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岗位实训总结实用13篇

资金岗位实训总结
资金岗位实训总结篇1

二、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综合实训体系构建的基本流程

可见,首先不同岗位对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毕业生的职业技能要求差别很大,必须有针对性的加强训练,以培养专业化、职业化的技能;其次,毕业生主要服务于金融机构一线岗位,大多直接接触金融服务顾客群,这就要求该专业毕业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具备与顾客交流、沟通能力。职业岗位的这些特点对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工学结合综合实训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合上述职业岗位的分析,笔者认为,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工学结合综合实训体系构建可以参考以下的六个步骤进行,如下图:

1.金融行业岗位调研论证。①现场分析不同金融机构的不同业务岗位,撰写调研报告;②组织行业问卷调查。

2.对参加校内实训、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学生访谈。①及时掌握学生实操技能水平和就业意向;②强化实训过程的控制和引导,提高实训效果。

3.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单位调研。①及时掌握金融机构的发展状况及合作意向;②及时了解金融机构招聘员工的数量、人才需求的类型和要求。

4.论证金融机构“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①明确人才供需双方的职责;②与金融机构共同商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考试录用标准。

5.跟踪调查近两年毕业生情况。①了解毕业学生工作情况;②完善“供货”后的跟进服务;③进一步改进“订单式”培养模式。

6.专业整体实训课程改革。对不同金融机构的不同业务岗位进行工作项目、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解,分职业、项目强化。

三、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在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工综合实训体系构建的实践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于2007年开始招收金融与证券专业高职三年制大专学生,现已招收三届,在校学生人数近600人。为了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围绕“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高技能金融与证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笔者和金融教研室其他同事一道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已经完成了上述综合实训体系构建的基本流程中的前三个步骤,正在和金融机构积极接触,论证金融机构“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

1.课程学时安排方面。在金融与证券专业课程建设上注重“学校与企业一体化”、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加大实训课程比重,不断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在已经制定的金融与证券专业2008级教学计划进程表和2009级教学计划进程表中,2008级金融与证券专业所开设课程中,理论、实践学时中实践课学时448学时,纯实践课程学时650学时,实践总学时合计1098学时,占该专业全部学时比重达到44.19%;2009级金融与证券专业所开设课程中,理论、实践学时中实践课学时396学时,纯实践课程学时675学时,实践总学时合计1071学时,占该专业全部学时比重达到43.29%。

2.实训基地建设方面。金融与证券专业于2008年初建成独立的校内金融实训室,配备世华财讯金融实训软件操作平台,可以同时进行证券、期货、外汇各类金融工具的模拟操作;新的金融模拟交易实训室、商业银行模拟实训室建设项目已经立项,正在加紧建设,估计在2010年中建成。截止到2009年八月底,金融与证券专业先后与美国友邦保险公司、申银万国证券有限公司、广发证券有限公司等著名金融机构共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七个,实训基地覆盖金融职业的证券、期货、银行、保险、金融中介五大职业。校外实训基地以顶岗实习的方式接受多名学生假期实习、毕业实训;并邀请金融资深人士不定期入校对学生进行职业和岗位的培训,不但加深学生对金融市场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资金岗位实训总结篇2

一、大力开展党校培训轮训工作。

**分行党校通过举办党校主体班,在实践中探索了一条“依托地方资源、突出央行特色、改进教学管理、提高培训效果”的党校办学思路,提高了分行党校的整体工作水平。

按照总行党校全年工作部署,制定《**分行党校2005年度培训计划》,按计划分别于三月下旬和五月下旬举办了第二、三期**分行党校主体班,共对98名近两年新提拔的副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40天的脱产理论培训。学员经过理论辅导、经济金融热点问题讲座、实地考察等不同阶段的学习,回到单位后,结合本地工作实际情况撰写了调研论文,分行党校对第二、三期党校主体班调研课题及学员论文进行评估,学员们完成了专题调研报告7篇,毕业论文98篇,经分行党校组织的专家审阅,推荐优秀论文42篇,论文优秀率为43%,理论课考试优秀率达94%。通过接受党校教育,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政治理论素质和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加强对辖内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业务培训。

1、举办领导干部先进性教育培训班。

根据辖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需要,按照分行党委的要求,我们于8月中下旬在北戴河举办了一期**分行辖区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先进性教育培训班,此次培训班共有77名学员参加培训,其中包括**分行党委组织部、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党委班子成员13人、辖区32个地市中心支行党委书记及机关党委书记64人。培训班采取专家辅导、观看讲座录像、集中自学等方式,针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有关内容进行培训,并在学习结束前组织全体学员参加了以《党章》为主要内容的开卷考试。

2、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参加业务培训。

在开展理论教育的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业务培训:一是在4月,推荐分行机关和省会中心支行12名行领导,分2期参加总行组织的副厅局级分支行领导干部高级研修班;二是在5-6月,推荐32名地市中心支行副行长,分3期参加总行举办的中心支行行长业务培训班;三是在3-5月,推荐38名县支行行长参加总行举办的第五、六期县支行行长培训班;四是于4月初至6月末在保定金专分三期举办了县支行副职培训班,组织辖内240名县支行副行长、纪检组长针对中央银行新业务、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金融稳定与金融服务、金融会计管理与财务分析、金融法规、金融改革热点问题、领导科学等内容进行脱产学习。培训结束后,组织学员结合各地实际工作撰写结业论文,并对240篇论文进行打分评优。

三、在大力开展辖内岗位任职资格培训的同时,开展各类专项业务培训

1、按照总行统一规划,做好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的各项相关工作。

为了进一步在辖内做好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的宣传动员工作,促进**分行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工作规范顺利进行。我们一是在辖区征求《岗位任职资格培训和考核实施细则》(讨论稿)的意见,整理上报总行;二是制定《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岗位任职资格培训三年规划及考核实施方案》、《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岗位任职资格考核实施办法》等若干办法,推动辖区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在全辖发放并统计岗位任职资格与电大学历续读项目问卷;四是推荐机关及辖区干部参加任职资格培训考试法律科目的师资培训班;五是按照总行要求,在辖内证订新出版的岗位任职资格公共科目培训教材并组织学习。

2、利用省会中心支行培训资源,开展全辖业务培训。

在2004年利用省会中心支行培训资源开展全辖业务培训的成功基础上,我们在9月下旬和10月下旬,分别在太原和石家庄举办了国库业务培训班和金融稳定业务培训班,期间邀请总行业务司局和分行有关处室领导,通过讲座和研讨的方式,针对新业务以及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163名辖内业务干部进行了培训,收到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3、根据履行中央银行职能的需要,抓好辖区业务骨干的前沿性金融理论培训。

按照总、分行培训规划,做好辖内干部的业务培训。一是推荐28名辖内干部参加总行全年举办的各类专项业务培训班、研讨会;二是突出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的培训,根据年初培训计划,经请示总行同意,2月在**财经学院开办了第二期在职干部攻读金融硕士学位的专业课程进修班,共有50名干部参加。截至目前,第一期进修班50名学员已全部结业,有5名学员提前通过了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考,10名学员通过了统考的单科考试,第二期进修班也已经完成了两个学期,6门课程的学习。

4、举办大型理论业务讲座。

按照年初培训计划,我们在全年邀请总行有关领导和其他单位的专家、学者分别对机关副处以上干部和机关全员进行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行教育、公文处理与写作、影响宏观货币政策因素、征信业务等8个专题,15次讲座。通过开展讲座,加强了理论学习、更新了业务知识、开拓了工作新思路。

四、开展高层次培训,培养复合型、研究型人才。

资金岗位实训总结篇3

所谓“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式,即从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任务出发,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学习内容,使学习者具备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并顺利就业,以实践过程的学习为主要过程的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模式。

会计课程是一门与会计岗位直接对应的课程,其业务操作具有较好的可模拟性和可移植性。根据会计工作岗位需求和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时该课程要直接面向企业的会计工作岗位,遵循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由工作任务确定教学项目,在教学项目中创设学习情境,通过“教”、“学”、“做”相结合,以实践操作过程引领理论知识学习。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财务会计课程设计

(一)财务会计课程内容

根据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本课程主要以会计职业岗位群职责、任务、工作流程分析为依据,来组织课程内容,并结合会计资格考试标准,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相结合,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确定该课程职业岗位(包括出纳岗位、往来岗位、财产物资岗位、资金岗位、工资岗位、纳税岗位、财务成果岗位、会计主管)和岗位群。该课程包括十个教学模块:总论(建账)、八个会计岗位单项实训任务和综合实训任务。在单项实训任务中对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按企业单位对会计岗位的职业要求,分析每个主要岗位涉及工作任务及如何完成这些任务,掌握各岗位及岗位群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按一个完整会计循环的实际工作流程设计综合实训任务。

(二)教学情境设计

高职教育包含原理教育与实景教育两大内容,情景教育模式是为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通过模拟现实教学情景组建情景组织,形成工学结合,并借用情景组织平台所开展的系列教育活动形式。模拟成立会计服务公司是实现情景教学的最佳手段。将学生每4-5人分成一个小组,模拟成立会计服务公司,学生分角色体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具体做法:在单项实训中在校内建立财务会计模拟实训室,进行工学结合的会计仿真教学;在综合实训中由学校提供教学办公场地,联系实际从事会计记账的公司提供能满足教学需要数量的企业会计资料,专业教师与记账公司共同指导会计专业学生进行顶岗操作。

