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当代音乐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更多的应该注重对他们音乐天赋的启发和对多元化音乐的接受。因此,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应该将先生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进行很好的贯彻,通过提升音乐教师的教学专业化来促进学习音乐学生过程中能力和创造力的提升。
当代音乐论文

当代音乐论文:当代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当代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摘要:中小学音乐课本所选的歌曲一部分可取近年的流行歌曲,另一部分可保留现存音乐课本中的的歌曲。当代儿童歌曲的创作量不大,适合学生演唱曲目更是太少。现有音乐课本的理论等内容过于专业化,使学生不易接受。我们的教育应从单纯的唱走向多元化,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带给我们新的启发。21世纪的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为现代音乐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一切都要以务实求真为基础,我们的音乐教育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前言:21世纪已经不再允许我们使用过时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了,为了适应世界的变化,为了适应当代学生的发展变化,我们的音乐教学是否也应该发生某些变化呢?当代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哪些弊病?我们针对弊病作如何改进?音乐需要天地,天地需要音乐。课堂是传授音乐的的地方,我们战斗在及时线上的老师们让孩子们乘着歌声的翅膀飞翔、飞翔……

关键词:当代中小学音乐教育思考

今年亮相春晚的一首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让处在音乐干涸期的流行乐坛为之一震,成为此次春晚的一个亮点。《老鼠爱大米》以其诙谐、风趣的歌词和简单明朗的旋律走进了万户千家。而我们的音乐课本呢?有多少歌曲是现在的学生所喜欢的呢?这也并不是说我们的课本过时了,也不是说让我们的课本的改版成通俗歌曲曲谱。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流行歌曲因其大众化正正被更多的非音乐专业的听众所接受。因此,选取近年的流行歌曲到中小学音乐课本是有必要的。而对于现存音乐课本中的的歌曲应予以保留,虽然这些歌曲离我们的生活渐渐变得遥远。但是,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是人类精神的宝贵财富之一,我们有必要并且很有必要将传成下去,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下面再来谈谈关于音乐创作的问题。众所周知,儿童歌曲的创作后的利润是非常的低,而创作一首流行音乐,再经过包装,它的利润将成倍增长。因此,当今乐坛总趋势是创作儿童歌曲的作家越来越少,而创作流行音乐的作家却是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可悲的局面,不知道那些整天高喊着“一切为了孩子们”的专家作何感想,连让孩子们唱的音乐都没有,还谈什么素质教育?现在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所选歌曲竟然还是那些70-90年代的儿童歌曲,而近年的虽为数不多却也不乏的儿童歌曲却没有或几乎没有选入现在的教材,更别提音乐界的一些近期成果的展示。一方面是歌曲的数量无法保障,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们的教材更新时间根本无法保障,造成了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外部设施的缺乏,使我国的广大地区的音乐教育形同虚设。这是我国的各级官员们特别是打着“孩子至高”应旗号的人们应该认真检讨反思的。我们中小学的音乐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当今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材总体数量较多,而几乎每本教材都会谈到音乐基本理论、视唱、练耳等音乐专业课程,不是中小学音乐课就不该介绍这些内容,是在是因为其难度以靠近音乐专业本科教学难度。这一点似乎是受大浪潮(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们被填塞满了诸如音符、休止符、音阶、音程、和弦、调、调式、曲式以及数十种音乐记号,并视唱带有一个、二个、甚至三个升降号的曲调,听辨音程、和弦、调式,听写旋律,分析曲式等等。这种状况,使得我们的基础音乐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由于无法逾越“双基”高墙而面对音乐产生自卑与冷漠心态的失败者。我们进行中小学的音乐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很难回答却也很好回答的问题。为了孩子,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艺术素养。但是,通过这种填鸭式的方式真能提高孩子的艺术素养?答案是否定的。孩子们爱音乐却不爱音乐课,这恐怕是世界上最滑稽却又最伤悲的事了。那种先练打节奏,接着唱音符,然后读歌词,填歌词的老套教学法以不能再适应如今的音乐教学,老师一本正经的严肃认真的教学恐怕也是收效甚微,机械、呆板的训练方式使如今的渐渐适应快餐文化的孩子们感到厌倦。因此,音乐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我国的音乐教育是从学堂乐歌发展起来的,而当时的学歌的形式就是口传心授,这是由当时的教学环境所决定的,而如今,处于21世纪前沿的新一代的人民音乐教师还用这种老式的教学法那才是贻笑大方。首先,我们的了解音乐是一种怎样的艺术?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是把音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使人听之产生美感的艺术。既然它是听觉艺术,听也就是欣赏才是真正的“主角”。因此,我们的课程教学方向应该逐渐转向以欣赏为主的教学模式,我们开设音乐课的目的也就是培养广大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正如周大风同志在其《音乐教育改革刍议》中提到的那样“当务之急首先要改变幼儿园、小学、中学、师范学校的音乐教育的结构。改革‘以歌唱为中心,识谱为辅’,而代以欣赏、器乐、歌唱三者并重的音乐教育结构。尊重音乐教育艺术是以感受为特征的规律,让学生在课内课外多听民族的乐曲,……从小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感情和爱好。特别要注意‘听比唱更重要的规律’。”。

认识到了现在所存在的问题后,我们的老师们应如何改良我们的音乐教学法呢?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1895—1982)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这种用音乐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新的形式,是一种人们必需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具有以下几点:

1、综合性;

2、即兴性;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 本;

4、从本土文化出发;

5、适于开端;

6、为所有人。

其中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

在现代化的今天,录音、录像、广播、电视、电影、幻灯、电脑多媒体等硬件,以及音像制品,载有各种教学资料的音像带、视听盘和各种电脑多媒体光盘、课件等软件,已成为教学媒体的主流,成为具有特色的现代音乐教学设施与手段。在现代音乐教学活动中,这些手段与设施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育与社会的融会贯通,都发挥了很大作用。其特点为:普及性强,信息量大,形象直观,具有很深的感染力。因此,多媒体的普及带给老师们的应该是教学上的多元化。在信息量猛增的21世纪,老师们的知识和教学法的更新或许才是培养下一代的至关重要的内在的条件。

改良当代中小学音乐教育之路任重道远,希望我国全体国民都真真切切的关心我们的下一代,务实或许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的途径和方法。

当代音乐论文:试论音乐的网络传播和当代音乐观

音乐传播的局面已经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转变,现当今音乐的传播方式已由传统的CD和磁带的传播形式转为网络传输或下载,这种途径扩大了人们对于音乐的选择,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人们可以自由地在网上抒发音乐带来的直观体验和感觉。因此,分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音乐态度的转变,就可以将音乐的发展引导至正确的轨道上来,对于人们音乐观的塑造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音乐价值观的改变

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会导致生活态度的改变,从宏观层面上,会改变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音乐传播方式的改变也会改变人们对于音乐的态度和对音乐价值的认识。对于音乐的网络传播,不同的人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种网络音乐传播方式使得群众更容易获得免费的网络音乐资源,这种传播方式会影响音乐质量和专辑发行的数量也会产生影响。并且对于音乐创作来说,这种网络传播方式是不利的,免费的音乐资源没有给音乐创作者付出的劳力与心血带来回报。另外,还有人认为,网络传播的方式给人们带来的利大于弊,他可以使艺术走入千家万户,得到广泛的传播,人们在感受到音乐美感的同时还能增加对于音乐创作人认同与兴趣,因此对于音乐创作人收获的益处是潜在的。由此可见,新型的音乐传播方式带来的是人们在音乐方面价值观的更大的差异。但是这种传播方式也不乏创造了一群只在网络之中寻求“好听”乐曲的人群,这些人群并不对于音乐的价值做出过多的思考,或者探索对于音乐价值的考量仅仅定位于是否动听,这导致音乐本身的价值大打折扣,失去音乐的内涵。因此,我们应该树立人民大众丰富健康的音乐价值观,让人们尊重音乐,从多个角度看待音乐的价值,良好的价值观就能引导音乐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当代人音乐审美的改变

在如今信息网络快速发展,各种音乐信息和资源遍及网络,人们有丰富的获得音乐资源的渠道,获得信息资源十分便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们对于音乐的审美观念正在逐步转变,现当今的音乐文化已经从音乐转变为民族学者,从精英文化普及到大众文化。对于现代音乐文化的美感进行审视,大多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受众的审美心理可以从形式美中得到体现。因此,也就越需要突出音乐的内容和其中蕴含的内涵解释等等,而不仅仅是限于对于音乐给人带来的美好感受。

除此之外,在信息爆炸且生活节奏快速的时代,人们需要快速地从铺天盖地的音乐信息筛选出自己需要的信息,但这种情况下很难实现理性地筛选出合适的信息,并且在自我实现的这样一种超现实的精神状态下引导大众进行音乐文化消费也较为困难。音乐的功能已在更多程度上体现在获得精神上的快感以及审美享乐的方向上,对于音乐价值和功能的体现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对于音乐所真正蕴含的内涵遭到了严重的忽视。

音乐的网络传播带来了大量的音乐资源和信息,使音乐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和每一个角落。但在享受品质音乐资源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和网络传播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不乏许多的糟粕和无价值的资源,导致人们对于音乐出现一定的神经麻木的状态,出现了审美疲劳。导致人们出现对音乐感到疲惫而拒绝接收音乐或者拒绝被动接受。

三、改变当代人的音乐创作观

网络的传播方式同样也改变了当代人的音乐创作观,使得许多网络歌手的发展得到了推动,受到了人民大众的喜爱。网络歌手脱离了传统的宣传方式和经济对于其公众影响力的塑造,对于他们才华的展示提供了新的途径,创作者可以讲创作的音乐上传至网络给人们共享,这种方式不仅仅成本较低,而且便于大众直接对其音乐做出喜好的评判,有助于一些真正的好音乐的发掘。

四、结语

信息技术的革命给多个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音乐就是其中的一个。网络传播不仅仅使得人们获得音乐和接触音乐的方式发生了转变,也改变了人们对于音乐的观点和态度,这种音乐观的转变有好的发展,也有不良的改变。我们需要在与时俱进的同时,塑造良好健康的音乐观,让音乐真正地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

当代音乐论文:当代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伦理思考

摘 要 本文通过当代中国音乐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针对中国音乐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并将伦理学融入音乐文化的思考中,提出了不仅要树立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伦理的观念,还应该以此来指导音乐教育行为,从而真正实现中国音乐文化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音乐艺术 音乐文化 文化 文化相对主义

在当下有关中国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是否具有可比性,中国音乐文化是否可走现代化发展道路等问题的争论中,“音乐文化”是一个被大家频繁使用的名词,但同时也是一个被误解,误用最多的概念。最为常见的误解之一就是将它的内涵等同于“音乐艺术”。在某些学者的言论中,“音乐艺术”与“音乐文化”常常被混为一谈,不加任何区分。于是便出现类似“音乐的现代化”,音乐价值的相对性等等一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表述。

一、“音乐艺术”与“音乐文化”概念的提出

严格的讲,“音乐艺术”所指代的是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即由有组织的音乐所构成的听觉审美对象。对这种艺术形式的价值判断,尤其是审美价值的判断,无论是在不同的民族之间,还是在不同时代,不同流派之间,都难以形成一个划分高低优劣的统一标准,只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因此,在“音乐艺术”这个概念所限定的层面上,我们可以说:“音乐的价值是相对的”。

然而,“音乐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已远远超出了“音乐艺术”所限定的范围。音乐文化包含音乐艺术,但却并非指音乐艺术。“音乐文化是多种性质不同、形式不同、作用不同的音乐现象的综合物”,他所指代是一些特定的文化现象,这些现象与音乐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们也有着自身的特征、性质和作用。总之,“音乐文化”是一个大的概念,而“音乐艺术”是一个较小的概念,我们不能用小的概念来涵盖大的概念,我们必须懂得,我们探讨的是“音乐文化”这个概念属下的诸多文化现象,而不是某种艺术形式的审美属性和艺术品位。

文化,按照广义,通俗的理解,就是指人类的创造,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音乐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它必然也是物质、制度、观念的综合体。从历史的,文化人类学的全部观点来看,审美价值是音乐文化多种价值中的一种,而不是其全部价值或价值。因此,我们不能够仅仅从意识的,艺术的,审美的层面去看待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更要结合着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层面去看待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

二、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音乐文化发展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到了二十世纪初期,音乐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应用于课堂。但是,中国的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从近现代到如今近百年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世界音乐文化发展。这也就是说,中国音乐文化与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音乐文化之间存在着水平上的差距。

中国的音乐文化无论在物质的,制度的层面,还是在观念的,意识的层面,都没有能够适应当今世界音乐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没有能够充分的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以音乐教育为例:就物质层面而言,教育设施的匮乏,办学经费的短缺,师资力量的不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就制度层面而言,中国的教育体制亟待改革,大量音乐人才的分布与流动极不平衡,一些专业音乐院系人满为患,而大量的音乐普及教育岗位则无人问津;就观念层面而言,音乐教育观念陈旧、闭塞、学术视野短浅、狭隘。以上三个层面是阻碍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新音乐文化与传统音乐文化之间的摩擦

中国的音乐文化,需要在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各个层面上,地吸收和借鉴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成果,从而尽快跟上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步伐。现代化的音乐文化是开放的,其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交流范围的广泛性,足以使任何一种传统文化中的人们带来各种新意的、富有个性的艺术形式。中国近百年来音乐文化的发展变迁事业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不向世界敞开国门,如果彻底拒绝现代化的进程,或许我们的音乐文化会保持更纯正的中国口味,会赢得那些喜欢异国情调的老外们更多地赞叹。但是这样以来,我们中国人就必须放弃发展的机会和选择的权利,我们就只能为别人去做传统的守护神,而不能为自己去做新文化的创造者。

当然,新文化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必须将传统文化一概“淘汰”。举个例子来说,一对年轻人结婚,如用传统的拜天地,坐花轿的方式来举行他们的婚礼,这一举动显然有着传统的中国味道,从而得到旁人的赞美和羡慕。但是,假如一位家长不顾“婚姻自主”的原则,硬要按照中国传统的老规矩为自己的儿女包办婚姻,这就有理由遭到人们的反对。再假如那位先生还想效法旧时代“一妻多妾”的传统,要给自己添上几房“姨太太”,那么这一行为不仅要为已经“西化”了的中国人所不齿,而且还要受到国际法律的制裁。这个例子说明,传统文化中与现代文化不相抵触的东西,自然可以继承和发展,反之,便决没有不被割除的道理。

