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实用13篇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篇1

一、批驳各种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错误论断

清末以降,国人在坚船利炮的威逼下,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了救亡图存,其先后向西方学习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文化。西方文明的传播、推广,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怀疑否定的情绪逐渐上升。直至五四新文化时期,提出“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胡适语)。这种“百事不如人”的价值判断决定了“全盘西化论”者要全面否定传统文化的基本立场。被称为“最后的儒家”的梁漱溟举起文化保守主义的旗帜,提出东西方文化不存在先进与落后的问题,而是不同文化类型的区别。他认为世界的未来要走“中国的路,孔家的路”,“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之复兴”,由此确立了现代新儒家捍卫传统文化价值的思维定势。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则认为,中国未来的新文化应该是超越东西方文化的“第三种文明”,既坚持唯物史观所揭示的文化具有的时代性、普遍性,又坚持文化具有的民族性、特殊性,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之先河。近现代以来,自由主义文化派、保守主义文化派、马克思主义文化派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立场上,相互冲突与融合,共同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发展景观。改革开放近40年,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变革与社会转型,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环境经历了严峻的考验。海外新儒家及大陆新儒家为了抵制西方文化的入侵,坚持保守主义文化派立场,鼓吹文化复古主义,主张恢复儒教功能,回归儒家道统等。同时,伴随着中西文化日益广泛的交流、交融、交锋,出现了与之针锋相对的,它们是自由主义文化派在新历史时期的反映。面对文化领域如此纷繁复杂的局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何去何从?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及理论界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批驳了各种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错误论断,重新定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坐标,为其传承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一)怀疑否定论干春松教授的著作《制度儒学》,直观地向人们展示了儒学、儒家对古代社会的深刻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儒学的制度化和制度的儒家化。彼时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可谓无处不在,泱泱大国,巍巍华夏,文运昌隆,虽历经朝代更迭但文脉延续不绝。所谓“国可亡,中华文脉不能断!”这样的民族心理衍生出文化上的盲目自信与夜郎自大。直至西方列强叩关索地,清政府割地赔款,一些士大夫开始“睁眼看世界”,一改对传统文化的迷信,开始怀疑和反省。怀疑中国之器物可否堪用,怀疑制度和文化是否足恃?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层面走向制度层面;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向西方学习从制度层面走向精神文化层面。这一路向西的学习经历了从“西学之用”深入到“西学之体”的过程,这一过程同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被怀疑否定的过程。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之后,在鞭挞封建专制的同时矛头对准了作为封建意识形态的儒学,在激进批判的过程中难免将孩子与脏水一起泼掉,未能做到辩证地“扬弃”,一时间否定和破坏中华传统文化几乎成为潮流。新中国成立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中,虽然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推陈出新”的文化建设方针,实际落实中重批判轻继承,强调传统文化属于封建文化的时代性,忽视传统文化超越时代具有永恒价值的继承性,中破四旧也存在将工商老字号、古籍、字画、瓷器、古建筑等文化遗产混同四旧一起破坏,更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否定。今天,我们在对文化发展的曲折历程进行反思的同时,必须正视怀疑否定论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当前,西方在经济科技信息上仍占优势,在国际体系中仍处于主导地位,而且这一格局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

在此历史和现实条件下,百事不如人的崇洋心理、怀疑否定中华传统文化的思维惯性,依然顽固地存在着。他们习惯将中华传统文化视为糟粕、封建残余和落后过时的象征。在其看来,中国在经济崛起后所面临的诸如官本位、、奢靡浪费、法制缺失等诸多社会问题,根源即在于受腐朽落后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受新自由主义、西方民主主义等思潮的影响,部分社会精英与所谓公知激烈地抨击中国的传统与过去。他们将民主不健全、贪腐屡禁不止及社会不公正、不平等,完全归咎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并将其视作历史包袱。他们片面地将中华传统文化与亲亲、尊尊、三纲五常划等号,认为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负面的,甚至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优秀传统文化。部分人即使承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存在,也对两千多年前的历史和文化能否在当今社会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意义心存疑问。这种反传统的传统,使国人沦为精神浪子,丧失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作立根铸魂的战略资源。特别是同志高度重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源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此外,学术界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内政外交等命题展开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探讨,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真实的社会存在,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意义。这些论断和成果,有力地驳斥了怀疑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视为沉重负担的错误思想,驳斥了认为只有将其彻底废弃,中国才能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全盘西化论,为在21世纪中华文化的复兴扫清了障碍。

(二)文化复古论20世纪中期,唐君毅、张君劢、牟宗三等发表《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昭告中国历史文化所以长久之理由,肯定历史文化之精神生命,强调与西方文化不同之东方智慧及其世界意义,并号召人们研究中华文化,现代新儒家的发展进入鼎盛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东亚文化圈的经济崛起及诸如生态破坏、功利主义盛行等世界问题的产生,各国学者开始强调对中华传统哲学智慧的汲取。中国学界在反思重建价值秩序的过程中,也日益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研究。但一些学者在经历的激烈动荡后,激进地走向怀疑否定传统文化的反面,积极鼓吹文化复古论。他们坚持夷夏之辨的陈腐偏见,认为马克思非我族类,马克思主义并不适合中国国情,主张复古更化,恢复中华道统。一部分人还在海外新儒家已产生较大影响的情况下,主动借用该旗帜,自封为大陆新儒家,并利用这一极富使命感的身份,刻意制造非马即儒的紧张对立,意在通过崇儒反马的宣传鼓动,攻陷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阵地。譬如蒋庆指出,应将孔孟之道作为根本统治思想写进宪法,替代马列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依靠儒家义理实行王道政治[1]。实际上,其早在21世纪初就在贵阳修筑阳明精舍宣传其所谓政治儒学、儒家等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政治主张。陈明则高调宣扬文化民族主义,在其看来,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是鸠占雀巢。因此,应去马归儒、改旗易帜。他创办《原道》等刊物,并通过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积极推广文化民族主义,抵制和抨击一切外来思想、文化与宗教。

康晓光明确提出,通过和平演变的方式儒化共产党,儒化社会,儒化中国[1]。党的十以来,针对党中央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陆新儒家错误地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放弃马克思主义,重回中华正统的开始。这种错误认知明显是对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误读。强调:“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一定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2]即是明证。这种刻意误读,势所必然地遭到学界同仁的广泛批评。譬如方克立先生指出:“他们(大陆新儒家)写了不少有意曲解思想的文章,主要是一厢情愿地表扬他‘去马归儒’,复归中华道统,让他们看到了‘儒化共产党’‘儒化中国’,将中国和平演变为一个‘儒士共同体’国家的希望。我认为要澄清上述误解、误读和有意歪曲……”[3]黄明哲讲:“一些‘儒学’学者认为,儒家文化重新成为正统的日子正在到来……这类观点对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传统文化观显然存有误解。”[4]还有部分大陆新儒家刻意混淆优秀传统与传统的内涵,片面地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范围,将传统政治思想、宗教意识、家庭伦理等,统统不加扬弃地视为优秀传统文化。但无数实践证明,这种全盘复古思想,忽视中国社会形态发生根本变革的事实,实际上只是一厢情愿毫无结果的闹剧。总之,文化复古论与怀疑否定论异曲同工,前者是全面肯定,后者是怀疑否定,二者都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究其原因,一是复古论者没有看到孕育传统文化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已不复存在。这种对待传统文化只强调继承性无视时代性的态度,绝无成功的可能。二是复古论者尚未认识到十以来党中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非弃马归儒、改旗易帜,而是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文化支撑。

