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传承文化论文实用13篇

传承文化论文
传承文化论文篇1

二、中国传统文化认同价值教育的合理性

中国传统文化认同价值具有独特的导向功能,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服务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承担着光荣使命。

1.构建大学生理性民族认同情感民族认同涉及国家政治和民族文化两个方面的特性。由于在政治领域中政治因素具有多变性的特点,而民族文化是民族认同感形成的根本和土壤,相对来说较为稳定。民族认同感表达了个体对文化浸润后的态度评价,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是本民族认同的文化价值观。民族认同对多民族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民族认同的状况既会对地区和国家稳定产生影响,也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及人格发展等造成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识里具有强烈的感彩,它是国家认同心理的深层源泉,每个民族成员都生活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世代相传地承受着同一种文化传统,个人的价值观念就是在这种集体文化传统的潜移默化中构建起来的。中国新时代大学生思考的问题是爱国与责任,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基本依据,“崇尚统一”是这个文化价值体系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民族认同是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基石,没有民族认同固然无法产生华族文化认同,在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中国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应如何找到自己的独特之处从而谋求在世界舞台上的位置?我们很清醒地知道中国的独特不在于她的地大物博,更不在于她的人口众多和她是发展中国家,唯一的解释是回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价值,其意义也就在于发展民族事业,巩固国家利益,振奋民族精神。国,必须理智去爱,用自己的辛劳与汗水,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使中国强大起来。

2.缓冲现代性对大学生的猛烈冲击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文化认同,她是凝聚民族的精神纽带,是民族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文化认同是指个体自己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与某个文化中多数成员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相同或相一致的程度。随着人类从原始文明经传统农业文明发展到近现代的工业文明,文化认同也由一种天然自在的形态发展到作为一个问题存在于人类的精神生活之中,它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具有特殊的功能:标识民族特性,塑造认同心理,是维系社会秩序的“粘合剂”,是培育社会成员国家统一意识的深层基础。文化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这已经是无法否认的事实,中国传统文化是唯一一个在完整意义上传承下来的文化模式。但在全球化影响下,我国传统文化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现代性在社会结构、交往范式、公共管理等各个方面冲击并解构着传统的一切方式,在十字路口传统文化将起到一种怎样的作用,这是祖国和历史交给我们中华儿女的无法逃避的使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当代的生活中依旧存在着有价值的传统文化片断,其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归根结底还是一种文化认同和归属,就不能不从青年大学生的行为、思想、观念和语言研究起,青年一代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语言等符号标识的了解,青年的关注程度会影响到人生价值观的构建,甚至会关联到国家的统一,政治的安定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

3.塑造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人格人无时无刻不处在文化之中,作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存在,文化认同对于人的存在和发展意义重大。未来社会的人才应该是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比如心理健康、社会化程度高、具有健康的体魄等。但是在剧烈变动的现代社会中,个人经常容易“迷失自己”,感觉不到生活的意义和自己存在的意义,这是因为“现代生活的社会力量往往是一种导致不稳定的力量和从根本上进行摧毁的力量。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自我认同一方面表现出较强的个性化倾向和主体意识,强烈要求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价值和尊严,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这使得个性充分展示的同时,也导致群体内部的个体差异性越来越明显。如果缺少与他人的沟通和相互理解,就会导致心理孤独,形成心理障碍,影响自我认同。另一方面,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寻求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相统一的高目标的自我实现,表现出重精神和重物质相结合的特点,并试图寻找二者的最佳契合点,但在实际生活中又因价值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不协调性而往往达不到和谐和统一,进而也影响到自我认同。现代性的视野里,我们大学生该如何形成自我的确定性而又稳定性的认同呢?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一种正处于个体自我意识形成发展、自我认同走向完善的重要飞跃大学时期,大学生们普遍存在着自我认同危机的问题,面临着角色冲突紧张、角色紧张、角色中断、角色扮演失败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们在压力、需求以及混乱中容易迷失自己,角色混乱一旦发生,就会在未来的几年中失去目标感,而如果缺乏稳定的价值观体系,他们就很难发展出成熟的、可以引导其生活的价值体系。可以说,自我同一性的人格是能够理智地看待并且接受自己以及外界,能够精力充沛,热爱生活,不会沉浸在悲叹、抱怨或悔恨之中,而且奋发向上,积极而独立,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且在追求和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中会体验到自我价值以及社会的承认与赞许。

三、大学校园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认同价值的基本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认同价值在大学校园中的建设应广泛而不失特色,兼容并包,和谐发展,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成为新一代接班人。

1.制定层次分明的认同价值教育目标认同发展是动力,基于这一点认识,认同价值应在关于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自我认同的教育上提出具有科学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目标。民族认同是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基石,没有民族认同固然无法产生华族文化认同,但文化认同不足,也无法强化民族认同。因此,我们的民族认同价值教育目标可以注重培养民族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政治目标和最高利益,这种民族认同心理应沉积于我们每一个大学生的价值系统的最深部,主导着我们大学生一切的核心价值和行为准则。而信仰、价值观、规范、习俗等使大学生在文化认知上具有共同的心理情感和意识,从而塑造该民族成员的共同个性、行为模式、心理倾向和精神结构,即在这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下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民族心理。自我认同教育目标则着重强调学生为主体,使他们的理智活动与意志活动达到统一,使他们道德价值判断与道德价值选择趋于统一。通过如此针对性认同价值目标教育使得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

传承文化论文篇2

谈论文化,就必须了解何谓文化,只有对文化进行一个界定,才能更好的去研究文化。但是,文化一词的范围很广,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人类学家在19世纪末首次提出现代的文化(culture)概念。第一次十分明确和全面的文化定义是爱德华・伯内特・泰勒的定义。泰勒在1871年撰文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做出了一个界定,“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所掌握和习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也就是说文化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切东西的一个复合体,是一个复杂的,多样的整体。

明白文化的概念之后,再来探讨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文化传播是一种文化扩散的形式,是一个横向发展的文化方式,属于在空间上向其他地区扩散的范围或向其他人扩散的形式。文化传播是文化从一个地区到另外一个地区的传播,或者是一个人和群体向另外一个人和群体传播。而文化传承是一种文化延续,是一个纵向发展的方式,属于时间上的范围。文化传承是从古到今,从前人到后世的传承,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演变。文化传播与文化传承彼此影响,在某些地方处于交叉的地位。

在当今中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新的特点和挑战。大量的带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等方面的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甚至有些已经频临消失灭绝的状态。

文化的传承是文化传播的基础,只有传统文化被传承延续下去,才会使某种传统文化的传播有据可依,否则,没有一个基础载体,传播就无法继续。同样,文化只有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才会被人民接受,才会使更多的社会群体关注,从而被传承下去,否则,一种文化只是在内部传播,随着时间的演变,以及其他方面的限制,其最终走向的前途就是消亡。

龙文化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文化,被传承了千年,至今不衰,究其原因,是因为龙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现在中国广大地区都存着“舞龙”这一传统的文化活动。并且在各个地区都呈现出了不同的形式,带有本地区的区域性特征,与当地的一些传统的文化和习俗相结合,成为一种带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传统,虽然各个地区的“舞龙”文化在龙的制作,材料,组成,舞动方式等方面出现了与本地习俗相结合的新的特征,但是,其根本还是龙文化,这是其内在的精神主脉。是基于一种文化的传承形式的基础之上传播到其他地区,从而形成了丰富的、各具特色的以龙文化为主题的多种龙文化表现形式。

从龙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来看,龙文化自其诞生之日起,就逐渐的被广大的中国人民所接受,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传承,成为中华传统文明中的重要传统文化。今日的中国人民常说自己是龙的传人,就是龙文化传播与传承的体现。

中国有很多的传统文化以及优秀的传统手工艺技术,在历史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各具特色的独特的文化形式,但是由于行业内部的限制,以及传播方式的局限,使得很多的传统技艺后继无人,从而依靠这种技艺为载体的文化也不复存在。所以,从此来看,文化传播是文化传承的一个动力和保障。一种文化只有得到传承才能够被传播下去,同时,只有得到传播,才能随着时间的演变被传承下去。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一个关系。

古代行业规则的限制

古人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是对古代众多行业的一个真实反映。各行各业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都逐步的形成了行业内部的一整套的行业规则,并为全体行业内部从事人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某一行业在其日常行为以及技艺的传承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如“传男不传女、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等俗语就是这些行业规则的体现。行业规则的形成,对于行业从业人员的日常行为形成了规范,促进了行业的发展。但是,行业规则中关于技艺传播与传承的规则,则限制了某种行业技艺的传播与传承。维吾尔族桑皮纸技艺是南疆维吾尔族的传统手工艺,从出现开始,一直就被广泛使用,直至民国。现在南疆桑皮纸工艺仍在使用制造的人是吐迪・托乎提巴,其祖辈都以制造桑皮纸为生,他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是农民,跟他学会了造纸,反映了这门技艺的传承特点为家庭内传。

桑皮纸工艺的传承方式说明传统行业规则的影响直至今天,这种方式导致该工艺的传播范围只局限于家庭内部人员,由其子女传承下去。这种工艺的传播范围没有得到扩大,只局限于内部人员之间,只有少数人了解。一旦传承的内部人员由于某种原因没有把工艺传承下去,这种工艺就面临消亡的境地。

文明是人创造的,也是人来传承延续的,其中有主观能动参与,因此,在传播与传承过程中,人是主要的因素。郑培凯在《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一书中说:“文化传承的载体可分为三大类,第一、以文字为载体的文献。第二、以文物古迹为载体的实物遗存。第三、以口传心授为载体的非实物文化艺术传承。[6]因此,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运用传播的方式,以文字、文物古迹、口传心授进行传播,达到传统文化或传统技艺的扩散,为社会群体关注、重视,进而促进文化的传承。

传承文化论文篇3

在当今国际经济、文化日趋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建筑、景观、室内设计亦越来越呈现出一种趋同化的趋势。如何在规划中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本土传统民居优秀的特色,并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设计体现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城市景观显得特别重要。做为一个环境艺术的学习和研究者,在本土传统民居面对现代化的冲击显得日渐式微而感到遗憾的同时,深感有责任就此课题进行探讨。