四、中国音乐文化发展道路探索

20世纪的中国新音乐是整个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选择“新方式”来做事情,过生活的结果之一。“新学堂”的建立,“学堂乐歌”的兴起以及其成熟的发展,中国的无调性作品,中国的十二音作品的陆续出现,等等。所有这一切,均说明我们中国人“听音乐”,“做音乐”的方式有了明显的质的改变。这些行为令那些不习惯接受中国新音乐的外国学者感到费解。其实赵元任先生早已说得明白:“中西音乐有异,中国音乐有自己的‘国性’,只得保存跟发展。但我们中国人得在中国过人的日子,我们不能全国人一生一世只穿了一种学博物馆的服装,专预备你们来参观。”可见,那种要求我们中国人的音乐文化永远停止在1840年以前的想法不仅是不现实的,更是“不人道的”。

自宋代以后,中国音乐主要是以本土繁衍、变异的方式在发展。直到清末,外来音乐文化,尤其是西洋音乐文化与日本近代音乐逐渐传入,音乐由此兴起。而这种现象确实为中国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发展加剧了东西方音乐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弘扬中华传统音乐文化、使中华文明在信息大潮中绽放异彩是音乐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电子出版物和远程教育的发展,东西方音乐文化将形成多方位的碰撞,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命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方面各民族音乐文化在冲突和融合中会增加统一和普遍性;另一方面,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繁荣和生存面临着威胁。全球信息网络一体化极易使西方社会的人生观、价值观长驱直入。在这场以文化渗透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新的“世界大战”中,中华民族的文化、文明和社会价值观关系到国家的兴衰、统一的成败。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产力。中华民族有着强大

的凝聚力和革命的英雄气概,中国人民有着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为此,我们要主动出击、积极应战,大力开发音乐文化信息资源。将伟大的民族精神、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音乐文化信息送上国际互联网,使中华灿烂文化绽放异彩;激浊扬清,用中华文化抵御外来腐朽的文化的侵蚀,在我们民族的精神广宇里筑起思想文化的万里长城。

五、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伦理思考

但是,还有一些人反对将音乐纳入现代化进程,这类人被称为“文化相对主义者”。他们以“文化相对主义者”作为理论依据。在这里,我们应当看到,“文化相对主义者”原本是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尊重,各尽所长,共同发展。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应当赞同。但同时也应当看到,一些“文化相对主义者”否认存在着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否认人类文化发展的共性,否认社会历史进程的阶段性、规律性、否认生产力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对此,我们必需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深入细致地分析,弄清那些文化现象以及这些文化现象的哪些价值具有相对性,共通性,普遍性,进而在中国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相比较中,分清哪些是“不同”的不同,哪些是“不及”的不同,决不能一概而论,人云亦云。

然而,一些信奉“文化相对主义者”的学者们却没有这样去做,以至于“文化相对主义”在他们的手上变了味,走了调,成为一种妄自尊大,盲目排外,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借口。他们以一种对立的心态,来看待中西方音乐文化的相互影响,彼此通融的历史与现实,以虚无主义的观点来否定现代化对于人类文化的普遍意义。由此可见,这些学者手上的“文化相对主义”,其实只是,狭隘民族主义及“国粹”论的结合物,它既不新鲜,也不先进,用它来解释文化历史现象,或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必将造成观念上的混乱和行动上的失误。

总之,文化、音乐,都是为了人而存在的,20世纪的中国音乐文化首先是为20世纪的中国人民而存在。中国音乐文化朝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自主的,正确的选择,同时,也是21世纪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化进程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新型的、开放的,有生命力的同时也是在审美趣味上更加多元化的音乐文化。它是中国音乐文化与世界音乐文化之间的交融。中国的现代化任务任重而道远,而中国音乐文化的现代化则是整个社会现代化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之一。

当代音乐论文:分析析流行音乐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流行音乐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在美国萌芽,风格多样,例如:Jazz、Blues等,它是20世纪以后诞生的都市音乐。中国流行音乐的风格与形态主要受欧美影响,并慢慢融入了中国古典文化,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它在各方面都迅速发展的今天,凭借蓬勃的生机与朝气,迅速占据当今娱乐产业的主流地位,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种休闲方式。由于其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们需加强对流行音乐的规范,让流行音乐更好的被大学生所运用,更好的促进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

经过在校园中的调查,抽取了部分有效问卷得出以下结论:女生和男生对于流行音乐使用的比例为6比4,其中女生喜欢日韩音乐作品多于大陆、欧美的流行音乐作品,而男生则最喜欢欧美流行作品、从而得知在大学生的心目中,日韩,欧美的流行音乐地位超于中国流行音乐。问卷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

1.喜欢流行音乐吗?为什么?

很多同学选择的是喜爱流行音乐,因为可以给他们紧张的学习生活带来放松;但也有部分同学选择了不喜欢,因为在他们看来流行音乐过于浮夸。

2.如果生活学习中没有流行音乐会对大学生造成困扰吗?

一部分同学选择了会,因为在他们看来流行音乐已经融入了他们的生活,成为休闲娱乐必不可少的方式;但也有人觉得在忙碌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关注流行音乐,所以这并不会成为他们的困扰。

3.如何安排流行音乐在生活学习中的位置?

大部分同学都认为流行音乐时一种休闲娱乐方式,适合课余时间用来放松心情,而并非是生活学习的必需品,所以他们认为在学习任务完成的情况下才会来选择流行音乐。

4.如何看待当今流行音乐?

多数同学是这样看待流行音乐的:流行音乐很时尚又很独特,它丰富了生活,放松了心情,还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朝阳产业,但在良莠不齐的流行音乐市场中,还存在着许多质量低下的流行音乐,所以大学生在选择流行音乐的时候需要慎重。

通过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大部分学生给予了流行音乐以正面的评价,支持流行音乐在大学生中的传播。但也有部分同学提出了流行音乐的弊端。下面就流行音乐对大学生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两个方面来分析研究:

流行音乐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首先,充实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流行音乐为学生们提供了解压和放松的方式,让他们消除疲劳,获得情绪的宣泄释放,最终调节内心,从而达到一个平静的心态。

其次,有助于大学生展现自我。如今有关于流行音乐的音乐类选秀节目席卷着整个中国,当然也包括各大高校,很多学生从单纯的欣赏变成了参与者,成为选秀节目中冉冉升起的新星,这充分证明了流行音乐逐渐成为大学生心目中不可缺少的休闲娱乐方式。

,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流行音乐是一种随意而又严谨的艺术,具有时代感,它的自由性、模糊性、不确定性给人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们在欣赏流行音乐的过程中主动探索音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断的学习摸索,逐步创造和完善自己心目中的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首先,很多流行音乐的制作与包装是商家为了创造出更多的利润而推出的,这让其偏离了流行音乐的本性,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使得这些歌曲变的低质量且庸俗,这样的流行音乐在大学生们中传播,会对大学生的身心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同样的,商品化的流行音乐还体现在一些选秀节目中,很多大学生因为一场选秀节目而一夜成名,万人追捧,从而使得同龄人产生了错觉,一味的认为运气会是成功的捷径,从而放弃了奋斗的目标,甚至拖垮家庭。

其次,有些大学生的内心较为脆弱,容易受到流行音乐的影响,当他们沉迷于低俗沉闷的歌曲中无法自拔时,精神会越来越萎靡,思想会越来越颓废,这样下去会产生消极的情绪,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湖北长江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听了一首《死亡音乐》后当场晕倒,醒来之后陷入了极端的恐惧中。这种现象的发生,应该受到大众的正视和重视,格调低下,庸俗颓废低下流行音乐对大学生们会产生不良的人生价值观,造成情感的扭曲,导致思想消沉,学业荒废。

总之流行音乐是当下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享受流行音乐带来感官享受的同时,我们也要知道无论如何完善流行音乐也必将会出现一些消极影响,流行音乐中也有庸俗低级的内容,它门或多或少影响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所以我们要择期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适合自己的流行音乐,让流行音乐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更好的促进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健康,更能促进流行音乐本身的创新。

当代音乐论文:对当代城市社区音乐舞蹈文化的思考

“音乐舞蹈社会学既是促进认识的基础科学,也是社会参与的应用科学。在中国,我们面对社会日益扩大的社会音乐舞蹈洪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中国音乐舞蹈社会学,绝不是社会生活的旁观者和无任何指导倾向的观察员。音乐舞蹈社会学,应当以科学、冷静的态度研究社会音乐舞蹈生活,在此基础上,以满腔的热情引导、作用与社会音乐舞蹈生活。”①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中国音乐舞蹈社会学的学科职能具有强烈的“社会干预论”特征,这是我们的社会制度和音乐舞蹈社会学者所具有的教育经历和所持的哲学观所决定的。因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时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列的社会建设指导思想都是以辨证唯物主义作为它们的哲学基础,而辨证唯物史观认为人类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是可以改变所处的现实社会环境的。因此,在对待当代城市社区音乐舞蹈文化,应充分重视音乐舞蹈文化活动在当代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的良性作用及所能取得的社会功效,以求突出音乐舞蹈社会学对社会的干预职能,同时,对当代城市社区音乐舞蹈的发展作出客观思考,用学科研究的新成果对社会与音乐舞蹈文化的良性互动产生有益的作用。

从目前社区音乐舞蹈文化活动的现状来看,“传必求通、传必有应”是其传播关系上的显着特征,音乐舞蹈在社区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是毋容置疑的,音乐舞蹈文化活动在当代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份量和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现代中国社会正处在几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关键性的社会转型期,其剧烈性、复杂性艰难性可以说是史无前例,是一场直接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混合体形态跨越巨大的发展差距,向信息化社会跳跃式发展的根本性社会变革,在这种空前多变的社会环境里,由于物质文化变化快,精神文化变化慢而引起两者的脱节现象,即社会传播方式日益视觉化、音乐舞蹈社会生产近乎商品化、音乐的良性社会循环机制的缺失、音乐舞蹈听众的高度离散化等新问题大量涌现,这些社会音乐舞蹈问题是对社会全体获部分群体的音乐舞蹈生活产生社会影响的一类普遍现象。体现在:

一、城市社区音乐舞蹈活动中的戏曲音乐舞蹈远远高于其它类型音乐舞蹈,缺乏艺术广泛性

当代中国处在社会生产方式由农业社会及工业社会直接向信息化社会过渡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整个社会的音乐舞蹈文化类型也随之呈现出众彩纷纭的局面。但是各个地域居民之间不同的观点意识、情感和生存方式,地域社会居民的情感、情绪、意志、思维和感知生活的方式都深化为戏曲这种艺术形态通过主体的具体行为呈现在社会时空中,对地域社会发生着各种作用。

当代城市社区居民仍以戏曲音乐舞蹈型态——这种中国农业社会的艺术产生物作为其日常音乐舞蹈活动的主要体裁,主要社会原因是在现代社会化保障制度下的退休人员和老年人群体可以自由支配的空闲时间比以往任何时代里的农民的农闲时间都要多,而戏曲音乐舞蹈形态的某些特点非常适合于这种生活节奏和劳动节奏舒缓的社会生活方式。这种略有畸形趋势的音乐舞蹈社会现象的产生是有着深厚的内在社会传统和文化原因的一种隐性问题,需要地方政府的文化管理职能部门予以重视并给以引导解决,使当地的城市社区音乐舞蹈文化保持一种动态的均衡,以求社会音乐舞蹈生产形式体裁的与多样化,避免陷入一潭死水的畸形状态。

二、参加社区音乐舞蹈文化活动的城市居民年龄结构偏于老龄化

大量的现场观察访谈记录,笔者发现参加社区活动的人群十分明显的以中老年人群为主,城市社会音乐舞蹈文化的活动主体呈现处老龄化的隐性忧患。造成这种情况的 原因可能由以下几点:其一,是整个中国社会老龄化现象出现的大环境所至;其二,这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社会文化现象,青壮年人口的大量外流,很多家庭的青壮年人口不能与长辈共同生活在一起,空巢家庭大量出现;其三,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中习俗流变造成的社会现象,城市家庭的子女成人后,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提高及子女同父母的代沟原因,一般较多地选择离家独立生活,老人在子女亲情缺失后的一种精神补位,从而参加社区音乐舞蹈活动。

三、城市社会音乐舞蹈文化活动缺乏全天候的室内公共场所

在市场经济的社会条件下,市场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这使得很多文化、体育、公益活动的场地,比如,当地的文化宫、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市工会职工大楼、工人文化宫等等诸如此类的公共场馆设施被他们的实际管理者作为单位背离了文化、体育场馆等公用设施的建设与使用目的,使得一边是风霜雨雪中无处活动的社区群众,一边是拿社会公共设施谋取小集团利益的管理单位。这种情况似的城市居民只有到全天 开放的公园、广场、绿化带或居民社区空地等露天场所进行室外活动,天气良好的时候还无关大局,但遇到天气恶劣所有的活动只有搁浅,这对于露天进行音乐舞蹈活动的群体无疑是一个难以通过个人激情和主观努力能克服的客观障碍。

政府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行政管理者应该加强对这种问题的处理力度,为社区文化、社区音乐舞蹈活动以及群众性的文艺体育活动创造适宜的室内固定场所。

四、政府职能部门重视度不足,缺乏统一的联动机制和财政支持

城市社区社团大多是群众自发的社团,少部分有政府背景的音乐舞蹈社团,不论那种形式,他们大量的音乐舞蹈活动不仅营造了整个地域社会鲜活生动的文化氛围,而且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性的社会活动,义务奉献地为运动会、艺术节、政府会议、福利院、老年公寓,慰问部重点工地,甚至到农村社区进行表演活动,起到了积极社会作用的正面影响。但是有一段时期当地城市社区里街头户外音乐舞蹈活动却被某些政府职能部门人为地干扰,城管部门说是影响城市面貌。这种可笑的悖论说明社区音乐舞蹈文化活动还处在一种近似自发、无序的发展状态,缺乏统一有效的协调机构与联动机制,不利于当地社区音乐舞蹈文化活动的深入持久发展。因此,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应以积极支持的态度多加扶持,毕竟,政治是文化的监护人。

对于人类社会来说,环境是自然、社会、和人文三位一体的多维空间环境,社区音乐舞蹈文化艺术性的提高离不开三者之间的互动,如果良好的设施加之具有专业知识和社会组织能力人才的参与,相信城市社区音乐舞蹈文化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当代音乐论文:当代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伦理的思考

本文通过当代中国音乐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针对中国音乐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并将伦理学融入音乐文化的思考中,提出了不仅要树立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伦理的观念,还应该以此来指导音乐教育行为,从而真正实现中国音乐文化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音乐艺术 音乐文化 文化 文化相对主义

在当下有关中国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是否具有可比性,中国音乐文化是否可走现代化发展道路等问题的争论中,“音乐文化”是一个被大家频繁使用的名词,但同时也是一个被误解,误用最多的概念。最为常见的误解之一就是将它的内涵等同于“音乐艺术”。在某些学者的言论中,“音乐艺术”与“音乐文化”常常被混为一谈,不加任何区分。于是便出现类似“音乐的现代化”,音乐价值的相对性等等一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表述。