(三)文化虚无论文化虚无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层面的主要表现是抹黑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或为反面人物正名,歪曲与传统器物、节日、技艺、医药、习俗等相关的历史事实。譬如蔑视传统道德观念,抹黑孔子、魏征、关羽等正面历史人物,为秦桧等负面人物申冤叫屈,无视中医的重要作用等。较之怀疑否定论不信任传统,文化虚无论直接无视其存在或否认其价值意义,对中华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负面影响更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最丰富、最全面、最真实的历史。几千年以来,其逐渐成为风俗、伦理、制度、器物、艺术等内涵深刻、形式多样的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凝聚着几千年生活方式的价值观基础和实践基础,还维系着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中华文化连续性,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更是大国崛起的优势资源。所谓“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二》)。历史文化体现的是一个民族国家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不仅是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共同文化、共同社会心理的载体。文化虚无论者通过歪曲或篡改整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旨在破坏我们对民族国家的基本认知、基本信仰。实践证明,文化碎片化、历史观模糊化,势必造成价值观体系混乱,继而导致思想教育荒废、政治纪律松懈、社会风气败坏和民族认同式微,并最终动摇民族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础。综上所述,较之怀疑否定论、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论,文化虚无论更是釜底抽薪、自掘坟墓的邪路。党的十以来,多次强调:“如果我们的人民不能坚持在我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道德价值,而不加区分、盲目地成为西方道德价值的应声虫,那就真正要提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会不会失去精神独立性的问题了。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那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就会被釜底抽薪。”[5]“中国共产党人不是者,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①学术界也对文化虚无论展开了批评,并肯定了传承中华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譬如左鹏明确指出其错误:“文化虚无主义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已经过时,对中国的现代化只起负面的阻碍作用,是‘沉重的包袱’‘历史的惰力’,主张把西方的理论、观点生搬硬套地挪到中国。”[6]王伟光则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的精神力量,治国理政、安邦济世的思想资源,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源泉,发展和平外交战略的文化基石等[7]。这些论断,有力地驳斥了无视中国长久以来形成的道德标准、技艺传承及风俗习惯,将中华文化虚无化、空心化的错误观点,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二、揭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治国理政的思想和实践中,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来破解当今我国面临的难题,通过自觉地传承、弘扬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赋予时代特色的同时也赋予了民族特色。从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立场态度,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丰富发展,为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沃土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主导意识形态,而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固有根本。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是当前必须认真面对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如前所述,怀疑否定论者不信任传统,主张摒弃传统或全盘西化;文化复古论者全面肯定传统,要求回向儒学、回归中华道统;文化虚无论者曲解、虚无中华文化,企图瓦解国人的价值信仰。由此可知,这些论调虽各有侧重,却都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途命运与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此类问题虽错综复杂,但其症结在于如何解决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党的十以来,党中央进一步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相关文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之需。我们应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合时代实践特点,科学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历史文化虚无主义,抵制复古主义[8]。这既是对复古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的直接回应,也反映了大部分学界同仁的心声。如方克立先生指出的:“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是主导意识与支援意识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一元主导地位越明确、越巩固,就越能以开放的胸襟吸收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9]“文化思想的宗纲是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三流合一,综合创新。”[3]高长武认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维度,是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思想基础和根本前提[10]。作为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发展与实践,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无数历史和实践证明:其必须与相关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相结合,才能引导人们走上正确的、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一脉相承的实践探索中,自觉地传承、发展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吸收借鉴、批判继承、创新转换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生了密切关系,即“马克思主义要在思想和情感上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以农民为主的中国人民所接受,就必须植根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11]。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21世纪焕发新活力,就必须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扬弃和改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发挥其作用。概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绝非非此即彼、相互对立的关系,而是借鉴、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是指导思想与血脉根基的关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任何民族或国家的文化都有器物、制度与价值层面的分别。价值层面的内容较之器物或制度层面更深刻也更具本质意义。指出:“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永恒的东方智慧和人文精神。譬如:“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修齐治平”的人生观,中庸、“忠恕”的处世观等。这些人文理念,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选择。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13]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各民族文化的发生、发展都有其固有泉源、固有根本。就我国而言,民族之根本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之根本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以来,党中央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渊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一项培根固本的工程。从辩证唯物主义出发,过去、现在和将来是线性发展的过程,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传统和现代紧密相连,我们要更好地解决现代化难题,必须回首过去,从传统中汲取经验和智慧[14]。2017年1月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15]其充分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延续中华血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集中表达了党中央及社会各界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自觉认同和坚定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最古老的传统,是民族认同的文化基因,蕴涵国家复兴的基本价值。这些文化和价值,是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的根本依据,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基本出发点。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现了诚信缺失、、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盛行、生态环境破坏及国家文化软实力不足等一系列社会、政治问题。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使这些问题越发成为中国崛起的瓶颈,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从传统的思想、文化、观念中寻找现代化困境的解决途径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源泉。譬如欧洲国家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中找到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资源;现代化进程完成后,又在启蒙思想的基础上,发现后现代社会的生存智慧。雅斯贝尔斯这样描述传统的重要性:“公元前500年左右,古希腊、以色列、印度、中国及古波斯等都出现了伟大思想家,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从那以后,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一直依赖‘轴心时代’文化复兴所提供的精神力量。”[16]作为轴心时代的核心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无限希望[17]。对于新时期的执政者自身建设、治国理政、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对外交往等方面均具有启示意义,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改革开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等,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治国理政的实践,使其以社会主义政治伦理、话语体系、价值观、经济思想、生态理念等崭新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具体表现在:一是借鉴传统政治伦理加强党的建设;二是传承传统富民思想促进经济发展;三是以传统文化为渊源培育核心价值观;四是借鉴传统天人合一思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五是弘扬传统“和”文化助力对外交往等。这些理论与实践,见证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概而言之,十以来,从共同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共同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共同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和精神融入其中,给国人以禀赋、依归、自信与勇气。就像同志所说的:“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21世纪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

三、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文化概念内涵丰富,外延宽泛,多年来人们一直努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作出理论概括。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如张岱年先生提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以和为贵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但其核心应是关于人的自觉的思想[18]。李宗桂先生认为:“所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至今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19]综观学术界相关研究,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界定可大致分为列举式、内涵概括式,或二者兼而有之。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界定同样采用了列举与内涵概括式相结合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进一步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并首次明确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即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跨越时空、超越国度、拥有永恒魅力的中华文化成果,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15]。除此之外,是否仍有其他内容呢?我们可以看到,在《意见》中,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重点任务的论述覆盖了更多的传承项目,事实上已为我们勾勒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轮廓,即中华传统古籍、戏曲、书法、语言、文字、医药、烹饪、武术、园林、节日、文物、制度甚至包括历史文化街区与名人故居等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列举式与内涵概括式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具体地表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何物,但也存在界定相对模糊、概括不够简洁的弊端,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进一步挖掘、划分、总结和概括。学术界习惯上是将中华传统文化分为体、用两个层面加以概括,这主要源于理学家对体用关系的探讨。譬如程颐就有“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说法。这种划分方法,由学术变为常识,获得较大影响,始于近代以来国人对西方器物、制度、风俗习惯、价值观等逐步深入地学习和借鉴。学界往往以此为依据,由浅入深地对文化实体展开层次划分。这种划分,反映了文化传播的难易、快慢,且能直观体现文化的作用及影响,具有良好的表达效果和一定的科学性,因而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可和接受。以此划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确可大致分为体、用两个层次。但众所周知,近代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儒家从封建正统到地位一落千丈,之所以没有断绝,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文字与典籍的完整留存,使我们有机会重新学习古人的思想、失落的国粹。所谓文以载道,语言文字和经典都是工具,是确保文化传播及文化传承赓续不断的载体。倘若其缺失,恐怕我们便只能在日用不知的梦魇中保留对中华文化的最后眷恋了。因此,中华文化之文同样不容忽视,亦不宜与其体用混为一谈。因为无论体用,其作用或影响的发挥,其延续与传承,都离不开语言文字、典籍等基本传播载体的运用和发展。概而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有体、用、文三个层面。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体,主要涉及精神、价值观层面,如中华民族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用,关乎器物、制度层面,如园林、文物、历史文化街区与名人故居等;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文,主要是传播载体,如语言文字及经史子籍。

四、开创体系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路径

近代以来,不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主体,还是传承项目、传承平台、传承组织及传承环境等,都随着时代变迁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如何有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成为当今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甚至通过实施传承发展工程统一部署、协调各方、保障落实,开创了体系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路径。具体表现在,传承主体向立体化发展,传承项目、平台、组织向生活化延伸,传承环境的塑造更加制度化等方面。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主体向立体化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蕴含其中的儒学,在古代社会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其传承发展是有保障的。古代中国,形成了包括官府、官学及家庭、家族、私塾、同乡会、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在内的多主体、多层次、宽领域的传统文化传承机构。但伴随封建统治的终结,这些机构或解体或被取缔,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失去了原来的土壤。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相关政策的改变,人们越发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由此,涌现出一大批国学、中国哲学、汉语言文学及考古学的研究者。他们不断挖掘中华文化的价值意义,倡导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当时和近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主体。在其影响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决自身及社会面临的问题,引发了强大的国学热、传统文化热。特别是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回应时代问题,并通过治国理政的实践发挥其价值效用,推动形成了传承主体由单一向立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具体而言,一是党是领导责任主体。《意见》指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中,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15]二是各级政府是主导责任主体。各级政府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城乡基层。各类文化单位、各级文化阵地,都要担负起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三是全体教育科研工作者是教育责任主体。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要深入阐发传统文化精髓,积极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其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四是所有家长都是家庭教育责任主体。广大家长要恢复和确保良好的家风家教,把所有的家庭打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播阵地。五是人民是实践创造主体。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主体地位,“发挥公众人物的示范作用,发挥青少年的生力军作用,发挥先进模范的表率作用,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积极作用,发挥文化志愿者、文化辅导员、文艺骨干、文化经营者的重要作用,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15]。六是各类经济组织、从业人员是经济引导责任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各行各业经济体及其从业人员的积极作用,引导人们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将相关产业做大做强,充分挖掘和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概而言之,就是要坚持实行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协同推进,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市场积极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主体向立体化方向发展,形成政府推广、大众推广、群体推广、人际推广、国际推广相结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新格局。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项目、平台、组织向生活化延伸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国学热”“传统文化热”持续升温,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仍面临诸多问题,特别是传承项目、平台、组织单一,传承方式僵化,缺少与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因而社会效益难以显现。《意见》指出:“注重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15]因此,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共建共享,注重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必须充分利用传统语言、文字、经典、习俗、节庆、教育、节目、娱乐、美食、工艺等文化元素及现代教育传播技术,打造更具生活化的传承项目、平台和组织;必须通过生活化的传承项目、平台和组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人们的日常用度、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党的十以来,学界自觉加强了这方面的研究,特别是《意见》以来,相关研究获得了更大进展。譬如李明泉指出:《意见》表明,以语言文字为中心、以文化经典为依托、以习俗节庆为纽带、以化育知行为关键、以文化传播为平台、以生活方式为目的、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对外宣传为渠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主要路径[20]。通过研究系列重要讲话、相关文件及广大学者的相关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党的十以来推动传承项目、平台、组织向生活化延伸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创新。具体而言,一是项目生活化,如中华老字号保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城镇化建设、振兴中华传统节日、积极推广中医药、民族服饰及中华武术、发展民族体育项目等。二是平台生活化,除了研究院、实验基地、设计院外,还应充分发挥诸如微信、微博、主题网站等互联网、新媒体及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影院等传播平台及寺庙、道观、园林及各类文化旅游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群艺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三是组织生活化,如发挥中医药协会、中华武术协会、红学会、商会、收藏协会等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宣传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环境的塑造更加制度化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的扬弃观,而且从战略高度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联系起来,视其为突出优势,并实施传承发展工程,积极继承、弘扬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此过程中,通过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完善各项保护制度、加强法制建设等,打造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使其传承发展环境的塑造更加制度化。具体表现在,其一,各级党委和政府将传承发展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对有关工作作出制度性安排。如加强宏观指导,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考核评价体系及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内容等。其二,加强传承发展相关扶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如制定和完善惠及相关工程项目的金融支持政策,建立合作共建机制,制定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规划,完善相关奖励、补贴政策,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捐赠或共建相关文化项目,建立健全传承发展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制度等。其三,制定或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如完善文物保护法、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通过法制化建设增强全社会依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形成礼敬守护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法治环境等。

参考文献:

[1]方克立,张世保,林存光,张小平,刘东超,等.大陆新儒家思潮评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7-30.

[2].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

[3]方克立.“马魂、中体、西用”是文化思想的宗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5).

[4]黄明哲.从传统文化观看当代传统文化研究创新[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88.

[6]左鹏.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6(3).

[7]王伟光.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求是,2016(24).

[8]新华社.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就《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答记者问[EB/OL].人民网,2017-02-07.

[9]方克立.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三点看法[J].高校理论战线,2008(11).

[10]高长武.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三个维度[J].党的文献,2015(1).

[11]陈先达.摆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位置[N].吉林日报,2017-02-27.

[12].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13].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J].党建,2014(3).

