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混凝土排水沟施工总结实用13篇

混凝土排水沟施工总结
混凝土排水沟施工总结篇1

路面工程主线路面总长度约48Km,属于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曲线半径较小,超高段落多,纵坡较大,最大纵坡8%,纵向排水沟总长度为23.1千米,约占总路线长度的一般,实际可利用施工工期6个月。

二、施工准备

(一)施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①C15垫层混凝土;②C25排水沟主体混凝土。

(二)模板准备

①54cm×100cm钢制侧面模版1000延米;②纵向排水沟芯模――φ30cm橡胶气囊25m×20个;③纵向排水沟开口楔形定型模版500延米。

三、施工工艺

超高Ω型段纵向排水沟采取支模现浇法进行施工。

(一)施工工艺

纵向排水沟施工主要分为五步进行:施工准备----钢筋加工及安装----模板安装----灌注混凝土----养生

(二)现场准备

在工程开始前,确保纵向沟施工人员、机械、材料的正常进场及完成进场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施工技术交底。钢模板运到现场后,应进行试拼、打磨,检查其接缝是否严密、平顺,平整度、线形是否满足要求,检查合格后将模板编号,防止以后施工中交错拼装,影响拼装质量。检查橡胶气囊芯模是否有漏气现象。

(三)垫层混凝土施工

根据设计文件,垫层混凝土为设在纵向排水沟底部厚10cm强度等级为C15的素混凝土,按照设计标高,在纵向排水沟施工之前,需要开挖已成型的路基顶面(中线的左侧或右侧,根据纵向排水沟的设计位置确定),先开挖一个深14cm、宽50cm的浅沟并整平,浇筑C15混凝土厚10cm,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注意混凝土坍落度略大一些,能够自密实的混凝土,混凝土养生应洒水养生(或薄膜覆盖),防止裂缝发生。

(四)钢筋加工及绑扎

图1 图2

图1表示纵向排水Ω沟的形状钢筋,需要在指定钢筋加工场地统一制作,钢筋搭接固定可采取点焊的方式。

图2中的‘黑点’表示沿排水沟方向的纵向钢筋,在现场与图一所示Ω沟的形状钢筋采用扎丝现场绑扎,形成钢筋骨架。

钢筋规格均为φ10型号。

(五)侧模安装、固定

侧模为统一规格50cm×100cm定型模版,现场组装成高50cm,长25米的沿线路方向的模板,立于钢筋笼两侧,由拉杆固定,侧面设斜支撑。

(六)橡胶气模芯模安装

橡胶气模设计长度为25米,在钢筋绑扎结束后,人工穿入钢筋笼的中心,穿入过程中注意不要破坏钢筋骨架。橡胶芯模隔离剂采用滑石粉勾兑洗衣粉水(水:洗衣粉:滑石粉=10:1:2),芯模穿入前均匀涂刷隔离剂在橡胶芯模表面;混凝土浇筑前,对橡胶芯模进行充气,充气气压控制在0.034~0.037Mpa。

(七)进水口楔形模安装、固定

进水口楔形模为国内加工统一规格,由利用拉杆定位于钢筋笼楔形开口位置,固定拉杆与侧模利用螺栓固定。

(八)混凝土浇筑

纵向排水沟设计为C25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坍落度。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沿沟的两侧进行振捣,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平坦、泛浆。

纵向沟顶面收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当混凝土振捣完成后,表面要按工程要求处理,办法就是用铁抹子或木抹子在混凝土表面反复压抹,直到达到工程所需表面光洁要求。

(九)拆模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12小时后拆除模版,拆模顺序为:先拆除橡胶芯模,其次为进水后楔形模,最后拆除侧模。

(十)洒水、薄膜覆盖养生

混凝土排水沟施工总结篇2

1 引言

石家庄市郊段总干渠一级水源保护区为隔离网栏外侧100m,二级水源保护区:左侧为隔离网栏以外2km,右侧为隔离网栏以外1.5km。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石家庄市郊通过,由于城市的扩张,总干渠周边农村产生的生活污水和企业产生的污水逐渐增多,污水的水量和污染程度逐年增加,该段污水管道等配套设置未完善,临近总干渠村庄产生的生活污水排入总干渠的截流沟内,对总干渠的水质造成了威胁,因此需要对该情况进行处理解决。

2.2 污水情况

2.2.1 污水影响范围

污水影响范围为京石段总干渠设计桩号(240+500)~246+157,具体情况为:前杜北、后杜北、陈村等排污处,污水排入南水北调总干渠左侧截流沟及小青河改道后的导水沟内,污水影响范围为总干渠设计桩号(240+500)~246+157,长度3.95km;杜北小区、西营村等排污处,污水排入总干渠右侧截流沟内,污水影响范围为总干渠设计桩号(240+890)~(243+180),长度为2.29km。

2.2.2 污水监测情况

2010年8月18日河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对石家庄境内西营村生活污水进行调查,排污口地理坐标位置为E114°27′08″,N 38°07′40″。污水存蓄于西营村村南200m,河沟位置部分处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征地范围内,沟内为静止污水。

根据《水环境监测规范》和污染物对水工建筑物的影响,对西营村存蓄污水进行了流量测验和水质现场取样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

西营污水点存蓄污水量为250吨。依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进行评价,该污水符合二级污水排放标准,但不符合农灌用水标准要求。按照地表水标准评价(GB3838-2002)进行评价,为劣Ⅴ类水质,对总干渠供水水质安全构成一定威胁。另外,污水中硫酸盐对水泥等建筑物构成一定威胁,容易引起风化剥离。

3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设计情况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等别为Ⅰ等,总干渠渠道按Ⅰ级建筑物设计。该段渠道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设计、300年一遇校核。渠道输水设计流量170m3/s,加大流量200m3/s。

渠道为半挖半填型式,采用梯形过水断面,设计底宽10.0m,内边坡坡比13.0,外边坡为12.5;渠道纵坡1/23000,堤顶宽5~6m。渠道采用现浇混凝土全断面衬砌,渠坡、渠底厚度均为15 cm,在混凝土衬砌板下铺设复合土工膜加强防渗,膜下铺设砂砾料作为防冻兼排水层,砂砾料下部为一层土工布。

由于河道设计洪水位高于渠内设计水位,河道行洪时,将产生渗透压力,可造成混凝土板顶托破坏,为保证渠道衬砌板的安全,采取先经无砂混凝土管集水、再由泵站集中抽水外排的方式,以降低地下水位的抗浮稳定措施。

总干渠渠道堤顶为工程运行维护道路,路面净宽4.0~5.0m。其中右侧运行维护道路为主交通通道,采用面层厚5cm沥青路面;左侧运行维护道路,采用路面厚15cm泥结碎石路面。

渠堤外坡采用现浇混凝土护砌,复合土工膜防渗,同时,左堤外小青河渠底加设10m宽复合土工膜防渗(相当于堤外10m宽水平铺盖防渗),外坡复合土工膜下设20cm厚砂砾料垫层。设计桩号(243+200)~246+157段靠近滹沱河主槽,采用15cm厚现浇混凝土护砌,设计桩号(240+500)~(243+200)段,采用10cm厚现浇混凝土护砌。渠道内坡一级马道高程至堤顶部分,采用6cm预制混凝土护砌,下设砂砾料垫层。

为排除总干渠左岸的洪沥水,在渠外设置截洪排水沟,并疏通因总干渠修建而被截断的原有排水通道。总干渠设计桩号(240+500)~(241+100)段左侧和(240+500)~246+157段右侧截流沟按深1m、底宽1m、边坡11.5设计;(241+100)~246+157左侧为小青河改道,设计流量25m3/s,左侧为2.0m宽小埝,右侧与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左堤共用,河道边坡采用1:2.5,设计水深为1.5m,堤顶超高0.3m,设计河底高程为74.61~73.0m,设计底宽为10.0m。过水断面(左坡及渠底)采用10cm厚C20F150预制混凝土护砌, 预制混凝土尺寸一般为40×40×10cm,堤肩和坡脚采用整体预制块;右坡采用现浇混凝土护砌,右坡和渠底下部设置576g/m2复合土工膜。为了防止人类活动等因素对总干渠设施及输水水质产生影响,全段渠道两侧布置隔离网栏,网栏位于截流沟外侧1m处,高度2m。

4 处理方案

(1)封堵排污口

将总干渠两侧排入截流沟(导流沟)的污水口进行封堵,并且禁止总干渠沿线二级水源保护区内村庄随意排放生活污水。

(2)清理污水

将排入总干渠两侧截流沟(导流沟)的污水进行清理,防止污水直接渗入地下,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3)清除被污染的土壤

将总干渠设计桩号(240+500)~(241+100)左侧截流沟及(240+890)~(243+180)段右侧截流沟永久征地线内被污染的土壤清除,回填砂壤土或壤土,压实度0.92。由于无法确定被污染土壤厚度,本报告污染土开挖及壤土回填工程量暂按清除1m厚污染土计算,施工时工程量以现场实际发生为准。

对于总干渠设计桩号(241+000)~246+157小青河改道段,导水沟右坡和总干渠左堤共用,为中细砂加筋填筑,现浇混凝土护砌,左坡和渠底采用预制混凝土板衬砌,右坡和渠底下部设置576g/m2复合土工膜。该段左坡没有采取复合土工膜防渗,当污水充入导水沟时,有一定的下渗,但该段要清除被污染的土壤,会对总干渠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该段导水沟除了清除污水,不再考虑土壤清除及其他措施。

(4)截流沟衬砌

对总干渠设计桩号(240+500)~(241+100)左侧截流沟及(240+890)~(243+180)段右侧截流沟采用现浇混凝土结合预制混凝土板砌筑:预制混凝土块强度等级C20F150,单块板尺寸:长×宽×厚为39.5×39.5×10cm,护肩、渠底及渠底护脚采用现浇C20F150混凝土,厚度均为10cm。现浇及预制混凝土板下铺设576g/m2复合土工膜防渗,现浇混凝土部分沿沟长每4m设一条道伸缩缝,缝宽1cm,填缝材料采用聚乙烯闭孔泡沫板。渠底膜下设3cm聚苯乙烯保温板。

混凝土排水沟施工总结篇3

1 实施工程的路段及基本概况

现以笔者参建的S213线项目为例,本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了设计优化,在没有农田灌溉的路段,将原设计的M7.5浆砌片石梯形边沟均变为C20混凝土L型边沟,并在有上挡墙的路段,均将L型边沟进行外移,在不影响路面排水的前提下增加路面宽度,确保山区路段行车安全。由于在L型边沟实施过程中,从人员安排、定型模板的制作、对设计合理优化、施工放样、混凝土拌制、模板的架设及混凝土入模振捣及成型、混凝土的养护等多方面进行了控制,才使得L型边沟以线性顺适、质量合格、内实外美、经久耐用等特性作为我部的一大亮点在全省局管项目现场观摩会上得以展现。

2 施工过程控制

在L型边沟施工的全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确保其施工质量及各项指标满足要求:

2.1 合理地安排施工管理及劳务人员

为了保证L型边沟的施工质量控制,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选派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技术员担任分项负责人,选派经验丰富、工作敬业的施工员担任施工负责,选派技工水平较高、方便管理的8家劳务队组建施工作业组,确保高效、优质地完成此项工作任务。

