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分析化学实用13篇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篇1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吉林省长春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0253-3820

国内刊号:22-1125/O6

邮发代号:12-6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2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SCI 科学引文索引(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百种重点期刊

中科双高期刊

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分析化学篇2

在现在的分析仪器中,配备相适应的仪器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例如,一个企业要想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必须得有分析实验室,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现在或多或少还有一小部分特别是一些小型企业的企业家认为这些东西无所谓,因为一般的分析仪器价格都比较昂贵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年来食品安全事故,环境问题等问题屡屡频出的原因故无论从一个小小的产品,还是到我们口常生活,吃、穿、住、行,到航空航天、宇宙探索等高端领域,没有这些分析仪器,科技无法进步,文明就无法前行。

在科技水平先进的一些国家在生物技术与食品分析中已基本采用仪器分析方法代替化学分析方法即手工操作的老方法,气相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均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分析化学的研究,是方法和仪器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如今分析化学的研究工作方向明显向应用方面倾斜,而分析仪器则向微型化、智能化发展微型化和智能化是分析仪器发展的主要方向,即更小、更巧并带有更好的软件这不仅因为它可以提高效率,节省开支,实现自动化,而且排污少,是一种绿色技术还可以做到便携式,利于作现场监测以至做成穿戴式、植入式仪器,便于随时随地观测所要的信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仪器分析为什么不能完全取代化学分析?

一、根据分析原理来分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

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历史悠久,是分析化学的基础,故又称经典分析方法)。

化学定性分析:根据反应现象、特征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

化学定量分析:根据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计量关系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使用仪器、设备简单,常量组分分析结果准确度高,但对于微量和痕量组分分析,灵敏度低、准确度不高化学定量分析主要采用常量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光化学、电化学、热、磁、声等)。

二、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的相同点

两者都可以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方法化学分析法一般作为常量分析即含量较高的分析方法,准确度较高,一般可达到千分之几左右;而仪器分析方法一般作为微量、痕量分析即含量相对较低的分析方法,准确度不高,一般要高于百分之五及以上等,一般的常量分析是无法使用的。

三、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的不同点

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适用范围不同:化学分析主要适用于被测分析物含量在常量或半微量中的组分的测定,化学分析的准确度较好,但是精密度不好,即对常量或半微量组分可以准确测出其含量;但是对于微量组分效果较差甚至不能检出,其误差范围较小,通常要求控制在0.1%以内;而仪器分析主要用于微量甚至是痕量组分的分析,仪器分析准确度较差,但精密度很好,可以定性或定量地测出微量组分,但误差范围较大,在1%左右或更大。

例如,某一样品要求检测的组分在被检测物中含量是90%,那么检测的误差要求在1%左右就比较大了,即检出89%-91 %,而要求误差0.1%左右就比较合理,即检出89.9%-90.1%,此时适用化学分析;使用仪器分析显然误差很大而对于测定某一样品含量在0.1%左右的组分,误差1%左右就可以,即检出0.09%-0.11%,而要求误差在0.1%则就没有这个必要,即检出0.099%-0.101 %,此时便适用仪器分析。

四、仪器分析方法相对于化学分析方法的特点以及两者的关系

仪器分析:主要用于进行微量、超微量分析主要有以下特点:快速、灵敏,所需试样量少,操作简便、分析速度较快、但相对误差较大,准确度就较差,故只能适于微量、痕量组分的分析但两者并不是孤立的,还是有密切联系的。

分析化学篇3
分析化学篇4

分析化学是化学类专业本科生的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分析化学的教学质量的好坏在培养化学类专业本科生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分析化学实验是以实验操作为主的技能课程,其在分析知识的灵活应用和分析技术的训练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经过学习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学生能加深对基本知识如“量”与误差的理解,熟练掌握分析化学实验技能和基本操作,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我校分析化学于2007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并开始招生,近年来分析化学方向获得过省部级奖励3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6项、厅级项目10多项,申请专利10多项,100多篇。针对我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即从教学为主的高校逐步转向以教学研究为主的高校,改革教学质量的任务也迫在眉睫。因此,笔者在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中进行了包括实验教材、实验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的大量探索,以强化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同时通过实验教学反哺分析化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建设,全方位提升分析化学实验和理论课程教学质量。

一、精心选择实验教材,理论主讲教师参加实验课教学

分析化学理论教材和实验教材均选自武汉大学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分析化学》(第五版)和《分析化学实验》(第五版),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百门精品课程教材之一。笔者作为分析化学理论主讲教师,一直参加实验课教学,从而便于开展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便于发现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方面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比如笔者根据学生用间接碘量法测铜合金中铜含量和络合滴定法测定自来水硬度的实验,将分析化学理论课内容穿插在在实验内容中,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理解加深,同时通过实验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树立“量”的正确概念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二、合理设计实验教学内容,体现层次性和实用性

以实验教材为基础,根据高等教育改革方向要求和我校教学研究型学校的发展要求,建立了“基础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开放创新型实验”的多层次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技能,突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基础型实验是夯实学生实验基础、培养学生实验基本操作实施能力的关键,因此针对基础型实验,教师应对学生的基本操作训练进行全程指导,在天平称量、溶液配制、滴定和重量分析等基本操作方面对学生进行专题训练。让每个学生都能规范和熟练地掌握上述基本操作。

综合设计型的实验是以综合性、设计性分析化学实验为主,结合分析化学的前沿技术和方法,体现系统性、前沿性和全面性,要求学生结合多种实验操作技能、前沿技术和多个理论知识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设计具体的实验路线,选择合适的实验操作仪器,以期提升学生对分析化学实验中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以养成良好的科学素质,基本掌握化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我们在综合型实验中开设了如“混合碱组成的测定”和“食用米醋中总酸量和氨基酸氮含量的测定”等实验项目,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既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化学实验和生活息息相关,又培养了其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开放创新型实验通过“挑战杯选拔赛”和教师的科研课题而设计,依托学校开放实验室平台实现,引导学生进入学术领域,促进学生的本科教学课程知识与学科科研的互动,调动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华东交通大学选拔赛”平台,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指导老师的科研课题情况,自主撰写项目申请书、项目方案设计和完成项目实验内容,从而启发、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进一步夯实分析化学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基础,同时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指导老师在评审挑战杯项目申请书时,主要侧重项目申请书有无独特的见解、有无新颖的设计思路和有无现实可行性等,筛选出优秀的挑战杯项目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华东交通大学选拔赛”。例如筛选的层层组装法构筑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及其应用和无试剂型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和应用均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西赛区”三等奖。同时,笔者以科研为驱动力,带动学科建设和实验教学,每年从科研工作中抽取部分成果编写实验项目,确保实验内容与时俱进且具有较高的创新性。

三、建立闭环量化考核体系,提高教学效果

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自觉性、提高教学质量,并使成绩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对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我们建立了“实验学习前(预习考核)+实验学习中(平时考核)+实验学习后(期末考核)”的闭环量化考核体系,并对各个环节的考核进行了具体量化(如表1所示)。

实验预习考核能督促学生了解实验的原理,明确实验的难点、关键步骤,做到“有备而来”,带着问题上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平时考核占比达到50%,注重延伸和累计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期末考核由笔试和操作考核两部分组成,笔试主要考查分析化学实验原理、实验后的问题解决和重要实验条件的把控等内容,这些内容与分析化学理论教学紧密相关,反哺理论教学;操作设计考核在考查学生基本实验方案设计、操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的同时还通过附带思考题的方式考查学生的创新科研能力。

四、结语

实践表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能力、解决实验问题的思维能力和设计新型实验项目的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分析化学理论,反哺理论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教学的改革,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学生在实验积极性、理论知识掌握及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很大提高。为适应学校发展方向和社会发展需要,我们将不断探索如何将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前沿科学、实际生产和现实生活需要更紧密结合,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新实践和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俞汝勤,梁逸增.分析化学教学的发展[J].大学化学,2000,15(1):1-4.

[2]李秀华.优化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30-33.