1闽南红砖传统民居的解读

单德启在他的《人与环境一一中国传统民居聚落基本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一文中,用英文中的“本土的”(vernacular),“传统住宅”(traditionalrcsidcnce),“没有建筑师的建筑”(archetecturewithoutarchtect),对“传统乡土民居”的含义进行l}释。n]现仅以笔者当下生于斯长于斯的闽南民居为例,就其内部空间形态、外观特征、色彩特征、装饰符号、文化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探讨其对于今天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重要性。[z]闽南红砖民居通常指的是用本地特制的红砖结合本地石材和工艺、融合了中原文化及闽南海洋文化的精神而建造的大膺a"詹”是闽南方言,就是通常所说的“房屋”。

1.1闽南红砖民居的空间构成形式

闽南红砖民居一般为单层,其布局以中轴线分布;呈“向心围合式“;左右对称排列;多层次进深。正中间有天井,中设厅堂,一般摆放祖宗神位,前设石煌,两边为厢房,左为大。在闽南方言里,几进一般也称作“几落”,如“三落大膺”的说法,指的即是三进的大詹。

1.2闽南红砖民居的色彩分析

1.2.1主色调

闽南红砖民居以红色为主色调。究其心理及传统因素,红色是中国传统象征意义文化中举足轻重的色彩,红色在几千年的中原传统文化中,象征喜庆、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欢迎。“闽南红”呈现的便是一种带有喜庆的红色,它代表了闽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乐观向上,奋发图强的生活态度,使闽南人对传统文化中代表喜庆、吉祥和朝气的红色情有独钟,并将红色作为建筑主色调延用至今。

1.2.2辅色调

闽南红砖民居中的白石、青石、原木色及饰作的辅助色,与砖红主色调相辅相成。可以说,闽南红砖民居的色彩搭配无论从建筑本身,还是置于在自然的大环境中,都显得既端庄典雅又活泼灵动。

总之,蓝天白云之下、青山绿水之间那一栋栋具有典型的闽南特色的红砖民居,犹如中国传统青绿山水画中一枚枚朱砂色的印鉴,它与环境显得统一而又有变化。

1.2.3闽南红砖民居的装饰符号

闽南红砖民居不仅远观起来赏心悦目,近看局部装饰的符号设计亦别具一格。

a、装饰符号的位置:屋脊、墙面、悬梁、柱子、门窗、斗拱等;b、装饰符号的制作方式为:石雕、砖雕、木雕、灰塑、剪贴、拼凑等;c、装饰符号的题材:吉祥纹样、神话教化、诗词楹联等。这些装饰符号的灵活运用结合民居建筑的材料与工艺,使之无不充分显示营造者的匠心和艺术造诣及文化品位,亦成就了闽南民居独特的魅力。

1.2.4闽南红砖民居的文化

闽南上承古闽越的积淀、下启汉族及西域的交流、再融合东南亚、伊斯兰和西方建筑的影响,在文化面貌上呈多元化的状态。今天,闽南传统红砖民居独特的外观是在闽南地域文化的浸染下逐渐形成的,她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在造型式样上处处以装饰视觉元素体现建筑与文化不可分割的关联性。

2传统民居传承之意义

2.1传统民居传承之重要性

弗.赖特曾说:“唯一真正的文化是土生土长的文化”由此可见,其对于本土建筑文化的认识是相当深刻的。传统民居是本民族人民智慧浓缩的结晶,它必然有着我们能够“古为今用”的有益成份。但是,令人深感遗憾的是,今天现代化的民居建筑的大量涌现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各地的民居逐步被所谓异彩纷呈的各色建筑、貌似多元的审美追求的建筑所代替。这表面看是“现代化”的体现,但也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缺失,亦反映出民族自信心的缺失;从另一个侧面看何尝不是现代对传统的蚕食与否定,或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让位?如果说房子塌了,可以重建,但一个民族的精神垮了,要重铸又谈何容易?建筑是表现民族精神的一种主要的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可以说亦是民族精神的外化。因此,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传统民居的优秀文化,是一个民族自信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民族对历史的尊重。

2.2传统民居传承之紧迫性

2.2.1外来因素导致传统民居加速消逝

当今,大量优秀的传统民居,正由干经济加速度增长、生活习俗的变革而快速消失。所以,民居的保护与传承已刻不容缓。早在建国初期,梁思成、林徽音夫妇就曾为了老北京的旧城保护问题竭尽全力、四处奔走。他们的方案是保留老城,将现代化的建设计划移到旁边的城市去;保留城墙,并在上面做出一些景观、休闲娱乐区域,这样人们既可以边饮茶,边徜徉在古城墙上,看老北京、看众生相,试想那是何等的享受!当梁氏夫妇看到古城墙被拆时,不禁痛哭涕零道:“每拆一块砖,都是在剥我的皮啊!”据说苏州郊区著名的水乡一一周庄之所以今天能够留存下来,也多亏已故艺术家陈逸飞先生当时四处呼吁奔走,今天才能依然存在于我们的视线之内。

2.2.2内在因素造成传统民居传承的紧迫性

传承文化论文篇4

现代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和趋势,拒绝现代化意味着民族的贫困。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现代化进程。这一现代化进程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等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但同时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摒弃传统文化,追求快速而直接的经济效益是大部分人的选择,即使有人在滚滚而来的现代化进程面前依然坚持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但是能坚持到最后的人寥寥无几。这样的结果便是民族语言濒危、某些民族口头流传的文学艺术濒临失传、很多精湛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日渐消失、曾经用来培养人类美德的日常生活风俗和礼仪逐渐被废止。冯骥才先生就在《紧急呼救》里说“:我国的民族文化遗产需要拨打110紧急呼救”[2]民族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消亡将无法复制。

1.2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给民族文化传承提出新的挑战

市场经济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也带来了我国文化的繁荣,民族文化也随之变化和发展。但是,市场经济也有阻碍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一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在于拥有金钱的多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很多少数民族青年离开本乡本土投入到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有人迷失了,有人忘记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同时,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也以此为契机,推出以民族文化、民俗旅游为主要特色的旅游项目,在有的省份、有的地区更是将民族文化作为自己的名片和特色。但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满足游客好奇的心理,民族文化旅游往往忽视了民族文化的精髓,甚至有些项目与民族文化内涵背道而驰,从而导致民族文化失去了许多原滋原味的元素。

1.3改革开放带来的挑战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流行文化、都市文化进入民族地区,很多民族地区的年轻人对都市文化、流行文化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再加上近年来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近距离的接触流行文化、都市文化,淡化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这样的结果便是民族文化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不断流失,许多重要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面临失传。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急功近利的开发手段也加剧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破坏与流失。其次,文化体制改革既使文化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带来了生机,同时也带来极大的困难。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的绝大多数文化团体,在管理体制上进行了深度的改革,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打破大锅饭,有的自找发展门道,有的解体了,民族文化艺人自找活路,分散各方;年轻人对流行文化的关注度远远超过了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度,许多民间技艺无法传承。最后,随着全球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同化的步伐也在加快,主要表现:语言上,部分少数民族年轻人不会讲民族语言;建筑风格上,砖混结构的房子逐渐代替了原来具有民族特色的楼房;服饰上,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逐渐被汉族服饰所取代等。上述表明,在现代化进程加快、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三大浪潮的冲击下,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面临及其严峻的挑战,如何迎接挑战,采取积极的应对举措是当务之急。

2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对策

在中国文化发展繁荣来临之际,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其重要内容。而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如果离开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将会残缺不全。因此,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文化的传承应该树立科学的文化传承观,建立家庭、社区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联动机制、共同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1思想上,提高对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树立科学的民族文化传承观

进入21世纪,文化正在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谁控制了文化市场,谁就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对于全体人民而言,要从思想上加强对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树立科学的民族文化传承观,自觉投身于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具体实践中。科学的民族文化传承观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明确传承的内容。一般来说,民族语言、民族艺术、宗教、文学、民俗、民间技艺都是属于应该传承的内容。②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应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主要体现的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具体来说,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要以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为本,创新民族文化的内容,充分发挥文化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功能。③保留民族文化的内涵,不进行破坏性的传承和发展。正确处理追求经济利益和保留原滋原味的民族文化、民俗之间的关系,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从政策和法律法规上加以规范和指导。

2.2政策上,为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提供资金保证和政策支持

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传承不应该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而必须通过政府部门有意识地统筹并建立长效机制。政府部门应该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相关的经费支持,鼓励学者和专家进行民族文化课题的研究、鼓励民间艺人组建民族文化队伍;鼓励社区建立民族文化传承的相关机构,利用民间艺人、培养民族文化的爱好者传播民族文化;以重大的民族节日为契机,开展如民族工艺展览、民族歌舞表演、民族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宣传民族文化知识,吸引民族文化的爱好者自觉加入到民族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队伍中;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制定完整的民族文化教育体系和监控体系,并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对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民族文化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和考评,将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际状况作为考核学校等级的重要指标。

传承文化论文篇5

一、文化民族主义的定义

文化民族主义的概念众说纷纭,被誉为“文化民族主义之父”的18世纪后期德国思想家赫尔德强调民族的有机性和自然性,认为民族是建立在特殊的精神和文化传统下的有机体,文化民族主义是具有包容性、多元性的,强调自身民族价值,但也要达成民族之间的承认和理解。郑师渠提出:“从普遍的意义上说,所谓文化民族主义,实为民族主义在文化问题上的集中表现。”学者叶奕翔给文化民族主义下了这样的定义:“文化民族主义是强调民族文化的优越性和独特性,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的民族主义,而民族文化则包括语言、传统、道德、习俗、审美观、价值观等。”

二、大众文化背景下文化民族主义在羌族文化传承方面的特征

19世纪以来,随着西方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剧,大众文化逐渐形成,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大众文化逐渐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以强势姿态影响着中国大众。大众文化以大众媒介为依托,凸显出商业性、娱乐性和盈利性的特点。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大众文化的特征,经历地震重创的羌族文化尤其是羌族传统节日庆典和民俗活动的恢复和重建也处处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

文化民族主义具备了语言中心主义、跨国性和稳定性的三大特点,羌族有羌语但没有文字,本族语言作为文化民族主义的重要体征在羌族文化传承中困难重重。近年来,专家学者们进行走访调查,记录整理了很多关于羌语的口传资料,羌语得以很大程度的发展和传承;同时,以大众媒介为传播途径,一些和羌族有关的音乐剧和歌舞都出现了专门的羌语主持和羌语表演。2014年以地震为背景的大型现代民族史诗电影《迁徙》上映,整部影片全是羌语对白;同年7月,中国首部羌族母语微电影《莫朵格依》进行了审片会,在羌语的蓬勃发展中,羌族的文化民族主义情感可见一斑。

