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实用13篇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篇1

一、论文征集范围

(1)纺织基础理论研究;(2)高仿真、差别化、功能性纤维材料;(3)天然纤维的改性研究;(4)聚合物结构与分析;(5)聚合物的合成及在纺织工业的应用;(6)生物质纤维及其关联技术;(7)纤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8)新型纺纱方法及设备;(9)高性能、智能化的新型机织、针织。编织技术;(10)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工艺;(11)节能节水型染色,印花技术;(12)纺织品的复合功能后整理;(13)纺织用酶的研发及应用;(14)化学品资源循环利用技术;(15)各类高功能技术纺织品(含军用);(16)技术纺织品非织遣、机织、针织和编制成型工艺;(17)技术纺织品复合加工技术;(18)技术纺织品长效功能性整理和多功能复合整理;(19)环保低碳纺织专用机械与器材。

二、论文提交细则

(1)会议只接受原创首发稿,文贵自负。

(2)论文可选用中文或英文书写,但参加“2012年中日纺织学术交流会”的交流论文只能用英文书写。论文的具体格式参见大会官方网站“会议征文”栏目。

(3)作者须在大会官方网站(.cn)在线注册后提交Word格式的论文,会议秘书处会在收到论文后的3个工作日内用电子邮件回复。如在1周内没有收到回复,请重新提交论文或与秘书处联系。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篇2

教育部2007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在全国高等学校启动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在此指导方针下,为了进一步凝练办学特色,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对《纺织品整理学》课程进行了全面规划、改革和建设。

一、明确课程目标

绍兴是浙江省纺织工业大市,也是全国最大的纺织生产基地。绍兴文理学院轻化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是:紧密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并具备管理或贸易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结合我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纺织品整理学》的课程目标如下:《纺织品整理学》是轻化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以纺织品整理工艺为核心,理论知识与工程应用相结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纺织品整理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熟悉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工艺、新装备,为从事轻化工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染整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以适应现代化纺织印染业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要。

二、优化教学内容

本课程是轻化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之一,内容涵盖纺织品整个过程各个环节的基本原理、工艺特点和主要设备特征,既有鲜明的过程工业特点,又涉及化学助剂、纺织材料、机械、控制等多学科的理论和知识。根据课程目标及教学大纲要求,教学内容的调整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理论知识的应用性、技术知识的实用性为原则,课程的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掌握纺织品整理的原理与工程的基础知识。②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掌握纺织品整理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③应用纺织品整理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纺织品整理学》原有的教学内容存在以下缺点:目前教材中对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介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教学内容和实际脱节,难以将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相结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较少。根据地方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我们精选和重组《纺织品整理学》教学内容,采用灵活方式设置课程模块。将课程分为八个教学模块,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有机地结合到相关模块中,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前沿性。[1]教学模块设置及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三、改革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教学、学生Seminar和读书报告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趣味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1.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课件内容翔实,与课程有关的教学资源,如电子教案、习题与思考题、教材、参考资料等陆续上网,做到直观、清新、形象,[2]同时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2.学生Seminar。开展学生课堂Seminar,让学生走上讲台讲演,参与教学活动。[3]设定一个课题,通过学生自己收集、整理资料,课堂Seminar和组织讨论,强调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读书报告。读书报告内容要求关注纺织品整理技术前沿发展动态、新理论、新技术、新观点。读书报告会采取多媒体、口头汇报、书面材料相结合的方式,[4]要求同学积极提问,踊跃发言。通过组织读书报告会,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及时了解国内外纺织品整理技术最新动态,提高了学生文献检索、论文写作、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纺织品整理学》课程的改革在教学内容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性、前沿性的特点;在教学手段上采用课堂教学、学生Seminar和读书报告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均体现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工程素质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特点。

参考文献:

[1]周含笑,许招会.《波谱解析》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探讨[J].广东化工,2011,(11):149-151.

[2]韩婷婷,郭恩棉.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J].经济研究导刊,2010,(1):147-149.

[3]罗启,高峰.Seminar教学范式的价值意蕴[J].长江大学学报,2011,(10):148-151.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篇3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1]纺织作为一项古老的生产活动,人类很早便懂得将一些较短的纤维纺成纱,然后再将其织成布的技术。纺织工程专业课是纺织产业链上涉及纺纱、织造、针织、纺织品设计、印染、服装设计等的专业基础。大连工业大学纺织工程专业自1958年开始办学以来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沉积了雄厚的教育基础及办学经验。它是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纺织教育历史最悠久、办学门类最齐全、办学力量最强大、最具特色的纺织专业。2012年,在学校进行本科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的大背景下,纺织工程系“依照教育部卓越计划”修订纺织工程专业非卓越班培养方案,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1]

一、我校纺织专业的现状与问题

1.生源不足,质量不高。纺织专业的第一志愿录取率较低。众所周知,高校招生中的第一志愿录取率代表着该专业的社会认同程度,比率越高,优秀学生的招收人数越多,越有利于学生的培养水平及学校发展水平的提高。反之,无专业志愿、调剂的学生越多,学生的专业思想往往不稳定,学习不安心,学习积极性不高,极大影响了学生的专业学习成绩。此外,从研究生的录取率来看,研究生的生源也存在严重不足,不利于纺织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2.纺织专业毕业生流向分散而纺织企业又求贤若渴。我院除了考研究生或准备考研究生之外的大部分毕业生去了纺织企业,但98%的毕业生选择的都是大连、上海、深圳、广州及江浙、山东等一带沿海大城市,并且去了这些沿海大城市工作一段时间后又有一定比例的毕业生跳出了纺织行业。而另一方面纺织企业对纺织人才又有较大需求纺织报上,不断登出这样的广告“年薪20万诚聘总经理”,“年薪20万聘请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10万年薪招聘车间主任”。我院过去纺织专业主要注重的是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纺织人才的培养,可近几年去这些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寥寥无几。

3.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21世纪的现代纺织,需要的是既精通纺织技术,又懂外语、懂计算机、懂贸易、懂法律、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而我们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无法适应纺织人才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表现为知识面狭窄,反应能力和适应能力不够,创新精神缺乏。由于人才培养的滞后,我国纺织行业几十年来相对于航空航天、信息技术、汽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发展有些滞后。如纺织科技跟踪国外的多,原创性研究少;纺织产品仿制国外的多,自主开发的较少。

二、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

培养方案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科学研究能力培养为核心划分为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与实践环节四个模块。毕业要求182学分。

通识课程67学分,其中必修课程57学分、选修课程10学分。通识课程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修和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概论、启航工程)、文字体育(大学外语、体育)、自然科学(高等数学、外语)、计算机基础文化素质类任选课五个子模块。

学科基础必修课程37.5学分。其中包括化学基础(普通化学、有机化学、纺织化学)、技术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数理基础(纺织应用统计学)、管理贸易基础(纺织企业管理、纺织国际贸易)、学科基础(织物结构学、纺织材料学)五个子模块。