分析化学篇5

主办单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山东省济南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8-6145

国内刊号:37-1315/O6

邮发代号:24-138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2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分析化学篇6

一、关于“审美文化”

伴随着文化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审美文化”这一美学概念曾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学界引起广泛而热烈的讨论,至今这一概念仍受到关注。学界从不同的角度对“审美文化”加以探讨,发表了大量颇有价值的意见,对美学、文化研究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其他学科的研究也产生了颇为有益的借鉴意义。

“审美文化”这一美学概念,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席勒在1793年到1795年之间所撰写的《美育书简》。在《美育书简》的第一封信中,席勒开门见山地谈到:“我所要谈论的主题与我们的幸福直接相关,并与人性的道德高尚不无联系。”[2](P35)这就表明,他所关注的不仅是美学和美学本质的问题,同时也包括了美育问题,如何培养完美人性的问题,也即人如何通过审美状态与教育实现由感性状态达到理性和高尚道德状态的问题。在席勒看来,人会离开他的使命走上两条不同的道路,或者成为粗野的牺牲品,或者成为懒散和堕落的殉葬品。因此,“应该通过美把人由这两条歧途引上正路。美的文化何以能同时对付这两种不同的弊端,把这两种矛盾的特性统一到自身?它能够在原始的人那里使自然(本性)受到束缚,在野蛮的人那里使自然(本性)获得自由?”[2](P66)也就是说,如何使感性的人通过美的文化所及的领域陶冶为审美的人,进而成为道德的人、自由的人。上述论题都引起了席勒的极大关注。在席勒看来,在自然状态的生活领域里,人必须开始他的道德生活;在人的受动状态下,就必须开始他的自动性;在他的感性范围内,就必须开始他的理性自由。而这些“可以通过审美教养来实现,审美教养使一切事物服从于美的规律,使自然规律和理性法则都不能束缚人的自由选择,并且在它赋予外在生命的形式中显示出内在的生命”[2](P120-121)。席勒所关注的这些问题,显然超出了纯粹的美学、审美趣味等问题,时代、政治与美育等问题密切相关。前者应可看作是审美的问题,后者则可以看作为广义的文化问题。尽管审美从根本上说来依然归属于文化,然而,它在此被赋予一种突出的地位。因此,人们不难理解,在《美育书简》中,席勒直接将二者关联起来并提出了“审美文化”这一概念。

在席勒所提出的“审美文化”概念中,文化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它属于审美文化或审美教育文化。美作为文化与教育的核心内容,被置于人性的高度与历史发展的背景中加以研究,并努力从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自然与道德以及真、善、美的统一中去揭示美的本质。席勒所作的这样一种探讨,与德国古典美学家惯于将文化与精神自由联系起来,与构成人类本质力量的内在因素联系起来,与人的内在人格的自我完善联系起来的做法是一致的[3](P15-18)。

在席勒之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斯宾塞在1861年出版的《论教育》一书中,从教育的完整性与艺术的伦理性角度出发,探讨了“审美文化”在社会人生中的意义。斯宾塞在其著作《心理学原理》中,进一步将进化论用于说明审美情感的起源和延续。在斯宾塞看来,人类具有积蓄较多精力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生存来说是必要的。而当人能更有效地适应社会时,所积蓄的精力便可用于创造性艺术的表现[4](P13-14)。与之同时代的莫里斯,沿着斯宾塞关于“审美文化”的思路,肯定了艺术的社会与道德功能,认为艺术的崇高目的在于给人以审美愉悦,同时,它也有助于恢复人类的尊严和提升人类的精神境界。这样一种审美文化的观念,在20世纪的学者利维斯以及马尔库塞等人身上得以延展。马尔库塞在其《爱欲与文明》一书中,吸收融会了席勒的审美文化思想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原理,呼吁打造一种“无压抑性的文化”,也就是马尔库塞式的审美文化。这种文化以调和快感与自由、本能与道德、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冲突为特征,主张一种可望把工作转化为游戏,把生活转化为审美,把必然转化为自由的“新感性”。[3](P19-23)在这里,值得人们注意的还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在以文化与机械文明的对立为理论前提的基础上,使用审美文化这一概念的。在他们看来,审美文化就是生活的审美化,它标志着艺术与文化的商业化以及人的内在性的消解。阿多诺在《美学理论》一开头便指出:“由于社会日益缺乏人性,艺术也随之变得缺乏自律性。那些充满人文理想的艺术构成要素便失去了力量。”[5](P2)与席勒对审美文化持一种乐观的看法相反,他们对文化工业时代的人类文化更多的是持一种悲观的态度。在他们看来,传统美学所具有的精神性和自由性的文化品格,此时已经泛滥为人的无限制的消费与享乐欲望。审美文化的展开,不仅没有实现席勒所向往的人性的完整,相反却是人性的日益分裂与畸形,是机械文明对文化的全面整合。[6](P31-32)因而,到20世纪后期,在日益商业化的娱乐文化的冲击下,审美文化的发展与流变跟早先的自席勒以来的审美文化理念不断疏离。

在中国,审美文化这个概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有了零星的介绍与研究,到20世纪90年代逐渐形成研究的热潮。学者们从各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充分的阐释,至今对其研究仍然不断。这一研究状况与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所兴起的美学热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文化研究的关注是一致的。“一方面,美学与文学主体性理论有关,在文艺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另一方面,它又连接起‘文化热’,由‘美学热’发展为‘文化热’。”[7]

就审美文化的理论研究而言,叶朗主编的《现代美学体系》一书致力于将传统美学与当代美学贯通,建设一个现代形态的美学体系,并从审美社会学的角度来透视审美文化:“审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是审美文化。换句话说,审美文化是审美社会学的中心范畴,所有其他的范畴研究课题都环绕这一中心范畴而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8](P258)应该说,强调审美文化与审美社会学之间的关系、并将二者沟通起来不仅意味着传统美学与当代美学的贯通,而且也与自席勒以来对于审美文化的关注有其内在的一致之处。对于审美文化,该书作了这样的界定:“所谓审美文化,就是人类审美活动的物化产品、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的总和。”[8](P258)这里,更多的是从人类的文化活动这一重要层面出发所作的定义,是一个包容相当广阔的概念。

对于审美文化的概念,从大的方面来说,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审美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审美层面,是指人以审美的态度来对待各种文化产品时出现的精神现象。”[9](P10)确认审美文化是文化整体中的一个层面,属于文化中的一个子系统,那么,它与其他文化层面是什么样的关系,它自身又有哪些特征呢?

一种看法认为审美文化是整个文化中具有审美性质的部分,是具有一定审美特性和价值的文化形态。而关于审美特性与价值问题,概括而言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第一,感性意象性,即包含有感性的、情感的意义。第二,无功利性或超功利性,这是源自于康德对审美判断的第一个契机的分析:鉴赏是凭借完全无利害关系的快感和不快感对某一对象或其表现方法的一种判断力。直至当代,仍然用有无功利性作为审美性或非审美快感的分界线。第三,心灵自由性。一事物如有审美性,当它与人处在特定的审美关系或审美状态中,它能使人感到一种心灵的自由。第四,精神愉悦性,一种不同于纯粹感官快适的精神愉快。上述四方面是衡量一个文化产品或事物是否具有审美特性和价值的基本尺度。从这样一个尺度出发,就可以将作为人类重要精神产品的文学艺术,视为具有上述审美特征的集中体现。而且,它不仅可以包括当代文化或大众文化中的审美部分,也可涵盖中、西乃至全世界古代文化中的具有审美价值的部分。在这个意义上,审美文化可理解为“以文学艺术为核心的、具有一定审美特性或价值的文化形态或产品”[10](P47)。

另一种看法则从文化发展的历史角度出发,认为审美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到现阶段所出现的高级形式,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因而,审美文化“是一个现代概念,是审美文化自身分化和去分化的历史产物”,“是体现了现代性的重要范畴,它不可能出现在原始文化中,也不会出现在古典文化里。”[11](P51)这强调了审美文化的当代性,认为它主要是一种当代性的和描述性的话语。当代社会中人的审美活动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审美文化研究在现实中,已经不可能仅仅存在于以往美学中纯思辨的观念判断和单纯心理范围的审美经验分析,而必定直接关涉当代社会的全部文化现实,体现当代大众的全部生活意志。它是一种基于当代文化进程之上的特殊规定,而非指涉范围的规定。在这个意义上,当代形态审美文化研究中的“审美文化”概念超越了经典的“美”或“艺术”概念,呈现出某种“非美”或“非艺术”的特征。“审美文化”的当代性质,突出体现出它对大众生活活动普遍的、日常的价值存在方式的认同,与之相应的,是它具有强烈的“世俗性”意味,把精神的活动从超凡世界拉回到一个平凡人生的实际经验之中,并且强调审美文化的“批评/重建”及其与大众生活的积极对话的意义。[12](P1-13)

还有一种看法试图将上述两种看法综合起来,将历史与逻辑统一起来,把审美文化看作现代文化的主要形式,它把超功利性和愉悦性原则以及自由创造精神渗透到整个文化领域,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这种看法试图既坚持审美的基本原则,明确规定了它属于高尚的精神生活领域,同时又涵盖人类文化发展的新成果,不仅文学艺术可以成为审美对象,文学艺术之外的广大文化领域,也都可以是审美的,从而扩大了审美的普遍社会意义[13]。

