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论文

摘要:流行音乐具有较强的流通性、商业性、娱乐性和通俗性,也有着较快的更替速度,是青少年比较钟爱的一种音乐类型。随着初中课改的实施,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有所体现,但是还是存在投入不足、重视不够的情况,部分学校只是拿来听听而未能融入课堂。
中学音乐论文

中学音乐论文:高中学生音乐论文

一、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欣赏音乐作品

现代的人们在听音乐会时,为让自己全身心地融入到音乐环境中,通常都会穿正式的礼服,从而得到心灵上的共鸣。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也应如此。教师在欣赏音乐之前,向学生讲述一下音乐背景,让学生大体了解歌词的含义,形成一个的大概的印象,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让真正优美的音乐传递到学生的心中,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的美好,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教师一定要在正式聆听之前,给学生讲解一下贝多芬的生活经历,还要介绍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惊涛骇浪,让学生感受到这个大的时代背景。只有了解贝多芬的心路历程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此时,再让学生聆听《命运交响曲》,在乐曲中会领会到更多的信息,也会从更深层面理解音乐的内涵。

二、注重音乐聆听,增加音乐课堂上聆听的比重

音乐的美感不是靠教师的讲解传授就能体会的,需要学生自身多次的聆听,自己体会。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音乐美感,就要给学生预留充足的时间聆听音乐。

(一)增加音乐聆听的时间

一堂音乐课中,应该保障学生的聆听时间至少半堂课。如果在一堂课中,教师一直在不停地讲,学生没有进行音乐欣赏,那么,再多的言语都是纸上谈兵,学生也不会产生美好的感觉。只有让学生亲身聆听、感悟,才能在思想上产生音乐是美的享受。另外,聆听花费的时间是不确定的,也不是听一次、两次就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美感,只有加大欣赏力度,增加欣赏时间,让学生在长时间的熏陶中,才能体会到音乐的美感。

(二)反复多次聆听

在欣赏乐曲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完整的听一遍,有一个整体的印象。这个整体的音乐印象会在学生的心中有一个真实的音乐体验。然后进行反复多次的聆听,学生只有在耳熟能详的基础上,更易产生美的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提高教师音乐素质,正确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作品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指导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在进行音乐聆听时,教师应该进行必要的指导,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音乐素质。扎实、专业的理论知识是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教育,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格魅力征服学生。例如,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讲解一首乐曲之前,教师应该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此时,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拓展一些课外知识,让学生了解社会知识的基础上,一定会更加深层的欣赏音乐。另外,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教材,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讨论、上台表演等),创造良好的音乐效果,让学生更加容易地了解音乐作品。音乐体验在音乐课堂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发声方法的教授、曲谱技能的训练等都是为音乐体验做铺垫。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营造一个、和谐的音乐聆听环境,注重音乐聆听,增加音乐聆听的比重,保障学生进行有效的音乐聆听,同时,音乐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音乐素质,正确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作品。只有这样,在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有效感受音乐的美感。

作者:陈一甲 单位:内蒙古准格尔旗世纪中学

中学音乐论文:新课改中学音乐教育浅谈

前言

随着新课改的东风吹遍教育界,音乐教学也采取全新的教学方法,用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当下的教育现状,以求探索新型教学方式。新课改不仅是对教育模式的一种突破和创新,也是对教育观念的更新。就当前情况而言,教育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只有先找到症结所在才能开出药方。我们要找到这些潜在的不合理因素,加以改正,才能让生物教学在新课改的光明大路上越走越远。

一、当前中学音乐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资源单一

音乐教学的来源也是真实的社会生活,为了培养出色的音乐人才,必须让同学们充分融入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灵感。课程资源是音乐课程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就像大树需要汲取养分才能维持生存一样,学生需要依靠课本、网络等课程资源来提升生物内涵。尤其是对于网络音乐盛行的今天,更要充分发挥网络优势。缺乏对网络教学资源的深度和广度挖掘,没有使其发挥作用,网络资源的开发也不是很完善,会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正常进步和稳健发展。

(二)学生的学习意识受传统思想禁锢

由于中国的教书传统沿袭了几百年,老师倾向于向学生灌输死板的音乐知识,学生养成了抄烂笔记、背熟课本的习惯。然而,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已经不能局限在单纯记忆和复制知识的层面,只有原创性的东西才是个人实力的较高体现。所以,学生需要树立现代意识,走进生活,去发掘本质价值。

二、新课改对中学音乐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一)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决定了教学质量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教学方法也是被历代教育从业者反复探讨,其宗旨在于寻找一个最能为学生接受的途径,从而较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千差万别,多种多样,却总有共通之处,它们必须结合音乐课堂的实际情况和中学学生的特殊性格。实事求是、对症下药的应对措施才能更有力的发挥效果。当然,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教师的水平和素质。

(二)学生的兴趣、态度是构成有效教学的关键

对于中学这一门对创造意识要求比较高的应用学科,更是要加强学生能自己创新、通过反复的思考琢磨创作出自己的小作品。因此,教师需要转变长久以来单纯传达知识的身份,转而侧重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教学中摆脱传统音乐教学受者的禁锢,在学习中掌握主动权。因此,音乐教学中的新课改将学生的兴趣作为其中一个有效教学的衡量标准。

三、适用于新课改下中学音乐教学的举措

(一)合理优化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多种多样,如何进行取舍和搭配真真是一门学问。要摆脱老式教学的束缚,便要在课程资源优化上降低课本依赖性的程度,加大实践和操作的力度,提升其比例。网络知识五花八门,正确使用网络是对学生有巨大的帮助的,尤其是对于生物这种随时有新发现和新研究成果的学科。老师不应该闭门造车,把网络一票否定,给与学生正确引导,利用网络的优势,才是王道。

(二)充分利用网络和新媒体的优势

信息工程建设是顺应当代新媒体环境提出的新型网络系统构建工程,对于教学而言,它旨在指导教育机构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力量创造新型教育模式和开设网络课程。比如如今比较盛行的慕课、微课、网上教学视频等等。这些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加强老师与学生、校内各老师、本校与外校老师、老师与音乐专家等的交流。网络的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互动便捷,这些优势不失为推动新课改下的教学的良方。

(三)更新师生在新课改环境中的音乐教育意识

意识指导行动,在新课改实践之前,就要通过对课改主体——教师和学生进行意识上的启发和培训。学习音乐也要尽量培养兴趣点,多亲近生活,在自然之美中愉悦身心。此外,学生要注重自己的思考与动手能力,不要以一味沉醉于课题的攻克。要促使自己发展,把自己打造成德智体美齐头并进的人才。老师也要转化角色,不只是课堂上一板一眼不可侵犯的,要走进学生的日常和生物学习生活中,亲切地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同时带领学生更深刻的领会新课改的意义。

(四)大力开展探索式教学

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必须紧扣“新课改”的时代脉搏和核心主题,其首要特征即在于“新”上。老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学生要提高创新能力,当然,教学也要是新型的,所以,必须大力开展探索式教学。探索式是对新东西的发掘,而讨论更能擦出新思想的火花。老师要鼓励学生大量地进行积极讨论。其次,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新东西,如果只是抱着书本朝九晚五,成果都难免是“纸上谈兵”,学校应该热情地组织筹备实践活动,号召学生积极参与,在行动中自己解决问题。

四、结语

总之,音乐教学一类精深而神秘的学问,新课改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教学相关从业人员要不断进行反思和教育方式的探索和创新。要抓住教育中存在的诸如学生现代意识缺乏、课程资源较为匮乏等问题,对症下药。采取培养学生和教师的新课改教育意识、大力开展探索式教学、合理优化课程资源、充分融入新型信息工程系统等有效手段,培养新一代音乐人才。

作者:林婷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龙口中学

中学音乐论文:中学音乐教育师资队伍素质提升

一、当前中学音乐教育师资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认为,中学音乐课程的开设,对陶冶学生情操、培育学生文化修养、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不可忽视,当前音乐教育师资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音乐教师队伍不稳定。

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音乐教师产生二等教师心理。部分担任主课的教师总认为自己是担负学校教学工作的大梁,对担任音乐的教师看不起,甚至个别领导也对音乐教师另眼相待,导致部分音乐教师产生被人看不起的二等教师心理;二是部分音乐教师产生失落心理,感到前途没奔头。音乐作为副科被人忽视,造成在评定职称、提升晋级、评先评优中,往往与音乐教师无缘,甚至出现主课教师后来居上的现象;三是部分音乐教师感到无用武之地。感到副科不被人重视,教学好坏没人评价,个人才能得不到发挥,技能的不到展示,人生价值得不到认可。

(2)音乐教师教学水平和手段有待提高。

客观上学生信息渠道多、社会接触面广、要求标准高,教学手段单一;主观上部分音乐教师原有的知识和技能难以满足学生的要求。

二、问题原因分析

造成音乐教师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有:

(1)缺乏对音乐教学意义的认同感。

在相当教职员工和领导中没有充分认识到音乐课对学生起到强化文化修养、陶冶精神情操、缓解学习压力、提高综合素质的潜移默化作用,总认为音乐作为副科,升学考试用不上,副科可有可无。