专业课程34.5学分,其中专业必修课程1分,专业限选课程8学分,选修课程7.5学分。专业基础课有染整工艺、学纺纱学、织造学、针织学、非织造布五门课程。

实践教学33学分。实践教学包括军事理论与训练、金工实习、制图测绘、电工电子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三、新培养方案的特点

1.在大纺织基础上加强专业方向的培养。新培养方案中,大纺织学科平台课包括纺纱学、织造学、针织学、染整工艺学和非织造布五门课程,为了在大纺织的基础上,突出对纺织专业技能的培养,在完成一、二年级的基础课学习之后,将学生在三、四年级分流成三个专业方向,分别是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品加工工艺设计和染整技术三个专业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纺织专业方向的了解进行专业限选课的选择,在学习专业课后有的放矢地进行自主学习,为实现卓越计划人才的培养提供空间。

2.整合了我校现有纺织工程专业的实践环节体系和内容。为了增加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形成了一套比较先进合理的,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实际条件相适应的,包括实验环节、实习环节、课程设计环节、毕业环节等的实践体系、内容和方法,使学生由浅入深、步步递进的方式完成系统的实践教学。通过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论文)、实验技能(专业实验)、创新训练(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科技创新)四个实践模块,使学生从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到初步具有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实践能力支撑。

3.实现本科生导师制、开展就业见习行动。学生从大二开始,学院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学业规划和指导。进人大三后,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教师的科研课题或方向,选择自己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在所带的学生开展科研训练,组织学生开展工程学术问题交流、参加各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通过科研氛围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研究兴趣和科研探索精神。依托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学生在每年的寒、暑假、实践教学周开展实施见习行动。目前,学院与10余家企业签订了就业见习协议。“见习行动”通过与专业对口单位对接,为在校生提供毕业前的岗位实践锻炼,提高见习者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通过工作岗位的实践积累经验,为他们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尽快适应角色并顺利胜任相关工作搭建平台。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篇4

一、纺纱学教学现状

纺纱学是纺织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与其它专业课程的内容密切相关,其涉及内容广、工程实践性很强,主要讲述纺纱原理、纺纱设备、纺纱工艺、制品质量控制、新型纺纱方法等内容。近年来,由于扩招带来的教学资源不足以及实习实践条件的变化,使纺织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机会大大缩水,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使“产”与“学”严重脱节,学生仅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虽然有一部分实验课程,但实验课程多为纺纱理论验证性或演示性实验,学生对工程实践仍然非常陌生,缺少关于纺纱产品开发全过程的综合能力训练,并且由于缺少实践经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不够深入,靠暂时性的记忆来应付考试,在考试之后知识就忘记了一大半。在毕业答辩时,部分学生对纺纱过程中最基本和最关键的问题都很难回答清楚,如部分同学对于纺纱工艺流程都不能准确流利地表述。在对学生表现深感遗憾的同时,作为老师必须思考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另外,用人单位非常注重本科生工程实践的能力和经验,通过近年来的观察,发现缺少实践能力的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当前新形势下纺织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这些现象的产生,影响了毕业生职业理想的实现,使他们在刚刚工作后就会有严重的挫折感,对自身的价值很难作出正确评价;同时也会大大影响纺织企业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给人造成教学质量滑坡的印象,影响学校多年来在纺织行业内部来之不易的好声誉。因此,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二、CDIO工程教育模式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国外高等工科教育的一种创新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从2000年起,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跨国研究,经过四年的探索,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的全过程为学习载体,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个人素质和发展能力、协作能力、与工程-社会大系统适应和调控能力。CDIO倡导“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与总理所说:“只有在做中学才是真正的学,只有在做中教才是真正的教”不谋而合[1,2]。CDIO工程教育理念目标为培养有专业技能,有社会意识的工程师。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团队合作、个人能力(自学、创新)、人际能力(交流沟通、协同工作)、社会意识为目标,以科学的专业内容为载体,以自主团队探究式学习,任务驱动教学为手段,实现综合能力培养。通过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教学改革,改变传统“听中学”的被动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学术知识水平和运用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终生学习能力、团队工作能力、交流能力和大系统掌控能力[3,4]。将CDIO理念引入到纺纱学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在已学纺织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构思、设计纺纱新产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具体的纺纱工程问题进行课程学习,按照课程进度进行纺纱产品的具体工艺设计生产实施和质量检测及控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通过团队合作、查阅资料、教师辅导等方式解决。在完成具体的项目、任务中学生亲身经历设计、实施、检查和评价等训练,考虑问题的种种条件,了解出现问题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纺纱学教学中引入CDIO教育理念,使学生在掌握纺纱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参与纺纱产品的构思、设计、生产实施过程,给他们提供更多的纺纱实践的工作机会,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教育学生成为新产品创造和执行过程中的领导者,培养高素质纺织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纺织行业的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提供人才服务。

三、基于CDIO的纺纱学教学改革实践

1.工程项目设计和训练。纺纱学总学时为80学时,采取以实用为导向,有重点性筛选授课知识。同时,对课程内容进行精心组织,确定若干纺纱工程项目,其中项目分为验证性项目和设计性项目两大类。课程有大量的公式推导过程,授课内容采取忽略一些不重要的繁琐公式的推导过程,重点讲述方法和结果。同时,扩充课本中并未涉及的前沿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信息量。在课程学习之初,将学生分成若干项目小组(ProjectTeam),每组分配具体的项目,如某新型纱线产品的纺纱工艺设计(母项目),并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即课程学习进程)把此题目分解为若干小题目(子项目),如各工序的纺纱工艺设计,随着课程学习的进行,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完成工艺设计内容,逐个完成每个子项目,课程结束时对子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和修正,得出最终设计方案,并上交设计报告。根据学生的工艺设计在纺纱设备上完成产品开发和各工序产品性能的测试工作。学生在掌握纺纱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后,可以进行综合性应用能力的工程训练。例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综合性创新性项目,再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利用以前实验积累完成设计题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和完成,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纺纱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通过分组实施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2.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结合工程实际制作教学PPT,引入大量插图及动态模拟、实景拍摄图片和录像,将传统的教学理论形象化,具有趣味性和启迪性。使学生对纺纱工程的基本理论更容易理解与接受,生产录像能更加具体形象地介绍纺纱生产的实际情况。在课件中安排“知识点回顾”“课堂思考题”等环节,其中“知识点回顾”能够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是对已学知识的归纳总结并强调知识的连贯性;在讲课的过程中适当安排“课堂思考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每年备课必更新项,及时补充学科前沿信息和发展动向,适当删减陈旧的知识点,并根据课件课堂教学使用的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课件相关内容。

3.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大学生因为没有生产实践经验,对生产过程没有感性认识,虽然在开课之前进行过纺织专业实习,但都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性质,无法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纺纱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门内容较为枯燥的课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纺纱学的基本知识、理论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问题驱动式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知识点讲授时,适当设计教学问题,教师要启发学生如何探求知识,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纺纱学中梳理机梳针配置方式对纤维产生的作用问题,教师可以先讲解一或两种梳针配置方式对纤维能够产生什么样的作用,让学生先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然后再画出另一种梳针的配置方式,让学生学习老师的分析推导过程,最终通过自己的分析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并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可以从授课内容中选择一部分内容(如新型纺纱原料及性能、新型纺纱机械的发展现状等),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查阅资料,然后在第二节课时一起讨论,让学生上讲台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文字和语言组织能力。

