目的,决定着整合的方向。出于整合的需要,当前很多发展心理学研究机构都突出强调了“跨学科性质”,或者重新组建跨学科的发展科学研究机构。如在美国,以北卡莱罗那大学为核心,集中杜克大学、北卡莱罗那州立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学者,组建了强大的“发展科学研究中心”,目前该中心有100余名来自各种学科背景的发展科学家,在世界范围内有巨大的学术影响。

再如英国的伦敦大学学院的发展科学系,是一个独特的跨学科组织,由来自如下领域的发展科学家和临床学家组成:发展实验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心理语言学、认知神经科学、发展病理心理学,其学科目标是推进关于人类发展的理解,并将发展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应用。由此可见,国际范围内本学科的基本趋势是:以发展心理学为核心,集中各相关学科专家开展“跨学科”的发展研究,强调研究为应用服务。这种跨学科的研究通常是“问题导向的”,这里的问题既包括比较纯粹的学术问题,比如如何刻画动作、认知演变的动态过程(如非线性演化、自组织临界性),也包括解决共同关心的社会现实问题,比如,在美国集中了心理学、教育学、数学、神经科学等不同学科的专家共同探讨美国儿童数学能力发展和教育问题(因为美国在这方面落后于很多国家)。总之,在发展科学领域,真正能推动跨学科整合研究的问题,必然是这个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或者是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社会现实的强大需求,推动了应用发展心理学,乃至应用发展科学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兴起(Lerner,Fisher,&Weinberg,1997;Shwalb,Na-kazawa,&Shwalb,2005)。在美国,对“应用发展科学”(applieddevelopmentalscience)的内涵有一个基本的界定。所谓“应用”是指为个体、家庭、行动者和政策制定者直接提供有效建议;“发展”是指人类个体在毕生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系统性连续性的变化;“科学”是指通过一定的研究方法系统地收集、客观的信息,这些收集的信息能够用来验证理论和应用的效度(张文新,陈光辉,林崇德,2009)。

这是当前对应用发展科学的一种较为的界定。目前这一学科领域已经有了专门的学术刊物,如1980年创办的《应用发展心理学杂志》(JournalofAppliedDevelopmentalPsychology),1997年创刊的《应用发展科学》(AppliedDevelopmentalScience)杂志。由此可见应用发展研究领域的繁荣之势。从近期版本的《儿童心理学手册》(2006年的英文版,可参考2009年的中译本)内容的增新,也可以反映出学界对应用发展研究的重视。自20世纪30年代起,美国每隔9至16年就修订一次《儿童心理学手册》(HandbookofChildPsychology)。该《手册》的第四版出版于1983年,第五版出版于1998年,而近期的第六版于2006年3月出版,如今该手册已经成为国际发展心理学界最的巨著。与1970年版相比,新近版本出现的明显变化之一就是大幅增加了应用发展心理学的内容,它涉及到三方面:及时,教育实践中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它包括(1)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2)早期阅读评估;(3)双语人、双文字人和双文化人的塑造;(4)数学思维与学习;(5)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6)空间思维教育;(7)品德教育;(8)学习环境。

发展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摘 要】发展心理学能够为我们呈现心理发展阶段的普遍特征,和个体发展的特殊规律。发展至今已经有超过百年的历史了。1957年开始慢慢取代了它的前身儿童心理学,在心理学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将发展心理学应用在教育中,能够让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通过了解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探讨发展心理学在教学中的意义,分析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发展心理学;心理健康;发展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阶段,婴儿时期、青少年时期、老年时期等等,不同的时期人的心理状态展现出不同的状态和特点,而发展心理学就是研究各个时期心里特征的一门科学。讲发展心理学应用在教育中,能够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从而实现更好地教学效果。

一、发展心理学在儿童早期和小学教育中的意义

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有着不同的特点,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调整教学方法。以儿童早期和小学阶段为例,这一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小学生的求知欲旺盛,注意力在稳定的增长,记忆力也在不断的发展。这一阶段教师要注意让学生更好的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将学龄前教育和小学教育更好的衔接起来,注意培养学生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以及好的学习方法。此外近年来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年龄有提前的趋势,这就要求教师在这一阶段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一时期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心理问题可能有,多动症、学校恐惧症、以及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症等等。教师掌握了学生在儿童早期和小学教育中的特点和问题才能对学生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

二、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1.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学龄前教育是孩子培养学习兴趣,开始接触学习的重要阶段,而且也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发育密切相关。[1]但是在现阶段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幼儿教师不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只是向儿童灌输了大量的知识,让学生不仅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导致在上小学的时候无法快速的适应小学的学习。但是将发展心理学应用在学前教育中,对学生的智力进行更好的培养和发掘,规范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多动脑思考,同时在教学中渗透一些和小学一年级相关联的知识,例如简单的拼音字母和日常常用的生字,让学生认识数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知识,锻炼学生注意里的集中等等。让学生在学龄前就能够尽可能形成规范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小学的生活。

2.发展心理学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小学阶段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开始逐渐形成,但是这一阶段对于是非的判断能力还很薄弱,一旦没有接受好的教育和引导很容易误入歧途。[2]而且很多学生在刚刚开始上小学的时候会觉得小学和幼儿园的差距非常大,对于环境的忽然改变很容易感觉到不适应,很多教师在这一阶段没有重视学生的这种心理变化,导致学生出现上学恐惧,害怕老师,对学习产生厌倦等不良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小学阶段教师如果能根据发展心理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制造宽松的课堂环境,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课堂形式,例如应用多媒体在教学中为学生多展示一些动画和图片,在教学中采用游戏的形式,对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包容,让学生逐渐适应小学的课堂教学形式,尽早的将小学与幼儿园衔接起来

3.发展心理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教育体制的改革对教师学生和家长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这也使得他们经常会觉得有一些不适,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应用发展心理学就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帮助学生和家长更好的理解教育改革的意义,减少对教育改革的误解和抵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发展心理W能够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现阶段的学习中很少有学校开设专门的德育科目,但是德育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发展心理学,教师可以将德育渗透到很多学科中去,根据学生学龄前和小学阶段的心里特点,采取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然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良好的德育熏陶,形成良好的品格。此外发展心理学还有助于素质教育更好的推动,让教师在教学中了解和发掘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更的发展。

将发展心理学应用在教育中,有助于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采取更适宜的教育方法,从而更好地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发展心理学解释了人在各个时期发展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时期的特点,及时的调整相关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学龄前和小学的学生很多方面发展都尚未成熟,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关心,无论是学习上的还是心理上的,他们需要教师的正确启发和引导。总之,发展心理学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顺应教育改革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论文:儿童发展心理学探讨

摘要:儿童孤独感与同伴关系的研究是儿童发展心理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孤独感是一种消极的,弥漫性的心理状态,儿童长期处于此状态会导致适应不良。国外对孤独的研究比较多,我国对孤独的研究最近十几年来发展比较快。综合国内外的研究资料发现:研究对象年龄跨度不平衡,针对老年人的研究比较多,对青少年和儿童的研究比较少。本研究便是以儿童为研究对象展开的。

关键词:同伴关系;友谊质量;社交自我知觉;孤独感

1研究目的

同伴关系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同伴关系都是儿童社会化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是每一位儿童青少年都无法回避的话题,对儿童青少年的社会化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同伴关系的状况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适应产生重要影响。孤独是一种消极的、弥漫性的心理状态,儿童长期处于此状态会导致适应不良。在孤独感领域的研究中研究对象年龄跨度不平衡,针对老年人的研究比较多,对青少年和儿童的研究比较少,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研究儿童同伴关系与孤独感间的相关关系,最终为缓解儿童的心理适应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增加在孤独感研究领域中对儿童的探索和研究。

2研究设计

同伴关系作为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可以分为四个水平:个体特征水平、人际交互水平、双向关系水平和群体水平。

本研究选择了同伴关系水平中的双向关系水平和个体特征水平作为考察同伴关系的指标。友谊质量处于双向关系水平,反映的是个体与个体间的情感联系;社交自我知觉处于个体水平,是对自己社交状况的主观评价。

3研究过程

3.1 被试在湖北省枣阳市及时实验小学的四、五、六年级的各平行班级中分别随机选取一个班级,在每个班级中按照同学成绩的上、中、下水平,在各水平中随机选取11人,即每个班级抽取33人,每个年级选取一个班级,共99人。发放问卷99份,施测后得到有效问卷97份。其中四年级33人,五年级33人,六年级31人;男生48人,女生49人(见表1)。

3.2 研究工具

3.2.1 儿童孤独量表

Asher等1984年编制的专用于3-6年级学生的儿童孤独量表(Children's Loneliness Scale)。

3.2.2 儿童自我知觉量表

PCSC量表(The Perceived Competence Scale for Children)是Harter 1982年编制的儿童自我知觉问卷。

3.2.3 友谊质量问卷

采用《友谊质量问卷》(Friendship Quality Questionnaire)的简表,共l8个项目,原量表有40个项目 。

3.3 施测程序由经过培训的班主任老师做主试,采用团体施测的方式进行。施测时以班级为单位,由主试讲明要求,解释指导语,必要时给予个人指导以确保被试正确理解问卷。

3.4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利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4研究结果

4.1 儿童孤独感的整体分布儿童孤独感问卷每个项目按照五级计分,从不符合到符合,分数从1-5分,这样16个题目较高分为80分,低分为16分,分数越高表明儿童的孤独感越强烈。本次调查结果见表2和图1。

由图1可见,较多的儿童集中在分数低的一端,即体验到较低孤独感的儿童比较多。按照Asher的分类方法,现将所得孤独分数标准化,据Z分数将儿童分为三类:高孤独型(Z>1),一般孤独型(-1≤Z≤1),低孤独型(Z2,表明儿童具有严重的孤独感。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体验到低孤独感型儿童占13.4%;一般孤独型儿童占73.2%;高孤独型儿童占13.4%;3%的小学儿童体验到严重的孤独感。此结果与Asher和我国学者邹泓调查结果相近。

4.2 儿童孤独感的性别、年级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儿童孤独感在性别上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见表3)表明:儿童孤独感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t=0.66,p=0.511>0.05),也就是说,男女生之间孤独感体验差异不大。

研究结果(表4)显示,儿童孤独感不存在年级差异(F=1.403,P=0.251>0.05)。

4.3 友谊质量的整体分布《友谊质量问卷》共18个项目,评价与好朋友的友谊质量,包括肯定与关心、帮助与指导、陪伴与娱乐、亲密袒露与交流、冲突解决策略、冲突与背叛这6个友谊维度,该量表为5点量表从不符到符合,分别记为1-5分,将冲突与背叛的项目反向记分后,再将l8个项目相加得到友谊质量总分,分数越高则友谊质量越好。本次调查结果见表5:

4.4 儿童友谊质量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儿童友谊质量及其六个维度在不同性别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见表6):在友谊质量的亲密与袒露维度上存在极其显著的性别差异,表现为女生的亲密与袒露程度要高于男生。男女生的友谊质量总分也差异显著,表现为女生的友谊质量要显著高于男生。在其他维度上男女生差异不显著。

采取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见表7),儿童友谊质量及其六个维度在不同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4.5 儿童自我知觉的性别和年级差异社交自我知觉是选用《儿童自我知觉量表》中的一个维度,该量表为4点量表,从不符合到符合,分别记为1-4分,计算该维度所有项目的总分,得到儿童的社交自我知觉分。社交自我知觉分越高则社交自我知觉水平越高。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见表8)男女生社交自我知觉差异不显著(T=1.580,p=0.117>0.05)。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见表9)社交自我知觉的年级差异不显著(F=2.209,p=0.116>0.05)。

5结论

①儿童的社交自我知觉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社交自我知觉较高的儿童体验到的孤独感较低。②积极友谊质量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消极友谊质量与孤独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儿童的友谊质量越高则其体验到的孤独感越低。③儿童社交自我知觉这一主观指标与孤独感的相关比友谊质量这一客观指标与孤独感的相关更显著。④社交自我知觉除了与友谊质量的消极维度(冲突背叛)不存在显著相关外,与其他所有变量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其中,和友谊质量的积极维度为显著正相关,而与孤独感则为显著负相关。⑤友谊质量的亲密袒露维度得分以及友谊质量得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亲密袒露程度和友谊质量显著高于男生。⑥儿童同伴关系与孤独感水平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处于稳定状态。

发展心理学论文: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探究幼儿钢琴学习方法

【摘 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研究分析,对现有理论的分析探讨以及笔者的亲身教学实践,提出了钢琴教学与发展心理学相融合,从发展心理学的视角探索儿童钢琴教学,对幼儿的心理特征以及影响幼儿音乐发展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幼儿钢琴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发展心理学;幼儿;钢琴学习

