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农业论文实用13篇

循环农业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篇1

中国农业法制建设从80年代中期开始,就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农业方面和农村经济的立法有了长足的进展。仅从立法来看,已有重大进展,制定和颁布了《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土地管理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等20多部主要涉及农业和农村经济方面的法律和40多部农业行政法规以及农业部制定的340多部部门规章。我国现有的被认为与循环农业有关的法律主要有五部,即1996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3年1月1曰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8年8月29日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宏观上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指明了方向,确立了行为规范。这五部法律除了《节约能源法》没有专门针对循环农业的规定外,其它四部都专门涉及了了循环农业的某些内容。国家农业法律为青海省农业法律保障机制奠定了基础。。青海省关于农业立法地方法规主要有120多部,其中,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相关有50余部。与循环经济有关的法规有十余部,但专门针对循环农业的法规则相对缺乏,健全的循环农业法律制度是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依据和保障。青海省循环农业的法律制度保证,现阶段以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法规为依托。但发展循环农业的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需要综合协调各方面的因素。因此,在制定法律法规,政策措施时应结合具体情况,体现预防污染优先、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合理处置、适当分责等原则。保证循环农业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切实保障青海省循环农业的发展。

三、青海省发展循环农业存在主要问题

(一)循环农业立法相对空白,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不完善全国而言与循环农业有关的法律有五部,其内容上具有相关性,没有专门的立法。,青海省关于农业的法规很多,但涉及循环农业的也是寥寥无几。在发展循环农业上法制支撑还不健全,,在农业执法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再加上农民意识浅薄,重视度不高,循环农业很难得到大范围落实。另一方面在生产力技术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循环农业的配套技术尚不全面,很难在具体实践中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虽然青海省涉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规有120多部,关于循环经济的立法也有十多部,而循环农业的专门法规却没有,相对还是空白,法律保障体系不完善。现阶段,青海省发展循环农业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国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缺乏适合青海省农业发展的地方性政策法规,难以在情况各异的地县全面推进,因此青海省在循环农业的法律法规体系需要积极完善。

(二)循环农业执法困难,可操作性弱由于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青海省农牧民居住分散,造成了管理上难度,出现执法懈怠,操作性不强等一系列问题。青海省政府农业执法管理主体主要有五个,分别是青海省农牧厅、青海省草原监理站、青海省渔政管理总站、青海省动物卫生监督所、青海省农牧机械监理站。青海省这些农业执法部门相对单一,机构组织还不够完善。设置上存在重复,执法体制分散,职能相互交叉,权责不明。各执法机构协调能力薄弱,造成了青海省农业执法不及时。而对行政相对人农民的农业违法成本低,宁愿接受惩罚也不愿意执行法律的规定,这也造成了执法困难,执法权利不能有效行使等问题,执法的可操纵性便很难掌握。

(三)循环农业司法程序单一,权利难显循环农业的发展依附于农业的发展,全国来看,农业执法及司法保障存在着一定的缺失。农业司法保障程序单一,执法部门缺少执行权。青海省农业执法部门较少,在权利赋予方面不够彻底,缺少强制执行权。例如《青海省农业环境保护办法》第12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业用地、养殖水域、灌溉水渠、农产品受到污染和农业资源被破坏的情况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第37条“非法捕捞青海湖裸鲤等水生生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捕捞工具、捕捞物和违法所得,处以捕捞物价值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类似的规定中,执法主体不明确,极容易造成执法混乱以及受管辖主体不明等问题。

四、推进青海省循环农业发展的法律制度建设

1.修改农业法,完善循环农业立法体系

(1)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于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虽然经过修订并完善,但新修订的农业法涉及发展循环型农业内容只有在第八章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保护中有所体现,对循环农业的重视度不够。介于此,建议应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对循环农业的概念予以明确,针对循环农业的发展,保护,激励,责任,义务,推广,等应该做出详细的规定,以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针对青海省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加强农业环境立法,促进青海省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持生态平衡,保护草地资源,确保三江源的生态安全;重视在产前、产中、产后的治理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强农业循环种群结构合理,农业清洁生产等薄弱环节的立法。加快制定农业环境保护的专门法律.健全对土壤污染、流域污染的防治、环境安全事件管理等方面的科学立法.并严格执法,积极守法,使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落实循环经济的立法,巩固农业循环经济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于2008年8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共七章五十八条,随着循环经济法的颁布,循环农业的发展有了初步的指导思想,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却难以实施,青海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相应的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予以调整,但在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实践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实践,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落实循环经济立法,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巩固农业循环经济思想,明确权利义务,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3)尽快制定我国的《循环农业促进法》循环农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为了科学发展需要法律的保障,积极鼓励农业资源的高效、循环使用,禁止浪费和低效使用农业资源和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的行为,支持循环农业理论和技术的研发;推广清洁生产和生态、循环农业,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农业促进法》的制定建议包含一下内容,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循环农业的管理体制、清洁生产的操作规范、循环农业的标准认证与科技研发、资源配置与能源利用技术、循环农业模式、循环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循环农业发展鼓励政策和激励机制等,在立法程序上,可先在某一地方探索循环农业地方立法.及时总结地方立法经验教训。

(4)完善循环农业立法体系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循环农业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指导理念,更是多部法律的立法基础,以此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政策体系,为推动青海循环农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建立健全执法机构,保障执法权利

(1)完善农业执法机构建设完善青海省农业执法机构的建设,依法治农、依法护农、依法兴农。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执法机构,由上而下各负其责,推进农业综合执法,提高执法水平,加强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办案水准。加强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建设,转变执法职能,推进农业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和效率。提高农牧民法律意识,主动守法。相应的提高违法成本,文明执法有效执法,为发展青海省循环农业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应该制定综合性循环农业管理体制法,科学划分统管部门与分管部门的执法权建立环境保护综合协调机构和咨询机构,设置区域性和流域性执法机构并实行垂直监管。青海省政府应对循环农业进行整体规划,同时健全司法保障。立足于青海省基本农业情形,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完善司法保障体系,依法履行职责,维护社会和谐发展,推动司法体制和机制改革。青海省政府应一方面建立健全循环农业的管理机构,形成自上而下地指导和监管体系;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循环农业发展中的信息咨询,培训和检验、认证等机构,形成有效的服务、监控体系。青海省政府应该把发展循环农业的内容列入长期发展规划,以青海省西宁市为例,西宁市将农牧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与农业农村经济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农畜产品加工、带动农牧户增收”三大产业体系,构建了“绿色种植—规模养殖—农畜产品加工—有机肥料综合利用”为内容的“四级循环”产业链,积极探索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2)出台循环农业的相关政策为确保青海省循环农业的有效发展,应该结合国家相关农业优惠政策,根据青海省省情制定有利于本省发展的地方性财政政策,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政策,合理优化产业布局,改进技术,更新设备,注重推广,循环利用,加强宣传,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在循环农业的发展和建设上,还应该提供财政政策等方面支持。让农民在生产中有专项资金用于技术掌握,在循环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实行有补偿政策,激励生产者积极作业。在有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形成规模化生产,建立相应的激励政策,予以奖励。

循环农业论文篇2

1.2“四位一体”的农业循环模式

四位一体的农业循环模式是首先由辽宁省提出来的,具体是指以沼气为纽带来带动整体生态综合的工程。四位一体模式能够很好的与农业资源循环模式结合起来,这点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全方位发展,得到了良好的实践效果,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典型的代表。由于农村地理优势明显,平原的农林牧符合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能够最大限度保证资源的合理运用,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更为主要的是,为其他农村地区的农业循环模式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和带头作用。

2、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策略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策略的提出是切实能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贯彻的方式,所以需要根据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来提出相关的策略,保证农业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贯彻,进一步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的效果,具体来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首先要加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宣传和推广的力度,使得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深入人心才能够切实的提高农业循环经济的应用效果,强化农业循环经济的主题的作用,在具体的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农民进行大力宣传和大力推广,宣传农业循环经济的优点,让农民切实看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益处才能够转变农业经济发展的模式,摒弃过去传统的掠夺式的发展模式,推崇现在和谐式的发展模式,将两者进行对比之后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之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才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让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得到创新,惠及三农。

2.2强化政府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引导

其次,政府是强化农业循环经济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成败的关键。政府积极对农业循环经济进行宣传和引导作用才能够保证农业经济发展取得良好的效果,才能够切实的促进农业经济循环发展的新模式。在强化政府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引导作用过程中,政府不仅仅要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投入一定的资金,还要多方位的多层次的引导农业经济渐进式的发展,以点带面,建立良好的示范村,做出榜样的作用。这些措施都是能提高农业经济发展质量的具体的措施。

2.3促进绿色环保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在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中,它的基础是建立在绿色环保的理念,只有拥有绿色环保的理念才能够从内部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生活生产中要不断强调绿色农业的重要性,强调绿色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将清洁生产的观念贯彻到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切实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支持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保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质量,同时也满足绿色环保的农业循环经济的实际要求,所以,想要做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工作,要讲绿色,清洁生产的观念灌输到日常的农业生产环境当中。

2.4强化农业循环经济相关技术的研究

只有强化农业循环经济相关技术的研究才能保证农业循环经济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政府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农业循环经济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更新循环经济的相关技术,并且将新技术推广到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农业循环经济的飞速增长的同时也能推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科学理念。由于对相关技术和研究的更新,能够与时俱进,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问题,并且能够解决问题,改善现在的一些不良发展状况,保证了农业经济发展达到预期目标和相对理想的状态,使得农业经济不仅仅是可持续增长,更要注重农业循环经济的稳定,健康的增长。