4.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实践。与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鼓励学生依托我校已有的科研平台,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的部分工作。在教师与实验室工程技术人员协助指导,学生参与查阅和筛选资料、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实施、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等阶段的内容,训练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从而达到使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宽知识面,培养创新思维。这些工作都贯穿了CDIO“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理念,同时也符合CDIO大纲中对基础知识、个人技能、大系统适应和调控等能力的培养要求。

5.考核方式的改革。考核是评定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考核方式对学生学习具有很强的向导作用,传统的考核方法一般是通过笔试结果来评定成绩,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很难满足纺纱学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改革考核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本课程采用的考核方式打破传统“一卷订终身”的形式,课程最终成绩由期末考试卷面成绩(70%)、模拟工程案例报告(20%)、学生实践活动和撰写小论文(10%)三部分组成。这种考核方式符合CDIO的理念,可加强学生对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视,以达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目的。

四、结束语

根据纺纱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基础,对纺纱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从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大系统掌控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做中学的方式,首先学生对纺纱学的学习充满了兴趣,并在纺纱理论和纺纱技能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具有了纺纱产品设计开发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毕业设计环节也体现出了良好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CDIO教育模式——“做中学”的引入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学生毕业后职业理想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陶勇芳,商存慧.CDIO大纲对高等工科教育创新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81-83.

[2]康全礼,陆小华,熊光晶.CDIO大纲与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12):15-18.

[3]程淑红,侯培国,屈晓阳,等.基于CDIO理念的传感器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教学研究,2012,(1):83-85.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篇5

2双导向管理在纺织车间设备管理教学中应用

在纺织车间设备管理教学中,教师先确定设备管理的目标为:①设备保养一等车率达到100%;②设备完好率达到95%;③修理设备计划完成率达到100%。为了达到以上三个目标,教师先组织学生学习典型案例,然后进行分组讨论。讨论内容:对设备过程导向管理的方法有哪些?如何采用这些方法对设备进行管理?如何使设备管理到位?讨论之后,教师将这些结果进行归纳汇总,然后将学生讨论结果与教师的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学生讨论的结果中的可取之处,尤其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鼓励和表彰,同时指出不足和可提高之处。这是在课程教学的中期采取的教学方法,目标由教师给定,由于学生对设备管理不熟悉,所以先学习案例,从案例中得到启发,再采用学生小组讨论的方法讨论出过程导向管理的方法,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对讨论的结果进行剖析,学生对设备管理的认识也得到有效的提升。

3双导向管理在纺织车间现场管理教学中应用

在纺织车间现场管理教学中,可以以学生宿舍的现场管理为学生感受管理的对象,让学生尝试设定现场管理的目标,教师帮助修正。如:学生设定的现场管理的目标一般为干净、无垃圾。学生设定的目标简单清晰。教师修正的现场管理的目标是:去除脏、乱、差,去除所有多余的物品。高效生产的工作环境,安全生产,节约生产。修正后的目标丰富、具体和有高度、有内涵。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教师组织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①如何去除脏、乱、差?②如何使现场清洁、整齐、美观?③如何保持?④如何在10秒钟内拿到你需要的东西?⑤如何做到安全生产无事故。通过讨论并结合先进企业现场管理的图片,使学生总结出做好现场管理的途径有7S管理、定置管理和目视管理,做好这些管理需要精心的策划、细致的落实、到位的检查和严格考核。然后让学生对学生宿舍实施现场管理。这是在课程的后期采取的教学方法,通过前期和中期的学习,学生对车间生产管理有了一定的认知,再以他们熟悉的学生宿舍现场管理为感知和管理对象,由学生设定现场管理的目标、过程管理的方法和实施现场管理,在发现问题后进行修正,通过一定时间的实施、修正、实施、修正,找出较为完善的方案,在这一过程中也提升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双导向管理在《纺织车间生产管理》应用着重“授学生以渔”,同时采用循序渐进、层层递进教学法,使学生在纺织车间各类管理中都可采用目标管理和过程导向管理方法,提高纺织车间的管理水平。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篇6

王天凯在启动仪式上强调,举办全国纺织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对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纺织行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职工队伍也需要转型升级,而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正是促进职工队伍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之一,与实现纺织强国的目标密切相关。

第四届“申洲杯”全国针织科技大会在沪召开

4月18日,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第五届第六次常务理事扩大会暨第四届“申洲杯”全国针织科技大会在沪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许坤元、副会长张延恺,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纺织处正处级调研员等出席会议。

杨世滨在会上做了2013年针织行业运行及针织工业协会当前工作的报告,指出2013年针织行业出口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达到1 097亿美元,占纺织服装出口总额的37.5%,出口增速10.4%,针织织物利润同比增长30%,针织行业外部形势有所改善,相对比较乐观。在谈到今年的工作思路时,杨世滨指出,2014年针织工业协会将围绕企业重点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和内销市场宣传、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组织举行技术工人操作比武及加强品牌建设等工作,同时围绕产业集群推进“中国针织工业新城”计划。

本届针织科技大会以“针尖上的中国”为主题,邀请了行业内资深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就针织外衣发展趋势、针织染整节能环保技术及针织新原料与机械等相关专题做了报告,围绕行业宏观经济形势、针织技术及产品发展趋势、节能环保生产技术、生态文明建设及行业前沿技术热点等展开了讨论,通过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宣传与推广,聚集全行业的智慧,推动针织行业的转型升级。

此外,大会通过了增补协会会员单位的提案。同时,为了推动针织行业技术进步,促进针织行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大会还对在企业科技创新、技术进步方面成绩显著、爱岗敬业、勤奋好学的优秀青年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表彰。

中国展团亮相INDEX 14

4月8 ― 11日,欧洲国际非织造布展览会(INDEX 14)在瑞士日内瓦的Palexpo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中国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常务副会长徐迎新和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带领中国参展团的41家企业、100多位代表参加展会,成为本届展会上亚洲地区最大的展团。

本届展会共吸引了41个国家和地区的586家企业参展,展出面积达2.2万m2,是国内非织造布行业,尤其是医疗卫生用纺织品和专用原料、设备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了解新产品、新技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优势平台。3 天展会有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逾12 500位观众注册参观。

中国展团中,南海稳德福、浙江金三发、大连瑞光等优秀企业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中国非织造布行业的技术水平,吸引了大量的买家。

徐迎新、李陵申等一行在展会上与美国非织造布协会(INDA)主席Dave Rousse、执行董事黄祖基等进行了会谈,双方就国际标准制修订、国际培训、国际展会和论坛等方面深入交流,并达成合作意向,促进了两国非织造行业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在此期间,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的相关领导还前往比利时布鲁塞尔拜访了欧洲非织造布协会(EDANA),与该协会主席等就各自的运作机制和行业服务、产业状况等展开了交流,并就信息共享、会展支持和共同推动中欧非织造布技术进步与双边贸易达成了共识。

