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混凝土施工工艺实用13篇

混凝土施工工艺
混凝土施工工艺篇1

Abstract: The defects of concrete mainly displays in: cellular, pitted surface, displacement, draping, roots rotted, sandstone revealing, dog hole-like, etc. The main causes are: lax sealling causes roots rotted; irregular joints causes the displacement; cleaning not enough of drape template liquidation or mortar mucosal causes pitted surface; bubble can not be popped out when concrete vibrating causes cellular; template concrete mortar sinking caused by excessive vibration causes scales grain on concrete surface, sand and gravel leakage; the wrong utilization of concrete material, concentrate gravel or the wrong vibrating on the special parts such as the two below seam of wall corner, edge corner, and the steel intensive parts cause dog hole-like.

Here will mainly explain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about concrete utilization, vibration, surface finishing, construction seam processing, structure seam construction, slot below seam concrete casting.

Key words: concrete; material utiliz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vibrating

中图分类号:TU3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倒虹吸涵管倒“八字”部位的质量缺陷

倒虹吸涵管倒“八字”部位是倒虹吸涵管施工的一个难点,也是外观质量的一个控制要点。由于倒“八字”模板为倒向悬空模板,且“八字”部位为双层钢筋,对混凝土浇筑形成一个封闭困难的施工部位,混凝土中气泡的排除非常困难,振捣不到位,容易在混凝土表面形成气泡、麻面,甚至有漏振现象;如果过振,又容易造成混凝土泌水,混凝土表面石子影响外观质量;由于该部位为悬空模板,在振捣“八字”混凝土时,容易造成混凝土浆体沿模板底角溢出,造成“八字”底角烂根。针对混凝土质量缺陷,我们改善了施工工艺,加强了细节控制,基本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1、底板混凝土浇筑要首先保证底板混凝土先出面,在底板混凝土完成后,不要马上进行“八字”混凝土浇筑,而是暂停一段时间(滹沱河工程混凝土初凝时间是3个小时,一般在1.5小时后进行“八字”混凝土铺筑),在铺设第一层混凝土时应进行基面处理,要用振捣棒沿模板周侧进行提浆处理,加强施工缝间结合。

2、“八字”部位第一层混凝土浇筑

在完成基面处理后,进行“八字”第一层混凝土铺料浇筑。

2.1采用串筒进行布料,混凝土料要均匀铺设在墙体中间部位,严禁将串筒冲向“八字”,铺设厚度应控制在30㎝左右(平仓振捣后达到20㎝)

2.2混凝土铺料一定要找平,找平后再进行振捣,“八字”部位振捣采用30棒斜向加密振捣,在振捣的同时,在模板外侧采取人工用橡胶锤铺助振捣,铺筑振捣应比振捣棒振捣延后2分钟,应由下向上敲,要均匀。铺助振捣应特别注意“八字”底脚。

2.3“八字”第一层浇筑完成后应保证平整,振捣人员应精心记住层面位置,为下一层混凝土浇筑做好准备。

3、“八字”第二层混凝土浇筑

第二层混凝土浇筑施工与第一层浇筑基本相同,但注意一下几点:

3.1两层浇筑间歇时间越短越好。

3.2第二层振捣时注意振捣棒不要插入下层太多,应有意识控制在5㎝左右,外面铺助振捣时,也应注意上下层结合的问题,但第二层振捣完成后,铺助振捣应由下向上全“八字”面振捣一次。

4、“八字”上层混凝土浇筑

“八字”上层混凝土浇筑是有效保证“八字”部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工序,“八字”上层混凝土铺设厚度不宜太薄,应控制在40㎝左右,应加强振捣,但不要扰动“八字”混凝土。

二、墙体混凝土收仓出面20-30㎝麻面控制措施

墙体混凝土收仓出面后由于表层混凝土承压较小,混凝土出现假凝现象,造成混凝土顶部20-30㎝出现麻面现象。在施工时一定要注意在混凝土收仓出面后,混凝土初凝前要进行二次振捣,振捣时机应控制在混凝土收仓后2个小时左右(滹沱河倒虹吸涵管现场混凝土初凝时间一般为3个小时),二次振捣过后,应用木抹子将收仓面找平。经过这样处理,基本避免了麻面的出现,保证了施工质量。

三、施工缝错台控制措施

施工缝部位如果处理不好出现错台、挂帘、砂浆缝等质量缺陷。我们在倒虹吸涵管混凝土施工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1、模板安装方面:一般在下层混凝土浇筑时予埋加固螺栓,在进行下次模板安装时,在施工缝边侧粘贴双面胶条,再用原来位置的模板按原位置再次安装到位,用对拉螺栓上紧,组装模板间夹用海绵条,保证模板接缝严密。

2、在墙体收仓出面时,应保证收仓面水平,误差不大于1.5㎝,收仓时要特别注意在钢筋保护层外侧采用拉线方法找平,确保收仓边缝线整齐。在施工缝凿毛时,要注意钢筋保护层外侧凿毛应由外向里进行,最边层1㎝不要凿,应采取刚毛刷将混凝土乳皮打掉。

混凝土施工工艺篇2

1、道路混凝土的特点

道路混凝土主要是指路面混凝土。由于道路路面常年受到行驶车辆的重力作用和车轮的冲击、磨损,同时还要经受日晒风吹、雨水冲刷和冰雪冻融的侵蚀、因此要求道路混凝土必须具有较高的抗折强度、良好的耐磨性和耐久性。

道路混凝土是以硅酸盐水泥或专用水泥为胶结材料,以砂、石为集料,掺入矿物掺合料和少量外加剂拌和而成的混凝土,经浇筑或碾压成型,通过水泥的水化、硬化作用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用于铺筑道路的混凝土。该类混凝土以其刚度大、承载能力强、耐水性、耐高温性强、耐侯性、耐久性优良、平整度衰减慢、耐油、酸碱腐蚀性强、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欢迎。

2、道路混凝土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道路混凝土混合料由水泥、粗集料、细集料、水与外加剂等原材料组成。这些原材料有下述技术要求。

2.1 水泥

水泥是道路混凝土路面中最重要的胶凝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道路混凝土路面弯拉强度、抗冲击振动性能、疲劳循环周期、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等关键物理力学性能和路用品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2 粗集料

在道路混凝土路面材料中,粗集料起着构造混凝土结构骨架的作用。粗集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体混凝土材料的抗压、抗折强度、细集料。

2.3 细集料

在道路混凝土材料中,细集料主要起着填充空隙以及使混凝土结构致密的作用。他影响到混凝土材料的收缩性以及强度特性。

2.4 外加剂

在配制道路混凝土时常用的外加剂有流变剂、调凝剂和引气剂三大类。

2.5 接缝材料

道路混凝土板体的接缝是路面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薄弱、易坏、影响路面使用寿命的重要部位。

2.6 道路混凝土配合比

道路混凝土主要是以混凝土抗折强度为设计指标,其抗弯拉强度应不低于4.5MPa。抗折弹性模量不低于3.9×104MPa。为保证道路混凝土的耐磨性、耐久性和抗冻性,其抗压强度不应低于30MPa。道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一般是先以抗压强度作为初步设计的依据,然后再按抗弯拉强度检验试配结果。砂、石用料仍按普通混凝土设计方法进行,水灰比一般不应大于0.5。

3、道路混凝土施工工艺

3.1 施工准备

开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技术交底。施工方应根据设计图纸、合同文件、摊铺方式、机械设备、施工条件等,确定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方案、编写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确定施工实施方案。

3.1.1搅拌场设置

各等级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所配备的计算机自动控制搅拌楼(站)应符合规定。搅拌场应尽量设置在摊铺路段的中间位置。

3.2 道路混凝土搅拌

3.2.1搅拌设备

1)搅拌场的拌和能力配置

a)采用滑模、轨道、碾压、三辊轴机组摊铺时,搅拌场配置的混凝土总拌和生产能力可按下式计算,并按总拌和能力确定所要求的搅拌楼数量和型号。

式中, ——搅拌楼总拌和能力(m3/h);

b—摊铺宽度(m);

——摊铺速度(m/min)(≥1m/min);

——面板厚度(m);

——搅拌楼可靠性系数,1.2~1.5。

b)不同摊铺方式所要求的搅拌楼最小生产容量一般可配备3台搅拌楼,最多不宜超过4台。搅拌楼的规格和品牌尽可能统一。

2)搅拌楼选配

搅拌楼的配备应符合上表规定。应优先选配间歇式搅拌楼,也可使用连续式搅拌楼。

3.2.2 拌和技术要求

搅拌楼在投入生产前,必须进行标定和试件。在标定有效期满或搅拌楼搬迁安装后,均应重新标定。施工中应每15d校验一次搅拌楼计量精确度。

3.3 道路混凝土的运输

3.3.1 运输车辆配置

远距离运输或摊铺钢筋混凝土路面及桥面时,宜选配混凝土罐车。

3.3.2 运输技术要求

1)总运力要求

应根据施工进度、运量、运距及路况,选配车型或车辆总数。

2)运输时间

混凝土运输的最基本要求是:运输到摊铺机前的拌和物必须适宜摊铺。

3.4 道路混凝土路面铺筑

道路混凝土路面的铺筑方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人工摊铺、滑模摊铺、碾压法等,下面就施工效率最高,最受大家欢迎的滑模式摊铺法进行研究。