循环农业论文篇3

对于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来说,其创新技术上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因此,在建立区域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出于农业经济科技创新的可持续性,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一定强化财政性补贴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利用,积极鼓励涉农企业在农业生产与开发上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并把科技成果传之于民、用之于民。例如,在2014年7月末,河南省南阳市农业局就通过《关于申报有机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奖励的通知》,引导涉农企业与农业经营者积极发展有机产品与绿色食品,提高区域内农产品附加值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区域循环性农业积极的可持续发展。

1.2重视农业科技发展能力的建设力量

在建立区域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对于农业科技的利用,一定要积极加大对涉农领域的科技实验室、技术中心以及野外基地建设与运营的投入,完善区域内农业经济的基础条件。在实际工作上,积极推进水稻、玉米以及大豆等粮食产业的科技体系化建设,提高多部门有效联动的合作力度,提高多学科有效集成优化的提升力度,从而加强科技体系在提升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层面的能力。另外,在建立区域性循环农业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大各类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强化区域内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在遵从本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下,培养在世界农业经济上的具有领先思想与技术的团队与科学人员,从而在国际农业经济发展上占据先进技术的利用程度,积极推动区域内,甚至是全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建设力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提升成果的有效转化与技术扩散

第一,在我国“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区域内农业经济同样要积极取得“863”、科技支撑等计划的支持,把农业科技与重大成果进行有效转化,从而在区域内逐渐构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第二,积极推进“科技富民强县”等区域内扶持计划,构建涉农企业包办区域化与“以户带村和以村带乡”等新型科技成果与技术扩散模式。一方面要基于本区域内农民最实质也是最需要的相关先进技术出发,强化乡村农户科技“超市”式推广,让农户积极学习与利用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又要强化农业经营者基于自身情况去创新技术与开发产品,强化全员创新意识。第三,基于区域农业发展模式的前提下,打造特色农业生产新模式。例如,对于河南、江西以及安徽等地来说,其同属于粮食的净调出省份,在我国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中较为典型,因此可以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域的计划上,积极推进粮食技术集成化示范工程,使该区域粮食在生产上渐趋于现代化、高效化以及持续化,加大该地区粮食生产可持续工程。第四,对于农村区域的农业生产来说,通过农业科技人员扎根农村对农业科技进行亲身传授属于最为直接,也是最好用的办法。与此同时,还要加大高校、职业学校以及培训机构中涉农专业学生的奖励力度,大力引导与鼓励新农业人才扎根到农村区域,从而为我国现代可持续发展农业贡献更大的力量。第五,在推进创新科技有效转化的过程中,可以加强与相关农技站的合作力度,为私营合法机构提供技术信息与支持,通过其中介作用促进创新科技和经济的有效结合,从而强化各类科技创新主体与农地的紧密联系关系,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遍地开花,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公共服务体制

1完善政府服务职能

1.1政府要强化积极引导与职责规划作用

地方政府作为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建立者,其在整个农业可持续经济发展上起着引导与职责规划的作用。因此,相关地方政府一定要紧紧围绕着区域定位与功能拓展的条件下,加强区域内政府间的合作力度,大力发展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确保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发展重点得到保障,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1.2加大政策性支持力度

对于我国农业经济来说,由于历史与现实人地关系,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小农经济”的发展状态,在建立区域循环性经济的过程中,如果缺乏政策与资金层面的大力支持,相关工作将很难开展。因此,相关地方政府一定要强化立法、基金扶助等措施,在区域内构建支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另外,地方政府还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构建农村区域“三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体系,从而提高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3完善农村区域经济管理体制

在改革土地流转形式与扩大农业经济经营规模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以往行政命令等粗暴方式的出现。在相关工作上,要充分参考农村居民的意愿,利用政府积极引导的手段,多鼓励农村居民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强化资本。另外,相关地方政府还要完善农地流转管理中心,在配套运转机制与体系的协助下,监督、引导与协调农村居民在农地流转合同的签订、矛盾纠纷的处理和仲裁等工作,从而构建符合本区域的农地评估机制,科学合理地评价土地真实价值,保护农民的合法收益,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要积极推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配套的义务教育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以及养老保险体系,积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充足、高效的信贷支持是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条件。对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农业生产者(农民、农业生产企业)、农产品销售商等相关主体通过利率优惠政策给予扶持,对资源约束与生态环境影响大、投资回收期长、经济效益相对不高的大宗农产品生产的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企业,尤其要增加信贷资金投入与支持力度,根据其发展需要提供中长期低息贷款。

循环农业论文篇4

传统的生产模式使得环境资源产权界限模糊,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和农户必然会在生产中忽视公共环境成本,如对河流的污染和秸秆的焚烧。而将这些成本转嫁到他人身上来增加自己的利润,即所谓的私人成本社会化现象,也就是环境“外部负效应”。若农户和企业采用绿色无公害的生产技术通过循环利用各种资源实施清洁生产,实现废物的零浪费,就可以减少原始资源的耗费和环境污染,从而为社会带来一种“正外部性”的效果,然而这种模式的推广实行并不理想,个体生产或规模较小的企业会因为生产成本的升高而不愿意进行清洁生产,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循环农业很难自发运行。因此,要想改善环境不断恶化的现状,政府势必要利用其权威地位,以强制手段介入农业生产整个过程,建立清洁生产的激励和约束制度,引导各参与主体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以“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的生产模式,将生产带来的的环境外部负效应内部化。

(二)循环农业作为具有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要求政府作为承担者

循环农业的发展中,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和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其中的关键问题。如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河流治理、农村发展规划、农村信息系统等资源的建设与治理。这些公共物品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完全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相比私人化的供给就难免地出现“免费搭便车”,造成“公地悲剧”,进而造成供给不足和使用纠纷。因此作为主导来避免“市场缺陷”,提供公共物品是减少纠纷的必然选择。因此,只有政府承担起循环农业“公共物品”提供者的角色才能防止“市场失灵”,更好地推进循环农业的发展,由于西北地区投入产出低下,资金市场的竞争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资金的注入。因此对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相对于中东部地区存在天然的供给缺陷:一方面表现为“投资大、效益低”,如1998年,东部地区的投入产出比为2.84,中部为1.82,而西部只有0.97,分别相当于东中部的34.16%和53.3%。近年来随着经济规模扩大,投入产出比逐渐出现下降趋势,但西部与中东部之间的差距仍很大。这就要求政府转变投资方向,加大对循环型农业的长期投资。

(三)循环农业的长期回报性要求政府提供补偿

循环农业不是个别部门或产业能够在局部范围完成,其系统性需要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以及产地环境之间进行持续的链接和延伸,形成一套完整的农业产业体系。各产业之间衔接紧密,其资源得到最佳配置,中间产品和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影响减少到最低水平。其中包含的大量沉淀成本只能依靠政府的支持。沉淀成本(SunkCost)是指那些一旦投入并承诺了专用用途后就不能回收的投资成本。它不但影响在位企业的退出,也会影响潜在企业的进入。循环农业投资的沉淀成本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需要在政府的依托下通过特定的投资行为和管理模式完成,是一种沉淀成本。这种沉淀成本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各类市场制度的完善来降低,却无法完全依靠自发的市场制度进行化解。因此,政府必须利用优惠政策补偿循环农业行为主体投入的沉淀成本,特别是社会性沉淀成本,既利于各类资源的退出与重新进入,又可以增强企业长期投资的动力。

(四)循环农业的规模化生产需要政府的介入

循环农业的发展要求农业生产与其他产业的有机耦合,在闭环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不仅仅孤立于农业生产内部,需要规模化的生产、设备的大量投入、循环农业技术的应用,因而在循环农业发展的初期生产成本必然高于传统模式下的农业生产成本。循环经济只有建立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减量化、再利用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实现最小化,工业在循环中的参与也需要废弃物的规模化程度;生产中需要的土地、资金、技术和设施等要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才能够保证循环农业的参与企业有相对较低的运营成本和较高的参与热情。这种系统化、长期性的产业链条使得很多企业无法在市场机制中独立完成系统的运转。这就决定了必须也只能由政府介入,才能凭借其特有的强制力获取大量资源,满足循环农业运行的技术、资金、基础设施和社会意识等规模要求。

二、西北地区政府传统绩效观对循环农业的影响

由于地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的不平衡,我国循环农业的发展在全国也呈现出许多空间差异。从表2中可看出,东北、中西部地区循环农业水平较高,而东部沿海是水平较低的地区,其中甘肃(1.4947)、宁夏(1.9853)青海(2.8146)在全国水平中较高,说明对循环农业发展较为重视,尤其是青海省的循环农业发展水平较高。但资源的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西北地区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西北地区地域辽阔,气候干旱,土地退化,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人口与土地承载比例失衡,目前这种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在继续扩大,缺乏有效的遏制措施。这些状况与上游地区大量挖河沟、引流、工业污染、过度放牧等生产活动息息相关,这种掠夺性的经营方式、“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发展模式,对黄河下游的生态影响极其巨大,说明政府未能从根本上认识到这种错误的粗放式生产。据计算,2000年西部地区每平方公里未达标工业废水、未净化工业废气和未处置的工业废气物的排放量分别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37.4%、29.2%和39.9%;平均每公顷耕地化肥用量为210公斤,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5.83%。