2.2 定制定型钢模板确保施工几何尺寸控制

由于L型边沟的施工特点不同于M7.5浆砌片石边沟,也不同于普通的混凝土梯形边沟,既要保证内在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又要满足线性的要求,达到设计的几何尺寸要求。针对以上情况,本项目组织相关人员经过反复论证,结合项目部的工程数量及进度计划的要求,最终决定定制定型钢模板110套,满足8家劳务队施工所需。定型模板长度为2.5m,既方便在曲线路段现象的调整,又可以跳槽施工,最终两段L型边沟的相接处设置伸缩缝一道。由于在施工中采用了定型模板,定型模板架设完成后,混凝土的浇筑只需达到模板的顶面高度即可,有效地杜绝了劳务队几何尺寸不够、偷工减料等现象的发生。

2.3 对设计进行合理的优化

由于张肃三标地处肃南山区,全线大部分路基宽度为8.5m,且坡陡弯急,有几处弯道设计达到二级公路山岭重丘区的极限标准,给行车造成很大的不便。为此我项目部结合实际情况,第一是对全线没有农田灌溉的路段均将原设计M7.5浆砌片石边沟均变更为L型边沟,由于L型边沟完工后车辆可以直接驶入,保证了行车安全;第二是对有上挡墙的路段将L型边沟外移,将碎落台及L型边沟的翼缘部分的宽度增加到路面部分,在满足路面排水的前提下,增加了路面宽度,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山区路段的行车安全,充分体现了公路建设“以人为本、方便出行”的目的。

2.4 在施工放样方面的控制

为了保证L型边沟施工的线性控制,我部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全线的施工放样工作。在放样时先根据曲线元素计算出边桩坐标,然后采用全站仪进行逐桩放样,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在模板架设完成后,再用测绳根据放样的点逐段进行复核,从而保证直线顺直,曲线圆滑。

2.5 混凝土的拌合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L型边沟施工的内在质量,我部在混凝土拌合方面采用1000型混凝土拌和机进行集中拌合、专门的罐车运送混凝土。为了满足C20混凝土便于振捣、提浆等和易性的要求,我部在混凝土拌合时,适当地提高了水泥用量及砂率,这样更能满足L型边沟施工时混凝土的入模、振捣、抹面及成型,更能确保L型边沟的内实外美。

2.6 模板的架设及混凝土入模振捣、成型

此项工作为L型边沟施工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模板架设时严格按照施工放样的线型进行模板的架设,模板按照平面线型架设完成后,用水平仪进行标高测量,根据高低情况,调整模板的上下位置,并将模板中高于标高底线的虚土、杂物进行清除后,再进行模板的固定。由于施工所采用的是定型模板,只需在外侧用钢钎进行固定,验收满足稳固、牢靠等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入模。

混凝土入模时,用罐车缓缓放流入模板,人工用铁锹等工具将混凝土摊平、拍实,再用微型30#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振捣密实后再用平板振捣器(电抹子)进行提浆振捣,待表面都提出原浆后,人工便可用手工抹子进行收光、成型。整个入模成型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放样挂线施工,确保不走样、不变形。

2.7 L型边沟混凝土的养生

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龄期的养生情况。为了保证L型边沟的混凝土质量,我部采取的养生措施是:在混凝土成型拆模后,全线专门安排一辆水车和一名工人进行洒水养生,洒水完成后立即覆盖养生布,确保水份不被蒸发。专人及专用水车每天定时、定量地进行洒水,7天后对同条件养生试块进行强度检测,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土工布,停止养生。需要说明的是:在模板拆除后技术人员必须对混凝土外观质量、几何线型进行验收,不符合要求的应立即拆除,防止劳务队用土工布覆盖后蒙混过关、以次充好。

3 施工总结情况

通过S213线ZS3合同段在山区对L型边沟的实施,主要总结出了以下L型边沟的优点和缺点:

3.1 L型边沟的优点

优点一:施工方便,制作定型钢模板后即可浇筑,能够保证边沟施工的几何尺寸及质量。

优点二:能够充分体现公路建设“方便出行、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增加了山区路段路面行车宽度,在运营期间便于行车安全,会车时可以直接驶入边沟内。

优点三:便于交工验收后养护单位的养护作业,在清理边沟时,路面清扫车可以直接在边沟内进行清扫作业。

3.2 L型边沟的缺点

L型边沟虽然有以上种种优点,但由于它过水断面较小,在山洪、水灾等爆发时,排洪量不能满足要求,存在有可能导致水流溢出边沟,侵蚀路面,且不宜设在有农田灌溉的路段等缺点。

4 结束语

L型边沟的设置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置,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在施工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控制,才能确保内实外美、经久耐用,在投入使用后,养护单位应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在后期运营中加以完善,这样才会延长L型边沟的使用寿命,更好地发挥其使用效果。

参考文献:

混凝土排水沟施工总结篇4

Keywords: highway; tunnel; waterproof and drainage; design; construction control

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隧道防排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水害,不仅直接影响着隧道工程的外观效果、结构安全和运营条件,也是勘察设计和施工控制过程中必须重点考虑的因素。公路隧道的建设,往往因为地下水或地表水的不利作用,不仅大大增加了设计、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同时也随时威胁着隧道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隧道工程中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存在虽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实践经验证明,它对工程的危害却是可以避免和减少的,有效地预防和治理隧道水病害,已成为隧道工程建设者们的当务之急。搞好隧道防排水设计并控制好施工效果,确保衬砌不漏不渗,是保证隧道行车安全和运营寿命的根本所在。

2 隧道防排水的设计理念及发展方向

公路隧道的水害是由洞内、洞外的多种因素引起的,往往不能通过单一的方法就得到解决,应遵循“以排为主,防排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科学原则,采取以排为主,“防、排、截、堵”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对地表水、地下水妥善处理,在洞内外形成一个完整畅通的防排水系统,保证隧道结构物及营运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

根据以上原则,隧道防排水的基本方法和常用措施如下。

2. 1 截水措施

常用的截水措施有: 在地表水上游设截水导流沟; 地下水上游设泄水洞或洞外井点降水。截水导流沟和泄水洞完成后即可自行永久发挥作用,而洞外井降水,则需用水泵抽水,因此它只能解决浅埋隧道在施工期间的降水问题。当隧道埋深较大时,可在洞内设井点降水,以解决洞内局部区段的降水问题。此外辅助坑道中的平行导坑、横洞,斜井、竖井均可以作为泄水洞。

2. 2 堵水措施

常用的堵水措施有: 喷射混凝土堵水,塑料板堵水,止水带和止水条堵水,混凝土衬砌堵水。当水量大、压力大时,则可采取注浆堵水,注浆既可以堵水也可以起到加固围岩的作用。一般情况下,绝对堵死地下水是很困难的,因此要求在设计和施作堵水设施时,充分考虑到排水的组织,做到堵排结合,边排边堵。1) 喷射混凝土堵水。当围岩有大面积裂隙渗水,且水量、压力较小时,可结合初期支护采用喷射混凝土堵水。但应注意此时需加大速凝剂用量,进行连续喷射,且在主裂隙处不喷射混凝土,使水流能集中于主裂隙通过盲沟排出。2) 塑料板堵水。当围岩有大面积裂隙滴水、流水,且水量压力不太大时,可于喷射混凝土等初期支护施作完毕后,二次支护施作前,在岩壁大面积铺设塑料板堵水,堵住的水可流至两侧纵向排水管。3) 止水带和止水条堵水。止水带通常用在施工缝和沉降缝处,有背贴式和中埋式等,止水条多用在施工缝处,具有遇水膨胀的特性,一旦有水渗出,止水条体积会自然膨胀,起到堵水和止水的效果。止水带和止水条往往配合透水软管设计,堵住的水可通过透水软管引至两侧纵向排水管。4) 模筑混凝土衬砌堵水。充分利用模筑混凝土本身的抗渗阻水性能,即便有水穿透了防水层,也能将水阻隔在模筑混凝土之外,

最后流至纵向排水管。模筑混凝土的施工缝、沉降缝及伸缩缝处则可以采用中埋式塑料、橡胶止水带或采用背贴塑料止水带止水。5) 注浆堵水。注浆不仅能起到堵水作用,同时也能加固围岩,增强围岩的堵水性能。

2. 3 排水措施

排水与堵水是紧密结合的,只堵不排则很可能给工程造成更大的危害或不便。

常用的结构排水设施主要有盲沟、泄水孔和排水沟三大类。其排水过程是: 水从围岩裂隙进入衬砌背后的盲沟,盲沟下接纵向排水管,水从泄水孔泄出后,进入隧道内的纵向排水沟,并经纵向排水沟排出洞外。1) 盲沟。盲沟的作用是在衬砌与围岩之间提供过水通道,并使之汇入泄水孔。它主要用于引导较为集中的局部渗流水。柔性盲沟通常由工厂加工制造。它具有现场安装方便,布置灵活,连接容易、接头不易被混凝土阻塞,过水效果良好,成本也不太高等优点。其构造形式有弹簧软管盲沟和化学纤维渗滤式盲沟。2) 泄水孔。泄水孔是设于衬砌边墙下部的出水孔道,它将盲沟流来的水直接泄入隧道内的纵向排水沟。泄水孔的布设一般有两种方法: a. 在立边墙模板时,就安设泄水管,并特别注意使其里端与盲沟接通,外端穿过模板。泄水管可用钢管,竹管,塑料管,蜡封纸管等。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水量较大的情况。b. 当水量较小时,则可以待模筑边墙混凝土拆模后,再根据记录的盲沟位置钻泄水孔。3) 排水沟。排水沟承接泄水孔泄出的水,并将其排出隧道。隧道纵向排水沟,有单侧、双侧、中心式三种形式,根据线路坡度、路面形式、水量大小等因素确定。通常要求与仰拱混凝土或底板混凝土同时模筑排水沟,以保证水沟的整体性,防止水向下渗流影响地基。

3 隧道防排水施工控制要点

3. 1 进洞前防排水处理

首先,在隧道进洞前应对隧道轴线范围内的地表水进行了解,分析地表水的补给方式、来源等情况,做好地表防排水工作:用分层夯实的粘土回填勘探用的坑洼、探坑; 对通过隧道洞顶且底部岩层裂缝较多的沟谷,用浆砌片石铺砌沟底,必要时用水泥砂浆抹面; 开沟疏导隧道附近封闭的积水洼地,不得积水; 在地表有泉眼的地方,涌水处埋设导管进行泉水引排; 在隧道洞口上方按设计要求做好天沟,与路基边沟或排水沟顺接成排水系统,将地表水排到隧道影响范围以外,防止地表水的下渗和对洞口仰坡冲刷; 洞顶开挖的仰坡、边坡坡面可用喷射混凝土将其封闭,并对洞口上方及两侧挂网喷浆; 若在洞顶设置高压水池时,应做好防渗防溢设施,且水池宜设在远离隧道轴线处等。

3. 2 开挖过程中对涌水地段的防排水处理

1) 涌水地段的防排水处理原则。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应对开挖面出现的涌水进行调查分析,找准原因,采取“以排为主,防、排、截、堵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原则,因地制宜地制订治理方案,达到排水通畅、防水可靠、经济合理和不留后患的要求。2) 涌水地段的原因分析。造成隧道涌水现象一般是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水流涌出; 碰到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出现涌水现象; 洞顶覆盖层较薄,岩石裂隙发育,开挖地表水下渗等原因。施工中应对洞内的出水部位、水量大小、涌水情况、变化规律、补给来源及水质成分等做好观测和记录,总结经验,找出规律。3)涌水地段的处理方法。对于洞内涌水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段,可采用超前钻孔排水、辅助坑道排水、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堵水、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井点降水及深井降水等辅助施工方法。当涌水较集中时,喷锚前可用打孔或开缝的摩擦锚杆进行排水; 当涌水面积较大时,喷锚前可在围岩表面设置树枝状软式透水管,对涌水进行引排,然后再喷射混凝土; 当涌水严重时,可在围岩表面设置汇水孔,边排水边喷射。