3.4.1滑模机械铺筑

滑模摊铺机是由螺旋杆及刮板将混凝土按要求高度摊铺之后,用振动器、振捣棒、成型板、侧板捣固,用刮板、拖板、及修边器进行修整的连续摊铺的机械。

3.4.2滑模式摊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特点

滑模式机械摊铺水泥混凝土路面最大的特点是不需要轨模,整个摊铺机的机架支撑在4个液压缸上,它可以通过控制机械上下移动以调整摊铺机的摊铺厚度。

3.4.4施工工艺

首先由螺旋摊铺器把堆积在基层上的水泥混凝土向左右横向铺开,刮平器进行初步齐平,然后振捣器进行捣实,刮平板进行振捣后整平,形成密实而平整的表面,再利用搓动式振 动板对混凝土曾进行振实和整平,最后用光面带进行光面。

1)第1作业行程

第1作业行程由摊铺机牵引着装载钢筋网格的大平车,从已平整的基层地段开始摊铺,此时可从正面或侧面供应混凝土,随后的钢筋网格大平板车,按规定位置将钢筋网格自动 卸 下,并铺压在已摊平的混凝土层上,如此连续不断地向前铺筑。

2)第2作业行程

第2作业行程紧跟在第1作业行程之后压入钢筋网格,混凝土面层摊铺、压实、整平、光面等作业程序。钢筋网格是用压入机压入混凝土的。

4 道路混凝土路面施工养护

道路混凝土在铺筑完成后要及时进行养护,使混凝土中拌合料有良好的水化、水解强度发育条件以及防止收缩裂缝的产生。养护时间一般约为14~2ld。混凝土宜达到设计要求,且在养护期间,禁止车辆通行,在达到设计强度的40倍后,方可允许行人通行。

结论

道路混凝土施工工艺是一项关乎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的工程课题。对道路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的把握能够指导我们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力、物力、财力、以及资源消耗,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穿针引线。

道路混凝土施工工艺需要严格把好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设计这两关,合理的选择搅拌场的设置位置,参考必要的技术规范,配备相应的施工机械等就可以保证道路混凝土路面的建设,但是,道路混凝土路面的养护工作一定要重视起来。

只注重道路混凝土路面的建设而忽视了在施工阶段的养护,那么,必然导致巨大社会、经济资源的浪费。这与我们的国情是相悖的。故道路混凝土施工与养护同等重要,切不可只注重施工而忽视养护。

参考文献:

混凝土施工工艺篇3

泡沫混凝土是采用发泡剂发泡,将气体引入混凝土浆体中,经养护后制成轻质混凝土,是一种环保、节能、低廉、不燃性、且具有一定强度的新型建筑节能材料[1],与常规混凝土的区别为泡沫混凝土中掺入的是泡沫,而常规混凝土掺入的是砂石骨料,其内部有大量细小、均匀的细微孔洞[2]。桥头跳车是高速公路质量通病之一,其主要原因是台背回填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在高速公路施工中,该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根治[3],尤其是在加宽桥的施工中,新老桥台背搭接处回填时,施工机械往往难以有足够工作面进行压实。本文以泡沫混凝土作为加宽桥台背回填材料,利用泡沫混凝土流动性强、可塑性好的优点、施工周期短的优点。解决了加宽桥台背回填难以压实、回填到位的问题,有效的预防了桥头跳车质量通病。本文通过采用泡沫混凝土作为高速公路加宽桥台背回填,总结出了其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同时对常见问题提出处置方案。

2工程概况

江西省广吉高速公路泰和北枢纽樟山1中桥为广吉高速与泉南高速加宽匝道桥,桥垮布置为3×16m先简支后连续空心板桥,桥台为肋板式桥台,桥台台背填土高度为9.6m,该加宽桥在施工过程中,泉南高速正常通行,桥台肋板施工完成后进行台背回填施工时,工作面狭小,土方施工设备无正常作业空间,尤其是新老高速路基搭接处,其回填质量难以控制。采用泡沫混凝土作为台背回填材料,利用泡沫混凝土流动性强、可塑性好、有一定强度的特点。Φ3.2钢筋网上下分两层布置,分层之间间隔30cm,底层距泡沫混凝土底30cm,顶层距路床顶20cm,铺设长宽距泡沫混凝土边缘10cm,钢筋网不需锚固在泡沫混凝土内,但需布设安装牢靠,浇筑时不错动,且纵向搭接不小于30cm。泡沫混凝土填筑体与桥台结构间应设置缓冲层,缓冲层采用30mm厚聚苯乙烯板。

3施工工艺

(1)现浇泡沫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2)泡沫混凝土应按水平分层浇筑施工,浇注区及浇注层的划分应考虑满足如下要求。①相邻浇筑区域间采用1~2cm厚的木夹板进行分割,浇注后不再取出,木夹板兼具分割缝和变形缝的作用。分层浇筑时,每层立模高度控制在1.2m~1.5m以内,浇筑离模板顶面30cm左右时,需及时安装下一层分割模板。通常为节约成本,往往采用可回收建筑木模板作。②泡沫砼分层浇注厚度宜控制在0.5~0.8m以内,需要铺设钢筋网片时,需要布设在浇筑层的分分界面。③每个浇筑区域分为若干个浇筑层,浇筑时间宜控制在3h内、浇筑方量宜控制在200m3内(3)沉降缝设置应满足如下要求。在台背回填长度超过15m时,应增设宽度大于10mm的沉降缝,台背回填高度小于5m时,应在顶、底面50cm范围内各设置一层钢筋网,当回填高度在5m~12m时,应在顶、底面1m范围内设置2层钢筋网,当回填高度大于12m,应每5m设置2层钢筋网,相邻上下2层钢筋网间距不宜过大,控制在30cm~50cm之间。(4)泡沫混凝土浇注施工控制要点。①浇筑前应对浇筑区域进行检查,确保无杂物、无积水。②分层浇筑时间间隔宜控制不小于6h,下层已浇筑的泡沫砼应已初凝,并具备一定强度。③每层泡沫砼浇筑时间宜控制在3h以内,在其初凝前浇筑完成。④在每层浇筑时,应由一侧向另一侧浇筑,如有多个下料点时,也可采用对角对称浇筑的方式。⑤泡沫砼浇筑过程中,导管出料口应离开浇筑面高度不宜超过0.5m,如需移动导管,宜前后移动,如左右移动时,应将导管提离已浇筑砼一定高度后进行,浇筑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作业人员和导管在浇注层中的扰动。⑥泡沫砼浇筑过程中,应加强混合浆液的湿容重、流值检测,如遇不合格,对应浇筑不合格区域应进行局部处理。

4常见问题及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工艺篇4

1 湿式喷射砼工艺的试验

1.1选择机具配套

① 工作台架:根据隧道断面大小现场加工制作台架长度5m(一个喷射作业循环长度)的工作台架。

② 上料平台:喷射机料斗高度1.5m,为减轻劳动强度,设置高度为0.7m上料平台。

③ 混凝土喷射机:TK-961型湿喷混凝土机。其生产能力为3~5m3/h;输送距离水平方向为100m,垂直方向30m。

④ 混合料搅拌机: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配有计量设备磅秤、台秤等。

⑤ 空气压缩机:供风能力为:0.5MPa以上,供风量大于9m3/min。

⑥ 供水设备:保证水压为0.15-0.2MPa。

⑦ 坍落度简,10*10抗压标准模具,抗渗模具,喷射大板底模及其它辅助工具。

1.2 材料选择与混凝土配比

1.2.1材料选择(见表1、表2)

① 水泥:P.O425鱼峰牌普通硅酸盐水泥。

②砂:燕塘河砂。细度模数2.59,含泥量为1.8%。

③粗骨料:5~15mm连续级配花岗岩碎石。

④ 水:饮用水。

⑤外加剂。速凝剂:通过试验确定了8604型液体速凝剂作为最终现场用料:防水剂:分别采用EA—C补偿收缩膨胀剂(内掺法:14%)和TJ型高效防水剂(外掺法:3%~5%)进行现场对比试验:减水剂:选用TJ—G高效减水剂,掺量在0.8%~1%,其减水率可达15%以上。

⑥排水盲管。因受喷射厚度(设计的最小喷射厚度为80mm)限制,选用外径为30mm软式透水弹簧盲管。

1.2.2配合比的拟定

按照湿喷机的技术要求,以素混凝土配合比:C:S:G:W=1:2:2:0.45(水泥:砂:石:水)为基准配合比,分别对掺入不同外加剂进行试配:(一)EA—C+JT—G,其配比为C:S:G:W:EA—C:JT—G=1:2:2:0.45:0.12:0.8%:(二)掺入TJ型,其配比为C:S:G:W:TJ=1:2:2:0.45:0.04。其结果见表3。

可见掺入外加剂的两种配合比均满足C20强度标准.因此决定用两种配合比作为现场试验用材.

