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设计论文实用13篇

视觉设计论文
视觉设计论文篇1

现论对视觉感受有着很高的要求,在我们做平面设计的时候,最基本的想法是从平面设计最基本的视觉语言出发,并将视觉语言作为其中一种标准进行视觉传递,最后与人产生共鸣的设计思路,而视觉传达设计则是以视觉语言为最主要的载体,与听觉语言、嗅觉语言等相比,视觉语言可以包含更加丰富的内容,是情感的融合,是智慧的传递,是灵感的迸发,是思想的碰撞。视觉传达设计是将视觉语言作为最主要的载体,从而更好地传达设计者的想法,与人达成共鸣。因此,视觉语言的研究是视觉传达设计中最有效的一种表达途径。

三、图形美感的传达和表现

图形这种被誉为“世界语”的事物,是一种可以跨越民族、跨越地域、跨越文化、跨越国界的表达方式,因为无论什么民族、什么地域特点、什么文化程度、什么国家的人都可以看明白图形,这是图形的独特魅力,也是文字所不能够相抗衡的,图形相比较文字而言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富有生命力,更加具有广泛性,更加具有感染力,能更好地传达我们想要的东西。虽然图形中点线面的组合只是视觉传达设计中最为基础的组成元素,但确是视觉传达设计中最重要的构成。设计者通过自己的想法和灵感对图形文化的组合从而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因此,图形的美感可以说直接决定了设计的成败,图形是视觉传达设计中最为重要的组分。

四、色彩美感的传达和表现

视觉设计论文篇2

视觉艺术形象的独创性是指形象的视觉特征和视觉感受是独一无二的,形象的造型风格、基本色彩、声音、形态动作、性格特征都必须有区别于其他任何形象,形成自身独特的韵味。视觉艺术形象设计时,通常要根据设计的主题分析其主题元素中区别于其他任何形式的本质特征,提取表现本质特征的视觉元素确定形象的原型及形象本体视像特征。真正具有独特性、生活气息的角色,是由这个角色典型的视觉元素与形象的表意特性决定。典型的视觉元素构成了形象的独特表征形态,它既有符号性的直观描述,也具有典型的寓意内涵;既有艺术视觉传达的视觉特征,也有符合情景的时空结构。视觉艺术形象典型视觉元素的提取必须必须依靠视觉现象的条件,不同立场提取的独特元素有所不同,如传达对象的质、量、形、时空和环境的关系等等。典型的视觉元素的提取与视觉感知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离的。形象的独特视觉元素的产生于也与当时的社会风潮密不可分,如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流行皮肤白皙,眼睛大大的女孩,于是迪斯尼创造了白雪公主。迪斯尼赋予了这个童话人物真正的生命和近乎完美的形象。它的皮肤洁白如雪、双眼明亮动人、红红的嘴唇、乌黑的头发、这些都是这个时代美丽的符号。直到21世纪的今天,白雪公主仍然是全世界观众心中永远不老的青春偶像。1950年随着《飞瀑怒潮(Niagara)》的上演,玛丽莲.梦露式的金发美女形象成为那时的流行元素,这自然变成了迪斯尼50年代角色形象的标准。1950年的灰姑娘,1951年的爱丽丝,以及1953年的《小飞侠》中的角色形象等等无一不是金色长发。韩国设计的视觉艺术形象PuppyRed选取了动物典型视觉特征包括颜色、形态等作为设计的参考,成功俘获了大量的女性。

三、视觉艺术形象设计视觉性格气质塑造原则

视觉艺术形象设计时必须考虑拟人化的赋予形象“生命特征”,只有当视觉艺术形象具有了“生命特征”,形象才会具有艺术感染力、强大的传播效应和与大众的沟通能力。而无论人或拟人动物最能被人们感受和吸引的生命特征是他们的性格和气质。性格和气质是塑造他们自身独特内在特征的重要因素。因此,视觉艺术形象的性格和气质的塑造将是形象推广和应用的关键因素。个性鲜明、气质出众的形象将会得到更多受众的认可和喜爱。

1.视觉艺术形象的性格塑造

通常性格是指表现在人物对周围世界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是内化于人物外表和言行中的内在生命特征,现实生活中人物的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中。现实中的人物众多,千千万万中的人物性格都不尽相同,这里我们可以列举一些典型的性格特征如:活泼开朗、温文尔雅、重情重义、乐天达观、成熟稳重、幼稚调皮、郁郁寡欢、正义正直、疑神疑鬼、多愁善感、豪放不羁、老实巴交、圆滑老练、脾气暴躁等等。人物的性格特征是多方面的,可能在情感方面他多愁善感;在行为处事方面他重情重义;也可能在言行举止方面豪放不羁。视觉艺术形象在设计时首先应该模拟人物的性格特征结合形象设计主题与应用领域和相关人员沟通设定形象的性格总特征,对形象的性格进行精准的定位,再通过与设计主题相关人员沟通确定如何有效的使用视觉表现手段塑造形象的性格。视觉艺术形象性格塑造主要通过形象的面部形象表情、形象的外表、形象的声音语言、动画中的故事情节、动画形象的言行等等来表现。面部形象表情是反应性格的最直观的视觉方式,不同的眼神、不同的五官和面部会给人不同的性格感受。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第一时间体会到的是人物面部形象表情带来的视觉感受,不同的面部形象往往是人物性格判读的第一要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察言观色,因此,在形象性格设计塑造时首先对形象的五官、面部特征及常用的表情进行精确的设定。形象的外表主要是形象的衣着、配饰、静态动作等,衣着及配饰也会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人物的性格,夸张色彩与造型的服饰和张扬的静态动作常常给人活泼开朗、豪放不羁、古灵精怪、追求刺激等性格特征,中性色彩、传统正规的服饰和内敛的静态行为诠释着温文尔雅、成熟稳重、小心谨慎和务实实际的性格特质。动画是塑造视觉艺术形象个性特征最为全面的视觉表现手段,形象的性格可以通过动画的故事情节、声音语言和动作行为全方位塑造。

视觉设计论文篇3

假若没有这样的视觉中心的存在,产品形象就必然会呈现单调,或杂乱的状况,因此,视觉中心是构成产品形象诸部的主从、先后秩序的主导要素。对于供反复观赏的耐用消费品,遵循这样的秩序、实现巡弋,就会避免一览无余,或者眼花缭乱的面目从而走向“耐看”“耐人寻味”的境界。

形成视觉中心的要素是功能价值地位、表面位置、大小、对比和密度。

同内部功能结构相关联的产品外表部分、紧密地体现着功能作用在整体产品使用功能系统中的价值地位,它往往是影响这一部分能否成为视觉中心的最有力的因素。由于欣赏价值同实用价值错杂在一起的交融性质,又往往是影响这一部分能否成为视觉中心必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在级次上却不一定是对应的,设计师拥有一定的任意选择的主动权。如收音机的基本功能是接收节目和还原放声,接收广播节目需要通过眼睛观察信号频率刻度来搜寻电台,由于功能和欣赏都需用视觉的一致性,于是频率度盘最有可能作为视觉中心的选择对象。将度盘予以强调突出的设计,其效果一般优于其他方式。

