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实用13篇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篇1

儿歌、浅近古诗词,语言十分优美,让学生阅读、背诵,不仅丰富知识,也能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培养审美情趣。就以最浅显的骆宾王《咏鹅》为例,这首儿歌,用简洁的语言,形象地描摹出了鹅的叫声和曲项向天歌唱的形态;而“鹅、歌、波”又有押韵,朗朗上口,从中可以感受到儿歌、童谣的语言美。古诗词语言精练,是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美的最好教材。又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是一首匕言绝句。首两句,写诗人从远处眺望瀑布的情景。那瀑布从高处“挂”下来,瀑水飞泻,溅起蒙蒙水雾,在阳光照耀下,香炉峰仿佛笼在紫色的雾里。两句十四个字,状写远观瀑布的全貌。语言简洁流畅,形象生动。“飞流”写瀑布的“急”,“三千尺”夸张地写出瀑布水多、长;从高处“直下”,照应了前句的“挂”。最后一句以一个“疑”字写出自己的观感。全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明媚秀丽的情境,抒发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胸怀。教师应让学生在边想象问面,边朗诵,从中体会到古诗的语言美,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从而培养审美情趣。    

二、读童话故事,培养向往情境美    

童话故事,有趣生动,充满神奇色彩,往往会吸引儿童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可以给儿童想象的空间,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审美情趣。如苏教版《蘑菇该奖给谁》《小动物过冬》《猴子种果树》《青蛙看海》《三个小伙伴》等故事,都含丰富的想象,神奇有趣,作者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语言浅显,易于学生阅读接受,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    

教学《青蛙看海》这篇课文时,我首先让学生充分阅读,在有一定的理解基础上,引导学生透过“青蛙”这个形象,明白只要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个解读也只是站在“青蛙”的角度,如果我们再站在“老鹰”和“松鼠”的角度理解,当“青蛙”需要帮助的时候,有朋友愿意支持它、鼓励它,为它指引方向,无形中让学生感受到助人为乐之美。童话故事,情景优美生动,充满着神奇的幻想,最能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向往美好事物的想象力。因此,我们要重视童话教学,培养学生向往情境美。    

三、讲古今英雄事迹,体会道德美    

培养儿童健康完美的道德品质,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而古今英雄人物的事迹,最能感染幼稚的童心。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古今英雄故事,让学生体会英雄们的高尚品德,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自古以来,人人传颂,家喻户晓。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木兰从军》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这位古代女英雄的道德美。她英勇善战,在十年的漫长战争一岁月中,成长为“壮士”,保家卫国身经百战,终于胜利归来。以她的卓著功绩,应得到很高的奖赏。而她不慕荣华富贵,更愿回家乡过着儿时的耕织生活,在父母身边尽孝道。这是多么高尚的美德呀!   

 除了这篇课文,我还借机进行课外拓展,给学生讲岳飞抗金,秦桧卖国的故事,让学生辨别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除此之外,我还给学生推荐《雷锋的故事》,让学生感受雷锋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格。英雄人物事迹激励着学生,从小养成向英雄学习的良好习惯,塑造美好的人格,提升审美情趣。    

四、赏优美的写景课文,感受景物美    

小学课本里,选取了许多图文并茂的写景散文。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美课文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景物美,塑造积极的向往美好生活的人格,从而培养审美情趣。如苏教版二年下册的《台湾的蝴蝶谷》,运用优美的文字、色彩鲜艳的插图,介绍了我国宝岛台湾“蝴蝶谷”里美丽的蝴蝶。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情感之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反复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欣赏形态各异的美丽蝴蝶,学生仿佛置身于蝴蝶谷中,切身感受到蝴蝶谷的奇妙景象。作者用优美生动的笔触,描摹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的生动形态。三个动词的使用,令读者仿若置身其中,很容易捕捉到作者所要表达的对蝴蝶谷的那份喜爱之情。这篇课文在描绘彩蝶时,作者仿佛是在问彩色,有声有色,妙趣横生。尤其是文中的那句比喻句:“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一个“撒”字生动形象地将蝴蝶的多表现得淋漓尽致,那随风飘荡的花瓣就是蝴蝶的化身。我让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想象问面,加上动作读,他们在视觉与触觉的相互碰撞中体会出作者对蝴蝶谷这份美景的赞叹与喜爱之情,从而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敏感与即时捕捉。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篇2

在这样严寒的日子里,老人们如何过冬呢?那就需要一些取暖设备了。

一种是暖气取暖,这是一些富裕的人家可以做到的,他们有钱可以买来煤炭烧。

一种是空调取暖,这是年轻人可以办到的,他们也是自己能挣钱,不怕花的一类人家,好处是时间不会太长,用电也不会太多。

更多的是火炕取暖,这个火炕取暖在我们北方农村是很普遍的现象,我这里说的就是在为了火炕取暖而提供薪火的过程中发现了的美。

俗话说,辛苦的人早逝。这也是大实话。

村里那些个过了七十的人中,在他们年富力强的时候,能够顶天立地,为家庭和村里办过大事的人大都不在了,他们可能是劳累过度,早早地患上了重病,后来治不了就病逝了,他们的贡献确实很大,例如,我们村的搬迁就是一些去世了的人主持搬迁的,幸福了后来人,办事的人却去世了。将孩子送入城市上学,工作,成家立业的人,自己去世了,孩子生活在了美好的城市。这就迎合了上面的那句话,辛苦的人都去了,剩下的福就被后人享了。