一、绪论

钢琴是一门优雅的艺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抒发情感。要想学生学好钢琴,让钢琴成为他们感兴趣的一门学科,钢琴教学者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孩子在身心愉悦的情况下学习钢琴。这就涉及到儿童的心理了,需要老师在正常教学课程的同时,要仔细观察每个孩子的表现,通过孩子的不同表现来探测儿童的心理,通过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与实际教学相融合来研究一套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心理的儿童钢琴教学法。从儿童心理的角度出发,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启发和正确的引导来教授钢琴。让儿童在快乐的氛围中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为幼儿园3~7岁幼儿。通过借鉴和查阅国内外的相关资料和书籍,通过互联网的查找资料以及去图书馆翻阅图书,收集与本文有关的资料,整理并分析,对文献资料进行提炼与总结。通过调查研究儿童钢琴教学的实践,以及对每个年龄阶段儿童的观察,对儿童钢琴学习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与总结,对钢琴教学现状的分析,应对儿童钢琴学习中的一些问题。

三、现代幼儿的心理简析

儿童发展心理学以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发展特征,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相关的环境、遗传等因素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教育范围,着眼点在理解儿童的发展。因此研究要分析儿童的年龄特点,来制定适应儿童特点的、较大促进儿童心理发展教学手段,如抓住儿童的关键期与敏感期。

(一)幼儿的心理特征

幼儿期是指3岁至7岁的儿童时期。在这一时期幼儿的注意力更集中于新鲜、有具体形象的事物上,比较擅长于具体形象记忆,对事物的外观特征有着更为直观的记忆,但大部分的记忆还是以无意识记忆为主,要想记忆服从一定的目标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且不擅长逻辑记忆,记忆的持久性及精准性相对较差。幼儿在此时的思维模式还主要是具体的形式思维,自我中心主义。同时幼儿在幼儿期词汇量会发生明显增加,是一生中增加速度最快的时期,幼儿在进行言语表达的同时会伴有丰富的面部表情和动作。

(二)影响幼儿音乐发展的因素

从幼儿音乐心理特点的角度来看幼儿音乐心理发展,影响幼儿音乐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遗传

就一般而言,父母从事音乐艺术方面工作的,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其子女的音乐素质也大都相对较好,例如,在大音乐家巴赫的家族中,300多年时间竟然出现了360名音乐家纵观音乐史我们不难发现遗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音乐心理的发展,但是也要与后天的培养相结合。

2.家庭环境

幼儿从出生开始接触最常接触的人就是家长。在钢琴教育中,家长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因此家庭环境会对幼儿的钢琴学习和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幼儿在学习钢琴时,会非常希望得到家长的鼓励和表扬,而家长的鼓励和陪伴也会增强幼儿的学习热情,为孩子创造一个具有动力的学习环境。

3.教育

幼儿时期幼儿的音乐心理就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这样就为之后的音乐教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所以说幼儿时期是音乐学习教育的时期,同时教育也会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有的幼儿有良好的音高、节奏感和一定的音乐创造能力,在学习中常常体现在视唱音高准,练耳能力强,音乐表现与理解佳等。这类幼儿通过专业的训练,往往能获得更好的音乐能力。

四、幼儿钢琴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对幼儿园3~7岁幼儿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幼儿钢琴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匮乏等,针对调查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剖析,对幼儿的心理特征以及影响幼儿音乐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幼儿钢琴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教育观念的落后

现代幼儿家长对于钢琴学习往往存在趋利观念,考级思想严重,要引导幼儿家长正确认识和看待钢琴的考级问题。在幼儿钢琴学习问题上,很多的家长都是希望孩子能过钢琴几级,试图通过这个来证明自己的决策的正确性和孩子的。其实这样的想法是有一定的弊端的,是教育观念落后的一种思想。

(二)教学方法匮乏

在当前的钢琴教学中,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大部分是以钢琴教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看老师讲课,听老师演奏,并不知道其中包含的意义,一味的在模仿老师弹琴。只是这样一直重复上课,幼儿对于钢琴学习的热情就是渐渐被磨灭,越来越不感兴趣,慢慢的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越来越不愿意练琴,产生厌学情绪,不想再上课学习钢琴。

五、提高幼儿钢琴学习的方法对策

(一)培养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

兴趣是好的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对每门课程积极的学习态度,才有助于培养学习兴趣。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还要按照学习计划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以此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些幼儿在学习钢琴时,或多或少的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会容易被外部的新鲜事物所吸引,所以在对教材的选择上要选择色彩鲜艳的、有图画的教材,这样就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其集中到学习上,同时也要选择曲调旋律欢快、幼儿喜欢的钢琴曲进行演奏和教学,使幼儿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去,课后可以对幼儿进行鼓励,设置鼓励卡片,从而增加幼儿学习钢琴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钢琴教师要善于表扬和鼓励学生,使其在学习和表演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自我,树立自信心,体会到钢琴带来的快乐。

(二)注重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儿童音乐教育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在音乐教育中,钢琴的演奏技术是教学的重中之中,但同时培养儿童的音乐鉴赏和音乐理解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培养能力也成为现代钢琴教育的主流趋势。

心理学上认为,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发展智力的核心。在音乐学习中,可以充分调动一个人的所有感官去感受音乐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然后将音乐作品在此基础上演绎出来。音乐作品的演绎需要演奏者充分的了解感受音乐作品的每一个音符,即使是相同的旋律,经过每个人的了解感受,也会演奏出不同的效果。

(三)家长在幼儿学习钢琴中的重要作用

在幼儿学习钢琴的初始启蒙阶段,幼儿的年纪还尚小,理解能力和意志力都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十分需要家长的陪同。钢琴教师在幼儿钢琴教学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但是钢琴教师却不可能天天陪着幼儿进行钢琴的学习,这时候家长的作用就十分重要了,家长天天和孩子在一起,这样家长的陪伴就对孩子的学习教育有很大的影响。儿童的惰性很强,如果家长不勤快的话,很少有儿童愿意自己去练琴的。所以在日常的练习中家长要起到协助和提醒的作用,家长要有正确的态度来引领儿童练琴。

发展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摘 要: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在各个年龄时期心理发展特点规律的科学,是国际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当前,在我国的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发展心理学的运用,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的职业化水平,促进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 发展心理学 学前教育 中小学教育 教学应用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在各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重要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在各个年龄时期的心理特点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差异。在教育领域,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各个年龄层次不同的心理特点,从而更好地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和了解,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师的职业化水平,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为国家的教育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一、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发展心理学主要在于揭示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方向性和顺序性及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发展心理学的前身是儿童心理学,至今已有130余年的历史。19世纪后半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发表《儿童心理》一书,可以认为是儿童心理学的早期经典著作;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儿童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涌现出一批研究儿童心理学的先驱者,并在研究领域各学派呈现相争的局面;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文章的标题,可以认为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从此更明确。发展心理学历经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已经开始趋于成熟,在社会各个科学领域和教学领域备受关注。

二、发展心理学在儿童早期和中小学教育中的意义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给经济社会的良性健康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尤其是犯罪年龄越发呈现低龄化的态势,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在儿童早期和中小学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心理学教育,可以更好地实现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目标和期望,有效地防止青少年犯罪,促进我国新一代学生思想道德品德和心理健康。在教育改革领域,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促进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实现教育体制沿着素质教育的方向不断健康发展。

三、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发展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极其广泛的。在儿童时期和青少年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成型,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心理,从而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1.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学前教育作为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早期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健康发展。一直以来,我国幼儿教育过程中,很多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落后。尤其是在当前的一些私立幼儿园,打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旗帜,在幼儿园大力实施小学化的教育,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个体差异性,所实施的教育缺乏个体性和差异性,使得幼儿过早地接受一些小学化的应试教育。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了解幼儿的喜好和个性特点,从而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幼儿的心理教育、人际关系、创新能力等的培养和塑造,达到幼儿健康成长的目的。

2.发展心理学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心理发展上已经有了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只是在社会的大环境之下,中小学生对于一些善恶还不能进行明确的划分,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出现一些选择上的偏差。尤其是在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下,中小学生在面对学习上的压力、社会上的压力等方面,容易出现不健康的心理。此外,对于一些特殊家庭的孩子,如离异家庭的孩子、独生子女家庭和一些留守儿童等,更需要在心理上给予特殊的照顾和抚慰,以消除不良情绪,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纠正学生的不良情绪,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并且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3.发展心理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发展得如火如荼。教育体制的改革,总会伴随部分教师、家长和学生的不适应,严重者会导致一些抵抗情绪和偏激情绪的产生。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消除教师和家长及学生的不良情绪,帮助他们纠正应试教育理念上的偏差,更好地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总结起来,发展心理学在教学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发展心理学可以应用于德育教育的领域。德育教育是当前我国学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教育,也是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重点关注的教育。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其次,发展心理学可以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可以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和新课程改革主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发展心理学对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树立学生积极的心态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说:发展心理学可以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总而言之,作为一门研究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学科,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尤其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为教师在中小学领域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可以帮助我国的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发展心理学论文:心理理论的发展:来自发展心理学和社会神经科学的证据

摘 要 “心理理论”指个体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愿望、信念、意图等心理状态并据此推测他人行为的能力。心理理论在发展心理学和社会神经科学两个领域中都是研究热点。伴随着心理学发展的多样化,在目前的心理理论的研究中,发展心理学家和社会神经科学家应该增加彼此间的交流。当前,关于心理理论发展的解释理论主要包括模块论、模拟论、理论论和执行阐释,每一个理论都得到了社会神经科学研究的支持和质疑。在心理理论的神经机制证据方面,有四个问题构成了挑战。在未来,应该考察心理理论相关大脑区域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考察训练或遗传对心理理论能力及其大脑区域的影响;还应该采用经颅磁刺激去检验与模拟化、概念进步和执行功能相关的大脑区域。

关键词 心理理论;模块论;模拟论;理论论;执行阐释

1 引言

“心理理论”,也称心智化,它是指个体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愿望、信念、意图等心理状态并据此推测他人行为的能力(王益文, 林崇德, 2004)。发展心理学和社会神经科学都非常注重心理理论研究,然而两者考察了该社会认知能力的不同方面。发展心理学家侧重于心理理论是怎样获得的,而社会神经科学家更注重心理理论激活的大脑区域。心理理论的神经影像研究已经关注到与心理理论有关的神经区域的差别,并且区分了不同群体的心理理论加工过程和系统,然而,它还没有明确的与发展理论联系起来。两个领域虽有明确的联系,但是他们并没有被整合在一起。本文的目标是试图通过整合发展神经影像方法来推进心理理论的发展。我们将介绍与心理理论的理论解释有关的神经影像证据,以使该领域更加概念化、理论化和方法论化。

2 模拟论

2.1 发展心理学的定义

模拟论认为理解他人的行为和心态是通过自我心理内的模型完成的(Gordon, 2013)。该理论认为在推理他人的心理过程时,知觉者可以利用他们自我心理状态及相关情境下自己的经验来解释他人的相似心理。个体在利用模拟论理解他人心理时只需要想象着他们正在体验他人具有的内在心理状态。模拟论可以合理解释心理理论的发展轨迹,即从早期的错误信念理解到后期要求更复杂的模拟心理理论任务(Bradford, Jentzsch, & Gomez, 2015)。

2.2 验证标准

模拟论认为使用自我投射是心理理论的基础,即需要展现想象力(Lillard & Kavanaugh, 2014)。研究发现,听力正常家庭聋童心理理论发展滞后可能就与其缺乏模拟能力有关(郝坚, 苏彦捷, 2015)。在模拟论中,儿童的经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心理理论的神经网络应该变得更有效率和更具自动化。理论上来说,模拟进程应该会被神经影像学技术研究证明,一个与自我相似的、他人的心理理论任务激活了特定的神经网络。

2.3 社会神经科学的证据

将自我投射到他人的模拟加工的神经网络系统主要包括皮质中线结构。皮质中线结构可能支持评价性模拟,因为该结构被发现参与到对自我和他人的意图、控制性和评价性思维的加工中(Uddin,Iacoboni, Lange, & Keenan, 2007)。该结构的激活可以作为模拟加工的象征。比如,Saxe(2006)发现,成人在进行自我反思任务和信念推理任务时激活了皮质中线结构如内侧前额叶皮层和内侧楔前叶。

更为重要的是,研究揭示皮质中线结构不仅仅参与加工他人的心理状态,更参与对自我和他人的评价加工活动(Pfeifer, Masten, Borofsky, Dapretto, Fuligni, & Lieberman, 2009)。研究发现个体在评价自己和别人时似乎激活了大脑的相似区域。另一项研究显示内侧前额叶皮层的后部在区分自我和他人的观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Schurwek, Schecklmann, angguth, Dohnel, Sodian, & Sommer, 2014)。还有研究发现,相比不相似的人,个体更倾向于将自我的心理投射到与自己相似的个体(Schurz, Kronbichler, Weissengruber, Surtees, Samson, & Perner, 2015)。与这些研究结果相一致,内侧前额叶皮层的两个区域,尤其是它的腹部和背部,在成人思考相似或者不相似个体时,激活程度是不同的:在思考与自己相似的个体时,腹侧的内侧前额叶皮层反应更灵敏;在对与自己不相似个体进行判断时,背侧的内侧前额叶皮层反应更加灵敏(Mitchell, Macrae, & Banaji, 2006)。一项元分析也证明了上面的结论,该分析揭示心理理论在内侧前额叶皮层有个空间梯度,自我相关判断与腹内侧前额叶皮层活动相关,而其他相关的判断与背内侧前额叶皮层活动相关(Denny, Kober, Wager, & Ochsner, 2012)。总体来说,在思考相似和不相似个体的品质或者心理状态时,激活了内侧前额叶皮层的不同区域,该结论显示有些特定脑区在反思自己和模仿相似的其他人心理状态时起作用,而有的脑区可能对不相似的其他人作出判断的加工形成支持。

