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年度总结实用13篇

产品经理年度总结
产品经理年度总结篇1

第一,新疆出口商品结构的发展趋势是初级产品的比例呈逐年下降,工业制成品的比例则保持逐年上升,出口商品结构趋于合理。自从1996年起工业制成品成为新疆出口的支柱产品以来,工业制成品占总出口额的比例由1991年的37.68%上升至2011年的83.76%,其中1999年-2003年工业制成品的比例出现了小幅的下降,这与我国加入WTO,这意味着我国需要逐步调低各项进口关税税率,而同时减少对本国出口商品的补贴。2005年开始工业制成品的比例一直高于85%,这由于随着发达省区产业转移深入,新疆不断改善承接产业转移环境,大力发展有些高附加值,高含技术的产业。按四大分类分析,除了化学制品出口比重变化并不明显以外,其他三类比重都明显上升,说明出口结构日益朝着优化的方向发展。初级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例来分析,其中SITCO、SITC2、SITC3类产品在比重下降中有波动,说明这类产品贸易容易受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价格不稳定和贸易格局无法掌控等为特点。

第二,以产品使用要素的密集度来分析,劳动密集型产品逐步成为新疆主要出口的产品。1991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例27.25%,到2011年为74.89%。这是由于新疆对外贸易虽然资源上有比较优势,但是很多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缺乏资金、技术水平不够、匮乏人才等原因,而只能一些投入资本少,成本低,技术要求不高的行业上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比如,农产品,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与此同时,资源密集型产品则有59.65%下降到10.68%。这是因为随着新疆经济和新疆工业产业的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就不断地增加,从而新疆出口资源密集型产品比例就不断地下降。而技术含量较高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则变化并不明显。这是由于新疆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较少,竞争力不强。

总而言之,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总量均呈上升趋势。但是工业制成品占比上升速度快于初级产品,因而初级产品在出口总量的比重下降。

二、新疆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新疆对外贸易商品总体结构仍处于低层次

从表1来看,虽说新疆对外贸易中的出口总体商品结构日益走向合理化,但是出口商品内部结构来分析,新疆对外贸易商品总体结构还是低级化状态。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仍然以“杂项制品”为主。新疆出口杂项品比重占总出口工业制成品比重的50%以上。这表明,新疆的出口基本上是“以量取胜”,即通过增加出口商品的数量来扩大出口的处于较低层次的出口。

(二)新疆出口商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新疆的出口工业制成品比例逐年上升,但是长期趋势来分析,新疆出口商品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与1991年相比,2011年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总出口额的比例升至74.89%,而资源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是分别为10.68%,14.53%。新疆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但是这些都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确保,因此新疆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比例一直处于下降趋势;新疆的资本密集型产品近几年虽有提高,但相对发达省份而言产品生产较少,竞争力也不强。

(三)新疆要素禀赋优势产品难以提升整体出口商品结构

根据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某一国家或者地区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优势的商品。新疆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禀赋,这样使似乎新疆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机型产业,从而得到比较利益。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新疆工业化水平尚未发展,新疆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导向难以带动整个新疆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出口结构提升。

三、改善新疆出口贸易结构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新疆地产工业制成品在新疆出口中的占比

工业制成品的占比是衡量商品结构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贸易竞争力的显著标志。新疆总量上初级产品的出口总额呈现出递减的趋势,工业品出口总额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从结构上看,新疆出口贸易从总体上基本完成了从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初级产品到工业制成品的转变。但就新疆本地出口商品而言,不仅总量占比低,同时工业制成品在地产出口商品中的占比一直维持在50%左右,和新疆总量的工业制成品占比相差很大。这反映出因新疆产业结构的尚未优化,而导致新疆出口商品结构层次仍然偏低,效益低下,竞争力较弱。

(二)加速新疆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化速度

出口贸易结构合理化的过程是由第一次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的历史过程。从表1的绝对量看,新疆出口贸易结构虽说有趋于合理化。但相对量看,新疆出口贸易结构合理化速度并不快。这是应该考虑新疆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新疆该动态的角度下挑选“临界产业”。

新疆在资本要素与技术进步方面从而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上整体处于比较劣势,但这是在现阶段具有局部性的。目前,新疆有的产业部门离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日益缩小,而有的产业部门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这种不平衡为新疆选择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作为临界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重视具有高关联度的要素禀赋产业发展

虽然依据资源要素享赋确立主导产业过于狭隘,但确立主导产业也必须扬优避劣。选择主导产业中要考虑因素之一是具有高关联度的、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的、实现贸易利益最大化的优势产业。因此新疆要素禀赋优势产品来提升整体出口商品结构,要得重视具有高关联度的优势产业,与新疆现有的生产要素、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关联度高,才可以实现以素禀赋优势产品带动新疆整体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参考文献:

[1]裴长洪.中国贸易政策调韦屿出口结构变化分析:2006-2008[J].经济研究,2009(4).

[2]胡国良.新疆优势资源特色产业与对外贸易发展[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9(3).

[3]冉启英,孙慧.新疆出口商品结构变动分析[J].国际商贸,2009(8).

产品经理年度总结篇2

他看秘书写的年终总结只有“六大成就”,就对她说,“你再想想,看能否凑个整数,或十大成就会更有分量些。”秘书想了想,就把支持居委会发动单位员工捐款、带领员工到路海边捡垃圾也写上了。经理看了看,发现这两项工作是去年的事,不过他没反对,叫秘书把上年的年终总结从电脑中调出来,注意数据对比,以示进步。对于“存在的问题”,在这方面经理可以说是个行家,他把企业效益不佳说法律不健全、市场竞争不规范太激等。末他又加上一句“明年我们一定增强开拓和服务意识,再上一个新台阶”。他问秘书:同级单位的年终总结写得长吗?秘书说不清楚。经理嫌字数太少,于是在中附上不少数据和图表,又加大字号、拉大行间距。页数增加总结变厚了,经理吩咐秘书以这份总结为主,上交总经理。

年终总结已悄然“变味”。变成了“鸡肋”。销售经理的工作总结至关重要,基层优范网客户作了分析,客户到底来自什么行业?利用CRM经理发现汽车行业的客户占整个客户的20%之多,而贡献出来的销售额占80%,他清楚了解到,这就是二八原理的体现。汽车行业还有很多不是自己的客户,下一年度的重点应该是汽车行业。经理把这也写到自己的报告中。

产品销售总结

同时,经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公司新推出了一些广告产品,而客户对某些新产品的并没有大量购买,经理需要分析,新产品真的没有价值吗?通过购买这些新产品的客户的反馈,经理发觉产品不错,只是销售人员没有把握产品客户认可的一面。经理把新产品的拓展情况写在报告了,并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人员管理总结

经理从CRM里面也得到了一些人员效率方面的数据,比如:

销售人员每天平均拜访客户数量、访问的成功率、每天销售访问的平均收入、每百次访问平均得到的订单数、每月开发的新客户数(这是销售人员对企业的特别贡献)。

经理写出了新一年的销售人员考核计划,有理有据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经理所有的分析和研究都是基于CRM里的数据,他相信自己的年终总结一定是有价值的。

结束语:

两种销售年终总结谁最好呢?经理当然是大将风范,经理只是“做天和尚撞天钟”,年终总结不是鸡肋,不管写得好坏,年终总结都是一面镜子。

客户作了分析,客户到底来自什么行业?利用CRM经理发现汽车行业的客户占整个客户的20%之多,而贡献出来的销售额占80%,他清楚了解到,这就是二八原理的体现。汽车行业还有很多不是自己的客户,下一年度的重点应该是汽车行业。经理把这也写到自己的报告中。

产品销售总结

同时,经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公司新推出了一些广告产品,而客户对某些新产品的并没有大量购买,经理需要分析,新产品真的没有价值吗?通过购买这些新产品的客户的反馈,经理发觉产品不错,只是销售人员没有把握产品客户认可的一面。经理把新产品的拓展情况写在报告了,并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人员管理总结

经理从CRM里面也得到了一些人员效率方面的数据,比如:

销售人员每天平均拜访客户数量、访问的成功率、每天销售访问的平均收入、每百次访问平均得到的订单数、每月开发的新客户数(这是销售人员对企业的特别贡献)。

产品经理年度总结篇3

所谓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驱动下,抓住加入世贸组织和世界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大力发展出口贸易,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提出了制定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重点和战略对策的框架设计。因此,这一研究对于我国加入wto后,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趋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对于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和充分发挥对外贸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和重点

(一)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目标,应当包括进出口的数量目标和质量目标两个方面

1.数量目标: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确定,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也就是说,要在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89,404亿元的基础上,到2020年翻两番。按当年汇率计算,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07,83美元,首次超1万亿美元(为方便计算,以1万亿美元为基数)到2020年达到4万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7.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849美元(为方便计算,以人均800美元为基数),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200美元到中等发达国象的水平。

与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相适应,商品货物翻两番是个什么概念呢?2000年我国进口总额为4,743.1亿美元,其中,出口2,492.1亿美元,进口2,251亿美元(2001年进出口额为5,097.7亿美元,其中,出口2,661,6亿美元,进口2,436.1亿美元;2002年进出口总额为62000亿美元左右)。如果按2000年进出口额5000亿美元为基数,进出口额大体平衡计算,到202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将达到20,000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7.2%,大体上相当于美国2000年的进出口规模。

(1)外贸翻两番的必然性。为什么要提出外贸进出口总额到2020年要翻两番呢?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表现在生产力发展上,发展要保持一定的速度。这是保障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处理对外关系和解决国内各种复杂问题的关键。邓小平曾强调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因为"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还告诫我们:我们在国际事物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如果我们发展了,更加兴旺发达了,我们在国际事物中的作用就会大。"这是被社会历史发展实践所证明的科学结论,也是我们坚持需要一定发展速度的重要理论依据。

(2)外贸翻两番的必要性。首先,外贸翻两番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有了很大提高。据瑞士洛桑国际研究所2000年国际竞争力报告,1999年参评的46个国家中,中国排名次序由第31位降为第33位。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2002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首次公布了2001年世界主要国家技术成就指数(tai)评价体系和资料,该指数由技术创新、新技术传播、传统技术传播和人类技能等四个方面构成。在72个参加评估的国家(地区)中,技术成就指数平均为0.743;而中国的技术成就指数为0.299,排序为第45位,居世界中等偏下水平。

其次,外贸翻两番是我国由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需要。2000年我国gdp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这是历史性的跨越。但是,我国人均gdp水平,在世界属于低水平。我国的外贸出口2000年居世界第6位,进口居第7位,属于世界贸易大国,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出口水平低,还不是出口强国。与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再次,外贸翻两番是增加社会就业、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已进入小康,但就全国看不同地区收入水平差距很大,城市下岗人口比较多,每年新增人口有1000万人左右,就业压力很大,这是影响社会政治、经济稳定的一个大问题。

(3)外贸翻两番的可能性。这是对未来20年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发展趋势而作出的结论。就国际环境而言,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共同愿望,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有关专家按俄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的长波理论预测,从2001年到2025年乃至2030年左右,世界经济将处于第五个新的长波上升期。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新技术革命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仍将继续增长。

就国内环境而言,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令世人瞩目。我国短缺经济时代已经过去,商品供求关系有了明显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经营主体多元化"大经贸"格局已形成;产业结构和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有了明显提高;进出口贸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对外开放领域更加拓宽,市场准入不断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已基本形成。当然,未来20年外贸发展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不确定的因素或预想不到的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知难而进,开拓进取,抓住加入世贸组织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的机遇,加速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对外贸易发展,什么困难都不会阻挡我们前进。

2.质量目标:坚持外贸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这是因为:首先,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有待优化。应当肯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对外贸易集约经营方针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2000年我国工业制造业生产能力居世界第四位,尽管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已占出口总额的89.8%,2001年占90.1%,但在工业制成品中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仅占15%,更缺乏国际名牌产品,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档产品出口为主,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是制定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

其次,我国出口货源地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主要增长极(城市)商品出口很不平衡。根据东部、中部、西部划分,东部地区按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和省属32个城市的统计,1999年出口额占当年全国出口总额的64.29%;中部地区17个城市,1999年出口额占当年全国出口总额的3.23%;西部地区13个城市,1999年出口额占当年全国出口总额的2.30%。很显然,我国城市增长极的优势在东部,而不在中部和西部。因此,在外贸翻两番过程中,如何提升中西部地区增长极在出口中的地位,发挥中西部地区的特色商品优势是值得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二是西部外贸出口依存度低。根据海关统计,我国西部12省(区、市)1999年出口总额77.2亿美元,占全国当年外贸出口总额的4%;而西部地区出口依存度多数省区在3%左右,大大低于全国20%的平均水平。这表明外贸出口对西部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较小,反映出西部地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低。三是西部地区的出口商品结构层次低。由于受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特点的影响,西部地区出口商品结构以资源型、原料性初级产品为主,而工业制成品如机电产品和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很少。

从上述分析可见,我国在确定外贸发展质量目标时.一定要抓住结构调整升级这个关键环节,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动出口商品结构和地区商品结构优化,从而提高出口国际竞争力和增强出口后劲。