3. 3 二次衬砌中防排水处理与控制

3. 3. 1 防水层安装与控制

1) 防水层进场时检查。除按必要的工作程序进行取样检查外,还应检查防水板表面是否存在变色、皱纹( 厚薄不均) 、斑点、撕裂、刀痕、小孔等缺陷,存在质量缺陷时,应及时处理。

2) 防水层铺设前对初期支护的检查和处理。防水层铺挂前,应先对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进行量测,对欠挖部位加以凿除,对喷射混凝土表面凹凸显著部位应分层喷射找平。外露的锚杆头及钢筋网应头齐根切除,并用水泥砂浆抹平,使混凝土表面平顺。

3) 防水层铺设好后检查和处理。防水层铺挂结束,应对防水层铺设及焊接质量进行检查。

3. 3. 2 止水带安装与控制

1) 二次衬砌端部的检查与处理。检查止水带接头是否完好,止水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是否刺破,是否发生偏移,如发现有割伤、破裂、接头松动及偏移现象,应及时修补和处理,以保证止水带防水功能。

2) 止水带安装质量的检查与处理。检查是否有固定止水带和防止偏移的辅助设施、止水带接头宽度是否符合要求、止水带是否割伤破裂、止水带是否有卡环固定并伸入两端混凝土内等。

3. 3. 3 混凝土浇筑与控制

衬砌混凝土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入模混凝土质量。混凝土振捣时必须专人负责,避免出现欠振、漏振、过振等现象。加强施工缝、变形缝等薄弱环节的混凝土振捣,排除止水带底部气泡和空隙,使止水带和混凝土紧密结合。

3. 4 二次衬砌渗漏处理与控制

1) 引流堵漏。对于滴水及裂纹渗漏处,可采用凿槽引流堵漏施工方法。如在渗漏部位顺裂缝走向将衬砌混凝土凿出一定宽度和深度的沟槽,埋设直径略大于沟槽宽度或与沟槽宽度相当的半圆胶管将水引入边墙排水沟内,再用无纺布覆盖半圆胶管或防水堵漏剂封堵,然后用颜色相当的防水混凝土封堵并抹面处理。

混凝土排水沟施工总结篇5

一、水对跑道的作用及危害

路基和路面结构外露在地表,直接感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水是跑道上常见的自然物质,由于它的存在,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道路的湿度从而会影响到跑道的使用质量与飞行安全,主要体现在地面水对地表的侵蚀与地下水对地基的破坏。

(1)雨雪形成的大气降水轻微会导致地面积水影响正常交通,严重会造成地面的重病害――可以直接冲毁路肩、边坡和路基;渗入路基内部的水会使土基湿软从而引起跑道冻胀、翻浆,甚至整个跑道沿倾斜基底滑动;进入结构层内的水分可浸湿无机结合料处治的粒料层,导致基层强度下降,使沥青面层出现剥落和松散;水泥混凝土跑道由于接缝多,从接缝中渗入的水分聚集在路面结构中,在重载的反复作用下,产生很大的动水压力,导致接缝附近的细颗粒集料软化,形成唧泥,产生错台、断裂等病害。

(2)海、河、湖、水渠及水库水会影响离这些水源较近的道路的使用,长时间作用就会造成临近跑道的严重积水,降低路面材料的强度,形成各种各样影响飞行的病害;如果地上排水不充分会使水流进入封闭性不好的跑道内部形成松软土层,造成路基沉陷;遇到易发洪水季节甚至会冲毁跑道及周边的附属工程构造物。

(3)位于地下上层相对不透水层一带的滞水,会软化跑道,使跑道潮湿,降低跑道的强度。

(4)在地面以下第一个隔水层以上的含水层的潜水,距地面较近,在重力作用下可沿土层以薄膜形式从含水量高的位置向含水量低的地方流动,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冻结中心周围流动,会形成水分集中,造成跑道局部损坏,影响跑道的整体强度和水温稳定性,重者会引起冻胀、翻浆或边坡滑坍,甚至整个路基沿倾斜基底滑动,水还可能造成掺有膨胀土的路基工程毁灭性的破坏。

(5)在跑道以下任何两个隔水层之间含水层中的层间地下水,当水源高于跑道时,可以通过岩层裂缝冒出地面而成泉水,上升到路基,导致路基湿软,强度降低,重者也会引起路基的整体破坏。

总之,跑道的强度与稳定性同水的关系十分密切。路基、路面的病害有多种,形成病害的原因也有很多,但水的作用是主要因素,无不都与地面水和地下水的浸湿和冲刷破坏有关。水的作用加剧了跑道结构的损坏,加快了跑道使用性能的变坏,缩短了路面的使用寿命。

二、跑道排水的目的和要求

2.1 跑道排水设计的目的

就是要考虑跑道等级、地形、地质、气候、年降雨量、地下水等条件,考虑不同的水源,设置相应的排水设施,使路基、路面形成良好的排水系统。把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水排到路基范围以外适当的地点,并防止地面水漫流、滞积或下渗,对影响路基稳定性的地下水,则应予以隔断、疏干、降低,并引到路基范围以外适当的地点,将土基湿度降低到一定范围内,保持路基常年处于干燥状态,确保路基、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不受地下水和地表积水的影响。还必须将路面排水和路基排水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将地上排水和地下排水结合考虑,将临时性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结合考虑,将道路排水与农田灌溉、周围环境保护综合考虑,将道路排水工程与防护加固工程综合考虑。

一般把跑道排水分为地面排水和地下排水。路界地面排水包括路面(含路肩、中央分隔带)排水、路基边坡排水、沟渠排水等。地下排水包括路基地下排水、中央分隔带地下排水和纵向填、挖方交界处地下排水等。

2.2 跑道排水设施施工的目的

首先应校核全线排水系统的设计是否完备和妥善,必要时予以补充或修改,应重视排水工程的质量和使用效果。此外,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施工现场的临时性排水措施,保证跑道土石方及附属结构在正常条件下进行施工作业,消除路基基底和土体内与水有关的隐患,保证路基工程质量。

2.3 跑道排水设施养护的目的

应该对排水设施进行日常性、经常性、季节性的养护,若发现有排水不畅,淤积,堵塞现象,一定要及时对排水设施予以补充或修改,保持排水设施的正常使用,水流畅通,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善跑道排水条件。

三、排水工程的施工方法

3.1 沟槽开挖

3.1.1 矩形沟沟槽开挖

土基面往下1.0m 以内:沟槽采取直立槽开挖不放坡。

土基面往下2.0m以内:沟槽采取放1:0.3坡度梯形槽(基面往下1.0m内)与直立槽(1.0m以下2.0m 以内)。

土基面往下2.0m以上和3.0m以内:沟槽采取放1:0.5坡度梯形槽(基面往下2.0m以内)与直立槽(2.0以下和3.0m以内)。

土基面往下3.0m以下:基面往下1.5m范围,放1:1坡度梯形槽,进行有效卸载;1.5m以下,采取直立槽加木板撑支撑(见图3-1)。

图3-1 沟槽支撑示意图

3.1.2 梯形沟沟槽开挖

浆砌块石梯形明沟沟槽采取按设计坡度放坡开挖。

3.1.3 沟槽开挖注意事项

在现场未备足合格的管材或浇筑混凝土及垫层等所需的材料、配件等之前,沟槽不宜开挖。

开挖后如不能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保留10~30cm的深度不挖,待下道工序施工前人工整修至设计槽底高程。机械挖槽时,预留20cm左右的一层用人工清挖。

3.2 降水与排水

采取开挖毛沟排水,永久排水系统以不扰动和破坏土沟体为准。集水井降水,抽水泵配合人工抽排水。保证排水沟水流畅通。辅助临时排水的毛沟,一般采用0.5m深、0.6m宽,水沟边坡1:0.3,沟底设0.5%的纵坡,并在沟底铺设塑料薄膜,防止水渗入土基。

3.3 排水沟砌筑和浇筑

3.3.1 浆砌块石梯形明沟

浆砌块石梯形明沟,采用铺浆法砌筑。砌体背后铺填10cm厚砂砾石。铺砌前按设计要求尺寸检查土沟体,并做好沟体尺寸框架,然后按框架挂线砌筑。砌筑时,石料严格按技术规范要求,做到内实外美。拌合好的砂浆在初凝前使用完毕。勾缝采取平缝压槽,表面平整,光密一致,不得有毛刺、开裂和脱皮。沟体砌筑时按设计位置和尺寸安放冒水孔。

3.3.2 盖板涵

盖板涵沟体采用组合钢模板现浇。盖板分预制和现浇两种,预制盖板在预制场集中预制。盖板涵底部为碎石和混凝土垫层。

沟体灌筑施工采用钢模板,不设底模,内模间加方木支撑,两外模间设拉杆加固。施工顺序为先底板后边板。

沟体浇筑前,将模板刷光、涂油,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方可浇筑。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搅拌输送车运到施工现场。振捣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捣固密实。养生采用洒水养生。预制盖板,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号的70%时方可安装。安装后,不得有松动或高低不平。

3.3.3 V形沟

V形沟采用C30混凝土预制块,在预制场集中预制。V形沟底部为砂砾石和混凝土垫层。安装时采用汽车吊结合人工安装。

3.3.4 钢筋混凝土圆管

钢筋混凝土圆管采取场外集中预制。沟槽开挖完成后,先施工碎石、砂砾石或混凝土垫层,然后浇筑平基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50%以上,复测高程符合要求后方可下管。下管采用汽车吊人工配合。管座混凝土在接口完成后浇筑。

3.3.5 箱涵

箱涵为双孔箱涵。箱涵碎石垫层按设计要求进行填筑,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达到设计标高后浇筑垫层混凝土。

箱涵采用支架浇筑工艺,见图3-2。全箱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至底板以上30cm,待混凝土终凝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第二次剩余部分的混凝土浇筑。两次浇筑要有良好的结合面,钢筋的预埋及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要求。

图3-2 箱涵施工工艺图

在箱涵施工中,在箱身部按设计规定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宽2cm,设φ28传力杆。伸缩缝采用20cm厚高压低发泡聚乙烯闭孔泡沫板,间距为20m。

3.4 沟槽回填

土面区的排水沟沟槽采用素土回填,道面、道肩及车行道区域的排水沟采用28天抗压强度3MPa湿贫混凝土回填。

沟槽回填素土采用压路机碾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地方采用小型压实机具夯填密实。沟槽回填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3.5 集水井和雨水检查井施工

集水井为砖砌井体,采取挤浆砌筑。雨水检查井为钢筋混凝土井体,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集水井砌筑时在井身的预留管口处,采用1:5水泥砂浆砌砖封口。砌井时随时掌握每次收进尺寸。浇灌混凝土井时若不能与管同时施工时,将管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在该处当作模板使用,保证支撑牢固,要求位置准确且易脱离,以便管口衔接。井底流水槽平顺、压实抹光。井内设置的铸铁(或钢筋)踏步,在安装前刷防锈漆。钢筋混凝土结构井,预先将踏步固定在受力钢筋上;砖砌井在砌筑时埋固,不得事后凿洞补装。

【参考文献】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8-2001)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

《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

《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5001-2006)