到目前为止,结果显示皮质中线结构在模拟中起作用,尤其是成年人推理不相似的他人时激活了背内侧前额叶皮层。与成人不同的是,儿童在自我推理时激活了腹侧和背内侧前额叶皮层。在皮质中线结构激活上的变化可能显示了成年人对于模仿和推理其他相似或者不相似的人有了特定的加工过程,而儿童的大脑可能在这个方面没有专门化。另外,并没有确切证据证明,皮质中线结构在童年时期心理理论的获得方面起了作用。尽管成人的研究已经显示,当评价相似或者不相似的他人时,内侧前额叶皮层中背侧/腹侧具有特殊化作用,但是对儿童时期的相关研究是很少的。有研究比较了9到10岁的儿童和成人对于自己和熟悉个体、虚构个体的评价,研究显示内侧前额叶皮层的活跃度随着个体的不断成长而改变(Pfeifer, Lieberman, & Dapretto, 2007)。

镜像神经元的发现支持模拟理论。关于模拟论已经有了很多发现,但是只有少部分研究指出镜像神经元是模拟所需的要素(Rotenberg, Petrocchi, Lecciso, & Matchetti, 2015)。根据新经验主义,概念一般被认为包括模拟,在这个意义上它是建立在感知、动机以及其他系统上的。这里的术语“模拟”指的不是参与者模拟目标的经验,而是感觉、动机、情感和内省的激活。

儿童内侧前额叶皮层的背侧和腹侧在加工相似/不相似他人心理状态时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是否像成人一样也呈现特殊化?这需要未来的研究加以证实。另外,近期的研究指出镜像神经元是模拟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加工他人心理状态时,镜像神经元系统与皮质中线结构具有怎样的联系?二者对心理状态加工的作用是否具有特异性?这也需要进行深入地考察。众多研究表明知觉者只在合理使用自我心理状态作为他人参照的心理理论加工过程中才会选择性的使用自我参考策略。与此相比,当个体认为自我与他人不相似时,他们会拒绝将自我的心理体验投射到他人身上。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个体怎样对与自我不相似的个体的心理状态进行推理?也就是说,当投射不适合时,个体采用什么样的认知加工?这个问题对社会认知的研究者来说仍是一个未解决的挑战。

3 模块论

3.1 发展心理学的定义

模块论认为对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建构基于个体先天的大脑结构和模块。模块化理论假设心理理论的发展得益于先天神经结构中的心理状态的推理机制。在心理理论方面Leslie等提出了著名的模块机制,他们提出的中心理论认为婴儿在出生第二年,先天的心理理论模块开始工作,在儿童后期,抑制选择加工促进了与年龄有关的心理理论能力,该加工过程渐渐可以控制心理理论任务的执行要求(Leslie, Friedman, & German, 2004)。

3.2 验证标准

领域特殊性、快速的加工、限制性的输出、专门的神经结构和障碍特征模式是模块论的典型特征。基于这些严格的标准,Leslie的模块论可能是所有心理理论中最有说服力的。因为模块论的发展成熟,可以被清楚地检测,神经影像学证据十分有利于对这个理论进行验证。首先,如果一个特定的大脑区域或者是大脑区域结构,无论何时只要个体参与心理理论推理都可以被持续激活,这样就可以支持模块化的观点。第二,这种活动模式不仅在早期发展时期而且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会出现。神经网络的激活是随着经验调整的,但相同的神经区域应始终参与发展过程中的所有方面。第三,为满足专用神经结构的标准,心理理论加工激活的神经网络需要具有特定的选择性。如果负责心理状态推理的神经系统不具有选择性,或者只是在童年或者成年期加工心理状态时才有选择性,那就会挑战模块化体系。,如果Leslie提出的抑制加工是正确的,那么在幼儿园期间,心理理论的发展应该和与抑制加工有关的神经区域联系起来,而不是只与心理理论有关的神经区域相联系。

3.3 社会神经科学证据

与模块化解释相一致的是,尽管心理理论神经网络的组成在各研究中有所不同,但一个成人心理状态推理的神经网络已经确立。与心理理论加工密切相关的最典型脑区包括皮质中线结构(该脑区包括内侧前额叶皮层,前扣带皮层,和内侧后顶叶皮质)、后扣带回、楔前叶以及两侧的颞顶联合区(王益文, 刘岩, 高艳霞, 陈晶, 张文新, 林崇德, 2008; 王益文, 黄亮, 张振, 宋娟, 白丽英, 2014; Schurz,Radua, Aichhorn, Richlan, & Perner, 2014; Young,DodellFeder, D., & Saxe, 2010a)。

颞顶联合区是心理理论模块的强大支持者,它选择性地为心理状态信息进行反应(Saxe et al., 2009)。而皮质中线结构还支持像整合和预测的能力(Spreng & Grady, 2010),所以其对心理理论加工不具有反应的选择性,因而该脑区结构不符合心理理论模块的标准。

早期的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两侧的颞顶联合区在成人的心理状态推理中都被激活(Saxe & Kanwisher, 2003; Saxe & Powell, 2006)。适当的比较条件是颞顶联合区和心理理论模块论关系解决的关键。如,Saxe和Powell(2006)发现与阅读故事主人公非心理状态如身体感受或身体特征相比,个体在阅读故事主人公的想法时显著激活了双侧颞顶联合区和后扣带回。

最近几年,对成人心理理论的研究支持以下观点:颞顶联合区尤其是右侧的颞顶联合区,对心理状态推理具有选择性,它可能是心理理论模块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研究采用经颅磁刺激(TMS)发现,破坏了右侧颞顶联合区功能后,被试解读心理状态信息时表现得困难(Young, Camprodon, Hauser, PascualLeone, & Saxe, 2010b)。Dohnel(2012)也发现右侧颞顶联合区在成人的正确或者错误信念推理中都被激活。

如前面所阐述的,颞顶联合区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应该具有相似的选择性。已有的证据并不十分支持模块化。尽管8到12岁的儿童在二级错误信念推理的心理理论故事中比推理非心理理论故事更强的激活了双侧颞顶联合区

(Kobayashi,Glover, & Temple, 2007),然而更小的儿童的颞顶联合区脑区没有表现出这种选择性。例如,研究发现与社会推理相比,6到11岁的儿童右侧颞顶联合区对于个体的心理或者身体表现出了同样的激活,而更大儿童的右侧颞顶联合区对心理状态信息表现出了更强的激活(Hollebrandse, Hout, & Hendriks, 2014)。与之有关的是,

Gweon,Dodell, Bedny和Saxe (2013)发现5到11岁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侧颞顶联合区对于心理状态信息的选择性不断增加。总的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该脑区对于心理状态信息的选择性也在增加。该发展轨迹对于当前的模块论提出了挑战,模块论认为心理理论模块的选择性在生命早期就表现出来了。

此外,即使是在成人时期,与心理理论推理不相关的任务好像也激活了颞顶联合区,这再次违反了特定性标准。Sabbagh(2011)提出右侧颞顶联合区可能是心理理论和其他任务的共享脑区。比如,在注意适应(Mitchell, 2008)、集中注意(Geng & Vossel, 2013)、目标检测(Kubit &Jack, 2014)和运动的抑制反应中(Rothmayr,Sodian, Hajak, Dohnel, Meinhardt, & Sommer,2010),右侧颞顶联合区都被激活。然而,右侧颞顶联合区的特定区域对于心理理论加工具有特定的选择性。比如,Rothmayr(2010)发现右侧颞顶联合区的背侧参与注意调整,而腹侧可能专属于信念归因。对于双侧颞顶联合区角色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和颞顶联合区在心理理论加工中作用的不明确,可能是因为fMRI数据具有不同的分辨率,更高的分辨率可以解释更具体的或差异性的激活。

综上所述,Leslie的模块化理论认为婴儿在出生第二年,先天的心理理论模块就开始工作,在儿童后期,抑制选择加工促进了与年龄有关的心理理论能力。伴随着认知神经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可以探测2岁的幼儿心理理论加工的脑机制,揭示心理理论加工的先天模块。同时,抑制加工在儿童期心理理论加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发挥作用的关键期目前还不清楚,还需要未来研究进一步确定。,颞顶联合区或者颞顶联合区的一部分在推理心理状态中的作用是否具有选择性仍然是不明确的。

4 理论论

4.1 发展心理学的定义

理论论假定关于心理的知识存在于特定领域的理论中,基本观念的变化带动了儿童心理状态理解的发展(Gopnik & Wellman, 2012; 郑玉玮, 王益文, 2014)。该理论表明,抽象理论的有关内容是从形成心理概念体系的社会中一点点收集起来的。因此,个体可能学习一系列他人工作的“原型”以及整合他人的“社会语法”来解释他人的心理状态。儿童的经验在概念形成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Lillard & Kavanaugh, 2014)。

4.2 验证标准

在心理理论的研究通常显示理论论对现有的发展数据提供了好的解释,尤其是解释儿童评估由简单到复杂心理状态的一系列加工过程(Carlson, Moses, 2001)。大量研究证明,伴随着儿童经验的增长,其理解心理状态的概念也在不断进步(Lohmann & Tomasello, 2003)。理论论可以被以下证据所支持:(a)支持领域特殊性概念结构的神经结构或者神经网络的证据;(b)与概念的变化有关的,同时与年龄也相联系的神经变化的证据。理论论的主要预测是:由经验导致的概念的变化促进了心理理论的发展,但是因为当前对概念的变化是怎样反映到大脑中的问题还不清楚,所以理论论可能在神经影像学方面遇到了较大的挑战。

4.3 社会神经科学的证据

模块论的大部分证据与领域特殊性结构有关。比如,证据显示颞顶联合区由其支持心理理论,这与理论论和模块论观点都一致。而且,颞顶联合区对心理理论表现出的选择性对模块论提出了质疑,但没有影响理论论,因为选择性的增加可能反映了随着年龄增长的观念的转变。另外,虽然大脑区域缺乏选择性对模块论提出了质疑,但是它是不反对理论论的,因为对于是否同一神经系统能够被不同目的所激活的观点,它是中立的。

颞顶联合区可能与观念的变化在心理理论发展中的作用密切相关。比如,目前的成人研究显示颞顶联合区可能在个体区分内部的、当前的自我观点与外部的、他人的观点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orbetta, Patel, & Shulman, 2008)。另外,由疾病或者电流刺激中断颞顶联合区的活动导致个体对身体和环境产生幻觉、误解等表现,再一次显示颞顶联合区在内部和外部表征中起作用(Lenggenhager,Tadi, Metzinger,& Blanke,2007)。如果颞顶联合区确实参与更新个体的内部期望与外部现实,那么就可以提出一个合理的假设:该脑区在概念理解中发挥着作用。因为儿童必须整合他们外部环境和内部心理状态的信息进而更新他们的假设。与该假说有关的证据是目前使用负荷调整范式的研究(Sabbagh, 2011; Sabbagh,Hopkins, Benson, & Flanagan,2010),该范式要求个体根据自己的预测举起一个意外重量的物体。负荷调整任务测量了儿童是怎样根据与最初假说相冲突的证据而有效调整了他们关于物体重量的概念的。一项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发现,右侧颞顶联合区参与了负荷调整任务,这表明右侧颞顶联合区参与更新原来的假设并形成更假设的加工过程(Jenmalm,Schmitz, Forssberg, & Ehrsson,2006),这与一个个体根据理论论更新心理理论假说相似。与理论论相一致的是,Sabbagh发现3到4岁儿童的心理理论推理水平与其负荷调整的能力相关,因为在心理理论和负荷调整中都需要根据经历改变原有的概念结构。另外,在休息状态时,儿童颞顶联合区的α波与心理理论推理和负荷调整都有关,这表明与概念变化有关的神经发展可能促进个体在这两个任务上的表现(Sabbagh, 2011)。

