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绿色农业论文

摘要:我国绿色农业经济市场的整体发展水平较高,但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以市场体制落后、后继动力不足、带头作用不明显3方面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问题,给我国绿色农业的综合发展水平造成严重阻碍。因此,政府及有关工作人员应完善法规建设,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结构,使整个绿色农业的发展更具规范性。
绿色农业论文

绿色农业论文:绿色食品产业农业经济论文

1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存在的问题

1.1绿色食品生产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

针对现代人们对绿色食品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人们认为只要是土地里长出来的蔬菜都是绿色食品,这种对绿色食品的理解是错误的。绿色食品是无污染的一种食品,具有一定的安全、营养的一种食品。无污染不仅是指在生产中不受到污染,而且对生态环境不会造成污染。绿色食品就是不使用化肥农药的食品,由于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概念模糊,影响了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由于绿色食品是一种农业的生产过程。众所周知,农业生产过程通过使用化肥、农药能够有效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现如今的社会经济中,由于农业生产缺乏对绿色食品产业的认识,对绿色食品的生产不重视,不仅对消费者的身体产生一定的危害,而且还制约了农业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在生产绿色食品的同时,滥用激素的现象越来越多,改变了绿色食品的概念,不仅影响了食品的安全性,而且还阻碍了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1.2绿色食品的问题

现代社会经济主导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但是在发展绿色食品过程中,没有一定的保护措施,生产出来的绿色食品没有一定的安全和质量上的保障,在生产绿色食品管理中缺乏一定的监管力度,严重影响了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虽然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但是在现代的社会中,由于对市场体系不够完善,在我国的许多企业中,都缺乏一定的法律意识,企业在绿色食品产业中滥用绿色食品的标志,假冒绿色食品,不仅对人们的身体有着一定的影响,而且还不利于本企业经济的发展,还对农村生态环境有着一定的影响,阻碍了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由于现代社会经济主导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中,绿色食品数量较少、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规模比较小、产品较为单一,没有办法满足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

1.3生产绿色食品成本过高

在现代的经济社会中,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但是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过程中,由于绿色食品的生产成本过高,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要想生产绿色食品,就必须要有过硬的生产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绿色食品不使用农业化肥,对土壤、气温等各种要求比较严格。绿色食品的包装,必须要进行单独包装,还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虽然发展了绿色食品产业,但是还要申报绿色食品产品的标志,在申报过程中,需要花费过多的费用,就会造成了发展绿色食品过程中成本过高的问题。

2绿色食品产业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基础,要想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

2.1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绿色食品产业就是在无污染的区域内,利用一定的自然资源,生产出无污染的安全绿色食品。在绿色食品生产的过程中,对农村生态环境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如今社会发展中,绿色食品产业是一种有着非常大发展前景的新型产业。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满足现当代消费者的需求,而且还符合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的农业发展,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是趋势。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还能由传统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通过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还能推动农业结构的调整,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化,所以,在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生产出来的绿色食品肯定是安全无公害的,能够符合消费者的需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技术。在生产绿色食品过程中,由于对生产技术有着一定的要求,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的先进技术,对生态环境和安全进行严格的控制,促进了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才能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2.2加强绿色食品监管力度

在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过程中,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来加强绿色食品监管力度,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绿色食品能够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且还能通过绿色食品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在生产绿色食品过程中,对全过程进行全程监控,能够使得绿色食品的质量达到标准。只有绿色食品质量达到了一定的标准,才能促进绿色食品产业,进而推动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2.3加强政府的调控

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过程中,为了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政府必须要加大力度进行宏观调控。生产绿色食品过程中,要保护生态环境,能够有效维护生态平衡的发展。政府要建立环境保护机构,通过一定手段来加强环保管理,能够把环保责任制与经济相结合,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加大环保投资力度,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绿色基地,能够保障绿色食品产业良好地发展。还要加强环保意识,政府通过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环保意识,引导消费者改变消费观念,促进绿色食品消费。在进行宣传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宣传绿色食品的优点,还要对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一定的宣传,这样不仅能保障消费者的身心健康,还能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2.4提高市场营销力度

在现代社会中,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要越来越高,大多数的绿色食品只能通过普通渠道进入市场。需要拓宽市场,建立专业化的绿色食品市场,能够有效保障绿色食品流动的现代化建设,进而提高绿色食品的流通率,保障绿色食品的安全、质量等,同时还要杜绝假冒伪劣的绿色食品进入市场。通过开展电子商务,构建绿色食品网络营销平台,能够极大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进而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3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就必须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过程中,会出现诸多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解决,进而能够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过程中,还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保障绿色食品的安全和卫生,进而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提升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张会峰 单位:沛县栖山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绿色农业论文:现代农业绿色经济论文

一、绿色经济视角下衡阳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湖南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长株潭一体化以及衡阳承接产业转移区的建设,衡阳市及其周边衡南县、衡阳县、蒸湘区等县区绿色现代农业园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地发展。衡阳市充分利用武广、湘桂高铁、在发挥大湘南中心城市优势,整合社会资源,突出发展特色等方面,重点建设多元化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然而,衡阳市现代农业园区也存在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1、政策扶植力度不强

政府相关配套的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大。如在现代农业园区企业的税收优惠、三农财政资金扶持、人才引进等方面政策仍不够完善。同时,在引导上、下游联动方面,没有形成成熟的上下游产业链,且在给予绿色产品的绿色通道方面也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

2、人才储备不足

绿色经济视角下现代农业园区运作的人才储备不足,高层次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不多,经营管理机制滞后。高校、科研机构在这方面研究的成果不多,对农业园区的经济模式、生态模式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园区的生态链和产业链比较短,也还没有形成相关得理论知识,这导致企业经营管理者、农业产业工人、农民、政府公职人员、消费者等都缺乏对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系统学习。

3、没有形成区域特色

衡阳城区、城郊结合部的城中村以及周边衡南、衡阳县等农村地区,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制定农业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和目标,园区建设缺乏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和科学的总体布局,项目建设重复较多,布局的随意性太大,甚至项目因人而定,造成同质产品泛滥,市场差异化程度低,竞争力低下,造成了区域性的优势资源无法充分发挥优势。

4、服务体系不完善

相关软、硬件服务体系不完善,硬件建设不多,软环境建设较差,招商引资能力不足。与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密切的相关产业服务体系还尚未形成,行业间、部门间、企业间的沟通不畅,缺少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链条不长,难以带动周边农民致富。

二、衡阳市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模式

经过多年实践,衡阳市在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方面,积极探索并尝试适合区域经济特色的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农户主导型等模式。

1、政府主导型

政府在总体规划、发展方向、政策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指导和支持,委托市场化的主体开展具体的农业产业化的工作。此模式的优点在于农业园区的发展方向与政府的发展目标相稳合,农业开发区可以摒弃眼前的利益,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例如,衡阳市各县区设立的农业开发区是由有关职能部门利用财政资金设立的市场主体,负责园区的规划、建设、招商引资和经营管理等各项事务。

2、企业主导型

依托由民营资本参与投资建立的农业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政府部门坚持“围绕产业扶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的思路,紧紧围绕优势主导产业,统筹安排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项目,一手抓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一手抓扶持产业化经营,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如祁东县黄花集团、香芋集团、金鹏草席集团等。此模式是比较适合于资源丰富、旅游观光农业等特色农业园区。

3、农户主导的合作生产模式

农民以土地使用权作为出资的主要方式,或者提供自己的劳动力。此模式农户负责园区的基础设施、土地使用费及经营管理,通过以自己的土地使用权出资,或者把其他周围农户的土地使用权租赁过来,实现规模经营,既保障了农村土地在农民自己手中的流转,又保障了生产效率。例如,衡阳县角山镇的水稻园区生产的水稻,该品牌以水稻农业合作社为依托,将20亩以上的大户和零散的农户相结合,以农业合作社为平台,打造“角山米”这一大米品牌,促进水稻的销售。

三、绿色经济视角下衡阳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策略

1、完善软环境与硬件设施,搭建现代农业的公共行政信息平台

由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专题调研,充分利用衡阳市及县市区的绿色经济发展的资源条件合理规划现代农业园区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乡一品,一县数品”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格局,避免项目重复、恶性竞争发生。运用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给予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相应的优惠政策,以吸引人才流入,对于区域内职业院校涉农专业给予重点扶持,完善人才吸收机制。政府、企业搭建现代农业的公共行政信息平台,让产业链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实现多方位、零距离。

