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与分析实用13篇

调查与分析
调查与分析篇1

北洺河铁矿位于河北省武安市上团城村东北约1km处的北洺河河床下。东距邯郸市39km,东南距武安市8km。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0°07′30″,北纬36°45′00″。节理裂隙的调查研究,对矿业开采起着重要的作用,新世纪、新形势下,矿业企业仍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建设的重要力量[1-2]。

一、调查方法

节理裂隙是岩体在应力作用下形成的结构面,是构造断裂的一种,没有位移或位移极小,虽然延长不远,纵深发展不大,但数目很多,同时,节理裂隙作为一种构造行迹,可以反映出本区主要构造的轮廓与构造运动的特点 [3]。节理裂隙大都与构造应力保持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由此可见,节理裂隙的调查、结构分析是非常有价值的工作,成为本次工程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次调查采用的方法为窗口法,即在进路的某一区域进行结构面调查,调查的范围大于10m2。

二、现场调查

岩体是地质体,它经历过多次反复地地质作用,经受过变形,遭受过破坏,形成一定的岩石成分和结构,赋存于一定的地质环境中。结构面作为岩体结构单元之一,其性状特征,可能是控制岩体变形、强度和渗透性的最主要因素。本次结构面调查涉及-125m水平和-140m水平,调查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测点选择在各水平地压显现明显,结构面露头较好的区域,采集结构的内容包括:岩性、间距、产状、开度、粗糙度(JRC)、充填物、渗透性。

表1 -125m水平结构面性状

间距(cm) JRC(mm) 开度(mm) 充填物 渗透性 岩性

10~20 1~2 3~4 泥质 渗水 磁铁矿

产状(倾向°∠倾角°)

281∠87 148∠55 20∠75 167∠85 230∠45 168∠85

118∠65 125∠42 17∠82 155∠79 156∠82 172∠88

145∠55 335∠85 342∠82 352∠71 351∠78 191∠74

10∠88 168∠85 294∠88 171∠74 221∠81 225∠75

251∠75 30∠70 344∠68 141∠79 325∠88 302∠85

155∠80 288∠58 145∠80 88∠87 144∠86 270∠79

279∠80 315∠58 330∠88 340∠89 333∠74 59∠45

203∠74 225∠76 137∠50

表2-140m水平结构面性状

间距(cm) JRC(mm) 开度(mm) 充填物 渗透性 岩性

10~15 1~2 3~7 泥质 渗水 磁铁矿

产状(倾向°∠倾角°)

156∠87 173∠71 243∠80 125∠87 335∠85 341∠82

168∠75 184∠76 175∠75 279∠55 125∠85 195∠83

115∠60 233∠60 213∠68 168∠83 233∠79 20∠78

275∠85 175∠70 288∠74 271∠86 262∠69 270∠71

231∠78 265∠64 144∠54 250∠78 266∠59 261∠56

100∠83 259∠78 256∠85 281∠78 278∠82 235∠69

311∠86 266∠72 42∠78

图1-125m水平结构面极点-等密图

图2-140m水平结构面极点-等密

三、分析与小结

产状是结构面一重要参数,它使岩体的力学性质具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岩体破坏的方式。本次采用结构面极点图与等密图来分析井下结构面产状特征,投影方式采用下半球等角度投影,分布方式为Fisher分布。图1和图2分别给出-125m水平和-140m水平实测结构面产状分布状况,-125m水平有两组结构面相对发育,第一组其倾向为NW335°,另一组为SE156°,两组主要结构面走向与进路走向相交,角度约为30°;-140m水平实测结构其倾向主要集中在SW265°。结构面间距范围在10~20cm,由于JRC值小于5时定义为平坦滑结构面,本次测量JRC值在1~2,因此整体为平坦滑结构面,开度范围在3~7mm,填充物为泥质,渗透性为渗水,分析得知矿区的节理裂隙较为发育。

参考文献

调查与分析篇2

Key words: Webquest; web inquiry; instructional model, investigation on application

教育信息化和新教育理念的发展需要新的教学方法支持。美国学者B.Dodge和T.March1995年提出的WebQuest教学模式的适时引进,正契合了学校基于网络环境来开展探究学习的需求。从2001年底“惟存教育”网站将WebQuest教学模式系统地译介到我国以来,教师和研究者们对WebQuest寄望甚高,有学者甚至称它为“信息化教学的新利器”。 [1]许多教师依据这种方法建立了自己的WebQuest课程网页,并在学校教学中开展了相应的实践探索。WebQuest教学模式引入我国数年之后,其应用和发展现状如何?实践中取得了哪些经验,又存在哪些问题?网络探究学习的应用发展前景如何?本文在对相关案例和文献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对一些教师的访谈调查试图来回答这些问题。

一、调查样本的选取与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共搜集各类WebQuest设计案例和应用文献329份,其中中小学案例304份,高/职院校及其他25例。设计案例主要来自国内相关教育网站,而文献案例则取自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截至2005年4月,利用Google搜索引擎以“WebQuest”为关键字检索到国内设计案例283个,其中“现代教育实验室”网站102个、“惟存教育”网站59个、罗湖教育信息网24个、“钟声教育”11个、“史海泛舟”11个、“有行教育”9个、“新视界”教育网站6个。在中国期刊数据库以“WebQuest”为主题共检索到相关文献83篇;从对这些论文的内容分析来看,其中46篇属具体应用类,34篇属认识讨论类(无应用实践),另有3篇与主题相关性不强。我们对46篇论文中的应用学案和互联网上获取的283个设计案例进行了统计分析,内容包括地域分布、学科分布、学段分布等,如图1、图2、图3所示。

由于WebQuest教学应用对网络软硬件环境以及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因此WebQuest设计与应用案例的分布情况存在明显的不均衡。从所搜集样本的总体来看,样本案例涉及北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湖北、安徽、四川、广西、云南、重庆、山西、陕西等24个省市区,其中仅广东、上海、福建、江苏、山东、浙江6省区案例就已占样本总量的75%。分析原因则可能是这些地区网络环境设施建设情况优于中西部地区,教师、学生个人拥有电脑及接入互联网的比例也比较高,而且网络教学培训和应用实践开展的相对较为广泛,因而这些地区的设计或应用案例的比例自然也就占据了主导地位。转贴于

从搜集的样本案例来看,WebQuest设计与应用目前主要集中于中小学,占所获案例总数的91%,师范院校及职业教育案例仅占9%。从学科分布来看,样本中的WebQuest案例涉及语文、历史、数学、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自然、物理、政治、生物、体育等17个学科,但其学科和学段分布差异也很明显。其中,设计或应用较多的学科分别是小学语文、高中历史、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小学数学、科学课、社会课、初中语文等学科。这可能是由于语文、历史、研究性学习以及科学、社会等学科综合性较强,而且网络资源相对丰富,因而适合利用WebQuest开展探究式学习。而初中、高中阶段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应用偏少,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学科内在体系紧密,教学倾向于追求逻辑性和条理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目前这类学科网络资源不够丰富,因而影响了网络教学的设计应用。

二、WebQuest教学模式的实践意义

由于WebQuest提供了易于掌握的结构模型和清晰的课程开发流程,因而它为广泛推广和利用提供了便利。许多教师在尝试利用WebQuest模式开展网络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反思与总结,都取得了各种有益的经验。WebQuest教学模式在我国教学领域的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使网络探究活动被初步引入到学校教学过程之中

由于早期网络教学的应用尝试通常仅将网络作为知识内容、教学讲义或各类习题的展示平台,新技术并没有被用来促进新的学习方法,因而网络对中小学教育并未产生深层影响。而教师在探索WebQuest模式的应用过程中,却逐步将网络探究方式引入到了学校和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在WebQuest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来拓展课程内容,利用任务驱动将学习过程从课堂延伸至课外,利用网络通讯使学生与社区、专家或校外人士建立起有效的交流与合作渠道。网络信息表征与组织方式、各类数据库信息资源以及网络交流与沟通方式等可以为探究学习提供适宜的信息环境,网络搜索引擎、问题解决工具、网络通讯交流等可以为探究学习提供认知工具支持,各种创作工具和信息方式也可以帮助师生方便地将学习结果展示出来。

(二)利用WebQuest引导并培养学生网络学习的思维方式

通过WebQuest开展探究学习的经历、体验和过程、对培养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封闭到开放、由独立到合作的学习和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在WebQuest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在教师引导下,逐步从初始的不习惯、有依赖性到慢慢独立,学会自己分析、思考、判断与合作。有教师经过实践认为,基于网络的探究学习使学生在思维的条理性、信息筛选和判断能力、小组合作与竞争意识以及增强责任感等方面都能得到锻炼; [2]也有教师实践调查表明,WebQuest对不同智能类型、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适应性也更广泛,学生认为最有价值的学习方式依次是“课题研究──论坛讨论──网上阅读──网上搜索──在线测试”。 [3]这不仅表明信息化环境中的学生已能接受网络探究学习方式,而且在网络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思维也正在发生转变。