1.3 地质调查

隧道围岩以I、Ⅲ类为主,处于微、未风化带中。节理发育—— 未发育,闭合——微张,局部张性节理,以扭性为主,节理面平整光滑,少数有泥质充填,偶有次小级断层出露。开挖后大部分呈潮湿或浸湿状,在节理裂隙带和岩脉接触带有偶见的明显出水点,主要表现为局部的滴水、小线状出水,涌水量小。K137+900—940结调查结果见表4。

1.4现场试验

1.4.1现场喷射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

根据现场的地质调查,对配合比(一)和配合比(二)分别掺入4%的速凝剂进行试验,其结果见表5。

经试验可知,在渗水或滴水段采用配合比(二),为保证质量对局部渗水或滴水较大的岩面,改变配合比,仅用细骨料不用粗骨料,添6%速凝剂,先喷2cm厚再按正常配合比喷射。在湿润或干燥段。采用配合比(二)进行喷射。

1.4.2岩面整洁度的影响

我们将待测的岩面分两块:A(清除干净)和B(保持原开挖面),将去除底部的面盆扣在岩面上,中间预设拉拔钢筋,喷射混凝土至盆满,28d后用锚杆拉拔器拉拔至破坏。A块岩面的抗拉拔力明显比B面大,A面的回弹量也比B面少。试验结果在0.2~0.9MPa之间,从A面破坏的形式上分析。①为粘结面上有许多发亮的花岗岩石英晶粒,这种现象说明花岗岩中石英晶粒是影响其与喷混凝土粘结强度的因素之一。②为破坏面上有部分花岗岩片石,这种现象说明试件的破坏首先产生在花岗岩的内部微节理面上,这证明了在喷混凝土前必须保持待喷岩面无松动岩石且干净和无油污杂物,同时在围岩节理较发育段有必要采用挂钢筋网和锚杆,以加强喷混凝土层与围岩的整体支护效果。

转贴于

1.4.3 地下水的影响

我们在K137+910~920拱顶将待测的岩面分两块:A (安设排水系统)和B(不安设)。喷射完毕后,通过对喷混凝土表面进行观察,喷混凝土表面主要有两种渗漏水情况:其一为湿渍,混凝土表面潮湿而无明显的水迹,刚喷射后主要出现在拱部,呈大片状出现:其二为呈滴水状,表面有明显的水滴。28d后结果见表6。

可见对于滴水或渗水较大的岩面可专设盲管引排补喷或直接封堵。从现场试验情况看,一次喷射很难达到不渗不漏的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初次喷射地下水分布不集中,对较大的涌水难以找到出水点,因此对于地下水较多、防水要求较高时宜采用分层喷射的方法。

1.4.4 原材料的影响

将上面提供的同一种材料,分A(用水冲洗过的集料)和B(照原样)进行试拌,在同一水灰比,同一块岩面上喷射,经试验对比,A比B具有砼强度高,粘结力大,回弹小等优点。证明集料的干净性对喷射砼很重要。

1.4.5水灰比的影响:

对湿喷混凝土,水灰比过大,速凝效果愈差,回弹量增大,混凝土强度偏低;水灰比小,施工喷射困难,水泥水化不充分,强度较低,回弹增大。通过C/W=0.4~5.0进行试喷,C/W=0.45效果较好。

1.4.6 施工温度的影响

水泥凝结时间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当温度到达30℃时,经试验掺速凝剂后的混凝土其终凝时间和后期强度都不利。喷射混凝土温度宣在15~25℃为好。

1.4.7 喷射层厚的影响

一次喷射层太厚,在自重作用下,喷层会出现错裂而引起大片坍落:太薄时大部分粗集料会回弹。喷层仅留砂浆,将影响喷射效果和质量,经现场试验,拱部喷层厚6cm,边墙8cm 。

1.4.8 风压和水压的影响

风压过大会造成喷射速度太高而加大回弹量,风压过小会使喷射力减弱,使混凝土密实性差影响强度;水压过小也会影响施工质量。经试验采用风压为200N/cm2,水压为210N/cm 。

2 湿式喷射砼工艺的确定

2.1原材料选择和控制

采用上述原材料,粗集料在搅拌前应过0.5mm筛后用水冲洗干净;为减少收缩裂缝,细集料宜采用中、粗砂,细度模数大于2.5,搅拌前过0.5mm筛。

2.2 配合比的确定和选择

对渗水或滴水段(如K137+910—920)采用掺入Tl型,其配比为c:s:G:w:TJ=1:2:2:0.45:0.04。掺速凝剂4‰ 对局部渗水或滴水较大的岩面,改变配合比,仅用细骨料不用粗骨料,添6%速凝剂,先喷2cm厚再按正常配合比喷射。对墙面干燥或湿润(如K137+920—930)采用其配比为C:S:G:W:EA—c:lT—G=1:2:2:0.45:0.12:0.8%,掺速凝剂4%。

2.3 喷射机械的控制

TK-961型湿喷混凝土机,配合5m长的工作台、0.7m高的上料平台、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及空气压缩机。工作期间要求密封性良好,不漏水,不漏气。

2.4 搅拌工艺的控制

严格控制水灰比、外加剂和水的计量必须准确,投料顺序与搅拌时间为:粗、细骨料一水泥一外加剂(搅拌90S)一水(搅拌12Os)一出料。

2.5 岩面处理和渗水处理

岩面处理。对开挖面尺寸认真检查,清除松动危石,欠挖超标过多的先行局部处理;用高压风或水清洗受喷面,将开挖面的粉尘和杂物清理干净;埋设喷层厚度检查标志。渗水处理。做好排水引流处理:安设软式弹簧盲管,共布设了两种类型的盲管,其一为每隔5m一根的环向盲管,并在边墙两侧盲管末端设泄水孔,其二为在集中出水点或面状淋水点设局部盲管与邻近的环向盲管相连。

2.6 喷射步骤

①喷射前根据岩面潮湿程度,适当调整水灰比。② 喷射应分段、分部、分块,按先墙后拱、自下而上进行喷射,喷嘴需对受喷岩面作均匀的顺时针方向的螺旋转动,一圈压半圈的横向移动,螺旋直径约为20~30cm,或采用S形往返移动前进。③喷射时分段长度不应超过6cm,分部为先下后上,分块大小为2m*2m。④ 喷嘴和岩面的距离为lm,喷嘴与受喷面垂直,并稍微偏向刚喷射的部位(倾斜角约80),岩面凹陷宜先喷和多喷,而凸出处宜后喷和少喷。

2.7 风压和水压的控制

由于输料管长度为40m,调整风压为200N/cm2,水压为210N/cm2,同时要求供水系统的水压不应大于40N/cm2,为保证供水的水压稳定,采用压力水箱。

2.8 喷射厚度的确定

一次喷射厚度,拱顶为6cm,边墙为8cm:对渗水或滴水地段。先喷一层厚2cm细骨料混凝土,然后冉喷射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2.9 分层喷射的间隔时间控制 。

在15℃~25℃,采用8604型液体速凝剂,宜在30min后进行复喷。

2.10 养护

在喷射混凝土终凝1h后进行洒水养护,保持喷射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7d。

综合上述,喷射混凝土工艺流程如下:喷锚工作平台就位喷射面的事前处理、厚度控制湿喷机开机准备配料拌和坍落度测定混合料的输送边墙混凝土的喷射拱部混凝土的喷射停机操作养护。

3 喷射后的质量检查

第一,湿喷完成后跟踪检查,末发现表面裂纹的产生。但喷射面有较多的麻点,原因是湿式喷射的工作风压人,料束速度高造成的,麻面较多处混凝土的有效厚度不足,因此在混凝土表面喷射一层1~3cm的水泥砂浆。

第二,混凝土表面潮湿无明显的水迹,通过凿孔调查,发现一次喷射厚度达到6~8cm时防水效果较好,若喷射厚度过小,就形成漫渗,若漫渗范围较大时可采用补喷混凝土处理。

第三,安设盲管段的所有出水口都有水排出,且靠近盲管两侧范围内的混凝土表面渗漏明显少于中间部位,说明盲管的选材和安装方法是正确的。

第四,对喷射混凝土试件切开检查,其表面气孔多呈椭圆状,闭合相互不连通,不会形成渗水通道而降低抗渗性能。28d试件强度符合要求。

第五,通过埋检测钉,喷射厚度基本得到保证。

4 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工艺篇5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concret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7-0099-01

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应用方向分析

现代建筑设计要求的提高对施工技术、混凝土强度等方面也相应提高了要求。为了保障建筑工程桩基基础的稳定进行的地下防水混凝土浇筑、灌注桩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地面墙体等是时代建筑工程混凝土应用的主要方面,其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建筑工程整体强度、提高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因此,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对于混凝土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是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重点,是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关键。以科学的混凝土工艺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避免质量通病的发生,为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2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施工工艺管理