有研究使用注视时间范式发现,15个月大的幼儿可以通过非言语错误信念任务。随着年龄的增长,年长的儿童才可以通过二阶错误信念这一更复杂的推理(Ruffman, 2014)。研究发现7岁的小孩可以通过口头错误信念推理任务,但是却无法通过一个同样复杂的低言语任务(Hollebrandse, Hout, & Hendriks, 2014)。这一发现表明言语支持关于信念的显式推理,它可能通过促进认知的发展来增强对别人信念的理解。另一项研究发现,语言的复杂性能够调节8~10岁儿童在心理理论任务中的成功性(Wang et al., 2016)。还有研究发现,伴随着认知资源和言语的发展,青少年的心理理论能力相比学前儿童有了很大的进步(Im-Bolter, Agostino, & Owens-Jsffray, 2016)。这表明,后期言语的习得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促进了心理理论的推理能力,而后期言语中包含了很多理论,也许正是这些理论的获得发挥了作用。

一个对心理理论的理论变化进行进一步考察的方法是去验证心理理论的相关脑区结构如皮质中线结构、镜像神经元系统和颞顶联合区等是否可以随着心理理论的进步而出现发展性变化。也许在儿童早期阶段发生变化的神经系统就是在概念变化中发挥作用的系统。只有少数研究关注心理理论概念的变化在神经层面的表现,研究者从考察概念和神经变化关系来进行研究。其中一个研究热点为内隐和外显记忆的不同神经机制。Schott(2005)发现内隐记忆激活了前额叶、梭状回和纹状体区域,而外显记忆激活后扣带回、楔前叶和顶下小叶。这个研究可能与理论论有关,因为婴儿期和儿童早期不成熟的心智化被认为是一个内隐的心理理论,而学龄前儿童的错误信念这一更具言语形式的心理理论可能代表外显的心理理论(Low & Perner, 2012; Thoermer,Sodian, Vuori, Perst, & Kristen, 2012; Wang, Low, Jing, & Qinghua, 2012)。内隐和外显心理理论的加工可能依靠部分独立的脑结构,就像内隐和外显记忆加工那样。另外,可能发生从内隐到外显心理理论的变化,因为心理状态概念的理解是不断进步的。与这种可能性相一致的是,Wellman(2008)的研究表明,与学前期儿童一样,婴儿对于意图行为的注意可以预测他们的心理理论能力,这显示了从内隐到外显理解的一种联系。

总体来说,尽管目前的研究开始关注理论论,但是关于心理理论的理论变化的神经证据还是很少(Sabbagh, 2011)。目前,只有少数研究关注心理理论概念的变化在神经层面的表现,今后还需要大量研究揭示该问题,阐释个体概念发展的关键期与心理理论能力发展的关系。未来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内隐和外显心理理论的神经机制,揭示二者神经机制的差异。另外,神经体系的发展应该与心理理论任务中的行为表现有关。这种类型的理想化研究需要采取纵向研究,从那些还不具备相关的心理理论概念儿童开始,直到他们通过过渡期获得心理理论概念。

5 执行阐释

5.1 发展心理学的定义

执行阐释假定儿童推理心理状态的困难至少部分源于为了产生一个不同观点而抑制自我观点的挑战,或者将有关的观点保持在工作记忆中存在困难(Carlson,Claxton, & Moses, 2015)。该理论假定在学龄前阶段,执行功能的发展对于心理理论的变化做出了重大贡献(郭筱琳,任萍,马凤玲,徐芬, 2016)。关于执行功能在心理理论推理中的作用有两个观点:及时个观点表明执行功能能够满足心理理论的需要,即使是在缺少其他加工过程的情况下执行功能也能支持心理理论推理。另外一个观点表明执行功能不能满足心理理论,它需要依靠别的认知加工的支持,尽管如此它对于心理理论还是重要的。

5.2 验证标准

执行阐释被大量的研究所支持,这些研究在控制了年龄、言语能力和其他混淆变量后证明了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之间存在高相关(苏彦捷, 于晶, 2015; Devine & Hughes, 2013)。就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推理的关系而言,支持执行功能的大脑区域应该也参与心理理论任务。另外,如果在心理理论推理中,心理理论和执行功能激活的大脑区域是接近的或者结构、功能上是有关系的,那么这样的证据也会支持执行理论。理论上,神经影像证据应该在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激活神经结构的连通性方面提供信息,这方面的信息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很容易检测出。

另外,我们还需要关注一个特别的执行功能:抑制控制。因为以下几个原因:(1)在学龄前阶段,抑制控制已经被作为心理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过程(Carlson,Moses, & Claxton, 2004);(2)成人的行为和神经心理研究显示,在某些心理理论评估中,抑制起到了必要但不充分的作用(Fanning, Bell, & Fiszdon, 2012)。

5.3 社会神经科学的证据

及时方面的相关证据来自于与抑制任务相比较,个体在心理理论任务上的神经活跃度。比如,Van der Meer(2011)研究揭示高抑制的错误信念任务和停止信号抑制任务都激活双侧额下回,这体现了相同的神经控制机制。另外,Rothmayr(2010)发现抑制控制和错误信念推理任务激活了一些相似的神经区域,如额内侧的右上部、右颞中回、双侧额中回和双侧颞顶联合区。然而,对执行功能能够满足心理理论这一观点提出挑战的是,Rothmayr也发现抑制控制和错误信念任务激活了一些不同的神经区域,如中央前回左上部、额上回的左下部和中部、左侧颞中回、左侧颞顶联合区、楔前叶和两侧丘脑。

第二方面的证据是通过比较评估心理状态的神经基础和评估了解非心理的表现来提供严格的控制。Saxe和Kanwisher(2003)发现相比较于错误照片的故事,错误信念故事更强地激活了成人的双侧颞顶联合区。这表明,心理理论激活的神经区域超过了抑制激活的脑区,错误信念和错误照片条件都要求相同的抑制控制,他们只是在心智化方面有区别。进一步支持心理理论和执行功能之间的神经机制差别的是一个研究显示了右侧颞顶联合区是与错误信念有着特殊联系的,反之错误符号推理则激活了左侧颞顶联合区(Perner, Aichhorn, Kronbichler, Staffen, & Ladurner, 2006)。在该研究中,错误信念和错误符号推理被设计为在抑制上的需求相同,右侧颞顶联合区支持错误信念推理,显示了执行功能是满足不了心理状态推理的。

第三方面的证据试图通过操纵信念任务本身来揭示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之间共同和独特的神经基础。比如,Van der Meer(2011)的研究比较了两种早期的错误信念,一个要求在不了解物品位置的情况下进行错误信念推理(低抑制条件),一个要求在了解物品位置的条件下的错误信念推理(高抑制条件)。与低抑制条件相比,高抑制条件的信念推理更强地激活了与认知控制或冲突操纵有关的脑区,如双侧额下回、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和脑岛。相似的是,Hartwright(2012)考察了真实信念和错误信念加工机制。他们发现成人的心理理论神经网络(比如双侧颞顶联合区)的活跃度可以调节,执行控制区域(比如腹侧前额叶皮层)也是如此。这些发现证明执行功能对于错误信念推理是必要的,但对于正确信念推理不是必要的,从而支持执行控制的不同神经区域可能在不同心理理论推理中被激活。

如果先前讨论的理论解释是正确的,那么执行功能在儿童期心理理论获得方面扮演着什么角色呢?这方面的证据很有限。只有一个神经影像研究验证了童年时期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Sabbagh(2009)验证了学龄前儿童心理理论和静息时的α波(6-9 Hz)之间的关系。α波是一个EEG波形,它被认为反映了大脑发展过程中功能性、领域一般化和成熟的变化。不论个体年龄以及在执行功能任务中的表现如何,个体在休息状态下的背内侧前额叶皮层和颞顶联合区的α波与错误信念理解的α波不同。这个结果表明在早期发展中执行功能是不能满足心理理论的。然而在生命发展的早期或者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执行功能是否是心理理论的必需条件,是否促进了心理理论能力,是否是心理理论的表达形式,这些仍然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总体来说,一些神经证据支持心理理论发展中的执行理论。然而,虽然在支持心理理论和执行功能的区域之间有重叠部分,但是这些区域在心理理论概念获得中发挥的作用还是不清楚。与行为发现一致的是,神经方面证据显示执行功能是满足不了心理理论的,但执行功能可能对于某些心理理论推理是必要的。

6 未来的挑战和研究展望

6.1 挑战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对于理解心理理论的神经机制有重要的作用。上述讨论的每一个理论都有一些神经证据支持,同时每个也都会被质疑。也就是说,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考察这些理论。目前,在心理理论获得的各种理论的神经证据方面,至少有四个挑战。

及时个挑战就是需要更好的心理理论的理论,以便神经影像研究可以更好区分它们而不是简单地积累支持它们的证据。一部分问题在众多理论之间也不是互相排斥的。比如,没有观点认为模拟化理论或者理论论不含几个模块基础,以便为模拟论和理论论提供更多灵活的机制。另外,执行功能的发展可能在促进更的模拟和更复杂的理论建设方面起了作用。然而,因为这些理论在这些点上太模糊,所以很难评估一个证据支持一个理论而不支持其他理论。只有等到更好的理论来明确表达这些,否则相关方面的神经证据是不可能辨别它们的。

第二个挑战是心理理论获得机制在神经水平上很难充分地表达。比如,概念的变化,这个理论论的核心机制,是一个非常抽象的问题,在行为和神经水平方面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同样,模拟化是很难去定义的,因为有许多方法去接近另外一个个体的心理。此外,模拟化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自动化/内隐或意识/外显的程度,这种差别直接关系到模拟是如何被测量出。相比之下,模块论在解释和量化神经选择性的进展方面,提供了一个关于复杂的神经过程怎样被测量和如何用来检验一个理论的范例(Saxe, 2010)。如果可以在大脑活动的差异以及神经结构选择性方面来量化概念变化或者是模拟化,那么就可以更好地获取证据支持或反驳这两个理论。

第三个挑战是心理理论文献中采用任务的异质性。尽管大多数心理理论关注认知心理理论任务而不是情感方面,但是心理理论范例差别很大。至少研究之间的一些分歧和不一致可以被不同任务结构和任务要求以及不同的概念内容来解释。因此,这些神经成像研究的意义对于心理理论获得理论并不是简单的。同样的挑战来自研究中被试年龄和神经影像学的方法和分析的不纯一性。

一个挑战是心理理论神经影像研究主要是针对成人在线心理理论加工的研究,只有一小部分研究考察了心理理论在发展过程中是怎样获得的。成人研究在理解心理理论的神经层面是重要的,但直到对神经系统怎样支持心理理论的发展轨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才能对不同的心理理论获得理论假说进行强有力地验证。考察概念变化神经机制的研究应该对儿童进行深入地研究,所考察的儿童应该是处在获得心理理论相关概念的过渡期,也可以操纵他们向获得成功概念过渡。幸运的是,技术和方法已经进步到可以对很小的儿童进行考察,尽管会有少量数据的丢失,但是这为我们揭示心理理论获得机制提供了机会(Cantlon,Brannon, Carter, & Pelphrey, 2006; Gaffrey, Luby, Belden, Hirshberg, Volsch, & Barch,2011; Raschle, Zuk, & Gaab, 2012)。成功地对年幼儿童进行神经影像研究并不是没有挑战。例如,相比心理理论的行为测量,如错误信念任务只需要很少的试次,但是神经影像学研究需要对这些试次进行高度的重复。所以让孩子保持专注和多样的任务是必要的,但是并不容易。

6.2 未来发展方向

在此提出发展方向以便帮助阐明心理理论获得的神经基础。首先,神经区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与社会认知发展有关。例如,Mills(2012)发现心理理论区域如皮质中线结构和颞顶联合区的灰质和皮质厚度从童年到成年早期不断减少,这些区域的表面积在早期或者青春期前达到顶峰,在25岁之前减少。这些结构性的变化可能影响心理理论功能的发展。从功能性来说,从青少年到成年人,内侧前额叶皮层在心理理论任务中的激活程度逐渐降低(Gunther Moor,

Macks, Güroglu, Rombouts, Van der Molen, & Crone,2012)。另外,研究还发现支持心理理论的脑区由前部向后部转移(Blakemore, 2012; Gunther Moor et al., 2012)。然而,很少有研究同时考察心理理论相关大脑区域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也很少有研究考察年幼儿童心理理论的神经网络。该研究领域下一步应该着重研究以上问题。

第二,伴随心理理论的发展,神经系统也会发生变化,对这种变化的训练或遗传研究应该极大地增加到研究中。比如,执行功能、模拟化或者心理理论推理本身的训练对心理理论脑区的影响是什么?这可能是区分不同理论的最有希望的途径,就像理论预测的,不同类型的训练将是有效的,而且会对上述讨论的心理理论脑区产生独特的神经变化。用神经影像技术去验证心理理论训练对自闭症个体的神经结构影响的研究早已经开始(Bolte, Hubl, FeineisMatthews, Prvulovic, Dierks, & Poustka,2006)。在实践方面,了解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和神经区域会提高训练计划和干预水平。例如,儿童的模拟化或执行能力可以被训练以提高心理理论,然而,如果神经证据表明早期发展模块负责心理理论推理,那么训练儿童上述能力可能是徒劳的。

,用TMS去检验与模拟化、概念进步和执行功能相关的大脑区域,这可能会阐明这些加工在心理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破坏心理理论关键脑区可能会导致不成熟的行为表现,使成人在一些心理理论任务中的表现像儿童,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负责早期心理理论发展的神经区域。另外,研究暂时破坏与某种心理理论类型加工有关的神经区域可能表明这些加工是否独立工作或者同时对心理理论作出贡献。例如,破坏了右侧颞顶联合区可能会导致较差的心理理论性能,但是有其他神经区域如内侧前额叶皮层或颞上沟可以独立于右侧颞顶联合区而影响个体的心理理论表现吗?换句话说,没有颞顶联合区,个体在心理理论任务中可以成功吗?

