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社会主义理论论文实用13篇

社会主义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理论论文篇1

2.正式形成阶段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体系。(1)初步界定了先进文化的内涵。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这一内涵进行了科学的解释,他认为,我们所建设的文化,它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并且核心的指导思想必须是马列主义;它的最终目标必须是培养现代化“四有”新人;它的时代品格必须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它的时代特征必须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同时,还提出了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揭示了先进文化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从文化在国家整体布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出发,阐述了先进文化与党的建设、国家建设、民族建设及社会主义建设间的关系。(3)论述了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3]在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重要阐述,对于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4)指明了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源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才能保证发展的先进性,同样,文化创新是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至此,中国几代领导人在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艰苦探索,正式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

3.发展完善阶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从为总书记的党的领导集体,在构建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1)提出“和谐文化”的概念。“和谐文化”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为基础提出来的。这也是国家领导人第一次把和谐精神融入到文化建设之中,从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内涵。(2)强调不断推进文化创新。指出,“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4]一个国家不仅要有创新的意识和精神,而且要敢于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创新。(3)指出要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信息技术时代的迅速推进,造成了网络的普及,进而促成了网络文化的出现。它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精神上的各种需求,但也带来很多不良的影响。因此要特别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4)要求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总之,在新时期提出的文化观念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更是对其的一种伟大创新和实践探索。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经验总结

1.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我们党和国家取得一切成绩的关键就是始终如一地坚持马列主义为最根本的指导思想,这也是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党的第十八报告大会指出:文化建设必须大幅度提高人民大众的文化素养,使当前社会更加和谐文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当前文化建设的灵魂所在。只有正确认识到指导党和全国人民前进的方向和评判一切价值标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理解为什么整个思想体系的灵魂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一成不变的指导思想。同时也要认识到,“和谐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是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文化”的构建不仅能使民心聚拢,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泉源。

2.以服务人民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和使命要求我们必须要把服务人民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当前这个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力求文化的不断丰富,努力满足人民与日俱增的精神文化需求。注重文化的内在品质,从根本上进行创造革新,这样才能创作出更美好更精华的文化作品。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务必要牢记,文化建设旨在服务群众,所以只有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才能引起人民群众的共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关乎着亿万人民群众的福祉,不仅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崛起这个中国梦的需要。

3.正确把握文化建设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文化的创新就是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并加以吸收和改进,创造出符合时展的先进文化。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并不断创新才取得了伟大的成果。当代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必须正确处理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的关系。我们要认识到:一方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完成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吸纳旧社会传承下来的全部优秀文化;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必须符合当代中国的时代特征,创造出适合国情的新文化。

社会主义理论论文篇2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构建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将这一理论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至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得到发展和完善。它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的伟大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构建是我们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创立、发展、不断完善并最终确立起来的。这一理论的创建顺应社会和时展的需要,符合全国人民最根本利益的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一理论的创建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不断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而这一理论也将成为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同时也为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做出了贡献。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创新之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任务的提出,更加明确地把社会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决定》采用了许多关于社会建设的概念,也有很多创新之处,对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许多问题都作了明确规定,归纳起来有如下方面:

(一)《决定》第一次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着重解决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基本路线的根本路线的根本依据问题,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在本质上因该更加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着重解决经济体制的选择和激励机制问题,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在本质上应该更加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着重解决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道路问题,着重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在本质上应该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些理论成果,都是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丰富、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二)《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精神支柱。《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指出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和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四是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全社会共同的道德规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将为人们判断是非曲直、确定价值取向、做出行为选择提供基本准则。

(三)《决定》把“和谐”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任务的提出,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根据对总体布局的新认识,《决定》把“和谐”纳入我国现代化的目标,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

(四)《决定》明确了对收入分配进行宏观调节的政策取向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并把它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决定》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着力点,写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强调“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并明确提出对收入分配进行宏观调节,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五)《决定》提出了“社会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决定》提出“社会体制改革”的任务,明确了社会领域的改革在整体改革中的位置。这是对改革内涵和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有助于我们更完善地把握社会体制改革与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的关系,更准确的把握社会体制改革与利益关系调整地关系,更加注重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和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更好的坚持社会主义改革方向。

(六)《决定》提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政策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时,提到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后,我国果断地实行了一系列解决城乡差距问题的重大政策,2006年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1号文件,已经提出“要加快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决定》把“把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写入党的全会文件,这进一步明确解决城乡发展差距问题的方向。也意味着要通过改革来完善城乡管理体制,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七)《决定》提出了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决定》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趋势,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把它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任务。这是在社会保障方面提出的一项划时代的政策,也是继取消农业税之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提出的又一重大举措。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将结束中国数前年来农民没有社会保障的状况,具有里程碑意义。

(八)《决定》提出了“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主张

《决定》提出:要发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严格执行国家劳动标准,加强劳动保护,健全劳动保障监察机制和劳动争议调处仲裁机制,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合法权益。这是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系统阐述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问题,意味着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成为正确处理新时期社会矛盾的一项重要内容。

总之,《决定》的创新之处很多,它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运用并得到丰富和发展,以早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目标。

参考文献

社会主义理论论文篇3

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社会主义理论论文篇4

Keywords:theoreticalsystem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tendencyofopening;DengXiaopingtheory;importantthoughtofThreeRepresents;scientificoutlookondevelopmen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首先是邓小平提出来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在当时背景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主要是从实践层面进行阐发。真正从理论上实现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大体系整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是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先进行完整意义阐释的。这一理论体系,是在准确判断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它突破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难题,具有划时代的世界性的意义。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来都不是封闭的,也从不拒斥任何形式的先进文明成果,随着今后改革开放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步伐,它必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是由其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哲学基础所决定的。

一、从历史角度来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

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等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已开始进行艰辛的探索。邓小平同志在前辈探索的基础,于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当时的背景是,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对马列主义、思想的教条式理解桎梏还未完全破除。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至少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明确了我们要走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的,而不是普适性的;二是对于马列主义也好,思想也好,都应该紧密与中国的现实国情相结合,而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本本。1987年,党的十三大已经明确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个概念,十四大提炼该理论的思路则开始清晰起来。正如十四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归根到底“取决于党的理论和路线”,“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正确的,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的。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2]1997年,在改革开放即将迎来二十周年之际,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的党。”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行动指南,“这是党经过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决策。”并认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3]这一提法将邓小平理论的本质、根基和地位做了明确定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起点。十六大要求全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号召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十六大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也成为了继邓小平理论之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形态之一[4]。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5]党的十七大顺应了十六大提出的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理论创新要求,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大理论成果,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种归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既体现出几次理论飞跃的一脉相承性,又体现了它们之间共同的终极目标。

