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个人转正总结实用13篇

银行个人转正总结
银行个人转正总结篇1

银行转正自我鉴定书

试用期转正工作总结格式模板

银行职员试用期转正工作总结

银行柜员转正自我鉴定

银行个人转正工作总结【一】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经进入中国银行六个月了。从盛夏到寒冬,在这短短半年的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下面将我一年的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入职的第一课从入职培训开始。尽管入职培训的时间安排相当紧凑,但是入职培训对于我们新人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入职培训,我了解到了中国银行的企业文化,学习了银行个金、公司、国结的基本知识,培养了团队意识,认识到了沟通交流的重要性。入职培训让我受益匪浅。

经过短暂的入职培训,我在永丰路支行开始学习柜面业务。刚刚开始上柜操作时,我总感觉手忙脚乱,对于客户的提问也显得不知所措。在师傅和同事们的帮助和指导下,我虚心地学习请教,认真地做笔记,很快我学会了存取款、挂失、外汇买卖、存款证明的开立等各项柜面基本业务。与此同时,我也认识到银行柜面业务看似简单重复,但实则需要柜员细心、耐心、有责任心:细心地处理每一笔业务,耐心地服务每一位客户,时时刻刻谨记工作的责任,对每一位客户负责。

银行业归根结底属于服务性行业,而对于银行来说,各个网点则是为客户服务的第一窗口,其服务质量的好坏对银行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文优”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工作中,我时刻将“文优”的重要性放在心上,微笑待人,礼貌用语,想客户之所想,忧客户之所忧,以客户为中心,力争做到让客户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要做好柜面工作,各项技能必须达标。对于我来说,点钞、计算器、中文录入、个金业务每一项技能都需要练习。在网点同事的帮助下,在综管部的训练指导下,在自己的刻苦努力下,我的技能水平渐渐提高,柜面办理业务的效率也随之提高了。技能水平的高低完全取决于练习的刻苦程度,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苦练技能,力争不断提高。

在银行工作在风险,因此,认真执行和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就显得格外重要,这也是责任心的体现。作为柜员,我严格按照“双十禁”的要求进行工作。无论是业务的办理过程,还是图章、凭证使用保管,都严格按照要就执行。长此以往,我自觉养成认了真谨慎的工作作风,尽可能的将工作中的风险降低。

营销也是柜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金、保险等中间业务也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更好的进行柜面营销,我学习了相关的基础知识,树立了相应的理财意识。但是,在柜面的营销过程中,我的营销能力还欠佳。因此,我的营销水平还需不断向老员工学习请教,在实践中不断磨练。

半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同时也让我认识到自身还有很多不成熟和有待提高的方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秉承脚踏实地的精神,保持学习的热情,摆正心态,用心做事,立足岗位,廉洁奉公,真诚服务,真心奉献,以追求卓越的精神,力争与中国银行共同成长,共发展。

银行个人转正工作总结【二】转眼间,两个月的试用期即将结束,在这段时间里,我在公司领导、部门领导及同事们的关心与帮助下,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已逐渐适应了周围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对销售支持这项工作也逐渐进入了状态。从自身来讲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现将这二个月的工作情况作以下总结:

一、人管方面:

1、通过打电话及参加招聘会的形式,物色销售人员,并为符合条件的应聘者安排面试。

2、对于通过面试的新员工,根据hr的要求为其准备相关入司资料,并系统中为新员工上工号。

3、做好销售人员的考勤工作,以及他们佣金、薪金的计算工作。

二、业管方面:

1、在中信和交通银行的协议签定的过程中,与分公司保持联系,跟踪协议的会签过程,并在协议签定后,在系统中设置相关网点信息,以保证保单的录入,和单子的正常出单。

2、负责日常的收单、审单以及交单工作,并做好每日的业务记录和业务播报,若出现照会等问题单,做好跟踪并及时处理。

3、根据总监的要求,制定渠道经营计划并对费用进行预算管理。

4、负责制定银行与brc人员激励方案,并进行实施与跟踪,并在月末做好费用报销工作。

5、与财务和银行方面做好沟通,在每月月初核对做单情况,计算并及时支付银行手续费。

6、制定有关业务的培训方案,并对培训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做好报销工作。

7、处理分公司下发的邮件,并完成其安排的任务。

8、做好银保单证的征订,并及时对库存资料做好清点和整理。

9、做好施总安排的各项工作,为我们的销售团队对好后勤支持和服务工作。

作为一个新人,一开始我做事总缺乏计划性,不能很好的分清工作的主次关系,由于自己的粗心,也出现过几次错误。但经过这两个月时间的锻炼,我认清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坚持在开展工作之前做好个人工作计划,分清工作的主次顺序,一项项及时完成,达到预期的效果,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在工作中学习了很多东西,也锻炼了自己,经过不懈的努力,使工作水平较刚接手时有了长足的进步,开创了工作的新局面。在接下来的日子,我要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势,加紧学习,更好地充实自己,以能够更好地去用胜任这份工作。

当然在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处理问题方面,还需要多动动脑子,全面地看待问题,而且在工作熟悉度方面也有些欠缺,不过我相信通过以后的工作,我会慢慢熟悉,了解并掌握销售支持这项工作。我会在以后工作过程中,不断努力,不断完善,做到尽善尽美,以期为公司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银行个人转正工作总结【三】我于5月31号进入公司参加培训开始,经历近两个月的试用期,现在即将面临转正.在这两月里我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经历开业前期的培训和准备,有幸见证公司开业当天庄严激动的那一刻,和搬入新办公区,我们一起用心布置和爱护家一般的喜悦心情,还有每一次跑客户谈业务的经历仍很清晰,我很认真的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努力提高,和同事相互协作和学习,互相鼓励,一次次使我变得更有底气。

到现在近两月的工作和学习,点点滴滴心里充实了许多。从每一天的晨会要事记录开始,到每一天工作日志记录结束,看到自己一天天做的,和提醒自己要做的,以及偶尔心里有过的想法和思考仍很清晰。

作为客户经理,在思想上,在我内心深处,我有意识的培养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不断提升自己,做好细节。在此还要特别感谢王总在那次晨会上的教导,对任何人都应该尊重,以礼相待。偶然疏忽带给我内心深深的触动以后,我更注重细节和习惯,非常感谢王总一直以来对我们思想和行为上的帮助和教育,我看到了自己的成长,内心充盈,很开心!也感谢李总在培训时的那一句鼓励:“我们是职业的经理人”,那是我不懈努力的方向,我会做的更好!

在工作业务上,到现在,对于公司的产品,理念,流程,制度我基本都了解。记得调查客户从最开始心里很空白只能在旁边旁听,对要了解和核实的问题和要收集的资料都不熟悉,到现在能基本把握要点和客户有底气的交谈和沟通,很清晰的完成资料的收集,以及到厂房车间对客户经营实力的实地考察,和库存清单的核实,每一步都有了认识和经验总结。非常认同公司“不喝客户一杯茶”的理念并时常将其放心中,不增加客户额外成本,对客户每次再三的热情邀请都婉言拒绝,希望能帮助公司在起步时就能将好的方式一直坚持和延续。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所有小细节中做到“风险控制、速度、亲和力、创新”的差异化竞争,争取给所有接触的客户留下好印象,培育自己的优质客户。

作为阳光小组的成员,我经历了生意贷客户的实地调查,坚持风险控制第一,营销客户第二。从实力、信用、效益三大原则上多维度的分析客户,特别注重客户第一还款来源保障和抗风险性,比如销售收入的核实,我们都尽量在走访中就及时核实销售发票、销售合同、增值税发票、手工帐本、各种财务报表,不留给对方造假的时间,且增值税和银行流水要时间同步才能准确反映。对各报表都认真审核是否造假,对于客户的任何情况的收集都客观的在调查报告中反应,不隐瞒,不夸张。对于客户的疑惑,我都能从维护公司的利益和形象出发,较合理的与客户沟通。在服务等细节上都尽量给客户提供方便,比如给客户送合同,送借据,拿资料。

而薪易贷业务的程序相对要简单很多。从所经办的客户向曾、谭安淑经历中体会,最主要是核实客户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两个基点,申请特别授信15万的谭姐从材料收集到签合同全程由我主办,为了核实其烟草局的工作我专程去到她单位拿劳动合同,一方面为客户省事,另一方面是对收集的材料和工作情况更有把握,从而降低风险。这位客户本身很赶时间,所以我根据她的需求加紧在两天就为她办下来,也最大限度体现公司的及时性,客户对此也非常满意,发来致谢短信。而我在全程经历中对所有细节和流程都有更透彻的了解,相信对之后薪易贷业务的办理更顺利。

银行个人转正工作总结【四】我进入兴业银行已经有几个月的时光了,不过在这并不算长的时间里我却学会了很多很多……

对于一个非银行业相关专业毕业的者来说,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进入银行工作,对我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诚然,对于一个对银行业务不甚了解的门外汉来说,在银行这样的单位里,在完全陌生的领域中,我必须从头学起。

在我刚进银行的几天里,认识这里的同事,以及熟悉这里的工作环境对我来说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很短的时间里,我就已经认识了大家,渐渐开始熟悉了这里的一切……

由于我对此项工作的陌生,同事们都纷纷把自己手头有的相关书籍借给我,并且跟我讲了许多关于我们部门——特殊资产经营部相关的业务知识,对于我来说,一个一 个原来陌生的名词也渐渐熟悉了起来,从前对经济、金融、法律等方面知识相当匮乏的我,也逐渐对这些领域的话题产生了兴趣。对知识的渴望让我看了不少相关领 域的书籍,确实觉得受益匪浅。

另外,银行的各级领导也对我十分关心,让我分别到法律与合规部以及营业部去,在这两个部门中,我也得到了很大的收获,从其它部门的业务知识我也可以知道其与我们部门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整个银行中所起的作用。

在进入我们这个部门之前,我就知道该部门是涉及呆账核销的,也就是银行发放的贷款,如果收不回来的话,就需要我们这个部门来处理的。当然这一切都是我对我们这个部门最初,也是最肤浅的印象。

如今,经过这几个月来的磨炼,我已经对自己所在的部门,以及对自己所从事的这份工作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我已经知道了其中的重要性。

在一开始我对这里的一切都是如此的陌生,要感谢各级领导的关心,以及同事们的帮助,我的进步才有了保证。在接触到一些不太熟悉的术语时,我就会在网上查找相 关的解释,如果实在不明白,我就向同事们请教,大家也都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解,并且想方设法让我去接触更多我尚不熟悉的知识。

当然在同事们 需要的情况下,我也会尽自己所能去给大家提供便利,每天我基本上都是第一到办公室,然后打开空调,把加湿器灌上水,并把水烧开……尽管这都算不上什么大 事,只是我的举手之劳,不过我觉得正是这样一个良好和谐的办公室气氛,使我在一个祥和的环境中可以把工作做得最好。

在工作过程中我还会单独出去办事情,我认为这样对我的锻炼很大,特别是锻炼了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对我来讲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同样也可以锻炼自己的胆量。把握住这些机会,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起来。

对于我这样一个从大学走出来时间还不算长的新人来讲,在工作中还是会遇到不少这样那样的问题,包括工作方式以及与人交际方面的,在这段时间中,我已经在这些 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自己的心理状态已经完全从学生状态转变成一个社会人了。我想自己之所以能够比较快地完成这种转换,跟我们兴业银行有着的良好的工 作环境氛围是很分不开的,在这样一种和谐气氛中,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在这里取得进步和提高吗?