在重视发展速度与结构相统一的同时,我们还应当重视速度与质量、效益的统一。目前,我国工业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国民经济总体实力居世界第6位,许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我国拥有一批企业的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市场占有率居世界前列,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还要看到,由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技术装备和管理比较落后,高档产品和名优产品较少.如机电产品出口虽然成为出口额最大的商品,但在世界机电产品的名牌中所占份额极小,而在信息产业中的关键技术、关键工业、关键产品尚处于劣势地位。特别是在我国出口经营中,长期存在的市场秩序混乱,低价竞销、"以量取胜"的粗放经营状态尚未根本消除。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应当意识到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因为不重视产品质量或出口产品质量不佳,导致出口竞争力下降,容易失掉市场和消费者;同样道理,如果忽视出口的经济效益,则会影口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甚至会导致企业的破产。因此,我们应当把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作为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任务的核心,是提高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在20世纪50年代,1953年初级产品出口占全部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79.4%,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为20.6%,主要向苏联及东欧国出口大米、大豆、食用植物油、冻肉、茶叶、桐油、绸缎、呢绒、棉布、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等。60年代,我国轻纺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初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下降为60%左右,工业制成品占出口额的比重提高到40%左右。70年代,1979年初级产品出口的比重降到53.6%,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上升到46.4%,尽管工业制成品出口发展很快,但仍然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80年代,在改革开放浪潮推动下,我国轻纺和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强劲,1989年初级产品出口占出口额的比重下降到34.7%,工业制成品出口占总出口额的比重上升到65.3%。90年代,1998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总出口额的88.8%,初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11.2%。总的看,20世纪后半叶,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呈现不断优化的趋势,这表明我国生产力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从较低水平向更高水平方向迈进。从而为提高我国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目前,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进入全面对外开放新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呢?竞争力是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是反映一个经济体在市场竞争中经济实力强弱和发展趋势的重要标志。一个经济体的竞争力具有层次性、综合性、动态性特点。所谓层次性主要表现在国家竞争力(大国还有地区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主要是产品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竞争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国家,但在国与国之间竞争力比较上则以国家竞争力为主体。所谓综合性是指一个竞争主体的竞争力的强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影响一国产业或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很多,除价格(直接受成本制约)竞争因素外,还受各种非价格竞争因素,如商品质量、商品品牌或商标、商品市场营销手段、商品的性能安全,以及对人身健康影响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但在商品质量等非价格竞争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商品价格竞争因素还起主要作用.这就是物美价廉的道理。所谓动态性是指一国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包括产业或产品竞争力或比较优势,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变化的。

根据竞争力的上述特点,如何衡量和判断一国产业和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即正确选择出口产业或产品的战略重点,这对于带动本国经济发展和进出口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非常重要。一般来讲,一国产业的发展变化过程和出口产品优化过程,二者相一致,即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资源密集型产业)产品--资本密集型产业和产品--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和产品的发展阶段。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看,由建国初期的矿产品、农产品出口为主,逐步扩大到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产品、纺织品和服装出口为主,现在,机电产品包括高科技产品出口成为出口拳头商品。这表明经过多年的进口替代和改革开放后的引进适用的先进技术设备,改造传统老设备,对于提高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和国际竞争力起了积极的作用。

(三)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的重点,是选准我国出口的主导产业和产品

目前,我国工业发展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根据中央"十五"计划建议,应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线。这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国际产业转移,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重组和优化配置的特点而作出的正确的战略选择。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适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大振兴制造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当看到,高新技术产业包括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等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使高新科技产品成为我国出口的新增长点。这是从长远战略着眼,扩大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为:

第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出口可以促进我国出口产业从低附加价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升级和转移,有利于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三个基本因素:一是生产要素尤其是资本要素的增长;二是产业结构从低附加价值产业向高附加价值产业升级;三是科技进步,这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最重要的因素,因而也是提高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2000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7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4%,占出口总额比重为15%,而oecd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比重平均40%,其中,美国为44%,新加坡最高为72%,与它们相比,我们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第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出口,可以吸收国外高科技资源,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为我国出口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高科技资源不仅包括高新技术,还包括高新技术人才和管理,对于提高我国的生产管理水平、研究和开发能力大有裨益,能够为我国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外贸扩大出口提高强大动力。

第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出口,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保证我国外贸翻两番目标的实现。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和中国90年代新一代家电行业包括彩电、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生产和出口的高速增长,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进行产业结构快速升级,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实践证明,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是加快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在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出口的同时,必须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工资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至少在20年内,必须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品来推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出口。这是因为:

第一,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品成本较低,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我国在轻工产品、纺织品、服装、家用电器、部分机械和电子产品等成熟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具有相当的生产规模,目前已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国。1978年,亚洲"四小龙"向工业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了亚太地区劳动密集型产品总出口的70%以上,中国仅占不到10%。20年后,中国出口到日本、澳大利亚、欧洲和北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中,中国的平均市场份额上升了42%,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品出口,可以减轻我国扩大就业的压力。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还相当低,技术较为成熟的传统产业即劳动密集型产业尚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同时,我国人口总量还在继续增加,扩大就业仍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一般来说,民营企业(包括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适合于从事加工贸易如家电产品、服装、制鞋、玩具等生产,可以容纳更多的劳动力,有利于缓解我国严峻的就业压力。

第三,发展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或产品出口,可以加快资金积累,为产业升级创造条件。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向外转移的技术都是较成熟的技术,技术(包括专利软件,有时也包括硬件设备)价格较低,相当于原来r&d成本的1/3,而且这种技术对于我们采说,属于适用的先进技术,比我们自己r&d成本低,投资周期短,收益比较快,可以发挥"后发优势",特别是在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中,包括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的零配件产品更适于我国国情特点,可以为国家创造更多的外汇收入,更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二、实施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实现外贸翻两番的应对措施

根据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指导思想,必须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这个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外贸发展,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健全外贸法制建设,为我国外贸翻两番,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特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坚持以发展为主题,把外贸发展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要务来抓

1.要澄清几种片面认识,正确理解外贸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一种模糊观点,认为"我国出口依存度太高,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或造成出口贫困化增长"。我认为,合理的出口依存度的界限,要看出口是否有效益,如果出口企业不亏损,国家也不补贴,在这一前提下,只要国际市场上有需求,出口产品卖价又合理,我们就应当鼓励多出口,这样做就不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或造成出口贫困化增长。另有一种模糊认识,就是只强调扩大内需而忽视外需的作用。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扩大内需是我们长期应坚持的正确方针,但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在任何时候都不应忽视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应始终如一地坚持投资、消费、出口需求的三轮推动作用。还有一种模糊认识,认为加工贸易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价值低,走私猖獗,不宜大力发展,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应当强调,发展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客观需要,有利于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扩大社会就业,弥补国内短缺资源,只要搞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鼓励国内厂商技术创新,提高加工深度和技术含量,由外商委托制造向委托设计制造和自主品牌加工方向发展,加工贸易也会延伸链条,增加附加价值,加工贸易也会向高层次发展。走私严重是监管力度不够造成的,不是加工贸易自身的弊端。

2.要发挥增长极(城市)产业群和地方特色产业群优势在扩大出口增长中的带动作用。产业集聚效应理论认为,某种产业在一个地区的集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可以吸纳智力人才,实现企业间的合理分工,因而,这一地区的产业和出口商品竞争力会越来越强。我国幅员辽阔,东、中、西部外贸发展极不平衡,具有各自的发展优势,在外贸发展中不能人为地"一刀切",应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

(1)东部发达地区就在保持it产品出口高速增长、机电产品快速增长的同时,保持纺织品服装、轻工和农产品的稳定增长。现阶段,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已成为我国出口商品的主要生产基地,机电产品,特别是信息通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已成为该地区新的出口增长亮点。我们应当在珠江、长江、环渤海三个经济带和东部12个省市的32个主要出口城市的基础上,再选定培育若干个增长极的主要企业作为发展基地。通过吸引国外大型跨国公司投资,建立研发中心,继续扩大加工贸易规模和产业配套能力,形成新的产业带,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现代化农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企业,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充分发挥浦东新区、经济特区、高科技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保税区在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中的骨干作用。

(2)中部地区应当利用资源优势,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积极发挥地方产业群优势,大力发展探加工产品出口。我国中部地区的17个城市,原来出口规模小、基数低,近年来发展很快,发展潜力比较大。随著我国现代交通、物流、通讯的发展,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通过这些政策措施,我国中西部地区地理位置上的劣势会越来越小,同时中部地区工业具有一定的基础,矿产资源,农业资源及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些优势为接受东部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创造了条件。我国对外开放由东向西;从沿海到内地呈梯度发展。目前,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劳动力成本接近于国际水平,这就决定了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必须向中部地区转移。而中部地区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通过利用外资,合作研发,大力发展地方特色工业和农业,发展高科技农产品加工和绿色产品出口,发展潜力巨大。

(3)西部欠发达地区应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在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培育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积极开发和培育新的外贸出口的增长亮点。我国西部地区的13个城市,近年来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下,外贸发展很快,但增长极和产业群发展极不平衡,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开放意识。应当充分利用工业基础较好的重庆、成都、兰州、乌鲁木齐等中心城市的产业优势,在进一步开发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同时,还应加大农产品的出口培育,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价值。宁夏、甘肃、青海等省区,还要以利用外资和东部沿海地区资金,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动重点地带开发。比如,宁夏自治区可以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和中东伊斯兰国家的资金优势,共同开发建厂,发展伊斯兰国家需要的新材料产业和特色医药产业向伊斯兰国家出口等等。

3、要坚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特别是经常项目的收支基本平衡。因为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资本流动加快的条件下,由于我们缺乏管理金融的经验和方法,缺乏管理金融的法律和制度,金融资本实现调控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必须十分重视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同时,还要强调经常项目的收支平衡。因为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没有一定的外汇储备,保证进口先进技术设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增强出口后劲,保证必要的海外投资,推进"走出去"战略,保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要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是不可能的。所以,在中长期计划中和未来20年间,如何防范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也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要充分重视民营企业在出口中的发展潜力,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要坚持"以德经商",发扬中华民族传统诚信美德,建立诚信机制,树立良好企业和国家形象。要重视企业的外贸发展战略问题,建立中国式的跨国公司等等,在此不一一赘述。

(二)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始终把外贸体制改革和创新作为外贸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外贸体制改革,应包括政府管理职能改革、企业制度改革和中介组织功能改革三个方面。这里仅就外贸体制改革的框架,谈点设想,

1.政府管理职能改革:政府管理职能改革,必须符合世贸组织法律体系框架和管理体制的要求。政府管理职能,应是制定政策、制定发展战略、经济调节、组织协调、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职能。以经济调节为例,就是运用经济手段,通过价格、利率、汇率和税率等经济杠杆进行调节。在财税政策方面,坚持与完善财政资金支持制度和出口退税制度。在货币政策方面,建立与完善进出口信贷、融资担保、信用保险等金融支持体系,以及实施鼓励出口的产业政策,来调控进出口贸易的运行,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

2.企业制度改革: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深化企业改革,特别是深化国有外贸企业的改革,是搞活进出口的关键所在。企业制度改革的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体制要有灵活的机制,诸如自主经营权;改造发展权、留利权(包括分配使用、职工的工资和福利)、企业组织结构自诀权等。二是企业在享有充分自主权的基础上,建立企业的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的制度管理,包括岗位责任制度、财务分配制度、经营管理(含技术管理)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等。

3.中介组织功能的改革:组建行业协会,替代政府行使一部分管理职能,是国外普遍行使的有效管理办法。它既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又有利于实现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的需要。改革的总取向:弱化行业协会与政府管理部门的关系;强化行业协会与本行业企业的经济利益关系,使行业协会真正成为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改革的框架思路:(1)行业协会的组建和主要负责人的决定,不应由政府主管部门委派,而应由本行业民主协商选举产生。(2)行业协会的经费主要应由会员单位按其经营收入的一定比率交纳。(3)外贸进出口商会应当深化改革,逐步由依托外贸企业转变为依托工业企业的行业化改造,才能克服工贸分离的弊端,提高外贸管理的有效性和行业管理的自律性。

(三)坚持依法行政,加大外贸立法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保障外贸可持续发展和推动经济的不断增长

产品经理年度总结篇4

[作者简介]刘成军(1970-),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赵德海(1951-),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创新商业模式 转变黑龙江省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研究”,批准号:GZ13D102;黑龙江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决策咨询项目“黑龙江‘经济区建设’市场化发展研究”,编号:12G004。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受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变化的影响,黑龙江省出现对外贸易总额大幅波动和高额逆差、经济增长速度在全国排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回调” 等问题。在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深入探讨黑龙江对外贸易结构优化的途径势在必行。

一、对外贸易结构及其优化的内涵

对外贸易结构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理解。从狭义角度讲,指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即一定时期某类(或某种)商品在一国(或地区)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广义的对外贸易结构应包含多方面内容,本文从数量、商品、地理、方式和模式5个分量结构来分析。在不考虑贸易壁垒条件下,上述5个分量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一国(或地区)的要素禀赋、技术水平会决定以何种方式和模式参与国际分工,形成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和运输成本进一步决定了商品结构和地理结构,最终合并表现为数量结构的增减。

对外贸易结构优化是指对外贸易构成趋于更合理,各组成部分相互关系更协调,促进对外贸易在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包括在开放经济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就业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提高福利水平等。

1数量结构及其优化。按商品流动方向,包括出口和进口两个方向上流动的商品数量及其差额。如果从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角度来看,本文以对外贸易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净出口额的增量来衡量。如果两者均为正值且呈上升趋势,则可以称为对外贸易数量结构得到了优化。

2商品结构及其优化。商品结构是指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贸易额在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商品结构优化应是工业制成品贸易比重不断上升,初级产品贸易比重不断下降。这说明加工能力提高了,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和产业结构的演进。

3地理结构及其优化。对外贸易地理结构是指与一国(或地区)进行对外贸易往来的不同国家(或地区)在该国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也称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它表明某一经济体对外贸易活动的空间分布密度,用于区分贸易伙伴国的地位。从分散风险的角度考虑,这种空间分布不应过于集中。为此,地理结构优化表现为一定时期内贸易伙伴国数量的增加和过分集中程度的下降。