发展心理学论文:幼儿发展心理学视角下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心理学在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幼儿发展心理学也逐渐被运用到幼儿教育中。但是在农村地区由于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家长和各界往往忽视幼儿的科学发展,本论文重点研究了幼儿发展心理学视角下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幼儿教育 心理学 农村

一、幼儿发展心理学和幼儿教育

幼儿发展心理学是研究0-6、7岁幼儿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幼儿发展心理学包括幼儿知觉的发展、认知的发展、语言的发展、智力的发展、情绪的发展等。幼儿教育只有顺应了幼儿心理的发展才能促进其生长,并为以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不然,则反之。

二、幼儿发展心理学视角下农村幼儿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家庭幼儿教育问题

父母是孩子的及时任老师,家庭教育深刻影响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然而,在我国农村地区,家庭幼儿教育却千疮百孔。其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及时,孩子父母大多知识比较匮乏,缺乏科学育儿的常识,在他们的意识里,通常幼儿机构就是像小学一样让孩子接受数学、语文、社会等知识,所以孩子放学后通常会问孩子今天学到了什么,如果孩子的答案是唐诗宋词或者是数学(1、2、3・・・・・・)那么家长通常是满意的,否则,家长则会抱怨幼儿机构。但是从幼儿发展心理学讲,这一阶段的孩子只要是在游戏的活动中学习,幼儿教育活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并且家长的这一“拔苗助长的观念”阻碍了农村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第二,农村中很多家长都抱着一种“找个人带孩子”的心态把孩子送入到幼儿园中接受幼儿教育,在家长这种心态下必然忽视对幼儿教育质量的监督。家长是促进幼儿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缺少了家长和幼教机构的互动和交流,幼教机构就会失去发展的一个翅膀。家长的这种做法和态度最终会阻碍幼儿的科学、健康发展。

第三,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娱乐设施比较匮乏,因此在孩子的幼儿时期,许多家长一面带着孩子一面进行打麻将、等不良行为,家庭中不良的物理环境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认知发展和以后的学业成绩。以噪音为例,派克(R.D.Parke,1980)认为儿童居住地方噪音的多少,无论是来自家庭内部的还是外部的,儿童既无法控制它又无法回避它,往往与儿童早期的认知发展和以后的学业成绩呈负相关。根据Wachs(1976)报告,家庭环境的规律性与幼儿认知的发展呈正相关,很多发展不良的幼儿的家庭环境往往以无规律性和不可预测性为特征,然而这种家庭环境的无规律性和不可预测性在我国的农村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

第四,幼儿在与父母的交流和互动中才能更好的认知和发展,但是我国农村地区的幼儿和家长存在很多的沟通问题,我国传统封建观念的存在,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观念根深蒂固的存在在人们心中,父母总是以一副“家长”的姿态来对待自己的子女,认为家长让孩子做什么孩子就要做什么,导致幼儿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很少;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存在严重的外出打工现象,甚至有的家长两三年都见不到孩子一面。

(二)幼儿教育机构问题

幼儿教育机构是幼儿教育的承载主体,幼儿教育机构设置的科学合理,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关键,但是在我国农村地区,幼儿教育机构的问题却非常突出:及时,农村幼儿园存在的隐患多。一方面是私利问题,2013年的一项统计显示:在我国农村地区,95%以上的幼儿机构都是民办和私立的。这些私立的幼儿教育机构基本上都以盈利为目的而不顾幼儿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校车问题,2014年山东省幼儿园的幼儿校车事故又一次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广泛关注,许多幼儿园由于缺乏资金,不按政府要求采购校车,存在着严重的超载等问题。

第二,幼儿课程设置不合理。游戏是幼儿学习及发展情绪、认知与社会能力的主要方式,游戏使幼儿有机会了解世界,在群体中与人互动,表达与控制情绪,发展想象力。维果茨基认为,对于幼儿来讲有游戏才有发展。幼儿过早的拿笔写字还很有可能导致手、背畸形等生理疾病。

第三,教学条件不规范,教室条件简陋。在农村地区,有很多幼儿教育机构是无证经营,她们利用自己家的庭院甚至危房来对幼儿进行教育,可供幼儿娱乐的设施极少,有些幼儿娱乐设施是自制的,没有安全保障。

第四,教师配备不合理。合理的配备的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为宝宝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学前幼儿班不得超过40人。一个班必须3个老师。一个主班,一个配班,一个保育员。但是在农村地区一般一个班级一个老师,人数一般在50人左右。

第五,幼儿教师问题。很多农村幼儿教师都是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教育。据江西省教委师范幼儿园评估小组通过调查的4个县(市)16所村(镇)学前班和幼儿园发现:教师学历大专文化程度占2.3%,中师文化程度占46.8%,幼师文化程度占14.0%,职高幼师文化程度的占9%,高中文化程度占11.6%,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7%,其它占11.6%,真正幼师毕业的只占14.0%,即使包括职高幼师毕业的教员,也只占23%。

(三)政府方面的问题

政府在农村幼儿教育整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农村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政府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现阶段政府存在着很多问题。

及时,农村幼儿教育缺乏法律规范的制约。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政治和法律制度还很不完善,西方很多国家的法律明确规定孩子在幼儿期间父母必须在一个星期内接送孩子至少三天,如果不这样做孩子的父母将会得到起诉。我国农村很多幼儿的家长“抛弃”孩子外出打工,严重影响了农村幼儿的心理健康,很多幼儿出现了抑郁等心理问题,长此以往,幼儿在他们长大以后很有可能会引起很多社会问题。

第二,当地政府缺乏对农村幼儿教育的监督。当前农村的幼儿机构可以说是“遍地开花”,大部分农村的幼儿机构是民办的、极其不规范。很多的农村幼儿园都是私立的,没有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消防安全证等等一系列合法的证件;甚至有很多幼儿园使用的是危房。

发展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视角下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过程

【摘 要】 从发展心理学视角探究教师的教学风格,可以发现一个教师在经历了内化入格、外显立格、创新破格以及无格之格这四个阶段之后,无论是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内在方面,还是在语言举止、风度形象等外在方面,其都会彰显出自身教学风格的独特风采。

【关 键 词】 发展心理学;教学风格;形成路径

【作者简介】 王克强,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美国芝加哥大学、凯尔文大学访问学者。现任教于江苏省江阴市暨阳中学。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探究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过程,可以揭示教师心理发展规律对于其教学风格形成的显著影响,从而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全新的路径。

风格,是对人的品性和品行的评价。它呈现出独树一帜的特点,并且总是通过其特有标志的外显来展示自身的内在特性。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具有个性实践特征的,不同风格的教师可以使同一课程的教学状况在实现相同教学目的的情况下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分析其原因,除了因教师的专业水平、工作能力不尽相同带来的教学效果差异之外,基本上就是具有突出个性化特征的教学风格的差异。不同的教学风格展现的是不同的教学艺术。而教学艺术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运用语言、教材和其他媒介物去创设教学意境,同时灵活运用教法实现教学目标的综合能力。

可以说,教学风格是教师创造个性化教学艺术所能达到的较高境界,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求索、实践和创新的结果。从发展心理学视角出发,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大体呈现出四个基本阶段:内化入格、外显立格、创新破格以及无格之格。这四个阶段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得以实现的必由路径。那么,这四个阶段是如何具体演进的呢?本文将就这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内化入格阶段

本阶段是教学风格形成过程的初级阶段,也是决定教师能否“入格”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中,教学模仿是新教师的主要任务,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如果不经历模仿过程,那么独创风格就没有基础。教师要通过博采众长来为自己的教学风格奠基,要深入学习名师的教学语言、教学行为,揣摩名师的教学细节,借鉴名师“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组织教学的技巧以及板书技巧”,经过消化巩固,最终为我所用,这就是“入格”。当然,模仿借鉴不等于照搬,而是要化用其精髓。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此阶段的教师对教学中各种信息非常敏感,并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反思,对名师成功的经验加以抽象提炼,对自身失败的教训加以研析,然后将经验教训转化成有益信息并储存到大脑中,这就是内化。

当年于漪从复旦大学教育系毕业后,到上海第二师范学校工作。先教历史,后又服从需要改教语文。此时的她对于语文学科教学很陌生,必须要入格。于是,她向语文教研组的同事们学习,学习他们的教学技巧,品味名师的细节处理艺术。到了晚上不仅对白天所学进行消化巩固,而且钻研、积累语文专业知识,进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可见,内化入格阶段是教师个性化教学经验的储备阶段,为教师“入格”提供了大量原材料。从外在来看,此期间教师的教学实践并没有表现出大变化,但其大脑内部却正在形成一个“信息加工厂”,对筛选出来的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存入“信息库”等待提取。而这个大脑中的信息库不是静态的、无序的,而是像一个“局域网”。“局域网”中有“服务器”,用来接收加工信息,并把整理好的信息分类储存到大脑中的相应位置,各类信息储存点之间以及它们与“服务器”之间都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如果该教师要提取信息,就通过“服务器”先从相应的信息储存点提取,然后再送入“加工厂”进行处理。在大脑中形成分类完备的、条理有序的“信息加工厂”,是新教师开始形成教学风格的关键所在。对于课堂教学突发事件,有的新教师能有条不紊地处理好,而有的新教师则会表现出手足无措的状况,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后者大脑中还没有形成“信息加工厂”,即使已经形成,其加工厂的工作情况也是无序的。因此,一个教师的大脑中如果没有建成完备有序的“信息加工厂”,那么他的信息内化就会不成功,也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而要形成完备有序的“信息加工厂”,新教师就必须不断发展个人思维能力,探索个人发展规律,明确个人发展目标,优化个人发展策略,这些正是内化入格得以进行的动力因素。

二、外显立格阶段

“立格”阶段,是形成具有个人特色教学风格的重要阶段。教师教学与艺术家创作一样,只要坚定专业发展之路,都会形成自己的风格。就教师个体而言,发展教学风格,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参照名师的教学风格,与哪一种风格相近,就向这一方面发展,同时要边学边思、学以致用,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融入自身的教学特长,从而确立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视之,当大脑中“信息加工厂”构建得较为完善,“信息库”中的信息积累到一定量时,内化过程所需的有意注意就会逐渐减少,信息加工并输出就渐渐变成一种自然的、自动化的过程。这时教师的主要注意便转移到了外显过程,也就是怎么根据已有资源并结合外界情境信息来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

外显立格阶段是在内化入格阶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个阶段中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就是自主加工并合成新信息来驾驭自己的教学实践。如果没有外显过程,就算积累了再多的信息也是徒劳。许多学校有这样的教师:专业知识与教育教学知识的储存都很丰富,但教学效果一般,而且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原因就在于缺乏创造性地加工并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创造性地加工、整合已有资源和外来信息,并将其有效输出,是外显立格阶段的关键。教师只有以自己的方式创造性地加工、整合信息,并实施有效外显,循序渐进,才会逐渐确立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

钱梦龙老师讲《孔乙己》,让学生写作文《一个布满笑声的悲剧》,这个作文题不仅彰显了教师创造性地加工、整合信息的能力,而且体现了钱梦龙以“练习”贯穿教学始终的教学风格。这正是他内隐的语文教学理念、教育智慧的有效外显,其通过组织学生通过自读练习来实现课堂目标的教学风格,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归因分析与判断能力。

三、创新破格阶段

教师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有的教师教学感情充沛,活力四射;有的则清新明静,朴实自然;有的教师轻言慢语,谆谆教诲;有的则严谨周密,条理井然。但是,如果就此因循守旧,不在提升自己教学风格的境界方面再作出努力,那么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心生倦怠,教学效果也会下降。因此,教师在保障自己教学风格整体稳定性的同时,还必须志存高远,时刻想着薄弱环节的弥补与局部的创新,以带动自身的教学风格不断完善,促使教学境界不断提升,从而走上不断“破格跃升”的专业发展之路。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来看,在教学风格形成与完善过程中,如果内化向外化转化的过程达到了自动化程度,这种转化就会内隐。这时外化很自然地反映内化的旨意,而不需内化有意识的指引。而创新则是内化旨意输出后被学生悦纳的最直接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标志性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的基本规律大体上是一致的,不同的是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方式,而这恰恰就是创新的生长点,而教学风格正是在这些具体问题中得以体现。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思维创新与教学创新,积极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做到能因时、因地灵活变通教学方法,创造独特的解决方案或个性化教学策略,从而完善自身的教学风格。