今年的核销工作内容特别多,从刚刚进兴业银行 工作开始,我先后赶上了三次核销的工作,而且据说今年每一批的数量又特别大,这正好是我学习这个核销过程的大好机会,我通过了这几次的练习,自己已经逐步 掌握了这个过程的要领。刚开始,我只是在各位老师们的指导下来完成这个过程,我对自己所做的过程和步骤还没有明确地认识,不过现在已经不一样了,我已经主 动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了,这其实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然,我现在的工作,仍然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的,是一个继续从新的量变到更新的质变的一个过 程。相信自己将来一定会比现在做得更好。

银行个人转正工作总结【五】三个月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对于工作我现在是信心满满,从一个银行新手现在我也逐渐的接触到了更多的知识,在__银行工作我真的非常荣幸,这个机会是我自己争取来的,对于这一点我自己从来小视,其实很多时候我坚信只要自己努力了就一定会得到收获。

三个月的工作我就是在不断的成长,不断的积累,积累也是一个过程,在银行工作更加是这样,我非常愿意端正自己的态度,对于接下来的工作我也非常的有信心,这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够说的清楚地,但是这三个月的工作一定会让我受益匪浅,也对这段时间工作进行总结:

一、坚持原则,努力提高

进入到__银行我就必须意识到周围的竞争压力,在无形之中我更加用心了,对于一些事情我的态度也不同了,在__银行就有很多优秀的同事,我自己不努力就会面对更多的困难,这是一定的我坚信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我会感激这段经历,因为知道这些竞争的压力,我深深的明白了自己一定要提高,这些都是我需要继续加油的。

这三个月工作以来我非常明白自己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提升,我也一直在学习,学习自己以前没有接触过得东西,这些都是一些细节问题,我也深深的知道这些都是可以改变的,我也想了很多,不管是在什么时候都要明确自己的方向,不断的积累,积累到更多的知识,我们才会有学习的动力,这段时间我已经学会了很多,面对日常工作的一些业务我能够非常顺手的处理了,当然这些还会有进一步的加深。

二、端正心态,稳扎稳打

在银行工作就是需要一个好的心态,因为在这里都是各种优秀的人才,我在工作当中一直都能够正确的看待这些,这三个月的工作我深深的知道相比别人的优秀我更应该在意自己进步了多少,我也在不断的积累,三个月就是一个过度,面对以后各种工作上面的问题,困难,都是一个好的基础,这三个月的让我受益匪浅,在工作的时候,我都是在慢慢的发掘的自己能力,端平心态,保证自己的能够学到一些有用的工作技巧,面对难题我从来不敢轻言放弃,毕竟在这里到处都是难题,只有让自己具备更多工作能力,才能根本解决这些。

银行个人转正总结篇2

经历了中国金融改革过去10年的激荡时代后,现在的中国银行业正处于一个岔路口。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经济周期波动和人民币国际化,都将迫使商业银行进行转型,并成为商业银行急迫的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在银行业转型的浪潮中,股份制银行凭借其机制的灵活性和较强的市场意识,一直走在业务创新的前头。相比之下,大行的体量可以延缓转型,城商行则始终受地方政府掌控。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新财经》记者表示,股份制银行具有更高的市场化程度和灵活性,因此其转型成功的概率会大于大型商业银行。

未来股份制银行的转型该去往何方?转型存在哪些压力?

黄金十年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大部分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1987年,招商银行正式成立,是我国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目前,除了恒丰、浙商、渤海以及广发银行以外,其余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均已实现上市。

在商业银行过去10年的黄金时期,股份制银行也经历了非常重要的成长阶段。

首先是规模的大幅提升。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股份制商业银行2003年年末的总资产规模为3.81万亿元,占比为13.8%,如果不包含交通银行,其总资产规模约为2.95万亿元,占比约为10.7%;而到2011年年末,其总资产规模已经达到18.37万亿元,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占比为16.2%(不含交通银行)。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9月末,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达21.94万亿元,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占比也升至17.4%,比2011年年末高出1.2个百分点,总资产占比达到历史最高值。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前7个月大型商业银行占全国银行业总资产的比例呈现逐月下降的趋势。而在各类银行当中,只有股份制银行的占比保持了逐月上升的态势。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称,过去10年股份制银行的成长历程,“发展”二字就是最好的注脚,股份制银行在全国银行业中的占比不断上升是其表现之一。

除资产规模大幅增长外,股份制银行在公司治理和风险管控能力方面也有了很大提升。

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后,各股份制银行对公司治理和风险管控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而且在公司治理和风险管控方面,采取了积极而卓有成效的改革措施。目前,不论是董事会、管理层还是广大的员工,都进一步增强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合规意识和风险意识。

“由上市推动的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也是10年来股份制银行发展中的重要方面。目前而言,相对于其他大行,可以说股份制银行的内部体制更加商业化、市场化。”连平说。

与此同时,股份制商业银行抵御和补偿风险的能力在进一步增强。这主要体现在不良贷款比率下降、资本充足率和贷款拨备率进一步提升。

数据显示,2005年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的水平在5%左右,而到2012年6月底,其不良资产比率已经降到1%(仅包含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数据)。

2005年,股份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只有4%左右,而到了2012年6月,其资本充足率总体水平已经达到了12.9%。

二次转型

就在股份制银行大部分完成上市,推动公司结构调整之后,新的挑战摆在了这些股份制银行的面前,包括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经济周期波动和人民币国际化,都将迫使商业银行进行转型。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脚步不断迈进,银行业主要依靠息差增长的传统方式正面临挑战。“银行高利率增长时代在慢慢过去,银行不可能一直保持高利差的优势。”招行行长马蔚华在2012年的一次股东会上表示。

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曾在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联席会上表示,经济全面转型和产业提升开始起步,金融对外开放、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的趋势加速,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式正在复杂化、多样化和差异化,经营模式必将发生深刻的变革。

基于这样的认识,2009年,民生银行在经历服务大客户的第一次转型之后,提出了“二次转型”的目标,这被民生银行行长洪琦称为是回到了做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服务的初衷。

股份制银行中一直跑在前头的招行也率先嗅到了转型气息。马蔚华早在2010年就明确了招行“二次转型”的战略,将目标锁定在“低成本经营和高定价能力”。

“今天面对资本的约束和所发生的这一切,我们又在进行第二次转型,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定价能力,降低资本消耗,降低成本,实现风险可以控制,达到资本回报的最大化。”马蔚华称。

2012年,在市场利率化取得实质进展后,商业银行的转型变得异常急迫。自2012年6月以来,央行两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还扩大了存贷款的利率浮动区间。这给主要依靠息差的中国银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据银行2012年三季报测算,8家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有数据参考的5家净息差季环比都是下降的。而股份制银行对于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等带来的冲击感受更深,因为股份制银行不仅要与大行争抢资源,还与立足于区域经济的城商行和新金融机构存在业务竞争,压力显然更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股份制银行的转型也不得不从此前的理想变为实际行动。招行内部一名信贷人员就对记者表示:“现在已不是想如何转型的时候,而是开始实际操作的时候了。”

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此前也提出,在市场化、综合化特别是利率市场化成为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下,兴业银行已经提早布局,通过内部系统建设、资金转移定价等手段,不断提高市场的敏锐度。兴业银行会把业务的重点放在中型、小型企业上,银行内部提出了中型企业主办银行的战略。

连平认为,目前股份制银行转型急需要做的是两个方面:第一是客户结构的转变,第二是业务结构的创新。在客户结构转变方面,他称股份制银行“二次转型”将目标转向中小微企业,符合发展的趋势。未来,股份制银行更为稳定的客户结构将是中型客户。

多元化与混业化

在连平看来,股份制银行的转型成功几率会大于大型商业银行。问题关键是,股份制银行转型该去往哪个方向?

安邦咨询在报告中认为,对于股份制银行来说,在金融脱媒与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下,大客户的议价能力较强,股份制银行已很难从这部分客户身上揩得油水。因此,过去注重服务大中型企业客户,现在则必须逐步加大对中小企业客户的服务力度,使目标客户下沉,收入多元化。

目前来看,股份制银行转型均将目标投向中小微企业。

以浦发银行为例,2010年,浦发银行中小微企业业务量的占比约为10%。经过这两年的发展和调整,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末,该业务量占比已达15%。该行的目标则是在未来的两三年内,将这一占比提高至20%。

另外一家股份制银行光大银行也在经历“目标客户下沉”的过程,向小微金融转型。2010年起,光大银行开始倾力打造“阳光助业”品牌,其“个人助业贷款”和“经营物业贷款业务”开始向模式化的经营思路转型。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光大银行个贷余额已达2106亿元。

民生银行小企业贷款的规模更大。截至2012年上半年,其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2506.9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82亿元,增幅接近8%,占全部零售贷款总额的65%,小微客户总数达到64.13万户。2012年,民生银行小微贷款余额达到3170亿元,同比增长845亿元。

连一直以私人业务见长的招行近年来也发力小微贷款,招行2012年的小微贷款1700亿元,新增906.6亿元,新增量已经超过了民生银行。

股份制银行应对金融脱媒的另一个转变,则是逐渐走向混业化。

央行数据显示,2002~2011年,人民币贷款占社会总融资规模的比例由91.9%下降至58.2%,这体现了金融脱媒的趋势。与此同时,企业债融资占比由1.8%上升到10.6%,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向以企业债融资为主的直接融资转化。在此过程中,股份制银行纷纷向金融控股集团升级,以期在直接金融领域分得一杯羹。

以浦发银行为例,一方面开展交叉产品创新和销售,推进投行业务创新,推进资产证券化试点等;另一方面则通过资本运作,逐步涉入基金、投行、信托等领域,分散经营风险,分享其他金融行业的市场利润。2007年,浦发银行与法国安盛保险金融集团、上海盛融投资有限公司合资设立的浦银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开业,在探索综合经营、拓展投资领域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2012年10月,招行与招商证券共同公告,经董事会审议通过,两家公司拟共计受让外资股东荷兰投资持有的招商基金33.3%的股份。交易完成后,招行将成为招商基金的控股股东。此举表明,招行综合化经营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引人注目的是,2012年的《金融业“十二五”规划》对这种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模式持以支持的态度。《规划》表示,要引导具备条件的金融机构在明确综合经营战略、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开展综合经营试点,提高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与水平,引导试点金融机构根据自身风险管控能力和比较优势选择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

《规划》还明确提出,要推动中信集团公司和光大集团公司深化改革,将其办成真正规范的金融控股公司。这也为股份制银行的经营点明了方向。

三重挑战

尽管转型正在进行,一些股份制银行甚至借转型这一契机超越了同行,改变了行业间的竞争格局,但转型面临的挑战并不小。

股份制银行不仅要面对互联网金融崛起带来的技术冲击,还要面对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开放短期内可能带来的新的金融风险。除了这个双重挑战外,股份制银行转型的另一重挑战则是中国商业银行与生俱来的经营独立性不足。

近年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崛起,让中国商业银行未尽的改革和迫切的转型已经被提到同等重要的位置。

2012年9月份,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谢平曾撰文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等,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

在谢平看来,目前全球范围内可看到三个重要趋势:第一个趋势是移动支付替代传统支付业务;第二个趋势是“人人贷”替代传统存贷款业务;第三个趋势是众筹融资(crowd funding)替代传统证券业务。

事实上,除了支付宝掀起的金融支付革命让银行传统支付模式感到压力外,2012年做得风生水起的阿里信贷也让银行看到了互联网领域这个正在强大的新对手,阿里信贷独特的模式和先天的优势让银行自愧不如。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金融会“让银行颤抖”。

为此,部分股份制银行开始对第三方支付做出应对。2012年12月,中信银行在总行层面成立网络银行部,整合了此前分散于公司银行部、零售银行部的电子银行等业务,中信银行的目标是“力争再造一个网上中信银行”。

而招商银行马蔚华也在多个不同场合强调“消灭信用卡,银行也是IT属性”,并以高姿态宣布进军移动支付领域。而建行在告别与阿里巴巴的合作之后,2012年也高调宣布进军电子商务金融领域。

