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实用13篇

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发展农业的重要性篇1

一、回顾新中国农业发展史,每一个成就的取得都是正确政策引导的结果。

1950年,国家颁布《法》,根据形势的发展对1947年制定的《土地法大纲》作了重大修改:第一,对富农由征收多余土地财产改为保留富农经济;第二,小土地出租者的土地,只要未超过当地人均占有土地的一倍,可不征收;第三,对地主,除没收他们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乡村中多余的房屋之外,其他财产不予没收;第四,城市郊区后没收的土地,一律归国家所有。同时,对少数民族、华侨等特殊土地问题,作出了比较灵活的规定。

符合当时实际国情的正确政策受到舆论的一致拥护,迅速促成了农村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它不但使工作进行得既迅速又彻底,而且保证了农业生产在这场翻天覆地的社会大变革中,不但没有受到损害,而且有了很大的增长。1950年至1952年,农业总产值各年分别比上年增长17.8%、9.4%、15.2%。这是世界农业经济史上的奇迹。

1953年,国家开始通过政策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的互助合作道路。当时采取“积极引导、稳步前进”的方针、以“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为原则。同时规定不得侵犯中农利益,对富农经济则采取从限制到逐步消灭,即把消灭剥削阶级同改造剥削分子结合起来。而国家则在技术、财政、经营管理、产销服务等多方面给农业合作化有力的支持。

这些政策措施完全符合农民的觉悟程度和生产力发展状况,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促成了1956年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拿1957年与1952年相比较,粮食产量增长19%,棉花产量增长26%,分别比解放前最高年产量增长33%、93%。同时,5年内全国扩大耕地面积5867亩,农用拖拉机增长12.3倍,生猪存栏数增长62.3%,水产总量增长87%,水利、林业建设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大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党果断地在农村废除“一大二公”的管理体制,逐步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体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经营管理体制,还土地使用权和生产经营管理权于农民,这一政策使农民群众内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迸发了出来,使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再次形成高潮,取得了举世公认的“魔术般”奇迹。农村改革开放16年,我国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77万吨增长到1994年的44450万吨;棉花由216.7万吨增长到425万吨;油料由521.8万吨增长到1984万吨;猪牛羊肉由856.3万吨增加到3670万吨;水产品由466万吨增长到2098万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和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为全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我们也尝过政策失误给农业生产带来的苦果。例如:1958年的“”和“化”运动,是不顾客观实际可能,急于求成的“左”的思想的产物。这次政策失误导致农业总产值由1957年的537亿元下降为1960年的41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降幅22.7%。同期,粮食产量下降26.4%,总产量还低于1951年的水平,棉花产量下降35.2%,油料产量下降54.8%,生猪存栏数下降43.6%。农业经济的倒退当然与严重的自然灾害有关,但从根本上说,问题还是出在“左”的政策上,据统计,1959年受灾农田2亿亩,粮食减产200—300亿斤,1960年成灾农田3.7亿亩,粮食减产300—400亿斤,这个数字虽然不小,但在全国粮食减产总数中只占三分之一左右。当时,大量调用农村青年劳动力,一平二调、高征购(从1957年至1960年,粮食征购占产量比重由24.6%增加到35.6%)等措施,违背了农业经济发展规律,导致了实践中的事与愿违。尽管国家用于农业投入的资金由1957年的12.7亿元增加到1960年的49.9亿元,占全国经济建设投资比重由9.2%上升到13%,拖拉机、化肥等支农工业也有很大发展,但是,工业建设发展过快过急,严重地挤了农业。1957年,我国工业与农业产值比重为5.7:4.3,1960年变为8:2。农业经济的削弱迅速导致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全局性困难。

二、政策在新中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处于首当其冲的重要地位,其原因是多方面、综合性的。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业政策是农村生产关系的“调节器”。

中国革命的成功打破了旧的农村生产关系,解放了农业劳动生产力。但新的生产关系形成之后,其内部关系不是凝固不变的。它需要随生产力运动和农村综合状况的变化而调整、完善和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政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种作用可以通过生产关系的三要素而明显地体现出来。首先,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要通过政策给予界定并上升为法律形式。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否分离、怎样分离、分离的程度等也必须通过政策给予界定。其次,农民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他们的相互关系要受到政策的调整和制约。在过去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中,农民之间的生产地位虽然平等,但他们是一种“劳动竞赛”关系,都是集体单位中的单纯劳动分子。现阶段,农民责、权、利集于一身,是生产经营的主持人。农民的生产地位仍然平等,而相互关系却是“市场竞争”关系。再次,农业产品的分配形式也必然在政策引导的范围内进行。集权管理政策导致类似计时工资的按潜在劳动分配,因而“工分”是农民的“生命线”。生产责任制强调的是类似计件工资的按凝结劳动分配,因而经济效益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由“想千分”到“想千斤”的思想变化,正是改革政策导向的结果。

第二,农业政策是农业经济规律的“操作员”。

与其他经济规律一样,农业经济规律也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们只能认识它、掌握它、运用它为发展农业经济服务。农业政策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农业经济规律的基础之上。如果把农业经济规律比作是一台性能复杂的高级计算机,那么,政策就是认识和掌握这台计算机的原理和功能,并运用它为农业现代化服务的操作员。

我国农村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自然条件差异大,社会化生产程度低,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制约。它在生产力的布局、价值的决定与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竞争的内容与形式、物质利益的分配与实现等各方面,都与工业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别。准确认识和正确运用农业经济规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依靠科学的论证和实践的检验,决不是靠简单的“一刀切”所能解决的问题。认识上的失误会使操作走样,造成不良后果。建国初期,政策的成功实质上是正确运用经济规律的胜利。后来的“”和“”对农业经济的损害,都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是“没有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的结果。

第三,农业政策是农民群众集体意志的“代言人”。

只有扎根于群众的政策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并且迅速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实际行动。1945年,同志曾经积24年历史经验告诫全党:“凡属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联系群众的;凡属错误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脱离群众的。”邓小平同志所倡导的农村改革,正是实践了同志的思想,他在总结农村改革经验时指出:“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党的指导。”中国农民欢呼农业经济体制改革,正是因为改革符合了他们的内在愿望。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发展首先靠政策,实际上是靠了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四,农业政策是农业科技发展的“动力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在生产力已经解放、先进生产关系已经建立的条件下,政策是科技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我国农村,生产力总体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劳动分散,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农业自身积累少。在这种现实面前,如果单纯依靠农民自发地搞科研,是达不到理想效果的,国家必须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建国初至1957年,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全国逐步建立起农业科研体系,在农业的各个领域里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是,“”中,政策上片面地讲“干劲”,不重视科学。“”中,更是把7.5亿农民和7500个农业科技人员对立起来,提出“依靠七亿五,还是依靠七千五”的极左口号,否定专业研究,使整个农业科研事业遭到毁灭性的摧残。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由于党的政策大力扶持,农村科研又呈现繁荣景象。

第五,农业政策是农业投入的“保护神”。

农业投入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保证。现阶段,我国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剪刀差”还严重存在。因而在农村水利、交通、气象、农田基本建设,农用生产资料等方面不能光靠农村为数甚少的自身积累,国家必须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以工业积累支援农业大型建设。多年来,国家对农业的投资额一直占财政总收入的十分之一左右。国家决定投入78亿元从1992年起在25个省、市、自治区实施治沙1亿亩的生态工程;从1988年起,每年拨款8000万元,和地方配套资金投入相结合,对苏北地区实施大规模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在水利建设投资成就巨大,每年净增长农田灌溉面积600万亩的基础上,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等与农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工程又被列入我国跨世纪特大型骨干工程项目……。所有这些,都是政策直接作用的结果。没有农业投入作保证,就不会有我国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

三、我国农业经济建设的总政策已经上升到了宪法的高度,它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在这个总政策指导下,我们还应当根据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地制定和完善各项具体政策。当前,农业政策上应着重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扩大农业规模经营问题。

我国农业经济的现状之一是经营规模小,平均每户只有半公顷耕地,它制约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1990年,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农业要有第二次飞跃,即适应科学种田和社会化生产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壮大集体经济。