2、注重产品多样化,建立混合纵向一体化的联结机制

农业产业园区应根据区域自然资源条件、人力资源、区位优势吸引支持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的农业企业或机构,实现企业规模和种类的多样化;同时建立混合纵向一体化的联结机制,以一家核心龙头企业为主体进行产业链设计,带动其上下游产业聚集和发展,不同利益主体通过独资、控股或参股的形式参与产业链各环节的投资经营,将某种环节以某一利益主体,而又不与其他利益主体在某一功能环节以合同契约进行联结。如衡阳市雨母山农产品龙头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带动区域的整体产业链及旅游、餐饮等行业的发展,形成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

3、加强市区与周边郊县的良性互动

从生态经济角度出发,在现代农业发展上进行合理规划,充分发挥市区、城郊、县域地理环境不同的农业区域的比较优势,现代特色农产品在城市的商业规划、行政管理、企业发展、产业一体化中,系统地进行规划,重视市区和周边区县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避免基础设施和农业项目的重复建设,以防出现同质产业园,同时避免恶性竞争导致本地区经济利益受损,应当发展本区域有特色、有潜力的农业产业,实现绿色经济和农业园区的双赢局面。

4、建立“公司+园区+农户”的组织形式

现代农业产业链能否取得成效,决定整个产业链的效益,而产业链的效益又取决于“品牌+标准+规模”的经营体制和“公司+园区+农户”的生产模式。没有最终产品品牌溢价,就没有整个产业链价值的提升,标准化是品牌的保障,规模化就是将产业链模式复制放大,且规模化必须建立“公司+园区+农户”的组织形式,园区应统一设计制定生产标准,公司为主体,有权对进园区的人进行筛选,进园区人员必须服从公司管理;农户是生产主体,是独立的经营者,可以自己决定生产规模、内部考核方法、内部分配等。

作者:贺旭红 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绿色农业论文:绿色制造农业机械论文

1现代农业机械绿色制造的特点

1.1能够有效降低环境污染

传统的农业机械制造过程会消耗掉大量的能源和自然资源,并且由于生产技术落后、不科学等原因,会产生资源利用不充分、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机械制造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等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环境恶化、生态退化等现象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现代农业机械中的绿色制造是基于农业发展信息的基础,对肥料、农药以及相关能源利用绿色环保理念,确定使用分量和使用的时间而开展的,这样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科学性,优化了生产效率,提高了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而且还有效降低了环境污染,更好地满足了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绿色健康的要求。

1.2节约农业机械生产的原材料和能源

传统的农业机械产品在组成结构和功能上缺乏全局性和一致性,一旦达到使用年限后,由于部分构件损坏,购买不到合适的配件,没有做好废旧和闲置农业机械设备的回收工作,造成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浪费,同时加大了农业机械的环境处置压力。现代农业机械的绿色制造有效改善了这一问题,不仅在农业机械生产制造方面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能够站在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对农业机械生产进行规划,提高农业机械生产的高资源利用率,有效减少资源消耗。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在农业机械制造上的应用进一步增强了现代农业机械生产的绿色经济效应,加强了资源共享,促进了现代农业绿色制造的不断优化。

2绿色制造在现代农业机械中的发展趋势

2.1现代农业机械绿色制造

将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绿色制造在现代农业机械中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主要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绿色制造技术和绿色制造设计将从多个层面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全球化、社会化、集成化、智能化和产业化等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农业机械制造的主要特点。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关于农业机械产品的生产环境指标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加上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农业机械绿色制造涉及的各个方面都要进一步完善。另外,绿色集成制造技术和绿色集成制造系统将成为未来农业机械绿色制造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2.2农业机械绿色制造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绿色制造在现代农业机械中的应用能够进一步优化农业机械制造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农业机械的绿色设计和制造方式方法都应当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消耗,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农业机械绿色制造,加大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大力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另外,为了进一步优化农业机械制造的资源环境功能,还应当将绿色制造设计和实施与新兴产业紧密的结合起来,例如农业机械废弃物的回收处理服务业、绿色制造软件产业等等,在丰富和扩展农业机械制造的延伸领域之外,还应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制造的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

3结语

绿色制造在现代农业机械中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环境污染程度低、资源节约等优势,由于农业机械制造涉及科学、环境等多个领域,需要各个相关领域的大力协调和配合,促进绿色制造在现代农业机械中的不断发展,不断优化农业机械生产,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鲁鸿颜廷婷单位:山东临沂市兰山区方城镇农机管理服务站

绿色农业论文:绿色农业科技论文

1.农业科技推广现状

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科云绿色农业技术集成中心连续多年加大对农业机械、试验设施装备等物资的投入,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举办观摩、展示活动,对农民进行现场培训。由于建设成效显著,该中心的基地已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和集成示范基地”。此外,隆平高科部级玉米种子研发中心建设正在积极推进,河南科技学院杂交小麦研究科研项目巳取得初步成效,这些都为济源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绿色农业防控体系逐步完善。建成济源市植保田间观测场及应急药械库,梨林镇东部万亩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区,大略镇寺郎腰村3500亩的大葱种植基地被定为绿色农业防控示范区。健全了市、镇、村三级监测防治体系,成立社会化防治组织100余个,推广应用大型车载植保机械300余台,构建起了“监测预警、扑控快速高效、监管规范有力”的动植物保护体系。高产示范区建设。针对土地流转率加大、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等现状,济源市先后建成五龙口玉米万亩高产示范方,积城镇/j、麦万亩高产示范方以及多个千亩方、百亩方’为全市粮食稳产高产提供了科技保障。

2.存在的问题

济源市农业科技支撑能力逐渐加强,但与农业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关键技术成果明显不足,产前、产中、产后等技术集成配套不够。二是农业科技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一线的实用型专家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尤为突出的是基层农业科技人才弓I不进、留不住。三是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农业生产、教学、科研、农民培训、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工作的衔接不够紧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科技整体合力。

3.意见和建议

一要抓好项目实施。持续抓好百名科技人员包百村活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三大重点工程。其中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要围绕“小麦、玉米、蔬菜”三大产业,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业效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要与认证、扶持政策协调配套,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二要加强协调沟通。农业技术教学科研工作要根据相关单位的性质、职能来谋划,要定位在全市的层面,加强彼此的分工协作,进一步做好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信息支撑、数据支撑和平台支撑。三要培养农业科研创新领军人物。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吸收一批高水平的高级农业专家,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考核机制。四要开展农业科技体制创新试点。选择一批基础扎实、条件较好的科研机构开展综合创新试点。目前,济源科云绿色农业技术集成中心果蔬示范基地和玉米小麦新品种示范基地,已经被列为济源市种植业基地发展的重点,正在通过项目扶持增强其科技含量,起到示范带动效应。

作者:马正国单位:济源市农牧局

绿色农业论文:绿色农业经济论文

1发展绿色农业经济的优势

绿色农业经济是以市场需求和经济、生态协同发展为根本原则,在传统经济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是农业经济的必然趋势。绿色农业经济相较于传统农业的优势主要表现为:

1.1综合效益更高绿色农业经济是绿色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体现,其发展目的主要是将地方农业经济水平与社会效益、生态环境相结合,从而实现3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同时,绿色农业经济还能推进我国综合效益增长型农业建设的整体进程,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模式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1.2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绿色农业经济要求在发展过程中遵循农业生态的发展规律,利用清洁、节约的新型农业技术,对多种农业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从而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相较于传统农业发展而言,可以更高效地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

1.3产品成本较低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可降低农产品生产及使用过程中的污染,较大限度地降低处理污染所需的人力物力等资源,使产品的整体成本水平显著降低。由此可知,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可有效降低农产品成本,间接促进农业经济水平的发展提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2绿色农业经济的现状及其问题

2.1发展现状近几年,我国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可将其发展现状所表现出的特点总结为2个方面。

2.1.1实现规模化生产自2004年我国首个绿色农业经济生产基地在黑龙江省试点并取得良好成效后,各地相继在自身区域优势的基础上,积极进行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基地的建设,并以此为主要依托,发展优势最为明显的绿色农业经济。目前,我国已有592个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年收益超过2.5×107万元,且农民合作社已逐步成为近年来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主体,绿色农业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已初具规模。

2.1.2品牌效应日益显著绿色农业经济生产规模的扩大,也使得我国绿色产品种类与数量不断增多。有调查显示,我国的绿色产品不仅在国内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其品牌注册范围也已扩大至芬兰、英国等多个国家,多方位的绿色农业经济品牌模式正逐步形成。