(三)WebQuest影响教师的教学观念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调查表明,在设计WebQuest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网络信息环境不仅拓展了教师的视野和思路,而且也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许多教师在访谈中认为,运用WebQuest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自身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设计WebQuest时,教师必须要到网上冲浪,寻找自己可用的在线资源,以便把学科范围内的资源进行整理或再组织。虽然这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它并不能一蹴而就,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于不自觉中接触了大量信息,并进而影响了自己的教学意识和观念。 [4]尽管其间有传统教育思维与现代教育理念冲撞所带来的困惑、失败或痛苦,但“实践—反思—再实践”的探索过程却能使教师不断获得专业提升与自我发展。 [5]

三、当前WebQuest设计应用存在的问题

从2004年开始,我们先后与济南、青岛、淄博、泰安、日照等地一些使用过WebQuest模式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了交流访谈,并通过Email、BBS、Blog、QQ等媒介方式与一些活跃在网络上的中小学教师或教研人员进行过交流或讨论。调查访谈和文献及案例分析表明,当前WebQuest的设计与应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设计多,应用少;网络探究学习环境的支撑局限

在中国期刊网所检索到的83篇主题文献中,有46篇(55%)涉及具体应用实践;而从网上所搜集到的283份WebQuest设计案例中,却仅有不足10%的案例体现出应用信息,其中大部分案例多属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设计“作业”,因而并无实际应用。访谈调查表明,尽管经过技术或教学培训之后,许多教师都尝试将WebQuest模式付诸教学实施,但限于资源、环境、管理和学生的学习习惯等制约因素,真正深入、扎实的应用实践确实不多。实施WebQuest教学既需要硬件条件、软件资源,同时也需要提升师生的技术能力和学习观念。尽管许多地区的硬件环境建设已初具规模,WebQuest教学探索已初步开展起来,但一方面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另一方面也普遍存在“重硬轻软”倾向,即便是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适用性教学资源匮乏、信息成果共享不畅等环境问题也依然广泛存在。

(二)资源缺乏有效的组织,对探究过程有认识误区

案例统计结果显示,大多数教师对WebQuest的资源设计都很重视。样本案例中资源数量10个以上的占65%,5至10个的占27%。其中39%的案例全部是网上资源链接,61%的案例提供了书籍、图片或音视频资源等,但却普遍缺乏对资源的有效分类和组织。62%的设计案例只是简单罗列相关资源,26%的案例提供了学习资源简要描述,仅有12%的案例根据任务或角色对资源进行了相应的分类。WebQuest并不排斥常规信息渠道和其他学习方式,它基于网络但却需要网络和现实的有机联系。学习资源一方面可以网上获取,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图书、音像或实践资料;学习过程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探究与合作,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网络探究活动必须与日常课堂学习、面对面交流和学生生活实践建立密切联系。但在所搜集的WebQuest学案中,却仅有2%的案例提到了调查或走访专家等方式。

(三)应用设计模板化,探究目标不适当

案例分析表明,许多教师设计WebQuest时,往往只是简单套用模板,而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把握其精髓。WebQuest要让学生应用知识来建设性地解决真实问题,而且问题设计应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教师对过程和方法也应提出具体的要求或建议。但在所搜集的样本案例中,WebQuest设计往往形似而神非。由于受传统教学思维惯性的影响,许多案例往往将探究目标定位在事实性知识或原理性知识领域。任务设置偏重知识性目标要求,不仅对学生缺乏挑战性与吸引力,而且结论唯一的良构问题也无法体现WebQuest探究价值。一些设计很差的WebQuest只能诱导学生收集大量的繁杂信息,或者对所获得的信息、知识进行一些简单的概括或总结,因而根本无法引导学生运用高级思维能力来解决问题。这就使得许多地方的WebQuest教学在浅薄的模式套用中逐渐丧失了它应有的活力。

(四)评价形式、内容单一,评价主体不明确

WebQuest设计要素之一就是采用量规来考查学生表现。案例统计显示,对学习活动过程进行评价的占54%,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的占74%,而对学习者的态度、体验等进行评价的只有6%。能对以上三项分别进行评价的仅有2%。在对学习活动进行评价时,虽然大多兼顾了学习过程,但对学习者在过程中的表现多缺乏可操作的量化指标,因而无法有效地检查或促发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在评价形式方面,采用测评表并提供量规评价的占转贴于 61%,只有笼统说明、没有量规的占28%,提供标准化练习或测试的占2%,没有提供任何评价方式的占3%。同时提供两种以上评价方式的仅有2%。统计结果还显示,多数学案(52%)未提及评价主体。少数案例虽提到学习者自评、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但却缺乏具体措施,因而真正意义上的评价主体多元化很少能得到体现。

(五)教师缺乏对探究学习过程的有效指导

在WebQuest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学习搭建合理而有效的“脚手架”,以引导学生学会合作、探究、交流以及逐渐掌握问题解决的思维方法。这是WebQuest模式应用的精髓所在。就所调查的设计案例而言,许多设计并未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有效的支撑。尽管WebQuest设计案例大都链接了许多资源网站,但教师却没有对学生如何利用资源提供指导,也很少有案例提供学习过程的探究策略、活动机制或协同工具等支持。受传统学习思维习惯的影响,学生往往试图在信息“海洋”中直接寻找问题答案,而采用复制、粘贴等方法来拼凑所谓的“探究”报告,从而导致网络学习丧失了“分析—思考—综合—创造”的过程及其探究意义。

四、网络教学模式的应用发展建议

WebQuest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虽已初显价值,但对相关案例的调查分析来看,要真正推动网络探究学习的深入发展,无论研究者还是一线教师,都需要从早期的热情冲动和盲目乐观转入冷静分析与理性反思阶段,以便能通过反思、总结与调整,来寻求深入开展网络探究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一)面向学生发展,更新教育理念,走出技术误区

在一些网络教学公开课上,经常见到学生查资料、讨论、交流、展示等活动组织得仿佛热闹非常,但细察静思则可以发现,教条运用某种模式或方法的教学活动不仅失去了教师的主体意识,而且也根本没有体现探究学习的真谛。信息化教育必须面向学生的未来发展,必须以新的教育理念作为支撑,而不能仅靠某种模式的简单运用来试图解决问题。仅仅套用技术形式或教学模式的外壳,或只是模仿模式结构或执行程序步骤,而忽视技术背后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内在的本质意蕴,教学就容易陷入为技术而技术、为模式而模式的应用误区。事实上,教师是一个主动的实践者与反省者,而不是简单的技术操作员,只有经过“实践—反思—实践”的不断循环,教师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

(二)立足实践探索,关注学习过程,灵活应用模式

信息化教学既是对传统教学继承和扬弃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技术环境下的新模式或新方法不断探索与建构的过程。当前的WebQuest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盲目照搬和机械运用,从而陷入了“邯郸学步”的尴尬境地。新的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同时也需要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教师要从专家与权威的话语误区中走出来,立足实际的教学情境,合理借鉴别人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是唯模式是从。教师是教学模式的实践者和创造者,丰富多变的实践情境是教学模式创新的源泉。教师只有通过自身的行动和在行动中研究,并学会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各种新模式,才能形成适合具体情境的教学“变式”和独特的教学风格。

(三)改变管理理念,调整评价机制,完善信息化学习环境

在对待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问题上,教育管理者必须摆脱“唯技术论”的倾向,更多地把技术应用同学校改革联系起来。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学校必须对现有的教学组织、管理和评价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才能有效地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必须改变那种以知识考核为主要指标的教学评价模式,在评价学生的学习绩效时要更注重学习过程和学生行为、认知发展尤其是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技术的有效应用必须以更大范围的学校改革为基础,必须逐步完善信息化教学的硬件、软件和制定等全方位的环境建设,技术应用只有同学校管理和教学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各种教学模式才可能真正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魏宁.WebQuest──信息化教学的新利器[J].北京教育,2002,(11):43—44.

[2]范蓉.与网络同行──基于互联网应用的语文阅读课[DB/OL].http:∥www.being.org.cn/practice/here1.htm.