(二)传统的政府评估模式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绩效评估和目标设置别重视经济发展,评估指标主要以GDP增长和其它决定GDP增长的因素,如吸引外资、固定资产投资等为主。绩效指标或目标更多地以硬性的、有形的和数量化的为主,而软性的和质量控制的标准很欠缺。评估更多关注投入而忽略产出,更少关注结果。这种GDP崇拜热潮,导致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不协调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人对自然界的无限索取最终导致人与自然的分离和异化和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脆弱的生态系统引起了环境污染、土地沙化、生物多样化减少等问题,因此这一时期的政府在价值倾向上具有“反生态”的性质。西北地区是一个农业生产立地条件差,农业基础设施较弱,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幅度较慢的地区,长期的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导致这一地区政府对农业新的经济模式接受较慢,长期急功近利的政绩观引导着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模式。循环农业的发展遵循生态系统和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追求长期的经济效益,以绿色GDP核算体系和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估体系为导向,通过创新型农业技术体系和对农业产业结构及生态系统内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延长产业链条,以实现污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来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最终实现农业资源消耗的零增长和农业生态环境体系的基本平衡。这种生态发展观迫切需要政府建立科学的增长观念和评价体系。

三、政府转变绩效模式的路径思考

(一)改变发展观,构建生态型政府理念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上都体现了和谐、统一的整体性思维,如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就是将人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必须顺应自然,遵照自然规律,与自然形成有机的整体。20世纪以来的现代工业社会带来了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繁荣,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形成了近代主体-客体的思维方式。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迈向后工业社会,恶劣的生态局亟待政府乃至全社会以整合、系统的观念推行生态行政管理,很多国家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治理与推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政府部门目标责任制的内容逐渐从关注GDP增长到注重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更多关注公共服务和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然而,单一经济为指标的核心特点没有根本的改变。这就需要思维方式的进一步创新与整合,即运用生态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认识和解决当前的问题,建立“人-社会-自然”的生态观和方法论,运用整体性、系统性、有机性、多样性与复杂性等特征。现代生态观追求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共存与和谐,人类与自然的共同演进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构建生态型政府成为新时期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趋势,由于生态危机的复杂性,它不可能由部分社会群体或单纯的科技手段或市场法则来解决,其复杂性与长期性决定了这个问题是整个人类共同面临的公共危机,必须由政府出面整合各种资源,设计公共政策,完善公共管理,使得政府的治理范式发生根本的转变。生态环境脆弱是西北地区的通病,我们一定要杜绝“先污染再治理”的模式,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把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结合起来,形成生态发展和生态建设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才能更好的发挥西北生态屏障功能。建设生态型政府,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来理解,主要是指“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自然和谐作为其基本理念,将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促进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作为其基本目标,并能够将这种理念与目标渗透与贯穿到政府制度与行为等诸方面之中去的政府。”

(二)改变原有农业发展的绩效考核模式,建立科学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机制

传统的政府对当地农业部门的考核注重产量和经济效益,盲目扩大耕地面积,无度开发土地,大量种植经济作物,对畜牧业的生产也缺乏环境资源承载力的考虑,尤其是西北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放牧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这种生产方式不仅没有摆脱当地农民贫困的帽子,还对当地生态环境进行了过度透支,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这些现象都是政府在以短期的经济效益为主的价值引导下形成的绩效观,带来了政府的一系列制度惯性,由上至下以项目的多少为评估的标准之一,各地大搞政绩工程,项目审批繁多,政绩工程泛滥,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在考核模式上应该首先贯穿科学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充分体现尊重自然规律、谋求长远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改变了过去单纯追求GDP评价的做法。其次是功能分区,分类考核。党的十七大以来逐步推行的主体功能区建设打破了以往按照行政区制定区域政策的思路,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指标来衡量区域发展的指标设计,除了传统的经济指标还增加了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西北地区生态和地理条件相似,应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功能划分,各省政府进行生态区域划分的横向联合,才能充分发挥西部的“屏障”作用。三是健全机构,信息公开。各地区在地方政府统一领导下成立环境考核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省级至县级考核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承担考核评价的组织实施、分类管理和综合协调等工作。同时,定期在公众平台上向社会公布每期考评结果,要将考核频率适当缩小,实时让公众了解政府行动,并将考评结果作为公务员考核、任用、晋升、奖惩的重要依据。

(三)改变单一的评估主体,构建多元评价主体

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开展了形形的政府评议活动,逐渐开始让公众参与到地方政府的绩效评估中去,虽然这些活动体现了地方政府的绩效评价的价值取向正在发生转换,但“政府主导、自上而下、上下呼应”的中国绩效评估模式特点依旧很突出,距真正意义上的“民众本位”的价值取向还很远,主要表现为:政府既是评估的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在评估中,政府“内部评估”权重高于“外部评估”,领导的随意性和主观性都很强,经验主义色彩浓厚。这样的评估模式必然导致地方政府的评估出现种种问题,如指标体系不统一,各地自行其是,评价主体单一,群众参与度不高或积极性不够。随着市场经济的活跃和科学发展观理念的深入,公众权利意识和主体意识逐渐觉醒,伴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公众作为政府绩效评估主体作用越来越突出。在这样的机制下,公众满意度成为了评估体系当中的重要指标,只有充分测量了公众满意度,绩效评估的结果才能切实的保障其客观性。

1.完善地方政府农民参与评估的制度规范建设。农民是农业的生产者,他们能切身地体会生产的良性发展态势,发挥生产的可持续潜能,地方政府应该建立农民信息反馈平台和互动机构,增加政府与农民的意见交流与讨论,提高农民对政府政策制度制定的参与度。当然,增进农民对政府农业绩效的评价能力,是实现这一途径的关键。循环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手段,而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当地的农业技术服务水平是其中的关键。然而西部农村地区社会发育落后,市场化程度低,农民思想意识落后,对可持续的循环经济的意识淡薄,加之循环农业的经济效益短期成效不明显,农民往往只关注眼前效益,对清洁生产带来的长期经济效益缺乏认识。因此要培养农民的市场理性和长远意识,要提高农民对新的生产方式的接受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政府要对广大农民进行系统性教育培训,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资源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从思想上转变农民的传统生产经营观念,建立农业科技服务站,普及循环经济知识,进行典型事例讲座,逐步培养农民节约型、生态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引导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强化公众评估的导向和规范作用。保障公众评估主体地位的法律基础,体现“以民为本”的政府绩效评价的价值导向,把评价聚焦于“公民期望的结果”,并使之成为推进现代政府建设的重要机制。目前,我国各级政府的绩效评价,大多以自主或半自主的经验式评估模式为主,统一化、标准化的政府绩效评估模式尚未建立,各级政府评估模式大致雷同,评价体系的管理机构各行其是,评价权缺乏清晰度,指标体系缺乏科学性,缺乏对地方政府的针对性,评价主体经常处于混乱的界定,被评对象也因此无所适从。因此,用法律的手段保障公众的评估主体地位和评估程序,是解决评估体系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建立外部评价机制,尤其是委托第三方机构,如社会机构和学术团体,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收集公众意见,不断扩大社会各界对政府评估工作的参与度。总之,应该以满足公众的需求,体现公众的满意度为政府的终极目标。

循环农业论文篇5

为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国家加大政策力度,推行湿地保护、退耕还林还牧、沙化治理、水土保护等治理措施。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提出要“加强青藏高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按照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分区管理、协调推进,创新机制、依靠科技的原则,坚持自然恢复和工程修复相结合,全面推进重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加快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力争到2030年,使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系统趋于良性循环,城乡环境清洁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政策措施,要求各地区和各部门加强组织和协调配合,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完善政策措施,保障资金投入,确保《规划》顺利实施。此举为加快甘孜州传统农牧业生态转型构建了强大的机遇背景。

(二)资源优势

甘孜州属高海拔区域,农业生产区域基本具备蓝天、绿水、净土等绿色无公害生产条件,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地形地貌多样,垂直的气候、丰富的土壤类型,为不同特色产品生产提供了适宜的生产条件,是杂粮、杂豆、杂果、薯类和中藏药材等农产品优生区。甘孜州农业类型复杂,既有农业、又有半农半牧业和纯牧业。按地貌划分可分为高山峡谷高原种植区、高山原半农半牧区、丘状高原纯牧区高原。高山峡谷气候温热干燥,光热条件好,种植区的农作物和林果作物主产玉米、小麦、油菜、豆类、薯类及各类蔬菜作物和核桃、花椒、枇杷、苹果等林果作物,板栗、葡萄、樱桃、柑橘等林果的种植也较为适宜。畜牧业以家庭养殖为主。高山原半农半牧区地势高寒、干燥、光照辐射强,昼夜温差悬殊大,农作物种类相对较少,主产青稞、豆类及马铃薯、萝卜、莲白等作物及部分高原中藏药材。畜牧业比重相对较高,以放养牦牛、山羊等畜禽为主。丘状高原纯牧区气候寒冷,光照辐射强,作物适生期短,故以天然草地与牧场的纯牧业为主,放养牛羊等畜禽,几乎无种植业。总体来讲,全州光照充足,气候干燥,光热资源属全国高值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物营养积累,发展循环农业优势明显。(三)市场优势中国入世后,国际市场的开放,对农产品的安全及绿色要求更高。近年来,我国很多出口农副产品都遭到了绿色壁垒,严重影响了国际竞争力。甘孜州地理环境特殊优越,野生植物种类多,无污染生产出的绿色产品市场需求大。例如,菌类松茸常年出口欧美、日本等国。若在农业发展的同时注重循环经济理念,清洁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合理规范企业经营规模,大可增强绿色农副产品的国际国内市场。