2.2存在问题

2.2.1市场体制落后由于有关经验的缺乏,我国绿色农业经济的生产、销售、流通渠道等市场制度均存在较明显缺陷,不同地区间的绿色农业经济水平差异显著,整个市场的发展水平低下。政府的有关监督机制执行力度较差。绿色农业产品尤其是绿色食品产品良莠不齐,容易出现未达标产品,给顾客造成较严重损失。

2.2.2后继动力不足资金和技术层面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绿色农业的整体发展。由于缺乏有利政策和充足资金的支持,造成不同地区绿色农业经济的市场投资和综合技术水平出现明显偏差,从而导致我国的整体绿色农业经济出现明显发展停滞现象。

2.2.3带头作用不明显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年限短,不同地区或企业间尚未形成较大差距,各绿色农业企业的发展水平基本相似,产业间缺乏具有带动效应的龙头单位,使企业间的生产、经营过程缺乏规范性,进而导致绿色农业产品的质量低下。此外,相关企业领导人缺乏较高的品牌意识水平,也是导致高实力龙头企业缺乏的重要原因。

3促进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

绿色农业经济是我国农业发展模式实现有利改革的主要动力。加强绿色农业经济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也具有积极促进作用。针对我国现阶段绿色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和有关文献资料,将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改进措施归纳如下,以期实现我国绿色农业经济的整体腾飞。

3.1优化产业发展结构科学的产业发展结构在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事半功倍的积极作用,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有:对农作物种植业、林木种植业及家禽畜牧业等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改革。可扩大烟叶、药材等较高经济效益农作物的种植范围,加强生态林、经济林等林业种植模式建设,并在家禽畜牧业方面增大财政投入,提高水产品等农产品在整体农业产品中的比例,更显著地提高经济效益。打造生产、加工、销售等产品一体化产业链,例如水果产业链、药材产业链等。产业链可较大限度地减少中间环节的资金损耗,间接地降低农业产品成本。此外,产业链的成功构建还能显著提高整个生产销售过程的规范性操作,从源头上减轻环境污染,很好地实现绿色农业。

3.2加强绿色农业技术研究绿色农业技术是绿色农业经济水平得到快速提升的根本保障,提高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力度势在必行。应结合地方特色和发展绿色农业的技术需要,构建多方位、层次化的农业科技研究体系,通过政府直接投资和社会联合投资的方式加大技术科研投资规模,为绿色生产技术的研究奠定必要的经济基础。应在整个区域范围内推广新型绿色生产技术的应用实践,可先将某一农业生产基地作为绿色农业技术的试点地区,取得良好效益后将这一试点地区作为农业发展范例,鼓励各地区在发展农业经济时积极应用绿色农业生产技术,从而顺利实现区域绿色农业经济水平的整体提升。应大力实施农民培训项目,通过授课、讲座等方式,向农民传授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和理论知识,提高农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使相关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过程更为顺畅。

3.3进一步完善法规建设法规建设是确保整个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市场健康、正常运营的根本基础。因此,政府应针对当前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在现有法规基础上,制定并颁布相关政策,使绿色农业经济实现规范化发展。为了进一步落实绿色农业经济法规,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多渠道宣传方式,向农业工作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宣传绿色农业政策及相关技术知识,更好地促进绿色农业经济实现健康发展。此外,还应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农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绿色农业经济的健康长足发展。

3.4提高产业集中效应龙头企业的带头效应可有效提高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市场的竞争力度,实现各绿色农业相关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因此,地方基层政府应鼓励农民形成合作社等组织,使地方绿色农业实现集中化发展,形成龙头产业,带动周边企业的发展,从而有效提高地方农业的整体绿色农业经济水平。龙头企业在发挥带头作用的过程中,也应严于律己,在企业内部形成完整的产品质量监督体系,进一步确保各绿色农产品的质量符合售出要求,不仅可为农民提供发展绿色农业所必需的技术等资源,还能为农民提供更的市场需求信息,为农民自身利益提供更保障,真正实现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提高。

4结束语

我国绿色农业经济市场的整体发展水平较高,但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以市场体制落后、后继动力不足、带头作用不明显3方面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问题,给我国绿色农业的综合发展水平造成严重阻碍。因此,政府及有关工作人员应完善法规建设,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结构,使整个绿色农业的发展更具规范性;应加强绿色农业技术研究,为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基础;应提高产业集中效应,建立龙头企业并发挥其带头效应。只有这样才能使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更,从而促进我国绿色农业经济效益的整体提升。

作者:曹艳双单位:榆树市弓棚镇农业经营管理站

绿色农业论文:发展绿色农业探析论文

摘要: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而发展绿色农业模式则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沿点。在世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部门采用现代化的设施及农业机械装备,依赖大量的投入化学肥料、农药、杀虫剂、除草剂,用高投入换取高产出。这种农业即使考虑到生态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也不很,因此这种现代农业是不完备的。

关键词:环境绿色农业意义途径

利用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在一定行政区域内生态良性循环,实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为绿色、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产品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

森林、草原和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是地球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起涵养分,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维持生态平衡等作用。自从有农业以来,人类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日益加剧。然而,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在最近50年来迅速扩大的,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对环境的破坏,为了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在建设生态省的工作中将保护黑土地,合理退耕作为一顶重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在现代农业的架构下,出现了白色农业、蓝色农业、黑色农业、旱作农业、节水农业、立体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等50多种农业模式。现行的这些农业模式有各自的特征和不足,都是从某一方面、某一技术层面上提出的,因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绿色农业则站在现代大农业的高度,用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相互和谐的理念贯穿到绿色农业的全过程之中,因此说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选择。

一、绿色农业的内涵

绿色农业具有“三先三保一个提高”的鲜明特征,并且强调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三先”就是将先进的工业装备、先进创新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现代管理理念和绿色农业的概念融合;“三保”就是确保农产品安全、确保生态安全、确保资源安全;“一个提高”就是增加农民收入,增加企业收入,增加财政收入,进而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绿色农业主导模式具有三大内涵。一是倡导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追求的是清洁生产、绿色产品和资源循环利用,要求控制和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对生产、生活废弃物实行资源化处理,对农业野生资源加强保护和利用,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二是倡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提供营养合理、卫生安全、数量充足的食物是绿色农业发展的基本功能,绿色农业强调安全但不拒绝农药、化肥的合理应用,符合我国食物安全战略。三是积极倡导和贯彻农业全程一体化管理的理念,把品质、安全、营养的绿色食品作为终端产品的生产,转化为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控制。同时,也注重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推进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等的发展。

绿色农业核心理念是科学、安全、高效、和谐。绿色农业将市场、资源、生态等约束变量内生化到农业体系,变事后监督为过程控制,强调农业整个产业链条的标准化,注重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多功能性。

我国绿色农业的概念和模式是在总结国内外可持续农业、有机农业以及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实践基础上提出的,因此比较、科学、内涵丰富。

二、积极推动绿色农业模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绿色农业是真正的贸工农一体化。绿色农业把农产品按产业关联度,拓展为一个系列,在绿色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方面实行一体化经营。既强调产前的环境监测,又强调产中投入品的标准,还强调产后的绿色加工、销售,既具有种养业的环境标准、生产标准,又有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的生产标准和环境标准,通过企业建立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保障加工原料的品质划一,质量达标。

其次,由于绿色食品的收购价明显高于常规农产品(一般比普通农产品价格高40%左右),绿色农业具有高增值性。

第三,由于绿色农业倡导以保护优良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生产安全品质产品为核心,坚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实现农业的良性互动而不是恶性循环,所以绿色农业特别强调可持续发展。

绿色农业概念的提出是基于以下现实背景:一是源于提升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的需要;二是基于现代农业环境的污染逐年加重,农业资源利用不合理的严酷现实;三是农产品安全性不够等问题凸显。

我国目前正面临着农业人口多,资源少,生产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等问题,已无法通过增加更多的农业资源来增加农产品的生产,只能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来解决。因此,大力提倡的绿色农业模式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有效发展模式。只有选择绿色农业模式,才能做到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生产和保护结合,合理开发和利用结合。只有将绿色农业发展模式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才能更好地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健康发展,更加符合人类生存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

三、发展绿色农业的有效途径

生态示范区,就是以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建设为主要对象,在一定行政区域内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健康的持续发展的相对独立又对外开放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

1、充分利用自然优势,是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自然优势包括有利于开发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丰富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人口的增加,环境污染是不断加重的,为此从“九五”开始加强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同时对造纸、乳品、糖甙、制药行业的污染以及医院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水污染,进行了有效的治理,使排出的烟、放出的水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在治理污染的同时,积极植树造林。这些措施使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生态环境得到优化。