当前,农村中扩大规模经营的条件正在逐步具备。一是农村第二、第三产业正迅速发展,一大批农业劳动力基本上脱离了农业生产,他们有着转让土地经营权的愿望;二是农业机械化已达到一定程度,过去那种“牛拉肩挑”的耕作方式大部分已被机械力所代替;三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实力逐渐增强,对规模经营进行物质、技术、经营各方面管理的能力不断提高;四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有可能对规模经营实施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项服务;五是农业经营能手不断涌现,他们能够适应市场机制的需要,当好规模经营的把舵人。因此,我们应当通过政策逐步引导农民自愿地因地制宜地走以市场为中心的适度规模经营的路子。按照经济规律实行适度的规模经营可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粮食商品率只有30%左右,而发达国家均超过70%。适度的规模经营能促使农民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从而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农村各方面工作的全面发展。

第二,农业产品结构的调整问题。

我国要用占世界7%的耕地,不到7%的森林,3%的草原养活世界21%的人口。它决定了我们不能走广种薄收的路子,必须提高土地利用率,注重农业产品结构的合理性,把农业经济纳入以效益为中心的发展轨道。为实现这一目标,政策措施可以考虑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向农业的广度拓展。这首先要求我们从大农业的角度,农、林、牧、副、渔统一部署,从整体上搞好农业劳动的分工分业,使人尽其才,协调配合,努力发挥地区优势,逐渐形成区域特色,使各种农业资源充分利用,各地潜在资源不断开发。引导一部分劳动力从传统的种植业中分离出来,推动农村多种经营事业的蓬勃稳定发展。

二是向农业的深度延伸。这方面的发展是无止境的,潜力很大。我们应当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高效益为目标,大力鼓励那些名、优、特、新的高产值农业产品的发展。同时重视开发那些可以多次加工多次增值的农业系列产品,用增加附加值的方法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坚持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则是农业纵深行的基本保证。

第三,粮食产供销的宏观调控问题。

我国粮食生产有两大特征:一是粮食产量比较稳定,年度之间的波动幅度小;二是粮食生产自给率高、商品率低,按耕地算,50%以上的耕地是搞自给性生产的。由于这两个特点,使我国粮食市场产生出这样的状况:粮食产量波动5%左右,粮食市场价格则波动20%左右。粮食增产时,城市居民由于粮价下跌而得益甚多,而农民则得益甚少甚至比往年下降;粮食减产时,城市居民由于粮食市场价格大涨而损失很大,而农民反而较之往年不受损失甚至收益更多。1993年前后的粮食市场波动,就是这种现象的反映。

这种现象使我们在宏观调控的政策选择上不宜无限制地放开粮食市场,否则容易引起市场经济的非正常波动和社会动荡。为了保证粮食产供销的健康运行,我们应当加强和完善国家粮食专储制度;长期坚持国家在价格合理、公开的前提下对粮食的合同定购;粮食产供销的调节基金应逐步集中到中央;粮食的对外贸易必须由国家统一安排部署;粮食消费必须采取抑制浪费措施,这样做,可以保持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稳定,使粮食的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都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各得其益,保证市场机制积极作用在农业经济运行中的充分发挥。

发展农业的重要性篇2

1、生态环境的面临的现状 

可持续发展,就是不但要满足人类需求,还要保护好环境,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和要求。就是不能破坏农业的再生资源,不能以降低环境为代价,来换取农业生产的发展。我要要做的是加强农业的生态环境,就是要把现代科学和农业技术相结合,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发展,是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相结合,建立起一个具有生态合理,功能良性循环的农业发展规划。 

在我国,要从实际出发,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结合,达到生态合理,发展种植业和林牧副渔相结合,利用传统的农业技术与现代科学,协调好经济和环境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实现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农村贫困问题现状 

现代农村人口增长得过快,与农村的医疗卫生和教育等发展条件还不相适应,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就业难等问题,现我国有将近五千万贫困人口分布在农村,贫困现象会造成资源环境的恶化,从而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制约。 

3、国际市场带来的压力 

随着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国际廉价农产品对我国市场带来了强烈冲击,进口农产品急剧增加,国内价格随着国际价格变化,大量农产品的进入,严重影响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进口粮食占用外汇导致了投资水平的下降,从而经济增长速度也急剧下降。 

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我国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关键在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尽量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农民日益富裕和农业社会的全面进步,让资源环境同经济社会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可采取几种防御对策: 

一是提高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应变能力,提高农业的抗灾减灾水平。比如北方干旱地区要以改土治水为主,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成为高产稳产农田,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发展的应变能力和抗灾减灾水平。 

二是建设农业发展循环模式。我们应针对当地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自然资源,寻求一种适合当地环境的循环模式,比如小麦玉米的粮食种植产业链模式,或是对种植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深度综合开发,形成一种种植业废弃物再利用的模式,又如对畜牧业,我们可以进行粮食、饲料加工、畜禽养殖、粪便、沼气、农作物这样的生态循环链,这样可以减少使用化肥农药,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 

四、发展现代农业 

对于传统的农业来说,现代农业广泛地应用了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进行科学的管理方法,形成一种社会化农业,是农业的最新阶段。 

我们可以建立一整套再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使农业生产技术如育种、栽培、土地改良等科学的农业技术广泛的应用起来,使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转为科学,现代化农业机器的广泛应用使农业不再是手工农具生产,而转化为机器的大生产,农用汽车、耕耘机、农业飞机等各种机器成为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这样使得农业企业的规模也日益扩大,农业出现地区分工,形成高度专业化、商品化的生产,从而产生农工商一体化。 

现代农业的发展,可以大幅度提供农业的产量,劳动的生产率,土地的利用率。 

发展农业的重要性篇3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path

中图分类号:S23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最基本、最显著的特点,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首先发展农业机械化,这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1 现阶段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作用

1.1 有利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增产增效。农业机械是优良耕作栽培技术的载体,它拥有人畜力无法比拟的动力和持续力,它可以实现人工达不到的更高的耕作质量,可以实现精量播种、精量施肥以及其它先进技术,可以进行复合作业和联合作业,从而可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生产成本,增加农业效益。

1.2 有利于防灾减灾,把因灾害引起的损失减小到最低。

1.3 有利于进行规模化生产,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1.4 有利于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1.5 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解除外出打工农民的后顾之忧。

因此,无论从解放农业生产力的角度还是从它的实际作用的角度看,现阶段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2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

2.1 农业机械化是应用农业科技的主要载体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关键是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推动型转变。实践证明,现代科学技术每向前发展一步,其在农业中的扩散与应用,都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农业机械是科技的物化,是农业新技术有效实施和广泛应用的主要载体。大面积地推广应用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节水灌溉等农业节本增效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离开机械化是不可能完成的;进行抢收抢种、抗旱排涝、大规模病虫害防治,以及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农业生产活动,增强农业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必须依靠机械化作业才能得到较好实施;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单位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也必须借助机械化手段才能得以有效实施和广泛应用。可以说,发展现代农业靠科技,科技应用离不开农机。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2.2 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和农民收入水平,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农业机械化是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因素,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息息相关。已经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发达国家,由于农业机械的不断创新和广泛应用,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均小于8%,而我国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比重为46.9%。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的情况看,农机化水平高的地区,农民收入也比较高,生活相对富裕。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一是可以发挥农机的增产、增效功能,直接创造财富。二是可以发挥农机的替代功能,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就是通过农业生产“增机、减人、增收”的过程。三是可以发挥农机的吸纳功能,安置部分农民实现农业内部再就业。我省农机社会化服务规模日益扩大,通过发展农机化可以吸纳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事农机服务业,培育一大批从农业劳动者队伍中派生出来而尚未脱离农民范畴的农机大户、农机作业公司、农机服务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在提供蕴藏巨大商机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发家致富,经营农业机械已经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2.3 农业机械化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农业机械是先进的生产工具,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发展农业机械化,实质上是一场生产手段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是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一是可以极大地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文明生产,体面生活”。农业机械化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将农民从繁重的农业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够充分地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成果。二是可以促进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的提高,造就新型农民。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过程,要求农民必须具备一定的科技文化素质和修养,才能较好地掌握农业机械的操作、使用、维修等农机化技术。目前,农业机械已进入我国农村的千家万户,而且主要为农民个人所有和经营,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和农机化新技术的普及推广,必将相应地提高农民机手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使他们率先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领跑者和致富带头人。三是可以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技术支撑,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增长主要依靠资源开发和投入。我国耕地面积不到世界的1/10,但氮肥和磷肥使用量却分别为世界的30%和26%,农业污染量已占全国总污染量的1/3-1/2。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可以有力地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距,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通过推广应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秸秆综合利用、节水灌溉、高效植保、畜粪无害化处理等新技术,能够有效地保护农业生态条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节约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4 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农业机械化水平是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综观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均以农业机械化为前提,农业固定资产的大部分是农业机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作业都是靠机械设备来完成的。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形成农业竞争力的核心能力,必须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集约化水平.