调查与分析篇3

1.1 资料:收集我院2006年全部住院患者品处方共计

4 085张,统计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科别及药品品种、用法用量、用药天数、总用药量等。

1.2 方法:以世界卫生组织药物利用研究小组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1],DUI1则反之。DUI≤1为合理用药。各药DDD值参考《中国药典》(2005版),《新编药物学》(15版)及临床实际使用情况确定。有关计算为:DDDs=总用药量/该药的DDD值;DUI=DDDs/实际用药天数。

2 结果

麻醉处方一般情况和品和品使用情况见表1、2。

3 分析与讨论

3.1 年龄、性别分析:使用品患者年龄分布较广泛(8~88岁),以20~60岁范围内用药集中;从性别上,各种品的使用均为男性大于女性,男女之间使用哌替啶、美菲康、吗啡针的比例差别较大,男性使用分别占74.96%、97.52%和82.48%。此结果除与我院为矿山创伤急救医院,青中年男性患者较多有关外,也提示了本地区男性癌症患者多于女性。

3.2 用药结构分析:表1、2显示,我院品使用率最多的科室是麻醉科(46.09%),其次是外科(25.19%)。芬太尼针消耗量最大(42.45%),用药频度居前,主要用于麻醉科术中的全麻辅助用药及术后镇痛泵;哌替啶针次之(23.37%), 其使用主要是外科(烧烫伤及创伤性镇痛)、麻醉科(术中镇痛)及临床各科的部分癌症患者镇痛;美菲康片(18.78%)主要在内、外、五官及疼痛科用于晚期肿瘤及术后镇痛;吗啡针(10.69%)主要在内科及麻醉科使用,用于晚期癌痛和手术镇痛;可待因片(2.76%)主要在内科用于镇咳。统计显示,我院用于癌痛患者吗啡制剂(吗啡针、美菲康片)的消耗量远大于哌替啶,表明了我院大多数医生已经将吗啡类制剂作为控制癌痛的首选药物,也预示我院在使用品治疗癌痛患者方面正向着WHO治疗癌痛方案的原则趋近。

3.3 药物利用分析:表2显示,芬太尼针、哌替啶针及吗啡针的DUI>1。在我院,98%以上的芬太尼针是在麻醉科作为手术诱导麻醉剂或术中镇痛使用。因为麻醉泵的使用,芬太尼针在手术诱导麻醉时计量可达1.4 mg,且临床上对此剂量已普遍接受,故本统计的DUI>1不属滥用[2]。吗啡针DUI>1,是因为我院医师为晚期癌症的患者开的处方日剂量远远大于限定日剂量。由于吗啡镇痛效果好,安全可靠,持续时间长(约20小时),WHO已把吗啡的消耗量作为评定一个国家改善癌痛状况的指标,被认为是最好的术后和癌症镇痛药物,国家规定对癌痛患者镇痛使用吗啡由医生根据病痛需要和耐受情况决定剂量,故其DUI>1也不属于药物滥用[3]。哌替啶针DUI>1,说明哌替啶的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调查中也发现,我院有相当部分慢性癌痛患者长期大量使用哌替啶针,因为哌替啶作用时间短,要达到止痛目的,常需多次给药,以致医生日处方量大于该药的DDD。吗啡阿托品、强痛定、可待因、美菲康的DUI≤1,表明医师在日处方量低于该药的DDD值。由此可见,我院品的应用除哌替啶外,尚属合理,无过多滥用现象。

3.3 存在的问题分析

3.3.1 统计结果显示,我院有28.36%哌替啶用于晚期肿瘤患者的止痛,且使用剂量个体差异大,有的100~200 mg/d,有的可高达600 mg/d。这与医生的用药习惯及对“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的认识程度有关。事实上,WHO推荐的“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中,对癌痛治疗不推荐使用的第一个药物就是盐酸哌替啶[4],因盐酸哌替啶作用维持时间短(2~4小时),镇痛效力弱(为吗啡的1/1~1/8),其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易在体内蓄积,产生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提示临床医师在癌症止痛药物选择上应遵循“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转变哌替啶作为癌痛患者长期用药的习惯。

调查与分析篇4

研究生作为一个高素质的群体,他们的视野较开阔,人生观与价值观已基本形成,能以理智、冷静而非浅薄的态度审视自己的利益与价值。他们拥有高学历,拥有更加多元的社会关系网,他们的人际交往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

本项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硕士研究生人际交往圈的规模、结识朋友的途径、对交往异性朋友的看法,对交友的目的和遇到问题时的处理方式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描述当代硕士研究生这一高层次群体的人际交往状况,探讨他们有关人际交往方面的价值观念,并结合社会背景和社会学的有关知识分析这种状况及观念形成的原因。

1 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在山东师范大学进行,针对该校三个学院共30名研究生。调查对象的性别构成男生30%,女生70%,年级构成为研一50%、研二33%、研三17 %;婚姻状况上,已婚一人,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占46.7%,读研期间或之前有过工作经历的占20%。样本构成基本符合当前硕士生总体的一般情况,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特征。

1.2 资料收集方法

本次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问卷包括基本问题五个,相关问题19个。调查时以寝室为单位,共调查了寝室8个,发放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3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达到了预期目的。

1.3 资料整体与分析

全部问卷由调查员检查核实后进行编码,然后输入计算机,利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分析类型主要为单变量的描述统计。

2 硕士研究生人际交往概况及分析

2.1 关于交友数目和拓展交友圈的看法

从表1-4中可以总结硕士生人际交往的特征一:

硕士生的密切朋友的数目集中在4—8人,认识朋友的途径主要通过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有拓展交友圈的意愿,大多人感觉交友圈比较狭窄。

研究生与本专科生相比,年龄较大,多数处于青春期到成年早期的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已逐渐成熟,思想观念较为稳定,社会生活经验也较丰富,他们很少选择网络交友的方式。同时由于硕士生通过各种方式接触社会的途径比较广,社会角色不断发生转换,复杂的学生成份导致他们选择对象的多样化。

硕士生的亲密朋友维持在一定数量上,由于年龄、性格、兴趣爱好、志向等的主客观差异性,使部分同学的交往形成一个很小的群体范围。例如,由于年龄悬殊较大,在交往中,学生们总是选择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同伴,这样更易达到情感与思想的和谐沟通。

而受专业和环境的限制,很多人也面临交友圈窄的问题。有43.3%的人感到自己的交友圈比较狭窄。通过笔者的访谈了解到,很多硕士生觉得自己年龄大了,对学校社团或一些集体项目、社会活动不敢兴趣,认为那只是“小孩”做的事,无形中就把自己放在一种孤立的位置。90%的人认为积极拓展交友圈还是有必要的。则反映了硕士生渴望认识新朋友、加强社会交往的意愿。

2.2 与异性交往的看法

从表5、表6中反映出硕士生人际交往的特征二:硕士生普遍同意结交男女朋友的观点,对选择男女朋友的原因趋于理性。

在所调查的结果中,有超过半数(19人)的人已经有了固定的男女朋友,26人赞同硕士生谈恋爱的观点;同时,有接近半数的人认为硕士生谈恋爱的原因是爱恋促使和年轻需要,未结婚做准备的比例也很大。

硕士生谈恋爱的现象比较普遍,一是由于年龄的原因,绝大多数已步入成年阶段;二是时机比较成熟,硕士生作为素质和学历较高的群体,很多人都有把握今后自己生活的能力,所以对恋爱的态度上也比较成熟,对一些没有还没有选择男女朋友的硕士生,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大多是因为还没遇到合适的对象,对对象的要求普遍比较高,而本身环境也较为局限,所以一直没有出现合适的时机。从对结交男女朋友的原因的选择可以看出,硕士生的交友关相对成熟和理性。

2.3 人际交往对生活的影响及困扰人际关系的原因

表7、表8表明了硕士生人际交往的特征三:相当一部分会有人际交往的困扰,主要因素是个性原因、沟通技巧和环境与时间的限制。针对目前硕士生人际交往中的弱点,笔者试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一些建议:

(1)注意仪表、举止、言谈、风度、气质和行为规范,给对方良好的第一印象。人际交往总是从第一印象开始的,第一印象具有认识效应、即时效应和长久效应。而第一印象是交往双方根据对方的仪表、举止、言谈、风度、气质等形成的最初印象。因此加强自身修养,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出现在人们面前是十分重要的。

(2)保持适当距离。硕士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之间是有无形的距离的,距离过近或过远,都会造成人际关系的不和谐。

(3)讲究语言的艺术性。研究生本身所具有的较高的文化水平使得他们的语言有别与其他群体,人文科学的研究生和自然科学的研究生在交往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也是有一定差别,各自的话语体系使得他们之间的交往应该时刻注意到自己的语言艺术性。

(4)克服交往中的不良心理,主动交往。硕士生应拓展社会交往面,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活动,提高认识新朋友的主动性。主动交往首先要克服羞怯、自卑、猜疑、嫉妒等不良心理。其次,要关注对方的需要、兴趣和感受,交往的话题和形式应适合对方的知识范围和经验,合乎其心理需要和兴趣。

(5)防止晕轮效应。一般而言,最能产生晕轮效应的因素是外表,此外,身高、性格、气质、个人修养、家庭背景等都会产生晕轮效应。硕士生平时交往的人群经常锁定在一个范围,很容易被这部分人一方面的特质所影响而忽视了其它方面的了解。因此,我们应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与特长,并注意突出自己美好的个性特点。

3 结论

通过此次调查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研究结论:

(1)硕士生的密切朋友的数目维持在一定数量上,认识朋友的途径主要通过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很少通过网络结识;大多人感觉自己交友圈比较狭窄,有拓展交友圈的意愿。交往的紧密性和差异性并存。

(2)硕士生对读研期间谈恋爱的观点持赞同态度,大多人的同性和异性朋友数目相当;选择男女朋友的原因以情感型居多,同时由于年龄的增长,为未来婚姻的准备也是大多数人选择恋爱的因素。