尽管如此,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的拓展上进展缓慢,成效也不尽如人意。

银行个人转正总结篇3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提高,银行业也实现了高速成长。从1984年~2004年二十年间,我国银行业总资产从0.6万亿增至31.6万亿人民币,增长了52倍,年均增长率达21.9%。同期,美国银行业总资产增加3.4倍,日本银行业总资产增加1.2倍。观察全球最大1000家银行,1990年~2003年间总资产增加了2.46倍。

伴随发展的进程,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元化银行体系。同时,经过这几年的改革发展,国有商业银行的情况已持续向好的方向发展,符合现代商业银行发展需求的经营理念与企业文化正在逐步形成。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具备了较强的盈利能力,且未来仍具有明显的盈利增长潜力;二是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新增贷款质量优良;三是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发生很大变化,资产和收益结构逐步优化;四是机构人员精简见效,经营效率和集约化程度提高,成本收入比指标良好;五是IT在银行业的应用取得巨大进步。

转型成本与改革阵痛

我国的金融架构是一个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目前银行业金融资产约占全部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90%以上。我国渐进式的经济改革和转型,没有为社会经济和企业结构的巨大调整预支足够的转轨成本,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实际是转制成本的转嫁。由于银行资金构成我国企业负债的绝大部分,随着企业的大规模改革和经济结构的大幅度调整,经济转轨的成本特别是国有企业转制成本,逐步转移到国有商业银行,积淀、演变并最终体现为银行的不良贷款,表现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此外,商业银行内控管理和信用文化的严重缺陷,加剧了银行的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提高了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于银行体系稳健经营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对金融体系脆弱性可能带来的巨大金融风险的警觉,因此加快商业银行改革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近一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做出决定,通过国家支持和商业银行自身努力相结合的办法,实施对总规模占中国银行业56%的三家国有银行的改革重组。这一改革决心之大、成本之高在世界上都是少见的。改制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将会有更完善的公司治理,清晰的风险偏好,并将受到更为严格的风险、资本和成本制约,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会更加稳健和理性。同时,银行业的改革将会从至少两个方面影响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一方面,银行改制将会影响到经济资源的配置,从正面产生对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促进效应,使整个社会经济的增长逐步实现从量的增长到质的增长的飞跃。对整个经济而言,这一转变是渐进的甚至是痛苦的,但实现了这一转变,我国的经济将会保持更长久和可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改制和转变,国有商业银行将获得良好的盈利能力,政府作为投资者之一,可以通过分红、税收返回和股权出售来覆盖改制成本。

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随着财务重组的完成和股份制改革的稳步推进,一个新型而稳健的工商银行应运而生。截至6月末,工商银行资本总额达到2806亿元,充足率为9.12%,其中核心资本2525亿元,充足率为8.07%,超过银监会8%的监管要求;不良资产率和不良贷款率分别降为2.72%和4.58%,拨备覆盖率达到100%。随着近期战略引资的到位和首批次级债的发行,资本充足率将很快达到10%以上,未来IPO后,资本充足率可能会达到15%。由于没有了消化历史包袱的负担,今后大部分经营效益将反映为可分配利润,预计明年资产和资本回报率将分别升至0.8%和15%,达到国际银行业的良好水平。工商银行在这次财务重组和不良资产集中处理中,有81.7%的不良贷款产生于历史上对国有和集体企业的贷款。因此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另一效果,就是推动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重组。

改制上市与公司治理

建立在产权多元化基础上的科学的治理结构以及有效的内部治理机制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是决定公司治理效率的重要因素。产权多元化、进行股份制改革进而上市成为公众公司,是建立现代金融企业的制度基础。只有在产权多元化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建立权责明确、规范科学、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才能真正形成由股东、监管机构、公众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构成的监督架构和机制,才能在资本约束、外部监管和市场纪律的共同约束下,形成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的压力机制和动力机制。

然而,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只是提供了完善公司治理的条件,并不能解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存在的全部问题。实施股份制改造,引进国内和国际战略投资者,进而上市,只是国有商业银行总体改革进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和环节,但并非最终目的,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才是现阶段改革的重心。这既是我们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现实要求,也是达到上市公司标准、并在未来资本市场的劣汰机制下能够赢得生存发展空间和良好市场表现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我国商业银行未来的走向

未来的十年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的关键时期,也是商业银行实现现代化、国际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商业银行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面对一个高成长和高风险并存的市场。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中,但同时也蕴含着周期性的波动风险。在经济、金融较快发展的时期,应当重视金融发展的稳健和可持续。银行必须主动改变单纯依靠信贷资产规模快速扩张的发展模式,明确定义其发展战略和风险偏好,以计量、评价、控制和管理各种风险,使风险收益和风险补偿相对称,追求以更少的资本杠杆、更少的风险补偿和更少的经营成本为股东创造更稳定和更长久的收益。

2。面对直接融资不发达,资金大量流入银行体系所形成的流动性相对过剩难题。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率风险开始凸现,债券市场、货币市场价格不断走低。成本成为银行经营关注的重点。银行在信贷扩张和资金出路选择中处于两难境地。利率风险是尚未完全来临的巨大风险,它将根本颠覆商业银行现有的盈利模式。面对挑战,银行必须加快经营结构和收益结构的调整,实现资产结构和收益结构的多元化,成功经受住这一风险挑战,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平衡能力、定价能力、资金运营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就会有大的提升。在经济周期和银行收益产生重大变化的时期,能否顺利完成转型,能否成功避免重大风险,是未来银行成与败、优

与劣的分水岭。

银行个人转正总结篇4

银行背景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受到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正如Kaplan and Minton(1994)所言,引入银行背景董事,可以提升董事会的公司治理水平,特别是董事会在金融方面的专业能力会得到改善。

然而,以往的研究存在这样一个假定,即不同来源的银行背景董事具有相同的专业能力。显然,这与中国的现实逻辑并不相符。Chen et al.(2010)认为,中国不同类型的银行存在异质性。而银行背景董事的来源,昭示着他们之前在银行工作中的专业能力的塑造过程。因而,不同类型的银行,对其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的塑造可能存在差异,进而可能导致银行的业绩和效率也存在差异。Berger et al.(2009)和Lin and Zhang(2009)发现,中国的五大行 和非五大行在业绩和效率上具有差距,前者低于后者。这意味着,五大行由于是受国家直接控制的国有商业银行,在员工专业能力的塑造上,可能有别于非五大行,导致来自五大行和非五大行的银行背景董事,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会有所不同。

因此,本文通过选取公司的可转债融资行为作为研究事件,将银行背景董事的来源分为五大行和非五大行两种类型,以此考察不同来源的银行背景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

Fama and Jesen(1983)认为,董事的作用分为咨询功能和监督功能。然而,银行背景董事在履行咨询职能和监督职能上是否恪尽职守,现有研究仍然存在争议。Adams and Ferreira(2007)指出,银行背景董事在咨询功能方面的过多时间投入,会影响其监督功能的发挥。但是,也有研究发现,银行背景董事在咨询功能和监督功能上可以同时兼顾,两者都得到了有效发挥,如Morck and Nakamusa(1999)和Byrd and Mizruchi(2005)的研究。因而,对银行背景董事的咨询职能和监督职能的考察,也是本文的一个研究重点。

本文使用2003-2012年中国市场上进行可转债融资申请的上市公司数据进行考察。研究发现,来自五大行的银行背景董事,对可转债融资是否被证监会审核通过不会产生显著影响,而来自非五大行的银行背景董事,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但是,在可转债融资后的经营业绩上,两者都不会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这表明银行背景董事的作用,主要来自于非五大行的银行背景董事,并且,发挥的作用有限,仅体现了其咨询功能,而非监督功能。

本文的贡献:(1)根据银行背景董事的来源,将银行背景董事分为五大行和非五大行两种类型,以此考察不同来源的银行背景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拓展现有的文献研究;(2)从可转债融资后的经营业绩考察银行背景董事的咨询职能和监督职能,为银行背景董事的作用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

二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董事会是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核心。它不但代表股东对公司经理人的行为进行监督,同时还要对公司重大的投资经营进行决策,提供咨询职能。因而,董事会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来履行其职能。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是聘请具有专长的外部人员进入董事会,完善和补充公司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Fama and Jesen,1983;Hermalin and Weisbach, 1998)。

大量的经验文献表明,让具有银行从业背景的专业人士进入董事会,可以让公司的治理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然而,以往的研究存在这样一个假定,即不同来源的银行背景董事具有相同的专业能力。显然,这与中国的现实逻辑并不相符。

Chen et al.(2010)和Jiang et al.(2013)认为,由于目标函数不同,中国的五大行与非五大行存在异质性,在效率和业绩上表现出有差异性,即五大行低于非五大行。而银行背景董事的来源,昭示着他们之前在银行工作中的专业能力的塑造过程。因而,不同类型的银行,ζ浯右等嗽钡淖ㄒ的芰Φ乃茉炜赡艽嬖诓钜欤从而导致银行的业绩和效率也存在差异。

其原因可能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相对于非五大行,五大行面临更多的社会公共责任。为了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平稳发展,五大行更多的关注对国有困难企业和国家重点支持产业的信贷帮助,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让五大行在这些方面没有严格按照市场的规则履行银行的职能,从而使得五大行的从业人员在金融能力上的塑造被削弱。同时,由于社会公共责任在五大行的目标函数中占比相对较大,从而也让五大行的从业人员在主动提高个人的金融能力上失去了应有的激励。

第二,相对于非五大行,五大行受到的政府干预更多。五大行直接受国家控制,经理人是由中央政府指定或委派,公司治理水平相对不高(Jiang et al.,2009)。由于经理人的选聘没有按照市场的规则进行,因而五大行经理人的金融能力可能与其岗位并不一定相匹配,这在某种程度上对银行的其他从业人员产生一定的示范效应,降低了他们进一步提高个人能力的动力。并且,五大行经理人的个人目标,更多在于追求其在政治上的仕途发展(Shleifer and Vishny,1994),这也削弱了他们在金融能力塑造上的激励。

四 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2是研究样本的分组描述性统计。为了比较通过组与未通过组样本的差异,我们对相关的特征变量进行了均值检验和秩检验。结果显示,具有五大行银行背景董事的公司BankBig5,在通过组的占比为0.1923,与未通过组的比例0.1733没有显著差异。而具有非五大行银行背景董事的公司BankOth,在通过组的占比为0.2051,显著高于未通过组的比例0.0133。描述性统计分析表明,可转债申请被证监会审核通过的概率,可能与公司是否具有非五大行银行背景董事有关,这有待于后面的回归分析检验。此外,通过组的国有企业Soe的占比为0.8076,显著高于未通过组的比例0.6667。并且,通过组的成长性Growth和公司规模Size,都要高于未通过组。

(二)回归结果分析

1 假设H1的检验

为了考察五大行银行背景董事和非五大行银行背景董事对可转债被证监会审核通过的影响是否有差异,我们采用了Logit回归方法进行了检验。

表3报告了银行背景董事与可转债审核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到,非五大行银行背景董事BankOth对证监会审核通过Approve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而五大行银行背景董事BankBig5的回归系数在统计上不显著。两者的系数差异检验报告于表3的底部。结果显示,BankOth与BankBig5的系数差异在1%的水平下统计显著。经验数据表明,非五大行银行背景董事对可转债申请被证监会审核通过的可能性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五大行银行背景董事则没有产生影响,并且,两者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进而说明他们发挥的作用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的假设H1得到支持。

从表3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看,只有公司规模Size的回归系数在统计上显著,表明公司规模影响可转债的审核通过。

2 假设H2的检验

银行背景董事的咨询作用和监督作用,两者都可以有利于可转债申请被证监会审核通过。尽管 表3的结果可以说明,咨询作用提高了可转债申请被审核通过的可能性,但并不能说明是否是监督职能发挥了作用。由此,本文从可转债融资后的经营业绩表现来对银行背景董事的监督作用进行检验。如果银行背景董事发挥了监督职能,则可转债融资后的经营业绩会有好的变现,否则就不会有好的表现。