一、“音乐艺术”与“音乐文化”概念的提出

严格的讲,“音乐艺术”所指代的是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即由有组织的音乐所构成的听觉审美对象。对这种艺术形式的价值判断,尤其是审美价值的判断,无论是在不同的民族之间,还是在不同时代,不同流派之间,都难以形成一个划分高低优劣的统一标准,只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因此,在“音乐艺术”这个概念所限定的层面上,我们可以说:“音乐的价值是相对的”。

然而,“音乐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已远远超出了“音乐艺术”所限定的范围。音乐文化包含音乐艺术,但却并非指音乐艺术。“音乐文化是多种性质不同、形式不同、作用不同的音乐现象的综合物”,他所指代是一些特定的文化现象,这些现象与音乐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们也有着自身的特征、性质和作用。总之,“音乐文化”是一个大的概念,而“音乐艺术”是一个较小的概念,我们不能用小的概念来涵盖大的概念,我们必须懂得,我们探讨的是“音乐文化”这个概念属下的诸多文化现象,而不是某种艺术形式的审美属性和艺术品位。

文化,按照广义,通俗的理解,就是指人类的创造,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音乐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它必然也是物质、制度、观念的综合体。从历史的,文化人类学的全部观点来看,审美价值是音乐文化多种价值中的一种,而不是其全部价值或价值。因此,我们不能够仅仅从意识的,艺术的,审美的层面去看待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更要结合着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层面去看待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

二、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音乐文化发展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到了二十世纪初期,音乐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应用于课堂。但是,中国的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从近现代到如今近百年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世界音乐文化发展。这也就是说,中国音乐文化与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音乐文化之间存在着水平上的差距。

中国的音乐文化无论在物质的,制度的层面,还是在观念的,意识的层面,都没有能够适应当今世界音乐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没有能够充分的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以音乐教育为例:就物质层面而言,教育设施的匮乏,办学经费的短缺,师资力量的不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就制度层面而言,中国的教育体制亟待改革,大量音乐人才的分布与流动极不平衡,一些专业音乐院系人满为患,而大量的音乐普及教育岗位则无人问津;就观念层面而言,音乐教育观念陈旧、闭塞、学术视野短浅、狭隘。以上三个层面是阻碍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新音乐文化与传统音乐文化之间的摩擦

中国的音乐文化,需要在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各个层面上,地吸收和借鉴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成果,从而尽快跟上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步伐。现代化的音乐文化是开放的,其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交流范围的广泛性,足以使任何一种传统文化中的人们带来各种新意的、富有个性的艺术形式。中国近百年来音乐文化的发展变迁事业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不向世界敞开国门,如果彻底拒绝现代化的进程,或许我们的音乐文化会保持更纯正的中国口味,会赢得那些喜欢异国情调的老外们更多地赞叹。但是这样以来,我们中国人就必须放弃发展的机会和选择的权利,我们就只能为别人去做传统的守护神,而不能为自己去做新文化的创造者。

当然,新文化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必须将传统文化一概“淘汰”。举个例子来说,一对年轻人结婚,如用传统的拜天地,坐花轿的方式来举行他们的婚礼,这一举动显然有着传统的中国味道,从而得到旁人的赞美和羡慕。但是,假如一位家长不顾“婚姻自主”的原则,硬要按照中国传统的老规矩为自己的儿女包办婚姻,这就有理由遭到人们的反对。再假如那位先生还想效法旧时代“一妻多妾”的传统,要给自己添上几房“姨太太”,那么这一行为不仅要为已经“西化”了的中国人所不齿,而且还要受到国际法律的制裁。这个例子说明,传统文化中与现代文化不相抵触的东西,自然可以继承和发展,反之,便决没有不被割除的道理文秘站:。

当代音乐论文:探析当代通俗古典音乐

引言

通俗古典音乐是当代新兴的音乐形式,是文化融合和音乐发展的必然结果。古典音乐文化底蕴深厚,旋律经典、优美,通俗音乐表达形式丰富,表达手段多样,因此集二者优点于一身的通俗古典音乐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文化表达,是当前音乐发展和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下面本文将从通俗古典音乐的艺术特点和创编手法两个方面对通俗古典音乐所体现的文化融合和表现进行探析。

一 通俗古典音乐的艺术特点

1 融合两种音乐艺术特点的表达方式

通俗古典音乐是以通俗音乐的表达方式对古典音乐进行重新演绎,因此通俗古典音乐具有融合两种音乐艺术特点的表达方式,这也是通俗古典音乐的基本艺术特点。古典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沉积,在漫长的发展岁月中流传下来很多经典的音乐曲目。通俗音乐则是近展起来更加贴近人们生活的音乐表现形式,具有当前最广泛的听众基础。因此,融合了两种音乐艺术特点的通俗古典音乐在音乐艺术的表达方式上能够兼两者之长,以更加丰富的表现方式表达音乐中的各个经典。通俗古典音乐让古典音乐通俗化,让通俗音乐经典化。通俗古典音乐可以从通俗音乐中汲取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更具色彩的舞美效果,更具现代特色的时代气息,同时还可以从古典音乐中挖掘更具文化力量和内涵的音乐内容,从而在艺术表达方式上实现雅俗共赏的表达效果。

《春江花月夜》原本是一首中国古筝独奏曲,在经过现代手段改编后,曲中添加了琵琶、笛子等其它中国民族乐器,成为了一首更具时代气息和古典韵味的中国民乐协奏曲。改编后的音乐由于增加了乐器从而使得音乐表现力得到了加强。此外,改编者还对原音乐节奏和衔接进行了更改,使得音乐更具动感的艺术表现力。通俗古典音乐便是在保留古典音乐主题思想的前提下对音乐进行从音乐内容到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包装,使得这些古典音乐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音乐需求和感知变化。当代着名小提琴手陈美便是对古典小提琴演奏进行了大胆的通俗化改革,并首先使用电子小提琴进行演奏,将融合两种音乐艺术特点的通俗古典音乐表达优势表现得淋漓尽致。她改编的《化蝶》既有古典音乐的婉转动人,又有现代音乐的激昂、壮美,将生死缠绵的爱情主题表达得更加彻底。改编后音乐在表现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人由相识到相爱的过程时曲风秉承中国传统古典音乐的舒缓、悠扬,喜悦、亲切,让听众如醉如痴而在表现两个人无法在一起时又采用电子小提琴激烈的演奏方式,将两个人与命运抗争的悲愤表现得壮烈、激昂。由于融合了古典音乐和通俗音乐的两种表达方式,因此这首改编后的《化蝶》一经推出便受到了音乐爱好者的追捧,其观众群体也包括了不同年龄段的音乐群体。由此可见,将古典音乐和通俗音乐融合而成的通俗古典音乐,在音乐表现方面并没有失去古典音乐的文化底蕴和流行音乐的表现能力,也没有失去两个不同音乐受众群体的观众。不同的音乐爱好者都能在通俗古典音乐中找到自己所钟爱的音乐元素,并且喜爱这种新型艺术的表达方式。

2 对文化的多元化表达

无论古典音乐还是通俗音乐,都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主要载体。即使单独分析古典音乐或者通俗音乐,不同地域的古典音乐和通俗音乐也都有着文化上的差异,例如,中国的古典音乐和欧洲的古典音乐就有着较大的文化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域的通俗音乐也都有着各自鲜明的文化特色。因此,将古典音乐通俗化过程中所进行的通俗古典音乐中可以看到更多对于文化的多元化表达。古典音乐通俗化的发展背后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互相学习、交流和融合的结果,因此这个过程是对文化进行多元化表达和融合的过程。从层次上看古典音乐和通俗音乐属于不同的文化形态。古典音乐是不同民族传统文化或者古典文化的集中体现,例如,中国的古典文化便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欧洲的古典音乐则体现着欧洲古典文化中对于礼教的规范和对科学的研究。而通俗音乐则表现的是在当前社会发展的状态下,普通大众人们的文化意识形态,即以各种音乐形式和文化形式来表达心中的情感,而不再过分强调表达的形式,打破形式上的束缚,是通俗音乐最主要的文化特征。

通俗古典音乐则是以更加开放、自由的形式对不同文化的表达和致敬。中国年轻歌手李玉刚演唱的《新贵妃醉酒》从名称上看便是一首对古典音乐重新演绎的曲子。演员的服饰也深合中国古典文化的内涵。但在演唱的风格和唱法上,李玉刚则展现了在古典音乐和通俗音乐之间游刃有余的演唱功底。其中,无论是对于歌曲通俗唱法的叙述还是对于歌曲升华时中国传统旦角唱法的演唱,李玉刚都演绎得尽善尽美。这首对于文化多元化表达的古典通俗歌曲一经推出,便深受不同层次音乐爱好者的喜爱。通俗古典音乐的文化魅力可见一斑。美国着名的跨界歌手莎拉·布莱曼便是一位融合古典和通俗两种演唱风格于一体的着名歌手。北京奥运会上她演唱的主题曲《我和你》让全世界人们感受到古典音乐的空灵和现代音乐的激情融合的音乐佳作。而在演唱的背后,是莎拉·布莱曼音乐学习过程中对于两个层次的文化进行学习和理解的结果。通俗古典音乐对于文化的表达内涵和表达形式更加丰富和多样,是对文化多元化表达的体现。

二 通俗古典音乐的创编手法

1 编配手法改变

在通俗古典音乐的创编手法中,编配手法改变是其最常用的创编手法。古典音乐虽然在创作的格式上不如通俗音乐那样自由和丰富,但其漫长的积累和沉淀是新兴的通俗音乐所无法相提并论的。古典音乐中经典、优美的旋律举不胜举,并且经过代代相传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对于古典音乐中一些旋律的借用变成了通俗古典音乐创编的主要手法。例如,中国的古典音乐《茉莉花》原本是一首江苏民歌,因为其旋律优美,流传甚广,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因此被中国乃至世界的众多音乐家重新编配出各种不同版本的《茉莉花》。同样迷人的旋律,因为编配手法的改变而使得音乐在不同的地区散发出不同的色彩。上文所述陈美演奏的《化蝶》从创编手法上看同样是一首用通俗的编配手法对古典音乐进行创编的过程。创编者对这首古典的曲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编配手法的改变对曲子中的旋律情感进行加强,尤其在表达两个人在和命运进行抗争的旋律时,通过电子小提琴演奏的编配使得曲子的基调变得格外激昂、壮烈,这是传统旋律中所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和文化效果。对于古典曲目创编手法的改变同样体现着不同文化在音乐表现上的融合。通俗音乐中自由、开放、丰富的创编方式体现着现代流行文化中对于情感表达的自由、开放和丰富。因此,对于古典音乐运用现代文化的创编方式进行重新编辑是现代文化对于古典文化重新解读和演绎的过程。例如,中国的传统音乐中多以单乐器表演为主,这源于中国传统乐器多取材于自然,因此单乐器演奏更能够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意境。而现代文化中多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已经成为了文化发展的主流趋势和动力,因此人们在对古典音乐重新编配时,自然引入了更多的乐器来表现更加复杂的情感内容和文化内容。此前一些不曾有过的乐器搭配在新时期的通俗古典音乐创编中被全新地组合和搭配在一起。文化的融合为创编方式的融合提供了文化基础和动力。经过创编后的通俗古典音乐在保留原古典音乐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多元化的文化形式。

2 音乐元素的融合

通俗音乐中的音乐元素更加丰富,音乐表现上也更加注重对各种音乐元素的运用。灯光、舞美、音效、服饰等都被十分重视地运用到音乐表演中。在通俗古典音乐中,创作者通过对各种音乐元素恰到好处的改变,将古典与通俗两种音乐地融合在一起。如上文所述的莎拉·布莱曼在一场演唱会中为了突出“月光女神”这一主题, 设计者用圆形的幕布将舞台四周围起,并通过灯光的变幻营造出一个神秘的宫殿氛围并且根据演唱的曲目而不断变化着场景。在演唱《月光》时,站在舞台中央的身穿黑色纱裙的莎拉的歌声在上空悠悠地回旋,舞台布景随着天籁般的音乐变成了一个广裹的夜空,上面点缀着星光。无不带给人以巨大的视觉冲击力。演唱会灯光的运用可谓是恰到好处地把握了音乐的脉搏,如同人的情绪一般非常好地调节了现场气氛。当音乐的旋律低缓时,灯光也变得暗淡。当莎拉演唱《今夜无人入睡》时,原先一直固定不动月亮形状的天桥这时开始旋起来,此刻身穿一身金光闪闪的演出服的莎拉站在天桥的顶端。当莎拉用她那具有难度的高音唱出歌曲一个音符的瞬间,舞台上所有灯光全部聚集在这位女神身上。的舞美、灯光和音响效果为这场融合古典和通俗音乐元素的演唱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一次完整的音乐表演是由各个音乐元素组成的,因此通过不同文化风格、艺术风格和音乐风格的音乐元素组合而成的通俗古典音乐对于音乐和文化的多元化表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古典音乐元素中的旋律和主题是灵魂,而通俗音乐元素中的舞美、灯光、音效等形式是躯体。两者的融合必然塑造出具有灵魂,表现充实的音乐文化作品。同时,不同音乐元素的融合也体现着多元化文化的融合,具有更具时代性的文化创作。

3 音乐结构的改变

对古典音乐结构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改变,创造出兼具古典音乐和通俗音乐结构的新型音乐是通俗古典音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过程。每一首音乐的创作都源于那个时期特殊的文化背景和创作者的情感状态。在古典音乐发展的漫长岁月中,音乐人对于古典音乐尤其是一些经典音乐曲目只有传承而稍有创新,更不用说改动。代表着文化融合的通俗古典音乐由于丰富了音乐的创作手法,因此便开始了对古典音乐结构改变的创新式设计。例如,现代着名的钢琴演奏家理查德·克莱德曼便善长对古典音乐结构进行创新和改变。在他演奏的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中的《命运》不但承袭了贝多芬的庄严宏伟以及与命运顽强抗争的音乐精神,同时用动感而鲜明的节奏把贝多芬的这首乐曲“摇滚”化了。在演奏的开头,理查德·克莱德曼采用了猛烈的键盘敲击来表达命运所具有的壮烈、激昂等主题属性,之后又改用辽阔的旋律表达了与命运抗争胜利之后的安宁与喜悦。前后音乐结构的巨大反差将贝多芬的名言“如果这是命运,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表现得淋漓尽致。钢琴曲的原结构虽然同样用于表达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主题,但强烈之中缺少变化,所以表达的情感虽然强烈却并不丰富。理查德·克莱德曼对这首乐曲结构的改变无论从情感的表现上,还是音乐的变化上都是十分成功的。由于融入了不同的文化内涵所代表的音乐结构,这首改编后的钢琴曲也成为了通俗古典音乐中一个重要的符号被广泛研究。

结语

古典音乐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那些经典、优美的旋律是人类千百年来文化和智慧的结晶。以通俗音乐的表达方式对古典音乐进行新的创新和演绎是当代对古典音乐重要的传承方式。通俗古典音乐不仅表现着两种不同音乐形式的融合,也承载着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本文从通俗古典音乐的艺术特点和创编手法两个方面对通俗古典音乐所体现的文化融合和表现所做的分析为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和古典音乐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当代音乐论文:浅论当代中国音乐剧的发展之路

引言

音乐剧是一种依托舞台为载体的音乐戏剧形式,已经发展了近百年,现已成为活跃于二十世纪世界艺术舞台上最重要的舞台音乐形式之一。它活泼多样的表演形式,灵活的表现手法,跌宕的情节渲染,动人的歌曲,赢得了广大爱好者。它是从美国发展兴起的,之后在英国成为现代音乐剧的摇篮,并开创了音乐剧的新纪元。那么,西方音乐剧对中国音乐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中国音乐剧今后又要如何发展呢?