4方式结构及其优化。对外贸易方式结构是指各种贸易方式的贸易额在贸易总额中的比重。结合黑龙江的资源和地域优势,方式结构优化应表现为边境贸易和加工贸易比重不断提高。

5模式结构及其优化。对外贸易模式是指一国(或地区)与其他国家之间分工联系的方式,可以分为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国际上习惯以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简记为G-L指数)区分一国(或地区)参与某类商品分工的模式。G-L指数的计算方法为式(1)。G-L的取值在0~1之间,越趋近于1表明该类商品趋近于产业内贸易,越接近0则说明该类商品越趋向于产业间贸易。

IndexGL=1-Xit-Mit1Xit+Mit (1)

其中:IndexGL为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Xit和Mit表示i年t类商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

相对于SITC划分的大类商品而言,初级产品倾向于产业间分工,工业制成品倾向于产业内分工。因此,模式结构优化应是初级产品的G-L指数不断下降,工业制成品的G-L指数不断增加。

二、黑龙江省对外贸易结构优化的评价

考虑到汇率制度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中国加入WTO等一系列环境变化,本文选定1995―2012年为评价区间。

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将总体层指标确定为对外贸易结构指标(Y),总体层下包括5个分量结构指标:数量结构指标(Y1)、商品结构指标(Y2)、地理结构指标(Y3)、方式结构指标(Y4)和模式结构指标(Y5),系统层内的具体显示性指标(Xi)及其计算公式见表1。表1黑龙江省对外贸易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及计算公式总体层1系统层

[权重]1指标层

(单位)[权重]1方向性

(符号)1计算公式对外贸易结构(Y)1 总量

结构1对外贸易总额(亿美元)

[0691]1(+)1对外贸易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Y1)

[0162]1对外贸易对GDP贡献度(%)

[0309]1(+)1对外贸易对GDP贡献度=净出口1GDP×100%商品

结构1初级产品进口比重(%)

[0534]1(+)1初级产品进口比重=初级产品进口总额1对外贸易进口总额×100%(Y2)

[0209]1出口贸易结构指数(%)

[0466]1(+)1出口贸易结构指数=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初级产品出口额1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初级产品出口额地理

结构1贸易伙伴国数量(个)

[0559]1(+)1贸易伙伴国数量=(出口目的国)U(进口来源国)(Y3)

[0208]1对外贸易地理集中度

[0441]1(-)1对外贸易地理集中度=前五名贸易伙伴国贸易额1对外贸易总额 方式

结构1加工贸易比重(%)

[0524]1(+)1加工贸易比重=加工贸易额1对外贸易总额×100%(Y4)

[0199]1边境小额贸易比重(%)

[0476]1(+)1边境小额贸易比重=边境小额贸易额1对外贸易总额×100%模式

结构1初级产品G-L指数(%)

[0505]1(-)1GL制成品=1-初级产品对外贸易1初级产品对外(Y5)

[0222]1工业制成品产品G-L指数(%)

[0495]1(+)1GL制成品=1-工业制成品对外贸易1工业制成品对外2评价方法

首先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对于正向指标,按指标数值进行排序,取最大值为评分基准,记为满分100分,其余年度的指标数值除以该最大值得到同一指标在其他年度的得分。对于负向指标,取值大的说明对结构优化有反向作用,所以先对各负向指标取倒数,然后进行排序得到最大值,再以该最大值为标准对各年度数值进行评分。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无量纲数值,已经将负向指标进行了排序逆转,因此,最终进行总分合计时,应以正值计入总分中。

表1中10个指标涉及的结构性指标,不需要进行数据处理。但是对外贸易总额需要剔除物价波动因素的影响,为使该指标在纵向上有可比性,将其调整为1995年不变价格。

其次依据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各指标分配权重。将表1中的评价指标取值进行主成分分析,其中对外贸易总额以1995年不变价格计算,取特征根大于1的为主成分,得到2个主成分,如表2所示,其特征根分别为6843和1344,累计方差为81865%,超过80%。KMO统计量05400,Bartlett Sig取值为00000,可以进行主成分分析。两个主成分F1和F2的权系数分别为07629和02371。表2中各指标用向量X表示,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得到各指标向量系数的绝对值。通过各指标特征向量的绝对值和主成分权数计算各指标在系统层中所占的权重,进而合计得到系统层指标在总指标中所占的权重,计算结果见表1中的方括号([ ])内。

表2对外贸易结构评价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结果主成分1特征根1累计方差1主成分权系数1KMO度量1Bartlett SigF11684316842610835810.540010.0000F211344181865101642主成分特征向量的绝对值1F11F2X11096210031X21025310917X31041610872X41078010277X51095610162X61078310123X71082910209X81072710347X91090710219X101093910031将各指标的无量纲数值与各指标对应的权重相乘,逐层合计得对外贸易结构总评分。

3评价结果

(1)对外贸易结构总体呈现不断平稳优化状态。1995年黑龙江省对外贸易结构总评分为414,至2012年总评分为649,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只有2000年呈现小幅下降外,其余年份都稳步提高。

三、黑龙江省对外贸易结构的演进路径

将5个分项指标的演进路径逐一展开,图2显示不是所有的分项指标均满足“S型” 路径。总量结构、 地理结构基本符合“S型”路径,商品结构仍处于上升阶段,目前看还未进入减速阶段,因此商品结构还有优化潜力。而方式结构从1997年之后就不断恶化,模式结构先恶化后好转。

四、优化黑龙江省对外贸易结构的对策建议

1明确进出口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

黑龙江的主导产业主要包括食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木材加工业和能源产业。结合资源的支撑性划分,可以选择食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作为出口的优势产业,将木材加工业和能源产业作为进口优势产业。(1)提升绿色食品出口优势。黑龙江省应充分研究国外消费者的需求偏好,不同地区间的差异,对价格的敏感程度,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和开发,不断拓展国外市场。统一产品标准,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别要注意绿色食品的品牌效应,形成核心竞争力。(2)外引内联发展装备制造业。结合国内外对制造业专业化水平、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通过外引内联构建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群,除了增加出口外,还可以发展民营经济,扩大就业,带动经济增长,增加税收。(3)建立木材出口区,提升加工深度。俄罗斯木材资源较丰富,是黑龙江木材进口的主要来源地。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在距产地和出口运输较为便利的位置建立木材出口加工区,并以产业集群化的思想来进行建设。

2深化对俄经贸合作并优化地理方向

首先充分利用有利时机,深化对俄经贸往来。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启动实施了远东开发战略,且中俄两国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年)》,在对俄经贸关系中东北地区具有战略地位。为了深化和推进双边关系,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公路、铁路和口岸、贸易园区、合作园区和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同时,还要加强制度建设,包括通关便利化、规范边境贸易秩序和纠纷处理应急机制。此外,实施地理方向多元化。韩国也是黑龙江较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在钢铁、汽车、化工等产业具有优势,农产品为其敏感产业,与黑龙江省经济存在互补性和竞争性,合作空间及发展潜力较大。未来随着中韩合作的深入,黑龙江可以扩展与韩国的经贸往来,以分散地理方向高度集中的风险。为了主动参与第三产业革命,应对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的冲击,应加强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进行合作,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的合作,包括新能源、煤化工等,这些国家和地区在黑龙江对外贸易中也一直占据主要地位,也是均衡地理方向的主要选择。

3大力发展加工贸易

黑龙江的加工贸易规模小,且加工程度和附加值低,与发达地区的加工贸易相比有较大差距。过去黑龙江加工贸易以进料加工为主,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多为外资企业,最大的原料供应国连续多年一直是俄罗斯。但近年来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逐年下降。为此,黑龙江应充分利用与毗邻俄罗斯的有利条件,通过建立对俄加工贸易园区,鼓励黑龙江的民营企业进入。

[参考文献]

[1]Krugman,PRIncreasing Returns,Monopolistic Competition,and International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79:69-479

产品经理年度总结篇5

一、美国的消费结构

美国消费在总体上呈现了稳步上升的势头。从1980年开始,美国消费支出逐步增加;仅在2009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消费有小幅下降;但2010年开始又很快恢复(图1)。可以看出,近30多年来,美国的消费支出整体上较为稳定,没有大幅变动的迹象,较少受到经济或金融危机的影响,也说明了美国的社会福利和居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具体到美国消费结构,按照消费产品的类型划分,在耐用品、非耐用品和服务等三大类产品上,美国的服务消费支出最多,非耐用品消费支出其次,而耐用品的消费支出最少。以2000年的数据为例,美国耐用品消费支出9158亿美元,非耐用品消费支出15434亿美元,服务消费支出43712亿美元;服务消费支出是耐用品消费支出的约4.8倍、非耐用品消费支出的约2.8倍;而非耐用品消费支出是耐用品消费支出的约1.7倍。再以2011年的数据为例,美国耐用品、非耐用品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分别是11464亿美元、24784亿美元和71042亿美元;服务消费支出是耐用品消费支出的约6.2倍、非耐用品消费支出的约2.9倍(见图2及表1)。

美国在耐用品、非耐用品和服务消费支出变动的时间趋势上,服务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最快、其次是非耐用品、最后是耐用品;也就是说,服务消费支出所占的份额在不断增加(与耐用品和非耐用品消费支出相比),非耐用品消费支出的份额与耐用品消费相比也在缓慢增加。分别以1980和2011年的数据对比为例,1980年美国耐用品、非耐用品和服务消费支出的比为1:2.53:4.22,2011年这三者的比变为1:2.16:6.20 (图2和表1)。这一结构变动趋势说明,美国的消费结构在不断优化,服务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逐步增加,消费的层次在不断提高。

进一步探究耐用品和非耐用品的细分消费结构。耐用品消费支出上,以近十年为例,机动车辆消费支出最多,其次是娱乐商品,再其次是家具和家用设备,最后是其他耐用品。从更长的时间区间看,1980年开始,机动车辆的消费支出一直是耐用品消费中最大的支出部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处于快速增加阶段,但2009年的金融危机对机动车辆消费产生了负面影响;娱乐商品、家具和家用设备的消费比重呈现阶段性差异,1994年之前,家具和家用设备的消费支出一直高于娱乐商品,但1994年之后娱乐商品的消费支出不仅多于家具和家用设备,同时也呈现了较快的增长势头(见图3和表1)。在增长速度和所占比重上,娱乐商品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快于机动车辆、家具和家用设备;机动车辆、家具和家用设备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和变动趋势大致相同。这些变动趋势也说明了美国消费结构的水平和层次在不断提升,对于娱乐等享受型消费的支出比重不断增加。

非耐用品消费支出上,以近十年为例,其他非耐用品的消费支出比重最大,食品消费支出比重其次,服装消费支出比重再其次,能源消费支出比重最小。从更长的时间段看,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食品消费支出占总非耐用品消费支出的比重最大,其次是其他非耐用品消费支出,再次是服装消费支出,最后是能源消费支出。从各类非耐用品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看,其他非耐用品消费增长速度最快,其次是食品消费支出,而服装和能源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较慢(见图3和表1)。

总体上,当前美国的产品消费结构是:服务消费占据总消费的主体,非耐用品的消费支出略高于耐用品消费支出,且服务消费支出的绝对值和相对值(相对于总支出的份额)都呈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在耐用品的消费支出上,娱乐商品消费和机动车辆消费的支出占据的份额较大且增长较快(尤其是娱乐商品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很快),而家具和家用设备支出以及其他耐用品消费支出所占份额较小且增长较慢。在非耐用品消费支出上,其他非耐用品消费和食品消费的支出占据主体地位且增长较快,能源和服装消费支出所占份额较小且增长缓慢。美国产品消费结构的变动体现了其消费质量和层次不断提高的特征,例如对于服务商品消费的增加、对于娱乐商品消费的增加等。

二、美国的投资结构

美国投资的变动整体上稳步增加,但变动的幅度比消费大,在不少年份都呈下降趋势(例如1982、1992、2001、2008和2009年)。具体数据看,1980年美国投资总额为5795亿美元,到2011年增长到23352亿美元,增长了4倍多,年均增长约9.8%。从不同时间阶段的增长速度看,20世纪90年代的投资增速快于80年代,而从2000年开始的新世纪以来投资增速又快于20世纪90年代,但2009年金融危机后的美国投资明显下降(见图4)。

从投资主体划分的美国投资结构看,私人投资占据了总投资的主要份额,且变动趋势和总投资高度一致,而政府投资所占总投资的份额较小且呈现非常缓慢的增长趋势。以2011年的具体数据为例,美国私人投资额为18549亿美元,占总投资23351亿美元的约79.4%;政府投资额为4802亿美元,占总投资的约20.6%;私人投资是政府投资的约3.9倍(图5和表2)。

从美国私人投资和政府投资的时间变动及增长速度看,私人投资和总投资的变动趋势高度趋同且波动较大,而政府投资的增长稳定且增速缓慢。以2011年和1980年比较的投资变动趋势为例,美国总投资增长了4.02倍,年均增长约9.8%;美国私人投资增长了约3.9倍,年均增长约9.3%;而美国政府投资增长了约4.8倍,年均增长约12.2% (图5和表2)。

进一步分析私人投资和政府投资的细分结构。私人投资方面,私人商业投资占主体地位,且与私人总投资的变动趋势较为一致,而私人家庭和机构投资所占的比重较小。以2011年的实际数据为例,美国私人商业投资金额14565亿美元,占私人投资的78.5%;而私人家庭和机构投资金额为3984亿美元,仅占私人投资总额的5.3%(见表2)。私人投资的增长趋势显示,私人商业投资增速快于私人家庭和机构投资。