甘孜藏族自治州发展循环农业的制约因素

(一)地理位置高寒偏远,交通不便

甘孜州所处地域偏远,山多地少,不靠海,远离中心城市,属典型的经济极不发达内陆贫困山区。受高原气候因素,农业生产力低下,自然灾害频繁,常见的就有雪灾、雹灾、霜冻、干旱、地震等,常有不确定的直接经济损失。近年来,人为因素使生态环境再遭破坏,森林减少、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灾害现象加剧。当地交通单一,仅靠公路交通运输方式。公路灾害频繁、断道、堵车现象严重,多年来处于一种相对的封闭状态,信息不灵,经济发展滞后,总体经济实力低。

(二)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财政支持力度严重不足

长期的历史遗留问题和恶劣的自然环境,造成甘孜州经济发展起点低,瓶颈制约突出。在农村,特别是在农牧区,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农牧民脱贫致富难度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度迟缓。缺少节约型和高新自主创新型工业,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带动农业缺乏基本条件,力量十分薄弱。政府经济实力不强,财政自身收入困难,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社会事业投入力度严重不足。缺少可行的补贴和援助机制,无法激励和约束循环农业的发展。

(三)人才短缺,教育水平落后,农村劳动力素质低

甘孜州生存环境相对较差,生活条件艰苦,待遇差,引入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导致教育发展滞后。高层次专家在岗数量极少且年龄偏大,本土人才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特别是农业科技研究专门性人才更缺。由于师资条件差,大多数农牧民缺乏良好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和半文盲仍占较大比重,在农牧业生产中,观念陈旧,习惯于传统的思维和生产方式经营农牧业,最明显的便是对农业资源的过度浪费,粗放经营,不讲求效益。在其落后的生存条件下,接受新生事物和新技术能力极差,严重的影响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进步程度,制约了循环农业发展前进的脚步。

(四)追求短期利益,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差

甘孜州地形复杂,自然类型众多,因此也形成了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分布条件。地貌类型的多样和气候垂直性差异显著,使得甘孜州的生物种类资源丰富,种群数量大,经济价值高。广袤的森林资源和草地成为了长江上游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态屏障。但由于当地农业发展水平很低,发展循环农业参照模式少,不重视对周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出现了森林减少、湿地干化、冰川退化、草原沙化等重大的生态问题。可循环利用的农业资源数量大规模减少,减慢了循环农业发展进程。

(五)科技含量少,缺乏系统创新机制,污染严重

甘孜州经济基础薄弱,对农业发展方面的科技创新投入少。在循环农业经济发展中缺乏系统的发展规划,现代科技农业发展含量过低,农业的发展完全依赖农业资源消耗的单线条线性增长经济体系。发展模式单一,农业的模式处在初级生态农业循环阶段,单纯利用土地的资源,产生很少废弃物或将部分废弃物掩埋或焚烧,可供再利用的资源很少或没有。并且,农业生产要素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农药增加了农作物产量,但污染了环境,化肥的过度使用造成了水质的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有毒成分使用超标,地膜过量使用,循环农业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部分生态循环链条甚至被中断。

甘孜藏族自治州发展循环农业的模式设计

选择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要根据本地的资源、环境和农业生产现状,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的原则,坚持以农户为主体的原则,加强农户内部能量物质循环基础,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着眼长远利益,不忘眼前实情,努力追求生态平衡,可行性技术的投入分析与经济可行性结合。延长产业链形成一个封闭系统。注重农业生产的外部投入的控制、运转过程中使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地再利用、输出时做到无害化处理。形成产量高、质量高、效率高的循环农业模式[3]。

(一)建立减量化模式

1)种植业。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科学技术为导向,在可以增产增收的前提下,以种养结合为基础,种养加一体化开发为重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纽带,实现系统内物质循环利用。积极推广立体种植模式,通过与养殖业的结合,大力发展食用菌培植。利用直接还田、沼气发酵等途径,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完成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利用,使废弃物得以资源化利用。2)畜牧业。以甘孜州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循环经济发展原则为指导,在农牧民积极参与的基础下,根据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确定单位面积养殖规模,建设规模化的养殖场,从源头减少土地资源的使用和污染物的排泄。

(二)无害化处理,体系内循环模式

尽量要求肥料来自农场内部,通过自己的堆肥系统,消化自身产生的垃圾,将其转化成肥料,再次应用到农业生产系统中。农业生产中,应当在生产全过程控制资源浪费、减少化肥使用量,大力发展各种节水的清洁生产模式,推广科学施肥合理用药,应用生物型、植物型农药,全面禁高毒高残留农药。现代化的生产科学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植物病害的发生和转播。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农业产品输出时极大地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产生的废弃物进行了有效的循环使用,尽可能地构建了一个物质能量闭合循环系统,达到了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

(三)产业间重组化链接模式

农业循环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的系统,实现自身内部循环的同时,也在接受产业外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及向产业外输出物质和能量。不同的生物群落如果能够按照一定的方式配置生产结构,将达到共同增长的目的,例如以农业资源为依托,进行农业经营的休闲观光农业就是一种结合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农业发展模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对龙头企业的改制。使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纽带更加密切,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形成完善的社会化循环服务体系[4]。

甘孜藏族自治州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思路

(一)完善政府的扶持性措施,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

现有法律体制过多关注点在资源保护方面,而使资源循环利用从根源上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的产生却没有一个实施的制度。循环农业作为一个变革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社会经济活动,需要一个明确的导向系统,一个可靠的支撑系统,它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法律和制度作保障,只有实现法律化和制度化,循环农业的发展才能步上正常轨道,并且稳步推向前进[5]。首先要从政府入手,建立合理的市场机制,大力实施奖励性的财税政策。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补助,规定单位面积的农业生产要素使用量,没有超过的现金补贴等奖励方式,对土地休耕、免耕,正确处理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也进行补贴奖励。采取能让农民自身得到利益的同时,意识到进行循环农业耕作的信心,避免农牧民的消极退出。其次要建立专门的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推动,逐步建立起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通过政策法规来使城市居民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为完善,在农牧民心中建立自然资源不是免费的原则,从思想上杜绝资源浪费。最后要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龙头带动,农民参与经营管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发展循环农业持续推动力。

(二)重视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建设,普及初等教育,改变单一教育结构和办学模式,专门面向农村,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改革教学内容,农牧民通过业余学习,把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教育—生产—致富”一体化。充分利用藏区“9+3”职业教育机会,选派一定数量真正愿意学习农业技术的学生到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并按批次定期邀请其回乡交流技术经验,落实对农民的普遍培训,把循环农业的知识技术送到各家。甘孜州要发展循环农业,只有让广大农民明白其科学道理和综合经济效益,才能变为主动自觉的行动。因此,要加强进行循环农业知识的宣传和技术的普及,提高广大农民的参与意识。

(三)重视科技投入,开发和引进循环农业技术

循环农业论文篇6

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够有效推动江西生态环境建设。传统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的问题日渐突出。农业循环经济的实施,可以将农业发展成为一种“食物网”的循环型生态农业系统。在该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形成了一种高效、联动式的循环经济体系,使无机环境、动植物以及土壤之间形成闭路式能量和物质循环系统。

二、江西省发展循环经济的障碍因素

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但是,由于长期对农业掠夺性经营,片而追求实物产出量和经济效益,忽视了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江西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因此,制定和实施适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对于推进江西循环经济建设、促进农业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江西省近几年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践来看,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因素在于以下几方面。

1.农业资源相对紧缺且利用率不高

江西是一个耕地资源相对紧缺的省份,耕地面积占全省上地而积的20.81%。人均耕地而积相当于全国人均耕地的50%,世界人均耕地的15%,人地矛盾严重。1985年以来江西省耕地面积日益减少,而且每年的递减幅度基本上呈上升趋势。耕地用地率为22.5%o,全省复种指数为17.37%。全省耕地质量总体上不太好,中低产田占全省耕地而积的78%。在这有限的耕地中,土壤质量下降或土壤退化的现象还相当严重。后备土地资源数量有限,开发利用难度大,耕地占补平衡任务艰巨。

2.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江西是我国南方水上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每年土壤流失总量相当于0.83万公顷耕地被毁,一些地区被称为“江南沙漠”,有的地方一度呈现“山上无鸟叫,河里无鱼虾”的荒凉景象。据统计,2005年全省水上流失而积3.35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20%。其中,轻、中、强度水上流失面积约各占总流失面积的1/3。同时,江西是暴雨多发区,年土壤侵蚀总量达1.65亿吨,相当于损失8333公顷耕地20cm厚的耕作层,所损失的养分折合有机质约200万吨,氮、磷、钾等无机肥约225力万吨,其中,仅无机肥损失量就相当于江西省3年的所需总量,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20亿元以上。农业生产要素污染严重,工矿“二废”的不达标排放和农药、化肥、农膜、动植物激素、动物抗生素等农业化学制品的不合理使用,导致江西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3.农业科技文化素质偏低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尚处于初中和小学教育阶段,地区间不均衡性也相当突出。。江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低,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目前,江西农技推广队伍结构不合理、年龄老化、队伍不稳定,农技人员推广农技的主动性不强以及农技推广机构与科研单位联系合作少,农技推广项目与科研成果脱节都造成了许多科研成果没有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对于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在农村和农民之中还普及,人们还没有充分领悟到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质所在。例如,据了解,江西省吉安市沼气发展在江西算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可是在最近的沼气普及当中,许多农民并不是乐意接受,他们对开发沼气持怀疑态度。