还有一部分人,他们自己也无能,甚至连个媳妇也去不上,有的是失去了丈夫,孩子也不在身边的人,有的是生病导致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久而久之,他们成了与世无争的人,就这么甘居人后的活着。

这类人成了我交往的朋友,我可以拜托他们给家人送个口信,他们会告诉我那里的草好拾有好烧,村里的一些事情我也是有意无意的从他们的口中得知。

今天,我去西山坡拾杨树枝子就是一个生病而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多字建议我的,他看见我是树叶子就觉得不妥,还是柴火好,我不好意思再去是树叶子了因为一区拾,他就看见了,再说村里人都不拾树叶子,就连老父亲都嫌树叶子灶灰太多呢,我只好再去拾检树枝,拾检树枝还需要一个腿不好的人领着,这个人也是需要烧的,可是他不愿意走得太远,今天也是为了拾检的多一些才和我一起去的。我们拾检了很多,我的车子承载了,我却驾驭不了它,推着车子就看不见前面的路,因为那些树枝在车上太高了,挡住了我的视线,再就是太前沉了,我推不动,我只好让在一边放羊的一个反应很慢的人来帮我推,就这样,放羊的人给我推着一大车,我推着腿不好的人拾检的那一小车,腿不好的人给放羊的人赶着羊,我们三人一前一后一次回家了。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篇3

任何事件的发生绝非出自个别的、偶然的,而是由诸多原因共同交织、叠加产生的。1.片面追求升学率。高考本意是选材,但教育绝非是用同一标准要求每个学生,例如上清华、北大这一标准。相反教育规律要求面向每个学生(而不是一部分学生,甚至少数尖子学生)。让这种背离教育规律的风气漫延下去,必然会从中学向下传递到小学、甚至幼儿园;使学生演绎成考生。这会偏离到单纯追求升分数,过度竞争;还会让学生、家长、社会只关心数学、语文等“主课”,而轻视音体美等副课,更不要说重视“美育在音乐中的作用”了。2.缺少培训。之所以出现上文所述音乐教师对“外在形象,对音乐课程认和对音乐作品中的美育分析”等问题,是因为对音乐教师的认识问题。怎么才能解决认识问题?两个字:培训。培训音乐教师什么问题?一是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要有与学生同生长的意识;二是校方要制定出培训方案和考评方案。否则培训缺位必定会演绎、加固美育缺位,且成为老大难问题。3.没有具体措施。著名的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4]。如果缺少应对机制,那必然会出现这种发现;也必然会没有具体的应对办法。对解决美育缺位问题也一样,也需要具体的解决措施。否则,解决不了问题。无论是升学率问题,还是培训问题,还是拿出具体措施问题,都不是个别的、偶然的引发的,而是由诸种原因共同引致的。

三、加强美育在音乐教育的建议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篇4

你看那花儿

在你失意的时候,当你看到那残花败叶,或许你会认为自己就像那花一样,凋谢着,没有人修剪,没有一丝生命力。在你开心的时候,当你看到那即将凋谢的花,或许你会想到它的无私,它的伟大。“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你会想到生命是如此地短暂,我们也应该像花一样,无私奉献,在有限的生命里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仔细观察,你便会发现,其实那花很美。

你看那阳光

一缕阳光照射大地,焕发着一丝生气,照亮了千山万水,照遍了一草一木。其实,它很美,它为我们付出诸多努力,却不求一点回报。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篇5

美是学生写作的主要内容。为什么这样说呢?对学生而言,作文要求写真人真事,写“真”话。而文章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但不是所有的现实生活都可写进文章。生活中真人真事只是素材,素材只有经过选材才能成为文章的题材。选材的过程就是运用美的知识认识生活、提炼生活的过程。因为只有那些有意义的真人真事在文章中才有生命力、吸引力和表现力。而现实生活即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可以看成是人类在追求真善美相统一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所积累的成果与财富。所以在学生的写作中,只有那些反映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真人真事的习作,才有生命力、吸引力和表现力。因而,对学生而言,就是借助文字去表现生活中体验到的酸甜苦辣、领略到的人情关系和心灵的奥秘,即生活中的真善美。因此,我们说“美”必然成为学生笔下的主旋律。

