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分析

摘要:基于梅庵琴派的百年历史,总结古琴艺术蕴含的精神,结合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古琴艺术教育现状,提出古琴艺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第一课堂”普及古琴艺术知识,“第二课堂”助推校园文化建设,“第三课堂”拓展实践育人渠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分析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为深沉的力量源泉。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是传统高雅艺术的典型代表,其意义与价值远超一般的传统音乐[2],学习古琴艺术可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美学素养。笔者基于梅庵琴派的百年历史,结合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古琴艺术教育现状,探讨古琴艺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1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古琴艺术教育现状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镇江高专”)是镇江市最早开展古琴艺术教育的高校之一。从2014年开始,学校“正则讲坛”邀请人文与旅游学院副教授、“古琴艺术(梅庵琴派)”市级传承人李洁为全校师生举办古琴艺术讲座。讲座以专题形式系统介绍古琴艺术相关知识,并通过独奏、师生合奏、琴诵、琴箫合奏等多种形式演绎梅庵琴派经典曲目,使大学生充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近距离接受“美”的教育。2017年,人文与旅游学院组建“联合国非遗项目梅庵派古琴保护与传承”校级科研团队。团队以梅庵琴派古琴艺术为研究基础,建设非遗(古琴)工作室,搭建非遗教育平台,着力于古琴文化的文本研究和传承推广[3]。同年,学院文秘专业开设“中国古琴文化鉴赏”课程,该课程包括理论和实操两部分:理论部分讲授古琴的历史、结构、音色、曲谱、流派、名曲,古琴与文学,镇江的古琴渊源;实操部分教授学生指法和入门曲目。2018年,镇江高专“新时代女子学堂”成立,将古琴学习列入兴趣发展模块,目前已招收3届学生,学员来自不同学院。除校内授课外,“新时代女子学堂”还将“五柳堂梅庵琴派古琴艺术馆”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发挥“第三课堂”的作用。为扩大课程辐射面,“新时代女子学堂”先后开设3期教师古琴体验课。2020年,非遗(古琴)工作室申报镇江高专正则学院特色项目“凤美长山古琴社”获批。目前,琴社主要通过教授古琴演奏、举办专题讲座、参加雅集及文艺演出等方式丰富社团活动,同时创建微信同名公众号,日常推送社团新闻、琴学思想、琴曲赏析、琴人琴事等内容。

2古琴艺术蕴含的精神

2.1改革创新精神梅庵琴派的创始人是山东诸城的王燕卿。梅庵琴派的创立过程即是改革创新的过程。创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演奏风格上的创新。自明清以来,“清微淡远”一直是琴乐审美的主流风格。王燕卿虽师承山东诸城派,但一直不满所学,近30年间云游全国、拜访名师,吸收众多琴派之所长,同时大胆融入民乐的元素,使琴曲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音乐性,形成“流畅如歌、绮丽缠绵”的演奏风格。二是教学方法上的创新。1917年,经康有为推荐,王燕卿来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琴,开古琴进入高等教育之先河。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梅庵琴派学习西方音乐理论,标明琴谱的节奏,开点拍之先河,使古琴合奏成为现实。百余年来,梅庵琴派一直在“兼容并蓄”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守正出新。

2.2爱国主义精神

梅庵琴派中有许多表现爱国情怀的琴曲。《关山月》原为汉乐府之曲,系戍边将士在马上吹奏的军乐,后移植而成琴曲,表现征人思乡报国的情感;《捣衣》相传为唐代潘庭坚所作,描写闺妇为常年在外征战的丈夫制作冬衣的场景,除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更多表现劳动人民保家卫国慷慨激昂的精神风貌;《搔首问天》相传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所作,取《离骚》与《天问》之意,表达诗人对楚国国事的深切忧念和为理想献身的奋斗精神;《公社之春》为梅庵琴派第一代传人徐立孙所作,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事业欣欣向荣的发展面貌。

2.3自强不息精神

近代,在西学东渐背景下,中国民乐日渐式微。1929年,梅庵琴派传人徐立孙与邵大苏在南通组织成立梅庵琴社,旨在“古乐方兴、众流并懋、发扬雅奏、用正人心”[4]10。1949年以后,梅庵琴派持续发展。主要集中在南通梅庵琴社、镇江梦溪琴社和合肥梅庵琴社,上海、杭州、广州等地亦有分布,后由徐立孙的学生吴宗汉于20世纪50年代传入中国香港、60年代传入中国台湾、70年代传入美国。《梅庵琴谱》是梅庵琴派立派之本,由徐立孙和邵大苏以王燕卿《龙吟观残稿》整理编纂而成并于1931年刊印,后在江苏、香港、台湾多次重印,1983年美国出版英文版本的《梅庵琴谱》[5]。梅庵琴派的百年发展和《梅庵琴谱》的广泛流行,见证中国琴人继往开来、自强不息的气魄和精神。2008年,“古琴艺术(梅庵琴派)”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项目名录。

