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用13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篇1

“以人为本”是我们的时代主题,这是一种理念。“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对象,本是原则、理念、要求。人有三层:个人、群体、人类;本有三义:相对人对物的依赖,把人当主体;相对人被边缘化,把人当作依据;相对把人当作手段,把人当作目的。因此,它要求我们尊重人、关怀人、为了人。马克思说:“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以人为本”之所以是时代主题是因为以前我们对人的关注不够,对人的尊重不够,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并为实现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以人为本”是人自由地占有自己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人社会关系的总和。和谐社会为人的交往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人的交往范围大大地扩大了,人的关系的种类和数量大大地增加了,人的本质越来越丰富了,更重要的是人的关系是和谐的。“以人为本”为了人,从人出发不断推动人的发展。这是一个人不断自我超越、不断实现自我、不断获得自由的过程,只有这样才使得“以人为本”不至于空洞化,不至于是一种宣传和口号。

3.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前提。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社会的和谐有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人对自然资源的盲目的无限制的掠夺,必然会造成自然资源的枯竭,森林的破坏和减少,土地的退化、荒漠化和沙漠化,水资源的减少和污染,最终导致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恶化。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如果不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不但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能引发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路,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自身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4.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不是阶级斗争,而是不断提高的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把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如何解决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呢?就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建设和生产力的发展。现在看来,我们社会上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财富的最大化就是要把蛋糕做大,分配的公平化就是要把蛋糕分好,蛋糕做大是前提和基础,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把蛋糕做大。但是,同时不能忽略了公平问题,不能忽略公平分配问题,要把蛋糕分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有两个基本的执政能力,一是把蛋糕做大,一是把蛋糕分好。共产党人执政既要有把蛋糕做大的本事,还要有把蛋糕分好的能力,执政能力应当有机地包括这两个方面。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因而也是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特别是哲学界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丰题,对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社会矛盾、矛盾性质、基本特征及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方式和机制等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这对于提高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和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并进一步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我们党自建党以来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不论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始终一贯地明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着的哲学,它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变换着研究的重点或主题,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本身却是相对稳定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去讨论理论创新,要从理论与实际、继承与发展的结合上去理解或解读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新理念和新思想。

6.总结

社会和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要求矛盾的双方或矛盾的多方在运动过程中能达到并保持多赢或双赢的局面。具体说,就是既要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达到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格局的和谐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又要形成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共同发展。“和谐社会”这一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的和谐。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就是要使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到融人自然、融人社会、融人集体。集体和谐是建立在个体和谐基础之上的,社会的和谐也有赖于人的和谐,即社会发展是以人为主体的,人的发展是以个体为本位的。三是社会分工的和谐。社会分工的和谐包括社会各类人员的比例构成的合理性、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社会效率的增长性和社会地位的公平性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篇2

“建立和谐社会,达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指出“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这是对十六大关于“社会更加和谐”这一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这里就其基本内涵和特征进行具体解读。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和谐社会”是指全面系统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和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在这一系统中.要求矛盾的双方或多方能够在统―体内相互包容,协调运作,良性转化和融合,始终使社会处在健康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状态之中。具体地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既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既要注重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的和谐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系统内部的和谐,又要形成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共同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与自然的和谐。工业文明的发展,使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比人类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尖锐。成为工业社会自身难以去除的内在矛盾。因而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和重要任务。既关心人,又关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携手,生物与非生物的共进,过去与现在的统一,现在与未来的对话,时间与空间的协调。在维护人类自身发展的同时,又维护自然的平衡,确保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

2.人与人的和谐。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个体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同时.人的个体和谐又是自然与社会的产物。造就和谐发展的个体,就是要使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到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集体和谐是建立在个体和谐基础上的。社会的和谐也有赖于人的和谐,即社会发展是以人为主体的,人的发展是以个体为本位的。由此来看,促进个体的人的和谐成长与发展,是社会的主要工作和责任。社会关爱个人,集体承认个人、尊重个人、给个人以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3.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的发展是一个双向同步发展的统一运动过程。因此,人与社会应该和谐发展,即个人自由与社会认同相适应;个人的利益与需要的满足和整个社会的利益和需要的实现相适应;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与社会不断进步相适应;人的能力发挥与社会公平公正相适应;才能实现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和谐统一。

4.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现代人类社会的两种基本关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因此,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交织和相互融合比它们之间的相互区别更为重要。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就是重塑人、社会与自然这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终创造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以人为本的政治和谐。政治和谐就是指构成政治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具体的讲就是党与党之间的和谐关系;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和谐关系;执政党内部中央与地方的和谐关系;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的和谐关系;领导干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和谐关系;军队与地方的和谐关系;民族与民族的和谐关系;我国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和谐关系等等。这些关系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每一种关系内部各要素以及各种关系之间都要经常性的发生联系,进行碰撞或融合。如何正确协调和处理这些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全体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同德的政治局面,是构建社会主义政治和谐的关键。

6.以人为本的经济和谐。经济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没有经济和谐就没有经济效率,整个社会的运转就失去了必要的物质支撑。在经济系统内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必须有机衔接、顺畅循环,否则,再生产过程就不能正常进行。实现经济和谐,必须处理好生产与分配、积累与消费、基础设施部门与直接生产部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等一系列重大的经济关系。只有把这些重大经济关系处理好了,整个经济系统才能处于良性循环之中,社会主义和谐的经济关系才能真正形成。

7.以人为本的文化和谐。文化和谐与政治和谐、经济和谐一样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政治和经济和谐有着重要的影响。文化和谐既要受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影响和制约,还要受外部异质文化的冲击和渗透,更重要的是要受到不同民族、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千差万别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形成各种各样、缤纷多彩的文化。这些文化现象的背后都有不同的价值观作依托,既存在着依存和融合,也存在着隔阂和摩擦。这就必须在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弘扬主旋律的前提下,提倡文化的多样化,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和谐相处,各领,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和谐地生成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1.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全国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根本前提。这就要求实现国家现代化必须与经济、政治、文化及人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各个方面统一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发展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高度物质文明、高度精神文明、高度政治文明、高度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的社会;就是要把握和处理好经济发展的速度、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政治民主推进

的力度、环境生态保护的程度,实现国家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定是一个全面发展与全面进步的社会。

2.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特征。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等各种要素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与相互转化构成的有机整体。只有这些要素形成和谐统一、根本优化、良性运作与协调发展的关系,整个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因此,和谐社会的运行和发展不仅要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发展。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发展,并且经济发展必须同政治、文化、科技、生态、环境的发展相适应,相协调。这种协调发展集中体现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四大文明建设整体推进、全面协调发展上。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运行与发展过程,就必然表现为经济与生态、社会与环境,人、社会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发展过程。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进程。

3.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而且是人与人的协调发展和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种发展必须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属性。这就决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推进国家的全面发展与协调发展,实现全社会的可持续的生存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这种发展既能保障当代人的“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的复合系统多要素、多结构的全面协调发展,又能够为未来社会多要素、多结构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基本条件。这是一种长时期促进社会公正、文明、安全、健康运行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4.稳定有序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标志性特征。任何一个社会都无法在不安定或动乱中正常运行,更谈不上发展了。稳定和有序是和谐社会的首要标志。稳定和有序的社会在这里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从宏观上讲的,一个是从微观上讲的。从宏观结构上来看.稳定和有序即指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意识形态这几方面的运行稳定有序,和谐社会的基本构架就形成了。从微观结构上来看,稳定和有序即指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内在结构的各个要素的相互协调和消融。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是否形成稳定有序的和谐局面。关键要看这些方面的内部要素是否合理相处,恰当配合。始终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过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体现出来的重要特点,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的各要素的稳定和协调。

三、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且提出了“五个统筹发展”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切相关,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的理论指导。

1.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在社会发展中要以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为核心内容和终极目标;要把人们对物质、精神、文化的需求和自身发展的实现程度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具体地说,就是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不仅要满足人的生存的需要,还要满足安全、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不仅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还要满足精神文化的需要。

以人为本,就是突出人是社会的核心和主体,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讲就是围绕人这一核心和主体处理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关系,保证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环境等各个层次结构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协调和发展。这就要求要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在教育、就业、收入、财产和发明创造等方面的合法权益;这就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创造有利于人们平等竞争、全面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这就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建设学习型社会。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因此,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没有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就无法成功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统筹城乡发展是当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步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体现在城乡发展上。城乡的协调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众所周知,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80%以上的人口是农民,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普遍提高,但我们也付出了某种社会公平的代价,那就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城乡差距不断拉大。1978年,我国城乡差距为2.57:1;1983年降到1.82:1;此后逐年上升,1998年为2.51:1;至2003年。已扩大到3.23:1,成为世界上城乡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由此产生了许多不公正的现象,和谐社会的稳定结构受到冲击。这就要求要从深层次考虑解决城乡发展中的差距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的发展,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要以“三化”问题为突破口,通过“三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促进“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真正走出一条使广大农民得到实惠、增加收入的新路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3.统筹区域发展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总揽全局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统筹区域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逾越的阶段。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迈上了1000美元的台阶,整体上步入了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从各地区来看,区域差距非常显著,成为世界上地区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著名学者胡鞍钢称之为“一个国家,四个世界”。不同的省份如此,同一个省份的不同地区也是如此。中国最富的地区上海与最穷的地区贵州的人均GDP差距,1978年是9.1倍,2002年是12.9倍,从发展的趋势来看。这一数字还在上升。中国同时也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反映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中

国1995年是0.437,2002年是0.454(基尼系数超于0.4为不公正)。

从以上可以看出,影响社会和谐的地区差距已经显现,并且日趋严重。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协调,最终将导致分配的悬殊和社会的不公正,势必要打破和谐社会各要素的协调相处的恰当比例。引起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协调,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扎扎实实地搞好地区间的协调发展。

4.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和改革的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与社会文化发展相对失衡;经济增长与分配相对失衡;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相对失衡;经济增长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对失衡;经济增长与体制创新相对失衡。这些问题的出现,许多同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职能不到位有直接关系。这既需要转变政府的职能,又需要政府的宏观指导和调控。实际上,社会保障、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等事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进行科学地管理、投入、协调和运作。保障这一系统工程的顺利进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5.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包括以人为核心的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和谐发展,也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才是一种真正的、高层次的和谐。它既是建立在经济高度发展基础之上的和谐,又为经济、社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但是在当代世界和中国,人与自然的和谐遭到了空前的破坏。人们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的征服和开发,忽视了自然资产的损失,忽视了资源的保护和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从世界银行2000年年底公布的数据看,我国自然资产损失(包括能源耗竭损失等)与GDP的比重高得惊人:20世纪70年代初,占GDP的6%-7%.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这一损失的峰值高达GDP的30%。

以上情况给我们以警示,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到实现人口适度增长、资源永续利用和保持生态环境的统一。在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能力。要走出一条从产业革命以来大规模征服自然以至破坏自然,发展到现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良性循环之路。这不仅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然选择。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篇3

一、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分析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城乡差距、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严峻形势下,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最大限度的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稳定的问题。这体现出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理。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及客观规律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体现了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及其客观规律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根本前提。人类产生于自然界,但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又不断地改造着自然界,不断地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人与自然界时刻处于矛盾之中。随着人类不合理的对自然进行开发利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问题日益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我们对自然界的开发与利用应当是文明的,应当是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的。只有在尊重自然界客观性及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开发利用自然,自然界才会造福于人类,才会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三者的相互协调发展。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总特征:联系与发展的观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全局着眼来统筹经济社会各个层面协调发展的。把握社会的发展,就要统筹好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的相协调。当前,利益矛盾已成为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出现了利益多元化、复杂化、尖锐化等问题。面对这些利益矛盾冲突新问题,我们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群众利益。否则,就可能使社会利益群体间矛盾加剧从而破坏稳定的社会环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共同推进的,这四项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否则就会导致畸形发展,阻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由此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中各方面因素之间的密切联系,只有统筹好各方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大踏步前进。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抓主要矛盾的方法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要义依然是促进经济的发展,离开发展经济所创造的雄厚物质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有人认为,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强调公平不强调效率,重点要放在解决利益矛盾上。其实这种观点属于误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一主要矛盾决定的,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其首要任务是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不消除发展过程中的不协调性必然会积累矛盾,导致发展的停滞。不抓住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不提效率优先,那么,解决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利益关系必定成为一句空话。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相互影响的程度进一步加强,如果处理不好,将严重制约和阻碍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新时期加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一)加强管理组织创新