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有两个特点充分表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一是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即“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大理论成果的核心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者之间具有一种内在的发展逻辑,即首先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在此基础上,研究作为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政党应该如何加强执政能力,而无论是弄清概念也好,提高党的执政水平也好,始终都是为了发展。如果这其中任何一个理论成果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就断然不可能实现这样的逻辑链的。既然迄今为止的三大理论成果都不是封闭的体系,就没有理由推论,作为成果整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封闭的。二是作为开放体系的邓小平理论,孕育和发展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样的,作为开放体系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孕育和发展出了科学发展观。每一次理论的飞跃,都是对前一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并且,三大理论成果都是从实践中获得,不断地为实践所检验,又服务于实践的,每一种新的理论的诞生无不打上“实践”的烙印。

从认识过程本身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从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概念起,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这说明这个体系还远远没有完善,必须在创新的基础上更加完善。具体到我国,计划经济时代,人们所理解的社会主义,就是简单的平均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缺乏活力。到了九十年代剧变,瓦解了社会主义阵营,促使一直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从多方面进行更为深刻和深入的思考。在这样的背景下,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要继续毫不动摇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并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稳定了民心,明确了方向,促进了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健康的发展。八十年代末,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党内腐败现象增多,党的建设问题日渐凸显出来。同志洞察到这些问题,适时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了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严整党风,树立了“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理念。同志延续了这一做法,进行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践行了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的思想,根据现实国情,提出科学发展观战略要求,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做到“五个统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此可见,与现实密切联系的三大理论成果,无一不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无一不是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这一点,一个封闭的理论体系是无论如何做不到的。

从总的脉络上来讲,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原创形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这一理论的“继发形态”,而科学发展观则是这一理论的最新成果,十七大论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对这前后相继的三个形态的一次大“整合”[6]。这个整合后的理论体系,显然,依旧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

二、从哲学角度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而这种哲学本身就是发展的、革命的、开放的,这直接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该具有开放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存在具有无限复杂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物质世界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时间与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有着自身的客观规律。之所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开放的理论体系,就是要始终把这一体系的产生、完善和发展当作一个过程,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这是辩证法的要义。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从来不承认任何终级真理,它总是把发展的现阶段当作继续发展的起点,反对把自己的思想封闭在僵化的概念体系中。这个扬弃过程是在对客观世界充分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各种运动形式的抽象、概括和总结,并且随着运动变化而不断地变化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顺应了中国的现实国情而实现的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认为,同样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框架下,各国可以并且必须根据现实选择不同的建国和和治国道路,这体现了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在方法论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求用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由多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素构成的矛盾统一体,发展就是这个统一体内部各种矛盾运动变化的产物,就是这些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旧事物不断被否定,新事物不断出现,只有这样,整个系统存在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这些都注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可能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封闭的体系没有发展,或者只是有限地发展。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因为,无论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还是以社会为环境进行的一切活动,都是以人为主体的,而人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整个社会处在动态的进程中,开放性是系统运动的重要源泉。并且,由于世界是一个有机整体,加上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包括西方文明在内的各种文明形态不可避免地要发生碰撞,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要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接受新鲜事物。从人的劳动实践出发,以人为本,坚持与时俱进,使社会主义先进的生产关系不仅适应、而且积极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大发展,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全世界取得胜利。换句话说,只有在全人类的意义上,共产主义才可能实现,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具体地说,就是在发展路径上,它总是不断地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民族文化的精华,从世界各国文明中吸收优秀的文明成果,特别是新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它总是在同各种文化、社会思潮的碰撞交锋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理论内容,完善自己的理论形式[7]。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来讲,在阶级社会里,工人阶级是革命最彻底的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所以它不会停止在某一个既得利益阶段上,它总是在不断开拓前进的过程中为自己开辟认识真理、发展真理的道路。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允许封闭,也不能封闭。

总的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科学观、发展观、改革观、创新观和群众观,吸收了当代世界经济、科技、社会管理等学科的优秀成果,贯通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科技、外交等各个领域,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变化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新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一个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前瞻性、实践性、系统性、稳定性和开放性特点的科学理论体系[8]。

三、结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态特征,是其所具有的发展性和开放性。也就是说,这个理论体系不是凝固的和封闭的,它将适应时展的潮流,在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党和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的过程当中,以及在融会、吸纳中外优秀文化成果进行新的创造的过程当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实现理论体系自身的丰富和发展[9]。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从不自我封闭,从不保守僵化,而是敢于和善于在开放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自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一种不断发展和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没有终结,也不会停滞,而是为后人对其进一步丰富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开放性地发展。牢牢把握开放性,是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开放性体系的秘密就在于:首先,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基础,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善于吸收先进文化和先进思想,不断地发展进步,本身就有开放性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应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加强理论研究,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一方面,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学习借鉴西方文明等各种先进成果。其次,根植于现实,而现实是千变万化的,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不断地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在发展中解决问题。这要求我们必须在各项工作中,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从实践中学习理论,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以现实国情为基础,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理论终归要为实践服务,而不是脱离实践的形而上学。再次,顺应时代的需要,而认清时代潮流本身及在一定前瞻性的基础上顺应,要求任何一个体系不能是独立的,而只能在全球背景下发展,这个前提体现在对于其他文明的态度。这要求我们要摒除民族偏见,克服地域歧视,以谦虚之心对待他人。同时,学会在繁杂的信息化浪潮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筛选有益元素,做到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团结和吸纳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归根结底,落实到为人民服务中来。在境界上,要求我们的人民,尤其是广大的党员,真正能拥有一种既能仰望星空、又要立足现实的积极生存状态,只有如此,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从理想走到现实。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p3.

[2]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p10.

[3]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p9~10.

[4]齐卫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之基和思想之源[J].思想理论教育.2008(1).

[5].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p11~12.

[6]陆剑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次新的“正名”和“整合”[J].南京社会科学.2007(12).

[7]梅荣政.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2).

社会主义理论论文篇5

中共领导中国人民8O多年的奋斗历史,反复证明了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时期,理论都带有根本性,理论建设都是党的建设的根本。理论正确,革命和建设事业就发展、胜利;理论错了,革命和建设事业就将遭致挫折和失败。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内有两种马克思主义者:一种是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复教导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是照抄照搬俄国孟什维克的策略,认为资产阶级革命就应该由资产阶级领导,因而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王明的“左”倾错误,是照抄照搬俄国布尔什维克的策略,认为俄国武装攻打大城市,中国也应走这条道路。另一种是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是杰出代表。他在反对党内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这是他对中国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独创性贡献。他紧紧抓住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主题,在斗争中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和在这个理论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党领导人民正是在这个理论和路线的指引下,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整个民主革命时期的实践证明:中国人在没有找到马克思主义以前,革命不免遭致失败;在找到马克思主义以后,由于没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革命也还是不免遭致挫折;而一经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革命就无往而不胜。新中国成立后,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并在这个理论和路线的指引下,比较好地完成了过渡时期的历史任务。