三、发展江西省农业循环经济的解决对策

针对江西省上述关于农业循环经济的障碍,下面以农业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探索性地给出了几条路径。

1.要让政策制定者及实施者和农民科学全面地理解循环农业

对于循环农业不能作形式上的理解,认为循环经济就是“闭环”经济,循环农业就是“闭环”农业。循环经济的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核心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废物排放”。并不是说不消耗资源、不排放废物。如果对循环经济和循环农业不能科学全面地认识,势必影响循环经济,包括循环农业地发展。这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2.农业生产要尽可能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投放量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仅次美国的第二大农药生产国,每年农业生产使用农药面积达2.4亿公顷以上,80%的农药直接进入周围环境。此外,我国农业生产每年每公顷使用化肥325公斤,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化肥每公顷使用化肥225公斤的安全线。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不仅使耕地肥力下降,土壤板结,而且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也直接影响了农产品质量。要发展循环农业,就应该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尽量使用有机肥,在农科物病虫害防治上多使用生物防治技术。

3.大力发展沼气,桔杆气化及自然能利用技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桔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目前江西沼气业发展态势良好,现在只需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农村能源技术推广和服务工作,农村能源建设就能够得到较快发展。发展农村能源,充分利用生物能和自然能,不仅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也有利于发展循环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陶爱祥.对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研究成果的述评[J]经济问题.2007,(05).

[2]徐菁.循环经济:政策着力扶持的投资热点[J].中国投资,2006,(06).

[3]海金玲.中国农业可持续按照研究[J].上海三联书店,2005.

循环农业论文篇7

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流动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其对经济的持续发展的意义体现在“3R”原则上,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循环型农业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从宏观上来说,循环型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大循环的子系统,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根本;从微观上来说,进入新世纪,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对农业生态环境、“绿色”农业和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发展循环型农业就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循环型农业及其特点:

1.1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农业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循环型农业的概念可概括为:尊重生态系统和经济活动系统的基本规律,以经济效益为驱动力,以绿色GDP核算体系为导向,按照3R原则,通过优化农业产品生产至消费整个产业链的结构,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使用和产业活动对环境的有害因子零(最小)排放的一种农业经营模式。以经济效益为驱动力体现的是经济规律,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有了经济效益的活动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3R原则是循环型农业的精髓,零(最小)排放则是循环型农业具体的可操作目标。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发展两者对立起来,而循环型农业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这是循环型农业的创新。

1.2循环型农业的特征首先,循环型农业作为循环经济有其一般特征: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三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其次,循环型农业有其特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①注重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和农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②提倡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实施农业清洁生产,改善农业生产技术,适度使用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农用化学品,实现环境污染最小化。③利用高新技术优化农业系统结构,按照“资源-农产品-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反馈式流程组织农业生产,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④延长农业生态产业链,通过要素耦合方式与相关产业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网络。

2.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经济效益

虽然社会十分关心农业的生态效益,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农业发展模式能否生存并得到推广,关键在于它能否带来经济效益,循环型农业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获得经济效益:一是通过区域大循环获得规模经济和结构效应;二是通过企业小循环和产业链延长获得经济效率产业链增值。

2.1通过区域大循环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和结构经济循环型农业要求根据区域农业资源优势、产业结构特征以及废弃物特征和分布状况,实现区域范围的大循环,这种大循环无疑促进了规模经济的形成和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结构效益。首先是规模效益,由于农业生产加工过程相对较分散、废弃物也较分散、规模较小、农业生产经营者往往无法对废弃物进行处理或至少处理成本太高或根本没人关心,如果在区域内有相应的处理中心,将废弃物集中处理,这便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产业化经营,一方面废弃物得到清理,另一方面废弃物也可得到充分利用。其次是结构效应,循环型农业要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推及区域范围的大循环,在实现污染最小化和集中化的同时,实现专业化和规模化,根据产业经济学原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会产生一种“结构效应”,即不需要增加任何要素的投入而只是调整其配置的方向,就会产生比原来更多的产出。例如通过调整要素在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渔业等产业内部的配置,不但各业的产值会发生变化,而且农业的总产值也会增加。

2.2企业小循环和产业链延长获得经济效率产业链增值一个运行模式是否适合企业、能否得到推广应用,关键是能否有经济效率,因为这是经济主体(涉农企业和农户)更关心的问题,经济效率主要表现在尽量降低成本的同时,尽量增大利润空间。由于循环型农业遵循3R原则,这实际上就是遵循了经济效率延长了产业链,实现了产业链增值。一个典例就是现在不少企业开始废水回用,不仅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浪费,减少了水污染,同时降低了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

3.循环型农业发展的保障体系

3.1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有利于循环型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教训,建立和完善推进循环型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使污染者治理,受益者补偿机制。鉴于我国居民,尤其是广大农村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较为缺乏和意识比较薄弱的状况,政府应强化责任意识,并通过立法把发展循环型农业纳入地方政府的职责范围,加强对循环型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教育、宣传和引导。同时,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措施,调节和影响农业投资主体的经营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

3.2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开发的扶持力度,推行农业清洁生产的新技术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生产技术的革命,它必须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点。政府应从总体上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扶持力度。一是对农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技术应重点资金扶持;二是建立一批高效运作的农业科研组织与管理机构;三是在农业科研运行机制与模式上进行探索与创新;四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加快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扩散和传播。

3.3建立适合循环型农业发展的管理体系转变政策目标导向:彻底转变单纯追求GDP增长的政策目标导向,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将农业生态环境成本和农业生态环境效益纳入农业经济增长机制之中;结合国情、资源能源特点有选择地吸收国外成功的经验成果,尤其是先进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法,从而形成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管理模式。同时我们的农业生产还必须应对全球产品绿色化的需求,和国际标准接轨,推动我国农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循环农业论文篇8

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特点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所谓农业循环经济就是将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按照循环经济的原则,充分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当今高科技成果和手段,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它要求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物资的投入量和废物的排放量,通过农产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和过程后各层次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实现系统物质再生循环,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农业循环经济不仅要追求农业经济内部的良性循环,而且还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的统一,最终追求的是融入社会层面上的“大尺度循环”,即在整个社会经济领域,实现工业、农业、生态之间共同发展和交叉利用。

(二)农业循环经济的特点

对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强调的是在生产活动之初尽可能少地投入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中尽可能少地消耗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末尽可能少地排放生产废弃物。农业循环经济具有以下特点:

1.综合性。农业循环经济强调发挥农业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形成产业集群。这样容易在集群区域内形成有特殊的资源优势与产业优势和多类别产业结构。这样才有可能形成核心的资源与核心的产业,成为生态产业链中的主导链,并以此为基础将其他类别的产业与之连接,组成生态产业网络系统。

2.多样性。农业循环经济可以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3.高效性。农业循环经济通过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可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物质循环利用、消除环境破坏及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从而实现经济增值,降低农业成本,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同时,农业循环经济还拉长了生产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4.持续性。农业循环经济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充分使物质循环利用,做到物尽其用,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制约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

(一)土地资源短缺且利用不合理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就不可能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人口众多、耕地相对短缺又处在高速工业化的我国来说,问题就更加突出。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2005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8.31亿亩,人均1.4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约相当于美国的1/8、印度的1/2。与1996年相比,不到10年时间,耕地净减少1.21亿亩;仅2005年一年,全国耕地净减少542.4万亩(《2005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上海、福建等地的人均耕地已接近或低于联合国规定的“0.053公顷/人”的危险点,而农业大省山东省人均耕地面积也仅为0.081公顷/人。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的市场价值显现,许多违法占地、乱搭乱建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有限的土地资源不能合理有效利用和田块的荒废。这些不仅造成土地资产的大量流失,也对短缺的土地资源造成严重冲击。

(二)水资源供求失衡且利用不合理

目前,由于农业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造成农业水资源质量持续下降,农业用水缺口逐年加大,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污染严重,进一步成为可供利用水资源供求失衡的重要因素。根据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2003)报告,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一位,而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并且全国各流域水资源状况南北方差异巨大,北方地多水少,耕地面积占全国的59.6%,而水资源量仅占14.5%,其中耕地占全国39.4%的黄淮海地区水资源量仅占7.6%;南方水多地少,耕地仅占全国的34.7%,而水资源占了80.9%。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为20%,但北方多数区域已经超过50%,远远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40%的警戒线。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约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因缺水减产粮食造成的经济损失约500亿元,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

(三)环境污染严重且生态系统退化

从20世纪中叶开始,我国为促进农业发展,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目前,我国化肥使用量占全球的30%。据测算,化学杀虫剂中被真正有效利用的部分仅为10%-15%,其余大部分则逐渐散失在空气、土壤和水当中,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更为严重的是化肥、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残留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成为我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大大削弱了我国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由于农业的粗放型经营,无序开采造成的水土流失、植被和景观的破坏、湿地面积减少、调控功能明显降低,使洪涝灾害威胁依然严重。