2、促进”三位一体”的整体推进。发展生态农业以来,人们先后制定了四作物包括土壤、水源、空气、种子、化肥、农药及产品质量、运输、储存等内容的《A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22项;根据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四大作物化学灭草,防治病虫害的26种二元、三元配方。规定了节制使用的农药品种;制定了高温堆肥的卫生标准,化肥的使用标准,对空气、水、土壤污染物浓度作了具体规定,为农业标准化生产、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营造氛围,加大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的力度。农业标准化的实施,农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在生产环节,必须从生产者的教育、引导入手,使他们能自觉保护农业环境,实行科学种养,提高产品质量。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标准、技术的宣传,增强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和消费等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氛围。

4、从点到面,逐步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市场准入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市场准入制度,是指通过有权开展质量认证、认定机构认证、认定的农产品或经检验质量安全卫生指标符合国家、行业、地方食品安全卫生标准、无公害标准的农产品准予进入市场流通的制度。同时,要在市区农贸批发和零售市场设立绿色农产品专区、绿色专柜和专门摊位或者建设专门的绿色农产品市场,以此来推动和促进绿色消费,打响绿色品牌,满足人们对营养健康食品的需求。

通过生态示范区建设,充分利用自然,走生态农业之路,抓好生态恢复与建设,可大力开发有机(绿色)农业,向国内外提供大量清洁食品,有利于人民健康和提高我国出口食品的国际声誉。从根本上扭转了长期以来大规模单纯农业开发所带来的生态失调和环境恶化趋势,必将极大地改善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增长。超级秘书网:

绿色农业论文:绿色生态农业论文

1忻州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虽然资源优势明显,但在发展典型的同时,忻州市发展生态农业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水资源缺乏、水土流失严重、农田水利建设滞后,土壤肥力水平下降,土地生产力水平较低,品牌产品不多、推广力度不够、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生产中存在掠夺性经营思想、小农业思想,条条各自为政和短期行为等难题。近年来,忻州市在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上,一直存在着以下几个大的问题:

①广阔的石质山区宜林地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到处有山地,就是少林木,而且原有的国有林、集体林也在萎缩。全市山区有宜林地66.7×104hm2以上,但大多数是荒山秃岭及稀疏草灌植被,一直沉睡着、闲置着,基本无人问津,无人去承包、去造林。

②广阔的黄土丘陵宜林、宜果、宜牧地资源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综合开发利用,反而是农垦过度,致水土流失严重。黄土丘陵包括荒山荒沟面积也在66.7×104hm2以上,但均以农耕为主。虽然酥梨、核桃、红枣、海红果、仁用杏等是这些生态区域的优势品种,但一直没有大的发展;农林牧综合开发治理也不普遍,只是在退耕还林项目区种植了一些新的树种。

③广阔的盆地平川宜农宜耕区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种植业大、养殖业小,大量的玉米等秸秆资源白白浪费,焚烧成灾。没做到种养结合,使纯农业村农民的收入单一,为了高产高效,便依靠大量投入化学物质,致农业污染日趋严重。

2建设绿色生态忻州应该做好的大文章

2.1围绕生态产品,做好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的大文章

长期以来,忻州市农业自然资源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自然资源的生态性能不仅得不到恢复和提高,为了保持粮食增产,还不得不增加化肥、农药、激素的投入,导致土地污染日益严重,恶化了原有的农业生态环境,使农业活动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从而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生产绿色、有机、无公害产品,既绿化了荒沟荒坡,保持了水土,又可同时产出果、粮、畜等品质产品。忻州应打破部门分割,大力推广林草、果粮、林药、林菇,或利用各种林地及果园,大力发展林下生态养殖等一系列高效的生态农业及循环经济新模式,既能显著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又能产出绿色品牌产品。

2.2围绕农业增效,做好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发展大文章

从2006年起,忻州市观光农业点由原来的3个发展到现在的大大小小77个,观光旅游农业收入超过13亿元。忻州市是旅游区,要借助旅游业,对当地产业转型、农民就业增收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做出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利用蔬菜大棚基地和核桃、杏、枣、梨等干鲜果基地,通过发展设施农业、现代农业技术,建设特色精品果蔬采摘型农家庄园。建设集蔬菜产业、采摘、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学习培训农业示范基地。

2.3围绕农民增收,做好资本发展山地生态经济大文章

在抓好集体林权经营制度改革的同时,要制定政策、出台办法,调动和鼓励农民,尤其是工商企业、社会资本进山入沟,承包山地,植树造林,发展松树、杨树用材林,山桃、山杏经济林,以及大果榛子、大果沙棘、刺梅等经济灌木,宜栽什么就栽什么,谁投资、谁拥有、谁受益、能继承。有力促使全市广阔的山地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既绿化了山河、改善了生态,又开辟了长远增收途径。

作者:张文秀 单位:山西省忻州市农村人才培训中心

绿色农业论文:绿色食品农业经济论文

1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存在的问题

1.1绿色食品的问题

现代社会经济主导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但是在发展绿色食品过程中,没有一定的保护措施,生产出来的绿色食品没有一定的安全和质量上的保障,在生产绿色食品管理中缺乏一定的监管力度,严重影响了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虽然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但是在现代的社会中,由于对市场体系不够完善,在我国的许多企业中,都缺乏一定的法律意识,企业在绿色食品产业中滥用绿色食品的标志,假冒绿色食品,不仅对人们的身体有着一定的影响,而且还不利于本企业经济的发展,还对农村生态环境有着一定的影响,阻碍了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由于现代社会经济主导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中,绿色食品数量较少、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规模比较小、产品较为单一,没有办法满足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

1.2生产绿色食品成本过高

在现代的经济社会中,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但是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过程中,由于绿色食品的生产成本过高,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要想生产绿色食品,就必须要有过硬的生产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绿色食品不使用农业化肥,对土壤、气温等各种要求比较严格。绿色食品的包装,必须要进行单独包装,还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虽然发展了绿色食品产业,但是还要申报绿色食品产品的标志,在申报过程中,需要花费过多的费用,就会造成了发展绿色食品过程中成本过高的问题。

2绿色食品产业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基础,要想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

2.1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绿色食品产业就是在无污染的区域内,利用一定的自然资源,生产出无污染的安全绿色食品。在绿色食品生产的过程中,对农村生态环境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如今社会发展中,绿色食品产业是一种有着非常大发展前景的新型产业。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满足现当代消费者的需求,而且还符合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的农业发展,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是趋势。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还能由传统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通过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还能推动农业结构的调整,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化,所以,在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生产出来的绿色食品肯定是安全无公害的,能够符合消费者的需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技术。在生产绿色食品过程中,由于对生产技术有着一定的要求,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的先进技术,对生态环境和安全进行严格的控制,促进了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才能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2.2加强绿色食品监管力度

在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过程中,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来加强绿色食品监管力度,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绿色食品能够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且还能通过绿色食品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在生产绿色食品过程中,对全过程进行全程监控,能够使得绿色食品的质量达到标准。只有绿色食品质量达到了一定的标准,才能促进绿色食品产业,进而推动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2.3加强政府的调控

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过程中,为了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政府必须要加大力度进行宏观调控。生产绿色食品过程中,要保护生态环境,能够有效维护生态平衡的发展。政府要建立环境保护机构,通过一定手段来加强环保管理,能够把环保责任制与经济相结合,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加大环保投资力度,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绿色基地,能够保障绿色食品产业良好地发展。还要加强环保意识,政府通过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环保意识,引导消费者改变消费观念,促进绿色食品消费。在进行宣传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宣传绿色食品的优点,还要对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一定的宣传,这样不仅能保障消费者的身心健康,还能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2.4提高市场营销力度

在现代社会中,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要越来越高,大多数的绿色食品只能通过普通渠道进入市场。需要拓宽市场,建立专业化的绿色食品市场,能够有效保障绿色食品流动的现代化建设,进而提高绿色食品的流通率,保障绿色食品的安全、质量等,同时还要杜绝假冒伪劣的绿色食品进入市场。通过开展电子商务,构建绿色食品网络营销平台,能够极大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进而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3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就必须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过程中,会出现诸多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解决,进而能够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过程中,还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保障绿色食品的安全和卫生,进而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提升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张会峰 单位:沛县栖山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绿色农业论文:创新绿色农业推广论文