后来在长达20年的社会主义探索中,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所以先后发生了“”特别是“”那样全局性的重大错误,固然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也是出在理论。如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无产阶级条件下的继续革命理论,等等。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首先着手解决的也是理论问题。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探索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牢牢把握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条贯穿其中的基本线索,从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全面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重中之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关系哲学社会科学的方向,关系党和国家的方向和前途命运。“工程”的第一项任务是着力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我们党在80多年奋斗历程中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我们党最宝贵的理论财富。它们与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活水与源头的关系。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丢老祖宗,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是了解和熟悉马克思主义,为此要切实做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和研究工作,又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讲出老祖宗没有讲过的新话,不断创新理论,把坚持和发展、继承和创新统一起来。坚持是发展的前提,不坚持就谈不上发展;发展是坚持的条件,不发展就坚持不住。“工程”的第二项任务,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及解决对策,如“三农”问题、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地区差距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生态环境问题、腐败问题等等。“工程”的第三项任务,是要编写一套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文学、历史学等教材。教材与专著不同,它的对象不是少数专业工作者,而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大学生。编写高质量的教材,对于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和现代科学知识武装广大干部和青年学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历史上,任何一个统治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如果不坚持以本阶级的思想作为统治思想,它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统治地位也坚持不住。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坚持用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科学世界观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指导思想。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已是多元的了,但是指导思想不能多元化,只能一元化。如果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搞多元化,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要,原苏联已有前车之鉴。多元并存与一元主导,几乎是任何一个有阶级社会的共同特征。社会主义是这样,资本主义也如此。

意识形态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中的社会理论观点和思想体系,在有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意识形态领域不是真空的,也并不平静。当前,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各种文化、思潮、思想理论应有尽有。重要的是坚持原则,区别对待,正确引导。所谓坚持原则,就是对于提倡什么,允许什么,限制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不能含糊。所谓区别对待,就是对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非社会主义和主义应当有所区别。所谓正确引导,就是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意识形态领域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反马克思主义就会去占领。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决不给那些反马克思主义的人以可乘之机。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相联系的另一个问题是;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它的基本内涵是怎样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邓小平曾经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同样,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也有一个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必须改善马克思主义指导的问题。首先,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学科建设。这就是说,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指导学科建设。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科学所有学科的理论基础。离开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社会科学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

社会主义理论论文篇6

    “三个代表”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概括,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特点、地位和作用及其科学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立场的基础上,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进行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判断,并深刻地反映了当今时代的特征和历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围绕着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首先要搞清楚的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首要的理论问题。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依据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及其对它的批判,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原则进行了描述。

社会主义理论论文篇7

材料三: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下午进行经二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着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材料四:200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二、含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①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②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③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④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⑤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三、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需要。我们只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解决好改革发展稳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才能解决好改革发展稳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消除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避免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巩固改革成果,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促进社会中项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健全、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机制,最终确保改革、发展正常运行和社会安定团结。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需要。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无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本世纪头20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才能确保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施科学发展观是一致的。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是从发展的角度,来解决中国为什么发展、怎么发展、发展什么的问题,是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社会关系的协调、社会稳定的角度,来进一步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是从和谐的角度促发展。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本方略,只有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民主法治,维护社会以平和正义,使全体人民诚信友爱,社会发定有序,实现政通人和、社会美好和谐。

四、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3)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4)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5)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6)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五、题目1:材料一: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材料二:建立和谐社会新理念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以来,已在国人中取得广泛共识。在今年的“两会”上,代表、委员就建立“和谐社会”集思广益,见仁见智。“和谐社会”议题成为本次“两会”亮点中之亮点。

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请你对“和谐社会”议题也谈谈自己的看法。

2、请你展开自己的想象,描绘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壮丽景象。

3、你所在的地区是否存在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合拍的现象?请举例说明。

4、为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请你为当地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题目2:2005年2月19日,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作了重要讲话,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公正、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请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中所叙述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理论论文篇8

(二)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单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是非、意义以及重要性等的总体观点和总的看法。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的作用。价值观不同的人们,行为取向就会不同,甚至可能截然相反。

(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价值观中最核心、最优先、最重要的部分,简单来说就是某一社会群体判断社会事务时依据的是非标准,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是随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它决定着国家制度和体制变革的基本方向,影响着整个国家公民的道德标准和价值选择。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范畴下最优先、最关键的价值观,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党的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较为高度的概括,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就对国家、社会以及个人提供了相对应的基本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可以说是要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要求我们整个社会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高贵品质,而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是对公民个人提出了相应要求,在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提供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环境氛围。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座精神灯塔,是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的向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地位。笔者认为,其理论基础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以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马克思最卓越的两大贡献是剩余价值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来源,历史唯物主义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代表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是“全人类的解放”,是“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就要求我国的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发展人解放人为目的。社会主义所固有的基本价值指导着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劳动是人的“类本质”,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一句名言:“人是天生的社会性动物”。马克思从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前提出发,揭示了人以社会性形式存在的客观原因。由于人类的劳动,首先是人类同自然间物质交换为内容的维持生存的手段,并且人类对外界自然的这种改造活动,又是以个体之间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形态方式来进行的。因此,劳动的社会性就决定了人的社会性。在社会主义社会,要实现每个个体在社会整体中的自由,首先个体应该使由无数其他个体所组成的整个社会实现自由,而要实现这种自由,则必然要形成一种能使每一个体能实现彼此间平等的社会关系。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也要求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这就要求我国核心价值观体现平等、公正和共享的思想。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我国主流文化是道家和儒家思想,自古以来,以实现“和谐大同”为我国所追求主要目标。“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描绘了一幅美好图景,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道德。礼仪之邦,道德之邦,教人以仁义礼智信。仁义礼智信,为道德内涵,是为传统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等均体现了我国最基本的和谐和大同的思想,如今也要建设中国特色的和谐价值观。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

根据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在实践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识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于广大民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应该简短明了,浅显易记,朗朗上口,广泛传播。十报告中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新概括,笔者认为不够凝练,可以借鉴我国古代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信”来加以概括。同时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媒介,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传播宣传。

2.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所谓认同,“就是作为一个群体的一员,个人将群体看成是自己的组织,他不仅同这个群体协调、适应,而且同群体中的其他人员协调、适应。”也就是说每个人完全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融入社会主义大家庭。这就要求其内容不仅要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和我国的民族文化,更要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道德自觉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就要使核心价值观成为一种习惯性的道德约束。道德自觉与“文化自觉”相似,强调的是人们认同并遵循自己所处的道德环境。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社会道德,不仅事关道德建设,且关乎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需要全社会的道德自觉。