第二,从学生的写作现状来看,很多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学生写作中最大的困难就是“无话可说”、“无从说起”、“说的无味”,他们大部分人写不出情真意切的好文章,甚至不敢写真人真事。此外题材雷同、内容空洞,只会笼统的叙述或空发议论,缺乏生动具体的描写,使作文中人物形象成了没有血肉的空壳。我认为,归根到底他们是缺乏“美”的眼光,而不是缺少生活体验。法国艺术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人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由于缺乏“美”的眼光,导致对生活中的人、事、物熟视无睹,以致“身在宝山不识宝”。有时,面对纷纭复杂的社会而美丑不分。可以说,生活中的许多小事,只要你用美的眼光去观察,用心去感受,都能挖掘出美意。如朱自清的《背影》,事件虽小,但作家用一种为人之子的理解而细致的目光,真切地感受到了老父的关爱之心,感受之深,让读者无不为之心动。这样类似的小事,在我们学生的身边,难道没有吗?不,天下父母的爱都是一样的。那么为什么写到“母爱”时便见雨天送伞,半夜打毛线衣之类的陈事,甚至是捏造的事件呢?原因就在于我们在平时作文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美育的渗透与熏陶。因而,要我们的学生写出情真意切的好文章,还须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一是通过课内分析讲解、课外观察示范、范文的评析引路等,引领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认真去观察,用心去领悟;二是通过各种途径,改变学生对作文的误解,尽快让学生的作文从“假”、“大”、“空”的编造中回到现实生活,回到他们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让他们用自己眼光自己的头脑观察身边生活、认识生活。让他们用“美”的眼光去看身边的事。所谓作文先做人,我想讲的是同样的道理。

第三,从语文学科的特点看:语文是人类的基础学科,它肩负着培养和发展学生美育的独特使命。而作文教学正是完成这种使命的最主要的途径,因为从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教学是学生创造美的集中体现,在实际生活中,就内化成学生的思想美、语言美、行为美。此外语文教学不但要追求这样的美,而且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美的载体。所以,将美育融于作文教学中不仅能让学生在提高语文素质的同时提高了审美能力,还能使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完美。

文章不是无情物,“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大凡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大都创造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在这完整的艺术世界里,一般又浸透了作者热烈深沉的爱憎之情。因此,这样的艺术世界常常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文章,表达的正是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认识和态度,是作家在强烈的感情驱使下创作出来的。”(冯友兰《冯友兰谈人生》)情感需要有生活的感受和认识,而感受生活的前提是有一双善于发现生活美的眼睛。所以我们语文老师的责任就在教会学生感受美认识美,使之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写出美文。如果我们忽视教育学生认识美的过程,而偏重于指导学生写作方法与技巧,这样就会使学生在没有对生活的感受和认识时就去写文章,导致在文中强说愁,有的甚至抄袭捏造。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自觉把作文同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写出高水平的“美”文。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篇6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宿州学院健美操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以宿州学院一年级和二年级在校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从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数据库、校内图书馆等,获得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持。

(2)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的内容和目的,设计问卷调查表,发放250份问卷,回收232份,其中有效问卷228份,有效率91.2%

(3)数理统计法。对本研究所需的数据利用Excel软件进行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宿州学院大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兴趣

调查结果显示,宿州学院女大学生对健美操非常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的分别占18%和37%,持中立态度的有23%,而对健美操不太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分别占12%和10%,有55%的人对健美操感兴趣,不感兴趣的占22%。从这些数据看出,宿州学院的女大学生对健美操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2.2宿州学院大学生对健美操运动健身价值的认识

调查数据显示,43.7%的学生认为健美操对身体很有好处,14%的学生认为健美操对身体无影响,还有12.3%的学生认为健美操对身体没太大好处和没好处。说明有12.3%的学生,还没有体会到健美操的健身价值,我们应该积极的宣传引导她们。

2.3 宿州学院大学生参与健美操运动的动机

调查数据显示,宿州学院女大学生参加健美操运动的动机是各种各样的,依重要程度排序排在前五位的动机依次是:锻炼身体(50%);改善体形、减肥(47%);结交朋友(38%);兴趣爱好(37%);提高自身修养(32.5%)。

2.4宿州学院女大学生参与健美操运动的频度和时间投入

从调查结果显示,宿州学院女大学生参与健美操运动的频度不是很高。17%的学生没有参加过健美操运动,22%的每周参加一次,25%的每周参加两次,18.4%的每周参加三次,10%的每周参加四次,只有7.5%的学生每周参加五次及以上。从参与健美操的时间看,参与健美操的时间少于30min的占33%,30~60min有47%,在60%以上更少。

2.5宿州学院女大学生参加健美操运动场所的选择

在场所的选择上大部分是在篮球场,在室内场所的很少。由此可以看出,学校的器材设施不够,场地不足,健美操主要以练习为主,对肢体动作要求很规范,在室内的正规场所里有正规的器材,可以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如果少了这些器材,动作得不到改善,效率也不高,这就制约了健美操运动的发展。

2.6 宿州学院女大学生健美操活动选择形式

由调查可知,宿州学院女大学生体育课学习占45%;然后是参加社团,占32%;自学自练的只占9.2%;其他占14%。

最近几年,各高校成立了各种健美操社团,目前社团还处在尝试实验阶段,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比如场地器材设施,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等等,但是这些社团触发了学生学习健美操的热情,表明了高校健美操社团的建设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2.7 影响宿州学院女大学生参与健美操运动的因素分析