世界全球化的今天,很多中国人移民海外生活,在国外打拼的羌族人心系地震灾区民众,其中也乏一些羌族学者和专家,他们翻译了一些经典传承的羌族文学作品,让世界更好地了解羌族文化,从而避免对羌族文化的误读;2014年6月,羌族文化符号之一的羌绣飞出国门,参加了在美国举行的史密森民俗节,羌绣传承人李兴秀女士将古老的民族技艺展现给国内外民众,亲自为国际友人教授羌绣传统技艺等,深受各国民族友人的青睐。

现代经济快速发展,尽管羌族文化在某些方面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羌族文化的核心始终是没有改变的,羌族人注重的白石崇拜(白石崇拜是羌族信仰习俗)、萨朗文化、释比文化等一直都是羌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地震后重建,不管是在水磨新城,还是新北川县城,羌族特色的碉楼在微风中依然呈现出传统的姿态,在北川的禹王广场,每天都有羌族的锅庄和演唱舞蹈等活动。羌族传统节日如“瓦尔俄足”、羌历年等,虽然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有商业化、娱乐化的趋势,但节日依然在传承、发展和继续。可以说,羌族文化符号的延续是文化民族主义稳定性的重要表现。

三、文化民族主义与羌族文化传承的关系

1.文化民族主义是羌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因

当物质和技术已经就位,羌族文化的传承需要更多的羌族人及热爱羌族文化的同仁发自内心地认可和欣赏。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有影响力的名人志士,无论是学生,还是演员歌手,都应该培养发展传承羌族文化的信心,文化民族主义能够增强羌族民众的凝聚力,促使民众统一信念、团结一心,充分利用大众文化的良性作用,通过大众媒介,如影视、音乐、网络等的传播,使羌族文化为更多的人所了解。

2.羌族文化传承是文化民族主义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民族主义这个概念本是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角度为出发点,如中华民族文化或其他民族文化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充分表达自身文化的优越性和独特性。羌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璀璨的中华文化银河中一颗耀眼的星,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羌族文化民族主义理念正代表着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文化民族主义发展的自信和决心。

3.文化民族主义和羌族文化传承相辅相成

赫尔德的文化民族主义在提倡树立民族自信的同时也要认可其他民族的文化,换而言之,不同民族应该相互尊重和理解,允许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存在。文化民族主义不是守旧的文化保守主义,不是固步自封和夜郎自大,也不是狂妄的文化霸权主义,不是强取豪夺和侵略扩张。羌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应该具有开放性和尊重性,在各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挖掘本民族文化精髓,同时汲取外来文化的精华,使文化民族主义得以理性地发挥,从而促进羌族文化积极健康有效地发展。

总之,在深受大众文化影响的今天,羌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大众媒介的优势,理性运用文化民族主义理念,树立民族文化信心,兼收并蓄,为中华民族这个大家族文化的发展贡献一份灿烂又独特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叶奕翔.大众文化与文化民族主义[J].理论月刊,2011(11).

[2]陈胜刚.试论文化民族主义与民族凝聚力[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5).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2SZYQN66)。

Cultural Nationalism and the Inheritance of Qiang People’s Culture

传承文化论文篇6

二、会计文化传承的研究探讨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的遗留现象,其不仅是历史文明的积淀,而且还是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以及传承。同时,会计文化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的传承,其在传承的过程中,是在一代会计职业人员向另一代会计职业人员之间的传递体积继承,由于会计文化在实际的生活中通过其特有的功能,使每个会计职业人员在实际的生活中能够清楚的意识到自身的行为意识、职业道德等是否符合会计文化的价值取向,并且能够遵循会计文化的精神以及职业价值取向,使其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会计职业行为以及职业道德感到自信,并且得到会计职业群体的欣赏以及褒奖,其就是体现会计职员个人价值取向的主要渠道。如果会计文化逐渐积淀以及传承的时候,就说明会计职业群体的价值取向以及行为规范得到认可并能够遵循,同时也说明在会计职业群体中自然的形成了一种人人都能够体会并遵守的职业秩序。如果会计文化得到人们的肯定,就会自然的实际的生活中传承下去并将其作为一种职业素养,这就是会计文化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的体现;如果会计文化不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同以及在实际生活中不能够遵循其职业文化取向,会计文化就有了传承功能,并能够促使下一代延续并传承会计文化成为一种可能。

传承文化论文篇7

一、批驳各种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错误论断

清末以降,国人在坚船利炮的威逼下,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了救亡图存,其先后向西方学习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文化。西方文明的传播、推广,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怀疑否定的情绪逐渐上升。直至五四新文化时期,提出“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胡适语)。这种“百事不如人”的价值判断决定了“全盘西化论”者要全面否定传统文化的基本立场。被称为“最后的儒家”的梁漱溟举起文化保守主义的旗帜,提出东西方文化不存在先进与落后的问题,而是不同文化类型的区别。他认为世界的未来要走“中国的路,孔家的路”,“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之复兴”,由此确立了现代新儒家捍卫传统文化价值的思维定势。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则认为,中国未来的新文化应该是超越东西方文化的“第三种文明”,既坚持唯物史观所揭示的文化具有的时代性、普遍性,又坚持文化具有的民族性、特殊性,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之先河。近现代以来,自由主义文化派、保守主义文化派、马克思主义文化派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立场上,相互冲突与融合,共同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发展景观。改革开放近40年,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变革与社会转型,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环境经历了严峻的考验。海外新儒家及大陆新儒家为了抵制西方文化的入侵,坚持保守主义文化派立场,鼓吹文化复古主义,主张恢复儒教功能,回归儒家道统等。同时,伴随着中西文化日益广泛的交流、交融、交锋,出现了与之针锋相对的,它们是自由主义文化派在新历史时期的反映。面对文化领域如此纷繁复杂的局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何去何从?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及理论界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批驳了各种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错误论断,重新定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坐标,为其传承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一)怀疑否定论干春松教授的著作《制度儒学》,直观地向人们展示了儒学、儒家对古代社会的深刻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儒学的制度化和制度的儒家化。彼时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可谓无处不在,泱泱大国,巍巍华夏,文运昌隆,虽历经朝代更迭但文脉延续不绝。所谓“国可亡,中华文脉不能断!”这样的民族心理衍生出文化上的盲目自信与夜郎自大。直至西方列强叩关索地,清政府割地赔款,一些士大夫开始“睁眼看世界”,一改对传统文化的迷信,开始怀疑和反省。怀疑中国之器物可否堪用,怀疑制度和文化是否足恃?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层面走向制度层面;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向西方学习从制度层面走向精神文化层面。这一路向西的学习经历了从“西学之用”深入到“西学之体”的过程,这一过程同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被怀疑否定的过程。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之后,在鞭挞封建专制的同时矛头对准了作为封建意识形态的儒学,在激进批判的过程中难免将孩子与脏水一起泼掉,未能做到辩证地“扬弃”,一时间否定和破坏中华传统文化几乎成为潮流。新中国成立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中,虽然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推陈出新”的文化建设方针,实际落实中重批判轻继承,强调传统文化属于封建文化的时代性,忽视传统文化超越时代具有永恒价值的继承性,中破四旧也存在将工商老字号、古籍、字画、瓷器、古建筑等文化遗产混同四旧一起破坏,更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否定。今天,我们在对文化发展的曲折历程进行反思的同时,必须正视怀疑否定论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当前,西方在经济科技信息上仍占优势,在国际体系中仍处于主导地位,而且这一格局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

在此历史和现实条件下,百事不如人的崇洋心理、怀疑否定中华传统文化的思维惯性,依然顽固地存在着。他们习惯将中华传统文化视为糟粕、封建残余和落后过时的象征。在其看来,中国在经济崛起后所面临的诸如官本位、、奢靡浪费、法制缺失等诸多社会问题,根源即在于受腐朽落后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受新自由主义、西方民主主义等思潮的影响,部分社会精英与所谓公知激烈地抨击中国的传统与过去。他们将民主不健全、贪腐屡禁不止及社会不公正、不平等,完全归咎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并将其视作历史包袱。他们片面地将中华传统文化与亲亲、尊尊、三纲五常划等号,认为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负面的,甚至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优秀传统文化。部分人即使承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存在,也对两千多年前的历史和文化能否在当今社会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意义心存疑问。这种反传统的传统,使国人沦为精神浪子,丧失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作立根铸魂的战略资源。特别是同志高度重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源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此外,学术界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内政外交等命题展开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探讨,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真实的社会存在,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意义。这些论断和成果,有力地驳斥了怀疑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视为沉重负担的错误思想,驳斥了认为只有将其彻底废弃,中国才能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全盘西化论,为在21世纪中华文化的复兴扫清了障碍。

(二)文化复古论20世纪中期,唐君毅、张君劢、牟宗三等发表《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昭告中国历史文化所以长久之理由,肯定历史文化之精神生命,强调与西方文化不同之东方智慧及其世界意义,并号召人们研究中华文化,现代新儒家的发展进入鼎盛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东亚文化圈的经济崛起及诸如生态破坏、功利主义盛行等世界问题的产生,各国学者开始强调对中华传统哲学智慧的汲取。中国学界在反思重建价值秩序的过程中,也日益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研究。但一些学者在经历的激烈动荡后,激进地走向怀疑否定传统文化的反面,积极鼓吹文化复古论。他们坚持夷夏之辨的陈腐偏见,认为马克思非我族类,马克思主义并不适合中国国情,主张复古更化,恢复中华道统。一部分人还在海外新儒家已产生较大影响的情况下,主动借用该旗帜,自封为大陆新儒家,并利用这一极富使命感的身份,刻意制造非马即儒的紧张对立,意在通过崇儒反马的宣传鼓动,攻陷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阵地。譬如蒋庆指出,应将孔孟之道作为根本统治思想写进宪法,替代马列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依靠儒家义理实行王道政治[1]。实际上,其早在21世纪初就在贵阳修筑阳明精舍宣传其所谓政治儒学、儒家等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政治主张。陈明则高调宣扬文化民族主义,在其看来,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是鸠占雀巢。因此,应去马归儒、改旗易帜。他创办《原道》等刊物,并通过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积极推广文化民族主义,抵制和抨击一切外来思想、文化与宗教。