2.1 地下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分析地下防水混凝土施工时通过现代建筑工程地下工程中调整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掺外加剂或使用新品种水泥等方式提高自身密实性、憎水性和抗渗性的地下混凝土工程。其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主体工程的控制以及对施工缝的处理,以达到地下混凝土工程防水、抗渗设计的要求。同时还要为防止地下防水混凝土施工中过振、漏振、跑浆等造成混凝土不密实而影响其防水性能。其具体的施工工艺控制首先要注重木模施工前的充分湿润、钢模表面的清洁、基底积水泥土杂物的清理等工作减少混凝土渗漏隐患的发生。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注重防水混凝土浇筑量的控制,避免由于浇筑量太大使振捣器不能有效进行振捣、发生漏振、欠振等情况,避免振捣不实造成的蜂窝、麻面、孔洞的很难过质量缺陷,影响地下防水混凝土防水抗渗性能。另外,地下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还要注重内部钢筋、绑扎钢丝等不能接触模板。具体施工中需要针对振捣器类型进行工艺控制仪。通过科学的施工过程工艺控制保障地下防水混凝土施工质量,为建筑工程基础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工业厂房混凝土浇筑工艺控制与管理为了满足生产过程运输、设备运输、耐磨、整体性好的需要,现代建筑工程厂房施工中多采用混凝土浇筑作为地面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同时满足特殊生产环境的要求,许多工程也采用混凝土浇筑墙体的设计作为主要结构。其施工过程必须针对施工工艺特点及其质量控制点进行施工,以此保障工程施工质量,满足生产需要。现代厂房混凝土浇筑工程需要混凝土浇筑过程的连贯以保障混凝土的完整性,增加混凝土工程强度。这也使得厂房混凝土施工多采用大面积连续性的混凝土浇筑,不留施工缝。但是由于大面积混凝土结构浇筑后,水泥内外温差较大极易产生裂缝。因此,其工艺控制与技术管理成为了杜绝混凝土浇筑裂缝产生的重要因素。其工艺控制与管理需要通过严格设备管理保障施工用设备的稳定,同时以备用设备预防设备故障对施工的影响。厂房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要求浇筑施工要选择春秋稍冷的季节进行,以降低入模温度。混凝土配料时严格按照通过试配验证的配合比进行计量,同时加强混凝土搅拌时间,以保障个中外加剂充分搅拌均匀,保障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混凝土浇筑过程应分层分段进行,根据厂房建筑结构特点以及钢筋密度决定浇筑高度。振捣过程也应采用快插慢拔、插点均匀分布的方式保障真到质量。混凝土入模过程必须采用帆布下料斗进行下料入模,避免产生收缩裂缝。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还要通过适当的保温与养护防治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减少混凝土白面的热扩散,防止温度降低过快产生裂缝。同时还能够延长散热时间,防止产生贯穿裂缝。通过科学的工艺控制与管理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

2.3 加强混凝土强度检测,保障工程施工质量混凝土强度检测时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施工工艺控制外的重要工作。但是其强度检测与施工工艺却有着重要的联系,需要针对混凝土工程结构、施工工艺进行科学的检测方式选择,以在无损状态下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目前常用的施工现场混凝土强度检测主要有回弹法、超声回弹法、钻芯法、后装拨出法以及超声法几类。每种方式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其使用温度与适用龄期范围。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在混凝土工程工艺设计过程中,考虑强度检测技术方式,并通过技术文件等为强度检测奠定基础。同时也通过强度检测对施工工艺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为企业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3结论

现代混凝土工程多采用泵送混凝土的方式进行施工,其在相同配合比、原材料以及振捣控制下,养护工作成为了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关键因素。现代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工艺管理中,施工企业必须认识到养护工作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通过科学的工艺设计与管理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为施工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奠定基础。同时针对现代混凝土施工技术发展的现状,施工企业要加强对自身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培养,提高施工企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促进企业专业技术力量的提升,为科学的施工工艺设计与管理奠定基础,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涵锋.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管理[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9.

[2]徐宏利.现代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应用[J].建筑工程企业资讯,2008,4.

混凝土施工工艺篇6

1对岩土工程中的混凝土灌注桩的相关概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岩土工程在城市发展的重要性程度也越来越突出,这使得人们对于岩土工程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作为岩土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将会直接对于岩土工程作用的发挥造成影响,因此相关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最大程度的使得岩土工程中的混凝土灌注桩的质量得到提升,为岩土工程顺利推进目的的实现奠定基础。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重要类别之一,其对于城市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混凝土灌注桩是在岩土施工过程中最常运用的施工方式,所谓的混凝土灌注桩指的就是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重锤的利用,让其能够达到成孔的目的,在成孔深度能够满足于设计要求后,相关施工人员在需要在成孔内加以钢筋笼的放置,并对其进行混凝土浇筑处理。就目前岩土工程中所应用的混凝土灌注桩情况来看,所使用的桩径大都在300-1000mm之间,深度大都控制在30m左右,所使用的混凝土的类型以商品混凝土为主,混凝土强度一般控制在C20-C60之间。和其他灌注桩相比,混凝土灌注桩桩体的密实程度更加好,成桩所产生的沉降量更容易被控制,在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完成之后加以后压降工艺以及泥浆护壁工艺的使用则能够使得桩体的承载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对于灌注桩作用的发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岩土工程中的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工艺以及技术水平的提升是确保岩土工程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相关施工部门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与应用。

2岩土工程中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分析

2.1施工准备工作

为了最大程度的保证岩土工程中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工作可以顺利推进,在正式施工进行前,相关施工人员必须加强对相关准备工作的重视,在施工准备过程中除了基本的原材料准备以及机械准备外,施工人员还要把目光集中在泥浆的制备上,之所以在施工进行前要对泥浆进行制备,是因为在成孔之后,施工人员要采用泥浆对孔壁进行保护,这能够有效的降低孔壁坍塌的几率,这对于施工的进行极为重要。在整个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过程中,运用到泥浆的环节很多,运用环节的不同对于泥浆的要求也有所差异,在成孔阶段,所使用的泥浆密度要控制在1.3-1.5t/m3,在成孔完成后,在对泥浆进行应用时,泥浆密度要控制1.09-1.1t/m3,因此在对泥浆进行准备的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依据施工工程需求对所准备的泥浆进行分类,及时的根据施工环节的变化对泥浆密度进行调整,这对于施工质量的保证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2钢筋笼制作施工

钢筋笼是岩土工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最常使用的辅助部件,其对于混凝土灌注施工的顺利推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对钢筋笼制作过程中,相关施工部门要尽可能的把认可度较高的钢筋品牌作为钢筋笼的制作原料,在对钢筋笼制作的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要对钢筋的纵向长度以及预弯同心质量以及焊接质量进行控制。在对钢筋笼保护层垫块进行安装时,所采用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要控制在C30左右,所使用的混凝土圆快长度为100mm左右,在混凝土圆快中间要设有10mm的圆孔,在对钢筋进行固定的过程中,要让固定钢筋从混凝土不同部位穿入,这对于钢筋保护层作用的发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3成桩施工

成桩施工是整个岩土工程中混凝土灌注施工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为了最大程度的使得成桩施工质量可以得到保证,在进行成桩施工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人员要对成桩的抗冲击力以及抗振动力的参数进行把握,这对于成桩方式的调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一般情况下在成桩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振动,并且振动可以实现垂直传播或者水平传播,振动力度的大小是衡量成桩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需要进行试桩措施的采取,这对于成桩施工质量的保证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所谓的试桩就是对混凝土灌注桩的含水量以及其他参数的合理性进行确定,并且通过试桩措施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施工人员对于成桩施工工序的调整提供依据,这对于成桩施工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

2.4拔管施工

在岩土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拔管施工所占有的地位是非常突出的,拔管施工的质量将会直接对整个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对拔管的速度进行控制,如果在拔管过程中速度较快那么就很容易导致管内的混凝土高度以较低的状态所存在,这将会诱发混凝土的排挤压力不能够满足于相关设计要求,进而使得岩土工程的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以降低状态所存在,这对于岩土工程的顺利推进是极其不利的。在拔管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要以施工地具体情况以及施工状况为基础对拔管速度进行调整,尽可能的使得拔管施工失误率可以得到降低,这对于拔管有效性的保证极为重要。

2.5后压浆施工

在完成岩土工程中的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后,为了最大程度的保证灌注桩的质量,相关人员还要对其进行后压浆施工措施的采取,一般情况下岩土工程中的混凝土灌注桩后压浆的位置为桩底、桩侧,在后压浆施工过程中要把试桩过程中所测试的相关数据作为依据,在进行后压浆过程中需要导管的支持,最常见的导管的类型为钢管,所使用的钢管要和钢筋笼进行绑扎固定,这对其作用的发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后压浆浆液的水灰比的确定要根据土的饱和度以及渗透性进行调整,不同土质所需要的水灰比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如果土的饱和度相对较大,那么所采用的水灰比要控制在0.45-0.65之间,如果土的饱和度相对降低,那么所使用的浆液的水土灰比要控制爱0.7-0.9之间。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前提下后压浆作业的时间要在成桩两天后开始,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证后压降施工的顺利进行,注浆作业与成孔作业点的距离要比8cm大。在注浆过程中要遵守先桩侧后桩端的顺序,内外部注浆的时间间隔要小于2小时。

3结束语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是整个岩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岩土工程作用的发挥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积极的采取措施对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水平进行提升,这对于岩土工程质量的保证极为重要。在岩土工程进行灌注桩施工时,除了把目光集中在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外,相关施工人员也要对于施工准备阶段更加关注,只有在施工之前把准备工作做充分才能够使得整个施工过程可以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尹建康.岩土工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探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3,11(32):52-54.

[2]陆斌.灌注桩施工工艺[J].商品与质量,2014,3(10):71-73.

[3]刘昌远.浅谈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工艺及质量保证措施[J].中国科技博览,2015,12(31):34-36.

[4]左文林,石炳武,洪艳.浅谈防冲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4(08).

