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新媒体论文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要积极构建大学生网络党建工作平台,党建工作者要及时更新观念,学会网络倾听,学会用爱关注,认真研究,不断探索,让新媒体可以更加有效地为大学生党建工作服务,让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深入人心。
新媒体论文

新媒体论文:新课标下初中语文的多媒体教学的论文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现代的课堂教学模式更注重的是技术性、艺术性和创新性的结合。如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地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具形象性和生动性,增强感染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充分占有、使用,更有效、快速地实现信息的交流,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更快更好地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整合策略

21世纪是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教学技术影响改变着人类的教育方式,语文教学也改变了单一的书本文字型教材形式,多媒体技术成为促进语文教学发展的主要手段。它适应了知识更新加快,知识传播简捷的要求,使教学内容更,更直观,更具体,更生动,同时使教师操作方便,学生更于接受。

①运用多媒体有利于理清教学思路。学生掌握文章的篇章结构,理清思路是关键。如教学《苏州园林》,教师可先放一段录像让学生欣赏。录像的前半部体现苏州园林“的图画”的特点,后半部可选择几处特色的景点,如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等。在此基础上突出建筑物的色彩,捕捉每一角落的“图画美”,使学生在观看中领会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远景近景的层次,这比学生单纯地阅读教材要形象直观、好懂。学生在大脑中留下苏州园林的美好画面,进而就可以用较少的时间理清文章的“脉胳”,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②运用多媒体有利于解决教学难点。利用课件的演示效果解决教学难点,教学成功率将大大提高。平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利用网络中的信息资源,调用素材库中现存的资料(影片、动画、图片等),解决教学难点。例如教学《陋室铭》,考虑到学生比较难理解文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意境,教师可在素材库中选取若干幅中国国画作为课件的背景或插图;而对“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的理解,也可在素材库中调用中国特色的古琴曲《高山流水》在画面的转换间隙播放。这样既可营造课堂氛围,又可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①激发兴趣,寓教于乐。多媒体教学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他们在愉快的状态下感知意,领悟理,利于开发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课堂气氛和谐愉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主动探究精神。如在讲授《长江三峡》一文时,为了让学生能对三峡产生具体可感的形象,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以“我眼中的三峡”为线索,收集有关三峡的图片,然后将学生从不同角度收集的三峡图片整理制成幻灯片。教师准备介绍三峡的视频,并配以绘声绘色的朗读,课堂上,随着画面的不断转换,展现给学生的有远景,有近景,还有特写,这样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对三峡的特点有了而深刻的了解,轻松地感知了课文内容,使干巴巴的课文变得生动形象起来,说明的顺序也逐渐变得明朗,学生的兴趣很自然被激发起来,从而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②增进交流,实现合作。新课标要求“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和网络来进行合作学习和协同作业,从而培养合作学习能力。③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多媒体有强烈的情绪感染作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设置教学情景,营造和谐而精彩的课堂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较大限度地得到优化。如在讲授《春江花月夜》这一课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创设教学情景。在通读诗文之后,一曲古筝《春江花月夜》在教室里响起,随着典雅、流畅的音乐声,屏幕上出现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清新画面,声画将学生导入了一种新鲜而又充满情感的氛围,然后是配乐朗诵诗文,这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在对全文进行了赏析之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两个话题:一是谈谈自己对故乡春天月夜的一些印象。二是在这样的月夜你会有怎样的思绪。在通过激烈的讨论后,以一曲徐小凤的《明月千里寄相思》结束本节课,歌词“人隔千里路悠悠,未曾遥问星已稀,请明月带问候,思念的人儿泪长流”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对学习课文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以境燃情,以情入境,从而使枯燥的学习变得人性化、情感化,使语文课堂更为精彩。

①恰当运用,找准使用的切入点。语文教师在课件制作上一定要慎重,要合理。吸引学生的不是课件,而是教学的内容,不可滥用感官刺激的东西,多媒体是一种教育技术,一种传播媒介,它是服务于教学活动的。老师能否遵循学生的认知过程,设计出的课件,能否找准多媒体与学生理解语言的结合点,在课堂恰当的时机展现给学生,是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关键。②注重实效,保障使用的科学性。现代教育技术实践,决非是简单地将现代媒体引入学校或搬入课堂了事,它还应当指导和驾驭教育技术实践效果的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的教学之中。教育技术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契机。它对教师的要求比传统媒体教学型的教师更高,因为教师不仅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使用技巧,而且还要具备相关的现代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二者缺一不可。后者对于广大教育技术工作者来说,是个重大而又关键的挑战。③更新观念,重新认识教育目的。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更主要的是为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④在教育教学技术实践中,教师的角色必须改革。亦即从传统教育教学中的教师中心转变到今日的教师是主导者;从单纯传递知识为主转变到设计学习为主;从训导者转变到启发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总之,多媒体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师、语文教学、学生学习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只要我们灵活运用电教手段,语文教学就一定能求得“教”的效益,学生也能充分发挥潜能,获得“学”的效果。

新媒体论文:新课程改革下语文多媒体教学论文

一、多媒体技术迎合了新课改要求,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在我国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应当密切注意当今社会化信息化的进程,在结合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推动语文课堂教学的变革和发展。多媒体技术作为信息化技术中具代表性的技术,应用其辅助小学语文教学,已经成为时下最为高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充分展示了其优越性,它的使用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通过其丰富多彩的画面、形象生动的旁白和曲调优美的音乐,可以充分展示我国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充分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掌握多媒体技术,将其充分嵌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流程中来,通过多媒体教学来打造全新的课堂教学环境。比如,在为小学生教授汉字“月”的时候,就可以制作一个视频动画,在动画中,在浩瀚的星空中,一轮圆月皎洁明亮,然后,随着视频的播放,圆月变成了弯月,然后又从弯月变回到圆月。从视频中,就可以形象地展示“月”作为象形文字的特点,在视频演示的过程中,可以将旁白穿插其中,给学生讲解关于“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的故事,再结合“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和“吴刚罚桂”等成语故事的串烧。通过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可知,以大量的优美画面和故事填充到语文教学当中,真正实现了教学形式生动活泼,教学内容也十分具有视觉冲击力,可以很好地促进小学生对所学汉字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多媒体技术融入了课堂教学,有利于突破小学语文教学难点

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将知识和实践应用统一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学为所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限制在教师粉笔书写、板书教学的教学形式下,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少,很多时候,学生只能是课堂上死记硬背,课堂下重复习作,课堂教学存在一些教学难点和重点,学生很难做到理解知识点,掌握知识点。而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时,学生可以通过操作多媒体课件,来观察课件里面的图像转化、声音、动画和视频,通过动手操作来进行现场临摹,简化了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使得学生学习的语文的效率大大提升。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容易混淆生字“喝”和“渴”,针对于这样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可以制作一个Flash课件,把“喝”和“渴”放在一个画面中进行比较,将“喝”的口字旁做成人的嘴巴,表示“喝”是用人的嘴来进行,而“渴”将三点水旁进行闪烁表示,显示渴是因为没有水,通过两个动画的对比比较,整个课堂效果就生动起来了,学生也就更容易记住两个字之间的区别。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在多媒体上进行填字书写,当写对了就会有鼓掌,而写错了会有“加油”的提示。在整个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了教学生动形象,不仅使学生学习多音字、相近字的兴趣十足,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化难为简,多媒体教学效果会非常明显。

三、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语文教学当中,加强教与学之间的交流沟通

教与学是构成小学语文多媒体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教与学之间的和谐统一,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十分必要的。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现代多媒体技术要改变学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语文教学。传统和多媒体教学各有利弊,不可否认的是,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对学生进行多方位的辅导,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十分频繁。相反,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由于距离、精力、课程安排等条件的限制,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往往被忽视。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并且及时通过网络与教师进行信息交流,这种交流也可以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比如,在学习《文天祥》等人物传记性的文章的时候,由于人物一般都离学生的生活时间比较久远,学生对于当时人物的生活习惯和言语比较生疏。因此,在完成课堂作业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来搜集和整理关于人物生活时代、为人处世等诸多事宜,这样对于人物可以重复了解和掌握,而做完的习题也可以通过网络传递给教师,或者通过聊天工具和教师进行交流,教师可以及时地进行信息反馈,然后有针对性地对每个学生进行培训辅导。

四、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成为传达我国传统文化真与美的重要阵地,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就是为了在这棵绽放着文化魅力的大树上“增枝添叶”。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努力把多媒体技术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来,不仅要努力打造丰富多彩的课堂环境,充分展示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还应该利用多媒体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提高小学生的汉语认知能力。

作者:任美红 单位:山东省嘉祥县梁宝寺镇中心小学

新媒体论文:新媒体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论文

一、新媒体艺术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

在任何一项设计当中,可以说数字媒体艺术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是较大的,因为自身没有强大的理论结构。因此,视觉传达艺术非常倾向于实用主义。现代数字技术与软件技术在设计中的大量运用,有效的转变了设计人员思维的有效发挥。正是因为这些现代技术的出现和在设计领域的应用,极大的减轻了设计的难度和方便了对设计的修改。所以,伴随着媒体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新媒体艺术在设计理论以及美学方面的继承了一些传统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论体系。过去的理论体系在今天的新媒体时代依然适用,因为在艺术理论基础方面,还是有下面的几个共同点:(1)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的艺术设计,在本质上必须满足对功能的要求;(2)在美学中,所有的审美理论基础是一样的;(3)设计的平面视觉创意法则以及理论法则大体上是一样的;(4)设计以及表现方法方面的是一样的,可以相互融通,可以说,新媒体艺术的出现,让视觉传达艺术更加的丰富。

二、在新媒体艺术推动下,如何提升视觉传达设计效果

通常来说,视觉传达设计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观众传递信息,但是,要想传输信息,就必须依靠媒体来进行。因此,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和媒体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媒体可以体现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同时又限制设计的过度发展,同时,设计也受媒体的影响,成为新媒体继续前进的动力因素。所以,在进行新媒体设计时,在遵循传统的审美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媒体接受者的感受,让设计出来的新媒体,符合人们对信息需求已经信息采集的追求。新媒体艺术下的视觉传统的交互性设计,提供了一种新兴的文化凝聚力,不同的使用者在设计时,都借助新媒体将其实现凝聚,表现出更加的个性化和有责任感。在新媒体设计过程中,因为视觉传达有其交互性,这十分有利于满足社会民众对个性化信息的需求满足,比如,设计一些漂亮的界面,正是用户所期待的视觉传达设计,进而满足了用户的参与性,或者实现了用户的某种需求。在新媒体界面上的视觉传达方面,需要构建一种机器和人交流的模式,的界面会让人以一种更加良好的心态融入其中,有利于不同的世界协调相容,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不同世界的联系类型。或许计算机从本质上是无法完成的,但是,新的视觉设计的出现,或许会是对计算机交流障碍的一种良性补充,让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趣味性更强。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这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中,视觉传达设计正在多方位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其视觉传达正在朝着多样性的方向前进。而新媒体艺术正是出于艺术和科技之间伴随着科技发展而不断前进,让其具备了很强的时代意义和包含时代内容。在关于究竟会谁在未来替代谁的议论中,本文认为,一种新的设计方式的出现,不是为了否定过去,而是为了对过去设计中不足的地方的一种补充,同时也是为了满足社会对新兴视觉艺术的需求。