由若干个单元功能组合的产品情况就比较复杂,如有些收录机产品,它无论是采用暴露式或是暗示式放声的扬声器或是扬声板的造型密度都比较小,一般都不会成为视觉中心。在接收广播节目与磁带录放活动的功能之间,必须选定一主一从的关系。早期的盒式收录机一般仍选择手印频率度盘为视觉中心,目前的收录机则一般将磁带舱作为视觉中心加以强调。而对度盘则从形与色等方面予以压缩和淡化的处理。这就是设计师根据控件功能价值地位来决定的。

视觉中心处理在表面的位置无疑是前脸,因为前脸表面比较接近表面产品的本质。一般需要解决在前脸表面的平面位置。中心区域和放射线的交叉部位对于形成视觉中心最为有利。在前脸轮廓对视线的约束作用下,视线向中心聚焦是自然惯事,在各部位同时存在若干作用力同时相等的目标时,位于中心区域的目标就具有显著的优势。收录机的磁带舱位于中心区域比位于左上方同度盘并列的构思更容易吸引视线。放射线如十字交叉线,可以看作是四个箭头的聚焦,交叉点正是各箭头从不同方向共同诱导视线会集于一点优越部位。收录机磁带舱在位于中心区域之际,往往通过度盘等相邻部件的形状造成放射性的斜线,用来加强视觉中心的位置优势。

视觉中心必须大小适度,在整体中的比例不宜过大,否则将容易融进背景部分,因而没有足够的聚集性,一般情况下,即使十分精致的标牌由于太小,容量不足也不能唤起充分的视觉注意力,当然,这还要看烘托关系。

对比是视觉中心存在的基本条件吸引视觉注意力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各种要素的对比。是视觉目标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各种造型要素,如形状、大小明暗、色彩、凹凸、虚实和各种材质肌理的对比,一般都为若干要素的同时对比。现代工业产品设计十分重视肌理的对比,通过生产技术的进步,努力扩大诸如从高光到无光、从镜面到粗细纹理之间的各种肌理类别的层次,强化对比肌理的表现力,可以对视觉中心的形成发挥积极的作用。

造型密度是在一定空间所包含的各种线条、色彩、肌理等造型要素构成的差别数量。视觉中心需要比较高的密度,也就是要有一定的复杂性。在现代工业产品的简洁的造型设计指导原则中,尤其不容忽视。人们的视觉既有简化要求的一面,也有追求复杂曲折的一面。频率度盘若只是空旷而没有刻度数字线条的平板,就不能成为视觉中心。电视机和计算机的终端显示装置的情况很特别,将占据前脸空间比例大部分的屏幕认作视觉中心,而那是依据开机时屏幕上出现的图像符号作为注视的中心这种事实的经验转换而来的。其实作为造型评价,真正欣赏电视机本身形象的时候,恰是处于关机状态,屏幕仅为一片空白,非常欠缺造型密度,倒更似于视觉背景,所以是一种幻觉的联想中心。设计者采取的补偿措施,一般是将控制电源、音量、频道等控件与指示设施组织成为密度较高又较集中的视觉单元,作为视觉欣赏的事实中心。

造型密度也有适度问题,滥加密度,不一定合适,甚至会造成堆砌繁杂的现象。如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一度出现某些追求军用品外观的收音机,设计了繁琐的防雷达度盘和蜂窝状放声板,令人感到阴沉和不快。它同19世纪用哥特式、洛可可式纹样,即附加“观念和形式”来装饰工业产品的设计思想一样,足资借鉴。

参考文献:

视觉设计论文篇4

(二)突出城市文化特色的标志图案

标志是展现城市特色,把一个城市与其他城市区别开来最直观的表现。北京的故宫、上海的东方明珠、四川的大熊猫等这些都是城市特殊的代表,在多年的历史积淀中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城市标识,晋升为城市不可磨灭的图腾象征,蕴含了一座城市独有的文化和品牌特性。合肥城市标志设计既要体现包公故里,旧国古都的文化特征又要与突显其历史文化特色,将文化和历史融入到其标志设计中,既体现合肥与众不同的地域文化,又能突显合肥作为历史名城的特色。其标志设计可以利用图形标识赋予合肥新的解读,让合肥城市更有文化气息,运用包公的月牙图形元素,将合肥的文化运用到标志之中,使其具有标识性,构成具有合肥传统文化的标识系统,厚重的文化底蕴、清晰的历史文脉构成城市鲜明的古城特色。城市视觉形象设计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蕴藏着整个城市的悠久历史文化,通过城市标志设计、色彩设计赋予更深层次的内涵,体现出内在的精神和气韵。合肥的古城文化历史与现代视觉形象设计的完美结合需要围绕色彩、图形、文字等要素,注重城市符合与图形的运用,注重徽派建筑的艺术特色,运用文化底蕴的支撑,彰显城市的个性,打造专属于自己的城市品牌。城市名称是城市的名片,将城市名称融入到标志图形之中可以更好地展示城市的特色,将文字图形化,让标识的内涵更加丰富。良好的城市形象必将有力地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城市综合竞争力,激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合肥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上,从图形上选择月牙元素,使传统图形、民族元素相融合,将月牙图形和城市名称融入到标志图形设计之中完美结合,树立城市品牌的文化价值。

(三)历史厚度和清新魅力的城市色彩

人们通常在看到城市形象标志时,视觉反应最迅速的是对色彩,其次是图形,最后才是其它文字部分。其中,不同的元素在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色彩不仅能够提升视觉美感,更能让人对这座城市留下深刻的印象。它赋予了形象另一种生命,另一种神秘气质和另一层存在的意义,使得色彩也可以展现视觉上的审美印象,成为视觉语言的一种。城市设计中的色彩往往是以城市文化为出发点,使其与文化内涵相适应。合肥作为古城,保留了很多文化历史,文化的色彩应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沧桑感,但是这并不代表只能用厚重的颜色堆积起这座古城,浓墨重彩的合肥不仅要展现历史,更要在历史上画出重重的一笔,用刺激的色彩来给城市带来生机,在厚重上加上一丝清新。在合肥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中融入自然元素,在沉稳中求创新,在传统元素中加入新鲜的色彩和活力,将清新的视觉感受打造成城市未来的新名片。例如东莞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其标识设计以绿、蓝、红、橙等四种颜色作为东莞城市的主色彩,以“活力”作为东莞城市核心价值,东莞有三个最核心的内容需要通过“活力”来演绎和传递。“活力”准确反映东莞的发展轨迹,充分提炼东莞的城市精神,有效引领东莞的未来方向。标志一是展现东莞独有特色,二是寓意东莞发展轨迹,三是符合莞人气质,四是体现莞人精神,五是代表东莞开放贸易传统。