通过调查数据看出,目前宿州学院健美操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场地设施问题,师资力量问题也是影响健美操教学的因素,教学内容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健美操活动的投资较少,致使学生活动的场地不足,设施不足,严重制约了健美操的发展。另外,师资力量也应得到重视。随着健美操运动的发展,学生对健美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教师水平要有一定的提高,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余健美操活动中,缺乏组织和指导,另外,在校期间,因为学习因素、家庭经济因素等都影响了健美操的发展。通过调查发现,影响她们参加健美操活动主要是缺乏运动场场地和缺乏教师指导,因此学校应当加大对场地师资力量的投入。

3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宿州学院大学生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健美操的健身价值。大学生参与健美操的时间和频度都不是很高。学校投资较少,场地设施不是很充分,制约健美操的发展。校内的健美操活动、比赛较少,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宿州学院女大学生健美操活动大部分都是自发组织的,缺乏学校有关部门的支持,活动具有局限性。

3.2 建议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篇7

缺少实效的魅力。当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最深入人心、最流行的主题词是“有效教学”“高效教学”。遗憾的是,在建立高效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实践中,许多教师却常常把手段当目的,忘记教学的本质和教育的追求。有的课堂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露出浮躁,形式化倾向严重,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有的课堂有“温度”无深度,虽然让人感到热闹,但缺少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有的课堂,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学生在缺乏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的背景下,应付、被动地进行讨论。这种教学,学生只能获得表层甚至虚假的知识,这种知识缺乏活性,不能转化、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和品质,所以是低效的教学。

缺少艺术的魅力。数学课堂教学跟其他教学一样,属于一门综合性艺术,但数学的理论教学往往是机械、呆板,枯燥乏味的,因此,教师往往语言缺少鼓动力,设计缺少吸引力,情感缺少感染力。加上在应试教育的浓重阴影中,我们的教育目的长时期被扭曲以致变形,不幸染上了浓重的功利主义色彩而缺乏亮丽的理想主义光芒。我们的教育总是竭尽全力去引导学生把玩此知识点或彼知识点,拨弄此公式或彼公式,并以失衡的教学评估去诱使或逼迫学生沉溺于其中而不知或不能自拔。这样的教学哪里说得上富有艺术创造的百花齐放的教学艺术境界呢?

面对艰辛疲惫且低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数学“魅力教学”呼之欲出。

那么,什么是魅力教学呢 ?我们不妨从表层、中层、深层对魅力教学进行全面理解。

从表层分析,魅力教学是一种教学形态,它兼具一切好教学的品质特征,如教得轻松、学得愉快、教学效率高等。概而言之,它是基于学生良好天性,激发学生精神动力,努力让教学迸发五彩的魅力光芒,让学生感知快乐的学习体验,从而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与创造的改革行动,使教学充满吸引力和责任感。

从中层分析,魅力教学是一种教学思维。可以这样认为,这一层次的魅力教学体现为教师对各种教学策略的理性选择和灵活运用。

从深层分析,魅力教学是一种融教学价值观、认识论、知识观和方法论于一体的教学理想,其意义是为现实教学产生一种动力、牵引、导向作用。

呼唤魅力教学,追寻“文化美”。数学美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是科学美的核心。 徐利治教授说:“作为科学语言的数学,具有一般语言文字与艺术所共有的美的特点,即数学在其内容结构上和方法上也都具有自身的某种美,即所谓的数学美。”“魅力数学”教学以开掘数学学科自身的文化之美为课程源泉,借助数学概念的简单性和统一性、结构关系的协调性和对称性、数学命题与数学模型的典型性和普遍性等美学思想设计教学,通过精美的图形、优美的公式、巧妙的解法等美学元素,让数学教学过程洋溢着浓浓的文化之美。

呼唤魅力教学,充盈“教学趣”。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曾经为青少年题词“数学好玩”。数学中有文学的幻想,有科学的探究,有艺术的精美,有智慧的顿悟,“魅力数学”课堂应该是一场饱含着召唤力的智力游戏,应当充盈着诱人的趣味,充满着思维的畅达和表达的灵动,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和生命的欢乐,没有冰冷生硬的灌输,没有枯燥无味的填充,没有令人生厌的言说,没有机械呆板的演练。大家都怀着一种好奇的心理和“攀登”的冲动,人人摩拳擦掌,个个跃跃欲试,都有一种“征服”的激情,都想登上成功的台阶。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篇8

(一)少儿美术教师从业人员缺乏

随着国家的不断改革,教师的地位普遍得到了上升,但是少儿美术教师却没有被重视,其作用一直没有被重视起来,尤其是我国处于应试教育,大部分的学校和家长都更注重少儿的学习成绩,对少儿美术教育的质量问题并不关心,这就导致少儿美术教师一方面是人员缺乏,另一方面则是质量良莠不齐。