(2)音乐教学边缘化。

突出表现在音乐教学三让二占一无:教学安排让主课,临考阶段让主课,与主课发生冲突让主课;集体活动占音乐课时间,主课教师占音乐教师职位或职称编制;音乐教学质量无衡量、评比标准,难以让大家认可。

(3)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不够丰富。

缺乏多层次的交流观摩、形式多样的教学教研,切合实际的衡量和评判标准,致使音乐教学年复一年,重蹈旧辙。

(4)缺乏展现音乐教学成果的平台。

由于音乐教学的特殊性,效果难衡量、成绩难体验、考核无标准。

(5)职务晋级、评先评优倾斜主课教师。

部分学校为了调动主课教师的积极性,职务晋级、评先评优优先考虑主课教师,基本与音乐教师无缘,挫伤了音乐教师的积极性。

(6)对音乐教学存在的偏见从根本上说是教育制度问题。

当前,评价和衡量一所中学的教学质量,社会普遍按照升学率的高低作为标准,音乐课程又无法与升学考试直接挂钩,造成学校内部教师和学生、外部家长和社会都对音乐教育存在着偏见,音乐教育始终摆脱不掉在教学中可有可无的副科地位。

三、加强和改进当前音乐教学师资队伍的几点思考

针对上述音乐教学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一下的几点思考:

(1)提高对音乐教学的认识,是提高音乐师资队伍地位的基础。

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通过音乐教学发挥音乐艺术陶冶人、塑造人、感染人的功能。

(2)搭建平台,展示音乐教学成果,是激发音乐教师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一是大力宣传音乐教学与学校开展的各类教育活动相结合产生的效果;二是挖掘通过音乐的引领、感染和熏陶作用在学生中发生的育人感人事迹;三是不断总结和宣传音乐教育教学取得的成果;四是适时组织有关集体活动,丰富学校文体生活,体现音乐教学的成果和音乐教师的才华和技能;五是积极组织的参加上级歌咏比赛、展演活动等,使音乐教学得到大家认可,音乐教师得到大家尊重。

(3)改善教学条件,丰富教学内容,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重要手段。

毋容置疑,绝大多数学校音乐教学手段已经有较大的改善,多媒体教学已经普及,但笔者认为仍有改善教学条件、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的空间。如互教互唱激发主动性,你唱我弹增强趣味性,走出校门观看电影、戏剧、歌剧专场等增强感染效应。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音乐教学水平的关键。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要配齐配强音乐师资队伍,把住进人关,品德和技能不称职的音乐教师要调整;二是注重音乐教师业务素质的再提高。虽然每位中学音乐教师经过高等学府的专业学习,都有一技之长,但很难满足新形势下教学改革和学生新的需求,学校乃至上级主管部门要适时组织音乐教师走出去,请进来,参加有关教研活动,开展学习交流,不断提高和丰富教育教学水平。

(5)平等对待,不侵占音乐教师正当的合法利益,是稳定音乐教师队伍的保障。

要与主课区别对待,客观公正评价、衡量音乐教师的教学成果,在肯定音乐教师在教学贡献的同时,在职称评定、进职晋级和评先评优中不歧视、不偏向,与主课教师同等对待,确保音乐教师的合法利益,维护音乐教师队伍的稳定。

四、结语

总之,正确分析、认识当前中学音乐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妥善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调动广大音乐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音乐在净化学生心灵、引领学生奋进、培育学生美德,强化校园学风校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殷勤 单位:安徽省阜阳市红旗中学

中学音乐论文:功能音乐背景下中学体育论文

一、功能音乐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功能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兴趣则能促成动机,兴趣的强弱决定着行为的结果。为此,有了积极的兴趣,才会产生学习动力。研究表明:有80%的高中生比较喜欢上体育课,20%的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部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同学或是觉得体育课单调乏味,或是懒惰成性,害怕疲劳。但是,如果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地插入一些音乐作为练习的背景音乐,就能将枯燥的练习内容变得生动活泼,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功能音乐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倘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实践表明,如果把音乐结合到教学中去,让音乐来配合教学,由于音乐的速度和节奏具有规律性,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跟着音乐的律动来进行体育锻炼,这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觉感知能力。此外,音乐还能消除学生学习动作时的枯燥感,让乏味的课堂变得生机勃勃。

(三)音乐有助于缓解身心疲劳

学生在上紧张而又富有强度的体育课时,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处于一种疲惫的状态,倘若把音乐引入体育课堂,让学生在优扬的旋律中伸展肢体,均匀地呼吸,就可以达到放松学生心情,缓解学生身心疲劳的目的。那些舒缓柔和,经典纯净的音乐,必能给学生带去愉悦。

二、如何让功能音乐走进体育课堂

每堂课都要经历开始、发展、巩固和结束阶段,在不同的阶段,老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同。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使用功能音乐时要有针对性,要学会在不同的课堂阶段使用不同的音乐来让学生练习体育运动时的节奏和速度,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就是课堂的开端。在准备阶段,老师的主要任务是用较短的时间迅速地将学生组织起来,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时,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比较动感的音乐来进行“热场”,如《踏浪》《兔子舞》等,这些节奏感强的DJ音乐可以让整个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二)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阶段,是体育课堂教学的核心阶段。在发展阶段,体育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身心特点来决定是否用音乐,如果是比较枯燥的教学,老师就可以使用功能音乐来调动气氛。例如,在进行跑步训练时,老师就可以借用《耐久跑》《飞得更高》等有激情的音乐来激发学生的斗志,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

(三)巩固提高阶段

在巩固提高阶段,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自主练习。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熟悉了教学内容,这时老师就可以采用一些舒缓的轻音乐来缓解学生的情绪,放松他们的心情。

(四)结束阶段

当体育课进行到结束阶段时,学生们的精力已经不再旺盛,他们非常期待下课。此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节奏欢快的音乐。例如,老师可采用《荷塘月色》来作为课堂的结尾,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优美的自然环境中,让学生的身心得以放松,疲劳得以消除,并为下一堂体育课的开展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三、结语

虽然功能音乐给体育教学带来了不小的益处,让体育课充满快乐的气息,但是,体育教师应该明白:把功能音乐运用到体育课堂教学,只是为达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只起着辅助的作用,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体育老师不能滥用功能音乐,一旦老师掌握不好这个“度”,不仅会让学生觉得课堂太花哨,而且还会使功能音乐产生喧宾夺主的负作用,体育教学的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因此,体育老师应认真探讨功能音乐与体育教学的关系,研究音乐对人体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科学而合理地把功能音乐引入体育教学中,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学习知识,锻炼身体,健康成长。

作者:王秀方 单位:江苏省江都中学

中学音乐论文:中学音乐课堂教学论文

一、课堂活动设计同课堂教学两者之间的不同点

(一)教学方法上的不同

首先,在中学音乐课堂活动的设计中,教师通常会采取互动的教学方法,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够充分的进行交流,为学生构建出一个交流思想的平台。能够打动人心的音乐是需要有灵魂的,教师会在课堂活动中重点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从而达到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对不同的音乐进行理解,并将自己的生活以及阅历加入到演唱中来的目的。其次,课堂教学所采取的方法则截然不同,在授课中,处于主导位置的是教师。并且师生在课堂中的交流仅限于提问回答的形式,并没有其他的互动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比较传统的,教师会先为学生讲述一些理论性的知识,之后再给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在课下为学生派发一些练习任务。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上的不同

中学音乐课堂活动的内容具有非常大的灵活性以及不确定性,也正是因为这种特点才能够让学生的应变能力得到锻炼。教师通常会给学生安排一个活动主题,之后让学生自行发挥,在过程中可以采取个人或者小组的形式,然后再针对活动结果来给予指导性的意见。而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则会在上课之前制定好详细的教学大纲,在授课中按照大纲来进行,例如针对某一首歌曲进行讲解的时候,会首先从乐理知识以及演唱技巧进行讲解,之后再让学生加以练习,如果学生在练习中出现同教学大纲不符合的情况,教师会将其视为错误的表现并且加以纠正。很显然,这种教学内容会将学生对于音乐的灵感以及个性扼杀掉,并且会让整个课堂氛围变得枯燥乏味,并不能够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氛围上的不同

教师在针对中学音乐课堂活动的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创造出一个和谐、积极的课堂氛围,因为只有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产生一种愉快、轻松的感受才能够改变他们对于音乐的认知,从而由内到外的去爱上音乐。而课堂教学则不会如此,教师注重的并不是教学氛围,而是教学频率。教师会抓住一切的时间来对学生灌输知识理念与演唱技巧,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尽可能地将他们的基本功得到进一步的扎实,并且针对课堂中空档时间,教师会让学生对所讲的内容进行练习和背诵,总体来说教学氛围是比较沉闷的。