(3)硕士生选择朋友看重性格人品多一些,交友的初衷以相互学习和拓展交往面为主;另一方面,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赞同硕士生人际交往带有功利性的观点。

(4)相当一部分硕士生会有人际交往的困扰,主要是个性原因、沟通技巧和环境与时间的限制等方面所致。

(5)当硕士生遇到人际关系的困扰时,向朋友、亲人和同学求助的情况较多,极少与导师沟通和向专业机构求助。

参考文献

[1]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调查与分析篇5

从以上调查表可看出:疫病始发期在6月25日左右,八月中旬进入盛发期,斑枯病盛发期七月下旬、流行于八月中旬,白粉病始发期六月下旬,盛发期到流行期不明显,发病程度4-5%,炭疽病始发期七月下旬,盛发期八月中旬,枯萎病始发期六月下旬,盛发期不明显,发病程度4%左右。

二、发病规律

通过对2008年的病害调查情况发现白瓜籽疫病、斑枯病是白瓜籽所有病害中发病率最高的,均超过50%,其次为炭疽病。查找相关资料可知它们都是通过病源菌在特定条件下浸染寄主传播的,病原菌主要在病残体、土壤、种子上越冬,有些病原菌甚至能够在田间杂草上越冬,在第二年气候适宜时萌发,遇到寄主后实现再次侵染。其它白瓜籽病害的病原菌越冬情况及发病条件与上述三种病菌相类似。

三、病害成因分析

1、长期连作

种植白瓜籽的经济效益远远大于粮豆作物,受经济利益驱使,白瓜籽种植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打破了原有的轮作体系。由于连续大面积连作,致使耕地土壤中富集了大量的病菌的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器、卵孢子等在条件适宜时,将迅速侵染寄主植物,2003—2006年1队每年种植的白瓜籽数量均超过一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90%以上,据统计,连作年份最多的地块可达8-10年。2006年病害大发生后,病残体大量残存在耕地中,使耕地中病菌富集量巨增,加之2008年6—8月份是历史上少见的多雨年份,这是造成2008年白瓜籽病害大发生的两个最重要因素。

2、温度与温度

发病的首要条件是湿度条件,湿度大是发病的首要条件。在表4中,由2001—2008年6—8月份的降雨量总和可以看出降雨量从大到小依次为2008年?2006年?2001年?2005年?2004年?2002年?2007年?2003年。而1队白瓜籽病害大流行的年份恰恰是6—8月份降雨最高的2008年与2006年,两年6—8月份降雨量都在300mm左右。6—8月份的降雨量越大对病害的流行发生越有利。

四、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实行轮作,选择5年以上未种过瓜类的地块,以砂壤土或新荒地为好。收获后应彻底清除病残体,烧毁或深埋。做到秋季深翻,减少越冬菌原。合理耕作,采用先进栽培技术,合理密度,采取健身防病技术,创造健壮植株。

2、药剂防治

疫病防治:

(1)种子消毒用55—60℃温水浸种15分钟;用0.1%升汞浸种10分钟;40%的甲醛100倍液浸种30分钟,清水洗净后催芽,播种。或者拌合适的种衣剂晾干后播种。

(2)病菌在即将萌发时,于六月二十日左右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或75%百菌清可湿怀粉剂6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喷雾。每隔5—7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3—4次。

斑枯病防治:

斑枯病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并及时喷洒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隔7—10天喷一次。

炭疽病防治:

炭疽病在发病初期可用6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50%甲其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五、几点建议

调查与分析篇6

阿图什市内总共有5所小学,开设英语课的只有3所,分别为克州实验小学、阿图什市第一小学、昆山育才小学。这三所学校都是全日制、民汉合校的汉语授课小学,学生主要由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回族构成。克州实验小学和阿图什市第一小学都是从一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所有学生都上英语课,每周有四节英语课,使用的教材都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这两所学校的教学设备完善,有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只有少数英语教师有本科学历。阿图什昆山育才小学的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每周有两节英语课,没有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英语教师均为专科的学历。这三所学校的英语课都采用汉语和英语结合的方式。

二、存在的问题

首先,师资严重不足。对阿图什市内的3所小学的调查和统计表明:英语教师的人数较少,授课班级较多,班额较大,各班人数都在60人以上。各学校都存在教师跨年级授课现象,有的教师同时兼任两、三个年级的授课任务,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耐心讲解,也无暇顾及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和更有效的教学。除此之外,很多英语教师并不是师范类专业出生,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因此,在教学中不能按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要求组织教学,导致学生失去英语学习兴趣。该地区大多数小学英语教师都只接受过大专英语专业的学习,也有一部分教师通过自学考试拿到本科学历,但实际教学水平满足不了小学英语课教学的需要。

其次,教学质量不高。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教师只限于完成教学任务,没有对教学理论和教学规律进行学习和思考,也不总结教学经验,上课只是应付课堂、应付学生。调查显示,多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仍采取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注重语法、句型的讲解和单词的记忆,学生只是机械记忆,不能灵活运用,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长,语法、句型和单词数量的增多和难度的加大,学生逐渐失去英语学习的兴趣。

最后,缺乏政策支持。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课没有统一的规划,有的学校开,有的学校不开,在小学升初中时,只考查学生的语文和数学能力,只计算语文和数学的总分,没有英语考试,英语成绩不计入小升初总分成绩,因此英语教学得不到重视,基本上每个学校的英语课都会被语文或数学课占去一些,英语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受到影响。

三、建议

首先,学校要积极创造创造良好的教师发展环境,加强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利用大学、地方培训院校等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学校应为教师科学研究提供资源和制度支持,鼓励教师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举行各类英语教学教育研讨会, 不断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不断创新, 推动教学纵深发展。

其次,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案,以新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好奇心强,听觉灵敏,善于模仿,心理障碍少,他们对一种新语言的学习往往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和英语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接受知识,努力引导学生保持兴趣和信心,使其爱学、乐学。

最后,地区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加强对小学英语教育的重视,从教师、教材、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方面制定外语教育规划。教育部门应出台相应措施,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小学教师队伍, 加强小学英语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化。另外,要加大投资力度,改善教学条件,为教学提供必要的硬件设备。教育部门和学校应积极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只有教师接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将之运用到教学中,从而使学生受益。

总之, 调查发现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学确实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情况的英语教学模式,为我国的基础教育贡献力量。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师范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阶段成果,项目名称:新疆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中外语教育规划研究,项目编号:XJNU 1223。

调查与分析篇7

2学生对足球技术、足球理论的了解及掌握情况。从学期末的考核成绩了解到,在技术方面,90%的学生成绩在90分以上,5%的学生成绩在80~90分,说明学生已基本掌握足球技术动作要领。在足球理论方面,考核的内容较单一,主要以足球运动发展史,技、战术理论等内容为主,对教学理论及教学方法实践操作方面的内容很少考核,据已毕业并参加体育教育工作的学生反映,工作后在实践课传授足球技、战术和练习方法及课程安排上能游刃有余,但在课堂上进行理论指导时常常出现语言组织能力不强,一些专业名词不能脱口而出的现象,对教学有一定的影响,大部分在校学生也有同感。通过对体育教育专业足球课教学的观察发现,绝大多数足球专业教师将培养学生的足球技、战术水平放在首位,只重视学期末的技术达标测试,对足球理论知识、教学与训练的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短期成绩,忽视学生对足球运动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这是导致学生专业理论基础不扎实、教学实践能力不强的根本原因。

3组织竞赛与裁判能力。足球竞赛工作是足球教学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及群众性足球运动和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极为重要的措施[1]。系统、规范、不同层次与不同级别的竞赛,是宣传、推广、普及足球运动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群众足球运动水平的有效手段。在调查中了解到,只有16%的足球专业学生参加过竞赛制定、编排与成绩计算工作,32%的学生了解竞赛制定、编排工作,52%的学生不清楚竞赛制定、编排与成绩计算程序。甘肃省各高校由于受地域、经费等因素的制约不能很好地开展竞赛活动,学生没有独立组织竞赛的机会,对足球竞赛组织工作也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由于没有实践,理论功底也不扎实。而对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讲,足球竞赛的组织流程也很重要,是必须要掌握的。调查发现,98%的学生的足球裁判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亟待夯实和提高,部分学生对红黄牌的使用、越位等基本概念不清楚,甚至有学生不清楚足球场各区的长度,究其原因:一是教师重视不足;二是地区开展足球活动氛围差,比赛少,实践机会少,不能学以致用。有3%的学生主动参加过甘肃省足协主办的二级足球裁判员培训,但由于实践机会不多,培训也仅仅是一次理论基础的夯实过程。尽管目前的足球课堂教学也会安排为数不多的比赛,由学生作裁判,但还远远不够,今后应多安排教学比赛,让学生都能通过实践巩固足球专业知识。足球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数到基层从事足球教育工作,是足球教育的后备力量,他们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试想在基层开展足球教学工作的教师,如果连足球比赛都组织不了、裁判不了,何谈培养和发展足球运动。因此,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组织竞赛及进行裁判的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应注重教法、形式多样