政府投资方面,州和地方政府投资占据主体地位,联邦政府投资所占的份额较小;增长速度上,州和地方政府投资增速明显高于联邦政府投资。以2011年具体数据为例,联邦政府投资1605亿美元,占政府投资总额(4802亿美元)的33.4%;州和地方政府投资3197亿美元,占政府投资总额的66.6%。增速上,2011年与1980年相比,联邦政府投资增长了约4.4倍,州和地方政府投资增长了约5倍,州和地方的投资增度快于联邦政府(见图6)。

从美国固定资产投资的行业结构看,占据份额较大的投资行业主要是房地产和租赁业、制造业、采矿业、信息业和金融保险业。以2011年的数据为例,房地产和租赁业的投资额为4012亿美元,制造业投资额1921亿美元,采矿业1766亿美元,信息业1590亿美元,金融和保险业投资1327亿美元(见表3)。2009年金融危机对各行业的投资都产生了负面冲击,比较而言,房地产和租赁业、采矿业和制造业的投资遭受的影响更大(见图7)。

总体上,目前美国投资的结构特点是:私人投资规模远大于政府投资,私人投资是投资的主体,与总投资的变动趋势高度一致;私人投资的变动幅度较大,而政府投资变动幅度较小。进一步细分到私人投资结构,私人商业投资占据了主体地位,私人家庭和机构投资相对规模较小。政府投资结构方面,州和地方政府投资是政府投资的主体,而联邦政府投资不仅所占份额小,增长也较为缓慢。

三、美国的出口贸易结构

美国的整体出口贸易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仅在少数年份(2001、2002和2009)出现下降结果;增长速度自从21世纪以来有所下降,尤其是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的出口下降显著。以具体数据为例,2011年美国出口总额为21033.7亿美元,而在1980年美国的出口仅有2718.3亿美元,增长了约7.8倍,年均增长约21.7%。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美国出口的年均增长率约为9.6%;从90年代到新世纪(2000),美国出口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0%;新世纪以来美国的出口年均增长率约为8.7%(见图8)。

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划分的出口结构方面。货物出口是总出口的主体,不仅在总出口中的份额更大,且增长趋势与总出口更加一致。以2011年的具体数据为例,美国货物出口14974.1亿美元,服务出口6059.6亿美元;货物出口占总出口的71.2%,服务出口占总出口的28.8%,货物出口是服务出口的约2.47倍。增长速度上,以最近10年多的数据为例,从2000到2011年,美国货物贸易年均增长率为8.3%,服务贸易年均增长率为10%,可见服务贸易增长率略高于货物贸易(图8和表5)。

货物贸易出口的产品结构方面。机器和运输设备、化学品、不同种类的制成品、原料划分的制成品以及其他商品和交易是主要的出口货物产品。2011年的数据显示,机器和运输设备出口占货物出口总额的33.82%,化学品出口占比为13.74%,其他商品和交易占比为10.78%,不同种类的制成品占比为9.53%,原料划分的制成品占比为9.49%;这五类产品出口占美国总出口的66.58%(见图9和表4)。

服务出口的产品类型结构方面。其他私人服务、专有权使用费和特许费、旅游服务、其他运输服务是主要的服务出口产品和类型。以2011年的数据为例,这四类服务出口占服务总出口的份额分别为44.6%、19.9%、19.2%和7.1%。从增长和变动的时间趋势看,其他私人服务、专有权使用和特许费以及旅游服务的增长较快,但旅游服务支出的波动性较大(图10和表5)。

总体上,美国出口增长较为平稳,货物出口占据主体地位,约为服务出口总额的2.5倍(2011年数据)。货物出口的产品结构上,机器和运输设备、化学品、不同种类的制成品、原料划分的制成品以及其他商品和交易是主要的出口货物产品。服务出口的产品类型结构上,其他私人服务、专有权使用费和特许费、旅游服务、其他运输服务是主要的服务出口产品。

四、美国三大需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支出法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三大主体部分,因而我们将美国的消费、投资和出口这三大需求进行单独比较,分析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三大支出的规模和占GDP比重上,消费占据绝对主体地位,投资其次,最后是出口,且投资和出口的规模差距不大。时间变动趋势上,出口和消费的增长率较快,快于投资。以最新的2011年数据为例,美国消费支出107290亿美元、投资支出23351亿美元、出口额21034亿美元,消费是投资的4.6倍、是出口的5.1倍;消费、投资和出口占GDP的比重分别是71.2%、15.5%和14%。在三大支出(需求)的增长率上,以2011年和1990年的数据相比,消费增长了2.8倍、投资增长了2.2倍、出口增长了3.9倍(图11和表6)。

在三大支出对GDP的拉动率,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上。出口的贡献度较高,消费其次,而投资贡献度较小。在时间变动趋势上,贡献度没有逐步上升的趋势,总体平稳都有波动,且出口拉动率的波动性较大。以最近的2011年三大支出对GDP拉动率数据为例,投资对GDP拉动率为-1.19%,消费为-1.95%,出口为6.68%;而在2010年投资、消费和出口的拉动率分别是-0.09%、0.73%和11.14%(图12和表6)。

总体上,美国消费、投资和出口的三大支出中,消费占据主体地位,其规模是投资和出口的近5倍。三者对GDP拉动率上,出口大于消费,而消费大于投资。

五、美国需求结构对中国的启示

由美国需求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美国需求结构存在优点和合理的地方,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美国的三大需求结构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和不合理性,主要有:(1)美国消费率很高,消费占GDP的比重很大,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消费问题。(2)政府投资方面,美国财政赤字很大,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美国财政赤字给经济增长和发展带来风险,当前美国的财政悬崖问题就是财政赤字引起和带来的。(3)美国对外贸易存在较大规模的逆差,这与美国的高消费率有关,但大规模的贸易逆差是经济的潜在风险。与此同时,美国需求结构对于中国具有启示作用。

(一)美国消费结构的启示

第一,美国对于消费的宏观经济治理并不重视短期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调控,而是着重从长期提高消费的层次和质量,同时很好的把握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注重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且政府从长远规划以治理消费的发展。

第二,美国宏观经济治理的理念是促进消费并着力提高消费层次,美国对于消费的需求较高,并且对于消费差距的社会容忍度低,因而美国对消费进行宏观经济治理的结果是美国的消费差距较小。

第三,美国消费支出的主体在服务产品,以及一些消费层次较高的商品,并且这一趋势随着时间推移愈加明显,这体现了美国对于消费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美国投资结构的启示

第一,政府与市场关系上,注重培育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重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此同时重视对于投资需求的宏观经济治理。

第二,对投资的经济治理中,重视技术领域的投资,治理中注重提升技术水平。

第三,对投资的经济治理以长期规划为主,短期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干预措施很少,说明美国的经济治理主要是关注长期的经济增长。

(三)美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启示

第一,美国出口贸易结构呈现了占比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随着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出口比重会不断下降。

第二,美国出口贸易结构中服务贸易比重较高而货物贸易比重低,贸易质量和效益高,中国需要不断提高贸易质量,增强服务贸易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兰军. 美国宏观调控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J].宏观经济研究,2005(1):61-63.

[2] 赵静波. 浅论美国宏观调控法给我国的启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 36-37.

[3] 杨东辉. 相机抉择: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J].学术交流,2010(11): 84-87.

[4] 张勇. 宏观经济管理中国范式的形成与发展――论中国宏观调控实践的理论价值 [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1):99-104.

产品经理年度总结篇6

一、大理白族自治州经济发展现状及产业结构分析。

截至2007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实现322.03亿元,比2006年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7.0%,第二产业增长17.9%,第三产业增长13.3%,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加,特色和优质品的比重提高,农村经济实现了较快发展。在经济结构上,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私营经济以及其它经济成分的比例为38.2∶31.0∶26.5∶4.3,初步实现了国有、集体、私营经济三分天下各占其一。

大理白族自治州三次产业结构始终伴随着全省的产业结构调整,经历了一个螺旋式升级过程。经过前6个五年计划的经济调整与发展,到1987年,全省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产业结构由传统的“一、二、三型”转变为“二、一、三”型,实现了第一次升级。“八五”期间,适合自然禀赋条件和经济技术水平的工业部门迅速崛起和发展,到1992年,全省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再次发生了变化,随着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为“二、三、一型”,实现了产业结构的第二次升级。“九五”以来,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第一二三产业比例由1995以来25.3∶44.5∶30.2,进一步调整为2000年22.3∶43.0∶34.7继续呈现出“二、三、一”型产业结构态势。“十一五”期间,按照一产调优,二产调强,三产调快的总体思路,进一步优化结构。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产业结构己由1978年的62∶14∶24调整为2007年的26.4∶37.1∶36.5

就第一产业来说,1990年以来,尽管农业连续多年增产丰收,粮经作物种植比例也从1978年的92:8调整为2007年的70:30,但农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逐渐突出。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附加值低,劳动生产率低,商品率低,农业份额相对较高,但由于农副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农业增产农民不能增收,导致一产对GDP的贡献有限。

从第二产业来看,工业经济结构中,工业经济总量小,工业生产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第二产业较为弱小。2007年,全州有20 708个工业生产单位,实现工业总产值1 832 893万元,户均产值88.5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82户,实现产值529 620万元,户均产值64 588万元。25户大中型独立核算企业实现产值385 657万元,户均产值15 426万元,占全州工业总产值的42%。工业产品档次低,缺少知名优势品牌。工业产品以原料型、资源型产品和食品为主,初级产品加工多,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多,缺乏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工业少,总体上尚处于初级产品加工阶段。上游初级原料型产品占30%左右,终端消费类食品占60%以上,中间精细深加工产品十分稀少。多数企业不注重发展战略策划,品牌意识淡薄。目前,尚无全国名牌产品。省名牌产品仅有7个,支柱产品“三塔牌”卷烟也未列入全国烟草行业重点扶持的36个名优烟品牌范围。支柱产业单一,产业关联度低。除烟草产业形成支柱外,其他三大产业仍处在培育阶段。几大产业间、行业间协作配套差,联系不紧密,形不成集群效应、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生产工艺、装备落后,技术水平低。除烟草、乳制品、啤酒、制药、建材、印刷等行业实现了大规模、高标准的技术改造,使行业的工艺、技术和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外,绝大部分中小型企业技术改造步伐缓慢,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仍然比较落后。据调查,截至2007年底,全州工艺设备中,90年代及以后出厂的约占63%,80年代出厂的约占30%,70年代出厂的约占7%。其中,国产设备约占80%,进口设备约占20%,拥有自动化、半自动化生产线约50条。企业组织结构形式落后,管理经营水平较底。一是企业规模小,分布零散,行业集中度低,大中小型企业结构不合理,带来行业内无序竞争,行业资本效率、生产率和利润率低。二是企业财产组织结构单一。2007年底,全州工业单位按注册类型分,国有经济12个,集体经济252个,城乡个体工业19 766个,其他类型经济(含私营、股份制、外资经济等)678个。非公经济虽然形式上所有制形式得到优化升级,但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家族式传统管理经营现象突出,离现代意义上的公司制还有很大的距离。这样的工业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管理,使工业发展投资大、周转慢,总体效益低,自我发展能力弱,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产品经理年度总结篇7

所谓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驱动下,抓住加入世贸组织和世界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大力发展出口贸易,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提出了制定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重点和战略对策的框架设计。因此,这一研究对于我国加入WTO后,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趋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对于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和充分发挥对外贸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和重点

(一)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目标,应当包括进出口的数量目标和质量目标两个方面

1.数量目标: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确定,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也就是说,要在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89,404亿元的基础上,到2020年翻两番。按当年汇率计算,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07,83美元,首次超1万亿美元(为方便计算,以1万亿美元为基数)到2020年达到4万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7.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849美元(为方便计算,以人均800美元为基数),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200美元到中等发达国象的水平。

与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相适应,商品货物翻两番是个什么概念呢?2000年我国进口总额为4,743.1亿美元,其中,出口2,492.1亿美元,进口2,251亿美元(2001年进出口额为5,097.7亿美元,其中,出口2,661,6亿美元,进口2,436.1亿美元;2002年进出口总额为62000亿美元左右)。如果按2000年进出口额5000亿美元为基数,进出口额大体平衡计算,到202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将达到20,000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7.2%,大体上相当于美国2000年的进出口规模。

(1)外贸翻两番的必然性。为什么要提出外贸进出口总额到2020年要翻两番呢?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表现在生产力发展上,发展要保持一定的速度。这是保障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处理对外关系和解决国内各种复杂问题的关键。邓小平曾强调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因为"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还告诫我们:我们在国际事物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如果我们发展了,更加兴旺发达了,我们在国际事物中的作用就会大。"这是被社会历史发展实践所证明的科学结论,也是我们坚持需要一定发展速度的重要理论依据。

(2)外贸翻两番的必要性。首先,外贸翻两番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有了很大提高。据瑞士洛桑国际研究所2000年国际竞争力报告,1999年参评的46个国家中,中国排名次序由第31位降为第33位。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2002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首次公布了2001年世界主要国家技术成就指数(TAI)评价体系和资料,该指数由技术创新、新技术传播、传统技术传播和人类技能等四个方面构成。在72个参加评估的国家(地区)中,技术成就指数平均为0.743;而中国的技术成就指数为0.299,排序为第45位,居世界中等偏下水平。