管理组织是社会管理的主体。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充分发挥好党委、政府、基层组织的职能作用,进而形成社会管理的合力。在我国,一些新型社会管理组织已应运而生,如社区组织、行业协会、民间团体等,这些组织各自联系着一部分社会成员,可以更好地帮助党和政府进行社会管理。其中,社区组织在提供公益,填补政府"空白"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应重视和发展社区建设,加强社区组织在社会管理方面的功能,真正使社区成为整个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环节。

(二)加强政策法规及管理方式创新社会管理是通过一定的政策法规来进行的,适应我国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社会管理的政策法规也应发生相应的变革。政策法规创新要遵循以人为本原则,要有利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时,政策法规创新要遵循动态平衡原则,及时调整不适应社会管理要求的规定。在社会管理方式上,要变简单的以物质福利为主的方式为以精神心理为主的社会管理方式。加大社会管理宣传教育,引导社会成员自我管理。变行政管理方式为经济、法律、文化等管理方式。突出要不断完善我国法律制度,强化在法律范围内解决社会争端,从而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篇4

一、和谐社会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溯源

社会它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本,更不是突发奇想.而是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口马克思王义关于社会发展中社会目标和社会基本矛盾若干理论问题的论述.是其重要的方面无论是从社会理想、社会运行、社会变迁,还是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都有丰富的理论论述值得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去领会、把握。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论断为构建和谐

社会提供了理论支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辩证的,一方面两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另一方面两者之间又是一种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关系。但是,社会发展是以人与社会的和谐为前提的。在现实社会中,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和社会制度的不完善.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比较紧张的因为“社会”往往容易成为类似于霍布斯所说的“利维坦”怪物,以所谓的普遍意志凌驾于每一个个体的人之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的“虚构的集体”就是社会与人对立的一个例证。他们说:“从前各个个人所结成的那种虚构的集体,总是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而使自己与各个个人对立起来;由于这种集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因此对于被支配的阶级说来.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集体,而是新的侄桔。”所以.要通过生产力和制度变革,解决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使得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协调。一方面,要关注人的发展,“‘不言而喻.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也不能得到解放”。社会的发展通过人的发展得到实现。另一方面,通过社会的发展实现人的发展,在真实的集体的条件下,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人的发展以社会的发展为前提。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表述,都是指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交往关系”的论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发展中交往关系是普遍而又广泛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交往普遍化的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的现实看作是一个与人们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的扩大、与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的彻底消灭相一致的过程,一个不断地消灭人的活动的地域局限和民族局限的过程。孤独的个体如果不与其他个体交往,也就没有联系,不会产生社会关系。交往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通过交往,人的个体活动加人和转化为社会活动总体,形成了社会的各种关系形态。马克思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普遍的交往使每一个民族同其他民族都有依存关系,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世界历史性的经济活动,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自由的平台,人们之间建立起更广泛、更普遍的相互交往关系。在相互交往中,双方都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促进了各自的全面发展。“个人的世界性的存在,也就是与世界历史直接相联系的各个人的存在。”作为世界性存在的人,既是高度社会化的人,又是高度个体化的人。但是只要存在交往活动,就不可避免会有冲突与斗争。我们不否认很多交往关系必然是冲突,需要通过斗争去解决,但是我们更要注意到,也有更多的交往关系是可协调的,是可在协调中形成“合力”的。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矛盾的论断为构建和谐社会

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就我国来说,在社会主义社会,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这种矛盾已不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协调而得到解决。也就是说,我国社会现存的社会基本矛盾和围绕它而产生的一系列矛盾,可以通过自上而下、有意识、有步骤地去处理、解决、协调,可以采取一种和平的、渐进的、非对抗的方法使社会主义社会达到和谐的状态。当然社会上还会存在一些对立的、不可调和的矛盾,需要通过斗争去解决,但这已经不再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因此,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无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必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一种理论的推演,更不是理论的设计,而是与当代中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和所处的历史时期密切相关。无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新阶段还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期,都要求我们必须寻求和谐之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新阶段新特点的要求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对现存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和不公平、对‘理性化为无稽,幸福变成苦痛’的日益清醒的认识,只是一种征象,表示在生产方法和交换形式中已经静悄悄地发生了变化,适合于早先的经济条件的社会制度己经不再和这些变化相适应了。同时这还说明,用来消除已经发现的弊病的手段,也必然以多少发展了的形式存在于已经发生变化的生产关系本身中。

这些手段不应当从头脑中发明出来,而应当通过头脑从生产的现成物质事实中发现出来。”这段话用来解释我们为什么要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很贴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必然。其依据与动力来源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来源于“已经发生变化的生产关系本身”。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在20世纪末,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当人类社会跨人21世纪的时候,我国又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开始在向人均3000美元的新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座伟大的丰碑.为我们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了新的起点在这一发展新阶段.人民群众对提高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不再满足于解决好温饱的问题.而是开始要求在思想充分解放与精神极大满足情况下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相应、同步发展要求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的人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发展阶段,整个社会需求更加丰富多彩、结构更加复杂多维、状态更加活跃多变.与传统社会有着巨大的差异应对这一挑战的难度不仅不亚于前一阶段经济发展的难度,反而会更加艰巨,因此,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改革发展关键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要求

根据国际发展经验,人均GDP从l000美元到3000美元.在社会发展中是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往往是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的时期,是既充满了新的机遇.又面临各种社会风险的时期。美国学者亨廷顿对这一时期有着精到的分析.他认为,经济发展导致人们欲望和期待的急剧高涨,各种社会问题和压力同时涌现确实.在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生活变化更加广泛和深刻,社会利益主体进一步多元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等都进一步多样化,社会的“不同”,比如,不同的利益主体、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行为模式、不同的利益诉求,等等,更加多了起来这种“不同”容易引发冲突和不稳定而且,我们的改革发展进入了攻坚阶段,各种老大难、烂摊子和积累遗留的大量问题都暴露出来了,诸如:由于拆迁补偿问题引发的冲突;由于干群关系紧张产生的纠纷:由于贫富差距导致的对立,等等。

我们以收入差距、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行业之间与群体之间差距为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1997年到200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人的增长,连续7年不超过5%、2002年最高增长4.8.2000年只增长了2.1%2003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农民收人增幅开始卜升,特别是加。4年增长突破6%,是1997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但收人增额和实际增长速度仍然低于城镇居民因为同年城镇居民收人增长幅度为7.9%.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扭转。

再比如,从1980年到2003年,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由50%增加到59%。人均GDP.西部与东部由l:1.92扩大到1:2.59,中部与东部由l:1.53扩大到l:2.03,区域差别还在拉大还比如,国家统计局在即吐年统计,我国的基尼系数已从1988年。0.34扩大到2000年的0.41了.出于各方面原因考虑,2003年后再没有做全国性统计.但据有关专家学者测算,我国2003年基尼系数大致在0.53左右.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3-0.4的警戒线。虽然我们现阶段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但不能让社会上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收益差距太大,使一些利益群体超常规地获得利益,而另一些群众生活的改善却赶不上相应的社会发展进步水平。

在这样双重背景交织下,不仅社会的改革与发展,就是社会稳定也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面对具有不同利益追求的新的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面对社会状态的更加开放化,我们在社会管理中再不能僵化、死板、刚性地“控制”.更不能一言堂地“命令”,而是要科学、有机、柔性地“整合”.要讲“协调”与“协商”,这就是和谐社会的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是丰富的,也是具体的。就现阶段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局面。使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使改革和发展所创造的社会财富为全体人民所共享.使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使安定团结的局面更加巩固。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安定有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追求;充满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

所以,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这一重大决定和重大举措恰逢其时,对于我们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单兵突进,更不会一跳而就,需要我们多方面努力和准备。就目前来说,至少有确立社会目标、进行利益分析、施制度安排、着手意识培育等四个方面的工作要做。

(一)确立既具中国特色又蕴现代内涵的“社会目标”

“社会目标”主要是解决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在社会中的社会政治地位问题。和谐社会的社会目标要以公正为核心。一个能为全社会认可的社会目标是最基本的.在这个社会目标中,每个阶层都能找到自己相应的地位,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及其他。所以,这个社会目标在设定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普遍利益,能发挥各个阶层最大的积极性。不应该有优势集团无偿地享有改革与发展的全部或大部分收益,更不能让某一阶层或群体无休止地承担改革的代价或社会转型的代价。这个社会目标应该是效率与公平并重,在坚持效率前提下,高度重视分配公平对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作用。

这个目标应是具中国特色的,即尊重历史的延续,尊重现实的必须。人民民主专政的政体决定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工农联盟应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必须保障他们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基本地位;这个目标又应是蕴含现代内涵的,时代的变迁,知识经济的到来,科技、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或各种临时性的政策上,知识阶层的地位应该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目标设计中得到体现。

需要指出的是,社会目标的确立要实事求是,应该是可持续的。由于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推进改革的大方略,充分调动社会各阶层对改革的积极性,各项政策的设计大都遵循让利分权的思路,使得几乎全部或至少绝大部分社会民众都充分享受了改革的收益,因此,整个社会对改革的期望值较高,似乎只要一进行改革,整个社会的层次就会自然得到提高,社会民众的生活境遇就会自然得到改善。结果众多的问题积累遗留下来,改革的边际收益开始明显下降,于是有了改革到了攻坚阶段的说法。

(二)进行既能直面现实又具科学理性的“利益分析”

“利益分析”是解决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各得其所的问题,是为各个阶层的现实及其可能利益做一定位,使其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及意识不至于超出社会发展许可的基本规范。应该说改革政策确实使绝大多数的中国民众受益,但是几乎每个阶层又都对自己的境况表示不满足。民众中存在的这种心理并不奇怪,其根源在于各阶层间相对差距的拉大,加之民众对改革的期望过高,再存有一点“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遗留观念。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利益分析时要客观、理性。什么利益追求是合理的,什么利益追求是不合法的;多大的差距是有效的,而多大的差距又会妨碍公正,等等,都需要既从推进社会发展,又保证社会稳定的基础上作出判断。

当前,尤其要重视对待传统利益集团失落和新兴利益集团兴起的问题。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中小企业股份制的实行,委托经营方式的出现,工人阶级占有社会生产资料的实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也越来越不清晰。加之传统意义上的工人阶级所代表的生产力水平与现代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而掌握了与现代社会发展同步的现代生产力的一些阶层,通过他们对生产力的占有,在社会政治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必将获取对社会生产资料的占有,改变其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而形成新的阶层,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

其次,要对既得利益保护与尊重,同时对利益群体寻求利益的行为及意识予以界定与规范。只要某一利益群体的既得利益不是违反国家法律所得,尽管其获取过程中,有不规范之处,或有历史的印记,我们都应该是认可的。应该承认,社会民众,特别是社会中下层民众,对在改革初期政策不完善的情况下,一些阶层虽不能说非法、但至少是以不太合法的行为所获取的巨额财富,在心理上是很不平衡的。我们不能有意无意地强化这种倾向,只能从制度、政策、方案等方面去逐步规范直至消除这种现象。