学生对学习内容是否感兴趣,除学生本身主观因素外,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方法及技术水平等客观因素,也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师不仅要把学生“教会”,还要使学生“会学”“、会练”[2]。调查发现,94%的学生对教师上课评价较高,认为教师上课认真、精神饱满,课堂教学注重教法,教学形式多样,气氛轻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足球的热情,对学生的进步能及时给予肯定表扬。93%的学生认为教师专业技术过硬,教学语言生动,示范动作规范,课堂教学准备充分,教案书写整齐,教学形式多样,对教师的执教能力持肯定态度。调查还发现,26名教师除1人是本科学历外,其余均为硕士学历;在职称结构方面教授3人,副教授9人,讲师14人;13人具有10年以上的足球教学经历。这些教师经验丰富、技术过硬、学识渊博,是培养合格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根本保证。

教学评价标准和方法

调查与分析篇8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增长,中国的高端消费人群迅速增加,他们一部分人是具有较好经济基础的群体,一部分是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单位领导或级别较高的政府干部。我中心自2009年成立以来,其查体对象主要面对高端人群,为了更好的为体检者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对来我体检中心健康查体的高端人群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查体者对护理工作的需求。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为2011年6-7月在我院查体中心住院的高端查体人群100例,其职业: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职工、公务员、自由职业者、无职业者。文化程度:大专以上89例,初中以上9例,初中以下2例,住院日期为2-4天。

1.2 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以贵宾查体住院流程为主线,将调查的问题分4个大部分,22个具体问题。本次调查有专人下发、回收,并向患者讲明本表只反映查体者对我查体中心的需求,与满意、不满意无关。被调查者对每个问题只有一个选择:需要、无所谓、不需要,按每项积累的人次计算百分比。本次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收回率为100%。

2 调查结果

病人对护士需求的调查结果。见表1-4。

3 讨论

3.1 提高护理人员专科知识专科技能是提高体检质量的关键

表2显示:高端人群对护士专科知识及专业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与病房涉及到各专科疾病的实际情况相吻合。要求护士要熟练的掌握操作规程、扎实的基础护理技术、系统的专科知识和技术水平,有敏捷的分析判断能力和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查体者提供准确、高质量的服务[1]。

3.2 改善护理服务态度是体检的生存之本 表1显示:高端查体人群要求护士有良好的服务态度与服务质量的达97.2%,这说明高端查体人群并不只满足病房硬件设施的豪华高档,他们追求的更是与之相匹配的软件设施。护士端庄的仪表、亲切的态度、文明的语言、热情的服务,更是查体者的理想追求。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主动了解查体者的感受,倾听查体者的主诉,充分关心查体者的生命和健康、权利和需求、人格和尊严,以充分体现人文精神的关心、关爱和照顾。

3.3 做好健康宣教、安排好查体流程是做好体检的基本条件 本次调查也发现,高端查体人群对有关疾病及健康保健知识的需求也很高,见表3。所以,护士在做这项工作时,应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向查体者提供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必须的知识、技术等,以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2]。

4 结论

高端查体人群需要的是医院应制订全方位护理病人的规章,从病人角度对待治疗护理,护理工作应再严谨、细化、量化。能够更多地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化、人性化,并体现出医学、生物学、工程学、信息学等多门学科的融洽的环境,并提供具有专业能力强、沟通技巧高的护士为查体者服务。

调查与分析篇9

(2)调查问卷。本研究采用的是自编问卷-高职英语分级教学调查问卷(学生版),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们对分级分班制度、所用教材、教学内容和手段、评价机制、教学效果等方面的不同看法。问卷采用五级量表的形式,即1代表很不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3代表既不同意也不反对,2、4介于1、3、5之间。采用五级量表的形式,能给调查对象更清晰的度量感,以便获取更准确的数据。

(3)数据采集。研究者以整群抽样的方式,随机从2013级学生中选取6个自然班(2个普高、2个对口,2个单招、且学生的英语水平参次不齐)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利用每个自然班下课后时进行,在简要讲解问卷作答方法后,统一下发问卷,并在15分钟后统一回收。

(4)数据统计。将调查结果分别输入电脑,计算学生对我院目前英语分级教学的态度和意见,分析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二、结果与分析

研究者们通过对回收的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结论如下:

1.对分级教学的认可度(见表一)。

表一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分级教学是支持和赞同的,尤其单招的学生最为明显。与混合班教学相比,通过分级教学,单招的学生独立成班后,得到了教师更多的关注,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进度也更符合他们的英语基础。可见,英语分级教学使学生“各取所需”、“自由发展”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发挥。

2.对分级教学效果的评价(见表二);

表二

从表二中看出,单招的学生对英语分级教学效果最为满意。我院的英语分级教学改革已进行了2轮实践,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效。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英语分级教学,学英语的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有所提高,他们开始与人用英语交流了,也不再害怕英语考试了。

3.对分级分班标准的态度(见表三);

表三

从表三看出,单招生对分班标准最为满意,普高生,对口生中持中立态度者居多。从一定程度上讲,学生的生源类别决定了学生的英语水平,但也有例外。由于学生所在地区的教育差异和个人努力程度不同,有些普高生的英语基础甚至不如某些单招生。因此,以学生的生源类型作为分级标准,不足以真正的实施“分水平”教学。

4.对所用教材、所在班级、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满意度(见表四);

表四

从表四看出,单招生和对口生对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是满意的,而有些普高生对教材、授课内容和课堂参与情况提出了质疑。我院普高、对口的学生采用的是同样的教材,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上也基本一致,这就导致了有些英语程度好、希望有更大提高的学生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灵活增减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式和考核标准,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潜力,促进学生更大的发展。

三、完善策略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于英语分级教学是支持的,对其教学效果、所用教材、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都是基本满意的,尤其是基础相对较差的单招生最为明显,成绩提高的也尤为显著。同时,研究者们也针对其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完善的策略。

1.分班方式应更科学化、精准化。由于学生所在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使得有些单招生的英语水平甚至高于某些普高生。因此以学生的生源类型做为分班分级教学的标准,不能够涵盖所有的学生,不能够真正的实现“分水平”的英语教学。研究者们建议在学生入学后进行一次统一的英语考试,以此成绩作为学生分班的依据更为科学。

2.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考试方式应更灵活。由于不同水平、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英语存在不同的需求,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应对所任班级的情况有所调查,了解他们的真正英语水平和真实需求,在教学中要灵活掌握,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调查与分析篇10

㈡通过以上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和心理整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⒈大学生消费有其不理性的一面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拿手机产品来说,目前,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分是既无通信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导致的。

⒉大学生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

⒊大学生更侧重时尚性消费

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对企业而言,中国移动做的较好,他们借助流行时尚代言人周杰伦为m-zone加油助威,同时利用学生追求物美价廉的心理,推出学生卡,从而赢得不菲的业绩。

㈢给商家的一些建议:

⒈为避免各大院校统一购书乱收费之嫌,国家XX年明文规定,不强制学生通过学校渠道来统一购书,因此,绝大多数学生通过班级集体在外书店订购,价格按8.5折。我认为这便为书商、网络书店提供了良机,如果在开学之际,书商能够去各大院校通过学生会主动联系采购,并且能够折价更低一些,势必会赢利不菲并能最终实现学生、商家互利互惠。同样,各大网络书店在这方面也尚需改进,其渠道不够透明,信息不够明确,这便严重阻碍销售。

调查与分析篇11

南屯基林场造林迹地位于三合乡,二道岗7-1号小班和胜利97-1号小班。该小班为2011年冬季采伐的皆伐迹地。(落叶松)属于用材林,土壤为白浆土,植被为羊胡草为主。造林时间为2012年春季4月16日,人工植苗方式用锹与镐进行造林。

首先将2012年春季造林迹地,二道岗小班7-1号和胜利97-1号小班分别挑选出两块分别为0.12公顷的面积作为试验样地。株行距为1.5m*2m,公顷株为3333株,两块标地为0.24公顷,栽植红松200株,落叶松200株进行造林对比试验。

具体方法:将造林试验地选择在两个小班,土层比较深厚,土质湿润较肥沃,地势平坦的白浆土或暗棕壤的皆伐迹地,进行穴状整地;规格为70cmx70cmx30cm,清除杂草、落叶层、树根,露出表土。将石砾、杂草清除穴外,不松动土层。在土壤解冻深度达15-20cm以上时,苗萌动前采取缝植法(铁锹),和明穴栽植法(铁镐)进行造林。在造林前将选好的,顶芽饱满、色泽新鲜、根系发达,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充分木质化的优质红松苗为II级苗S2-1。落叶松:选择顶芽饱满、色泽新鲜、根系发达、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充分木质化的优质苗;苗龄Ⅱ级苗s1—1;地径>0.35cm,苗高>25cm;根系长>15em;侧根数12条左右的两种苗木1:1的比例进行人工植苗造林。即:一趟红松,一趟落叶松。