在对审美文化的研究中,学界正是从不同的角度来透视审美文化,对其进行探究,出现了多重意义的审美文化,诸如大众审美文化、当代审美文化、古代审美文化、传统审美文化、儒家审美文化、民族审美文化、都市审美文化、大学审美文化、应用审美文化、服饰审美文化、语言审美文化、性审美文化和受众审美文化等。这些研究都是从特定的范围出发,从各自的角度对审美文化进行观照。应该说,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就审美文化而言,在一些重要问题上的观点已逐渐趋于接近。比如,认为审美文化是以文学艺术为核心的、具有一定的审美特性和价值的审美形态或产品,不仅包括当代文化中有审美价值的部分,而且可以涵盖中西乃至世界古代文化中有审美价值的部分。审美文化是人类发展到现代所出现的一种高级形态,它把艺术与审美诸原则渗透到文化及社会各领域,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使人的物质化生存变为艺术化生存。在今天,审美也就是对现代化社会的前瞻,是对人的再塑造,是对人类历史上一切文化成就的批评继承及扬弃。同时,审美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人文的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文学艺术,通过审美,要体现出对人的关怀。

与此同时,人们也注意到,审美文化的问题不仅是某一学科的问题,它属于传统的文艺学、美学和当代信息学科交叉融通的新领域。在审美文化下,可以整合多学科的研究优势和成果,审美文化研究可以与哲学、法学、政治经济学、传播学、新闻学、文化产业、文学和艺术学结合起来,并进一步向其他学科与领域渗透,不断扩大其研究成果[14]。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审美文化问题的研究与探讨,不仅对深化这一问题的研究本身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还为交叉学科的发展与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二、叙事学的文化研究

我们知道,叙事学研究由经典叙事学向后经典叙事学的转化,与国内外学界所广泛开展的文化研究在时间上大体上是前后相应的。“文化研究”有其相对固定的主题和特征,但毕竟又是一个富于变化、难以定位的知识领域,“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为文化研究划出一个清晰的学科界限,更没有人能为它提供一种确切的、普遍接受的定义。”[15](P1-2)不过,从广义来说,“文化研究”与文化休戚相关是不容置疑的。对叙事学的文化分析与运用与对文化研究的关注是分不开的。

那么,在叙事学的研究中,何不直接将与文化密切相关的研究称为“文化叙事学”呢?这样,就可以直接将之与文化关联起来了。在国际叙事学界,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有学者作了将叙事学与文化研究结合起来的尝试[16]。之后,又有学者进一步明确地提出了“文化叙事学”(cultural nar-ratology)的构想[17]。这就是英国学者马克·柯里于1998年在其《后现代叙事理论》一书中所明确提出的:

我想有两种观点能赋予文化叙事学的想法以意义。第一个观点是,叙事在当今世界中无所不在,普遍至极,以至于在考虑意识形态和文化形式的问题时不可能不碰到它。第二个观点是,文化不仅包括了叙事作品,而且由叙事所包含,因为文化的概念——不管就其一般性还是特殊性来说——就是一种叙事。[18](P106)

但是,关于“文化叙事学”的构想在学者与研究界并未得到有效的回应,“它几乎从未得到深入的发展”[19](P91)。不可否认,“文化叙事学”的构想有其合理性,从理论上说,它也应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可是,这一构想为什么没有得到足够的回应与发展呢?这一点从马克·柯里的上述表述中实际上已可见端倪。文化与叙事均是含蕴极为广阔、几乎无所不至的,而将这两个蕴含广阔、无所不至的要素关联在一起,它就几乎无所不包,难以具有一定的范围与取向,而一个学科或学科分支如果难以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研究对象,也就难以在理论与实践上得到有效的扩展,因而行之不远。 当然,“文化叙事学”所表明的方向,并非完全未引起学界的注意,也不是完全没有得到回应。不过,它是以包含更为具体的特定研究范围的方式出现的。到现在为止,在与“文化叙事学”这一构想以及叙事学与文化研究相沟通的相关研究方向中,出现了叙事学研究的两个分支,分别是“文化分析”(cultural analysis)与“文化与历史叙事学”(cultural and historical narratology)。

叙事学的“文化分析”研究以荷兰学者米克·巴尔为代表。从米克·巴尔对文化与叙事之间的关系、叙事学研究中跨学科之间对话的深度以及叙事理论可拓展的层次等三个论题的回答来看,巴尔的“文化分析”是最重要的文化研究与叙事理论的综合。米克·巴尔是最初意识到“叙事学之基点”有赖于它所建立起的与文化研究的密切对话的理论家之一。巴尔不是将叙事理解为一种类型,而是一种模式,文化中一种积极的力量。首先,巴尔所关注的主要不是文化的过程而是对象(文本、绘画等),而将对象特征的归纳落实到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的性质。其次,她的“分析”指向的是对对象的形式层面的认真“细读”。[19](P91-92)在米克·巴尔1997年修订、再版的《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一书中,展现了对“文化分析”的特有关注。该版特意增加了以“结语”方式出现的新的一章,即“叙述学的文化分析运用”。该章开头这样说道:“在此书的较早版本出版的约十年时间里,我越来越意识到并开拓了叙事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的探讨。我的兴趣的这一变化可以从本书所增加的更多例证中得到说明。通过以结论的方式,我希望提出叙述学与已被称为‘文化研究’而我宁可称为‘文化分析’这二者之间关系的一些看法。”在她看来,叙事是一种文化理解方式,而叙事学是对于文化的一种透视,它应该在理解这一行动中显示文本与阅读、主体与对象、作品与分析之间的相互关系,它能够在任何文化表达中,在没有特定的媒介、模式或运用的情况下,区分出不同的叙事所在地,以及诸如叙事对于对象的留存以及对于读者、听众与观众的不同效果等。[20](P263-268)而在《人文领域的流动思想》一书中,她常常运用那些源自于经典叙事学的概念和术语,而将它们看作为一种“流动思想”(traveling concepts)。这种“流动思想”在词与思想、概念之间流动,在科学与文化之间流动,在学科之间、如涉及视觉与语言的学科之间流动,在思想、概念与对象之间流动,也在思想与概念本身之间流动[21](P22-49)。显然,这是叙事学研究中所进行的文化分析的一个很好例证,也是运用经典叙事学的概念与思想进行后经典叙事学研究的具体表现。从巴尔所出版的大量著作来看,表面上它们似乎显得毫不相干,诸如从结构主义叙事学到艺术史,从圣经研究到女性主义研究,这样的著作都可以在巴尔那里找到。但是,值得人们注意的是,在这些看来不相干的作品中,实际上都贯穿着她所谓“叙事学之基点”(the point of narratolo-gy)[22],其中就包含着叙事学与文化分析之间的密切联系。

“文化与历史叙事学”则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德国与奥地利学者所展开的研究中表现出来的。这一研究注重将叙事学的模式整合进对共时的文化系统与历时过程的分析中。对于叙事类型的历史透视,德国学者斯坦泽尔在其论叙事类型的论述中就已经有所预期,而德国学者莫妮卡·弗鲁德尼克则在其《走向“自然”叙事学》一书中,进一步强调了叙事形式的历史层面。她明确宣称,要按照认识(“自然”)的标准重新界定叙述性,而且,“不像大部分其他的叙事理论,这一新的模式是一种明确而又有意地属于历史的。”[23]她全面阐释并重构了从中世纪到后现代文学的叙事形式,表明叙事手段并不是一种超历史的现象,而是在一个长的历史时期中发展着,并对历代读者的认知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她的研究中,她特别关注的是,“与‘经典’叙事学相反,不是从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小说占优势的观点来探讨叙述性,而是从那些迄今为止较少吸引人们进行分析的话语类型来探讨叙述性。”这就是口头与拟口头故事讲述类型,包括会话叙述和口头讲述史、历史写作、书面叙述的早期形式(中世纪诗体史诗,中世纪历史与圣徒行迹,14到16世纪早期书信中的故事讲述,伊丽莎白时代到贝恩时的叙事文),以及属于另一端的范围,即后现代主义文学。后一领域包括一些广为人知的写作模式,诸如中性叙述与现在时态小说,此外,还包括第二人称小说与用“我们”形式叙述的小说,或以“它”、“一个人”、“人”叙述的文本,以及现代作家的实验写作。通过对一些文学史上尚未引起人们注意的叙事作品的分析,并使这一分析与发生在出现这些作品的时代作一种历史关联与透视,从而显现出文化与历史层面相结合的叙事学研究。而另一位学者安斯伽·纽宁在其《走向文化与历史叙事学》[24]一文中,则以实例分析将文化与历史叙事学结合起来,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包括史撰与虚构叙事之间的关系、不可靠叙述与多重透视、形式与原型的功能、女性主义叙事学等,充分表明了叙事分析所具有的启发价值。

作为叙事探究中引人瞩目的文化研究方式,无论是“文化分析”还是“文化与历史叙事学”,都表明叙事及其形式是历史文化的、积极的、影响发展的力量。叙事形式的语境化与“历时性”,可以对文学与文化史研究做出重要的贡献,同时,也对调整叙事学的传统范畴提出了挑战。[19](P92)由此可见,文化叙事学的构想尽管显得过于宽泛,难于形成有力量的着力点,不过,这个方向仍然是值得肯定的。而沿着这一方向所形成的不同的叙事学研究,均可显示出其对叙事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所产生的有益影响。