混凝土施工工艺篇7

2防止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措施

对于施工人员来说,他们的首要工作任务就是正确配比原材料,将原材料搅拌均匀并运输到施工地点,采用浇筑和振捣的方法来完成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作,还要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在上述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制定一个较为科学准确的控制计划,力求通过选取优质的原材料,加强施工管理、改善施工工艺,加大养护措施等工作来避免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出现。

2.1削弱水泥的水热化作用加入水泥的混凝土拥有较好的胶凝效果,然而这样的混凝土会因为水泥的水化热作用而在内部聚集较多的热量,为了防止混凝土内外部存在较大的温差,施工人员应在混凝土中加入早期水化热低的水泥和适量的矿物。研究人员发现,只有适当降低水泥中硅酸三钙和铝酸三钙的含量,才能削弱水泥的水化热作用,因此,施工人员要恰当选择硅酸三钙、铝酸三钙含量适中,细度模数合理的水泥,切勿削减水泥活性,以有效控制水泥水化热,控制施工裂缝的发生。

2.2外加剂的选择大量工程实践表明,内外温差在20℃~25℃以下时,才能保证混凝土裂缝不开展。然而在实际中,要使混凝土内外温差真正小于这个温度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选择适当的外加剂方面给予考虑,比如选择掺加适量的减水剂、粉煤灰等。另外,在大体积混凝土中也可采用膨胀剂来控制裂缝的产生。为了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收缩程度和温度,相关人员必须选择合适的添加剂。

2.3严格施工管理,改进施工工艺在不同季节施工时要考虑不同的因素。如果在温度较高的夏季浇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人员可以在早晚比较凉快的时间,使用冷水来达到降低混凝土温度的目的,为了防止裂缝出现在大面积混凝土上,施工人员要有效控制通冷水的时间,以此来缩小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度差;如果施工人员在冬季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要做好混凝土的保温处理工作。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一系列的管理问题而导致的裂缝,通过一定的措施可以很好的避免。1)考察混凝土工作环境,准确设计混凝土各个施工参数,特别在施工之前,要准确规划好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2)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培训,严格杜绝人为原因造成的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问题的出现;3)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特别是对浇筑之后的混凝土的验收务必要严格。混凝土裂纹出现的原因,还有一部分是由于施工工艺问题而导致的,所以,在混凝土的施工中,施工人员必须要提高施工工艺的先进性和施工的连贯性,以此来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

2.4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如果养护工作缺位,也同样会造成大量的裂纹,大大影响工程质量。对此,施工人员在完成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之后,一定要在恰当的时间内做好洒水养护工作,从而防止混凝土因表面水分蒸发过快而出现裂缝。经验表明,施工人员必须要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12h~18h之内进行至少28d的养护工作。针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制定合理的养护规划制度,例如制定合理的养护计划,定期对成型混凝土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混凝土进行检查,发现裂缝立即处理;2)在混凝土构件投入使用之前,要保证存放在干燥环境中,但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并定期对混凝土进行喷水处理,限制混凝土的收缩变形;3)冷却水的供应。加强保温保湿养护,延缓降温速度,减少内外温差。因此,在混凝土加工之后,以及在投入使用过程中,均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施工工艺篇8

1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混凝土施工浇筑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一方面,施工技术人员应熟悉图纸,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应针对工程特点,施工环境条件制定浇筑工艺施工方案,确定浇筑起点,进展方向,厚度和浇筑顺序,并制定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措施。编制混凝土浇筑计划单,对浇筑部位、混凝土规格、单位、数量、坍落度、浇筑时间等做好记录。另一方面,应做好材料、机具和人员的准备,应对模板、钢筋、支架和预埋件进行检查,仔细检查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严密性和支撑程度数量、位置等。重点检查好钢筋质量要求,并清理模板上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并将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检查安全设施、劳力配备是否妥当,能否满足浇筑速度要求,确保原材料经检查符合标准要求。另外,应编制混凝土浇筑应急预案,准备好应急工器具,制定现场停电应急措施,制定机械故障应急措施,混凝土浇筑施工补救措施等。

2提高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

2.1严防混凝土离析

在竖向结构混凝土浇筑时,要防止离析现象的发生,其坍落度应满足表1的要求。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到完成浇筑的持续时间,不宜超过表2的规定。浇筑混凝土的时候,为了避免发生离析现象,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较大的时候,应当使用溜槽(如图1所示)或者串筒,以防止混凝土粗集料与砂浆相互分离产生离析。

2.2控制分层厚度,分层捣实

混凝土浇筑体积过大或者过深就容易振捣不实和漏振,混凝土内部容易出现空洞,导致其强度降低和渗水,容易出现冻融破坏,因此混凝土要合理分层浇筑,混凝土分层浇筑时,分层厚度要根据振捣器的功率确定,一般分层厚度如表3所示。混凝土振捣时,也应有次序地分层振捣,快插慢拔,防止表面混凝土振捣不实而与下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及振动棒抽出时所造成的空洞。振捣手应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要做到定人定位,振捣器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根据楼层平面图,将振捣手名字,振捣部位标识清楚,这样做到责任明确、部位明确,奖罚有据。同时注意振捣器振捣时,振捣器距离模板不得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0.5倍(约100mm),严防漏振,但不得紧靠模板振捣,避免碰撞钢筋及预埋件。振捣时随时检查钢筋保护层和预留孔洞、预埋件及外露钢筋位置,确保混凝土密实,钢筋位置准确。

2.3正确留置施工缝

当混凝土结构不能一次连续浇筑完毕时,停歇较长时间后,混凝土已经初凝,导致再继续浇筑混凝土时,产生施工缝。众所周知,施工缝是新旧混凝土的结合面,在结构中属于薄弱部位,因此,留置施工缝应预先设计考虑,不能在浇筑施工进行中随意留置。如柱子和梁分两次浇筑,在柱子顶端留置施工缝。同时,现场施工要注意避免对施工缝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如浇筑混凝土前对掉入缝内的杂物及垃圾没有及时检查和清理导致新旧混凝土间形成夹层;下料方法不当,骨料集中于施工缝处底部或一处,施工缝中没有放置或未正确放置膨胀止水带或止水钢板;没有采用微膨胀混凝土,致使接槎部位不能紧密连接等质量问题。在处理施工缝时,应将柱顶处厚度较大的浮浆层处理掉。在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注意施工缝表面杂物的清理,充分湿润并冲洗干净。注意混凝土初凝以后,不能过早地在上面浇筑新的混凝土层,必须等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1.2MPa以上时,才能继续浇筑混凝土。

2.4做好控温防裂工作

控温防裂是混凝土浇筑环节中的重要步骤,对混凝土后期质量起关键性作用。混凝土在凝固水化过程中,释放大量水化热,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逐步上升,水化过程不合理,就会在混凝土内部产生裂缝。要控制温度裂缝,首先要降低混凝土原材料温度,对原材料砂、石、水泥等进行覆盖,防止夏季高温的暴晒。其次,要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改善混凝土骨料级配,掺加粉煤灰或磨细矿渣等掺和料,掺加高效外加剂以减少单位水泥用量;并采取各种散热措施,如增加混凝土的散热面,尽快降低料浆温度。对于重要结构,应在混凝土内部埋设温度计,随时监测混凝土温度,出现较大温差时及时采取降温措施。此外,对于浇筑后的混凝土,在养护期间也要控制好温度,防止出现表面裂缝及深层裂缝。

2.5合理养护、拆模,确保浇筑质量

在混凝土浇筑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硬化,主要是因为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化作用则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制定合理的养护制度,进行适宜的养护,是混凝土浇筑后重要的工艺,对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形成具有极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塑性混凝土在正常气温(20℃)情况下,在灌注后10h~12h开始养护;如气温较高或干燥的情况下,应及早养护,避免混凝土早期失水,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干硬性混凝土在浇筑后lh~2h左右就应开始养护。养护期间要控制好升温阶段、恒温阶段、降温阶段的温度,防止骤热或骤冷出现混凝土裂缝。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硅水泥、矿渣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不得少于14d。另外,养护后要根据标准规定合理拆模,混凝土侧模拆模时间一般在保证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到损伤就可以拆模,底模应严格按照GB50204中的要求合理拆模,以对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进行检验,对浇筑质量产生缺陷的,应及时进行修补或返修。

3结语

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科学手段和施工措施日益完善,一方面要不断加强施工工艺管理,对施工工艺进行动态监控及信息化管理,充分做好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另一方面不断提高工艺技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掌握先进的施工工法工艺,提高作业人员职业素养,积极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确保施工浇筑工艺质量,提高建筑工程使用寿命。

作者:吴剑平 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混凝土施工工艺篇9

住宅建筑;混凝土;施工工艺;技术要点

引言

近年来,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加,混凝土结构已成为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在建筑工程中得以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会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极易导致各类病害的发生,所以需要严格对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科学对混凝土进行配制、浇筑和养护工作,通过各个环节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一、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通病

1、蜂窝

混凝土表面存在蜂窝似的孔洞。这与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息息相关,主要是在配合比中砂浆少,石子多,所以才会导致混凝土施工时石子间存在空隙形成孔洞。导致这种情况发生时也说明混凝土的和易性较差,搅拌和振捣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施工人员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不按规程进行操作,混凝土存在离析现象或是超大构件振捣不均匀也会导致混凝土表面蜂窝的发生。另外如果模板孔洞没有及时封堵,在振捣过程中模板发生移位导致漏浆发生,这都会导致混凝土局面出现蜂窝状孔洞,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2、孔洞

由于混凝土结构内部存在过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从而导致结构内部存在孔洞。这种问题多发生在钢筋密集处或是预埋件处,由于无法通畅的进行灌注,从而导致浇筑存在漏振,达不到密实度。当混凝土存在严重离析现象或是跑浆时也会导致结构内部存在孔洞。当混凝土材料中有硬块或是杂物时,也会导致孔洞问题的发生,在下料不规范,一次下料过多,混凝土振捣搭接不合理等,或是施工中管理不严格等问题存在时,都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内部存在孔洞问题。