康晓光明确提出,通过和平演变的方式儒化共产党,儒化社会,儒化中国[1]。党的十以来,针对党中央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陆新儒家错误地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放弃马克思主义,重回中华正统的开始。这种错误认知明显是对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误读。强调:“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一定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2]即是明证。这种刻意误读,势所必然地遭到学界同仁的广泛批评。譬如方克立先生指出:“他们(大陆新儒家)写了不少有意曲解思想的文章,主要是一厢情愿地表扬他‘去马归儒’,复归中华道统,让他们看到了‘儒化共产党’‘儒化中国’,将中国和平演变为一个‘儒士共同体’国家的希望。我认为要澄清上述误解、误读和有意歪曲……”[3]黄明哲讲:“一些‘儒学’学者认为,儒家文化重新成为正统的日子正在到来……这类观点对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传统文化观显然存有误解。”[4]还有部分大陆新儒家刻意混淆优秀传统与传统的内涵,片面地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范围,将传统政治思想、宗教意识、家庭伦理等,统统不加扬弃地视为优秀传统文化。但无数实践证明,这种全盘复古思想,忽视中国社会形态发生根本变革的事实,实际上只是一厢情愿毫无结果的闹剧。总之,文化复古论与怀疑否定论异曲同工,前者是全面肯定,后者是怀疑否定,二者都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究其原因,一是复古论者没有看到孕育传统文化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已不复存在。这种对待传统文化只强调继承性无视时代性的态度,绝无成功的可能。二是复古论者尚未认识到十以来党中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非弃马归儒、改旗易帜,而是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文化支撑。

(三)文化虚无论文化虚无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层面的主要表现是抹黑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或为反面人物正名,歪曲与传统器物、节日、技艺、医药、习俗等相关的历史事实。譬如蔑视传统道德观念,抹黑孔子、魏征、关羽等正面历史人物,为秦桧等负面人物申冤叫屈,无视中医的重要作用等。较之怀疑否定论不信任传统,文化虚无论直接无视其存在或否认其价值意义,对中华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负面影响更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最丰富、最全面、最真实的历史。几千年以来,其逐渐成为风俗、伦理、制度、器物、艺术等内涵深刻、形式多样的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凝聚着几千年生活方式的价值观基础和实践基础,还维系着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中华文化连续性,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更是大国崛起的优势资源。所谓“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二》)。历史文化体现的是一个民族国家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不仅是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共同文化、共同社会心理的载体。文化虚无论者通过歪曲或篡改整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旨在破坏我们对民族国家的基本认知、基本信仰。实践证明,文化碎片化、历史观模糊化,势必造成价值观体系混乱,继而导致思想教育荒废、政治纪律松懈、社会风气败坏和民族认同式微,并最终动摇民族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础。综上所述,较之怀疑否定论、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论,文化虚无论更是釜底抽薪、自掘坟墓的邪路。党的十以来,多次强调:“如果我们的人民不能坚持在我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道德价值,而不加区分、盲目地成为西方道德价值的应声虫,那就真正要提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会不会失去精神独立性的问题了。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那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就会被釜底抽薪。”[5]“中国共产党人不是者,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①学术界也对文化虚无论展开了批评,并肯定了传承中华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譬如左鹏明确指出其错误:“文化虚无主义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已经过时,对中国的现代化只起负面的阻碍作用,是‘沉重的包袱’‘历史的惰力’,主张把西方的理论、观点生搬硬套地挪到中国。”[6]王伟光则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的精神力量,治国理政、安邦济世的思想资源,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源泉,发展和平外交战略的文化基石等[7]。这些论断,有力地驳斥了无视中国长久以来形成的道德标准、技艺传承及风俗习惯,将中华文化虚无化、空心化的错误观点,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二、揭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治国理政的思想和实践中,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来破解当今我国面临的难题,通过自觉地传承、弘扬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赋予时代特色的同时也赋予了民族特色。从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立场态度,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丰富发展,为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沃土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主导意识形态,而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固有根本。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是当前必须认真面对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如前所述,怀疑否定论者不信任传统,主张摒弃传统或全盘西化;文化复古论者全面肯定传统,要求回向儒学、回归中华道统;文化虚无论者曲解、虚无中华文化,企图瓦解国人的价值信仰。由此可知,这些论调虽各有侧重,却都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途命运与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此类问题虽错综复杂,但其症结在于如何解决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党的十以来,党中央进一步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相关文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之需。我们应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合时代实践特点,科学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历史文化虚无主义,抵制复古主义[8]。这既是对复古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的直接回应,也反映了大部分学界同仁的心声。如方克立先生指出的:“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是主导意识与支援意识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一元主导地位越明确、越巩固,就越能以开放的胸襟吸收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9]“文化思想的宗纲是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三流合一,综合创新。”[3]高长武认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维度,是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思想基础和根本前提[10]。作为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发展与实践,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无数历史和实践证明:其必须与相关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相结合,才能引导人们走上正确的、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一脉相承的实践探索中,自觉地传承、发展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吸收借鉴、批判继承、创新转换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生了密切关系,即“马克思主义要在思想和情感上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以农民为主的中国人民所接受,就必须植根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11]。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21世纪焕发新活力,就必须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扬弃和改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发挥其作用。概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绝非非此即彼、相互对立的关系,而是借鉴、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是指导思想与血脉根基的关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任何民族或国家的文化都有器物、制度与价值层面的分别。价值层面的内容较之器物或制度层面更深刻也更具本质意义。指出:“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永恒的东方智慧和人文精神。譬如:“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修齐治平”的人生观,中庸、“忠恕”的处世观等。这些人文理念,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选择。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13]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各民族文化的发生、发展都有其固有泉源、固有根本。就我国而言,民族之根本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之根本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以来,党中央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渊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一项培根固本的工程。从辩证唯物主义出发,过去、现在和将来是线性发展的过程,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传统和现代紧密相连,我们要更好地解决现代化难题,必须回首过去,从传统中汲取经验和智慧[14]。2017年1月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15]其充分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延续中华血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集中表达了党中央及社会各界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自觉认同和坚定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最古老的传统,是民族认同的文化基因,蕴涵国家复兴的基本价值。这些文化和价值,是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的根本依据,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基本出发点。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现了诚信缺失、、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盛行、生态环境破坏及国家文化软实力不足等一系列社会、政治问题。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使这些问题越发成为中国崛起的瓶颈,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从传统的思想、文化、观念中寻找现代化困境的解决途径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源泉。譬如欧洲国家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中找到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资源;现代化进程完成后,又在启蒙思想的基础上,发现后现代社会的生存智慧。雅斯贝尔斯这样描述传统的重要性:“公元前500年左右,古希腊、以色列、印度、中国及古波斯等都出现了伟大思想家,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从那以后,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一直依赖‘轴心时代’文化复兴所提供的精神力量。”[16]作为轴心时代的核心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无限希望[17]。对于新时期的执政者自身建设、治国理政、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对外交往等方面均具有启示意义,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改革开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等,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治国理政的实践,使其以社会主义政治伦理、话语体系、价值观、经济思想、生态理念等崭新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具体表现在:一是借鉴传统政治伦理加强党的建设;二是传承传统富民思想促进经济发展;三是以传统文化为渊源培育核心价值观;四是借鉴传统天人合一思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五是弘扬传统“和”文化助力对外交往等。这些理论与实践,见证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概而言之,十以来,从共同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共同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共同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和精神融入其中,给国人以禀赋、依归、自信与勇气。就像同志所说的:“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21世纪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

三、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文化概念内涵丰富,外延宽泛,多年来人们一直努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作出理论概括。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如张岱年先生提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以和为贵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但其核心应是关于人的自觉的思想[18]。李宗桂先生认为:“所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至今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19]综观学术界相关研究,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界定可大致分为列举式、内涵概括式,或二者兼而有之。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界定同样采用了列举与内涵概括式相结合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进一步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并首次明确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即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跨越时空、超越国度、拥有永恒魅力的中华文化成果,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15]。除此之外,是否仍有其他内容呢?我们可以看到,在《意见》中,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重点任务的论述覆盖了更多的传承项目,事实上已为我们勾勒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轮廓,即中华传统古籍、戏曲、书法、语言、文字、医药、烹饪、武术、园林、节日、文物、制度甚至包括历史文化街区与名人故居等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列举式与内涵概括式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具体地表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何物,但也存在界定相对模糊、概括不够简洁的弊端,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进一步挖掘、划分、总结和概括。学术界习惯上是将中华传统文化分为体、用两个层面加以概括,这主要源于理学家对体用关系的探讨。譬如程颐就有“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说法。这种划分方法,由学术变为常识,获得较大影响,始于近代以来国人对西方器物、制度、风俗习惯、价值观等逐步深入地学习和借鉴。学界往往以此为依据,由浅入深地对文化实体展开层次划分。这种划分,反映了文化传播的难易、快慢,且能直观体现文化的作用及影响,具有良好的表达效果和一定的科学性,因而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可和接受。以此划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确可大致分为体、用两个层次。但众所周知,近代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儒家从封建正统到地位一落千丈,之所以没有断绝,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文字与典籍的完整留存,使我们有机会重新学习古人的思想、失落的国粹。所谓文以载道,语言文字和经典都是工具,是确保文化传播及文化传承赓续不断的载体。倘若其缺失,恐怕我们便只能在日用不知的梦魇中保留对中华文化的最后眷恋了。因此,中华文化之文同样不容忽视,亦不宜与其体用混为一谈。因为无论体用,其作用或影响的发挥,其延续与传承,都离不开语言文字、典籍等基本传播载体的运用和发展。概而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有体、用、文三个层面。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体,主要涉及精神、价值观层面,如中华民族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用,关乎器物、制度层面,如园林、文物、历史文化街区与名人故居等;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文,主要是传播载体,如语言文字及经史子籍。