三、叙事学的审美文化研究

就叙事学研究而言,我们知道,在其发展过程中,单一的叙事学已经发展为多重意义上的叙事学,这正是在叙事学研究中学科交叉与研究范围拓展的表现。将审美文化与叙事学关联起来,正是在学科的交叉与拓展方面所作的一个尝试。当然,正如将“审美”与“文化”关联起来并不意味着二者是平行的一样,在这里,将“审美文化”与“叙事学”关联起来同样并不意味着“审美文化”与“叙事学”的简单相加、平行或重叠。叙事学的审美文化研究,其基点依然在叙事学的层面上。叙事学领域中的基本理论、方法与原则,在这一研究中并未被弃置不顾。但是,作为叙事学研究的一个拓展,叙事学的审美文化研究与一般的、传统的经典叙事学研究又有何不同呢?两者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叙事学的审美文化研究力图摆脱传统的经典叙事学所致力的纯粹形式层面的研究,而力图将形式与语境、历史、文化、审美判断和审美价值意义等多方面要素连接起来。然而,它又并非简单地回到诸如传统的文学的社会—历史研究、意识形态—政治批评等方式中去,它以叙事学研究作为出发点,以叙事学研究所积累起来的理论与方法、以其所注重的形式研究等作为讨论的重要基础,又不囿于原有的理论范式与方法。叙事学的审美文化研究自然与文化有着内在的关联,但这种关联不是指那种宽泛的、无所不至的指向,而是审美文化意义上的关联。因而,这一研究无论与传统的经典叙事学,还是与文化叙事学、文化分析,以及文化与历史叙事学都有区隔,它有其自身与前者有所不同的着力点,这些不同将可以使之在后经典叙事学的研究中发挥自身的作用。自然,它与前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与交叉,因为,即使是新旧研究范式的转变与交替,其间也不一定有一道清楚的界限,而是如库恩所说:“在这个转变期间,新旧范式所能解决的问题之间有一个很大的交集,但并不完全重叠。”[25](P78)

前面已对“审美文化”所包含的意义作了探讨,而叙事学的审美文化研究显然与前述探究不可分割。我们将透过对“审美文化”意义的把握,来构建叙事学的审美文化研究,尽管不见得、也没有必要对所讨论的“审美文化”的意义亦步亦趋。如此看来,可以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角度以及学科关系等四个方面对叙事学的审美文化研究做出说明:

第一,叙事学审美文化研究的对象是具有审美文化特性和价值的文化形态或产品。对叙事学审美文化研究对象的界定包括两层含义,分别是研究对象的存在形态和审美文化特性。

当前,叙事学学科研究对象已经扩展到了具有叙事性的一切文本。叙事学审美文化研究的对象扩展与当代叙事学学科发展的方向相一致。不论存在形态如何多样,只要该文化形态或产品具有审美特性和价值,都可以列入到叙事学的审美文化研究中。因此,举凡音乐、绘画、民歌、舞蹈、民俗、神话、史诗、乃至民居建筑、工艺美术、服饰刺绣、广告等,均可列入叙事学审美文化研究的范畴。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文化研究蔚为大观的今天,无所不包的文化内涵和研究重点的快速更新使所有赋有“文化”二字的研究学科面临流入空疏的危险。所以,为了防止研究的泛化,强调研究对象本身所有的审美价值的本质属性就成为叙事学审美文化研究的出发点。

在判断研究对象的审美价值存在与否的过程中,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审美价值的当代性和历史意义。审美文化既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当代特征。但同时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割裂它的历史性存在。也就是说,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今天的审美文化自有一个可以追溯的过去。同时,人类共通的人性也决定了那些依附于过去历史的审美文化也有一个健全人类心灵的永恒力量。所以,不仅是体现当代的、作为现代性表征的审美文化具有为叙事学审美文化研究所涵盖的研究价值。同时,中西乃至世界古代文化中有审美价值的部分也理所当然地应该纳入到研究的范畴中。特别是“作为人类重要精神产品的文学艺术……是一切文化产品和形态中审美特性最突出、审美价值最高的部分,是最典型的审美文化形态。”[10]因而,文学艺术作品应该成为叙事学审美文化研究的主要对象。通过对文学艺术作品的研究彰显出文学艺术作品本身的审美价值与审美文化的意义。尤其是作为文学艺术的核心存在的“经典文学”、“经典艺术”,其研究的价值不言而喻。“经典文学”、“经典艺术”经过了历史的检验,仍然散发着恒久的艺术魅力。经过各个时代的增补删减和研究者的考据,“经典文学”和“经典艺术”的文本基本上已经形成了稳定状态,这为研究提供了便利。特别是前人所留下的研究资料,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均成为开展新角度、新方法研究的前提。

当然,“审美文化”的当代意义以及它在当代的特殊表征也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审美文化的提出与当代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伴随着工业时代出现的大众文化的勃兴,后工业时代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品的大量出现促使人们审美意识的“又一次”觉醒。日常生活审美化将审美文化的当代属性推到了一个极致。文化艺术品的世俗性和商业性是当代文艺研究不可回避的现实。在这个意义上,叙事学的审美文化研究有必要对当代文化产品给予特殊的关注。对于引起当代人广泛兴趣的大众文化与艺术,诸如电影、电视、传媒、网络文学等给予必要的注意,使叙事学的审美文化研究能够回答与阐释当代大众文化与艺术问题,从而赋予其当代性意义。这也是使叙事学这一当论范式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的有效途径。比如,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当代这个网络世界里,网民的人数逐年增加,目前全球网民已经突破10亿,中国网民以1.8亿排名世界第一[26]。以网络小说的发展为例,在近十年内得到快速发展的网络小说不仅在网络世界中获得了较大的成功,而且已经通过图书出版、影视制作等其他传媒渠道受到广泛关注,影响越来越大。随着网络小说研究的深入,网络小说的表现形式被认为与后现代文学息息相关,体现出后现代社会的诸多特征。如果能从诸如网络小说的叙述情境、网络小说语言的狂欢化特色等出发,对于网络小说与传统的书面小说的关联与区别、网络小说与后现代社会的密切关联、网络小说的叙事特征及其审美文化意义等进行探讨,将对发展和繁荣网络小说起到积极的作用,进而对大众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审美文化的这些当代性问题的回答,必将使叙事学研究变得更有活力。

第二,在研究方法上,叙事学的审美文化研究强调对对象的“审美”研究,致力于对对象的审美价值判断。

经典叙事学从本质上说来是一种脱离语境的形式研究,这种形式研究敏于对叙事要素的提炼、分解、综合,对叙事要素的作用、相互之间的关系作细致的说明,以及进行模式化与程式化的考量等。在这些方面,它可以做出精细而颇具说服力的阐释。但是,无论是在形式研究层面本身,还是从形式入手所进行的叙事作品分析层面,它往往都自觉不自觉地排除对所分析的对象进行审美研究,甚至有意识地将审美研究摒弃于叙事学研究范围之外。而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它也往往要求研究者不具个人感情,以一种中立、客观的态度去对对象进行描述与剖析,而无需对对象作任何审美价值判断。传统叙述学力图避免涉及作品的价值意义等文学的形而上层面,并意图以此避开对一些涉及价值意义的问题的纠缠,自然与其学科理论特征相关。但这样一来,它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在文学作品、包括叙事作品中,涉及价值的、审美的、心理的这样一些文化意义上的因素无所不在,去掉这些因素,文学的魅力就将丧失,文学作品就不成其为文学作品。而完全抛弃审美价值判断的文学研究不仅将使研究的价值减色,使研究的路子越走越窄,也会令研究的成果逐渐趋于枯竭。实际上,这也正是传统叙述学研究在取得一系列成果之后,难以在原有的轨道上继续向前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27](P194-195)。乔治·桑塔耶纳在谈到美感的时候明确指出,美的哲学是一种价值学说,判定任何事物的美实质上是建立一种理想。应该说,人实际上是难于不具情感、不带自身的意识去面对其对象的。这就如桑塔耶纳所说:“抛弃了意识,我们就抛弃了一切可能的价值”;而“没有任何意识,这世界便没有任何价值”。因而,他提出:“为了这世界还有任何形式的美可言,我们就不但需要有意识,更需要有感情的意识。只靠观察是不行的,必须有欣赏。”[28](P12-13)