3 现阶段农业机械机型发展趋势

我国在户均只有7.8亩土地的小规模生产实行了农户承包经营的情况下,小型农机主要是以“手扶”、“小四轮”为主的小型低性能农机,它得以发展的条件和优点是适合大多数农户的收入水平和家庭经营规模的需要。但是,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小型农机只是起到了代替人畜力的作用,远远满足不了生产发展和农业技术进步的需要。

因此,今后农业的发展主要是靠提高单位面积生产能力。除了采用优良品种外,利用农业机械为载体推广农业新技术是最重要的途径。从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技术要求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主要推广提高土壤生产力的技术如深松、免耕、秸秆还田等;先进栽培技术如精量播种、化肥深施、植保等复合作业;旱作节水技术如覆膜保水和灌溉、秸秆覆盖等;高效收获技术如割晒、收割、脱粒、烘干等联合作业。

从对农机的要求看,第一,这些技术只有以农业机械为载体才能实现。第二,必须使用大中型农机具。第三,高性能农机的优越性和重要性日益突出。农机化节本增效的基本属性和农业技术进步的要求,使人们对高性能、高可靠性机械有了新的认识。以往因高性能农机价格较高而很少考虑它的推广应用,现在我们已经看到它能有效实现农业技术的高性能,它的性价比、综合效益大大优于性能较差的小农机,今后将有越来越广阔的用武之地。

发展农业的重要性篇4

1、农业信息化市场需求巨大。

我国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占绝对比例。在对农村的考察过程中,强烈感受到农民、农业工作者对农业信息的渴望。当前我国许多地方政府通过建设“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农业110”及农业信息员、农业信息会等多种农业信息形式,开拓了为农业服务的新领域,通过网上交易、网上服务,确使农民尝到了农业信息的甜头。这说明农业信息化建设,顺应了农民需要,也顺应了市场经济、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2、信息化是传统农业的倍增器 。

信息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但就信息技术本身来讲,它只是一种工具,并不能替代其他产业,只有和其他产业结合,才能够真正成为传统产业发展的倍增器。农业信息化主要包括:农业技术信息化,如精准农业信息;农业环境信息化,如气候预报、病虫害测报;农业经营信息化。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时期。要在人均0.067hm2的耕地上解决13亿人口的吃穿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技术和信息及其物化了的设备工具和生产资料来武装农业,大幅度地提高生产率,因此发展农业信息将给我国农业带来难得的机遇。我国传统农业绝大部分尚处于低质低效水平,虽然劳动力成本低,但劳动力人员素质也低,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经营水平也同样不高。随着加入WTO的临近,我国农业生产不得不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要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将当今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将会极大促进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并取得跨越式发展。

二、农业信息技术培训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途径

1、加强信息技术培训的重要性。

“十二五”农业发展方向就是建设农业现代化,就宝应县来讲,农业现代化最大的“靠山”是科技信息,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低,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要改变这一现状,出路只有一条,必须加快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及农业生产者在计算机操作、网络知识、农业信息采集上传技术和农业专家系统应用技术等高新技术培训,让更多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科技技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大幅度提高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对先进农业技术及工具的采用,决定着对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捕捉、分析与判断。农民不仅是农业的主体,更是农民增收的主体,只有培养出觉悟高、懂技术、善经营、能创业的现代职业农民,才能使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2、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在谈到现代化指标时,往往把信息化程度作为一项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来看待。信息化指数的高低也就反映了该地区、该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发展农业信息化产业也就不能不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主要由信息量、信息装备、信息主体水平、信息消费等组成。要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就必须按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各方面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与我国目前农业水平、农村条件和农业人口来比较,尚有较大差距。但我国农业发展也具有地区性不平衡,西北地区相对落后,而东南沿海由于开放早,市场经济已经比较发达,农民已经向富裕小康水平转化,初步具备了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条件,有了建设农业信息化的投资能力,只要领导重视,加强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完全有能力发展农业信息产业。另外,在目前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许多统计材料中,尚缺乏有关农业信息化方面的记录,应把农业信息化等有关量化指标加以统计,逐步建立起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以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

3、农业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的新路子。

在终身教育已成必然趋势的新世纪,随着农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农民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必然是多层次的。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要适应农民的广泛需求,农广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拓展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科技培训,实现各层次教育的连贯和沟通。如农广校借助网络等高科技手段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就是借科技之力传播科技之业的好形式,使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更加富有成效,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更为直接有效的服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实现信息化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手段。农业综合开发是综合性的,在农田基础设施上投入较大,在项目区核心农户培育上缺少应有的奖金扶持。建议在项目实施中把造就农业生产第一线专家,纳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生态意识和无公害生产意识的培养,全方位提高农民种植素质。

参考文献:

发展农业的重要性篇5

因为能够提高产量、提升产品品质、无残留、对人无副作用,所以物理农业成为现代农业新的研究方向,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2 物理农业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2.1 发展物理农业技术有利于增长农民经济收入

通过采用物理农业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发芽率,缩短种子的出苗时间。并且在整个作物的生长环节中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因此在这方面农民可以节约种植成本以及通过缩短生长周期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另外,通过采用物理农业技术能够提高产品品质,以此提高农产品的价格。

从以上情况来看,物理农业技术的运用后,农民通过降低成本、农作物增产、提升农产品品质来实现提高农民收入。收入得到增加,也提高了农民对物理农业设备、技术使用和改造的积极性,从而促使农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2 发展物理农业技术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品质

通过物理农业技术后,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中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去除农作物上的残留物。从而生产出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甚至“有机食物”。结合目前全世界对食品品质的安全关注程度来看,越来越多人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这样一来其价格也是普通农产品的数倍,农民也能够大大提高收入。因此,物理农业技术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3 发展物理农业技术有利于改善环境和保护环境

目前我国在使用农药、化肥方面还不能按照土壤需要,合理的使用农药化肥。农药、化肥的使用对土壤、水源以及空气都会有污染,对环境和生态影响也非常大。另外大量的使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病虫的耐药性,而且越来越强,并且在一些物种上会有残存物。农民使用过化肥农药后,会通过雨水和灌溉污染水源,并且通过日晒和风吹,融入空气后污染大气环境,进入大气和冷空气结合后更容易形成酸雨。同时,化肥农药的使用会导致越来越多的鸟类因误食受污染的虫类而死亡或者繁育困难,正常的生物链遭到破坏。

发展物理农业技术能够通过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善环境、保护生态,让农业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2.4 发展物理农业技术具有重要的国家战略性意义

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在粮食方面基本能够实现自给自足,这样一来在粮食问题上不受制于人,因此这具有战略层面的意义。只有基础粮食充裕了,才能保证社会稳定。只有在粮食自给自足的基础上,才能更好/:请记住我站域名/的发展食品加工业和大工业,才能大力发展有机农业,促进农业产业的提升,实现农产品品质升级,有利于打破国际农业贸易的绿色壁垒。欧美许多国家对农产品实行工业反哺,对进口农产品实行绿色壁垒政策,只有我国的农产品品质的不断提高,大力发展现代物理农业技术,生产有机绿色产品,才能进入相应的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因此,发展物理农业技术实现农产品自给自足,具有国家战略性意义。