二、课堂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合并与互补

(一)课堂活动与课堂教学之间应该“动”“静”结合

在上文中我们提出,课堂活动的教学形式所主张的是“动”,而课堂教学则主张的是“静”,那么在今后的音乐课中,教师应该将“动”与“静”结合起来,在课堂活动中为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去聆听音乐,用心去体会乐曲中所讲述的故事以及所要传达出来的意境,并且在活动的设计中将一些理论性的知识与演唱的技巧融入进去,让学生能够自愿的将这些相对枯燥的知识点进行理解。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可以有“动”的时间,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次数,并且不要将交流的模式仅仅局限于问答,可以采取游戏、辩论、分组抢答等方法,让课堂中的教学氛围能够变得活跃一些,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方法应该扬长避短

无论是课堂活动还是传统教学,都是有优势以及不足之处的,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方法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这两者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例如,在课堂活动设计中,教师可以将一些演唱的技巧加入进去,让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领唱,并且对其他学生讲述自己的演唱心得,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小小的虚荣心理,还能够变相的教授了教学大纲中的知识,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不断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

传统的教学方法之所以不被学生所看好,主要是因为过于陈旧,从而无法让学生产生新鲜的感觉。教师应该将课堂活动中的内容加入到课堂教学中,并且经常性的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更新,让学生对音乐课程产生一种期待感。首先,在音乐课堂活动的内容设计中要在原有的理念之上加入一些相对稳定的元素,让学生可以得到定向以及定时的培养,不能够一味地去寻求新颖而忽略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有些学生反映,虽然在活动课中非常开心,但是在应对考试的时候会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由于中学生的各方面素质还处于尚未成熟的阶段,所以一些理解能力较差的同学就无法在活动课中吸取重要的知识点。其次,在课堂教学的内容中,教师要注意变化,不要的按照教学大纲来进行授课,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来制定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述音乐的风格以及流派时,教师可以将例曲更换为当下比较流行且适合的音乐,让学生能够产生兴趣,只有让学生同音乐之间出现了共鸣,才能够将原本枯燥的乐理知识变得灵活易懂起来。

三、结语

音乐是自由的,教师只有将音乐课堂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才能够让学生的音乐思想不被束缚,更好地徜徉于音乐的世界中。

作者:刘畅 单位:河北省承德市及时中学

中学音乐论文:创新视角下中学音乐教学

一、确定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中学音乐的教学过程当中,不仅仅需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要激发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因为如果学生缺乏兴趣的话,也就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创新。所以中学音乐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对于课堂当中的趣味性,教师一定要去不断地提高。当学生对音乐学习有兴趣之后,再去对他们的创新意识进行培养就更加容易一些。

二、中学音乐教师的素质要不断地提高,从而去适应创新教育的不断发展

在进行中学音乐创新教育的时候,教师首先应该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对自身的音乐专业素质要不断地加强。现在很多的音乐教师都比较安于现状,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多年的教学方式都不变,这样对于音乐的创新教育就会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在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是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人。作为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音乐教师,其本身就应该具备比较强的教学能力以及音乐的专业背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对自己的创新能力进行不断的提升,不能够墨守成规。除此之外,学校也应该给音乐教师提供一些外出教学交流和进修的机会,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这样中学音乐教师就能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去适应创新教育的不断发展。

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比较良好的创新空间

中学的音乐课程是一门艺术课,和其他的一些课程相比较,音乐课程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它不重视训练语言能力,同时它也不强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音乐其实就是利用有组织的乐符来对人们的思想感情进行表达以及对人们的现实生活进行反映的一门艺术,旋律和节奏是音乐最基本的组成元素。音乐在传播的过程当中不是通过说教的方式,大部分都是通过感染和熏陶的途径,来对人的心灵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在中学音乐的教学过程当中,不能够太执着于教学模式,应该要勇敢地进行创新,使得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在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之后,才能够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意识得到一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学音乐的教学模式也应该要变得多样化。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不仅仅是要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同时要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艺术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总之,对中学生进行音乐教学,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是非常有效的。在新课改实施之后,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聆听音乐和接触音乐的途径,中学的音乐教师应该要很好地抓住这个契机,对教学进行大胆的创新,让中学的音乐课堂逐渐地丰富起来,对学生的音乐潜能进行开发,让学生能够在对音乐的学习过程当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作者:常成成

中学音乐论文:中学音乐民族风运用

本文作者:董艳娜 单位:江苏省宿迁中学

歌词表面上表达的是对于友人离别的愁绪,但仔细体会其中的“起”、“承”、“转”、“合”等传统音乐结构,尤其是感受末尾那种虚无缥缈的、似入无人之境的回归,令人回味无穷。仅仅几个简单音节的反复,却能勾画出如此浓烈的送别场面,将中国古诗词常用的“在程度上力求以少而言多,在色调上讲究以轻而代重,在时间上强调用此刻替换永恒,在尺度上推崇以咫尺而见千里”的手法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里,道家思想“真者,精诚之至也”以及“无为而无不为”被发挥到了。

同时其中声情并茂的表达使得欣赏的客体在吟唱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与创作的主体在内心深处产生共鸣,主体的思想和情感在同化客体的过程中得到放大和升华,从而变得更具体,更生动,以致于后来诗人王维成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风格的典范。从中国其他的古典民族音乐中如“广陵散”、“流水”及伯牙,知音相关典故中都可以体会到同样的表现形式。同时教材中民歌部分的信天游也是民族风的另一个重要体现。

信天游起源于我国的陕北地区,当时由于通讯滞后,交通不便,为了方便山这头与山那头之间的交流,保障草原牛羊放牧工作的顺利进行,才兴起了这种形式,也正是我国西北地区特有的地形,地貌造就了信天游这种刚柔并济、跌宕起伏的旋律。在方便交流的同时,信天游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居住地的自然风光和日常生活。“羊肚子那个手巾三道道蓝”、“红格丹丹裤裤绿格律锌鞋”、“满天乌云起遍地刮黑风”则是对西北时有的恶劣天气、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的细致描述。

“鸡娃子叫来狗娃子咬,我那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羊肚子手巾脖子上围,不是我那哥哥再是个谁”等口语化气息强烈、毫无修饰、不加雕琢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革命时期我国西北农村普通人家日常生活。黄河大合唱也是一个经典的例子。它创作于中国历史上那段最为屈辱的时期,当时我们国家的主权正受到严重的践踏,作者以我国的母亲河———黄河为比喻,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整个乐章共分为8个部分,每一乐章交相辉映,歌词朗朗上口,“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那种气势至今还保留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并且每句以“怨”、“冤”、“难”等字眼结尾,营造出一种纯美声的唱法,声音时而低沉的好似在哭泣。

整个乐章从哭诉、歌颂、到赞美以及的保卫既向世界展现出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发源地黄河的历史风貌,也宣告着中华民族誓死保卫家园的坚定的民族意识。在把视线转向欧美部分,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提闻名于世的马赛曲,它诞生于法国大革命时期,当时正值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主义的高潮,法国国内的这种行为引起了邻国封建统治者的强烈不满,为了巩固其封建同盟,各国纷纷派兵干涉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当时一名叫鲁热•德•利尔的工兵上尉在饥荒笼罩着整个法国之际,创作了这首曲子,凭借着其激昂的旋律及磅礴的气势,这首曲子不胫而走,成为革命军行军的必备曲目。

每逢革命军路过城镇,看到高唱马赛曲的法国士兵,当地的老百姓都赞不绝口,纷纷要求加入革命的队伍。在战场上,它也是每次向敌人冲锋的标志,每次听到马赛曲,士兵们往往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破坏了反法同盟一次又一次的围剿,并将国土扩大到亚得里亚海,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马赛曲的音符一直在回荡在阿尔卑斯山的较高峰。

总之,高中的音乐教材无论是在授课内容,还是在授课形式方面都极大地体现了各民族文化风采,丰富学生课堂生活之余,对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加强了各国民族间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中学音乐论文:新课改下中学音乐教学质量提升途径

一、新课改下中学音乐教学面临的困境 1.教师对新教材的把握不够,缺乏创新性 首先,初中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够明确。新教材打破了以往教材单单重视书本知识体系的传统结构,从而更加重视基础知识与社会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初中音乐教师们往往习惯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单纯注重书本知识的教授,对于新教材的内容还缺乏一定的研究和把握。其次,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许多老师对教学本质目的掌握的程度不够。许多老师忽略了学生们获取知识的过程和途径,只是一味地教授知识,而不能够使学生们真正理解,忽略了教育的本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缺乏创新性,不利于初中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音乐教学的投入不足,教学资源缺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中学音乐教学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为学生创造了积极有利的学习环境。但是,在我国当前一些学校的音乐教学过程中,由于政府资金投入的不平衡,国家的投入相对不足,教学观念相对之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不能得到有效的普及和完善,为中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作用。这样一来,中学音乐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就依赖于书本上的音乐基础知识,不能够为学生提供近期的音乐器材,不利于学生实际能力的提升。 3.初中生学习的积极性低,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首先,初中生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大部分学生对音乐价值的认识是迷茫的,从而造成了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低。许多学生缺乏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要是因为学习目标不够明确,没有积极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其次,受到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很多学生把音乐看做是一种副课来对待,认为音乐不作为考试的内容,就降低了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二、新课改下提高中学音乐教学质量的对策 1.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 首先,音乐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观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它对初中音乐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学习的意识,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的近期标准,熟悉近期的教学要求和教学重点,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其次,音乐教学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采取理论和表演相结合的方式教学。教授同学们学习钢琴、古筝等音乐器材,让学生们从练习中得到真知。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中学音乐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提高教师素质,强化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是学校搞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是音乐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基础,直接决定着学校的总体教学质量。首先,初中音乐教师要不断重视自我教育,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水平和业务水平,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音乐教学工作;其次,加强中学音乐教师的技能培训,中学音乐老师要掌握多种乐器的使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中学音乐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历层次,大胆创新,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交互式的教学模式,共同促进初中音乐教学的不断提升。 3.提高学生信心,激发学习热情 首先,音乐教师要为学生自信心的养成创造平台,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各种才艺展示,老师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表扬,增强初中生的自信心,进而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初中生的健康发展;其次,初中生要克服畏惧和羞怯的心理。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课下要把所学到的知识通过表演展示出来,提高自信心;再次,老师和家长要多多鼓励学生,激发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中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重要的基础。 初中音乐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提高初中音乐的教学质量不仅能够提升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能够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步伐,促进我国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