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表明,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的资源环境将会承受巨大压力,这种“资源环境的稀缺性”一方面会引发资源价格和环境价值的提高,加大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将促使人们对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深刻反思,在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资源使用总量和减少废弃物排放的情况下,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经济需要和生态需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经济杠杆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现代经济学认为,微观经济主体往往只关心本身的利润最大化,而很少关心外部成本或社会成本,产生了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不一致的负外部效应,导致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将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外部效应内部化。比如征收环境税,一方面可以有效地矫正外部负效应,实现环境保护的政策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财政收入最大化政策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制度创新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当前,国家有关部门应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完善有利于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增加农业的财政投入,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建立循环型农业推进组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环境管理,为循环农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国家层次的循环经济立法相呼应,建立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并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保障体系与扶持措施。为此,我们要建立起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和收购、销售、运输、技术等服务组织,并制定出相适应的法规和政策,为农业循环经济的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加强政府机制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具有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任务,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而其所需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对政府来说责无旁贷,并且只有政府才能承担起这一艰巨的任务。因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由政府出面组织生态经济领域专家对循环经济如何与农业发展实践结合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并结合实践情况总结经验,制定出有利于生态建设的干部考核指标,杜绝仅把经济增长的GDP作为唯一考核标准的现象。

(四)加强技术创新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生产技术范式的革命,它必须以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点,重点组织开发资源节约和取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技术和“零排放”技术;加强研制和生产对环境温和的新型肥料,减轻环境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开发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开发生物农药取代化学农药。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全面保护和改善环境,大力推行生态农业和清洁生产,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能,逐步使其符合资源环境方面的国际标准,从而突破绿色壁垒,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倡导清洁生产和节约消费,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

(五)加强法规机制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政策调整使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企业和个人经营行为有利可图,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外部效应内部化机制;另一方面应建立和完善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形成污染者治理、受益者补偿机制。鉴于大部分居民,尤其是广大农村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较为缺乏和意识比较薄弱的状况,当地政府应强化责任意识,并通过立法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纳入地方基层政府的职责范围之内,加强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重要性的教育、宣传和引导。

循环农业论文篇9

影响循环农业发展的因素

1农户收入结构不同。按照收入来源划分,农户收入有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农户收入与发展循环农业意愿成反比,农户收入越高,非农收入比例越高,农户发展循环农业意愿就越低。近年来该村的农户总收入在不断增加,但主要来源于非农收入的增加,从事非农产业的户数占总调查样本的83.72%,农户倾向于从农业外部获取更多收入,对循环农业技术需求较少,从而降低了农户发展循环农业的意愿。循环农业依靠更高的投资和技术,非农收入越高,村民才有更强的经济实力进行投资,也愿意采用循环农业生产方式获取更多收入,但总体来说非农收入越高,村民越不愿参与循环农业。因此,农户的收入结构不同,对循环农业发展方向的影响也不同。2农户参与意愿不强。里克特五点量表法度量结果表明:1)循环农业的经济效益平均值为3.26,生态效益平均值为3.88,社会效益平均值为3.3。说明,当地农户对循环农业产生的各种效益评价为一般偏上。2)循环农业对保护当地环境卫生的作用较大,对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一般,对水土保持、增强地力等的效果较好,但那些都不是农户关注的重点。因此,在未体现显著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发展循环农业,将影响农户的参与意愿。3资金支持力度。从政府提供资金发展循环农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如果政府为循环农业发展提供20%的资金,农户持无所谓态度的比例占11.63%,有意愿参与的占20.93%,愿意参加的占30.23%,积极参与的占13.95%,有意愿参加的农户累计为65.12%;如果政府提供50%的资金,持无所谓态度者为4.76%,愿意参与的占30.95%,愿意参加的占40.48%,积极参与的占21.43%,有意愿参与的农户比例上升到92.86%。随着政府资金支持力度的增加,农户积极参与循环农业生产方式的动力增加。说明,财政支持效应比较明显。农户自愿出资发展循环农业的调查结果显示:53.49%的农户愿意拿出除去家庭基本消费10%以下的年收入去发展循环农业,11.63%的农户愿意拿出11%~25%用于发展循环农业,50%以上的农户愿意拿出自家收入的一部分发展循环农业。说明,农户对投资循环农业发展的积极性是存在的。4技术到位情况。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农户发展循环农业反映在技术困难上的比例约为64%,如果政府部门能提供技术支持,农户有意愿参加的比例上升为86.05%,其中,愿意积极参与的为20%。说明,在技术有保证的情况下,农户发展循环农业的积极性较高。5基层管理与农户示范带动效应。基层管理部门和周边农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对农户发展循环农业的意愿也有一定影响。如果基层部门要求农户必须积极参与循环农业发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别人参加,我也参加的比例为32.55%,参与的为23.26%,积极参与的为2.33%;如果周边其他人多数在修建沼气池、发展循环农业,农户持观望态度的比例为30.23%,跟着学习参加的为27.91%,积极参与的为32.55%。说明,周边农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影响较大。6“三沼”综合利用不平衡。 1)“三沼”利用情况。发展循环农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三沼”的有效利用。当地虽然安排了沼气国债项目,修建了一些沼气池,但沼气项目属农业局能源办管理,没有充分与农业生产结合起来,虽然对生活垃圾和粪便入池及农村环境卫生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经济效益不显著使农户对沼气项目的支持率降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1.63%的农户没有参与修建沼气池或建后不利用。其主要原因:一是没有地势修池,二是池子后期维护乏力,产气较少。采用里克特五点量表法调查结果表明,农户掌握沼液沼渣利用知识的得分均值为2.77,评价为一般偏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仅有4.76%的受访者能合理利用沼液沼渣,50%以上的受访者只知道一点沼液沼渣的利用知识,部分农户根本不知道或只是模糊听说一点。说明,农户对“三沼”综合利用知识掌握得较少。2)沼气池产气情况。农户的沼气池产气较少、利用率低影响了循环农业的发展。受访者沼气池产气量处于较少和正常之间(均值为2.7),少部分沼气池建成后一直未产气,部分农户沼气池原料不足,大多数农户近3年没有出过沼渣,沼液沼渣的利用率低。7沼气池使用维护困难。近3年来,多数农户的沼气池没有大出料或进行检查维护。从调查结果可知,农户认为沼气池使用维护成本在一般、大和较大的比例分别为43.24%、37.83%和2.7%,累计达83.78%。说明,农户使用沼气池的成本较高。对沼气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50%的农户主要依靠县能源办的技术人员解决,20%依靠乡村技术人员,部分农户对沼气利用(含沼气池维护)听之任之,影响了正常产气。对沼气利用过程中的技术获取难易程度调查结果表明:很易的占7.5%,较易的占12.5%,一般的占47.5%,很难的占20%。说明,沼气使用维护较困难影响了循环农业的推广应用。8养殖业发展趋势不利。小农户养殖日益萎缩,养殖户数和养殖动物数都在减少;养殖业已由单家独户的分散饲养方式向小区、大户、企业等集中饲养模式转变。养殖业发展趋势导致小农户沼气池原料缺乏而至使用效率降低,还有农户因劳动力少导致其对沼气池的使用受限。规模养殖中由于建立大型沼气池成本较高,使其发展受限。

对策建议

1提高循环农业示范作用,提升农户参与意愿

农户的逐利动机是其行为的基本动力。为促进循环农业发展,在切实提高循环农业效益的基础上,引导农户积极参与这种生产方式。在经济效益驱动下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以经济利益激发农户发展循环农业的积极性,制订发展循环农业的激励机制,使农户来自农业和非农业的收入同时增加,在增收的同时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2加强循环农业技术指导,宣传循环农业生产方式

加强循环农业科技、沼气池使用维护、农产品市场开发等方面的指导。建立县、镇、村基层技术支持体系,以省级农业科研部门为后盾,县级职能部门为基础,加强村级技术支持,注重培养农村二传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等作为循环农业的环节支撑。省级科研部门(高校等)加快循环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和示范推广,大力宣传循环农业生产方式与技术。调查结果表明,农村示范带动作用较政府直接推动力量大,农村基层、乡村习俗等社会影响对循环农业推广有较大的正面效应。因此,充分发挥农户发展循环农业的自主作用,依靠农村社区、农民合作组织、乡村能手扩大宣传促进其发展。

3沼气与农业主导产业项目配套,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循环农业论文篇10

该模式是烟草公司出资建设现代烟草循环农业园区,成立专门的经营机构负责现代烟草循环农业园区管理,直接与农户对接,与示范园区内的烟农签订烟叶等农作物购销合同,通过订单组织农民生产,打造现代烟草循环农业。实行该模式的代表是山东诸城辛兴镇,辛兴镇乡镇政府与烟草部门一起选择成方连片的宜烟土地进行规划,召开村民大会表决同意,与农民签订不少于10年的土地租赁合同并依法进行公证,然后把这些土地以原价转租给搞烟叶农场的农场经理。烟草公司把企业的财产、车辆和烟田捆绑在一起投保,向保险公司招标,为烟叶农场和种植大户投保。烟草公司投资建立600头存栏量的大型奶牛场,配套建设沼气厂,沼渣、沼液用做烟田有机肥。烟草公司还与有关科研单位联合攻关,用废弃的烟秆,经过压块或气化等处理,制成了可替代煤炭的烤烟能源。该模式中,烟草公司作为园区的顶层设计者和运行主体,可以完全按照现代烟草循环农业的要求,协调和衔接循环链条上各个相关产业,掌控产业循环中的物质数量和质量,进行循环农业源头控制,如管理饲料、肥料、农药、兽药等,利用工业化的理念、经验和方法加强示范园区烟田设施、育苗工厂、密集烤房、养殖场、沼气站、秸秆压块厂的经营管理,提高设施的完好率、利用率,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确保产品优质、绿色、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及其经济效益。该模式的弊端,一是烟草公司超业务范围进行多角化经营,无形之中会加大生产和市场风险;二是通过购销合同连接农户,利益联结方式较为松散,农户无法分享因循环农业链条延长而带来的农产品增值,很容易导致农户被边缘化,挫伤广大农户参与循环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加大双方违约风险,而且无法保障上下游产业原料和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致使烟草循环农业的生产成本难以控制,产品销售受限,整个循环农业受阻。