如魏书生老师的创新生长点就表现在使用了一些“怪”的教法:引导学生画语文知识树,教学前和学生商定学习目标;留分层次语文作业;教师不出题考学生,却发动学生自主命题抽签考试;教给学生批改作文的方法,使之相互批改作文;班级治理则发挥班干部及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学生分头承包班级的工作。这些创新生长点使他的教学具有浓郁的“有效管理”的特色,彰显了其“善治”的教学风格。

四、无格之格阶段

无格之格是教师教学风格的较高境界,达到这一境界标志着教师已经成长为教学艺术家。此时其教学已经不拘一格、不限一法,臻于挥洒自如、炉火纯青的层次。著名的国画大师齐白石曾言:在艺术中,无法之法乃为至法。这句话对于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同样适用:无格之格乃为至格。在这一阶段,教师的教学无论从内容的处理到方法的选择,还是从过程的组织到语言的表达,各方面都驾轻就熟、自适自如。

无格之格阶段就如同心理学理论中的“超我”。超我之所以崇高,就在于其个体是独立的、超出群的,而且是能完成对象关系的重大转变的。他能把握对象,更能自主审美、自主发展。超我来源于普遍,又超越普遍。他已经不受制于眼前的群体的羁绊,已经摆脱了小我的现实关系。他通过构建不断完善的教学风格更地认知了教学,认知了自身,认知了学生。他的存在就是较高层次的教学实践的存在,就是个体在超我阶段的游刃有余的存在。

综上所述,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突出个人特色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技巧的综合存在,是教师的独特个性特征在教学中的发挥,是教师由教书匠向创新型、超我型教师跨越的桥梁,也是教师必备的要素。一个教师在经历了内化入格、外显立格、创新破格以及无格之格这四个阶段之后,无论是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内在方面,还是在语言举止、风度形象等外在方面,都会彰显出其教学风格的独特风采。

发展心理学论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改革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需要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需要在实践中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在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和教学评价方面进行变革。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实践能力培养 课程改革

学前教育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我国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研究如何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对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学术型大学重视学科发展,强调知识的发现与创新,其发展核心是科研,应用技术型大学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强调课程发展,其发展的核心是教学。2014年6月22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未来高等职业教育要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还指出: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重要的环节就是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建立适应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相关概念的界定

目前,对于实践能力的概念并无统一界定,国内外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实践能力是指个体所具有的处理问题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品质,它一般由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构成。一般实践能力泛指处理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通常包括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专业实践能力是指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专业训练能够从事某种专业工作所需要的专门能力。[1]

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是第二个需要明确的问题。实践能力的核心是解决问题,它需要两个必备的条件,即知识和实践。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所说:“实践能力是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即将思想及分析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实施的智力,实践性智力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2]”这说明,实践能力的培养一要重视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是建立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的,是及时位的;二是重视知识的转化。在理论学习之后,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通过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在真实情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实现能力的获得;三是实践能力是后天习得的。通过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实践体验、反思总结,再如此循环反复、逐步提升而获得的。

对于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探讨,学者们也是看法不一。目前,关于幼儿园教师实践能力最的解释来自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了幼儿园教师的七项专业能力,即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激励与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和反思与发展能力。然而,需要明确的两点:一是这七项专业能力有些是在职前教育中培养的,有些则需要在职后工作中发展。二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职前的培养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职业课程体系,不可能依靠某一门课程去完成。但是某一门课程可以在某个领域、某个合适的时机培养学生的某些实践能力。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等相关问题的认识,以及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认识,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改革如下:

(一)明确《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合格幼儿园教师要求,科学制定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各课程在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它在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之间起着一种中介作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能够为学前教育学生提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一般特点和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等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同时运用相关知识观察、分析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解决学前教育中有关儿童心理与行为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科学研究意识。

(二)改革《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目标

围绕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以及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特征的基本知识。

(2)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术。

2.能力目标

(1)运用学前儿童发展理论解决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问题能力。

(2)运用观察、实验、测验、社会调查等方法,培养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能力及创新教育能力。

(3)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不断进行反思、探索和研究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信任幼儿,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教育观。

(三)重构教学内容,增大应用性知识的比重

依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和幼儿园实际工作的需要,调整《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

1.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在传统的教学中存在基础理论偏难、实验数据过多、知识点零散和琐碎等问题。依据幼儿园实际工作需要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精简基础理论,增加更多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的案例,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整合,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具体包括:

(1)学前儿童心理学总论,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学前教育领域热点课题。

(2)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教养措施,主要分三个年龄段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0―1岁、1―3岁、3―6岁,然后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及行为问题的解决。

(3)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感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和言语的发展规律及特征。

(4)学前儿童情感及社会性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情绪情感、意志、社会性的发展规律及特征。

(5)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发展与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规律及特征。

2.课程的重点、难点

(1)课程的重点

及时,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教养措施;第二,学前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第三,学生形成科学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

(2)课程难点

及时,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第二,运用儿童心理学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运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初步的科研意识和能力;第四,培养一定的反思与发展能力。

(四)探索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首先在于,把理论知识讲精、讲透,关键在于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形成。

1.主要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以讲授基本概念、理论知识为主,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规律,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教育观,为形成学生实践能力奠定理论基础。讲授法应贯穿整门课程的始终。

(2)合作探究学习法。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合做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及规律,通过课堂讨论、自主学习等形式,让学生交流、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理解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实训法。以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结合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包括课堂小实验、课堂演示、观摩录像、发现学前儿童心理的特点及规律。

(4)图表、照片及作品分析法。该法辅助课堂讲授、实验实训以及课堂讨论法,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和理解儿童心理的发展性、动态性和主观能动性。

(5)案例分析法。该法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常见方法,也是形成学前实践能力的主要方法,应用在教学中,教师提供自编教学案例和幼儿园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实践能力,提供案例分析材料既有文字性案例,也有影视媒体展示典型影片。

(6)全程教育实践。课程的学习不仅仅局限课堂教学,还应把课堂引入幼儿园和早教机构中,让学生对学前儿童形成感性认识,学会观察、了解儿童,解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将来学生的职业生涯做准备。因此,在课程教学中,针对不同阶段的教育实践内容与要求,安排见习、实习,撰写观察报告、教学反思等。

2.主要教育手段:黑板+现代手段

当前,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和信息资源的查询者;教师不仅仅是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支持学生的主动探索,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源。[3]因此,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录像和网络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电子信息资源库,建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文字信息资源库、声像信息资源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建立健全评价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方式

建立健全评价考核制度,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注重考核学生的学习结果,又注重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注重考核学生个人独立思考、独立表现,又注重小组合作;既注重实践训练,又注重价值体验。笔试题型新颖,注重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总评=平时考核(40%)+期末考试(60%)的评价方式。平时考核包括考勤、书面作业(观察报告、调查报告)、实践训练(小组案例谈论、小组学生演示);期末考试指笔试测试,包括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

发展心理学论文: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剖析手风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摘 要】手风琴作为一种常见的键盘乐器,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从手风琴教学现状来看,要提高教学质量,势必要立足于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需要。本文主要从我国手风琴的教学现状开始分析,并立足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当前手风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发展心理学;剖析;手风琴教学;问题

一、手风琴教学现状分析

作为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乐器,手风琴在我国具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在音乐专业团队和专业院校,中小学等各界里面,手风琴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它也是我校的重点专业课程之一。现阶段,在手风琴教学中,一大批的专业和业余手风琴师资队伍,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使得手风琴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精湛。

并不是说手风琴的教学模式已经发展得十分完善,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手风琴教学过程并没有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没有从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研究和执行教学计划。大部分的手风琴教师在演奏技巧和音乐理论的基础上,过多的强调对学生手型和指法,而且偏执于难度大篇幅长的名曲,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心理感受。我校的学生,很多还处在青春期,性格较为叛逆,通过片面的方法理论进行教学,很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而在教学方法上,不管是对作业量的分配,还是师生之间的沟通,都存在着很多需要优化处理的地方,学生难以形成快乐感和成就感,从而难以形成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因此,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要加强现代手风琴教学质量,非常有必要,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掌握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需求,并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方案的调整,形成系统性的手风琴教学模式。

二、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剖析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庄严提出:“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从手风琴教学的现状来看,手风琴教学中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学生们在学习的初期兴趣比较浓厚,且有强烈的表现欲,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和技术难度的提高,兴趣逐渐减少,甚至开始放弃。

这是现代手风琴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实性的问题,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剖析发现,放弃学习的往往是那些音乐天赋比较好并被看好的学生,因此,学生失败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有可能是教学方法的失误造成的,由于急功近利,没有站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发育基础上进行分析,过多的追求教学成绩,从而造成了教学上的失败。因此,因材施教必须在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实行。

1.初期阶段,学生的主要问题是基础不够牢固

在手风琴的初期学习阶段,儿童对于音乐处于敏感期,也是学琴的初始阶段,感知能力与发展能力都比较好,但是此年龄阶段的儿童认知能力还具有局限性,精力难以有效集中,所以更加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

在教学初期,手风琴的教学目标是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演奏姿势,例如、双脚呈八字摆放、腰部挺直、眼睛平视、身体略微前倾、手指的每一个关节要站好、肩、肘、腕、手都处于放松状态等。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的个体情况是有差异的,对相同的知识点有些同学掌握得好一些,而有些同学还需要继续努力,按照教学计划,没有时间等到所有同学的进度,在学生姿势还没有掌握好的情况下,就进行后期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没有掌握练琴姿势,而在演奏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且长期难以纠正,使得学习效果不高。

另外,违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导致学生的兴趣减少。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学生阶段的精力集中时间大约在三十分钟左右,但是教学过程中违背学生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学生的兴趣就大幅度减弱。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也是如此,由于长期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形成的少数民族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少数民族学生有着自己区别于汉族学生的一些特点。 他们特别看重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少数民族学生长期生活的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决定了他们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心理特征、精神生活、思想文化水平、宗教信仰及不同的学习方式方法。

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学生在初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练琴的时候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加上学生活泼爱动的特点,容易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2.中期阶段,学生的主要问题是学习缺乏规划性

中期阶段的学生一般来说已经形成了较为科学的练琴基础,进行进一步的手风琴学习,需要系统性的学习计划和规划,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才能保障学生的学习效率,

首先,要主要学生学习过程的注意力不集中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强调学生带着耳朵上课,通过仔细听取教学内容,并仔细听取自己的琴音,从而保障学习的正确性。如果在此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学生就很难演绎的手风琴音乐。

其次,要注意学生学习过程的目标性问题。在学习过程,教师一定要注意不能让学生盲目的去练琴,而要讲究练琴的效率,建立练习目标,带着问题去学习,从而一步一步的解决问题,实现学习目标。

,学生开始形成价值观,应注意团体归属感的问题。通过加入多声部的训练,让学生体验多声部音乐作品的魅力,并且锻炼学生的抗干扰能力,增强其音乐定力,并且形成稳定的团体协作意识。

3.后期阶段,要注意学生即兴伴奏的问题

在手风琴学习的后期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已经日趋成熟,并且记忆容量逐渐增大,自我意识增强,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会盲从于教师。在手风琴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音乐自控力,所以演奏的难度要求也逐渐提高。

当前的手风琴功能都是独奏与合奏,更多的情况下是伴奏,因此需要培养学生即兴伴奏的能力,也就是在没有任何伴奏乐谱的情况下,能够根据旋律进行伴奏,并遵循由浅入深的基本原则。此阶段的学生心理不断成熟,乐理知识积累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的选择歌曲进行指法训练,再让老师对作品的左手和弦,乐句和风箱的关系,乐曲风格,演奏特点等方面进行点评和处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手风琴的教学必须要遵循学生的发展心理特征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方案的调整,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手风琴的学习效率。另外,我校的少数民族学生较多,音乐天赋较好,我们要把这些实际情况与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培养手风琴人才。

发展心理学论文:音乐视阈下的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初探

【摘 要】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目前国际上非常重视的心理学分支,儿童关于音乐方面的发展在发展心理学中占据着重要的部分。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一门以实证研究方法为主的研究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对于音乐艺术这种高度感性化的人类活动来说,实证研究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对这一领域中的许多心理问题的研究,多年来,始终处于单凭个人的经验总结与思辨的层次上。

【关键词】音乐;儿童;心理学

0-1岁:在艺术感知发展方面的特征是感官原动性,即感知能力与艺术感知能力还没有分化,艺术品的呈现只是作为一般的刺激物,只是起到促进儿童一般感知能力发展的作用,儿童还不能把艺术品当做审美对象。这一阶段所有的艺术偏爱都是由“本能性”的感觉特征决定的。

1-2岁:艺术感知方面,儿童沉浸在符号媒介中,形成符号系统。在音乐学习中具体表现为:学习非句法的音乐样式,学习与经验情境相联系的音调,学习基本的节奏技能。节奏知觉能力与身体动作制作能力方面,试图使身体动作与听到的歌曲合拍的努力