(二)缺乏国家专业认可的培训学校

国家认可的专业少儿美术培训学校少之又少,所以从业者在就业时无法得到国家系统、完整的保障,这些都导致教育人员在技能技巧和知识掌握上的懈怠。

(三)美术教育不受重视

在我国美术教育普遍只是作为兴趣来参与,并不是能够提上教育日程的一门课,通常教育上都是灌输式,走马观花地引导一遍,少儿并不能够在学校得到完整系统的美术教育。

(四)缺乏美术体验

少儿的成长环境对其兴趣爱好的培养有着直接关系,少儿在学校所面临的环境大多都是枯燥的课本,对画画和审美体验都知道得很少,美术教师的队伍中也没有多少专业的认识,少儿对更加专业的美术体验基本上无从获得。家庭教育缺乏对美术教育的认知美术教育在许多家长看来不是能够让孩子成人成才的一门学问,只是生活的辅助品,少儿成长的正途是学习,所以家长对孩子的审美体验都不够重视,这也是少儿缺乏审美体验的关键问题。

三、少儿美术教育改革建议

社会的不断进步导致人们对教育也越来越关注,除了对应试教育的注重,素质教育也被深入到教育当中。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都开始注重少儿的全面发展。美术教育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领域,人们逐渐开始认识到,少儿美术教育对其个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从学校进行的改革

首先要培养和招聘更多更为专业的美术教师,让少儿能够拥有一个专业学习美术的环境。除此之外,要经常派遣教师去参加美术方面的学习活动,不断增强教师的审美感受和经验,要在日常活动给予少儿一定的美学观念的渗透。最后要多注意带领少儿去参加一些美术类型的亲子活动,让关心孩子的家长感受到自己孩子对美术的见解和学习情况。

(二)教师整顿自己

教师学习美术的相关知识,是少儿教师从事美术教育的必要条件。在少儿的日常教育中,教师要多带领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甚至可以鼓励少儿去创造美,为孩子的美术学习提供相关的经验,做到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能够最直接地去体会孩子学习美术的一点一滴。在少儿美术教育中,教师们需要保持自己的原则,这个原则必须要建立在尊重孩子的想法上,不能刻板地去教授少儿绘画技巧。少儿美术教育重要的不是在于让孩子画什么,而是让孩子去认识到画画过程能够带给他们什么。所以过分地追求绘画效果,是对少儿绘画审美意识的错误引导。少儿的绘画追求的是独创性和不合理性,不要轻易地说画错了,什么也不像这样的话,要尊重每一个少儿的天性。少儿间的绘画不是技巧的比拼,教师要充分地整顿自己的思想,在教育中不断发现每一位少儿的潜能。身为少儿美术教师工作者,需要不断优化自己的讲课过程。首先,要让自己的授课内容更加简单化与生活化,画画的内容可以从我们日常的生活入手,寻找孩子较为熟悉的作品,让孩子感悟画画的快乐。如果是孩子没有见过较为生僻的东西,孩子通常会带有一定的陌生感和排斥感。其次,要尽可能地拟人化,尽量地让这些东西都充满生机,无论是画人物、景物还是动物,都可以充分地激发少儿的绘画潜能,让他们对此作出拟人化的想象。最后,要让教育过程充满趣味性,这个趣味性不要饱含现实意味。整个内容讲究的是想象和假设。针对孩子所构思的作品,教师可以为其编著一个生动的小故事,让每一位孩子都融入在自己的画中,带着更多的奇思妙想,绘画也会更加有趣。

(三)鼓励家长思维的转变

孩子的绘画和创作需要得到家长的鼓励,不能仅仅是批评,只要在画画中有进步,家长就应该及时鼓励,这样才能够让孩子勇于执笔。在孩子的心里为他们树立起对画画的信心,这是保证他们创作的前提,家长们也要尽可能地陪着孩子一起进行创作,在画画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做适当的提点,了解孩子的想法,并为他们做出正确的指引。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篇9

可随着一路成长,那缺失的女人味越来越影响我的生活工作,成为我无法捕捉却如影随形的阴霾,让我内心满怀了忧伤和苦恼。

因为缺少女人味,不懂修饰打扮,自然也没有顾盼生姿的风情引人注目,所以我的青春极为安静苍白,记忆里似乎就没有被人追求过,从来没有享受过小说中那样浪漫唯美的爱情,一直深深遗憾。

因为缺少女人味,便习惯于素颜清衣,再加上沉默内向的性格,我很少得到别人的喜欢和关注,幸运从来离我无比遥远,被人冷落和欺负倒是时有发生,让我内心的自卑与日俱增。

我终于意识到,我的人生缺失了多么重要的一项内容,已经直接影响了我的命运。于是,我开始向身边的女友学习色彩穿衣、化妆购物,然而多年的积习哪能一朝改变?在修炼女人味的道路上,我依然行走得极辛苦吃力。