社会主义理论论文篇9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

政治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创立自己理论体系的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政治文明思想。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将社会生活划分为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三个层面,而且明确提出了“政治文明”的概念,并将其作为集权专制的对立面[1]。在《共产党宣言》一文中提出“文明国家”的命题[2]。后来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对文明时代的标志、文明社会的概括和文明时代的基础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明确指出“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3]。这些论述,毫无疑问都包括政治文明。然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也不可能从学理上对政治文明予以全面的研究,更没有把政治文明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因为在他们看来,“由于文明时代的基础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所以它的全部发展都是在经常的矛盾中进行的。生产的每一进步,同时也是被压迫阶级即大多数人的生活状况的一个退步。”[3]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建立在已经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物质文化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经过了过渡时期的社会变革,阶级已经消灭,包括国家在内的政治现象都成为多余的东西。也就是说,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视野里,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之后,将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而当国家终于真正成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时,随之作为国家制度的政治现象也就不存在了,当然也不需要了。恩格斯曾这样指出:“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并且首先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但是这样一来它就消灭了作为无产阶级自身,消灭了一切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也消灭了作为国家的国家。……国家真正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所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即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同时也是它作为国家所采取的最后一个独立行动,那时,国家政权对社会关系的干预将先后在各个领域中成为多余的事情而自行停止下来,那时,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4]由此可见,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社会主义并不是要建立新型的政治文明,而是要使政治文明归于消亡。诚然,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到无产阶级的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时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2]他们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时,认为“公社给共和国奠定了真正民主制的基础”[5]。公社以强有力的措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对公职人员实行选举制、撤换制和普通工人工资制,公社是兼顾行政和立法的工作机关,并用地方自治代替资产阶级官僚中央集权。这种民主制包括后来恩格斯所论及的“民主共和国甚至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特殊形式。”[6]指的都不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但仍未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无产阶级专政时期的特有现象。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经历过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尤其是未看到经济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因而尽管他们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认为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并预测了未来理想社会的某些特征,但是他们不可能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行详尽和系统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况且他们一直认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作为国家的国家等政治文明已经不复存在。列宁也没有使用过政治文明这一概念,然而他对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将民主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对文明的认识以及社会文明的结构与相互关系的论述和理论概括经历了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诸如民主、法治等有十分详尽、深入系统的论述外,并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社会主义民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反复强调要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民主、法治建设,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一个时期又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江泽民在2001年1月10日与出席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同志座谈时指出:“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2002年5月31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巩固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优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们要发展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决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要着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7]2002年7月16日在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时强调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过程,是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过程。”[8]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9]胡锦涛同志在《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文中指出:“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对自己一贯坚持和实行的发展人民民主的方针的新总结、新概括。全党同志都要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纵观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任何一种类型的政治文明都有鲜明的阶级性。我们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牢牢地把握这一点极为重要。如果这一点把握不好,把握不牢,走偏了方向,不仅政治文明建设很难搞好,而且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损害,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影响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不移地推动政治文明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坚持政治文明建设的方向,关键是要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二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三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要坚持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我们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内容广泛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进行多方面的长期努力。政治文明涉及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法制建设等方面,需要有领导、有步骤地全面加以推进。”[10]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的创立,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主要在于第一次将政治文明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十分清楚地界定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性质,阐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在联系;阐明了政治文明的属性和政治文明蕴涵的内容及政治文明涉及的方方面面;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指导思想、方式方法和具体原则;明确指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方向,充分说明了坚持和完善各项政治制度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意义和价值;原则性地论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和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的和意义,特别强调了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如此等等,都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提出了一系列课题,开辟了诸多研究领域。随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其理论价值和理论意义将进一步显现出来。

二、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目标

自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人类社会就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的有机统一体。也正是这三大系统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4]虽然马克思在这里并不是分析社会的构成,但上述论断确实蕴涵着这样的思想,那就是文明社会可以划分为三个生活领域,或者说三个系统。与此相对应,人类社会的文明也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种结构形态。人类社会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注重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建设,什么时候社会就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反之亦然。忽视、偏废了任何一种社会文明的建设,不仅这个社会就会残缺不全,呈畸形态势,制约社会的发展进程,而且有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

中国共产党执掌全国政权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后,便一直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果断地提出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带领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中共十三大正式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路线。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始终不渝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践雄辩地证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会使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中共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升华。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新和全面的事业,作为实现现代化伟大目标必经阶段的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在政治方面,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更加完善,基层民主更加扩大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健全,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全面、具体的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通过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决策机制,行政管理机制,司法体制,人事制度,推进中国政治的发展,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影响和决定它们的发展方向和进程,真正地发挥其规范和保证作用。因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在整个社会文明建设中不仅是不可缺失的内容,而且具有自己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政治文明以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广泛地介入和规范社会生活,影响和制约其他社会文明发展的方向,以其自身的权威和能量引导、控制着社会的发展前景。其他文明一旦超出它所允许的范围,政治文明就会予以干预。社会的其他文明建设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它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当然,政治文明的发展以及它的作用程度又会受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状况的制约和影响。以政治文明的核心——政治制度为例进行分析和考察,就会更加清晰地看到政治文明的独特作用。众所周知,政治制度是在特定社会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而规定的或在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各种政治主体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维系这种关系而如何组织、分配和行使政治权力的各种原则、方式和程序等强制性规范的总和。它以自己的规范体系规范和调整社会政治系统中政治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其强制性对全社会提供普遍的约束力。我国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和社会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对国家事务的管理。人民的这种权利是通过制度(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具体政治制度和专门政治制度)来行使、体现和保障的。坚持和完善各项政治制度,有利于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人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从而不断地满足人们政治参与的愿望和要求,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坚持和完善各项政治制度,有助于健全和“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9]。在决策的难度空前加剧,决策的复杂性、艰巨性日益增加,决策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的情况下,它实际上指导着整个国家的内外行为,规定着整个社会的各种生存方向,牵动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机制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决策制度并不是绝对不会出现失误,而是当出现失误时容易得到纠正,不至于出现因决策失误而酿成的政治动荡和整个社会制度的毁灭性灾难。坚持和完善各项政治制度,有助于增强公共权力主体(派生意义而言的)的合法性和政治权威。合法性理论认为,政治权威是指在政治生活中人们公认的威望和所形成的支配力量,它是政治权力具有效能的典型体现。而政治权威的基础是其合法性。也就是说它必须得到公共权力委托者的认同和拥戴。在每一个公民受各种条件限制,不可能人人都直接参与各种管理的情况下,究竟谁代表大家行使管理权,就变得相当重要。如果公众对公共权力主体的合法性产生怀疑,产生合法性危机,不仅难以形成实现既定目标的合力,而且有可能使社会分崩离析,陷入混乱之中。而公共权力主体的产生只要依据法定的制度和程序进行,就会保证公民对权力体系产生认同感,形成坚强的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正是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所必需的。坚持和健全各项政治制度,也有利于建立、健全以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以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为目标的干部人事制度,特别是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作机制,从决策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运作机制的监督和制约,防止权力的滥用,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真正树立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从而形成强大的向心力,保证党和国家的决策能够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纲领、政策得到贯彻执行。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许多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不断涌现。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无疑会带来国内阶级结构、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新型组织不断涌现,职业分类与职业活动方式也将进一步加剧,从而使不同的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利益主体逐步多元化和清晰化。这种社会结构带来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关系,在特定的条件下有可能通过政治主体演变为政治关系。这些关系能否合理、妥善地予以协调和处理,不仅关系到各社会主体的合理定位和潜能的发挥,而且关系到各自利益的满足程度和政局的稳定。因而社会的各种关系能否和谐,各社会主体之间矛盾能否调解,都需要通过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地健全各种缓解矛盾、化解冲突、消除张力的机制和体制,完善协调政治关系有效、科学的手段和方法。