叙事学的审美文化研究所要做的,就恰恰不是那种专注于对各要素的客观的切分、分类、类型学的研究,即注重于观察的研究。尽管它并不排除各叙事要素,但它要透过各叙事要素,包括表面上看似不具审美意义的要素,进行审美研究和审美价值判断。至于对众多的各类叙事作品的叙事学研究与分析,就更为审美研究与审美价值判断以及对作品进行具有情感意味的欣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研究文学艺术的千姿百态、多方面功用和整个审美关系,以及分析艺术现象时,如果不仅从认识论观点出发,而且考虑到它们的审美价值意义和艺术价值,那么,“这种研究和分析有可能考察美学的根本问题,首先是对世界的审美关系在其客观制约性和主观表现中的实质问题。”[29](P9)可以说,叙事学探究中的审美文化分析与研究,将能够对经典叙事学难以避免的缺失与不足作出合理的修正与补充。比如,“聚焦”这一概念是叙事学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不可或缺的概念。它本身是一个取自摄影术的科学概念。经典叙事学家已经对聚焦作了细致的分类,对其在叙事作品中的种种表现与意义作了充分的阐释,其详细已使后来的研究者几乎难以置喙。但这些阐释几乎从未超越形式分析的层面,更多的是具有一种技术性的意义。如果换一个角度,从审美研究的层面出发,那么,“聚焦”及其在叙事作品中的体现应该具有审美分析的广阔空间。聚焦者与聚焦对象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大有不同的。它们都会对聚焦者的聚焦产生重要的影响,会在叙事作品中留下不可消除的痕迹,也使叙事作品显得千姿百态,具有不同的审美意义和不同的价值判断意义。诸如此类的研究将可以使叙事学研究不断开拓进取,使叙事学的审美文化研究在原有的基础上具有新的内涵。

转贴于

第三,叙事学的审美文化研究立足于“叙事学之基点”,以此规范其学科研究的方向。

上面所提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主要都是就一般意义而言的。我们知道,同样的研究对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从特定的学科方向与范围来展开研究。对于叙事学的审美文化研究对象,必须注意到其“叙事学”研究的意义,必须立足于“叙事学之基点”,这是叙事学审美文化研究最为关键的研究角度。因为,无论就广义的文化产品来说,还是就文学艺术作品来说,在进行叙事学研究时,都有其学科范围的要求。叙事学所研究的对象是叙事作品,而且主要是叙事虚构作品。这样的作品,无论以什么方式出现,以何种媒介表现,它都必须包含着叙事,而且主要应该是虚构叙事。这一点,对于叙事学的审美文化研究来说,同样不例外。因此,它的研究对象不仅是具有审美意义的文化产品,还必须主要是具有叙事虚构意义的文化产品。不论是文学或是艺术作品,是古代或是现代作品,是以文字或是以线条、色彩、音律以及其他媒介和媒介的混合物出现的作品,其中都必须包含着叙事,这样才可作为研究的对象,才可列入叙事学的审美文化研究对象的范围。

第四,叙事学的审美文化研究将以叙事学研究为基点,沟通不同学科,注重多学科性、跨学科性与学科间性的研究。

就学科之间的关系而言,一般认为,当几个学科围绕共同的问题展开研究时,学科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多学科的;当学科不同而研究共同的主题,其各自的研究手段取决于支持各自对共同问题的研究时,其关系可以是跨学科的;当多个学科有效地运用源自于其他学科的方法,不论是由于研究对象要求使然,还是由于不限定某种学科传统从而使研究更富于成果使然,则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学科间的[19](P250)。叙事学的审美文化研究立足于叙事学,围绕某些共同的问题,从多个不同的学科出发进行研究。这样的研究可以是多学科与跨学科的,它以具有虚构意义的文化产品作为研究的基础,沟通叙事学、美学、文化学、传播学、文化产业、艺术学、图像学,乃至于新兴的网络研究等多重学科。它们可以以共同的研究对象在各个不同的学科范围之内进行有机的沟通,打通学科界限,在学科之间作合理的融会贯通,既发挥各学科研究手段的优势,又可以形成对于各个学科均富于新意的成果。比如,就前面所提到的网络小说来说,从网络信息技术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网络小说,其定义的基础仍然是信息的传播。而在信息传播的意义上,有关网络小说主体的问题就是一个颇为值得注意的问题。传统的叙事作品研究通常会涉及到叙事文本中的三重主体身份:创作书面文本的文字主体、实施叙事行为的叙述主体,以及体现作品意识形态、价值规范的表现主体。而在网络小说中,其情境特征有别于书面小说。网络小说的创作者既具有现实社会生活的作者身份,同时,在网络情境中也有独立的自我身份——网民加。网络在创作网络小说的过程中,首先是一名网民。在网络小说的创作过程中,逐渐建构出具有主体性的网络形象,以及与网络小说读者的交流。这是网络小说叙事研究不能回避的最大的叙述特征,正是这一特征构成了网络小说与传统书面小说有所不同的一个新的主体身份。这一新的主体身份必然会对网络小说的文本构成产生影响。此外,新主体身份的审美文化意义,以及在文本内与文本外等诸多交流层面的传播与交流过程等诸多问题,均需要而且必须通过多学科与跨学科研究的方式去进行。至于叙事学的审美文化研究自身所具有的学科间性,同样也是显而易见的。经典叙事学运用了大量的语言学的方法与概念,后经典叙事学则将运用源自于其他学科的方法进一步扩大,而叙事学的审美文化研究对于美学、文化学、文化诗学、心理—精神分析、新历史主义,以及一些具有各自特色的批评方式如读者反应、女性主义批评等方式的运用与相互借用同样也是必然的。它所显示出的学科间性将有助于整合不同学科有效的研究方法,拓宽对特定对象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分析化学篇7

在“教、学、做”三者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作用下,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以及实践活动均在同一地点同时开展,所采取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实验演示、理论讲授、知识应用、教师提问、实践训练这几个模块。具体操作流程为:首先,由教师根据知识点主题内容进行演示实验,由学生自习观察演示实验的操作步骤与实验现象。在演示实验结束后,教师讲解演示实验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其实际应用,并针对演示实验的操作过程以及实验结果提出一系列问题,指导学生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学生在此基础之上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实践的方式验证答案。由此可见,在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教、学、做”三者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能够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好主导者的角色,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教师与学生双方展开同步活动。更为关键的是,“教、学、做”三者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还能够在训练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最优化的实践教学效果。

三、中职分析化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实例

以中职分析化学“水的硬度”知识点为例,在该知识点教学过程中引入“教、学、做”三者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下对该知识点的教学过程进行分析与总结:“水的硬度”教学单元:指导学生进行配位滴定法操作过程的学习,并对配位滴定法在实际中的运用进行了解与掌握;“水的硬度”教学目标:基于对配位滴定法基本操作原理知识点的复习,掌握测定物质硬度实验的基本工作原理与具体操作方法,能够独立解决在水的硬度测定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水的硬度”教学场所:整个教学过程在滴定分析实验室中完成;“水的硬度”教学内容:第一步,将全班学生按照2~4人/组标准进行分组,确定小组组长;第二步,对上一阶段学习中已掌握的配位滴定法基本工作原理以及计算过程等知识点进行分析回顾;第三步,掌握永久性硬度以及暂时性硬度的概念以及特征差异;第四步,列举实际运用中常见的配位滴定指示剂,并对不同类型配位滴定指示剂的适用范围进行演示与归纳;第五步,引导学生掌握测定水总硬度水平的具体方法,并由学生按照分组完成实验。在实验完成后,教师应当结合“水的硬度”实验过程中的关键现象向学生提出问题,如“在测定水的硬度过程中,加入缓冲溶液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在测定水的硬度过程中不加入缓冲溶液,那么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发生怎样的变化?”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由学生分组设计讨论性试验,并确定实验方案,展开试验探索。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介入其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总结学生在实验过程以及讨论中所产生的困惑与不解,并集中进行课堂讨论;第六步,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实验演示或PPT展示的方式向教师以及全班学生讲解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利用实验的方式解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根据小组内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考评。“教、学、做”三者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是中职阶段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一大重要举措。通过对“教、学、做”三者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对分析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也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增加教师积极展开教改科研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本文重点围绕中职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做”三者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使“教、学、做”三者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及其教学体系逐渐完善,进而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推广开来。

作者:张杰 单位:邛崃市职业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王虎,杨蓉,韦敏,等.中职分析化学实训课与计算机应用一体化教学的实验性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8):104.

[2]周劲松.中职《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初探[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3):2-3.

分析化学篇8

结论:经波谱分析为十七烷酸、甾醇类化合物、挥发油物质及多炔类化合物。

关键词:东当归 化学成分 波谱分析

East Angelica chemical composition analysis

Wu Yang

Abstract:Objective:East Angelica chemical composition analysis

Methods: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spectral analysis.

Result:East Angelica contains four compounds.

Conclusion:The spectral analysis of heptadecanoic acid, sterols, volatile oil substances and acetylene compounds.