中学音乐论文:中学音乐教育研讨

音乐教育是凭借审美感受进行的,审美感受是用音乐进行情感交流的方式。而作为情感艺术的音乐又具有鲜明的形象性。由于人的基因、体质、生长环境的不同,决定了人的性格、心理、能力的千差万别,形成不可否认的客观现实。音乐是一门强调体验的艺术,如果用“标准格式”去套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如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1.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实现课堂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资源,能加大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审美情境的创设,为音乐情感体验提供了条件和环境。古今中外、风土人情,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身临其境”。如《草原放歌》这个单元的教学,主要目标是通过音乐感受,了解藏族、蒙古族的音乐文化和风土人情,使学生更加热爱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于是,我收集了有关藏族风土人情的视频,在教学之前让同学们欣赏。巍然耸立的雪峰,浩瀚如镜的名湖,光彩绚丽的阳光,延绵不绝的草场,辉煌玄妙的寺庙,质朴善良的人群,丰富多彩的藏族歌舞,每一样都构成华美的篇章。众多的美妙和神奇都趋向,学生们沉浸在这神奇的雪域风情之中,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合一,更增添了对藏文化了解的兴趣和要去“香格里拉”寻梦探秘的渴望。此时,你再教他们演唱藏族歌曲,教他们跳藏族舞蹈,让他们说说藏文化及风土人情,他们兴趣盎然,投入。当然,我还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进行探究性的学习。通过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学生们上音乐课的积极性很高,并根据自己的喜好,主动学习并进行有选择性的、有深度的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 2.大力改进课堂教学。 2.1研究课堂 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围绕制定的教学目标,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是研究学生,具体是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其二是研究新课程,研究新课程的整体布局,认真分析新课程要求,在全局上把握新课程精神,积极撰写新课程研究心得;其三是营造相互学习的氛围,把教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放到桌面上共同探讨,形成一种以寻找问题、分析问题、反思问题、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教研制度,向科研要质量。 2.2管理课堂 要在课堂规范上加强建设,教师要自觉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对学生也要严格要求,制定的规章制度、奖惩措施要善于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用规范的要求保障学生专心学习、积极参与和勇敢表现,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2.3激活课堂 从三方面入手:其一是密切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情感沟通,通过音乐活动、课余时间和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了解、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其二是教师要深入地钻研业务,提高对教学内容的精熟程度,在教学过程中变得更自信更灵活;其三是每一位教师都要下工夫增强自己的教育能力,善于观察学生,合理掌握教学节奏,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相关的专业技能,同时要谦虚地向周围教师学习,在自我反思中不断调整自己,尽快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 3.让广大青年学生切实了解音乐文化,正确认识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消除“为从事音乐工作而学习音乐”的错误观念。 广义的素质教育是指在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对学生来说,不仅要具备的文化知识,还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才能成为的综合人才,才能与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相适应。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公式组成。”他常常和量子理论的创始人普朗克一起演奏贝多芬的作品,他拉小提琴,普朗克弹钢琴。量子论和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没有人知道这两位伟人一起演奏时交流过哪些科学思想,但人们可以猜想到,科学美与艺术美在他们心中是相通的。在中国也是一样,首小提琴曲是地质学家李四光1920年写成的。钱学森也特别支持艺术教育,他会吹圆号、会弹钢琴。他有一句名言:“科学家不是工匠,科学家的知识结构中应该有艺术,因为科学里面有美学。”艺术教育对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大脑右半球的能力培养都是非常有用的。 4.坚持用民族乐器辅助教学。 我采用民族乐器辅助教学,代替多媒体技术在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扩充了教学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为音乐鉴赏教学带来了崭新的局面,也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我在准备一节音乐鉴赏课时,把工夫下在钻研教材、设计教法,把精力聚焦于课件制作上,利用芦笙、木叶、木鼓等“辅助手段”体验音乐。一堂课下来,学生们发出的感慨就是:音乐老师制作的课件太棒了。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过程是师生感情交流、共同创造的过程,教学中我们应当科学、恰当地运用地方特色课件,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让地方课件真正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 5.正视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注重了个性发展忽视了作品本意。 “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感……”这是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让学生发表自己对音乐的看法,或者让学生用动作进行表演,为学生提供了发展、张扬个性的广阔空间,老师往往鼓励学生随意地说、表演,因此课堂上经常看到有的学生海阔天空地胡侃、随意地乱表演,或者呆若木鸡、不知所措,置音乐本身的形象内涵于不顾。 如在欣赏《百鸟朝凤》这首乐曲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为这首乐曲取名,于是学生起了《鸡打架》、《鸟类音乐会》、《鸟类运动会》、《鸡叫》、《鸡飞狗跳》等名,老师的评价为:同学们起的名都很好,都融入了自己的见解,很有个性,很有创意……以上教学片断似乎体现了高度民主性及个性的承载性,确实也将音乐融入了个人的感情,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了思考,体现了一定的个性,却与作者的创作意愿相差甚远。此时,教师在肯定学生积极思考、创造的同时,不仅要引导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所带来的愉悦感,而且要引导学生走出浅层审美的局限,对音乐内容、内涵、情景进行美的升华,提高学生审美水平。

中学音乐论文:中学音乐教学的愉悦性

音乐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中学音乐教育处于整个音乐教育的重要阶段,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长期从事中学音乐教学,下面就中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注重兴趣培养 音乐美实质上就是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音乐的美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因此启发想象,感悟音乐美,培养学生以审美的态度享受音乐,净化心灵从而塑造人格。音乐教育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以其愉悦感受和积极参与为出发点的基本素质教育。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变的教法来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参与学习,学生的创新意识亦能得到很好的激发。对学生来说,音乐首先是生活而不是学科,让音乐充满生活,让生活充满快乐,这不仅仅是学生的愿望,也是我们所有人的美好愿望。这恰恰是音乐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因此,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逐步培养对音乐的感情,是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当然,兴趣和爱好的培养不是指一般性的接触,而是通过正确的音乐教育逐步建立起对高雅艺术的兴趣和爱好,这其中必然包含着表现技能和欣赏能力的逐步提高和发展。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只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才能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音乐上来,从而使他们产生自己的想法,才能创新。 2、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会与欣赏作品的发展起伏产生共鸣,从而使心灵得到陶冶。在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对于情感体验有着这样的要求:“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那么,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就有责任让学生了解如何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喜爱音乐、理解音乐。 “语言的尽头是音乐出现的地方”(贝多芬语)伟大的恩格斯曾这样深刻的形容音乐:“把人类感情中最崇高和最神圣的东西,即最隐深的秘密揭露出来,并且表现在音响中。”音乐是心灵的产物,人们通过音乐来表达对客观事物的各种情感。当旋律开始流动,人的喜怒哀乐被充分的展现,音乐表达了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情感。世界各地的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语言是否相通,只要有音乐,人们就可以在婉转的旋律中沟通和交流,甚至传递理解和支持。 音乐是感性的,是主观的,它不需要过多的逻辑和缜密的推理,只要你有一颗充满感情的心,这颗心里充满了对世界发自内心的爱,就可以接近音乐,这也是音乐教育所致力实现的目标。如果学生在音乐课上还保持着理性的状态,音乐的功能就会大打折扣,音乐也将毫无魅力可言。我们在教学中,应扶正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模仿、实践和创造音乐的机会,帮助引导他们用心去感受不同音色,不同力度,不同速度对于表现旋律的不同作用。多让学生欣赏和感受一些不同题材、体裁、风格的音乐作品,让他们自己去实践和体验如何用不同的速度、力度、音色去处理不同的音乐作品,才能更好地表现音乐作品,正确体会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以及音乐的意境、风格和特点。 3、学习音乐文化,了解作品与作者 学科综合其它相关文化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情绪及意境。如欣赏捷克作曲家斯美塔娜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时,笔者从网络、光盘图库中选择了三幅图片(及时幅是小溪流从山坡、小路、树丛中往下流淌的画面;第二幅是一条大河奔腾向前的雄伟、壮观的场面;第三幅是河边村庄中的村民们正在举行婚礼及舞会的画面),让学生想象可以用什么样的音乐来表现这三幅不同的图片的意境。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及时幅画面给人以抒情的感觉,可以用木管乐器及少量的弦乐器演奏的音乐来表现;第二幅画面给人以雄伟、宽广的感觉,可以用管弦乐合奏的音乐来表现;第三幅画面是欢快、活泼、热烈、奔放的,可以先用少量乐器演奏,然后再用管弦乐合奏。学生讨论后,笔者播放了“沃尔塔瓦河”的全曲。正如大家所说,音乐一开始,两支长笛用波动的音型交错演奏,配以小溪的潺潺流水声,演奏出了“沃尔塔瓦河”宽广、深情的主题音乐;当沃尔塔瓦河流经两岸的村庄时,出现了欢快、活泼带有跳跃的音乐,随后是热烈、奔放的管弦乐合奏。当全曲结束后,同学们基本上理解了该曲所表现的优美意境,得到了美感体验。同样如此,所起的感召作用、教化作用以及强大的凝聚力,是任何一首流行歌曲都难以替代的。 4、弱化教学考核,鼓励学生自主评价 新课程对教学考核的标准不再作统一规定,考核标准呈现出较大的弹性和开放度,让学生成为评分的主人,体现评价的自主化。如乐器考试时,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拿手的乐器进行演奏,然后对照评分标准,先学生自我评价,再让大家审评,确定分数。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好的评委,因此这种考试学生能全神贯注地听别人演奏,并给每一位同学一个公正的评价。这种考试方式,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经常会为了一个同学的正确评分,进行激烈的争辩。争辩产生不同,不同才能创新。 中学音乐教育处于整个音乐教育的重要阶段,在其教学中,着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思维,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创新能力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它是由多种能力构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音乐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对学生能力提高的束缚,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提供机会,发挥音乐学科教学在听觉、感受、联想、表现、创造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音乐教学这一主渠道,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p#分页标题#e#