1.单项模拟实训。模拟成立会计服务公司,实现情景教学。具体实施方案如下:学校建立与学生规模相当的会计手工操作模拟实训室与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从建账开始,根据会计主管、财产物资岗位会计、往来会计、出纳等不同的会计岗位进行理论讲解与实训演练。具体教学设计如下:(1)总论模块。知识目标:了解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能力目标:了解会计工作的岗位设置及职责、会建立账簿;熟悉并明确各岗位分工及工作流程能各尽职责,掌握会计凭证、账簿的书写规范,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情操。(2)出纳岗位模块。知识目标:分别掌握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能力目标:了解现金收付业务、银行结算和对账业务的流程及方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掌握相关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日记账的登记、结余和汇总,明确出纳人员的岗位职责。传授相关的实践技能:点钞与翻打传票,保险柜的使用,凭证的装订与传递等工作技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廉洁自律的工作作风。(3)往来会计岗位模块。知识目标:掌握应收与预付、应付与预收、其他应收(付)款、坏账及准备的核算。能力目标:会填制和审核往来款项有关的会计凭证,会建立相应的明细账和备查账簿,传授相关实践技能,如:编制内部报表,清理未达账项。明确企业债权债务的核算和管理岗位职责;情感培养目标:耐心细致,坚持准则。(4)财产物资岗位模块。知识目标:掌握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相关业务的核算。能力目标:掌握用数量金额式账簿、卡片式账簿进行相关财产物资的登记,明确财产物资(特别是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职责;传授收发料的汇总、分配表的编制、成本的计算、固定资产盘查表的编制和填写等实践技能。情感目标:强化责任,提高技能。(5)资金岗位模块。知识目标:掌握筹资、投资业务的核算。能力目标:会根据要求填制资金筹集、投资经济业务原始凭证并审核、编制相应的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总账;明确的岗位职责是:为管理人员拟定投资计划、选择筹资的渠道提供服务;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情感目标。(6)职工薪酬岗位模块。知识目标:薪资的核算。能力目标:①正确计算工资,办理代扣款项,计算应发实发工资,编制工资结算表;编制工资分配表;②依据职工薪酬经济业务及原始凭证编制相应的记账凭证;③登记明细账。岗位职责:①熟悉薪酬的各项规章制度;②根据各部门员工考勤和工作绩效,计算职工薪酬。实践技能:编制工资明细结算表与总表;核定应付福利费、职工教育费,熟悉薪酬的各项规章制度。情感目标:勤奋务实,客观公正。(7)纳税会计岗位。知识目标:掌握各应纳税种征收范围、应纳税额的计算、各应纳税种账务核算。能力目标:①应纳税种的计算和申报;②依据应纳税种业务及原始凭证编制相应的记账凭证;③登记明细账。岗位职责:负责企业税务的缴纳、查对和复核;税务的登记及变更;免税申请及冲账。实践技能:增值税发票和普通发票的领购、开具和保管;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申报表的填写及纳税流程。情感目标:学法、守法;合理避税。(8)财务成果岗位模块。知识目标:掌握收入业务、营业成本及期间费用业务、所得税、利润、利润分配业务核算。能力目标:掌握相关业务的凭证、账簿处理流程,明确岗位责任,实践技能:根据有关资料记收入、费用、利润相关明细账;制定收入、利润分配计划,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9)会计主管岗位模块。知识目标:掌握会计稽核、会计报表的编制、分析。能力目标: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的稽核,会计档案的保管。岗位职责:负责登记总账和各种财务报表的编制,掌管全局会计工作和审核。实践技能:根据有关资料登记总账;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情感目标:掌控全局、谐领团队,参与管理强化服务。

2.综合模拟实训。综合模拟实训课安排在学期末最后一周,由学生按实际工作流程在会计服务公司中完成一个企业一个月的各项会计工作,既可强化会计基本操作技能、巩固理论知识,又能让学生体会会计工作的连续性、系统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实训结束后由学生展示装订整理好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实训成果并相互评价,口头解说如何完成实训的过程,并要写出书面实训总结报告,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以学为主体,以指导为主线,以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落实“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学生每4-5人分成一个小组,模拟成立会计公司,学生分角色体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课前要求学生根据任务完成相关知识准备;课中根据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理论讲解和实训指导;课后学生完成剩余实训内容并进行互评与总结。此外,在教学中除了基本教学方法,还可以应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角色体验法、讨论式教学法、技能竞赛等。通过设计开发合适的教学项目和多种辅助手段有效设计“教、学、做”为一体的情境教学方法,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完成工作任务的学习。

(四)课程考核方案

财务会计课程内容较多,业务复杂,所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都很多。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设计下列考核方案,总体课程成绩100%,知识和能力鉴定各占50%,其中知识鉴定中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出勤、课堂抽查,占20%,期末综合性知识测验占30%;能力鉴定中平时能力鉴定占30%,包括实务操作、实训报告、技能比赛、项目能力测试,期末综合性能力测验占20%。

参考文献:

资金岗位实训总结篇4

第二条再就业资金是指各级人民政府按照规定,通过预算内外各种渠道筹集的,用于支持和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专项资金。

第二章资金筹集

第三条再就业资金的来源:

(一)各级财政预算内安排的专项资金;

(二)失业保险基金中调剂的资金;

(三)上级财政补助的资金;

(四)再就业专项资金的利息收入;

(五)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

第四条各级政府要将促进再就业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确保原安排用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的资金规模不减,并纳入再就业资金统一管理。要按照再就业工作任务和财政承受能力,合理增加再就业资金。

第三章资金使用和管理

第五条再就业资金扶持的对象:

(一)国有、城镇集体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包括改制前为国有、城镇集体企业职工的失业人员);

(二)国有、城镇集体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

(三)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城镇其他失业人员。

第六条再就业资金用于下列支出:

(一)社会保险补贴;

(二)公益性岗位补贴;

(三)再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补贴(以下简称“就业服务补贴”);

(四)对就业困难人员从事微利项目的小额贷款担保和贴息;

(五)对就业困难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一次性再就业补助;

(六)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和监督体系建设经费;

(七)财政、劳动保障部门共同批准的促进再就业工作的其

他支出。

第七条再就业资金实行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定范围、标准使用,严格按程序操作,严禁用于与再就业无关的其他方面支出。

第八条各级财政预算内外筹措的再就业资金须及时、足额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

第九条各级财政、劳动保障部门要按照专项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再就业资金预、决算管理。

(一)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根据财政部门制定的预算编制要求,申报再就业资金年度预算,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再就业资金要严格按照批准的年度预算执行。

(二)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根据批准的年度预算,及时编制年度分项用款计划报送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对用款申请审核无误后及时拨付资金。

(三)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经办机构在每年年度终了时,要认真做好再就业资金的核算、清理和对账工作,并根据要求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再就业资金年度决算和说明,再就业资金决算材料要做到格式统一、内容完整、数据真实、报送及时。各级财政部门要将审核汇总后的再就业资金年度决算及时报送上级财政部门。

再就业资金年度终了如有结余,按规定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

第四章资金补贴范围、标准和申请拨付程序

第十条社会保险补贴范围、标准和申请拨付程序

(一)对各类服务型企业(包括商贸、餐饮、服务业企业,国家限止的行业除外)新增岗位新招用国有、城镇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并与其签订3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财政部门审核,按招用人数提供为期不超过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标准按单位应为所招人员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之和计算,不包括个人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以及接收单位应缴纳的其他社会保险费。

(二)对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社区公益性岗位上安排的就业困难人员,接收单位与其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且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120%的,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财政部门审核,按其为符合规定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给予社会保险补贴,不包括个人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以及接收单位应缴纳的其他社会保险费。

(三)经职工个人申诉和劳动保障部门查实,接收单位非因生产经营困难和职工个人过错等原因,不再使用上述人员,且属于提前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接收单位应为其一次性补缴至满3年的社会保险费,政府对此不给予财政补贴。

(四)社会保险补贴实行先缴后补的办法。企业(单位)必须按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在申报缴费时应将招收失业人员的缴费情况单独列出,季度终了后,按规定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对上季度已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给予补贴,经劳动保障部门审核汇总后转同级财政部门核定拨付。

(五)企业(单位)提交的社会保险补贴资金申请报告应附列以下材料:

1、符合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条件的失业人员名单及《再就业优惠证》复印件;

2、经劳动保障部门鉴证的劳动合同副本;

3、企业(单位)填报的《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审核表》;

4、社会保险征缴经办机构出具的上季度企业(单位)为招用的失业人员缴费的明细账(单);

5.企业(单位)在银行开设的基本账户。

(六)对未参加社会保险以及未按规定履行社会保险缴费义务的企业(单位),不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第十一条对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社区公益性岗位上安排的就业困难人员,用人单位与其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且月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120%的,除按规定享受有关社会保险补贴外,还可按规定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岗位补贴,岗位补贴标准为150元/月。经劳动保障部门审核汇总后转同级财政部门审定,30日内直接划入企业(单位)在银行开设的基本账户。申请岗位补贴需提交的材料同第十条第(五)款。

第十二条就业困难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包括到农村承包荒山、荒滩、土地从事农业开发的,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并已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可按规定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一次性补助,补助标准为2000元/人(已享受再就业补贴的,应予扣除)。经劳动保障部门审核汇总后转同级财政部门审定拨付。

就业困难人员提交的再就业补助资金申请报告应附列以下材料:

1、符合享受再就业补助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身份证及《再就业优惠证》复印件;

2、就业困难人员填报的《一次性再就业补助审核表》;

3、个体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第十三条再就业培训、职业介绍补贴标准及申请拨付程序

(一)具备资质条件的各类职业培训、职业介绍机构,可按经其就业服务后的实际就业人数(是指签订一年以上<含一年>劳动合同的就业人数),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职业介绍费和再教育就业培训补贴(包括培训报名费、教师课时费、教材费、场地费、实习费等)。再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考证)培训补贴标准一般应控制在每人300元和500元以内。社会力量办学的培训机构经其再就业培训合格后未能就业的,培训费补助最多不超过每人次100元。职业介绍补贴标准每人次20元左右。经劳动保障部门审核汇总后转同级财政部门核定拨付。

(二)再就业职业培训、职业介绍机构提交的就业服务补贴资金申请报告应附列以下材料:

1、经其再就业培训的失业人员名单及《再就业优惠证》复印件;

2、失业人员接受再就业培训及培训合格的证件;

3、签订一年以上(含一年)劳动合同复印件等相关

就业证明;

4、上月工资发放及社会保险费缴费单据;

5、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机构在银行开设的基本帐户。

(三)社会力量职业培训、职业介绍机构在申请就业服务补贴时,只能按每位失业人员享受一次就业补贴服务计算,不得重复申请。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应加强对职业培训、职业介绍机构业务指导,并认真审核职业培训、职业介绍机构提交的就业补贴资金申请报告材料。

第十四条建立小额贷款(贴息)担保基金和小额担保贷款

贴息范围、标准和程序

(一)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贷款实行个人有效担保和担保基金担保相结合的办法。财政会同有关部门设立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基金。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贷款一般由借款人提供银行认可的担保措施,确无贷款担保的困难人员,可申请小额贷款担保基金进行担保。

(二)各级财政部门应对微利项目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给予贴息。

微利项目指失业人员在社区、街道、厂矿从事的商业、饮服和修理等个体经营项目,具体包括:家庭手工业、修理修配、图书借阅、旅店服务、餐饮服务、小商品零售、搬家服务、家庭清洁卫生服务、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婴幼儿看护和教育服务、残疾儿童教育训练和寄托服务、养老服务、病人看护、幼儿和学生接送服务、洗染缝补、复印打字和理发。

(三)担保利息按同期商业贷款利率计算,由再就业资金据实全额贴息,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展期不贴息。贴息贷款额度为每人2万元。合伙经营的按人计算,最多不得超过8万元。

(四)贴息实行“先付后补”的办法。符合条件的贷款人按照与银行商定的结息方式,按规定付息后,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贴息。经劳动保障部门按季审核汇总后,转同级财政部门核定拨付。

(五)贷款人提交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补助资金申请报告应附列以下材料:

1、《再就业优惠证》;

2、小额贷款担保合同;

3、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根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所核准的

贷款人经营范围进行认定的从事微利项目的证明;

4、还款付息证明。

(六)劳动保障部门汇总后转同级财政部门核定时需提供的材料:

1、劳动保障部门审核意见;

2、享受小额担保贷款的失业人员名单及《再就业优惠证》复印件;

3、小额担保贷款合同复印件;

4、与贴息资金拨付有关的其他凭证材料。

第十五条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专项资金并实行目标管理,力争到2004年实现市、县(区)、街道、社区四级就业服务平台和就业信息网络。劳动力市场要集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政策咨询、失业保险、劳动保障事务等功能于一体。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专项资金的下拨,由各级财政与劳动保障部门联合下文,专项资金实行跟踪问效管理制度。

第五章监督与检查

第十六条各级财政、劳动保障部门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严肃财经纪律。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审核再就业资金,不得擅自扩大支出范围和提高支出标准,严禁截留、挤占、挪用、骗取再就业资金,并自觉接受监察、审计部门和社会的检查监督。对违规使用再就业资金的要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资金岗位实训总结篇5

第二条再就业资金是指各级人民政府按照规定,通过预算内外各种渠道筹集的,用于支持和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专项资金。

第二章资金筹集

第三条再就业资金的来源:

(一)各级财政预算内安排的专项资金;

(二)失业保险基金中调剂的资金;

(三)上级财政补助的资金;

(四)再就业专项资金的利息收入;

(五)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

第四条各级政府要将促进再就业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确保原安排用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的资金规模不减,并纳入再就业资金统一管理。要按照再就业工作任务和财政承受能力,合理增加再就业资金。

第三章资金使用和管理

第五条再就业资金扶持的对象:

(一)国有、城镇集体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包括改制前为国有、城镇集体企业职工的失业人员);

(二)国有、城镇集体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

(三)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城镇其他失业人员。

第六条再就业资金用于下列支出:

(一)社会保险补贴;

(二)公益性岗位补贴;

(三)再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补贴(以下简称“就业服务补贴”);

(四)对就业困难人员从事微利项目的小额贷款担保和贴息;

(五)对就业困难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一次性再就业补助;

(六)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和监督体系建设经费;

(七)财政、劳动保障部门共同批准的促进再就业工作的其

他支出。

第七条再就业资金实行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定范围、标准使用,严格按程序操作,严禁用于与再就业无关的其他方面支出。

第八条各级财政预算内外筹措的再就业资金须及时、足额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

第九条各级财政、劳动保障部门要按照专项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再就业资金预、决算管理。

(一)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根据财政部门制定的预算编制要求,申报再就业资金年度预算,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再就业资金要严格按照批准的年度预算执行。

(二)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根据批准的年度预算,及时编制年度分项用款计划报送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对用款申请审核无误后及时拨付资金。

(三)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经办机构在每年年度终了时,要认真做好再就业资金的核算、清理和对账工作,并根据要求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再就业资金年度决算和说明,再就业资金决算材料要做到格式统一、内容完整、数据真实、报送及时。各级财政部门要将审核汇总后的再就业资金年度决算及时报送上级财政部门。

再就业资金年度终了如有结余,按规定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

第四章资金补贴范围、标准和申请拨付程序

第十条社会保险补贴范围、标准和申请拨付程序

(一)对各类服务型企业(包括商贸、餐饮、服务业企业,国家限止的行业除外)新增岗位新招用国有、城镇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并与其签订3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财政部门审核,按招用人数提供为期不超过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标准按单位应为所招人员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之和计算,不包括个人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以及接收单位应缴纳的其他社会保险费。

(二)对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社区公益性岗位上安排的就业困难人员,接收单位与其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且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120%的,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财政部门审核,按其为符合规定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给予社会保险补贴,不包括个人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以及接收单位应缴纳的其他社会保险费。

(三)经职工个人申诉和劳动保障部门查实,接收单位非因生产经营困难和职工个人过错等原因,不再使(来源:文秘站 )用上述人员,且属于提前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接收单位应为其一次性补缴至满3年的社会保险费,政府对此不给予财政补贴。

(四)社会保险补贴实行先缴后补的办法。企业(单位)必须按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在申报缴费时应将招收失业人员的缴费情况单独列出,季度终了后,按规定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对上季度已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给予补贴,经劳动保障部门审核汇总后转同级财政部门核定拨付。

(五)企业(单位)提交的社会保险补贴资金申请报告应附列以下材料:

1、符合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条件的失业人员名单及《再就业优惠证》复印件;

2、经劳动保障部门鉴证的劳动合同副本;

3、企业(单位)填报的《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审核表》;

4、社会保险征缴经办机构出具的上季度企业(单位)为招用的失业人员缴费的明细账(单);

5.企业(单位)在 银行开设的基本账户。

(六)对未参加社会保险以及未按规定履行社会保险缴费义务的企业(单位),不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第十一条对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社区公益性岗位上安排的就业困难人员,用人单位与其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且月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120%的,除按规定享受有关社会保险补贴外,还可按规定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岗位补贴,岗位补贴标准为150元/月。经劳动保障部门审核汇总后转同级财政部门审定,30日内直接划入企业(单位)在银行开设的基本账户。申请岗位补贴需提交的材料同第十条第(五)款。

第十二条就业困难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包括到农村承包荒山、荒滩、土地从事农业开发的,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并已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可按规定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一次性补助,补助标准为元/人(已享受再就业补贴的,应予扣除)。经劳动保障部门审核汇总后转同级财政部门审定拨付。

就业困难人员提交的再就业补助资金申请报告应附列以下材料:

1、符合享受再就业补助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身份证及《再就业优惠证》复印件;

2、就业困难人员填报的《一次性再就业补助审核表》;

3、个体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第十三条再就业培训、职业介绍补贴标准及申请拨付程序

(一)具备资质条件的各类职业培训、职业介绍机构,可按经其就业服务后的实际就业人数(是指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就业人数),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职业介绍费和再教育就业培训补贴(包括培训报名费、教师课时费、教材费、场地费、实习费等)。再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考证)培训补贴标准一般应控制在每人300元和500元以内。社会力量办学的培训机构经其再就业培训合格后未能就业的,培训费补助最多不超过每人次100元。职业介绍补贴标准每人次20元左右。经劳动保障部门审核汇总后转同级财政部门核定拨付。

(二)再就业职业培训、职业介绍机构提交的就业服务补贴资金申请报告应附列以下材料:

1、经其再就业培训的失业人员名单及《再就业优惠证》复印件;

2、失业人员接受再就业培训及培训合格的证件;

3、签订一年以上(含一年)劳动合同复印件等相关

就业证明;

4、上月工资发放及社会保险费缴费单据;

5、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机构在银行开设的基本帐户。

(三)社会力量职业培训、职业介绍机构在申请就业服务补贴时,只能按每位失业人员享受一次就业补贴服务计算,不得重复申请。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应加强对职业培训、职业介绍机构业务指导,并认真审核职业培训、职业介绍机构提交的就业补贴资金申请报告材料。

第十四条建立小额贷款(贴息)担保基金和小额担保贷款

贴息范围、标准和程序

(一)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贷款实行个人有效担保和担保基金担保相结合的办法。财政会同有关部门设立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基金。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贷款一般由借款人提供银行认可的担保措施,确无贷款担保的困难人员,可申请小额贷款担保基金进行担保。

(二)各级财政部门应对微利项目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给予贴息。

微利项目指失业人员在社区、街道、厂矿从事的商业、饮服和修理等个体经营项目,具体包括:家庭手工业、修理修配、图书借阅、旅店服务、餐饮服务、小商品零售、搬家服务、家庭清洁卫生服务、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婴幼儿看护和教育服务、残疾儿童教育训练和寄托服务、养老服务、病人看护、幼儿和学生接送服务、洗染缝补、复印打字和理发。

(三)担保利息按同期商业贷款利率计算,由再就业资金据实全额贴息,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展期不贴息。贴息贷款额度为每人2万元。合伙经营的按人计算,最多不得超过8万元。

(四)贴息实行“先付后补”的办法。符合条件的贷款人按照与银行商定的结息方式,按规定付息后,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贴息。经劳动保障部门按季审核汇总后,转同级财政部门核定拨付。

(五)贷款人提交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补助资金申请报告应附列以下材料:

1、《再就业优惠证》;

2、小额贷款担保合同;

3、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根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所核准的

贷款人经营范围进行认定的从事微利项目的证明;

4、还款付息证明。

(六)劳动保障部门汇总后转同级财政部门核定时需提供的材料:

1、劳动保障部门审核意见;

2、享受小额担保贷款的失业人员名单及《再就业优惠证》复印件;

3、小额担保贷款合同复印件;

4、与贴息资金拨付有关的其他凭证材料。

第十五条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专项资金并实行目标管理,力争到实现市、县(区)、街道、社区四级就业服务平台和就业信息网络。劳动力市场要集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政策咨询、失业保险、劳动保障事务等功能于一体。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专项资金的下拨,由各级财政与劳动保障部门联合下文,专项资金实行跟踪问效管理制度。

第五章监督与检查

第十六条各级财政、劳动保障部门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和 审计监督,严肃财经纪律。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审核再就业资金,不得擅自扩大支出范围和提高支出标准,严禁截留、挤占、挪用、骗取再就业资金,并自觉接受监察、审计部门和社会的检查监督。对违规使用再就业资金的要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十七条各级财政和劳动保障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及时掌握沟通再就业人数、再就业资金使用等情况。建立财政、劳动保障部门联合办公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再就业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或专项检查,共同研究解决再就业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

第十八条社会保险补助和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政策暂定执行至200*年底。

资金岗位实训总结篇6

一、大力开展党校培训轮训工作。

**分行党校通过举办党校主体班,在实践中探索了一条“依托地方资源、突出央行特色、改进教学管理、提高培训效果”的党校办学思路,提高了分行党校的整体工作水平。

按照总行党校全年工作部署,制定《**分行党校2006年度培训计划》,按计划分别于三月下旬和五月下旬举办了第二、三期**分行党校主体班,共对98名近两年新提拔的副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40天的脱产理论培训。学员经过理论辅导、经济金融热点问题讲座、实地考察等不同阶段的学习,回到单位后,结合本地工作实际情况撰写了调研论文,分行党校对第二、三期党校主体班调研课题及学员论文进行评估,学员们完成了专题调研报告7篇,毕业论文98篇,经分行党校组织的专家审阅,推荐优秀论文42篇,论文优秀率为43%,理论课考试优秀率达94%。通过接受党校教育,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政治理论素质和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加强对辖内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业务培训。

1、举办领导干部先进性教育培训班。

根据辖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需要,按照分行党委的要求,我们于8月中下旬在北戴河举办了一期**分行辖区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先进性教育培训班,此次培训班共有77名学员参加培训,其中包括**分行党委组织部、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党委班子成员13人、辖区32个地市中心支行党委书记及机关党委书记64人。培训班采取专家辅导、观看讲座录像、集中自学等方式,针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有关内容进行培训,并在学习结束前组织全体学员参加了以《党章》为主要内容的开卷考试。