[14]李小杰,何静.十以来党的建设对传统哲学思想的传承与借鉴[J].思想研究,2016(3).

[15]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1-27.

[16]卡尔?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魏楚雄,俞新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4.

[17]冯友兰选集(通论道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380.

[18]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七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471-474.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篇2

1 加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必要性

经典的熏陶感化,能深入到一个人心灵的最深处,能培养一个人优雅的性情和敦厚的性格!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长河中,能够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莫过于经、史、子、集,其中蕴涵了大量的成语典故、伦理道德、人文历史、礼仪风俗等中国文化。优秀的中国文化以天地人三才之道,穷理于形而下,尽性于形而中,知命于形而上。穷理于形而下而生养万物,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尽性于形而中使人安身立命,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知命于形而上而厚德载物,生生不息。中国文化因而能化成天下,使天下文明。这对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 青少年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2.1 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的先人为我们留下了难以计数的文化瑰宝,就是现在的人,也未见的能够达到那样的思想高度,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加以传承的精神财富。比如孟子说,当一个国家不仁义的时候,持有正义的一国就可以高举正义之旗,前去讨伐,这一论点同现在国际上那种“人权高于”的观点何其相似乃尔;再比如中华民族在抵御外来入侵时所积淀出的精忠报国精神,与现在提倡的荣辱观也有一脉相承之处。

但由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特别是农耕文明和官僚文化,重农轻商,过分仰仗仕官阶层,没有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商业文化,缺乏产权意识和诚信意识。因此,我们教育青少年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时,应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科学态度,并在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2.2 以经典诵读为先导,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因此,千百年来尽管经历了封建社会的千锤百炼,但传统美德依然流传至今,并散发着无人能及的独特魅力,也正是这样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打造了国人“忠勤,仁义,厚德,睿智 ”的优秀品质。为了更好地加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学校要校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别布置经典诵读内容。从低年级的《论语》、《三字经》,到中年级的《千字文》、《唐诗》到高年级的《宋词》、《名人名言》。要求学生每天利用晨读时间,饱览古今传统经典,理解内容,注重理论实践结合,阐述表达现实意义。从“学而知”入手,逐步达到“知而行”,从而完成“行更知”的德育途径。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篇3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所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古往今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仍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明历经几千年仍具有活力,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拥有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今天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然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仍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一)有利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文化治理,价值观建设是文化治理的基础层面之一,文化软实力建设则是文化治理的关键。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我国的治理体系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土壤之中。它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适应。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所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总之,立足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当代功效,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 。

(二)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华民族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其本身也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可见,对于当今的中国而言努力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总之,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

(三)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当代中国,我们应该坚守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提出的价值要求,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这些内容都是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积淀而成,展现了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文化基础和精神追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求大同等道德规范有其内在契合关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掉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发掘中国优秀传统中的思想道德精髓,进而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有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所谓中国特色主要是源于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历史进程,独特的国情。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自己的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深深地打上了中华文化的烙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由此可见,独特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认它,就会脱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丧失生机和活力。因此,要善于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

二、如何认识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

中华民族作为拥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关于“如何认识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回答,应从实践论的角度来进一步明确方向,制定举措。与此同时,认真学习关于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论思想,对于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上述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而发展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的继承和创新的对立统一。继承和发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为了更好的继承。对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言,更是如此。我们的先人曾经留下许多宝贵的优秀精神传统,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刚健有为,自强不屈”的进取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富贵不能殷,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等,我们都应该去大力传承和弘扬。当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糟粕性的东西,需要加以剔除。在强调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也应不断提醒自己:“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二)处理好中华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

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因此,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除了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以外,我们还要学会处理好外来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从当今世界的文化发展趋势来看,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日益激烈。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时展对传统文化提出的要求。面对外来文化,我们要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积极吸取和借鉴其中的有益的成分。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在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对外来文化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批判,真正为我们所用。

(三)既要反对教条主义,又要反对

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我们要高度警惕和坚决抵制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教条主义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容易照搬照抄,全盘肯定,他们看不到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性”、“局限性”、“封建性”。这种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不利于我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

另一种就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这种思想把中国传统文化彻底否定,把其贬的一无是处,主张反传统文化。这种态度不仅在理论上是完全错误的,在实践上也十分具有危害。

三、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述的重要意义

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不仅反映了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而且彰显了其以文化复兴推动民族复兴的坚定决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些论述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更好地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篇4

正是由于历史的洗礼,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最终诞生了华夏女儿的独一无二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材料中所说的那个歌星的经历,正是由于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形成的。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现如今,知道重阳节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感恩节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情人节的人越来越多,可知道七夕节的人越来越少了。对于我们先辈留下来的许多传统节日,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几乎全都置于脑后了,这难道不是一种崇洋媚外吗?这难道是我们口口声声说到的责任感吗?然而,我们身边其实有许多人在为我们做榜样,他们能坚守自己的信念,鼓励人们学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学者马寅初不就是吗?他积极提倡我们青少年应当多多学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虽然世界正在多元化,但是,我们传统的中化文化不能丢!因此,我们是否想过,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否会被他国文化所取代?这个答案须靠我们用行动来回答。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继续发展的基石,是我们共同保护,共同继承的使命。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坚定信念,共创美好未来!忆往昔,若不是司马迁的沥尽心血,怎会有《史记》的鸿篇警后人,若不是李时珍的跋山涉水,怎会有《本草纲目》的福祉遗万年代;若不是曹雪芹的五次易稿,怎会有《石头记》的哀婉催人泪?看今昔,是谁苦心钻研十余载,终使两星成?是谁奋斗十八年,终抱金牌归?是钱学森!是申雪与赵宏博。他们是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的坚定,他们是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的不懈。正是由于继承和传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才使得他们能够这般坚定,这般执着。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如一根小小的火柴,但仍能点亮一片星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如一片绿叶,但能点缀整个春天;传统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若驾一叶扁舟,但仍能惊动一片大海。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

传承议论文高三2曾经有报道说,有记者到曲阜看到满街都在卖《论语》,就采访当地的老百姓,他们说,那些东西都是卖给外国人看的。可见,老百姓只是把《论语》看成旅游的商品、旅游的纪念品,并没有对内容感兴趣,并没有当文化典籍看。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灵魂,是我们中国人引以为骄傲的地方。我们要先自己多学习,多了解,并且向外人宣扬我们中国人拥有的传统文化。我们不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离去世界的舞台。因为它使我们中国人凝聚,使我们中国人团结。

前段时间举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华成语大赛就是一个很好的继承传统文化的方式,通过搭建这样一个公众平台,使人们重燃了对母语的热爱,还有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弘扬的是中华传统美食,更多的是透过美食宣传积淀的中华美食文化。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十八大又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相得益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基因,已经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唯有民族文化才是历史长河中永远流淌的,唯有民族文化才能凝聚起推动民族复兴的力量,也唯有民族文化才能开启更加灿烂文明的中华新纪元。面对新时期实现中国梦的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汲取还存在明显差距和不足,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还有大有可为的广阔空间。我们应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更进一步的细致梳理和深入挖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切实做到古为今用,使其更为丰富、更加多样。

让我们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中汇聚新的力量,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不断前行,坚定奔向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

传承议论文高三3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大力弘扬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才能更加地充满生机和活力。

小时候,每当大年三十晚,村里便鼓声四起,霎时间村当街便挤满了人,有敲锣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跷的,有玩龙的,村里好不热闹。小孩子穿着棉袄在街上你追我赶的,不时地放着炮,老人们聚成一堆儿聊天,年轻小伙儿,俊俏姑娘则在给人们表演节目。

而清明节,人们总会把嫩绿的柳枝插在门上;端午时,奶奶总会给我们系五线绳,煮鸡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节呢,我们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举头望明月,低头吃月饼,真是人间一大乐事。

可现在呢,“洋节”来袭,西方的情人节代替了我们的七夕节。洋节风靡而传统节日却逐渐被人们淡忘,身为一名中国人,你难道不应为此做些什么吗?

现在,每当过年时人们总是出去大吃一顿,守在电视机旁看春晚,有许多人在叹气,说:“怎么一点年儿都没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这些文化习俗正在挥手向我们告别。

清明节人们哪还会在自家门前插一枝嫩柳呢?仅仅去坟里扫扫墓,而已。端午节,还有谁会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圆之夜,又有谁会和家人们惬意地坐在院子里手拿月饼,抬头赏月呢?

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慢慢被人们所淡忘。传统佳节在现在社会里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担忧?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呢?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无形财富,传统佳节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这些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能倡议大家为弘扬传统文化而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属于这个民族,它更属于这个世界。我们要尽全力把我们的传统佳节推广到世界上,让世界变得更加炫彩多姿。保卫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你还等什么?快行动吧!

传承议论文高三4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从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甲骨文开始,一直到今天的人类文明,无一不证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精神血脉,这个民族也将趋向灭亡。传承中华文化,共建精神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历史责任,更是时不我待的需要。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共建精神家园,要从我做起从小抓起。从一年级开始,我就似懂非懂地阅读了《中华上下五天年》了解了从夏商周一直到民国跌宕起伏的历史,历史造就的人物以及他们的思想和作品,明白了中国为什么是文明古国之一,知道中国有孔子。孟子。老子等圣人。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兴趣。

二年级时开始背诵《三字经》。《-规》里面讲了古代的君臣之道,孝敬父母之道,尊敬师长之道,兄弟相处之道,朋友相处之道等等君子处世之道。以及我们坐。立。行待人接物的姿态。,让我对中华文化的精髓有了初步了解,让我领略一番中华五千天年历史文化积淀的魅力。接着我又阅读过《论语》。《大学》和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读本,虽然阅读起来比较费劲,但从里面能学到做人的基本道理,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浓厚底蕴和内涵!

传统文化曾一度被改革开放的浪潮冲淡,所幸的是现在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比如我们的小学课本就增加了《传统文化》和《经典阅读》课,这样对每个孩子都进行了《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大大激发了我们传承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很多电视台都推出了弘扬传统文化的节目如《汉字听写大赛》。《成语大赛》都让参赛者和观众对传统文化有了能厚的兴趣,不自觉的翻开书籍和字典查阅。

中华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血脉,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传承中华文化,共建精神家园,是每个中国人责无旁贷的任务!

