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基本特征实用13篇

循环经济基本特征
循环经济基本特征篇1

循环经济自产生以来,就因其独特的魅力备受青睐并迅猛发展。德、日、美等发达国家实践已充分证明,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注重同时运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两种手段。而作为一个市场机制还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循环经济又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因此,政府必然要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其调控和推动作用。税收政策是各国政府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无法替代的政策工具。因此,笔者建议,在我国循环经济理论滞后于实践、税收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效果极不理想及财政收入总量较为乐观的背景下,应以当前的财税体制改革为契机,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研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

一、循环经济视阈下的现行税收政策及问题

税收是国家实施经济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上无疑有着特殊而无法替代的功能。“循环经济”一词在我国出现是近几年的事,所以一直没有名义上的循环经济税收政策。但这并不是说税收政策一直没有介入循环经济发展,相反,我国税收政策长期以来一直在事实上支持和激励着循环经济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对资源综合利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环境保护、技术进步和成果转让等方面给予了税收优惠和激励;对不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行为进行税收限制等。

首先,从总体看,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在客观上支持着循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有一定成效的。尤其是在鼓励资源综合利用,在减轻或消除污染,促使废旧物资的有效利用,加强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更应该看到我国目前发展循环经济的税收政策是零星的、极不系统的,甚至是不自觉的,难以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对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政策引导作用是从属的、派生的,仍存在很大不足。与国外相对完善的生态税收和循环经济税收制度相比,我国缺少针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门税种。同时,现行税制中为贯彻循环经济理念而采取的税收优惠措施比较单一,主要是减税和免税,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加速折旧、再投资退税、税收抵免、延期纳税等国际上通用的税收优惠方式在我国税制中基本没有。

其次,从具体税种看,我国现行税制中涉及循环经济方面的税种很少,仅在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中予以体现。而在这仅有的几个税种中,也只是以零散的条文予以规定,优惠范围十分有限,而且实际上还存在诸多问题。

二、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选择

我国“十一五”规划指出,发展循环经济,要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产生、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这无疑也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税收政策的目标取向。那么,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中究竟税收政策取向应该如何呢?显然,仅仅依靠单个税种是不可能实现税收对循环经济的有效调节。只有按照循环经济的“3R”原则和“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新一轮税制改革原则,构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体系,使之作用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产生、消费等各个环节,才能对循环经济实施全面、有效地调节。这一税收体系要从奖限两方面促进清洁生产、资源节约、绿色消费、废弃物再生利用和环境保护等,从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一)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为循环经济税收政策的制定提供法律依据

日本是目前世界上循环经济立法最为完善的国家。为了建立循环社会,日本于2000年前后颁布了八项新的重要法规。日本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是基本法,即《促进循环型社会建设基本法》(2000年6月公布);第二层是综合性法律,即《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1991年公布,2000年第三次修订)和《废弃物处理法》(1970年公布,2000年第十二次修订);第三层是专项法规,即《容器包装物循环法》(2000年第五次修订)、《家电循环法》(1998年公布,2000年第二次修订)、《食品循环法》(2000年公布)、《建筑材料循环法》及《绿色采购法》等。这些法律构成了日本循环社会的法律体系。这一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覆盖面广且可操作性强,为税收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二)完善和强化资源税的环保功能,提高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效率

1.扩大征收范围。一方面在现行资源税的基础上,将那些必须加以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列入征收范围,如土地、海洋、森林、草原、滩涂、淡水和地热等自然资源列入纳税范围;另一方面可将现行资源性收费,如矿产资源管理费、林业补偿费、育林基金、林政保护费、电力基金、水资源费、渔业资源费等改费为税。

2.调整计税依据。由现行的以销售数量和自用数量为计税依据调整为以产量为计税依据,并适当提高单位税额,特别是对非再生性、非替代性、稀缺性资源课以重税,以限制掠夺性开采与开发,把资源开采和使用同微观经济主体(企业和居民)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以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率。

3.调整税率。首先,对铁、煤、石油等非再生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品实行定额税率和比例税率相结合的复合计税办法,即先在开采或生产环节实行定额税率从量计征,之后在销售环节根据销售价格再实行比例税率从价计征。力争使资源税在节约非再生资源、稀缺资源方面发挥作用。其次,随着资源稀缺日益严峻,应对所有应税资源普遍调高单位税额或税率,①并出口货物退税率。通过降低乃至取消部分资源性产品的退税率来控制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建立“绿色关税”体系的目的在于有效地保护国内稀缺性资源;改善我国的出口结构,鼓励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提高进口产品质量,减少污染产品的进口。

(三)开征发展循环经济的新税种

1.适时开征燃油税

以燃油税取代长期以来征收的公路养路费、公路客货运输附加费、公路运输管理费、航道养护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路客货运输附加费、以及地方用于公路、水路、城市道路维护和建设方面的部分收费,意义重大。改革现行对原油征收资源税的计税办法,改从量征收为从价征收,使国家从原油价格上涨中分享部分收益。实施燃油税,将会有力促进燃油或燃气的节约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的力度,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2.适时开征环境保护税

环境保护税的征收应具有普遍性,即凡是直接污染环境的行为和能够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均应纳入征收范围。考虑到可操作性及征收成本等因素,近期我国环境保护税的具体税目应包括以下几个:(1)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税。二氧化硫税是对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污染物征收的一种税。它是依据石油、燃炭的含硫量来确定税额,主要目的是促使生产者安装污染控制设备并使用含硫量低的燃料。(2)水污染税。这是政府对向地表水直接或间接排放废弃物、污染物和有毒物质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3)垃圾税。垃圾税以我国境内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排放的各种固体垃圾为课税对象,以排放固体垃圾的单位和个体经营者为纳税人。对不同种类、不同处理方式的垃圾应采用不同的征税办法。(4)噪音税。它是对超过一定分贝的特殊声源所征收的一种税,即主要是对航空公司、建筑公司等在特定区域(主要是机场周围、建筑工地周围)产生噪声的行为征收的一种税,其税基为噪声的产生量。

(四)改革相关税种,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1.消费税应体现循环经济的理念

这次消费税的调整充分体现了国家利用税收手段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鼓励发展环境保护型、资源节约型、高附加值的产业,同时也存在“抓大放小”等方面的问题。从长期来看,今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1)改价内税为价外税,凸显消费税引导绿色消费的作用。参照国外销售税的经验,可考虑采用价外税。即在应税商品价格之外,另外收取消费税金。(2)扩大征税范围。在更大的范围内重点要将非循环经济范畴的重要消费品纳入消费税范围,以此拉开其与循环经济产品的税负差距,从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应把资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的消费品,列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3)增设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为了促进节能,对使用新型或可再生能源的低能耗的交通工具实行低税或免税。对于资源消耗量小、能循环利用资源的产品和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绿色产品、清洁产品不征收消费税。另外,应适当提高成品油尤其是汽油和柴油的税率,提高木制一次性筷子和实木地板的税率,以体现循环经济的理念。

2.调整车辆购置税、车船使用税政策

一是对以清洁能源为动力,符合节能技术标准的车辆,可按适当比例给予减征车辆购置税的优惠。二是改革车船使用税的计税标准,对不同能耗水平的车船规定不同的征税额度,实行差别征收。

3.改革增值税,促进循环型企业发展②

(1)扩大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以保持增值税“链条”的完整性,促进增值税的规范化管理。增值税的国际实践表明,其实施范围宜宽不宜窄。因此,我国增值税应进一步扩大征税范围,尽量向劳务领域延伸。扩大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应循序渐进,从简化税制、加强管理和增加收入出发,近期应首先考虑将与商品生产、经营关联度较大的服务业,如征收营业税的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以及征收营业税重复征税矛盾比较突出的销售不动产的房地产业等行业纳入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再逐步向其他服务行业延伸。同时,扩大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延长了增值税的“链条”,增强了增值税的内部制约作用,减少部分税收流失,增加一部分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增值税转型对财政收入的压力。(2)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①目前,我国仅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行业进行“消费型”增值税试点,其余地区仍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即绝大部分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这沉重打击了循环型企业投资于环保设备、节能设备和用于资源循环利用设备的积极性。基于对增值税“中性”特征的考虑,应在总结东北增值税转型试点经验及财政收入总量比较乐观基础上,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②实施增值税的全面转型,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是最大受益者,而循环型企业因其资本有机构成较高,自然从中受益匪浅。(3)适当降低增值税税率,将现行的17%基本税率和13%低税率适当调低,合理调整税率结构。对一般纳税人,走“轻税严管”的路子。对小规模纳税人可进一步降低征收率,如降为2%或3%,以促进小规模纳税人经济的发展。(4)进一步规范增值税的减免优惠政策,以保持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性。增值税的内在机制是排斥免税的,所以要求增值税减免税应尽可能的少,对确实要减免的产品和项目,应尽量避免最终环节以外的税收优惠。可见,利用增值税促进循环型企业发展,政策示范的意义将大于实际上的经济意义。另外,对一些过渡性的优惠措施,要进行清理,该取消的要坚决取消。1)凡列入国家《节能产品目录》和《关于政府节能采购的意见》生产和使用目录范围内的产品给予减免税的优惠政策。对部分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目录》的产品如“三废”的增值税实行,同时提高购入废旧物资的进项抵扣率,并对废旧物资加工企业予以减免增值税,提高废旧物资的利用效率。2)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并尽量保持其完整性。首先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从外部购入(或无偿取得)的废渣等原材料、循环利用的内部废弃物等纳入增值税抵扣链条中,在核实购入量、使用量等资料基础上准予抵扣,从而降低企业税负,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其次,以合理拉开利用再生资源和资源综合利用与原生资源之间的税负差距为目标,通过提高进项税抵扣的办法,实现循环经济的税收优势。如允许废旧轮胎综合利用企业在取得废旧轮胎时按10%(或更高)抵扣进项税,翻新轮胎实行13%(或更低)的低税率。3)取消不利于污染控制的税收减免,如对生产金、银产品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的规定应予以取消。取消对农膜、农药特别是剧毒农药免征增值税规定,以免对土壤和水资源的保护产生不良影响。

4.其他税收优惠政策

可选择的其他税收优惠政策包括:一是对符合一定标准的循环型企业,在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方面可适当给予一定的减税或免税优惠。二是在合理数量范围内,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直接用于生产循环经济范畴产品(节能产品、环保产品)的设备,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三是对从事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等相关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参考文献:

[1] 阮宜胜.发展循环经济的税收政策探讨[J].税务研究,2006,(10).

[2] 周宏春,刘燕华,等.循环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238-242.

[3] 林海,尧艳,陈宇红.构建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税收体系[J].税务研究,2005,(12).

[4] 骆祖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制度构建[J].税务研究,2005,(9).

循环经济基本特征篇2

关于循环经济的概念,我国学术理论界基本采纳国外的定义作为基本概念,大多把“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作为定义循环经济的关键词。 对循环经济概念评述,学术理论界许多专家都用心研究。如在毛如柏、冯之浚主编的《论循环经济》一书中,把许多作者对循环经济的定义进行了总结分析。张思锋等人在“对我国循环经济研究若干观点的述评”一文中,对国内2002年前文献中关于循环经济的一些观点进行了分析和评述。高姜在其“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分析”论文中,较全面地总结了可能收集到的文献中的定义,并进行了简评。李兆前和齐建国先生在《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综述》一文中,总结出循环经济的十种定义,并划分出了三种类型。周宏春先生在其《循环经济学》一书中从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从技术范式的角度、从人与自然关系角度、从经济形态和增长方式的角度五个角度界定循环经济的概念。 综观学术理论界的观点,对循环经济定义比较有影响的有: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会长、原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曲格平先生在其《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大趋势》一文中指出:“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这一定义强调了物质闭环流动、经济形态、生态经济等内涵,要求按照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技术规律、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弃物处理过程,将现行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开环式经济系统,转化为“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的闭环式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中,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实现资源的减量化、产品的重复使用和再循环使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先生在《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一文中指出:“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杨春平、高梁、李振京先生认为这一定义是迄今为止最接近循环经济本质、最能为各方所接受的概念。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冯之浚先生在其《论循环经济》一文中指出:“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也可称为资源循环型经济。”该定义强调循环经济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中国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循环经济促进会会长吴季松先生在其《新循环经济学》中提出:“循环经济可以定义为在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自然生态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从而维系和修复生态系统的经济。” 该定义强调循环经济是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与环境保护相联系的经济。

综合上述定义,笔者认为,循环经济本质上是资源节约型经济,是指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节约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流程,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促进人类经济活动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的经济。这一定义指出了循环经济的本质、规律、核心、原则、流程、特征和宗旨。

第一,循环经济本质上是资源节约型经济。资源节约型经济是实现跨越式的高技术含量、高质量、高效益、低物耗、低能耗、低水耗、低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节约型经济相对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第二,循环经济的规律是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第三,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节约利用为核心。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就业机会的先进经济模式。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节约利用为核心,其中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属于技术范畴,节约利用属于意识范畴。

第四,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是循环经济理论的灵魂和核心,每一个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资源化原则是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

第五,循环经济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流程发展。从资源流程和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影响的角度考察,经济增长有三种模式:传统模式、“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和循环经济模式。传统模式不考虑环境因素,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开放式经济过程。“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开始注意环境问题,但其具体做法是“先污染,后治理”,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结果治理的技术难度很大,治理成本畸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都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循环经济模式要求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节约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促进人类经济活动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其本质上是资源节约型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友好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最终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

第六,循环经济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

第七,循环经济的宗旨是促进人类经济活动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反映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是: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强调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为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同时,我们要求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我们才能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保持经济社会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循环经济与科学发展观

从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看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发展循环经济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

(一)科学发展观是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发展的最根本目的是为人谋福利。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全局性、深远性影响。 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到发展问题上就是发展观。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基本模式,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发展的本质和内涵,是指导我们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为“循环经济本质上是资源节约型经济”提供了科学依据。