二、合肥城市视觉形象的设计特色

合肥虽为古城,但是文化历史脉络不明显,虽为科研城市,但是并未运用到城市建设中,虽为滨湖新城,但是没有构成园林城市系统。需要明确城市定位,大胆创新,为合肥量身定做城市独特形象,塑造具有地域特色和历史内涵的标志图形,改善合肥这座城市的视觉形象。

(一)明确区域性历史城市定位

如何打造合肥特色的城市标志,而不是再造一个“二手的上海或北京”。打造独具合肥特色的城市标志需要找准合肥城市的定位,“一招鲜,吃遍天”是商场上永恒的法则,城市规划也不能跟在发达地区后面亦步亦趋。以建国后县城格局起家的合肥,如何才能在规划建设上与南京武汉平起平坐,找准定位是唯一的出路。明确区域定位会让人们将城市视觉形象与这座城市自然的联系在一起,让它的精神融入这座城市之中。合肥长期以来以包公故里、三国故地著称,我们应该以此为基点,立足合肥的区域特色,通过城市视觉形象设计,将其引申为文化城市、历史城市、创新城市。

(二)注重文化地域的体现

相同的现代建筑,相同的街市,相同的城市色彩,相同的城市功能……相同的已经让我们分辨不出他们的历史、文化和区域特征,形象而又神像的城市如同孪生姐妹,穿梭其中已经不能让我们对其产生鲜明的个性形象认知,也缺少了历史文化和区域特征。城市标识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城市文化、历史、特征的综合体,是向广大市民和外界来客展示城市形象的首要窗口。合肥,如何展现其特有的文化特色和悠久历史,就要立足合肥本身,寻找地域文化与特色,从地域文化及内在精神中挖掘,将其融入到城市视觉设计之中。合肥作为包公故里,这是一个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他不会和其他城市的地域文化重合,又能突显合肥特色,对包公的视觉元素进行重组和变形是合肥打造城市标志的重要一步。

(三)图形与文字巧妙结合

以“合”为设计元素,经过字体的变形和元素的提取展现合肥的地域和文化特征,糅合合肥包公故里的背景,用月牙元素来展示其文化性和地域性,造型刚柔并济、充分张力,寓意无限变化和广阔发展。标志选取包公故里的文化定位,将图形元素进行变形,加以自然风貌展现合肥滨湖城市的特色,整个图形倒看犹如“合”字,既展现了合肥的文化历史又将合肥的城市名称融入标志之中,让标志的识别性增强,独具合肥特色。合肥城市标志一是展现城市特色,运用月牙图形来体现包公故里的特色,在推广过程中很自然的和合肥联系起来。二是寓意合肥未来,标志犹如海平面一轮明月,寓意生机勃勃和美好明天。三是体现合肥精神,传承历史迎接挑战。由于合肥是中部文化城市,给人以浓厚的历史沧桑感,标志赋予合肥鲜活的生命力。打造独一无二的合肥城市视觉形象需要立足合肥城市文化历史,将合肥独特的特色展示出来,标志采用城市名称与图形的结合,月牙图形犹如城市名片让人一看到就联想到包公的形象,展示合肥朴实公正的城市文化特色,体现地域特征,整个标志犹如一轮明月挂在海平面上,预示着合肥冉冉上升的未来。一个成熟的标志应该具有延展性,从单一的视觉符号里跳出来,对合肥城市标志进行色彩提取、切割、变换,采用提取标志元素的方式,使标志具有丰富的延展性,做到标志与图形相呼应,强化、丰富和延续标志,以满足城市视觉系统的多样化需求。设计展现了合肥整体的城市形象,不仅像一本历史书翻阅合肥历史,又像是一幅画展现合肥未来,为合肥带来新的生机,增强了城市的视觉魅力和城市间竞争力,从而有效的促进合肥城市的全面发展。

视觉设计论文篇5

3.非物质化社会的需要美国市场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人们的消费行为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量的消费阶段,二是质的消费阶段,三是情感消费阶段。而非物质化社会对自我实现需求更为强烈。在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中,人类的需求层次从生理需求、到安全需要、到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几种需要总是相互连结相互影响。而我们所处于的非物质化社会中,消费者尤其对情感层次的消费需求更为强烈。人们在选择商品时,产品的功能已经日趋饱和,所以商品的造型、包装、色彩、附加功能、所包含品牌精神价值,就成为了消费者们选择产品的依据。通用设计的理念可以更好的满足这些需求。

二、通用设计理论下的视觉传达设计

1.视觉传达设计通用化需求在信息传播方式渠道多样化,信息内容互联爆炸式传播的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通用化需求是适应时代的必须。以传统的印刷品为例,用通用设计的理论考量的话,绝不仅仅是调整字符的尺寸,使之可以更清晰的阅读就可以的。在面临多文化背景的阅读者时,怎样的版式、色彩、符号的使用,可以尽量小的避免歧义的产生。特别是随着国际沟通交流的日益紧密,怎样进行内涵丰富、信息传达准确,并且可以得到更多人喜爱的视觉传达设计,才是视觉传达设计通用化的需求。在传播方式上,也需要在通用设计的理念下进行更有效的传播。如怎样既能有效生动的传达企业的讯息,引发兴趣,又不会使受众在接受信息时产生厌烦、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广告文案的用词也应多注意对老年人、弱势或特殊群体的尊重。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要将所传递的内容进行归纳梳理,采用更丰富鲜明的视觉语言,易懂易用的图形符号设计。要基于受众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视觉逻辑习惯进行设计,才能便于信息传达与识别。并非越简单概括就越易认知。这一设计的过程,需要洗练生动的反应客体的基本特征以及符号含义,才能做到视觉信息有效的传播。

2.多感官通道的传播方式视觉传达设计有时也被称作沟通设计,正是设计师需要使相对复杂的信息变得更易被受众理解。视觉符号的传播不仅仅是单方向的,更是互动的,多方位的。基于通用设计理论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不仅是从视觉上传递信息,更是从视、听、触、味、嗅多感官渠道进行信息的通感传递。多通道的媒介传播,可以让大脑捕获等多维度的信息,让信息接受者对事物获得更多方位的认知,使信息更有效的传播。