2-3岁:对符号的探究与扩大,在音乐学习中具体表现为:灵活的歌唱,进行演奏的实验,能掌握音乐主题。

3-4岁:如果此时开始学习某种乐器,可以培养音高感。(指人们具有对声音的实际音高的感受能力)审美形式感形成,在音乐学习中具体表现为:掌握音乐形式样式的一些特质。音乐旋律知觉方面,能辨认八度及八度以上距离的音是有明显的“空间差异”的。对节拍进行知觉与身体动作反应的能力方面,可以根据歌词做固定位置的身体打击,也可以做一些走路的移动动作,合拍地走圆形队列。对节奏进行知觉与制作的能力方面,可以通过大量的身体动作表演、打击乐演奏表演获得稳定的节拍感。音色知觉方面,幼儿能辨别音乐中有鲜明对比度的人声和乐器声。力度知觉与制作能力方面,幼儿已经有比较声音强弱的能力了,能自如的辨别说、喊、悄悄话与唱的区别,并且能够用嗓音去表达这些区别。速度知觉与制作能力方面,幼儿能用简单的身体动作合中速、稍快、中速偏慢的音乐。

4-5岁:能辨认五度及五度以上的音是有明显“空间差异”的。旋律轮廓线辨别方面,能够辨别级进的上行、下行旋律轮廓线,已经能够辨认跳进旋律轮廓线,但只是轮廓线而不能辨别音程,所以唱歌时音程跳度是不稳定的。节奏知觉能力与身体动作制作能力方面,能成功地模仿打出2-4个音符组成的简单节奏型。用身体动作合拍方面,可以扩展到包括更复杂活动的圆圈队列的活动,如弯腰、转向、改变队列方向和同伴一起行走等,也可以走出像螺旋形那样更复杂的队列。节奏感发展状态方面,幼儿通过快与慢的配合理解节拍,通过歌谣朗诵理解节奏型。音色知觉方面,幼儿能更好地辨别不同的人声与乐器声。力度知觉与制作能力方面,幼儿能辨别歌曲、讲话、打击乐中的强弱,并且能够用歌曲、打击乐演奏等制作方法去表达强弱。速度知觉与制作能力方面,幼儿可以分辨渐快、渐慢,并能调节身体动作去合速度。

5-6岁:在音乐旋律知觉方面,能辨认三度距离的音是有明显“空间差异”的,另外已经能够从前奏、间奏中轻松地辨别熟悉的歌曲。节奏知觉能力与身体动作制作能力方面,大多能的模仿3-4个音符组成的节奏型。对节拍进行知觉与身体动作反应的能力方面,能够表演有情节的、多角色扮演的游戏,做占据更大空间更复杂的动作,可以走出两个圆圈的圆形队列。对节奏进行知觉与制作的能力方面,幼儿已经能够理解歌曲的节奏型,能独立完成快慢节拍的变换,能理解节奏的主题、动机。音色知觉方面,幼儿能很好地识别不同的声音和人声。力度知觉与制作能力方面,幼儿已经能辨别并理解强弱的所有变换关系。速度知觉与制作能力方面,幼儿能辨别与理解快慢的所有变换关系。

6-7岁:明白有调性的音乐比不成调的音的堆砌好听。在音乐感知方面,脱离了对事物、人物的“直接知识”,可以借助符号间接地理解事物、人物了。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看,儿童对音乐作品的主题感兴趣,而对音乐的风格、音乐个性不加注意。

7-8岁:有鉴赏和谐音和不和谐音的能力;音乐旋律知觉方面,儿童在实验情境下已经能够分辨全音、半音的音高差别,辨音功能在这个时期已经成熟。

8-9岁:在唱歌和演奏乐器时,节奏感比以前有明显的提高。获得基本的音乐经验的儿童能根据对音乐形式样式的确认进行比较自如的音乐制作活动,并在音乐制作活动中具有来自内在的兴趣或具有感受音乐中情绪情感的敏感性。

9-10岁:节奏、旋律的记忆有了改善,逐步具有韵律感;能够感知两声部的旋律。

10-11岁:建立和声概念,对音乐的优美的特征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感知和判断能力

12-18岁:欣赏、认识和情感的反应能力均逐步提高。

以上得出的特征总结是根据实证研究方法得到的概率性的参考,并不能代表每个个体。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参考儿童的音乐发展特征,更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以及音乐表达形式的运用,把这些综合起来制定完善的科学的教学方法。要达到最终的最有效的音乐教学方法,我们还需要更为深入的研究。

音乐视阈下的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对儿童的音乐教育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儿童的各种音乐活动都是受其不同年龄的心理因素所支配的,对儿童音乐心理的研究,对提高与发展孩子们的音乐活动水平具有重大意义。研究这门学科可以对儿童音乐教育工作提供心理理论的指导,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观念,了解不同年龄的儿童音乐心理特点和规律,科学地进行音乐教学,还可帮助教师总结儿童音乐教育经验,提高音乐教学自觉性与水平。

我认为音乐教育必须有一个坚实的发展心理学基础。音乐教育所涉及的目标应该打破仅仅是音乐技能的培训,还需要包括对于音乐的认知,情感表达,精神运动构成,并对这些目标进行心理程序的评估。心理理论和心理技术在制定、评估音乐教学方法上起到中心的作用,在音乐治疗的理论与实践中心理理论、技术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应该使我们调查“正式”和“直观”的音乐技巧,例如:在各种年龄层次教授何种构成技能。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认知、社会和发展影响的量度不能与音乐教育的需要孤立起来,发展心理学开始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根据经验主义的研究,这就是神秘和复杂的艺术行为需要学习的,艺术所需的复杂的理论与实证水平要比任何其他领域所需要的都要高。儿童的音乐发展在发展心理学中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大量的潜在未知领域,我们还需要大量的工作要做。

发展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所以教育对于国家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小学是个体开始系统接受教育、心智德能发展的重要时期,但事实上,如今的小学教育并没有将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应用其中,反而是进行古板,生硬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只进行单一维度的量化,对考试成绩相当看重。但是当代小学教育是需要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对已有教学体系进行实践和应用。将符合孩子生理及心理发展的规律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教育中才是正确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教育;发展心理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B84

试想,如果一个只以成绩为标准,忽视学生天性和创造性的教育的是多么的可怕。但是,当今小学教育体系却是一个类似于制造考试机器的程序,将学生的天性禁锢,将学生的其他才能忽略。这样违反孩子心理生理发展的模式必须要有所更改。

一、小学儿童学习综述

(一)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由于幼儿阶段的主要活动是游戏,小学阶段的主要活动是学习;幼儿阶段主要是功用性定义或具体形象的描述,小学阶段逐渐发展为本质的定义。所以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到小学需要一定的适应期。比如主导活动的转换,幼儿将开始系统的接受教育,取代原来的游戏活动。家长方面,需要在过渡期亲自辅导孩子的学习,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设定孩子的学习目标,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引导孩子认识主要活动已经成为了学习。让孩子有准备的面对学习任务。老师方面,不应该过于强调纪律性的培养而忽视儿童个体的差异,更不能保障对不同的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要关注学生言语、创造力、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发展,不要强求孩子的听课认真程度,因为此时孩子的生理水平还不能有高度,长时间的注意,老师应该耐心的引导孩子适应新的环境。

(二)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适应

繁重而枯燥的学习任务往往让低年级学生望而却步,他们会怀念幼儿时期以游戏为主导活动的那段时光。所以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目的,是提炼人类的知识宝藏,为未来发展及更复杂的学习任务做准备,需要打好基础。老师应当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所以学习方法尤为重要。学习策略受制于学生本人,他干预学习环节,提高认识技能,调控学习方式,直接或间接的额影响主题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一些研究发现,学优生的学习策略比学困生更有效,对问题的解决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所以在低年级就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策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老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学习,培养其学习动机。儿童的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研究发现,小学儿童,外部动机占主导地位。老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促使其学习动机从外部动机到内部动机转化,调动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效率。老师应当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儿童自觉的地去学习。值得一提的是,在外语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在合适的时期引导孩子学习外语将会极大减小他们在以后学习外语的难度。有研究认为,十岁以前是外语学习的关键期,如在此关键时期给予个体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儿童语言心理发展的理论观点中的机能主义认为儿童习得语言首要动机在于交流观点和为人理解。所以儿童语言习得以后,老师要给他(她)们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其应用,鼓励与他人交流。此外,老师还应尽量多组织一些亲子活动或愉悦的情景活动,这不仅是儿童快乐的来源之一,而且也是培养他(她)们学习语言兴趣的一种重要手段。语言发展是维果斯基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他认为儿童使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对儿童认知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关注儿童的学习障碍,在如今如此功利,急切的填鸭式教育当中,如果一个孩子本身就患有学习障碍,而老师给予积极的关心,那么,对于这个孩子日后的发展将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老师应该耐心的指导和关心这些同学,让他们知道自己并不比别人差。1.3中等年级的发展关注

一般将学生思维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二年级为一个阶段,三、四年级为一个阶段,四、五年级之间有一个思维发展的加速期。所以,老师应当关注中等年级的思维发展。老师应该在这个阶段加大关注,增加关心,让孩子顺利发展。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应当鼓励为主,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三)高年级

高年级学生思维发展已经较为完善,思维结构趋于完整。但是高年级学生面临升学压力,应试教育下,中小学教育长期以来以考试分数为导向,过分强调成绩在儿童、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很多家长评价孩子发展好坏的标准即是考试成绩的高低,长期忽视其他方面的培养和发展应该从生命毕生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发展,从而能够更加的实现对孩子的培养。

综上所诉,当今小学教育,并没有注重结合幼儿发展做出教学指导,而是将教学重心放在应试教育上,忽视孩子的个性发展。所以,老师应当结合科学理论,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

发展心理学论文:基于学生研究能力提升的《发展心理学》课程改革

摘要:《发展心理学》课程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方向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我们对《发展心理学》课程进行了四方面的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1)教学内容上选取了有效的课程体系,增加了文献阅读,加强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从而训练学生的基础研究能力;(2)实验教学开设了以年龄为主线,兼顾研究方法多样化训练的实验内容;(3)考试内容以题库形式自由选取,考核方式多样化;(4)教学手段符合九零后学生的年龄特征,增加了影像资料,优化多媒体课件和建立了网络沟通平台。

关键词:发展心理学 课程改革 研究能力

《发展心理学》课程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这门课程是心理学二级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方向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也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或从事其他专业学习的基础,如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等。《发展心理学》课程体系的改革,有助于培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高素质的研究性人才,有利于该学科方向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是一门具有较长历史的分支,科学儿童心理学(早期发展心理学的主要内容)诞生于19世纪后叶,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众多理论与研究成果。随着描述性研究成果的越来越丰富,目前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对重要的心理发展过程、发展原因及内在机制的考察。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不断地改进,研究手段也日益多样化,例如,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有机结合,跨学科多层面研究与跨文化研究的广泛开展,纵向追踪研究的不断深入等等,不断地丰富与加深我们对个体心理发展的认识。总之,发展心理学这门分支学科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众多的理论以及极为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如何选择《发展心理学》课程的主题,如何把理论与丰富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如何把经典的发展心理学实验研究与现代的研究热点结合起来,如何通过实践让学生加深对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认识并提高相关的研究能力等问题将是《发展心理学》课程改革要考虑的主要方面。

我们期望通过《发展心理学》课程改革,学生不仅能够获得与个体发展相关的知识,特别是最近发展趋势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应用,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研究能力的提高。基于以上目标,我们对发展心理学课程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促进学生提升研究能力

我们选取了有效的课程体系,增加了文献阅读,加强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从而训练学生的基础研究能力。

首先,我们进行了课程体系的评估与改革,《发展心理学》课程体系目前主要有两种:一是按年龄阶段描述各年龄阶段个体各种心理活动的发展变化;二是按心理活动的发展(如感知觉、记忆、思维的发展变化等)以主题形式展开。两种课程体系方式各有利弊,我们对此各进行了两年的授课尝试,即前两年进行以心理活动发展主题为体系的授课方式,后两年采用以年龄发展为体系的方式开展课程,每一年授课结束后,请教师和学生评价这类课程体系对于掌握该课程的内容及研究能力提升是否有帮助,,我们发现,以年龄发展体系按照课程的进度开展,在每个年龄段的心理发展内容按照相同的方式展开,并且每讲到下一个年龄段的心理发展,会总结前面年龄段该内容的发展特点,这样的授课方式对于学生掌握该课程更有效。

其次,加强了发展心理学的文献阅读,将近期的发展心理学进展的内容加入教学拓展中。教师在每章授课开始之前,布置该章需要中英文文献阅读的主题,请学生在该章结束之前完成1~2篇文献提要,这一训练帮助学生提早开始进行文献阅读训练,这是研究能力的基础。