第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为“循环经济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提供了依据。

第三,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为“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提供了依据。

第四,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强调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为“循环经济的宗旨是促进人类经济活动持续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依据。

第五,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相互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地域、各个方面,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等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

循环经济基本特征篇3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03-0013-04

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自助项目《思想政治教育》;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复杂性思维与科学发展观》(06YB70)。

循环经济倡导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如今,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已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现方式促进了人、自然、经济的协调发展,并逐步取代以依赖资源的消耗求发展的传统线性经济。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经济活动,我们必须对其有宏观上的认识,才能正确把握它的运行规律,从而更好地提高它的服务功能。本文试从复杂性的视角对循环经济作一些分析和思考。

一、复杂性的基本特征

人类在迈向21世纪时,系统问题,特别是复杂系统及相应的复杂性科学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复杂性研究兴起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贝塔朗菲的系统论开创性研究,随后以耗散结构理论的诞生为先导,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突变论、混沌学和分形学等一系列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及其蓬勃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科学图景以及当代科学家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使人们看到了一个更丰富的世界。复杂性科学试图整合诸多新兴学科已经取得的对复杂现象的研究成就,并尝试建立一个新理论。如今,这种“简单性思想正在瓦解,你所能去的任何地方都存在着复杂性。”[1]因此,复杂性科学被誉为“21世纪的科学”。[2]到目前为止,尽管人们关于“复杂性”还没有一个严格、精确的定义,但一般认为,开放性、动态性、多层次性、非线性、自组织性是复杂性的重要特征。

1.开放性

开放性指交流,相互影响。而封闭性是指隔离,彼此不交流。系统的复杂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开放性。系统之间的彼此关系错综复杂,既有系统内部之间的相互开放,又有整个系统与外界开放的行为。这种开放是指系统之间以及系统与外界环境的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影响,开放是为了生成。正因为系统的开放性,系统不断地同外界交换,通过反馈进行自控和自调,以达到适应外界变化的目的。

2.动态性

复杂性系统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动态演化性是产生系统复杂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复杂系统总是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其中稳定与平衡是运动的一种趋势,而波动、不平衡、矛盾等才是运动的常态,系统在矛盾运动中表现出十分复杂的现象。复杂系统运行的有序化取决于系统内部相关因素的相互作用能否形成动态演化态势。动态演化态势的形成和发展与复杂系统运行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复杂系统是动态的,处于不断的演化过程中,总趋向于进化。随着时间发展,其结构、功能、行为不断变化,总的趋向是通过自适应、自组织作用向更高级的有序化演化,具有自适应和进化能力。[3]

3.多层次性

任何复杂系统都是由许多子系统、因素、层次、结构而组成的。世界上不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其复杂结构和过程都是大量基本组成单元的简单相互作用引起的。系统具有多层次、多功能的结构,多组成即有多种多样的子系统和子子系统,每个子系统有相对对立的结构、功能和行为;每一层次均成为构筑其上一层次的单元,同时也有助于系统的某一功能的实现。复杂的多层次结构,反映在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两个方面,既是网络体系,又是不均一的;组成成分的多样性和差异性造成组分之间相互关系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系统结构复杂性的根本源泉。

4.非线性

复杂性科学揭示,世界从本质上讲是复杂的、非线性的,线性的相互作用和规则简单的秩序乃是一种例外。“甚至认为我们的意识也受复杂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所支配这种思想,已成为当代科学和公众兴趣中最激动人心的课题之一。”[4]非线性是复杂系统演化的外在特征,是与简单思维方式下的线性特征相对而言的。在简单思维方式下的线性特征是指事物的发展是直线型的,有一个什么样的预设前提就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可能后果。而复杂系统中的非线性是指在一个复杂的系统中,事物是由多层次、多因素构成的,这些多因素、多层次的事物的发展是呈曲线性状态的。事物的变化是由诸多的偶然性因素与必然性因素耦合的过程,并不是可以预见的、直线性的。

5.自组织性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巨系统,这个复杂巨系统又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牛顿认为,事物的发生与结果必须由外力的推动,即系统的运动必须有外界力量的介入,体现一种他组织性。而自组织性则是这样一种组织:系统的运动过程是由于系统内部的子系统与个体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没有人为的策划、组织与控制,体现一种事物运动的内驱力,通过系统间的既交换物质又交换能量的方式达到自我更新与生成的一种特性。维纳提出的控制论,阐述了以正反馈和负反馈为基础的“自组织”科学概念。所谓反馈,是指把系统现在的行为结果作为影响未来的原因。通常,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以现在的行为结果去加强未来的行为称为正反馈;以现在的行为结果去削弱未来的行为称为负反馈。只有非线性系统才可能同时有正反馈和负反馈,把两者适当结合起来,将使系统自我创造、维持和更新。[5]

二、循环经济的复杂性特征

1.循环经济的开放性特征

循环经济是由环境和经济系统构成的开放、动态的系统,正是因为系统的开放,从而使得循环经济系统异常活跃,并能对相关环境做出积极反应。传统经济所形成的则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的系统。在传统经济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是以资源的使用为开端,经过能量的转化,除了被系统吸收的能量之外,其余的能量则被排出系统之外,不再参与物质的循环,整个过程是一次性的。这意味着传统经济的整个经济活动只能朝一个直线向上的平衡方向发展,一旦平衡达到,过程结束了,整个系统也就瓦解了,在此过程中,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互不相干,输出对输入没有形成反馈。因此,传统经济往往会因为资源的短缺而危及到物质基础,使经济活动难以为继。而循环经济则不同,循环经济系统不断从外界输入能量补充内部消耗,经过能量的转化,其中一部分能量在系统内部被吸收,还有的能量和物质被损耗,另外一些能量和物质则被反馈到输入过程,与外界的物质和能量相结合,形成一个物质和能量不断转化的循环回路。因此,循环经济的内部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可以持续不断地进行,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也是系统走上有序的基本途径。

2.循环经济的动态性特征

循环经济系统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它以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为基础,以绿色技术为技术载体,目的是实现人、生态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循环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转不仅要受到系统内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外部条件的制约。随着科学探索的不断深入,技术的向前发展,循环经济也必然不断丰富自身的内容,它的发展也会更科学,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事实上,循环经济本身就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和绿色技术日臻完善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形成就是经济活动与科学技术、社会发展战略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循环经济正处在一个市场需求多样化,技术快速发展的动态环境中,它与环境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循环经济只有不断从外部环境中吸收新的能量,接受新的信息,才能增强它的生命力,更好地实现它的目标。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遵循动态性的原则,关注前沿科学,引进生态技术。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的实现,都需要以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为依托,不吸收先进的科技成果,循环经济的发展就无法适应社会的要求和时代的潮流。[6]

3.循环经济的多层次性特征

循环经济有着不同的等级及层次结构。这又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说明。[7]其一,企业层面:即物质资源在企业内部的循环,也叫基础循环。企业推行清洁生产,选择清洁生产工艺,建立生产全过程的环境管理系统,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消耗量,实现最终排放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企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污染物经本企业自身的物理化学处理,使之成为再生资源,实现低排放或零排放,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促进产品生态设计。其二,区域层面:即物质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循环,也叫中观循环。这个层次的资源流动既可以在同产业部门间实现,也可以跨产业进行。若干互相关联的企业建立共生的工业园区,甲企业的废弃物、污染物由乙企业处理利用,乙企业的废弃物、污染物由丙企业处理利用,从而形成较大的链式循环。区域内企业或行业间建立生态产业群落,上游企业的副产品或废弃物用做下游企业的原料,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在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化的服务业内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其三,社会层面:即在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之间建立的循环,也称宏观循环。以生产链为纽带,统筹规划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实行可持续生产和消费,逐步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社会层面上就要建立相关的政策体系,倡导绿色消费,建立绿色政府、绿色办公、绿色采购,建立节约型的社会,包括节水、节能等。

4.循环经济的非线性特征

根据非线性系统的特征,循环经济系统涉及无数的因素(或变量),这些因素(或变量)又构成错综复杂的相互联系,在这些因素、关系之间很难区分谁主谁次,谁重谁轻,它们之间的机制不是简单的径直的因果规定,而是复杂的交互作用、双向甚至多向的构建方式。系统中一旦其中某个要素受到干扰,都会反馈到系统的整体功能上,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以及整体功能。循环经济与传统的线性经济不同,它是一种再生的资源、一种流动的资源,是物质和能量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得到合理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益,实现经济生态化转向。它强调以循环生产模式替代线性生产模式,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一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路线,体现在循环经济的构成是多层次的技术、知识、管理的长期积累,显示出与外界环境相联系的多层次、多目标的开放性和彼此间的耦合的特征。循环经济将传统的线性、开放式的经济系统转变为非线性的经济系统,逐步实现很小的排放性和环境友好性,使市场生产的产品能够持久的使用,并延长使用的寿命。

5.循环经济的自组织性特征

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是一种破坏原有稳定状态,使系统趋于不稳定状态的正反馈。它的作用是能自动地加剧系统离开原有目标运动,朝着新的状态加速度地变化,其速度是令人难以意料的。在这种经济模式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开发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弃物大量地投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一次性的。也就是说通过把资源持续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上数量的增长,结果却导致了环境的恶化和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生产中,循环经济自然建构起一种负反馈的自调节机制。当企业生产过剩,导致资源存量下降时,资源的价格上涨,它自主促使节约资源或废弃物的资源化,使得生产能循环往复下去。同样当废弃物的处置成本过高,它就会开发清洁生产工艺进行无废生产或少废生产。因此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这也是循环经济最本质的特征。[8]

三、循环经济的复杂性构成

循环经济以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污染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环境无害化为目标,保持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它综合运用资源投入的减量化、生产过程能源和原材料的低消耗、废弃物与污染物的循环再利用的方法和手段,是持续整合、调控社会经济的各子系统及其要素的一个复杂系统过程。循环经济复杂系统是由目标系统、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三部分组成。目标系统实质上是循环经济的目标,是最终达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内部系统是循环经济的主体,是循环经济的实施者和受益者。外部环境系统是循环经济的客体,由社会、政治、经济市场等宏观和产业环境构成,是促进循环经济壮大的能量源。[9]

1.循环经济的目标系统

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是在不影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前提下,达到节约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使人类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2.循环经济的内部生成系统

循环经济的内部生成系统是政府、社会公众和企业构成的,一个多层面、多角度的构成体。要充分调动三个主体共同投入参与的积极性,大力发挥三个主体促进循环经济的合力作用。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可作如下界定: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载体,应鼓励企业大力发展循环式生产,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形成全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氛围;需要政府的整体策划和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是要付出代价的和出现阵痛的,这在现实中就会表现出有的企业和个人将对循环经济表现出一种抵制,以维护其既得利益。但只要对人类的长远利益是正向的作用,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就一定要走下去。发展模式的转型意味着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有的行业和产业会受到冲击,但也会出现新的行业和产业,出现新的商机,在重点行业、领域、产业园区和城市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促进产业转型、老工业基地和重化工业集中地区的调整和改造等等,都蕴含着发展的机会。

3.循环经济的外部保障系统

循环经济的外部环境系统分为宏观社会环境与产业环境。循环经济的提高,不能仅仅立足于企业内部的循环生产,形成自我循环的封闭系统,还必须扩大系统的开放度,不断地从外部获得所需的信息和资源,实现与外部的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形成环境竞争优势。具体来说就是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加强公共管理与服务,以促进企业推行循环经济模式。

四、循环经济的互动与协同

循环经济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系统,不论是它的主体―企业、政府和社会公众,还是它的客体―宏观社会环境和产业环境,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不断演进的复杂性有机系统。作为有机系统的企业组织及其运行环境,都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相对分离到互相依赖、从封闭到开放、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的演化过程。因此,循环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由于企业系统经过有效地演进和互动过程,使这个系统产生了特有的新质,释放出新的倍增的能量,具有自觉适应环境而不断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的功能机制,从而实现整体功能的最优化,达成系统的目标。

根据协同学理论,推动系统演化发展的关键在于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协调一致的行为,使之产生多因果、正向反馈、多级嵌耦合、随机映射等非线性的交叉作用。从协同的角度来看,循环经济系统的建立关键在于从“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原则出发,使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宏观社会环境、行业环境五维度协同发展,来达到系统整体功能的优化。循环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政府经济,与政府行为联系密切,离不开政府支持和推动,要通过政策引导调动企业、公众节约的热情,要充分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等手段,规范各方行为,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为循环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推行循环经济运行模式,必须要考虑到群众基础,即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和社会中介组织的协调,这些共同构成循环经济的社会服务和支撑体系。主要举措有: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鼓励公众参与;健全社会中介组织,包括设立回收中介组织、建立回收信息中心、实行网络化管理、发挥社区组织的中介作用等等。[10]

循环经济是未来国际社会的必然发展趋势,必须将发展循环经济确立为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进行清洁生产和绿色工业的总体规划和全面实施,从而有效地克服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与资源危机。我们只有始终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协同进化,才能使循环经济真正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的理想发展模式,并健康地推进全球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J.布里格斯,F.D.皮特.湍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271.

[2]米歇尔・沃尔德罗普.复杂生活[M].北京:三联出版社,1997:6.

[3]秦书生.复杂性技术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9.

[4]克劳斯・迈因策尔.复杂性中的思维[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5]李曙华.从系统论到混沌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5-96.

[6]彭 攀,丁 丹.循环经济的系统分析[J].系统科学学报,2006,(4):71-72.

[7]左红英.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企业竞争优势研究[J].管理现代化,2005,(4):30-32.

[8]李长安.系统科学与循环经济范式[J].特区经济,2005,(5):354.

[9]白彦壮,张保银.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循环经济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6,(3):27-29.

[10]马晓国,李宗植,安宪军.循环经济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影响[J].商业时代,2005,(5):73-74.