一、音乐剧的特征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里注明:音乐喜剧,又名音乐剧。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从喜歌剧及小歌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集戏曲、音乐、歌舞于一身,具有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音乐雅俗共赏。最早的一部作品,是英国S?琼斯的《快乐少女》(1893)。音乐喜剧流行于纽约的百老汇,所以又叫百老汇音乐剧或美国歌舞剧。其内容侧重于幽默风趣及谈情说爱,音乐轻松愉快,如J?克思作曲的《戏船》、G?格什温的《波吉与贝丝》、R?罗杰斯的《音乐之声》。

《外国音乐词典》则写道:音乐喜剧(MusicalComedy),美国(在一定程度上也包括英国)的一种相当于轻歌剧的体裁,流行于19世纪末2O世纪初,音乐中缀以说白。国外的音乐词典,如《新格罗夫美国音乐辞典》认为,音乐剧(Musical)是一种流行的音乐剧院剧(Musical Theater)形式,由一些音乐成分结合成一个戏剧性的框架整体。在2O世纪初演变为一种独特风格,流行在美国的各个剧场,成为美国民众的一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通过音乐剧的起源和流行过程不难看出,音乐剧以戏剧为基本形式,以音乐为根基,以舞蹈为表现手法,通过这三大方面的融合而对历史故事、人物情节进行再创作的艺术形式。

音乐剧既要用有艺术感染力的音乐表现剧情,又要以通俗化的表现方式呈现给缺乏古典音乐修养的现代听众。这就使得音乐剧具有如下特征:

1、戏剧性。音乐剧以戏剧为基本形式,以音乐为根基,以舞蹈为表现手法,通过这三大方面的融合而对历史故事、人物情节进行艺术加工再创作,带有表演艺术的娱乐性,是一个集上述艺术表演形式于一身的现代舞台剧。这种音乐艺术是以舞台为基础来展现相关故事,通常要融合许多形式和风格,尤其是会吸取歌剧、爵士乐的表现形式和适度的结合点。音乐剧不同于歌剧的是不采用美声唱法,音乐剧采用原声歌唱,情感的表现空间宽广。音乐剧相对与大歌剧来说不受完整音乐套路的制约,而且具有更多的戏剧表现形式的有点。音乐剧有尖锐的矛盾冲突,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和悬念,剧情节奏紧凑,表现手法夸张。音乐剧演员更注重角色性格的塑造,表演形式多样,说中有唱,唱中有说,表演、说白、形体动作都从“戏”出发,从人物出发。通过歌曲把音乐剧的情节串联起来,对观众的吸引力强,用歌声把观众带到情感的浪涛中去,同时也使音乐剧的歌曲广为传唱。

2 、现代性。在音乐方面,音乐剧不再坚持美声唱法,而求最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总之,音乐剧的风格大体上经历了爵士乐、摇滚乐、乡村音乐等阶段,迎合了当时的观众的欣赏结构,体现出强烈的现代气息。

3、多元性。音乐剧的音乐风格不拘一格,没有程序化模式的约束,作曲风格包容了爵士、摇滚、乡村音乐、迪斯科、灵魂乐等风格,作曲也采用大混合模式,例如《猫》中韦伯尝试了许多不同的风格,乡村、踢踏舞、歌剧、流行,甚至还有赞美诗的成分。在配器上,有一段苏格兰风笛的两次插入特别出彩。而在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中,不时萦绕于观众之耳此起彼伏的吉他声,为整部剧作营造出浪漫的氛围。

4 、国际性。社会的进步带来了国际间文化的各个层面的深入交流,音乐剧的传播也借助这样的融合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许多音乐剧在传统剧目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采用了许多不同过度的艺术符号,这进一步促进了音乐剧向兼容并蓄型艺术的迈进。

音乐剧的许多优点促进了它自身的完善和发展,得以很好地与世界艺术相融合,形成了音乐剧常看常新的艺术特色。

二、中西方音乐剧的异同点

从一定意义上将,西方的大歌剧、芭蕾的地位很有点像我国的古典戏曲以及程式化程度很高的京剧、昆曲,而音乐剧则与我国的地方戏曲颇多近似之处。

首先,从起源与发展看,音乐剧与地方戏曲一样发端于民间歌舞,历史都不太长,音乐剧诞生于上世纪后半期,地方戏曲大多成形于本世纪初。在发展过程中,音乐剧不断吸收着歌舞、芭蕾及流行音乐的营养,而中国地方戏曲也受着京昆的影响,它们又都保持着与通俗艺术以及大众欣赏习惯的密切联系,因此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其次,在艺术创作特点上,音乐剧与中国地方戏曲都走歌、舞、剧合一的道路,音乐剧中演员的载歌载舞与地方戏曲中讲究的唱念做打可谓是“ 异曲同工”,这一基本表现手段既是观众欣赏审美的需要,也是它们艺术魅力之所在。综合性带来的是美的多方位呈现。音乐剧传送剧情的载体是它五彩的外包装,漂亮的群舞演员,华美的服装饰品、精心设计的妆扮,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而中国地方戏曲除了动人的演唱与婀娜的舞姿外,扮相、行头也是极其讲究的。在这些方面,东西方的审美要求是一致的。

在作品的题材取向上,通 俗化、大众化也是音乐剧与中国地方戏曲共同的特点,音乐剧中普遍采用的灰姑娘终于变为高贵的小姐公主的主题,与地方戏曲里“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的情节套路,都为普通观众所喜闻乐见,因为主人公命运的曲折、历尽磨难最终得到幸福的结局,都能引起人们的同情与共鸣,让其更容易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与故事中心。从这些方面看,音乐剧的基本艺术要素是与中国观众的审美原则相一致的。当然,音乐剧产生自西方的文化土壤,由此而生的独特艺术风格也渗透在剧作、音乐、舞蹈等艺术语汇中,它是不可能与源于东方的中国地方戏曲的艺术语汇等同的。此外,音乐剧的创作也比中国地方戏曲更为自由,每一个音乐剧都必须重新作曲的创作方法使它更富活力,它不断吸取民歌及流行音乐成份,尽可能地利用现代科技的丰富舞台表现手段的做法使它更具现代气息,在中国,仅仅只是词变曲不变,在已有的框架里填入新的词而已。这些不同在我们引进音乐剧时也是必须予以重视的。

当代音乐论文:当代大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路径和价值引导

近年来, 西方发达国家趋向于将音乐教育尽可能融合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 利用音乐对人潜移默化、浸染式的影响来提升音乐教育在个人素质培养方面的作用。“音乐中蕴涵的道德哲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 都可以通过每一个音符传递到聆听者的心灵, 每聆听一次,就受到音乐的熏陶和感染一次, 增加一次记忆与联想。” [1]可见, 音乐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载体之一, 既能将通识教育真正有所承载, 也能使大学生沉浸于通识教育的氛围之中, 本文将对公共音乐教育在普通高等院校(音乐专业院校除外)大学生素质培养方面的作用及落实路径进行分析。

一、通识教育理念及其在高校中实施的必要性

学界普遍认为, 通识教育发源于美国, 它的原词“general education”, 又被译为“一般教育”、“普通教育”。[2]事实上, 中国历来就有重视通识教育的传统, 如德国社会学家韦伯(Max Weber)曾指出: 中国之教育在于养成娴于经典之文化人, 而不是训练专才或激励英雄性格。[3]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先生曾提倡“融通文理两科之界限”;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认为大学教育应以“通识为本, 专识为末”;复旦大学老校长苏步青、谢希德也倡导大学生要发展, 着眼于培养交叉型、复合型人才。关于通识教育的具体理念, 梅贻琦先生早在1941年就曾指出:“通识, 一般生活之准备也”;“通识之用, 不止润身而已, 亦所以自通于人也”。[4] 可见, 我国高等教育界的前辈对于大学生通识教育都曾提出很好的见识与倡导, 但是由于各种现实原因和技术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通识教育的实施一直困难重重, 直到今天,“通识教育”重新提上教育日程。

目前, 我国许多高校奉行的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专识”教育, 注重培养所谓的“应用型”人才。但在产业化日益升级, 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 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 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否则就可能丧失再学习的能力, 无法适应时展的需求。因此, 高等教育不仅要着眼于传授系统性、完整性的专业知识, 还应贯彻通识教育理念, 培养学生的德行和素养。整体而言,“通识”教育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 使其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 实现人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因此, 高校理应树立并坚持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 注重实施通识教育。

二、音乐课程教学的通识教育价值

音乐教育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艺术情境与氛围, 努力激发学生全身心地、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 从而使之获得审美体验, 实现情感交流的功能, 同时也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1. 审美价值

人们之所以需要音乐这种精神食粮, 缘于它的愉悦性能够给人以享受, 使人在精神上产生快感和美感。目前, 我国大部分普通高等院校开设了音乐选修课程,其中音乐鉴赏类课程是开设较为广泛的大学公共艺术课程 。让学生通过音乐鉴赏而亲身体验音乐中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其育人的成效远远胜过单调、乏味的音乐知识灌输; 让学生通过鉴赏音乐来理解并感受音乐的魅力, 所产生的情绪反映和情感体验远远胜过对音乐元素的单纯讲解。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能够直接而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音乐教学审美价值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利用音乐的情感艺术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 以音乐为媒介交流审美信息, 令其享受美感、陶冶性情。对于普通高等院校的非音乐专业学生来讲, 音乐课程最为重要的价值在于提高审美素养, 使学生通过提升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这才是音乐课程的理想目标。

2. 创造性发展价值

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既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攻方向, 例如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在哈佛大学设立了“零点项目”研究部门, 研究音乐对于创造能力发展方向的作用,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并为美国政府将音乐列为学校核心课程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6]音乐课程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的功能尤为突出, 因为音乐的产生过程本身就是作曲、表演和欣赏三度创作的过程, 学生的表演或欣赏也伴随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是创造性表现的组成部分。同时, 音乐由于其艺术性和语义性, 能够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而且音乐的情感特征, 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热情, 发掘其内在的创新能力。

3. 表现与社会交往价值

音乐是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表达个人情感的可能性, 这种表现的价值有助于大学生人格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 大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越多, 其自我发展的潜力也就越大。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与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咨询培训中心的国际合作项目――“中澳音乐教育试验项目”, 就曾通过实验证明了音乐的表现价值, 结果证明, 学生在自由表现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同时增强了勇气、自信心、特别是对音乐的兴趣。[7]此外, 在音乐学科领域中, 大量音乐活动都是群体行为, 必须以音乐为纽带相互配合。音乐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实施也通常以集体活动方式进行

, 需要学生树立群体观念, 以音乐为媒介进行人际交流。音乐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社会交往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而这种社会交往价值也正是音乐课程的通识教育价值之一。 三、通识教育理念下提升大学生音乐素养的重点 利用音乐教育提升大学生的音乐素养, 进而推进通识教育, 重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艺术情境与氛围, 努力激发学生全身心地、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 从而使之获得审美体验。

1. 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

在课程设置方面, 音乐教学设计应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 注重课堂教学的实践效应, 构建全新的课堂教学观, 树立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促进、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新观念, 使教学过程本身具有创生新知的能力。[8]在音乐教学任务和内容方面, 应当尽量实现开放、灵活的内容体系, 尊重学生音乐爱好的多样性, 以学生的自我实现为目标指向。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 师生应当围绕教学内容, 加强知识沟通与情感交流, 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参与性, 促进教学相长。

2. 以培养音乐兴趣为教学基础

学校生活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 从终身教育的视角来看, 让学习者变接受式学习为发现式学习是启发学生、提高素养的重要关注点。在音乐素养教育中, 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便成为音乐学习中的首要问题, 应当对音乐教学的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改革的重点在于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及学生实际之间的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主动发现、交流合作等多种形式的音乐学习活动, 还要注重态度、情感、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在学生教学评价体系中的作用, 等等。音乐教学改革必须以学生兴趣培养为先导, 让学生们带着浓郁的兴趣实现良好的音乐体验, 并保持学习音乐的积极心态, 使音乐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让音乐为学生提供愉悦的心灵体验。

3. 体现以审美为核心

按照音乐教育的一般规律, 大学音乐教育应当着重突出艺术审美等特点, 将音乐理论、视唱练耳的教学和相应的音乐作品、歌曲旋律结合起来, 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认识。[9]笔者认为, 音乐课程要贯彻通识教育理念、体现审美价值, 就大可不必向学生灌输系统性、完整性的学科知识, 而应强调音乐概念和音响的统一, 尤应通过因需设课让选择性学习成为现实, 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 侧重于引导学生通过体会、领悟而使人文精神得以升华与内化。升华就是要对学生思想有所滋润, 有所熏染, 有所感化; 内化就是使人文精神成为学生的观念、情怀、态度和素养。只有这样的音乐课程才能真正实现其审美价值。我们应该摈弃以科学实践的方式授受音乐的做法, 使音乐课程回归艺术实践的本质, 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音乐作品, 不断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要通过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作品, 尽力开阔其音乐视野, 使其对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和表现形式产生强烈共鸣, 进而学会体验和享受音乐之美, 发展想象、思维、创造能力, 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4. 突出学习者的感受和体验