作者:李红红 单位:邵阳学院

新媒体论文:新媒体语境下政治经济学论文

一、传播政治经济学经典议题的前沿动向

1.回归阶级分析。

社会阶级是传播政治经济学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20世纪60年代欧美新左派社会思潮及运动失败后,“阶级”话语在世界范围内逐渐被遮蔽。进入70年代,新自由主义在全球的确立使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结构、职业结构以及文化构成都发生了重要变化。“阶级”的观念已经失去了作为一种核心话语或政治组织原则的重要性,在学术界与日常生活中逐渐边缘化。面对阶级分析、阶级话语被消解的社会与学术现状,政经学者呼吁:“按照马克思的意愿阅读马克思。”新的社会生产方式使得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教师、传播产业从业者、数字媒体技术相关工作者等成为文森特•莫斯可(VincentMosco)等传播政治经济学者所关注的“知识劳工”。因其较高的收入以及“社会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这些群体受剥削的本质,并给予其“中产阶级”的假象,从而消解了其阶级身份认同。与此同时,上述新阶级直接参与了对更底层的剥削。莫斯可认为,在新媒体技术引发传播产业革命、传播秩序充满阶级间抗争与协商的新语境下,应在研究中更多地将阶级作为关系的维度(RelationalDimension)和构成的维度(FormationalDimension)来考察。李•阿茨(LeeArtz)批判了“传播的自由市场”假说,解释了植根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传播技术的运用,为维护现行制度、巩固阶级位置,作为霸权机构复制现有阶级关系的功能。弗吉尼亚•尤班克斯(VirginiaEubanks)发现数字鸿沟争论主流化的后果之一是,对技术和不平等的释义掩饰了妇女与信息技术的日常接触,忽略了女性对技术合理的“批判性的矛盾态度”。

2.新劳工形式。

传播新科技的飞速进步不仅参与塑造了新型阶级构成与关系,也直接影响和改变了阶级斗争的场所与方式。莫斯可认为,在全球化、企业兼并及科技变革的社会语境下,对知识劳工宽泛的定义可以是参与生产、加工和传播信息的所有劳动力。尼克•戴尔•威瑟福特(NickDyer-Whinheford)从理论层面提出了“数字劳工”概念,他汲取马克思“物种”概念用以诠释数字劳工的精神与肉体本质被当下电子网络和生物技术所异化。乌尔苏拉•休斯(UrsulaHuws)关注“创意劳工”群体,讨论了企业与资本必须在其对创新观点的无尽需求和对知识产权及创造性劳动的控制管理中寻求平衡。另外,有学者以好莱坞“制作花絮”短片中创造出的享受劳动并收获导演明星崇高敬意的幕后知识劳工为例,讨论这一形式带来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裂的具体化,遮蔽了好莱坞创意劳动的国际化外包,从而消解了跨国剥削的问题。

二、新媒体语境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新焦点

面对新媒体技术冲击下的传播与社会,传播政治经济学积极地开拓诸如网络与社会运动、数字监控、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新议题,力图在当下全球信息社会语境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与强劲的阐释力。

1.网络与社会运动。

针对网络对社会运动的影响,学界存在乐观和悲观两种相反的观点。以詹姆斯•斯坦耶(JamesStanyer)为代表的诸多学者更多地关注第三种倾向,即从全球化与新政治运动的具体语境出发来考虑网络新媒体对社会运动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新左派浪潮的失败致使“替代性”政治逐渐兴起。传统政治运动关注宏观议题,而新政治运动关注微观议题,即日常生活的政治。众多社会议题和挑战都带有全球化的特点,这决定有效地回应也应具有全球性视野。LanceBennett提出活动中“范围的转移”这一概念,认为网络技术的出现使社会运动的规模变大。Tarrow&McAdam认为,虚拟佣金、超文本传播与虚拟竞争促进了全球推广网络的形成。网络提供给人虚拟的行动,使人足不出户便可以通过网络参与社会运动。有学者从信息的低成本传播、成员间的互动、运动间的协调和新的抗议系统等角度对全球化背景下的网络、运动、权力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网络对权力的影响体现在信息扩散方面,社会运动者利用有网络连接的个人网络信息、传递信息,网络促进了新的信息的流通和再流通。网络技术使全球网络和全球抗议得以形成并得到协调,而社交网络提供了全球抗议运动从集体行动到连接式行动的转移的可能性。通过网络技术,异质化、碎片化的社会公众被动员起来,新的抗议模式为个人创造表达的机会与空间,网络将个人经历同“个人行动框架”连接起来。由此出发,各领域学者勾勒出传播运动全球拓展的图景,一方面展现了各类另类媒体为寻求传播民主与公正参与,自行组织社会运动的脉络。另一方面则论述了当代主要社会运动尤其是环境保护对媒介的使用及两者间的关系。

2.监控、大数据与云计算。

监控这一传统政治学术语已广泛运用于网络语境中,“网络监控”遂成为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议题。默多克指出监控的网络化已逐步显现,安全监控、公共监控、商业监控共同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监控体系,身处其中的个体无处躲藏。政治、经济、技术上的发展与变化导致了监控的不断强化。政治上,反恐扩大化导致国家监控转向正对大众的饱和性监控;经济上,商业监控大行其道旨在维护信用卡制度,并以此缓解金融危机;技术上,科技发展伙同互联网巨头,推动、促进了监控的强化。然而大众对被监控及生活透明化的处境却毫无知觉,更重要的是虚拟监控强化了真实世界的不平等,因而对某些社会群体脆弱性的约束或控制,应该成为理解网络监控的焦点。传播新科技贯穿始终的社会监控是一个“全景监狱”,但其内部也蕴涵着冲破樊篱的力量。通过建构新型的规则,政府和企业更加透明,同时个体面对新媒体的主体性也得到提高。传播新科技与大众社会的变迁也使数据的存储、抓取方式有了质的飞跃。莫斯可认为,不能放弃历史视角来研究云计算与大数据相关问题。他认为该议题的重要性在于:云计算与大数据不仅是信息资本主义的动力,而且是数字实证主义的推动者与信息效用的重要构成因素。掌握终端控制权的主体,将云计算塑造成为一个漂浮在云端,自由无限制的想象的空间。然而作为存储方式的云计算,实则是有形的且由资本直接控制。传播政治经济学对云计算对环境的破坏、对隐私与安全性的威胁作出了如下反思:微观层面,民众个体隐私丧失殆尽的可能性;宏观的层面是人类整体失去主体性的深刻危机。另外,当“云计算”作为科技操作外包的一个组成部分,必将引起现有科技劳工数量的锐减。因此,科技已不仅仅是“科技”,而是关系到人的主体性的发展与社会阶级、劳工等诸多问题的集合体。

三、本土视野中的政经路径及新媒体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市场经济转型,使中国大陆原有的社会结构急剧变化。本土学者面对新传媒技术、政策与结构的变迁,以及社会资源分配日益不平等的社会现状,敏锐感知结构和权力的交结,洞察并揭示传播产业与制度再生产的社会问题。当前本土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及时,是对传播政治经济学基本思想的介绍及其为传媒事件提供的崭新理论视野。第二,是政经视野下,中国本土传播产业中的劳工问题研究,及其新媒体语境中少数族群的社会运动问题。

1.中国语境下的政经理论实践。

在转型语境中,众多学者使用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野来解读中国大陆传播事件,赵月枝、吕新雨、吴畅畅等学者针对当下中国大陆新闻、电视剧、乡村建设及其中相关的阶级、意识形态、公共性等等一系列重要议题展开基于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论述与研究。他们认为,大众传播市场积极参与了中国社会阶级与阶层关系重构和意识形态整合,并呈现出日趋明显的中产阶级文化优先取向和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偏颇。有研究者从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出发,试图揭示资本主义国家的版权系统并不一定能提高知识创新的效率;版权的国际化有可能加强世界体系知识传播的不平等。罗昶以传播政治经济学为视域分析了央视二套的定位演变,认为其在“商品化”上体现出了对整体经济普遍商品化过程的促进和对受众商品的优化选择。在“空间化”上体现出企业权力制度边界的广度与深度延伸。在“结构化”上权力、社会关系与传播实践间产生了相互形塑的作用与影响。他还通过政经路径反思广电新媒体的发展,通过对新媒体的技术逻辑以及广电可能的制度想象综合视角考量,试图为广电发展开拓新路。姬德强将研究聚焦于微博事件的政经解读,认为商品化的微博空间与微博表达的自由与公正绝非简单一致。另外,还有学者在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下对新闻专业主义进行了反思与批评。

2.聚焦本土阶级、劳工以及少数族群问题。

政经视野下,本土学人的努力也体现在对转型中国语境下传媒产业中阶级、劳工问题的研究。姚建华在其博士论文中深入讨论了当代中国出版产业中以图书编辑为重要代表的知识劳工,通过对宏观中国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社会转型,及其引发的商品化、空间化、结构化三个不同却相关过程的回溯与阐释,揭示中国出版业及其知识劳工与上述进程相构连的关系。曹晋、许秀云通过对中国上海某综合性网站的民族志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探讨了福利国家向弹性的后福特主义市场经济国家转型过程中,知识劳工是如何遭受社会保障体系瓦解、弹性雇佣、强制性消费主义等制度权力的剥夺与宰制。从而揭示其在文化创意经济光环下逐步无产化、贫困化的实质。另外,有研究发现,传播技术以给予“自由”的方式索要人们的精力和时间,娱乐兴趣与网络劳动工作的界限趋于模糊,信息社会知识劳工的弹性兴趣劳动与传播新技术成为“发展的信息化模式”的生产力源泉,资本主义的弹性经济积累与跨时空、跨国界、跨阶级的剥夺更具隐蔽性。邱林川从理论回到实践,聚焦中国当代非精英知识工人,比如电话中心接线员、短信和游戏玩家等新数字工人,及其产生过程和空间分布,并指出新媒体工具是中国大陆草根工人群体海外连接的重要工具。得益于网络新媒体以及平等观念的普及与发展,中国本土诸如同性恋社群、妇女等等少数族群获得了新的抗争渠道。魏伟论述了新媒体作为强有力的动员工具,如何介入到新型的性别倡导与抗争行动中并发挥作用。在新媒体时代,杨国斌敏锐洞察到互联网作为威权政治控制下的抗争阵地,网络动员的公民社会组织迅速增加,网民积极利用这一弱者的武器参与文化、社区与政治事务,从而获得自我实现、社群团结以及草根赋权的新体验,线上斗争与转型中国的社会矛盾是紧密构连的。王绍光与何建宇联合写作的《中国的社团革命:中国人的结社版图》,勾勒了涵盖各类准政府社团和草根组织的完整的社团全景图,论述了网络社团,例举BBS凝聚社群的案例并关注到两大趋势,即网络社团的封闭性和虚拟空间结社转变为现实空间正式或非正式的结社。