(本文由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供稿。)

ITMF-ICCTM:HVI指导手册更新

ITMF棉花测试方法国际委员会(ICCTM)于3月18日在德国Bremen召开的会议期间批准更新《棉花标准化仪器测试指导手册》。该指导手册是由棉花仪器测试商业标准化委员会ICAC和ICCTM共同制定的。

《棉花标准化仪器测试指导手册》对在棉纤维质量评定过程中棉花样品的调湿、仪器的操作、仪器测试实验室及数据的处理提供明确的指导,旨在保证测试步骤的标准化,以确保测试结果准确、精确和可重复,对棉花及棉纺织产业链中无论是经销还是应用环节均具有实用价值。

ICCTM会议期间批准的主要变化包括对ASTM基本参考文献的更新、建议每家实验室对峰值按 5 ~ 15 min的间歇取平均值、对使用快速调湿设备进行提示性引导、要求对在实验室内移动的样品进行不断的身份验证、对校准材料的要求、关于仪器本身和仪器之间的信息、广域参与CSITC循环测试的信息及关于实验室数据处理的建议。

该指导手册目前有阿拉伯语、中文、英文、法文、葡萄牙文、俄文和西班牙文多种版本,可登录和 网站获取。

4月15 ― 16日,由国家芳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烟台泰和新材集团承办,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鲁东大学-泰和新材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院和山东省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协办的“2014芳纶应用研讨会”在烟台鲁东大学隆重举行。

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科学院、全国特种合成纤维信息中心、国家芳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天津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以及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泰山体育产业集团等知名企业的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齐聚一堂,围绕芳纶及其复合材料的应用、加工与制备等专业课题展开深入探讨。

为期两天的研讨会成为产、学、研、用充分交流的极佳平台,与会代表共同分享了近年来各自在芳纶新材料领域研究与应用的创新成果,揭示了芳纶材料开发与应用的新途径和新方向,确立了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合作的有效机制,对于整合资源力量,加快跨领域协同创新,切实推动芳纶产、学、研、用整体水平的大幅度提升,推动我国芳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应邀参观了烟台泰和新材集团芳纶工业园区、鲁东大学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

“中国PX发展论坛”为PX正名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安全环保、生态环境的日益关注,我国经济面临着绿色安全、社会责任及可持续发展的新课题。作为石化行业中最典型的产品之一,对二甲苯(PX)由于各地陆续发生的公众抵制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不仅阻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更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方面,PX被“妖魔化”,PX的安全环保性、规划距离、工艺安全等科学认知问题困扰着普通公众尤其是石化地区的居民;另一方面,PX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工业生产、纺织服装、精细化工等领域用途广泛。由于下游的快速发展,PX供应短缺问题日益严重,进口依存度逼近50%,PX产业发展受阻和下游产业的快速扩张矛盾日益加剧。

在此背景下,如何揭开PX的“神秘面纱”,解惑公共安全疑虑;如何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探讨当前PX的战略规划、产业市场和技术创新……都成为当前社会、行业和PX业界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此,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普及部、中国化工学会和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于4月10 ― 11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共同举办了“中国PX发展论坛”,集中探讨了PX的公众认知、规划布局、技术创新、安全生产以及PX企业的社会责任等话题,以促进PX产业的健康发展。

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从机遇、挑战和发展对策等角度全面解读了我国PX产业的发展前景。他表示,近几年在居民消费需求和纺织产品出口增长两大因素作用下,我国PX下游产品呈快速发展态势,且未来仍有发展空间。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我国PX产能产量增长缓慢,远不能满足下游产品消费量增长的需求。

受近几年大型石油石化企业发生的一些重大责任事故的影响,加上一些非PX专业的其他领域的专家缺乏科学依据的议论,一些媒体不负责任的炒作,社会上流行着“PX有毒”、“致癌”等错误概念,“PX恐惧症”使规划建设的大型PX项目屡屡受阻。对此,包括曹湘洪在内的多位业内专家呼吁国家应“大力普及PX科学知识,消除‘PX恐惧症’”。据介绍,PX及同类炼油石化生产装置的安全环境风险是可控的,其生产过程是同类炼油化工装置中安全环境风险小的装置,而民众最关心的所谓“PX毒性”其实与汽油几乎相当。

“日照裕华杯”2014’中国纱线质量暨新产品开发技术论坛隆重召开

由全国棉纺织科技信息中心、《棉纺织技术》期刊社、中国纺织科技信息网主办的“日照裕华杯”2014’中国纱线质量暨新产品开发技术论坛于4月10 ― 11日在山东济南隆重召开。

本届论坛紧紧围绕“转型升级 创新高效”为主题进行了广泛交流,深入探讨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下,纺织企业寻求转型升级思路、加强纺纱技术创新思维、推动产品结构调整的途径,并达成以下共识: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篇7

一、加强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必然性

1.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我国纺织产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我国纺织产业正在进行艰难的转型,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心病。根据当今纺织科学和生产技术的发展,纺织工程专业人才的特征包括三个方面:(1)掌握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2)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能够直接参与企业一线技术创新,解决企业实际面临的工程技术难题;(3)掌握必要的多学科知识,能够较好地解决技术活动中所涉及的经济、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问题[2]。因此,培养高素质具有实践能力的纺织人才是纺织产业发展的需要。

2.加强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是我国纺织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

纺织工程专业的高教主要是为纺织生产第一线培养具有一定纺织理论基础、掌握一定纺织生产技术,同时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纺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环节,理论教学不能代替实践性教学,两者不可偏废[3]。由各实践教学环节有机地组织起来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强化学生的纺织工程意识、增强思维和创新性能力等方面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加强实践性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已成为培养和造就知识深厚、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的必然要求。

3.培养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人才是纺织高校应对激烈竞争的现实选择。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统计,2012年全国有680万大学生毕业,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而且将是一个长期态势。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纺织行业发展也是时好时坏,纺织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不够稳定。在现实主义的引导下,就业前景无疑成为家长和学生选择学校及专业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那些能够培养具有综合实践能力人才的高校和学生能在企业顺利获得岗位的高校将在学生生源争夺和就业竞争中取得优势。所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从而保证就业率和就业水平已经成为纺织高校的现实选择。

二、纺织专业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计划中理论教学学时多,实验、实践教学学时少。

根据对几所高校纺织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的分析,各教学环节所占学时比例大致为公共基础课33%,学科基础课24%,专业课16%,选修课7%,集中性实践环节20%,另外理论课课内实验平均约占理论课学时8%左右。目前,各纺织高等院校纺织工程专业各种实践环节及学时大致如下:专业实验主要有纺织材料学实验(平均32课时)、织物结构与设计实验(平均32课时)、纺织测试技术实验(平均16课时)、现代棉纺技术实验(平均16课时)、现代织造技术实验(平均16课时)和针织学实验(平均8课时);专业课程设计为纺纱产品设计和织造产品设计(平均2周);专业实习主要有认识实习(平均2周)、棉纺专业实习(平均2周)、棉织专业实习(平均2周)、生产实习(平均4周)、毕业实习(平均4周)、试纺试织(平均2周)和做毕业论文(平均14周)。可以看出,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学时较少[4]—[5]。