Keywords:East Angelica Chemical composition Spectral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015-02

当归是伞形科(Umbelliferae),当归属(Angelica)植物属,主要分布在北温带(中国、朝鲜、韩国、日本)和新西兰,国常用中药,性温,味甘、辛,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晕眩,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的功效[1]。入药部位为伞形科植物东当归Angelica acu tiloba(siebl etZucc)kigusticum acu tilobuml Siebet Zuce的根[2]。

1 仪器材料

Bruker DRX 500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Pekin-Elmer 983G型红外光谱仪;ZAB-HS型质谱仪。200~300目柱色谱硅胶,GF254薄层色谱硅胶。

色谱纯为实验用甲醇和乙腈,水为三蒸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提取分离

取东当归根干燥品1.0kg,85%乙醇冷浸,2次,分别为20、30d。将2次滤液合并,浓缩回收乙醇,得到东当归粗浸膏110.0g。用水混悬粗浸膏,然后经乙醚萃取,再除去溶剂后得干浸膏质量为25.0g。取15.0g干浸膏进硅胶柱层析分离,以正己烷∶乙酸乙酯=12∶12∶1梯度洗脱,得到Fr.EA(10∶1),Fr.EB(8∶1),Fr.EC(5∶1),Fr.ED(2∶1)4个粗组分。经反复硅胶柱层析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纯化,由Fr.EC(5∶1)部分分得化合物1(30mg),Fr.EB(8∶1)部分分得化合物2(45mg),Fr.ED(2∶1)部分分得化合物3(40mg)和4(70mg)。

3 鉴定结构

3.1 化合物1。化合物1为白色粉末(氯仿),mp.60~61℃。IR(KBr)vmax:2918,2849,1702,1468,1410,1294,1272,观察红外谱,可得一系列饱和烃基存在,同时还具有羰基的吸收峰及C-O伸缩振动的吸收峰,为十七烷酸。

3.2 化合物2。化合物2为白色粉末(正己烷-乙酸乙酯),mp.127~128℃,Liebermann-Burchard反应呈阳性。通过对比参考文献,此化合物为甾醇类化合物。

3.3 化合物3。棕黄色油状化合物,EI-MSm/z:126;IR(KBr)vmax:3386,2846,1673,1522,1397,1192,1023,811cm-1;1H NMR(600MHz,CDCl3)δ:3.91(-OH),4.67(H-6),6.49(H-4),7.21(H-3),9.51(CHO);13CNMR(125MHz,CDCl3)δ:57.4(C-6),161.1(C-5),110.0(C-4),123.4(C-3),152.2(C-2),177.8(CO)。以上数据与文献报道的5-羟甲基糠醛一致,为东当归的挥发油物质。

3.4 化合物4。化合物4为淡黄色针晶(甲醇),mp.108~109℃。EI-MS m/z:234,205,138,125,109(基峰),95;TOF-HRMSm/z:235.0585[M+H]+(235.0606),分子式为C12H10O5;IR(KBr)vmax:3111,2849,1671,1523cm-1。碳谱核磁共振谱(δ177.7)和质子核磁共振谱(δ9.62)信号表明该化合物含醛基。质子核磁共振谱显示出四组峰号,峰面积比值为1∶1∶1∶2,碳谱核磁共振谱有6个碳信号,说明其为对称结构的化合物。13CNMR(125MHz,CDCl3)δ:64.6(C-6,C-6’)177.7(CO),具4个芳碳信号,鉴定为呋喃环;1HNMR(600MHz,CDCl3)δ:4.63(H-6,H-6’,-CH2O-部分结构),对比参考文献[8]为多炔类化合物。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东当归进行提取分离,并对其分离物进行分析,得到东当归中所含有的四类化合物,分别为十七烷酸、甾醇类化合物、挥发油物质及多炔类化合物。为今后对东当归的药理活性研究提供基础依据。

分析化学篇9

1 高校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方面的不足

分析化学是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基础上开设的,内容上也多是有机化学、无机化学课程的重复。在目前的分析化学课程中,较多的重复了无机化学与溶液平衡理论的知识,其中滴定分析法所占的篇幅最多。课程中分别介绍四大滴定法,并在每一部分中深入探讨滴定反应平衡理论,这使内容与无机化学的教学内容重复。[1]由于四大滴定分析法在知识原理、操作等方面是相通的,在课程教学中分别讲解,不仅使课程内容重复,而且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共性,不利于学生横向思维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目前的一些高校中,由于滴定分析法占据的课程较多,因此,学校采取削弱甚至取消定性分析内容。这种情况是高校缺乏对分析化学课程认识的表现,忽视了定性分析的作用。定性分析的教学与学习不仅使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与离子性质,而且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技能。定性分析法是化学人才的必备技能,也是教师化学素养的体现。一些高校对分析化学课程进行改革,但多数局限于对课程内容的调整与更新,对仪器分析的渗透,而缺乏仪器分析的内容的教学。由于高校师资力量、仪器设备、课时安排的原因,仪器分析教学存在不平衡、不全面等问题。同时,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知识陈旧、无机分析内容偏多,缺少对新理论新知识的介绍,缺少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

1.2 教学方法方面的不足

在我国目前的高校教育中,教学方式仍是“灌输式”。在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中,采用此类方法虽有助于学生积累理论知识,但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高校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中,大班授课使教师不能全面的了解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不利于教学互动的开展。在教学管理方面,由于管理的不科学,理论的教授与学生的实践相脱节,教师只注重对化学理论知识的讲解,对实验实践的教学不重视。此外,在一些高校中,教研室、实验室是相分离的,难以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优化高校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的策略

2.1 调整教学内容,突出重点

在教学中,应根据社会对化学专业学生的需求,合理调整教学内容,满足目前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在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应适当删减课程内容,合理安排与其他课程相近的知识的内容,减少学科间的重复,合理协调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同时,注重对定性分析的安排,合理增加有机物分析的内容,对有机物分析进行归类的、系统的讲解。[2]分析化学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与环境、医药、材料等学科息息相关,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通过基础知识达到触类旁通的能力。此外,应增加社会热点、最近科研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将教学内容与当前的社会热点、科研成果相结合,使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分析化学的积极性。

2.2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高校的课程中, 由于课程多,而每门课程的课时少,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就成了对知识的概括介绍,学生通过课堂学到的知识较少。因此,在高校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中,应以引导的方式教学。例如,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可向学生提问几个与此节课程知识相关的问题,在讲解时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重点讲解中重要知识点,引导学生利用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解决问题,学习、思考课程知识。同时,教师可在每一章节后,向学生布置一个分析题,让学分组进行,学生通过课后的资料查阅、知识分析,完成课题,这样培养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3]教师也可根据课程的内容与时间安排情况,在课堂中,让学生展示小组的分析课题,汇报课题完成情况,让各小组相互分析、评价,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3 创新教学方法

在高校的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例如,在讲解分光光度的讲解时,使用多媒体可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但多媒体的利用应根据课程内容,合理安排,如果用多媒体介绍基础知识、书本内容,会使给学生一种走马观花的感觉,降低学生的注意力与学习兴趣。教师应根据知识内容,在黑板上书写公式推导、重点知识等,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利用多媒体讲解实验仪器结构、分子结构、化学变化等,还引入实例。例如,在配位滴定法的讲解中,可让学生思考水泥中Mg2+、Fe3+、Ca2+等的含量,使学生将配位滴定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4]在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讲解中,不仅应安排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还应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在实验中,根据实验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合理分析实验方法,充分准备实验器材等,教师全面观察实验过程,指导学生实验,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分析实验数据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化学素养。

3 结束语

分析化学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社会需要,及时更新、完善教学方式、内容,及时关注最新科研发展,培养学生的分析技能,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化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敬华,张宏.应用型高校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2,39(10):170-171.

[2]张松柏,张智丽,胡霞等.地方高校独立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广州化工,2013,41(21):144-146.

[3]张进,赵小青,王超英等.高校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与实践[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29(6):47-49.

[4]皇甫瑞娟.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20):212-213.