3、露筋

混凝土结构存在露筋时,多为结构内的主筋和箍筋露在混凝土表面。混凝土振捣施工过程中,当钢筋垫块没有合理放置或是过小导致移位时,则会发生结构露筋问题。混凝土结构截面过小或是配料选择不合理时,也会导致水泥浆包裹不住钢筋的问题发生。另外,施工下料、运输方式不当,混凝土离析现象严重,振捣不密实、过早拆模等都会导致露筋的发生。

二、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选用合适的施工材料

第一,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其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等满足设计要求,并在满足要求基础上尽量选用低热的水泥品种。研究发现,若混凝土结构体积较大,则在施工材料选取时,尽量选用低热或中低热的水泥,比如粉煤灰水泥、矿渣硅酸盐硅水泥或火山矿渣水泥。第二,选取合适的骨料和砂子。在高等级建筑物中不得使用海砂,且不宜使用机制砂,且需要对砂石的韧性、强度等进行检查,还要对砂石中含无机盐及土质等含量进行检测,若不满足设计要求,则不允许进场使用。若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其骨料占结构体积的80%左右,且由于不同的骨料的干缩率不同,因此要选择干缩率小,且骨料强度高、颗粒级配好的骨料。第三,掺加合适的外加剂。为了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某一特性,需要掺加合适的外加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早强、快凝、抗冻、抗裂、抗渗等性能。若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减少混凝土结构中水泥用量,适宜添加合适的外加剂,如粉煤灰,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泥水化释放的热量。第四,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其坍落度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设计所允许的范围内。

2、模板施工

在搭设模板前,需要将模板表面清扫干净,将模板表面上的水泥砂浆打磨干净,不允许表面存留杂物。在搭设模板时,若是梁板混凝土结构,需要考虑模板搭设的预拱度,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合理搭设预拱度。同时,在搭设模板时要考虑模板接缝部位的严密性,确保接缝处不漏浆。在搭设完毕模板后,需要对模板进行预压,确保模板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稳定性,保障模板在浇筑混凝土施工中不出现超规范要求的变形。且需要对搭设模板的高程、尺寸等进行测量,确保满足结构尺寸要求。最后,需要对模板内表面进行薄膜隔离处理工作,确保拆模施工的顺利进行。

3、混凝土浇筑技术要点

(1)浇筑前,检查支模的各项要求,如标高、尺寸、位置、模板质量等是否符合要求,钢筋、预埋件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并记录。模内的杂物、模板间的缝隙要控制和清理;

(2)浇筑过程避免产生离析。采用溜槽或其他措施进行浇筑,高墙、高柱的浇筑特别注意禁止使用高抛散落的违规操作;

(3)大体积混凝土或者厚度较大的混凝土要分层、分段均匀浇筑,不能进行一刀切的倾倒。分层浇筑时每层的厚度需要根据结构特点以及钢筋的疏密,来选取浇筑方法;

(4)混凝土初凝前,可以再次进行振捣、压实抹平,来控制混凝土的塑性收缩、沉降收缩,也可以让钢筋表面的空腔闭合,使钢筋与混凝土充分黏结,这种情况应用在初凝前的混凝土具有和易性的情况下。混凝土的浇筑应具有连续性,避免间断;

(5)浇筑过程中需要专门人员进行观察,对模板的钢筋、预埋件位置、预留洞口进行检查,是否有位移变形或者孔洞堵塞情况,及时进行修整。超过初凝时间后,需要进行专人表面清理和检查。具体施工中,要根据场地环境、建筑物的情况、气候条件等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4、混凝土裂缝的处理

一旦出现裂缝,要分析产生裂缝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合适的策略,对裂缝进行修复和填充,避免出现一系列连锁反应而导致工程质量黑洞。常见的方法有树脂灌注法,灌浆法,附加钢筋法以及自闭合法。环氧树脂是最常见的裂缝灌注材料。它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并能抵抗混凝土所遇到的大多数化学侵蚀,树脂可以灌入到0.05mm的裂缝。除某些特殊的环氧树脂之外,当裂缝是活动的、有渗漏的、不能干透的或者裂缝数量极多时,通常不易采用树脂灌注法。对于体积水坝、厚混凝土墙、或者水工结构的岩石基础上的裂缝,有时通过注入硅酸盐水泥砂浆来密闭。采取附加钢筋法修复裂缝时,在修复初始阶段对裂缝进行隔离,在裂缝贯穿平面90°方向进行钻孔,将钢筋插入孔内的过程中同时注入环氧树脂,使钢筋与裂缝合为一体。自封闭方法主要基于水泥浆中氢氧化钙炭化的原理,形成具有机械粘连作用的氢氧化钙与碳酸钙的晶体,这种修复手法使用的条件是潮湿的环境。

5、混凝土的养护技术

建筑物工程的质量和品质,受到混凝土养护水平的重要影响。从一些实际的建筑工程质量案例来看,不少工程项目在实际施工环节没有出现任何质量问题,而是在浇筑之后的混凝土养护工作没有做好,结果使得混凝土的浇筑表面质量受到影响,对工程项目的整体外观造成极大的形象破坏。因此,可以说混凝土的养护技术是整体工程施工环节中体现水平和施工艺术的关键环节。在养护时,要注意控制好混凝土表面的湿度和温度。在浇筑工作完成之后,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的速度非常快,远超过了其内部水分的扩散速度,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就会出现内部温度高,而外部温度低的现象,如果内外温度相差过大,容易导致干缩裂缝。混凝土的养护技术的要点在于,要对浇筑时的温度进行把握,避免在高温环境下进行浇筑工作,此外还可以选择使用一些措施,例如挡风、遮阳、喷雾措施,都可以良好地控制上述情况。冬季施工的情况,应及时清理表面的水分,以免受冻。

三、结束语

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对整个建筑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混凝土施工技术就是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提出的。在实际的应用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还有很多需要注意和改正的地方,还需要加大研究力度,提高高科技的利用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建筑质量也会不断提高,也许会出现新材料替代混凝土,这都需要不断的探索发现。

参考文献:

[1]许靖,葛妍.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7):211

混凝土施工工艺篇10

Key words: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TU74

一、做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1、水泥的选用

应尽量选用水化热低、凝结时间长的水泥,优先采用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大坝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等。

2、粗细骨料

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大体积混凝土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要求的前提下,应提高掺合料及骨料的含量,以降低单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3、减水剂

为满足和易性和减缓水泥早期水化热发热量的要求,宜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缓凝型减水剂。除加入减水剂外,有些混凝土还要根据需要加入其他外加剂,如引气剂、膨胀剂、泵送剂等。

二、做好作业前的准备和运输

在这一工艺环节,最主要是的工作就是将待施工的区域打扫干净,以免有灰尘和杂物混入其中,进而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将相关的施工设备运至指定地点并做好性能检查工作,保证随时都能正常运行。除此之外,就是要拌制好的混凝土运输环节。这一工艺环节最重要的是保证混凝土的供应流畅,杜绝出现中断现象。最好选用混凝土泵等输送机械,准备充足的混凝土输送泵,从而保证混凝土供给的连续性。

三、混凝土浇筑

工程底板的混凝土浇筑要严格按照工序进行。一般而言,后浇带的宽度为一米,施工的缝隙要留在这一后浇带上,同时,在外墙的吊模部分应在高出底板0.3米处预留水平缝,并且底板的梁吊模要高出底板0.35至0.75米,该部分要等到底板浇筑并捣实两小时后方可进行浇筑。每一段工程的混凝土浇筑要保持连续性,在振捣棒保持有效震动长度的基础上,可采用分排的方式进行浇筑,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留有施工冷缝。从这一工艺上来看,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四、混凝土振捣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往往采用机械进行振捣,由于经常使用输送泵传送混凝土材料,因此可以保证其良好的坍落度与流动性。同时,可以采用斜面分两层布料的施工工艺,即在一个坡度上,在面积较小的交叉部位,应当从其四周插入振捣棒;对于面积较大的交叉部位,应当在帮扎钢筋时注意其之间的间隔,一般保持在五米左右。在绑扎钢筋时,可用直径为4.8厘米的钢管作为插管,等钢筋绑扎完之后再将其拔出,这样就可以预留一些插棒孔。

五、找平

土木工程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一般都用木抹子或者长木杠来找平,就是将混凝土表层的附浆进行集中并赶到一处,通过人工将其清理,此时进行第一次找平,其目的是将其表面的平整度保持在一定的要求范围之内。第二次进行找平的目的在于清除混凝土表面上的微小收缩缝,这是找平的最后一道工序。

混凝土的温控措施

混凝土施工后的养护也非常重要,它是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实施养护工作主要是为了保持混凝土结构的适宜温度与湿度,从而便于控制混凝土结构内外的温差,从而增加混凝土的强度、防止其出现裂缝。实践中,对于大面积的底板面进行养护,可采用塑料簿膜进行第一次铺盖,第二层可使用稻草、草毡等作为保温和保湿材料。

1、水化热温升控制措施

混凝土升温时间较短,根据工程实践,一般在浇筑后的二至三天内,混凝土弹性模量低、基本处于塑性与弹塑性状态,约束应力很低。当水化热温升至峰值后,水化热能耗尽,继续散热引起温度下降,随着时间逐渐衰减,延续10余天至30余天。作为工程预控指标,可采取保温与降温措施的有:1)采用冰水配制混凝土,或混凝土厂址配置有深水井,采用冰凉的井水配置;2)粗细骨料均搭设遮阳棚,避免日光曝晒;3)选用低水化热的P.O.普硅水泥,并利用掺合料减少水泥单方用量。