四、总结与评述

本文通过对当下传播政治经济学相关前沿研究的梳理,勾勒出政经路径对正在转型的全球社会及新媒体的积极回应和具有阐释力的分析、重构。通过不同面向的学术讨论,可以看到在全球社会急速转型并走向复杂化的时代背景下,传播政治经济学以其兼容并蓄的学科特质所持有的深切的人文关怀与旺盛的学术创造力。传播政治经济学在新媒体技术深刻重构、传播学界学术聚焦的现状中,呼吁并期待学界能够重新发现马克思经典论述中诸如“阶级”、“剥削”、“劳工”等概念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传播新科技对传统议题的隐蔽的深化,从而剥去后资本主义时代全球社会表面的同一性。另外,政经学者并未固步自封,他们对传播新科技的迅猛发展予以积极的回应。首先政经取向的学者肯定了新媒体对公众以及少数群体实现抗争的社会运动的动员能力。在社会运动中新媒体正发挥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积极作用。其次,他们对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背后隐藏着的受众隐私、资本集聚数字技术的真实影响力,以及对“键盘行动主义”持有质疑与警惕。值得注意的是,云计算与大数据相结合定量的、相关的、反理论的、具有预言性的数据具有了一定的生产力,一种数量胜于质量、相关性胜于因果关系、数据胜于理论、现代性胜于语境的数字实证主义开始形成。这意味着整个世界的社会思潮、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都将被打上数字实证的烙印,这也是学者迫切需要反思的问题。与此同时,中国本土学者不再停留于简单的理论引介与综述,而是逐步通过对具体问题的理论实践构筑中国化的传播政治经济学。本文很难涵盖政经路径中所有的研究,的知识图景可从以下两个读本中获取,一是由JanetWasko、GrahamMurdock和HelenaSousa联合主编的《传播政治经济学手册》,其二是由曹晋、VincentMosco和LeslieReganShade联合主编的《传播与社会的批判研究英文读本》。这两个读本对正在经历复杂全球化、本土社会急剧转型以及新媒体冲击下的中国大陆学界与社会提供了全球近期的、有力的批判传播研究视野,对本土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借鉴意义。

作者:徐婧 秦朝森 单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新媒体论文:新媒体广告设计论文

一、策略为本,创意至上——广告设计教育不移的坚守

无论处于何种媒体时代,广告的含义与功能一直未变:广告是信息的付费传播活动,“传播”是广告活动的本质内涵,而传播就存在传受双方需求与特征的问题,存在有效与无效、高效与低效的问题。良好的广告传播活动,是以最恰当的成本,凭借最适宜的媒介,向正确的受众传达了其最看重和需要的信息,并使受众产生深刻的印记。无论以报纸为主流的印刷媒体时代,还是以电视为主流的影像媒体时代,抑或到现在充斥着各种媒体形式的所谓新媒体时代,广告设计的前提未变——即对广告传播活动中传受双方,尤其是受众一方的接受心理和消费心理有深入的洞察和研究。进行接受心理研究,可以保障传播活动本身的有效和高效;进行消费心理研究,可以保障广告运动带来显著的消费行动。对于广告设计教育来说,要实现以上目的,就必须保障教育中对于学生广告策略思维和创意能力培养的足够关注。认为广告设计教育,就是仅仅培养学生对线条、色彩、图形的运用能力的观念,就现在而言是不可取的。广告策略的教育,培养的是学生对于广告运动中受众消费心理的探究能力。我们认为,这是广告设计教育的“本”。在这一点上,广告设计师同广告策划人员、广告文案人员的要求是共通的。相应的,对学生进行广告创意能力的培养,则满足广告传播活动中对于传播效果的要求。关于广告创意有所谓“概念”与“点子”之说。如果“概念”是策略的集中化与明确化的体现的话,那么,“点子”则是展现创意能力的重要指标。“概念”与“点子”是广告设计的基础,决定广告设计的基本内容。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广告设计方向的教学改革中,我们注重了此类相关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在该方向核心课程中,“广告原理与文案实务”、“广告策划与创意实务”两门课程,侧重于从实务操作的角度,立足广告设计的前端——确保广告设计方向的策划与创意,进行相应的教学。不管广告设计的技术如何进步与变迁,关于“概念”与“点子”在广告设计过程中的先决性和重要性不会有变化,这应该是当下广告设计教育面对新技术、新媒体时不可动摇的“坚守”。

二、媒介意识,整合能力——广告设计教育亟需的创新

在坚持策略与创意为本的前提下,处于当下各种媒体形式综合作用于广告行业的时代里,学生是否具有清晰的媒介意识,具有能够适应各种媒介形态的设计整合与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媒介是广告设计赖以存在和实现的根本,决定了广告设计的最终表现形态和视觉效果。媒介意识要求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了解各种媒体突出的个性特征和传播优势,了解广告设计的媒体适应性。如平面媒体同影视媒体以及网络媒体,在广告设计的文案撰写、色彩选择、互动方式等内容上,是各有差异的。甚至对平面媒体自身来说,报纸广告、杂志广告同各类户外平面媒体,在广告文案的数量、适宜的图片类型等方面,也是各有千秋的。报纸广告设计适合多文案,户外则少文案,报纸对于图片的要求不甚高,但杂志则因其印刷精美而适合使用实景拍摄图像。影视广告以声音和图像为主要形态,声音的参与丰富了影视广告的表现效果,开创了印刷广告的表现与传播空间。影视广告既可适用于单一的影视媒体,也可同互联网结合使用,作为互联网媒体的视频内容予以呈现。实际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所谓新媒体,更像是以往各种媒体形态的整合与融创。横幅广告(Banner)是多个平面广告作品的依次反复呈现;流媒体则是数字化了的在网页前端呈现的影视广告。互联网媒体的创新在于它改变了传统平面或影视广告的无反馈缺陷,将无反馈或延迟反馈变为即时反馈与多回合互动。如果传统媒体广告(如平面和影视)设计是设计一个广告作品的话,那新媒体广告设计,则更像是设计一系列广告作品,设计一个完整的广告活动。戛纳创意节自2010年开始设立了实效广告这一竞赛类别,其获奖作品90%以上均为综合使用传统媒体形式与新媒体技术手段的广告作品。如在平面作品中设置手机二维码,然后借助手机APP使平面同移动互联网产生连接,或直接将网络平台作为广告传播的主战场,而以平面或影视作为诱导路径,或将移动互联网的LBS技术(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地理坐标置信息)与户外平面二维码结合使用,完成整个广告设计与传播。这些作品,能够使广告受众产生大量即时性的互动反应,并能够得到迅速而的受众反馈统计。而知名广告奖——艾菲奖,就是依据广告作品和活动的实际效果进行评选的奖项。这一系列广告作品中,可能是对平面广告的改良,或是影视广告作品的场所更迭,或是实现了从平面到影视再到互联网的直接、迅捷和反复转换。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当下的广告设计教育,可不必跟随所谓的各种层出不穷的新媒体技术亦步亦趋,而是可以以不变应万变,把握现有媒体特点,了解未来媒体趋势,立足广告传播目的与特点,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媒体意识与整合设计能力。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广告设计方向核心课程中,我们依据三种基本媒体样态,设置了“平面广告设计”、“影视广告设计”与“新媒体广告设计”三门课程。同时,在该方向培养目标一条明确提出,本专业学生需“了解媒体发展趋势,能够熟练应用各种媒体,进行创新性广告设计与品牌形象传播实践”。以“媒体”形态来界定专业方向核心课程的范围与内容,正是为了明确广告设计教育在面对新媒体技术时,所应采取的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三、广告设计教育是艺术思维与技术媒介的辩证统一

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这在100多年前的包豪斯那里,就被明确提出,并一直为设计教育所认可、推崇和努力实现着。但随着20世纪90年代我国设计教育的迅速发展,全国各类高校纷纷上马设计专业,尤其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而这些专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打着培养广告设计人才的旗号的。在这种状况下,专业发展水平良莠不齐,教育实践中艺术与技术的脱离屡见不鲜,重艺术轻技术最为普遍。对于当下广告设计教育中的“技术”来说,,至少应该有两方面的理解。其一,是基础设计软件操作技术。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几种常用的平面设计、影视编辑或3D设计软件操作技术,尤其是对于平面设计师常用的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等软件,必须能够熟练应用。无论什么样的媒体条件与环境,这些软件,都是当代广告设计的基础。其二,是媒体制作技术。要求学生能够把握各种媒体特征,运用软件和其他工具,制作各种形式的媒介广告作品,并符合媒体的要求。对于这些技术能力,单靠软件是无法实现的,如图片与影像拍摄、印刷材质选择、印刷工艺流程的掌控、网络媒体广告互动程序与环节设计等。同时,我们需明确,在广告设计教育中,以上的“技术”,都不应该是纯技术展示,而是同艺术思维和创意能力融合在一起。没有艺术创意,软件本身的价值会大打折扣;没有创意思维,制作出的媒介形态,也无法具备突出的特色和良好的传播效果。新媒体、新技术在未来的时代里会层出不穷,但只要把握住了广告创意本身的戏剧性特征,将技术视为实现传播目的与戏剧性创意的手段,那学生对二者之间的融会贯通,便会理所当然,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作者:郑建鹏 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新媒体论文:创新创业教育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论文

一、多媒体技术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对多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概念认识模糊。

对多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理解过于片面、狭窄。把实践教学停留在实验、实习、实训等环节上,虽然也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但这种实践能力是被当作技能并以知识的形式加以传授。学生参加了实践教学活动,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创新性技术应用能力、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对多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计不尽合理。

高职多媒体技术专业教学组织过程中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教学分割交替安排不合理,实践教学模块太少、太小、太零碎,教学过程中缺少侧重学生思维的训练、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等综合应用能力的实践教学活动等现象。

(三)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有待加强。

及时,高职院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双师型”教师不足,兼职教师比例偏低,作用发挥不足分。第二,由于学校的特殊性,很难或少有请到企业的专家、技术能手来学校授课。教师培养培训制度不太健全,培养培训基地条件也相对比较薄弱。总体而言,大部分职业院校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实践课程缺少一定的创新性,缺少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而创新创业教育正好解决相关的问题。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相对模糊交叉性较强的概念。高晓杰等人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教育观念和教育形式”,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人格的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在国内学术界大致有三种理解:及时种理解就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创新教育;第二种理解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创业教育;第三种理解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理解为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认为理解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以理解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为基础。由此可以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一种兼顾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并以创业教育为重点,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为受教育者奠定良好基础的新型教育思想、观念、模式。

三、以创新创业教育引领高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实践课程构建

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引领构建的高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实践课程体现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该课程共分为四个层次,美学基础类课程、计算机技术类课程、创意设计类课程、综合实训类课程。

(一)美学基础类课程:强调基础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美学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设计素描与速写、三大构成、美学基础、动画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和摄影摄像技术。这些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锻炼学生的具体动手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学习基础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二)计算机技术类课程:强调实用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技术类课程主要包括:平面设计辅助软件(PS、AI)、平面动画设计软件(Flash)、网页设计、三维动画设计(Maya)、视音频编辑(Pr)、影视后期合成(AE)等。这些课程实践性很强,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巧,“教、学、做”三位一体,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完成学习内容,合理认识各课程间的联系与区别,分析实际问题,解决问题。