表4报告了银行背景董事与可转债业绩的回归结果。可转债业绩,采用可转债融资后三年经行业调整的总资产净利润率IARoa的平均值来衡量。五大行银行背景董事BankBig5、非五大行银行背景董事BankOth和盈余管理Da等控制变量,与上述模型的定义一致。

从表4的结果看,五大行银行背景董事BankBig5和非五大行银行背景董事BankOth,对可转债业绩IARoa的回归系数都不显著,并且,两者的系数差异检验也在统计上不显著。这表明,五大行银行背景董事和非五大行银行背景董事的监督职能都没有发挥作用,导致可转债融资后的经营业绩没有好的表现,本文的假设H2没有得到支持。

(三)进一步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分析可能遭受来自银行背景董事自选择问题的内生性影响。Kroszner and Strahan(2001)研究发现,在美国市场上,银行背景董事青睐于那些规模大、发展稳定而财务风险低的公司。

由此,为了控制内生性问题的影响,我们采用Heckman两阶段回归。在第一阶段,估计公司具有银行背景董事的概率,得到自选择系数Imr ,再将Imr放入第二阶段可转债审核模型和可转债业绩模型进行回归。

在Heckman的第一阶段,参照Kroszner and Strahan(2001)的研究模型,估计公司具有银行背景董事的概率,具体如下。

模型(2)中的因量Bankdirector为虚拟变量,如果公司具有银行背景董事,取值为1,否则为0。解释变量国有企业Soe、支持性行业Support、公司业绩Roa、资产负债率Lev、成长性Growth和公司规模Size,与模型(1)的定义一致。Controlshare为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Boardsize衡量董事会的规模,Tangible是有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Capexpend测量资本支出占公司的比例,Shortdebt为短期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Year fixed effects是年度固定效应。

表5是Heckman两阶段回归结果。从第一阶段回归结果看,有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Tangible和短期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Shortdebt,与公司具有银行背景董事的可能性负相关,而成长性Growth和公司规模Size有正相关关系。

在第二阶段,将自选择系数Imr纳入模型后,非五大行银行背景董事BankOth在审核模型的回归系数依然显著为正。而在业绩模型的回归中,五大行银行背景董事BankBig5和非五大行银行背景董事BankOth回归系数都不显著。并且,系数差异检验的结果也与上述一致,BankOth与BankBig5在审核模型里有显著差异,而在业绩模型中没有显著差异。两阶段的回归结果进一步支持上述的结论,即仅有非五大行银行背景董事,在公司可转债融资方案的审核通过上发挥了作用,而在可转债业绩方面,五大行银行背景董事和非五大行银行背景董事都没有发挥作用,表明咨询职能在非五大行银行背景董事身上得到了发挥,而监督职能却没有得到发挥。

(四)稳健性测试

为了考察本文结论的稳健性,进行了如下测试。

1 五大行银行背景董事BankBig5和非五大行银行背景董事BankOth,之前采用哑变量衡量,在这里以连续变量衡量,即以他们各自在公司的人数占董事会总人数的比例来测量,回归结果见表6。可以发现,结果与前文的一致,采用连续变量衡量的非五大行银行背景董事BankOth,只在审核模型中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而五大行银行背景董事BankBig5在审核模型和业绩模型的回归系数都不显著,表明本文的结论稳健。

2 在可D债业绩上,不同于之前的衡量,在这里采用可转债后三年经行业调整的总资产经营利润率的平均值来衡量,以控制线下项目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从表7报告的结果可以看到,即使采用可转债后三年经行业调整的总资产经营利润率的平均值IARoa1来衡量可转债的业绩,五大行银行背景董事BankBig5和非五大行银行背景董事BankOth的回归系数都不显著,表明本文的结论具有可靠性。

五 研究结论与启示

银行背景董事的作用,尽管受到学术界的争议,但是对不同来源的银行背景董事,是否存在能力上的差异,进而影响其作用的发挥,学术界并没有进行有效的考察。本文根据中国的金融环境,考察不同来源的银行背景董事对可转债融资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

本文使用中国市场上2003-2012年进行可转债申请的公司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来自五大行的银行背景董事,对可转债融资是否被证监会审核通过不会产生显著影响,而来自非五大行的银行背景董事,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但是,在可转债融资后的经营业绩上,两者都不会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这表明银行背景董事的作用,主要来自于非五大行的银行背景董事,并且,发挥的作用有限,仅体现了其咨询功能,而非监督功能。

本文的启示:(1)银行背景董事的作用会受到其来源的影响,因此,在塑造银行背景董事的能力上,各大银行都要引起重视,特别是五大行。(2)银行背景董事在可转债融资中只发挥了咨询职能,而没有发挥监督职能,这可能与公司的治理环境有关,没有形成有效的激励促使他们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因此,优化公司的治理环境,是当前推动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刘浩、唐松、楼俊,2012:《独立董事:监督还是咨询?――银行背景独立董事对企业信贷融资影响研究》,《管理世界》,第1期:141-156.

祝继高、陆i、岳衡,2015:《银行关联董事能有效发挥监督职能吗?――基于产业政策的分析视角》,《管理世界》,第7期:143-157.

Adams, Renee B., and Daniel Ferreira, 2007. A theory of friendly boards. Journal of Finance, 62(1):217-250.

Berger, Allen N., I.Hasan, and Mingming Zhou, 2009.Bank ownership and efficiency in China: What will happen in the world’s largest nation?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33:113-130.

Booth,J. R., and D.N.Deli,1999.On executives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s outside directors.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5:227-250.

Byrd, D.T.,and M.S.Mizruchi,2005. Bankers on the board and the debt ratio of firms.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11:129-173.

Chen, Hanwen, Jeff Z.Chen, Gerald J.Lobo, and Yanyan Wang,2010.Association between borrower and lender State Ownership and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48(5):973-1014.

Chen, Kevin C.W., and Hongqi Yuan, 2004.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capital resource allocation: Evidence from China's accounting-based regulation of rights issues. The Accounting Review,79(3):645-665.

Dittmann, Ingolf, E.Maug, and Christoph Schneider, 2010.Bankers on the boards of German firms: What they do, what they are worth, and why they are (still) there. Review of Finance,14:35-71.

Dong, Yizhe, Chao Meng, Michael Firth, and Wenxuan Hou, 2014.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risk-taking: Comparative evidence from private and state-controlled banks in China.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 36:120-130.

Fama, E.F., and M.C.Jensen,1983.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26:301-325.

Guner,A.Burak, Ulrike Malmendier, and Geoffrey Tate, 2008.Financial expertise of director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88:323-354.

Hermalin, Benjamin E., and Michael S. Weisbach, 1998.Endogenously chosen boards of directors and their monitoring of the CEO.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8:96-118.

Jiang, Chunxia, Shujie Yao, and Zongyi Zhang, 2009. The effects of governance changes on bank efficiency in China: a stochastic distance function approach. China Economics Review,20:717-731.

Jiang, Chunxia,Shujie Yao, and Genfu Feng, 2013.Bank ownership, privatization, and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a transition country.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37:3364-3372.

Jones, Jennifer J., 1991. Earnings management during import relief investigation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9(2):193-228.

Kaplan,S., and B.Minton,1994. Appointments of outsiders to Japanese boards: determinants and implications for manager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6:225-258.

Kroszner, R.,and P.Strahan, 2001. Bankers on boards: monitoring, conflicts of interest, and lender liability.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62: 415-452.

Lin, Xiaochi, and Yi Zhang, 2009.Bank ownership reform and bank performance in China.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33:20-29.

Morck, R.,and M.Nakamura,1999.Banks and corporate control in Japan. Journal of Finance,54:319-338.

Shleifer, A., and R.Vishny, 1994.Politicians and firm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09(4):995C1025.

银行个人转正总结篇5

一、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结构转换基本原理

(一)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简况

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是对中央银行行为的综合会计记录,一国中央银行行为实质是中央银行对经济进行的宏观调控。鉴于一国中央银行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它的资产负债表在性质上完全不同于一般商业性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与中央银行所承担的“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等功能相适应,其资产负债科目主要包括通货、对金融机构债权和准备金存款、对政府债权和政府存款等。

在此表中,流通中的现金和准备金被称为中央银行的货币负债,即基础货币,它是总货币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资产科目包括政府债券和贴现贷款,这些资产科目的变动会引起准备金变动进而影响货币供给变化和名义利率变化,比如政府债券和贴现贷款的增加都可以提高货币供给水平,在货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增加能够引起名义利率的下降。由此,货币政策通过利率途径、信贷途径、资产负债表等渠道发挥作用。

(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变化对银行体系和一般公众资产负债的影响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变换是指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总体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各资产负债科目权重的调整。这种调整既包括新设或者取消资产负债科目,又包括提高或者增加原有资产负债科目的比重。在特定经济环境下,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规模的变化1并不是截然分开,而是同时发生的。与资产负债的对应关系相一致,伴随资产结构的转换,其负债结构转换也在同时进行之中。由于中央银行更能容易调整其资产结构,所以负债结构变化多是资产结构调整的结果。

下面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结构转换的具体效应做一个简单的描述。

A 假设一开始,中央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均为零,下面考察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政府债券资产如何影响经济。假定中央银行在银行同业市场从银行体系购买了100万元的政府债券,与之相对应,这相当于它同时发行了100万元的基础货币。这对中央银行和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分别如表2、表3所示。

B 假设中央银行的资产购买对象是非银行公众,而非银行体系,这对中央银行、非银行公众和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的影响需要区分两种情况,即依赖于非银行公众的资产配置行为:如果非银行公众选择持有现金,这种影响分别如表4、表5所示,此种情况下,对于商业银行没有影响;如果选择持有银行支票存款,这种影响分别如表2、表6、表7所示。

C 假设非银行公众一开始选择持有银行存款,而后选择持有现金。如果银行体系拥有充足的准备金,那么非银行公众资产配置行为的变化导致了银行体系准备金和支票存款的同时减少。现在假定出现这样一种情形,银行体系没有充足现金,银行对于一般公众的反应是通过向中央银行提供其运用公众现金购买的资产以申请贴现贷款满足公众的提款需求。如果中央银行能够满足商业银行的要求,在不增加总体资产负债规模的情况下。中央银行通过卖出政府债券的资金所得增加其贴现窗口贷款,于是中央银行改变了其资产结构配置,在此过程中,中央银行的负债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即由准备金变为流通中现金(总体基础货币不变);相反,如果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请求置之不理,那么这将会直接导致银行体系“挤兑危机”。于是,可以得到如下的初步结论:中央银行在不改变其规模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其资产负债结构能够稳定银行体系,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积极影响。

D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转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因为在理论上,中央银行可以买卖多种多样的资产,如政府债券、机构债券、公司债券、股票、外汇等金融资产和黄金、房地产等实物资产。而在实践中,正常情况下。中央银行可以买卖的资产包括政府债券、一些外国政府债券、政府支持企业债务和市政债券。在紧急情况下(危机时期),中央银行买卖的资产规模和类型可以扩大,例如美联储可以接受广泛的资产担保作为贴现窗口贷款;除了购买政府债券以外,日本银行甚至购买商业票据、各种类型的资产支持证券和商业银行股票。中央银行可以买卖各种类型资产的行为说明了其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