分析化学篇10

“分析化学”是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好这门课对学生毕业从事化学检验工及相关工作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教好这门课,教师必须把握这门课的灵魂所在。“分析化学”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部分,高职“分析化学”只讲述定量分析部分。定量分析是测定物质中有关成分的含量。含量测定的准确与否就是测定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也就是误差。其灵魂所在,就是一个 “准” 字,它始终贯穿于理论和实践教学中。

笔者在教学中始终围绕着“准”这个中心从以下方面来组织教学,以“准”为目标开展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准”体现的几个方面,如图1所示。

仪器

知识要点 分析中的仪器包括两大类仪器,即仪器分析的仪器(通常为仪器分析的主要设备,如分光光度计、气相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等,该仪器为真正意义上的仪器,其使用主要依据仪器操作规程和使用说明,必要的技能还有化学分析中的标准溶液的配制)和化学分析中的一般仪器。化学分析中的仪器包含玻璃仪器和天平等仪器,按照用途可分为计量仪器和一般仪器。计量仪器有准确计量物质质量大小的分析天平和准确计量溶液体积大小的玻璃器皿移液管(吸量管)、容量瓶、滴定管三种。

教学设计与实施 为了在定量分析中达到“准”,教学中先从一般仪器如烧杯、三角烧瓶、量桶等玻璃仪器的用途说起。该类仪器计量上是大致的,但使用过程中不应引入新的杂质而产生误差,这就包括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的教学。其次在准确计量溶液体积大小的玻璃器皿移液管(吸量管)、容量瓶、滴定管的教学中,一要把握仪器的洗涤;二要把握保证容量仪器的计量准确,即该三种容量仪器的校正方法;三要把握仪器使用过程中试液浓度的变化,包括移液管(吸量管)、滴定管洗涤后用试液置换润洗的方法和滴定管、容量瓶检漏方法。再者就是该三种仪器体积数字读出有效数字正确位数。对于定量分析天平的教学,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子天平基本上已取代了机械砝码光学天平和单盘精密天平。在电子天平的教学中把握电子天平与其他天平的显著区别是电子天平是采用电磁力平衡原理,重量通过传感器由电路最终通过数字显示出来。要使称量准确,电路必须预热30分钟以上才能达到稳定状态。再者就是称量方法,突出减量称量法的教学,学生能根据试样的密度大小,由体积判断质量的大小,减量操作应在三次达到所称的质量范围。

实验室用水

知识要点 相应的国家标准规定了实验室用水的质量,具有一定的级别,可视为用量最大的试剂。不同的分析方法有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常量分析和痕量分析等。为了达到“准”,要求使用不同级别的“分析实验室用水”。

教学设计与实施 教学中先从实验室用水的作用讲起,实验室用水包括玻璃器皿的洗涤、试剂的配制、溶液的稀释等。要得到各种规格用途的水,分析中做到“准”,在水的使用过程中要求不在分析操作中引入新的杂质。实验室用水必须要从源水中净化制得,源水通常为自来水。首先说明自来水中成分的主要杂质(电解质、有机物、颗粒物质、微生物、溶解气体),然后是如何净化自来水(源水),即实验室用水的制备,也就是实验室用水纯化方法,以及各种纯化方法的比较。这里要交待实验室用水的标准(规格)一、二、三级水及用途。

化学试剂

知识要点 定量分析实验用试剂按作用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一般作用的试剂如调节酸度、分解试样、沉淀剂等,第二类为对纯度有严格要求的试剂如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的基准物质、常量分析用的分析纯试剂、微量及痕量分析用的高纯、光谱试剂等。

教学设计与实施 为了“准”,第一类试剂的使用原则是不应引入与试样相同的成分以使试样有效成分损失,第二类试剂则对于纯度有更加严格的要求,教学中从试剂的用途到试剂的分类和规格,以及试剂的选用路线讲述,同时强调试剂使用“就低不就高的原则”。

方法

知识要点 根据分析要求、分析对象、测定原理、试样用量与待测成分含量的不同及工作性质等,分析方法可分为许多种类。如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和超微量分析;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等。

教学设计与实施 对于一定量的试样选择什么分析方法,教学中先举例;如测定试样中Ca2+的含量,怎样测定?可用的方法有:(1)酸碱滴定法:Ca2+CaCO3Ca2+(加入过量HCl),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量HCl。(2)络合滴法:

Ca2++H2Y2-CaY2-+2H+,在pH=10时,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直接滴定Ca2+。(3)氧化还原滴定法:Ca2+CaC2O4Ca2+(加入强酸)+H2C2O4,用KMnO4滴定H2C2O4来间接测量Ca2+。

2MnO4-+5C2O2-4+16H+=2Mn2++10CO2+8H2O。

(4)重量分析法:Ca2+CaC2O4,经过滤、洗涤、干燥,用天平称量CaC2O4,再换算为Ca2+;(5)如果是微量的试样可选用仪器分析法。以上分析方法都可用,选用哪种方法?做到误差最小而快速简捷,这样一一来讲解各种分析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

操作

知识要点 定量分析的操作主要包括试样的采取和制备、试样的分解、重量分析基本操作、滴定分析基本操作、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等,这部分内容着重是实践教学。

教学设计与实施 教学中向学生说明为使分析结果准确无误,操作过程中怎样保证不引入新的杂质,又不会使待测物质损耗,化学反应完全,无副反应,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的重合等。再教学生各种分析方法的操作,如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标定中反应分两步进行:

1.第一步反应:

Cr2O2-7+6I-+14H+=2Cr3++3I2+7H2O

反应后产生定量的I2,加水稀释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2.第二步反应:

2Na2S2O3+I2=Na2S4O6+2NaI

以淀粉为指示剂,当溶液变为亮绿色即为终点。为什么反应进行时要加入过量的KI和H2SO4,反应后又要放置在暗处10分钟?为什么第一步反应后,用Na2S2O3溶液滴定前要加入大量的水稀释?为什么淀粉指示剂要在滴定终点前加入?为什么淀粉指示剂不能长久保存?为什么标定硫代硫酸钠滴定中指示剂加入前要快滴慢摇,指示剂加入后要快摇慢滴?通过这个实例向学生一一讲解上述问题。每种操作实验应充分训练。在操作中指导,在失败中总结,培养学生每个实验都能独立完成,独立思考,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因此操作训练这部分格外重要。高职实践教学要求课时不少于总课时的50%,笔者的教学实践操作占60%,很多操作要点都是在实验过程中讲解。

数据

知识要点 无论是数据的记录、分析运算还是最终报出定量分析的结果,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数据。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两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方面是怎样记录数据,哪些数据应保留、哪些应舍弃,运算得到的分析结果应保留几位数字,多余的位数应怎样处理;另一方面是怎样评价分析结果,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如何,误差和偏差有多大。

教学设计与实施 教学中向学生讲明我们有正确的分析方法及严格完善的操作过程,那怎样记录操作中分析天平和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的数字呢?记录几位数?怎样计算?计算结果取几位有效数字?在定量分析工作中,我们经常做多次平行的测定,然后求出平均值。但多次分析的数据是否都参加平均值的计算,有的偏差较大,能否舍去?这就需要我们科学判断。为解决这些问题,要求分析人员必须熟悉有关误差的基本理论,掌握实验数据的科学处理方法。这样来讲解定量分析中误差的概念,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分析结果数据处理等内容。

以上是笔者这些年在分析化学中教学的一点体会,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定量分析的教学。化学检验中还有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这个环节,由于高职“分析化学”没有涉及这方面内容,在此将不一一赘述。怎样教好一门课?学者专家都有完善的论述和理论,但笔者认为教好一门课要用心去教,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该课程在所学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本专业为什么开设该课程,学生怎样学好这门课;其次是教师怎样教好这门课,要把握这门课的精髓和灵魂所在,在分析化学定量分析教学中灵魂就是一个“准”字,也是这门课的精髓所在。按照这种教学思路和设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近三年我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毕业生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级化学检验工种通过率均为100%,在连续两届全国有色行业高职院校化学检验工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刘珍.化验员读本(上)(第4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2]武汉大学.分析化学(上)(第5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钟彤.分析化学(实训篇)[M].大连:大连理工出版社,2010.

[4]杨珊.关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一点思考[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4).

分析化学篇11

我国一直在将保护环境渗入中学教育方面做着一系列努力。最早在1978年,中共中央批准的《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的通知中指出:“普通中学和小学也要增加环境保护的教学内容。”199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各学科教学大纲,将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具体地写入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中,而且注重了在化学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中指出:“教育学生去关心环境、卫生、能源、健康等与现代化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结合自身实践,要认识到从传统化学到绿色化学的转变,不仅是化学教育观念的更新,更是化学科学本身的进步与发展。加强中学环境教育,使学生形成牢固的环境意识,正确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逐步形成绿色化学思想,使环境教育与绿色化学学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三、绿色化学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绿色化学总结起来,就是要发展新的反应。而新的反应的出现,较多的是由化学家在实验室中偶然发现的。鼓励学生在掌握基础化学知识的同时,积极思考,废物利用,充分利用相关化学反应的集成,即把一个反应排出的废物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原料,既完成了实验课程,又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实现了零排放。

1.有机化学

从绿色化学的角度考虑,有机化学教学应从以下方面入手:①单一反应的原子利用率;②目标产物的绿色化;③反应试剂的绿色化;④反应条件(反应溶剂、实验手段、催化剂)的绿色化。例如,环氧乙烷的制备与烯烃催化氧化反应中,环氧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试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有机化学》中提到了两种制备方法,即经典的氯乙醇法和现代的氧化法,比较两者的优劣即可引导学生明白一个重要的绿色化学概念———原子利用率及其应用。接着,用乙烯在不同条件下催化氧化制备环氧乙烷的例子加深印象,进而指出催化反应在开发有机合成环境友好工艺中的重要作用。

2.无机化学

由于无机化学实验所用的试剂品种多,其中许多有毒重金属铅、镉、铬、汞等掺杂在这些废物中,每次实验就像一座微型化工厂一样排放大量的污染物,治理起来非常困难,而排放到水中,会对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根据绿色化学理念在选择试剂时尽量不用有毒化学试剂,用低毒或无毒化学试剂替代有毒的试剂,并以此与传统的实验进行比较分析,改进后的实验不仅实验效果要理想,更主要的是要降低和减少有毒物质的排放。实践证明,将绿色化学理念贯穿到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是切实可行的途径,且已取得了明显的实验效果。