Recycling Economy in Complexity

You Xunlong,Yang Xiaojun

循环经济基本特征篇4

通常,交通运输问题可以理解为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装备、交通运输系统管理三者的关系问题,因此,本文定义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的概念如下:在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装备、交通运输管理与服务等领域,以综合利用交通运输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及循环再生为手段,提高交通设施建设养护、交通运输装备升级优化、交通运输系统管理服务等业务环节的水平,从科学技术角度保障支持绿色交通模式发展,同时促进、保障交通运输行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中,交通运输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及循环再生手段,是循环经济3R原则(Reduce,Reuse,Recycle)在交通运输科技领域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的关键。交通运输资源减量化就是通过对交通资源的集约使用、持久使用,减少资源浪费,并全面提高交通资源的利用时限。实现减量化的关键在于减少资源使用量可以达到同样或者更好的效果;提高基础设施的质量和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交通运输资源再利用指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增加产品或部件的复用率,延长资源的使用期。实现再利用的关键是增强产品服务的组合性与模块化,增强复用能力。

二、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的特征

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是微观层面上的交通循环经济,也是技术支撑型循环经济,总体而言,有如下几个主要特征:

1、双循环特征

交通运输科技的循环经济具有双循环特征,这种双循环特征通过交通资源的流动过程反映出来。自然资源在进入交通运输系统后,形成交通运输相关产品,也就成为交通运输资源,经过使用消耗之后,一部分经过再利用,在内部继续循环,而另一部分则经过加工处理,变成其他形式的资源亦即外部资源,在交通运输系统外部重加工后再加入循环过程。如图2所示,这种“单通道、双反馈通道”模式就构成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的双循环特征。

2、外部循环的技术依托性

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具有明显的行业关联、技术依赖等特征。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高度依赖其他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并且与其他产业部门密切联系、相互制约。

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多的需要与其他关联产业实现技术手段的闭合,才能使得交通资源可在行业内部进行优化循环。因此,发展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必须高度关注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行业协会等机构之间的协调,使整个“大交通系统”的物质流动过程实现“闭环”,避免在交通运输部门出现“断链”。

三、交通运输科技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问题

基于上述发展思路,发展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应重点研究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养护的资源减量化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合理规划、优化布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交通基础设施,强化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枢纽衔接和集疏运配套,优化运输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优先发展城市、城际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完善城乡间公交体系;加强国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结构。主要着眼于提高高等级公路的比重,增加对土地资源利用的集约效益,通过推动运输装备的大型化和专业化,鼓励发展多轴重型专用车辆,推广标准化运输、甩挂运输、封闭运输,可起到调整运力结构的作用,实现钢材、能源等资源的减量化。

建设优质耐久工程,持久使用交通资源。提高设计标准,强化工程质量管理,贯彻全寿命成本设计理念,提高工程质量和耐久性;研发和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如大力发展钢纤维混凝土和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滑模摊铺施工工艺以及快速养护技术等,积极推广应用高强度混凝土、耐腐蚀钢材等高性能材料,以提高工程耐久性。

重视工程养护特别是预防性养护。深化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深入开展治理超载超限运输,建立治超长效机制,加强公路路面早期破损的基础性研究;加大科研投入,进行联合攻关,专门研发路面修复和养护技术。

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材料替代。在路面材料类型的比选中,因地制宜、尽量采用易于再生利用的沥青路面;研究和推广公路工程中木材替代的措施。开展废旧路面材料、废弃轮胎、废钢材、工业废料等的综合利用,推进道路沥青、水泥混凝土、钢材等废旧建材的循环再生。

2、交通运输系统管理服务的资源循环再生

提高交通运输信息化平台的综合能力与信息共享水平与复用能力,如智能技术、自动化技术的使用,功能模块的重用技术的研究等。

对于发展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有利的系列管理技术的挖掘重用,如集成化交通技术、交通生态学、代谢理论、规划理论等。

3、交通运输装备优化升级的再利用和减量化

主要指交通运输装备对于能源消耗的节能化、低排放化和洁净化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能源节约和替代能源。结合国家《节能中长期规划》中“节约和替代石油”重点工程的实施,大力开展乙醇、电池等替代燃料的研发和推广工作,并从财税优惠政策予以支持;通过研发和推广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向氢能经济的转换;研发和推广燃气汽车、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来实现能源结构多样化等。

车辆等交通运输装备的再利用。加大废旧车船等的回收利用工作力度;加强废旧轮胎翻新利用,或将其再生用于生产码头橡胶护舷、胶粉改性沥青等,汽车发动机的再利用等。

参考文献:

[1]朱广宇,雷黎.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发展管理研究[J].综合运输,2007,(02)

循环经济基本特征篇5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对生态建设的重视,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的主要原则是循环化、再利用、减量化。核心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基本特征是低排放、低消耗、高效率。根本改革了“先污染后治理,先发展后协调”的传统的增长模式,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积极落实了科学发展观。

金融是市场经济的纽带也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活动的运行有着独特的运行规律,循环经济和金融相辅相成,金融支持对于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大影响。

二、基于循环经济的金融创新模式探析

(一)金融服务理念创新

坚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占率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的战略措施。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业要充分地认识到金融支持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的发展特别是金融业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金融业要抓住机遇,创新金融,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金融业在发展中应当将循环经济当中的“环保指标”当做是降低收款风险和决策风险的可靠保障而不应当是看做发展的束缚和障碍。只有在金融的合理支持下,经济结构才能理顺,贷款的企业还款能力提高,金融风险得以降低,银行才能拓宽经济利润来源。

(二)金融市场创新

一是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积极推动循环性企业优先上市。在同等条件下,中国证监会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将那些在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循环利用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设备方面具有优势的企业降低企业公开上市和发行股票的标准,允许其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这样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优先向循环经济企业配置。政府要积极出台政策进行鼓励,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发展循环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促进循环性企业积极参与资本市场融资。二是实施保险创新,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资金投入的风险分散和疏导机制。保险也具有分散风险和经济补偿的重要职能,是发展循环经济转移风险的重要手段。保险业是经营管理风险的特殊行业。风险也参与循环经济的投资主要是通过参与设立风向投资基金或者是购买循环型企业发行的股票。

(三)金融产品创新

通过循环授信和动态监测的具体方式,积极开发和循环经济有关的信贷创新产品。积极创新担保方式,研究推动贷款业务的创新包括收费权质押,应收账款、许可专利、专有知识技术以及版权在内的无形财产质押,拓宽抵押担保范围。要加强对循环经济的金融服务,开发与循环经济相关的信贷类产品。为了加大对循环经济的信贷投放,要积极创新贷款抵押的担保方式,不能因循守旧,担保范围也要相应的拓宽。对于效益好、低能耗和低污染的循环型企业,我们要适当地扩大信用贷款面,积极发放信用贷款。由于我国金融行业起步晚,发展得比较慢,因此要积极地学习别国的经验,开发适合本地经济的金融产品,促进循环经济和金融业的共同发展。

(四)金融组织体系创新

为了更好地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金融机构要增强实力,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积极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信托公司和财务公司是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积极规范地创立和发展,促进其稳健经营。促进证券评估公司、证券机构、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投资经营公司的发展。二是要积极规范和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想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并在全国重点城市得到资金来源,就要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筹措资金,并积极发展分支机构,发展商业银行。三是发挥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企业的资本支持作用。积极为循环型企业寻找资金支持,鼓励依法建立股权投资基金对循环型企业的资金支持,各级政策性创业政策的出台,加快了新兴产业创设计划的实施。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和项目的创业投资企业的主要来源于社会资金的支持,扶持循环经济创业企业的发展。政府要给予循环经济型创新产业相关的技术支持,促进相关节能设备的研发和使用,降低能源消耗,促进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金融监管创新

要稳步推进金融监管改革,加强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切实加大对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就要经过金融监管部门积极督促金融机构敏锐地把握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的相关要求,达到贴近企业、贴近市场的目标。主要是从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这两方面入手,积极地改进服务水平和创新产品,更好地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循环经济需要金融

循环经济的产业化高投入需要金融的支持。循环经济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公共产品的特性主要包括公共性和外部性,这些都离不开金融。循环经济具有以下几点特征:一是持续性强。二是时效性强。三是循环经济发展具有多阶段性。四是阶段资金需求各具特色。这些循环经济的特征,决定了循环经济需要金融的支持。

四、结束语

循环经济和金融二者之间相辅相成,金融以独特的运行方式推动着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金融业发展的经济基础,是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新的利润增长点,提供了充分的创新空间。因此,要合理发展创新金融行业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作者单位为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宗禾,邢正翔.循环经济 生生不息[J].民营科技,2014(03):09-11.

[2] 杨中华,魏大鹏.多方努力走循环经济之路[J].当代生态农业,2009(Z2):22-25.

循环经济基本特征篇6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通过清洁生产和信息化及生态化设计,综合利用和优化配置各种资源,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的主要操作原则是减量、再用、循环。资源利用的减量原则,就是在生产的投入端尽可能减少使用自然资源,其核心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产品再用原则,就是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并在全社会合适的领域广泛使用;废弃物循环原则,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既做到排放无害化,又使废弃物尽量转化为可用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在物质流向和经济运行模式方面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传统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物流模式为“资源一生产一流通一消费一丢弃”,运行模式是“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这种经济运行模式下的经济增长必然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产生大量污染物,导致环境恶化,人类生存质量下降。循环经济的物流模式是“资源一生产一流通一消费一再生资源”,运行模式是“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经济增长以资源充分利用为基础,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根据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的基本国情,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有了很大提高,万元gdp能耗由1980年的7.98吨标准煤下降到2003年的2.6吨标准煤,下降近2/3。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据统计,2003年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美国的2.3倍,欧盟的4.5倍,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2004年我国创造了世界gdp总量的4.4%,消耗的原油、原煤、电力、钢材和水泥分别是世界总消耗量的7.4%、31%、10%、27%和40%。虽然2006年我国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1.23%,但远未达到4%的年初计划目标。按照产业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我国目前已进入重化工业时代。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一时代都是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为主要特征的。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当前我国的石油、钢铁、铅、铜等主要生产资料已不能完全自给,更有能源、环境瓶颈的严重制约,这就决定了我国不能沿袭西方国家的传统工业化模式。因此,要在资源、环境约束下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就必须尽快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水平,缓解经济高速增长与原材料、能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来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唯一现实的选择。

二、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的不足与问题

由于以往对循环经济认识的局限性,我国在1994年设立现行税制时并未重点考虑发展循环经济的特定要求,但现行税制在某种程度还是体现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政策取向。例如,在增值税制度中,规定对部分资源综合利用的产品减免增值税,对利用“三废”(废渣、废水、废气)生产的产品免征增值税。在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中,以“三废”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的企业可在5年内减免企业所得税。同时,将一些用不可再生资源、稀缺资源生产的消费品和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消费品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围,在流转税领域形成了增值税、消费税的联合调节机制。综合来看,虽然现行税收政策这些零星规定符合循环经济的某些要求,但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的力度远未到位,在诸多领域存在缺陷与不足。这些缺陷与不足具体表现在相关税种的制度规定中。

(一)增值税。一是现行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抵扣购进固定资产所承担的进项税额,会使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企业承受较高的增值税税负,致使各类企业购进和使用环保设备的积极性受到影响。二是现行增值税制度仅规定对从正规物质回收公司收购的废旧物质按10%抵扣率计算抵扣进项税额,对从居民和小规模纳税人处收购的废旧物质则不允许抵扣进项税额,加重了利用废旧物质进行生产的企业税负,不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例如,1994年税制改革前,轮胎翻新企业只上交3%-5%的产品税,税改后该行业一方面享受不到免征增值税的优惠待遇,另一方面由于废旧轮胎大多从民间收购。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能抵扣进项税额,税负增加了1倍左右,致使本来微利的行业变得整体亏损。三是现行增值税即征即退、减半征收的优惠政策只集中在用废弃物生产电力、水泥、新型墙体材料方面。仅涉及煤矸石、石煤、炉渣、粉煤灰、油母页岩等几项,没有惠及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全部产品和活动。四是现行增值税对其征税范围内的节能产品、清洁产品等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产品,与其他应税产品一样按照17%的税率征税。增值税不仅不具有特殊的调节作用,相反,对企业节约能源和循环利用资源的生产活动却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为循环利用资源的企业原材料成本较低,增值额比重大,而增值税是对产品增值额部分征税,因而循环利用资源就要负担更大比例的增值税。这对发展循环经济是极为不利的。

(二)消费税。在1994年税制改革的基础上,2006年我国对消费税政策进行了较大调整,新增了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等税目。这次调整对促进环保、节约资源、合理引导消费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现行消费税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仍存在不足:一是征税范围过窄。没有将不符合节能技术标准的高能耗产品、资源消耗品及高污染产品(如对环境有害的电池、一次性餐饮用品、塑料包装袋和煤炭等)全部纳入征税范围。二是税率结构仍不合理。例如木制一次性筷子和含铅汽油的税率过低,不利于控制资源消耗和保护环境。三是计税方式不科学。消费税是为调节消费行为而设计的,在生产环节征收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现行消费税实行价内税,既挤占了企业产品的价格空间。增加了企业负担,也不利于培养公民的纳税意识,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消费税正确引导消费、调节消费结构和限制某些消费品消费的作用。

(三)资源税。现行资源税开征于1984年,其征税范围主要限于矿产品和盐。其征收的目的主要是调节在我国境内从事资源开采的企业因资源条件差异而形成的级差收入,因而没有充分考虑到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功能。同时由于征税范围较窄,许多重要的自然资源,如森林、草原、名贵中药材、淡水等均未课税,减弱了该税应有的保护环境作用。另外,现行资源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税资源的销售数量或自用数量,对企业已经开采而未销售或使用的应税资源则不征税。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鼓励企业和个人对自然资源无序开采的逆向作用。