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跨越性发展,必将冲破各种时空界限,使国民的眼界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结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诸多领域都在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当中也蕴含着某些各国都必须承认、维护和促进人类政治发展的共同性标准。在中国国民的眼界不断开阔的同时,他们的民主观念、法治观念、自主意识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和发展以及各种制度的演进而不断增强,利益和需要日益向更高层次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开辟各种渠道和途径,不断完善各项民主制度和运行规则,有序地扩大民主,同时也要加强法治建设,根据法治精神和法治原则,在尊重人的人格、尊严、自由、合理愿望和进取精神的基础上,构筑法律体制,借助于法治使各政治主体的行为纳入法治的轨道,并通过规范、引导,逐步将法治的规范内化为政治心理,使其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行为更加理性化。实现政治行为既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又有较好的效能,实现与预期效果、宗旨的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所有制结构的重大调整,多种分配形式的实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加剧,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扩大,使原有的利益格局通过一系列的调整、转换,变得更加多样化。各种不同利益已经和正在产生碰撞、矛盾,如何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调适社会心理,消除不断积聚的社会张力,实现最大限度的社会整合,保持社会持续长久的政治稳定,各种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是带根本性的。通过推进政治文明建设,使政治制度具有更加坚实、广泛的阶级基础,以政治制度的巩固和生命力来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利益上的重大调整加剧了社会成员对各种利益的追求以及各种态度、情感发生急剧的变化,价值观念、思维模式日益多元化。开放过程中出现了中西思想意识的碰撞,西方发达国家以科学技术发展和资本的全球化活动为基础的高位文化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扩张和渗透,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在此情况下,我们在大量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通过政治文明建设,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共同的政治标准、政治理想、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规范体系和行为准则以及价值评判标准,推动全社会形成一种真正的社会主义公民文化。

信息化社会的沓至,明显地加快了社会生活的节奏,瞬息万变的国际风云,要求每一个政治主体、社会主体有敏锐的反应能力,把握利用每一个时机,以政治的高效能促使广大社会成员政治效能感的增强,这就要求国家、政府和政党具有较高的能力、能量,实现高效率和高效益。这也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三、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应当处理的几个关系

(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过程。这三个方面的建设协调发展,相互促进。从学理上讲,任何文明社会都是经济、政治、文化有机的统一体,社会的文明形态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构成并表现出来。做这样的区分,有利于深化对各种社会文明的认识,把握各自的特征,揭示其规律性。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划分是相对的,在更多的情况下它们往往互相渗透、彼此依存。特别是到了近现代,政治日益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任何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都必须借助于政治的手段。随着政治社会化进程的加快,政治文化日益世俗化,指导或驱动着政治主体的行为;广泛存在着的社会政治心理,日益成为潜在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形势的晴雨表,政治文明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难舍难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总目标的一致性,尤其是所面临的任务和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同一性,使得它们的界限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特别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互转化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旦超越具体的界限发展成为带有全局性的问题时,那么就必然成为政治问题,往往必须通过政治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予以解决。当然政治文明和某些方面问题的落实和解决,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也必须通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予以实现。因而刻意地单独强调某一方面的建设是不现实的。当然,三个方面的建设其主次缓急会随着形势的变化、主要任务的调整而有所侧重,但即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并不意味着舍弃其他方面的建设,在一个社会的全面建设时期更不应该有先后之别。倒是在社会急剧变革的短暂时期或许存在这样的现象。因而从大局出发,在理论上科学认识,在实践上合理协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二)从中国国情出发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的关系。对这种关系的认识和把握,是基于对政治文明涵义的科学理解。有关政治文明的涵义可谓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我们认为,政治文明作为整个社会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改造社会、实现自我完善和提高过程中创造的所有积极政治成果和一定社会阶段上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政治进步状况。如果这个涵义能够成立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十分肯定地说,政治文明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有的积极政治成果,那么它无论来自哪个国家、民族和地区,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它必然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蕴涵着某些人类共同追求的积极因素和进步成份,也曾在历史上发挥过一定的作用。或许还有不少内容至今仍具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对此,邓小平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中国的国情从性质上分析和把握,它是社会主义社会。而社会主义社会,从发展的角度看,历史的发展就是一个辩证否定过程,这种否定不是割断历史,也不是闭关自守,发展就意味着不断地超越,超越的基础就是继承其科学成果与精义的过程,继承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积极因素、合理内核。同时应该明确,政治文明既然是文明社会的特有现象,而文明社会是与阶级的分野和国家的存在为前提的,因而从本质上讲政治文明无论是哪一种形态,都鲜明地带有那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色彩,任何政治文明都是统治阶级所主导的政治文明,其宗旨是使自己和统治合法化、固定化,超阶级的政治文明是根本不存在的,任何复杂的政治文明都可以通过阶级分析方法予以剖析和说明,抹煞了政治文明的阶级性,也就等于舍弃了政治文明本身,使政治文明说不清、道不明,难以认识和把握其本质。因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要坚持政治文明建设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要坚持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色和优势。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地懂得,中国的国情从时空上分析,是21世纪的中国。在此背景下从事政治文明建设,绝对不能脱离实际。众所周知,政治文明尽管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自己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但并不是绝对的,政治文明具有社会相关性,它受特定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传统、民族特征的影响,深深地带有民族的鲜明特色。因而在不同社会形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类型的政治文明。就是同一阶级内容的政治文明,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各个国家因历史传统、民族特征、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其政治文明也会显示出不同的具体形式,因而各个国家的政治文明建设,必须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始终不渝地坚持走自己的路。即使是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成果,也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结合,进行必要的批判和改造,绝不可照抄照搬。