3 物理农业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1 在选种、育种上的应用

3.1.1种子处理机

通过处理过的种子可以提前10天左右出芽,并且出苗后农作物的植株基本一致,这样一来就解决了幼苗良莠不齐的问题。这种机械播种速度为1000公斤/小时,使用寿命长达10-15年。

从各地的使用情况来看,改变以往的耕种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这些机械目前已经在东北和华北地区广泛运用和推广。

3.2 在生长管理和土地管理上的应用

3.2.1声波助长仪

通过实际总结,声波助长仪对叶类蔬菜可以增产30%左右,对黄瓜、番茄等果类蔬菜可以增产25%左右,对玉米等大田作物能够达到增产20%左右。另外,番茄和草莓的甜度都大大提高,含糖量增加了20%左右。成熟期平均能够缩短7天左右。

从这类仪器自身来看,它用电量小、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的优点。因此这类仪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3.2.2纳米二氧化钛技术

纳米二氧化钛对需要光合作用的植物均有效果,它不但能够促进农作物快速生长,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增强植物的免疫能力,能大幅增加产量和提高农作物品质。

3.2.3空间电磁场

发展农业的重要性篇6

    1.3产、供、销一体化林产品生产出来后,面临着销售的环节,所以农民对林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应该向规模化、集中化方向发展,形成统一的服务体系,加大市场营销和促销的国度,建立多种林农合作组织,形成林产品的产、供、销一体化合作网络,从而有效的增加农民的收入。

    2对农民减负,推动林业发展

    2.1加大“减负”力度对农民进行“减负”,不是单纯的政府承诺,这需要在法律上进行约束,建立公开、透明的税收征管体系,规范农民的合理税费,并从法律上严保其执行力度。对农民减轻税费,这对刺激林业发展及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好的效果,林农的负担轻了,必定会有更多的热情投入到林业生产当中,对林业的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2加大林业税收调控我国在林业税收调控上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加大林业税收的调控力度,从而增加林业的资金投入,在林业税收上,对于生产原材料的农民这部分税收要进行减负,在消费环节加收消费税,这样可以有效的促进生产者对森林的培育。

    3改进采伐管理,提供科学的管理和服务

    3.1按照可持续经营的要求控制森林资源的消耗合理的采伐经营有利于提高林业的三大效益,我国森林资源十分缺乏,为了社会的公共利益,必须控制森林资源的消耗。我国政府通过保持相应的森林面积的方法来控制森林资源消耗,从而达到保持森林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3.2政府保护森林资源的目标与农户木材收入预期相结合目标实行的采伐管理,是以采伐蓄积尧木材生产计划等多环节的复杂管理性办法,不利于森林的合理经营,是消极的管理办法,极大地阻碍了生产要素向林业的投入。应加快改革步伐,实行以面积采伐管理为核心与总量控制相结合的管理办法,控制森林采伐。使农户的木材收入预期目标与政府保护森林资源的目标结合起来。

    3.3实施森林经营方案要以森林经营方案为载体,与森林认证相结合,以动态管理为内容,强化源头管理和分类管理。实行采伐管理内容公开,批准条件和程序公开,加大服务,以服务促管理,以管理促发展。同时,强化造林更新监督,促进营林发展,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提高林业经营效益。可首先对法人实体和乡村林场、合作林场,包括股份合作制林场、民间林业协会、林农协会等法人和组织采取这种管理办法。不仅有利于采伐管理,也有利于发育具有经济实质意义的林业经营主体。

    4建立利益均衡机制,健全生态补偿制度

发展农业的重要性篇7

(一)低碳农业经济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均所拥有的农业资源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农业资源消耗又位居世界前位。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广泛使用化肥、农药以促进粮食作物产量的增加,以满足人口增长对农产品需求的增长。随着石化产品的大量使用,现代农业呈现出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特征,成为“高碳农业”。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农业用地释放出的温室气体,超过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农业已成为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虽然农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但同时农业生态系统拥有巨大潜在的固碳能力,如能采取合理的农业措施来增加农业土壤固碳能力,对减缓气候变化有重要作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生态农业系统可以抵消全球因农业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约80%,而不再生产工业化肥每年可为世界节约1%的石油能源,不再把化肥用在土地上还能降低30%的农业排放。为了保护环境,维护粮食安全,低碳农业潜力巨大。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在《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落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中国大陆农业的开放度不断提高,城乡经济的关联度显著增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加大,农业农村的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在积累增多,各种传统和非传统的挑战也在不断叠加凸显。可见,发展低碳农业成为我国低碳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低碳农业经济是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必然要求

2007年开始国际主要农产品价格飞涨,全球粮食库存达到30年的最低点,粮食危机甚至危及到很多国家的政局稳定。粮食稳产增产意义重大。中国是一个土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原来高碳的发展模式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却破坏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药化肥的粗放式使用、污水任意排放、生活垃圾和畜禽粪便随意处置污染了土壤、水源、空气,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恶化和水资源污染问题。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结果表明,全国水体污染43%来源于农业污染。而环境恶化的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受到威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粮食数量安全,更多的关注于粮食质量的安全。欧美、日本、韩国等许多国家针对从中国进口的农产品都专门实施了农药等残留物的最低限制。从2006年5月开始,日本正式实施了“肯定列表制度”,该制度对农药残留物的限制做出了新规定,大幅提高了进口农产品和食品的要求。我国农产品出口近年来因食品安全受阻屡见不鲜。农业产地的环境质量已经成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治理我国农业生产环境刻不容缓。发展低碳农业是解决环境保护,提升食品安全的根本之策。

二、我国目前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目前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实践

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节地、节水、节肥、节种、节电、节油、节柴(节煤)、节粮都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这些年各地都非常重视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环境保护和农村循环经济的关注越来越多。江苏省姜堰市沈高镇河横村在2009年4月获得亚太环境保护协会授予的联合国“全球生态500佳”———亚太(国际)低碳农业奖。纵观全国,已经初见效益的低碳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一些:

1.发展生态农业

通过使用生物农药和可降解农膜等,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安全,增加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实现农业的低碳化生产。目前很多地区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开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菜(粮、果)”生态农业,解决了农村生活能源,改善优化了农村的卫生条件和生活环境,将种植业和养殖业联系在一起,以农家肥代替化肥,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促进了绿色农产品的生产。1993年,农业部协同七部委联合组织开展了全国51个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51个生态农业县的国内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分别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高出2.2、0.6和1.5个百分点;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治理率分别达到73.4%和60.5%,森林覆盖率提高了3.7个百分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2.发展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不同在于其拥有严格的标准体系,相对完善的认证体系,因此提高了农产品销售价格,给农民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截至2007年8月,我国经认证的有机食品标志使用企业600家,产品总数2647个,实物总量1956万吨,认证面积311万平方公里。2010年底有机认证面积估计将超过400万平方公里。未来10年,中国有机农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产品将趋向多元化,畜产品和水产品比重将增加,中国有机农业产量将位居世界第一。

3.发展立体种养

立体种养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充分利用各种生物的不同生长要求,将农作物、养殖动物等在空间上进行组合,通过农作物合理间种、农林结合和农渔结合等措施,综合利用土地、阳光、空气、水等资源,有效地提高了有限土地的产出量,给农民带来了更多的经济利益。

4.推广节水、节能生产

水利部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水利灌溉中有近一半的水都因为渗漏、蒸发或管理不善等原因被浪费,作物水的利用率只有0.46。各地都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如发展砼防渗渠道和管道输水、节水灌溉技术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利用风力、秸秆气化、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耗用。这几年,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都大力推广了“一池(沼气池)三改(改厕、改厨、改圈)”生态富民工程,使整个农业生产过程达到了自净,达到净化环境、获取能源、增加收益一举三得的成果。河南省商丘市实施的农村户用沼气PCDM项目,已于2009年12月与俄罗斯天然气股份公司签署了协议,并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网站正式公布。

5.实现种养废弃物再利用

通过秸秆还田、秸秆氨化喂畜、秸秆替代木材生产复合板材、利用畜禽粪便生产微生物有机肥等方面,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提高土壤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改善生态环境。