后来结婚生子又离婚,我身边就有为数不少的声音说我因为缺少女人味,换言之,也就是缺乏女人那美丽时尚的魅力,所以才在爱情婚姻的战场上仓惶败走。

可此时我根本无暇顾及别人的看法建议了,我连生存都成了问题,哪里有心情去想什么女人味啊。

离婚10年,我就是这样本色地一路行走,不著华裳,不问寒暑。蓦然回首,却发现原来缺少女人味也不是一点好处也没有。

因为缺少女人味,一个单身母亲独自一个男孩,十多年里,在身边成年男性几乎全部缺席的状态中,我儿子并没有染上丝毫“女性倾向”,一向自立勇敢豁达自信,成长为能帮我分担生活重负、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因为缺少女人味,在生活中与男往十分轻松坦然,不必有任何顾虑。尽管单亲妈妈的身份十分尴尬,可我跟好几个男同事依旧可以肝胆相照,与他们的妻子也是全无隔阂。有的曾经在过年时不怕麻烦地帮我修电脑,有的在滴水成冰的冬天主动接送我儿子上下学,有的不怕拖累地带着我和孩子一起去旅游……在工作中,他们对我更是鼎力相助,让我感动不已。

因为缺少女人味,我在生命里得到的爱与关怀虽然不多,却全都与外在的精致美丽无关,只因看重我的努力执着,只因喜欢我的坦率真诚,只因欣赏我的文字情怀。所以这样的情谊不染纤尘,无关功利,更能悠长持久,更值得品味珍藏。

因为缺少女人味,在工作与生活中,我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份收获都是实至名归。不是依赖青春美貌,不是凭借别人的恩赐同情,这一路走来的人生都不存侥幸,踏实坚定,自然也用不着患得患失,慢慢积蓄了一份从容自信的情怀。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篇10

在我们的生活中,美,无处不在。那什么是美?我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美是指人长得漂亮?学是景色美?现在我终于懂得什么是美了。父亲一句鼓励的话语,母亲一声抚慰,同伴们的笑容,老师的夸奖……这,不都是美吗?

在我觉得,心灵美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每个人都不能缺少它。不过,我觉得现代社会最缺少的就是心灵美。可是,有一件事却让我见到了真正的美。那是一个寒假的中午。我去学校买东西,发现在学校大门口,围了许多的人,我上去一问才知道:有一个初三的学生,学习很好,可是在路上被汽车撞断了腿,由于家里穷,只的在学校举行一个募捐活动。谁知,天底下的好人还真多,一下就来了许多许多的人来募捐。他们很感谢这些募捐的人。这时,我也忍不住捐了一些。

其实,美无处不在。公共汽车上,能看到青年人、小学生给老人让座;当拉板车的老大伯遇到陡坡正焦急的时候,会有一双有力的手帮助他解燃眉之急。人们的爱心,是一种美;

我努力地默念着罗丹的一句话:“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擦亮眼睛,真的惊奇而喜悦地发现美就在我身边。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篇11

著名雕塑家罗丹曾有过一句很好的话:“对于我们的眼睛而言,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意思是说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好的景物,而是缺少一颗会欣赏的心灵和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当然,这并无社会之分,时代之分,生活中的美好景物也不是因时而异的。古代我们的祖先也有着发现“美”的眼睛。

晋代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而过起隐居生活,在那荒芜人烟的地方,如果没有发现“美”的眼睛,怎会有那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正因为有了发现“美”的眼睛,所以那荒芜人烟的凄凉一面被隐盖下去了。

朱自清的散文《春》将春的形态栩栩如生地描绘于笔尖之间。也正因为有了他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才有了他笔下活力四射,顽强的从土地中“钻”出来的小草。

正因为朱自清有了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才有了那渺小的小草成了顽强代言人的活力。

宋代诗人苏轼当时被贬,成为了“闲人”,在那心情郁闷,偏僻的地方,如果没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怎会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月下美景。

正因为苏轼有了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才会有了那苦中作乐。

然而,不仅有自然之美,也有“人文之美”,所谓的“人文之美”是指每个人身上也都有闪光之处,我们也应善于从每个人身上发现“美”。

怀着愉悦的心态,去发现、感受和吸纳他人所表现出来的优美和可爱之处。

美国当代著名企业家和思想家-----戴尔.卡内基当年如果不是他继母对他的欣赏眼光,找出他身上的美,会有现在的这番成就吗?

