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中外美术欣赏论文实用13篇

中外美术欣赏论文
中外美术欣赏论文篇1

一、继承传统 推动学科

撰写“音乐欣赏”类书籍的传统不仅在国外盛行,在中国也自古有之。中国古代文人在品乐中留下了精彩文献,老庄的“大音希声”、孔子的“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等赏乐格言已为世人所熟知。进入20世纪后,随着西方专业音乐理论的传入,中国的“音乐欣赏”领域进入新的境界,黄自的《音乐的欣赏》(1929)等系列著述的诞生就是早期的代表[3]。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音乐欣赏领域更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海文艺出版社组编的《音乐欣赏手册》(1981)内容丰富、文笔活泼、实事求是、编排新颖[4],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1982,1991年又出续编)注重知识理论与技术分析相结合、内容形式与辩证关系自然地结合、知识介绍与审美认识、艺术想象启发相结合[5],孙继南的《中外名曲欣赏》(1985)通过通俗的笔调、深入浅出的介绍,喜闻乐见地评介了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和艺术流派音乐名家的声乐、器乐作品(见赵?h序言),杨民望的“世界名曲欣赏”系列(1991)等,将中国在“音乐欣赏”领域的探索逐步引向纵深。

近年来,“音乐欣赏”类的著述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如:《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江明???ⅰ妒澜缑???d指南》(杨雁堤)、《中外名曲欣赏》(邹燕凌)、《中外名曲50首欣赏》(张鸿玮)、《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张志军)、《中外名曲欣赏指南》(宋申)、《中外名曲100首欣赏》(杨惠芬)、《中外名曲赏析》(王盛昌)、《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冯步岭)、《音乐名作赏析》(张文元)、《中外经典音乐欣赏》(周世斌)、《音乐名家名曲•中国篇》(王安国)、《中外音乐名作选析:1. 2.3》(王少华)、《中外音乐名作赏析》(朱之谦)、《中西名曲欣赏》(关伯基)、《声乐作品欣赏》(武兰平)、《世界名曲赏析》(李虻)、《音乐欣赏》(张旭)、《中外名曲赏析》(茅原)、《外国音乐欣赏丛书》(人民音乐出版社编)、《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湖南文艺出版社编)、《交响音乐名作鉴赏》(胡企平)……另外,以辞典形式对中外音乐作品进行鉴赏评介的还有缪天瑞的《音乐百科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罗传开的《外国名曲欣赏辞典》(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罗忠?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林逸聪的《音乐圣经》(三卷本,华夏出版社1999、2000)等,著述虽然繁多但良莠不齐,比如:有人对《现代音乐欣赏辞典》所做贡献的高度赞扬[6],而有人认为《音乐圣经》是“快餐时代的低劣出版物”[7],《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是“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8]。而在期刊的研究文章方面,据笔者统计,从新中国建立后至今的见诸于刊物的“音乐欣赏”类的论文就有6千余篇,是所有音乐研究中最为兴盛的领域。这些论文有涉及到具体作品欣赏的,有以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角度予以解析的,等等。

这些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一方面表明“作品欣赏”在音乐传播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必将促使人们去深思“音乐欣赏”应具有学科化建构的意识。否则,欣赏类著作的撰写必将停留在重复的层面上,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大众对音乐文化传播的渴望与需求。《李鉴》的出版可说是应时代之需进行的较好学理探索的成果之一,它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规划教材,集合了音乐院校和综合院校“音乐欣赏”的一线授课教师,把编者们多年来对该领域教学的有益经验进行整合,编写中表现出“教材”所需要的普适性、进阶性的特点从而展现出较强的个性特色。它按照课堂教学的规律来分类不同专题,每个专题又“有史有论”、“有个案有线索”。它以音乐体裁的专题史发展为形式,将散性的个案鉴赏整合为可供学科化教学实施的艺术专题。书中内容既有宏观历史线索的勾勒,又有微观作品的音乐内涵解读,尤其注意了选修课的广宏涵盖面和对象的特殊性,其施教对象并非只考虑到音乐专业学生,文科诸专业甚至工科院校也是其涵容的对象。这些教材化的建构特点是李宝杰、冯立斌、齐宜婷、唐继凯、夏艳洲、王青等编者深入认识“音乐欣赏”既往学术成果,整合优化其精要,是在新时期的学科化发展理念下所做出的探索。这一探索既有教学讲解中的历史性价值评判,又有学科视野下的进阶性、整体性、艺术性,还依据学科发展特点注重了学术规范的要求。这一探索把音乐技能培养与情感心理引导相结合,在音乐耳朵感染中接受文化、历史与生命律动的音韵美。它以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以学科教学实践所需要的规律进行整合、优化,从其论述线索中可以看出它对“音乐欣赏”学科建构的推动性贡献。

二、观念新颖 构思精巧

拓展阅读视野和促进音乐文化发展是《李鉴》在编写观念上给读者的印象之一,而以音乐体裁为艺术单元、以历史纵横向的音乐学理比较是其构思上给人的特色之处。其构思的精巧在于不同于以往个案解读,而是以专题历史沿革为导引的论述线索,这就涵盖了学术极为丰富的信息,还以“延伸”阅读的补充方式扩展其正文之外的内容,使个案解读的鉴赏中增添了宏观的学科涵容广博。而这些观念和构思又是为其欣赏的专业课程化教学服务的,它不同于以“单曲介绍”为形式的、辞典式的“音乐欣赏”著述。

从观念上看,《李鉴》从影响爱乐者审美情趣的深层机理出发,进行音乐欣赏表现方式的挖掘,对音乐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古今中外经典作品进行了技术性的解读。它体现了音乐欣赏在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上的实践[9],注重音乐作品的技术信息解构,注重对象的艺术品格剖析,尤其以爱乐者的知识建构为技术解析对象,以雅俗共赏的叙事方式展开其逻辑层次。

《李鉴》既有整体编写的统一性控制,亦有个案性格化的叙事展开。这种控制与展开都是编写团队深入理解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优点而作出的学科化建构。如“管弦乐”部分,编写者将其分为以序曲、组曲等形式的“管弦乐”和以多曲哲理联缀的“交响乐”,这一区分既有传统的习惯又有学理的技术细分,体现出明确的整体与个体关系。在欣赏导引部分,编者以交响乐历史发展为宏观线索梳理,给读者建构起观念上的初步印象,从词意、乐意、乐史的层面为读者建立起了交响乐这一体裁的学理知识,这为后续的“名曲”技术层面的解读铺垫了基础。在《艾格蒙特序曲》个案的技术解读中,编写者以歌剧的戏剧结构为基础而将音乐结构的发展置于主题思想的层次剖析之中。这种个案的叙事在宏观的知识导引下逐步引申展开,将贝多芬作品有的“英雄性”乐意及其思想逐层渲染。这种编写观念和构思是着眼于学科教学的实际,立足于学生乐思的接受实践过程,由此彰显出《李鉴》编写的特色。

三、体例独特 结构清晰

体例的创新是《李鉴》给笔者的第一印象,其体例以“艺术歌曲”、“器乐独奏”、“歌剧”、“室内乐”、“管弦乐”等体裁为结构单元,以中外音乐经典作品为个案内容为叙述逻辑,将各体裁的历史和技术特点娓娓道来。而每一部分又细分为多节,分述不同内容的代表作。这样的论述方式除了给人以体例独特而有别于以往的“音乐欣赏”,还在结构上以层层递进的展开给人以线索清晰之感,而章节式的体例有助于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延伸的推荐曲目又有了“课外作业”的意味。每章的“欣赏导引”除了给人以体裁专题史的知识铺垫外,还给教学过程的导入注进了理性逻辑。

以国民音乐素质的培养、音乐审美接受的理论与实践的层面看,《李鉴》从每部作品的作者、背景、戏剧结构等方面来层层推进,将普通音乐课程新标准、艺术课程实施规律予以“音乐欣赏”化的贯彻。这一强调音乐审美来推行新时期乐教核心的方式,使《李鉴》的体例具有了宏观学科视野下的具体课案实践的探索意味,这与音乐欣赏的学科发展背景是相合的,体现出欣赏的目的、内容、过程乃至逻辑这些新时期对音乐欣赏学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10]。

如《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它以艺术歌曲的历史发展为“欣赏导引”,以“德奥”、“意大利”、“法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别为结构单元,对艺术歌曲的经典作品进行了鉴赏。编者以艺术歌曲发生发展为出发点,以历史进程中的不同国家各领的艺术歌曲鉴赏为突破口,将作品进行技术解析,并结合歌词意蕴对其抒情性特质进行了阐释。

如果从教学的角度看,《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叙论结合、层层展开、灵活多变地将教学过程所需要的知识与技术呈现出来。这种体例和结构有助于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步骤推进,也符合不同教学单元的个性展开。其思路之清晰、叙事之独特是《李鉴》最突出的特色之一。

四、阐释精到 引领乐品

音乐欣赏是一种在娱乐基础上的深刻社会素质建构的有效艺术形式,它不仅是一项审美实践活动,还是一项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它既是音乐实践的最终目的,又是推动时代音乐发展的力量[11]。一部优秀的“音乐欣赏”论著就是社会审美引导的美丽风景。要达到引领思想风尚的艺术效果,光依靠作品的视听还无法达到准确表意的目的,其中精到的欣赏理论阐释是必不可少的。

《李鉴》的阐释精到首先表现在每章的标题上,如:“乘着歌声的翅膀”——抒情歌曲、“魔鬼的颤音”——器乐独奏、“今夜无人入睡”——歌剧精粹、“如歌的行板”——室内乐等。这些标题多以各体裁的经典作品为指代,使标题的指向性意图明了,直达乐意,文风活泼,加强了“娱乐性”阅读的情趣。

阐释的语言风格也是《李鉴》阐释美学的表现形态之一。如:对江文也的《台湾舞曲》 的论述,编者引论到:

20世纪早期是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发生碰撞的特殊阶段,由于多变的局势动荡,致使一些较早踏上现代音乐之路,在那个时代华人音乐家阵营中并不多见的,本该成长为世界级的作曲家,或者说已经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世界影响的作曲家,却过早地断送了艺术生命,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这就是本节所要介绍的台湾籍作曲家江文也的艺术道路及其惊世之作交响诗《台湾舞曲》(《李鉴》第191页)。

这段引论以简略的笔墨将《台湾舞曲》的创作背景及成就精要地呈现出来,其后,论述以“追随世界音乐潮流,追求奇特的形式结构,探求新的音响”为作品技术阐释中心,将这一创作阶段中的江文也的曲作特色呈现开来。阐释中,编者以结构内容的逐层表达为逻辑层次,如在乐曲的开始处所鉴赏的内容,它解析出《台湾舞曲》的“有意打乱旋律节奏的轻重关系”的特色,并就此延展出乐曲整体性的节奏形态特质;又以回旋曲几个插部的节奏和旋律形态特征,来说明乐曲中所运用的印象派手法的娴熟,表达了作曲家深情款款的故土情怀、对民间音乐的主动发展以及对管弦乐创作的技术和思想。这种以技术解读为中心,以作品特色和思想的呈现为延展,以结构层次的挖掘为逻辑线索,《李鉴》的阐释可谓精到。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艺术接受的本身也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带有主观能动性和批判精神的再创造活动。[12]而音乐欣赏是要在音乐形式内容的解读中寻求的思想的启迪和升华,把音乐作品描绘的意境与欣赏者的情感触动相对应[13],遵循创造美和接受美的规律是音乐欣赏阐释的基本准则,只有精到的乐意阐释才会触动品评音乐的美感境界。《李鉴》的阐释中注意了乐意内涵的直观性表达,如在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合唱》的阐释中,《李鉴》从音乐主题的造型分析入手,结合启蒙主义的思想背景,将席勒的诗意和贝多芬的乐意进行了对照直至解读,展示出作品中“欢乐”的思想主旨,使听乐者感受到作品中崇高、雄伟、博大和恢宏的乐境,从而感染聆听者的思想,在忘我的审美体验中获得精神的提升(《李鉴》第200页)。从这些阐释可以看出《李鉴》中的鉴乐思想,其主旨和终极目的是为接受对象精神境界的提升创造了条件,文中立意可见一斑。

《李鉴》其它方面的特点还有很多,如:谱例遴选适当、文笔流畅活泼、论述由浅入深、图文并茂等。这些特点都将使其“音乐欣赏”的诠释具有学科化、学术化、艺术化和可读性特色,必将使读者更能从中感受音乐欣赏的理论价值和艺术美育贡献。

当然,作为初尝音乐欣赏新形式的学科化实践,《李鉴》也并非完美无瑕。比如:从总体上看,它在细致展示音乐作品创作过程的同时,导致其背景知识部分的展开过于繁琐,这一“喧宾夺主”的“展开”影响了所要进行的技术解读等主体部分的展开;从局部来看,编者将拉赫玛尼诺夫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门德尔松的《c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作为室内乐的体裁,这显然不适合编者对室内乐体裁的界定;而局部比例失衡也限制了某些体裁解读的正常展开,如对音乐剧部分的阐释,《李鉴》只用了《演艺船》之“老人河”、《猫》之“回忆”、《音乐之声》之“孤独的牧羊人”三曲具有片面性无法全面展现处于“朝阳产业”发展态势中的音乐剧艺术的音乐风采。这些欠缺如能在将来的修订中予以调整和完善,可能会使《李鉴》走进更多的教学课堂,并为更多的赏乐者所喜欢。

参考文献:

[1]赵?h.中外音乐欣赏-序[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1.