2.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少。

从所开出的实验课程及实验项目可以看出,实验内容没有结合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如纺织材料学实验,大多是根据理论课的内容,有关纺织材料性能验证性的实验较多,而对纺织材料进行具体成分分析等内容较少;实验操作和步骤与纺织企业的实际情况也有差异;纺织测试技术实验偏重于验证各种通用传感器的原理,而没有针对在纺织设备及仪器中各种传感器的设计性实验;现代棉纺技术实验、现代棉织技术实验和针织学实验都存在着内容不够全面、不贴近生产实际的问题,有关产品质量测试实验多,而关于生产工艺的实验很少。

3.实习经费不足,实习基地建设困难。

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生产实习、试纺试织和毕业实习都涉及实习经费和实习基地的问题。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学生不能全面了解各地各类纺织企业的情况;各纺织企业多为私有性质或股份制企业,学生实习不能给他们带来明显利益,反而会带来影响正常生产秩序和安全等问题,因而企业领导人对学生实多没有积极性,目前主要靠一些教师的同学或师生关系勉强维持。实习基地的不够稳定,造成专业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不能顺利落实。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篇8

一、纺织工程实践教学的现状

目前,越来越多开设了纺织工程专业的中职学校将实践教学摆在首位,注重学生理论培养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更多地摒弃了原来传统的教学方法。但是,照本宣科的教学体系根源太深,好多学校所付出的努力并未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毕业以后缺乏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差,拿到一个纺织项目往往是不会做也不敢去做,并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究其根源,是因为一些学校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基地小、实践设施老旧,教学方法老套、教学创新缺乏,导致实践教学的效果差。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要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要确立思想和目标。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是培养能够满足国家、社会和企业纺织生产的实践型人才。目标定位是为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而培养生力军。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内容有:人才培养方案、教学体系、实验设计、集中实践。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指导思想和目标定位而建立,既要符合思想要求,又要具有可行性。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学校要因地、因时制宜,不断修改方案,从而保证其准确性。教学体系要求科学、新颖,满足大众的同时要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增添学生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动脑思考、改革创新的意识。在原来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加上仿真、模拟的教学方式。实验设计是学生动手实践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正确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有助于他们独立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集中实践包括生产实践、参观实践、毕业实践等。江苏省现在对中职校提出了“2.5+0.5”的实践教学模式,前2.5年主要在学校接受理论基础知识学习和相关实践教学活动,剩余的0.5年主要在工厂进行顶岗实习活动。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

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第一,实践教学体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增加他们的市场竞争力。第二,实践教学体系能够加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集中实践这一个环节能够让他们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能够让他们得到独立处理一些人际事务的锻炼。第三,实践教学体系能够让学生对纺织工程专业和纺织行业的认识加深,从而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该加强。实践教学相当于一块试金石,能够反馈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从而提高理论课学习的含金量。

四、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与保证

要保证所建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有效地实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加大实践教学投入,扩建实践教学基地;二,增强实践教学师资力量,改变老套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三,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赏罚分明的实践教学保障制度。

五、小结

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和产品生产的中间桥梁,是学生由学校踏入社会必须经过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实施,能够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将学校所学的知识合理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未来,实践教学将成为学校教育模式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楼利琴,唐立敏,奚柏君.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山东纺织经济,2011(4).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篇9

进入青岛市纺织纤维检验所后,金安刻苦钻研检验业务知识,很快掌握了纺织品检验各项技术,成为纤检所业务骨干。由于他工作成绩突出,思想进步,1986年5月被发展为中共党员,2005年被聘为青岛市纺织纤维检验所制品检验中心主任。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后,他积极争当“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在各项工作中争当排头兵,为本单位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青岛纤检所曾经是一个以纺织纤维(主要是棉花和化纤)检验为主要业务的检验机构,2000年以后,随着青岛市产业结构的调整,青岛市纺织工业日渐萎缩,加之国家棉花检验体制改革,棉花检验工作放在产地的加工环节,使青岛纤检所的棉花检验业务收入逐年下降,出现了发展瓶颈。青岛纤检所领导班子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提出了向纺织产品检验转型的发展思路。金安带头落实支部发展决策,开拓创新,积极探索纺织品检验前沿技术,由他主持开展的生态纺织品各项指标检验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从国家强制性标准《纺织品 甲醛含量的限定》GB 18401—2001版实施开始,青岛纤检所实验室就积极开展甲醛、偶氮染料、重金属、pH值、杀虫剂、含氯酚等纺织品生态指标的检测,是全国同类检验机构中最早开展此类检验的机构,其中偶氮染料检测前处理方法曾经在中国纤维检验局举办的全国交流会上进行交流,山东省纤维检验局曾专门派人来青岛纤检所学习前处理方法。近几年,金安组织青岛纤检所实验室参加国内外实验室生态指标检测比对试验,其检测数据均在满意值范围。2004年他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的邀请到南京参加《生态纺织品认证细则》制定专家组,并担任该组织生态纺织品认证专家组副组长,本所实验室也成为其签约实验室。

金安自从担任检验中心主任以来,手把手地教给年轻人检验操作技术,每开展一项新的检测,他都要自己先吃透试验标准,反复做试验,取得满意数据后,再把试验要领和技巧传给年轻人,让年轻人少走弯路,迅速成才。近几年青岛纤检所检验中心招聘了多名研究生,他们有较高的理论素质,但缺乏实践经验,通过金安同志的传帮带,他们都很快掌握了检验技能,并在工作中独当一面。

领军科研创佳绩

金安着眼于提高本单位实验室检测能力,在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论证,建议单位引进了一大批国际先进的检验仪器,在全国同行业中最早开展了按国际生态纺织品标准Oeko Tex Standard 100进行检验的业务,并与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合作将国家标准、欧洲标准、美国标准、日本标准的生态指标进行比对试验,取得了大量的试验数据,为给出口企业进行产品质量把关提供技术支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0年,青岛纤检所为了加强科研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聘任金安担任本所技术科科长,负责科研工作和对外技术咨询工作。上任伊始,他就起草制定了本所《科研工作实施方案》,对科研方向、目标、科研立项申请、组织领导、经费保障、考核奖励措施等事项进行了明确,经所领导审核后形成文件下发,促进了本所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同年度全所共在国内各专业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有《甲壳素纤维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计算机评定纺织品色差系统机器设备的研究》和《纺织品pH值不同测试方法相关性比较》3篇论文被市纺织学会推荐参加全国陈维稷优秀论文奖。在青岛市科技局和市科协共同举办的科技咨询金桥工程评奖中,我所《拉绒类针织保暖内衣面料染色工艺的改进》、《竹炭纤维添加量对织物抗菌性能的影响及指导生产的意义》和《改进工艺提高针织产品色牢度》3个科研项目获青岛市金桥工程优秀项目奖,金安等两名同志被评为优秀组织管理工作者;青岛纤检所被评为金桥工程先进集体。