(三)创意设计类课程:强化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创新意识。

创意设计类课程包括:平面广告设计、多媒体制作工具使用(director)、网页设计等。这些课程包含很多设计技巧,如设计文化内涵、美学欣赏、色彩搭配等。采用项目化教学,把企业的实际项目拿出来,让学生充当企业员工的角色使其有效地快速掌握各种计算机技术技巧。通过企业实际项目的训练使其得到多方位训练,强化实践,初步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四)综合实训类课程:体现职业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

综合实训类课程包括影视短片制作、动画短片制作、CI设计、多媒体作品制作、招贴设计等,这类课程更能体现职业性和综合实践性,让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和设计制作的方方面面,以便其能够、快速地熟悉相关的工作。

四、结语

总之,创新创业教育贯穿整个多媒体技术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的始终,不断地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而新型的实践课程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作者:马士玲 张君瑞 单位:郑州城市职业学院计算机系 郑州城市职业学院计算机系

新媒体论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党建论文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媒体给大学生党建工作带来的机遇

1丰富了党建工作的内容和形式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海量性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资源组织和管理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新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的传播形式,不仅使学生党建工作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生动,而且贴近学生生活、思想状况、心理状态,比传统的教育形式更具吸引力、亲和力和凝聚力。

2促进学生党员的教育主体作用的发挥

在网络媒体环境下,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交互性、即时性的特点,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学生党员的教育也由被动变为主动,海量的信息、丰富的资源、多样化的素材,不仅为学生党员提供了自由的自学环境和相对独立的学习空间,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党员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学生党员的教育主体作用的发挥。

(二)新媒体给大学生党建工作带来的挑战

新媒体传播的信息来源范围广、成分复杂、信息量大,大学生的思想容易受到行行色色的信息和文化的影响,思想的可变性大,对信息的筛选和甄别能力相对较弱,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常常以简便、快捷的新闻代替深度报道,大学生在接受信息的同时极容易随着媒体的倾向展开思考,缺乏独立思考;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迅速使得不良信息也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范围影响到大学生,在学生思想意识中,可能一条不经意的微博信息或者QQ聊天信息就能颠覆我们辛辛苦苦构建起来的思想阵线。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学生党建工作,对党务工作者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交流方式的改变、心态上的适应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以学习、交流、服务为立足点,加强监管力度,积极构建大学生网络党建工作平台

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高校党建工作,一定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结合“90后”学生特点,以学习、交流、服务为立足点,采用学生惯于和乐于接受的方式,突出党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构建网络党建平台,有针对性、实效性地开展党建工作。

(一)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为根本,搭建网络学习平台

以提供党的理论知识、方针政策、形势政策等为主要内容,促使党员和党外群众理论学习的网络化、便捷化。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党的基本知识、政策法规、时事政治、党史上的今天、党史人物趣事、网络党校学堂、理论研讨等特色栏目,提供电子版党报党刊、电子书籍、视频资料等学习资料的下载。让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学习,掌握信息的主动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还要开辟专门的考核评价平台,整合现代网络资源优势,建立考试系统,实现在线考核、在线评价。此外,为了进一步调动党员的参与积极性,可以不定时举办党建知识问答、党建征文活动、新政策知识竞答比赛、网络思想政治论文写作等,让党建学习更具有吸引力。

(二)以深入了解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为目的,搭建党建工作交流平台

利用新媒体的交互性特点,一是在党建网站设立党员论坛、专家点评、师生对话等互动性较强的栏目,针对时事新闻、社会热点、焦点话题等内容进行交流探讨,同时党建工作者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给出有说服力的回答,引导学生在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上抵制错误思想和错误观点,澄清模糊认识。二是利用微博方便、迅速、互动性强的特点,开设党建微博,打造“红色微博”,成立专门的微博写作小组,明确负责老师,由相关老师、学生党员定期撰写博文,经过党组织的严格把关、过滤、筛选,挑选文章上传,充分发挥微博的图文并茂优势,介绍党组织的相关知识、活动动态、党员的先进事迹、身边同学自立自强行为,让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都能够及时接受教育,了解党组织动态,扩大党建工作的影响力。三是建立党员QQ交流群、书记在线QQ群以及微信交流群,让学生与党组织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覆盖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自由交流,便于支部书记及时掌握支部党员的思想动态和舆情形势,及时解决党员的思想困惑和生活疑虑,及时时间让学生获取信息和教育,将网上党建与网下党建相结合,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学生党建方面的作用,让党建工作进入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学生能够处处学到党的知识,时时得到党的关心。此外,各高校要结合自身特点,打造品牌教育栏目。如华中农业大学打造的“红色微博”、北京大学的“红旗在线”、浙江大学的“求是潮”等网络教育平台都发挥了重要的教育功能。

(三)以服务学生为宗旨,充分发挥新媒体高效管理、宣传的功能,搭建党建工作服务平台

一是开设党务工作者办公系统,实行网上办公,各项日常事务性工作通过系统进行,提高党建工作效率。二是开设新闻、通知、公告、留言板块等,校园新闻、活动信息等,为学生提供快速的网络信息服务。三是建立网上党支部,利用网络进行日常党建工作,在校的或不在校的学生党员都可以定时上网过组织生活、参加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交思想汇报、交纳党费等。同时,支部还可以通过网络相册、电子书展示支部特色活动,使党组织的影响力延伸,可与其他的支部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四)加强监管力度,确保网络信息的健康和安全

新媒体是把双刃剑,在推进我们工作的同时,若不能有效监督,也可能给我们的工作带来负面影响。我们在开展党建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对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渠道、途径的监督和管理。一方面要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确保能及时发现不良信息,及时时间上报并进行处理。对于社会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要及时时间用真实可信的信息与学生互动;对于群体性问题,发现苗头及时化解;同时可以实行网络平台责任制、网络使用实名制,通过多种渠道监管新媒体信息。另一方面,党建工作者在新媒体环境下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了解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特点,掌握必要的新媒体技术、技巧,不断提升在复杂的全媒体信息环境中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高校党建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要积极构建大学生网络党建工作平台,党建工作者要及时更新观念,学会网络倾听,学会用爱关注,认真研究,不断探索,让新媒体可以更加有效地为大学生党建工作服务,让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深入人心。

作者:周婷 毛德波 沈谦 单位:长江大学一年级教学工作部

新媒体论文:新媒体视角下学生道德教育论文

一新媒体搭建学生道德教育发展的创新平台

1.新媒体具有移动的灵活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三网融合渐渐成为现实,许多新媒体都具有了移动性的特质,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网络电视等。据统计,我国手机网民的比重逐年上升,增长速度也日渐加快。手机和平板电脑成为了大学生上网的主要途径,使用率极高。互联网随身随时可用,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了无与伦比的便利性,它的出现极大拓宽了高校道德教育方式与途径。道德教育者能在与大学生不见面接触的情况下,随时通过移动介质等工具进行交流沟通,探讨人生哲理,为学生答疑解惑,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新媒体具有互动性

互动的最基本的含义是一种行动所能带来的后果——及时的反应和信息反馈。这种互动建立在交换的基础之上,如果这种关系是相互的,可以称之为互动。新媒体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尽情交流的平台。在互联网中,信息的传播与接收可以实时变换,人们既可以被动地接收信息,也能成为信息的者,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把自己的个性化道德教育的信息传递到任何有网络覆盖的地方。

3.新媒体具有个性化色彩

新媒体让信息传播和收集充满个人特色。基于网络环境和用户的信息使用状态、偏好的特点,用户可以具有针对性地选择个人所需求的服务。和传统媒体不同的是,新媒体环境下,用户由被动接受信息转换为主动地、有针对性地获取信息,这是一个双向的交流系统。

二、新媒体开展道德教育的新途径

在新媒体时代,各个高校师生的交流方式也不断变化发展着。在一系列新媒体应用,如微博、QQ、微信等的影响下,师生们可以跨越空间方便快捷地对话,方便师生快速有效地对问题形成统一的认识。这种沟通方式改变了高校传统道德教育的迟滞性,提高了交流沟通的效率。

1.微博——道德教育的新平台

微博是一种时尚的新媒体工具,相比过去的网络工具而言,它的优势更加明显:时效性显著,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具有双向性和互动性。微博的操作方式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它不需要有完整的格式和整体的思想,也无需刻意地组织语言,只是简短的只言片语就能让人了解你的感受,体会你的思想动态。道德教育工作者使用微博可以实时地以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中产生共鸣,让追求新奇、大胆活跃的大学生在思想上融为一体。

2.微信——道德教育的新载体

微信是大学生个性发展的体现,微信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发展的平台,满足了他们彰显个性、实现话语权的需要。微信使用用户的每一个个体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性格特征自由发表言论、观点,参与话题讨论,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微信使得每一个用户成为一个真正的自媒体,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发挥其创造力和对他人的影响力,也成为吸引高校大学生使用微信的动力所在。

三、新媒体对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

1.新媒体对道德教育的积极影响

新媒体中的网络社交极大地开拓了大学生的社会交往空间,丰富了高校学生的人际交往,加强了学生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以及非大学生群体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路径。大学生能够使用新媒体这一形式消除面对面交往过程中的羞怯和不自信,更加容易敞开心扉,流露真实感情,及时地传递自身情感,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提高自身交际水平,获得人际交往的自信心和认同感,以使大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积极健康的网络言论、网络音乐和视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和生活信念,能给人带来心理上的安慰,帮助其勇敢面对遇到的问题。新媒体平台提供的广阔言论、交流途径,名家名师的健康引导,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天地,对于大学生正确、积极的道德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促进作用。

2.新媒体对道德教育带来的挑战

1)新媒体易导致青年大学生产生消费主义观念和攀比心理新媒体的到来带动了快餐式消费文化,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无节制的物质需求,并以此为追求,奉行为人生格言。开销没有节制,简单的朴素消费变味了,变成了空想消费,丧失了消费的本来意义。

2)新媒体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了冲击高校大学生虽然已经准备进入社会,有了一定的自我决断能力,可是总体而言他们经验不足,涉世未深,尚显青涩,很多认识不正确或者不正确。多姿多彩的网络信息丰富了高校学生的精神世界,可是参差不齐的信息的出现,使得一些自控能力欠缺的大学生长期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

3)新媒体容易导致学生沉迷网络据统计,65.5%的大学生是网络游戏用户,很难想象大学生对于网络游戏的喜爱和追捧竟达到如此程度。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并且具有相当的知识素养,但是大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淡薄、自我控制能力差,因而容易沉迷网络游戏,进而影响到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另外,虚幻、暴力的网络游戏也容易使学生在情绪上产生较大的波动,导致道德品德的缺失。