[2]钱仁康.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总序[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2-3.

[3]冯长春.黄自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及其本质探微[j].中国音乐学,2000(3).

[4]晓耿. 简评《音乐欣赏手册》[j]. 人民音乐, 1982,(11).

[5]沈念慈.寓深于浅 博约相照——简评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j].人民音乐,1985(8).

[6]王震亚.世界现代音乐的投影——《现代音乐欣赏辞典》简介[j].中国音乐学,1998 (1). 汪申申.全方位了解现代音乐的良师益友——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j].人民音乐,1998 (2).

[7]刘诗嵘.误人子弟的“圣经”[j].人民音乐,1996(6).

[8]刘国杰.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评《中国民族音乐欣赏》[j].中国音乐,1992 (4).

中外美术欣赏论文篇2

高中美术欣赏课的开设是要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以及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本文就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有效提高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策略。

1 提高教师自身的艺术素养

新课程改革无论作何改新,如果脱离了教师这一最基本的要素,脱离了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将如何去实施新课程?就不可能发挥新课程所带来的优势,特别对于一个美术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因此作为课程改革中的美术教师基本素养将面临新课程的挑战。

教师是美术教学活动的主体,首先扮演的是文化传递者的角色,然而,多数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并不关注作品的创作文化背景,教师自身也缺乏对当前的文化背景及这一背景对美术教育的认识,这一现象也足以说明,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提高自身艺术素养迫在眉睫。那么,如何提高美术教师的艺术素养呢?

1.1 美术欣赏课的学科特征要求美术教师有丰富的美术史、美术基础、美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理论知识的素养以及同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提高美术教师对美术学科的认识。

1.2 作为美术教师还应当形成现代文化心态,广泛的了解和接纳来自不同时代、社会、艺术流派的美术作品,形成一种建立于世界文化基础上的审美文化态度。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必须多渠道接受不同美术信息:例如:参观博物馆,大型展览,艺术交流、利用网络资源等,这样即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又了解了当代美术的特征,从而学会鉴赏和评论,从而加深对美术的理解。此外,还要积极思考、探索、交流,以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来迎接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挑战。

2 把美术常识学习和作品欣赏并重

美术常识就是关于美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艺术语言等,美术常识重在研究美;美术欣赏是一种视觉心理活动,重在感受美。如果美术欣赏课只重视作品的直观感受分析,而忽视了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其结果必将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欣赏方法难以掌握,欣赏能力难以形成。美术欣赏只能是停留在简单的肤浅的层面上,相反高层次的美术欣赏应以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为理论支撑而得以实现。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由于学生缺少美术欣赏的理论知识、方法和经验,在面对一件作品时,只会用现有经验来判断:“像不像”“画的是什么”“好看不好看”等审美态度来对待,这只能使美术欣赏活动误入歧途。如:欣赏史前美术雕塑作品《维林多夫的裸女》,若以像不像去评判这件作品,而不以作者为何对女性的生理特征进行极度夸张的艺术处理方面去研究探讨和分析,学生是不会正确理解这件作品的。同样,以“好看不好看”来评述美术作品,对高中生而言可以说是肤浅的,我们知道,“美”给人的感受是多样的:有和谐美,悲壮美,崇高美,有形式美,也有内容之美。美具有多元性,复杂性,不少的“美感”是通过不美的形式来表现的,如蒙克的作品《呐喊》,正是通过极不协调的色彩和近乎可怕的形象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画家在这里可以说是以视觉的符号来传达听觉的感受,把凄惨的尖叫变成了可见的振动,画面上的情感被推向了极致,使压抑的情绪在此得以释放而获得特有的“美感”。所有这些,若不通过美术基础知识,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而以像和不像,美不美去评述它,美术欣赏将难以收到实效。

3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欣赏教学理念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大致分自由欣赏式、理论阐述式和欣赏启发式三种。自由欣赏式就是学生自由欣赏作品,教师不作任何指导,这种方式缺少教师理论指引,学生欣赏欣赏作品受到较大限制,很难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效果。理论阐述式就是教师对作品进行理论阐述,学生跟教师的理念进行作品赏析。这种方式忽视了学生作为欣赏主体的参与主动性。而欣赏启发式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通过提示、参与分析、组织讨论等手段来让学生自我感受分析作品,做出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这种方式真正体现了学生自我感受、欣赏、深入理解作品的主体参与性,从欣赏中掌握方法,让学生从无序、被动欣赏中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欣赏的主体,最终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启发式教学策略可通过“直观感受――参与分析――比较评价”的过程来实现。首先让学生对作品进行直观的观察和感受来获得对作品的第一印象:教师在学生直观感受作品前不应对作品加以任何形式的阐述和评论,以免造成学生的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禁锢从而形成定势思维。第二阶段参与分析,即理性分析阶段,教师在学生获取、感受作品的外部形式美的同时,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从作品的题材、造型、明暗、色彩、空间、肌理、风格等方面入手作初期的分析,进而逐渐由表及里的推进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形式的研究,最终引发对艺术形象构成和思想内涵的理解。在分析过程中,教师适时提示,启发、引导学生感知、分析作品,让学生从分析中掌握方法。第三阶段比较评价,经过对作品的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后,引导学生再次深入认识作品,对同类不同时期、不同类同一时期的美术作品进行分析比较,可以清晰的感觉到美术史发展跳动的脉搏,增强学生对作品的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及审美素养的提高。

同时教师应强调学生扭转“课本上的见解都是正确的‘被动式’”的观念,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我见解,教师切不可求全责备适时给予肯定(至少学生进行了主动思考,教师做正确引导即可)。总之,只要教师做到心系学生,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联系学生实际,积极实践,大胆探索,紧紧围绕素质教育,一定会在美术欣赏教学领域中大有收获的。

通过以上的课堂教学实践,我认识到:美术欣赏没有固定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只要运用辨证的思维和事物普遍联系的规律,积极探索有效的美术欣赏教学的策略,这样教育教学中存在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 《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外美术欣赏论文篇3

(一)美术欣赏所处的阶段

我国美术欣赏课开设较晚,从事美术理论的学者也相对较少,大多数学习美术的人都选择了绘画等实用性美术,从而使美术欣赏的发展相对落后。然而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推动,文化艺术也在不断地与国外先进的艺术相碰撞、沟通,我国的美术欣赏已提到了日程,但在很多高中学校,美术欣赏课程的开设仍处于普及阶段。

(二)学生、家长、社会对美术欣赏课的重视不够

自2003年美术欣赏课被纳入到全日制普通高中(必修)课以来,虽然从体制上让美术欣赏课的地位有了很大改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旧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这一课程的认知。很多学生认为美术欣赏课很重要,但与高考有关的课程相比却不如后者更加实际,他们有的认为美术欣赏只是一门副课,不需要学习;有些老师和家长也一味追求孩子在语文、数学、外语方面的成绩,对美术欣赏课程的重视无从谈起。

二、美术欣赏课的重要意义

(一)陶冶人的情感

教育者在教育方面的口号是要求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和智育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两者又互为个体,同为整体。德育和智育在道德规范和知识体系两者之间虽各成一体,但彼此又相互作用,就如理性与情感,同等重要。作为美育的美术欣赏教学,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更有利于培养人的感情。

(二)发展主体性

美术欣赏课是让学生通过形象的、感性的、直观的方式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从而使个体获得审美的愉悦感。这种审美的愉悦不是外在强给予个人的,而是其个体自身从内而外的一种心灵体会。通过美术欣赏,我们可以自由地感受美的存在,不需要外力的强迫与诱惑,因为审美的需要都会使自身的能动性参与到其中,因此,不管是在欣赏还是在创作中,只要个人具有主体意识,其审美活动都可以更好地进行。

(三)培养人的个性

作为美育的美术欣赏课,可以发展人在审美等方面的个性。通过美术欣赏课,学生可以培养自身的个性。人只是一个客观存在,活生生的、感性的。理性的寻求都是以抽象为特征,更具有普遍性和确定性。在个体审美的过程中,人可以获得独特感受,并将其展示出来的,形成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特性。笔者认为,美术欣赏不追求观念的同一和确定,具有独特性,才是美术欣赏的真正价值所在。

三、采取积极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品评

在很多美术欣赏课中,教师的讲授方式过于专业和单调会使课堂氛围越来越枯燥,学生与老师之间互动得少,这样学生不仅不能感受到美术作品的美,反而会觉得乏味、疲惫。学生没有精神,缺乏兴趣,何谈欣赏?学生的自主性取决于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因此,提高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欣赏与品评,是美术欣赏课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很多美术作品,课本上并没有进行过多的背景阐述或者内容剖析,完全通过学生自己去感悟,老师如果把作品展现出来,仅仅从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解释和欣赏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们听着也觉得非常抽象,不容易理解,无法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这时换个角度,教师从美术作品的情节入手,介绍有关这幅作品的故事和趣闻,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致。如在欣赏《达芬奇的晚餐》这幅作品时,老师应先介绍作品所要表达的故事情节,然后分析其艺术性,学生们被带入到情境中,那么情节会自动引导他们去关注情节冲突,深入其境去欣赏,这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注重比较法教学

美术欣赏教学中,比较法教学是一种很实用、很有效的方法。学生们可以通过多方面的比较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比如,风格流派、艺术种类、文化背景及不同艺术家之间的比较,都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去了解作品。这种比较方法有很多种,而且更直观。通过比较,学生能够多角度、多方面地、在不同作家的不同作品中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学生掌握美术欣赏的知识理论,使理论形象化,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内涵。

(三)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

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以教师的传授、学生的练习和巩固为主,这种以传授知识来培养学生素质的教学模式理性的知识太多,感性的材料少,且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多媒体教学显得越发重要,它用立体的、动态的、全面的、连续的方法贯穿于整个美术欣赏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利用多媒体的形、声、色,形成有机结合,让学生从各个角度都可以看到清楚的画面,因此不会失去兴趣。美术欣赏在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中,应该适当加些背景音乐的衬托,根据讲授内容的需要,可以充分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做到听觉与视觉结合、情景交融。

结语

总之,在美术欣赏教学的过程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需要多方的努力,更需要学生与家长和社会的广泛重视和关注。让学生在艺术的殿堂里感受美、享受美,是所有教育者的共同责任。

参考文献:

[1]何媛媛.浅析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教与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7).

中外美术欣赏论文篇4

著名艺术社会家豪泽曾说:“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欣赏是情感复杂的审美思维活动,其价值是任何艺术技巧的实践所无法比拟的,小学美术欣赏教育中,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

(1)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2)儿童在欣赏过程中,往往注意某个细节的观察而忽视整体或注意整体而忽视其它。(3)儿童在欣赏过程中,通常是凭第一印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无意识属性强,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4)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5)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视觉记忆常常需要伴之以听觉记忆,尤其是欣赏古今中外名作,没有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儿童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也不会很深。

2.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途径

2.1回归到特定的人文环境中。在美术欣赏教学时,教师可介绍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相关的历史故事,加深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如青铜器、秦俑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国山水画体现了意境和神宗意识,古希腊艺术体现了崇尚理想与科学的精神,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作品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2.2融入更多的生活元素。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生活中的美术现象俯手可拾。在进行美术欣赏教学时,我们可以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创造出一个宏观意义上的美学情境。 走出教室。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中走走,让他们分析、评论校园建筑的布局和特色,或是每个人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建筑进行全方位观察。这样,学生对他们原来比较熟悉的审美对象会产生新的兴趣,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可以回归自我。欣赏既是一种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也是一种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我们可以创设各种条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情景,以学生所熟悉的景和物、人和事、学习和生活为载体,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绪场。

2.3提供多元化选择。作为素质教育一部分的美术教育,提供选择的方式可以是多元的。既可以展示几幅同一主题不同时期的作品,让学生寻找绘画技法的演变过程;也可以展示同一时期不同主题的作品,让学生寻找内在的联系。

2.4充分利用各种感官。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的约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的约25%,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知识的工具就能记忆65%。因而不能把美术欣赏弄成一成不变的视觉活动。而要加强视觉以外的其他感官的感受,从嗅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去建立立体体验,全方位地把握事物的特征。

2.5带着问题欣赏。问题意识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促使良好的个性发展,因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美术欣赏教学中重要的教学任务。

2.6提供交互式平台。课堂是交互式的主平台。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讨论,在讨论中欣赏,通过反复的赏与评,既能够解决一些欣赏中的问题,又能够增进学生间的合作。可以从感官感受到的层面开始,对作品的题材、主题、造型要素(色彩、线条、形状、肌理)与形式等进行讨论,进而讨论作品的技法特色、作品中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间的关系。还可探讨作品的风格,探讨作品的内涵,即感情、观念、思想等。

2.7引入多媒体。欣赏本身需要有强烈而直接的视觉感受。而多媒体具有强大的图形功能、丰富的色彩和逼真的音响效果,能以多种方式传播信息,并能提供友好便利的交往方式。对美术欣赏课有重要的辅助教学作用,在教学演示上达到了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3.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

3.1专题欣赏课。专题欣赏课是课堂教学的方式,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主要形式(我们前面例举的内容都是专题欣赏内容),它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欣赏的课业。进行专题欣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谈话法、讨论法、伴音、放录音、幻灯等手段调节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可采取分析一幅作品后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要启发儿童观察分析,鼓励他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积极讨论。

中外美术欣赏论文篇5

一、高校大学生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的基本特点

1.高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是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美、感悟美,进而提高审美能力的一门课程。它主要是通过对具体美术作品的解读和赏析来揭示出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使他们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认知能力得到一个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提升过程。另外,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必须突出“普及”和“审美”两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教学改革中取得主动。加强大学生的美术欣赏,使学生在学习赏评作品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审美知识结构,提高艺术素养,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直觉和情趣。