(二)“有限责任公司+农户”模式

该模式是注册成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经营园区内的工场。烟草公司、当地政府和农户按照各自的出资比例享有公司股份,烟草公司的各项投资为法人股,当地政府的各项投资为国家股,农户的投资为个人股。公司招聘职业经理人,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保证企业产权明晰、政企分开、责权分明、科学管理。云南红河州弥勒县新哨镇生态循环经济园区是推行企业化模式的代表,通过成立农业科技公司,对经济园区进行全面管理,按照自主经营的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生猪养殖场、清洁能源烟叶烘烤工场、有机肥加工场“三场合一”,生猪养殖场对外承包经营,科技公司负责组织沼气供应、烟叶烘烤和有机肥加工。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和职业经理人的参与,将大大提高运营效率,实现园区效益最大化。烟草公司作为有限责任公司的最大股东,通过董事会对公司行使经营决策权,能够把握现代烟草循环农业的发展方向。农户一方面可借个人股参与公司分红,另一方面可通过成为产业工人或作业再承包,再获得一份工资性收入。该模式的弊端在于,参与和受益的农户十分有限,广大烟农被排斥在外,他们仍然通过购销合同与公司发生联系,公司与广大烟农仅仅是简单的买卖关系,无法从根本上摆脱第一种模式同样的风险和缺陷,现代烟草循环农业向高层次和大规模发展仍然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制度基础。

(三)“合作社+农户”模式

该模式是在园区注册成立烟草循环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园区的经营。由烟草公司和当地政府对示范园区的基础设施和项目进行先期投资,项目和工程完工后,烟草公司投资形成的资产和政府投资形成的村集体资产通过契约形式委托合作社管理。入社农户与合作社签订协议,入社后按照合作社制定的现代烟草循环农业统一规划和方案,进行烟叶种植。烟叶按与烟草公司的协议出售给烟草公司,烟田按照协议施用有机肥场用沼渣生产的生态有机肥。烟草循环农业专业合作社依照合作社章程,组建理事会、监事会,聘请职业经理人和专业人员,经营管理当地政府投资形成的集体资产、烟草公司托管的资产、农户土地承包权入股的资产,按照现代烟草循环农业的要求组织整个示范园区的产供销,为入社的烟农提供优质服务。云南腾冲县鸦乌山烟草基地单元循环经济以合作社作为经营主体,成立红云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整合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有序推进土地适度流转,促进烟叶生产规模化种植,为社员提供专业化服务;充分利用烟草投入可经营性资产,开展育苗大棚、烤房群等资产在闲置期间的综合利用。合作社下设养殖合作社,负责管理万头养猪场和特种养殖生态园。万头养猪场由社员入股筹集养殖资金,合作社聘请职业经理人负责经营管理。特种养殖生态园承包给红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营。合作社的介入将农户与企业联系在一起,农户最大限度地分享了园区的收益,调动了农户参与循环农业的积极性。该模式的弊端在于,合作社缺乏园区经营管理经验和管理人才,也缺少园区运营的流动资金,如果没有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支持,园区难以正常运行。

现代烟草循环农业园区运行模式的创新

(一)现代烟草循环农业园区模式创新的思路

现代烟草循环农业的发展目标是提升烟叶品质、改善生态环境和提升农民收入。现代烟草循环农业园区是现代烟草循环农业建设的增长极,以其聚集扩散效应带动整个烟区的发展。现有的“烟草公司+农户”模式和“有限责任公司+农户”模式,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但在带动农户方面有所欠缺;“合作社+农户”模式是带动农民增收的最好模式,但限于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能力,园区的运营能力存疑。目前建设的现代烟草循环农业园区一般包括烟田(烟叶与其他作物轮作)、育苗大棚、养殖场、沼气厂、有机肥厂、风电厂、太阳能发电厂、烤房。园区的循环链条较短,加工型企业不多,育苗大棚、养殖场和烤房都只是出售基本农产品,不能凸显经济效益,无法发挥增长极效应。园区的技术支撑尚显不足,虽然园区均同高校和科研机构签订了技术援助协议,但后者多是在园区前期的设计和建设方面提供支持,园区运行后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不足,技术不能进一步转化。政府与烟草公司的支持主要在园区硬件建设上,建设完工后往往疏于管理,这导致许多园区运营不畅。从现代烟草循环农业发展的方向看,烟草循环农业园区应围绕烟草行业拉长循环链条,园区的规模应适度扩大,以凸显其聚集扩散效应;科研机构应深度介入,加强其技术支撑。基于此种构想,现代烟草循环农业园区的运行模式也应做相应的创新。

(二)“五位一体”的现代烟草循环农业园区运行模式

循环农业论文篇11

县能源办、桃林镇政府先后多次召开了专题研究会,并聘请省内外有关专家实地调研,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定了面向市场、立足优势、突出特色、规模开发的建设原则,重点利用日光温室种植越冬蔬菜。品种布局上,突出一区(村)一品,力求形成规模、形成特色,以规模开拓市场,占领市场,提高规模效益。经营管理上,按照产业化机制运作,实行产销一体化经营。

2强化服务,加强培训

猪—沼—菜温室大棚建造技术要求高,物资投入种类多、数量大,县能源办把强化服务、加强培训指导作为确保完成建设任务的重要措施来抓,加大了对沼气生产工和种植户培训力度。2011年共组织技术人员和种植大户赴外地参观学习8批次,聘请县内外专家20多人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共培训12场次,培训技术骨干56人、农户1200户,制定了“四位一体”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规范,制定了12种蔬菜作物栽培技术规程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使桃林镇设施蔬菜生产技术达到了市级领先水平。技术资料发放到每一位种植户手中,发放技术规程8000份,技术明白纸1.2万份。同时县农委技术人员实行入棚入户科技服务活动,全程跟踪服务,帮助农户解决建棚扣棚、茬口安排、育苗定植、病虫害防治、猪—沼—菜生态循环农业等方面的问题,对农户手把手的教,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保证技术服务到位,管理到位。为了解决农户不会建,不会管的问题,桃林镇政府从山东寿光、苍山、青岛瑞克斯旺种苗公司等地请来温室大棚建造、生产专业技术人员,有针对性地帮助建造了2个日光温室猪—沼—菜生产标准示范区、两个拱棚生产标准示范区,在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技术关键时期,组织16户农户进行现场观摩、讲解、培训,通过参观交流、示范户讲解、技术人员的现场操作等方式,让所有的种植户都学会了建造、生产和管理技术。典型样板的树立,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有力地推动了设施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完善猪—沼—菜循环农业模式的保障体系

1积极协调,筹措资金

循环农业论文篇12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河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河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生态化。

2.1生态环境恶化,社会和自然环境负担沉重

生态环境恶化,社会和自然环境负担沉重是河北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常见的问题,例如在河北省唐山市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农民心目中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意识还比较薄弱,进而很多农民在耕地生产过程中大肆使用农药、化肥,农膜,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致使唐山市农用土壤垃圾化,耕地质量下降。同时过度使用的农药与化肥会随着雨水渗入地下,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致使唐山市水质进一步恶化和富营养化,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致使唐山市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污染。但是唐山市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唐山市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率,这些自然灾害会给农村农民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2.2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副产品综合利用率低

农业循环经济的核心就是提高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河北省在发生农业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副产品综合利用率低。例如河北省唐山市在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经常将烟杆废料、废木屑、玉米芯、麦秸、蚕豆杆、椰子壳等农产品废物弃置不用,这不仅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唐山市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同时在唐山市还存在焚烧秸秆的现象,而秸秆的不完全燃烧不仅仅会致使耕地土壤板结,同时秸秆不完全燃烧还会产生大量的浓烟会进一步污染农村的自然环境。

3河北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农业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把农业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反馈式循环流程,达到变废为宝、循环利用、节约能源、优化环境的目的,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因此河北省必须要积极采取有关措施来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3.1营造循环经济的氛围,创新农业循环经济的新模式

由于受到传统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河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还不是很理想,因此河北省必须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积极营造循环经济的氛围,创新农业循环经济的新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河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效果。例如唐山市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方面进行了多种探索与尝试,形成了以开发利用农业废弃物为主的循环经济模式、以延伸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为主的循环经济模式、以经营生态环境为主的循环经济模式。就如唐山市乐亭的赵蔡庄有效的实现了以土地为基础,以沼气为纽带,形成以农带牧、以牧促沼、以沼促果、果牧结合的配套发展和生产良性循环系统,这种生态化的循环系统不仅仅能够有效净化唐山市农村的生态环境,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果树的抗病虫害能力,有效提高果园的产量,实现了农村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