(三)实施既科学规范又兼公正有效的“制度安排”

邓小平一向强调:“还是制度靠得住”,构建和谐社会,制度安排是关键。“制度安排”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规范化的制度消除人治,实现法治。规范化的、恰当的制度安排可以解决社会结构性的问题,避免人治中的随意性、时效性。如,人民内部矛盾是属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现象,是在本质上有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差异,一致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立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人民内部矛盾用思想教育和适当的调解,并辅之以一定的行政命令即可解决口而不同社会阶层间的冲突则是社会性的现象,冲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更多的要靠政策的调整,通过改变利益格局来解决,最终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解决。再如,腐败现象是当今社会性问题之一,其腐败程度之巨大、腐败涉及面之广令人震惊。很多腐败行为已经集团化、群体化、阶层化,甚至部门地区化,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腐败究竟是极少数人因理想、信念不坚定所致,还是另有原因,或者进一步讲仅仅是人的腐败,抑或是制度性的腐败?二是通过制度变迁,取消废止旧的制度,重新进行新的制度安排。制度安排必须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保守、落后、僵化的制度对社会是有害的。所以,制度安排要有利于改革的深人、有利于稳定、有利于发展。要着眼于增加社会活力,提高社会效率,推动我国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传统的中国社会有三大制度安排,即户籍制度、人事制度、单位制度。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曾有过其必要性,但其也严重地阻碍了社会流动,限制了社会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实际上增加了城乡之间发展的差距与心理上的对立,不能有效地利用资源甚至浪费资源。这些制度都巫待调整。 转贴于

(四)着手既重崇高理想又能普遍适用的“意识培育”

“意识培育”主要是解决各个阶层在观念、文化、价值观层面上的团结与合作。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外部世界对中国民众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涌人了社会民众的头脑,开始影响他们的立场与行为。所以,在当代社会,不同阶层、群体之间冲突的情形比较普遍.程度比较严重,这除了相互之间相对利益差距大之外,还与其阶层、群体意识的觉醒有很大关系。“社会强有力的道德和伦理法则是使经济体制可行的社会稳定的要素”,只有具有共同的意识形态,社会成员才可能被有效地组织起来,完成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为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整个社会必须有有助于实现共同目标的、正确的意识形态,必须坚持正确意识形态对社会各阶层、群体的导向性与权威性,以期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当然.同时要注意的是,意识培育要实事求是,不要搞假、大、空的意识形态神话。要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鼓励树立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尤其是要培养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反映时代特征、具有广泛社会性和鲜明实践化特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如敬业精神、合作意识以及诚信、律己、守纪、自强等观念。过高的道德要求不仅达不到预期目标,甚至还会适得其反,这样的教训我们已经有过不少在经历过阶级斗争和市场经济初期那种”你死我活”的阶段后,中国社会开始意识到原来不同乃至对立的集团、阶层、利益群体之间,也可以有相互合作、互惠互利的活动。这就是观念的进步。现代社会的发展已不可能再搞“清一色”“一言堂”.社会意识形态方面更要有.‘有家争鸣”的氛围。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关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之一与我们党的其他理论创新是紧密相关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重要实践之一与我们正在做的其他事情也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在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系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由于“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都落脚于社会这一层面,很多同志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实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种替代,这种认识是不妥当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是中国共产党在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的我国新世纪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又是中国社会经过改革发展进人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所谓奋斗目标,就是经过努力,在社会牛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方面有新的体现,在社会主义民主和政治文明方面有新的体现,在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状况方面有新的体现。所谓发展阶段,则是标志着我们走出了贫困,跨越了温饱,已经向着富裕迈进。我国现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初级阶段.是完成国家的工业化和实现国家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历史长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我们已经经历了若干个具体的发展阶段,今后还要继续经历若干个具体的发展阶段小康社会是其中一个重要阶段,是我们在胜利完成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开始实施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是继续向现代化目标迈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等,又都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向同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在社会发展中追求的一种社会状态.也是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实际提出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体现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要求的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是统一的。建设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必须立足于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需要的社会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明确的任务目标和一系列的指标评价体系,是一个相对静态的目标、实现了就是实现了,没实现就是没实现;而和谐社会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从基本和谐到更高和谐,再到最高和谐,是一个可以不断实现而没有极限的过程。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是结果与手段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发展所实现的社会则必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年来,我国社会发展中城乡发展不协调、区域发展不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协调的矛盾相对突出。经济增长方式落后,投人产出的效率不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严重。这种状况不仅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发展,而且使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现实矛盾更为难于处理。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紧密结合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借鉴吸收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积极成果,创造性地对当代中国发展作出的科学回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也是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

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下大力气解决许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如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产业结构问题、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和贫困人口以及困难群众问题、诸多方面利益的兼顾和协调问题、生态环境恶化和自然资源不足问题、劳动者素质巫待提高问题,等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待于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我们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始终。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初是作为执政党加强其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来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要求“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由此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否建立和建立的好坏,直接反映着我们党执政能力的强与弱。

当代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部分社会成员贫富差距趋于扩大,这本身就是增加矛盾、酝酿事故的土壤,再加上部分官员腐败的现象尚未得到根本性遏制,更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科学、规范、民主地整合社会结构、社会利益、社会关系,解决这些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而这自然地涉及作为执政党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能力。

但是,我们发现已经熟悉了的、习惯了的、学会了的执政模式越来越不管用了,而适应社会变化的、管用的、新的执政模式,我们还不会用或者说不很会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党必须随着这些变化而相应地加以改变。改革和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通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通过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来执政,坚持科学执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通过完善执政体制,完善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来完善党内领导体制、选举制度,完善决策机制和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坚持民主执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通过法律正确认识、选择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合法利益,抑制非法利益,实现利益整合,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大多数人谋求最大的利益,坚持依法执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篇5

2008年中,我们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也在5.12中见证了中国人的团结力量.面对困难,我们永不言弃,我们团结一致,就能从困难中走出来。现如今的社会最需要什么?和谐。和谐是什么?和,左边一个禾,右边一个口,顾名思义,人人都有饭吃,人人都能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谐,左边一个言,右边一个皆,人人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人人拥有平等尊严、独立和自由。现如今的社会必须是和谐的社会。

做为小学生,我们应该要提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我做起,从小做起。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其实,和谐很简单,只要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看见垃圾主动捡起来,为学校的活动、班级的发展出谋划策,直言不讳地指出老师、同学的不足,就可以了。同时,和谐的社会还需要公平、正义。公平,永远是相对的,他只对每个人付出的努力负责。虚幻的想象并不能为自己的人生增加分量。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的实力才能拥有真正精彩的人生。和谐的社会需要诚信友爱,只有这样,和谐的社会才会更加美满。人和人之间交往也只心存关爱.互相体谅才能拥有和谐的美丽。“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蓝天,比蓝天更广阔的是人的美好心灵”。人的心灵是一个丰富的收纳袋,遭遇困难,经历失败都不该让我们的心失去爱的温暖,心地善良就能宽容,凭诚信得以合作,互协作心存感恩,有仁爱才能坚强……,在2007年11月30日,金华市的一位年轻解放军军官孟祥斌为救一名素不相识的女子,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是多么伟大的爱啊!在生与死的抉择中,他选择了死,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留给了一位素不相识的女子,真是大爱无疆!他的心到处充满了温暖。《孟子》里有一句: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祥斌的事迹,正是和谐社会的发展。和谐社会,并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人与自然也要和谐相处。为了我们幸福地活着,就让我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吧!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每个人付出一点点一丝丝,给身边的人多送去一些温暖,让我们的心处处充满温暖,把爱洒满和谐的大家庭—地球村。同学们,赶快行动起来吧!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吧!让居住在地球上的人们走向和谐的春天,在和谐与爱中温暖的成长。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篇6

世界各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针对本国出现的思想道德问题,往往都非常重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明显效果;也有过因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而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从而延缓现代化进程的教训,可以作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借鉴。

一、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化肇始于200多年前的英国工业革命,随后向全欧和北美扩散,再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大。为了叙述的方便,本文将时间限定在20世纪以来,主要涉及美、英、法、德、日、“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的实践。

现代化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变迁,不仅改变社会物质生产的面貌,也改变人们的社会关系和整个社会的结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这一切变化也带来严重的思想道德问题,带来普遍的忧虑和困惑。正如心理学家弗洛姆所说:“二十世纪尽管拥有物质的繁荣,政治与经济的自由,可是在精神上二十世纪比十九世纪病得更严重”。①面对社会发展变化带来的大量思想、道德问题,发达的科技和经济往往无能为力,各国都认识到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来说,20世纪是最具变化的年代,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初,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基本完成,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古典”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对生产力的发展显示出巨大适应力;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增大,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结构性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殖民地掠夺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加之军国主义兴起与经济军事化,终于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经济大萧条的爆发;随之而来的是法西斯主义作为自由资本主义的反动而猖獗一时。这些新因素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

美国在20世纪初期,出现了后来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社会转型时期也遇到的种种问题,即贫富分化加剧,社会风气败坏,贿赂风行,假货、商业欺诈比比皆是,金钱至上、拜金主义盛行。在欧洲,激烈的社会矛盾促使人们对工业文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英国和法国综合国力较之以前有所下降,国内矛盾激烈。他们对文明与进步的信念发生了极大动摇。人们开始对传统的宗教价值观进行反省,不再相信有普遍的、共同的价值信仰,不再相信传统的国家主义说教,反对各种各种各样的束缚和规制,蔑视权威,尊重个体的自由选择,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成为人们思想、道德的主流。

无论是欧洲或是美国,教育改革家们对历史上长期沿袭下来的传统的道德教育,特别是其所采取的强制的、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提出了质疑。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理论家杜威认为,社会上不存在一种绝对的道德真理,任何道德都必须服从于不断变化的道德需要。在西欧,各资本主义国家根据当时人们思想道德的实际情况,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英国在20世纪30年代各种矛盾激化的形势下,掀起了一场“公民教育运动”。1934年,英国“公民教育协会”在其成立宣言中声明,它要给予青年以“为民主主义社会公民所必需的道德品质方面的训练”,这种道德品质的基本内容是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种为了公共利益而消泯个人利益及全力为社会工作的意志。提倡合作、忠诚、诚实、节制、礼貌等美德。法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公民道德教育的方针、内容做了精心调整。学校里“公民道德”课受到特殊的重视,有关法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与结构的知识被放在了优先讲授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西欧各国都进行了大量的直接为战争服务的宣传教育工作。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5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西欧疮痍满目,衰败状况更胜于一战以后;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唯独美国享受这次战争的胜利果实,一跃而居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顶峰。与此同时,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成为一个世界体系,形成资本主义西方以外的另一个吸引中心。通向现代化的道路呈现出更大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美国的扩张遇到了苏联的挑战。美苏出于各自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国家利益、不同的意识形态而爆发了相互对抗,即冷战。由于双方军备竞赛的加剧,导致冷战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发展成了东西方两种意识形态的全面对抗。

面对战后满目疮痍和一片废墟,西方国家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经济,启动满足国家和人民生活的工业生产,思想政治教育似乎不再重要。1957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震动了整个西方世界,在一些美国人的脑子里第一次产生“美国毕竟是脆弱的”想法。②许多人认为,“国家如果想在经济和军事的前沿与苏联展开有力的竞争,学校就应该在像道德教育这样的‘软’领域中少花些时间,而在学术性主题上多花些时间。民主更多地是依靠国家产品的多少和核弹头的数量,而不是个人的道德自律。”③1958年美国政府制定了《国防教育法》,把数学、外语、科学放在学校教育首位;把教育改革的重点放在“教育内容的现代化”上,甚至把现代化知识作为教育的核心,大大压缩了传播政治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公民教育、历史、地理等课程,使伦理道德、情操教养等内容从教育领域淡出,技术至上主义、学历主义等在教育中居于支配地位。这种重智育轻德育的做法,达到了与苏联抗衡的目的,却产生了严重的思想道德问题。发展至六、七十年代,酿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一度阻滞了经济的发展。