2.高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它主要以古今中外优秀的绘画、雕塑、建筑和工艺美术等作品为教学内容和审美对象。因此,在教学中首先确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授课内容的选择方面,重点选择主题突出,风格鲜明,内容和形式上都相对完美,在世界美术史上影响较大的优秀作品,力求做到民族性与国际性相结合,还应兼顾到美术作品内容之间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同时,应适当选择一些近代或现代寓意深刻,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优秀美术作品。只有把真正普遍认为优秀的作品作为欣赏和审美的对象,才会给当代大学生带来强烈的艺术感染,使他们的审美感知得以陶冶和塑造,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不同于美术专业的技法课教学,而是重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好这门课程,对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它要求胜任“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师,既要有丰富的美术创作经验、扎实的美术史论知识,也要具备一定的文学、历史学和哲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并且能够把这些知识有机地融会贯通于“美术欣赏”教学的课堂当中。

3.高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是“接受学”中的一个“再创造”过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注意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听课学生的主体地位。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专业,由于知识结构的不同,审美观点的差异,将会导致他们对欣赏美术作品的角度不同,有可能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得出不同的审美结论。这就要求任课教师积极主动地引导和鼓励学生,不要因循守旧,应开动脑筋,深入思考,大胆地发表自己的审美观点。任课教师应及时对不同的审美观点进行分析和点评,因势利导,指导他们用所学知识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方式赏析,使他们真正体会到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并对作品做出合理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调动他们的审美积极性。

二、高校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探索

高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只有把切入点找准,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才能使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不断得以深化。目前,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误区,部分教师直接借用专业美术院系的教学模式,在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重在讲解技法、形式与风格,或者侧重于美术史论的解读。这种教学方法明显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导致了实际的教学效果脱节。根据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借鉴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指导意见,把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

1.深入体会各个时期美术作品的审美情趣,掌握美术作品的时代特征和规律。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艺术,是古今中外艺术的共同规律。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审美思潮、文化特征和价值取向,都在美术作品中深刻地反映着,这是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必须注意掌握的。这也是同一题材的作品在不同的地域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并在很大程度上显露出其独特光芒的重要原因。如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著名艺术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他们分别创作的美术作品如《蒙娜丽莎》《大卫》《圣母像》等,还有19世纪下半叶的印象画派,以莫奈《日出印象》为例,明显可以看到他们关注自然世界和现实人生的目光,并能够主动地把科学和艺术结合起来。他们的作品中有着艺术家人文理想的倾注和对个人价值的肯定。在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应当指导学生掌握作品的时代特征和规律,深入体会各个时期美术作品的审美情趣,针对具体美术作品进行具体分析。

2.摆正美术作品与艺术家的关系,注重艺术家身世和时代背景的介绍。艺术家的美术作品是对客观现实升华了的精神产品,作品中表现的生命感受、艺术境界和审美情趣等都与艺术家的人生成长、经历环境、素质气质、和时代特征等有着关键的联系。另外,从不同的美术作品中,还可以感受到艺术家的气质、艺术追求及人生际遇等。其实真正优秀的耐人寻味的美术作品往往是作者心灵和情感的折射,创作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对应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类型的美术作品,分析欣赏作品时重点把握“知人论画”的层面,避免在欣赏过程中不知道艺术家身世和时代背景的现象。如当我们欣赏近代国画家徐悲鸿先生的绘画作品时,如果不把作品与画家感情生活、具体身世和时代背景联系起来,就不能感受到他“忧国忧民”的画面背后,因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和发动内战而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苦难而产生忧国忧民悲愤的心情;如果能做到“知人论画”,我们就可以通过美术作品,体味出徐悲鸿先生内心深处的那份孤寂、无奈与悲凉,感受到在他画面之外的寄托与向往。只有这样,作为欣赏者的学生才会与艺术家达到一种更深层次的精神沟通,从中获得更多的审美情趣,可见,欣赏作品时把握艺术家和美术作品之间关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解读方法。

3.根据美术作品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深入体会审美心理的差异。由于东、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对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审美习惯不同。这对人们的欣赏和认知方式带来很多的不便。如在对古埃及的建筑和雕塑的欣赏中,应当了解古埃及人重视数理与形象的和谐,以及等,他们创造的娴静典雅的雕像和庄严肃穆的建筑,都与它的民族地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艺术家在作品中所遵循的对称、和谐、比例、秩序、均衡的原则,无不体现着古埃及数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共同的审美心理特征。可见,只有深入地了解这些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欣赏这些地域和民族的美术作品。此外,中外美术作品中诸多的差异,如表现形式、审美习惯、艺术特征等,也都是美术欣赏教学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因此,在欣赏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的视角切入,深入分析作品。民族和地域的不同,形成美术作品背后一系列更深层次的审美心理特征,体会艺术家审美心理的差异。

三、高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美术欣赏可以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情操。美术欣赏是审美主体积极而能动地反映审美客体。在这个过程中,审美主体从中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通过大学生们经常性的审美活动,可以陶冶他们的性情,净化心灵。如油画家罗中立所画《父亲》的形象,更多的是让人感受中国传统的农民身上所具有的憨厚、淳朴、勤劳和善良的美,这种美具有一种发人深省的情感力量;从列宾、希施金、列维坦等那些关注自然的质朴画风中,唤醒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深切关怀。在这些艺术形象中,所表现出的内容题材,引发了人们对现实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它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审美观念和人生态度。另外,还有美术作品中表现出爱国的情怀、协作的精神、坚强的意志与无私的品质,以及人世间的情感冷暖,都经过艺术家的艺术处理,将真善美的力量融入画面中,陶冶情操,转化为同学们向前的勇气和动力。

2.美术欣赏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意识,树立合理的审美观念。通过对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学习,学生能逐渐透过作品的形式层面和形象层面,品味到作品中的深层意蕴。随着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的不断深化,美术作品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有了更为生动而丰富的内容,艺术家的人文情感被以物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当学生从不同的作品中品味解读出作品中所蕴涵的人生境界、哲理思考、时代特征、民族精神等理性内容时,映射在内心的将是一种心旷神怡的喜悦。这时,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已不再是心灵的独语状态,而是起到“中介”作用,成为艺术家与同学们情感交流的“桥梁”。只有这样,在欣赏课程教学活动中,学生们在充分享受由美术作品带来的精神愉悦的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审美知识,提高了审美意识,启迪了审美智慧,树立了合理的审美观念。

3.美术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美术欣赏是艺术作品、艺术家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等与欣赏者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情绪情感等因素相互作用和渗知的过程。美术欣赏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在欣赏时积极主动地创造过程,美术作品能把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充分调动起来。研究表明,学生对美术作品作出的反应程度,对线条、形状和色彩的感受水平,围绕作品的意象和情感所展开的想象能力是非常广泛的。尤其是抽象绘画或抽象雕塑作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不受拘束、自由想象、创造的广阔空间。这种变形、夸张的抽象作品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外,对美术作品的欣赏需要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进行,它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欣赏者与作品之间的对话交流等几个方面。无论是哪种对话交流,都要借助语言这一中介来实现。对于学生来说,这几种对话交流的方式是互相交织的。一方面,作品通过形状、构图、色彩、线条以及所描绘的内容或情节等因素向学生发出信息,学生则靠敏锐的直觉和审美感受,不断地获取这些信息,并作出情感上的回应;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与教师、同伴的对话、讨论,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倾听别人的感受。在整个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不断丰富着自己的内心感受。通过这种发自内心的、言之有物的表达,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快速发展。

总之,美术欣赏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美术欣赏能够培养大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审美情趣,优化情感结构,提高审美能力,提升人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黎林.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评价的理论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

[2]张志华.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考评体系的构建[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中外美术欣赏论文篇6

美术欣赏教学的主要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美术欣赏教学能使学生受到一种美的教育和享受。例如,欣赏天安门图片,它能够使学生受到很大感染,不仅使学生从天安门的形象和色调上得到视觉上的,而且有助于启发他们的创作动机,培养他们的艺术兴趣。画面中天安门气势磅礴,规模宏伟。这种古代建筑的艺术美能给学生以艺术熏陶。

(二)美术欣赏教学,能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我们以长城为例,万里长城是为防御北方匈奴南侵,经过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流血流汗而修建成的。欣赏长城,可以使学生对我国的文化遗产产生民族自豪感,从中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三)美术欣赏教育学,能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和艺术知识。职中生虽然是以学习技能为主,但也要掌握一定的文化科学和艺术知识。这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美术作品涉及的范围很广,古今中外、天上地下、花草竹木、飞禽走兽无所不含。通过欣赏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此外,通过欣赏还可以使学生学习艺术家的工作精神和创作态度,从而在意识上唤起其鲜明的情感,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艺术。

二、美术欣赏教学的要求

对于职中生来说。为了达到欣赏教学的目的,我们要求做到:

(一)欣赏教学要从美术教学的特点出发,阐明美术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技巧、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要利用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浓厚兴趣和真实情感,从爱好和思想情操方面,培养他们美的情感,鼓舞他们积极向上,充实对美好未来的想象。

(二)欣赏教学要注意欣赏内容的思想性、系统性。要根据职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安排欣赏教学的内容。美术欣赏的内容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许多方面。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也无论是我国的和外国的,都要选择那些思想健康、形象生动、构图完美、色彩鲜艳的优秀作品给学生欣赏,防止不健康的东西流入课堂,给学生以不良影响。

(三)欣赏教学要运用启发的教学方法。教师定要反对盲从,反对不顾学生的需要和接受能力而搞填鸭式。欣赏中教师应启发学生能独立分析作品的基本内容和所表现的主题、形式和技法,理解艺术家的构思和他对所描绘对象的态度,使学生不仅理解美术作品本身的美,而且能理解生活现实中的美。这方面对于职中生来说是能做到的。

(四)欣赏教学要结合各类课业,特别是要与创作和学习相结合,不要局限规定的欣赏课进行。学生的创作兴趣往往是由欣赏活动所引起的,他们的创作才能往往得到欣赏活动的帮助,从某种意义上说,欣赏教学又是创作教学的准备和重要环节。因此,欣赏教学不要离开教学计划中每一个阶段创作上的需要,不能泛泛地欣赏那些与学生的创作任务无关的作品。这样做,一方面能达到欣赏教学的主要目的,提高了审美能力;另一方面解决了学生在习作或创作中借鉴什么和如何借鉴的问题。

三、美术欣赏教学的方式方法

怎样进行美术欣赏教学?教师必须明确欣赏教学的方式和方法。美术欣赏教学的方法步骤一般是:

(一)引导学生熟悉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当学生接触到一件美术作品时,教师首先对具体作品要有所分析,应该使学生明白,这种作品的基本内容是反映和表现什么。比如欣赏到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如果我们只从色彩构图的本身来欣赏就不够,只看构图和色彩学生无法理解,还可能打击学生的欣赏兴趣。教师最好告诉学生,这幅画告诉我们什么意思,它的主题是什么。另外,分析一件作品都要查阅有关创作作品的背景资料,如作者的生平、创作意图和过程等,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二)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艺术形式。美术欣赏的形式美欣赏问题。形式美并非作用于人的感觉,它有对人精神情操的陶冶作用,一件作品的主题和内容是由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离开形式也就无从了解内容。主题是好是坏要从根本上而不是以表面上来判断。但是内容是从形象、线条和色彩等传达出来。形、线、色虽然不是欣赏的主要对象,但离开这一切也就不能正确地了解内容。一定的内容总有一定的表现形式。为了使学生在欣赏中了解作品的内容,教师对于具体作品的构思、形象、结构以及表现方法如笔墨等要做具体的分析。并且让学生理解这些形式是如何表达内容的,表达得恰当或不恰当。不按照一定的内容谈形式是不对的,同样,不按一定形式去谈内容也是不对的。

(三)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社会效果。中学生,特别是职中生,因为他们一毕业就要面对社会,所以他们对于社会的关注度要比普通高中生要大得多。一件美术作品成功与否,不光要看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表现的如何,而且要从作品是否正确反映了现实和对观众的教育来衡量作品政治上的得失。教师应用正确的欣赏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职中生进行比较和深刻的分析。《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表现的虽然是纤夫拉纤的故事,但它反映的是当时俄国的现实生活。通过欣赏,可以使学生对俄国农民的悲惨境遇怀有深深的同情,农民的形象就会给学生一种真善美的感受;对以沙皇为首的封建剥削阶级的横征暴敛、为所欲为表示了十分的愤慨,封建阶级的形象就会在学生的心中刻上假恶丑的印记。因而,直到今天,这幅画仍不失其积极的社会宣传效能。欣赏中,我们要通过分析,逐步训练学生区别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真美,什么是假美的本领。用健康的情感代替病态和消极的感情。

组织适当的课外美术欣赏活动,是美术欣赏教学的方式方法之一。广泛地运用优秀美术作品的复制品,利用那些与美术相关的随时易得的照片、画报、图片汇集成展品,组织学生欣赏,外出游览观光,都能使学生欣赏和认识人类的艺术宝藏。平时教师和学生在参观或散步时,亦可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色彩和线条的美妙和谐,提示他们将某些自然现象与艺术形象相比较,以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力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参考文献:

1.陈洛加.《外国美术史纲要》

中外美术欣赏论文篇7

一、小学生的美术欣赏心理

从美术教学的自身特点来看,欣赏教学是教师对学生、对事物的了解过程进行引领的一种有效措施。在对小学生的美术欣赏心理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从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生理状况两方面入手,对美术欣赏心理问题进行探究。从色彩因素给小学生所带来的影响来看,红色、黄色等色彩较为鲜艳的颜色往往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在对绘画艺术作品进行欣赏的过程中,画面中的一些细节要素也有可能成为学生欣赏艺术作品过程中所关注的一大因素。除此以外,在对绘画作品进行欣赏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入

手,对绘画作品进行感知。对于一些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有关联的绘画作品,学生会表现出一种较为欣赏的态度。

二、美术教育中的欣赏教学策略

在对小学生的美术欣赏心理进行探究以后,我们可以发现,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视觉记忆与听觉记忆的综合作用,是对美术欣赏教学进行优化的有效措施。在一些学校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将音乐伴奏应用于美术欣赏教学的做法,就是通过对课堂气氛进行强化的方式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从美术教学对小学生的影响来看,为了使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美术教学中的欣赏教学进行优化。

1.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专题欣赏课主要指的是围绕某个欣赏美术课题进行欣赏的美术课程。这种专题欣赏课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课程中往往占据着较大比重。在美术专题欣赏课的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优化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在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对课堂所需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材过程中要遵循从学生欣赏水平入手选择的原则。例如在“外国儿童美术作品欣赏”这一专题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的运用,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首先,在这一节美术欣赏课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对与本课有关的教学内容进行预习,进而在让学生在查找一些与本课内容有关的资料的基础上产生欣赏兴趣。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在展示一些国外的优秀儿童绘画作品以后,可以让学生在对作品进行欣赏的基础上,与其他学生一起分享自己对作品的初步感知。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美术欣赏教学中,也可以通过分组讨论模式的应用,发挥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

2.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

在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课程中,教师为学生展示艺术作品后,往往会对作品进行较为细致的讲述。这就使得美术欣赏课堂中,学生对教师所讲述的教学内容缺少新奇感,漠然的态度成为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不利因素。为了让学生的自主体验因素在教学中得到强化,在美术欣赏课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操作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例如,在“民间竹编工艺”这一美术欣赏课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对竹编工艺品进行欣赏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对竹编的制作过程进行展示,指导学生进行竹编工艺品的创作,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竹编工艺品的艺术魅力。在学生完成竹编工艺品创作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所制作的工艺品与自己在课堂上所欣赏到的工艺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参与动手活动的过程中对竹编工艺有所了解。

学生的自主参与和自主发展是美术教育中的欣赏教学所要遵循的一种目标。对学生自主体验的注重是教师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庆敏.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J].好家长,2016(34):223.

[2]於炜.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素质教育[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中外美术欣赏论文篇8

批评,作为一种区别于仅是审美感知或欣赏之行为,是一种理性活动,一种术语、命题、论点之组织。在任何情况下,此活动之特点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构成此活动的操作性因素,就像它亦依赖于它所针对的对象,或其作者之精神与环境特性一样。2

作为日常生活概念,“批评”(criticism)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诸对象、行为与语境,比如对服饰、饮食及人物的品评。然而,作为诗学概念,“批评”一般特指对艺术作品及表演行为之评价,即“艺术批评”。

批评者,议论、判断与评价之谓也,包括日常生活批评与艺术批评在内,人类现实活动中出现对某对象、行为之批评现象,当是人类理性意识觉醒的重要信息;然而,人类任何领域活动的整体自觉要走向专业化与精致化,反过来似乎又以批评的出现为前提。无论哪一种活动,当零星的意见式议论与评判转化为系统性判断与评价时,批评便由现实活动的寄生性因素蜕变为具有超越性的独立行为,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化的观念活动。当然,任何领域的专业化批评,其终极价值又体现为它对所批评评价对象与活动的反哺性回馈――其评估性判断对所批评对象、活动之优化与提升。

古典时代,东西方均存在着艺术创造、欣赏与艺术批评大致均衡的平行发展史,此二者互依互惠,促进了人类艺术审美的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艺术批评对东西方艺术审美的高度自觉及其精致化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然而令人吃惊的是,与此情形大为不同,东西方古典自然审美传统中却并不存在此种大致相同的结构――审美欣赏与审美批评之并行,而是只有自然审美欣赏,并未建立起相应的自然美批评。东西方自然审美史,乃是仅有欣赏并无批评的局面。要言之,东西方古典自然审美史存在着一个关于自然审美批评的巨大空白。

如果说对人类任何现实活动而言,批评乃理性之标志,对艺术审美而言,艺术批评促成了古典艺术审美之高度自觉,艺术创造、欣赏与艺术批评双向互动乃人类艺术审美之理想格局,那么,东西方古典自然审美有欣赏而无批评的局面到底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传统自然审美意识并不健全,感性主导而理性不足;它意味着,整体而言,东西方传统自然审美并未实现真正的自觉。如果说在艺术审美领域存在着理性判断:怎样的艺术欣赏是正确的,怎样的艺术欣赏是不完善的,其间已然建立起审美欣赏恰当与否的价值标准与技术体系,那么与之相较,关于自然审美则似乎一直是一种怎么都成的局面。若对艺术审美而言,专业欣赏与外行欣赏、肤浅欣赏与深度欣赏之别是必要的,那么在自然审美欣赏这里,一种怎么都成的无政府、自然主义状态为何是合理的?人类的审美欣赏在自然审美与艺术欣赏两端为何如此心理分裂、二元对立?只要人类在自然审美欣赏这里尚未建立起明确的是非价值标准,只要人类在自然审美欣赏这里尚未提炼出一套精准、细腻、深刻地揭示自然审美内涵的技术系统,那么无论人们在日常生活、诗文与美术中如何热烈地展示其对自然的审美热情,无论其献给大自然的颂歌与诗画如何浩繁,都不足以说明人类自然审美意识已然自觉与成熟。与艺术审美传统相比,人类的自然审美意识依然极为朴素、粗疏与肤浅。当代自然审美经验如何实质性地超越古典自然审美传统?当代自然美学的独特学术使命是什么?进行历史性的补课,正面引入关于自然审美欣赏内涵与方法正确标准的批评环节,初步建立起关于自然审美批评的话语体系,便是当务之急。1

当代西方环境美学家艾伦・卡尔松(Allen Carlson)在自觉反思西方自然审美传统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西方自然审美传统中所存在的基本错误类型,正面提出了自然审美的恰当性问题,并就自然审美欣赏中到底欣赏什么、如何欣赏提出初步意见。此实乃当代自然美学、环境美学的重要成果,值得学界严肃关注。 然而,当代西方自然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键词却仍然是“自然审美欣赏”。学者们虽然就如何欣赏自然发表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却并未正面提出发展自然审美批评、建立自然审美批评话语体系的问题。笔者认为,仅从美学理论角度原则性讨论何为正确或恰当的自然审美欣赏,应当如何欣赏自然之美是远远不够的。当代自然美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便是在形而下层面拓展自然审美批评实践,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简明、有效的自然审美批评话语体系,使社会大众的自然审美欣赏不再只是人类自然之爱的朴素情感表达,而是像艺术审美欣赏的情形那样,成为一种有明确的价值目标、审美内涵与方法引领的自觉审美活动,使当代自然审美欣赏实现整体自觉。

同时,关于自然审美经验的评价,也不能满足于主观、零星的私人审美偏好表达,而应当发展成一种专业性、可分享的严肃活动,就像艺术批评已然做到的那样。现实的描述是,科学合理的自然审美批评话语体系当是朴素自然审美经验长期积累的结果;理想的描述是,唯有首先在学术研究层面建立起一套有操作性的自然审美批评话语体系,进而将这套话语体系在现实的自然审美批评中大力推广,有力促进自然审美批评的普遍性展开,当代自然审美才会真正实现自觉。当代自然美学与环境美学要想从根本上摆脱玄学状态,必须自觉引入自然审美批评这一环节,如此方有扎实的现实与学术基础,就像发达的艺术批评实乃艺术哲学的必要基础一样。理想的自然美学、环境美学应当建立在由自然审美与自然批评构成的现实基础上,而不是单纯的哲学分析研究。

当自然美学、环境美学家们满足于坐而论道时,来自文学批评领域的传统艺术批评家们却大胆跨界,据文学文本中的相关信息拓展出“生态批评”(ecocriticism),从事着本该由自然美学、环境美学家们首先尝试的工作。然而,文学批评家们所进行的生态批评与自然美学家、环境美学家心目中的自然审美批评毕竟有所不同。

当代西方的“生态批评”着力讨论文学与环境之关系,可谓是对纯艺术文学观之突破,立足文学视野关注现实环境问题,或立足现实环境问题讨论文学。 然而从美学的角度看,这实在是一N传统艺术理论中的领域性视野。一方面,环境观念不只存在于文学,而普遍地存在于艺术各领域,因此生态批评不能只是一种以文学为材料的环境批评,而当是一种以诸艺术领域为材料的环境批评。就其归旨――环境问题而言,生态批评实当称之为“环境批评”,至少当是关于艺术而非仅文学的环境批评。另一方面,审美现象不只存在于艺术,还存在于非艺术领域,诸如自然审美、工艺审美与生活审美诸领域。故而生态批评若以审美为视野,就当是一种关于审美的环境批评,故而生态批评需要扩容。然而,作为自然科学,特别是一门实用性技术的自然科学分支,“环境批评”乃是以自然环境为实体,以生态健康为宗旨,关于自然环境现状、环境改进技术与环境保护政策效用状况的技术性批评,鲜及人文价值观念;目前作为文学批评拓展性领域的生态批评,则主要围绕文学文本中的环境观念进行。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实际上有两种环境批评:一曰“技术性环境批评”,以自然环境为实体,从自然与社会路径解决现实环境问题;二曰“观念性环境批评”,以关于环境的人文价值观念反思为实体,通过人文观念变革实现环境问题改善目标。现有的生态批评显然属于后者。1

当代西方的生态批评乃学院派文学批评家由传统文学批评向环境批评之拓展,看似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却大大遮蔽了基础性问题。他们没有意识到:生态批评要想富有成效,首先需要在自然审美观念与方法方面奠基必要的学术与社会文化基础,而不是直接扑向生态问题。先解决观念,再解决技术,这本来就是观念性环境批评的根本思路。从美学的角度看,当代环境诸问题,首先是因为人们在自然审美观念上存在问题,因此,治本之策正在于重建自然审美观念,拓展自然审美批评。所以,我们现在所需要做的基础性补课工作便是,首先在自然审美环节上建立基础性的审美批评规范系统,建构关于自然审美批评话语体系,切实回答什么样的自然审美才是恰当正确的,从价值论与方法论两个方面解决如何恰当地欣赏自然的问题。所以,当代生态批评需从自然美学角度补课,从源头上解决自然审美价值观与方法论问题。没有这种深层理论自觉,若无此基础性工作,只停留于从环境科学中借鉴某些概念议论文学艺术中的环境价值观念,便不足以切实改进社会大众的自然审美趣味与方法,生态批评难以实现其对环境问题的现实关怀,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也缺乏必要的社会文化基础。在此意义上,生态批评需要自我深化,从关于环境问题的“外在批评”转向关于审美观念与方法的“内在批评”,在自然美学意义上根本解决自然审美价值观与自然审美方法论问题,将生态批评转化为自然审美批评。

二、自然审美批评的核心任务

经验地看,自然审美批评就存在于自然审美欣赏活动中。审美感知就是一种审美判断,一种没有审美价值判断的审美欣赏是不可思议的。自然审美欣赏中,至少存在着关于特定自然对象美与丑的感知性判断,即仅从生理感官愉悦与否的生理感知层面,对所欣赏自然对象作出积极或消极的审美价值判断。在此意义上,关于自然对象审美价值的评估首先是一种审美直觉,是自然欣赏者审美感官发挥其生理功能的一种朴素行为。进而,社会大众的自然审美实践,也存在着理性意义上的审美价值判断,即争议性审美判断,当人们对同一自然对象发生不同审美价值判断时,人们往往会努力给出理由以支持自己的判断。然而,总体而言,发生在社会大众日常自然审美欣赏实践中的审美判断,多为关于特定自然对象审美价值的主观、零星、私人性意见表达。在学术界,人们通常将批评总体上为理解为一种自觉、理性的专业,而将生理意义上直觉式审美感知反应排除在外,亦将普通人在自然审美欣赏过程中所发表的零星、私人性意见忽略不计。历史地看,整体而言,关于自然的专业性、系统性审美批评应当是民族自然审美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后起的超越性观念活动,故而当产生于自然审美欣赏活动之后;然理想言之,自觉、优质的自然审美欣赏,实需自然审美专家――具备相当领域知识与经验的批评家们的指导,因此理想的自然审美欣赏又当以自觉、成熟的自然审美批评为前提,就像严肃、完善的艺术欣赏需要以专业的艺术批评为指导一样。

当代西方生态批评并不以社会大众的自然审美欣赏活动为直接批评对象,而是一种关于自然审美欣赏的间接的环境批评――对文学文本自然审美经验中所存在环境影响问题进行学术性检视与评估。自然审美批评则是对当代社会大众自然审美欣赏活动直接的审美鉴赏指导,可以将它理解为关于自然审美欣赏的审美教育或自然审美观念与知识的文化普及活动。由于它所批评的是直接的自然审美欣赏活动,其核心自然审美理念来自当代自然美学与环境美学,因此在它指导下的自然审美欣赏当能避免生态批评所揭示的传统自然审美欣赏中所存在的环境影响问题。换言之,由于自然审美批评的直接性与其观念的时代性,它以审美批评的方式更高效地实现了生态批评间接批评(一曰以文学文本为批评对象;二曰以环境问题为批评旨归)的终极目标。因此,恰当的自然审美批评在助力社会大众建构恰当自然审美趣味的同时,客观上服务于当代生态文明理念(尊重、关爱与敬畏自然)的建设。