3.适应各类使用者的视觉传达设计对于视障弱势等在视觉识别上有一定障碍或缺少视觉传达接受渠道的人群,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可以进行多维度的刺激,辅助更多的传播方式。如为避免视障人群的误食,通过突起的盲文,可以使视障人群感知饮料或食物中可能会导致过敏的成分。进行公共导视系统的设计,如救灾、避难的导视设计时,通用设计就尤为重要了。这类视觉设计可以通过立体的视觉符号、鲜明的颜色、夜光材料、声音的配合使用去适应各种突发状况。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趋势,如老年人使用的手机、阅读的报纸、电子界面等等,都是视觉传达设计通用化的方向。在进行地铁导视系统设计时,设计师在选择色彩时主要是选择对比强烈,鲜艳舒适的色彩进行线路的区分。有一类特殊人群——色盲患者却被忽略。色盲患者眼中,色彩的区分度很低,尽管选择色相区分度高的色彩,但色彩的明度区域一致,这就造成了读图的障碍。设计师在进行视觉设计时,选择的颜色在色相及明度上都有所区分,就可以适应更多的人群,从而达成视觉通用设计的目标。

视觉设计论文篇6

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开发,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的游客,该地著名景点主要有天涯海角、南山寺、鹿回头、南湾猴岛、火山口、文笔峰、美丽之冠、博鳌、东坡书院、落笔洞等,目前大部分景区以自然景观为主,其品牌形象不完善或不统一,跟不上国际旅游岛的发展节拍。在品牌形象的视觉设计过程中,有必要坚持“战略性设计”的原则,即“强烈的视觉冲击、精确的概念传达、独特的识别记忆”。[3]故景区的视觉形象建设需要重塑或者提升,使之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品牌的形象亮点。

(二)学生主体需求的关注

1.以兴趣为前提的合作团队根据海南国际旅游岛景区品牌的不同方向,改变传统的“教师台上教、学生台下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中找寻自己的兴趣方向,并组成兴趣小组,将全班座位按小组重新分区安排,方便小组成员之间学习探讨、分工以及合作完成各项任务。以此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新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教师适当设问引导,参与到各组的讨论,听取学生的意见,鼓励小组成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看法,积极争辩,有的问题先在小组内部找到解决的方法。2.以能力为本的项目教学围绕景区品牌项目为方向,学生建立项目兴趣小组后,以游客、设计师和决策者的视角去景区进行具体品牌实地调研、问卷调查、5W分析和4WOAT分析,挖掘本土的黎苗文化、疍家文化等,继而根据景区目标市场、竞争品牌、差异重点、风格形象进行景区品牌定位,再制定出景区品牌的设计策略,在此基础上进行景区品牌视觉设计和品牌视觉推广等项目技术路线。目前,学生通过课程的引导、学习和探讨,自发挖掘和设计的主要景区项目有:“鹿回头”景区形象识别系统设计、“落笔洞”景区品牌视觉设计。小组分工后,学生积极性较高,“鹿回头”景区设计小组的同学发现这个老景区门票不高但游客呈现下滑减少的局面,经过调研和分析获知该景区虽然有相关的形象设计,但是整体形象不系统不完善,没有主题诉求,同时导向性不强,没有形成鲜明的品牌印象。考虑到“鹿回头”是本土家喻户晓的爱情传说,故景区形象以黎苗文化和情爱文化为品牌定位的切入点,进行核心元素的挖掘、提炼和重构,展开品牌形象系统的重塑。而“落笔洞”景区设计小组的同学发现这是一个未开发的景区,但是“落笔洞”的传说是海南家喻户晓的传说,需要以此为方向,从景观开发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同步进行积极的设想和创建设计,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同学们驾驭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不管是创建品牌形象还是重塑品牌形象,在后期的设计成果评价中得到了较好地体现和证实。3.以互动为模式的探讨交流以该课程中局部的具体内容为基础展开平等提问、讨论、交流。如品牌调研中的问卷调查、5W分析和4WOAT分析,进行“鹿回头”景区形象识别系统设计、“落笔洞”景区品牌视觉设计策略的思考;通过优秀案例讲解、案例实践的形式帮助学生对课程中的部分内容加深体会,提高学习效果,它可以使学生对看似深奥、枯燥的课程内容充满学习和挑战的激情。每周各小组指派一名成员,用PPT的方式在讲台上讲解、演示汇报一周的工作进程,同时将遇到的问题和下个周期的任务提出来,其它小组扮演客户方和游客从各个角度提出客观的意见和建议。在各组方案进程的交流互动中,教师只在最后的总结中,将不同的意见作综合的比较,让各组找到最适合本组的建议,教师的意见不再是标准答案,其作用主要是引导各组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以角色互扮为形式的身份体验各小组同学是本组项目的策划设计者,也是其他小组项目的客户决策者、旅游观光者,在整个景区品牌形象设计课题中互相扮演不同的身份,以不同的视角提出各种尖锐客观的问题,而项目组同学必须根据问题给出中肯的答案。学生实地景区考察,以不同的身份去体验景区给人留下的心理印象,以此锻炼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不同视角看事物的能力,提升设计思维。

(三)海南地域文化的挖掘

海南地域文化是指在海南岛境内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会心理共同构成的综合因素,包括海南省北纬18°的海岸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特征、少数民族民俗特征、海洋文化特征和现代时尚文化特征等多方面,呈现出多样性、综合性、独特性的特点。出色的景区品牌视觉设计是本土地域文化与设计艺术的巧妙契合体。地域文化是艺术设计的根基和底蕴,有生命力的设计元素来源于地域文化的提炼。只有挖掘到海南地域文化差异性,才能让景区品牌形象具备独特识别性、艺术创新性、系统规范性等特点,才能让旅游者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留下独特、有序统一的视觉印象。在海南国际旅游岛景区品牌视觉设计地域文化的挖掘中,比较突出的有黎苗文化、疍家文化,同时鹿回头、大力神、黎母说、椰子说等民间传说也赋予了海南岛地方色彩。这些深层的地域性元素就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地方精神”“地方意识”“地方认同感和归属感”。旅游者来海南景区旅游本身是一个心灵放松、感知景区品牌形象、留下深刻印象的过程。因此景区品牌形象设计必须深入提炼地域文化,挖掘出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和体现景区特色的独有元素。

二、教学效果与评价

以“海南地域文化为根基的景区”为中心的品牌视觉设计实践教学研究探索与实验,是教师在实施研究过程中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程实践的基础上展开的,应该说品牌视觉设计项目实践的过程就是不断探索的过程。教学实验效果与评价如下:

(一)学生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本次景区品牌视觉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中,以“鹿回头”和“落笔洞”为2个主题方向,以海南地域文化与现代设计结合为切入点展开。这两个主题方向在景区调研分析和景区品牌策略定位后,每个同学创作出了不同的景区品牌视觉的方案,体现出在总目标定位后,设计思维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特别是“鹿回头”小组在集体调研分析和定位后,出来了4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设计方案。