四、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开阔学生道德教育视野

就当前的发展动向来看,新媒体不单单只是为传统的教育模式添了一舀新水,更是为当代的学生们提供了极为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途径,加深了当代的学生们对现代社会的认识,使其步入社会后如鱼得水。可是从另一方面看,新媒体所带来的信息质量参差不齐,会使学生们的道德理念受到冲击,颠覆中国传统道德体系。所以,如何正确应对新媒体所带来的挑战,在新媒体视角下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如何开展研究,是我们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许多人不能接受新媒体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新媒体上的信息质量良莠不齐,一些负能量信息会对腐蚀、颠覆高校大学生的道德观。要解决这一问题不能从单向解决,要多面出击重点突破,才能见到成效。及时,我国政府应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督管理,规范其行业行为。对于一些危害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信息,不光要靠限制“敏感字符”这种直接的方式,更要对海量信息进行系统分析,使具有潜在危害性的信息在源头得到遏制。第二,各大高校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性。大学生刚刚离开父母和家庭,不易把控自己,学校有责任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分辨信息优劣的能力,规范其对网络的使用,使大学生文明合理地使用网络。第三,高校大学生要加强自律性,面对参差不齐的网络信息,自身应保持时刻谨慎,甄别和分辨各类信息,抵制不良信息对自身的危害。在新媒体时代下,不成为制造和传播不良信息的元凶。

作者:许永莉 熊开生 单位:重庆城市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 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新媒体论文: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危机管理论文

1高校危机管理的研究现状

早在20世纪50年代,国外学者就对高校突发事件有了一定研究。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出现的各种危机也越来越多,学者们也因此对教育危机展开了更多的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对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研究已经由定性化研究进入定量化研究的阶段,建立了多种以数学计量为基础的突发公共事件处理模型和仿真系统,如芬克的四阶段生命周期模型(1986)、米特罗夫的五阶段模型(1994)和最基本的三阶段模型。这些模型的提出给高校危机的阶段化管理提供了方向。国内对高校危机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由于高校危机事件频发,国内许多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逐渐集中,国内高校危机管理研究发展较快。李兆燕认为高校危机管理体系还并不完善;白涛等学者也从危机及危机管理的概念出发,阐释高校危机、危机管理的很多方面,并提出了高校危机管理的基本框架。此外,韦庆辛、曲涛、张英红、何元庆等人也对高校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现状作了分析也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议。国内外对高校危机管理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是在专业性、系统性方面仍显不足,对管理模型的研究有所欠缺。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具有互动性、及时性、海量性、共享性,新媒体传播内容呈碎片化等特点,高校危机事件又衍生出许多传统危机事件没有的特点和特性。高校必须针对这一新情况、新特点,对高校危机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和应对策略。

2新媒体给高校危机管理带来的影响

2.1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危机事件的变化特点

2.1.1高校群体间危机信息传播方式互动性增强

传统媒体下信息的传播形式较少,并且信息传递方式多为单向传递,传播受众不能进行有效反馈,互动性较小。随着技术发展,新媒体传播方式增加,新媒体信息有了很强的互动性,危机事件发生后,大学生群体可以更容易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自由、讨论、交流信息,接受者可以参与到信息的传递当中。这使得与客观事实不一致的各种言论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广泛传播。高校危机事件很容易因此被夸大甚至扭曲,大大增加了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危机管理工作难度。

2.1.2高校危机信息传播范围大

传统媒体传播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高校危机信息无法在短时间内传播到很广的范围。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危机事件的信息不可能局限于学校内部,一旦危机事件在高校发生,会在短时间内病毒式地传播开来,其传播覆盖面是传统高校危机事件所无法比拟的,信息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新媒体信息渠道传播开来,甚至跨越国界。

2.1.3高校危机信息传播速度极快

传统的高校信息传播方式多为“一对一”或“一对多”传播,这种传播方式更容易中断,也易于控制,但是新媒体传播更新速度快、传播成本低、传播方式多为“多对多”,信息接收者也会成为信息的源,因此信息会病毒式地在短时间内蔓延开来。如果发生危机事件,大学生会在及时时间对危机事件关注、围观、分享、转载,迅速吸引群众眼球,使得信息迅速传播,许多焦点问题往往会迅速散布到校园内。

2.1.4高校信息流言可控性低,安全性低

高校传统信息来源少,易控制。但新媒体中的信息传播迅速,传播广泛,不易控制,所以容易出现很多恶意流言或煽动性的假消息。当代大学生仍不成熟,学生对自己信息的后果和法律责任意识不到位,容易出现盲目跟风行为,在信息传递时,并未对信息的真实性以及自己传递信息行为进行思考。而新媒体本身是便于消息扩散的,因此容易出现危机信息被放大、传播失控的局面。

2.1.5高校危机信息传播内容呈现碎片化

新媒体环境下,一般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对信息有容量控制,因此高校信息传播往往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单一的碎片化信息无法展示事件全貌。但是高校危机事件一般都比较复杂,在短时间内很难通过新媒体渠道传播全部信息。再加上高校学生思考不成熟,导致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危机信息的传播片面化,很难通过新媒体提供的信息了解到整个事件的全貌,往往使信息受众群体忽视事件发生的背景、环境,对事件作出错误解读。

2.2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危机事件变化给高校危机管理带来的问题

2.2.1传统的危机管理领导机构有待完善

传统的危机管理机构主要由学校领导、学工部、保卫处等职能部门组成,这样的管理机构虽然能够处理一些危机事件,但已经不能应对新媒体带来的变化,取得良好效果;当前大多数领导小组由于事先没有合理安排管理人员,缺乏网络平台管理人员,无法对危机事件进行预警和预控,也无法有效建立相应的引导和培训机制。

2.2.2传统的危机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传统的危机管理观念中,危机的发生和传播需要较长的过程。但是新媒体环境下,由于危机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一旦发生危机事件,大学生都会在及时时间予以及时关注、围观、分享、转载,使信息得到迅速传播,许多危机信息往往会迅速散布到校园内。原有的危机预警系统有一个传播的过程,已经不能有效针对危机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必须构建新的危机预警系统,并且在危机预警系统中建立高校危机预案。其次,大部分高校危机管理部门还没有针对新媒体的新特征建立有针对性的职能部门,忽视危机管理的专业化需求。

2.2.3危机管理理念缺失,危机管理中的媒体公关意识不够

大部分高校对新媒体给高校危机带来的改变认识还不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媒体公关是处理危机的一种方法,是指运用信息传播、沟通协调的方法应对和化解危机,帮助组织控制事态、解决矛盾、处理纠纷、化解冲突、引导舆论、维持关系、争取支持、重建信心、挽回影响、重塑形象。新媒体时代,由于信息和信息的传播快速且广泛,因此对媒体公关管理要求更高,更需要具备科学意识,采用科学方法。

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危机管理调整策略建议

3.1事前加强危机管理领导机构建设

建设信息预警小组以及危机预警小组,小组人员分布在QQ、微信、微博、微课等各大新媒体媒介中;建立危机管理领导小组,小组不仅应该包括学校及学院领导、学工部、保卫处成员,还应该包括信息预警小组成员。建立系统的网络运营平台,加强维护,加强新媒体平台的日常管理和运营,利用官方微博、微信、网站即时信息。平时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对学生进行教育及引导,对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进行预防和干预。

3.2事中把握新媒体环境下危机信息的实效性,快速理智地进行控制

危机事件发生时,为避免不良消息传播,给学校和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学校管理人员应及时利用校园BBS、QQ、微信、微博、微课等新媒体工具,及时向校内人员和社会公布事件相关信息,掌握信息主导权,确保危机信息的正确和可控。

3.3事后总结、信息并资料归档

危机事件处理完成后,应及时将处理方式和结果在新媒体平台上,保持公开透明;还要将有关危机资料整理归档,建立完备的危机管理档案,作为以后管理的借鉴和警示;同时,也要针对其他可能引发的后续危机进行风险预测,防患于未然。

作者:陈启胜 周瑞 徐志 单位:四川大学商学院

新媒体论文:新媒体下人性化产品设计论文

一、提升产品的人文内涵

随着科技发展,我们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快餐式文化”甚嚣尘上,产品的人文内涵普遍缺失。然而,大众对于产品的要求却水涨船高,不再是上世纪80年代对于技术的膜拜,而是开始注重自然美,追求个性化。富有人文内涵的产品是多种因素共同的结果,有社会、个人,也有设计本身等原因。对于产品而言,当人文内涵被提升,就有了人情味,产品更加富有亲和力,人们也对它更加认可。从另一方面讲,为了得到市场认可,人们的青睐,各大商家和设计师都在产品的娱乐性、趣味性、便捷性等方面努力,体现产品的人性化。人性化和工业设计并不相悖,相反两者还是相辅相成的。换而言之,工业设计的发展能够为人性化设计的发展提供条件,而人性化设计也能够提升工业设计的内涵。事实证明,无论是服装行业还是电影产品,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餐饮行业,它们的分类越来越细腻,也越来越多元。这是和人们的精神需求有重要关系。这就要求在新媒体环境中,产品设计的内容在增加,生产模式也发生着改变,产品文化更加多元。换而言之,正是因为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流行文化的到来,才导致产品设计的审美特征更加多元。因此,设计师在产品设计中一定要抓住不同社会群体的情感需求,提升产品的人文内涵。这是尊重市场的要求,也是产品在市场中生存的依据。

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理念

关于新媒体环境下人性化产品的设计,美、英、德、日等发达国家都走在世界前端。二战之后,他们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对人性化产品的设计非常重视。比如说,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就设立国家设计委员会,英国前首先撒切尔就宣称:“英国可以没有首相,但是不能没有设计师”。德国也提出“设计就是科学”的口号。可以说,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多数发达国家将人性化产品设计提到基本国策的高度。和这些国家相比,我国虽然有“设计”一说,和西方概念并不相同,尤其缺少人性化概念。我国的设计更多是民间创作,注重外观没,缺乏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我国人性化产品的设计在推广和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资金投入少,设计人才群尚未形成。当然,了解自己缺点,对阵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在产品设计和开发方面,都需要积极向西方学习,扬长避短,才能为我国人性化产品的设计铺平道路。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的产品设计理应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的传统文化滋养着我国人们的审美趣味,将传统文化融入产品设计中,也是让产品更加人性化的道路之一。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国家地位也大幅度提高,在产品设计方面融入传统文化理念,走本土化品牌路线,才能更好地走出去。在产品设计中传统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只把带有民族符号和纹饰简单叠加,而应该将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自然的观念融入到设计中。

三、产品功能的人性化设计

设计人性化产品,必须为产品提供强大的功能,否则再的设计理念也是纸上谈兵。对于产品设计而言,需要以抓住人们需求为己任。新技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可谓天翻地覆。工业时代时代的庞大、标准的审美开始向后工业时代的小巧、灵活、精致转变。换而言之,在新媒体环境下,产品设计不仅要满足于为某种固定产品和渠道而生产,而是它要成为一种制度,一种服务,能够更好地解决人们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满足人们的需求。在现代设计中,让产品功能更加人性化数不胜数。举例来讲,正是因为PC电脑的移动性差,才有了智能手机的大规模生产。正是抓住便民的社会需求,手机智能化才有了得以生长的广阔天地。比如我们去超市购物,购物车车架上有隔栏,小孩可以坐在里面,为带孩子购物的顾客提供方便。当然,设计人性化产品,不仅要注重人们对于产品的情感需求,也奥注重社会环境效应的服务设计理念,让产品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另外,在新媒体环境下,产品的有形化产品模式正在打破,逐渐出现很多无形化层面的内容。设计师想要设计出更加品质的产品,就需要研究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抓住他们的需求。就以汽车报警系统为例,采用的都是近距离声响报警,只要有陌生人接触汽车,就会发出“滴滴”声响,从而引起人们注意,使别有用心的人不敢胆大妄为。也有的设计师发明了新型的汽车防盗系统,如果有人对车主的汽车心怀歹念,15秒内车主的手机就会提示。如果车主遇到拦路抢劫,车主还可以通过遥控切断汽车油路和电路,汽车就无法正常运行。这些功能的出现说明人性化的产品是更加亲切的,满足人们需求的。