1对新时期绿色农业推广创新思考与实践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之中,进行农业生产以及农产品销售也必须要有新的改进。选择新的销售方式,改善农产品生产方式,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人们的需求,这样才能够让农业生产有更好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品质的农产品。当前对绿色农业推广的工作,是国家都高度重视的,这是促进农产品生产地区发展的关键。而在绿色农业推广的过程之中遇到了很多阻力,下面是笔者针对我国当前的发展情况,对绿色农业推广的创新思考。

1.1注重绿色农产品生产的推广

绿色农业的关键是农产品的无害化,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之中,要注意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减少对人体有害的化工产品的使用,让农产品生产者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寿光蔬菜产业能够拥有今天这样的发展,就是在进行蔬菜生产的过程之中,合理的进行化工产品的使用,保障蔬菜健康化,以此来促进人们选购其蔬菜,正是因为如此,才让寿光蔬菜受到了人们的爱戴,让更多人愿意选择寿光蔬菜,使其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经历了多年的发展,能够被更多人所认可。

1.2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绿色生产意识

进行绿色农业推广,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要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绿色生产意识。很多农业生产者仅仅是注重产量,为了提高产量会使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来保障农产品的产量。同时在进行农业生产以后,对农产品垃圾的处理方面为了减少在这方面的投资也比较随意,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农业生产者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之中,会给使农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其中会残留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且还导致由于农业生产而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影响和伤害。学习寿光蔬菜基地的发展战略,进行绿色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保障农产品安全,同时对生产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1.3建立示范基地

通过绿色农业的示范基地建立,让农业生产者了解到绿色农业的重要性。通过示范基地的建设,让大家更加直观的了解到进行绿色农业的好处,了解到绿色农业给人们带来的收益,这样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之中才能够有更好的表现。通过示范基地的生产以及科学的管理方式,让人们对绿色农业有一个更切合实际的认识,这样会更具有说服力。寿光蔬菜能够有今天这样好的发展,也是由于在发展的过程之中,其利用示范基地的建设,对市场的情况进行分析,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样生产的好处,才使得该蔬菜生产地区能够取得今天这样骄人的成绩。

1.4进行产业预警机制的建立

建立安全生产的预警机制,像寿光蔬菜那样,对生产以及销售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进行预警机制的建立,让农业生产者可以随时了解到市场动态,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来进行产业调整。这样不论市场如何变化,生产都能够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使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1.5注重品牌战略

在进行绿色农业推广的同时让人们提高品牌战略意识。寿光蔬菜经过长期的发展,能够成为我国蔬菜重要品牌,甚至已经成为在国际上知名的品牌,就是由于其对品牌战略的重视。注重品牌建设和宣传,才让其拥有了今天享誉国内外的盛誉。

2结语

进行绿色农业的推广是保障消费者能够吃到放心的农产品的关键,也是保障农业生产者能够获得更多收益的重点,更是保护环境,减少农业生产给环境带来压力的关键。因此进行绿色农业推广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本文笔者就对绿色农业推广的重要性进行了简单介绍,对进行绿色农业推广进行了创新思考,提出了几点意见,同时结合寿光蔬菜生产基地的发展情况,对绿色农业的推广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进行了进一步的介绍。希望能够真正实现绿色农业的推广,进一步的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让更多农业生产者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进一步的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让农业生产者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进一步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地区之间的经济平衡。

作者:李东昊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绿色农业论文:ISM与AHP绿色供应链循环农业论文

1ISM模型的建立

1.1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因素

已有的研究表明,循环农业中的行为主体包括涉农企业、农户、政府和中介组织。但是,从供应链的角度分析,循环农业的内核是产业链延伸与生产、消费的统一,因此应将消费者纳入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体中。对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产生影响的是链内因素和链外因素的综合作用,链内行为主体包括涉农企业、农户、消费者,链外行为主体包括政府及中介组织,各行为主体参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因素见表1。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过程中,内外因素的影响作用是非常复杂的,任何单一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因素从而影响主体行为的选择,这种相互作用可以使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同时还受到反馈行为的纠正,这些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

1.2ISM模型建立

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ISM模型法利用图形这种直观的方式来描述和阐明问题,这对于理清思路、明确问题,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都极为有用。

1.2.1确定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

基于吴锴对参与循环农业主体行为的分析,并将消费者纳入其中,将表1中细分的17个因素,使用方格图分析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影响因的相互关系。,A表示方格图中行因素影响到列因素,∨表示方格图中列因素影响到行因素,X表示两因素相互影响。

1.2.2根据方格图建立可达矩阵

根据方格图建立邻接矩阵,利用Warshall算法得到可达矩阵M。Warshall算法是一种求二元关系传递闭包的高效算法,其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1)设在n个元素的有限集上关系R的关系矩阵为M(即方格图的邻接矩阵的布尔矩阵),置新矩阵。

(2)置i=1。(3)对所有j,1≤j≤n,执行如果A[j,i]=1,则对每一k=1,2,…,n,置A[j,k]A[j,k]∨A[i,k]。即当第j行第i列为1时,对第j行每个元素重新置值,取当前值与第i行的同列元素之和;否则对下一j值进行同样步骤。(4)i增1。(5)如果i≤n,则转到步骤(3),否则停止。可达矩阵表明了不同因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在矩阵M中,如果2个因素之间有着直接或递推的关系,在矩阵相应位置上规定值为1,否则为0,且默认因素对其自身有影响。

1.2.3对可达矩阵进行划分

对可达矩阵进行级间划分,就是将影响程度不同的因素划分为不同的层次,这些因素之间有一个轻重先后的框架。其步骤如下:

(1)寻找较高级要素

受要素Si影响的要素集合定义为要素Si的可达集M(Si);影响Ri的要素集合定义为要素Ri的先行集U(Si);如果M(Si)∩U(Si)=M(Si),则Si为及时级较高级要素。

(2)寻找其他各级要素

找出及时级较高级要素后,从可达矩阵中划去该级所有较高级因素所在的行和列;再从余下的可达矩阵中寻找第二级较高级因素;以此类推,可找出每一级所包含的较高级因素集。这样逐步分析就可以将不同的因素划分出层次。根据以上步骤,求出及时级较高级因素集L1={S18},在M中去掉18行和18列,依照上述方法寻找第二级较高级因素集,以此类推,得到各级较高因素集如下:L2={S5,S6,S7,S10};L3={S12};L4={S4};L5={S1,S2,S3,S11,S13,S14,S15,S8};L6={S16,S17};L7={S9}。

(3)建立解释结构模型

由按级顺序排列的可达矩阵去掉单位矩阵后,可清晰看出各因素的层次关系,以此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影响因素的ISM模型。

1.2.4结构模型分析

可直观了解到影响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和结构,这是一个具有多层递阶结构的复杂系统,影响因素主要分为3个层次: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和深层原因。直接因素主要和企业有关,包括技术水平、资金支持和经济绩效。系统动力学认为系统行为的发生与发展主要根植于系统内部,外部环境的变动和干扰归根结底只有通过系统内因才能起作用,同时内因也有主次之分。对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系统,农业企业是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直接实施者,它是管理系统内因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农业企业的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自主行为直接影响到绿色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性质及发展;另一方面,只有当外因转化为内因时,整条供应链才会将环境保护因素纳入系统化、一体化的管理过程中,企业在观念、资金及技术上是否有能力对环境压力(外因)做出积极、有效的反应,也是影响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的关键。因此,企业获得技术指导和经济支持将有助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此外,经济绩效是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原动力”,将环境压力通过供应链管理转化为企业的经济绩效,实现经济与环境的良性循环,这才真正符合了链上各主体的根本利益。间接因素关系到中介组织、农户和消费者3个主体的行为。农户和消费者对绿色市场的反馈行为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行为,这些反馈行为受到认知、市场价格、市场信息、销售渠道等因素的影响。农户、消费者和企业这三者之间关键的链接点就是中介组织。中介组织可以将分散的农户、农户与企业以及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有效链接起来,并在生产、销售等环节为各方提供服务,比如知识、信息的传播、技术指导、物资采购、产品销售、资金服务、监督协调等。作为绿色供应链利益相关者中的重要一员,政府在建立规范公平的市场环境、系统有效的制度环境、公平有效的激励机制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绿色供应链上行为主体自利性行为的存在,如果缺乏外部的规制者,仅仅是通过市场竞争行为协调各利益相关者,会导致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中环境友好的原则与目标不能实现。此外,因为负外部性的存在,以及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也会导致行为主体之间产生信用危机、逆向选择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政府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提供法制上的规范和保障。与此同时,政府也肩负着引导绿色消费的重任。