(二)我国目前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困境

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已经在各地低碳经济发展中初建成绩。但是纵观全国,这些发展模式的实施和推广还处于零散状态,并未发挥规模效应。这主要受到农村生活方式、农民素质和科技技术发展等方面的限制。

1.农民生产方式落后

传统高碳农业通过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节约劳动力,提高了粮食产量,但是也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土地盐碱化、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等都警示我们高化学投入的生产方式必须改变。农村目前实施的包产到户成功地解决了我国居民的温饱问题,但小农经济和散户经营造成农户单纯追求产量和利润的增长,对环境保护和低碳技术的使用缺乏热情。而分散经营模式也阻碍了低碳技术的推广。

2.农民素质普遍较低

低碳农业模式的推广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而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文化素质不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较差的现象;而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务工,农业主要劳动力呈老龄化、女性化、兼业化的趋势,再加上对低碳农业认识不足,没有强烈的环保意识,这些给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技术研发体系薄弱、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

技术进步和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比发达国家低约30个百分点;每年诞生的约6000项农业科技成果,被推广应用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农业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农村科技人员流失,农业科技应用与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原因大大制约了低碳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大多数农业低碳技术成本较高也制约了技术的推广应用。

三、保障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制定各地发展规划

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是一个长远规划,各地政府应该根据本地域特点,结合本地区的实际需求,从短期、中长期发展要求出发,制定全面的发展规划,具体落实到各个地区,既要保证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也要实现节能减排的强制性指标。特别是要明确各种相关的扶持倾斜政策,加强农业组织化生产,统筹规划各个发展阶段低碳经济发展的总投入需求,全面推进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我国农业目前在全国各地形成的低碳农业模式虽然已经初见成效,但基本还处于零散状态,没有全面普及形成规模效应。因此,今后低碳经济的发展重点之一就是现有的模式如何推广应用。需要注意的是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必须适应各个地区资源和市场配置、技术水平、关联产业的成熟度等因素,不能单纯进行模式复制,必须因地制宜的发展适合当地的农业发展模式。应该首先对适应当地多数农户的产业模式进行总结并加以推广,对成果显著的农户进行适当表彰和奖励,促进低碳农业产业化。

(三)加强低碳知识的宣传教育

农民是低碳农业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其消费行为与生活习惯直接关系到低碳农业的成效。在农村开展各种形式的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活动,使广大农民了解并接受低碳概念,引导农民传统生活方式向低碳生活方式转变。同时运用经济和行政措施适当干预,比如加大政府对于低碳农业的支持力度,对于开展低碳农业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鼓励和扶持绿色农产品的开发和低碳技术的推广使用,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等措施,充分带动广大农户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使广大农户真正的参与到低碳经济中来。

(四)促进低碳农业的技术研发和推广

发展农业的重要性篇8

1 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为建设一条能够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既要继承传统农业中好的方式方法也要加强学习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加快农业及相关技术的现代化进程,采取科学管理统筹发展的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发展效率,实现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持续发展。

能够有效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同时可以促进对农业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通过发展生态农业,那些单纯依靠啃食自然资源的发展模式逐渐转变,可更新资源的增殖不断的得到重视,不可更新资源被有效保护利用,这是一种全新的农业形态,它的形成发展能够使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相互促进并融合发展,既能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又促进了生态的健康循环和有效利用。

生态农业能够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生态效益。为生态农业的持续建设提供经济基础;又科学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保证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步发展。能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多样化、营养化、安全可靠的生态产品,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因此,发展生态农业既是自然资源休养生息的需要,也有广泛的市场基础。

2 生态农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2.1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国之基础、粮之根本,涉及到粮食安全问题

因此,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控制自然资源的功能退化,积极的促进生态农业建设是必然选择。伴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来临,人口的持续增长,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最终导致了农业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可利用自然资源逐渐短缺,这种矛盾已经严重遏制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为了彻底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从转变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式,改变农业经济结构入手,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来调节生态环境同人口增长之间的矛盾,并建立有效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

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健康的生活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人们对于健康的生态产品需求会持续增长。因此,我国农业市场的需求可以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提供可靠依据,调整农村经济扩大产业结构,发展由农业主导的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等来适应市场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与此同时,发展农业产业链,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的调整。

2.2 生态农业建设是为了促进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是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

科学的开发利用农业可再生资源,合理的保护环境和提高资源有效利用并将2者有机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减少人类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达到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另外,应适当的汲取传统农业发展的优势部分,并将其与现代农业技术发展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建立既有传统农业合理发展生态的模式又有现代农业经济高效的发展模式,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效合一”,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2.3 新阶段的农业发展对于生态农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其总体思路、合理布局和关键要适应新时期的要求,顺应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生态农业的建设发展必须着眼于我国国情,同时还要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济规模,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产增效,农民增长增收3项工作,有效制止农业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生态农业建设总体工作思路: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创建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强化农业的生产能力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力,既要实现我国家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又要为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要抓好农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益,建立信息联动避免农产品过剩,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和完善农村经济结构,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保障;要保证农产品质量,解决好农产品污染问题,健全相关的法制规范,严格规范上市农产品,保护消费者权益,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品牌意识和观念。

3 发展生态农业关键措施

3.1 实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创建适应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机制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建立新型农业发展机制,能够将生态农业发展纳入合理的发展轨道,同时加大对生态农业的资金投入和技术保障。要做好以下工作:要从发展生态农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管理办法和监督标准;建立多元化的生态农业建设机制,加快制定完善生态农业发展规划调动社会各成员参与建设生态农业的积极性;拟定和完善生态农业的法律、法规,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法理依据。

3.2 全面的技术支持即建立生态农业技术保障体系

发展农业的重要性篇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我国的农业也正处在向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那么怎样才能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呢?在农业中推广农机的使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因为农机推广可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更好地建设现代化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农机推广的概念

农机推广是指把关于农业科学研究的成果应用到实际农业生产当中,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区采用不同的农机进行耕作,不同的农作物采用不同的农机进行农业生产,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而且减少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改善农民的生产方式和条件,从而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在农机不断的推广中,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2 当前农机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提高农业的生产率,不少地区已经开始采用农机进行农业生产,但是在农机的推广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农业的发展。不同地区农机推广程度不同,而且农机类型也比较单一,不适合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当前农机推广中显露出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农户的土地比较分散,而且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使用率不高,不利于农机的推广

自改革开放以来,土地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土地逐渐分散化,是由于土地的好坏差异较大,土地分配与调整过程中的问题较多。各乡村为了减少矛盾纠纷,将产量高的田地和产量低的田地按照一定比例搭配进行了调整,绝大多数农民的耕地被分散于不同地段。新形势下,这种土地分散不利于大规模集中耕种。为了取得相对集中的土地,需要与不同的农户进行协商,即使大多数农户同意租出,但个别农户如果不愿意转出的话,造成的结果必然是成片土地得不到有效流转,使土地的流转率降低。不利于在分散的土地中进行农机的推广。

2.2 基层农机推广中,缺乏财政的支持

在基层农机推广中,由于大部分基层单位都比较贫困,拿不出较多的钱来支持农机的推广,而且农民也拿不出足够的钱来购买农机。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这就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加大农机购买的补贴。政府财政补贴的农机类型有: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机械、收获后处理机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排灌机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动力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设施农业设备和其他机械等。

2.3 农机推广人员素质低,职能履行程度低

由于农机推广这种岗位不仅比较辛苦而且工资较低,高素质人才都不愿意从事,所以在农机推广中缺乏先进的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合格的宣传人员。由于基层农机推广机构受基础设施、技术力量、物质条件等因素的限制,难以独立履行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培训等公益性职能。

2.4 在基层农机推广工作中存在着推广手段落后、缺乏专业指导等问题

基层农机推广中采取的推广方法大部分都是在村镇建立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但是推广人员没有向广大农民进行宣传,使农民认识到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很少有农民去主动了解,所以推广效果不是很好。