其次,外贸翻两番是我国由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需要。2000年我国GDP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这是历史性的跨越。但是,我国人均GDP水平,在世界属于低水平。我国的外贸出口2000年居世界第6位,进口居第7位,属于世界贸易大国,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出口水平低,还不是出口强国。与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再次,外贸翻两番是增加社会就业、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已进入小康,但就全国看不同地区收入水平差距很大,城市下岗人口比较多,每年新增人口有1000万人左右,就业压力很大,这是影响社会政治、经济稳定的一个大问题。

(3)外贸翻两番的可能性。这是对未来20年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发展趋势而作出的结论。就国际环境而言,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共同愿望,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有关专家按俄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的长波理论预测,从2001年到2025年乃至2030年左右,世界经济将处于第五个新的长波上升期。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新技术革命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仍将继续增长。

就国内环境而言,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令世人瞩目。我国短缺经济时代已经过去,商品供求关系有了明显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经营主体多元化"大经贸"格局已形成;产业结构和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有了明显提高;进出口贸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对外开放领域更加拓宽,市场准入不断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已基本形成。当然,未来20年外贸发展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不确定的因素或预想不到的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知难而进,开拓进取,抓住加入世贸组织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的机遇,加速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对外贸易发展,什么困难都不会阻挡我们前进。

2.质量目标:坚持外贸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这是因为:首先,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有待优化。应当肯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对外贸易集约经营方针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2000年我国工业制造业生产能力居世界第四位,尽管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已占出口总额的89.8%,2001年占90.1%,但在工业制成品中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仅占15%,更缺乏国际名牌产品,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档产品出口为主,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是制定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

其次,我国出口货源地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主要增长极(城市)商品出口很不平衡。根据东部、中部、西部划分,东部地区按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和省属32个城市的统计,1999年出口额占当年全国出口总额的64.29%;中部地区17个城市,1999年出口额占当年全国出口总额的3.23%;西部地区13个城市,1999年出口额占当年全国出口总额的2.30%。很显然,我国城市增长极的优势在东部,而不在中部和西部。因此,在外贸翻两番过程中,如何提升中西部地区增长极在出口中的地位,发挥中西部地区的特色商品优势是值得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二是西部外贸出口依存度低。根据海关统计,我国西部12省(区、市)1999年出口总额77.2亿美元,占全国当年外贸出口总额的4%;而西部地区出口依存度多数省区在3%左右,大大低于全国20%的平均水平。这表明外贸出口对西部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较小,反映出西部地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低。三是西部地区的出口商品结构层次低。由于受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特点的影响,西部地区出口商品结构以资源型、原料性初级产品为主,而工业制成品如机电产品和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很少。

从上述分析可见,我国在确定外贸发展质量目标时.一定要抓住结构调整升级这个关键环节,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动出口商品结构和地区商品结构优化,从而提高出口国际竞争力和增强出口后劲。

在重视发展速度与结构相统一的同时,我们还应当重视速度与质量、效益的统一。目前,我国工业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国民经济总体实力居世界第6位,许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我国拥有一批企业的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市场占有率居世界前列,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还要看到,由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技术装备和管理比较落后,高档产品和名优产品较少.如机电产品出口虽然成为出口额最大的商品,但在世界机电产品的名牌中所占份额极小,而在信息产业中的关键技术、关键工业、关键产品尚处于劣势地位。特别是在我国出口经营中,长期存在的市场秩序混乱,低价竞销、"以量取胜"的粗放经营状态尚未根本消除。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应当意识到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因为不重视产品质量或出口产品质量不佳,导致出口竞争力下降,容易失掉市场和消费者;同样道理,如果忽视出口的经济效益,则会影口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甚至会导致企业的破产。因此,我们应当把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作为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任务的核心,是提高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在20世纪50年代,1953年初级产品出口占全部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79.4%,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为20.6%,主要向苏联及东欧国出口大米、大豆、食用植物油、冻肉、茶叶、桐油、绸缎、呢绒、棉布、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等。60年代,我国轻纺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初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下降为60%左右,工业制成品占出口额的比重提高到40%左右。70年代,1979年初级产品出口的比重降到53.6%,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上升到46.4%,尽管工业制成品出口发展很快,但仍然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80年代,在改革开放浪潮推动下,我国轻纺和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强劲,1989年初级产品出口占出口额的比重下降到34.7%,工业制成品出口占总出口额的比重上升到65.3%。90年代,1998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总出口额的88.8%,初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11.2%。总的看,20世纪后半叶,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呈现不断优化的趋势,这表明我国生产力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从较低水平向更高水平方向迈进。从而为提高我国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目前,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进入全面对外开放新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呢?竞争力是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是反映一个经济体在市场竞争中经济实力强弱和发展趋势的重要标志。一个经济体的竞争力具有层次性、综合性、动态性特点。所谓层次性主要表现在国家竞争力(大国还有地区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主要是产品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竞争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国家,但在国与国之间竞争力比较上则以国家竞争力为主体。所谓综合性是指一个竞争主体的竞争力的强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影响一国产业或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很多,除价格(直接受成本制约)竞争因素外,还受各种非价格竞争因素,如商品质量、商品品牌或商标、商品市场营销手段、商品的性能安全,以及对人身健康影响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但在商品质量等非价格竞争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商品价格竞争因素还起主要作用.这就是物美价廉的道理。所谓动态性是指一国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包括产业或产品竞争力或比较优势,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变化的。

根据竞争力的上述特点,如何衡量和判断一国产业和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即正确选择出口产业或产品的战略重点,这对于带动本国经济发展和进出口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非常重要。一般来讲,一国产业的发展变化过程和出口产品优化过程,二者相一致,即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资源密集型产业)产品--资本密集型产业和产品--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和产品的发展阶段。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看,由建国初期的矿产品、农产品出口为主,逐步扩大到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产品、纺织品和服装出口为主,现在,机电产品包括高科技产品出口成为出口拳头商品。这表明经过多年的进口替代和改革开放后的引进适用的先进技术设备,改造传统老设备,对于提高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和国际竞争力起了积极的作用。

(三)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的重点,是选准我国出口的主导产业和产品

目前,我国工业发展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根据中央"十五"计划建议,应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线。这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国际产业转移,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重组和优化配置的特点而作出的正确的战略选择。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适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大振兴制造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当看到,高新技术产业包括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等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使高新科技产品成为我国出口的新增长点。这是从长远战略着眼,扩大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为:

第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出口可以促进我国出口产业从低附加价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升级和转移,有利于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三个基本因素:一是生产要素尤其是资本要素的增长;二是产业结构从低附加价值产业向高附加价值产业升级;三是科技进步,这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最重要的因素,因而也是提高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2000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7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4%,占出口总额比重为15%,而OECD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比重平均40%,其中,美国为44%,新加坡最高为72%,与它们相比,我们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第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出口,可以吸收国外高科技资源,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为我国出口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高科技资源不仅包括高新技术,还包括高新技术人才和管理,对于提高我国的生产管理水平、研究和开发能力大有裨益,能够为我国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外贸扩大出口提高强大动力。

第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出口,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保证我国外贸翻两番目标的实现。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和中国90年代新一代家电行业包括彩电、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生产和出口的高速增长,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进行产业结构快速升级,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实践证明,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是加快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在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出口的同时,必须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工资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至少在20年内,必须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品来推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出口。这是因为:

第一,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品成本较低,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我国在轻工产品、纺织品、服装、家用电器、部分机械和电子产品等成熟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具有相当的生产规模,目前已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国。1978年,亚洲"四小龙"向工业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了亚太地区劳动密集型产品总出口的70%以上,中国仅占不到10%。20年后,中国出口到日本、澳大利亚、欧洲和北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中,中国的平均市场份额上升了42%,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品出口,可以减轻我国扩大就业的压力。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还相当低,技术较为成熟的传统产业即劳动密集型产业尚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同时,我国人口总量还在继续增加,扩大就业仍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一般来说,民营企业(包括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适合于从事加工贸易如家电产品、服装、制鞋、玩具等生产,可以容纳更多的劳动力,有利于缓解我国严峻的就业压力。

第三,发展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或产品出口,可以加快资金积累,为产业升级创造条件。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向外转移的技术都是较成熟的技术,技术(包括专利软件,有时也包括硬件设备)价格较低,相当于原来R&D成本的1/3,而且这种技术对于我们采说,属于适用的先进技术,比我们自己R&D成本低,投资周期短,收益比较快,可以发挥"后发优势",特别是在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中,包括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的零配件产品更适于我国国情特点,可以为国家创造更多的外汇收入,更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二、实施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实现外贸翻两番的应对措施

根据同志关于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指导思想,必须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这个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外贸发展,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健全外贸法制建设,为我国外贸翻两番,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特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坚持以发展为主题,把外贸发展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要务来抓

1.要澄清几种片面认识,正确理解外贸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一种模糊观点,认为"我国出口依存度太高,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或造成出口贫困化增长"。我认为,合理的出口依存度的界限,要看出口是否有效益,如果出口企业不亏损,国家也不补贴,在这一前提下,只要国际市场上有需求,出口产品卖价又合理,我们就应当鼓励多出口,这样做就不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或造成出口贫困化增长。另有一种模糊认识,就是只强调扩大内需而忽视外需的作用。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扩大内需是我们长期应坚持的正确方针,但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在任何时候都不应忽视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应始终如一地坚持投资、消费、出口需求的三轮推动作用。还有一种模糊认识,认为加工贸易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价值低,走私猖獗,不宜大力发展,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应当强调,发展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客观需要,有利于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扩大社会就业,弥补国内短缺资源,只要搞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鼓励国内厂商技术创新,提高加工深度和技术含量,由外商委托制造向委托设计制造和自主品牌加工方向发展,加工贸易也会延伸链条,增加附加价值,加工贸易也会向高层次发展。走私严重是监管力度不够造成的,不是加工贸易自身的弊端。

2.要发挥增长极(城市)产业群和地方特色产业群优势在扩大出口增长中的带动作用。产业集聚效应理论认为,某种产业在一个地区的集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可以吸纳智力人才,实现企业间的合理分工,因而,这一地区的产业和出口商品竞争力会越来越强。我国幅员辽阔,东、中、西部外贸发展极不平衡,具有各自的发展优势,在外贸发展中不能人为地"一刀切",应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

(1)东部发达地区就在保持IT产品出口高速增长、机电产品快速增长的同时,保持纺织品服装、轻工和农产品的稳定增长。现阶段,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已成为我国出口商品的主要生产基地,机电产品,特别是信息通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已成为该地区新的出口增长亮点。我们应当在珠江、长江、环渤海三个经济带和东部12个省市的32个主要出口城市的基础上,再选定培育若干个增长极的主要企业作为发展基地。通过吸引国外大型跨国公司投资,建立研发中心,继续扩大加工贸易规模和产业配套能力,形成新的产业带,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现代化农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企业,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充分发挥浦东新区、经济特区、高科技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保税区在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中的骨干作用。

(2)中部地区应当利用资源优势,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积极发挥地方产业群优势,大力发展探加工产品出口。我国中部地区的17个城市,原来出口规模小、基数低,近年来发展很快,发展潜力比较大。随著我国现代交通、物流、通讯的发展,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通过这些政策措施,我国中西部地区地理位置上的劣势会越来越小,同时中部地区工业具有一定的基础,矿产资源,农业资源及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些优势为接受东部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创造了条件。我国对外开放由东向西;从沿海到内地呈梯度发展。目前,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劳动力成本接近于国际水平,这就决定了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必须向中部地区转移。而中部地区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通过利用外资,合作研发,大力发展地方特色工业和农业,发展高科技农产品加工和绿色产品出口,发展潜力巨大。

(3)西部欠发达地区应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在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培育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积极开发和培育新的外贸出口的增长亮点。我国西部地区的13个城市,近年来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下,外贸发展很快,但增长极和产业群发展极不平衡,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开放意识。应当充分利用工业基础较好的重庆、成都、兰州、乌鲁木齐等中心城市的产业优势,在进一步开发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同时,还应加大农产品的出口培育,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价值。宁夏、甘肃、青海等省区,还要以利用外资和东部沿海地区资金,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动重点地带开发。比如,宁夏自治区可以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和中东伊斯兰国家的资金优势,共同开发建厂,发展伊斯兰国家需要的新材料产业和特色医药产业向伊斯兰国家出口等等。

3、要坚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特别是经常项目的收支基本平衡。因为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资本流动加快的条件下,由于我们缺乏管理金融的经验和方法,缺乏管理金融的法律和制度,金融资本实现调控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必须十分重视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同时,还要强调经常项目的收支平衡。因为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没有一定的外汇储备,保证进口先进技术设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增强出口后劲,保证必要的海外投资,推进"走出去"战略,保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要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是不可能的。所以,在中长期计划中和未来20年间,如何防范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也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要充分重视民营企业在出口中的发展潜力,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要坚持"以德经商",发扬中华民族传统诚信美德,建立诚信机制,树立良好企业和国家形象。要重视企业的外贸发展战略问题,建立中国式的跨国公司等等,在此不一一赘述。

(二)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始终把外贸体制改革和创新作为外贸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外贸体制改革,应包括政府管理职能改革、企业制度改革和中介组织功能改革三个方面。这里仅就外贸体制改革的框架,谈点设想,

1.政府管理职能改革:政府管理职能改革,必须符合世贸组织法律体系框架和管理体制的要求。政府管理职能,应是制定政策、制定发展战略、经济调节、组织协调、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职能。以经济调节为例,就是运用经济手段,通过价格、利率、汇率和税率等经济杠杆进行调节。在财税政策方面,坚持与完善财政资金支持制度和出口退税制度。在货币政策方面,建立与完善进出口信贷、融资担保、信用保险等金融支持体系,以及实施鼓励出口的产业政策,来调控进出口贸易的运行,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