2、混凝土拆模时,混凝土的温差不超过20℃。其温差应包括表面温度、中心温度和外界气温之间的温差。

3、采用内部降温法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内部降温法是在混凝土内部预埋水管,通入冷却水,降低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冷却在混凝土刚浇筑完时就开始进行,还有常见的投毛石法,均可有效控制因混凝土内外温差而引起的混凝土开裂。

保温法是在结构外露的混凝土表面以及模板外侧覆盖保温材料(如草袋、锯木、湿砂等),在缓慢的散热过程中,使混凝土获得必要的强度,以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小于20℃。

七、施工工艺过程中所遇到的几点问题及解决措施

1、蜂窝

现象:砼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原因分析:

1.1砼配合比不合理,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1.2砼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合均匀,砼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1.3未按操作规程灌注砼,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砼离析。

混凝土施工工艺篇11

清水混凝土在混凝土材料当中作为最具优势的混凝土材料而备受建筑行业的关注和广泛的应用,而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则最为广泛和最具代表性。清水混凝土具有一次浇注成型的特点,不需要进行任何的外部装饰,以其自然的表面作为装饰面,减少了普通混凝土在进行浇筑后需要进行抹灰和涂料等的工序。这不但可以为建筑工程节省人力物力,还可以有效的缩短工程建设时间,且具有低污染的绿色环保性能,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清水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与普通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不同,清水混凝土对于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更高。

一、工程概况

某工程项目地上4层,地下1层,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整个工程外墙采用清水混凝土建筑风格,以明缝分格,以蝉缝作分块,成型后的混凝土表面不作任何修饰,强调混凝土的自然表现肌理。为了保证清水混凝土表面平整清洁,色泽一致,具有耐污性、耐候性及耐久性,需要对整个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探究。

二、清水混凝土材料

(一)、水泥的选择

在进行水泥材料的选择上,应该选择质量相对稳定的水泥,一般需要强度在P.O42.5以上的水泥。稳定性能高的水泥能够保证清水混凝土在实际的应用中的色泽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二)、集料和矿物掺合料的选择

在集料的选择当中,主要是包括细骨料的选择、粗骨料的选择以及矿物掺合料的选择等。其中对于精骨料的选择应该以强度高、颜色均匀一致等的原则进行碎石的选择,保证精骨料中不能含有杂质,含泥量应该

(三)、外加剂的选择

外加剂主要的作用是能够控制清水混凝土的水泥和水的用量,实现其减水、增强、以及缓凝等作用,同时实现混凝土的施工需要和易性。从而提高清水混凝土的稳定性、利于混凝土分布均匀、减少气泡的产生、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的稳定性等[1]。

三、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

(一)、细化设计方案

进行细化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保证建筑外观以及细化工作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通过效果预期的目标进行模板的设计方案的制定。首先,需要进行建筑外墙明缝的设计,如果设计不好可能导致建筑墙体外观存在色差,影响整体的美观。其次是建筑外墙的蝉缝和螺栓孔的设计,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在水平方向设计蝉缝,只有在垂直的方向才会进行蝉缝的设计。

(二)、模板工程的施工工艺

1、模板的设计

根据建筑物内不同建筑区域进行适宜模板的选用。譬如说对于剪力墙以及电梯的井筒则一般会选用整体的大钢模板以及井筒模。在进行大钢模板的选用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模板的刚度是否符合本次施工的要求,且模板的设计需要结合明缝和蝉缝的设计,保证模板不会因为设计的失误而造成或大或小的情况出现,影响模板的安装和拆卸工作的有效进行。其次,对于楼板的底模应该采用。

2、模板的处理和安装

清水混凝土最重要的是外观质量,因此一般都需要对模板进行脱模处理。常用处理方式有采用脱模剂、模板布等。以前国内主要使用油性脱模剂,近两年,水性脱模剂也开始推广使用,混凝土外观效果更加理想。

在进行模板的安装过程中,需要对各个模板进行维护的处理。其中,对于大钢模板在安装前就需要进行防锈漆的涂抹处理,以防止锈蚀情况的出现倾向清水混凝土的整体美观性和耐久性。

3、模板的拆除

在一般的情况下,需要在进行完混凝土浇筑以后的6到8个小时进行对拉螺栓的松动,以此来方便接下来的模板拆除工作。在拆除模板的过程中,需要按模板安装的倒序进行拆除工作,以不破坏混凝土的表面和棱角为基本的原则,禁止使用砸撬的行为进行模板的拆除工作。拆除模板的时间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制定。

(三)、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1、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前,首先需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且保证混凝土的均匀和一致的特性。其次,需要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要保证浇筑过程的连续性,以防止因为浇筑的不连续性而导致影响整个混凝土施工的整体美感。再次,需要注意混凝土的振捣情况。需要有效的把握振捣时间,确保混凝土模板面的气泡基本排除和混凝土均匀填充,可以进行混凝土的二次振捣工作,以此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2、进行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在模板拆除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的工作,以防止混凝土出现色差和裂缝等现象。一般的混凝土养护办法有覆盖塑料膜、草帘以及洒水等,以此来维护混凝土。根据一年四季的温差特点,一般养护的时间在7天到14天左右,冬天的养护时间会比较长一些,至少需要14天以上的养护期。[3]

3、进行混凝土的成品保护工作

无论是在模板拆除以后,还是混凝土的养护期完成以后,都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成品的保护工作,以防止对混凝土的表面造成损坏和污染。在进行混凝土的成品保护工作时,首先需要在混凝土的外部覆盖塑料膜,其次是通过增加硬塑料防护条等方式进一步保护混凝土的表面不受损坏和污染。最后,需要加强施工的工作人员对混凝土的保护意识,从而有效的防止因为人为而造成的混凝土表面受到损坏。

4、进行混凝土的修复工作

即便在混凝土的成品保护工作中多注意,都有可能还会存在混凝土的损坏和污染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混凝土的修复工作,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美观性,并在修复工作完成以后进行洒水的养护工作。

(四)、混凝土的养护

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拆模时间,拆模时间应能保证拆模后墙体不掉角、不起皮,必须以同条件试块实验为准。本工程清水混凝土拆模依据以同条件试块强度达到3MPa为准。标准层墙体和窗下梁外侧拆模板之前就应对混凝土充分洒水进行养护,使水分通过混凝土和模板的间隙渗入混凝土中,待拆模后,在混凝土表面再洒一道水,然后用塑料薄膜包裹,边角接茬部位要严密并压实,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五)、成品保护

⑴每次浇筑混凝土前,在下口处用三夹板做一个50~100mm的檐口,防止水泥浆污染下层墙面,对浇筑时偶尔出现的流淌的砂浆应立即擦洗干净。

⑵混凝土拆模时应先退出对拉螺栓的两端扣件再拆模,拆下的模板应轻拆轻放。拆模时,不得碰撞清水混凝土结构。

四、结语

总之,由于施工之前方案详细、施工过程中严格把关以及施工完成后精致保护等各道工序控制到位,本项目的清水混凝士最终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业主及相关单位的一致认可,相关施工工艺可为类似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混凝土施工工艺篇12

1.1防水混凝土的特点

防水混凝土是通过调整配合比或掺加外加剂,以增强其自身的密实性、憎水性和抗裂性,使其抗渗能力≥0. 6MPa 的特种混凝土。防水混凝土具有以下特点: 防水、承载和耐久等多种功能,其防水年限等同结构寿命; 施工简单,质量可靠; 成本低廉,耐久性好; 易于检查和修堵。混凝土属于脆性材料,容易因变形、开裂而渗漏,所以在防水混凝土中配置一定比例的钢筋,钢筋跟混凝土能很好地咬合在一起,在相同应力条件下,钢筋的变形系数小,所以结合在一起能增强其抗裂性能,从而提高整体抗渗能力。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划分为 P6,P8,P10,P12等 4 个等级。因为结构基础埋置越深,钢筋混凝土产生的弯矩和剪力越大,地下水的压强也越大,这就要求防水混凝土的抗渗能力和抗裂性越强,具体为工程埋置深度分别为≤10,10 ~ 20,20 ~ 30,30 ~ 40m 时设计抗渗等级为 P6,P8,P10,P12。

1.2防水混凝土的种类

常用防水混凝土有普通防水混凝土和外加剂防水混凝土,还有特制防水混凝土要根据设计要求而定做,比如铁屑防水混凝土( 主要用于有地下水较高工程的基础底板) 。

1) 普通防水混凝土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降低水灰比、增加水泥用量和砂率、石子粒径小及精细施工,从而减少毛细孔的数量和直径、减少混凝土内部的缝隙和孔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适用于一般工业、民用建筑及公共建筑的地下防水工程。

2) 外加剂防水混凝土。

1.3防水混凝土外加剂的选择

外加剂防水混凝土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外加剂防水混凝土有不同的适用范围。这要求我们根据不同类别的防水工程、不同的施工部位、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以及不同的时间工期要求选用不同的外加剂。外加剂防水混凝土需要进行配合比试验,满足设计要求。

2 城建工程防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要点分析

2.1施工准备

根据图纸要求、施工现场情况、工程特点、气候条件等,编制施工方案,制定出保证施工质量的具体措施。

2.1.1材料及主要机具

1) 水泥,水泥品种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必须掺用高效减水剂。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32. 5 级; 严禁使用过期、受潮结块的水泥,水泥进厂需对产品名称、强度等级、出厂日期等进行外观检查,同时验收合格证,并进行复检。