作为社会大众自然审美欣赏的理性指导活动,自然审美批评的核心任务,应当是解决自然审美欣赏所需要的总体哲学立场、自然审美欣赏到底欣赏什么以及如何欣赏自然这三个基础性问题;在回答上述三个基本问题的过程中,概括一些必要的概念与方法,以有效地描述、阐释与评估自然审美欣赏,建立起系统性地描述与评价自然美的话语体系。

自然审美批评家首先要积极地参与当代社会大众的自然审美欣赏活动,与之积极互动;并在此过程中为当代社会大众的自然审美实践提供必要的观念、知识与方法指导,以期改变传统自然审美缺乏趣味、价值与技术标准和怎么都成的自然主义状态,从根本上提升当代社会大众自然审美的内涵与质量,实现当代自然审美活动的整体自觉。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乃正确从事自然审美欣赏与自然审美批评所需要坚持的首要哲学原则,当代自然美学与环境美学用它从根本上解决自然审美欣赏的独立问题,是当代自然美超越古典自然审美传统、整体上实现自觉的根本前提。在卡尔松那里,客观性原则成为其解决自然审美恰当性问题的哲学方案。在我们这里,客观性原则当是自然审美批评得以正确展开的前提。

如何恰当地欣赏自然?自然审美批评需要做的第一项工作,便是从哲学的高度明确提倡自然审美欣赏的客观性,或曰客观地欣赏自然。在自然审美欣赏实践中,这一原则可具体地表述为“将自然当自然对待”或“依其本然地欣赏自然”。因为研究者们发现:由于自然审美欣赏长期没有实现关于自然审美价值与特性之自觉,长期没有是非标准,处于怎么都成的状态,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传统自然审美欣赏是一种依据早已成熟、发达的艺术审美趣味与方法而进行的审美欣赏,亦即“基于艺术的自然欣赏”或“艺术导向的自然欣赏”;这也正是生态批评家可据文学文本从事生态批评的重要原因。卡尔松所反思的西方自然审美欣赏两大传统――“对象模式”(Object Model)与“景观模式”(Landscape Model)即属于此类。1 立足当代自然美学与环境美学立场我们会发现:自然美的独特价值正在于其非人工、非艺术性,自然审美的独特魅力正在于我们从自然中发现了人类艺术对象与活动中所不可能有的独到之美。如果我们根据艺术趣味、艺术视野去欣赏自然,即使我们发现了美,那也并非自然对象、现象与环境本身所具有的客观独到之美,而是欣赏者艺术趣味、视野在自然对象、现象与环境中之投影,因而本质上乃是一种艺术之美、人工之美或文化之美。因此,基于艺术的自然审美有其表而无其实,是对自然自身审美价值的遮蔽,而非发扬,乃是一种自然其表、艺术其里的伪自然审美。这对真正的自然美而言,岂不哀哉?因此,当我们习惯于用“如诗如画”奉承自然时,乃是极富有诗意地表达了自然审美徒有虚名的难堪处境。

中国古代自然审美传统极为久远、普遍,似可成为古典时代人类自然审美欣赏之典范,其实大谬不然。因为在中国古典美学中,除了对各式自然对象声色之赞美,“比德式欣赏自然”与“借景抒情式欣赏自然”乃其自然审美之两大主导形态。在这种看似可观的对于天地之美的极度热情中,欣赏者与诗人、画家们真正所关心的并非所欣赏之自然对象到底长得怎么样,有什么独到的自然特性与功能,其命运如何,而是通过描摹各式自然对象之表象与情境抒写人类自身的价值、情怀与命运,欣赏的焦点是人文价值,而非自然价值。一言之,借自然之酒杯浇人文之块垒,乃中国古代自然审美之核心秘密。此种自然审美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寄托与表达人类自身的主观价值与情感,而非对自然对象自身特性与价值之感知与理解,从哲学上说,它在本质上是主观的与人类中心的,根本背离了上述自然审美之客观性原则,因而本质上并不属于独立的自然审美形态。在此意义上,整体而言,中西方古典时代是否存在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审美,尚是一个有待证明的问题,虽然表象上对天地自然之赞美与描摹确实充斥于各式古典文献。2

2.自然美内涵

从现象上看,说中西方古典时代可能并不存在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审美,似乎并不正确。因为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东西方早期文明阶段,自然即进入人类意识视野,对各式自然对象的崇拜与赞美乃人类早期文明的重要主题。进入古典时代,各民族对诸自然对象与现象的描摹、称颂又乃其古典艺术史的重要内容,至少对中国古典艺术史是如此。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意识到:无论古今,既有的自然审美主要局限于对各式自然对象与现象突出其外在感性特征,即对自然形式美特征的欣赏。然而若理想地要求之,用卡尔松的话说,这样的自然审美欣赏乃是一种对自然审美特性的“肤浅”欣赏,由于此种欣赏中鲜及各类自然对象的内在深层特性,并非对自然审美价值的全范围欣赏,因而它又是一种不完善、片面的自然审美欣赏。当代自然审美则需由表及里、由片面而完善。

传统自然审美主要依赖两种资源:一曰由生理感知而探测、积累的对于自然对象与现象的日常生活经验;二曰人文价值与知识。缺乏关于自然特性的深度知识,因此它很难摆脱如此困境――要么仅据欣赏者的生理感官和对自然对象的日常观察与积累的经验肤浅地欣赏自然声色之美;要么只能据自身人文价值与知识主观地涂抹自然,为自然对象附会一些自然对象本身根本不具有的东西。前者客观却肤浅,后者深刻却主观。

当客观性哲学立场解决之后,当代自然审美批评所面临的第二项任务便是在具体可操作性层面,切实解决自然审美欣赏中到底应当欣赏什么的问题。自然审美批评家需要具体、完善地阐释自然美的内涵,确立自然美内涵系统,从而为社会大众的自然审美在内容方面提出更深刻、完善的解决方案。需要用正面案例呈现自然审美内涵的丰富性与深刻性,以消极案例揭示传统自然审美趣味的肤浅性与片面性,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完善描述自然美内涵的话语系统。依笔者,较为理想、完善的自然审美欣赏至少需要触及自然对象的以下四种要素:物相、物性、物功与物史。此四者结合在一起,似可较完善地呈现自然审美特性与价值,揭示自然美的丰富内涵。1

3.自然审美方法

传统自然审美欣赏的不自觉还表现在审美方法方面。迄今为止的自然美学尚未就自然审美欣赏方法问题提出正面的系统性解决方案,然而对当代自然审美批评而言,这却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传统自然审美欣赏的“不恰当性”,除了上述审美欣赏根本方向性误区(主观性)以及内涵方面的肤浅与片面性之外,还存在欣赏方法上的错误。当代自然审美批评要想促进自然审美欣赏的全面自觉,便需同时在自然审美方法上实现自觉,就恰当自然审美方法提出正面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传统自然审美在欣赏方法方面的“不恰当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曰“感知中心”。人们在自然审美中主要依赖欣赏者的感官(视觉为主,听觉、嗅觉、触觉为辅)印象,因而在此情形下,欣赏自然便意味着感知自然。由此所得到的自然美便只能是自然对象外在的感性表象之美、形色之美或关于自然的形式美,而难以探测到自然对象内在的深度事实,难以发现自然的深度之美。因而,此类欣赏便不得不是一种对自然之美的“肤浅”欣赏。二曰“比附中心”。此类欣赏在方法上自觉地超越了前面对自然的外在肤浅欣赏,开始调动人的心理功能,自觉地应用想象、联想、移情、比德等手段,以发现自然的精神性深度审美价值,从而使自然欣赏具有更为丰富、深刻的收获。然而,此种欣赏虽然积极地调动了人的心理能力,却由于在哲学上未能坚持客观主义、对象中心的路线,从而走上了自由发挥的主观主义思维路线。因而,此种自然审美虽然不再肤浅,然由于欣赏者在自觉、充分地发挥其心理功能――联想、想象、移情、比德等精神性能力时,其具体内涵乃是欣赏者个人主观性人文价值与情感,其审美收获与所欣赏自然对象自身之客观事实并无逻辑上的实质性关联,因而在此意义上,其最终的审美经验便不能被合法地判定为关于所欣赏自然对象之审美信息,其欣赏本质上便不是对自然美的欣赏,最多只能是与所欣赏自然对象有关联的欣赏(所欣赏自然对象之外在感性特征诱发了欣赏者的主观联想、情感等)。中国古代自然审美之主体即属此类。

前者不恰当乃因其肤浅,后者不恰当乃因其主观。那么,如何才能使自然审美既有深度又不主观,因而是一种恰当、完善的自然审美欣p呢?而且还有自然审美方法之解决方案。简言之,在坚持以对象为中心原则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欣赏者的心理能力,乃是对治上述错误的根本思路。具体言之,恰当的自然审美方法应当由以下三种要素构成。

(1)感物。感物者,自然美欣赏者调动自身诸生理感官对诸自然对象外在感性表象之直接感知也,包括“仰观天文”与“俯察地理”两个方面。审美乃人的感性精神活动,欣赏自然必须从自觉地调动人的各式感官,用心地感知各类自然对象诸外在感性特性开始,此乃中西传统自然审美已然成功做到的。我们需要反思与超越的自然审美欣赏中的形式主义,即认为形式之美乃自然审美欣赏之唯一内涵,而不是自然审美欣赏中的形式要素。恰恰相反,自觉地发挥欣赏者的感知敏感性,充分地感受各类自然对象的形象、声音、气味与质地之美,乃自然审美欣赏的首要任务。因此,感知实乃自然审美欣赏的最初且必要门径。换言之,一切自然审美欣赏不得不、且应当从感知自然开始。

(2)格物。“格”者,至也,谓自然美欣赏者亲接诸自然对象,悉心考察与理解诸自然对象内在特性、功能与历史。依中国古代哲学家之见解:“格物”而后能“致知”,故欲深度把握自然之美,做自然之深度知音,必于感物之后进一步做“格物”,即深度了解与理解诸自然对象内在特性与价值之功课。在由浅入深地欣赏自然的过程中,传统自然审美所犯的主要错误乃是无视或远离所欣赏对象自身之审美特性,纯主观地发挥人的心理功能,在联想、想象、移情、比德过程中,随意地涂抹自然,主观地阐释自然,从而根本偏离了所欣赏自然对象自身之基本事实。

如果说恰当的自然审美应当是、也只能是对自然对象自身所具特性、功能与历史的欣赏,那么如何才能探测到关于自然对象的上述深度事实?只能是自觉地调动人的理,自觉地借鉴自然科学知识的帮助,理性、深入地了解自然对象自身所存在的诸特性、功能与历史。于是,以理性为核心能力的理解,便成为恰当自然审美,实即深度自然审美欣赏所依赖的核心方法要素,此乃自然审美方法系统中的第二项要素。

传统自然审美以为欣赏自然就是感知自然,或者说欣赏自然就是喜欢自然。其实,欣赏自然首先意味着尊重自然,特别是尊重其感性外表背后的深度事实。真正意义上的热爱自然,除了真诚地接受各类自然对象的外在感性事实外,还意味着乐意于客观、细致、深入地了解关于自然对象的各类内在信息。由于这些信息存在于表象背后,超越欣赏者诸感官之感知能力,因此便不得不诉诸欣赏者的理性能力,需要欣赏者用心地走进自然,细心地观察自然,用心地了解自然;需要欣赏者充分地调动自己的理性能力,对各种自然对象的内在特性、功能与历史客观、严肃地探测之、研究之,从而理解之。如此功课显然大大超出了人们对自然审美的一般印象与传统理解。准此,欣赏自然不再是一种轻松愉快的观赏、游乐活动,而成为一种严肃认真的科学研究。因而,我们容易对此种活动的审美性质产生质疑:审美乎,科学乎?其实,转而思之,此种要求似并不很过分。我们需意识到,传统的艺术欣赏也存在浅尝辄止与专精鉴赏之别。对于各门类艺术中那些结构复杂、内涵丰富之作,鉴赏家要求我们多方用心,批评家提供多方面的专业引导与阐释,研究者更是为之提供更为深广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关艺术经典的研究性专著可谓汗牛充栋,人们并不以之为奇。如果说,对于人类艺术经典的理解,人们可以不厌其烦,为什么对于各类自然对象的欣赏,就可以满足于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呢?因此,在自然审美欣赏中,我们也需要有意识地引入理性理解要素,提倡细致、专业、精深与全面的欣赏,而不只是感知印象式欣赏。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我们若喜欢一位朋友,便乐于耐心、细致地了解这位朋友,了解其个性、生活经历、职业成就、教育背景、价值观念、生活趣味等,以便能与之深度交流。真正地尊重与热爱自然要求一种严肃的自然审美,意味着做自然之知音。如何才能成为自然之知音?肯定不能仅靠对自然之外部感知,也不能任凭对自然之主观联想、想象与移情,而需要做客观、细致地了解自然,从而理解自然的功课。

尊重自然的环境伦理决定了客观地对待自然的哲学立场,将自然审美的客观性立场落到实处,便需要我们在自然审美欣赏之中,甚至之前,认真地做深入、细致地观察自然、探究自然,从而理解自然的工作,系统地掌握所欣赏自然对象、现象与环境的物相、物性、物功与物史等方面信息,如此方可全面、深刻地欣赏自然。在此意义上,自然审美欣赏并非纯感性的工作,也是一桩有难度因而有深度的理性精神活动。无理性,无智慧,何以作自然之知音,何以体会自然之深度魅力?