中学音乐论文:中学音乐教育指导

中学音乐教育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培养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新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音乐教育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音乐表现中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独立的识谱能力,发展听觉能力、增强记忆能力,为进一步感受、理解、表现、创造音乐打基础。 我国几十年的传统音乐课几乎就是“唱歌课”,课堂是老师说了算。所以中学音乐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曾出现“中学不如小学“”高年级不如中、低年级“”学了九年音乐课,有些学生仍然是一片空白”的不正常现象。因此,如何大面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对每一位音乐老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评判一堂的音乐课是否成功,标准就是学生面对枯燥无味的音乐理论知识也会感到有兴趣听,还能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笔者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对如何从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上好音乐课有如下体会: 一、转变教学方法,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 中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天生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要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应根据其好动、喜欢游戏的心理特点,把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形象化、具体化,让他们通过自身的活动,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从而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要动脑,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比如,在教五线谱唱名时,为了使教学更形象、更有味,我请了几位高矮不同的学生分别充当音符的doremisou和la,按照高矮顺序排列,接着我提问:“谁较高?”,下面的学生回答:扮演“la”的学生较高。于是我指出:由于“la”较高,所以这个唱名也较高。 这种教学形象、直观,加之听觉与视觉的统一,学生不但加深了对“音高”的理解,同时也在游戏中提高了学音乐理论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联系实际生活,让音乐充满生活、让生活充满音乐 运用形象比喻和有趣味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传授新知识。 这不但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也会加深学生的记忆。如:把附点音符中的附点,比做某某音符带了个“小弟弟”,“小弟弟”乘车要买半票(当然前面的大哥哥音符要买整票)。 这样,把附点的时值总是等于前面音符时值的二分之一(一半),而与半票是整票价格的一半有机地联系起来。这就较好地克服了学生把附点的时值固定当做半拍的错误概念了。 唱歌课要让学生不觉得识谱的枯燥,先让学生完整地听、感觉歌曲的美,引起他们的兴趣,再把歌曲中的难点拿出来先唱。 三、直观现场教学法在视唱教学中的应用 比如用铅笔、小树枝等制成各种尺寸长度的小棒,拼搭成各种不同的节奏型或某一旋律所唱的节奏。这样,既可利用单个音符卡片进行教学、提问,又可以组成与教材重点、难点有关的乐句,使学生通过分解和组合,能很有兴趣地理解不同类型的节奏。 四、利用指唱方法帮助学生唱好跨度较大的音程 教师可先出示音阶挂图,用唱级进音的方法用指挥棒领学生从低向高或者从高向低,让学生记住前一个音准后,从前到后反复进行训练,然后,再有目的地引导到教材中去唱乐句里的音程或者重点乐句,学生就能很快突破这一难点。和声音程可以由低到高分解用上述方法练唱。如,低音声部记住,高音声部记住,放轻声音,保持住音高,再注意倾听和声效果,以求谐和。 总之,要上好一节音乐课,只运用几种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在整个教学手段上、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课堂布局上进行精雕细刻。只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多动脑筋想办法,采取多种多样生动、通俗的方法进行教学,一定能使学生顺利而地掌握教材中所规定的技能。

中学音乐论文:中学民族音乐教学反思

民族音乐是民族精神的传承,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加强中学民族音乐教育,有助于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加强中小学生民族音乐的教育,能够使学生通过情感体验更加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民族精神、民族性格和价值观念,进而使学生体会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不仅能够领略广阔的精神文化,同时可以增强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具有丰富的审美感受、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判断。 目前我国中学的音乐教育,特别是民族音乐教育比较薄弱。中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热爱远不及流行音乐,虽然现行的教材中民族音乐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是实际教学实践中往往被忽视。因此,对中学民族音乐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对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具有现实性指导意义。 一、现状分析 现阶段中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程度远远不及对流行歌曲的喜爱,而在现代的教材中,民族音乐的内容虽然占了一定的比例,但民族音乐教育中高中音乐教育实践常常被忽视。教学模式倾向于专业化,形成了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以教授为主,过于重视知识技能的训练,使得教学过程比较呆板。 音乐教学科研不足,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模式没有改变,致使学生对音乐课丧失兴趣。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在构建新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模式中作用重大。受专职教师数量的限制,有些地区音乐教师基本是由理论水平较低,综合操作技能差的其他教师兼职,使得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致使音乐教育无法执行课程标准,更无法完成规定的内容。 师资力量薄弱是制约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因素之一。在应试教育制度影响下,不重视音乐教育,音乐课的情况无人问津、无人监督、无人指导音乐教学。大多数学校音乐教学硬件不足,音乐教学设备比较落后。此外因家长对学生学习上的传统认识,要求孩子学好主要课程,音乐课可有可无。 这一观点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音乐课的选择。 二、教学策略 中学音乐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唱歌、音乐知识与技能训练和感受与欣赏三个部分。针对中学音乐课现状,建议采取如下的具体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提高音乐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扎实基本功,并尽可能地拓宽知识面,从而具备广泛的音乐知识及文化知识以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并言传身教地应用到教学中去,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加强民族意识的理论修养,在教学观念的方法上要树立起主体民族文化意识。少数民族音乐根植于民间生活,要对少数民族音乐有深刻的理解,还应深入到少数民族民间生活中去进行观察和思考。宏扬民族文化是音乐教师应有责任和义务。 2.改进教学模式。改变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审美发展规律和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根据民族音乐来源于民间的特性,组织学生深入民间采风,向民间艺人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原生态的民族音乐,从而更直接了解民族音乐。此外依据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组合教学内容,有选择、有目的地将那些健康向上、适合学生年龄身心特点的作品引入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上音乐课的积极性。 3.拓宽教材范围。教学的依据和基础是教材,但教材并非是教学的全部。在系统正规教材的前提下,应适当增加乡土教材的内容。在现行的音乐教材中民族音乐的内容占了一定的比例,但现实教学中,学生并不喜爱。 音乐教学要依据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组合教学内容。如把流行音乐引入课堂,不是媚俗地迎合,不是简单地随大流,而是有选择、有目的地将那些健康向上,适合学生年龄身心特点的作品引入课堂。 受地理环境、生活习俗、语音差异的影响,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歌。因此可以结合地区特色。将在本地区耳熟能详的歌曲引进课堂。对于流行元素,学生比较喜欢追随,为此可以引流行元素与民歌相结合的乐曲入课堂,使学生感受到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的结合点。目前世界上各发达国家的音乐教育人都在推崇本民族音乐的情况下,做到了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 只有这样,音乐教育才有出路,才能走向世界并保持经验丰富优势。 4.更新教学理念。一是在思想认识上,对中小学开展民族音乐教学的现实意义的认识、分析、宣传不足,后果往往是行动不力。二是在实际行动上,对中小学开展民族音乐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研讨、发掘、整理、总结,提高不足。 实践证明轻浮的后果就往往是徒有其表。所以要提高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质量必须理论、实践双管齐下,正确应对现实需要,将开展民族音乐教学落到实处。 总之,在中小学进行民族音乐教育是弘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要发展我国的民族音乐教育,还期待同行们多研究一些有关发展民族音乐教育的课题,为弘扬我国的民族音乐、实现传承民族文化做出贡献。