四、开创体系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路径

近代以来,不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主体,还是传承项目、传承平台、传承组织及传承环境等,都随着时代变迁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如何有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成为当今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甚至通过实施传承发展工程统一部署、协调各方、保障落实,开创了体系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路径。具体表现在,传承主体向立体化发展,传承项目、平台、组织向生活化延伸,传承环境的塑造更加制度化等方面。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主体向立体化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蕴含其中的儒学,在古代社会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其传承发展是有保障的。古代中国,形成了包括官府、官学及家庭、家族、私塾、同乡会、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在内的多主体、多层次、宽领域的传统文化传承机构。但伴随封建统治的终结,这些机构或解体或被取缔,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失去了原来的土壤。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相关政策的改变,人们越发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由此,涌现出一大批国学、中国哲学、汉语言文学及考古学的研究者。他们不断挖掘中华文化的价值意义,倡导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当时和近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主体。在其影响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决自身及社会面临的问题,引发了强大的国学热、传统文化热。特别是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回应时代问题,并通过治国理政的实践发挥其价值效用,推动形成了传承主体由单一向立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具体而言,一是党是领导责任主体。《意见》指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中,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15]二是各级政府是主导责任主体。各级政府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城乡基层。各类文化单位、各级文化阵地,都要担负起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三是全体教育科研工作者是教育责任主体。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要深入阐发传统文化精髓,积极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其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四是所有家长都是家庭教育责任主体。广大家长要恢复和确保良好的家风家教,把所有的家庭打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播阵地。五是人民是实践创造主体。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主体地位,“发挥公众人物的示范作用,发挥青少年的生力军作用,发挥先进模范的表率作用,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积极作用,发挥文化志愿者、文化辅导员、文艺骨干、文化经营者的重要作用,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15]。六是各类经济组织、从业人员是经济引导责任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各行各业经济体及其从业人员的积极作用,引导人们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将相关产业做大做强,充分挖掘和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概而言之,就是要坚持实行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协同推进,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市场积极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主体向立体化方向发展,形成政府推广、大众推广、群体推广、人际推广、国际推广相结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新格局。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项目、平台、组织向生活化延伸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国学热”“传统文化热”持续升温,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仍面临诸多问题,特别是传承项目、平台、组织单一,传承方式僵化,缺少与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因而社会效益难以显现。《意见》指出:“注重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15]因此,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共建共享,注重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必须充分利用传统语言、文字、经典、习俗、节庆、教育、节目、娱乐、美食、工艺等文化元素及现代教育传播技术,打造更具生活化的传承项目、平台和组织;必须通过生活化的传承项目、平台和组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人们的日常用度、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党的十以来,学界自觉加强了这方面的研究,特别是《意见》以来,相关研究获得了更大进展。譬如李明泉指出:《意见》表明,以语言文字为中心、以文化经典为依托、以习俗节庆为纽带、以化育知行为关键、以文化传播为平台、以生活方式为目的、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对外宣传为渠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主要路径[20]。通过研究系列重要讲话、相关文件及广大学者的相关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党的十以来推动传承项目、平台、组织向生活化延伸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创新。具体而言,一是项目生活化,如中华老字号保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城镇化建设、振兴中华传统节日、积极推广中医药、民族服饰及中华武术、发展民族体育项目等。二是平台生活化,除了研究院、实验基地、设计院外,还应充分发挥诸如微信、微博、主题网站等互联网、新媒体及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影院等传播平台及寺庙、道观、园林及各类文化旅游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群艺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三是组织生活化,如发挥中医药协会、中华武术协会、红学会、商会、收藏协会等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宣传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环境的塑造更加制度化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的扬弃观,而且从战略高度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联系起来,视其为突出优势,并实施传承发展工程,积极继承、弘扬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此过程中,通过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完善各项保护制度、加强法制建设等,打造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使其传承发展环境的塑造更加制度化。具体表现在,其一,各级党委和政府将传承发展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对有关工作作出制度性安排。如加强宏观指导,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考核评价体系及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内容等。其二,加强传承发展相关扶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如制定和完善惠及相关工程项目的金融支持政策,建立合作共建机制,制定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规划,完善相关奖励、补贴政策,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捐赠或共建相关文化项目,建立健全传承发展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制度等。其三,制定或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如完善文物保护法、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通过法制化建设增强全社会依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形成礼敬守护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法治环境等。

参考文献:

[1]方克立,张世保,林存光,张小平,刘东超,等.大陆新儒家思潮评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7-30.

[2].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

[3]方克立.“马魂、中体、西用”是文化思想的宗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5).

[4]黄明哲.从传统文化观看当代传统文化研究创新[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88.

[6]左鹏.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6(3).

[7]王伟光.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求是,2016(24).

[8]新华社.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就《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答记者问[EB/OL].人民网,2017-02-07.

[9]方克立.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三点看法[J].高校理论战线,2008(11).

[10]高长武.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三个维度[J].党的文献,2015(1).

[11]陈先达.摆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位置[N].吉林日报,2017-02-27.

[12].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13].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J].党建,2014(3).

[14]李小杰,何静.十以来党的建设对传统哲学思想的传承与借鉴[J].思想研究,2016(3).

[15]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1-27.

[16]卡尔?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魏楚雄,俞新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4.

[17]冯友兰选集(通论道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380.

[18]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七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471-474.

传承文化论文篇8

    穿越历史时空回眸文化发展线索,一切都成了思维中由“过去——现在——未来”穿成的实践事件之珠。散落的、连带的、破碎的、暗淡的、熠熠生辉的、光彩照人的……雷动着悠悠岁月之心,激荡着物我来去。

    科学的严谨及求理求真流淌人文的血液,脉动人类的血脉,成为文化的风景,身心体悟可矣,何饶舌也。

    给你身心,教你说话,育以读写,口传身授,格物致知,代代相传,语言、血脉、情感胜过几度风吹怒号、电闪雷鸣、大雨滂沱。

    文化的时空在于人类心灵的律动,心相通,心相异。

    二

    人类文化的座座古堡已经并正在经受着轮番洗礼。越发强大的商业帝国文化蚕食并营造新的古堡文明,诱惑人的身心,考验文化内外的守望。

    人类文化的宗教情怀在此生活语境中日益凸显着其别具一格的先天优势,成为文化守望的“软实力”,商品拜物教几欲融入文化的核心圈层。世界舞台时刻演绎着“婴儿与洗澡水”的哲学新神话。

    按照马恩的需要动力论,在红色文化主导的文明国度,面前的一切还不够疯狂,合力论控制着事态的发展。文化正按辩证的否定观引领总体性与整体性际遇。

    身为父母所育,心为文化负载,脚踏大自然坚实的背脊,头顶苍穹的斑斓与绚丽,以文化的名义,探究文化之在,追问人类的命运。

    如前所述,“文如其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文化的传承与流变规律同样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人的发展规律,尤其是人与自然的发展规律。

    世界事物是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多样性统一,人与动植物既各有各自发展的特点,又有其一致性。迄今,任何知识,在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面前都是狭隘的、片面的、苍白的。沿着科学的线性逻辑,靠着生活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社会发展阶段所造就的人类理性,对文化与宗教的解释无疑是无力的,人类关于文化与宗教的认识也自然是有限的。

    线性与非线性,混沌与分形,无序与有序,开放与闭合,人类理性在对物质世界认识上的进军注定是低效率高能耗的,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注定是笼统的易变的,人类理性只能被认为是社会的个人心灵进化的一个环节,人类活动亦不过是无限发展宇宙中“某一微型剧场短暂的综合汇演”。

    品味这演出的姑且认为是西方人心中的上帝,中国人心中的老天爷,人类或可理解成生来即是为着他的“定在”与他的“此在”。因此,人类的一切活动的意义、价值、效益,先需叩问心灵与上苍,再行类聚之旨,如此日月轮回,概莫能外。

    宗教作为文化的现象,根系于斯,融寓于斯。科学与宗教亦生之同源,秉承人类的本质、品格与禀赋,文化的发展,凯歌高唱,谷风劲吹。

    科学、宗教、艺术……人类总体性与整体性上文化地生活,其主体性命运及主体际遇正经受新的拷问。同源同质、同源异质、同质异源的民族文化正遭遇空前的客观性和主观性对立统一下的新融合。

    开放的世界,文化势必融合,亦在走向融合,融合是文化的理想境界,仅此而已。

    各民族独立,主权与领土完整,在现实政治上是进行或将来时,但在一体化背景下,在经济与商业意义上已然成为过去时,以人的留守与流动为特征的时代,文化的守望、文化的传承、文化的流变已经成为人类文化与民族国家面对的现实和情势。

    三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和科学理性充分发展的世纪。相对论、量子论、信息论和基因论的形成,标志着科学技术沿着微观和宏观这两个相反的路径,不断走向极端和本原,走向复杂和综合。孟德尔遗传学定律揭示了生物学性状特征的遗传变异规律。根据孟德尔定律,遗传是一切生物的基本属性,它使生物界保持相对稳定,使人类可以识别包括自己在内的生物界。变异是指亲子代之间,同胞兄弟姊妹之间,以及同种个体之间的差异现象。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显然,此说对于研究文化的传承与流变现象有着诸多启示。

    首先,文化的传承根据在人,世系传承当为核心。血浓于水,血脉相连,血亲、血缘是文化传承的坚实之基;精心养育、把手习得、知书达礼,是文化化成天下的最根本途径。就中华文化而论,五千年的多民族族群的争斗与妥协,交往与通婚,磨合了大中华民族的禀赋、品格、个性与气质,是永葆中华民族文化生命力和先进性的根本所在。

    其次,中华文化根须深实、基础广泛、元素杂多,具备天然的抗倒伏品质,具备化成天下的历史条件和前提。由此,中华文化自然怀有“目的论”品格,具有海纳百川、汲养润物、尚仁顾人的豪迈气概。

    再次,中华文化的枝节易于移植或嫁接,涉洋渡水,远播海外,气度不凡,溢于言表。

传承文化论文篇9

小时候,每当大年三十晚,村里便鼓声四起,霎时间村当街便挤满了人,有敲锣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跷的,有玩龙的,村里好不热闹。小孩子穿着棉袄在街上你追我赶的,不时地放着炮,老人们聚成一堆儿聊天,年轻小伙儿,俊俏姑娘则在给人们表演节目。

而清明节,人们总会把嫩绿的柳枝插在门上;端午时,奶奶总会给我们系五线绳,煮鸡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节呢,我们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举头望明月,低头吃月饼,真是人间一大乐事。

可现在呢,“洋节”来袭,西方的情人节代替了我们的七夕节。洋节风靡而传统节日却逐渐被人们淡忘,身为一名中国人,你难道不应为此做些什么吗?