2、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参加业务培训。

在开展理论教育的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业务培训:一是在4月,推荐分行机关和省会中心支行12名行领导,分2期参加总行组织的副厅局级分支行领导干部高级研修班;二是在5-6月,推荐32名地市中心支行副行长,分3期参加总行举办的中心支行行长业务培训班;三是在3-5月,推荐38名县支行行长参加总行举办的第五、六期县支行行长培训班;四是于4月初至6月末在保定金专分三期举办了县支行副职培训班,组织辖内240名县支行副行长、纪检组长针对中央银行新业务、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金融稳定与金融服务、金融会计管理与财务分析、金融法规、金融改革热点问题、领导科学等内容进行脱产学习。培训结束后,组织学员结合各地实际工作撰写结业论文,并对240篇论文进行打分评优。

三、在大力开展辖内岗位任职资格培训的同时,开展各类专项业务培训

1、按照总行统一规划,做好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的各项相关工作。

为了进一步在辖内做好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的宣传动员工作,促进**分行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工作规范顺利进行。我们一是在辖区征求《岗位任职资格培训和考核实施细则》(讨论稿)的意见,整理上报总行;二是制定《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岗位任职资格培训三年规划及考核实施方案》、《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岗位任职资格考核实施办法》等若干办法,推动辖区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在全辖发放并统计岗位任职资格与电大学历续读项目问卷;四是推荐机关及辖区干部参加任职资格培训考试法律科目的师资培训班;五是按照总行要求,在辖内证订新出版的岗位任职资格公共科目培训教材并组织学习。

2、利用省会中心支行培训资源,开展全辖业务培训。

在2007年利用省会中心支行培训资源开展全辖业务培训的成功基础上,我们在9月下旬和10月下旬,分别在太原和石家庄举办了国库业务培训班和金融稳定业务培训班,期间邀请总行业务司局和分行有关处室领导,通过讲座和研讨的方式,针对新业务以及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163名辖内业务干部进行了培训,收到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3、根据履行中央银行职能的需要,抓好辖区业务骨干的前沿性金融理论培训。

按照总、分行培训规划,

共3页,当前第1页1 做好辖内干部的业务培训。一是推荐28名辖内干部参加总行全年举办的各类专项业务培训班、研讨会;二是突出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的培训,根据年初培训计划,经请示总行同意,2月在**财经学院开办了第二期在职干部攻读金融硕士学位的专业课程进修班,共有50名干部参加。截至目前,第一期进修班50名学员已全部结业,有5名学员提前通过了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考,10名学员通过了统考的单科考试,第二期进修班也已经完成了两个学期,6门课程的学习。

4、举办大型理论业务讲座。

按照年初培训计划,我们在全年邀请总行有关领导和其他单位的专家、学者分别对机关副处以上干部和机关全员进行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行教育、公文处理与写作、影响宏观货币政策因素、征信业务等8个专题,15次讲座。通过开展讲座,加强了理论学习、更新了业务知识、开拓了工作新思路。

四、开展高层次培训,培养复合型、研究型人才。

1、积极推荐干部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培训。

为全面提高辖区各级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素质,开拓视野,培养复合型人才,我们积极推荐辖内干部参加总行各类国际交流项目的培训。一是推荐分行和省会中心支行4名副行长参加总行在德国举办的二期货币经济学及国际银行业务培训班;二是推荐7名辖内地市中心支行行长参加总行在香港举办的三期金融市场高级研讨班;三是推荐4名干部参加总行国际司的德国发展基金会项目面试、3人参加澳大利亚奖学金项目面试、3人参加日本奖学金项目面试、2人参加英格兰银行奖学金项目面试。

2、加大英语培训力度。

分行党委多年来一直重视培养高层次外语人才,2006年,在培养英语人才方面,一是推荐12名干部分2期参加总行在西南财经大学举办的BFT英语培训班;二是推荐5名干部参加总行在研究生部组织的英语强化培训班;三是组织2007年**分行英语强化培训班的学员参加全国BFT考试,共有37人参加,全部通过了考试,其中取得高级证书36人,中级证书1人;四是组织41名干部参加在南开大学举办的2006年**分行英语强化培训班,为保证培训效果,本次培训班依然采取提前半年通过笔试和口试选拔的方式确定参训人员。学员经过90天的脱产学习后,将于2007年1月初参加全国BFT考试。

3、加强对辖内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为了充分发挥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基层单位的积极作用,我们推荐分行及辖内省会中心支行21名高级经济师、6名高级会计师参加总行举办的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培训班,通过系统学习以及与国内外有关专家的讨论、交流,系统地提高了高素质干部的调研分析能力。

为提高辖区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便于加强岗位交流,针对部分职工现有职称与所从事专业不对口,以及某些业务骨干具有往其它专业发展潜力的情况,我们一是于3-4月在保定金专举办了一期24天的全国会计师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班,共有辖区干部47人参加培训;二是在10月初在保定金专举办了一期20天的全国经济师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班,共有辖区37名干部参加培训。

五、鼓励干部参加各类学历教育,规范学历学位变更认定工作。

1、鼓励、引导干部通过自学提高学历层次。

在加强学历教育工作,改善辖内干部学历层次方面,我们一是为促进干部职工参加在职学历教育的规范化,提高干部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在总结近年来学历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工作人员参加学历(学位)教育或脱产培训协议书》;二是组织动员辖内100名左右具备全日制专科学历的职工报考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会计学的专升本教育;三是组织分行机关及辖区有关人员报名参加“中国人民银行岗位任职资格考试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历教育接轨项目”,**分行辖区报名参加岗位任职资格考试和电大学历套读的人员共1376人,其中:按单位层次分,分行10人、中心支行426人、县支行940人;按学历层次分,研究生1人、大学本科46人、专科1329人;按报考专业分,报名参加货币政策方向214人、金融服务方向679人、金融稳定方向54人、外汇管理方向28人、综合管理方向401人。

2、开展全辖学历学位变更认定工作

按照总行人事司《关于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干部职工学历、学位证书集中在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中心查询认证的通知》(银人发[2006]65号)有关要求,分行辖内处以下干部的学力学位认定变更工作,全部由分行人事处集中办理。我们及时向辖内转发总行文件并布置了2006年度学历学位变更认定工作,共将分行机关、辖区上报的321人的学历学位材料进行审查、汇总整理,送交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中心进行认证。此项工作的开展,基本解决了多年来干部职工学历学位变更认定工作中学籍查询难,政策尺度

共3页,当前第2页2掌握不一致的问题。

六、做好金融专业英语证书考试**考区的各项工作。

根据2006年全国金融专业英语证书考试工作会议精神,布置**考区2006年度考试工作。在今年的考前准备和考务工作中,我们更新工作思路,改变以往独力承担报名考务工作的做法,在南开大学开设考点,并与南开大学和**财经大学合作开展面向考生的考前培训。5月28、29日在南开大学顺利地组织了考试,经过统计,2006年共有有727人报名参加考试,337人次通过考试,分别是2007年报名人数和通过人次的三倍,报考人数也是**考区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次,进一步扩大了考试的社会影响。

七、做好基础数据的统计和工作调研。

为了配合全员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工作的开展,我们在辖内积极开展基础数据的摸底统计和培训考核试点单位的调研工作,一是定制统一的摸底调查表发放到各级中心支行,按照岗位任职资格考核的不同专业统计参加考试人员,并将参加考试人员分成三批参加不同年度的考试;二是针对基层行如何开展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工作以及相应的奖惩激励措施等课题开展广泛的工作调研,将优秀的调研文章装订成册。

八、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资金岗位实训总结篇7

分行党校通过举办党校主体班,在实践中探索了一条“依托地方资源、突出央行特色、改进教学管理、提高培训效果”的党校办学思路,提高了分行党校的整体工作水平。

按照总行党校全年工作部署,制定《分行党校年度培训计划》,按计划分别于三月下旬和五月下旬举办了第二、三期分行党校主体班,共对98名近两年新提拔的副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40天的脱产理论培训。学员经过理论辅导、经济金融热点问题讲座、实地考察等不同阶段的学习,回到单位后,结合本地工作实际情况撰写了调研论文,分行党校对第二、三期党校主体班调研课题及学员论文进行评估,学员们完成了专题调研报告7篇,毕业论文98篇,经分行党校组织的专家审阅,推荐优秀论文42篇,论文优秀率为43%,理论课考试优秀率达94%。通过接受党校教育,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政治理论素质和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加强对辖内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业务培训。

1、举办领导干部先进性教育培训班。

根据辖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需要,按照分行党委的要求,我们于8月中下旬在北戴河举办了一期分行辖区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先进性教育培训班,此次培训班共有77名学员参加培训,其中包括分行党委组织部、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党委班子成员13人、辖区32个地市中心支行党委书记及机关党委书记64人。培训班采取专家辅导、观看讲座录像、集中自学等方式,针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有关内容进行培训,并在学习结束前组织全体学员参加了以《》为主要内容的开卷考试。

2、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参加业务培训。

在开展理论教育的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业务培训:一是在4月,推荐分行机关和省会中心支行12名行领导,分2期参加总行组织的副厅局级分支行领导干部高级研修班;二是在5-6月,推荐32名地市中心支行副行长,分3期参加总行举办的中心支行行长业务培训班;三是在3-5月,推荐38名县支行行长参加总行举办的第五、六期县支行行长培训班;四是于4月初至6月末在保定金专分三期举办了县支行副职培训班,组织辖内240名县支行副行长、纪检组长针对中央银行新业务、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金融稳定与金融服务、金融会计管理与财务分析、金融法规、金融改革热点问题、领导科学等内容进行脱产学习。培训结束后,组织学员结合各地实际工作撰写结业论文,并对240篇论文进行打分评优。

三、在大力开展辖内岗位任职资格培训的同时,开展各类专项业务培训

1、按照总行统一规划,做好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的各项相关工作。

为了进一步在辖内做好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的宣传动员工作,促进分行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工作规范顺利进行。我们一是在辖区征求《岗位任职资格培训和考核实施细则》(讨论稿)的意见,整理上报总行;二是制定《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岗位任职资格培训三年规划及考核实施方案》、《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岗位任职资格考核实施办法》等若干办法,推动辖区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在全辖发放并统计岗位任职资格与电大学历续读项目问卷;四是推荐机关及辖区干部参加任职资格培训考试法律科目的师资培训班;五是按照总行要求,在辖内证订新出版的岗位任职资格公共科目培训教材并组织学习。

2、利用省会中心支行培训资源,开展全辖业务培训。

在年利用省会中心支行培训资源开展全辖业务培训的成功基础上,我们在9月下旬和10月下旬,分别在太原和石家庄举办了国库业务培训班和金融稳定业务培训班,期间邀请总行业务司局和分行有关处室领导,通过讲座和研讨的方式,针对新业务以及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163名辖内业务干部进行了培训,收到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3、根据履行中央银行职能的需要,抓好辖区业务骨干的前沿性金融理论培训。