2、调查地点和时间

2012年6月27日对二道岗7-1小班和胜利97-1小班试验迹地为调查点。分别对红松、落叶松用铁锹(窄缝缝植法)和用铁镐(明穴栽植法)造林进行每株成活与死亡率进行调查,计算平均成活率。

3、调查结果与分析

3.1铁锹与铁镐造林的成活率

用铁锹与铁镐造林成活率的调查数据分别用两个小班数据汇总表体现。

通过表1、表2可以看出,在上面两个不同小班的同树种,两种不同造林方式,成活率的差异非常明显,成活高的是采用铁锹(窄缝栽植法);成活率低的是采用铁镐(明穴栽植法)。用铁锹(窄缝栽植法)植苗表1、表2红松造林平均成活率为93.5%;落叶松造林平均成活率92%,而用铁镐(明穴栽植法)表1、表2,红松平均造林成活率平均为84.5%;落叶松造林成活率平均为88.5%。用锹与镐造林成活率看,初步确定迹地造林要提高成活率用锹(窄缝栽植法)是比较适应我场造林。

3.2锹与镐造林优点、缺点分析。

3.2.1铁锹造林的优点

从表1和表2的实践情况看,用铁锹(窄缝栽植法)进行迹地造林能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并且减少资金浪费。为什么说能减少资金浪费呢?第一,来年不需要用人工进行补植就达到了县局造林成活率检查标准。第二,不需要重新购买苗木,雇佣一些人力去补植,省去了很多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同时保证了成活率和保存率。

3.2.2铁镐造林的缺点

调查与分析篇12

一、基本情况

2013年6―12月,为了解校长时间分配的相关情况,笔者在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校长培训中心等单位先后对3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正职校长展开问卷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277份。调查是在课堂上集中答卷,保证了答卷时间的充分性;答卷是无记名的,保证了答卷具有一定的保密性、真实性;参加培训的校长来源广泛,保证了答卷内容的代表性。

本调查问卷主要采用了《中小学校长工作时间分配问题的研究》中的调查问卷[1],并对问卷进行了适当修改,以符合研究者的设计需要。数据处理采用了SPSS17.0(汉化版)软件,同时辅以excel软件。

二、假设与估算

假设:校长们每周工作时间普遍较长;校长的性别、任职年限、学校层级、学校规模不同,时间分配情况也有所不同。

在问卷中,有一些答案就是时间值,例如:“巡视校园每天约0.5小时”;有一些答案是次数,例如:“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会议(平均)每月2次”。前者可以直接进行时间的数据统计,而后者则略显复杂一些。为了便于统计和分析,结合校长们的日常工作特点,以及笔者多年从事中小学校长工作的实践经验,本项研究对问卷中校长参与的一些活动进行了估值,然后根据活动的次数转换为每周的单项工作时间(每周按五个工作日计算)。估值情况如下:接待来客来访一般每次5分钟到半小时,平均0.3小时;任课每课时计为0.75小时(此处忽略了中学、小学的课堂时长差异);参加学校各职能部门会议每次计为1小时;参加学生活动,每次计为1小时;听课(含评课)活动,每次计为1小时;参加教研组活动、年级组活动,一般每次平均1.5小时;青年教师培养活动每次计为1.5小时;参加班主任专题活动、毕业班教师专题活动、老教师(含退休教师)活动,一般每次平均2小时;主动与教育主管部门、社会有关部门联系每次计为2小时;参与社会活动一般每次4小时;参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与非教育行政部门的会议平均每次4小时;迎接检查每次一般4-8小时,计为6小时;参加各类学习按6小时/天计算。

问卷中的校长工作时间分为五类:①教育教学管理与实践。包括任课、备课及批改作业、听课(含评课)、参加教研活动、参与学生教育等。②教师管理。包括参加班主任活动、老教师(含退休教师)活动、毕业班教师活动、年级组活动、青年教师培养等。③行政事务。包括每天巡视校园、处理公文、接听电话、接待访客、参加校内会议和上级会议、迎接上级检查、主动联系主管部门等。④社会事务。包括参加上级非教育部门会议、迎接非教育类检查、主动联系社会部门,以及参加社会活动等。⑤学习培训。包括每天在校的阅读(看书、读报),以及到校外参加各类学习和培训。按照问卷调查的实际情况以及数值估算情况,对问卷数据进行合理处理后,得到校长们每周的工作时间分配情况。需要说明的是,一些学校周末可能另外组织补课、学生自习,校长和教师们也必然会增加一些工作量。这些不在统计范围之内,未予考虑。

三、校长每周的工作时间分配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1.教育教学管理与实践的时间分配

校长参与教育教学管理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亲自担任课堂教学任务、备课和批改作业,可以通过听课的方式,也可以参与教学研究活动、课题研究活动、学生教育活动,通过多种途径来了解教育教学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往往要求校长必须承担一定量的教育教学任务,而从实际情况来说,大部分校长往往不能很好地贯彻这一条,究其主要原因,就是校长们面临着太多的琐碎事务。诚如某位校长说的,“我每个星期上四节课,几乎没有哪一个星期能够严格按照课表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总是要把课调过来、调过去,搭班的老师都很有意见。”因此,就出现了这样两种现象:第一种,校长的课堂教学任务表与某一位教师的课程表是重合的,意味着这位老师随时准备替代校长去上课。也就是说,校长的课表是真的,上课也是真的,但是校长没有百分之百地完成上课任务。第二种,校长也有一张课程表,但那仅仅是应付上级检查的,校长根本就没有打算真正走上讲台去上课。有一位校长说过,“与其不停地调课,不能真正完成教学任务,贻误了学生,还不如多花一些时间去听课,反而能够更好地了解教育教学实际情况。”这种说法,应该是代表了许多校长的真实想法。由于许多校长已经习惯于在上级考核时填报一个虚假的任课时数,因此,这份问卷中的校长任课时数、备课及批改作业的时间数据真实性值得怀疑。为了便于统计和分析,姑且相信此数据的真实性。

从表1可以看出,校长教育教学管理与实践时间从高到低的分配排序依次是:备课、批改作业、任课时数、听课、参加教研活动、学生教育,每周的总投入9.57小时。作为一把手校长,通常是遵循“教而优则仕”的路径,从优秀教师成长为校长。他们并不缺乏教育教学经验,只是作为校长,需要随时了解和把握学校内的教育教学真实情况。从这个角度来看,校长平均每周花费在任课、备课及批改作业上的时间达6.40小时,是否太多?在实际工作中,听课应该是校长们把握教育教学脉搏的重要渠道。从调查结果来看,每周听课(含评课)一节课及以下的校长占总数的25.7%,51.5%的校长每周平均听课两节,22.8%的校长每周听课三节及以上。如果占总数25.7%的校长在这方面也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如果所有的校长们能够把任课、备课及批改作业的时间挪一些到听课上来,也许对于教育教学的了解和领导效果会更好。

结合表1、表2可以看出:

①校长的性别与任课时数、备课及批改作业、听课、参加教研活动、学生教育等活动没有显著相关。

②校长的年龄与任课时数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年龄越长,任课时数越少;与其它活动没有显著相关。

③校长的学历与任课时数、备课及批改作业分别呈非常显著和显著的负相关――学历越高,任课时数越少,备课、批改作业时间越少;与听课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学历越高,听课越多;与其它活动没有显著相关。

④校长任职年限与任课时数、备课及批改作业、听课、参加教研活动、学生教育等活动没有显著相关。

⑤学校层级与校长任课时数、备课及批改作业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从小学到高中,校长的任课时数、备课及批改作业时间依次明显减少;与听课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从小学到高中,校长听课时间明显增多;与参加教研活动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从小学到高中,校长参加教研活动时间逐步增多;与学生教育活动没有显著相关。

⑥学校规模与校长任课时数、备课及批改作业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从学生数在500人以下的小型学校到学生数在3000人以上的巨型学校,校长任课时数、备课及批改作业时间依次明显减少;与听课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从小型学校到巨型学校,校长听课时间明显增多;与其它活动没有显著相关。

总体来看,校长年龄、学校层级、学校规模这三项指标都与校长在教育教学管理与实践上的时间投入呈显著或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即:年龄越长,投入时间越少;学校层级越高,投入时间越少;学校规模越大,投入时间越少。

2.教师管理的时间分配

在学校里,教师管理是校长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内容,为便于统计和计算,笔者选取了组织或参与班主任专题活动、参加老教师(含退休教师)活动、组织或参与毕业班教师专题活动、参加年级组活动、青年教师培养等五种类型的活动来分析校长对于教师管理的时间投入。

结合表3、表4可以看出:

①校长的性别与各类活动没有显著相关。

②校长的年龄、学历与参加毕业班教师活动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年龄越长、学历越高,参加毕业班教师活动的时间投入增加非常显著;与参加年级组活动显著正相关――年龄越长、学历越高,参加年级组活动所投入的时间越多;与其它活动没有显著相关。

③校长的任职年限与参加毕业班教师活动有显著的正相关――任职年限越长,参加毕业班教师活动的时间投入越多;与其它活动没有显著相关。

④学校层级与校长参加毕业班教师活动、老教师活动、年级组活动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从小学到高中,校长在这三类活动中所投入的时间增加非常显著;与青年教师培养活动呈显著的正相关――从小学到高中的校长参加这类活动的时间逐步增多;与其它活动没有显著相关。