传承议论文高三5每一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传统,他们是夺目的,绚烂的,然而又在岁月中逐渐流失,碾灭,最后却埋在了几千年积淀的黄土下……

我想对此说些什么。

比如怎样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传承千年的精髓,以及怎样让新潮的现代人接受并且完全融入已有些生涩的传统文化。这,是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

当然,其中不乏有佼佼者,他们巧妙地将流行和传统结合得天衣无缝。我就简单地谈谈音乐和饮食等几方面。

1音乐。

首先,小天王周杰伦的《东风破》《中国风》就向我们展现了当代人的古典情节。并且让很多原本不习惯古典的人们开始关注起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了,这不能不算是一大突破。其实《东风破》的歌词浅显易懂,不过是向我们讲诉了一段现代都市人的爱与恨,但在乐曲的表现上,凄恻婉转,带有古韵,琵琶的演奏也烘托出舍与不舍间的幽冤。于是,很多追逐快餐文化的人被打动了以后,开始思索对于经典和悠远的观点,开始爱上了原本被他们遗忘的华夏文明。

除慈之外,王力宏的《花田错》《龙的传人》、陶哲《苏三说》也是很好的例子。

2饮食。

这是一个讲究创新的时代。人们很容易就对同一件事物感到厌倦,就连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也是一样。不过,通过中西交流,我们的饮食文化又出现了新的时代特色。在讲究色、香、味、型之外又讲究营养,这就是一种时代进步。一种文化再生。

但是,中华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碰撞中,应该有一个坚固的支点,这样它才能在博采众长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和发展,保持不衰的生命力。我觉得,这个支点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特质,也就是中华饮食文化需要探索的基本内涵。

归根到底,我们只有准确是把握中华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特质才能深刻地理解中华饮食文化,因此也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饮食文化。

3服装。

我们来粗略看看近几年来的流行风吧。复古永远都是主角,人们在稍纵即逝的流行中开始怀念。怀念古典的厚重,和经过岁月淘洗后的精致。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篇5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值得我们世世代代继承和发扬的积极因素。[1]它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各方面,具有发展的连续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备世代相传、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等特点,包含了传统文化精神,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勇于奉献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都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备的精神。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结合时代特点加以传承与发展,使其在当今社会体现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全新文化价值体系。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中国民族特色

一个民族,要有其自身的文化底蕴,一种思想,要与民族文化传统相结合。沟通思想理论与人民群众的心灵,传统文化是极其重要的桥梁。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后,与中国元素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从而指导着中国社会主义道路顺利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蕴涵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出中国民族特色。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现实意义,对理论和实践有着推动作用。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的阐述,使其能够指导中国社会发展。因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体现了中国的民族性特色和最本初的文化基因,能够对“中国特色”做出最真切的解读和阐释。

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代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使得主导价值观中的许多内容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从而导致主导价值观与其他价值观之间存在差异性,从而引发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在价值观多元化的形式下,文化多样化发展,为谋划不同文化之间和谐共处,就需要建立一个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和谐”、“仁爱”、“自然”等思想,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群众的普遍愿望及基本诉求,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古圣贤的思想充分融合,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价值实现定位在对他人、对群体、对社会的关爱和奉献上,从而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文化基因。[2]

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各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平与发展是全世界倡导的主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需要多方协调,共同努力,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从思想上确立和平发展的理念。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倡导民主、自由、平等,“四海之内皆兄弟”、“亲望亲好,邻望邻好”等和平思想深深嵌入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也影响着与中国友好的各个国家。因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促进人类和平,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民间传承

民间传承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师徒传承、家族传承、行业传承等方式在进行延续。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手段的不断进步,一些年轻人对古老的民间文化失去了兴趣,导致一些传承无法得以延续;民间传承人在传承的过程中,受到各种条件限制,往往造成一些传承消失;同时,受经济利益驱使,一些民间文化活动在传承的过程中也发生了走样、变形。因此,国家应该采取措施完善民间传承方式,保护民间传承,让更多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3]

2.学校教育传承

学校教育是最基本教育,影响着每一个人。目前我国的学习教育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所做的还不够充分,对于传统文化知识涉及不多,应该充分发挥好学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强化学校在传承中的阵地作用,针对不同教育层面,选择不同的传承内容和方式,开展文化传承工作,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到每个人心中,从而进一步推进中国文化事业发展。

3.文化场馆传承

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等公共文化事业单位是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的主要阵地,对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群众对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较为普遍,各文化场馆也逐步增加服务范围,开展各类的读者活动,为群众提供多姿多彩的读者服务,发挥其文化传承的作用。然而,文化场馆目前在国内的覆盖面还不是很广泛,一些地区的文化场馆建设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政府应该建立文化类、艺术类、自然类、民俗学和人类学等多类型的公共文化场馆,满足不同人群需要。同时,增加设施设备投入,完善各项方针政策,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到文化场馆建设之中,提高文化传承的能力和水平。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其深刻的精神实质,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推进文化事业发展,提升综合国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要将此项工作做实、做细,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更完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左康华,朱林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理论探讨,学术研究,2013(1).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篇6

马克思主义的人学也表达出了文化以人为本的观点。马克思认为人是阶段性的存在,为其所创造的文化也伴随着阶段性特征。这一点也更深刻地说明文化的本质与价值内涵及其对文化的传承的必要性。人所创造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文化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发展,所以中国共产党提出“以人为本”,将实现人的发展作为最终目标,人是文化发展的主体,人创造文化同时也反过来从文化中获得物质和精神养料。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传承价值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篇7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命题,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建设文化强国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背景下,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日益成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而紧迫的问题。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二次会议上讲话时强调:“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弘扬中华文化”列入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并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这一科学论断不仅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文化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中国共产党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态度上是理性辩证的,礼敬自豪的,批判继承的,而且内蕴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现代意义与党建价值,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现代开掘与时代阐发指明了方向[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党的建设在本质上是紧密相关的,具有互容性,是相互联系的实践进程,二者互为资源支撑,互相促进、保持持续性的共生,互为因果、互相提供真理性的确证[2]。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必须成为忠实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率,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并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自觉意识与自觉行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的战略意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3]政党的滋生离不开具体的历史文化土壤。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生成的文化基因、文化根基、文化环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哺育滋养了中国共产党,是党自身文化生成的思想资源。中国共产党出台的一些重大战略思想如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上,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革故鼎新,彰显时代特色。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从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里汲取精神养分,同时适应时代的新变化、实践的新发展,不断赋予中华文化以时代的青春活力。继承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的根本保证。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传承与党的建设在本质上是紧密相关的,两者有着内在一致性,实践上互动,效能上互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增强党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需要。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发挥广大党员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先锋模范、坚强堡垒作用,广大党员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带领全社会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必将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人民群众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党的建设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党视继承与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必将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增强党与群众的亲和力。当今世界,世界文化发展更趋多样性,有效应对全球发展面临的挑战,化解文化危机,是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执政党面临的挑战的本质实际就是文化考验。全球化背景下,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这要求中华文化必须牢牢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的同时,以更为宽广的世界视野,更为博大的包容心态,顺应世界发展进步潮流。只有这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才会更加光彩夺目。

增强党执政的文化基础的需要。执政中客观存在的文化制约,是执政实践中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列宁在论及文化传统的历史特征时,曾形象地阐述道:“旧社会死亡的时候,它的死尸是不能装进棺材,埋入坟墓的。它在我们中间腐烂发臭并且遗害我们。”[4]当下,在我们党内,这些诸如官本位、潜规则、裙带关系等腐败现象的出现,是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存在着程度不等的联系。指出:“我国历史上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残余思想仍然存在。”[5]因此,客观分析传统文化对党内生活的文化制约,弘扬传统文化积极的、进步的,且具有普遍、永久价值的精神,克服传统文化落后性的负面影响,增进执政中的文化自觉,保持党的先进文化代表性质,以先进的政党文化促进、引领社会文化建设,必会增进党的先进文化建设的凝聚力与社会融合能力,极大地丰富党的软实力资源,增强党执政的文化基础。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于国家文化软实力,北京大学软实力课题组从中国的角度这样认为:“国家软实力的资源分为文化、政治价值观(以及国内政策)、制度、外交政策以及国民素质与形象等五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五类。”[6]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组织保障。关于政党软实力建设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有学者撰文指出,政党软实力建设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前提,也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迫切要求[7]。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的全过程,就是在充分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价值的基础上,使之融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和全过程,培育和形成强大的执政党文化软实力。这样一来,通过党的软实力的发展不仅可以引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发挥党的执政文化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引导作用,而且可以增强我国政治制度与政治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用文化强党建设带动和推进文化强国的建设。

不断丰富党的建设理论的需要。当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问题。全面审视、科学梳理、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深刻总结党对待传统文化的历史认识,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是建设和繁荣党的先进文化的必由之路,无疑对理性思考党的建设有着积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来源。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实现两者的协同推进,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领域的新拓展,有助于进一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与党的建设两者内在一致性和互动性的确认,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上的新自觉,必将为党的建设理论提供重要素材,使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扩容,开辟党的建设实践发展新领域,拓展党建学科建设理论研究新空间[8]。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的对策分析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必须把握其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着力创新融入理念、融入路径、融入方式方法,探求一条可行的融入路径,进而真正实现入心进脑见行动,使党员和各级党组织成为忠实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先锋模范和坚强堡垒。

(一)对策之一: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规律

1.着眼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必须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离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人民和时代赋予党的庄严使命的完成便无从谈起,党的执政成效便无法得以检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基本要求,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根本保证,更是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典范的内在需要。重视对党自身的文化研究、总结、概括、提炼,纯洁党的文化环境,形成系统完备的文化先进性体系,进一步发扬光大党的革命文化传统,加快党内文化社会化进程,发挥党的文化体系科学性、先进性的引领、引导作用。

2.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事关文化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打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基。尤其在当今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的历史条件下,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中,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这个有力的理论指导,但这并不否定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优良传统相结合。妥善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必须深入思考且回答好的重要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扫除观念上的障碍。当前,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有两种错误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破坏者;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就是马克思主义封建化、儒家化。要对上述两种观点进行批判,必须予以澄清,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审视中国文化系统,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身的、本有的价值意义凸显出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现实性补充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更为充实,使马克思主义在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中生命力更为长久。