(四)企业所得税。现行企业所得税虽然对利用“三废”进行生产的企业有减免税的规定,但期限过短,方式单一。优惠期限最长为5年,有的仅为1年,这不利于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因为这类企业从正式投产、运营到形成一定规模并获得一定效益,一般都需要若干年的时间,而且需要购置资源循环利用所必需的专用设备,因而在投产初期的运行成本比使用常规资源进行生产的企业要高出许多。一旦超过优惠期限,企业将面临与其他常规企业相同的税收待遇和较高的生产成本,这将迫使企业放弃资源循环利用的生产模式,转向成本相对较低的常规生产模式。同时税收优惠方式仅限于减免税款,没有采用加速折旧、再投资退税、延期纳税等相关优惠形式,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另外,现行企业所得税没有突出对采用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的企业给予特殊专项税收优惠。未能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引导和调节作用。

(五)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我国在1993~1999年征收该税时,规定对节能、环保项目的投资活动实行零税率,即凡是投资于通过合理利用、科学管理、技术进步以及其他途径更有效地利用能源,取得更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节约煤、电、气、油、水等资源和环保效益突出的建设项目,都可以享受此项税收优惠。1999年以后,为缓解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我国实施了旨在刺激社会总需求的积极财政政策,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停征收。此税即使恢复开征,由于其只对环保、节能项目的投资活动免税,而对排污项目没有任何限制,从而不利于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另外,许多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项目没有被列入享受税收优惠的范围内,致使该税不能充分发挥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调节功能。

(六)车辆使用税和车辆购置税。这两种税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严重阻碍是机动车船的税率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是两税相比,车辆购置税税率较高,车辆使用税的从量税额较低,这使消费者倾向于购买大排量的机动车,而不愿购买和使用低排量的机动车;另一方面又使落后车型、超期服役的车辆难以及时退出,从而加剧了机动车排放污染严重的局面。同时,这两种税也没有按照循环经济原则,对具有节能、环保等功能的车船实行差别税率和税收优惠。

另外,我国目前对企业污染环境的行为,是以征收排污费的形式对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排放进行末端约束,没有设立适当的限制性税种。现行排污费存在征收标准低、征收面窄、征收依据不科学、征收效率低和规范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对抑制企业污染行为的效果并不理想,迫切需要加以改革。

三、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一)完善现有税种。

1.增值税。一是尽快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变。国家应在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基础上,尽快在全国推广实施,以适应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资源综合利用生产和设备更新的迫切需要。二是扩大增值税的优惠范围。在保持原有税收优惠的基础上,对列入国家《节能产品目录》、《关于政府节能采购的意见》、《资源综合利用目录》范围内的产品都应给予一定期限、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允许废旧轮胎翻新企业无论在何处取得废旧轮胎,都可按照10%的抵扣率抵扣进项税额。三是清理有关不利于控制环境污染的税收优惠条款。例如,取消有毒农药、农膜适用低税率和对生产金、银产品的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等有关规定。

2.消费税。一是扩大征收范围,将非应税的高能耗产品、资源消耗品及高污染产品纳入征税范围,如对环境有害的电池、塑料包装袋、煤炭等。二是适当调整税率结构,以充分发挥消费税的调节功能。如继续适度提高大排气量小汽车的税率,降低低排气量小汽车和使用新型(或可再生)能源小汽车的税率;适度提高含铅汽油、木制一次性筷子的税率。三是适当扩大优惠范围。对符合一定节能和资源循环利用标准的产品。可按一定比例减免消费税税额。四是将消费税征税环节改为零售环节,并实行价外税计税方式。

3.资源税。一是扩大征税范围,将一些尚未纳入该税征税范围的资源如淡水、森林和珍稀动植物等纳入征税范围。二是改变计税依据。取消现行资源税以销售数量或自用数量为计税依据的做法,改为以生产数量或开采数量为计税依据。这可有效控制盲目开采和浪费自然资源的行为。三是提高税率水平,优化税率结构。原则上应对所有应税资源普遍提高税率或税额标准。对煤、石油等非再生性资源实行定额税率和比例税率相结合的复合税率,即在开采或生产环节按定额税率从量计征,在销售环节按比例税率从价计征。对淡水和动植物等可再生性资源可适用较低的税率。同时,对资源综合开采、回收利用水平较高和环保效益突出的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税额减征的照顾。

4.企业所得税。一是对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企业,允许对其使用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采用加速折旧,缩短摊销年限,加大对该类企业的扶持力度。二是对按照循环经济原则经营生产的中小企业采用减免税额、降低税率和加大税前扣除比例等税收优惠手段,促进该类中小企业加速发展。三是适当延长现有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年限,并扩大优惠范围。例如,可对开发利用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待遇。

5.其他有关税种。一是恢复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并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投资项目适用高税率,对采用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技术的投资项目适用零税率。二是调整车辆购置税和车船使用税。对以清洁能源为动力,符合节能技术标准的机动车,给予减免车辆购置税的优惠待遇。按照机动车船的能耗标准制定车船使用税的单位税额,实行差别征收。三是调整营业税税率。对那些以木材、珍稀动植物为原料进行生产经营并容易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业规定较高的税率,对有利于环保、耗费资源较少的行业规定较低的税率。

(二)适时开征新税种。

循环经济基本特征篇7

《广义虚拟经济 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导论》讲述了一个老张家卖挂面的故事。这个故事通过一个典型的微观经营者的成长路径揭示了两个重要规律:一是论证了人类社会从实体经济到狭义虚拟经济,再到广义虚拟经济的自然进化的内在逻辑;二是说明了在不同的经济形态下资本循环是如何发生、演进和完成的,

一、不同经济形态下的资本循环理论

对应于老张家卖挂面的故事,我们可以将资本循环分成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实体经济范畴的资本循环

老张家最初经营挂面就是由几个股东投入原始资本,购置工具、面粉等生产资料,然后雇人劳动,生产出挂面,在产品市场变现后返还股东利润。这个循环过程,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对产业资本循环的论述中就描述得很清楚(见图1)。在这一循环过程中,产业资本相继表现为三种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从全社会来看,产业资本循环的前提条件就是三种资本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和空间上的并存性。马克思所定义的产业资本显然属于实体经济的范畴,并且是以机器大生产为特征的实体经济形态,因为只有在机器大生产的条件下才能够满足产业资本循环的两个前提条件。

随着老张家挂面厂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工厂将面临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他们通过向银行或其他债主借债解决了这一问题。图2显示挂面厂和银行之间又形成了一个循环,这个循环意味着生息资本的诞生。

马克思对生息资本的循环及其性质同样作了详细的分析。在马克思看来,生息资本“是一种特别的商品”。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货币一旦转化为资本,它就取得作为资本执行职能的使用价值。货币资本家把他的货币按一定期限贷给职能资本家,实际上就是把货币这种作为资本的使用价值即生产利润的能力让渡给职能资本家。一旦货币作为生息资本贷给职能资本家,这时的货币资本就变成了商品,即作为商品的资本或称资本商品。货币资本家将生息资本的使用价值让渡给职能资本家,职能资本家为此必须支付一定的利息,这样利息就成了资本商品使用价值的购买价格。这样看来,利息只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只不过职能资本家把它交给了货币资本家。从以上分析来看,生息资本的主要功能在于为产业资本的循环提供支持,尽管经济体系中形成了双线的资本循环,但仍然属于实体经济的范畴。

第二阶段:狭义虚拟经济范畴的资本循环

当老张家挂面生意发展到一定程度,开始在股票市场上市之后,资本循环的运动就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除了实体经济范畴的双线循环之外,还要增加一条来源于资本市场上的资本循环。因为经济体系的价值增值渠道除了产品市场之外,还多了一条资本市场的渠道,而且资本市场发挥的价值倍增器的作用要远高于产品市场。股东除了卖产品获取利润之外,还可以通过资本市场上的市值增值,获得资产增值的收益。同时,在股市上广大的中小股东,通过二级市场投资也要分享企业成长所带来的资产增值收益(见图3)。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证券、期货、期权这类资本称为虚拟资本。但是由于时代所限,马克思本人并没有对虚拟资本的循环过程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后来,希法亨将这一概念扩展为金融资本,并对各类金融资本的循环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刘骏民等国内研究学者将所有的金融活动称为狭义虚拟经济。之所以将这类资本与产业资本区分开来,是因为其循环规律有着根本的不同。比如,金融活动中并不存在产业资本的三种不同形式,而且金融活动中的价值增值与产业资本完全不同,并不是依靠劳动力创造的剩余价值,而是更加依靠预期、信心等心理要素的变化。尽管狭义虚拟经济范畴的金融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资本形态已取得了很多人的共识,但是这些人也大都认为实体经济范畴的产业资本的循环仍然是经济体系中的核心活动。无论虚拟经济发展多快、规模多大,其根本是为实体经济服务,为了提高产业资本的配置效率,实体经济仍然是狭义虚拟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三阶段:广义虚拟经济范畴的资本循环

老张家挂面持续发展的高级形态是形成了品牌和连锁,这一切以标准的工艺流程、悠久的历史声誉和独有的知识产权作为基础。品牌和连锁的价值增值作用在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会进一步得到放大。在这一过程中,品牌相当于一个由多种信息凝聚而成的过程抽象体,它的价值体现在了解和使用过这一品牌的人们的心中。因此,品牌资本的循环过程已经无法在物理时空下完成,它只能在人的心理时空下完成。而连锁体现了生产过程从线性结构发展成为网络式结构,即从用生产线来制造产品,发展为用管理网络来组装创造价值。上述变化使得资本循环在实体经济范畴和狭义虚拟经济范畴内得不到有效的解释,而这些正属于广义虚拟经济的范畴。

广义虚拟经济的资本循环是一种更为复杂的经济过程(见图4)。首先,对传统的生产环节应该有新的认识,并非所有的生产商都是从事同质的加工生产。一件商品或一个企业价值增值的最大部分并非来源于直接的生产,而是来源于商品或企业的历史文化价值、品牌价值或者商业模式等,这些要素使得商品和企业在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的价值能够实现几何基数的增长,而非简单的线性增长,我们把创造这些要素的企业称为规则设计商(Designer)。因为只要掌握了这些要素,就能够站在产业链的制高端,设计整个产业的标准和运行规则。规则设计商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在于创造产品品牌和创新商业模式。规则设计商独立出来之后,使得商品的价值细分具有了基础,我们能够在同一类产品中创造出比过去更加复杂、多元和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所以说,规则设计商更多的工作是在相同的事物中寻找差异。其次,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商品的组装过程都会形成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和若干子系统,所以在传统的生产环节,会增加一个系统集成商(Integrator)的角色,它使得生产从用生产线来制造产品,发展为用管理网络来组装创造价值。再次,传统的生产供应商在这一体系中,更多地应该将精力聚焦于生产效率,因为关注客户和市场的目标更多地是靠规则设计商和系统集成商来实现。从效率的目标出发,通常会根据资源的相似性、技术的通用性以及流程的一致性形成若干模块,这些企业被称为模块制造商(Moduler)。模块制造商更多的工作是在不同的事物中寻找相似性。

在这个体系中的资本循环具有广义虚拟经济 的二元容介态的特征。第一,从资本形式来看,它既有凝聚了各种信息态(或称为生活对象化)的品牌资本或商业模式资本,也有以物质态形式出现的产业资本,而且通过品牌资本或商业模式资本所创造的产品和服务,更多地满足的是人的心理需求,而通过产业资本所创造的产品和服务更多地满足的是人的生理需求。在这个体系中,不同的资本形式虽然不具有时问上的继起性和空间上的并存性,但是它将物理时空和人的心理时空有机地容介起来,从而形成了一套新的循环系统。第二,从价值传递的形态来看,产业资本循环中的价值传递主要依靠的是实物流的传递,而其他资本循环中的价值传递更多地依靠信息流的传递。比如横向来看,规则设计商将历史文化、品牌价值、商业模式等无形资产的价值传递到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更多地是通过广告媒体、信息披露等手段;纵向来看,规则设计商将产业的运行规则传递给系统集成商,以及系统集成商将生产任务布置给模块供应商,很大程度上是依靠IT手段建立起来的供应商管理系统等,本质上是信息流的传递。第三,从经济形态来看,这一体系不但容纳了实体经济和狭义虚拟经济,而且容纳了更多满足心理需求的虚拟经济形态以及同时满足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的跨界经济形态,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不同形式资本循环的中介系统使这些经济形态有机地合成为一个整体。

二、广义虚拟经济范畴的资本循环体系的复杂性特征分析

上述分析揭示了从物本经济时代到广义虚拟经济时代资本循环不断变化的现象。按照认识的逻辑,我们接下来要思考的是,如何进一步认识广义虚拟经济范畴的资本循环的本质特征?以及我们应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论来分析这一问题?