2) 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 3% ,泥块含量不得大于 1%,其他要求要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1992 的规定。

3) 石,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 40mm,含泥量不大于 1%,泥块含量不得大于 0. 5%,吸水率不大于1. 5% ,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其他要求要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1992的规定。

4) 水,饮用水或天然洁净水应要符合《混凝土拌合水标准》JGJ63―89 的规定。

5) 外加剂,其性能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的质量要求,其掺量应经试验确定。

6) 防水混凝土可掺入一定数量的粉煤灰或硅粉,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Ⅱ级,掺量不应大于 20%,硅粉的掺量不应大于 3%。机具设备有: 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配料及计量器具、混凝土输送泵( 车)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或翻斗车、高频插入式振捣器。主要工具包括: 手推车、溜槽、串桶、铁皮、铁锹、吊斗、刮杆、抹子和试模等。

2.2作业条件

1) 钢筋、模板上道工序完成,办理隐检、预检手续。注意检查固定模板的铁丝、螺栓是否穿过混凝土墙,如必须穿过时,应采取止水措施。特别是管道或预埋件穿过处是否已做好防水处理。木模板提前浇水湿润,并将落在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2) 根据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

3) 材料需经检验,由实验室试配提出混凝土配合比,试配的抗渗等级应按设计要求提高 0.2MPa。

4) 如地下水位高,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间继续做好降水、排水,地下水位控制在基底 0.5m 以下。

2.3操作工艺

1) 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 混凝土搅拌 运输 混凝土浇筑 养护。

2) 混凝土搅拌 搅拌投料顺序: 石子 砂 水泥 外加剂 水 。投料先干拌 0. 5 ~ 1min 再加水。水分三次加入,加水后搅拌 1 ~ 2min( 比普通混凝土搅拌时间延长0. 5min) 。混凝土搅拌前必须严格按实验室配合比通知单操作,不得擅自修改。散装水泥、砂、石车过磅,在雨季,砂必须每天测定含水率,调整用水量。现场搅拌坍落度控制 6 ~8cm,泵送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 14

~ 16cm。

3) 运输 混凝土运输供应保持连续均衡,间隔不应超过 1.5h,夏季或运距较远可适当掺入缓凝剂,一般掺入 2. 5‰ ~ 3‰木钙为宜。运输后如出现离析,浇筑前进行二次拌合。

2.4混凝土浇筑连续浇筑

1) 底板一般按设计要求不留施工缝或留在后浇带上。

2) 墙体水平施工缝留在高出底板表面 ≥200mm墙体上,墙体如有孔洞,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宜少于300mm,施工缝形式宜用凸缝 ( 墙厚 > 30cm) 或阶梯缝、平直缝加金属止水片( 墙厚 < 30cm) ,施工缝宜做企口缝并用 B. W 止水条处理垂直施工缝,宜与后浇带、变形缝相结合。

3) 在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杂物,冲净并湿润,再铺 1 层 2 ~ 3cm 厚水泥砂浆( 即原配合比去掉石子) 或同一配合比的减石子混凝土,浇筑第一步其高度为 40cm,以后每步浇筑 50 ~60cm,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顺序浇筑。混凝土自高处自由倾落不应大于 2m,如高度超过 3m,要用串桶、溜槽下落。

4) 用机械振捣,以保证混凝土密实,振捣时间一般10s 为宜,不应漏振或过振,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浮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铺灰和振捣应选择对称位置开始,防止模板走动,结构断面较小,钢筋密集的部位严格按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的要求操作,浇筑到最上层表面,必须用木抹找平,使表面密实平整。

2.5混凝土养护

防水混凝土的养护对其抗渗性能影响极大。混凝土早期脱水或养护过程中缺少水分和温度,其抗渗性能会大幅降低。浇筑后 4 ~ 10h( 进入终凝阶段) 覆盖浇水养护,要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14d。大体积防水混凝土采取保温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2.6拆模

防水混凝土结构需在混凝土强度达到 40% 以上时,方可在其上面进行下道工序,达到 70% 时,方可拆模。

2.7成品保护

1) 为保护钢筋、模板尺寸位置正确,不得踩踏钢筋,并不得碰撞、改动模板、钢筋。

2) 在拆模或吊运其他物件时,不得碰坏施工缝处企口,及止水带。

3) 保护好穿墙管、电线管、电门盒及预埋件等,振捣时勿挤偏或使预埋件挤入混凝土内。

3 结束语

防水混凝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做好防水混凝土工程有重大而长久的意义。我们只要按照施工规范,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细节,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步骤,把好每一个质量关口,就能把这项工程做好。

参考文献:

[1]李玉保.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11).

混凝土施工工艺篇13

1.适用范围

在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工程主要适用于正常环境之下的工业和民用建筑物施工,一般在施工的过程中多数采用现浇混凝土施工方法,这种施工措施和施工方法能够及时有效的将混凝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修复。现阶段,无论是巍峨耸立的高楼大厦还是世界之最的水利工程,都不能够离开钢筋混凝土的支持,钢筋就如同人体的骨骼一样支撑着整个建筑物,为建筑物的整体性提供依据。

2.材料要求

混凝土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是从原材料,钢筋加工、钢筋连接和钢筋安装四个部分组成的。从现场施工的角度来看,钢筋工程的施工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从原材料的检验、加工、安装三大工序。钢筋加工包括钢筋的冷拉、冷拔、调直、除锈、钢筋配料、切断、弯曲成形、连接,钢筋安装包括钢筋的绑扎、固定、现场连接。钢筋经过这些工序有原材料加工成半成品,再有半成品加工成成品,在工人进行这些工厂或者现场操作之前,一个重要的工总就是编制钢筋料单。就是通过将图纸语言转换为工人能够看的懂的钢筋料单。

在钢筋施工的各个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当钢筋的品种、界别或者规格需要进行变更的时候,其应当设计变更文件,在施工的过程中当施工单位却反设计所需要的钢筋品种,级别或者规格的时候,为了保证对设计意图的理解不产生偏差,规定,当需要做钢筋代换的时候应当办理设计变更文件。以确保满足其设计要求,使得其在施工的过程中不产生各种偏差和规定当需要做钢筋代换的时候应当办理的设计变更文件,以确保暗组其原结构设计的重要要求,并明确钢筋代换又设计单位负责。

2.1制做无粘结筋用的碳素钢丝或钢绞线,其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5223—1995,《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5224—1995的规定。

2.2无粘结筋的涂层采用“专用防腐脂”其性能、产品质量应符合《无粘结预应力筋专用防腐脂》JG3007—93的规定。

2.3无粘结筋外包层材料、应采用高密度高压聚乙烯或聚丙烯,严禁使用聚氯乙烯。(测试在1900C时高密度高压聚乙烯挤出制品的融熔指数为(M1)0.2—2:聚丙烯(M1)0.5—0.15其性能应符合JGJ/T92—93技术规程要求。)

钢丝束、钢绞线涂料层及包裹层的制作工艺如下:

选盘并束涂油包塑冷却牵引收盘。

生产中严禁随意调换挤出量、牵引速度及和温度,保证包塑质量。塑料使用前必须烘干或晒干,避免成型过程中由于气泡而引起塑料表面开裂。成型管壁厚度要均匀,发现破损要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处理。

2.4制作完毕的无粘结筋成品质量应符合《钢绞线、钢丝束无粘结预应力筋》JG3006--93规定,且无粘结预应力筋用的钢丝和钢绞线,不允许有死弯。当有死弯时必须切掉,无粘结预应力筋中的每根钢丝应是通长的严禁有接头。

2.5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用的锚固系统构造,技术要求等必须符合《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等的规定。

2.5.4预应力筋的效率系数ηp应按下列规定取用:

(1)对于重要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使用的锚具,应按国家现行行业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92附录计算确定。

(2)对于一般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工程中使用的锚具,其进场验收,当预应力为钢丝、钢绞线时,ηp取0.97。

试验经受200万次循环荷载后,预应力筋因锚具影响发生疲劳破坏的面积不应大于试件总面积的5%。用于抗震结构中的锚具,还应满足循环次数为50次的周期荷载试验,当预应力钢材为钢丝、钢绞线时,锚固后,试验应力上限取预应力筋标准强度的80%,下限取预应力筋标准抗拉强度的40%循环次数50次的周期荷载试验。试件经50次循环荷载后预应力筋不应发生破断。

3.作业条件

3.1张力时混凝土强度等级应达到设计要求,一般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的75%,应以现场构件同条件养护试块试压报告为准。

3.2无粘结筋复测合格,有试验报告单。无粘结筋的配制及非预应力筋的绑扎加工完成。

3.3锚具已经过复测验收。

3.4张拉机具己经过专业鉴定单位的标定,其它机具己准备就绪。

3.5张拉部位的脚手架及防护栏杆搭设已完成,并经检查符合作业要求。

3.6已按设计要求对无粘结筋的张拉顺序,伸长值张拉值、无粘结筋的制做、铺放、操作、质量标准进行了交底。

4.操做工艺

4.1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梁、板模板支设非预应力下钢筋铺放、绑扎梁板无粘结筋铺放、绑扎端部节点安装非预应力上钢筋铺放、绑扎

隐蔽验收混凝土浇筑、震捣混凝土养护、拆边模张拉封锚。

4.2无粘结筋检查、下料、修补: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