中学音乐论文:中学课堂教学中的流行音乐适用

一、流行音乐进课堂的原因

在教育观念越来越开放的今天,“流行音乐进课堂”已是一个普遍现象,更多人提倡开放式的“课堂”,并身体力行,提出了自己观点和建议。

首先,流行音乐的巨大影响力。其数量繁多,风格类型多样,借中外传媒商业化的宣传之力广泛传播,呈现出铺天盖地的态势。在大众心目中,流行音乐占据了绝大部分的音乐空间,人们不自觉地接受了“流行音乐(特别是流行歌曲)已成为主流音乐”这一夸大的事实之后,其影响之大,令人无法摆脱。

其次,在流行音乐中亦有不少精美作品。布鲁斯、迪斯科等经过时间的考验和艺术的沉淀之后,成为一种新的艺术样式,确立了一定的地位。作为时代的产物,其必定吸收了当代(或者是以前的)的音乐艺术营养,有着特定的艺术价值取向,有广泛流行的基础,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推广和普及主流音乐的作用。有相当一部分流行音乐吸收了传统音乐、民族音乐或西方古典音乐的因素,被广泛传唱,吸引了爱好者深入了解素材音乐的原始面貌。例如:高枫的《大中国》采取了北方秧歌音调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音乐素材,获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同,流行开来,从七八十岁的老人到七八岁的儿童,都能唱上几句。

,适合学生演唱的歌曲相对匮乏。适合学生演唱,一是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二是要有时代气息。但在现在商业社会下,能创作好作品的艺术者几乎都去创作流行音乐了,缺少创作适合学生演唱的歌曲的词作者和作曲家。现行教育体制制约着音乐教育的发展,教师的观念、教材的内容都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对音乐的热情。“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这是许多音乐教师的感受。

二、将流行音乐与课堂教学结合

如何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流行音乐,怎样将流行乐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已经成为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的问题。结合音乐课堂教学工作的经验,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1.了解流行音乐的起源

当今世界音乐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严肃音乐,即人们所说的正统的古典派、学院派的艺术音乐(如交响乐,室内乐)。另一类属于轻音乐,即人们所说的非正统的群众性通俗音乐和现代派音乐。流行音乐属于群众性通俗音乐的一类。流行音乐包括爵士乐、摇滚乐、迪斯科和流行歌曲等,它们都属于轻音乐范畴。近年来,中国音乐舞台出现了一派空前繁荣景象,大量轻松活泼的流行歌曲吸引了很多青少年听众,歌伴舞的演唱形式使人们兴趣盎然,耳目一新。“节奏布鲁斯”、“说唱”、“摇滚”和“电子音乐”等有代表性、易懂性、时尚性的音乐形式,更令青少年心驰神往。

中学生作为一个精力充沛的群体,具有好奇心、模仿力、易接受新鲜事物,可塑性强等特点。引导学生真正认识流行音乐,是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设计了《走进“流行”花园》的单元课题,通过几节课与学生的共同学习,让学生了解了“节奏布鲁斯”、“说唱”、“摇滚”和“电子音乐”等几种流行音乐的形式,能从简单地听流行音乐、哼唱流行歌曲到简单分析其发展进程,多角度客观地评价鉴赏流行音乐。实践证明,《走进“流行”花园》单元课题,不仅满足了学生对流行音乐认知上的空缺,引导学生真正认识的流行音乐,关心好的流行音乐作品,更为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注入了新鲜血液,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课堂更加富有现代气息。

2.将流行音乐有机渗透到音乐课堂教学中

(1)筛选流行音乐,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由于流行音乐还不成熟,音乐创作水平不高,商业味浓,娱乐性强,流行音乐大都是诉说成人情爱的歌曲,有的流行音乐只是烘托一种气氛,本身没有多大的价值,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流行音乐都适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以适应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如韵味十足的《菊花台》,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东风破》,这两首歌曲虽是流行歌曲,但配器很有特色,在乐曲中大胆使用民族乐器,如古筝、琵琶等。教师可以将这样的歌曲放入民族乐曲的欣赏课中,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增加对民族乐器的认识。再比如在欣赏戏剧唱腔的曲调时,可以选择王力宏的《在梅边》;在欣赏云南风味的乐曲时,可以播放郑均演唱的《灰姑娘》,这首歌曲的前奏非常富有云南特色,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云南歌曲旋律的感知。

(2)流行音乐要适合学生的演唱能力。

中学生正处于变声期,歌曲的难度要适度,教师应选择音域不宽,难度不大,较容易演唱的歌曲。如选择《西部放歌》,学生就可能既唱坏嗓子,又破坏歌曲的情绪。对那些复杂、不易演唱的好歌,可以让学生聆听欣赏,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绪,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涵。

(3)流行音乐要有艺术性和教育意义。

音乐教学要让学生从音乐中领悟艺术的感染力,培养高尚情操和健全人格,在获得艺术享受的同时受到人生启迪。比如《思念》这首歌曲表达了人们的真挚情感,教师可以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同学的友谊,把握男女同学交往尺度———“自然”、“适度”。又如歌曲《愚公移山》歌颂了人类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的精神。教师可以联系歌曲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在学习上发扬不畏艰难、发奋图强的精神,刻苦学习,做对社会有益的人。当然对于一些不健康的歌曲,教师要明确态度,阻止其进入课堂。

(4)流行音乐教学要体现审美理念。

《新课标》明确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选择流行音乐,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节奏、曲调、音色、配器等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让学生真正受到美的熏陶。例如在欣赏《青藏高原》时,高亢嘹亮的唱腔,深情的“呀啦索”衬词仿佛把学生带到了纯净圣洁的雪域高原,展现出一幅美丽的藏族风情画卷。流行音乐应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流行歌曲进入课堂可以说是现在音乐教学不可避免的一个现象,很多实践证明有选择地将流行歌曲引入课堂,不但不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反而会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大大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听赏、学唱、理解的过程中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明确了对流行歌曲的认识。我确信,只要坚持新课程的理念,一切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音乐课堂就一定会发出夺目的光彩,绽放出创新之花。#p#分页标题#e#

中学音乐论文:中学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的应用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流行音乐的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也为更多的学生和家长所接受。从初中生、家长对流行音乐的态度出发,阐述初中音乐教学中加入流行音乐的作用和意义,探讨开展教学的相关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流行音乐;初中生;情感

流行音乐具有较强的流通性、商业性、娱乐性和通俗性,也有着较快的更替速度,是青少年比较钟爱的一种音乐类型。随着初中课改的实施,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有所体现,但是还是存在投入不足、重视不够的情况,部分学校只是拿来听听而未能融入课堂。为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造力,本文通过探讨流行音乐加入初中音乐教学的各种影响,寻求提升教学效果的方法和对策。

一、初中生与流行音乐

绝大多数的初中生都喜好流行音乐,也是消遣课余时间的之一,这是出于其年龄特性和环境特性。紧张的学习环境会对其造成一定压力,而节奏明快、旋律流畅且通俗易懂的流行音乐会使其放松,对异性逐渐开始萌发的朦胧爱意羞于表达,而流行音乐中的感情描述与之产生共鸣,特别是校园类歌曲,所以流行音乐广受初中生喜爱。初中生喜好的流行音乐基本处于流行最前沿,课本中出现的流行音乐在他们眼中已经成为久远的过去。他们的学习渠道主要是来自网络排行、媒体推荐以及同学交流,内容方面也十分广泛,但有一个基础特征就是旋律,适合他们风格的旋律,聆听此类音乐的目的基本是为了放松,所以对内容方面不会太大要求。音乐课堂教学中极少涉及此类主体,所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相关的文献资料可发现,初中生在听歌的同时也会关注各类歌手,热衷于歌星的各类绯闻,不断从网络或媒体上刷新各类消息,而其中混入商家后,就使得信息的真实性降低,也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

二、初中音乐加入流行音乐的意义

1.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是以课本为基础进行的,学生对于课本收录的音乐基本没有太大的兴趣,导致课堂教学的沉闷,加入流行音乐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丰富课堂生活,在此推动下加强互动,通过合理的歌曲选择也能不断提升其音乐素养,通常课堂接唱来提升歌唱水平,同时也能促进师生间关系的和谐发展。

2.流行音乐能有效缓解学生压力

音乐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娱乐性,而流行音乐将这一点发挥到,积极的流行音乐能缓解压力、提升快乐感、丰富生活色彩,更可从心底给予慰藉,或是鼓舞人心。初中生迫于学业压力会存在精神紧张的状态,在其他学科的学习间隙加入流行音乐课,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淳朴的校园民谣、激昂的军营民谣以其通俗的歌词和欢快的节奏更能打动学生,在教师的合理指导下对歌曲的内涵进行剖析,更能提升其音乐鉴赏力。