按照总、分行培训规划,做好辖内干部的业务培训。一是推荐28名辖内干部参加总行全年举办的各类专项业务培训班、研讨会;二是突出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的培训,根据年初培训计划,经请示总行同意,2月在财经学院开办了第二期在职干部攻读金融硕士学位的专业课程进修班,共有50名干部参加。截至目前,第一期进修班50名学员已全部结业,有5名学员提前通过了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考,10名学员通过了统考的单科考试,第二期进修班也已经完成了两个学期,6门课程的学习。

4、举办大型理论业务讲座。

按照年初培训计划,我们在全年邀请总行有关领导和其他单位的专家、学者分别对机关副处以上干部和机关全员进行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行教育、公文处理与写作、影响宏观货币政策因素、征信业务等8个专题,15次讲座。通过开展讲座,加强了理论学习、更新了业务知识、开拓了工作新思路。

四、开展高层次培训,培养复合型、研究型人才。

1、积极推荐干部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培训。

为全面提高辖区各级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素质,开拓视野,培养复合型人才,我们积极推荐辖内干部参加总行各类国际交流项目的培训。一是推荐分行和省会中心支行4名副行长参加总行在德国举办的二期货币经济学及国际银行业务培训班;二是推荐7名辖内地市中心支行行长参加总行在香港举办的三期金融市场高级研讨班;三是推荐4名干部参加总行国际司的德国发展基金会项目面试、3人参加澳大利亚奖学金项目面试、3人参加日本奖学金项目面试、2人参加英格兰银行奖学金项目面试。

2、加大英语培训力度。

分行党委多年来一直重视培养高层次外语人才,年,在培养英语人才方面,一是推荐12名干部分2期参加总行在西南财经大学举办的BFT英语培训班;二是推荐5名干部参加总行在研究生部组织的英语强化培训班;三是组织年分行英语强化培训班的学员参加全国BFT考试,共有37人参加,全部通过了考试,其中取得高级证书36人,中级证书1人;四是组织41名干部参加在南开大学举办的年分行英语强化培训班,为保证培训效果,本次培训班依然采取提前半年通过笔试和口试选拔的方式确定参训人员。学员经过90天的脱产学习后,将于年1月初参加全国BFT考试。

3、加强对辖内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为了充分发挥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基层单位的积极作用,我们推荐分行及辖内省会中心支行21名高级经济师、6名高级会计师参加总行举办的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培训班,通过系统学习以及与国内外有关专家的讨论、交流,系统地提高了高素质干部的调研分析能力。

为提高辖区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便于加强岗位交流,针对部分职工现有职称与所从事专业不对口,以及某些业务骨干具有往其它专业发展潜力的情况,我们一是于3-4月在保定金专举办了一期24天的全国会计师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班,共有辖区干部47人参加培训;二是在10月初在保定金专举办了一期20天的全国经济师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班,共有辖区37名干部参加培训。

五、鼓励干部参加各类学历教育,规范学历学位变更认定工作。

1、鼓励、引导干部通过自学提高学历层次。

在加强学历教育工作,改善辖内干部学历层次方面,我们一是为促进干部职工参加在职学历教育的规范化,提高干部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在总结近年来学历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工作人员参加学历(学位)教育或脱产培训协议书》;二是组织动员辖内100名左右具备全日制专科学历的职工报考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会计学的专升本教育;三是组织分行机关及辖区有关人员报名参加“中国人民银行岗位任职资格考试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历教育接轨项目”,分行辖区报名参加岗位任职资格考试和电大学历套读的人员共1376人,其中:按单位层次分,分行10人、中心支行426人、县支行940人;按学历层次分,研究生1人、大学本科46人、专科1329人;按报考专业分,报名参加货币政策方向214人、金融服务方向679人、金融稳定方向54人、外汇管理方向28人、综合管理方向401人。

2、开展全辖学历学位变更认定工作

按照总行人事司《关于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干部职工学历、学位证书集中在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中心查询认证的通知》(银人发[年]65号)有关要求,分行辖内处以下干部的学力学位认定变更工作,全部由分行人事处集中办理。我们及时向辖内转发总行文件并布置了年度学历学位变更认定工作,共将分行机关、辖区上报的321人的学历学位材料进行审查、汇总整理,送交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中心进行认证。此项工作的开展,基本解决了多年来干部职工学历学位变更认定工作中学籍查询难,政策尺度掌握不一致的问题。

六、做好金融专业英语证书考试考区的各项工作。

根据年全国金融专业英语证书考试工作会议精神,布置考区年度考试工作。在今年的考前准备和考务工作中,我们更新工作思路,改变以往独力承担报名考务工作的做法,在南开大学开设考点,并与南开大学和财经大学合作开展面向考生的考前培训。5月28、29日在南开大学顺利地组织了考试,经过统计,年共有有727人报名参加考试,337人次通过考试,分别是2004年报名人数和通过人次的三倍,报考人数也是考区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次,进一步扩大了考试的社会影响。

七、做好基础数据的统计和工作调研。

为了配合全员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工作的开展,我们在辖内积极开展基础数据的摸底统计和培训考核试点单位的调研工作,一是定制统一的摸底调查表发放到各级中心支行,按照岗位任职资格考核的不同专业统计参加考试人员,并将参加考试人员分成三批参加不同年度的考试;二是针对基层行如何开展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工作以及相应的奖惩激励措施等课题开展广泛的工作调研,将优秀的调研文章装订成册。

八、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资金岗位实训总结篇8

分行党校通过举办党校主体班,在实践中探索了一条“依托地方资源、突出央行特色、改进教学管理、提高培训效果”的党校办学思路,提高了分行党校的整体工作水平。

按照总行党校全年工作部署,制定《分行党校年度培训计划》,按计划分别于三月下旬和五月下旬举办了第二、三期分行党校主体班,共对98名近两年新提拔的副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40天的脱产理论培训。学员经过理论辅导、经济金融热点问题讲座、实地考察等不同阶段的学习,回到单位后,结合本地工作实际情况撰写了调研论文,分行党校对第二、三期党校主体班调研课题及学员论文进行评估,学员们完成了专题调研报告7篇,毕业论文98篇,经分行党校组织的专家审阅,推荐优秀论文42篇,论文优秀率为43%,理论课考试优秀率达94%。通过接受党校教育,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政治理论素质和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加强对辖内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业务培训。

1、举办领导干部先进性教育培训班。

根据辖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需要,按照分行党委的要求,我们于8月中下旬在北戴河举办了一期分行辖区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先进性教育培训班,此次培训班共有77名学员参加培训,其中包括分行党委组织部、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党委班子成员13人、辖区32个地市中心支行党委书记及机关党委书记64人。培训班采取专家辅导、观看讲座录像、集中自学等方式,针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有关内容进行培训,并在学习结束前组织全体学员参加了以《》为主要内容的开卷考试。

2、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参加业务培训。

在开展理论教育的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业务培训:一是在4月,推荐分行机关和省会中心支行12名行领导,分2期参加总行组织的副厅局级分支行领导干部高级研修班;二是在5-6月,推荐32名地市中心支行副行长,分3期参加总行举办的中心支行行长业务培训班;三是在3-5月,推荐38名县支行行长参加总行举办的第五、六期县支行行长培训班;四是于4月初至6月末在保定金专分三期举办了县支行副职培训班,组织辖内240名县支行副行长、纪检组长针对中央银行新业务、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金融稳定与金融服务、金融会计管理与财务分析、金融法规、金融改革热点问题、领导科学等内容进行脱产学习。培训结束后,组织学员结合各地实际工作撰写结业论文,并对240篇论文进行打分评优。

三、在大力开展辖内岗位任职资格培训的同时,开展各类专项业务培训

1、按照总行统一规划,做好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的各项相关工作。

为了进一步在辖内做好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的宣传动员工作,促进分行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工作规范顺利进行。我们一是在辖区征求《岗位任职资格培训和考核实施细则》(讨论稿)的意见,整理上报总行;二是制定《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岗位任职资格培训三年规划及考核实施方案》、《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岗位任职资格考核实施办法》等若干办法,推动辖区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在全辖发放并统计岗位任职资格与电大学历续读项目问卷;四是推荐机关及辖区干部参加任职资格培训考试法律科目的师资培训班;五是按照总行要求,在辖内证订新出版的岗位任职资格公共科目培训教材并组织学习。

2、利用省会中心支行培训资源,开展全辖业务培训。

在年利用省会中心支行培训资源开展全辖业务培训的成功基础上,我们在9月下旬和10月下旬,分别在太原和石家庄举办了国库业务培训班和金融稳定业务培训班,期间邀请总行业务司局和分行有关处室领导,通过讲座和研讨的方式,针对新业务以及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163名辖内业务干部进行了培训,收到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3、根据履行中央银行职能的需要,抓好辖区业务骨干的前沿性金融理论培训。

按照总、分行培训规划,做好辖内干部的业务培训。一是推荐28名辖内干部参加总行全年举办的各类专项业务培训班、研讨会;二是突出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的培训,根据年初培训计划,经请示总行同意,2月在财经学院开办了第二期在职干部攻读金融硕士学位的专业课程进修班,共有50名干部参加。截至目前,第一期进修班50名学员已全部结业,有5名学员提前通过了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考,10名学员通过了统考的单科考试,第二期进修班也已经完成了两个学期,6门课程的学习。

4、举办大型理论业务讲座。

按照年初培训计划,我们在全年邀请总行有关领导和其他单位的专家、学者分别对机关副处以上干部和机关全员进行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行教育、公文处理与写作、影响宏观货币政策因素、征信业务等8个专题,15次讲座。通过开展讲座,加强了理论学习、更新了业务知识、开拓了工作新思路。

四、开展高层次培训,培养复合型、研究型人才。

1、积极推荐干部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培训。

为全面提高辖区各级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素质,开拓视野,培养复合型人才,我们积极推荐辖内干部参加总行各类国际交流项目的培训。一是推荐分行和省会中心支行4名副行长参加总行在德国举办的二期货币经济学及国际银行业务培训班;二是推荐7名辖内地市中心支行行长参加总行在香港举办的三期金融市场高级研讨班;三是推荐4名干部参加总行国际司的德国发展基金会项目面试、3人参加澳大利亚奖学金项目面试、3人参加日本奖学金项目面试、2人参加英格兰银行奖学金项目面试。

2、加大英语培训力度。

分行党委多年来一直重视培养高层次外语人才,年,在培养英语人才方面,一是推荐12名干部分2期参加总行在西南财经大学举办的BFT英语培训班;二是推荐5名干部参加总行在研究生部组织的英语强化培训班;三是组织年分行英语强化培训班的学员参加全国BFT考试,共有37人参加,全部通过了考试,其中取得高级证书36人,中级证书1人;四是组织41名干部参加在南开大学举办的年分行英语强化培训班,为保证培训效果,本次培训班依然采取提前半年通过笔试和口试选拔的方式确定参训人员。学员经过90天的脱产学习后,将于年1月初参加全国BFT考试。