2影响因素的影响力分析

间接因素涉及到中介组织、农户及消费者3个行为主体,他们之间行为的协调有助于绿色供应管理的实施。该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间接影响因素重要度进行排序,以利于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政策的提出。AHP方法是对定性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决策方法,其特点是把复杂问题中的各种因素划分为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并按照一定规则量化这些因素的重要性、影响力。

3结论与启示

及时,基于绿色供应链的角度将消费者纳入循环农业行为主体,从农业企业、农户、中介组织、政府和消费者5个方面,分析了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因素包含17个要素;采用ISM方法对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和计算,得到了影响因素体系的ISM模型。该模型为7级递阶结构模型,包含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和深层因素3个层次。直接因素主要和企业有关,间接因素关系到中介组织、农户和消费者3个行为主体,深层原因则来源于政府行为。第二,地方政府收入和政府人员的素质及决策能力作为深层的因素,其影响是基础的、深远的。有关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企业认为政府法规是制约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最重要的因素;法规是企业开展环境管理最主要的压力;国家和地方法规是影响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因素。因此政府应重视绿色供应链的政策引导,制定强有力的、灵活的、以科学为依据的法律法规,在控制污染发生源、防止食品污染、保障消费者健康权益等方面建立行为规范,并完善相应的有效监管体系。此外,政府还应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为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铺平道路,为中介组织的发展提供友好的制度环境,从而有效地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第三,通过AHP法的求解,确定出中介组织在其与消费者、农户三者关系中的重要性,在间接影响因素中,其影响权重为0.7306。而与中介组织相关的影响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是对中介组织的制度支持,指标组合权重为0.4059,排在首位,这点也说明了制度对于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影响因素的作用层次和相互关系的分析结论,将有利于绿色供应链的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同时为政府有关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范瑾

绿色农业论文:新时期绿色农业推广论文

1对新时期绿色农业推广创新思考与实践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之中,进行农业生产以及农产品销售也必须要有新的改进。选择新的销售方式,改善农产品生产方式,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人们的需求,这样才能够让农业生产有更好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品质的农产品。当前对绿色农业推广的工作,是国家都高度重视的,这是促进农产品生产地区发展的关键。而在绿色农业推广的过程之中遇到了很多阻力,下面是笔者针对我国当前的发展情况,对绿色农业推广的创新思考。

1.1注重绿色农产品生产的推广

绿色农业的关键是农产品的无害化,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之中,要注意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减少对人体有害的化工产品的使用,让农产品生产者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寿光蔬菜产业能够拥有今天这样的发展,就是在进行蔬菜生产的过程之中,合理的进行化工产品的使用,保障蔬菜健康化,以此来促进人们选购其蔬菜,正是因为如此,才让寿光蔬菜受到了人们的爱戴,让更多人愿意选择寿光蔬菜,使其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经历了多年的发展,能够被更多人所认可。

1.2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绿色生产意识

进行绿色农业推广,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要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绿色生产意识。很多农业生产者仅仅是注重产量,为了提高产量会使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来保障农产品的产量。同时在进行农业生产以后,对农产品垃圾的处理方面为了减少在这方面的投资也比较随意,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农业生产者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之中,会给使农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其中会残留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且还导致由于农业生产而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影响和伤害。学习寿光蔬菜基地的发展战略,进行绿色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保障农产品安全,同时对生产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1.3建立示范基地

通过绿色农业的示范基地建立,让农业生产者了解到绿色农业的重要性。通过示范基地的建设,让大家更加直观的了解到进行绿色农业的好处,了解到绿色农业给人们带来的收益,这样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之中才能够有更好的表现。通过示范基地的生产以及科学的管理方式,让人们对绿色农业有一个更切合实际的认识,这样会更具有说服力。寿光蔬菜能够有今天这样好的发展,也是由于在发展的过程之中,其利用示范基地的建设,对市场的情况进行分析,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样生产的好处,才使得该蔬菜生产地区能够取得今天这样骄人的成绩。

1.4进行产业预警机制的建立

建立安全生产的预警机制,像寿光蔬菜那样,对生产以及销售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进行预警机制的建立,让农业生产者可以随时了解到市场动态,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来进行产业调整。这样不论市场如何变化,生产都能够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使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1.5注重品牌战略

在进行绿色农业推广的同时让人们提高品牌战略意识。寿光蔬菜经过长期的发展,能够成为我国蔬菜重要品牌,甚至已经成为在国际上知名的品牌,就是由于其对品牌战略的重视。注重品牌建设和宣传,才让其拥有了今天享誉国内外的盛誉。

2结语

进行绿色农业的推广是保障消费者能够吃到放心的农产品的关键,也是保障农业生产者能够获得更多收益的重点,更是保护环境,减少农业生产给环境带来压力的关键。因此进行绿色农业推广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本文笔者就对绿色农业推广的重要性进行了简单介绍,对进行绿色农业推广进行了创新思考,提出了几点意见,同时结合寿光蔬菜生产基地的发展情况,对绿色农业的推广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进行了进一步的介绍。希望能够真正实现绿色农业的推广,进一步的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让更多农业生产者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进一步的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让农业生产者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进一步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地区之间的经济平衡。

作者:李东昊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绿色农业论文:绿色农业机械化论文

1农业机械化对绿色农业的意义

1.1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

一般来讲,农业的机械化可以对现行农业的低产出、低收入以及低效益现状进行有效地突破,实现大量的增产以及增收,创造出价值更高的物质产品。在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抢收以及预防旱涝等各个农业的环节当中,应该充分发挥机械化高质量以及高效率的优势,在比较恶劣的气候环境以及最短的时间内来完成相应的作业,有效控制以及调节肥、土壤、热、水以及气之间的平衡,较大程度满足农作物的需要,对农作物的质量以及产量进行有效地提高。

1.2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作物产量

农业机械化的高技术含量以及高效率主要表现在大量提高了农业的产出率。运用比较先进以及实用的机械技术,较大程度来降低相关生产的成本。与此同时,比较先进的增产技术能够经过农业机械的推广进行实施,还能够有效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品质量以及产量,进而来有效保障绿色农业的高效率。因此,农业机械化的技术应用以及推广能够为绿色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一定的技术方面的支持。

1.3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作物质量

绿色农业的发展需要真正依靠农业的机械化,有效结合农业的新技术和机械化的新技术,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有效地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业相关的费用,保障绿色农业的实施以及有效发展。农业的机械化会大量减少农药以及化肥的用量,实现了实效、省、精及准,确保了农产品的质量水平。

2绿色农业发展的现状

2.1绿色农业基础薄弱

相对来讲,绿色农业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品牌非常杂乱,进行精深加工的产品比较少,同时,市场的开拓力度还远远不够,还有比较低的市场占有率,只有少数的能够真正依靠现代化的大流通、大市场来进行现代化的大企业以及大基地。

2.2执法力度不到位,市场管理不规范

在没有经过国家以及省的认证情况下,有的销售商或者企业就擅自打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或者有机食品的相关招牌,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市场的秩序,损害了真正的绿色食品。更严重的是,有的商贩为了获得利益,违法经营伪劣的化肥以及种子,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2.3资金投入不足

因为开发资金的短缺,对绿色农业的发展进度造成严重的影响。除此之外,各个地区的绿色食品的相关部门一般都是全额拨款的单位,缺乏办公经费,没有额外经费来源,也会对绿色农业的开发进度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3发展绿色农业机械化的对策

3.1构建绿色农业机械化发展体系

一是建立新型的高效智能化的农业机械装备研发以及制造的体系。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制造业相关产业的振兴以及升级,还应该建立健全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除此之外,对十项关键的技术以及重大的装备进行优先发展;二是建立相关农产品以及食品的机械化安全生产的体系。从比较初级的农产品到多功能、安全以及健康产品的机械化清洁加工体系;三是从农田直到餐桌的生态产品机械化的生产体系,包括安全营销、绿色保鲜仓储以及配送的相关体系;四是是农林中比较严重的病虫草害的智能化的监测以及安全防范方面的体系;五是建立健全节约型的农业机械化的体系。先对比较传统的耕作农艺进行大力改革,进而建设节约型的耕作体系,同时还应该发展保护性耕作,对节能减排新技术进行的应用以及推广。

3.2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应该充分利用报刊、电视以及广播等新闻媒体,运用开辟专版、专题以及专栏的宣传方式进行绿色农业方面的宣传,有效提高干部群众对绿色农业的认知,大力加强干部以及群众对农业开发的自觉性以及积极性。相关的农业部门应该选择比较优良的品种,真正依靠先进的科技增加利润。