3.2继续调整和优化农林牧渔业生产结构

自从河北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以后,河北省农林牧渔业存在结构单一,比重不合理的问题还是比较严重,因此河北省应该继续调整和优化农林牧渔业生产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循环发展。例如唐山市滦南县属暖温带沿海半湿润大陆性气候,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和畜禽养殖,于是滦南县在很大程度上调整了当地的农林牧渔业生产结构,充分利用了自身资源大肆发展畜牧业,并且对现有规模化养殖场鼓励建设大型沼气工程,采取全过程综合治理技术处理污染物,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同时滦南县也被中国特色产业宣传推广活动组委会授予“中国奶牛之乡”、“中国生猪之乡”、“中国肉鸡之乡”。还有唐山市的丰南区全力实施渔业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在鼓励自主创新的基础上,重点鼓励支持水产养殖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渔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通过实施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带动唐山市渔业结构调整,提高渔业科技贡献率,推动水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3.3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

农村生产生活垃圾的大量存在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直接导致农村环境的恶化,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因此河北省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首先要加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例如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很多农村都开始利用秸秆做青贮饲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的奶业和肉牛业的发展。同时唐山市还有很多农村将秸秆还田作肥料,这不仅仅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当期耕地土壤有机质,改善了土壤结构,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产品质量。其次要处理好畜禽粪便,例如唐山市的一些农村纷纷开展了沼气建设,通过沼气的生产,将畜禽粪便在沼气池中发酵,这样不仅仅能够产生沼气,同时残留的沼渣可用作肥料。最后就是生活垃圾的处理,必须要做好垃圾的回收利用,例如唐山市的一些农村在有关政策的指导下建立了农村垃圾集中点,对可重新利用的垃圾进行分类和回收利用,对不能再利用的垃圾要作好安全处理工作,这样不仅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同时还有效防止了因垃圾的随处乱倒而影响环境。

循环农业论文篇13

(二)循环不经济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需要从社会、经济与环境等诸多方面全面考虑、整体推进。循环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只注重循环、不注重经济,缺乏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发展的动力,不少循环农业项目取得较高的生态环保效益,但是不经济。二是内部结构不合理与农业集聚水平偏低,循环农业缺乏先进适用技术,难以构建完整的高效循环农业产业链。三是循环农业产业链上各独立经济主体间存在循环经济目标不一致和行为不协调的矛盾,导致先进技术难以推广,发展高效循环农业的积极性不高。四是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监督机制缺乏,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经济主体不多,经济利益高于一切。五是高额投入已远远超出农民的承受能力,国家对循环农业支持力度不够特别是资金投入不足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循环农业建设可带来优良空气、干净水源与优美环境,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作为对农业部门的补偿,各地应在财政、金融上对发展循环农业予以大力支持。

(三)应寻求高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循环农业是一个开放系统,只要关联产业含有不可循环的元素,就能导致农业本身的不循环。大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基于生态学、系统论、共生论理念,用工业化手段和现代科学技术推动高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实现循环农业产业链上各独立经济主体间的协同发展。大农业循环不仅是第一产业内部的循环,而且是第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循环,实现各产业间的良性循环和联动发展。各产业有各自的循环,又有相互间的大循环。在发展大农业循环过程中,将会不断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不断有所创新,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农业循环强调运用现代科学新技术,在循环产业链各环节发挥作用,实现环境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物质能量循环利用最优化、环境社会经济危害最小化。

二、应在发展模式上探索新思路、寻求新突破

高效循环农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包括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涉及的行业包括工、农、商等开放式系统。需要从社会、经济与环境等方面综合考量,明确高效循环农业发展目标,构建高效循环农业发展支撑体系和长效机制。

(一)努力探寻有特色的高效循环农业适用模式选择正确、适宜的模式,将使农村在循环经济发展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顺畅,为农业循环经济创新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一是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应建立真正意义的种养加生态循环系统示范区,集成应用数字化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生态种植技术、生态养殖技术、立体种养技术、沼气发电技术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等,构建生态农业产业体系。二是区域大农业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寻求区域内部最佳生态、环境、经济效果。区域内多个子系统或多个单元产业群互相融合、协同发展,可形成紧密结合的有机循环整体,实现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转化和循环,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三是工农业复合型模式。这是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的循环经济联合体模式,是高效循环农业发展的趋势。主要特点是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基础上,实现污染排放减量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从而有效缓解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四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市场化、商品化和规模化模式。农业废弃物利用面临的主要矛盾表面上看是集中在收集储藏和持续均衡需求的矛盾,实质是经济社会效益的矛盾,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经济价值难以实现,重要的是体制机制问题,农业持续发展、农业废弃物利用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基于大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应从一定区域农村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系统的大循环中,寻求农工商各产业系统集成和资源整合,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基于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和多产业融合的集聚作用,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程。

(二)构建高效循环农业发展长效机制发展循环农业存在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矛盾。短期见效慢、成本高、风险大,仅依靠农民自身力量实现高效循环农业经济发展面临很多难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影响高效循环农业发展的因素越来越多。同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高额投入已远远超出农民的承受范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政策调控是化解长期效益与短期利益矛盾的重要方法。一是需要扶持及顶层设计,促进高效循环农业的推广。在明确和突出政府对高效循环农业发展主导责任的基础上,强化高效循环农业发展主要由市场化途径解决,以市场化理念认识高效循环农业发展的资源价值,看待其发展前景,以工业化手段推进高效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拓宽其开发利用的途径。二是建立促进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逐步形成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在搞好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循环农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建立相关保障机制,扶持循环农业经营实体。通过建立循环农业开发专项基金,用经济手段规范农业经营主体行为,激励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的农户和企业。通过征收环境治理费、生态重建费等措施,促进农业经营主体积极从事高效循环农业开发。

(三)产业集群与园区建设是高效农业循环经济开发的有效载体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实现产业价值链集聚,形成集群效应。园区产业链是一个四维概念,指处于研究、生产、销售、消费各相关生产环节中的不同功能企业或产业,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基于园区供需链、企业链、空间链、价值链四维有机融合构建立体网状链条架构。价值链是引导园区产业链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一环。价值的实现不断引导园区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最终实现园区产业链价值的最大化。一是农业循环经济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对农业循环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园区中各产业集群形成一种新的空间经济模式,在实现基础设施共享、资源高效利用与优化布局的基础上,深化产业合作,建立不同产业基于物质流的循环经济联合体,实现资源低成本、规模化和高效率循环利用,在保护农业资源基础上,带动其他产业及商业活动,为经济交流提供重要平台。二是现代循环农业园区与农业产业集群互相促进、协同发展。农业产业集群作为区域性新型生产组织形式,是由政府主导或依托市场形成的。农业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彼此间长期保持合作与竞争关系,基于巨大信息流的充分利用,满足区域内市场需求,推进园区农产品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拓展园区农产品市场空间和农业发展领域,发挥园区产业集群的辐射与带动功能。三是循环农业园区内企业可获得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双重效益。各经营主体在竞争与合作中获得竞争优势,共同创造效益并促进产业发展,进而拓展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带动产业的整体发展。

三、促进高效循环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发展高效循环农业要以大农业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基于工业化手段和现代科学技术,在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基础上,着力发展区域大农业循环模式,加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创新。在整体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分阶段推进。通过技术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形成多途径、多层次、多产业联动发展与融合发展的高效循环农业发展新格局,实现高效循环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构建大农业循环产业链,实现产业价值链的顺畅连接发展高效循环农业的关键是构建循环农业产业链的网络体系。针对农业生产规模水平偏低、结构不合理问题,构建完整的高效循环农业产业链。循环农业产业链有别于传统的工业产业链,是一条通过物质循环与产业链延伸和反馈,基于农业生态系统以食物链为基础的特殊产业链。农业循环产业链基于农业产业间融合发展与经济主体空间布局,在高效循环中实现产业链的多次价值增值,促进网络系统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业结构日益合理。一是在明确和突出政府对高效循环农业发展主导责任的基础上,强化市场作用,努力完善产业链网络体系动力机制,实现循环农业产业价值链的连接。动力机制包括通过市场发挥作用的内源动力与基于宏观调控的外源动力,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推动循环农业产业链运行及持续运转。二是依靠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在物质流和能量流逐级逐层次流动中获得最大限度利用的基础上,使废弃物再利用,实现循环农业价值链有效连接。循环农业产业链组成结构及网络形式直接受价格变动影响。有效利用价格杠杆刺激各相关产业部门基于纵向主导与横向耦合的方式,通过竞争机制优化产业链资源配置,有效协调循环农业产业链各独立经济主体间存在的循环经济目标不一致和行为不协调的矛盾。

(二)加强区域性循环农业企业共生平台建设,促进高效循环农业发展区域性企业共生平台作为新型管理模式,成为支持高效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路径。构建区域性企业共生平台,可为经济主体提供技术支持与信息化综合服务。区域性企业共生平台采用政产学研的组织模式,集成区域内优势资源,构建区域性网络化综合服务平台,为经济主体发展循环农业提供系统、权威、高效的融资支持、技术支持、人才培训、项目规划及论证等。区域性企业共生平台最大的优势就是整合集聚多方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经济主体的相互配合基础上,达到辅助区域内经济主体发展的目的。一是政府在区域性企业共生平台建设中应处于主导地位。政府主导是平台建设发展的外驱动力。区域性企业共生平台是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依据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思路,处理好公益与经营的关系,强化和细化政府财力投入与规范化管理的同时,通过政府政策支持和组织引导,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平台建设,加快区域性循环农业企业共生平台建设进程。二是通过企业化与市场化运作,保持平台发展活力和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完善平台的制度框架,推动平台规范运作的制度建设,提升平台的服务能力和功能。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