3、加强对辖内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为了充分发挥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基层单位的积极作用,我们推荐分行及辖内省会中心支行21名高级经济师、6名高级会计师参加总行举办的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培训班,通过系统学习以及与国内外有关专家的讨论、交流,系统地提高了高素质干部的调研分析能力。

为提高辖区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便于加强岗位交流,针对部分职工现有职称与所从事专业不对口,以及某些业务骨干具有往其它专业发展潜力的情况,我们一是于3-4月在保定金专举办了一期24天的全国会计师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班,共有辖区干部47人参加培训;二是在10月初在保定金专举办了一期20天的全国经济师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班,共有辖区37名干部参加培训。

五、鼓励干部参加各类学历教育,规范学历学位变更认定工作。

1、鼓励、引导干部通过自学提高学历层次。

在加强学历教育工作,改善辖内干部学历层次方面,我们一是为促进干部职工参加在职学历教育的规范化,提高干部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在总结近年来学历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工作人员参加学历(学位)教育或脱产培训协议书》;二是组织动员辖内100名左右具备全日制专科学历的职工报考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会计学的专升本教育;三是组织分行机关及辖区有关人员报名参加“中国人民银行岗位任职资格考试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历教育接轨项目”,分行辖区报名参加岗位任职资格考试和电大学历套读的人员共1376人,其中:按单位层次分,分行10人、中心支行426人、县支行940人;按学历层次分,研究生1人、大学本科46人、专科1329人;按报考专业分,报名参加货币政策方向214人、金融服务方向679人、金融稳定方向54人、外汇管理方向28人、综合管理方向401人。

2、开展全辖学历学位变更认定工作

按照总行人事司《关于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干部职工学历、学位证书集中在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中心查询认证的通知》(银人发[2010]65号)有关要求,分行辖内处以下干部的学力学位认定变更工作,全部由分行人事处集中办理。我们及时向辖内转发总行文件并布置了年度学历学位变更认定工作,共将分行机关、辖区上报的321人的学历学位材料进行审查、汇总整理,送交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中心进行认证。此项工作的开展,基本解决了多年来干部职工学历学位变更认定工作中学籍查询难,政策尺度掌握不一致的问题。

六、做好金融专业英语证书考试考区的各项工作。

根据年全国金融专业英语证书考试工作会议精神,布置考区年度考试工作。在今年的考前准备和考务工作中,我们更新工作思路,改变以往独力承担报名考务工作的做法,在南开大学开设考点,并与南开大学和财经大学合作开展面向考生的考前培训。5月28、29日在南开大学顺利地组织了考试,经过统计,年共有有727人报名参加考试,337人次通过考试,分别是年报名人数和通过人次的三倍,报考人数也是考区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次,进一步扩大了考试的社会影响。

七、做好基础数据的统计和工作调研。

为了配合全员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工作的开展,我们在辖内积极开展基础数据的摸底统计和培训考核试点单位的调研工作,一是定制统一的摸底调查表发放到各级中心支行,按照岗位任职资格考核的不同专业统计参加考试人员,并将参加考试人员分成三批参加不同年度的考试;二是针对基层行如何开展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工作以及相应的奖惩激励措施等课题开展广泛的工作调研,将优秀的调研文章装订成册。

八、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资金岗位实训总结篇9

一、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课证融合”式教学改革的现状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设置了金融与证券专业,该专业实行校企合力共同教书育人的机制,在教学上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遵循“理实一体,赛训结合,校企互动,课证融通”的教学改革思路,力求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和水平。本专业于2011年按照专业调研和市场调研情况修订了人才培养计划,确立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岗位以及该职业岗位需要的职业资格证书,调整了相关课程,形成了职业岗位、职业资格与专业课程的有效融合(见表1),并且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获得1个职业资格证书。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金融与证券专业课证融合的途径主要有三方面:第一,课程体系设计融合,即全方位融合,在课程体系上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业岗位要求和岗位从业资格证书考试要求进行全方位融合设计;第二,教材融合,本专业教材选择上以各类资格证书考试教材为主;第三,考核融合,本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科目按照相关考试要求设计考试题目、组织考试。

二、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课证融合”式教学实践的基础条件及项目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满足首都金融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能够熟练掌握金融机构的业务操作技能,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从事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柜台业务人员、大堂经理(引导员)、客户服务经理、投资理财顾问助理、金融产品营销员等职业人员岗位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课证融合教学改革中不仅仅是突出证书的获得,更加注重人才专业技能、专业素养的培育。对此,该专业设置了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两个环节多个项目予以教学实践。

(一)校内“课证融合”式教学实践情况

在校内本专业设有商业银行实训室、证券交易实训室、财务实训室、ERP实训室等实训场所供学生们进行金融与证券基本技能训练,各实训室配备了商业银行个人信贷、公司信贷、个人理财、证券交易模拟软件等相关软件,并且本专业的教师均具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校外“课证融合”式教学实践情况

在校外,本专业与中国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北京银行、广发证券公司、浦发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安信证券公司、银河证券公司、新华人寿保险公司等多家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建立长期合作。每学年该专业学生到这些校企合作单位进行6个星期的顶岗实习,实训结束学生进行总结,校外实训基地指导教师反馈学生实训情况,校企合作建议与意见,并且教务平台要严格、详细记录学生的校外实训情况与校内外教师指导、实训项目作业批改情况。

三、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课证融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从2010级、2011级、2012级该专业学生的取证情况、就业情况以及毕业生信息反馈情况看,本院该专业“课证融合”式教学改革取得较好的成效,但也发现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一)校内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升问题

尽管该校本专业的教师都拥有较高的学历、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资格证书,但多数教师基本上从学校到学校,没有相关岗位的实务工作经验。对此,本专业要求教师每个聘期(4年)至少有2个月的挂职经历,但在具体操作上,一则由于没有明确挂职期间的相关待遇、时间保证、考核要求等,因此教师一般选择兼职完成任务;二则由于挂职时间太短,相关合作单位无法让挂职教师真正顶岗实习或上岗工作,因此专业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一直没有落到实处。对此笔者建议,从学校层面给出专业教师挂职的相关待遇、时间保证、考核要求,同时应该将挂职时间至少延长为半年。

(二)学生顶岗实习问题

一方面,与教师专业提升问题相似,尽管每学年都安排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顶岗实习6个星期,但6个星期分两个学期完成,即每学期3个星期,扣除周六、日,每学期仅仅校外实习3个星期,校企合作单位不愿意将实质性工作交给学生完成,因此学生常常只能观摩或者处理一些简单事务,甚至成为合作单位的免费劳动力。另一方面,学生顶岗实习时虽然指定了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但多数校内指导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指导、沟通与交流,因此难以真实掌握学生的现场实训情况。对此,笔者建议将学生顶岗实习时间至少延长到每学期6个星期,加大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促进学生与校内外指导教师的及时沟通与交流。

(三)校企合作单位与专业教师的合作、交流、沟通问题

尽管本专业指定了校内教师与校企合作单位的联系与交流机制,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1)校企合作单位工作人员到学校讲课问题,由于兼课教师需要有教师职业资格证书、报酬比较低等限制和打消了这些有实操经验专业人员的讲课积极性;(2)校企合作单位工作较忙,常常兼课教师无法保证上课时间,使得合作效果大打折扣;(3)尚未搭建校企合作单位与校内专业教师的交流平台,因此交流较少,难以把握双方的合作意愿与合作领域。对此,笔者建议对兼课教师严格管理的同时,要适当放开教师职业资格证要求,适当提高报酬,同时合作单位对兼课教师要给予时间上的支持,此外应加快搭建双方的交流平台,让更多教师参与到校企合作项目中,集思广益,提高合作效益。

参考文献:

资金岗位实训总结篇10

一是市本级工会至少扶持建立一处再就业基地。我们要求各级工会要把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重点放在基地建设上,通过工会自办和大力扶持再就业基地,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解决部分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双鸭山市总工会根据*总提出的工作目标,在本级工会创建大鹅养殖基地的同时,大力扶持基层工会和下岗职工创办养鹅基地,在场地、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支持。全市各级工会组织筹集了23万元周转资金,重点培植了1000只以上的大鹅示范基地和示范户45个,饲养大鹅21万只,安置下岗职工420人。大兴安岭地区总工会按照市场联基地、基地联家庭的发展格局,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扶持、信息扶持、物资扶持,使全区再就业基地不断增加,2004年建立基地43处,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4万人。牡丹江市总工会通过开展“金桥工程”,大力开发非公有制企业的就业岗位,全市工会共建立和扶持再就业基地11个,与非公有制企业签定用工协议32户,安置下岗职工5000人。截止目前,全*共建立再就业基地 331 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 2.2万人。

二是市本级工会至少扶持建立一处再就业扶贫解困市场。扶持和开发再就业扶贫解困市场为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就业提供场所,是近几年来我们始终着力抓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在“十万行动”中提出,各级工会要从强化再就业解困市场的功能入手,加大对市场的规范和扶持力度,发挥再就业解困市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就业的作用。鹤岗市总工会大力扶持兴安区再就业市场建设,他们通过积极协调,争取到交通便利、市面繁华的近一公里长的场所,按经营项目、服务种类划分了9个经营区域,设置200多个市场摊床,安置下岗失业人员600多人,解决了部分特困的下岗职工摆地摊的难题。绥化市北林区总工会协调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订22条优惠政策,保证下岗失业人员进入市场经营在工商、税务、卫生等收费项目上给予减免。他们修建的2400平方米再就业市场,安置了下岗失业人员1000余人。截止去年12月,我* 152 个各级各类再就业扶贫解困市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8万人,已经逐步达到规模化、规范化。

三是市本级工会至少建立或扶持一个工会自办的经济实体。“十万行动”中,我们首先对市本级工会提出建立或扶持自办经济实体的要求,同时要求各市工会大力推广企业工会办实体的好经验好做法,鼓励企业工会带领职工生产自救。哈尔滨市总工会创办了118个连锁经营的“生福超市”,在给困难职工购买生活必需品提供优惠的同时安置下岗失业人员近千人。齐齐哈尔中天纺织有限责任公司,企业亏损,下岗职工多,工会组织大胆实践,多方筹集资金,利用企业废弃的场地和旧库房办起了室内游泳馆、食品有限公司,物资经销处、彩扩中心、职工消费合作社等实体,现已有固定资产278万元,解决了100多名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据初步统计,全*工会系统通过自办三产等经济实体安置和分流下岗职工 2.78万人。