3.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在这一阶段,世界现代化进程出现了若干引人注目的趋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日本和德国工业发展速度之快,堪称“经济奇迹”;“亚洲四小龙”的崛起成为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由于“技术至上主义”的影响,加之50年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忽视,社会一片混乱。

20世纪60年代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是一个“多事之秋”:抗议越南战争,要求公民权利,反对种族歧视,少数民族叛乱等,使西方发达国家很快陷入极端混乱之中。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失业、贫困和犯罪率的上升,更使社会风气日益败坏,性观念、、甚至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激烈的变化。60年代吸毒在年轻人中甚至成为一种时尚。在生活伦理方面的冲击尤甚:婚前同居、高离婚率、少女妈妈等现象大量出现,人们普遍对传统家庭观念淡漠。尤其是60年代席卷欧美大陆的学生风潮,使国家领导人、学校和家长普遍感到震惊,它不仅表现出对一切传统价值观念的蔑视,而且认为“暴力乃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唯一手段”。④许多批评家指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上的繁荣和根深蒂固的道德沦丧极不相称,社会责任心和正义感远比技术上的高明更为重要。

政治风潮和教育界的涣散引起了各国政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美国专门研究如何实施公民教育的学科——“政治社会化理论”逐渐形成,并得到迅速发展。英国思想界和教育界提出了“由道德教育解决道德问题”口号,特别是在60年代青年反抗运动的冲击下,统治阶级及其学者更加感到加强“世俗的”道德教育的迫切性,相继在一些大学成立了专门性的道德教育研究机构,如牛津大学的“法明顿信托研究单位”和“道德课程发展课题组”,莱斯特大学的“社会道德教育中心”等。这些大多得到官方资助的机构不仅研究有关道德和道德教育的重大理论问题,还为学校和社会编制道德教育的计划、教材以及进行师资培训。

在亚洲,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受到了高度重视。60年代是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到了70年代中期,日本基本实现了自明治维新以来梦寐以求的现代化理想。然而,个人主义、自私自利观念大为盛行,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出现了“暴走族”等青少年反文化团体。因此,日本1977、1978年进行的课程改革中,一方面强调要培养人性丰富的学生,另一方面又强调“特别要养成尊重社会规范的态度”,要求更加重视“纪律和责任、爱国心与国际理解”等,“尤其要进一步培养敬畏超人力量的观念”。⑤新加坡作为一个新兴工业国,属于后发追赶型现代化国家。为了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新加坡在建国初期实行“英才教育”,即重视培养职业技术人员,而对道德标准只做了软性规定,结果造成了大量社会问题。政府逐步认识到,西方腐朽和颓废的价值观,将会使国家的工业化成果毁于一旦;在工业化的同时,必须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守住新加坡的“根”——“东方价值观”。以李光耀为首的新加坡领导人开始倡导“精神文明”,倡导诚实、节俭,对长辈和权威的尊敬、孝道,以及社会和国家至上等。

4.20世纪80年代起到现在。这一时期,现代化浪潮已成为一种全球趋势,整个世界已经进入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广大亚非拉国家也奋起直追,不甘落后。处于改革开放旋涡中的中国现代化洪流,更是波涛涌起,大势磅礴。同时,这一阶段世界格局也出现了巨大变化。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两德的统一,宣告冷战结束。

这一时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总的来说是“向传统回归”,以保证完成经济政治上的振兴目标,面向21世纪,迎接新的挑战。美国“国家教育优异委员会”于1983年4月发表了《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其中“加强道德教育,整顿校风校纪”成为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9.11”事件后,美国更为重视思想政治教育,2002年3月的“美国联邦教育部2002——2007年工作要点”重申,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新时期负责任的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高素质公民。英国1988年颁布的《国家课程》,把培养“有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的绅士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在政府规定8条基本目标中有4条是规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⑥90年代末,英国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进一步调整,认为21世纪的竞争对于德育既是压力又是挑战。法国在统一的教育计划中规定思想品德教育始终是学校一项“不能回避”和“义不容辞”的任务,在学校开设了“共和国公民的伦理与道德课程”。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政治养成教育和宗教教育开展,联邦政府以及各州政府均设有政治养成教育中心机构,此外还有大量从事此类工作的社会团体和公共机构。

日本自80年代以来,鉴于本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下降、犯罪日益增多等事实,各界纷纷呼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日本在其规划的《21世纪教育目标》中认为:“只有重视思想素质的培养,才能保证人才的健康成长”,同时将二战后教育实现目标的“智、德、体”顺序改为“德、智、体”,并呼吁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应与其他学科有相同的地位,设置为必修课。日本的教育改革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德育改革。日本政府正是通过包括学校道德教育在内的全民思想政治教育,把国民的爱国心和忠诚意识具体化为经济生活中的工作意识,集中了全体国民的智慧与精力,以超常的速度完成经济政治崛起的任务。

70年代末、80年代初,新加坡开始纠正教育领域重实用、轻人文的倾向。针对学生人文素质下降、社会道德水平明显滑坡的状况,从80年代开始纠偏,实施全面道德教育。1991年,经新加坡人民反复讨论并经国会批准的《共同价值观》白皮书得以公布发表,制定了为各民族不同信仰的民众均能接受的国家意识:(1)国家至上,社会为先;(2)家庭为根,社会为本;(3)关怀扶持,同舟共济;(4)求同存异,协商共识;(5)种族和谐,宗教宽容。由于比较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新加坡在经济高度西方化的同时,保持了作为东方国家的文化和精神的菁华。

对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我们会发现大都经历了一个“经济发展—道德滑坡—道德回归—经济再发展”的过程。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他们在兴致勃勃发展经济的同时,遇到了由于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而引发的种种困难和挑战,以至经济停滞不前。于是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自我改革和调整,其中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建设则是重中之重。这无疑对我国目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现代化的历史表明,在体制变革和经济腾飞的进程中,传统的思想文化必然会遭到猛烈的冲击,而新的价值观念体系又不可能很快地发育成熟,在这种状况下,社会的某些领域和群体中会出现所谓“精神失序状态”。这在发达国家往往引起深刻的文化和精神危机,在欠发达国家则易引起严重的文化“倾斜”与崇洋心理。若不能够及时关注这些不和谐因素,必然影响现代化的整体推进。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都不能藐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战略地位,并且看到了它所拥有的巨大潜能。各国的事实对我国现代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提供了如下启示:

1.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关键阶段,这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时期。国际经验表明:很多国家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可能会出现贫富悬殊、失业激增、分配两极化、社会矛盾激化,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当前我国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变革加快,我们正面临并将长期面对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些必须认真把握的新趋势新特点。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前提。

和谐社会的构建正是应对新形势新问题提出的重大措施。从价值和心态层面来讲,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通过相互了解、沟通、交流建立社会认同机制。人类社会和谐,就必须有共同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并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去维护和遵守,要求人们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一个国家的目标、信仰、价值观等都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到人们的头脑中,从而为现代化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因此,我们说,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命线。

2.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和谐社会的要求,主动进行改革。西方各国为了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先后都对本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改革。在培养目标方面,由培养古典绅士到塑造好公民;教育内容方面,出现了世俗化趋势,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教育的方法、途径更加个性化、多样化。此外,发达国家都加强了国际化教育,培养国民的国际意识和参与国际活动的能力,以适应21世纪更加广泛和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上已经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但在实践中却存在一些偏差。主要表现为把思想政治教育窄化为政治教育,割裂内容的关联性;片面强调最高理想教育,忽视内容的层次性;片面强调社会化教育,排斥内容的个体价值取向性。存在着一定程度超现实的理想主义色彩,重集体、轻个人的倾向以及由此尔造成的意识形态中的浪漫主义情愫。在新的世纪,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主动进行改革。总书记曾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必然要求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关注生活,和实践密切结合。

3.政治教育要立足本国,放眼世界。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与其他许多欠发达国家一样打开了国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人们的精神与心灵也经历着强烈震撼与冲击,西方文化价值理念迅速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以往恪守和坚持的价值、理想、信仰等受到严峻的考验,社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道德困惑、理想迷失、信仰危机现象。有学者尖刻地指出:“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地需要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的支撑,需要在变动不定的世界里寻求到一个安定的精神家园。”⑦所以,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始终与反传统的道德批判交织在一起,但始终没有真正解决道德的继承性与发展性的问题。当代世界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已更为密切,不仅世界的经济、科技不断得到交流与发展,而且教育、文化、价值观念也不断发生碰撞和融合。不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可以吸收的好的理念和成果,这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在大力倡导和谐社会构建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应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探索优良传统的新发展,拓展服务保证的新领域,形成政策制度的新体系,运用科学先进的新手段,为和谐社会的构建、现代化的顺利实现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

4.多方动员,齐抓共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和运行是个系统工程,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合力。政府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行强有力的干预,并承担主要责任。在任何国家、任何时期,只要政府对思想政治教育放任自流,社会就会动乱,青少年犯罪率就会升高,国家的经济、政治目标就难以实现。我国在这方面也有过深刻教训。邓小平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训时指出,“最大的失误是教育方面,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我们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同时,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都非常注意动员社会力量的投入,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资源。1990年美国国会还通过了《国家、社区服务信托法》,法国、德国等国还有“国家服务体系”中的民事服务部分。世界各国在齐抓共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很值得我国借鉴。

①②③④Irichfrom.Thesomesociety.NewYork.1955。

②③戚万学:《冲突与整和——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版,第83页、89页。

④黄海洋:《美国品质教育的复归及其启示》,《思想.理论.教育》,2002年第7期。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篇7

最近,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我们不断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民主法治社会。和谐社会,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让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各种积极因素得到充分调动;就是要有效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确保社会的稳定团结;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是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各个方面群众的利益。说到底,和谐社会就是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民主社会。同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还要求实行法治。和谐社会要求社会依照既定的规则有序运行,反对社会的无序化与无序状态。法治是社会有序运转的重要保证,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法治社会中最重要的规则是法律规则。法律是所有社会规范中最具有明确性、确定性和国家强制性的规范。依照法律规则来治理社会,人们就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社会就有了和谐的基础。因此,也可以说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法治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手段是民主法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利益。人民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和谐与否的最终决定性因素。只有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和最终利益的社会,才具有最深刻的群众基础。只有在人民支持和参与的前提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建立起来。民主是和谐社会得以长期维持与维护的根本保证,是和谐社会的努力方向与理想目标。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得以建立的手段和途径。和谐社会是社会矛盾能够获得及时解决的社会。在法治社会,法律为社会提供了明确的行为规则。严格地遵守法制,社会矛盾和冲突就可以最大幅度地降低或者减少,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法治的意义不仅在于可以减少矛盾,而且还在于可以有效地解决矛盾,使已经产生的纷争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使不和谐的状态归于和谐。从减少矛盾和解决矛盾这个意义上讲,法治就是达成和维系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与路径。

同志指出:“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就是要使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让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民主法治是目标与手段的统一,是社会主义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实现的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需要民主法治的支持,需要以民主法治为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一步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篇8

1.对经典构想中社会主义价值定量的考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价值定量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科学判断基础之上的,从而赋予社会主义以全新的价值构成要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问的矛盾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自身难以克服的。因而在经济上,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必然为社会主义生产的有计划性所代替,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必然为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制度所代替;相应地在政治上,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必然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所取代;在思想文化上,为资产阶级国家政权服务的各种意识形态必然被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取代。从而在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基本构成要素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摒弃了资本主义社会各制度层面的弊端,赋予社会主义以全新的价值构成要素,这一价值定量事实上已经回答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或价值是什么的问题。