3.把握弘扬中华文化重点促其向现代性转换

党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这需要不断地开发和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不断地对其进行现代性转换,使其满足不断变化着的党的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然而,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包含着诸多因素的思想体系,表现其精神的思想观念异彩纷呈、多种多样,甚至有一些是阻碍社会进步的落后的、反动的传统文化。为此,要依据新情况,区别对待,有重点地把握我们所弘扬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要义。当前,要把中华文化中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热爱和平、独立自主、自强不息、英勇奋斗、天下为公、知行合一、自我修养、恪守信义、勇于创新等精髓、内核和那些内涵科学、民主、法治、德治等与时代吻合的基本精神融入到党的建设中,并根据变化着的世情、国情、党情新的实践的需要,对其进行现代性改造和转换,使之具有时代品格,使之实现与世界文明对话,与外来文化综合创新,成为适应中国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新文化。

(二)对策之二:健全共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工作机制

1.健全领导机制,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方式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必然要求。要营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成效纳入党的建设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文化建设业绩的重要依据;制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施纲要;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组织人才保证;进一步提高领导文化建设历史使命的责任意识与本领,在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举措上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加强文化领域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重视并发挥文化领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建设作用。

2.着力整合资源,形成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强大合力

弘扬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全党和全社会的共同事业。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要不断健全任务责任、监督管理、服务协调、社会参与机制,调动各方面力量,让蕴藏于人民的文化创造激情得以持续迸发,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源泉竞相涌流,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成果得到充分运用。要支持人大、政协履行职能,调动各部门积极性,支持派、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发挥作用,特别是要推动文联、作协、记协等文化领域人民团体的创新管理、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履行好联络协调服务职能,以共同弘扬中华文化。要增强协调力,形成整体联动互相配合的良好局面;要增强执行力,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积极性

中国共产党在 90 多年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融入现代化的伟大贡献之一,就是逐步深化完善了“人民当家作主”和“文化主体属于人民”的思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把顺应人民的道义作为主流文化的历史使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战略和全局出发,旗帜鲜明地提出“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9]。这一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文化领域的具体运用,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质特征的生动体现。遵循人民主体原则,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要在热爱群众、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基础上,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既要为广大群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供广阔舞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提高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建设水平有机结合,又要精心培育植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健全鼓励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制度机制,及时总结、推广来自群众、生动鲜活的文化创新经验和好做法,大力宣传涌现的先进典型。

(三)对策之三:建设党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1.提高党员干部中华文化保护、利用与弘扬并重的意识

党员干部在传统文化素养上存在着传统文化历史知识结构不完善,理解不到位、不够准确,个体传统文化素养差异大,保护、利用与弘扬并重意识缺失等短板。因此,应强化传统文化载体,开展以“提升传统文化素养”为主题的传统文化养成活动,为提高党员干部传统文化修养搭建平台;把党员干部传统文化修养水平纳入干部综合素质的考核;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展好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作,着力部署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实施规划;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建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进一步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2.深入开展党员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普及活动

以提高党员干部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为主要目标,不断探索党内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实践[10]。发挥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等各类党员干部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切实提高担当干部教育培训任务教师的“国学”修养和中华文化与学术的功底,开设优秀传统文化专门课程,增加干部教育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建设一批党员干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充分利用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利用好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红色资源和国庆节、“七一”建党、“八一”建军等重要节日、纪念日,广泛开展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拓展党员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阵地,普及革命传统文化教育;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关”、“进社区(村组)”、“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两新组织“、“进头脑”,让党员干部浸润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

3.提高党员干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

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信息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实现文化融合,创造新文明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创造新文明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新契机。爱因斯坦曾说:“事物的这种真理必须一次又一次地为强有力的人物重新加以刻勒,而且总是使之适应于雕塑家为之工作的那个时代的需要,如果这种真理不能被不断地重新创造出来,它就会被我们遗忘掉。”我们既要看到信息时代和现代科学技术拓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渠道,带来全新的手段,又要看到所带来的新挑战。党员干部必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优势,自觉地提升运用现代技术特别是网络媒体的能力,必须促进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的构建,大力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快传统文化的数字化数据库建设、数字化出版、网络化应用、通俗化传播步伐,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的网络传播,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的文化传播作用,促进传统文化有序、有效地传播。

(四)对策之四:形成有机融入和有效融入的体制机制

1.健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党内全覆盖融入机制

这是顺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需要。由于党员的先进性客观上存在着不平衡性,党员干部在利益诉求和对思想文化成果的接受途径和接受方式等方面表现出多样性,在融入的进程中,必须增强针对性,否则,达不到理想的融入效果。所谓党内全覆盖融入机制,就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党的各级组织、党的建设阵地的覆盖和有效控制系统。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实现党的核心价值目标、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维护党的形象、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为立足点,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到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全过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全过程,创先争优活动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全过程,党的作风建设的全过程,建设学习型党员、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政党的全过程[11]。通过体制建设和机制建构,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到媒体传播、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党员日常工作生活、党内法规制定和党务管理之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贯穿到党的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反腐倡廉、先进性建设中去。同时。针对新时期党员和干部的思想需求和行为特征,以行之有效的科学融入方法,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建立一整套适应不同层次、不同传播渠道、贴近生活、贴近党员群众、贴近实际的,为党员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入心进脑见行动。

2.健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我发展的舆论引导机制

思想的地位最终取决于思想本身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否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强大精神力量,能否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其关键是靠自身的魅力,而无穷魅力的增强则需要自我发展,向现代化转换。在全球化宏大语境下,当今中国社会思潮呈现出古今交汇、中外碰撞、异同争鸣、演变加速、纷繁复杂的发展态势。当下的中国社会生活和实践,是中国传统文化转换的立足点,以能够回答和解决当下社会的现实问题,是其转换的重要尺度和标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要坚持现代化、全球化的视角,必须朝着理性、科学、人道主义的方向努力,必须克服“文化部落(原教旨)主义”和“文化帝国(霸权)主义”这两种不良倾向,其关键是汲取传统文化的精义,培育其现代性价值,促进其现代转型,为现代文化建设服务。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是一个充满了反抗、调适、整合和重建的过程,这当中需要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变化。当前,正如有关专家所说,“近年来,文化发展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传统文化的复兴”[12]。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要进行冷思考,防止其商业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之间的联系不能夸大,把握好分寸;要利用各种有效舆论宣传载体对各种社会思潮开展深入的解读和辨析,对各种思潮产生的社会根源和发生作用的制度背景进行客观揭示,使人民群众了解各种社会思潮的本质,引导公众对社会思潮树立正确的态度。

3.健全融入动力激励、政策保障与经费保障机制

加快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党委依法运行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动力激励机制,保证党对文化建设的决策落到实处;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出一大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师、泰斗、巨匠和领衔人物;加快文化立法,制定和完善文化公共服务保障、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开发利用、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保护文化改革成果;进一步落实好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开发、利用、研究、创新的经济政策,加大财政、税收、交融、用地等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政策扶持力度;切实增加对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化投入,加大对革命文物、红色旅游和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开发、宣传传播力度;设立弘扬中华文化专项基金,逐步扩大规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作出贡献的予以表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不力的要予以惩处,并责令整改。多渠道融资,支持社会组织、机构、个人捐赠弘扬中华文化事业。

参考文献:

[1] 林建公.唯物史观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420.

[2] 谢涛,蒋娟.发展中国特色社色主义文明与加强党的建设的互动[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2):7376.

[3] 刘云山.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N].人民日报,20111028.

[4] 列宁.列宁全集:第27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07.

[5] .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75.

[6] 王超逸.软实力与文化力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28.

[7] 刘序明.试论我国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政党软实力建设[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640.

[8] 冯德兰.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对党建理论的发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8):7882.

[9] 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5.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篇8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思想底蕴,也体现着我们独特的精神气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或间接地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并在很大程度上与之契合。无论是国家层面追求的价值目标,还是社会层面追求的价值导向,亦或个人层面追求的价值观念,都在一定意义上吸纳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料。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首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国家目标层面提出的第一个倡导,延续了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思想。在富强方面,古人很早就看到“富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故国富兵强,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即表达了“政在使民富”的思想;在民主方面,中国古代虽是封建专制社会,但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民本思想中也包含了许多民主元素,如“民贵君轻”、“立君为民”、“君舟民水”思想,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等思想都具有朴素的民主性,在近代起到民主启蒙作用;在文明方面,该词最早见于《易经》中“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一句,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善、谦”等都属于文明的范畴;在和谐方面,古代的和谐思想极为丰富,如儒家的“和为贵”,墨家的“兼爱”“尚同”等都蕴含着深厚的和谐文化基因。

其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目标层面提出的第二个倡导,借鉴了儒家“天人合一”“允执厥中”“隆礼重法”等思想。自由在古代多指人通过发扬善心,进而知性、知天,最终实现天道与人道交融互通,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平等方面,孔子早从经济的角度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在教育上则主张“有教无类”,墨家的“兼爱”认为人与人之间应是一种无差别、无等级的兼爱;中国古代也不乏关于公平的论述,荀子认为:“公生明,偏生暗。”房玄龄明确提出:“理国要道,实在公平正直。”“法治”在传统文化中作为德治的重要补充,同样受到不少思想家的推崇,集中表现为法家思想,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提出:“明法制,去私恩。令必行,禁必止。”

再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个人价值层面提出的第三个倡导,传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爱国思想是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信念:“苟利国家,不求富贵”,“道存则国存,道亡则国亡”。儒家推崇“仁、义、礼、智、信”为个人道德规范,“义”表现为处事得体、办事尽心,即“敬业”,孔子称之为“执事敬”,朱熹解释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还有“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等都表现出古人对敬业的高度认同。我国古代对诚信思想也极为推崇,其最早出自儒家,孔子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认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中庸》有曰“诚者,天之道”。由“诚”到“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在待人接物方面,儒家注重对人的友善品德的培养,“仁”的推行表现为善待他人、推己及人,即“友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等都明确表达了该思想。

以上只是蕴含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我们可资参考的部分资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思想借鉴。当然,由于时代不同,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是不可取的,我们应善于古为今用,对它进行现代诠释,以适应我国国民价值观教育的要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超越性升华

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并不意味着二者完全等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另一方面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超越性升华。

无论从理论来源、思想内容还是时代高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远远超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理论来源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吸取了各方面的理论文化成果,所以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内容:既有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反映全国各族人民普遍愿望的国家层面价值目标,又有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和吸取西方现代文明的社会层面价值取向,还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个人层面价值准则,从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时代高度,实现了“三个统一”:传统与现代的统一,继承与超越的统一,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中华传统文化的简单继承和现代复归,而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根据时代变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使其重新焕发生机活力,为“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结论