二、中央银行变换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控本质是引发资产替代

(一)中央银行拥有无限供给货币这类特殊资产的可能性

货币被定义为在商品和劳务支付以及债务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它具有三项主要的功能:交易媒介、记账单位和价值储藏。价值储藏功能表明货币具有资产属性,而交易媒介功能又使货币区别于股票、债券、土地和房屋等资产。货币本身就是交易媒介使得货币成为流动性最高的资产,从而货币是一种特殊的资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货币无需转换为他物就可以直接用于购买行为,而其它资产只有先转化为货币才可以实现直接购买。虽然货币是流动性最好的资产,但它并不是具有最好价值储藏功能的资产,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的优劣依赖于它本身具有的实际购买力,如果物价水平上升,那么意味着货币实际购买力的下降。物价水平上升的原因在于货币供给的增加,所以,从长期来看,货币并不是完美的资产。由于货币是其它一切资产的计价手段,在市场完美条件下,货币资产向非货币资产的转化提高了非货币资产的价格水平和收益率。

由于具有垄断货币发行的权利,中央银行便具有了无限供给货币资产的可能性。事实上,中央银行资产规模的增加过程就是其供给货币资产的过程。

(二)中央银行是资产市场的重要的直接或潜在参与者

因为其具有无限供给货币这类特殊资产的可能性,中央银行是资产市场的重要的直接(已经拥有债券等重要资产)或潜在参与者。与其他参与者保值增值的目的不同,中央银行是为了进行宏观调控。中央银行通过买卖某些特定资产而参与相关资产市场,其资产结构转换过程往往伴随着基础货币在不同主体之间的转换,进而引发私人主体的资产替代。于是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转换可以影响到各种资产的期限、风险和流动性溢价,乃至于总体收益率(Bernanke et al,2004)。

中央银行通过转换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触发私人市场主体的资产替代进而作用于宏观经济,这种行为本身存在着一种类似杠杆的作用机制。比如对于某些交易陷入“冷冻”的市场,即无人参与的市场。中央

银行的介入能够重启并“激活”这种资产市场,此时中央银行的作用类似于做市商,中央银行的介入保证了这种资产市场的流动性,使得某一特定市场重新恢复价格发现、信息传送等功能。

三、危机时期美联储资产负债结构转换的实证分析

(一)危机前美联储资产负债结构的历史演变

1、191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诞生之前。

美联储资产负债结构的演变是和货币制度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世界货币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商品货币本位制、银本位制、银两本位制、金本位制、信用货币(纸币)本位制等各个阶段。美联储是在1913年诞生,1914年正式运作。在美联储诞生之初,当时正处于金本位制的时代。在这种货币体制下,货币的发行完全基于黄金。因此,自从1913年至20世纪四十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黄金储备在美联储的资产方占据主要地位;负债方以流通中货币为主。

2、布雷顿森林体系诞生后-2007-2009金融危机发生之前。

布雷顿森林体系本质上是一种金本位和纸本位相混合的货币制度,在这一货币安排之下,美联储货币发行模式基本上是依据“政府债券一美元”模式,伴随政府债券发行规模的扩大,它也逐渐成为美联储的主要资产。于是,自从黄金储备在20世纪40年代达到顶点之后,资产方政府债券持有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负债方通货占据主导地位(各占90%以上)是资产负债表在长时期内的典型特征。如表8美联储2006年年底的资产负债表结构,它可以被看作过去50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一般代表。在此表中,国外资产与黄金资产之和、资本分别占总资产和总负债的比例约为35%。此时,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在美国信贷中介化过程中发挥着最小的直接作用。

(二)危机期间美联储资产负债结构的转换

1、资产结构转换。

(1)政府资产占比下降时期。

对比表9、表10和图1、图2,可以发现,在金融危机开始和金融风暴阶段至2008年年底前后,美联储的政府资产呈现出显著下降的趋势(由90%以上下降至不到23%)。这种趋势源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美联储资产规模的增加,资产规模由少于9000亿美元上升至2.23万亿美元,由此稀释了政府资产的比重;其次是政府资产绝对水平的下降,政府资产由危机前的8000亿美元下降至2008年底的5000多亿美元。前一种因素在于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上新设了很多资产科目,如外汇互换、TAF、CPFF等:后一种原因在于美联储向私人市场主体出借了政府资产。

在这一时期,与政府资产比重的下降相对应,外汇互换新设资产科目比重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政府资产比重的下降伴随着美联储资产规模的扩大,可以称之为混合型的资产结构调整。

(2)政府资产占比上升时期。

对比表9、表10和图1、图2,在危机中后期,伴随着金融状况的改善,政府资产比重呈现出相对上升时期:绝对规模由5000多亿美元上升至1.8多万亿美元,占总资产的比重由不到23%上升至80%。之所以上升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共同决定:其一,市场流动性的逐渐改善使得美联储拆放政府资产行动逐渐停止,政府资产比重的重新上升伴随着外汇互换等比重的逐渐下降;其二,购买3000亿元长期国债计划的逐步实施;其三,购买机构债务和政府担保企业MBS方案的逐步实施。

与前一时期资产结构变化伴随着总资产规模的增加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一时期,美联储总资产规模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既没有剧烈上升,也没有剧烈下降。这种资产结构转换应该是纯粹的中央银行资产结构转换。

2、负债结构转换。

对比表8、表9、表10和图3,可以观察到负债结构变化特征。起初,流通中通货在负债方占据支配地位:流通中货币总量为7800多亿美元,占比90%以上。随着危机的恶化,虽然流通中现金绝对数量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这种支配地位却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占比下降为40%左右),这主要是因为伴随着美联储总资产规模的扩大,其总负债规模也同步扩张:美联储的总负债规模由正常时期的8600多亿美元上升至危机时期的2万多亿美元,由此导致了流动中货币占比的大幅度下降。

与流通中现金比重下降相对应。银行准备金负债(绝大部分是超额准备金负债)在波动中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由正常时期的不到200亿美元首先上升至2008年底的8600多亿美元(占比38.57%),然后又上升至2009年底的10690多亿美元(占比47%);而政府存款首先是剧烈上升,然后又剧烈下降,在短时间内呈现出倒V字型走势,其后的波动相对平缓,但总体趋势是持续下降。在2008年年底,银行准备金比重已与流通中现金比重相差无几,都在40%左右;而政府存款在10%左右。2009年年底,银行准备金比重已经超越流通中现金比重约lO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政府存款负债比重已下降至1%左右。

与资产结构转换类型相一致,在危机中后期,由于负债总体规模变化不大,负债结构调整亦是由混合型的结构变化演变为纯粹型的结构变换。

四、美联储资产负债结构转换的效果评析

判断美联储的资产负债结构转换对于应对金融危机是否发挥了作用不但需要分析这种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是否引发了金融体系中资产替代行为的发生,而且还要看资产替代现象是否有利于稳定金融体系,而资产替代通常表现为金融资产价格或者收益率的变化。为了与量化宽松政策(即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的单纯增加)相区分,这里对于混合型的资产负债结构变换和纯粹型的资产负债结构变换分别评析,因为混合型和纯粹型也是美联储的资产负债结构变化在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不同情形。

(一)危机前期的混合型资产负债结构变化

银行个人转正总结篇6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银监会一直在提高拨备标准,拨备覆盖率的监管底线已由两年前的100%一步步上调至150%。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底,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已经超过188%。但是,拨备覆盖率再提高,也是以已经暴露的不良贷款为分母,而不包括数额巨大的现在看似还是正常类和关注类的贷款,例如具有相当风险的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贷款等。由于近两年银行贷款激增,导致不良贷款和不良率在全部贷款中的比例“双降”、拨备率大增的“喜人局面”。而这次拟议中的拨备新规,一改以不良贷款为分母的旧思路,转而以贷款总额为分母,哪家银行贷款增速越快,2.5%的拨备计提势必越高,对利润的侵蚀和影响也将越大。

有人说,监管部门酝酿调整现有拨备政策,这是对银行资产质量担忧的一个新证据。还有人说,拨备新规可以覆盖正常类贷款向风险贷款的“迁徙”,是银行监管部门未雨绸缪的标志。甚至还有人通过计算,6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各类资产减值准备金余额1.30万亿元,同期全国本外币贷款余额47.4万亿元,按照拨备/总贷款计算,目前中国银行业拨备,总贷款比率在2.46%左右,整体达标。于是得出结论说,纵然新政实施,对银行业整体影响也不大,影响的只是那些贷款增速极快、不良率又较低的中小银行,如兴业银行上述比率仅为1.37%,浦发银行、深发展、宁波银行等均低于2%等。

银行个人转正总结篇7

总资产规模迅速扩张。2002年以来,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规模迅速扩张。2002年末银行业总资产23.8万亿元,2007年末增长到53.1万亿元,2012年增长到133.6万亿元,是2007年的2.52倍,2002年的5.61倍,是改革开放初期的190多倍。2006年,我国进入全球1000强的上榜银行总资产约为3.4万亿美元,仅占全球1000强银行的5.3%。经历了六年的发展,我国上榜银行的总资产增加了3倍多,2012年达到近13.6万亿元,在全球的份额也提高了1倍多,由2006年的5.3%提升到2012年的13.6%。

总资本实力明显增强。同期我国银行业一级资本也保持高速增长。2003年末,我国只有8家银行资本充足率在8%以上,到2007年末,全部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达到8.4%,到2008年末,资本充足率8%以上商业银行达到204家,大中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全部达标,达标银行资产占全部商业银行总资产的99.9%,商业银行整体平均资产充足率达12%。根据英国《银行家》,2006年进入世界1000强的银行总的一级资本占世界的4.8%,2012年该指标提升到12.1%。相应地,我国入榜1000强的银行总的一级资本实力于2008年超过德国,2009年超过英国,2010年超过日本,目前仅次于美国。

盈利规模保持较高水平。2003年以来, 我国银行业税前利润年均增速超过30%,在1000家大银行中独树一帜,成为全球盈利能力最强的银行集团,以2009年最为突出。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最为突出的2009年,中国52家上榜银行税前利润占1000家银行总利润的73.8%;2010年,在全球银行业盈利回升的背景下,该比例回落到26.3%。同时,在单家银行利润排行榜上,中国最大的三家银行从2008年连续四年包揽了利润榜的前三名。

不良贷款水平持续下降。2002年,我国银行业曾被国际评级机构定性为“技术上已经破产”,估计银行业不良贷款率超过30%。2002年以来,以不良贷款率为代表的我国银行业风险水平明显下降。2003年不良贷款率下降到17.9%,2007年末下降到6.2%, 2011年以后历史性地下降到了1%以下。与此同时,银行业贷款损失准备和拨备覆盖率一直保持了双升趋势, 2003年我国银行业拨备覆盖率仅25%,到2012年度该比率上升到295%,银行业风险抵补能力不断提高。

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模式反思

在为我国银行业过去十多年来发展成就高兴的同时,我们应该观察到,我国银行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规模上,这其实主要得益于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持续快速增长,得益于我国银行业在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表明,规模不能代表实力,大也不能确保安全。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我国银行业发展模式的缺陷已逐步显现,与欧美发达国家银行业的基础性差距亦在渐渐暴露,我国银行业的真正实力并没有规模数字显示的那么强大。

我国银行业体制机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入

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代表的我国银行业股份制改造,极大地改善了我国银行业的股权结构、治理结构和相应的经营管理。在这一过程中,我国银行业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业先进经验,在经营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以实现从“部门银行”到“流程银行”的转变。例如推动组织架构的扁平化,实施事业部制改革,引入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推动经营管理板块建设,但从大部分银行近年来的运行情况看,这种转变仍然是形式上的、局部的、非系统的和非变革式的,管理效率、服务质量、经营效率仍然很不理想。例如,“以客户为中心”往往停留在口号上,业务流程建设与管理流程建设脱节,业务流程建设与组织架构调整脱节,“部门银行”仍然是主流,不少银行“官办”色彩仍然很浓厚,究其原因,我国银行业尚缺乏一个严峻的外部压力和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我国银行业发展到今天,与持续发展了几百年的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业相比,仍然不能说已办成了真正的银行,我国银行的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仍然很封闭。