混凝土排水沟施工总结篇6

一、工程的概况

梅大高速公路某标段为例,公路全长8.974km,长8.974km,沿线主要结构物有:大中桥6座,共长1377.4m;隧道3座,共长2002.2m,互通立交1处;涵洞通道20座。 建设标准:计算行车速度100km/h,双向四车道整体式路基标准24.5m,分离式路基宽度12.5m,工程总造价5.83亿元。

二、高速公路隧道防排水设计分析

1、工程防水板的设计

1.1 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的断面处要铺挂厚1.2~2.5mm的橡胶防水板,这种防水板具有防阻燃性,同时铺挂200~400g/cm2的土工布;

1.2 在对洞内复合式初砌中,使用厚1.2~2.0mm的Js-18的防水板和200~400g/cm2的土工布防止漏水,选用第三代的软式透水管进行排水;

2、排水沟的设计

隧道防排水工程中排水沟的设计是非常关键。在隧道的两侧设置纵向的排水沟,如果有纵坡就按照纵坡设计,其中流水断面为40cm×40cm。在衬砌之后设置的横向排水管要与排水沟连通。

3、盲管的设计

在隧道内的盲管设计要与隧道实际情况相结合,竖向排水盲管和纵向排水盲管要相连接,其中设置φ100mm纵向排水盲管在隧道两侧的墙底,设置φ50mm的竖向排水盲管在隧道每10m处。排水盲管主要采用第三代软式透水管。

4、止水带的设计

采用JJ-1-651的环向止水带在工作缝、沉降缝和伸缩缝处,不需要卡子固定。

5、洞外排水设计

根据隧道地形和仰坡位置在隧道的进出口洞门顶设置浆砌片石截水沟,并在水沟距离仰坡坡口的5m处用培土夯实。截水沟完成后,开挖边坡和仰坡。这些操作都是为了加强隧道的排水功能。

三、高速公路隧道防排水设计的概述

1、高速公路隧道防排水的设计原则

1、1遵循防、截、排、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采取切实可靠的措施,达到防水可靠,排水流畅,经济合理,不留隐患的目的。

1、2地表水和地下水妥善处理,洞内外形成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保证隧道结构和设备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

2、高速公路隧道防排水等级及其设防原则

2.1 针对高速公路隧道防排水等级要求,必须保证其达到一级水平。

2.2 对于隧道的设防原则必须保证隧道内墙壁、拱面、设备洞、车行横通道以及人行横通道无任何渗水现象,路面保证无水干燥,同时隧道内的排水系统要做到不堵塞、不淤积,寒冷地带的隧道衬砌背后不积水,排水渠无结冰[1]。

四、高速公路隧道防排水技术应用分析

1、公路隧道衬砌的主要方式是止水带防排水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止水带对隧道防水的整体效果,施工缝要与拱墙设置保持在同样的位置。止水带都是要整环设置,在接头处也要采用热焊接技术。此外,使用特制的钢筋和钢管对仰拱止水带划分为两层的仰拱模板进行加固;在定位时,止水带的表面部位必须保持平展,对于止水带翻滚、不平整的部位要及时调整;在固定止水带与混凝土的灌筑过程中,为了防止水带偏移,缩短单侧管面,对断头模板要支撑牢固,而不能在止水带上打孔固定。止水带的长度要根据设计要求在施工前与生产厂家联系定制,避免出现接头[2]。

2、采用混凝土界面防水在公路隧道防排水技术中也比较常用。混凝土界面的优势是它的接茬表面具有非常强的吸水特性,而且界面的光滑不会出现界面不容易粘接等问题,增强了混凝土的粘结力。混凝土主要用于拱墙二衬砌和仰拱墙施工中,因为这二者之间是防水最薄弱地带。其中施工缝会发生位移,形成剪力,如果剪力超过施工缝的粘合力,对施工缝的防水效果就会有严重影响,在这种状况下,在施工缝位置使用混凝土界面或接茬钢筋就可以保证施工缝的防水效果,并且能够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3、在使用防水板铺设技术时,要注意防水板与喷射混凝土之间的粘贴密实性,以及防水板的固定和焊接。尤其是在焊接、加固防水板施工中,一定要注意对电压的控制,否则电压过高,会烫坏防水板;选择塑料垫片尽量选用熔点要低于防水板的材料;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要小心振捣器碰伤到防水板;在防水板顶部加以固定和衔接时,要注意防水板会因撕裂而混入混凝土;最后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损伤的部位一定要及时修补。

4、在采用喷射混凝土技术时,通过分层分段的方式:首先,喷射之前为保证混凝土的厚度,要事先埋设喷射厚度标志;其次,在喷射过程中,先喷射裂缝的孔洞处,然后喷射其他地方;最后,在喷射完成后,要浇水养护,这样可以加强喷射混凝土的均匀程度和密实度,从而保证了喷射混凝土的排水效果。

5、在二次衬砌的渗漏处理与控制中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5、1在滴水或裂缝的渗漏处,可以通过凿槽进行引流堵漏方法。如使用衬砌混凝土在裂缝渗漏处凿一条宽20mm、深30mm的沟槽,并在沟槽中埋设一条与沟槽宽度差不多的半圆胶管,用无纺布覆盖住半圆胶管,然后用防水混凝土进行封堵;

5、2对渗漏比较严重的地带,可使用注浆堵漏的施工方法。同样在裂缝渗漏处凿一条宽80mm、深40mm的凹坑,先将坑内的混凝土渣清理干净,同时要检查混凝土的密实性,然后沿着渗漏方向衬砌钻孔,但要注意衬砌厚度的控制,之后就可以进行注浆,浆液要按照设计要求确定[3]。

五、高速公路隧道防排水技术的施工安全性

1、防水材料的性能问题。防水材料要确保能够实现较好的持久性、止水性、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是施工性等,同时要保证缓冲材料具有较好刺透保护作用以及排水量较少的透水作用。

2、防水板的铺挂问题。进行喷射混凝土表层铺挂的防水板,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要受到拉伸力、挤压力,这样将有可能导致防水板出现撕裂、刺透。

3、防水板的连接问题。对于防水板的连接状况来说,它将直接影响着防水层的实际效果。一般情况下,连接缝隙越长,出现问题的几率就越大,而且对于这种问题很难做到及时发现。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防排水的施工必须从每一道工序做起,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都要达到要求,整个隧道的防排水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改进防排水施工工艺,采用先进的施工机具和施工工艺,避免防水板损伤,提高工作效率。总之,防排水是隧道施工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保证质量,应做到“设计合理、材料优质、工艺先进、管理科学”。

参考文献:

[1]段长高.高速公路隧道防排水技术与施工安全性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3(12):214.

混凝土排水沟施工总结篇7

本工程为某高新区公路的排水工程,排水体系采用雨污分流制。有绿化带的道路在检查井处两侧各设过街雨水篦子2座,没有绿化带的道路在检查井处两侧设过街雨水篦子1座。另每隔3座检查井或有主要路口及单位处设一条雨水管将检查井设置在红线边上,过街支管采用Φ400-Φ600钢筋混凝土管,采用管顶平接。雨水管采用钢筋混凝土平口管:d1000-d2800。污水管采用钢筋混凝土平口管:d300-d800。压力管为Dg500。主要工程数量:雨水管总长14902m,其中主干管Φ1000-Φ2800长10599m,支管Φ300-Φ600长4303m,检查井419座(含支管井)。污水管总长9255m,其中Φ500预应力压力管长820m,主干管Φ300-Φ800长8435m,支管Φ300-Φ400长1362m,检查井288座(含支管井)。

2 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2.1 总体施工方案

本工程为长距离管道施工,采用分段施工,分段界限尽量在检查井处。

2.1.1 开槽法施工内容主要有:地表清除、沟槽开挖、地基处理、管道安装、水压试验和沟槽回填等。

2.1.2 顶管施工内容主要有:工作坑的开挖、安设刃脚、修筑后背、顶进设备安装及调试和顶进等。

2.1.3 沟槽开挖:采用人工和机械开挖相结合,机械为主,人工为辅。

2.1.4 浇筑平基混凝土: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机械振捣。

2.1.5 下管:采用机械下管法,即汽车式起重机械进行下管。

2.1.6 管道安装:预应力混凝土管采用牵引机拉入法,在待连接管的承口处,横放一根后背方木,将方木、滑轮和钢丝绳连接好,启动牵引机械,将对好胶圈的插口拉入承口中。

2.1.7 闭水试验:试验管段按井距分隔,长度不大于1km,带井试验。

2.2 开槽法施工

2.2.1 施工测量

排水管道放线,每隔20m设中心桩,在检查井处、变换管径处、分支处、阀门井室处均设中心桩。测量工作有正规的测量记录本,认真详细记录,并将应测量的日期、工作地点、工作内容、以及记录、对位、扶尺等参加测量人员的姓名记录,测量记录由专人把管,随时备查,作为工程竣工的原始资料。

2.2.2 沟槽开挖

沟槽开挖分段进行,敞沟时间不宜过长,管道安装完毕后及时验收,合格后立即回填。挖好的管沟保证管道安装后的中心线、标高和坡度均符合设计要求,沟底平整,沟边不塌方,沟槽有足够的宽度。

2.2.3 浇筑平基混凝土

当管基原土承载力不够时,对原土进行夯实处理;管基为软弱土层时,进行换填处理;有地下水处铺一层10-15cm的卵石或碎石垫层。平基混凝土采用在拌和站集中拌和,自卸车运到施工现场,采用滑槽灌注混凝土入模。

2.2.4 下管安装

下管在沟槽和管道基础已经验收合格后进行,为了防止将不合格或已经损坏的管件及管材下入沟槽,下管前对管材进行检查与修补。管子经过检验、修补后,在下管前应在槽上排列成行,经核对管节、管件无误方可下管。压力管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工作压力为0.2MPa;基础型式为180°砂基础;接口为柔性橡胶圈接口。

2.2.5 管道闭水试验

管道安装完毕,自检合格后立即邀请甲方质监站、监理进行闭水试验,以避免长时间晾槽,尽快回填。

2.2.6 沟槽回填

沟槽回填应在管道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凡具备回填条件,均应及时回填,防止管道暴露时间过长造成损失。回填土每层的压实遍数,应按回填土的要求压实度、采用的压实工具、回填土的虚铺厚度和含水量经现场试验确定。回填压实应逐层进行。 2 .3 顶管施工

2.3.1 顶进施工及主要施工程序

首先在顶进的一侧设置工作坑,修筑底滑板,在管体尾部修筑后背,以抗衡顶进力。将行车线路基挖空至设计标高,并超挖出滑板厚度,直至全部就位为止。

2.3.2 工作坑的开挖

开挖前在工作坑用钢板桩进行加固,周边做好防排水。开挖工作坑采用人机结合的方法施工,电葫芦吊土箱出土。工作坑底板采用150#钢筋混凝土,厚20cm,每3m设一道地锚梁,两侧设导向支墩,钢筋网采用Φ8钢筋以20×20间距布在顶面下5cm处,底板中心线与钢筋混凝土管中心线一致,工作坑四周布设四个降水井点。

2.3.3 安设刃脚

准确测量定位,使工作坑底板中心线、钢筋混凝土管中心线重合。外表进行处理,以减少顶进阻力。刃脚主要起导向和对施工人员起安全保护作用,安装时严格要求,不能出现向上或向下的倾角,防止顶进时出线高程偏差。