2.企业制度改革: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深化企业改革,特别是深化国有外贸企业的改革,是搞活进出口的关键所在。企业制度改革的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体制要有灵活的机制,诸如自主经营权;改造发展权、留利权(包括分配使用、职工的工资和福利)、企业组织结构自诀权等。二是企业在享有充分自的基础上,建立企业的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的制度管理,包括岗位责任制度、财务分配制度、经营管理(含技术管理)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等。

3.中介组织功能的改革:组建行业协会,替代政府行使一部分管理职能,是国外普遍行使的有效管理办法。它既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又有利于实现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的需要。改革的总取向:弱化行业协会与政府管理部门的关系;强化行业协会与本行业企业的经济利益关系,使行业协会真正成为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改革的框架思路:(1)行业协会的组建和主要负责人的决定,不应由政府主管部门委派,而应由本行业民主协商选举产生。(2)行业协会的经费主要应由会员单位按其经营收入的一定比率交纳。(3)外贸进出口商会应当深化改革,逐步由依托外贸企业转变为依托工业企业的行业化改造,才能克服工贸分离的弊端,提高外贸管理的有效性和行业管理的自律性。

(三)坚持依法行政,加大外贸立法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保障外贸可持续发展和推动经济的不断增长

产品经理年度总结篇8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需求

1、解决供需错配问题的需要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中高速增长,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是在物质生产和财富积累迅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困难。(1)产能过剩。市场经济在供求规律、竞争规律、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调解市场供求。由于长期的利润和GDP驱动,中国政府主要通过拉动需求刺激生产,钢铁、煤炭企业不断增加产能扩大供给。但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不完善,加上市场调节功能自身的弊端,导致供求不平衡。行业自律机制不健全,地方保护主义风行也加剧了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有效需求不足:我国目前仍有大量贫困人口,支付能力有限,购买力不足。因而,我国应从供给和需求双面发力,双轮驱动推动经济增长,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弥补市场缺陷,并在经济领域进行一次彻底的结构性改革,解决制度性矛盾。(2)有效供给不足。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科技含量高、具有自主产权、能够满足消费者高端需求的物质产品明显不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海外购买高档消费品成为消费常态。据统计,2015年中国游客海外消费约1.2万亿元,买走全球46%的奢侈品。同时,因为国内产品的品质安全问题,国外高质量、性价比较高的一般消费品也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在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同时,产业结构却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有效供给不能适应和满足需求结构变化后的市场需求,影响着消费结构升级。因此,一场针对经济结构的制度性改革势在必行。

2、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

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2016年GDP比上年同期增长6.7%,而2011—2015年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0%、7.6%、7.6%、7.5%、7%。可见,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也面临着优化升级的问题,经济发展驱动之前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而创新能力不足。[3]这都预示着中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过去一贯坚持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现状。借此机会,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增强创新能力,通过深层次改革,实现经济的可续性发展,这是“十三五”甚至更长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3、调整改革措施的需要

长期以来,凯恩斯需求管理理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指导性地位。该理论认为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比如2008年中央4万亿元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短期内带动了经济增长,但随着国际经济不景气,跨国公司的投资主要转向国内,对传统产业再工业化,新兴经济体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以及国内经济体暴露出来的弊端,需求侧改革效果逐渐弱化。[4]从现在的数据看来,需求侧改革的预期效果也未完全达成,例如城乡之间的差距仍然在加大,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9。1978—2001年,城乡收入差距之比处在“2”时代,但在2002—2013年这一比率进入“3”时代,2009年城乡居民的绝对差异达到12022元,这一年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无论从绝对值还是增幅都高于农民收入增长水平,都处于历史最高值。[5]各方面、各地区的发展极不平衡,需求管理的刺激模式已无法延续,必须转向供给侧管理。供给侧改革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态势做出的长期安排和重要抉择,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具体运用与实践,是马克思理论成果在中国的又一次伟大尝试与探索。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原理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依据

不断调整并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匹配关系,释放生产活力,是“供给侧改革”的本质含义。供给侧改革的根本途径顾名思义在于改革,即变革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因而,供给侧改革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原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揭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也是正确指导我国改革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生产力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关系则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的全过程中,即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所发生和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时,就会拉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时,就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掣肘。[6]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尽快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富国强民,党和政府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第一位。根据国内生产总值GDP=C+I+G+(X-M)这一公式可以看出,居民消费水平C、企业投资I和出口总额X是衡量GDP增长的三大指标,一直以来我国也通过不断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引进外资,扩大出口等手段拉动经济增长。但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结构性矛盾突出,国内“三驾马车”乏力,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增长速度的变化、结构的优化与方式的转化是当前经济改革必须考虑的因素。显然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必须在制度层面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因此,在中央财经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注重供给一方,引导企业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和注意需求结构的变化,提供有效供给,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铺平道路。

2、马克思社会生产总供求平衡理论是供给侧改革的方向盘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需要解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问题。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生产是起点,只有产品被生产出来才能有下面的环节,也即生产决定消费,但消费也对生产具有反作用。[6]社会生产总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只有当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一生产过程才算完结,再生产才能继续进行,这就要求生产出来的产品要满足消费的需求。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为供给与需求的矛盾。马克思总供求平衡理论表明社会总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不仅要在总量上保持一致,更需要在结构上保持一定的比例平衡关系。[2]因此,Ⅰ(v+m)=Ⅱc是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最基本的条件,简单再生产不能顺利进行,社会总产品也就难以实现,也就导致社会供给与需求相脱节。产能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导致的供求错位问题反映出社会总产品的生产在结构上失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明了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方向和着力点,注重从供给侧入手,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化解过剩产能,利用价值规律调节社会产品两大部类的生产,优化有效供给。

3、市场失灵理论是供给侧改革的发动机

马克思并没有直接提出市场失灵理论,而是从其经济危机理论中间接得出的。在市场经济中,无限制的获取剩余价值是生产的唯一目的,在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作用下,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相分离,生产与消费脱节,导致市场“失灵”。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强力干预经济运行,建立新的供求平衡。因此,调整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激发市场的活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适时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方向引导、弥补市场失灵方面的作用是实现经济平衡稳定发展的保证。供给侧改革不等于供给主义,不是不干预经济政策,而是通过调整生产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供给结构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达到供需平衡对接。供给侧不是和需求侧相对立的,而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供给一方的生产要始终以需求方为着眼点,以达到供求平衡;另一方面,持续创造新的需求以拉动生产的发展。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果透视

1、供给侧改革的五大任务取得一定成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三去一降一补”。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去产能,以钢铁煤炭产业为重点,2016年比上年下降9.4%,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二去库存,11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增速同比放缓4.1个百分点,年底商品房待售面积比上年末减少2314万平方米;三去杠杆,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及成本均有所下降,11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1%,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四降成本,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占比85.76%,同比降低0.14%;五补短板,短板领域投资加快,办了一批既能解决当前需要又有长远规划的大事。[7]以上数据显示,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各方面达到了预期目标,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趋势也有较大的影响。

2、经济增长有了稳中向好的趋势

2015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68.9万亿元,增长速度在四个季度中分别为7%、7%、6.9%、6.8%,而之前一直保持在7%以上,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步放缓,并有一定的下行趋势。在2015年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被提出并实施。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万亿元,各个季度增长速度分别为6.7%,6.7%、6.7%,6.8%,[8]表明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势头有所控制,进入了探底区间。2017年第一季度增长速度为6.9%,GDP连续两个季度增速加快,经济呈现升温倾向,有了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趋势。以上改革成果说明我国的改革方向整体来说是正确的,抓住了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基于我国经济的现实需求并结合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作出的重大抉择,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当前实际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针。

参考文献

[1]李佐军:供给侧改革理论渊源与实践依据[N].上海证券报,2016-03-19.

[2]刘向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J].岭南学刊,2016(2).

[3]韩艳红: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J].教学与研究,2016(10).

[4]李良燕:供给侧改革理论渊源与路径分析[J].中国财政,2016,11(712).

[5]张志明、蔡之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及路径选择[J].经济问题探索,2016(8).

产品经理年度总结篇9

一、新疆贸易结构变动分析

(一)新疆进出口贸易总量变动情况

以新疆统计年鉴所提供的基本数据为基础,对新疆进出口贸易总量变化近20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第一,从绝对量上看,新疆进出口贸易总量增长速度较快,从1985年的29 197万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794 189万美元。相比1985年,2005年的总增长率为2 620%。第二,从环比增长率来看,1990年到1994年为止增长率较高,最高年份达到80%左右,在1995年相对于1994年出现负增长,1996年后恢复,并保持快速增长。到2001年后新疆及出口增长势头恢复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增长速度,总量上升速度也很快。第三,进出口总额绝对量增长曲线斜率在2003年后变得更陡,说明进出口总量增长正处于高速增长势头。

(二)新疆进出口贸易总量增长的深层原因分析

第一,从出口总量来看,新疆出口总额从1985年的18 020万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504 024万美元。相对于1985年总增长率为2697%,平均年增长率为134.8%,同进出口总量相比,还要高出3个百分点。第二,从新疆进口和出口总量水平变动中可以看出,2002年后新疆的进口量明显增加,且上升速度快于进口总量。进口总量比较稳定,上升速度放缓。第三,进口总量自始至终保持着慢速增长势头。2002年后虽然有一定的增长势头,但是,相比于出口上升速度明显小于出口。总的来讲,新疆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量规模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在1998年和2002年进口总量超过出口总量之外,其他年份,新疆的净出口总是大于零,国际收支总是处于顺差状态。

(三)新疆一般贸易和边境贸易结构分析

根据2006年的统计资料,对出口的边境贸易和进口的边境贸易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第一,新疆对外出口当中,一般贸易所占的出口比重明显小于边境贸易,而且边境贸易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一般贸易增长速度。一般贸易以1994年为期年,从29 106万美元上升到2005年的88 036万美元,增长率为202.4%,平均增长率为18.4%, 而边境出口贸易从1994年的23 932万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386 237万美元,增长率为1 513.94%?熏 年平均增长率为137.6%。①说明新疆出口贸易中边境贸易占据绝对重要地位,对本地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率很大。第二,新疆进口贸易当中边境贸易所占的份额比一般贸易所占的比重大。但是,一般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分配格局并不像出口贸易那样明显有差异。一般进口贸易从1994年的16 036万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08 894万美元,总增长率为579.3%,而边境进口贸易从1994年的27 335万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67 648万美元,总增长率为513.3%,增长率水平上还不如一般贸易。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从中亚进口的原材料较多,而新疆本地加工能力弱而不便于直接作边境贸易,纳入到一般贸易。

(四)新疆出口产品结构分析

第一,根据历史数据所计算的出口产品历史变动说明,新疆对外出口贸易中,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较大,而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从相对指标来看,工业制成品出口量在总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从1981年的42%上升到2005年的90%。说明新疆外贸出口结构已经达到合理化水平。从初级产品出口数据来看,从1981年的58%左右下降到9%左右。这说明,新疆的贸易格局出现喜人的结果,出口贸易结构已处于向着高级化发展的台阶。第二,该趋势说明,初级产品出口量从1995年后一直在下滑,2000年初虽然有些上升,但是,到了2003年后开始大幅下滑。从绝对量来看,无论是初级产品还是工业制成品,其总量处于上升趋势。由于工业品的上升速度快于初级产品,因而初级产品在出口总量中比重下降。因此,不要把这种优化趋势认为是绝对优化,应该理解为相对优化。第三,工业制成品出口中不同制成品出口格局。以2005年为例,通过对工业制成品出口产品的四大分类进行了拼图分析,发现如下事实:

相对于1981年而言,化学制品出口比重明显下降,杂项制品出口量有所上升,而纺织品和农产品出口量明显上升,机械和运输设备出口量明显增加。说明出口结构向着进一步优化的方向发展。第四?熏初级产品出口结构的分析说明,食品和活动物的出口一直处在上升趋势。占比达到10%以上的其他两种初级产品,即非食用原料和矿物燃料的出口趋势来看,非食用原料的出口所占的比重处于下降之势,而矿物燃料的出口量反而处于上升态势。但是,我们从其动态来看,发现没有绝对上升和下降趋势。是一种动态的周期性变动,进一步论证了初级产品贸易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价格不稳定和贸易格局无法掌控等特点。

(五)新疆进口产品结构分析

第一,根据历史数据所计算的进口产品历史变动说明,新疆从外进口贸易中,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较大,但比重在逐年下降。从初级产品进口数据来看,从1981年的9%左右上升到40%左右。而工业制成品进口量在总进口中所占的比重从1981年的91%下降到2005年的60%。这说明,新疆的贸易格局出现喜人的结果,进口贸易结构也处于向着高级化发展的台阶。第二,工业制成品进口中不同制成品进口格局。以2005年为例,通过对工业制成品进口产品的四大分类进行了拼图分析,发现如下事实:相对于1981年而言,化学制品进口比重有所上升,纺织品和农产品进口量明显上升,而杂项制品进口量明显下降,机械和运输设备进口量明显下降。第三,初级产品进口结构的分析说明,食品和活动物的进口一直处在下降趋势。占比达到10%以上的其他两种初级产品,即非食用原料和矿物燃料的进口趋势来看,非食用原料的进口所占的比重处于上升之势,而矿物燃料的进口量反而处于下降态势。但是,我们从其动态来看,同样发现没有绝对上升和下降趋势,是一种动态的周期性变动。