二、提升服务,保证市场准入

针对一些市工会自办的职业介绍机构、职业培训机构不规范和部分下岗职工再就业资金不足,贷款难等实际问题,我们提出,再就业工作首先要从加强工会的服务中介机构建设和积极筹措下岗职工再就业资金入手,提高工会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服务的质量,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一是要求市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机构都要经过劳动部门的资质认证。要求各地工会要与劳动部门协调,获得资质认证,保证工会自办的职介机构和培训机构规范运行。使工会介绍和培训的下岗失业人员能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能够获得就业准入,同时工会也能够获得职介、培训和安置下岗失业人员的补贴,从而解决再就业经费不足问题。截止目前,我*13个市全部建立了职业介绍机构和培训机构,其中有11个市的职介中心获得了资质认证。

在“十万行动”中,我们对13个市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人数下达了指标,要求全年要实现职介、培训、安置三个1.5万的目标。各市工会按照要求,积极拓展职介机构的工作领域,使职业咨询、职业介绍、劳务输出、就业指导和信息交流等工作,逐步形成上下联网、协调运作的网络体系。*劳动厅为*总工会职业介绍中心核发了职业介绍许可证,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免费中介服务,*职介中心会同新闻媒体积极开辟职业介绍热线,累计向*电视台“就业桥”、“求职现场”和《新晚报》、《生活报》等多家媒体发送求职信息和用工信息5.1万条。哈尔滨市总工会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有100平方米场地,市总工会出资10.5万元购置了电子大屏幕、微机、复印机,建立了局域网,同全国16个大城市建立了信息网络,借助比较稳定的用工信息来源渠道,先后在全市基层工会组织建立了71个职业介绍分站,与120余个用工单位长年联系,每年安置下岗失业人员8300余人。从“十万行动”开始至现在,全*职介机构总计介绍上岗1.57万人次。

同时还要求各级工会要在规范职业机构的基础上,加大职业培训工作力度,在提高培训质量、扩大培训面、适应劳动力需求方面多下功夫。去年以来,齐齐哈尔市总工会与市劳动局培训中心联合举办下岗失业人员汽车维修、计算机基础、家政服务等培训班13期,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050人;截止2003年底,共举办技能培训班48 期,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783人。海林市总工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获得了当地劳动部门颁发的培训机构资质认证和办学许可证,学校下设电子、电脑等10个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采取引导型培训、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方式,因人而异开展培训,逐步形成了就业指导、职业培训、结业发证、推荐上岗的“一条龙”培训就业体系。

“十万行动”开展以来,各级工会举办了各类培训班2022 期,累计培训下岗失业人员 7.9万余人,其中有3.5万人实现了再就业。

二是要求各级工会加大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资金扶持的力度。“十万行动”要求各级工会要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各地积极筹集资金,解决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的资金问题。全*各级工会通过多种形式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资金支持。一种形式是工会筹措资金启动下岗失业人员小额借款工作。佳木斯市总工会先后开展了“百家单位捐助再就业资金”活动和“百名致富强者”为下岗职工解困筹集资金活动,共筹集资金385万元。截止目前,市工会共采集102个项目,已为328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小额借款99.3万元。另一种形式是工会筹措资金贴息,与银行联合,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无息贷款。去年,七台河市总工会启动“双扶工程”,利用小额贷款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创业。他们协调市城市信用联合社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1000万元贷款,市总工会筹集100万元存入信用社作为“双扶工程”小额贷款贴息资金。目前,市总工会共为200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的1000万元小额借款贴息。

据不完全统计,全*各级工会共筹集资金6300多万元,通过灵活的小额借款方式为7万余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资金服务 。

三、健全机制,确保工作实效

为扎扎实实,稳步推动“十万行动”的深入开展,*总工会着重抓了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建设。

一是成立了由主席任组长、分管副主席为副组长的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保障部,并将“十万行动”的各项工作任务,具体落实到11个部门,全会统一协调,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具体抓落实。我们要求各市总工会要把“十万行动”作为“一把手”工程,举全会之力抓好落实。2003年9月,为贯彻全国再就业座谈会议精神和全*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我们召开了全*工会促进再就业工作交流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再就业工作做了进一步安排和部署,要求各地工会要继续以“十万行动”为载体,落实好各项再就业工作指标,确保工会抓再就业工作的实效。

资金岗位实训总结篇11

工作分析也可以叫做职位分析、岗位分析,它是指了解组织内的一种职位并以一种格式把与这种职位有关的信息描述出来,从而使其他人能了解这种职位的过程。①

报社要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必须先通过工作分析来实现科学设岗。一方面是因为旧体制的弊端之一就是机构职能交叉、人员配置不合理,随意设岗和因人设岗的现象十分普遍;另一方面报社在合并与重组的过程中,大量的岗位需要进行重新调整。

工作分析的第一步就是全面清查现有的人力资源,利用岗位分析对报业内部现有的岗位和流程进行优化。

工作分析的第二步就是撰写岗位说明书,清晰界定岗位的绩效考核指标及其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真正做到“人尽其用”。

运用人力资源规划和招聘寻求“千里马”

人力资源规划是对企业在某个时期内的人员供给和人员需求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的结果采用相应的措施来平衡人力资源的供需。而招聘则是指在企业总体战略规划的指导下,制定相应的职位空缺计划,并决定如何寻找合适的人员来填补这些空缺的过程。②

早在1997年,羊城晚报已经开始将招聘人才的步伐迈向全国,积极吸纳多学科专业人才。首先,他们将选才的范围扩大到全国名牌学校,如北大、清华、南开、南京大学等,在这些学校里召开专场招聘会吸引优秀的大学生。其次,一改以往那种专业单一,中文、新闻所占比例过大的传统做法,注重选择文理结合的研究生、双学位学生及其他学科人才。

除了多元化人才,专业型人才也是羊城晚报致力寻求的千里马。因为随着社会的专业化分工以及读者精细化阅读需求的出现,某些专业领域的报道有很高的门槛。所以从1997年起,羊城晚报开始有意识地接收具有经济、金融、工商管理等专业背景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并对有潜力的新人进行多岗位的轮换锻炼培养。其中一位国际金融背景的记者,在1997年任职后,跑过街区新闻、驻过记者站,经过采编职业化锻炼以后,逐渐在经济新闻报道的领域凸显自己的专业优势,成为广东财经记者中的佼佼者。

绩效管理改革是核心内容

绩效考核是指以既定的标准为依据,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其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行为表现和工作结果方面的情况,进行收集、分析、评价和反馈的过程,是主管或相关人员对员工的工作做系统的评价。③

员工的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多数报社都进行了绩效考核改革,有的是按照工作量进行评定,如字数、发稿条数等,有的是按照稿件质量、稿件时效、体裁、见报位置、见报版面等。总的来说,制定客观明确量化标准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南方日报》于2002年8月全面引入绩效考评、绩效工资制。为了使各岗位绩效工资趋于合理化,报社取消了原奖金构成中的基本奖,取消了原奖金分配上的职务差别、职称差别;一线采编根据稿件和版面享有绩效工资;非一线采编则根据岗位进行绩效工资固化,不再随一线采编平均奖而浮动。此举使管理成本由改版前的46.98%降到改版后的20.65%,在收入差距上充分体现了一线采编人员的重要贡献。

薪酬福利体系改革激活内部分配

科学有效的薪酬福利制度,对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报业薪酬计划色彩浓厚,收入差距难以拉开,故而必须在激励力度上做文章。目前各大报社纷纷改用高弹性薪酬模式,加大浮动工资、奖金、稿费、业务提成的构成比例。

2001年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进行了全新的薪酬设计,根据每一类岗位对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工作能力要求,每一类员工对单位整体绩效的贡献程度、承担风险的大小等因素来制定出系统的薪酬体系。在职能部门与采编部门的编辑岗位上,根据工作量的大小、工作难易程度及工作责任大小实行岗位工资制度,员工按岗竞聘、按岗取酬。

为了吸引并留住员工,企业的薪酬方案一般都非常重视现金报酬,其实现金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员工希望得到的还有深造培训、晋升机会、精神奖励及独特的生活方式等。因此哈报集团运用多种奖励措施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例如奖金钱奖物资;为优秀员工造势扬名;奖励优秀员工分期到国内外知名报业集团进行考察;以社长奖和总编辑奖为导向,引导员工做讲政治、听指挥、敢开拓的模范等。此外,哈报集团还为员工设计了完善的福利系统,除了国家实行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制度,哈报集团还为员工补充了三项保障,即团体年金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和住房奖励基金。

培训开发是“人才孵化器”

培训开发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方式使员工具备完成现在或者将来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并改变他们的工作态度,以改善员工在现有或将来职位上的工作业绩,并最终实现企业整体绩效提升的一种计划性和连续性的活动。④

报业是知识和人才密集型的产业,各大报社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更大的市场空间,完成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注重从业人员学习力的培养,将报业集团塑造成为学习型组织,以一流的办报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组成一流的团队,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力。

为了成为学习型组织,深圳报业集团建立了规范化的培训工作流程。每年报社都在制定年度培训大纲之前,首先进行培训需求调研,通常采取访谈与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员工培训需求的第一手材料;另外,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依照统计学的分析结果来调配培训资源,使培训工作更符合大多数员工的需求。

结合实际情况,深圳报业集团采取了组织调训与自选培训相结合的方法。组织调训主要是根据报业主题业务,开发系列培训课程,如对新任职员工、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分别设计一系列培训课程,然后组织报社内外的师资力量,对这些特定人群进行培训。自选培训则是主要针对采编人员涉及专业领域广泛,培训需求差异大的特点,由培训部门广泛收集各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的课程信息,编制成培训菜单,由员工自主申请培训项目,从而有效达到覆盖培训需求的目的。

注释:

①②④董克用、叶向峰:《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资金岗位实训总结篇12

1 “双训并行”实践教学的目标

“双训并行”即是要求学生依据同一家企业(公司)同一个月份的业务(事项),分别采取电算会计与手工会计两种形式同时进行处理,并将两套会计数据逐一进行比对,从中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会计工作流程及各岗位工作职责和内容的一种实践教学形式。

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我们不难看出“双训并行”的过程实质是学生反复出错、反复纠错的一个过程。通过“双训并行”的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在同一时间通过比对手工与电算两种会计处理方式下的账务数据,通过“反复出错、反复纠错”的过程,更能深刻地理解并掌握会计账务处理的流程及会计处理的方法,为其毕业之后顺利从事会计电算岗位的工作奠定基础。