3 农机推广对农业的重要性

在新形势下,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将科学技术转化到生产中是生产力进步的主要动力。在农业生产中,农机科技成果向生产的不断转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而且农业发展对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机科技发展的依赖也逐步增强。为了更好地将科研成果应运到实际生产中,我们必须提高农民的素质,使其掌握这些生产手段。

3.1 农机推广可以提高农业产量,养活更多的人口,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

我国有着广袤的耕地,但是人口也十分庞大,那么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呢?这就必须提高耕地的单位产量,达到“尽地力之效”的目标。农机的推广可以提高产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机械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实施先进农业科技的载体,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具有促进现代农业文明,促进农民全面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农机的使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体现。

3.2 农机推广减少农民的劳动强度,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机得到有效的推广,提高了农业生产中的机械化水平,使得土地上人力的劳动减少,这部分人可以从事其他行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促使我国农业结构得到更好的调整,实现农业现代化。

在一些偏远的地区,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都外出打工,农村只剩下“三八六一九九部队”,所以大量农田都被荒废。如果在这些地区实行农机推广,减少劳动力地需求,可以更好地促进农业的发展。

3.3 农机推广可以提升农业生产力,巩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发展农业的重要性篇10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农业机械化的实现。通过实现农业机械化,才能将农业土地的产出率、使用率、生产率提高,从而促进农业综合劳动生产力的增强,一定程度还能提升其抗灾能力,逐渐推进科教兴农的先进理念,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推动下,才能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因此,农业机械化的实现,才能有效地提高其生产力,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的主要内容。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构成因素是农机装备、管理经意、农业科学技术,其中基础是农业机械装备。对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首先要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只有普及农业机械化才能推进农业现代化。在农业机械化先进技术的支持与推动下,农村综合生产力才能得到提高,才能促进农村生产劳动得到平稳转移的实现,提高小城镇发展的速度,促进农村第二与第三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民收入的渠道,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因此,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应该得到加强,现代农业如果要得到成功就必须要用现代的农业机械来装备,这才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主力因素,让农业机械化得到普及,提高农民收入。

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就需要实现农业机械现代化,从目前的 实际情况来分析,中国的机械化普及程度还比较低,这也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水平,就需要让农业具备一定量的大型农业机械工具,达到整个种植过程到收获都机械化,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让我国农机化发展得到整体性的进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同步,并得到稳定的发展,协调发展工农城乡之间的关系,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与时俱进,让我国广大的农民都享受到农业现代化带来的成果,逐渐形成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

对农业机械现代化的实现,才是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最佳途径,利用农业机械化进行劳动生产,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其生产成本。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可以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农业科技水平得到高标准、大规模地提升。此外,农业机械化的推进一定程度上还能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更好地保障农产品的安全。因此,农业机械化若能实现普及,我国农机化就能在新时期国际农产品竞争市场上占据一定的地位。

2存在的问题

2.1农机市场不规范,农业机械管理服务不完善

农机市场不规范,部分假冒伪劣产品以及相关配件、零件影响着农技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严重损害了农民的购机利益与信心[2]。目前部分农村农机管理机构不够健全,缺少专业的人员,基础力量薄弱,特别是一些乡镇农机站的建设没有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没有认真落实相关方案,另外各种经费没有放入预算管理中;部分农机管理工作人员没有专业的知识,对于工作也是有心而力不足。

2.2农业动力机械与机引机不配套,农机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农业机械闲置和不配套情况的出现,导致大部分机械都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制约农业现代机械化的发展[3]。农业机械方面的投入属于一次性投入很大,回收期比较长,因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农民不愿意进行投资;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部分已经富裕的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比较迫切,但是受到国家各种政策方面的影响,贷款比较困难,影响农机化事业的发展。

3发展对策

3.1改善观念,强化意识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时期,不能以为可以在短期内实现农业机械现代化,否则,会造成农机的过度更新与淘汰。农业机械化的稳步发展是需要围绕农业结构调整的主题,对服务意识的增强,才能更好地满足农民对农机具的需求[4],积极推行适合多种农产品生产的农机具,如收获类机械、种植类机械、养殖类机械与农产品分类、运输、储存、保鲜等产后处理这类的机械,从而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进程。

3.2提高农机队伍的素质

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促进农村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顺利地实施科教兴农,才能促进农业结构调整顺利进行,当然这也是广大农民非常希望的。农机干部与农机操作人员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管理的效益,会影响到农机技术推广的普及程度及农机作业质量。在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培养农业科技人才,要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对农业结构的调整会出现很多新的产业,其中经济作物的品种也会随之增多,而且农业生产过程中其科技含量也会越来越高[5]。在相应增加新型农机具种类的同时,也要将控制、农艺、生物工程系列、电子等先进科技集农业机械于一体,现代农业只有拥有高素质的专业人员,掌握科学技能,才能顺利地推进农业机械现代化的进程,让现代农业机械充分地发挥其作用,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

3.3创新技术

在2012年一号文件中指出:要着力抓好种植业科技创新。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是科学技术与生产力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不仅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而且还为农业机械化大规模推动服务。农业结构在调整以后若要实现农业机械化需要对农机技术实施创新[6]。现代化农业机械要满足生产到收获全过程的需求,而且还要满足各种各样的农作物需求。因此,要推行技术创新,要多研究、多开发实用性较高、多规格、多种类、效率高、复合型、最好一机多用、小型化的农业机具,让广大农民都能用上高效率、成本低、经济合适、技术先进的农业机械。

4结语

总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整个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而且还要采取多种政策措施来鼓励与保障推动其发展,逐渐向高效现代化农业进军。

5参考文献

[1] 冯启高,毛罕平.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机化研究,2010(2):245-248.

[2] 杨宁.推进农业机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北京农业:下旬刊,2010(1):37-39.

[3] 田庆河,柳慧娟,刘兴凤,等.农业机械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1):253.

发展农业的重要性篇11

1.1有机农业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保持和改善

有机农业包括所有能促进环境、社会和经济良性发展的农业生产系统。有机农业强调农业废弃物如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减少了外部物质的投入,既利用了农村的废弃物,也减轻了农村废弃物不合理利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化肥和合成农药的生产通常均需要消耗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发展有机农业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用量和生产量,从而降低人类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同时也减轻化肥农药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污染。在生态敏感和脆弱地区发展有机农业可以加快这些地区的生态治理和恢复,特别是水土流失的防治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实践表明,在常规农业生产地区开展有机农业,可以使农业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天敌数量和生物多样性也能迅速增加,农业生产环境能够有效地恢复和改善,土地、水资源、植被和动物界所受到的破坏与损害的程度将减轻。

1.2有机农业有利于食品安全和改善饮食健康

常规农业的特点是集约化程度很高,作物生长快、产量高,但农产品品质下降,而且高农药残留、高硝酸盐含量是对人类健康的最直接威胁。而有机食品质优味好,营养丰富,无污染。尤其是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不断曝光,使食品安全问题受到管理者和民众的高度重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高质量的安全食品是一种必然趋势。

1.3有机农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出口贸易受到各种绿色壁垒的严重冲击,但生产与出口的有机食品,经过专门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检查认证,可以有效地克服国外各种非关税壁垒,更容易参与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和市场竞争,而且产品价格一般比同类的常规产品高200%~300%,因此有机农业对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更加有利。

2有机农业的基本特征

2.1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

有机农业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自然调节机制。在有机农业生态系统中,采取的生产措施均以实现系统内养分循环,最大限度地利用系统内物质为目的,包括:利用系统内有机废弃物(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种植绿肥、选用抗性品种、合理耕作、轮作、多样化种植、采用生物和物理方法防治病虫草害技术等;有机农业通过建立合理的作物布局,满足作物自然生长的条件,创建作物健康生长的环境条件,提高系统内部的自我调控能力,以抑制害虫的暴发。