(二)学生主观能动性明显增强

通过强调师生之间、设计小组之间的沟通与探讨,学生与景区机构之间的交流,学生积极主动地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市场需求、竞争对手、品牌策略等进行全面研究分析,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性和积极性明显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增强。“鹿回头”景区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小组的王晓婷同学,在参与小组景区的调研和定位中确立为民族气息的情爱文化,设计系统要素的设计中突出表现吉祥物,并设想了一些婚礼、情人节等活动在景区展开以提高人气,同时根据活动主题选用不同色彩的彩球,运用编织、捆扎、缠绕、镶嵌、粘贴、空飘等方法,而构造出不同的平面、立体的文字和图形。如拱门、迎宾短柱、球链、爱心、寿桃、星星、桌上花、路边花、吊饰、卡通人、巨龙、心心相印等来活跃景区气氛。该课程结束后,该同学专门学习魔术气球的设计和制作,以创建某品牌魔术气球进行创业,并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赛事活动、景区、商务会展、公司活动、婚庆等场合市场推广。体现出课程对学生能力的促进和积极思考的延续性。

(三)品牌视觉设计体系观念和团队精神提升

《品牌视觉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涵盖了标识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VI设计、网页设计、商业插画设计等前期课程。要求学生以品牌为方向,具备全局和整体的设计思维。在各设计小组共同调研、策划、设计、制作过程中,学生对于景区品牌视觉设计的项目流程和项目体系观念增加,景区标志、景区导示系统、景区吉祥物、景区纪念品、景区网站等可以系统全盘考虑。同时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们根据课题有了工作日程安排的观念,也改善了以往自己闭门造车的设计模式,互相提问互相点评互相促进,同时团队精神得以提升。

(四)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在品牌视觉设计教学实践中,为了使学生了解现代设计教学必须适应时展、市场需要,在7周教学时间中按品牌形象策划(20%)、品牌设计定位(20%)、品牌形象要素设计(30%)、品牌应用与推广(15%)、品牌提案与评估(15%)5个周期进行项目进展汇报和周期小结。设计小组每周汇报方案进展的时候,教师和各组成员都及时做好记录和评分,再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分析及时调整方案。本次教学实践最后的环节就是举办教学成果汇报展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品牌视觉设计教学教改研讨会。在教学过程评价中,90%的同学对本次品牌视觉设计教学表示满意,在学生评价中前三名都是将设计定位于海南民族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方案。不同目标课题的小组从景区案例调研分析和地域文化挖掘分析之后,展开了景区标志、标准色彩系统、导示系统、交通设备视觉形象、公共服务设施、区吉祥物、网站、景区户外广告、纪念品等方面的形象设计。在教师的集体评价中,效果最好的是“鹿回头”品牌视觉设计组。本组同学最后形成了4个比较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特别是王杰同学设计的鹿回头景区形象,把黎锦元素和黎族船型屋元素作为创意源点,从创意源点展开以“鹿回头”景区标志为核心的系统设计,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整体形象系统。景区标志(见图1)以黎锦图案构成鹿的造型,色彩采用大面积鲜艳的绿色和和小面积橙色搭配,体现本土黎苗族的自然风光生态之美和爱情文化的葱郁;该景区导示系统(见图2)以船型屋的造型和元素进行导示牌和警示牌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绘制了特色的旅游线路图,导示系统功能突出且有地域特色;同时景区交通工具视觉形象、公共服务设施、吉祥物、品牌网站、户外广告、纪念品都以鹿回头景区标志风格为核心,进行系统延展,着重体现鹿回头公园的黎族文化、情爱文化和生态展示,给游客以温馨的情感氛围和审美感受。与之相比,“落笔洞”品牌视觉设计小组中有2个方案视觉冲击力则不是很到位。从根本上来说,通过师生评价,效果最好的都是将设计定位于民族文化、体现地域特色的品牌视觉设计。应该说本次海南地域文化视野下的景区品牌视觉设计实践教学研究的探索获得成功。

视觉设计论文篇7

通常来说,视觉传达设计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观众传递信息,但是,要想传输信息,就必须依靠媒体来进行。因此,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和媒体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媒体可以体现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同时又限制设计的过度发展,同时,设计也受媒体的影响,成为新媒体继续前进的动力因素。所以,在进行新媒体设计时,在遵循传统的审美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媒体接受者的感受,让设计出来的新媒体,符合人们对信息需求已经信息采集的追求。新媒体艺术下的视觉传统的交互性设计,提供了一种新兴的文化凝聚力,不同的使用者在设计时,都借助新媒体将其实现凝聚,表现出更加的个性化和有责任感。在新媒体设计过程中,因为视觉传达有其交互性,这十分有利于满足社会民众对个性化信息的需求满足,比如,设计一些漂亮的界面,正是用户所期待的视觉传达设计,进而满足了用户的参与性,或者实现了用户的某种需求。在新媒体界面上的视觉传达方面,需要构建一种机器和人交流的模式,优秀的界面会让人以一种更加良好的心态融入其中,有利于不同的世界协调相容,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不同世界的联系类型。或许计算机从本质上是无法完成的,但是,新的视觉设计的出现,或许会是对计算机交流障碍的一种良性补充,让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趣味性更强。

视觉设计论文篇8

差异性原则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所提倡的。“差异”不是完全不同,也不是颠覆,而是避免同类设计同质化的主要手段,它可以使自己鹤立鸡群从而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手绘线条正是这种最具个性化的视觉造型基本手段——线条的起始、收尾方式,线条中段制作时使用工具的不同、刻画运行的快慢、按压的轻重、笔触的不同角度等等因素都会因设计者不同的审美选择、不同的习惯,甚至不同的心境而呈现出独一无二的个性,再加上承载图像的材质对线条的某些特点或强化或弱化,从而使需要传达的信息得以凸现。而且,手绘是人类最原始的、至今仍然保留着的本能冲动,手绘线条使接受者心里所感受到的亲切感和互动冲动是其他线条所无法比拟的。

视觉设计论文篇9

2、表现形式特点

色彩视错觉的表现形式特点主要变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与色彩的对比表现出来的,在平面设计中,色彩的合理运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使平面设计符合相关的设计要求,同时还能够增强视觉冲击力,但是如果色彩的搭配不合理,那么受众在观看平面设计作品时,色彩就会起到阻碍作用,让人们无法准确的理解平面设计的内涵、理念等,从种类上看,色彩是比较多的,如果在平面设计中过多的使用色彩,那么同样会出现搭配不合理的现象;另一个方面是通过与无色彩的对比表现出来的,对于设计领域来说,无色彩特指黑色、灰色、白色和银色,在平面设计中,通过无色彩的明暗作用,实现色彩视错觉。