2.对经典构想中社会主义价值定位的考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价值定位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这一前提和基础上的,从而赋予社会主义以合理的价值排列次序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社会主义之所以优越于资本主义,从根本上说就在于社会主义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全部《资本论》的分析中最根本的结论就是: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发展,必将炸毁资本主义社会这个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外壳,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生产社会化的必然结果。这一结论同时表明: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价值构想中,首要的是社会主义应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这一现实基础上,而其他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各个制度层面的优越性或价值,就在于这种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更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或者说,这种制度的优越性或价值是沿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各项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日益繁荣这一次序由表及里而不断深化的。这样,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对社会主义进行价值定量的基础上又赋予社会主义以合理的价值秩序。这一价值定位事实上已经回答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或价值如何体现出来的问题。

洞察19世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价值构想,结论只有一个:社会主义的价值就体现在它比资本主义更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社会主义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充分显示自身的价值。

20世纪,社会主义从理论领域转移到实践领域,并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伴随着一系列的历史性飞跃,也同时出现了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的移位现象,从而导致社会主义在理论上陷入许多误区,在实践上步入许多歧途。对于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的移位现象可作出国际和国内两方面的归纳:

1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看,对于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的认识偏差开端于俄国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终结于苏联解体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移位现象的萌发及其纠正。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是作为社会主义价值的首次检验而发起并取得胜利的。由于是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因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论述过的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的形成和展示在俄国革命胜利后还只是一种可能。一方面,由于不具备建立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基础上的生产力水平,所以列宁十分突出地强调:“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由于没有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就没有社会主义,所以列宁同时又十分重视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设。如果把这两方面统一起来,发展生产力作为第一性价值目标,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设服从和服务于这个第一性的价值目标,应该说是符合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的内在要求的。但是这种价值结构的秩序性在当时列宁的认识中并不十分明确。一方面,由于俄国的落后,列宁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俄国的落后,列宁又希望通过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来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就突出地表明了这一点。在这里,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二元性特点非常明显,以至于列宁在晚年产生了这样的困惑:为什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仍不能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呢?在最后的思考中,列宁产生了这样的想法: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各个层面的具体制度安排。新经济政策就是这种认识的产物,它纠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萌发的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的偏差。

——从斯大林模式到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的再度混乱直至破坏。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虽然及时纠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的位移现象,但是由于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认识没有理论化、定型化,陶而列宁逝世后,苏联再度出现了对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的认识偏差,形成了“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的错误认识,并最终形成了所谓“斯大林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引起了国内社会主义价值秩序的混乱,而且引起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内部分歧和动荡从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出现分歧到60年代~7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的分化,一直到8O年代~90年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局的剧变乃至苏联的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了两次严重的历史性挫折,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其中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的认识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似乎社会主义的价值就在于实行计划经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价值秩序中的第一性地位,则在这种认识的偏差中悄悄地消解了。苏联解体就是社会主义价值秩序发生混乱的悲惨结局。

2.从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看,对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的认识偏差开始于1957年下半年“左”倾思想抬头并逐渐占据上风,持续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时期

——从“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的错位甚至于扭曲。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意味着社会主要矛盾将发生重大转移,国家的根本任务也将从革命转移到建设上来。在这一重大历史转折时期,我们党却对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的认识一再出现偏差,正如邓小平所说:1957年下半年开始,“左”的思想开始抬头并逐渐占了上风。从而导致建国以来两次严重的历史性错误实践:一是“两种过渡”论的认识误区使我国步入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歧途,一味变革生产关系、构筑新的经济基础成为社会主义的首要目标或第一性价值目标;二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论的认识误区使我国步入了“文化大革命”的歧途,对上层建筑的调整和重建成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或第一性价值目标。在这两次历史性的错误实践中,社会主义的价值结构发生了根本性混乱,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秩序被完全颠倒过来,在价值目标上,社会主义已经远远脱离现实,陷入空想社会主义的境地,抽象的理论原则高于一切,发展生产力处于次要和服从地位。

——从拨乱反正到全面改革: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的归位与再造。自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内“左”倾思潮抬头,直至“文革”中极“左”思潮的泛滥,社会主义的价值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用邓小平的话说,是到了“荒谬至极”的地步,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彻底扭转这种局面,邓小平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拨乱反正,二是全面改革。”_2J这两件事的意义在于,一是经过拨乱反正,马克思主义赋予社会主义的价值结构得以还原,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第一性价值目标得以归位;二是经过全面改革,马克思主义赋予社会主义的价值结构得以进一步重建,服从和服务于第一性价值目标的各个层面的制度得到重新建立和完善。

来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经受的每一次挫折都是因为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的重大理论失误所致。其中对于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的认识偏差,可以说是导致一系列理论失误直至实践错误的深层原因。因此,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仍然面临着价值观重构的抉择。

20世纪的中国在遭受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性浩劫并目睹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走向解体的悲惨结局之后,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在思考两个重大的问题:一是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与发展生产力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二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怎样才能保证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本来是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的两个最基本要素,因而也是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进行价值观重构时必须解决的两个最基本问题。前者涉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即价值是什么的问题,也即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问题,后者则涉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即价值如何体现出来的问题,也即社会主义的价值手段问题。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就是在集中了这两方面思考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新审视和构建。

1.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面向2l世纪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新构建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重新确立社会主义价值秩序的逻辑起点在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中,邓小平对社会主义进行了价值重审。他严肃指出:“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要实现共产主义,一定要完成社会主义阶段的任务。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3J显然,发展生产力构成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首要内容,作为第一性价值目标,是重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科学出发点。从这一点出发,邓小平逻辑地纠正了过去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的移位现象。“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就是这一重大纠正的必然逻辑,它将长期以来导致社会主义步入歧途的“计划经济”从社会主义本质的层次中剔除出去,作为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经济手段而加以新的定位,这是将发展生产力定位于社会主义首要价值目标的必然逻辑。

——“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价值秩序的逻辑归宿。一种合理的价值结构和正确的价值秩序既要建立在科学的逻辑起点上,又要归宿到现实的发展目标上。在邓小平看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目标,但不是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全部内容,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价值目标。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以区别社会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义的价值目标。因此,邓小平将社会主义本质完整地表述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重新构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一方面,明确了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目标,就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同空想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另一方面,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最终价值目标,就是坚持了发展生产力与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统一,同资本主义划清了界限。也正是在这两层意义上,邓小平理论是面向21世纪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新构建。至于公有制为主体、市场经济为取阿、按劳分配为主体等各项经济制度,它们相对于社会主义价值目标而言,只是一些价值实现手段,在社会主义价值结构中处于服务和服从地位。

如果说邓小平理论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新建构,那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使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中实现了又一次面向现代社会的观念飞跃。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意味着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及其模式的建立。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篇9

一、传统社会主义贫穷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主要参照了原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的模式。总结起来,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主义主要特征是集中计划决策、公有制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以这三大特征构成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必然缺乏效率和活力,最终结果就是贫穷。不进行改革,中国势必步原苏联的后尘。传统社会主义的内部机制如下:

1.从集中计划决策来看,实际上成为“小辫子”。受决策信息的限制以及缺少对决策失误的惩罚,决策的自在计委等部委手里,消费者没有决策的自。结果必然是,供给不能从数量和结构方面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新出现的需求。

2.从国有制和国有经济来看,生产资料的全民占有变成了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实际又变成了国有企业领导阶层所有。资源的分配和投资项目的决策,都是由领导拍板决定,或者由计划部门的权力机构来制定;企业的领导也是由人事和组织部门来任命。职工并不能对企业的决策进行监督。国有企业缺少发展的动力。

3.从分配方面来看,是从属于国有经济发展的低水平的公平分配。从宏观经济上看,牺牲农民、职工利益,促进重工业的优先发展。从社会层面来看,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严重的等级划分,表现在户籍迁移、出生成份、所有制身份、劳动力的单位和部门所有制等方面。在企业内部,“吃大锅饭”的现象比较严重。可见,这种分配制度,既不能刺激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也没有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分配的公平。

以上述三大体制为支撑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结果出现了两个重要问题:一是许多重复、亏损、报废的建设项目,都是由层层计划委员会审批出来的;二是有许多国有企业的领导,没有经营管理能力,没有创新和开拓市场的能力,没有组织和利用人才为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甚至一些企业领导贪污腐化,将好端端的企业拖入亏损破产的边缘,甚至资不抵债、破产倒闭。这种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必然导致贫穷,这是其需要转变的最根本的经济动因。

二、发展社会主义的选择背景、成就及其困境

1978年开始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经济上取得巨大成功,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并且与一些老问题交织在一起,推动我们不断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超越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一)选择发展社会主义模式的背景

摆脱传统社会主义发展困境的惟一出路就是发展经济,解决老百姓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面对中国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中国怎样搞社会主义的问题,“考虑的第一条就是坚持社会主义,而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大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特点”。从这个现实出发,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进行了深化。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界定,是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是他那个时代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最完全、最深刻、最科学的总结。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最大的特色就是以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为中心。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发展社会主义的模式。

因此,促进经济增长成为改革开放之后制定所有政策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基准。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正如有人指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归根结底是生产力标准。我们对内采取了非均衡的发展战略,让条件好的地区先发展起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对外采取了开放政策,通过设立经济特区,实行有差别的优惠税收政策,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不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发展;采取比较低的土地、矿产资源、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和环保要求,最大限度地促进资本积累和投资。这些发展政策,大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发展的社会主义面临的主要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比如,从1978年到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473亿美元增长到22257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14221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加到8189亿美元,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2300多万人,等等。但是,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功,并不能掩盖其他方面暴露的问题。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1.政府对经济管得过多,形成政府垄断经济。政府垄断经济是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具体形式。虽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非公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的比重下降了,但政府垄断经济的色彩依然浓厚。表现在:(1)存在严格的投资审批制度,近年来采取的核准制并没有真正减少政府对投资的行政干预;(2)国有企业还占有较大比重,特别是它们普遍依靠行政垄断维持生存,电力、航空、邮政、电信、铁路、金融、石油等行业大多如此,国有银行体制和证券市场为社会资金流人国有企业提供了保证;(3)资源定价的市场化程度还很低,尤其是土地价格、矿产资源、水资源、排污的定价不合理,没有反映市场的稀缺程度;(4)采取农民工和城市居民有差别的工资和福利制度,其实限制了人口的自由迁徙和自由流动。总之,从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来看,中国还处在政府主导并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阶段。

2.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对资源环境造成很大压力。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是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高投入、高消耗来维持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屡次试图制定政策去改变粗放经济增长方式,但效果都不好。有人认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困难的原因是,没有着重于t肖除形成高消耗、低效率的体制和政策,比如政绩考核体制、财税体制、政府对资源配置的干预,等等。粗放增长导致土地、淡水、煤、电、油、运以及其他稀缺资源的高度紧张,生态环境加速恶化,环境事故频繁发生。

3.创业和就业受到抑制,收入差距过大。就业是老百姓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不合理的审批、收费、执法等体制和政策的存在抑制了创业、就业。有人推算,我国城镇实际失业率在15%-17%。世界银行对沈阳、北京、天津、上海四大城市的调查计算表明,其失业率大约是11%-12%。也就是说,中国很多人无业可就,无事可干,这样势必扩大收入差距。中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演变为经济社会三元体制,它包括城市正规部门、城市非正规部门和农村。不同部门间的收入差距非常大。