现在,每当过年时人们总是出去大吃一顿,守在电视机旁看春晚,有许多人在叹气,说:“怎么一点年儿都没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这些文化习俗正在挥手向我们告别。

清明节人们哪还会在自家门前插一枝嫩柳呢?仅仅去坟里扫扫墓,而已。端午节,还有谁会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圆之夜,又有谁会和家人们惬意地坐在院子里手拿月饼,抬头赏月呢?

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慢慢被人们所淡忘。传统佳节在现在社会里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担忧?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呢?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无形财富,传统佳节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这些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作为一名高中生,我能倡议大家为弘扬传统文化而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属于这个民族,它更属于这个世界。我们要尽全力把我们的传统佳节推广到世界上,让世界变得更加炫彩多姿。

高三传承文化的议论文2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优雅内涵的完美诠释。珍惜传统文化,播洒的是根和种子;珍惜传统文化,浇灌的是心和命脉;珍惜传统文化,传承的是光和力量;珍惜传统文化,收获的是爱和希望。

在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80年代后期出生的人,开始信奉圣诞老人了,开始在麦当劳,必胜客过生日了。可是,他们当中很多人不知道毛笔怎么握,不知道算盘怎么打。只知一昧使用网络。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对他们来说陌生至极

当时的咸丰帝仓皇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而侵略军一路烧杀淫掠,闯进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园内珍藏着大量珍贵的古代典籍、文物、艺术奇珍,均为无价之宝,蕴藏的传统文化更是数不尽数。侵略者见到这些眼冒金光,争先恐后地抢劫和破坏。凡能搬动的金银财宝、珍贵文物、各种艺术品等,都被洗劫一空,搬不动、抢不走的东西,便统统砸碎。最后,为了掩盖其抢劫丑行,侵略者放火烧毁了传统文化宝箱——圆明园。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官的无能,不懂得珍惜传统文化。

曾几何时,安塞腰鼓仍旧隆隆地震撼着陕北大地,那激昂的鼓点敲出那群肤色与土地一样的汉子们的朴素与豪放。曾几何时,锣鼓与唆呐仍旧嘹亮地冲击着人们的听觉,在红花绿扇中舞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曾几何时,国人尚记得自己的传统,自己的节日,自己的文化,尚为之欢喜为之忧。

仰望天空,依旧有一片阴霾;低头寻觅,追寻逝去的曾经;眺望未来,憧憬文化的时代。抬头逝去脸上的泪水,摸着胸口暗暗发下誓言:绝不让这本不该发生的一切继续!虽然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但只要拨开乌云,收获的会是阳光,灿烂的一片,那么传统文化将不再从我们手中溜走。

齐心协力,珍惜传统文化。把生命的根扎进传统文化的土壤,再吸收其精华,去其糟粕,与现代文化融会贯通。青春的花朵会开的酣畅淋漓,大气磅礴,香远益清。

高三传承文化的议论文3中国!一个伟大的国度,拥有浩瀚的疆土,几千年以来,孕育了多少才识过人的军事家,才华横溢的诗人,目光长远的君王,天马行空的艺术家,他们,在自己祖国的领土上创造了一项又一项的奇迹!

例如:“万里长城”,“兵马俑”,“莫高窟”,《离》,《史记》……而创造这些奇迹所需要的精神,便是我们中华民族千年以来熔铸的敢于创新的精神,它,有的在宏伟壮观的建筑上传递,有的在包含情感的字里行间中流溢,还有的在苍劲如龙的笔墨里婉转……这些丰富的文化遗迹在飘荡的历史长河中仍然是保留了下来,这,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独一无二的财富!

如今,在我的脑海里,却清晰地记得在小时候参加的一次,在那次的中,有一种叫做“飘色”的绝妙艺术无不吸引着我的眼球,那也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中国的文化,第一次体会到了它的博大精深,也是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浓厚气息,每每回忆起这次的经历,心中总不由得涌起一种炎黄子孙的归属感与自豪感。

“飘色“又名”抬阁“,是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于一体,融绘画、戏曲、彩扎、纸塑、杂技等艺术为一身的民间大型造型舞蹈,是中原地区民间春节社火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绵延传承至今的中原"抬阁"被誉为"华夏一奇",被外国人认为是”中国隐蔽的文化“在中华民俗和中国民间艺术领域影响甚广。

“飘色”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能给人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觉的感受,还能给我们带来一种来源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自信与骄傲,这种文化遗产难道不让人重视与珍惜吗?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却在现代科技的冲击下淡忘了往日辉煌的文化成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身于现在文化以及科技创新的事业中,忠心与历史文化的人却是越来越少,对此,我不禁感到了一丝紧张。作为一位中国人,我们难道不应该去深入了解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吗?难道就不应该传承这几千年下来的宝贵文化吗?我们绝不能让如此众多珍奇的文化遗产泯然于滔滔的历史长河中!为此,我对于传统文化进入校园考场表示赞成,因为这样便能人为地督促我们学好语文,更好地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高三传承文化的议论文4所谓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个民族丰富的特色,一个国家独有的标志,一段历史熔炼的精髓。

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谓是五彩斑斓了,可以是建筑,书籍,服饰,它包罗万千,丰富广博。就如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性的神物“龙”的形象。其实龙本不存在,它只是古代的人们为拥有神奇力量的向往,因此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有着鹿角、虎须、蛇身、凤爪等多种特征,融合了多名族的文化。龙就似我们我们中华民族,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伟大神力向往的美好理想。

“中华汉字,生动形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就是汉字了,这也是我们“传播文明,盖世无双”的传统文化之一。它的特点嘛,就是“对联形式,汉子独创,左右工整,能简能祥,既便言志,又供观赏。”说起汉字我们无不想到书法文化。值得赞扬的是,即使书法的年龄远远大于我们现代人,但我们间的距离却似穿越的效果。在此,我也是书法的传承者之一,它的美感“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狂草奔放,凤舞龙翔,”我也深有体会。对于写书法的传统用具——毛笔,柔软优雅,创作的字体有胖有瘦,或直或曲,时而粗糙时而顺滑,无不体现着各种线条的美感,无不透露着写作人当时的心境。然而西方人用的钢笔却只能将字死死地呆呆地“刻”在纸上,所以西方国家没有书法这一说。这就是中华民族先辈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值得我们华夏子孙传承。说到书法,我便想起中考语文要提高分值,会在书法和文言文方面加以重视,这样一来就对我们中学生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做了进一步的要求,传统文化进入校园考场啦!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我们也应该了解重视它。

反观我们现代社会,经历多次战事,以及全球化资本主义的冲击,一再使得文化的传统根基早就如同一片风中摇摇欲坠的枯叶。再加上我们的经济日渐富裕,西化的生活方式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也越来越普遍,但这也不能是我们的心灵感到满足。如何重新找回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美感,继续传承它呢?那就得扎根于我们的生活,就当我们对传统文化多一些关注,多一些了解吧!

高三传承文化的议论文5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深入精髓,让人深深的震撼,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华传统文化渐渐淡化,近年各种损坏传统文化的事情侵入我们的内心。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离我们越来越远。

面对物质的,尊严应该如何存在?十几年前的一个春天,韩国某公司的女老板以员工没按照她的吩咐去休息为理由,喝令全体中国员工下跪。一百多名员工迫于无奈跪下,唯独孙天帅刚直的立在原地。女老板恶狠狠的威胁说不下跪就开除,孙天帅很坚定的说了一句“我是中国人”后愤然离去。孙天帅用实际行动证明尊严实实在在的要重过各种物质甚至于是生命,有尊严的人面对权贵不卑不亢,面对不义之财不馋不贪,面对不公之事不忍不避。一个人有了尊严便有了支撑生命的灵魂的骨架。一个民族有了尊严,那么这便是一个充满希望,不可战胜的民族。

面对日渐冷淡的人心,爱心该何去何从?有这样一位老太太,她的住房是由五个子女凑钱买的,面积不大,卧室只有不到十平米,她的柜子还是她结婚时候从旧货市场买的,桌子跟椅子都有几十年的“高龄”了。她就是中国当代家喻户晓的人物,杰出的豫剧大师常香玉。建国后,她用自己的演出收入为农民捐献了拖拉机;抗美援朝时,她和丈夫在各地巡回义演,为志愿军捐过飞机;十年后,她把补发的所有工资作为党费全部上交。爱心是永不低头、永不屈服的铮铮铁骨,是人类走向兴旺和发达的希望和灵魂。爱心是阳光,温暖每一个人,驱散所有黑暗,爱心是绵绵不绝的江河,流遍世界各地,一个充满爱心,懂得团结互助的民族拥有不可战胜的刚毅。

传承文化论文篇10

小时候,每当大年三十晚,村里便鼓声四起,霎时间村当街便挤满了人,有敲锣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跷的,有玩龙的,村里好不热闹。小孩子穿着棉袄在街上你追我赶的,不时地放着炮,老人们聚成一堆儿聊天,年轻小伙儿,俊俏姑娘则在给人们表演节目。

而清明节,人们总会把嫩绿的柳枝插在门上;端午时,奶奶总会给我们系五线绳,煮鸡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节呢,我们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举头望明月,低头吃月饼,真是人间一大乐事。

可现在呢,“洋节”来袭,西方的情人节代替了我们的七夕节。洋节风靡而传统节日却逐渐被人们淡忘,身为一名中国人,你难道不应为此做些什么吗?

现在,每当过年时人们总是出去大吃一顿,守在电视机旁看春晚,有许多人在叹气,说:“怎么一点年儿都没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这些文化习俗正在挥手向我们告别。

清明节人们哪还会在自家门前插一枝嫩柳呢?仅仅去坟里扫扫墓,而已。端午节,还有谁会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圆之夜,又有谁会和家人们惬意地坐在院子里手拿月饼,抬头赏月呢?