刘曙光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的思维方式》中指出,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的思维方式应当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辩证法的当代形态,即复杂性思维或复杂性方法。这一论断一语道破了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和传统经济理论在思维方式上的根本差异。运用复杂性思维来分析广义虚拟经济范畴的资本循环,会发现资本循环体系具有复杂系统的关键特征。

(一)具有整体性的特征

系统具有一种只有整体才具有,而孤立的部分及其总和不具备的特性,称为整体涌现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这已经完全超越了“整体等于部分之和”的线性思维模式,而采用了更接近实际经济生活的非线性思维方式。不同的结构方式,即组分之间不同的相互激发、相互制约方式产生不同的整体涌现性。合理的结构方式产生正的结构效应,整体将大于部分之和。不合理的结构方式产生负的结构效应,整体将大于部分之和。

在广义虚拟经济范畴的资本循环体系中,品牌价值、商业模式和集成网络等概念就表现出了资本循环体系的涌现性特征。比如,单纯地讲商品的质量、功能、特性以及组织的价值观都无法代表某一商品的品牌,品牌价值就是这些要素凝聚为一个系统之后,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涌现性。同理,商业模式和集成网络,是将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乃至内部的管理等各种要素融合成系统之后的综合反映。

事实上,在实体经济和狭义虚拟经济范畴内的资本循环也会产生涌现性的概念,比如:商品价格、利息、股价等,这些都不是单一要素或局部变量所能表达的特征。但是,总体而言,在实体经济和狭义虚拟经济范畴内,涌现性的问题并没有成为理论关注的重点,因为在传统经济学范围内由于产品同质和价格接收者等假设条件的约束,对经济整体的认识实际上仍然是所有微观个体的加总。在广义虚拟经济范畴内,由于将经济研究置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考虑了更多元的社会主体、更多维的发展目标和变量,甚至将整个人类生活都对象化,变为经济分析的范畴,这就使得对系统涌现性的分析变得更为重要了。因此,广义虚拟经济必须建立一种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分析视角来认识涌现性,而对每一类局部领域特征的认识,仍然可以在各自专业领域内完成。

(二)具有层次性的特征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系统的整体性的维持和发展,有赖于一个连续的等级结构,即层次性。系统的层次性主要是指任何复杂系统都可以从纵向上可以分为若干等级,其中低一级系统就是高一级系统的若干组成部分,不同的层次之间存在隶属关系。系统层次性是系统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系统的层次与层次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系统的层次性突出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质的差异,强调高层次向低层次的不可还原性。

从实体经济范畴的资本循环到广义虚拟经济范畴的资本循环,这一认识的转变本身就体现了对系统层次性认识的不断深化。比如,从企业内部而言,之前一直将企业抽象为一个整体作为从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再到商品资本转换的系统;而在广义虚拟经济范畴,企业被分为更多的层次,底层是模块供应商,中间层是系统集成商,顶层是规则设计商。从涌现性的角度来看,这种区分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以往经济系统较为简单的时候,无需划分层次就可以把它的各部分有效地组织起来。而复杂的经济系统,必须按层次方式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进行整合,由元素、子系统到系统整体进行整合。在这种系统中,层次提供了一个参照系,讨论问题首先要明确是在哪个层次上,混淆层次必将导致概念混乱。

当然,从更大的系统来看,广义虚拟经济以生活价值论为基础,将人的全部交往活动都对象化为一个社会经济系统,而传统经济学建立在仅仅以交换为基础的经济系统之上。这就使得传统经济学对社会经济的认识必然是一个更低层次的系统,从而无法把握真实经济系统的本质。

(三)具有开放性的特征

系统能够同环境进行交换的属性称为开放性,系统阻止自身同环境进行交换的属性称为封闭性。开放性是实现系统和谐有序的前提。系统只有开放,才有可能从外界环境不断地引入负熵流,把自身的熵排入到外界中,从而实现系统的有序,推动系统发展。系统的孤立或封闭只能导致系统的死亡或使系统处于紊乱无序状态。

广义虚拟经济范畴的资本循环体系,其开放性体现在两个层面。

首先,在经济系统内部,广义虚拟经济范畴的资本循环体系由大股东、中小股东、银行、规则设计商、系统集成商、模块供应商等不同的子系统构成。这些子系统是相互开放的,它们通过产品市场、资本市场以及集成网络实现了彼此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其次,从更大的人类生产生活系统来看,广义虚拟经济范畴的资本循环体系还体现在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文化系统的开放性。资本循环体系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资源最终都来源于自然生态系统,传统经济所形成的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的系统,因为它只强调吸收而不关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交换和循环。而广义虚拟经济范畴的资本循环,由于关注生活对象化,必然把人类生活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追求的基本方向之一。同时,从社会文化系统来看,在广义虚拟经济范畴的资本循环体系中,由于将制文化权、 品牌价值等融合了政治、文化与其他社会因素的概念作为基本分析要素,因此,它一开始就不是封闭的经济系统,而是一个不断与整体的社会文化系统融合发展的开放系统。

(四)具有非线性的特征

非线性是指变量与变量之间没有正比例那样的直线关系,在非线性系统中,凡是非线性都可以找到一条直线和它至少有两个以上的交点,这就引起多值性,叠加原理失效,不具有加和性和可分性。在非线性系统中,系统一个变量的微小变化,可能导致系统其他变量产生不成比例的甚至灾难性的变化,从而导致“蝴蝶效应”。

从实体经济到狭义虚拟经济,再到广义虚拟经济,资本循环的非线性特征在逐步增强。在传统的实体经济范畴内,企业价值要经过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这一顺序转换之后才能获得利润,中间的转换过程遵循线性规律;到狭义虚拟范畴,从资本市场上获取的价值增值,已经脱离了线性规律,具有很大的高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到广义虚拟范畴,除了资本市场之外,再加上品牌价值、商业模式和集成网络等因素,资本可以在瞬间跨越不同地域实现快速增值,“蝴蝶效应”随时随地都会发生。老张家挂面的故事中,也能看出这一变化。一开始,工厂的发展还遵循线性发展的规律,到真正从资本市场融资乃至品牌和连锁的阶段,工厂马上就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其短期内积累的财富甚至会超过线性发展时期的财富的总合。

三、应对复杂性特征的方法论基石出

既然广义虚拟经济范畴的资本循环体系符合复杂系统的特征,那么我们就应该用复杂科学的方法论来进行理论的建构和分析。成思危在《复杂科学、系统工程与管理》一文中,提出了研究复杂系统的四种基本方法,包括:定性判断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综合相结合、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辨相结合。本文在借鉴上述方法的基础上,考虑到广义虚拟经济自身的特点,提出广义虚拟经济范畴的资本循环体系研究的四种基本方法。

(一)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

系统科学就是通过揭露和克服还原论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而发展起来的。理论研究表明,随着科学越来越深入到更小尺度的微观层次,我们对物质系统的认识越来越精细,但对整体的认识反而越来越模糊。现代科学表明,许多宇宙奥秘来源于整体的涌现性。还原论无法揭示这类奥秘,因为真正的整体涌现性在整体被分解为部分时已不复存在。对于复杂系统而言,两种分析方法缺一不可。只要整体论,不还原到元素层次,不了解局部的精细结构,我们对系统整体的认识只能是直观的、猜测性的、笼统的,缺乏科学性。没有整体观点,我们就无法把握系统的涌现性,对事物的认识只能是零碎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社会科学也同样如此。还原论强调从局部机制和微观结构中寻求对宏观现象的说明,例如微观经济学就是以经济个体为分析对象,通过对个体行为的研究,推导整个经济的一般均衡。而整体论则强调系统内各部分之问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决定着系统的宏观性质,例如宏观经济学就是以经济总量为分析对象,通过对总量系统中不同变量的研究,推导整个经济的宏观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大型化、复杂化,特别是一系列跨越时空的历史问题和全球问题的形成,而我们应对这类问题的方法还停留在还原论的层面,致使反映社会经济系统涌现性的特征被忽略掉了,从而在应对和处理复杂问题时总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广义虚拟经济强调经济系统是政治和经济的二元容介态,它一开始就关注整体的涌现性,从而具有一种和传统经济学截然相反的分析视角。

对于广义虚拟经济的资本循环体系而言,就是要在深入了解系统个体元素的性质和行为的基础上,从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中发现系统的整体性质和行为规律。具体而言,首先,要深入分析构成资本循环体系的各子系统及其细分的元素,包括:股东、银行、规则设计商(Designer)、系统集成商(Integrator)、模块制造商(Moduler)等子系统,对每个子系统内部的物质态和信息态的构成元素可以再细分进行分析。然后,在理解每个子系统的基础上,分析使这些子系统相互交换和相互联系的中介系统,比如:资本市场、产品市场、集成网络,再深入分析其背后的机理,如何形成物质态与信息态的容介均衡,这就为揭示资本循环体系的涌现性奠定了基础。从上述过程来看,对资本循环体系中每一子系统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传统经济学的各专业领域以及管理学、社会学等专业领域。而对资本循环整体系统的分析,则能够突显广义虚拟经济对涌现性分析的贡献。因此,后者更应该成为广义虚拟经济学科建设的重点。

(二)分析思考与系统思考相结合

描述系统包括描述整体和描述局部两方面,需要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在系统的整体观下建立对局部的描述,综合所有局部描述以建立关于系统整体的描述,是系统研究的基本方法。突变论的创立者托姆认为,用动力学方法研究系统,既要从局部走向整体,又要从整体走向局部。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将系统思考与分析思考结合起来。

从科学研究的范式来看,系统思考是一种和分析思考相对立的思维模式。分析思考是一个三步思想的过程:首先,分成部分,寻找对其理解;第二,试图解释被分开部分的行为;最后,试图用对各部分的理解的总合去解释整体。与之对应的,系统思考的三个过程:首先是识别当前系统所属的上一级系统或者是更大的整体;第二,解释上级系统的行为和性质;最后,用上级系统的作用和功能来解释当前系统的行为和性质。(见图5)

对于广义虚拟经济的资本循环体系而言,我们可以先用系统思考的方法,首先是识别资本循环的上级系统 社会经济系统,然后对广义虚拟经济范畴中的社会经济系统进行分析,应该认识到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不仅仅表现为物质态,而是以质能态和信息态所构成的二元价值容介态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对这一经济形态中的资本循环进行审视,更多富含信息态的要素,如:品牌价值、商业模式、集成网络等表现出愈来愈强的价值创造能力,从而有可能形成独立的经济主体。

接着,运用分析思考的方法,对资本循环体系进行解构。基于对整体经济系统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原来的企业系统进一步分解成规则设计商(Designer)、系统集成商(Integrator)、模块制造商(Moduler)等子系统,这种解构显然是建立在系统思考的基础上。然后,借用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各专业领域的知识,打开每个子系统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在充分理解各子系统的基础上,将各子系统和各要素融合到一起,建立对资本循环体系的整体认识。当然,对于简单资本循环体系而言,就可以进行直接综合,而对于复杂资本循环体系而言,则可能用到统计综合、多层迭代甚至模糊分析等方法。

(三)确定性描述与不确定性描述相结合

从牛顿以来,科学逐步发展了两种并行的描 述框架。一种是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确定论描述,另一种是由统计力学和量子力学发展起来的概率论描述。两种方法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都得到了大量的应用,比如采用确定论描述的一般系统论,又如香农的信息论实际上是建立在概率论描述框架上的典范。但是,两种方法总是在某一领域中单独使用,很少有将两者结合起来的分析方法。比如,在控制理论、运筹学等学科中,两种描述都使用,但通过划分不同分支来分别使用它们,仍然没有实现有机结合。

从现代科学的总体发展来看,是要把这两种描述框架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新框架。一种观点认为,如果把有限性作为认识自然的基本出发点,承认自然的有限性,我们就有可能从这两种描述体系根深蒂固的人为对立中解脱出来。从这一意义上看,混沌学、自组织理论等新学科的发展使大家初步看到了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的希望。

宋可为在《二元价值容介态与经济波动》一文中,曾运用自组织临界模型(又称“沙堆模型”),对广义虚拟经济形态下的经济波动机理进行分析。事实上,这一模型也同样适用于广义虚拟经济范畴的资本循环体系。如图6所示,这是一组由产品各级生产商和最终销售者构成的网络。正如沙堆模型中所描述的,随着沙堆的逐渐增大,一粒下降的沙粒会触发一次沙崩,沙崩使沙堆重新构成了一个新的自组织临界状态。当沙的下降模式是随机的或是正常分布时,沙崩的分布通常会表现出更大的变化。在经济系统中,终端产品的购买者会随时到来,具有随机性,并且通过这种网络结构启动反应链,这些反应链通常会触发大于终端购买者变化的“沙崩”。

(四)定性判断与定量计算相结合

任何系统都有定性特性和定量特性两方面。自牛顿成功地用数学公式描述物体运动规律以来,定量化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获得极大发展。定性方法往往被当作科学性较差的、在未找到定量方法之前的一种权益方法。但是,随着系统研究的对象越来越复杂,人们发现定量化的描述越来越困难了。在社会科学领域,很多人发现任何可统计的指标和数值都很难真实地反映社会经济系统的涌现性。这就要求我们要重新评价定性方法,避免在系统研究中片面地追求精确化、数量化。特别是那种不能反映对象真实特性的定量描述不是科学的描述,必须抛弃。

在经济学领域,伴随着自然科学定量工具的发展,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学者们不约而同地认为,对经济系统的分析必须通过定量描述才能深刻和准确,以至于时至今日,不含定量分析的经济研究,往往登不上大雅之堂。但是,我们也发现,很多驾驭数量工具的强者,过多地陷入了数量分析构造的模型中,对问题的定性判断却显得过于粗糙。而定性认识不正确,不论定量描述多么精确漂亮都是徒劳的,甚至会把认识引向歧途。关于这一点,凯恩斯早有论述。他指出:“目前过多的数理经济学不过是一种大杂烩,它和它所依赖的初始假设一样不紧缺精确。这种假设使得作者陷入了矫揉造作的、毫无意义的教学符号的迷宫之中,他们对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依存性却视而不见。”

对于广义虚拟经济范畴的资本循环体系,应该将定性判断与定量计算结合起来。首先,通过定性判断建立经济系统总体及各子系统得概念模型。然后,尽可能的将这些概念模型转化为数学模型,经求解或模拟后得出定量的结论。最后,对这些结论再进行定性归纳,以取得认识上的飞跃,形成解决问题的建议。

四、结论与展望

总结上述分析,本文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结论:

1.资本循环从实体经济到狭义虚拟经济,再到广义虚拟经济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的进化过程。相比以往,广义虚拟经济范畴的资本循环,最大的变化在于生产系统由抽象的整体进化为D-I-M结构,整个体系的结构、功能和过程都以二元价值容介态为基础。