由他组织申报的《纺织浆料中聚乙烯醇含量的测定》和《计算机评定纺织品色差系统机器设备的研究》两个科研项目在国家质检总局通过立项。

金安还受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邀请与该院合作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不同测试方法的比较》和《纺织品耐洗涤色牢度不同测试方法的比较》两篇论文分别在《纺织科学研究》和《青岛大学学报》这两个部级核心期刊上发表。

服务企业促发展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篇10

1.2课程体系不够合理

目前我们纺织类院校纺织专业一般都设有纺织品设计模块课程学习,但目前该模块的学习内容更多地注重纺织品结构、材料、工艺设计等方面知识,而缺乏形象思维和艺术审美能力的学习,学生毕业后从事的纺织品设计主要指材料、纺织品组织结构和工艺等方面设计,因此设计开发的纺织品无论是在织物外观风格、结构特色还是在花型、花色等方面,都与国外发达水平有较大差距,更谈不上与绍兴文化特色的融合.在实际工作中从事纺织品设计的学生必须要有对美感的把握和艺术创意设计能力,但在目前的纺织专业课程设置上很少有艺术类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由于在教育中过于偏重学生工艺设计与产品结构设计的教育,导致这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较好,艺术思维能力欠缺,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而纺织品设计本质就是一种创造,因此,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同时应加强艺术思维的训练,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从思维方法上养成创新的习惯,并贯彻于具体的设计实践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构思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受企业和市场的欢迎.

1.3复合型师资人才比较缺乏

由于受到传统纺织教学的影响与制约.在师资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出身于传统工科纺织,大部分还是以单一专业背景的专门人才,传统纺织教学模式局限了个体思维的扩展和综合素养的提高.而且有部分从事纺织教学的教师,还是从学生到教师,从理论到理论,很少跨出学校的大门,“闭门造车”、“就事论事”,课程内容各管各讲,缺少市场和实践的锻炼,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当然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需求.

2纺织专业“艺术+工程+设计”的教学改革实践

冲破传统的纺织教学模式,与艺术学科相关知识交叉渗透,围绕突出“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形成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立足地方经济产业需求,发展“工程+设计+艺术”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特色,通过近几年教学和探索,具体实践措施如下:

2.1调整课程体系、加强学科交叉渗透,体现“艺工结合”的办学特色.

纺织教育一般为四年,学生入学时以理工科招生为主,没有艺术基础,要想让这样的学生毕业后既有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又有实际的纺织品设计开发能力,关键是实现学科本身发展的综合化以及课程设置的综合化,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对于纺织课程体系改革,首先要打破传统不同学科间的封闭,加强学科课程之间的逻辑和结构关系,在专业上互相衔接,绍兴是国务院公布的我国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结合地方产业背景和绍兴文化特色,融合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宏观规划,建立注重发展“创新思维“加“实践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我们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除开设纺织材料学、纺织品结构设计、纺纱学、织造学、纺织工艺设计、织物后加工等课程外,同时还加强了艺术类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在专业基础课中开设了色彩、素描、图案、纹样设计、造型基础、电脑美术、绍兴文化历史等课程,以加强学生理性思维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眼光及动手绘制表达能力.在专业模块课程设置上则进一步强化了纺织品设计类课程,如面料花样设计、纺织品造型设计等课程,强化了学生对织物纹样、色彩搭配、美学欣赏能力.同时在专业基础中弱化与纺织品设计关联度不大的课程.如《工程设计制图》、《电工与电子学》、《纺织机械原理》等课程,由必修课改为任选课,供有兴趣的学生学习.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在强调“工程”的同时加强“艺术”意识表现,使培养的学生不仅掌握了对纺织品纤维、染色、纺织产品造型设计等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图案花纹设计能力,将纺织品组织结构设计、色彩设计、面料花型图案设计等与绍兴文化特色充分结合起来,并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出符合潮流和时尚的纺织面料,对传统产业的文化内涵和内在品质的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将纺织面料由“中国制造”转换为“中国创造”,真正实现“艺术+工程+设计”相结合的专业特色.

2.2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要实现知识、能力复合,不是简单地在课程设置上体现艺工课程的共存即可,我们修改了教学大纲,实现了“艺术创意”与“结构工艺技术”内容的真正有机融合,完成学科知识的真正交叉融合.在课程教学上,全面启动“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逐步推行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项目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例如纺织品设计课程,针对企业对面料的质感风格要求,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设计灵感构思,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优势,分组的教学方法、贴近市场的企业导师方式,在不同学科导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团队为单位进行项目设计训练,帮助企业进行系列产品的设计开发,由于不同学科的导师组合,推动了不同学科相关专业之间、专业内部各方向之间的相互开放渗透、优势互补,使学生的实践创新设计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通过与企业合作,使研发产品直接与企业实际接轨,实现实战式、接地气式的,企业能直接使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2.3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建立艺工结合的实践环境.

整合知识结构,建立跨学科专业的实验教学、学科竞赛、毕业设计等实践中心,建立了色彩、素描、摄影、纺织材料结构性能测试中心、纺织数字化CAD设计中心、纺织产品设计中心、面料花型设计中心、纺织品开发中心、时尚创新设计中心、数字艺术设计中心等实践环境,这些艺工结合相互有机融合的实践环境保证了学生成为合格设计师和工程师的多角度训练.在实践环节设置上除了常规的各类实习和课程设计外,还增加了市场和企业调研、纹样调研、纺织品设计开发实训、面料设计师考证要求等实践环节,同时还积极利用绍兴产业发展优势,与当地20多家公司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合作关系.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设立校企合作项目制式的设计工作室,组建由不同教师\不同学生\不同学科成员组成的实践团队,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互通、实验室和工作室兼用的实践模式.

2.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知识领域的多元化和不断更新,对于纺织学科的教师,艺工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和技术审美,首先还应提高教师的眼光和综合素养,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水平和实践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的各种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不同学科教师的组合式授课方法,另外通过邀请企业人才进课堂活动,邀请设计师、企业家来课堂讲课,把他们的最新市场动态、流行趋势、切身体会和宝贵经验传授给学生,利用校内外联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进行原创性面料设计开发训练,提高了学生全方位的创新设计思维能力、综合技术应用能力.