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 譬如对同一音乐作品, 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教学方法, 这主要是因为音乐教育的心理过程是感受、体验过程和认识过程的统一。音乐感受是指音乐作品对学习者的一种情绪和情感的激活、唤醒、生成与转换, 即由对作品的“感”而生出的联想、想象、记忆、思维与感动等。感受需要个体的个性化领悟, 也就是将学习者的人生态度、生活经历、知识结构和文化修养等与作品发生关联, 从而产生不同的感悟。而音乐体验则是指学习者在真实的音乐情境中参与、亲历音乐活动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体验者亲身经历的, 有真切体会的, 并从中获得乐趣。学生正是在对音乐的感悟和体验中逐步加深对音乐的认识, 从而提升音乐素养。因此, 音乐教学应当还原音乐本身作为一种精神活动、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 强调音乐教育本身的规律性。

四、通识教育理念下提升大学生音乐素养的探索

在教育技术特别是以网络和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音乐素质教育应积极倡导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的整合, 合理配置信息资源, 优化课程设置, 将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与音乐体验等音乐教学的多种形式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提高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在音乐课程中的利用率。

1. 整合信息技术资源与音乐课程

在高等音乐教育领域中, 现代信息技术的一种新的、重要的应用形式就是课程整合, 这也是高等音乐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并将引发传统音乐教学过程与模式的深刻变革。[11]

目前, 国内已有部分高校正在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的整合, 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普遍停留于课程实施层面, 多是将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性工具和方法, 借助软件、教学课件进行专题学习或专项技能训练, 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这种方式必然是以音乐知识、问题或资源为中心, 而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以学习者为中心”。这种整合形式还处于课程整合的初级阶段, 但是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模式出现在音乐课堂上, 已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 涉及面也更广, 无疑提高了教学效率[12]。音乐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整合应当在此基础上, 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音乐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融入音乐课程体系中, 使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的内容、结构、资源及实施等融合在一起, 更好地完成音乐课程目标。同时要加强音乐课程网络资源库、网络教学平台和互动系统, 依托网络资源库开发出系统的音乐课程体系, 最终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有机地组织音乐课程的信息网络。

2. 网络环境下的通识课程改革

目前, 国内许多高校开始立足于网络环境下的通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试图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设置建立开放、有序的音乐课程体系, 以提高音乐校本课程选择的灵活性、多样性和适应性。这些改革实践主要是利用音乐学习资料库系统、教学系统和互动系统的关联, 将音乐课程内容、网络资源及学校图书馆购买的数据库等资料进行整合, 丰富音乐教学的课程资源, 为学生的音乐鉴赏与创作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和信息交流通道, 从而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 提高音乐素质教育的效率。 3. 融合跨学科内容,落实通识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理念下的音乐课程教学必须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 这也是通识教育的目标所在。音乐素养课程应当不断拓宽课程学习渠道和知识领域, 使学生在不同知识的交叉、渗透中开阔视野, 通过不同领域学科内容的融合贯通,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实践能力。这就要求音乐素养教育必须与时代接轨, 关注其他学科的发展前沿, 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实现音乐教学各方面内容以及与其他艺术形式、学科领域知识的结合。

4. 多方位调整音乐素质教育方案

音乐教学应当注重其参与性原则, 激发学生全身心地、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 使之获得审美体验。这就要求音乐教育应当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包括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作活动等在内的一整套体系, 同时要将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内容融入音乐活动中,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精神上获得美感享受, 优化教学效果。这种教学体系的设计必须从学生爱好和自身发展需要出发, 可以尝试由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项目, 注重联系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 结合学生的课外生活, 便于让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同时, 教学课程的设置可以与学校相关的硬件、软件设施相配合, 利用学校的音乐厅、舞蹈室以及网络资源等, 实现知识与实践的同步推进。

实践证明, 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背景、生活实践以及自我发展的需求出发, 探索普通高校音乐课程设置的新方法, 整合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资源和文化资源, 建构信息技术平台, 开发多元知识体系深度融合的课程模式, 才能为学生提供多样性的音乐选择, 切实提升大学生音乐素养、人文素养, 使通识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当代音乐论文:流行音乐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流行音乐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在美国萌芽,风格多样,例如:Jazz、Blues等,它是20世纪以后诞生的都市音乐。中国流行音乐的风格与形态主要受欧美影响,并慢慢融入了中国古典文化,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它在各方面都迅速发展的今天,凭借蓬勃的生机与朝气,迅速占据当今娱乐产业的主流地位,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种休闲方式。由于其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们需加强对流行音乐的规范,让流行音乐更好的被大学生所运用,更好的促进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

经过在校园中的调查,抽取了部分有效问卷得出以下结论:女生和男生对于流行音乐使用的比例为6比4,其中女生喜欢日韩音乐作品多于大陆、欧美的流行音乐作品,而男生则最喜欢欧美流行作品、从而得知在大学生的心目中,日韩,欧美的流行音乐地位超于中国流行音乐。问卷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

1.喜欢流行音乐吗?为什么?

很多同学选择的是喜爱流行音乐,因为可以给他们紧张的学习生活带来放松;但也有部分同学选择了不喜欢,因为在他们看来流行音乐过于浮夸。

2.如果生活学习中没有流行音乐会对大学生造成困扰吗?

一部分同学选择了会,因为在他们看来流行音乐已经融入了他们的生活,成为休闲娱乐必不可少的方式;但也有人觉得在忙碌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关注流行音乐,所以这并不会成为他们的困扰。

3.如何安排流行音乐在生活学习中的位置?

大部分同学都认为流行音乐时一种休闲娱乐方式,适合课余时间用来放松心情,而并非是生活学习的必需品,所以他们认为在学习任务完成的情况下才会来选择流行音乐。

4.如何看待当今流行音乐?

多数同学是这样看待流行音乐的:流行音乐很时尚又很独特,它丰富了生活,放松了心情,还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朝阳产业,但在良莠不齐的流行音乐市场中,还存在着许多质量低下的流行音乐,所以大学生在选择流行音乐的时候需要慎重。

通过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大部分学生给予了流行音乐以正面的评价,支持流行音乐在大学生中的传播。但也有部分同学提出了流行音乐的弊端。下面就流行音乐对大学生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两个方面来分析研究:

流行音乐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首先,充实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流行音乐为学生们提供了解压和放松的方式,让他们消除疲劳,获得情绪的宣泄释放,最终调节内心,从而达到一个平静的心态。

其次,有助于大学生展现自我。如今有关于流行音乐的音乐类选秀节目席卷着整个中国,当然也包括各大高校,很多学生从单纯的欣赏变成了参与者,成为选秀节目中冉冉升起的新星,这充分证明了流行音乐逐渐成为大学生心目中不可缺少的休闲娱乐方式。

,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流行音乐是一种随意而又严谨的艺术,具有时代感,它的自由性、模糊性、不确定性给人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们在欣赏流行音乐的过程中主动探索音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断的学习摸索,逐步创造和完善自己心目中的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首先,很多流行音乐的制作与包装是商家为了创造出更多的利润而推出的,这让其偏离了流行音乐的本性,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使得这些歌曲变的低质量且庸俗,这样的流行音乐在大学生们中传播,会对大学生的身心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同样的,商品化的流行音乐还体现在一些选秀节目中,很多大学生因为一场选秀节目而一夜成名,万人追捧,从而使得同龄人产生了错觉,一味的认为运气会是成功的捷径,从而放弃了奋斗的目标,甚至拖垮家庭。

其次,有些大学生的内心较为脆弱,容易受到流行音乐的影响,当他们沉迷于低俗沉闷的歌曲中无法自拔时,精神会越来越萎靡,思想会越来越颓废,这样下去会产生消极的情绪,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湖北长江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听了一首《死亡音乐》后当场晕倒,醒来之后陷入了极端的恐惧中。这种现象的发生,应该受到大众的正视和重视,格调低下,庸俗颓废低下流行音乐对大学生们会产生不良的人生价值观,造成情感的扭曲,导致思想消沉,学业荒废。

总之流行音乐是当下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享受流行音乐带来感官享受的同时,我们也要知道无论如何完善流行音乐也必将会出现一些消极影响,流行音乐中也有庸俗低级的内容,它门或多或少影响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所以我们要择期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适合自己的流行音乐,让流行音乐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更好的促进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健康,更能促进流行音乐本身的创新。

当代音乐论文:音乐网络传播对当代人音乐观的影响

一、音乐的网络传播

(一)网络传播的优势

因独有的形式和特征,网络在音乐传播过程中有着特别的优势。经网络传播的音乐,都是以数码格式存储于网络服务器之中,通过与听众的网络终端设备相连,实现音乐的还原。因此,网络更加有利于音乐的储存和音质的还原。同时,网络是一个整体,在网络中的音乐可以存储在多个服务器和网络终端之中,不会因设备的损坏和丢失而发生音乐消失的现象。同时,网络设备下音乐的保存还方便了听众收藏以及将音乐分享给周边的人。这种音乐的分享与复制的效应,是造成音乐在网络环境下大规模传播的根本动力。中国网络的音乐传播大部分具有免费性。只要有网络终端,听众就可以在网络上任意收听喜爱的音乐,这些音乐大部分为免费向听众开放。同时,听众还可以将音乐下载或者是收藏到自己的网络终端中去,反复收听,并且省去了之前听音乐时对音乐设备的磁带、CD的购买。因此,网络音乐就吸引到了更多先前因为经济原因而对音乐产生疏离感的人,就有了更为广阔的受众群体,同时也拓宽了音乐的传播范围。音乐的传播范围越广,就越容易在社会群体中引起连锁效应,促进音乐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在网络环境下音乐广泛传播的基础上,音乐制作人也开始以网络为导向,回收更为广泛的听众的意见与反应,从而开始了对音乐制作风格的调整。音乐产生时点和收听时点间距离的缩短,也引起了人们对于新的音乐元素的追求,并逐渐形成社会性的音乐需求。网络技术和传播模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音乐制作人在音乐方面的制作理念,从而形成了如今音乐文化大繁荣的局面。

(二)网络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就当今我国音乐网络传播的现状来说,较大的问题莫过于音乐的版权问题。因互联网的自由性一机动性的原因,和网络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的现实状况,网络在音乐传播上存在着侵权盗版、非法营利、非法传播等一系列对知识产权的侵犯行为。[3]我国互联网发展中存在监管失衡和制度缺失的现象,也曾一度导致音乐产业的萎靡。而国外,如美国,就有完整的版权管理机制,通过对在网站上下载音乐的用户进行收费,从而保障和解决整个音乐行业的知识产权问题。虽然我国网络知识产权管理上还存在一定难度与问题,但我国的音乐产业在现有形式下走上了另一种形式的发展道路。一般来讲,音乐产业,如唱片发售公司多以唱片发行收入和艺人的演艺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但在国内网络大环境下,数字化的音乐传播形式几乎代替了传统的磁带、CD等唱片形式,因此音乐产业公司多倾向于增加艺人的演艺收入。他们利用网络作为音乐传播和宣传的平台,通过网络增加知名度,再由艺人的知名度来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这种现象就给网络时代的音乐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音乐的产业化形式强,商业味道浓重。音乐制作人对于音乐的产业化与商业化太过看重,导致网络下的音乐产业渐渐发展出“速食文化”的味道,音乐本身所承载的精神、理念和追求不断减少,一味迎合听众的胃口,从而导致了网络时代音乐的低俗化现象的产生。这种音乐文化良莠不齐的状态,一方面受到松散的网络制度的影响,另一方面也给音乐的发展与传播带来了很大的问题。一些网络上流传的低俗歌曲,虽然迎合了大众的口味,却给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带来了威胁。

二、音乐的网络传播对当代人音乐观的影响

音乐传播的网络化给当代人的音乐观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给整个社会的音乐文化和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与机遇。及时,从音乐的传播主体来讲,网络的传播媒介打破以往以电台和电视节目为主的音乐广播传播主体一元化的局面。[4]听众的喜好程度决定了音乐传播的广度。同时,网络技术为个人电台以及个人音乐网站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平台与技术上的支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2013年推出的手机App荔枝FM就是以“人人都能做主播”为主打的个人音乐电台应用软件,为使用者自己录制广播并借用软件平台推广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从而也为网络前提下音乐传播过程中听众与音乐制作人之间角色的互换提供了可能。网络技术不断的革新和发展将为音乐的传播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音乐也将打破由创作人到听众的单线模式,而转变为多元化的发展模式。第二,音乐产业的商业化发展模式带来的市场僵化也促使网络音乐和个人音乐制作的出现。个人音乐依托网络歌曲的形式出现,这种音乐往往不以盈利为目的,且只在网络上进行传播,作者也大都不具有专业的音乐知识。网络音乐制作人通过翻唱或者自己谱曲填词为手段,将制作好的音乐在网络上分享。这一类音乐大都制作成本小,曲调和歌词朗朗上口,很容易引起听者的共鸣。如今网络歌曲在日常的人们的音乐生活中慢慢开始占据越来越大的位置。从2003年的《老鼠爱大米》到筷子兄弟翻唱的《老男孩》,网络音乐逐渐走入人们的实现生活。同时在国外,还有日本niconico网站借助虚拟音频软件的形式为个人音乐制作人和个人演唱者等提供了发展与交流的平台,加速了网络音乐传播模式的形成。这种形式出现后,对于社会大众来说,他们可以由欣赏音乐扩展到创作音乐,而创作的多元化可以为整个音乐文化氛围带来更加鲜活的力量。第三,由于网络对音乐制作与传播的影响越来越深入,网络对音乐的作用也渐渐改变了网民对于音乐的态度。随着大量音乐信息的不断涌入,网络平台上的听众对传统音乐的模式越来越熟悉,因此就产生了求异、求新的心理需求。2012年韩国歌曲《江南style》盛行,并在全球互联网上获得10亿次以上的点击率,一跃成为youtube上最受喜爱的歌曲。这些成果同这首歌曲独特的风格和新奇的制作方式是分不开的,这种新鲜感恰好满足了众多网络听众的需求,从而成就了这种另类音乐的成功。音乐进入网络时代以后,带给人们观念上的影响是巨大的。音乐由特定的群体间的传播渐渐扩大为整个社会范围的文化。便利的网络环境和视听条件为人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风格提供了可能和技术上的支持。听众口味的分化逐渐推动各种不同类型音乐风格的出现,也促使了各种不同的音乐元素之间的交融。音乐风格和形式上的多元化也引起了音乐功能的变化。网络音乐的传播性不断加强,引起了音乐情感承载力的不断上升。因此,只要具备一定的音乐基本技能和知识,人们就能通过音乐向社会发出自己的声音,传达自己的感情。可以说,音乐的网络传播推动了音乐的大众化,而不是局限于特定的文化范围和产业之中。

三、结语

总之,音乐的网络传播还在持续不断地发展着。依托网络的形式,在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音乐能够在更为广泛的群体中发挥它的娱乐性功能和情感传递功能。在现今阶段,音乐的网络传播逐渐成为传播的主体,就更加需要完善的制度与法规约束这一传播媒介,从而形成良性的音乐传播与市场效应。伴随着音乐的网络传播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这种新媒介也带来了更多新的发展机遇。把握这些机遇,才能引导未来音乐的发展方向,从而形成既丰富又有活力的音乐发展模式。