二、新疆出口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出口商品的要素禀赋并没有实质性改变

在新疆出口商品结构中,虽然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已经超过了初级产品,但是,仍然以“杂项制品”和中低技术的“机械运输设备”为主。同我国其他地区相比,新疆的出口商品结构尚处于较低层次,基本上是“以量取胜”,即通过增加出口商品的数量来扩大出口。另外,初级产品出口的绝对数量的持续增长,一方面反映出产业结构低级化,另一方面,则反映出了初级产品的加工深度不够。

(二)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产品或粗加工品占了较大的比重

在新疆出口商品结构中,技术含量高的工业制成品比重偏低。就机电产品而言,内地均以技术与资本密集型的机械设备为主,机电产品中九成以上是机械设备。新疆机械设备在机电产品中所占比重虽然也上升到一定比例,但是,其中的技术含量和知识含量都跟内地有较大的差距。高科技的缓慢发展严重阻碍了新疆贸易的发展进程。

(三)服务贸易发展滞后

由于没有充分利用国家鼓励服务贸易的相关政策,服务贸易管理体制不完善,不能合理有效引导外资投向通信、生物医药、软件等高技术产业;鼓励政策性银行开展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政策贷款,支持企业在电子通信、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等领域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等,致使新疆的服务业存在着供给不足,比重偏低,结构不当,竞争力差等问题。

三、优化新疆外贸结构的相关对策

(一)鼓励外贸企业、生产企业与科研机构结合

在授予有条件的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经贸权的同时,鼓励科研院所、生产企业同外贸企业组织联营公司。外贸企业可依靠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并在科研、生产领域积极投资联营。科研机构可以科技成果或专业技术投资作为股份或投资,积极参与生产或外贸经营活动。外贸企业、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对研究与发展应予以重视并投入一定资金,通过人员交流、相互派人任职、相互投资、合办企业等多种方式加强贸工技结合。

(二)在外汇、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

对出口技术、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所需外汇优先予以支持。为出口技术、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而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按进料加工的有关规定办理。自营出口技术、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享受与外贸企业同等的出口退税待遇。鼓励贸工技结合企业出口技术、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对出口技术、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单位可在工资总额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奖金,用于奖励从事出口的科技、外贸和其他有关业务人员。

(三)发展服务贸易

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扩大旅游、中文教育、医疗服务和电信服务、运输等服务贸易出口;加快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建立部际联合工作机制,形成对服务贸易统一的宏观管理;完善服务贸易统计制度;开展服务贸易促进工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四)建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国际贸易信息传递、交流的中介机构

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对现有出口生产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技术含量和技术附加值,有必要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在外贸企业、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和国际经贸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机构。

参考文献:

[1] 张二震,马野青.国际贸易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 [美]多米尼克・萨尔瓦多.国际经济学[M].张二震,仇向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产品经理年度总结篇10

其次,深刻分析市场上主要竞品在产品系列、价格体系、渠道模式、终端形象、促销推广、广告宣传、、营销团队、战略合作伙伴等等方面表现,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目的在于寻找标杆企业的优秀营销模式,挖掘自身与标杆企业的差距和不足。

最后,就是自身营销工

作的总结分析,分别就销售数据、目标市场占有率、产品组合、价格体系、渠道建设、销售促进、品牌推广、营销组织建设、营销管理体系、薪酬与激励等方面进行剖析。有必要就关键项目进行swot分析,力求全面系统,目的在于提炼出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并进行初步原因分析,然后才可能有针对性拟制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在千里之外。新年度营销工作规划就是强调谋事在先,系统全面地为企业新年度整体营销工作进行策略性规划部署。但是我们还要明白年度营销工作规划并不是行销计划,只是基于年度分析总结而撰写的策略性工作思路,具体详细的行销计划还需要分解到季度或月度来制定,只有这样才具有现实意义。

目标导向是营销工作的关键。在新年度营销工作规划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营销目标的拟订,都是具体的、数据化的目标,包括全年总体的的销售目标、费用目标、利润目标、渠道开发目标、终端建设目标、人员配置目标等等,并细化分解。如终端类产品的销售目标就要按品项分解到每个区域、每个客户、每个系统等等;流通类产品分解到每个区域、每个客户等。

其次就是产品规划。根据消费者需求分析的新产品开发计划、产品改良计划;通过销售数据分析出区域主

导产品,拟制出区域产品销售组合;根据不同区域市场特征及现有客户网络资源状况,拟制出区域产品的渠道定位。然后就要拟制规范的价格体系,从到岸价到建议零售价,包括所有中间环节的价格浮动范围。有时非常必要结合产品生命周期拟制价格阶段性调整规划。

如果企业仍存在空白区域需要填补、或者现有经销商无法承担新产品销售等原因,还需要制定区域招商计划或者客户开发计划。终端类产品还需要完善商超门店开发计划。

产品经理年度总结篇1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2)一、“九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回顾(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及农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__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91亿元,“九五”期间年均递增3.7;粮食总产400万吨,棉花7.5万吨,油料4万吨,瓜菜630万吨,肉类33.5万吨,水产品6.6万吨,水果70万吨,“九五”年均递增分别为1.6、5.3、5.7、18.8、6.7、9.4、7.3。(二)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种植业内部,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大,粮经作物播种面积由1995年的7.6:2.4调整到6:4。结构调整已开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调整转变,全市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120万亩,粮饲兼用型玉米200万亩。畜牧业加大改良力度,商品代牛、猪、羊、鸡良种率达到60、80、30和90以上。以农田林网、济德高速公路两侧林带为重点的生态工程建设和以枣粮间作为主要内容的红枣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九五”末,全市林地面积达到160万亩,其中经济林120万亩、用材林20万亩、防护林20万亩;农田林网达650万亩,农林间作150万亩,林木蓄积量695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到17。(三)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九五”期间,水利建设累计完成投资7亿多元,完成土方1.8亿立方米,对徒驻河、赵牛新河及巴公河等支流进行了治理,完成了严务水库、丁东水库等24个工程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2平方公里,新增耕地面积7.54万亩,新增灌溉面积5.69万亩,全市配套机井达到8万眼,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00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20万亩,节水灌溉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95,已形成旱能浇、涝能排的灌排体系。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开发取得明显成效,累计改造中低产田270万亩,开垦各类荒地40多万亩。(四)科技兴农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大力实施种子工程,主要农作物种子基本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良种普及率达98以上,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复种指数达到170,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在50以上。全市共建成各级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18处,带动种养面积140多万亩,带动种养农户40余万户,园区内引进新品种200多个,推广应用高新技术40多项,农业科技贡献率达48。农民教育取得长足发展,获绿色证书农民2.2万人,农民技术员1.9万人,占农业劳动力的1和0.9。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52万千瓦,主要生产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半机械化,耕、播、收机械化程度达到81.2、31.7、34.4。人工影响天气手段日趋完善,初步建成了以长、中、短期天气预报,温情、雨情、墒情、灾情及农作物苗情监测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气象服务体系,人工防雹增雨、卫星遥感监测等减灾防灾技术得到较为普遍地运用。(五)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九五”期间,全市上下不断加大改革力度,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总抓手,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狠抓了龙头企业、市场、合作经济组织、基地等建设,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市销售收入过百万元的龙头企业207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29家,带动基地252万亩,农户60.5万户。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发展到131处,农产品外地市场开拓初见成效。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3797个,参加农户36.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31.8。各类农副产品运销联合体发展到1万余个,运输大户13.8万户,农民运销队伍达40余万人。全市已形成种植业生产基地176处,养殖专业小区323个,养殖专业乡71个,专业村1303个,养殖大户1.9万个,养殖场3168个。(六)农业经济效益与农民收入显著提高。“九五”期间多种经营总收入年均递增16。农民人均纯收入20__年达到2491元,“九五”期间年均递增11.3。农民负担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并逐年下降。自1994年实施扶贫开发工程以来,累计投入资金3982.8万元,实施扶贫开发项目223个,使33万人脱贫,庆云、夏津两县于1997年实现整体脱贫,目前全市小康综合实现程度达到93.3。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农产品品种不够丰富,大路产品多,优质产品少,专用产品不足等问题日渐显露,远远不能适应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后人们对农产品品种和质量的需要,尤其是不适应即将加入WTO形势的要求。二是农民收入增长趋缓。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业发展由资源约束转为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出现了结构性、季节性、地域性过剩,农产品卖难问题日益突出,农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导致农业增产不增效,农民增产不增收。“九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比“八五”期间下降9.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8个百分点。三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尤其表现在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低、带动能力差,农产品加工程度不高成为农业增效的主要障碍之一。四是乡村两级社会服务职能弱化,对农民进行产前信息、产中技术、产后销售服务还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此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新形势、新特点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实施步骤,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二、“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指 导思想和任务目标(一)指导思想“十五”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按照建设城郊型农业的战略构想,面向市场需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经济综合效益,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飞跃。(二)任务目标1、继续保持较快发展速度。到20__年,农业增加值达到112亿元,年均递增4;粮食总产稳定在400万吨左右,棉花产量保持在20万吨左右,油料总产量5万吨,瓜菜产量达到650万吨;肉类总产量达到55万吨,年均递增8.3,禽蛋总产量达到35万吨;水产品养殖产量达到10万吨,年均递增7.7。2、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提高林、牧、渔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使农、林、牧、渔四业产值比例20__年达到40:10:45:5。粮经作物播种面积比例调整到4:6,产值比例调整到3:7。粮食作物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改善品质,扩大优质专用小麦和优质小杂粮面积,20__年专用小麦比例占小麦总面积的50左右,小杂粮占秋粮的30左右;根据产出效益和市场需求调整好棉花种植面积;进一步加大瓜菜种植规模,重点扩大设施栽培面积,20__年瓜菜总面积达到240万亩,其中保护地栽培面积150万亩。在努力扩大畜牧养殖规模的同时,突出特色,优化结构,稳定生猪、蛋鸡养殖,加快发展优质肉牛、肉羊生产和优质鸡、兔及特种动物养殖,大力发展奶牛饲养和乳品加工。20__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左右,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林果业要突出红枣特色优势,进一步扩大枣粮间作,开发和扩大冬枣种植;积极发展杂果和名优特新果品的生产,加快劣质果园更新改造,大力实施绿色通道工程、农田林网工程和城乡绿化建设,“十五”末,全市枣粮间作面积达到200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0以上。水产养殖大力发展名优高效和集约化养殖,水产养殖面积达到35万亩。3、加快科教兴农步伐。“十五”期间继续实施“种子工程”,使全市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100,复种指数提高到186,商品代牛、猪、羊、鸡等主要畜种全部实现良种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达到6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到“十五”末,获“绿色证书”农民达到10万人。4、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20__年农机总动力发展到725.8万千瓦,农用拖拉机12.9万台,农用载重汽车4086辆,农用柴油机38.2万台,大型联合收割机3000台,农用拖拉机配套机具16.7万台,机具配套比1:1.8,耕、播、收机械化程度达到85、55、55,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在70以上。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十五”期间净增有效灌溉面积40万亩,20__年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4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300万亩,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14;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0平方公里,占现有流失面积的38,其中治理风沙区面积150平方公里,风沙区林木覆盖率达到30以上。5、大幅度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十五”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年均递增7;农村供电质量明显提高,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80台以上;农民的营养状况、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五规划(三)三、对策措施(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农业和农村政策,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一是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稳定家庭承包经营,核心是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二是长期稳定以按劳分配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允许和鼓励农民以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依法保护农民各种合法经营获得的收入。三是进一步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采取灵活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有更大的发展,引导农民进行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联合,发展合作社、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四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农民负担要实行“定项限额、总量控制”的政策。加快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实行合同管理,坚决杜绝合同外收费,严禁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二)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目的,立足优势,大力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一是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适当减少粮食种植面积,稳定总产,主攻单产,改善品质,重点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粮饲兼用玉米和优质小杂粮生产;合理调整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地区优势,逐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产品产业带、产业区。经济作物中,根据市场需求,有计划地调整棉花种植面积,重点发展可纺性强、质量好的棉花品种;扩大瓜菜种植面积,重点扩大设施栽培规模,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二是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要把发展畜牧业放在市场农业的首位,尽快实现种植业为主向农牧并重转变,稳定发展猪、鸡生产,加快发展牛、羊等食草型畜禽,加大“一引三改”力度,大力发展饲料工业,推行规模化饲养,集约化经营,降低养殖成本。林业突出抓好绿色通道、农田林网、枣粮间作、林业产业、森林公园和城乡绿化、苗木培育六大工程建设,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水产业要结合荒碱地综合开发,进一步扩大养殖面积,加速发展名特优新品种养殖,并调整养殖模式,重点发展高效生态型水产养殖业,积极发展高科技工厂化养殖。三是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把个体私营经济作为农村二、三产业的主力军,进一步放宽政策,优化环境,把更多的农民推向个体私营经济主战场。抓好个体私营园区建设,大力培植玻璃钢、地毯、金融器材等特色产业产品。四是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把农业产品结构调整作为农产品买方市场条件下农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逐步减少质量差、价格低的农产品生产,大力发展名、特、优、稀、新等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名牌产品和无污染、无公害、高营养的绿色食品,以适应城乡居民特别是城市居民高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继续实施名牌战略,在发挥德州扒鸡、西瓜、乐陵小枣等老名牌产品的同时,立足本地实际,不断开发新产品,创出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新名牌。(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一是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提高农产品加工率。围绕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有计划、有重点地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企业,增强产销调节能力,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通过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到20__年,每个县市区培植出1-2个利税过千万元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使全市农产品加工率达到60,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1:1以上。二是大力开拓和培育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首先,大力发展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要采取有效措施,激活现有专业批发市场,力争把夏津棉花、张大庄、平原鸡蛋、杨安镇、临南蔬菜等市场发展成辐射全国、全省的专业批发市场,逐步在全市形成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其次,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通过发展总经销、总以及招商引资、举办农产品展销会、网络营销等多种方式,扩大农产品外销,“十五”末农产品出口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0。第三,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培育新型市场营销主体。在充分发挥国合商业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引导涉农部门、城镇下岗职工和乡村干部参与农产品流通,大力扶持发展农村的流通合作组织和个体流通组织,走分散生产、联合销售的路子,扩大农产品销路。第四,建立准确、高效的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加快“金农工程”信息网网络建设,完善信息收集和制度,引导农民和企业更好地组织农产品生产和运销。三是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努力培育产业化载体。首先要搞好总量扩张,使其真正成为组织广大农民闯市场的有效载体。其次要抓好规范提高,对现有的合作经济组织,要通过制定章程、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等措施,提高档次和水平;对新发展的合作经济组织,只要条件允许,尽可能一步到位,直接办成规范的合作社。第三要加强示范引导,特别在一些刚刚起步的地方,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示范引导作用。(四)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一是抓好“种子工程”。全市要以市种子公司为龙头,充分发挥现有组培中心和航天育种基地的作用,建立起集良种引进、繁育、试验推广、销售于一体的良种产业化体系。二是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科技龙头的示范带动作用。搞好市县乡三级园区功能的衔接,建立全市范围内的科技示范园区协作网,发挥示范围的整体示范作用。三是改革农业科研体制,建立高效开放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积极鼓励农业科技事业单位通过各种形式转制为农业科技企业,鼓励民营科研机构的发展。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加快中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批能够进入农业科技前沿的学科带头人。科研选题要着重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集中人力、物力联合攻关,争取在动植物品种选育、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现代集约化种养技术、病虫害生物防治、农产品储运加工技术等方面有新的突被。四是建立健全科技推广体系,加速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农林牧渔技术推广站作用。五是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发挥农校、农技中学、农广校、农函大、农民夜校等培训基地的作用,通过技术讲座、科技赶集、办培训班、下乡指导等形式,加大农业技术的普及推广力度,使60以上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是抓好水利建设,充分利用黄河水,积极拦蓄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重点搞好引黄工程建设,抓好宜井区机井建设,修建一批中小型蓄水工程,力争达到宜井区每50亩地一眼井,农村人均蓄水100-150立方米的要求,使全市水资源紧缺的状况得到明显缓解。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好干支流河道和骨干排水沟渠的治理,突出抓好漳卫新河治理。积极稳妥地进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兴办水利和节约用水的积极性。大力推广管灌、喷灌、滴灌、微观等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和旱作农业,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二是抓好以林网建设为重点的农业生态建设。加快速生林基地建设,加大林地产权制度改革力度,增强农民植树积极性,不断提高林木覆盖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三是大力发展农机事业。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功能多的大型和微型农业机械,增加农业机械拥有量。积极探索农业机械运营新机制,鼓励引导群众采取股份制、合作制、租赁制等形式配置耕播收配套机具。进一步增强农机服务功能,提高机械利用率。四是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要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开发水平和效益,把项目区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成为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结合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加快生态观光旅游农业的开发。(六)加速小城镇建设,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量力而行、重点推进的方针,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以中心镇为主体,各具特色的小城镇群体。一是把小城镇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紧密结合当地资源开发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加速人口和产业向乡镇驻地转移,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全市重点抓好12个中心镇建设,到20__年,中心镇镇区人口规模达到3-5万人,一般乡镇驻地人口达到万人左右。二是选准小城镇建设的路子。坚持走以贸兴城、以工建城、以地生财,吸引农民进城建城的路子,把小城镇建设同兴建工贸小区、个体私营经济园区和专业批发市场结合起来,吸引农民和外地客商投资建城兴城。三是突出重点,稳步推进。把中心镇建设作为推进农村城镇化的重中之重,搞好交通、通讯、水、电、气、热、环保、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集聚、辐射和枢纽功能。四是抓好小城镇建设的配套改革措施。实施小城镇政府机构改革,增强小城镇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社区服务等方面的功能。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实行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起适应小城镇发展要求的劳动就业制度、社会 保险制度,促进小城镇建设快速健康发展。(七)加大扶贫力度,推进小康进程以贫困村为重点、贫困户为主要扶持对象,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一是多渠道增加扶贫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扶贫资金要完善管理办法,加强审计和监督。二是加强党政机关定点扶贫工作,动员全社会参与扶贫开发。三是结合全市经济发展重点和农村热点、难点,着力抓好有形物质帮扶与无形物质帮扶结合、扶贫开发与农业结构调整结合、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结合、扶贫开发与发展合作经济结合、扶贫开发与“三下乡”活动结合、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结合,使贫困村、贫困户在经济、文化科技、素质等方面整体脱贫。(八)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认真贯彻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加强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全面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健全村民选举制度,实现民主选举。健全村民议事制度,实现民主决策。健全村规民约,加强民主管理。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加强民主监督。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必须同健全法制结合起来,把发扬民主与依法办事结合起来,既保证农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民利,又加强法制教育,坚决打击违法犯罪分子,保障广大群众正确行使民利。以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健全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合作医疗制度,使农民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积极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下大气力扫除青壮年文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