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慢慢被人们所淡忘。传统佳节在现在社会里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担忧?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呢?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无形财富,传统佳节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这些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作为一名高中生,我能倡议大家为弘扬传统文化而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属于这个民族,它更属于这个世界。我们要尽全力把我们的传统佳节推广到世界上,让世界变得更加炫彩多姿。

高三传承文化的议论文2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优雅内涵的完美诠释。珍惜传统文化,播洒的是根和种子;珍惜传统文化,浇灌的是心和命脉;珍惜传统文化,传承的是光和力量;珍惜传统文化,收获的是爱和希望。

在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80年代后期出生的人,开始信奉圣诞老人了,开始在麦当劳,必胜客过生日了。可是,他们当中很多人不知道毛笔怎么握,不知道算盘怎么打。只知一昧使用网络。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对他们来说陌生至极

当时的咸丰帝仓皇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而侵略军一路烧杀淫掠,闯进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园内珍藏着大量珍贵的古代典籍、文物、艺术奇珍,均为无价之宝,蕴藏的传统文化更是数不尽数。侵略者见到这些眼冒金光,争先恐后地抢劫和破坏。凡能搬动的金银财宝、珍贵文物、各种艺术品等,都被洗劫一空,搬不动、抢不走的东西,便统统砸碎。最后,为了掩盖其抢劫丑行,侵略者放火烧毁了传统文化宝箱——圆明园。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官的无能,不懂得珍惜传统文化。

曾几何时,安塞腰鼓仍旧隆隆地震撼着陕北大地,那激昂的鼓点敲出那群肤色与土地一样的汉子们的朴素与豪放。曾几何时,锣鼓与唆呐仍旧嘹亮地冲击着人们的听觉,在红花绿扇中舞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曾几何时,国人尚记得自己的传统,自己的节日,自己的文化,尚为之欢喜为之忧。

仰望天空,依旧有一片阴霾;低头寻觅,追寻逝去的曾经;眺望未来,憧憬文化的时代。抬头逝去脸上的泪水,摸着胸口暗暗发下誓言:绝不让这本不该发生的一切继续!虽然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但只要拨开乌云,收获的会是阳光,灿烂的一片,那么传统文化将不再从我们手中溜走。

齐心协力,珍惜传统文化。把生命的根扎进传统文化的土壤,再吸收其精华,去其糟粕,与现代文化融会贯通。青春的花朵会开的酣畅淋漓,大气磅礴,香远益清。

高三传承文化的议论文3中国!一个伟大的国度,拥有浩瀚的疆土,几千年以来,孕育了多少才识过人的军事家,才华横溢的诗人,目光长远的君王,天马行空的艺术家,他们,在自己祖国的领土上创造了一项又一项的奇迹!

例如:“万里长城”,“兵马俑”,“莫高窟”,《离》,《史记》……而创造这些奇迹所需要的精神,便是我们中华民族千年以来熔铸的敢于创新的精神,它,有的在宏伟壮观的建筑上传递,有的在包含情感的字里行间中流溢,还有的在苍劲如龙的笔墨里婉转……这些丰富的文化遗迹在飘荡的历史长河中仍然是保留了下来,这,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独一无二的财富!

如今,在我的脑海里,却清晰地记得在小时候参加的一次,在那次的中,有一种叫做“飘色”的绝妙艺术无不吸引着我的眼球,那也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中国的文化,第一次体会到了它的博大精深,也是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浓厚气息,每每回忆起这次的经历,心中总不由得涌起一种炎黄子孙的归属感与自豪感。

“飘色“又名”抬阁“,是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于一体,融绘画、戏曲、彩扎、纸塑、杂技等艺术为一身的民间大型造型舞蹈,是中原地区民间春节社火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绵延传承至今的中原"抬阁"被誉为"华夏一奇",被外国人认为是”中国隐蔽的文化“在中华民俗和中国民间艺术领域影响甚广。

“飘色”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能给人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觉的感受,还能给我们带来一种来源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自信与骄傲,这种文化遗产难道不让人重视与珍惜吗?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却在现代科技的冲击下淡忘了往日辉煌的文化成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身于现在文化以及科技创新的事业中,忠心与历史文化的人却是越来越少,对此,我不禁感到了一丝紧张。作为一位中国人,我们难道不应该去深入了解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吗?难道就不应该传承这几千年下来的宝贵文化吗?我们绝不能让如此众多珍奇的文化遗产泯然于滔滔的历史长河中!为此,我对于传统文化进入校园考场表示赞成,因为这样便能人为地督促我们学好语文,更好地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高三传承文化的议论文4所谓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个民族丰富的特色,一个国家独有的标志,一段历史熔炼的精髓。

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谓是五彩斑斓了,可以是建筑,书籍,服饰,它包罗万千,丰富广博。就如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性的神物“龙”的形象。其实龙本不存在,它只是古代的人们为拥有神奇力量的向往,因此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有着鹿角、虎须、蛇身、凤爪等多种特征,融合了多名族的文化。龙就似我们我们中华民族,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伟大神力向往的美好理想。

“中华汉字,生动形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就是汉字了,这也是我们“传播文明,盖世无双”的传统文化之一。它的特点嘛,就是“对联形式,汉子独创,左右工整,能简能祥,既便言志,又供观赏。”说起汉字我们无不想到书法文化。值得赞扬的是,即使书法的年龄远远大于我们现代人,但我们间的距离却似穿越的效果。在此,我也是书法的传承者之一,它的美感“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狂草奔放,凤舞龙翔,”我也深有体会。对于写书法的传统用具——毛笔,柔软优雅,创作的字体有胖有瘦,或直或曲,时而粗糙时而顺滑,无不体现着各种线条的美感,无不透露着写作人当时的心境。然而西方人用的钢笔却只能将字死死地呆呆地“刻”在纸上,所以西方国家没有书法这一说。这就是中华民族先辈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值得我们华夏子孙传承。说到书法,我便想起中考语文要提高分值,会在书法和文言文方面加以重视,这样一来就对我们中学生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做了进一步的要求,传统文化进入校园考场啦!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我们也应该了解重视它。

反观我们现代社会,经历多次战事,以及全球化资本主义的冲击,一再使得文化的传统根基早就如同一片风中摇摇欲坠的枯叶。再加上我们的经济日渐富裕,西化的生活方式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也越来越普遍,但这也不能是我们的心灵感到满足。如何重新找回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美感,继续传承它呢?那就得扎根于我们的生活,就当我们对传统文化多一些关注,多一些了解吧!

高三传承文化的议论文5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深入精髓,让人深深的震撼,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华传统文化渐渐淡化,近年各种损坏传统文化的事情侵入我们的内心。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离我们越来越远。

面对物质的,尊严应该如何存在?十几年前的一个春天,韩国某公司的女老板以员工没按照她的吩咐去休息为理由,喝令全体中国员工下跪。一百多名员工迫于无奈跪下,唯独孙天帅刚直的立在原地。女老板恶狠狠的威胁说不下跪就开除,孙天帅很坚定的说了一句“我是中国人”后愤然离去。孙天帅用实际行动证明尊严实实在在的要重过各种物质甚至于是生命,有尊严的人面对权贵不卑不亢,面对不义之财不馋不贪,面对不公之事不忍不避。一个人有了尊严便有了支撑生命的灵魂的骨架。一个民族有了尊严,那么这便是一个充满希望,不可战胜的民族。

面对日渐冷淡的人心,爱心该何去何从?有这样一位老太太,她的住房是由五个子女凑钱买的,面积不大,卧室只有不到十平米,她的柜子还是她结婚时候从旧货市场买的,桌子跟椅子都有几十年的“高龄”了。她就是中国当代家喻户晓的人物,杰出的豫剧大师常香玉。建国后,她用自己的演出收入为农民捐献了拖拉机;抗美援朝时,她和丈夫在各地巡回义演,为志愿军捐过飞机;十年后,她把补发的所有工资作为党费全部上交。爱心是永不低头、永不屈服的铮铮铁骨,是人类走向兴旺和发达的希望和灵魂。爱心是阳光,温暖每一个人,驱散所有黑暗,爱心是绵绵不绝的江河,流遍世界各地,一个充满爱心,懂得团结互助的民族拥有不可战胜的刚毅。

传承文化论文篇11

高职课改从未停下脚步,各专家学者对高职课改有众多的认识和研究。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无不体现出现代教育对职业教学中的人才培养的重视。高职课改的人才培养从技术型人才到技能型人才的模式转变。苏扇艺术的课程落实,主要采用单元化课程设计模式在课堂教学实践。高职校采用项目化模块式的课程体系,把苏扇艺术课程在艺术专业的各个有关课程中进行了教学目标、教学课时、教学计划、教学教案、教学反思的各个环节的课程设计。苏扇艺术的教学在主要是在corelDRAW课程、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线描课程、工学一体毕业创作设计课程等进行了项目化教学实践。从专业教师的集体备课,对校本的教材分析、课程性质和重难点、学生情况分析、使用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引发兴趣、深化思维、学法指导和重难点解决的方法等等,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中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真落实。课程的单元化研究性学习要求有严格的教学设计,重点难点,不同课程嵌入的时间长短根据本课程的总体要求来进行设计。通过本地高职校开展苏扇课程,彰显了地方文化和高职办学特色。

3编写苏扇校本教材,落实理实一体高职课改

教材的编写是为了适应高职教改的前提下进行的一套全新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理实一体化”的教材,确定了教材编写与出版的宗旨。苏扇教材的编写要突出本地传统文化的深厚沉淀,力争在非遗继承与传扬上有所突破。教材主要是参考了原有企业编制的论文集以及网络资料,其次是通过访谈求教学习,对多位行业专家的意见整理。通过对苏扇行业专家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苏扇传承人的访谈,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目前苏扇的状态。然而现有关非遗苏扇前身今生后世的资料并不多,所以编著相关教材难度特别大。再次,通过收集和整理其它地方的非遗项目的著作,例如《杭州像景》、《南京云锦》等平行项目的研究进一步指导苏扇的教材编制。校本教材中还附有一张苏扇教学辅助的光碟。这本教材的编著填补了目前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传承文化论文篇12

1.3责任感不强,社会公德和诚信意识淡漠。一些大学生重利轻义,重物质轻精神,缺乏责任意识和义务观念。一些大学生对国家和集体的事漠不关心;对他人、社会缺乏爱心和奉献精神,自我意识过强,人际关系冷漠;公德和纪律意识淡漠,随意破坏公物、随地吐痰、排队加塞、过马路闯红灯等公共场合不文明言行。