2 “双训并行”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

2.1 分设工作岗位

在“双训并行”实践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在上机操作的过程中,同时也能深刻理解实际工作中会计各主要岗位的职责及其分工、协作,我们在整合传统会计岗位和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现在各企事业单位所普遍设置的主要会计工作岗位,要求学生5人为一组,组内分设会计、出纳、工资核算、固定资产管理、财务报告编制等五大主要工作岗位。其中,会计岗人员负责构建企业电算化应用环境、日常会计凭证处理及期末的转账、对账、结账等工作;出纳岗人员负责对涉及货币资金的会计凭证执行签字、日记账的输出查询、资金日报表的输出查询、银行对账等工作;工资核算岗人员负责工资系统初始设置、工资项目和公式设置、工资数据计算、工资分摊设置及分摊凭证处理、工资系统报表输出查询等工作;固定资产管理岗人员负责固定资产系统初始设置、固定资产卡片管理、固定资产增减业务处理、折旧计提、固定资产报表数据输出查询等工作;财务报告编制岗人员负责主要会计报表的设计与生成。

2.2 “双训并行”中会计电算各岗位数据处理的逻辑流程

首先,总账会计岗人员构建企业运行环境,完成企业基本信息的录入和总账参数设置的工作,与此同时,工资核算岗、固定资产核算岗人员构建企业工资核算账套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初始设置。

其次,根据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总账会计岗人员执行凭证填制、审核、记账、查询等工作,期间对于涉及货币资金的会计凭证,由资金管理岗人员签字确认。

第三,工资核算岗人员完成企业工资计算和工资费用分配工作,并生成相关会计凭证传递给总账会计岗人员;同时,固定资产管理岗人员完成企业固定资产增减业务卡片的录入和计提折旧的工作,并生成相关会计凭证传递给总账会计岗人员。

第四,总账会计岗人员审核工资、固定资产相关业务会计凭证;同时,资金管理岗人员对涉及货币资金的会计凭证执行签字,之后总账会计岗人员记账;总账会计岗人员设置调整本月需要转账生成的事项,生成相应费用结转、成本结转、损益结转的会计凭证,并由相关人员审核、记账。

第五,各岗位人员检查本岗本月份的工作,在确认对账无误的基础上,各岗位进行月末结账;会计报表编制岗人员运用会计报表模版,调整相关报表项目计算公式,生成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主要会计报表。

2.3 “双训并行”的工作阶段

2.3.1 账务初始设置

这一阶段,要求学生认真分析企业经济业务的主要内容,手工设置企业所涉及的各种总账、日记账和明细账;与此同时,利用会计软件建立企业会计账套,进行财务分工,完成企业基础档案的设置、会计科目体系的建立,以及期初数据的录入。

2.3.2 账务系统日常业务处理

在这一阶段,学生采用手工和电算两种手段,依据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完成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出纳签字、审核人审核、凭证记账等工作。其中包括工资核算过程中所涉及的工资计算和工资费用分配工作,以及固定资产增减业务卡片处理和计提折旧等工作。

2.3.3 期末工作

在处理完毕企业日常业务的基础之上,要求学生在这一阶段完成企业期末转账、跨期摊提费用处理、损益结转等工作,并在对账、结账的基础上,运用手工和电算两种手段生成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在以上的各个步骤工作中,学生要将手工会计与电算会计的数据逐一比对,主要包括有日记账数据比对、总账数据比对、明细账数据比对、工资数据比对、固定资产数据比对和报表数据比对等方面。在逐一比对中,学生找出两套账簿数据的差距,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剖析产生问题的根源,反思自己工作中的失误,以便更好地培养自己的细心、耐心和信心。

在整个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坚信“学生的问题,学生能够自己解决”,而实际上,学生也是有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愿望和能力的。所以,当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不要过早地干预或指导,而是引导学生将问题充分地暴露出来,为他们有朝一日独立行事奠定基础。

3 “双训并行”实践教学的实施效果

3.1 提高了学生处理会计业务的技能和职业素质

在“双训并行”过程中,同时采用手工与电算两种核算方式,完成同一家企业同一个月份的会计业务处理工作。这对学生会计业务的处理水平是个巨大的考验。因为,在原则上无论采用哪种核算方式,都应当依据相同的会计处理原则和方法,因此两种方式下的账簿数据应当完全一致。然而,在数据的逐一比对中,我们发现并行工作并不顺利。学生普遍存在比对不符的情况,这就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主要有:一是学生对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掌握的不够清晰透彻,工作条理性较差,在工作中有顾此失彼的现象发生;二是学生面对大量的数据处理工作,很多学生存在着抵触情绪,很多表现出了不够细心、不够耐心、没有信心等心理问题。但是在老师的督促和引导之下,他们需要自主学习很多会计理论与方法,在操作中也必须克服自身素质问题,严格要求自己按照规范的会计处理方法和流程,循序渐进,扎扎实实作好每一步骤的会计工作。这对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和职业素质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3.2 提高了学生独立处事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双训并行”过程中,通过分岗实训,学生在相应的工作岗位上各司其职,相互牵制而又协作,共同完成同一家公司同一个月份的账务处理工作。通过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学生不仅能够熟练掌握各岗位上的具体工作内容,而且能够切身感受到实际岗位的职责及其各岗位之间相互牵制而又协作的关系。也正因为各组各岗位之间这种相互牵制而又相互协作的关系,这就要求各组各岗学生必须以团队共同目标为己任,齐心协力,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要兼顾其他岗位上同学的工作进度,才能保证各个教学模块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3.3 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会计职业能力主要有凭证处理能力、凭证记账能力、会计报告能力等。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更加重要的是各种会计方法和原则的运用能力。为培养学生养成这些会计职业能力,可以有很多种途径,其中“双训并行”实践教学的应用为其提供了很好的模拟实践思路,必将为提高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韶婧.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核心课程设计初探[J].价值工程,2010(07).

资金岗位实训总结篇13

一、林区新形势下转岗培训对林区职工的重要意义

由于林区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新时代,这就使得林区发展过程中某些部门急需人手,而某些部门则存在着人员冗余的问题,未来保证林区经济的高效发展,的确有必须进行员工的转岗培训,这样既能够给林区职工一个重新选择岗位的机会,又能够平衡林区各个部门人力资源,以使得人力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培训。林区新形势下,转岗培训对林区职工产生的重要意义如下:

首先,有利于林区职工,重新燃起工作热情。有些林区职工在本职岗位工作已经很多年,逐渐的熟悉了工作流程、工作业务,每天重复相同的工作内容,自然会产生厌倦的情绪,久而久之,对本职工作岗位就失去了热情。在这种情况下,对职工进行转岗,就会重新燃起职工工作的热情。但是由于职工对转岗的工作岗位任务、流程并不了解,因此林区有必要对职工进行转岗前的培训,以便职工在正式入岗之后能够适应岗位生活,快速转变角色,尽快融入到新的岗位生活中。

其次,有利于提升林区职工的业务能力。通常情况下,林区职工只需要做好本职岗位工作即可,并不需要过多的学习,但是现代林区发展需要综合性质的人才,职工只会一种技能,并不利于林区的后续发展。而对职工进行转岗培训之后,职工不仅掌握了原本的工作技能,也掌握了转岗之后的岗位技能,职工的业务能力越强,懂得的技能越多,越利于林区发展,一旦林区人员不足,林区职工可以兼职其他岗位。

最后,更利于林区职工进行职业规划。有很多林区职工,刚投身到林区行业中时,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不是很了解,待到长期接触下来之后,发现并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内容,完全不符合职业规划,而此时如果员工有转岗的机会,林区又对其进行了转岗培训,这就相当于给林区职工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这对职工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林区新形势下转岗培训存在的问题

首先,资金缺乏。林区对职工进行转岗培训,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尽管国家给予部分资金支持,但是依然无法满足转岗培训的需求,林区必须自己筹集资金进行培训。但是某些林工企业长时间处于负债经营状态,难以筹集到资金。

其次,是转岗职工再就业观念陈旧。在转岗职工中有相当部分职工对企业和政府的依赖性大,缺乏自主择业的意识,特别是林区可供选择的就业领域有限,因此依附性更强。而且有些职工择业期望值很高,条件近于苛刻、挑剔,很难谋到满意的工作,成为转岗职工实现再就业的一大障碍。

第三是转岗职工的技术单一、业务素质低。一些转岗职工,特别是从木材生产领域转岗的职工大多数缺乏技术专长,很难适应新岗位的技术要求,影响了职工再就业的困难。

第四是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落实比较困难。对转岗职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是再就业工程的重要环节,是对转岗职工基本业务素质的培训。但从近年林区再就业职工技能培训实际情况看,由于培训组织工作、培训经费、职工意识等问题,致使有些技能培训流于形式,走过场,根本没有达到培训的目的。以上实施再就业工程面临的问题有其历史形成的原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只有深入研究这些问题,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逐步加以解决,才能使再就业工作有所成就。

三、实施再就业工程中的基本对策

1、提高对实施再就业工程重要性的认识。转岗职工再就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企业和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把促进就业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把控制失业率摆在优先位置,创造有利于转岗就业的宏观经济环境,鼓励综合开发和利用林区多种资源,支持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对从事个体经济者采取简化办证手续和减免税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鼓励开拓境外就业市场,组织劳务输出参与赴俄采伐、加工、种养等项目合作。

2、切实做好转产项目选择和论证。总体上说,大兴安岭林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供选择的开发建设项目是多样的,作为一个企业要选择哪些项目,应从林区的实际出发,选择既能推动林区发展,又能增加就业岗位,且不破坏自然资源的转产项目,确保林区再就业工程的落实。要坚决杜绝借实施“天保工程”之机、解决就业之名争项目跑项目的行为。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宏观调控,确保项目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实行项目负责制。由于转产项目多以多种经营项目为主,因此在确定多种经营项目时,要适当延长产业链,实现产业化,采取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坚持效益第一的原则。

3、加大再就业工程投入力度企业、林业行业管理部门、政府都要建立再就业基金制度,解决再就业工程资金来源,保证再就业工程顺利运行。“天保工程”资金要合理使用,规划长远发展项目,变“输血”为“造血”,从根本上解决职工的再就业问题。

4、教育和引导下岗职工转变再就业的择业观念。可采取奖勤罚懒、鼓励劳动致富,教育和引导职工放弃等、靠、要的观念,放弃自谋出路就是低人一等的观念,树立新的就业观念,积极自我安置、自主就业,增强竞争意识。

5、建立和健全再就业服务体系。林业企业、各级政府要建立和健全各级各类再就业服务机构,通过多种途径为转岗职工提供就业信息、职业介绍、求职面谈、就业指导等服务工作。认真组织好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实现培训与就业一体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新形势,林区对职工进行转岗培训很有必要,这对林区职工自身来说,也有重要的意义。虽然面临着资金缺乏、某些职工不理解的问题,但是林区企业依然要顶住压力,顺利完成职工的转岗培训工作,只有如此,林区经济才会获得长久发展,同时,转岗培训能够为我国林区人才的培训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本文是笔者对林区新形式下转岗培训研究经验的总结,希望能够为林区职工的未来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田喜军. 优化产业结构 助推林区经济快速发展[J]. 中国林业. 2009(09)

[2] 王存忠,姚大金. 全椒林业职工养老有保险[J]. 安徽林业. 2005(01)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