3.3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农业部门应该建立具有创新性的相关机制,投入足够的资金来当作开发绿色食品的专项基金,并将其列入财务的预算,有效解决相关部门经费不足的难题。与此同时,各个地区应该进行融资渠道的开拓,增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并制定出优惠的政策,引导并积极鼓励各方面资金投向绿色农业生产方面。

4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应该实现机械化,发展绿色农业需要依赖农机的新技术。有效提高农业的生产机械化,可以增强农机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推广,有效保障绿色农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包显财 单位:九台市卡伦镇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绿色农业论文:绿色科技农业发展生态理论论文

1.保障生态农业发展的效益

绿色科技在生态农业中的运用,能够迅速地推进农业生产环境和生态保护的进程,治理己经出现的环境污染,预防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达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和的统一,极大地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绿色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成果即绿色农业产品,它在进入消费领域后就成为了绿色农产品消费对象,这对人们的消费内容、消费习惯等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绿色科学的生活消费,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生活的质量,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发展。④

2.绿色科技在鄱阳湖生态农业发展中现状

2.1绿色科技对鄱阳湖生态农业发展的支撑不够

从目前来看,虽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该区域目前还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尤其是还没能向农民提供关于绿色科技方面的指导及有效的信息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农民仍以传统的方式进行生产,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技术含量低,畜牧业环境污染大,资源得不到有效的保护,特色农业、效益农业所占的比重仍然很低。

2.2绿色科技资金投入不足

作为江西重要的农产品产业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其对生态农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的投入,从总体上看是很不足的。这首先造成了农业基础设施比较陈旧、老化,以至于农业的抗灾能力比较薄弱,难以确保农作物生产的高效稳产。其次,各级地方政府也因为受财力的制约,因此对绿色科技资金的投入无论在程度还是范围上,都很难满足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这将导致许多建设项目因投入的严重不足而难以开展。再次,绿色科技资金的缺乏也将抑制生态农业发展所需要的高新绿色科技的引进和应用。

2.3绿色环保、绿色经营意识薄弱

由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民的绿色环保意识比较薄弱,对本地的生态环境没有进行有效的保护,往往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破坏了整个生态环境。有些地方农民大量地围湖造田,导致了湖面缩小,湿地减少,鱼类资源也逐渐地衰退,生物的种类减少、存活率下降。在一些山区丘陵地带,农民滥砍滥伐现象比较严重,结果导致了水土的严重流失,植被大面积被破坏,森林覆盖率明显下降。由于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农业生产者,很难有机会直接面对激烈的国内外竞争,加上长期在稳步发展的思想指引下,已经形成了思想保守、缺乏绿色经营理念等不良局势,因而导致了耕作方式比较落后,这些都很难与鄱阳湖区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

3.发展绿色科技以促进鄱阳湖生态农业的发展

3.1加强绿色科技在鄱阳湖生态农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要重视绿色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增强环保意识。充分地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农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自觉地开发和利用绿色科技。要积极地搜集绿色信息,进行国内外绿色市场调查。这样才能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绿色生产,开发绿色产品,开拓和占领相应的绿色市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大力推广绿色植保、绿色大米的生产和有机蔬菜的生产,大力推广无公害生态养殖等绿色技术。在生产模式上要更加注重“生态”,重点推广循环农业、有机农业、精准农业、休闲农业等生态高效的生产模式。

3.2加大绿色科技的投入

政府要逐步加大对鄱阳湖区绿色科技和绿色农业产业的投入,积极引导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与相关的科技研究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提高绿色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缩短绿色科技成果的转化时间。对于那些能够促进绿色科技发展的重大项目,要给予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为绿色科技在鄱阳湖区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政府还要不失时机地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的发展培养和创造创新型人才,特别是绿色科技领军人才,促进高科技创新团队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也要为这些科技人才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及良好的学术氛围。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农业的需求为导向,依托高新科技创新队伍和科技成果,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服务工作。

3.3提高绿色科技文化素养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养是绿色科技应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绿色科技成果的传播和推广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要建立公共绿色教育宣传网络,普及绿色科技知识,开展形式多样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活动,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全区人民对发展绿色科技重要性的认识,把发展生态农业变成大家自主自觉的行为。要建立相关的绿色科技信息系统和科技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该区人民有关绿色科技的知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提供信息咨询和技术推广,并将有关绿色科技的近期成果及时宣传到位,对相关人员定期进行科技培训等。以绿色科技理念为先导,建设绿色乡村和生态城镇。

4.结论

总之,生态文明是绿色文明的回归和高级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发展生态农业必须依靠绿色科技的支撑。因此要发展鄱阳湖生态农业,必须要加大绿色科技的投入,营造良好的绿色科技氛围,加强绿色科技在鄱阳湖生态农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作者:张爱云 张丹 周怡 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理工学院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理工学院

绿色农业论文:绿色有机农业技术论文

1无质果蔬生产模式及农业技术

目前,绿色有机农业生产都会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问题,即病虫害防治问题。由于反季节生产温室内湿度大、空气不流通,以及轮作期限的缩短、连作,适宜病害发生的生态环境持续建立,导致温室土传、气传病害传播频繁。

设施栽培中植物全生育期病虫害的多方位物理预防体系,从种到收全程物理保护,包括对土传病虫害、气传病害及飞翔类害虫的物理控制,即对看不见的真菌、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和能够看到的微小害虫、大型害虫实施系统的物理控制。1)土传病虫害的控制主要包括镰刀菌引起的枯萎病、大丽花轮枝孢菌引起的黄萎病等通过土壤、灌溉水、施肥引起的植物病害和根结线虫病。采用的物理农业技术装备为3DT系列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机。2)气传病害的控制主要包括植物的霜霉病、灰霉病、疫病、锈病、黑痘病、白粉病、炭疽病等通过气流传播的真菌、细菌病害。采用的物理农业技术装备为3DFC系列温室电除雾防病促生系统。3)微小飞翔类害虫的控制主要包括白粉虱、蚜虫、斑潜蝇、蓟马等害虫。控制设备主要是3DJ-2A型介电吸虫板/筒,表面包括蓝色和黄色两种颜色。4)大型类飞翔害虫的控制主要包括食心虫等果树害虫,小菜蛾等蔬菜害虫,以及蝼蛄、金龟子等地下害虫。控制设备主要是3DS-15型多功能静电灭虫灯和防虫网。

品质调控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生长调控。采用温室电除雾防病促生系统,利用空间电场和二氧化碳增施农业技术的配合使用可获得产量倍增效应。二是成熟度控制。在果实类蔬菜生长接近常规商品质量时可采用声波农业技术进行促早熟控制。通常采取的农业技术及生产模式为: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机+温室电场除雾防病促生系统+介电吸虫板+多功能静电灭虫灯+声波仪。该农业技术及生产模式中,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机的作用是控制土传病虫害;温室电场除雾防病促生系统的作用是控制气传病害,以及提高植物的低温吸收(钙、磷)与合成营养(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的能力;补光灯的作用是补充提供必要的光照;多功能静电灭虫灯的作用是控制飞翔害虫;声波仪的作用是控制植物的成熟度。

2环境安全型畜禽舍生产农业技术及模式

疫病预防是养殖业的生命线。据调查,在已发生的疫病中,有40%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另有40%多的疫病是通过流媒接触传播的,近10%的疫病与粪便高度关联;而在突发的烈性疫病中有70%多与环境空气质量相关,所以控制空气安全和粪便安全就能控制住50%以上的疫病发生。为此,提出和强调环境安全型畜禽舍的概念、设计及建设是极为必要的。环境安全型畜禽舍是一种可以自动防疫而且无臭的畜禽舍,其关键之处在于采用了整体空间的空气净化农业技术,即上层空间设置了畜禽舍空气电净化自动防疫系统,粪道则采用了粪道空气电净化自动防疫器或粪道等离子体除臭灭菌系统。因此,进行畜禽舍物理保护、空间电场防疫、牧场无臭化建设,主要目的是降低病死率、粉尘与氨气浓度。可采用的环境安全型畜禽舍生产农业技术及模式有两种:一是每栋布置300型畜禽舍空气电净化自动防疫系统和粪道等离子体或臭氧灭菌除臭机;二是每栋布置内循环空气净化消毒机和空间电场自动防疫系统。