⑤学校规模与校长参加毕业班教师活动、青年教师培养活动呈显著的正相关――从小型学校到巨型学校,校长参加这两类活动的时间逐步增多;与其它活动没有显著相关。

总体来看,校长学历、年龄、学校层级、学校规模这三项指标都与校长在教师管理方面的时间投入呈显著或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即:学历、年龄越高,投入时间越多;学校层级越高,投入时间越多;学校规模越大,投入时间越多(巨型学校校长在此略低于普通规模学校校长的时间投入)。

3.行政事务的时间分配

校长作为一校之主,每天应对各种行政事务也必然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而这个时间到底有多少,通常情况之下大家不会去一点一滴地细细统计。为了便于计算和比较,笔者把校长们的主要行政事务罗列为巡视校园、处理公文、接听电话、接待预约访客、接待临时访客、校内会议、上级会议、迎接上级检查、联系主管部门等几类。

结合表5、表6可以看出:

①校长的性别、任职年限与校长的各类行政事务上的时间投入没有显著的关联。

②校长的年龄与校长联系主管部门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年龄越长,联系主管部门的时间投入减少非常显著;与校长处理公文有显著的负相关――年龄越长,处理公文的时间投入越少;与校长接待临时访客有显著的正相关――年龄越长,接待临时访客的时间花费越多;与其它活动没有显著相关。

③校长的学历与校长巡视校园、接待预约访客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学历越高,巡视校园、接待预约访客的时间花费越多;与校长接待临时访客有显著的正相关――学历越高,接待临时访客的时间花费越多;与其它活动没有显著相关。

④学校层级与校长巡视校园、接待预约访客、接待临时访客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从小学到高中,校长在这三个方面的时间花费增加非常显著;与校长处理公文、联系主管部门有显著的负相关――从小学到高中,校长在这两方面的时间花费逐步减少;与校长的其它活动没有显著相关。

⑤学校规模与校长巡视校园、接待预约访客、接待临时访客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从小型学校到巨型学校,校长参加这三类活动的时间增加非常显著;与接听电话有显著的正相关――从小型学校到巨型学校,校长接听电话时间显著增加;与校长的其它活动没有显著相关。

总体来看,学校层级、学校规模这两项指标都与校长在学校行政事务方面的时间投入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即:学校层级越高,投入时间越多;学校规模越大,投入时间越多。这也与我们日常所了解的实际情况非常吻合。

4.社会事务的时间分配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校长需要代表学校应对各种“门差户事”,需要参加各类非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召开的会议,接受一些非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检查验收,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有时还必须主动去联系社会有关部门,为学校发展寻求支持和帮助。在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中,这些工作被列为校长的“调适外部环境”的职责。

结合表7、表8,可以发现:

①校长的年龄、任职年限与校长参加各类社会事务没有显著相关。

②校长的性别与迎接各类非教育类检查有显著的负相关――男性校长花费的时间要多于女性校长;与参加其它社会活动没有显著相关。

③校长的学历与参加非教育部门的会议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学历越高,参加此类会议的时间越少;与参加其它社会活动没有显著相关。

④学校层级与校长迎接非教育类检查、参加社会活动有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从小学到高中,校长在这两项社会活动中所花费的时间增加非常显著;与参加其它社会活动没有显著相关。

⑤学校规模与校长迎接非教育类检查有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发现,相对于小型学校与巨型学校,普通规模学校的校长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应对各种非教育部门组织的检查验收;与校长参加各类社会活动有着显著的正相关――普通规模与巨型学校的校长,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参加各类社会活动;与参加其它社会活动没有显著相关。

总体来看,学校层级与校长在社会事务方面的时间投入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即:学校层级越高,校长投入社会事务的时间越多。

5.学习(专业化发展)的时间分配

没有学习就没有进步,校长应当是终身学习的楷模。在调查中,主要将参加校外的学习培训、校内的看书读报作为校长学习的主要方式加以统计和分析。

结合表9、表10,可以看出:

校长的性别、年龄、学历、任职年限、学校规模,都与校长的学习行为没有显著的相关,只是学校层级与校长的阅读时间有显著正相关。

总体来看,校长的个人基本情况、学校基本情况与校长在学习培训方面的时间投入没有显著相关。

6.校长每周工作时间

在问卷调查中,笔者请校长们对自己每天工作时间进行了估算,并以此来推算校长们每周的工作时间。校长自我估算的工作时间平均为每周(五天)44.41小时,而每周教育教学管理、教师管理、行政事务、社会事务、学习培训等估算时间累积起来是41.60小时。两个数据之间的差,可以理解为统计中的误差,但是,笔者更愿意理解为校长每周工作中的其它性质的工作时间支出,这也与校长的日常工作实际相吻合。因为,校长们还要负责学校的发展规划,还要负责学校的后勤管理和财务审批,而这些时间往往很难进行清晰地估算。

结合表11、表12可以看出:

①校长的性别、年龄、任职年限与他们每周工作时间没有显著的相关。

②学校层级与校长每周的工作时间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从小学到高中,校长每周工作时间呈现非常显著的增长,高中校长的每周工作时间更是达到了48.37小时。

③校长学历、学校规模与校长每周的工作时间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校长的学历越高、学校规模越大,校长每周的工作时间也越长。

四、问题与警示

1.校长时间分配不够合理

将调查中的校长时间使用分为五类,如表13,按照时间花费的比例顺序依次是:行政事务、教育教学管理与实践、学习和培训、社会事务、教师管理,其中的行政事务占用了工作时间的45.98%,很显然这不是校长应有的用时结构。这与华东师范大学颜惠珍的论文《中小学校长工作时间分配问题的研究》结论相同。

从表13中可以看出:

①校长每周45.98%的时间被用于行政事务,21.55%的时间被用于教育教学管理与实践,两者相比较,显然用于行政事务的时间太多了。而深入分析后可以发现,行政事务中的一些时间(例如接待临时访客)可以大幅压缩,从而达到节约时间的目的。

②校长用于看书读报、外出学习培训的时间占用比例达到了13.87%,显然,校长的专业发展受到了校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

③从校长担负的领导者、管理者、教师三种角色的角度来看,校长的管理者角色的介入过深,教师的角色使用时间不够真实,而领导者角色的担当较为模糊,从总体上让人感觉到校长更多是在履行管理者的职能,且在较为被动地、缺乏计划性地使用时间。

2.校长时间的分配与使用亟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位小学校长在问卷中写道:“除了出差,24小时在校。”调查问卷统计显示,有68.1%的校长每天在校工作时间为9个小时以上。照此推算,大多数校长每周在校工作时间都为45小时以上,而校长自估每周工作时间平均为44.41小时,可见,校长们的每天工作时间要超过他们自估的数据。这样,就暴露出一对矛盾:一方面,校长每天的在校时间过长,另一方面,校长们的时间分配与使用显然存在不合理现象。校长的时间分配与使用中呈现出来的时间投入现状、时间的浪费问题、时间的效能问题、时间使用结构的合理性问题,亟需引起校长们的高度重视。

从表13中还可以看到,“其它支出”的耗时占6.33%,对于正职校长来说,占总量6.33%的时间用于处理问卷中没有涉及到的琐碎事务已经非常紧凑,如何还能够再挤出时间来设计学校的发展规划、文化建设,如何还能够从容思考学校的整体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否可以理解为校长们往往缺少整体思考学校宏观发展的时间?可见,校长们的工作时长、工作效能,都已经到了非重视不可的地步了。广大校长在时间分配上不能再“跟着感觉走”,不能停留在拼时间、拼体力,而是要将时间作为一个重要的要素和手段来加以深入研究和重新认识,切实提升校长履职的效能。

参考文献:

[1]颜惠珍.中小学校长工作时间分配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50-56.