循环经济基本特征篇8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2-0010-0004

一、研究基于的理论与技术方法

任何存在都是质、量、度的统一体,而事物之间的区别在于其独有的“特征”,本文使用了词频、频度与实质来把握对象的特征信息。所谓频度在于有限理性对事物的认知具有偏差,“共现”是一种纠偏,也是一种总体性认识,它表示了一种共同反应的信息,共同反应的信息是事件的基准频率,显然,一致性信息和特征性信息更容易对对象作出判断,这类信息往往更加生动、具体和突出[1]。因此,记录事件的发生频率,把对质性诊断的信息和基准频次信息都作为论证的材料,减少了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减少了由于信息的呈现方式不同而产生的认知偏差,并克服了直觉偏差。

从技术方法上,所谓词频,是基于一个分词数据库与全文,确定词的频率或频度,进而分析该词的全文功能。在主题特征分析方法上,用了一种知识图谱法。知识图谱方法借助了文献计量中的共现分析、Excel表格的分列和筛选功能、社会网络分析等信息技术方法,力图在数据特征上再进行可视化展示,从视觉上展示出知识的结构、分类及关联等。

二、文献数据来源与基本数值分析

在中国期刊网(CNKI)上,以2005年到2011年为时间节点,通过全文检索、主题,重点以题名“新农村”和全文“循环经济”、并控制“循环经济”的词频2以上,检索出文献1577篇,然后去除无效文献与重复文献,整理出1210篇文献,分别为期刊,硕、博士学位论文,会议,年鉴与报纸等类别文献。

数据显示,期刊文献最多,次之为报纸;从篇数、引用量与下载量及其比例来看,期刊与硕士学位论文是主要的研究力量;从数据的时间节点来看,2007年是研究的高峰,各类文献指标总量上最大,但是,分别对比期刊与学位论文、此三类文献与会议、年鉴、报纸这三类文献来看,二者的载文高峰期不一致,后三类文献发文量最大的年份在2006年,应当说,这与它们的载文时间周期较短、时效性较强有密切关系。被下载与被引用标志着文献被同行研读与重视,同时也是观察趋势、热度、重心、学派等的指标。从二者数据看,研究的重点时期,在2006到2008三年间。总体上,从2005年开始各类文献来看,数量都很少,2006年、2007年、2008年三年文献量增速迅猛,然而,从2009年数量开始下降。

新农村循环经济问题研究的作者多来自高等院校,还有一些党校、政府部门系列,除专家学者外,还有一些地方、职能部门领导。研究者地域是全国性的。这里,对重要作者的确定主要统计了期刊、会议与报纸上的文献,并仅就第一作者进行统计,数据表明2篇以上121人,3篇以上12人。如果把4篇以上视为重要作者,有苏杨、张利庠等五位作者;如果把被引用与被下载量达前15位的作者篇数也作为重要作者的话,从两项标准共现频次看,温铁军、苏杨、张利庠等五位作者是重要研究者。

三、文献总体研究的高频及共现主题特征

主题词,尤其是高频主题及“共现主题”,基本上说明了这些是始终被关注、被广泛研究的总体重点、热点主题。本文所用的主题词均为题名,论文的题名是文章的眼睛,是理解、把握论文核心内容的主要入口。因此,基于文献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篇名分词、提取主题特征词、计算词频与频度、绘知识共现图谱等手段,对七年来新农村循环经济研究内容的特征加以总体描述。

(一)基于主题词频次的总体研究重心分析

新农村循环经济文献研究涉及到的主题很广泛,有环境、能源、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生态、资源,建设模式、西部、乡村、绿色,三农问题、少数民族,城镇化,节约型、生态型社会,等等,为从总体上把握文献的研究内容,利用多维视角,并采用了频次、共现分析与图谱的方法。

1. “总体”研究的方法

这种把握总体的方法,首先进行分词,整理高频主题,以供分析。其次,对文献进行了类别分类与年度归类,即每年度中有期刊、学位论文、报纸、会议与年鉴,分别置于表格的列。这些文献共有七个年份,即从2005年到2011年,分别置于表格行。由于还存在分列数据,所以,对共现分析需要两次共现分析,最终提取出单独数据列。这里,第一次是对列特征主题,即,类别文献(如期刊、报纸、会议等)主题在7年里的共现行特征主题,以及行特征主题共现,即进行所有类别文献在时间序列(2005~2011年)里每年度的共现分析,也就是对年度主题在7年间每年份中的共现。第二次又基于对这些行、列共现主题的又进行一次再共现,以提取出最集中的重心所在,以期实现每类别文献在这些年份中的共现主题、所有类别文献在这些年份中的共现主题分析,在每年份中这些类别文献的共现,以及在所有年份中这些类别文献的共现主题分析。如此,来掌握与回顾文献总体的内容特征。另外,在对第一次提取的共现主题再共现分析的同时,提取了各类别文献所特有的主题与所有类别文献在各年份中的特有主题。显然,这些特有主题本身也属于共现性质的文献主题,因此,它们也包含总体文献的主要信息。

2. 文献总体研究重心

基于题名的分词,新农村、建设、变化、我国、中国、研究、思考、现代、分析等无区别特征与无意义的词汇、以及若干年度中类别较少的主题,由于不包含特征信息,而没入选主题分词库。然后,选取了高频主题,并整理了2005到2011年间各类别文献的特有主题,共现主题及再共现主题及频次;2005到2011年度特有主题、共现主题及再共现主题及频次;主要文献研究的高频主题频次,归纳了类别文献再共现主题及频次(A),2005~2011年度再共现主题及频次(B),各类别与年度文献特有共现主题汇总(C),如下表1。应当说表中所列高频主题反映了文献总体的研究重心。

其实,研究重心包括了这些共现主题与特有主题两个方面,对于特有主题,它们本质上是共现主题,虽然,没有比共现主题更重要,但也是研究的重心。为了直观地表现特有主题所反映的研究重心,下面是把全部的文献题名作为全文数据库,这些特有共现高频主题作为特征词,使用SNA、Uci-net和NetDraw的数据及可视化技术来描绘一下总体文献的局部研究主题知识图谱。

从图谱可以发现,新农村循环经济作为解决发达与乡村落后地区发展与建设的矛盾问题,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政策背景下提出的,涉及到环保、生态农业、城乡统筹、能源技术、工业污染等方面,是以国家政府、部门为主导,农民为参与者,主要通过城乡统筹,建立加强生态农业、畜牧业,解决绿色能源问题,重点发展西部地区循环经济;同时,解决一些污染性工业,提倡生物质技术,强调了实践、生态型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二)新农村循环经济研究文献的主旨

所谓核心主旨是新农村循环经济研究体现的一种精神,它通过主题词反映出其特征。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核心主题的主旨应内含重心主题,同时,还应考虑到文献的下载量与引用量这两个维度,即主旨是这三个维度的综合。因为本文所用文献是来源于以“新农村”与“循环经济”为检索词检索的,所以,把这两个范畴作为前提主旨。经过对报纸、期刊、硕士学位论文三类主要文献的高下载与引用主题的共现主题及频次分析,得出新农村循环经济文献研究的总体主旨,即文献总体主旨围绕(除“新农村”、“循环经济”范畴外)表达了问题研究的背景、基础,前提与发展趋势。研究总体集中在发展问题、农业、农村,生态,社会主义等的主题;被广泛研究的关系是环境保护、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能源、资源、发展规划等;循环农业、生态经济、资源保护与循环,以及循环经济模式与规划,循环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为主要内容。另外,文献还集中、具体研究了以沼气为主要工程技术的科技与新农村循环经济的具体关系实践,新农村循环经济与发展观、文明、旅游产业等交叉问题。应当说,新农村循环经济研究,是当今社会发展的现状,以及人、自然、社会三元矛盾背景下生态文明共识成为必然的成果,而科学发展观的全新实践是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创新的不竭源泉,也是当今生态文明的价值指向。

四、新农村循环经济文献研究的关键时间节点与高频主题变化特征分析

(一)关键时间节点分析

根据对文献数据的分析,2005年到2011年,新农村循环经济研究有着明显的四个时间节点,其实,从文献的实质内容上,也显示这个变化节点。这里,基于年度更新与消失的高频共现主题的变化特征来确定高频主题变化的关键时间节点。一般来说,重要文献研究年份,与发文量密切相关,主题重要性需要根据新主题的出现量质,有量无新质是不能确定为重要研究年份的。这里的方法是根据入选的新主题词来确定主要研究年份。显然,消失主题是一个比例增加过程、更新主题是一个比例递减过程,消失与更新的主题对比,这是一研究趋冷变化过程。以2007~2008年度为界,前期消失的相关主题大于更新的主题,后期消失的相关主题大于更新的主题,总体上看,更新主题小于消失的主题,研究的过程性特征明显。

(二)主题变化特征分析

对文献研究主题的趋势,可以从两个视角来看,一是从消失与更新的主题频次比较,另一个是从高频核心主旨分时间序列变化两个视角分析。

1. 消失与更新的主题比较

通过对主题进行共现研究,“科学”的频次为6,说明“科学”范畴研究三度消失与更新,文明、工程、乡村、地区、科技、农村、与经济等概念出现了两次往复,大部分主题只被研究一个年度,而至少研究两年以上的,只有规划、保护、循环等三个主题,其中“循环”首次出现在2006年。总之,主题变化特征是消失的多、更新的少、研究主题大量重复,被始终关注的较少。一般来说,这种变化的原因应该在于本研究的时政性、时效性、地域性研究的特征。也正如有学者指出,研究主题词较重复,比如,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等学科的关键词使用要集中一些,其中的缘由可能和这些学科的学术研究与现实政治需求的距离较近有关[2]。

2. 频次为3的核心主旨的时间序列与拐点

分析主题词的时间序列的方法是是对各类别文献主题词在本年度的频次求和,结果如表2。

从表2可知,2006年是新农村问题的研究主题出现,并在2006年与2007年迅速达到最高值,成为年度热点,随后,逐级降温,2009后进入下降拐点。这个分时期频率表基本上与上面的分析具有一致性,过程性比较明显。就各主题的时间序列来看,发展、科学、社会主义,频率变动较大,环境、模式、农村、生态沼气变动不大,就各主题频次总和来看,发展、环境、模式、农村、社会主义、生态频次较大,反映了循环经济的主旨。对主旨词的变化特征分析的意义,除了描述主题在时间中的变化情况,还可以探讨这种变化是正常变化、还是异常变化。实际上,从理论上说,主题的时间序列,反映了对象、领域、显著性。某时期、阶段时间中的主要高频词,在另一时间节点中使用的频率仍很大,占全部频次的比例也大,说明此主题研究具有连续性。如果突然、消失或者频次发生明显,则说明了主题的转换。如果在一发展成长的阶段里,几个主要主题词量很少,但跨时期使用的频率仍很大,说明了这是核心主线索。当然,引起较大变动的原因,除了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引起的变动,还有外部,如突发事件,受到普遍关注,或者有意为之。因此,由于政治上“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的提出,研究主题词在这种人为的积极促动下成为理论热点。同时,2005年底与2006年底连续两个中央一号文件,指导与推进新农村建设,成为循环经济主题研究的最大推力。

循环经济基本特征篇9

关于政府绩效审计,世界各国的称谓不尽相同,如“3E”审计(美国)、“货币价值审计”(英国及加拿大)、“效率审计”(德国)、“效果审计”(瑞典)、“效益审计”(荷兰)等。1986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澳大利亚会议上建议统一采用“绩效审计”一词。关于政府绩效审计的内涵,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世界各国政府审计机构以及不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界定。“政府绩效审计是依据客观标准,公正、系统地审核所搜集的一系列证据,独立评价被审计项目的绩效和管理、独立评价具有倾向性的关键问题以及基于最佳实务基础的综合信息及深层问题,旨在为承担监督和采取行动的责任方提供改进项目经营和决策的信息,以强化其公共责任。”———源自于(GovernmentAccountabilityOffice,GAO,2003)“绩效审计是审查某一组织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其所拥有资源运用的经济性、效率及效益。”———源自于英国《国家审计法》。“绩效审计是对公营部门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评价。”———源自于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关于绩效审计、公营企业审计和审计质量的总声明》。就政府绩效审计内涵的界定而言,国内学者一般趋向于将政府绩效审计界定为经济性审计、效率性审计及效果性审计的合称,即由国家审计机关及其人员,依据有关法规、基于相关标准、运用一定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程序对被审计单位或被审计项目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进行全面、系统地监督审查和综合评价,并提出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相关建议的一种审计活动。综合上述观点,尽管就政府绩效审计的内涵而言,不同专家学者有着不同的表述;就政府绩效审计实践而言,世界各国政府审计也存在着诸多差异。但无论如何表述政府绩效审计内涵,无论如何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政府绩效审计目标的界定却基本相同。政府绩效审计目标一般界定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旨在进行经济性评价。即审计机关及其人员在开展政府绩效审计评价过程中,关注被审计项目投入和整个过程中的成本,判断是否实现了在确保质量合格的前提下耗费的资源最小化。其二,旨在进行效率性评价。即审计机关及其人员在开展政府绩效审计评价过程中,关注被审计项目投入资源和产出的产品、服务或其他成果之间的关系,判断是否实现了一定量的投入取得产出最大化或一定量的产出发生的投入最小化。其三,旨在进行效果性评价。即审计机关及其人员在开展政府绩效审计评价过程中,关注被审计项目实现目标的程度,判断实际取得的成果是否实现了期望的目标。相对于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政府绩效审计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审计活动,审计范围具有广泛性特征,审计标准具有多样性特征,审计过程具有延续性特征,审计方法具有灵活性特征,审计结论具有建设性特征。

