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摘要:工业机器人是我国2025重点发展的领域技术。为适应人才市场发展需求和经济转型升级需要,许多高职院校开设了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本文分析了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现状,对高职院校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人工业机器人行业及专业发展中校企合作的模式及过程,对提高学生综合发展素质及企业的自主创新提出有益建议。
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迅速发展,机器人制造企业和使用企业对机器人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在持续增长。为适应社会需求的需要,许多高职院校开设了工业机器人专业,对工业机器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和探索。由于这一专业开设时间短,师资等教学方面存在不足,如何针对工业机器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特点,建立有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了完善的机器人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为此,在工业机器人专业发展上,需要各院校积极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和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1、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全球及时个工业机器人是1937年诞生于英国的5轴机器臂可以纸带打孔功能,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日本FANUC(发那科)成为全球较大的机器人公司之一,提全球超过半数的计算机、工具机控制系统,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和医药、工程、金属加工等领域。当前新一轮技术革命带来的工业机器人强调的是“协同”,强化人和机器一起工作,称为“协作机器人”,而此前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主要是靠IT和自动控制来推动进步。工业机器人技术是智能化制造业发展的基础。随着机器人技术和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工业机器人已从汽车产业向机床、电子、食品等更广阔的制造领域扩展,正在向高端产品、人工智能化迈进,从强调精度和复杂控制能力转为要求适应性和学习能力。我国已成为全球较大的工业机器人需求市场,机器人技术设备应用企业对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

2、专业人才需求状况

工业机器人作为一种自动化智能设备,对使用人员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操作人员、维护人员、调试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研发工程师等人员都是不同应用领域急需的专业人员,而且需求缺口较大。当前“机器换人”的潮流已经开展,广州、武汉美的工厂家用空调的工人数已经从2011年的5万减少到2015年的2.8万;江苏昆山富士康工厂自2010年以来因大量投入自动化智能生产线,工人数量在2013年至2015年减少一半;2016年东莞市政府文件实施“大力发展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计划,在2018年底东莞市八成工业企业实现机器换人,2020年奖达到每万名员工配备120台机器人。各行业领域在这些人才需求中,需求量较大的是操作人员、维护人员和掌握工业机器人基本应用技术的调试人员。这个层次的需求,正是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高职院校应以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基础,积极探索满足企业需求、产学研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为工业机器人领域培养具备操作、装配、调试等方面的技术人才。

二、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作为高职院校的一个新专业,其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选择,都需要进行科学的、合理的、的设计。高职院校要加强机器人专业人才需求调研,精准设定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从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出发,按照企业岗位要求设置教学环境,不断探索信息化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式,探索实施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1、机器人专业岗位分析

工业机器人是集人工智能、计算机、电子、机械、控制、传感等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设备。随着制造设备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需要,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在不断的扩大,工业机器人人才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操作等相关岗位的人才需求在日益增长。高职院校应当适应人才需求发展的需要,做好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开设工作,对工业机器人专业需要的具体工作岗位进行细化分析,根据岗位分析进一步确定专业学生的技术学习方向。

2、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机器人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学习和掌握工业机器人的控制、自动化应用的必备知识,具备相应专业技术的技能型人才。专业毕业生能够胜任工业机器人编程操作,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等岗位。工作2—3年后能够胜任工业机器人设备的维护、维修,机器人系统的设计、开发等。毕业生可以取得中、高级维修电工、装配钳工、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装调等职业资格证书。

3、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职业教育对学生培养的目标就是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高职院校应当对机器人技术专业岗位进行认真的分析,来确定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要主动适应岗位人才实际技能的需要,以企业岗位人才的实际技能要求来制定专业教学计划。要把学生技能的培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环节教学,加大实践、实训教学的比重,使学生掌握实际工作岗位的基本专业技能。

4、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必须体现专业的职业性,也就是突出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应用性。突出应用性要从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教学模式的实践性来考虑。教学模式的实践性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使学生把专业知识和工作岗位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职业岗位适应性。课程体系应当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平台课、综合实训课和单项技能训练课等。

5、加强机器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高职院校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专业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要求专业教师既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操作技能。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要通过深造学习、参加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要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岗位实践,了解岗位需求,学习专业技能,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要聘请企业专业技术工程师到院校开展讲座,促进专业知识和技术实践的融合。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教师能够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课程的教学。

6、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

一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电气原理、机械识图等专业的基本能力。要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必要的实践,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二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训车间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室内完成核心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机器人操作、调试等专业核心能力。将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标准、安全生产规范融入教学内容之中。三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综合能力和实习就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习企业、实训车间完成这一学习过程,培养自动生产线的控制和维护,以及工业机器人应用等专业综合能力。通过企业岗位实习,使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人际交往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得到提升。四是对学生进行职业认证能力的培养。要根据职业能力需求,将工业机器人相关专业的专项职业能力认证项目内容融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参加维修电工、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装调等职业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就业基础。

总之,工业机器人应用是一个新兴的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是工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要在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建设中找准人才培养定位,发挥自身特色,探索和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更好的满足社会对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的需求。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