2.5充分利用地方产业优势进一步凝练人才培养特色

本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特色发展需求,强化“艺术工学化、工程艺术化、艺工结合”的培养理念,利用绍兴产业优势,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校企合作办学,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成立校企合作工作室,通过不同学科导师组合,参与学生指导,而且团队中除了纺织工程专业学生之外,还有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等专业的学生共同参加协作,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帮助企业进行系列产品的设计开发,完成从面料创新设计—服装设计—作品动态展示整个过程的表现全套设计项目,设计作品得到纺织服装企业专家的一致赞赏和采纳应用,通过学生的毕业设计和面料设计大赛直接与企业合作,使研发产品直接与企业实际接轨,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导师带学生为企业服务的形式,为本专业在校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与就业平台.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篇11

新中大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石钟韶总裁就《微利时代的竞争策略》做了专题演讲。他指出纺织企业较早进入微利时代。坚持差异化竞争、低成本的竞争策略是纺织企业应对现代市场环境的有效手段。同时,石总指出:不论的差异化还是低成本竞争策略,精细化管理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纺织行业必须从原来的粗放式管理逐渐向精细化管理迈进。而管理的是离不开管理系统的支撑。另外新中大公司的高级管理咨询顾问何立永先生就企业管理咨询与信息化建设的关系时代的关系为大家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篇12

自主创新发展丙纶

多年来,李瑞致力于我国丙纶发展的自主创新。1980年,在广州首届由化纤局总工程师程光炳发起组织的全国化纤学术年会上,李瑞做了“丙纶赴美、日考察报告”。会后应中科院广州化学所邀请,到新会县进行交流,并无偿调拨了一台VC403纺丝机,以支持新会丙纶行业的发展。1984年,由化纤局、化纤学会主办、新会县协办的全国首届“高速纺”学术年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为新会丙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过当地政府艰苦奋斗及李瑞的努力下,先后开创了行业“八个第一”,新会从一个葵乡,打造成今天一个近百亿规模的新兴产业“航母”,2007年,中山市新会区获评“中国化纤产业名城”,这是我国首座化纤产业名城。新会丙纶取得的骄人成绩,李瑞的功劳不可少。

1978年,为落实康世恩副总理关于发展丙纶解决穿衣问题的指示,李瑞针对当时“丙纶只能做编织袋”和“辽化引进纤维级聚丙烯(MI 7扁丝级)不适合抽丝”的问题,主动如实向部领导报告,并代表化纤局提出“在改造辽化聚丙烯为抽丝及同时建设丙纶实验厂”的建议。部党组采纳后,委派李瑞任化工、纺织两部委“丙纶领导小组”的技术负责人,批准她与化工部科技局韩淑君组织中石化等四部委联合攻关。她建议采用中科院化学所小试(CR)发明主技术直接在辽化“一条龙”开发,实现产业化。

1989年,“聚丙烯丙纶级牌号70218和70226树脂研制”的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在全国推广应用,同时率先建成辽化丙纶实验厂,带动了全国丙纶(包括纺熔和针刺非织造布等)行业的发展。自1988年至今,中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共生产三个牌号丙纶级树脂(由MI 7提高到MI 35)52万多吨,占聚丙烯总量的55.63%,累积为企业多创经济效益达10416万元。为此,李瑞在1996年荣获中国纺织总会退休金提高10%的奖励。

1992年,在江总书记、温总理等国家和北京市领导的关怀下,受刘衡副部长的委派,李瑞代表中国纺织总会协助规划,列项管理国家经贸委、教委、中科院“细旦、超细旦丙纶长丝及制品的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化“产、学、研”首选项目。南北协作东华大学与广东富华、中科院化学所与北京涤纶(丙)实验室等分获1994年上海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发明金奖、1996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97年国家经贸委“八五”国家技术创新优秀项目奖,并加以推广应用,推动差别化率由15%提高到25%,2009年达到了46%。2005年我国差别化纤维中细旦、超细旦,涤(丙纶等)比例最大,为150万吨,2010年达到210万吨。

致力于聚酯大型化和直纺技术

针对国内几套规划新建聚酯项目单线规模偏小(10万吨)和直纺技术的发展。会后,在李瑞的指导下,阿城龙涤率先建成聚酯大型化(12万吨)和1.5万吨直纺长丝及3.5万吨直纺短纤维生产线,被评为“八五”优秀技改项目。

1998年,李瑞与中国化纤工业协会联合主办、阿城龙涤协办,召开了阿城全国化纤学术年会。她组织现场参观,对海南等地进行技术支援,并向全国同行推广应用。目前,由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牵头组织产学研合作,国产化工程开发,聚酯平均单线规模已达40万吨。“九五”至“十五”期间单位投资成本降至1/10,并已出口创汇,PTA单线规模已达100万吨,为缓解原料进口压力做出很大贡献。涤纶长丝占涤纶总产量64.2%,其中直纺长丝占80%。经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牵头合作国产化开发,其成套技术设备覆盖率已占全国长丝生产设备的70 %,并已出口创汇。直纺短纤维达90%以上,涤纶占化纤81%,成为中国化纤第一大品种,涤纶产量占世界涤纶总产量的69.1%。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1990年8月9日,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纺织部科技委副主任梅自强主持召开了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和北京市纺织工程学会联合专场报告会,邀李瑞作率纺织工业部代表团首次参加第五届加里宁国际化纤会议的“赴苏考察报告”。会后,李瑞关于发展“特种化纤”和“粘胶长丝连续纺工艺”的建议被化纤局采纳。随后,她参与组织了一系列技术交流、出国考察、来华讲学和选项、选点、选技术路线等活动,并立项支持推动产业化。粘胶连续纺长丝占长丝产量的1/10。新会彩艳和烟台氨纶经过十几年探索,“自主开发,洋为中用”,研制成功间位芳纶1313耐高温纤维,现已形成几千吨的产能,用于军工和民用特种防护用品等,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并已出口创汇。

在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学术委员会统一部署下,李瑞及化纤专业委员会积极组织撰写论文,为行业领导建言献策。她先后发表了60多篇论文,在1989年学术年会上发表的《2000年化纤新品种和生产技术发展探讨》论文获第一届陈维稷优秀论文奖。文中的建议得到领导重视。先后参与组织纺织工业“八五”和“九五”科技发展战略研讨会,出版了两部合著。协助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组织陈维稷优秀论文奖和化纤论文初评。李瑞还加入中国科协和全国妇联;中国工程院农林、轻纺、环境工程学部和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碳纤维”项目组组织的(1993年、1999年和2009年)学术年会并,文中指出:早在1985年,美国已有1586.5吨碳纤维CF和815.4吨对位芳纶(Kevlar)复合材料(ACM)用于国防(航空、航天、导弹和军用飞机)。2009年9月应邀作为大会专家委员会专家,李瑞参加《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化建设和应用技术》研讨会,发表了《战略高技术碳纤维发展现状和建议》论文,会后选登在《化工新型材料》杂志(2009、10、vol、37 №10)。

2001年,李瑞代表化纤学术界参加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代表团出席了香港亚洲第六届纺织服装学术会议。2005年应邀任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由东华大学环境学院承担的《21世纪纺织行业所面临的水环境问题及对策》项目评审组组长。2007年,李瑞代表纺织学术界应邀参加了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组织的第七届光华工程科技奖评审工作任评委。2010年,她应邀出席了由上海市政府、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东华大学承办的“东方科技论坛”――生物质纤维和生化原料研讨会。

李瑞与陆俊逸秘书长、刘振中院长共同倡议召开国际化纤会议的建议被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何正璋副部长采纳后,从1985年起连续参与组织了三届(1、2、3届)北京国际化纤会议,至今我国已成功举办了十六届。30年来,国际合作扩展,国际地位提升,中国化纤工业与世界直接关联度已达47%,若包括原料和下游产业链在内,其关联度已达87%。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篇13