2.4天人合一精神

“天人合一”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天人关系最有价值的思想,强调人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遵循天道之规律。古琴的琴制音色、琴曲意境、演奏环境等无不体现着“天人合一”的思想。古琴的部件多用自然界事物和人体部位命名,如岳山、龙池、琴额、琴腰等;古琴面板呈圆弧型,象征天圆,底板平直,象征地方;琴长约三尺六寸五分,象征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十三个琴徽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及闰月;宫、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种社会等级[6];古琴有泛音、散音、按音等音色,泛音法天、散音法地、按音法人,象征天、地、人之合。经典琴曲,如《平沙落雁》描绘秋高气爽之时风静沙平、群雁飞鸣的场景,其意在“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4]29。在中国的山水画中,常绘有琴童抱琴与主人行于白云深处,高人隐士对着潺潺流水或万丈瀑布盘膝鼓琴之画,亦表现古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希望通过音乐与自然进行沟通,最终达到物我两忘、物我为一的最高境界。

2.5工匠精神

我国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一些工艺水平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斫琴便是其中之一。琴器是集音乐、雕刻、造型美学、漆器工艺等于一体的艺术品,也是体现和传承古琴艺术的载体[4]76。古时制作一张良琴费时费力,常常数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完成。制琴是梅庵琴人优良的历史传统,梅庵派创始人王燕卿及其历代传承人都有作品传世。目前,镇江梦溪琴社已经形成一套系统的制琴理论和完整的制琴工艺流程:一是音色要以唐、宋名琴为范;二是制作良琴必须精选良材;三是琴师和良工的完美协作是制作良琴的必要保证[4]78-80。

3古琴艺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古琴艺术蕴含深刻的琴学思想、丰厚的人文精神、独特的审美情趣,对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能帮助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激发他们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然而,长期以来古琴的“文人音乐”属性使其在推广和传承上具有天然劣势,对“技”“艺”“德”“境”等的较高要求又使其局限于“小众文化”的范畴。古琴艺术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要遵循“一个中心、两个着力点、三个课堂”的原则。“一个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尽可能激发他们对古琴艺术的兴趣。“两个着力点”即德育和美育并举,德育侧重于古琴艺术蕴含的精神,美育侧重于古琴艺术的美学思想和审美体验。“三个课堂”即以“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为主、“第一课堂”为辅,将古琴艺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3.1“第一课堂”普及古琴艺术知识

“第一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即通常意义上的课堂教学[7]。对普通高校来说,公选课是普及古琴艺术知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选。首先,公选课面向全校学生且每学期都可开设,能有效扩大古琴艺术的受众,吸引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其次,公选课的“通识教育”属性,使其在教学上注重“深入浅出”,主要目的在于弥补大学生对古琴艺术的认知空白,让他们有机会了解古琴艺术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进而喜爱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公选课也能起到“筛选”的功能:部分学生主要了解古琴艺术,提高人文素养;部分学生愿意继续学习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和古琴技艺,这对古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大有裨益。教师在公选课教学时,可通过专题的形式,系统介绍古琴艺术的发展历史、古琴构造及斫琴工艺、琴学思想及著作、琴家流派和代表性琴曲等内容。在教学手段上,可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做到图文并茂、声影结合、虚实同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注重思想政治内容的融入,如围绕古琴所蕴含的精神讲解相关琴人琴事,赏析具有爱国情怀的经典曲目及红色移植曲,讲述古琴申遗成功的重要意义及背后的故事,探讨以古琴为代表的中国民乐的保护和传承路径。对开设音乐、艺术、中文等专业的高校来说,也可增设古琴必修课。如镇江高专文秘专业开设“中国古琴文化鉴赏”课程,学生的反馈较好,不少学生还加入学校的古琴社团,坚持深入学习古琴演奏。