我国银行业利润结构存在不稳定性

从规模上看,我国银行业利润十分可观,但进一步分析结构,情况并不乐观。我国银行业利润来源仍然以利息收入为主。2013年,我国银行业的息差收入在全球银行业仍然独占头鳌,有5家银行进入前20家净息差最高的银行,前三席分别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而从收费和佣金收入看,前20家银行中我国银行占三席,最高的工商银行位列第六,前五位全部由美国银行把持。

从交易类业务收入看,前20家银行中没有我国银行,基本由欧美国家银行垄断。这种利润结构,表明我国银行业仍然属于典型的传统商业银行,以存贷业务为重要的利润来源。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已经提速,受这一因素和经济下行等影响,我国银行业2013年上半年利润几近腰斩。我国银行业利润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前景不容乐观。

我国银行业效率指标水平存在误导

与利润密切相关的一个指标是成本收入比,反映一家银行的经营效率。在该指标上,我国银行业指标相对很低,显得十分特殊。根据2013年英国《银行家》杂志数据,我国银行业成本收入比平均36.6%,在全球最低的10个国家中位列第九。

应该说,成本收入比偏低,仅从数据上看,似乎表明银行控制成本有效,经营效率较好。可我们进一步分析发现,发展中国家银行业成本收入比普遍偏低。最低的10个国家中,除中国外全部是小国家,第十位是新加坡,银行业成本收入比为38%,除新加坡外,发达市场经济体都不在列。在按资本排名全球最大的25家银行中,我国最大的5家银行成本收入比占据了前五席。美国银行业中,成本收入比最低的是富国银行,为57%;随后是摩根大通银行,为66%;花旗银行,为73%。英国银行业中,成本收入比最低的是汇丰银行,为60%。

我国银行业成本收入比普遍偏低,税收计算、办公场所是重要原因,但拨备计提、经营管理费用、工资成本等方面投入不足也是重要原因,这实际上影响银行的真实利润水平,也不能准确反映银行的经营管理效率。值得关注的是,我国部分银行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意追求低成本收入比倾向。

我国银行业资本补充能力不足

2003年我国启动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以来,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水平总体上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在2009年到2011年,总体上高于发达国家银行业水平,但这一状况正在迅速发生转变。2010年后,在危机的打击下,欧美银行业在大幅度去杠杆的同时,大量从市场补充资本,目前无论是核心资本充足率还是资本杠杆率,资本充足水平总体上已经高过我国银行业。按资本规模我国尽管有四家银行位列前十,其中工行排第一,但这四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全部低于前十的另外六家银行。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统计,我国银行业已经不属于资本迅速增长之列。而实际情况是,在新资本协议要求下,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总体水平已下降,补充资本的需求非常强烈。

而我国银行业补充资本的难度不低。从我国银行业股份制改造和公开上市的过程看,对银行业的资本补充,政府在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银行的资本补充要么是通过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的直接注资完成,要么是以政府信誉作为背书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完成,真正通过市场机制获得的注资比例实际不高。当前在我国资本市场造血功能不足,银行资本补充工具有限的情况下,银行获得及时的资本补充渠道十分有限,同时满足资本监管要求和自身发展的要求难度很高。

我国银行业风险容忍度偏严

所谓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囿于惨痛的历史教训,我国银行业十分注重不良贷款风险的防控,坚持推行不良贷款“双降”政策,成效显著,成功地将不良贷款率降到1%以下。2011年四季度,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双降”趋势出现拐点,先是不良贷款余额上升,再是不良率开始反弹。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由“降”转“升”,有我国2009年以来信贷投放高速增长的原因,也有信贷业务活动内在规律作用的原因。实际上,即使没有2009年的天量信贷投放,银行业的不良贷款也不可能一直“双降”下去,信贷业务的内在风险是客观的。

若再将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水平与美国等国家比较,除我国香港地区外,不良贷款率总体上低于这些国家的水平。根据世界银行报告,2012年度美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为3.9%,2011年度欧元区国家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5.2%,2011英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4%,均大大高于我国银行业平均不良贷款水平。从单家银行看,根据英国《银行家》披露数据,按资本排名第二的摩根大通银行不良率4.6%,排名第三的美国银行不良率7.2%,目前与工商银行反复争夺市值第一的富国银行不良贷款率5.9%,均大大高于我国大中型银行的不良贷款水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监管当局在披露不良贷款时,同时披露逾期贷款和核销贷款的金额,这有效提高了贷款风险披露的准确度和透明度。

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的一轮调整,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一部分银行信贷资产将会转为不良贷款,这应该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但目前由于过去的教训,市场上和社会民众对银行业不良贷款水平认识程度有限,容忍度也有限。出于各方面的压力,监管部门对不良率的表态也十分谨慎。各种因素叠加,表现结果就是对银行不良贷款水平的容忍度偏低、偏严。这实际不利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的化解和风险的防控,也不利于我国银行业满足我国经济实现战略转型的金融服务需求。

我国银行业进行深层次改革迫在眉睫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处于深刻转型过程中,金融政策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革。这一过程中,我国银行业不仅要适应经济的转型,还要充分准备金融领域的重大变革。当前,两大挑战尤为关键:一是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目前没有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国家已经不多,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已经全部完成了利率市场化进程,而我国银行业正在进入这一进程的最关键时期。二是互联网技术正加速在银行业应用。互联网金融的理念和方式正深刻影响现代金融业。这些因素相互叠加,我国银行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外部压力,推进我国银行业深层次变革迫在眉睫。

要完善公司治理,增强资本基础。从调整股权结构入手,逐步降低政府直接和间接持股比例,淡化政府色彩,从根本上改进银行的公司治理,增强经营的独立性和活力。一方面,扩大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应以鼓励入股现有中小银行业机构为主,通过引导民营资本进入现有成熟的银行机构,进一步完善银行机构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也能更快和更有效地实现支持小微经济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创新资本工具和资本补充手段,增加自然人持股比例。目前,我国居民资产负债表非常健康,负债率处于较低水平,所持金融资产占比很低。我国应通过发行优先股、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等多种手段,有效补充银行资本,改善银行经营效率。

银行个人转正总结篇8

商业银行战略转型是指为适应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对发展战略进行不断调整,以保持可持续的价值创造能力。战略转型不是一时的选择,作为一家商业银行,在几十年,上百年的成长历程当中,战略转型不会发生很多次,战略转型是一种持续的选择,要持续几年、几十年的努力才能完成一次战略转型。国内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四大转变:业务结构从以资产负债业务为主向资产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并重转变;核心资源构成从以资本密集型为主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并重转变;风险管理模式从内部化、集中化向外部化、分散化转变;经营管理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种战略转型包括积极发展综合经营,全面调整资产结构,业务结构、负债结构,收益结构,客户结构,营销渠道结构以及员工的知识与技能结构。通过结构调整,使经营结构转变为传统存贷款业务与投资性、交易性和收费性业务并重,信贷资产和非信贷资产并重,贷款利差和非信贷并重多元化结构,实现经营模式由规模扩张为主向质量效益为主的转变,实现增长方式由主要依赖传统存贷款业务向多元化、综合化业务转变,最终把国内商业银行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创新竞争能力的现代经营企业。

二、商业银行实施战略转型的背景分析

当前商业银行内外部经营环境已发生深刻的变革,在资本约束、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进行战略转型。

1.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外部环境分析

(1)资本约束深化对银行发展的制约作用具有现实性、紧迫性和长期性。伴随着金融监管日益向国际接轨,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风险监管日益刚性化,而商业银行面临着因资本市场发展滞后难以从外部融资和因盈利能力较低难以依靠内部积累补充资本金的尴尬。资本约束对银行发展的制约作用具有现实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实施战略转型的政策推动力。

(2)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中国商业银行正在经历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双重压力,为了兑现我国的入世承诺,本外币存贷款利率将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市场化。银行存贷款利差的收窄,对那些以传统存贷款业务为主的商业银行形成严重的生存危险。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将进一步增加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以银行为媒介的间接融资在社会总量中的占比,将进一步降低,这样使金融脱媒现象更加剧烈和明显,金融脱媒将从两个方面削弱商业银行的生存能力,一方面,日益活跃的直接融资将加速分流银行的存款,迫使银行提高存款利率,使银行在存款总量减少的同时,增大成本支出。另一方面,直接融资会加速分流银行的贷款客户,有竞争力的优质客户更倾向于直接入市融资,减少甚至放弃贷款,迫使银行降低贷款利息,吸引客户,使得银行在贷款总量减少的同时,利息收入总量和利息收入水平都会下降。金融脱媒化趋势将对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方式和结构提出严重的生存挑战。

(3)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可以从两个方面解读,一个方面是货币供应量增加过快,另一个是货币的流转速度加快。流动性过剩的基本原因是存款利率太低、存贷款息差过大,流动性过剩的直接原因是银行赚取息差的冲动。银行作为货币的批发单位,它们是流动性过剩的制造者和受益者,如果资产价格下跌的话,银行也是流动性过剩的受害者。流动性过剩将导致商业银行过度竞争,放大信贷风险。在银行体系资金充裕的条件下,银行发放贷款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同时企业由于资金成本较低、经济预期乐观而愿意扩大投资,由此导致银行信贷投放过多。银行间的竞争,导致放贷过程中审慎性标准的降低,有可能使许多贷款在经济增长放慢时变为不良贷款,增加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2.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内部环境分析

(1)实施战略转型是商业银行抓住重大发展机遇的关键。最近几年,得益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业的总体经营环境较为有利,正面临着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未来10年内,我国商业银行将有三个方面的战略机遇。首先,个人金融业务将成为新的支柱型业务。其次,中间业务发展潜力巨大,金融服务业具有综合化发展的趋势。再次,金融创新将日趋活跃,商业银行有望成为金融创新的主力军。不过资本市场的发展也使商业银行面临着新问题。目前资本市场发展中一些链条的增加值仍然停留在银行体系中,如何把这些增加值部分的效用更大地发挥出来,是商业银行在经营中着手解决的问题。多层次市场的建设也暗示着金融结构的转型,只有一系列体制改革的跟进和运作思维的变化,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资本市场变革。

(2)传统经营方式正在走向尽头,难以适应变化的市场。传统经营方式的主要表现是以规模扩张为主要手段,以信贷资产为主要产品,以利差收入为主要盈利来源。这种发展模式只能适应相对稳定、封闭、持续增长、监管宽松和低水平竞争的经济环境。在金融市场全面开放,监管政策与国际接轨、利率市场化、客户需求多元化、金融脱媒加剧以及货币政策持续紧缩的大背景之下,要保持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快战略转型,优化收益结构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收益结构的不断优化既是银行战略转型的出发点,也是银行战略转型最终体现。商业银行可以更好地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来更有效地应对新问题,这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机制的转变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3)实施战略转型是商业银行应对风险管理挑战的客观需要。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隐蔽性、滞后性、系统性和周期性特征比较突出。国内商业银行必须推进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战略转型,切实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

三、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途径与措施

1.经营理念转型是战略转型的先导

目前,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中的部门之间画地为牢、揽权推责的现象依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官本位”思想一时难以根除,导致正常的业务流在同级之间衔接困难。有些分行行长习惯于独揽各项资源大权,强调权力集中才能推动业务发展。这些陈旧的管理理念显然有悖于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要求。商业银行应彻底根除旧体制的残余,更新经营管理理念。商业银行要发展,主要靠银行自己的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经营思想,把握机会,练好内功,适时转型,自我发展,自我提高才能实现。因此,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处理好速度、质量、效益、结构的关系,从“规模冲动”、“速度情结”向“银行价值最大化”、“股东价值最大化”转变;从“以自我为中心”、“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在营销、服务、渠道、管理等诸多方面都因客户而变。