4.对民生关注不够,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偏重经济发展的战略,势必会轻视社会事业的发展,对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问题关注不够。社会保障是民生的安全网。尽管这几年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社会保障覆盖面依然较低,与群众的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2006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人数分别为18649万、15737万、11187万,占总人口的比例还很低。可见,全国大部分人还在社会保障之外。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也相对滞后,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5.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改革开放后,我们采取的是非平衡发展战略。20世纪90年代末,党中央和国务院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后来又先后实施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为中西部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但是,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还是非常大,东部率先发展的优势明显。

我们还可以列举一些其他方面的困境,但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以上几个方面是比较突出的。这些问题的存在,威胁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凸现了社会事业的滞后,同时也证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最终也不可能健康发展。一系列偶然事件和一些必然事件交织在一起,加快了我们对发展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反思,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不断探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继承中发展,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新的发展模式。

三、和谐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

和谐社会主义,是对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概括。它是在总结和发扬了我们党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在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吸收了其他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继承和发展,是解决传统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困境的必由之路。

(一)和谐社会主义全面、准确地反映l『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推进,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不断深化。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告诉我们,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认识和把握好两大任务: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二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上述两大任务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统一的整体,并且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长久进程中。也就是说,发展生产力与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都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建国后的社会主义,主要试图建立一个公平的社会主义,但由于没有找到发展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导致没有实现公平和正义的物质基础。没有生产力的持久发展,就不可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社会公平与正义。如上述分析所揭示的那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注重经济发展,在公平和正义方面投入得不够,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相应地逐步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就不可能充分地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因而也就不可能持久地实现生产力的大发展。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看,发展与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最基本的两个特征,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轻视,必须同步发展、同步推进,才能发挥两个方面的互补作用。和谐社会主义,正是谋求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经济发展。因此,和谐社会主义是最能概括社会主义这两个本质属性的提法。

(二)和谐社会主义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为一体的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这里的社会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是“小社会”的概念。它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不断探索和总结出来的。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提出了实现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确定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2005年2月,我们提出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抓好的一项重大任务,并提出了工作要求和政策措施。作为“小社会”的和谐社会,主要把社会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一道列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即“四位一体”的目标。

二是从“大社会”的角度来看和谐社会。从“大社会”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等于和谐社会主义,它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也就是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和谐社会主义的一个方面。建设和谐社会主义,不仅要求建设和谐社会,还要建设和谐经济、和谐政治、和谐文化,还要推进党的建设的和谐。

(三)和谐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和谐社会主义,是以科学发展为统领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社会。保持经济增长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同时成为制定方针政策的两个基准,而不是像过去一样,仅把经济发展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基准。和谐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主要目标是实现以下五个方面的转变:

1.从现代化总目标来看,从过去三位一体的奋斗目标转向四位一体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把“富强、民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此后党中央一再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使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从原来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社会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支持,社会建设是重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是现代化建设密不可分、相互依靠、相互促进的四大任务。

2.从经济增长的源泉来看,从过去依靠投入来维持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向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来维持经济增长的方式。传统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资本、原材料的投入,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谐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源泉主要是人力资本的投入和技术进步,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经济,关键是要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首先,推进土地、水、矿产资源等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使价格反映市场供需关系,通过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化,提高技术进步的收益,增加企业的研发动力,促使企业从依靠低要素价格发展的模式,转向依靠技术进步的发展模式。其次,建立有效的专利制度,保护技术进步收益。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篇10

一、传统社会主义贫穷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主要参照了原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的模式。总结起来,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主义主要特征是集中计划决策、公有制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以这三大特征构成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必然缺乏效率和活力,最终结果就是贫穷。不进行改革,中国势必步原苏联的后尘。传统社会主义的内部机制如下:

1.从集中计划决策来看,实际上成为“小辫子专政”。受决策信息的限制以及缺少对决策失误的惩罚,决策的自主权在计委等部委手里,消费者没有决策的自主权。结果必然是,供给不能从数量和结构方面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新出现的需求。

2.从国有制和国有经济来看,生产资料的全民占有变成了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实际又变成了国有企业领导阶层所有。资源的分配和投资项目的决策,都是由领导拍板决定,或者由计划部门的权力机构来制定;企业的领导也是由人事和组织部门来任命。职工并不能对企业的决策进行监督。国有企业缺少发展的动力。

3.从分配方面来看,是从属于国有经济发展的低水平的公平分配。从宏观经济上看,牺牲农民、职工利益,促进重工业的优先发展。从社会层面来看,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严重的等级划分,表现在户籍迁移、出生成份、所有制身份、劳动力的单位和部门所有制等方面。在企业内部,“吃大锅饭”的现象比较严重。可见,这种分配制度,既不能刺激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也没有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分配的公平。

以上述三大体制为支撑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结果出现了两个重要问题:一是许多重复、亏损、报废的建设项目,都是由层层计划委员会审批出来的;二是有许多国有企业的领导,没有经营管理能力,没有创新和开拓市场的能力,没有组织和利用人才为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甚至一些企业领导贪污腐化,将好端端的企业拖入亏损破产的边缘,甚至资不抵债、破产倒闭。这种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必然导致贫穷,这是其需要转变的最根本的经济动因。

二、发展社会主义的选择背景、成就及其困境

1978年开始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经济上取得巨大成功,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并且与一些老问题交织在一起,推动我们不断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超越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一)选择发展社会主义模式的背景

摆脱传统社会主义发展困境的惟一出路就是发展经济,解决老百姓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面对中国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中国怎样搞社会主义的问题,“考虑的第一条就是坚持社会主义,而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大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特点”。从这个现实出发,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进行了深化。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界定,是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是他那个时代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最完全、最深刻、最科学的总结。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最大的特色就是以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为中心。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发展社会主义的模式。

因此,促进经济增长成为改革开放之后制定所有政策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基准。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正如有人指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归根结底是生产力标准。我们对内采取了非均衡的发展战略,让条件好的地区先发展起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对外采取了开放政策,通过设立经济特区,实行有差别的优惠税收政策,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不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发展;采取比较低的土地、矿产资源、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和环保要求,最大限度地促进资本积累和投资。这些发展政策,大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发展的社会主义面临的主要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比如,从1978年到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473亿美元增长到22257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14221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加到8189亿美元,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2300多万人,等等。但是,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功,并不能掩盖其他方面暴露的问题。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1.政府对经济管得过多,形成政府垄断经济。政府垄断经济是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具体形式。虽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非公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的比重下降了,但政府垄断经济的色彩依然浓厚。表现在:(1)存在严格的投资审批制度,近年来采取的核准制并没有真正减少政府对投资的行政干预;(2)国有企业还占有较大比重,特别是它们普遍依靠行政垄断维持生存,电力、航空、邮政、电信、铁路、金融、石油等行业大多如此,国有银行体制和证券市场为社会资金流人国有企业提供了保证;(3)资源定价的市场化程度还很低,尤其是土地价格、矿产资源、水资源、排污的定价不合理,没有反映市场的稀缺程度;(4)采取农民工和城市居民有差别的工资和福利制度,其实限制了人口的自由迁徙和自由流动。总之,从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来看,中国还处在政府主导并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阶段。

2.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对资源环境造成很大压力。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是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高投入、高消耗来维持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屡次试图制定政策去改变粗放经济增长方式,但效果都不好。有人认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困难的原因是,没有着重于t肖除形成高消耗、低效率的体制和政策,比如政绩考核体制、财税体制、政府对资源配置的干预,等等。粗放增长导致土地、淡水、煤、电、油、运以及其他稀缺资源的高度紧张,生态环境加速恶化,环境事故频繁发生。

3.创业和就业受到抑制,收入差距过大。就业是老百姓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不合理的审批、收费、执法等体制和政策的存在抑制了创业、就业。有人推算,我国城镇实际失业率在15%-17%。世界银行对沈阳、北京、天津、上海四大城市的调查计算表明,其失业率大约是11%-12%。也就是说,中国很多人无业可就,无事可干,这样势必扩大收入差距。中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演变为经济社会三元体制,它包括城市正规部门、城市非正规部门和农村。不同部门间的收入差距非常大。

4.对民生关注不够,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偏重经济发展的战略,势必会轻视社会事业的发展,对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问题关注不够。社会保障是民生的安全网。尽管这几年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社会保障覆盖面依然较低,与群众的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2006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人数分别为18649万、15737万、11187万,占总人口的比例还很低。可见,全国大部分人还在社会保障之外。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也相对滞后,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5.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改革开放后,我们采取的是非平衡发展战略。20世纪90年代末,党中央和国务院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后来又先后实施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为中西部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但是,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还是非常大,东部率先发展的优势明显。

我们还可以列举一些其他方面的困境,但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以上几个方面是比较突出的。这些问题的存在,威胁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凸现了社会事业的滞后,同时也证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最终也不可能健康发展。一系列偶然事件和一些必然事件交织在一起,加快了我们对发展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反思,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不断探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继承中发展,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新的发展模式。

三、和谐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

和谐社会主义,是对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概括。它是在总结和发扬了我们党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在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吸收了其他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继承和发展,是解决传统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困境的必由之路。

(一)和谐社会主义全面、准确地反映l『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推进,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不断深化。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告诉我们,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认识和把握好两大任务: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二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上述两大任务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统一的整体,并且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长久进程中。也就是说,发展生产力与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都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建国后的社会主义,主要试图建立一个公平的社会主义,但由于没有找到发展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导致没有实现公平和正义的物质基础。没有生产力的持久发展,就不可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社会公平与正义。如上述分析所揭示的那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注重经济发展,在公平和正义方面投入得不够,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相应地逐步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就不可能充分地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因而也就不可能持久地实现生产力的大发展。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看,发展与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最基本的两个特征,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轻视,必须同步发展、同步推进,才能发挥两个方面的互补作用。和谐社会主义,正是谋求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经济发展。因此,和谐社会主义是最能概括社会主义这两个本质属性的提法。

(二)和谐社会主义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为一体的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这里的社会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是“小社会”的概念。它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不断探索和总结出来的。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提出了实现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确定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2005年2月,我们提出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抓好的一项重大任务,并提出了工作要求和政策措施。作为“小社会”的和谐社会,主要把社会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一道列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即“四位一体”的目标。

二是从“大社会”的角度来看和谐社会。从“大社会”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等于和谐社会主义,它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也就是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和谐社会主义的一个方面。建设和谐社会主义,不仅要求建设和谐社会,还要建设和谐经济、和谐政治、和谐文化,还要推进党的建设的和谐。

(三)和谐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和谐社会主义,是以科学发展为统领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社会。保持经济增长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同时成为制定方针政策的两个基准,而不是像过去一样,仅把经济发展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基准。和谐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主要目标是实现以下五个方面的转变:

1.从现代化总目标来看,从过去三位一体的奋斗目标转向四位一体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把“富强、民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此后党中央一再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使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从原来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社会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支持,社会建设是重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是现代化建设密不可分、相互依靠、相互促进的四大任务。

2.从经济增长的源泉来看,从过去依靠投入来维持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向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来维持经济增长的方式。传统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资本、原材料的投入,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谐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源泉主要是人力资本的投入和技术进步,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经济,关键是要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首先,推进土地、水、矿产资源等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使价格反映市场供需关系,通过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化,提高技术进步的收益,增加企业的研发动力,促使企业从依靠低要素价格发展的模式,转向依靠技术进步的发展模式。其次,建立有效的专利制度,保护技术进步收益。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篇11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着眼于我国发展实际,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并完整阐述了科学发展观。这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来推进改革和发展。科学的社会发展观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指向,它可以使建设主体们正确对待、处理各种矛盾关系,更合理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而所谓科学的发展观其一中心内涵即是“以人为本”,即一切发展是以人为中心进行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过程本质上是人自身的现代化过程,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协调统一的。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他强调,我们所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以人为本”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特征与指导思想。事实上,和谐社会自身的特征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协调统一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均是其中心理念,科学发展观是以和谐社会为目标与指向的,而和谐社会则其自身固有的特性以其自身的实践逐步检验与丰富科学的社会发展观,二者是一对互构的有机整体。