指出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必须借助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来实现核心价值观自身的本土化和民族化;必须立足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视点,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魂有所附,根有所系。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篇9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导向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它既包含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华夏民族的思想文化精华和智慧,又借鉴和融合了世界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它倡导的天人合一、仁民爱物、重义轻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修己安人、贵和尚中、忧国忧民等基本精神和价值理念,直接影响和塑造了炎黄子孙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和行为,成为人们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导向,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阵地的需要,更是我们今天重建道德高地和伦理秩序,传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校园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很多都取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各高校的校园传统都是以古为鉴,积极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高校的校训、校风、学风、励志名言等一般取自中国古代经典;学生组建的国学社、非遗青年社、文学社、琴棋书画社、曲艺协会、中医与养生协会、武术协会等都是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致敬;校园环境的设计都以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和”与“美”为其内涵,不仅强调布局和谐,更强调寓意深刻,以物言志;高校主导开展的很多校园活动都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积极鼓励学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大学生也是弘扬和传承中华文明的主要力量,他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与接受程度,直接决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延续性以及中华文明未来的性质与走向。因此,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并提升其质量,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而更好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的资源,是校园文化建设取之不尽的精神宝藏。如在德育方面,以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报国、修己慎独、见利思义、笃实宽厚、勇毅力行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美德,不仅为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德育的方向和价值,更为道德宣传和教育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案例;在智育方面,《二十四史》、诸子百家、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两宋理学、明清实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不仅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强烈的文化气息,更是开拓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夯实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在美育方面,中国传统曲艺、雕刻、书法、绘画、武术等,不仅活跃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氛围,充实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更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涵养了学生的气质。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用中存在的题

(一)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运用的载体单一

当前,大学生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公共选修课这两类课程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体较为单一。并且,高校在组织大学生参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方面大都还没有形成常态化,大多只是在相关活动周或者重要节日之时才会组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列活动。另外,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选择和行为模式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但是,从目前来看,部分高校还未将互联网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真正有效结合起来,使互联网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兴阵地。

(二)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不足

当前我国一些高校的实际情况表明,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师在从课程教材体系转化为教育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大多只是运用教育部统一颁发的教材、学校统一备课的课件资源和几本教师参考书作为备课资料,而其中的案例鲜有能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的,更没有突出强调要与当代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之前所接受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衔接。

(三)大学生自身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效果不佳

目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还存在不少问题,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把握也不尽如人意,这反映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的种种问题。从现实情况来看,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令人不太满意。部分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认识,他们平时浏览通俗文学、卡通漫画、时尚杂志等比较多,而阅读文史哲类书籍、中华传统人文经典比较少,主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的营养更少。毋庸置疑,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是存在差异的。

三、贯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部署

(一)立足校园文化建设,继承和发扬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了对待传统文化要始终秉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在新的历史时期,以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明确提出了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具体要求,即“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所谓“创造性转化”,就是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实现其价值的当代转化;所谓“创新性发展”,就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彰显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简言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秉持发展的思维和综合创新的原则,积极推进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进而为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与发展提供特有的文化场域和文化动力。

(二)立足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首先,由高校主要领导挂帅负责校园文化建设事宜,聘请在传统文化方面具有专长的教师担任校园文化建设指导老师,编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同时对宣传传统文化的校园活动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和经费资助。

其次,纠正校园文化建设偏重宣传现代潮流和科技文化甚至西方文化、忽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做法,务必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位置。

再次,积极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品住,避免在宣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复古倾向和形式主义,努力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现实需要结合起来,鼓励师生积极创新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方法。

因此,作为培育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载体的校园文化,必须承担好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

(三)立足校园文化建设,健全和完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形式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已经成为网络信息化时代最大的受众群体。因此,在延续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的同时,也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大力发展校园网络文化,探索利用网站、QQ、微博、微信、微电影等现代传媒手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建立宣传传统文化的网站,精选优秀古典文化开拓学生的野;组建 QQ群或微信群,选取学生关心的文化热点,邀请学生参与讨论;开展网络动漫节,将传统文化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搬上荧屏;购买传统文化电子出版物,让学生随时随地尽享阅读的乐趣等。

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我们还可以做好以下工作:首先,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教育手段向学生灌输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大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动员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其次,高校应积极鼓励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校园活动,创建相关的社团组织,并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大力扶持,让学生乐于投身到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去;再次,动员大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做一个真正懂传统文化、学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和传播传统文化的人。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篇10

一、中华文化传承的地域性

作为一个文明大国来讲,中华文化在世界当中的声誉是举世闻名的,我国广大的地域孕育了我们华夏子孙,然而不同的地域所传承的文化是各不相同的,正是因为这个地域性的差别给我们的中华文化增添了绚丽多彩的颜色。不同的地域差别和环境导致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存在着差异,就像我们的民族一样,五十六个民族就有着五十六种不同的文化传承,地域性更是我们中华文化传承的最根本的特征。

(一)地域的差异影响着一方环境文化的传承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来讲,指的不仅仅是物质文化的传承,更包含了大自然留给我们最为真实的环境传承。我们每个人虽然都生活在同一片大地上,但是大自然的神奇并不是任何言语能够表达的,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环境,就说说我国的南北地域差异,南方虽不能总体概括为四季如春,但是从自然的气候变化中,很明显的会与北方的截然不同,南方的气候温暖造就了种种奇特的景观,而北方又有着属于北方的环境特点,冬季虽寒冷,但却有着南方所没有的烂漫雪季。

(二)地域的差异影响着语言文化的传承

中华文化的灿烂是众所周知的,在我国不同的省份不同的城市中,所传播的语言更是独具地方特色,语言文化的不同就是受到地域的差异而受到的影响。我国的语言种类更是达到了八十几种之多,语言的传播承载的是我国古老文明的结晶和智慧,人们通过语言的文化,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更加构建了这个统一的大家庭。

(三)地域的差异影响着饮食文化的传承

我们都知道不同的地域存在着不同的饮食习惯,在饮食的口味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也就是造就了我国菜系的重要因素。受到地域性的制约,不同的农作物或植物种类让人们的饮食变得五花八门,虽然在经济发展的今天,人们可以随随便便的就买到当地所没有的产物,但是就拿一个简单的蔬菜来讲,不同地域的人就会做出几十种不同的味道来,这就是地域所带来的饮食文化传承。

(四)地域的差异影响着人们生活习性文化的传承

以南北的地域差异为例,地域的差异性造就了南北方人们的不同习性,从性格及特征的角度来讲,北方人的身材相对南方人比较魁梧,性格大多心直口快、豪爽而率真,南方人的身材比较瘦小,而心思细腻语言委婉,地域的不同让南方人的习性变得非常细腻而精致,而北方人却是简朴而粗犷,这种文化的传承正是人们不同生活习性的证明。

二、中华文化传承的时代性

如果说地域是文化传承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那么时代就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有力鉴证。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都具备着一定的时代色彩,任何一种有价值而具有深渊影响的文化,都是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才传承下来的。夏商周时期的文化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开端,甲骨文与明确的时间记录法是我国古老文化能够得以传承的重要前提;春秋常国时期,孔子与老子的思想与文化的传承,造就了中华文化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秦汉时期的统一王朝,见证了制度的统一,更加造就了气势雄伟的长城建筑,为我们中华文化增添了风采;隋唐时期的鼎盛与辉煌更是我们古代文化的华丽彰显。时代的不同所造就的中华文化更是丰富而辉煌的,正是时代的传承让我们中国的文化得到了延续。

三、中华文化传承的社会性

对于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来讲,都需要依托于社会的发展而存在,文化的传承也都有着属于它自己的特点,就比如现代的社会而言,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这从时展的角度来看固然是好的,但是对于中华文化传承来讲,也都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发生了变化。现代化的社会在吸取国外思想的同时,人们的意识与行为也在改变,很多传承下来的中华文化与现代社会中的文化得到了交融,以陕西的刺绣文化为例,传统的刺绣起源于古老社会中农民家庭的,反映出的是浓浓的乡俗寄托和灿烂的民族特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逐渐的演变成了现代的艺术,不仅仅是农村家庭中精神上的祝福与寄托,更成为了当前社会中的流行因素,人们将刺绣慢慢的融入了现代的色彩,在中华文化得到传承的同时,又得到了转变和升华,这就是中华文化传承的社会性特征。

结束语:

中华文化是绚烂多姿的,对于文化的传承来说,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更是人类文明的的伟大成果。中华的文化更是源远流长的,由古至今,我国都是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文明大国,虽然中华文化在历史的风霜中经历过风吹雨打,但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却从未中断,这也就让现代社会中的我们鉴证了祖先留给我们灿烂的文明。中华文化的传承所具备的特征更是丰富而含有特色,从文化传承的地域性到文化传承的时代性,以及文化传承的社会性都存在着各自的特点,足以证明中华文化是多么的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篇11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十六以来,党中央提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人国民教育全过程,纳人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提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任务.高校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大学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是民族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一、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然性

    《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的第七条明确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传承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成为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 解决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传承民族丈化高等院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方面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就目前而言,中国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遗失和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缺失。

    1.传统文化教育边缘化

    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被边缘化主要表现为:一方面,高校功利主义教育培养模式致使大学生漠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另一方面,高校自身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较为模糊,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的教育机制。

    在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越来越倾向于就业导向的教育培养模式,功利主义在教育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突出表现在: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专业课程设置市场化导向增强,而弱化传统文化课程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大学教育更注重教授学生专业知识,而忽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学习时间分配上,大学生除了对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外,绝大多数时间用于外语、计算机的学习,忙于考取各种证明自己就业优势的“证书”,忽视了对传统人文学科的学习。

    高校自身对传统文化认识不够,缺乏明确的指导也是导致传统文化教育边缘化的重要原因.正如有学者指出:“我国高校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多限于文艺活动、文艺表演、书法、艺术、乐器表演等,在这些活动上冠以传统文化之名。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精神只能有大致的、概括的、笼统的了解。但究其深处,则对传统的了解甚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强调也往往表现在对其总体精神的提倡上。不少高校将传统文化教育放置于诸多学科的最边缘,甚至不将其纳人到正常教育教学之中;不少高校虽然强调传统文化的一些表现形式,但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进而形成制度化的教学机制。