2.3.4 修筑后背

后背主要是承受顶进时的水平顶力之反力的临时结构物,它是保证顶进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设施,直接关系到顶进质量。因此,后背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始终不裂不断。后背尺寸、规格依计算确定,能够承受钢筋混凝土管在顶进过程中所出现的最大顶力,并且有适当的安全储备。

2.3.5 顶进工艺

顶进即开动高压油泵,使千斤顶受液压产生顶力,推动钢筋混凝土管前进,每次顶程,一般为190-800mm。钢筋混凝土管前进后,千斤顶活塞回复原位,在空当处添放顶铁,进行下次顶进,如此循环往复,直至钢筋混凝土管就位。

2.4 检查井施工

2.4.1 测量放线

井位用经纬仪定中心桩,用钢尺定里程桩。

2.4.2 基底施工

井位确定后进行检查井基槽开挖,开槽时井底预留20cm土,待铺碎石垫层时再进行开挖。检查井施工时先浇注底板混凝土。

2.4.3 砌筑施工

待底板拆模后,采用机制砖MU10、M7.5水泥沙浆砌筑检查井,做好与管道接头的地方。砂浆中加入防腐剂。

综上所述,排水系统关键部位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城市道路的质量。当前城市给排水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优质的安装施工质量和科学的管理是保障官网系统高效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而且也可以改进和弥补设计旋工中的某些不足。为了满足城市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要求,提高施工质量,需要施工人员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才能确保施工安全、质量、稳定、灵活性,满足城市给排水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混凝土排水沟施工总结篇8

某超高层地下室总建筑面积176644.86m2(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51192.99m2,地上建筑面积125451.87m2),建筑基底面积8524.10 m2。设计为地下4层,地上6层裙楼和4栋塔楼,塔楼高最高为175米,总造价为5.56亿元。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2.700m,地下室底板面标高为-18.3m,底板厚度0.8m,基坑深19.2m。地下室主要功能为车库,兼有设备用房,建筑面积为51192.99m2,地下四层、地下三层层高3.9m,地下二层层高5m,地下一层层高5.5m高。

2.地下室高程引测与基坑排水

鉴于该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较大,故采取水准测量传递高程。在基坑边高程控制点附近选取一个稳固的位置,在基坑边架设一吊杆,从杆顶向下悬挂钢尺(钢尺0点在下),在钢尺下端吊一线锤,线锤重量应与检定钢尺时所用的拉力相同。在基坑顶和基坑底各安置一台水准仪,先在高程控制点A立尺,测出基坑顶水准仪的镜高a,然后前视钢尺,测出前视读数1,而基坑底的水准仪可测出前视读数2,两台水准仪的高差H=读数1-读数2,则基坑底的水准仪镜高b=镜高 a-H,将镜高b标记在支护结构上,并以此为基础计算出便于施工使用的整数标高的位置,用红油标记在支护结构上。

地下室施工采用集水坑明沟排水,沿基坑面周边设置截水沟,基坑底设置排水沟、集水井。水沟尺寸均为500×300mm,基坑底、面周边排水沟坡度为1%,每隔50m左右设一个0.8×0.8×1m集水井,在基坑面相应位置设置0.8×0.8×1m的集水井。如在土方开挖至底板底时遇到透水土层,即在底板底设置碎石盲沟。碎石盲沟避开承台位置纵横设置,截面尺寸0.3×0.3m,盲沟在集水井处交汇。承台井坑开挖施工时先开挖较深集水井,并在集水井内设置抽水机,及时排走井内积水。

3.地下室的承台、底板施工技术

3.1承台及井坑开挖

该工程1号出土车道位于对撑北侧,场地内土方采用长臂挖机及 PC200挖机进行接力开挖,待车道剩余土方不能接力时,在地面上采用50t吊机配合施工,PC120挖机装斗,吊机吊至地面运走,在至设计开挖底30cm处由人工配合挖机施工,挖至设计标高,防止超挖欠挖。同时为了能有效确保市内清洁,防止车辆漏、掉泥土,要对运输车斗按有关散体物料运输车的标准安装,对流状泥土必须凉晒后装运,不能泥土、泥浆混装。离开施工现场时应在门口的洗车槽上清洗干净轮胎及车身上的泥土,避免汽车上路时影响道路的环境卫生。基坑土坡在土方开挖后期开始清理,前期采用钩机退挖挖土,在钩机不能触及时采用人工挖土,余土吊运至基坑面短暂堆放后再统一清运。土方开挖后马上按照设计标高对桩头进行处理,桩头处理完毕后进行100厚C15素混凝土垫层的浇筑、砖模的砌砖、及承台防水施工(注意做好桩头的防水处理),再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3.2坑井支护

结合该工程地质资料显示,基坑底绝大部分区域为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呈半岩半土状,下部呈岩柱状,钢刀易钻入,岩芯极易干裂,遇水易软化,底部夹杂中风化岩块。对于开挖深度小于3m的井坑开挖,采用放坡的形式。井坑深度1.5m以内时采用1:0.6放坡;井坑深度大于1.5m采用1:1放坡+叠袋式挡土支护。井坑放坡开挖至坑底后,采用编织袋或草袋装碎石(砂砾石或土)堆砌成重力式挡土作为基坑的支护,坑底设置集水井和抽水机,及时排走井坑积水。坑底及时浇筑垫层封底,以防涌水。

3.3底板结构施工

对于该工程承台以及底板所采用的钢筋统一在现场钢筋加工场加工成型后,为保证安全防止钢筋坠落伤人,钢筋利用塔吊运至基坑再用人工水平运到施工点,避免用人力进行垂直运输。钢筋要有出厂合格证和产品检测报告,每批还要按要求进行见证取样试验,经试验合格后使用。为确保承台、集水井、电梯井基础钢筋及底板负筋位置准确性,有效保证钢筋工程绑扎质量,采用φ16制作钢筋支架,布置间距4000×4000mm。墙柱钢筋与底板筋焊牢,钢筋经监理公司、设计院、业主代表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底板混凝土。

地下室外壁墙在底板面反上50cm处及地下室各层楼板边梁梁底各设一道水平施工缝,安装4mm厚、宽300mm的Q234B钢板止水带,接驳时要注意满焊。为了能要做好预拌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配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要对进场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检测,符合规范要求才能进行浇筑施工。

该工程混凝土输送采用砼泵进行,混凝土按后浇带的位置进行分段浇筑,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施工工序的考虑,混凝土浇筑的整体施工顺序为Ⅰ-1段Ⅰ-2段,Ⅲ-1段Ⅲ-2段Ⅲ-3段Ⅱ-6段Ⅱ-3段Ⅱ-2段Ⅱ-5段Ⅱ-1段Ⅱ-4段流水施工。承台、底板混凝土具体浇筑时间详见进度计划。各施工段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错开日期,尽量不要在同一天进行。当进行大量的混凝土浇筑时应提前与搅拌站联系沟通以确保混凝土的供应顺畅有序。混凝土浇筑一次浇筑成型,现场设置3台砼泵以满足混凝土浇筑。浇筑底板混凝土前在底板面每3×3m设置一道标志筋,以控制厚度和保证平整度。浇筑混凝土时,应特别注意柱子插筋位置的正确,防止造成位移和倾斜,混凝土宜分层连续浇筑完成。同时鉴于该工程底板面积较大,底板浇筑必须保证其连续性,不能有冷缝出现,浇筑过程中应保证混凝土的供应不中断。

混凝土浇筑使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插入点间距不大于 30cm。混凝土浇筑速度要连续保持均匀,加强振捣,提高混凝土密实度。混凝土接近初凝时宜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再用人工磨压抹平。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用湿润麻袋加以覆盖,加强砼淋水养护,淋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度,养护期不得少于14d。另外,注意做好混凝土试件的取样工作,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并指派专人负责在浇筑地点按规定留砼试块并执行见证制度,并按600℃.d同条件养护砼试块。

4.结语

对于超高层地下室来说,其高程测量、基坑排水以及底板混凝土施工等都是施工难点所在,这些又对地下室施工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文章通过结合某超高层地下室施工实例,提出基坑排水施工、以及底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合理安排砼的浇筑顺序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可为同行提供参考。

混凝土排水沟施工总结篇9

Key words: highway engineering; roadbed design; pavement design

中图分类号:U213.1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道路工程路基和路面的设计要在充分按照设计规范和行业要求的前提下,考虑道路使用要求、施工条件、材料供应及经过地区的自然条件等因素,并结合当地实际设计经验从技术、经济、施工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总得来说,设计要体现便于施工、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合理选材、便于养护等要求。

道路路基设计要点

道路路基设计原则

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因施工填筑、施工机械或车辆荷载给道路路基造成破坏,其基础构造及各种附属设施,比如涵洞、桥台、挡土墙等也不应该发生变形损坏,所以为了保证道路路基的使用性能,要时刻保证道路路基的稳定性;(2)对于路基沉降方面,要提前做好路基的填筑,使其进行充分的沉降后再进行其他构造的修筑,避免因路基沉降而给挡土墙、涵洞等构造带来破坏。高等级的公路还要对规定年限内的工后剩余沉降量进行严格控制,一般来说高速公路以后15至20年的剩余沉降量一般路段为30厘米,桥头10厘米;(3)在遇到软土层极厚或大范围软土地区或需要沉降时间长的地区时,可能不能完全保证工后剩余沉降量在规定范围内,就要考虑建桥,设有搭板、临时性路面,并做好强力养护的分期修建计划。

道路路基设计高度

道路路基设计高度对于道路整体质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道路工程的造价、工程量、施工的难易,还在土地占用、环境保护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强调可持续发展、注重“以人为本”的今天来说,合理设定道路路基设计高度是非常重要的。

道路路面设计要点

选择合理的路面类型

合理的路面类型能够在提高施工质量、满足使用功能、延长使用寿命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路面类型的选择要结合使用要求、当地气候、交通荷载情况、施工材料、环境保护等综合因素进行考虑。现阶段我国在道路施工中主要存在两种路面结构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是长时间来城市道路工程主要的路面类型,但是,近几年随着先进沥青混合料生产和铺筑设备的投入使用和大范围推广,并且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所具有的不足之处,使得沥青类路面,尤其是沥青混凝土路面也越来越多地被道路工程所采用。下面从结构特点、使用性能、施工控制、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5个方面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比较:

从结构特点方面进行比较:水泥混凝土路面最大的优点是刚性强,能够抵抗极大的疲劳、压强、弯拉力和磨耗,能够承受极大的力度,结构非常稳定。其缺点是板体不以承受超载压力,一旦超载到达极限,就可能导致路面板断裂,并由于将应力集中在板角,又极容易发生断板问题。并且水泥混凝土路面投入使用中后期后,由于路面防渗水能力差,降水渗入到土基和基层中,使土基泥土软化而极大降低承受力,对结构层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可能使结构层提前失去作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最明显优点是抗变形性好,其荷载力的大部分被基层负担,路面不易发生变形。其缺点是对集料和施工技术的要求非常严格,路面结构对土基性状的变化非常敏感;

从使用性能方面进行比较:路面使用性能中,平整度对整体使用性能的影响是最大的,如果路面没有很好的平整度不仅会使车辆运行不平稳,驾驶人员驾驶不舒适,还会加速对路面的破坏、增加车辆运行费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夜间行车时可以给予实现良好的诱导,但其刚性强,减振能力很差,车辆运行又不舒适,还会产生很大的噪音,路面被磨损后恢复抗滑性非常的困难,这给行车的安全性造成很大的阻碍。并且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复相对来说比较困难。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刚度弱,能够很好地起到减振和吸收能量的作用,其平整度是比较高的,车辆运行时比较平稳、驾驶人员感到舒适,产生的噪音也比较小。其弱点是如果路面泛油或者石料磨光就极大地降低了抗滑性能;