三、循环经济对政府审计环境的影响及基于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

1.循环经济对政府审计环境的影响

所谓政府审计环境,是指影响政府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各种外部因素之和,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以及法律环境。循环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实践的探索,影响着政府审计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及法律环境。首先,循环经济影响政府审计的政治环境。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这充分说明现代政治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思潮(派别)———生态政治已经成为党和国家领导层的共识。生态政治是旨在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均衡发展而由国家、组织,以及个人开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建设生态政治与发展循环经济相辅相成。生态政治的建设为循环经济的实践、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循环经济的实践、发展也为生态政治的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显然,循环经济的实践与发展,影响着政府审计的政治环境。其次,循环经济影响政府审计的经济环境。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循环经济的基本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这些原则、特征、核心均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改变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经济增长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显然,循环经济的实践与发展,影响着政府审计的经济环境。再次,循环经济影响政府审计的法律环境。2008年8月29日,为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颁布和实施,为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法律基础,同时影响着政府审计的法律环境,为实施检验和衡量被审计项目的“生态绩效”提供了法律依据。综上所述,循环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实践的探索,要求政府审计不仅应将关注点放到绩效审计方面,而且在绩效评价过程中必须强调对环境的影响效果、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效果。

2.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

(1)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目标。基于上述对循环经济内涵,以及政府绩效审计内涵的界定,可以发现,在目标和方向上,循环经济与政府绩效审计高度一致。循环经济致力于在取得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实现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的最小化;而政府绩效审计则致力于遵循一定的标准、搜集充分适当的证据,对被审计单位或被审计项目资源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进行全面监督和综合评价。基于循环经济视角,在传统经济性评价、效率性评价及效果性评价的基础上,政府绩效审计目标还必须突出强调公平性评价及环保性评价。其一,旨在进行公平性评价。即审计机关及其人员在开展政府绩效审计评价过程中,基于循环经济将自然资源视为社会公众所共同拥有的、稀缺的自然福利资本的视角,关注被审计项目是否满足了社会公众利益的需要,判断不同主体的资源分配是否体现了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和社会公平,实现了经济增长、资源供给与生态环境的均衡,从而体现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的本质属性。其二,旨在进行环保性评价。即审计机关及其人员在开展政府绩效审计评价过程中,基于循环经济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的核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关注被审计项目在自然资源合理、有效利用的前提下生态平衡的维护情况,判断是否遵循了生态学规律指导经济活动,是否考虑了生态绩效,是否实现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保护的三维统一。

(2)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原则。循环经济视角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要遵循科学发展观原则。科学发展观的宗旨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循环经济是一种强调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倡导将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当中,这与科学发展观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遵循科学发展观原则,就是要求政府绩效审计要对公共资源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环保性进行全面、全方位的评价,为建设生态政治、提高生态绩效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循环经济视角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强调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经济三者协调统一。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发展过程中讲求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追寻社会公平。循环经济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是要求政府绩效审计评价应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并重的理念,在对被审计项目的绩效评价过程中,关注政府管理活动的社会及环境效果,判断是否实现了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经济三者的协调统一。循环经济视角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要遵循长期绩效与短期绩效相结合原则。传统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常常基于历史的财务(财政)活动信息,其视角着眼于对过去已经发生事项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往往会促使许多管理者为追求一时的政绩忽视、甚至牺牲长远利益。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保护型经济,要求人类社会不能以牺牲长远利益追逐经济增长。遵循长期绩效与短期绩效相结合原则,就是要求政府绩效审计评价过程中必须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将长期绩效与短期绩效相结合,并使短期绩效服从于长期绩效,注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循环经济视角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要遵循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循环经济所关注的许多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往往难以计量,而这些因素却恰恰是衡量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遵循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就是一方面将可以量化的绩效影响因素以指标的形式进行量化,另一方面还需要对难以量化的绩效影响因素以定性分析的方式进行判断和评价。定性分析也好,定量分析也罢,其实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必须坚持两者的相互结合。

循环经济基本特征篇10

新型工业化与循环经济原则【摘要】循环经济原则下的工业经济特征是自然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循环利用,指导理论是系统论和生态学;目标体系是全面建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关键词】循环经济原则下的工业经济特征自然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循环利用

【本页关键词】学术期刊征稿职称论文投稿职称

【正文】

一、新型工业化与循环经济原则藕合互联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组织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因而,发展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与新型工业化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从不同工业型态比较看:传统工业经济的特征是征服自然,指导理论是社会财富论;目标体系是高增长、高消费,最大限度创造社会财富;价值观是金钱至上、竞争;经济要素是劳力、土地、资本;资源状况是掠夺性地开发自然资源。循环经济原则下的工业经济特征是自然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循环利用,指导理论是系统论和生态学;目标体系是全面建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价值观是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要素是劳力、资源、资本、环境、科技智力资本;资源状况是逐步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新型工业化包含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和人力资源优五个方面的要求,这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追求的工业化,不是只讲工业增加值,而是要实现五个方面的兼顾和统一。因而,新型工业化是全面统筹资源开发利用的、以信息化带动的、依靠科技创新的、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与循环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上是一致的。二、按照循环经济原则,构建恩施州生态工业体系循环经济在生产领域的发展模式就是改造和重构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使其向生态化方向转型,重点包括建设生态工业体系、生态农业体系和绿色服务业体系,其中改造现有的工业体系,建设生态工业体系是生产领域的核心内容,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要求。1.明确生态工业发展目标。从可持续发展目标着眼生态工业化建设,恩施州新型工业化应确立四大目标体系: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目标。把生态系统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是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循环经济认为生态系统建设也是基础设施建设,如狠抓“清江流域环境保护”,加强“鄂西林海”建设,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规划利用水能、风能和硒铁磷等矿产资源、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等,既是产业开发,更是生态系统建设。通过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来提高生态系统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以优化整个经济结构为目标。从产业结构分析,“十五”期末,全州三次产业结构已由2000年的44.1:24.9:31调整为41:23.5:35.5,但二三产业在三次产业的组成中相对偏低,并且二产内部本身的结构也有待进一步调整,“十一五”期间全州第一、二、三产业增长目标分别为3%、11.5%、9.5%。从城乡结构看,2005年全州城镇化率达到21.3%,分别低于同期全国43%和全省47.3%,按照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差距较大。从劳动力就业状况在三次产业中的构成讲,在二产中所占比重相对偏低,按照成熟工业化阶段的要求必须占到15%以上。从所有制结构看,2005年民营经济总产值占全州总产值的比重为70%以上;其中,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达85%以上。要进一步改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提高人均GDP;通过生态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生态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成“小康恩施”。以强化科技教育为目标。尽可能利用高科技,是循环经济和新型工业化的共用原则。要加大科教投入,促进科技与经济圆满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合理使用现有科技专业人才,合理引进紧缺人才,科学配置各类人才,从而使人才结构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动态需要;要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加强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实施科技强州和人才强州战略。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为目标。充分提高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的生态效率,以最少的资源能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低的污染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形成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成“生态恩施”。2.重点构建“特色资源开发型”工业体系。为实现生态工业目标,要选择循环经济增长方式,结合州域资源特色,充分发挥水力电力、医药化工、建筑材料和富硒绿色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的支撑作用,继续做大做强特色工业。支持卷烟工业适应结构调整,渐近培植烟草产业的替代产业。支持电力工业加快优质电源点和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扶持药化工业拓宽市场空间,做大做强中药材及成品药工业,实现稳步发展。培育壮大富硒绿色食品工业,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引导建材工业科技创新、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质量。科学规划、开发和利用各种矿产资源,建成特色矿产工业基地。科学谋划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构建特色生态资源工业体__【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以信誉求生存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循环经济基本特征篇11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4-076-02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已经迫在眉睫。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手段,尤其是税收政策,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起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以资源循环利用为基础,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投入和环境代价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文试图从分析税收政策与发展循环经济的关系入手,探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税收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一、税收政策和循环经济之间的关系

政府利用税收手段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外部效应理论。传统的“单程式经济”是以资源过度消耗为代价来维持经济增长,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了难以克服的负外部效应,如环境污染等;而循环经济强调的是资源的永续利用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生产和消费中会尽量减少负的外部效应,增加正的外部效应。但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不会凭空实现,而且仅仅依靠市场机制会导致资源配置出现扭曲,即具有正外部效应的产品供给不足,具有负外部效应的产品供给过剩。为了实现由传统的“单向经济”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变,政府就有必要采取适当的经济调节手段来干预市场,税收在其中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即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不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行为课以重税,而对能够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行为在税收上给予鼓励。政府通过对具有负的外部效应的行为征税,可以使损害者自行负担损害成本,从而使外部性成本内在化,即使其私人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成本;对具有正外部效应的行为,通过税收优惠政策,使行为主体的私人边际收益等于社会边际收益。

循环经济作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是由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国情和发展阶段所决定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需要。通过优化税收政策的实施,可以为有效解决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尤其为解决环境与资源问题提供了重要手段。由于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这就使得优化税收政策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动力机制和重要保障。

二、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相关税收政策及其问题

(一)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相关税收政策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国现行税制中已有具有生态效果的一些税种和税收政策,这些措施与政府的其他措施相互配合,在减轻或消除污染、促使废旧物资的有效利用、加强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限制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方面。对开采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和生产盐的矿产品征税,按资源自身形成条件和开采条件的差异,设置资源税差别定额税率;对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粮免征增值税;对焦碳和铁矿砂等资源类产品停止增值税出口退税或降低出口退税率;在消费税中新增了木制一次性筷子和实木地板等税目。

2.减少污染物排放方面。对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核定以及排污费的征收标准、计算方法、使用进行了规定;2006年对消费税制度的调整中进一步突出了促进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政策目标,包括的主要措施有:降低小排量汽车的税率,提高大排量汽车的税率,对混合动力等具有节能、环保特点的汽车实行税收优惠;将汽油、柴油税目改为成品油税目,增设石脑油、溶剂油、油、燃料油和航空煤油子税目,等等。

3.鼓励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对纳税人从事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业务实行增值税优惠政策;对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的部分货物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对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进行生产加工实行增值税优惠政策;对企业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的,可在5年内减征或者免征所得税;对翻新轮胎停止征收消费税,等等。

4.促进节能产品生产与消费方面。对我国企业由于执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线而取得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多边基金”赠款,免征企业所得税。

(二)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的不足与问题

1.资源税在限制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方面有待进一步改善。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诸要素。按其利用限度,可分为再生资源(非耗竭性资源)和非再生资(源耗竭性资源)。资源税的开征目应着眼于有利于资源节约使用,调节因为资源开采利用条件差异的级差收入和降低污染等多种功能。目前来看,我国资源税的开征存在以下缺陷:(1)资源税的设计思想与可持续发展不相符合。现行资源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征收调节资源级差收入,但这种单一的政策目标限制了其应有的作用。现行资源税并没有表达政府对资源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因而无法通过征收资源税表达保护资源和限制资源开采的意图;单纯的级差性质的资源税没有正确反映资源的价值,不但不能体现资源本身的内在价值和不同资源在经济中的不同作用,而且不能将资源开采的社会成本内在化,无助于企业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更不能将资源开采的可持续成本内在化,不利于资源的可持续使用。(2)现行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太窄,难以遏制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并使资源下游产品的比价产生不合理,助长了对非税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使用。(3)现行资源税是以销售量或自用量为计税依据,对企业已经开采而未销售或使用的不征税,直接鼓励了企业和个人对资源的无序开采,造成大量资源的积压和浪费。(4)税收调节作用太弱。我国资源紧缺、浪费破坏的情况日趋严重,但资源税在全部税收收入中仅占0.5%左右。可见,现行资源税根本起不到对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和配置的不合理所起到的作用。

2.现行增值税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促进节能生产的效果不明显。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现行增值税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生产型增值税不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生产型增值税造成我国企业负担普遍较重,不利于企业自主创新,对于发展循环经济而言,更是不利于清洁生产,在环保设施上增加投入。(2)优惠范围有限。当前增值税即征即退、减半征收的优惠政策只集中在生产电力、水泥、新型墙体材料方面,仅涉及煤矸石、石煤、炉渣、粉煤灰、油母页岩等几项,这只是循环经济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其他的循环链及相应的原料及产品未被纳入。

3.现行消费税制在社会消费环节对资源利用的诱导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强化。我国消费税制改革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相关资源利用的调节作用,例如将实木地板、一次性木筷等纳入征税范围。但是,从全面建设循环经济的角度,消费税制改革还应进一步深化。最为典型的是汽车消费税的税目规定,为突出环保和能耗目的,目前按气缸排量大小而适用不同的税率,而对使用天然气、乙醇、氢电池等新型(或可再生)能源的车辆并没有规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另外,对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和污染的一次性用品除了方便筷之外,卫生纸品、塑料包装袋、电池等均还没有纳入征税范围,这都说明消费税制的完善需要进一步强化。

4.现行企业所得税制不利于企业长期综合利用资源。现行企业所得税对循环经济的促进主要是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的,具体包括:对利用“三废”进行生产采取减免的政策、对有关技术改造的设备运用进行税收优惠等。但问题也比较突出:(1)现行所得税对循环利用企业的优惠期限为5年和1年,不符合循环利用企业的运行规律。因为循环利用企业从正式投产经营到形成一定规模并初见效益一般需要几年的时间,一旦优惠期过,企业面临的是同其他非循环企业一样的税收政策以及高于这些企业的沉淀成本,很容易导致企业放弃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的生产模式。(2)循环经济大多同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生产方式相关,对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及无形资产的摊销管理很严,中小企业一般很难享受这方面的优惠政策,而类似的中小企业资源耗费和污染问题是最为严重的。

5.现行税制中缺乏环境保护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专门税种。西方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在税收制度中征收专门的、多样化的环境保护税种对强化环境保护、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我国现行税法对环境和资源保护的定位不高,没有设置专门的环保税种,真正意义上的环境保护税种长期缺失。采取收取排污费的方法远远达不到既定的目的:一是排污收费因为属于行政性收费范畴,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权威性差;二是征收的范围较窄,对销售、消费环节考虑得较少;三是资金使用管理上也存在着一定问题。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征收排污费对环保的作用非常有限。税收对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作用主要依靠分散在某些税种中的零星规定来实现,这既限制了税收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调控力度,又难以形成专门用于环保的税收收入。