产品经理年度总结篇12

    由相似系数公式计算的河南省各地区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结果见表2。除鹤壁、济源等小城市外基本上各市的相似系数均在0.9以上,表明河南省各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趋同性明显。尽管产业结构趋同对农业发展有积极作用,如可以加强区域间农产品市场竞争,增强同类农产品的竞争能力,促使生产者之间的联合或合作。但其负面效应的影响更大。首先,农业产业结构趋同会导致产品无差异化现象的普遍存在,这种同质产品之间的竞争必然激烈,同时也不利于特色产业的形成和区域间农业产业的分工与协作。合理的地域分工使得各地相互依赖,互相促进,这种协作是打破各种壁垒、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步骤。然而,产业结构趋同却抹煞了合理的地域分工,阻碍了地区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使地区间的资源和要素难以得到合理的配置。其次,农业产业结构趋同不利于区域市场的长足发展,产品的过度竞争会打乱市场秩序。在产业结构趋同的情况下,各地政府在自身利益驱动下地方保护主义政策会成为阻碍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和市场体系建设的羁绊。最后,农业产业结构趋同会使产业结构失衡加剧,甚至出现国民经济宏观总量的结构性失衡,还可能抑制和延缓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

    3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趋同成因分析

    3.1自然禀赋和文化传统因素农业对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农业产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观条件。河南国土面积16.7km2,其中耕地面积7179.2万hm2[2]。复杂多样的土地类型为农、林、牧、渔业的综合发展和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气候上北部为中温带,南部为暖温带,适宜农业的发展。相似的地理位置和地理气候决定了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趋同。农业最早是在中原地区兴起来的,中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特色耕作技术、科学发明。中原文化对河南当代的农业产业结构有重要的影响,并在一定范围的地域中表现为相似的地方文化特征和生活习惯。

    3.2资金投入不足根据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对龙头企业的调查,在影响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诸多外部因素中,首要的因素就是融资渠道不畅,以及政府的资金扶持不够[3]。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已不能单靠农民的自有资金和民间资金。农民对于机械化的需求逐渐增强,随着科技的发展,高端种子、化肥的需求也在迅速提高,如一粒名为“世纪红”的瑞士甜椒种子价格为0.5元,每千克的价格在15万元左右;中国茄农不得不接受荷兰布利塔茄子“1g种子赛黄金”的高昂种子成本。农民对金融部门的需求快速增长,但是农村金融部门对于农民的贷款需求缺乏耐心和主动性,使农民面临贷款难的问题,导致多数农民因为资金的问题无法获得最大收益。

    3.3优势产业缺乏各市的区域特色不明显,没有发挥出比较优势。河南省的农业基础较为薄弱,农业区域特色并不明显,优势产业规模不大,导致比较优势无从发挥,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有些地区虽然认识到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政策制定和结构调整进行时缺乏科学理论作为指导,没有意识到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还有些地区在结构调整上存在跟风和随意性。河南省的农业组织结构很多表现为生产组织与流通组织的分割,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低,束缚了农业的发展。技术结构表现为农业科研主要集中在产中领域,而适应于农业产业化产前、产后深层次开发性科技成果较少[4]。

    3.4农产品产业标准化程度低河南省的种植业比重比全国及基本条件类似的山东省高,与国外农业先进国家比更高。市场上河南省的农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很难适应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的需要。另外,农产品结构与社会有效需求尚不匹配,很多产业均有一个如何提高质量和如何适应市场及满足社会有效需求的问题。虽然河南省近几年大力推广高产优质小麦,鼓励农民使用优良品种,但类似的工作广度和宽度还远远不够。农业标准化是以农业科技和实践经验为基础,把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并加以实施,提高农产品产量、品质和农业整体效益的过程,是工业理念下的一种生产方式[5]。由于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低,导致农产品出口品种单一。虽然2009年河南省农产品食品出口总额6.6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6%,深加工食品出口额3.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7%,但是河南省在农产品生产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包括农产品加工主要以初级产品、半成品为主,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深加工产品少,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经不起检验、检疫;成本较高,而质量和品质较差,有些产品还存在着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从而限制了河南省农产品贸易的广泛开展。标准化要求的缺失是河南省农业企业进一步向前发展的阻碍,也是河南省的农业企业竞争力弱于其他省份的重要因素。

    3.5农业服务体系和农业配套设施滞后由于信息渠道不畅,导致农民对于信息、市场、流通等需求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中农民对于市场需求、价格、种子等信息的需求量很高,但是市场中并没有构建一个适当的平台汇总这些信息以服务农民,提高生产效率。在农村缺乏流通中介组织及各行业的龙头企业,直接限制了农民提高生产效率和土地的单产,并且在农作物产出后缺乏畅通的渠道售出,缺乏大规模的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的市场,农产品的储存不当等又对农民造成经济损失。2010年10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在一份《关于部分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调研报告》中指出,尽管中央财政给予了大量的资金补贴,但农田水利建设“最后一公里”梗阻的问题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国家从2006年开始加大投资力度,但存在的问题是,东部城市开发建设和“占补平衡”挤占了水利设施用地和资金投入,中部粮食主产区财政配套困难、资金到位率低。

    4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议

    4.1拓宽融资渠道据悉财政部将进一步创新农业开发资金投入方式,通过以奖代补、拍卖产权等形式,探索财政资金扶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式方法,大力推进投资参股经营试点,加强项目监管,形成“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组合”的运行机制。

产品经理年度总结篇13

1978年,由于具有毗邻港澳、华侨众多的优势,广东率先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广东得益于毗邻港澳的沿海区位优势,接收了香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同时,广东依托港资又成为全国出口加工和转口贸易的重要基地。90年代中期,面对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广东利用其廉价的劳动成本和土地成本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型制造业,并在全球信息技术浪潮中积极改造工业产业结构,逐渐从传统产业转移至高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

二、配第一克拉克定理

(一)主要内容

17世纪末,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威廉・配第(Willim Petty)发现了不同产业之间存在收入差异以及由此引起的劳动力产业结构变动。他指出,随着经济发展进步,一国的工业将比农业更能推动经济发展,而商业又比工业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克拉克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法并运用劳动力指标,研究随着经济发展,一国劳动力在各产业中的分布状况变化。他认为,在一定的发展阶段,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对农产品的相对需求一直在下降,而对制造品的相对需求开始上升然后下降,而让位于服务业。后来人们把这一由配第和克拉克所提示的就业结构变动规律称之为“配第.克拉克定理”。

在克拉克之后,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Simon Smith Kuznets)在其著作《现代经济增长》和《各国的经济增长》中,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就业在不同产业间的分布两方面对就业结构这种变动规律,进一步从统计分析的角度进行了验证并得到与克拉克基本一致的结论。

(二)形成机制

1.收入弹性差异

农产品是第一次产业的产品。由于农产品只用于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因此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收入逐渐增加且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对农产品的需求增量逐渐减少,即它的收入弹性出现下降,且小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所提供的工业产品及服务的收入弹性。所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分布将从第一次产业转移至第二、第三次产业。

2.投资报酬(技术进步)差异

由于农业的生产周期长,农业技术进步难度要大于工业,所以在第一次产业中会出现“报酬递减”的现象。而工业的技术进步速度要快于农业,所以在第二次产业中则会出现“报酬递增”的情况。因此,第一次产业和第二次产业之间的技术进步差异推动着工业不断发展。

三、广东产业结构分析

广东是中国经济总量最大和发展最快的省份。1978-2012年,按绝对数比,2012年GDP量为1978年的307倍;按不变价格推算,GDP年平均增长率14.1%,增长速度居全国第1位。

广东省以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地位,在许多经济指标上都列各省第一位。如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储蓄存款、专利申请量、税收、进出口总额、旅游总收入、移动电话拥有量、互联网用户、货物运输周转总量等。

综合考虑广东省经济指标状况、研究视角限制等因素,本文选取三次产业贡献率与就业结构作为产业结构分析指标。

由以上统计表格可以看出。在产业贡献率上,从1980年至2015年,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第一产业的产业贡献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由最初的31%的贡献率下降至1.7%的贡献率,且只在1985年至1990年间出现小幅度(不到4%)的回升。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均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且第三产业增幅(19%)大于第二产业增幅(10.4%)。到2015年,第三产业贡献率己超过一半,成为三次产业中贡献率最高的产业。

在就业结构上,也出现了与生产总值结构基本相符的变化趋势。由1980年至2015年,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持续下降,由1980年的占比70.7%下降至2015年的22.1%。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则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分别由17.1%升至4%和12.2%升至36.9%。目前来看,劳动力主要分布在第二产业。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