(三)政治文明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人类政治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任何社会的政治发展都是由建设和改革推动的,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改革和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但政治发展过程都离不开它们的作用。体现在政治领域,那就是以政治体制改革为动力推动中国的政治发展。至于政治建设方面,多年来更多地强调民主、法治建设等。尽管民主、法治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毕竟民主与法治并不是政治文明的全部,民主法治建设也并不等于政治文明建设。提出政治文明建设,只是使政治建设更加全面,更具有高度的概括,也更好地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相契合。不能以此来否定或取代政治体制改革的作用,当年在提出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时,也没有将经济发展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发展的动力仅仅局限于二者的建设上,而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在提出物质文明建设十年之后确立的。因而并不意味着因为提出政治文明建设便发生发展战略的转移。为了很好地认识和处理二者的关系,倒是有必要从理论上搞清政治体制改革与政治文明建设在政治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毫无疑问,二者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但是不同之处也是十分明显的。政治体制改革主要是改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而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容较为丰富,它不仅包括政治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民主形式的丰富,而且还包括政治运行机制的健全和完善,政治行为的不断规范、理性,政治关系的和谐,政治思想观念的创新,法治的健全,管理效率的提高等等内容;政治体制改革的对象是政治体制的弊端,而政治文明建设不仅对既有的政治关系的调整,政治体制的变革,而且要进行创新性建设。二者对于政治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同样重要,正如物质文明建设不能取代经济体制改革一样,政治文明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也不能互为替代,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保障,政治文明建设离不开政治体制改革这一强劲动力和手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3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5,27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73,177-178.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77-378,3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20.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74.

[7]人民日报,2002-06-01.

社会主义理论论文篇10

一、引言

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凝聚力,是人类社会不断进化发展、实现自身力量的重要手段,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否拥有先进文化,是否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决定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只有努力发展先进文化,才能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地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开展先进文化建设,创新文化理论,最终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二者虽然形成时期不同,却保持了党文化建设的先进性与连贯性。同时基于不同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针对文化建设的目标、内容、内涵有了新的突破和提升,达到了新的境界和高度。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与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一致性

(一)二者都坚持文化指导思想的一元性

文化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不论是在新民主主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建设中都始终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性,即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党的文化建设。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是意识形态中最重要的部分,它不仅决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而且还影响着文化建设的全部内容和整个过程。〔1〕

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在文化建设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是正确的,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才能真正地掌握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预见文化发展的未来趋势,明确文化发展的先进方向,才能制定出文化建设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使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建设永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二者都强调党的领导是文化建设的关键

坚持党对文化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是文化建设先进性的根本保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因此,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关键,而新民主主义文化革命的胜利也关键在于党的领导。

新时期,要继续保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继续坚持党在文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提高党在文化创新上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加强理论创新,加强对中国先进文化的领导和传播。可以看出,新民主主义文化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都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视为先进文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和关键因素。

(三)二者都指出文化统一战线是文化建设的法宝

统一战线作为我们党的三大法宝之一,在新民主主义文化革命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同志指出:“在中国,文化革命,和政治革命同样,有一个统一战线。”〔2〕文化统一战线的创立,不仅在新民主主义文化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文化革命的统一战线在新时期先进文化建设中不但没有放松,而且得到了充分肯定和大力加强。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事业和对外关系的发展,我们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一些领域出现道德滑坡现象,封建文化和腐朽文化侵蚀着人们的思想,甚至出现信仰危机的警报;农村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城市社区文化尚不完善,文化事业受到诸多消极因素的严重影响。同时,国外与国内敌对分子相互勾结,分裂祖国,阻挠统一,在意识形态领域发起了强势进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继续取得文化建设的成功,广大文化工作者不仅联合内部各条战线,而且联合其它各条战线的工作者,不断加强思想宣传,提高思想境界,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共同加强文化建设的堡垒,巩固和加强了文化统一战线,使社会主义文化继续沿着先进的方向发展。

(四)二者都遵循文化继承、发展和文化借鉴的正确方针

任何文化要发展不仅要继承传统文化,也要学习借鉴外来文化,即要处理好文化上的“古今中外”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同志强调要注重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要求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外国文化的学习借鉴必须结合起来,既要汲取积极合理成分,也要摒弃和抵制消极落后的因素。同志关于文化继承、发展和文化借鉴的思想为新时期文化建设中处理古今中外文化的关系提供了科学的解答和正确的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该是开放的,能够吸收全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既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借鉴外来文化,做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先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继续坚持文化继承、发展与文化借鉴相结合的方针,汲取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营养,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从而创造出符合时展的先进文化。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一)提升了文化建设的目标

新民主主义革命需要的是一大批信仰共产主义理想,愿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英勇奋斗的斗争者、革命者。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为新民主主义政治斗争服务的,因此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爱国热忱,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信心,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斗争。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不仅是大批怀有共产主义理想的接班人,更需要广大有知识有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了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党确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即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四有”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对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都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要求。作为社会主义新人的素质要求和标准,这一目标更为具体、更为完整、更为科学。

(二)拓展了文化建设的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同志从“文化是对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并为经济和政治服务”的思想出发,强调新民主主义文化要服从于革命斗争的需要,这一要求符合当时的客观形势,也确实对推动革命斗争的胜利起到了相当大的效用。然而,在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具体实践中,文化的作用和功能更多的被强调为意识形态性质和思想政治功能,人们更加看重的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功效,能够更好的激发和号召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信心,而其科学文化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正是由于当时党在文化建设上的这种功利性态度,使得当时的文化建设成为单一的思想建设,除了革命文化之外,其他的文化形式都被忽视和排斥,从长远看,这种做法和模式是违背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的。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为了适应经济、政治发展的新形势,党立足于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精神,发展科学技术,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更加丰富、全面,更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丰富了文化建设的内涵

新民主主义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都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的特点,但其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的内涵却存在差别。

从民族性角度看,二者都主张民族文化的平等和独立,要求文化的民族形式和内容,对民族文化采取扬弃的态度和方针。但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3〕 可见新民主主义文化反对帝国主义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奴役和压迫,主张建立的是实现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民族文化,强调的是文化的斗争性、革命性,突出的是文化的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则反对帝国主义在文化上的霸权主义,主张实现民族繁荣、国家富强的民族文化,强调的是文化的独特性、发展性,不仅凸显文化的民族精神,同时也坚持文化的民族特色,展现出更高的层次和内涵。

从科学性角度看,新民主主义文化“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对文化内容的科学性提出了严格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除了要求文化内容的科学性,还强调指导思想的科学性、提倡文化建设的科学精神。

从大众性角度看,新民主主义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都强调人民大众是文化建设的源泉、主体和服务对象。新民主主义文化强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4〕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的人民大众则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建设者以及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它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实现人民大众的发展为目的,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众性涵盖的范围更广,服务目标更高。

结语

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两大文化理论创新成果,其文化建设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果把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看作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第一次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则是在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基础上实现了第二次飞跃,二者继续坚持了党先进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参 考 文 献〕

〔1〕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48.