作者:宋思思 李纶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新媒体论文:新媒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一、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

(一)大学生群体心理特征明显改变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群体的心理也在发生着明显的改变。大多为“90后”的在校大学生,独特的成长环境塑造了他们特殊的心理价值取向,他们的性格在生活中表现为鲜明的个性化:重视自我,追求个性解放和自我价值实现,对传统观念表现出逆反倾向。因“90后”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征,他们往往会以一种非常态化的形式呈现出个人特性。

(二)大学生群体思维方式明显改变

新媒体已经成为各种思想与价值、信息与观点、经验与判断的集散地。网络上,大学生在获得信息时有了更大的自主空间。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获得怎样的信息,他们可以自己控制。同时,在这一平台上,大学生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他们的认知方式和接受方式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以说教为主的教育方式面临挑战。

(三)大学生群体教育方式亟待创新

一方面,新媒体以交互、海量、快速等特性,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平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更丰富了。另一方面,新媒体虚拟、开放、难监控的特点,又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有所创新与突破,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想教育更加人性化,教育工作者需以平等的姿态开展与学生的沟通,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从教育内容上看,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新媒体以其开放性、即时性、全球性的特征,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直接便利,大学生通过新媒体可以发表言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新媒体所具有的交互性的特点,改变了人们传统信息传播的单向性,使得大学生能够非常方便主动地寻找所需信息。新媒体的开放性特质,使得每个愿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人都可以通过新媒体接受教育。新媒体特别是快速发展的网络,如今已融入现代大学生的生活,并成为他们主动学习的重要平台。与此同时,新媒体所固有的特点与属性,也使其成为现今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并丰富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

(二)从教育形式上看,扩展了教育的空间

新媒体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阵地。新媒体生动多样的信息传播方式,契合了当今大学生平等交流的心理特征,大大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拓展微博、微信等媒介的功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更加宽泛了。突破时空的局限,由平面走向立体,由静态走向动态,新媒体以其所具有的灵活、快捷、互动的特点,使得现今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由现实时空走向超时空,在服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需求的同时,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渗透其中,将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从教育效果上看,将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传统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实行的多为单向的、灌输式的教育。而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的教育变成双向的、交互的、开放的教育,因此更能吸引大学生的主动参与,可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新媒体构建了网络虚拟化的平台,介入其中的个体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在交流中也更容易将自己与对方置于平等地位,容易拉近人际交流中双方的心理距离。在这样的情况下,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可以“毫无顾忌”地真心交流,实现畅所欲言。这不仅有利于消除大学生的心理戒备和隔阂,同时将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时时间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进行解答和疏导,有的放矢做好工作。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的互动交流创造了条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交流,将大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得有的放矢,更具针对性。当然,互联网上的信息内容鱼目混珠,大学生存在一定的猎奇心理,对此也要予以特别关注。

三、新媒体背景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新媒体自由、开放、参与性强的信息交流方式,使得个体发表意见和观点的空间增大,学生个体受众成为新媒体的核心,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与否选择媒体内容。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保持传统教育工作方式的同时,必须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改进工作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发挥挖掘新媒体的巨大潜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与影响力,使其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一)创新教育途径,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网络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强调思想理论灌输性质的教育,采取“讲授式”、“填鸭式”的教育形式,把大学生放在一个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地位,忽略了大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须强化阵地意识,大胆运用互联网这一新载体,如建立马克思主义立场鲜明、观点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网络,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网站及相关网页,为大学生提供互动交流平台,开拓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网络社会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许多新问题都会在网上有所折射。但同时,网络社会不是现实生活的复制版。因此,网络上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通过网上引导、网下教育的方式放大教育效果,采取“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战略,把网络教育功能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教育手段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与促进,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感召力。

(二)创新教育方法,倡导新媒体手段进思想政治教育课堂

以往,传统的课堂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新媒体环境下教育手段大为丰富,可以获得网络中的视频课程、电子信箱、论坛讨论以及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的支持。在新媒体技术的帮助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采取更加丰富多样的方式和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新媒体时代,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等载体,在方便的时间、地点,获取所需的知识与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通过新媒体了解近期的知识素材,方便快捷地收集与整理相关信息资料,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因材施教。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将文字、声像等元素融于一体,应用于理论课教学实践,在最短的时间通过文字、图片或视频交流等方式,把教育内容传授给学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吸引力,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直接。

(三)创新队伍建设,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平台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必须与时俱进。高校要整合资源,努力建设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又能掌握新媒体技术的专兼职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学校各部门应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如在日常管理中,调动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资源,通过开展相关的调研与测评,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化,并有针对性地做好疏导与帮助,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深入细致、人性化、有成效。同时,通过整合学校资源,高校有必要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创新平台,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多方位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学校心理咨询人员、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乃至学校领导都可以与学生互动交流,通过虚拟平台,让各方成为网络社会学生的良师益友,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排除逆反心理,对教师的教育帮助更加易于接受和认同。通过学校的全员努力,让教学资源共享、教师更好发展、学生更好成长,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的新局面。

作者:张弨 葛楠 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 河北传媒大学

新媒体论文:新媒体环境下贫困生感恩教育论文

一、新媒体环境下贫困生感恩教育所面临的机遇

1.新媒体成为贫困生感恩教育的主平台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由于受到地域空间的因素,人际关系发展缓慢,但是,伴随着新媒体环境的出现,人们迈入了网络社会,在网络社会中,开放性、自由性以及高效性成为了人际交往的重要特征,各类通讯媒介的出现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障碍打破了。根据有关调查研究,我国高校每年所扶持的贫困生高达数十万人,这对高校教育是一件不容忽视的事情。此外,互联网发展现状调查表明,我国网民的数量逐年增高,其中大学生是最为庞大的群体。因此,新媒体的出现为贫困生感恩教育带来优势,大学生可以利用新媒体环境中的网络、电话、微博、微信、QQ或者短信将自己的感恩心情进行表达。在这种交流模式中,贫困生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对教师、学生、社会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中,我国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平台更加广阔,这也必将对高校感恩教育工作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新媒体使贫困生感恩教育具有吸引力

传统的贫困生感恩教育,往往以讲座的形式开展,由于受到自卑心态等的影响,很多贫困生在感恩教育中难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从而导致感恩教育效果并不显著。但是,在新媒体时代下,各种媒介产品的出现,比如微博、微信、论坛、贴吧等,不仅可以为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提供新的发展平台,还在一定程度上将感恩教育的手段予以丰富拓展。笔者在对某大学进行调查时,问部分受资助的大学生:你会以什么方法向资助过的你的人表达感激之情?有70%的贫困生选择短信,5%的贫困生选择当面致谢,20%的贫困生会选择微博等其他途径。此外,新媒体在进行信息传播的时候更加具有人性化,能够以视频、图片、文字的方式传播信息,从而创造出具有吸引力的交流模式,促使感恩教育具有生动形象性。此外,部分贫困生会利用微博、微信等电子产品表达自己的心情,德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新媒介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从根本上提升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二、新媒体环境下贫困生感恩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1.冲击着现实的人际交流方式

一般而言,人的情感通过交往来传递与维持,新媒体环境下的某些传播媒介在进行信息传递时具有一定的虚拟性,无需实名交流,且交流过程中会出现不规范的言语,由于该类交流方式不是面对面交流,从而无法从根本上抵制“言不由衷”。笔者在调查中问贫困生:你选择传媒手段作为感恩渠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40%的贫困生选择方便,有30%的贫困生选择当面感恩不好意思,10%的贫困生选择时尚,20%的贫困生是其他原因。因此,可以得知,新媒体环境中,各类媒介产品具有方便、快捷的作用,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却无法实现真实的人际交往,长期下来,会导致贫困生在感恩中出现现实与虚拟的模糊,从根本上影响贫困生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2.新媒体环境为贫困生感恩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高校教育中,贫困生感恩教育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加强对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工作力度,是贫困生树立良好道德品质的需要。但是,感恩并不是每一位贫困生都与生俱来的,它需要教育者的指引。在新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机会是平等的,而高校学生在对信息处理上更加具有优势,笔者在部分贫困生调查问卷中提问:你认为你身边的教师对新媒体的运用能力如何?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会简单操作新媒体,但是另一半贫困生则认为大部分教师需要提高自己的新媒体运用能力。因此,在新媒体时代,贫困生感恩教育工作为高校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部分高校德育教师面对新媒体表现出不适应的状态,对相关知识不了解,在运用新媒体进行教育工作时表现出主动意识较弱的心态。因此,在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中,打造一批能积极运用现代化传播手段的高素质教育队伍十分有必要。

三、改进贫困生感恩教育工作的路径

1.利用新媒体资源,培养贫困生的感恩意识

对贫困生实施感恩教育是期望贫困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能够认识到感恩的美德,树立“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理念。另外,开展贫困生感恩教育能够让贫困生感受到父母的辛苦、社会的温馨、教师的教诲之恩。因此,要想从根本上创新贫困生感恩教育工作,则需要在新媒体环境中加强对网络媒体资源的运用,使其成为贫困生感恩教育的主要渠道。与此同时,高校德育人员需要加强对新媒体资源的利用,使新媒体成为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创新平台,从而利用感恩教育激励、教育贫困生,使之能够形成良好的感恩意识,促进自身的发展与进步。

2.改善教育观念,形成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的良好发展

在新媒体环境中,微博、微信等平台是实施贫困生感恩教育的主要平台,各类媒介对培养大学生树立感恩意识、提高道德修养、促进个体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育者在新媒体环境中要积极转变教育思想,乐于接受新媒体环境中所出现的各种事物;另一方面,教育者要加强对新媒体的利用,利用新媒体开展感恩教育工作,从根本上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贫困生由于面子因素,在接受社会各界的资助后往往并不主动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因此,高校德育教育者需要在新媒体环境中改变贫困生的这一现状,积极开拓新的方法,加强对新媒体的利用,指引学生利用微博、微信、QQ等媒介资源表达感恩之情,使贫困生乐于接受,从而使感恩教育事半功倍。

3.提升教育人员的素质,使其能够熟练运用新媒体

德育工作者是教育贫困生学会感恩的主要人员,所承担的担子非常重。在新媒体环境中,教育的方式、模式、形式均受到影响,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与此同时,教育人员自身所具备的基本素养关乎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中,教育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及媒介运用能力,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掌握好媒体技术的主导权利,从根本上占领感恩教育的制高点。