二、色彩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1、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包装设计是商品生产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恰当的包装设计,让消费者更好的了解商品,基于此,在进行包装设计时,要充分的满足商业化宣传、开架式展示、绿色环保的需求。在运用色彩视错觉进行包装设计时,要充分的利用色彩视错觉的类型,比如对比错觉、疲劳错觉等,将文字、图片与色彩的关系处理好,从而提升包装设计的视觉效果,比如在进行食品包装设计时,更多的是应用心理错觉,利乐砖在进行包装设计时,将图片和文字淡化处理,底色则选择亮丽的色彩,其果汁所采用的色彩为黄橙色调,这会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让消费者看到之后就会产生酸甜可口的感觉。

2、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首先,广告设计运用生理错觉来增强广告的识别性及视觉冲击力,进而提升广告的宣传力度;其次,通过心理错觉的应用,牢牢的抓住受众的心理,拉近受众与广告之间的距离,“绝对牌”伏特加广告是一个经典的广告,其所推出的绝对口味系列海报所具备的视觉效果是非常好的,比如其中一个海报以柠檬黄为主色调,搭配以柠檬的图案,让消费者观看之后,舌尖上就会产生柠檬味道的伏特加,进而产生购买的欲望;最后将生理错觉的特性巧妙地运用起来,从而使广告设计适用于不同的媒介环境中,提升宣传的效果。

3、企业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中的运用

企业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是企业本身所特有的,与其他企业相区别的标志。企业主体、识别标志与识别色彩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无论看到其中哪个,消费者都会想起其他的两个。在进行设计时,要将企业的形象和品牌策略与色彩本身的作用相结合,从而有效地设计出能够体现出企业特色的色彩。为了提升色彩的辨识度,就需要充分的运用对比错觉,进而提升色彩的冲击力,加深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

4、网站设计中的运用

随着色彩视错觉应用范围的增加,在进行网站设计时,应用了此种色彩设计方法。不同的电脑屏幕所具备的色彩特性是不相同的,因而显示出来的网站视觉效果也是不相同的,在进行设计时,要灵活的运用各种色彩视错觉类型,让其与电脑屏幕特性相一致。为了使网站的首页具备动态的效果,而又不至于让人们看起来眼花缭乱,就可以利用色彩的生理错觉来营造动态的效果,从而有效地网站设计的艺术性。

5、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

实际上,书籍装帧设计与包装设计有很多的共同之处,在进行设计时,都需要具备较高的辨识度以及艺术性,以便于增强宣传效果,不过,书籍装帧设计更加注重运用色彩视错觉中的心理错觉,从而显著的提升书籍的个性和文化性,比如巴金著名的小说《家》,在进行装帧设计时,护封选择的颜色为驼色和淡紫色,这两种色彩的纯度和明度都比较低,书名为红色字,这种设计方法能够很好地衬托出书的基调,同时也具备非常好的视觉效果。

视觉设计论文篇10

形、色和构图是绘画艺术的造型基础,即“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其中尤以“经营位置”与视觉传达设计联系甚密。绘画的构图即“经营位置”或“经营,位置是也”。谢赫以此形象地描述画家在创作开始阶段进行的布置构图。这一美学特点在中国当代著名的视觉传达作品中有着充分的体现。“字划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是清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邓石如提出的,这两句话经常被中国画家用来强化疏密和虚实的对比。疏的地方可以跑开奔马,当然是相当空旷了;密,指密集的地方,连风都透不过去,当然是非常实实在在的了。绘画很注重对画面主次和虚实关系进行处理,因为主次和虚实能够使画面更加生动,重点更为突出,设计者在视觉传达设计的创作中可以恰当地加以借鉴。内在的节律是中国传统艺术不懈追求的。我国传统美学思想十分讲究在变化中寻求均衡,这不仅与科学中相对的原理相一致,也遵循了艺术上形式美这一规律。在设计中所体现出来的是既统一又生动,而且有韵律、有节奏的美感。视觉传达设计具有的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构图在画面中发挥的作用,设计者能够运用各种不同的构图阐述创作理念,表达创作思想。构图可以异彩纷呈,也能够是一种经典的表现,无论是怎样一种形式,对视觉语言的表达都不会有妨碍。另外,具有创造性的构图更能体现作品的多姿多彩,使视觉传达设计作品越发生动。

三、“传移模写”对视觉传达设计的意义

对作品进行临摹,即“传移模写”或“传移,模写是也”。所谓传,指的是移,也可以表达为传授、流布、递送。模,也写作“摹”,法也,指的是摹仿。绘画中的传移流布,更多地依赖于模写。谢赫也将它称作“传写”,如,其评刘绍祖“善于传写,不闲其思”。“传移模写”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提供了有益的方法,即对自然的学习、对传统的借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同样可以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学习优秀的设计作品不代表一味模仿或抄袭,设计者应该在“传移模写”的过程中学会发现美学规律,学会汲取宝贵的传统资源,学会寻找新的创意,使得视觉传达设计更加多元和博大精深。

视觉设计论文篇11

(二)环境区域视觉形象的系统设计

环境识别系统设计过程中,对于环境区域视觉形象区位设计以及其空间结构设计而言,主要是结合人的基本视觉理论,做好环境区域出口通道以及地标区等一些关键性的视觉区位设计,保证有着鲜明的区域形象。通过对区域形象的地域要素进行构成,进而保证环境区域设计有着一定的统一性和连续性。环境区域标志性景观形象设计过程中,往往依据于区域形象的感知参照系,对环境景观进行合理的布局和整合,结合时展的主题以及民族精神的基本理念,将环境地域的鲜明性和人文特性全面地反映出来。

二、环境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伴随着多元化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幻镜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同样也要顺应时展的主旋律,在当前经济的发展中,更加注重时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特色,并做好环境视觉识别系统的全面合理设计。关于环境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就要保证有着相对深刻的构思,将区域本底性全面突出,全面抓住对区域识别的功能特点以及实际的内在需要,并对区域题材内容充进行分的揣摩,将区域本底性特征进行深入挖掘,借助于巧妙的构思和精炼的手法,将环境区域主题性的基本内容全面突出。一方面就要保证有着生动的形象,将区域特色性全面突出,在对视觉语言构造的过程中,就要保证有着较好的传播效果,充分地将区域识别的、独一无二性的特性全面地体现出来。另一方面就是要保证有着创新性的环境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在展示环境区域发展活力过程中,更要体现出环境区域标志性景观的特点。总而言之,在环境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要始终遵循基本的美学原则,将人的一种感召力全面体现,进而将区域识别的具体效果传达出来。

三、环境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

在环境视觉识别系统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并不是凭空臆造的,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往往需要结合环境区域的实际特点,运用现代化先进的设计理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并结合人们的实际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在当前的环境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中,体现出一种全新的环境视觉识别系统的一种合理设计。关于环境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往往有着一定的基本流程,具体体现如下:

(一)调查和收集

在环境区域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中,要做好环境区域标识和相关景观的一种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并将人们心中的一种知名度和美誉度全面提高,深入地调查分析环境区域视觉识别系统的整体概况,对所需要的各种资料进行整体的收集和整理,并做好区域形象的基本定位,做好区域基本理念以及知名度的全面塑造。