2.2采取与自然相融合的耕作方式

有机耕作不用化肥氮源来施肥,而是利用豆科作物固氮的能力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种植的豆科作物用作饲料,由牲畜养殖积累的圈肥回施入地,培肥土壤和植物。尽最大可能获取饲料及充分利用农家肥料来保持土壤氮肥的平衡。利用土壤生物(微生物、昆虫、蚯蚓等)使土地固有的肥力得以充分释放。植物残渣、有机肥料还田以及作物间作有助于土壤活性的增强和进一步的发展。土地通过多年轮作的饲料种植得到休养,农家牲畜的粪便被充分分解并释放出来。自我生成的土壤肥力并不依赖于代价昂贵且耗费能源生产出来的化肥,有机耕作的目的在于促进、激发并利用这种自我调节,以期能持续生产出健康的营养价值高的食品。在种植中通过用符合当地情况的方式进行轮作,适时进行土壤耕作,机械除草及使用生物防治等方法(例如种植灌木丛或保护群落生态环境)来预先避免因病害或过度的虫害对作物造成的危害。

2.3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

根据土地能承载能力确定养殖的牲畜量。通常来说牲畜承载量是每公顷一个成熟牲畜单位,因为有机生产标准只允许从外界购买少量饲料。这种松散的牲畜养殖保护环境不受太多牲畜或人类粪便的硝酸盐污染,它帮助一个农场的形成并使人们可以采取符合牲畜需要的养殖方式。以上述标准进行的牲畜养殖通常情况下只产生土地能接受的粪便量。饲料和作物的种植处于一种相互平衡且经济的关系。

2.4禁止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

基因工程是指人工将一种物种的基因转入到另一物种基因中。因基因工程不是自然发生的过程,违背了有机农业与自然秩序互相和谐的原则,且基因工程产品存在着潜在的、不可预见的风险,如玉米的斑腐病病毒等,而基因工程品种对其他生物、对环境和对人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也没有科学结论。因此,有机农业坚决反对应用基因工程技术。

2.5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等物质

总之,是要建立循环再生的农业生产体系,保持土壤的长期生产力;把系统内土壤、植物、动物和人类看成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同等地加以关心和尊重;采用土地与生态环境均可以承受的方法进行耕作,按照自然规律从事农业生产。#p#分页标题#e#

3有机农业的环境要求

有机农业的产品质量不仅取决于生产过程,还取决于产地的环境质量,有机农业对产地环境的主要要求有:

3.1有机农业对土壤的要求

有机农业除了强调生产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外,更注重土壤的可持续生产能力,因此,这两方面也是有机农业对土壤的最基本要求。理论上能进行常规生产的田块就可进行有机生产,因为有机农业更多强调的是对农田管理过程和其对农产品生产功能的可持续支持,常规农业通过一定时间的有机操作转换即可成为有机农业,也就是要通过有机生产方法将常规系统逐渐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系统,使退化的土壤生态系统得以恢复。这和绿色食品更强调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是不同的,有机农业更强调的是过程,也就是说强调的是用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来管理土壤和农业生产系统,使其逐步转变为健康的、安全的、可持续的生态农业系统。因为质量再好的土壤,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对有风险的物质不加以有效的控制,都可能导致土壤质量的下降。我国国家标准《有机产品第一部分:生产》(GB/T19630.1-2005)明确规定,有机生产需要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5]。有机生产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基地的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

3.2有机农业对灌溉水的要求

国家标准《有机产品第一部:生产》(GB/T19630.1―2005)规定有机生产基地的农田灌溉用水水质应符合《灌溉水环境质量标准》(GB5084)的规定。另外,由于水的特殊属性和人类监测与认识水平的局限,有机农业基地应避免在有废水或固体废弃物污染源(如废水排放口、污水处理池、排污渠、重金属含量高的污灌区和被污染的河流、湖泊、水库,以及冶炼废渣、化工废渣、废化学药品、废溶剂、尾矿粉、煤矸石、炉渣、粉煤灰、污泥、废油及其他工业废料、生活垃圾等)的周围进行生产。严禁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废渣、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等废弃物进人有机农业的生产用地。此外,要求有机地块与常规地块的排灌系统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以保证常规农田的水不会渗透到有机地块。

3.3有机农业对空气质量的要求

国家标准《有机产品第一部分:生产》(GB/T19630.1―2005)规定有机生产基地的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和《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9137)的规定。同时规定了缓冲带和栖息地;如果农场的有机生产区域有可能受到邻近的常规生产区域污染的影响,则在有机和常规生产区域之间应当设置缓冲带或物理屏障,保证有机生产地块不受污染,以防止邻近常规地块禁用物质的飘移影响。在有机生产区域周边设置天敌的栖息地,提供天敌活动、产卵和寄居的场所,提高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控制能力。和水一样,空气具有很强的移动性,各种污染物质或有风险的物质都可能随之移动一定的距离,因此,从空气传播风险的控制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有机农业标准都提出了缓冲带的要求。同时从可持续生产的角度也要求有机农业有自然生物栖息的空间以供有害生物天敌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所以,标准也要求有一定的保护空间。直接与常规农田毗邻的露天食用菌栽培区必须设置大于30m的缓冲带,以避免禁用物种的影响。当然,基地周围,特别是其上风向不能有污染源,远离交通要道和居民集中的城镇是最基本的要求。

3.4有机农业对生物的要求

发展农业的重要性篇12

1 经济新常态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

1.1 提高农业经济质量和效益

目前所处的经济新常态,集中表现在“新”字上面,经济新常态需要摆脱以往只重视速度,不重视质量、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局面。对于农业发展方式来说,应在背景下,做好转变与调整工作,对经济新常态做到有所适应,从而可以促使农业经济效益得到提升。受农业生产成本加大的影响,目前,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效益与质量并不是很好。若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应当促使农业发展方式得到转变,通过减少使用农药、化肥等,来使成本得到节约,从而有利于经济效益的增长。

1.2 促使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根据2016年粮食产量统计结果来看,已经实现了13连增。虽然这一成果十分可喜,但这背后却是以牺牲环境与资源为代价换来的。现如今,农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十分严峻,还有浪费大量农业资源等问题。由于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导致水质与土壤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不仅影响生态环境,还影响人们的健康、影响农产品的品质。由此可见,农业发展必需从原先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方式转变过来,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1.3 有利于农业技术得到创新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对农业问题非常重视,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会涉及到三农问题。现如今,农业科技也在整个农村范围内,得到有效推广与应用,但是与欧美等国相比较,我国农业科技化水平还是较为落后,尚未完成规模化产品链的构建,使得农业市场竞争力缺失。所以,需要通过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来促使农业技术得到创新发展,促使农业产业链的有效行程,最终使得我国农业竞争力与综合能力有所上升。

2 经济新常态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面临的难题

2.1 农业产业链不完整

根据2015年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增长了3.9%,占据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的9.0%。不管是增长速度还是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据的比重,都较2014年有所降低。出现这样的现象由3大问题造成:在农业生产与销售时,对生产所用到的种植方法较为重视,却忽略了营销与深加工环节;在农业产品结构当中,特色与高附加值产品不足,从而使所获取的效益不佳;农业龙头企业缺失,从而造成农产品加工规模提升不上去,阻碍了农业产业链化发展。

2.2 农业科技创新不力

对于农业来说,需要依靠科技水平来驱动发展,因此科技水平对农业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现如今,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存在3大问题:人才缺失,不仅是农业技术产品研发人员缺失,在农业技术推广上,也缺乏对应人才;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很多科技成果仅仅留存在纸上,并没有得到转化与应用,从而不利于农业技术的发展;所谓的农业创新,更多时候还是停留在理论上,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

2.3 农业投入资金量不足

为了保障民生,每年国家都会在农业发展上,给予较多的优惠政策。但是从各级政府出台的政策来看,显然中央政府较为全面,而地方政府政策较为缺失,特别是在资金投入方面,很多地区都达不到当地农业发展的需求。虽然中央会给予财政支持,但很多地方政府缺乏在农业发展上的资金投入。对于农民来说,在农业生产中存在资金需求,然而,受到农村金融体系、服务等方面的限制,使得很多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

2.4 农业生产者素质不高

要想使农业发展方式得到转变,就需要从原先以牺牲环境与资源为代价的生产模式,转变到节约、节能的生产模式中去。并提升农业科技化水平。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对农业生产者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需要他们具备专业技术与能力。受外出务工等因素影响,使得留在农村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民,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素养偏低,这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的推广,也限制了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