四、结语

贫困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社会各界对贫困生的扶持能够改善贫困生的生活、学习,对贫困生的成长起到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贫困生感恩教育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培养贫困生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增强自身素养的关键,在新媒体环境中,贫困生感恩教育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高校德育工作者只有积极将新媒体融入到感恩教育中,才能提高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邓俊华 单位: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新媒体论文:新媒体视域下企业品牌危机管理论文

一、品牌危机及其成因

通常情况下,品牌危机指的是品牌或其所代表的企业和消费者之间信任、感情和利益关系的危机。源于企业本身、竞争对手、顾客或其它外部环境等因素的突变以及品牌运营或营销管理的不正常现象,进而不利于企业品牌良好形象的维护,导致社会以及民众对该企业品牌发生不信任关系。企业品牌危机影响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损害企业的社会利益和经济效益,最终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品牌危机的原因有很多,可以把这些影响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企业品牌产生危机的原因是由企业自身和企业外部的环境相互影响而发生的一种不良效应。内因主要体现在企业自身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生产管理不善,销售出现问题,思想观念落后等;外因主要体现在激烈的市场环境的冲击,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等。

二、新媒体视域下企业品牌危机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负面信息来源更加复杂

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公众都能够借助网络工具进行活动,造成企业的负面信息来源更加多样化。在传统媒体时代,公众主要借助于电视、报纸等了解外部信息,企业的一些负面信息也主要是通过电视、报纸进行传播,信息传播的渠道比较单一。进入网络时代,公众可以随时随地地上网关注各类信息,借助电脑、手机等自媒体了解世界、了解社会,以期满足自身对信息的需求,负面信息通过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介进入到公众的视野,加上网络传播的快捷特征,得到广泛的传播。新媒体时代,负面信息一方面来自于传统的媒体,另一方面来自于新媒体,进而使得负面信息的来源更加复杂多样。

(二)传统的负面舆情应对方式过时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新媒体时代,有百分之七十的负面信息是源于新媒体,只有百分之三十的负面信息源自传统的电视、报纸等媒体。通过新媒体传播的负面信息起先出现在各大论坛、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同时负面信息借助网络的快捷特征快速地在网民间传播扩散,呈现裂变式的扩散状态;之后经由新媒体传播的负面信息又被传统媒体(包括电视、报纸等)进行广泛的报道传播。当企业面临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对负面信息进行扩散式传播时,其在处理这些负面信息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三)企业品牌危机管理方式面临巨大挑战

新媒体在起初的作用不仅是为了扩大企业的销售渠道以及公关活动,还是推动企业自身和利益相关者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的平台。新媒体在企业中的价值意义就是集思广益,汇集智慧结晶,把各方面的意见汇集起来,便于企业做出科学的决策,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二十一世纪的新媒体时期,企业实施品牌危机管理已不仅仅是针对媒体的活动,而是与所有利益相关方进行交流的一种活动。

三、新媒体视域下企业品牌危机管理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企业危机预警机制

新媒体视域下对企业的品牌危机管理首先就是要进行科学有效的预防,以预防为主,此外,在新媒体的大背景下,企业品牌危机的特征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生存,其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就是要防患于未然,做好企业的预警机制。及时,在企业中树立全员危机的思想观念。二十一世纪是科技大发展的时期,企业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激烈的市场环境,科技日新月异,稍有懈怠就会落后。市场经济环境变化相当的快,企业一定要树立危机意识,增强危机观念,做好预防准备,以应对外界环境的突然变化。企业的领导层与基础员工要时刻保持危机的思想观念,企业要对员工开展的品牌危机观教育,努力把企业的危机消除于起始阶段。第二,建立健全危机预警系统。在新媒体时代,媒体在很大程度上起着监督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的法律规范也在逐步健全。一些企业的品牌危机逐渐暴露在公众面前,可以从企业品牌危机发生的频繁程度和造成的影响力判断一个企业是否步入品牌危机高发的时期。因此,企业要尽早建立健全危机预警系统,在品牌危机产生之前将危机铲除。企业品牌危机预警系统能够从长远的角度应对企业的危机状态,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危机信息管理体系能够清楚地把握企业危机产生的迹象,专业人员借助对检测系统对相关信息进行逐一探究,对危机实施的估测和等级划分,同时确定有针对性的对策,消除危机。

(二)建立健全出现危机后的处理机制

企业品牌发生危机,对这个企业将是一个应对挑战的的能力测验。此时,企业要沉着冷静,客观地分析导致危机出现的原因,分析当前的具体形势,以及对未来的走向作出科学预测。及时,企业要迅速地作出回应,控制事态进一步恶化。企业应站在顾客的立场发表声明,摆正企业自身的立场,敢于承担责任。成立调查小组,查明原因,防止事态恶化。有效地借助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作用企业针对事件实施的一系列对策,稳定公众的情绪。第二,利用新媒体的传播途径,增强和利益相关方的交流。迅速联系具有广泛影响力且公信力强的网络媒体,与之进行交流,向这些网络媒体说明事情的原委,促使危机朝着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方向转化。和当地政府相关单位与行业协会进行交流,由于政府自身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所以企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政府的认同,借助政府的力量让公众放心。企业还要主动和股东、经销商和消费者进行交流,得到其理解,保障其相关利益。同时,还需要加强和企业基层员工的交流,争取得到企业员工的认同。企业借助新媒体和利益相关者进行交流,进而消除公众的紧张害怕心理,化解企业品牌危机。

(三)品牌危机修复与长远发展

企业品牌危机处理之后就要迅速地总结处理此次品牌危机的经验和教训。在危机处理过后,要加强对企业自身的管理,增强企业应对危机的处理机制的建设,找到造成此次品牌危机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处理,避免以后再出现此类事件。同时,改善企业所供给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企业要多参加一些公益性质的活动,获得公众的广泛认可,能够快速改善企业的品牌形象。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网络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网络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新媒体作为现阶段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是继传统媒体,即广播、电视和报纸之后的重要传播载体。一方面企业借助新媒体能够和外界进行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实现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企业借助新媒体能够有效地化解企业品牌危机,增强企业的公信力。新媒体时代,企业品牌危机的化解需要较大限度地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为其服务,为企业品牌危机的消除打造一个有机统一的解决方案。

作者:胡伟娟 单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新媒体论文:新媒体高校学风建设论文

1新媒体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1.1新媒体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资源,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发展,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下成长,受到很好的学校教育,有着独立思考的能力,传统的书本教育已经满足不了其对知识的获取。新媒体的发展可以使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课程、数字图书馆、网络资源库、在线专家、专题学习网站等途径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和解决相关问题。尤其是新媒体环境下信息资源将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融合在一起,使得知识的获得更加、生动,学习资源更加丰富多彩。

1.2新媒体给大学生提供了学习交流平台,拓宽了交流渠道

在信息化程度很高的今天,新媒体已经实现了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覆盖和渗透性影响。新媒体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更多交流的平台。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电脑和手机等设备,利用微信、飞信、QQ、微博、电子邮件等通讯工具进行交流互动,将学习资料共享,与同学进行讨论,并可以与任课老师或相关专家进行答疑互动。例如: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问题和想法发送到相关平台或圈子中,平台和圈子中的其他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看到相关信息并参与到讨论互动中来,这样可以通过即时的互动交流迅速地解决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习交流,更好地提高学习兴趣。

1.3新媒体的方便快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首先,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单单地依赖纸笔的记忆和图书馆的书籍资料,而是更多地采用音频、图片等数字媒体的方式进行记录和保存,并通过电子邮件、QQ群等相关交流软件进行迅速的资源共享,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子设备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其次,新媒体海量的学习资讯及方便快捷的搜索方式,使很多资料的获得变得轻而易举,学生可以轻松地找到自己需要的相关文章和数据,大大节约了学习时间。

1.4新媒体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

新媒体由于传播形态的集大成性,使传播的信息具有海量化、性的特点,这无形中在大学生学风营造的过程中起到了监督的作用。首先,借助新媒体庞大的数据库可以很容易地检测到学生提交的报告、论文等作业与其他文献的重合度和相似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学生敷衍应付的现象。其次,新媒体广大的覆盖面和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方式,也使得其广大受众成为学术行为的监督者,这对抄袭、剽窃等不良行为可以起到较好的遏制作用,使得学生的学习态度更加严谨端正。

1.5新媒体的发展增加了移动学习的可行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移动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正在逐渐深入大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中。新媒体提供的丰富资源,使得大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移动学习,把零散的时间化成整块的时间,作为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的有效补充,及时进行预习、课程总结、英语学习、解答疑惑等,也可以看畅销电子书、点播移动视频、观看异地实时教学及英语手机互动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1.6通过新媒体的媒介作用,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实时的跟踪反馈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只能通过期中或者期末考试的成绩反映出来。新媒体的出现扩大了师生交流的渠道,大学生可以通过微信、飞信、QQ等网络社交工具和交流平台与相关的任课老师进行沟通互动。通过这样的交流,老师们能够随时了解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状态,跟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点和难点,及时调整自己的授课节奏,对学生进行帮助和指导。

2新媒体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消极作用

2.1新媒体提供的信息具有多元化特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使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偏差

新媒体提供的信息具有海量化和多元化的特点,在提供了大量有用信息和知识的同时,也有很多虚假或者是伪科学的信息。甚至有些带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有毒思想也能畅通无阻地通过新媒体到达大学生的眼中。当代大学生成长于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具有兴趣广泛,自我意识、竞争意识、成才意识强等特点。但是,大学生往往甄别能力不强,思想意志不够坚定,没有远大的理想抱负,最终导致他们被一些不良思想所左右,自己的价值观出现较大偏差,学习态度浮躁、功利化,并在一些虚假信息和不良思想的传播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2新媒体的娱乐功能被放大,分散了学生的学习精力

新媒体的学习、新闻功能是非常强大的,但是很多学生却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其娱乐、聊天功能上,并将后者功能放大,在上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些学生甚至染上“网瘾”,荒废学业。在我们与学生家长的接触中发现,学生购买电脑的主要原因是帮助学习和获得信息,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60%以上的学生表示电脑主要用来打游戏、看电影、聊天、网络购物,真正用到学习上的时间是比较有限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新闻的关注也主要是体育新闻、娱乐新闻和社会新闻,对政治新闻和经济新闻关注度极低。新媒体的功能被本末倒置,分散了学生的学习精力,已经成为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阻力之一。

2.3新媒体获取信息的方便快捷导致学生产生学习惰性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获取学习资料和知识有了更广阔的渠道,而且更加的方便快捷,这些已经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获益,很多学生通过新媒体提高了学习效率,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很多学生利用了新媒体上信息内容的可复制性来代替自己的学习,有的学生通过部分甚至是全部的抄袭来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导致有些论文形式的作业出现大量雷同现象。此外,新媒体获取信息的方便快捷还使很多学生通过“改造”别人的学术成果来完成自己本该通过实践完成的学习任务,这就导致很多学生产生学习和实践脱节的学习倾向。了这些学习惰性一旦形成,将大大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术活动的原创性。