从施工控制方面进行比较:无论是水泥混凝土路面还是沥青混凝土路面都对施工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具有很高的要求,要求较高的质量控制水平,只有高质量的施工控制才能充分发挥这两类路面各自的优势;

从经济效益方面进行比较:根据以往道路设计和建设经验及数据资料可知,如果仅从路面建设、施工及养护方面来看,水泥混凝土路面所需的总费用低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总费用。但是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看,沥青混凝土路面要优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实际设计中,要结合当地实践经验,合理选择道路路面类型或配置各路面类型比例;

(5)从环境保护方面进行比较:在相同的技术标准条件下,运行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上车辆排气污染情况几乎没有差别,但是从噪声污染上来说,水泥混凝土路面较沥青混凝土路面要高。

严格控制施工材料质量

比如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时,所选材料要保证是优质沥青,判断沥青是否优质就要看其表面层碎石与沥青的粘附度是否不低于5,材料均匀性是否良好。还要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采用何种有效措施快速排除路面表面层的水,防止水深入到结构层。

道路路基路面排水方案的制定

路基排水方案

设计路基排水方案时,要充分体现功能齐全、便于维修、经济实用、自然和谐等原则。(1)填方段排水设计。排水沟在整个排水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善于利用排水沟的优势合理设计填方段排水,排水沟横断面一般要为梯形,根据设计的水流流量来确定排水沟的尺寸,长度最好不要超过500米。边坡平台排水沟适宜采用混凝土预制的碟形排水沟。要确保排水沟和各种水沟顺畅地连接;(2)挖方段排水设计。挖方段排水设计在整个排水系统设计中是比较有难度的,要注意挖方段排水设计的合理性,以确保排水系统的排水性能。挖方段排水体系的主要设施有截水沟和边沟等。截水沟是在周围流入路基边的地表径流最大时设计的,为了发挥拦截地表径流、控制流入路基边水量的作用。在考虑设置截水沟时,要先对实地进行调查,以了解当地地址、地形、土质、水文、生态等情况,然后如果需要布置截水沟,要对截水沟的位置和排水出口涉及范围作出合理的布局。边沟又分为普通边沟和填方边沟。普通边沟是指一般设计中采用的矩形(岩质)和梯形(土质)横断面的边沟。填方边沟是在道路经过山地丘陵等复杂地形时设置的,为了应付边沟小填方情况。

路面排水方案

道路路面表面排水设计。在荷载不严重的路段,可以通过路面各路肩横坡向路基两侧排水。在路基横断面为路楔时,应该在路肩外侧边缘布置拦水带,并在一定间隔内设置一些急流槽和水口,将水流统一引流到路堤坡脚外面;(2)道路路面内部结构排水设计。设置内部结构排水是为了将路面空隙、裂缝、接缝以及从路基等渗入到路面内部结构的水排出去,以保证路面结构的稳定性。相应的排水设施有:排水基层和垫层以及路面边缘排水设施。

四、结束语:

进行道路路基路面设计是一项复杂且细致的工作,要在充分依照行业标准和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善于利用好当地设计经验和先进施工技术,结合道路使用要求、当地气候、交通荷载情况、施工材料、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进行考虑和设计,并且要格外关注道路路基路面排水方案的设计。

参考文献:

混凝土排水沟施工总结篇10

观景台隧道位于河北省兴隆县-遵化县112国道八仙沟-车道峪-小子庄段,北起南湾子村南侧500m,向南经三道梁子、八仙沟村东,至车道峪村,隧道最大埋深为422m。隧道进口里程为DK343+365,出口里程为DK349+885,隧道全长6520m。铁路等级为国铁重载I级双线铁路,设计行车速度为120km/h,隧道纵坡为10.6‰。

2 洞内的防排水施工技术

隧道结构防排水施工按照“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通过系统治理,达到隧道不渗不漏的防水目标。隧道防水应重视初期支护防水,以衬砌结构自防水为主体,以防水层防水、施工缝、变形缝防水为重点,以满足结构设计和使用要求。

当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侵蚀性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对于隧道穿过岩溶、断裂破碎带,预计地下水较大,当采用以排为主;可能影响生态环境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达到堵水有效、防水可靠、经济合理的目的。在岩溶发育地段,则采用“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的原则,应强调尽量维系岩溶暗河的既有通路,严禁随意封堵溶洞、暗河。

2.1 防水:

防水主要是防止地下水渗出衬砌及仰拱填充面,主要包括喷射混凝土防渗、塑料防水板、施工缝防水、防水混凝土自身防水等。

2.1.1 喷射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的主要功能是快速封闭岩层,约束围岩变形,并与围岩共同作用,防止围岩失稳。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防水功能和抗渗能力,使其在内水压力作用下不致产生危及围岩稳定的大量渗水。在高水流、水压情况下,喷射混凝土封闭水是无效的,应事先对岩石排水或注浆,以降低水流和水压。

2.1.2 塑料防水层

塑料防水板是隧道防水的核心,是隧道防水的重要措施。防水层不仅起到防水作用,而且还对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起到隔离作用。因此防水层的施作,应在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和二次衬砌灌注之前进行。

防水层通常是由缓冲垫层与防水板两部分组成。塑料防水板宜选用高分子材料,在规格规定的长度内不允许有接头。防水板厚度应不小于1.5mm,选择耐刺穿性好、柔性好、耐久性好的材料;缓冲垫层材料通常采用无纺土工布,其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cm,材料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其单位面积质量不宜小于300g/,具有良好的导水性,一般采用射钉固定。固定点间距:一般拱部0.5~0.8m,边墙0.8~1.0m,底部1~1.5m,呈梅花形排列,并左右上下成行固定。在凸凹较大的基面上,在断面变化处增加固定点,保证其与混凝土表面密贴。

防水板铺设宜采用从拱部向边墙环状铺设,松紧应适度并留有余量,检查时要保证防水板全部面积均能抵到围岩。用带热塑性圆垫圈的射钉将土工布平整顺直地固定在基层上,热塑性垫圈应采用与防水板相熔的材质。

防水板之间的搭接缝应采用双焊缝,以调温、调速热楔式自动爬行式热合机热熔焊接,细部处理或修补可采用手持焊枪焊接。对铺设好的额防水板需进行充气检查,方法是在焊缝中央加气至0.25Mpa 时,停止充气,若在10min 内气压降在10%以内,则说明焊缝合格,否则说明有焊缝不严,需进行补焊。

2.1.3 施工缝、变形缝防水

施工缝是由于隧道衬砌混凝土施工时产生的,是防水薄弱环节之一,是隧道经常发生渗漏的地方。沉降缝是由于地质条件显著变化和衬砌受力不均地段设置,为防止温度变化或混凝土收缩影响而引起衬砌开裂,应设置伸缩缝,这两种缝统称为变形缝。

二次衬砌结构混凝土施工应连续一次浇筑完成,宜少留纵向施工缝,拱圈、仰拱、底板不得留纵向施工缝。观景台隧道二次衬砌施工缝为每12米一道,环向施工缝防水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加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纵向施工缝防水措施为中埋式橡胶止水加混凝土界面剂。

变形缝在地层承载力显著变化、隧道衬砌明暗分界处、断面明显变化处设置,变形缝的宽度为2cm,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加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再加聚硫橡胶嵌缝材料两道防水措施,并填塞沥青木丝板。变形缝缝内两侧应平整、清洁、无渗水。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确,安装牢固,不得有扭曲变形等现象,止水带部位的混凝土应进行充分的振捣,确保混凝土成分密实,严禁振捣棒触及止水带。

2.1.4 防水混凝土自身防水

衬砌应采用防水混凝土,其抗渗等级不得小于P8,具有较强的防水能力,断层破碎带及影响带富水地段其抗渗等级不小于P10。当地下水对混凝土有侵蚀性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其耐侵蚀性系数不小于0.8,裂缝控制宽度不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混凝土振捣密实,并在混凝土中添加抗裂防水混凝土膨胀剂,以提高混凝土防裂渗的能力。

2.2 洞内排水:

洞内的排水主要就是将衬砌背后的地下水排出。隧道排水采取在衬砌背后环向和纵向设置软式透水管盲沟,盲沟伸入泄水孔管,将水排到隧道两侧的水沟中。

环向排水盲管沿纵向设置的间距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应根据洞内渗、漏水的实际情况,在地下水较大的地段应加密设置排水盲管。安装时环向盲管应尽量紧贴渗水岩壁,减小地下水由围岩到环向盲管的阻力;盲管布置应圆顺,不得起伏不平。环向盲管安装时应用钢卡等固定,再喷射混凝土封闭,首先应用土工布将纵向排水管包裹,使泥砂不得进入纵向盲管。其次,应用土工布半裹纵向盲管,使从上部下流之水在纵向盲管位置尽量流入管内,而不让地下水在盲管位置纵横漫流。纵向排水盲管在整个隧道排水系统中是一个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纵向排水盲管安装坡度符合设计要求,通向水沟的泄水管应有足够的泄水坡。

3 总结

隧道的防排水方案及措施是根据隧道施工部位水质条件和渗漏情况决定的,在渗水量较大处适当的增加安装环向及纵向盲管,特别严重的部位可使用钻孔排水,将水集中汇入排水沟。隧道防水施工的实践表明,隧道的防排水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是以排水为主、防排结合、综合治理,采用防、 堵、截、 排相结合,以形成完整的防排水体系。也是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来较为有效的一种防排水措施。隧道内一定要对不同的地址情况,渗水情况采取不同的防排水措施,以保证隧道能够正常的运营。

参考文献

混凝土排水沟施工总结篇11

前言

无砂混凝土是粗骨料颗粒的聚合体,由骨料、水泥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 它不含细骨料,每个颗粒都被大约1.3mm厚的水泥浆薄层所包裹,在混凝土内部存在大量较大的空隙,水可以在硬化的混凝土中流动。与其它透水性土工材料相比, 其不但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而且具有混凝土造型方便、坚固耐久等优点。

本文针对无砂混凝土良好的透水性能和造型方便、坚固耐久等优点, 结合328国道仪征段实例,着重对无砂混凝土在白加黑路面病害处治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项目概况

328国道海宁线仪征段起点八字桥(K133+119),终点宁扬交界(K163+819),全长30.7KM,建成于1987年,原为水泥混凝土板块路面,1998年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进行“白加黑”高速化完善改造。1999年完善工程结束后,白加黑路面在使用过程中,混凝土板缝逐渐向沥青混凝土路面上反射,形成不同程度的反射裂缝,并逐步引发"白加黑"路面唧泥、翻浆等病害。

2、病害成因分析及处治机理

2.1 病害成因分析

根据病害调查情况分析, "白加黑"路面唧泥、翻浆等病害的根源是水患,是雨水通过反射裂缝或路面孔隙渗入路面、路基无法自然排出,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与路基毛细水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同时本路段原设计标准较低,路基高度不足,毛细水作用明显,主线和辅道之间设置的砖砌水沟,砂浆抹面堵塞了层间水有效排出,水患对路面病害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尤其明显。

2.2 病害处治机理

根据病害成因分析,本路段唧泥、翻浆等病害的处治关键在于对原路面病害修补的基础上,如何有效排除层间水。

本案根据病害处理与排水改造相结合原则,按照“堵疏结合”的思路,以疏为主进行处治,主要通过在原路肩位置应用无砂混凝土设置排水垫层,有效排除层间水,隔断毛细水上升通道。