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为了把发展与和谐更好地统一起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在发展中实现和谐,在和谐中促进发展,以发展保证和谐,以和谐推进发展。

2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2004年9月,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样一个我党的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而在2005年的9月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又提出了建设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新的外交理念。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为推动世界的共同发展做出的一个重大贡献,是新的世界发展宣言,是对中国当代内政演绎出来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精华——和谐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可以说和谐社会的的基础是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和和平;核心是坚持互利合作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最终目标则是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而和谐世界实现的根本途径是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谐世界理念是对中国外交思想的概括与发展,是一种充满民族精神、具有全球眼光的全新的世界发展观,是日益开放的中国和全球化的世界和谐互动的产物,体现了我国对人类未来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和深刻思考。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思想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内政和外交价值取向的统一。

3 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一个民族或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智力资源和精神动力。文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而其中“和谐文化”的提出,无疑是这一理论创新的又一亮点。由科学发展观到和谐社会再到和谐世界,层层推进,不断升华。我们可以将这一承继历史遗产、浓缩时代精华的思想体系概括为“和谐文化”。“和谐文化”的提出,既有久远的历史渊源,又有深厚的时代基础,更有良好的社会条件,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价值。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战略的提出,贯穿着一种具有当代世界眼光的积极有为的创新思维。当代世界并不平静,和平与发展的主流一波三折,面临着种种严峻的挑战。“和谐文化”的理念的提出,尊重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取长补短和创新发展。这种从容应对和创新,为人类思考不同的文化之间是否只存在冲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前景。

参考文献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篇12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而长期的艰巨事业,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才能完成。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都来参与这项伟大事业,就必须凝聚全社会的共识。中央已经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要让这个目标转化为社会共识。尽管没有人反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们也都希望生活在和谐社会中,于是,提出凝聚社会共识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似乎就是一个没有意义的话题。其实不然,虽然没有人反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们也都希望生活在和谐社会中,但是,的确有人对于能否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存有疑虑。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下,这种疑虑是有一定根据的,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社会共识的基础是社会成员利益的一致

社会共识就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对某个目标、某种价值观、某种判断的认同。我们在这里所讲的社会共识与日常生活意义上的共识不同。在日常生活中,在某个特定的群体中也存在着共识。比如,在一个班级中共同学习的学生会对学校、老师,甚至某个歌星形成共识。但是,一方面这种共识的范围小,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这种共识主要是一种感性共识,感性共识往往缺乏深刻而一致的利益基础。感性共识基础上的共同行动往往不具有持久性。社会上存在的大多是这种感性共识。

社会共识应该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识,而不是社会的某些成员之间的共识。从宏观上看社会共识是在各个阶级、阶层之间,政府与民众之间,政党与政党之间达成的;从微观上看是在每个社会成员之间达成的。社会共识虽然也包含感性因素,但更多的是理性思考的结果。更根本的是,这种理性思考是基于自身利益的。没有一致的利益,就没有社会共识。社会共识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它都不过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决定了社会存在的本质,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常识。所以,在全社会乃至世界范围内,要达成广泛的共识并不容易,其原因就在于存在利益的冲突。

很显然,由于资源和财富是有限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社会成员之间很难达成共识。但是,很难达成共识,并不意味着就不能达成共识。生存逼迫人们达成共识,结成社会。社会契约就是一种社会共识,这正是卢梭等启蒙思想家早就论证过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离开了社会,人就无法生存。达成契约、组成社会,这是人类最低限度的共识。失去这个最低限度的共识,人将陷入野蛮状态。经过了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人类保持住了这个最低限度的共识。

除了根本利益的一致之外,互利共赢的思维也是达成社会共识的条件之一。过去社会成员之间很难达成共识,一方面是因为确实存在利益的冲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极端的、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导致的。对立的社会成员之间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存在其他的选择。当然,互利共赢的思维方式的基础还是彼此利益在最低限度上的一致。如果没有彼此利益在最低限度上的一致,只能是有你没我,那就不可能形成互利共赢的思维。

二、凝聚社会共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奋斗目标,包括几个具体的方面: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等等。要实现这样一个宏伟的目标,绝不单单是执政党和政府的事情,必须凝聚全社会成员的力量,形成社会共识,来共同为之努力。所以,形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识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识使我们找到了共同的奋斗目标,也找到了社会的黏合剂。富民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新中国成立60年来,虽然我们历经曲折,但是这个心愿从未改变,今后也不会改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这个心愿。正像邓小平所讲的,改革开放前,我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得并不清楚,只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我们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才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步入了正轨。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探索就结束了。因为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立足点,或者说,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能被人民群众接受,是因为在这条道路上,人民群众提高了生活水平,真正得到了实惠。而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的需求是不断提高的。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水平,一方面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在生产力发展有限的情况下,要协调好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实现社会各方面的互利共赢。社会各方面的互利共赢就是社会的和谐。所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体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利益,完全可以成为社会共识。这个社会共识是当今社会的黏合剂。如果没有这个共识,人们都各自为自己的利益努力,那就难免会出现各种不和谐的局面,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发生暴力革命,这将是中华民族的灾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避免这种灾难的发生。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识会促使我们找到调节社会成员之间利益冲突的机制。如前所述,社会资源和财富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和财富在全社会中进行分配,必然会引起矛盾和冲突。尤其是在社会成员政治和社会地位不平等的情况下,强势者必然要占有更多的财富和资源,甚至侵占弱者应得的那部分。这是导致社会冲突乃至暴力革命的根本原因。目前,我们尽管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并没有消除社会不公正现象,实现我们曾经希望的社会成员的平等,所以,在现实社会中,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各种冲突并不少见,近几年来还呈现上升趋势。面对这种状况,党和政府,包括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要努力找到解决的办法。也正是基于这种状况,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把这种执政理念转化为社会共识,从而促使我们去寻找解决矛盾冲突的办法。在一定意义上说,因为过去的发展模式积累了大量的问题,导致了现在的矛盾冲突,所以,必须转变发展模式,走科学发展的道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长远的发展目标,科学发展观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发展,方法是统筹兼顾,协调各方。具体来说,统筹兼顾,协调各方,其中就包含了统筹社会各方利益,协调各方冲突的思想。这既是一种发展思路,也是一种化解矛盾冲突的方法。如果社会各方面都能秉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识,那么,就不难找到化解矛盾冲突的方法。

三、当前影响社会共识达成的原因

人人都希望生活在和谐社会中,没有人反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但是,希望生活在和谐社会,并不能保证生活在和谐社会,这是可能和现实的问题,现实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毋庸讳言,人们认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目标,但是,对这个目标能否实现心存疑虑。这是当前影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识达成的根本原因。

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张,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主张就是主流意识形态,舆论所反映的必然是这种主流意识形态,而主流舆论并不能反映全部社会意识。马克思早就说过,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也就是说,在任何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并不能涵盖全部社会意识,它只是社会意识的一部分,在我国也不例外。正是主流意识形态之外的其他社会意识的存在,表明社会共识的达成还有一定距离。影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识达成的原因,或者说致使人们对能否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存有疑虑的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1.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局部利益冲突。在当下的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尤其是中国共产党这个政治核心更加保证了全社会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但是,根本利益的一致并不能绝对保证社会成员之间的局部利益不发生冲突。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是不存在的。

我们一直承认三大差别的存在,并致力于消除这些差别。承认三大差别的存在,就是承认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仅以城乡差别为例,严格的户籍制度人为地把城乡居民分割开来,形成了城乡二元对立的格局。附着在户籍身份上的各种待遇的差别是人们最直接和最深刻的感受。计划经济时期,政府通过工农产品的剪刀差,把巨额的资金转移到了工业上,发展起了工业,强壮了国力,但同时也必须承认相当一部分财富补贴给了城市居民。当然,这是有历史原因的。最近一个时期,这种状况有所改变,但距离彻底改变还有相当的差距。因为,解决了过去的老问题,又出现了新情况。比如,虽然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逐步消除了,而且国家不仅免征农业税,还对农产品给予补贴,但是,农民的社会保险还落后于城市居民,尤其是许多地区出现了被征地农民得不到合理补偿,甚至是强征农民土地的情况。还有大量的农民工虽然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相对于城市居民,他们的付出和收入依然不成正比。农民的弱势地位还没有完全改变。

社会成员之间在根本利益一致的情况下存在的利益冲突,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那就是社会成员社会地位的不平等。也就是说尽管我们建立了公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依然存在社会不公正。[1]我们以人大代表的选举为例,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地位一律平等。但是,宪法理念要完全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出来,还需要一个过程。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从它的代表构成就可以看出工人、农民的政治地位的差别。现在,每名全国人大代表所对应的人口基数,农村是城镇的4倍。也就是说,假定100万城镇人口可以选举1名全国人大代表的话,那么400万农村人口才能选举1名全国人大代表。这种选举办法是《选举法》明确规定的。所以,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要逐步实现城乡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力图改变这种不公正的状况。

我们再来看这种利益的不平等达到了什么程度。在我国标志着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早在2004年就已超过了0.4725,有的研究结果认为已经超过了0.5。据《福布斯》富豪榜公布的2007年的数据,在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富豪人数近100名,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中国首富总资产已达1300亿人民币,而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刚刚达2000美元,全国还有近3000万人处于贫困状态。在中国最富的20%的人与最穷的20%的人的收入差距达11.37倍。[2]有人甚至认为,我国当前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警戒线,正在逼近危险线。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在我国社会成员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是具体的社会成员之间还存在利益的差别和冲突,这种利益的差别和冲突必然影响到人们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显然,人人都希望消除差别和冲突,生活在和谐社会中,但是一部分人也对能否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存在疑虑,尤其是弱势群体。社会意识毕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下,要全体社会成员毫无保留地达成社会共识是不现实的。

2.市场经济本身的负面作用。市场机制的核心原则就是依据价值规律,由市场自身对资源进行分配。历史证明,市场原则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无论我国所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其他国家所实行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其共同点都是市场经济,都要求由市场根据价值规律对资源进行分配。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正反两个方面,市场经济也不例外。市场经济在促进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消极的东西。

市场经济以利益最大化为驱动力,逐利是它的本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引用托・约・登宁《工联与罢工》中的一段话说:“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如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走私和贩卖奴隶就是证明。”[3]这种状况在我国也不幸出现了。山西的黑砖窑事件,河北的三鹿毒奶粉事件,以及为人诟病的血汗工厂,无不说明以资本为纽带的市场存在巨大的负面作用。

市场经济有多重负面影响,仅就其对社会共识的达成具有不利的方面来看,至少有如下两点。一是无序的市场竞争容易造成收入差距的逐步扩大,进而导致两极分化。这是自由竞争的直接后果。市场竞争的公平性是在等价交换原则下机会均等式的形式上的公平,强调的是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而追求结果的差异又是竞争的固有内涵。因此,在市场竞争中,尽管每一个参与者都期望自己获胜,但现实是残酷的,有竞争就有分化,胜利者获益,失败者受损是竞争的必然结果。同时,上一次竞争的获胜者将会由此获得参与下次竞争更为有利的自身条件;而失败者则正好相反,有的甚至可能失去再次竞争的能力。这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随着一轮又一轮的竞争最终必然由收入差距的扩大,发展到贫富两极分化。二是竞争的无序和不正当性的存在,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恶化。市场经济中,个人趋利性的冲动,如果失去了法纪和道德的有效约束,就会恶性膨胀,催生出极端利己主义的怪胎。一些人将自己封闭在狭隘的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中,见利忘义,甚至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损害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也就是说,虽然从总体上说,市场竞争是一种有序竞争,但是从市场经济的历史进程和现实表现来看,竞争的无序和非正当性一直未能彻底根除。一些人信用缺失,试图超越市场规则和商业道德,以获取个人私利。这些人以欺诈或强权的面目出现,扰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人际信任,恶化了人际关系。当然,任何国家,只要实行市场经济,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些问题。那种试图彻底根除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想法,只是浪漫主义的空想。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消除这些负面影响。