关键词 用工短缺;纺织业;转型升级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EYD045)。

作者简介:张洪营(1980—),男,山东济宁人,硕士,讲师、经济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

0 引言

山东省政府日前通过《山东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提出要实现从纺织服装大省向纺织服装强省的跨越的目标,为我省纺织业指明了方向。山东省是我国纺织大省,也是中国纺织服装重点生产基地,纺织“上青天”就包括我省的青岛。然而近年来受到国际经济危机、国际贸易摩擦、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劳动力短缺及价格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山东省纺织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针对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对其深入研究将对我省纺织业顺利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加快转型升级,提出转型升级的优化路径。通过阐述用工短缺产生的动因,分析用工短缺对我省纺织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提出基于Rajagopalan&Spreitzer企业变革模型和Humphrey和Schmitz升级理论的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的优化路径。

1 用工短缺

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但随之明显暴露出用工短缺的问题,给企业的正常生产和扩大规模带来很大影响。用工短缺主要指“民工荒”,正式提出“民工荒”这一概念是在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后,媒体开始关注这一现象,一时间“民工荒”成为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并逐渐进入学术研究领域。

自2004年出现“民工荒”问题以来,国内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学科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对其认识逐步深入。陈民强(2005)指出民工荒的根源就是权利荒,并从劳动就业权益保障的不平等、受教育权和发展权的限制以及社会安全感的缺失三个方面加以说明。李宝元、王泽强(2009)认为“民工荒”主要不是一种总量上的劳动力短缺,而是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在中国经济发展特定历史阶段上的凸显,且表现出显著的区域性渐进扩散性、素质结构矛盾以及年龄性别差异性。贾先文、黄正泉(2010)就认为民工短缺实际上是权利短缺或制度短缺,是民工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用脚投票的一种理性选择。简新华(2010)认为民工荒是与劳动力供求和价格有关的因素,因而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王呈斌、毛晓燕(2010)通过市场问卷调查分析了“民工荒”的现状、特征,认为劳动力流动相对收益减少是其根本原因。综合国内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可以现阶段用工短缺现象的存在的必然性。

2 用工短缺对我省纺织业的影响

2.1 积极影响

用工短缺在短期内会造成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将迫使制造业进行产业升级,推动企业转型,彻底转变盈利和发展方式,并通过行业洗牌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茅于拭(2011)指出,那种认为工资上涨会使中国丧失比较优势从而阻碍经济发展势头的观点是短视的,从长远目标来看,“民工荒”带来的工资上涨正在帮助产业升级这一经济结构调整的实现。同时他认为,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办法不是勉强保持低工资政策,而是进行专业升级,减少劳动力的使用,靠技术和创新提升企业的附加值比例。

2.2 消极影响

用工短缺不但减少了企业可以雇佣到的劳动力,也降低了可雇得的农民工的素质,从而阻碍了企业生产过程的持续协调开展,降低了企业利润的提高和生产积极性。

用工短缺带来的劳动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削弱了我省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使得部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西部甚至国外劳动力更便宜的地区和国家转移。伴随产业转移将会使得我省在纺织业的投资不断减少,最终出现行业性或地区性产业空白现象,影响我省纺织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 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路径

山东省政府日前通过《山东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提出要实现从纺织服装大省向纺织服装强省的跨越的目标,为我省纺织业指明了宏观方向。根据微笑曲线理论,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的体现在两端的研发和品牌,而处于中间的制造环节附加值最低。微笑曲线理论为我省纺织业提供可供参考的具体的转型升级方向。

为了使我省纺织业顺利的转型升级,根据Rajagopalan&Spreitzer企业变革模型和Humphrey和Schmitz升级理论,本文提出了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的优化路径如图1。Humphrey和Schmitz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升级的理论路径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链条升级的方式。

3.1 变革企业理念

根据Rajagopalan&Spreitzer企业变革中过程变革理论的阐述,企业变革遵循:解冻—变革—再冻结的三过程。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短缺导致用工成本上升,开始解冻,劳动力成本优势消失,企业丧失竞争力,为了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变革,变革理念先行。

企业改变过去低成本、低利润的传统观念, 转移到高利润、高附加值的价值观念中来,引导企业在体制机制、管理制度、组织形式、企业文化等方面创新。不断增加企业的品牌内涵价值和内涵,为企业的业务优化和战略转型做好准备。

3.2 实施业务优化

纺织企业实施业务优化战略,实施品牌发展、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人才发展“四大”战略,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纺织企业加快推广节能环保工艺技术,发展新型纤维、差别化纤维、功能性纤维、多组分纤维面料的染整以及特殊功能整理;同时加强复合技术、功能性整理技术、整体成型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进一步提高产品档次,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企业的创新内涵。

3.3 加快战略转型

在企业理念变革和业务优化的基础上,加快纺织企业的战略转型,提高企业的产品研发能力,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依托青岛大学部级新纤维材料技术中心,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提升纺织企业核心竞争力。

加快战略转型,实施品牌建设战略。加快品牌创新,由品牌加工向自主品牌转变,提升和扩大大众时尚品牌产品制造,借助国际品牌构筑我省服装的顶级品牌和一线品牌。

加快战略转型,实施市场优化建设。积极与国内外知名网络经销商合作,拓展产品销售渠道。通过合资、合作、自营等方式,建立和进入主流销售渠道,提升市场占有率,从而建立完善的市场网络,增加市场份额。

3.4 优化企业管理

在业务优化的基础上,优化企业管理。积极引入和采用国际先进管理模式,推行卓越绩效管理,促进全行业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大自主品牌培植力度,加强产品设计及系列产品的配套开发,坚持走新型制造、精品制造、高端制造道路,把山东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高端服装制造基地。加强新型管理人才培养,不断提升管理者的素质,开通管理者的视野,为纺织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3.5 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根据Rajagopalan&Spreitzer企业变革中过程变革理论的阐述,企业变革遵循:解冻—变革—再冻结的三过程。纺织业经过优化企业管理和实施战略转型,依托我省纺织业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装备优势、文化优势、区域品牌优势,加快发展纺织服装、印染、新型纤维和产业用纺织品业,从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阐述用工短缺产生的动因,分析用工短缺对山东省纺织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出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性,基于Rajagopalan & Spreitzer企业变革模型和Humphrey和Schmitz升级理论,提出了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的优化路径。我省纺织业通过变革企业理念、实施业务优化、加快战略转型、优化企业管理,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从而保障我省纺织业在用工短缺背景下顺利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陈民强.“民工荒”的根源是“权利荒”:兼论农民工权益的维护[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4):13-17.

[2]贾先文,黄正泉.“刘易斯拐点”离我们究竟还有多远[J].统计与决策,20010(15):76.

[3]李宝元,王泽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契机:关于近年来“民工(技工)荒”现象的劳动经济学分析[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3):64-68.

[4]简新华.“劳工荒”的原因、利弊分析与合理应对[J].中国经济问题,2010(3):9-13.

[5]王呈斌,毛晓燕.后危机时代民营企业“用工荒”现象探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4):74-79.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