畜禽舍空间电场防病防疫系统可对畜禽舍的粪道及粪尿出口、地面至屋顶的空间、进气窗、排气窗、操作间等部分,进行气体的粉尘净化、病原微生物的灭杀、有害气体的分解与抑制。试验证明,此项农业技术在温室可有效去除空气病菌40%~90%,降低空气湿度5%~20%,除雾50%~99%,使室内空气清洁无异味,对生物气传病害的防治效果可达70%以上。对畜禽舍内有害气体的分解率为硫化氢(H2S)50%~80%、氨气(NH3)40%~75%、有机臭气72%~98%,可防止高浓度氨气、硫化氢引起的畜禽呼吸道系统、消化道系统、眼结膜、眼角膜炎症等病变的发生,增强了畜禽对疫病的抵抗力。

3磁化处理种子农业技术及模式

种子处理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一方面,种子处理可以减少在生长、收获、贮藏过程中所造成的种子活力下降,使种子的活力得到一定的恢复;另一方面,种子处理能杀灭种子所携带的病菌,防治苗期病虫害,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加幼苗营养,促进生长发育,实现苗全、苗齐、苗壮和增加作物产量的目的。常规的种子处理方法有包衣、拌药、化学脱绒、药剂浸种等。但化学处理方法存在易产生药害,破坏土壤环境,某些防治病虫的药剂不能与根瘤菌、植物生长调节剂同时用于种子等问题,并且化学处理不能真正提高种子本身适应环境的整体抗病、抗寒、早熟等性能,而这些效果可以通过以光、声、磁、电、热为代表的物理农业技术处理种子的方法达到。种子经过特定的物理农业技术处理后,除了可以减少或杜绝农药化肥的使用,改善并提高农作物品质外,种子自身的发芽率、发芽势也得以明显提高,后期表现为出苗齐、苗壮、叶厚,抗病性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提高。辽宁地区有机磁化处理玉米种子,增产幅度为10%~24%;磁化处理水稻种子,增产幅度为12%~26%;磁化处理蔬菜种子,增产幅度为5%~25%。

作者:赵大为 单位: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绿色农业论文:农业绿色低碳经济论文

1、三峡库区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1.1人地矛盾突出库区目前人口约2540万,农耕地195588hm2,人均耕地0.05公顷,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人均0.053公顷警戒线,农业沿袭传统“粮猪型”二元结构运行,产业空心化,农业比较利益低,80%的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缺劳力,土地撂荒面积扩大,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540元,人均粮食354kg,人民生活贫困。

1.2地形崎岖——自然灾害频繁,农业基础条件差三峡库区大部县属秦巴山区和武陵山区贫困落后县,地质灾害严重,据不统计,仅库区重庆段地质灾害总数有755处,总体积约12.59亿m3,从70年代起洪涝灾害年年都有发生;伏旱频率高,大部分地区频率≧60%。政府对农业固定资产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滞后,水利年久失修,农田保灌面积仅占31.96%,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1.3森林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库区由于植被稀少,大片的荒山没有绿化,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目前水土流失面积达5.1万km2,土壤侵蚀模数3775.59t/km2•a,每年进入库区泥沙达1.4亿t。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耕地减少变薄,坡耕地土地生产力下降,制约了粮食生产。

1.4水土污染严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三峡库区产业空心化,近年来沿江县市采取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因此,乡镇企业星罗棋布,聚集中心城镇,2013年城镇人口已超过51%。每年库区生活垃圾约380万t,工业固体废物3000多万t排入江河,常在库区回水区形成污染带。在农业上每年每公顷耕地施化肥、农药(折纯)720kg和2.72kg,致使水土受重金属Cu、Cr、Pd、Zn、Hg的污染,河水水质恶化,鱼类种群减少。据在云阳澎溪河采水样测定,亚硝酸盐氨30㎎/l,水土污染后,土地生产力下降,食品不安全,影响人们身体健康。

2、三峡库区发展绿色低碳经济

农业模式根据库区立体气候的特点,提出以下四种发展模式

2.1山地丘陵区立体开发利用模式库区山地丘陵占总面积95.7%,由于复杂的地形地貌,独特的立体气候,农业生产模式应分层布局多样发展。平坝浅丘陵区,土地资源不足,但质量高,是水稻、小麦、玉米主产区,为保障库区2000多万人有粮食吃,要建设基本农田,推广良种良法,加强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土,测土配方施肥等综合配套技术,提高单产,确保粮食安全。在丘陵低山缓坡地带,温、光、水条件好,因地制宜种植柑桔、蚕桑、油桐、李桃等经济林木,并推行农林复合(Agroforestry)经营,实行林粮间作、果粮间作、林药间作,林下还可围网养鸡养羊,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对高山地带,气候寒冷,水土流失严重,应建设水源涵养林用材林,控制水土流失,实现山青水秀,林茂粮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2.2生态养殖模式库区溪河纵横,水域辽阔,为鱼类生物提供了良好栖息条件,应大力发展草鱼、鲤鱼、鲫鱼。库区还有86617hm2稻田,在水源条件好的地方,推行稻田养鱼,既增加农民收入,又能促水稻增产。

2.3发展城郊观光旅游农业三峡库区历史森林文化景观有1000多处,巫山的小三峡、奉节的白帝城、云阳的张飞庙和龙缸、忠县的石宝寨、丰都的鬼城、涪陵的白鹤梁等等,在全国都颇有名气,要精心策化,发展乡村旅游,建立农家乐,吸引人们参观,增加经济收入。

2.4发展庭院经济模式库区农民居住分散,每户村宅占地约0.03hm2,土地肥沃,便于管理。应充分利用这些闲散土地发展种养殖业和加工业,形成不同类型的村镇庭院经济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小果园、蔬菜园、畜禽园、花卉园,为城市提供无污染绿色生态食品,既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又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2]。

3、推行绿色低碳经济农业的对策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吸收C02释放O2,根据科学研究估计,我国农作物与草本植物每年要吸收115万吨C02释放80万吨O2[3],因此实行科学管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如何减少化肥、农药、畜禽养殖粪便排放,实行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对改善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大意义,为此,必须采取以下对策。

3.1实行新能源发展战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随着我国工业迅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高能耗需求将呈刚性增长。为了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转型,淘汰高能耗企业与节能减排结合起来,通过技术创新,实施新的新能源战略。首先要减少烧煤发电,积极利用水资源、天然气资源、太阳能资源、风能资源来发展新的能源,减少石油高碳能消耗,实行清洁生产,特别要加强林业建设,绿化荒山,减少碳的排放,这是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农业的关键所在,应普遍推行。

3.2推行免耕,减少化肥用量根据资料介绍,我国土壤含碳量约为18.57万t(土壤平均深度0.88m),是植被碳库容量的30倍[1]。因为农耕地有着巨大固碳潜力,通过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传统翻犁方式为免耕,能保存土壤中的碳含量,免耕还减少农机械使用,减少化肥量的使用,间接减少农碳的排放,能改善土壤生态环境。

3.3实行稻田水旱轮作,减少CH4的排放种植水稻是CH4的排放源,库区有86000多公顷稻田,应通过改制,实行水旱轮作,这是因为稻田CH4排放通量比冬水田低50%以上。各地应根据水源气候条件,可推行稻麦轮作,稻菜(油菜)轮作,稻薯(马铃薯)轮作。这种耕作制度能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复种指数,既能增加粮食产量,又能减少CH4的排放。

3.4推广沼气净化池,发展农村新能源库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在15℃以上,适宜沼气发酵。目前农村约有50%的农作物秸杆被烧掉和沤火灰,释放大量CO2和烟尘,污染了环境,污染了空气,增加了雾霾天数。今后应推行秸杆过腹还田,以人畜粪尿为有机原料,大为发展沼气净化池,使农村粪便得以科学处理,既增加了农村新能源,又改善了生活环境。

3.5发展高效生态循农业库区温、光、水资源充足,建设节能日光温室设施农业,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温室采取微滴灌技术和反光幕补光技术,发展高附加值的蔬菜和名贵中药材,如在棚内种三季蔬菜,番茄、花菜等,也可种黄连、天麻、半夏等各种名贵药材,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又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4]。

3.6加强农业科技培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是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农业不可少的必要因素,因此需建立完善农业科技培训机制,开展以农业生产技术为主的科技下乡活动,组建县、乡科技特派员,指导技术的贯彻。特别是基层农技部门,要开展项目,做出典型,组织农民观摩,从而把绿色低碳经济农业贯彻到生产实践中去,保障农民粮增产钱增收。

作者:全冬艳单位:云阳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