(二)开发意境美

对环境视觉意境美开发的过程中,要将环境区域中的形象关键词进行提炼,并将其转化为一种基本的设计概念,在当前城市发展规划的设计过程中,就要借助于充分的论证,并将现代化风貌的主要特征加以体现。

(三)作业的规范设计

在作业规范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区域视觉识别符号系统设计,对平面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并在当前的区域视觉形象的景观设计中,体现出一种三维空间设计的特点,保证有着具体化的区域意境设计。通过对设计定稿进行专业性的讨论和评价,进而对设计方案进一步的加以完善。总而言之,环境视觉识别系统设计过程中,更要做好经济功能以及无形资产的整体性评估,并保证方案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对于区域发展产业政策有着一定的符合性,做好投入产出的综合性分析,提高环境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视觉设计论文篇12

2.色彩要素

不同色彩含有各不相同的情感属性,因而带给人的视觉感触各不相同,这使色彩成为了招贴设计实现情感传递的重要方式之一,以色彩对人的印象及感知而对受众者产生更为深刻的印象。在招贴设计作品中,只有在色彩映衬下的图形和文字才能使作品整体发挥出最大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色彩在明暗、浓淡、色相等方面的调和能够创造更为丰富的色彩联系,进而带给受众者以全新的视觉触动。据调查研究显示,色彩在人的第一印象中占据80%的比例,对招贴设计有重要意义訛譺。以画面构造而言,招贴设计中的色彩要素能够实现画面的进一步修饰,高超的色彩要素应用能够深化招贴设计的艺术文化内涵,加强画面的视觉影响力,深化受众群体印象;色彩的情感内涵及所蕴含的象征意义能够使受众群体在观察过程中产生一定的联想,取得受众深入理解设计主题的积极效果。

3.文字要素

作为招贴设计中重要组成要素,相对于图形及色彩而言文字要素更具备直接性訛譻。在文字要素的帮助下,受众者能够在繁杂甚至抽象的设计作品中,简单精确的掌握作品主题,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文字要素在进行信息传播之外也同时具有不同于图形和色彩的艺术美感,能够有效加强设计作品的美学价值。招贴设计中的文字主要以字体装饰、形象设计及立体转化为表现方式,以取得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字体装饰在汉字原有的方块特性基础上进行了再创新,利用投影、空心等处理方式使文字笔划加工重组,极大缓和了传统汉字的刻板性,文字留给受众者更加富有冲击力和立体感的印象,取得了极为新颖独到的艺术效果;将自然或社会中不同事物形象或特征进行概括和升华,并将文字与之相结合,就实现了文字的形象设计过程,具象同抽象的艺术融合将设计作品中的文字内涵以更为生动传神的方式传递给了受众群体;以透视、渐变、重叠等艺术处理方式赋予文字空间性是立体化表现方式的应用手段,文字由二维转化为三维,获得了极强的立体感与画面冲击效果。

二、招贴设计视觉语言要素发展的必要性

1.社会发展的刺激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等综合影响下,新兴媒体及有关技术不断涌现,传统招贴设计在媒体中的地位受到了极大冲击,其单一的形式、有限的内容表达而逐渐淡出了民众的视线。由此可见,招贴设计需要新的理论知识及创意性发展。

2.个体发展的推动

全球文化的大融合使我国设计人员在学习国际艺术文化知识理念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设计过于追求图形、文字及色彩等方面素材堆砌而忽视了表现及创意、过于注重对自身思想观念的表达而忽视了积极主流的思想价值观念、过多的模仿引用设计方法及创意理念而忽视了创新等。要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及市场需求,设计人员必须重视对招贴设计在艺术知识体系、原理及规律的等方面的学习、积累和升华,使招贴设计走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创新发展道路。

三、视觉语言在招贴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1.多维、互动发展

受科技发展影响,招贴设计的视觉要素由早期单一性的二维平面上的图、彩、字逐渐发展到了电视等三维传媒领域,并逐渐实现了在思维空间的构造成型。四维空间的招贴设计超越了传统的印刷范围,在三维立体的基础上实现了时空同构,同时在内在涵义及外示形态两方面对设计内容与现实场景进行了有机融合,使其彼此间的衬托,为招贴设计的多维发展开拓了新的方向。多维发展使招贴设计能够实现与周围场景的互动,受众者在信息接收的同时产生情理之中的意外感,进而产生心灵上的震撼。在传统招贴设计中,设计人员大都遵循着设计招贴画面,之后将其安置、粘贴在载体上并进行宣传的过程,设计思维局限于作品的合理性及传播的方便性上,较少注重与载体之间的互动性。传统招贴设计中的受众群体处于被动地位,不具有信息上的自由选择机会,单向的信息传播使传统招贴设计浮于表面。随着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发展,招贴设计模式也随之开始了多元化发展趋势,出现了双向性的传播方式,受众群体开始了对信息的主动接受,招贴设计更具有了人性化的色彩。

2.民族性发展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由古至今,无论是器具服饰上的精美花纹还是墙壁建筑上的彩色图绘,都呈现给世人一个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传承着民族的精神和生命力。随着我国与国际之间交流的加强和深入,来自其他国家的招贴文化不断传入,在推动我国招贴设计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同样带来了一定挑战,过于追求与国际的接轨将使招贴设计中的民族文化内容流失过多。当下,我国招贴设计以平衡世界与民族文化关系为方向追求着更高层次的发展,在传承本民族文化精粹的基础上,加强与国际之间的交流,探索与世界的共鸣。招贴设计在留存基本信息传递功能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表达本民族的思想内涵及民族性文化理念,构造民族性本土化与世界性国际化有机融合的招贴设计作品。

3.手绘化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招贴设计在画面的视角效果方面取得了极大进步,然而,素材的大量引用也导致了视觉语言的刻板。近年来,传统的手绘表现方式重新获得了设计人员的重视,与现代化手法相结合,焕发出全新的艺术魅力。从最初的写实发展为抽象继而转化为写实,招贴设计在不同时期呈现着不同的发展风格。受飞速发展的经济影响,手绘插图在招贴设计领域实现了延伸,与摄影作品等相互融合,逐渐发展并创造出众多具有高度艺术和商业价值的优秀作品。

四、视觉语言的编排应用

对视觉语言的编排是招贴设计中的重要部分,其实现了图、字、彩在限定空间内目的性和计划性组合,在明晰设计作品主题的前提下为其添加视觉冲击性与艺术文化内涵。优秀的招贴设计作品不仅能够明确、清晰的传递信息,更能在遵循受众者视觉规律的前提下,规划合理有效的视觉导向。