2.业务结构转型是战略转型的集中体现

包括调整公私业务结构,在稳固、优化发展对公业务的同时,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建设零售银行;加快发展中间业务,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减少资本占用,提高盈利效率;调整对公业务内部结构,改善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积极拓展综合经营,为客户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改革绩效考核体系,引导价值经营,驱动业务转型等。具体如下: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时机,积极调整收入结构,努力增加非利差收入;在稳步发展批发业务同时,将零售业务作为战略制高点和发展重点;加强对中高端客户潜在需求和选择行为的研究,改善客户结构,努力提高大型企业集团客户和个人高端客户的比重,与优质客户建立相互依存的合作关系;不断优化信贷的行业、地区与期限结构,努力提高信贷质量,降低负债成本。关注居民消费需求升级趋势,增加对服务业信贷支持,加快开发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的信贷产品;将资源优先配置到优势行业与地区,进一步加大对战略重点业务和金融资源丰富的中心城市行资源倾斜力度。抓住政策性银行转轨为商业银行,成立外汇投资公司,发行大量金融债券的时机,发展金融债券承销业务,利用富余的流动性购置有关证券,不断改善资产配置结构与收益。

3.体制机制转型是战略转型的重要保障

(1)继续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体制和机制的转轨是经营结构和模式转型的必要条件。完善公司治理,使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取向在经营决策的最高层面能得到有效的反映、执行和监督。体制和机制的转轨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成功的IPO并不意味着改制的结束,国内商业银行必须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提高公司治理效果。

(2)建立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永恒的主题,持久保持资产质量是对商业银行改制成效的检验,也是实现战略转型,进而成为国际一流银行的关键,因此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风险管理,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真正实现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有机统一。首先,要改革风险管理理念,加强全员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其次,要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提高风险监控的效率。再次,注重对汇率风险的防范,加强对外贸企业信贷风险控制,积极推行QDII业务,加强外汇资金境外运用,及时调整利率敏感性资产与负债结构,注重运用远期、期权、互换等金融工具进行风险规避。最后,要密切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变化情况,以及行业经济发展变化趋势,控制对房地产业和景气度下降行业信贷投放,不断优化行业信贷结构,努力降低行业经济波动带来的信贷风险。

银行个人转正总结篇9

同时,孙德顺表示,面对经济新常态,中信银行实现了六个方面转变:转变发展方式,从规模粗放扩张向效益导向的集约化发展方式转变;转变经营模式,从重资本、重资产向轻资本、轻资产经营模式转变;转变功能定位,从信用中介向包括信贷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国际金融市场等在内的金融服务中介转变;转变资产负债管理模式,从存贷款管理向表内外资产负债管理模式转变;转变风险管控模式,从被动控制风险向主动经营风险转变;转变盈利模式,从利息收入为主向利息和中间业务收入并重的盈利模式转变。

银行个人转正总结篇10

一、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的类型分析

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有多种类型。哈佛大学商学院NitnNohria教授在1995年6月发表的《组织结构概述》(NoteOnOrganizationStructure)一文中,将不同的组织结构划分为职能型、事业型、矩阵型、网络型及其他混合型,并就这些结构的不同特征进行了论述,指出在设计任何组织的结构时,通常需要考虑下列几个方面的事项:劳动分工、协调机制、决策权的分配、组织边界、非正式结构、政治结构、权威的合理基础。

就我国而言,银行的组织结构应满足经营管理的三项基本需求:有效地完成银行基本任务,即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原则;能够对外部环境中存在的重大威胁作出反应,控制好组织结构的惯性原则;保持不断创新,即管理者的创新精神。据此,我国商业银行设计一个高效的商业银行组织系统,需要考虑五方面要素:环境的变化、正确的战略和经营方向、经营道德、有效的领导层、信息化水平。

下面对现代商业银行的职能型、事业型、矩阵型、网络型四种组织结构类型进行分析。职能型组织结构是按银行职能部门来设置的,一般适合规模较小的银行,每一部门依据职能提供一项系列服务的一部分;事业型组织结构是依据企业的生产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划分的,适合规模较大的银行,它是根据产品特性的不同将银行职能部门分成事业部;矩阵型组织结构兼顾了事业型和职能型的特点,按客户的业务发展流程分类,每一事业部都能完整地完成目标任务,它需要复合型的人才作为支撑;网络型组织结构是按掌握一定技能的知识雇员的类型来进行划分的,其适用于变化大、不确定因素多的环境,实际上是网络经济时代的结构,已呈现“非正式组织”的特征。

这种组织结构理论说明了西方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西方现代商业银行的实际来看,随着银行发展环境的变化,价值观也实现了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质的转变,其组织结构也实现了转变:即从行政职能型、事业型的组织结构向矩阵型和网络型的组织结构转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北美洲等一些跨国性的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矩阵式”的组织结构,这种转变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构建具有借鉴作用。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及其缺陷

从组织结构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上是按行政区域和政府序列设置的。即各总行为一级法人;一级分行对应省和直辖市级;二级分行对应地、市级;最后是县(区)级支行和营业所(办事处、分理处),至今这种状况还没有得到全面改变。从管理体制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均实行一级经营、三级管理。银行内部经营机制无论在资金筹措与运用,还是财务分配、人事制度上主要由上级行管理。管理行集中了过多不该集中的经营权,而真正的经营行却缺乏足够的自力。决策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阻碍了分、支行经营活力的增强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此外,封闭的干部人事制度和劳动分配制度,仍然没有突破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它既不体现员工的素质能力和工作绩效,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对经营提出的开放灵活的管理要求。在分配问题上,所实行的依然是行政干部的级别工资制度,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这种金字塔式组织结构与信息化在银行中的应用已不相称,缺点是:管理层次多,管理成本高,信息链条长,市场反应慢,服务效率低下。虽然国外银行也有层级结构,但最大的区别在于,国外银行能充分利用信息化实施管理,在分行之下不设下一级机构。

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股份制商业银行模式比较好些,但仍然笼罩着行政机关的影子,基于信息化的管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现代信息技术在银行的广泛应用,为银行构建运转高效的矩阵型组织结构提供了可能。

三、按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原则再造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笔者认为,应根据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参照国际成功的银行组织架构,以银行信息化建设为平台,按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原则再造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按照组织结构扁平化的要求,打破省、地(市)、县(区)之间的界线,以经济区为中心,设立区域大型城市行为分行,总行作为管理决策层,主要职责是战略决策、授信管理、产品研发、信息综合处理等。其他权力尤其是产品营销和市场开发的权力尽量下放。这便形成了以总行为决策中一心,以分行为经营中心,以下属发展部为产品服务中心,从而实现集中政策下的分散经营,将政策控制集中化和业务运作分散化的思想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总行最高决策机构能够集中力量制定总目标、总方针、总计划以及各项政策。从事经营的商业银行在不违背总目标、总方针、总计划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管理其日常经营活动。在银行内部,运用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原则和方法,对商业银行优先配置资源,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按效益最大化原则经营。经扁平化改造的组织结构形成后,把过去多级管理、一级经营变为一级管理、多级经营。相应地减少了委托层次,从而在结构上减少了人风险。

矩阵型组织结构再造的操作可考虑三个方面。首先,合并过多的支行,特别是业务半径小的支行,如隔路毗邻的两个支行,把支行一级的机构整合为我国商业银行营业部下设的业务发展部。其次,压缩管理层级,减少中级行政管理人员,特别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中级管理层还应该大幅度削减,减少银行业务发展的组织障碍,发挥信息技术在银行管理中的作用。最后,精选一批高级人才为客户经理,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在组织结构和业务管理上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这样就能够实现组织架构与以客户为中心相结合,压缩组织层级后减少了非利息支出,增加了银行利润。在矩阵型组织结构再造实现后必须进行流程再造,以使组织管理与流程相统一。

四、组织结构再造后的流程设计

流程是指一系列相关的创造价值的作业活动,并为一定的目标、任务而进行的过程。这一过程由一系列工作环节或步骤组成,相互之间有先后顺序,有一定指向,把所有这些工作环节或步骤衔接起来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流程。从管理学上讲,流程就是有效配置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具体工作路径。这种路径是既定理念、素质、分工条件下的产物,当理念、素质、分工等发生变化时,路径也应该发生变化,问题是这个路径可能有很多,而理想的路径应是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

1.我国商业银行现有流程的缺陷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速度具有其他行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由于管理的落后,这些优势尚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从流程上找原因,是因为:现有的流程是以银行为中心,按手工或部分计算机处理模式建立的,信息流在旧理念和旧流程环境下运行,发挥的作用甚小,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为发挥金融信息化在共享数据资源、流程自动化控制与处理、信息快速传递与跨地域存取的特性,必须以客户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再造业务流程。又由于,在旧有的职能型组织架构中,客户的需求实现流程被肢解,呈现流程片段化,而客户对片段化的流程越来越反感和疏远,因而造成客户流失,为保住客户,达到客户满意和实现客户忠诚,实现重复购买,必须对流程进行再造。

2.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目的

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目的,就是要根据客户类别,将本来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按照最有利于顾客价值创造的营运流程重新组装,使银行能有效适应市场的要求。在银行业务流程的再造中,创造性运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作业进行最大限度地集成,从而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组织,以期在战略方向、效率、质量、客户满意和对市场应变中取得突破。

3.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原则

银行个人转正总结篇11

一、 现代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的类型分析

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有多种类型。哈佛大学商学院nitnnohria教授在1995年6月发表的《组织结构概述》(noteon organizationstructure)一文中,将不同的组织结构划分为职能型、事业型、矩阵型、 网络 型及其他混合型,并就这些结构的不同特征进行了论述,指出在设计任何组织的结构时,通常需要考虑下列几个方面的事项:劳动分工、协调机制、决策权的分配、组织边界、非正式结构、 政治 结构、权威的合理基础。

就我国而言,银行的组织结构应满足经营管理的三项基本需求:有效地完成银行基本任务,即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原则;能够对外部环境中存在的重大威胁作出反应,控制好组织结构的惯性原则;保持不断创新,即管理者的创新精神。据此,我国商业银行设计一个高效的商业银行组织系统,需要考虑五方面要素:环境的变化、正确的战略和经营方向、经营道德、有效的领导层、信息化水平。

下面对现代商业银行的职能型、事业型、矩阵型、网络型四种组织结构类型进行分析。职能型组织结构是按银行职能部门来设置的,一般适合规模较小的银行,每一部门依据职能提供一项系列服务的一部分;事业型组织结构是依据 企业 的生产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划分的,适合规模较大的银行,它是根据产品特性的不同将银行职能部门分成事业部;矩阵型组织结构兼顾了事业型和职能型的特点,按客户的业务发展流程分类,每一事业部都能完整地完成目标任务,它需要复合型的人才作为支撑;网络型组织结构是按掌握一定技能的知识雇员的类型来进行划分的,其适用于变化大、不确定因素多的环境,实际上是网络 经济 时代的结构,已呈现“非正式组织”的特征。

这种组织结构理论说明了西方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西方现代商业银行的实际来看,随着银行发展环境的变化,价值观也实现了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质的转变,其组织结构也实现了转变:即从行政职能型、事业型的组织结构向矩阵型和网络型的组织结构转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北美洲等一些跨国性的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矩阵式”的组织结构,这种转变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构建具有借鉴作用。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及其缺陷

从组织结构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上是按行政区域和政府序列设置的。即各总行为一级法人;一级分行对应省和直辖市级;二级分行对应地、市级;最后是县(区)级支行和营业所(办事处、分理处),至今这种状况还没有得到全面改变。从管理体制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均实行一级经营、三级管理。银行内部经营机制无论在资金筹措与运用,还是财务分配、人事制度上主要由上级行管理。管理行集中了过多不该集中的经营权,而真正的经营行却缺乏足够的自力。决策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阻碍了分、支行经营活力的增强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此外,封闭的干部人事制度和劳动分配制度,仍然没有突破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它既不体现员工的素质能力和工作绩效,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对经营提出的开放灵活的管理要求。在分配问题上,所实行的依然是行政干部的级别工资制度,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这种金字塔式组织结构与信息化在银行中的应用已不相称,缺点是:管理层次多,管理成本高,信息链条长,市场反应慢,服务效率低下。虽然国外银行也有层级结构,但最大的区别在于,国外银行能充分利用信息化实施管理,在分行之下不设下一级机构。