3.提升音乐创造力和表现力

初中生追求的是个性化的生活,而流行音乐以其丰富的形式满足他们的要求,不同的音乐形式如HIP-HOP、乡村、民谣、摇滚、爵士都反应的是一个多样化的性格。学生对于自己喜爱的音乐会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去了解,这是拓展他们视野的过程,不断的应用也对其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有很大提升。聆听音乐中还可通过舞蹈来进行展示,音乐、舞蹈相结合的创作可大大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引导他们丰富自己的音乐知识来对作品进行完善。

三、开展流行音乐教学的方法及对策探讨

1.明确教学目标

将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教学首先是要对其目标进行明确,鉴于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的区别,除了要对其音乐教育的基层属性明确外,还包含其自身特点,如价值观、情感态度、方法、过程以及歌曲覆盖的技能和知识。以《懂你》为例,这首歌描述了一个孩子对母亲的热爱和怀念,会引发学生发自心底的共鸣。对于流行歌曲,学生可能对歌曲的曲调较为熟悉,但对词曲作者,创作背景以及背后的故事不太了解,教学中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介绍,以此为铺垫来带领学生进入歌曲意境。在教学方法目标制定上,可以增加探索和创作环节,流行歌曲首先带给学生的是音响效果带来的震撼和旋律带来的感触,还缺乏一定的情感体验,通过这一环节来对进一步加深体会。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模式来对熟悉的音乐作品进行改编、二次创作,在课堂上表演、学唱,使其体会到音乐创作带来的快乐。因流行音乐在节奏和旋律方面不会太复杂,适合于初学者的模仿创作,也使得初中学生的改编变得更现实。在技能和知识目标层面,这也是较为直接的目标,通过歌曲学唱能了解到其中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如歌曲《唱脸谱》中涉及到的方面包括京剧的角色、伴奏的乐器以及脸谱的分类等,在学习的过程中可根据对应的场景进行配合表情的演唱,以此为出发点来探讨京剧的特色,借此作品来引导学生了解戏曲艺术,培养其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2.从提升学生鉴赏力方面精细筛选作品

从鉴赏力层面来分析流行音乐,主要是从流行音乐的文化特征、音乐属性以及发展历程三个方面入手,对其独一性和多样性进行分析,学生从文化层面的感悟积累来逐步提升鉴赏力。这一过程中,合理的选择作品就成为了关键环节。流行音乐教学中选择作品的及时原则,是要符合《音乐课程标准》,出发点是培养初中生的审美,提升其对音乐美的欣赏力,从而激发起创造力。流行音乐的配器较为新颖、节奏欢快、感情细腻,很容易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但是由于题材广泛,内容也参差不齐,且还存在部分思想消极的作品,音乐的教学过程要教会学生鉴别能力,尽量避免负面情绪带来的影响。首先,要选择具有正能量,积极向上,内容健康的作品。流行音乐所反应的故事多数集中在理想、爱情、青春以及生活方面,对于负面情绪的作品要坚决抵制,教师可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评估来选取参考作品。其次,要选择风格多样、音乐性较强的作品。学生对于流行音乐的选择个人感情远超过音乐性的考虑,教师不能一味迎合学生心理,要从演唱方式、音域、伴奏、节奏、旋律等方面考虑,充分发挥其多样化的优势来培养学生创造力,展现其个性。

3.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师范音乐的教育中,流行音乐领域很少涉及,未能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但是流行音乐也是音乐多元文化中的一种,以教师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只要不断的学习,勇于接受新事物,努力开阔视野,也有能力应对流行音乐综合教学中可能面临的问题。首先,扩大途径,丰富音乐知识。流行音乐有着较强的多元文化属性,也有着地域特性、历史特性和社会文化背景,并随着网络的发达而相互融合影响,教师需要尽可能的丰富相关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能提供深入、的指导。其次,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爱好,应对瞬息万变的流行音乐。初中生在音乐的爱好和选择上与教师肯定存在很大的差异,当其从媒体中得到的评价与教师的评价不一致时,可能对教师的观点产生冲突,这就需要在课堂上能敞开心扉的交流。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反思,如音乐教学中是否能体验到各种不同的文化、是否对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有所提升、是否逐步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是否保护好了学生学习新事物的热情等。流行音乐在网络的助推下为更多人所喜好,加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后能有效丰富课堂,提升学生兴趣和创造力,但是也存在一些消极的作品或类型,这就需要教师对作品进行甄别,选取合适的歌曲来与学生共同学习,提升音乐教学课堂的有效性。

作者:吕纲 单位:大庆市第五十八中学

中学音乐论文:中学音乐教学中民歌音乐艺术特色

摘要:如何开发和充分利用本地的音乐资源,成为大多数音乐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陕北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对于音乐教学影响深远。把陕北民歌的音乐艺术特色引入中学音乐教学,是继承和发展本地区的民间音乐文化,提高民间音乐和中学生音乐素养知识的一个重大决定,对于陕北民歌的继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下文就中学音乐教学中有关陕北民歌的音乐艺术特色做个介绍。

关键词:中学音乐;陕北民歌;艺术特色

地域文化是有它独特的资源优势,如果能够大力开发和充分利用,就会起到促进和推动社会的作用。音乐教育的特殊性要求不断吸取地方民歌优势。在中学音乐教育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做到发展。可以说陕北民歌的艺术特征是符合其要求的。要求学生应该从他们的心理需要和兴趣为基础,积极搜索音乐本身的感情表达方式,体会独特的音乐观念,可以发挥音乐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通过学习陕北民歌,培养学生喜爱民间音乐的兴趣,使得学生在为将来民族音乐的发展起到继承发扬的作用。

一、民歌教学成为中学音乐教学必要内容

在受到流行音乐和各种各样的外国音乐文化的影响下,一些地区的民族音乐、民歌已经越来越不受重视,甚至被人们遗忘。这样势必会造成文化流失,后果是很严重的。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中国传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善于使用当地民俗资源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从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因此,开展民歌学习将会给音乐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增加其创作的灵感,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中国民间音乐的发展。

(一)陕北民歌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气息的音乐形式

陕北地区历史悠久,关中平原文化繁荣,各种民俗包括音乐,民间艺术等形式多样,在群众日常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比如婚丧嫁娶,各类庙会,解读陕北农村文化的特点,分析陕北民歌,可以做到更好的学习和继承。陕北民歌是民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来源广泛,可能有本地独创,还有外地吸纳,还有千百年来的口口相传。虽然历经时代变迁,依然绽放光彩,是当地人精神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可以说,陕北民歌较大的特点就是它是乡村活动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陕北民歌历史游记唱法独特

陕北的民歌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陕北民歌一般流传于榆林和延安的一些乡野,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唱法可用“拦羊嗓子回牛声”来形容。关于陕北民歌的历史可追源到古代汉族巫歌和祭祀秧歌调,可谓历史悠久,乡土气息十分浓厚。

2.陕北民歌与社会息息相关

陕北民歌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它没有交响乐那么高大上,但是却是民俗活动的灵魂角色。一般来说,它的民俗性职能大于艺术表现职能,比如陕北的音乐文化活动多就存在于一般的庆典、婚丧嫁娶、庙会祭祀等活动中。民俗音乐成为当之无愧的主角,发挥其艺术功能。

3.陕北民歌民俗性大于表演性

由于陕北民歌的民俗性能大于表演性能,在时下已经不受重视了,加上老一辈艺术家的不断辞世,如果不能培养好接班人,那么陕北民歌这种古老的文艺形式会在未来慢慢消失。因此,必须把陕北民歌放在音乐课本中来教学,这是很有必要的。

4.陕北民歌出现红色革命歌曲

陕北是革命根据地,自从1935年来到延安后,发动群众搞生产运动,其中土地革命、抗日战争等内容,形成革命历史民歌。“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陕北民歌,对后来的影响很大,被一次次搬上舞台。

(二)陕北民歌常见的三种艺术形式

1.劳动号子

首先,陕北民歌最古老常见的就是“劳动号子”。劳动号子主要有打夯号子、踩场号子和耕地吃牛曲等,其中很多都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中逐渐摸索,反复锤炼得来的,可谓十分的接地气,也是劳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乐趣。这些在特定的场合中形成的劳动号子,给劳动者给予了一定的精神支持,起到鼓舞干劲的作用。学生学习这些,可以体会音乐最初的形成过程,体会音乐发展,受到鼓舞。

2.信天游

其次,陕北民歌的第二大类别就是“信天游”,信天游是陕北民歌最重要的艺术表演形式和特点,“信天游”就是自由发挥的山歌,曾经的歌曲更多的是表现男女的爱情,情感。信天游可分为高腔和平腔。在陕北地域辽阔、沟壑纵横,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受到一定阻碍,高亢嘹亮的信天游就是人们互相表达和交流的主要形式。信天游的歌词常常是随口而出,通常的采用比喻的和想象的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它的演唱也不受具体的曲调限制,所以唱出来的感觉是更加自由奔放的,听着亲切舒畅。比起劳动号子更加自由轻快,学习信天游可以给学生更多发挥自己情绪的空间。