作者:吴丽群 单位:莆田学院

当代音乐论文:论贺绿汀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

【摘要】本文阐述了贺绿汀音乐在民主化、大众化教育上的价值,同时贺绿汀教育思想对于我国音乐教育的重视和体制的创新意义深远,给了我国音乐教育很好的启迪。

【关键词】贺绿汀;当代价值;音乐教育思想

著名音乐教育家和创作家贺绿汀,他的一生都致力于音乐创作和对音乐教育的创新上,促进了音乐教育思想的民主化和大众化,他的思想对现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启蒙作用。本文通过对贺绿汀先生在音乐教育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分析研究,辩证的对其思想进行分析,并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为出发点研究贺绿汀先生理论方面的特殊性,以期能够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今后的音乐教育提供可参考的观点。贺绿汀先生的毕生心血都耗费在了我国的音乐教育理论和体系的完善上,从贺绿汀的音乐教育思想中仍然能获得许多到现在依然有着指导意义的内容。

一、贺绿汀音乐教育思想

贺绿汀先生在创办音乐教育时采取民主办学的方式,致力于将音乐教育进行的普及,他倡导音乐教学不应该局限于几所专业音乐学院,而是应该在更多的乡村中得到发展,音乐应该融入大众的生活,其音乐民主思想的内涵及其启示体现在:

(一)教育思想的民主化、大众化

贺绿汀先生毕生都致力于音乐教育能够实现民主化和大众化,他希望音乐教育不仅在城市教育中进行,而且能够在乡村学校中盛行。这在他的著作《音乐艺术中现存诸问题的商榷》中详细进行了探讨。文中不仅提出要办专门的高等音乐院校,而且为了实现音乐教育的大众化,他还提出为了带动乡村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应该充分带动乡政府干部、乡村教师以及民间艺人的积极性,注重对他们音乐专业文化的培养,在这方面上海音乐学校已经有了丰富的实践,迄今为止,已经有诸多地方歌舞团在该校进行过专业进修。

(二)贺绿汀音乐教育思想的启示

贺绿汀先生这种大众参与音乐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思想对今天仍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我们转变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育的音乐家这种传统的教育理念。通过对贺绿汀先生音乐教育思想的研究,我们明白了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大众参与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过程中不应该将学生的音乐水平高低作为其评判标准,而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参与水平,关注他们的参与度以及从活动中获得的音乐认知作为评判标准。

二、重视音乐教育,创新教学体制

通过前文对贺绿汀先生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对今天的启示可以得出,音乐教育应该广泛地参与到对学生的学校教育过程中,但是,当前我国音乐教育体系并不完整,对普通学校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尚有众多中小学将音乐教学作为“摆设”,这些都不利于我国音乐教育教学的长远发展,因此需要对学校音乐教育体制进行创新,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加强音乐师资教育队伍的建设

加强音乐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音乐教学的专业化,提高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综合素养,提升学生音乐学习的专业性和积极性。建国初期,上海音乐学院面临音乐专业人才缺乏及音乐资金缺乏的困境。面对这种情况,贺绿汀先生凭借他的个人影响力的号召,将周小燕等一大批从国外学成归来的音乐家纷纷召集到为上海音乐学院的教学事业中去。贺绿汀先生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充分尊重这些音乐大家的教学方法和学术观点,并且为了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贺绿汀先生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报酬。所有这些努力,使这些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竭尽所能进行奉献。贺绿汀先生主要通过扩大专业教师队伍和提高音乐教室教学待遇方面,进行音乐人才的招揽,据此,为提高音音乐教师师资力量,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资质的审核、其音乐教学的专业化程度、教室的年龄及其心里素养等的综合考察。此外,还应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考察教师是否具有敬业精神、对音乐教育事业是否热爱等方面,以保障音乐教学的顺利进行。其次,促进教师成长环境的优化。教师成长环境也就是通过教学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学校将音乐教师的选任与其专业技术职称相结合,推行音乐教师竞相上岗的机制,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考核,并将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评选的依据,以此促进音乐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此外,还应该提升音乐教师的待遇,对一些教师进行奖励,提高他们的教学积极性。再次,提升音乐教师的教学待遇。当前,我国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还未实现专业化教学模式,音乐课程在所有课程中几乎不受重视,多数情况下音乐课程被迫改成其他语数外类的主要课程学习,音乐教师在此过程中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相应的许多学校不招聘专业的音乐教师,即使有专门的音乐教师其也处于副科教师的地位,甚至没有代课费,造成音乐教师待遇较差,这都阻碍了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因此,应该提升音乐课程在中小学课程中的比重,提高音乐教师的待遇。

(二)注重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注重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也是贺绿汀先生对民族音乐教育的重大贡献之一。他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注重中西音乐文化的结合。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音乐教学的实践中不仅要充分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的音乐文化,而且应该将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以及国外的音乐因素进行融合,促进音乐教育元素的多元化。当前世界音乐教育发展的潮流亦是如此。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音乐元素也多种多样,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其特别的音乐文化,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音乐教学中,将当地的音乐特色、自然环境等进行很好的融合,这样才能促进音乐教育真正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他们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留当地的音乐特色,在进行通俗音乐教学的同时将自己的本土音乐文化融入其中,创造出新的有特色的地方音乐。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将我国的音乐文化发扬光大,促进有音乐特长的学生从小培养他们的音乐创造性,发挥他们的音乐天赋。使音乐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三)注重音乐教育的阶段连贯性

贺绿汀先生的音乐教学办学理念是要求注重音乐教育在小学、中学以及大学的分阶段专业化音乐学习,他的音乐教育理念注重音乐教育的连贯性。因此,当前的音乐专业教育也应该注重教育的连贯性,实践音乐教育中经常发现,部分学生到了高中阶段发现自己的文化课水平不高,于是才开始进行专业的音乐学习,开发其音乐才能,以期能够将通过此种方法考取音乐学院。按照贺绿汀先生观点而言,这种音乐人才培养模式是不正确的,过于功利化。他认为,一所专门的音乐院校,应该相应的配备其音乐小学和中学,唯有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对音乐基础理论进行了系统化学习,才能够接受日后更加专业的音乐教育。鉴于此,为了能够培养真正的音乐人才,我国在今后音乐教育中可以先设立一所专业的包括小学、中学以及大学在内的专业音乐学院,将专业音乐教育与业余音乐教育进行区分。

三、结语

总之,贺绿汀先生在音乐方面的贡献是极大的,他不仅留下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供我们欣赏,而且他提出的促进音乐民主化和大众化的音乐教学思想也促进了我国音乐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更多的应该注重对他们音乐天赋的启发和对多元化音乐的接受。因此,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应该将先生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进行很好的贯彻,通过提升音乐教师的教学专业化来促进学习音乐学生过程中能力和创造力的提升。

作者:杨冯圆 单位: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当代音乐论文:茶文化在当代音乐教育价值的运用分析

摘要: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茶文化就是以茶为基础的独特文化形式。音乐作为超越国家、民族及语言的一种文化形式,利用音乐能够将全世界的人、文化等连接在一起。茶文化可谓是中华之魂,音乐则是全球之魂,两者自古以来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基于此,本文拟从茶文化和音乐之间的历史渊源出发,分析茶文化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价值,探讨茶文化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运用路径,旨在提升茶文化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当代音乐教育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茶文化;当代音乐教育;价值;运用

1茶文化和音乐之间的历史渊源

中国的茶文化发展历程源远流长,历史底蕴极其深厚,是经过数千年历史洗礼留下来的精华,发展至今依然被人们广为推崇。认真回想书籍中有关采茶、饮茶方面的诗词歌赋不难发现,茶文化和音乐早已被古人融合在了一起,并被历代人们所传颂。比如,大家熟知的《行香子•茶词》、《宿杜曲花下》、《鹧鹄天•汤词》等作品,都提到了琵琶、笛子、古筝等一系列古典乐器的应用。与此同时,当代茶楼中经常播放的音乐也均以古典歌曲为主,奉行了“茶适合净室与古曲”这一从古到今永不改变的文化与旋律。茶艺与茶道即是能够培育人们精神情操的艺术形式,也是能够培养人们审美情趣的美学形式。因而,茶道学习不仅可以利用沏茶、赏茶增进茶友间的沟通与友谊,[1]同时,还能够通过品茗让自己树立求真、温婉、廉洁、清和的高尚情操。另外,茶道作为能够提升气质且具有意义的美学仪式,同古代文人、墨客等儒雅之士所提倡的儒家、道家与佛家的茶文化精神不谋而合。茶文化和音乐是相生相容的关系,如我们熟知的采茶歌。来源于日常生活但又高于日常生活的采茶歌,经过发展又衍生出了采茶舞、采茶戏等,且这些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都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尤其是采茶戏,其为我国有且仅有的独特剧种。即便是在现代生活中谈论到茶文化和音乐的相容相生时,很多人也会想起一些经典的传统采茶歌,如《请茶歌》、《采茶舞曲》等。当然,当代音乐在吸收传统茶歌的基础上,也极其重视对其的发展与创新,促使茶文化和当代音乐不断发生碰撞和交流,推动了茶文化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更好发展。比如,在精湛的茶艺表演中,将水从壶中倾斜而注到茶杯中的动作,配之以古典曲目《高山流水》,可以让整个画面充满诗情画意,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与艺术环境。

2茶文化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2.1增强审美感知力音乐属于声音艺术的一种,也是情感最为丰富的艺术形式。因此,采茶戏、茶诗歌、茶艺表演等各种茶文化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不仅要蕴含深厚的审美意境与茶道精神,而且还要增强动作的“神韵”与美感度,这样学生才能通过聆听与观赏真切感悟到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及美的享受。[2]伴随着学生在音乐知识方面的不断积累与提升,促使学生对音乐的表达方式产生了更多理解,也更易于把握音乐作品中蕴含的茶道精神、表达意境等,进而提升其审美感知力。2.2有效拓展想象力从某种角度去讲,丰富的想象力主要是指从对象的表现形式中获取更为广阔的思考与想象空间。将茶文化应用于当代音乐教育中,不仅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体验美、发现美以及拓展美,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深化学生对人生、对生活的感悟,增加想象的弹性空间,而且有助于学生通过音乐科学表达自己的内在情感,深入理解与把握音乐作品的本质内涵与文化蕴意。例如,在当代音乐教学中学习作品《十二月采茶》时,蕴意饱满的曲词不仅仅能让学生体会到茶农愉悦欢快的心情与奋发向上的积极态度,虽有无奈但却毫不气馁的伟大精神,更为关键的是能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对茶园的景象、茶农的情感及辛勤劳作的画面等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学生在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还能有效拓展想象力。2.3建立健全高尚人格茶自古就被中华民族视为高尚情操与健全人格的重要象征符号。因而自古至今数不清的文人骚客均是在茶的陪伴下洞悉事故人情,领悟清净为怀、虚怀若谷的道理,将茶作为支撑自己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柱,当然也创作出了一部部脍炙人口的茶诗词、采茶戏、茶歌曲等。在当代音乐教育中引入这些与茶息息相关的作品,对学生深入理解茶文化内涵与音乐本质有极大帮助。[3]古代人们对茶味、茶秉性的解读实质是对茶的意蕴与精神的赞美,是为了塑造更为高尚的品质与人格,是为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所以,在当代音乐教育中运用茶文化,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及时予以改正,对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与道德情操塑造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茶文化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运用路径

3.1增加教材的茶文化内容比重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阶段,音乐课程常被列为“副科”,始终处于教育的边缘地位,所采用的音乐教材也是长期未得到调整与创新的陈旧教材。但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音乐内容却在不断变化,如果一直沿用传统教材开展教学,不仅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且会降低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为实现茶文化的有效应用,需要相关人员紧扣茶文化对当代音乐教材进行改进与创新,适当增加教材中的茶文化内容比重。譬如,在教材中详细介绍我国各地区比较经典的采茶歌,将茶艺、茶道与当代音乐教育内容相融合,提升学生对我国茶文化的认知与了解,较大程度地发挥茶文化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带动作用。只有在当代音乐教育中注入更多的茶文化内容,才能让学生对茶文化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路径有更为清晰的理解,也才能真正发挥茶文化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积极作用。3.2发挥多媒体的音乐教育功能新时代的多媒体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已被广泛应用到包括学校在内的多个领域,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有利于促进当代音乐教学内容的积极开展。根据近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诸多音乐教师仍以“唱练结合”的传统教学方式为主,这种单一的、机械的教学模式缺乏专业性,而且易于出现走音、气息不稳等现象。[4]然而,多媒体作为集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现代化科学技术,如果当代音乐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功能与作用,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之中,不仅可以提高音乐示范的精准性与逼真性,而且丰富多彩的教学画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具体而言,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播放有关茶文化音乐的音频、视频以及有声读物等,从而提高学生的直观认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茶文化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影响力。3.3开设茶文化的音乐欣赏课程在当代音乐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选取不同朝代中具有特色的有关茶的舞蹈、歌曲或词曲等作品,以此当作茶文化的音乐欣赏课程的重点内容。例如,《茶歌》、《全唐诗》、《西山兰若试茶歌》、《茶中杂咏序》等。同时,茶歌的一个重要来源是由民谣改编而成的歌曲,即民谣经过文人墨客的整理、配曲与雕琢,再放置于民间进行传唱,如在明清时期广为流传的茶歌曲《贡茶鲥鱼歌》;同时茶歌还有一个重要来源,即由茶工和茶农自己创编而成的山歌或民歌等,如在清代的武夷山采茶区广为流传的劳工歌等。通过鉴赏这些描述茶文化的音乐曲目,可以增强学生的歌词理解力,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效率,感悟到歌曲的内在魅力与文化气息。[5]另外,当代音乐教师在茶文化的音乐欣赏课堂上,还应积极引导学生针对茶文化的赏析及见解进行讨论,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深切领会中国茶文化的浩瀚与精深。开设该课程的重要目的是鼓励学生学习鉴赏茶文化音乐的内容和方法,初步具备基础的文化赏析水平与能力,促使学生将自己对人生的领悟、文化的认知以及自然的万物等融入到当代音乐的学习之中,进而创作出经典的、触动心灵的现代音乐。3.4重视实践活动的科学合理组织加强茶文化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茶文化的音乐选择水平与能力。学生在当代音乐教学中学到丰富的茶文化知识之后,已经对茶艺表演中的音乐选择、音乐形式等有了系统性的了解,此时就需要音乐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从本质上讲,音乐实践就是在学生了解音乐内涵的基础上,感悟音乐中的茶文化精髓,实现音乐感知与音乐能力升华的一系列过程。科学有效开展当代音乐教育实践活动,有助于帮助学生通过音乐与茶文化学习,更好的树立形象思维和鉴赏思维。诸如,教师可以举办赏乐茶会、音乐茶谈会、茶音乐竞技等实践活动,对学生应用茶文化的音乐能力进行系统化、集中化的训练,对学生的艺术品位进行层次化的练习,甚至可以通过举办音乐欣赏茶会等活动,展示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的实际训练成果。[6]这种实践模式,既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当代音乐的学习之中,还有助于教师形成学生学习成果记录,对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进行多方位的把握,从而为提高当代音乐教育的针对性发挥重要功能。更为重要的是在此学习过程中,广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结合茶艺表演的具体类型,选用最为合理的音乐曲目,然后在音乐茶会活动中进行表演,不但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而且能提升教学质量与成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以及审美能力等。