在我国当前社会中,除了存在上述野蛮现象之外,还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权钱交易、的状况。成为社会的毒瘤,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显然,市场经济在给我们带来巨大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容回避的消极后果。虽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消除这些负面影响而提出的,但是,面对这样的现实,人们完全有理由怀疑这种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的可能。这自然就影响到了人们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识的达成。

3.政府的执政能力及公信力不足。社会现实中的消极状况已经清楚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是无法回避的,关键是能否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在根本上取信于民。历史经验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的执政党,其组织和动员能力即执政能力是不容怀疑的,但是,这种执政能力并非完美无缺,否则,我们党也没有必要提出在新时期提高执政水平的问题。事实上,世界上任何一个党的执政能力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一定程度上执政能力的欠缺,必然影响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当前,我国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多发的状况。近年来,全国频繁发生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上访、集会、请愿、游行、示威、罢工等,数量多、人数多、规模大。从1993年到2003年间,我国数量已由1万起增加到6万起,参与人数也由约73万人增加到约307万人。(2005年中国《社会蓝皮书》统计数据)近几年,逐年增多,规模上千人的占较大比重。如湖南省嘉禾县“株连九族”式的野蛮拆迁事件、河北省定州市的征地事件引发的冲突曾震惊中央和全国。学者胡鞍钢曾根据政府公开资料统计,1994年后,全国数量呈现出不断增多的趋势,“1995和1996年增长速度在10%左右,但1997年后迅速加快,1997至2004年期间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5.5%。”这些数据充分反映了近十年来的快速增长态势。[4]2006年达到约90000宗。2007年、2008年持续增长,规模和影响都越来越大。贵州瓮安事件,云南孟连事件,湖北石首事件是其中的典型。

人们不禁要问,改革开放30年了,经济大发展,人民的生活也比改革开放前有了很大改善,为什么反而会出现愈演愈烈的呢?这就要分析导致的原因。有学者认为“经过研究和分析,初步确定在中主体80%以上是关于维权的,另外一些就是社会纠纷、社会泄愤和聚众犯罪。维权事件的基本特点有四个:第一,它是利益之争不是权力之争。相当多的并不是政治问题,而是经济问题,是可以用人民币解决的问题。第二,规则意识大于权利意识。中国老百姓维权时更在意规则,比如政府的许诺而不是宪法赋予的权利。第三,反应性大于进取性。一般来说,是你找老百姓的麻烦,老百姓才对付你,他们不会主动找茬。第四,目标的合法性与行为的非法性共存。目标是合法的,但是行为中有一些非法,比如打破了窗户,打了人。这四点是我对中国目前最基本的总结,80%以上是这个问题。所以对这个问题要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不管在中有人表现出什么样的敌意,终归它还是一个利益之争”。[5]这就是说,绝大部分的起因是因为群众的权利受到了侵害。在我国,群众所关注的主要是经济权利和自身安全,很少考虑政治权利。群众的经济利益和安全受到了侵害,而得不到解决,才逐渐演变为。瓮安事件虽然不是由群众的经济利益和安全直接受到侵害引起的,但却是由于长期以来群众经济利益受到侵害,安全得不到保障,一个偶然的事件导致的社会泄愤事件。那到底是谁侵害了群众的权利呢?普通民众自身难保,不可能侵害别人。侵害民众权利的只能是强势者。强势者包括黑恶势力、基层官员,甚至是基层政府。当群众维护自身权利的诉求得不到积极的回应和解决后,就在所难免。这充分说明,基层政府的执政能力不适应社会的需求。执政水平低的政府当然缺乏公信力。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基层政府虽然没有直接侵害群众的权利,但是其行为严重地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例如,在被舆论炒作得沸沸扬扬的陕西农民周正龙拍摄华南虎事件中,当众多的事实和论证已经证明这是一起造假事件后,陕西省林业厅仍然信誓旦旦地讲周正龙确实拍摄到了野生华南虎。当后来事实不仅证明这是一起周正龙个人造假事件,而且陕西省林业厅和镇坪县也参与其中的时候,政府的公信力受到了强烈的质疑。类似华南虎事件并不少见。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群众都希望社会和谐,但是不可能没有疑虑。要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深入人心,并动员群众一起行动是有难度的。

四、达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识的途径

既然我们已经分析了影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达成共识的原因,那么就不难找到解决的方法。

首先,尽量减少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任何国家中的社会成员都存在最低限度的利益一致性,没有这种最低限度的利益一致性,这个国家将面临分裂。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巨大的凝聚力,确保了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作为核心政治力量,更加保障了这种根本利益。完全消除利益差别是不可能的,当下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尽量减少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把利益差别控制在社会成员可接受的程度内。具体来说,就是坚决遏止两极分化。两极分化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对立,加剧社会成员之间的不信任。人们之间互不信任,又何谈达成社会共识。

其次,确保社会成员的民利。只要仔细分析,我们就不难发现,不论社会成员的经济利益遭受侵害,还是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突出,无不与社会成员民利的缺失有关。民主之所以能深入人心,成为世界潮流,是因为民主有效地防止了少数强权者对普通民众的侵害,保护了普通民众的利益,也有效地降低了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列宁和邓小平都讲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要弄清民主和法治的针对性。民主肯定是说要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法治是说全体社会成员都要依法办事。这是正确的。但是在当今的中国,法治不仅仅是要求公民遵守法律,更多的是应该针对政府和官员为代表的公权力,要实现对公权力的制约。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已成为共识。公权力膨胀,得不到制约,时常侵害公民利益。这种普遍的现象不仅直接侵害了公民的经济利益,也侵害了公民的民利。为了保障公民真正实现当家作利,必须进一步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像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到的那样,实现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表达权,使政府真正成为为群众办事的政府。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能否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关键在党和政府。舆论宣传十分重要,但是党和政府的行动最终起决定作用。只要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肯定会转化为社会共识,人民群众也会自觉地为这个目标而奋斗。因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实现党的目标,也是为群众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参考文献:

[1]郑广永.公有制条件下的社会不公正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4).

[2]减少不平等?熏中国需要具有包容性的增长[A].亚洲的分配不均[R].亚洲银行发展报告,200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篇1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

社会和谐是整个人类所追求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就其最终的目标状态而言,应该是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性质上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它初步具备了和谐社会生成的现实基础。

(一)思想基础。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两者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成功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概括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不断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先进的思想和理论为群众所掌握,从而化为自觉的行动,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二)政治基础。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之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导力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大多数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有着共同的政治方向和价值诉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破了一个不和谐的旧世界,其执政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领导人民建设一个和谐的新世界。党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奠定了领导地位并形成了强大的领导力,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长期的执政过程中对社会资源形成了强大的整合力。所有这一切,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支持。

(三)物质基础。

1984年6月小平同志讲到:“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是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人均达到800美元。这同你们相比,还是低水平,但对我们来说是雄心壮志。”[1]P64在这里,邓小平提到了把小康水平作为人们生活水平的一个衡量目标。1987年4月16日,邓小平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说:“到本世纪末,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800至1000美元,看来1000美元是有希望的。……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是共同富裕,那时候我们叫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小康社会。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个基础,再翻两番,达到人均四千美元的水平,在世界上,虽然还是几十名以下,但中国是个中等发达国家了。”[1]P216可见,在小平同志的语义中小康水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物质基础。小康生活水平在上世纪末基本达到后,我们国家接着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人们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之后的更高的目标追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和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可以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生活质量的改善提高了人们的素质和觉悟,以上这些均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艰巨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备和谐社会生成的基础并不意味着构建和谐社会可以一蹴而就。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条件进行全面慎重的考量后,必须充分认识到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全面考察社会各个方面的条件。马克思曾经指出:“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以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2]P119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的前提,在实际层面“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的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2]P86另外,马克思也谈到社会制度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制度只不过是个人之间迄今所存在的的交往的产物。而且是必然的产物。社会生活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化了的生活,制度一旦从人的活动和社会关系中产生,不仅赋予社会关系以合法性、稳定性和普遍性,而且也成为人的本体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3]P79从上可以看出社会制度的好坏、合理与否对于人们之间和谐关系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目前而言,我国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不够高且很不平衡,东西差距、城乡差距比较大,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尽管已经确立,但是很多具体体制上还存在着弊端,政治体制的改革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也显得滞后。所有这些,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而言都是不利的制约因素。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层面看,必须注意到目前我国经历的深刻的变化。国内而言,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各方面的矛盾开始凸显;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加速;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革加快;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需求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我们正面临着并将长期面对一些复杂、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国际上而言,和平与发展虽然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加深和日益融入全球化,整个社会增加了很大程度上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来自外部的经济、政治、文化、信息、军事等方面的严峻压力可能加剧和放大国内深化改革所激发出来的矛盾。以上的实际情况,也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定是一个比较长且比较艰难的过程。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与社会和谐的关系,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和谐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树立和谐改革观。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中,改革是龙头。我国自选择市场取向的改革路径后,社会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增长还一度被西方媒体视为奇迹。经济上的成就使很多人以为经济增长了,改革也就成功了;蛋糕做大了,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种思想的极端发展就是所谓的GDP崇拜,直到社会演变到出现危机后,到改革的合法性本身都遭到部分群众质疑的时候,对改革思路的调整才日见紧迫。经济增长固然是改革所应该追求的目标,但是,社会和谐更应该成为判断改革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小平同志曾经谈到:“过去先强调发展,这是必须的。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分配问题,比不发展的时候还要多,还要困难。那么多的财富,如果被少数人得到了,大多数人没有,分配不公,导致两极分化,如果这样长期下去,将来要发生大问题……我们就应该采取各种方法,各种手段,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4]从中可以看到小平同志的基本观点是:改革是前提,但是能否在和谐中改革则更加重要。

(二)树立和谐发展观。

按照发展经济学的考察,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将处于快速变动时期,与此同时各种社会矛盾也开始集中凸显。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保持稳定的任务更为艰巨,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可能也更复杂、更突出。在矛盾的重围中求发展是当前我国在发展问题上所面临的现实状况。小平同志曾经多次提到,中国的一切问题只有靠发展才能解决,发展是硬道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强调显然是必要的,现在来讲,这样的观点也还没有过时,但是,现有的改革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决定单纯的经济增长还不能解决问题,发展面临理念上的转换问题。目前所处的特定阶段决定了和谐理念要成为传统发展观念的必要补充,必须树立和谐发展观,要用发展来解决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同时又必须用和谐哲学来统领发展思路。只有如此,才可以在发展中和谐,在和谐中发展。

(三)树立和谐稳定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过一个从社会稳定到社会和谐的认识过程。改革初期,思想长期禁锢后的反弹导致″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有所抬头,并一度引发政治风波。针对这种情况,党和国家领导人强调“稳定压倒一切”,这一思路无疑是执政党基于特定历史时期的局势所作出的深层次认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换,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出后,稳定观也面临内容和观念意识上的转换。目前应该要切实处理好稳定与和谐的关系,树立和谐稳定观。尽管稳定在于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但是稳定了,也不见得就是和谐社会,稳定不等同于和谐。当社会初步稳定后,还必须向社会和谐这一更高层次的目标迈进。稳定是和谐的基本内容,和谐建立在稳定的基础之上。和谐是稳定的最佳状态,稳定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才可以生长。没有稳定,和谐无从谈起。没有和谐,稳定不可持续。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