3.小调

在陕北民歌中小调题材也很多,它的主题可能是历史事件,也可能是生活的故事,但也可能是现实生活各种政治和社会热点。所以丰富和有趣是小调的特点。通过学习吸取其他艺术,小调的艺术形式更加完善,可以和戏曲,歌舞等互相交融,相互影响和发展。

二、陕北民歌对于中学音乐教学的影响深远

根据教学要求,陕北民歌的选择性提取进入中学音乐教材,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当地的民歌风格的特点,还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音乐价值观。

(一)陕北民歌的音乐教学内容

除了交给学生专业的音乐知识外,可以寻找新的内容,并且不断发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不同的音乐素养和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去接受新的音乐形式,寻找新的乐趣。老师教唱民歌可以先讲述和歌曲有关历史、地理、风俗、文化和习俗,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感情,有了感情的民歌才是真正民歌。

(二)陕北民歌的主要教学方法陕北民歌和当地人们的生活有很多关系,所以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劳动人民,在不变旋律的情况下,自己填词发挥演唱,来体会陕北文化的内涵。在音乐教学中,它不是照搬照套,民间歌曲和歌谣都可以应用于教学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音乐是离不开本地社会的,课程资源要与当地社会紧密联系。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一些文化活动,还可以鼓励学生对民歌进行改编,重新演绎,精心策划,让学生亲身体验创作的魅力。

三、在中学开展陕北民歌教学课的意义探讨

空前繁荣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时代已经到来。在建设推进文化艺术事业过程中,由政府、业界和媒体举办的民歌赛事丰富多彩,比如目前比较流行的《歌从黄河来》,陕北民歌就充当了主要角色,这样的电视节目为中学音乐教学提供了一个难得机遇。

(一)这样有利于保护和传承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一起加油,在中学音乐开展陕北民歌教学,可以提高陕北民歌的知名度和声誉,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爱上这种艺术形式。陕北民歌本身是一个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劳动人民的精神的象征,被搬上课本,可以有利于陕北民歌的保护和进一步发展。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在有些学生眼里,陕北民歌是劳动人民的,觉得遥远,不是真正的接受和爱,,在中学开展陕北民歌教学,可以缩小学生和民族音之间的距离,也揭开了陕北民歌的神秘面纱。通过老师的解释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陕北民歌的发展历史。培养学生喜欢民俗文化的口味,也增强学生去理解和学习民间音乐的兴趣。因此,在中学音乐课程开展陕北民歌是必不可少的。

四、如何才能学好陕北民歌这种音乐形式

陕北民歌来自民间,来自劳动人民的生活中,要想学好就应该经常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如有条件可以组成团队去参观民俗表演,倾听民俗文化讲解,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体会陕北民歌的真谛。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文艺活动

偶尔组织一些文艺晚会,把陕北民歌作为主题,让学生都要参加演唱。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充实和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而且使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大大提高。这样的特色活动还可以打破课堂教学的缺陷,使得学生可以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锻炼演唱能力。如此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势必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定期组织学生去陕北民歌发源地观摩

每一种音乐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生长土壤。陕北民歌扎根陕北的黄土地里,想要真正学好陕北民歌就要走进群众,在当地亲身体验一下。所以制定教学要求的时候,应该安排时间进行课外观摩活动。如果条件好的学校,还可以邀请陕北民歌的歌唱家来校指导,感受歌唱家口中的陕北民歌,听他们讲述陕北民歌的故事。

(三)认真做好陕北民歌相关的艺术收藏

陕北民歌表达生活生活内容的形式很多,如今流行的陕北民歌,既有革命历史民歌,也有表现爱情民歌。经典的陕北民歌几乎都起源于当地乡民口中,革命历史歌曲如《东方红》《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绣金匾》等,关于爱情的如《三十里铺》《走西口》《赶牲灵》,这些脍炙人口的陕北民歌背后还有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每个作者都经历过一段传奇的人生,是教学中不可多得的题材。这些歌曲传唱度很广,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陕北民歌代表作。陕北民歌是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2008年以来,陕北民歌作为我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重要作用可想而知。陕北民歌是千百年来人们表达感情的重要工具,也是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当地人民的骄傲。目前面对商业化严重的情况,民歌一度处于冷落状态。陕北民歌作为的地域民族音乐形式,也应该得到保护和传承发展。我们不能让自己的音乐只停留在文化遗产中,在中学音乐教育的教学中添加陕北民歌,这样,可以让陕北民歌这个独特的音乐形式发挥较大功能。

作者:张兰锁 单位:榆林市第十一中学

中学音乐论文:中学音乐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培养发展人才,中学时期是极其重要的阶段,也是目前进行新课改实行素质教育的黄金期。但是,在中学进行音乐教学时难免会出现诸多难以预料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新课改对中学音乐教学提出的新要求,然后主要总结了教育方面出现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总结了解决措施,对文章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音乐教育;问题及对策

虽然中学一直将音乐课作为课程的一部分,然而由于人们传统认知的限制,不仅学校而且大多数家长都将其作为副科,忽视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新课改下新的教学理念认为中学音乐教育应该受到重视,本文主要探讨中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新课改对中学音乐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教育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从事教育的人更是投入心血用以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不管通过什么途径,其最终的目的都在于培养全方面的人才,提高教学的质量。中学音乐教学的方法各异,实则有共同的内涵,即因材施教,将课程的设计与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人尽其才,而不是传统“一刀切”的做法。除此之外,我们必须意识到中学音乐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作用,这门学科能够通过设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动脑筋思考的能力,学生也可以通过努力交出满意的作品。教师应该意识到这门课程的独特性,转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兴趣,而不是内心对音乐课的抵触,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发展中实现成长。对此,兴趣被作为新课改的一个标准,用来衡量中学音乐教学的质量。

二、中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古老

教师为主导的传统中学音乐教育,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主要是由老师带着学生唱歌或者通过口头讲授知识的方式,这种所谓的“填鸭式”教学,大大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在中学音乐的课堂上,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在音乐中提高自我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以及其它综合方面的能力。进行新课改后,将课堂的主题交给学生,较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教学资源不足

音乐来源于生活,对于音乐的教学也必须回归于现实的生活之中。培养音乐人才,要使他们真正的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从点滴之事中获取灵感。一棵树想要长成参天大树就必须从环境中汲取养分,要想在音乐领域做出成就就必须依赖于音乐课程资源,这也是音乐课学习的基础。如今网络音乐盛行,我们也可以借助网络带来的便利。网络的普及会带来诸多益处,如果在网络音乐教学资源上缺乏研究,则会落后于时代,也是教学质量难以保障,会大大影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3、学习意识陈旧

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下,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普遍被教师采用,也就使一些学生养成死记硬背的弊端。但是,如今日新月异的世界,追求的是创新、是能力,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复述,死记硬背来的知识储备更是不被推崇。对此,学生要树立时代意识,赶上时代步伐,从生活中寻找新的知识。

4、师资不合理

经研究,如今大多数中学音乐教学时,课堂内容单一,且多是课本上的内容,很少进行拓展,也就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很乏味,缺少创新,而这些与教师不充分的备课,学校对师资力量的投入不大,甚至很多音乐课是其它学科老师代课。除此之外,由于教师水平不高,他们认为音乐课只是简单的向学生教授唱歌,单一式的教学,使学生的弹唱无法有机统一起来。简单的教唱以及教授基本的音乐知识,是无法满足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追求的。

三、解决中学音乐教育问题的措施

1、注重教学技巧

要解决中学音乐教育问题,教师在进行传统授课的同时也应该开设其它唱练等拓展性的课程,这样学生在学好基本课程的同时也能提高听辩能力。在中学音乐课程中注重教学技巧的应用,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优化课程资源

课程内容的来源途径多样,对其进行整合、梳理要付出很多努力。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铲除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优化课程资源,降低学生们对书本的依赖,提高实际的学习能力。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上的音乐音乐课程资源在教授和辅助学生提高音乐水平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网络上各种资源混杂,如若正确使用则大有益处,但是使用不当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3、更新教育意识

意识对行动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实施新课改就要对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课堂上的主体进行意识上的启发。兴趣的培养对于音乐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除此之外,也该要贴近生活,从生活中获取灵感和知识。学生思考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也要多加注重。培养人才不能只重视课题的研究,也应重视德智体美劳,音乐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发展极为重要,因此更新音乐教育的意识,不仅依靠课程也要贴近生活。教师主导。

4、开启现代化教学

加大对教学的投入,开启现代化教学,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音乐的兴趣。现代化教学,运用多媒体等技术,将图像、声音、影片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拓展教学方式,提高中学音乐教学的质量。教师将各种资源加以整合,为音乐的教学进行服务,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全方面的能力。

四、总结

新课改教育的背景下,中学音乐教育也改变了以往应试教育的局面,开始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也不乏种种问题的出现,阻碍着教育教学的顺利发展。所以本文对出现比较频繁的问题做了总结,提出了几点解决措施,希望可以成为中学音乐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另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样重要,所以在实施新课改的同时,不能忽视音乐教育中学生多方位的素质教育。需要我们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才能真正培育出人格,德智体美劳发展的学生,不断适应新课改的教育理念。

作者: 隋伟伟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省东营市实验学校)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