1.4人文知识匮乏,人文精神缺失。部分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缺乏兴趣,对中华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缺乏历史的观念、民族的认同感和广阔的胸襟。中科院院士、教育家杨叔子先生有感于此,曾撰文指出:当今的大学生“精于科技、荒于人文;精于电脑、荒于人脑;精于盘算、荒于仁义;精于商品、荒于人品;精于权力、荒于平等”。人文底蕴的流失,使得一些大学生精神空虚、情感脆弱、心胸狭窄,为高等教育工作带来压力和挑战。

2.文化传承对于大学生成长及未来发展的意义

2.1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品德和文化素养。《礼记•大学》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详细论解。只有自身修养达到一定高度,才能完成更高层次的任务,实现人生更高的目标。优秀的传统文化熏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促进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养成良好的个人品行,使得身心健康发展,充满正能量。

2.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树立远大目标,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信念。党的十适应国内外新形势、顺应各族人民的新期待,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为此,需要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曾参说:“士不可无弘毅,任重而道远。”这是党对当代大学生寄予的厚望,要求大学生立宏志、担大任,形成肯担当、不屈不挠、敢于创新,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2.3有利于正己正人,成己成物。完善自我、提升自身修养、以身作则,才能推及全社会,影响他人、成就事业。传统哲学重视调解人际关系,推崇以诚待人,追求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建立充满爱心的社会。当代大学生时有缺乏为他人着想的现象,大家同在一个寝室,却不和睦相处,经常为一些琐事斤斤计较,若懂得正己正人的道理,同学之间的一些矛盾或将大大缓解。

3.高校人文艺术教育品牌建设的途径

3.1在师生中培树科学的文化传承和教育观念。学生在大学阶段接受比较完善的专业知识与技术,但要成为一名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仍需要人文素养的有力支撑。应把理工科缜密的逻辑思维与人文艺术的形象思维完美结合,形成目前所推崇的“全脑思维”模式,为大学生在未来社会生活中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教师作为教育的执行者和参与者,其思想观念、教学方式、职业素养等直接影响学生受教育的程度,教师应该就文化传承和如何有效地开展人文艺术教育问题在观念和行动上做好表率。

3.2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人文艺术氛围。有些高校存在人文艺术教育缺失等问题,学生即使有兴趣和潜力,也因缺乏正规引导而有所偏颇。制度和平台是重要保障。例如实行“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要求”即从制度层面和基本框架上给出开展人文艺术教育的方向。高校可以通过第二课堂讲座实现对人文艺术的启蒙,结合专业需求、围绕学生兴趣设计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学生艺术节等活动,营造良好的人文艺术育人氛围。

传承文化论文篇13

长阳县在2000年以后主要通过政策和立法手段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这就使得长阳的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走进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同时,长阳还组织了“土家文化周”等活动,设立了“优秀文化传人奖”“重大贡献奖”等奖项。另外,历届政府都注重文化遗产保护的连续性。为了对县内的民族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长阳县制定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该条例是全国第一部县级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长阳县这一做法提示我们,要保护与传承满族音乐文化,就要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只有通过立法,才能为满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制度上的保障,才能推进满族音乐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再次,加强对满族音乐传承人的保护与支持。政府要制定必要的优惠政策,增强音乐传承人保护满族音乐文化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使其竭力为满族音乐文化遗产保护贡献力量。要想保护与传承满族音乐,必须尊重满族音乐文化传承人。因为文化传承人对于满族音乐文化的内涵更为理解,只有通过他们才可以使满族音乐得以真正传承。要充分发挥满族音乐文化传承人的主体作用,对优秀民间文化传承人进行鼓励。这可以通过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给予其经济补贴来实现。此外,还要鼓励他们带徒传艺等。如果满族音乐文化传人受到重视,他们就乐于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从而有利于培养文化传人群体,使满族音乐文化得以代代传递。政府主导是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根本保证。没有政府的主导,满族音乐文化保护和传承就不可能实现。所以,对于满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让其成为满族音乐保护与传承强有力的后盾。

二、学校是满族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要平台

要弘扬和推广满族音乐,需要发挥学校的文化传承的职能,把满族音乐纳入满族聚居地区学校的课程之中,使其教材内容融进满族音乐文化内容,从而有目地、有计划地弘扬与传承音乐文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参观与学习,激发青少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将把学校打造成满族文化旅游区。对于满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也要充分发挥有关学术机构、大专院校的作用,共同保护满族音乐文化遗产。辽宁省北镇市北镇满族高中、新宾满族小学和沈阳满族中学都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在弘扬和推广满族文化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北镇市是满族聚居地区,满族人口占全市人口的63%以上。北镇市满族高级中学是全国唯一的一所以满族冠名的全日制一般高中。它是满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其前身是北镇市第二高级中学。2007年9月29日,经北镇市人民政府批准,北镇市第二高级中学正式易名为北镇市满族高级中学。随着满族高中的建立,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满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本校教师编写了校本教材《北镇满族简史》,学校将这一课程纳入了教学计划;体育课增加了珍珠球比赛等具有满族特色的体育活动;文艺演出增添了满族服饰舞蹈、萨满舞、民族剪纸和民族乐器演奏等内容,从而使满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沈阳师范大学也开设了《说唱音乐》课程,沈阳师范大学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工作基地在北镇建立了“满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通过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满族音乐排演课程,以此传承与发展满族音乐。笔者认为,通过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传承满族音乐是切实可行的。在此,提出几点建议:一是成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展示社团”。积极吸收满族音乐爱好者为团员,利用学生节假日的集聚庆祝活动,向大家展示满族音乐的古朴、纯美。二是以基地志愿者参与项目调研的方式深入挖掘研究,使祖先的文化得以传承。学校可以组织志愿者小队,进驻满族聚居区与旅游区,与满族人民同吃同住,深入了解满族居民生活习俗,对满族音乐形成的文化背景有初步的了解,以便更好地深入学习满族音乐。三是利用校园文化宣传阵地,有目的地融进民族文化元素。四是依托北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传承和活态再现满族音乐,例如我们的学术合作机构:新宾县、沈阳故宫、福陵昭陵、东陵区李相镇陨石山满族民俗村、北镇满族高中、凤凰城满族人口聚居地。通过以上措施,相信在满族音乐文化保护和传承方面可以取得明显的成绩。

三、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

媒体主要包括电影、电视、广播、纸媒读物、口口相传等等。媒体传播的效果是很明显的。媒体对于满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如高玉侠、王敏娜撰写的《满语满文濒临失传文化继承需有更多力量》(《辽宁日报》2010年9月27日),被社会关注,国际国内各大网站沈阳师范大学曹萌教授《辽宁应建立中国满学研究院,在满族发祥地打造世界级文化品牌和文化地标》(辽宁电视台《内部参考》第8期)一文等,都是通过媒体的方式来弘扬与推广满族文化。另外,也可以建立与满族文化传播相关的网站,充分利用日益发达的互联网,还可以通过电视报纸打出广告,介绍满族音乐,广泛吸引公众的目光。新闻媒体更可以通过专题、专栏等方式,宣传满族音乐文化保护知识,及时报导传承满族音乐文化遗产的典型人物和行为,发挥舆论宣传作用,在全社会形成保护满族音乐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四、举办“满族音乐文化节”等活动

举办“满族音乐文化节”等活动是传承和保护满族音乐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例如,沈阳、抚顺、辽阳三市曾联合举办了“沈阳清文化节”。在活动中,人们可以欣赏到具有浓郁清文化特色的主题晚会《紫气东来》,并参与到“巴图鲁”摔跤大赛、“莽式空齐”舞蹈大赛、珍珠球大赛、嗄拉哈大赛等具有满族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从而可以吸引广大群众参与。同时,文化节也安排了大型活动。如举办满族“格格”大赛。它以沈阳满族同胞为主,举办满族“格格”评选活动,评选10名才貌俱佳的满族“格格”参加清文化节开幕式表演。还开展了诗歌、书画、摄影大赛。它以“一宫两陵”“盛京八景”“四塔七寺”等清代历史遗存和满族民俗风情为主要内容,开展“百米诗卷颂沈阳、百名画家画沈阳、百名摄影家聚焦沈阳”诗歌、书画、摄影大赛。举办了“满韵清风”服饰设计大赛。它以旗袍、马褂等满族典型服饰为“蓝本”,创新设计别具一格的“满族服饰”,同时,还举办了满族工艺品、民族服饰展销,这些都让群众在观赏购买时领略到了满族独特的民俗文化。此外,辽宁新宾民族自治县举办了“满族风情文化节”,它以“满族人回家为主题”,吸引了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满族努尔哈赤后裔到此寻根访祖。在这里,人们可以欣赏到满族婚礼等原汁原味的满族民俗表演,大型歌舞“赫图阿拉的春天”展现了厚重的清朝文化和浓郁的满族风情。这种方式有助于群众对满族音乐文化保护认识的提高。各种文化保护机构也要举办论坛、展示、讲座等活动,加深公众对满族音乐的了解。尤其是满族聚居区应该发挥核心作用,它首先可以保护和培养满族音乐传承人,向外推广满族音乐,打造满族音乐的品牌。

五、充分发挥风景文化旅游区等的作用

在旅游区、文化广场、纪念馆,人们通过展示与表演满族音乐文化,并结合其他文化项目,可以塑造出有影响力的地方民族文化品牌形象。例如,以“一宫三陵”和其它清代历史遗存为主,围绕“游、玩、吃、看、穿、学、带”开展的“满族同胞寻根游”活动也提高了群众对于满族音乐文化的认识。在旅游区,开展了“紫气东来”观光游等活动。利用东北地区丰富的清文化历史资源,开辟满韵采风、千里祭祖、古迹寻踪和故里寻根等清文化旅游专线,让游客充分感受清前盛世独特的历史魅力和“紫气东来”厚重的文化神韵。在福陵,举行了“甲申祭祖”仪式。它以旅游区为载体进行满族音乐传承与推广活动。游客通过观看、参与祭祀,不仅可以寄托对祖先的哀思,而且可以感受满族祭祀仪式的神秘庄重。旅游区举办的有关满族音乐的文艺演出,加深了人们对满族音乐的认知度。另外,文化广场及纪念馆等也可以展示和表演满族音乐,播放满族典型歌曲,以激发人们特别是青年人对满族音乐的兴趣。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