社会主义理论论文篇11

一、民主的政治学涵义

在谈民主伦理观之前,我们应先对民主的政治学涵义作一了解。一般认为,“民主”是一个政治概念。民主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一种行为方式、一种观念到一种理论再到一种制度的发展过程。民主作为人类社会的活动,首先是从行为方式开始的。原始社会的民主行为方式被恩格斯称之为“古代自然长成的”民主。(1)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民主制则一直受到冷落,直到19世纪,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社会等级观念的淡化以及公民选举权的扩大,民主才得到了真正开发的机会,在欧美发达国家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日趋完善。20世纪,民主化则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进程,形成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制度。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作为剥削阶级社会最发达、最完备的民主政治,在反封建专制方面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由于它是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政治制度,因此,它代表和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它的民主政治具有一定的虚伪性。而社会主义民主则是一种高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型民主政治,它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是最广泛、全面、真实的民主。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民主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常用以表示具有平等、自由性质和特征的状态、现象。广义的民主,不仅是一种国家制度,而且还是一种价值,是人们在评价某种制度和行为时的价值尺度和价值标准。另外,民主还是一种精神状态,具体表现为个体的民主意识(即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于民主的内在结构形成的观念。完整的民主意识包括人们对于民主的一切认识和看法,涉及到国家、社会、个人权利、法律、经济、政治结构、社会一般文化氛围等多方面的内容)和民主精神(即社会成员以一种独立的人格,自主地参与社会活动的品格)。虽然广义的民主拓展了人们对“民主”的认识,但它仍仅限于对“民主”作政治学的分析。正确分析民主的方法应当是“把民主广义地理解为各种各样的生活领域中自由而平等的关系的原理。”(2)“应当把民主主义理解为涉及从日常生活到生产、分配、政治、教育、文化的广泛的社会一切范围的东西。”(3)只要有社会关系存在的地方,就存在着民主问题。非政治领域民主问题的存在,表明把民主仅仅看作政治范畴是不够的。由此看来,民主不仅是一个政治范畴,同时也是一个道德范畴。

二、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的内涵

对于广义民主的政治学分析,也涉及到了民主的某些道德属性。“民主作为一种价值,作为一种精神状态,就已具备了一定的道德意义。”(4)每一种制度的形成,都是一种观念、思想的外化。只有当民主的观念、思想和意识渗透于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之中,并形成一定的社会道德关系时,才能为规范、制度的产生提供基础。而具有道德内涵的民主,也理应成为道德体系中的一部分,并使之成为人们行为规范的一种准则。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的涵义应当是:在现实社会的民主生活中,人们在尊重人格与权利自主的基础上,为了实现人们对自己事务的自主决定,依靠人的善恶观念、心理、传统习惯和道德舆论来维系的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它是民主内化为人的一种心理定势(即内心信念、羞耻心、责任感和荣誉感等)的结果。

从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意义上的民主的实质、精髓或基本精神是尊重人格与权利自主即人的主体自主。人的主体自主包涵了两方面的内容,就是使人“成为一个人”和“尊敬他人为人”。首先,“使人成为一个人”就是指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即做人的资格和尊严;其次,是“尊敬他人为人”即对他人自的尊重。使人“成为一个人”是“尊敬他人为人”的前提和基础;而“尊敬他人为人”则是“使人成为一个人”的必要条件。二者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但是,作为道德意义上的民主则更侧重于对他人自的尊重。

既然在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中,民主的实质是主体自主,那么由此可以引申出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应包括的一些道德内容。首先,主体自主反映出的是道德意志的自由。人的道德意志自由是人的基本权利。只有思想自由才能为实现选择的自由提供前提条件。而选择的意义就在于没有强迫的条件下选取自己所偏爱的行动方案。没有强迫,一个人的行为才能保持完整,实现意志和行为的统一;没有强迫,才会产生责任。

其次,主体自主还反映了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利平等。民主把平等待人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内在地包含着对他人人格和权利的尊重以及对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的信念和行为的平等的尊重。只有在别人的自主选择与自己的意愿不一致时仍然予以尊重,才是民主意义的真正所在。

再次,主体自主还反映了权利自主。权利自主体现在两个层次上。在个人层次上,权利自主表现为个人有独立地处理属于自己事务的权利。在社会层次上,权利自主表现为公民有参与社会管理的权利,即政治参与权。这种权利不仅使社会成员变成合法享有一定的权利并相应承担一定义务的个人,同时,也使每个人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即公民。

最后,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中还隐含着对道德公正的确认和肯定。道德公正是指在道德上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在道德上处于平等的地位。而要想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就应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对待中均衡考虑双方的利益。这种均衡考虑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理解。从积极方面看,每个人都应当把自己的利益同他人的利益视为一共同体,主动积极地去为他人谋利益,甚至为他人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这是较高层次的道德价值。从消极方面看,每个人都应当把另外任何一个人的利益看成同自己的利益同等重要,同时不应当以任何借口擅自侵犯和损害他人的利益,这其中最基本的一条还在于不侵犯他人之作为人的人格尊严的权利。正义的核心就是公民的自由权利的平等性和不可侵犯性。这也正是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所蕴含的一种理念。

三、把握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应注意的问题

明确了作为道德范畴的民主内涵,可以澄清我们对民主的一些模糊认识。首先,民主不是对个人的否定,而是对个人的弘扬。民主的最初含义是“人民的统治”,这就意味着每个个体在公共事务中必须服从“人民”这个集体或整体。但是服从这个整体并不等于忽视个人在集体中的价值与意义。因为人民是由每一个具体的个人组成的,每个个人都有基本的自由权利,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身体和精神,自由地决定自己的事务;同时,每个个体之间的权利也是平等的,不允许存在任何特权。如果否定了个人的这些权利也就否定了整体的权利,民主也就不复存在。在真正民主的社会里,任何权力的合法性都是建立在承认人的尊严和人权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每个个体拥有基本的自由权利,每个个体之间的权利是平等的基础上的。因此,民主不是对个人的否定,而是对个人人格与权利的尊重与高扬。

其次,民主不是多数群体任意压制少数群体,而是既尊重多数又尊重少数。民主的原意就是“多数人的统治”,即民主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但是,这并不能得出多数可以任意压制少数人的结论。因为少数服从多数是与多数尊重少数相统一的,而不是相分离的。多数裁决的效力只能约束、规范人们的行动,而不能限制、妨碍思想的自由。真正的民主允许少数人与多数人一样拥有陈述自己的观点的权利和机会,多数人应保护仍然坚持自己观点的少数人,允许他们保留意见,并不歧视他们,不打击迫害他们。用伏尔泰的话说,就是“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誓死捍卫你坚持自己观点的权利。”这正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客观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多数人的意见不一定总是最正确的,少数人的意见也不一定任何时候都是错误的。今天只有少数人赞成的观点,明天就可能成为多数人的观点。当少数人的权利被剥夺之后,也就不可能保证其他多数人的权利不会再被剥夺。因此,民主不仅是“多数人的统治”,也要求对少数人的权利加以尊重和保护。