    2.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

    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从“文化素质教育”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教育附属于专业课程之下,正在沦落成学生获得学分的工具;其二,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教育附属于政治理论课教育之中,成为纯粹服务于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

    自 1999年起,我国部分重点高校相继成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一大批高校将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列人教学计划,进人课程体系,改变了原有的课程体系结构。高院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也提出了诸如“通识教育”的说法,许多高校增加了人文课程在整个课程设置中的比例。然而,关键问题是这些课程仅仅作为大学生选修课来开设,许多学生只是把这些课程看作是“拿学分”的工具。对于我国大学目前开展的通识教育,一些学者已经明确指出其中的弊端。有学者在评价大学通识教育时,认为大学“不是把通识教育课程看成是本科的主要课程和基础学术训练,而是把它看成仅仅是在主课以外‘扩大’一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说到底只是在传统的‘专业主义’不变的前提下给学生加点‘小甜点”,,“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发展通识教育,我国大学发展通识教育的努力实际将只能流产,再过十年二十年,也不大可能有什么结果。”

    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单纯服务于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是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的另一集中体现。诚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是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正如有学者指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源泉……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真正发挥自己的优势,其关键环节在于能否对中国优秀文化精神吸收、弘扬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这种观点带有普遍性,几乎成为学术界的共识.然而,该观点最大的不足在于将传统文化视为辅助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资源,而不是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该观点看似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但又将传统文化教育寓于政治理论教育中,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具有的学科特点和独立性。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传承中华文明,提高全民族的传统文化素养,而不是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工具。结果是,有识之士不断地强调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传统文化教育却一直没有得到制度上的保障,处于附属的地位。

    3.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

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集中体现为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被金钱奴役的境地。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开放性的、公益性的,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权利,至于国家投人大量资金的公办高校更应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然而,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将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市场化,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少数贵族的专利,成为普通民众遥不可及的奢侈品。某大学开设国学班,讲授《周易》、《四书》.《道德经》、《庄子》等国学经典课程。然而,该班一年只上24天课,总收费达2.8万元,平均一天的学费高达一千多元。国学博大精深,一年断断续续地上几十天课,就能使受教育者真正理解国学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精华吗?毋庸置疑,国学热反映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回归,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但问题在于现在的国学热在很大程度上是浮躁和急功近利所催发的,它的轻狂虚华与国学的沉稳坚实形成鲜明对比。司文化传承的主体应该是人民大众,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少数人的专利终究会使传统文化脱离群众实践,远离群众生活,丧失其最为深厚的生存土壤。

    (二)提升高等院校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形成“文化自觉”

    笔者认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应该从三方面去理解:其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主要包括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程度,以及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学习和初步研究的能力。其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主要包括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及其精神的态度和感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特指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其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身体力行。主要指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地维护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地洛守中华传统美德.就目前而言,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首先,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基本的认知。由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当代大学生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应有的了解,缺乏必要的历史文化常识,缺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都在浓厚传统文化的环境中长大,能够认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然而问题在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仅停留在粗浅的层面,而且认识有余而行动不足。对于传统文化知识,学生并不十分知晓;对于学习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学生并不热情.

    其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存在偏差。一部分学生持“传统文化无用论”的观念。他们认为,面临市场经济和激烈的求职竞争,大学生更应该关注实际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至于传统文化,学习与否似乎与未来求职没有直接的关系。另外,还有部分学生持“传统文化落后论”的观念。他们将中国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文化,片面夸大中国传统文化落后愚昧的一面,对本民族文化丧失了自信,认为传统文化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将来发展中国的是西方的“先进文化”而非中国传统文化。

青年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如果大学生失去对本民族文化的  认同,追求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长期下去,必然导致本民族文化的灭亡,最终导致本民族的衰落。

最后,大学生传统美德观念较淡薄。中华民族在五千  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目前大  学生中仍存在一些与传统美德不相符合的现象。在集体  和个人的关系上,个人优先集体;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上,注重权利而忽视义务;在团结和竞争关系上,强调个体竞争意识,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在诚信和利益关系上,更加看重利益而丧失诚信,在欲望和责任关系上,追求个人欲望,缺乏对社会、家庭和婚姻应具有的责任感。

    大学生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客观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文化自觉意识。所谓文化自觉,就是人类对自身命运前途理性的认识和把握,这种认识和把握形成主体的一种文化信念和准则,表现为一种自觉践行和主动追求的理性态度。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使当代大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更要具备较高的社会主义觉悟和文化修养,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鉴于目前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现状,将传统文化教育纳人高院教育教学之中,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积极主动地将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框架、价值体系和道德信念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实现民族复兴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发扬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是弘扬民族精神,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正如有学者指出:“今日之中国文化,是昨天中国文化的延续,又是明天中国文化的母体”。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主要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生存精神,“厚德载物,包容会通”的仁爱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公而忘私”;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人际和谐”;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强调“修身慎独”。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彰显其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世界一体化的迅速发展拉近了世界各种大文明圈的距离,以基督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世界各文明相互交流、相互竞争,冲突和摩擦也再所难免.党的十六大中明确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人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中华民族必须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发现优秀  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潮流的适应性,进而主动整合世界文  化,在新的世界文化格局中起到建设性作用。

二、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

目前,部分高校开始在素质教育试点、通才教育实验  和公选课实验的基础上探索通识教育,将传统文化教育付诸实践。北京大学推出“元培计划”,复旦大学成立了本科学院复旦学院,清华大学等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建设等。在授课内容方面,一些高校相继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讲授中华元典,如“四书五经”和诸子百家,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然而,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为学生提供一些选修课,申报一些精品课程,而是牵涉思想导向、教育方针、教育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等诸多方面。

(一)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

    思想政治教育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就目前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选择性、独立性、差异性和多变性日益增强.这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新的课题,也对反思传统文化提供一个平台。即,如何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

    一方面,传统文化应该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的思想文化,要使其能够得到中国人民普遍认同,就必须寻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两种文化,相反,二者还可以融为一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不仅是着眼于欧洲,它的视野囊括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它的体系容纳了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理论上的相似性,诸如唯物辩证法与中国传统的辩证思维,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与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与传统文化的“天下大同”的政治伦理思想等等。所有这些共同性都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具有强烈的家族性和地域观念,强调重义轻利,内省特征明显。中国优良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天人合一的生态观,重信义的义气观以及传统的和合意识和整体利益道德准则等,都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必须大力发扬优良传统文化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价值。

    (二)坚持“综合创新论”的方针,使传统文化与历史发展潮流相符合

    传统的东西未必都是积极合理的。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中华民族几千年社会变迁,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局限性。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来源数字化趋势日益明显,面对世界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冲击,青年学生的思想价值趋向会发生新的擅变。在这个大背景下,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两个基本间题,解决三大矛盾。

    两个基本问题是指如何反思传统文化、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其集中表现在三大矛盾上,即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矛盾、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矛盾、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矛盾。根本上说,无论是两个基本问题,还是三大矛盾,归结一点就是解决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发展潮流相适应的问题,这也是高校能否真正落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

    解决中国文化与历史潮流相适应的问题,首要的就是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方针。中华民族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好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要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极取营养,发展自己。

    (三)坚持鲜明的教学特色,厘清传统文化教育与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篇12

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文化自信的战略意义。作为高职院校的学子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我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主要是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因此,我院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职业教育全过程,并通过选修课、举办讲座、参观古迹、社团活动等形式,学习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向上向善的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篇13

20世纪初以来的近百年间,对传统文化的不断批判,尤其是“”期间的全面摧残,造成全民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普遍的漠视与疏离,以至明显出现断层。尽管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间,特别是近20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倡导保护与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加大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而民间的“国学热”也方兴未艾,然而,对深层次的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元典理论的研究与传承,支持的力度仍显不足,尚缺乏行之有效的规划与措施。在此基础上谈复兴中华文化,显然缺乏坚实的基础。为此,应当立即进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设。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新子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它应当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基本内容和进行中华文化重构的基础。国民教育中的道德思想教育,应当立足养成教育,突出和加大中华文化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具有最基本的中华文化底蕴和心智健全的人格修养。

100多年来,有关中华文化的讨论,一直是学术界乃至社会各方人士共同关心的话题,虽然这种讨论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历史条件下,显现出了高潮与低谷的不同态势。

新世纪以来,中华文化的现状如何,如何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等等,再次引发争论,并已成为学术界讨论的中心内容,且显然有愈演愈烈之势。其实,这场讨论的重点是中国应当走什么样的路以及如何走的问题。体制内外,出现了许多具有不同主张的团体与学术派别,而网络微博的出现,更使得许多无法见诸报刊的观点和主张得以为世人所知晓,从而呈现出建国60多年来前所未有的活跃状态,颇让人联想起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处士横议、百家争鸣的局面。

我国当前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但也存在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必将给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围绕如何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许多学者秉持中华民族传统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可贵精神,大胆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以近期而言,即有方勇的《“新子学”构想》[1]、牟钟鉴的《新仁学构想》[2]、刘梦溪提出的以“敬”来重建中华文化的信仰之维[3]、秋风(姚中秋)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中提出的有关礼乐文化的重建,以及众多学者就复兴儒学、传承国学和经学等问题所作的种种建议,等等。这些讨论,其目的都是希望复兴中华文化。当然,也有些人认为,中国文化虽是一个传统,但与当今全球化时代并不衔接,因此已是没有生命力的东西,应当接受的是西方的制度与价值理念,等等。那么,在众多建议和主张中,要选择出最适宜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道路,有必要就百年来中华文化讨论中的问题作一次简略的梳理,在认清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确定应当做哪些工作。

百年来的中华大地,用地覆天翻来形容是一点也不为过的。在20世纪的百年中,中华民族经历了社会变革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社会的巨大变革必然带来文化方面的相应重大变化,而且文化的讨论,往往是社会大变革的先声。比较大规模的讨论集中在三次:上世纪初到二、三十年代对传统文化的批判,20世纪80年代掀起的文化热,本世纪方兴未艾的国学热。

从上世纪初到二、三十年代,正是中国社会经历重大变革的时期,辛亥革命了曾经统治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它是兼具民族与民主革命的双重性质,这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意义十分重大的事件,任何贬低这一革命成果的说法都是出于无知。