总而言之

历经数千年的茶文化,不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还是全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国茶文化还影响着英国、日本等国家的茶文化形成。当代音乐教育如果能够将茶文化科学引入到课程之中,则可以有效巩固茶文化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功能。从微观视角去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感知力与审美力,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操与整体素养;从宏观视角去看,也是传播与发扬中国茶文化的主要路径,对提高整个社会的品德素质、人文素养以及精神文明等有突出作用,更有助于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作者:王芳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音乐学院

当代音乐论文:我国现当代音乐教育论文

1概论

1.1音乐的定义

这是音乐美学思维的逻辑起点。是音乐美学的首要的基本的问题。“真正的音乐艺术是物质(乐音运动)与精神(心灵运动)的动态对映过程。”这是由中国特殊的感物、体物方式决定的“音心对映论”的中国音乐美学对音乐的经典性定义。孔子的“乐”是尚有原始歌舞的痕迹并被赋予新的文化阐释的“人籁”,庄子的“乐”是宇宙自然自我创制的“天籁”[1]。

1.2音乐的本质

“情本论”是《乐记》中提出的另一条关于音乐基本问题的重要理论。蒋孔阳指出:乐以情为本,音乐的本质,就是在于表现人的情感。不过,儒家把情感纳入理性的规范,把个人纳入社会的规范,在儒家看来,情理适中的“礼乐”才是音乐的真正本质。所以儒家常礼乐并举、礼乐互释。吴毓清指出,儒家的这种“情”在《乐记》中是指乐(1e)情。即便是乐情,仍要被“礼”所规范。儒家对乐情确实有象“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等的一系列清规戒律。道家的无情论由嵇康发展,“嵇康以‘声无哀乐’的无情境界来超越现实的有情(悲哀与疾愤),以求得内心的平和。”[1]《养生论》、《声无哀乐论》都认为音乐的本质不在表现情感道德,而在平和而无哀乐。但“音乐本身虽不表现情感,却可以诱发和导引某种情感”。[2]显然,关于音乐的本质,一从创作主体的角度指出情借乐宣,一是站在接受者主体性的立场,从欣赏角度来讲乐可导情。无论从哪种角度立论,都可以说乐是以“情”为本的。

2.古典音乐的特点

2.1重视以情感人

古代音乐主张以情感人,非常重视感情的表达。南朝刘勰指出“夫乐本心术,故响浃肤髓”,(刘勰,文心雕龙)强调音乐须根据情性而作,才能感人至深,才能渗透肌肤,通彻骨髓。成书于唐的(乐府解题)“水仙操”一篇,通过“伯牙学琴于成连”的传说,在中国音乐美学思想史上及时次提出了“移情”说,认为能“移情”方能“为天下妙”,更表明当时人们从艺术实践中已充分认识到感情体验对于音乐创作与表演的重要作用。在重情美学倾向影响下,我国古代音乐创作领域出现了大量情感炽热、真挚感人的佳作。如我国古代大型琴曲<广陵散>,虽出于汉末,经唐、来、元等朝代音乐人的反复修订,我们看到现存刊印最早的琴曲集、明代朱权辑的《神奇秘谱》中的曲谱,就充溢着极为厚重的情感。全曲45乐段,分为: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6大部分,乐曲旋律激昂慷慨、气势如虹,始终以两个情感主题音调交织、起伏、发展变化。正声以前着重表现对聂政壮烈事迹的歌颂和赞扬,正声作为乐曲的主体,非常形象地表现了聂政从怨恨到愤慨的感情发展脉胳,其中既有徐缓而深刻的感情抒发,也有紧张而激烈的场面描述。能给听众以感官上和心理上深深的震撼。诸如《高山》《流水》的“巍巍乎”心灵感受和“洋洋乎”的空间联想;《秋江夜泊》的“月落乌啼霜满天”的诗境画意;《幽兰》抒发怀才不遇之情愫;《秋鸿》“在霄汉”、“游心太玄”、“游心于太虚”的感悟等,从而体悟无尽虚空、妙化莹洁、幽深广远的生命情趣。

2.2重视艺术情感的真实性

追求艺术的至真至善,这在东西方的美学理论中,几乎都是一致的。它也是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传统统一,早在先秦时期,(庄子>中就有:“真者,精诫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之说,(乐记•乐象篇)更提出“唯乐不可以为伪”(庄子齐物论)基础和前提。而在我国古代,真实、真情又往往和“至善”分不开,他们认为真理便是至善,求真就是求善,真善一致,善是真的基础.真是善的依托,离开求善而求真,则不可能得到真。我认为这里所说的善包含两方面意义:其一,音乐所传达的情感与理念必须适合当时代的道德伦理标准,其二,音乐家的个人品行的修养。“唯乐而不可以为伪。是一种音乐的审美规范,同时也是一种个人品行修养的要求[2]。

2.3崇法自然,质朴天成

从老庄的重神轻形,到刘安的以神写形,乃至后来的以形传神等等,虽然各自的表述不一、角度不一。然而有一点是共通的,那便是讲究师法自然,排斥人工雕琢。庄子基于“法天贵真”、崇尚自然的思想,明确指出“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庄子齐物论),认为音乐美的本质是表现民之常性,表现人的自然情性,而其准则是当然而不造作,朴素而不华饰。在老庄眼里,“道”是最朴素的。“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齐物论)顺乎“道”乃是人生较大的愉乐,也是音乐达到“天乐”这一较高音乐境界的途径。因此,较高的音乐也是最自然的音乐。为了强调这种自然天成的性质[3],他们甚至认为人为的一切音乐,如五声六律,都毫无意义,这种极端的观点,显然是消极的,带有浓烈的虚无色彩,但其崇法自然的审美特征,对当时传统扎乐的突破,应该承认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3.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

和的精神—和是指中国音乐讲究艺术表现的中和、简约、适度。因而我们在作品中听到的常常是那种分寸感,统一感,谐和感;而不是那种音乐材料上的强烈对比,艺术表现上的大起大落。这些,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三个基本的命题—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在音乐中的反映。虚的意境—这是中国音乐在美感特征上的要求。含蓄的美、空灵的美是中国音乐必须达到的一种境界。无论是在中国音乐的创作和表演中,还是在对中国音乐作品的聆听和欣赏中,都贯穿着一个韵字,国人对韵味的追求胜过对声音本身的追求,犹如中国的写意画,不求工细,但求神似。“线”的形态——欧洲艺术注重立体感,它的音乐也不例外。而中国艺术,正如美学理论家宗白华所说,无论绘画、书法、音乐、都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线的艺术”。黄荟的《四季中国》主题开门见山,贯穿全曲,再加上越发显得一气呵成,天衣无缝,如果说《四季中国》不仅像一幅水墨长卷,也像一幅有主有从、层次分明的立体画面的话,它的立体不像欧洲音乐那样,全靠和声,复调等烘托旋律来构成,而是主要靠旋律自身的展衍,并通过音区,音色,织体的变化来构成的,正如同某些中国画一样,它的立体感并不靠透视学和解剖学,而是靠线,靠线的流动与交织,靠线的“立体化”。由此看来,旋律是我国民族音乐中几千年来几乎主宰一切的要素,其它因素则皆仅仅处于从属地位。“同音层递”这一特殊手法的运用,句与句相连,环与环相扣[4]。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一方面诞生于自身固有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土壤中,一方面受到西方的影响,呈现出更加复杂更加艰辛的发展态势。改革开放加快了中国迈向世界的进程,中国社会开始进入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商品经济体制的建构日趋规范。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国人的价值观念精神面貌亦有转变,大众作为社会的主体从传统隐形存在成为与精英并立的社会存在,他们主动寻求适合自身的特殊审美趣味以及审美理想的恰切表达方式,于是流行歌曲成为了一个恰好的媒介。例如我们经常听到的宋祖英的演唱。听宋祖英演唱有一种极佳的审美愉悦,是因为她把民族和传统音乐文化深深地融入自己演唱艺术创作当中,并把它做为一生的追求。宋祖英所表现出的民族气质、民族神韵、精湛的艺术技巧及其艺术品味都足以区别她与其他歌唱家之不同。她的歌唱是动人的,表演也是动人的,但究竟是怎样一种风格,的确是很难说明白却不难感觉的独特面貌。从印象和直觉出发,宋祖英的表演艺术(主要是歌唱)朴实、自然、亲切、真挚⋯这简单的几个字很难概括其更深的内涵。她不追求花哨、不炫耀华丽的自然朴实中处处蕴含着亲切;她的歌声听着自然,却见高雅;她的真挚和音乐形象的生动、精美无不折射出艺术灵动的奇巧和清新。她夹杂着淳厚的民风、民情、民韵和强烈的时代精神并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修养的精神。在第九届青歌赛民歌组中有一首西部放歌的作品,作曲家印青采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音乐素材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西部大开发的时代浪潮艺术地铺开。音乐选用了典型的西部音调素材,以浓重的民族色彩、艺术歌曲的形式带来具有着原汁原味的地域特色的歌曲。它纯朴、直接、耐人寻味,传唱至今还深受广大民众喜爱。中国民歌是中华民族音乐的重要体裁之一。它往往很深刻、很直接的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社会、劳动、风土人情、爱情婚姻、日常生活等;是人民生活的亲切伴侣,劳动中的助手,社会斗争中有利宣传武器;交流情感、传播知识、娱乐消遣的工具。中国民歌的题材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今天,许多著名的音乐人也运用了许多民歌里的元素。如:新疆民歌中的玛依拉半个月亮爬上来趴《达阪城的姑娘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趴克拉玛依(<红高梁>)等。民歌是中华文艺锦绣花园中的一朵瑰丽奇葩。虽然民歌来自民间,来自不同民族,它的内容、韵律中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对社会和人生的解读,正是因为它的内容通俗易懂、贴近民众的生活、表达民众的心声,所以才能悠远流传,在每一个时期的音乐发展中起到一定的影响。

4.古典与流行的碰撞与结合

4.1民族声乐艺术。

经过几十年实践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声乐艺术己经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确立。中国民族声乐植根于中国土地上,经过几千年磨砺而形成的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地域风格,涵盖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和表现形式,带有东方审美特征,一直是中华各民族人民所喜爱的艺术形式。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民族声乐在特定的社会、历史和人文条件下,通过吸纳、借鉴西洋声乐艺术方法理论,从演唱方法、表现形式、声乐教育到理念思维等诸多方面,都获得了一次新的提升,进而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民族声乐艺术形式。可见,中国现代的民族声乐具有比较广阔的范畴,一方面包括中国传统民族声乐,是以京剧、昆曲、越剧等为代表的戏曲;以京韵大鼓、苏州弹词、东北二人转等为代表的曲艺音乐;以陕北信天游、青海花儿等地域性民歌和蒙古长调、苗族飞歌等少数民族构成的民歌、山歌;以秧歌、花灯、凤阳花鼓等为代表的民间歌舞的组成。另一方面,也包括吸收外来文化,如意大利、德国等国家的发声方法和声乐形式的部分组成,总之,中国民族声乐是一个包罗万象、异彩纷呈、风格各异的广义概念。

4.2古典与现代结合的演唱风格

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中曾这样写道;“艺术风格作为一种表现形式,有如人的风度一样,它是由独特的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艺术家的主观方面的特点和题材的客观特征相统一所造成的一种难于说明却不难感觉的独特面貌”。一般说来,由于艺术家所处的历史条件、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其生活阅历、思想观念、艺术素养及个性特征的不同,因而在处理作品的主题内容,驾驭形势中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和特色,然而对作品的一般阐释,或是模仿、仿照别人特色而无自我精神个性的艺术创造,不等于其创造个性的形成。称得上有独特艺术的艺术家必须是对他所表现的内容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发现和认识;在形式上有着与众不同的创造性,而观众则很容易地能从这特有的独创性中一下子区别出来与别的艺术家之不同。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哲理家就指出:“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皆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诗经》中指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两句话说明了一个深刻的哲理思想,那就是生活引发出艺术,语言、诗歌、音乐、舞蹈都是客观事物在人头脑中的反映,它们都具有强烈的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功能。真正把情感化做自然而富有风格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唱腔来咏叹。事实上,为了更好的表达作品,她既遵循语言、唱腔与音乐的内在联系,又不机械地拘于音乐所规定的节拍、时值的长短和力度速度等,在不破坏曲调旋律和节奏的完整性基础上,根据语言的语气、声调、语势作灵活的唱腔变化处理,以达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这正是她继承我国传统戏曲表现手法的宝贵经验。另外,在民族气质、民族神韵方面的把握上,也是宋祖英歌唱艺术审美创作的一大亮点[6]。

4.4流行音乐中的古典元素

音乐最打动人的是中间蕴含的真情,这在古典和流行音乐中都是相同的。在现代的流行乐坛中,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产生一定的融合,周杰伦、王力宏、晏菲等歌手将越来越多的古典元素融人流行音乐之中,我们不难发现如今“流行+古典”元素已成为流行乐坛的发展主流。毫无疑问,“古典+时尚”的音乐会让更多的年轻人触摸古典音乐,通过古典音乐中那种老成凝重甚至有点压抑的音乐节奏享受到动感十足的具有时代感的明快节奏,使古典音乐穿上一件休闲装,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近它、喜爱它,从而享受音乐世界中的绚丽与美妙。因此,“古典+时尚”新音乐的出现,无疑会为我国文艺舞台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用古典的、民族的音乐精髓与时尚的音乐元素节拍结合,创造出一种流行时尚的古典音乐,成为中国新时尚古典主义的先锋。这种流行因素和古典音乐结合的形式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发:利用流行元素打开占典之门。“周杰伦从小学钢琴,他的偶像是有“钢琴诗人”之称的萧邦,在专辑《11月的萧邦》中,从造型到主打歌,都以古典为基调。及时主打歌《夜曲》中,周杰伦用古典乐的底子结合流行元素,选用了弹奏萧邦夜曲的方式为自己伴奏。”“用杰伦在新歌《霍元甲》中尝试京剧唱法,这也是他首次在歌曲中秀出京剧的“女声腔”。王力宏专辑《永远的及时天》中一首歌为《感情是舞台》告诉学生他以马勒为对象,在编曲中用了《第四号交响曲》其中一个乐句,及《心中的日月》大胆运用中国古代的五音阶“宫商角徵羽”的创作方法,还尝试演奏中国古典乐器陶埙。