2.3 无砂混凝土应用特点

(1)无砂混凝土具有一定的粘结性,可以和路面混凝土结构相结合,形成组合路面结构,无砂混凝土即是路面结构层的一部分,与土工布结合后无砂排水混凝土既是路面结构层的一部分,又起到了层间排水通道的作用,无需另设排水设施。

(2)无砂混凝土拥有碎石盲沟排水功能能够有效排除路基中积水及路面层间水,同时具有混凝土坚固耐久优点,能够有效增强路面结构整体稳定性,比松散的级配碎石盲沟牢固。

(3)无砂混凝土透水性较大,毛细作用较小,使无砂混凝土能够有效减少毛细作用对路面影响。

(4)坚固耐久的混凝土强度性能与较好的透水性能使无砂混凝土可以用作渗沟的出水结构材料。

3、病害处治方案

根据原路面病害连续性和分布情况,病害处治方案按连续翻浆处治、单点翻浆处治两种情况考虑。

3.1 连续翻浆处治

根据病害调查情况确定处治路段,铣刨行车道及硬路肩沥青面层,挖除石灰土底基层,石灰土基层平整密实后喷洒改性乳化沥青下封层,设置12cm无砂混凝土,无砂混凝土既作为排水通道排除层间水和渗入路面的积水,同时作为路面垫层与路面结构共同作用承担车辆荷载;为解决层间水集中排水问题,无砂混凝土之间按10米间距设置10cm打孔PVC横向排水管,横向排水管内侧与水泥混凝土面板及石灰土基层交接,外部延伸至土路肩外10cm。无砂混凝土及PVC管设置完毕后,满铺防渗土工布,浇注18cmC20素砼,恢复路面。

图5.1 排水设计示意图

施工中无砂混凝土浇筑到砖砌水沟外缘,恢复边沟时排水混凝土作为砖砌水沟墙体的一部分,严禁使用水泥砂浆对相应位置无砂混凝土抹面堵塞排水通道,保证PVC管和无砂混凝同作用排除路面积水和层间水。

3.2 单点翻浆处治

针对单点翻浆处治施工中排水设施设置位置无法有效控制,排水管设置仅解决设置排水管的点层间水排除,相临路段层间水无法有效排除,造成行车道与路肩接缝和超车道接缝位置出现翻浆、唧泥现象。拟处理长度为翻浆点前后各1块板,处理总板数视现场情况而定,一般为2-4块板。增设排水设施与单点翻浆按1:1对应关系设置,采用无砂混凝土将水泥板块下层间水排出路面结构层。

4、排水混凝土的技术要求与分析

(1)选择级配优良、粒级较小的碎石是配制无砂混凝土的关键之一,骨料粒径较大、颗粒级配较差,则碎石孔隙率越大,会影响无砂混凝土的强度,不利于配置较高强度的无砂混凝土,集料的最大粒径要求不大于37.5mm,4.75mm以下颗粒含量不超过16%,为开级配集料,少含或不含细集料,集料的压碎值不大于16%,

(2)无砂混凝土可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粉煤灰水泥;施工中需有效控制水泥用量,水泥用量偏高时,多余的浆体填充混凝土内部孔隙,影响无砂混凝土渗透性;水泥用量偏低时,骨料表面与水泥石界面粘结强度低。试验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水泥用量越高,无砂混凝土强度越高,但渗透系数越小,反之则混凝土强度小,渗透系数大。

(3)水灰比对无砂混凝土强度的影响,遵循普通混凝土水灰比对强度的影响原理。配合比设计时,宜选择合适的水灰比。水灰比选择越高,则浆体越多,浆体沿混凝土内部孔隙向下流淌,影响无砂混凝土渗透性,反之浆体过少,又不能完全包裹骨料表面而影响强度。无砂混凝土单位体积水泥用量不少于75-100kg,水灰比不宜大于0.5,标准养护条件下,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28天抗压强度不低于2.5MPa。

(4)无砂混凝土可掺用少量粉煤灰,以增加胶结料的用量,保证胶结料对集料的充分包裹。

(5)本方案无砂混凝土渗透性要求不小于300m/d。

5、无砂透水混凝土的施工

5.1 混凝土的搅拌

无砂混凝土的搅拌,一般采用与搅拌普通混凝土相同的机械,搅拌方法也大致相同。由于水泥浆的稠度较大,且数量较少,为保证水泥浆能够均匀地包裹在骨料上,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时间适当延长。本工程的施工中,无砂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5.2 浇筑

无砂混凝土是干硬性的混凝土,在浇筑前,用水湿润路面,防止混凝土水分流失加速水泥凝结。由于无砂混凝土中水泥量有限,只能包裹骨料颗粒,因此,在浇筑时不得采用强烈振捣或夯实,否则将会使水泥浆沉积,破坏混凝土结构均匀性,并在底部形成不透水层。本本工程的施工中,无砂混凝土浇筑后用轻型振动压路机压实压平拌合物。

5.3 养护

无砂混凝土由于存在大量孔隙,易失水,干燥很快,早期养护非常重要,以免混凝土水分大量蒸发。遇烈日与大风气候时,应加覆盖、洒水养护,使其提前凝结。无砂混凝土最少养护时间为7天。由于无砂透水混凝土的粘结力很低必须保证混凝土达到足够强度,才可进行下步施工程序。本工程的施工中,浇筑后用塑料簿膜覆盖表面,并开始洒水养护。

6、方案应用效果

混凝土排水沟施工总结篇12

某水库灌区总长282m,渡槽设计流量2.49m3/s,渡槽由进口渐变段、槽身段、出口渐变段三部分组成。槽身分简支梁式和肋拱式两种,两岸坡为单排架结构,河谷中部为肋拱结构、拱上设排架,均采用u型薄壳断面,槽顶设盖板、两侧加栏杆,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某一河流是该地水库工程中跨度最大、高度最高的一座渡槽,简支梁式渡槽跨度12m,肋拱式拱跨度42m,渡槽跨度6m,槽身最高45m。

2施工流程水库灌区的沥水沟渡槽边墩施工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占据着十分关键的位置,在施工中最为主要的材料就是混凝土,但是也正是因为,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也是比较多的。混凝土在凝固之后出现的问题更加的明显,所以需要在这一过程中要对每个环节予以严格的控制。

2.1下部混凝土浇筑

这项施工是沥水沟渡槽边墩混凝土施工中比较核心的一个环节,按照上文中工程的实际情况对下部结构采取混凝土浇筑的方法进行处理。同时,施工人员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采用组合钢模板对基础进行混凝土浇筑处理,在混凝土运输的过程中一般选择的是自卸车,如果施工现场的空间相对较小,在混凝土运输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小推车来完成整个过程,此外在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和料槽都要放在仓库当中予以储存,同时还要使用专门的振捣器完成振捣施工,在墩帽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脚手架配合组合钢板的形式。在混凝土运输的过程中必须要准备好自卸车,混凝土的重量应该在10吨以上,如果遇到了施工空间狭小的情况也要用小推车来运送。此外还要采用定滑轮或者是卷扬机对材料进行入仓处理。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采用满堂红脚手架,而剩下的施工方法和墩帽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步骤是完全相同的。在排架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水平,一定要采用脚手架和钢制模板相互结合相互辅助的方式进行施工,此外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分层浇筑的方式。运送混凝土材料的自卸车自重必须要在1.5吨以上,卷扬机的重量也应该达到3吨,之后还要使用专门的振捣工具对其开展振捣施工。

2.2上部混凝土的浇筑

渡槽边墩上部也需要混凝土浇筑,但是其属于现浇混凝土,再加之其特殊部位所以选择使用混凝土排架以及脚手架组合的方式进行浇筑。首先支立模板,其范围要应该达到立槽底部120°,混凝土浇筑结束之后,施工人员一边支立一边浇筑其他部分,最后浇筑的部分应该是拉杆。槽身部位,段与段之间选择使用跳仓法来进行施工。利用“满堂红”来支撑模板。混凝土依然选择使用1.5自卸车来运输,料桶依然选择使用卷扬机进行提升,振捣所选择的工具依然是软轴插入式振捣器。

3水库灌区沥水沟渡槽边墩混凝土用施工技术

3.1正确处理施工缝

根据工程具体的情况,在施工的过程中主要有两种施工缝形式,一种是工作缝,一种是施工缝。第一种施工缝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使用钢钎或者是榔头做好凿毛施工处理,。在完成了这一环节之后还要用水对其进行全面的冲洗,这样就可以对是否要进行补毛处理予以更加合理和准确的判断。后者主要是要充分的结合现场具体的情况对其予以处理就可以满足施工的标准和要求。

3.2基础混凝土浇筑

在施工当中,工作人员一定要首先完成放线和施工场地的平整和清理工作,之后才能进行模板的支设施工。这是因为该工程呢过所采用的模板都是复合模板的形式,因此在模板支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此予以高度的重视。比如说,支设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钢筋预留的工作,此外,底模的支设工作也是十分关键的,在底模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厚度符合要求的砂浆材料,只有在上述工作全部结束之后,才能正式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

3.3墩帽混凝土浇筑

施工墩帽混凝土在放点挂线的基础上进行钢筋绑扎和模板架立。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根据设计体型,现场架立。混凝土从拌和站拌制后,由5t自卸车配手推车运到现场,3t卷扬机辅助定滑轮垂直提升料桶人仓,手持ZX-30型软轴插入式振捣器平仓捣实。

3.4拱圈混凝土浇筑

渡槽肋拱拱圈为现浇混凝土结构。因该渡槽跨度较大、高度较高,故采用“满堂红”式脚手架。衬砌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某河流渡槽共有5跨,每跨平行有两个拱圈,为避免施工时相互干扰,浇筑时隔跨进行。通过计算将拱圈分九段,每段长约5.1m,按先浇筑拱脚后浇筑拱顶对称的顺序浇筑。拱圈联系梁和拱圈上排架基础随拱圈同时浇筑,并要注意每跨的两个拱圈应同时对称、均衡地浇筑。混凝土由就近的强制式拌和机拌制,10t自卸车配手推车水平运输,3t卷扬机辅助定滑轮垂直提升料桶人仓,手持ZX-30型软轴插入式振捣器平仓捣实。施工前,根据渡槽设计荷载、拱圈自重以及温度变化等因素,计算合理的预留拱度,并在浇筑时随时观测和控制拱圈的形变,确保卸架后下沉的拱圈轴线符合设计要求。

3.5排架混凝土浇筑

渡槽排架为现浇混凝土结构,排架采用分段法施工,每段以30cm逐一分层段浇筑,分段搭设钢管架施工平台,模板和钢筋在加工厂加工制造,运至现场人工架立、绑扎。混凝土拌制、运输、人仓、振捣工序与“拱圈混凝土浇筑”工序相同。当排架浇筑到顶部最后两个分层段时,对排架墩帽进行测量放线,控制排架顶部高程,待浇筑结束后在槽身与排架之间的支点处设置10mm厚的支座钢板。

4结论

当前,研究人员对沥水沟渡槽边墩混凝土施工研究还不是非常的全面,也不是非常的详尽,而这对我国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全面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我国水利工程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混凝土排水沟施工总结篇13

Abstract: Nanchong Xishan tunnel area belongs to the subtropical humid monsoon climate zone, abundant rainfall, gully gully development, both surface runoff, rainfall by positive influe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untain river volume plummeted. Entrance surface gully without stable flow, seasonal changes, the exit section near the Jialing River Three River tributary, perennial water.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nchong Xishan tunnel, combining with the design principles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at the scene, the tunnel drainag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Keywords: water proof and drainage system of highway tunnel; waterproof board; the waterstop; drainage tube