管仲原本是在狱官手下服役的囚犯,如果齐恒公没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怎么会发现管仲身上的美,当年会有管仲助齐恒公成就一番大事业的故事吗?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篇12

二、探析:生活化道德教育的实现

1.实现德育目标指向生活。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然后使学生运用所学的道德知识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真谛,让自己融入生活,使自己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教育者在开展德育活动时应该明确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发展人。

2.实现德育内容孕育生活。教育只有一种教材,那就是生活的一切方面。我们不仅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而且也应该关注人的精神需要、生活需要。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不只是让学生学习道德文化知识,更应该在实践中让学生运用这些道德知识。中国的教育就是太注重书本知识,和生活没有关系。

3.实现德育过程体验生活。德育过程中存在许多的矛盾,其中最主要的矛盾就是我们的道德教育目标要求与学生的道德发展实际存在矛盾。矛盾的关键是我们如何依据学生的需要和实际可能去安排道德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联系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4.现德育形式呈现生活。道德教育的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道德教育的方法也是极其丰富多彩的。无论从方法论意义上还是从具体的运用道德教育方法,我们都应该通过社会实践方法使其体验生活,让学生完成某种具体的道德任务来培养其道德意识,提高其道德水平和情感。

学校的道德教育工作应该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为核心,引导学生走出校园,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可以设置真实的生活情境来开展教育,实现学生道德教育方式和观念的转变,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关心、爱和责任等道德意识。总之使我们的学生通过活生生的事例来提升自己的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高德胜:《知性德育及超越》,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篇13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促使美术教育工作者要适应时代潮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不断提高少年儿童想象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他们审美意识、艺术修养的全面提高。因为发现美、传递美、创造美、塑造美是时代赋予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也是少年儿童美术创作中始终追求的目标。纵观当前少年儿童美术教育事业成绩斐然,硕果累累。由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主办的“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比赛”,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年美术艺术委员会及陕西美术家协会等单位承办的“全国少儿美术教育学术展’’及中国艺术促进会主办的“PHE国际中小学生幼儿美术书法大赛’’等诸多赛事凝聚了一大批美术界知名画家、美术评论家、美术教育家,他们积极参与了活动的组织、策划以及作品的评审等工作,这些活动很好地为青少年儿童搭建了一个文一个展示才能、抒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少年儿童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涌现出不少具有强烈民族特色、鲜明时代气息以及讴歌社会主义新生活、新面貌,形式多样、积极向上的优秀作品。

在成绩面前我们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感到欣慰的同时更要看到少儿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在参赛及获奖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诸多作品的亲切感似乎少了些,反映的生活深度似乎浅了些,儿童质朴的天性在作品中的反映似乎缺了些。究其原因,这与美术教师在辅导过程中太多注重想象,过多主张自我、过分追求夸张、过度迷恋表现,致使少儿绘画作品出现:内容浮浅化、表现单一化、造型概念化的状况。在片面的教学观念指导下的作品给人传递的信息是:一想象,二夸张,三表现。这些作品欠缺了对生活的感悟,欠缺了生活的根基。

一、生活是少年儿童绘画创作的源泉

米勒是19世纪的一位伟大田园画家,他出生于农民家庭,自幼耳闻目睹农民劳作的清苦,灵感源泉来自日常生活和自然情景。他的绘画作品多为描绘农夫的田园生活,优美而自然,宁静而祥和。在《播种者》《晚钟》《拾穗》这些美术史上名垂千古的杰作中我们感受到了希望、美好以及生命律动的温馨光景,坚实的构图、幽静而柔和的色彩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真诚和执著。

我国著名的连环画画家贺友直先生在创作《山乡巨变》的过程中,曾两度深入山乡农村实地写生、体验生活,通过对地域地貌、环境特征以及人物个性淋漓尽致的发掘、刻画,作品不仅完美地体现了文学著作所传达的内容,使读者感受到了山乡清新爽朗的气息和山乡人民勤劳质朴、爱憎分明的品格,还给人留下了无限回味和遐想的空间。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作品不只是对生活的照搬与描摹,还是艺术家对生活理解后的再创造,是对生活更真实的反映。

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除了要有恰当的艺术表现形式外还需要有作者对生活进行的体验、感悟,提炼及艺术加工过程。也就是说,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是艺术家通过对生活的观察、认识、反思后对事物的一种态度及情感的体现。脱离生活的少儿绘画创作一定是空洞乏味的,过分追求想象与自我的教学观念一定会阻碍少年儿童对生活情感的培养,没有生活的根基,其作品就不会有生命力。

我们提倡通过少年儿童绘画作品创作的过程,促使他们深入生活,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在生活中寻求作品的养分;提倡通过观察写生,通过与社会的亲密接触,将他们的情感注入到现实生活中去,用心去体会、用情去交流、用脑去创作。丰富的生活内容会使少儿绘画创作更具感染力、更具真实感、更具内在美。在对生活的感悟中提升少年儿童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同时,使他们的心灵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在教学中发现,少儿往往有比成人更具观察事物的独特能力,出于对生活的诱惑与好奇,他们更容易关注和留意身边成人不易发现的生活现象,而这些生活现象往往是构成绘画作品的重要元素,我们应重视少儿的这些发现,肯定他们的成果,引导他们在绘画作品中得以很好的应用。