在辛亥革命前后,围绕中西文化的讨论,其实是19世纪几次中西文化论争的继续。在辛亥革命前,改良派与革命派面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都认为应当从政治体制方面进行改造,同时对民众进行启蒙,即所谓开启“民智”。

辛亥革命之后,争论的重点转入中国应当走什么路的问题。“五四”之所以被称为新文化运动,就在于提出“打倒孔家店”,以批判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儒家文化理所当然首当其冲。在反对权威的传统思想的同时,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口号,这是从西方传入的新思想,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很快成为最时髦的口号。

“五四”时期及二、三十年代有关中国文化的论争,因各自主张的不同而形成三种不同的派别。

一是“全盘西化”派。这主要是由接受西方教育的一批学者提出的,以胡适为代表。虽然“全盘西化”的提法1929年才正式出笼,但其思想由来已久,后来胡氏以“充分世界化”来替代“全盘西化”。 [4]胡氏的观点在知识分子中很有市场。

二是社会主义思潮派。这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左翼知识分子,他们受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影响,提出中国应当走苏联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前已作为西方一种社会思潮被介绍到中国,但开始时并没有产生太大影响,而苏联十月革命的成功,遂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在各种社会思潮中脱颖而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提出,都使这一思潮影响愈加扩大。

三是传统主义派。其著名人物为梁启超、梁漱溟、辜鸿铭、严复等。他们有感于西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暴露出的种种弊端,提出以东方文化进行补救,如梁漱溟,是比较早进行东西文化比较的学者,他提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理想归宿,认为“世界未来的文化就是中华文化复兴”(《中国文化要义》)。然而在当时强烈的反传统、反封建的社会氛围中,他们的主张并未引起太大反响。

自近代以来清政府不断的丧权辱国,造成积弱积贫的局面,中国人在反思历史时,将一腔怨气和仇恨发泄到传统文化上面,于是,中华文化被指为落后的根源。如认为汉字难读难写,导致落后,必须废除,代之以拼音文字;中医不科学,应当取消,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就准备正式决议取消中医议案,只是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才收回成命;学校教育全面引进西方的教育体系,取消了“读经”课程,如是等等。

上世纪30年生的抗日战争,确实如一些学者所言,民族矛盾的上升,使“救亡图存”成为全民族的头等大事,到了抗战结束之后,围绕“民主”与“独裁”的声音再次响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使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从1949年至今的60多年间,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阶段划分。在前30年间,虽然提出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但实践证明,在前30年中,对传统文化的主要倾向是批判为主,在“厚今薄古”的口号下,语文教材中的古代文学内容越来越少,代之以现代文。在“一边倒”的指导思想下,全面学苏联的体制,以“全盘苏化”替代“全盘西化”,将辛亥革命后逐步摸索建立起来的一些有益的制度,例如大学中的学术民主制度、教授治校制度等,全部推倒,甚至将学不学苏联的体制上升到政治问题。

在意识形态方面,批判的对象更是一个接一个,尤其1957年在知识界、文化界开展的反右和1958年的拔白旗,从事古代传统文化研究的许多著名学者首当其冲,遭受批判。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实事求是和思想解放的路线之后,经历了拨乱反正,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开始进入正常状态。然而,避免类似的灾难在中国重演,是上个世纪80年代“文化热”的主要诱因,应当说这是百年来第二次关于中国文化的大讨论,只可惜这场原本十分严肃的中华文化大讨论,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却未能科学理性地深入下去。

近来,对于中华文化的研究,又再次引发社会的共同关注。或许它将能成为百年来的又一次讨论热潮。这一热潮产生的背景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国力已发生很大变化,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在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正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这是13亿中国人共同的“中国梦”。然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有中华文化的复兴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显著标志。文化不是办多少所学校,出多少本书,拍多少部电影之类的问题,它涉及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人文修养、创新能力和水平等各方面的重要因素。这些年来,人际关系的扭曲,道德伦理的失范,贫富悬殊的增大,特权阶层的形成,等等,正是在这些问题上大家的议论最多,意见最大。许多研究者认为,这些问题的产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失落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必须进行中华文化的重构。

透过历史的空间,我们首先可以清楚地认识到,100多年来有关中华文化的讨论,均发生于国家与民族面临重大的历史转折期,探寻前路便不得不求助中华文化的研究视野。毫无疑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实现中华文化复兴是最深层次的问题,也是最关乎全局的问题。

20世纪初期,在新文化运动中形成的三派,无论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派或是以胡适为代表的全盘西化派,虽然都在“砸烂孔家店”的旗帜下共同批判传统文化,但他们的传统文化根基是相当雄厚的。他们之所以一致批判传统文化,是看到封建统治者利用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意识长期毒害民众、维持专制统治而发出的一种寻求思想解放的口号,固然在当时有其偏颇之处,但对于开启民智和反对数千年封建统治所造成的愚民思想,还是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的。他们中的一些人,到晚年时又在反思中回归传统。至于维护传统一派,其实也是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祗,又深具世界眼光的一批学者,如康、梁、王国维、严复等,他们是在对中西文化作细致比较之后,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敢于提出要保护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防止发生西方文化已出现的弊端。如果我们联系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便不难理解他们的立场和动机了。

然而,反观20世纪80年代的那次中华文化的讨论,我们就不能不遗憾地指出,许多在那里跟着嚷嚷批判传统文化的人,本身就没有什么传统文化的根祗,就以《河殇》的创作者而言,假如他多少有点传统文化常识的话,断不至于大肆宣扬和美化西方的对外侵略扩张,而批判中国自古以来奉行的“讲信修睦”的主张并以此作为人际关系与国际关系的准则与理念。东方中华文化圈的形成,是以自先秦形成的“五服”制度为基础扩展而来的。所谓“五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指的是从京畿起,五百里甸服,五百里侯服,五百里绥服,五百里要服,五百里荒服。距离京畿越远,对中央王朝承担的责任越轻。这种早期治理国家的蓝图,成为秦汉之后的2000多年间,中国处理内部的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处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行为准则。当“远人不服”时,“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不提倡轻易出兵攻打。中国历朝历代,大体上都遵从这一原则,由此而形成了东方范围广阔的中华文化圈,应当说这也是中华文化圈中所有国家普遍认同的基本原则。当然,如果说曾经有过例外的话,那就是日本人常提起的元朝曾派兵进攻日本。但如同鲁迅说过的,成吉思汗并不是我们的“汗”。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30年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问题被提出,大批古代著作得到出版,今人的相关论著也俯拾皆是,国学屡屡出现在视频和讲坛上,这是在拨乱反正之后出现的可喜的状况,应当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和纠正了过去对传统文化所推行的极左政策的偏颇。可是有人却由此惊呼“国学”已经热过了头。实际情况果真如此吗?这种看法实则只看皮毛而不看实质。中央电视台四套开设了《百家讲坛》,面对大众普及传统文化,确实引起广大群众的关注,这原本是正常的现象、值得提倡的做法。可是后来有少数人借普及国学之名作秀、炒作,为自己谋取私利,便引发大家的恶感,有人因此以为“国学”已经热过了头。然而他们没有看到,今日“国学”的学习与研究,其实还停留在表面上,并未能真正深入到民众之中,尚缺乏广泛的民众基础,如何便说国学热过头?要说热也不过是一种“虚热”。现在一般民众对传统文化的熟悉和了解程度,还远远低于文盲充斥的旧社会。尤其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对传统文化的不断批判,在一些人心目中,传统文化等同封建糟粕、等同落后保守的思想的看法已根深蒂固,一时难以改变。加之教育方面长期缺少这方面的教学内容,造成全民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普遍漠视和疏离,在此情况下,大谈“国学”已经热过了头,不知从何说起!

虽然时间过了100多年,但从上世纪形成的三种不同认识依然各自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只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因不同的社会环境在认知上出现明显变化而已,因此严格说起来,我们的思想界、文化界对相关问题至今并未真正形成共识,对于中华文化应当如何复兴的重大问题,并未形成比较一致的认识。尽管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间,特别是近20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倡导保护与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加大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而民间的“国学热”也方兴未艾,然而,对深层次的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元典理论的研究与传承,支持的力度仍显不足,尚缺乏行之有效的规划与措施。在此基础上谈复兴中华文化,显然缺乏坚实的基础。为此,当前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鼓励大家共同参与和总结这60 多年的经验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已有过成功的经验。作为执政党,我们要像同志所说,要容得下尖锐的批评,要发动党内外人士畅所欲言,尤其是逆耳的忠言。《孟子・公孙丑(上)》中说:“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我们难道不应有这种气度吗?遗憾的是,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尤其在思想理论研究中应当有更为宽松的气氛,太多,将严重影响整个民族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与发挥。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这一段话,对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意义与重要性是提得比较到位的。尤其是谈到“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这一点十分重要。

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历史特别悠久,独立发展而成,保存又十分完整。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曾经在世界文化史上作出过自己独特的贡献。它也是公元前5世纪前后,世界文化史上“轴心时代”的几大源生地之一。而在此后的2000多年间,随着不同区域文化向外传播,中印之间、中西之间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印度的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而中国的儒、道思想乃至宋明理学思想也在西方的文艺复兴之后传入欧洲,并影响了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潮的形成,甚至包括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因此,在西学东渐之前,从17世纪中叶起,更有一东学西渐的过程。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在其《今日中国的过去》中认为:“辩证唯物主义渊源于中国,由耶稣会士介绍到欧洲,经过马克思主义者们一番科学化后,又回到了中国。”有学者曾对这个过程进行过认真的考察,参阅张允熠《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学脉渊源》。[5]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人,为何要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妄自菲薄?

近代以来,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导致国力衰弱,对其进行批判是理所当然的。然而更进一步推论出是中华文化的缺陷而导致落后挨打的结论,其实是毫无道理的。近百年来,一轮又一轮地对传统文化的糟蹋和践踏,对于曾经哺育我们这个民族成长的中华文明毫无敬畏之心,世界上有哪个民族曾经这样的自虐过?

当然,之所以发生这种现象,有其客观原因,“传统与现代的内部紧张,常常被扭曲成传统与现代的外部对立,于是,否定传统就常常演变成否定自己”[6]。在百年来的中西古今之争中,我们不正看到这样的一种状况吗?是的,我们正在讨论的是中华文化的复兴,这有一个质的规定性,即首先它是“中华文化”,而非其他种类的文化,那么,失去传统意义的“中华文化”,它能走向何方?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