1.编排基本原则

(1)逻辑性

在招贴设计作品创编中,对各要素进行编排的首要原则就是其逻辑性,必须将设计内容以条理清晰、逻辑明了的方式展现给受众群体。以变化统一、对比融合等多种方式调节不同要素并构建流畅的视觉流程,赋予设计画面更强的艺术韵味,取得形式和内容逻辑合理、构成统一的效果,引起受众群体的心理共鸣。

(2)节奏感

招贴设计作品中,版面的安排同样需要掌握一定节奏感,这也是表现作品美感的重要方式。具有疏密结合、繁简有秩、松紧适度、大小共存等艺术特色的设计画面更加生动形象,更能够激发受众群体的兴趣。而缺乏节奏感将使设计作品的画面空洞无趣。

(3)可视性

可视性是招贴设计视觉语言要素应用与交流的重要元素,设计作品的逻辑性及节奏感都需要以可视性为前提,否则,缺乏识别性的设计作品只能引起受众者的迷惑,不能称之为优秀。只有具有可视性设计画面才能更好地实现招贴设计信息传递的功能。

2.编排中的美学

在招贴设计创造过程中,视觉语言要素的编排设计也是对形式美的一种探究,是对主旨与形式艺术结合的追求,以视觉语言要素的构建组合来实现作品主题含义的表达,超出了简单的画面构造这一目的,而是升华到了实现和传递设计作品形式中的美的意义。编排为招贴设计创造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然而同时也需要遵循一定规律和法则,在统一的基础上创新变化,同时在变化的同时寻找规律创造统一,紧紧把握住不同要素的个性及之间的通性,并对其进行协调和融合,使其融为一体,同时又有出人意料的变幻,招贴设计作品才能具有无限活力,成功的实现其传媒功能。

视觉设计论文篇13

产品的外部包装是顾客所能够接收到的第一手信息,如果一个产品的包装不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兴趣,无论该物品的功能多么强大,它在消费者的心目中都将大打折扣[4]。只有在好的外部包装,使顾客能够得到好的视觉享受的前提下,才能够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研究视知觉,分析视知觉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能够促进产品包装设计的发展。通过产品精美的包装引起消费者的兴趣,进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该产品的销售。从产品包装设计师的角度来说,研究视知觉规律以及其对包装设计的重要作用,能够从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分析应当如何进行设计才能够吸引消费者最多的注意力,激发起人们的购买欲望。同时,加强对视知觉规律的研究也能够丰富和发展自身的设计技术,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将与时展相同步的设计观念运用到产品包装设计中,从而促进产品包装设计的发展,能够使产品的包装设计不仅发挥出促进销售的目的,同时能成为给人们带来好的视觉享受的艺术形式。将产品的内容、企业的文化以及视知觉的规律相结合,共同应用于产品包装设计中,通过设计吸引广大的消费者,对企业文化等进行宣传,对产品的功能优势进行简单介绍,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益[5]。

3视知觉规律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视知觉规律对于产品的包装设计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创新设计理念,促进产品外部包装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投入大的人力以及财力进行产品包装设计,使产品包装能够既精美又具有内涵。一方面是借包装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使消费者能够加深对该产品的印象与记忆[6];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将产品的信息通过有限的文字以及图案等形象传递给消费者,让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功用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而要想取得以上的效果都离不开对视知觉规律的应用,分析视知觉规律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加快产品外部包装的发展,使企业依靠这种方法取得更大的效益。

3.1视知觉的整体性规律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产品的外部包装对于产品的销售以及顾客喜爱程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对产品进行包装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既要符合经济环保的原则,又要将产品的美表现出来。图形文字是产品进行包装设计时的主要构成元素,本身也有一定的含义,通过图形文字将企业文化以及特点等充分地展现给消费者,同时也可以在图形文字中加入一定的传统设计,在美化产品包装的同时能够对一些历史知识进行介绍[7]。铁观音包装设计见图3,就充分地吸收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一些成功的产品包装设计中,常常是通过视知觉来完成设计,这些图像文字单独来看完全看不出其内涵,也不如一些图像完美、完整,但是通过一定的组合能够将其意境充分地表现出来,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兴趣与共鸣。将视知觉的整体性规律运用到产品的包装设计中,这就要求将设计中的各部分元素,包括图像、文字以及色彩等,运用恰当的方式将其最合适地组合在外部包装上,将产品的意境以及企业想表达的文化等充分体现出来;而如果组合排列的方式不正确,不仅不能体现出企业的内涵,反而会给人一种非常混乱的感觉,影响消费者的视觉感受。因此,视知觉的整体性规律对于产品的外部包装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该规律将包装的整体效果表现出来,从而将隐藏在其中的意思表现出来,将信息更好地传递给消费者[8]。

3.2视知觉的简化性规律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视知觉的简化性是指在观察一个复杂的物体时,能够通过眼睛以及大脑处理的作用,将其中具有明显特征的事物分辨出来,从而有利于对该事物的认识以及分析等。视知觉的简化规律并不是通过人为地增加复杂事物的部件来表现,而是在不改变整体完整性的情况下,通过眼睛以及大脑的作用,将其中的特殊部分逐步挑选出来,从而完成对这个复杂事物的认识。而当再次遇到这个复杂的事物时,大脑中能够迅速地形成有关于它的影像,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产品的外部包装设计要求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将整体的意思表达出来,这就需要对设计的内容进行综合处理,去除一些不相关的因素,剩余一些简单的图像文字反而不会影响所要表达的效果[9]。符合视知觉简化性规律的设计见图4,通过极为简单的设计,将物体的功能特点表现出来。视知觉规律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就要求在不影响包装设计整体效果的同时,通过尽量少的图形、文字以及色彩,将包装的功能以及内涵表现出来,使消费者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能够对其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因此在产品的包装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视知觉的简化性规律。

3.3视知觉的选择性规律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每一位消费者都有着自己对于颜色以及形状的喜好,在选择物品时,大部分时候都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选择,而这往往是视知觉选择性规律作用的结果。对视知觉的选择性产生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形状、颜色、包装形式及组合方式等。在进行产品的包装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视知觉选择性规律的影响,根据各方面因素影响的程度进行有重点的设计。在产品包装设计时,也可以通过人眼产生的视错觉进行设计,让人们在看到一件物品之后,首先能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然后通过仔细的观察让消费者产生一定的联想与想象。蜂蜜的包装设计见图5,在一看到该包装后能够让消费者的头脑中迅速形成蜂巢的印象。消费者在选择一件物品时,最先观察的是该物体的形状样式是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接着是对上面图案以及文字的观察,因此,在进行包装设计时,首先要选择一个最佳的、富有创意的、具有代表性的形状,接着要确定一个最能反映主体思想的图画。视觉的简化性规律也要求设计师不能单纯地只考虑产品而忽视了对顾客心理需求的把握,否则,即使设计的物品再精美,也不会为大多数的消费者所接受。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