第三,教学中加强了发展心理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林崇德(2009)提出中国的发展心理学必须面向中国的社会现实需求,面向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加强应用研究和研究成果的应用。我们从两个角度在这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一方面,是理论知识与自身实践应用结合,如在讲授发展心理学理论这章时,要求学生选取童年印象深刻故事通过精神分析理论进行自我剖析,或者选取一首最喜欢的歌曲,用社会文化历史的角度去分析自我成长;在讲授幼儿期心理发展时,要求学生回忆童年曾经经历过的游戏,反思这些游戏给个人带来影响,等等;另一方面,是运用所学知识对热点话题进行分析,如婴儿颜色知觉发展的敏感期会影响其发生对眼和斜眼等不良视力现象的发生,如何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消除幼儿园教师的虐童对幼儿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等等;这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式,一方面提升了课程的有趣性,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对发展心理学知识的掌握。

二、基于研究实践的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完善

发展心理学实验是心理学学科基础实践课程之一。借鉴桑标(2011)对心理系本科生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成果,通过改革实践教学,给予学生进行研究实践的机会,通过展示或激励,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我们期望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有重复经典研究,掌握基本研究方法,独立完成一项研究的机会,通过答辩或优先开始进行毕业设计等方式激励学生投入实验的热情。

我们开设的实验内容以年龄为主线,兼顾研究方法多样化训练,分为四个必做的实验主题:

(一)观察技能训练,主要以幼儿同伴冲突的真实研究录像为实验材料,训练学生掌握观察法这一基本的发展实验方法,要求学生实践观察编码,观察记录和对观察数据的分析,并完成研究报告;此外,由于观察设备的电子化,而市场上缺乏简易方便的适合儿童观察记录设备,因此,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观察仪器安装操作技能训练,学生能够快速简单的安装儿童观察记录设备。

(二)幼儿对因果关系和可逆关系推理的发展,以验证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儿童进行的守恒实验,了解儿童是否真正掌握了守恒,以及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皮亚杰的理论,锻炼学生的幼儿实验技能,掌握访谈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技能。

(三)小学生同伴关系特点的发展,以小学生为实验对象,通过群体问卷的方式,调查三到五年级小学生的同伴关系发展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小学生阶段的社会化发展,以及锻炼学生对小学生的实验技能,掌握调查法,以及问卷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同时学生须针对所得调查结果中不良同伴地位儿童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干预方案。

(四)大学生心理特点的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学生自选与大学生心理发展有关的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自行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汇报研究结果,这训练了学生独立完成一项研究的能力。

所有的发展心理学实验均要求学生提供一份APA格式的研究报告,一次独立研究,要求学生进行论文答辩,得到的同学可以以此作为毕业设计题目,优先进行毕业设计,或者教师帮助学生一起。

三、考试内容和方式改革以及试题库的建设

考试内容与方式的改革主要体现在:(1)考试内容不仅包含一些重要的理论知识,更多的将侧重于这些理论知识的运用上,以尽量避免学生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模式;(2)试卷的题型将多样化,涉及填空、选择、简单问题解决以及对理论或研究问题的论述等方面;(3)除了试卷形式的考试外,实验报告与研究综述、课堂讨论与结果呈现等将成为考试内容的组成部分。

通过多年的逐渐积累,我们已经形成电子化《发展心理学》试题库,其题型将涉及填空、选择、简单问题解决以及理论或研究问题的论述四个方面,该题库将在项目完成后的几年逐渐完善,形成可以随机产生的试题库。

四、教学手段的改进

教学手段的改革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90后的学生喜欢直观的视频资料,我们通过剪辑或拍摄的方法,制作了一些心理发展的影像资料;优化了教学课件的呈现方式,使学生更有利于系统的逻辑的简缩式的构建知识框架;建立了与学生交流的网络平台,通过QQ群和论坛的方式,与学生进行课程的相关沟通和互动,促进课堂教学。

发展心理学论文:高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摘 要:高职学前教育儿童发展心理学专业在实际教学环节中,重理论轻实践,在教学内容上沿用本科教学的学科结构,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多年来,教师尝试着对该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考核方法进行多方位的研究和探索,以期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高职;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

一、课程采用“纵―横”的教学体系

纵,即先介绍基本理论问题,主要论述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动力、发展心理学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等问题。横,即介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年龄特征与教育,主要论述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发展规律,包括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初期等。能够较好地反映儿童心理学的学科内容和发展趋势,便于学生系统的掌握。

二、广纳各方资源,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

近年来,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在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我们在儿童心理学教学过程中,突破了书本知识的局限,利用各种手段搜集有关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资源,通过实验教学、现场观察、调查研究、看录像和多媒体光盘等教学环节,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操作把儿童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变成灵活的、可以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操作性的知识。

三、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

(一)坚持课前演讲,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坚持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在课前15分钟进行演讲,给学生独立学习、大胆表现的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到自主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责任感,学生的备课、讲课、评课等教学素质得到很大提高。同时,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二)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其课程特点,我们将课堂教学模式分为三类,一是基本理论课,二是年龄特征与教育课。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1.基本理论课

基本理论课主要讲授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理论和流派。例如,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回顾、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生物学基础、游戏理论的发展等都属于基本理论课。针对这种类型的课,我们采用教师讲授―介绍参考文献―学生课外阅读―学生完成作业的形式,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年龄特征与教育课

儿童发展心理学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介绍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规律与教育的内容。这部分知识内容广、数量多,仅仅靠课堂讲授很难完成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针对这种情况,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们采用课堂教学和学生实践活动两部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课堂教学环节首先是教师做理论讲授,然后举出具体案例进行剖析;学生实践活动环节,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查阅大量文献,观看录像,利用实习机会,到幼儿园一线进行现场观察,最终形成观察报告,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三)融洽师生关系,提高学习效能

研究发现,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其知识技能的获得和学习成绩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而要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首先要改善课堂上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切忌表现出高高在上的态度,应更多地以指导者或合作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及时给予鼓励或回应。改变教师一个人讲,学生听的授课方法,逐渐形成学生主动发言,共同讨论的气氛。

四、教学评价手段的改革

(一)改革考核评价结构

有效的教学需要科学的考核。为了使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改革科学有效,我们还大胆改革了考核的评价结构,由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两部分构成。其中理论成绩占80%,包括平时成绩(占10%)和考试成绩(占90%),平时成绩由学生的作业(包括独立作业、实验作业)和课堂上的表现(包括课堂发言、课前演讲)两部分构成,各占5%。实践成绩占20%,由教育见习和教育观察(完成幼儿观察报告)构成,各占10%。

(二)改革理论考试内容

一般理论课考试的内容比较呆板,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单纯掌握,学生往往通过考前“突击”的短时记忆来完成考试,不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这样更加不符合高职学生职业性与实践性的特点。因而,在理论考试的试卷上力争题型多样,即选择题、概念题、知识题、理论题和应用题等五种以上,由“死”题向“活”题转移,即死记硬背的题分值减少,活学活用的题分值增加,着重提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教学评价方式

以往对课程的评价主要采用学生给任课老师打分的形式,而老师最终只是了解了评价的结果,这样做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反思。我们在改革中,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及时对课堂效果进行反馈,进而及时调整。

总之,儿童发展心理学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极其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可以为更好地学习学前教育科学以及早期教育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奠定理论基础。我们的教学改革应该使其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从而符合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发展心理学论文:近红外光学成像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的运用

摘 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能够运用于探索婴儿脑发育的脑部成像技术――近红外光学成像。系统介绍了此项技术的发展历史、运用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它在婴儿发展中的研究和应用。

关键词 近红外光学成像 婴儿 发展

0 引言

从及时次近红外光学成像运用于婴儿的脑功能成像研究到现在已经有十多年了。未来10年NIRS不断的改良和应用将会对我们了解发展的大脑做出重大的贡献。我们相信fNIRS会在我们现在对于发展的大脑的皮层活动的了解与成人大脑功能之间架起一个重要的桥梁。同时,现在的大量的前言语阶段婴儿行为研究绝大多数应用的是注视时间范式,很大一部分发展的认知神经研究的水平还比较低。fNIRS允许我们解释在人类早期发展中皮层活动定位和行为反应之间的关系。此外,NIRS系统并不昂贵,也还比较便携,能够允许婴儿坐在父母的膝上一定程度的活动,而且更重要的是血液动力学的空间定位结果可以跟成人的脑功能fMRI数据进行比较。fNIRS是理想的研究婴儿的工具。

神经活动产生于神经元细胞的电传导活动。在神经元活动的新陈代谢中,神经元细胞会发生一些改变,氧消耗会显著的增加,附进的脑血流量和氧提供也会增加。一个典型的成人皮层神经活动的血液动力学反应是血流中的含氧血红蛋白的增加和一个不那么显著的去氧血红蛋白的减少,这些导致了血流中总血红蛋白的增加。神经影像学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脑活动直接激活的观察(EEG、MEG);另一种是随之发生的血液动力学反应(PET、fMRI、fNIRS)。

这些技术都是建立在成年被试身上的,运用于婴儿被试要么是有一些严格的限制因素,要么干脆就不能够运用,也有一些运用这些技术研究婴儿的文章公开发表过,①但是这些研究一般都是限制在睡着的、昏昏欲睡的年幼婴儿被试身上。许多年来,研究清醒婴儿的脑功能成像的首要选择是EEG,这是一种非介入式的技术,拥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但是空间分辨率非常低。fNIRS的出现提供了研究婴儿脑功能成像的一种新的选择。

运用NIRS研究婴儿的脑功能活动是一个增长很快的领域。自1998年以来论文的数量每年以5倍于上年的速度增长。但是早期的fNIRS研究关注的是对于基本刺激的大脑皮层的激活区域,如语音知觉的听觉区,或者是高频闪光的视觉区,直到最近以来,研究者们才开始关注对一些复杂刺激的多种脑区的的激活。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清醒婴儿的编码问题,如客体加工、社会交往、生物运动加工、运动观察、人脸加工。在这些研究中,fNIRS被用来定位一些特殊皮层的血液动力学反应,如颞上沟(注视、生物运动加工),眶额皮层(母亲面孔、情绪感知),感觉运动区(动作观察),前额皮质(客体永恒性),枕颞皮层(动态对象)。定位激活的皮层区域,允许被试轻微运动,这是用fNIRS研究人类早期发展的大脑最显著的特点。

1 近红外光学成像:基本原则和方法

这项光学技术中,光线从发射器中发射出来,经过皮肤、颅骨、下面的脑组织反射回接收器。②光线(波长在650nm-1000nm)的衰减即取决于组织对光线的吸收,也取决于光的散射效应。此外,含氧血红蛋白和去氧血红蛋白对于近红外光线的吸收有不同的特性,这样,血氧水平就可以被测量了。假设散射是恒定的,那么测量出来的近红外光线衰减的改变值就能够用来计算含氧血红蛋白(HbO2)、去氧血红蛋白(HHb)、总血红蛋白(HbT=HbO2+HHb)的值了。了解完组织中的光学路径,HbO2、 HHb 、HbT可以用molar为单位表达出来。这种血氧蛋白的改变可以用来标记大脑血流的变化,因此它可以为研究脑功能提供一个新方法。③

先前的研究指出,NIRS得到的血液动力学参数和fMRI得到的BOLD(血氧依赖水平)是相似的。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fMRI的BOLD数据,fNIRS可以分别测量HbO2和HHb的浓度数据。

2 婴儿fNIRS研究的发展和应用

婴儿fNIRS研究相对于以成人为被试的研究会有更高的剔除率。剔除的这部分其中大概有40%是不符合要求的数据。这很大一部分可以归因于设计这样一个方法是困难的,它要求将一个复合的发射-接收器探头戴到婴儿头上,并且要既有效又舒适。因此,很多的时间跟精力被用在改进NIRS上,为使它成为婴儿研究的有效工具。一个能够用于婴儿研究的NIRS头套要求是它必须舒适,轻巧,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安置完毕,必须提供在每一个通道提供稳定的光学测量数据。不像成人实验那样,在婴儿头上停止实验调整头套,然后再开始实验是不可能的。头套必须能够稳固的固定在头上,婴儿任何的移动都不会改变发射-接收器束带的位置,这样可以排除光学信号中的运动伪迹。头套上一系列的通道必须被一个半刚性的结构包围,还要有一些柔韧性使之能够贴合头部,同时,每个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还要维持一个固定的间隔距离。脆弱的光纤从头套出来的时候要远离婴儿的面部和他能够用手够到的距离。在戴头套的过程中,婴儿不能过分的捣乱(这会导致他们不想开始实验),在记录数据的过程中,头套不能显眼,以避免婴儿在实验的过程中分心。

在未来,fNIRS一个可能的研究领域是调查个体间的差异,举个例子来说,它也许可以帮助确诊婴儿身上一些典型和非典型的症状,看他是否有可能患上孤独症这种发展异常的疾病,从而对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些贡献。这种临床研究的样本量通常会很小,因此头套的化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才能得到完整的光学数据,并且使剔除的数据尽量变得更少。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