3 经济新常态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措施

3.1 调整农业生产的结构,构建农村经济发展特色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较为广阔,因此在农业发展上,拥有很多先天优势;但是因为历史等相关因素制约,使得我国农业生产方式还较为传统,对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也缺乏深加工,从而使得经济效益提升不上去。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使特色农业得到发展,例如可根据当地自然情况与历史资源,发展旅游农业,增加休闲旅游,从而使得农业结构发生改变;可以将农业与畜牧业进行结合,这样不仅可以满足畜牧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还可以使畜牧业生产中产生的粪便,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更好的利用,从而使农业与畜牧业相互发展、循环利用。

3.2 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推动农业朝自动化发展

受到当前科技的发展,在一些农村地区,也开始出现了信息化与智能化局面,从而促使农业生产效益得到提升。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还应当加大加强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有效运用。借助新型技术,借助互联网+,来推动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并可以及时根据市场所对应的需求,碜变农业生产的结构,从而使农业生产更具有针对性还可以在农村地区引入电子商务模式,从而借助网络营销手段,来促使农产品销售,形成农产品品牌,从而为农产品销售扩大途径。

3.3 转变农村的金融制度,增加农业整体投资资本

经济新常态背景之下,我国农村经济在开展过程中,还处于原始资本积累阶段,农业发展还需要外界资本力量的大力支持。所以,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当中,需要做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工作。在农村地区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等新型的农村金融组织,从而使得农业发展可以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完成农村区域保险的建设工作,从而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促使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所提升。但是在农业金融制度改革时,还应当做到因地制宜,需要使出台的政策与制度,符合当地实际情况,从而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得到落实。

3.4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目前,虽然农业科技水平较以往来说,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农业技术推广,仍存在较多问题。这主要是受到农民本身的素质与专业技能影响,在观念上,他们对农业新技术也存在排斥现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做好农业技术推广,不断发展新型职业农民。为了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比例。要做好培训工作,地方政府可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引进,来完成培训计划;加强培训的资金投入,从而加强农民参与进来的积极性;结合地方农业特色与产品优势,来对培育对象进行筛选,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来完成一批有文化、有技术、有实践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

4 总结

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为了减小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需要促使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得到快速转变,并使农业生产结构得到优化与升级,从而使农业得到规模化发展,使农村经济能够更加符合市场与经济变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发展农业的重要性篇13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政府部门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但当前,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实施有效方法解决,从而提升农村财务审计的工作效率,保障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1我国农村财务审计的现状

11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缺少国家相关法律的支持

当前,无监管已是我国财务审计工作的一个常态,法律管制的缺失,审计工作没有相关法律条款的依靠,导致难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农村财务审计是服务性工作,归属于经济管理机构,由于工作体系缺乏规范化且无制度性,致使相关工作难以开展,阻碍了农业经济的提升。

12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执行力度的缺乏

在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中,部分村子组织档案管理不当,管理方法缺乏系统化的操作,致使相关老旧的账目或者资料档案在查找时都非常困难,耗费了许多时间,更甚者竟发生过去资料缺失、损坏的现象,给审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困难。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无法可依,即使农民发现并反馈问题,有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不好,拒绝回答甚至不予理会。在关乎自身利益的时候,一些工作人员为顾全自己,宁可掩盖事实并改写部分无证可依的资料,或捏造不存在,给审计人员造成巨大麻烦。

13农村财务审计管理人员较低的工作能力

专业知识不达标、服务质量差是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人员存在的普遍问题。多数农村财务工作人员不熟练工作业务,工作技能未得到专业训练,工作开展时易犯错,较低的工作效率阻碍了财务审计工作的实施。农村财务审计需要提高工作团队的管理水平,在人才的招聘中,实行优胜劣汰,保证优秀的人才的引进,提升工作效率以及团队工作水平,最终实现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质量的提升。

2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21有效解决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部分财务管理人员趁工作的方便巧取私利,且较为普遍,造成了不少无头账目的出现。此外,還有部分公职人员为一己之私以权谋利,即将农村公共财产变为私有。种种营私舞弊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实施。由此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管理的加强,不仅能够改善不良行径的产生,还能有效率地处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发生的许多问题。

22农村财务公开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改良农村干群关系、财务审计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的实施、按期核查农村财务状况,三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此外需向广大农民通告农村财务审计结果,即农村财务审计透明化,并鼓励农民居委会热情地加入到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管实施,最终促使农村财务管理更加公正化、公开化、合理化,降低以权谋私的行径,促进了居民与财务工作人员的关系向良好化发展。

23农村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得到提升

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提升,不仅能促使农村财务人员工作本领的提高,而且能够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增强工作素养。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审计工作,是财务人员进行财务审计工作的前提,记账、报账工作的有效进行,从而指引管理人员工作安排的公平化、合乎情理化,从整体上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准。

24实现集体资金的合理、高效使用

财务部门应对农村的具体情况有一定程度上的知晓,以方便财务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且有利于相关部门对农村公共财产实行公平、公正的分配。农村审计工作能够详细地展现出农村各项财务实际情况。相关部门在财产的分配、使用方面应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透明化、合理化的财务实际状况,可以让群众主动积极地配合财务工作,公开化的农村财产能够促进其使用得合理化、科学化。

3强化农村财务审计以实现经济发展的对策

31建设法制化的审计工作

常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依据法律层面来看,此话表明法律约束管制的必要性。因此,农村地区的审计工作也需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管制。由此出台一部关乎审计工作的合理性条款,已成为农村地区权力部门当前主要任务。在条款中必须显示有关审计工作的以下3个重点事项:审计反馈法律约束、审计处罚法律约束以及专账管理法律约束。关于此三点的审计工作,都需要依据法律程序来高效实施,保障在实际情况中农村经济得到科学化发展。

32良好审计环境的建立

一直以来,农村当地部门不看重政府在当地所设立的审计部门。针对审计部门列举的合理化、科学化的审计建议,当地部门通常采取不予理会的态度。因此,想要扭转审计部门长期处于劣势地位的这种常态,本文以为纪检部门、监察部门、当地审计部门三者应协同执法,给当地部门带来一定的压迫性、震慑性,促使其慢慢引起对审计工作的重视,最终真正实施审计部门提议的合理方案。在较好的审计环境下,审计工作才能高效地进行,农村经济也得到了改善。

33审计工作实际效果的提升

目前,由于农村地区审计工作的实际效果差,如何提高审计工作的实际效果已经成为首要目的。审查各部门的实际收入、支出是否合乎规定;审查各部门是否依法实现签订的各项合同;审查经济支出和去向是否真实;审查关联债务是否依据规定执行。审计人员应保质保量地完成审计工作。审计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离不开下面几点内容:审查原始资料、复印件、证明材料;合法生成审计报告、审计结论。只有审计部门按照以上准则,踏踏实实地完成审计工作,才能保证农村地区经济往更好方向发展。

34审计人员自身的工作素质提升

在平时工作中,审计部门的相关领导应多向审计人员宣导,劝诫审计人员需要加强自身工作素质和能力,这样可以让审计人员形成一种需认真对待工作的意识;其次,相关领导应积极做好培训工作,每个审计人员都需要进行专业化的审计能力培训;最后,审计部门的领导应做好领头羊的工作,责任明确化。审计部门的领导在工作中,如果发现一些部门有不合乎情理的收入及支出时,应及时批评制止。针对部分违规操作比较严重的农村干部,审计部门的领导应联合纪检部门、检查部门追查其责任。通过这些举措,农村地区的经济才可以可持续且良好地发展下去。

4结论

综上所述,文本提到了审计工作对提升农村地区经济状况具有可行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透明化的财务经济情况、合乎情理的经济支出都与审计工作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此外本文也提到了如何保质保量的完成审计工作的相关建议:优良审计氛围的建立、审计人员本身的工作素质提升、审计工作法制化的建立以及审计工作实际应用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炳照农村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4(15):292-293 

[2]江国才提高农民满意度视角的农村政府管理审计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4 

[3]钱利敏新时期农村财务审计的调查与思考——以噪州市为例[J]当代社科视野,2013(6)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