3.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实验同其他学科实验一样,在传统的样品采集、处理、测试中均产生了一些有毒有害的或对环境不友好的废弃物,如分析实验中常用的一些盐酸、氢氧化钠、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等标准溶液。通过对分析化学实验中产生的不同废液进行适当的处理与回收,既可以消除它们对环境和人体造成的损害,又可以节约资源和实验经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

四、绿色化学教育实施的几点建议

1.提高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

化学教师绿色化学意识的树立是绿色化学走向中学课程的前提,意识的产生,影响行为。要实施绿色化学教育,首先教师必须具备强烈的绿色化学意识,为师者的绿色化学意识才会产生积极的行为效果。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首先要加强对化学教育工作者的培训,提高自身绿色化学意识。化学教师除教授学生学习课本知识外,还应该关注与社会有关的化学前沿,充分了解绿色化学的有关知识,而教师的观念会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利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使其逐渐产生绿色化学意识。

2.改革教材内容

目前,在我国中学化学教育中,绿色化学的内容还很少,因此在教材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中,必须把绿色化学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3.课堂上扩充绿色化学知识

分析化学篇12

在很多医学类、药学类院校以及综合性院校都开设了《分析化学实验》这门课程,但是我们应根据本学校的特点和本校的学生情况合理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笔者所在学校为医学高等院校,在药学、药剂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等多专业均开设了《分析化学实验》这门课程,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不同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设计不同的实验内容,例如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应以食品为主要对象开展分析实验,而药学、药剂专业学生应以药品为主要对象,且实验内容应与人类生产生活紧密相关,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化学实验基本上包括两部分:滴定分析实验和仪器分析实验。滴定分析实验涉及的实验操作简单重复,学生往往做过两个此类实验后感觉枯燥乏味,因此,笔者认为如果在设计实验内容时适当减少单纯化合物的滴定分析,而增加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分析内容,如“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奶粉中钙含量的测定”等,学生就会发现原来实验室里做的实验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所在学校开设的分析化学实验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验证性实验实验简单,结果可预知,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笔者认为还应适当增设一些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索性实验即是老师给定实验题目,学生自己查阅文献和相关资料,根据现有的实验条件设计实验方案,然后由老师审阅方案的可行性,最后由学生自主完成实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笔者通过授课发现,实验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是“机械式”地实验,按照授课教师的讲解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很多学生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怪异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不进行主动分析与总结。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将实验原理、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讲授清楚后就应当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当实验中遇到问题时,应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解决,实在有困难再稍加指点。

3合理安排实验课程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设置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要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分析化学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和知识指导实验、解释实验现象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如果一开学就开设了实验课,学生在没有学习相关理论的前提下就开始动手做实验,只能是盲目的进行操作;或者实验课程的安排与当前理论课进度不匹配,导致学生实验过程中无法与相关理论知识相联系,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实验课程的安排应与理论课程进度相匹配,例如在讲授滴定分析法理论时则开设滴定分析实验,而讲授仪器分析理论时则开设仪器分析实验,如此学生在实验时则能更深一步地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充分体现了实验课程设置的意义。

分析化学篇13

一、案例展示

教 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化学必修二

课 题:原电池

课 型:新知识教学

案例形式:教学设计――原电池工作原理

二、案例的分析

“原电池”在学生头脑是一个陌生的科学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很有可能存在相异构想,对于“原电池

”的教学,关键是帮助学生构建起“原电池模型”。教学处理方式对学生原电池模型的建构有很大的影响,因而本研究以不同的教学方式为切入点,来探讨教学对于学生“原电池”学习的具体影响。选择高二年级两个水平相当的理科重点班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处理讲解“原电池及其应用”整节知识。(教学设计1、2分别对应的授课班级称为实验班和对比班)

教学引入:均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指出讨论的相关内容。[2]

实验班从能源的角度引入,直接引入原电池的概念

对比班是从趣味电池出发,为建立原电池模型作铺垫。

教学环节1:是帮助学生构建原电池模型。

实验班引入“盐桥”模型,围绕“电流是怎么产生的”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构建的模型比对比班更为本质,思维的关注点在于正负极可能发生的反应以及由此引发的结果。

对比班则围绕“构成原电池的条件”进行分析,对比班建构的模型是出于宏观层面的,具体的落脚点是发生的化学反应以及模型所提供的材料

教学环节2:均是为了使学生巩固上一环节构建的原电池模型,使学生能正确的分析书写电极反应,认识电极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同时明确Fe―NaCl―C模型的电极反应,为讨论钢铁腐蚀打下基础。在实验班中,增加了对Zn―ZnSO4ZnSO4―Cu模型的讨论,使学生进一步内化“盐桥”模型[3]

三、教学效果的测查结果与分析

1.测查工具

在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和教学活动结束后,均采用了相应的测试题对两个教学班进行了测查,实验班和对比班使用的测试题是相同的。测查一共分为2个部分:第1部分是测查学生对于基本的原电池模型的分析能力。测查的时间是学生学习完第一课时,在第二课时正式讲新课以前,测查的目的在于考察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在不同的教学处理下建立的原电池模型在分析简单原电池问题上是否存在差异。(见测查问卷1)

第2部分是测查学生应用原电池模型分析金属防腐措施的原理。测查的时间是学生学习完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整节知识以后。测查的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于生活中与原电池原理密切相关问题的分析能力,学生是否可以顺利准确抽提出原电池模型,分析电极以及电极反应,并且进行正确描述。[4]

2.测试统计结果与分析讨论

关于学生对于基本原电池模型分析能力的测查结果及其分析讨论

测查结果表明,实验班和对比班对于电池的正负极判断均正确率很高,正确率在85%以上,对比班的结果要略好于实验班。对比班在判断Fe―H2SO4―Cu 模型、Fe―H2SO4―C模型和Zn―CuSO4―Cu 模型的正负极时正确率达到了100%。在书写电极反应的正确率上,实验班要明显好于对比班,1、2、3、4组电池的电极反应书写,正确率实验班分别比对比班高出了6.8%、12.6%、38.9%和26.8%。同时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同学只要判断出电池的正负极一般都可以把相应得电极反应书写正确,而对比班尽管很多同学可以判断出电池的正负极,但是当中的很多同学并不能写出相应的电极方程式。[5]

在对比班的教学处理中,详细讨论了原电池构成的基本条件,对于电池正负极判断的时候,明确得出了“活泼物质作负极,不活泼物质作正极”,通过这个结论,对比班的同学因而可以很容易的通过比较电极物质失电子能力的差异性得出正确的结论。实验班的同学判断电池的正负极时,由于在教学处理中没有出现“活泼物质作负极,不活泼物质作正极”这样的结论,学生不可能以此直接作为判断依据。实验班学生的判断只能是依据于对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的判断,分析电流是如何产生的分析在两电极发生的变化,从电流的方向判断出正负极。[6]

上述结果反映出通过不同教学处理后,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产生了差异。实验班的同学把分析问题的焦点是集中于“电流的产生”,分析电极可能发生变化从而得出相应的其他结论,而对比班的同学分析问题的焦点集中于“原电池的构成”,分析电极本身在性质上存在的差异,在书写电极方程式的时候,需要原电池构成条件之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支持,如果学生不能明确分析出整个装置总体上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对于电极反应的书写则存在较大障碍。第3小题分析Zn―CuSO4―Cu 模型可以非常明显的体现这个问题,对比班学生可以根据金属活动性的差异判断出Zn为负极,Cu为正极,但是学生无法找到发生的总反应(授课时教师是以H2SO4作为电解液分析问题的),因而会有100%的学生判断正确正负极,却只有45.7%的同学能书写出电极反应,下降54.3个百分点。

结语:案例对比分析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很好的教研活动形式,“案例研究”直接与教师的教学工作产生联系;它不是抽象的活动,而是针对具体的教学任务,由教师合作完成的活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化学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不断纠正和优化自身的课堂教学行为,使学生在同等的条件下,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在教学、教研活动中,中学化学教师有意识的不断积累各类教学案例,积极增加自身的案例知识;同时,依据新课程教学理念,应用化学学科知识、化学学科思想、化学学科方法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等,针对相同的化学内容,采用对比法分析各类化学教学案例,把自身的化学课堂教学行为与其他途径积累的各类案例加以对比分析,只有明确自身课堂教学行为的优缺点,才能创造性的吸收优秀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逐渐深化和丰富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认识,进而将各类案例创造性的分析、整合为真正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教学案例,最终形成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模式。总之,案例积累和对比分析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后雄主编,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案例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4,1;

[2]文庆城主编,现代化学教学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06,40;

[3]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04;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