二、表现美是少年儿童绘画永恒的主题

人们看待世界的观点以及观察事物角度的不同,文化背景以及民族习惯等因素的差异,使人们对于美的认识会有所区别。

著名的后期印象派画家高更厌倦了巴黎文明社会,憧憬原始与野性未开化的自然世界,为追求心中美丽的艺术王国,放弃高收入职业与世俗幸福的生活,在阳光炽热、自然芬芳的小岛上与当地土著人同命运、同生活,创作出了笔触粗狂、色彩单纯而强烈、具有装饰美感的油画作品。高更向往的是单纯、原始、粗狂与质朴美。而柯罗是以画自然风景而驰名画坛,“在我的生活中只有一个梦寐以求的目的,这就是画风景。”他说:“以寄于自然的坚强感情和不屈服于任何打击的忍耐力来追求自然,如果没有这样的准备,最好不要从事画家这个职业。”他终生热爱自然,柯罗所崇尚的美就是自然景色。

徐悲鸿先生笔下骏马的剽悍、勇猛及倜傥洒脱、英俊潇洒的气质,以物喻人、寄物抒怀、予人力量、催人奋进,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刚毅与情怀。然而,从罗中立的《父亲》中,我们感受到了岁月的沧桑美,人性的善良美。

“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而是缺少美的感悟。”这一名言告诉我们,只要用心感悟,用爱体会,慧眼欣赏,锐耳聆听,美无处不在,美无处不有。

自然产生美,美在平淡里。所谓诗情画意,无非是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春暖花开、夏日艳阳、秋高气爽、寒冬飞雪,湖光山色,碧水蓝天,只有懂得欣赏的人,才能感悟到它的美妙之处。林中听蝉鸣,池畔赏荷色,湖上泛轻舟'深山有琴声,是多么美好的享受。

“美的东西往往是能拨动人们心灵深处的一种力量,所以,美的东西能使人的头脑更为清新,美可以使人的精力充沛,并促使身体与精神更健康。”这是社会学教授巴勃罗・德菲特对美的感悟,他

说:“在生活中高尚的人物和美好的事物对我们产生着巨大影响。因为我们经常接触到它们,所以对它们竟然习以为常,不可能对其加以关注。事实上,每一幅精美的图画,每一次壮丽的日落,每一处优美的风景,每一张漂亮的面孔,每一朵灿烂的鲜花――无论是在任何地方见到的任何一种形式的美――都在影响着我们,无形中使得我们的个性更加高贵、更加文雅、更加出众。”

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美好的问候、一片炽热的爱心、一句真诚的赞美。这就是和谐美、这就是生活美。

我们常常因为自然景色的清新、幽静或斑斓、绚丽而感叹她的美,也欣赏不同环境、不同职业、不同文化背景下所透出的不同人物的个性美。也会为得到一件漂亮的衣服而兴奋不已,或为丢失一颗饰品而懊恼惋惜。我们赞美母亲的美丽,不只在于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我们长大,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她会不惜生命代价呵护我们,这是一种无私的美、一种奉献的美。我们歌颂祖国美,是因为她给予了我们生长的阳光、养分、土地。

因为有了美,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生活离不开美,我们为美而生活,美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我们的少儿美术绘画教学并不是以把每个同学培养成画家为最终目标,我们把追求美作为少儿绘画的重要内容,以提高少儿审美意识为主线,积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寻求美、认识美,并且使他们知道什么是美?为什么美?怎么去表现美?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勇于探索、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全面提升少年儿童的综合素养。

《晒太阳》是我班杨圣宇小朋友参加2011“PHE国际中小学生幼儿美术书法大赛”荣获少儿组绘画一等奖的作品,内容反映了在春冬交际时分一群农村老大爷在洒满阳光的土墙前,悠然自得、尽享温暖的情形。人物表现,举止自如、神态各异,采用传统勾线加色的写实手法,做到了内容、形式的协调统一,作品体现了农村老年人一种安逸、和谐、平静的美。

创作素材是我们在郊区农村采风时拍的照片,但在创作过程中发现照搬照片显得画面很平淡,缺少时代感,经过反复推敲、提炼、修改,最终在保留人物富有民族特色的对襟袄、懒汉鞋、旱烟袋这些服饰的基础上,添加了时尚的红色翻毛皮鞋、流行的红底万字形图案上衣,通过对服饰的调整,实现了民族特色、时代气息及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在创作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提高了同学们对生活美的认识,对艺术作品要有生活的典型性、要高于生活的道理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三等奖作品《花儿朵朵》是王玉杰小朋友的作品,画面通过单纯直观的构图和活泼明快的色彩表现少年儿童在做课间体操的场面。人物、小鸟、绿草、小河自然融合、交相呼应,构成了画面的天真美、童趣美。“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在欣赏这幅作品的时候,优美的儿歌旋律仿佛在我们的耳边回荡……

面对当前少儿美术教学的现状,我们试图对教学思想及教学方向进行一定的调整,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把生活及生活美作为少儿绘画的重点表现内容,要求同学们在生活中发现绘画素材,用真情实感去感受、理解、表现生活的美。2011年,我班12名同学的12幅作品,参加了“PHE国际中小学生幼儿美术书法大赛”活动,获得了一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五个三等奖、三个优秀奖的优异成绩。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