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股份制商业银行模式比较好些,但仍然笼罩着行政机关的影子,基于信息化的管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现代信息技术在银行的广泛应用,为银行构建运转高效的矩阵型组织结构提供了可能。

三、按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原则再造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笔者认为,应根据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参照国际成功的银行组织架构,以银行信息化建设为平台,按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原则再造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按照组织结构扁平化的要求,打破省、地(市)、县(区)之间的界线,以经济区为中心,设立区域大型城市行为分行,总行作为管理决策层,主要职责是战略决策、授信管理、产品研发、信息综合处理等。其他权力尤其是产品营销和市场开发的权力尽量下放。这便形成了以总行为决策中一心,以分行为经营中心,以下属发展部为产品服务中心,从而实现集中政策下的分散经营,将政策控制集中化和业务运作分散化的思想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总行最高决策机构能够集中力量制定总目标、总方针、总计划以及各项政策。从事经营的商业银行在不违背总目标、总方针、总计划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管理其日常经营活动。在银行内部,运用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原则和方法,对商业银行优先配置资源,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按效益最大化原则经营。经扁平化改造的组织结构形成后,把过去多级管理、一级经营变为一级管理、多级经营。相应地减少了委托层次,从而在结构上减少了人风险。

矩阵型组织结构再造的操作可考虑三个方面。首先,合并过多的支行,特别是业务半径小的支行,如隔路毗邻的两个支行,把支行一级的机构整合为我国商业银行营业部下设的业务发展部。其次,压缩管理层级,减少中级行政管理人员,特别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中级管理层还应该大幅度削减,减少银行业务发展的组织障碍,发挥信息技术在银行管理中的作用。最后,精选一批高级人才为客户经理,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在组织结构和业务管理上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这样就能够实现组织架构与以客户为中心相结合,压缩组织层级后减少了非利息支出,增加了银行利润。在矩阵型组织结构再造实现后必须进行流程再造,以使组织管理与流程相统一。

四、组织结构再造后的流程设计

流程是指一系列相关的创造价值的作业活动,并为一定的目标、任务而进行的过程。这一过程由一系列工作环节或步骤组成,相互之间有先后顺序,有一定指向,把所有这些工作环节或步骤衔接起来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流程。从管 理学 上讲,流程就是有效配置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具体工作路径。这种路径是既定理念、素质、分工条件下的产物,当理念、素质、分工等发生变化时,路径也应该发生变化,问题是这个路径可能有很多,而理想的路径应是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

1.我国商业银行现有流程的缺陷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速度具有其他行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由于管理的落后,这些优势尚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从流程上找原因,是因为:现有的流程是以银行为中心,按手工或部分 计算 机处理模式建立的,信息流在旧理念和旧流程环境下运行,发挥的作用甚小,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为发挥 金融 信息化在共享数据资源、流程自动化控制与处理、信息快速传递与跨地域存取的特性,必须以客户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再造业务流程。又由于,在旧有的职能型组织架构中,客户的需求实现流程被肢解,呈现流程片段化,而客户对片段化的流程越来越反感和疏远,因而造成客户流失,为保住客户,达到客户满意和实现客户忠诚,实现重复购买,必须对流程进行再造。

2.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目的

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目的,就是要根据客户类别,将本来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按照最有利于顾客价值创造的营运流程重新组装,使银行能有效适应市场的要求。在银行业务流程的再造中,创造性运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作业进行最大限度地集成,从而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组织,以期在战略方向、效率、质量、客户满意和对市场应变中取得突破。

3.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原则

银行个人转正总结篇12

一、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的类型分析

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有多种类型。哈佛大学商学院NitnNohria教授在1995年6月发表的《组织结构概述》(NoteOn OrganizationStructure)一文中,将不同的组织结构划分为职能型、事业型、矩阵型、网络型及其他混合型,并就这些结构的不同特征进行了论述,指出在设计任何组织的结构时,通常需要考虑下列几个方面的事项:劳动分工、协调机制、决策权的分配、组织边界、非正式结构、政治结构、权威的合理基础。

就我国而言,银行的组织结构应满足经营管理的三项基本需求:有效地完成银行基本任务,即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原则;能够对外部环境中存在的重大威胁作出反应,控制好组织结构的惯性原则;保持不断创新,即管理者的创新精神。据此,我国商业银行设计一个高效的商业银行组织系统,需要考虑五方面要素:环境的变化、正确的战略和经营方向、经营道德、有效的领导层、信息化水平。

下面对现代商业银行的职能型、事业型、矩阵型、网络型四种组织结构类型进行分析。职能型组织结构是按银行职能部门来设置的,一般适合规模较小的银行,每一部门依据职能提供一项系列服务的一部分;事业型组织结构是依据企业的生产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划分的,适合规模较大的银行,它是根据产品特性的不同将银行职能部门分成事业部;矩阵型组织结构兼顾了事业型和职能型的特点,按客户的业务发展流程分类,每一事业部都能完整地完成目标任务,它需要复合型的人才作为支撑;网络型组织结构是按掌握一定技能的知识雇员的类型来进行划分的,其适用于变化大、不确定因素多的环境,实际上是网络经济时代的结构,已呈现“非正式组织”的特征。

这种组织结构理论说明了西方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西方现代商业银行的实际来看,随着银行发展环境的变化,价值观也实现了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质的转变,其组织结构也实现了转变:即从行政职能型、事业型的组织结构向矩阵型和网络型的组织结构转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北美洲等一些跨国性的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矩阵式”的组织结构,这种转变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构建具有借鉴作用。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及其缺陷

从组织结构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上是按行政区域和政府序列设置的。即各总行为一级法人;一级分行对应省和直辖市级;二级分行对应地、市级;最后是县(区)级支行和营业所(办事处、分理处),至今这种状况还没有得到全面改变。从管理体制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均实行一级经营、三级管理。银行内部经营机制无论在资金筹措与运用,还是财务分配、人事制度上主要由上级行管理。管理行集中了过多不该集中的经营权,而真正的经营行却缺乏足够的自主权力。决策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阻碍了分、支行经营活力的增强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此外,封闭的干部人事制度和劳动分配制度,仍然没有突破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它既不体现员工的素质能力和工作绩效,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对经营提出的开放灵活的管理要求。在分配问题上,所实行的依然是行政干部的级别工资制度,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这种金字塔式组织结构与信息化在银行中的应用已不相称,缺点是:管理层次多,管理成本高,信息链条长,市场反应慢,服务效率低下。虽然国外银行也有层级结构,但最大的区别在于,国外银行能充分利用信息化实施管理,在分行之下不设下一级机构。

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股份制商业银行模式比较好些,但仍然笼罩着行政机关的影子,基于信息化的管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现代信息技术在银行的广泛应用,为银行构建运转高效的矩阵型组织结构提供了可能。

三、按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原则再造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笔者认为,应根据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参照国际成功的银行组织架构,以银行信息化建设为平台,按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原则再造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按照组织结构扁平化的要求,打破省、地(市)、县(区)之间的界线,以经济区为中心,设立区域大型城市行为分行,总行作为管理决策层,主要职责是战略决策、授信管理、产品研发、信息综合处理等。其他权力尤其是产品营销和市场开发的权力尽量下放。这便形成了以总行为决策中一心,以分行为经营中心,以下属发展部为产品服务中心,从而实现集中政策下的分散经营,将政策控制集中化和业务运作分散化的思想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总行最高决策机构能够集中力量制定总目标、总方针、总计划以及各项政策。从事经营的商业银行在不违背总目标、总方针、总计划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管理其日常经营活动。在银行内部,运用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原则和方法,对商业银行优先配置资源,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按效益最大化原则经营。经扁平化改造的组织结构形成后,把过去多级管理、一级经营变为一级管理、多级经营。相应地减少了委托层次,从而在结构上减少了人风险。

矩阵型组织结构再造的操作可考虑三个方面。首先,合并过多的支行,特别是业务半径小的支行,如隔路毗邻的两个支行,把支行一级的机构整合为我国商业银行营业部下设的业务发展部。其次,压缩管理层级,减少中级行政管理人员,特别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中级管理层还应该大幅度削减,减少银行业务发展的组织障碍,发挥信息技术在银行管理中的作用。最后,精选一批高级人才为客户经理,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在组织结构和业务管理上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这样就能够实现组织架构与以客户为中心相结合,压缩组织层级后减少了非利息支出,增加了银行利润。在矩阵型组织结构再造实现后必须进行流程再造,以使组织管理与流程相统一。

四、组织结构再造后的流程设计

流程是指一系列相关的创造价值的作业活动,并为一定的目标、任务而进行的过程。这一过程由一系列工作环节或步骤组成,相互之间有先后顺序,有一定指向,把所有这些工作环节或步骤衔接起来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流程。从管理学上讲,流程就是有效配置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具体工作路径。这种路径是既定理念、素质、分工条件下的产物,当理念、素质、分工等发生变化时,路径也应该发生变化,问题是这个路径可能有很多,而理想的路径应是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

1.我国商业银行现有流程的缺陷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速度具有其他行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由于管理的落后,这些优势尚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从流程上找原因,是因为:现有的流程是以银行为中心,按手工或部分计算机处理模式建立的,信息流在旧理念和旧流程环境下运行,发挥的作用甚小,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为发挥金融信息化在共享数据资源、流程自动化控制与处理、信息快速传递与跨地域存取的特性,必须以客户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再造业务流程。又由于,在旧有的职能型组织架构中,客户的需求实现流程被肢解,呈现流程片段化,而客户对片段化的流程越来越反感和疏远,因而造成客户流失,为保住客户,达到客户满意和实现客户忠诚,实现重复购买,必须对流程进行再造。

2.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目的

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目的,就是要根据客户类别,将本来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按照最有利于顾客价值创造的营运流程重新组装,使银行能有效适应市场的要求。在银行业务流程的再造中,创造性运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作业进行最大限度地集成,从而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组织,以期在战略方向、效率、质量、客户满意和对市场应变中取得突破。

3.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原则

银行个人转正总结篇13

现代金融分析方法的特征

战略性是现代金融分析重要特征。现代金融分析以银行经营的三原则为指导思想,对银行的各个层面和流程的每个环节进行分析,为银行的战略制定、战略组织、战略控制、战略监测、战略反馈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为战略由规划到实施、由分散执行到统一领导、由事后指导变为事前指挥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系统性是现代金融分析的另一个特性,现代金融分析是金融与现代IT手段互相结合的产物,金融分析和IT技术犹如硬币的两面,战略的执行、监测、反馈需要IT技术来实现,没有IT技术的支持,战略无法从思想变为行动,没有金融分析方法,IT技术发挥不了作用。

现代金融分析方法的内容

现代金融分析加强分析力度的整合,在战略制订阶段,在对搜集的情报进行归纳、整理的基础上,现代金融分析做到了对各方面分析的整合,即考虑到了外部的区域分析、行业分析,又考虑到了内部因素的自身分析、同业分析。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考虑银行内部各部门和各层次间分配及使用现有的资源,做到了部门分析、业务分析。

现代金融分析加强了金融性分析,由于商业经营内容和经营模式的特殊性,决定了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金融特性。所以,现代金融分析理论的核心是从银行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出发,结合银行各部门的金融特素分析。

现代金融分析充分利用了现代IT技术,现代信息技术集文字、图表、数据于一体,优势明显,这些现代化技术的合理应用,不仅改变了原有的战略设计、战略监测、战略反馈的方法。同时还促进了战略观念、战略思想的变革。

现代金融分析的应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