(3)体物。体物谓对所欣赏诸自然对象特性、价值与命运的同情式体会。客观地欣赏自然,并不必然排斥欣赏者的情感因素,而是要始终坚持情感所关注的客观目标,从而围绕此客观性目标发挥欣赏者的审美情感。在自觉、充分地发挥欣赏者对于所欣赏自然对象的理性理解能力的基础上,恰当、完善地进行自然审美欣赏,还需要将刚刚自觉隔离(为避免主观性欣赏)的情感要素再邀请回来,用它来为自然审美欣赏作完美收官,此即自然审美欣赏方法之第三种,亦即最后一种――“体物”。

体验首先是一个感性概念,乃经验、体察、体会之义,逻辑上包含了前面所提感知、想象、联想、移情等要素。然而,此处之体验概念又有其特殊内涵。其一,此处体验概念的要义乃对于所欣赏自然对象之体验,而非欣赏者对自身之体验。具体地讲,它指对所欣赏自然对象以自然特性与功能为核心的自然对象自身之善,即“自然之善”的深切体察。这种体验的外在形式是感性的,有感知、体会之义,但由于它以上述对自然对象内在事实之深度理性理解为前提,故而,此处之体验又包含了理性理解在内,乃对自然事实、自然价值自觉、深刻理解基础上,对自然美的再感知、再体会,因而是一种理性其里、感性其表的体验。其二,上述对自然自身之善,有益于所欣赏自然对象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特性、功能与历史设身处地的积极认同性体察与体会,若动态地描述之,又可理解为对于所欣赏自然对象自身独特命运的认同式体会,即以所感知与理解到的自然对象自身之善为美,以所感知与理解到的自然对象自身之命运为命运,对它们的独特命运持一种情感认同态度,积极地关切之、理解之、认同之。

西方理学家将上述此“体验”概念称之为“同情”(sympathy)。从环境伦理的角度看,上述关于自然对象自身价值与命运的深度之美,实即自然之善。欣赏者对自然对象表象、特性、功能与历史之理性把握,最终归结为对自然对象利益与命运的同情式体察与关注。即以自然之善为自然之美,这便与传统美学将自然美理解为自然对象能够激发欣赏耳目之悦与情智之悦的某种特性与功能在本质上区别开来。换言之,传统的自然美观念将自然美理解为自然对象有利于欣赏者的某种工具性价值,对于欣赏者的某种善;而这里所阐发的自然美观念则是欣赏者从自然对象身上所发现(感知、理解与情感认同)的有利于自然对象自身之生存与发展的自然之善,自然之内在价值。1

从环境伦理学的角度看,自然审美欣赏一旦达到如此境界,自然美感便成功地转化为一种环境美德,对自然之善的感知、理解与体验。自然之美与自然之善融为一体,欣赏自然之情便转化为一种热爱自然之美德。一种关于自然的美趣、德性与信仰便共生交融。

三、自然审美批评方法

如何具体地开展自然审美批评?由于我们所设定的任务是促进当代自然审美意识自觉,因此这里所讨论的自然审美批评便与传统艺术批评一样,当是一种行家式职业批评,而非社会大众个人审美偏好之随意表达。它可以印象式审美感悟表达为起点,但其核心工作当是一种以特定知识系统为基础的理性分析工作,因此对自然审美批评家的文化素质当有专业性要求。如何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自然审美批评家?何为较完善、必要的自然审美批评素养或知识、能力系统?要者有三:审美敏感、专业知识和理论能力。

与包括艺术批评在内的一切审美批评相同,有职业信誉的自然审美批评家也当以感性的审美活动为基础,因而要求批评家首先必须是一位优秀的自然美鉴赏家。他/她要有丰厚的自然审美欣赏经验;要在其自然审美欣赏实践中表现出突出的感知天赋,在其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表现为突出的审美敏感(aesthetic sensibility),较他人能更轻松、高效地捕捉到各类自然对象的形色、声音与气味、材质之美。然而最为重要的,他/她还需对天地万千自然对象、现象与环境具有真诚、执着、强烈的爱。自然审美批评家需是一位自然美的痴迷者,一位具有深厚、持久山水情怀甚至山水情结(“烟霞痼疾,泉石膏肓”)的自然之情人与信徒,乐于走出书斋,行万里路,以大地为书卷,乐于做自然之知音。

作为职业性批评,自然审美批评家需要特定的系统性相关专业知识。首先是美学理论与艺术批评方面的知识。这是批评家言说自然之美、分析社会大众审美经验、做出倾向性意见所必需的专业知识背景,现有的美学理论与艺术批评知识会为他提供必要的基础性专业话语支撑。然而更为重要的是,自然审美批评家需要对自己所欣赏与议论的各类自然对象、现象与环境,具备比普通自然美欣赏者更为具体、专业与系统的知识,即各门类自然科学知识。是否具备此类知识当是一般性鉴赏与专业性鉴赏、一般性议论与职业性批评的分水岭。正如各门类艺术史、艺术理论知识对艺术评论家是必备知识一样,对于自然审美批评家,较为丰富、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也是其必需的知识修养,特别是生物学、生态学、地质学、自然史等方面的知识;否则他/她对自然美的议论,对普通自然审美欣赏的评价与指导,便难有职业信誉。当然,我们不能要求自然审美批评家会像某领域的自然科学家那样,对所欣赏的所有自然对象都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但他至少要像一位博物学家那样,对自然研究各领域具备多于普通人的初步专业知识,不求精深,然须广博。至于到底哪些自然科学知识与自然审美相关,自然审美欣赏者与自然审美批评家到底应当具备多少自然科学知识,这些问题尚待进一步深度讨论,且难以得出很精准、固定、统一的意见。这里我们只能原则上提出:有胜于无,多胜于少。

我们对自然审美批评的期许是实现当代自然审美意识的全面自觉,建构成熟、完善的自然审美批评话语体系。因此,自然审美批评家的职责并不只对个案性的自然审美欣赏作恰当的议论与评估,还需对当代自然审美经验作系统性研究。自然审美批评家需要具备对一线自然审美批评作反思性分析与概括,故而又需要具备哲学视野与哲学思维,如此才能将形而下的个案性批评提升为关于自然审美的普遍性规律,才有能力系统性反思传统自然审美之误区,就当代自然审美如何超越自然审美古典传统提出建设性、方向性指导意见。要言之,理想的自然审美批评家需要将审美敏感、专业知识与理论能力三方面的素养集于一身,同时是一位优秀的鉴赏家、知识型专家与哲学家。

自然审美批评家在其批评实践中要向社会大众提倡恰当的自然审美欣赏方法,要点如上所述。除此之外,对批评家自身而言,如何切实有效地进行自然的自然审美批评工作,则是另一重要问题。从专业的角度看,自然审美欣赏与自然审美批评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活动,因而需要各自不同的操作方法。如何切实展开自然审美批评?笔者这里概括性地提出三种模式,或可参考。

(1)个案评点式。与其他批评活动一样,个案式评点当是自然审美批评的基础、朴素形态。在此方面,当代自然审美批评家应当自觉吸收中国古代艺术批评的经验批评的优良传统,以此培养自己敏感、细腻、精准的审美直觉能力。中国古代诗文小说与书画评论大多精准、细腻,体现了上乘的文化素养与直觉智慧,正可成为当代自然审美批评家的入门津梁。自然审美批评家们首先需要走出书斋,亲近自然,行万里路,全方位地感知自然,做天地自然之解人。在积极参与社会大众行游山水的自然审美实践中,对身边的典型性个案发表建设性的指导意见,不当者引导之,精彩者褒扬之,循循善诱,从而在参与社会大众自然审美实践中践行自然审美教育。自然审美批评家亦可将自己行游山水、赏花怜草之自然审美经验整理成文,以山水小品、自然文学的形式发表出来,以便美趣共赏,乃是自然审美批评与自然审美教育传播的更佳途径。总之,在直接的自然审美实践中对自身与他人的自然审美经验作及时的个案分析与评估,是自然审美批评的基础性模式。

(2)现象总结式。为了对当代社会大众自然审美实情有整体性认识,自然审美批评家不能满足于对当下个别性审美事件发表意见,还当自觉地关注群体性自然审美现象,对特定群体、区域、时段的集体性自然审美现象进行专题性分析研究,从中发现重要的审美信息,以加深自己对当代社会大众自然审美情势的认识。对此类研究性批评,群体性现象关注,上述个案性点评便不足以应对,需要团体性合作,在批评方法上更需要自觉引入社会学统计方法与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

此种模式不但是自然审美批评方法之一,而且是从性质与内涵上改造了批评概念。当代自然审美批评家若想对当代社会大众群体性的自然审美趣味、方法、观念等有客观、具体的了解,就需要对群体性自然审美活动作第一线的调查、描述、分析与评估工作。自此,自然审美批评便不再只是一种简单的价值判断行为,而不得不拓展其内涵,将更为客观、理性、细致的描述与阐释工作吸纳进来,融入理性分析之智,使批评不再只是私人性主观审美趣味偏好之表达,从而成为一种更为客观理性的专业化学术性研究工作,并因此使自己的终端评估更有基础、更具可共享性或公众性。在此意义上的自然审美批评,便不只是一种人文价值表达活动,而是具备了社会学因素。某种意义上,我们可将这种针对特定群体自然审美经验的专题性调查与分析工作,这种分类描述式自然审美批评称为关于自然审美的审美社会学,或社会学性质的审美研究。比如,批评家们可以针对不同自然对象、现象与环境,或自然审美欣赏者的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知识背景,以及不同区域、时段的群体性自然审美行为,进行专题性调查、统计与采访,对这些信息作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总结后,得出自己关于当下群体性自然审美欣赏行为的批评性意见。此乃当代自然审美批评的第二种模式。

(3)哲学分析式。如何使当下、具体的自然审美批评不仅有益于社会大众的自然审美欣赏,也有利于当代自然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使之成为后者基础理论创新的坚实基础?当代自然审美批评需要自觉的自我升华环节。自然审美批评家需要对前面两种方式所获得的自然审美信息,无论是个体性的还是群体性的,无论是典型个案还是值得关注的普遍性倾向,都需要在更为抽象的理论层面作进一步的哲学分析与概括工作,努力从中分析出更为深刻的理论内涵,概括出更具普遍性的结论;并将此工作作为自然审美批评的最高形态、自我总结环节,由此提炼出关于自然审美哲学立场、自然美内涵、自然审美方法等方面更为简明、深入的认识,从而将此类认识最终升华为一种自然美学与环境美学。这样至少有益于自然美学家、环境美学家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为他们的基础理论研究提供具体、丰富的有力支持,就像艺术批评之成全艺术哲学那样。赫伯恩(Ronald Hepburn )对于积雨云与海岸沙滩欣赏个案的哲学分析,可谓此类自然审美批评之经典案例,因为他在此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美学的普遍性问题――自然审美欣赏内涵的层次性与恰当性以及理性认知,具体的自然科学知识在自然审美欣赏中的独特作用。1在此意义上,哲学分析当是当代自然审美批评的必要形式,自然审美批评不仅需要自然美鉴赏家的奠基、自然博物学家的加盟,更需要自然美学家的参与,如此方可实现自然审美批评与自然审美哲学之良性互动,形成较好的学术生态。

(4)文本分析式。如前所言,自然审美批评与生态批评的核心区别在于:前者是对社会大众当下自然审美欣赏活动的直接性批评,而后者则是立足现实环境问题与生态观念对相关文学或文字文本的间接性批评。然需补充的,生态批评家所从事的间接性文本批评仍然可视为当代自然审美批评的必要辅助环节。当代自然审美批评家要想形成关于人类自然审美经验之完善认识,便需要了解历史性文学文本中所记载的中西自然审美传统,以及进入文学文本的当代自然审美经验,以之为重要参照。在此意义上,我们又可将生态批评理解为自然审美批评之间接形态、必要补充。对当下自然审美活动进行直接审美批评的自然审美批评,正可从生态批评对文学文本里历史与当下自然审美经验的描述与反思中获得必要的知识与观念借鉴。

理想言之,当代自然审美批评话语的建构与成熟,应当在上述丰富的现场批评与事后式分析案例基础上方可完成,当是一项长期的批评与研究实践、长期的实践与学术努力。

最后,关于当代自然审美批评的核心目标,在具体的层面上,乃是对当代社会大众自然审美欣赏的评估与引导。积极言之,它应当有益于促进社会大众正确、深入、细致、丰富地感知、理解c体验自然之美;消极言之,它应当有助于鉴别与纠正社会大众自然审美欣赏中对于自然各类对象、现象与环境的不恰当欣赏,即错误、肤浅、单调、粗疏的欣赏。在抽象的层面上,它当是以当代生态文明核心理念(天人和谐,人类文明之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积极建构与当代生态文明核心理念相适应的合理、健康的自然审美观念,指导社会大众的自然审美欣赏,向社会大众普及必要的自然审美欣赏知识,最终促进当代自然审美意识的全面自觉,超越古典自然审美既有的局限,为当代自然审美欣赏开出新境界,在审美文化的意义上,为建构当代生态文明观念与生活方式作出积极的贡献。