3.2“第二课堂”助推校园文化建设

“第二课堂”主要指以校内功能部室、音乐体育场馆、社团活动场地、文化走廊等为活动载体的课堂,是除“第一课堂”之外的所有校内资源[7]。其中,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充分发挥其协同育人的积极作用。在高校成立古琴社团,可以拓宽高校德育和美育的载体,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发展古琴艺术。首先,社团成员一般来自不同院系,大部分学生同时参加两个以上社团,成员相互交叉重叠,有利于社团的宣传推广和与其他社团的联动。其次,大学生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举办的活动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和需求。同时,与学校层面举办的活动相比,社团活动更加形式多样、机动灵活,可根据活动内容选择多种校内场所,充分利用校内资源,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由于古琴艺术的专业性很强,琴社指导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教师。如“凤美长山古琴社”的第一指导教师李洁即是梅庵琴派市级传承人,她从事古琴教育多年,其他指导教师也来自中文、艺术等专业,擅长朗诵、书法、绘画、篆刻等或习琴数年。在社团成员构成上,要注重广度和深度相结合。招募成员时要适当考核,选择有一定艺术素养的大学生。由于学习古琴演奏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指导教师在普及性教学的基础上要重点培养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使他们成为社团传承与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些学生既可以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日常指导新社员练习琴曲,发掘更多有潜力的学生;也可以跟随指导教师参加一些校内外大型的古琴演奏活动,提升社团影响力;还可能因为热爱、坚持,成为新一代的古琴艺术传承人。在活动内容上,主要包括日常习琴、内部分享会、专题讲座、校内雅集或小型音乐会、社团开放日、社团巡演、学校文艺汇演等。由于古琴与其他传统文化关系紧密,可与朗诵、汉服、茶艺、书法、绘画、篆刻等其他校内社团联动,或与本地高校的古琴社团合作,以丰富活动的内容、层次、受众,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在宣传途径上,要重视自媒体的力量。对琴社来说,微信、喜马拉雅、抖音等都是比较好的网络平台。如“凤美长山古琴社”同名微信公众号就参考其他较成熟的古琴公众号设置相应版块,同时立足本校“崇爱尚美”文化和镇江地域特色推送文章。目前正在进行古琴微课程的建设,上线后将定期专题微课视频和文本。喜马拉雅是国内领先的音频分享平台,“凤美长山古琴社”同名账号目前已经上传多首梅庵派经典琴曲,由琴社指导教师亲自录制,后续还会扩展到其他琴派的代表曲目和移植曲,社团成员也会上传作品。未来还可以由社团成员共同录制琴学经典有声书籍、古琴配乐诗歌吟诵等。抖音是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短视频平台,琴社可以社团日常、古琴微课、琴曲演奏及吟诵等内容直播,进一步加大琴社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和喜爱古琴艺术。

3.3“第三课堂”拓展实践育人渠道

“第三课堂”是指以研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馆、博物馆等校外教育服务设施和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为活动载体的课堂[7]。高校应当结合地域文化,将“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有机融合,拓展校外实践育人渠道。镇江的古琴文化底蕴深厚,镇江历代文化名人中不少都是著名的琴家。镇江梦溪琴社成立于1986年,由梅庵琴派传承人刘景韶和程午嘉共同发起成立,也是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古琴申遗报告书中列举的八大琴社之一[4]179-180。2012年,“五柳堂梅庵琴派古琴艺术馆”和镇江市少年宫“梅庵派”古琴青少年传承基地建立;2017年,梅庵派古琴艺术南山传承保护基地建立。此外,还有镇江博物馆、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传承古琴文化的阵地。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近距离接触古琴艺术。活动形式可分为感知体验型和深度参与型。感知体验型面向全体在校学生,主要指学习调研或社会实践:大学生通过参观知名琴社、古琴艺术馆、古琴传承基地、非遗中心、博物馆等,了解古琴历史文化知识,聆听古琴名家教诲及琴曲,体验古琴演奏;通过访问机构负责人、古琴授课教师和学员,发放调研问卷,了解古琴非遗传承现状,提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的对策。深度参与型主要面向学校琴社,社团成员通过参加地区古琴艺术专题讲座和论坛,参演校外雅集、古琴音乐会、文化艺术节,组织古琴艺术推广进社区,与企业合作尝试开发文创产品的方式,发扬和传承古琴艺术。

4结束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民族新文化创造和发展的基础,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赋予大学生的重任[8]。将古琴艺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与美学素养,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还能充分发挥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作用,是高校提升发展内涵,落实立德职责,推动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2017-02-27)[2022-01-29].

[2]福清黄檗文化促进会.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EB/OL].(2019-07-30)[2022-01-29].

[3]李洁.镇江梅庵派古琴艺术保护传承现状与措施研究[J].镇江高专学报,2020,33(2):1-4.

[4]王廷信.梅庵琴派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20.

[5]成公亮.从诸城古琴到梅庵琴派:王燕卿先生和他的弟子徐立孙[EB/OL].(2016-11-24)[2022-01-29].

[6]本刊编辑部.古琴构造[J].科学之友(上旬),2010(11):19.

[7]刘建林.着力打造“三个课堂”,推动陕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J].陕西教育(综合版),2021(6):5-9.

[8]李佳桦,张宇.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路径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1(12):74-76.

作者:陈艳秋 李洁 单位: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人文与旅游学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