中图分类号: S276 文献标识码: A

1工程概况

西山隧道工程位于南充市区西北,进、出口分别位于白马庙村八社和四川蚕丝学校背后,洞口靠近居民区有公路相通,交通便利。

西山隧道左线设计行车速度60km/小时。为单向3车道,左线全长1140m,右线全长1151。隧道进口段设计为削竹式洞门,洞口段16m按明洞方式施工,出口段设计为端墙式洞门。左线明洞起始里程桩号为K0+482~K0+498,右线里程桩号K0+482~K0+633。最大埋深95m,明洞段岩体主要为泥岩,岩层接近水平,受西山下向斜影响,局部存在扭曲、褶皱现象。隧道进口地面等高线与线路走向接近垂直,其中进口16m段地表覆土较浅(为2~4.5m的强风化砂岩)且隧道净距较小(5~5.9m)。

2 隧道防排水主要措施

隧道防排水遵循“防、堵、截、排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切实可靠的措施,达到防水可靠、排水畅通、经济合理的目的。隧道防排水包括喷射混凝土防水、二次衬砌混凝土防水、截水沟截水、注浆堵水、综合防排水。

2.1喷射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的主要功能是快速封闭岩层,约束围岩变形,并与围岩共同作用,防止围岩失稳。同时具有一定的防水和抗渗功能。

2.1.1混凝土凝结时间快使水泥凝结硬化生长强度的速度远远大于混凝土体内水份蒸发排出的速度,从而大大减少了各种孔隙的形成,使水无孔可通。

2.1.2掺加的防水剂中有与Ca(OH)2起化学反应的生成的胶凝结晶体的成分。该胶体具有微膨胀性、强度高、不溶于水、能堵塞孔隙,密实混凝土。

2.2二次衬砌混凝土防水

隧道二衬防水混凝土具有较强的防水能力,并在其中添加抗渗剂,以提高混凝土抗渗能力。隧道抗渗等级一般应达到P8,在施工过程中只要振捣密实,比较容易达到这结构本身的要求。

2.3注浆堵水

主要采用注浆封堵裂隙,隔离水源,堵离水点,以较少洞内渗水量,对于不间断漏水可采用注浆帷幕的形式进行治理,注浆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

在软弱围岩区域施工时,可采用超前大管棚或超前小导管注浆,以固结岩层,将大量地下水尽可能封堵在围岩内,达到防水、堵水效果,使隧道开挖时不出现大量涌水,为隧道后续施工创造稳定条件。

2.4综合防排水

以排水为主、防排结合、综合治理,采用防、排、堵、截相结合,以形成完整的防排水体系。防水板和止水带可防、截、堵水,把分散的水引到纵向排水管,横向排水管将纵向排水管内的水引入隧道排水沟内,减少隧道周边水压力,渗水的可能性变小,防止水渗透到衬砌混凝土中。

3西山隧道主要防水措施和施工工艺

3.1无纺布和防水板施工

防水板是隧道排水系统中重要一环,设置在隧道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防水板将隧道拱部和边墙的渗水汇集到墙脚的纵向排水管中,再通过横向排水沟和深埋水沟排出隧洞外,是处理大面积渗水的最佳途径。

3.1.1无纺布、防水板铺设前的准备工作

a .涌水或裂隙水较大的地段,需用排水管将涌水引入边墙的纵向排水管中。

b.检查隧道净空,欠挖部分及时处理,欠挖量大且岩石坚硬部位,采用爆理,欠挖量小且岩石软弱部位,采用风镐清除,处理后及时喷混凝土补平。

c.基面的大粒石子及突出的岩石均因处理平整,的锚杆和钢筋头应割除,不得残留钢刺,并用细石混凝土抹平覆盖。过量超挖部位应采用挂钢筋网补喷混凝土回填补齐,使隧道壁尽可能平整。

d.洞内一切预埋件不能超过防水层,不得已时需做特殊防水处理。

e.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和平整度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喷层应平整,以保证防水板能紧贴洞壁。

3.1.2无纺布、防水板铺设

a.铺设无纺布:首先用作业台车将无纺布自拱顶中线向两边铺设,然后用热带塑性圆垫圈的射钉将无纺布固定在喷射混凝土上,拱顶固定间距0.5~0.8m,边墙0.8~1m,呈梅花型排列。无纺布铺设要松紧适度,使之能紧贴在喷射混凝土表面,避免过紧被撕裂或过松形成人为蓄水点。无纺布幅间搭接宽度应大于20cm,且于拱脚处外裹纵向盲管。

b.铺设防水板:用作业台车将防水板自拱顶中线向两边铺设,边铺设边用热缝焊枪与热塑性圆垫圈焊接固定。防水板铺设要松紧适度,使之能与无纺布充分结合并紧贴在喷射混凝土表面。避免过紧被撕裂或过松形成人为蓄水点。防水板间搭接处应与变形缝、施工缝、围岩集中出水处等防水薄弱环节错开,于墙脚处随无纺布一道外裹纵向盲管。

3.1.3防水板接头处理

防水板搭接:两幅防水板防水板搭接宽度不小于15cm;焊接前先除尽防水板表面的灰尘。防水板接缝采用自动双缝热熔焊机按预定温度、速度焊接,每条焊缝的有效宽度为2cm。焊接后两条缝间留一条空气道,用于空气检测器检测焊接质量:先堵住空气道一端,然后用空气检测器从另一端打气加压,直至压力达到0.25MPa,保持该压力不小于15分钟,允许压力下降10%。如达到要求,说明完全粘合,否则须用检测液(如肥皂水)找出漏气部位,用手动热熔器焊接修补后再次检测,直到完全粘合。

3.1.4防水板破损修补

防水板破损处修理:如发现防水板有破损,必须及时修补。先取一小块防水板剪成圆角,除尽两防水板上的灰尘后,将其置于破损处,然后用手动电热熔接器熔接,熔接质量用真空检测器检测,若不合格必须重新修补。

3.2排水管施工

隧道内左、右侧路缘带面层下设纵向拉通的侧向深埋水沟,纵向每隔 20m设一座侧向深埋水沟检查井,水沟尺寸 30cm(宽)×20cm(高)。 隧道防水层和喷射混凝土间设 DN 50HDPE单壁打孔波纹管作为环向排水盲管(外裹无纺布) ,纵向间距 10m,当渗水量较大或有股水集中流出时应根据水流大小,增设 1~3根环向排水盲管。隧道两边墙脚防水层和喷混凝土间各设一根 DN/ID100HDPE双壁打孔波纹管作为纵向排水盲管(外裹无纺布) ,其纵坡与路线纵坡一致。侧向深埋水沟检查井处设一道 DN/ID100 HDPE 双壁无孔波纹管作为横向导水管将纵、横向排水盲管的地下水引入侧向深埋水沟,横向导水管间距为 10m。裂隙股水流出外设环向打孔单壁波纹管HDPE DN50,管端宜直接与股水流出处相接,直接引入纵向盲管内。隧道节理发育、地下水丰富地段,可在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层)完成之前视情况埋设排水半管,形成暗埋,永久式排水通道,将水集中引出。隧道同一断面只能铺设一道排水半管,避免造成初期支护出现薄弱断面或薄弱带。

4 止水带施工

4.1施工缝

环向施工缝采用拱墙S型外贴式橡胶止水带+拱墙S型中埋式橡胶组合防水,纵向施工缝采用S型外贴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缓膨型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组合防水,施工缝处先浇混凝土与后浇混凝土界面处涂刷混凝土界面剂(按1.5kg/m2计量),其主要施工工法如下:

a.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安装

外贴式橡胶止水条采用粘接法与防水层连接。

b.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安装

沿衬砌环线每隔0.5~1m,在端头模板上钻一φ12的钢筋孔,将制成的φ10钢筋卡穿过端头模板,内侧卡紧止水带的一半,另一半止水带平靠在端头模板上,待先浇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挡头模,将止水带拉直,然后弯钢筋卡紧止水带,具体先后顺序如下:

端头模板钻钢筋孔――固定钢筋卡――固定止水带――灌注混凝土――拆除挡头模板――止水带水平定位并涂抹混凝土界面剂――立模浇筑后浇混凝土。

c.中埋式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安装

底部先浇筑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在止水条安装位置压磨出一条平直,光滑凹槽,待灌注拱墙混凝土前将止水条嵌入凹槽内。

4.2变形缝

隧道变形缝按全环设置,明洞与隧道分界位置设置变形缝。变形缝采用B型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B型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双组份聚硫密封胶嵌缝组合防水;两侧基面设置聚乙烯泡沫塑料板填缝,聚乙烯泡沫塑料板与双组聚硫密封胶间设牛皮纸隔离层。其主要施工工法如下:

a.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安装

外贴式止水带采用粘接法与防水板连接。

b.中埋式钢边止水带的安装

沿衬砌环线每隔0.5~1m,在端头模板上钻一φ12的钢筋孔,将制成的φ10钢筋卡穿过端头模板,内侧卡紧止水带的一半,另一半止水带平靠在端头模板上,待先浇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挡头模板,将止水带拉直,然后弯钢筋卡紧止水带,具体先后顺序如下:

端头模板钻钢筋孔固定钢筋卡固定止水带灌筑注混凝土拆除端头模板止水带水平定位回填聚苯板立模浇筑后浇混凝土

4.3施工缝、变形缝技术要求

4.3.1外贴式橡胶止水带施工技术要求

橡胶止水带采用粘接法与防水板连接,不得采用水泥钉穿过防水层固定。

止水带纵向中心线应与接缝对齐,误差不得大于30mm。

止水带安装完毕后,不得出现翘边,过大的空鼓等部位,以免浇筑混凝土时止水带出现过大的扭曲、移位。

止水带表面严禁施作混凝土保护层,应确保止水带齿条与结构现浇混凝土咬合密实;浇筑混凝土时,止水带表面不得有泥污、堆积杂物等,否则必须清理干净,以免影响止水带与现浇混凝土的咬合密实性。

4.3.2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施工技术要求

要求牢固可靠,避免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固定点脱落导致止水带倒状、扭曲,影响止水效果。

仰拱水平设置的止水带均采用盆式安装,盆式开口向上,保证浇捣混凝土时止水带下部的气泡能顺利排出。

止水带除对接外,其它接头部位均采用工厂定制接头,不得在现场进行接头处理;对接应采用热硫化接头。

由于仰拱及小边墙超前施作,小边墙部分中埋式止水带应高出纵向施工缝15cm,与后浇拱墙内中埋式止水带对接。

4.3.3中埋式制品型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施工技术要求

施工缝表面必须坚实、相对平整,不得有蜂窝、起砂等补位,否则应予清除;止水条任意一侧混凝土的厚度不得小于15cm;止水条与施工缝基面应密贴,中间不得有空鼓、脱离等现象;止水条接头部位采用对接法连接,对接应密实,不得出现脱开部位;止水条一旦出现破损部位或提前膨胀的部位,应割除,并在割除部位重新粘贴止水条。

结束语

隧道最主要的防排水措施是防排水卷材防水,在施工中保证排水管畅通和防水板的施工质量是重点;在施工中,防排水工程质量必须有专人负责,有专业队伍施工,并且制定严格的检查制度。总之,防排水必须形成系统,防水板必须防水,排水管必须畅通,将水引向深埋水沟排出洞外。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