中外美术欣赏论文篇9

在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作为教师不仅要思考如何讲解作品,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吸引学生来参与欣赏。但事实上,大多数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很难长久保持,这样,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而且会适得其反,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尤其是在强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今天,没有哪位教师应该给学生设计固定的程序或方法,去解决美术欣赏中的这一难题。基于上述情况,笔者就新形势对美术欣赏课进行思考,兼与同行探讨。

一、对美术欣赏的认识

美术欣赏,是欣赏者对美术作品进行知觉、感受、体会和解释、评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其中既有感性的直观体验,又有理性的逻辑思维。在欣赏过程中,欣赏者的欣赏能力和知识素养往往直接影响到欣赏活动的质量,而掌握美术理论知识能有效的提高欣赏质量。

美术欣赏是审美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美术实现它的社会功能的重要环节。欣赏是一种感情与认识、感受与理解相统一的精神活动。任何美术作品都是由内容和形式这两个方面所构成的完整统一体,它们相互融合,密不可分,内容是形式的精神内涵,形式是内容的物质外观。从美术创作说,内容是第一性的,形式是第二性的。但是,美术欣赏的方法和渠道则是从外部形式美的感受开始,由表及里地从现象到本质,逐步体察到形象的深层。

美术欣赏课是向学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积极手段。

二、学生现状分析

由于各地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的学生平时缺少对美术的专门训练和引导,尤其是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据我的调查和了解,有些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几乎没有怎么上过美术课。由于接触少,学生们对美术知识缺乏应有的了解,美术基础薄弱。许多人甚至认为,自己根本就不是学美术的料,对于学好美术根本没有信心,更谈不上有多大的兴趣。特别是当学生面对一件作品时,学生总是用世俗的“像不像”、“画的是什么”等审美态度。对于写实风格的作品,学生产生认同感后,或迷恋于写实的技巧,逼真的形象,或希望了解画中的内容,情节而不是进入真正的欣赏。若面对表现性,写意性风格的作品,与学生的审美经验就有一定的距离,从而既有新奇感,又与原审美心理有抵触的矛盾状态。这些变形怪异的造型,强而冲突的色彩,大刀阔斧的笔触等都不能引起学生真正的审美反应,而面对抽象风格的作品时学生会因看不到任何与原有经验相联系的形象而产生茫然排斥之感。

三、几种欣赏教学利弊

1.以美术家的介绍代替美术作品欣赏

以美术家的介绍代替美术作品欣赏,这样,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但却未涉及到具体的“欣赏”,有时美术家的事迹是很重要的,但必须与作品风格与美术家的个性品质有机地结合起来。

2.以作品的社会影响代替美术作品欣赏

一些著名的作品产生于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对社会产生过一定的影响,这些作品成为举世杰作是由于它的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统一,而某些教师忽视作品的审美价值而大谈作品的历史影响就不算完全进入美术欣赏领域。

四、美术欣赏课教师注意事项

1.教师是沟通学生与美术作品之间的桥梁。任务是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提供资料,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

2.要引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情感,感彩会影响学生的情感、通过讨论引发出学生自己的真实情感,从而产生真切的审美体验。

3.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看法,学生对美术作品必然见智见仁,会产生各种看法或不同的评价,由于学生经验能力所限,看法也许是幼稚或不全面,但只要他们是认真的,真实的感受,教师就应给予尊重和认可。

五、如何进行美术欣赏

1.美术欣赏要注重作品的文化情境

“因为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所谓文化情境,实际上指的是一件美术作品被创作出来时,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及其特征。” 因此,在美术欣赏教学时,不能单讲技法,要把美术作品放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去学习。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需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相关的历史与故事。如欣赏拉斐尔的《雅典学院》时,就有必要介绍有关“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以及“人文主义精神”。欣赏达维特的《荷加斯兄弟之誓》时,可适当讲述罗马的历史传说一一荷加斯家族和库里茨亚人的姻亲关系。欣赏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就不能光从构图、色彩等方面来欣赏,需要教师介绍画中所表达的事件,作品的题材来自圣经中关于耶稣被犹大出卖的传说,画家描绘了耶稣殉难之前,跟他的十二个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的情景,当耶稣说了“你们当中有一个人出卖了我”后,十二个门徒表现出了不同的神情和性格特征,作品的主题是歌颂耶稣的伟大人格,也鞭挞了叛徒的苟且偷生,出卖灵魂的丑恶嘴脸,充分体现了画家的爱和憎。通过对《最后的晚餐》情节的介绍和对作品的阐述,再结合画面外在形式特点的感知,可以使学生们很容易了解作品的意义。在欣赏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时,学生如果不了解古希腊人有裸身参加体育竞技运动的风俗习惯,他们肯定对大量的人体雕塑疑惑不解,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明白:正是由于这一点才奠定了西方人以人体为美的传统审美观念。当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了解这些知识,如放录像、到图书馆查资料、上网搜寻等。

2.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主题 引导学生仔细地剖析作品形象,比如作品中有几个人物,他们的动态、表情、装束、道具表达了什么情节或事件,周围的环境,气候、光线的作用等,从中去了解这一作品的基本内容,作者希望借此告诉观众什么,教师可以结合作品适当介绍作者生平,创作意图和创作过程等情况,介绍作品所表现的事件,作者所处的时代的社会背景等,加深对作品的内容、主题的理解,使学生的理性和感性相结合,进一步体会美术作品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对于抽象美术作品而言,构成作品的形式,诸如画面中的点、线、形、色等视觉元素及其组织形式与表现的力度,以及各种材料的运用和构成,本身就是美术家抒发感情、表达思想的方式,其艺术形象超越了客观物象的再现,具有象征性、朦胧性、隐含性、情绪性等特点,依然是探索作品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的必然途径。

当欣赏建筑、工艺设计、工业设计等实用性作品时,可以将作品的外在形式与作品的实用功能联系起来,认识审美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

3.把音乐引进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

我们知道音乐和美术被称为“姊妹艺术”,而且它们之间的确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把音乐引进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不仅活跃了教学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尤其是对一些抽象作品的理解。比如,在欣赏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汇街的爵士乐》时,一边放爵士乐,一边让学生去找寻画与音乐之间的联系,并把感受表达出来。在音乐影响下,同学们面对画面,很容易感受到画中那错综复杂的直线和闪烁不定的小色块形象地表达出爵士乐所特有的节奏感。这样,抽象的绘画语言变成了诠释音乐的形象的视觉符号了。

4.发掘作品的深层意蕴 艺术家创作一件美术作品时,除了通过完美的外在形式,提示某一特定的主题之外,往往还有其更深层的内涵更隐藏的意蕴,是一种文化、精神层面的要求与体现,是美术作品的最高价值所在时代、社会、民族精神的写照。如青铜器、秦俑、唐楷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古希腊艺术所体现的崇尚理想与科学的精神,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中国山水画中的意境和神宗意识等等,学生至此才会对作品产生深刻的理解和审美情感的升华。

以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这一成功地塑造了艺术形象的典范之作为例来进行欣赏和分析。首先,我让同学们讨论,应该给这幅画取一个什么画名,才能使这一形象更具艺术感染力。经过思考,大部分同学们都给这幅画取了画名《老农》《老头》《农民》等,但不知是否确切,很想知道原画的名称,因而产生了心理上的期待。这时,我并不直接把答案告诉他们,而是让他们进一步欣赏。接下去我采用多媒体的手段,以琵琶演奏的民歌《父老乡亲》为背景音乐,在饱含深情的乐曲声中,加上解说词,渲染气氛。

古铜色的老脸,艰辛岁月耕耘出的那一道道车辙似的皱纹,犁耙似的手曾创造了多少大米白面,那缺了牙的嘴有又扒进过多少粗粮糠菜,他身后是经过劳动换来的一片金色的丰收景象,他的手中端着的却是一个破旧的茶碗。画家以深沉的感情,用巨幅画的形式,借超写实主义的手法,刻画了一位勤劳、朴实、善良、贫穷的老农形象。它咄咄逼人,发人深省,多少人曾在他面前黯然神伤。因为这位老农的形象已经远远超过了生活原型,他所代表的是中华民族千千万万的农民,正是他们辛勤的劳动,养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他是我们精神上的父亲。

此画问世后即引起了强烈反响,尤其是在我们整个民族经历了十年浩劫这个重大灾难之后,他所激起的不只是观者对老农个人身世的悬想,更是对整个中华民族这个农业大国命运的深深思索。

在欣赏过程中,由于听觉和视觉的共同冲击,同学们的感受更加直观,情感得到了升华。解说词引导学生从画中的老农形象想到中国的农民阶层,由农民再想到养育中华儿女的"父亲",进而想到祖国这一农业大国的命运。在这一情感的体验过程中,同学们深切的体会到为什么这幅画要取名为《父亲》才更有艺术感染力。从而也更好地认识到,创造美术形象就是要创造出"通过具体生动的个性,来表现事物的共性与普遍真理的形象,也就是创造艺术典型"。这样,同学们加深了对美术形象的认识和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表达个人对作品的分析

现代美术教学都非常重视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一方面这种美术评鉴能力是一种长期被排斥美术能力之外却是十分重要的美术能力;另一方面,它可以促使学生学会分析体会美术作品,并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等真实的情感和思想,培养他们应有的审美态度,审美判断能力以及审美表达能力。教师的创造性是无限的,可以打破常规,更有创意地组织美术欣赏教学,譬如在介绍意大利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时,让学生模仿“蒙娜丽莎”、“大卫”的动作、神态、表情,摆造型,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美术欣赏方法多种多样,没有中心标准。主要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课题主要的欣赏要求和方法,是否能抓住本艺术的特点来欣赏艺术品。

参考文献:

[1]《美术概论》王宏建、袁宝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艺术概论》王宏建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3]《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中外美术欣赏论文篇10

雕塑大师罗丹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睁开这只发现美的眼睛。这一点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初级阶段,必须做到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点,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欣赏作品、分析作品。在工作中,我发现美术欣赏课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就目前美术欣赏课的现状,提一些感受和看法,以期引起大家的思考。

一、目前小学美术欣赏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江苏大部分地区对美术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地方甚至不开设美术课,更不用说美术欣赏课了。而且美术教师理论水平普遍存在着缺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美术欣赏课模式单调,无法调动学生对欣赏课的兴趣。这些现状大致有以下几种:

其一,美术欣赏课不被重视,语、数、外等主课业挤占了美术欣赏课的空间。当前,我国小学生课业负担已经十分沉重,语、数、外老师为了教学质量,挤占了大量美术课的时间。在小学美术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到,多数学生对美术的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而由于美术欣赏课被占据,使学生对美术欣赏的兴趣得不到满足,时间长了兴趣也随之而减少。

其二,美术教师的配备是制约美术欣赏课发展的“瓶颈”。美术欣赏课应由接受过高等或中等美术教育的专业教师担任。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欣赏能力。同时,尽管有的教师是专业毕业,但由于对美术理论知识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其学习期间对理论理解的偏差或偏科现象使他并未真正具备一个美术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与表达方式。因此直接影响了欣赏活动教学,所以美术教师必须“尽量注意学科间的联系”。

另外,美术欣赏课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很多教师容易忽略学生以自己的眼光分析、鉴赏,甚至批评美术作品的能力,在作品分析中往往坚持课本或自己认同的一种观点,通过不断地暗示、诱导,使学生抛弃自己的观点,而步入教师铺设的标准轨道,这无疑是给作品贴上了标签,也影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挥。

二、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整改措施

1.学校领导、教师应该重视美术欣赏课

学校领导应对美术工作强调内抓课堂普及活动提高,外抓比赛提高的工作思路,制定一系列的美术工作机制,形成一套完善的美术工作方法,以高标准高要求指导美术工作,时刻要以一流的工作效果展现于教育同行面前。

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广泛搜集相关资料,让美术欣赏课的内容更充实、有趣味性。小学的美术教材根据《小学美术教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虽然进行了调整和改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感到其欣赏课部分的内容显得单调乏味。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后,应根据教材提供的相关内容,广泛搜集资料,进一步充实欣赏内容,力求使欣赏课的内容更加丰富、有趣,让学生乐于接受,是一次具体实践和大胆地尝试。

2.选择恰当的内容,丰富美术欣赏教学活动

2.1利用网络资源,激发美术欣赏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布置学生利用Internet网络,寻找有关本课课题的相关作品及资料,让学生加入丰富教学内容的行列。教师还可以在课件中通过添加音乐、视频、动画等形式,丰富美术欣赏课的内容, 激发学生欣赏美术的兴趣。如:在学习《瞧这一家子》时,在导入部分可以通过播放小燕子的音乐视频,这样既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又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兴趣,为上好本节美术课奠定了基础。

2.2结合地方特色,拓展美术欣赏的眼界。如:在学习《高高低低的桥》时,可以根据我们所处的江南水乡的地方特色,走出教室,欣赏一下我们身边的桥的形态,通过多角度欣赏不同的桥,拓展学生眼界。

2.3填补教材空白,陶冶美术欣赏的情操。如:在学习《奔腾的骏马》时,教师可以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向学生讲述作者当时面临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义愤填膺,毅然用自己手中的画笔,以马为主题,刻画了各种铁骨铮铮、雄健昂扬的骏马形象,赋予了战争年代的民族气节和精神。这时学生被作者所表现的那种不可侵犯的民族精神和昂扬的奋斗精神深深的感动,积极认同的心理活动本身就由理性参与欣赏活动而推向深化,从而获得艺术作品内层意蕴的领悟和随之而来的审美愉悦、审美想象。

