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城轨运营专业订单培养方式分析

摘要:订单培养已经成为解决轨道交通行业用人需求的有效手段。文章以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城轨运营专业为例,对订单班情况进行了介绍,并从岗位对接、教学组织、师资力量、班级管理等多方面分析了订单培养存在的问题,对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给出了针对性建议。
城轨运营专业订单培养方式分析

1.引言

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与多年经验积累,职业教育规模不断壮大,教育体系日益完善,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方面转变,从以前的个性发展转向总体布局和体系建设。我国的职业教育始终以就业为导向,因此“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一直是现代职业教育遵循的途径。近年来,随着社会变革、经济转型以及社会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校企合作模式由向产教深度融发展。2014年5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党的之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并提出,要面向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健全完善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培养的本质就是立足行业,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一种模式。目前,随着轨道交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轨道交通覆盖的进一步扩大,轨道交通行业人才瓶颈问题将愈加明显,订单培养是强化校企合作育人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成为解决轨道交通行业用人需求的有效手段。

2.订单班培养情况概述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津铁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专业(以下简称“城轨运营专业”)自成立专业以来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创建了“订单+定向”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项目教学+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实现与岗位能力对接。目前,本专业与天津地铁等10多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2016级、2017级和2018级在校生组建订单班12个,学生共计310人。

3.订单班培养存在的问题

3.1岗位对接紧密性不足

轨道交通技术更新较快,对高技能人才需求不断变化,订单班学生的招生就业未实现体系化协同,学生的能力培养相对企业需求比较滞后。订单班组班时间不定,学生专业不定,造成同一个班学生的专业专业知识、技术能力、职业素质各有差异,按照一样的培养方案很难让学生达到统一的标准。

3.2教学组织复杂

不同企业有不同企业文化,用人需求也有所差异,很难用同样的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因此,每个订单班需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由于企业因素以及岗位需求的复合性,订单班组建时间不定,订单班规模不定,授课班级需要调整,对教学秩序有一定的影响;很多订单班学生来自不同专业,需要打破原有专业的局限,组建订单班前学习课程不一样,需要非城轨运营专业学生自修、网络学习课程完成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导致部分学生周课时量大,授课教师工作量大。

3.3师资队伍存在较大差距

专兼职教师整体的能力与数量不足。一方面,现有的订单班仍然以专任教师为主,高水平的专任教师比较少,这方面的人才缺乏,引进难度大,由于地铁企业的特殊性,专任教师也很难进入企业挂职锻炼;另一方面,企业忙于生产,安全责任重大,兼职教师难以聘请。教师参与订单班课程有关的信息化教学、教学资源库建设精力有限,教学效果不能很好地满足订单班需求。

3.4学生管理难度大

企业来学校的时间不固定,根据企业需求订单班面试、组建,学生的原有专业、班级结构、管理模式被打破,新组建班级管理要重新磨合,为了便于辅导员、班主任管理,宿舍需要重新调换,学生需要不断适应。同时成立订单班涉及多个部门,如教务处、学生处、教学系部,学生学籍管理、超级校园信息更新、奖、助学金各系分配名额、请销假都需要重新调整。

3.5学生就业热情不高

刚踏入大学,学生职业定位比较模糊,自我定位不明确,对企业缺乏了解,加上订单班管理严格,导致学生面对订单班徘徊不定,出现企业、学校两头热的尴尬局面。

3.6学生缺乏专业敬畏之心

由于目前轨道类专业就业火爆,订单班比较多,不少学生进入订单班后觉得自己已经有工作,出现心态浮躁、学习兴趣下降、缺乏上进心、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这种心态使得订单班学生缺乏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对专业知识缺乏敬畏之心。

4.订单培养模式的策略探索

4.1协同企业,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适应市场、服务行业、合作就业为导向,通过充分调研其他院校、企业、行业协会的基础上,探索创新,校企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实习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及相应实施方案;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使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融合,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相融合,教学内容与职业工作过程相融合,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材,并将新工艺、新技术、安全规范融入教学中,实现订单培养的体系化“无缝对接”。

4.2优化流程,完善订单协同培养机制

订单协同培养包括内部协同和外部协同。内部协同上完善跨院系、跨专业、跨班级组建订单班的管理、分配机制,加强内部协调,建立科学的制度保障,优化学生管理系统,制订订单班管理办法,简化程序,提升订单班管理效果和水平;外部协同上加强协调不同企业组班时间,早宣传、早筹划,确保日常教学不受影响,推进招生即组班的系统化培养模式。

4.3专兼结合,落实双主体育人机制

校企师资共享,专兼师资共育是推进订单班培养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城轨运营专业形成校内教授与企业高级工程师的双专业带头人制度,共同开展专业建设与科研,培养骨干教师;另一方面完善校内教师与企业工程师、高级技工的双导师制度。同时,基于城轨运营专业特色,在专业层面探索双师工作室,企业工作站和技术开发中心等多元实践能力培养平台。

4.4打破壁垒,提高信息教学化手段

目前学校已经通过超级校园、成长记录积分等充分调动订单班学生参加各种活动,但是课堂教学信息化手段还需要加强,应采用微课、蓝墨云、VR技术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将企业的现场工作情景以多种形式转化为教学资源,保障订单教学内容及时跟随企业的实际岗位能力需求,强化师生的沟通与交流。

4.5找准定位,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就业指导课让学生了解用人企业情况,分析各用人企业用人制度、人才储备政策、岗位晋升途径,帮助学生认清形势,找准定位,明确目标,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减少就业迷茫。

4.6融入企业文化,培育工匠精神

根据企业文化,订单培养可以将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中,通过选修课、网络课堂等方式入心入脑;班级可以通过布置订单班教室,让企业精神、企业文化上墙;学校负责定期邀请企业师傅进班授课,分享现场经验,是学生学习师傅的品质,养成工匠精神,而工匠精神则是领悟了专业知识与技能所蕴含的精神特质后形成的自身文化品格、职业情怀和价值追求,是内在的价值形态。订单培养是职业教育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它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深度。津铁院目前已与天津轨道交通集团、石家庄地铁、合肥地铁、太原地铁、郑州地铁及泰达地铁等多家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建立了长期“订单+定向”的培养模式,合作关系良好,经验不断丰富,随着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与学校实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逐步完善,但是如何创新订单培养模式,提高管理水平,落实育人机制,加大信息化教学力度,培养出一批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还需要不断的思考。

参考文献:

[1]王喜苗.高职轨道交通类专业订单培养的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教育技术,2018(20):92-96.[2]黄君录.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6(8).[作者简介]赵娟(1989—),女,汉族,甘肃定西人,研究方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