5.结束语

音乐有其特殊的社会功能:(一)愉悦作用。可以助兴.可以抒情,愉悦心情。(二)音乐不但是美的享受,而且是一种高级的美的享受。(三)有思想和知识的教育作用。古代音乐和流行音乐虽然在表现方式上各又不同,但是其中表达出来的情感是相似的,好的节奏和韵律给人带来的享受是相似的。将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结合起来,既能发扬古典音乐的精髓,又能为流行音乐注入生命力和活力,同时,能够给观众带来新奇的试听感受,成为当今乐坛发展的新趋势。

当代音乐论文:当代功能系统下音乐教育论文

一、对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再认识

关注审美功能的音乐教育无疑是音乐教育的核心,这在2011版近期的课标理念中也已得到体现。音乐有其独有的美育功能,这缘于音乐与生俱来的魅力。通过对各种音乐要素的掌握,人们可逐步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与趣味,这是一种情感价值的体现。而审美能力的提高既关照了音乐教育的主体,又体现了音乐教育对于人性关怀的终极目标。歌德认为:“音乐有理性接近不了的崇高的一面,它能支配所有的东西,放射出不言而喻的感化来。”音乐教育的主旨不是可有可无的消遣物与教育的佐料,它在培养、提高人们听觉审美能力的同时,也承担着人们的人文素养能力的培育。这些目标的达成是通过音乐的非语义性特征来完成的。“节奏与旋律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人们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恰当,它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也就因而美化。”音乐对于人的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是其他艺术样式所无法比拟的,受教育者总会在不经意间而受其感染。音乐的美育功能还体现在对人真诚与善良的品质的影响上,其能使受教者心灵变得更加美丽,这种品格多源自于音乐的美感体验。音乐被人类借用,以此来宣泄情感、抒发思想、表达态度,因此可把音乐作为通向他人内心情感领地的门径,从而构筑起彼间心灵相系的桥梁,并达到灵魂净化的目的。在学校教育中,以音乐美育为指向的教育活动的设计,在形式、内容上多体现得更为多样化,表现出了灵活、丰富等的个性特征。在音乐对心灵的乳喂中,可让受教者逐渐受到滋养,从而能够使人们慢慢提高、形成具有艺术品位的美感体验与能力。音乐的审美功能还有助于学生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音乐和人文艺术在其最深刻的意义上要求道德和纪律。”学生通过进行广泛的音乐教育与实践,可使个人的能力得到发挥和发展,并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音乐的审美功能也可以增进学生美化校园音乐环境的意识与能力。学校可通过营造美感的音乐环境来影响人、改变人,反之也能够透过人的影响,去改变和创造环境。人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主体,通过促进音乐审美教育,可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使他们主动关心和参与校园音乐文化生态环境的设计活动,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实践能力。

二、对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再思考

音乐教育是要表达一定的思想倾向的,所以常和德育相联系。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大多认为音乐教育为德育的必由之路,“兴与诗,立于礼,成于乐”“文以载道”等观点占据了几千年来中国艺术发展的主流。音乐被置于孔子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课程之中,无疑也被承载了德育功能。由此可见,音乐的教化作用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在音乐充斥各个角落的当代社会,理性地认知音乐德育功能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音乐德育功能的展示常与斗争、革命、民族、解放等词汇相关联,作品往往呈现出口号、标语等特性。如《义勇军进行曲》《马赛曲》和《列宁格勒交响曲》等,都无不充满着昂扬的斗志,好似一支支战斗的号角,无数的战士在音乐声中倒下,这些作品在当时起到了难以估量作用。而像《我的祖国》《喀秋莎》等这类歌曲虽表达的也是爱国主义情怀,可它们是利用抒情的旋律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起到了激励斗志的作用,这类歌曲无疑都被赋予了更多的德育色彩。音乐的德育功能从更深处还指向了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平等博爱和对生命的尊重这一更高的主题。如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乐》表达的是对生命的热爱;《田园交响曲》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由衷感叹;《梁祝》《罗密欧与朱丽叶》描绘的是人们对美好爱情的渴求。这些作品通过优美的旋律激发、滋润着人们的良知与美德,使学生的情感与道德意识相通,从而形成了具有一定审美取向的道德观念与价值态度。无疑,夸大音乐的辅德功能与否认音乐所蕴含的德育功能都是不客观的,只是要避免让音乐沦为纯粹对学生进行品德教化的工具。强调音乐的德育功能,并不是要否定它的美育功能,因为音乐是情感所赋予的外在表现,情感的势力实比理性更为强大。

三、对音乐教育文化功能的再确认

音乐所表现出的强大的文化功能,我们在很多古代的文献中都可以追溯出它的踪迹。“…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之为文。”(《乐论》荀子语)音乐的存在,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文化留存的方式,因此,传承、提升人类的文化品味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著名的“铃木教学法”的创立者铃木镇一也认为:“音乐所造就的是具有良好文化修养的公民,不仅仅是教授音乐。”音乐的文化功能有其特有的规律和特点。单纯的音乐“教育”并不能代表音乐的一个部分,音乐在整个人类文化的延承中都意义重大。它不仅反映文化、参与文化,其本身也是一种极富个性特征的文化延续样式。一首好的音乐作品呈现的不只是音符的美妙流转,作曲家内心的情感更多的还会反映出那个时代的文化印记,体现出深层的文化意味。对音乐文化的传承也是一种学习与扬弃的过程,以各种特殊符号为载体,不断地吸收、选择、消化,可谓是一个逐步变化与积累的过程。“文化存在于思想、情感和起反应的各种已经模式化了的样式中,通过各种符号可以获得并传播它。”音乐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伴随着整体文化的迁移,在与其他文化的互动中,通过自身特有的方式参与其中,会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层次。如果从音乐学习本身来看,其本质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每个社会个体对文化的学习都对整个文化传承的维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音乐的学习是一种自身文化积累的活动,正是在历史文化长河中这一支充满活力的个体支流对各种文化的汲取、对客观世界认识的逐步深入,才汇成了整个民族文化的长河,从而推动了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作为文化体系的分支,音乐对文化的反映是多方面的,通过音响这一特殊的文化留存方式,生动地记录着历史的进程,描述着自然界的生态万象,刻画着人类难以言状的精神家园。人们对一首音乐作品内容的理解,就是对文化的一个特殊认识过程。我们可以从音乐中回味历史,感受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和风俗文化,体会迥异的民族文化精神等。在这里,音乐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近乎百科全书般的文化体验,让我们在感悟美的同时,又感悟到了深刻的文化意味。

四、对音乐教育智力功能的再重视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实验音乐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发现音乐教育对于学生智力的开发还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人脑的研究表明,分布人脑两侧的两个部分各自被赋予了不同的功能。读、写、算和逻辑思维等功能被左大脑承担了,而视觉、听觉与感性思维等功能确是右大脑所擅长的。而在我们目前的音乐教育中,音乐对于智力的巨大影响作用几乎被漠视。“目前,我国的教育偏重于开发左脑功能,忽视或轻视对右脑的开发,具体表现为重理性教育,轻情感意志培养;重智力因素的作用,轻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重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轻直观感觉和形象思维的作用等。”不论是在理念上,还是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上,我们都过多关注了对左脑理性思维的开发,而对于右脑形象思维能力养成的关注则还远远不够,从而阻碍了对学生深层智力和创造能力的开发。而许多著名的发明创造都是形象思维的功劳。人们曾经对爱因斯坦死后的大脑进行研究,发现他右大脑的开发比常人多了2-3%,可就是这小小的差距造就了他的伟大,他自己也曾坦诚地说:“科学、音乐、宗教构成我人生的等边三角形。”“我的‘相对论’得益我的音乐。”此外,量子力学的创始人海森堡的原子跃迁的基频与次频实验的成功也是受到了乐音泛音振动规律的启迪;由于受到了音乐中音阶排列的启发对原子递增规律的掌握,才有了纽兰兹的“八音律”原子表;这就难怪德国物理学家波恩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根据我的观察,大多数成功的科学家,他们都热爱音乐,并且能擅长演奏各种乐器……”由此可见,音乐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通过千变万化的音符流转,刺激着人们的心灵,丰富着人们的想象,作品所表现出的难以描述的美感往往是激发灵感、启迪心智的钥匙。“在音乐审美教育中最主要就是—通过艺术来形成人的创造才能和力量的全部,从而使人的心理和个性得到发展。”⑤因此,在时代的语境下,如何正确地认知音乐,让音乐在审美、德育、文化、智力等功能的关照下,发挥出其所蕴涵的巨大魅力,这才是音乐教育的根本之所在。

作者:丁昕春 单位:淮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当代音乐论文:茶文化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价值

摘要:音乐有非常多的表达形式,茶文化音乐是其中的一种,充分借鉴了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体验以及灵感。作为一种同感的艺术表现形式,我国茶文化音乐作品表现出明显的优雅、古朴等特点,能够让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以及音乐的魅力所在。本文主要就茶文化与当前音乐教育的关系出发,探讨音乐教育中茶文化的价值,分析如何在音乐教育中有效运用茶文化。

关键词:茶文化;音乐教育;教育价值

音乐教育的开展并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专业的音乐家,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教育来影响人的思想与情操,为社会培养更加的综合型人才。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在音乐教育领域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果将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在一起,以茶文化为载体开展音乐教育,不仅能够丰富音乐教育中的文化内涵,还能够更好地开展文化传播,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1茶文化与当今音乐教育的关系

一直以来,茶文化和音乐关系密切,在音乐作品中有很多是以茶文化为载体进行的。茶文化中蕴藏着我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在音乐教育中也得到彰显,不仅使得我国数千年的文化得到延续,还承载了更多的音乐作品。一方面,茶文化在我国数千年的文化传承过程中始终以一种日久弥新的文化形式存在着,而音乐一直以来都兼顾信息交流与情感传递的作用,在历史的进展中两种文化不断磨合、融合与发展,关系日益密切。茶文化吸取音乐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利用音乐来进行情感释放,陶冶性情。而茶艺凝聚着茶文化的内在部分,在实际过程中也需要投入情感,要求修身养性。另一方面,茶文化是音乐教育中重要的文化载体,很多音乐作品都是建立在茶文化基础上的。我国有着灿烂的音乐文化,音乐文化的内涵需要借助多种形式进行承载,茶文化便是其中一种。正如茶艺赋予音乐更多形象化的东西,音乐也塑造了茶艺的内在灵魂,茶艺与音乐融合,音乐就有了更丰富的形式与内容,更具有魅力。

2茶文化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2.1增强审美感知力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表现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无论是采茶歌还是茶艺表演,将茶文化与音乐结合不仅需要掺入丰富的审美内涵与茶道精神,还要有意识地增强其中的韵律与美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茶文化的内涵。随着音乐教学的不断开展,学生的音乐知识不断系统化,有了更多的认知提升,能够更好地认知音乐作品中的茶文化,提升审美感知能力。

2.2有效拓展想象力

茶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为想象创造更多的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能力进行自我情感表达,比如在学习《十二月采茶》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深刻的体会到词曲中蕴含着茶农的积极乐观的情绪,还能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想象,感受到茶园中茶农辛勤劳动的画面,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拓展。

2.3建立健全高尚人格

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高尚的人格与情操,无数的文人学者都是在茶的陪伴中知人事,懂世事,茶文化已经演化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当代音乐教育过程中引入茶文化,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这些与茶文化息息相关的音乐作品,读懂茶文化与音乐的内在,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茶文化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运用路径

3.1增加教材的茶文化内容比重

一直以来,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都被摆放在副科的位置,教学地位呈现边缘化发展趋势,经常发生音乐教材缺乏创新,与时代脱节等现象。我们需要明确一点,音乐教育是一直在变化发展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地变动,如果教材不相应地进行调整,依然采用过去的老教材开展音乐教学,教学效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想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茶文化的作用,需要及时针对音乐教材进行调整,不断进行创新,适当增加教材中茶文化的内容,将茶文化相关知识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去,有效提升对茶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使得茶文化对音乐教育的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也只有音乐在教育中注入更多的茶文化知识,学生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茶文化对音乐教育的作用。

3.2发挥多媒体的音乐教育功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并大范围的应用到教学中,成为教师开展教学时的重要辅助手段。教师在进行音乐教育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改变过去单一的唱练结合的教学模式,用更加专业的方式开展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将图片、文字、声音以及影像结合在一起的优势,提高教学的示范性与专业性,借助多媒体展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换个角度来看,在音乐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内容展示,将与茶文化相关的音乐通过视频、音频等方式播放出来,帮助学生深刻感受到茶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巨大影响。

3.3开设茶文化相关的音乐欣赏课程

在开展茶文化音乐教育时,离不开相关的音乐欣赏课程的开展,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开设相关的音乐欣赏课程,选择在不同的历史年代中具有代表性的与茶文化相关的音乐作品,比如以《茶哥》、《茶中杂咏序》等舞蹈、歌曲作为欣赏课程内容。当然,茶文化相关的音乐作品不仅仅只有这些,还包括由文人墨客整理之后在民间传唱的歌谣以及从事茶相关工作者创作的民歌,这些音乐作品中都蕴含着丰富的茶文化,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欣赏,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茶文化音乐,提升个人学习效率,更深刻地感受到茶文化在音乐中妙不可言的魅力。

3.4组织茶文化音乐的教学实践活动

在音乐教育过程中积极开展茶文化相关的实践教育活动,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会如何选择茶文化音乐。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音乐能力,提升个人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比如音乐茶会、茶音乐竞赛等形式都能够帮助学生开展系统化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不仅能够让学生的参与到音乐教育过程中去,还能够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策略,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还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个人展示机会,更好的实现学生创造力、表现力以及审美力的提升。

4结束语

蕴含有茶文化的音乐是茶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前音乐教育中积极引入茶文化,合理借助茶文化音乐,不仅能够更好地辅助音乐教学的开展,丰富教学形式,还能够有效丰富音乐教育所具备的文化内涵,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育中实现文化的传承。

[6]冯国蕊.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当代价值[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08):102-103.

[7]韩勋国.中国社会文化变革与音乐教育观念更新[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02):112-117.

作者:孙菲 单位:潍坊科技学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