2.4新媒体的发展导致对网络学习产生依赖,忽视了课堂学习

新媒体的发展导致很多学生对其产生依赖。很多学生认为学习资料和相关知识都能从网上找到,或者在考试之前很多学习重点和历年的考题类型都能得到资源共享,因此部分学生产生了课堂无用论,开始出现旷课、上课不听讲等现象,忽视了传统的课堂学习过程。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大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并使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得不到发挥。

2.5新媒体的不正当使用,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一定的影响

面对新媒体强大的娱乐功能,很多大学生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他们将大部分时间浪费在了游戏、视频、网络小说、聊天上面,每天都在虚拟的世界中生活,有些甚至染上“网瘾”,导致退学。很多沉迷于网络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苦闷、自制力差、焦虑等精神障碍。由于饮食、睡眠不规律,很多学生经常出现头疼、胃疼、神经衰弱等生理疾病。

3新媒体在大学生学风建设中应用的对策

3.1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是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是公民素质的基本内容。媒介素养教育以跨学科的综合要求培养既有科学素养,又有人文素养的发展人才,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要保护青少年免受大众媒介内容的污染,使得青少年能够防范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和腐蚀,自觉追求符合传统精神的美德和价值。因此,要想新媒体能够在高校学风建设中凸显其积极作用,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是重要对策之一。首先,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要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应穿插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中,让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认识到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同时,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自己在具备较好的媒介素养的同时,应该通过班会、讨论会、网络交流、形势与政治课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从大学生入校开始,就应该对其进行系统的教育引导,从而培养其认知媒介和利用媒介的能力,以及媒介的批判能力等。其次,培养专业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师资,开设专门的课程教学。现在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专业的师资队伍缺乏,相关教育大部分由辅导员完成,相关课堂教学也仅限于穿插到其他学科中。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培养专业的师资队伍,甚至是将媒介素养教育培训作为教师的岗前培训,提高整体教师的媒介素养水平。在条件成熟时开设专门的课程,提高大学生的新媒体操控力。

3.2搭建校园应用平台,拓宽新媒体在学习应用中的渠道

高校应该通过建设图书馆、校园网、贴吧、论坛等平台,给学生提供安全、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在学风建设中,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特点,通过相应的调查找到学生比较关注的交流平台,有重点地对其加以关注、建设,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定期对学生登录的情况以及学习的收获等进行跟踪反馈。建立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的公共邮箱或者QQ群、微信群等,制定个性化的学习内容,或将近期理论成果转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放到这些平台上,方便大学生自主学习。

3.3加大新媒体使用监管力度,注重信息传播把关

首先,加大对新媒体使用情况的监督,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由于现在大学生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差,有些学生会把大部分精力放到网络上,耽误了自己学习和休息的时间,因此应加大对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间的监管。有些高校通过晚上寝室断电、上课屏蔽网络信号、上课手机集中管理等方式对学生新媒体的使用进行监管,引导学生自己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其次,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对新媒体信息进行把关,形成良好的网络氛围。现在网络上的信息复杂,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技术进步形成互补之势,例如,面对海量的信息,管理人员自身要提高相应的素质,学会判断甄别无效有害的信息,及时对其传播进行限制,对其源头进行剔除,特别要警惕不良社会思潮的渗透,避免其在更广的范围内流毒。对大学生在网络上发表的各种言论要及时进行跟踪,不良言论要尽快进行屏蔽,并对相应的人员进行引导教育。鼓励任课老师和辅导员在相应的平台上积极传播正能量,促进良好网络氛围的形成。

作者:赵金萍 于目新 樊玉华 靳凯 单位: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新媒体论文:新媒体视阈下廉政文化论文

一、新媒体的定义与时代特征

(一)信息传播和扩散的速度越来越快

在印刷媒介和时代,由于信息采集、排版印刷工艺、传播渠道等方面的限制,信息的初始传播速度基本上是“天”为单位来计算的,信息的扩散速度,则需要用“周”或“月”为单位来计算。在电视等电子媒介时代,信息的传播已达到“小时”或同步传播的速度,但信息的扩散速度,还是需要以“天”为单位来计算。但在网络媒介时代,微博、微信等工具已成为了自媒体形式,在同步传播的同时,信息的扩散已达到了爆炸式的传播,在以“小时”为单位的时间内就达到传统媒体24小时的传播效果。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在舆论宣传和舆论监控时一定充分掌握媒体的传播和扩散速度。

(二)自媒体实现了网上平等对话

在新媒体时代,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一个自媒体中心,各阶层的人士都获得了与体制内媒体对等的话语权,这在实现了尊重公民的话语权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体制内媒体的舆论影响力的下降。

(三)新媒体已成为大众揭发腐败的重要场所

近年来,新媒体已成为民众利益诉求的重要场所。通过大众的监督,一些违法乱纪、胡作非为的党政官员得到揭发和惩罚。在这些成功案例的激励下,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把惩治腐败寄希望于新媒体。这也为我们利用新媒体来推动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二、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需求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提出:“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廉政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是中国共产党充分吸收借鉴古今中外一切廉政文化成果,深刻总结共产党长期以来反腐倡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主义廉政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一)廉政文化成为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行者

在我国,廉政文化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周礼》(西周)中的“六廉”,到诸葛亮《出师表》(三国•蜀)中的“鞠躬尽瘁”,到欧阳修的《廉耻论》(宋)中的“士大夫之大节”,再到郭允礼的《官箴》(明)中的“公生明,廉生威”,廉政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一直引导着执政党、公务人员自觉抵御一些不良文化的侵蚀和渗透,成为廉洁政治的文化屏障。因此,一个的廉政文化应该经验丰富于社会的发展,为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氛围。

(二)让廉政文化成为道德教化的主要工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是一个类似于通用“宪法”一样的行为准则,无论是推行“德政”、“仁政”还是“善政”,最终都是以“廉政”的形式得以体现。继承和发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廉政文化,更应该是道德教化的主要工具。让廉政成为公务人员从政的基本道德准则。

(三)廉政文化成为弘扬正能量的基地

廉政不应该仅仅是公务人员的事,而是一个全社会参与的事业。廉政文化作为众多文化中的一种,会将这种理念潜移默化地灌输到民众之中。一方面,会让更多的民众增强廉政意识,成为廉政监督者;另一方面,会让民众一旦成为了“为政”者,廉政的意识就成为其中一个默认的价值取向。通过廉政文化建设,使整个社会形成弘扬正气,引人向上的良好风尚。

三、廉政文化与新媒体的结合

综上分析,廉政文化和新媒体作为传播的内容和载体,均是站在了时代的最前沿,是近期理念和技术的集中体现,引领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向前发展。根据二者的各自特点可以看出,把新媒体和廉政文化建设相结合,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播内容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中,可以传播的内容包括视频、声音、图片、文字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但要求内容短小精悍,极易在网络中进行传播。因此,要传播廉政文化,也应该在传播内容上入手,通过案例、新闻、热点关联等形式,将廉政建设的相关政策、法规、理念在新媒体中传播,摆脱教条式讲解,用文化的手段去影响受众,达到廉政建设的宣传、影响和警示的目的。

(二)传播效率

在新媒体中,信息的传播是以几何的数据级进行扩散的。曾经有这么一个说法,即:如果粉丝(信息接收者)超过100个,你就是本内刊;超过1000个,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个,你就是本杂志,超过了10万个,你就相当于中央电视台。因此,一条消息,无论真假,只要在微博中得到了扩散,它的传播效率可以用爆炸来形容。廉政文化建设也要紧紧抓住新媒体传播的这个特点,对正能量案例要通过官方新媒体集中进行报道和传播,以扩大传播的影响效率。

(三)传播范围

新媒体属于一种自媒体,即每个人在是受众的同时,也是一个媒体人。网络是具有无边界属性的,传播的范围更会超出传统媒体的关注范围。新媒体的内容简洁,形式新颖,不会占用受众的太多时间,更容易在受众中得到共鸣和传播,因此,新媒体的传播往往是全社会范围内的,不会受到地域和行业的限制。把廉政文化建设与新媒体相结合,会把这些廉政清明的正能量传染给每个人,再通过每个人传递给其他人,让整个社会形成“崇廉、尚廉”的文化氛围,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营造良好的文化舆论环境。

四、新媒体时代下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经过几年的发展,以微博、微信等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迅速,已逐渐趋近主流形式,与此同时,廉政文化建设也已悄然跟进了这种新的媒体形式。然而,在新媒体上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毕竟是一种新的尝试,因此还在以下方面存在着发展的空间。

(一)普及程度不够

依靠新浪微博的搜索功能,目前以“纪委”、“纪检”、“廉政”、“廉洁”、“清廉”、“反贪”等为关键词,在新浪微博上得到实名认证的用户为995个,其中有以纪检监察局、监察审计局等身份认证的官方微博,有以个人身份认证从事纪检工作的个人,也有从事监察审计工作的传统媒体和网站。但总体来看,在浩渺的超过5亿的微博用户中,这些认证的微博数实在是少的可怜。因此,要在新媒体上进行廉政文化的建设,那就需要提高对新媒体的重视与普及,鼓励从事相关工作的单位和人员以单位和个人身份开设微博进行传播,增加传播的信息源,以达到好的文化传播目的。

(二)传播内容和形式多样性不够

与那些商业化的营销微博相比,目前在新媒体上从事廉政传播的微博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非常单薄,有的简单转发一些其它媒体可见的廉政新闻,有的机械地上传一些廉政知识,这些枯燥的内容无法引起受众的共鸣,从而评论转发者寥寥无几,没有达到相应的文化传播目的。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多多学习商业化营销的思路和做法,利用新闻、话题、视频、流行语等多种形式,制作一些传播廉政文化的内容,让受众能够引起共鸣,让每个廉政的传播点都会引起爆炸式的传播,这样才会使廉政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三)对突发事件的反应和应对不够

从目前的网络传播来看,许多网络的热点事件都存在着有关部门的反应和应对不够,有的想掩盖,有的想推诿,最终是加大了不明真相民众对政府和政策的误解,出现了诸如“临时工”、“城管”等负面形象。问题的根本,就是相关部门不了解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对新媒体的时效性和爆发性认识不足,因而出现了应对不足。对于廉政文化在新媒体上的传播,就是要充分了解新媒体的传播特点。首先,要积极传递正能量,实现廉政文化中的道德教化作用,扭转民众对“世风日下”等悲观观念。大力弘扬现实生活中的廉政人物和事迹,让“崇廉”、“尚廉”成为社会的文化主体。其次,要抢占信息的时间点,在及时时间公开透明的向外界正确的消息,减少谣言等对广大民众的欺骗。让“务实”、“高效”成为公务人员的形象标签。再次,要让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出新媒体这种全民媒体的优势,形成全民的监督网络,让贪腐无处藏身。,要利用公开透明的新媒体环境,揭穿那些恶意中伤、诬陷诟病的非法行径,保护那些清正廉洁公务人员。通过全民参与,让廉政文化在新媒体中如鱼得水,增加廉政文化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作者:赵翠玲 张莉莉 张世良 单位:燕山大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