最后,民主不是只讲权利,而是也讲义务。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就意味着人民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但是,在享有权利的同时,还应承担一定的义务,这正是民主社会中,国家与公民之间内在关系的一种体现。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割裂二者,必将导致一种非民主状态的产生,使社会退回到阶级对立的“臣民”社会中去。因此,在讲权利的同时更应该讲义务。

明确了民主伦理观的内涵,可以使我们进一步理解政治民主实现所依赖的民主的法律化、制度化还必须有作为道德化的民主给予支持,才能使其得到巩固和加强并促其实现。民主政治的实现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了解民主伦理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社会主义理论论文篇1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新世纪仍闪耀着理想的光芒

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指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但囿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只是提出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现在看来,他们的设想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当时资本主义状况进行的分析批判,因而难免带有局限性。

列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探索在经济落后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开拓者。他虽然根据当时俄国国情,提出了一些新见解,如关于与资本主义和平共处、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并采取“新经济政策”等符合经济规律的措施,但由于他去世过早,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论述不是很多。在斯大林时期,二战前,苏联大搞阶级斗争,干扰了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战争爆发后,适应战争需要.实行了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这对于战胜法西斯起到了重要作用,战后,苏联这种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没有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而变化,逐渐形成了斯大林模式,以至于对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也带有浓厚的教条主义色彩,他提出了“两个平行理论”,认为存在着两个市场,不承认社会主义有商品,虽然后来他也承认在流通领域存在着商品,但他仍不承认生产资料是商品。对此,曾著文进行了批驳并且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提出了要走自己的路,不要照搬照抄外国经验,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思想,党的也制定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基本路线,可惜的是,由于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的偏差,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也是很不完善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大胆扬弃了业已僵化的苏联模式,提出了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张。他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因而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改革开放,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他的这些观点是对当代国际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境界,为社会主义运动走出低谷取得胜利提供了理论指南。

剧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工作者和其他国家的共产党组织都在研究和探讨剧变的原因,认为发生剧变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这些国家长期以来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实行了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所致,因此纷纷深人广泛地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理论进行再认识,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和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结合时代特征和我国实际,总结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既没有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看成过时的理论,而是在坚持继承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理论,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理论指南。2000年,越南曾两次派人到中国,同中国党的社会主义理论工作者进行磋商,研究和探讨社会主义理论问题。现在,许多国家的共产党组织就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一致看法,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的实际结合起来,进行有该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朝鲜劳动党认为“社会主义运动是自主的运动。社会主义是以国家和民族为单位建立和建设的。每个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应由该国的党和人民去负责地推进。他们提出要建立朝鲜式社会主义。法国共产党表示,法共再也不照搬任何模式,法共将根据人民的要求,建设有法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南非共产党也在为实现民族民主革命而努力奋斗,争取“建设具有南非模式的社会主义”。拉美一批社会主义者提出了要建立有拉美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张。即使一些小党也开始积极探求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例如,中东地区的塞浦路斯劳动党提出要走“通向社会主义的塞浦路斯道路”。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展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应有魅力,不仅指导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推动了整个社会主义运动的进程。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低潮和逆境中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并取得辉煌成就。表明社会主义仍然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首先,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为世界进步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表明,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包围中,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社会主义国家虽然面临着严峻考验和艰难斗争,但它不仅能坚持下来,而且能够在这种考验和斗争中巩固和强大起来。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讲的那样:“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变不了的。中国肯定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谁也压不垮我们。只要中国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在坚持社会主义。

其次,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论断是科学的真理。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实行改革开放,把科学社会主义的普遍原则同中国建设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大胆摒弃僵化模式,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取得了举巨瞩目的成就。据统计,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接近10%,居世界首位;经济总量已跃升到世界第六位,跻身于经济大国之列,国内总产值已突破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已达2456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综合国力的大国;而同一时期,发展中国家为3.4%,发达国家为2.2%,其中美国为2.3%,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1位;对外贸易总额居世界第10位,吸收外资居世界第2位。古巴前驻华大使、现任外交部长格拉·贝切罗在谈到中国建国50年来的成就时说,改革开放在中国出现了经济奇迹,它不仅对于中国而且对于第三世界都是重要的。

如果历史地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也是十分显著的。中国是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在生产力水平极端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底子薄、人口多,负担重。但经过50年的发展,国民经挤和人民生活水平发生巨大变化。据统计,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2054亿元,是1952年679亿元的120倍。从党的十二大到1999年,我们基本上提前一年完成了翻两番的目标,成为世界上最大、综合国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建国后50多年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成就,说明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领导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的核心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做出了积极贡献,并再一次证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论断是科学和正确的,社会主义仍然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充满生机和活力。为社会主义走出低谷展现了一条光明之路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但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前,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相比还处于劣势,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还比较落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社会主义必须在迅速发展生产力和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之后,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十五大绘制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蓝图,十六大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和途径。改革开放2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大胆地吸收、借鉴现代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包括一切先进科学技术、管理方法、经营方式和其他有益经验;如果闭门锁国,坐井观天,社会主义建设就会脱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孤立起来,封闭起来,孤立和封闭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当然,改革并不是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否定,而是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改革,对外开放也并不意味着要与资本主义“趋同”。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目的是壮大社会主义事业,增强社会主义国力,因此,要时刻警惕和防范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和“自由化”的战略图谋,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经济全球化支配地位推进“和平演变”战略也正危及着社会主义的国家安全,为此,社会主义国家要正确认识全球化进程和实质,正确处理全球化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认识到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我们必须融人经济全球化这一世界潮流,深化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找到既与资本主义和平共处,又与资本主义竞争的适宜形式;另一方面,资本主义正利用全球化这一过程推广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因此,我们一定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起抵御腐朽没落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坚强屏障,力争改变不合理的旧的经济政治秩序,维护世界和平,巩固社会主义阵地,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积蓄力量。

社会主义理论论文篇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高校发展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方向。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各类矛盾集中凸显,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客观形势异常严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现实要求,更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提高文化软实力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文化事业各个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关键是解决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问题,使之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要在日常实践中持之以恒、坚持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艰巨工程和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使之成为全党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二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和“双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在发展模式上,把文化创新作为文化发展动力源泉,在价值取向上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文化发展终极目标。提升和优化思维方式是建设社会主义高校文化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其一,坚持实践思维方式,以实践作为衡量一切政策和行为的标准。其二,着力普及创新意识,让创新成为每个人的职责。创新是文化保持活力的不竭动力,是文化延续传承的重要保障,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源头活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自古以来的文化强国理想。其三,培养世界眼光,形成开放的心胸和宽广的视野。善于积极吸纳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以全球文化发展智慧开创我国高校发展的新境界,重塑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地位。其四,坚持辩证思维。客观事物和现实世界的发展纷繁复杂,只有全面地、发展地、联系地、理性地看问题才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中的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和判断。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