3.选择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美术欣赏课的质量。

3.1欣赏与动手、表演相结合。欣赏教学与绘画、表演的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学生如果有了绘画、表演的实践,就能更好地理解与认识艺术作品。欣赏教学要善于借助学生绘画、表演等美术实践的“外力”。如:教师通过对欣赏作品的分析讲解,唤起学生欣赏欲,使他们心情舒畅,抒发各自的感想。教师同时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让他们亲自动手画一画,能起到良好的欣赏效果。也可以根据欣赏作品的内容进行模仿的动作表演。

3.2欣赏与音乐、视频、动画等相结合。我们都知道音乐和美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音乐是一切艺术门类中最为抽象的艺术,因而人们在欣赏音乐时可以展开联想,随着音乐节奏的起伏,眼前情与景在不断地变幻,人的情感也不断地变化。所以在美术欣赏课中有机地融入音乐、视频、动画,将能达到有声有色图音并茂、互相配合的强化表现主题的教学目的,从而充分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创造力。

如:欣赏彩陶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不单展示彩陶作品,同时可以针对不同的文化类型配上背景音乐,悠扬深远的中国民乐与古朴的彩陶作品相结合,容易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对于作品背景、内容,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加以提示,将史前文化那独有的魅力展示出来。

3.3欣赏与故事、联想相结合。根据欣赏的内容,介绍作者和创作的知识,来拓宽学生的欣赏思路,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有些内容,教师也可以自己编成故事,使学生容易接受。如在学习《小马良的大画笔》时,我们可以把几张图片编一个故事,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本课的主人翁小马良。欣赏美术作品时,让学生指出主题是什么,启发学生回忆联想与画面主题形象有关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主题形象的印象,激起学生的感情。

3.4欣赏与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如:在分析色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画面倾向的色调。在欣赏印象派大师莫奈的《睡莲》、《撑着阳伞的女人》时,我用小组讨论分析,让学生充分交流和大胆发表自己对作品上色彩的感受,理解色彩的表现手法,从色彩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4.美术教师应该不断学习,重视自己理论素质的提高,使得其全面发展

美术欣赏课不仅需要教师对美术实践有亲身体会,更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并且美术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美术教师应该是美术的实践者。美术教师要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证明美术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美术教师除了要具备较高的美术技能外,更应具有广博的美术知识和较高层次的美术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修养,这样才能出色地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

总之,要上好美术欣赏课必须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去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视觉审美感受,使美术欣赏教学成为其“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道德水平、陶冶高尚的情操、促进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 教师就是要用人类艺术精品和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帮助学生提炼出美的规律,打动学生的感官,从而培养学生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办.中国美术教育,国家教委办出版社,2003年3月

中外美术欣赏论文篇11

一、教师应将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置于首位

教师是美术教学活动的主体,首先扮演的是文化传递者的角色,其条件是“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笔者调查发现,多数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并不关注作品的文化背景,教师自身也缺乏对当前的文化背景及这一背景对美术教育的认识,这一现象也足以说明,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提高自身艺术素养迫在眉睫。那么,我们提高美术教师的艺术素养应从以下两点入手。

1.美术欣赏课的学科特征要求美术教师有丰富的美术史、美术基础、美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理论知识的素养,通过理解各个学科以及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对美术学科的认识。

2.作为美术教师还应当形成现代文化心态,广泛的了解和接纳来自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艺术流派的美术作品,形成一种建立于世界文化基础上的审美文化态度。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必须多种渠道接受美术信息。例如:参观博物馆,重大展览,利用网络资源等,这样有利于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了解当代美术的特征,从而学会鉴赏,学会评论,以加深对美术的理解。此外,还要积极思考、探索,加强交流,以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以迎接高中美术课程改革提出的挑战。

二、要美术常识学习和作品欣赏并重

美术常识课和美术欣赏课在一般场合并不分开,统称为“美术欣赏课”。美术常识就是关于美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美术语言等,美术常识重在研究为什么美;美术欣赏是一种视觉心理活动,重在感受美。如果美术欣赏课只重视作品的直观感受分析,而忽视了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缺乏对作品的形式元素的探究,其结果必将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欣赏方法难以掌握,欣赏能力难以形成。美术欣赏只是停留在简单的甚至肤浅的层面上,高层次的美术欣赏应以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为理论支撑。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由于学生缺少美术欣赏的方法和经验,当面对一件作品时,学生会不由自主的用现有经验来判断,而世俗的“像不像”“画的是什么”等审美态度只能使美术欣赏活动误入歧途。如:欣赏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汇爵士乐》,若以像不像去评判这件作品,而不去分析作者如何运用点、线、面的纵横交错以及色彩的冷暖、面积的大小等形式要素,给人造成的心理感受与爵士乐、百老汇所特有的属性的联想和分析,学生是不会正确理解这件作品的。同样,以“美”和“不美”来评述美术作品,对高中生而言可以说是肤浅的,我们知道,“美”给人的感受是多样的,和谐谓之美,悲壮谓之美,崇高谓之美,有形式之美,也有内容之美。美具有多元性,复杂性,不少的“美感”是通过不美的形式来表现的,如挪威画家蒙克的作品《呐喊》,正是通过极不协调的色彩和近乎可怕的形象来表现出自然给人的不安和恐惧的,使人们在19世纪末压抑的情绪在此得以释放而获得特有的“美感”。所有这些,若不通过美术基础知识,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而以像和不像,美和不美去评述它,美术欣赏难以收到好的效果。

三、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欣赏教学

现行的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经笔者调查可大致分自由欣赏式、理论阐述式和欣赏启发式三种。自由欣赏式就是学生自由欣赏作品,教师不作任何指导,这种方式缺少教师理论指引,因而学生欣赏的无所适从,很难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效果。理论阐述式就是教师就作品理论阐述,学生跟教师欣赏作品。这种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作为欣赏主体的参与主动性,而欣赏启发性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通过提示、参与分析、组织讨论等手段来让学生自己感受作品,自己阅读作品,自己做出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这种方式真正体现了学生自己感受,阅读作品,深入理解的主体参与性,从欣赏中掌握方法,寓教育于欣赏之中,从而最终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中外美术欣赏论文篇12

1.高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是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美、感悟美,进而提高审美能力的一门课程。它主要是通过对具体美术作品的解读和赏析来揭示出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使他们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认知能力得到一个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提升过程。另外,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必须突出“普及”和“审美”两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教学改革中取得主动。加强大学生的美术欣赏,使学生在学习赏评作品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审美知识结构,提高艺术素养,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直觉和情趣。

2.高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是“接受学”中的一个“再创造”过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注意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听课学生的主体地位。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专业,由于知识结构的不同,审美观点的差异,将会导致他们对欣赏美术作品的角度不同,有可能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得出不同的审美结论。这就要求任课教师积极主动地引导和鼓励学生,不要因循守旧,应开动脑筋,深入思考,大胆地发表自己的审美观点。

二、高校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探索

1.深入体会各个时期美术作品的审美情趣,掌握美术作品的时代特征和规律。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艺术,是古今中外艺术的共同规律。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审美思潮、文化特征和价值取向,都在美术作品中深刻地反映着,这是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必须注意掌握的。这也是同一题材的作品在不同的地域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并在很大程度上显露出其独特光芒的重要原因。如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著名艺术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他们分别创作的美术作品如《蒙娜丽莎》《大卫》《圣母像》等,还有19世纪下半叶的印象画派,以莫奈《日出印象》为例,明显可以看到他们关注自然世界和现实人生的目光,并能够主动地把科学和艺术结合起来。他们的作品中有着艺术家人文理想的倾注和对个人价值的肯定。在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应当指导学生掌握作品的时代特征和规律,深入体会各个时期美术作品的审美情趣,针对具体美术作品进行具体分析。

2.摆正美术作品与艺术家的关系,注重艺术家身世和时代背景的介绍。艺术家的美术作品是对客观现实升华了的精神产品,作品中表现的生命感受、艺术境界和审美情趣等都与艺术家的人生成长、经历环境、素质气质、和时代特征等有着关键的联系。另外,从不同的美术作品中,还可以感受到艺术家的气质、艺术追求及人生际遇等。其实真正优秀的耐人寻味的美术作品往往是作者心灵和情感的折射,创作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对应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类型的美术作品,分析欣赏作品时重点把握“知人论画”的层面,避免在欣赏过程中不知道艺术家身世和时代背景的现象。如当我们欣赏近代国画家徐悲鸿先生的绘画作品时,如果不把作品与画家感情生活、具体身世和时代背景联系起来,就不能感受到他“忧国忧民”的画面背后,因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和发动内战而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苦难而产生忧国忧民悲愤的心情;如果能做到“知人论画”,我们就可以通过美术作品,体味出徐悲鸿先生内心深处的那份孤寂、无奈与悲凉,感受到在他画面之外的寄托与向往。只有这样,作为欣赏者的学生才会与艺术家达到一种更深层次的精神沟通,从中获得更多的审美情趣,可见,欣赏作品时把握艺术家和美术作品之间关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解读方法。

3.根据美术作品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深入体会审美心理的差异。由于东、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对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审美习惯不同。这对人们的欣赏和认知方式带来很多的不便。如在对古埃及的建筑和雕塑的欣赏中,应当了解古埃及人重视数理与形象的和谐,以及等,他们创造的娴静典雅的雕像和庄严肃穆的建筑,都与它的民族地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艺术家在作品中所遵循的对称、和谐、比例、秩序、均衡的原则,无不体现着古埃及数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共同的审美心理特征。可见,只有深入地了解这些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欣赏这些地域和民族的美术作品。此外,中外美术作品中诸多的差异,如表现形式、审美习惯、艺术特征等,也都是美术欣赏教学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因此,在欣赏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的视角切入,深入分析作品。民族和地域的不同,形成美术作品背后一系列更深层次的审美心理特征,体会艺术家审美心理的差异。

总之,美术欣赏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美术欣赏能够培养大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审美情趣,优化情感结构,提高审美能力,提升人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黎林.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评价的理论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

[2]张志华.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考评体系的构建[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中外美术欣赏论文篇13

在课前教师一定要备好课,写好相关的教案,并将收集到的、要欣赏的作品选好分析的题材和内容。但由于课时等原因并不能将每个作品逐一地、详细地鉴赏,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或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哪些作品需要重点分析,哪些只需要作初步了解,哪些需要学生参照课本或是资料来对作品进行鉴赏。教师可将众多作品中最典型的作品作为要分析的类型,选择该作品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来进行教学的设计。

二、充分发挥审美评价的功利性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集》中曾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在欣赏云冈石窟的时候,通过民族要素来分析其雕塑特点,是可以看出雕塑在民族艺术上的继承与发展的,可分析如下:

1.我国大多数的佛像都是清秀的鸭蛋形的脸型,这是中国的传统喜好,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

2.飞天的姿态和飘带的形状与汉画中的舞伎的风格是相同的,其衣纹反映了中国北方的实际生活。

3.石窟中的菩萨都是庄严而又祥和的,而飞天则洋溢着悠然之趣,这是古人所信仰的神仙模样。

4.石窟里的浅浮雕比较圆滑,平面上多刻有阴线雕刻的,这些都体现着汉代石刻的演变痕迹。

云冈石窟是中华民族艺术风格的继承发展的代表之一,由此可以看到雕塑艺术的发展渊源和成就。

三、要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欣赏兴趣

在教学美术欣赏时一定要切记从各个角度来分析,以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例如在欣赏作品《最后的晚餐》时,可以这样来引导学生:

师:这是达·芬奇的作品,谁知道他生活的时代?

生:文艺复兴时期。

师:不错,看来大家对达·芬奇还是有一定的了解,那你们知道是谁出卖耶稣的吗?

生:(讨论)犹大。

师:(呈现作品)那我们来看看这幅画,这13个人中哪一个是犹大?

生:(激烈地讨论)

师:画面中光线最亮的位置是耶稣,犹大在人群中,背景是最暗的,作者的意图是什么呢?

生:是不是要突出某一个人啊?

师:(引导学生)这幅画作者是用三角形来构图的,将门徒分成了四组,每一组都以三角形分在耶稣的左右,12个人的手呈现的不同姿势将各个组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对称的统一体。作品抨击背叛,颂扬真善美。

另外,教师还可以介绍一些作者创作中的一些有趣的故事或情节,必定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欣赏兴趣。

四、培养学生自主欣赏能力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难免会有学生询问怎样欣赏各种类型的美术作品,对此,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特别的方法来引导或启发学生自己去寻找欣赏作品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或情感,还为教学增添了魅力。在欣赏教学中,可用“空白”的艺术理论来达到不教之教的目的,所谓的“空白”原来是指作品中没有画出来却是要向欣赏者暗示的部分,在教学中则是指没有明确讲出来的部分。例如在国画的欣赏教学中,可设计如下部分:

师设疑:怎样去认识一个人?

生:内在的品质和外表?

师引导:观画如观人。

然后让学生在之前欣赏过的几幅作品中,总结国画的内在神韵、外在的笔墨的欣赏品评的标准,以教师引导为主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留出“空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达到不教之教的目的。

再如,在现代艺术的欣赏课中,教师可将某些实物(如壁纸刀、垃圾桶)带到讲台上,让学生讨论生活中常见的优秀设计,接着举出一些反例(如城市垃圾箱)并质疑:评价优秀的设计或拙劣的设计的标准是什么?让学生来讨论现代艺术设计是怎样体现人文意识的。由于现代艺术设计与生活比较贴近,只需要教师稍加引导,就可让学生自己去欣赏。采用“空白”教学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还能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领悟到此类欣赏方法的迁移。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