Survey and Analysis of Schoolmasters’ Time Allotment

SUN Jun, CHENG Jin-kuan & DENG Zhu

调查与分析篇13

广东省位于我国的沿海地区,是全国雷暴天气最大的省份之一,每年因为雷电灾害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十分巨大,人们对气象部门雷电灾害事故的调查分析与鉴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雷电灾害事故调查及鉴定作为雷电防护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部门履行雷电灾害防御组织管理职能的重要内容。通过雷电灾害事故的调查与鉴定,能够更为准确地掌握雷电灾害的发生规律,提出消除同类灾害的措施,并为政府部门的防雷减灾工作、政策及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因此,加强雷电灾害事故的调查分析及鉴定力度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从多个方面探讨了雷电灾害事故调查鉴定方法,希望对往后气象管理部分的鉴定工作有所帮助。

1 规范雷电事故调查程序和调查项目

事故调查是鉴定主体依据合法的程序,对事故现场相关项目了解的过程。雷电事故调查内容是雷电事故鉴定的前提或依据。规范的雷电事故调查工作,首先是雷电事故调查过程符合法定程序,其次是确定科学严谨的调查项目。

1.1 执行规范合法的雷电事故调查程序

规范的程序是保障调查内容准确、客观的重要基础。要做到雷电事故调查符合法定程序,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

1.1.1 调查鉴定的时间要及时并符合法定要求

在本行政区域内出现的雷电事故,接到报案后应及时立案、上报、组织调查鉴定人员到现场调查、取证。中国气象局明确规定重大事故上报时间不得超过6h,因此重大雷电事故应争取在6h内完成初步现场调查、取证工作,并按要求及时上报。法律明确规定了各种鉴定的法定时间,要注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调查与鉴定工作。我国工伤认定办法规定了工伤鉴定时间为60日,雷电事故造成伤亡的鉴定时间可参照此办法执行。

1.1.2 调查鉴定主体选取要符合要求

调查鉴定主体是指经气象主管机构授权或委托实施雷电事故调查鉴定工作的防雷工作者。为提高雷电事故调查的科学性及鉴定的准确性,应对调查鉴定主体资格条件提出相应要求,雷电事故调查鉴定主体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是必须熟练掌握防雷专业技术知识;二是应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三是必须了解并熟悉相关的法律知识;四是必须具有较强的事业心与良好的职业道德。调查鉴定主体队伍建设是雷电事故科学、规范、准确调查鉴定的基础。为推进雷电事故调查工作的健康、规范发展,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逐步对调查鉴定主体施行资格管理,现阶段可考虑由州市级气象主管机构通过一定的方式选拔具有调查鉴定能力的防雷工作者,经培训或考试合格后,颁发鉴定资格证,负责一定区域内的防雷事故调查鉴定工作。

1.1.3 现场调查、取证要合法

雷电事故的现场调查应做到手段合法,调查内容客观准确、实事求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参与雷电事故现场调查的工作人员不得少于2人,询问取证不得跟着利害关系人的意愿思路走,询问调查不得采用引诱的方式,记录经证人核实后签字。现场取证记录应有利害关系方签字,调查记录人皆当场签字备案。

1.1.4 要建立完整的资料卷宗

规范的雷电事故调查鉴定卷宗必须做到:资料全面,书写清晰,叙述简洁,格式规范,手续齐全。存档卷宗内容包括立案、主要领导人审批、填写委托鉴定证明、现场取证资料、询问调查、分析报告、结果判定等。

1.2 确定科学严谨的调查项目

调查项目是鉴定主体判定分析的依据,鉴定人员必须用严谨的态度科学地、全面地对待雷电事故调查。雷电事故的调查项目包括:

(1)落雷时间及气象条件。通过证人详细了解雷电事故出现的详细时间、落雷时的情景。取证时被询问证人不得少于3人,且均为具有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并与从当地气象局查询的天气形势及实况资料进行核对,重大雷电事故还要查阅有关闪电定位仪、雷达回波、卫星云图等资料。

(2)雷电事故现场及受损情况。采用照相与笔记的方式,详细调查记录受灾物体(人)的位置、受灾部位及程度、周围环境建筑物状况。调查须绘制受灾位置图、环境状况图、受灾物体与周围环境关系图。受灾程度可到灾情恢复单位调查,如人的身体遭受雷电可找受害人员查看或到医院调查受损的程度。

(3)自然地理环境及地质状况。雷电事故地所处位置的地理状况在现场可通过勘察即可获得,地质状况可到当地地矿、国土资源等部门调查。

(4)雷电痕迹及雷电形成的冲击力。雷电痕迹是现场勘察中证明雷电发生的最有利的物证。雷电痕迹包括金属熔化、建筑物破坏、混凝土构件中性化、木质材料劈裂、铁磁性材料被磁化、地面被击出坑状、人及动物的雷电伤痕等痕迹。雷电冲击力通过调查受灾物及相关物体的耐冲击能力进行分析。

(5)防雷设施状况及验收检测情况。防雷设施状况可通过现场查看,验收检测情况可要求查阅相关资料。

2 应用“综合分析”方法做好雷电事故鉴定

雷电事故鉴定,就是鉴定主体利用雷电知识及实践经验,对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然后作出结论的过程,它包括:事故定性、危害雷电类别定性、受害物受害原因分析,雷电危害过程吻合分析、事故原因判定等。

2.1 事故定性

事故定性是指通过调查资料判定事故产生的原因。雷电事故定性须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通过地理环境、地质状况调查,利用“滚球半径”的定义理论,结合地理、地质状况对落雷概率的影响,分析事故点落雷的概率;

(2)通过查阅当地气象观测资料,并结合闪电定位仪、雷达回波、卫星云图等资料,确定事故点是否具备落雷天气条件,判断云地闪电的生成时间与方向;

(3)通过目击证人调查确定实际落雷情况;

(4)通过雷电点的状况分析实际落雷情况。雷电点的调查非常复杂,调查鉴定人员利用所学知识,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对受害物体及周围环境物体进行仔细勘察,方可确定。

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确定该次事故是否为雷电事故。

2.2 雷电类别定性

危害雷电类别定性是雷电事故鉴定的首要目的,也是责任定性的法律依据。根据雷电产生危害时与雷电点的关系、雷电的危害方式及因雷电引起的法律后果,将地面常见危害雷电分为:直接雷电型,间接雷电型,球状闪电型。通过了解掌握各种类型雷电危害方式、危害特征,使用综合分析法判定雷电事故闪电的类型。

2.3 雷电危害(受害物受害)过程鉴定分析

根据雷电的破坏作用与不同材料、路径的效应表现,综合分析受害物的受害外因、内因。受害内因是受害物自身的耐冲击能力及环境、结构特点,受害物受害外因即雷电的破坏。分析时要以理论支持,力求科学、全面地对雷电痕迹、周围环境的危害进行外因危害分析,在分析受害程度时要争取以精确的计算数值为依据。雷电危害的鉴定方法主要有:

2.3.1 物理分析鉴定法

雷电痕迹的物理分析鉴定法包括金相分析检验、剩磁检验、力学性能测定法和断面及表面分析法。

(1)金相分析检验法。建筑物金属构件或设备受到雷电,由于雷电作用温度远远高于火场的火烧温度,且作用时间短(直击雷主放电时间一般为0.05~0.1ms,总放电时间不超过100~130ms),故只能造成金属表面的熔化,熔痕的金相组织致密细小,类似电熔痕,可以与火烧痕区别开。

(2)剩磁检验法。雷电造成现场的铁磁性材料的剩磁,可以利用特斯拉计(或高斯计)进行检测。雷电流一般可使附近铁磁性物件产生1mT以上的剩磁。检测剩磁常在现场原地进行。

(3)力学性能测定法。力学性能测定主要是对材料包括焊缝的机械强度、硬度等方面的测定,以分析破坏原因、破坏力及火场温度。

(4)断面及表面分析法。断面及表面分析法主要是对金属或其他材料破裂特征和材料内外表面腐蚀或破坏程度的观察检验,从而分析判断材料的破坏形式和破坏原因。

2.3.2 化学分析鉴定法—中性化检验法

化学分析鉴定是以测定现场残留物的化学成份及化学性质为主要目的的一种鉴定方法。通过现场残留物的化学分析可以达到的目的:一是根据残留物、产生物分析现场存在什么物质,有无危险性,在什么条件下可能造成火灾或爆炸;二是根据现场某些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及其程度判断火场温度。

2.3.3 直观鉴定法

直观鉴定法是具有鉴定经验的人员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用感观直接或用简单仪表对物证的鉴定。

2.3.4 事故排除法

有的雷电灾害发生以后,现场已经没有残留物,没有雷电痕迹,同时也无人证物证,这时对事故鉴定只能采取排除法。

2.4 雷电危害过程吻合分析

吻合分析首先是利用受害的位置、受害程度对事故雷电类型的检验。假设雷电类型判定正确,那么其调查的闪击点、危害路径、事故危害特征皆应符合该类雷电的特征。如球闪高温危害人体时,危害为局部明显烧伤,而线状闪电则不同,其初次较强雷电危害大脑或心脏出现纤维性颤动,后续雷电因集肤效应均匀表现毛细血管炭化;其次是利用周围环境物体受害程度对雷电危害路径的检验,依据雷电危害路径及雷电事故环境中受害物与非受害物的击穿强度,求取造成危害的电压范围,将该电压范围与它们的耐冲击电压对比分析,如果一致,证明雷电危害路径判定正确。

2.5 作出雷电事故鉴定结论

雷电事故鉴定结论是利用雷电理论对雷电事故受害物体的受害原因进行分析,并做出判定。首先需要判定的是事故的定性,第二是雷电闪电的类型,第三是被雷电物体受灾原因分析。

3 结论

总之,雷电灾害事故调查及鉴定可以帮助气象管理部门更为准确地掌握雷电灾害的发生规律,为防雷减灾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在进行雷电事故调查鉴定工作时,应选取符合条件的技术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规程进行操作,通过综合分析做出正确的鉴定结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雷电灾害事故调查鉴定的科学性及准确性。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