另外,我国目前对企业污染环境的行为,是以征收排污费的形式对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排放进行末端约束,没有设立适当的限制性税种。现行排污费存在征收标准低、征收面窄、征收依据不科学、征收效率低和规范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对抑制企业污染行为的效果并不理想,迫切需要加以改革。

三、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税收政策建议

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建虽然在某些方面体现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思想,但并没有将循环经济作为一个系统的因素来考虑。今后应利用《循环经济促进法》施行为循环经济税收政策制定提供了法律依据的契机,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从完善征税政策,建立绿色关税征税体系,适时开征燃油税、环境税以及制定针对性优惠政策等方面构建我国循环经济的税收政策体系,来推动循环经济相关产业发展。

1.实施限制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的税收政策。应正确认识不同税种在限制资源过度开发和促进资源节约使用的作用,进而形成一套互相搭配、互相协调的服从于限制资源过度开发和促进资源节约使用的税收政策体系。

资源税主要作用于应开采多少资源,根据自然资源不可再生的稀缺程度差价而征收,应进一步发挥资源税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其一,扩大征收范围。即应将那些必须加以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资源也列入征收范围,如土地、海洋、森林、草原、滩涂、淡水和地热等自然资源,将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矿产资源管理费、电力基金、水资源费、渔业资源费等并入资源税。其二,调整计税方法。在计算资源税税额的时候应当采取以产量为计税依据的方法,同时在从量征税的过程中适当提高单位税额,或者采取从量征收和从价计征相结合的方法,让资源税的税额能够随资源价格的上升有所提高。其三,制定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对开发利用替代资源等行为减免税,引导合理生产行为。

消费税在限制资源过度使用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其着眼点在消费环节对资源的消费起到再调节和诱导作用。应进一步增加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如对饮料容器、一次性纸制品和高档建筑装饰材料等,可根据其消费状况对资源的耗费情况纳入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在新调整后的消费税税目税率表中,成品油这一税目下又有汽油、柴油、石脑油等七个子税目,同时又调整了小汽车和摩托车的税目税率,对这类消费品征税,事实上又有两个目的,即促进资源节约使用和较少对环境的污染。消费税对相关税目和税率的安排要和资源税相互搭配,形成服从于限制资源过渡开发和促进资源节约使用的税收政策体系。

2.实施限制污染物排放的税收政策。(1)改“排污费”为环境保护税。总体做法有二,一是在环境保护税这一税种下相应设置污水排污,废气排污,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排污和噪声超标排污的税目;二是单独设置污水排污税,废气排污税,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排污税和噪声超标排污税。在具体税基的设计上,参照《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可以采用以污染物的排放量作为税基,也可以污染性企业的产量作为税基,或以生产要素或消费品所包含的污染物数量作为税基。由于保护环境需要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合作,环境保护税应作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提高地方政府的积极性。(2)发挥不同税种在减少污染物排放方面的作用。资源税、环境保护税和消费税在减少污染物排放方面的作用是不同的。有些资源在开采出来后必然要消费,而在消费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污染物,如煤炭燃烧必然产生SO2和CO2。因此,对控制这类污染,既可在开采环节将对减少污染的意图纳入资源税的开征时考虑的范围之内,这样征管起来较为方便,也可在排放过程中,纳入环境保护税的开征范围之内,这样较能反映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意图。因此,对于减少污染而言,在什么样的税种或环节中进行控制,或者在不同税或环节中,税收额度的分配,各税种如何搭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3)将电池、一次性塑料包装物及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的氟利昂产品列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对污染环境的消费行为,可以通过对企业生产有害环境的产品征收消费税的方式,提高其生产成本,通过价格信号限制破坏生态环境的消费,鼓励健康性的消费和保护资源环境的绿色消费。

3.实施促进节能产品、节能设备生产和消费的税收政策。(1)对节能产品和节能设备的生产企业,对其给予一定形式的所得税减免。由于节能产品和节能设备的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应当将这部分社会效益纳入微观经济主体生产节能产品和节能设备的收益中去,从而提高节能产品和节能设备的产量。(2)推行“消费性”增值税。目前采取的“生产型”增值税,由于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不论是从节能产品和节能设备的生产企业来看,还是从节能产品和节能设备的消费企业来看均是不利的。推行“消费性”增值税,有助于增强企业投资环保设备的积极性,引导并鼓励企业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加速更新设备,加大环保投入,提高市场对环保产品的供给与需求。

4.建立比较系统的循环经济税收优惠政策。

(1)完善增值税优惠政策。鉴于增值税的内在机制是排斥免税的,所以增值税免税应尽可能的少,尽量避免最终环节以外的税收优惠。可采取以下具体措施:①在环保和节能等固定资产的购置上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以适应企业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的迫切需要,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技术支撑体系;②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首先,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从外部购入或无偿取得的废渣等原材料、循环利用的内部废物等纳入增值税抵扣链条中,在核实购入量、使用量等数据基础上准予抵扣;其次,以合理拉开利用再生资源和资源综合利用与原生资源之间的税负差距为目标,通过提高进项税抵扣的办法,实现循环经济的税收优势;③取消对农膜、农药特别是剧毒农药免征增值税规定,以免对土壤和水资源的保护产生不良影响。

(2)调整和完善消费税相关政策。尽管2006年的消费税调整体现了国家利用税收手段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鼓励发展环境保护型、节约资源型、高附加值产业,但同时也存在“抓大放小”等方面的问题。需从以下两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一是在更大范围内将非循环经济范畴的重要消费品纳入消费税范围,以此拉开其与循环经济产品的税负差距。尤其是应把资源消耗量大的消费品,如一次性生活用品、高档建材、原浆纸列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二是为了促进节能,对使用新型或可再生能源的低能耗的交通工具实行低税或免税。对于资源消耗量小、能循环利用资源的产品和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绿色产品、清洁产品不征收消费税。

(3)完善营业税优惠政策。对从事节能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循环经济基本特征篇12

一、生态经济的特征

任何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组成,生态与经济作为人类社会不可跨越的两大环节,其组合自然也就具备了一定的特征。

第一,系统性特征。生态经济作为一个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但在这众多要素之中,生物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这种系统性是以生物为中心的,没有生物的存在就不存在生态系统,而生物与环境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它们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和某些信息流使得生物得以跟环境进行交换,从而形成开放系统。这种开发系统的存在,使整个自然界处于良性循环状态,而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界的正常循环,否则经济的发展就会产生诸多难以解决的后患问题。再者,生态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其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必须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只有这样,生态经济的系统性特征才能凸显出来。

第二,协调性特征。协调是一种普遍规律,无论在自然社会还是人类社会,都起着其他要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存在协调,才可以表现出整体效应,才能反映出1+1>2,但协调的关键是什么呢?就是人类不仅要懂得正反馈还要懂得负反馈,既要懂得加也要懂得减,因为在一个系统里只有有加有减才能保证它是最稳定的,才能得到良性循环。如一个地方若鸟很多,那就会使虫很少,而虫一少,树就长的好,进而就为鸟创造了更好的生存条件,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在这个循环里有一个负那就是虫少了。假如虫多了,那就会使树少,鸟也就没了生存条件,那这个系统里就不稳定了。

第三,循环性特征。整个自然界存在着一种循环,而这种循环也是其靠自身的力量来完成的,在这一点上,外力的作用很是有限,但人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干预这种循环的进行,由此也才形成了“恶性循环”和“良性循环”的概念。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各要素中,资本在循环,劳动力在循环,而惟独生态没有形成循环。而生态经济则要求必须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因为如果经济活动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就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而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此外,生态经济还具有一定的新的价值特征。生态经济在考虑自然时,已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仅将其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也不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生态经济这些特征的存在,就要求人类在采取经济发展手段时,必须在此基础上选取合适的路径,进而实现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生态经济的路径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步,但是这两个化带来了突出的生态矛盾问题。如工业化与环境污染,由于我们以前的发展是粗放型的,工业化越发达,生态破坏越严重,突出表现在大气上,如说大气里面二氧化硫超标会引起酸雨,2003年浙江的酸雨率是84%,珠江是50%,江苏是30%。现在我们沿海地区的电子工业很发达,它使用了高分子的化学物和重金属材料,造成了电子垃圾和含有剧毒的持久性的有毒物质。一台电脑需要700多个化学原料,其中50%以上对人体有害。那些地区的大批农民从事于电子产品的测检工作,引起了大量环境污染,更大的危害就是重金属通过土壤到生物再污染到人体。如有些地区的重金属超标在水稻上占80%,蔬菜上占60%,我们知道,重金属的土壤污染,菜园土大于水稻土,水稻土大于果园土,果园土大于旱地土,为什么菜园土最严重呢?就是因为城市垃圾在菜园土里的利用,还有农药的残留也引起了毒害。我们很久以前就禁止使用农药DDT,然而最近我们在人奶里发现了DDT,其含量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水平。根据世界银行对我国的评估结果,他们认为中国大气跟水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应该占全部GDP的3%~5%,当然这一数字的准确度有待考证,但这种状况也的确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即单纯的经济增长,如果不考虑资源与环境的治理支出的话,那国民经济的增长是不实在的。所以我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生态,要把产业调整到良性循环方向来发展,从而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以提高资源效率、生产效率与经济的总体增长竞争力,因此考虑生态经济的路径选择也就成为我们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任务。

首先,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自然观路径。大自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和物质基础,即不是救世主,一切依赖与大自然的恩赐;又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源泉。人定胜天,毫无节制地去索取、征服和对抗大自然;而应善待大自然,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科学地改造和利用大自然,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用新的自然观改变传统的依赖与对抗大自然的观点,规范人类的行为方式,合理开发和利用大自然,使环境资源为人类生存已发展所永续利用。其次,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路径。发展是硬道理,而发展到底为了什么?可持续发展的实质目的,是通过在发展的过程中切实维护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可持续性,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更充分地满足当代和后代人的需求,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正如同志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所说,如果我们的国民经济搞上去了,而环境污染加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下降了,这不符合我们党的宗旨,也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的。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防止和克服与之相反的种种发展观,和行为方式,这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根本目的。

第三,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价值观路径。他的基本内涵,是要求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与同步建设(以下称“三同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以下称“三个效益”)的统一。再计算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时,不仅要看经济发展本身的增长率,而且要看经济发展给社会尤其环境所带来的影响,经过对比,扣除其外部的不经济因素,才是经济的实际发展水平和质量。这是我国正在强调的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也是一些国际组织所强调的绿色GDP的基本要求。我们按绿色GDP的计算公式,对我国近几年国民经济增长率中的外部不经济因素进行了测算,以年均增长率7%~8%为基点,分别测算出我国经济增长率中的外部不经济因素为12%、8%、4%。显然前两个概算的数据是不客观的,但在国家相关部门正在进行“十一五规划”编制时,不能不承认后一个概算数据的事实。这种事倍功半状态的出现,是单纯经济效益价值观指导下,实施不规范行为方式的必然结果。实践证明,只有树立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坚持“三同步”和“三个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才能提高经济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跟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步伐。

我国的资源人均占有量较低,如果不对生态进行强有力保护,那经济的发展将会受到更大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树立生态价值论的观点,因为“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到生态资源的稀缺性、有用性,实行的是成品高价、半成品低价、资源无价的定价制度”,这种思维模式的存在就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的发展速度过于依赖于生态的供给乃至破坏,但生态也是无情的,你向它索取了多少,它也要向你索取同等的数量,其最终的结果就是资源破坏、人与生态关系失调,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因此只有运用全面的观点来分析经济与生态的问题,才能从理论上、体制上和政策上真正解决生态保护问题,进而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三、结论

任何事物都是相联系的,生态与经济也是如此,所以找到适合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遵循一定的规律来安排经济的发展是实现二者共赢的重要方法。如今,工业现代化与城市生态化正融为一体,21世纪的世界,依赖城市化使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大多数国家进入了工业化过程,使人类进入了后工业文明时代,但环境污染问题却日益严重,进而造成生态状况的恶化,这种情况反过来又索取了人们以前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所以当人们认识到这一问题后,便开始考虑如何协调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共处,只有实现了这一突破,人类才能幸福地生活,社会也才能健康地运行。

参考文献:

[1]王军: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年

[2]: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循环经济基本特征篇13

0 引言

经济发展模式是影响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过去传统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严峻挑战,也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面对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国情,要确保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如果不加快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就会出现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发展难以为继的窘迫局面。

1 传统发展模式使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内部失衡

传统经济发展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过去,我们曾经或正在以经济增长论发展,或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将实现人的全面需求作为发展的最大动力。这种对人类及人类社会片面关注的结果必然造成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内部失衡。

生态系统的失衡,使生态环境自有的生命支持功能与生态服务功能降低,导致生态资源将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稀缺资源,甚致造成环境灾难。传统发展模式随着人口的膨胀和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在造成自然环境不可逆转性破坏的同时,也削弱了生态支持能力和服务功能,使生态濒临崩溃的状态。虽然环境影响的滞后性使我们目前无法准确测定人类距离全球生态极限还有多远,但我们却清楚地看到全球气候变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土地沙化、臭氧层空洞等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灾难,伴随着人类跨入了21世纪,成为新世纪的难解之结,而且其影响远远超出地或的界线。

经济系统的失衡,使经济发展的持续能力降低,也阻碍了经济发展,甚至引起恶性竟争。其实发展即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还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在谋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实现经济与文化、政治和环境的相互协调,而且要关注社会发展的人文性和价值性,谋求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繁荣。

2 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

发达国家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摸索形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四种基本模式,使循环经济在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扎实有效地开展。

一是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基本特征是:通过推行清洁生产、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组织企业内部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延长生产链条,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尽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同时提高产品的耐用性等。

二是区域生态工业园区模式。基本特征是: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建立工业生态园区。

三是社会层面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体系。基本特征是:建立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再利用体系,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源的循环。

四是社会循环经济体系。基本特征是:把整个社会作为循环经济的整体,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自然资源消耗最小化、环境负担最小化,把全社会建成循环型经济社会。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